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素读成就经典人生

2024-08-02

经典素读成就经典人生(精选5篇)

经典素读成就经典人生 第1篇

一、读经典就是滋养自己,改变的是面对世界的态度

经典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给了我一种“拯救内心、修复生命、重建信仰”的力量。阅读经典,能帮助我们超脱光怪陆离的现实世界,“建立心灵的坐标”,不再彷徨,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加辽阔。

我曾经一直都觉得当教师很不理想,但当我读到孟子的“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时,无限感慨孟子的人生极乐“当教师也”。父母兄弟都健康平安,从而得以享受天伦之乐,这是上天的恩赐,也是为人的期望;言行举止能合乎人的良心本性要求,做到问心无愧,从而获得心灵的安宁,这是为人的本分;能得到天下英才,启发他们的心智,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传授给他们知识,并通过他们把真理遍传天下,为社会所用,惠泽百姓,这是为师的快乐。自己在小学任教,所做的就是这种滋兰树蕙的事。我经常边读经典边痴痴地想,“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该是怎样的一种豪情和魄力……由此,我不禁慨叹,读经典就是滋养自己,不管这个社会现在给你什么评定,关键是要看自己怎么认定自己。

二、读经典获取传统教育方法,感受圣贤的教育思想

作为教师,最想知道的就是如何教导学生。《论语·述而》告诉我们:“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记》中有:“君子之教,喻也。”教师应“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也就是说教师应当积极引导,要以“开导”代替“牵”“抑”,师生间甚至可以相互质疑问难,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能力。

我还常常思考:到底该让学生掌握怎样的学习方法呢?经典告诉我,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是最佳的学习方法。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孟子强调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王夫之则认为,“学愈博则思愈远”。仔细思考这些关于“学”“思”关系的精辟论述,对我们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读经典,使我渐渐明白了学习是“修齐治平”的基础,只有重视自身的修养,才能够造就理想人格。传统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善于启发每一个人的内心自觉,善于启发学生甚至教者的性情与智慧。在当代的教育中,如何发扬那种生生不息的主体精神,开拓创新,践行最新教育理念,使我们“更诗意地栖居”,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

读经典,使我懂得了学习要思辨笃行。孔子从学的角度,将教学过程归结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中庸》则把这个过程总结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递进的阶段。如果做到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研究的能力及个人思想境界等的提高就能实现了。因此,我十分重视自身的学习和进修,先后取得了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与此同时,我还不断参加各种业余培训,向各级各类名师请教学习。平时,我还尽可能挤时间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经常翻阅图书室里的教学杂志,并自费订阅了《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教师博览》等杂志。另外,我还尽可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天文、地理、历史、医学、法学……只要是对学生有用的书都看。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真正理解了“终生学习”“教学相长”的含义。尤其是近十年来,我潜心研究国学,自学了《论语》《孟子》《大学》《道德经》等经典,并且加入了山西省儒学研究会,决心致力于“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在低年级,我重组和丰富了教学内容,并且综合设计,运用有弹性、有趣、灵活且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除了完成教材规定的语文教学任务之外,还能用国学启蒙书拓展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并且按全球化人才素质的要求(如竞争力、交往力、诚信、团队精神、自我意识)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乐趣,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三、读经典可获取德育依据,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读经典,使我深深感悟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面对一个个鲜活稚气的儿童,不能只是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同时要关注、呵护他们生命的成长,要有一个全程的生命意识,这才是我们神圣、崇高的职责。只有这样,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成为我们生命中充满活力的、富有诗意的、最重要的一段历程。因此,我从学生入校开始,就带着他们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当孩子们的道德行为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我不急不躁地引导他们背诵经典中的语段,大家会脱口而出,然后再讲讲这些书中的故事,他们立刻就会心领神会,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无需再指责什么,也不必大声训斥什么。孩子们的言谈举止、道德行为随着经典诵读的深入开展大有改观。我们班经常有家长写来热情洋溢的信,如一位家长写道:孩子有时说话不经意间就会用上几句经典话语。他有时和表妹一起玩,表妹和他争东西,他就会说:“兄弟睦,孝在中。还是我让你吧!”有时给他吃东西,他总是要让长辈先吃,还说:“长者先,幼者后。”如果他做错了事,我批评他,他就会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另一家长写道:让我们吃惊的是孩子竟然能用所学的经典名句来表述自己的想法。有一次,我女儿的朋友做了错事还不接受她妈妈的批评,我女儿就教育她朋友说:“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她朋友的妈妈立即表扬她懂事有礼貌。德育工作最忌讳空洞说教,通过读经典,我首先能引经据典,孩子们也能依“经”善辩,我班的风貌得到了学校、家长的一致好评。作为班主任,管理班级得心应手,我感觉很是幸福。

