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范文

2024-07-30

北京理工大学范文(精选12篇)

北京理工大学 第1篇

随着我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校园网应用也日渐丰富,教师和学生使用的终端电脑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目前,学校所有普通教室、专业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系统,并通过校园网接入因特网,教师在教室里的教学活动可以使用传统的电脑多媒体,还可以使用平板电脑、无线网络等设备和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人人配备了云桌面电脑系统、i Pad等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极大地改善了教师教学教研条件;同时,学校数字校园一期、二期建设的完成,也使得学校信息化应用更为普及。

学校信息中心正式在岗人员共有8人,承担着全校信息化建设、各种活动的技术支持、应用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设备的维护管理和维修以及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等工作。随着学校信息化设备与应用的不断增加,给学校信息技术部门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人员少,任务重,工作繁杂。为了保证校园IT设备的正常使用,信息技术教师不得不每天用大量时间去具体学习如何操作和维护这些IT设备(而这些实际性操作恰恰是最简单、烦琐的工作),导致无暇关注和致力于研究如何让信息化设备更好地辅助教学应用,间接造成师资力量的一种浪费。另一方面,学校由于人员编制紧张、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高、非一线教学人员待遇低、职称评定困难等因素, 使得学校很难招聘到合适的人员从事信息技术工作。而学校信息化发展与应用却需要信息技术部门提供快速高效的IT服务,无奈之下,我校开展了IT服务外包的尝试。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IT服务的内容分析

研究表明,将部分IT服务外包给专业的服务公司, 比什么都由校内教师完成,运行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本着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快速高效的IT服务这一原则,我们对本校IT服务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1)学校信息化建设。包括根据学校发展的目标制定并实施信息化建设计划、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等内容。

(2)学校各种应用系统的维护管理。包括数字校园系统、学校网站、教学资源库等各种应用系统。

(3)学校网络中心机房的管理与维护。包括核心交换机、网络服务器等网络设备以及学校网络的用户管理等。

(4)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包括网络设备检测、网络系统调试;信息点工作状态检测;网络安全及防火墙检测。

(5)教师终端设备的维护与维修。包括终端设备硬件的维修、系统的维护、应用软件的安装与维护等。

(6)教室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维护与维修。包括教室多媒体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维护与维修、教室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维护与维修等,以及多媒体网络教室的软硬件维护与维修。

(7)学校各种会议和活动的技术支持。包括会议室、礼堂和活动中心多媒体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维护与维修、摄影与摄像等工作。

(8)学校信息技术相关资产的管理。包括信息技术设备的采购、配发、登记入账、报废等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IT服务外包的内容分析

通过对学校IT服务内容的梳理,我们对学校的IT服务内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建立学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我们认为,学校IT服务并不适合全面外包。因为学校信息技术教师虽然技术没有IT服务公司的技术工程师熟练,但信息技术教师了解教学的需要,知道如何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因此,在对学校IT服务内容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适合IT服务外包的内容主要有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教师终端设备的维护与维修、教室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维护与维修、学校各种会议和活动的技术支持等。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IT服务外包的做法

经过多方调查了解,目前中学进行IT服务外包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除了设备招标和采购外,其他所有的IT服务全部外包。这种方式学校除了聘用信息技术教师承担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外,其他的信息化工作人员几乎都不需要,减轻了学校人员聘用的部分工作和压力。不足是学校对IT服务外包公司的依赖程度非常高,一旦双方中止合作,将给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

(2)按IT服务的内容及工作量的多少确定外包费用,实际驻场工程师的人数由IT服务外包公司自行确定。这种方式虽然学校可以减少一部分费用,但学校后期增加的信息化应用的维护管理服务,特别是外包合同规定以外的、临时性的IT服务内容将受到影响,可能会因为没有及时得到相关服务导致工作受到不良影响。

经过综合考虑,结合我校信息化建设正在高速发展中,新的应用不断增加,信息中心除了要承担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外,还要及时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校整体的信息化应用水平等实际情况, 根据我校IT服务外包的内容,我们确定了IT服务外包公司,由与学校合作多年的学校校园网承建公司派遣两名驻场工程师:一名驻场工程师重点负责教室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维护与维修、学校各种会议和活动的技术支持; 另一名驻场工程师重点负责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教师终端设备的维护与维修。驻场工程师的具体工作内容由学校安排,除了各自的重点工作外,还需要承担学校的其他相关工作。所有这些IT服务工作学校信息中心人员也参与其中,以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水平,提高学校IT服务的速度和质量。另外,学校任何一个新建项目, 都由承建单位派遣一名短期驻场工程师,在学校驻场一段时间,及时解决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学习的过程,以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水平,更好地为学校教师提供IT服务。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IT服务外包的实践情况分析

1.IT服务外包的实践效果

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我校IT服务有了较大的变化。首先,学校信息中心的工作职责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主要职责由日常维护转变为根据学校办学目标制定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并实施、组织开展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开展课题研究、指导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工作等。如在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每周召开一次监理会,讨论研究数字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每学期不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新技术、新应用的培训,如微课制作培训、网盘使用培训、i Pad教学应用培训等;并参与了区级课题“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与运作模式研究”“理工附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实践研究”和市级课题“基于学科教学的数字资源常态供给与应用策略研究”“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内容及实施途径研究”等课题研究。其次,学校IT维护的技术水平大大提高,特别是一些重要系统的核心技术故障,维修的响应速度和修复时间都有了极大的改善,保障了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在驻场工程师的影响下,信息中心教师自身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再次,减少了学校因人才聘用或流失而花费的精力、成本以及因系统故障不能及时修复而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造成的影响。

2.IT服务外包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校IT服务外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探索,并不断改进。首先,驻场工程师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 将对IT服务外包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从公司的角度来说,由于IT服务外包的利润是固定的,驻场工程师不能给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因此,公司不愿意将技术水平高的工程师派驻学校;从驻场工程师个人角度来说,由于驻场工程师的工作场所在学校,而不在公司,因此, 驻场工程师不能参与公司的会议、培训学习等各种活动,使驻场工程师自身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进而影响驻场工程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态度,导致服务质量不高。其次,由于公司人员流动较快,导致驻场工程师的人员流动也较快,将对学校的IT服务质量生产不良影响。每更换一次驻场工程师,学校就要对新驻场工程师进行一次培训,让他尽快熟悉学校的工作环境,熟悉学校IT服务的内容,使他能够尽快适应学校的IT服务工作。因此,更换驻场工程师期间,学校IT服务质量往往是维修响应时间长、服务水平下降的时期。再次,遇到一些临时性工作量较大的IT服务时,因信息中心教师没有及时参与,仅仅让一位驻场工程师承担整个任务时, 会造成完成时间延长,服务对象不满意。如学校准备给30位学科教师配发电脑,如果没有学校信息中心教师的参与,仅由驻场工程师承担这项工作,也许需要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这样学科教师就会产生不满情绪,从而对学校IT服务不满意。

3.改进措施

针对我校IT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措施并将在今后的IT服务外包中进行探索实践。首先,要求IT服务外包公司派驻的驻场工程师,至少应熟悉该公司承建系统的技术,能够解决系统在使用中出现的常见故障。当系统核心技术出现故障,导致系统中大部分用户不能正常使用时,公司必须及时派出技术骨干到现场解决故障。其次,更换驻场工程师时,必须由原驻场工程师带着新驻场工程师熟悉情况,时间至少3个月,以便新驻场工程师尽快适应学校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再次,遇到临时性工作量较大的IT服务时,信息中心教师必须同时参与,发挥集体的力量,尽快完成任务,提高服务质量。

北京理工大学章程 第2篇

北京理工大学(下称学校)的前身是1940年成立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历经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华北大学工学院等办学时期,1949年定址北京,并接收中法大学校本部和数理化三个系,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学校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一切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出发、一切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出发、一切从奉献伟大祖国出发,践行“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弘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和“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学风,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教育科技发展前沿,促进国防科技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学校依法办学和自主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名称:北京理工大学,英译名: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中文简称:北理工,英文缩写:BIT。学校网址:。

第三条 学校法定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办学场所包括北京中关村校区、良乡校区、西山实验区,河北秦皇岛校区,广东珠海校区等。学校根据需要,经举办者和主管部门同意设立和调整校区及校址。

第四条 学校是国家举办的非营利性事业法人,享有办学自主权,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校长为学校的法定代表人。

第五条 学校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为基本职能。以实施包括留学生在内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学历教育为主,同时开展各类非全日制、非学历教育。学校根据发展需要和自身条件,经主管部门核准,合理确定办学规模。

第六条 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和第一价值追求,以“高远的理想、精深的学术、强健的体魄、恬美的心境”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第七条 学校坚持学术为基、育人为本,科学制定教学和科研评价标准,建立质量保障机制,定期发布教学质量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术产出水平。

第八条 学校坚持面向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国防现代化重大需求,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强地、扬信、拓天”的学科特色,实施“学科优化、强师兴校、教育创新、科研提升、开放发展、深化改革”等战略,促进理工并重、理工融合、工理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与交叉融合,建设“特色鲜明、理工为主”的世界一流大学。

第九条 学校尊重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尊重学术自由和学术活动的独立性,为师生员工在教学、研究、学习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建立师生员工权益保障和救济机制。

第十条 学校遵循平等、友好、互惠的原则,与地方人民政府、国(境)内外大学、教育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和个人开展教育科研合作与文化交流。

第二章 举办者和学校

第十一条 学校是国家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经国务院确定由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主管,由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

第十二条 举办者依法对学校的办学行为进行指导、监督和规范;任命学校校长、副校长以及其他应由举办者任命的人员;考核和评估学校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依据实际情况调整为学校提供的教育资源配置;核准学校章程,审查批准需要举办者审批的事项;对学校不当使用办学自主权的行为予以纠正等。

第十三条 举办者依法保障学校办学条件,为学校提供稳定的办学资金和教育资源;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提供办学自主权救济途径;为学校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支持学校依法自主筹措、管理、使用和处置财产和经费;维护学校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非法干预。

第十四条 学校依法实施自主办学,独立管理内部事务,实行校务公开、信息公开,接受举办者、政府主管部门、师生员工和社会监督。

学校依法享有以下办学自主权:

(一)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制定招生和培养方案,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二)依据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颁发学业证书,授予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

(三)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文化交流和对外合作;

(四)聘用和使用人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调整薪酬标准及分配方式,依法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给予考评、奖励和惩处;

(五)确定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

(六)管理和使用学校资产,维护学校声誉;

(七)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本章程确定由学校自主决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五条学校遵守法律、法规、规章,遵守本章程;接受国家、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指导和监督,贯彻执行国家办学标准;保护学校资产不受侵犯;建立内部监督机制;维护教职工和学生合法权益,向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合理需求提供扶持和帮助;履行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本章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章 教职员工、学生和校友

第十六条 学校教职员工由教师、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等组成。

教职员工享有以下权利:

(一)按职责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与合作;

(二)按职责使用学校公共资源、享受相应福利待遇;

(三)按规定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相应机会和条件;

(四)在品德、能力和业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

(五)按规定获得奖励和荣誉称号;

(六)知悉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及关系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七)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对学校工作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

(八)表达异议和提出申诉;

(九)与学校约定的权利;

(十)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合同约定的其他权利。

教职员工履行以下义务:

(一)遵守职业道德,恪尽职责,勤勉工作;

(二)尊重和爱护学生;

(三)珍惜和维护学校声誉,维护学校利益;

(四)爱护公共设备和设施;

(五)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六)参加学校公益活动;

(七)与学校约定的义务;

(八)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合同约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七条 学校对教职员工实行下列任职制度:

(一)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资格认证和岗位聘用制度;

(二)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聘用制度;

(三)工勤人员实行劳动合同、岗位聘用制度。

第十八条 学校制定人事管理制度,对教职员工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晋升、奖励或者处分的重要依据。

第十九条 学生是指被学校依法录取、取得入学资格,具有学校学籍的受教育者。

学生享有以下权利:

(一)接受学校教育,参加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

(二)按规定使用公共资源,享受国家、学校的奖励和资助;

(三)按规定选择专业和选修课程;

(四)按规定获得学业证书及学位证书;

(五)依法组织和参加学生自治组织和学生社团;

(六)知悉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及关系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七)参与民主管理,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八)表达异议和提出申诉;

(九)与学校约定的权利;

(十)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本章程赋予的其他权利。

学生履行以下义务:

(一)接受学校教育和管理,修德践行,完成学业;

(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珍惜和维护学校声誉,维护学校利益;

(四)爱护公共设备和设施;

(五)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六)参加学校公益活动;

