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2024-07-04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精选12篇)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第1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三峰叠加,就业难,对策

高等教育事业是关乎高素质人才培养、国家创新能力增强、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局。一方面, 由于从1999年高校不断扩招, 毕业生规模日益扩大;另一方面, 社会发展等等各种因素影响, 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 而就业是民生之本,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复杂而难解决的社会问题, 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1、全球大学生就业形势偏紧

国际劳工部预计全球2009年失业率将上升至6.8%, 全球性衰退让全球失业人数将达到2.1亿至2.39亿人, 年底失业人数将增加5千万。青年大学生是这个庞大队伍中的重要成员, 因此全球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

2、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1) 全社会就业处于“三峰叠加”的状态

面临农民工返乡回流高峰、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增加高峰、大学生毕业高峰这“三峰叠加”的影响, 加上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 最终导致了就业难。

(2) 毕业生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

据人民网介绍, 在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 35岁以下的青年人比例为70%。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 以每年300万至400万的规模进入就业市场。根据各级学校招生人数的统计预测, 2008年以后, 高中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开始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到2011年, 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 约758万人, 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3) 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毕业生就业区域、行业、城乡等各个方面严重不平衡。一方面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不均, 另一方面毕业生挑挑拣拣思想严重。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造成当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文试从社会经济, 高校, 用人单位, 学生自身等等方面阐述, 希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1、社会发展方面的原因

(1) 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部沿海地区发达, 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从而导致各地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均, 出现地区性就业矛盾。另外, 第三产业在GDP所占比例较小, 接收大学毕业生数量不足。扩招后, 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而社会需求严重不足。

(2) 金融危机的冲击

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受到冲击。企业通常为了控制成本, 采取减员, 减薪, 使得本来就形势严峻的大学生就业机会减少, 就业更是雪上加霜, 供过于求的矛盾加剧。据预计2008年底有100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就业, 2009年将有592万大学生毕业, 再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合计有700万左右的大学生要就业。

2、高校迅速扩招, 只注意学科特征而忽视了与社会需求相

接轨, 课程设置并没有真正走出传统模式, 没能跟上社会发展的前沿, 不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从而造成“有业不就, 无业可就”并存, “有人没事干, 有事没人干”的现状。

3、招聘单位在招聘人才时, 过分地追求学历, 要两年或两年

以上工作经验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另外对于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工科的女生更是在求职时会遭遇性别歧视。

4、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在高校毕业生中, 仍有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陈旧, 期望值过高, 不是先就业, 后择业, 再创业, 而是凭空想象, 一步到位, 理想化。再就是攀比、讲条件, 或者也有学生存在等靠要的就业习惯, 多种因素, 从而出现就业难。

三、高校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要化解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题, 需要综合上述几个方面, 联系教育发展的现状, 通过各方的齐抓共管, 对症下药, 才能真正把学生的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1、政府方面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国家工程”, 中央政府责无旁贷。社会大环境要给予毕业生就业的信心, 政府要勇于担负起责任, 健全工作机制, 动员全国力量, 总结各地各部门经验,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 不断完善就业制度和政策, 不断深化改革, 完善就业市场。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体制性障碍, 并且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中央及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多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新农村建设, 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这几年一直在操作的苏北计划, 支援绵竹计划, 支援西部, 选派大学生村官等等也颇有成效。此外, 政府要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 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 对高校各类人才培养规模进行调控, 指导高校改革, 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

2、高校方面

从高校来说, 要把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摆到学校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明确不同层次高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 优化专业设置,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抓住教育规律, 又要体现办学特色。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她是一所国家级的示范高职院校, 毕业生大部分就是以后的高级技工, 应用型人才, 因此就对于笔者学校毕业生就更应把黄炎培老先生的校训“手脑并用, 双手万能”作为一以贯之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 一方面开展课程教育, 比如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广泛开展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开办模拟课堂, 也可以邀请人力资源主管定期进行咨询, 解答毕业生在面试时可能会碰上的各种问题。并且这种就业指导尽量向低年级延伸, 让学生在一年级就能准确地定位自己, 明白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 从而尽早作努力。

3、用人单位方面

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努力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目前, 很多用人单位存在着过分看重高学历、看重工作经历、拒绝女生求职、故意压低待遇等倾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应该树立长远眼光和正确的用人观念, 消除性别、学历等偏见, 完善用人机制, 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 力争成为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蓄水池”。

4、大学生个人方面

(1) 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应树立“行行可建功, 处处能立业, 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念。坚决杜绝“宁要东部一张床, 不要西部一幢房”的观念。如果像有些毕业生坚持“非高薪不干, 非大企业不进, 非省会城市不去”的择业观念, 那恐怕在现实中往往会碰壁。因此, 正确的就业观念非常重要。

(2) 另一方面, 毕业生自身准确定位自己, 明确毕业以后该干什么, 能干什么, 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笔者经常跟同学说你要求企业给你3000元工资, 你又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价值, 给予与索取是相互的。这表明准确地定位自己也至关重要。

(3) 全面地充实自己, 只有把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各种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浪费时间, 多培养兴趣, 不虚度光阴,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的学生经常说课安排得少, 很闲, 笔者就经常纠正他们, 大学里要多锻炼能力, 主要要学会学习, 锻炼自学能力, 学会与人交往, 这非常重要。

(4) 此外, 要鼓励学生积极创业。自主创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是今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动向。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总共有八次提到“创业”和“创业精神”, 这说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成千上万的思想最为活跃的青年群体积极参与创业。据2000年统计, 在美国参与创业的人口比例高达21%, 也就是说美国每5个人就有1人参与创业。因此, 在当今就业形势颇紧的今天, 各大高校应积极进行创业教育, 对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大力扶持, 以最终促成就业。大学生自主创业也逐渐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减压器。尤其是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更是很多同学积极探索这条就业新路。

总之, 促进大学生就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 又要有预见性、前瞻性地积极采取措施, 它需要各级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学生本人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全国上下一盘棋, 群策群力, 一定能促进大学生积极就业和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石峰.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之己见[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1) .

[2]秦卫东等.浅析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 2010, (01) .

[3]段涛.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西南科技大学, 高教研究, 2003, (03) .

[4]赵文博.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与对策研究[J].高校教育工程, 2010, (04) .

[5]范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 2010, (04) .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第2篇

本文作者认为,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毕业生必须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转变就业观念、做好职业规划;学校应当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合理设置专业、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建立健全考核奖励制度.

作 者:刘顺 郝德新 作者单位:刘顺(滁州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郝德新(滁州学院,学生处,安徽,滁州,239000)

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探析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158-02

一、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外因方面。

1.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难度逐渐加大。

近几年来,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的总量明显增加。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为 700万人,2014年为727万人,2015年为749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因而给2016年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 一是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数持续上升。二是面临着其他就业人员的挑战。这些人员(下岗工人,进城农民,分流干部,转业军人)的就业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与高校毕业生所选择的目标有重叠而形成激烈的竞争,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三是用人需求向名牌大学、高学历集中。很多单位在招聘时动辄提出必须名牌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追求名牌效应,这使得地方高校毕业生很难找到如意的工作。四是毕业生的增幅明显高于社会需求增幅。

2.结构性矛盾突出。

就业,无外乎两个方面:供给和需求。很多调查实证研究证明,就业难并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供给和需求在结构上出现了错位。

一是制度缺陷。扩招政策的出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学生 “ 引进”来之后,没有设计好相应的 “ 输出”机制,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社会环境、政策、就业指导等诸多方面的困境。

二是专业设置没能做到与时俱进。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没能从发展的角度预测未来几年的市场变化和需求,在设置专业时,只从眼前出发,以招生为目的,致使学生所学与市场需求难以恰当对接。

三是人才培养单一化。受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的影响,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融合性较差,不利于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结构,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四是缺乏对接平台。传统的一些对接途径,诸如招聘会、就业网站、手机信息平台在就业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其局限性和发展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尤其是个性化服务和跟踪调查方面,这些传统对接途径的弊端很明显。

(二)内因方面。

1.毕业生综合素质偏低,就业竞争力不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忽略了人的全面发展,自身的素质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毕业生事业心不强,知识结构不合理,实际操作、继续学习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这样的毕业生很难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而用人单位录用地方高校毕业生有所顾虑,甚至个别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差,招来后企业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进行培训。

2.毕业生择业观念仍然陈旧,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受精英教育时代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目前地方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仍然陈旧,许多同学的就业观念比较狭窄,缺乏开阔的视野,缺乏创业创新的精神准备。很多毕业生头脑中精英意识过强,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较高,眼高手低。他们看好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愿意到大城市就业,把择业定位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经济效益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不愿到非公有制单位、小型企业、民营单位和农村乡镇基层就业,反映出毕业生追求高薪、追求舒适、追求名气的心态,就业的期望值居高不下。而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的需求日趋饱和,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这部分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脱离了社会的需要和现实,导致高不成,低不就,人为造成了就业的困难。

