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2024-06-08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精选12篇)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1篇

策划人语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与探索中,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历久而弥新。 古有孔子,近有陶行知,外有苏霍姆林斯基……这些教育大家无不对教师的专业成才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理论研究。 我们在吸取这些教育大家的理念后, 积极开展实践与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研究成果。

本期“学科视角”安排的四篇文章分别从教研力的培养、专业发展所需的学科素养、研修活动的设计要领以及对一些名师的成长轨迹的剖析, 全方位、深入浅出地指出了一线教师成长所需的养料和努力的方向。 获得专业成长是我们的共同追求,愿我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一路同行,享受其中,做幸福教师,做幸福教育。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2篇

教师作为课程执行者,他们的专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教学质量,决定学生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有必要对教师素质提高的各种途径进行研究探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反思性教学

(一)反思性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反思性教学即“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20 世纪80年代,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下降,人们将教育视为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提高师资水平就成为美国当时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但到底如何对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呢?《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提出,设置教师硕士学校课程的目的,是使师范生充分利用教学的研究成果和优秀教师积累的知识,发展其教学和管理技能,培养他们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的习惯,为专业上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通过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提升自己教学专业化水平的方法在美国教师教育实践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很快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兴起,进而波及全球。

(二)反思性教学的意义

反思性教学的意义从总体上讲,就是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教师掌握实践性知识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教师的知识构成大体可分为一般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及实践性知识,前三部分知识分别与其他文化人、学科专家、教育理论工作者类似,而实践性知识则是其他人所没有的。因此,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肯定,就是对教师职业独特性的肯定,而这种肯定无疑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自尊和自信。其次,实践性知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建设性工具。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开发有利于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更好地对教师实践予以指导;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个体性、创造性和发散性特点有利于教师工作特点的充分发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从新手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2、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的提高

反思性教学能使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活动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认真的观察与分

易森林:教师专业发展基本途径的探索析,并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观摩讲座使教师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潜意识中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与所接受的新信息之间的差异,从而使新信息不断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使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得到发展和改变。

3、反思性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

经验型教师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教师的教育观、教学方法、策略、学生观等不依时

间、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经验型教师之所以产生并得到延续,是因为其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但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经验型教师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了,社会呼唤反思型教师。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能够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并使之成为其习惯,这样才能促进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

(三)反思性教学的策略

在教学实践当中,根据反思的源起,我们可以将反思策略分为两大类:内省反思法和交流反思法。

1、内省反思法

内省反思法是指反思主体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根据反思对象及反思载体的不同,内省反思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具体的方法。

(1)反思总结法

反思总结法主要是指通过自己记忆,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予以总结、反思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使教学实践中的“灵感”内化,也使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得到考虑。

(2)录像反思法

录象反思法是通过录象再现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主体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客观地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这样能更好强化自己已有的经验,改正和弥补自己的不足。

(3)档案袋反思法

档案袋反思法则是以专题的形式为反思线索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包括课堂提高的形式是否多样,课堂提问的内容是否课堂的重点、难点,对某学生的提问的形式、难度是否符合该学生的实际能力等等。

2、交流反思法

交流反思法可以就某一问题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也可以是在听完某教师的一堂课以后,针对这堂课而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反观自己的意识与行为,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并了解其他与自己不同的观念,进而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 Develop-ment School,简称PDS)是美国20 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教师培养的新形式。一般由一所大学的教育系(或学院)与大学所在学区的一所或几所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其目的是改善教师职前培养的水平,鼓励教师专业发展。

(一)专业发展学校的理论基础

PDS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由于PDS本身是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产物,所以,合作是PDS的核心概念;另一方面,PDS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反思性教师教育

思潮的影响。

1、反思性实践

反思性教师教育思潮以元认知心理学为其心理学基础,以批判理论为其社会学基础,以后现代主义为其哲学基础。这一思潮认为教师是实践者兼自身教学行动的研究者,具体说就是教师不仅具有课堂教学知识、技巧与技能,而且还具有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育内容进行反思、研究、改进的能力,以及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更广阔的教育问题的探究、处理能力。

2 、合作――PDS的核心概念

PDS是大学与中小学之间合作的产物,所以合作是PDS的核心概念。这种合作并非一种短期行为,合作的目的也不光是信息的共享,而是带来改变,既关注过程也不忽视结果。

(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立原则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指导原则有:原则一,教师实行的教学是为了理解的教与学。所谓理解,首先是对知识、文化的理解。对知识的理解不仅是熟悉各个知识点,更是对知识产生过程的理解;第二,理解是指对各种不同观点的理解。原则二,把学校建成一个学习的社区或团体。学校是学习的社区或团体,意味着学校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学习者,而且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正因为地位的平等,所以他们应相互尊重、互相信任。原则三,提供平等的教育。学校是每个人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所以学校对形成各民族和平相处,互相学习的社会风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原则四,学习的团体是一个人人参与学习,人人都获得提高的团体。原则五,新时期的教师应该能够进行教学研究,成为研究型教师或反思型教师。原则六,教师教育改革始终是整个教育改革的组成部分,教师素质的提高必须放在教学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来实现。

(三)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管理类型

PDS的管理中有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1、联络小组

联络小组及他们产生的个人之间的接触是联系PDS伙伴关系中的一条重要途径。联络小组成员既有代表大学的成员,也有代表中小学的成员,前者的职能主要是以兼职身份每周一次亲临实习学校,有时也参与PDS的研究或其他性质的研究活动,有时成员也是大学实习生的指导员,后者的职能主要是安排实习生的实习、专题讨论会等。

2、学校指导委员会

学校指导委员会的实质仍是一个联络小组,只是其成员更多,成员的来源也不仅是合作的双方学校,其组织也更复杂,并取得合法地位,有着较巩固的地位和权利,分工也更细化、明确。指导委员会的职能主要是对PDS的日常和长期工作进行管理,负责安排实习生的实习、规划专业发展活动等。

3、多方协调委员会

前文所谈到的联络小组与指导委员会一般是一个中(或小)学和一个大学之间合作的PDS的管理组织形式。这种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不适合由多所中(或小)学和多所大学参与合作的PDS的管理。这样多方协调委员会应运而生。其职能也和指导委员会相差不多。

