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情景教学

2024-05-09

高中政治情景教学(精选12篇)

高中政治情景教学 第1篇

学习和思维都是基于情境的, 他们不能孤立地镶嵌在个体的大脑之中, 而是通过情境中的文化活动或工具发生在人类的大脑中。那些与活动、工具和文化相互割裂的学习和知识是“惰性”的。知识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呈现, 在包含知识的真实场景和问题解决中呈现, 才能激发学习者真正的认知需要。这是因为认知存在于具体的活动、情境和文化之中, 人们只有进入其中才能学到所谓的知识。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 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迫切需要在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因此, 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就必须要有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为了在教学中切实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笔者尝试运用了“情景化”课堂教学模式, 效果非常显著。本文就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情景化”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情景化”课堂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地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入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这种“情景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 (1) 教学要与情景相联系; (2) 教学要与真实活动结合起来; (3) 教学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根据笔者的体会, 运用“情景化”课堂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能够产生共鸣。课程标准指出:“人的能力和素质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保加利亚暗示学家洛扎诺夫也指出:“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 也是为了它才受教学和教育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 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 围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 体现现实生活的情趣, 引发学生的共鸣。而且, 情景化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堂上, 还可以创造条件走入真实的生活。笔者在跟学生一起学习《中华民族精神》时就这样做了。笔者运用多媒体手段, 播放剪辑的视频《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通过视频向学生们展现我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体育竞技、经济发展、世界维和等发面的成就, 让学生直观真实的感受到我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爱好和平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样的情景让学生热血沸腾, 在欢呼雀跃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 笔者趁热打铁提议让同学们想想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活动来培养和发扬我们的民族精神。通过热烈的讨论, 学生们提出很多具体的细微的活动, 比如在班里要互爱互助、打扫教室和学校卫生要任劳任怨等等。

第二, 情境要生动形象, 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 高中的学生刚好处在思维从具体运算形式向形式运算形式过渡的关键阶段。强调情景的生动形象, 实质上是要解决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情景构建的越生动形象, 就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想象, 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发展。

新课改后, 政治教材焕然一新, 不管是内容编排还是呈现形式都让人耳目一新, 像一阵清新的风吹进了课堂。教材中各式各样的, 或活灵活新、或寓意深远、或形神兼备、或美轮美奂的插图给我们思想品德课增色不少, 更是我们构建情景、锻炼学生想象力的好帮手。

第三, 情景设计要凸显问题性, 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古人也云:“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政治生活》的教学具有强烈的时政性, 教材中的很多的观点内容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所看、所想甚至出现冲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运用当下的社会现象、时政信息, 构建情景, 巧妙设疑, 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指向性, 从而出现“话”学生自己说、“情”学生自己抒、“理”学生自己明、“德”学生自己立的效果。

第四, 情境设计要突出情感、价值观。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 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树立法律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弘扬民族精神,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第斯多惠也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 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 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例如笔者在讲授《中华民族精深》时, 为了调动学生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与自豪, 特意买了国庆60周年大阅兵的视频资料。剪辑后在课堂上播放, 效果特别好, 学生们都慷慨激昂, 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在这种情景下, 笔者带头唱起了国歌, 全班同学一起情绪高昂的跟唱, 嘹亮的歌声更增加了学生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和自豪。

浅析政治教学中情景材料的设置 第2篇

【摘要】当代政治教学的理念对政治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景材料进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握住情景材料设置的范围、认识到情景材料设置必要性、掌握设置情景材料的方法,将有助于凝聚师生对新课改的共识,提升课堂效率。

【关键词】政治教学情景材料设置

【正文】

一、情景材料设置的范围

政治学科所涉及到的范围和领域比较宽泛,这就规定了能引用的情景材料也比较广泛,可谓是“原举诸物,近举诸身”。这就对组织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对情景材料的设置范围,进行比较准确地界定,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政治教学中,经常将情景材料的范围设置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其

一、时政热点。政治学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将典型的时政热点设置为情景材料。这些典型时政热点主要有:会议类的时政(如党的中央全会,“两会”等)、经济建设类的时政,文化发展类的时政、社会热点类的时政以及国际关系类的时政。其

二、故事情景。人的本质是社会性。学生所生活在各色各类的社会关系之中,丰富复杂的社会关系可以为学生提供极其丰富的故事情景。这些故事情景可以采取个人、家庭、社会事例为切入点,从而引导出各类知识点。其

三、网络材料。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高度发展的社会。政治教学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可以通过目前网络上常用的微博、博客、跟帖等诸多新颖方式,将涉及到的材料组织起来。

二、情景材料设置的必要性

1、情景材料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各方面潜能。由此可见,学生的知识生成,不是由教师直接灌输形成的,而是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中构建而成。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人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应该遵循人的认知规律,通过预设感性认识,采用情景材料为手段,使学生从情景材料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点。通过这样的环节,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发挥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情景材料的设置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之中,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在心理上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情景材料的设置正是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倘若进一步加以利用和引导,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内容上看,情景材料可以反映的是个人、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现象或问题。从形式上看,情景材料有文字、图片、表格、视频等多种方式。多元化的教学因素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必将打破学生的认识疲劳、视觉疲劳,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3、情景材料的设置符合高考的考试要求

江苏高考的考试说明明确指出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江苏高考试题中,情景材料的取材渐趋多样化,需要学生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式,对材料进行纵深驾驭。部分考生对这一点不太适应,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平时已经将书本上的知识点背得滚瓜烂俗,而反映到试题中,面对纷繁复杂的材料,却无从下笔。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对挑战,化解学生的困难,最根本的方法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景材料进行教学。将各类热点问题以情景材料的方式展示出来,将学习目标中的知识点渗透在其中,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自己分析和归纳出各类知识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要坚持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坚持学习目标和情景材料的有机结合;坚持课堂教学与高考要求相吻合。

