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育种》专题复习

2024-08-04

《生物育种》专题复习(精选6篇)

《生物育种》专题复习 第1篇

(一)微生物分类

高中生物教材中所涉及的微生物,按照以下不同标准,分类如下:

1.按照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划分

(1)原核生物:包括各类细菌(如醋酸菌、乳酸菌、硝化细菌、分解尿素的细菌、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蓝藻(如颤藻、发菜)、放线菌等。

(2)真核生物:包括绿藻(如小球藻)、真菌(如酵母菌、毛霉、青霉、曲霉)。

2.按照同化作用的类型划分

(1)自养生物:包括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藻和蓝藻、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

(2)异养生物:包括真菌(如酵母菌、毛霉、青霉、曲霉)、醋酸菌、乳酸菌、分解尿素的细菌、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放线菌。

3.按照异化作用的类型划分

(1)需氧生物:包括真菌(如酵母菌、毛霉、青霉、曲霉)、醋酸菌、分解尿素的细菌、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绿藻、蓝藻、放线菌。

(2)厌氧生物:乳酸菌。

(3)兼性厌氧生物:酵母菌。

(二)微生物的鉴定

1.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

(1)鉴定原理:分解尿素的细菌能 合成脲酶,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氨,氨是碱性物质,能使培养基 的pH升高。酚红 指示剂遇 碱变红色。

(2)鉴定方法:当向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后,如果酚红指示剂变毢

红色,说明该培养基上有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2.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1)鉴定原理: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不能与纤维素的水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形成红色复合物。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解纤维素,使之形成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在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菌落的周围纤维素已经被分解,添加刚果 红后,在菌落的 周围会形 成透明圈。

(2)鉴定方法(刚果红染色法):在培养基中添加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用刚果红染色,如果在菌落的周围出现透明圈,即说明该微生物是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三)微生物的培养基

1.培养基的营养成分

培养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的配方有差异,但一般都含有四种成分,即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除了以上物质外,培养基还应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2.培养基的类型

(1)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划分。

1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培养基呈液态,各种营养物质一般都溶解在水中。使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需氧型微生物需要定期向培养液中通入氧气(例如果醋的制作)或振荡培养。

2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含量的凝固剂琼脂,可以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这种培养基是实验室最常用的培养基之一。

【特别提示】往培养基中添加琼脂的作用:琼脂是一种多糖物质,但它并不能为所培养的微生物提供碳源和能源,这是因为琼脂中的多糖一般不被微生物分解和利用。因此,培养基中加入琼脂的唯一目的是作为凝固剂使液体培养基变为固体培养基。

(2)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划分。

1选择培养基:允许特定种类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在这种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例如,分离纤维素分解细菌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唯一碳源纤维素,在这种培养基上只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才能生长,而不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则不能生长;又如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中应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在这种培养基上,只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才能生长繁殖,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繁殖,从而被淘汰。

2鉴别培养基: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的培养基。例如,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就是一种鉴别培养基。

【特别提示】选择培养基一般只生长具有特定目的的微生物;鉴别培养基可以存在其他微生物,而且能鉴别特定的微生物。

3.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1)培养基制备的流程。

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2)制备中的三个关键操作。

1溶化:溶化是将培养基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和琼脂通过加热溶于水中,先溶化各种营养成分,最后溶化琼脂。溶化时使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促进溶解和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

2灭菌:培养基转移到锥形瓶中,加棉塞,包上牛皮纸,并用皮筋勒紧后,放入高压灭菌锅内,在100kPa、121℃下灭菌15~30min。

3倒平板:培养基灭菌后,待培养基冷却到50℃左右时倒平板。为了防止杂菌的污染,倒平板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在拔去锥形瓶的棉塞后瓶口应迅速通过火焰,倒培养基之前培养皿只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倒培养基后立即盖上皿 盖,待平板冷 凝后需要 将平板倒置。

【特别提示】培养基灭菌后,为什么需要冷却到50℃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培养基灭菌后,冷却到50℃左右时琼脂还没有 凝固,由于培养皿内与培养皿外温差较小,此时倒平板可以避免形成太多的冷凝水。待平板冷凝后,应将平板倒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表面,造成污染。

(四)消毒和灭菌

1.消毒和灭菌的比较

【特别提示】芽孢是微生物的休眠体,在适宜条件下可以繁殖形成新的微生物个体。芽孢的抗性强,只有灭菌所采用的强烈理化因素才能将它们杀死,而消毒所使用的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不能杀死它们或不能全部杀死它们,因此,消毒不能彻底杀死微生物,是一种不彻底的灭菌。

2.三种常见灭菌方法的比较

(五)纯化微生物的方法

1.平板划线法

平板划线法 是用接种 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将聚集的菌种逐步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平板划线法常用的方法是“分区划线法”,如右图所示。

这种方法之所以能进行微生物分离纯化,是因为它将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作多次“由点到线”的涂划而将各个微生物逐渐分开,最终将微生物分开形成单个微生物,以后经过培养,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有选择地挑取某个菌落即可以得到某种微生物的纯净培养物。

【特别提示】(1)分区域划线时每一区域划三至五条平行线。

(2)接种环灼烧灭菌时应注意,在每一区域划线之前和最后一次划线之后都需要对接种环用酒精灯火焰灼烧灭菌。第一次划线之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杀死黏附在接种环上的其他微生物,以免造成污染。以后每次划线之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杀死残留菌种,以保证每次划线的菌种来自划线的末端。最后一次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杀死残留菌种,以免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对接种环灼烧后需要冷却才能划线,否则会因高温杀死菌种。

(3)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否则菌种不能充分分离。

2.稀释涂布平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法包括菌液的系列稀释和涂布平板两个方面的操作。稀释操作时,对试管和其中的9mL水、移液管等需要进行灭菌,然后取1mL菌液注入一支盛有9mL水的试管中,该菌液即被稀释101倍。然后从101倍稀释液 中吸取1mL稀释液注入另一支盛有9mL水的试管中,该菌液即被稀释102倍,按照上面的方法依次类推,直到完成最后一支试管的稀释。涂布平板时,涂布器需要经过消毒和灭菌,涂布器经过灭菌后需要冷却,然后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

【特别提示】(1)稀释操作时:每支试管及其中的9mL水、移液管等均需灭菌;操作时,试管口和移液管应在离火焰1~2cm处。

(2)涂布平板时:1涂布器用体积 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取出时,让多余酒精在烧杯中滴尽,然后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2不要将过热的涂布器放在盛放酒精的烧杯中,以免引燃其中的酒精。3酒精灯与培养皿距离要合适,移液管管头不要接触任何物体。

(3)计算样品中菌体的数目时: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因为该方法菌液的稀释倍数、涂布平板时所用菌液的量、在平板上形成的菌落数量都是已知的,且在平板上形成的菌落分布比较均匀,便于计数;不能采用平板划线法。

(六)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1.筛选菌株

(1)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2)菌株筛选原理。

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该培养基中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只有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生长,其他的微生物则不能生长。

2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可根据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

(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1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2方法:用计数板计数。

3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1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2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代表稀释倍数。

3操作: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同时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特别提示】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平板上的一个菌落可能是由两个或多个菌体所形成的。

(七)微生物在传统发酵技术中的应用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2.腐乳的制作原理

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微生物都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是需氧型微生物。毛霉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18℃。