(七)按规定缴纳各种费用,履行获得资助所承诺的义务;

(八)与学校约定的义务;

(九)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本章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条 校友包括曾在学校学习或工作过的中外人士,以及被学校授予荣誉学位和荣誉职衔的人员等。

学校鼓励校友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定期向校友通报学校发展情况,听取校友意见和建议;联系和服务校友,关心和支持校友发展,并向为国家、社会、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校友授予荣誉称号;支持校友依法成立具有届别、行业、地域特点的校友组织。

第四章 治理结构

第二十一条 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北京理工大学委员会(下称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行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建立符合国情、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

第二十二条 校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

校党委及其常务委员会(下称常委会)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产生并履行职责。

校党委及其常委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遵循民主集中原则制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通过“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式决定学校重大事项。

第二十三条 校长作为学校主要行政负责人,全面负责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副校长协助校长开展工作。

校长由符合教育法规定的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任免。

校长办公会是学校的行政议事决策机构,是校长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贯彻落实校党委有关决议、研究和处理学校行政重要事项的会议。校长办公会由校长、副校长、校长助理和校长指定的其他人员参加。校长主持校长办公会,对会议研究事项享有最后决定权。

第二十四条 中国共产党北京理工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学校党委和上级纪委的领导下进行工作,按照《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产生并履行职责。

第二十五条 学校学术委员会是学校最高学术机构。学术委员会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产生,按照自身章程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

第二十六条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教职工代表大会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建立并行使职权。

第二十七条 学校学生代表大会、研究生代表大会是本科生、研究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重要形式。学生代表大会、研究生代表大会依据校党委批准的相关规定行使职权。

第二十八条 学校实行校院两级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需要设立二级学院,并根据发展需要适时予以调整。学院的设立、变更、撤销等,由校长提出,校学术委员会审议,校党委决定。

学院作为学校内设的办学实体,依据学校授权负责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内部管理等,管理和使用学校核拨的办学经费和资产。

学院实行党政领导、分工合作、共同负责的管理体制,由院长、院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副书记等组成党政联席会议(院务会议),按照校党委审定的议事规则和程序决定学院重要事项。

学院设立教职工代表大会、教授委员会及其他直属组织、机构。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教授委员会及其他直属组织、机构依照相关规定参与学院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民主管理及其他工作。学院直属组织、机构的设立、调整、撤销须经学校批准备案。

第五章 组织和机构

第二十九条 学校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根据需要设置学术组织和管理、服务机构。

第三十条 学校设置学位评定委员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设置教育基金会、校友会;设置若干职能部门和办事机构。

第三十一条 学校按照学科分类设置若干学部。学部在校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与学术相关的工作。

第三十二条 学校各类组织、机构,依照相关规定产生并履行职责。党的基层组织与行政机构同步建立。

第三十三条 学校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和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及自身章程运行和管理。

第三十四条 学校设立校院两级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群众组织,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组织领导下,按照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履行相应的职责,代表和维护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五条 学校支持民主党派及其他社会团体依法按照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并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本职岗位上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设作出贡献。

第六章 资产和经费

第三十六条 学校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以及依法认定为学校所有的其他资产。

第三十七条 学校对资产享有法人财产权、管理权和使用权,实行“国家统一所有,学校主管部门监管,单位使用”的管理体制。

第三十八条 学校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拨款、事业收入和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九条 学校通过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按照合法、平等、互利的原则争取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向学校捐赠。

第四十条 学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制度,实施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第四十一条 学校建立资产管理制度,实行成本核算,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产合理、节约、高效地使用,保证其安全、完整。

第七章 标识

第四十二条 校徽、校标。校徽为圆形,由外圈中英文名和圈内图案组成。圈内中部图案整体造型呈树状,由下而上表现为雄鹰展翅高飞,到顶端演变成口衔橄榄枝的白鸽;圈内底部图案由延安宝塔和“1940”组成;校徽主色调为绿色,辅助色为墨绿色和褐色。校标为校徽中部的树状造型。

第四十三条 校旗。校旗为长方形,白色旗面,正中为校标,校标下方为赵朴初题写的“北京理工大学”及英译名大写字母;校旗旗面长宽比例为1:0.618。

第四十四条 校庆日为每年9月下旬的第一个星期日。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章程的制定和修订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校长办公会审议、校党委全会审定,报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核准。

在学校分立、合并、终止,或者办学活动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法律、法规、规章发生变化时,应对章程进行修订。章程的修订程序与章程的制定程序相同。

章程的修订应由校长或校党委三分之一以上委员联名提出。

第四十六条 学校办学活动必须遵循本章程;学校其他规章制度及文件不得与本章程相抵触;学校此前制定的规章制度与本章程不一致的,以本章程为准予以修改或废除。

第四十七条 本章程由校党委负责解释。

北京理工大学 第3篇

南华大学——知道什么是“核”心专业吗?

南华大学的低调和“南帝”有着相似之处,这是因为该校的特色专业都涉及军工领域。南华大学是我国核类本科专业齐全、本科生培养规模大、核类人才培养层次最完整的高校,并建有湖南省核工业南华大学科技园。南华大学核技术与应用全国排名第二,学校培养出中国科学院院士计亮年、国家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张亚雷等大师。同时南华大学以核为特色,工、医、管理等学科交叉,形成了12个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特色专业。可见南华大学虽地处一方,同样具有绝世武功。

西华大学——工科之花

西华大学始建于1960年,时名四川农业机械学院,是国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当时全国7个大区分别布点所建立的农业机械本科院校之一,1972年更名为成都农业机械学院,1978年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属重点大学,1983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2003年,四川工业学院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华大学,2008年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

北华大学——北大+清华,简称“北华”

北华大学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吉林省吉林市。

北京理工大学 第4篇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按照到2020年我国要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未来10年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以及具体措施。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然而早在2005年,钱学森对温家宝建言时就提到,“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钱学森认为具有民主而又活跃学风的加州理工学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他指出真正的创新是“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

从2003年研究生扩招以来,全国高校招收研究生从26万人到2013年的计划招生584416人,10年间翻了一番。然而,近年来,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2011年,硕士的就业率甚至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研究生作为建设创新国家的生力军,其招生规模扩大,而培养质量却没有相应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严峻的形势。西南大学王许人概括了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三大原因:一是原创性成果少,创新能力不足;二是在选题和方法上缺乏自主探索;三是过分量化的评价机制限制创新。而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又有其特殊的成因,如何制订切实有效的培养方案并探索出可行的创新教育模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北京理工大学作为一所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的,理工为主、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面临的工科学生创新能力不足问题较为典型,并有较为成功的创新能力培养改革方案,具有可移植性。

二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1.入学选拔机制欠合理,在读筛选机制不完善

在研究生之前的学习阶段,我国工科学生大部分接受的是填鸭式教育,在基础能力方面可以满足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通过再教育,在一般工作能力、信息加工能力、运用现有科研方法的能力以及成果的表达能力等方面进步较快,但在杰出人才所必须具有的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通过调研,大部分入学选拔考试从内容和题型上看,大多数题目还只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上,很少有突出评估应试者创新素质的题目,反映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比例相对较少,在入学复试阶段也是走形式,没有精心组织设计考试过程,从而未能真实客观地考核入学学生的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水平,导致入学考试只选拔出“应试型”人才。与西方国家“宽进严出”的培养模式不同,我国则是“严进宽出”。入学后,没有建立起良性竞争的筛选机制,淘汰率低,西方国家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淘汰率大约在30%,而我国基本上是零淘汰率。这导致研究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机只是为了获取一纸文凭,更谈不上创新能力。

2.导师角色“老板化”,科研平台“公司化”

研究生大规模扩招,而大部分高校并没有配置足够的师资力量,导师学生比例严重失调,现今一位导师带多名甚至数十名研究生并不罕见。这导致即使导师有足够的学术水平,也无法有充足的精力去指导每一位学生。教育资源紧张,创新能力的培养自然无从谈起,而学生只沦为替导师干活的工具。

科研项目是孵化创新成果的温床,深度参与科研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措施。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TSSM计划在高校预研中,研究生作为主力军得出许多创新性的设计方案。而在国内,某些导师变成跑项目、要经费的老板,交给学生的科研项目往往是没有创新性的工程任务;学生只需通过现有的知识和成熟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没能从科研项目中找到研究领域中具有创新性的突破口,整个模式与公司化的运作如出一辙。

3.团队协作意识薄弱,学术交流存在壁垒

一项技术的发明、一个工程的实现,无不依靠团队的力量。只依靠个人的闭门造车很难完成有创新性的成果。目前创新性的成果,多出现于交叉性学科领域,这就需要跨学科领域的合作。然而,在高校中提供这种跨学科交流学习实践的平台还相对较少,往往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弥补空缺的知识和技术。更有甚者,某些学生即使在同一实验室,他们之间也不进行资源共享和充分的交流,而是互相保密与竞争。这些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导致创新思维无法形成。创新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也就是说要想创新,必须广泛地了解和把握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科技前沿。而目前除顶尖高校和优势学科外,大部分专业领域的学生很少具有国际视野,而且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存在壁垒,观念较淡薄,与国外开放而激烈的学术氛围相比保守了许多。

三北京理工大学创新能力培养对策

北京理工大学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顶层优化设计,建立资源倾向优秀生源、优秀生源汇聚优秀导师的机制,激活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抓好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努力培养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针对不足,采取了如下措施:

1.拓宽选拔范围,完善筛选机制,采取可持续性的培养模式

研究生入学考试虽然有各种弊病,但目前对普通学生来说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而且无法在几年内进行彻底的改革,所以北京理工大学充分利用推免研究生的资格来实现对创新人才的有效选拔。国内外的竞赛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筛选功能。所以北京理工大学近年来开始逐渐重视竞赛对学生的影响,也加大了投入,并给予部分获奖学生保研的机会。近五年来,北京理工大学的本科生参加国际、国家和北京的各类学科知识和科技竞赛一万多人次,获得国家级以上奖项1138项。此外,北京理工大学以国家、市、校三级实践创新项目为抓手,以创新实践基地为平台,常年引导组织学生参加创新项目,近1/3的本科二年级以下学生参与申报项目,仅2011年就立项400多项。在连续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中,北京理工大学累计有7件作品获得“我最喜爱的十件作品”奖,蝉联“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冠军。这些创新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同样获取了研究生入学的推免资格。为了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北京理工大学还推出了“本硕博贯通培养计划”,相比传统的培养方式,更具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此计划同时引入了动态遴选和淘汰机制,实现对优秀人才早发现、早培养,并形成良性竞争,彻底转变了学生只是为了一纸文凭的功利性入学动机。

2.完善导师责任制,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北京理工大学通过选拔优秀导师开设高端交叉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构建优秀研究生导师与优秀学生深入交流的平台,建立起优秀学生和优秀导师的双选机制;实行导师指导小组制,协同指导研究生。在研究生的招生、培养、淘汰等方面给予导师更多的自主权并明确相应责任;制定积极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使优秀生源向优秀导师倾斜;增加导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导师指导研究生的热情和积极性,更加突出导师作为指导研究生第一责任人的重要作用。

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是国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深度科研不够、没有任务需求的学生提供了创新平台。目前,北京理工大学已建成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及教学实验基地19个。各学院在校外研究院所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68个,涵盖了宇航、机电、机械、光学、信息、电子、控制、化工、材料、生命、管理等学科领域,对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北京理工大学已有7个硕士学科和5个博士学科进入教育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改进了创新培养模式。

3.搭建跨学科创新平台,拓展国际交流合作

北京理工大学通过“985工程”三期建设,投入建设经费2400万元,重点建设可容纳300个学生科技创新小组的跨学科综合创新实践中心。在国际交流方面,北京理工大学也给予了学生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近年来,北京理工大学赴海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研究生人数显著增加,每年参加国际交流的博士生约200人,占博士生总数的11%。为提升研究生的国际交流层次,在积极开展公费资助留学项目的同时,大力发展了中短期国际交流、中外交换生等校内公派项目,尤其是重点发展基于国内外导师合作研究基础上的短期交流和联合培养。此外,共同授予学位的联合培养模式正在形成,借助博士生的海外交流机会,与海外专家学者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学生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基地,形成“以规模带质量,以质量促规模”的良好国际化交流局面。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北京理工大学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更高层次的顶层设计,导致各项培养计划之间缺少内在的相互支撑,未能形成完整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案尚需不断探索、不断认识,在实践中创新,任重而道远。

摘要:文章从培养模式、导师责任、资源配置等方面探究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并以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教学的成功实践经验为案例,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对其他高校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北京理工大学,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涂元季、顾吉环、李明.钱学森最后一次谈话: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N].人民日报, 2009.11.5