三、情景材料设置的方法

首先,注重情景材料的取材

在取材的过程中要着重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取材贵精不贵多。从形式上讲,情景材料的取材字数要有所控制,材料中要涉及数据、现象、观点等多方面的样式。从内容上讲,题目要观点鲜明、褒贬明确,正文中要涉及到情节主客体、原因、结果、论点、论据等多方面内容。第二、取材要从教材实际出发。经济生活的取材要有数据,以及数据的变化、数据的增幅、数据的对比等方面;政治生活的取材要涉及到主体,比如国家、政府、党、民族、公民、政协、国际组织等方面;哲学生活的取材要涉及到关键词、辩证思维关系等方面。第三、取材要形式多样。名言警句、成语俗语、漫画图片、表格等形式都可以成为情景材料的取材内容。

例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情景材料:随着珠三角经济圈、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相继崛起,迫切需要有高速交通网把这三地连结起来。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广东、湖南、湖北三省代表团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尽快修建京广高速铁路武汉至广州段的议案。国务院次年就批准了修建武广段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9年12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成功试运行,从武汉到广州用时仅3小时左右。

问题: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学知识分析人民群众的意愿是怎样实现的。这一事例的情景材料取材武广高铁的成功运行,本事例中切实从教材实际出发,主要涉及的主体有:人民代表大会及其组成人员、政府。取材的形式也比较新颖,即通过人大代表提交的议案流程来渗透知识点。

其次,注重情景材料的深化

情景材料的深化是指教学情境应该具有促进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有利于激发和增加学生潜能的功能。情境的设计不仅要针对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还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便于提出当前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又蕴涵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能引发进一步学习的问题,形成新的情境;利于学生自己去回味、思考、发散,积极主动地继续学习,达到新的水平。设计得当的情境应该不但有利于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习成果的巩固和发展,还应该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和特长,有利于学生相互间合作。

例2:《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情景材料1:钱大才买彩票中了5万元,他考虑到钱小才以后上大学需要钱,就决定将其存入银行。为了锻炼孩子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就让钱小才去存。可是钱小才存款失败了。

问题:钱小才没办成存款的原因是什么?

情景材料2:当他拿了身份证再次走进银行大厅时,等候存款的中年人有30多个。钱小才想:这些人存款的目的和我爸爸一样啊!

问题:钱小才的想法对不对?

情景材料3:等待了40多分钟,轮到钱小才存款了。营业员问他:“请问您是存活期还是定期?” 钱小才懵了,他不懂什么是活期什么是定期。“爸爸没告

诉我。”小才傻乎乎地回答。

问题:钱小才该存活期还是定期?

情景材料4:钱小才突然看到中国农业银行的徽标挺有意思,便突发奇想:中国到底有哪些商业银行?

上述四组情景材料环环相扣,将本课中的知识点:储蓄存款的含义——储蓄存款的目的:利息——储蓄存款的种类——储蓄机构:商业银行,逐一的串联起来,既是对情景材料的深化,也推动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再次,注重情景材料的问题设置

哲学家罗素认为:问题比观点更重要。诚然,问题作为连接情景材料与知识点之间的桥梁,在引导学生,带动学生,使学生在积极思考过程中,通过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构建起新的知识结构方面,起到极大地作用。问题的巧妙设置会对材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坚持情景材料和问题的立意相一致,避免出现情景材料立意很大而问题的立意很小,或与之相反的情况。

例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情景材料:2010年9月7日上午,一艘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先后与两艘日本巡逻船相撞。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随后奉命约见日本驻华大使,要求日方停止非法拦截行动。当晚,日本海上保安厅以嫌疑妨碍公务逮捕这艘中国渔船的船长。同时以涉嫌违反《渔业法》对该船展开调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9日抗议日方荒唐、非法和无效的扣押行为。13日上午,日本海上保安厅释放了7日非法抓扣的14名中国船员。9月25日凌晨,被日方非法抓扣的渔船船长詹其雄返福州。

问题:在渔船作业过程中,打渔实践的主体、客体及手段是什么?

这段情景材料看似是运用了时政热点,但问题与情景材料的立意给人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之所以这样在于:将情景材料大材小用,犯了情景材料立意过大,而问题设置立意过小,两者之间出现了失衡,给人以头大脚轻的感觉。我们不妨这样来设置问题:结合材料,在我国的对日外交实践中,主体、客体和手段分别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把问题作出这样的调整,就要坚持情景材料和问题的立意相一致的原则。

最后,要注重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

浅谈高中政治情景教学法 第3篇

【关键词】教学目标 活动 问题

情景教学法在教学中被广泛的使用,但是一些教师没有对这种方法深入的挖掘,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将其改的“面目全非”,使得情景教学法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政治作为一门文科类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效的情景,提高学生对课文知识的认知度,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这门学科的乐趣。

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情景

情景教学法在政治课堂上已经比较常见了,教师们试图利用这种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发现,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创设情景,却没起到理想的效果。尤其对于一些年轻的教师,他们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对“度”的把握没有做好,出现了纪律混乱的现象,这就和利用这种方法的初衷是相悖的了。

在创设情景时,教师不可随心所欲,要让这种教学方法真正能为教学目标服务。根据多年的总结和不断的反思后,我发现:要想有效地创设情景,并且通过这种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只有自己对教材有了一个合理的把控,才能对重点难点部分有一个更加细致的了解。那样在创设情景时,才会有的放矢,教学目标才会更加明确,才不会在不相关的部分浪费过多的时间。同时,在创设情景时,还要对知识点之间进行合理的衔接,那样才不会使情景设置的过于突兀。

在讲解“神奇的货币”这一章时,首先,我先明确这节课的目标是要让学生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材料、情景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想象到本质的理解知识。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我让学生想象平时在商场买东西的情景,从最熟悉的商品、货币入手,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货币,并从中让他们获得感悟。通过设置有效的情景,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货币的重要性,提高了他们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二、组织丰富的活动,创设形象生动的情景

