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行业高校定位

2024-08-19

地方行业高校定位(精选10篇)

地方行业高校定位 第1篇

一、省部共建的背景概述

(一) “共建”简介及意义。

1992年, 广东省在教改过程中率先提出了共建的概念,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历程, “共建”已经成为我国高教管理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共建”, 顾名思义, 就是共建方齐力建设和管理。具体来讲, 是指教育部、行业部门、地方政府或企业等针对某一所大学或几所大学共同出资、管理, 共同推进大学的发展, 促进大学办学水平提高, 最终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概括起来, 当前行业特色型大学主要有三种共建模式, 一是教育部与行业部门 (或有企业) 共建;二是教育部、行业部门与地方三方 (或有企业) 共建;三是中央与地方共建 (或有企业) [1]。从已经实施共建的高校实践经验和效果来看, 共建各方从宏观指导、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共建高校大力支持, 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事业的发展。此外, 在实施共建期间, 相关各方逐步明确了工作思路, 创新办学理念, 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协调机制, 明确了职责和权利, 调动和整合了各方面的力量, 取得了一定成果, 学校核心竞争明显提高、优势与特色得以彰显;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不断调整, 地区间发展差异逐渐缩小,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得到有力支撑[2]。

(二) 在推进“共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预判和分析。

实施共建的最终目的是, 国家能够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 提高高校办学质量, 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以惠利共建主客方为基本目标。但是因为共建方通过签署协议履行各自的责任与义务, 缺乏法律保障, 且由于协议的松散型和宏观性, 强制力和执行效力不强, 导致可能出现教育投入难以到位的现象。目前决定学校与政府关系紧密程度的最根本的是两大权力, 一是人权, 二是财权。在人事权方面, 省属地方高校领导的选拔、任命权归在地方。因此, 从权衡利益角度出发, 省属高校更多服从地方的命令, 中央部门对于省属高校的领导、管理相对较少。在财力方面, 省属院校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地方, 与中央部门共建之后, 可以获得中央部门一定的投入。作为回报, 中央部门会要求高校在行业发展等方面多出力量、多作贡献。这中间还存在着与省内其他非共建院校、国内行业兄弟院校利益博弈的关系, 这些都要统筹考虑、协调处理好。另外, 行业部门为了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效率建立了面向全社会开放的资源分配体系, 共建高校如何利用共建这个平台, 参与竞争, 获得更多的项目和政策支持, 这是亟待考虑的问题。

二、共建契机下学校发展的战略思想

(一) 明确发展定位, 形成特色优势。

面对共建的利好形势, 关键在于将学校的定位和发展战略主动纳入地区、教育、行业及国家战略乃至国际大环境中加以考虑, 顺势而为。当前提高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3]。“十二五”期间, 我校的重点工作是实施建设研究教学型中医药大学的第二步“彰显特色、重点提升”的发展战略, 利用好共建这一平台, 围绕内涵建设和提高质量这一主线, 做好规划, 明确发展定位、凸显特色, 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发展进程。事物只有具有不可替代性才能形成特色优势。在省局共建这一背景下, 我校坚持的办学重点、导向应该以中医药为主体, 打造以中医药特色为支撑的核心竞争力, 利用好江苏的区域优势和行业发展的主导性、前瞻性优势, 拓宽办学思路, 注重“政产学研用”相互联动、相互促进, 形成办学合力, 深入开展医教研融合、产学研结合。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为主体的整合能力, 把学校的现有资源及潜在优势转化为具有持续竞争能力的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二) 把握重要机遇, 谋求跨越发展。

当前, 学校的发展面临很多机遇。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医药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及《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4], 人民群众的教育理念和健康保健意识不断提高。江苏正实施沿海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5], 2010年又被确定为全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 应该说当前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大环境很好。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 学校发展面临着包括体制机制创新, 外部竞争, 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招生、人才培养、就业等问题和挑战, 实现跨越发展仅靠地区本身的实力很难达到。“共建”为学校发展搭建了更大舞台, 我们必须积极争取中央、地方、企事业单位等多方面的支持, 寻求更多发展动力。一方面要利用好地方政府给予的政策、投入、专项支援等优惠措施, 紧抓机遇, 加快发展, 另一方面要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做好共建双方的综合协调, 谋求更多指导和支持;要与地区医院、企业等建立健全有效的长期合作机制, 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发挥办学优势, 提高办学效率。

三、共建背景下学校发展的策略路径探究

(一) 以人才培养作为落脚点。

佛兰斯纳说:“成功的研究中心不能代替大学, 大学之别于其他知识性机构的特点之一, 即在于它还是一个着重于教学的地方, 是一个培育人才的地方。”[6]可见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责, 是大学的主要功能之一。在知识型社会, 大学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聚集大量的优秀人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点。因此, 学校在推进共建工作时, 必须强调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以人为本, 围绕落实协议, 在政策制定、资源分配、评价考核、投入保障等方面作出调整。以行业为导向, 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战略,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二) 以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标志。

科研水平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与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 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省部共建为学校的科技创新构建了很好的外部环境, 学校可以更加了解行业发展的需要, 有效兼顾江苏医药卫生事业的重大需求, 围绕中医药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应用问题, 重点建设和培育一批重点实验室、研究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 开展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取得一批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围绕落实共建协议, 科技创新工作一要瞄准行业发展战略需求;二要加强中医药基础研究;三要鼓励创新, 完善科研评价机制。

(三) 以服务社会作为重要内容。

江苏正处于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准确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背景, 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在推进共建工作中, 一要突出服务中医药现代化,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围绕中医药医疗、保健、科技、文化和产业的发展需要, 深化医教研和产学研的结合。二要围绕面向国计民生和社会行业热点难点问题, 积极开展中医药事业战略研究和政策咨询, 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前瞻性、建设性意见建议。三要做好中医药文化和民族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承。

(四) 以学科建设作为战略举措。

学科建设不仅承载着高层次的人才培养, 而且是大学内涵建设的核心部分, 没有一定特色的优势学科作为支撑, 学校的教学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科研特色、校园文化特色便无从谈起。当前, 建设结构合理、富有特色、高水平的学科体系已成为高校发展的共识。我们应以省局共建为契机, 紧密围绕中医药行业的学科整体布局要求, 结合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把重点学科做强做精, 打造一流的学科群体[7]。此外, 要以共建作为平台, 瞄准行业急需的学科发展方向, 利用好江苏的科技、人文资源, 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 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五) 以建设高水平师资作为关键步骤。

大学的发展离不开教师, 师资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对于高水平学科的建设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打造高水平师资是我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必然选择。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区域经济的发展、行业的进步需要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围绕落实共建协议, 做好师资工作, 一方面, 应研究制定引导和保障教师专心教学的机制, 把学校的科研优势和最新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 以科研促进教学, 培养一批教学能手和名师。另一方面, 应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 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以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和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为依托, 聚集学科带头人和一流的科研教学团队, 从而整体提高我校的教学科研水平。

(六)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

当前, 破解学校发展深层次矛盾, 促进质量提高, 关键在于实现体制机制创新。随着共建协议的签署, 学校要积极适应学校与共建双方相互关系发生的转变, 充分认识共建这一重要体制调整背景, 主动研究健全政府主导下的, 具有行业特色、社会参与、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 围绕落实共建协议, 创新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医院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密切合作, 加强资源共享。此外, 要以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重点, 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 发挥董事会作用, 深化二级管理, 不断优化政治、行政、学术及民主权利的配置、结构和表达方式。

(七) 以对外开放作为有效途径。

当前, 对外开放是高水平大学的重要特征和一大趋势, 加强对外开放, 对优化教育资源, 培养国际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有着很好的基础, 在共建的新背景下, 一要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二要创新合作办学的形式, 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 在中医药重大科研项目、人才培养上深化合作。三要加强以学生为重点的人文交流, 通过扩大留学生规模, 提高中医孔子学院办学水平等途径, 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四要积极参与开展中医药国际化、标准化、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文晋, 张彦通.关于行业特色型大学共建体制的思考[J].高教探索, 2010, (2) :15-18.

