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2024-05-1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精选11篇)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8例患者精神均正常, 自愿接受调查, 并能有效沟通。其中男45例, 女23例;年龄21~80岁;平均5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1例 (89.7%) , 高中水平4例 (5.9%) , 大专及以上水平3例 (4.4%) 。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心理状况调查表, 内容包括个人自然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等一般情况;心理状况:抑郁、焦虑、自卑、孤独感、恐惧等项目。调查方法:对患者进行问卷, 然后根据结果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7天后再次进行心理问卷调查, 调查采取自评方法进行。

1.2.2 心理护理

(1) 抑郁的护理:医务人员可用事实说明肝炎的危害和积极配合治疗的必要性, 使患者认识疾病, 并树立治疗信心。给患者介绍尽可能多的信息, 如日常生活、乙肝的进展及预防、如何配合治疗等, 通过健康宣教、发放资料来满足患者的需求。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 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向患者提问, 及时对患者的需要做出反应, 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心和重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 焦虑的护理:完全消除患者的焦虑是不容易的, 何况轻度的焦虑状态对治疗疾病还有益处。但是, 医生与护士对极端焦虑和长期处在焦虑之中的患者要格外重视, 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 以免妨碍对疾病的治疗和诱发其他疾病。做好家属的工作, 要尽力在精神上、物质上给病人以关怀, 多关心、多交谈, 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3) 自卑的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适宜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医务人员有责任指导患者家属尤其是配偶, 要善于理解患者情绪变化, 经常与之感情交流。同事及亲友的关心、支持可消除患者的自卑心理, 增强感情交流, 改善病情和生活质量。

(4) 孤独感的护理:要经常深入病房, 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鼓励家属多探视患者, 向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知识, 说明乙肝通过一定的途径可以预防和阻止其传播。如不能来访, 可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联系。总之, 要让患者时刻感受到家人及朋友的关心, 他并没有被大家遗忘。

(5) 恐惧的护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随时随地向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及信息[1]。有些患者由于对乙肝知识的一知半解或道听途说, 对疾病有一个错误的认识, 不配合治疗或丧失信心。护理人员要善于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 并与之多交谈, 向其反复强调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康复有很大关系, 同时让临床上治疗效果好的病友现身说法, 帮助患者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 遵守医嘱, 坚持治疗, 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 提高内在的自身康复能力。护患间良好的关系及交流是良好护理效果的基础[2]。多关心体贴患者, 经常和患者谈心, 了解其思想动态, 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及时与者家属沟通, 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疾病。

2 护理效果

心理护理前有明显心理障碍45例 (66.2%) , 患者可同时有两种及以上心理反应, 其中焦虑43例 (95.6%, 43/45) , 抑郁40例 (88.9%, 40/45) , 恐惧30例 (66.7%, 30/45) , 孤独感27例 (60.0%, 27/45) , 自卑25例 (55.6%, 25/45) 。心理护理后:焦虑消失38例 (88.4%, 38/43) , 抑郁消失35例 (87.5%, 35/40) , 恐惧消失27例 (90.0%, 27/30) , 孤独感消失24例 (88.9%, 24/27) , 自卑消失23例 (92.0%, 23/25) 。患者经过心理疏导护理后, 心理障碍明显得到缓解。由此可见, 心理护理能及时有效地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王艳珍.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J].新疆中医药, 2003, 21 (4) :54.

天晴甘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第2篇

摘要:目的:观察天晴甘美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的疗效。方法:将6月~5月本院收治的9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天晴甘美治疗作为治疗组,并与既往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美能)治疗的1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未发现严重毒副作用。结论:天晴甘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且无毒副作用,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天晴甘美;慢性乙型肝炎;甘草酸苷

1,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所致的一类慢性病毒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感染率和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1],其治疗缺乏特效药物,主要以抗病毒、保肝以及对症治疗为主[2],甘草酸类药物在治疗慢性乙肝方面效果显著,得到了多数学者认可[3-4],天晴甘美是由正大天晴公司生产的甘草酸类制剂,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首选甘草酸类药。本研究利用天晴甘美治疗慢性乙肝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近三年于我院就诊的9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治疗组,既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辅助检查结合病史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5]。其中治疗组患者男性60例,女性38例,年龄21-65岁,平均36.35岁,对照组男性78例,女性34例,年龄20~67岁,平均34.65岁。两组患者治疗前2周均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在临床基础治疗及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天晴甘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持续四周;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及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美能(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0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持续四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不给予其他抗病毒及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查血常规,EKG,肝肾功能等检查,以观察疗效及毒副作用。

1.3观察指标

治疗过程中均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症状、体征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评定疗效,观察肝功能改善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6]

根据症状体征好转以及肝功能改善情况评定疗效,1.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各指标恢复正常;2.有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肝功能各指标明显改善,降至治疗前数值的.50%以下;3.无效:症状、体征未见明显改善,肝功能各指标未见明显改善,未降至治疗前数值的50%以下。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采用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具体疗效见表1所示,两组患者在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如表2所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改善明显(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心悸,1例头晕患者。随访6-12个月,无复发及死亡病例。

3.讨论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大国,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高达57.63%,即全国有接近6亿人感染过乙肝,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控制有一定困难,如控制不良,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7],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尚无重大突破,仍局限于抗病毒,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而抗炎护肝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和重点[8],天晴甘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异甘草酸镁,异甘草酸镁是甘草酸的单一反式旋光异构体,是一类可以有效抗炎,保护肝细胞膜以及抗生素氧化的多功能护肝药。有研究[9]发现天晴甘美对于肝组织的损伤及纤维化,可有效减轻肝组织损伤,明显抑制胶原合成,具有降低肝纤维化、改善肝组织学的作用。

美能(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是经过多年临床验证的一类具有良好疗效的护肝药物,是由B体甘草酸、甘氨酸、盐酸半胱氨酸为主要成分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B体甘草酸可有效保护肝细胞,抗炎,调节免疫以及类固醇作用。甘氨酸和盐酸半胱氨酸也可有效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且对于甘草酸可能引起的假性醛固酮症状存在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10]。

本研究对于天晴甘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和美能作比较,以观察天晴甘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证明天晴甘美疗效与美能相当,但肝功能改善更加明显,说明天晴甘美的护肝作用更为有效,且天晴甘美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更低,更为安全,更为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天晴甘美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炎、护肝药疗效明显,且安全可靠,特别是护肝作用明显,可以更为有效的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越明,陈秋美,周敏华. 个体化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10(2):279.

[2] 冯海燕.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体会[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8(3):111.

[3] 桂亚萍.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8(36):76-77.

