米兰大教堂范文

2024-07-13

米兰大教堂范文(精选12篇)

米兰大教堂 第1篇

两位大师虽年代不同, 地域各异, 却拥有许多共同点。他们都没有受过正规学院派教育, 两位都走访并考察了欧洲的古建筑, 随后又经过自己的研究探索, 形成了自己的建筑观和地域性建筑创造。

一、教堂的场所及结构关系

有人说朗香教堂是勒·柯布西耶创作风格转变的标志, 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朗香教堂打破了千年来天主教的所有形制, 在设计上摒弃了理想主义, 转向了浪漫主义, 它吸引着世界各地络绎不绝的朝拜者。

朗香教堂的结构与群山形相呼应。柯布采用山顶高度及耀眼的阳光使远在山脚下的信徒神往。由一个弯曲变形的黑盒子盖住了弯曲多变的墙体。主入口设在南方直接面向朝拜者。它利用了大量方块、圆形等几何形体形成了不同的四个立面, 其平面结构也不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甚至倾斜;沉重的屋顶向上翻卷与墙体间有60厘米高的带形空隙;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嵌有彩色玻璃的窗洞;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缝隙及窗洞投射下来, 产生一种特殊的气氛。

光之教堂通过对场所应用、宗教“十”字符号抽象引用和在此基础上的自然“光”抽象形成独特建筑形式。在教堂单纯的几何形体中, 光“十”字抽象化的无窗混凝土盒子教堂, 体现西方宗教的神秘及与自然的对峙。

光之教堂结构简单明确, 它为现有木结构教堂。光之教堂并没有一个明显的门, 只有个不显眼的门牌。它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道与其成15°横穿的墙体构成的, 整个长方体中嵌入三个直径5.9米的球体。这道墙将整个空间划分成两部分, 廊道两侧为素面混凝土墙, 顶部由玻璃拱与H型横梁构成。教堂的廊道前后没有墙体阻隔, 在此充满了自由的空气。教堂内部的地面呈现为牧师讲台方向阶梯状下降, 后面便是人们神往的那道横竖相间的十字。当阳光倾泻后形成了“光之十字”。

虽然二者结构框架迥然不同, 但二者空间结构都反映了空间主体关系, 准确把握了人神间的距离。

二、朗香教堂与光之教堂都运用了自然元素——光

自天国的力量。

在光之教堂中安腾着力强调打造抽象的自然, 纯粹的空间。巧妙地向人们表达了建筑空间中光明与黑暗的关系。安藤曾这样描述光明与黑暗的关系, “光自身是无法制造光的, 必须要有黑暗的存在光才成其为光, 并显示出高贵和力量。是黑暗点燃了光的闪亮, 表现光的力量, 黑暗天生是光的一部分。”光之教堂的心神经过剧烈激荡之后, 灵魂归于沉思之中, 便成就了这神圣空间。

三、宗教隐喻

其实柯布并没有完全摒弃哥特式教堂在建筑上表达宗教的传统, 而是成功地将其融合到了平面布置上。朗香教堂是由入口将一个相对封闭的围合体切分成四段。假如我们沿着南墙的东末端开始, 按照顺时针方向绕过建筑的各个围合段, 便会发现又会回到起点。期中隐喻了宗教含义, 两个祈祷室分别代表了亚当与夏娃, 而维和空间代表了伊甸园。而教堂的平面, 终点又为起点似乎具有历史的深意。

光之教堂中, 宗教圣感的营造与光之十字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堂单纯几何形体中, 光“十”字抽象化的无窗混凝土盒子教堂, 体现了西方宗教的神秘及其与自然的对峙。无装饰的混凝土强调了与自然的紧张和对峙, 整个场所空间的渗透和过渡, 又体现了与自然相融的一面。安藤曾说:……光的教堂中的光线是很不错……我认为人都是平等的, 这才是我在设计中最为关注的主题。在光之教堂中充分的体现了神人平等。

朗香教堂与光之教堂分别向我们展现了西方神学的神秘、空灵和东方传承文化、哲学对建筑的影响及控制。两者的地域性在设计者固有的意识中反映出来, 空灵和静寂两种不同氛围的塑造、神性与人性两种不同文化的底蕴, 正是地域性人文观、哲学观的真实反映。两位设计者通过不同的形态表象处理表现出对这一核心问题理解上的差异;从侧面反映出不同时期教堂建筑设计规律性的延续与差异, 及当下人、神之间趋于平等意义上的交流。这种关系的变化对教堂建筑形态的生成有着相对直接的影响。

建筑依托于场所, 虽然二者的形态结构上不同, 但是在空间形态上却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者都充分重视人神平等的关系, 反映了对宗教建筑的继承, 及不同地域宗教建筑的相互影响。

有人称朗香教堂是建筑中的诗品。诗品之名不仅归功其巧妙的结构, 光也应该是其功臣。当人们进入室内时, 便会被巨大的黑暗所吞噬, 接着弯曲倾斜的深色屋顶似乎正缓缓向下压, 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柯布用光紧紧“抓住”了教徒的心, 朗香就是捕捉光的容器。在教堂中, 光拥有了更多精神意义, 不仅仅是黑暗中的勃勃生机, 还给了每个信徒来

责任编辑:陈贵娟

王丽莎 (1987-) , 长春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李树君)

摘要:通过对两座小教堂的场所、结构及光影元素等问题的研究与分析, 对宗教隐喻的问题进行思考, 通过对两个作品的解读, 从而来挖掘内涵, 找寻二者间内在关系及外在联系。

关键词:朗香教堂,光之教堂,结构,光,宗教

参考文献

[1]W·博奥席耶.勒·柯布西耶全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1]W·博奥席耶.勒·柯布西耶全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

米兰大教堂 第2篇

问男:“秘书工作”你确信这个婚姻是上帝所配合,愿意承认接纳“秘书工作”为你的妻子吗男答:我愿意。

问男:上帝使你活在世上,你当以温柔耐心来照顾你的妻子,敬愛她,唯独与她居住,建设基督化的家庭。要尊重她的家庭为你的家族,尽你做丈夫的本份到终身。你在上帝和众人面前许诺愿意这样吗男答:我愿意。

问女:“秘书工作”你确信这个婚姻是上帝所赐予,并愿意承认“秘书工作”为你的丈夫吗女答:我愿意。

问女:上帝使(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你活在世上,你当常温柔端庄,来順服这个人,敬愛他、幫助他,唯独与他居住,建设基督化家庭。要尊重他的家族为本身的家族,尽力孝顺,尽你做妻子的本份到终身,你在上帝和众人面前许诺,愿意这样吗女答:我愿意。