[2]高文兵.省部共建高校定位于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3) :24-26.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通知[Z].中发[2010]12号.

[4]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Z].国发[2009]22号.

[5]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Z].国发[2010]46号.

[6]郭贵春.强化省部共建高校特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1) :42-44.

地方行业高校定位 第2篇

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研究的经济学视角

根据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定位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企业人力资本团队的构成以及科层组织和就业制度特征的基础上研究的思路,并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根据高校人才供给、企业人才需求以及市场资源配置三个维度研究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的问题.然后对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地方高等学校经管类本科应用性人才培养定位的依据和基本思路.

作 者:顾志良 于丽娟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北京,100101刊 名:辽宁教育研究 PKU英文刊名:LIAONING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10)分类号:G649.21关键词:管理型人力资本 企业科层组织 就业制度 人才培养定位

论后大众化时期地方高校办学定位 第3篇

关键词:后大众化;高等教育;多样化

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提出当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达到15%时为进入大众化阶段,而达到50%时为进入普及化阶段。日本另一著名高等教育专家认为当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就开始停滞不前,与此相反,非传统的成人学生却增长势头甚猛。他把这一发现称之为“后大众化”(Post-Massification)。很多专家认为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必然伴随着多样化的发展。占绝大多数的普通地方高校在这一时期该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如何定位,如何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为此分析后大众化时期我国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方高校办学定位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的定位,是指高等学校根据自身条件、职能、国家和社会需要以及学生需求,按照扬长避短的原则,参照高等学校类型和层次的划分标准,经过纵横向分析和比较,在清楚认识自己的基础、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自身角色,并确定服务方向、发展目标及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前瞻性战略思考和规划活动。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业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目前却在办学定位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办学理念模糊

所谓办学理念,是指人们对办学的基本信念,自己学校的定性、定位及职能的认识,即要把这所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成这样的学校。正确的办学理念是高校前进的动力和源泉,能为高校办学特色的发展指引方向。但模糊、不清晰的办学理念很难指导出具有创新性的办学实践,很难办出特色鲜明的大学。部分高校对于办出什么样的高校,如何办好高校,缺乏实在内涵,发展路径与模式趋同,不能正确把握高校的发展方向。办学理念模糊进一步影响学校各方面发展思路,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观念、教师教学、管理思想落后等。

2.专业设置雷同现象严重

专业是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专业对学生的未来职业有定向作用。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在专业的设置上处于“你有我有”的雷同状况,专业设置大同小异,基本上是千篇一律,不同高校同一专业的毕业生可替代性很强,高校没有本专业的特色方向,这样很不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高校的专业设置如果没能体现出各校特色,人才培养单一,直接影响到各省市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其培养人才的需求,也加剧大学毕业生的待业、失业,影响到社会发展。

3.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不明

办学层次定位要与学校发展能级相结合,如果学校本身在当地就有比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地位,按其原来的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基础,这些学校自身内部具备一定的实力,同时地方政府财政具备条件,就更加应该注重人才培养的层次。目前地方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发展模式单一,趋同现象严重;二是教育质量观单一,往往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教育质量;三是培养模式单一,与社会劳动力市场人才多样化需求之间形成严重的不平衡状况。

二、后大众化时期地方高校办学对策建议

1.办学理念关键在于创新与特色

一是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办学经验,丰富地方高校办学理念。在借鉴和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历史,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来增强办学能力,从而确立适合本校的办学理念。二是吸收优良传统,创新办学理念。鉴于每所院校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任务不同,各个地方院校的办学特色应具有多样性的展示空间。借鉴和学习他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但不能相互“克隆”办学特色。三是保持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学习与创新的基础上,注意保留体现本校的特点。

2.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一所学校学科特色的形成要有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然而一旦形成就具有较持久的影响力。地方大学的学科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这是学校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学科专业设置应面向热点,重视应用,加强各层次人才的培养,满足地方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要,使学科建设与发展成为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走出特色之路。各地方高校可以根据校情对旧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努力增强专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分析专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加快新兴学科专业的建设,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学科。

3.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针对地方大学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的实际,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培养优秀人才与提高全民素质的统一。地方高校要突出人才培养特色,首先,应协调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将人的能力和素质与就业导向结合起来,随时关注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灵活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其次,将知识与能力的有效结合。一方面大学生需要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保证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和规范化,使得大学生的理论知识能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从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不断增加复合类人才的比重,逐步提高人才的各方面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移贻.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审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2]王尧.普通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

[3]艾克柔.开发学生潜能 发展学生个性[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

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定位 第4篇

一、科学准确定位,走内涵发展之路

地方高校科学准确的定位是指其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自身的办学条件以及发展的可能性而科学确定的学校的性质任务、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办学方向和目标、办学类型和层次、办学水平和特色的定位等。科学准确定位一是需要地方高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人才培养规格,做好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确立学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契机,并清醒理性地认识自己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增强教职工的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开放意识和发展意识,有利于学校持续健康的发展;二是可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指引航向,能为师生树立一种具有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形成合力的奋斗目标,树立一种奋进、拓新的大学精神;三是能使地方高校清醒地认识到其办学生命力的地方性,为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加速科技向当地转化、优化当地资源配置、形成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以美国为例,美国地方高校的数量占到美国高等教育机构总数的93.4%,众多的地方高校能够紧密结合并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针对性很强并注重实效,成为当地的教育、科技、文化和信息中心。这些地方高校致力地方建设服务的主要内容和形式非常丰富,例如,开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建立科学(工业)园区,建立高校—企业联合研究中心,签订科研合同承担和企事业单位合作的科研项目,高校与企业建立伙伴关系,相互支持,兴办合资企业,高校向社会开放图书馆、实验室、教室设施,等等。

科学准确的定位必然要注重内涵发展,然而审视当下地方高校的办学规模,不难发现万人大学为数不少,“圈地运动”式的追求规模效益蔚成风气。但学校占地面积大、人数多,并不能说明质量和水平提高了,只是为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创造了可能的条件。如果不把可能的条件转化为现实的优势或者超越可能的条件,片面追求数量和规模,势必影响办学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因地、因时制宜,作好科学准确定位,避免盲目攀高现象;要树立精品意识,避免贪大求全;要求真务实,避免浮躁虚名;要积极发展,避免急功近利;要扬长补短,避免平均用力。地方高校必须适当控制规模,把工作重心从重规模扩张转到重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上来,切实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这是因为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教育的生命力、社会地位最终是由其内涵决定的,外延的扩张必须为内涵的提升服务,即更要注重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

此外,学生就业竞争力也可以说是地方高校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如何提高“出口”的质量自然也应成为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核心重点之一。地方高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为地方培养专业对口的应用型人才,需要不断提高地方高校的学生就业竞争力。这也是地方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内涵,为社会培养高质量毕业生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学校就业率、促进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证。