[4] 崔鹤松,陈宁.异甘草酸镁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J].世界临床药物,2008,29(11):670-67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第3篇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人民医院甘肃平凉744600)【摘要】目的:对于使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探讨对于疾病转归进行护理干预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干扰素治疗。500万IU/次,3次/周,连续治疗6个月。开始15日每日皮下注射500万单位,以后隔日注射1次,直至6个月。在治疗期间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并且观察患者的预后。结果:30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已经顺利转成HbsAg、HbeAb、HBcAb阳性,还有两例HbsAg、HBcAb转为阳性;并且在系统的护理干预下,患者对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知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能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用药、监测依从性得到提高,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还可以减少并发症,保障用药安全有效。【关键词】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护理;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392-01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病程长、对健康危害面广的传染病。干扰素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功能,是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1]。但干扰素也有一些不良反应如畏寒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痛、乏力及厌食恶心;少数病人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护士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给予对症处理,帮助病人顺利完成治疗计划。2010年11月到2011年11月,对本科30例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了跟踪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总共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29例为男性,剩余1例为女性;平均年龄达到46岁。在进行干扰素治疗以前的常规检查结果:丙氨酸转氨酶106~389U/L,HBV-DNA的定量为每毫升1.19*105~3.96*108拷贝,其中26例患者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体(HBcAb)均呈现阳性,并且有4例患者的e抗体(HBeAb)、HBsAg以及HBcAb呈现阳性,血常规白细胞3.7*109~7.6*109/L。1.2 治疗方法:注射500万单位的重组干扰素ɑ-2b安达芬,疗程为6个月,前面的15日应每日皮下注射,15日以后则隔天注射1次,直至疗程结束。[3] 在注射五百万单位的干扰素后,其中18例在第一周的平均体温达到了38℃和39℃之间,有11例患者超过了39℃,低于正常体温37.6℃的有一人。并且,全部30例患者在注射干扰素后都出现关节疼痛、乏力的现象,有五例的白细胞明显下降2.6*109~2.9*109,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的有两例。1.3 护理方法:(1)基础护理 :在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之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用药前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是一些会增加使用干扰素的副作用危险性的疾病,更应该谨慎对待,例如具有糖尿病、心脏病、精神病、或其他免疫性疾病的家族病史者。在进行治疗之前,必须注意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自身抗体、血常规、心电图等做常规的检查。[2]由于患者在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之后会出现白细胞下降的现象,并且抵抗力较差,因此治疗期间要注意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和流通,并且定期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2)心理护理:对于使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必要性、适应性要进行宣传,关于干扰素的疗效和副作用的发生规律,应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积极主动地做好卫生宣教工作,让病人对于治疗心中有数,在用药前就做好心理准备。因为干扰素的药价较为昂贵,并且治疗时间较长,护理人员应加强和病人的沟通,帮助病人乐观面对治疗,指导病人如何应对用药产生的副作用。进行干扰素注射时,应多观察,以关心体贴的态度多与病人交谈,帮助患者完成治疗。(3)干扰素不良反应的护理:在使用干扰素治疗的初期,由于患者会出现头痛、发热或是乏力、肌肉关节疼痛等像患了流感一样的症状,因此护理时要注意定时给患者测量体温和血压,还有患者的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情况,也要注意观察。如果患者的体温超过正常的37.6℃,则应嘱咐病人多喝水,注意卧床休息,并使用冰袋冷敷、酒精擦浴等物理手段进行降温。当患者的体温达到39℃及以上,则需要利用药物予以降温。发热降温的过程中,由于出汗较多,护理时应及时提醒患者更换贴身衣物并注意保暖。如果个别患者的副作用反应较重的,则在注射前服用约1.0g的百服宁。对于白细胞下降明显的患者,也无需中断干扰素的质量,可以给予惠尔血75μg的皮下注射,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升高体内的白细胞数量。对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现象的,则采取更换注射部位的方式来避免,同时应注意注射的深度以及注射后的热敷。2 结果通过以上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其中26例HbeAG、HbsAG、HBcAb均呈现阳性的患者,已经顺利转成HbsAg、HbeAb、HBcAb阳性的有18例,还有两例HbsAg、HBcAb转为阳性。同时,30例患者当中,HBV-DNA转为阴性的患者有19例,并且丙氨酸转氨酶降到45U/L以下的有27例。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上,重组干扰素ɑ-2b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之一,因为它具有广泛的抗病毒、免疫调节、减轻肝脏炎症和抗纤维化等功能特点。但是由于使用干扰素的副作用比较大,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应在用药前积极进行卫生宣教,帮助患者了解药物和疗程情况,乐观面对使用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对于治疗过程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副作用并对症处理,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治疗的难关。除此之外,還应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以关心体贴的态度与病人多多沟通,帮助病人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坚持达到治疗目的。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 f6):421——429.[2]邱玉琴,慢性乙肝患者使用千扰索治疗中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 l,24(8):963—964.[3]王崇围,李树清,大剂壁重组干扰素d—Ib与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关系[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19(5):319—320.

对社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干预 第4篇

1 临床资料

2007年8月—2009年6月我科收治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其中男38例, 女18例, 年龄19岁~66岁, 平均年龄48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不良反应, 但意识清楚, 语言交流正常。

2 心理状态表现及护理

2.1 怀疑、矛盾心理

此类患者大多平素体健, 偶因体检发现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肝患者, 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 对生活工作影响不大, 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 怀疑化验结果是否准确。等再次化验确诊是乙肝患者时, 他们会有一种矛盾心理, 不愿把自己的病情告诉身边的朋友和亲人, 他们担心疾病对自己的未来生活有不利影响, 怕耽误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另一方面又担心如果不进行系统的治疗而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内心矛盾, 在治与不治之间举棋不定。

针对此类患者的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应鼓励他们正视现实, 相信科学, 耐心、细致地反复宣教乙型肝炎的有关知识, 说明治疗的重要性, 使他们对乙型肝炎的危险因素、并发症和转归等有所了解, 对自身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和重视, 以免不注意休息、饮食等而使病情加重, 造成严重后果。护理人员给药打针时, 在患者面前要表现出严谨的工作态度, 言语得当, 尽可能地做到大方自然, 取得患者的信任。

2.2 抑郁、忧虑、悲观失望心理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往往因疾病的可传染性、病程长、易复发、费用高等问题背上沉重的包袱, 对治疗失去信心, 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不稳定, 整日忧心忡忡, 自觉度日如年, 出现失眠、多梦、食欲减退、机体抵抗力下降。他们除了牵挂自己的家庭、工作和学习之外, 还担心自己的疾病传染给亲人, 特别是孩子, 有的患者害怕因得病而失去家人的照顾及关爱, 因得病而使家人背负经济上的负担。

针对以上情况, 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积极应用护士的权威、知识与关心来支持患者, 采用消除疑虑、说服劝慰、激励鼓舞以及消除应激因素等方式, 使患者发挥自身内在的潜力, 面对现实处理好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协助患者渡过难关。说明疾病的治疗确实需要一个过程, 要相信当今医疗科技的发展, 相信一定会有好的治疗方法的。同时安排心情开朗、心理负担轻的患者与其同病室居住, 争取得到患者亲属和单位领导更多的关心和支持。据调查, 社会支持具有缓解压力和直接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的作用, 进而影响生活质量[1]。所以家属和单位领导的鼓励会让患者重新树立自信和自我价值感,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同时, 医护人员应尽可能地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 选择合理适宜的诊疗方案, 以避免因经济负担过重而加重患者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 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2.3 孤独、自卑感

患者住院时间越长, 住院次数越多, 他们的社交活动与外出活动时间就越少。再加上住院后采取的隔离措施, 限制活动时间及探视时间, 患者不能忍受隔离的寂寞, 相对狭窄的生活圈使他们变得孤独, 感觉生活乏味单调。再加上长期就医, 患者自觉给家人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 由此产生一种自卑心理。