教堂婚礼主持词汇总

篇一:教堂婚礼主持词

问男:×××你确信这个婚姻是上帝所配合,愿意承认接纳×××为你的妻子吗男答:我愿意。

问男:上帝使你活在世上,你当以温柔耐心来照顾你的妻子,敬愛她,唯独与她居住,建设基督化的家庭。要尊重她的家庭为你的家族,尽你做丈夫的本份到终身。你在上帝和众人面前许诺愿意这样吗男答:我愿意。

问女:×××你确信这个婚姻是上帝所赐予,并愿意承认×××为你的丈夫吗女答:我愿意。

问女:上帝使你活在世上,你当常温柔端庄,来順服这个人,敬愛他、幫助他,唯独与他居住,建设基督化家庭。要尊重他的家族为本身的家族,尽力孝顺,尽你做妻子的本份到终身,你在上帝和众人面前许诺,愿意这样吗女答:我愿意。

篇二:教堂婚礼主持词

牧师:各位来宾,我们今天欢聚在这里,一起来参加XXX和XXX的婚礼。婚姻是爱情和相互信任的升华。它不仅需要双方一生一世的相爱,更需要一生一世的相互信赖。

今天XXX和XXX将在这里向大家庄严宣告他们向对方的爱情和信任的承诺。牧师:XXX和XXX,现在请你们向在座的宣告你们结婚的心愿。

牧师:XXX,是否愿意娶XXX作为你的妻子?你是否愿意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愁,你都将毫无保留地爱她,对她忠诚直到永远? 新郎:我愿意。

牧师:XXX,你是否愿意嫁给XXX作为他的妻子?你是否愿意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愁,你都将毫无保留地爱他,对他忠诚直到永远

米兰!米兰! 第3篇

四月,设计人奔赴米兰,用“朝圣”二字来定义这一行为,其实并不为过,因为它聚集了当今业内几乎所有耳熟能详的优秀设计师及品牌。而策展的成熟性也备受关注,它让设计人甫踏入米兰起,即能从各处细节感受到设计的魅力。米兰市内及机场的各大接待处,均统一由建筑设计师PieroLissoni(彼艾罗·理索尼)负责设计。而“米兰欢迎您”的项目,由米兰各大设计学府合力规划,运用新媒体App为参展者提供市内交通、展区导航及米兰活动一览表的便捷服务。

本次米兰家具展及国际家居装饰配饰展分为了三大不同设计风格:经典、现代和设计,各大参展品牌围绕此三大风格展开。如果说,这三大风格囊括了当下设计的几大特性,那么,人潮涌动自然不为过。据主办方透露,本届的卫星沙龙展及“全球建筑师和设计师的对话项目”非常具有看头,前者在沙龙展厅设有四个手工艺坊,纺织、陶瓷、皮革和数码行的大师们在此展示产品从诞生、成长再到平常百姓家的过程,为参观者打开了了解手工艺者工作的一个剖面。而“全球建筑师和设计师的对话项目”,通过影片记录了坂茂、扎哈·哈迪德等八位知名建筑师的家,以知名建筑师示范性的解读,为人们在居住文化方面提供了丰富借鉴。相较于一年一度的米兰国际家具展,诸多外围展也同样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米兰大学举办的“Yù中国设计进行时”,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知名策展人联合策展、展览领域及规模寻求最大化、论坛形式涉及学术意义及价值方面的思考等等,都显现出外围展在策划上的用心。米兰三年展设计博物馆(LaTriennalediMilano),“融·丝”、“香港:变不停”等中国区域主题设计展皆在此开幕,通过传统材质及国际视野的不同面向,彰显出中国当代设计的独特思考。本期专题希冀以室内及产品设计师的角度关注及解析米兰设计周,通过设计者自身对中国设计的体悟,为中国设计构建更为开放的平台。

米兰!米兰!这带着情感的真挚呐喊,呈现出的是设计人的真实感悟,我们珍视他们审视的眼光,他们有关东西方的文化反思,他们直抒胸怀的对创意的热爱以及永不放弃发现美、探寻美的所有过程。

米兰大教堂 第4篇

约恩·伍重(Jorn Oberg Utzon)(1918-2008)无疑是20世纪丹麦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因其伟大的悉尼歌剧院设计享誉全球,并因此于2003年被授予建筑学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评选委员会称,伍重非凡的创造力“涵盖了人类历史许多文化的精髓,玛雅文化、中日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他自己所属的斯堪的纳维亚文化等多种文明的痕迹都为他提供了创作灵感。”弗兰姆普敦称其为“跨文化形式与建构的意喻”。这其中,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尤为突出。

60年代末70年代初,丹麦建造了许多服务城市居民的教堂,伍重在哥本哈根市郊巴格斯韦德设计的一座白色素雅教堂(Bagsvaerd Church,1968-1976),作为伍重完全掌控之下建成的最后一个公共建筑作品,可以说是这一时期丹麦教堂建筑的代表,也是伍重对中国传统建筑跨文化转译的经典之作(如图1)。

2.整体布局

建筑位于巴格斯韦德一块狭长基地上,基地北侧是车流量较大的城市主干道,这一地形环境决定了教堂的基本平立面布局设计:一个22m×80m的矩形平面和一个封闭内向的北立面,用以“回避”嘈杂的街道,但通过其宜人的尺度,和基地环境良好的关联,以及所塑造的一种内敛的宗教场所气氛,不仅不排斥外人,反让人想要接近其中。

矩形平面满足了教堂在传教、聚会、办公、庭院等众多功能,教堂的主入口由一个小礼拜堂围合成一个入口庭院。教堂主厅近乎方形,以满足教徒半圆形围绕圣坛聚坐的要求,并具有很好的音响效果。主厅的东侧是一些集体用房,由廊道联系并形成几个不同大小的内院。教堂的南向立面相对敞开,并有次要入口联系内外(如图2)。

弗罗莫诺(Francoise Fromonot)在《约恩·伍重:悉尼歌剧院》一书中将巴格斯韦德教堂的平面看作是伍重对中国著名佛寺成都文殊院的直接借鉴,后者的插图出现在丹麦著名传教士建筑师艾术华(Johannes Prip-Moller)的《中原佛寺图考》(Chinese Buddhist Monasteries)中,伍重在设计巴格斯韦德教堂的过程中对该书的圈注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从平面配置的对比不难看出,矩形平面,中轴对称,主体空间的递进关系以及纵向多重院落的组织都非常类似(如图2)。如果我们从教堂位于东南端的工作人员入口开始进入建筑,先经过由廊道所围绕的三个庭院与建筑组成的单元体,由侧廊进入教堂圣殿,最后从圣殿的西南侧门走出,抵达最西端的院落(主入口庭院)和小礼拜堂,这一系列的建筑组织序列则更加印证了伍重对中国的学习。在文殊院平面中,建筑以院为基本单元在纵向连接,经过山门、次殿等较低等级建筑才抵达主殿,再到序列尽端,这种组织方式和层级关系在西方传统的教堂中几乎看不到,但却是中国传统寺院建筑所经常使用的。