通過教师的引导,用教师的叙述为学生创设情景能够有效地引入教学。但是还有一种更为直观的方法。那就是在创设情景时,可以采用课堂活动的方法,比如相声表演、小品等,这样可以为学生展现一个更加形象生动的情景。同时,利用丰富的活动,还能让学生们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的思维。在进行活动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有组织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比如在讲“收入与分配”时,我在班上选择了几个成绩不是特别优异的学生,让他们以江苏某棉纺厂改革前平均主义分配;改革后注意效率优先,拉大差距;构建和谐社会注重公平三个阶段设计了三个小品表演。这几位同学虽然在平时上课时学习的情绪并不是很高昂,但是当让他们表演小平时,他们先是认真的熟悉教材,然后用心地设计了这几个小品,将这几个情景活灵活现地展现给了大家。利用这种形式,将学生带入到不同的情景中,让学生们明白改革开放带给社会的巨大变化。同时,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来,这对某些学生也是一个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让他们获取学习的信心。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创设情景时也不外如是,教师要懂得分析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争取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

三、问题的引导,体现情景的价值

通过创设情景,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但是在检测时却发现,学生的成绩不尽人意。通过反思,我意识到,在创设情景时缺乏对学生的一个有效引导。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每当我创设情景时,都会适时地对学生加以引导,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景中思考。

在创设情景时,我也会借助多媒体等手段,用短片、图片等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加直观的画面。在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我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我先在网上搜索了相关的短片,然后配上让人热血沸腾的背景音乐,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中,让学生感受在市场经济下的中国。在放短片时,我还会对学生进行有方向的引导,比如我让学生思考“国家开展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这些项目的目的是什么”、“西部大开发战略,安排了这些工程项目,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等问题。通过情景,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提问,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这部分的学习,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树立正确的信念和价值观。

总之,教师在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新教学手段,创设情景的过程中,一定不要本末倒置,要以提高学生政治素养为主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情景创设法更好地运用在政治课堂上。

【参考文献】

[1] 李娜. 政治教学中如何巧用情景活动[J]. 新课程(中),2015(08).

[2] 杨辉. 探析情景创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实践[J]. 新课程(中学),2015(05).

[3] 苏敏.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生命教育思考[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 (06).

高中政治情景教学 第4篇

一、多媒体使课堂教学灵活生动, 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

高中政治要求学生牢牢掌握政治理论作为学习基础, 但是有时教师对理论的讲解不够形象,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前提下, 学生又很难深入理解政治知识,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 甚至会形成“越难越不学, 越不学越难”的恶性循环。面对这一现状, 多媒体则可以灵活的创设教学情境, 将政治知识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 为政治课堂增添活力, 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过, 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生所需要的信息量不断增大, 如果多媒体的运用缺乏创新, 对于学生来说则和传统教学一样枯燥无味, 因此教师在进行政治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创新多媒体教学情景, 真正做到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 在法律教学前,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法制节目或者法律小故事, 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资料, 思考资料中的法律知识, 并进行讨论和判断, 提高法律学习的自主性。这样的教学显然比法律知识的背诵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不但能帮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真正了解法律常识, 也能让学生在观看资料和思考的过程中可以轻松背诵法律知识,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多媒体提供政治教学资源, 辅助学生吸收政治知识

在政治教学中, 除了基本知识理论教学之外更需要教师运用大量的政治信息, 恰当的营造政治教学情境, 不但要帮助学生拓展政治视野, 更要引导学生融入到政治课堂中, 通过资料学习加深对政治理论的理解, 并运用政治理论去分析更多的资料信息, 在分析中找到知识漏洞, 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 政治教材中所选取的内容往往几年前的陈旧新闻, 这样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政治相关概念, 但是有限的资源并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此教师可以借助网络, 收集大量的政治资料, 选取最新的新闻和社评来进行教学。

以《国际关系》一课为例, 教学重点概念是“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在课堂基础理论讲解结束后, 教师可以引用外交部发言人在2015年1月1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的发言:“日本只有切实正视和深刻反省侵略历史, 同军国主义划清界限, 中日关系才可能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组织学生讨论发言中体现出的国际关系和国家利益, 并通过讨论来巩固本课的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当堂掌握所学知识, 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借助多媒体实现课堂与社会的接轨, 增强政治学习实效性

高中政治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思考能力, 并通过政治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而教材上的内容大多局限于理论上学习, 并不能很好的与社会时事接轨, 多媒体则可以利用其无限的内存和灵活的网络运用能力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料, 创设一个完善的教学情境。可见, 多媒体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将课本内容和板书呈现到多媒体上, 而是利用社会资源来进行创新, 将政治教学和社会时事有机的结合到一起, 发挥政治学习的实用性, 在传授学生政治基础理论的同时, 更要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世界、融入世界。

政治的教学情景创设要做到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借助多媒体达到课堂与社会的完美衔接。以税收相关课程为例,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收集近年来我国税收政策的变动和近年来当地相关的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 给学生呈现出一个从征税纳税到税收利用各个环节的课堂情景, 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分析, 从自己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发现税收, 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并通过课堂学习树立正确的纳税观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中政治并不仅仅是学习政治相关理论知识那么简单, 而是要求学生通过政治学习来掌握思考社会现象的基本思路, 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因此政治教学要借助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打造一个完善的教学情境, 并在教学中根据社会和发展不断进行创新, 帮助学生融入到政治学习中来, 爱上政治, 学习政治, 全面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崔媛, 刘美萍.多媒体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 (22)