此类患者需要护理人员以家庭化方式布置病室, 详细介绍隔离措施的目的, 以及隔离制度和要求。和患者多交流、多沟通, 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 给予更多的关爱, 营造和谐温馨的气氛, 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活跃病房生活, 如指导患者看书读报, 听收音机, 与人聊天等。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 为患者家属创造探视条件, 同时要进行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 让患者及家属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及预后, 告诉他们一般的接触不会传染, 可以和周围环境的人生活往来, 并参加集体活动, 使患者从心理上消除自卑感。

2.4 焦虑和恐惧心理

此类患者得知自己确诊为乙型肝炎后, 认为疾病易反复, 不能根治, 终身与病魔相伴, 前途、朋友、领导、同事都离自己很遥远了, 同时担心病情反复发作, 预后差, 对死亡充满了恐惧。

这种心理状态很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学会自我减压的方法, 如呼吸控制训练、音乐疗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等。护理人员应主动了解患者心声, 积极进行卫生宣教, 说明良好情绪对疾病转归的重要性。在不违背隔离制度的前提下, 允许家属同事探视, 让患者觉得他并没有失去家人、同事, 大家都很关心他, 没有人嫌弃他。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5 不安全感和无所谓心理

有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害怕再染上其他疾病, 因此在病室内过分小心谨慎, 过分疑虑, 不敢活动, 不敢接触病室内的任何物品, 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与之相反, 也有一些人不了解或不相信疾病的传染性, 持无所谓态度, 不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随便使用其他患者的用具等。

这两种心理状态需护理人员因人而异地进行教育。对于性格开朗, 对疾病不在乎的患者多讲解疾病知识, 消毒隔离制度, 重点讲解疾病的危害性及预防的重要性。对于抑郁内向的患者, 语言要适度, 避免过度刺激, 在教育患者的同时, 教育陪护人员或对家属进行出院后康复指导与技术训练也是必要的环节。

3 体会

通过对乙肝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大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态是积极的、乐观的, 能够正视现实。结果显示:病情好转者46例, 无变化者9例, 恶化者1例。本组结果证明心理护理是护理的重要手段, 是整体护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依据心身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机制, 通过心理护理, 满足患者心理上的需求, 消除其紧张消极等负性情绪, 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使患者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 有利于发挥药物的疗效, 促进病体康复和健康的保持。

现代护理观“以病人为中心”, 维持人的心理最佳状态是保持健康和战胜疾病的根本。因此护士需加强心理学知识学习和临床应用, 不断拓展护理工作的范畴, 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慢性肝炎患者为何胃部不适? 等 第5篇

问:我患了慢性肝炎后常感上腹胀痛,胃口不好,甚至恶心、呕吐,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江苏东台陈晶明

答:随着纤维胃镜检查的普遍开展,近年来,发现慢性肝炎患者中至少约有1/3合并有程度不同的胃粘膜损害,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出血等。

慢性肝炎患者为何会发生这些症状呢?这是因为肝脏发生慢性炎症并有硬化倾向时,门静脉的压力增高,胃粘膜充血、水肿,正常的屏障作用受到削弱、破坏。由于胃酸的作用,会造成胃粘膜糜烂,易于出血。当胃底(或食道)的静脉破裂时,出血不易止住,出血的量也相当大。

还有许多慢性肝炎患者虽没有发展到肝硬化阶段,门静脉的压力并未增高,却也常有胃部症状。据研究,这与肠道细菌产生的毒素有关,肝脏具有解毒功能,当肝脏受损时,肠道内细菌产生的毒素就会入侵到血液中,毒素的作用可使胃粘膜发生充血、糜烂、溃疡等病理变化。

另,外,还有一个易被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保肝药”的作用。慢性肝炎并无特效药,而名目繁多的“保肝药”不但“保”不了肝,反而增加了胃的工作负担。在临床上不乏这样的例子:某些慢性肝炎患者在停服了所有“保肝药”后,胃部症状也随之消失。

慢性肝炎患者如果胃部症状明显,应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①绝对戒烟,因吸烟会导致内脏血管收缩,减少胃的正常血液供应,使胃液分泌紊乱,并影响胃粘膜的正常屏障作用;②合理使用治疗肝病的药,宁少毋滥;⑧有门静脉高压表现时可服用心得安;④可服用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如胶体铋制剂(迪乐冲剂、丽珠得乐冲剂)或硫糖铝片等。

上海浦南医院 袁秉奎

老年性阑尾炎有何特点?

问:我父亲在腹痛并不明显的情况下被诊断为阑尾炎,请问老年人患阑尾炎后有什么特点?

云南个旧 齐丽丽

答:一般说来,患者如在右下腹出现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经查白细胞计数增高,右下腹有压痛和反跳痛,就可诊断为阑尾炎。然而老年性阑尾炎并非这么简单,其症状复杂多变。这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有关:①痛觉迟钝,反应性差。老年人对疼痛不敏感,使腹痛部位模糊不清,若隐若现。②腹肌紧张不明显。老人腹壁脂肪厚,腹肌萎缩,使阑尾炎引起的肌紧张不明显。⑧白细胞计数高低不一。老年人机体反应性差,即使炎症很重,白细胞计数也不一定升高。④体温变化不大。老年人体温正常时照样可发生阑尾炎穿孔,这也是因机体反应差之故。

由于上述原因,老年性阑尾炎容易误诊和延误治疗,使其临床发展过程中存在三大危险:①容易穿孔。原因是老年人的阑尾粘膜变薄和纤维化,机体抵抗力差,炎症进展迅速。②死亡率高。在抗生素广泛应用的时代,年轻人因患阑尾炎致死者已相当罕见,但老年人由于各器官功能衰退,常合并有心血管、肺、肾等脏器的慢性病变,有时手术虽获成功,却最终死于其他器官的并发症。⑧并发症多。对老年人来说,麻醉和手术都是一种意外打击,可诱发心肺肾等器官的疾病,或使原有的慢性疾病加重,并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因此,无论是家属还是医生,对老年人的下腹部疼痛都应高度警惕。若一时难以诊断,要留心观察,不能大意,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后应不失时机给予治疗,否则势必增加风险。

上海闸北中医学校 石慎嚯

怎样观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

问:我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因复种卡介苗需做结核菌素试验,请问怎样观察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

河南郑州 刘晓萌

答:在接种卡介苗之前,应当先做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是一种用结核菌的培养物滤液制成的试剂,经前臂皮内注射后,72小时查验反应。如因特殊情况,也可在48~96小时之内查验反应,但不宜过早或过迟,以免影响对反应结果的正确判断。

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为:①阴性反应,注射局部仅见针眼大小的红点或红晕而无硬结,平均直径在5毫米以下者,表示体内尚未感染过结核菌,可接种卡介苗。②阳性反应,注射局部发现硬结,平均直径达5毫米或5毫米以上者,表示体内受到过结核菌的感染或已成功地接种过卡介苗,不需复种卡介苗。③强阳性反应,注射局部出现平均直径在20毫米或20毫米以上的硬结,或出现水泡、坏死、淋巴管炎等。这种情况提示有活动性结核病灶存在的可能,应做进一步的检查,而不宜接种卡介苗。

南京市玄武区卫生防疫站 顾跃华

鼻子经常出血怎么办?