毛霉等微生物能分泌蛋白酶和脂肪酶,能将豆腐中的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和脂肪转化成小分子物质(见下图),从而使豆腐具有特殊的风味,并且使豆腐中的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

3.泡菜的制作原理

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4.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原理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二、典例分析

例1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接种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杀死其他的微生物

B.划线操作中最后一区域 要与第一区域相连

C.划线和涂布操作都应该在火焰旁进行,目的是防止杂菌进入平板造成污染

D.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用于纯化微生物

【解析】第一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杀死黏附在接种环上的其他微生物,以免污染培养基,A项正确;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不能与第一区域相连,否则微生物不能充分分离,B项错误;在火焰旁进行操作,以达到火焰“封口”的目的,防止污染,C项正确;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将微生物充分分离,从而可以起到纯化微生物的作用,D项正确。

【答案】B

例2下列有关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有()

A.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消毒、倒平板

B.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要以纤维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碳源

C.培养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都要将pH调整至中性或微碱性

D.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均可用于统计待测菌液中的活菌数目

【解析】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A项错误;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 的pH调至酸性,C项错误;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统计待测菌液中活菌的数目,D项错误。

【答案】B

例3右图是某同学采用的接种微生物的方法,请回答:

(1)接种微生 物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和____,本实验宜采用____法,把聚集的菌种逐步____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为达到这一目的,操作上应注意:(至少答2项)____。

(2)三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在对应稀释 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统计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6和260,取平均值248;

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

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

在三位同学的统计中,____同学的统计是正确的,指出另两位同学的统计为什么不正确?____。

【解析】(1)微生物接种常用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图中显示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因此,接种方法只能采用平板划线法。平板划线法在划线时,每次划线前接种环要灼烧,冷却后从上一区划线末端开始划,首尾区不重叠。(2)在统计菌落数时至少应统计三个平板的菌落数,这样可以减少误差,乙同学三个平板的菌落数接近,统计是正确的。甲同学只涂布了两个平板,实验数据说服力不够;丙同学其中一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两个相差太远,说明操作过程出现错误,数据缺乏准确性。

【答案】(1)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稀释 每次划线前接种环要灼烧;冷却后从上一区划线末端开始划(或首尾区不重叠)(2)乙甲同学只涂布了两个平板,实验数据说服力不够;丙同学其中一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两个相差太远,说明操作过程出现错误,数据缺乏准确性

例4科学家采用“影印培养法”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将大量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1上,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2上,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3上。经培养后,在平板3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

2对培养皿2和3进行比较,在平板2上找到与平板3上相对应的抗性菌落,挑取其中一个菌落接种至不含链霉素的培养液4中,经培养后,再涂布在平板5上。

3重复以上各步骤,最后在试管12中获得了较纯的抗性菌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获得抗链霉素的大肠杆菌,实验设计思路是:。

(2)大肠杆菌 抗链霉素 基因存在 于____上,该结构在基因工程中是最常用的载体。

(3)3号、7号、11号培养皿中加入链霉素的作用是____,3号培养皿中的 菌落比1号、2号中的菌落少很多,这说明____。

(4)该实验结论是: ____;

依据是:____ 。

【解析】(1)将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涂布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如果在该培养基上出现了某个菌落,则说明该菌落为抗链霉素的大肠杆菌。(2)细菌细胞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位于质粒上。(3)3号、7号、11号培养皿中加入链霉素起选择作用,以淘汰不具有抗性的细菌,而留下具有抗性的细菌。3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比1号、2号中的菌落少很多,这说明发生抗药性突变的大肠杆菌数量少。(4)12号试管中获得的较纯的抗性菌落始终没有接触链霉素,这说明细菌的抗药性突变并不是由链霉素所引起的,而是自发产生的。

【答案】(1)将原始敏感菌种涂布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选择培养,生长出的菌落即为抗链霉素的大肠杆菌(2)质粒(3)选择作用发生抗药性突变的大肠杆菌数量少(4)大肠杆菌(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12号试管中的抗药性细菌(最终获得的抗药性细菌)始终没有接触链霉素

例5微生物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无处不在,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诸多乐趣。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1)很多家庭都会酿酒。酿酒时先将米煮熟的目的是____。冷却到30℃后才能加药酒的原因是____。如 果时常开 坛盖舀酒,不久酒就会变酸,其原因是____。

(2)中国的臭豆腐驰名中外,历史悠久。臭豆腐外观青色,“闻着臭,吃着香”。在臭豆腐的制作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此微生物来 自____,新陈代谢 类型是____。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相当于微生物生长的____。

(3)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用水封坛的作用是____;欲检测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使用检测试剂后颜色的变化是____。

(4)为获得一种能高效降解农药的细菌(目的菌),往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合物,将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转至固体培养基上,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获得菌落后继续筛选,接种过程中接种环常采用____灭菌;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这样做是为了____,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

【解析】(1)家庭酿酒时先将米煮熟,目的是通过高温杀死其他的微生物,以免这些微生物影响酵母菌的发酵;如果米经过煮熟后不冷却就直接加酒药,会由于温度太高导致酵母菌死亡;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醋酸菌会利用酒精将其转化成醋酸。(2)在臭豆腐的制作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此微生物来自空气,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为微生物提供营养,因此,豆腐相当于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3)制作泡菜的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用水封坛的作用是制造缺氧环境,保证乳酸菌正常的生长和繁殖;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使用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检测,泡菜溶液会出现玫瑰红色。(4)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环常采用酒精灯火焰灼烧灭菌;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常用的灭 菌方法是 高压蒸汽灭菌。

【答案】(1)杀灭其他杂菌,使淀粉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太高的温度会抑制甚至杀死酵母菌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将酒精氧化为醋酸(2)毛霉空 气异养 需氧型 培养基(3)乳酸菌制造缺氧环境出现玫瑰红色(4)平板划线法灼烧灭菌防止造成环境污染高压蒸汽灭菌

三、跟踪训练

1.生物技术实践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分析并回答:

(1)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常 用的灭菌 方法有____灭菌、干热灭菌和____灭菌。

(2)在腐乳、泡菜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氧气的是____,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

(3)因为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____等问题,所以橘皮精油的提取一般采用____法。玫瑰精油的提取一般采用____法。胡萝卜 素的提取 可以考虑____方法。

(4)进行菊花组织培养的基本实验操作步骤是:制备____、____接种、培养、移、栽、栽培。

2.请 回 答 下 列 与 生 物 技 术 实 践 相 关 的问题:

(1)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用酒精棉球擦拭接种环和用酒精灯火焰灼烧接种 环分别属 于____方法和____方法。

(2)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科学家利用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这类细菌经过大量培养后可以从中提取纤维素酶。

1土壤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可得到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实验室中获取纯净菌种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和____。

2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____、____、____。

(3)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可用于制作果酒。果汁发酵后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____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特定的颜色。

3.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下列是某同学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细菌(目的菌)的有关问题,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种类有____。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培养基。

(3)有的同学认为培养基中加入琼脂的目的是为了给微生物提供碳源,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____。

(4)该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目的菌时,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在纯化土壤中该目的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可能的原因是____。

4.下图为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冲洗的目的是____。葡萄榨汁前需要除去葡萄的枝梗,此操作是在冲洗之____(填“前”或“后”)进行的。

(2)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将富含各种微生物的土壤浸出液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可获得较纯的酵母菌,这一过程 叫做____。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在酵母菌的酒精发酵过程中,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