高中地理情景教学探究论文 第5篇

情景教学能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改变地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构建起科学高效的生态课堂,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注重课堂氛围情景的创设,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善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新课标要求学生“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高中地理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情景式教学将抽象的地理科学理论具体化、生活化,通过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一方面使课堂不再是毫无生气的灌输式课堂,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明白掌握地理知识不仅仅是应付考试,而应该是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真正地“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情景教学更符合后进生偏多的学校,情景式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等方面优势比较明显,能更深层次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中政治情景教学 第6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情景教学法

一、情景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加快速的进入到教学的环境中去,教师通过一些视频或者画面等等技巧对教学内容进行概括,同时为教学内容的进展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情景教学法颇受重视和欢迎,它大大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使用情景教学法,能够让学生融入教学课堂中去,理解教学内容,随着学生从初中阶段的学习进入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的提高,不再需要老师像小学或者初中课堂一样,要一步一步地带学生,因此,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的基础上,针对高中政治课程的需要,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尽快地进入教学环境中,例如,教师在教消费的作用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通过对消费的一些视频放给学生观看,再引导学生看课本,学生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理解到课本知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能够提高,为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二)高中政治课堂使用情景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对于政治知识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在很多情况下,学生不理解一些政治情感,例如,教师在讲党的作用和地位的时候,由于学生对于共产党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知识点的认识还不够透彻,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普及一些关于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新中国的过程,培养学生对我们党的敬仰,这样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认识才会更加的深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将这些知识用情景演绎出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演讲,带领学生感悟政治课堂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我们祖国和我们的党的热爱,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习惯。

二、高中政治教师在使用情景教学法中存在的误区

虽然情景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政治情感,但是由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情景教学法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在使用情景教学法的过程中,出现了尴尬的现状。

(一)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教学的情景的时间把握的不够准确,使得教学目标的完成存在一定的问题。情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快速的进入课堂教学中去,但是高中政治老师却出现了本末倒置的情况,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在为学生学习设置情景,这样一来,学生虽然在情感上比较能够感受到这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但是学生学习的知识还不够系统,教师并没有系统的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得到的只是浮于表面的浅层知识,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情景教学是知识教学的方式之一,情景教学的目的在于让教学目标得到更好的实现,但是高中政治教师在使用情景教学法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这方面的内容。

(二)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的过程中,没有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情景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很好的实现。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让学生更加快速的进入教学氛围之中,但是教师往往也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学生在观看相关的视频之后,思维往往比较发散,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引导,没有对本节课的主题进行总结和概括,学生也不能从中真正理解情景的设置与课堂教学的联系,情景设置的效果也甚微。

三、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将情景教学法贯彻到课堂教学中

(一)为了使得情景教学法能够真正的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在使用情景教学法时,要学会合理的设置情景。教师设置情景的内容不是随心所欲的,教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和年龄能够接受的程度,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分析后再设置相关的知识,同时要注意情景与情景之间的合理连接,不能过于突兀,教师同时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对这些情景与本节课要传授的知识的连接要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加了解教学的目的和进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在设置情景之后,要注重学生在这个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课堂小活动,小演讲的方式来进行情景设置,总而言之,情景设置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教师要时刻注意情景教学仅仅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

(二)教师在使用情景教学法的过程中,可以有目的的选择一些多媒体的工具辅助教学,同时也可以将问题教学运用到其中,但是问题的设置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思考进入本节课教学的情景中来。多媒体是新世纪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它不仅仅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使得情景设置的方式更加的多样化,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进入教学情景之中,同时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教学环境之中。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本末倒置的现象出现,教师对情景教学要有科学的态度和价值,树立正确的态度,并且通过相关的资料的学习,可以学习优秀的教师是怎样合理的运用这个教学方法,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师通过一系列系统的学习,更好的将情景教学法贯彻到高中课堂中来。

【参考文献】

[1]林志成.高中政治情景教学的误区和反思[N].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04)

探索高中政治课的“情景教学法” 第7篇

一、“情景教学法”的含义

情景是指某个场合的具体情况和景象。政治课情景教学法, 就是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 以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基础, 强调智能的发展, 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社会信息与相应的教学手段相结合, 实施立体结构, 设置课堂教学情景,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是一种开放的双向探讨, 是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和指导行为为一体的全方位的教学方法。

二、“情景教学法”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最早的提出者皮亚杰认为:智慧不是起源于知识的传授, 而在于个体对周围环境的行为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这个过程中, 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理论认为, 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目的, 要靠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教师和外界环境的作用都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联系的。在实际情景下在多媒体创设接近实际的情景下进行学习, 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 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 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识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 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 则要引起“顺应”过程, 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通过“同化”与“顺应”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三、“情景教学法”的运用

1. 创设需要情景, “以需生思”, 形成探究的认识心理

兴趣来源于需要。社会和学校向学生提出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学生已有的身心水平之间的矛盾, 是形成学生发展的内因。事物是发展的, 人的需要也会不断变化, 一种需要满足了, 另一种新的需要又产生。学生正是在这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的过程中, 逐渐提高自己的身心水平, 获得自身的发展。在授课时教师要根据社会和教育要求, 为培养学生尚未出现或正在形成的需要而提供诱因, 激发学生需要的内驱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产生求知的欲望和动力, 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动力的目的。例如在讲授“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课时, 我让学生们欣赏了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升空的视频, 展现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过程。同时, 我给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遗憾:我国的航天客机完全都是从国外购买的, 我们没有自己的大飞机, 用个比喻, 我们需要生产出两亿双鞋子或一亿条裤子才能换回一架大飞机, 未来我国需要两千四百多架大飞机, 难道还要靠从国外购买吗?这时的课堂上学生们的爱国情感油然升起, 渴望知识的需求猛然迸发,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道:“我们制造自己的大飞机。”课堂气氛走向高潮。