伍重曾将巴格斯韦德教堂的建筑群比之为修道院(Monastery),而修道院里教堂的主入口朝西且直接对外的做法正是伍重在巴格斯韦德教堂中使用的,这种建筑功能上的差异也是伍重并没有在主流线上严格遵循中国传统寺院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巴格斯韦德教堂里大量采用廊作为主要交通空间,包围在建筑和院组成的单元四周,这和传统修道院里包围在庭院四周的回廊形式也大不相同,但是这种廊、院、建筑的相互关系,相对于可穿越式庭院的中国传统寺庙而言,更接近于以廊作为核心交通作用的日本寺庙。可见,伍重是在中国传统寺院平面布局的基础之上,叠合包括日本寺庙、西方修道院在内的多重影响对现代教堂进行了重构,既完美满足了基地环境和使用功能的需求,又实现了现代教堂的创新。

3.立面造型

巴格斯韦德教堂纵向阶梯形的外立面很容易让人想到中国南方传统民居,弗兰姆普顿也认为“其原型应该是中国江南民居的阶梯形封火墙”。然而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从此前伍重一系列设计作品来看,这种阶梯形山墙以及强调夹层空间的做法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是伍重设计的又一典型手法,且随着时间推移,在不同尺度功能的建筑中,伍重往往有着更为深层的思考。

事实上,“墙”在伍重作品中虽然相较“台基和屋顶”或是“预制构件”容易被人忽视,但从伍重早期的设计初始便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伍重在其最早的宣言“当代建筑趋势”(Trends i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中就对中国的古城墙进行了赞美——“中国建筑的墙所蕴含的力量,即便是在功能上控制它的那些精雕细琢的塔楼,都会被它的气势吞没而融为一体”。1947年伍重在摩洛哥参与了一座重力传输造纸厂和一个台阶式集合住宅方案,受当地传统民居建筑启发,这种强烈的阶梯式山墙的处理就已经开始出现(如图3),此后,这种手法被伍重在其设计中尤其是住宅设计中时常运用,并受到包括中国民居在内的影响不断强化和发展。

1954年的比勒住宅(Villa Bille,1954),位于丹麦西兰岛上一栋小巧的别墅兼艺术工作室,相比于伍重50年代同期较为革命意义的赫勒贝克自宅及米德堡住宅,比勒住宅或许并不被人所重视,但是在该住宅中,通过两片平行的阶梯形山墙包夹建筑主体的做法,却可以作为伍重后续许多建筑的原型之一(如图4)。同年进行的埃林奈贝格住宅楼中,虽然是高层建筑,但分层退台的手法也自然形成了类似的阶梯形山墙。金戈住区和弗雷登斯堡住区里住宅单元的重复使得这一手法更为明显,只不过在矩形四面围合的院落住宅中稍有差异,伍重通过对庭院围墙上切除一块矩形面的做法,既保持了阶梯形山墙这一形式在围合墙上的连续性,又使得庭院外部空间自由地流入私有的区域(如图4)。即使是在住宅项目中,伍重都试图建立一种公的和私的部分之间的视觉关系(公共建筑中,伍重往往通过台基面建立这种关系)。

通过比勒住宅,我们就不难理解伍重在梅里银行(Melli Bank,1959-1962)中的设计手法了,在这一更大尺度上的尝试上,就连山墙面上凹口的细部做法都保持着一致,屋顶的隐喻性也更为强烈。尤为重要的是,伍重此时似乎察觉到了两层墙体夹层之间更为丰富的空间潜力。从梅里银行的平面图中可以看到,伍重事实上设计了三片平行的墙体,在较靠近的两片之间布置辅助性空间,服务空间和被服务空间的关系如同其建构逻辑一般清晰(如图5)。因此在苏黎世剧院中,双层墙体的做法已经较为成熟,也成为该设计除开台基与屋顶的另一大特点,由此产生的许多厚度不一的夹层空间(被服务空间)与服务性空间相结合,容纳了一系列辅助性设施,如通风管道、空调机房、酒吧、厨房、控制室、洗手间、备餐间等等。到了1965年沃尔夫斯堡剧场设计,巴格斯韦德教堂立面造型的雏形已然十分明显,主要布置交通等辅助功能的双层墙体在立面造型上不再是单片墙,而是形成阶梯形的山墙体量(如图5)。由于该项目并未实施,对这一体量内的空间推敲在该项目中也就没有更多的继续,直到巴格斯韦德教堂的设计落成,伍重才真正有机会赋予这一相对次要的“辅助空间”更为丰富的含义。

在巴格斯韦德教堂里,双层墙体间的夹层空间不仅承担平面上十分重要的交通廊道功能对整个建筑、院落进行串联,也承载着通过一个充满光的明亮通道渲染整个建筑氛围的重要作用。教堂的外立面和伍重的许多设计一样,没有开窗,看上去较为封闭的特征实则有着完全不同的行走体验。伍重在立面封闭的廊的顶部全部覆以威卢克斯天窗,走廊灰白色的墙面和地面通过对光线的反射使得即使在阴天,廊内也比室外更加明亮,这种微妙的光感,在以深色为主的室外植物景观及建筑群环境中所看不到的(如图6)。伍重这样说道:“光线从白墙之间轻洒下来,就如同你在冬日里登上雪山山顶,感受阳光的微微反射一般,使得在这被拉长的走廊空间里充满着愉悦的漫步体验。”廊道的光线处理在巴格斯韦德教堂里尤为重要,一方面为了适应北欧丹麦的天气,使得夏季的光更加柔和,冬季常见的阴霾中能够捕捉到更多的天光,另一方面也衬托教堂圣殿相对幽暗的光线。

巴格斯韦德教堂这种阶梯状山墙包夹建筑主体的做法,从伍重对于中国的兴趣而言,不可否认在形式上受到了中国江南民居的影响,但其内在更多地体现出伍重一步步对包括中国建筑文化在内的多重文化进行的解读与重构,并良好地融合在了自己的设计之中。同样,教堂入口挑檐下方的直棂木格栅,不仅源于中国汉唐建筑的直棂窗,也能在阿斯普朗德的斯德哥摩尔林区墓地教堂(Woodland Cemetery Chapel)里窥见到些许联系。

