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学校安全误区

2024-08-13

走出学校安全误区(精选5篇)

走出学校安全误区 第1篇

笔者以为, 目前亟待廓清的有以下五大认识上的误区。

“特色学校就是别具一格的校园环境”把全校学生的足印印在某一个区域的地砖上;在学校某处修一壁中华名人浮雕墙;在学校某一条路的地板砖上刻古诗词;把英语单词写在某一条走廊上……这些富有创意的做法, 只能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别致的方面, 对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 让学校的万事万物都能“开口说话”, 都成为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发展的“老师”, 无疑是颇有实效的。但这肯定不等于特色学校, 哪怕一所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设计得非常独特, 加起来也不能说这所学校就是特色学校。因为特色学校的“特色”, 并不是校园外在形式的“特别”。

“特色学校就是了不起的考试分数”“今年我

校中考升省 (市) 重点高中的比率居全省 (市) 第一”;“今年我校高考升入清华北大××人”;“今年我校被香港大学录取了××人”;“今年我校被美国、日本等国外大学录取了××人”……校长们以这些耀眼的成绩为实例, 大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做的工作, 特别是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这是典型的在成绩上粘贴特色———学校发展以追求学生的

高分数为根本, 然后在这个好分数之上粘贴一些“特色”, 以使自己的成绩产生附加值。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特色, 可这种粘贴式的特色学校还不在

少数。

“特色学校就是不一般的教师培训”一位校长

在介绍自己学校的特色时, 通篇讲的都是教师培训, 讲学校如何制定师训方案, 如何带领中层干部和老教师培训年轻教师, 如何对年轻教师进行磨课, 如何帮助外校进行师训……注重教师专业发展, 注重教师教育, 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 这是抓准了学校发展的命脉, 抓到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但这最多只能成为学校的师训特色, 不可以偏概全, 认为这就是特色学校。

“特色学校就是新颖别致的课堂教学方法”近

几年, 许多学校在改革课堂上下了大功夫, 为探求高效益的课堂教学方式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一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并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学习效仿的也不在少数。但我们是否就可以认为这些新颖别致的课堂教学方法就是特色学校的内涵呢?课堂教学特色可以促进特色学校的形成, 可以为特色学校增光添彩, 但绝对不等于特色学校。

“特色学校就是切实到位的学校管理”一位校

长讲到了学校管理的理念、方略和内涵, 讲到了学校管理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重大意义, 讲到了自己学校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一些人性化的管理案例。无疑, 学校管理是事关全局的重大工作, 科学规范、人文高效的管理是我们作为管理者应该追求的, 但这能算是特色学校吗?

五大误区的存在启示我们, 非常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到底什么是特色学校。

特色学校是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经过历史积淀自然形成的教育教学风格的体现, 是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后而外显的整体强势素养, 是绝大多数学生对学校的文化感同身受后而在自我言行方面的某些强势自觉, 是学生在立足于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强势智慧的强势发展。因此, 特色学校至少具有以下五大特点。

“特色”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全方位物态化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如同血液一般流淌在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中, 学校的管理方略、校园建设、教育教学、后勤服务、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的工作, 所体现的都是学校办学理念这个“魂”, 从领导到教师、从教师到学生、从学校到社会, 师生的言行无一不是这一理念的形象展示。当我们从学校师生的言谈举止、学习劳动、待人接物、情感态度等方面, 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已被内化、增值, 并且已成为师生多方面自觉的时候, 这所学校离特色学校就为期不远了。

“特色”是学生个性的突出发展引导学生学习知识,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首要职责, 是任何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要摆在核心位置的工作。这个共性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有普遍性的, 当每一所学校都仅仅追求这个核心价值取向的时候, 哪怕每所学校都有自己不寻常的做法, 恐怕都不能称其为特色学校。只有当一所学校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颇有建树, 学校绝大多数学生的强势智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 并且这些强势智能已经转化成为了学生某一方面的突出发展, 才能称其为特色鲜明。

“特色”的载体是学生学校教育培养的对象是

学生, 学生这个学校教育的“产品”质量高低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 这个“产品”有特色, 才可以说学校教育有特色。而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建设、师资建设、课堂教学建设、后勤服务建设等都是为这个终端“产品”服务的。搞好这些建设仅是手段, 不是目的, 仅是途径, 不是结果。我们如果把这些建设作为特色学校的建设目标, 那是只求表象的热闹之举。我们要拨开云雾, 看清天空, 要以学校绝大多数学生发展之特色来分析学校特色, 要看学生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能力和思想道德情操及综合人文素养等方面中某些方面的强势凸显程度。切忌抛开学生这个学校教育的“终端产品”来谈学校特色。