2. 创设问题情境, “以疑激思”,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

从现代思维科学的角度看, 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生疑 (设疑) ———质疑———释疑———再生疑的动态过程。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教师的任务就是科学地运用好这个循环锁链, 精心设疑, 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启迪学生智力潜能。从而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在讲授“尊重客观规律,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一课时, 我给出学生一则资料, “2007年7月18日, 济南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暴雨的袭击。据当地官方最新统计, 截至20日下午济南市遇难人数已升至26人, 失踪6人, 受伤171人, 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达12.3亿元。一场急雨, 竟然给一个繁华的都市酿成如此大灾?除了气象原因, 还应考虑到什么因素?”学生们看了资料, 沉默良久, 终于怀着沉重的心情, 一一的提出了“城建防灾减灾体系底子不牢”、“城市应急机制脆弱”以及呼吁“现在是考量一个城市防灾减灾的硬件系统的时候了, 但愿济南‘雨祸’能给所有北方干旱少雨的城市敲响一记警钟”。

3. 创设故事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故事以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传说、寓言、成语、笑话等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小故事, 录像、音乐等, 能激发学生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4. 创设实践体悟型情景, 升华所学知识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学会思维的过程。在政治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有充分发展思维的过程, 达到既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利用知识, 又能促进思维发展和能力提高的目的。实践体悟型的教学情景能让每位学生都亲自参与, 积极思考, 可以充分暴露和展现学生思维进程中的矛盾, 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去解决矛盾, 同时使学生深化知识、升华思想、内化行动。

浅谈高中政治的生活化情景教学 第8篇

一、根据生活信息造浓课堂情景

教师应该把学生熟悉的生活信息引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来, 贴切地捕捉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生活素材, 从而有机地与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融合在一起, 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成长、发展密切联系起来, 真正做到从生活中引来活水, 激活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比如:笔者在上《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课时, 为了能够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价值规律”, 笔者引出当前民生问题:春节前后是我国传统的春运期, 汽车票、火车票、飞机票都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热销和紧俏, 为什么会有“一票难求”的现象呢?笔者鼓励学生从消费和供给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并内挖原由, 从而让学生知道导致价格变动的因素。在此基础上, 笔者还为学生引入一个热点问题:虽然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大环境, 但是全国各大城市的房价仍然呈上升趋势。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剖析, 又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现实生活中, 价格、价值的理解。再如, 笔者在讲授“民主集中制”这一个知识点时, 发现许多学生难以理解, 而教材表述又比较笼统、抽象, 学生难以理解。于是, 笔者就以选班长为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笔者先问选班长的具体过程, 学生回答道, 首先由全班同学民主投票选举班长候选人, 之后, 按少数服从多数选出班长。因为选班长是高中生们比较熟悉的事, 所以, 当笔者将把选班长与“民主集中制”作类比对照, 学生一下子就掌握了“民主集中”的内涵了。通过上述教学实例, 笔者感到当教学内容与和学生的生活越贴近,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浓, 主动接纳知识的积极性就越高。所以, 高中政治教师必须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关注生活、深入生活, 不断地积累和捕捉生活信息, 努力在课堂上拓展现实生活资源, 把生活中各种现象及时恰当地引入高中政治课堂, 有效提升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实效。

二、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设置教学情景

在高中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中, 特别是在讲哲学价值观的知识点时, 如果都是拿社会精英、杰出人物、伟人英雄作为课堂教学的典型人物, 可能是听起来好听, 讲起来好讲, 但是感染力一般, 因为他们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历差距太大了, 难以产生感情上的共鸣。笔者就在课堂上采用了学生既熟悉又参与过的事情作为典型教例, 比如, 笔者在讲到人生价值时, 就以学校组织的为汶川大地震爱心捐款活动为切入点, 笔者先是表扬了助灾区、献爱心的同学们, 然后提出问题:大家的善举能帮到不少需要帮助的灾民, 请大家思考一下, 是将自己的零用钱用于购买零食有意义, 还是用于帮助有需要的人有意义呢?因为学生已经参与过此事, 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所以, 学生就可以深刻地感觉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而对价值观这一知识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再如, “保险”知识对于高中学生而言, 在理解上有一点的难度, 笔者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 就采用本校一位因为踢足球而受伤骨折的同学向保险公司理赔的真实事例, 来解释“保险”的概念, 因为此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大家都比较熟悉。再加上笔者的精心组织, 学生在课堂上就此事积极地进行了剖析、讨论和辩论, 逐步从此事件中概括和总结出保险的基本宗旨、主要功能和重大意义, 并且也了解和掌握了办理保险的一般程序和主要步骤, 不仅增添了学生生活的经验, 而且也强化了学生的保险意识。

三、根据学生的现实参与设置教学情景

高中政治课若能进一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课堂教学更加通俗、更具生气、更富精气神, 这样的高中政治课才能真正有实效。例如:笔者在类比股票、债券和保险的知识点时, 就安排和组织了股票组、债券组和保险组等三个兴趣小组, 并让学生模拟推销本组的理财产品。在开展此项活动之前, 笔者还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查找相关资料, 并与学生到保险公司、证券交易场所等地考察了解, 实地学习股票、债券、保险的有关知识。之后, 再组织学生参与辩论, 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掌握知识、感悟内涵、深化理解, 通过学生之间有理有据的辩论, 让理论回归生活, 让学生优化组合所学的知识, 并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践问题, 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总而言之, 在高中思想政治的课堂上, 通过学生的现实参与设置教学情景, 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真正将学生生活经历引入课堂, 积极创设有效的生活化情境, 构建起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有效通道, 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从而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点燃学生的情感, 实现高中政治课启智明理的育人效果。

摘要: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有效开展生活化情景教学, 让高中政治教学在情景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本文阐述了根据生活信息造浓课堂情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设置教学情景;根据学生的现实参与设置教学情景。

