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永恒的建筑

2024-07-10

面向永恒的建筑(精选9篇)

面向永恒的建筑 第1篇

一、研究综述概况

作为一位世界顶级的建筑大师,一位有长达70多年的设计生涯,并且有大量建筑作品与理论作品的传奇人物,关于其建筑思想研究的论文非常之多。

本文主要以Pro Quest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ARL)和EBSCO host两个国际英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使用了如下关键词:“Frank Lloyd Wright in”、“architecture ideology”、“nature”、“organic”。在Pro Quest数据库中搜到论文62篇,从中挑选了近年来相关领域学术论文16篇,在EBSCO数据库中搜到137篇,从中挑选了近年来相关领域学术论文46篇。本文即以这62篇以赖特建筑思想为主题的论文,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按照研究线索、主题域分类,对这些论文进行分析,概括出近年来赖特建筑思想的研究动向和热点。

二、研究线索分析

(一)生平与社会背景

建筑是一个美妙的东西,建筑反映的不只是建筑本身的造型和内部空间的关系,而且,从建筑里能解读到建筑大师的人生观和建筑所蕴含的文化。Karwatka和Dennis在他们的Technology,s PAST (《技术的过时》)一文中写道,赖特从小生长在美国威斯康星峡谷的大自然环境之中,在农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他认知了土地,感悟到蕴藏在四季之中的神秘的力量和潜在的生命流,体会到了自然固有的旋律和节奏,这种生活经历使他获得了崇尚自然的建筑观[2]。

赖特从19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芝加哥从事建筑活动,一直到1 959年去世。在这期间,他经历了美国工业蓬勃发展,城市人口急速增加的时期,也经历了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Brewster和Mike在他们的Frank Lloyd Wright:America,s Architect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美国的建筑师》)一文中,阐述了赖特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建筑思想[3]。

(二)建筑作品及著作

赖特在长达70余年的设计生涯中,一共设计了1 141幢建筑,在这些建筑作品中,有532件最终成为了现实中的建筑。其中经典作品有流水别墅(Fallingwater Ohiopyle)、罗宾别墅(Robie House)、帝国饭店(Imperial Hotel)、西塔里埃森(Talesin West)、约翰逊蜡烛公司办公楼(Johrisorl Wax Administration Building)等。每一个作品都包含了赖特的建筑思想,其中,流水别墅被称为“最杰出的有机建筑里程碑”[4]。对于这样一个多产的建筑师,人们多从其建筑作品来分析其建筑思想,同时,也结合其他研究线索和背景。

除了设计大批优美且饱含意义的建筑作品外,赖特还是一个多产的作家、教育家和哲学家。他在1 901年的《机器的艺术和工艺》,以及1908年和1914年两次以题为《为了建筑》的报告中提出了“有机建筑”的概念。目睹了资本主义城市化的阴暗面,赖特在1932年写的《正在消失的城市》(The Disappearing City)一书中提出了“广亩城市“(即田园风味的城市)的纲要。1954年,赖特出版了《自然建筑》(The Natural House)一书,讨论了Usonian风格的建筑,并在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Usonian Automatic”[5].

(三)影响与意义

赖特的建筑思想在当时被认为是过时的、潮流之外的,但20世纪末期却成为了革新思想,Robert Burns在他的Frank Lloyd Wrigh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在21世纪》)一文中,概括了赖特的建筑思想在人类进入21世纪后凸现出来的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从这个角度来研究赖特建筑思想,近年来成为主要的趋势。

三、主题域研究

从论文所涉及的主题来看,可将这些论文分为;崇尚自然的建筑观研究(Prairie Style)、美国的建筑文化研究(Us on i an)、活的有机建筑研究(Orgonic)。