二、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走开放式办学之路

科学准确的定位是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则是地方高校科学准确定位的核心。然而,目前不少地方高校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与广度远远不够,高校与科研单位、行业之间知识、技术、资金、生产、流通等生产要素资源还不能有效整合互补,地方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仍偏重于书斋之中[1]。为此,地方高校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开放式办学,既是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对现代大学的要求,也是地方高校顺应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必然趋势。把教育目标和对象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建立起与社会或业界在教学活动、科研活动与生产经营过程之间的紧密联系,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的任务,服务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开放式办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地方高校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社会或业界的需求状况,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探索多样化的具体合作模式。要打破学校与社会或业界之间的“围墙”,实现与社会或业界的“无缝对接”。要努力成为地方所需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所”,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成为地方科技开发转化的“孵化器”,成为地方社会发展的“咨询站”[2]。要将地方高校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各个环节高效地有机整合。这不仅有利于加强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通过开放式办学不仅能够激发地方高校的活力,扩充学校的办学资源,充分了解和掌握社会或业界的需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引领区域经济和科技进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而且也能借助社会或业界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好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专业的建设与科研课题的选取、实践锻炼及合作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科学规范管理,走管理创新之路

科学准确的定位是地方高校良性发展的前提,而良性发展往往与规范科学的管理尤其是管理创新须臾不可分离。每一所致力于促进并深入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地方高校,在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过程中都应注重管理创新。这种创新具体体现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学科建设、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等方面。管理创新既是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形成的必要过程和途径,也是地方高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并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式之一。

地方高校的组织管理,特别是核心组织管理能力,对于其各种资源和能力的整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由不同的资源和能力整合而成,很少有某一种资源或能力成为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对组织管理进行整合。整合的水平和效益取决于组织管理的创新水平和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者的认知与竞争预见能力、期望水平、资源利用能力、创新能力等独特、高效与科学的管理体系,将分散的人力和技术资源等要素有效地组织、协调、管理和控制起来进行整合,从而发挥各要素的整体优势。这不仅是地方高校管理创新、科学管理的标志,还是其可持续发展、自主竞争能力的生成机制。

坚持管理创新,必须要使“质量求生存、质量求发展”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因而地方高校要特别强化教育质量的根本地位意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意识、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意识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意识。同时,健全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在这一框架下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设施条件,科学调整、设置学科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在质量管理特色方面不断积极探索,努力营造领导重视教学、教师倾心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后勤保障教学的良好局面。

四、充分发挥校长和教师的关键作用

科学准确的定位是方向,是旗帜,而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教师则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没有科学准确的定位,地方高校就如同在茫茫的沙海中迷失前进的方向,没有灵魂和基石的指引和支撑,所谓科学准确的定位就如纸上谈兵,毫无意义。校长奠定了一所学校的风格,形成了学校特有的文化环境和教学氛围。校长特有的人格品质和基本素养,决定了他的理念价值。理想的校长应具有教育家的思想意识、管理者的经营策略、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和学术专家的睿智等人格品质。作为地方高校的校长,他(她)需要对科技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需要对国家及区域社会或业界发展形势的准确把握,甚至对某一行业发展态势的准确把握,然后把对趋势、形势发展的把握转化为学校发展的方略,确立学校的发展方向,有效地调配教育资源,并努力宣传学校,争取更多的地方社会支持。

教师的素质也是地方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很关键的因素。教师素质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系统,包括教师的职业理想、教育信念、教育观念、知识水平、人格特点、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等[3]。提升与培养教师的这些素质和能力尤其需要通过实践,特别是融入社会或业界的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其效能。

参考文献

[1]袁龙喜.芜湖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研究[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李培根.论开放式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7,(9).

地方行业高校精品文化研究 第5篇

摘 要:高校实施品牌战略,培育精品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适应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需要。地方行业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应结合地方特色、行业文化进行培育,才能建设出具有地方行业特色的校园精品文化。本文以西安科技大学“博雅系列文化工程”为例,阐述了它在育人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地方;行业;高校;校园精品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5-143-2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基地。建设好大学文化,对于高校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博雅系列文化工程的建设现状

西安科技大学以地矿及其相关学科为办学特色,形成工、理、文、管、法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作为理工科类高校,学校树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高度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在近60年的办学历程中通过不断积淀和传承,逐步形成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校训,“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

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初始源自于古希腊教育理念。以苏格拉底为代表,主张人人应该重视德行甚于财富与名利,鼓励大家勇于探索真理。这种追求真理、重视德行、不断自省的态度,可视为古希腊博雅教育的终极目标——自由人格的培养。之后,历经罗马时代的自由人教育、中世纪大学的七艺教育乃至近年来台湾等地的通识教育,一脉相承,同旨同归。上世纪初叶,国学大师吴宓在主持清华外文系及国学院时,同样倡导以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为基础,以培养“博雅之士”为旨归,推行“教人之所以为人之道”,强调会通中西、融贯古今,打破文理之学科分野,标举会通东西之精神境界及学术涵养。学校借博雅之名,取其“博闻强识、温文尔雅”之意,打造“博雅系列文化工程”,包括“博雅讲坛”“博雅剧场”“博雅网”等子模块,三位一体,有机融合。

“博雅系列文化工程”是学校响应党中央号召,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目标,在拓展专业教学领域、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整合资源,挖掘和培育特色品牌,以创新的思维,精心设计、倾力打造的精品文化建设工程。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方针,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原则,旨在实现“以精品活动育人,专业水平提高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共促进”的目标,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2 博雅系列文化工程建设育人实效

博雅系列文化工程自2012年启动以来,在引导校园文化建设、凝练和弘扬大学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有效促进文化育人。

2.1 “博雅讲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实效

“博雅讲坛”以倡导科学与人文融合为出发点,以传播知识、弘扬人文精神为目标,以开放的心胸、热切的情怀、学术的态度,汇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阐释独特思想,展示最新学术成果,分享人生经验与智慧。讲坛坚持“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学术原则,主要以讲座形式开展,邀请国内外及社会各界文化精英或在一定领域内思想深刻、技术精深、见解独到的校内师生担任主讲,内容涉及东西方文化各个领域及大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学术前沿等,以期全面扩充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

“博雅讲坛”开讲以来,先后邀请西安市委党校负责人、美国玛斯金格姆大学副校长、陕西著名书法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长安大学教授等知名人士担任主讲,内容涉猎历史、时事政治、中国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国内外高等教育、书法绘画等,目前已开展二十余次,吸引万余名学生聆听,在校内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2.2 “博雅剧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当代大学生处在纷繁的文化氛围熏陶中,既具有中国传统青年社会使命意识,又渴望冲破传统的束缚,改变现实生活。而小剧场戏剧这种新的演剧形式,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表现舞台,符合这个富有极大生命力的观众群体的审美取向,也充分满足了大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张扬个性的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理想及其对生活、社会现象的理解诠释,都投注到小剧场戏剧的舞台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在题材、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的取向反映了莘莘学子对于人生和社会现实的人文思考和严肃的责任意识,同时也希望用现代化的属于自己的舞台语言书写戏剧文本。“博雅剧场”的推出在校内掀起了不小的校园演剧热潮。

“博雅剧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培养教育,借助舞台,诉诸艺术,打造一系列反映学校核心价值观和师生价值追求的艺术活动,真正达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目的与功能。除每年一次的大型演出外,剧场下设“国学小剧场”(侧重中国传统文化)、“欧美拾葩”(侧重西方文化)、“大学生、小舞台”(侧重创新创意)等栏目,由学生自由申报、自发组织,经审核后,对其创意思路或原创剧本等进行资金支持,提升学生积极性,保证剧场节目的质量和生命力,有效促进校园健康文化氛围的形成,彰显校园魅力风采。

