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控制研究范文

2024-05-30

风险控制研究范文(精选11篇)

风险控制研究 第1篇

一、审计风险的相关理论

(一) 审计风险的概念

关于审计风险的概念由于理解角度不同, 并没有达成统一的定义。有的将审计风险解释为财务报表不能按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或审计人员没有觉察到被审计单位或审计范围中存在重要的错误的可能;有的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人员对实质上有问题的财务资料而没提供适当意见的风险。我国对审计风险定义为在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 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总之, 审计风险是由种种因素造成的不恰当的审计结论而给审计主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二) 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

1.审计风险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现代审计主要通过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 也就是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 根据样本的特性来推断总体的情况。使用这种方法多少总会出现一些误差。这种误差可以控制, 但一般难以消除。因此, 不论是统计抽样还是判断抽样, 若根据样本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 总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 即便在详细审计中, 也会由业务的复杂、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和道德品质等因素, 造成审计结果与客观实际存在一定偏差的情况。同时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控制能力问题;数字的遗漏, 项目的错误评价和虚假注释, 抽样技术局限性等都会使审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出现审计风险。因此, 审计风险是客观普遍存在的, 只能控制其发生的频率和减少损失的程度而不可能完全消除。

2.审计风险的可控性

审计风险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并没有使审计职业界捆住手脚而失去其活力, 相反现代审计从制度基础审计逐渐发展到风险审计表明人们对审计风险的认识深刻, 认识到审计风险是可控的。尽管审计人员的责任会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但我们可以通过识别风险领域, 采取相应的措施而努力降低其风险水平, 提高审计质量。

二、企业审计风险的分析

(一) 企业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

企业审计风险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审计失败, 从而令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能真实掌握业务和管理信息造成监管与决策的失误;也不能使对被审计对象及时发现业务中的风险隐患而发生损失等造成一系列损失。因此企业要根据审计风险的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更好的掌握控制审计风险。

1.固有风险

固有风险是独立于会计报表审计之外的, 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政策或程序无关的一种风险。企业主要从事经营业务繁多, 业务流程复杂, 在不考虑其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时, 企业的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出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可能性较大, 企业的固有风险较高。

2.控制风险

企业的控制风险表现在企业未能利用建立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预防、发现和纠正经营、管理等环节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而造成的风险。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市场化改制较晚, 多年形成的弊端短时间难以全部消除。企业的服务、管理意识落后,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管理人员权力集中, 业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企业行的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不足, 形成了比较高的控制风险。

3.检查风险

企业的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固定的程序未能发现企业的经营管理业务环节中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

(二) 新形势下审计风险的影响增大的成因分析

1.外部环境的变化加大了固有风险

企业尤其是国际化的大企业集团本身的业务经营活动决定了它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 经营管理风险较大。大企业集团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众多的分支机构和生产经营场所, 企业的资金收付、账务管理以及国际业务的转账、票据、汇兑等业务繁杂、工作量较大, 同时还经常发生不涉及资金转移的承诺致使会计处理系统与控制系统难以保持一致等。总之, 国际化的大企业本身就存在着较高的固有风险。同时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受国内外的环境影响较大。这些外部环境包括信用状况、利率变化、市场波动及国家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比如在金融危机发生的情况下, 大量企业经营困难, 流动资金十分紧张, 经济效益下降, 利润大幅缩水;个人的收入剧减, 资产缩水, 往往会导致企业及个人的信用出现问题使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着巨大的信用和债务风险。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往往还伴随着利率和市场的大幅波动, 借贷利率和各种金融产品或银行债权、债务等商品因大幅的波动而造成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 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这些都加大了审计的固有风险。

2.内部环境的变化加大了控制风险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建立了电子经营管理系统。近年来, 我国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迅速, 逐步实现了企业的数据处理与营业机构的分离。从内部控制角度来说,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提高了管理运营效率, 强化了内部管理。另一方面, 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流程及控制设计中可能存在着缺陷, 不能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现实中的所有问题, 需要在以后发现并加以完善。企业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减少了传统的审计证据, 导致舞弊活动频发等都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此外, 企业为了开拓市场, 不断推出新产品, 开展新业务进行多元化经营。在增加了企业的盈利的同时, 往往也可能会由于偏离或影响核心主营业务而给企业的发展埋下风险隐患。

3.企业内部审计问题

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无形中都加大了审计风险。在企业的内部审计的运行机制上, 企业相对独立的审计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内部审计机构权威性不高, 影响了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在内部审计管理上, 缺少规范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 科学的审计体系和评价标准尚未建立, 审计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大, 内部审计管理不规范。另外内部审计的手段和方法落后、审计内容广泛、复杂以及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等都不同程度的加大了审计风险。

三、企业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

1.提高审计风险的防范意识, 更新审计观念

审计工作要根据风险基础审计理论, 从评估分析风险入手。要对被审计对象存在的固有风险及控制风险进行准确评估以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抽样量。对于企业而言同样要在全面了解相关情况的基础上, 重点关注企业的经营风险, 确定审计目标并合理选择相应审计对策和审计程序, 确保审计成功。具体而言, 首先, 要增强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防范意识, 判断其对被审计对象风险的影响。要认识到由审计的外部环境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审计风险不可避免。因此, 企业的审计人员要加大审计工作力度, 比较研究我国与国外企业经营的宏观政策的异同, 发现其风险环节所在。要了解被审计对象的经营管理体制和所处的外部环境;了解被审计对象的业务发展情况, 要关注新产品、新业务的发展情况;了解被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程序, 发现薄弱环节。加强对审计主体的风险控制, 建立健全审计风险识别和预警系统, 提升审计质量, 降低审计风险。

2.增强计算机审计水平

鉴于企业普遍实行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 企业审计的内容已然变为网络环境风险评估与防范、电子交易和电子证据的合法、可靠性。因此, 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及工作能力的可靠性进行评估。随着计算机审计的普遍使用, 大大扩展了审计的范围和增加了审计的内容, 为审计从抽样向详细调查提供了可能。近年来, 企业业务的不断扩展, 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 业务电子化的程度和水平也不断提升, 这客观要求审计人员也应不断地开发新的审计的电子软件, 以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 要建立直接与被审计单位相接的数据接口, 以便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和分析, 为审计工作提供更多的线索和更大的方便, 达到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和降低审计风险的效果。

3.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组成, 其发展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在国内的企业面对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国内企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不断的进行新商品和服务的创新, 以增强企业和行业竞争力。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更应该了解更多的业务操作和经营细则, 掌握更多更细关于审计事项的合规与否的判断标准。因此,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增强审计风险意识, 不断学习前沿业务知识,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降低技术因素造成的检查风险。企业本身也要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 聘请经营等部门业务骨干结合年度审计工作要点, 对审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 不断加强审计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培训, 增强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蔡雨杉.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研究[J].黑龙江金融, 2009, (29) .

[2]周景冉.浅析审计风险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3) .

电子银行的风险与控制研究 第2篇

关键词:电子银行;风险控制;国际银行;因特网

Abstract: The emergence of the Internet to the bank to provide an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to go beyond existing boundaries, the international outlook of the banking sector which has undergone earth-shaking revolutionary change. More and more international banks began to pay attention and aim at the e-banking business, and tried to enter the Risk and occupation of new areas of e-commerce. By the network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liberalization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legal uncertainty,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other factors, e-banking business to Bank of risk control challenges.

Key words: electronic banking; risk control; International Bank; Internet

前言

国际电子银行业务游戏规则的权威制定机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电子银行小组(EBG)于2010月发布了《银行监管人面临的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问题》的白皮书。本文试图以此为参照物,探讨、分析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及其控制问题,以期对我国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有所启发。

一、风险分析

EBG将电子银行的基本风险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子银行发展带来的新风险,另一类是电子银行本身具有的传统性银行风险。

1、战略和经营风险

战略和经营风险是指经营决策错误、决策执行不当或对行业变化束手无策,对银行的收益或资本形成现实和长远的影响。战略风险是银行开展电子银行业务时面临的最重大的风险之一。战略风险在属性上更加普遍和宽泛。银行董事会和执行管理层所采取的战略决策都会对其他风险种类产生影响。如果银行战略的规划和执行出现无效或不当,飞速的技术变革,激烈的同业竞争和该战略的性质都会暴露出银行的巨大风险。类似的,如果管理层采取一种过于谨慎的技术跟踪战略也将使银行在一个饱和的市场或迅速巩固的市场中没有丝毫的立足之地。

2、运作风险

运作风险是一种系统技术风险。由于电子银行对技术的高度依赖性,使运作风险成为最重大的风险之一。运作风险来源于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技术框架的合理性。如果电子银行系统不能将多种业务系统进行适当的整合,那么银行将由于交易处理发生的错误而暴露出重大的运作风险问题。二是系统安全性。开放的电子递送渠道使银行暴露在新的安全风险之下,形成了新的安全风险问题。三是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是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银行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控制程序,数据在传递和接受过程中就可能发生遗失或转换变形,造成数据不完整。四是系统的有效性。如果银行没有制定一个有效的运行持续性和事故应急计划,系统的超负荷运行和损耗就可能影响银行准确、可靠、一贯地提供适当配套的产品和服务,引起潜在的重大声誉风险。五是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如果银行不具备充分到位的内部控制措施,并且这些控制措施不能得到独立审计的话,那么银行就不能有效防范来自内外部的欺诈行为。六是业务外包。很多银行机构过于依赖少数几个外包商,这种对少数外包商的集中依赖性可能会产生系统性影响。其次,很多技术外包商缺乏银行环境中所要求的控制知识。再次,业务外包也可以引起与风险敞口相关的附加隐私权保护问题。