(3)果酒的制作需要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____;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____,再进一步转变为____。醋酸菌 的最适生 长温度为____。

(4)从发酵条件来看,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不同之处主要是____。

5.“每天喝一点,健康多一点”,这是某酒类品牌的消费理念,将积淀了千百年的枸杞药食文化和中国红文化完美结合起来,更增添了品牌的文化魅力和优势。下图为枸杞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据图回答:

(1) 流程中“?”处的内 容应为____、____。

(2)制作果酒 时,温度应该 控制在____,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含有醋酸杆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理由:____。

(3)果酒制作离不开酵母菌,与醋酸杆菌相比,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

(4)枸杞果酒制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 入一段时 间的无菌 空气,目的是____。

(5)若要提高果酒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好哪些条件?____。

(6)果酒制作 是否成功,需发酵后 用____来鉴定,在____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色。

参考答案:

1.(1)灼烧高 压蒸汽 (顺序可颠 倒)(2)腐乳毛霉(3)水解压榨水蒸气蒸馏萃取(4)MS固体培养基外植体消毒

2.(1)消毒灭菌(2)1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2无机盐 碳源氮 源(3)重铬酸钾溶液

3.(1)水、无机盐、碳源、氮源(2)目的菌选择(3)不正确(4)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菌液浓度过高(或培养过程被杂菌污染,或用接种针划下一区域前没有对该接种针灭菌导致菌液没有被稀释开,言之有理即可)

4.(1)洗去浮尘后(2)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酵母菌的分离18~25℃(3)醋酸乙醛醋酸30~35℃(4)酒精发酵需厌氧条件,醋酸发酵需要充足的氧气

《生物育种》专题复习 第2篇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 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知识点11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1.(2015·福建高考·T5)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X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 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 C.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 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 【解题指南】(1)关键知识:DNA分子杂交技术的原理、减数分裂的过程、伴性遗传病、染色体数目变异。

(2)图示信息: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XY、XXX、XXY。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杂交、减数分裂以及伴性遗传、染色体变异知识。A项中,DNA探针应用于DNA分子杂交技术,采用与待测DNA上一段相同的碱基序列荧光标记而成的原理,故正确。B项中,据图分析可知,妻子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是伴性遗传病,故错误。C项中,妻子多出的一条X性染色体只能来自其父亲或母亲,父母双方中只可能有一方患有多一条X性染色体的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故错误。D项中,该夫妇的子代中可能出现的性染色体组成类型有四种:XY、XX、XXX(女)、XXY(男),其中后两种为患者,即该夫妇的子代中男女都有可能患病,故错误。

2.(2015·全国卷Ⅱ·T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解题指南】(1)题目关键信息:“缺失”“数目增加”“数目成倍增加”“增加某一片段”。

(2)关键知识: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及“缺失”是染色体结构变异,而染色体“数目增加”或“数目成倍增加”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析】选A。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原因。猫叫综合征是患者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因婴儿时有猫叫样啼哭而得名,故A正确,B、C、D错误。

3.(2015·江苏高考·T10)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都正常 B.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 C.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 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对染色体变异原理的理解及图形识别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的1号染色体正常,乙为倒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故B项错误;甲和乙的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不同,故C项错误。甲、乙杂交产生的F1,由于1号染色体的形态不同,不能通过正常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故A项错误;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故D项正确。

4.(2015·广东高考·T5)用秋水仙素处理某二倍体植物的愈伤组织,从获得的再生植株中筛选四倍体植株。预实验结果如下表,正式实验时秋水仙素浓度设计最合理的是()秋水仙素浓度(g/L)再生植株(棵)四倍体植株(棵)0 48 0 2 44 4 4 37 8 6 28 11 8 18 5 10 9 2 A.0、2、3、4、5、6 B.0、4、5、6、7、8 C.0、5、7、8、9、10 D.0、3、6、9、12、15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秋水仙素、愈伤组织、预实验。

(2)图表信息:秋水仙素的浓度为6g/L时,四倍体植株数量最多。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染色体变异以及预实验在实际中的应用。秋水仙素的作用是诱导多倍体的形成,处理二倍体愈伤组织是为了获得四倍体植株。从表中数据可判断,秋水仙素在浓度为4~8g/L范围内,诱变效率比较高,四倍体植株数量较多,所以进行实验时应在这个范围内设置浓度梯度,还要有空白对照实验,因此B项正确。

5.(2015·江苏高考·T15)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 B.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及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白花植株的出现是由于X射线照射引起的基因突变,不一定有利于生存,故A项错误;X射线可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故B项正确;通过杂交实验,观察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故C项正确;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白花个体,可确定为可遗传变异,否则为不可遗传变异,故D项正确。

6.(2015·海南高考·T19)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 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 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 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基因”“突变”。

(2)关键知识:基因突变的实质、特点和影响因素。

【解析】选B。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有关知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A项正确;X射线属于物理诱变因素,其照射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B项错误;基因突变的实质是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使基因的结构发生变化,C项和D项均正确。

7.(2015·海南高考·T21)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

(2)关键知识: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异同。

【解析】选C。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有关知识。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A项错误;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个体的表现型,染色体结构变异往往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B项错误;基因突变导致基因内部碱基序列发生改变,染色体结构变异中因片段的重复、缺失、易位或倒位,均可使D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C项正确;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D项错误。

8.(2015·江苏高考·T29)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是传统观赏花卉,由于其高度不育,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因而品种稀少。为了探究中国水仙只开花不结实的原因,有研究者开展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先制作了临时装片进行镜检、拍照,再对照片中的染色体进行计数、归类、排列,主要步骤如下: 剪取新生的根尖 卡诺固定液固定 1 mol·L-1HCl解离 清水漂洗 卡宝品红染色 制片压片 镜检拍照 核型分析 请回答下列问题:(1)选取新生根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2)实验过程中用1 mol·L-1HCl解离的目的是。

(3)该实验采用卡宝品红作为染色剂,与卡宝品红具有相似作用的试剂有(填序号)。

①双缩脲试剂②醋酸洋红(溶)液③龙胆紫溶液④秋水仙素溶液(4)镜检时,应不断移动装片,以寻找处于期且染色体 的细胞进行拍照。

(5)由上图核型分析结果,得出推论:中国水仙只开花不结实的原因是。

(6)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推论,可以优先选用(填序号)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显微观察。

①花萼②花瓣③雌蕊④花药⑤花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仙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实验和染色体变异。(1)由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利于观察到有丝分裂的过程。(2)HCl解离的目的是使根尖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以便于观察。(3)醋酸洋红溶液和龙胆紫溶液都可作为染色体的染色剂。(4)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所以该实验需寻找中期染色体分散良好的细胞。

(5)由核型图可知,中国水仙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生殖细胞。(6)选用花药为实验材料显微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可确定联会是否紊乱。

答案:(1)新生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2)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3)②③(4)中 分散良好(5)中国水仙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生殖细胞(6)④ 9.(2015·浙江高考·T32)某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抗病和感病由基因R和r控制,抗病为显性;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d,E、e)控制,同时含有D和E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或E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

请回答:(1)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合子。

(2)若采用诱变育种,在γ射线处理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 和有害性这三个特点。

(3)若采用杂交育种,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F2等分离世代中  抗病矮茎个体,再经连续自交等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据此推测,一般情况下,控制性状的基因数越多,其育种过程所需的。若只考虑茎的高度,亲本杂交所得的F1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4)若采用单倍体育种,该过程涉及的原理有。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其过程(说明:选育结果只需写出所选育品种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

