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机理范文

2024-05-11

企业机理范文(精选12篇)

企业机理 第1篇

1 企业关系概念界定

Hakansson提出企业关系就是相互作用的双方于不同水平的投资、组织学习、相互适应、信任与承诺[1]。Oliver认为企业关系是两个或多个企业组织之间出现的、相对持久的资源交易、资源流动和资源联系[2]。Anderson强调了企业关系的互惠性, 认为企业关系是两个组织之间为减少成本或增加收益而形成的广泛的社会、经济、服务及技术联系[3]。钱言将企业关系定义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企业在行动过程中相互之间产生的联系[4]。从以上观点可知, 企业关系的内容较广泛复杂, 形式多种多样, 但二元企业间关系是其基本核心单元。因此, 本文将二元企业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并将企业关系界定为企业与另一组织或个体之间以追求关系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相互作用过程。

2 企业关系演化机理分析

2.1 企业关系的产生机理

从资源依赖的角度, 企业拥有的资源之间是异质的, 企业间存在着无形的资源壁垒。企业要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获取或利用其他企业的关键资源, 就必须进行资源互补, 通过与其他企业资源的融合, 利用其他参与者的关键信息和能力, 来完成独立不能完成的项目并创造价值。依据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是市场机制运行的阻力, 而企业关系可在市场交易中模糊企业的边界, 通过内部化形式来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市场效率。从战略管理角度, 企业关系的建立包含战略因素:资源依赖, 稳定供应商、区域市场的进入、其他市场进入等。另外从社会学的角度, 社会连带关系给人们提供了相互信任的基础, 有利于人们适应环境, 还可以传递组织影响力和企业文化, 促成组织变迁。

2.2 企业关系演化驱动因素

2.2.1 内在驱动因素

企业关系通过双方互动过程得以发展、维持或者终结, 其核心是关系价值的创造和共同分享。因此, 关系演化的本质就是追求各自关系价值最大化的过程。双方通过知识、技术和市场信息的共享使收入增加或者成本减少;或从企业关系中获取核心能力, 建立、维持或加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或在社会和情感方面提升形象、获取信任、融合双方的文化和价值观。

关系变量是衡量关系价值的主要指标, 包括承诺、信任、合作、共同/分享目标、绩效满意度、相互适应性、沉没成本、组织上的关系和社会性关系等等。另外应该还包括关系双方的沟通内容、频度、资源流通强度和关系投资等。关系双方就是通过此类变量信息的获取来评估企业关系绩效、关系收益和转换成本等来感知关系价值, 不断的修正关系状态。

2.2.2 外在驱动因素

企业关系演化的外部驱动一类来自于企业外部环境, 即外部环境可以通过改变企业经营决策和市场预期而改变企业对关系的认知, 进一步影响企业关系的状态。例如技术的演进或根本性创新可能使企业现有能力及投资完全废弃, 形成基于新一代技术的企业关系组合;零部件和设计创新也会使某些能力丧失或弱化, 使企业关系走向不平衡, 引起企业关系加速退化甚至解体, 另一方面又促进新技术相关的企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另一类称之为关系第三方, 指与企业关系一方有直接关系, 或者曾经有过直接关系的个人或者组织, 比如以前的员工、以往顾客、政府和媒介以及个人关系网络等。它们是关系双方搜集对方信息的重要来源。关系双方可以通过关系第三方以往经验获取对方信息, 如信誉、口碑、能力, 或正式文件, 如诚信记录。

3 企业关系演化机理分析

3.1 企业关系演化基本特征

企业关系演化的阶段性特征已得到广泛认同, 只是划分方法尚有分歧。Ford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将企业关系演化分为5个阶段, 即关系预期、关系早期、发展阶段、长期阶段、结束阶段[5]。随后, 他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划分为:关系预期、探索期、发展期和稳定期。Dwyer等基于关系交易理论也描述了5个演化阶段:识别、探索、发展、承诺和解体[6]。Batonda则用实证方法验证了企业关系的阶段模型。

企业关系不会永久存续, 因此其演化必包含起始和解体两个阶段。但是中间阶段如探索、发展、稳定和退化阶段等, 并不是必经的, 即企业关系并不一定沿既定路线演化, 具跳跃性特征。Ford的修正模型就推翻了之前演化过程确定性假设, 认为企业关系可偏离生命周期模型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不可预见的阶段。如从起始阶段跳跃至稳定、退化或解体阶段, 或从发展阶段跳跃至退化、解体阶段。

企业关系如生命体一样, 可能在任一阶段意外解体。但是不同于生命周期的是它可保存部分自身形成的关系能量, 在一定条件下重生。这种从终止又恢复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可循环性。关系解体后又回复起始的这段时间可称作关系的休眠期。

3.2 企业关系演化路径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 可将以往划分予以修正归结为5个阶段:起始、发展、稳定、退化和解体阶段。

(1) 初始阶段。企业在与他方建立正式联系前, 必然要对潜在的关系对象进行评估、调查、试探, 尽可能得到全面信息。由于转换成本相对较小, 机会主义较多, 该阶段双方都不会做出实质的信任和承诺, 只涉及初步的谈判。因没有形成正式的契约, 关系投资和资源流通也很少, 双方几乎不存在信息资源的共享。

(2) 发展阶段。初始考察和评估后, 只要关系评估价值达到或超出预期, 就有进一步发展关系的共同意愿, 否则将退出。发展阶段关系投资逐渐增加, 双方开始适应性调整并获取初步的信任和承诺。由于机会主义尚存, 双方都倾向于遵守严密的契约合同, 资源流通仍相对保守, 多限于产品交易。因此, 此时关系价值一般只包括交易所产生的经济价值。

(3) 稳定阶段。稳定阶段是关系价值创造最多的时期。随着双方的相互作用和彼此增进, 信任、感知关系价值和满意程度均达到最高, 双方都期望关系的持续或强化。其重要标志是谈判内容的变化, 开始以价格、交货期、利益分配等内容为主;共享资源的范围可能超过契约限定, 无形关系价值增加。

(4) 退化阶段。关系解体前往往有一个预警时期。比如, 可能由于转换成本较大, 可选择关系对象有限等原因, 即使关系一方感知价值和满意度下降, 也无法做出解体选择。另一方面, 一方战略发生转移或者市场环境发生变化, 或者维系关系的关键人物离职或死亡等等这些预警信号出现, 均是关系衰退重要警示。

(5) 解体阶段。首先是情感解体, 其次往往存在试图修复关系的谈判过程。解体的标志是相互之间的正式契约终止, 但其中的人际关系不会同时终止, 可能继续存在或者其后逐渐减弱。存续的人际关系为企业关系之后的重生提供了种子。

4 结语

企业关系演化是动态复杂的过程,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跳跃性和循环性等特征。把握企业关系的演化特征, 可帮助企业进行关系状态调整, 防止价值较大的关系提早解体, 反之对不理想者加速退出, 尽可能减少消极状态, 提高关系管理绩效。

参考文献

[1]Hakansson and Turnbull.Inter-company relationships:An analytical framework.Working Paper.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Uppsala University, 1982.

[2]Oliver.Determinantsof Inter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Integration and Future Direc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0, (15) :241~265.

[3]Anderson and Narus.A Model of Distributors’Perspective of Distributor-manufacture Working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0, 48:62~74.

[4]钱言.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关系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2007.

[5]Ford.The Development if Buy-Seller Relationships in Industrial Markets[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4 (5/6) .1980:297~307.

绿色消费形成机理分析及企业对策 第2篇

绿色消费形成机理分析及企业对策

一、引言

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行为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安全和健康需要,还要满足后代的消费需求、安全和健康需要。它包括三层含义:倡导消费者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健康的绿色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在崇尚自然、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绿色消费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绿色产品的推广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努力。在短期内,绿色消费的外部收益不明显,绿色产品的生产也面临困难和需求的不稳定性,须要在政策激励方面给予相应支持,尽快调整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以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近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在支持和和号召人民实现绿色消费的生活习惯,我相信在未来的几年绿色消费会变成一种时尚,一种潮流,人们在消费的时候会有以绿色环保为目的,以绿色消费为荣。

二、绿色消费的产生及其发展现状

(一)我国发展绿色消费的产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仍未从根本上改变,进入21世纪,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倘若继续沿袭粗放的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将难以为继,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随着环保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深入开展,以消除和减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为目的的绿色消费浪潮,必将成为引领企业 主宰未来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积极发展绿色经济,既有利于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又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我国发展绿色消费的现状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众化的绿色消费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随着绿色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各地区积极推行绿色消费的活动,许多地方政府注意发挥自身的生态优势来发展绿色经济,以求在未来的绿色竞争中抢先一步。虽然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绿色消费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我国绿色消费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就企业而言,开发力度不足,提供绿色产品的动力不足。因为绿色产品成本高,而现在大众并不是普遍接受绿色消费的高价格。导致企业利润不高,单单靠政府的鼓励和扶持是不够的,绿色消费需要市场去选择它,消费者乐意去消费它。

二是从消费者角度看,消费者收入水平低的制约。由于绿色产品或绿色服务的价格相对较高,收入水平对绿色消费也是一种制约。另外通过全社会的绿色教育,对绿色消费会有很大的促进。

三是绿色产品流通渠道不健全 目前在我国,绿色产品流通中还存在一些不必要的关卡、收费,运输中缺乏统一标志和标准,在途污染时有发生;全国尚未建立从批发到零售的绿色产品流通网络体系;绿色产品的专营商店、绿色食品和蔬菜专门摊位、绿色产品连锁店在市场上很少见甚至是空白,尚未举办影响力较大的绿色产品的展销和贸易活动。

四绿色产品市场市场秩序不规范 判别绿色产品的唯一依据就是产品合法的绿色标志。但由于有关部门对“绿色食品”标志、“我国环境标志”等绿色标志宣传不力,使消费者难以认清真正的绿色产品;加上认证部门尚未形成方便、快捷、经济、易普及的检测手段;国家没有成立专门的绿色管理部门,没有一个行政机构专门负责制定绿色产业总体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等等问题,使绿色产品市场尚未形成一个完善、规范的管理体制,从而影响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

三、影响消费者对绿色品牌选择的因素

(一)社会心理因素 1.环境意识

依据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的行为是在自身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所谓价值观是指一个社会或群体所共有的对于区分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符合或违背人的意愿以及可行或不可行的观念。而环境意识正是基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形成的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个人文明程度的重要参照标准,是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思想、理论、意识、情感等观念形成的总和。研究表明对环境问题持积极态度与绿色食品的购买行为和购买频率正相关。选择绿色食品最普遍的原因是对环境和健康问题的关注。

2.消费者效果感知

依据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效果感知是指个体消费者关于其自身作为绿色消费者时,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施加影响能力的信念。用我的理解就是,你非常相信并且支持绿色消费,你就有消费绿色东西的倾向,在选择绿色与非绿色的产品的时候,你会非常果断的选择绿色产品。换句话说就是,从自己心里深处支持绿色食品,对消费者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消费者唯有从根源上认识到工业文明消费模式的弊端,才能切实转变现有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进而提升其选购绿色品牌时的消费者效果感知度,最终实现可持续消费。3.绿色产品认知水平

绿色产品认知水平主要强调其对绿色产品的辨别能力。在绿色食品方面,张国立认为,消费者对其了解程度越高,绿色食品消费意识就越强,因此越倾向于购买绿色食品;消费者对绿色食品了解程度越低,绿色食品消费意识就越弱,就越倾向于排斥绿色食品。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相同的例子,比如说我们的父辈们,现在因为网络的发达,他们也开始注重和了解绿色食品。但是就在几年前,我们就是吃着含有苏丹红的辣椒,喝着三聚氰胺的牛奶长大,吃着地沟油,想想都觉得恶心,那个时候没有人会在意什么绿色食品,更没有人去消费高价格的绿色食品;正是因为这些食品的不安全,才引起人们对绿色食品的关注。4.参照群体效应

消费者的绿色产品消费行为会受到诸如群体,家庭,社会的影响。设想一下如果社会风气都以消费绿色食品为时尚,那么肯定会有越来越多人选择绿色消费,因为在消费者中普遍存在着追求物美价廉、求名好胜、求新趋时、求美立异等心理趋向。

(二)情景因素 1.绿色认证绿色信念

不用质疑我们平常人买东西的时候辨别是否是绿色食品的标准是看食品包装袋上是否有绿色食品的标志,通常消费者对通过绿色认证产品的绿色属性所持有的信念越强,可以预期其会越经常选购绿色品牌进行绿色消费。2.绿色产品的质量

唯有在绿色产品的品质明显高于传统产品时,消费者购买的积极性才能被有效激活,即消费者感知的绿色产品质量越高,其选购绿色品牌的频率也会越高。

(三)经济因素

主要影响是高价格,绿色产品的高价格是阻碍消费者选购绿色品牌的主要因素。在企业生产中,由于需要生产产品时大量的新技术,会导致成本费用均内附于产品的绿色价值。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成果均显现绿色产品一般具有高价格、负需求的特征。即绿色价格抑制了消费者的环保需求,成为阻碍消费者选购绿色食品的最直接因素。

(四)社会人口因素

社会人口因素包含: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结构等方面内容。研究结果证明男性消费者比女性消费者更愿意为绿色食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同时也认为单身的男性或女性一旦结婚,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比较好的概率会比单身时高1.354倍,即结婚后人们从原来简单的解决一个人的饮食问题,到关注一个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健康,对食品安全信息的主动搜索的意愿可能会增强。同时还发现消费者受教育的程度的差异对绿色消费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消费者具有较高的学历,其经济水平较高,对绿色产品认知水平及绿色消费倾向也较高,环保意识及自身保护意识也越高,由此,其选购绿色品牌的消费观念就会越牢固。

