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考英语范文

2024-07-27

高职高考英语范文(精选12篇)

高职高考英语 第1篇

高职高考英语的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包括补全对话、词汇和语法、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非选择题包括填词和完成句子。从题型来看, 考试主要就是考查学生情景英语的交际运用能力、词汇和语法的掌握与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等。

二、选择题的应试技巧与策略

1. 先易后难法。

考试的时间只有2个小时, 所以合理分配和运用好时间是关键。有一些考题的答案比较难以选定的话, 可以暂时将这些题放下, 在题号前做个小的记号, 然后往下做容易的题, 一开始不要在一道题上钻研太长的时间。

2. 排除法。

排除法有很多种, 我们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从时态、词性、词义和固定搭配等方面来排除, 如果一个句子有两个选项的话, 先从容易的一个选项来否定其余的答案, 从历年的一些考题看来, 用排除法做题既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又可以提高时间的运用率。如:

这题从“look”这个词可以知道, 说话者表达的是现在进行的事情, 从时态上就可以否定A、B、D三个答案了。

3. 搭配判断法。

英语里有很多词组和短语是属于固定搭配的、独一无二的用法,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强化记忆, 从而一看题目中的关键词就能反应出它们的搭配, 如:had better (not) do sth., have no chioce but to do sth., prevent doing等。

4. 约定俗成法。

英语还是一种实际运用的语言, 所以它当然会有自己约定俗成的一些情景反应, 考生要熟悉中英两种语言使用时的一些文化差异, 要按照外国的文化和习惯去理解一些情景和使用一些表达方法。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使用于补全对话这一题型上。如:

——Helo, may I speak to Mike, please? (2009广东)

——Hello!____.Who is that?

A.Nice to meet you B.I’m Mike

C.Mike is speaking D.I’m here.

这题就要从英语的电话用语来选择了。如果我们按照中国人的使用习惯, 往往就会选择B这样的答案, 而正确答案为C。所以考生要熟记各种场合使用的日常用语, 多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

5. 转换还原法。

有一些题目其实很简单, 但有时候命题者为了干扰考生的思路, 特意将陈述句改成疑问句或倒装句, 使学生难以判断, 这就要求考生学会还原法, 将句子变回陈述语气, 再慢慢排除, 如:

Was it more than years ago____Edison invented the electric lamp? (06)

A.that B.since C.when D.where

这题如果我们就这样看很可能会受“more than years ago”的影响而选C, 但是我们一旦将句子还原成陈述句就可知道该题考查的是强调句型It is/was+ (强调部分) +that/who, 应选A。

6. 猜词法。

尽管考生可能对考纲的词汇掌握得滚瓜烂熟, 但每年的词汇题和阅读理解题都会有一定的生词是考生没有学过或者忘记的,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考生从上下文的意思或情景中猜出词汇的意思, 如:

The little girl’s recovery from cancer was a surprise. (06)

A.克服B.康复C.放松D.记录

这题从“cancer”, “surprise”两个词就可以猜出答案是B。

7. 整体把握法。

做题切忌断章取义, 一定要通读全句, 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不要根据只言片语, 以偏概全, 盲目选择。如:

He__TV at 8 last night.

A.watched B.is watching C.would watch D.was watching

如果这一题考生只看“last night”, 就会选A, 但是这题的时间不是last night, 而是at 8 last night, 所以只能选D, 表达过去进行时。

8. 查找答案法。

有的题目本身就暗含答案, 需要考生细心观察找出答案, 这类题目很多时候出现在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上, 前面题目的答案会藏在文章的后面, 后面题目的答案会藏在文章的前面, 所以一定要细心, 多做记号, 划出关键的字词, 提高做题的效率。

三、非选择题的应试技巧与策略

非选择题当中有5题是考单词和短语的, 完全考学生平时对词汇和短语的记忆, 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词性的问题, 有时与汉语给出的意思相应的英语有多个, 这时候就要根据句子的成分写出正确词性的单词。如:

They finished the job__ (成功) 。

这题如果考生只看意思写succeed, success或successful都错了, 因为要修饰动词, 必须用副词的形式successfully。

第二题是5个句子, 要求考生根据意思补充完整。这点需要考生注意一些固定句型的结构、从句的语序、短语的固定搭配等。如:

1.__ (这部电影非常有趣) that all the students couldn’t help laughing. (09)

这题根据that这个词, 考生要想到so...that这个句型才能将句子补充完整。

2. It is hard for me__ (想出更好的主意) . (08)

这题考查了“It is+adj+for sb.to do sth.”这个句型。

四、考试还要记住以下几个法宝

1. 沉着应战, 切勿慌张。

尽管会碰到新题、难题, 但是一定要记住新题和难题对别人来说也是一样的新和难, 只要静下来慢慢思考, 其实很多题考的都是一样的语法点, 只不过变了一下形式而已。

2. 书写规范, 卷面整洁。

书面表达是唯一的主观题, 而且占25分, 如果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 肯定给批卷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导致失分, 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先在草稿纸上写好答案, 再抄在答卷上。

3. 认真核对, 查缺补漏。

认真检查是否全部答案都涂好了, 做了记号需要多想的题目是否已经完成了, 并擦掉了记号。有时间剩下的多检查不太肯定的题目和分值比较高的题目, 如阅读理解和完成句子。

摘要:本文就高职高考英语的题型特点介绍了几种应试的技巧与策略, 希望能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胜。

2012高职高考 第2篇

关于做好广州市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和建档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招考办,各高考报名点:

根据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广东省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和建档工作的通知》(粤考院〔2011〕23号)的有关要求,结合广州市的实际情况,为做好我市2012年高考报名和建档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时间

2012年广东省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和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下称“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继续实行网上报名。广州市高考报名时间安排在2011年12月1日-12月9日进行。其中:报名点组织考生采集身份信息、派发高考考生号和电子摄像时间为:11月25日-12月6日;考生网上预报名时间为:12月1日-12月6日17:30时;考生网上确认报名信息时间为:12月6日-12月9日17:30时截止。

二、报考对象

凡报考理科类、文科类、体育类、美术类、音乐类、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类的考生以及高校组织单独考试及单独录取的保送生、非通用语种(即小语种)考生、运动训练与民族传统体育考生、职教师资考生、残障人员单招考生以及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考生属单考单招类,以上考生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单考单招类考生如参加普通高校统一考试,在报名时必须选择考生科类及考试科目。

三、报考条件

1.符合下列条件的广东省常住户口的居民,可以报考: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3)身体健康。

2.在中国定居的外国侨民符合上述条件,持广东省公安机关填发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在居住所在地的区(县级市)招考办设定的报名点报名。

3.属于引进人才,持有《广东省居住证》有效期在3年(含以上)的境内人员的子女,取得我省高中毕业学历,符合《广东省引进人才实行〈广东省居住证〉暂行办法》(粤府〔2003〕81号)规定的,可以报考。

4.持有台湾地区签发的台湾有效身份证件和大陆签发有效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签注,在我省就读并取得高中毕业学历的台湾学生报考大陆普通高校,可参加国家港澳台侨考生联合招生报名,也可参加大陆的普通高校统一考试。

5.高中阶段户籍从省外迁入我省符合《关于进一步加强高中阶段学生学籍、户籍管理严格普通高考报考资格审查的通知》(粤招〔2007〕23号)的规定的,可以报考。

6.属于引进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子女,符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粤发〔2008〕15号)和《关于做好我省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受教育工作的通知》(粤教基函〔2010〕93号)的规定,并取得高中毕业学历的,可以报考。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在办理报考手续时,须持省或地级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认定证明材料,在居住所在地的区(县级市)招考办设定的报名点报名。

7.其他符合教育部报考规定的,可以报考。

8.下列人员不得报考:

(1)国家承认学历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

(2)应届毕业生之外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的在校生;

(3)2011年参加普通高考,因作弊被取消各科考试成绩并被禁止下参加普通高考的;

(4)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9.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必须回户籍所在地报考:

⑴ 高中阶段户口由外省迁入我省的考生;

⑵ 非广州地区户籍的往届生;

⑶ 其他不符合条件在我市报考的考生。

四、资格审查

各区(县级市)招考办、中学和报名点要认真做好各类考生的资格审查工作,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一律不予报名,已报名的取消其报名资格。

1.加强对外省户籍迁入我省的考生资格审查。2012年,在我省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的外省户籍迁入我省的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按照2011年普通高考报名工作有关要求执行,各区(县级市)招考办要按照省招生委员会、省教育厅、省公安厅《关于做好高中阶段户籍从外省迁入我省2011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学籍户籍复核工作的通知》(粤招〔2010〕27号)要求,在报名前做好应届毕业生的户籍复核工作。往届生户籍复核工作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中阶段学生学籍、户籍管理严格普通高考报考资格审查的通知》(粤招〔2007〕23号)的要求,在普通高考报名期间进行。凡非正常迁移户口的考生,一经发现,各报名点要坚决清退。

2.加强对三侨生、民族生照顾加分的资格审查。为加强对三侨生、民族生的资格审核工作,省招生办将继续联合省侨办、省民委对三侨生、民族生的资格进行复审,以保证三侨生、民族生录取的公平、公正。凡属三侨生的考生必须按《关于做好2012年广东省“三侨生”报考普通高校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在2012年3月1日前办理好相关三侨生的证明。各区(县级市)招考办要认真做好三侨生资格审核工作,凡发现弄虚作假的,取消报考资格。民族生由区(县级市)民宗局确认并汇总上报省民族宗教委复审备案。

3.加强对考生高中毕业学历的资格审查。各报名点要加强对考生高中毕业学历的资格审查,严禁非高三级在校学生报考。各中学不得组织高二级等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学生报考,凡组织高二级学生参加高考的中学,下一不得设立高考报名点。

4.加强外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转入的审核。根据省教育考试院印发的《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管理办法》,具有广东省户籍考生在外省普通高中学校就读期间取得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转入我省时需提出申请(具体办理方法和时间另文通知)。

五、报名方式及报考手续

(一)报名流程

1.验核考生身份。报名点负责核验考生的户口簿、身份证、毕业证或相应的学历证明等资料。社会考生在报名时由户口所在地的区(县级市)招考办报名点进行核验考生身份。高考考生报名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以考生身份证的个人信息为准。还没有身份证的考生必须提交“办理身份证回执”才能办理报名资格审查,但这类考生必须在2012年 3月 5日前携带身份证到区(县级市)招考办进行验核,若不按规定验核身份信息或身份信息验核不符合报考规定的考生,将取消其报名资格。

2.领取考生号。具有我市学籍的应届毕业生在就读学校办理报名手续并领取考生号,凡符合报考条件的社会考生(含往届生、外地返穗生、台湾考生、外国侨民等)到户口所在地的区(县级市)招考办设定的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并领取考生号。

3.拍照电子相片。2011年12月6日前,本市应届毕业生由各学校统一安排拍照电子相片,社会青年凭考生号和身份证到我市各区(县级市)招考办确认的摄影点拍照电子相片。考生在拍照电子相片二十四小时后才能进行网上报名。

4.网上报名。考生用考生号登陆“广州市高考报名系统”(网址:),初始密码为报名系统自动生成的五位数(在报名点与考生号一同领取)。登陆成功后,考生必须首先修改密码并妥善保管,以确保本人报考信息的安全;第二步考生必须认真阅读《考生须知》和《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对诚信考试做出承诺的确认;第三步考生可根据系统提示,确认本人的电子相片和考生属性(即报考科类),校核本人基本信息(如电子相片有问题及在网上报名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可拨咨询电话:83868080-8602或8306);第四步填报报名信息,录入个人简历、家庭情况、报考科目等。报名期间,考生如只选择“信息保存”而未选“信息确认”,则可随时凭账号(即考生号)和密码登陆报名系统,对本人的资料进行查核或修改。

5.核对确认报考信息。报考高考普通专业和“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的考生必须在2011年12月9日前,认真核对网上填报的本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性别、毕业学校、选考外语语种及选考科目等报名信息,核对无误后作确认提交,考生如未在规定的时间确认报考信息则其报考无效。

社会考生必须于2011年12月8日到区(县级市)招考办报名点,领取《普通高考考生报名信息表》认真校对并签名确认。应届考生由学校统一发放《普通高考考生报名信息表》进行核对,校对无误后在表上签名确认。