四、读经典历练文化人格,使自己心理越来越和谐

《左传》中有这么一篇故事:有个王侯跟夫人说,我最近内心烦乱得很,怎么也安定不下来。夫人回答说:“王心荡,王禄尽矣。”意思是说,你既然失去了内心的平和,你所拥有的一切也将会丧失。果然,没隔多久,这位王侯便去世了。生命之美,只有离开了浮躁、走进宁静才能真正体会到。少些浮躁,多些宁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涵养。一旦有了这种境界,有了这种涵养,那么,蓝天、白云、绿草、鲜花,仿佛整个世界都属于你。而一旦拥有这些美好的东西,你的心境还能不和谐吗?

读经典,让我从圣贤身上明白了“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感悟经典,对家人、对学生、对同事会多一分宽容,少一些指责;对社会、对单位、对父母会多一分感恩,少一些苛求;遇到不顺心、不合意的事情,会少了抱怨,多了一些自省……读经典,使我越来越从容淡泊,在工作、生活、交往等各种应对中都能及时调控自己,达到心理的和谐。读经典,也让我明白了温馨是自己创造的,我应该给别人带来温馨,但我自己的温馨来自内心的和谐,内心的和谐来自孜孜不倦的经典阅读。

15个成就人生的经典法则 第2篇

按语:每个人都梦想着成功,现实中,许多人都在为成功而努力着,但什么样的成功才算真正的成功,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曾经一位朋友对我说:有远大理想的人,往往活在成功中而不自知,也许,始终活在梦想和现实努力中,是一种比成功本身更有意义的状态。这些成就人生的法则,或望对朋友们有所启发。

1、再伟大的事业都是做出来的结果。

或许,呆在山脚看泰山,就没有登上去的勇气了,但一步一步地努力,到达山顶就不难了。许多人面对别人的成功,宁愿承认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们不明白再伟大的成功都只是做出来的结果。执行力对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一项能力。

2、坚持不一定就能胜利,但胜利必定要坚持。

鼓励人常常会说,坚持就是胜利,意思大致说,坚持下来了,就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战胜自我。但事实上,坚持不一定就能胜利,但胜利必定得坚持。坚持只是成功的一种基本前提。

3、好色是事业成功的绊脚石,除非你是毕加索。

好色也许是人之常情,但过度好色,总会破坏一些正常的社会规则,给自己的事业使“绊”。如果你是毕加索,可能情况才会不一样。许多人很聪明,但好色阻碍了他们成功。

4、有才无德是取败之道。

才能必须建立在品德之上,否则反而有害,

无德之才,可以得逞一时,但终究会失败。因为,才能建立在无德之上,更具有破坏力,这种破坏力不仅针对别人,也针对自己。同时,这种人更容易失去别人的信任,也会让有德之人敬而远之。

5、最大的捷径是多走弯路之后找到的。

人生之途抬脚就能走上捷径,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或许,有些人一开始好像走得很顺,但终会让他们付出代价。事实上,真正的`捷径,是走过许多弯路后找到的,就像经历丰富的人,更容易透过表象,发现事物的本质一样。哲学总是复杂中抽取的某种单纯。

6、创意是激情的代名词。

一个人富有激情,才能富有创意,激情和创意,总是难分彼此。创意也是成功所必须的元素。一个好的创意,可以让一群人变得聪明而富有效率。

7、把握市场本质上是对某种人性的把握。

市场的流行,似乎变化太快,但其中也会有不变的元素,那就是时尚总是建立在体现着某种人性或人性的某一方面,当我们抓住它了,才发现它只是我们内心的某种耸动的观念。

8、合作让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

动物群居也许就是一种合作,但这种合作也是建立在某种协议之上,事实上,等级就是某种协议。合作的最大好处在于保证基本生存的同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如果你不是一个绝对的领导者,就想想合作吧。