四、企业对策及其应对方法

(一)企业绿色经营战略--经营战略的改变

全球性的环境恶化,是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战略,实施绿色经营的最重要的原因。随着环境污染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的恶化并不是与己无关的遥远的问题,而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现在绿色产品的消费正在成为一种潮流,不仅国家鼓励参与,而且消费者们也更愿意消费绿色食品。所以企业应该确立和实施自己的绿色经营战略,把环境保护贯穿于企业的战略目标之中。企业应根据目前已经呈现出来的,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市场的发展动态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把握好绿色消费浪潮带来的市场机遇,提出自己有特色,与众不同的战略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未来争得一席之地。(二)企业绿色经营的生产模式--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的目标是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替代利用,二次能源的利用实现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工业产品生产和产品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减少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企业通过清洁生产,一方面可以减低产品的成本,让大众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可以保证自己产品的品质,在后期宣传的时候可以向消费者灌输自己企业的精神,让消费者对自己的产品记忆更加深刻。

(三)企业绿色经营的营销模式--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涉及的内容涵盖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各个方面,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产前阶段,包括绿色产品开发、绿色产品设计、绿色标志的取得等;另一个是产品的销售阶段,主要采取各种绿色促销手段,比如绿色广告,绿色推广,绿色公关等,来促进绿色产品的销售。其实绿色营销就是以绿色经营为基础,以保护环境为中心,以绿色产品为主体,来盈利和谋求发展;其实绿色营销不是一种策略性的营销手段,不是为了迎合市场潮流而采取的营销技巧,而是让市场和消费者深入了解绿色产品的过程。没有实实在在的绿色产品作为后盾,绿色营销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分析 第3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 传导 机理

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组织,企业的本质就是营利性。在一个企业日常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过程中,风险是无法免除的。而在这些风险当中,企业的财务风险就包含其中。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具体为以下内容:在各种财务活动的进行当中,会存在许多不能够进行预料或是进行控制的因素,而这些不稳定因素会对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最终造成企业有可能承担损失的后果。它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传导作用。为了实现提高企业财务活动效率以及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力度的目的,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生成与传导机理进行深入的分析与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一、企业财务风险与风险传导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风险主要指无法实现预期效益的可能性。对企业风险的定义是: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可预知的不确定因素所造成的负面效果,造成企业预期经营目标偏离实际目标,进而导致企业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失败。企业风险是风险的一种,其在具有风险一般特性的同时还具有复杂性以及多变性等特征。

当前对财务风险的定义分为两种:即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财务风险一般情况下指的就是筹资风险;而广义财务风险实际上就是微观经济风险,主要体现企业的经营风险,尤其是企业在某种特定的时期内或某种特定的环境下,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受到各种不能掌控的因素影响导致企业的资金流动缓慢、企业资金连续性不能得到保证,进而造成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与企业的预计目标相背离的情况的发生,影响企业的盈利目标,甚至造成企业的生存、发展的困难。

企业风险传导指的是由于企业处于一个整体的经济系统中,自然会不可避免的受到企业外部和内部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风险,依附于各种渠道传递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任意一个功能节点,从而造成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与预期目标发生偏离,并使企业有可能遭受经济损失。而广义的企业风险,除了会在企业内部各个环节之间进行传导,还会在整个大的经济体系中,由于各个企业之间存在着利益相关性,企业风险会在整个供应链的企业之间大传导。因为相关性的存在,一个企业产生的风险很容易传导至其他相关企业,甚至会通过某种载体沿着供应链传导至整个供应链条,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二、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要素分析

伴随着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多样化与复杂化,企业财务风险也在向复杂化的方向靠拢。以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为基础,可以将财务风险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筹集风险

当金融市场十分活跃的时候,由筹资途径、筹资方式这两点因素会造成筹资难度以及筹资成本这两方面的问题,同时筹资方式的不同又会带来筹资的弹性大小、功能宽窄、资本结构的合理度等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就会造成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局面。筹资数量不当的风险、筹资时机不当的风险以及资本结构恶化的风险这三者是资金筹集风险的三种主要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资金使用风险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在通常的情况下资金数量是一定的,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使它充分发挥最大的效率,进而使企业增加资本收益,是一个对于企业而言,有必要进行详细周密考虑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对资金的使用会集中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表现:第一个方面就是现有资金的配置;第二个方面是内部投资;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对外投资。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它自身的日常财务活动环境具有多变而复杂的特点,伴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造成了企业在使用资金的过程中往往也存在着风险的情况。

(三)资金回收风险

在一个企业的日常财务活动中,对资金进行合理有效的回收,这是一个企业在日常的财务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而这同样是保证一个企业的资金能够进行顺利循环周转的主要的因素。资金回收风险集中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表现:结算资金回收风险;投资回收风险;预付、出借资金回收风险;外汇风险;对外担保风险等。

三、对企业财务风险传导产生方式的研究

一个企业产生风险,究其根本就是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而对于财务风险而言,它同时也是造成财务风险传导的最根本的源头;风险流是金融风险的物理表现,它是一种特殊的经济量来处理。对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制的研究是主要的风险流,传导过程及在企业财务风险的流动规律;风险事件的风险源释放风险,带来对企业财务运行的负面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风险载体在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基础,是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桥梁;财务风险在企业内部流动,传导正常,从而相关链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轨迹,企业风险传导路径组成。

在一个企业运营的过程当中,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波动和不确定,均会带来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引发企业财务风险并且体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的风险特点,会导致在一个企业中,其自身的实际财务成果与预计的指标之间存在负偏离的现象,而这个现象就是损失产生的原因。依据对企业财务风险传导以及扩大的过程,进行深入并且细致的分析,对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一般规律与机理进行准确把握,可以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及传导进行有效地防范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夏喆.论企业财务风险的传导机理[J].财会月刊,2009(7)

[2]李秉祥,田战军,张勇.企业财务风险生成和传导机理分析[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4)

[3]白杰.企业集团财务风险传导机理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0(10)

企业持续成长的机理分析 第4篇

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企业持续成长主要是指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能够持续地存活,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从实现量的扩大到质的提升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企业各个方面的成长,即指企业实现量变的过程,包括营业额等各方面的提升;二是企业成长的持续性,即是指企业实现自我超越从而发生质变的过程。要解决企业持续成长问题的核心在于研究和探索企业成长过程的机理和规律。随着创新速度的不断加快,持续成长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重要衡量标准,成长的持续性正在成为企业所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

2. 基础理论研究

杨杜的企业成长理论把企业的所有的经营资源视为其持续成长必须的关键性要素,从经营资源的数量、结构、性质以及支配主体多方位考察企业。郭荡通过构建“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财务、制度、技术、行业潜质”五个维度分析框架,来研究影响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要素。汤学俊通过构建“制度力、产业力、技术力以及市场权力”的四力维度结构模型来研究企业的持续成长。

不同的学者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剖析企业持续成长的机理和一般规律,我国当前在“企业成长理论”方面的研究文献大多还是在借鉴或提炼西方“企业成长理论”的基础上展开的,这些研究对于我国企业的可持续成长问题具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与意义。但针对我国目前特殊的国情以及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困局,国内的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二、企业持续成长机理分析框架

对于企业的持续成长我们既要考虑短期利益,更又要着眼于企业长远利益和发展,而要解决企业持续成长问题的核心在于研究探索企业成长过程的机理和规律。我们从技术、资本、和市场四个维度分析企业的持续成长。

1. 技术进步推动企业持续成长

技术的创新和不断进步为企业的持续成长带来了持久的动力。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培训机制也会不断完善。针对新员工和针对中高层的培训班,为公司的未来以及管理层不断注入新的知识体系和活力。针对不同部门的不同需求,开设不同的培训班进行技术培训,是员工始终走在行业知识的尖端。公司通过创立员工建议机制,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创新成为员工和组织集体的自觉行为。对于技术型企业,科研的投入对企业始终走在产业前端提供不竭的动力。

2. 资本融合促进企业持续成长

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推动笛莎的持续成长。企业是人的组织,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以及留住人才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课题。物质资本是企业发展的基本来源。特别是企业发展初期,缺少持续性的物质资源来源,导致人才流失、技术停滞等问题;企业发展后期,稳定的资金流、信息流在企业持续成长过程中也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网络中的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企业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所带来的资源。政府对于相关行业的支持以及相关文件的出台,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 市场把握推动企业持续成长

企业要取得成功,离不开精准的市场眼光。随着企业的持续成长,市场权力不断扩大,又反过来促进企业的不断成长。因此,市场能力和市场权力的提升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市场能力主要是指通过运用企业所拥有的并且为企业所用的各种资源来创造出企业发展机会的能力。市场权力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正确处理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来赢得其支持和合作的能力。

4. 制度完善推动企业持续成长

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也随之不断变化,因此企业的制度和管理也必须紧跟步伐,以维持管理效率的提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自身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企业文化,制度的不断完善,为笛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管理能力,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的提高和协调整合是最大化提升企业效率的保证。制度维度的管理、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及其融合对于提升企业持续成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5. 技术、资本、市场和制度的协同

这四个维度在企业的持续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四个维度功能不同,他们的互补与协同是持续成长的重要内在机理。市场是获得竞争优势的直接推动力,技术和制度的提升和完善保证了技术效率以及制度效率的不断提升,使企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而资本的优势为企业的持续成长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个维度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市场作为直接推动力,市场机会的把握促进资本的加大投入,资本的不断增加导致技术上的不断进步,同时制度和管理上的提升以适应其他要素的增长。技术和管理的提升带来公司业绩的增长,反过来促进资本的增长,企业社会影响力的增强使市场权力不断加大。四个维度要素相互作用和协同整合的过程中,企业呈现出螺旋式成长的态势。因此,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机理模型:

三、企业持续成长能力提升分析

根据分析发现企业的持续成长的动力来源于企业的技术、资本、市场、制度以及它们间的协同,而这四个维度从本质上说是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企业持续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知识积累然后再创造的过程。

企业通过组织学习,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逐渐演化成企业拥有的各种能力,各种能力提升并促进相关部门不断成长,部门间的交流促进各种能力的协同融合,形成核心能力集,最终集成为企业的持续成长能力。同时,持续成长能力不断进行反馈,进一步促进组织学习,整个过程中创新作为催化剂不断促进企业的成长。

因此,企业持续成长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在于组织学习。因此提出以下学习策略:

1. 企业的组织学习

企业自身的知识资源有限,需要从企业的外部学习有价值的知识。这对企业对知识识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及时地选择企业外部的新知识。同时,企业需要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使之与企业原有的知识相互协调融合。此外,对于企业内部知识的共享以及创造,需要搭建知识共享平台以及创造知识传播和创新渠道,最终为形成一支稳定且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人才队伍而努力。

2. 各维度知识的协同渗透

各维度要素之间的协同,以及知识、学习和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协同,才能最终促使企业的持续成长。首先,企业通过各个维度知识的学习,产生新的知识;其次,企业对这些知识进行有效协同整合,形成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能力,然后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集;最后,企业应该对包括技术能力、制度能力和市场能力在内的核心能力集进行深度融合,最终集成为企业的持续成长能力。

3. 持续创新推动成长

首先,通过有效的技术创新,打破资源配置的格局,加快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为突破产品的生命周期提供了保障,完成企业对自我的超越。其次,通过管理创新创造出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通过资本创新,促使资产规模和结构变动,造成企业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发生根本性变动以适应发展需要;最后,通过制度和组织创新,提升协调控制和快速适应环境能力;通过文化理念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使得企业对环境的预判更准确和反应更敏捷。

四、结语

企业的持续成长既有自身演化发展的内在因素,也蕴含着一般成长壮大的演变规律。本文运用事件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构建了包含技术、制度、资本、市场等要素在内的持续成长的机理模型,并揭示了企业持续成长能力提升的演化路径,对于指导企业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杜.企业成长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汤学俊.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企业机理 第5篇

摘要:“天生全球化”企业在创业之初就成功开展跨国经营,并实现了快速成长,这是传统国际商务理论所不能解释的,从多个理论视角探讨“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并以青岛金王、尚德电力和展讯通信的全球创业与成长案例对相关命题进行初步检验,结论如下:海外市场机会认知与开发是“天生全球化”企业创立与成长的起点与契机,全球资源整合是“天生全球化”企业的成长模式,海外市场知识与组织学习是“天生全球化”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创造和维持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能力提升和持续成长的基础。

关键词:“天生全球化”企业;海外机会识别;全球资源整合;海外市场知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传统国际化理论认为企业应该首先在国内经营,然后通过一系列渐进的阶段,逐步涉足国际市场,然而,伴随着创业型经济的兴起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天生全球化”,(born globals)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企业形式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与发展,“天生全球化”企业是指那些刚刚成立或成立不久就迅速进行全球化经营的新创企业,在我国,随着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在成立之初就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市场等方面高度国际化,进行资源的跨国配置和全球整合,成为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推动力,这类企业代表的是国际化视角的项目选择能力,世界级水平的技术研发能力,参与全球范围资源整合的能力。

“天生全球化”企业并非成熟企业的小版本,正如年幼小孩并非小的成年人一样,其思维方式与行为特征大不相同,“天生全球化”企业与成熟跨国企业在资源与能力禀赋、行为风格、战略选择与路径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本文通过跨案例研究,探索“天生全球化”企业高速成长背后的理论内涵与管理意蕴。相关研究述评

1.1 “天生全球化”企业的概念内涵及其特征

Oviatt和MeDougall于1994年发表的《国际新创企业理论》一文被公认为是“天生全球化”企业研究的开创性成果,他们将“天生全球化”企业定义为“在创业伊始就积极利用多国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并在多国出售产品的企业组织”而Knight和Cavusgil认为“天生全球化”企业是指那些在成立早期就在国际市场范围内经营的技术密集型公司,Madsen和Servais指出,“天生全球化”企业从一开始就具有清晰的全球视野,依靠创新性技术、产品设计、接近顾客、灵活性以及快速适应性等竞争优势,为国际市场用户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麦肯锡公司1993年的调研报告显示,澳大利亚新兴出口企业中有20%~25%是在公司创立阶段就开始国际化了,这类企业叫做“天生全球化”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这类企业具有一些鲜明的特征:①在成立之初就将世界视为一个完整的市场,而不仅仅是国内市场的简单延伸;②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有出口业务,并且很快出口额超过总销售额的25%;③由活跃着的企业家成立,并且往往是过程或技术获得重大突破的结果;④能够发展独特的产品创意或者使用新的方式开展业务;⑤产品包含了较多的价值增值。