6.缴费。考生必须按规定缴交考试费。各文化科目考试费收费标准为:语文、数学(含文科数学、理科数学)、英语考试每科收费25元,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每科收费标准为50元,英语听说考试科目收费标准为25元。体育术科、音乐术科每生收费200元,美术术科每生收费175元。考生在办理报名资格确认手续时缴交文化科目考试费,体育术科、艺术术科(含音乐、美术)考试费由相关考点按上述收费标准收取。

根据广州市物价局穗价函〔2003〕383号和穗价函〔2004〕 68号《关于广州市高考、中考采集考生电子相片收费问题的批复》,考生报名摄像费收费标准为6元/人次(集体为5元/人次)。

7.提交档案资料。体育尖子考生报考时必须向报名点提交运动员证书和中学阶段所有参加相关比赛项目的获奖证书、成绩册、秩序册等体尖有关材料的原件、复印件。外地返穗应届生须在2012年4月领取体检通知时把毕业成绩交报名点,在2012年6月3日前把本人的学籍材料交报名点建档。如考生不按时交齐有关资料而影响个人资料信息录入,所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二)高中阶段户口从外省迁入我省的考生按以下要求办理报考手续:

1.考生报名时必须出示广东省常住户口簿(2011年12月10日前迁入方有效)和身份证,并提交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和全户人员的户口簿复印件;购房入户的,还需出示房产证及复印件,否则不予办理确认报名手续。

2.考生必须具备完整的三年高中学籍材料。高中阶段户籍从外省迁入我省的应届生,除具备原省就读学校的学籍材料外,还必须具备在我省就读期间完整的学籍材料,否则不准报考。对弄虚作假而取得报考资格的考生,一经发现,取消报考资格。

3.应届生在领取考生号前必须填写《广东省2012年普通高中毕业生学籍户籍审查登记表》(附件6),由毕业学校于2011年12月10日前将加具审核意见的《登记表》上报区(县级市)招考办,区(县级市)招考办汇总后于2011年12月12日前报送市招考办,由市招考办将学籍和户籍同在我市的考生《登记表》汇总于2011年12月20日前移交市公安局复核;由市招考办将学籍在我市而户籍在省内其他地市的考生《登记表》汇总于2011年12月25日前转给考生户籍所在地的市招生办,并由当地的市公安局进行复核。我办送公安部门复核考生名单同时报送省教育考试院。

4.现户籍在我市的往届生须填写《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资格审查表》(附件5),并于2011年12月10日前由户口所在地区(县级市)公安局、招考办审核盖章,由区(县级市)招考办汇总后于2011年12月12日前报送市招考办,由市招考办汇总于2011年12月20日前移交市公安局复核。

5.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外省到我省务工人员的毕业生,不得在我省报考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的考试。

6.录取时,如发现考生上述材料及有关证件不齐备或弄虚作假的,一律不得录取。已被录取的考生,一经发现,取消录取资格。

(三)报考高等职业院校“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的规定 1.中等职业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以学校为单位统一到学校所在地的区(县级市)招考办办理集体报名手续;中职往届生到户籍所在地招考办指定的报名点报名。2.考生报名时须持有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英语或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或省教育考试院颁发的“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考试证书”报名。考生报名时须选择“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的名称及输入该证书编号,考生最多可选择三种“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生的毕业证、专业技能课程考试证书复印件存入考生纸介质档案。3.未取得“专业技能课程证书”,且报名参加2012年上半年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及全国英语或计算机等级证书考试的考生,可先参加预报名,预报名时须输入本人的身份证号码。考生取得这两类考试合格证书后,必须在2012年5月20日前到高考报名点办理报名资格确认手续。未办理报名资格确认手续的考生,原预报名数据无效。

(四)考生校核报名信息的要求

1.考生必须认真校核报名点打印的《普通高考考生报名表》,尤其应认真校核考生本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性别、毕业学校、选考外语语种及选考科目等信息,确认无误后考生签名确认。考生签名确认后的《普通高考考生报名表》存入考生纸介质档案。

2.艺术类考生需认真核对术科省统考(含考试项目)或院校单考的信息,体育类考生需认真核对报考的体育专项项目。

3.考生姓名中无法输入的汉字使用支持国标大字符集的输入法输入,的确找不到的汉字用两个半角字符“??”代替,并在报名确认时向报名点申请备案正确姓名。报名结束后一周,报名点应将姓名中有生僻字而无法录入系统的考生姓名、考生号造册连同考生身份证复印件交区(县级市)招考办汇总后报市招考办,由市招考办统一上报省教育考试院。

4.《普通高考考生报名表》一经签名确认,所有的报名信息不得更改。考生基本信息是考生考试、录取以及入学、注册、学籍管理、毕业证书电子注册的重要依据。考生的基本信息缺失、错漏将造成考生无法在教育部备案,考生毕业时无法获得毕业证书。因考生本人录入错误或不认真校对而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各区(县级市)招考办、各报名点应认真做好宣传指导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考生信息的准确、完整。各教学班班主任应认真检查所在班考生的报名信息,及时指导考生纠正错误信息。

5.报名后户籍有变化的考生,其“户口所在地”信息确认截止时间为2012年5月30日,逾期一律不予办理更改“户口所在地”信息的手续。

(五)借考的办理

1.户籍在本省,但在外省工作的职工及职工子女,一律回本省考试,不得在外省借考。我省也不办理户籍在外省的考生借考事宜。

2.户籍在非高中阶段从外省迁入我省的应届毕业生,原则上应回户口所在地报考,如因特殊情况需跨市借考的,应征得学籍学校和借考学校以及所在地的区(县级市)招考办同意,方可异地借考。借考考生在市属高校录取时按户口所在市划定的分数线参加市属高校录取。

3.户籍在高中阶段由外省迁入我省的应届毕业生须在户口所在地报考,一律不得办理省内异地借考。

4.非本市户籍的往届生,必须回户口所在地报考,一律不得办理在我市借考。

借考考生档案(含电子档案)由借考区(县级市)招考办建立。借考区(县级市)招考办须严格审核考生户口,并按规定的时间在网上严格审核借考考生“户口所在地”的信息。凡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取消考生报考资格,已被录取的取消其录取资格。

六、艺术类、体育尖子生、体育类考生报考的相关规定

(一)艺术类

普通高校艺术类(含美术类、音乐类,下同)专业招生术科考试分为省统考、院校单考、省统考基础上的院校单考三种形式。艺术类考生可选报的文化科考试科目:文科类或理科类考试科目。艺术类考生报名时,需认真了解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的相关政策,详见《关于做好2012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专业招生工作的通知》(粤招办普〔2011〕74号)、《关于2012年省外普通高等艺术院校、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专业在广东省招生考试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粤招办普〔2011〕75号),并明确拟报考院校的艺术类专业招生规定后,方可确定其艺术术科考试类型。

1.为便于高校录取和增加考生报考志愿及被录取机会,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原则上须参加省组织的艺术类专业术科统一考试,即报名时一般应选择美术术科统考或音乐术科统考。参加省统考的必须填报统考信息选项;参加省统考基础上的院校单考的,则应同时填报统考和单考信息选项;只参加院校单考的,则可只填报单考信息选项。凡报名时无法确定所报院校(专业)是否省统考涉及专业的,考生应先报名参加省艺术类术科统考。

2.若所报艺术类院校要求考生在省统考合格的基础上参加院校自行组织的术科考试或省统考未涉及专业的术科考试,则考生必须选择美术术科单考或音乐术科单考的信息选项。若考生在报名时没有选择相应的单考信息选项,即使考生参加了院校组织的术科单考,考生也将无法被有关的艺术类院校录取。

3.艺术类考生凭考生号和网上报名后获得的《广东省2012年报考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专业术科单考准考证》参加艺术类院校组织的术科单考。

4.音乐术科统考分为以下几个项目:

(1)必考项(占30%):乐理和视唱练耳

(2)主考项(占55%):声乐、钢琴或器乐

(3)副考项(占15%):钢琴或声乐

说明:① 考生必须参加必考项、主考项和副考项的考试。

② 当主考项是声乐时,副考项应是钢琴。

③ 当主考项是钢琴时,副考项应是声乐。

④ 当主考项是器乐时,副考项应是声乐。

5.美术术科统考科目为:色彩、素描、速写三门科目。

(二)体育类

体育术科考试由基本素质和专项基础两个部分组成。

1.基本素质考试:包括100米跑、立定三级跳和原地掷实心球三项,考生必须参加这三项内容的考试。

2.专项基础考试:包括足球运球绕杆射门、篮球运球绕杆定点投篮、排球隔网定向垫球、乒乓球左推右攻(发球机发球)和100米游泳(分蛙、蝶、仰、自由泳4种泳式)共五项,考生按规定任选其中一项进行考试。

3.报考体育专业的考生,如同时加报体育尖子的必须在高考报名时间内填报相关的信息。

(三)体育尖子

1.报考体育尖子的考生必须是我省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报考的考试项目必须与平时运动比赛获奖项目相符。

2.报名信息确认后,考生不得在考试前改报考试项目。考生携带身份证原件,凭盖有区(县级市)招考办公章的《广东省2012年普通高考体育尖子专项考试准考证》到考点报到并参加考试(非开考项目的考生也须到考点报到,否则不予加分)。报到时须向考点缴交专项考试报考费(按省物价部门核定标准收费)。

七、准考证领取与发放

1.《报考省外普通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单考准考证》——在考生照电子相片并在报名系统确认报名信息以后即可到报名点打印领取。

2.《体育术科准考证》、《美术术科统考准考证》、《体尖生术科准考证》、《英语听说考试准考证》——全市统一在考试前一周由报名点发放。

3.《文化科目考试准考证》——全市统一在2012年6月3日由报名点发放。

4.《音乐术科统考准考证》――登录星海音乐学院招生办信息网自行打印笔试准考证。

笔试准考证打印时间:2011年12月23日-25日。

面试准考证打印时间:2011年12月30日-2012年1月2日。

5.报考体育术科、体尖专项考试和美术术科的考生须携带《术科准考证》和身份证到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考点报到和参加专业术科考试。

八、建立考生电子档案

各区(县级市)招考办在考生报名信息确认结束后,要切实组织专人做好考生电子档案建立工作。按照省教育考试院有关建立电子档案的要求和标准,各中学(报名点)负责准确录入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录入办法另文通知)。各区(县级市)招考办负责体检医院录入考生体检信息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考生电子档案各项信息真实准确。借考考生“户口所在地”、“体育尖子”、“省级优秀学生”、全国奥赛获奖者、国家二级运动员、三侨生、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等及其他需照顾加分的特殊考生等信息,由各区(县级市)招考办负责对考生材料审核后,于2012年5月20日-25日通过广州市高考报名系统录入有关信息,由我办负责复核上报。“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的编号由各报名点依据原件进行审核确认。在上报有关电子档案后,如有错或更改,必须及时与我办联系,确保考生电子档案准确无误。各区(县级市)招生办在2012年6月20-23日前将考生体检复查后需更改的体检结果(包括曾患有既往病史已治愈考生所提供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证明)上报我办。

九、建立考生纸介质档案

应届生和往届生纸介质档案由必备材料和补充材料两部分组成。

(一)必备材料包括以下内容:

1.高级中等教育学籍档案;

2.广东省中学生德育考核表(包括学生每学年的自我鉴定,该表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统一印制);

3.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含普通高中学生模块修习记录表和普通高中学生基本素质评价细目表);

4.高级中等教育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历证明复印件;

5.广东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生报名表;

6.广东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生志愿表;

7.广东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生体格检查卡;

8.广东省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考核成绩登记表;

9.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成绩证明复印件;

10.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证明复印件;

11.身份证(或军人证、士兵退役证)、户口薄复印件;

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纸介质材料必须包括1-11项内容,其中第3项按《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粤教研〔2006〕10号)有关要求执行。其他社会人员(含往届生)的纸介质材料包括上述第4、5、6、7、8、9、10、11项内容和单位或居委会出具的证明、鉴定,有其他档案材料的可同时提供。报考“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的退役军人纸介质材料包括第4、5、6、9、11项内容。

(二)补充材料包括以下内容:

12.广东省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考生借考申请表;

13.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登记表(仅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用);

14.广东省2012年普通高中毕业生学籍户籍审查登记表(仅户籍从外省迁入我省的应届生用);

15.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资格审查表(仅户籍从外省迁入我省的往届生用);