“特色”是群体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特色学校如果从空间上讲, 应该是就整个学校的特色而言的, 是一所学校的学生显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有利于学生更“优”更“特”发展的办学特色。因此, 它必然是整体凸显的, 是学校绝大多数学生都已在自己的言行中所外显的某些方面的强势自觉, 是绝大多数学生认同、内化并外释为超出一般的健康向上的思想行为。那些仅有极少数学生发展良好的学校, 肯定不是特色学校。那些为创学校品牌而培养少数人才的学校, 也一定不是特色学校。换言之, 特色学校不是因为少部分特别发展而“特”, 而是全校学生因自己的知识、能力、个性、意志、品质都得到卓越发展而“特”;不是因极少数人才高分数而“特”, 而是所有学生“各取所需”的进步而“特”。学生的整体优势不明显, 就不能算是特色学校。

“特色”有一个自然积淀的过程特色似陈年老酒, 如果这酒能香飘千里, 名扬四海, 它必定经历了多年的窖藏。特色学校也有一个窖藏酝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溶释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 促使师生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认知结构, 内化并顺应学校的特色文化, 并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努力践行特色文化精神。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在经过师生对特色文化的认同、顺应、放大、增值过程后, 才有渐成特色的可能。特色学校不是随意可贴的标签, 没有一个自然的沉淀过程, 没有一个酝酿过程, 特色是“特”不起来的。

特色学校是伴随新课程的发展而日渐普及的一个提法, 是新时期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航标, 是学校教育价值追求取向百花齐放时代到来的征兆, 是真正追求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时代来临的曙光。因此,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特色学校的本质和内涵, 摒弃热闹与浮华, 追求本真和实在, 走出特色学校建设的误区, 定位好学校的特色, 营造良好的特色文化氛围, 多做“窖藏”与“酝酿”的工作。追求特色, 但不急功近利;打造特色, 但不故弄玄虚。

走出学校安全误区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学校道德教育 功利性 目标体系 评价机制

[论文摘要」学校道德教育由于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价值多元化、道德教育环境恶化、道德主体市场化的负面影响,在过德教育的动机、目的、手段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因而要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研究,制定合理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机制,加强道德实践环节,构建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使学校道德教育走出功利性误区。

学校是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普遍重视。但在目前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上实践主体的某些错误和偏颇的认识,致使道德教育步人了功利性的误区。如何找准其深层次的原因所在,走出误区,这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客观要求。

一、学校道德教育功利性的主要表现形式

形式之一:学校道德教育尚未能形成合理的、科学的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道德教育课,由于只注重自身的需要,而忽略了人的成长过程其他阶段的需要,使道德教育彼此分离、孤立,没有形成合力,表现出教育动机的功利性。

目前,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无论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往往把共产主义的道德观、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强调,忽视了不同年龄阶段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和认知特点。使得这种终极目标式的教育因失去现实的土壤,而表现出一定的理想化、空洞化,甚至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难以收到应有成效。

形式之二:道德环境的弱化和恶化,形成道德真空,一些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行为出现目标性失范,处于无序状态。道德教育为适应“应试教育”的需要,表现出教育目的的功利性。

目前道德教育环境在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都存在较突出的问题。在家庭教育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受“分数至上”的不良影响,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采取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方式,逼迫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不仅以牺牲孩子的快乐去获取“近期发展”,而且由于家长一味追求分数和特长培养,忽视对子女的家庭道德教育,有的甚至将社会上流行的不良价值观念灌输给缺乏识别能力的孩子,致使青少年价值观念扭曲,甚至造成悲剧的发生。在学校教育方面,同样由于“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分数和成绩,而忽视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再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一度处于不利的社会地位导致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动摇,造成教育者个人的道德境界与道德教育角色的矛盾和冲突,往往无形中也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在社会教育方面,一些领域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已成为社会公害。使得道德及其道德准则不能对社会道德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并导致人们的道德思想的混乱,出现道德行为的无序状态。