(一)崇尚自然的建筑观研究

1. 早年生活环境的影响

在Frank Lloyd Wright and his prai-rie style of American architecture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和他的美国建筑的草原风格》)一文中,Dennis Karwatka指出,赖特成长过程中,常爱在他舅父威斯康辛的农庄里消磨时间,每年夏天都辛勤地在泥土里工作,在与大自然中一切具有生命的事物的直接接触中,酝酿了他对大自然的渴盼与追求。这使得赖特在心灵上一直怀抱着大我的宇宙观,并且一直试图寻找出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建筑与大地环境的关系[6]。

2. 东方思想的影响

赖特早年就接触日本艺术,在日本生活工作了6年,并于1918年到过中国,他对东方思想,特别是道家的自然观,天人合一观与“有无观”十分推崇。在ART REVIEW;1940s Communal Living In a Wright-Planned Utopia《艺术评论;20世纪40年代在一个赖特规划的乌托邦中共同生活》一文中,作者Benjamin Genocchio对这一点作了深入的研究[7]。

3. 赖特建筑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

赖特的自然观在他设计的所有住宅建筑中都有所体现,其中位于伊利诺斯州芝加哥的罗宾私人住宅,被看作是“草原式风格”最杰出的代表作。“在这儿,自然和人悠然共存,呈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8]在Frank Lloyd Wright's humanism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人性主义》)一文中,作者Tim Sandefur提出,“草原风格的典型特征是水平线条,但水平线条的美学风格其实是可以毫不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赖特借由这样的美学手法,传达出他对人住居环境的观念,以及人存在于宇宙的意义究竟当如何由建筑来表达的思索。”[9]

4. 对目前及将来建筑的启示

Anthony Vidler的Aftermath;A CityTransformed:Designing'Defensible Space'(《劫后余生;城市改造:设计“防卫空间”》)、Freund和Charles Paul的Baghdad,Prairie Style (《巴格达,草原风格》),以及Charles Paul的Frank Lloyd Wright's 1957 plans for Baghdad back in the limelight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1 957年为巴格达做的设计重新位于聚光灯下》),提出了在恐怖袭击后的重建中,以及伊拉克战后重建中,赖特草原风格建筑的优越性。

(二)属于美国的建筑文化研究

“美国风”(Usonian)建筑是赖特为理想的、民主的美利坚合众国所构想的一种建筑体系。它的形成既有赖特对环境和文化的尊重,也包含了赖特要弥合建筑专家和普通公众之间的鸿沟的愿望和努力。

早期的“大草原”(Prairie Style)建筑在金融危机之后受到人们的欢迎,因为它与部分美国人憧憬的平静单纯的生活产生了极大共鸣。当时,自国外涌入大量移民、经济危机频繁、社会剧烈动荡,在这种情况下,与自然相融合的草原住宅颇能满足一些中产者对平静单纯生活的憧憬。1936年的“美国风”住宅是赖特试图解决美国人居住问题的另一次尝试,主要为美国的中产阶级设计。同“草原住宅”相比,这种建筑多靠近街道一侧,结构紧凑,且价格较为低廉,而且比当时流行的住宅适用、合理和经济。Brewster和Mike在他们的Frank Lloyd Wright:America's Architect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美国的建筑师》)一文中,对此进行了分析。

另外,The other tradition of American architecture:Frank Lloyd Wright and Louis I.Kahn《美国建筑的其他传统: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和路易斯·康》一文中,Robert McCarter指出,赖特崇尚美式的生活,特别尊重土生土长的美国文化,注重对事物内在的发掘[10]。他一生都在努力开创新建筑,他认为这种建筑风格应该反映美国式的民主生活方式,而不是模仿欧式的,或其他非美国的建筑风格(如希腊式、埃及式和文艺复兴式的风格)。他是一个完全反映美国民主主义价值观的建筑师。赖特不像许多国际式的建筑师那样,可以把同样的住宅既建在马萨诸赛州,又建在加里福尼亚州,他总是考虑地方的传统,本区的气候等等。