16.地级市侨办、台办核发的“归侨青年、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台湾省籍青年身份证明”(参阅《关于做好2012年广东省“三侨生”报考普通高校有关工作的通知》;

17.广东省2012年普通高校招收特殊专业考生体检表(仅填报有关院校特殊专业考生用);

18.广东省中学地级市以上(含地级市)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党员、优秀团员评审登记表(包括证书、奖状复印件)或省级以上模范先进称号的证书、奖状复印件;

19.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获地区级以上体育竞赛优胜者登记表(包括证书、奖状复印件);

20.属省级以上科技发明创造奖获得者或单科竞赛优胜者,应具备省级以上颁发机关的证书、奖状复印件;

21.其他符合省招生委员会规定的录取新生有关照顾政策的奖状或证明材料复印件(如烈士子女的有关证明材料)。

凡是材料复印件,都必须由区(县级市)招考办审核人员签名确认:“复印件与原件相符”,并加盖区(县级市)招考办公章。

(三)建立考生档案的具体要求

1.2012年高考考生档案必须具备“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档案材料目录”,凡材料具备的需在目录中相应的材料名称栏目的括号内打“√”,并将档案材料按顺序装订成册。

2.各单位在考生档案材料上签署意见和结论时,要对考生高度负责,必须用词准确、文字规范。如需对考生的某方面内容进行特殊说明,可另加附页。

3.严格审核在外省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依据之一。各社会考生报名点对在外省转入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证明要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考生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真实准确。

高考报名和建档工作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保障高考工作顺利进行和招生考试公平公正的基础工程,事关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各区(县级市)招考办、各报名点必须切实加强对普通高考报名和建档工作的领导,扎实做好宣传工作,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严格管理,规范操作,优化服务,确保我市2012年高考报名工作顺利进行。

附件:1.广州市各区(县级市)普通高考社会考生报名点

2.广州市2012年普通高考考生电子相片采集点

3.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审核表

4.广州市2012年普通高考考生借考申请表

5.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资格审查表

6.广东省2012年普通高中毕业生学籍户籍审查登记表

7.广东省2012年普通高中毕业生学籍户籍审查登记表汇总表

8.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证明书

9.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转入申请表

10.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考生属性及科类、考试类型、报考科目之间关系的说明

11.广州市2012年普通高考网上报名流程

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相关链接:关于做好广州市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和建档工作的通知附件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关于做好广东省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和建档工作的通知(2011/11/17)

分享到:

------------------

广州招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广州招考办,如需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广州招考网”。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高职高考英语 第3篇

【关键词】高考英语改革 高职英语教学 影响

最近,我国教育部门出台的教学改革方案在社会上得到了很大的反响。方案当中强调,自2016年开始,各省市都将逐步开始实行新的英语高考模式,考试形式及内容都会更加趋向社会化,一年会开展两次,学生可以多次参与,最终会将其所获的最好分数计入高考总成绩,且所获英语成绩在三年之内均为有效。这一改革方案在出台后,很快得到了许多地区的响应,许多省市之后便相继做出了免考英语、降低英语分值或免除听力测试环节的决定。可以看出这次改革的影响必定是巨大的,但许多地区及院校对于这项改革的最终目的都有所误解,只有及时对这项改革进行协调,使其主旨更加明确,才能够确保改革工作能够取得预期的成效。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存问题

高职院校现今的英语教学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存在。其一是教学目标不明确。在教育过程中,许多院校都只是盲目地跟着教材走,但许多教师并未对课程内容当中的核心与重点进行详细总结,使得教学过程呈现出没有重点、没有目标的局面。其二是目标与内容的关联性不高。我国教育部门出台的相关教学规章当中便有所强调,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应用能力,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及实用性。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多数高职院校都只关注学生语言基础能力的提升,却忽略了实用性,导致英语教学毫无转变,依然以教师讲教材内容为主。学生学不进去,也理解不了,许多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极小,根本无法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以及其专业的特点与未来职业路线的需求,这会导致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到了社会上根本用不到。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更限制了其对英语知识的应用。其三是教学方式陈旧。现今许多高职院校采取的依然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教师在讲台上长篇大论地讲述,学生则只负责倾听、回答问题及做笔记,这样枯燥的课堂无法有效地带动学生积极性,也自然无法提升学习的成效。其四是评价体系单一。我国高职院校的评价体制依然是以分数为主导,这也是对教育成果影响最大的因素。在这样的评价体制误导下,学生的学习心态与观念都会出现偏差,进而产生以分数为目标的错误导向。带着这样功利化的心态与观念来学习,学生即使能够得到理想的分数与学历,也根本无法对学过的知识有深刻的记忆,更无法使英语成为其自身的一项技能,所以这样的英语学习根本是徒劳无功的。

二、高考英语改革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影响

(一)对于教学目标的影响

传统教学当中,自然是以教材内容的掌握作为教学目标,在传统的高考模式中,这也是无能为力的措施。但在高考英语进行改革后,高考对于英语教学的制约相对减少,所以教学目标可以进行更加灵活地安排。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可以将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升作为最主要的教学导向,抛开教材内容,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行针对性地强化,将英语交流、兴趣写作及听力理解等环节作为主体,让学生能够真正“学会”英语,使英语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学生的一项随身技能,助其更好地发展。但应当注意不可偏离应用能力提升这一核心方向。

(二)对于教学内容的影响

教材内容是传统英语教学的核心,但是其内容并不能够与当今的社会现状、发展需求及学生的喜好相符合,所以只能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工具,而并不能够当作英语教育的核心。但在英语教育改革的影响下,教师则可以将教材放在辅助的位置,将更多课外的,具有实时性、趣味性及新颖性的内容加入到教学内容中。例如在英文报刊及网络的英文资讯站点中,就可以找到许多与现今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英文实时信息,而且报刊及英文资讯网站通常都会区分成许多板块,以便让不同兴趣的学生来进行选择。这些英文报刊及网站当中的文章与信息不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便于其理解,也方便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与发展方向进行选择,更加具有针对性。总体来说,脱离课本的实时性、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到符合其自身需求及社会需要的英语知识,更有实用性,也更有趣味性。

(三)对于教学方式的影响

教学方式,是教师彰显自身教育优势最为有利的武器,不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育成效,也能够突显出教师自身的教育特色。但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许多教师依然只是采取“灌输式”教学作为自己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育方式通常得到的结果是学生不爱听,学不进去,教师也因此失去信心,心态更加消极,进而导致学生更加厌学。这样的恶性循环对于教学成效自然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在英语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更加多元化的设计,加入更多环节,让课堂脱离你说我听的一贯模式,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有兴趣。比如英文电影、音乐赏析、英文报刊名著阅读及舞台剧表演等环节,都能够让学生身心得到熏陶、潜能得到发挥。除此之外,教师更可以让教育走出课堂,与周边外企进行合作,让学生切实到企业当中去进行观察与实习。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但对外企的工作流程、基本要求及工作环境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能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获得许多在学校无法学到的社会知识。理论知识虽重要,但只有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才能够真正发现自己的学习是否存在问题,哪一方面需要进行强化,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课堂学习更加有效的认知途径。

(四)对于评价体系的影响

评价体系是高考英语改革当中最为主要的环节,也是决定着英语教育环境的重要因素。在改革的过程当中,高校的英语考核评价基准必定会受到影响进而产生转变。但对于评价体系的转变,社会各界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许多人认为,评价体系的转变会导致学生忽视英语,甚至完全放弃英语的学习,这是对于高考英语改革的误解。之前的分析当中也有所强调,英语能力评价基准的转变,是为了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升到首要的位置,将以教材内容掌握为主宰的狭义评价转变为以英语理解及应用能力为主宰的广义评价,看似是降低了难度,但实质上对于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掌握能力是有着更高要求的。而且这样的评价体系,针对的是学生后续的发展,课本上的固定内容,在以后的工作中学生是用不到的,所以只有对与社会趋势、自身专业领域及自身爱好取向相关的英语知识进行针对性地掌握,才能够真正确保学生学到切实可用的知识,让英语知识成为其在工作当中谋求发展的助力。

三、结语

现在国内的高考英语改革工作依然在进行,其对于英语教学现状产生的影响与改变也是明显可见的。受这项改革工作的影响,国内许多院校的教育及评价机制都在逐渐由应试化向社会化转变,为的是确保学生能够学到更实用、更全面的英语知识,这无疑是很好的发展趋势,也必将是未来英语教育的主流趋势。因为只有符合学生及社会发展需求的灵活化英语教育,才能够真正达到提升学生能力、带动社会发展、让国内人才逐渐走向国际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红,陈拥琼.高考英语改革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改革[J].科学时代,2014(1).

[2]王淑芳.高考英语改革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改革思考[J].校园英语(中旬),2014(8).

[3]刘云霞.高考英语改革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影响分析[J].科技展望,2014(7).

[4]王媛媛.高考英语改革背景下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8).

[5]陈敏.探究高职英语教学与高考英语改革的衔接[J].读与写(上,下旬),2014(8).

谈谈高职高考的数学复习 第4篇

职业高中的高职高考已越来越多的被社会、被政府、被学生和学生家长所认识、所认可, 并成为各职业中学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深造的平台, 成为推进学校快速发展的“风火轮”.而就职业高中高考的数学复习来说, 对不少高考考生认为, 数学复习是难过的一道槛儿, 知识综合性强, 涉及范围广, 使许多同学感到既畏惧, 又无从下手, 那么如何提高职业高中高考数学复习效率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 提出几点建议, 旨在抛砖引玉, 希望各位举一反三.

一、吃透考试大纲, 夯实基础

《考试大纲》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 从学生时代起就对《考试大纲》有所了解, 简单地说, 《考试大纲》就是对考什么, 怎么考, 重点是什么;答什么, 怎么答等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所以我建议同学们也应该认真学习《考试大纲》, 依纲复习, 必能抓住重点, 少走弯路.其中, 2009年广东省高职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提到:数学科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的掌握程度, 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从这明显指出今后的教学和复习中首先要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学习, 并在此基础上, 强调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注意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出发, 立足于数学学科, 夯实基础, 要求考生能确定概念与结论的类型, 把握中心概念, 注重各部分知识的综合性、相互联系及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各部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 自主梳理出主干知识, 对主干知识要强化记忆, 加深理解, 做到微观上记忆清晰, 宏观上脉络清楚.

综观这几年广东省的高职高考数学试题, 总体来说难度不大, 没有偏难怪题出现, 没超过该考纲, 试题设置较为科学严谨, 题目分布情况也比较合理.因此, 我们更要关心对《考试大纲》中规定知识点, 知识面, 注重知识的横向比较和纵向联系,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发现命题中图形, 数表和数列、周期性变化等变化规律.因此, 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有针对性地选好题型, 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 引导学生去掌握这些概念、定理之间内在联系与区别, 只有如此学生才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条理性和规律性, 才会对公式、定理和规则熟悉, 解题速度自然就越快.

二、掌握题型, 注意知识归类与题型的积累

归类复习是教与学的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归类就是把每项的具体商品按其特性归在一处复习, 概念是归类复习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目的是运用归类比较有利于学生把同类概念联系起来, 又把它们区别开来, 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外延从而加深对概念内涵的理解, 从而灵活运用所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而运用概念的过程又是深化理解概念的过程, 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的含义.

2010年高职高考数学试题坚持以能力立意、知能并重, 回归教材, 掌握题型, 注意知识归类与题型的积累, 强调“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 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些知识点看起来在教材中没有出现过, 但它不过是纸老虎, 一捅就破,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演练时多注意积累这些新题型与难题的做题方法, 并力求掌握, 到了考场上就成了胜出的“法宝”.例如:求方程中的特定系数, 求含有方程根的一些代数式的值等问题, 由方程的根确定方程的系数的方法等等, 可以编制出各种考试试题.这些问题考查了职高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也体现了考试大纲中规定了学习的知识、掌握的要求和考核的内容.因此, 只有把教材吃透, 对教材上的概念、定理、公式要认真领会, 牢牢掌握, 才能系统地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正确地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在“稳中求变, 变中求新, 新中求活, 活中求能”的命题的指导思想下, 高职高考数学试题虽然不可能单纯考查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简单记忆和复述, 也不会考查教材上的原题, 但每次公开给学生分析试卷的时候就不难发现, 许多题目似乎都可以在课本上找到它的影子, 不少考题都是从书上的例题和练习里引申变形而来的.因此, 不要去死背, 而是应该仔细阅读教材, 认真琢磨书上的例题, 把重点放在重点放在理解概念、弄清定义、掌握典型的例题、习题上, 并集中攻破一些热点、难点问题, 特别是学会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复习才具有实效性.

