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视野范文

2024-05-11

整体性视野范文(精选8篇)

整体性视野 第1篇

关键词:岭南建筑学派,“两观三性”建筑理论,整体性研究

1 引言

岭南建筑学派作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举足轻重的一脉,在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影响深远、一脉相承的建筑思想体系。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 , 即建筑要坚持“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和谐统一”[1],作为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设计理论的系统总结和当代发展,以一种符合中国传统“和谐”哲学理念的价值取向和简洁透彻的表达形式,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当前学术界对于“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研究亟待加强,以改变目前研究“碎片化”与“离散化”的状况,走向整体性的理论视野与研究范式。本文力图以“普遍联系与历史发展相结合”的整体性理论视野,对“两观三性”建筑理论进行纵横交错的整体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体系性、结构性与层次性,凸显“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在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设计理论中的标志性意义。

2 “两观三性”建筑理论整体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随着建筑界对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展工程等众多优秀建筑作品的关注,对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相关讨论常常见诸于各大报刊杂志。崔愷指出“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对于当今的建筑行业中比较普遍性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2],庄惟敏认为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为建筑设计“在无数的可能性中寻找到最合理与恰当的表达”提供了“宏观的思想指导”[3],倪阳认为“两观三性是对建筑设计普遍规律的总结” [4],王建国认为“两观三性”“既有建筑设计特点表达的学术构架,也有很大的包容性”[5],也有学者指出,“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建立在“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整体性复杂关系之中,为当代中国建筑“中国性”的创造探索了新的道路[6]。虽然这些只言片语的评论不乏真知灼见,但相关研究仍然呈现出一种“碎片化”与“离散化(不连续的非整体)”的状况,缺乏整体性的理论视野。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虽然部分学者已经意识到整体性研究的重要性,但仍然满足于对人物、作品、文本和事件的静态史实挖掘,尚未完全领会与把握整体性研究所要求的“普遍联系与历史发展相结合”的理论视野与研究方法。另一方面,由于整体性研究中“整体有机性与局部复杂性”、“实践创新性与理论创造性”、“历史发展性与现实实践性”等关键问题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影响并制约了“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研究的整体性建构。

近年来,一些学者突破“碎片化”与“离散化”研究的局限性,将“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研究从“片段化”研究拓展到多维度整体性研究,从“离散化”研究拓展到多学科系统性研究,取得了一些颇具创新意义的成果。有学者从比较研究的视野,提出要从更加广阔的历史背景来研究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诸种思潮对岭南建筑学派产生的复杂而深刻的影响,对“两观三性”建筑理论进行更具哲学深度的理论建构[7];或从文化研究的视野,指出“两观三性”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呈现出一种“文化现实主义”的学术取向[8];或从建筑学派发展的视野,将80年来岭南建筑学派创作思想综合归纳为功能现实主义、地域现实主义、文化现实主义三个逻辑阶段和理论维度,以现实主义为出发点拓展了“两观三性”的整体性理论视野 [9];或从理论与实践综合融贯的视野,指出“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必须结合建筑实践的考察才能厘清其含义[10]。也有学者采用建筑学与历史学、哲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剖析了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哲学基础与价值取向[11]。相关研究以“整体性”的理论视野,对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进行了深度挖掘和系统整理,展现了“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丰富内涵与创新意义,为“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研究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

3 “两观三性”建筑理论整体性研究的理论视野

康德(Immanuel Kant)在《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一书中指出:“任何一种学说,如果它可以成为一个系统,即成为一个按照原则而整理好的知识整体的话,就叫做科学” [12]。黑格尔(Friedrich Hegel)则认为,唯有将哲学史认作一个有机发展、理性联系的整体,哲学史才会达到科学的尊严[13],黑格尔甚至在《小逻辑》中以无可辩驳的语气指出:“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14]。可见,在黑格尔和康德眼中,理论学说的“科学性”是通过“体系”或“整体”来展现的。纵观世界著名建筑理论的形成、传播与发展,“整体性”研究不仅是创造学术特色、创新学术话语、形成学术影响力和实践指导能力的重要基础,更是建构建筑理论体系、展现科学性的重要前提。同样,整体性也是认识“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科学性的必要途径,是“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研究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吴良镛在《广义建筑学》中指出,“整体观念、普遍联系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要点”,倡导“多学科综合融贯”的建筑学研究,指出广义建筑学需要“对建筑学综合的整体思考”。[15]“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应该具有整体性的理论视野,一方面要从普遍联系的视野全面把握和正确认识“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体系性、结构性与层次性,展现“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要从历史发展的视野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内容体系、发展历程和价值取向,展现“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实践性。

我们倡导的整体性研究,绝非是对独特性、多元性、差异性和发展性的遮蔽。恰恰相反,整体性研究是一种基于普遍联系与历史发展的思维模式。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有效性与创新性,应该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考察。在本体论意义上,整体性指的是“两观三性”建筑理论本身所具有的整体性,它具有客观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正因为如此,它处于一个不断丰富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免以停滞与保守的态度理解“两观三性”的整体性,忽视其与时俱进的发展性和鲜活的实践性。在认识论意义上,整体性指的是研究者思维中“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整体性,研究者思维中的整体性建构并非等同于理论体系本身的整体性,在认识论层面要避免把研究者头脑中“自以为是”的整体性牵强附会地强加在“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整体性之上,导致主观思维对客观事实的扭曲。在方法论意义上,整体性指的是在“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研究过程中研究方法的整体性,在方法论层面要摆脱“为整体而整体”的研究模式,片面地将理论建构方法的整体性视为整体性研究本身,带来凭空捏造整体性的风险。

4 “两观三性”建筑理论整体性研究的内容体系

整体即若干对象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构成的统一有机体,整体性研究的根本目标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认识并描述有机整体的功能形态与活动状态,揭示有机整体及其运动的结构层次和发展动力。从“普遍联系与历史发展相结合”的整体性理论视野,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整体性研究的内容体系由横向联系与纵向发展纵横交错的经纬网络所构成。从横向联系来看,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与其建筑创作实践、教育教学实践和学科创新实践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探究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与其建筑创作实践、教育教学实践、学科创新实践之间的有机统一性,对于展现“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结构性、逻辑性与层次性具有重要意义。从纵向发展来看,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与当代世界建筑思潮特别是中国建筑思潮的发展流变、与岭南建筑学派建筑思想的发展趋势密切相关。深入探析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逻辑、历史阶段和重要历史节点,可以展现“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历史继承性和发展规律性。

4.1 横向层面

(1)“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与建筑创作实践的整体性研究。系统研究何镜堂的建筑创作实践以及关于现代建筑创作的论述与思想,深刻剖析何镜堂的建筑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技术个性、人文品格和美学特征。探究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与其建筑创作实践之间的有机统一性,展现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与建筑设计作品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2)“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整体性研究。系统研究何镜堂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的特色与成就,探究何镜堂教育教学实践在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建构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贡献。