3.毕业生缺乏择业技巧,就业自信心较差。

许多地方高校毕业生面对不可回避的职业选择,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在职业选择中信心不足,不敢与招聘单位代表洽谈,缺乏主动性; 或是在双向选择中未被看中情绪就一落千丈,悲观失望; 或是经受了几番择业的挫折后心灰意冷,埋怨家长没门路,埋怨所在学校,埋怨所学专业不抢手,责怪没赶上好机会等。有的毕业生虽然在校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然而寡言少语、不善交际,与用人单位洽谈时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说话结巴,应变能力差,更不用说礼仪礼节了,所以在“双选”会上也只能名落孙山。

二、解决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从源头上调整结构性矛盾。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就业政策。

一方面要从国家到地方逐级加强教育及就业相关制度建设,建立招考、教育和就业三个环节的有机联系,畅通国家、社会、学生、学校以及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另一方面要完善基层就业扶持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和到小微企业就业,实施好 “ 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同时健全创业孵化、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等创业扶持政策,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nlc202309011146

2.调整供需平衡,力争使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一方面高校在调整学科结构和设置专业前,要科学预测社会发展和就业需求,合理设置学科和专业,注意加强学科与学科、专业与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另一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掌握多种技术或综合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3.搭建对接平台,整合各方面资源,为毕业生顺利就业畅通渠道。

一方面要建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充分发挥传统就业对接平台的优势。另一方面要创新培育第三方中介组织。第三方中介组织作为学校、学生、企业、政府信息沟通的桥梁,能够提供指导性、技能性、专业化的招聘就业服务,以减少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二)加强综合素质培养与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深化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

坚持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地方高校要积极调整课程设置,按照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 的原则设置专业、制订培养方案,努力实行厚基础、宽口径的新专业格局,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在专业教育中,加强综合性教育,拓宽基础学科范围,适当增加人文学科知识。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2.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方高校必须坚持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注意有针对性,例如对师范类学生应注重教师基本素质培养,有针对性地开展教案编写、课件制作等活动。与此同时,高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大学生活动管理,主要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管理和引导,使活动落到实处,真正做到通过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使大学生得到社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此外,平时还应当注重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通过就业指导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在任何经济成分的单位和机构中从事社会需要的任何劳动岗位的工作都是就业,进一步破除旧的到国营、公办单位端 “铁饭碗” 的就业观念,克服片面的 “专业对口”的要求,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就业观。教育毕业生学会面对现实,对所在的学校和专业以及将来的职业,要科学地定位,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择业只能以自身资源(知识、技能)满足就业岗位需要。就业观念的转变,也需要切实注重劳动观念的加强,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教育毕业生到人才需求空间比较大的、相对艰苦的地区和基层去建功立业。这样就业的大门才比较宽,就业的岗位和机会才会比较多。

三、结语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毕业生难以找到好工作,已成为大学生、高校及家长共同的感受。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社会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保证大学生们都物尽其用,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以更好的繁荣社会,发展祖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汪忠武.大学生就业实用手册[M].南昌: 江西高校出版社,2012.

[2]樊俊苹,程淑娟.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及对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1(3).

[3]方红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4]史彩虹.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8).

[5]王军,刘慧.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具体途径[J].黑河学刊,2006(5).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第4篇

1.1 高校毕业生人数与社会提供岗位供需失衡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方面刺激了社会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 另一方面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模式发展。高校自1999年扩招以来, 招生规模由1999年的160万人次发展到2008年的599万人次。据官方数据显示, 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到610万人次, 2011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增至660万, 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人数达680万。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 比去年增加19万人, 再创历史新高。然而激增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和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岗位数的缺口逐年加大。2006年413万大学毕业生中, 有110万人次没有成功就业, 2008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只达62%。据教育部网站消息称, 2013年近700万高校毕业生与归国留学生、中专、职高、高中等毕业生共同竞争约900万个就业岗位, 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在广东暨南大学招聘会上, 120家企业进场提供2500个岗位, 到场毕业生多达15000多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就业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急速推进, 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天之骄子”的陨落。

1.2 学科专业布局与市场需求的错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 自从政府确定把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方针后, 各地加快发展高等教育, 但诸多高校定位含糊, 偏离社会需求。许多高校不断升格, 或是由专科升为本科, 或是不断力争硕士点和博士点学科。然而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 使得诸多高校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预见性和盲目性, 使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出现错位。据来自《2013年度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的数据显示, 2013年本科毕业生中社会需求量最大的专业分别为会计和文秘, 显然大部分高校所设立的英语专业、法律专业等早已过时, 更别提许多高校所开设的音乐学、美术学等艺术类学科, 在大学生就业市场早已进入冷门领域。

1.3 非“985”“211”工程院校毕业生就业举步维艰

随着大学生规模激增, 企业对人才素质需求越来越高, 自我国加入WTO后, 各企业面临巨大的商机与挑战,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更新产品、增加科技含量、走“科技兴业”之路, 高学历的人才无疑将更有利于企业完成这一战略目标。重庆忠县2012年在教育卫生系统公开招聘事业单位人员中要求应聘人员均需为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或者国家“211”和“985”工程高等院校毕业生。同样重庆主城小学老师高学历出现常态化, 重庆南岸区政府公众信息网公示了2012年教育系统面向重点大学公招拟聘用人员名单, 辖区内9所小学, 15位招聘人员中就有7位研究生。出现不少以学校名气和知名度来衡量学生素质高低的普遍现象, 很多时候企业并不是因为的确需要这些高学历人才, 而是在向别人展示自己很能吸纳人才, 也表明他们自己的单位层次高。企业青睐重点院校毕业生, 把非重点院校的学生拒之门外, 这对非重点院校的学生就业产生巨大影响。

1.4 性别歧视及地域差异

女性就业难于男性现象显而易见, 男性在生理上略胜一筹。据2012年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 全国女大学生人数已连续4年超过男生。2012年, 全国大学普通本专科生一共有2391万余人, 其中女生人数超男生64.78万人, 占51.35%。在调查中发现有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到用人单位存在性别偏见, 由于受生理条件和思想观念等影响, 绝大多数社会领域的工作岗位还是男生更加突出, 如中铁、中建等大型建设型公司对女性限制明显, 同样科研机构、行政单位用人均以男生为主, 女大学生人数上的“阴盛阳衰”直接导致了就业上“阳盛阴衰”。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建设加快发展, 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及部分中心城市需求人才基本饱和, 国家为了提高西部地区竞争力, 摆脱落后被动局面, 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对人才需求量极大。然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落后, 条件艰苦, 不少岗位被毕业生不屑一顾, 出现“无人区”, 调查显示, 55%毕业生偏向大中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 35%选择到县城, 仅10%选择到农村和基层。由于工作环境恶劣, 大学生对地域的不当选择致使待业及滞留家中的毕业生屡见不鲜。

2 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剖析

目前,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日益成为社会聚焦的热点问题, 在当前形势下, 深入解剖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是社会、学校、个人认知和价值取向等各方面因素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2.1 个人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有差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知识经济的时代早已来临, 要想在汹涌的人群中和一轮一轮面试中脱颖而出, 不仅需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与众不同的技能, 还需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较好的综合素质, 其次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因素。一方面毕业生“心比天高”, 另一方面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无法跨越用人单位要求的沟壑。在当今激烈的竞争市场下, 文凭、品德、知识能力、业务绩效成为衡量人才的综合标准, 各种招聘会上, 拥有各种证书和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备受青睐。应届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普遍承认“缺乏充足的社会经验”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据大量学生反馈, 目前用人单位都设置了“社会经验”这一门槛, 有90%的学生认为在参加招聘会上因缺乏工作经验而被排除在外感到尴尬。用人单位已经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对于某些待在“象牙塔”里读死书, 死读书而不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的学生, 这是他们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就业认知偏差及价值取向失衡

大学生在择业上呈现个人价值取向增强的现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要求, 许多大学生把追求经济效益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通过职业来实现买房买车似乎成为他们心里唯一目标。经济收入成为大学生择业时首要考虑的问题, 渴求获取高额收入, 把职业理想看作解决未来衣、食、住、行, 把职业理想和报酬多少及福利好坏紧紧联系在一起, 注重自身价值, 忽略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结合, 注重经济利益, 功利主义尤为突出。许多学生在地域及单位的选择上就业观显得比较陈旧, 他们会看重单位是“公”是“私”。他们追求的是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 不愿走进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及贫困山区, 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在择业的时候, 大学生往往趋高拒低, 重点考虑国家机关、三资企业、国有企业而冷落了私营企业、集体企业。不但如此, 由于各个行业部门的发展情况、经济效益及其他情况在实际上与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常常呈现一定差距, 此起彼落的局面使大学生择业时漂浮不定, 跳槽频繁, 缺乏心灵的宁静。