[2]屈建成、牛奉高.全国研招规模10年翻番近3年就业率低于本科[N].新民晚报, 2012.10.22

[3]王许人.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三大原因探析[N].中国教育报, 2011.5.30

[4]刘道玉.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N].南方周末, 2009.2.26

[5]卢毅屏.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素初探[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2 (4) :54~56

北京理工大学机试 第5篇

计算机系2000年研究生入学复试上机试题:

----------------

1、输入任意4个字符(如:abcd),并按反序输出(如:dcba)

2、设a、b、c均是 0 到 9 之间的数字,abc、bcc是两个三位数,且有:abc+bcc=532。求满足条件的所有a、b、c的值。

3、一个数如果恰好等于它的各因子(该数本身除外)子和,如:6=3+2+1,则称其为“完数”;若因子之和大于该数,则称其为“盈数”。求出2到60之间所有“完数”和“盈数”,并以如下形式输出:

E: e1 e2 e3......(ei为完数)

G: g1 g2 g3......(gi为盈数)

4、从键盘输入4个学生的数据(包括姓名、年龄和成绩),并存放在文件sf1上。从该文件读出这些数据,按成绩从高到底排序,并输出其中成绩次高者的所有数据。

----------------

计算机系2001年研究生入学复试上机试题(1)

----------------

1、编写程序,计算下列分段函数y=f(x)的值。

y=-x+2.50<= x <2

y=2-1.5(x-3)(x-3)2<= x <4

y=x/2-1.5 4<= x <62、编写程序,读入一个整数 N。若 N 则计算 N 到 2N 之间的整数和;若 N 为一个负数,则求 2N 到 N3、设N 9 1234的反序数是4321),求N的值。

4、N1号开始按1、2、3顺序报数,报3者退出圈外,其余的人再从1、2、3----------------

计算机系2001年研究生入学复试上机试题(2)

----------------

1、请输入高度h,输入一个高为h,上底边长为h的等腰梯形(例如h=4,图形如下)。****

******

********

**********

2、请编写一个程序,从键盘上输入n(n的范围是1~20),求n的阶乘。

3、从键盘上任意输入一个长度不超过20的字符串,对所输入的字符串,按照ASCII码的大小从小到大进行排序,请输出排序后的结果。

鲤鱼网——成功在于执着

----------------

计算机系2002年研究生入学复试上机试题(A)

----------------

1、某人有8角的邮票5张,1元的邮票4张,1元8角的邮票6张,用这些邮票中的一张或若干张可以得到多少中不同的邮资?

2、输入n值,使用递归函数,求杨辉三角形中各个位置上的值,按照如下形式打印输出图形。例如:当n=6时。

121

1331

14641

151010

51----------------

计算机系2002----------------

1、打印所有不超过n(n<25611*11=121。

2n值,使用该递归函数,输出如下图形。例如:当n=6时。

0013

011258

01123581321

01123581321345

5----------------

计算机系2003年研究生入学复试上机试题

----------------

1、输入球的中心点和球上某一点的坐标,计算球的半径和体积。

2、手工建立一个文件,文件种每行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和年龄。每一个属性使用空格分开。文件如下:

01李江男21

02刘唐男2

303张军男19

04王娜女19

根据输入的学号,查找文件,输出学生的信息。

3、输入年月日,计算该填是本年的第几天。例如1990年9月20日是1990年的第263天,2000年5月1日是2000年第122天。(闰年:能被400正除,或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每年1、3、5、7、8、10为大月)

考研加油站 http:///

北京理工大学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复试上机试题 2000~2008

2000年:

1、输入任意4个字符(如:abcd),并按反序输出(如:dcba)

2、设a、b、c均是 0 到 9 之间的数字,abc、bcc是两个三位数,且有:abc+bcc=532。求满足条件的所有a、b、c的值。

3、一个数如果恰好等于它的各因子(该数本身除外)子和,如:6=3+2+1,则称其为“完数”;若因子之和大于该数,则称其为“盈数”。求出2到60,并以如下形式输出: E: e1 e2 e3......(ei为完数)

4、从键盘输入4个学生的数据(sf1上。从该文件读

2001年(1):

1的值。y=-x+2.5 0<= x <2 y=2-1.5(x-3)(x-3)2<= x <4 y=x/2-1.5 4<= x<62、编写程序。N 则计算 N 到2N 之间的整数和;若 N 为一个负数,则求 2N 到

3、设N是一个四位数,它的1234的反序数是4321),求N的值。

4、N个人围成一圈顺序编号,从1号开始按1、2、3顺序报数,报3者退出圈外,其余的人再从1、2、3开始报数,报3的人再退出圈外,依次类推。请按退出顺序输出每个退出人的原序号。要求使用环行链表编程。

2001年(2)

1、请输入高度h,输入一个高为h,上底边长为h的等腰梯形(例如h=4,图形如下)。**** ****** ******** **********

2、请编写一个程序,从键盘上输入n(n的范围是1~20),求n的阶乘。

3、从键盘上任意输入一个长度不超过20的字符串,对所输入的字符串,按照ASCII码的大小从小到大进行排序,请输出排序后的结果。

2002年(A)

1、某人有8角的邮票5张,1元的邮票4张,1元8角的邮票6张,用这些邮票中的一张或若干张可以得到多少中不同的邮资?

2、输入n值,使用递归函数,求杨辉三角形中各个位置上的值,按照如下形式打印输出图形。例如:当n=6时。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10 10 5

12002年(B)

1、打印所有不超过n(n<256)的,其平方具有对称性质的数。如11*11=121。

2、编写一个求菲波那奇数列的递归函数,输入n值,使用该递归函数,输出如下图形。例如:当n=6时。

00 1 1 0 1 1 2 3 0 1 1 2 3 5 8 0 1 1 2 3 5 8 13 21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

52003年

12开。文件如下: 01 李江

男 21 02 刘唐

男 23 03 张军

男 19 04 王娜

女 19

31990年9月20日是1990年的第263天,2000年5月1日是天。(闰年:能被400正除,或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每年1、3、5、7、8

2004年

第一题是建立一个角类,在这个类中重载减号运算符,并实现求出角度的正弦值的函数。第二题是建立一个求一元二次方程解的类(a*x^2+b*x+c=0),输入系数a,b,c的值后打印出这个方程的解来,也比较简单。需要注意的是系数a不能为零以及方程有无解,单解还是双解的情况。

第三道题是实现一个多项式的类(a+b*x+c*x^2+d*x^3+...+),要求输入该多项式的系数和x的值后打印出这个多项式的值。这道题本身并不难,但他要求用好的算法(实际上就是递归)。

2005年:

第一题是给定一个程序,关于字符串的,要求输入并调试,说出此程序的意图。意图是按字母顺序对两个字符串比较排序。第二问要求用尽可能少的语句对该程序进行修改,使其能够对两个字符串比较长度排序。本题满分20。

第二题是要求编写一个日期类,要求按xxxx-xx-xx的格式输出日期,实现加一天的操作,不考虑闰年问题,所有月份设为30天。本题黑盒测试时,输入2004年3月20日,得到加一

天后时间为2004-3-21,能得一部分分数。输入2004年3月30日,得到加一天后时间为2004-4-1,能得一部分分数。输入2004年12月30日,得到加一天后时间为2005-1-1,且有时间越界处理,能得全部分数。本题满分30。

第三题要求编写一个复数类,要求有4条。一是有构造函数,能对复数初始化。二是对复数c1,c2,c3.....能实现连加运算,令c=c1+c2+c3+.....此处可以重载加法操作符。三是有函数实现两个复数相加,并按照a+ib的形式输出。四是能实现对一个复数c=a+ib,定义double x=c有效,使x的值为实部和虚部之和。本题满分50。”

2006年

1.写一个程序判断字符串中数字的位置(不限制使用面向对象编程)

例如:

输入a3b4c

5输出2 4 6

2.写一个类,能接受int12345)和其反向变量(54321),最多处理数量为10个,当输入达到100的时候停止。并且在类销毁前输出存储的所有变量。

例如:

输入:12345,2234,0

输出:123455

43212234

3.写一个CTriangle类,形式的构造,创建在坐标系中的直角三角形样子如下

A

|

|

|

|

B----------C

三点的坐标分别是A(0,y)B(0,0)C(x,0)

实现+运算,并且能够处理键盘连续输入若干个(少于十个)三角形,并且连加(相加时候三角形边长长度相加,方向同第一个三角形)。输入0后结束并输出最后得出的三角形的三

个坐标值。

例如:

输入:12

-1-5

输出:A(0,7),B(0,0),C(2,0)

2007年:

1、请自定义一个Student类,属性包括:Char name[10],int num。编程实现学生信息的输入、查询、浏览,其中浏览分为:升序和降序两种。

2008年:

1、存储一组姓名,如 Apple,Tom,Green,Jack 要求能排序、按字母顺序插入、并显示。

2路径、该文件名及文件中的内容输出到屏幕。

3、设计捕获两种不同类型的异常,一个是被0 除,4和 2008-3-9 计算相隔多少天,或2008-2-3 加上100

北京理工大学 第6篇

北京理工大学哪些专业可以本硕博连读,都有些什么要求?

甘肃陇西文峰中学张莉

北京理工大学招办:目前我校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安全工程、信息工程三个专业可以进行本硕博连读,这三个专业分别属于宇航学院、机电学院和信息与电子学院。这三个专业的学制均为8-9年。录取时,对单科成绩没有硬性要求,主要以总分为参考。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学习期间实行动态分流机制,培养过程中强化与国内外航天航空领域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和信息工程专业本硕博连读分别强化力学、化学基础理论和系统工程学科的系统一性工程训练,物理和数学基础理论以及系统性工程训练。同时,加强个性化培养,学生入校学习半年后就确定导师,全程负责指导学生的课程选择,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研究能力。

重庆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科有什么特色?如何填报志愿?

湖南郴州中学黄文学

重庆医科大学招办:我校招收的七年制本科生是按照“七年一贯、本硕融通”模式,培养达到硕士水平的高级临床医师,由我校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等综合性大学联合培养。在综合性大学学习自然、人文、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程,在重医大学习医学基础和专业理论及实践技能,毕业时颁发两个毕业证(本科、研究生)和两个学位证(学士、硕士)。填报志愿时,七年制与五年制作为不同专业志愿可同时填报在学校志愿栏,按分数优先的原则,先录七年制,后录五年制,若七年制作为第一专业志愿未被录取,不影响五年制、四年制专业录取。

西安理工大学的学分制有什么特色?

宁夏银川第一中学王波

西安理工大学招办:我校从2科级开始,在本科生中实行“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完全学分制”包括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和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学习年限。

自主选择专业是指学校允许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一年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和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主修专业。学生在读完一年级课程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按照学校和有关学院的规定重新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是指学生根据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每学期要学习的课程和每门课程的上课时间。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名单及授课时间在学分制主页上公布,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任课教师。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学校允许学生在取得规定的学分后提前毕业,也允许延长学习时间,但原则上不超过六年(休学时间不计入)。

我想了解报考浙江师范大学的高分考生有没有什么优惠政策?