(3)“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与学科创新实践的整体性研究。系统研究何镜堂的文化建筑设计理论、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论等学科创新理论与“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之间相互关联的逻辑关系和同出一源的学理渊源。

4.2 纵向层面

(1)“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形成与发展历史逻辑的整体性研究。系统研究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与当代世界建筑思潮特别是中国建筑思潮的发展流变以及岭南建筑学派建筑思想的发展趋势之间的理论渊源,展现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以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为基点走向理论创新的理论取向与历史逻辑。

(2)“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形成与发展历史阶段的整体性研究。系统研究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形成与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将断裂的、分散的和模糊的历史线索联系起来,揭示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规律性。

(3)“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形成与发展历史节点的整体性研究。系统研究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形成与发展重要节点的标识性意义,从重要历史节点跳跃性和标识性的提示中梳理“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时间序列与演变轨迹,勾勒出实践创新与理论建构的纵向脉络,凸显“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突变性拐点与趋势性走向。

5 “两观三性”建筑理论整体性研究的研究框架

从“普遍联系与历史发展相结合”的整体性理论视野,“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整体性研究要求采用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将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研究置于建筑学、哲学、历史学、艺术学、文化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视域中,通过学科间相关理论的渗透与融合,建立整体性的研究范式与研究框架。虽然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但在实际运用中却遇到诸多问题与困难。其原因正如吴良镛所指出的,由于多学科交叉研究可能性极为广泛,其数量庞大惊人,“尽管这些结合对于促进新兴观念产生有其理论价值,但如果没有研究重心则在有限的时空和资源条件下是无所的适从”。基于此,吴良镛提出了以建筑学为中心(核心)的多学科“融贯综合研究方法” [15]159。

英国建筑 理论家戴 维·史密斯· 卡彭(David SmithCapon)认为,一直以来建筑理论的研究有历史研究和哲学研究两种方法,但建筑理论的研究既不完全是历史的,也不完全是哲学的,所以应该采取一种能够使历史研究和哲学研究持续地相互影响的研究方式[16]。卡彭的“历史——哲学”研究模式,实际上是一种以建筑学为中心的、与哲学和历史学“融贯综合”的研究方法。受吴良镛和卡彭的启示,本文建构了由以建筑学研究为中心,建筑学研究、哲学研究和历史研究“融贯综合”的整体性研究框架(图1)。

图片来源图 1:作者绘制。

5.1 建筑学研究

琳达·格鲁特和大卫·王(Linda Groat and David Wang)在《建筑学研究方法》中指出,建筑学研究是在其特定的驱动和限制环境中运作的,它与工程学或者医学的研究环境在许多重要方面都完全不同。建筑学研究是系统性的,而知识创新通常被认为是建筑学研究的特征 [17]。综上所述,建筑学研究应该具备学科独特性、研究系统性和知识创新性三个基本特征。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背景下,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整体性研究首先必须立足于建筑学的学科特性,探究“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与建筑学基本理论、学说和原则之间的共通性与差异性,辨析“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与当代世界建筑流派及其理论之间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从而获得理论与知识创新的生长点。

5.2 建筑哲学研究

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整体性研究中的哲学研究,首先要将丰富的哲学理论资源和逻辑思辨介入“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整体性研究,通过哲学理论支持下的逻辑推理,实现“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话语体系建构,演绎并激活“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知识创新的可能性、理论建构的合理性以及实践的可检验性和广泛应用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得出具有普遍性解释力量的结论。其次,“两观三性”建筑理论整体性研究中历史与现实、实践与理论、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的关系,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运用辩证思维和辩证方法,才能在整体性研究中防止整体性对复杂性、特殊性和发展性的遮蔽,才能在历史与现实、实践与理论、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的复杂矛盾中发现并揭示“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结构层次和发展动力。

5.3 建筑史学研究

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整体性研究中的历史研究,首先要对“两观三性”的形成与发展做历时性研究,寻找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联系,揭示其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和规律。整体性研究中的历史方法必须采取一种历史与现实一体贯穿的立场,将研究对象置于时代变迁和实践发展的整体视野中推源溯流,辨明发展规律、寻找历史逻辑、拓展理论空间,从过程和动态上把握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与对话,展现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的历史脉络、发展动力、时代精神和当代价值。其次要通过横向比较与多角透视,考察何镜堂“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在世界建筑史中的学术地位和理论特质,立体展现其发展的动态性,在比较与反思批判中获得理论创新。

6 结语

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主体性 第2篇

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主体性

20世纪是高扬人类主体性的时代.主体性作为人的特性在20世纪的哲学理念和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纵观整个现代化的`推进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人的主体性涌动与扩张的过程.主体性构成现代主义的深层本质,是现代性中的核心内容,以反思、批判、终结现代性为己任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自然把颠覆主体视为自身的重要使命.按照后现代哲学的理解:解构了主体性也就抽去了现代社会的理性支撑.当然,这种颠覆、解构并非使主体转化为“无”,而是根据后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去建构新的“主体性”.

作 者:李荣海 刘继孟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聊城市委党校刊 名:青海社会科学 CSSCI英文刊名:QINGHAI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分类号:B0关键词:

整体性视野 第3篇

关键词: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森;生态整体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02

王诺认为:“生态整体主义是生态哲学最核心的思想,其主要内涵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1]《寂静的春天》关注的是以杀虫剂为代表的化学药物造成的环境污染,抨击依靠科技进步来破坏自然规律又毁灭人类自己的行为方式,挖掘其生态整体主义观对解决当今的生态危机有积极意义。

一、尊重系统内在的自然规律

卡森强调尊重生态整体,尊重系统内在的自然规律,限制个别物种的肆意扩张,保护生态多样性,以生态系统整体价值为尺度去衡量万物,特别是人类的活动。现代城市为了营造所谓宜居的生存环境,大量地平整土地,围湖填海,一座座花园城市拔地而起,表面上看起来富丽堂皇实际上却千篇一律,还有什么美可言?人类本质力量在自然面前确实显现了强大功能,在人类看来,这种控制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谋利的做法是美的,但在生态整体主义的观照下,这种肆意主观改变自然的行为是自私可耻的,它剥夺了其它生命的生存空间。卡森在书中讽刺了人类肆意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做法,“单一的农作物的耕种并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这种农业是工程师想象中的农业。大自然赋予大地景色以多种多样性,然而人们却热衷简化它。这样人们毁掉了自然界的格局和平衡,原来自然界有了这种格局和平衡才能保有自己的生物品种。一个重要的自然格局是对每一种类生物的栖息地的适宜面积的限制。”[2]罗尔斯顿的生态思想和卡森的生态观如出一辙,他指出:“具有扩张能力的生物个体虽然推动着生态系统,但生态系统却限制着生物个体的这种扩张行为;生态系统的所有成员都有着足够的但却是受到限制的生存空间。系统从更高的组织层面来限制有机体,系统的这种限制似乎比生物个体的扩张更值得称赞。”[3]我们人类享受了自然的馈赠,却用统治和破坏来回报我们的恩人。生物多样性是自然自行运转的必然结果,保护和尊重生物多样性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必然要求。“存在即合理”,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每个物种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然而,“我们中间的许多人生活在世界上,却对这个世界视而不见,查觉不到它的美丽、它的奇妙和正生存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物的奇怪的、有时是令人震撼的强大能力。”[4]对此,卡森痛心疾首:“但是,现在我们却把我们的炮口转向了我们的朋友。一个可怕的危险是,我们已经粗心地轻视了它们爱保护我们免受黑潮般的敌人的威胁方面的价值,没有它们的帮助,这些敌人就会猖獗起来危害我们。”[5]人类总是以自身利益来评判一个物种的存在价值,地球上的各种生物的存在与发展是自然选择的长期结果,一旦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人类也将随之灭亡。