3、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负面的公众观点对银行收益和资本所产生的现实和长远的影响。阻碍电子银行递送渠道有效性的任何负面发展都可能影响银行的声誉。提供一个能够支持电子银行业的可依赖的网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因特网银行业务运作不善;如果银行不能在一个一致的基础上提供可靠、准确而及时的电子银行服务;如果银行不能及时回复客户通过E?AIL发布的查询,不能提供适当的信息披露或是侵犯了客户的隐私权,银行的声誉都可能招致负面影响。银行网址上的重大安全缺陷会削弱客户或市场对银行提供适当的管理因特网交易能力的信心。

4、法律风险

电子银行业务产生的法律风险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风险问题。目前,各国政府对电子银行和网上交易的法律法规多不清晰,有很多含糊之处,并且缺乏专门规范电子银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各国现行的法律和规制框架又存在许多冲突。通过因特网与客户发展关系的一国银行可能并不熟悉另一些国家特定的银行法律和客户保护法律,由此增加了法律风险。

未经授权使用或滥用在因特网上收集到的数据是另一种潜在的法律风险来源。未得到授权的个人能够对银行和外包商拥有的客户“数据仓库”进行攻击或渗透。譬如,黑客或其他人可能渗透到银行或外包商的数据库里去,或者建立他们自己的数据库,使用客户信息进行欺诈犯罪活动。得到授权的人员也可能蓄意地滥用数据,这些都会给银行带来法律风险。

5、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未能按照与银行所签合同条款或约定行事,而对银行收益或资本造成的风险。银行机构的信用风险可以受到电子银行业务的多方面影响。因特网递送渠道的使用可以使银行特别是小银行迅速扩展,而这会导致资产质量的提高,增加了内部控制风险。因特网的使用也扩展了银行的地域范围,超越了传统的经营地区,这也增加了对当地市场动态和风险了解的难度,必须核实区域外借款人的担保并完善担保留置权。另外,因特网也使得银行难于鉴别一个潜在客户的身份和可信度。而客户的身份和可信度是合理的信用决策的必要组成部分。

6、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在其所作承诺到期时,不承担难以接受的损失就无法履行这些承诺,从而对银行收益或资本造成的风险。在因特网上,信息和谎言的流动速度之快可以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

7、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金融市场需求变动而带来的风险。近来网上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发展对银行市场风险产生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从市场观点看,一方面网上证券交易量的增加会导致动荡性增加,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流动性的增加。从单个银行的观点看,如果银行开展或扩大由网上银行所带来的存款经纪、贷款销售或证券化业务,他们就可能增加市场风险。

8、外汇风险

当一笔贷款或贷款组合以外汇计价或以借入外汇作为资金来源,外汇风险就会产生。如果银行接受了外国客户的存款或开立了外币账户,银行就会面临外汇风险。因特网使银行有扩展业务地域范围的机会,开展电子银行业务带来的外汇风险程度就会比开展传统业务带来的风险程度大得多。

二、风险控制

尽管与电子银行相关的上述基本风险种类并不是新的,但这些风险产生的特定方式以及影响程度对于银行管理层和监管人来说却是全新的。与传统银行风险相比,电子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将更加巨大。针对上述电子银行风险,可考虑采取以下控制策略:

1、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因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银行做出正确战略的平台。银行要取得因特网战略和经营的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龙其是需要一个健康的董事会。董事会如同银行的大脑,大脑不健康,网上战略和经营无从谈起。而这一点恰恰是我国尤其是国有银行所缺乏的。银行应当具备一种严密的分析程序来识别、衡量、监督和控制电子银行风险。对电子银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包含“规划→实施→衡量”等基本环节。在这些环节上,需要银行组织中的不同角色去完成。首先,风险规划由银行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应当对会给银行风险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有关电子银行技术项目进行研究、批准和监督,并确定有关技术和产品是否同银行战略目标相一致,是否能满足市场需求,是否能够维持该行的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其次,技术实施由经理层负责。这就要求经理层具备相关的技能以有效评估电子银行技术和产品为银行选择合适的组合,并确保选定的技术安装正确。再次,衡量和监控风险由监督系统负责。监督系统应该具备相关技能以有效识别、衡量、监督和控制涉及电子银行的风险。董事会应当收到关于所用技术、所定风险及如何管理这些风险的定期报告。作为设计程序的一个部分,电子银行系统中包含有效的质量保证和审计程序。由审计人员对电子银行技术和产品进行独立评估有助于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完成自己的责任。

2、设计和执行与电子银行风险相适应的内部控制系统

电子银行改变了传统银行的内部控制、岗位分工和明晰的审计轨迹,使银行在经营和审计方面都极为缺乏专门的技术和技能。银行机构必须具有充分到位的控制措施,由独立的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系统作定期的测试和评估。电子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目标应包含:技术规划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数据的可用性;数据的完整性;对数据保密和对隐私的保护措施;管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电子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要素包括三方面:一是内部会计控制,用来保障以资金记录的资产及其可靠性。二是运营控制,用来保障业务目标的实现。三是管理控制,用来保障运营效率的执行政策与程序。这三个要素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一是预防性控制;二是侦测控制;三是纠正控制。

3、保障电子银行系统安全的措施

EBG的调查表明,多数银行都把安全风险看作是与电子银行相关的一个主要风险。安全性始终是电子银行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要使电子银行安全运作,还得使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因技术带来的问题。保障电子银行系统安全可采取

防火墙、编码技术、授权证明人等技术措施。

4、注重电子银行系统的有效性和持续可用性

除了确保一个安全的开展电子银行业务的内部网络之外,制定有效的容量规划也是确保电子银行产品和服务持续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为了有效地进行竞争,避免由于系统损耗引起的潜在的重大声誉风险,开展电子银行服务的银行必须准确、可靠、一贯地提供适当配套的产品和服务。这些因素表明,制定一个有效的运营持续性、防御及事故反应计划是极其重要的。而且,委托外部开发系统的趋势也使银行有必要确保外部服务提供商的类似计划必须到位,并定期检测其有效性。

5、保持对技术外包进行评估和监控的能力

银行要定期对其技术支持来源进行重新评估,以确定已有的方案是否继续适合其业务发展,是否有足够的弹性来满足预期的将来需要。

6、声誉和法律风险控制方面

为防止出现可能导致银行声誉受损的负面情况,银行机构应当发展和监督电子银行业务的运行标准。保护银行声誉的其他重要手段还有定期审查和测试经营持续性、抵御和事故反映计划以及沟通战略。

7、其他的传统银行风险管理方面

企业社会风险控制研究 第3篇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政府、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都十分重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则和标准,以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随着全球性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企业各利益相关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企业将面临一种新的风险,即企业社会风险(Kytle,2005;Goto,2007)。如果企业忽视社会责任,就要受到各利益相关者的惩罚,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最终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如英国石油公司海上原油泄漏事件、三鹿集团劣质奶粉事件等诸多企业存在的社会责任问题,都不同程度地给企业自身带来了社会风险,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成本,严重地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所以,要加强对企业社会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这不仅是一个现实选择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理论上有待研究并给予明确回答的问题。

二、企业社会风险的涵义与特点

(一)企业社会风险的涵义

何谓企业社会风险?现有文献基本上都是从社会事件发生的角度来加以解释,认为企业社会风险是指企业因社会事件的发生而蒙受的损失。如战争、种族冲突、暴乱、罢工、经济危机、产业政策调整等企业无法抗拒的因素使企业遭受的系统性风险。而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把企业社会风险解释为:企业社会风险是指企业忽视社会责任所承担的损失,如声誉损失、法律制裁、交易成本增加、消费者抵制、人才流失、再融资困难以及经营停顿等。对企业的这种风险承担机制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加以理论解释:一是从企业作为一组关系契约方面来解释。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本质上是各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契约(Jensen and Meckling,1976;Freeman and Evan,1990,等)。它既包括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契约,也包括企业与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客户、政府和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这些契约通过正式制度或非正式制度规定了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和责任。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交易关系”,即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而各利益相关者为企业提供资源和良好经营环境。可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极大地提高这种交易的质量和效率(Donudson and Dunfee,1999),是企业从各利益相关者获得各种资源和良好经营环境从而增强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否则,如果企业忽视社会责任,这种交易关系就会遭到破坏,企业不仅不能从各利益相关者获得资源和支持,而且还会承担社会风险。二是从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方面来解释。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在现代企业中,委托代理关系除了包括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外,还包括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客户、政府和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与经营者或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Hill and Jones,1992)。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动态博弈,即一方面,企业期望从各利益相关者获得各种资源和良好经营环境,但另一方面,各利益相关者却又不知道哪家企业值得信赖,应该给予支持。为了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企业就必须向各利益相关者传递某种信号,以作为自己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暗示,表明自己是值得信赖的。当然,各利益相关者也不会轻易地相信这种信号,因此这就要求企业所发出的信号要付出代价(成本),以防止其他企业轻易地模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是这种信号传递机制,它有助于企业赢得各种利益相关者的信赖和支持,使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这是当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基本模式)。所以,如果企业忽视社会责任,企业就不可能赢得各利益相关者的信赖和支持,甚至会承担社会风险,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这两个方面的理论分析可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既利己也利他”的最优选择,而忽视社会责任,就会自食苦果,承担社会风险。