问;我的鼻子经常出血,一旦出血大家都不知所措,贵刊能否介绍一下处理方法?

山西太原 刘德海

答:在鼻中隔的前下部有一个易出血区。改掉挖鼻孔、用力擤鼻涕的不良习惯,可以防止鼻出血。出血后简易的止血方法是取坐位,头挺直靠墙,用手指捏住双侧鼻翼,持续10分钟,大多出血可停止。出血量大时,可用凡士林纱布条或棉花塞住鼻腔,然后到医院就诊,应当警惕的是,鼻出血有时是某种疾病的信号,特别是鼻咽癌和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脾功能亢进等。所以,经常鼻出血而又难止者,必须尽早到医院检查。

妇女如果每次来月经时发生鼻出血,称为“代偿性月经”,在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后,可应用中医治疗。

安徽淮南卫生学校 陈多照 陈 瑜

糖尿病人如何控制饮食?

问:我最近患了糖尿病,听说需要控制饮食,但又不知道具体方法,恳望贵刊能够给予指导。

江苏金坛 丁长贵

答:每个糖尿病人,不论病情轻重和用何种药物治疗。均应控制饮食,尤其是甜食。如能做到以下几点,对您的病情必将有益。

①根据体力劳动的情况,确定每日主食量,轻体力劳动者每日主食250~350克,重体力劳动者每日主食350~500克。主食在三餐中的分配大致为1/5、2/5、2/5,或1/3、1/3、1/3;也可按四餐分为1/7、2/7、2/7、2/7。病情加重时须减少主食量,活动多时可适当加餐,只要体重保持正常,食量就可不变。②仅靠上述主食吃不饱时,可用瓜果、蔬菜来代替,果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疾病康复有利。夏季可多食些冬瓜、丝瓜、南瓜、绿豆芽等,冬季可多食些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等。③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成人每日不少于5。一100克,包括鸡、鸭、鱼、瘦肉、蛋等,蛋白质除提供营养外,还有耐饥饿的作用。④尽量少食含糖量丰富的水果,如西瓜、苹果、葡萄等。山芋、土豆的淀粉含量高,也不宜多食。

江苏省级机关医院 马金霖

口臭是怎么回事?

问:我是一个20来岁的女青年,平时比较注意个人卫生,可是我的口臭很重,同事不愿跟我交往,我很苦恼。请问口臭是怎么回事?能治好吗?

河北唐山 张志新

答:首先肯定地告诉你。口臭是完全能治好的。引起口臭的常见原因有:①不注意口腔卫生,不刷牙或刷牙时敷衍了事,食物残渣滞留在牙缝中,则会被细菌分解产生臭气。②患牙周病及根尖周病时,牙周袋溢脓或瘘管溢脓,常可发出臭味。③龋洞内的腐质亦易产生臭气。④舌沟内食物堆积,不及时清除;或舌苔堆积较厚,均可引起口臭。⑤口腔外科性疾患,如拔牙或牙槽外科伤口感染,口腔粘膜上的溃疡性恶性肿瘤等,都可引起口腔中特殊臭味,⑥口腔以外的原因,常见的有邻近组织或器官的病变,如慢性扁桃体炎、鼻窦炎等;或呼吸系统病变,如肺癌、肺结核等;或消化系统病变,如胃溃疡引起的恶心、呕吐、嗳气、泛酸等症状时,可以从口呼出臭气;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时,口腔里会有一种特殊的烂苹果味。此外,进食大蒜等有臭味的食物或饮酒后,可在呼气中闻到大蒜臭或酒臭。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防治口臭的关键,应做到早晚各刷一次牙,饭后漱口,每次刷牙至少要3分钟,如果采取上述措施后口臭仍很重,应到医院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只要治愈相关疾病,口臭就会自然消除。

广东省口腔医院 黄建生

去痛片为何不能治胃痛?

问:我患有胃溃疡病,有次胃痛发作吃了去痛片,吃后不但无效,相反痛得更加厉害,不知这是何原因?

江西吉安 郑 明

答:去痛片系作用于神经系统的镇痛药,主治牙痛、头痛、肌肉痛、月经痛、关节痛、神经痛等。而胃痛(或其他平滑肌管道形内脏,如胆道、肠道、泌尿生殖道等处的疼痛)是由于平滑肌紧张或痉挛性收缩所引起,需要服用平滑肌解痉药,如阿托品、654-2、普鲁本辛等,才能收到止痛效果,服去痛片则无效。必须指出,去痛片一类解热镇痛药(包括安乃近、氨基比林、阿司匹林等)对胃粘膜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服后不但可使胃痛加重,甚至还可引起泛酸、出血的不良后果。因此,胃痛(或腹痛)病人不宜服去痛片,溃疡病人尤其应禁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浅析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5.5±5.6)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4.5±1.3)年。多数患者有身体乏力,易疲劳,精神不济等全身症状,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黄疸及肝功能异常表现,部分患者有肝区疼痛,少数患者有肝脾肿大,肝纤维化表现。无精神病、酒精依赖,无合并其它系统疾病及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参考2005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相关标准进行[3],即:有乙肝或HBSAg阳性史超过6个月,入院时检测HBSAg及HBV-DNA为阳性患者,可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干扰素治疗,给予α-干扰素冻干粉(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70077,生产批号:20050124)肌内注射,500万IU/次,每周3次,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包括饮食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具体如下。

1.4.1 心理护理慢性乙型肝炎往往有如下几种心理:

(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疾病缺乏了解,害怕将疾病传染给家人,患者经济压力重,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不佳易反复发作,治疗过程中易出现高热、转氨酶升高、白细胞减少等特点易使患者出现紧张、焦虑心理[4]。(2)慢性乙肝患者患病时间较长,熟悉各种化验检查结果及药物疗效,但又对肝病相关知识一知半解,当病情有所好转时有欣喜若狂表现,当病情反复时则表现为精神紧张,情绪低落,从而产生猜疑心理[5]。对于紧张、焦虑心理,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释,消除患者心理的顾虑,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与此同时,稳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通过科学宣教乙肝的传播途径,消除家属、同事及朋友对患者的歧视[6]。通过与患者沟通、交谈,取得患者信任,改善患者的消极心理,告知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医疗计划,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7]。对于猜疑心理的患者,一方面要耐心细致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因不了解疾病而产生的疑虑思想。另一方面告知患者家属、朋友注意在患者面前不胡乱解释一些疾病现象,以免患者产生疑虑。医护人员在执行治疗操作时,时时处处注意表现出严谨的态度,以取得患者的信任,解除患者对于疾病的各种猜疑[8]。

1.4.2 治疗期间护理α-干扰素治疗期间易发生感冒药综合征,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

感冒综合征患者,一般于用药后2小时体温开始上升,(4~6)小时后体温可达峰值,多数患者不需特殊处理,12小时后即可恢复至正常体温[9]。护理人员应将体温上升情况及时向患者作出合理解释,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对于体温升高患者,嘱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多饮水,监测患者体温变化情况。发现有持续高热患者,给予医用酒精擦拭身体、冰敷等物理方法降温,物理降温无效者,可酌情给予小剂量解热镇痛剂治疗[10]。