2.3 “博雅网”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已远远不能满足师生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互,而网站以其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服务功能强、访问人次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特有传播优势和特点受到青睐,在当代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博雅网”旨在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广泛搜集东西方文化素材和校内外文化资源,构建大学生文化学习交流平台,同时兼具博雅系列文化工程信息基地和资料库功用。网站主要包括8个模块:

①博雅公告,主要通报工程建设最新进展及活动安排;

②博雅印象,介绍博雅文化的由来,工程的目的、意义;

③博雅讲坛,主要介绍每期讲座主题,主讲人背景、成果、研究方向及讲座音视频资料;

④博雅剧场,主要就历次博雅剧场主题、运作过程和有关文字、影音资料做整理宣传;

⑤博雅书阁,主要整理收集东西方各类文化典籍,现当代文化著作等,以方便大学生下载或在线阅读,目前已收集整理各类书籍近千册;

⑥博雅之音,主要结合学校校区所处临潼的地理优势,对临潼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地位及其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以专题形式进行研究整理,分为“千古一帝”(涉及兵马俑、秦皇陵的研究文献),“华清物语”(涉及华清池文化研究),“骊山晚照”(有关骊山的历史文化及自然风光),“民俗韵趣”(针对陕西民俗,结合传统节日,对其由来与传说、节日习俗、相关诗词歌赋等文化信息进行整理);

⑦博雅之窗,供老师学生在线投稿;

⑧留言板,供广大师生进行学习交流,并就网站建设提出建议意见。“博雅网”作为“博雅系列文化工程”之一,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成为传播精品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王革,等.校园文化建设:大学发展的战略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07(13、14):30-32.

[2] 冯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地方高校定位的困惑及化解途径 第6篇

关键词:大学定位,地方高校,困惑,化解途径

0 引言

本文所指的地方高校是与中央部委属高校相对应的, 由地方部门管理的高校, 是从行政管理角度形成的集合概念。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 截止06年, 我国共有普通高校1867所, 其中地方高校1480所。1999年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扩招以来,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 进入国际公认的高度教育大众化阶段, 2005年底, 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 毛入学率达21%, 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期间, 扩招的任务少数由重点大学承担, 大量地方高校担负起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责任。高等学校办学多样化是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后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社会需要各种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的学校发挥各自的作用, 为社会各行业培养各种不同的实用人才。而我们在日常的媒体报道中总看到诸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许多企业单位却招不到人才的矛盾, 从而引起公众的关注和教育部门自身的反思。高校办学的“同质化”致使培养出人才的“同质化”, 从而使得培养出的人才缺少特色和竞争力, 其原因之一就是高校尤其是众多地方高校在自身发展定位上存在的问题。

1 地方高校发展概况及定位困惑

当前, 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 无论是高校数还是学生数都占全国总数的绝大部分, 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到要优先发展教育, 优化教育结构, 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我国地方高校虽然数量众多, 但是合并升格的新建院校占地方本科普通院校的绝大部分, 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成的高等职业学院占高职高专院校的大部分, 从而大多地方高校存在办学底子薄、发展困难大的问题, 由于没有历史传承, 在人才培养、学科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向一些重点大学看齐, 致使培养人才的同质化。另外由于办学历史、学校所处的地域、经济、各地政府教育投入等方面的差异, 也使得地方高校发展差异也大。此外, 地方高校还面临众多高校共同在办学资金、师资、生源等各种资源上的竞争, 都力争在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地区分布、办学类型上有所突破, 以此获得更多的办学资源。为了赢得国家难得的额外投入, 学校想方设法迎合重点的要求, 争办重点大学、重点学科、综合性大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 这样的竞争使得高校定位的趋同和攀升。但从总体上来看, 地方院校还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弱势群体, 占95%比重的地方高校, 在总的高等教育投入中只占57%, 预算类经费和其他方面经费也都非常少。就是在本身办学资源有限的前提下, 地方高校又面临高校规模的扩展, 使其陷入规模扩展和办学资源紧张的矛盾, 教育质量和人力质量难以保证, 学校的专业和课程结构与产业结构、社会需求不协调, 过分重视学术型、理论型人才培养, 人才与就业市场信息不畅, 大学生职业意识普遍薄弱, 就业期望与现实不符。这些都是地方高校发展道路中面临的难题, 归根到底都关系到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定位问题, 也是高校定位的困惑所在。

2 地方高校定位困惑的原因探析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的定位困惑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高等职业教育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 高职院校定位困难, 一是普通高校追求大而全, 定位模式逐渐单一化。我国地方高校发展定位普通存在的定位模糊、定位趋同和攀升问题, 究其原因, 既有高校自身的原因, 也有来自高校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第一, 从地方高校自身来看, 许多地方高校在办学实践中缺乏对自身发展定位的探索精神, 缺乏对办学理念的深思熟虑, 使得在高等教育扩展的竞争格局中, 迷失了自己, 随波逐流, 过分看重眼前和表面意义, 导致定位的趋同和攀升。第二, 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影响和束缚了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探索和实践。我国传统高等教育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 注重整理和划一, 高等教育层次和体系不太明晰, 仅简单分为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或者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以学历为标准, 没有明晰的分类标准, 使得高校不能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进而影响其定位。其次, 高等教育评估指标单一, 根据学术型研究型大学标准而制定, 众多高校为了在评估中取得好的评分和排名, 向单一的指标看齐, 也致使部分地方高校发展定位的趋同和攀升。第三, 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影响。传统的重学轻术、学历本位和文凭本位的用人观以及家长和学生的“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情结都在客观上影响了地方高校发展定位的理性和科学性。中国人的等级观念也强化了学校的等级观念, 使得许多地方高校争取高层次, 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 吸引公众注意和社会资金, 从而增加了地方高校恰当定位的难度。

3 地方高校定位困惑的化解途径

高等学校定位是指高等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功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发展需求, 对自身某一时期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分工和协作关系中所处位置和角色特征的选择。一般来说, 高校定位需要在总体定位的基础上, 对培养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服务面向、学科专业等方面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影响高校办学定位的因素主要有学校类型定位、功能定位、层次定位、学科定位、服务面向定位、规模定位和特色定位等。本文不详细探讨地方高校如何定位问题, 仅从宏观角度指出要解决地方高校定位困惑需要着手的几个方面。首先, 政府、地方高校、用人单位以及学生家长都要转变转念, 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和用人观念, 以此促进地方高校的合理定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发展着不同作用, 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 只要能培育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办出特色都是优秀的。同样, 人才衡量标准上也不能单凭学历高低和院校知名度, 社会各界都要注重人才的实质, 树立正确的人才衡量观念和人才选用观念。其次, 地方高校规范自身办学行为, 实现科学发展定位。地方高校应结合自身学校的历史传统和学科优势, 根据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要求, 分析高校资源, 规划好学校类型、层次、专业结构和规模等的发展, 做好学校的发展定位。第三, 理顺政府和高校的关系, 各司其职。政府要放松对高校的管制, 给高校以“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自主办学权, 减少政府对教育的干预, 规范政府行为, 提高政府对高等教育引导和宏观管理的科学化, 使高校在更大程度上能对自身发展定位能进行清醒的认识、长期打算和认真思量, 做好发展定位, 办出特色。第四,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培育和完善人才市场体制, 发挥市场对地方高校发展定位的引导作用。市场经济体制下, 社会对各类不同人才的需求会在人才市场上反映出来, 学生需要在人才市场上实现就业, 就业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发展, 学校需要履行自己社会服务的职能,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www.moe.edu.cn,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2]唐景莉, 陶嫒.中小型高校:特色是制胜之宝.中国教育报, 2005, 7.