4.屋顶天花

不仅是立面山墙,在巴格斯韦德教堂的屋顶以及室内天花中,同样蕴含着许多伍重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诠释。在巴格斯韦德教堂室内那充满表现力的天花层中,伍重继续着他理性的几何构成法则,伍重通过一系列不同大小的相切圆生成了这样一个自由灵动的曲线屋顶,从简单几何寻求复杂造型的解决方式在悉尼歌剧院中就已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根源多少受到中国传统木构法的影响,弗罗莫诺甚至认为中国传统神话题材中的祥云案也给予了伍重灵感。当然,除开这些较为形式化的借鉴,这其中也饱含伍重对中国建筑文化更深层的解读。

纵观历史,教堂建筑一直是时代最复杂建造技术的体现,人们为了追求更高和跨度更大的教堂空间也在一步步革新着建造技术,因此,即便是崇拜浮华装饰的巴洛克式教堂,也清晰优雅地展示着教堂本身的结构要素,更不用说结构即建筑的哥特教堂了。伍重对建筑结构表现的推崇,也契合了他对教堂的解读和中国建筑的理解——“结构表现建筑,反之亦然。哥特教堂就是如此,在中国、伊斯兰建筑中同样可以看到”。因此在巴格斯韦德教堂里,伍重继续着他在屋顶和天花上的文章。和悉尼歌剧院类似,教堂的屋顶层和天花层分别处理,真正起承重作用的是对内的混凝土天花板,覆盖在天花层上的屋面仅仅是作为建筑外在反射环境的“幕布”,使用的也是轻质瓦楞状石棉板。从教堂的纵向剖面以及纵向线条的屋面、横向线条的拱壳天花来看,这种关系和中国传统建筑中屋架梁与屋面的关系非常接近(如图7),弗兰姆普敦也认为“多重壳拱实际上是一种重檐建筑的模拟形式……赋予教堂空间一种中国传统意味的氛围和光线品质”,当然,这种意味经过伍重的转化和重构已经相当隐晦了。

事实上,巴格斯韦德教堂和传统西方教堂最为显著的区别正在与它的横向布置上,无论是平面布局、圣殿的屋架梁、屋面以及多重拱壳都是横向的,这与西方传统教堂强调纵向的平面布置是截然不同的,反而与中国传统建筑横向的厅堂平面相一致。虽然这种两个平行山墙面且屋顶横向布置的方式在梅里银行中就十分突出,但此时在这样一个传统上方向性非常明确的教堂建筑里,伍重依旧坚持了横向布置的原则。一方面,这种加强人和人群关系的横向性,使得教堂带有更多集会场所的性质,和北欧教徒主要信奉的基督教路德宗相契合,路德宗主张因信称义,认为真正的信仰在于人们内心对上帝的信念,而不在于信奉教会条规;(2)另一方面,这种纵横方向的不同也正是中西建筑在立面概念上的差异。南京大学赵辰老师在其“立面的误会”一文中分析到,西方建筑是以由两坡顶而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即中国人称之为“山墙”的一面)来面对人们的,而中国建筑是以坡屋面的屋檐面对人们的,这也导致了西方古典建筑以山墙面为主立面(Facade)强调其垂直面造型的传统,而中国建筑中以屋檐面作为建筑物面对主要人流方向之传统,被屋檐的斜面和出檐压抑导致无法形成所谓的“Facade”,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立面图更多的是以基于木构建筑体系表达结构关系的剖面图——“侧样”出现。(4)

显然,中国传统建筑的这一做法更符合伍重对待建筑的态度,巴格斯韦德教堂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没有向西方传统教堂那样强调正立面的表达,而是从空间氛围出发,从剖面结构出发(如图8)。由此看来,伍重选择消解掉传统意义上的纵向屋顶和山墙主立面,转而以中国传统建筑横向形制以及重檐屋顶的做法也就理所当然了。当然,这种消解并不意味着彻底摒弃,在巴格斯韦德教堂里,传统西方教堂的抽象依然随处可见,但是,伍重在其中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多方位隐喻,让这样一个坐落在西方大陆上充满中国色彩的教堂更显浪漫和神秘。

5.小结

伍重的设计生涯可谓大起大落,悉尼歌剧院让他举世闻名,但也因为悉尼歌剧院,受到了许多人的误解与漠视。伍重晚年独居山林,远离世俗,不但拒绝出席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授奖典礼,也毫不留情地谢绝了许多诸如弗兰普顿那样希望为他著书立作的知名建筑史论家。伍重的许多理论和作品,也因此被人所忽视。但是,伍重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兴趣和转译,却始终贯穿在其建筑思想和实践中。尤其在当下,中国正面对一个世界趋同,传统文化逐步缺失的时代,伍重的作品,值得我们去分析和挖掘,也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摘要:以伍重晚期的巴格斯韦德教堂为案例基础,从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造型到屋顶天花三个方面解析伍重在设计中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隐喻与转译,并简要对“阶梯形”墙体和夹层空间在伍重设计里的发展演变进行探讨,试图找到伍重对中国建筑文化在形式之外的更深层思考,进而对当下建筑设计中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表达和传承给予一定的思考和启发。

关键词:跨文化,中国传统建筑,转译,院落,封火山墙,重檐屋顶

参考文献

[1].Davey P.Bagsvaerd Church,Jorn Utzon logbook,vol 2[J].2006.

[2].Andersen M A.Jorn Utzon:Drawings and Buildings[M].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14.

[3].Fromonot F.Jorn Utzon:The Sydney Opera House[M].Gingko Press,1998.

[4].Andersen M A.Revisiting Utzon's Bagsvard church[J].Nordisk Arkitekturforskning,2005.

米兰小学作文 第5篇

花,人人都喜欢,特别是那些富贵人家的大小姐,喜欢那些玫瑰啦,百合花啦、、、、、而她们只看重贵重的花,把便宜又不高贵的花扔在一边,而我却一点也不喜欢这些花,我只喜欢米兰花。

米兰花的姿态非常优美,近看就像一棵茂盛的小树苗,它四季长青,开花的时候只看见一粒粒黄黄的小点像一颗颗珍珠,又像一个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球儿,刚开的时候,这一些小家伙就迫不及待地想探出头来看看外面的世界,米兰花的小树枝盘根错节,直直的向上生长着,在枝头还有一些嫩绿的小叶子,它们比我们的小拇指还小呢?真是太可爱了,而这些小叶子似乎也派上了用场,给那棕色的小树枝换上了一套绿色的美丽衣裳显得格外美丽。当凉风吹来时,米兰花便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像一位文静的姑娘,默默地为人们带来快乐,而那穿着美丽衣裳的小树枝也得意洋洋地挥舞着身上那犹如翡翠般的小绿叶,优美极了!

米兰花!我喜欢你,我喜欢你那优美的姿态,喜欢你那天真和可爱,更喜欢你那默默为我带来快乐的品格!