三、狠抓基础知识, 夯实教育教学基本功

扎扎实实地学好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和基础, 是提高高职高考数学成绩的根本途径.最近, 国家教育部公布的信息显示, 考生由于概念不清楚、公式错用、张冠李戴而失分的情况十分严重.因此, 数学考试的形式不管如何变化, 在任何情况下, 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扎扎实实、认认真真打好基础, 切切实实抓好数学的基本功, 平时加强数学教学管理, 掌握全校数学教学状况, 在校园创设浓浓的数学氛围, 这是职业高中高考数学复习中最关键的因素.

1.那么如何切切实实抓好数学的基本功呢?首先狠抓审题, 突出重点, 加强训练.数学是用形式化的符号语言反应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其符号通常表示的不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空间, 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它的确定给符号确定了目标和标准.因此, 只有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才能提升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在职业高中高考数学中, 通过对信息内容的自动分析, 探寻解题的突破口, 以确定解题的思路、方案和途径, 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笔者认为, 审题意识的提高和审题习惯的培养既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 也需要着重进行训练.因此, 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审题, 可以适当做一些审题训练, 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逐步做到对试题浏览一到两遍, 做到胸有全局, 以稳定情绪、增强信心, 学生自己能读懂题意, 分析题意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 而教师正面地给学生讲原理, 对如何读题, 审题可以作一些提示, 但绝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同时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审题的机会, 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2.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近几年的广东省职业学校高职高考数学试卷来看, 虽然考试题型基本一致, 难度大致相当, 但运算量的逐年增加, 使得对计算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造成很多同学解题上有很大的障碍, 看来只有平时多多训练, 在高考中才会轻松应对.运算能力的强弱主要表现在运算的正确与否和速度的快慢上, 获得了解题的突破口之后, 在基本概念、主要公式、运算法则的指导下, 对言语提供的事实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解释, 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提高运算的合理性与简捷性的整个过程.

3.数形结合能力.在数学教学中, 由数想形, 以形助数的数形结合思想, 具有可以使问题直观呈现的优点,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学好中学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 其相应的能力包括识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构造图形的能力等.识图能力是学习数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 能够熟练准确地识图用图, 对数学学习乃至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在职业高中高考数学复习中, 我们要将基本功训练、提高和展示,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作活动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因为这是职业高中高考数学复习的主要方向.

四、引导学生重视错题, 挖掘错题的功能, 用好错题资源

职三的复习, 各类“仿真”“模拟”试卷要做上十几套, 基本上涵盖了高考的整个内容.而在做的过程中, 记录着学习中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这些错误, 是指把平时练习中的问题归纳、总结并收集起来.职三的复习中, 有的同学做题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的做题方式, 完全是题海战术, 做过后从来不注重总结出题规律和自己的薄弱环节, 这样不仅要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 而且对学生身体的负担也很大.做题的目的是巩固和消化学习成果, 培养和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有效手段.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 最核心的、最好的经验, 都是从失败、错误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因此, 自己发现错误的原因并及时改正, 有助于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假如平时做题出错较多, 就只需把平时作业及考试中做错的典型性错误找出来, 把错误的习题从试卷上“剪切”下来, 在旁边写上评析, 然后保存好, 每过一段时间, 看一看.这样才能及时查漏补缺, 对症下药, 及时搬掉“拦路虎”, 及时予以补救.除了把不同的题目弄懂以外, 还要注意对自己不会的题型进行突破, 向老师求教解题技巧, 并做一些强化训练, 注意一题多解 (方法的发散) , 多题一解 (方法的归类, 举一反三) , 及时回纳.

五、时间安排及内容安排

第一轮用一个学期多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全面系统复习各章节的基本知识, 第二轮用两个月的时间进行专题复习, 第三轮是最后一个月的模拟考试和考前心理辅导等.

在职业中学, 好多“差生”其实很聪明、很活泼, 只是调皮、淘气、好动, 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不肯下工夫去学习.我们要对学生多点鼓励多点信心,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 让他们不再害怕数学.总之, 在中职学校高职高考的数学复习中, 我们要牢固确立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师的点拨下培养学生逐步自主意识进行自觉学习, 使学生更好地认识高考、体验高考、磨炼意志和提高自身素质, 以提高高职学生自身的应试能力.同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 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 激发参与意识, 使学生乐于参与, 在职业学校高职高考中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认华.思维导图在职高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网络财富, 2009 (2) :179-180.

[2]齐伟, 卢银中, 黄斌.思维导图-职高数学[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9 (6) .

高职高考难度大吗 第5篇

一、考试分值不一样:单招考试中的语文、数学、英语原则上为180-200分,素质测评即面试分值在100-120分,各测试院校的设定分值不一样,具体以各测试学院招生简章为准。二、组织出题不一样:单招考试是由省考试院统一组织,各试点单招学校独立命题、自主组织测试;

三、考试范围不同:单招考试普高学生只考4科,即语文、数学、外语和综合科,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考填报专业的专业考试,而普通高考考试科目虽然为4科,但需要考文综或理综。

四、单招相对于普通高考来说:单招考试题比较简单,单招文化考试主要注重基础,同时面试得分相对容易。

高职高考报名须知

根据有关政策文件,目前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高考的报考条件及报名时须提交的材料和证件如下:

一、随迁子女在我省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并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在我省报名参加高等职业学院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招生考试(即:“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和高职院校对口自主招生考试):

(一)父亲或母亲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

(二)父亲或母亲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住所;

(三)父亲或母亲持有我省居住证,已连续3年以上(含3年);

(四)父亲或母亲在我省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费累计3年以上(含3年);

(五)随迁子女具有我省中职学校3年完整学籍;

(六)拟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的随迁子女,其父亲或母亲在我省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费年限、持有我省居住证有效期以及随迁子女中职学校阶段完整学籍年限的计算截止时间统一为高考录取结束前(8月31日)。

二、随迁子女在我省就读普通高中,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

(一)父亲或母亲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

(二)父亲或母亲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住所;

(三)父亲或母亲持有我省居住证,已连续3年以上(含3年);

(四)父亲或母亲在我省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费累计3年以上(含3年);

(五)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中考;

(六)随迁子女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3年完整学籍;

(七)拟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的随迁子女,其父亲或母亲在我省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费年限、持有我省居住证有效期以及随迁子女高中阶段完整学籍年限的计算截止时间统一为高考录取结束前(8月31日)。

三、符合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报名参加高考,应当在当年高考报名规定的时间内,持本人身份证、居民户口簿及相关的证明材料按要求到就学学校所在地的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随迁子女报名时,应提交以下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一)父亲或母亲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证明:提供《广东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劳动合同》《工商企业登记证》等其中一项有效证明材料;

(二)父亲或母亲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住所证明:提供房地产权证、购房合同、房屋征收(拆迁)补偿协议、房屋租赁合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等其中一项有效证明材料;

(三)父亲或母亲的《广东省居住证》(在深圳市报考的提交《深圳市居住证》);

(四)父亲或母亲在我省累计缴费3年以上(含3年)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证明材料;

(五)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中考及在我省高中阶段学校3年完整学籍的有关证明。

高职单招考哪些科目

考试科目一般共4门:语文、数学,(医学护理类、药学类考化学)、外语(英语或日语,由考生任选)和专业理论,但“其他类”中的“退役士兵高职招生”和“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只考语文、数学、外语。

高职单招考试由文化素质测试、职业技能测试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1.文化素质测试

凡参加高职单招的考生(免试生除外),均需参加文化素质测试。测试内容主要涵盖中学所学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基本知识。文化素质测试由市教育考试院负责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统一评卷,考试工作由各区县考试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2.职业技能测试

凡报考15个高职对口招生专业所对应单招专业的对口高职考生:以其专业技能考试成绩按满分300分折算为职业技能测试成绩,计入总成绩。

谈高职高考数学教学策略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高考;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2-0051-03

充分了解学生在高考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对于高考教师的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近几年来,笔者一直担任高考班数学教学工作,对学生在高考答卷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熟悉,下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对一线教师的高考数学复习备考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了解学生在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和效率,观察学生在考试答卷中存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能力、审题能力薄弱

学生对题意理解不清,读完题后,不知道题目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与所求的量;或者错把未知条件当已知,犯主观感知错误;提取关键信息能力薄弱, 对于数学语言、图表中的关键信息,无从下手。

2.计算能力较差

中职学生在答卷中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计算能力弱,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如正负数相加减、分数相乘除都会出现错误;或者是解法正确,由于在某一步骤出错,导致后继步骤出错,失分严重;还有部分学生对个别算式的演算完全按自己编的公式进行运算。

3.数学表达不规范,条理性差

学生在解答综合题时,大部分学生表达不规范,他们在数学运算过程或解题过程常常出现“有因无果”“有果无因”“前言不搭后语”等现象;或者他们在数学运算过程、解题过程发生逻辑性错误。他们逻辑性差,思维跳跃性大,不连贯,导致书写不正确,造成评卷老师阅卷困难,得分率不高。

4.数学思想方法应用能力不强

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就更弱了。他们做数学题就是简单地套用公式,不会去分析问题,思考已知条件和所求之间的关联,从而进行解答。学生对于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二次函数方程思想方法等的应用能力不强,他们在应用数形结合方法解题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不善于通过作图或借助图形来帮助解题;“ 数”与“形” 之间的转换能力弱。真正的原因还是数学知识没学透。

二、高职高考数学教学策略

(一)立足双基、全面复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1.明确高考目标,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遇到困难易放弃的特点,作为高考班老师,首先要学生明确高考目标,进高考班目的是为了考大学,让学生确定自己要考的理想大学,并为考上理想大学做好充分准备和辛勤的付出,同时,时刻以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向前迈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让学生接受数学,只有从心底接受数学,喜欢数学,才能把它学好。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许多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害怕数学,觉得数学难学,我们应该鼓励他们认真对待数学课堂,让他们大胆尝试,不要放弃。另外,教师要定期跟学生沟通、谈心,鼓励和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以真情打动学生,以情促教。同时,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接触一些适度、有趣的数学题,树立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激励他们不断学习和探索

2.立足“双基”,全面复习,建构数学知识体系

通过分析、对比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发现,试题的整体难度下降,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上升,因此,教师要立足“双基”,展开全面复习,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熟练运用去解答数学题目。一般数学高考复习分三轮进行:第一轮复习,属于长线复习。教师根据考纲,细化、具体到每个知识点,把每个数学概念、定义讲清楚,把每道例题分析透彻;同时配给学生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和作业,争取逐个知识点突破,另外定期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反馈、改正错误。第二轮复习,属于中线复习。以章、节为单位,整体去把握每章的知识点,建立每章的知识体系,熟悉每章的知识大纲,每个知识点的运用条件,如在解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和一夹角求角,用余弦定理;已知两边和一对角,用正弦定理等。同时,教师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典型例题,对每章的必考知识、常考题进行重点讲解、强化训练,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基础,突出重点。第三轮复习,属于短线复习。以模拟考试形式进行强化训练,查漏补缺,给学生补充解题技巧,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教师要总结各类型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注意事项,尤其是解答题,要做专题复习,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为考取高分打下坚定的基础。

3.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数学的综合素质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核心,高职高考涉及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方法、函数与方程方法、分类讨论方法、化归方法等方法。教师要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基本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让学生体会并深化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这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要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领悟蕴含于数学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对数学方法给予概括、总结,让学生有明确的印象。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和运用数学思想,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二)准确把握高考动向,加强常见题型的训练

1.准确把握高考动向

作为高考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高考动向,认真研究《中等职业学校高考数学科考试大纲》,对近几年高职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对比,摸清高职高考每章、节的重点知识、必考题型及常考题型,从而更好、更准确地把握高考方向。反过来,根据这高考方向指导我们的数学教学工作。

2.加强常见题型的训练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析,数学试题具有很大的稳定性,每章的考点、考题总体不变,只是局部有调整。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总结每个知识点的典型例题,加强常见题型如高考必考题型及常考题等的讲解和训练,让学生熟能生巧,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比如,高职高考数学试卷的解答题一般考查的重点题型是三角函数、圆锥曲线、函数、数列及应用题等,在教学中重点复习这几个部分的解答题,按专题复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在解析几何题中,一般都是直线与某种圆锥曲线的结合,求直线与某种圆锥曲线的交点或求圆锥曲线的方程。那么,在专题复习中,把曾经考过的解几题和可能考的类型都列出来,让学生把握各种可能的试题和相应的解题方法,从而进行有效的训练、巩固。

