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2024-07-25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精选12篇)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第1篇

1.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所谓“双元”, “一元”是学校, “一元”是企业。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专业知识后, 再到企业接受专业培训, 并且企业在“二元制”职业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 发挥引领作用。与中国职业教育最大的不同是, 在“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学习的学员, 其身份不是学校的学生, 而是企业的员工;学员也不需要自己寻找学校, 而由其所在企业确定合作学校后轮次进行学习。

2. 美国职业教育CBE模式。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 其职业教育同样具备很强实力。美国职业教育主要由学校或学院这种公共教育机构来承担, 主要采用“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简称CBE模式) 。CBE模式的特点是:委员会由学校专业人士组成, 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 明确培养目标, 然后由相关人员制定教学大纲, 依此施教。它打破了以传统公共课、基础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职业性、普通教育性和学术性课程相互交叉, 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我国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我国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雏形始于洋务运动时期。1985年, 教育部同意试办五年制专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 在国家下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后, 五年制高职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2014年, 仅在江苏省, 五年制高职在校生人数为20余万。但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及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偏小, 仍有长足的发展空间。

三、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发展战略实施路径

1. 借鉴美国“CBE”模式优化专业设置深化课程改革。

“CBE”是一种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 其淡化了传统的以学制和学科体系规定的学时来安排教学内容的模式。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应把地方产业需求置于专业建设的首要位置。对市场上开设学校较多、同质化严重的专业进行调整, 或适度发展或控制规模;加强招生调研和就业追踪回访工作, 掌握及时有效的职业教育市场信息。同时, 注意调研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和方向的变化趋势, 为专业设置和发展方向提供依据。在课程改革方面, 应着眼于建立基于工作过程, 以工学结合为主线, 主动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践教学体系, 完善“大类招生、专业分流”, “2+1+1+1”人才培养模式。

2. 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有效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德国的“双元制”将这种合作做到了极致, 学生在校期间既是学生也同时是企业的员工。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进行尝试, 与企业共建冠名班、校内工场等, 这样的尝试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3. 借鉴美国社区学院模式拓宽招生渠道实施普惠性职业教育。

美国社区学院的主要使命在于:一是通过开门办学政策, 招收合格学生;二是通过提供全面教育计划, 扩大教育覆盖面;三是通过建设教学型高校, 鼓励终身学习。短期培训具有时间短、收益快的特点, 大力发展短期培训, 学校一是可以将学校专业教学、实训硬件优势发挥到极致, 避免资源闲置;二是可以继续提升其在行业内的知名度, 建设品牌, 巩固在教学、培训基地的地位。

4. 开放视野, 开展国际合作。

以国际视野办职业教育已成为目前各学校的必然思考。在开展对外合作中, 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可尝试并探索三种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合作办学模式, 开展国际合作教育项目, 学生毕业后获两国双专科文凭。二是证书合作模式, 引进国际证书课程。三是引进职业培训模式, 引进国外课程教学体系, 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5. 加强学校品牌建设。

学校品牌是学校内在实力的外在表现, 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五年制高职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品牌的传播速度和效果: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内部资源, 以校车、学校建筑等为载体将学校的名称、标识、办学理念、专业特色等进行宣传, 使受众了解学校;二是利用家长会等活动进行专场推介和宣传, 进而以点带面形成辐射。

摘要:我国五年制高职教育起步晚, 发展速度有待提升, 而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职业教育CBE模式是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 可以挖掘其特点、借鉴其经验, 从而通过多种实施路径来大力发展我国五年制高职教育。

关键词:职业教育,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方华明.从STW到CBE——美国州立大学校长Robert A Corrigan谈美国职业教育特点[J].教育与职业, 2006 (1) .

[2]胡晓文.五年制高职发展综述[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 .

[3]李红卫.改革开放后我国五年制高职政策回顾与展望[J].职教论坛, 2010 (3) .

[4]马能和.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及实证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借鉴培训心得 第2篇

很荣幸能参加这次由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借鉴”专题培训。在两天的时间里,通过四位老师的以过来人的身份为我们传授教学经验的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与我们国内课堂教学上的一些不同之处,在新鲜感的背后,让我们感觉到受益匪浅,更感到意犹未尽。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的身份由平时的教师转变为学生,更加对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有了感性的理解。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对国家的持续发展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高宣扬教授在第一天的课上尤其讲到法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在这一点上,我们国家虽然也很重视,但在力度和深度上远远不适应一个大国应有的水平。此外高宣扬教授还讲到法国高等教育中非常注重母语教育,虽然本人是在理工科学校进行教学工作,但仍然感受到现在我们国内的大学生虽然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可能非常扎实,可是在基础的语言、文字表达上让人感受到达不到一个大学生应有的水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讲解专业知识以外,更要给学生灌输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在授课中自身也要注意一些表达方式。另外,高教授关于法国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的主动创造精神也值得我们深思,长久以来,我们经常在课堂做的是授以鱼,而非授以渔。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让学生成为“学”生。

宋峰教授讲授的美国几所著名大学的教育理念让人感觉眼前一亮,不管是“自由教育理念”,还是“实用知识的教育价值观”,抑或是“重视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都值得我们加以借鉴。想想平时在课堂上和学生的评价过程中,总是以书本为准,扼杀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实际上,独立思想远比填鸭式的教学更加重要。美国大学的全面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完全符合我们国家现在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也是我们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地方。此外,宋教授的关于美国大学的教学模式的介绍,也对我们进行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的改革指出了一个方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万华教授的“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美国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讲解,从实践的角度上为我们阐明了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尤其是“教学评价注重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与我们所推崇的素质教育而非应试教育的看法上是一致的。另外,马教授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生被动学习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参与者,学生是积极的学习者”这一看法,也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共鸣。我们在经常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但是在课堂上却总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才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主角。

总之,在短短两天的学习过程中,有收获,更多的是思考以及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国外高教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我们也一定把握住一点,不能一味照搬,要以辩证的思想发展出一套适合自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

从国外分级诊疗中借鉴“社区模式” 第3篇

美国:

转诊前,专科医生全面掌握患者信息

首诊:社区家庭医生

美国的家庭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初步诊疗,并根据需要转诊到专科医生以外,还负责每年1—2次对受益人的体检。通过定期的体检和详细的记录,家庭医生可以掌握受益人和家庭的健康情况。在需要转诊的时候,也可以及时让专科医生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

美国医院的“医联体”

在《美国医院和医生组织的新合作模式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一文中,美国大型学术中心建立了医联体。其中大型学术中心与社区合作建立医联体包括两种主要的模式。哈佛大学贝斯以色列医院通过和社区内的医生和医院合作建立联盟,把管理、临床、科研、教学和医生的培训进行全面的整合,提高社区内医生的医疗水平,达到双赢的目的。耶鲁大学附属纽黑文医院则利用和社区内医生共同投资的模式进行合作,将大型学术中心优质的资源引进到社区内。患者需要进行住院或者转诊的时候,则可顺利地转诊到耶鲁纽黑文医院。利用这种方式,让大型学术中心的服务深入到社区中。

系统地建立医联体和分级诊疗、转诊制度并非可以一朝一夕完成。其中除了分级诊疗的政策、保险制度、转诊的模式和方法以外,还有许多必要因素,例如家庭医生的培养、转诊诊疗规范等等需要完善。

英国:

每个居民都有对应

免费家庭医生

英国通过全科医生模式,每个居民都有对应的免费的家庭医生从而进行分级诊疗,但政府开支增长过快。在此背景下,基础医疗设施建设,包括社区医院、耗材、器械以及全科医生建设快速增长。信息化建设同步跟上,包括个人健康档案,医院间互联,为转诊提供方便,同样药品流通领域也进行了配套改革。

自1965年起,英国政府为了增加医疗供给,又重新实行了允许和鼓励私人开业、鼓励发展私立医疗机构发展的方针。

英国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主要由开业医师(包括全科医生、牙科医生、眼科医生和药剂师等)和开业护士提供。开业医生与NHS(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家庭医生协会签订合同,家庭医生协会监督开业医生的服务,并规定其费用补偿标准。此外,还负责按登记的注册人数,向他们支付酬金。

在英国,全科开业医生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每个英国居民都必须预先在一名通科医生处登记注册,其一旦发病时,就去找这些医生看病,或者由这位医生介绍去专科医院门诊治疗或住院治疗。在英国,约有97%的居民都有自己指定就诊的全科开业医生。每个通科开业医生的服务顾客都有2000多人。这些医生又被称为“健康守门人”。

而英国公共卫生服务依据其内容,分别由中央政府机构、地方公共卫生机构及一些私营卫生机构来承担。绝大部分卫生服务,如疾病预防、筛检、精神卫生、老年卫生服务、家庭卫生保健、残疾人健康保健及增进健康的其他一些内容,多由各地区及地段公共卫生机构组织实施,职业卫生服务则由企业与地方卫生部门联合进行。

日本:

区域医疗层级式分级诊疗

日本的分级诊疗制度的运行与英国完全相反,几乎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两大特点可以概括为:①没有建立家庭医生(或全科医生)制度和法律强制的转诊制度,主要依靠完善区域卫生规划;②医疗费用不再免费,而是选择国民和政府共同承担,加入了医疗保险的日本国民看病时只需自付30%的医药费(之前是20%),这样日本国民并不需要缴纳过高的保险费或消费税、日本政府也没有因为医疗支出过多而背上过于沉重的财政负担。

日本目前还没有建立家庭医生(或全科医生)制度和法律强制的转诊制度,主要依靠完善区域卫生规划,强化医疗机构的功能和分工,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宣传教育,人性化服务引导等举措,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卫生规划,建立三级医疗圈

日本根据人口数量、地理环境、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适度打破行政区划,设定了层级明确、功能协调的三级医疗圈,促进医疗资源的适宜配置。三级医疗圈即一次(初期)医疗圈、二次医疗圈(全国约360个)、三次医疗圈(全国约50个)。一次医疗圈原则上以市町村(最低的行政层级)为单位,为居民提供便捷的门诊服务。二次医疗圈根据交通状况、人口密度、社会经济、患者流进和流出比例等要素设立,医院主要提供住院服务。三次医疗圈原则上以都道府县(除北海道、长野县有两个以上三次医疗圈)为单位设立,区域中心医院主要提供高精尖住院服务(如器官移植、先天性胆管闭锁等罕见疾病、急性中毒等),除转诊外基本上没有门诊服务。

2008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对全国336个二次医疗圈进行调查,计算二次医疗圈患者流进和流出的构成比。其中108个医疗圈为稳定型,即居住在本医疗圈但到别的医疗圈就医的比例在20%以下,同时居住在别的医疗圈但到本医疗圈就医的比例也在20%以下。

经济调控,促进分级诊疗

由于很多工作具有公益性、服务延伸性等特征,日本通过医疗价格加算等形式激励医院提供这些服务,费用通过医保、患者自负和财政补助承担。

日本规定地域医疗支援医院要符合14项条件,其中1项为双向转诊率,即来院初诊的患者中诊所(或其他医院)凭介绍信转诊过来的患者比例达80%以上,或向上转诊比例达到60%且向下转诊比例达到30%,或向上转诊比例达到40%且向下转诊比例达到60%。确定为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后,将获得相应的财政专项补助和医疗收费加算(入院第一天入院诊疗费加算1万日元)。