形式之三:“消防”应急式的教育方式,导致道德教育失去长期效用,表现出教育手段的功利性。

由于学校道德教育长期未能形成科学有效的体系,社会、家庭等方面的道德教育未能形成合力,因而学生没有形成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意识。此时的道德教育就成为一种应急措施,一种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如大学生中出现了诚信危机,马上提出要加强诚信教育;中小学生中出现破坏公物,不遵守公共道德规范等行为问题时,又提出要加强行为规范教育。近来,有关部门又公布高考加分政策,规定“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可以加分。这种应急式的教育管理,常被称为“消防式”的教育管理模式,其效果不具有可持续性和长效性,往往造成道德教育的“两张皮”现象。

二、学校道德教育功利性的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社会的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都呈现出多样性的态势,特别是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多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使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道德教育也表现出功利性的趋势,需要我们深人分析。

(一)道德价值的多元化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变得功利性.导致道德教育的急功近利.表现出动机的功利性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进程中,中国社会出现了明显的价值多元化的倾向。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人们思想上出现了“价值真空”。过去指向遥远未来的美好理想的价值观念失去了对人们的号召力和感召力,而道德教育科学体系中适应新时代的主导性价值理想还没有设计出来或者还没有被人们普遍认同,社会失去了主导性的价值理想。人们在这种多元化的道德理想状态中,表现出道德价值观念的功利性,即要么无所适从,要么急功近利。在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系上,由于没有构建科学、合理的体系,而仅以受教育者的易接受性为前提,实用主义地安排道德教育的内容,结果出现了一度被人们概括为“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教育倒置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开设的道德教育课,由于过于追求教育的现实需要性和效果,而忽视了教育过程的完整性、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育体系的科学性,导致道德教育出现了与道德教育目的背道而驰的现象,表现出教育动机的功利性。

(二)学校道德教育模式的偏差、教育环节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导致道德教育环境的恶化,教育目的的功利性

学校是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但这些年来,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育环境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恶化,导致道德教育目的的功利化。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能否上大学、上重点大学,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学生好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这种只重视教育与升学关系的教育模式,必然导致对培养对象的道德要求、道德评价的含混或矛盾。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受学科教育方式的影响,不加分析地将学科教育中的讲授法机械地套用到道德教育过程中,单纯地在课堂上传授道德知识。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道德教育的重点是人的综合素养的养成,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养成,道德品质的形成与确立。这种违背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和青少年的认知特点的教育模式,只注重道德知识传授而忽视道德教育过程的方法,必然直接造成了道德教育实践中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指向未来社会的崇高的理想道德由于远离现实社会和人们的道德实践,显得要求过高、难以达到,逐渐被人们在心理上所怀疑、所放弃、所拒绝,使道德教育的高层目标常常落空;另一方面,指向现实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由于被忽视而没有养成,结果是道德教育的低层目标同样落空这种教育环境的恶化,导致道德真空的形成。而道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又使道德教育在目的和功能上呈现出功利性的特点。

(三)道德主体的市场化,导致受教育者道德行为的功利化,道德教育手段的功利性

当今的青少年一代正处于一个开放、多元、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观念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多元选择。市场经济所需求的竞争和效益已成为道德主体所追求的目标,独立自主、大胆创新是青少年的奋斗方向。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人的主体解放,也激发了人的主体性的觉醒,有力地冲击着“以义制利,以道德限制人们追求利益欲望”等传统观点叫。因此,当代青少年在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时,道德行为也就变得功利性了。

而我们的道德教育尚未能适应这种变化,在教育体系上未能形成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体系;在教育环境上未能使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受教育者道德行为、道德品质养成的良好氛围和环境。我们的受教育者由于这些教育环节的不健全导致道德素养缺失,但影响和约束他们道德行为的新的道德理想、道德价值观又尚未形成。此时,社会一旦发生道德危机,个人的道德行为一旦处于无序状态,道德教育就必然成了一种应急式教育手段,成为补课式的教育方式,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