2.3 学校缺乏对大学生长期有效的专业就业指导

20世纪90年代初, 国家教育部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并要求相继在全国范围高校逐步开展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随着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 许多高校纷纷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一类的就业指导机构, 然而由于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存在诸多问题。高校指导理念不清晰, 仅满足于就业率的提高。大部分高校偏重就业安置, 以把学生“送出校门”为宗旨, 个别学校为了保证就业率, 还强迫学生签订“就业协议”, 注重学生的就业率而忽视了就业质量。基于就业安置的指导理念, 诸多高校都把就业指导安排在了大四, 由于指导时间的滞后, 导致刚入校的新生想参加却无机会, 大四能参加却忙于考研、考证、求职, 这样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内容空洞平淡, 说教较多, 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据市场调查数据发现, 25%的毕业生第一次工作未作职业生涯规划, 60%的毕业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含糊, 他们不清楚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职业性向, 可以叫做“盲人骑瞎马”, 自然就业率偏低。形式单一, 缺乏针对性就业指导。许多高校邀请企业老总讲授面试经验之谈、举办各种专场讲座的传统形式, 显得格外单一。不同的毕业生面临着人生多重选择, 由于学生心理差异, 心灵承受着各种矛盾, 正如教育学强调因材施教, 他们需要学校就业指导教师结合个人实际情况量体裁衣, 而非集体号脉。目前大学生比较浮躁, 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难以实现人职匹配, 非专业有效的就业指导导致许多学生不断“跳槽”和尝试, 浪费了时间和经验, 对当下就业形势无疑造成巨大压力。

3 多方联动, 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当前, 市场经济走向深入, 经济结构正在完成转型, 扩招压力继续增加, 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问题比任何时候都变得复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还需要大学毕业生本身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趋势, 做出相应的调适。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刻不容缓, 多方联动, 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人才充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3.1 大学毕业生自身五部曲调适

社会的转型不可避免的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塑, 对大学毕业生而言, 有些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以自我为中心, 不顾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甚至有许多学生以经济利益为导向, 贪图享受生活, 追求奢华生活, 更不用说到贫困地区去, 对于大学生而言, 什么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第一, 我们要鼓励个人奋斗与个人价值的满足, 强调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需选择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要求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多元选择中要明辨是非、理清方向, 对当前社会现象和生存发展目标有理性认识, 正确把握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 增强社会责任感, 避免个人主义。第二, 降低就业期望值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方面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大学毕业生择业时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知识, 充分了解市场需求, 根据自己职业兴趣、性格特点和实际能力去选择合理的就业岗位, 基层及西部地区人才匮乏, 进步快, 上升空间大, 很适合大学毕业生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国家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 类似的企业定然需要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 这些地方对人才需求量大, 大学生到需要他们的地方去, 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技能, 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健康成长和自我提升, 更有利于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三, 树立自主创业观念。变就业为创业, 扩展就业空间不但可以减少自己的就业压力, 而且可以吸纳更多的人就业, 创业过程中高校毕业生要抛弃过去的“精英情结”, 杜绝“雷声大, 雨点小”的现象, 大学毕业生把自己置身于普通劳动者的身份, 吃苦耐劳, 坚忍不拔, 持之以恒促进优质高效创业。第四, 具备“先择业, 再就业”的流动就业观念。在就业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环境下, 大学毕业生要仔细分析自身所处环境, 寻找就业岗位的同时随时调整思路, 高校毕业生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 更新自己的理念, 与时俱进, 学会在流动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第五, 大学毕业生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目标, 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提升自身文化素质修养和专业文化知识是为今后打造全新的自我提供筹码和保障, 时刻提醒自己对专业技能的培训学习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修正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对学生就业无疑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所以修正不适应现代就业市场的家庭教育观念对大学生就业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家庭含辛茹苦的培养子女, 对子女的教育经费和精力投入使得家长对毕业生有较高的就业期望值。家长对就业形势了解不够, 很多学生都背负着进国企, 进事业单位等类似好单位的重任, 家庭不切实际的要求学生出人头地, 振兴家业。家庭要通过各种社会渠道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 从而认识并修正对子女的就业期望值。家庭还要重视社会责任的家庭教育, 灌输孩子要重视集体利益, 国家利益, 为西部和基层建设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针对少数独生子女, 家长还需鼓励子女自强自立, 不干预他们找工作, 独立进入社会打拼, 让他们明白, 越是纷繁复杂越是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 越是要靠自己不断的努力才能衣食无忧,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3 高校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 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 各大高校应该时刻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和如今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做调适, 加强技能培养, 使学生能力与招聘岗位与之匹配。学校应该积极建立健全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将过去作为选修课的职业指导课调整为大学必修课程, 结合学生自身专业特点, 有针对性的展开培训指导, 使每个学生能有系统的接受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学习。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入必修课, 一方面使学生从入学开始明白四年的奋斗方向, 及时掌握需要掌握的技能和发现自己的差距, 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 另一方面使学生清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能清楚自己所处环境, 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导向作用。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注意结合课堂进行职业生涯指导, 分析当前就业形势政策, 对于个别学生需要对职业方向进行指导, 使其准确定位, 认识自我。对于部分在学校实习实训期间有困惑的学生, 专业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碰到的问题对其口头指导, 使其能够重新定位, 调适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高校还需加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能力, 进行校企合作, 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的优秀人才, 符合高校所提倡的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3.4 用人单位转变选才标准

当下无论是公招考试还是事业单位招聘, 学历和资格证书成为了必备条件。学历说明不了什么, 名校也未必能证实他出色的实际能力, 如今研究生、博士生满街溜达的现象已经说明学历失去了昔日的光彩。用人单位追求高学历和成绩而忽视个人水平的表现是盲目的, 是不理智的, 是对人才资源的浪费。用人单位要在转变观念上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第一, 减少过多的就业歧视。用人单位过分挑剔, 过分歧视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要摒弃过去在学历、专业、性别、地域、经验上的歧视, 重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选录, 建立合理的选才标准, 广揽人才, 择优录取。第二, 建立良好的用人制度, 不光要招聘到人才, 还要建立内部选人、用人机制, 优化人才资源, 使员工满意, 工作有干劲, 使单位能吸纳人才, 留住人才。第三, 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刚进入社会, 经验有限, 用人单位要多给一些磨合空间, 使之能够挑选到真正适合单位发展的人才。第四, 增强人力资源储备。许多单位在金融危机的威胁下, 减少招聘指标和裁员, 这恰恰需要理性的眼光看待问题,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储备, 这正是储备人才, 挑选人才, 优化人才的大好时机, 企业增强人力资源储备有利于为国家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负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3.5 政府公共职能充分发挥“掌舵者”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政府职能改革的阶段, 以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为契机, 提出有效行使政府职能的具体政策措施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职能的发挥依赖于具体的政策措施, 形势是多样化的, 不同形式产生不同的效果。政府以加强立法的方式规范就业行为, 营造有序、规范的就业环境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前提条件。比如, 制定严格的反就业性别歧视法规, 使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通过这样的法规得到保障。通过类似法规传递积极正向价值, 营造健康就业环境, 最终形成科学的求职观和选才观。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根源在于经济发展结构与人才结构脱节, 政府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是政府职能的第二步。大学毕业生是拥有知识较多的人力资源, 主要面向研发型和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所需, 政府主导通过政策投入的方式扶持本土研发型企业壮大, 同时引进海外优秀研发型企业, 把我国打造成以研发为主的创新型国家。政府还可以出台鼓励大学毕业生进基层及中西部地区优抚政策, 使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控制高校招生规模,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增强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是政府职能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又一有效手段。调整招生和培养结构, 在本科招生中坚决控制一批市场需求小的基础理论性学科招生数量, 同时也控制过热专业的招生数量, 不仅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手段, 还是提高高校培养质量的前提。另外, 政府主导通过招标的形式委托社会第三方机构建立长期有效的就业信息交流平台, 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发布有效的就业信息, 实现竞聘学生与用人单位互动交流, 避免信息脱节, 避免鱼龙混杂, 避免欺诈性就业信息。除此之外, 由政府主导委托社会金融机构实施就业扶持贷款, 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建立盈利与非盈利的就业指导机构等项目也是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http://edu.qq.com/a/20130412/000025.htm.

[2]胡鞍钢.如何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J].中国就业, 2009 (10) .

[3]黄友发.大学生择业行为的现状、特点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 (09) .