三、师校本培训

(一)教师校本培训的产生与发展

教师校本培训一般是指以培训内容为依据,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善学校和教学实践为中心的计划、课程与活动。教师校本培训20 世纪70年代中期在英、美最先开始,主要针对当时已有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的弊端。当时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模式是由大学或教师机构集中地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训练,这种培训模式,其课程读者设计与中小学教学不符合,培训计划不完全适合特殊需要,导致教师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所以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英、美等国开始重视学校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乃至教师整个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形成了以中小学为中心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20 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教师的校本培训与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及教师专业化的内涵紧密结合。也就是说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离不开学校教师、教师专业化离不开学校教师,这样就突显了教师的地位,而教师的地位是以其专业能力为基础的,而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是在教学实践岗位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的,教师任职的学校是其专业成长的主要环境。因此,教师校本培训适应了教师专业化的需要而受到普遍的关注。到80、 90年代期间,这一模式已从欧、美发达国家推广到易森林:教师专业发展基本途径的探索东南亚、非洲及拉美的一些国家。

(二)教师校本培训的特点

与传统教师培训模式相比,教师校本培训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1、以中小学为基地

在教师校本培训中,中小学并不仅仅是大学的实验点,它们与大学的关系不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因此也必须承担起它们应负的责任,在合作过程中扮演一个更具影响力的角色,如参与教师培训课程的设计、主持课程的实施、负责对受训者的评价,等等。

2、以伙伴关系为保障

“伙伴关系”是指在高等教育机构与作为机构的中小学之间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对教师教育行使权力或承担责任。这种伙伴关系是通过在学校发展计划,新课程的开发及行动研究上表现出来的,其目的在于使大学生、中小学生、师范生都能从中受益。

在校本培训中,不能忽视的另一种伙伴关系是老教师与新教师之间的伙伴关系。在合作当中,新教师可以从老教师处获得丰富的经验,而新教师的新知识、新观念也可能给老教师带来冲击,从而可能在教师群体中形成一种反思的文化。

3、以实践为导向

校本培训针对传统教师培训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非常强调与实践的联系,强调教师培训必须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来展开。

(三)教师校本培训的影响因素

影响教师校本培训发展的因素主要可以从教师校本培训提出的动因、理论基础及实践基础等三方面进行分析。

1、动因

教学专业最终是实践的。虽然专业知识是理论的,但如果脱离专业实践或者说不能指导专业实践那么也就不能成为真正的专业知识。理论是从业资格的基础,专业实践是教师所有指向的终极目标。校本培训正是以这种观点为基础的,使教师培训围绕教学工作展开,这样就在理论的概括性与实践的具体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借此使教师素质,无论是理论素养,还是实践技能素质都得到真正的提高,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理论基础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教师教学知识基础的形成中,实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舒尔曼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判断,即教育机智。这种判断是需要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情景中,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通过领悟和内省才能获得的。所有这些研究都证实了实践经历和经验学习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实践成为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3、实践基础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3篇

关键词:专业成长规划;考核评价制度;职业幸福感

学校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教师是学校成长的动力。学校在依靠老教师“看家”、中年教师“当家”的同时,还要依靠青年教师“发家”,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常德经开区苏家渡小学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超过教师总人数的70%,从整体状况看,这部分青年教师综合素质较高,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工作热情较高,个性鲜明,事业心较强,很受学生欢迎,这种优势决定了青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但是,也有一些青年教师工作态度欠佳,发展目标不明确,教科研能力不太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如何帮助青年教师树立专业化发展的观念,指导他们设计和实施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规划并内化为自我发展的需求?作为对此问题的尝试,我指导苏家渡小学申报了《专业成长规划引导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课题,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多管齐下,了解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

要想指导青年教师制订适宜的专业成长规划,必须了解老师的个性特点、工作状态、个人素养、家庭生活和对未来教师职业生涯的设想。为此,学校多次组织青年教师开设座谈会,开展业务方面的问题探讨和经验交流,了解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同时我们还与青年教师多次个别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和未来打算。为全面了解他们在专业成长方面的意向,学校制订了一份调查问卷,在了解老师的专业成长方向的同时,征求他们对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策略和校本培训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各项工作提出改进意见。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教师普遍比较关心课堂教学技能的提高,认为平时教学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进行教学研究,对于学校组织的业务培训,认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联系不是很紧密。本次调查反映出了阻碍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几个主要问题:

1.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堂组织能力有待提高

小学教师除了应具备较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但目前师范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多以相关理论知识和教育法规为主,与教学活动直接相关的知识比重较小,教学实践环节设置较少。而入职后学校的培训制度不健全,学校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针对课堂教学实践的较少,理论方面较多;侧重于转变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较多,而班级管理细节和课堂细节研讨的较少,因此,对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帮助不是很大。此外,尽管学校为青年教师指定了传帮带的导师,但由于师徒责任还不够明确,学校对于师徒结对的考核评价不是很合理,目前尚未能促进师徒的共同成长。所有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

2.现有的考核评价制度致使青年教师难以崭露头角

学校有些青年教师刚到教学岗位,虽然工作热情较高,但是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在教学、管理、学习等多重压力下,往往顾此失彼,很少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大成绩;有些青年教师在工作中对于晋级、评优等过于看重,致使在专业学习上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不能沉下心来系统地、全面地查漏补缺,从而影响了长远的专业成长。

二、理想教育,点燃青年追求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热情

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教师”是很多教师在成为教师之前的职业理想,在成为教师之后,有些教师就迷失了方向,虽然在调查问卷中我校几乎全部青年教师都明确表示了将会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然而,要使我们的青年教师把教书的“工作”变成“事业”,需要首先帮助他们明确树立成为教师后的新的理想,即专业成长目标,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因此,要帮助他们认识到只有建立在对事业的追求上,才能体会到教书生涯是真正有意义的、有生命价值的快乐和职业的幸福感。因此,去年“七一”建党节前夕,学校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了一场“我的教育理想”演讲赛,选拔了史敏老师代表学校参加区里的演讲赛,获得了一等奖;通过这次演讲活动,我校很多青年教师都树立了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的新的理想。

目前,我们所做的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问题还需要深入推进。例如,如何使专业成长规划更好地落实到教师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及时有效地对教师专业成长规划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如何减轻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与工作压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热情持续性的保护、青年教师成长进入高原期后的调整研究等。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坚持以师为本,立足校本研究,构筑发展之路,必将带给学校科学、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浅谈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4篇

幼儿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专家型”“研究型”教师, 就需要“终身学习”, 就要多读书, 爱阅读, 从书籍中汲取营养, 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1. 自主阅读

通过教师读自己感兴趣的书, 充分调动其阅读的积极性, 做到用读书来充盈、舒展心灵, 满足自身的需求, 或者选择适合幼儿教师的专业类书籍, 如各类优秀教学活动方案以及涉及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教学改革最新信息等方面的专业书籍, 来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 在自主化的基础上体现个性化。