此外,2002 年诊疗报酬制度调整规定,以治疗急性期疾病为主的医院同时满足3项条件:门诊患者中转诊比率占30%以上,平均住院日小于20 天,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的比例小于1.5(全国约为1.9)。符合这3项条件的医院每床日最大可以加收2500日元(门诊转诊加算1000日元,急性期入院加算1000日元,其他转诊加算50日元),再加上地域医疗支援型病院住院诊疗加算,每年住院患者达1万人次的情况下,医院就会多收入3—4 亿日元。除对医疗机构的激励措施外,日本对普通患者也有激励约束措施,即除了急诊外,患者都需要凭诊所医生的介绍信才能到上一级的医疗机构治疗。如果患者跳过一次医疗圈而直接选择二、三次医疗圈治疗,除全部自费外,还需缴纳一笔额外费用,一般为3000—5000日元(大医院甚至更高,且大医院不接受此类门诊患者)。因此,日本患者一般首选私人诊所或地域内的中小病院(即一次医疗圈)作为初级医疗保健机构,再由一次医疗圈内的医疗机构开出转诊文书,向上级地域医疗机构转诊。

双向转诊有三类,县域内就诊比例高

日本的双向转诊有三类:

一是诊所间的转诊。日本很多诊所的专科能力很强,诊所间会在地域内进行转诊;

二是医院与诊所间的双向转诊。一般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和特定机能医院都成立“病诊连携室”或“地域医疗连携室”,通过传真、电话、网络等与诊所间进行预约、转诊等;

三是医疗机构与养老康复机构间转诊。日本养老服务机构种类繁多、层次分明,但病人在医院康复期后,或者养老康复后病情加重等,可以在两级机构间转诊。日本医疗保险统计数据显示,诊疗人次中县域内就诊比例相对较高(日本的县相当于我国的省,但人口一般在400万左右),如静冈县2009年国民健康保险(类似于我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群中96.4%来自县域内。

据了解,2010年日本公立医院门诊诊疗人次与住院人次比为1.94,即到公立医院就诊门诊病人中约50%转住院治疗,而我国2011年二、三级医院该比例为5%,说明我国二、三级医院普通门诊比例过高。如果按照日本的比例,我国二、三级医院门诊量可以减少80%—90%。

来源:健康报 健康界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第4篇

一、洛桑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

“洛桑模式”是全球饭店职业教育的成功典范, 其精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学以致用的教学传统;求是创新的发展意识;团结敬业的职业精神。

1.“洛桑”模式。

洛桑模式的特色体现在两个结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是书本知识的讲授与实际操作的指导相结合。他们的教学课程一般分为三类:理论课、实践课和语言课。其中, 实践课有操作性的练习课、模拟性的分析课、研究性的调查课。学生不但要亲手制作产品, 还要分析产品质量, 有了问题要调查原因,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洛桑饭店管理学院的课程设置。

洛桑饭店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关注饭店行业的特点和要求, 它的成功做法是产教结合、学以致用, 使学校教育适应饭店行业的需求, 把学校的学科型教育转变为适应饭店的技术应用型教育上, 培养既会操作又有管理才能的人才。

二、德国的双元化教育模式及教学方法

1.“双元制”模式的内涵。

按照德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 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需要签订两份合同:第一份是与学校签的培训合同, 合同规定经过3年培训, 学生应达到什么水平;第二份是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与培训企业签订的合同, 合同规定学生边学习边在企业中实习, 并规定了学生实习期间的工资数额。这种培养模式, 以企业培训为主, 以职业学校教育为辅, 学校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教育, 强化专业理论知识。

2.“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是以学习领域为主要内容, 以行动导向为主要手段。从工作过程的每个环节和程序入手, 划分了不同的行动领域, 用行动导向法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 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 并把重点放在行动上, 认为只有在行动上进行训练,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

三、澳大利亚饭店管理职业教育课程设置

1.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细分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设置。

澳大利亚旅游饭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以旅游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 具体内容和安排由企业、专业团体、学院和教育部门联合制订, 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不断修订。其基础课、核心课有:饭店管理、客房管理、观光业管理、饭店安全与失物防范等。每门课程的考核都是以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 最后根据考核结果授予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2.规范化的实训课管理。

澳大利亚院校实训课的特点是:实训总量大, 单次实训时间短, 实训管理规范化。旅游饭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三年内, 实训时间必须累计达400小时。学生几乎每个学期都要进行多次实训, 但每次实训的时间为一周或两周, 目的是实践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并将其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

3.视选修课的作用和采用选修课程包制度。

澳大利亚院校还十分关注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给学生规划了多条职业生涯发展道路, 为此澳大利亚旅游院校引入了选修课程包制度。这里有四点需要阐明:其一, 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选修课程包, 但不能自由选课, 即在选择选修课程包之后, 学生必须修完该课程包内所有课程。其二, 选修课程包中的课程重要性丝毫不逊色于必修课。其三, 某一选修课并不只是列入一个选修课程包。其优势在于, 通过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在不增加大量投入的情况下, 实现了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某一具体领域进行系统和深入的教学。

四、国外饭店人才的培养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1.新办学理念, 定准办学目标。

以上几个国家的旅游 (饭店) 职业教育, 其根本育人目标都定位在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的旅游教育有盲目攀高的现象, 不管什么层次, 动不动就是定位于培养高级管理人才, 而且对“管理人才”的理解也存在误点, 好像“管理人才”就是不干实事、指手划脚的监工人员, 从而学生形成误导,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

2.据旅游市场的新情况, 细化旅游专业分支。

根据旅游市场的新情况, 重新调整、细化旅游专业设置势在必行。目前, 我国大多数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 还不能根据旅游市场近年来的新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细分出有针对性的子专业。这使得我国旅游专业的教学内容涉及面太广, 课程设置过于庞杂, 致使学生在毕业后往往觉得自己学无专长, 找不到就业方向。

3.教学、培训内容应不断更新。

目前, 我国饭店管理专业教学、培训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即教材编写普遍滞后, 这使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不能及时地、充分地反映饭店业发展的最新成果, 尤其是在饭店行业的热点方面。

4.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新路子。

德国“双元制”在这方面给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德国的高等职业学校拥有自己的类似于实习工厂的实验室, 有相关企业的支持。这一点, 饭店管理职业教育有行业优势, 我们国内的四、五星级饭店设施和硬件条件不比国外的差, 我们学生的实习很多可以进入这样的饭店。关键是要争取这些企业的更多支持, 加强、完善实验室建设。

5.教师要深入企业。

可以说, 我国饭店业教育与国外饭店管理学院最大的差距在师资。师资现状已决定了我国饭店业教育的理论水平和科研层次很难培养出大批优秀的高级饭店管理人才。需要把握的是, 饭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是一项实用性十分强的教学。因此, 师资队伍建设不能只限于单纯激励教师提升学历层次和搞学术研究, 更要注重鼓励教师深入饭店企业去调研、去实践, 要多引进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 实现由重学历向重实践能力标准的改进。让教师深入饭店第一线, 了解饭店业最新发展动态, 充实具体的教学内容, 保证可以及时地向学生传授最新、最有价值的专业知识, 这应是保证师资走在学科前沿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多中.旅游管理专业 (本科) 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探讨[J].旅游学科, 2001, (2) .

[2]王伟伟.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思路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 2000, (10) .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第5篇

通过对国外几个典型国家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分析,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认为我国要发展循环农业,就要注重农业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同时需要加大国家对循环农业的扶持力度。

循环农业是指以生态规律为基础,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基本特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农业发展模式。

一、国外循环农业的典型模式

1.以色列节水农业模式。以色列60%以上的国土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状态,没有水,没有雨,水资源严重匮乏。为了维持经济和农业的发展,他们长期致力于发展农业节水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1)循环利用污水资源。以色列是世界上循环水利用率最高的国家,处理后的污水利用率已达70%,居世界首位。以色列每年大约有3.2亿立方米的废水经过处理以后用于农业生产,分布在城镇周围的果园主要用处理后的污水灌溉。(2)利用微咸水。以色列南部沙漠的微咸水被用来农田灌溉,生产的西红柿和其他蔬菜、水果的品质优异。以色列利用淡化咸水进行灌溉的面积达到45 000 公顷。(3)采用滴灌和微灌技术。以色列很早就采用了压力喷灌技术;以后以色列又开发了滴灌技术。它可用于长距离和坡地灌溉;肥料可以与水一起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从而节约了水和肥料;滴头直接将水输送到根系附近的土壤中,水的蒸发极微,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研究表明,地表灌溉水的利用率仅为45%,而滴灌可高达95%。发明滴灌以后,以色列农业用水总量三十年来一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农业产出却翻了5番。(4)雨水的收集和利用。由于淡水资源十分珍贵,以色列因地制宜地在各地修建各类集水设施,尽一切可能收集雨水、地面径流和局部淡水,供直接利用或注入当地水库或地下含水层。从北部戈兰高地到南部内盖夫沙漠,全国分布着百万个地方集水设施,每年收集约1~2亿立方米水。

以色列节水农业,让人们看到:在资源短缺情况下,如何利用其他优势创造出农业循环经济的高效率;一个有效的经济管理模式,就是在资源限制的基础上,合理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进而实现产业经济模式的输出绩效最大化。以色列能在国小人少和自然资源匮乏的不利情况下,创造出为世人瞩目的成就,其重要的一点是重视节水和循环农业的发展。

2.美国的精准农业模式。精准农业也称为精确农业、精细农作,其含义是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各项农业投入,以获取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减少化学物质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目前,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直接促成了美国的“精确农业”,极大降低了美国农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美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美国精准农业体系的主要构成有:(1)美国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AGNET,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农业信息系统;(2)美国的农业数据库,包括农业生产数据库和农业经济数据库两种;(3)利用3S技术即农业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实现农作物的精确化种植。利用3S技术,农场主可根据田间因素的变化,精确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如给农作物施肥,当大型拖拉机进入田间喷施肥料时,显示屏可同时显示两幅彼此重叠的图像,一张是数字化地图(上面标有每一块小区的`土壤类型,氮磷钾含量,前季单株产量,当年单产指标等),另一张是方格坐标图(可根据GPS讯号随时显示拖拉机所在的小区位置)。与此同时,数据处理器可根据事先做好的每一块小区的数字化地图,自动计算出每一块小区的肥分配比和喷施量,并向自动喷施机下达指令,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杀虫药的喷洒。此外,该系统还能根据土壤水分和作物的生长情况,自动判断出浇水、施肥的时间。据统计,采用这种精准农业技术可节省肥料10%,节约农药23%,每公顷节省种子25公斤;同时,可使小麦、玉米增产15%以上。

3.菲律宾的生态农业模式。菲律宾玛雅农场:玛雅农场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附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十年建设,农场的农林牧副渔生产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玛雅农场的前身是一个面粉厂,经营者为了充分利用面粉厂产生的大量麸皮,建立了养畜场和鱼塘;为了增加农场的收入,建立了肉食加工和罐头制造厂。随着农场的发展,他们又找到一块24公顷的丘陵地,扩大了生产规模,取名为玛雅农场。1981年,农场已拥有36公顷的稻田和经济林,饲养了2.5万头猪、70头牛和1万只鸭。为了控制粪肥污染和循环利用各种废弃物,他们陆续建立起十几个沼气生产车间,每天产生沼气十几万立方米,提供了农场生产和家庭生活所需要的能源。另外,从产气后的沼渣中,还可回收一些牲畜饲料,其余用作有机肥料。产气后的沼液经藻类氧化塘处理后,送入水塘养鱼养鸭,最后再取塘水、塘泥去肥田。农田生产的粮食又送面粉厂加工,进入又一次循环。这样的生产过程由于符合生态学原理,实现了生物物质的充分循环利用。