[4]康文, 张廷飞, 吴志强.大学毕业生择业心里的研究[A].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5]沈杰.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前景//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第5篇

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若干宏观思考

作者:王芬

摘 要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持续多年,虽然政府和高校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至今尚未根本解决。本文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密切相关。通过分析使我们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有一个更加理性、全面的认识,并希望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选择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难 宏观原因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就业是国家民生之本,社会和谐之源。高校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其就业状况如何,关乎到我国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因此,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历来国家高度重视,社会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及其家庭充满期待。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而且就业率低于往年同期水平,有关媒体称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为历年之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实际存在多年,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作者试从宏观层面谈谈自己的若干思考。我国社会正处在城市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多年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十分明显。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证明:在二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必然伴随城市化的进程,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从1982年的21.1%到1999年的30.1%再到2013年的52.6%。据国家权威部门预测,今后若干年,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还将持续并加速进行下去。过去的十多年,我国城市化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以上。增一个百分点,意味着每年我国要从农村向城市转移1300万以上的人口。农村劳动力离开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进入城市(镇),再就业是维系他们生存、生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给城市本来吃紧的就业带来了新的压力,当然也就或多或少会给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带来影响和压力。我国经济尚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资本替代了部分劳动,经济发展对就业的贡献率较低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尚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还是以重化工业等投资品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由于大量的投资、工业设备及技术不断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和效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人们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经济发展对就业量增长的影响减弱。

据统计表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即就业弹性系数是逐步下降的。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基本保持在9%左右,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就业增长率为3%左右,九十年代以后则在1%左右。经济高速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导致对就业的贡献大不一样。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伊始,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发展,带动就业大增长;九十年代后,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大增,投资率一直在20%以上,2006年甚至达到42.7%,大量先进技术引进和运用替代了部分劳动力,导致就业增长缓慢。有关统计表明1980年-2005年由于技术进步,使就业人数减少了8244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体会到,现在一台机器能顶上几十甚至上百人的劳动,一台高性能计算机能顶过去许多倍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因此,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对就业的贡献率不大,因而也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不利影响。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在全社会每年补充新就业岗位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岗

转自论文部落范文发表论文

位的结构性矛盾和就业的竞争压力日益突显

自上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超常规发展,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我国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自高等学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大幅上升,由1999年的90万,猛增到2008年的559万,再到2013年的699万,年平均增长15.08%,远远高于我国同期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据有关方面的统计,1990年-200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约750万,而这10年我国新补充就业岗位(包括退休等空出岗位)7590万,高校毕业生占新补充就业岗位的10%;2001年到2010年高校毕业生3400万,补充就业岗位12867万,占比30%,预测2010-2020年毕业生7000万以上,新增岗位14000万占比50%。而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初级以上的白领岗位约占岗位总数的30%左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竞争,一般是在白领岗位上的竞争。由此可见,过去10年大学毕业生快速增长,白领岗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蓝领岗位很多大学生又不愿干。高校毕业生就业从总量到结构上都与全社会就业岗位的矛盾增大,与社会其他人群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不够,致使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程度还不高,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主动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还不强,特别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共生共荣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导致现在还有不少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仍然以内部资源为导向,而不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还是主要考虑学校有什么专业,有多少教师、有多少校舍等内部资源决定招生和培养。虽然一直也在强调要适应社会需要,要针对未来毕业生的职业岗位开展招生和人才培养,但内部资源容量是硬指标,社会需要是软要求,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或者说很少有学校因学生就业率很低而办垮了的学校。如果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销路不好,这个企业一定会垮掉,但现在一所高校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很多学生就不了业,对学校的生存发展并非生死攸关。因此,高校人才培养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喊了几十年,工作也抓了几十年,但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理论脱离实际现象依然严重存在,有关问题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真心实意地、主动地针对就业市场需要培养人才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因此,常常出现学校培养的人社会用人单位用不上,不好用;社会所需要的人,学校难提供或提供不了。造成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就业岗位的结构性矛盾,加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第6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专业设置

G807.4;G647.38

一、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现状

随着高校职能的不断完善,专业作为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专业主要依据现今社会发展的阶段、现代科技发展展業、学科发展三个方面来设置,突出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20世纪末,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扩招和新一轮学科专业调整,很多高校通过快速增设专业数量、扩大招生规模和学校兼并等方式来完成办学转型的。专业设置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点。

(一)高校以市场需求设置专业的意识明显提高

从2000年起,我国要建立比较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并同时取消了向毕业生发放“派遣证”的做法,将此做法改为向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同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指出,我们建立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应当是一个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用人制度。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结束了“计划、分配、派遣”的历史,转向了以了以市场为其导向。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教育”,高校专业设置也从“计划供给型”向“市场需求型”转变。许多高校开始以社会需求来设置所学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新兴产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

(二)高校的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

高校追求学科专业设置的“大”而“全”,是当前我国高校办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这不仅造成学校办学特色的丧失,也加剧了国内高校专业布点不合理和专业结构同质化现象。高校专业设置同质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新建教学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同质化尤为突出。教学型本科院校大多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下,为了更大满足不同阶层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由原来地方性专科学校、特别是师范专科学校升格而来的高等院校。这些院校承担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大部分任务,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部分高校为了扩大招生名额,获取经济效益,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重复设置专业,使得专业设置成了“赢利”的手段。 另一方面,高校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定位不准确。高校专业设置盲目转求大而全,不顾及自身的办学理念、特色和优势。当然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在所有的专业上占尽优势,但却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把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作为办学的支撑点和吸引力。

(三)冷门专业不断改造,热门专业分布较广

从专业设置类型来看, 全国 249 种本科专业冷热明显。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及经管类等专业炙手可热,录取分数也年年攀升。农林水、动植物、地矿、冶金等,属冷门专业,纯理论研究的专业,如哲学、宗教学、思想政治、社会学等也是冷门专业,相关院校的冷门专业招生指标几乎年年难以完成。为适应市场需要,近年来,全国高校在对冷门专业缩减招生指标同时,加强对传统的冷专业进行改造。比如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改造为计算科学专业,将图书与档案管理专业为信息管理专业。

二、高校专业设置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长期存在,近年来尤为明显,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从高校专业设置的视角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对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部分高校专业设置缺乏充分的条件和科学论证

我国高校没有专业设置的自主权,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时,都需要严格遵守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专业设置的指导方针、原则、基本条件以及设置权限等详细具体的规定。然而部分高校并没有找准学校的定位、发展方向和目标,没有严格按照新开设专业的要求,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而是片面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大和专业数量的增多,导致专业重复、缺乏特色,有的专业饱和,学生过剩。

(二)学生专业选择缺少弹性,很多学生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在市场经济时代的今天,学生所学的专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就业,因此能够让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以及能够在未来生活中更好的运用所学专业就相当的重要。然而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学生不了解所学专业,对所学专业不热爱,选择专业的功利性强等现象。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不了解专业该学习何种知识以及专业发展前景,更多的情况是只知道专业的名字而已,选择专业盲目性大。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知半解,对所热爱的专业知识似懂非懂的现实状况。专业选择上过分关注就业率从而忽视自己对专业的兴趣,也是专业选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专业知识内容死板,学生综合素质欠缺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到了高校也是如此。教师授课形式单一待办,内容也了无生趣,部分教师把讲课当成任务去完成。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兴趣,甚至逃课,考试也是临时突击备考,学习紧靠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与学生之间没有产生互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展,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在表达能力和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上存在欠缺。而如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样难以使高校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

(四)人才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大学生就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成败。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办学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在招生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敏锐地感知社会需求的变化,从而相应地调整专业设置。一些高校在扩招后投入跟不上、办学条件相对落后,给教育发展带来困难。一些学校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部分用人单位门槛比较高,追求高学历,不注重社会实践。

(五)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滞后

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有的学校只是在大四阶段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将其贯穿于大学全过程。“高不成,低不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的真实写照。部分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高校就读期间形成了固定的就业观念,在毕业就业时无法及时转变,缺少科学的职业规划。在职位选择上,相当大一部分毕业生愿意留在经济发达地区,过分看重薪酬高的岗位,众多毕业生去竞争有限的岗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然而欠发达的地区和基层又普遍的缺乏人才,毕业生又不愿意去艰苦待遇不高的地区,这样就形成了“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事儿多的地方人少,人多的地方岗位少”等现象。

三、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形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解決这个问题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努力方可有效。文章此处仅仅从高校专业设置角度就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提出的对策。

(一)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我国高等学校专业面过窄的问题很早就有人提出改进意见,据此,教育部对高等学校专业面过窄的情况予以调整,合并了部分专业,现在只剩下400多个专业,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仍感到社会变化太快。鉴于这种情况,学校招生时最好能按大类招生,如财经类、文学类、生化类等,具体的专业细分可以安排在进校学习一年以后再进行。这样,学生才会更了解将要学习的专业,根据自己的兴趣、社会的需求选择专业。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实践教学必须保证质量,不能走过场。 过去我们的教学方式以传授为主,学生只要掌握书本知识,就可以毕业了,学生动手能力差,就业时缺乏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首先,组织实践教学的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这种能力应该既包括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 又有较强的社会工作经验,是集理论、实践和项目经验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 其次,高校要加强实践教学教材的建设。不仅要有能力过硬的教师,还应投入时间和精力,做好实践教材的建设,进一步保障学生能顺利的参加教学实践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的教材应与时俱进,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再次,建设实验、实践基地。 实验、实践基地是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积极寻求企业和生产科研单位的支持,积极拓展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在设施良好的基地中接受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技能。最后, 改革实践教学的教育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三)完善毕业生就业思想指导,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思想指导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只有当学生有了正确的就业思想、就业态度,才能从容面对就业中各种问题。思想指导应该贯穿高校学生学习的始终,学校可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思想指导还应该让学生对国家的就业政策有全面的认识,使得学生能够按照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调整自己的位置;同时也包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保持头脑清醒,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理性对待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切勿好高骛远。