对传统企业与“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特征进行比较,“天生全球化”企业与传统大型跨国公司在国际化发起、路径与战略模式等方面具有许多差异之处,参见表1。

1.2 “天生全球化”企业的成因

在并不具备传统跨国公司的各种资源和优势情况下,新创企业为什么能够在创始阶段就走上国际化道路?学者们主要从三个层面探讨“天生全球化”企业的成因。

1)企业家个体层面的研究,试图从企业家身上寻求“天生全球化”企业形成与成长的驱动因素,强调企业家的海外经历和知识,国际化态度倾向、类型等对“天生全球化”企业成长中的影响,Oviatt和Mvdou-gall分析了“天生全球化”企业和国内新企业在创立和成功上的不同特征,指出创业者的全球视野和海外经历是决定全球创业的关键驱动因素,Harveston等认为,与传统渐进式国际化企业中的经理人相比较,以迅速国际化为主要特征的“天生全球化”企业中的经理人具备更高的全球导向、更丰富的国际经验以及更高的风险容忍度。

2)企业层面的研究,分析“天生全球化”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特征,Autio等的研究表明,“天生全球化”企业多为知识密集型企业,这是因为,企业知识密集度对国际化具有放大效应:①在新的环境里,以知识的创造和利用作为竞争优势的企业比依赖于有形资源的企业更善于适应型学习;②知识尤其是显性知识是可以转移的资源,知识内在的流动性使它以相对较低的成本与企业的固定资产,如制造资源和分销渠道等结合,因而,知识型新创企业比只依赖于有形资产的企业更灵活地利用国际市场的机会,Knight和Cavusgil特别强调了“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创新文化,并认为与国内企业相比,“天生全球化”企业的战略导向更加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并从创始起就注意开发国际化经营所需要的能力。

3)外部环境因素,这类研究将“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出现及成长归结为外部环境的变化,Madsen和Servais认为,相对于国内市场空间很大的国家而言,国内市场空间狭小会导致新创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McDougall和Oviatt指出,贸易自由化和电信通讯领域的技术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企业能够更为容易地在全世界范围内找客户、分销商和供应商,从而催生了“天生全球化”企业,有些学者将“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出现归结于多种因素组合作用的结果:利基市场的作用;流程技术的发展;通讯技术的发展;中小企业的固有优势(灵活性等);国际化工具的易得性;全球化网络的形成。

1.3 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虽然现有研究对“天生全球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多个层面探讨“天生全球化”企业的成因,但主要集中在企业国际化内外部驱动因素的探讨,很少有文献从多个理论角度来分析“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与成长的过程,作为一种新近出现的企业形式,现有研究还仅仅是一个开端,严密、统一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式尚未形成,对于“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创业机理与成长模式,人们目前还缺乏深刻、感性和透彻的认识,针对“天生全球化”现象的探索性研究较多地采用了案例研究设计,但基于中国企业的案例还比较少见,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对国外的理论进行进一步演绎,并以中国“天生全球化”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提出符合中国企业成长规律的理论解释,不仅是理论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成长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与成长机理

就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总体状况来看,大多采用了渐进式的发展模式,然而,“天生全球化”企业却走出了一条迥异于传统企业的国际化创业与成长路径,这类企业虽然创立时间较短,却能成功地在国际市场上与成熟企业展开竞争,整合全球资源实现快速成长,本文在整合创业理论、企业成长理论、企业知识观的基础上,分析“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创业起点、成长模式与能力提升问题。

2.1 “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起点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斯蒂文森把创业定义为整合资源以开发机会的行为过程,无须考虑目前所掌握的资源情况而对机会的追求,创业的本意在于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而捕捉和利用机会,Oviatt和McDougall把“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创业过程视为“发现、设定、评估、利用跨越国界的商机以创造未来的商品和服务”的过程,Dimitmtosa等认为,“天生全球化”企业的成功在于敏锐地感知海外市场机会并快速、有效地采取行动,我国学者杨忠等指出,具有较强企业家精神与海外经历的企业家对于存在于国际市场中的机会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并敢于通过创新、领先行动与冒险行为来把握该机会。

国际市场机会主要来源于不同国家社会经济状况尤其是技术水平与市场需求的差异与变化,从历史上看,世界各国各地的发展进程有快有慢,这样,在先进国家或地区与落后国家或地区之间就有一个发展的“势差”,当“势差”大到一定程度,由于国家或地区之间存在“成本差异”,先进国家或地区就会将某些产业向外转移,这就可能为落后国家或地区的创业者提供创业机会,具有全球视野和海外经历的企业家能够从中外比较中寻找差距,洞察并充分利用这种差异与变化所导致的市场不完全而产生的创业机会,此外,随着经济发展、科技变革等,政府也必然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政策,也可能会给创业者带来新的商业机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新创企业到海外上市,就是利用了不同国家(地方)融资政策的差异而带来的海外融资机会,“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创业者正是在对技术深化、国内外市场态势、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公司愿景、战略逻辑、管理过程等环境扫描的基础上,挖掘国际市场的商机和成长性资源,敏锐地捕捉机会窗口并进而以适当的方式实施国际化经营的。

命题1海外市场机会识别与开发是“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与成长的起点,2.2 “天生全球化”企业成长模式

在并不具备传统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优势的情况下“,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国际扩张模式与传统企业有何不同?跨国经营的主流理论,从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到巴克利的内部化理论再到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范式,都暗含着“本国企业具备一种或几种相对于它国企业更加有利的优势时,才会进行国际化”这一基本命题,跨国经营被认为是企业开发已有优势进行海外扩张的产物,即“优势开发论”(advantage ex-ploitation),基于“优势开发论”的国际化经营模式为“全球推广模式”,即首先基于母国产业集群形成“母国优势”,然后通过跨国经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开发这些资源或优势,传统理论从市场不完全性人手来探讨企业的优势,应该说这有助于识别和发现哪些厂商有能力从事国际化经营,但基于市场不完全性的论点对于解释企业国际化行为显得过于简单,从逻辑上看,拥有某种优势既不是企业国际化的充分条件,甚至也可能不是其必要条件。

在全球化时代,企业必须考虑如何有效地获取和整合全球技术资源以应对全球竞争的需要,随着信息和经济的全球化,有价值的资源和知识也正日趋分散化、多样化和全球化,由于越来越多的潜在相关知识源出现在全球各个地方,企业必须在更多的地方设立分支机构以从当地的大学和竞争者哪里获取新的研究成果,这就是说,企业成长和构建优势所需要的资源和知识越来越不被某一个区位所独有,而是分散在全球各个区位,虽然国家差异和区位差异依然存在,但是全球化趋势使得任何公司再也不能单纯依靠“母国区位”提供足够的支撑起应对全球竞争的所有知识和资源,而是需要在全球范围搜寻、获取其成长所需要的知识和资源,企业只有具备全球资源整合能力,才能在运营管理、技术、市场与渠道、资本、人才等各个方面保持世界一流水平,甚至领先主要竞争对手,许多高科技新创企业在知识和资源集中的地方设立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这不单单是为了开拓新市场,更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和获取那些有价值的、差异化的知识和资源,并把它们当作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新创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是直接参与国际市场并有效整合全球资源,实现快速成长的必要途径,这就使得国际商务理论研究范式从传统的“优势开发论”向“优势探索论”(advantage exploration)转变,即通过国际化经营获取企业成长所需要的资源和竞争优势,基于“优势探索论”的国际化经营模式为“全球资源整合”,即“天生全球化”企业在创业伊始就积极寻求区位优势,利用多国资源赢得生存和成长空间、命题2 全球资源整合是“天生全球化”企业把握国际市场机遇,实现快速成长的模式

2.3 “天生全球化”企业能力提升

新创企业不仅面临着经典组织理论中所谓的“新颖性缺陷”(liability of newness)问题,还必须克服在国外市场中“外来者劣势”(liability of foreignness),才能在国际市场生存与发展,由于母国和东道国环境的差异与新创企业的自身特点,新创企业在国际市场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海外经营的成本,而企业拥有的海外市场知识有助于企业减少在国际市场上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强企业经济效率、提高当地承诺,进而影响到关于如何对国际市场进一步投入资源的决策意愿和目前的国际化行动将会导致的结果。

传统国际化理论认为企业海外市场知识是通过经营海外业务在实践中获得,其国际化经验是一个随着企业国际涉入程度的深入而逐步累积增加的过程,而“天生全球化”企业则在创立之前就具有某种海外市场知识,这种海外市场知识存量个人化在企业家或高管团队身上,构成了新创企业国际扩张的基础,正如Madsen和Servais指出,拥有丰富国际化经历的企业家更习惯于在全球经济中运营企业,企业家的国际化经验与企业家的教育、国外生活或工作经历密切相关,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缩小了与特定市场的心里距离,降低了在特定市场进行经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国际化过程中,企业的每一次国际化行为都可能使企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并且面临各种新的问题,从而为企业提供了学习机会,成熟企业已经历过市场竞争的检验,建立了带有组织特征的管理模式和制度规范,这些构成了日常运营的重要基础,但同时为企业学习新知识设置了潜在的障碍,其中最大的障碍是企业容易沉浸在过去的成功中,逐渐官僚化,形成组织惰性,导致企业遇到任何事情都希望依靠正规程序和历史经验,成熟公司的惰性阻碍了它们在新环境中的学习,而新企业不受某些惯性或惰性的束缚,其在新环境中所具有的快速学习能力使得它们拥有知识创新优势(learning advantage of newness),这种优势促进和支撑了新创企业的国际扩张,Zahra等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新创企业非常擅长于在国际市场中进行技术学习,尤其是当这些企业采用较高涉入水平的市场进入模式时,Weerawardena等基于竞争战略的动态能力视角,考察了企业家特征影响“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的内在机理,他们认为,由具有国际化倾向的企业家所构建和培育的快速学习能力使得企业开发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识密集型产

品和出色的国际市场能力,为“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创业并迅速国际化铺平了道路。

命题3个人化在创业者身上的海外市场知识有助于“天生全球化”企业克服外来者劣势、降低国际经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命题4“天生全球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学习优势,使其能力得以快速提升研究方法

由于中国对外开放的时间尚短,“天生全球化”企业还不太多,开展定量研究所必须的大样本数据难以通过调研获得,所以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这与本领域国际通行的研究方法一致,由于案例研究的目的是归纳出理论,而不是计算频率,因此案例研究样本的选择不需要遵循抽样法则,而只要案例本身具有足够的特殊性和典型性就可以,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多案例研究设计可以更好地提炼出理论,形成好的理论建构。

本文选择青岛金王、尚德电力和展讯通信为对象,进行跨案例分析,选择这三家企业,主要基于以下标准,①国际化行为要发生在企业成立的最初三年内,Andersson和Wictor将“天生全球化”企业定义为“在成立最初的3年中海外销售额比例大于25%的企业”,这三家企业均在创业之初的三年内,就积极进军国际市场,跳跃了“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国际市场”的传统国际化发展路线,②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虽然Andersson等使用了定量标准,但是他们的定义并没有考虑进入模式,本文认为,如果企业仅仅靠出口进入国际市场,尽管海外销售的比重很高,但并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企业,本文所选案例包括了更高级的进入模式,如跨国并购、海外设厂等,企业能够寻求区位优势并从其全球范围内的经营中赢得效率,③企业通过跨国经营实现快速成长,“天生全球化”的理论解释不但要解决新创企业“走出去”的问题,而且还要解决在复杂的国际经营环境下“走下去”的问题,从三家案例企业概况(见表2)可以看出,在“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与成长问题上,这三家企业十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案例资料的主要来源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企业网站;媒体、杂志对案例企业的采访资料和报道,虽然案例分析以二手资料为主,但这些二手资料却有多个来源,相互印证,增加了资料的可信性和可靠度, 跨案例解析

通过对青岛金王、尚德电力和展讯通信的跨案例分析,我们试图解析和发现“天生全球化”企业创业与成长过程中的驱动要素与内在机理。

4.1 海外创业机会认知与开发

根据创业动机的不同,可以分为机会拉动型创业和贫穷推动型创业,机会拉动型创业是企业家想把握市场中的机会,而贫穷推动型创业则是为生活所迫,作为全球化时代的一种创业模式,“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创立与成长具有机会拉动型创业的显著特点,它们着眼于动员各种资源去实现商业机会,在三个案例中,无论青岛金王集团董事长陈索斌、尚德公司创始人施正荣还是展讯的创业团队,都有着较高的教育程度,在创业前都有令人羡慕的工作,他们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感知国际市场机会而创业的,陈索斌早在留学美国期间,发现西方国家的蜡烛消费依托西方文化特色而极其普及,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为烛光制品配套的玻璃烛台等玻璃制品每年在全球将产生不低于30亿美元的贸易额,玻璃制品恰恰是中国最不缺乏的产业资源,陈索斌看到并抓住了这样一个商业机会,在短短的时间里,金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尚德在生产线投产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由于光伏系统发电成本远高于市场主流发电方式,它的市场应用依靠政府驱动,国内和国际市场并没有打开,而从2003年起,欧洲各国强制推行环保法案,这让太阳能光伏行业进入一个逐步爆发的卖方市场,为尚德进入欧洲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展讯通信则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积极顺应并投身于世界高科技核心技术从欧美向亚洲、尤其是向中国内地转移的潮流,高科技核心技术需要贴近使用技术的大市场和低研发成本的支持,世界高科技向亚洲转移的这股潮流为国内发展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并迅速市场化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虽然欧美技术领先、投融资体系完善,但中国有正趋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相对低的人力成本优势,以及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支持,这为展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环境。