(三)活的有机建筑研究

从某种角度来说,有机建筑的思想,包含了两方面,是赖特建筑思想的核心,赖特一生的实践,都是在为实现其“有机建筑“的理想而努力。在Frank Lloyd Wrigh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在21世纪》一文中,Robert Burns系统地分析研究了赖特关于有机建筑的思想,他指出,赖特的有机建筑不再是生硬地安放在大地上,而是从它所处的环境里自然而然地朝着太阳生长出来;发挥各种材料的个性,用富有材料特质的语汇和环境对话;内部各个房间,不再仅仅是按功能分隔,然后装上门窗的简单划分,而是要与其他空间乃至室外空间流动、交融[11]。

1. 有机理论中建筑与环境和谐的研究

James Murdock在他题为Desert shelter explores Wright's design principles,《通过沙漠住房探索莱特的设计原则》一文中指出,今天,有机建筑被贴上绿色的标签,而赖特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开始用这样的建筑思想来进行建筑创作了[12]。赖特认为,建筑应在人类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建立联系。有机建筑能够反映出人的需要、场地的自然特色。

2. 有机理论中建筑内部和外部连续统一的研究

Grace Glueck在ART REVIEW;FrankLloyd Wright,From the Inside and Out(《艺术评论: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从内到外》)一文中提出,赖特将美学上的连续性引入到建筑物的建造方法中去,力图把室内空间向外伸展,把大自然的景色引进室内。如:建筑结构中悬臂的运用,板被加强后从支撑处悬挑,从而形成平行于地面的悬臂板结构。这在当时是一种新的结构,这种悬挑成为建筑形式的新特点[13]。

在一篇题为ART REVIEW;1940s Comrnunal Living In a Wright-Planned Utopia (《艺术评论;20世纪40年代在一个赖特规划的乌托邦中共同生活》)的文章中,作者Benjamin Genocchio说,赖特希望通过“打开盒子”和创造开放的空间感,在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居住的人之间形成一种天然的屏障,同时也不失与自然进行恰如其分的接触的感觉[14]。在罗比住宅的设计上,赖特“打开了盒子”:带有斜脊的延展的屋顶,使得整幢房屋看上去与地面十分贴近,宽阔的屋檐和低矮的围墙从整体建筑物中延伸出来。

3. 有机理论中建筑整体与部分的研究

Fitzgerald Mark在Illinois Plant Has The Wright Stuff (《ILLINOIS工厂的赖特的东西》)一文中提到:赖特提出了“有机简洁”的概念,即所有建筑的组成部分,包括装修、悬挂物、地毯、家具等,都应保持同一类特征,雕塑和绘画同样也属于建筑上的一部分,必须由画家、雕塑家与建筑师合作完成,只有这样的建筑才真正有生命力[15]。

另外,Donn R Deboard和Doris Lee在Using an architectural metaphor for information design in hypertext (《用建筑象征来获得超文本链接中的设计信息》)中指出,赖特对“简洁”的看法是受到了日本传统建筑的影响,主张在艺术上消除无意义的东西,而使一切事物变得十分自然,反璞归真[16]。“浪漫”是赖特的有机建筑语言,他说,在有机建筑领域内,人的想象力可以使粗糙的结构语言变为相应的高尚形式,而不是去设计毫无生气结构骨架,形式的诗意对于伟大的建筑就像绿叶与树木,花朵与植物。

4. 有机理论中材料内在性能和外部形态的研究

James Murdock在Desert shelter ex-plores Wright's design principles (《通过沙漠住房探索莱特的设计原则》)一文对这方面的研究作了深入的探讨,他指出,“赖特泛神论信仰的深刻影响决定了他对材料天然特性的认识和尊重”,“他主张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真实地体现材料的本来面目,即建筑材料本质的表达”[17]。赖特认为装饰不应该作为外加于建筑的东西,而应该是建筑上生长出来的,要像花从树上生长出来一样自然。他设计的建在沙漠上的西塔里艾森,就大量使用了当地产的红木。

四、结论

根据上述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对世界顶级建筑师F·L·赖特的建筑思想的研究已经很多,而且系统、成熟。