2. 互动阅读

通过深入阅读, 引导教师进行交流, 深入研讨所读的书籍, 进行全园性研讨及网上交流的形式, 分享学习心得, 互相启迪、互相碰撞, 升华认识, 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如开展“好书大家一起读”专题活动让幼儿教师共同带着问题阅读, 分享阅读体会, 讨论各自的看法, 由此激发他们阅读的激情, 形成积极向上的阅读氛围。

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 使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 促使教师不断学习, 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 全面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1.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以观念促行为

要“做”, 首先要明白“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要学习关于教学反思的相关理论, 知晓教学反思的本质和主要特征, 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反思是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

2. 加强教研组建设, 构建交流和反思平台

教师要在开放的心理相容的合作学习的宽松环境, 进行经常的、众多的信息交流, 在彼此交流的碰撞中得到启示, 产生新的理念、新的思想火花。也可以促进教研组教师换位思考以及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也可以结合平行班相互听课, 采取集体反思教学活动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

3. 撰写教学反思, 提升反思能力

教师及时写下在自己教学过程中发生的重要事件, 记录这些事件的细节, 不仅能培养教师的反思习惯, 而且能帮助教师实现专业知识的显性化和凝固化。教师要及时记录自己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 可以帮助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的经验教训, 为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园本培训

幼儿教师的培训必须立足园本培训, 使无效的在职培训变为以幼儿教师为主体的有效培训, 外出学习、专家讲座、培训班等都是幼儿教师成长的途径。

1. 专业引领

新手幼儿教师要加强学习, 以适应幼教事业发展和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 创建生成性教学, 完善专业基本功。还可以把教学观摩作为平台, 进行集体合作教学设计, 通过现场指导提高专业支持的实效性。

2. 专题论坛

专题论坛是幼儿园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开放性、互动性的交流平台。青年教师要带着感悟、困惑和疑问而来, 在这里自由地进行交流与思维碰撞, 并在交流中提出更深刻、更精彩的见解, 从而建立更高层次的共识。

3. 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园本培训、园本教研最有效的形式。课题研究潜在的理念是让教师成为研究者, 具有鲜明的行动研究的特点。研究的重点在于反思“异构”过程的教学经验, 然后对不同的教学案例进行诊断, 通过比较反思。

四、专业素质

幼儿教师首先要认真全面地分析自身情况, 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尽快找出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才是成长的关键。

1. 幼儿教师应该见多识广, 知识广泛

幼儿教师必须掌握广泛的知识, 才能回答孩子们每天充满好奇的“为什么”。孩子的好奇心太强, 很多问题要问, 只有你自己懂了, 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正所谓, 给孩子一杯水, 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

2. 具有较高的教育技能, 包括了解幼儿、创设环境、组织教育活动等技能

幼儿教师要懂得随机应变, 面对孩子, 你要仔细观察他的一言一行, 真正地去了解他, 以便知道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适合他。在教学时, 发现孩子对你今天所教内容不太感兴趣时, 脑子要快, 换其他方法。这样才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做到玩中学、学中乐的学习目的。

3. 在实践中学会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和家长谈话要讲究原则, 讲究方法, 讲究语言的艺术性, 通过家长开放日、家园互动风筝节、别样的“六一”、开展心与心沟通知识讲座。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创办家长委员会, 和家长搭建沟通的桥梁, 这样就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工作。

摘要:要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从阅读学习、教学反思、园本培训和专业素质四个方面对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了研究, 希望能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帮助。

生物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5篇

邓久波.2014.生物学新教师的专业成长.生物学教学,39(2):11~12 注重中学生物学科体系的整体把握

生物学是一门系统的自然科学,初中和高中生物学之间的联系密切,共同构建起较为系统的中学生物学。善于学习、积极充电,改进教法和学法,促进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无论是在哪一个年级任教,都应从自己做起,主动掌握整个中学生物学体系,认真阅读初、高中生物学教材,准确理解和把握初、高中课程标准要求,探索初、高中相关章节的教学衔接。2 高效利用权威期刊

《生物学通报》、《生物学教学》等杂志应成为生物学教师必订的杂志,每期必须仔细研读。这样你就能迅速占领生物学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把握生物学教育改革的脉搏,全面了解生物学教育的形势,迅速吸收教育经验和提升教育、科研水平。有意识地了解国内生物学教学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着手组建属于自己的教研资源库,高效利用期刊文献资源,服务自己的教学和教研工作。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追寻最新、最前沿的生物学教育教学印迹,站在高水准的平台上,融入时代潮流中去,才能与时俱进;也只有从一开始树立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才能沐浴着教师这一职业所具有的幸福感去面对工作中的艰辛和挑战。

组建电子版的“个人教学教研资源库”,反复、高效利用资源。3 拒绝“拿来主义”,备课要有自己的思路,并不断修正和升级教学设计

对于一节新课的初次备课,很多的教师会直接采用“拿来主义”,从网上下载或者从学科组那里复制课件,草草修改即作为自己的教学课件。不少学校倡导集体备课的策略,然而集体备课中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其实,通过对中学生物学的系统理解和掌握,在参阅大量“个人教学教研资源库”资料中关于本节内容的基础上,就已经形成了关于本节的初步认识,在勾勒出本节的教学思路基础上,自行创作课件并撰写教案也就比较容易,实施的效果远比“拿来主义”要好。

在初中及高一年级,一周一般安排两节课,因此,生物学教师任教的班级一般较多。每完成一遍教学实践,就会有新的想法和新的收获,故而在最初创作的课件基础上,不断地进行修正,课件质量就会不断升级。此外,针对不同的班级特点进行同课异构,那么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就会创造出多个版本。如此一节课下来,无论是对教材的理解、对下一轮再次教授本节时,就会显得游刃有余,信手拈来,水到渠成。4 向同行学习,多听课,重在利用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听课学习是一条公认的捷径。关于怎样听课,听课听什么,听课过程前后教师该做些什么,如何提高听课的效率等问题,已经有较多的行家提出优质建议。作为一名教师,每一个学期都会听很多节课,既有本校教师的推门课、常规公开课,也有一些优质课、展示课,如有机会还能听到一些省、市等举办的名师课、竞赛课等。每次听课有听课记录,课后有交流和讨论环节,整个过程下来收获很多。试想一下,你是否还记得几年前听过的那次优质课呢?你是否要从那一堆的听课记录本里面寻找曾经的资料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做法是将听课记录拍摄成图片版,按课题命名后,将其放到“教学教研资源库”相应的微专题下面,这又是一笔极为宝贵而且可重复利用的资源。5 时刻反思、注重方法,勤写教研手册

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和教学行为进行经常性的反思,以利转变课程教学方式,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如何让反思持续地发挥效用,监督教学科研呢?