经典素读成就经典人生 第3篇

一、什么是素读

素读是日本人对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从而达到夯实文化根基的目的。日本右脑开发专家七田真在《超右脑照相记忆法》里这样论述:“‘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明治以前的日本教育就是这样按字面来教孩子‘素读中国的四书五经的。”他还说:“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

二、素读教育方式的历史

1912年1月19日,民国政府下令“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五四运动”以后,“四书五经”更是首当其冲被视为封建主义的糟粕而遭彻底批判。此后,入选中小学课本的都是大白话一样的文选,自然不需“念经”似的记诵,以背诵为主要目的的“素读”在课堂上就此式微。

“五四运动”20多年后,朱自清先生已看到了抛弃“素读”经典带来的问题。他在《经典常谈》中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因此,他提出:“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血液。

如今,诵读经典的热潮已经掀起,中央电视台曾多次在新闻联播节目中介绍各地学习国学经典的经验,大力宣扬诵读国学经典之风,传承民族文化。

三、接触素读、实践素读

1.吟诵让古诗词经典植入学生的内心。2008年,杭州素读课程创始人陈琴老师的一首《木瓜》深深地吟入人内心,这样“唱歌”,让人很快理解了《诗经》中这一首诗的含义,并且很快背下这首诗。这不是唱歌,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读书方法,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作用,有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2.歌诀乐读让古文赋经典成为肌肉记忆。“歌诀体”乐读的特点是重文气、快节奏、讲韵律。方法如下:入声读短读促、虚字读重读长,如果按照这样的原则去读古文,再加上原本大家理解的语言节奏,古文就活起来了。不但其中的语气、神态毕现,而且节奏疾徐有致,忽快忽慢,就像打太极拳,又像写书法,快慢结合而又圆转如意,这才是古文的韵律,这是中国的节奏。

用歌诀乐读的方法可以学习大量的古文赋,如《昆明大观楼对联》《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爱莲说》《小石潭记》《每读一书,必千百遍》《兰亭集序》《学记》等。碰到要求背诵的课本内容,学生也自发地把歌诀体移植过来,如三年级下学期的《太阳》一课最后一段: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学生带着节奏,边拍掌,边诵读,不亦乐乎!五分钟不到就背了下来。通过这种方法素读的文章,都成了肌肉记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是真正的童子功。

经典素读成就经典人生 第4篇

“素读”的提法是日本人最早说的。日本人把我国古代私塾的授课方式定义为“素读”。国际著名的右脑开发专家、日本教育博士七田真说:“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 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 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 强调反复朗读。”大量的事实证明:“素读”法直到今天依然是犹太人早期教育的主要手段。他们的孩子从三岁开始就要接受每天六到十个小时的教育活动, 其中诵读经典是这个时期的重要课程。肖宪、张宝昆合著的《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犹太教育揭秘》这本书中写道:“几千年来, 一代又一代犹太人正是在《希伯来圣经》和《塔木德》等经典的教育熏陶下, 才成为能读会写、智力超群的民族的。”我们要注意的是, 像七田真、肖宪、张宝昆这些人都是长期研究世界各个民族教育经验的学者, 他们都给我们揭示了一个成功教育的事实:一是经典训练的重要, 一是“素读”的必要。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正在思考的“教什么”“怎样教”或“读什么”“怎样读”的问题。

“素读”跟今天的读法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先来看今天在课堂上盛行的读法。一是对所读内容的要求上没有确指性, 太随意。没有确指性的要求实际上等于没有要求, 让学生自己选择背诵的内容, 前提仅仅依据“你喜欢的”为准则, 在今天这样一个课业负担过重的大环境下, 学生自觉进行背诵训练的是少之又少。

而古人强调的是要忠实原文、一字不漏地背诵。整篇背诵的奇妙功效是不言自明的。我们看旧时只要有机会进私塾的童子, 两三年工夫, 就可吟诗作对, 出口成章, 挥毫成文, 而现在的一个大学本科生连写一首打油诗都很困难。