二、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

生态整体主义强调的是超越人类自身的利益而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摒弃了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时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而应该把生态系统看成是一个整体,坚持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远古时代,人类依生于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还很弱,所以对自然的态度是恭敬谦卑的,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能力凸显出来,与自然是竞生的关系,自然变为被控制和统治的奴隶。人类依靠科技进步和不断索取自然界来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完全不顾自然界的承受能力,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人类的咎由自取,然而人类对此却很少做出反思,反而在整个自然面前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表现为“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滥觞。卡森在书中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我们对待植物的态度是异常狭隘的。如果我们看到一种植物具有某种直接用途,我们就种植它。如果出于某种原因我们认为一种植物的存在不合心意或者没有必要,我们就可以立刻判它死刑。”[6]“是谁在天平的一个盘中放了一些可能被某些甲虫吃掉的树叶,而在天平的另一个盘中放入的是可怜的成堆杂色羽毛—在杀虫毒剂无选择的大棒下牺牲的鸟儿的无生命遗物!是谁对千百万不曾与之商量过的人民作出决定—是谁有权力作出决定,认为一个无昆虫的世界是至高无上的,甚至尽管这样一个世界由于飞鸟耷拉的翅膀而变得暗淡无光?”卡森认为我们必须将自己置身于自然万物的大系统中,肩负起保持整个系统平衡运行的责任。卡森对农药的使用泛滥深恶痛绝,然而她并不是反对使用化学物质,而是要对这些化学物质有清醒的认识。如果不合理利用,不仅会造成大量无辜的动植物死亡而且会对整个生物界包括人在内的灭亡,因此,卡森关心的是如何用生态的方法去控制昆虫而不是一味使用高毒性的“死神的特效药”,她告诉我们“在控制植物方面最好最廉价的方法不是化学药物,而是其它植物。”[7]作为唯一具有理性的存在物,人类的行径关乎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死存亡,所以人类不仅要与自然万物平等相处,更应该担当起保护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责任,以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来限制过度的物质需求。卡森认为不仅鸟儿和榆树,地球上的所有物种的命运都已控在人类手里,如果人类不重视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只在乎自身利益,生态系统一旦崩溃,人类的末日也就到来。

三、所有的生命体休戚相关

书中还强调所有的生命体休戚相关,人类要想长久地生存,必须尊重这个生命之网,与所有生物共享地球资源。“我们是在与生命—活的群体它们经受的所有压力,它们的兴盛与衰败—打交道。只有认真地对待生命的这种力量,并小心翼翼的将这种力量引导到对人类有益的轨道上来,我们才能希望在昆虫群落和我们本身之间形成一种合理的协调。”[8]化学药剂“这些武器在被用来对付昆虫之余,已转过来威胁我们整个的大地了这真是我们的巨大不幸”[9]梭罗曾感叹:“难道我不该与大地共呼吸吗?我们自己不也是绿叶、青菜和泥土的一部分吗?”[10]卡森不仅强调化学农药对喷洒对象的危害,而且指出其危害到整个生态系统,因为生态系统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生态系统中的其他部分,生命之网各个环节相互作用。化学物质一旦进入土壤,土壤被污染,进而影响农作物,人类食用了有毒的农作物,就会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到头来人类是自食其恶果:“在核爆炸中所释放出的锶90,会随着雨水和飘尘争先恐后地降落到地面,居住在土壤里,进入其上生长的草、谷物或小麦里,并不断进入到人类的骨头里,它将一直保留在那儿,直到完全衰亡。同样地,被撤向农田、森林、花园里的化学药品也长期地存在于土壤里,同时进人生物的组织中,并在一个引起中毒和死亡的环链中不断传递迁移。”,卡森指出了化学药物的滥觞使得“不仅仅是地下水被污染了,而且地表流动的水,如小溪、河流、灌溉农田的水也被污染了”[11],水是生命之源,淡水系统的破坏意味什么可想而知了,更可怕的是化学药物之间存在着内部相互作用以及毒销的转换和叠加,即使在药物停止一年后,所有的鱼、鸟和青蛙仍被检查出有DDT。卡森疾呼“在这儿,我们再一次被提醒,在自然界没有任何被孤立的东西。”[12]土壤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生命之网,“然而,这个土壤综合体是由一个交织的生命之网所组成,在这儿一事物与另一事物通过某些方式相联系—生物依赖于土壤,而反过来只有当这个生命综合体繁荣兴旺时,土壤才能成为地球上一个生气勃勃的部分。”[13]卡森把植物称为“地球的绿色斗篷”,认为植物是生命之网的一部分。

总之,书中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对当代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我们必须构建一种合理的生态理念,提高每个人的生态自觉性。

注释:

[1]王诺:《生态批评与生态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41 页.

[2]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8页.

[3]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48页.

[4]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218页.

[5]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221页.

[6]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53页.

[7]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6页.

[8]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262页.

[9]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263页.

[10]梭罗:《瓦尔登湖》,亦言译,汕头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19页.

[11]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8页.

[12]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44页.

[13]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48页.