广东韶关曲江中学邵刚

浙江师范大学招办:以下为我校2009年对报考我校高分考生的优惠政策,2010年相关政策请密切关注学校近期发布的消息。

(1)对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初阳学院文、理科试验班的进档考生,其高考成绩超出文科重点线25分、理科重点线35分且英语单科成绩达120分者,确保其录取。

(2)对报考我校的进档考生,其高考成绩高出浙江省文科重点线20分、理科重点线30分且符合相关专业单科成绩要求者,确保录取在其所填报的第一志愿专业(初阳学院文、理科实验班除外),学生入学后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还可任选专业。

(3)对于浙江省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我校最低投档分数线,某一单科成绩特别优秀者,可优先录取在以下专业:

文科考生:英语≥140分者,可优先录取在英语、翻译、对外汉语专业;语文≥125分者,可优先录取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理科考生:英语≥140分看,可优先录取在英语、翻译专业;语文≥125分者,可优先录取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数学≥140分者,可优先录取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4)设立新生奖学金(须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排名均为在重点批次的考生)

大学何以成为“大学” 第7篇

念中文系的学生, 很多都有作家梦。因此, 抗战中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罗常培, 以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中文系主任杨晦, 都曾公开宣称: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轮到我当北大中文系主任, 还不断有人要我表态:你们到底培不培养作家?面对此挑战, 我调整了论述策略, 努力向众多热爱文学的青少年解释:第一, 中文系包括语言学、古典文献、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诸多专业, 各自发展方向不同, 不能只谈文学创作;第二, 文学创作需要天赋与才情, 任何学校都无法批量生产好作家;第三, 不是我们不要, 而是做不到;若天降大作家, 当然求之不得。最后, 办教育的人都记得两句话, 第一因材施教, 第二欲速则不达。营造好的校园氛围与文学风气, 然后顺其自然, 等待收获。

香港中文大学除了开设很多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方面的专题课, 还有两个很好的举措。一是请著名作家来学校演讲, 如“中国作家中大行”, 每学期请两位, 已经来过十四位, 效果很好, 正整理讲稿准备公开刊行。其中莫言作为第三届“中国作家中大行”的嘉宾, 在香港中文大学祖尧堂发表题为《文学与我们的时代》的专题演讲, 第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随着中国文学越来越受到各国读者及批评家的青睐, 我相信, 还会有来香港中文大学 (以下简称“中大”) 演讲的作家获各种文学大奖。

与“中国作家中大行”不同, 我们的“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面对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年才俊。说实话, 前者是人家给我们面子, 来不来中大, 对于著名作家来说无关紧要。后者不一样, 很多参与者和获奖者, 很可能因为我们的鼓励, 日后坚持写作, 思如泉涌, 逸兴遄飞, 最后成为大作家。若真如此, 还真有我们的一份功劳。

大学能不能培养作家, 国内外学界多有争议;我们的目标是, 养成热爱文学、喜欢写作的风气, 至于能不能出大作家, 则尽人事而听天命。多年后蓦然回首, 若发现积极参加“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活动的大学生中, 居然有人日后获某文学大奖, 那我祝贺中大, 祝贺此活动的赞助人、评委及忙忙碌碌的各位同事。如果坚持了三五十年, 依旧战绩平平, 那我就转而祝贺中大校长, 理由是, 此活动起码使得中大校园显得青春勃发、诗性盎然。

眼下各国大学, 尤其是亚洲的大学, 因为排名等压力, 日益强调“专业性”。段数高的, 突出SCI, 追求各种学术奖;段数低的, 自贬身份, 变成了职业培训学校。我则反其道而行之, 提醒各位校长、教授及学生, 所谓“大学”, 除了传授各种专业知识, 还要有诗歌, 有美文, 有激情, 有梦想, 有充满想象力的文学创作与艺术鉴赏, 那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大学生活。

为了我们的学弟学妹们能生活在有诗文小说、优雅且灵动的大学校园, 希望中大能克服各种困难, 让这费时、费力、费钱且不算“学术成绩”的“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能持之以恒, 不是五届, 而是十届、二十届。若真能做到, 除了造福热爱文学的青少年, 更可能成为中大校园里最为靓丽的风景。

谢谢筹委会的好意, 让我有机会站在“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颁奖典礼上, 向获奖者表示祝贺, 更向无数积极参与但没能获奖的文学青年致谢。正是你们的参与, 这次活动才能办得如此有声有色。

两百多间大专院校的学生投稿, 一千多篇作品翩然南来, 这场景还是很动人的。而且, 获奖分布竟如此均匀, 出乎我的意料:小说组第一名香港, 第二名台湾, 第三名大陆;散文组第一名台湾, 第二名香港, 第三名大陆;翻译组第一名大陆, 并列第二名香港、大陆。我问决审的评判, 有没有“政策性照顾”, 或者说三组私下协调过?回答是:没有。那我很高兴, 这说明三地间青年学生的文学趣味及创作水平大致相当。

凡有评奖, 必定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获奖者收获鲜花、掌声和祝贺, 不用我多言;需要鼓励的是众多落第者, 希望他们不要丧失信心。或许这一次你没发挥好, 或许评判看稿时打了个盹, 或许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你只是暂时没跟评判对上眼。这都没关系, 请继续前行。以我的经验, 人生路上, 获奖是偶然的, 没获奖才是正常的。以平常心看待此次小小的失利, 来年再战, 必有佳绩。

凡颁奖场合, 聚光灯必定打在获奖者身上, 像我这样, 名为嘉宾, 实际上是跑龙套的。演戏或看戏的人都明白, 跑龙套的如果太积极, 那是很讨人嫌的, 台下的观众会嘘你。教了几十年书, 我学会在公众场合讲话不胆怯, 更学会“知所进退”。比如, 这个时候, 我的最佳姿态便是鞠躬、下台。谢谢大家。

(此文是陈平原先生2013年12月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开幕礼及颁奖典礼的致辞。)

(来源:《南方都市报》)

北京理工大学 第8篇

一、大学区制在北京中法大学的施行

1920年, 蔡元培、李石曾、吴稚晖等为促使法国退还庚子赔款, 加强中法教育交流, 成立了北京中法大学, 首任校长为蔡元培。学校的“创办人抱一种高远之理想, 求于中国实行一种新教育, 以法兰西人之理想, 多符于我中国人之理想, 遂意识的取法国教育制度为蓝本, 参酌国情而创立此校。所以中法大学与其他国际合组教育事业或教会学校不同, 中法大学盖欲融汇中外, 而实现一种理想之教育制度者。”[1]23蔡元培认为中国欲尽快发展教育, 则必须以法国为榜样, 实行大学区制, “我对于发展我国教育的方法, 主张仿法国制, 分全国为若干大学区, 一区有一所大学, 全区的教育事业都由大学办理”。[2]421北京中法大学的另一位创办人李石曾也主张在北京中法大学实行法国的大学区制, “法国大学分为十七学区, 每区有一所大学, 即包含文理医法等科与中小学, 此即中法大学所欲采其长以行之者。于此言之, 不仅关于一校, 实亦一种学制之试验也”。[3]26由此看来, 他们把北京中法大学作为实行大学区制的试点, 成功后就要在全国进行推广。

建校伊始, 北京中法大学就在蔡元培的领导下实行了大学区制, 设校长一人总司全校事宜 (由蔡元培担任) 。全校的总务与学务事宜由中法协会代表团北京事务处总务主任和学务主任辅助校长进行处理。大学区内的中小学部各校设主任一人, 代理大学校长主持其所规划之全校事宜。中小学部各校的教务主任、教员、监学、事务员均由主任推荐, 由大学校长聘任, 大学校长掌握了全区大学、中学、小学和幼稚园的人事大权。大学区最高的权力机构是校务会议, 由大学校长、中小学部各校主任、事务处各主任、各学院学长, 以及由校长在每学院各聘请教授一人 (任期一年) 组成, 每月开常会一次, 商讨和决定大学区内 (大、中、小及其它各部) 各种规程及各部所需教育经费和其他重要事项。大学区制的实行使北京中法大学的办公费用开支得到大量节减,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全国各大学的调查统计, 国立各大学办公费占全年经费支出的百分比平均为10.1%, 省立各大学平均6.6%, 私立各大学平均8.7%, 而中法大学的办公费仅占全年经费支出的3.6%[4], 还不到全国各大学平均数的一半。为了衔接大学、中学和小学的课程, 中法大学还成立了中学教育委员会, 由本大学校长、学务主任、各中学主任及各学院学长或其代表组成, 其工作是商定各中学教务之改进及课程之划一、各中学与各学院课程之衔接以及本校各中学与各学院及各中学相互间之联络。 (2) 北京中法大学充分利用现有师资, 课时少的大学教师也能担负中小学的课程, 极大地降低了薪俸开支, 据统计, 国立各大学俸给费占全年经费支出的百分比平均是58.4%, 省立各大学是59.56%, 私立各大学是44.99%, 而中法大学俸给费仅占全年经费支出的22.3%。[4]46

二、大学区制实施的效果

大学区制的实行使北京中法大学实现大学区内高等教育对中等、初等教育的指导与补充, 达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充分发挥了大学的人才和设施优势, 能够合理、充分利用现有师资, 使大学教员亦能对中小学教育有所贡献, 体现了教育专家办教育的优势, 促进了北京中法大学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这也是法国大学区制的优势所在。大学区制的成功促使北京中法大学发展壮大起来, 到1925年便初具规模, 形成了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一整套教育体系, 建成了研究部 (包括镭学研究所和药物研究所) 、大学部 (包括服尔德学院、孔德学院、居礼学院、陆谟克学院和夜大学) 、专修部 (包括上海药学专科和北京商业专科学校) 、中小学部 (包括高级中学、孔德学校、西山中学、温泉中学、温泉女子中学、昆明中法附中、温泉小学和碧云寺小学) 和特设部 (中法大学上海图书学校、中法大学测绘所、中西疗养院、西山天然疗养院、温泉天然疗养院、香山第一农林试验场、温泉第二农林试验场、第三农林试验场、中法大学附属铁工厂、中法大学附属化工厂、中法大学附属煤气厂和中法大学出版事务所) 等众多机构。 (3) 可与当时国内的一些著名学府相媲美。据1931年统计, 北京中法大学的房地产 (包括中小学部及农场、疗养院等) 按原购入价格计, 值洋130万元。大学部图书共计65, 263册, 其中外文14, 307册, 中文50, 956册, 购入价格为233, 275.75元。仪器设备购入价值为55, 520.25元;标本购入价值为10, 880.50元;校具价值58, 727.53元。 (4) 各种教学设施设备走向全国一流的水平。从1922年至1939年, 北京中法大学还选派和资助本校毕业生127名到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和比利时中比大学留学深造。从1920年建校至1950年停办的30年里, 北京中法大学共培养了4500多名学生, 他们成为我国科学界、教育界和文化艺术界的中坚力量。在军界有元帅、将军;在政界有副总理、部长和市长;在科教界有教授、工程师和研究员, 等等。北京中法大学还促进了中法两国的科学、教育方面的交流。

三、大学区制成功的原因

大学区制在北京中法大学试验成功原因, 首先是大学区制本身所具有的优点, 它便于衔接高等、中等和初等三种不同层次的教育, 使大学区内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联成一体, 有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充分发挥大学的人才和设施优势, 既促进了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又推动了当地社会的发展。“中法大学包含中小学为预备之基础。大学部为高等教育之实施, 农工教育为经济之基本, 研究院为学理与应用之先驱, 纵横贯和, 乃包举一切精神、物质之教育以陶冶一炉, 而以适当之学制 (大学区制) 为方法者也”。 (5)

其次, 北京中法大学充足的教育经费为大学区制的实施提供了经济基础。在近代众多的私立大学中, 北京中法大学的经费是较为充裕和稳定的。据北京中法大学1931年《学校收支金额及项目表》所载, 学校的经费收入为680.894元。经费的来源包括以下四项:一是息金70.000元;二是学费10.894元;三是补助费 (来自中法基金之息金) 450.000元;四是法国庚子赔款补助费150.000元。 (6) 北京中法大学的这一经费远远高于当时国内的其它私立大学 (不包括教会大学) 。[5]学校各部 (包括大学部、中小学部、研究部、专修部和特设部) 所需的经费都是经过反复磋商后确定的, 各部预算“由本校校长与各机关商定, 提交校务会议审查后, 经中法大学中国代表团核准实行之”。 (7) 这就基本满足了各部发展的需要。

再次, 高效而简洁的管理机构是大学区制得以运行的制度保证。在借鉴法国先进管理模式的基础上, 学校建立了董事部、校务会议、中学教育委员会等的管理机构。 (8) 校董事部既是大学各项事务的最高决策者, 又是代表学校与社会各界进行沟通的机构, 部长为孙宝琦, 副部长为熊希龄, 常务董事为蔡元培、铎尔孟。学校严格控制领导机构的人数, 几乎每人都身兼数职, 整个学校的管理机构高效而简洁。

最后, 先进的师资队伍是大学区制得以强大后的智力支持。学校先后从法、英、德、美、日等国聘请了多位专家、学者, 或来做教师或来做讲座, 如穆雅礼、铎尔孟、具熙业、曾歌等, 他们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新颖的知识结构、生动的教学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展现在学生面前。学校还从国内聘请了大批专家做专兼职教师, 有刘半农、吴晗、吴宓、朱自清、闻一多、沈尹默、钱玄同、周作人、范文澜等人。不少教员都曾在法国留学, 如李书华、李麟玉、严济慈、朱广才、朱广相、朱洗等。这样在学校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中, 既有很深造诣的中国专家学者, 又有来自先进工业国家的外国教授学者, 雄厚的师资队伍为大学区制的施行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北京中法大学发展至30年代, “规模宏大, 人才众多, 校舍图书仪器均极完备, 堪称国内优良大学之一”。[6]2在我国教育行政制度变革、引进和借鉴西方的教育管理模式、外来教育模式的本土化等方面, 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启示和思考。

法国大学区制在北京中法大学的试行取得的巨大成功, 极大地鼓舞了蔡元培, 所以从1927年6月开始, 南京国民政府由蔡元培主持实施全国范围的大学院与大学区制, 在中央设大学院, 以代替教育部;在地方设大学区, 废止自民国以来实行的教育部、厅、局管理模式, 由大学校长总理区内一切学术与教育行政事宜。这是法国教育制度在我国的一次全面试行, 但是仅短短两年就以失败告终, 关于其失败的原因, 笔者将另作专文论述。

摘要:北京中法大学在1921年建校时采用了法国的大学区制, 再加上学校有充足的教育经费和优秀的师资队伍, 促使北京中法大学发展壮大起来。大学区制在北京中法大学的试验成功鼓舞了蔡元培, 从1927年6月开始, 南京国民政府由蔡元培主持实施全国范围的大学院与大学区制, 对中国教育制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改。

关键词:大学区制,北京中法大学,蔡元培

参考文献

[1]曾觉之.中法大学[M].北京理工大学校史编委会.北京中法大学校史资料.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5.