三、走出学校道德教育功利性误区的思考

(一)制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系

学校是一个人接受规范化教育的重要场所,也必然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及德育教化的作用,就必须克服过去的德育目标崇高化和单一化的倾向,根据不同年龄及层次的认知模式、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的教育目标体系。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逐层递进地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各学习阶段的道德教育内容。 幼儿园、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可塑性极强,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应重在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只有这样大道理才有坚实的基础,整个社会风貌才可能有大的改观。而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五光十色的梦幻时期,内心充满矛盾的“自理断乳期”,成长历程中的关键时期。因而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应重在进行“三观”教育,以及学会做人、做事。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学习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因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祖国的历史一无所知,就不可能形成深厚的爱国情感。而一个人的责任感、道德品质的形成,也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大学阶段的青年来说,正是思想活跃,接受力强,精力充沛的学习黄金季节,也是世界观、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因而道德教育要注重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在更高的层面上理解德育的重要性,并将其所掌握的道德认识真正内化为个人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变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我们只有从道德规范的养成着手,踏踏实实地、一点一滴地、循序渐进地做好德育的基础工程,才能为形成共产主义崇高道德理想奠定根基;只有将道德教育的根基打扎实了,才有可能进一步进行高尚道德的修炼,人们的道德水准才能提升到崇高的境界。

(二)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机制

学校的道德评价机制,应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育机构(学校)的道德教育措施、教育效果、教育水平;受教育者(学生)的道德行为和状况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通过评定可以较全面的了解和衡量学校乃至社会道德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教育效果,以便于对自己的行为结果及时进行反省和调整。道德评价问题是当前教育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的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环节之一。因此建立科学道德评价机制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依笔者之见,道德评价机制应包括:道德评价的依据和标准、评价对象、评价方法等方面。

道德评价的依据和标准:一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它涵盖了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也是学校道德评价的主要依据。但这一基本规范还应同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年龄层次制定的行为准则相结合,把一般要求转化为具体要求,使之更容易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更具有可操作性。二是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把公民道德建设融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之中”。制定出对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进行评价的标准,定期进行评估。

道德评价的对象:党中央要求,党的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都应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尽其责,相互配合,把道德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纳人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扎实推进。”因此这个道德评价的对象应是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只有被评价对象都按照统一的、科学的标准与尺度进行评价,才能使道德教育卓有成效。

道德评价的方法:当前学校的道德教育常采用与学科教育评价完全一致的考试法。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是用考试分数来衡量的。这种道德评价从一个侧面强化了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品质及其行为间的分离,不能科学准确的评价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准。因此应当建立考试考查、舆论评价、行为观察等相结合的综合的科学评价体系。有的地方为受教育者乃至社会成员建立诚信档案的做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这种评价,不仅能够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而且可以进一步带动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

(三)重视和加强道德实践

道德实践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目的指导下,所进行的道德行为、道德修养以及有善恶价值和应承担道德责任的活动。学校道德教育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是道德的知性教育;二是道德行为的养成冈。而道德行为的养成应是这种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加强道德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实践,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要求。

当前学校的道德实践教育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道德实践要渗透到德育教育的课堂。要通过道德情景的模拟,古今中外传统道德事例的讲授,一些富有道德含意的象征性活动的开展,使学校的道德理论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精心组织道德实践活动。通过“三下乡”、“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行动”、“手拉手”等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三是营造良好的道德实践氛围。通过制定和宣传学生守则,严格奖惩制度,鼓励学生助人为乐、乐于奉献。引导他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营造一个道德养成的良好环境。四是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素质拓展教育,进一步推广和做好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工作。通过人文知识、身心健康教育及各类活动的组织,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总之,实践是一切的根本,也必然是学校育人的根本,更应是道德教育的根本。

(四)构建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

走出学校“泛文化”的误区 第3篇

学校文化是由几代师生共同创造,渗透在人们灵魂和精神深处,大家共同坚守,规范引导和左右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是无法在短期内建设成功的。如果哪所学校在几年时间内就敢称自己建起了某某学校文化或者说某某学校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肯定是骗人的鬼话,是假文化或者叫伪文化甚至是非文化,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毫无关系。

笔者认为,造成当前学校文化泛滥的罪魁祸首,是教育管理者急功近利的政绩观。许多教育管理者把学校文化建设看成是“短平快”的项目,要求学校文化建设在短时间内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以此作为应付上级领导检查、评比的重要“政绩”。这种学校的“泛文化”现象,貌似事事有文化、处处有文化,其实是有文化之名而无文化之实,对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毫无补益,是对学校文化生态的极大破坏。

有人说,学校文化就是一两件实物(比如苏东坡的文墨),一两个故事(比如某名人曾在此短暂求学),一两个标识(比如花、色),还有就是校容校貌,地域特色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跟学校本身无关,同样不能成为具有内涵的学校文化,只不过是在玩文化的噱头,或者是一种对文化的牵强附会和附庸风雅。如果从这里入手建设学校文化,只能说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背离了文化的真正内涵和核心,只是做了学校文化建设的表面文章,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一种不良倾向和浮躁作风,容易将学校文化建设引入歧途,是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需要避免和克服的现象。