实验室辅助检查可见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临床多表现为弥散性瘀斑、牙龈出血、血尿等的骨髓抑制患者有骨髓抑制症状出现时,嘱患者卧床休息,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当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40×109/)L,白细胞计数低于(3.0×109)/L时停止干扰素治疗,给予激素、里亚金治疗,待血细胞上升至正常范围时再继续治疗[11]。

对于经干扰素治疗后有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纳差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嘱卧床休息,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摄入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少数消化道反应严重无法耐受患者,酌情给予促消化、止吐等对症治疗[12]。

对于有耳鸣、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即停药观察,治疗期间给患者营造舒适的休息环境,停药期间做好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焦虑严重时给予安定等药物治疗[13]。

1.4.3 出院指导干扰素治疗疗程较长,患者出院后往往需要

继续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在出院时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干扰素的正确存放及使用注意事项。嘱患者出院后继续治疗,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有不适症状出现及时返院就诊。患者离院后努力做好家属及朋友的思想工作,对患者的心情表示理解,详细向患者家属朋友介绍关于慢性乙肝及干扰素的相关知识,以既往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保持平稳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1.5 观察方法

参考《护理满意度量表(定稿)条目权重》设计服务质量问卷调查表[14]。本表由患者基本资料、满意度测量两部分组成,其中满意度测量包括环境指引、服务态度、健康教育3个维度,8个条目:(1)关于就诊环境及就医指引。(2)就诊等候过程中,护士的做法。(3)患者对护士接待的感觉。(4)护理工作人员工作形象。(5)向护士咨询问题时,护士的反应。(6)当对所需做检查及治疗缺乏了解时,护士能否及时给予讲解。(7)关于服务态度。(8)来院复诊时,上次接待护士的态度。每个条目分3个等级,1级为不满意,2级为满意,3级为感动。满意度=(2级数+3级数)/总人数。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经治疗及护理后,两组患者均对慢性乙型肝炎及干扰素的相关知识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对照组出现4例寒战,5例发热,6例关节酸痛,经对症处理后有所缓解。观察组出现1例发热、1例骨髓抑制,1例呕吐,1例耳鸣,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以上8个条目满意度分别为81.5%、77.5%、80.3%、79.9%、80.5%、62.5%、85.5%、68.9%,观察组以上8个条目满意度分别为96.5%,96.9%、93.5%、95.5%、92.4%、94.5%、92.6%、95.4%。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干扰素为广谱抗病毒剂,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的活力,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减轻肝细胞炎症,延缓肝纤维化进程,抑制肿瘤细胞等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还可刺激消化道,激活免疫系统,作用于体温中枢,引起消化道症状、致热性细胞因子分泌增加、发热、骨髓抑制、神经系统症状等不良反应[15]。

因此,护理人员在掌握干扰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显著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干扰素治疗后,给予相应综合护理措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常规护理,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及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分析两组治疗、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经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知识均有程度不同的了解。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干扰素治疗后,给予相应综合护理措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常规护理,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慢性乙肝患者, 其中, 男77例, 女33例, 最大年龄76岁, 最小17岁, 平均 (49±2) 岁;病例均符合国家规定的肝硬化及肝炎诊断标准;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不存在着定向力、记忆力和理解力等认知障碍, 也无意识障碍和精神疾病[3]。

1.2 方法

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 于患者住院24 h内进行初次测评调查, 评估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与心理健康状况, 然后有针对性的实施疾病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 4周后进行第二次测评调查。调查时要求患者表现合作、意识清楚、情绪稳定, 由护士来进行统一指导, 使患者准确填写, 共发放问卷110份, 回收率100.0%[4]。

1.3 健康教育的内容

主要内容:A:该疾病治疗原则、临床表现、致病因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等慢性乙肝防治基本知识;B:患者的情绪与疾病发生发展及复发的关系;C:主要药物的作用机理、不良反应及服药的注意事项;D: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如休息、运动、饮食、戒除烟酒等;E:消毒隔离知识;F:避免复发的相关知识;G:性生活知识;H:自我护理方法;I:定期复诊的重要性及复诊时间;J:预防知识;K:心理干预的相关知识和重要性[5]。

1.4 教育时间、形式和方法

采用个别心理辅导和集体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入院后, 患者就开始进行入院宣教, 目的在于使其尽快熟悉医院的医护人员及环境, 每周进行3次集体健康教育, 集中解答患者关心的问题, 鼓励患者之间相互倾诉、交流。每周在环境安静的病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2~3次个体化健康教育, 有针对性的讲解其迫切需了解的疾病相关知识, 疏解患者心理压力, 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6]。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1.0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见表1。调查项目字母所表示含意, 与健康教育内容中的字母所表示内容相同。

3 讨论

健康教育主要是指通过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地一系列教育活动, 促进人们选择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保健能力, 预防疾病, 从而有效地达到道德、心理、躯体上的健康。健康教育实质就是通过行为干预来使患者在行为、信心、知识上统一, 使其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 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教育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 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 提高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7]。

本研究结果显示, 本组病例经过为期4周的健康教育干预后, 慢性乙肝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各项比较相比教育前均有所提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总之, 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的知晓率, 进而将那些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尽可能地减轻或消除, 促使患者逐步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 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波.健康教育在乙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29) :122-122.

[2]李雪琴, 林碧莲, 杨莺卿, 等.脂肪肝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06, 22 (9) :682-684.

[3]卢丽琴, 马建英, 杨越明, 等.乙型肝炎病人知信行与医疗费用关系的调查[J].护理研究, 2003, 17 (8) :884-886.

[4]金瑞芬, 谢敏.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 2003 (6) :50-50.

[5]胡容.对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11) :841-863.

[6]胡容.临床护士长238名对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视野投向[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1, 18 (6) :11-1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第8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 抽取浙西地区6家医院作为调查现场, 其中三级医院1家, 二级医院2家, 一级医院3家。由肝病专科主治以上医师按照2000年全国肝病会议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共调查患者243例, 其中三级医院93例, 二级医院85例, 一级医院65例。男性167例, 女性76例, 年龄18~65岁, 其中干部28例, 城镇职工103例, 城镇无业人员39例, 农民57例, 学生16例。医疗费用支付形式为公费医疗28例,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03例,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33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42例, 自费26例, 学生平安保险11例。

1.2 方法

本研究设计为横断面研究。

1.2.1 调查工具:

自行设计门诊和住院肝病患者疾病经济负担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月收入、医疗保险类型、发病年龄及病程等) 和过去1年内因就诊而支出的费用, 包括诊疗费用和药物费用。门诊和住院次数, 因就诊而额外支付的住宿费、交通费及餐费、患者因病请假、早退和家属因陪护患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等。

1.2.2 调查方法:

调查者于2007年6—12月对入住患者进行调查。在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肝病科医师根据2000年全国肝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对患者做出明确诊断后, 由调查者向患者介绍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在获得患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后, 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1.2.3 疾病负担调查测算:

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包括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直接经济负担等于直接医疗费用加直接非医疗费用。其中直接医疗费用包括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包括因就诊额外增加的交通、住宿和餐饮费用。在本研究中, 间接经济负担仅包括患者及其照料者因病引起工作时间减少所致的经济损失。根据衢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200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3 410元。按1年12个月、每月22个工作日和每个工作日以8小时计算, 每个工作日折合为50.80元。按照人力资本法。根据衢州市日均国民生产总值, 将患者及其照料者的间接经济负担转化为货币形式。各项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1) 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单次人均门诊医疗费用×月均就诊次数×12+单次人均住院费用×年人均住院次数; (2) 年人均非医疗费用=因就诊额外支付的年人均交通费+因就诊额外支付的年人均住宿费+因就诊额外支付的年人均餐费; (3) 年直接经济负担=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年人均直接非医疗费用; (4) 年间接经济负担= (患者人均误工天数+家属因陪护患者人均误工天数) ×2007年衢州市日均国民生产总值; (5) 年总疾病经济负担=年直接经济负担+年间接经济负担。

1.2.4 统计学方法:

调查数据经过整理、核查。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 并运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卫生资源利用情况

在234例病例中, 有69例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有23例单纯接受草药治疗, 人均住院次数0.32次/年, 人均门诊次数7.6次/年。表1显示慢性乙肝门诊患者年直接经济负担7 587元, 住院患者年直接经济负担17 789元。门诊患者年均总经济负担占患者年均总收入的比例为46.2%, 住院患者年均总经济负担占患者年均总收入的103.7%

本研究中所有抗病毒患者均为接受核苷 (酸) 类药物治疗, 抗病毒患者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为8 723元, 较未抗病毒患者5 716元的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高。但抗病毒患者的间接经济负担和年人均住院次数要少于未抗病毒患者 (P<0.05) , 年人均门诊次数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见表2。

2.2 病毒变异与未变异患者的经济负担比较

病毒发生了变异后, 本研究资料中对拉米夫定耐药加用阿德福韦, 阿德福韦耐药加用拉米夫定, 未发现对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耐药的患者[2]。病毒变异患者的总经济负担是17 341元, 未变异患者的总经济负担是8 195元,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病毒变异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是14 970元, 未变异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是6 135元,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病毒变异患者的间接经济负担是1673元, 未变异患者的间接经济负担是1 542元, 二者无明显差异 (P>0.05) 。

3 讨论

慢性乙肝迁延不愈, 患者需长期用药, 定期检查。国内关于慢性乙肝经济负担的研究极少, 根据石光等报道2001年全国慢性乙肝患者年人均住院费用为7 333.61元, 年人均门诊费用为999.26元[3]。本资料中年人均门诊费用达7 587元, 利用价格指数对数据进行调整, 亦可发现患者现在的年人均门诊费用较1998年水平高, 这可能与现在抗病毒药物广泛使用和病毒DNA及变异检测广泛开展有关。从短期来看, 抗病毒患者总的经济负担与直接医疗费用均较未抗病毒患者高, 原因可能是抗病毒药物和病毒检测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但是, 抗病毒患者病情更稳定, 减少了保肝、降酶等药物的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 由于抗病毒治疗后部分病人的临床治愈和缓解, 防止了慢性乙肝进一步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从本次调查看, 抗病毒患者年均住院次数要少于未抗病毒患者, 长期来说是降低了患者总的医疗费用, 减轻了社会负担。姚光弼等1999年报道用IFN-2b治疗慢性乙肝可增加5.41个生命质量调整年 (QALY) , 每增加一个生命质量调整年可节约5 180元, 30年内可节省用于肝病治疗的费用42 820元[4]。病毒变异患者总的经济负担和直接医药费用均高于未变异的患者。从经济的角度看, 应该选择抗病毒能力强、病毒变异率低的药物, 以规范用药, 降低病毒变异机会。值得注意的是仍有较多的患者因各种原因拒绝抗病毒治疗, 有1/10的患者单纯接受草药治疗。这显示了患者对慢性乙肝的认识还存在误区, 本调查发现, 同是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一级医院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明显要低于二、三级医院的患者, 但一级医院的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比例要低于二、三级医院。提示要加强基层医院医生对抗病毒治疗重要性的认识, 同时要引导病人更多的到基层医院就诊。

本研究采用自下而上法对慢性乙肝患者的经济负担进行测算, 病例来自浙西地区的6家医疗机构。应用普通或长效的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也是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所推荐的, 本文的调查对象未包括选择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患者, 因而调查结果不包括社区中这一部分人群的疾病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庄润森, 王声湧.如何评价疾病的经济负担[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1 (4) :245-247.

[2]何长伦.慢性乙型肝炎的口服抗病毒药物评价[J].肝脏, 2008 (8) :6-9.

[3]石光, 谢永富.乙型肝炎经济负担的测算[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 18 (8) :18-19.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第9篇

1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本组男62例,女28例。年龄10~85岁。已婚85例,未婚5例。

2患者产生的心理问题

2.1焦虑、紧张心理:患者初次住院,由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环境,接触陌生的人,对住院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以及对慢性乙型肝炎知识缺乏全面了解而表现为焦虑、烦躁。另外乙型肝炎患者住院治疗时,医务人员对患者采取各种隔离措施,如限制患者家属探视,禁止患者间相互交换用物,使用过的用物经消毒后方可带出病房,这种消毒隔离措施使患者担心出院后怕被家人及亲朋好友嫌弃,或担心疾病的预后而忧心忡忡,难以入睡。

2.2恐惧心理: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的患者顾虑较多,不少人经常上网或翻阅关于肝病知识的书籍,对肝病的发生、发展或预后有所了解,总是担心自己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恐惧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阻碍了疾病的好转。

2.3忧虑心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的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经常反复住院,医疗费用较多,对患者及家庭生活及其经济负担影响较大,尤其是自费患者常为负不起住院费而产生忧虑心理。

2.4孤独心理:对于肝病患者,医院采取了一些必要的隔离措施,并制定了隔离制度,这样就限制了患者的交往范围,除了特殊情况外,住院患者无需家属陪护,不能随便外出,生活单调,因而产生了孤独感。

2.5悲观心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大多数患者经历数年甚至终生的治疗,加之长时间采取隔离措施,活动范围受限,社交活动少,其社会多种角色被患者角色替代,从而对自己的工作、社交能力降低,自然就产生了自卑、悲观心理。

3心理护理

3.1创造良好的医院环境:(1)医院环境应注重体现以患者为中心人性化理念,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与安全的整治环境。护士应以热情的态度接待患者,协助患者了解和熟悉医院环境,向其耐心的介绍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及医院的规章制度,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2)向患者讲解有关肝病知识,说明隔离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这种隔离措施是一种保护措施,是暂时性的,同时鼓励患者家属更多的关心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支持,从而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

3.2肝病知识的健康宣教:护士要经常与患者交谈,在护理查房和常规处置过程中,主动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及时开导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细致的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如疾病的产生的原因、发展及转归,疾病的传播途径及饮食、休息等方面的知识,向患者讲明不要把书籍和网上看到的疾病症状与自己对号入座,对疾病要有正确的认识,并向患者讲解肝病经过抗病毒、保肝等治疗一段时间后,肝功能恢复正常后,不会影响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工作,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按时服药,加强营养,注意休息,病情是可以控制的,同时列举一些患者的成功事例,以激发他们对生活的信心。