[2]蔡元培.湖南自修大学介绍与说明[M].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3]石曾.中法大学概况[J].中法大学半月刊, 1922, 1.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二十年度全国高等教育统计.1933.

[5]丙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北京理工大学 第9篇

住宅产业化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安全施工、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是住宅建设发展的趋势。推进住宅产业化, 是建设领域贯彻落实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重要内容, 对于实现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和宜居的世界城市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规划》首次将住宅产业化规划任务纳入建筑节能约束性指标。北京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 坚持“部门联动、政策保障、试点先行、重点突破”, 在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试点示范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住宅产业化推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北京市住宅产业化工作开展情况

1.推进机制初步形成

一是政策先行, 加强政府引导。2010年发布了《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 明确了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以及主要措施。率先出台《关于产业化住宅项目实施面积奖励等优惠措施的暂行办法》, 在全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发布《关于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推进住宅产业化工作任务的通知》, 明确了保障性住房实施住宅产业化的工作目标、实施标准、实施范围、工作要求和监督检查等要求。

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 研究制定推进北京市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政策, 制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规划, 明确发展目标、措施和责任主体;建立联动机制, 统筹规划、指导协调全市住宅产业化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住宅产业化推进工作。

三是成立“保障性住房实施住宅产业化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推进产业化的领导、组织与协调工作, 并组织相关部门对产业化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领导小组设任务协调部和技术支持部。

四是成立市住宅产业化专家委员会, 充分发挥技术咨询机构的作用, 提高政府决策水平。

2.试点工程有序推进

北京市完成普通商品房项目约45万平方米的产业化住宅落地, 获得面积奖励1万多平方米。中粮万科假日风景D1#D8#楼项目被授予北京市首个“北京市住宅产业化示范工程”。回龙观住总·万科金域华府项目019地块2#楼项目上 (高度78.6米) 设计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突破了60米高度的限制, 采用了装饰-保温一体化复合剪力墙外墙板, 经专家论证, 认为该结构设计方案可行, 该项目为北京市发展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 2012年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推进住宅产业化工作。发布了《关于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推进住宅产业化工作任务的通知》、《关于2012年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推进住宅产业化工作的实施方案》, 明确了保障性住房的产业化建设任务。

通过试点示范项目的开展, 对于政策落实、产业链整合、质量控制以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标准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实践依据, 起到了良好的带动和示范效应。

3.标准体系逐步建立

《北京市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项目技术管理要点》明确了产业化住宅的标准、主要推广的结构体系和预制构配件类型, 对住宅产业化项目的技术指导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该技术要点的基础上, 制定了《北京市产业化住宅项目最低技术要求》;在保障性住房推进产业化方面, 《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 (试行) 》明确要求公租房应符合住宅产业化要求, 强制性规定了公租房必须实现全装修入住、必须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等。《北京市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设计指导性图集》、《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标准设计图集 (一) 》用于指导全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地方标准《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建筑设计规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已经报批,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已完成征求意见, 形成送审稿。

这些标准的发布将形成北京市产业化住宅地方标准体系, 使该市住宅产业化项目建设在建筑设计、结构设计、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工程施工、项目验收等方面有标准可依。

4.技术研究逐步深化

开展了“住宅建设工业化关键技术及相关技术研究与示范”、“钢筋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技术标准、质量检测与控制研究”等住宅产业化相关研究工作, 建立了高效节能环保的自动化住宅工业化示范生产线, 开展了住宅构件定型、无损检测技术、保温夹心墙板的制作方法与安装工艺、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及施工安装精度控制技术、建筑热工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目前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多个试点工程, 示范作用显著。

5.企业参与度明显提升

随着北京市住宅产业化推进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对住宅产业化认识的提高, 目前市有关企业开展住宅产业化相关工作的热情明显提升。市保障性住房投资中心明确在保障房建设中坚定走产业化化道路、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北京万科计划在房山长阳建设产业化住宅研发基地;北京榆构成立了预制部品研究院;市住总集团、市政路桥集团正筹备建设预制部品的生产基地;市建工集团、金隅集团、中建一局等企业也积极开展住宅产业化的设计、施工技术、工法的研究工作。

北京市现有3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分别为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博洛尼旗舰装饰装修工程 (北京) 有限公司。三个企业具有各自不同的擅长领域, 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为北京市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

6.培训教育不断加强

组织住宅产业化国际高峰论坛、中日住宅产业化技术论坛等会议, 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依托试点工程和继续教育, 通过公益讲座、现场观摩会、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 对政府管理部门、开发企业、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构件生产企业以及消费者开展培训及宣传教育, 提高住宅产业化社会认知程度, 为我市进一步推进住宅产业化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北京市连续三年参展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 在展会中, 市建设行业相关的机关单位, 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其中, 重点介绍北京市在保障房建设实施住宅产业化、绿色低碳节能建筑以及节能产品等方面的发展和研究, 集中展示了成套的住宅产业化技术、绿色低碳节能产品等。

二、发展目标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 发展目标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 北京市将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 全面推进住宅产业化。力争到2015年产业化建造方式的住宅达到当年开工建筑面积30%以上, 累计示范面积超过1500万平方米。

(二) 下一步工作重点

1.加强住宅产业化的立法工作。在修订《北京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时, 增加关于住宅产业化相关内容, 明确推进住宅产业化工作的实施原则、推进政策、实施主体、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

2.进一步发挥住宅产业化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形成保障性住房增量成本的确认机制、申请面积奖励的程序、产业化住宅的监管机制等。

3.强制和鼓励措施并举。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 分类型、分区域、分阶段系统推进住宅产业化工作。逐步扩大住宅产业化强制范围, 鼓励商品住房实施住宅产业化, 并逐步实现全装修。

4.加大土地供应管控。由市政府与各区县政府签订住宅产业化工作年度目标责任书, 各区县政府负责落实每年住宅产业化在土地供应中的建设用地比例, 并逐年提高。

5.加强市级部门和区县政府联动管理。明确市级部门和区县政府职责, 对土地供应、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督管理。区县政府负责绿色建筑和住宅产业化推进的具体工作。强化住宅产业化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 将促进住宅产业化发展列为建筑节能的一项考核指标, 按年度对区县政府进行建筑节能任务考核与评估。

6.加快研究与制定激励促进政策。重点研究以下几方面:对住宅产业化项目减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政策;对承诺采用产业化方式建设的投标人优先拿地;将住宅产业化内容纳入招标投标和施工合同的管理工作中;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对承诺采用产业化方式建造的投标人予以加分;鼓励产业化部品企业的创新发展, 支持大型企业建设大型预制部品生产线;研究针对预制部品生产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倾斜政策;利用散装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对企业进行支持。

7.继续深化住宅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继续组织开展住宅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包括装配式大开间框架—剪力墙住宅结构及关键技术开发、住宅装配式内装标准化研究及产品开发应用、结构装饰保温一体化外墙板及其配套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新型高效大直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节点产品开发及应用、高层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研究及工程示范、BIM信息化技术在产业化住宅中的应用研究、北京地区农村住宅产业化技术研究等。

8.培育产业集团, 完善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导向, 整合产业链资源, 鼓励绿色建筑和住宅产业化开发、设计、部品生产、施工、物流企业、科研单位和咨询服务机构组成联合体, 形成优势互补、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大型产业联盟。调整产业布局, 在本市东、南、西、北4个区域扶持建设若干家预制部品生产企业, 使生产能力适应产业化住宅建设需要。

北京理工大学 第10篇

大学是“造就人才之地”, 其根本宗旨在于育人。“大学是为学生办的”, 没有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 大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社会也就丧失了前行的动力。

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 胡锦涛总书记来校与师生代表座谈, 发出了“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 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的号召。实现这一目标, 人才培养是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育人为先”的根本指导思想, 以此为前提开展各项工作。只有为国家和民族不断培养和输送“具有爱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的高素质人才”, 北京大学才能够“示范引领, 走在前列”。

一、近年来北京大学围绕育人工作进行的主要探索

近年来, 北京大学始终不渝地按照中央的要求, 坚持将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办学兴校的根本, 一以贯之地把学生摆在学校工作的核心位置, 努力造就大批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高端人才。

⒈在教学队伍建设方面, 立德树人、奖掖先进

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 建立师德评鉴体系, 健全“思想与行动”、“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的师德管理长效机制, 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积极引导广大教师以王选、孟二冬等优秀教师为榜样, 提升教学能力、潜心培育英才、弘扬优良教风, 保持“教书育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以此为基础, 充分借鉴国际经验, 形成成熟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每年评估课程近4000门次, 对学有专攻、教有专长、学生反映良好的教师进行表彰。学校在教学方面成果显著, 教师、团队、教材屡获表彰, 数量居全国前列。 (详见下表)

⒉在培养模式设计方面, 通识教育、复合培养

深入推进“元培计划”、跨学科人才培养、院系或学科大类培养、辅修、双学位等多样性培养模式。“元培计划”始于2001年, 通过建立通识教育和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体系,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自2000年, 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大类平台课”等课程, 培养复合型人才, 至今共303门课程, 涵盖“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六大领域。“大类平台课”设立于2009年, 根据院系专业特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分为理工、人文、社科和经管4个学科大类, 共229门课程。多种培养模式并举, 成为北京大学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高素质复合人才的重要手段。

⒊在硬件资源配套方面, 贴近学生、精致服务

采取多种措施, 为学生成长成才打造优质硬件基础, 在提供充足经费保障、加强教学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北京大学图书馆为当今亚洲最大的高校图书馆, 不仅馆藏丰富、环境优雅, 而且注重服务、精益求精, 推出学科化咨询、“读者空间”等特色服务, 加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方便学生获取资源。此外, 学校各院系和有关行政部门也以助力学生成长为配置资源的第一导向, 不断优化体制机制, 提升办事效率, 倾力服务学校教学育人的中心工作。

⒋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 把握需求、拓展资源

摒弃“学校本位”观念, 营造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利益为中心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环境。具体措施为, 鼓励相关专业使用外文教材、开展双语教学, 建设覆盖本硕博各层次的、多专业的, 集访问学者、短期交换、假期学校等为一体的国际化培养体系, 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目前, 北京大学已与海外20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正式合作关系, 其中包括耶鲁大学、剑桥大学、悉尼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 参与海外各种交流的学生人数也由2008年的500余人迅速增加至2011年的1300余人。同时, 在近10年中, 北京大学的外国留学生规模始终保持着8%的年增长率, 为打造国际化的课程体系与学习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

⒌在创新性学习活动中, 搭设平台、积极鼓励

在保证常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上, 充分整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优质资源, 组织开展“挑战杯”竞赛、创业计划大赛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术科研活动。全校约有30%的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 物理、化学等理科院系参与学生达6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 2010年约有130余篇本科生论文公开发表在主要学术刊物上。在国际学科竞赛中, 北大学生亦屡屡斩获大奖, 如2011年第七届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金奖银奖;2010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4支队伍获全国一等奖, 5支队伍获全国二等奖;201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跨学科建模竞赛, 1支队伍获得Finalist (介于特等奖和一等奖之间) 、10支队伍获得Meritorious Winner (一等奖) 、17支队伍获得Honorable Mention (二等奖) 。

⒍在第二课堂育人方面, 分层培养、全面覆盖

鼓励学生发挥专业优势, 积极参与寒暑期社会实践、就业见习、青年志愿服务、博士生服务团等活动。目前, 北京大学本部共有55个专业方向将“实习实践”纳入教学计划, 其中过半数专业将其列为必修课程。在文体教育方面, 结合北大光荣传统, 依托“一二·九”师生歌咏比赛, 开展“爱乐传习”主题活动, 为学生提供陶冶情操、增进艺术修养的舞台。在朋辈教育方面, 北京大学拥有近300家学生社团, 为青年学子提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优良平台, 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组织能力和专业素养。在骨干培养方面, 北京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组织使众多优秀的学生接受锻炼、获得成长。