参考文献:

[1]王诺:《生态批评与生态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2]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整体性视野 第4篇

一、尊重系统内在的自然规律

卡森强调尊重生态整体, 尊重系统内在的自然规律, 限制个别物种的肆意扩张, 保护生态多样性, 以生态系统整体价值为尺度去衡量万物, 特别是人类的活动。现代城市为了营造所谓宜居的生存环境, 大量地平整土地, 围湖填海, 一座座花园城市拔地而起, 表面上看起来富丽堂皇实际上却千篇一律, 还有什么美可言?人类本质力量在自然面前确实显现了强大功能, 在人类看来, 这种控制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谋利的做法是美的, 但在生态整体主义的观照下, 这种肆意主观改变自然的行为是自私可耻的, 它剥夺了其它生命的生存空间。卡森在书中讽刺了人类肆意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做法, “单一的农作物的耕种并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 这种农业是工程师想象中的农业。大自然赋予大地景色以多种多样性, 然而人们却热衷简化它。这样人们毁掉了自然界的格局和平衡, 原来自然界有了这种格局和平衡才能保有自己的生物品种。一个重要的自然格局是对每一种类生物的栖息地的适宜面积的限制。”[2]罗尔斯顿的生态思想和卡森的生态观如出一辙, 他指出:“具有扩张能力的生物个体虽然推动着生态系统, 但生态系统却限制着生物个体的这种扩张行为;生态系统的所有成员都有着足够的但却是受到限制的生存空间。系统从更高的组织层面来限制有机体, 系统的这种限制似乎比生物个体的扩张更值得称赞。”[3]我们人类享受了自然的馈赠, 却用统治和破坏来回报我们的恩人。生物多样性是自然自行运转的必然结果, 保护和尊重生物多样性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必然要求。“存在即合理”, 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每个物种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然而, “我们中间的许多人生活在世界上, 却对这个世界视而不见, 查觉不到它的美丽、它的奇妙和正生存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物的奇怪的、有时是令人震撼的强大能力。”[4]对此, 卡森痛心疾首:“但是, 现在我们却把我们的炮口转向了我们的朋友。一个可怕的危险是, 我们已经粗心地轻视了它们爱保护我们免受黑潮般的敌人的威胁方面的价值, 没有它们的帮助, 这些敌人就会猖獗起来危害我们。”[5]人类总是以自身利益来评判一个物种的存在价值, 地球上的各种生物的存在与发展是自然选择的长期结果, 一旦生态平衡遭受破坏, 人类也将随之灭亡。

二、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

生态整体主义强调的是超越人类自身的利益而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 摒弃了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时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 而应该把生态系统看成是一个整体, 坚持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远古时代, 人类依生于自然, 改造自然的能力还很弱, 所以对自然的态度是恭敬谦卑的, 工业革命之后, 人类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能力凸显出来, 与自然是竞生的关系, 自然变为被控制和统治的奴隶。人类依靠科技进步和不断索取自然界来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 完全不顾自然界的承受能力, 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人类的咎由自取, 然而人类对此却很少做出反思, 反而在整个自然面前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 表现为“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滥觞。卡森在书中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 “我们对待植物的态度是异常狭隘的。如果我们看到一种植物具有某种直接用途, 我们就种植它。如果出于某种原因我们认为一种植物的存在不合心意或者没有必要, 我们就可以立刻判它死刑。”[6]“是谁在天平的一个盘中放了一些可能被某些甲虫吃掉的树叶, 而在天平的另一个盘中放入的是可怜的成堆杂色羽毛—在杀虫毒剂无选择的大棒下牺牲的鸟儿的无生命遗物!是谁对千百万不曾与之商量过的人民作出决定—是谁有权力作出决定, 认为一个无昆虫的世界是至高无上的, 甚至尽管这样一个世界由于飞鸟耷拉的翅膀而变得暗淡无光?”卡森认为我们必须将自己置身于自然万物的大系统中, 肩负起保持整个系统平衡运行的责任。卡森对农药的使用泛滥深恶痛绝, 然而她并不是反对使用化学物质, 而是要对这些化学物质有清醒的认识。如果不合理利用, 不仅会造成大量无辜的动植物死亡而且会对整个生物界包括人在内的灭亡, 因此, 卡森关心的是如何用生态的方法去控制昆虫而不是一味使用高毒性的“死神的特效药”, 她告诉我们“在控制植物方面最好最廉价的方法不是化学药物, 而是其它植物。”[7]作为唯一具有理性的存在物, 人类的行径关乎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死存亡, 所以人类不仅要与自然万物平等相处, 更应该担当起保护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责任, 以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来限制过度的物质需求。卡森认为不仅鸟儿和榆树, 地球上的所有物种的命运都已控在人类手里, 如果人类不重视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 只在乎自身利益, 生态系统一旦崩溃, 人类的末日也就到来。

三、所有的生命体休戚相关

书中还强调所有的生命体休戚相关, 人类要想长久地生存, 必须尊重这个生命之网, 与所有生物共享地球资源。“我们是在与生命—活的群体它们经受的所有压力, 它们的兴盛与衰败—打交道。只有认真地对待生命的这种力量, 并小心翼翼的将这种力量引导到对人类有益的轨道上来, 我们才能希望在昆虫群落和我们本身之间形成一种合理的协调。”[8]化学药剂“这些武器在被用来对付昆虫之余, 已转过来威胁我们整个的大地了这真是我们的巨大不幸”[9]梭罗曾感叹:“难道我不该与大地共呼吸吗?我们自己不也是绿叶、青菜和泥土的一部分吗?”[10]卡森不仅强调化学农药对喷洒对象的危害, 而且指出其危害到整个生态系统, 因为生态系统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生态系统中的其他部分, 生命之网各个环节相互作用。化学物质一旦进入土壤, 土壤被污染, 进而影响农作物, 人类食用了有毒的农作物, 就会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 到头来人类是自食其恶果:“在核爆炸中所释放出的锶90, 会随着雨水和飘尘争先恐后地降落到地面, 居住在土壤里, 进入其上生长的草、谷物或小麦里, 并不断进入到人类的骨头里, 它将一直保留在那儿, 直到完全衰亡。同样地, 被撤向农田、森林、花园里的化学药品也长期地存在于土壤里, 同时进人生物的组织中, 并在一个引起中毒和死亡的环链中不断传递迁移。”, 卡森指出了化学药物的滥觞使得“不仅仅是地下水被污染了, 而且地表流动的水, 如小溪、河流、灌溉农田的水也被污染了”[11], 水是生命之源, 淡水系统的破坏意味什么可想而知了, 更可怕的是化学药物之间存在着内部相互作用以及毒销的转换和叠加, 即使在药物停止一年后, 所有的鱼、鸟和青蛙仍被检查出有DDT。卡森疾呼“在这儿, 我们再一次被提醒, 在自然界没有任何被孤立的东西。”[12]土壤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生命之网, “然而, 这个土壤综合体是由一个交织的生命之网所组成, 在这儿一事物与另一事物通过某些方式相联系—生物依赖于土壤, 而反过来只有当这个生命综合体繁荣兴旺时, 土壤才能成为地球上一个生气勃勃的部分。”[13]卡森把植物称为“地球的绿色斗篷”, 认为植物是生命之网的一部分。

总之, 书中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对当代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我们必须构建一种合理的生态理念, 提高每个人的生态自觉性。

参考文献

[1]王诺:《生态批评与生态思想》,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2]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 杨通进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年12月.