4.2 全球资源与知识整合

对资源相对匮乏的新创企业而言,国际化经营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是否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已有的资源与优势,而在于如何更好、更快、更有效地获取并积累不断成长过程中所需的资源,青岛金王在创业与成长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国内的产业资源和低成本生产能力,并借助于沃尔玛、家乐福的销售渠道进入国际市场,施正荣在创业之初发动了所有在能源行业的关系资源:为了打开市场,请其导师、被誉为“世界太阳能之父”的马丁?格林帮助介绍产品,拉拢澳大利亚太平洋太阳能研究中心的同事来尚德公司做市场研究,使用的是无锡市政府控制的国企资金创业,主要市场集中在欧洲,海归+海外技术+政府资金+国际市场+海外上市,简单勾勒出了施正荣和尚德电力的创业路线和资源整合方式,展讯在创业之处就在美国硅谷和奥斯汀设立分支机构,既能获取最新的科技进步信息,同时也成为展讯向全球展示和销售产品的窗口,美国硅谷有成熟的技术、领军人物、经营管理模式和风险资本运作体系,中国有巨大的市场、主要客户和高质量的人才,把硅谷的最高科技、创新公司的结构和管理与中国优秀的人力资源相结合,使展讯具有与国际大公司竞争的绝对优势,展讯正是通过把两者完美嫁接,创造了一次次自主创新的奇迹。

4.3 丰富海外经历的创业团队

“天生全球化”企业之所以能够实现全球资源与知识整合,把握和开发国际市场机遇,关键在于具有丰富海外经历的创业团队,案例企业的创业者都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陈索斌曾留学美国,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有四年的海外任职经历;施正荣曾留学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师从国际太阳能电池权威、2002年诺贝尔环境奖得主马丁?格林教授,博士毕业后在澳大利亚从事科研并担任澳大利亚太平洋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高管;展讯拥有国内最大的归国留学生组成的团队,有45名归国学子加盟,他们大多在美国硅谷著名企业工作过,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国内名牌顶尖学校,都曾在国外深造并有所成就,具有海外教育背景或工作、生活经历的企业家或高管展示了较强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化倾向,他们在创业之前所拥有的国际化经验和海外知识有效地降低了国际化经营中的风险,减少了摸索的成本,使得新创企业在成立不久就可以在国际范围内开展国际业务,实现企业成长。

4.4 较传统企业更具学习优势

与成熟的大型跨国公司相比,较少受惯例和传统约束的新创企业在国际新环境下更具有学习优势,“天生全球化”企业组织结构相对简单,管理层以及部门之间能够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和日常“切身”的交往较容易实现默会知识的“共享”,展讯能够在短期内取得一系列技术的重大创新与突破,得益于来自美国硅谷的创业精英们所搭建的知识共享平台,他们都是在硅谷或国际大公司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芯片设计领域的精英,但他们不会把自己的技术藏起来,而是鼓励员工尽量快和多地学会他们的技术,公司创始人和技术骨干会和员工一起研发攻关,并且毫不吝惜地把最前沿的技术教给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传帮带的知识共享让许多新加入的大学生刚毕业就能接触到世界最前沿的技术,展讯还鼓励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外到其他部门学习相关技术,鼓励他们承担更难的技术课题,这种“传、帮、带”的组织学习的平台促成展讯公司在几年内培育起了一支能够和国外芯片设计巨头抗衡的技术人才队伍,结合全球的优势资源,创造世界领先的技术和产品。

企业机理 第6篇

关键词:协同机理;企业智力资本;智力资本管理

一、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目前学者们对于企业智力资本的构成划分方法很多,但是总结起来他们所包括的具体内容有较大的一致性。大体上,企业智力资本应该归为三个方面:一是体现在员工身上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即人力资本;二是体现在组织中的知识和能力,包括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信息和网络系统、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即结构资本;三是体现在组织与外部关系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包括顾客关系、供应商关系、银行、科研机构、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划分也是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企业智力资本HSR构成结构,即认为企业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有机结合。三者的内涵实质上都是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彼此间知识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

各个智力资本构成因素中所包含的知识不同,但是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任何一方都可以在其它两方所包含的知识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进而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和利用不断改进自身的资本结构和水平,使自身的资本增值得到有效进行。智力资本的三个构成要素处在动态的相互影响过程中: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的创造主体,结构资本则是智力资本管理的保障,而关系资本则为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提供了途径,三者通过知识流在彼此之间进行的相互影响,共同左右着企业的智力资本,并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对另外两者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二、智力资本构成要素协同

尽管智力资本构成要素会各自影响组织绩效,但组织绩效并不是智力资本要素孤立作用的结果,而是三者协同作用的产物。它强调从企业的整体出发进行系统思考,在准确理解影响智力资本协同的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策略,从而推动智力资本的共享、转移、转化以及结构优化,并最终实现组织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建立组织的竞争优势。由于人是组织活动的主体,智力资本三要素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很有可能由于利益问题产生矛盾和冲突,导致组织效率低下或者不稳定。而通过智力资本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协同配合才能引导组织绩效的提升,达到多赢的效果。

三、企业智力资本管理模式构建

对企业的智力资本进行管理,首先应要在愿景基础上制定智力资本开发战略目标,愿景、战略目标是公司智力资本管理的导向,将成为企业的智力资本管理牵引力。其次,要把握好企业的人力资源,通过合作共享的企业文化渗透和适宜的组织结构,将隐性的智力资本转化为显性的智力资本、将人力资本转化为结构和关系资本、将流动的个人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的智力资本。再次,利用信息技术在现代化的信息沟通网络中使其在企业内部快速流动与分享,提高企业整体的智力水平,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最终提升企业绩效。为此,我们建立如图2所示的企业智力资本管理模式。其中,以愿景为基础的战略目标为导向,人力资源是前提,信息技术是工具,柔性化的组织结构是条件,企业文化渗透是基础,创新活动是关键。

四、企业智力资本管理策略

1.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良好运行的粘合剂,现代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是决定企业命运的核心。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的追求、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理想及共同奋斗的事业心,因而将员工紧紧凝聚在企业领导的周围。企业文化的特点是以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企业职工的行为,引导职工在经济运行中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这样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在集体智慧中实现个人价值,体现企业文化的系统性,全员参与、全员受益,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同时表明组织资本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2.提升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

首先,企业应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和高校建立利益共同体,构建高校联盟人才战略,吸引优秀的人力资本。企业可以采取定向培养人才、在高校设立奖学金、联合培养人才、通过项目合作吸引研究型人才等战略措施,为吸引优秀的人力资本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应加强人才培养和选拔,给员工提供各种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保持与企业同步发展,成为企业最稳定可靠的资源。第三,企业对员工薪酬、福利等方面要给予充分的激励。合理的薪酬制度,既要有外在的能够量化为物质性的报酬,也要有内在的各种精神方面的奖励,如对工作的满意度、工作的挑战性等。企业在薪资管理方面应强调以加强员工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目的的长期激励措施的实行,比如实行股票期权制度、终生雇佣制等。

3.建设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快速高效的沟通网络,就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企业应建立自己的内部网络和数据库,并及时进行更新和维护。企业应派专人对内部网络进行维护,以保证网络畅通无阻和高速运转。在数据库维护方面,应及时进行更新,删除无用的数据信息,分类管理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以提高搜索效率和减少噪声干扰。另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知识导航站,让员工上传和下载各种信息,将个人或团队的知识和技术储存到企业知识库中,并及时更新和完善,促进员工自主学习。

4.建立高效的组织结构

组织的高效运转取决于其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对于积累组织资本至关重要,因此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地构建组织结构。首先,企业可以采取团队工作方式。这是一种能够激发员工创新思想的结构方式,它随着任务的需要而组建或解散。团队成员来自各部门、各层级,是一种跨部门、跨职能、跨层级的开放组织,团队之间为了特定的目标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可以有效促进信息和知识的广泛交流。第二,组织结构应尽量扁平化,以减少层级沟通的障碍,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全方位沟通。第三,构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建设是组织资本增长的关键环节。学习型组织强调每个人都参与组织学习。在学习型组织中,创造新知识不是一项专门的活动,它是行动的一种方式,是存在的一种方式。组织有一个共同目标,组织中每个成员共同对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负责,组织成员的技能互补性使他们一起工作创造出来的东西比各自为战创造出的东西更多。

5.注重开展创新活动

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开展创新活动以保持企业活力,这是智力资本管理的关键。一方面,企业应该建立创新失败宽容机制。任何创新都是有风险的,如果企业只奖励成功的创新,而对失败的创新加以惩罚,则会打击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还应利用企业的内外部关系来增加企业的创新活动。在对关系资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积极从外部获取知识和技术,实现企业内部知识和技术的创新。比如,在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应让它们参与到企业自身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以促进企业内部的创新;可以从大学、科研机构等技术组织中汲取知识,以便整合自身的能力从而实现创新;应经常进行市场调查,加强与消费者的联系,从而使企业的创新活动有目的地进行,提高创新的成功率;与其它企业建立技术联盟既可以减少创新风险,又可以快速地进行学习和获取创新成果。

6.积累关系资本,与利益相关的外部各种主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现代企业的竞争空前激烈,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自然必须与利益相关的外部各种主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企业的关系网络能够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获取企业需要的信息、线索和互补资源等,有利于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避免风险、降低成本、获取市场良机、培养核心能力和建立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企业与供应商建立牢固、稳定的关系可以保证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向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以保证强大而忠实的客户群体;企业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金融合作关系,有助于发生资本危机时走出困境;与政府部门保持持续友好的关系,有利于争取合法的政策扶持和把握政策环境变化的契机。因此,积累社会资本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和智力资本获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徐爱萍.智力资本三维动态模型与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6).

[2] 李浩,戴大双.西方智力资本理论综述[J].经济经纬,

2003,(6).

[3] 林海.面向制造业供应链的协同绩效评价及应用研究

企业机理 第7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实力,制约机理

自从美国学者狄尔和肯尼迪提出企业文化概念之后, 企业文化问题引起了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极大关注与重视。究其原因, 是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经济的竞争不仅越来越与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密切相连, 而且企业的生存发展对企业文化发展的依赖度也越来越大。因此,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为企业管理和发展提供长效有力的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纵观成功企业的发展史, 无一例外地都与企业文化的良好发展相关。但是, 应该怎样打造企业文化, 使之为提升企业实力服务?为此, 就需要理清企业文化与企业实力的内在制约机理关系。为此, 就需要首先认清它们的内在结构与本质。

一、企业文化和企业实力的结构与本质

(一) 企业文化本质上是实践文化, 是以企业产品为核心的生产文化

什么是企业文化?可谓是众说纷纭, 百花齐放, 歧义颇多。出现这种情况, 应该与对企业文化内在结构的认识理解有关。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属于亚文化范畴, 因此, 科学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 不应该脱离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所谓文化, 广义泛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上指人们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与人们生活的状态和氛围。从词面上看, 文, 是指人们的价值观念、意识、愿景等;化, 是指通过观念的作用产生的行为, 习惯等。显然, “文化”具有观念与行为相统一的性质 (即实践过程) 。因此, “企业文化”应是指企业在创立和生产经营过程中, 逐步确立和形成的独特社会现象和氛围;是企业员工共同创造并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追求、经营理念、行为方式、道德风尚等方面生活状态。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对之把握。

第一, 企业物质文化, 也称器物文化, 由企业员工共同创造的企业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构成。企业物质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既有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保障系统, 也有企业的生产生活环境系统, 以及科技设备和人才资源系统。企业物质文化既有静态性质, 也有动态性质。它们既是企业生产的最终结果, 也是企业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转化为物质形态的逐渐凝结过程, 是结果与过程的统一物, 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文化。其中, 企业产品及其生产始终处在主导与核心位置, 是企业物质文化的首要因素, 其它因素都是为生产企业产品或为企业产品服务产生的条件。

第二, 企业制度文化, 即企业围绕产品生产过程形成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工作准则等内容的总称。主要包括企业领导制度、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制度, 最一般的含义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是通过权利与义务的分配来规范、调整主体间关系的规则体系, 反映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活动范围、方式。企业制度, 自然就是企业为保证各项活动有序进行而制定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了。但是, 企业制度与企业制度文化是两个不能等同的概念。我们不能说有了完整的企业制度, 就形成了企业制度文化, 这是不可能的。企业制度文化必须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 产生一种广大员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现象、氛围。制度具有强制性, 制度文化既有强制性, 也含自觉性。所以, 形成企业制度未必都能形成制度文化, 只有将企业制度转化为广大员工工作和生活习惯, 自觉行为, 才能成为企业制度文化。因此, 企业制度文化本质上同样也是一种过程性文化, 实践文化。

第三, 企业精神文化, 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观念现象与心理状态, 主要包括企业哲学、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等等, 核心是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是企业以其产品或服务作用于社会而产生的作用和意义。企业价值观表明企业员工对企业生存发展目的、意义的根本态度和观点, 反映企业对什么是最重要、最值得追求和效仿的思想理念和评价标准, 是企业精神文化中具有支配和决定意义的因素。企业精神文化重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培育与发挥, 强调企业的群体意识养成与共同价值取向的培育。比如创新精神、协作精神、拼搏精神、敬业精神、献身精神等。所以, 企业精神文化也具有实践性, 既是企业精神的培育发展过程, 也企业精神的群体化实践过程。