(二)企业社会风险的特征

企业社会风险具有如下特征:(1)从企业社会风险的产生来看,企业社会风险具有自利性特征。企业的任何一种风险都产生于企业自身的行为或其它组织的行为或环境的不确定性(Kytle and Ruggie;2005)。企业社会风险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企业社会风险产生于企业的自利性行为,即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损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的这种自利性行为就会受到各利益相关者的抵制,最终使企业自食苦果,承担社会风险。(2)从企业社会风险的承担来看,企业社会风险具有外部性内部化特征。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外部性内部化是指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后果将由产生这一行为后果的个人或组织来承担。运用这一概念来解释企业社会风险,企业社会风险便具有外部性内部化特征,即企业忽视社会责任以损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各利益相关者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惩罚企业,使企业对其忽视社会责任承担后果,付出代价。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以及企业外部治理机制的完善和各利益相关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企业社会风险的这种外部性内部化特征会越来越强化。(3)从企业社会风险的结构来看,企业社会风险具有复杂性特征。如前所说,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对股东承担经济责任的同时,也要对债权人、员工、消费者、客户、政府、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以及生态环境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对这些社会责任的忽视就会产生不同的社会风险,而且还要受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程度以及企业外部治理机制的完善程度和各利益相关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强弱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企业社会风险具有复杂性特征。(4)从企业社会风险的后果来看,企业社会风险具有“双损”性特征。即企业忽视社会责任不仅给自身造成了社会风险,影响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给社会造成了社会成本,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5)从企业社会风险的控制来看,企业社会风险具有可控性特征。如前所说,企业社会风险是企业忽视社会责任所致,而不是企业无法抗拒的因素所致。因此,可以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来实现对企业社会风险的控制。明确企业社会风险的这些特征,无疑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企业社会风险的理解和控制。

三、企业社会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一)企业社会风险的管理控制

一般认为,管理控制是指企业管理者通过战略控制、业务流程控制和绩效考评等管理活动,对企业各个部门和各项业务加以协调,以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过程(程新生,2008)。企业社会风险的管理控制就是把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的管理控制之中,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规避企业社会风险。其内容至少应该包括:(1)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管理。即在企业战略管理中要考虑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肯尼斯?安德鲁斯认为,这样的战略管理至少应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识别和评价契约的优势和劣势(能做的);二是识别和评价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可能做的);三是识别和评价管理者的个人价值观和管理抱负(想做的);四是识别和评价企业对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应该做的)。Brenda et al(2002)提出了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整合战略,其内容包括与各利益相关者沟通的价值与承诺、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管理、把企业社会责任并入企业战略决策中、组织支持与实施企业社会责任计划以及对企业管理者进行价值观和社会责任的训练等。Bryan and Allen(2007)认为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管理应关注如下五个方面的特性:一是可视性,即提高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可观察及认同程度;二是专有性,即管理好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使企业能够从各利益相关者获得各种资源和支持;三是自愿性,即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四是向心性,即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联,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Marcel,2003);五是前瞻性,即把握各利益相关者需求和社会议题的变化,寻求企业发展机会。由这些论述可见,企业战略管理要从基于股东利益至上的战略管理转变为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管理。(2)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业务控制。即把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各项经营业务和财务活动的控制之中,以保证企业社会责任能够得到具体落实。如在预算控制方面,要单列企业社会责任预算,以便把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日常控制活动之中;在会计控制方面,要选择稳健的会计政策以及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在财务控制方面,除了要选择稳健的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债务水平、信用政策和股利政策等财务政策外,更要考虑对环境保护、员工工作条件与能力、产品安全与质量、社会公益事业等社会责任的投资;在经营业务控制方面,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制度,包括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与成本、供应过程中货款结算、销售过程中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合法经营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毫无疑问,所有这些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业务控制都是把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管理具体化,进而把企业社会责任落实到实处。(3)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绩效评价。从长远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起到降低法律风险、减少浪费、改善与监管部门的关系、增强品牌美誉度、提高员工工作效率、降低获取资源的成本等作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2007)。所以,在评价企业绩效时要考虑这些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评价企业的整体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否则,就可能低估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的价值,同时也会看不到一些繁荣的企业存在的潜在危机。正因如此,这一问题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如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会计职业组织都要求企业要披露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和绩效;《财富》、《福布斯》等世界著名财经杂志在对企业影响力进行国际排名时,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重要标准;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中设立了“综合社会贡献率”这一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其中最具有突破性的理论成果就是Andy(2002)提出的“绩效棱柱”业绩评价方法。该方法从如下相互联系的五个方面对企业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一是谁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他们的愿望和要求是什么;二是企业要从各利益相关者那里获得什么;三是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来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同时也能满足自身的需要;四是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业务流程才能实施战略;五是企业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来运作这些业务流程。这种方法为我们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研究和评价企业绩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企业社会风险的治理控制

企业社会风险的治理控制就是通过改革和完善企业治理机制,以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规避其社会风险。长期以来,有关企业治理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都是关注企业经济责任,即遵循“股东至上”逻辑,研究和解决经营者的代理问题,使经营者的目标函数与股东的目标函数相一致,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不存在万能的市场、无暇的制度环境以及企业风险全部由股东承担等前提条件,因此这种“股东至上”的企业治理模式就会导致企业忽视社会责任,承担社会风险,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所以,必须改革和完善这种企业治理模式。其基本思路是:遵循“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建立与企业社会责任相适应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这是现代企业治理模式发展的趋势,并将成为现实的选择(李维安,2001)。“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亦称“共同治理”模式,它是指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企业治理,形成相互制约的治理机制,以保护其权益,免遭他人侵害,从而达到长期合作的目的。借鉴国际经验,要建立这种治理模式,就必须在企业的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两个方面双管齐下,进行制度创新。在企业外部治理机制方面,应着重建立和完善如下制度安排:(1)完善法律制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前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比较分散,都是就企业社会责任的某一方面而制定的专项法律,因此需要借鉴美国、瑞典、日本等国家的经验,制定一部综合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法,以便从总体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法律责任、评价与报告等基础性问题加以规范;二是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制度相比,司法制度相对滞后,已成为企业社会责任问题频频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需要通过建立“问责制”等制度安排,使执法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并对其不作为行为承担风险,从而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建立“绿色准入”制度。即凡是符合社会责任要求的企业才能进入市场从事各种交易活动。也就是说,凡是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就不能进入市场从事经营、财务活动以及获取各种资源。如凡是不符合“绿色工程”制度的项目一律不能立项;凡是不符合“绿色证券”制度的企业一律不能进入证券市场进行投融资活动;凡是不符合“绿色贷款”制度的企业一律不能从银行取得贷款;凡是不符合“绿色产品或服务”制度的企业一律不能进入产品或服务市场从事经营活动;凡是不符合“绿色用工”制度的企业一律不能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员工等。通过建立这些绿色准入制度,不仅有利于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规避社会风险,而且有利于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3)建立政府引导与监管制度。即政府依法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引导与监管。如政府通过制定企业社会责任原则、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与认证制度、企业社会责任奖惩制度等制度或政策,来对企业社会责任加以引导和监管。此外,还要发挥社会舆论尤其是新闻媒体在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控制中的积极作用。在企业内部治理机制方面,应着重建立如下制度安排:第一,建立共同决策机制。即通过在董事会中建立共同决策机制来保证各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决策,以提高企业决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为此,就需要在董事会中建立股东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银行董事制度、员工董事制度、政府代表董事制度、消费者董事制度等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决策的制度。第二,建立共同监督机制。即通过监事会中建立共同监督机制来保证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行为的监督。因此,与共同决策机制一样,要在监事会中建立各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监督的制度。第三,建立相机治理机制。即在企业处于非正常经营或不履行社会责任时,通过建立一套制度安排,使受损失的利益相关者能够掌握企业的控制权,以改变既定的利益分配格局。它取决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和企业所有权的状态依存性。其运行原理是:当企业忽视社会责任时,某些受损失的利益相关者就会通过破产机制、产品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和控制权市场等相机治理机制,要求重新分配企业控制权;当这一要求得不到满足或效果仍不满意时,就可以通过法律制度来获取在企业控制权安排中的支配地位。

四、结束语

本文认为企业社会风险是企业忽视社会责任所承担的风险损失,它具有自利性、外部性内部化、复杂性、双损性和可控性等特征;要防范和控制企业社会风险,就必须参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这些研究结论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丰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内容,而且在实践上有助于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发展。最后有必要指出的是,本文研究企业社会风险问题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弄清这一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以及各利益相关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企业社会风险将成为企业面临的一种新风险。然而,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却很少问及。

摘要: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以及企业各利益相关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企业社会风险已成为企业面临的一种新风险。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企业社会风险是企业忽视社会责任所承担的风险损失,它具有自利性、外部性内部化、复杂性、双损性和可控性等特征;要防范和控制企业社会风险,就必须参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包括管理控制和治理控制两部分内容。这些研究结论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丰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内容,而且在实践上有助于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风险,管理控制,治理控制

参考文献

[1]程新生:《大股东制衡、治理战略与信息披露——来自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工业经济》2008年第1期。

[2]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中国公司治理报告:利益相关者与公司社会责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李维安:《中国公司治理原则与国际比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4]Sheldon.O.,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London:Pitman.1923.

[5]Jensen,M.C.,and W.H.Meckling,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and Capital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

[6]Freeman,R.E.,and W.M.Evan,Corporate Governance:A Stakeholder Interpretation,Journal of Behavioral Economics,1990.

[7]Donaldson,T.,Response:Making Stakeholder Theory Whol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9.