其二, 今天的读法, 把方法当作目的, 把训练过程当作结果, 最后是没有获得读的成果。比如, 我们在课堂上常常是这样要求学生读书的:读出一句话的重音, 读出一段话的关键词。这本来没错, 糟糕的是只停留在读出了关键词和重音就达到了读的目的了。读书, 其实就是说话。练习说话的过程不是我们读书的目的, 也就是把书中的话记住才是目的。由于我们的时间费在了读的拿腔捏调的渲染上, 只要一开口就要求学生做到“美美地读”, 读出意境和文字背后的含义。这样的训练偶尔为之是渗透, 成为开口读书的常规要求就令人生畏, 也没有功效。另外, 新课标提出的“以读为本”的理念, 被曲解为在课堂上就是练习“朗读”“美读”而已, 读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获得浅显的感悟、提炼几个零碎的精彩词汇吗?真正的读, 在小学阶段, 应该是以积累语汇、背诵文段为目的。

其三, 旧时私塾里的诵读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献, 就文字功夫而言, 是超越一般读者的常规语言的。这对于提高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具有极好的示范作用。真正的阅读绝对不是只读跟自己的理解水平相当的文字, 必须是具有智力挑战坡度的。那些要深植我们记忆深处的文字, 就更应该是那种值得我们一辈子“玩味”的文字了。比如, 你让三岁的孩子读《儿歌三百首》和读《诗经》《唐诗三百首》这样的文字哪一种更有意义呢?前几天, 我们教孩子读《蚂蚁搬虫虫》:“大蚂蚁, 搬虫虫。一个搬, 搬不动;两个搬, 掀个缝;三个搬, 动一动;四个五个六七个, 大家一起搬进洞。”这些内容给孩子们当娱乐读本是可以的, 但是没有必要储存。同样是讲虫虫的, 我宁愿选择《诗经》里的《螽斯羽》来记:螽斯羽, 诜诜兮, 宜尔子孙, 振振兮;螽斯羽, 薨薨兮, 宜尔子孙, 敏敏兮;螽斯羽, 辑辑兮, 宜儿子孙, 蛰蛰兮。多美的象声词, 多美的意境和格调!那些“大虫虫”如何能跟这样的文字在一个人的记忆中比肩而立呢!大卫·亨利·梭罗说:“首先要读最好的书, 以免来不及将它们读完。”确实是警语啊!

其四,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混淆了朗读、朗诵、诵读与素读的概念, 使读的方式跟目标分离开来, 几乎所有的文字都要求学生“美美地读”, 而默读、素读、速读等能力基本没有时间训练。最明显的是把“朗读”跟“朗诵”混为一谈。我们总是对学生作“朗诵”的要求, 就会令很多学生怕开口读书。古人的做法就简单多了, 他们没有这么多的名词术语, 就是要求学生开口读——琅琅上口, 在这里被理解为明朗而清脆的声音自口中传出, 目的是为了准确无误地记住诵读的内容。

综合而言, 古人追求的是记诵量, 并且要求完整地整篇地记诵, 而不是断章取义、掐头去尾地记几句零散的、无序的句子。因此, 他们不必在诵读的方式上费大力气, 而应该在记忆上狠下工夫。

我们现在提倡大量阅读, 可是却不敢提大量记诵, 大量“素读”。翻阅千万卷, 却没有读破半本书, 结果依然是胸无半点墨。所以, 我们要明确一个清晰的概念:阅读跟“素读”不可等量齐观。阅读的积累和“素读”的积累是不一样的, “素读”积累更以背诵为目的。

清代学者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得更有哲理:“藏书不难, 能看为难;看书不难, 能读为难;读书不难, 能用为难;用书不难, 能记为难。”张潮对书的“藏、看、读、用、记”的评价告诉人们, “记”是第一位的, 是背诵量决定了一个人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强度。所以, 好文章背诵得多, 灵巧的词采、晓畅的章句、铿锵的声律、精密的谋篇, 口诵心惟, 日长月久, 习焉不察, 内化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日后的泛观博览, 慎思笃行, 人性世情的历练, 常于不经意处却已层楼更上。