二、“以学生为本”的办学宗旨面临诸多挑战与考验

当今时代, 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面临深刻转型, 育人作为大学核心使命的重要地位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能否坚守住“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使大学始终保持旺盛的育人原动力, 愈来愈成为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广大高等院校亟待关注的共性问题。

⒈相较于教学业绩, 教师对科研成果往往更为重视

通过调研, 我们发现, 当下中国大学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 令人不禁发出“教授芸芸, 名师寥寥”的慨叹。大学固然是研究精深学理、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阵地, 但它同时更应当是人才塑造与发展的宽广平台,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之所以“重科研、轻教学”, 其中有教师自身职业操守和师德建设问题, 而更为本质的原因在于体制机制设计没有真正践行“以育人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近年来, 高校建设和发展反映出在一定程度上急功近利, 不仅盛行“升格风”、“换牌风”, 而且争相竞逐“综合型”、“研究型”名头。在这种理念的误导下, 科研活动被人为地提升到了与教学活动极不协调的“高位”, 进而扭曲了相关的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绩效考评等制度安排, 过分强调科研经费、项目级别、论文数量等“硬指标”, 忽略了教学与授课的“软约束”, 悉心指导学生的课业学习反倒成为了一种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还有一些学校或院系的某些教师, 在科研活动中将学生简单地视为劳动力使用。为了自己科研工作、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便利, 在推荐或保送研究生时, 不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比如, 教师自己看重或欣赏的优秀学生, 只推荐他们留在自己的学校或院系;如果学生有意愿到外系或外校进行深造, 就持不推荐、不支持的抵制态度。这种忽视学生个性成长与长远发展的“地方保护主义”同高校育人的整体目标和本质要求背道而驰。

此外, 教师对于教学艺术的认识也有待提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者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教师授课是一门艺术, 需要循循善诱、触类旁通、师生互动。放眼全球, 国外许多著名学府都会安排本校最负盛名的教授为本科生讲课,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1948年写作的经典教材《经济学》便是为本科生量身定制的。这种做法, 给了青年学生最直观的大学教育与人文启悟。

⒉学校在宏观方略方面的决策易忽略学生诉求

当今时代, 大学的建设与发展越来越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大楼与大师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以何种导向、采用何种方式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 便成为高校管理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 着重提出了“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重要论断, 而践行内涵式教育发展模式就要求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导向来配置和使用资源。

在现实中, 囿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家长式”思维, 高校管理者往往更容易从自身单一视角考量宏观方略的制定, 而忽视学生作为决策参与人的话语权, 如在校园规划和食堂、宿舍改造等方面不采纳学生建议。造成信息沟通不畅、需求把握不准等一系列问题, 进而出现“管理者出力不讨好, 学生们得利不买账”的尴尬局面。在评奖评优和纪律处罚等方面不听取学生意见, 往往引发制度不民主、操作不透明的质疑之声, 甚至在部分管理者中滋生暗箱操作、徇私舞弊的不正之风, 使得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出现互不信任甚至有意抵触的紧张关系。有鉴于此, 我们应当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的宗旨和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深入体察学生诉求、充分反映学生意愿、广泛集中学生智慧, 着力改变高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学生表达渠道缺失的局面。

⒊相较于学生成长, 社会对硬件环境往往更为关注

在大学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 社会的关注与评价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因素。大学评价、大学排名作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自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推出全美大学排名、开启大学排名风潮以来, 以各类标准制作发布的大学排行榜层出不穷, 频频出现在各类媒体平台之上。简单梳理这些排行榜所给出的评价指标, 不难看出, 它们主要集中于资金投入、办学规模、科研成果、学科建设等方面, 姑且不论以这些标准测评生成的结果的可信度、有效性究竟如何, 这些十分显性的“硬件”标准在大众媒体的传播之下逐步成为了社会舆论和普通大众判别一所大学水平高下的标准。这一社会背景与舆论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一些高校“数字办学”与盲目攀比之风, 以不可持续的办学方式迎合大众口味, 以期在市场运作、招生选拔等方面获得收益, 从而牺牲了学生的切身利益。

美国哈佛大学原校长、著名科学家科南特教授曾言:“大学的荣誉, 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 而在于它一代一代人的质量。”与“显性”条件受关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大学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主体——学生却备受冷遇。他们的需求、成长以及他们所创造并置身其中的大学精神与文化少有人问津。很难想象, 一套并非建立在科学、透明、全面基础上的衡量标准能够帮助社会形成关于大学的理性评价, 一所不甚注重育人实效的大学可以获得长远的发展与进步。

三、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根本, 打造“国际认可, 中国满意”的一流大学

站在新的起点上, 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 当秉承改革创新精神, 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根本, 在大学管理方式、学生培养机制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⒈树“学生为本”之思想, 构建高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在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发展实践的大背景下, 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树立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终极目标的育人导向, 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已成为高等院校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指导思想, 这就要求我们在管理制度上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宏观层面, 要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有机整合学校党委、校长办公室、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理事会等机构, 有效协调内外关系, 处理好教学与行政之间的关系, 最终建成一套“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师生治学、职员治事”的现代大学制度;在微观层面, 要彻底摒弃管理者一厢情愿、唯我独尊的“家长式”、“训导式”管理模式, 尊重学生的参与权和话语权, 健全利益诉请机制、疏通意见表达渠道、发挥学生组织作用, 努力提升校园民主水平, 更加注重学生这一核心主体在学校建设与发展各个阶段的“参与式管理”, 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充分依靠和发挥学生作用, 在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指引下, 打造“国际认可, 中国满意”的一流大学。

⒉以“师生共治”为理念, 开启中国特色高校管理新模式

“教授治校”的理念产生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在历史的变迁中, 西方大学的“教授治校”理念不断革新, 其显著特点随即由单纯的“教授治校”演化为“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校”, 提倡教授、学生、协同工作者乃至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决策。在新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今天, 单纯以教授为核心的治校、治学方式已经越来越不契合高校发展。“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学生求学”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在“治校”与“治学”方面所应有的重要作用, 而“师生共治”与“师生治学”是更加符合客观规律和时代潮流的理念。一方面, 它包含了“学校决策和管理要有学生的声音和行动”这一现实的“治校”要求;另一方面, 也客观反映出学生在“治学”中所做出的实际贡献。例如, 在北京大学发表的科研成果中, 学生参与研究并做出贡献的比例很大。据2010年数据, 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数量约占全校论文总数的70%, 应届博士毕业生还实现了直接获得国外大学教职的突破。在“师生共治”和谐管理新模式下, 具有中国特色、北大风格的现代大学制度正逐步形成。

⒊构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参与沟通交流”的培养新模式

现代社会赋予教师和大学的多重功能, 使他们往往陷入角色冲突的困境。无论如何, 教学授课、培养人才都应当成为大学教师的无上天职和当代高校的终极使命。在重视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的同时, 为了防范和避免一些教师“重科研、轻教学”, 确保教学工作的“育人”方向, 应当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具体而言:在教学活动中, 要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做法, 积极提倡“互动式”、“交流式”的授课方法, 用“创新、创意、创业”的理念打造“研究型”、“实践型”课堂, 采取“讨论课”、“案例教学”、“网上教学”等多元方式提高互动效率, 增强师生之间的互相了解。将学术研究作为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 营造良性的课堂氛围;坚决反对“将人视为手段”、把学生作为简单劳动力计酬使用的不良风气,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与知识的主人。同时, 完善学生评价激励机制, 建立“以过程评价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 北京大学正“推动名师上讲台”项目, 众多院士、名师、长江特聘教授、杰出青年科学家均承担本科生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学生们可以轻松领略大家、名师风采。师生教学相长、相互促进, 实现共同发展进步。

⒋解决学生困难, 宽容学生错误, “有教无类”地培养领军人才

在英文中, 大学 (university) 的词根"universus"具有“普世”的意思, 美国哈佛大学在招生录取时所坚持的“不看贫富、不看国籍、不看性别”政策也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优秀学府所采行, 可见,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确实是古今中外教育者皆引以为傲的幸事。但也正是由于大学招生的地域范围广阔, 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千差万别, 他们对大学生活的适应程度亦不尽相同, 一些学生难免会出现身体、心理、学业和经济等方面的困难, 甚至可能违反校规、犯下错误。一所为世人所公认的一流大学, 必须能够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 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加以应对。纵观世界一流大学育人理念, 无不将“健全人格”的塑造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人格教育强调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精神, 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观。“养成健全之个人, 创造进化之社会”, 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当具有这样的职责。

因此,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 在开展好第一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 注重第二课堂的建设与发展;“两个课堂”齐抓并举、紧密配合、相得益彰, 进而以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文明生活、健康成才”。在此基础上, 要更加积极地拓展校内外资源, 通过助学贷款项目、助学金项目、勤工助学项目以及其他多种资助方式, 全方位妥善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通过细致入微的摸排走访、悉心备至的矫正疏导, 开展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活动, 有效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设立学术警告与学业帮扶制度, 使学业困难的学生摆脱错误思想的羁绊, 重新获得求知探索的信心与动力。对于那些在校期间违反纪律犯下错误的学生, 应当始终坚持教育第一、尽力挽救的原则;这也是北京大学所一贯秉承的做法。这是因为, 学校本就是育人的场所, 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青年人容易冲动, 犯错误总是不可避免的, 只要愿意改正, 学校绝不会轻易开除学生, 绝不将自己的“育人”职责推卸给社会。这既是北大兼容并包、有教无类施教理念的体现, 也应当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对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

(原载2012年05月15日《光明日报》“光明调查”版)

北京理工大学 第11篇

到达建筑大学的时候,新生们正忙着入住宿舍,有的人是自己扛着大包行李,有的人是父母帮着铺床叠被。一群妈妈们拿着塑料盆儿、塑料衣架往宿舍赶,爸爸们则抱着学校发的被褥给孩子们筑巢。一大拨穿着黄色T恤的高年级学长有组织地引导帮助新生。我们就在一些看上去比较有意思的人面前停下来。

Q:你多大啦?家是哪儿的?

李贞强:我19岁,家就在通州。

Q:你刚到学校是吧,你的专业是什么?

李贞强:我学土木工程。

Q:你为啥要选这个专业呢?

李贞强:我想这是我的兴趣吧。

Q:你的兴趣竟然是土木工程, 这个好像在课余时间不太有机会实践呢。

李贞强:我看一些相关的书。

Q:那我能问下你都看哪些书吗?

李贞强:我看伟大的工程师詹天佑的作品,它是中国铁路之父,他对中国的现代化有很大的影响。

Q:你觉得大学和高中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李贞强:大学很大,可以交到很多朋友,老师也会对你好多了!

Q:他是你的同学吗?

李贞强:是呀,他19岁,家也在通州。

Q:你跟他一起来报到,看看他的学校生活到底怎么样是吗?

何月:我们一起报到,我也是这里的新生!

Q:哦,同样的专业吗?

何月:不,我学建筑。

Q:你为啥选这个专业呢?

何月:爱好呀!

Q:哇哦!我觉得有点奇怪哦,在高中你们会念建筑相关的书籍吗?你喜欢北京什么建筑?

何月:鸟巢。

Q:那你知道鸟巢的设计师是谁吗?

何月:……不知道。

Q:据我所知,这是瑞士建筑师团队皮埃尔·德麦隆和赫尔佐格和中国设计师合作完成的。

何月:从来没听说过,好吧,老实说,最终决定上这个专业还是因为我的高考分数。

Q:哈哈,也许这是你们开学遇到的最唐突的问题。你们对未来有什么计划吗?

何月:没有!

Q:你好!我能问你和你爸爸几个问题吗?

刘怡轩:好的。

Q:你多大了?老家在哪儿?学什么专业?

刘怡轩:我19岁, 就是北京人,专业是运输工程。

Q: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呢?

刘怡轩:因为分儿够了呀!

Q:那你对交通起码有点儿兴趣,对吧?你觉得北京最大的交通问题是什么?比如说,这么多汽车,我们该拿它们怎么办?你期望通过你的专业学习解决它吗?

刘怡轩:我就是想好好学习,考个好分数。

Q:那除了学习你有别的爱好吗?这个学校里有没有你想加入的社团?

刘怡轩:没有,我也不知道学校有什么社团。

Q:我能问你爸爸一个问题吗?他是个好学生吗?