菲律宾的玛雅农场是世界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的典范,玛雅农场就像一个大规模农工联合生产企业,不用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肥料,却能保持高额利润,而且没有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污染。这样的生产过程由于符合生态学原理,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了生物物质的充分循环利用,所以产生了良好的节约效果。

二、中外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国情比较

1.农业人口资源。在美国仅占全美人口不到2%的美国农民,不仅养活了近3亿美国人,而且还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这与美国农业人口资源的高素质是分不开的。据统计,美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十二年,有20%以上的农民为大学学历。以色列的教育非常发达,国民受教育程度很高。农民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到47%,其他至少是高中文化程度。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为学习、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也使农民更乐于接受新生事物,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在对待农业新技能方面理解能力差,掌握程度低,影响了农业发展。

2.农业经营方式。美国农业以家庭农场为主,约占各类农场总数的87%,合伙农场占10%,公司农场占3%。美国农业是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进行的。实行农场经营,平均每个农场拥有农田202hm2。以色列实行“公司+农户”模式。以色列农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一是订单生产,二是农业生产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例如莫沙夫农场中的农户直接与国内的公司签订购销合同或者直接上网销售,从而使农产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由于以色列的农业相当发达,人民科学文化水平也很高,农民可以直接从因特网上了解到农副产品的市场行情,因此,公司与农户在购销合同中利益分配比较合理,从而形成了公司与农户的良好互动机制。中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目前依然大多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因此不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已经逐渐暴露出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影响到农业经营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农业技术水平。以色列严重缺水。但以色列建国以来农业生产增长了12倍,每顷土地的用水量却没增加,以色列依靠高科技农业,减少了水的浪费,压力灌溉方法的产生,使以色列单位面积土地的耗水量下降了50%~70%。以色列80%的灌溉土地都是灌溉与施肥一次完成的。另一种就是使用循环水和淡化海水,以色列所有灌溉方式都采用计算机控制。计算机化操作可完成实时控制,也可执行一系列的操作程序。在灌溉过程中,如果系统记录下水肥施用量与要求相比有一定偏差,系统会自动地关闭灌溉装置。还有一种传感器,它能通过检测植物的茎和果实的直径变化,来决定对植物的灌溉间隔。这种传感器直接和计算机相连,当需要灌溉时,它会自动打开灌溉系统进行操作。中国目前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期,靠人畜力操作和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还广泛存在,农业装备综合技术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在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领域差距还在不断加大。

三、国外循环农业模式对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启示

1.树立全民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理念。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循环农业经济缺乏认识,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因此,应该让全民认识到循环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普及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农村资源综合利用的科学与法律知识,如普及农业废弃物如何处理排放、沼气综合的利用。

2.因地制宜地选择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农民素有精耕细作的良好传统,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许多资源循环利用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南方的“猪—沼—果(菜)”模式,北方的“四位一体”模式,中部平原的“粮饲—猪—沼—肥”模式,西北地区的“五配套”模式,大城市郊区的都市型生态循环模式等。这些模式和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3.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政策体系。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农业投资主体的经营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对循环农业经济的支持和补贴制度,设立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基金或风险基金等,加大财政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投入。

国外会展教育方式及其借鉴作用 第6篇

关键词:会展教育

一、国外会展人才培养模式

1德国会展人才培养的方式

德国的会展教育已形成了产、学、教互动的良好机制,可归纳为以下三个特点:

(1)办学力量集中,办学规模不大

据了解,目前在德国主要有两所院校开办会展专业。一是瑞文斯堡合作教育大学有自己的会展管理系:另一个是科隆大学,从2000年起开设会展专业的硕士生课程。由于办学力量集中,德国国内与会展教育相关的教学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很高。

(2)产学教结合,采用定制化模式

德国会展教育基本上属于定向培养,采取与会展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如瑞文斯堡合作教育大学招收的是由企业定向培养的学生,学生毕业后,再回到原公司工作。在这种教与学有机互动的环境下,教学和学习都有很明确的目标,学习效果非常好。

(3)培养专长人才,接模块设置课程

德国会展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分为五大模块,即工商管理、展览管理、会议管理、大型活动管理以及展示设计与搭建。学生每学完一个模块再经过相应实习,具备了该模块所要求的专门的工作能力。

2美国会展人才培养的方式

美国的会展教育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

(1)大学商科类专业设置会展课程

美国的高等教育没有专门的会展专业。但在许多大学的商科类专业都设有会展方面的必修和选修课,这些课程包括:旅游和接待管理、运动和大型活动管理、运动和大型活动营销、会议业概论、会议规划、贸易展览运营、会展服务管理、会展设施管理、展览服务、展示管理、出展管理等。目前美国的高等院校还没有会展专业的硕士学位,一些旅游管理类的硕士学位课程中设置有会展方面的课程。

(2)依据培养目标设置相应会展课程

在不同的大学中针对各自学校制定的学生培养目标,在课程的选择和设计上有所不同。

二、我国如何开展会展人才培养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实际和德国、美国等差距很大,因此必须结合我国会展业及会展教育实际来借鉴。

1人才培养规模应少而精

对于我国会展核心人才的培养。应求精而不求多。会展核心人才的培养层次应达到本科。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培养会展核心人才的专业设置进行严格审批,即使批准了少数大学开办这类专业,也要严格控制办学规模,不能盲目扩招,以确保教学资源集中。教学质量优良。

2辅助型和支持型会展人才的培养应分布于各院校

可将会展的辅助型人才和支持型人才的培养放在这些院校进行。由于这类人才就业渠道的广泛性,因此只需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会展培养方向即可。同时。这类人才的培养规模可加大。

3会展人才培养逐步实现定制化

我国高校会展人才培养应尝试定向培养制度。即招入的学生在报考时,就知道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和单位,用人单位可以在招生工作中提出自己的要求并和院校及学生本人签订合同。这样。既可保证所招学生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同时由于就业有保证。往往生源的质量也较高,在培养过程中用人单位也愿意提供较多的岗位实训机会。

4高校与社会合作开展会展培训

国外医疗保险模式比较与借鉴 第7篇

德国是社会医疗保险的发源地, 其医疗保险组织体制经历了萌芽建立、发展完善、调整改革等过程, 制度体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1.1 筹资机制

在充分考虑国民医疗卫生需求的基础上, 为确保国民公平、及时地享受到医疗资源, 德国施行社会共同负担的筹资机制与风险分担制度, 以立法的方式强制要求雇主和被保险者缴纳保险费用。德国社会医疗保险资金由七种不同类型的专业化疾病基金筹集, 它们均为独立的自治法人实体, 不隶属于任何国家机关。近两年, 随着国家健康基金的建立, 疾病基金的财政主权逐渐弱化, 由国家健康基金向其发放数额统一的每一被保险人的保费。政府负责医院的基本建设以及发展等所需的资金, 病人在接受医疗服务的时候也需要支付少许的处方费。

1.2 支付机制

德国以“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为原则, 建立了按服务计点和按病种预付的医保支付方式。按服务计点的支付能够在区域总体卫生费用固定的情况下鼓励门诊医生提供服务, 确保患者门诊服务可及性。支付机制的第二个要素是支付水平, 支付水平由起付线、共同付费、封顶额共同确定, 规定了患者接受门诊服务、住院服务所需支付的费用比例及期限等。针对某些药物制定报销最高限额, 超额部分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

1.3 监督管理

宏观上, 疾病基金会的监督管理由联邦卫生和社会保障部主要负责, 各大疾病基金会的基金风险的调节与均衡则主要由联邦社会保险局负责。2009年建立的国家健康基金取代了各种疾病基金的部分职能, 从国家层面上协调了各大疾病基金会的工作。中观上, 享有垄断地位的七类疾病基金会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可独立制定除法律规定的组织章程、组织层级等, 也可相互协商实施计划。微观上主要涉及疾病基金会内部的权利结构安排, 包括管理委员会和理事会。

1.4 实施效果

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90%的人口参加了法定医疗保险, 其它10%的人口也通过其它保险得到了保护。社会医疗保险覆盖广泛, 基本达到了全面覆盖。德国已经总体上实现了“高收入帮助低收入, 富人帮助穷人, 团结互助、社会共济、体现公平”的社会医疗保险的宗旨。

1.5 改革趋势

2003年, 德国政府出台改革方案以期解决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等问题。经过研究、试点后于2004年起强制实施按病种分类收费 (DRGs) 制度, 以此来提高住院医疗服务成本效益, 更有效控制费用。概括来讲, 德国主要通过扩大缴费基数、挪用其它基金费用超支自付的方式来达到开源目的;通过降低享受标准、取消某些保险支付项目、提高住院治疗费用和药品费用来达到节流目的;在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方面则使用改变补偿机制、实行医药分开等方式。可见, 德国的改革以成本约束为导向, 朝着加强市场竞争和政府干预的方向发展, 同时重视医生权威的疾病基金会的自治管理也开始向多边自治管理发展。

2 以英国为代表的全民医疗保险模式

英国是该模式最早实行且最具代表性的国家。英国于1948年开始建立全民医疗保险体系 (NHS) , NHS以为全民提供免费服务, 体现相对公平原则为宗旨, 包括初级医疗服务和二级医疗服务。初级医疗服务是以社区为主的第一线医疗网络, 以全科医生为核心, 由家庭医生为居民提供首诊和转诊服务。二级医疗服务是由NHS医院提供, 由专科医生为居民提供急诊和专科服务的第二线医疗网络, 主要解决急诊及初级医疗机构或家庭医生转诊来的难以处理的疑难病例。

2.1 经费来源

卫生资源筹集与分配、卫生人员的管理以及卫生服务提供等全部由国家中央统一管理。政府在卫生费用方面的财政投入大约占卫生总费用的87%, 其余13%中10%来自医疗保险基金, 剩余3%来自患者自付。

2.2 实施效果

普遍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 充分体现了英国“福利国家”的理念。但过多的干预加重了财政负担沉重, 导致医疗保障资金不足, 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医疗费用需求。英国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 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全民医保出现了效率低下问题: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病人候诊时间长、抱怨多, 目前英国已成为世界上候诊时间最长的国家。全民医保还面临着技术短缺、设施陈旧等问题。

2.3 改革趋势

为了应对医疗费用过快增长, 英国改革的重点在于重组医疗保险体制的“内部市场”结构, 将政府公立机构购买医疗服务的权利交给家庭医生联盟。可以说, 改革核心是初级保健服务的付费机构, 即政府购买服务的组织和制度改革重点在机制, 趋势则是内部市场化。

3 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医疗保险模式

商业医疗保险普遍存在各个国家的医疗保险体系中, 大多数只起到辅助作用。商业医疗保险模式的典型代表国家是美国, 其卫生保健由市场主导。美国的医疗保险体系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 市场主导的商业医疗保险和国家主导的社会医疗保险。