不炸科隆大教堂 第6篇

科隆大教堂已成为德国的一个著名景点。然而,教堂经历“二战”,能完整地被保存下来,有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科隆大教堂半建半停时,就是许多流浪汉寄宿的地方。建成后,教堂让流浪汉们寄宿在地下甬道里。虽然这里阴暗无比,条件很差,但流浪汉们非常满足——这里是唯一肯收留他们的地方。他们中还有不少残疾人。

“二战”后期,盟军决定轰炸德国西线最后的据点科隆。消息传出,科隆人纷纷外逃,科隆大教堂一下子变得空空如也。

所有人都清楚,盟军肯定要炸掉大教堂,因为它是科隆的最高建筑,炸掉它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时,寄宿在大教堂里的流浪汉中,有位老者站了出来。他说:“过去,大教堂给了我们无限庇护。今天,虽然我们无力保护它,使它不被炸毁,但我们能将大教堂里的玻璃壁画拆下来,留给后人。”

老者的提议得到所有流浪汉的支持。他们开始拆卸玻璃壁画。这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一万多块壁画,既要快速拆下,又要保证不损坏。

大教堂里的梯子都被锁了起来,流浪汉们只得到外面去借梯子,甚至是偷。在梯子的帮助下,体格健全的人负责拆壁画,残疾人则负责将壁画偷偷运到地下甬道里藏好。

流浪汉们不分昼夜地奋战,就在快要拆到最高层时,盟军的轰炸机呼啸而至。巨大的轰鸣声表明,他们马上就要轰炸了,对于这群流浪汉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迅速撤离。

然而,惊人的一幕出现了:没有一个人逃离,他们仍按部就班地拆卸着壁画。最高层的一圈壁画需要从外面拆,几个流浪汉仅在一根绳子的支撑下,全身悬在塔外,简直成了“蜘蛛人”。轰炸机近在咫尺,他们随时都可能丧命。

没有害怕,没有退缩,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轰炸机上的军人。突然,领头的轰炸机改变了方向,炮弹并没有朝大教堂的主体发射,只是象征性地朝它的周围射了过去。领头的轰炸机呼啸而过,随后的几架轰炸机也跟着做出类似的动作,敷衍了事后飞走了。

此后几天,整个科隆几乎被夷为平地,唯有科隆大教堂依然耸立在原地。很多人认为,那是上帝在,冥冥之中庇护了科隆大教堂。

2008年5月,一篇解密的“二战”盟军轰炸科隆的飞行记录揭开了谜底。一个代号为MX78的军官写道:“从我决定改变主意,下令放过大教堂的那刻起,我就知道我会受到处罚。但当你看到一群衣衫褴褛的人,将自己悬在高高的塔尖之外,不顾生死地抢救壁画时,相信你也会跟我一样做出同样的决定。”

上帝也有保护不了自己的时候。这时,它需要那些懂得感恩的人来庇护。

米兰的冬季管理 第7篇

米兰叶面上积聚灰尘或遭烟熏, 就会影响光合作用, 也容易引起叶黄和脱叶。应把盆花置于火炉、煤炉较远的地方。如因积尘和媒烟污染发生大量脱叶时, 可将盆内植株倒出, 剪除烂根和枯技, 重新上盆、浇水, 罩上塑料袋, 放在室内向阳处, 不久则会萌发新枝叶。

冬季, 室内盆栽米兰要讲究浇水, 必须用与室温相同的水喷洗叶面, 一般保持5天左右浇一次透水, 盆土以干爽为宜, 切忌浇水过多;若浇水过多, 盆土过湿, 会引起脱叶和烂根, 以盆土发白才浇水为原则。

冬季施肥要少或不施, 以防枝条徒长影响来年开花。遇晴暖无风天气, 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 但通风时要注意保持室温5℃以上。

那维卡社区教堂 第8篇

项目面积:2,250平方米

项目状态:竞赛方案一等奖

设计时间:2010年

方案设计:挪威奥斯陆RRA建筑师事务所

Location:Knarvik,Lindås,Norway

Program:New Community Church with cultural facilities and administration

Size:2,250 sq.m.

Commission type:1st prize,Invited competition(2010)

Status:Competition proposal

Year:2010

Project team:Reiulf Ramstad Architects

这座全新的教堂建筑将作为该地区文化发展,艺术以及音乐事业的重要平台。这个10英亩的开发项目将包括一个普通的广场,能容纳40辆车的停车场以及通向市中心的散步人行道。相对于周边环境来说教堂本身是一个非常完整孤立的体量,变化起伏的尖角在西面的尖塔处达到高潮。在几何化的建筑立面上设计了不对称的开窗,不仅可以把阳光引入教堂还可以在室内观看到城镇与周边山野的美丽景色。

好男人是一座教堂 第9篇

我以为, 一个男人必备的首要素质不是金钱, 不是相貌, 不是权势, 而是一个坚定的信仰。有了信仰, 男人在这个世上就有了恒久不变的执着和无法抗拒的力量, 执着、自信与坚强是一个男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品质。有了这种品质, 男人浑身上下才会散发出“男子汉”的味道, 会勇敢、大胆、积极地追求生活的目标和美好的未来, 赢不喜, 败不忧, 更不会萎靡不振, 放弃追求。作为女子, 谁不希望自己能与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共同生活, 谁不希望自己的伴侣是一位不畏任何艰难困苦, 不断追求进取的强者?

只有自信和坚强是不够的, 有信仰的男人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 那就是一颗平和宁静的心。他们知道, 在这个世上生存和拼搏, 没有任何人能一生一世一帆风顺, 也没有任何人能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在残酷的现实面前, 他们懂得健康的心态要比绝顶的聪明、显赫的背景、突出的成就都来得重要, 他们珍惜柴门里的幸福, 不会只以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他们的目光始终是投向更遥远更广阔的地方, 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会给女人温暖、忍让、智慧和宽广。

有信仰的男人对生活充满了感恩, 他懂得如何敬拜上苍, 更懂得如何善待苍生。他这样的男人会把别人对他的一点好牢牢记在心上, 他的原则是“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帮这样的男人做事, 你可以永远不必担心你的付出得不到回报, 他给你的永远比你给他的多得多。

有信仰的男人胸怀宽广, 他明白一个道理———“宽恕别人, 就是解放自己”, 他极少和女人斤斤计较, 不会跟你算计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 不会对女人的相貌在公共场所评头论足, 对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总是能虚心接受, 他极少自命不凡或四处张扬。可以这样说, 一个心胸宽广的男人集中了所有女人的瑰丽梦想。

对待女人, 有信仰的男人总是嘘寒问暖, 用心倾听女人, 不会因为你表达内心深处的丑陋和人性的弱点而耻笑你伤害你, 更不会把你的痛楚或隐私公布出去, 他时刻给你一种安全感。在任何时候都有话好好讲, 不会送你一脸的“表情暴力”, 更不会为一点小事自虐虐人。