(三)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综合数学能力

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审题能力

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在阅读题目时不断思考,把问题内化,搞清楚解题还需要哪些条件,从而积极进行搭桥、建构。明确题目的意思,才能真正地读懂题目。训练学生把握题目的关键信息,教会学生提取题目的重要信息,准确地把握题意。要抓住信息提示和数量关系提炼数学问题,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弱直接影响应用题的解答,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图形、表格等辅助手段,注重多种形式数学语言的变换,让学生熟悉各种数学语言及其转换的数学式子。如果连题目都读不懂,那就根本不用谈去解题了,因此,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题能力。

2.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学生的运算能力是高职考试重点考查的内容,运算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后分数的高低。针对中职生的运算能力较弱,需要加强训练。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中,对于解方程、解不等式、分数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分母有理化等运算,教师需进行详细的讲解,并让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进行适度运算,让他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进而熟能生巧。千万别以为这些运算都是初中知识,学生都学过,都会,而忽略过去,或者蜻蜓点水,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得不到训练和提高。另外要学生专门设立一个“错题本”,把平时的错题运算摘抄,让他们不断练习,总结错误,勤于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

3.加强数学表达规范性训练

逻辑思维能力是高职考试考查的重点内容,而综合题的解答过程则反映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高职高考每年数学试卷必有四道解答题,共50分,占总分的三分之一,可见其中的份量。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数学高考分数。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数学表达规范性的良好习惯,如已知条件运用时须交代,每一步注明“因果关系”;解题过程不能一步到位,要分步骤进行书写;一些设元、叙述要完整,需要检验的步骤不能省略,解答过程尽量思路清晰、准确详细等。同时,教师在授课中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示范,潜移默化,让学生理解、体会其中的重要性。另外,要让学生清楚高考评卷的标准,如一些必要公式定理的默写,可以得到相应的步骤分,重点步骤必须注明等。这非一朝一夕工作,需要教师尽早开始,坚持不懈地鼓励和督促学生加强训练,进行格式化操作,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表达规范性习惯。

(四)培养学生的应试策略,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

高职高考是一场考试,最终评价学生的标准是高考分数,所以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应试策略,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让学生在高考中争取分数最大化。针对高职高考数学试卷的三大题型,不同的题型进行不同的应试策略训练:

1.选择题在高考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比例高达50%,它一般由基础题和中等题组成,不仅要求考生有正确的分辨能力,还要有较快的解题速度,因此,在第二轮和第三轮复习中,需要给学生传授解答选择题的技巧:特殊值法、排除法、直接法。选择题属于小题,解题的基本原则是:小题小做,一般最好不用直接法,采用间接法。从题目的四个选项入手,可以先排除较为明显的错误选项,把正确答案范围缩小;再结合题设,把选项答案代入,或通过分析、计算,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2.填空题在高考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比例达16.7%,解题方法主要是直接法,提醒学生注意填空题的答案要化简、尽量用符号化语言,文字表述符合教材规范。针对我们中职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把一些常考的题目,帮助学生总结规律,简化其中步骤,让学生轻松应对。如考点是三角函数的周期,基本是利用公式T=2πω,但它也有几种类型,如y=3cos2x;y=4sinx+3cosx;y=2sinxcosx;y=(sinx-cosx)2,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规律: 前面两题(次数是一次的)就找出ω,直接利用公式T=2πω,如果是后面两题(次数是二次)周期还要缩小一半,即再除以2,因为它利用了倍角公式,它的系数变为原来的2倍。

3.解答题一般由中等题和较难题组成,主要考题是解三角形、数列、解析几何、应用题或图形题这几块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题的解题策略要审清题意,整体把握题目的意思;利用图形辅助做好定形、定性、定量等工作,然后确定数学模型,明确解答思路和方法,切勿轻易放弃或者钻牛角尖,同时规范解题过程和步骤,解答步骤尽可能详细,逻辑上要正确;作图要准确;相关知识点、公式等要列出或说明, 掌握“ 跳步解答”策略。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解三角形、数列、解析几何这几类题加强学生解题步骤、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三、结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高职高考数学教学策略,除了上述几点,还需要高考班教师根据自己的特色,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钻研考纲、教材;熟练掌握高考例题;不断地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等。总之,要培养和提升我们的学生综合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使他们在高职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仍需我们一线数学教师努力去探索和奋斗。

参考文献:

[1]朱开河.数学高职考[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2]刘婷婷.江苏高考应用题常见题型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13).

[3]张洪.数学——专项训练提高篇[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1.

[4]王站义.高职高考数学复习教材[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3.

浅谈高职高考语文科复习策略 第7篇

一、学生现状

有人认为, 读高职班的学生应该是那些学业优秀的学生, 其实不然, 入读我校高职班的门槛较低, 学生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整体水平不高。单从语文这科来看, 有小部分学生连拼音知识也掌握不全, 普通话说不好, 字写得不规范, 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 更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只相当于初中一、二年级。作为语文科任老师, 对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压力是相当大的。

二、语文复习策略

学生的文化底子薄弱, 通过加强复习提高文化科的能力起步较慢。所以担任文化科的老师担子重, 压力大。本人在高职高考的备考过程中, 深思熟虑, 因材施教, 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 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 明确目标, 树立自信;认识自己, 渐入角色

在语文课堂上, 引导学生明确努力的目标, 和他们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形势, 分析当前的社会就业形势, 他们走高职高考升学这条路是大有作为的。希望他们以一位毕业班的学生要求自己, 严于律己, 勤于学习, 为理想拼搏, 为人生追求, 鼓舞其士气, 树立其信心。为了让学生了解高职高考是怎么回事, 开学初, 我就尝试让他们做今年的高职高考语文试题, 答案的对错不是主要的, 重点是结合考试大纲, 认真讲评每一道题, 让他们熟悉高考的题型, 了解知识点, 做到心中有数, 渐入高三的备考角色。

(二)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夯实基础

面对学生的现状, 我和学生从拼音知识、识字、标点符号、病句、修辞等基础知识重新学起, 实行精讲细练, 查漏补缺, 深信“勤能补拙是良训”。写作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 也是高考的得分高点。俗话说:刀不磨会生锈。何况学生写作的这把刀本来就不利。为了磨砺学生写作的这把刀, 班级开办了图书角、阅报栏, 供学生课余阅读、欣赏、学习。还布置一周写两篇作文, 内容不限, 只要说出心里话, 或写出真情实感, 或谈谈看法都可以, 让学生的脑袋和笔都动起来。我会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评辅导, 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三) 思想上重视, 行动上体现, 营造备考氛围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升学深造, 主抓教学的副校长经常了解教师与学生的备考情况, 亲自召开师生的备考工作会议, 邀请往届师兄、师姐回校介绍经验, 谈心得、体会。并向师生提要求, 寄厚望, 鼓士气。还要求学生做到两个“早一点”, 即早上和傍晚早十五分钟回班学习, 自我加压, 自觉学习, 营造备考氛围。

(四) 排除干扰, 张弛有度, 专心备考

高三的学习压力是很大的, 学生的成绩开始也许不是很理想, 或波动较大, 会打击学生信心。加上青春期的骚动、困扰, 出外实习生的诱惑, 学校的大量活动等, 给备考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时候给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与放松是必不可少的。如进行“理想与前途”的教育, “感恩父母”的教育, 备考座谈会, 组织学生开展球赛等活动, 在紧张的备考同时, 排除干扰, 课堂内外做到张弛有度, 备考效果就比较好了。

(五) 科任协调, 力求平衡发展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平时抓紧语文科备考的同时, 我会与其他科任老师协调、沟通, 了解学生在其他科目的学习表现、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指导其学习方法, 合理分配各科的学习时间。通过老师的帮扶和学生自身的努力, 力求让学生各科目得到平衡的发展, 为学生能顺利踏入高校的大门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策略反思

(一) 过高估计, 未能因材施教

或许每个老师刚接手一个高职班, 都寄予很高的期望, 所以容易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往往会对学生从高起点、严要求, 以致未能因材施教, 备考效果不佳。现实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 让我们冷静反思,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向, 戒急戒躁, 踏踏实实做好备考工作。

(二) 用“心”教学, “亲其师, 信其道”

高三才把各专业班有升学意愿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备考, 人员构成可谓复杂, 学生文化基础、思想素质参差不齐。我明白:要把这一群体凝聚在一起为理想而奋斗, 就要用“心”教学。一个好的教师应该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打动人、以充满爱的怀抱呵护人, 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信任和喜欢, 学生就会认真配合老师的教学。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以这样的教育思想来指导工作, 力争把语文备考工作做得更好。

以上是本人在多年高职高考的语文备考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主要是结合学生实际, 明确学习目标, 优化学生心态, 做到复习有针对性, 精讲多练, 重视作文指导,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为学生高职高考的成功奠定基础。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渴望通过参加高职高考而进入更高一级学府学习, 从而提升技能。但学生的文化底子薄弱, 通过加强复习提高文化科的能力起步较慢。所以担任文化科的老师担子重, 压力大。在高职高考的语文备考过程中, 深思熟虑, 因材施教, 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 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高职高考英语 第8篇

一、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现状分析

为适应高职教育的改革,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在2005年于上海率先拉开帷幕。此后, 全国各地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开始了大规模的自主招生考试改革试点。目前,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 参与院校也越来越多。但众观各大院校的招生方式, 大多还是采取“校考单录”或“校考加高考”这两种方式, 且以“校考加高考”的方式居多。“校考单录”是指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招考要求组织考核与测试, 高考前单独录取, 考生不需要再参加高考。“校考加高考”要求考生先参加报考院校的校考, 后参加高考, 最后由招考院校根据招生要求确定参加高考录取的降分幅度, 并实行提前录取。相对于“校考单录”, “校考加高考”模式在形式上要更依赖于统一的高考。但不管是“校考单录”还是“校考加高考”模式, 高职院校组织的校考, 最终还是以高考成绩作为主要的人才选拔指标,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招生的自主性, 但仍然无法摆脱传统高考制度的束缚。

二、实施技能高考的可行性分析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就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这一培养目标出发, 高职院校对招考对象的要求, 除了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外, 更期望考生是个在某专业领域已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准职业人。传统高考成绩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生的智商, 但这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绝对性的关联。在当前大多数人的意识中, 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要低于本科院校, 因为高考扛杆在衡量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高职院校成了许多高考落榜生的归属地。这种先天不足的不公平待遇, 致使高职教育失去了应有的教育地位, 不仅影响了职业教育队伍的自信心, 也使社会对高职教育产生了“次本科教育”的误导性理解。高职教育的人才选拔要突破高举制度, 逐渐摆脱高考排名的怪圈, 并逐渐让社会接受这种新型职业教育的人才选拔方式。

三、开展技能高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招考对象的“零技能”, 弱化了专业技能的量化评价

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主要是普高、中职毕业生, 且以普高生源居多。在自主招生生源中, 中职毕业生的生源更是少之又少。普高生在高中阶段主要以学习文化基础课程为主, 因缺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沉淀, 其对所报考高职专业的了解程度几乎为零, 有者也只是对某行业或专业的一种倾向性爱好。对普高生进行技能高考考核, 最多也只能通过面试提问、才艺表演和作品展示等形式对其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知识迁移、形体礼仪等通用能力进行测试, 无法对其专业技能进行量化评价, 伯乐实难相马。

(二) 专业技能的非显性特征, 使技能高考无的放矢

湖北省技能高考首先是在机械类专业中开展试点, 考生通过车工技能、铣工技能和钳工技能进行技能操作考试。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核后, 上交实物技能作品。考评人员借助考生既成的有形物体, 对其专业技能水平进行量化时更具可评价性。纵观高职高专的专业目录发现, 很多专业大类或二级专业目录中的专业, 如文化教育大类、公共事业大类的大多数专业, 学生的专业技能并非具有显性特征。这也给许多想进行技能高考却又在考核内容与形式上伤透脑筋的高职院校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