[8]Andy N.,Business Performance Measurement,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农村小额信贷风险控制机制研究 第4篇

本文通过世界各国农村小额的基本模式与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基本模式对比分析,分析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面对存在的问题,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由此,必须采取加强农信社内部控制,加强农业的发展,完善信贷资料,建立广泛的信贷服务对象等风险控制机制。

摘要:农村小额信贷是一种新的扶贫方式,是针对没有担保品的穷人发放的一种贷款,是微小贷款在技术和实际应用领域上的延伸,以反贫困、促发展为基本宗旨的小规模金融服务方式,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近年来,随着对小额信贷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穷人自寻生存之路提供必要的资金。但农村小额信贷作为新的创新方式的产生,其风险也日益凸显。

关键词:农村小额信贷;农村小额信贷产生的问题;控制机制

引言:农村小额信贷是对传统商业银行信贷的补充,是针对扶贫的一种重要贷款方式。与党中央的立足于“三农”的方针政策相适应,农村小额信贷以其独特的优点引领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不仅不需要资金的担保,而且操作的手续简便,使农户免遭粮食危机的影响进而免受政治危机的影响。农村小额信贷的现实“弱质”状况使得信贷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一方面是信贷机制本身的缺陷,农村小额信贷的承办机构狭窄,现今只有农村信用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缺乏创新力。一方面是信贷对象的缺陷。农户靠天吃饭,一遇天灾,粮食产量迅速下降,讨债现象出现。因此,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主动创新,开拓进取,寻求突破,从两个方面来改变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变得尤为重要。

1、农村小额信贷的基本模式

1。1世界各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四种模式

农村小额信贷在国际社会上早已得到广泛的发展和认可。世界各国的小额信贷以四种模式尤为典型。1、孟加拉“乡村银行”(GB)模式,是一个非政府组织的小额信贷机构。该模式以农村贫困人口为对象,特别是农村贫困妇女。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实践,该银行实现了收益[1]。2、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BRT Unit)模式,是商业银行在小额信贷领域的典范,其主要特征是以商业利率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贷款[2]。3、玻利维亚阳光银行(bancosol)模式,是一家专门从事小额信贷的私人商业银行,其目的是鼓励小企业投资,当然,该银行的贷款运作方式颇为成功[3]。4、社区合作银行模式和村银行模式,是一种民主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小额贷款,主要是通过帮助贫困妇女从事经营业务以及为贫困的社区成员提供金融服务[4]。世界上这四种小额信贷,正由非正规金融机构向正规金融机构转变,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1。2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基本模式

中国开始引入农村小额信贷,是在90年代初。1993年,在中国社会学科社的成立之后,农村小额信贷的开始进入实践阶段,这时期主要是以非组织的农村小额信贷(NGO)形式为主。 年,中国农业银行以及由中国农业银行主导的“政策性的农村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也开始开展起来了。 年,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强烈的支持下,开始发放了小额信用贷款以及五户联保贷款,这标志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开始逐步介入农村小额信贷领域。 年,在我国四川、贵州、山西、内蒙古、陕西五省区中,展开了商业性农村小额信贷试点。同年,“亚洲农村小额信贷论坛”在我国同步召开,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开展农村小额贷款的宝贵经验在我国有效的得到了广泛传播和交流,我国决策的部门开始十分重视小额贷款业务在农村地方的开展。我国的各类农村小额贷款机构的业务出现了明显增长,农村信用社的联保贷款、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和民间机构的小额贷款、邮政储蓄银行的存单质押小额贷款以及新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开展的农村小额信贷业务,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年 6 月为止,中国拥有118 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引进各种资本额有 47。33 亿元,吸收的各类存款额有 131 亿元,累计发放了农村地方的农户小额贷款有 55 亿元,发放中的小企业贷款额有 82 亿元。依据中国银监会编制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2009 年—— 年总体工作安排》计划,在未来的三年里,全国将再设立将近1300家左右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十分有效缩短了城乡金融机构的差距,更有效地改善了中国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9]。

2、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1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发展概述

从小额信贷了开始发展以来到目前为止,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已经表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已惠及了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5000 万到 6500 万人左右,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和谐。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自从实施以来,已经表现出了涉及面广快、发展速度快、效果好等特点。尤其是在 年以后,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在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环境改善、再贷款政策、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态势。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为止农村小额信贷覆盖面已经达到了32%,在部分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小额信贷覆盖面将会更高。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对我国农村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解决了一部分农村地区的中低收入群体的融资难问题,同时促进了农村人民脱贫致富,促进了农村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外在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暴露了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其健康发展[10]。

2。2农村小额信贷制度的特征

由于农村小额信贷具有促进农村发展和明确的扶贫的一系列功能,所以具有了十分明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

(1)不需要提供任何的担保,这降低了其贷款的难度。农村小额信贷信贷是一种以自然人发放的贷款,以农户还款能力和信誉作为贷款信用,无需提供任何的担保。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第5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控制;经济收益

一、企业的财务风险

1.财务风险的概念

学术界关于财务风险概念的界定主要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无法用货币资金偿还将要到期债务发生的不确定性,认为如果企业内部不存在负债,那么企业就不会存在财务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导致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存在偏差,使得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概率或不确定性。

2.财务风险的类型

企业财务风险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来源,分外部财务风险和内部财务风险;按风险控制的程度,分为可控风险与不可控风险;按风险能否被抵消,分为非系统性财务风险和系统性财务风险;按财务活动的基本内容,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本文主要从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来探讨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控制问题。

(1)筹资风险。企业为扩大再生产或者开发新的项目,在筹资资金过程中受到外部的经济环境、资金供需市场、筹资期限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将承担一定的财务风险。如果企业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很好地应对筹资活动带来的风险,那么在以后就很难获得预期收益,无法偿还债务,不能满足债权人的预期,影响企业信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再筹资就会困难,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

(2)投资风险。受到宏观的经济环境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使企业在进行投资活动后,投入资金带来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效益存在差异的可能性。投资活动往往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并且获得的预期回报率与承担的投资风险成正比,企业要善于投资,对资金的投入进行合理规划,争取在投资过程中获得预期收益。

(3)资金回收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是指企业的产品能否顺利售出及款项能否足额及时收回的风险。伴随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为了扩大销售规模、增加利润,企业不得不采用赊销方式,因此导致资金的回收风险加大,同时增加了事后追讨的成本,进而导致企业资金的周转困难,随时都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4)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企业规模扩大的来源,分配股息是增加股东财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如果利润率较高,而股息分配低于一定水平,将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企业的股票价值,不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若分配现金过多又可能造成企业资金紧缺,降低企业偿债能力,影响企业再生产,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1.筹资风险的控制

企业要想减少财务风险,必须控制筹资风险。一要做好企业的预算工作,合理安排企业资本结构和各种债务期限,降低流动性风险。二要把握企业经营环境变化,及时根据外部市场经营数据的变化修订之前的企业现金流预测,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三要利用财务杠杆这一财务指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达到最优的资本机构。

2.投资风险的控制

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事关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投资管理制度,在事前要收集项目信息,分析项目的收益性和风险性,找到最佳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以避免因投资决策失误,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从而很好的控制企业的投资风险。一是要运用杠杆原理,平衡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综合考虑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最优的企业经营效果;二是要运用投资组合理论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在所有备选项目中要选择风险低、收益高的投资项目,进行最优的投资组合,在分析时,要考虑这些不同项目的相关性,分散投资,降低风险,从而控制企业的投资风险。

3.资金回收风险的控制

资金回收是企业经营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销售管理制度,对资金回收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降低资金回收的风险。企业应建立销售客户数据库,综合考虑客户的信用状况,运用5C原则等信用标准,选择最优的资金回收方案;建立应收账款台账,分析账龄结构,控制赊销风险,防范坏账风险。在日常的具体销售中,企业应全面考虑各种销售策略,如赊销、现销、现金折扣等,现销无疑是企业最优的销售策略,但为了尽快回收资金,企业不得已赊销,在赊销时应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只能达到企业信用标准的客户才能采取此方式,并严格控制赊销额度,并为针对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现金折扣比率,以尽早回收资金,降低资金回收风险。

4.收益分配风险的控制

企业收益分配的主要途径是发放股息,而企业回收资金会占用资金数量,从而降低企业可用于发放股息的资金存量,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企业在日常会计核算中,应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做好资产和负债的核算工作,一是要准确计提企业八项资产的减值准备,防止高估资产和虚增利润;二是要长远考虑企业的发展计划,在资金留存和收益分配间找到平衡点,既满足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又能有效的降低收益分配风险。

参考文献:

[1]苗家欣.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企业导报,2015,01:4-6.

[2]张译超.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

[3]杨新朋.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J].中国外资,2013,23:46+48.

风险投资运作中管理风险的控制研究 第6篇

1风险控制的原则

由于投资方和被投资方在掌握的信息上处于高度的不对等地位,再加上环境的差异,风险投资所面临的风险更大。 风险投资的风险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的,更加难以控制。 因此,在风险投资的风险控制上应该结合其自身特点进行控制。

1.1合同约束为主,律法为辅

这些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增强,风险投资在世界各国开始蔓延开来,但是由于各国发展的时间各不相同,其风险投资领域并不相同。每一项投资需要相应的支撑体系,重要的一环就是法律政策。一些风险企业和投资公司不成熟,不能用法律手段去解决问题。合同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可以弥补一般法律政策的不足,保证投资过程的顺利进行。在风险投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两者的优点,进行风险的控制。

1.2制度优于量化

风险投资面对的是新的创新技术,前面并没有可借鉴参考的东西,且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比传统的企业要高出很多, 因此对于风险投资企业来说 “前途未卜”。同时,风险投资的企业一般都是新兴企业,许多方面都还不是很成熟,包括财务、经营数据等,在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时缺少相应的数据支撑,所以数量上控制风险可能非常的小。相对应地采用另外一种方式: 制度控制则具有很大的优势,制度是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对员工起着激励和约束的作用,通过制度这种模式,能够使员工自动产生积极性和专业特长,这种方式更为有效。

1.3分散风险为主,规避为辅

风险投资在投资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风险,人们普遍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风险,其中规避和转嫁是比较常用的两种方法。风险投资是一种新的投资模式,承担比较高的风险从而获得比较高的利益,风险的规避和转嫁这与风险投资的初衷有很大的出入,因此在风险投资过程中意义并不是很大。 风险投资公司一般是通过购买金融衍生物来进行,但是在风险投资中几乎没有金融工具,因而很难实现风险的转嫁。与此截然不同的是分散投资,这种模式使用价值更大,投资公司可以通过投资将资金分散投资到不同的领域,这种情况下同样可以获得相同的利益,但好处是比原先的模式大大地降低了系统风险。