这样的男人是天上闪亮的星星, 能在空旷漆黑的原野上陪伴女人同行;这样的男人是一本丰厚凝重、涵盖万千的大书, 能在女人迷茫时, 给予最明晰最透彻的人生哲理;这样的男人天生是个好牧师, 当女人独自垂泣时, 他能看到女人的泪眼, 触摸到女人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他令女人安宁柔美, 蓬勃芬芳。

我知道, 这样的男人太完美, 在尘世上可以说没有, 但这只是我在纸上的一个梦想, 我在现实中没有奢望, 我只把他当成一个梦想, 只把他看成是引领女人心灵向上的教堂。

他是我永远的上帝, 他是我永远的信仰, 我愿意无条件地成为这样一种男人的“肋骨”, 虔诚地追随他, 直到地老天荒。

米兰达的选择 第10篇

一、面对战时荒诞的慰问活动, 米兰达选择不再参与

面对生活中的荒诞, 米兰达依旧乐观。她重整妆容, 赶去跟一群年轻女子看望驻军医院里的病人。带着糖果、烟卷和杂志等慰问品, 大家出发了, 一连串大马力的汽车载着一张张欢乐的、浓装艳抹的脸去鼓舞那些勇敢的小伙子。米兰达走进病房, 拿着一束蔫了的花、一篮糖果和烟卷走到一个年轻士兵身边:

他仰天躺着, 右腿上着石膏, 装着滑轮, 眼睛里流露出不友好的、恶狠狠的光芒。她在他床脚旁站住, 继续盯着看他, 他绷着一张没有变化的、充满敌意的脸回看她。他的眼光清楚地告诉她, 别来这一套啦, 谢谢你, 这事他妈的整个儿是胡闹, 你能不能行行好, 把你这些玩意儿从我床上拿走吗?

米兰达放下东西, 匆忙离开, 脸上火辣辣的。透过窗, 她看到那士兵闭着双眼、含着怨气、紧皱眉头的悲伤神情。她坦率地告诉自己:“我再怎么也不会上这儿来了, 这种事做不得。真叫人恶心。”另一个同去的姑娘也出来了, 带着迷惑的神情说:“说真的, 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好处。他们有些人根本什么也不要。我不喜欢这种事, 你呢?”米兰达干脆地回答道:“我讨厌。”

米兰达从她慰问的那位年轻战士的眼中看到, 企图用糖果和花朵等慰问品来慰问这些战士是件非常荒诞的事情, 再好的慰问品也不能弥补战争对他们精神上造成的创伤, 他们唯一需要的是和平的生活, 而这是慰问战士们这些浓妆艳抹的女人们给不了的。这样表面化的慰问只不过是矫揉造作、更体面地葬送牺牲品的方式而已, 这使得米兰达觉得生活荒诞至极, 面对如此荒诞, 米兰达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敢于做出自己的决定。

二、面对战争阴影以及种种荒诞, 米兰达选择爱情

战争的恐惧与焦虑让米兰达感到自己生活在阴影里, 虽然此时的她与亚当相互爱慕对方, 但米兰达清楚, 战争无法使她们相爱, 她不时地提醒自己:“她不但不能喜欢他, 连想想也不行, 因为他不是她的, 也不是哪一个女人的, 他已经同别人隔绝。”

随着日子的推移, 米兰达的病情加重了, 然而亚当却在她身边细心地照顾她, 不离不弃。他为米兰达买药、找病房的空床位, 还帮她生火取暖, “熊熊的火光从背后照亮他, 他的头发闪闪发亮。”他照亮了米兰达, 为忍受病痛折磨的她送去了温暖。在米兰达痛苦的时候, 是亚当陪伴她度过了肉体与心灵饱受摧残的岁月, 虽然眼前依旧是战争的阴影与生活中的荒诞, 但面对亚当的爱, 米兰达再也无法抗拒, 她做出了选择:向深爱的亚当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爱意。这份爱为他们二人的生命添加了亮色, 更为他们苍白的生活送去了温暖。

“我再到那家小铺子去给我们买一些冰淇淋和热咖啡, ”他对她说, “不到五分钟, 我就会回来的;你安静地待着, 五分钟后再见。”他离开不久后, 救护车就将米兰达接到了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而米兰达与亚当的这次离别则成为了永诀。

“灰白马, 灰白骑手, 带走了我的爱人, 他们还带走了妈妈、爸爸和兄弟姐妹, 只留下歌者在哀悼”。正如这首黑人的圣歌所预示的那样, 米兰达的生命最终将得以延续, 而她心爱的亚当却难逃厄运, 最终死于流感, 但米兰达永远不会因隐瞒对亚当的爱, 最终无人倾诉而抱憾终生, 因为即使面对战争的阴影与生活中的荒诞, 米兰达仍然勇敢地选择了爱情。而这份爱也在他们二人共患难的艰苦岁月中鼓舞了他们, 为他们的生活送去了温暖。

三、面对战后荒诞人生, 米兰达选择勇敢地生活

在医院中进行隔离治疗的米兰达没有一天不与病魔抗争, 然而她并没有气馁, 在医生的治疗下, 她靠着强烈的生命意志、坚持不懈的毅力以及对生的极度渴望最终战胜了病魔。大病初愈时, 战争也结束了, 但当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 米兰达的内心却感受不到丝毫温暖。

睁开眼, 她带着新的苦恼又看到这个她注定逃避不了的沉闷的世界, 那里的灯上看上去好像挂着蜘蛛网, 一切光亮的表面都在腐蚀, 线条分明的平面越来越残缺而变得破相, 一切物体和人都丧失意义, 啊, 明明是死去和消亡的东西, 偏要自以为生气勃勃!