另外,就业信息搜集和求职技巧的指导也是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搜集就业信息可以通过派学校专员参加各地的人才交流会,并在现场进行资料的宣传与发放、通过互联网、或通讯等方式,沟通有关企业、组织学生参加各地人才交流会等等。

(四)设立专门机构,研究专业设置问题,使学校的专业设置更能贴近市场需求

高校应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发展。其中高等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同时,高等学校要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前的教育。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形势日益激烈,应引导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去选择职业。要抢抓机遇,积极就业,千万不能高不成低不就。另外,高等学校需要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机构。服务工作机构要有针对地加强毕业生就业政策指导和就业技能培训,要广开渠道,准确收集就业信息,为大学毕业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有利条件,最终促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充分就业

(五)自主创业指导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创新与创业教育得到了有效发展。高校首先应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理念、创业技能和各种创业综合素质,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欲望和创业能力,实现由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的观念转变。

在自主创业教育上,高校必须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并将创新理念充分融入,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开发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以赛代练”能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提高,开展多种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高素质师资队伍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一定作用。高校应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水平,增强良好职业道德,对教师队伍的职业责任感进行强化,对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强化,将知识系统及时更新,顺应时代的发展特征,让学生学到有实际意义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李涛,符新伟.毕业生就业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2).

[2]冯晓星.研究高校的创业教育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分析[J].亚太教育.

[3]史丽丽.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难点与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4]杨高.当前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2).

[5]杜才平.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J].湖北社会科学,2011(04).

[6]杜才平.近十年国内高校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研究文献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03).

透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 第7篇

一、供大于求的总体环境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

我国人口多基数大, 人力资源丰富, 目前仍处于人口红利期。近些年来, 每年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就达到1500多万人, 加上900万失业人员和结构调整等其他因素新产生的失业人员, 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超过2400万人。减去因经济增长创造的新增就业岗位和自然减员等因素创造的新补就业岗位, 城镇就业缺口在1200万左右。另外, 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农业的推进, 每年约有2.3亿农民工进城打工, 寻求就业岗位。进入新世纪, 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 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 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急剧增长。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 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 “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城镇就业缺口、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毕业生规模剧增三大因素叠加就造成了高校毕业生一岗难求的局面。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用工层次低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深层原因

三十多年来, 我国经济高速迅猛发展, 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世界, 成为世界工厂, 但我国经济仍然是一种粗放式的增长, 在世界分工中处于价值链低端。郎咸平教授的“6+1理论”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他认为, 真正的产业价值链包括处于产业利润高端的“6”即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在内的“大物流”再加上处于产业利润低端的“1”即纯粹的生产制造组成的, 称之为“6+1”。而目前国内制造业在绝对程度上只是“纯粹制造”的角色, 是不需要高校毕业生的, 他们只需要技术工人, 真正需要高校毕业生的是“6”。这就是近些年来一方面出现企业“用工荒”, 另一方面又出现大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根本原因。只有解决了从“1”到“6”的产业升级, 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增长的战略转型,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美丽转身。

三、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 加上改革开放开始时实行的不均衡发展战略的作用, 形成了如今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严重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东部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 工作待遇高, 发展空间大, 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 从而成为人才输入省。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东部地区求职就业, 形成多人争抢同一岗位的局面, 放大了就业难的效果。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虽然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 经济社会有了巨大的发展, 也创造了众多的就业岗位, 但他们大多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企业, 提供的大多是技术含量低、劳动报酬低、工作环境差、上升渠道窄、生活设施缺的工作岗位, 对高校毕业生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尤其是贫困家庭出来的学生, 他们在读书期间已经背负了很重的经济债和感情债, 期望能有较好的工作岗位来汿解这种压力。这就是许多毕业生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 也不愿意到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就业的原因。

四、相关制度的缺陷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制度因素

应该说这些年我们已经注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制度建设, 正在建立一个相对公平的就业环境, 如公务员凡进必考, 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必须面向社会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等。但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尤其是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 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 就业政策不平衡, 毕业生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 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 就业渠道不畅通, 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近年来, 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 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 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社会上靠关系就业, 灰色就业等现象还确实存在, 特别是一些事业单位, 垄断企业, 大型的效益好的国有企业, 这一现象还相当严重, 这给那些没有优质资源的高校毕业生, 造成不好的负面影响, 也是农村读书无用论抬头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 机关、事业、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没有理顺, 企业待遇偏低, 造成广大毕业生都想往大机关、大事业单位里挤, 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近7年来, “国考”的考生人数暴涨了16倍, 就是这一情况的反映。

五、高等教育的管理滞后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教育因素

当前,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推进, 对实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 而部分高校毕业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以及职业素质方面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这是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突出表现, 说明高等教育的管理滞后, 没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完成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这一个过程。大学的建设主要表现在新教学大楼等硬件设施的添置和学生数量的急剧膨胀上, 而真正的大学内涵建设一下子跟不上, 教育管理滞后。很多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不是市场需求引导供给, 而是各方利益驱动、片面的社会心理预期引导, 结果导致:一方面热门专业超常规发展, 专业点过多过滥, 而培养又需要一段时间, 可能今年就业形势好的专业, 几年后就成为了供大于求的专业。另一方面受商业化和利益驱使以及学校师资条件限制等, 不少高校更愿意设置培养成本相对较低的专业, 而那些培养成本较高的专业却不愿设置。总之在高校招生和专业设置上不是以社会需求为本, 不是以学生就业和发展为本, 结果导致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结构性供需矛盾。此外, 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就业工作往往是毕业前才进行, 就业指导也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 而且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

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时代, 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 大学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它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解决的经济政治问题, 透析它的成因, 寻求解决办法显得十分迫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

参考文献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第8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及对策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毕业生自身原因

1. 毕业生数量剧增,供需矛盾突出。

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而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岗位并没有和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同步增长。

2. 择业观念陈旧。

多数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择业时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热衷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不愿到边远艰苦地区和基层生产一线就业。近两年,经过有关部门和学校的教育和引导,毕业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变,但仍然难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3. 毕业生就业竞争意识不强。

目前,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普遍较低,事业发展和薪酬期望值较高,信心和勇气不足,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显得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己,导致很多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最终难以就业。

4. 缺乏主动创新意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社会需要的人才是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高校大学毕业生表现得信心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社会的高要求与大学生的发展不全面、低素质的矛盾,使得高校毕业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二)学校的原因

1.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错位。

高等院校往往被看作人才的生产基地,招生和就业是人才生产的入口和出口。在市场机制下,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需求取向,做到产销对路。在专业设置上,很多高校一味求“多”,其结果是:没有从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使教学内容、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失衡,专业结构失调,培养的学生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2.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很多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上过于注重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失衡和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

3. 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

目前很多高校没有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方案,没有用良好的方法指导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就业意识。很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大多局限在发布招聘信息、政策解答、毕业生数据统计、档案寄发、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缺乏对大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育、职业发展教育、就业安全教育、就业心理教育、就业观念教育等。

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一)毕业生的应对策略

1. 客观认识自我。

就业的过程,是高校毕业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心理困扰,大多与不能客观认识、接受和评价自我有关。高校毕业生客观地评价自我的职业心理特点,是调节就业心理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并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

2. 转变就业观念。

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应该树立健康的、正确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观,把自己放在一般社会就业者的层面上,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求职择业切记不要一步到位,凭真正的实力在社会上站住脚,在具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后,再去选择理想的工作和环境,这样就业机会就会增多,而且相对“一步到位”的高期望来说也容易得多。

3. 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需求,确定自己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大学生应该及早确立“职业规划”的观念,让职业规划从上大学的第一天就开始,与四年的学习生活同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早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创业意识。

(二)学校的应对策略

1.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毕业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高等院校要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努力拓宽毕业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2. 合理设置专业,与市场需求接轨。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无法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相适应,专业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关注当前就业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市场的长期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3.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

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建设和专业建设,逐步实现就业指导的职业化、专家化。学校应根据就业形势和教育发展形势组建专门的工作队伍,从机构建设、师资队伍、工作实效性、就业市场、社会需求结构等方面加强就业指导的专业与学科建设,丰富就业指导理论与方法;及时调整与完善就业指导模式与方案,如全员式、全程式、发展式的就业指导。

4. 建立健全考核奖励机制。

在对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考核中,将就业工作作为考评的重要指标,将评选表彰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存入个人人事档案,并作为评优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李麦样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于对策[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08, (2) .