“素读”课堂的操作细则

一、重构教材个性化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吕淑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我们的母语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少、慢、差、费”现象后, 这个定论就一直没有得到修正。都觉得费了那么大的人力和物力却没有教会孩子读书写字。我个人认为这话有失公允。就小学语文的教学时数而言, 现在, 每周平均是七节课, 一节课是四十分钟, 有的学校还是三十五分钟。一个学期除去节假日按十六周授课时间来算, 总共授课时间不到七十五个小时。那么一学年用来学语文的时间不也就六个昼夜而己。如果没有课后的补充, 任你老师分秒不停地讲或是学生屏息凝神地学足这七八十个小时, 也不可能提高母语素养。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真实情况是:一个人的母语习得课程基本集中在小学阶段, 中学的语文课已经锐减为每周五节课了, 大学除中文系之外, 基本不开设正规的语文课。也就是说, 照目前的情形, 六年 (三十多个昼夜) , 就要蓄足一个人一生所用的母语能量。倘若我们还是依标靠本地深挖教材, 讲透教材, 能行吗?如果说有捷径的话, 那就是大量阅读, 大量积累。而“素读”正好吻合这样的教学法则。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材有一个很恼人的问题, 它不具备真正的教材要素:没有教学内容的界定, 没有目标的设定, 不提供教学方法。一篇课文教什么, 怎么教, 悉听尊便。同样一篇课文, 不同的老师会有截然不同的教法。也就是说, 我们的课文其实并不是唯一学习语文的文本。非要学它, 我想, 一是它确实可以当作读写的范例, 二是它可能以更便于操作的方式为考试提供参考标准。

由此, 我倾向把语文教材当作工具性的提法。倘若作为人文教材来用, 它的份量实在太轻了。有了这样的理念, 对于教材的取舍就不会茫然无序了。

优秀的范文我只侧重让学生感悟作者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精巧。这种以工具性为主导意义的授课方式规避了老师的霸课行为, 避免了重复罗唆的“漫谈”。我觉得, 学生的语文能力绝不是靠老师讲就能提高的, 而是在读和练中感悟提升的。我还发现一个现象, 无论我怎么讲, 班上的短板还是存在的, 那些中下生薄弱的语文素养不是听讲的时间少了, 而是自我消化的场次少了。因此, 不要靠讲, 让他读, 让他听他的同伴读, 让他读给同伴听。听、说、读、写在小学日常的语文教学中, 读, 始终是第一位的。

对于教材的取舍, 我试着把一个学生六年里在小学该学到的语文知识大致分成四大板块十四个基础点。

●1.汉语拼音;2.识字量;3.要掌握的基本词语;4.会正确书写;

●5.认识并运用几种常见的标点符号;6.会变换几种简单的句式;7.会辨别几种简单的病句;8懂得比喻、排比、夸张、拟人等几种基本修辞手法;

●9.会写一段话的主要内容;10.会写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11.学习缩写;

●12.低年级学写几句简单的话;13.中年级会写一段有中心内容的话:14.高年级会写400字左右的作文。

也就是说, 六年的时间里只要把这四大块十四项训练点落实了, 学生考试是不成问题的。

我再把这些基础内容进行归因, 发现一切的问题最后归因在阅读。因此, 阅读成了教学的重中之重。离开阅读, 我发现, 识字量不达标, 词汇贫乏, 写作更是难以有完满的效果。因此, 只教必教的, 那就是只教读书。整个小学阶段我只做这一件事, 分两个面来渗透——一是广泛阅读, 二是忠实的“素读”。

所以, 一篇课文怎么教, 甚至一册教材怎么教, 我觉得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教什么。就像面对一个婴儿, 你准备的是什么食物比以什么方式喂他吃重要得多。另一方面, 为了落实这14个知识点, 我会把不同年段的内容重新组合, 归类来上。比如教材中的诗词, 我觉得都可以全放在低年级学完、背熟。只要理解了字面意思, 六年级的诗词放在二年级背诵, 学生并没有觉得有困难。只要能背诵默写就够了。至于诗词中的人生感悟、哲理奥义, 都是学生成年后的应景情怀, 我们没有必要求得当下的即时效应。像六年级的《草虫的村落》其实完全可以跟五年级的《蟋蟀的住宅》一起学, 让学生懂得不同作者的不同感受、不同风格的行文方式之后, 把两篇文章背下来, 不仅留下深刻的印象, 更是对学生的写作起到绝佳的示范作用。其实, 当我们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重新规划一下, 就能发现可省时省力的途径了。