对企业文化结构, 目前理论界的主流或权威观点是“四要素说”, 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为什么笔者持“三要素”而不持“四要素”的观点呢?这是因为笔者认为:其一, “四要素”中的“行为文化”不是与其它三要素能够并立与独立存在的基本结构要素。行为只不过是精神作用的结果, 或者说是精神活动的现实表现过程。其二, 企业行为文化的内容, 实质上都包含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之中。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实践性、过程性的应有之意。其三, 在现实生活中, 企业员工的行为无外乎是生产、生活、学习、娱乐和交流行为, 生产、生活行为属于企业物质文化范畴, 学习、娱乐、交流属于企业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范畴。其四, 就理论界对行为文化内涵的界定来说:“企业行为文化, 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文化现象”;“主要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的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 [1]等等。显然, 这些内容都没有超出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范围。或者说, 不存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之外的行为文化现象。其五, 如前所述, “文化”本身包含有“行为”之意, 因而, “行为文化”概念在一定意义上有同义重复之嫌。

(二) 企业实力的核心是企业产品实力

什么是企业实力? 目前学术界同样对之缺乏明确的界定, 研究的文章也很鲜见。然而明确企业实力概念的内涵、结构、核心, 对于企业发展, 提升实力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笔者为此而抛砖引玉。

“所谓实力”, 按词面本义“即实际的力量” [2]。依此而论, 企业实力即是指企业的实际力量。那么是哪些东西构成企业实际的力量呢?这当然离不开企业的基本构成要素。现实中企业的构成要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等实体性要素;另一类是企业的知识、技术、信息、能力、精神、思想理念等非实体性要素。

企业人力是指企业员工的数量、质量、类别、及构成状况, 包括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技术水平、能力结构 (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 以及思想觉悟、行为品质等;企业财力是指企业的资金构成状况, 包括企业的资金、筹措、投入、使用、周转、收益、储存, 以及融资能力等;企业物力是指企业的物质技术设备、企业产品, 如场地、厂房、机器、各种材料、产品, 以及办公、仓储、交通等设备的实际条件、利用程度。实体性要素是企业实力的载体和原生基础。一方面, 人、财、物力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企业实力的基本状况;另一方面, 人、财、物力的相互有机结合, 形成各种次生的企业实力。如企业生产力是人力与物力结合产生的结果;企业产品开发力是人力和物力的 (主要是人力) 充分发挥;企业竞争力是人、财、物有机结合的产物等等。显然, 在三种实体性要素中, 企业人力是更为根本的企业实力要素, 它决定制约着财力和物力的运用与发展。

非实体性要素也是企业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知识是认识改造自然的经验结晶, 既是学习和运用技术的基础, 也是向能力和技术转化的条件;技术作为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运用知识的手段、方法、途径、方式, 是发展企业生产力的重要动力;能力, 作为人们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需的主观条件, 个性特征, 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与成功。 (这里不一一列举) 正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一样, 非实体性企业实力要素的突出作用与地位, 必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中越来越得到彰显, 以至有人认为它是主要的、基本或核心的企业实力。不过, 正如知识、经验、技能不是生产力中独立的要素和现实的生产力一样, 非实体性企业实力要素要转化为现实的企业实力, 就必须与实体性企业实力要素相结合, 否则只能是潜在性或知识性要素。

企业实力虽然结构复杂, 体系庞大, 层次较多, 但是我们从其最终的结果和目的性上看, 企业产品始终是围绕的中心。创办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赢利, 实现赢利必须通过企业产品的生产, 为了生产企业产品, 从而组建人力、财力、物力, 产生对知识、技术、信息、能力的需求。企业能否实现赢利, 关键又在企业产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企业能否持续赢利, 仍是企业产品及其服务。现实生活中, 企业竞争力关键也要落足到企业产品竞争力上。可以说, 企业实力在本质上就是企业产品实力, 即企业产品的功能、质量、科技、工艺、服务等具有的实际力量。因此, 提升企业实力必须围绕企业产品实力这个中心展开, 突出企业产品的创新、完善和潜在价值开发。

二、企业产品生产是企业文化的生成基础

第一, 企业物质文化是通过企业产品这一中心环节形成的。

由于要生产某种企业产品, 从而对企业内部产生了生产和生活的需求条件, 比如要有一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物质技术设备、以及厂房和仓储等等;由于要卖出产品, 对外产生了如何达到和保持社会、顾客能够认可并接纳的需求条件, 比如要有企业产品的服务保障等等。实际上, 正是由于要生产特定企业产品的原因, 才有企业存在发展的意义, 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这是企业物质文化的内核所在, 也是企业物质文化具有实践性、过程性的原因所在。

第二, 企业产品生产是企业制度文化的形成基础。

在企业制度文化中, 企业领导制度是首要的因素, 决定制约着其它因素。企业领导制度在一定意义上是保障企业领导或企业家意志的实现制度, 有着诸多的个性, 是企业家的舞台。由于企业家的主导, 使企业文化深深地烙上企业家的个性、志趣、情操、以及企业家的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的印记。因此说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 有什么样的企业家, 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和什么样的企业文化。这一点, 已经为众多的成功知名企业所证实。但是, 由企业家主导的领导制度必须是践行性的, 企业领导或企业家如果说一套做一套, 那么制度再好也没有任何意义的。制度只有通过真正践行才能落到实处。正是这个原因, 企业产品生产也就成为企业制度文化的产生基础。企业制度文化表面上是反映企业领导、企业家思想意志的制度, 但这只不过是现象, 而不是本质。因为企业家的意志本质上是受制于企业产品生产的, 是围绕企业产品的生产经营而形成的意志, 由此也才产生企业为保证企业产品生产经营的各种制度。因此企业制度既是实现企业家意志的制度, 也是保证企业产品生产经营的制度, 而后者恰恰是根源性的。

第三, 企业产品生产还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形成基础。

理论界很多人都在说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精神文化的核心, 它集企业品质、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制度等于一身, 是企业的精神支柱。而企业价值观涉及企业价值定位, 即企业追求和实现什么样的价值?如前所述, 兴办企业当然要获得利润, 但通过生产什么产品来获得利润?获得什么性质的利润?怎样才能持续地获得利润?这就涉及企业价值的定位问题。人的欲望往往是无限的, 如果不能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欲望, 就会变成欲望的奴隶, 结果是什么都想要, 什么都得不到。因此, 人们为了成功, 就必须学会有所选择地放弃, 集中力量并坚定不移地去争取自己能够和应该获得的东西。现实中成功企业之所以成功, 就在于它们始终目标明确、方向清晰、信心十足、意志坚定、努力不懈、持之以恒、追求合理。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定位, 或者为了短期利益, 或者不顾他人利益, 坑害消费者, 那就注定摆脱不了最终灭亡的命运。事实上企业产品不仅是技术和工具的产物, 而且也是企业员工崇高理想和奉献精神的结晶;不仅凝结着他们的辛勤劳动, 而且凝聚着他们的无限创造力。是企业员工特定价值观、思维模式、心理、知识、能力的体现。同时, 企业产品也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联结的桥梁, 交流的纽带。消费者主要是从企业产品和企业产品服务的消费中体会企业文化和价值, 认同企业文化和企业产品。如果人们在企业产品或产品服务的消费中总是上当吃亏,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联结的“桥梁和纽带”自然就断了。这正是今天到处可见的“让利”、“服务”、“以人为本”的口号存在与盛行的根源。企业为什么要让利, 他们难道嫌钱多了?自然不是。目的只能是在巩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联结的“桥梁和纽带”。为什么要进行价值定位?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种类越多, 赚钱的机会不就更多吗?但一个企业的生产能力总是有限的, 不可能什么都做, 更不可能什么都做好。只有选定某类产品去做, 并做好、做精、做专业, 保证质量, 服务周延, 才能赢得社会和顾客的认可和接纳, 才能长期地、持久地赢利。可见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特殊践行性的发展过程。同时, 企业价值观之所以重要, 其根源仍然与企业产品相关联。例如IBM的“最佳服务精神”、海尔的“真诚到永远”精神、惠普的“尊重个人价值”精神、丰田的“人为中心”精神等等。这里, 我们无须去考察他们的企业价值观如何地高尚、合理、科学, 我们只问根源, 他们为什么要形成这样的价值观?目的完全是利他?利社会?没有一点自利之心?显然不能这样看。各种企业价值观的共同根源都是企业产品的生产和经营问题, 它们之间高尚与否的区别, 只在于利己的同时是否也利他。而要利他, 就既要保持企业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可靠性, 以及服务的周延性, 又要保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这就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联结桥梁和纽带的真谛之所在, 就是企业价值定位的真谛之所在。

由此可见, 企业产品的生产、经营、服务问题, 既是企业文化各要素的形成基础, 又是它们围绕的中心。企业文化各要素之间正是通过这一基础和中心联结起来, 从不同侧面反映企业产品的生产、经营、服务、质量、特征、要求等等内容。弄清了这个问题, 我们也就认清了企业文化的内在本质和相互的制约机理了。

三、企业文化是企业实力发展提升的主导灵魂

首先, 企业文化是企业人力发展的内驱力。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智力性, 能够自我强化、自我提高、进行创造性劳动, 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是创造产品附加值的唯一源泉。企业文化对企业实力的影响, 显然主要是通过对企业人力的影响实现的。第一, 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家的素质发展及其战略决策取向。企业家常常是将自己的理念传播给员工, 使员工接受他主导的企业文化, 让员工把自身价值的实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然而, 一定的企业文化一经形成, 又反过来影响企业家素质的发展, 创生新的理念。特别是在企业战略决策上, 企业家的决策心理、企业发展方向、方式的选择, 都会受到现实企业文化的影响制约。正确的决策总是立足于现实条件和可能性作出的决策。企业文化, 既是企业家必须面对的实际, 也是企业家生活的现实环境, 必然受其影响。正如人在改变世界, 世界也在改变人。第二, 企业文化制导着企业选用人才的类型和方向。特别是领导者、决策者的用人思想理念作用更大。常言道:“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有什么样的文化氛围, 就会用什么样的人, 从而又会形成特定人才的生长环境。第三, 企业文化影响和塑造企业员工的素质、观念和行为。员工是企业活动的主体, 他们的素质、观念, 决定着他们的行为方向、方式和力度, 进而决定着企业的运转效率。而员工的行为是受其价值观念、现实需要驱动的。不仅企业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员工价值观的塑造, 而且企业的制度文化直接关联着员工各种需求的实现。因此, 企业建立怎样的利益与贡献制约机制, 成就与绩效制约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公平机制等等, 就成为攸关员工积极性和企业存续的大事。

其次, 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物力和企业财力发展的灵魂。一方面, 一定的企业文化主导着购置企业物质技术设备及其工艺的选择方向, 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就会选择什么样的物质技术设备;另一方面, 企业文化主导着企业产品的设计、生产、工艺流程和服务。如前所述;企业产品不仅是技术和工具的产物, 而且也是企业员工崇高理想和自觉奉献精神的结晶;不仅凝结着他们的辛勤劳动, 而且凝聚着他们的创造力。是企业员工特定价值观、思维模式、心理、知识、能力的体现。现实中人们生产产品的不同, 生产工艺和要求的不同, 都是因为文化的不同。不同的企业文化孕育和创造不同的企业产品, 从而决定着企业物力发展的方向和发展方式。同时, 企业文化主导着企业财力的投资方向、运行模式。在一定意义上, 生财之道缘自文化之道。不同性质的价值取向, 决定着赢利的方向、方法和方式。再者, 企业文化也还是指引着企业打造怎样的企业形象力、服务力。表面上企业文化不直接构成企业形象力, 但企业文化通过对设计的人, 造物的人, 用钱的人、服务的人、行为的人的塑造, 最终必然将企业文化的内核固化在企业产品、企业服务、运转方式、员工行为上。

最后, 企业文化还是企业软实力的发展动力。企业软实力虽然也是企业文化的内容, 但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必然受到其它部分的影响制约。特别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影响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它们制约着知识、技术、信息、能力等的获取动力、运用方向、发挥程度。人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对知识、技术、能力的追求类型, 渴望程度等都是大相庭径的, 因而具有的能动力量显著不一样。由此也决定了企业拥有知识、技术、信息、能力的水平和层次。

总之, 企业文化直接关系到企业实力的发展提升, 就其原因是基于一定价值需要基础上的企业产品生产。企业家为了实现自己的特定价值组织企业产品生产, 企业员工为了自己的特定价值从事企业产品生产, 由此产生共同的价值依赖基础, 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正是因为有着共同的价值基础, 而具有导向、凝聚、约束、激励的作用, 成为力量的源泉。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强调国家要兴旺发达就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3]正如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的名言所说:“国家富强在于经济, 经济繁荣在于企业, 企业兴旺在于管理, 管理优劣在于文化”。因此, 打造企业实力, 提升企业竞争力, 就应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灵魂与动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声怡, 谢向英主编.企业文化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35.

[2]周永康.论企业形象与企业实力的关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6) .