[3]陈国顺, 李英明.定位:大学发展目标的理性思考.高等农业教育, 2003, 4.

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定位问题研究 第7篇

一、概念的界定

( 一) 继续教育

目前,对于继续教育的概念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有人认为这种教育包含两种方式: 一是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的毕业人员毕业后接受的再教育; 二是未受过正规大学教育,但通过自学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而达到大学学历水平的人员的再学习。但也有学者认为,继续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学历教育或者是对某些专业技术人员的专门培训,它是一种人人可以享受的教育模式,包括所有已经离开正规教育的人们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方式。综合以上对于“继续教育”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继续教育是指接受过大学正规教育的在职人员工作一段时间后重新再次进入高校,对其自身素质进行提高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包含在职培训和在职教育两个方面( 即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 ,是一种追加形式的教育,是在职人员学习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从而提高自我的有效途径之一。

( 二) 定位

“定位”最早由美国著名的营销专家艾尔·列斯和杰克·特洛提出的。他们认为定位是生产者对产品在未来潜在顾客的心里确定一个合理恰当的位置,也就是将产品定位在未来潜在顾客的心中。这里我们将商业领域对定位一词的定义介入到继续教育的办学宗旨中来,使用的是“定位”的引申义,即在整个社会系统和教育体系中,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理应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坚持什么样的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

( 三) 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

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定位是指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必须找准其在社会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发展空间,确立其服务面向、发展任务和目标等,并对此进行的前瞻性的规划活动[1]。笔者认为,地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定位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考虑: 一是宏观层面是指从整个社会系统来着眼。从宏观层面讲,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应立足于地方各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条件、办学资源、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地域特色等实际,对该地区的高校继续教育在办学政策、教育资源等方面给予宏观性引导; 二是微观层面是指以地方各高校继续教育自身为着眼点。从微观层面来看,地方各高校应对其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层次、培养对象、教学工作、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二、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定位现状

我国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蓬勃发展起步于改革开放以后,因此,在找准“定位”方面势必存在问题:

( 一) 定位过于单一,缺乏特色

部分地方高校把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作为其唯一定位,这一定位落后于社会对多样化人才需要的时代形式。与此同时,大部分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特色不明显,千篇一律,主要体现在着力发展学历教育,而忽视其他形式教育或学习,尤其是对一些高层次的岗位培训不够重视。在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没能突现出各校特色,对自身特色的利用和开发严重不足。在对人才的培养方面,只重理论学习和知识的传授,而轻实践运用和素质培养,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导致学无所用,从而使继续教育陷入困境。

( 二) 定位混乱不清,缺乏依据

办学层次定位混乱,服务面向定位不清。办学层次混乱表现在伴随着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有些高校为了获取更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他们一味地“贪多求大、盲目办学”,只顾追求片面利益,如盲目地扩大办学规模、开展各类学历提高教育、开办各类职业培训等,从而导致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办学层次定位混乱不清。高校继续教育定位不清还表现在服务面向定位不清,即其继续教育办学是服务于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还是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对某一方面特殊人才的需求等没能给予清楚的定位。这种服务面向定位上的混乱不清导致其人才培养目标不清,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由此可见,地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必须明确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的服务面向,建立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要求的机制。

三、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科学定位的原则

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成败,合理定位是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加强对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定位相关理论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一) 以人为本与整体优化相结合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一切工作的宗旨,它要求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要以服务和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把培养人的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强的心理素质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作为重点,这也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与此同时,地方高校还需在整体规划、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完善和提高,采用各种途径和渠道,努力提高各种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 二) 比较优势性与功能效益性相结合的原则

从策略角度来看,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科学定位既要坚持比较优势性原则,也要坚持功能效益性原则,即二者相结合的原则。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必须找到其办学目标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通过提高培养对象的素质,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只有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培养大批人才,成为地方各类人才终身教育的培训基地,才能形成地区内经济、教育以及科技之间的良性循环,从而取得最大的办学效益。同时,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定位还应该坚持比较优势原则,即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开展必须充分利用已有的优势和特色办学资源,走有特色的发展道路,以自己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只有这样,地方高校才能扩展自己继续教育的办学规模,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急需人才,最终促进继续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 三) 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

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科学定位既要坚持稳定性原则,也要坚持动态性原则。稳定性是指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在经过相应的考核,一经确定科学、合理后,就需通过投资加大、资源整合等措施,努力开创自己的特色,保持其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但在强调科学定位的稳定性的同时,还必须强调科学定位的动态性。动态性是指区域经济社会和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之间的互动[2]。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地方高校也通过积极发展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其服务社会的水平。因此,地方高校的继续教育应从单纯的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共同开展转变。

四、地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科学定位

由于各高校地理环境、师资队伍、生源素质以及培养目标等的不同,其发展没有现成可以照搬的经验。因此,地方普通高校在确定其继续教育定位时,必须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明确其继续教育的优势和劣势,进而对其继续教育办学进行科学定位。本研究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大的方面对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科学定位给予建议。

( 一) 宏观定位: 定位着眼于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对社会的作用

1. 定位于服务地方

为地方服务是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宏观定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要充分考虑各类社会环境因素,对其培养目标提出相应的要求。各高校只有根据自己所处地区的客观环境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定位。因此,各高校在开展继续教育办学时,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人才需求状况等进行认真的研究,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不断发挥其服务于地方和创业的社会功能,从而取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 定位于构建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以学习求发展、促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学习型社会旨在通过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社会形态。学习型社会把教育从学校领域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强调教育的社会化、全民化和终身化,引导人们终身不断学习[4]。地方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定位于构建学习型社会,既能为其自身的长远稳定发展创造机遇,也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 二) 微观定位: 定位着眼于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个性和特色

微观定位主要体现在继续教育的办学特色和个性方面。探索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个性和特色定位,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 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即指地方高校对其继续教育培养的人才的规格和类型进行界定和规范。然而,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各学校自己的专业特性以及生源素质状况等是决定地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主要因素。因此,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应立足区域经济社会的市场需求,确定其服务对象,完善相应的教学、管理体制,促进继续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与此同时,地方高校继续教育还应认清新形势下新型人才素质结构和知识结构的新变化,从而定位其人才培养目标。

2. 在办学类型方面

所谓办学类型定位,是指确定地方高校开展什么类型的继续教育。目前,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是我国地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主要办学类型。成人学历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增强国力而设立的学历教育体系,主要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学历层次。非学历教育,是一种短期教育或培训,旨在培养受教育者的某种专业技能,如岗位培训及各种辅导班、进修班和职业技术培训班等。然而,社会人才需求状况和地方高校继续教育自身办学条件决定地方高校采取何种继续教育方式。因此,为了保持其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开展继续教育的高校相关部门必须对培养人才的社会需求进行全面、准确、认真的调研,并以此作为其继续教育办学类型定位的确切依据。

3. 在特色专业方面

所谓特色专业,即地方高校根据其所处的特殊环境或是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办学资源,而开设的具有一定独特性或是占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专业。在对特色专业的定位过程中要注意做到:

( 1) 可持续发展性。可持续发展性指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特色专业应具有前瞻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稳定的发展态势、丰富的创造力[5]。这就要求地方各高校在继续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方面紧密结合市场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使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 2) 典型性。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特色专业必须具有典型性。也就是说,地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特色专业的设置理念要独特,课程结构要科学,人才培养模式要新颖,教学内容和形式要先进,而且在产学研结合上要具有创造性。

( 3) 先进性。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特色专业要以质量和需求作为其支柱,以能够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设计上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的新变化为最终目标。这就要求其特色专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与时俱进性。特色专业要具备一定的先进性,这就要求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机构: 首先,研究区域经济社会的需求。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具有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显著特点。因此,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特色专业的规划和设置要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发展动力,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各种需求做全面、认真地研究,继而促进继续教育特色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其次,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投入。为保证其继续教育特色专业的先进性,地方普通高校必须不断地更新教学资源、教学设备等,因此,地方高校需建立专项继续教育基金,从而保证继续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

五、结语

本研究分析了地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定位的现状,针对现状提出了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定位的原则,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定位提出了建议。总之,每一所地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都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应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特色和质量求生存,充分利用优势办学资源,积极创新继续教育模式、提高继续教育质量。

摘要:地方高校的继续教育是我国继续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为我国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科学合理的定位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定位应结合自身的实际现状,在科学原则的指导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即社会回应和个性回归,对其继续教育办学进行科学定位。

关键词: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定位

参考文献

[1]苏建华.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探究[J].成人教育,2009(9):22-24.

[2]和飞.新建本科院校须科学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2003(22):41-43.

[3]汤勇.试论地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6):17-18.

地方行业高校定位 第8篇

关键词:地方政府,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角色定位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的要求,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多元教育结构变革给地方政府提出了新的课题。高等教育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但过多的政府干预会影响高校的发展,因此,重新审视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探讨地方政府介入高等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对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与不断繁荣,高校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深远。一方面地方高校作为一个区域内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当地各类机构输送大量人才,科研成果能够转化用于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对地方影响甚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能够为地方高校发展提供财政支持,能够通过政策的倾斜扶持地方高校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

一、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1. 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干预过大,地方高校缺乏自主权。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扮演着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三种角色,对地方高等教育进行严格的行政管理,同时在办学、资源投入、成果分配等方面也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使得地方高等教育资源高度集中于地方政府并直接由地方政府行政权力进行支配。由于忽视市场机制在教育中的作用,地方政府缺乏地方高校办学的详细信息,以及评价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专门知识,等等,无法准确掌握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信息,使得地方政府对地方高等教育的管理脱离社会发展实际,严重影响了地方高校的健康发展。

2. 地方高校筹资渠道单一,主要依赖于财政,给地方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负担。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扩招和扩建,我国政府财政压力日渐增大,高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这在地方尤其严重。尽管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总量仍然不足,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处于世界低等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事业给国家财政带来较大负担,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远远满足不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还比较单一,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性拨款。

3. 财政拨款不公平,高校绩效难以考评,缺乏衡量标准。在教育资源既定的前提下,政府并没有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导致出现了严重的政策性分配不公现象。在高校差异上来看,重点地方高校与普通高校之间的差距人为地加大,有限的教育资源过多地集中在少数所谓的重点高校身上;从地区差异来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呈现出以地方政府拨款为主,学校自筹和收取学费为辅的多样化趋势,可以说,东部地区高校具有较强的自我筹措资金能力和较大的自我发展空间。而西部地区高校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中央政府的财政性政策倾斜力度也不够,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拨款,学校自筹经费能力比较薄弱,导致西部高校缺乏竞争力和办学主动性。

二、地方政府地方高校管理中应有的角色定位

在地方政府在具体的高等教育管理中,自身的角色定位决定了两者的关系。政府的职能在于防范和弥补高等教育的市场失灵。政府应该从过去的多方面干预走向宏观管理,为高等教育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体现其服务性职能。具体来说,地方政府在与地方高校的关系中有两重身份:出资者和管理者。

不断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但这并不等于政府对于高等教育无所作为。在现实条件下,一定的政府干预对社会转型期高校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积极角色是世界的普遍现象,很多国家还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进行了强力的干预。近年来,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质量的稳步提升,这与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主导作用有很大关系。全面而深入的评价体系、丰富而及时的信息公开制度、教学质量奖励制度和教育社会组织积极配合是澳大利亚政府提高教学质量的突出经验。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要求出发,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基本角色应当是:(1)竞争规则制定者:保护消费者及规范市场公平竞争秩序;(2)正确信息提供者:指导要求各大学公开各种办学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3)公正客观评价者:建立相应机制,评价高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4)合法性监督者:区别各类高校,进行经费或奖助款项使用、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督,对高校教师、学生尤其是民办高校教师合法权益的保护;(5)资源提供者:帮助高校建立优良的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这一点对于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尤其重要。

三、如何构建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之间的和谐关系

几千年来的社会文明史昭示人们:教育兴,人类兴;教育衰,人类衰。正是由于在人类历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具有恒久的继承性,并且成为人类发展进步普遍而永恒的主题。所以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高等学校都要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一个全面、战略性的认识,从而在共建高等学校方面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

政府与大学的关系问题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影响大学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可以有以下几种理解:平等关系———没有高低、强弱和尊劣之分;对话关系———是指双方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上,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参与、真诚合作,全心全意地创造相互的交往活动;共享关系———共同摄取双方创造的经验和智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彼此之间互惠、互补、共同获得发展。就政府而言,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社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完善大学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与互动机制。就高校而言,立足地方有两层含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地方政府要把发展高等教育放在城市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看待。要认识到一所高校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不仅能为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而且将逐步地进入到城市现代化社会的中心,地方经济的发展渴望知识含量高的技术和研究成果,也需要高层次的科技人才。从最简单的方面来看,高校师生的消费,对当地的经济有着重要的拉动作用。

因此,地方政府和高校都应清楚认识到:防止两个极端,实现平衡。在地方政府控制与地方高校自治之间,既要尊重学术、尊重知识,又要肩负起社会责任。目前,世界各国都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从各种不同的政府与高校的协调发展模式中吸取有利于高校发展的经验。一些西方国家的高等学校由于与社会联系日益增加,正在从传统的“自治”走向自觉地接受政府的干预。而我国高校却为免于政府的过多干预而追求办学自主权,虽然这两种发展态势相反,但其目的却都是为寻求一个合理的“度”,也即在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动态制衡中,寻找合适的度,从而使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关系达到协调与平衡。

除了依靠政府财政拨款以外,地方高校也要积极发展多种融资渠道,一方面可以加大自身的自主权,尽量减少对政府的依赖,另一方面可以给政府减轻负担。地方高校应寻求各种市场途经的融资,比如说发展校友捐赠、社会捐赠,等等。

借鉴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我们可以在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之间尝试建立各种模式的教育中介机构,如高等教育决策咨询机构、拨款中介机构、信息咨询机构、评估中介机构等,充分发挥外界的监督和激励作用,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寻求地方经济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过程是复杂的、曲折的,是双方在动态制衡和发展中的共同寻求的一个合理的度。地方政府应支持高等学校按教育规律自主办学,高校也不能因地方政府需求放弃办学优势,而是尽可能考虑结合点地方高校兼顾地方。只有能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又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找到学校自身的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点,才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振怀, 张浩飞.地方政府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角色与作用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8, (21) :70-73.

[2]姜在东.从教育社会职能理论谈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8, (29) :63-66.