四、高职院校实施技能高考的策略思考

随着参加高考人数的逐年下降, 高考生源愈发紧张, 各大高校间的生源争夺战也愈演愈烈, 高校到处弥漫着“无火的硝烟”。作为高职院校, 我们无力用高考分数的高低与本科院校抢生源, 但我们仍然应冷静面对挑战并积极应对, 放远目光, 并努力用职业教育特有的方式尝试自主招生的新模式, 借助高职教育独有的“人格魅力”, 吸引更多的考生加入职业教育的队伍。

(一) 扩大招生生源类别, 吸收社会人员加入高职教育队伍

从当前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生源类型分析, 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人数众多的普高毕业生上。但从本文对普高生源的现状情况分析, 高考前“零技能”的普高毕业生并非是高职教育最好的苗子, 他们缺少对专业岗位的认识和了解, 缺失对所报考专业的认可, 这是一种属于风险性相对较高的“教育投资”类型。

当前, 在全国掀起终身职业教育理念的大环境中, 中职学校的毕业生 (以下称“中职生”) 不仅在主观上具有接受高职教育的强烈愿望, 且他们更具有专业技能的基础, 更适合打造专业技能型人才。中职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强于普高毕业生, 技能高考的考核形式容易被他们接受和认可, 也容易在他们当中遴选出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 我国的高考制度从2001年开始放宽了对考生的年龄限制, 言下之意, 我们高职院校的大门也完全可向社会人员敞开, 让更多愿意接受高职教育的有志之士进入高职院校的大门。很多社会上的能工巧匠, 在某专业领域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 实践动手能力极强, 吸纳他们加入高职教育队伍, 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更使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有效升华。

对社会人员进行招录的选拔过程中, 我们可以在同等学历要求的基础上, 通过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测试, 对考生进行简单的摸底考试, 尽量弱化文化科目的考试份量, 重点是通过技能高考, 选拔具有一定文化基础且专业功底较强的师傅级考生。将中职生和社会人员纳入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视野, 高质量的技能选拔, 会使我们寻找到更多埋没在社会人才库中未曾被开发的优质专业人才, 一定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含金量。

(二) 精心设计技能高考试题, 突现专业核心技能的考核

一个专业, 一般要求学生掌握若干项专业技能。对学生掌握技能的评估, 一般也需要通过若干个活动载体进行综合性考量。但作为技能高考的试题, 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一个学生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诸多考题的测试。因此, 技能高考选题中专业技能的代表性, 就显得尤其重要。试题需要结合专业特点, 多角度考量考生的专业技能。这个技能试题的选取, 一方面要考虑中职生或其他考生的自身教育特点, 另一方面又要考虑用简单有效的技能试题评价考生的现有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

在湖北省的技能高考过程中, 我们发现最先试点的是机械类专业。此类专业在评价时有既成的实物作品, 只要试题设计合适, 评价相对容易。其它专业, 如电子类专业也可通过制作小型的电子元器件, 计算机类专业可通过计算机组装或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方式进行有形化的技能考核。但对于文科类专业, 由于专业技能无法用现成的作品来展示, 使此类专业的技能高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事实上, 一个接受专业教育的人, 在学业有成时, 必定已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只不过有些专业的技能具有较强的显性特点, 有些专业的专业技能则被被一定程度的“隐藏”, 使其成为一种隐性技能, 需要借助一定的活动载体或时间予以展现或发现。技能高考试题就是要通过设计一个活动载体, 来挖掘某些专业人才的隐性技能。技能高考试题的测试, 重在检验考生对现有知识技能的积累, 并着眼于对个人未来专业成长能力的评估。因此, 试题所体现的技能水平不能过高, 但又不失专业水平。诸如市场营销专业, 可以通过让考生设计某种产品营销策略来进行各项技能的考核。归结起来, 笔者认为, 技能高考的试题设计, 既要符合实际考试的可操作性, 同时又要兼顾能力考核与考核结果的可评价性。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专业特点, 逐步对各专业开展技能高考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并付诸探索与实践。

(三) 加强中高职院校专业和课程的衔接, 促进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

2011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强调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作为职业教育的共同体, 中职与对口高职院校应通过交流学习, 共同制定中职与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 合理确定各自的人才培养规格。根据中职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工作, 明确各自的教学重点, 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的有机衔接。同时, 对口院校应加快研究中职与高职的专业接续, 共同编制专业教学标准, 为人才培养提供基本的教学规范。中高职院校的师生应经常性的开展教学互访活动,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多开展一些中高职学生间的技能比赛, 重视对学生特长认定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综合评价。这种中高职教育相互交融的教学合作模式, 有利于统一两者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有利于促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 也为技能高考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 加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施技能高考, 一方面需要有足够容量的实践教学场地和足够数量的教学仪器设备来予以保障, 另一方面更需要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指标体系, 以充分满足大规模考生的考核需求。因此, 加快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开展技能高考选拔人才的首要条件。同时, 技能高考的实施, 也影响着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随着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 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比重正在进一步增加。这种增加是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穿插进行, 使理论知识与技能、技术应用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使实践教学内容与国家、行业或企业的职业资格标准相一致, 促使高职专业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 以凸显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特色, 并为学生零距离上岗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高考”这一单一方式的人才选拔机制迫切需要其他制度来予以弥补。自主招生制度的变革就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尝试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开展技能高考所面临的招考对象零技能、专业技能非显性等问题, 结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 阐述了通过扩大招生生源类别、精心设计技能高考试题和加强中高职院校专业和课程的衔接等方式来推进高职院校的高考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技能高考”

参考文献

[1]代绍庆, 甘忠梅, 李富荣.高职自主招生考核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22) .

[2]陈洁.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刍议[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1) .

高职高考英语 第9篇

关键词:湖南,地方高职院校,招生,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 各高校面临着高考生源萎缩与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之间的矛盾, 招生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湖南高考报考人数在2009年首次出现回落, 比2008年减少了2.6万人。2010年全省共有41.3万人报名参加高考, 比2009年减少9.5万人, 降幅高达18.7%。2011年湖南省高考报名人数37.2万人, 较去年减少4.1万人, 降幅达9.9%, 相对生源最高峰的2008年减少近17万人。由于高考人数的逐年下降, 各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源压力。从湖南各地市的高职院校来看, 长株潭地区的高职院校占到60%多, 这些院校的招生数从2006年到2009年总体趋于一种上升趋势, 但到2010年大部分院校的招生数都开始减少, 而长株潭地区之外的地方高职院校的招生数则开始大幅滑坡, 减幅达到14.28%。因此, 对于高职院校特别是地方高职院校来说, 如何在目前这种生源低谷中采取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 破解生源困境, 实现科学发展,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凝练办学特色, 提高地方高职院校招生的吸引力

地方性高职院校由于投入水平、行业支持、专业设置、教师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其总体办学水平与社会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 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 地方性高职院校要通过校企深度合作, 主动嵌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打造办学特色, 进一步提升学校招生的竞争力。

(一) 彰显目标特色

要坚持社会本位为主导的价值取向, 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 进一步强化自身作为地方性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 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紧贴地方产业结构、人才结构、技术结构的变化, 按照职业岗位要求, 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 构建人才培养目标控制调节机制, 适应学校办学类型、层次、服务面向的要求, 培养职业道德优良、职业能力突出, 具有良好的创业品质与创新素质, 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 彰显专业特色

要按照对接产业、扎根区域的思路, 将行业企业特点与专业自身进行匹配与对接, 建设一批与地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紧密对接, 与地方同类型院校错位发展的特色专业。要按照系统规划、精心布局的思路, 准确预测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用创新的思维和开拓的精神开展专业实践活动, 以特色培育为核心, 分层分类地进行特色专业建设。要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路, 积极探索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有针对性地培养本土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为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要按照提高质量、培育特色的思路,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要按照职业导向、任务引领的思路, 以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宗旨, 以工作任务为线索, 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展基于工作过程进行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共建集精品课程、优质教材与课件、教学信息、图书资料、学习评价等内容为一体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三) 彰显师资特色

教师是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是高职院校需要重点突破的瓶颈。学校要根据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规律, 有针对性地开发教师培养目标和标准, 为教师生涯发展明确方向。要分层次分类别实施教师培养培训计划, 采取与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联合培养的方式, 切实加强新技术和职业教育教学新理念培训, 提高教师新技术吸收能力和教育教学改革能力。要建立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和公共课教师社会实践制度, 合理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 积累实践工作经验,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制订并实施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培训方案, 采取交流和互培等形式, 与境外先进企业和职业院校联合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同时鼓励他们到行业企业兼职或担任行业协会职务, 通过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和服务, 提高在区域经济中的话语权。要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主动搜集区域行业企业技术人才资料, 做好兼职教师资源储备, 并实行专兼教师一体化管理, 使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享受同等的科研奖励和评优评先, 激发兼职教师从事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 大力倡导“崇教厚德, 为人师表”和“技高为荣”的师德风尚,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激发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工作热情。

(四) 彰显文化特色

努力倡导和培育大学生的职业精神, 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 把企业的能工巧匠和劳动模范人物作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教材, 把企业员工行为规范融入到学生行为规范当中, 把企业管理的要求融入到班级管理当中, 引导他们牢固树立崇尚卓越的职业道德精神和养成规范的职业行为。丰富活动文化, 精心设计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用活动来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敢于竞争、自强不息的职业道德品质。精心设计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有针对性地选择实践领域和方式, 建立职业文化活动基地, 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精心设计各类具有职业特点的社团活动, 培育模拟公司, 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 不仅增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还养成一种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品质。倡导典型文化, 建立先进典型培养和选拔机制, 通过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 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创新招生模式, 提高地方高职院校招生的竞争力

目前, 地方高职院校主要是通过普招这条渠道招收高中毕业生, 招生对象比较单一, 招生区域相对狭窄。因此, 地方高职院校要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站稳脚跟, 就必须在招生渠道上有大的突破。

(一) 面向区域内中职学校实行捆绑式招生

地方高职院校要加大对中职生源的招生力度, 把中职学校培育成为重要的生源基地。2010年全省招生的中职学校552所, 招生34.39万人, 在校生83.93万人, 毕业生25万人, 招生的技工学校100所, 招生5.93万人, 在校生16.5万人, 毕业生4.38万人。但是, 从高职院校的生源构成来看, 中职学生就读高职院校的比例不到7%。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生源市场, 地方高职院校完全有必要依托区域内的职业教育集团, 联合中职学校, 实行“3+2”捆绑式招生, 从而扩大对这部分学生的招收比例。这一模式是在职业教育集团一体化办学背景下进行的, 同一职教集团内的中高职院校依托集团, 共享资源, 整体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 课程合理衔接, 避免单纯“中职+高职”培养模式中课程设置重复、对接生硬的现象, 通过前两年打牢学生的文化和专业基础,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后三年侧重于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 有效解决中职学生在专业技能上有欠缺、在心理素质上不够成熟和稳重的问题, 达到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训练、提高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的目的。

(二) 面向全省加强单独招生

单独招生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的工作。2011年, 湖南省实行单独招生的高职院校达到了28所, 但从目前各校反馈的信息来看, 很多地方高职院校并没有把这一政策用好用活, 单独招生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 地方高职院校要进一步认识到单独招生的重要作用, 加大对单独招生政策的研究, 积极探索单独招生与订单培养有机结合的途径, 充分利用企业优势, 在招生、培养、就业等方面与企业深度合作, 并针对单独招生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和考核评价体系, 提高单独招生的吸引力。

(三) 面向社会招收成人和社会青年

目前, 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企业中, 大部分职工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 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 具备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但理论知识贫乏, 职业素养不高。面对激烈的职业竞争和企业的发展要求, 这个群体都有着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强烈愿望。针对这些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普遍偏低的特点, 高职院校可以采取降低门槛、宽进严出、注册入学、弹性学制等手段, 为他们入学创造条件。对于那些劳动模范、技术能手, 也可以免试招收入学。

三、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地方高职院校招生的影响力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学生对高职院校的了解主要来源于“高中 (中职) 班主任”、“学校招生简章”、“学校网站”、“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招生报考及志愿填报指南”和“学校招生老师”, 而从报纸、其它网站或媒体来获得学校信息的学生并不多。因此, 我们要不断创新宣传手段, 丰富宣传内容, 讲究宣传策略, 切实增强招生宣传的针对性。