中国大企业成长的机理分析 第8篇

一、大企业的界定

从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对大企业的界定并不一致。我们首先来看一下魏杰在《大企业———21世纪经济的主导力量》一书这样定义大企业:大企业就是指规模巨大的企业,因而要说明大企业的含义,关键就是要明确什么样的企业规模才能称得上巨大。二是选择恰当的衡量标准,即以什么指标来判断企业规模是否巨大。从这里可以看出对大企业的定义首先具有地域性,即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程度有关。从2005年入围世界500强的数据来看中国的前500强与世界的前500强的差距还是很大,所以我们所指的大企业离不开具体的国度和地域性,如果抛开这一点来谈大企业是没有意义的。其次对大企业的定义要具有时代性,即对大企业的定义要与时俱进。《财富》杂志的评选活动每年进行一次,每年都会有新的企业进入这个行列,又会有企业被挤出这个行列,同样十年以前前100强与今天的前100强相比,又称不上大企业。第三,对大企业的定义还要具有一定的规模。在这里的规模我们认为至少包括如下两个方面:其一规模可以通过货币来度量,其主要的衡量按照现在世界通用指标就是其营业额,在我们国家所指上了规模的企业指的是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其二规模应该还包括企业的员工,因为在我们看来大企业应该必须能够解决许多就业岗位,能够缓解就业压力,如果单纯从营业额来定义大企业我们认为还不够确切,尤其是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虚拟企业,虚拟企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企业员工人数少,可以利用网络的便利来经营,它们即使营业额上了一定规模,但我们还是不能称它们为大企业。从以上对大企业的特点分析我们可以定义大企业=销售额+企业员工+品牌价值+市场份额。本文是以中国为背景,所以选择的大企业是入围中国企业的前100强,研究其中优秀的大企业,分析它们的发展路径来对我们其它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二、中国大企业成长的机理分析

(1)产权结构多元化是中国大企业发展必然趋势

产权是某个主体对某种经济物品,或某种稀缺资源,或某种可交易对象的一种权利,即财产权。这种权利具有排它性。产权不是单项权利,而是一组权利,至少包括对财产的所有权,以及由其引发的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契约经济学把企业定义为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其本质上讲企业是一种产权的组合。如何有效解决产权的组合和安排关系到中国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大企业毕竟是一种特殊的产权组合。其传统的产权制度无法有效的处理大企业的产权利益问题。中国大企业的发展植根于中国特色的计划经济制度下,其发展的路径主要源于两条,其一中国大企业的发展受到政府的扶植和管制,属于行政推动型。其产权结构单一,随着企业的日益扩大会越来越束制了企业的发展。其二,中国的大企业的发展大多是由民营企业演变而来,其两种模式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如果产权利益归属问题没有处理好,会制约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很难改变传统的“大而权,小就是好”观念,从世界大企业的发展普遍趋势来看,只有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才能有利于中国大企业的发展。推广产权结构多元化的目的是做到产权主体非常明晰,因为产权越明晰,创业者和员工会受到更多的激励,希望和华为都是产权非常明晰的企业,而联想也正在进行产权界定工作。中国的实践表明,无论什么性质的大企业只要产权结构一元化,就必然难以做到产权清晰,也必然会制约中国大企业的发展,这也许是中国还没有世界级大企业的原因之一。中国的大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即产权结构单一都不能促进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当前我国企业为什么都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可以预见,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更能促进中国大企业的发展。中国企业如果能解决这一致命的弱点,在不久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特别是在美国,其市场化程度是非常高的,其大企业也完全采取了产权结构多元化的形式。

(2)企业信任的扩展是大企业发展的纽带

企业信任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交往和合作的一种良好预期。随着生产专业化分工的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越来越需要相互之间的合作。一件零部件的生产需要多个工序,有的工序在不同企业内部进行,这就要求企业之间需要相互信任,否则专业化的生产很难进行,企业如果单纯的一味自己完成所有工序,则企业也很难进一步发展壮大。这种一体化生产方式在传统社会里可能会适应简单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现代生产中随着顾客和消费者需求变化,以及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迫切要求企业有快速的反应能力,由此而产生了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化大生产是当今全球化经济的必然要求。社会化分工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科技进步以及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产品的种类日益繁多,顾客的需求的多样化,而且产品结构的多样化,结果使得生产这些产品往往需要许多企业相互合作进行一系列地加工。这个过程如果由一个企业来完成,在传统的封闭经济条件下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在开放的环境下,顾客和环境的日益加剧,不仅做不到,而且即使做到了,其生产产品的成本也是非常高昂的,所以企业的这种内在生产必须以相互信任为纽带,这种纽带越牢固,企业越容易发展壮大。在这里我们把企业信任分为人际信任即企业内部信任和关系信任即企业外部信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任。中国的大企业的发展都经历了人际信任和关系信任的发展。因为如果只单纯追求企业内部信任,则企业只能是适合于企业内部的发展,很难进一步继续壮大,只有企业内部信任和外部信任度都非常高,才能有益于大企业的发展。对于企业内部信任和企业外部信任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如下图形表示:

家族企业由于其本身以特有血缘关系建立起的一种天然的信任关系, 所以企业内部成员的信任度往往是比较高的。而业主制企业有时也可以称为独有制企业, 其内部和外部信任度可能会低些。合伙制企业相对于业主制企业来说更强调的是企业外部信任, 所以外部信任度是比较高的, 公司制企业经历了由家族制企业的过渡, 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即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 它的内部信任度和外部信任度一般来说是比较高的。综观中国大企业的发展史, 其绝大部分的大企业都经历了由企业内部信任和企业外部信任相互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大企业可以利用其实力的优势使其生产的上、下游中小型企业依附于自己, 从而形成以相互信任为纽带的多企业的联合体。

(3)中国大企业成长经历了由家族企业向公司制企业过渡的路径选择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中国大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两种不同模式,即行政推动型和市场引导型。对于行政推动型来说也必然会朝着市场引导型发展。我们这里的路径选择讨论的主要是由家族制企业到公司制企业的过渡是中国大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四川长虹、江苏春兰和深圳三九等企业的业绩,主要来自于市场的竞争和效率,而不是国家的大量投入、市场保护和官方定价。家族制企业由于其内在的规定性与自身的限制,会在自我否定的同时随着业务的发展而产生向公司制企业过渡的要求和趋势。主要过渡原因是由于经营不善而消失,在母公司中独立出一个非家族控制的子公司,逐渐过渡为上市公司。在国外大多数家族制企业中,家族所占的股份已很少,家族成员也退出了上层管理的历史舞台,从而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上市公司。如美国的福特公司、德国的西门子、日本的松下公司、三菱公司以及韩国的现代公司等世界著名大公司。我国的家族制企业也有部分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过渡到公司制企业,如希望集团是大陆的最大的家族企业,由四川刘氏兄弟创办于1982年,1992年四兄弟进行了一次明确分工,对产权进行了实质性的明晰化,平分了资产。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展,1996年希望集团经过规范化在成都工商局重新了登记,1997年正式成立希望集团有限公司。希望集团的发展过程体现了许多家族制企业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即表现了共同规律又有其特殊性。以中国电信制造业为例,地处深圳特区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短短的十几年里,从一个注册资本不足3万元的小企业发展为民族通信制造业的领头羊,到2005年华为的营业额为315.2亿元。正如张维迎年指出,一个成功的公司治理机制,应当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经理选择,二是长期激励。华为的成功除了其外部市场的影响之外,主要原因为其较成功的以员工持股为特征的长期激励机制。殷建平认为大企业的成长过程实质上是大企业的资本、技术、人才、经验和信息等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些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必然会带动大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市场开发能力等全面的提高。从大企业的发展史来看,大企业的出现是市场竞争博弈选择的结果。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级大企业多集中于西欧,美国及日本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原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独联体、东欧)则比较少。从这里可以看出大企业的出现与市场化程度密切相关。我们国家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其中大企业的发展速度也是比较快的。1995年我国只有两家服务性公司中国银行和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进入《财富》500强,到2005年仅十年时间就有16家进入500强,其增长速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快的。

(4)大企业都面临着由关系型契约向制度型契约转变的两难选择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大小是政府命令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大小是市场与企业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的企业实际上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形态的转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由于习惯了多年的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现在一下子过渡到市场经济,有着很大的不适应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是下属与领导之间的关系。企业生产多少产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经营都与政府的政策有关,企业的大小受制于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在市场经济形态中企业具有很大的经营决策权,企业的规模大小依赖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程度。而这种竞争程度又依赖于企业是否拥有相应的规范和约束。相关研究表明:制度与企业的成长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制度越规范,企业越容易发展和壮大。在这种转型中,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都面临着由关系型契约向制度型契约过渡的两难选择。在这里的关系型契约又分为市场契约关系和企业契约关系。市场契约关系是指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企业契约关系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契约的特别契约。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的规模大小主要看它的关系网络的大小,这里的关系网络不仅指企业与政府之间,而且还包括企业与社会、员工之间的关系网。这个关系网越大,企业也就越容易发展。而市场经济中就不单纯看谁的关系网,更重要的是看谁在市场经济中获得独特竞争优势的能力。这种竞争能力不仅仅与企业的产品技术开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战略资源获取能力等能力有关,还与制度关系能力有关。我们认为制度关系能力是企业所有能力的支撑点。如果制度制定不规范、不健全则企业很难有更进一步的健康发展。所以中国的大企业要想有更大发展,跻身于世界500强首先是经营思维模式的转变,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明确的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要勇敢地作出由关系型契约向制度型契约的选择。这种选择其实就是一种创新。这里的创新不仅指产品结构的创新,还包括思想观念的转变、组织结构的创新,这种创新是把资源从低效率的配置方式向高效率过渡的有效方式,是能够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源泉。

三、结语

股份制企业的投资运行机理 第9篇

一一、股份制企业的本质特征

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主要存在着三种企业组织形式:个人独资、合伙制、股份制, 其中个人独资和合伙制企业的财产和债务直接就是创办企业的投资者自己的财产和债务, 企业并未取得独立于投资者的经济和法律地位。在这类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 并同归投资者所有。但在股份制企业中, 情况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创办股份制企业的投资者仅以其初始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财产责任。这样, 股份制企业的债务不再直接是投资者个人的债务, 从而承担的财产责任由无限变为有限, 当然股份制企业的财产也不再直接是投资者的财产。于是股份制企业取得了独立于投资者的经济和法律地位。显然, 股份制企业独立的基础并不在于拥有对自有资本的所有权, 而在于拥有由投资者投资和债权人债权形成的实体资产的所有权。股份制企业对实体资产所有权的运用就是经营权。这样,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归属主体便发生了分离。前者归投资者所有, 后者则归股份制企业 (法人) 所有。尽管所有权和经营权可能同为投资者所掌管, 但投资者在运用经营权时只能以企业人格出现 (法人代表) , 而不能以其自然人格运用经营权。与此同时, 资本所有权的运动方式也产生了变化, 原先资本所有权的转让将导致企业的消亡, 或者说价值资本所有权是不可转让的, 而现在, 资本所有权的转让则并不影响股份制企业的存在, 从而大大地促进了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壮大。诚然, 在股份制企业组织形式下,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归属主体与运动形式都发生了分离, 但这种分离又不能影响所有权与经营权各自的独立存在, 即资本所有权人 (投资者) 再不能任意地处置股份制企业的实体资产, 而实体资产所有权人 (股份制企业) 也不能滥用经营权而损害资本的完整性。规定所有权与经营权这种相互分离又相互依存的经济和法律制度, 就是产权制度。产权制度与所有制并不是直接同一的, 一种所有制可以有多种产权制度为其外壳。因此, 产权制度的变革不同于所有制的改变, 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了产权制度的性质。在实际操作层面上, 各国对股份制企业的产权制度和所有制作出主要具体安排的就是《公司法》。

二二、股份制企业的治理结构

企业的治理结构决定了企业的决策方式。股份制企业的治理结构具有以下特点:首先, 通过产权的双重化, 使终极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相分离, 确立了股份制企业的法人所有权地位和权力, 使股份制企业完全可以支配全部资产, 并对自身的投资活动作出全权决策;同时, 可以促使政府作为资产所有者职能与社会管理者职能趋于分离, 形成资产最终所有权对国有资产运行的有效监督。其次, 在股份制企业内部形成权利制衡机制。董事会代表法人行使所有权, 决策企业中长期投资战略和经营目标;总经理掌握和负责企业的日常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监事会代表全体股东对董事会和总经理进行监督;股东大会代表全体股东即投资者的利益, 参与表决企业重大决策, 选举产生董事会、监事会, 再由董事会聘任总经理。股东大会对公司的日常经营业务这种建立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的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三权分立”机制可以有效地克服股份制企业投资行为的短期化。再次, 股份制企业有了完全独立的资产支配权, 并对资产运营负全部责任, 收益与风险、权利与责任相互对称, 从而可以真正做到硬化预算约束,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

三三、股份制企业的投资运行机理

我们可以从投资环境、投资主体、投资目标、投资载体、投资领域和投资行为过程等方面来界定投资的内涵。如果把投资区间界定在企业投资活动从起点到终点的循环之中, 则这两点之间的程序化的制度安排就是我们所说的投资过程, 它包括企业投资决策、投资方案实施与投资项目的运营。企业投资决策, 是企业投资的起始阶段, 其主要功能在于绘制企业投资的宏伟蓝图, 确定企业投资的行为纲领, 对企业投资决策方案实施有决定性作用。投资方案的实施指得是企业投资决策计划的落实与执行, 是企业投资的关键环节, 主要包括企业将所筹资本进行内部配置和委托专业力量实现投资的初级目标——形成企业生产能力或使用功能。投资方案实施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对投资项目运营的效果有重要影响。投资项目运营是指通过利用项目所提供的生产能力和条件为企业产出经济效益, 实现投入资本保值增值的过程。

企业的投资运行机理, 可以理解为是企业的投资活动在制度、主体和行为等方面所必须遵循的法规、原则和秩序的规定性。一般来说, 这些规定性会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而改变, 并且, 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反映国情特点的特征。因此, 分析企业投资运行机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是结合体制转轨来进行。相应地, 股份制企业的投资运行机理, 就是股份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的投资方面的运行机理的展开。其过程可以概括性地表述为, 董事会根据股份制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提出具体的投资决策项目议案, 股东大会将对这些议案以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 若议案通过, 董事会和监事会将授权并监督股份制企业经理层执行之。就其外延而言, 股份制企业运行机理包括股份制企业的实业投资和金融投资运行机理。当然, 结合体制转轨来分析股份制企业的投资运行机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四四、我国股份制企业的投资运行机制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 经济体制转轨必然伴随着投资体制的转轨, 而投资体制转轨对股份制企业投资运行机理又赋予了新的内容。因此, 分析我国股份制企业投资运行机理的现状, 有必要首先对我国现阶段的体制背景做出概要的分析。