[2]吴步绸.刍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J].职业圈, 2007, (3) .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新思考 第9篇

1. 我国教育政策存在明显的短视倾向。

政策的短视最好的体现就是研究生的大幅度扩招。据教育部统计, 我国2012年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 其中硕士生517200人, 博士生67216人。而在2003年, 我国研究生招生总数还仅为26万多人, 十年间翻了一番。研究生扩招的政策使就业压力在短期内得到了缓解, 然而这只是暂时将就业压力向后推移而已, 对于长期则不利。现如今研究生扩招的弊端已经显现, 史上最难就业年随之而来。更加严重的是,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德曼在一篇博文中提到, 根据他所搜集到的资料显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以上的学历, 随着学历的升高, 学历的附加值也越来越低甚至到达零增长。如果克鲁德曼的结论是正确的话, 以后的研究生会面对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 这一点值得警惕。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 然而相关部门并没有做到提前预测, 只是针对当前年度的问题制定政策, 最终导致了火山喷发式的2013年的世上最难就业年。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制定的各种政策应该考虑长远效应, 对于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提前预测, 尽早准备, 只有这样, 才能在长时期内保证就业市场的供需均衡, 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2. 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问题。

首先, 现今我国高校的教育模式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 而随着用人单位招聘的理性程度提高, 从实际需要出发来选择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 对学生的全方面的能力要求就越来越高, 尤其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而现今的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并未接受过此类培训和教育, 往往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进入企业之后仍然需要长时间的培训和适应, 这就导致了用人单位偏好有工作经验的跳槽者, 而不愿意招聘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其次, 各高校争相建设科研型高校, 忽视了对于学生的培养。在这一方面, 高校混淆了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建设科研型高校并不是最终目的, 而培养学生的手段, 旨在通过科研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 让学生参与其中, 培养出全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然而一部分高校把建设科研型高校当作目的, 忽视了对学生的培养, 把手段当作目的。比如, 一些水平较高的资深教授往往不在本科阶段授课, 将重心放在科研上, 大学生接触的大部分为刚刚进入教学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 这些年轻教师和资深教授在理论功底、教学经验、授课技巧、人生历练等各方面往往有很大的差距, 学生无法接受最好的教育。高校需要将最优资源配置到学生的培养中, 科研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通过科研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最后, 师资队伍的发展滞后于办学规模的扩大, 主要体现为师生比例过高, 影响到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个人发展。在办学规模扩大的同时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和特长, 兼顾个体更好地发展。这就要求高校需要调整教育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环境变幻莫测, 企业要求的是人才的即用性和创新能力, 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迎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同时理论教育不能放松, 加强对学生全方面的管理, 尤其是课堂出勤率的提高和各种考核难度的增加。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是严进宽出, 高校应该严把出口, 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毕业生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 发掘自身潜力。

二、我国市场以及市场和高校教育脱节导致就业难

1. 总量失业问题的产生。

从根本上来说, 总量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总量失业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市场吸纳能力滞后于毕业人数的增长所导致的。由于我国经济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面临困境, 增速放缓, 吸收高校毕业生的主体———民营企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而国企则普遍效率低下, 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也略显不足。第三产业仍然发展缓慢, 第二产业由于产能过剩等一系列原因,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的能力无法跟上毕业生的增长速度, 再加上前面提到过的若干年前研究生扩招政策导致的毕业生人数近些年来大幅增加, 就产生了高校毕业生的总量失业。

2. 结构性失业问题的产生。

结构性失业是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起的。高等教育专业必须反映经济结构对人才的需求, 而我国现存的教育体系僵化, 主要表现为在传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既有结构的约束下,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脱节乃至滞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环境的变化越来越难以预测, 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变化缓慢, 远远跟不上经济环境变化的速度, 政府对专业的开设和调整并没有长远地规划和高效快速的决策, 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先生提出的“6+1”产业链理论中指出:产业链分为7个环节, 其中的“6”是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1”是指产品制造。而我国只是掌握了7个环节中利润最低的产品制造, 其他环节大部分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手中。而在这7个环节中, 真正需要高素质人才也就是高校毕业生的是前6个环节。产品制造环节需要的只是廉价劳动力, 也就是说, 我国的产业结构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高校毕业生, 只需要像富士康一样的人员结构。因此, 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就必须整合整条产业链, 进行产业结构的换代升级。由于前面提到过的原因, 我国市场并不需要大量的高校毕业生, 那么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 提高相关产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及附加值。把握住真正需要高素质人才的产业链的前六个环节, 整合整条产业链, 抛弃简单、落后的生产方式, 在企业中引进科学管理和科学生产,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 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发展第三产业, 加快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的换代升级, 才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 大力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对产业结构进行区域性的调节, 使东西部经济均衡发展, 将高校毕业生引导至西部, 这样就能提供大量的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3. 科技的高速发展产生的异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 以自动化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 一方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但是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企业对于劳动力和人才的需求。举例来说, 富士康已经开始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生产;美国道琼斯指数中的联合技术公司, 雇佣人数21万, 7年来产值增长35%, 但是雇佣人数下降了3%。以医生为例, 美国放射科医生所需的平均培训时间为13年, 年薪30~50万美元, 但是美国近年研发出了一款模拟识别系统软件, 可以代替医生的工作, 成本只有以前的1%。再以律师为例, 以往, 一起大型的官司需要10个以上的律师来调阅大量文件, 搜集各种资料。根据2011年纽约时报报道, 一款名为blackstone discovery的软件可以取代律师搜集资料的工作, 只需一位律师操作这款软件就可以取代10位律师搜集资料的工作, 而且准确率要比人工高出一倍。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软件和机器替代人工的潮流, 但是确实值得警惕, 相关部门应该提前做好准备, 避免再一次就业难问题的“火山喷发”。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 市场、高校和教育部门需要协同共进, 建立有效的沟通体系, 积极展开合作, 紧密配合, 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摘要: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据教育部门统计,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 比2012年增加了19万人。699万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毕业生最多的一年, 再加上经济危机的影响, 市场对于毕业生的吸纳能力降低, 导致了严峻的就业形势。近年来, 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热点问题之一。然而我国经济近年来持续高速发展, 市场经济日益完善, 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 制造业发展迅速, 成为了世界工厂。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 这确实值得我们反思。笔者认为,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高等教育的问题, 二是市场的问题。因此, 想要解决问题, 就必须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并进行相应的改革。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第10篇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1. 高校培养学生质量不高。通过对多所高校的调查发现, 现今大学校长所注重的并非是学校所培养学生的质量, 而是过多的注重于将学校资金预算最大化, 在乎的是学校的经济效益, 他们无提高学校质量的内在动力。大学自主办学权较低, 大学校长也多持有只要学校不出问题就行, 至于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成长, 他们无力关心到。同时如今的大学内也充斥着逃课、上课睡觉下课游戏等现象, 许多大学生并不认为大学是一个需要认真学习知识的时期。在校期间没有对专业知识给予应有的重视, 专业知识不过关, 在工作搜寻过程中即使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也往往因专业知识薄弱而未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2. 高校发展过程中质量与数量的矛盾。日益扩大的招生规模导致短期内大学生劳动力供应增加, 与市场相对稳定的就业需求之间形成缺口。在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国家, 都经历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时期。中国用十几年就完成了美国三四十年才实现的增长, 短期教育增长必然会带来人才市场的膨胀, 质量与数量的增长之间必然存在矛盾, 在一般情况下两者是难以同时实现的, 要稳步推进数量增长, 同时把好质量的关卡。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教育是长久大计, 学生的培养也有其周期。自中国加入WTO以来, 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但其速度与迅速发展壮大的高校规模仍有差距, 导致高校毕业生供给与经济社会的需求相错位, 从而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一个持久性的问题。

3. 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结构不匹配。如今高校的专业设置功利性较强, 他们一般都根据当下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 对于市场经济长期发展的需求没有准确的把握, 虽说高校专业设置受市场制约, 但高校的主要功能是要培养各方面全面发展、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人力资本, 为各行业提供高质量人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 金融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专业得到快速发展, 各高校分别设立经济学院并扩大招生规模, 大量的相关专业毕业生注入劳动力市场, 但市场的接纳能力有限, 导致该类型人才竞争过于激烈甚至过剩, 最终人力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二、缓解毕业生就业难对策与建议

1. 引入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机制。高等教育发展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的质量以及高校与社会的接轨程度, 引入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机制, 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准确把握高等教育与市场关系, 为社会培养更加合理的人力资本, 进而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中央与省级政府两级管理, 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在这种制度之下, 高等教育市场竞争较小,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既无外部竞争带来的压力, 也没有内在发展的动力, 引入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对高校发展有推动作用。

2. 放开民办高等教育市场。民办高等教育更加具有自身特色优势, 比较切合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有更大的内在发展的动力, 能够培养出独具特色的大学毕业生。民办高等教育可以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为公办高等教育带来竞争, 竞争是促进发展最强大的动力。中国统计年鉴显示,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接收高等教育年纪人口日趋减少, 为高校竞争推出自然调节机制。十八大之所以提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是因为目前人民对教育不满意, 而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公平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前提。民办高等教育是顺应教育市场发展的产物,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改革办学体制, 改革政府包揽包学的格局, 逐步建立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的新体制。

3. 中外合作, 独立办学。借鉴国企改革过程中中外合资、引进外资等举措, 在高等教育领域发展中外合作独立办学。外国企业带来先进的基础设备、多元化文化、特色管理制度, 促进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 对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推动。

中国也在鼓励中外合作办学, 其中位于宁波的诺丁汉大学是中外合作大学的先例, 他是第一家经教育部批准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并具有独立资格、独立校园的大学, 学校的创办使中国学生可以用更低的费用、不出国门就享受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资源。中外合作办学通过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 培养出质量较高、更加国际化的人才, 中国的国际化进程逐步加深, 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这类毕业生更加适应国家与市场的发展, 因而中外合作办学对于缓解就业难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吴克明.“工资趋同”不能断言大学教育非理性[J].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

[2]岳昌君, 胡丛.毕业生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8.