二、教材重学不重讲

1. 重视课前学。

将预习熟读课文作为教教材的重要环节, 所有的课文让学生自己读熟练, 能力强的学生甚至先背诵下来。一册教材的课文只有三十篇左右, 通背并不是难事。用于课前学的预习时间只需三十次作业, 有预习作业的时候就不用写其他的书面作业。这样的量化, 学生会乐意接受的。

2. 课堂上只做练习, 点拨。

中高年级之后, 重视学生的双基练习, 每周在课堂上用一节课的时间训练难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要对学生的考分负责。当学生有自己的练习时间, 并且有针对性地练习时, 他们会比较容易克服畏考情绪。

3. 交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方法。

比如预习时, 让学生用简易的思维导图从三个层面解读课文, A.写什么——内容追问:B.怎样写——对叙述章法谋篇的揣摩;C.知识点——对修辞句法及精彩片段的研读。正式上课时, 就直接突破重点和难点, 避免漫谈无度。

三、读写有序免杂练

我们知道, 古代的私塾把作文教学放在比较晚才开始。他们提倡“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好作文是“劳”和“破”万卷之后的水到渠成。长篇的作文训练一般是在五六年之后, 十年寒窗, 真正作文的时间却是饱读五六年诗书之后才“开笔”。古人在教作文方面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那就是从词开始, 以楹联为切入口, 训练学子的词性感知力。当词汇积累到一定程度后, 才会有水到渠成的长篇表达。

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是:先读后写, 尽量把写作押后点。因此, 在五年级之前, 我不教作文。我用四年的时间让学生做阅读积累。每天的作业就是读书、摘抄。不过, 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 鼓励学生写日记, 自由写, 不勉强, 随便写, 可长可短, 没有统一的要求, 老师只负责读, 圈出错别字和错句而已。一开始只有几个学生写, 我就天天改, 把学生的日记在“班上”发表——张贴, 读出来。慢慢地个个都写, 都自觉地写悄悄话。这是自发的状态, 比什么都好。

把写作教学押后, 至少有两大好处, 一是学生有大量的阅读时间, 二是随性的日记练习降低了写作的坡度, 也培养了写作的兴致。在没有任何压力的状态下, 学生的文章反而写得很好, 不少学生都有习作发表。全校的老师都知道我不教作文, 却是批改日记最积极的人。

中低年级是以“采蜜”为主要的书写作业。摘录对刚开始阅读的人有什么好处?古人说, 不动笔墨不读书。背过《纲鉴》的鲁迅竟然抄过几尺厚的古书!

高年级开始每天写日记。长短随意, 一两句话也没关系。我要求一天只能写一篇, 可有些孩子一天就写两三篇来。我们的作文本是学校统一的量, 我们班经常要用其他的作业本向别的班换作文本, 不够用。你要是不限量, 有些孩子一个星期就用完一本了。我始终觉得:作文不是教出来的, 是读出来的。

经典素读成就经典人生 第5篇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经典成就人生,勤奋缔造传奇》(期末备考)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文学大家韩愈就曾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也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于勤奋好学。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知实才,才能不断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报酬,武装自己的头脑。

勤奋,是打开成功人生的敲门砖。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传说,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曾先生在家看书,重复诵读了很多遍却还没有背下来,这时来了个贼,却怎么也等不到他睡觉。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篇背诵了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比曾先生聪明得多,但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连毛主席都钦佩的人。

我们无法验证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就算是假的,我想这个编故事的人也无非想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人天分,人依靠勤奋而将天分变为天才!记得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两种,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不管是天资奇佳的鹰,还是资质平庸的蜗牛,能登上塔尖,极目四望,精鹜八极,都离不开两个字——勤奋!勤能出智慧,懒人伸指难,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也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庸庸碌碌的人,永远只能对别人胜利的果实垂涎欲滴,而自己却尝不到果实的味道。

上一篇:头针治疗论文下一篇:建筑涂料树脂合成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