3.3合理用药: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制定出一套合理的用药方案,在疾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在医保、农合范围内用药,在用药方面尽量为患者着想,尽量做到节约、合理用药,使患者较好的配合治疗。

3.4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应与患者保持亲密关系,对患者态度要和蔼,对孤独、寂寞的患者,护理人员主动接触他们,温和热情地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对春夏季节住院的患者,让他们早些起床,到室外散步,多接触阳光。卧床患者也应设法多晒阳光,以使阳气充沛,秋冬患者应早卧晚起,注意保暖防风,开展有意的文体活动,如散步、做保健操等,从而转移他们对自身疾病的注意力,得到心理的安慰和寄托。

4小结

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不同于其他疾病的护理,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疾病,病程长,经治疗转阴效果差,给患者带来很大的思想包袱[2]。因此对患者心理状态能否做出正确评估、诊断,以及心理护理能否做出正确的计划并实施是患者得以康复的重要前提[3]。人的心理情绪反应,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良好的心理情绪状态不仅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体的康复,而且还可能发挥药物难以达到的治疗效果,为此关注护理对象的心理状况,实施事宜的心理护理是重要的,从而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增强患者的生活信心。

摘要:目的 浅谈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康复所起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针对其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进行肝病知识的健康宣教等。结果 90例患者战胜了各种心理问题,积极配合治疗。结论 正确、及时的心理护理能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治疗过程还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乙型肝炎,心理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陈心月,张银铃,曹宝花.临床护士心理护理知信行及需求测评工具的研制及应用[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13.

[2]刘爱欣.浅谈乙肝病人的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3):109.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第10篇

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是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心理分析;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306-0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生命健康的传染病。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大约1.2亿,其中3000 多万是慢性乙肝患者[2];由于慢性乙肝目

前尚无根治的治疗方案,如不正规治疗,病情迁延不愈,抗病毒治疗可有效减轻肝脏炎症,阻断肝硬化,预防肝癌及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是目前慢性乙肝治疗的首要选择[3]。目前公认有效的抗 HBV 治疗药物是干扰素和以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为代表的新一代核苷类药物。但抗病毒药物具有用药时间长、费用高等特点,干扰素疗程一般需9个月,拉米夫定疗程至少 1年,因此做好首次抗病毒治疗患者心理护理,争取患者配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是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保证。现将我科 20例首次确诊住院并符合抗病毒治疗条件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2年 10月~2013 年 12 月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首次在我院肝病专科接受干扰素或拉米夫定等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其中应用干扰素治疗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 22 岁~55 岁;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治疗5例,男4例,女1例,年龄40岁~72岁; 职工医保病人18例,其它医保病人2例。

1.2 治疗方法

在常规保肝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抗病毒药物。干扰素采用基因重组每支 500 万 U肌内或皮下注射,首月每日1次,以后隔日1次,疗程 9 个月~12个月;拉米夫定100mg+阿德福韦酯10mg口服,疗程2年~3年。

2 心理分析

2.1 恐惧心理:首次入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人一听说自己患有乙肝,顿时难以接受,感到前途渺茫,他们中以中青年多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对医学常识一知半解,担心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更感觉恐惧不安;同时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如看到周围病友病情病情反复或加重,并发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甚至死亡等,常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害怕自己的病情加重,担心治疗效果,整日寝食难安,处于紧张恐惧之中。

2.2 忧虑心理:乙肝患者害怕把疾病传染给家人,担心此病不能治愈,担心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尤其是自费病人,经济压力更大),对慢性肝炎的发作与转归不甚了解,客观上慢性病治疗效果欠佳和反复发作等特点也使他们感到焦虑,主要表现情绪不稳定、易怒、失眠等症状。

2.3 猜测、多疑心理:抗病毒治疗时间长,接触医务人员,对各种化验、检查结果和药物疗效比较熟悉,有的还翻阅有关肝病知识的书籍,对慢性肝炎疾病有定了解。但常一知半解,病情稍有好转就欣喜若狂,病情一有反复或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得不到明显改善时,便产生“恶变感”,情绪下降,对治疗和生活失去信心。,从怀疑医疗方案与护理程序开始,进一步发展为对医疗环境提出过高要求,不尊重医务人员的工作,常常导致医患关系紧张。这些都是因为对疾病认识不够,而产生的心理负担。

3 护理对策

3.1 建立相互信任、理解、和睦融洽的护患关系。 医务人员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因注意保持与患者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耐心听取并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做好患者的心理调节,积极疏导患者的消极情绪,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使医患关系处于良性循环中。

3.2 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治疗期间,在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中,不仅要把疾病的病因、发生和用药后的转归详细讲解给患者,还要讲解必要的传染病知识,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临床出现的症状。告知患者既要合理饮食,又要改变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较全面的认识,解除思想顾虑,主动配合治疗。病情稳定后,不能因为侥幸心理而中断治疗,而是要坚持服药治疗。出院后要定期回医院复查,巩固治疗效果,即使是痊愈也需要恢复和巩固的过程。上述这些问题需医务人员耐心细致地做好宣教工作,并使之成为患者自己的意识行为,方能起到治疗效果。

3.3 针对不同心态的患者开展不同的心理护理。对于吸烟、饮酒已成为习惯行为的患者,应侧重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而不是去矫正患者的不良行为。对于具有偏执心理的患者,应经常巡视其病房,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缓和医患关系。

3.4对于因经济因素而欲中断治疗者,应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争取家人的配合,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帮助他们认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安心静养。同时帮助患者认清此病的诱因,如饮酒、劳累,不合理用药及不良情况等,提醒患者按医嘱服药并定期进行有关检查,加强适当锻炼,增强自身体质。

总结:良好的沟通和人文关怀对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增强患者对疾病诊治的依从性,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基本疗程最少1年,有的甚至需要2~3年或更长时间[4],并且还有复发及耐药的可能;药品价格较高,治疗费用较大;担心疾病加重和疾病的预后等,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护理,充分理解患者精神上的苦闷和心理上的需求,给患者发自内心的关爱、尊重和帮助,采用劝解、疏导、暗示等心理支持方法,增强患者心理应对能力,缓解其悲观、抑郁情绪,使患者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引导其正规正确地就医,有针对性、系统地按疗程、按剂量完成抗病毒治疗,达到最佳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组.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21(4):301~304

[2]張饶,束梅英,张韬.乙肝治疗药物研究进展及市场前景.中国制药信息,2003,19(1):3034.