1.4结合投资前选项控制与投资后管理控制

风险投资公司对风险的控制一般分为两个部分,投资前的控制和投资后的管理的控制,这与风险投资的特点以及投资成本和管理有很大的关系。为了减少投资风险,风险投资公司除了在投资前对风险企业的技术、市场、管理、创业团队素质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考察以外,也会发挥自身在管理方面的巨大优势对风险企业进行管理。这种方式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降低管理和代理风险,既有利于风险企业管理绩效的提高,也符合风险投资公司自身的利益。

2风险控制的措施

2.1组建团队控制风险

风险投资的核心项目是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的最大特点是项目的不确定性,由于创新使其项目的增速常常是惊人的,因此需要对企业的组织进行强化管理,如果不能做到组织管理的强化,就会造成项目规模的膨胀和组织结构的不均衡。

风险投资是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相融合的一项新型的事物,是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的特点,能否成功的实现风险投资,组织的管理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传统的投资项目对于组织内部的人员有相当高的要求,其中尤为重要的一项是管理经验,并且应该有非常高的风险意识。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必须具备应用这些知识和机能的能力。对于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协调运用只有高性能的项目团队能够完成。这些都表明团队合作的重要作用。

风险控制团队与过去的团队有所不同,对传统的组织模式实施了改进。组织过程不是职能部门,而是组成部分。这个过程中,项目经理的作用举足轻重,成为了过程的重要构成和主导。在风险投资过程中,团队的建设十分关键,应该从获得过程的核心部分进行,这样才能使参与的人员为企业创造出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工作的要求必须得与项目从事人员相协调,倘若不协调则会导致团队不能充分发挥活跃的性能,最终使得项目不能够按期执行,造成经济或者其他方面的损失。因此如充分发挥每一个参与者的积极性和才干, 在这样一种氛围下实现项目成员忠诚度的提升,最终使团队的工作效能大大提升。为建立一个高效率的项目团队,我们需要了解其主要推动力和障碍。推动力和阻碍对风险投资有着不同的作用,推动力能够增强团队的性能,发挥其助力作用; 阻碍则相反。团队的作用对于风险投资的风险控制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是项目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2.2对项目进行评价

对于一个项目的投资,最初的选择,也就是决策是非常关键的。我国的风险投资出现严重亏损的有很多,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不难发现是选择上的错误,也就是投资项目所采用的决策出现了错误。风险投资都是一些成本比较高、科技创新含量高和产品更新的速度快这些特点,因此选择合适的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选择将决定项目的成败,也就是控制风险的关键。

不论是传统企业还是风险投资公司,在投资之前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价值评估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很多时候对风险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往往只是根据风险投资家的市场经验和直觉,这种情况下决策并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存在片面性,往往会使风险增加。风险投资具有不确定性,承担的风险大于传统的投资项目,因此对于风险的预测需要一种非常真实的环境,如何构建比较真实的风险环境,然后对风险进行评估是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的十分重要的一步。价值的评估很多时候需要不仅仅是单一方面的评估,更为重要的全面的评估。但是,全面的评估是非常复杂的,要考虑众多的因素,包括对企业以及企业所在行业的经济形势,还有公司的管理等方面要非常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价值评估的第一步。接下来需要选择比较好的价值评估的方法。正确的评估方法对财务系统的了解程度,利用数学分析的方法, 充分分析财务和统计相关的数据,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预测,最终实现比较准确的风险预测。

风险投资是一项新的投资模式,前人的经验数据非常的少,这给项目风险评估者带来了困难。所以只有采用类似的数据进行类比分析,通过这种方式选取合适的财务数据。数据的分析的最终目的依然是要考量收益利润。在此过程中需要分析现金的流动过程,以此推断预测利润的多少。

2.3借助信息技术控制风险

风险投资的很多情况是结合市场的需求量来确定其投资的项目成本的,但是市场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对于市场的投资往往存在巨大的不确定的风险。为了减少这一风险的产生,需要制定相关的策略,时刻把握市场动向并不断调整相关的项目参数,且对资源进行再次分配。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是一项新的非常有效减少这一风险的措施。 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是将整个企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及决策等相关信息。通过将这些信息进行系统化,进而在市场的资源分配上更为高效的运用。通过全面信息收集避免了信息不完全所带来的风险,这种措施大大减少了风险投资的风险。

3结论

本文通过对风险投资运作中的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进行讨论,然后从三个方面讨论分析了风险的控制,组建团队控制风险,对项目进行评价,借助信息技术控制风险,通过对风险投资的风险控制模式的研究,希望能够对以后的风险投资的风险控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乃定.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软科学,2002(6).

[2]王景涛.新编风险投资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杨雄胜.高级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4]斯蒂芬·A·罗斯,伦道夫·W·韦斯特菲尔德,布拉德福德·D·乔丹.公司理财基础[M].5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风险控制研究 第7篇

一、信用担保机构面临的风险

信用担保行业面临的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一) 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泛指整个经济的变化对担保行业的影响, 其中对担保行业影响最大的是经济、金融危机导致的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和担保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担保机构的盈亏主要取决定于受保企业是否有能力按时偿还银行贷款以及后来的追偿额, 而宏观经济的突然波动常常令企业经营环境恶化, 削弱其还款能力。如果担保机构在经济或金融危机爆发前为很多出口型企业担保贷款, 当经济危机造成海外需求大幅减少, 出口企业面临生存危机而无法偿还贷款时, 这时的风险往往转移到担保机构, 要为其担保企业偿还巨额银行贷款, 最终可能导致担保机构破产。

2.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是指信贷政策风险和担保行业政策风险。担保机构作为企业和银行之间信用贷款的担保人, 任何影响银行和企业的信贷政策都会影响担保机构。例如为应对经济过热, 从2010年1月起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不断提高, 银行信贷额缩小, 企业面临流动性不足而又贷款困难的问题而经营困难, 担保机构的生存环境也随之恶化。

伴随着经济周期、政策、利率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变量的不断变化, 在经济开始紧缩时期, 担保机构面临更多的风险, 代偿额增加, 亏损增加。

(二) 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通常是由某一因素造成的, 和整个担保行业的损益不存在系统、全面的联系, 只是对某个担保企业造成影响。非系统风险是当前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面临的最主要风险, 如何识别和控制这类风险对担保机构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信用风险

来自担保企业的风险。担保业务是需要专业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的高风险业务。如信用担保企业的主要客户中小企业, 因其先天不足增加了担保机构因中小企业信用违约而产生损失的风险。首先, 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大多实行家族式管理, 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企业决策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企业冒险经营行为在所难免, 经常出现经营困难无法偿还贷款, 后果由担保公司承担;其次, 信息不对称, 多数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不规范, 财务管理混乱, 财务信息不准确, 征信难度大, 不利于担保机构识别和提示风险;第三, 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普遍较差, 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设备普遍落后, 缺乏规模效应和诚信, 信用问题成为其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也是担保机构面临的最重要风险。

来自担保机构自身的风险。担保机构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和对企业科学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 从业人员专业水准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些因素都限制了担保机构充分发挥专业风险管理的能力。此外, 很多担保机构为获取高利润, 以很高的费率为企业担保, 再加上贷款利率, 有时远高于企业正常的利润率, 其中要承担的信用风险远远高出正常范围。

来自合作银行的风险。由于担保公司与银行的合作基本处于劣势地位, 除少数几家大型国有控股的担保机构外, 银行大多不承认或不愿意与担保公司共担风险。2010年江苏省泰州市9家正常运作的担保公司中, 仅有1家与银行执行9:1的风险分担机制, 其余8家均为100%承担代偿责任。由于担保机构承担了全部的信贷风险, 有的银行就很可能不认真履行贷款调查、审查职责, 使本来不应获得贷款支持的企业进入信贷序列, 变相地将风险转移到担保机构。

2.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指企业担保机构因未能遵循法律法规、监管要求或行业准则等, 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典型的合规风险包括抽逃和挪用资本进入股市和房地产等高风险投资领域, 从事非法集资和非法高息吸储、放贷等违规活动。我国信用担保行业处于发展初期, 相应法规和监管制度还不健全, 担保企业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大大增加了信用担保机构风险。

3.行政干预风险

政策性担保公司的出资人往往是政府, 政府是以公益为主的多目标机构, 而担保机构是以盈利为首要目的的企业法人, 两者在某些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冲突, 大型政策性担保机构依靠较为健全的管理体制能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区县级的中小政策担保机构则很难不受影响。如果担保机构的担保对象集中于某类企业, 会造成风险过度集中, 增加担保机构的风险。政策担保机构应该按照公司章程运行并保持独立性, 同时兼顾政府的政策目标。

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包括担保公司办理业务或内部管理时出现差错, 必须做出补偿或赔偿;合同有漏洞, 被人钻了空子;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勾结利用担保公司为外部企业提供信用增级等。银担合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银行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问题, 分散银行风险, 解决企业融资困难, 但当前大多数担保机构没有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 专业担保人才缺乏, 担保人员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些不足都增加了担保机构的操作风险。

二、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管理能力是信用担保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是决定信用担保机构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构建科学风险管理机制的关键在于制定与公司战略相匹配的风险管理策略, 构建风险控制的长效管理机制, 保证信用担保机构稳健发展。

(一) 建立保前项目风险防范机制

担保领域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如果需要融资的企业资信较差, 大部分将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 需要担保机构担保达到信用增级。在担保机构的征信体系不健全, 企业信息披露和传递不通畅, 担保机构获得可靠信息的难度较大的情况下, 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制度可使风险控制成本最小化。

1.财务风险防范

财务在规范公司日常行为中占据重要地位, 担保公司应依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制定严格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选择有操作经验的财务管理人员, 并要求财务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 以降低财务风险。