整体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材二次开发 第5篇

如何打破这些局限性?本文试从语文能力、全册教材、整组单元视野下研读教材, 探讨对教材如何进行增加、删减、整合和创造的二次开发, 以满足学生更加全面、深入、有效的语文学习, 为优化小学语文教材的二次开发提供参考。

一、能力视野下的教材开发, 使学生全面地学

概括地说, 语文学科应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细化后, 每一种能力都有相应的内容和能力标准。如阅读, 国际PIRLS测试依据儿童阅读的目的, 将阅读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文学体验而阅读, 如阅读散文、诗歌、故事、科普等文本;一类是为了获取并使用信息而阅读, 如阅读资讯类文本。这两种文本的阅读在测试中各占50%。我国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是按怎样的比例编排这两类文本的呢?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辑郑宇对国内三套小学语文教材 (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 的课文类型与PIRLS测试要求的文章类型作比较后得出:“三个版本文学类课文所占比例都比较大, 介于65%~70%之间, 散文、故事、诗歌成为教材的主体, 而资讯类课文却只占10%~13%之间, 两类课文的比例有明显的差距。”如果教师只遵循教材而教, 那么, 六年下来, 学生的阅读将偏重于文学体验, 长此以往, 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均衡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 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就可以倾斜于资讯类文本。如结合教材的口语交际 (各类建议、辩论等) 组织学生阅读各种相关资料, 这类阅读重在有目的地获取和筛选新信息, 实质是一种为学习的阅读。还可以结合教材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增添新闻报道、说明书、网络发布等阅读材料, 以满足生活和学习的需要。让这类有强烈真实学习目的的阅读补充到常规的阅读课中, 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同理, 也应整理其他三种能力的内容和标准, 对照着研读教材, 依据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宜的二次开发, 以满足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整册视野下的教材开发, 使学生有重点地学

小学语文教材每册一般由八个主题单元构成, 每个单元由“单元导读”、课文“、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组成。每个单元的课文选择标准仅是人文主题的相关性, 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 单元“古文化”就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文章组成, 分别讲述了古代名人、古代神话、古建筑、古艺术。虽然顾及了内容, 文体却杂乱了, 四篇课文有记叙文、神话故事, 还有两篇说明文。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达规律, 也决定着不同的阅读策略。但这些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却隐藏在主题单元里, 加之教师对儿童阶段性言语发展认识的缺失, 对课程标准研读的缺位, 对教材编者意图领会的缺乏, 最终导致全册教学重点的模糊, 自然教材二次开发也就随意而无效了。下面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为例, 谈谈如何在全册视野下进行教材二次开发, 使学生有重点地学。

1.以学情为基础, 知道学生需要什么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课文中的生字已经不再成为阅读中的障碍, 学生阅读的深度和阅读的速度也远远高于一、二年级。正因为如此, 学生面对看得懂的文章, 学习兴趣也就开始下降, 说明学生还不了解学习课文还有更多的价值。所以, 应该在阅读教学中提出更有挑战性的要求, 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

2.以课标为准绳, 知道学生该学什么

2011 年版课标对中段的阅读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 三年级上册的学习就应该在二年级对句子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句群的意识, 达到能读懂句群, 能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中运用句群的目标。

3.以教材为蓝本, 知道教材体现什么

课文承载着怎样的语文教学内容呢?编者往往将其体现在单元导读、课后习题和“语文园地”中。纵观三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 在24 篇精读课文的课后题中出现抄写句群或填写句群的练习题共有14 道, 约占58%。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同时关注句群、理解句群、运用句群。

4.综合比较, 明确二次开发的方向

怎样使句群的教学更到位, 首先得明确小学阶段常见的句群结构类型:连接式结构、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因果式结构、转折式结构。接着, 在整册书的课文中找到相应的例子, 如表1所示。通过分析不难得出, 连接式结构和转折式结构的句群教材中出现得较少, 于是教材的二次开发就可以考虑增加有这两类句群的文本。最后, 将这些知识合理地分配到整学期的不同教学阶段中。值得一提的是, 绝不能在教学中就句群的知识进行学习, 而是应把这些知识充分地融入到文本的语境中, 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言语活动中提升句群的运用能力。甚至不用出现句群的概念, 而是借用儿童的话语来突出句群的结构特点。如总分式结构的句群可以叫作“加盖子“”套套子”句群;并列式结构的句群可以称为“排排坐”句群;转折式结构的句群可以称为“大拐弯”句群等。

三、单元视野下的教材开发, 使学生深入地学

1.整体推进, 在单元导语中明确教什么

从三年级开始, 人教版教材在每一单元前都设计了专门的导语。导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单元学习的内容, 点明主题,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般包含两部分内容:人文主题描述和学习任务阐释。如,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由《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用心灵去倾听》组成) 导读:

有一首歌唱道:“接受我的关怀, 期待你的笑容‘, 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本组课文如一首首心灵之歌, 唱出了动听的爱的旋律, 唱出了人间真情。让我们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 共同感受真情的美好, 并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学习本组课文, 要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 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 抒发美好情感的。

第1 段内容告诉学生本单元的课文写了什么, 明确易懂;第2 段内容告诉学生怎样学, 也指引着教师该怎样教, 应重点研读。

怎样研读才能读出教学的意义?抓住关键词提问是一种方法。如上导读, 抓住关键词“要读懂课文、体会情感”, 就可以提一些问题帮助思考:这组课文有什么特点?用怎样的方法能更快更好地读懂?这种方法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已有的, 还是新的?面对导语中一个简单的“等”字, 也可以提很多问题:如, 还有哪些描写方法?为什么重点说环境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 其他的描写方法在教材的什么地方重点提到过?每篇课文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一样的, 还是各有侧重?

在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中, 这个单元教什么就会逐渐明晰起来。

(1) 依据文本特点, 教读懂大意的策略。

四篇课文都描写的是人间感人的故事, 每个故事中都有几个让人感到温暖和敬佩的人。在落实读懂文章、感受真情的目标时, 可以专注于一种整体把握文章的阅读策略。如, 抓住文章题目, 补充关键人物和情节;罗列文章中的人物, 画关系图;用思维导图找文章情感线索……总之, 读懂文章并不是最终的目的, 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几篇文章的学与练中, 掌握一种阅读策略, 而这种策略能帮助学生在课外的阅读中更快地读懂此类文章。

(2) 借表达特点, 教深入细读的策略。

四篇课文都是在写事的过程中凸显善良的人, 作者通过对环境、心理活动、语言、外貌、神态等描写, 抒发美好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表达, 深入细读文本, 体会真实情感, 将是教学的重点。

(3) 学重点表达形式, 在运用中认识和提升。

“等”字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教材结构, 我们不妨回忆曾经学过的相关内容 (表2) , 很容易就知道:心理活动、语言、外貌、神态描写是曾经学习过的内容, 只有环境描写是初次提出。就这一重点内容来说, 学生必须在丰富的语言材料中认识, 在充分的时间保障中体验, 在真实的语用情境中运用, 才能实现这一表达形式真实而深透的学习。

2.全面比较, 依学习需求知道开发什么

单元的四篇文本是否提供了充足的语言材料呢?从表3 可以看出, 四篇课文描写方法各有侧重, 运用环境描写的只有《穷人》和《唯一的听众》两篇课文。相比较而言, 《穷人》一课更为突出。如果仅借这两篇文本引导学生认知、体验、运用, 显然不够。于是, 教材的开发就应该落脚到补充这一“必要”上来。