[3]吴克明, 孙琪娜.大学毕业生“蚁族”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理性人假设的角度[J].复旦教育论坛, 2012.

[4]赖德胜.高等教育扩张背景下的劳动力市场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 2013 (1) .

[5]岳昌君.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2003-2011[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 .

[6]王霆, 曾湘泉.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经济, 2009 (1) .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第11篇

2008年,一场声势浩大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危机的影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扩展,危机也正从经济层面蔓延至社会领域。目前,金融危机的效应正在我国逐步释放,给我国带来的危害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本就很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科学分析在金融危机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这一难题,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一直是近几年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今年,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来自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07年高校毕业生总数达495万,2008年高校毕业生总数达559万。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610万。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中,仍分别有100万人和150万人尚未找到工作。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大量企业纷纷减员增效,原定用工计划不断缩水,新增就业岗位明显减少,部分企业甚至放弃了每年例行的人才招聘计划。因此,深入分析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影响,对于目前我们正确认识和科学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尤为重要。

从宏观来看,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总量就业矛盾,间接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近年来,在每年大量新增劳动力、失业群体再就业以及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背景下,宏观就业供求矛盾日渐突出。经济增长作为创造就业岗位的关键所在,为了有效促进就业,国家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强调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但现实情况并不理想。

从微观来看,金融危机导致企业纷纷减岗增效,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微观主体,其劳动力需求状况直接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当前,金融危机已影响到实体经济。许多企业的经营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将减少对员工的需求,减招或不招高校毕业生,这对原本较为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1,产业结构失衡。当前,我国制造业、加工业飞速发展,但知识密集型产业仍处于低迷状态:反映在劳动力需求上,则表现为“白领”型岗位需求不大,“蓝领”型岗位需求旺盛,甚至出现农民工比大学生更加吃香的就业“怪圈”。目前岗位需求主要在第二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第三产业,如法律、金融保险、会计、广告传媒、管理、营销等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但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低、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难以吸纳大量的高校毕业生。

2,专业与社会脱节。近几年的统计信息显示,高职生就业率已开始超过本科生。特别是汽车、电子、计算机、维修等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一线技术岗位,高职生经过短时间的适应就可以上手。高职生技术能力要比本科生动手实践能力强,这与一些高校课程的设置有关。一些高校开展的课程理论性过强,过于深奥,而实际操作性、可行性却很低,这与当前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完全脱节。

3,就业观念落后。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已进行了十多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但冠于大学生头上的“精英”及“天之骄子”的光环尚未褪去,毕业后就业时,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非大、中城市不留,非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不进。这种“精英心态”,已经明显不适应大众化时代的就业观,其结果。则直接导致“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局面并存,使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随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换已成既定事实。大学生转变择业观,不仅是社会的呼唤,也是我国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

4,工作能力欠缺。客观地说,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大学生人数增加了,但“质”和“量”并不是成正比的。当教育成了消费,教育成了投资,教育成了产业,一切由经济利益起引导作用的时候,这必然伴随着入学门槛的降低、精英教育向全民教育的转变,也带来上大学的费用一路上扬,学生的精力不会再集中于学业上,会被打工挣钱、寻找工作所分散,老师也不必再认真授业解惑,热衷于教育“走穴”。教育水平因此而下降,学校品牌逐级递减。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全民过渡的初衷是好的,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结果可能是培养出大批平庸的“人才”。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一部分毕业生专业面过窄,社会适应能力弱。

三、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措施

1,继续解放思想。就业,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当前,破解就业难题,第一位的还是解放思想。高校毕业生应解放思想,转变就业观念,增强自立自强意识。正视现实,积极参与新形势下的多元化就业,如自主创业。刚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知识结构新,有想法,有胆量,不妨到基层、到西部大展身手,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同时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心态也要做好相应的调整,目前的就业形势,已经不能抱着“挑肥捡瘦”的想法,要多些务实,少些浮躁,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从而有的放矢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加强第三产业发展,这不仅可以大大增强经济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带动能力,还可为高校毕业生开拓广阔的就业领域。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包括金融服务业、保险业、物流业、广告传媒、法律会计服务、咨询服务等。要促进制造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即制造业向产业设计、品牌营销、销售网络建设、物流管理、售后服务等上下游延伸,使企业的价值链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建议国家制定专门的第三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3,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表现。因此,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增强高校对市场的适应能力,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教育体制改革应包括:高校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高校培养目标和模式的改革、高等教育布局的调整等方面。同时,应当积极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的人才储备和培训制度。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学科或专业的毕业生在现实社会上一时还不适应,但不能因此完全否定他们的价值和社会对他们的长远需求。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建立合理的人才储备和培训制度。这个制度应当是我国今后人事和劳动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已有多所南京高校正积极推行这一措施。

4,多措并举。积极扶持。国家一直很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2009年1月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要求,要完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见习制度,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见习。在高等职业院校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与此同时,今年还将实施促进大学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的优惠政策,综合运用财税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促进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温总理要求,要在中央政府出台有效政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观能动性,地方政府有必要根据当地实际,出台一些符合当地实际、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从户籍、档案、资金、提供实践机会等多方面来促进当地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在社会基层对大学生的需求还是很急迫的,因而为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在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领域就业,是适应我国国情而采取的一项创新举措。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与对策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模式转向大众化教育模式,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从2003年开始,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显, 引起社会上下的高度关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一、当前就业现状

2008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 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个比以往更加趋紧的形势。因为这一年不仅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管制逐渐强化的一年, 也是雪灾、地震、奥运会、全球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交织发生的一年。这些重大事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 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基本形势。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 2008年底将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 而2009年又将有近611万大学生面临就业, 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加之部分地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我国经济运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调查显示, 当前我国宏观就业形势趋紧, 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2008年中国十行业就业指数调查结果发布, 调查结果显示:英才网联在8月份的招聘会现场通过对1 000多名2008届毕业生调查显示, 有78.2%的人还在找工作的过程当中, 除了继续深造的, 仅有12.1%的学生成功就业。截至8月底, 目前仍在找工作的2008届毕业生中, 有近八成是没有工作的, 只有一成左右是对目前工作不满意想跳槽。上百万处于劳动力“金字塔”上层的大学生就业如此困难, 让人困惑也更让人担忧。在全世界经受经济危机考验的今天, 大学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不只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 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政治与社会的稳定。大学生是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 如果大量毕业生“毕业即失业”, 不仅是重大的社会问题, 同时也是一种巨大的人才资源浪费, 对如此重大问题分析原因并思考解决对策实属必要。

二、原因分析

就目前来讲, 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种的, 人才市场、高校教育、金融危机、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及自身素质均不可忽视。

(一) 人才市场的制约

1. 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增多, 毕业生就业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招使高校毕业生的资源数量不断创出新高。据教育部统计,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 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 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 比2008年增加52万人。“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对记者说。[1]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和毕业时未就业的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长, 促使毕业生就业市场发生新变化, 使广大毕业生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

2. 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趋于平稳, 广大毕业生向往的“精英”岗位相对短缺。

一是由于科技进步引起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使一部分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数量相对减少;二是由于国家政府机构改革和国家企事业单位的改革, 大幅度精简人员和下岗分流, 使这些传统就业的主渠道吸纳毕业生的能力下降。三是“官本位”[2]导致人才的不公平竞争, 一些低素质低能力的人仗着有钱有权的朋友或者亲戚获得自己的理想职位, 使得本来就不多的“精英”岗位更加捉襟见肘, 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们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 却找不到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这些因素导致广大毕业生“千军万马齐过独木桥”的局面。