3.1 美国医疗保险体系

商业医疗保险在医疗保险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其特点是雇主为雇员购买保险 (或私人自愿购买) , 以团体购买形式向保险公司投保, 商业保险公司承担疾病风险, 为符合条件的投保人提供与缴费数额相适应的医疗资源或就医经济补偿。美国商业医疗保险市场专业化程度非常高, 竞争激烈, 能够有效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大多数美国人都投保商业医疗保险, 甚至某些政府的医疗保险也有部分是委托商业保险公司操作。商业保险的投保人一般为参加工作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群, 对没有工作能力的人或某些特殊人群社会公平无法体现。为了减少社会矛盾, 解决特殊人群的保险困难, 美国建立了政府主导的医疗保险制度, 为65岁以上的老人、低收入者、残疾人、退伍军人、儿童等特殊人群提供医疗保障。

3.2 筹资机制

美国商业医疗保险主要由市场调节, 保险费用由保险公司自主筹集, 国家较少参与。针对特殊人群的政府公共医疗保健则是由政府直接提供, 人类服务与卫生部 (HHS) 是联邦政府中主管这方面的机构, 各个州和地方主要由卫生局来承担相关事务, 经费直接来源于政府税收。

3.3 改革趋势

政府主导的公共医疗保险保障了特殊人群的健康,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商业医疗保险有失公平的缺陷。但现有体制依然存在医疗费用上涨过快、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分布不公平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等问题。

美国历届政府不断尝试医疗体制改革, 如通过改变补偿机制来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等, 但无有效方案问世。奥巴马政府希望能够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主张公民在参加商业保险的同时可以选择公共医疗保险, 以此来促进医疗保险市场的竞争, 但非议颇多。

4 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强制储蓄医疗保险模式

实施强制储蓄医疗保险模式的国家中新加坡最具代表性, 故该模式也被称为“新加坡模式”。新加坡建立了中央公积金制度, 通过法律形式规定中央公积金的定义、比例、运作管理, 公积金的管理及相关服务的提供由中央公积金局负责。新加坡医疗保险体系由保健储蓄、健保双全、保健基金三部分构成。

保健储蓄是一种强制性的个人累积型医疗保险模式, 它要求新加坡境内所有职员按国家规定的费率向公积金管理机构缴纳保险费, 医疗储蓄账户的建立单位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家庭, 通过纵向逐步积累, 用以支付日后个人或家庭成员就医所需医疗费用。个人账户内的资金不能随意支取, 由中央公积金局负责管理, 劳工部发挥立法和监督职能, 监督约束机制强。健保双全计划面向大病重病, 主要负责为患重病或是长期慢性病患者提供医疗费用。实施过程中, 公积金局又发布了增值健保双全计划, 筹资额和索赔额较高。保健基金面向穷人, 由患者治疗所在的公立医院医务工作人员提出申请, 医院保健基金委员依照规定决定是否予以援助。

新加坡的医疗保险体系将政府责任和个人责任结合在一起, 兼顾公平和效率, 确保所有国民在正常情况下都能获得医疗保障, 也能够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 是可圈可点的医疗保险体系。但纵向的筹资方式无法体现社会共济, 雇员的工资有高低, 缴纳的费用也有高低, 多交多享受, 少交少享受, 一定程度上难以实现公平, 也难以确保低收入者能够正常的得到医疗服务。鉴于此, 新加坡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将侧重于提高年轻人的保险缴费率, 通过“趁早多储蓄”来增加储蓄账户资金, 同时采取按病种付费方式来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5 国外医疗保险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5.1 明确保障范围, 减轻医疗负担

在改革中, 德国降低享受标准、取消一些保险支付项目的同时要求患者承担更多责任, 只保障“基本医疗需求”。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 人口多、资源少的特点要求我国必须明确保证范围, 吸取德国经验教训, 在可负担的情况下确保能使更多的人受益。

5.2 改善筹资机制, 扩大保障范围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能力仍不足, 报销比例低, 对大病、重病以及慢性病保障能力弱。新加坡将政府职能和个人责任有机结合起来的强制性储蓄积累筹资方式值得学习。筹资机制在保证一定筹资水平的同时, 能够确保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 实现社会共济。此外, 需要进一步提高筹资水平、社会统筹能力。

5.3 完善支付机制, 控制卫生费用

如何规范供需双方的行为, 控制卫生费用的增长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借鉴德国的支付机制,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探索按病种付费 (DGRs) , 希望通过制定价格来激励医院控制医疗费用, 提高资源利用率, 从而有效降低过快增长的医疗费用。

5.4 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财政投入

基层人口占我国人口比重大, 应重视社区卫生服务, 应学习英国实行家庭医生责任制, 建立“守门人”制度。有效实现“小病进社区”的医改目标, 提高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和利用率,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在保证居民获得所需卫生资源的前提下有效抑制卫生费用的增长。

5.5 重视团体健康保险, 提高覆盖率

我国人口众多, 劳动力丰富, 在职工医疗保险方面可以学习美国, 重视团体健康保险, 扩大职工医疗保险氛围的同时也能够降低保险公司的风险。

5.6 鼓励商业医疗保险, 丰富医疗保险体系

我国的商业医疗保险整体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不高、控制风险能力弱、市场空间无法充分利用, 但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医疗体系的贡献能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应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医疗服务, 矫正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问题, 同时要为商业医疗保险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丰富我国的医疗保险体系, 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琬.德国社会医疗保险组织体制的发展与变革[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1, 4 (2) :51-56.

[2]刘丰.德国医疗保险改革之鉴[J].当代医学, 2004, (12) :50.

[3]左延莉.英国、美国和德国医院筹资机制的比较[J].卫生经济研究, 2011, (8) :23-25.

[4]马家忠.世界四种主要医疗保险模式的比较分析[J].理论界, 2010, (2) :203-204.

借鉴国外办刊理念解析期刊运作模式 第8篇

关键词:期刊,办刊理念,运作模式,支柱

一、国外期刊办刊理念

相对于图书来说, 国外期刊的发展历史不长, 但其发展速度却很快, 早在20世纪初, 国外期刊的发行量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图书, 而且不但发行量上升, 品牌也大增。在很多发达国家, 期刊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主流媒体, 有些影响力甚至超过了电视、报纸等。国外期刊在发展过程中均有一致的办刊理念和运作特点, 其中以下几点比较突出。

1. 重视期刊品牌的经营

国外期刊普遍重视对期刊品牌的塑造、维护和延伸。所谓延伸, 就是将现有的成功品牌应用到新产品上, 以缩短市场消费者的认同时间, 使新产品能迅速打开市场, 被消费者接受和认同。另外, 为拓展市场, 国外期刊在品牌拓展的策略中还注重国际化发展。

2. 编辑和经营分离, 实现产业化经营

期刊的产业化, 是在规模经营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期刊品种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 意味着发行量上升, 广告收入增加, 策划业务增多等。国外著名期刊普遍将内容编辑作为刊物的核心竞争力, 注重维护自身品牌。业务的分工和独立不但为期刊内容质量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保障作用, 而且使广告、营销更为专业, 从而提高了整体效益。

3. 集团化经营

在西方发达国家, 世界知名期刊集团拥有几十种期刊, 他们的发展相辅相成, 使资源得到整合, 实现了最大的利用价值, 并使运营风险降到最低。

4. 发行与广告并重

目前, 很多国外期刊实行了发行和广告一并经营的方式, 使期刊得到全方位、综合性的发展。许多期刊的广告收入甚至超过了发行收入, 广告以其特殊的方式传播科技信息, 使期刊占据市场, 具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5. 网络化发展

当今是计算机网络平台快速发展的时代, 国际期刊在从投稿、审稿、编辑、加工制作、市场营销等全过程实现网络化, 这就使得期刊的出版形式、传播手段和阅读模式发生了变化, 从而导致结构性的变化。

二、期刊运作模式 (以《施工技术》期刊为例)

1.《施工技术》期刊办刊理念

《施工技术》期刊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是一本“老牌”刊物, 在历史的潮流和变迁中经历了风风浪浪。结合国外期刊的办刊理念、编辑模式以及经营模式, 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办刊理念:期刊出版专业化;视质量为期刊的生命;信息传播快捷;以人为本的办刊理念;办刊方式国际化;商业化运作等。

《施工技术》期刊经过多年艰辛摸索, 在专业信息传媒主业的发展认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明确了主业的发展目标———打造建筑领域具有国际品牌竞争力的专业第一传媒 (施工技术传媒机构, 现已使用) , 找到了主业的发展道路———以市场客户群需求为导向, 走“五大支柱”建设为核心、五位一体并进的专业信息传媒成长道路, 积极推动“五大支柱”建设, 尽快弥补短板和不足, 奋力发展会员客户, 加快建设分类、分层次的会员制客户群体系, 促进主业快速成长。

2. 五大支柱运作模式

所谓“五大支柱”, 即服务平台、服务项目、会员客户、服务团队、资源储备。

(1) 服务平台

每种期刊的诞生都是因为有市场需求, 为了能给作者和读者提供服务, 其经过不断的发展和累积, 慢慢形成一定的市场和规模。《施工技术》期刊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一套专业化的“刊网机会”联动的专业信息传媒服务平台。所谓“刊网机会”, 即刊物、网络、手机、会议。

《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类应用性刊物, 作者和读者遍布业内各个领域, 包括:各建设类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办刊过程中,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作者和读者为本, 力求使其内容和形式最具专业化和国际化。目前, 国内建筑市场发展如火如荼, 为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以及人民的幸福生活留下了一大批美轮美奂、精彩纷呈的建筑精品;与此同时, 涌现出了一大批高、新、尖端技术, 甚至在国外也享有盛名。尤其是近几年国家提出低碳、环保主题, 给建筑业带来新的挑战, 绿色建筑悄然出现。为了达到宣传和交流的目的, 《施工技术》每期保证报道重大工程以及向业内享有盛名的专家约稿, 争取为读者提供最新以及最有阅读力的文章。

网络是人们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计算机诞生以来, 它不仅使人们摆脱了很多繁重的劳动, 也给大家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施工技术》以中国建设科技网为平台, 形成了独立的“施工技术”主页, 主页内容丰富, 包括:新闻、专题、期刊、商城、专家、企业、视频等板块。网页上及时发布和更新信息, 有大量内容供作者和读者共享。另外, 《施工技术》还开通了新浪微博和微刊, 由专人负责更新, 不仅发布业内动态信息, 还能组织网友讨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使大家共同提高。

智能手机的出现打破了以往手机只能打电话和发短信的僵局。目前手机的使用方便快捷, 它的智能化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随着人们越来越喜欢用手机操作部分工作, 我们就要考虑如何通过手机给大家带去信息。自2011年开始, 《施工技术》推出手机报, 内容丰富多样, 有土木建筑类的时事新闻、也有《施工技术》杂志社的发展动向, 有图文并茂的当下热点、也有应季的吃喝养生, 另外还能植入平面广告, 手机报一经推出, 赢得了业内人士的广泛肯定与赞扬。另外, 《施工技术》手机报的推送方式简单, 只要将手机号发送到专门的邮箱即可免费订阅, 这给《施工技术》杂志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大便利。

专业的期刊就要打造专业的会议。会议是讨论当下热点、凝聚业内人士的最好方式。很多人希望通过专业会议相互认识、相互交流。《施工技术》杂志社每年会承办1~2次专业会议, 根据行业的发展动态, 邀请专家作报告, 在不断的交流中解决问题、提升认识。会议上还能进行《施工技术》过刊、增刊、光盘的二次售卖, 既有利于杂志社的发展, 又满足了与会人员的需求。