刘父:是的,可以这么说。

Q:您觉得像他这个年龄的孩子是不是压力太大了?

刘父:哪里有什么压力!我觉得压力太小了!他压根儿没觉着有什么压力!

Q:您在上大学的时候,像他这个年纪的时候,脑子里都想什么呢?

刘父:我老家是安徽的,那个时候就是想着要考到大城市的大学里来!

Q:你好!一个人?你多大啦?老家哪里的?

尚宏:我18岁,老家四川的。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算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儿,但是我不是一个人,我爸妈也来了,他们正在家长休息区等着呢。

Q:他们来看你的宿舍还成不成吗?

尚宏:是的,其实已经很好了:新的6层楼,一屋4人,还有空调。

Q:你的专业是什么?

尚宏:运输工程。

Q:你觉得大学和高中有什么区别吗?

尚宏:没啥区别,我很早就离开家上寄宿学校了,所以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Q:你预感到即将面临的学业压力了吗?

尚宏:我们需要压力!我不介意有压力!当然,对有些同学来说可能压力有点儿大。

Q:你计划参加一些社团吗?

尚宏:比如说篮球相关的,我应该会参加。

Q:畅想下四年毕业后会怎么样吧!

尚宏:哦,有点远呀,我希望我能做和自己专业相关的活儿,这个领域有很多变化,我想我不会回四川吧,也许不会一直在北京念,中间会出国留学一下吧。

Q:那么非洲怎么样?你会想去那里吗?很多中国公司在非洲有很多建筑项目。

尚宏:当然,为什么不去呢,只要是出国。说到出国,你能把你的电话号码给我吗?我想时不时问你一些英语上的问题!

Q:你们都是志愿者,我猜你们不是新生!

尹依婷:没错,我20岁了,北京人,大三。

Q:你的专业是什么?

尹依婷:社工。

Q:志愿者工作是不是和社工专业相关呀?你为什么会做新生的志愿者呢?

尹依婷:志愿者岗位是学校一个协会提供的,学校所有的志愿者都是这个协会的会员。

Q:那肯定是很大的社团!你们志愿者都要做什么呢?

尹依婷:今天就是引导新生报到,让他们不要紧张。平时比如运动会呀,其他社会活动需要志愿者的时候我们都会去,还要配合团委的工作,比较忙。

张自信:还有一些比赛比如辩论赛,志愿者也要做赛场服务。

Q:你介绍下你自己吧?

张自信:我19岁,北京人、大二、工程管理专业,如果你还想问一些志愿者协会的事儿,问我就成,我就是组织者。

Q:你们对新生印象怎么样?觉得他们是不是特迷茫?

张自信:没有,我们这不正帮他们呢吗!

Q:不,我的意思是,他们对学校社团一无所知。

张自信:社团还要过一阵子才开始招新,他们现在要先适应一下大学生活。

我离开建筑大学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我必须承认,同学们的回答大部分都在意料之中,这不是他们不够出色,或者他们对未来没有想象力,而是当你结束了这么多年考试机器般的生活后,突然进入大学,要抬头畅想未来了,迷茫是难免的。

我们离开的时候,我经过了在大门口迎新的志愿者的时候,问了他们几个简单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么多移动公司在高校支摊儿?让这些公司占据了学校这么多这么重要的位置不是有点儿奇怪吗?然而对这些同学们来说,没啥可奇怪的:外地的同学来北京需要新的手机号呀!那这些亮闪闪的自行车又怎么讲呢?也是没啥奇怪的:移动公司是为了奖励那些买了巨额套餐的同学,这也是服务竞争。这些貌似都是很正常的。

但是如果我是刚入校的新生,我就会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北京理工大学 第12篇

一、大学BBS精神气质:短平快

形象地说, 大学BBS是大学生自由集市, 同校学生 (也不拒绝研究生、教职人员和校外人员) 在此聚拢, 无需预热, 直接吆喝买卖。商品则是各类信息:“2元起转一堆衣服, 质量款式保证不让人失望”、“征金融街附近合租, 女生”、“考研辅导班哪个比较专业?”、“开团啦~!2011年移动硬盘团购!!”、“哪里有吃混沌的地方?”、“牛X标语, 每日一囧!”、“征人骑车去天津”……如此云云, 皆为短平快。大学BBS不是鸿篇大论, 是具体信息;不是缜密思维, 是激动人心;不是说理, 是解决问题;不是探讨, 是呈现;不是深入浅出, 是浅入浅出——目的就是立竿见影。就连曾经最为含蓄的情感领域也是如此, 拥有BBS的大学一般都有交友专区。

BBS实现了交友方式的革命, 尤其是异性交友。其中尺度最大首推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性被公开讨论, 交友也可以直奔主题。曾经是最为含蓄的情感领域走向短平快, 今天的年轻男女大声宣告——“寻个人, 看能不能寻到, 昨天2.10航班3145上座位是3D的那位”;“决定了, 鼓起勇气, 寻找合适的男孩儿”;“寻找同居男友过冬”;“优秀男诚征优秀女”;“征个本科MM或研究生姐姐”……

题目必须简洁明确, 以便在第一时间让读者决定是否点击, 暧昧不明只会浪费时间。那么, “bbs征友真的有人应征吗?”中国人民大学BBS“天地人大”之“缘分天空”专区2011年2月21日一个帖子集合问道:“真的有, 而且很多。前几天一哥们告诉我收到了150 60封邮件 (原帖如此, 笔者注) 。……他告诉我的时候我也吓了一跳。”

一位女生2011年4月4日在水木清华“鹊桥征友”专区发帖“原来他只为了见面”:“碰到个同校的。加了QQ, 聊了三次, 也就是一天之内的事, 他就要求见面。我没有同意, 他就从QQ上消失了。难道他耐心的聊了两三次, 就是为了见面吗?”

以下为回帖:“就我作为一个男生的感觉来说, 如果我跟一个女生连见都没见过, 还真的比较难谈感情吧。”男人肯定是要见女人的, 天经地义!!合适然后好说, 不合适就分, 难道买双拖鞋放在家里, 死死的捂住不见阳光, 让它上灰, 然后被丢掉么?”

问得真诚, 答得也真诚, 不过两者并没有实质性交锋。女生并不反对见面, 她只是认为预热不充分, 时机不成熟, 而男生则认为预热已经很充分或者根本无需预热;女生认为即使不见面, 也不必在QQ上消失, 但是对于男生而言, 则无需再拖延时间, 没有继续交谈的必要——反正, 水里的鱼还多着呢。

大量机会鼓励了成本—收益法则, 利害权衡趋向赤裸, “合适然后好说, 不合适就分”。男女之间短兵相接, 一场实力较量战正在打响。男性越来越缺少耐心、细心、宽容, 女性因其注重情感的先天特性, 注定要比男性慢上好几拍。不过, 真实情况更可能是, 男女之间的不同步仅仅是网络适应的不同步。在BBS上, 利落干练的女性比比皆是。北京理工大学BBS“连理枝”之“鹊桥征友”2010年12月3日有帖云:“听说李工大学帅哥多, 我来物色物色。是的出来报个到” (别字均为原帖固有, 笔者注) , 其猎手心态在女性中就很具有普遍性。清华大学BBS“水木清华”之“鹊桥征友”专区2011年6月4日帖“83年温柔MM诚征靠谱青年 (附照片) ”, 该帖自亮家底, 同时大方贴出高清全身照, 真人素颜无墨镜遮眼, 同时要求对方“合适就碰个面吧, 不喜过多网上聊天。”多数男性征友顶多留QQ号, 借QQ一来二去摸清情况再出手, 像上述这位女性征友的豪放度, 令诸多男性逊色三分。

总体来说, 大学BBS交友高效简洁, 成功率应该不在少数。有时可以看到这样的帖子:“有幸征到!实在超出本人预期~非常感谢连理枝和大家的大力支持!撤牌了~请版主删帖~祝各位好运~?谢谢谢谢!!!!”

二、文化学术:被忽视的与被改写的

交友走向短平快, 文化学术也遭遇忽视或改写。文化学术版区的存在是大学BBS区别于其他BBS的重要标志。从8所高校来看, 各BBS的文化学术版区有天壤之别。 具体而言——

北京理工大学不存在学术文化版区, 其所谓的“学习园地”不过是应试交流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BS“吾爱北航”唯一的学术园地“历史文化”专区99%的内容为商家广告:“耐磨辊皮 颚式破碎机配件齿板永红特钢厂家直销”;“锰13铬2鄂板 反击板一握永红特钢手永远是朋友”;“Mn13鄂板 直销破碎机板锤价格低不代表质量差”……不仅如此, 商业广告还大肆蔓延到“吾爱北航”的其他专区如“游戏动漫”、“校园招聘”、“新生专区”、“星座物语”, 硬是把整个“吾爱北航”给架空了。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北京师范大学BBS“北师大人”的学术讨论也不成气候:没有专门的学术版区, “文学&评论”被放置在“娱乐休闲综合区”, 而笔者在2011年5月点开“北师大各学院”一看, 北京师范大学22个院系罗列其中, 但帖数寥寥:各学院帖数多在30以下, 天文系只有3个帖子, 文学院帖子最多, 也不过101个帖子。

北京大学BBS“北大未名”和清华大学BBS“水木清华”的学术讨论蔚然成风, 其中清华大学更胜一筹。“水木清华”学术文化区分了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 而且像“经济论坛”、“英语教室”、“法律”、“新闻时事”、“房地产论坛”、“股市大家谈”这些在“北大未名”上被置入学术研讨区的项目, 在“水木清华”都放在了“社会信息区”。

整体而言, 无论是从繁荣度还是专精度来考量,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BBS的文化学术版区都远远超出其他北京市“985高校”。其次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BBS“五色土”尽管有学术讨论, 但把“心情随笔”、“电脑问诊”、“侦探推理”放入, 等于是给学术文化大量兑水, 如“心情随笔”不过是小儿女情绪:“毕业好累啊”, “硬壳下的柔弱……其实我很怕”, “离别苦”……

就先天倾向而言, 大学BBS更爱伺候沉重的肉身, 它青睐吃喝拉撒、起居住行、欲望情感、休闲娱乐, 总之是鸡毛蒜皮的信息交换, 这是BBS媒介本性使然。在大学BBS上, 形而上的文化学术探讨很容易被形而下的信息、表达、问题和答案的淤泥所堵塞。人民大学BBS“天地人大”之“文学”专区无非三类帖子:1.征稿启事 (“新世纪青春文学征稿启事”) ;2.讲座通告 (“中国人民大学首任驻校诗人多多诗歌专场朗诵会”) ;3.信息求助 (“求大学语文上和大学英语3的上课时间和地点~”) 。2011年2月26日一位名为“orange”的网友抱怨道:“我觉得这是文学版, 就讨论点看了啥书, 觉得啥书好看的话题才对么。。。”, “这儿的人气还真是, , , 低落, , , 而且要不就是通知要不就是广告。难道就没有人讨论一下最近看了什么书, 有什么感触么。真是的。。 (原帖如此, 笔者注) ”

类似的例子还有中央民族大学的“学习园地”, 其中各专区基本如此。要缓解这种信息堵塞现象, 需要更精心管理, 这取决于版主的用心程度和风格。如上所述, “天地人大”之“文学”专区无法令人满意, 但同样是“天地人大”的“军事天地”专区却生气勃勃;中国农业大学“戏剧曲艺”专区帖数寥寥, 而同样属于中国农业大学的“历史”专区则气氛热烈。

另一方面, 即使管理得当, 大学BBS上的文化学术版区也难以逃脱短平快的诅咒, 以及被改写成布告栏的宿命:帖子短小, 目的明确。中国农业大学BBS“五色土”之“历史”专区, 帖子不超过500字, 事实上, 250字就算很多了, 一般不足100字。偶尔出现一个千字文, 那多半是转载。在大学BBS上, 任何深刻的东西转眼会被淹没, 文化学术不支持深入探讨, 只是希望摘取知识果实:“求问一句古文 (北京大学BBS“北大未名”之“历史”专区) ”;“有没有做薄膜的啊?你们平时都用什么来测晶粒大小? (清华大学BBS“水木清华”之“纳米科学与技术”专区) ”

走向实用和速效的文化学术时不时会被幽默一把。北京大学BBS“北大未名”之“电子制作”专区2011年4月27日一则帖子横空出世:“突然觉得车顶上晒被子很好!”众多跟帖纷至沓来:“你的被子真不大!”“只能一面受热, 所以另一面的棉花里的空气不能有效膨胀。” 如果这时楼主辩解道“中午翻个面呗, 多明白的事儿啊!”, 接下来又会引发跟帖:“你当是炒煎饼呢……” 如此马上有人纠正:“南方同学您好! 煎饼不是炒的是摊的谢谢!”