战争虽已过去, 但生活已是满目疮痍, 战争带给人肉体与精神上双重的创伤不会轻易随着战争的停滞而消亡。朋友们来看望米兰达时带来了替她保管的一捆信件, 她按照日期依次查看。最后, 她看到了一封笔迹陌生的薄薄的信, 那是从亚当所在的营房里寄来的, 从信中得知, 亚当在兵营医院里死于流感。得知这一噩耗, 她并未马上痛哭, 而是在纸上写着自己想要购买的东西:一支唇膏、一瓶香水、一双手套等。她努力让自己坚强, 使自己看上去不那么痛苦, 但她心中的苦痛其实无法用言语表达尽然。她总感觉好像他一下子待在她身旁了, 虽看不见, 但是分明在场。她对着幻觉中的他出声的说:“我爱你。”“啊, 让我再看你一次。”但是她明知道这是不真实的。房间里静悄悄, 空洞洞, 她清醒了过来, 提醒自己:“啊, 不行, 这样可不对头, 我再怎么也不能这样失魂落魄了。”米兰达心里承受了巨大的痛苦, 但却一直不断地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 使自己从痛苦中理智地回到残酷的现实中来。

不再有战争, 不再有瘟疫, 只有大炮声停止后茫然的静寂;拉上了窗帘的没有闹声的房子、空荡荡的街道、严寒彻骨的明天的光明。现在是干一切事情的时候了。

小说的结尾是最精彩的部分, 面对爱人离去的悲痛, 面对战后依旧荒诞的生活, 米兰达并没有选择悲观厌世, 而是积极乐观地选择新的生活。正是生活的种种荒诞对个性的压抑与扭曲, 才使得米兰达能够顽强反抗, 从而肯定了自我的存在价值。现实中, 战争让人们感到“上帝已死”, 宗教失去了精神支柱作用, 社会道德观与价值观也遭到怀疑, 此时的米兰达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拯救自我。虽然世界是荒诞的, 人生是痛苦的, 但选择是自由的, 那些敢于反抗黑暗现实, 积极自由选择, 从而创造自我本质的人, 就是存在主义式英雄。存在主义思想在米兰达身上得以充分的体现, 她正是这样一位存在主义式英雄。

四、结论

通过从存在主义的视角对小说主人公米兰达进行的分析, 我们可看到, 虽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荒诞, 但米兰达从未选择放弃, 而是用智慧与勇气在一个个关键的时刻做出了她自己的选择, 从而使得自己能够重新开始崭新的生活, 实现自身存在的价值。通过分析, 可得出结论:面对生活中的荒诞, 人们依然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通过选择, 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存在主义思想在米兰达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她是一位存在主义式英雄。

参考文献

[1]Flynn, Thomas Russell.Existentialism[M].莫伟民译.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2]Camus, Albert.The Myth of Sisyphus[M].London:Penguin, 2000.

[3]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4]凯瑟琳·安娜·波特.现当代世界文学丛书:灰色马, 灰色的骑手[M].鹿金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耗时632年建成科隆大教堂 第11篇

参照当时世界著名的教堂,凯尔哈里特历时3年多的时间,从主体风格、建筑材料到装饰物品,画完了6万多张羊皮纸,着力构建出一座“世界第一”的大教堂。

公元1248年8月15日,3万名市民期待已久的时刻终于来临了,科隆地区主教康拉德·冯·霍施塔登在圣母升天节这天,为教堂动工举行了奠基仪式。

从这一天开始,科隆大教堂的修建,便踏上了一条无限漫长的道路。按照设计的方案,在不具备现代几何学和力学知识的前提下,对于每一个细节部分,设计师们都要反复研究,边试验边建造。甚至在没有统一尺寸标准的情况下,那些不知名的伟大建筑师们索性亲自去搭建模型和制造实物,以确保能按照设计完成。

前期工程耗资巨大,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来看简直难以想象。双顶教堂高达44米,且直上直下,既要保证底座地基的稳固,又要体现哥特式建筑所独具的垂直线性的效果。当时的人们竟然是先修建高耸入云的柱子,再在其上安装木制起重机,最终实现“高空作业”。今天的人们已无缘看到那空中楼阁般的脚手架,但仅从它长达14米的中跨,就可想见这个类似细长棱锥形的建筑物是如何拔地而起的。

主体建筑未及一半,资金断流,无奈之下,工程停期。在所有人的努力下,3年过去了,大教堂又重新开始动工,一边修建,另一边,人们没有停下募集資金的脚步。

不仅仅是技术和资金的问题,当时没有水泥,石块与柱子间的连接,采用的是鸡蛋与面粉调和的方式。这个地区的鸡蛋都被用来当作粘合剂,几年之后,鸡蛋不够供应,人们买来其他地区的鸡蛋,却被建筑师拒绝了——他们觉得,不同地区的鸡蛋,成分的比例不同,会影响整体的质量。于是人们投票后决定,严格按照最初的计划,不打一丝折扣。最终,工程又停了下来,因为工人们都去养鸡了。

接下来的几年,又因为地区官员之间争权夺利,多次停下工期,到1322年的唱诗堂封顶,已经用去了74年。当年发起活动的人,多数作古,传承的人们,不知道还要多少时间可以完成整个教堂的建设,但他们却禀承先辈的要求——按照最初的设计一直修下去。他们固执地坚持,教堂建设过程再长都无所谓,因为它是奉献给上帝的,上帝没有时间限制。

进入14世纪,又因为石块开采一空,不得不更换其他石块,可光是寻找相同质地石块的过程,就花费了几年。他们在全国仔细对石种进行详细的对比,包括硬度、色泽,甚至于吸水的程度,最终才挑选出适合的材料。

通向希望的路,总是曲折而漫长。随后,王朝的更换、战争的发生,让工程多次停下。期间,也有人表示,在原先宏浩的基础上,做适当的调整,减少工程量,以便早日完工。可是,最终也被否决,人们说,在上帝面前,不能打折。

多年以后的一场战争,让描金的木制天花板意外起火,烈焰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几乎完全吞噬了教堂,除了正门的一部分、大厅的凯旋拱门和十字耳堂及廓庭花园之外,其他部分都付之一炬。人们痛哭,但没有绝望,擦干泪水,他们又开始重新建设。有的人,从儿时到临终,都在教堂的建设之中,虽然有生之年看不到教堂的完成,但他们告诉儿孙,坚持下去,一定可以成功。

也许是上帝在考验科隆人的虔诚,此后的多年,又因各种原因无数次停下工程。直到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帝国强盛,财力雄厚,科隆大教堂未尽的工程才又被提上议事日程。早在此前,包括大文豪歌德在内的许多名人,就曾提出重建大教堂的想法。到了1864年,科隆市发行彩票筹集资金,教堂一层又一层地加高,一间又一间地加宽,严格按照600多年前的设计,建成了今日由两座“高塔”为主门,内部呈“十字心”为主体的建筑群。

1880年10月15日,这座当时荣膺世界最高建筑物的科隆大教堂举行了盛大的竣工典礼。大教堂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东西长144.55米,南北宽86.25米。两座尖塔高达161米,大教堂的四周还有1万多个小尖塔。整个工程共用去40万吨石材,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