(2) 服务项目

在服务平台的基础上, 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客户服务体系;“抢眼球”的评奖评优活动;有特色的新闻、宣传、会展推广活动等。针对不同的会员客户群, 有不同的服务套餐等。《施工技术》在业内率先推出了理事会, 理事会旨在汲取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通过加强理事单位之间的沟通与联络, 传递最新国内外建设信息, 交流研究成果。理事单位在尽自己义务的同时享受各种权利, 例如在《施工技术》和“施工技术网”显著位置刊登单位名称、logo、代表人姓名职务等;在《施工技术·资讯》上多方位、多渠道宣传报道理事单位, 包括:企业科技动态、工程聚焦、人物专访等;稿件优先送审、刊登;广告打折刊登等。

《施工技术》每次承办的专业会议都会有一本会议论文集, 通过评奖的方式鼓励作者多写文章, 并为其颁发获奖证书, 肯定他们的积极性。在后续的工作中, 还计划组织理事会员单位、广告客户、读者等参加工程观摩、技术交流活动, 联系企业进行产品发布会, 既达到了技术交流的目的, 同时也进行了产品推介。

(3) 会员客户

会员客户就是市场。会员客户是五大支柱里的中心支柱, 也是企业要针对性服务的特殊性市场。其包括:团体会员群 (各类专业传媒理事会、专项技术联盟、专题论坛理事会等) 、名人会员群 (总工、教授、专家等名人堂, 以及各项技术顶级专家俱乐部等) 、个人会员群 (qq群、微博群、微信群等) 等渠道。个人会员群量大面广, 初期可以提供一些免费服务, 逐步将其升级为付费会员, 以此来提供布局和抢占未来的客户群市场;同时, 要注重从个人会员需求的调查、统计、分类中寻找服务商机。目前, 《施工技术》在会员客户群方面逐渐完善和成熟, 通过专家库、作者库、读者库逐步形成分专业、分层次的群体, 而且数据库信息也在不断扩大, 为将来开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4) 服务团队

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专业化的、高素质的、市场开拓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专业信息传媒服务团队。《施工技术》分为编辑部和事业发展部两部分, 在工作开展中, 两部门工作相辅相成。编辑同志应该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了解行业内发展动态, 力求成为业内的杂家, 懂得相关知识, 熟悉业务技能, 在各种专业会议中方便开展工作与约稿。事业发展部有记者、美编、网络安全员等, 他们也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 以便于在采访、撰文、编辑时迎合读者和客户的口味。两部门协同合作, 开展内部会议, 共同为《施工技术》的进步出谋划策。

(5) 资源储备

聚集业务发展的各种资源, 建立分类资源库, 包括厂商、广告客户、科研设计单位、高校、专家、作者、读者等。一切有助于期刊发展的资源都要建立相应的资源库。目前, 《施工技术》杂志社建立了审稿专家、作者、读者、参会人员数据库等, 其中包括他们的地址、email、电话等内容, 以便于针对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服务。这些数据库是开展工作的重要资源, 一定要分阶段、分层次择优取用。

三、结语

当今社会, 纸质传媒受到来自各方的冲击和挑战, 多方面、全方位的运营模式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提高专业传媒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必须始终致力于广大读者和受众, 提供更多实用性强、指导性强、可读性强的三强文章。在做好专业文章的基础上, 还要重视挖掘其蕴藏的商机, 这样才能在传媒界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新立.新视点——国际传媒考察报告[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5

[2]邓德红.科技期刊广告经营的原则和技巧[J].编辑学报, 2003 (3) :214-215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第9篇

一、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分类

一是从国别或地域看, 有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新加坡模式等。

二是根据都市农业的实施情况分为成品农业模式 (出售产品和加工品为主) 、生态农业模式、设施农业模式、精准农业模式。

三是根据其功能, 有以经济功能为主的美国模式, 以生态、社会功能为主的欧洲模式, 兼顾经济、社会、生态功能的亚洲模式等。

四是根据产品属性, 分为体验型 (如养宠物自我消遣) 、服务型 (如养宠物供人观赏以取得收入) 和产品型 (如养宠物直接出售获得收入) , 也有多目的的混合型。如美国、荷兰的都市农业属产品型, 台湾以服务型为主, 日本、意大利等国以体验型、服务型为主。

五是依据生产内容, 有的总结为郊外生态防护林业、郊外食物农业、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城郊旅游农业、市内楼宇农业、都市文化农业, 有的归纳为设施农业、种苗业、农产品物流业、观光休闲农业、农业科技园区、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等, 也有的概括为生态景观型、高科技设施型、农业旅游度假型、体验参与型和特色精品型等。

六是根据产生机制, 分为原生型都市农业和诱致型都市农业。原生型农业是直接受城市化发展影响而形成, 在落后城市是城市贫民借以谋生的自发农业, 在现代城市是为了保护城市生态功能的自觉农业。诱致型农业首先是半企业行为的现代企业, 如城市近郊区的农业园区;随后是扩散型农业, 即大城市郊区的现代都市型农业。

二、国外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成功做法

(一)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美国模式

其主要形式是市民农园。参与市民农园的居民, 与农园的农民或种植者共同分担生产成本、风险及盈利, 农园为市民提供安全、新鲜、高品质且低于市场零售价的农产品。目前美国都市农业占总面积的10%, 其价值占美国农产品总价值的1/3以上。美国学者认为, 市民农园加强了农民和消费者的关系, 增加了区域食品供给, 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二) 以生态、社会功能为主的欧洲模式

1. 德国模式。

19世纪德国政府为每户市民提供一小块荒丘, 市民用作自家的“小菜园”, 实现蔬菜生产自给自足。后来, 市民农园的土地一部分是镇、县政府提供的公有土地, 另一部分是居民提供的私有土地。每一市民农园的规模约有20000m2, 大约50户市民组成一个集团, 共同承租市民农园, 每个承租人租地100m2, 租赁期25—30年。政府不干涉市民种什么、如何经营, 但其产品不能出售, 这是与美国市民农园的主要区别之一。承租人中途可以退出或转让。目前德国市民农园的承租者83万人, 产值占到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3左右。

2. 荷兰模式。

荷兰十分强调农业与环境、自然的协调发展, 重视农业的社会责任。借助发达的设施农业, 该国集约生产经营花卉、蔬菜及奶类食品, 使人均农产品出口创汇居世界榜首。

(三) 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的亚洲模式

1. 日本模式。

日本都市农业伴随着农业观念即经济功能转向社会、生态功能的变化,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形成三种主要模式:一是观光农业, 即设立菜、稻、果、树等田园, 吸引游人参观体验, 其实质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二是设施农业, 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运用现代科技与先进的农艺技术, 建设现代化的农业设施, 一年四季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三是特色农业, 即通过有实力的农业集团建设一些有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并依托先进的科技进行深层次开发。

2. 新加坡模式。

其都市农业既有生产功能, 也有供市民参观、学习、休闲之功能, 十分重视都市农业向高科技、高产值发展。主要模式:一是农业科技园, 国家投资基本建设, 然后通过招标方式租给商人或公司, 租期为10年;二是农业生物科技园, 主要进行新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三是海水养殖场。

(四) 以郊外食物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模式

20世纪中后期, 特别是90年代以后, 拉美、非洲一些国家也开始发展以郊外食物农业为主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专家统计, 生活在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赞比亚等国城市中的6.5亿市民中, 就有2.5亿人通过都市农业获得部分食物;市民家庭食物自产率在东雅加达市达到18%, 内罗毕市达到50%, 而坎帕拉市达到60% (Mougeot, 1994) ;在哈瓦那, 城市菜园明显提高了农户家庭及其所在社区的食物数量和质量 (尼科·巴克, 2005) 。

三、我国值得借鉴的经验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农家乐几乎遍布我国各大城市;各省会城市建有郊外蔬菜生产基地, 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新鲜蔬菜, 甚至为城市超市提供一定数量的有机农产品;一些特大城市如北京, 建设了郊外生态防护林体系, 还有以陕西杨凌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园和设施农业等, 国外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在我国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发展。

尽管我国都市农业蓬勃发展, 但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只重视经济功能, 忽视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的问题。很多地方照搬照抄国外模式, 都市农业区域特色不突出, 都市农业人才匮乏, 政府政策滞后、缺失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 导致一些地方出现盲目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 破坏了生态环境等问题。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成功做法中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主要有:

第一, 坚持多元化功能目标。都市农业能产生经济、人文、生态、社会效益, 能发挥经济、人文、生态、社会功能, 具有多效能特征。纵揽美国模式、德国模式、荷兰模式和日本模式等, 尽管在各国其功能侧重点不同, 但都表明都市农业具有多元化功能, 即具有高质量的生产功能, 资源低耗与高效利用、环境洁净、景观优雅等生态功能, 生活、就业、安全、福利等社会功能, 以及教育、培训、示范、带动等服务功能。所以, 我国必须改变只重视经济功能, 忽视生态和社会功能的做法, 坚持多元化功能目标。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资源相对不足, 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 必须围绕都市农业的多元化功能, 鼓励以生产功能为主, 兼顾生态科教、服务就业等功能, 科学规划其布局, 积极转换都市农业的经营模式。这样, 不仅能满足城市居民一年四季能吃到新鲜、优质和安全的农产品, 享受农业休闲文化的需求, 还能成为农耕文化的教育基地, 拓宽城郊农民的就业渠道, 扩展涉农二、三产业的发展。

第二, 坚持以高科技为支撑。众所周知, 新加坡在国土面积有限、自然资源贫乏条件下主要依托高科技, 注重资金、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 注重引进工业生产管理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 生产出了优质安全的高档农产品;荷兰也借助发达的设施农业, 使人均农产品出口创汇居世界榜首。可见, 发展都市农业必须以高科技为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都市农业科技同样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都市大工业的技术、人才、设备形成了都市农业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产业基础, 而且整个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其稳定扩展的长期基础。

我国都市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总体偏低, 更要坚持以高科技来支撑都市农业的发展。一是加快实施都市农民培训工程,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都市农民是都市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二是加快完善农业高等院校都市农业专业设置, 为社会输送大量都市农业人才;三是推进都市农业生产技术从传统型转向高新型。当前可以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引进实用的农业高新技术,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农业科技园等。

第三, 突出区域特色优势。美德日等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 在土地资源享赋、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实力强弱、技术进步程度、国家政策, 尤其是城市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 各国都市农业呈现了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因此, 发展都市农业要根据城市各区域功能定位, 突出区域特色优势。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千差万别, 每个城市应因地制宜发展都市农业, 更加注重突出自身的禀赋优势。当前, 我国东部沿海大城市社会经济已达到较高水平, 可积极发展高附加值和外向型出口创汇都市农业, 大力拓展其生态保护、休闲娱乐和文化传承等功能;中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 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区, 可以用工业化带动农业的发展, 主要发展郊外食物都市农业模式;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在加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 借助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遗产, 主要发展生态产业、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等都市农业模式;东北老工业基地可利用先天的农业资源优势, 加上城郊的便利交通条件, 借鉴美国大农场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发展高科技设施型、特色精品型农业等。

第四,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由于都市农业具有显著的公共产品特征, 日本各级政府给予了多项保护政策。据1996年日本全国农业委员会都市农业对策协议会统计, 日本全国都、道、府、县和市、村各级制定的振兴都市农业的举措 (如低息融资、资助) 不下250项;日本政府还关注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政府除加强正规学校培养农业劳动者外, 对初次从事都市农业的人们提供无息贷款、资助学习等, 让农民学习农业技术和营销方法。