补充“必要”的第一个路径———教材二次利用。就“环境描写”而言, 不是以往教材中的课文没有, 而是因年段学习目标的要求教师不作引导。如四年级所学的《小英雄雨来》一课, 放在四年级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而环境描写的段落“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 映在还乡河上, 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 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只是一读而过。到了本单元的学习, 由于文本量的不足, 完全可以重读《小英雄雨来》一课, 把读的重点放在对环境描写的感悟上。

补充“必要”的第二个路径———课外阅读引导。教学中教师可以着重于学生喜欢的课外读本, 引导学生关注课内的学习点。如在教学本单元时, 教师统计到爱看《狼王梦》的学生特别多, 就可以提取这本小说中经典的环境描写与学生探讨环境描写在推动情节和人物塑造等方面的作用。总之, 通过补充引导, 让学生能在丰富的语言材料中不断体验、总结特点、提炼要点、尝试运用, 将这一知识学得深透、饱满。

整体性视野 第6篇

关键词:民主,平等,焦虑,个体软弱

一、民主时代的到来

18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工业资产阶级开始争取自己的政治社会地位。此时,民主开始作为一种政治权利,被视为公民参与决定集体意志的权利并为更多人追求。托克维尔提出民主的来临是历史的潮流,通过对美国民主制度和法国大革命的考察研究,指出未来社会的民主趋势。

1、民主的正当性

理解民主的正当性,托克维尔采用了一个重要的方法是通过比较贵族制度和民主制度辨析两者的差异,而两者的不同直接说明了民主制取代贵族制的正当性。

第一,贵族制倾向于使少数人垄断财富和权力,而民主制则致力于为大多数人的福利服务。正因为民主效力于多数,所以赢得了民心,而为少数人的利益牺牲大多数人利益的贵族制则逐渐失去民意。托克维尔认为英国拥有最为自由的贵族制,但是“在英国的立法中,穷人的福利最终通常因为富人的福利而被牺牲,最大多数人的权利因为少数人的特权而被牺牲”。

第二,较之贵族制,民主制更契合人性的需要。民主制度以平等的名义破除习俗、等级的阻碍,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亲近自然。而在贵族制社会中,人性的力量被社会制度和风尚所限制;“人性的温和只会出现在贵族阶级成员之间,在上下层关系还是家庭关系中都被命令与服从关系所束缚”。

2、民主的理解

托克维尔从未对民主给予严格的定义,“正是我们使用‘民主’和‘民主统治’这些词语的方式,导致了极大的混乱。除非给出这些词语明确的定义,并对此取得一致,否则人们就只能生活在无法摆脱的思想混乱之中,而使那些煽动家和暴君大获其利。”

他把民主理解为一种社会状态和一种政治形式。首先,民主是以个人平等为基础、民众以平等为价值和诉求的一种社会状态;其次,民主是在这种状态下以人民主权为基础形成的政治制度。在民主社会当中,它是这样体现出来的:“立法者和执法者均由人民指定,并由人民本身组成惩治违法者的陪审团。各项制度,不仅在其原则上,而且在其作用的发挥上,都是民主的。……尽管政府的形式是代议制的,但人民的意见、偏好、利益、甚至激情对社会的经常影响,都不会遇到顽强的障碍。”在托克维尔看来,民主讲究的是个人平等的一致性,强调的是人民主权的至高无上性,人民有权治理国家的一切。

二民主时代下的平等精神

民主社会所产生的首要的激情就是对平等的热爱:“民主时代特有的居于支配地位的独有事实是身份平等,而这些时代激发人们的主要激情是对这种平等的热爱。”所以,民主的社会状况最显著的特征是身份平等。托克维尔也未对平等做确切的界定,但它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第一,美国社会的平等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事实上的相似;第二,平等是政治、法律上的平等,即通过法律、政治形式确定的人人享有的自然权利;第三,是机会平等,每个人有选择同样的生活方式和手段去追求财富的同等权利。

1、平等精神的公共价值

在托克维尔看来,平等精神在民主社会中具有重大的公共价值,它最充分地展示在民主社会的主仆关系上。

民主社会首先打破了主仆之间的尊卑关系。契约成为唯一的基础,在契约规定之外,双方没有任何关系,并且是完全平等的“两个人、两个公民”。因此,在民主社会,对平等的热爱已经成为一种风尚,事实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能阻碍人们对身份、尊严的平等的认同和追求。在美国,正是民众在心态上对平等的认同与追求,才使得美国成为一个平等社会:“在美国……只有一个社会。它被一种平等主义文明拉平了。”

在民主社会,平等精神高扬了人的价值,确立了个体对自我的信心,使人不断激励着人们不断进取发展和完善自己。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公民之间的隔阂、漠视,从而为把公民团结起来参与公共事务服务国家奠定精神基础。

2、平等精神下的焦虑

平等精神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对平等的激情过于膨胀就会走向堕落,平等激发了人心中的各种欲望,并将这种激情推向极端,产生了人自身无限可完善性的观念。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人们完善自己的愿望表现在对物质财富的追求,热爱安逸成为支配性的民族趣味。“在民主时代生活的人们有各种激情,但是这些激情的大多数或者归结于或源于对财富的热爱。”。因此,财富则成为社会的主宰,对财富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激情结合构成了民主社会的支配力量。在这种力量的激发下,人们对无限完善的渴望寄托于对无限福利的疯狂追求。结果,人们总不能满足于现状,不能安心享受拥有的福利,于是便“身处幸福之中而焦虑不安”。

在托克维尔看来,民主社会的人集体患上了焦虑的病症。焦虑是人性的特征,但在美国整个民族都表现出焦虑。这种焦虑不是出于贫穷,恰恰是人们获得了财富,焦虑开始在人们的内心滋生并限于不安之中。所以,民主社会人们焦虑的根本原因在于,平等将人们的欲望彻底释放出来,而且缺乏法律和习俗的约束。

三、民主时代下个体的软弱

民主社会中,平等激情的膨胀发展也暴露了一个重要问题:个体的软弱。个体面临无处不在的竞争挑战,无法随心所欲地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且平等摧毁了传统社会中使个体有归属感、能把个体凝聚起来的团体,结果制造出大量弱小个体。一方面,这些个体在盲目的平等激情驱使下,拒绝信服他人的优秀,结果个人的影响微不足道。另一方面,无所适从的个体处于日渐强大的社会和国家的控制之中,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受到威胁。民主时代中处于强大的社会和国家中的弱小个体的命运是托克维尔研究的重要问题。