为幼儿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 第6篇

策略一:为幼儿教师搭建施展专业才华的平台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亦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活泼开朗、爱唱爱跳;有的内向腼腆,但擅于写作;有的技能稍差,但工作敬业,脚踏实地;有的经验丰富,专业知识精深,教学能力强……因此,作为管理者要知人善任,发挥每个教师的优势,使她们都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价值观,让每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个享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进步的快乐!比如,定期开展优质课评比、个人技能技巧比赛、手工小制作评比等各项活动,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尽量让她们获奖,并把每一次活动结果以喜报的形式在园内和校园网上公布。同时,针对每一个教师的专业特长,举办一些面向全县的半日活动观摩课、师资培训、专题讲座、送教下乡等活动,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活动中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策略二:为幼儿教师搭建专业化成长的反思平台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反思,作为幼儿园教师发现自我、改善自我的重要行为策略,对其专业成长大有裨益”。为了提高老师们在教学工作中的反思与实践能力,我园要求教师写反思随笔,把自己教学的成功、感受、思考,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失误等记录下来,进行回顾、梳理、探索和剖析,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对自身专业成长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同时我园还为教师搭建起专业成长的集体反思平台。如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谈谈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时的做法和想法,然后大家一起来进行评价。你如果不同意别人的观点,就必须说明自己的理由及解决的策略。教师们还可以借助教育教学观摩、教学研究,结合教育教学记录,针对共同的困惑,在小组内进行探讨、解决。一个人的反思是有局限性的,要更好地解决问题,尤其是解决一些复杂的教育教学问题,就必须多渠道收集信息。这样的集中交流与反思,有利于拓宽交流者的思路,并把思考的问题引向深入,这无疑在全园营造了一种集体反思的良好氛围。

策略三:为幼儿教师搭建专业化发展的科研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可见,科研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记得几年前,我园第一次开展市级课题《故事法在五大领域中的运用》时,教师们一头雾水,搞不懂为什么要进行这项课题研究,其目的是什么,该怎么去搞。无从下手,甚至不知道活动记录该记些什么。当时就有教师抱怨说:“自从幼儿园搞了科研,我们的案头工作量增加了许多,整天忙得团团转,根本没有时间去关注幼儿。”而且在进行科研活动时,教师们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于是,我们请来专家进行分层指导,并不断让教师“走出去”学习,从而明确了研究的目标和方向,自然而然也就融入到教研中,成为教研的主人。我园的观点是:“其他钱可以省,教研的钱不能省。”整个研究过程中园长积极参与,在教研遇到困难时,和大家一起找原因、想办法,互相切磋,细心分析,鼓励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撰写有质量的案例、课例及经验总结,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能力。

课题顺利结题了,我们要求大家总结经验,理清思路。有的老师说:“以前对教研很茫然,不知道怎么搞。现在基本清楚了科研活动是怎么回事了。”教师成了科研的主人,在科研过程中大家主动学习,主动实践,主动反思,教育实践得以改进,从而加深自身对幼儿行为的理解,提高教育工作的理性程度,使得教育活动更趋于专业化,自身专业素质不断提升,也使大家将专业水平的提高变为一种内在需求,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策略四:为幼儿教师搭建形成职业特长的平台

职业特长是个人能力的综合体现,拥有独特而非凡的个人职业特长,会增强人的自信心,以此消融在日常工作中不自觉产生的厌倦情绪。我园管理者把更多地精力放在培养教师的职业特长上,尽可能通过不同的管理手段,为不同层次教师的成长提供不同的专业支持,满足教师们的不同需要。如为年轻教师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让她们走出去,多学习,满足其专业成长的需要;为中年教师提供专家引领的机会,满足中年高级教师尽快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需要;经常开展“你有哪方面特长?你的教学风格有什么独特?你管理的班有哪些过人之处?”等讨论,并创造条件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让她们得到尽情的展示。诸如,“夸一夸我的优点是什么?”让教师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欣赏自己。把自己最突出的才能展示给大家,激励每位教师形成并发展自我爱好,并逐步演化为一种教学的职业特长。有些教师不仅在本园、本县,而且在全市也有自己的优势;有些教师则在幼儿教育研究方面有自己的特长,论文经常在省、市、县里获奖,并且时不时还有论文发表在国家级专业报刊杂志上。这些教师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职业特长,在园里园外就有了不可替代的位置,所以工作的自豪感、成就感、优越感也就油然而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几年来,我们为幼儿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发扬活优良传统,创造和谐氛围,把幼儿园建设成一个美丽的“玫瑰花园”,让教师可以在“花园”中尽情“舞蹈”,让教师的教学人生变得更加鲜活和光彩!

总而言之,我们深感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儿童发展的基础,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是幼儿园教育内涵不断深化的源泉。让我们的教师因专业成长变得更加成熟、完美,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加快乐、幸福,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温馨、亮丽。

浅谈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第7篇

目前, 我国新的课程改革已完全打破传统的管理、教育、教学模式,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素质有许多方面已经不适应今天的教学需要。幼儿教师如果只是满足于“混口饭吃”“完成任务”而不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一门专业, 不追求个人专业结构的改进, 缺乏作为专业人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不能与时俱进地实施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 都有可能被淘汰出局。所以, 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是历史的重托, 是民族的重托。

二、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内塑自主

(1) 唤醒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①把幼儿教育视作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专业自主发展必须从意识和态度的改变开始, 当幼儿教师把幼教事业视作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把专业发展看作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需要, 才会产生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自主发展需求与愿望。

②成为儿童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

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这是幼儿教师角色、幼儿教育理念及师幼关系的一次飞跃与突变。幼儿教师要成为一个激励儿童思考的人, 成为一个与儿童平等对话的人, 成为一个点燃儿童智慧火花的人。幼儿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 善于学习和思考, 自主发展, 不断更新, 获得从事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技能, 成为一名幼儿教育专业化人才。

③适当的压力是自主发展的动力

适度的职业压力可刺激人奋进, 扩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是最现实的力量, 幼儿教师对自身的“饭碗”产生一定的职业危机感, 能激发其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动性。