三、大学BBS语法:轻幽默

轻幽默语法与短平快精神气质具有孪生性。短平快没有缓冲和润滑就是摩擦和碰撞。大学BBS与传统媒介区别之一在于互动。传统媒体比如电影, 基本上是摄像机对准什么, 观众就接受什么, 不接受只有退场。而大学BBS, 观众看不顺眼随时发作, 不留情面。可以想见, 没有缓冲和润滑, 很容易硬碰硬。换言之, 所有互动媒介都存在如下悖论:每个人都畅所欲言时, 每个人都不得不顾及他人感受, 最后就不是畅所欲言, 而是谨言慎行, 注意措辞和语法, 自觉纳入某种不成文规定。

对于大学BBS来说, 信息的时效超不过它之所以为“新”的一刻, 它只存活于那一刻, 它必须争分夺秒地向那一刻表白。表白的目的不是自生自灭自说自话, 而是获取信息、寻求说法、获得声援、恳请帮助, 一句话, 获得响应。要响应就需要听众, 要获得听众应就需要适当软化个性。粗略来说, 大学BBS并不鼓励如下发言方式:

1.居高临下:

大学BBS不理睬权威, 不接受高人一等, 等级主义和英雄主义在这里行不通。

2.一本正经:

这会使人精神紧张。大学BBS不喜欢拘束和刻板秩序, 它不想玩深沉, 不想有过多热情, 它要的是宽容、轻松、洒脱。

3.认真较劲:

在大学BBS上这是一种最累人又最无结果的斗争, 最后被捆得越紧, 同情和掌声反而日渐稀少。

4.张扬狂妄:

这是一个主体张扬的时代, 奇怪的是, 自我张扬变得越来越触目惊心, 越来越像是可鄙野心的愚蠢暴露。

5.措辞激烈:

那么即使理在你这一边, 也没人愿和你站在一起。概言之, 以上五种语法在大学BBS上要么无人问津, 要么骂声一片, 两种结果都不愉快。结果一目了然, 轻幽默语法畅行无阻:“跪求新闻学院本科生的课程表”;“有木有周末去长城玩的童鞋?”“爱美的女生进来看下喽…… ”“低于精准180的请绕道, 勿抱幻想, 走在街上会不协调撒~”

“哈~~~”、“跪求”、“有木有”、“童鞋”、“喽”、“撒~”这类词符, 很无邪很天真, 营造出某种没心没肺却又欢乐祥和的气氛。但事实上, 没心没肺与欢乐祥和不过是赤裸诉求的面具, 纯粹需要的掩体, 意在迅速拉近关系建立联系, 达成目的又不失面子, 因此是典型的商业手法, 与淘宝网商家的常用字眼:“亲爱的”、“亲!”一个道理, 区别只在于年轻人毕竟有年轻人的矜持, 还无法像商家那样豁出去。王小波曾经批评“特”的语法, 认为“特”这个“特”那个, 其实是包含了特多的傻气[1] 。他没有料到今天网络语言已经变得很“特”。这种傻气不学自会, 与其解读为年轻人的秘密符号, 不如解读为身不由己的网络语法;与其说关乎年龄, 不如说关乎媒介性质。在大学BBS上尽管可以不按时上下班, 可以不说政治正确的话, 但不得不接受另一套语法。在大学BBS趟过的次数多了, 自然会懂得措辞、明白该何时闭嘴;懂得如何不被拒绝, 即使被拒绝了, 也不失面子。很多楼主先下手为强, 一开始就郑重声明:“大家小心拍砖啊”、“欢迎拍砖, 请勿见血~”、“各位大侠手下留情”……

大学BBS拥有一群具有反叛精神的年轻人, 因此对轻幽默语法的拥护自然而然, 就像走进暖和的屋子要脱掉厚重的毛衣一样。试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BS“吾爱北航”上的“学长经典语录”:“大一第一学期, 我要搞定所有教授, 你懂的!!!”“大一第二学期, 学校周边娱乐场所全熟悉, 吃喝玩乐, 你懂的~~~~”“孤独是鄙视的, 大二第一学期, 我要泡女英语老师, 你懂的!”……很彪悍很天真, 典型的意淫式反抗, 大学BBS处处洋溢着新鲜的许可。

四、我们都是时代的快乐人质

“我的生活我做主”, 年轻人的生活虽然有趣, 但从来不像它表面上那么有趣, 很多时候是呆板无趣的。大学BBS, 对年轻人来说, 是可以免费光顾的全天候俱乐部。年轻的男男女女冲浪网上, 犹如沙砾沐浴在暖洋洋的大河之中;每一个帖子都跳跃生动, 诉说着峥嵘岁月与轻愁时光, 洋溢着青春特有的趾高气扬。他们大声说道:我饿!我冷!我爱!我要!众多独唱汇成合唱, 各倾所有, 各取所需, 负负得正。问网络如何影响他们将是一个奇怪的问题, 就像有人问耳朵和眼睛是如何影响我们一样。

关于网络, 有诸多警戒性隐喻, 如电子全景监狱 (electronic Panopticon) , 意指隐私权的剥夺[2] 。大学BBS上经常有帖子被封被删, 经常有年轻人贴出墨镜半遮面的求偶照片, 这是电子全景监狱的脚注。大学BBS上也有控诉某某负心、不还钱的帖子, 但并没有出现被控诉者姓名, 基本上是私下解决然后在BBS上讨说法或寻求安慰。比电子全景监狱更让人胆颤的是“人肉搜索”, 但大学BBS未出现过此类极端事件。笔者发现, 年轻的男女甚至没有兴趣理睬普通的寻人事件, 他们要么不置可否, 要么怀疑发帖人的动机, 要么质疑事件本身的真实。这是一群谨慎的怀疑主义者, 电子全景监狱和人肉搜索的隐喻对他们意义有限。在大学BBS上, 大家只是一群无名无姓的人。

新近关于网络的一个批评是:网络导致浅薄——网络培养了浏览的、扫描的、分心式的思维方式, 让我们开始失去需要持续注意力、集中精神的思维方式, 沉思和内省不再;如此下去, 人类会很高效, 但很没趣, 很没独创性和想象力, 一句话:更浅薄[3] 。这个批评很有力, 它总是能找到相关佐证, 比如在大学BBS上, 大量交友机会鼓励了浅尝辄止和半心半意, 文化学术从体验和沉思走向鸡零狗碎, 甚至轻幽默的语法也难逃浅薄之嫌。不过, 如此批评似是而非, 一个基本事实是:并非游移不定才谓浅薄, 其实专精而不旁通、深入而无法浅出同样是浅薄。美国女作家桑塔格在评论流行文化时指出:流行文化提供一种活泼的新感受力, 一种在所谓精英文化与流行文化之间往返穿梭的能力, 使人更多警觉、更少自鸣得意的严肃[4] 。这一论断非常适合迁移到网络。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 正是广播的发明使希特勒登上权力舞台[5] , 可以想见, 如果因特网那时就存在, 希特勒的罪恶密谋就不能得逞——嘲笑奚落或许就阻止它见到天日。

所有媒介悲观论都具有把人想得过于单一的危险, 而事实上人们要狡诈得多。拿大学BBS来说, 一个事实是, 大学生接触BBS是策略性的:目的明确, 趋利避害;随时进去, 也可以随时抽身而退, 没人愿意白白浪费时间。大学BBS里的熙熙攘攘推推搡搡是个假象, 其原因在于, 大学BBS没有义务销毁过时的信息, 帖子一旦上传, 就永久保留, 所以尽管有些版区帖子数万, 但这不过是数年积累的结果。事实上, 大学BBS各专区每天新增的帖子非常有限, 一般不足十个, 有的专区颗粒无收。“版面很不活跃嘛”, “很久没有新帖了”, “冒个泡……”, “太荒芜了需要耕种一下……”有人在网上说。看似繁华的BBS不过是铺陈了层层落叶的空场, BBS外的一切依然四季运行。这提示我们:媒介悲观论很可能在人们巨大的能动性面前闭上了眼睛。

归根到底, 媒介悲观论的有力在于描绘了某种大势以及某种无可挽回的失势。说网络导致浅薄, 有如本雅明抱怨机械复制导致韵味全无[6] , 不管证据如何确凿, 终归是追悼和挽歌。浅薄也好, 无韵味也好, 都是命定:大势所趋, 往者不复;人们对新事物心怀忧虑, 但一切新事物都将为更新的事物所取代;网络异常便捷舒适, 因此不可战胜;事实已经如此, 我们只能接受。我们是时代的快乐人质, 在此意义上, 媒介悲观论的有力正在于其无力。

无论是印刷书本、广播或是电视, 人们总是有办法与媒介共舞, 也终将摸索出与网络的和谐舞步。时代青睐识时务者, 这类俊杰最终胜出。美国传播学学者波茨曼, 这位抨击电视媒介最不遗余力者、典型的媒介悲观论者, 对此有过清晰表述。波茨曼自问, 为什么时代转向麦克卢汉而不是其他人?“我认为最能够说明问题的原因是:伊尼斯、芒福德和艾吕尔全都是他们这个世纪的敌人。麦克卢汉却是其朋友。伊尼斯只看到, 空间偏向的媒介导致征服。……芒福德和艾吕尔都明确指出:大灾难已然发生。但麦克卢汉给我们留下这样的信仰:如果我们建设希望之乡, 希望之乡就会到来。……如果懂得正在发生的事情, 就没有什么不可避免的东西。”[7]

如果懂得正在发生的事情, 就没有什么不可避免的东西。麦克卢汉热情拥抱电子时代, 这并不妨碍他当了爷爷后警告他儿子:电视是“可恶的毒品, 渗透进神经系统, 尤其是儿童的神经系统”;理想的做法是只准孩子每周看一个小时[8] 。桑塔格为通俗文化辩护, 但现实生活中的桑塔格对通俗文化特别是电视表现出蔑视。英国小说家奥尔德斯·赫胥黎1932年出版《美丽新世界》一书警告世人:人们将由于享乐而失去了自由, 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之物。大半个世纪过去了, 新世界依然美丽, 其原因在于:尽管我们被时代所劫持, 但我们有能力与时代交好, 媒介悲观论正是这种交好能力的明证。

在2011年之际, 把时间往回推15年, 因特网还不成气候。15年前, 今日活跃在大学BBS中的年轻人还在上小学或学前。那是一个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混合的时代, 人们看书、听广播、看电视、去电影院。今天, 我们受命于网络。一片已经长成锯齿形的叶子是否愿意从自由状态回复到胚叶时期的沉闷局促呢?不。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人质, 被自己的时代所扣留, 却依然快乐。我们不妨像麦克卢汉那样诉说一个得救的故事:“我展望未来时心潮激荡, 充满信心。我觉得, 我们站在一个使人解放和振奋的世界的门槛上。在这个世界里, 人类部落实实在在会成为一个大家庭, 人的意识会从机械世界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到宇宙中去遨游。我深信人成长和学习的潜力……我们的长征刚刚开始。生活在这个时代真是上帝宝贵的恩赐。仅仅是因为人类命运这本书的许多篇幅读不到, 我也会为自己终将来临的死亡而扼腕叹息, 恋恋不舍。”

摘要:信息的时效性注定大学BBS精神气质是短平快, 交友尤其如此。其通用语法是软化个性的轻幽默, 轻幽默语法与短平快精神气质具有孪生性。对于大学BBS, 电子全景监狱、人肉搜索、美丽新世界等隐喻意义有限, 浅薄论也似是而非。媒介悲观论把人们智力想得过于单一, 其有力在于描绘了某种大势以及失势, 不管证据如何确凿, 终归是追悼和挽歌。我们都是时代的快乐人质, 总有办法与媒介交好。

关键词:大学BBS,短平快精神气质,轻幽默语法,与媒介交好

参考文献

[1]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6:78.

[2][美]威廉.J.米切尔.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M].吴启迪, 乔非, 俞晓, 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5:123.

[3]专访《浅薄》作者尼古拉斯-卡尔[EB/OL].[新浪新闻中心] (瞭望专题) [2011-01-29] (2011-05-13) .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1-29/134121895993_2.shtml.

[4][美]罗莉森, [美]帕多克.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M].姚君伟,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125-126.197.

[5][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368.

[6][美]理查德.沃林.瓦尔特.本雅明:救赎美学[M].吴勇立, 张亮,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193.

[7][加]菲利普.马尔尚.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M].何道宽,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序.70.译者前言.

上一篇:电气工程创优措施下一篇:钢筋混凝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