国外税务会计模式经验分析及借鉴 第10篇

关键词:税务会计,国外经验,模式分析,借鉴

税收会计是税务与会计的结合体,是国家各级税务机关核算和监督税收资金及其运动的一门专业会计。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不同,各国税法立法背景、会计规范方法、历史传统、经济体制、投资体制、企业组织形式等因素差异,各国的税务会计实践经验有所不同。法、日与美均是全球经济实力较强的发达国家,对当下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变化的影响显著。在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法、日与美均已形成适合本国的差异化税务会计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本国税务会计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也为改变之前财务与税务会计合一导致的偷税、漏税、逃税与泄露商业机密等不合法会计事项与问题,进行了税务会计的初步改革探索,即各地税务部门在企业会计人员中试行《办税员合格证》。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税务会计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已初具规模,部分公司也已搭建了高效全面的税务风险防范网络系统。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个体经济为主体的形势下,我国众多企业尚未建立全面宏观的税务会计体系,且会计工作秩序混乱、衔接不紧密,会计核算过程不合理、税务会计人员的有效监督缺乏等,抑制会计核算技能增强。由此,本文分析了国外几类主要税务会计模式的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确立提供有益启示。

一、国外主要税务会计模式的经验分析

对特定区域或国家会计实务的全面系统描述与概括被称为会计模式,其涵盖内容广泛且存在多样化特征,包括会计原则、目标、准则、组织管理体制以及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等。由于经济、法律和社会环境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模式选择不同。目前国外税务会计的主要模式有三种(如表1),分别为:一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财税完全统一模式,其会计制度完全服从税法,且为税法规定服务,而会计准则与税法要求统一,因此企业对会计问题的处理与执行大多依据会计准则或税法;二是以企业为导向的税务和财务会计相互依存的混合协调模式,该模式主要由政府制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协调性强,税法与会计制度核算以财务会计的核算结果为准;三是以投资者为导向的财税分离模式,其注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公允性,允许财务与税务会计存在合理差异,税法对财务会计准则的约束较小,有助于财务会计准则的修善和税务会计的独立发展。

(一)以法国为代表的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完全统一模式

该模式最主要特点即财务会计的地位低于税法,因此从属于税法。法国历史文化决定了集体主义的个人价值观、归属意识和群体意识,具体在会计处理中主要表现为:既帮助了社会群体利益达到最优,又完成了个人价值意愿,并重视政府宏观调控的强制性和统一性。并且相关政府部门对本国会计制度和准则的制订也发挥了极大作用。在社会生活与经济监管方面,法国政府不仅注重对市场的宏观调节,而且对某些领域也进行了必要的行政监督与管控。例如,国有企业与各级政府在投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具有部分大型银行,且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国内总投资额的50%。因此,税务机关成为法定会计信息使用者,并要求税务和财务会计必须相同,且遵循税法规定处理的会计事物,以保证企业合法性、财税部门的严肃性,以及完成国家税务征收。并且,法国的融资方式以政府建设资金为导向,集团成员是主要力量,全能银行主要参与公司的监控,企业融资会计服务面向税法,主要为国家税收服务。这一模式要求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两者之间要高度统一,使企业无须面对两套不同的会计制度,也无须运用其他核算方式进行单独计算,进而减少部分运营成本。

(二)以日本为代表的导向型财税混合协调模式

该模式在实务中的主要表现是:纳税人根据税法相关规定协调财务会计的具体操作方法,即税务会计是纳税调整的一种会计体系。其拥有完整、严谨的法律体系,包括税法、商法、会计准则与证券交易法等,其中证券交易法与商法既是会计相关规范的具体内容,也是规定了会计核算、账户及报告的编制、格式、审计要求等的法律条文,而会计准则是对商法、证券交易法及税法的补充。如日本《公司所得税法》中规定,为缴纳税赋而申请上报的企业利润总额,必须得到企业股东大会与各方通过和核准,并且通过审核允许的会计收益额,需在报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后计算纳税所得,且项目调整需根据税法规定灵活处理。此外,日本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银行与集团内部融资,且多数为中短期融资。然而日本属于混合经济制度,但主要由政府主导,政府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干预较多,制定经济计划、经济政策也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其混合市场经济体质使整个经济和谐有序发展。为増强私营企业的经济力量与地位,日本政府利用具有连续性的产业政策,大力扶持私营企业,其在税务会计上,体现为推动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相互影响与协调,成本低实用性较强。

(三)以美国为代表的导向财税分离模式

美国在会计模式的选择上如同属Anglo-Saxson族,具有倾向个人主义;同属于普通法系,倾向于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较灵活会计实务;具有发达的资本市场,披露会计信息公开、透明。因此,美国所得税模式的选择均已建成完善的税务会计理论构架,为纳税申报与财务会计信息调整提供理论支持。并且,在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中,存在大量股权分散的公众公司,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先后顺序分别为:内部盈余融资、外部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融资渠道较为完善,减少了融资难度。此外,美国拥有完善且实力雄厚的会计职业界,其会计从业人员的敬业精神较高,且注册会计师大多精通税收法律和会计业务,可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纳税咨询和代理服务,大幅降低了纳税人税法递送与税务机关的征管成本。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成熟,税务会计的规范制度也日益健全,拓宽和增加了会计业的政策选择范围与职业判断。在这一模式下,美国财务会计充分独立,有利于充分实现会计为投资者服务的目标,且充分满足信息需求者的需求。

二、当前我国税务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税务会计的理论体系尚未健全,会计核算过程不合理

我国税务会计的理论体系较不健全,致使税务会计的准则、制度难以确立,会计核算过程不合理现象严重。其一,我国税务会计的理论体系存在缺陷,税收主要基本法与系列配套单向税收法规严重不足,且税收立法和相关配套制度较为落后、零散,致使税务会计规制与准则的确立较难。例如,现有税务会计的理论框架,包括规章制度、地方性法规与行政法规等均缺少有效的框架理论支撑,致使相关准则、制度无法出台且指引无力,导致税务会计的监督与核算问题频发。同时,我国现行的分户核算方法,仅限于待征税金,难以综合且完整地反映与监控纳税人的税款业务情况,税收总体利润提升难度大。其二,我国会计核算过程较不合理,现有《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与新税制等,对会计核算的规定内容有众多不妥之处。例如,当今价外税与价内税共同存在,普通纳税人与小部分增值税纳税人的角色调换,加大了企业会计审核计算的复杂程度。并且,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增值税纳税人低申报与“负增值”问题频现,导致税收相关政策随之转变,相关机构对纳税人的判定更为严格,迫使企业税收会计核算方法不断调整。

(二)税务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缺位,抑制会计核算技能的增强

我国较为缺少对税务会计、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强力监督。一是我国对企业税务会计工作人员的监督缺位。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由财务部门实施相关监督和管理。我国税收管理办法仅对企业账目管理和记账凭证管理实施强制规定,但缺乏对账目、账簿的建立,无严格化的规范与要求,致使会计工作人员在建立账目和账簿时产生漏洞。税务机关缺乏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企业管理和财务部门的监督管理,造成税务部门无法对企业税收会计核算实施全盘掌控。二是我国税务机构对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有效管理不足。现今,我国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管理方式较为单一,即由地方财政部门统一培训、发放证件与考察审核,缺少税务机关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硬性监管。例如,《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仅规定了对未按照规定保管和设置相关资料、记账凭证或账簿的企业处以罚款,或责令限期修正,然而对己建立账簿,账目核算混乱的企业与相关工作人员,仍缺少规范性惩罚。并且,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主要以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为准,其仅由一般性税法宣传与公示公告解释,难以为企业会计工作人员提供系统而全面的税务核算方式,不利于部分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税收会计核算技能的增强。

(三)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过度分离,企业所得税征管难度加大

我国企业应税所得与会计利润的区别较大,多数企业所得税制度和会计制度的规定与国内外经济环境不一致,导致我国财务和税务会计大幅分离。首先,税法对财务制度的强化与税收宏观调控功能不匹配,税法对企业违规违法处罚的加重仍难以协调。有效税收可以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但企业费用列支标准的税收条文过细、过多又无法发挥有效作用,且与税收宏观调控不统一。其次,我国财务和税务会计分离较大,致使税务部门对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工作难度与压力极大,且征税成本较高。而在与税务部门的避税博弈中,企业不断开展多样化项目,加大了税务监管难度。再次,企业过度运用最新会计制度的谨慎性原则,致使为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增,所得税征管难度加大。综上所述,我国税务会计以及财务会计过度分离,相关企业所得税征管难度不断加大,造成企业税务会计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四)税务会计重视度不够,税收征管与会计核算管理不协调

我国企业对税务会计重视度不足,税收征管与会计核算管理不协调。一方面,目前大部分企业误认为税收会计仅是财务会计的延伸,无需花费企业资金增加税务会计岗位。这种情况下,部分企业难以完全实行税务会计职能,企业可能由于某些非主观因素出现漏税状况,最终导致被税务机关处罚,并造成财政与名誉的损失。同时,企业税务会计工作人员对审查之后的调整账户指导方面认识不充分,确认增值税收、没有列支出项和进项税收额不能抵扣,未充分考虑到企业会计考核计算的繁琐复杂工作量,而仅实行补充税收罚款,除此之外,由于对税收会计的重视度不够,税收制度的颁布时间较晚,且之后颁布的新税收种类,仅列出每个税收种类的税务会计处理方式,企业税务会计工作人员,未能系统的把握税收会计考核计算方式。另一方面,我国会计核算监管和税收征管之间无法协调。新型税收制度难以适应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等规定的考核计算内容。一些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缺乏对含税收入复原、存储货物处理和计算税收等会计处理方式的了解,致使我国企业税收会计考核计算发生凌乱的局面。且部分企业税收会计考核计算呈无序状态,缺乏规范化计算考核文本。致使难以将税收征管与会计核算管理协调发展。

三、我国新型税务会计运作模式构建

随着当前我国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与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企业对税务会计工作的专业性需求愈加强烈,对我国现行税务会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外完善的税务会计模式,为本国企业税务会计工作提供了专业、规范的核算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值得我国借鉴。基于此,借鉴国外税务会计模式有益经验,本文提出了新型的税务会计运作模式如图1所示。

(一)创新税务会计模式,转向混合型会计发展

从宏观角度方面,我国应站在政府立法步骤及背景、税收制度的结构体系、税务会计全球化趋势等高度,整体构思税务会计模式。建立详细全面、与财税协调发展的税务会计模式。一方面,我国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科学税务会计模式。从国际环境视角,我国税收法制将近于大陆法系国度,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则靠近于英、美、法系国度。税收法律对税务会计具有重要方向性影响,制定税务会计的操作办法,针对于此我国应建立适合本国的税务会计模式。并且,我国应有效利用税收对税务会计产生调节性影响,促使我国税务会计向混合型会计发展。另一方面,发展我国市场经济、提升法制化进程的基础上、我国应促使股份制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加速建立税务会计发展模式。我国税务会计模式从改革开展之前的“财税合一”模式转变至现今的“财税混合”模式。由此我国税务会计急需构建“财税合一、财税混合、财税分离”的模式。