[3]孙欣, 杨化仁.新形势下政府与高校关系的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 2005, (2) :27.

地方行业高校定位 第9篇

一、地方高校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 地方高校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特别是提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素质最为紧迫, 而人才培养最终要依靠高等教育来完成。许多地方高校已经形成了普通大学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成人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本科生、专科生等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培养途径。近年来, 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省的地市级中心城市, 纷纷建设大学城、高教园区, 地方政府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在土地价位、城市配套设施、资金融通等方面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 创造了良好的建设环境, 反映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城乡人民群众对地方高校———自己身边的大学的一份独特情怀和寄予深深的厚望。这也是地方政府明智的战略选择, 更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遇, 这种区位优势使地方高校的办学能量完全可以辐射到周边的农村和城镇地区, 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二) 地方高校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创新之源

地方高校由于大多处于地区中心城市, 区位优势独特, 既所在地区的高等教育中心, 也是信息集散中心和科技服务中心。高等学校科技人员集中, 科技开发力量强, 高科技成果多, 不仅是知识创新的一支主要力量, 同时也是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方面军。城乡一体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着同生同长、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 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骨干力量, 地方高校在促进城乡工业的技术更新、技术改造方面大有用武之地。一些科技含量不高的城乡工业急需进行传统技术和工艺的改造, 地方高校可以和他们合作攻关, 完成传统技艺的更新改造过程。许多城乡工业急需引进高新技术, 开发新产品, 地方高校可以依靠自身的科研力量,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三) 地方高校是提升城乡一体化的文化品位的重要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城乡人民, 要让现代文化渗透于农村和城镇的每一个角落。地方高校是现代文明和现代文化的传播者和集散地, 其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同时, 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形式, 它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辐射引导作用。大学校园作为各种文化思潮的汇集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并时刻与我国的主流文化相吻合, 因此, 地方高校要用自身的优势文化去影响和提升农村文化, 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 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 这既是历史赋予的责任, 更是发挥自己优势之所在。另外, 地方高校师生或来源于城市或来源于乡村, 承载着地方文化的内核, 具有更多的本地乡土文化的因素, 这为城市文化向农村文化的渗透与传播提供了便利, 同时也可为改变和提升城乡一体化的文化品位发挥重要作用。

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地方高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强调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 使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是衡量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标志, 同时也对地方高校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目前我国有的地方高校的发展还不适应城乡一体建设的要求,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有的地方高校发展目标不明确, 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

从当前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角度来看, 农村发展无疑需要较多的人才。而实际情况是, 现有农村教育将筛选的农村优秀的人才不断送往城市, 农村人才的流失最为严重, 农村缺乏热爱并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的高级专门人才, 已很难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 这在根本上迟滞了广大农村发展的步伐, 已成为目前制约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我国现有的高等学校 (包括农业类高等院校) 都在培养城市需要的人才, 很少考虑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据一项毕业生就业取向调查, 他们中选择去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占70%, 希望到国家机关的高达50%, 只有20%的愿意到基层和企业工作。特别是2008年出现国际金融风暴, 对企业和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的问题, 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 农村和企业对人才和科技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地方高校目前的发展现状还不能很好地与之相适应。

(二) 有些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 没有形成办学特色和品牌, 导致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不够

2009年有超过2千万农民工失业返乡, 6百万大学生毕业出现就业困难, 而大多企业在转型中也招聘不到合适的足够的毕业生, 特别是想引进应用型创新的人才更是难上加难。一边是对人才的渴望, 一边是大量的人员找不到工作, 尤其是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 新农村建设, 农民身份的转变都需要高校的支持。究其原因, 专家们普遍认为, 是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制度和知识累积型的教育模式, 导致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与企业、市场、社会相脱节, 在现实教学中出现重理论轻实践, 使得学生知识面窄、拓展知识能力弱、动手能力差、严重制约了目前我国急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这都以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并且也不利于院校自身的发展和壮大。

三、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地方高校要面对现实、科学定位

地方高校办学必须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支持地方为发展的总方针, 根据自己所在区位优势, 结合学校传统学科优势来确定学校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办出自己的特色。地方高校要把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生产力作为学校服务地方的目标, 大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智力、人才、技术支持, 努力提升城乡一体化服务的水平。

(一) 地方高校发展必须明确目标, 确保制度保障与财政支持

在办学宗旨上必须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 在理念上强化为城乡一体化服务意识。地方高校自觉以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中心, 增强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服务的功能, 努力提升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服务的水平。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 各地区传统产业或传统农业的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加快, 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亮点, 地方经济对适应新产业、新技术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加, 特别是对新型农民的培训成为当务之急。面对新的形势, 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的优势, 用制度确保产学研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更主动地融入到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建设之中, 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

(二) 地方高校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 理清发展的思路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亟待随之从以往的“精英就业”向“大众就业”转变。既然是大众化高等教育, 毕业生就应把自己作为普通劳动者参与择业, 那么, 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树立到基层去的坚定信念就是现实而必须的了。

第一, 在办学理念上, 牢固树立全新的教育功能观、人才观,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就在于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 满足他们千差万别的教育需求。要认识到低分不等于低能。没有无能的学生, 只有无能的教师。树立起“人人有才, 因材施教, 各扬其才”的全新教育理念。

第二, 在办学思想上, 坚持以学生为本, 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质量取胜的时代, 高等教育质量实际上就是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教师要通过高质量的教学赢得学生。学校行政应把自己放在服务者的位置上, 不断提高教育服务质量, 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第三, 在教育质量标准上, 树立教育质量是相对概念,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有不同的质量标准。正视教育对象的入学基础, 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把用人单位满意、学生满意、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岗位对口和在岗位上能充分发挥作用, 作为评价市属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第四, 在办学风格和体制上, 必须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特求生、特中生优”的办学方略, 体现优势、持续发展, 切实抓好专业建设这个龙头。重点设置急需专业, 培养紧缺人才。在办学上,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 以创新求发展。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 使学校更具有竞争性、适应性。

(三) 坚持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模式, 培养应用型的创新人才, 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

如何实现学生毕业后就能上岗, 仅靠校内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实践渠道,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

第一, 坚持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 让社会的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办学, 从而为学生提供实训的设备和真实的技能实践环境。企业和高校各有优势, 如何实现互补, 做到双赢, 需要我们去分析。企业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 突出了动手能力的培养, 但理论学习不全面, 培训不系统、效率低;而高校有专业教师队伍, 培训正规系统、全面, 但突出的是理论性, 所以培养出来的人才是“考试型”, 因此, 各高校必建立与完善校内实践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 充分发挥其作用, 使其成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边学边练, 获取实践经验, 形成应用能力的基地。

第二, 坚持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模式, 提高院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转化能力, 利用企业的科研需要以及所提供的资金, 不仅为学校解决了科研经费少的问题, 更是为高校培养了大批能动手有科研头脑的学生, 为将来向社会输送科技人才奠定了基础, 也为校企合作注入了强有力的生命力。

第三, 坚持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模式, 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 “走出去”就是专业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到企业给员工上理论课, 通过和一线工人的交流来进一步提高实践方面的知识, 使教师在课堂上能理论联系实际, 并可以了解企业对学生的新要求;“引进来”就是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作为专职或兼职教师, 充实教师队伍, 从而进一步完善知识技能一体化, 以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综上所述, 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 地方高校发展战略的定位, 一方面, 有利于提高地方学校的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另一方面, 也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 提供技术创新办教育必须适合经济发展状况, 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摘要:地方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战略时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科学定位, 为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为此, 地方高校发展必须明确目标, 确保制度保障与财政支持;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 理清发展思路;坚持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 相互促进的模式, 培养应用型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地方高校,发展战略,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林增荣.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城郊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思路[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2) .