经济体制市场化的转轨对投资体制转轨的要求就是要逐步缩小经济政策及其宏观调控手段对投资运行的引导范围, 让市场来调控投资运行。就投资引导来说, 投资体制主要是由两大部分构成的, 即市场投资决定机制与经济政策、调控手段两大部分。事实上, 不同投资体制在投资引导方面的区别, 就是投资体制中所包含的市场投资决定机制与经济政策、宏观调控手段各自所占的空间和能量的区别、市场投资决定机制引导投资的空间和能量的大小、通常是衡量一国投资体制市场化程度高低的标准。

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存在着特殊情况:一是经济体制转轨需要一段磨合期, 磨合期会造成体制转轨在衔接过程中出现过渡带, 这种过渡带通常会拖延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 从而使投资体制的运行出现一系列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二是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 投资体制的现实运转不得不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维持二元格局, 即维持行政市场混合型和市场运行型两种形式。这两种并列的投资体制运行形式对股份制企业投资运行机理的影响必然使企业投票同意制决策原则与行政执行制决策原则相并存。一般来说, 在股权分布均匀的情形下, 股份制企业贯彻投票同意制决策原则;而在股权分布集中的情形下, 股份制企业实际贯彻即是行政执行制决策原则。

我国企业的股份化已运行20多年, 从形式上来看, 股份制企业的内部组织是配套的、法人治理结构也是齐备的, 但实际上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 尤以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为甚。从我国目前股份制企业的现状考察, 股权分布严重不均衡, 一股独大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是, 虽然股份制企业在形式上采取投票同意制决策原则, 每一个投资者都可以通过股东大会以投票表决的方式反映自己对股份制企业重大投资决策的赞成或反对意见, 但由于股权的过度集中, 投资决策的决定权始终操纵在代表大股东意志的董事会成员手中, 此时的股东大会实质上已经是一种流于形式的权力机构, 这种上下一致的投资决策程序实质上已经不是在贯彻投票同意制决策原则, 而是在贯彻行政执行制决策原则。值得指出的是, 上述情形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股权过度集中进而导致股份制企业投资决策原则扭曲变形, 可以说这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我国股份制企业在改制前大多属于国有或集体企业, 从企业改制所选择的模式看, 我们通常是把代表国有产权的国有股划归到国有资产管理局的麾下, 而将剩余部分的股权以发行股票的方式出售给个人。长期以来, 有关股份制企业公有资产必须占绝对地位的理论一直支配着企业体制改革的原则和方向, 于是, 改制后的股份制企业国有股权占绝对控股地位也就势在必然, 尽管这种理论或者说政策导向在近些年来已有所松动, 但是大的格局并没有改变。

我国许多股份制企业的经营者的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 由于经营者不当行为造成的“冲动型投资”、“感情型投资”和“盲目型投资”的投资情况时有发生。“冲动型投资”主要是指经营者为某些表面现象所诱惑引发的一时冲动的投资行为, 结果使一些毫无节制的投资企业都背上了沉重的投资包袱。“感情型投资”主要是指经营者以“人情”作为投资标准。事实上这种投资行为不仅会极易造成投资双方的经济纠纷, 而且还会经常引发资金受损被骗的经济案。“盲目型投资”主要是指经营者投资目的不明确和不负责任的随意投资行为。投资决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 往往“一招不慎, 满盘皆输”, 这种情况在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的条件下更使投资活动“雪上加霜”。因此, 应该科学制定投资发展计划, 规范投资行为, 提高投资决策水平。股份制企业要按照经济规律从事经营活动, 在投资决策上应注重安全有效, 任何投资行为都应有助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经营者要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 科学地选择企业投资方向和投资项目。正确分析投入产出的比例关系, 重视投资前期的准备工作, 提高投资的决策水平。在注重投资效益的前提下, 合理拓宽投资渠道, 适度投资, 优化投资结构, 要运用对外投资科学地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 要遏止投资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和不法行为, 尽可能做到提高企业的投资收益率和分散行业的投资风险。当然, 股份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势在必行。

股份制企业作为投资主体, 其投资行为应该是企业的一种经营行为。但是, 由于受股权结构的影响, 政府的某些职能部门、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还有意无意或直接间接地对股份制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行政干预, 而作为经济主体的股份制企业在经营决策上却无根本性的发言权, 在决策程序上则完全处于单纯执行行政命令的被动地位。由于政府的行政官员在客观上与股份制企业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 在经营上又不完全懂得股份制企业的具体经营状况、资金运转状况、收益状况等。所以, 行政插手或干预股份制企业的投资决策, 其结果往往以失败而告终。针对这个问题, 应该改进宏观调控方式和规范监督管理办法, 一方面国家要运用经济手段对微观经济进行间接和宏观调控管理;另一方面股份制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 应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开展经营活动, 在市场机制的导向下, 股份制企业所做出的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完全是一种新型经济关系和独立的企业行为。因此, 国家在强调宏观调控的基础上, 政府的经济监督管理等执法部门应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依法行政。

论企业财务风险的传导机理 第10篇

一、财务风险及财务风险传导

企业财务风险的界定存在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仅指企业全部资本中,由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所引致的风险,这一风险可以通过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加以控制,一般指企业筹资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而广义的财务风险本质上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它是企业经营风险的浓缩和集中体现,是企业在特定的客观环境下和特定的期间内,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企业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使得企业资金运动的效率降低和连续性中断,进而使得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与预计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盈利目标产生负面影响或不利结果的可能性。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是指存在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系统中的风险源所释放的财务风险,依托于一定的载体,经由一定的路径或渠道,传导和蔓延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业务功能节点和业务流程,甚至整个利益链企业网络,从而造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偏离预期目标而遭受损失的过程。它既包括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传导,也包括财务风险在企业之间的外部传导。

从狭义上理解,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是指在企业这个系统中,由于不可避免地受到企业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中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使得企业资金运转过程中某个功能节点初始时刻的微小偏差或不确定性,依附于资金流、信息及物质等载体,被传递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系列的功能节点及流程,在传导和蔓延的过程中被逐级放大甚至演化为财务危机,进而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失败的一系列过程。换而言之,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是指由于不确定性而导致的财务风险,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经由某种路径或渠道,依附于风险载体在企业内部各利益相关功能节点或流程之间传导和扩散,致使整个企业系统风险得以扩张导致损失的过程,它包括“传”和“导”两个过程。

接下来,本文将从财务风险传导的风险源、风险流、风险表征、风险载体、风险传导路径及风险阈值等不同的层面出发,重点对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形成及其传导机理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关键要素分析

1. 风险特征。

由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也日益复杂。若以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为基础,对财务风险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细分,财务风险可以分为这样几种不同的形式:

(1)资金筹集风险。在金融市场发达的情况下,不同筹资渠道、不同筹资方式的筹资难度、筹资成本以及各种筹资方式所筹资金的弹性大小、功能宽窄、资本结构的合理度都会影响企业的筹资数量、时机以及资本结构目标,从而使企业面临风险。资金筹集风险突出地表现为筹资数量不当风险、筹资时机不当风险以及资本结构恶化风险。

(2)资金使用风险。在资金数量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任务是合理配置有限的资金资源,尽量管好用好资金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提高企业的收益。资金使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现有资金的配置;二是内部投资;三是对外投资。由于企业财务活动环境、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企业在运用资金过程中也存在着风险。

(3)资金回收风险。回收资金是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资金不断循环周转的至关重要的一环。以资金回收为载体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具体情况:结算资金回收风险;投资回收风险;预付、出借资金回收风险;外汇风险;对外担保风险。

(4)资金分配风险。资金分配主要表现为税后利润在投资者和企业留用之间的划分。不同的分配指导思想会导致不同的分配结果。就风险而言,主要体现在分配后形成的新的资本结构方面。

2. 风险源。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对象是财务风险,而财务风险传导发生的前提就是因为有影响企业财务运行的风险客观存在,即风险源的存在。风险源存在于企业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中,风险源的作用体现在对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状态的改变上,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财务风险源是指影响企业财务正常运行的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系统非预期变化的存在及可能。

(1)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1) 宏观环境。根据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可以将企业外部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个层次,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企业总体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或不稳定性因素,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科技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它们的不确定性变化将对企业财务的运行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

(2) 产业环境。产业环境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产业要素市场的不确定性、产业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产业竞争的不确定性三个方面。产业要素市场的不确定性是指为开展企业经营活动而需购买的投入要素(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的不确定性。如在要素供应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因竞购而导致的要素市场结构和供给价格的变化等,在有高集中度要素卖方垄断的情况下,这种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威胁更大。产业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是指消费者对产业产出品的需求所发生的非预期变化,包括消费者偏好的改变、市场中替代产品的出现、有效互补商品的缺乏、政府对进口政策管制措施的变改、对市场需求的影响等。产业竞争的不确定性,是指现实或潜在进入竞争者市场竞争策略的变化而造成产业市场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或者其他厂商技术、工艺的变革、创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挑战和威胁,进而影响产业市场竞争内容的不确定性等。

(2)企业内部系统的不确定性。

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在企业内部系统上主要体现为在各个财务相关功能环节上由于管理决策的不确定而给企业财务活动所带来的风险,也就是说,其他功能节点上的风险流会衍生出财务风险,如右上表所示。

3. 风险流。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企业财务风险, 它泛指一切导致企业财务运行失败的可能性, 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研究过程中, 为了更加形象地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传导规律, 我们可以借鉴物理学、电子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 把财务风险视为一种具体的经济能量, 这种能量蕴含在风险源中, 因为风险事件的爆发而从风险源中迸发释放, 依附于各种风险载体, 向企业财务运行涉及的各个流程和功能节点传导和蔓延, 风险能量与功能节点结合在一起发生相应性质的改变, 最终形成了企业不同性质的财务风险特征和风险状态。这些能量产生于企业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状态的变化,当能量的聚集或变化速度超过企业系统对其的承受限度时便开始迸发和传导,在传导过程中,各种风险能量能够依附于各个功能节点,利用节点之间的业务关联而产生彼此之间的耦合,并增强、转化或减弱,最终影响或改变着整个企业系统的财务风险状态。风险流具有流动性、非对称性、依附性及耦合性等特点。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把这种风险能量称之为风险流,即具有流动性、传导性的风险。对于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研究,也就转化为对于财务风险流在企业的动态传导过程及规律的研究。

4. 风险载体。

在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过程中,蕴含于初始时刻风险源中的风险流,随着企业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状态的改变,会依附于某些有形或无形的事物被传递到企业财务活动的一系列的功能节点及作业流程,或随着时间指数、扩散效应而被逐级放大。承载或传导这些风险流的有形或无形的事物,即风险在企业中传导的承载物与表现形式,我们称为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风险载体。

财务活动主要围绕着资金运动展开,因此,财务风险在企业传导的载体集中体现为资金、物质和信息三类载体。

5. 风险传导路径。

财务风险流从风险源释放后,会依附于资金、信息等风险载体,沿着特定的渠道和途径开始在企业财务各流程、相关功能节点流动和传导,我们把财务风险流流动、传导所经的路线和途径称为企业财务风险的传导路径。一般来说,企业财务风险传导路径主要是在企业的财务业务流程链、相关利益链和价值链的基础上形成的。

财务风险的传导路径分为内生传导和外生传导两个层面,可以把两个层面融合在一起,用图1来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传导机理。

6. 风险阈值。

对企业而言,某一时点企业财务的整体风险状态就是由影响该风险的各种因素在该时点上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结果。企业财务风险的阈值即是指在某一时刻企业财务风险的存在状态由量变引起质变的临界点,也是企业所能承受财务类风险的最大值。当形成企业系统内各种财务风险的风险源集成度耦合达到某一阈值时,即当风险流量、风险梯度压力(即企业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存在状态改变前后的势差)、风险流量的变化速度都同时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企业将无力阻止和化解此类财务风险,风险源中所蕴含的潜在风险能量将迸发释放,依附于风险载体,通过财务流程链、利益链和价值链,在企业内部流动和蔓延,形成财务风险在企业的动态传导。此时各风险源中的风险流逐渐迸发释放,由局部、静态风险逐渐转化为动态、可传导的风险。

企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本身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调节、风险集中释放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企业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即当企业存在的风险在一定的阈值内,可通过自组织、自适应、自调节来减弱和阻断企业内部各风险的耦合集成,使其不能达到阈值,使各风险源仍处于相对独立、静止的状态,风险流得不到释放,从而掩盖或缓冲这些风险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实质上这些风险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消失,只是暂处于隐身或缓慢释放状态。而当企业的风险源不断堆积和加重,一旦超过风险阈值或环境中出现诱因使阈值降到当时水平以下冲过了阈值(外界的诱发因素可以降低阈值)时,企业内部各风险源开始由静态转向动态,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形式和强度不断增加,在风险梯度压力的驱使下,依附于各种风险载体,沿着传导链,以原有的风险表征或耦合突发后新的风险形态在企业内部扩散和蔓延。而此时风险阈值越高,不确定性的积累越高,冲过阈值后风险集中释放的杀伤力便越大。

企业财务风险突发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当风险源中蕴含的风险流积累的量及风险流量的变化速度超过了企业这个系统初始时刻所能承担的财务风险的最大限度,即风险临界点时,此时财务风险由静止转向传导。二是当企业的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的存在状态发生变化,产生一定的诱因,使得企业财务风险阈值降低(即企业财务风险防范能力下降,如资本结构的不合理、资金的大量占用等),从而促使原有的静态风险突然爆发,使财务风险在企业内部传导。如图2所示。

三、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一般机理

通过上述有关企业财务风险传导各关键要素的分析可知:风险源是企业财务风险滋生的来源,也是财务风险传导产生的源泉;风险流是财务风险的具体化对象,其将财务风险视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能量。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机理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财务风险流在企业内部流动、传导的过程及规律展开的;风险事件是催发风险流从风险源中迸发释放的导火索,使不确定性真正转化为对企业财务运行造成影响的事实;风险载体是财务风险流在企业流动、传导所依附的载体,是企业财务风险传导形成的“媒介”和“桥梁”;财务风险在企业内部的流动、传导是有规律可循的,其遵循相关业务流程链、利益链和价值链形成的运动轨迹,构成了复杂的企业风险传导路径。