高中政治情景教学 第9篇

一、找准角度、情景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头, 等于成功了一半。创设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把学生引入一个什么样的课堂, 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那么, 该如何创设情景, 巧妙的导入课堂呢?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要注重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要构建以生活为基础, 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因此, 创设教学情景不能只从教师片面、主观的想象出发, 要切实考虑学生的需要, 真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要体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 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学生感兴趣、愿思考并有话可说的氛围。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采取了“生活展现情景”的方法。以目前人们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切入点, 并通过当前网络上热议的“90后大学生放弃公务员当宿管”的视频导入新课, 一下子拉近了教材与生活的距离,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教学内容的展开作了很好的铺垫。

【课堂实录】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最近一名90生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引起网民的热议。请看视频:90后大学生放弃公务员当宿管。

在此基础上,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

1. 结合视频, 请说说“小雪阿姨”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并分析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及关系。

2. 你对“小雪阿姨”的选择是如何认识和评价的?学生通过第一个问题, 得出: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

1.价值判断含义: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2.价值选择含义: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

3.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表现。

然后进入第二个问题, 由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有的支持、有的反对。 (老师不要说谁对谁错) , 下面我们再来听听网友们是怎么说的。

展示网友评价:

新时代街舞小子:小雪阿姨, 你好, 挺支持你选择的工作……要是在我们学校就好了……

清雪碧:我很纳闷你为什么会选择高校做宿管呢?也许是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吧!

亚瑟1979:舒心的工作环境, 能让人青春常驻呢?重走青春路……

观彼岸蘭珊:果断拍掌叫好!公务员有什么好……力顶“小雪阿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可见,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主体性。 (导入下一个问题)

二、巧妙设疑、情景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 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这种需要在学生的精神世界尤为重要。”情景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老师提出:情景教育有四个元素, 即讲究“真”, 追求“美”, 注重“情”, 突出“思”。

情景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 通过情景导入环节, 主要是把学生带入课堂环境, 使学生发现问题。“问题探究”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是课堂教学的主线。情景教学始于问题的发现, 终于问题的解决, 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情景导入环节发现问题, 紧接着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 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的活动。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 层层设疑, 环环紧扣学生的心弦, 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充满思考魅力的课堂, 让思考走进思想政治课堂, 创设有思维广度、深度和效度的课堂, 激发学生的思维张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是达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的的必由之路。

问题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 有可信度;要从易到难, 有梯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参与度;要变化不同的角度, 有广度;要无疑处设疑, 有深度。

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节课的教学中, 围绕教学内容, 设计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野生动物遭疯狂猎杀”两个合作探究活动, 设计了层层相扣的四个问题。

【课堂实录】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基本特征

合作探究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展示背景材料: (课件) 当代大学生存在不同的就业观

观点一:有人认为:大学生是“精英阶层”。把“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名声好一点、牌子响一点、效益高一点、工作轻一点、离家近一点、管理松一点”的“三高六点”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

观点二:有人认为: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社会的需要, 选择最能适应自己的职业。农村是大学生就业的广阔天地, 大学生当保姆、研究生卖猪肉也不稀奇。

问题1:请分析当代大学生中不同的就业观。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

1.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性。

(1) 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 需要不同,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2) 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3) 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 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80、90后“的就业观,

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50、60后”的就业观, 看看有什么不同。

展示材料 (课件) 不同时期就业观的变化

“50、60后”:计划经济下等着国家分配, “我是社会主义一块砖, 哪里需要哪里搬”。

“80、90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面对残酷竞争, 职业选择积极主动, 崇尚自我, 张扬个性。

问题2:不同时期就业观的变化, 显示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什么特征?把握这一特征有何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

2.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各种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巧设疑问:通过学习我们知道,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 也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那么, 是不是说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没有一个客观标准,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呢?

最近, 有一件事遭到了人们普遍谴责, 是一件什么事呢?请看视频。

合作探究二:野生动物遭疯狂猎杀。

播放:“江西野生猕猴遭疯狂猎杀“的视频。

看完这个视频, 大家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谈谈) 结合视频, 请同学们讨论:

问题3: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角度分析, 为什么此事会遭到绝大多数人的谴责?

问题4:结合这一事例, 谈谈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应如何妥善处理?

学生分组讨论。

下面先请同学们回答问题3。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此事之所以会遭到绝大多数人的谴责, 是因为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错误的。

因此, 如果离开了事物的属性和发展规律, 只从人的主观需要出发, 评价事物的价值, 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可见,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正误有一定的客观标准, 即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必须坚持真理, 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野生动物遭疯狂猎杀, 会使野生动物遭受灭顶之灾, 破坏生态环境, 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那么, 那些盗猎者明知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为什么还这么做呢?一句话, 都是出于利益的需要。

设疑: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与人的需要有关,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需要, 当发生冲突时该如何做出选择呢?

问题4: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

当“我”作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时候, 是站在:1.“自己”的立场, 还是“他人”的立场?2.“我”的立场, 还是“我们”的立场?

3.“少数人”的立场, 还是“大多数人”的立场?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1) 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2) 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 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3) 当个人利益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 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利益, 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4) 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利益没有发生冲突时, 要把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弊相衡取其轻。

可见, 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还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三、注重实践、情景回归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歌德说过, “理论是灰色的, 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如果把政治课比做树, 那么, 社会生活便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水分。脱离社会生活的政治课理论教学是空洞的、苍白无力的, 只有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 政治课才会生命之树常青。

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

学以致用, 这是课堂教学的升华阶段。作为政治教师, 通过创设情景、分析情景、增强学生的情景体验, 丰富思想观念, 并内化为自身的行动。通过教学, 使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促进健康人格和高尚品格的形成,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此, 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节课的教学中特别设置了环节。

【课堂实录】

通过上面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下面我们看看在实践中该如何运用。

杭州“最美司机”吴斌:生命的最后76秒

2012年5月29日, 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快客司机吴斌驾驶大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大客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途中, 一个铁块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后砸中吴斌腹部和手臂, 导致其三根肋骨被撞断, 肝脏被击碎。正值危急关头, 吴斌强忍剧痛, 镇定地完成换挡、刹车等一系列安全操作, 将车缓缓靠边停好, 开启双跳灯、打开车门, 安全疏散旅客, 确保了大客车上24名旅客安然无恙, 而他自己却因伤势过重去世。

思考:吴斌师傅的事迹是否令你感动?你对他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如何认识和评价的?