(2) 实施专业自主发展规划

①正确认识自我, 制定符合个人实际情况的发展规划

发展意味着一定的方向和目标, 规划是一种激励人为之努力和奋斗的愿景。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专业自主发展规划是幼儿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及各个阶段, 总体的规划和长远的愿景, 专业自主发展规划对促进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专业自主发展是幼儿教师个体区别于他人的专业发展, 是根据教师自身实际提出来的, 不是千人一面的发展。

②了解发展阶段理论, 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 幼儿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阶段性, 幼儿教师在专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具有一些典型特点。

(3) 丰富个人教育体验

①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反思

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重心不应仅停留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被动学习层面, 应更多关注“实践检验理论”的主动反思层面。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学习, 还要重视对教学实际情景与自身教育经验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思, 丰富和积累自身的教育体验。

②开展园本行动研究

只有当教育理论与幼儿教师个体的实践情景和经验结合起来的时候, 才能得到有效应用, 才能真正促进幼儿教师专业知能的发展。幼儿教师的专业学习内容就在教育教学实践情景中, 就在教育教学问题解决中。园本行动研究是幼儿教师围绕常态教学生活进行的研究活动, 对教学实践的参与和改进是其核心目的, 园本行动研究主张采纳一切有利于解决教育问题, 提高教育行为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 重视幼儿教师对具体问题的认识、感受反思和经验。

③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不断学习是使幼儿教师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的另一条途径。学习是个体的一种自我教育活动, 人们通过学习来认识自我、确认自我、完善自我并学会生存。学习是一种生存方式, 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种内在需求, 学习的过程也是幼儿教师对教育问题发现、探究并寻求解决的过程。

2.外塑环境

(1) 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培养

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培养,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 在法律、政策、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支持。

(2) 加强对幼儿教育重要价值、幼儿教师专业性质的宣传

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成果已充分表明:儿教育对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3) 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

提升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 有利于形成幼儿教师高度的职业自尊感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国家应加大对幼教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

3.给予幼儿教师教学自主的权力和空间

幼儿园课程管理者要给予教师一定的课程决策权, 允许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发展状况和能力水平研究、设计富有弹性的教学计划, 根据幼儿实际活动状况调整教育活动进程, 根据活动需要布置、更换教育情境, 自行选择课程资源与课程评价工具、方式等, 从控制的课程文化转向自我负责的课程文化。虞永平教授认为, 幼儿园可以在开发园本课程的基础上, 再深入到建设以班级为基点的课程, 强调幼儿教师个体实践知识在具体的教育现场中的应用。如果幼儿教师被每日规定的课程编排所严格限制, 不能对教学活动的现场实施有针对性的有效调控, 那么就会出现课程控制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被动地控制课程的局面, 丧失自主建设课程的权力以及自我负责的需要, 丧失自主发展的空间, 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需求及发展能力都会受到影响和制约。

幼教机构要给予幼儿教师教学自主的权力和空间, 支持教师根据幼儿发展需要对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及一日活动安排等做弹性调整, 鼓励幼儿教师依据特殊的教育情景生成课程, 放手让幼儿教师应用自己的实践知识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活动, 探索、体验和创造, 为其自主发展提供支持和条件。要给予幼儿教师人文关怀与呵护, 使其感受到幼儿教育工作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感, 发掘幼儿教师自身的能动性, 培养其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帮助幼儿教师走向更高的发展层面。

三、结论

总之,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极其复杂、循序渐进、具有个体性、持续性的过程, 而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成长最专业的“进修学校”, 只要管理者创造出优质的发展环境, 激发“学生”内在的愿望与需求, 就能有效地促进其专业成长, 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的专业教师。

摘要: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现代幼教改革发展的首要因素。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是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提高幼儿教育社会地位的需要和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需要。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途径

参考文献

[1]黄文云.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策略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 (教学版) , 2010, (1) .

[2]宛蓉.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浅析[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0) .

[3]胡碧霞.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内涵的诠释[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3) .

[4]汪娟, 杨可.西部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探析——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视角[J].教育导刊, 2010, (8) .

[5]叶波.做一个优秀的教者——谈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J].现代交际, 2010, (11) .

[6]周燕.广州市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的调查报告 (下) [J].教育导刊 (幼儿教育) , 2004, (12) .

[7]岳亚平.幼儿园团体学习现状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 2008, (7) .

[8]张小永.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研究性学习[J].中国成人教育, 2005, (1) .

[9]杨雪峰.幼儿教师的课程参与与专业成长[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4) .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8篇

一、强化意识

正确认识、感悟教育科研的内涵, 并对教育科研产生向往的情感倾向, 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科研的定义有多种不同的表述, 通俗点来说, 教育科研就是主动以科学的态度去探索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 并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绩效的各种研究活动。很多教师既对教研神而往之, 又对它敬而远之。这是对教研的一种误解。教研应该是“来之于教, 作用于教, 回归于教”, 作为一个老师, 我们每天都在教学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教研工作。因此, 积极引导教师科学地认识教研、积极主动参与教研、融入教研活动中去、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是大有益处的。

二、创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1)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制度建设是开展教育科研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障, 把教育科研的各项指标、要求量化体现在学校的各项计划、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中, 使教育科研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制度为载体互相融合、互为支撑。

(2)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如果说学校是一个生命体, 那么, 教育科研就是它的血液。为了使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落到实处, 除了要求学校各职能部门在制订各自的工作计划时量化体现教研含量之外, 还立足于教研的可感性, 精心设计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各类活动。在活动中使教师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感受教研的真谛和参与教研的快乐。

(3) 保障充足的教研经费。虽然学校的经费是非常有限, 但还是应该将有限的经费倾斜性地用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师资队伍的整体优化上去。

(4) 校长要高度重视教研工作。叶圣陶先生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虽然校长不是全才, 也不一定是教研方面的专家。但如果校长能从理念上理解教研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 经常指导或参与有关教研活动, 就自然可以增强教研氛围, 鼓舞教师进行教研的信心和干劲。

(5) 以点带面, 举一反三。让教师从工作中碰到的某一个问题开始, 分析问题产生的背景和规律, 谋求解决该问题的答案, 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学会教研和养成善于进行教研的良好品质, 实现“点—线—面—体”的螺旋上升。

三、精心提炼教研课题

搞教育科研, 既要防止敬而远之, 又要防止盲目跟从, 片面追求“空、大、多”, 更要防止产生教研是“门面”“摆设”的不健康思想, 应让教研进入课堂, 实现“课堂——课题——课堂……,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良性循环。