【解题指南】(1)关键信息:同时含D、E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或E表现为中茎,其他为高茎。

(2)隐含信息:矮茎的基因型为D_E_;中茎的基因型为ddE_、D_ee;高茎的基因型为ddee。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的特征以及育种的方法。

(1)该植物为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一般情况下其植株大多为纯合子。(2)诱变育种时用γ射线处理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稀有性以及有害性三个特点,故需要处理大量种子,以获得所需品种。(3)如采用杂交育种的方式,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即rrDDEE×RRddee→F1(RrDdEe),在F1自交所得的F2中选出抗病矮茎个体(R_D_E_),再通过连续自交及逐代淘汰的手段,最终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RRDDEE)。一般情况下,控制性状的基因数越多,需进行多次的自交和筛选操作才能得到所需的纯合品种。若只考虑茎的高度,F1(DdEe)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即自交后,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9矮茎(9D_E_)∶6中茎(3D_ee、3ddE_)∶1高茎(1ddee)。(4)若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式获得所需品种,首先需要将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然后使用秋水仙素对其进行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该过程涉及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

答案:(1)纯(2)多方向性、稀有性(3)选择 纯合化 年限越长 矮茎∶中茎∶高茎=9∶6∶1(4)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 遗传图解如下: 10.(2015·海南高考·T29)回答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问题:(1)高等动物在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会发生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 ,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基因组成不同的配子。

(2)假设某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细胞,甲、乙2个模式图仅表示出了Aa、Bb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那么,图甲表示的是(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图乙表示的是(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

(3)某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其产生的花粉经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是指。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信息:“基因重组”“染色体数目为2n”“单倍体”。

(2)关键知识:基因重组的类型、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

(3)图示信息:甲图含同源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乙图不含染色单体。

【解析】本题考查变异和细胞分裂图像识别的有关知识。

(1)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高等动物配子形成过程中。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会发生自由组合;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换(交叉互换),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基因组成不同的配子。

(2)根据题意,该物种染色体数目为2n,图甲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2n且存在同源染色体,并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故可判断图甲表示初级精母细胞;而图乙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也无染色单体,表示精细胞。

(3)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内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生物的变异”专题复习 第3篇

(一) 基因突变

1. 基因突变的含义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后基因的长度不变化;发生碱基对的增添后基因变长;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后基因缩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和缺失对基因的结构影响更大。无论是哪种变化, 基因突变都会导致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即基因中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2. 突变的基因能否遗传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体细胞中, 也可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突变, 可以通过受精作用传递给后代。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遗传, 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 可以通过嫁接、扦插等无性繁殖的方式传递给后代。

3. 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

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4. 基因突变的特点

(1) 普遍性:各种生物都可以发生。

(2) 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可以发生在同一DNA的不同部位。

(3) 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 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4) 低频性:在自然状态下, 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

(5) 多害少利性:基因突变后生物的性状可能改变, 可能会出现生物的性状与环境不协调的现象, 这样的基因突变不利于生物生存, 对生物是有害的。但有些基因突变对生物是有利的, 如害虫种群抗药性基因的突变。

5. 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特别提示:

(1) 三种类型的基因突变对生物影响的程度。

(2) 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但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其原因可能有: (1) 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后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2) 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 如AA→Aa, 不会导致性状改变。

(二) 基因重组

1. 基因重组的含义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特别提示:这里说的“有性生殖”是指有性生殖中的减数分裂, 但基因重组并不一定发生在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中, 基因工程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过程中也有基因重组。

2. 基因重组的类型

(1) 减数分裂中的基因重组:一种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前期) , 可能有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所导致的基因重组, 另一种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有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所导致的基因重组; (2) 基因工程中的基因重组; (3) 肺炎双球菌转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

3.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

(三) 染色体变异

1.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

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 (缺失) 、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 (重复)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易位) 、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 (倒位) 。

特别提示: (1) 染色体易位与交叉互换的区别:

(2) 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倒位与基因突变的区别:

2. 染色体组的特点

由上图可知, 一个染色体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2) 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有的染色体在形态、大小和功能上各不相同; (3) 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本物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但不能重复。

3. 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

(1) 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细胞中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 就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右图所示, 该细胞中有两种形态的染色体, 其中每种形态的染色体都有4条, 因此, 该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2) 根据基因型判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有几个, 就有几个染色体组, 例如基因型AaaBbb的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

(3) 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形态数来推算: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

4. 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判别

如上图所示, 判别一种生物是单倍体、二倍体还是多倍体, 通常的方法是:先确定生物个体的发育起点 (是由受精卵还是由配子发育形成) , 如果是由配子发育形成的, 则为单倍体, 如果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 再确定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为二倍体, 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为多倍体 (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就叫作几倍体) 。

特别提醒:

(1) 如果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则该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2) 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染色体组, 单倍体的“单”不一定表示“一个”。

(3) 单倍体与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区别:发育来源的不同, 单倍体直接来源于配子, 二倍体和多倍体则来源于受精卵。

5. 单倍体和多倍体的产生

(1) 单倍体的产生:自然单倍体由配子直接发育形成, 如雄蜂;人工诱导单倍体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

(2) 多倍体的产生:

二、典例剖析

例1有关基因突变的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的根本来源

B.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 同时产生新的基因型

C.A基因可以突变成a1、a2、a3…同样a基因也可以突变成A1、A2、A3…

D.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 则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并一定能改变生物的性状

解析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 是可遗传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 一个基因突变后成为它的等位基因, 由于产生了新的基因, 也会产生新的基因型。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可以向不同的方向突变, 形成多个等位基因。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 由于基因结构改变了, 因此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但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这是因为密码子具有简并性、隐性突变 (如基因型AA中一个A突变为a, 基因型Aa的性状并不改变) 等一些原因。

答案D

例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

A.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导致基因重组

B.有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

C.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D.无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

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等位基因的分离不会出现基因重组。在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基因重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会出现自由组合, 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导致等位基因的互换, 而不是非等位基因的互换。无性生殖中没有减数分裂过程, 不会导致基因重组。

答案B

例3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 图中 (1) 和 (2) , (3) 和 (4) 互为同源染色体, 则图a、图b所示的变异 ()

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

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解析图a的变异发生在两条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交叉互换) , 属于基因重组, 基因的数目不变化, 但排列顺序有变化;图b发生的变异发生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 (2) 和 (3) 之间, 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基因重组不一定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图a和图b中的变化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答案D

例4下列关于染色体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的所有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B.一个染色体组的所有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C.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D.蜜蜂体细胞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而香蕉的体细胞却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解析A、B两项正确, 染色体组是指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含有的染色体, 因此, 在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一个染色体组的所有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C项正确, 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每条染色体都形成两条染色体, 因此, 染色体组的数量也加倍, 变为4个染色体组。D项错误, 蜜蜂中的雄蜂是单倍体的, 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但工蜂和蜂王是二倍体的, 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答案D

例5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未经受精的卵细胞独立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一定不是单倍体

C.单倍体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解析单倍体是由配子 (包括精子和卵细胞) 直接发育形成的。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如果是由配子直接发育形成的, 则为单倍体;如果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 则为二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单倍体, 例如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该个体并不是单倍体, 而是三倍体。