新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20字工作方针,把“育人为本、提高质量”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作为学校管理者,就要努力构建学校的人本文化和教研文化,通过“以文化人”,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与知识水平。学校管理者要设法为发挥师生的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减少和消除师生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给师生提供充足的机会来满足其个人发展专长、爱好和事业的需要,满足师生的合理需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学校育人文化。同时教学研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经,是促进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说,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一种促进教师学习和思考的教研文化,营造一种学习和研究的校园氛围,培养一种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开展教研文化建设,就是要将教师的“日常性”工作转化为“研究性”工作,通过在教学研究中互相切磋,互相启发,互相鼓励,切实构建起一种平等的、自由的、民主的、反思的、对话的、校本的、行动的和互动的学校教研文化,真正实现学校整体文化品位和层次的提升,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总之,学校开展的工作和活动应走“日常化”的道路,切忌什么都打出文化的幌子,披上文化的外衣,操着文化的腔调大行其事。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不应成为“风景线”,而应是一种常态。

(作者单位:胶南市滨海街道办事处中心中学

山东青岛 266404)

走出学校“泛文化”的误区 第4篇

学校文化缘何会进入“泛文化”的误区?这让笔者想起前不久跟某校校长进行过的一次交谈。据该校长介绍, 针对当前独生子女缺乏爱心、孝心和感恩之心的现状, 他们在全校开展了一系列孝亲、感恩和献爱心活动, 并邀请专家给予点评指导。专家对该校长说, 要通过这些活动在全校打造起一种文化, 要好好研究并努力形成一种课程文化。专家一席话, 确实是有高度、有深度。但这却难倒了这位校长, 如何开发这门校本课程?如何形成课程文化?弄得这位校长有点云里雾罩, 但有一点听明白了, 学校的活动应冠以“文化”的名义。

笔者也经常参加一些学术研究活动, 倾听过许多专家们的演讲或报告。有许多专家学者言必谈文化, 甚至如果一种现象的研究没有归结到文化的层面, 就会被认为是肤浅和不够深入。因此, 一种现象要么会被归结为一种文化, 要么会给予文化解释。只有如此, 专家学者们才以为研究水平到了一定层次。这也难怪学校文化洋洋大观。然而, 事情绝非如此简单。学校文化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无法在短期内能够建设成功的, 它是由几代师生共同创造的、渗透人们灵魂和精神深处的、大家共同坚守的、规范引导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如果哪个学校在几年时间内就敢称自己打造了某某学校文化或者说学校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 肯定是极不靠谱, 很有可能就是搞一些表面上看起来像文化的披着文化外衣的东西, 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毫无关系。

是谁造成了学校“泛文化”现象的?笔者认为, 除了一些专家学者的揠苗助长之外, 更多的是教育管理者急功近利的政绩观使然。许多教育管理者把学校文化建设看成是“短平快”的项目, 要求学校文化建设在短时间内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 以此作为应付上级领导检查、评比的重要“政绩”, 并最大限度地达到一种轰动效应。这种学校的“泛文化”现象, 貌似事事有文化、处处有文化, 其实文化的内涵却极其单薄, 往往有文化之名而无文化之实, 对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毫无补益, 甚至还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和效果, 形成追求假大空和形式主义的恶劣作风和反面示范作用, 这是对学校文化生态的极大破坏。

有人说, 学校文化就是一两件实物 (比如苏东坡的文墨) , 一两个故事 (比如某名人曾在此短暂求学) , 一两个标识 (比如花、色) , 还有就是校容校貌, 地域特色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 跟学校本身无关, 不能成为具有内涵的学校文化。这只不过是在玩文化的噱头, 或者是一种对文化的牵强附会和附庸风雅。如果从这里入手建设学校文化, 应该说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背离了文化的真正内涵和核心, 只是做了学校文化建设的表面文章, 虚大于实, 形式大于内容, 中看不中用, 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一种不良倾向和浮躁作风, 容易将学校文化建设引入竞相奢华的歧途, 是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需要避免和克服的现象。