(1) 打造学习型团队是开展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

(2) 请进来, 走出去, 开展合作型教育科研活动。如请导师进门, 组建骨干教师研修班;与其他单位合作, 开展课题研究;送教下乡, 请兄弟学校参与教育研讨活动等。

(3) 结合教师专业成长开展课题研究。为了保证课题的质量, 也保证教师研究的价值, 并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 在进行课题研究之前, 首先应该向全体教师征集教学问题, 筛选出课堂中的典型难题, 然后再从实际出发, 按照合理科学的程序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原则围绕课堂实际开展主题式教学研究。即使拉长了选题和立项的时间, 也要结合教师专业成长, 开展多层次的课题研究, 力求通过教研活动使教学活动收到实效。

(4) 重视资源、成果共享。为避免产生“深藏闺中无人晓”的现象, 应采取开展学校教科节暨校级课题研讨会等形式, 达到资源共享, 信息互通, 进一步推广经验, 使每位老师、每个学科都受益, 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密不可分, 教育科研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常锡光.中小学幼儿教师实用教育科研方法[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7.

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9篇

一、教师的自觉

专业发展能为教师赢得专业尊严、专业自信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的自我意识。教师自己有强烈的专业发展需求,就有专业发展的最强动力,教师主动参与到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就能加速教师的专业发展,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自觉实现专业成长。

1.熟记新课标,明确目标与方向

新课标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标准。新课标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一个指南,是教师教学和考核学生的一个依据。把新课标熟记于心,就能帮助自己把握住教育教学的目标和方向,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2.常读教育书籍,借鉴好经验

最近看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思想决定成败,细节决定精彩。”教育思想的形成必然有教育理论的内化与支撑。教师认识到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就会多读乐学,从书籍中汲取优良的教学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展翅,才能更好地展翅翱翔,实现自己专业成长的梦想。

3.多看精彩课堂,分析得与失

多看精彩的课堂是一种有效的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方法。从别人的课中,可以了解他们的教学思想,让自己的思想与之碰撞,一个思想遇到另一个思想就成了两个思想,产生了思维的火花,就会受益匪浅。从别人的课中,可以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然后融合自身的特点和个性,结合学生实际,发展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专业发展作用很大。

4.做好“六个一”,提高专业素养

六个一即“三年一规划、一年一课题、一期读一书、一期一论文、一期一优案、一期一好课”。教师如果能做到三年做一次长远、近期规划,每学年确定并研究一个课题,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的专著,边读边思,写读书笔记,对自己最有感悟的部分撰写读书心得,与同事分享交流;每期写好一篇优质论文;每期精心设计出一份令自己满意的精品教案,上好一堂好课,并一直能坚守目标坚持不懈地实践、探索、研究,教师自身的素养就能大大提升。

二、学校的培养

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直接影响者,也是直接受益者。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培养。

1.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1)年轻教师的培养,每学年初实行新教师与老教师的师徒结对,明确师徒职责,促进徒弟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独当一面,五年成为骨干。(2)青年教师的培养,帮助其作好职业规划,从“教育科研名师”“教学艺术名师”“教学质量名师”“管理育人名师”四个发展方向中找到突破。

2.搭建学习展示平台

通过三个层次的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第一层次:组内转转课———常态课人人练兵,充分发挥年级教研组的自主性,每学期每位教师在教研组内轮流上教研课一节,从而达到人人练兵,人人成长;第二层次:校内研讨课———研究课好课多磨,充分发挥学科核心研究小组的带动性,通过新教师汇报课、徒弟汇报课、专题研讨课、青年教师赛课等形式,以磨课、慕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三层次:名师示范课———精品课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性,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专家名师到校上示范课,外出听课教师上汇报课,进行示范引领。

3.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的创设须根据教师的需要。学校充分发挥“教师学习室”“名师工作室”的作用鼓励教师多读专业书籍,名师示范,学在身边。充分运用“领雁工程”“大讲堂”“送教下乡”“国培、市培”“请进来,走出去”等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名优教师。另外,每期可以为教师购买一本属于自己的教育理论专著,一本教师所在学科的专业书籍,提供共学、共分享的学习机会与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以课题研究促发展

课题研究应从学校的整体发展出发,以国家级、市级课题为龙头,教师深入研究区级及以上课题,每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以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点展开研究,系统构建了序列化的课题研究体系。人人参与研究,做实校本研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还可以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沙龙。(1)学校主题式沙龙,每期一主题,组内沙龙,聚智聚慧;校内论坛,精彩分享。(2)分享式沙龙。每一位外出培训的教师归来后将学习所得进行梳理,取其精华以微讲座、汇报课等形式与全校教师共分享、同成长。

5.以记录评价促成长

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能丰富教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使教师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明确前进的目标,使教师评价由鉴定性向激励性转变。通过档案袋中内容的交流,还能实现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学校的管理者也可以通过教师记录袋了解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反思前期工作,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依据。教师成长记录袋是教师的成长足迹,是教师成长的“加油站”“推进器”,是教师个性发展的“生长点”。

谈谈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10篇

一、主动融入还是被动卷入——态度决定命运

相信很多人读过《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奶酪”指现实生活中我们追求的目标, 如工作、金钱、健康、自由、精神上的宁静等。此书描述的是四个小精灵在寻找奶酪过程中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嗅嗅, 能及早嗅出变化的气息;匆匆, 能够根据变化的情况迅速行动;哼哼, 害怕改变, 否认变化, 逃避现实;唧唧, 在确认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时, 它能够及时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此书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变是唯一的不变。

笔者认为:一线教师首先应意识到, 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在农业社会里, 知识的积累是有限的, 知识的传播只是小范围的。安土重迁的小农意识导致了集权体制, 导致了狭隘、封闭的思想和观念。“师道尊严”、“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都是教师权威地位的体现, 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受到无上尊重和推崇。随着工业文明的来临, 工厂制的盛行需要大量有技术、懂管理的工人, 教育开始走到民间, 大班教学开始流行。但这时的教育犹如工厂流水线生产标准化产品一样生产着学生, 教师仍然掌握着课堂话语权。

现在是后工业文明时代、信息时代, 知识呈几何级爆炸式增长, 知识的淘汰速度也是惊人的。互联网的普及使这个社会越来越民主、开放, 教师做为知识化身和权威象征的地位已受到动摇。我们已不可能再一味地COPY、PASTE若干年前的教学方式和知识。时代在变, 你不得不变。事实上你已身处这一全球性的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中, 而做研究型和创新型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是大势所趋。

主动融入还是被动卷入?曾记否近代史上面对西方文化冲击时, 中日两国不同的反应和命运。日本主动融入, 明治维新获得成功, 成为当今强国的一员。中国坚守腐朽僵化的君主专制, 最终被动地卷入到了世界工业文明的大潮, 至今仍属发展中国家。两者态度不同, 命运截然不同。被动卷入者往往会经历更多的阵痛和挣扎, 最终仍得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于国于民族如此, 于人亦是如此!