3. 用人单位聘用人才的标准盲目攀高, 观念脱离实际。

在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逐步健全的情况下, 企业对人才的聘用更具自主权。大众化教育带来的毕业生就业“买方市场”的形成, 为我国企业的人才聘用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是, 一些企业因受传统计划观念和行业意识的影响, 不能根据人才市场变化的新情况来及时调整企业人才战略, 在人才聘用上存着“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狭隘意识、视野不够广阔、用人观念滞后。一方面是不能根据企业实际和岗位的需要有针对的选材、聘才, 而是求全责备、盲目攀比, 对一些重点大学、名牌院校的毕业生趋之若骛, “人才高消费”的现象比比皆是。另一方面, 企业缺乏重视知识、重视科学、重视人才的新观念, 不能合理的置换冗员, 以加强企业的人才储备, 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4. 供求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

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不平衡的矛盾体现在学科专业、学历层次、地理位置、院校差别、企业状况、男女性别等方面。从学科专业分析, 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和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的环境下, 社会对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机械、自动化等学科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旺盛, 而法学、社会学、医学、师范、农林等学科专业的毕业生需求减少。从学历层次看, 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需求旺盛, 本科生需求基本持平, 专科生供大于求。从地理位置看,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及一些中心城市需求旺盛, 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及经济比较落后地区需求仍然不足。从院校差别看, 重点、名牌院校毕业生需求旺盛, 一般普通院校需求不足。从企业情况看, 传统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需求有所回升, 但吸纳能力有限, 而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数量却大幅提升。从男女性别看, 女生就业难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

(二) 高校教育工作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专业划分过细, 教材内容陈旧, 教学方法落后, 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 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社会需要。高等教育具有滞后性和周期性特点, 在高节奏快变化的社会需求面前, 高校招生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 某些社会急需和紧缺的毕业生严重缺乏, 而某些社会需求饱和的人才又供大于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模式没有遵循市场的规律, 现在许多高校提出的“以出口引导入口”的办学思路, 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对策。

从就业指导服务的功能与内容看,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主要是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的, 开展的时间基本上限于毕业生“双选”期间, 内容也仅停留在对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和就业政策规定的解释。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 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 内容狭窄, 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 难以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从就业指导服务的方法和手段看, 现在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大会“灌输”, 即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就业政策宣传会”、“毕业生双选会”等, 而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从就业指导服务的机构和队伍建设看, 尽管目前我国高校和各级政府专门设立了毕业生工作的机构, 但这些机构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 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而且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 就业指导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 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

(三) 金融危机的影响

据南方日报 (2008年10月30日A12版) 《金融风暴带来毕业生“就业寒冬”》报道, 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 今年一批企业缩减规模甚至关闭, 由此带来用人需求萎缩。我国沿海大部分企业和工厂濒临破产, 裁员现象严重, 失业工人剧增, 减少了大量就业机会, 进校的大型企业较往年明显减少, 用人岗位缩减, 甚至一些知名企业明确通知取消了原定的校园招聘, 近日, 某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网站上登出一则《关于成都家乐福超市取消校园招聘的公告》:“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危机影响, 现接到家乐福 (中国) 总部通知, 全国范围内的招聘活动取消……”随后, 广州立白集团等也发出类似通知。这让紧张的应届毕业生群体更加弥漫着一股如临大敌的焦虑气氛。不少公司选择了裁员或正在研究裁员计划, 没有大规模裁员打算的公司, 也有部分宣布中止2008—2009年全年的大规模招聘计划。“今年企业计划招聘的人数和职位处于一个冻结状态”, 广州韦博俊杰人才顾问有限公司培训中心招聘产品经理马润星表示,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尤其是房地产、金融等行业的业务项目大幅萎缩, 在岗人员收入减少, 用人量下降, 这种困难局面可能要延续到2009年下半年。也就是说失业的危机感还要延伸到明年的毕业生中, 今年的毕业生如果消化不了就会积攒到明年, 而全球经济未必在明年就能全面复苏, 这样一来明年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四) 大学生素质及择业观念与社会需要相脱离

首先, 如今有些大学生的素质不适应社会的需要, 比如, 思想道德素质不高, 知识结构不合理, 实际动手能力较差, 缺乏创新精神等。现在高校存在很多学企业管理的没去过企业、当教师的没上过讲台等培养与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其次, 统计这些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地区分布, 可以看到基本集中在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即使面临暂时失业也不考虑去基层工作, 特别是到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就业。“宁要都市一张床, 不要农村一套房”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学生的择业观念脱离社会实际, 有的过于自负、盲目攀比;有的缺乏吃苦精神和创业意识, 在择业时往往期望值过高, 倾向于大城市和高收入企业, 贪图安逸, 不求奉献, 这种情况也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 就业难还有一些其他诸多方面的原因。如人事和户籍制度壁垒对人才资源充分流动的制约作用相当明显。虽然这种现象随着人事代理等中介服务措施的出现得到了一定缓解, 但是距离由毕业生就业障碍转变为就业动力还有较大差距。

三、解决对策

虽然金融危机使不少企业减少了人员招聘计划, 但同时也要看到, 越是经济危机越要求企业注重自主创新和新技术研发, 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高级IT研发人才和医药生物类研发人才, 企业需求依然强烈。另外受金融危机影响, 许多白领选择充电培训, 也使教育行业迎来发展高峰, 成为吸纳应届毕业生的大户。此外, 为了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我国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根据初步预算, 实施上述工程建设, 到2010年年底, 约需投资4万亿元。随着国务院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 一大批国有重点企业在今后几年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在人才需求上也显得更为迫切。另外, 为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正在进行重大调整, 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坚持自主创新, 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保持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同时, 企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也将有利于促进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就业。

因此, 应看到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是“危”中有“机”, 应加大政府、高校、毕业生等各方面的统筹协调力度, 全面实施更加积极的促进毕业生就业政策, 为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证, 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 政府引导

其一, 政府应推出就业政策引导人才市场有针对性地选材、用才, 正确估价高校毕业生的潜在价值, 建立良好的培训提升机制和科学的考评体系。不盲目攀比名牌学校, 注重毕业生的自身素质, 严厉抵制“唯文凭论”的现象。其二, 政府要改变就业机制,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克服“官本位”思想, 踢出“人情就业”, 促进人才公平竞争。其三, 多年来, 我国东部省市吸纳了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 而到西部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尚不足20%。[3]这类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还是农村的生活条件太艰苦, 无法吸引毕业生去工作、生活。因此, 政府应通过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异, 增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同时, 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其四, 政府应重视目前企业用人普遍遵循的“先男后女”的现象, 提倡男女就业平等, 关注女性就业, 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其五, 可以考虑借鉴一些西方国家将创业培训教育纳入正规的国民教育体系, 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的能力, 鼓励有能力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最后, 政府应采取积极办法缓和经济危机, 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稳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二) 高校改革

针对高校专业结构失衡, 与社会人才需求脱钩的现象, 高校应迅速配置专业师资队伍成立就业指导中心, 分析社会人才需求行情, 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有计划地扩招的同时, 注重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重视就业接口训练, 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中国社科院黄兴年博士则认为:“研究生扩招对就业产生的影响主要在于专业结构设置的不合理, 一些学校在传统学科上的基础雄厚, 扩招比例和规模也就相对较大。而一些适应加入WTO后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 却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而无法大量招生, 从而造成毕业生就业时的专业矛盾突出。”[4]高校有责任引导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正确认识就业形势, 准确进行自身定位, 合理进行职业规划, 在注重知识储备的同时, 更加注重应用性培养, 形成核心就业竞争力。

(三) 毕业生自身的改变

首先, 毕业生要改变就业观念。随着高校的扩招, 以前是“精英教育、高端就业”, 现在则成了大众教育, 因此要了解就业市场, 准确定位。大众化教育就是要大众化就业, 事实上, 就业市场需要大量的应用型高端人才。毕业生在就业时要调整心态, 既不要好高骛远, 也不要妄自菲薄。当今企业, 不仅需要理论型的通才, 更注重实际能力的干才。一名优秀的人才应具备面的素质归结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的人;品行端正态度谦和的人;敬业笃实对企业忠诚的人;锐意进取富有工作激情的人;发现问题并善于解决问题的人;具有团队精神善于沟通的人。

其次, 高校学生必须打好专业基础, 提高综合素质。如今, 随着高校扩招数量的急剧递增, 高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也在逐渐下滑,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毕业生们应该明白, 有了高学历不等于进了保险箱, 关键得看自身素质。一个人能否成功, 学历并非是首要的因素, 文凭本身也不必然等同于人才。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 关键是看他能否胜任工作、创造价值。目前的就业形势也给那些盲目追求高学历者敲响了警钟。

总之,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系统工程, 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及毕业生个人应该联动起来, 从根源着手, 通过转变观念, 力行一系列的革新措施来调整就业布局, 以促进更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http://chinese.aol.com/news/nationaldetail.jsp keyid=8234043993102827256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还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01-10-08.

[3]伍力.引导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4) .

上一篇:投资价值管理下一篇:信息技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