可以说,民主制造了大量单调、没有个性和驯服的个体。在贵族社会,不平等的社会状况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人,可以说有多少阶层就有多少人性。贵族社会看似没有变化,但却丰富多彩:“在贵族社会,每个人几乎都永久固定于自己的活动领域,但人与人之间却有着极大的差别;每个人的感情、思想、习惯和志趣都基本不同。”;民主社会恰恰相反:“美国社会似乎充满活力,因为人和物总是在不停变化;但它却单调一致,因为所有这些变化都如出一辙。”

个体性的丧失和单一性的发展使得人们表现出对普遍性的一般观念的盲目热爱。民主时代个人影响甚微,贵族制下能够决定民族和国家命运的个体已不复存在,主宰历史的是没有个性的民众:“个人被遗忘了,只有族群才是最重要的。”

驯服的、没有个性的个体的存在表明:在民主时代,个体虽然获得独立,但却并不必然知道如何获得自由。同时,个体面对日益强大的社会和国家,愈发显得渺小:“当条件越来越平等,每个个体都变得像他的同胞,更弱,更小,人们习惯于不再想到公民,只考虑人民。个体被遗忘了,族群才是重要的。使他独立于每个单个公民的同一种平等将他孤立起来,使他在多数面前毫无抵御之力。”

因此,平等赋予个体独立,但独立却异于艰难;个体性的缺失和个人的软弱成为现代人的命运。

参考文献

[1]思想与社会委员会.托克维尔:民主的政治科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6.

[2][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

整体性视野 第7篇

这个由氐羌部落繁衍而成的民族——彝族, 是自古生活于巍山最早的土著民族。巍山彝族作为彝族本民族中重要的组成成员, 不仅有着久远的历史, 还曾创下了政治和军事上的辉煌与灿烂, 留予了珍贵丰厚的民族文化传统, 同时, 展现了彝族民间文化各个方面的文化场。

在人类学的视野里, 云南巍山彝族打歌的文化传统是彝族人在巍山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巍山文化模式的集成, 是人类生命的表征, 是世代相传的巍山文化与人生体验的结晶体。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国际话语系统里, 云南巍山彝族打歌的代表性囊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它不仅属于整个人类的文化体系, 还是文化多样性中的一道风景, 占据了一席之地。并很好的诠释了人类文化历史上形成的人权及文化权利观念。

在现实生活中, 云南巍山彝族打歌是彝族人生活中一脉相传的精神文化与财富, 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文化构成, 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云南巍山彝族打歌是一种集歌、舞、乐为一体的艺术形式, 是音乐、舞蹈、歌曲、诗词等多种艺术种类的互相结合。如果以传统的艺术观来去认识打歌, 那么它的艺术整体性将被破坏, 分离成为不同的艺术种类进行研究, 并且每个艺术种类都会用自己的学科理念去解读。比如研究音乐的人, 会只注重音乐的部分, 而忽视音乐与人的关系, 与社会背景, 文化语境等相关的内容。同样, 其他学科也都如此。在这样的传统研究方式下, 作为打歌的文化本性的主体就会被隐去, 整体的框架就会被抽离, 这样一来, 打歌与之生活的联系被活生生的割裂。

美国人类学家内特尔曾说过, 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统一体, 世界大多数文化的联系开始变得紧密并使文化相互发生影响, 这是音乐人类学家研究的焦点。另一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它的社会文化功能论里有个重要的观点:“一种装饰的动机, 曲调, 决不能在孤立状态, 或与其境地隔离下看的出来。”由此可见, 在人类学的视野里, 艺术与人类, 社会, 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 它的着重点在于以人的文化构成为出发点去诠释艺术, 强调了艺术与生活的不可分割性。

二、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云南巍山彝族打歌

任何一种艺术都无时无刻不在流露着人们深层的内心世界——细腻的情感, 深入灵魂的思想, 鲜明的个性和人与人之间, 人与社会之间的相处, 并通过不同的形式显现出来, 折射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 历史与文化性。云南作为最早的发祥地之一, 是氐羌、百越、百濮三大族群迁徙的交汇处, 三大族群与当地的土著文化的融合, 产生了新的地域文化。彝族打歌便是两者文化融合的重要产物, 历史悠久的打歌传统覆盖在现实生活之上, 是巍山彝族人民在历史上劳动、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与反映。包括日常的生产劳动、娱乐方式、祭祀礼仪、民风民俗等。在田间劳作时, 会经常飘来打歌的调子, 劳作累了, 与之相应的歌词也不同;逢年过节, 为了庆贺, 人们纷纷赶来打歌, 风雨无阻。巍山彝族打歌与生活浑然一体, 不仅是艺术形式, 也是对生命的表达, 巍山彝族人民生亦打歌, 死亦打歌, 成长也在打歌里。体现着巍山彝族人民的善良与朴实, 豁达与热情, 自由与勇敢, 内心生活的统一性和个别性;涵盖着巍山彝族的历史脚步、价值取向, 完整呈现了一种综合的文化形态。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影响下, 打歌的音乐及歌词才有了它所独有的描述性与简洁性、独立性, 本身所具有的舞蹈动作才有了它的原始性和模仿性。

其次, 艺术性与思想性。关于艺术,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再现生活是艺术一般性格的特点, 是它的本质。”巍山彝族打歌是集歌舞乐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艺术体, 涉及民族的服饰、音乐、舞蹈、器乐、诗词等艺术, 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里, 以生动的舞蹈动作, 动听的嗓音, 独特的才华、丰富的队形塑造了高度统一的综合艺术形态。有位当地的打歌传承人曾这样描述打歌:“我们巍山彝族的打歌, 赛服饰, 赛歌喉, 赛才华, 打歌的歌词随意, 但并不轻浮, 对歌的对象年龄不限, 但并不淫乱。”

第一, 巍山彝族打歌的音乐。它的艺术性与民族的性格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它的旋律优美, 音调起伏较大, 具有强的原生态感, 欢快明亮, 体现了彝族人民的热情奔放, 粗狂中不失细腻的味道。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曲调, 不同的地域, 曲调也不尽相同。比如, 东山的打歌曲调缓慢庄重, 青云的打歌曲调则轻快活泼。他们将自己在生活中体验的情感传达并感动着别人, 在芦笙、笛子、三弦等乐器的伴奏下, 尽情载歌载舞, 天人合一的打歌场景洋溢着当地特有的浓郁文化氛围。

第二, 是巍山彝族打歌的舞蹈。向来有着歌舞之称的彝族舞蹈艺术有着久远的历史传统。远古时期彝族人民就常以舞蹈来表达狩猎生活的情景, 打歌中的诸多动作具有模仿动物的特征, 是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动作的升华。群体性是它的显著特点, 这也就意味着打歌散发着大众的艺术气息。男女老少都一起参加的打歌群舞贯穿着打歌的整个过程被彝族人民一直崇拜的火, 成为打歌中不可忽视的主体, 打歌动作产生的根源也在与此。打歌舞蹈中的缩手, 翻手生动体现了烤火时的情景。