(一) 招生宣传内容要全面精要

招生宣传要全方位地介绍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水平, 办学条件, 办学内涵, 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设置等内容, 特别是重点介绍专业特色以及历年来各专业的就业前景及毕业生发展近况, 以增加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办学质量的信任感。除此之外, 还可介绍学生和家长都关注的一些实质性问题, 如学费、奖助学金体系、生活服务设施、校园文化活动等。这些内容既体现了学校作为教学研究场所的办学资本, 又体现了学院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让学生和家长倍感真实, 获得亲切感。

(二) 招生宣传方式要丰富多样

一是要充分发挥纸质媒介在招生宣传中的作用。省级《招生通讯》、《招生专业目录》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家长和学生的认同, 学校的《招生简章》是学校的名片, 针对性强, 也是招生宣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此外, 还可以利用报纸、杂志进行宣传, 这些媒介覆盖面广, 受众多, 无形中就可以收获广告效应。二是要充分发挥电子媒介在招生宣传中的作用。电子媒介的优势在于它不受时空的限制, 传播速度快, 影响范围广。因此, 学校应加强校园网的建设, 网页上的信息要全面真实但又要有亮点, 内容要丰富形象, 做到图文并茂, 展示学校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风采, 可加入一些政府和社会对学院、教师、学生的一些肯定性评价和数据, 增强说服力, 特别是可以添加一些校园环境以及符合学生需求的一些文化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图片;可以制作并发放宣传学院的光盘, 让学生感受学院的气息, 产生共鸣;可以录制视频宣传学院的特色或者录制一些学院名人及优秀毕业生的视频, 利用“名人效应”达到宣传的目的。三是充分发挥人际宣传在招生宣传中的作用。首先是配备一支专兼结合的招生队伍, 专业的招生老师必须充分熟悉自己的业务, 准确掌握国家的招生政策, 分析生源市场, 注意招生策略, 解答学生和家长提出的问题时能做到游刃有余;其次可以组织人员对高中校长和班主任召开座谈会, 介绍学校概况, 让他们准确把握学院特点, 依托他们的人脉优势, 有针对性地向学生宣传;再次可以举办现场咨询会, 与学生近距离交流, 帮助他们选择符合自己特点又兼顾就业的专业。

(三) 招生宣传策略要灵活多变

一是借势策略。借势是广告和公关中常用的手法。目前, 名人广告是高职院校招生广告借势策略的主要形式。对于地方高职院校来说, 在办学的过程中除了要聘请一批省域内的知名专家或技术能手来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管理工作之外, 还要借助一些省域内知名企业的影响, 打造校企合作品牌, 以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差异化策略。差异化原意是指教育产品在质量上明显优于同类产品的生产厂家, 从而形成独自的市场。对于地方高职院校来说, 招生宣传的差异化策略主要就是要把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不可完全替代的人才培养特色、专业特色、师资队伍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充分展示出来, 以吸引受众的眼球。三是品牌形象策略。创建品牌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将品牌文化充分的展示过程, 持续不懈的演绎, 与时俱进的传播, 使品牌文化植入人心。对于地方高职院校来说, 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载体, 整体设计以品牌核心价值为中心的宣传广告, 带给公众丰富的品牌形象联想。

四、完善相关政策, 提高地方高职院校招生的保障力

要保证高职院校特别是地方高职院校的生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不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而且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 为高职院校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 改革招生制度

从2011年起, 湖南省教育厅在招生政策上做了重大调整, 中职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高职学院的单独招生, 并取消了高职对口招生的规模不得超过全省中职应届毕业生5%的比例限制。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方高职院校的招生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后, 还可以进一步加大招生制度的改革力度, 保障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一是加大自主招生的调控力度, 增加自主招生的计划指标, 改革自主招生的考试办法, 提高自主招生的政策支撑力。二是支持地方高职院校依托职业教育集团, 面向区域中职学校, 实行中高职“3+2”捆绑式招生制度。2010年, 上海就启动了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 初中生参加中考之后进入中职学校, 经过中职和高职的贯通培养, 以高职文凭毕业。上海市教委明确提出, 贯通教育的试点专业必须是行业岗位技术含量较高, 专业技能训练周期长, 熟练程度要求高, 社会需求量较大且需求较为稳定, 适合中高职相互衔接贯通的专业。同时对试点专业的学习年限、教学管理、学籍与收费、考核与发证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三是允许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中职优秀毕业生、在岗职工和社会青年免试进入区域内高职院校对口或相近专业学习。

(二) 严格就业准入

建立规范的就业准入制度,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又是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它对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规范劳动力市场建设, 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 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 促进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2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 “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 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 (工种) , 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属于一般职业 (工种) , 必须从取得相应的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 也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劳动保障、人事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 加强监督管理, 对违反规定, 随意招收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就业的要责其纠正并给予处罚。”就业准入制度不仅可以在制度上保证高职毕业生的合理就业, 也可以在源头上增强高职院校对各类生源的吸引力。但是从湖南省的实际情况来看, 职业资格体系还不够完善, 就业准入制度执行监督不到位。因此, 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就业准入制度的推行力度, 制定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规划, 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 切实提高优化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三) 强化人才导向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在市场无形之手尚未发挥巨大作用之前, 重点需要政府有形之手的大力调控。当前, 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 进一步深化劳动和人事制度改革, 从职称、工资、待遇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提高的政策力度, 打破工人与干部、技能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在工资和职称等方面的界限, 彻底打破“官本位”的人事制度, 努力营造有利于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切实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政治、经济地位, 从根本上改变技能型人才“叫好不叫座”的窘境。

当前, 湖南正在积极推进“四化两型”社会建设, 职业教育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在当前生源急剧下降的形势下, 地方高职院院校要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四化两型”社会建设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就必须在特色建设上下功夫, 在办学质量上下功夫, 形成自己的专业品牌, 以特色求生存, 以品牌求发展, 实现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http://baike.baidu.com/view/6707295.htm.

[2]王小梅.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精品文选 (2008-2009)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3]唐丁方.高职院校应对生源危机的对策[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0 (10) .

[4]叶超飞, 彭英, 黄兰秋.基于顾客满意的江西高职院校招生的营销策略研究[J].高教论坛, 2010 (9) .

高职高考英语 第10篇

我们对高考英语进行研究,就必须了解掌握高考英语发展变化的轨迹,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我国自恢复高考以来,高考英语的试题形式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调整中,我国高考英语的全面改革于始于1985年, 试卷形式采用所谓的“标准化”,试卷从1989年开始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命制。

改革之初,第一次从国外引进了MET(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标准化考试形式。标准化考试属于客观性考试的范畴,在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1]另外MET相对于以前的题型最大的特点是题量大,覆盖广,对考生答题的速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在改革发展期间,加大了开发新题型,调整赋分改革的力度,命题的原则是“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英语教学”[2],命题的愿想是体现“试卷总难度基本不变, 题型与命题思路基本不变”[3],在“稳定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创新”[4]的指导思想下,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 改革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并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应。

在1996年以后高考改革的成熟期中,对试卷题型结构上进行了适度的调整。

在这一时期的高考试题中的阅读理解更加体现了语言的运用和交际功能。NMET的设计科学性增强,体现了《教学大纲》和《考纲》原则。高考试题内容与时俱进,包括具有时代特点的文章,如科技、人文、环保、教育等领域的知识。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山东省自身的要求,自2005年山东高考英语开始自主命题。纵观山东这七年来的试题,有以下特点:

1、试题充分体现考纲和考试说明,考试要求略有变化, 试题题型保持不变

近几年来,山东的《高考英语考试大纲》基本要求,命题依据和要求都几乎没有改变,考试内容改变不明显。考试试卷构成如下:试卷分为一卷和二卷,第一卷由听力、英语知识运用(包括“语法和词汇)”、“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 四部分组成;第二卷包括两部分:阅读表达与书面表达。

2、试题层次分明,梯度合理

这几年试卷都严格按照《新课标》和省考试说明的要求编制,试题的可信度和区分度较好。试卷中以容易题和中等题为主,没有偏难怪题,充分体现了照顾大部分学生的命题思想,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3、重视考查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在试卷中得以充分体现,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渗透。在语言教学中突出三维目标、试题中考查文化意识、情感态度等目标,而在语言测试可以考查学生对英语和英语国家的文化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了解与认识,对于中国学生了解世界和走向社会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4、注重能力考查,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近年高考命题的另一特点是关注能力考查,在试题中着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重视学生运用语言获取和处理信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此,高考题的终极目标也是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新课标》中提出的 “应通过理解与表达的任务来检测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在高考命题中得以了较好的落实和体现。

教学启示

1、研究双纲,把握高考的精神

《教学大纲》是解决平时老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而《考纲》则是指导我们如何去把教授的内容通过测试的形式体现出来。《教学大纲》是车,《考纲》是舵,指引着高考的方向。只有在平时深刻了解了两纲的精神,才能自由驾驭高考。

2、面向所有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运用

立足语境、强化语用是高考英语对基础知识考查的重要方式。这说明重视语言知识的考查是高考的立足之本,但是更加重视对考生在具体语境下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在语境中对所学语法知识灵活运的能力。高三教师在备考和复习过程中要避免简单的重复操练,开展形式多样,全方位的复习备考;同时要调动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 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3、研究选材,关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性

时代性和时效性是近几年高考试题语言选材的突出特点,语言选择体现时代性和鲜活性。所选文章的题材能够彰显时代性和教育性,紧扣时代的脉搏并且能贴近考生生活实际,满足了情感意识和文化意识的要求。所以,在话题选材反面要做到面宽,可以涉及环境保护、语言、文学、生活、 音乐、影视、科技等等。

4、改变训练模式,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从当前高考命题中不难发现,重视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特别重视语言教学三维目标与考试的融合,所以高中英语教学应该创新语言技能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综合能力。

山东的高考经历了全国命题的考试到2005年的自主命题,再到自主命题中题型考查的变化。在变化中,高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理念,创新教法,不断地钻研高考的新趋势、新题型、新课题,提升个体的综合素养,不断发展自己的专业,以适应命题改革的需求,为我们的英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热诚。

注释

1[1]廖平胜、何雄智、梁其健:《考试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2页。

2[2][3][4]原国家教委考试中心:“1994年度英语试题分析”。

高职高考英语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高考;数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10-01

近几年笔者有幸参加了高考评卷工作,在评卷中了解到考生存在一些共同性的问题,以及笔者针对学生共性所用的一些对策,写来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分析近几年学生答卷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知识性的错误。高职高考主要考查学生的“双基”,在答卷中,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知识性错误。例如,在07年试题中的第17题:已知向量 与向量 垂直,且 ,则 = ,本题主要考查基本的数学概念——数量积,可是不少考生忘记了数量积的公式,导致错误。

2、解题方法选择不当。在做解析几何的题目中,不会使用数形结合方法做题,导致容易出现错误。例如,2010年考题的第22题:已知中心在原点,焦点 在x轴上的椭圆C的离心率为 ,抛物线 的焦点是椭圆C的一个顶点。

(1)求椭圆C的方程;(2)已知过焦点 的直线l与椭圆C的两个交点为A和B,且|AB|=3,求 。若学生能借助图形解题,则容易获得正确答案。

3、审题能力较弱。在一些应用题中,考生不善于理解题目的条件,或者不善于将文字性的数量关系转换成数学表达式,从而导致出错。例如,09年考题的第16题:某服装专卖店今年5月推出一款新服装,上市第1天售出20件,以后每天售出的件数都比前一天多5件,则上市的第7天售出这款服装的件数是 。考生不会把每天售出的件数看成等差数列,不会把中文意思写成数学表达式,即不会写出 ,求 ,导致答案出错。

4、计算能力不过关。在高职考试中,考题计算量不大,考题大多是对基本技能的考查比较多,也不会太复杂。但高职考生中不少学生的计算能力不过关,导致失分。如08年考题中的第22题:解不等式 。考生需要对不等式两边平方化简或对不等式左边进行配方化简,但很多考生都不太会,导致失分。

5、解题技巧欠熟练。有不少的选择题可以运用代入法、排除法解题,但考生不够熟练。例如,07年考题中的第14题,已知 ,且 为第二象限的角,则 =( )。A、 B、 C、 D、

由题目的条件知角 是第二象限的角,知该角的余弦值必为负,排除掉C、D选项,再结合题目的另一个条件即可求出。

二、高职备考的对策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迎刃而解,笔者有以下几点对策:

1、重“双基”教学,通盘复习考点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

从近几年的考试题分析,“双基”的考查是重点,大题中对于考生的数学思想方法上的考查要求不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把一些重点考查知识按照某种线索把知识串起来,从而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抓好“双基”的教学,不要钻难题。

2、重点考查的知识点要重点复习

从近几年的考试题分析,大题的类型基本固定,三角函数、圆锥曲线、函数、数列及应用题是考查的重点题型,在教学中重点复习这几个部分的解答题,按专题复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历年的解析几何题中,一般都是直线与某两种圆锥曲线的结合,求直线与某种圆锥曲线的交点或求圆锥曲线的方程。那么,在专题复习中,把曾经考过的解几题和可能考的类型都列出来,让学生把握各种可能的试题和相应的解题方法。

3、有效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学生的运算能力是高职考试重点考查的内容,但是,从多年的阅卷来看,学生的运算能力较弱,需要重点培养。做到“基本的运算一遍就做对,复杂的运算多做几遍能做对。可以说,运算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得分的高低。每天要求学生做10道题,其中选择、填空共8题,解答题2题。解答题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日常训练主要针对解方程、解不等式、分数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的运算、分母有理化等。

参考文献:

[1] 王春英.把握应试技巧,踢好“临门一脚”[J].中学数学(高中版),2013(5).