[2]、林日英.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高职“两课”诉求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4) .

[3]、吴玲.科学发展观与新升本地方院校的发展规划[J].宿州学院学报, 2006 (6) .

[4]、李保会, 任士福.发挥地方高校科技人才优势加速农村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6 (5) .

地方行业高校定位 第10篇

一、人才培养类型的发展阶段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不是人为定位的, 而是与人才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的。

10世纪之后, 随着西欧经济的复苏, 商业贸易、市政政治等世俗性社会生活复杂起来, 这时需要大量受过训练的管理者、文书、医生和牧师。所以, 中世纪大学和传统大学一直是以传授知识、培养专业人员和社会公民为主要任务。17世纪中期以后, 在理性主义影响下, 以思想自由和教学自由为基本原则, 采纳科学理念的哈勒大学产生了。1810年洪堡在吸收哈勒大学办学精神的基础上, 创建了柏林大学。他反对传统大学将传授知识作为主要职能的做法, 主张科学研究也应该作为大学的又一职能。这样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又发生了分化, 不只是培养专业人员, 而且还要培养科学研究型人才。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生产的状况和生活状况的改变, 更加重视基础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中的运用, 使得企业对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和细化。从此, 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不再是培养精英人才, 而是越来越注重培养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 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高等教育的类型长期局限于研究型大学和各类专科院校, 应用型院校缺乏, 直接导致我国应用型人才的严重短缺。

二、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理论分析

地方本科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格局中已经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局限, 地方本科高校的整体实力还相对较弱, 地方本科高校应该如何发挥自身的特色, 赢得有利的地位, 关键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认为要科学地建构研究对象, 首当其冲的是要与日常性常识以及学究性常识划清界限, 也就是说, 与那些被大众共同持有的见解划清界限, 不管它是日常生存状态里的老生常谈, 还是一本正经的权威见解。正如维特根斯坦曾说过, 透识一个深层且棘手的问题, 最为关键的办法是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作为地方高校要把人才培养定位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看待, 并且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不断的进行自我质疑。只有这样, 才能在实践中避免盲从, 才能形成具有逻辑连贯性、系统性和经验可证性的教育理念。

任何对象的实践都是在一个特定的世界内——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整体里存在的。这个特定的世界就是一个场域, 场域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每个场域都规定了各自特有的价值观, 拥有各自特有的调控原则, 每个对象在场中都有特定的位置, 每个对象所受到的影响以及采取的策略都变得非常清楚。

布尔迪厄的理论告诉我们, 地方本科高校要持守院校的自主性, 回归教育本位的人才培养定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曾说过:大学自身如果不能自主发展, 就不能科学发展, 就不可能得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因而也就难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当大学具有了一种永恒的精神理想和美好价值时, 才能形成代表自己独特精神的个性, 才能卓而不群公息而言之, 没有院校的自主发展, 根本谈不上院校的科学发展, 即院校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是自主的、科学化的和特色性的, 要把教育作为一项产业看待, 由服务性理念向生产性理念进行转变, 实现知识生产力的发展。

三、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

如果说选拔人才是筛选出好种子, 而让好种子生长得更好, 才是大学的真正任务。大学的当务之急并不是用什么方式选拔人才, 或者挑选什么样的人才, 而是探索一套符合规律的人才培养方式。

人才培养规格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分化, 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三方面的具体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应该从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出发, 重新规划人才培养的规格。

1.知识结构。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行专业方面的实践活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 能够胜任企业的管理工作, 在开拓市场, 进行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和适用中, 具有实战能力。具有用外语进行商务谈判和处理商务文件的能力,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2.能力结构。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我国经济走向世界, 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将越来越复杂, 受其影响的因素越来越多。这些变化增加了企业管理的复杂性, 因此要求现代企业的管理者, 必须具有较强的处理环境的变化和由环境引起的不确定性的能力, 具有能在复杂环境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驾驭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胜利的能力。这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一个十分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现代企业对于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 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设计, 而且要进行对外贸易活动的开展, 这就要求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 使他们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竞争, 积极参与竞争。

3.素质培养。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人才的核心要素, 是时代对人才质量最主要的内涵要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一个国家的整体活力和发展潜力将更多地依赖于国家整体的创新实力, 依赖于国家经济活动参与者的求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致力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是逐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富裕的需要。因而, 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 高等教育应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各类人才的培养当中。

四、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地方本科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更新人才培养教育观念, 树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教高[2012]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 要强化育人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 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地方本科高校应在保持应用研究水平与特色的同时, 大力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使培养出的学生既具有科学研究的基础, 又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潜力。实践教学包括校内的工程训练、科研项目训练和校外工程实习三方面。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 根据地方高校的特点和服务面向确定实践教学的侧重点。第二, 加大并确保实践教学的投入, 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资源保证。第三, 制定引导和激励教师和实验人员做好实践教学的政策措施。第四, 提高课程设计、尤其是毕业设计“真题真做”的比例, 鼓励学生早期介入教师的科研项目。第五, 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为工科教师积累工程经验提供条件, 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 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专业细化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研究融合的趋势, 这就对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体系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 应该科学地调整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要体现教育的基础性、适应性、发展性, 提供给学生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实现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 建设更具综合性、基础性、发展性的专业发展基础课程体系分类, 突破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模式, 这样就可以为学生自主选择提供更大的平台。在专业方向课程的选择上, 要整合师资、突出应用、建设特色, 提供给学生高质量的专业发展支持。在课程安排上除了公共课和一些基础课必修之外, 充分尊重学生选择, 但要提供科学和必要的指导。要继续加强学分制改革, 充分发挥学分制在自主选择精神培养中的作用。学分制以选课为核心, 教师指导为辅助, 通过绩点和学分, 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对大学生自主选择精神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3.构建完善的服务学生体系。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服务, 开设好专业导论和学业发展指导课程, 将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精神的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选择过程。专业导论和学业发展指导课程是给学生引路的课程。学校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传播的有限性, 决定了必须牢牢把握重点, 为学生自主选择提供扎实基础。因此必须重视, 精心组织, 选择具有深厚知识、能准确把握学科发展前沿的老师讲授。在专业导论课程及专业发展指导课程中全面介绍本专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包括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发展方向及需要具备的能力和要求等。学校教育教学要发挥课堂教学和教师的核心地位, 教学效果和教师水平在大学生自主选择精神的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本课程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全面介绍课程的属性、重要性、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在未来发展中的作用、实现目标等。鼓励学生在运用本课程知识的探索和本课程知识与其他课程、学科知识的交叉探索。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 体现互动、以学生未来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校要加强教师在实践能力和把握本学科前沿方面下功夫。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是与人才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地方本科高校要在高等教育的总体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 必须持守院校的自主性, 回归教育本位的人才培养定位。必须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培养等三方面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定位, 从而探索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

参考文献

[1].任丽婵.我国大众化以来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构对毛入学率的贡献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7)

[2].刘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M].重庆:西南大学, 2010

[3].魏刚, 李月月.培养大学生自主选择精神的意义和路径新探.中国电力教育, 2011 (6)

[4].刘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2010

[5].胡毅.论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哈尔滨学院学报 (教育) , 2002 (6)

上一篇:高原地区公路下一篇:ACS800变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