2.非财务风险防范

系统风险防范。虽然经济政策和经济周期性变动尤其是经济低迷和衰退对担保业的影响无法避免, 但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应对手段降低风险, 努力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信用担保机构应密切关注经济周期的变化, 提早预测出经济萧条或衰退的时点, 以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警。在经济过热时减少涉足风险业务, 在经济将要复苏时, 增加风险业务的比例来增加收益, 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信用担保机构也应根据国家经济形势来判断国家产业政策变动趋势, 适时作出相应调整, 避免政策风险对自身的冲击。

非系统风险防范。对风险最有效的防范就是实行反担保措施, 但企业大多无法提供合适的担保品。担保机构更应从建立规范有效的担保制度的角度来防范非系统风险。并重视专业担保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信用风险的识别和控制取决于担保机构员工专业化技能、经验及有效的制度规范。

(二) 建立在保项目风险预警机制

现实中, 尽管受保企业在担保业务的保前调查审核阶段情况的确是良好的, 但随着主客观因素变化的影响, 受保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等均可能会发生变化, 信用担保机构会因此承受由此产生的担保风险。建立在保项目风险预警机制就可以及时发现受保企业的各种变化, 能及时地应对风险, 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1.建立财务指标预警信号

财务指标预警主要对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风险指标四个方面进行监测, 尤其偿债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2.建立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政府、担保协会、信用担保机构和企业应多方面配合, 共同构筑一个全国性的企业征信管理体系, 由此构成一个信用信息平台, 在制度规定许可范围内, 适时向公众披露有关信息。信用担保机构在需要企业或者个人的信用信息时, 就可以在这个信息平台进行查询, 从而大大节约前期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估的成本。

(三) 建立担保风险化解机制

1.建立风险转移机制

施行有效的反担保。要想切实增强受保企业使用信贷资金的责任心, 有效约束受保企业, 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模式, 提高经济效益, 必须要求受保企业提供一定的反担保物。提供的担保物必须符合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易于变现原则, 二是易于评估原则, 三是易于执行操作原则, 四是易于触及受保人的利益原则。

建立并完善再担保体制。再担保是对担保人所承担风险设立的一种担保形式, 具体来说, 就是指担保机构先承担担保责任, 再按照法律法规将已承保的担保风险按照一定的比例再次担保, 同时将已收取的担保费按照再担保的比例支付给再担保机构, 由再担保机构来承担这部分的风险, 使达到风险转移的一种担保形式。再担保的意义主要在于可以分散担保人的风险, 从而担保人的信用更加可靠。

2.建立风险分散机制

建立信用担保机构与银行之间的风险共担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 良性的市场主体间的合作关系一定是建立在成本—利益约束机制下的均衡基础上的。因此, 信贷风险如果全部由信用担保机构承担, 银行不承担任何风险, 则打破了这种约束机制下的均衡关系, 合作将得不到良性维持。因此, 建立担保机构与贷款银行共担风险的机制, 符合经济规律, 具有客观必然性。

设立风险担保基金。风险基金设立的模式有很多种。目前, 在我国担保市场的实际运作中, 风险担保基金设立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种, 各级财政单位设立共同基金, 再统一委托给专业机构为其管理;第二种, 成立互助基金委托专业机构代理担保;第三种, 财政分散出资集中管理, 分层次再担保;第四种, 集投资和担保于一体, 在进行担保时, 对同时开展担保和投资业务有股权要求。这四种模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到了资金的运作过程中, 有利于降低政府的行政干预, 提高担保的质量, 提高分散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财政出资设立风险担保基金能够起到鼓励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贷款及其他担保支持, 因此提升财政机构的参与度, 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可以更大地调动信用担保机构的积极性, 从而满足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3.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在经济低迷时期, 接受经营政策性担保业务的风险大大增加, 这一时期, 绝大部分担保机构难以完全凭借自身的能力承担风险。这时, 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采取风险共担的模式推动政策性担保业务的开展。财政部门应该适度增加信用担保风险补偿资金的额度, 对担保机构按担保余额的一定比率给予资金补偿, 以帮助信用担保机构解决因不良资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同时, 为避免担保机构借此机会蓄意向财政转移风险, 应建立并完善代偿损失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狄娜, 张利胜.信用担保机构经营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2]李国庆.谈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控制[J].浙江金融, 2004 (l) .

[3]川金晖.浅谈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 2006 (2) .

高校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第8篇

财务风险概念最早是针对企业的理财活动提出的。学者一般认为财务风险是指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因受难以预测的因素影响,以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但是就高校来说,是否也存在财务风险?本文基于系统分析思想和广泛调研,力图对高校的财务风险做出进一步的研究,促使高校不断调整自身的管理策略,通过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从而保证高校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发现潜在的风险,化解和规避财务风险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1 高校财务风险形成因素分析

1.1 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速度加快

首先,表现在发展规模上。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1998年,高校扩招前我国仅有高等学校1022所。到2008年,我国高校已经达到3173所,增长了三倍以上。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到2008年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已经超过了2907万,毛入学率达到24.2%,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其次,高等学校办学水平逐步提高,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一批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但是,随着办学规模和水平的提高,为切实解决所需基础设施条件问题,学校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高等学校教育资金的需求迅速增加。

1.2 国家对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经费投入不足

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以往增加了,经费状况有所缓解,总体上有所增长,但由于国家投入目前侧重于义务教育事业,很难分出更多的资金投入高校,经费投入与规模的发展不相适应。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公告》,2008年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总额为14500.74亿元,其中普通高等学校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为3235.89亿元,比上年的2596.77亿元增长24.61%,占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的比例为16.32%,比上年的16.26%增加了0.06个百分点。

高等教育经费的总量呈现增加趋势,但是由于规模的不断继续扩大,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据统计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48%,比上年的3.22%只增加了0.26个百分点。

在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现有资源已无法满足扩招的需求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标准的需求,筹措高等教育经费必须另辟途径。以某高校为例,2006-2009年国家教育经费定额拨款33亿元,而人员开支就需32亿元,收取的学费和捐赠等其他收入仅能维持学校的基本运转,没有资金用于发展建设。因此,为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在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向银行贷款是高等学校的必然选择。

1.3 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随着升本、扩招、办学水平评估等新业务的出现,高校的经济活动在不断地扩大,原有的工作流程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校的业务了。究其原因,大多数高校是沿用以前年份所编撰的管理制度,没有随业务的变化而及时更新。如在对外投资、工程项目、大额资金支付、外部融资等方面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经常性的决策失误。表现得尤其突出的是在基建项目上的盲目投资,事先没有经过严格、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在没有取得足够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滥搞基建,对贷款项目和额度不加控制,超过了高校正常的资金负荷,加剧了投资风险。

2 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应对策略

2.1 预警系统机制

高校财务预警系统是一种技术层面的风险化解模式,主要是通过设立并观察、判断一系列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对高校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实施预测和预报的财务分析控制系统,具有实用性、系统性、重要性、前瞻性等原则。系统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功能组成,主要包括信息收集、预知风险、控制风险等链条。从化解角度上主要包括单一和综合模式。

2.1.1 单一模式

主要是通过单个财务比率的恶化程度来预测财务风险。各个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需要,设立各种比率进行评价。从一般意义上说,良好的现金流量、净收益和债务状况可以表现出学校长期的、稳定的发展态势。在跟踪考察时,应特别注意高校自身制定的比率的变化趋势。当这些指标达到设立的警戒值,预警系统便发出警示,提醒管理者注意。不同比率的变化趋势必然表示出财务风险的趋势。单一模式的缺陷是,没有区别不同比率因素对整体的作用,也不能很好地反映各比率正反交替变的情况。当一个比率变好,另一个比率变坏,就很难准确预警。

2.1.2 综合模式

综合模式是运用多种财务预警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值来预测财务风险,即建立函模型来综合反映高校财务风险。这种模式通过分析若干预警指标,从总体角度检查高校财务状况,有利于比较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从而及时调整相应财务措施,降低风险。

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预警管理理论的核心之一,也是预警管理的难点。预警指标的选择应该重点考虑那些能够真正、全面反映高校所面临财务风险或财务危机真实现状的重点预警指标和敏感性较高的指标。高校主要应从偿债能力、运营绩效以及发展潜力等几个方面建立预警指标。应根据高校的长期、中期、短期规划,在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综合分析判断并建立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达到树立风险意识,化解风险的目的。

2.2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层面的风险化解模式,包括的内容有:

2.2.1 加强资金安全防范管理

由于对资金安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给高校内部有关人员贪污、挪用公款、非法侵占财产的行为带来了便利,为舞弊行为甚至犯罪带来可乘之机,为确保高校资金在各个流转环节的安全完整和不受侵害,要坚持以预防为主,增强教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对会计人员要定期进行轮换,若财会人员调换岗位,须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做到前不清、后不接。建立资金业务岗位责任制,确保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在财务收支上要实施严格的财务监控制度,合理安排资金调度,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2.2.2 加强预算管理

建立高效的预算管理组织体。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保证重点、力求节约”的原则,在编制预算时就应将债务资金纳入到预算管理体系,并且细化到各部门、各项目,便于执行。鉴于高校收入与支出在时间、金额上不匹配,高校在编制预算时,还应充分考虑债务压力,对已经存在的债务,制定科学合理的还款计划,并在预算中安排专门用于还款的资金,不得挤占和挪用,预算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一经批准将不得随意调整,在预算执行中还应及时跟进,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2.2.3 强化内部审计,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高校内部审计具有监督、评价、控制和服务四种职能,主要起防护性和建设性的作用,因此,高校内审应建立起对基建、后勤、政府采购、专项资金等的有效监控机制,通过对学院修缮工程、基建工程的跟踪审计,对各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报建、招投标、开工、竣工决算等各个环节实施及时有效的监控,保障学院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通过对后勤社会化产业的经营决策、经营效益进行审计,确保后勤社会化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进行;通过对国家财政拨入的专项资金进行审计,确保专款专用,使专项工程达到预期要求。

摘要:高校作为一个非赢利组织,面对市场竞争和生存的挑战,如何规避、化解财务风险的问题,做好风险预警,本文主要从高校财务风险形成原因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郑萼.关于高校贷款风险防范的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05,(1).