答案A

三、跟踪训练

1.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1) 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 并且对生物自身大多是有害的 (2) 基因突变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3) 人工诱变所引起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4) 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能够遗传的 (5)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 (6) 紫外线照射使人患皮肤癌和人由于晒太阳而使皮肤变黑都属于可遗传变异

A. (1) (2) (3) (4) B. (1) (2) (5) (6)

C. (2) (3) (5) (6) D. (2) (3) (4) (5)

2.如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 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 由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一段基因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都会引起贫血症

B. (2) 过程是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由ATP供能, 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

C.运转缬氨酸的tRNA一端的裸露的三个碱基可能是CAU

D.人发生此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蛋白质中的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

3.人体胰岛B细胞中指导胰岛素合成的基因由于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 下列情况不会发生的是 ()

A.细胞还可以正常产生胰岛素

B.该基因无法再指导合成蛋白质

C.该基因仍可指导合成蛋白质, 但合成的肽链比原来短, 已不能降血糖

D.该基因仍可指导合成蛋白质, 且合成的肽链长度与原来相同, 但氨基酸排列顺序已大不相同

4.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1994~1995年对波黑的空袭以及1999年对南联盟的空袭中大量使用了贫铀弹, 导致人类癌症、白血病和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等。近几个月来, 一些欧洲国家也纷纷报道本国参加北约维和行动的士兵因患癌症等病症而死亡, 并称之为“巴尔干综合征”。对上述现象的讨论, 下列选项不合理的是 ()

A.大多数基因突变是对生物体有害的

B.当射线作用于生殖细胞或发育的胚胎时, 新生儿可能产生畸形

C.射线引起的生物变异都将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下一代

D.射线的作用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是导致“巴尔干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原因

5.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C.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

D.上述基因突变可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一定传给子代个体

6.下列各项中可以导致基因重组现象发生的是 ()

A.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B.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7.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 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 属于基因重组

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8.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细胞只发生了减数分裂, 该过程一定发生基因突变

B.乙图中若其中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a, 则另一极对应的染色体上一定是a

C.上述三个图中所示的过程中, 只会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丙图中若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9.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右图中,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互换模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 属于基因重组

B.甲为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 属于染色体变异

C.乙为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 属于染色体变异

D.乙为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 属于基因重组

10.右图为某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示意图, 将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

A.AaBb B.AB

C.ab D.AAaaBBbb

11.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增倍

12.下列关于多倍体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和低温均可导致多倍体形成

B.多倍体形成原因主要是纺锤体形成受抑制, 导致染色体着丝点不能断裂

C.多倍体在植物很常见, 在动物中极少见

D.多倍体植物的茎秆粗壮, 叶片、种子和果实都较大, 营养物质含量有所增加

13.21三体综合征又叫先天性愚型, 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病。下列各图均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 先天性愚型的染色体异常情况与哪个图相符? ()

14.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 错误的是 ()

A.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 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 有可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B.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都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C.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 且遵循自由组合规律, 后代有三种表现型, 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

D.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 (六倍体) 和黑麦 (二倍体) 杂交后经染色体加倍后选育, 其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

15.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减数分裂时, 两对联会的染色体之间出现异常的“十字形”结构现象, 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据此所作出的推断中, 错误的是 ()

A.此种异常属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B.该生物产生的异常配子很可能有HAa或hBb型

C.该生物基因型为HhAaBb, 一定属于二倍体生物

D.此种异常可能会导致生物体的育性下降

16.如图中a、b、c、d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a、b过程能发生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主要是通过c和d来实现的

C.b和a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D.d和b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17.如图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 请根据图像判定每个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 ()

A. (1) 基因突变 (2) 基因突变 (3) 基因突变

B. (1) 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2) 基因突变 (3) 基因重组

C. (1) 基因突变 (2) 基因突变 (3) 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 (1) 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2) 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3) 基因重组

参考答案

1.C 2.C 3.D 4.C 5.B 6.C 7.C8.D 9.A 10.A 11.C 12.B 13.A14.D 15.C 16.C 17.A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3 第4篇

2.自然选择怎样改变基因频率的变化? 专题4遗传、变异和进化

第3讲 变异、育种和进化

【网络构建】

【核心考点】

考点一 生物变异类型辨析

(2013·高考福建卷)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

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

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拓展]①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真核生物中,病毒和原核生物中不发生基因重组。

②基因突变是DNA分子水平上基因内部碱基对种类和数目的改变,基因的数目和位置并未改变。

【链接提升】 1.变异类型的确定

(1)若为体细胞有丝分裂(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受精卵等),则只能是基因突变造成的;

(2)若为减数分裂,则原因是基因突变(间期)或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

(3)若题目中问造成B、b不同的根本原因,应考虑可遗传变异中的最根本来源——基因突变;(4)若题目中有××分裂××时期提示,如减Ⅰ前期造成的则考虑交叉互换,间期造成的则考虑基因突变。

2.三种可遗传变异中的相关问题(1)关于“互换”问题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

(2)关于“缺失”问题

DNA分子中碱基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缺失。

1.所有育种方法中,哪种育种方法是最简捷、最常规的?

3.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判别

(1)判别依据: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是染色体变异,不能观察到的是基因突变。

(2)具体操作:制作正常个体与待测变异个体的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找到中期图进行染色体结

第 1页(共 10 页)第 2页(共 10 页)主动自信合作探究发展自己成就未来

构与数目的比较可以判断是否发生了染色体变异。经过杂交获得F1,取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

4.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的判定(1)理论基础:

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影响,AA个体如果突变成Aa个体,则突变性状在当代不会表现出来,只有Aa个体自交后代才会有aa变异个体出现,因此这种变异个体一旦出现即是纯合子。相反,如果aa个体突变成Aa个体,则当代就会表现出突变性状。(2)判断方法:

①选择突变体与其他已知未突变体杂交,通过观察后代变异性状的比例来判断基因突变的类型。

②植物还可以利用突变体自交观察后代有无性状分离来进行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的判定。跟踪训练1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C.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会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跟踪训练2 在减数分裂时,每个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换。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如图为染色体之间交换的两种模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种变异交换的是等位基因,乙种变异交换的不是等位基因 B.甲、乙两种变异均不会产生新的基因

C.甲、乙两种变异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都可能发生 D.甲、乙两种变异后基因中碱基对的种类和数目均没有发生变化

考点二 生物育种

(2013·高考江苏卷)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①高产、感病; ②低产、抗病;③高产、晚熟等品种。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 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可行的是(多选)()

A.利用①、③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 B.对产品③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 C.a、b 和c的培育均可采用诱变育种方法 D.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中获得c 【链接提升】

1.生物育种方法的选择

(1)集中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杂交育种。

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亲本,经过杂交→自交过程,在F2中选择,如果选取显性个体,还需要连续自交。

(2)集中优良性状,又缩短育种年限——单倍体育种。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亲本,(3)获得较大果实或大型植株或提高营养物质含量——多倍体育种。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染色体加倍而形成多倍体。

(4)提高变异频率,“改良”或“改造”或直接改变现有性状,获得当前不存在的基因或性状——诱变育种。

(5)实现定向改变现有性状——基因工程育种。2.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的关系

3.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分析

跟踪训练1 下列有关利用基因型为MMNN与mmnn的小麦进行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其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单倍体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育种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将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人工诱变可获得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则等位基因的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