学生发表看法, 最后, 老师引用新华时评做总结:

平凡中迸发的生命亮度

被飞入车内的铁片击中, 肝脏破裂、多根肋骨折断, 身体所受的巨大冲击力通常会导致疼痛性休克, 但杭州司机吴斌在生命的尽头, 依然完美地尽到了一个高速大巴驾驶员的职责和本分, 确保了全车24名乘客的安全。吴斌师傅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 且教科书的表述往往有些枯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直是困扰政治课教学的难题。为此, 需要我们改革教学观念, 采取情景教学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情景教学法,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实录

参考文献

[1]周荣林.创设有效情境激活政治课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3, (3) .

情景教学让政治课充满活力 第10篇

一、善于用语言描述情境

教师语言不仅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更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工具。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带有情感的语言渲染气氛,诱发学生,能让课本中文字描述的人物和事件完整再现或情境创设。教师用优美动情形象的语言描述使学生如临其境,倍受感染。驾御语言的技巧多种多样,如: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趣味的民谣等。这些都能让学生产生新的感觉和新的体会,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使政治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善于把握故事中的问题情境

教学过程中教师选用与教学有关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笑话等作为情境材料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结合故事有目的有层次地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从而把学生引入所讲问题的情境中,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某种悬念,把学生带到欲罢不能的境界,从而促使他们去探索、深思、发现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浓厚的求知欲。如:在讲善于调节“情绪”时,我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开洗染店。天下雨时,他担心小儿子的衣服晒不干,天晴时,又担心大儿子的伞卖不出去。就这样老太太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故事讲到这里我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平铺直叙地讲下去,而是设计了“请你出主意,想办法让老太太高兴起来”这一开放式的问题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于是,有的学生劝告老太太换一种想法:有的学生说雨天大儿子的伞店生意兴隆,晴天小儿子的洗染店顾客盈门;有的学生让大儿子和小儿子联合起来,晴天,一起经营洗染店,雨天,一起去卖伞;有的学生建议,大儿子扩大经营项目,卖防紫外线伞,小儿子引进新技术,购买干燥机,这样,无论晴天或雨天,两兄弟都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教师善于把握故事中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自由欢快而又富有激情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加到学习过程中来,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进而拥有智慧、提高觉悟,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三、让音乐、画面使学生键入佳境

画面、音乐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视听感受。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会给人以美的感受、美的感染、美的震撼。它特有的旋律、节奏能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恰当地选用画面、音乐会使他们感知丰富,记忆加强,唤起他们情感的共鸣,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如我在讲“环境保护”问题时,首先播放MTV《一个真实的故事》,把学生带入一个形象、情切、意远的凄美情境中:一个女孩为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而陷入沼泽。进而激发学生真诚的情感,然后我依次出示三幅图画:《长江,长江我是黄河,黄河,黄河我是黄河》、《雾都里的城市》、《好累啊》,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画面,激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多层次分析、归纳。这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其环保意识就会被进一步激发,他们纷纷出谋划策,提出环保倡议,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增加观赏性和参与性强的“情境表演”

表演好似感情的外在表现,能把抽象的内容化成直观的情境,课堂上我会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创设各种表演情境,如:演小品、模仿声音动作、模拟场景等。“情境表演”不但能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锻炼学生的表演才能,而且能诱导每个学生情绪高昂地参与教学活动,感受学习的快乐,提高知识的传递效率。如在讲“自觉磨炼意志品质”时,我设置了“无人监考考场”这样一个情境,请三名学生表演无人监考考场中的三种不同表现:一名学生在传纸条,一名学生在偷偷翻书,一名学生在抄袭他人试卷,要求他们用幽默的语言、诙谐的动作把内心的感受表现出来。这样,学生便在笑声中认识到必须从经受“无人监考”这件小事做起,自觉磨砺意志品质,交出一份让老师满意、让自己自豪的答卷。

五、组织学生进行充满活力的“课堂辩论”

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赛的效率高的多,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热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让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去。”借鉴他的做法,我在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经常展开课堂辩论,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竞争情境,营造情境交融的良好氛围,构建气氛民主、便于交流的开放性课堂。如在讲“中学生上网热”这个学生敏感的问题时,我没有按照传统教学方式,罗列上网的利和弊,而是采用课堂辩论的方式,为学生拟定辩题“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自由结成两组,正方认为“利大于弊”,反方认为“弊大于利”,正反两方学生展开激烈的辩论,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我在他们激烈的辩论中,不断穿针引线,总结他们的精辟论断,而观点也日渐鲜明,既有利又有弊,结论水到渠成。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既不断开启思维的闸门,迸发智慧的火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锻炼思维能力和雄辩的口才,又激发热情,更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使政治课充满活力。

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情境教学,拓宽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学生课堂主动学习的驱动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高中政治情景教学 第11篇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的是理论化和知识化,而对于教学的趣味性和活泼型则知之甚少。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教学课堂枯燥、无味,几乎引不起学生的听课兴趣,学习效率和质量更无从谈起。但是如果政治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情景模式引入到教学中来,则可以为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给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进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效率。

一、高中思想政治生活情景模式的內涵

知识源于生活,我们所学的所有知识,包括政治知识在内,其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传统的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互动性和活泼性,而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于知识的理论化上,这种模式不仅不利于政治教师开展政治教学的相关活动,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个性的发展也会有严重的制约作用。但是如果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将课堂的授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那么就会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即思想政治课程生活情景模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多种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激发其学习政治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质量和效率。此外,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构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情景模式的途径