[2]李建勇、张彦开.高校贷款的风险控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

[3]杨周复、施建军.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预算执行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第9篇

关键词:预算执行,审计,风险,控制

随着审计工作的逐渐深入与发展,审计工作具有的影响力度也逐渐增大,审计对于规范各种财政的职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也为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预算执行审计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预算执行审计属于单位审计工作的重要职能,并能够为财政资金进行的调整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的风险分析

首先进行的适应性分析,审计职能开始由功能审计逐渐转向了对风险的控制,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政府职能发生变化使财政收支的主要范围也发生了转换,同时提高了预算执行审计具体风险控制相关工作的新标准。想要提升预算审计具有的能力,需要首先认识到存在风险的根源。

(一)部门具体的预算执行审计

随着预算执行审计的逐渐深入和改革,部门内具体的预算执行审计也在不断革新与发展,促进了政府自身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但是预算执行审计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各个部门使用的具体的项目预算资金缺乏细致的划分,没有预算执行具体的延伸单位。通过对最终审计结果的分析,预算执行设计的相关工作整体情况比较稳定,但是,在财务管理以及具体的预算审计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政府采购进行的预算执行审计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不断变化,预算执行风险具体的控制工作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在政府采购进行的预算执行审计中,仍然会出现政府采购或者是预算脱节等各种问题。采购预算具体的编制工作不够细致,缺乏全局把握与分析的能力,拥有较强的随意性。一些金额比较少的采购项目没有得到及时的编制工作,无法充分的发挥政府采购具有的效益。想要有效的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加强审计部门或者是监督部门具体的检查工作,保证整个采购工作能够绝对的公开和透明。

(三)预算执行审计开展的支付转移

我国大部分预算转移制度具体的制度设置,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财政框架的逐渐建立与完善,在新制定的具体的转移支付制度中,出现了不透明以及各种操作违规等现象。同时,核算制度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一些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率非常低。综合的讲,预算执行审计出现的各种问题首先表现在地方财政主要的补助收入缺乏细致的编报工作,其次,一些专项转移支付的主要项目出现各种重复设置的情况,并且资金比较分散,最后是由于上级下发的各种资金无法真正落实到地方的具体使用中。

二、预算执行审计进行风险控制采取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预算执行审计具有的适应性

想要加强预算执行审计具有的适应性,需要从转移支付以及政府进行采购和部门预算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制定有效的措施。

1、加强转移支付具有的规范化

在转移支付的过程中需要逐渐加强对具体资金的审计工作,并不断完善各种法律法规。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第一,加强审计工作具有的公平性以及透明性,全面加强审计工作具有的能力。第二,提高审计报告具体的质量问题。总之,想要转移政府具体的预算执行审计需要首先保证所有数据具有的真实性,使各种专项资金最终赢取更多的社会效益。

2、加强政府进行采购具有的审计力度

需要不断加强政府采购具体的审计监督等工作,其中重点关注的是,第一,事业单位中需要加强对采购进行的各种审计工作。第二,对政府内部的具体采购中心实行比较全面的审计工作,一旦发现任何的问题,及时制定有效的措施。

3、提高部门具有的预算执行审计的基本能力

想要提升部门内具体的预算执行审计基本的能力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强化效益观念,并严格的把关具体的资金流向,建设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等。

(二)加强预算执行审计具有的独立性

想要有效的减少体制存在缺陷对具体的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损失,需要审计部门能够做到查漏补缺,从机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具体的经费方面不断加强预算执行审计具有的独立性,有效的控制审计出现的各种风险。审计部门首先应该认识到工作具有的基本性质,做到脚踏实地的工作,并充分发挥自身工作具有的职能以及作用,不断总结工作的经验以及工作的有效方法,不断的完善审计工作,做到适应审计机构具体的管理工作,并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讲述了对预算执行审计具体的风险控制,通过对风险的分析,提出了几点有效额改善措施。通过对预算管理进行的深入改革,预算执行审计也开始了新的发展局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出现了更多的挑战,并对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的风险提出了更多有效控制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孙永萍,龚淑华,曾琼芳.浅谈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预算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1(18)

[2]欧阳华生,刘雨,肖霞.我国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分析:特征与启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2)

煤炭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第10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控制

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因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各种不可预测的因素产生的影响,使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预期的财务收益与实际的财务收益发生偏离,使企业可能承受一定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的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条件下产生的。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市场竞争环境日异激烈,煤炭企业更是面临着诸多的经营风险,其中的财务风险在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中都存在。这是因风财务活动的运行安全是企业发展与生存的基础性条件,为此,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对新矛盾的积极应对,有效控制,是当前煤炭企业刻不容缓和必须重视的问题。对于企业的财务人员来说,需要时刻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研究,全面增强对财务风险的理解和认识,把准财务风险活动的主线,对财务风险的管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其中的本质原因,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

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和规避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对财务风险的特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客观性是指客观存在的实在性,是事物的客观存事实。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众多的不确定因素,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其风险的发生也是客观存在的。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财务风险同时还具有偶然性,但这种偶然性的发生在其背后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二)具有一定的不规则性

财务风险的发生,存在着不定时、不定向、程度不同等特点,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特别是随着财务活动不断的变化,其内容和方式不断的多元化多样化,这些对于财务人员来说都无法对其进行全面的掌控,所以说具有不规则性。

(三)具有可预测性

虽然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但并不是不可预测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任何事物的变化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所以财务风险也不例外,它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可以找出一定的规律。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管理手段和条件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得到完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为此,以这些条件为基础,对财务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是切实可行的。这样,也可以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有效的控制住发展程度。

(四)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煤炭企业的发展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其中的变是绝对的,其中的不变确是相对的,财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在此条件下,财务风险基于这些变化也会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为此,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二、煤炭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因素分析

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在筹资风险。煤炭企业的筹资活动是经常发生的,无论是生产经营还是再生产的规模扩大,都存在着筹资活动。在筹资的过程中由于会受到资金市场变化的影响,所以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如果筹资过高就会使企业承担过度的债务风险,从而也就会引发出新的财务风险。

二是投资风险。这主要是指在资本投和后,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变化,使投资成本无法预期收回,其预定的利润也会受到影响。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政策风险、购买力风险和汇统风险等。

三是资金回收风险。流动资金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保障,其需要不断的向经营活动中注入,不断的按计划回收,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但由于时间和金额的不断变化,致使资金回收产生了一定的风险,从而会引发应收账款风险,如果程度严重就会使企业的流动资金被过多的占用,致使资金周转困难甚至是断链,使企业无法正常进行经营活动。

四是信用风险。通常情况下,企业的信用风险也就是指合同风险。也就是说在企业间签订的合同后,其履行合同内容的依据发生的客观性的变化,致使无法履行合同内容,这时就会引发经济纠纷,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

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可预测的,并是可以控制的,只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那么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会控制在萌芽之中,为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保障,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分析研究,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一)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财务人员风险意识的提高,是控制财务风险的首要条件和前提基础。马克思主义曾提出,人的意识本身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和其作用,在一定程度是改造世界的作用,意识可以决定人的行为。要想更好的控制财务风险,就要把人的意识的能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并且要尊重事实,使其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统一起来,使财务风险的控制意识在脑官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的所有环节之中,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财务风险的发生。为此,财务人员必须要加强对财务风险控制和防范的意识,并让这种意识在所有的财务管理中存在。

针对财务人员风险意识不强的情况,企业需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有目的性的培训,或者是组织专家进行知识讲座,对财务风险方面的知识进行统统的学习,增强其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和预测的能力。在学习中要善于组织正反两方面的学习,总结经验教育训,增强领导干部和职员的警觉性,从理论方面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不规律性、可变性和可预测性等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在这践中得到体验。

(二)准确进行财务预警分析

财务预警分析通常是指通过对企业相关的财务报表和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对风险进行发现和解决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从产生到形成危机,最后使企业蒙受损失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动态过程。由于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可预测的,为此,财务人员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财务风险进行准确的预警分析,充分化解财务风险。主要分为五个阶段:一是组织专业的分析例会。例会要由领导牵头,主要成员要以财务人员为主,同时要求企业的其它部门负责人参加,定期进行财务风险预警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要客观全面,实事求是;二是适当引入财务中介机构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认真听取专业的意义和建议,使其对个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更加具体、客观、科学,充分指导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活动;三是全面搜集相关信息。不仅要包括企业内部的相关信息收集,同时还要注意对企业外部与财务有关的信息收集,如政策、法规等,并做好信息的反馈工作;五是建立责任机制。要把预警风险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具体的岗位,从而使人人身上都有担子,克服人浮于事,责任不强的现象。

nlc202309010134

(三)优化资本结构,使负债额更加合理科学

作为煤炭企业的负债额度,一定要确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否则就会加大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日异变化的情况下,煤炭企业的负债经营一定要做到科学适度,使其与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相适应,从而满足企业的价值的最大化和资本成本的最低化要求。对于煤炭企业中生产经营状况好、偿债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负债率可以适当放高;相反其负债比率就要相对放低,从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

(四)强化资本控制,科学管理应收账款

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是避免财务风险的重要内容和措施。但由于应收账款的不确定性,当流动资金比率发生不合理的现象,就会造成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于煤炭企业来说,要求经营部门与财务部门都要参与营销策略的制定,对结算与营销方式要进行科学全面的、合理的选择,从而更好的加强对应收款项的控制。特别是在赊销的方式中,一定要掌握其信用度和具体的额度,并采用合理的应收方式。同时要加大清欠力度,对于信用不好的单位可以采取法律的形式进行合理清欠。这也是资金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在预测、规划时,对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都要加强控制。