D.多倍体育种获得的基因型为MMmmNNnn的小麦通常可比基因型为MmNn的小麦表达出更多的蛋白质

跟踪训练2 如图是植物育种的几种方法,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采用杂交育种方法,以矮秆易感病(ddrr)和高秆抗病(DDRR)小麦为亲本进行杂交,培育矮致,则子代中()秆抗病小麦新品种时,应从________________开始选出矮秆抗病植株进行连续自交,F2矮秆抗病小麦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2)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小麦,可选图中______(填字母)途径所用的方法;其中的F过程表示________。

(3)欲使小麦获得燕麦抗锈病的性状,选择图中________(填字母)表示的技术手段最为合理可行。

考点三 生物的进化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2013北京,4D)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013江苏,12B)C.盲鱼眼睛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2011重庆,4A)D.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2010山东,2A)【链接提升】

1.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3)已知基因型AA或aa的频率,求A或a的频率经常用到开平方的方法,即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对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的伴性遗传除外)。2.运用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由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

(1)内容: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p代表A基因的频率,q代表a基因的频率,则:

(p+q)2=p2+2pq+q2=1。

其中p2是AA(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2pq是Aa(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q2是aa(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2)适用条件:

①种群足够大;②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③没有突变的发生;④没有新基因的加入;⑤没有自然选择。

3.隔离、物种形成与进化的关系(1)生物进化≠物种的形成:

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②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是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生物进化,即生物进化是物种形成的基础。

(2)物种形成与隔离的关系:

物种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但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

跟踪训练1 一对等位基因(F、f)位于常染色体上,经调查兔群中,雌兔基因型频率FF(30%)、Ff(60%)、ff(10%);雄兔基因型频率FF(20%)、Ff(40%)、ff(40%)。假设随机交配,且后代生活力一

10.人工诱变所引起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都是有利的A.基因型频率改变,该群体发生了进化 B.Ff基因型频率为52%

C.F基因频率雌兔为60%、雄兔为40%

D.雌兔、雄兔的基因型频率不同,进化方向相同 跟踪训练2 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共同进化 B.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三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物种 C.如果某种群数量大量减少,则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 D.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其实质是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易错判断】

1.如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相似度)。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那么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2013江苏,12A)()2.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013北京,4C)()3.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2012江苏,5D)()

4.“超级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定向突变(2011广东,25A)()

5.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2010全国大纲Ⅰ,4C)()6.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2011海南,19C)()

7.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2011江苏,22A)()

8.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2011江苏,22C)()

9.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不会同时发生基因的突变与重组

(2013·四川,1D)()(经典高考题)()

1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2010·江苏,6C)()

(2011·江苏,22C)()

12.染色体组整倍性、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2011·海南,19改编)()

【提升训练】

1.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受精作用过程中配子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C.我国科学家培育抗虫棉,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D.将活的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属于基 因重组

2. 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都有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不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的变异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是()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A.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B.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9.如图为某植物种群(雌雄同花且为纯合子)中甲植株的A基因(扁茎)和乙植株的B基因(缺刻叶)C.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D.染色体不能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3.(2013·海南卷,22)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

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1)简述上图两个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2)突变产生的a基因与A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基因与B基因的关系

A.基因突变发生于特定的DNA分子片段,一定会产生新的等位基因,不一定会引起生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性状的改变,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3)若a基因与b基因分别控制圆茎和圆叶,则突变后的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B.自然条件下的基因重组一般只发生于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表

________,表现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白化病(aa)儿子的变异来源是基因重组

(4)请你利用突变后的甲、乙两植株作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程序,培育出具有圆茎圆叶C.用适宜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得到的无子番茄的果肉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的观赏植物品种。得的植株含两个染色体组,所以番茄的无子性状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生物个体发生的染色体变异,无论是染色体结构变异,还是染色体数目变异,显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镜下都能观察到

5.(2013·四川卷,5)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

10.果蝇的染色体组如图所示。如果Ⅳ号染色体多一条(这样的个体称为Ⅳ—三体)或少一条(Ⅳ—单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体)均能正常生活,而且可以繁殖后代。三体在减数分裂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配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对联会并正常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6.(2013·江苏卷,25改编)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①高产、感病;②低产、抗病;③高

产、晚熟等品种。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可行的是()A.利用①、③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

B.对品种③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C.a、b和c的培育均可采用单倍体育种方法(1)Ⅳ—三体雄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可产生________种配子,次级精母细胞中含Y染色体的数目D.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中获得c 是________。7.下列关于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2)野生型果蝇(EE)经基因突变可形成无眼果蝇(ee),该等位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据此回答下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从F1自交后代中可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列问题:(注:实验中的亲本无眼果蝇染色体组成均正常)

B.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植株具备更多优良性状

①基因E和e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自交后代中约有1/4为纯

②将无眼果蝇与野生型Ⅳ—单体果蝇杂交,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合子

③将无眼果蝇与野生型Ⅳ—三体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正常∶三体等于____________。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新品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

选择子一代中的Ⅳ—三体雌果蝇与无眼雄果蝇测交,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测交过程(需有配子育后代

8.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及子代的种类和比例)。确的是()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答案(1)DNA复制的过程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取代,导致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2)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3)AaBB AABb 扁茎缺刻叶 扁茎缺刻叶(4)①将甲、乙两植株分别自交;②选取甲子代中表现型为圆茎缺刻叶(aaBB)的植株与乙子代中表现型为扁茎圆叶(AAbb)的植株进行杂交,获得扁茎缺刻叶(AaBb);③让得到的扁茎缺刻叶自交,从子代中选择圆茎圆叶植株即为所需品种(也可用遗传图解表示)

答案(1)4 0、1、2(2)①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 ②野生型∶无眼=1∶1 ③1∶

浅谈高三生物专题复习策略 第5篇

一、依据考纲, 立足教材, 完成知识系统构建

夯实基础是复习备考的首要任务。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试题主要强调以能力立意, 综合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科学方法。既然是能力立意, 就是围绕考查某些方面的能力展开试题, 所以必然根椐某些主干知识考查能力。围绕某一主干知识展开的试题, 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考查学生的能力, 同时也考查了一再强调的基础知识。俗话说得好“无知便无能”, 只有知识形成系统化和网络化, 才能形成能力;只有知识结构化、网络化;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迅速地、有效地提取知识;才能在一条路走不通的情况下, 根据网络结构找到其他的途径。所以在专题复习时应该打破模块和章节的限制, 深入研究各章节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把握知识的交汇点, 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主要方法有:

1. 比较法:

把一些相关的或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比较明辨是非, 把握本质, 提高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核心辐射法:

抓住核心知识内容, 围绕这个中心进行多方位和多角度的联系, 使之由点到面形成知识体系。

3. 串珠成线法:

以某个核心概念或原理作为主线, 把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 形成知识链。

二、关注实验, 分类指导, 掌握实验解题技巧

根据近几年高考中生物实验题的命题趋势, 高考实验命题将有可能加大对教材实验的考查力度, 并且更重视能力考查。在专题复习中以专题的形式讲解, 程序如下:

1. 对高考必考的书中实验归类总结:

如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模拟性实验、调查类实验。分类掌握各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2. 归纳相关的实验技术, 如:

不同实验中制临时装片制作的不同之处;不同染色剂的使用;常见试剂的使用及用量等。

3. 把握实验设计的几个原则:

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对照原则 (含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 、单一变量原则。

4. 掌握实验设计的解题思路:

准确找准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找到自变量和因变量→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并得出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三、精选细讲, 总结反思, 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题海无边, 回头是岸”。精选精练题目要做到“三突出”:即突出题目的典型性 (重点、共性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针对性 (针对主干知识点, 学习的弱点) 和开放性 (拓展视野、发散思维) 。具体做法是:

1. 演练高考真题。

演练高考真题时最好不要去看答案, 而应自己列出答案要点, 然后再和给出的参考答案进行比较。比较时要注意两个答案的区别。要明白命题人给出那样的答案思路在哪里, 自己当时做题的思路在哪里。然后再找出思路差异的原因, 必要时让老师帮助分析。

2. 注意总结反思。

每隔一段时间将原先做过的试卷及习题整理出来, 看看自己试题练习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准确造成的, 可以督促自己去进一步理解知识;如果是审题不严密造成的, 应提醒自己加强审题, 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四、查漏补缺, 清理盲点

针对自己平时容易混淆的概念, 自己记不住、搞不准的知识, 做题时易产生畏惧心理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并及时解决复习中面临的疑问, 争取不再存在知识上的盲点。

五、劳逸结合, 心态平稳, 充满必然获胜信念

与“高考约会”的日子越来越近, 学校、家庭、班级到处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在此情况下, 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大, 有些学生会出现上课时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现象, 这个时期教师要提醒学生:应该做到劳逸结合, 有张有弛;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注意营养, 合理饮食;保证睡眠, 精力充沛;使自己的身体保持良好的运行机制, 让大脑和各种器官处在最佳的工作状态。同时还要对学生做好心里疏导:在备考时把自己想的“笨”一些, 所以要不畏艰险, 努力拼搏, 夯实基础, 才能赶超别人。在考试时多一份自信, 要相信自己的实力, 认真审题, 保持平常、平静、平稳的心态。

《生物育种》专题复习 第6篇

结束三本必修教材的教学任务也就只有10多节课的复习时间。复习时间紧迫可是学生对合格的愿望又是十分的迫切。最有效的复习方法是做一套一套的练习吗?是按部就班的看书复习书后的练习吗?是一道一道题地做订购的习题册吗?是按照学业水平纲要梳理知识点吗?纵观上海, 北京以及各省市的学业水平试题我们发现由于高中生物教学的课程标准基本一致, 各地的学业水平试题出题的重点、出题的形式、出题的难易程度、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经过筛选、比较、研究各地的试题结合我们多年对教材的体会, 我们认为在有限的时间必须要突出七大专题的集中复习, 一定要多角度精选习题, 反复强化重点过程和核心概念才会收到全面收获70%容易题, 大面积提高及格率的效果。

一、突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专题的集中复习

【专题重要地位】

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础的层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高中生物学的基础。不同学业水平试卷的首道简答题一般就是它。黑龙江和上海侧重宏观上对细胞的识别, 辨别和区别。北京更侧重细胞重要结构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考察。细胞的功能-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数量变化的考题也经常的出现。

【理清核心问题】

1) 为什么可以把原核细胞比喻成三无产品?

2)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 单膜细胞器、双模细胞器、无膜细胞器分别有哪些种类?各自有什么功能?

4) 细胞核是由几部分构成的?

5) 细胞核内最重要的结构是什么?它是由几种主要成分构成的?

6) 细胞核的重要功能是什么?

7) 有丝分裂的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行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8) 果蝇一个体细胞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几个染色体组?几对常染色体?几对性染色体?

【精选典型考题】

(黑龙江) 41. (5分) 下图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局部模式图, 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括号内填写图中序号, 横线上填写文字。示例:[4]内质网)

(1) A图表示高等细胞;

(2) 在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中, 共有的细胞器除了[4]内质网外, 还有[ ]__、[ ]__和[ ]__。

(3) 图中细胞器[7]的功能是________。

二、突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专题的集中复习

【专题重要地位】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最典型的代谢形式。水平考试的简答题一般都会出题且出题的形式以北京题最典型最能体现水平考试的要求。重点考察对代谢的宏观把握尤其是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同时兼顾能力的考察即理解水平中推理的考察。上海的试题更能体现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 在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紧密结合上进行全面的考察。这是将来该专题的考察趋势。它为我们的复习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理清核心问题】

1) 叶绿体是由几层膜构成的?基粒一般有多少个类囊体构成?

2)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什么部位?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什么部位?

3) 光反应有几种产物?直接参与还原的是哪些?

4) 暗反应有几个主要阶段构成?

5) 线粒体是由几层膜构成的?内外膜谁的面积更大?

6) 有氧呼吸分为几个阶段?分别发生在什么部位?那个阶段产生的ATP最多?

【精选典型考题】

(北京) 2. (5分) 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色素分子分布在叶绿体的__上, (1) 是__, (2) 是__。

(2) 光反应的产物中, 不参与碳反应 (暗反应) 的物质是__。

(3) 在光照下, 若停止CO2供给, 细胞内的C3含量将会__。

三、突出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专题的集中复习

【专题重要地位】

遗传与进化 (必修二) 遗传学两个基本规律是简答题出题的重点。其中基因分离规律是重中之重。因为它是遗传学基础中的基础。北京的简答题中遗传题经常会出现遗传家系图谱和中心法则方面的简答题。而我省一般不会这样。下面两题就是我省关于该专题的经常题型。需要反复的练习巩固。

【理清核心问题】

1) 什么是相对性状?什么是显性性状?什么是隐性形状?什么是性状分离?

2) 什么是基因?什么是显性基因?什么是隐性基因?什么是基因的分离规律?

3) 什么是杂交?什么是自交?什么是测交?

4) 判断显隐关系有几种基本的方法?

5) 表现型与基因型是什么关系?

6) 如果后代高茎:矮茎是3∶1请写出双亲的基因型?

7) 如果后代高茎:矮茎是1∶1请写出双亲的基因型?

8) 如果后代全是高茎请写出双亲的基因型?

9) 如果后代全是矮茎请写出双亲的基因型?

【精选典型考题】

(黑龙江) 42. (8分) 请根据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结果, 分析数据回答问题。

(1) 豌豆茎的高度这一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__, 第一组杂交组合子代中出现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 遵循基因的__定律。

(2) 选出三组杂交组合中亲本基因型的组合:

第一组________;第二组________;第三组________。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3) 第一组杂交组合子代中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__, 其中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

四、突出内环境与稳态专题的集中复习

【专题重要地位】

内环境, 内环境的稳态, 稳态的三调节是必修三的最重要的内容。下面的试题很好的考察了这一重点内容。既考查识别记忆又考察区别解释和联系。既考查核心概念又考察基本过程。这种突出核心概念的大跨度的考察方式值得肯定。筛选围绕内环境, 反射与反射弧,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特异性免疫这样的系列习题作为专题集中复习十分必要。

【理清核心问题】

1) 什么是体液?什么是细胞内液?什么是细胞外液?什么是内环境?

2) 内环境是由几种液体构成的?你能用概念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3) 内环境稳态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4) 反射弧是由几部分构成的?画出典型的反射弧?

5) 指出你画的反射弧中有几个突触?请放大画出其中的一个突触?

6) 什么是静息电位?什么是动作电位?产生两种电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7) 下丘脑产生了什么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产生了什么激素作用于甲状腺?这两种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还是抑制?

8) 甲状腺激素反作用与垂体和下丘脑是促进还是抑制?

9) 吞噬细胞吞噬抗原且把它消灭是特异性免疫还是非特异性免疫?