[3]周先珊,万漠彬 . 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25(11):700 ~70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第11篇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我院2012年5月—6月诊治的2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入选标准: (1) 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 (2) 既往无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病史。排除标准:合并肝癌等肿瘤及合并糖尿病、甲状腺功能障碍等内分泌、心血管系统疾病或其他系统的严重疾病。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 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就诊类型、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病毒感染史; (2) 抑郁自评量表 (SDS) :采用华裔教授Zung于1965年编制的量表, 该量表有20项。评分标准:每个项目采用1~4级计分, 其中2, 5, 6, 11, 12, 14, 16, 17, 18, 20项目为反向评分题, 按4~1计分, 各项目累计即为抑郁粗分, 将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 就得到标准分。评判标准:抑郁总标准分低于53分为正常;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2.2 资料收集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发放SDS量表, 由专人负责, 用同一指导语, 向患者讲清调查量表的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并将每个问题的含义讲清楚, 让患者作出独立的自我评定, 调查结束后当场回收调查表。本次发放问卷215张, 回收有效问卷207张, 有效回收率为96.28%。

1.3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次共调查207例, 其中门诊86例, 住院121例;男157例, 女50例;年龄17岁~73岁, 平均年龄 (41.04±10.90) 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下138例, 大专以上69例;未婚 (含离异) 40例, 已婚167例。

2.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状况

20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DS评分为 (51.08±8.11) , 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的 (41.88±10.57) [3] (P<0.01) , 见表1。SDS评分有抑郁患者占44.92%, 其中以轻度抑郁为主, 占36.71%, 见表2。

2.3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发生的因素

通过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就诊类型、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病毒感染史组间抑郁发生情况的差异, 可以看出, 不同年龄、就诊类型、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患者抑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年龄、就诊类型、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是影响抑郁的相关因素。见表3。

注:a为卡方检验, b为趋势性卡方检验。

2.4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采用多因素LR向前Logistic回归分析, 慢性乙肝患者抑郁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有经济收入、就诊类型, 其中每月收入小于3 000元及门诊患者是抑郁症的不利因素。见表4。

3 讨论

3.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情况分析

抑郁属于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是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的一种反应, 这种情绪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据统计我国普通人群中抑郁情绪发生率为15.1%~22.5%[4]。本研究中有44.93%的患者有明显的抑郁情绪, 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 (表1) 评分结果明显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说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 与其他文献报道类似。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较长, 易迁延、易复发、无特效药物治疗, 并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另外, 治疗费用高, 备受隔离之苦, 社会的歧视及社会和家庭角色的改变,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使患者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婚姻、家庭、经济等方面比正常人群面临更大的压力, 给患者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容易产生抑郁等负性情绪。

3.2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发生的因素分析

3.2.1 不同年龄患者的抑郁情况分析

本调查结果显示年龄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 小于50岁的患者抑郁检出率高于50岁以上 (P<0.05) (表3) 。中青年患者其心理和对健康的需求与老年人有较大的区别[5], 可能与此年龄段的人正处于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 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家庭责任。有些患者因工作需要经常出入社交场合, 为了便于交流多隐瞒自身身体状况, 给其工作和社会交流带来诸多不便;还有与反复就诊治疗导致对治愈和前途失去信心, 担心影响恋爱婚姻及生活质量、获取社会支持能力的局限有关。因此小于50岁的患者更容易隐藏内心的抑郁, 而老年患者家庭、事业比较稳定, 更能保持乐观平衡的心态。

3.2.2 不同就诊类型患者的抑郁情况分析

本调查门诊患者抑郁检出率高于住院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与下列因素有关: (1) 我院门诊患者很大一部分是从其他医疗机构筛查出来的, 思想包袱重; (2) 本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门诊所有费用目前都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经济负担重; (3) 大部分门诊患者坚持边工作、学习, 边治疗, 不愿被别人知道, 加上停留时间短, 医务人员侧重躯体疾病的治疗, 心理护理容易被忽视; (4) 住院患者可以更全面、系统地接受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的健康宣教, 同时可以得到更多医护人员、亲人、朋友、领导的关心与支持, 免除一定社会责任, 抑郁程度也有所减轻。

3.2.3 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抑郁情况分析

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与冯大洋等[6]报道一致。原因与缺乏慢性肝炎相关知识, 易受外界大量广告的误导, 不能坚持在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 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遵医嘱服药、定期门诊复查及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较差, 导致病情易反复, 治疗效果不满意有关。

3.2.4 不同经济收入患者的抑郁情况分析

经济收入越低抑郁检出率越高。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长, 抗乙肝病毒治疗时间长、费用大, 定期检查及治疗费用相对较高。而沉重的医疗费用又成为一个新的应激源, 给经济困难的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 对个人或家庭构成冲击, 从而易产生情绪障碍。

3.2.5 病毒感染史与抑郁的关系分析

本次调查显示病毒感染史与抑郁发生率无差异 (P>0.05) , 考虑原因:慢性HBV携带者和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携带者出现HBV-DNA阳性、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 持续或反复升高, 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的时间长短不一, 个体差异大,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最初绝大多数慢性HBV感染者无症状, 属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 不需进行抗病毒等治疗, 仅定期进行体检, 不容易出现抑郁等负性情绪。

3.2.6 性别、婚姻状况与抑郁的关系

不同性别、婚姻状况抑郁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可能与本次调查的样本量不够大有关。

4 护理对策

4.1 加强门诊患者心理干预

门诊护理人员应主动对门诊就诊患者开展慢性乙型肝炎的自我保健知识宣教, 采用集体宣教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病友座谈会、科普小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形式向患者讲解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知识、治疗措施、消毒隔离、预防保健、饮食要求、休息等方面的知识。主动为患者建立治疗档案, 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健康信念,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自我保健能力。

4.2 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收入低患者的健康教育

医务人员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正确认识病情, 强调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危害, 坚持到正规专科医疗机构就诊, 不要轻信偏方, 定期门诊随诊。护理人员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 告知其家属如病情得不到良好的控制, 易反复、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相反病情控制好不仅能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还会大大降低复发率, 节约医疗经费, 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让患者朋友、同事, 党团、工会等组织多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支援, 从而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

4.3 建立对中青年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

针对小于50岁的患者抑郁检出率高于50岁以上的患者的特征, 应加强对中青年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状况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情绪有显著影响, 二者呈负相关[7]。医务人员应纠正人们对乙型肝炎的片面认识和对乙肝患者的歧视, 调动支持系统给予患者关心和帮助,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提高患者的心理、社会应激能力, 从而勇敢地面对疾病, 并维持身心健康。同时加大全社会肝病知识普及, 使群众客观认识乙型肝炎, 减少对乙肝患者的歧视, 呼吁全社会人群关爱乙肝患者。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状况并进行分析, 为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 (SDS) 表对2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DS总标准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 (P<0.01) , 44.93%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提示就诊类型、经济收入是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一定的抑郁情绪, 应特别重视有抑郁倾向患者的心理健康, 加强心理护理干预, 使患者维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抑郁状况,调查,护理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0年版) [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 19 (1) :13-24.

[2]胡霞, 胡丹, 杨敏, 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生活质量及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学报, 2009, 16 (3B) :1-3.

[3]王春芳, 蔡则环, 徐清.抑郁自评量表- (SDS) 对1340例正常人评定分析[J].中国神经疾病杂志, 1986, 12 (5) :267-268.

[4]张明园, 任福明, 樊彬, 等.正常人群中的抑郁症状的调查和CES-应用[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1987, 20 (2) :67-71.

[5]蔡联群, 桂林珍.中青年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反应和心理护理[J].内科, 2007, 2 (3) :468-469.

[6]冯大洋, 曾秦, 廖芳芳, 等.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10, 27 (2) :129-132.

上一篇:文化视野下的文本解读下一篇:改性乳化沥青磨耗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