[2] 章建跃.怎样使高考复习成为好数学教学[J].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1(9).endprint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在高职高考数学考试中考生存在知识性的错误、解题方法选择不当、审题能力弱、计算能力不过关、解题方法欠熟练等问题;提出了重“双基”教学,形成知识网络以及如保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做好考生的心理辅导等对策。

关键词:高职高考;数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10-01

近几年笔者有幸参加了高考评卷工作,在评卷中了解到考生存在一些共同性的问题,以及笔者针对学生共性所用的一些对策,写来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分析近几年学生答卷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知识性的错误。高职高考主要考查学生的“双基”,在答卷中,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知识性错误。例如,在07年试题中的第17题:已知向量 与向量 垂直,且 ,则 = ,本题主要考查基本的数学概念——数量积,可是不少考生忘记了数量积的公式,导致错误。

2、解题方法选择不当。在做解析几何的题目中,不会使用数形结合方法做题,导致容易出现错误。例如,2010年考题的第22题:已知中心在原点,焦点 在x轴上的椭圆C的离心率为 ,抛物线 的焦点是椭圆C的一个顶点。

(1)求椭圆C的方程;(2)已知过焦点 的直线l与椭圆C的两个交点为A和B,且|AB|=3,求 。若学生能借助图形解题,则容易获得正确答案。

3、审题能力较弱。在一些应用题中,考生不善于理解题目的条件,或者不善于将文字性的数量关系转换成数学表达式,从而导致出错。例如,09年考题的第16题:某服装专卖店今年5月推出一款新服装,上市第1天售出20件,以后每天售出的件数都比前一天多5件,则上市的第7天售出这款服装的件数是 。考生不会把每天售出的件数看成等差数列,不会把中文意思写成数学表达式,即不会写出 ,求 ,导致答案出错。

4、计算能力不过关。在高职考试中,考题计算量不大,考题大多是对基本技能的考查比较多,也不会太复杂。但高职考生中不少学生的计算能力不过关,导致失分。如08年考题中的第22题:解不等式 。考生需要对不等式两边平方化简或对不等式左边进行配方化简,但很多考生都不太会,导致失分。

5、解题技巧欠熟练。有不少的选择题可以运用代入法、排除法解题,但考生不够熟练。例如,07年考题中的第14题,已知 ,且 为第二象限的角,则 =( )。A、 B、 C、 D、

由题目的条件知角 是第二象限的角,知该角的余弦值必为负,排除掉C、D选项,再结合题目的另一个条件即可求出。

二、高职备考的对策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迎刃而解,笔者有以下几点对策:

1、重“双基”教学,通盘复习考点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

从近几年的考试题分析,“双基”的考查是重点,大题中对于考生的数学思想方法上的考查要求不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把一些重点考查知识按照某种线索把知识串起来,从而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抓好“双基”的教学,不要钻难题。

2、重点考查的知识点要重点复习

从近几年的考试题分析,大题的类型基本固定,三角函数、圆锥曲线、函数、数列及应用题是考查的重点题型,在教学中重点复习这几个部分的解答题,按专题复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历年的解析几何题中,一般都是直线与某两种圆锥曲线的结合,求直线与某种圆锥曲线的交点或求圆锥曲线的方程。那么,在专题复习中,把曾经考过的解几题和可能考的类型都列出来,让学生把握各种可能的试题和相应的解题方法。

3、有效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学生的运算能力是高职考试重点考查的内容,但是,从多年的阅卷来看,学生的运算能力较弱,需要重点培养。做到“基本的运算一遍就做对,复杂的运算多做几遍能做对。可以说,运算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得分的高低。每天要求学生做10道题,其中选择、填空共8题,解答题2题。解答题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日常训练主要针对解方程、解不等式、分数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的运算、分母有理化等。

参考文献:

[1] 王春英.把握应试技巧,踢好“临门一脚”[J].中学数学(高中版),2013(5).

[2] 章建跃.怎样使高考复习成为好数学教学[J].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1(9).endprint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在高职高考数学考试中考生存在知识性的错误、解题方法选择不当、审题能力弱、计算能力不过关、解题方法欠熟练等问题;提出了重“双基”教学,形成知识网络以及如保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做好考生的心理辅导等对策。

关键词:高职高考;数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10-01

近几年笔者有幸参加了高考评卷工作,在评卷中了解到考生存在一些共同性的问题,以及笔者针对学生共性所用的一些对策,写来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分析近几年学生答卷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知识性的错误。高职高考主要考查学生的“双基”,在答卷中,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知识性错误。例如,在07年试题中的第17题:已知向量 与向量 垂直,且 ,则 = ,本题主要考查基本的数学概念——数量积,可是不少考生忘记了数量积的公式,导致错误。

2、解题方法选择不当。在做解析几何的题目中,不会使用数形结合方法做题,导致容易出现错误。例如,2010年考题的第22题:已知中心在原点,焦点 在x轴上的椭圆C的离心率为 ,抛物线 的焦点是椭圆C的一个顶点。

(1)求椭圆C的方程;(2)已知过焦点 的直线l与椭圆C的两个交点为A和B,且|AB|=3,求 。若学生能借助图形解题,则容易获得正确答案。

3、审题能力较弱。在一些应用题中,考生不善于理解题目的条件,或者不善于将文字性的数量关系转换成数学表达式,从而导致出错。例如,09年考题的第16题:某服装专卖店今年5月推出一款新服装,上市第1天售出20件,以后每天售出的件数都比前一天多5件,则上市的第7天售出这款服装的件数是 。考生不会把每天售出的件数看成等差数列,不会把中文意思写成数学表达式,即不会写出 ,求 ,导致答案出错。

4、计算能力不过关。在高职考试中,考题计算量不大,考题大多是对基本技能的考查比较多,也不会太复杂。但高职考生中不少学生的计算能力不过关,导致失分。如08年考题中的第22题:解不等式 。考生需要对不等式两边平方化简或对不等式左边进行配方化简,但很多考生都不太会,导致失分。

5、解题技巧欠熟练。有不少的选择题可以运用代入法、排除法解题,但考生不够熟练。例如,07年考题中的第14题,已知 ,且 为第二象限的角,则 =( )。A、 B、 C、 D、

由题目的条件知角 是第二象限的角,知该角的余弦值必为负,排除掉C、D选项,再结合题目的另一个条件即可求出。

二、高职备考的对策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迎刃而解,笔者有以下几点对策:

1、重“双基”教学,通盘复习考点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

从近几年的考试题分析,“双基”的考查是重点,大题中对于考生的数学思想方法上的考查要求不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把一些重点考查知识按照某种线索把知识串起来,从而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抓好“双基”的教学,不要钻难题。

2、重点考查的知识点要重点复习

从近几年的考试题分析,大题的类型基本固定,三角函数、圆锥曲线、函数、数列及应用题是考查的重点题型,在教学中重点复习这几个部分的解答题,按专题复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历年的解析几何题中,一般都是直线与某两种圆锥曲线的结合,求直线与某种圆锥曲线的交点或求圆锥曲线的方程。那么,在专题复习中,把曾经考过的解几题和可能考的类型都列出来,让学生把握各种可能的试题和相应的解题方法。

3、有效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学生的运算能力是高职考试重点考查的内容,但是,从多年的阅卷来看,学生的运算能力较弱,需要重点培养。做到“基本的运算一遍就做对,复杂的运算多做几遍能做对。可以说,运算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得分的高低。每天要求学生做10道题,其中选择、填空共8题,解答题2题。解答题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日常训练主要针对解方程、解不等式、分数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的运算、分母有理化等。

参考文献:

[1] 王春英.把握应试技巧,踢好“临门一脚”[J].中学数学(高中版),2013(5).

高职高考英语 第12篇

一、高职高专专业招生文理科设置要合理

2012年、2013年, 按照200分的高职高专上线分段统计对照表如表1。

表1统计数据对比表显示, 理科考生上一本线的百分比高于文科上一本线10%, 两年情况相同。2012年二本高出19%, 2013年二本高出23%。2012年三本高出31%, 2013年三本高出32%, 每年200分线上理科生人数累计14多万, 文科生人数累计11多万, 2012年理科线上总考生人数只比文科多出2.41万, 2013年理科线上考生人数只比文科多出2.6万。而文科生录取总数远少于理科生, 致使大部分文科生被挤压到高职高专录取批次。将2012年与2013年数据, 按照一本、二本、三本、高职高专录取区间 (如二本区间指一本以下、三本以上的分数段) 统计对比表如下表2。

2012年与2013年对比, 从分数区间分布, 进入理科一本比进入文科一本的百分比高出10%, 进入理科二本比进入文科二本的百分比高出10%与12%。同样三本理科高出文科12%与9%, 高职高专是文科高出理科31%与32%。从文理科分布数据看, 高职高专文科生较理科生多出2万余人, 也致使高职高专在生源紧张的局势下, 不得不放宽了文理科的限制。

二、创新高职高专教育管理模式, 全面开展人才培养质量攻坚建设

广西2012年高职高专共录取12万人, 占当年高考人数的43.2%。2013年高职高专录取11万人, 占有成绩考生人数的41%。根据2012年数据统计, 区内所属高职高专院校录取人数是10.8万人左右, 占区内高考录取总人数17.7万人的61%, 成为区内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招生数据显示, 高职高专教育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成为高职高专院校的生命线。

根据广西考试院信息显示:高职高专批次院校的生源状况并不十分理想, 生源分布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 考生不服从调剂现象明显, 甚至有少数区外院校出现无生源状况。高职高专提前批录取中, 仅有29所院校第一次投档生源满足率达到或超过100%, 有23所院校按第一志愿能够全部完成计划, 另有26所院校无生源。这些提前批的没有完成计划或无生源的学校的信息, 结合全国其他省市新生录取的信息, 给高职高专一个重要的信号, 就是办学质量不好、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和学校, 面临生存危机。区内高职高专招生院校43所, 按照2012年区内录取10.8万人计算平均每校2511人。但实际上还有约20所本科院校招收专科层次学生, 合计63所后平均每校区内招生平均录取1714人。从这个数据看, 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生源紧张是避免不了的。从此也看出, 走规模发展的路子是行不通的, 必须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这些数据证明广西开展高等教育分类指导的正确性和前瞻性。

2. 创新高职高专管理模式, 切实从行政管理角度引导和推动高职高专的专业建设和质量建设。

在教育政策顶层设计上, 高度重视高职高专教育是迫在眉睫的事, 不完全统计的数据显示高职高专早已经占今年高校新生人数的60%以上。高职高专为提高高等教育创造大量上学机会, 但要持续保持生源和声誉的提升, 关键在质量, 关键在于吸引力, 吸引力来源于就业质量好, 来源于就业后能以技立家、以技成就人生。从国家政策和管理层面上, 原来高职高专属于高校系列, 属于高教司 (高教处) 统一管理, 近来划转到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职成处) , 有些省市又没有划转, 使得高职管理存在摇摆和不稳定之中, 对高职教育是极为不利的。如果划到职成处管理, 那么本科院校举办的高职学院又如何管理, 高职对口升学的难度又加大。

3. 高职高专的合理淘汰进入倒计时, 开门办学即将出现。

上一篇:用电计量下一篇:玉米芯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