同时,要对资金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这样会更加的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对于好的资金管理模式要进行挖掘,对于不良的资金管理模式要敢于摒弃。要善于解放思想、促进改革,在创新、发扬和摒弃的过程中,要采用客观分析的态度,要有批判的继承才能使资金管理模式更加科学,使财务风险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

(五)强化监督、科学规避

财务风险的控制是离不开企业内部的审计与监督。在大量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拥有强有力的审计监督企业,其财务活动的运营相对是良好的。对于财务管理混乱的企业来说,其内部的监督审计一定是失败的。为此,我们可以看出,审计监督是对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有力工具,在审计监督的过程中,要做到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形成监督管理的常态化。同时,要与年度审计、专项审计和任期审计相结合,对财务风险进行科学的鉴别,达到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对监督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大胆改进,充份利用好发达的电子信息技术,对监督机制和方法手段进行完善。

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在审计与监督的过程中,要加强岗位责任制的建立与完善,以为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提供有力的人力保障。在岗位责任进行划分时,要本着不相容岗位分离,做到权责统一,相互作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关岗位在设置时要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有利,与内部审计相适应,便于审计与监督。

(六)强化制度建设,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制度建设是重要的保障。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制度的建立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策略。煤炭企业在这方面要做好筹资管理、担保管理、投资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等相应的制度,使在地财务风险进行控制了预测的过程中相关的财务人员可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完善的制度建设可以促进正确的核算、控制职能和监督的具体落实,一个科学的制度体率,可以有效的规范企业的活动和行为,堵塞管理漏洞,达到资金成本降低,积极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建立经办、决策分离的制约制度,可以使决策人员与具体的执行人员间能够更好的相互监督、互相制约。完善资产的清查盘点制度,从而让制度更加全面,让制度来控制财务风险。同时要加强执行力,也就是说要加强对制度的执行力建设,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强大的执行力也只能是形同虚设,也只有这样才能为确保制度的落实提供保障。

在加强各项制度建设的同时,要全面加强查处力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兵不轨则不齐。一些制度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其很大的原因就是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没有一个有力的查处办法,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不能进行很好的规制,使制度失去了强制性保障。没有一个良好严肃的查处办法,就会使不合法、不合规的行为履履发生,为财务风险的引发埋下风险。为此,对企业中有禁止、有令不行的行为,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在查处的过程中也要做到有章可循、公平公正。否则,再好的制度也就等同于虚设,没有权威性和可执行性。

(七)增强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煤炭企业的决策是否科学、规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在主观决策和经验决策中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完整性和片面性,对决策的正确与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规避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管理层来说,特别是财务部门的主管来说,都需要对相关的知识和内容进行认真的掌握,尽可能的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运用科学先进的技术和决策模型进行决策。要善于发扬民主、广泛征集企业内广大职工和企业外部专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注意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总结,并要经过反复的科学论证,杜绝主观臆断,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

四、结论

综上所述,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不仅存在主观因素,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从中我们也看出,企业财务风险是有规律的,可预测的,并能够进行科学控制的。为此,煤炭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的控制过程中,就要以科学发展为基础,树立牢固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从而对财务风险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要科学的掌握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和管理方式,及时的进行预警分析,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应对策略,实现财务风险防范的制度化,从而为企业最大利益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涛.内控制度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贵州社会科学,2006(6).

[2]张卉.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和控制[J].河南化工,2006(11).

[3]房英.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探讨[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5).

[4]陈健.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J].云南科技管理,2007(5).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第11篇

一、企业最易遭受的风险类型

财务风险无处不在。企业的经营活动, 财务风险全程都伴随左右。下面就说说常见的财务风险类型:第一, 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指的是筹资活动中的风险, 主要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在企业筹集资金时会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中比较常见的, 如利率风险, 当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变动时, 利率的波动会使所有背有银行贷款的企业的财务成果发生变化。第二, 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 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有两种形式, 一是直接投资, 二是证券投资。一般来讲, 股东拥有企业股权的25%以上时, 就应该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就是常见的股票投资或债券投资。以上投资形式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但这些风险大部分都可以预防和干预。毕竟投资的方式有很多种选择, 一般比较好的方式是将资金进行组合投资, 即采用各种投资方式的组合。第三, 经营风险。这是企业最常见的财务风险, 其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其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由于这些风险具有不确定性, 使企业的资金运动无法顺利和顺畅, 从而对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产生影响。第四, 存货管理风险。指企业由于缺乏存货管理意识、管理机制导致的存货周转缓慢、存货损失大等现象的风险。现在许多企业对库存的管理都十分重视, 甚至追求“零库存”。实际上“零库存”并不现实, 仍然需要有一定量的库存。至于库存量的多少则是最难确定的。第五, 流动性风险。指企业的资产无法正常转化成流动性更大的现金, 或者企业的债务无法清偿等原因造成的财务风险。企业的资金流动是完整的链条, 环环相扣。如果其中的一环出现严重问题, 会影响整个企业的运转机制, 从而使企业的营运停滞、甚至可能导致倒闭。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有很多, 总体来说可分为企业外部原因和企业内部原因。不同财务风险的成因也存在着相应的差别。第一, 外部原因。宏观市场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因素, 都可能成为企业的风险因素, 都可引起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企业没有重视到这一点, 就可能对财务造成巨大的伤害。宏观市场环境中的一些因素是难以预见及改变的, 如油价上涨, 必然会带来运输成本的上涨, 进而影响企业利润。对于本来就利润微薄的企业, 运输成本上升很可能成为企业的重要负担, 甚至使企业由盈利变为亏损。宏观市场环境变幻莫测, 它为企业创造了两种可能性, 机会与威胁, 这两种可能性既可以表现为同一时期, 又可以表现为不同时期。第二, 内部原因。一是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欠缺。企业内的财务人员如果素质不高, 就无法形成正确的风险意识, 从而形成对财务管理的错误定位, 只重视资金管理, 而忽略资金风险管理。二是领导者决策失误。企业内领导者没有高瞻远瞩的眼光, 在投资决策时经验主义和主观臆断现象普遍, 常常会使决策与战略目标相去很远, 进而产生财务风险。三是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一盘散沙, 各部利益关系不明朗, 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资金流失严重, 资金的安全性及完整性受到了严重威胁。四是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一般来讲, 依据财务状况的不同可将企业划分为三个类型:正常型、预警型、资不抵债型。正常型企业的资产负债应该处于一个企业允许的正常指标范围内, 也就是说负债不会对企业造成任何伤害。预警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现为红字, 虽然自有资产比重出现下滑, 但仍可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不抵债型企业则出现严重亏损, 甚至到了资不抵债的境地。

三、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虽然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 但却也不是无法应对。而应对的目的, 则是尽可能将其影响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一) 实行财务风险集中管理

一是风险挂号。到底哪些工作出现什么状况会引发财务风险, 对此企业财务部门应该特别清楚, 并要将其列入风险清单当中, 只有这样才能将风险动因纳入管控体系当中去。例如, 过高的应收账款会导致财务风险, 那么就将应收风险列入其中, 作为一个重要工作进行监控。二是总结和挖掘出风险源头。要深入剖析原因, 可能原因有三项:销售人员只管销售, 不管回款, 回款由售后服务人员负责, 但售后服务人员的效益不跟回款挂钩, 只与服务挂钩, 导致后续回款催收不利;代理商欠款发货没有控制, 监管不严, 导致后续货款很难催收;部分产品质量太差, 导致用户无法履行协议付款。源头找到后, 就需要作进一步控制了。三是锁定风险控制点。根据对风险源头的追诉和分析, 要设计遏制风险的内控点。以高应收为例, 内控点的分布已经超越了财务的范畴而遍布经营管理领域。也就是说, 对风险内控的设计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方案, 需要全面深入剖析后提供一套解决方案, 而这个解决方案控制的关键环节要被梳理出来, 上升到风险监控的层面。四是根据风险特征和发生规律, 制定风险先兆系统。财务风险一般都是潜藏并积累一段时间后爆发出来的, 是有先兆的。根据经验积累及现实分析, 我们可以制订出风险先兆指标系统, 即哪些指标的变化或经营管理现象的出现被我们视为异常, 其背后常隐藏着某种财务风险。五是建立风险等级制度。根据财务风险的破坏程度, 我们将风险进行等级划分, 以便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从而及时启动相应预案。六是建立风险监控机制。风险监控机制的构成除了确定相应责任机构外, 还要对监控的频率、方式、方法及监控执行进行界定, 同时对监控工作质量和及时性要实行相应考核。

(二) 着眼小处, 规避风险

企业的财务风险, 当人们忽视其存在时, 其带来的影响很大, 危害也不小。而当风险来临时, 企业一般只能采用积极的措施去应对, 可是这样的时候, 风险几乎已经肯定会带来一定的危害了;要想不受到风险的影响, 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一是培养综合风险意识。要让员工, 尤其是管理层的员工从思想上重视财务风险, 清楚财务风险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发动企业全体人员参与到风险控制的活动中来, 积极防范和应对财务风险。二是确定企业的经营战略。应当随着市场环境和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不断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战略一经确定, 就应对企业业务范围和经营品种做出明确的规定, 减少对不熟悉业务领域从事投资、经营或交易活动。三是重视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和度量。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并以积极的心态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 只有及早地识别财务风险。才能将风险的损害降至最低, 把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四是利用信息技术, 实施财务监控。要对企业进行实时的财务监控, 首先必须保证企业部门之间及时传递相关财务信息, 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监控。五是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要对企业财务人员的会计基础知识有严格的要求, 要求财务管理人员牢固树立信息观念, 掌握了解市场内外部信息, 并及时、准确地传递和反馈给企业, 为开发和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资料。

总之, 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程度远远超过以前, 企业对于财务风险和风险危机要有清醒的认识, 企业要有监测风险的机制和应付化解的措施。惟有如此, 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田国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科技财富向导, 2012 (32) .

上一篇:消费成长下一篇:薪酬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