(二)从研究线索来看,主要以作品分析来研究。

(三)从主题域来看,虽然他的建筑有三个冠名,即:有机(organic)、美国风(Usoniarn)、大草原(Prairie),但是其实可以用“有机”来统领和概括,其核心思想是有机建筑,而其他两种思想是有机建筑思想在不同方面的具体化。

(四)在人类进入高科技时代的今天,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生态的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到极大的破坏,于是,人们重新提起赖特的有机建筑论,其目的在于加深我们对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理解。

总之,赖特的建筑理论,是他自然观和文化观的反映,来源于他对自然界中生物的观察,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文化的尊重。他的建筑思想超越时代,超越地域,具有永恒的价值,对当前的建筑活动具有借鉴意义。像我国这样的地域辽阔的国家,更应学习赖特的建筑理论,注重对于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因素对建筑的影响。

面向永恒的建筑 第2篇

1、何为全寿命周期

所谓全寿命周期,指的是建筑设计单位以及人员在进行设计构思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设计产品本身的结构、功能以及外形进行设计,还需要在此过程中加强对于建筑建设每一个环节、阶段的考量,并实现对于设计产品的生产、营销、使用、养护、回收等环节的设计以及构造。一般而言,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对于这一概念的引入,能够有效的促进建筑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现建筑设计的可靠性,促进相关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取得。

2、绿色建筑设计概念

一般来说,绿色建筑设计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之内,对建筑建设所需资源的整合以及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实现资源的节约,促进更多的环保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取得。总体而言,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作业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技术操作人员加强对于绿色经济体系为主导,继而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可靠性、生态性较高的“绿色”建筑。

二、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了进一步促进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作业的有效开展,以及设计质量以及效率的提高。需要技术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遵循相关的原则。关于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科学性原则

一般而言,相关的技术人员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科学性原则的遵循。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其能够在一定的经济、能源条件的限制下完成相关的操作。总体而言,绿色建筑设计在开展的过程中,只有加强对于设计的经济性的考量,并对设计方案、图纸,建筑空间布局、技术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的保障,才能够进一步促进绿色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其功能以及价值,实现建筑行业朝着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适用性原则

在此原则之下,设计人员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建筑的能源节约以及各项功能发挥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建筑住户个体需求的考量,继而确保相关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适用性,利于相关效益的取得。

3、环保性原则

在进行面向全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作业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除了上述的两点原则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于环保型原则的遵循。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确保建筑的能源消耗、排放,建筑的功能与以及环境的构造方面,需要确保其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再是的设计操作过程中,需要着眼于能源的同收利用,提高建筑能源及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

三、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措施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理念的不断转变,使得我国的建筑设计人员加强了对于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的设计以及构建。关于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措施,笔者结合了相关的工作经验以及研究著述进行了分析,其具体内容如下。

1、善用再生资源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发展、运行的过程中存在这样严重的能源消耗问题。为了有效的改变这一局面,促进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加强对于再生资源的使用。在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作业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可以依据实际的建筑环境使用不同的可再生的资源,诸如太阳能、风能等。通过使用可再生资源可以起到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作用。

2、合理选购建筑材料

在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作业的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加强对于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以及运用,并尽可能的使用可循环利用、环保的材料,诸如使用不含甲醛的地板,进而减少对于大气环境的污染,此外在管道的选择上,可以使用塑料金属复合管,这种管道具有塑料与金属的优良性能,使用环节中不生锈,无污染。选用具有上述性能的材料,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建筑垃圾,并且由于材料的环保性,使得在实际的.建筑过程中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

3、建立健全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制度

目前,我国的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作业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在实际的运行以及发展过程存在着普及度较低的状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就使得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标准以及规章制度不完善,不利于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基于此,设计单位以及人员在进行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各类设计操作标准量化,从而方便了设计人员的借鉴以及参考,促进设计作业的有效开展。不仅如此,相关部门以及人员还需要加强对于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评价体系的构建,帮助技术人员对于相关问题的分析以及总结,实现设计效率以及质量的提高。

四、结束语

本文基于此,主要分析了全寿命周期以及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并就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三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用性原则以及环保性原则)进行了分析。随后论述了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三大措施,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国的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甄兰平,邰惠鑫.面向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建筑设计方法研究[J].建筑学报,,(3):56-57.