二、今天你磨了斧子吗——方式决定效率

一个伐木工人工作很卖力。第一天, 他砍了18棵树, 老板表扬了他。第二天, 他干得更加起劲, 但是只砍了15棵树。第三天, 他加倍努力, 可是只砍了10棵。工人觉得很惭愧, 跑到老板那儿道歉, 说自己好像力气越来越小了。老板问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么时候?”“磨斧子?”工人诧异地说:“我天天忙着砍树, 哪里有工夫磨斧子!”

我们每天都在“砍树”。备课、上课、批作业、出试卷、找学生谈话, 还得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我们非常敬业, 对学生比对自己的孩子还有耐心;我们苦口婆心, 循循善诱;我们甚至抱病坚持……同时, 我们也在抱怨:为什么学生一届比一届不听话, 不爱学习?为什么我们的付出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和感恩?我们在焦躁的同时, 能否静下心来认真想一想:多长时间没磨斧子了?笔者认为: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 除了有积极的工作态度, 还得注意科学、合理的工作方式。读书、写作、思考、交流应该是最好的方式。

读什么书呢?第一要读教材。读初中三年本学科的教材;读小学、高中与本学科相衔接的教材;读初中其他学科的教材。这样可以了解本学科知识体系的编排及学生的知识储备。第二要读本专业的书籍, 读与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有关的书籍, 掌握最新的学术成果和研究动态, 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库。第三要读一些杂书。可以读有关人生理想和职业幸福, 以及有关科技、军事、动漫、宇宙探索、科普读物等学生感兴趣的书籍。

同时, 还要多写。写什么?写反思、写随笔、写教学设计、写案例、写读后感、写论文。把你的所思所想化为文字, 这样更便于梳理思路, 提升理论修养, 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实践。

边读边写边问。问谁?问自己、问同事、问专家、问学生、问朋友。问的过程也是思考、交流的过程, 是灵魂碰撞、茅塞顿开、瞬间得到启发和灵感的过程。

“读、写、问”三者相结合, 科学的工作方式只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磨刀不仅不误砍柴功, 而且能提高砍柴的效率, 还能改善砍柴的心情。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 记得常磨磨自己的斧子, 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三、用黑色的眼睛看到光明——突破自我是专业成长的关键

老鹰通常能活70岁左右, 是世界上最长寿的鸟类。但是它在35岁左右时, 爪子开始老化, 无法有效抓住猎物;喙变得又长又弯, 几乎碰到胸膛;羽毛很厚, 翅膀变得很笨重。这时候, 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者经过一个极其痛苦的更新过程。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 它必须努力飞到山顶, 在悬崖上筑巢, 停留在那里150天。它先用大喙击打岩石, 直到喙完全脱落, 然后静静等待新的喙长出。再用新生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 新指甲长出后, 再用它把羽毛一片一片拔掉。5个月后, 新羽毛长出来了, 老鹰又将在蓝天上威武地翱翔三四十年。

教师职业相对比较稳定, 长年从事一项工作容易形成一种惯性思维。一般在从教十年左右, 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教学风格都已基本定型。而此后, 随着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自己知识储备的不够, 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隔膜, 有时领导的不体谅, 家务琐事, 自己孩子的成长问题, 等等, 我们容易进入职业发展的“高原期”, 产生职业倦怠。加上一些天生的弱点:贪图安逸、惰性重、做事没有恒心和毅力等, 这些因素都使得新课改培训时的“心动”往往很难真正变成“行动”。要改变这种状况, 突破自我是个痛苦的过程。而一旦蜕变成功, 你将重获新生, 新的生命、新的活力、新的天地, 如老鹰重生一样。

不管是上课、做课题、策划主题教研活动, 笔者都有在重重迷雾中摸索的时刻。有沮丧、有想放弃、重回“套子”里的冲动……这种时刻是痛苦的、黑暗的、迷惘的。只有一头扎回书里面、或者独自冥思、或者和关心教育的朋友谈心, 才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第11篇

阶梯一:阅读与学习——自我增值的源头活水

面对知识的不断更新,“终生学习”成了未来社会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需,承担着育人任务的教师的自我发展就更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课堂常教常新,永远流淌着时代的活水。教师要走进书刊,研读一些教科专著,阅读一些教育刊物,浏览一些百科全书,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感受对话带来的心灵上的洗礼和灵魂的震撼。教师的阅读视野,直接决定了其理论高度与厚度。青年教师更要养成持之以恒地写读书笔记的行为习惯,与同行交流读书心得和学习体会,努力使读书学习成为自己内在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一种品格。丰厚自己的积淀,形成鲜明的个性,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科研思想的人,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

阶梯二:教学与课题研究——拥有个性化的实践智慧

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阵地。教学实施能力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核心要素。青年教师要不断吸收消化新课程理念,踏实求新,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开展课题研究,虚心向名师学习,揣摩教学思想的深邃,体悟教学设计的精妙,通过借鉴、内化,提升教学能力,使自己拥有个性化的实践智慧。

课例研讨,有效教学。课例研讨活动,不仅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提升了教师对教学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求真、求善、求美的青年教师应直接向同伴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研究其中蕴涵的先进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逐步把他人的智慧和集体的智慧变成个人的智慧,在历练中慢慢成熟起来,为专业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题研究,共享成果。课题研究的过程在发现问题时需要敏锐的眼光、知识的积累,设计方案时需要资料的检索、可行性的论证、实施方案是需要根据教育反馈不断地调整。这些都迫使教师针对性地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他人经验,动心思、常琢磨。其专业成长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青年教师将学到的东西渗透于自身的科研实践,把握好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显得执着、认真与努力,沿着“学习——实践——收获”这一轨迹而成长。

名师引领,丰盈成长。通过观摩魅力四射的名师讲坛、名师课堂,迥异的教学风格、精湛的教学艺术、灵活的教学设计,名师的示范引领让青年教师领悟名师的积淀和教学的艺术,共享一份幸福洋溢的教学盛宴,激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阶梯三:反思和分析——考察自己的实践活动