米兰大教堂 第12篇

我们从对光与影的研究的源头印象派画开始入手, 画家克劳德·莫奈的组画《鲁昂大教堂》中, 就是从光与大气的关系, 用他的直观感受丰富了其画作本身。在画作中, 他尊重光在自然界中的变化, 以及光与大气的关系。光, 其本身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的部分, 其本身与实质形态的物质相结合, 会出现无限的可能性, 在他的画面中, 在静态的画面中传递出来的是动态的时光流逝感, 这就是他对于光与影独特的, 同时也怎么了色彩没有单独存在的可能性, 一切色彩与之其存在的环境都会有其相对的辩证关系。他执着于光与影的色彩关系, 近30 多张的鲁昂大教堂就是证明, 在相同的角度, 不同的时间节点, 进行绘制, 他通过淡蓝的色调与黄绿色调的结合, 朦胧而唯美, 描绘出清晨;用橙黄色的色调, 围绕于塔楼周围, 渲染出了傍晚的气息。在莫奈笔下, 他自己对于光的视觉印象, 赋予鲁昂大教堂新的生命, 建筑本身也是依靠他独特的视觉印象表达来凸显其建筑气质。原本庄严肃穆地哥特式大教堂在他笔下, 通过光与影的关系, 更加丰富了其美感, 莫奈的《鲁昂大教堂》, 让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建筑, 建筑结构的本身显得不是那么的重要, 人们看到更多的是他的视觉印象, 人们通过他禁锢在在画布上的色彩, 感受到其建筑生命力和激情。

二、“光之教”之光影美

光之教堂中对光的鉴定, 安藤忠雄有其独特的理解, 他的建筑主要有三个大要素, 其一, 在材料的选择上使用最可靠朴素的材料, 或是水泥, 或是木材;其二, 他崇尚自然, 包括其人工化的自然;其三, 用几何形式作为建筑的基本框架, 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建筑形式感, 让光作为一个媒介, 去连接自然与建筑的关系。通过光与影的结合, 在不同时间段给予无论是建筑内, 或者是建筑外的人不同的直观感受, 也借由光与影来阅读出空间疏密的层次分布, 使得其建筑的本身形式美感与光影挂钩。

我们将安腾忠雄的光之教堂进行分析, 自然光在这之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制造出了一个世俗之外的空间, 基于教堂这种宗教建筑的特殊性, 应该自然而然的从宗教徒的立场去看待整个建筑的设计, 宗教精神物质化的体现是作为设计的重点, 明确主题, 将宗教精神进行, 提供教徒们祈祷, 以及收敛内心的一个场地, 光之教堂大面积暗空间的布置有其独特的意义。首先暗空间提供了人一个隔绝尘世的空间假象, 达到了一定的精神需求, 教徒在内部可以尽情的释放自己的内心, 内部空间简约而内敛, 有着超越世俗的美学气质, 中间的大十字架引入了自然光, 在整个大空间里形成了绝对的视觉焦点, 将光与影有机的相结合起来, 形成一定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让教徒们在精神上收到更好的洗礼。

光之教堂中光与暗的交织与人的精神支柱, 教堂作为一个人与神交流的平台, 清水混凝土围合给予光之教堂足够的可能性, 大面积的黑暗空间, 与与世隔绝的大环境, 进入教堂核心区域后, 被从天上倾斜下的阳光, 吸引了全部的目光, “纯净”、“清澈”、“神圣”将光与建筑所产生的美学发挥的淋淋尽致, 更加将宗教建筑的美学进行了提升。神就仿佛那黑暗中的一缕光, 能触摸到便是天堂, 光之教堂的设计正好是满足了他们心中对于神的感受, 光虽然不是实体性物质的存在, 但是在封闭的暗空间中却又这鲜明的分割和界定作用!在黑暗中燃烧的光之十字架, 正式光与建筑有机结合最好的例子, 光与十字架在整个空间中极大的象征意义, 代表着世界, 代表着神恩与救赎, 再与之大面积的暗空间进行对比, 激发了众教徒对于神的想象, 营造了最接近天国的环境。

三、“鲁昂大教堂”、“光之教堂”对现代建筑中光影的影响

无论是鲁昂大教堂还是光之教堂, 他们的存在都表达了光与影在建筑美学上独特的地位, 光有对其“空间”、“材料”、“色彩”进行再生的特殊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建筑其本身结构, 通过空间围合限定了人们的物理行为, 往往无法满足与人们精神上的需求, 光与影的结合给了人们充足的想象空间, 这一点在宗教建筑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在既定的思想中, 光即为光明, 影则为黑, 是对立的, 但又是统一的。人们开始不断地追求光与影随着时代不断改变。光与影, 自然中最原始的一对矛盾, 又一有了新的统一。将一切自然光源与建筑的结合, 可在不经意间表达建筑的气质。同时考虑到对称互补原则, 光与影, 相互平衡, 构成建筑内部大基调。接着就是需要考虑韵律和节奏, 月盈则亏, 满则溢。在千百年前, 我们的老祖宗就提出了“中庸之道”, 所谓中庸, 即一切的平衡, 用于建筑的光影之中, 似乎更是合理。如若光太强, 则是阳太盛, 影像学上称之为过曝, 如若影太盛, 则是阴太强, 称之为欠曝。中国人讲究万物应该阴阳调和, 那么建筑中的光影, 也是应该合理的安排, 对太阳高度角、星光、月光、建筑的经纬度都进行一定的研究测量, 方可对建筑的采光处进行选址, 最大化的利用光去体现建筑的形式美。而光影优惠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为固定不变的建筑加了一个多变的特点, 这是因为光的本身就具有自由多变的特性, 为建筑形成动态美感。

光与影的结合无形无质, 却又不可或缺, 以往人们更加注重于建筑实体的美感, 却忽视了光与影这种无形元素对于建筑美学的影响, 我们从最初研究光与影的印象画派入手, 结合对现代建筑的分析, 我们认为未来建筑会更加注重光与影的结合, 增加其动态的形式美感, 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及审美追求。

四、结语

即使在莫奈创造《鲁昂大教堂》组画时, 并未联想到其光与建筑的关系, 只是单纯的想表达出自己的视觉印象, 但是不可否认光与建筑的结合是极美的, 因为光成就了整个建筑, 将其动态美学进行了放大。即使在很多年后安腾忠雄曾说过“人人都觉得那道光很漂亮, 但我觉得大家都没动光之教堂。”光之教堂其实在结构上打破牧师高高在上的形象, 使牧师和信徒处于平等状态, 但他不得不承认这座教堂无需任何其他形式的装饰, 因为最美的画由太阳为他描绘。

光与影的本身是无形的存在, 但在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上, 光与影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他能将建筑本身的气质进行提升, 更加赋予建筑其动态的美感, 光与影不再是建筑设计的附属品, 而是构成其建筑的一部分。建筑在自然光的变化中, 用最最单纯的方式, 表现出最赋动态的建筑形式美学。

参考文献

[1]陈剑霄;浅谈光与影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新建筑;2003年04期.

上一篇:欧洲的衰落下一篇:公路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