(二)税务会计应实施“适度分离、相对独立、完全独立”方式

我国税务会计应实施适度分离方式,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独立税务会计。一方面,我国应对财务和税务会计实施适度分离手段,针对两者的不同目标,我国应规定具体实践措施,实现各自目标。具体如下:我国应针对企业财务考核计算,有效实施企业财务会计体系,对相应涉税问题采取单独处理办法。并且,我国税务会计应依据税务法律准确计算、正确核算企业应税所得数额、扣除相关项目,实时实行其纳税义务即所得税。另一方面,我国税务会计实施“相对独立”的运营方式。在企业具体核算中,明确分辨分设财务及税务会计,税务会计应正确测量、考核计算应纳税额等。并应依据相关企业发展谋划,应用合理节税计划,促使相关企业赢得最大化经济效益。另外,我国税务会计应实施“完全独立”方式。企业内部应明确划分两套核算体系,鼓励税务会计行业的独立型发展。税务会计应实施独立型的企业税金计量核算方式,发挥税收筹划作用,且与财务会计相适应,聚集整个企业税金运动和税务相关信息。同时,我国税务会计实施“完全独立”方式需要漫长的过程,针对于此,我国企业税务会计应将企业财务会计和相关税务代理企业等中介机构有机结合,实现“完全独立”的方式。

(三)构建税务会计理论架构体系,为税收会计业务提供理论支撑

我国应确定税务会计工作理论构架体系,提高税务会计的运用率。

第一,我国应尽快构建税务会计的理论架构体系。构建税务理论体系应有机结合各要素,如税务会计的计算成本费用、核算运用收入、税款解缴、税额计算、罚金缴纳与税收减免等要素的有机结合,推动创建和完善税务理论体系。在构建税务会计理论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税务会计前提,包含纳税人、货币时间价值、纳税年度、持续经营、年度会计核算。相关企业应坚持税务会计原则,包括实施应计制和实现制相结合、税务会计原则应与财务会计核算手段相统一,坚持配比原则和可预知性原则等。

第二,我国应充分发挥税务会计作用。有效实施税务会计的任务,协调税务会计和税务法律之间的关系,合理化节税,依法缴纳税。针对税务稽查与纳税评价,处理涉税争议,调整纳税。

第三,企业应确认税务会计要素和基础。如确定计税凭据增值、销售与所得额等、应税收入、法定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额和税务会计等。且确定税务会计纳税的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等基础。

(四)创建高效税务管理体系,规范税务会计环境

相关财税部门应从业务、组织和税务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且充分掌握税务会计具体操作的关键。首先,我国应构建高效税务监管体系。我国应将相关企业的税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平行设置。如税务经理对财务总监负责,而税务主管对财务经理负责。其次,我国应科学设置税务机构。例如,在高等院校的财经专业设立税务会计相关课程,创新企业税务会计相应知识。再次,我国应在税务管理上,完善目前税收相关的征管体制。对大型税源企业,国务院应创设稽察特派员办事处,并实施财务监督权,直接参与企业分配工作。同时,我国应对地方国有企业推行“会计委派制”,实时和实地全程跟踪监督,鼓励履行国家与社会责任。针对一般型纳税人企业,我国应鼓励税务机关收购中介服务,任命税务特派员驻入厂地进行监管,承担税务会计相关核实计算工作。并对其他规模小的纳税企业,利用第三方力量进行监督,促使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五)完善税务会计合并制度,丰富税收项目内容

我国税务税收体制是一种复合型的税务体制,而不是单一性的。虽然我国的财务税收与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之间仍具有相互推动的关系,尽管两者之间的各自职能与目标有差异,但本质上均推动税务会计模式发展,如今财务税收与会计制度出现分离模式。针对于此,政府应完善税务会计合并制度,加速改变所得税的调整业务。对于所得税在我国税务税收比例中所占的份额愈加严重现象,相关的流转税收比例应不断调整,由此我国应健全所得税与流转税的会计管理,设立以流转税收与所得税税收并重的一种会计合并制度体系。除此之外,我国应更新和丰富税收项目内容。随着我国税收业务项目的发展步伐,不断创建与完善税务管理体系,对各种税收项目实施有效管理时,应注意完善税收项目的内容以及组织形式,针对税收项目内容不断实行相关调整,增强对税款内容的考核计算管理。通常相关税收项目的内容以及种类较繁杂。所以进行税收项目管理的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仔细的落实好,如管理工作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得的营业税和所得税的问题,需不断进行相关税务会计的研究以及规定,明确分清企业应交税收款的具体项目内容,进而拓宽企业的经管范围。

参考文献

[1]盖地:《税务会计概念框架构想》,《会计研究》2014年第10期。

[2]胡春晖:《税务会计、税法与税收筹划课程整合研究——以财会专业为例》,《财会通讯》(综合·上)2014年第28期。

[3]刘雪雁、陈启英、王曙光:《国外税务会计的实践经验及启示》,《税务研究》2016年第1期。

[4]王姿兰:《论我国税务会计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11期。

[5]王平:《税务会计体系构建浅探》,《财会通讯》(综合·上)2013年第25期。

[6]宋志军:《我国税务会计模式问题及对策》,《中国市场》2015年第6期。

[7]张瀚元:《优化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对策研究的研究》,《延边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8]李静:《美、日、法税务会计模式比较分析及其启示》,《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第11篇

【摘要】研究生教育水平;国外;管理经验;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研究生教育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研究生教育如何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如何融入到教育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中去,已经成为摆在我国政府和各高校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于此同时,我国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又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国家几次对研究生进行扩招,以满足我国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但在扩招的同时也给研究生教育带来了突出的问题——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多,研究生教育质量却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日益下降。具体说来,研究生质量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导师不导现象。具体表现为导师由于行政职务或者导师忙于自己的外部兼职,造成对所带研究生的指导不够,对学生采用“放羊式”培养,不能有效的对学生尽到自己的责任。第二,学生不学现象,具体表现为研究生在读研期间,不潜心学术研究,而是忙于赚钱,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没有深入发掘,只是为了一张学历证书而敷衍了事。当然,这也与导师不导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导师缺乏提高培养质量的动力。一方面,许多高校实行研究生培养导师负责制给予了导师充分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经费分配等方面,主要又以教学和科研成果考核为主,很少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行考核,因而造成导师把较多的时间用于项目申请、论文发表上而把较少的时间用于指导研究生。这样,研究生培养质量自然会受到影响。第四,其他原因导致的质量问题,如不合理扩招、经费短缺、淘汰机制不健全、乱找关系等。

2.国外研究生管理的特色与经验

在面向全球化的教育过程中国外研究生管理有着别具一格的特色,其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资助体系以及导师队伍建设等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以诚信教育为本

诚信教育是每个教师上课的重点,但不是虚无缥缈的说教,其落脚点体现在对实验数据的详细分析、对出现问题的数据不轻易否定等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上。尤其是教师非常重视对他人成果应用时的说明,要求学生在平时的作业和论文中对参考文献进行详细的标注,充分体现了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例如,系里开展复活节活动时,其中一个活动就是学生自行装饰实验室的大门,有些学生就将那些抄袭或作假的文章盖上“distrust(作假)”字样贴在门上,让所有人都能看到,以此提醒大家在做实验时要坚守诚信。

2.2鼓励创新与合作

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可以随时举手提问;在分组实验中,除了按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外,还必须共同讨论、合作交流,以便较好地完成本组的任务。在科研工作中也是如此,学生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协作精神随处可见。而且,学生的课程成绩不是由一次考试决定的,还与平时的提问、回答问题和实验的认真程度等直接挂钩。

2.3强调沟通和交流

参加研究工作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每周都要参加教师课题组的例会(Lab meeting),会上教师和学生要各自介绍自己的工作情况和下周的工作计划,有时会议还可以由学生主持。每周的例会有1~2个主题报告(视学生的人数而定),教师和学生轮流作报告,主要介绍各自近期的阶段性实验研究进展或新的观点。这样的会议是闭门会,只是课题组内部成员参加,讨论十分充分,有时争论也很激烈。当研究工作有了阶段性成果的时候,课题组就会在系内或校内组织更大规模的报告会。这样,每个研究生1年都有2~3次作报告的机会,到论文答辩时,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实际上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

3.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思考

3.1加强思想锻炼

当前,许多研究生在校期间忙于学业,对自身的思想锻炼不够重视,思想上不够成熟,道德观模糊。有的学生把两年多的在校学习看作纯专业知识的汲取,夜以继日地沉浸在专业书籍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一些人文知识。专业知识增加了,但思想道德修养和认识事物的能力没有相应的提高。有的学生认识事物的水平较低,对社会阴暗面看得过重,随着专业知识的增加,越来越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愤世嫉俗,思想偏激,无法融入社会。有的学生过于自卑,自我压力过大,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生活信心不足,面对困难缺乏勇气,面对竞争缺乏斗志。还有的学生有些高傲,对自己评价过高,对他人评价过低,在与人共事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要多学习一些人文知识和哲学知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个人的阅历和知识为基础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知识面和认識水平,就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因此,阅读一些体现人类先进思想的著作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在与人相处时要有一种大度、大气。大度、大气是一种人格魅力,在取舍之间有了大度、大气,就不会瞻前顾后,就能从容取舍,彰显智慧;在人际交往中有了大度、大气,就能交更多的朋友,给自己画一个最大的圈子:在生活中,有了大度、大气,就能不被蝇头小利遮蔽双眼,从而能以敏锐的眼光,看到最值得珍惜和重视的东西。

3.2加强学风培养

加强学风培养,要求做到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达到“至真、至诚、至善”的境界。

学风概念是宽泛的,对于一所大学来讲,是治学的风气。对于一名学生来讲,是读书、做学问的原则,是对待学术的态度。作为一名研究生,探讨学风这个问题,不仅要从大处着眼,关心社会上、学校中的学风,更要从小处着眼,从自身做起,加强自我培养和自我锻炼,塑造自己的良好学风。

我认为,加强学风的自我培养,就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达到“至诚、至善”的境界,追求一种求知、求真、求次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成效。研究生教育的管理部门应该为研究生的就业搭建一个平台。如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研究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应成为新时代研究生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思考的新问题。

3.3完善研究生生源质量保障机制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第12篇

关键词:双向转诊,全科医生,社区医疗机构

合理的医疗资源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的,基层医院是塔基,大型医院是塔尖。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卫生资源配置极其不合理,医疗卫生资源的短缺与浪费并存,卫生资源呈现出了“倒金字塔型”。由于医疗机构间缺乏行之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导致城市综合性大医院承担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任务,严重地浪费了卫生资源;而本应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综合性卫生服务的基层医院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却需求萎靡,就诊量过少。针对此种状况,2006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医疗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到: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探索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2008年年底,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也提出“采取改善服务能力、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等综合措施,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本文拟介绍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巴西等4个国家转诊模式,分析其运行的主要特点,希望对建立我国医疗机构间双向转诊制度提供借鉴。

1 国外医疗机构间转诊模式介绍

1.1 英国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下的转诊模式

英国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是一种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公费医疗制度,是典型的全民医疗制度。NHS于1948年建立,由国家提供医院、保健中心、计划生育、学校保健、区域护理、助产士、智残者健康中心、老年人之家、儿童之家、戒毒治疗中心和戒酒中心等方面服务。在英国,只要具有居留权的居民在NHS注册后就可以享受公费医疗。