学会反思,是教师走向成熟的标志。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反思是一种手段、一种习惯、一种过程、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其真谛就在于敢于怀疑,善于突破和超越。对教育现象不断反思,当今的教育,新观点、新方法、可谓是百花齐放,要客观分析、理性思考,才能“拨开云雾见太阳”,少走弯路,走向成功的彼岸。遇到教育现象青年教师不要局限于简单思考,而要在脑中反复地思考和分析,有时还要会到书籍和网络中寻找答案,找出现象背后的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整理记录的时候,再认真地回想一遍,然后进行具体、形象的描述,形成对教学事件比较细致且全面的认识。青年教师要从忙碌的事务中研究反思,勤于钻研,勤于笔耕,持之以恒地做好观察、记录、分析研究过程中的得与失。从记录自己的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

古语云:“吾日三省吾身。”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也说过:“作为老师,每天一反思,十年后必成大器。”学会反思,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灯之引领功效。教师要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反思自己的不足。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把在课堂上的意外收获和得心应手一吐为快,把失误记载成文,作为前车之鉴,又把课堂上智慧的闪光点升华成为理论性的经验,从而让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得到更深刻地历练。教学反思是自身进步的起点,没有反思就没有突破和发展。

阶梯四:特色和创新——构筑个性化的教育灵魂

个性是一个教师教学经验、教学特色和灵性的折射,有个性就显灵性,就有特色。创新是教师构筑独特自我个性的必经途径。教法是可借鉴的,但每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有其地域性与学生特殊性。在处理不同的教材内容上,教师也有明显的个性差异。生搬硬套、盲目模仿必然行不通。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从时代的高度定位教育,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在吸收各方长处的同时,不断整合个人经历,结合自身特长,创出一条符合教学规律、又有独特个性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师的职业共性与教师本人特性的和谐统一,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艺术、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构筑个性化的教育灵魂。优秀的教师不仅能“秀”出个人魅力,更能“秀”出课堂的精彩,用自己的智慧唤醒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热情,点燃学生探究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思维智慧的闸门,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创造。

阶梯五:坚持和信念——实现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应看见自己的足迹,用心记录成长的感动。职业理想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动力要素。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人反映的是一种思维和理念;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人反映是一种坚持和信念;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人反映的是一种成功和收获。而在这个过程里实施中的坚持是最重要的。认定目标,锲而不舍,终生追求,必有成果。

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再思考 第12篇

一、以幼儿为本, 你理解幼儿了吗?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一条, 即为“以幼儿为本”, 强调尊重幼儿权益, 以幼儿为主体, 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 提供适合的教育, 保障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那么是不是对幼儿所有“尊重”“赏识”的教育, 就可以证明你是真正理解了幼儿呢?

举个例子来说, 大班课堂上几个幼儿在拼插自己的玩具, 主题是“车”, 一个男孩因为上课时候“东张西望”, 下课时候呈现了一辆自诩为“无人驾驶”的“长方体”, 有三种老师, 对此进行了评价:

A老师:“你看谁家的车没有人驾驶?”

B老师:“你真棒!老师给你竖个大拇哥!”

C老师:“天啊!你的‘无人驾驶’, 老师很欣赏, 真希望他早些研制出来。真没想到你跟超人一样, 敢想敢做!可是超人有的时候也要回地球上生活、工作啊……”

这三位老师的评价是否引起了大家的反思呢?在这里, A老师的回答显然是不符合“幼儿为本”的精神的。而B老师是当前“以幼儿为本”教育理念的信奉者, 它的优点是通过“尊重”与“赏识”, 让幼儿找回自信和学习的兴趣, 而它的弊端是模糊幼儿对事物与自我的正确判断。C老师, 相对来说她的评价既有直接的肯定, 又有间接的引导。如果教师不综合考虑孩子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而继续一味地否定或者盲目地鼓励, 都会影响幼儿消极被动的不健康心理状态的发展。

二、促进幼儿发展, 而幼儿的哪些发展最有价值呢?

幼儿教师专业化最终是通过有效促进幼儿发展体现出来的, 促进幼儿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目的。在一轮轮幼教改革浪潮的影响下, 幼儿教师都开始打破旧的教学观念和传统, 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独特需要, 重视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以及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区角自主活动与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 通过“玩中学”, 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反对“小学化”倾向, 懂得它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规律, 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那么在这些科学理念的指引之下, 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又是最有价值的呢?

还是举个例子。一天, 幼儿园中班的一个小女孩偷偷问老师一个问题, 她发现地铁上、超市里的姐姐、阿姨们, 还有妈妈、奶奶的胸是“鼓”的, 而幼儿园里的小女孩却是“平”的。这是一个敏感又很羞涩的问题。如果你是幼儿老师, 你要怎么回答?是避而不谈?还是用你丰厚的知识储备告诉孩子有关青春期的道理?抑或和孩子一起寻求真理?再或者告诉孩子“你长大了就懂了”?这位老师是这样回答的, 她先表扬了孩子的细致观察, 然后说她也要思考一下这样的问题。给了孩子这样的思考时间, 无形中就培养了孩子主动探究的能力与兴趣。几天后, 这个小女孩主动来告诉老师, 说她想明白了, 是因为她们小朋友没有长大, 等长大了就“鼓”了。

当然这是个案, 不具有普适性, 但我觉得至少可以引起一些再思考。关于幼儿的发展, 获得某些专业知识, 增强某方面的技能, 培养探索的欲望与主动思考的自觉性, 哪个更有价值呢?

三、注重终身学习与反思, 教师生命成长的位置何在?

乔治·莫里森在《早期教育的基础》一书中从教师的个体性、教育的水准和背景、专业实践和公众工作四个维度考查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由此可见, 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只是专业学习和学业学位就能体现的, 还表现在幼儿教师的个人特性、专业实践和社会工作之中。它是一种包括自我修身在内的广泛的修炼和实践, 是有关个体生命的成长的过程。

然而, 终身学习者不意味着她需要参加多少次的专业培训, 听多少个讲座, 学习多少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 也不是按照条条框框制定多少专业发展规划, 更不是上交多少份专业反思报告。而是在此基础上不断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 是倾听自己生命内在冲动的呼唤, 让自己的天性、潜能充分地显现出来的过程。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内在的价值追求, 是一个永不满足、不断追求的过程, 也是不断获得存在感, 产生高峰体验的过程。这是一个迸发生命活力、激发个人潜能、展现精神自由、张扬个性特色的过程, 它使幼儿教师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应是永无止境的。

上一篇:节能采油下一篇:服务营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