10) 简述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体液免疫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11) 简述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细胞免疫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精选典型考题】

(黑龙江) 41. (5分) 下图l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下图2是细胞通过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人体的内环境主要由图1中________ (填标号) 组成。

(2) 图2中血浆和组织液关系可以用下列________项表示。A.血浆→组织液B.血浆←组织液C.

(3) 免疫抗体也分布于内环境中, 抗体是由________细胞分泌产生的, 存在于图1的 (1) 中的抗原主要通过________ (填“体液”或“细胞”) 免疫被消灭, 侵入到图1的 (3) 中的抗原主要通过________ (填“体液”或“细胞”) 免疫被消灭。

五、突出生态系统尤其是食物链与食物网专题的集中复习

【专题重要地位】

生态系统处于生命系统八个层次的最宏观的层面。是人类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的知识基础。高考与学业水平的简答题一般都要涉及。

【理清核心问题】

1) 什么是生态系统?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中有多少个群落?多少个种群?

2) 生态系统有哪四种成分?你能绘出四种成分之间关系的概念图吗?

3) 什么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4) 说出一条食物链指出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5) 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的含义是什么?

6) 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是什么?

7)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是什么?

8) 生态系统有哪三大功能?

9) 物质循环有什么特点?松花江这条河流生态系统能谈物质循环吗?

10) 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传递效率的范围是什么? (涉及计算)

11) 你能区分行为信息, 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吗?

【精选典型考题】

[2008]42.右图是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 请据图回答 (5分)

(1) 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 图中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

(3) 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___。

(4) 在“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 如果消耗草中1×104KJ的能量, 则猫头鹰最多可以增加________KJ的能量。

(5) 在此图中未表示出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________。

六、突出概念图专题的集中复习

【专题重要地位】

生物概念图是生物学知识以及知识之间关系的网络图形化表征。也是生物思维可视化的表征。一幅生物概念图一般由生物节点、生物链接和生物文字标组成。概念图就是概念模型它是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注重建构的三大模型—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概念模型之一。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中都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尝试构建涉及整体和局部的概念图, 以期形成对高中生物学知识的整体认识。尤其是在紧张的复习阶段简化知识十分的重要。学业水平的简答题往往就是直接让学生完善一张概念图。其对教学和复习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有必要作为专题强化复习。

【理清核心概念图】

1) 关于生命系统的概念图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人体)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2) 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概念图

【精选典型考题】

(2010) 46. (8分) 完成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的概念图, 并将答案填人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七、突出选择题专题的集中复习

【专题重要地位】

选择题40道60分。把握选择题的难易程度和出题的重点非常重要。经常出题的领域是-基本概念领域, 基本过程领域, 基本计算领域, 基本事实领域和基本技能领域这五大领域。其中基本概念领域的出题率最高。

(一) 基本概念领域:

[重要核心概念]: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全能性, 分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固定, 还原, 基因, 基因型, 表现型, 内环境, 突触, 反射, 反射弧, 反馈调节, 动作电位, 静息电位, 浆细胞, 抗体, 抗原, ATP,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生物圈,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联会, S型曲线, J型曲线, 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组, 等位基因, 性染色体, 四分体

[典型试题精选]:

1.右图表示有丝分裂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下列选项能正确说明该周期的是

A.a→b

B.ba

C.a→b→a

D.b→a→b

2.一分子ATP中, 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团的数目分别是 ( )

A.2和3 B.1和3 C.2和2 D.4和6

(二) 基本过程领域:

[重要基本过程]:

1)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2)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3) 基因分离规律与自由组合规律;4) 内环境三种液体之间的关系;5) 反射与反射弧;6)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7)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8) 基因工程四部曲及三种工具;9)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五要点;10) 生态系统四成分及其关系;11) 中心法则

[典型试题精选]:

1.细胞呼吸中, 吸入的O2最终形成了 ( )

A.CO2B.H2O C.ATP D.丙酮酸

2.减数分裂过程中,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 ( )

A.减数分裂间期

B.形成四分体时

C.减数第一次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

(三) 基本计算领域:

[重要基本计算]:

1) 关于DNA半保留复制的计算;2) 关于基因型表现型概率的计算;3) 关于基因频率的计算;4) 关于氨基酸缩合的计算;5) 关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光合作用反应式的计算

[典型试题精选]:

1.a个被放射性元素标记了双链DNA的噬菌体, 侵染细菌后, 细菌破裂释放出b个子噬菌体, 其中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的比例为 ( ) (DNA半保留复制)

2.对基因型为Aa Bb的个体进行测交, 其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有 ( )

A.4种B.3种C.2种D.1种

(四) 基本事实领域:

[重要基本事实]:癌细胞, 艾滋病, 顶端优势, 白化病, 色盲, 糖尿病

[典型试题精选]:

1.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女性.她的下列亲属中一定患红绿色盲的是 ( )

A.父亲和儿子B.父亲和母亲C.母亲和儿子D.儿子和女儿

2.以下行为可能传染艾滋病的是 ( )

A.与艾滋病患者共处一室

B.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

D.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C.与艾滋病患者握手

(五) 基本技能领域:

[重要基本技能]:

1) 显微镜的使用;2) 质壁分离复原实验;3) 三大有机物的鉴定;4)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5) 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典型试题精选]:

1.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 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所在位置如图1所示, 请问, 应将载物台上的载玻片向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 )

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

2.在检测还原糖的实验中, 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 在水浴加热前还应再向试管内注入lml ( )

A.酒精B.苏丹Ⅲ染液C.层析液D.斐林试剂

以上我们从专题的重要地位, 理清核心问题, 精选典型试题三个方面介绍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专题,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专题, 分离规律与自由组合规律专题, 内环境与稳态专题, 生态系统尤其是食物链与食物网这五个重要的专题。这是七大专题中应该按照顺序首先复习的五大专题。因为在基本过程和基本概念的复习过程中我们认为核心概念往往是基本过程的一个环节。这五大专题涉及的是最基本的生物学基本过程, 是水平考试简答题必须涉及的内容。如果基本概念是树木那么这五大基本过程就是森林。见树木与见森林哪个更重要?我们认为见森林往往更重要。在这五个专题的复习中理清核心问题是关键。不能用习题代替问题。问深了无益, 问浅了无效, 要问到恰到适合水平考试的层次才有针对性。把选择题专题分成五个小领域—基本概念领域, 基本过程领域, 基本计算领域, 基本事实领域, 基本技能领域更有利于提高选择题复习的针对性。在这五个小领域中基本概念领域的复习是重点。基本概念是生物学森林中的标志性树木。在选择题的复习中突出基本概念的复习更有利于学生对五大基本过程专题的深化和巩固。高考最焦虑的是学优生而学业水平考试最焦虑的是学困生。突出重点, 删繁就简, 多角度, 多重复对于学困生就是减负, 这样的复习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都合格就是教师最大的负责。本文就是提供了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合格的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应考的一种思路和方法。

摘要:越是应考复习时间紧张越是要突出七大专题的集中复习。一定要多角度精选习题, 反复强化重点过程和核心概念才会收到全面收获70%容易题, 大面积提高及格率的效果。把选择题专题分成五个小领域—基本概念领域, 基本过程领域, 基本计算领域, 基本事实领域, 基本技能领域更有利于提高复习的清晰度和针对性。选择题专题的五个小领域中基本概念领域是重中之重。

上一篇:精读课程教学下一篇:人才需求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