怎样走出学校“泛文化”的误区?笔者认为应该坚持学校文化的主流。新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20字工作方针中, 把“育人为本、提高质量”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 要求学校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这才应该是当前学校文化的主流!作为学校管理者就要努力构建学校的人本文化和教研文化, 以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与知识水平。人本文化就是以人为本的文化, 是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去尊重师生的个性, 把尊重、发展师生的个性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念。学校管理者要设法为发挥师生的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 减少和消除师生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 给师生提供充足的机会来满足其个人发展专长、爱好和事业的需要, 满足师生的合理需要, 努力营造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学校育人文化。同时, 教学研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途经, 是促进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的动力, 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说, 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一种促进教师学习和思考的教研文化, 营造一种学习和研究的校园氛围, 培养一种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开展教研文化建设, 就是要将教师的“日常性”工作转化为“研究性”工作, 通过在教学研究中互相切磋, 互相启发, 互相鼓励, 切实构建起一种平等的、自由的、民主的、反思的、对话的、校本的、行动的和互动的学校教研文化, 真正实现学校整体文化品位和层次的提升, 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走出误区,安全地解除“意外” 第5篇

误区一:做终止妊娠术越早越好,痛苦轻

纠错: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也是不科学的。首先,怀孕时间太短,子宫的改变并不明显,除非有条件检测血内绒毛促性腺激素,方可诊断为早孕。

其次,过早地做终止妊娠术,因胚胎刚刚发育,还很小,很容易发生空吸或漏吸,造成手术失败或流产不完全,结果还得进行清宫,多遭受一次痛苦。

一旦发现怀孕,切忌盲目流产。以下情况不适合马上进行终止妊娠术:患有各种急性传染病;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生殖器官有急性炎症的患者;处于慢性传染病急性发作期。患病需先治疗,等急性病治愈了,慢性病进入平稳阶段,才能进行终止妊娠术,从而杜绝手术并发症,降低受术者手术风险。

误区二:药流很轻松,吃几片药,在家躺一躺就好了

纠错:药流并不轻松,吃药前应经过正规的尿检和B超检查,确定符合药流的条件才能进行。服药期间应在家休息,服药后还要复查尿检和B超。药流并非人人适用,只有在停经49天之内,年龄在18~35岁,没有慢性疾病或过敏性哮喘病史,不是带环怀孕,而且近3个月内没有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孕妇,才可以做药物流产。

药流有一定的风险,如果胎囊在子宫的宫角部或在接近子宫颈的部位不能接受药物流产,容易发生大出血危及生命,所以要针对具体情况选择是否适合药流。

误区三:终止妊娠只是个小手术,随便找个小诊所就行

纠错:不少女性朋友认为终止妊娠术只是一个小手术,去哪儿都一样,甚至随意找个小诊所去处理。殊不知,不当终止妊娠术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从短期来看,手术实施不当,可能造成术后综合征、子宫穿孔、长期出血、感染以及羊水栓塞;从长期来看,可能导致宫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失调甚至不孕症。

终止妊娠手术要求的条件和技术含量较高,手术需要在麻醉师的严密监控下进行。而小诊所设施简陋,操作不规范,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相比之下,正规医院的终止妊娠手术是由有资质的医师在无菌标准手术室操作,会将对女性的伤害降到最低,避免了因手术环境不合格、手术设备不齐全、手术操作不规范带来的风险。所以,做终止妊娠术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

误区四:有了无痛人流,就不怕意外怀孕了

纠错:据了解,正因为有了无痛技术的应用,为育龄女性解决了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恐惧,使得不少女性把无痛技术当成解决意外妊娠的灵丹妙药,3个月做2次手术的大有人在。而手术的无痛性,使得不少女性因为没有了肉体痛苦的困扰,不愿避孕,宁愿“意外”来了就去手术解决,还说这样更简单、更方便。

事实上,反复终止妊娠可造成女性不孕。女性多次流产可引起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等妇科疾病,从而使患不孕症的概率增加。

误区五:解除“意外”后就万事大吉,随意吃喝玩乐

纠错:流产虽是“小月子”,也应像足月产“大月子”一样调养。手术后最好不要沾冷水;半个月之内,可多吃些鸡肉、猪瘦肉、蛋类、奶类和豆类制品;补充水分应少量多次,减少水分蒸发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加温),有利于防止便秘;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适当限制脂肪,术后一星期内脂肪控制在每日80克左右;行经紊乱者,忌食刺激性食品,如辣椒、酒、醋、胡椒、姜等,也忌食螃蟹、田螺、河蚌等寒性食物。

上一篇:企业公益大赛下一篇:舌鳞状细胞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