风险阈值是风险流从风险源中迸发释放的临界值,财务风险只有突破了风险阈值,才从静态风险转化为动态风险,进而开始在企业流动、传导。由于财务与企业各相关功能节点的关联性,财务风险流动、传导到相关的业务流程和功能节点后,会与功能节点的性质相结合,形成不同属性的风险子系统,并通过对流程或节点运行的影响最终造成风险损失。

从图3可知,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其外部客观环境及内部系统中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引起企业财务状况发生变化,引起企业风险事件的发生,即产生风险流。风险流一旦产生便会以资金、物质及信息为载体,呈现出不同的财务风险特征,沿着业务流程链、价值链、利益链等特定的传导路径在企业中流动、传导,并和与财务发生联系的相关业务功能节点相结合形成不同环节的风险,在各风险中交互传播、耦合,其最终结果使得企业实际财务成果与企业预期经营目标产生负偏离,导致企业发生损失。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降低和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为此我们可以依据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载体与路径分析框架,以“过程控制”风险管理的独特视角,从风险源、风险表征、风险载体、风险流、风险阈值等各关键要素出发,详细研究财务风险产生及其在企业的传导、扩大的过程,掌握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一般规律与机理,以便有针对性地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及传导,从而保障企业财务活动的顺利开展,为企业的生产运营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持。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了企业风险传导的概念, 明晰了其含义;然后以财务风险为具体研究对象, 从风险源、风险载体、风险流、风险表征、传导路径及风险阈值等传导关键要素出发, 详细探讨了财务风险在企业传导的一般规律和机理。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源,风险阈值

参考文献

[1].杨乃定, 姜继娇, 蔡建锋.基于项目的企业集成风险管理模式研究.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4;2

[2].夏喆,邓明然.企业风险传导规律研究.财会月刊 (理论) , 2006;11

企业机理 第11篇

关键词:情境分析;集群企业;知识转移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管理对企业的贡献越来越得到认可。而在我们研究现今集群企业的知识管理过程发现,现有的知识管理研究,大多是以过去发生的绩效和既定的工作情境作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很难反映企业对未来的设想以及企业变化趋势。而企业的实际情况是错综复杂、动荡多变的。尤其在现在这个知识爆炸时代,未来会多种多样,各种结果都潜在,通往未来结果的路径也不唯一。不同行业的许多公司的都已通过实践证明,处理不确定性环境的十分有效的工具之一就是情境分析。目前,人性回归、职场变化、社会变迁都在发生,经济结构正在作新一轮调整,集群企业的知识转移环境会有巨大变化。鉴于未来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剧,本文拟采用情境分析方法对集群企业知识转移机理进行研究。

二、相关理论

情境分析,概括地说,是对某一主体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的特殊研究方法。其整个过程是通过对环境的研究,识别出影响研究主体或主体发展的外部因素,模拟可能发生的多维交叉情境,进而对各种可能的前景进行预测。

知识转移是知识从某组织转移到另一组织的过程。知识转移包括两个阶段:知识共享和知识吸收。知识的转移首先是进行知识共享,知识共享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文件文档、电子邮件的等方式进行;知识吸收表现为将其他组织的知识成功吸收并运用到自己组织中。

三、集群企业知识转移情境分析

因为本文研究的是在情境分析这种方法下的集群企业知识转移机理,情况特殊,我们先研究一下传统方法下的集群企业知识转移模式。

(一)集群企业知识转移模式

在集群企业内,获得的知识是知识转移的主要对象,其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集群内的知识转移包括企业层次的转移和集群层次的转移。在企业层次的知识转移中,企业通过不同企业间人员的接触获得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集群层次的知识转移中,企业主要通过与集群公共支持组织机构的接触,获得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发送者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传输出去后,经过知识吸收、知识综合和知识创新,从而达到集群企业内的知识转移。

(二)集群企业知识转移多维情境分析

通过对以往集群企业知识转移维度和情境因素的文献的研究,本文在前人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和提升,提出了集群企业五个知识转移的情境维度,分别是:管理,包括管理方法、供产销管理、日常管理、管理思想、战略管理;文化,包括集群企业文化与社会制度、集群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学习氛围、集群企业之间文化差异;组织结构,包括集群企业之间的关系和交流、集群企业职能结构、集群企业组织激励系统;技术和运营,包括集群企业生产能力、运营效率和质量、员工技能、集群企业基础设施;环境,包括产业特性、企业外部政治、不确定性和因果模糊性、企业所处的产业地位、经济环境。以上五个集群企业知识转移情境维度比较全面,基本能够反映集群企业的决策、生产、管理、经营等各方面的能力,从而可以决定集群企业的知识结构和知识范围。由于各个相关因素的变化,集群企业的情境维度也会随之动态变化,但变化幅度不会太大,因为通常情况下,集群企业知识转移情境维度中的主要变量不会大幅变动。

四、基于情境的集群企业知识转移模型及启示

通过前文对集群企业多维情境的分析,我们能基本了解集群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中会有哪些因素相互影响,但是,仅分析情境要素还是不够清晰,在研究他人对集群企业知识转移模型基础上,详细分析集群企业与知识转移情境的匹配关系,建立了一个集群企业知识转移的情境模型,知识转移过程如图1所示:

我们将集群企业知识转移渠道按照转移知识的类型可以分为初级知识转移渠道与高级知识转移渠道。在集群中企业所处位置越有利,越容易与拥有广泛知识资源的提供方相接触,相反,处在位置不是十分有利的企业则机会较少,这类企业需要更加良好的知识转移渠道来促进知识转移过程中有利知识资源的获取效果。如果集群间企业沟通不畅,则会产生冲突甚至是企业间的矛盾。集群内部具有很强的多样性,企业处理这些多样化不同的知识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这会令集群内的企业知识转移更加复杂。拥有良好协调机制,集群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多种多样的多元化知识联系,从集群内相关企业转移更多的隐性知识资源到本企业中来。

通过分析集群企业的知识转移模型,我们得知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公共支持组织机构非常重要,能起到协调知识转移的作用,所以在集群企业内部最好成立一个专门知识转移管理团队来监督和支持知识转移过程。拥有一个知识转移管理团队,能促进知识转移的规范管理,能帮助集群企业及时地评价知识转移的效果和效率,并且激励集群企业之间知识转移的深化,从而推动集群企业知识转移的持续有效进行。集群企业知识转移管理团队是集群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促进因素,这个团队会构成集群内部管理控制环境,这一环境的形成能带动集群内部知识转移活动的开展。(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章威.基于知识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嵌入性前因及创新绩效结果.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9.

[2]郑德渊,李湛.R&D的溢出效应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9):77-81.

企业招聘风险形成机理理论模型 第12篇

一、外部环境因素引发招聘风险

企业招聘工作不可避免地要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 比如劳动力的供给情况、宏观经济及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国家的法律法规等。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经验、技能等对企业招聘工作能否完成及完成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企业的招聘工作, 比如经济发达地区较不发达地区更易招聘到合适的人选, 而在宏观经济繁荣时期, 由于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多, 找工作相对比较容易, 有一部分人便频繁更换自己的工作。而在社会经济萧条期, 随着就业机会的减少, 绝大多数人比较珍惜自己的工作, 不会轻易放弃。当然, 企业招聘工作还不可避免地要受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除此之外, 人们的观念, 企业所在地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企业招聘工作。如图1所示, 外部环境因素同时作用于招聘方和应聘方, 影响着企业招聘工作完成情况, 如果企业招聘工作受外部环境影响没有招聘到合适的员工, 就形成现实的招聘风险;如果企业暂时招聘到了合适的人选而新员工去留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就形成潜在的招聘风险。对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企业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转移, 不能规避。 (图1)

二、招聘系统震荡引发招聘风险

(一) 招聘系统。

招聘过程可以看作是招聘系统的运行, 这一系统的成员有两个, 即招聘方和应聘方。所以, 企业招聘系统的要素也是两个, 即企业和求职者。图2是一个简单的招聘系统, 招聘系统运转的过程首先是企业发布招聘信息, 之后是求职者前来应聘, 向企业提供自己的背景资料, 企业对应聘者进行测试, 从众多的应聘者中挑选出认为合适的人选, 最终录用。 (图2)

(二) 招聘系统震荡引发招聘风险。

如图2所示, 企业招聘系统的运转离不开两个要素之间的信息交换, 即企业与求职者只有相互知晓对方的信息, 招聘系统才能运转, 招聘工作才能进行。在招聘系统中, 招聘方与应聘方并不能完全知晓对方的信息, 双方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每一方都试图更多地了解对方的信息, 尤其是作为招聘方的企业, 希望完全了解求职者的信息, 以期做出正确判断, 而求职者总是掩盖自身的缺点, 展示优点, 更有甚者会选择作假。

在求职者不作假, 即信息真实的情况下, 招聘系统的运转我们称之为正常运转;在求职者作假, 即信息不真实的情况下, 招聘系统则运转不正常, 我们称之为系统震荡。我们可以用博弈论来分析系统震荡引发的招聘风险。因为招聘系统的运转过程, 就是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博弈过程。这种博弈可以看作是一种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招聘结果就可以这样来分析。基本假设:

1、一方不选择另一方时成本为零;

2、一方选择到合适的人选 (或工作) 时, 得利为100;

3、一方选择了另一方, 而对方不选择自己时, 自己损失为10;

4、企业选择到错误的人选时, 损失为50。

下面来分析因求职者信息不真实致使企业失误, 选择不能胜任者的情况。如图3所示, 企业如果招聘到能胜任者, 则企业与求职者双方得利都为100;如果企业错误地选择了不能胜任者则企业损失50 (因为不能胜任者并不是完全不能胜任, 所以企业损失不太可能为100) , 求职者得利100;当然, 企业总是试图招聘到合适人员, 但不能胜任者总是通过作假 (包括提供假的材料和掩饰自己等使企业不能明辨的情况) 迷惑企业的视线。企业在选择求职者时并不知道求职者是否作假。假定企业认为求职者不作假的概率为p, 则作假的概率为 (1-p) 。那么, 企业选择求职者的期望得利为p (100) + (1-p) (-50) , 不选择求职者得利为0。因此, 当p≥1/3时, 企业可以选择求职者。这说明, 在招聘系统运转过程中, 产生系统震荡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在系统震荡的情况下, 企业选择求职者时本身就在承担风险, 因为求职者可能是能胜任的, 也可能是不能胜任的。 (图3)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当引发招聘风险

(一) 招聘的基础工作不当引发招聘风险。

招聘的基础工作主要是指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 招聘是在这两种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如果这两种工作出现失误, 很容易引发招聘风险。

1、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首先是通过分析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 找出现有人力资源配置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之间的差距, 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做出预测, 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外部人力资源的供给情况, 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出能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人力资源行动方案。方案既包括一个蓝图式的总规划, 又包括人员招聘、配置、流动、培训、薪酬等具体职能的详细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如果出现失误, 例如某职位不太适合外部聘任, 而企业内部资源又可以满足, 但规划选择了外部聘任, 这样就会直接引发招聘风险。可见, 人力资源规划是招聘工作的基石, 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招聘工作。

2、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个环节:招聘、配置、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都以工作分析为基础。通过工作分析, 明确了各个岗位的职责、任职条件、权限、与其他岗位的关系等, 在此基础之上, 招聘工作才能顺利进行。相反, 如果某一职位没有明确的工作说明书, 招聘工作便无章可循, 招聘人员不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应聘者进行考核, 这样就很难招聘到合适的人选。可见, 企业的工作分析做不好, 就为招聘工作埋下了隐患。

(二) 招聘管理工作不当引发招聘风险。

在招聘系统中, 作为招聘方的企业, 在系统运转过程中一直在做着招聘管理工作。招聘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每一环节出现问题, 都有可能引发招聘风险。招聘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制定招聘计划、招聘途径选择、人员测试甄选、人员录用、招聘评估等。招聘计划应包括招聘人数、应聘者条件、信息发布、招聘费用预算等, 如招聘计划制定出现问题, 会影响招聘工作的进行, 引发招聘风险;招聘途径选择失误、人员测试甄选不到位、人员录用环节出现问题等都会引发招聘风险。此外, 招聘完成之后的评估工作也至关重要, 因为对本次招聘工作的评估, 可以为以后的招聘工作提供借鉴, 尽量避免招聘风险, 提高招聘效率。

(三) 其他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当引发招聘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括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工作分析、招聘、培训与开发、激励、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 其中每一环节之间都是相通的。虽然不像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对招聘工作的影响那么直接, 但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对现有员工培训开发、激励措施是否得当、绩效考核制度是否健全、薪酬制度是否公平都会对招聘工作造成影响, 也是引发招聘风险的重要因素。

以上分别从外部环境、求职者、企业自身三个方面对招聘风险的形成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得出图4招聘风险理论模型。可以看出, 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等基础性工作、招聘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以及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当都可以引发招聘风险, 外部环境和招聘系统震荡都是不可控制的风险形成因素。对于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当而造成的招聘风险, 企业完全可以控制到最小, 可以通过规避与防范的方法应对由外部环境与招聘系统震荡产生的风险。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制定出更适合企业发展的招聘战略, 才能把以后招聘工作的风险降至最低。 (图4)

摘要: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经常性的工作, 招聘的结果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对于企业来说, 分析招聘风险的成因, 尽可能降低招聘风险, 对于做好招聘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除考虑了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因素引发的招聘风险外, 还提出招聘系统的概念, 并分析了由于招聘系统震荡引发的招聘风险。

关键词:招聘风险,招聘系统,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11.

[2]王丽娟.员工招聘与配置[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8.

[3]吴文艳.组织招聘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10.

[4]李焕荣, 刘得格.企业的招聘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 2006.18.

上一篇:河南学生资助发展报告下一篇:基本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