NHS实行全科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GP)首诊制,在NHS注册后的居民会根据户籍被指定一名全科医生,居民在患病时,首先必须由全科医生诊治,如果全科医生认为病人情况超出其诊治范围,病情无法在社区诊所处理或疑难病症但又不属于急诊时,全科医生会替病人联系与社区诊所有关联关系的二级医院(主要是区级医院),转诊至专科医师处,安排做进一步诊断治疗。二级医院解决不了的问题则由其决定向适当的三级医院(主要是指能够进行医学教学的综合性医院)转诊,病情控制后再回全科医生处[1]。

英国是全科医生首诊制实施最严格、最彻底的国家,英国法律规定居民就近选择全科医生注册登记,并接受连续性治疗。非急诊病人就医必须先找自己注册的全科医生,经全科医生转诊才能进医院接受治疗,居民要享受免费服务,必须遵从这种制度。

1.2 美国保健管理体系下的转诊模式

美国的卫生保健体系是由多个机构和个人组成的复杂系统,由于私人保险市场的高度发达,除了政府为一些特定人群提供的老年医疗保险计划(medicare)、穷人医疗救助计划(medicaid)和退伍与现役军人医疗保险计划等福利性保险之外,全美约有1.9亿人享受的是由雇主为雇员购买的私人医疗保险,而这些私人保险大约3/4是属于管理保健,1/4属于传统的按服务项目付费计划[2]。

美国的保健管理由医疗保险计划方(保险公司)和医疗服务提供方(医疗机构)双方共同组织的,利用经济刺激和组织措施改变供需双方的行为,以实现卫生服务的有效提供和利用的制度。保健管理的模式主要有健康维护组织(HMO)、优惠服务者提供计划(PPO)和服务点计划(POS)三种。

健康维护组织类似于我国的劳保医疗医院和公费医疗医院,这些医院的医生代表病人和公司的利益,既保护病人健康权益又担任病人和公司的医疗费用守门人,按人头预算对医疗服务,提供方实行定额补偿。优惠服务提供者组织是指当参保者到优惠服务提供者提供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他们所支付的费用(起付线和共付保险)比非定点医疗机构低;服务点计划是上述两者的混合体,既有指定的医生作为守门人,在使用定点医疗机构时又享受低费用和高保险额度的优惠。

在保健管理的三种模式下,由于对参保者有经济方面的激励作用(低支付费用和高保险额度),使得参保者一般都会选择计划指定的医院和医生处就诊,这就使得服务计划内的双向转诊合理而流畅。

此外,由于美国的各种健康保险制度大多以“疾病诊断治疗分类标准(Diagnostic-related groups,DRGs)”作为管理和报销的重要依据:明确规定各种疾病的住院特征和时间周期,即某种疾病或手术,到一定的康复阶段或住院天数,病人必须转往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或回家中接受社区医疗服务,否则,超出规定时间的住院费用由病人自己负担。美国医疗卫生行业还高度重视医疗风险,每个专科或服务领域都对常用诊疗方法的风险性有专门研究,注意采取防范措施。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家庭医生清楚不及时转诊的后果,不会为了增加收入而将超出自己诊治能力的病人留在社区[3]。

1.3 澳大利亚的转诊模式

澳大利亚的卫生服务体系有着三个层级的构架,即社区(包括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全科诊所等)、专科诊所和综合医院(多为急症医院)。通过一、二、三级的卫生服务网络,为人们提供卫生服务。当人们有需求时,首先要到社区接受初级的卫生服务,必要时,他们可以被转到第二级卫生服务机构专科诊所,或可以再被转到三级卫生服务机构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是社区居民获得卫生服务的第一级接触点,它的背后是专科诊所和综合医院,按规定转诊或是需要其他卫生服务的居民,必须经社区内全科医生的介绍,才能进入上一级的卫生服务机构就医治疗。度过急性期的病人,实行自上而下的转诊方式,转诊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或全科医生处,继续接受社区内初级卫生服务机构为出院病人提供的跟踪保健服务[4]。

此外,澳大利亚政府支持并控制卫生费用开支也是双向转诊体系建立的基础。由于在第二、第三级医院住院成本远远高于在社区治疗的成本,而医院的预算采取包干制,因而,各个医院不断减少床位并尽可能压缩住院日,将急性期过后的病人很快转诊到社区进一步治疗,以节约费用[5]。

1.4 巴西的转诊模式

巴西采用的是“分区分级”的就诊原则[6]。在巴西,病人就医有一套规范的就诊流程,其特点是根据病情实行双向转诊。每个城市均设有专门的转诊办公室,主要工作是掌握全市每所医院每天病床等的使用情况,并负责指挥调度全市每所医疗机构、每个病人的就医流程。病人首诊必须到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看病并需要预约。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根据病情程度确定去留,需要转院治疗时由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直接与转诊办公室联系,由转诊办公室联系并安排适当的医院就诊。转诊系统在社区配备有救护车,转诊病人由社区送到转诊办公室确定的上级医院,对危重病人上级医院派医生、护士和救护车来社区接病人。为了减少大医院的压力,许多大医院的医生都到小医院和社区兼职管理病人,以减少病人在医院的住院时间。如许多糖尿病病人,在医院确定治疗方案后,让病人回到社区,医生经常到社区指导病人治疗。其规范的就医流程和转诊制度使卫生资源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

2 国外医疗机构间转诊模式的主要特点

2.1 全科医生作为“守门人”是转诊的关键

全科医生首先是卫生服务体系的“守门人”,是社区医疗服务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其履行职能的基础就是全科医师首诊制。病人只有在社区医疗机构无法治疗时,才能在全科医生的指导下转入二、三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并在一定期限内及时转回社区。有些国家(如英国、巴西)的医院并不开设门诊服务,只有急诊病人和全科医生接诊的病人才能获得医院服务。

同时,全科医生还是医院服务的“守门人”,他们在决定为参保人提供医疗服务的数量方面具有核心作用。在各种制度规范的约束下,全科医生不会为了增加收入而进行超出自己行业范围的诊断及服务,都会在恰当的范围内收治和转诊病人,不仅满足了居民的卫生需求,还有效地控制并节省了医疗费用。所以,国外医疗机构间转诊是以全科医生作为第一接触人为基础的。

2.2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是转诊的载体

国外医疗机构间转诊体系的起点和终点均在社区。有的国家以社区医疗机构作为全科医生的服务场所(如英国)为转诊提供保障,有的国家(如巴西)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直接作为“守门人”实现服务转诊。

由于强制性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如英国、澳大利亚),或由于经济的激励因素(如美国),各国居民对社区医疗机构的使用率很高,信任度都很强,非急诊的病人就诊一般都优先选择到社区医疗机构。而国外的社区医疗机构也在经济激励和监督机制(如英、美、澳等国均采取社区医疗费用总量控制和年度业务绩效评估等措施,并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通过信息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咨询)的作用下特别注重改善功能,提高提供服务的质量。

2.3 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完善是转诊的保障

国外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较为完善,不但有强制性的医疗保险(如英国),还有私人健康保险做补充(如美国),社会医疗保险人群覆盖率很高,医疗保险对社区医疗服务起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这为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社会保障的基础。

2.4 网络管理系统、建立标准化是转诊的条件

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在各国卫生保健改革与社区医疗机构发展中越来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制定卫生战略的重要部分。如英国的卫生信息系统(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HIS)、澳大利亚的健康网络(Health online)都实现了任务配置、病历管理、疾病管理、需求分析、资金分配、数据保护和医疗照顾网络化服务,通过简化管理程序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各国运用循证医学制定了统一的管理和服务规范,为全科医生以及管理者提供了评估和改进转诊质量的工具。如英国明确制定了各类疾病的转诊指南,提供针对症状和基础病因的循证建议,为临床医生、管理者提供改进质量的参考依据。该指南规定了初级保健体系中全科医生、护士、社区药师和其他与病人直接接触的保健人员的诊疗活动。澳大利亚则根据疾病种类、病情严重程度明确规定接诊时间及内容,针对管理目标不同制订转诊计划,并设立转诊评估项目。

3 国外转诊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3.1 加强对全科医生的培养和扶持

由于我国的医学教育过去主要实行专科化的培养,因此,使得我国在全科医生的培养上存在很大问题。同时,目前我国的社区医生多由各种专业医务人员转型而来,如临床医疗、防保、医技和护理等,短暂的培训使他们具备了全科医生服务的理念,但深入开展和提供规范化的服务还需要一段时间,不仅影响了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和机制长远的发展,也从机构内部影响了双向转诊的开展。

在我国目前全科医生数量有限和短时期内无法实现全科医生高素质准入的形势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第一,借鉴国外全科医生培养流程,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医学毕业生经过半年至1年全科培训,充实到社区全科医生队伍,使之成为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第二,尽快完成现有人员的全科转型。第三,引导综合性医院医生分流到社区,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其政策性倾斜,形成一个良性的人才交替机制。第四,提高全科医生地位。可以在工资待遇上,把全科医生的工资定位在略高于专科医生的平均水平上,使其专心于社区卫生工作。第五,建立全科医生职称评审制度,按照全科医生的职业特点设置职称评定标准,满足其职业成就感,从而进一步鼓励全科医生发展。

3.2 加大投入,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

社区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偏低,是难以实行双向转诊的“瓶颈”。政府如何引导居民选择社区医疗服务,除了通过价格杠杆来实现外,全面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质量是首要途径。各级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的扶持力度,尽快按照标准配置基本设备,解决业务用房困难,切实改善机构条件,健全科室设置,完善服务功能,夯实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发展基础,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

3.3 完善医疗保险等相关政策法规和保障措施

我国现行的医保制度对社区医疗服务的促进作用尚未显现,起不到激励病人选择社区首诊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将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城市居民医疗保险的定点机构,并提高病人在社区医院就医的报销比率,使其高于二三级医院。第二,对于部分社区病人或从定点医院转回社区的病人费用进行全额报销,一方面可以体现出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就诊看病收费低、报销比例高的优势;另一方面可以使病人在社区进行连续性治疗和管理。

3.4 建立网络病例信息库和标准化转诊模式

我国应在各省、市和自治区建立包含全体居民的健康资料、社区与医院医学信息和病人医疗数据,充分考虑专家决策支持的转诊管理系统,为社区和医院医生提供方便、快捷和高效的服务平台,以提高转诊效率和管理的有效性。

合理的转诊能促进诊能断和治疗的及时准确,不合理的转诊贻误治疗时机或导致效率低下、资源重复设置甚至浪费。因此,必须规范其转诊行为,运用临床诊疗路径建立一套以病种为基础、病情程度为标准的转诊指南,并以此为评估和改进转诊质量的依据,确保转诊过程的医疗质量,使双向转诊工作更富效率、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1]潘景业,全世超,郭清,等.英国国民卫生保健(NHS)如何服务国民[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6,4(1):6-9.

[2]舍曼·富兰德,艾伦C古德曼,迈伦斯坦诺.卫生经济学(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69-271.

[3]Bindman,A.B.&Majeed,Azeem.Organization of primary care in the United States[J].Primary care BMJ,2003,326(22):631-633.

[4]李湘江,李士雪,郝晓宁.澳大利亚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5):351-352.

[5]刘利群,吕春雷.澳大利亚社区卫生服务的提供体系及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2002,5(1):40.

上一篇:技术路径经济增长下一篇:档案馆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