第三, 巍山彝族打歌的歌词。它集中了彝族人民的智慧与思想、情感, 贯穿于他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每个巍山彝族人的一生, 成为打歌的核心和动力。从打歌最初边唱边舞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到慢慢唱出一些富含浅显含义的歌词, 直至现在渗透到民众的意识当中, 表现内心的情愫, 闪耀着人们的生活状态的成熟定型, 生生不息的巍山彝族文化传统造就了他们特有的艺术思维, 即兴的歌词的创作植根于日常生活间的语言交流, 诉说巍山彝族人自己由古至今的故事与历尽的沧桑, 绵延不绝。

再次, 传承性与综合性。每一个民族都是从早期人类逐渐向现代人类演变, 在这样的历史长河中, 慢慢创造了自己的文化, 历史越悠长, 文化也愈加丰厚。人类的传承始终是文化不断发展的载体, 彝族作为历史悠久的民族, 创造了诸多的民族文化, 巍山彝族打歌便是依靠着一代又一代的彝族民众传承下来, 散落在民间成为各种民俗文化。正是巍山彝族族群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使得打歌数千年的传播, 甚至成为一种时空文化。显而易见, 这与它的综合性这一特征也密不可分。巍山彝族打歌涉及了艺术的方方面面, 呈现了多种艺术种类, 涵盖了大多数的艺术领域。就音乐而言, 既有固定统一的调式, 又有个人的即兴发挥, 就舞蹈而言, 动作丰富, 且难度较高象征着民族的气息。就歌词而言, 既有严格的固定套词, 衬词, 又有活跃在民间的即兴创作。

当然, 对巍山彝族的打歌也仅仅是个起步, 还有一些角度并未谈及, 还有待于今后更好的向人类学还原。

参考文献

[1]管建华, 编译.音乐人类学的视界:全球文化视野的音乐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0:3.

[2]安学斌, 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云南巍山彝族打歌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8.

整体性视野 第8篇

一、立足整体, 点面结合, 扩充词语的“宽度”

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讲求“情境化”, 即在整体情境中进行学习, 避免孤立。词语整合与词语组块, 有助于建立一个有机的词语群, 扩充词语的宽度, 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合适的“词语场”。

(一) 词语整合, 捆绑学习

许多词语之间存在着丰富的联系, 利用词语整合的方式将零散的“词语”串连成线, 捆绑起来放在一个新的有效语境中, 不仅可以丰富词语形象, 而且能放大词语教学的功能。

如二 (上) 《称赞》一课, 教学“粗糙、椅子、连忙、泄气、自信、消除、疲劳”这组新词时, 可以发现这些词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能根据课文内容串联在一块儿:小獾做的板凳很粗糙, 当他泄气的时候, 是小刺猬的称赞让他有了自信, 小獾送椅子给小刺猬表示感谢。小刺猬取下苹果给小獾, 小獾夸小刺猬的苹果香极了, 小獾的称赞消除了小刺猬一天的疲劳。

像这样情境性较强的课文, 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把这些单个的词语组合成一个整体, 这样整合起来进行捆绑学习, 把词语学习与课文内容融为一体, 使词语的学习做到“整体化”。

(二) 词语组块, 整合理解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用慧眼把课文中的词语整合起来, 组合成一个板块 (即组块) 进行教学, 不仅能活化学生词语的学习, 更能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机的整体记忆, 省时高效。

《恐龙的灭绝》中的一组词语:庞大、灭绝、黑暗、严寒、死亡、枯萎, 可以这样安排教学:

1. 出示“庞大”词语卡, 交流中理解这是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

2. 读句子。 (聚集“灭绝”) 对这个词语, 你有什么发现?

3. 引导发现文中这样的词语, 然后连起来读一读。

然后, 教师引导:这类词语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碰到, 想想两个字的意思能很快帮助我们理解词语。

这样教学, 从感知到发现再到整体的回归, 其实就是把相同结构的词语进行组合, 避免了零敲碎打, 使词语学习系统化。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丰富对这类词语的认识, 并逐渐形成一种思考意识, 为以后的信息提取做好有力的铺垫。

二、丰盈趣味, 品味体悟, 充实词语的“厚度”

教学词语, 不是单纯的意义理解, 而应充分利用联系生活、想象等方法, 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表象, 丰富视像, 引领学生用心灵去触摸词语的温度, 让词语学习从单纯解释意思走向对词语意趣、理趣的体会上来, 从而充实词语的“厚度”。

(一) 激活表象, 想象中感受意趣

有些新词的词义, 可能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或许看过或亲身经历过, 但是当这些情境以一个词语出现时, 学生暂时无法把旧知与新词对应起来。这时, 教师就需在两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 激活词语表象, 唤醒学生潜在的体验。与生活的链接使课文中看似平常的词语鲜活了起来, 让学生感受到了这个词的意境。此时, 学生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词, 更是一幅优美的画, 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词语趣味和语言魅力正弥散开来。

(二) 层层深入, 体会中感受理趣

教学词语, 不是就词解词, 而是要调动思维并引向深入, 引导学生发展理性思维, 让学生在词语学习中更加高效。

如二 (上) 《画家和牧童》一课写人们对戴嵩的画的喜爱和赞美, 一连用了“夸赞”、“称赞”、“赞扬”三个近义词, 这一组词可以这样教学:

1. 先出示第一个句子:围观的人看了, 纷纷夸赞。

2. 理解了“夸赞”的意思后, 让学生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夸戴嵩画得好的句子。出示两个句子:

“画得太像了, 画得太像了, 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 画活了, 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1引导学生发现三个句子中都有一个带“赞”的词语:夸赞、称赞、赞扬。

2继续引导:“夸赞”、“称赞”、“赞扬”这三个词语的意思一样吗?让学生明白它们都有“称赞”的意思, 这样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避免了用词的重复, 而且读起来会更有味道。

3再次引导学生读句子, 发现人们在称赞时用了不同的话语, 让学生知道这种称赞还可以用好多词来表示, 如“赞不绝口、赞叹不已、连声称赞”等。

这里学了第一个“夸赞”后, 学生已经有了思考意识, 他们把“赞”的意思迁移到后两个词语中, 轻而易举就理解了“称赞”、“赞扬”。可见, 学生发现词语规律并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新词的意思, 这是发现者的又一种趣味。

三、搭建平台, 活化运用, 提升词语的“效度”

运用必须要有新的情境、新的方式, 教师需要给学生搭建这样的平台, 设计契合的“语用”练习, 让学生将所学所积累的词语灵活运用, 提升词语效度, 使词语最大限度地增值。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范例作用, 让学生探索课文中的典型构词、组句、连段的规律, 以便在学习中不断丰富对这类词语的认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整体性视野】相关文章:

数学整体性05-13

整体性动机05-15

文本整体性06-04

生态整体性06-25

系统整体性06-30

建筑整体性07-07

课程整体性改革06-03

作文整体性的训练06-06

英语教学的整体性07-28

整体性地理教学设计06-03

上一篇:培养孩子的性格下一篇:卡特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