1.导入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如果将教学的授课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和经验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就需要将政治课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效结合,只有这样才可以打破学生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两者之间的界限,进而将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得有趣,也可以让学生在更加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为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生活情景。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可以使学生真正的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更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教材内容的生动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心理共鸣和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高中政治教学讲授有关信用工具有关方面的内容的时候,政治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创设一个具有针对性的生活情景:在一个大型的超市中,人们在选购完自己的商品后,将商品拿到收银台前进行结算,这时候有的消费者通过使用现金进行结算,而有的消费者则通过刷卡来结账。这样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很容易让学生掌握信用工具部分的知识。

(2)模拟生活片段。高中政治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学生的生活知识为依据,通过借助多媒体教学、实物演示等教学手段将知识更加生动的展现给学生。这种方式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例如,在教学中讲授有关银行和存款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演一个小品,通过学生对于银行职员的扮演,在其回答顾客的问题时候,可以使学生深刻地掌握该部分的知识。

(3)展现生活原型。通过对于学生们已经经历过的一些东西的二次再现可以起到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强化作用,还可以学生提高对于已有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感悟。例如,在教学中讲授有关“供求影响价格”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模拟春节前后商场中商品价格的情况:春节前,商场中人山人海,各种商品的价格标价还特别高,但是在春节过后,商场中的人数骤减,并且同样商品的价格也会变得很低。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可以很容易的掌握该部分的知识。

2.贴近生活,提出问题。问题是一切事情的始源,也是学生探索未知的有效工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生活中的一些情景来为学生设置疑问。但是教师在设置疑问的时候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即问要问的有方向性、目的性和启发性,而不应该盲目提问,只有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中讲授有关“供求影响价格”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在借助多媒体展示春节前后商场的人数、商品的价格后,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春节前的商品价格高?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有哪些?除了上述的因素,还有哪些因素也会影响价格变动?等等问题。

3.体验生活,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作为教学的重要理念,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例如,在政治课程讲授有关时事新闻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一部分人现场演讲,另一部分人对于演讲人做点评,然后全班一块讨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们可以及时了解到国家的方针政策,并且也学会了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

4.践行生活,享受生活。正所谓:“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用来解释生活的,其更重要的是将其用于生活,使生活变得更加的有趣、生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课堂的内容逐渐地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将其作为一种社会能力为自己所掌握。例如,学生在学习了有关“供求影响价格”有关部分的内容后,在以后创业的时候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选择资金的投入,而不会盲目的跟风,这样会给学生以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便利。

高中政治情景教学 第12篇

一、情景模拟教学法概述

情景模拟是将被测试者安排在逼真的、接近现实情况下扮演某个角色, 并和其中的人或事产生互动, 要求被测试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用多种方法来测验其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情景模拟往往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得较为广泛, 将其运用到技校政治课堂上也同样能起到独特的作用。

情景模拟教学法事实上是一种仿真培训方法, 它是从案例分析法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 实质上是案例教学法的延伸。它在假设的情景中进行, 要求学生设计出逼真的场景, 其中有人物, 有情节, 有矛盾冲突, 有疑难问题等, 学生要根据情景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 把自己置身于模拟的情景中去, 按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要求, 提出观点或拿出方案。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 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操作

1. 选择案例。

在情景模拟中, 案例的选择很关键, 这项工作当然应由教师来做。首先, 所选案例要同学生所学内容相接近。这是由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决定的。案例选择时, 要注意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 以便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其中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其次, 案例要力求简洁, 使之能在课堂内完成。但也不能过于简单, 否则就起不到锻炼学生的作用, 失去了演练的意义。

2. 课外准备。

首先, 根据教学班的情况将学生分为三到四个模拟演练小组。其次, 各组要在组长的领导下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并对本组活动的各个步骤进行安排。例如, 对演练所要求的不同角色进行分工, 安排进行课下练习等。再次, 要加强各演练小组与教师之间的联系, 以便教师能及时给予指导。为了发挥各小组的潜力, 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采取引导的方式, 同时还应尽可能地避免各小组之间的沟通。

3. 课堂模拟演练和答疑。

当各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之后, 就可以按照事先的安排进行正式的模拟演练。在教学中可视具体的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组或全班同时进行演练。本阶段是由学生主导的阶段, 作为教师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第一, 不打断学生的演练。这主要是为了保证演练的完整, 防止影响学生的思路。第二, 暂不评论。第三, 要控制。主要是指在答疑过程中教师要控制场面, 使之既保持课堂的热烈气氛, 让学生畅所欲言, 又不偏离主题, 影响教学效果。

4. 分析总结。演练结束后, 要进行分析总结, 这也是情景模拟教学最关键的环节。

三、情景模拟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 要实行理论教学与情景模拟演练相结合。

政治课中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只

是教学形式的革新, 目的仍然是提高学生对政治理论的理解程度和能力的提高。教学中不能本末倒置, 要搞好课堂情景模拟, 学生必须要将案例与所学有关理论知识有效结合起来。这样模拟才能生动、逼真, 也才能真正的起到它的作用。

2. 要注意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导相结合。

情景模拟教学, 教师就是“导演”, 要发挥“导演”“评论者”的作用, 学生就是“主角”, 在演练中, 充分发挥学生“主角”的想象力。导与演的精彩配合才有可能产生一出好戏。

3. 要注意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情景模拟演练不是演“小品”, 而是仿真, 目的不在于演技而在于参与, 在于对学生知识及潜能的提高与开发。所以, 在演练的各个阶段, 作为导演的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案例中, 把自己置身于实际情景中去。否则, 结果只能是将模拟演练活动变成是演“小品”, 虽然活跃了课堂气氛, 但有可能并没有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情景模拟教学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下一篇:企业在线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