[2]王书林,钟美昌.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J].建材与装饰,,(52):77-78.

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 第3篇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建筑设计

1.前言

符合建筑物质量性能要求、满足用户需求以及实现建筑单位利益最大化是传统建筑产品设计的主要目的,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是传统建筑产品的设计核心,要求在确保建筑产品的功能性和经济性平衡的前提下,追求建筑产品的高性能比和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市场主动。但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传统建筑产品在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使用以及产品寿命终止的整个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建筑产品资源消耗的浪费以及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2.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原则主要有功能适用原则、技术先进原则以及环境协调性原则和经济合理性原则四个方面。具体如下:

2.1功能适用原则

建筑功能适用性原则是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前提,建筑功能主要包括为:建筑设计的基本功能、建筑的物理功能、建筑室外环境功能以及建筑艺术效果。在绿色建筑设计时,要确保建筑功能的多变、灵活以及实用。

2.2技术先进原则

技术的先进性是面向寿命全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基础条件,只有先进的技术才能确保全寿命周期的每一步的安全可靠,在保障建筑产品安全可靠的基础之上,保证建筑性能以及各项功能的高效,确保建筑产品确实能够实现绿色效果。

2.3环境协调性原则

环境协调性是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环境的协调性主要包括环保、节能、健康以及生态四个方面,具体来说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一、最优能源消耗原则,在建筑产品设计时要做到尽可能的使用太阳能等绿色可再生资源,合理控制传统能源的使用,此外,在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注重先进技术的使用,以便能够做到保证建筑设计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合理控制能源使用情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二、合理利用资源原则,在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中,要注重提高可再生资源和可替代资源的使用率,最大程度降低不可替代资源的使用率,以切实实现再生资源环境的保护。此外,在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时要最大程度的使用可循环资源以及再生资源,尽量节约水资源、土地资源。三、环境负荷最小原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环境的破坏是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则意味着减少建筑设计中气体、固体以及剩余废气建筑垃圾的排放,实现最小程度的环境影响,降低环境负荷。四、无损害原则,将使用者和生产者的损害降低到零是全寿命周期建筑的重要目的,在保障生产条件安全、卫生使用环境健康安全的基础之上,确保建材的绿色环保,从而最终实现高品质的建筑室内环境。

2.4经济合理性原则

作为大众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合理性原则是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设计不可忽略的原则,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使用最低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以确保实现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效益。全寿命周期的整体全部费用即为全寿命周期成本,主要包括建筑建设费用、建筑使用维护费用以及建筑垃圾清理费用等三个方面。

3.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設计程序

明确的设计目标、初步设计方案构思、设计备选方案、全寿命周期的评价与改进和最终设计方案的确定是整个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的主要设计程序,各个阶段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反馈系统,在整个反馈系统中可以就整个设计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信息的交流互换。

3.1明确的设计目标

明确的设计目标可以确保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朝绿色化、可持续化以及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弯路,在具体的目标设计时要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建筑设计目标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进行确定;建筑的相关功能要求和建筑特性要在建筑设计目标中体现出来;建筑设计的方向和目的即为建筑设计的目标。

3.2初步设计方案的构思

在构思初步设计方案时,要根据全寿命周期的设计目标通过创造性和分析法的思维进行多个方案的构思,创造构思是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而此阶段的结果是概念式和草图式的。

3.3设计备选方案

在遵循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先进技术的使用,具体明确初步设计方案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方案以及设备系统和施工方案等,最终设计多个备选方案,以供建筑单位选择。

3.4全寿命周期的评价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分析过程,建筑的设计方案同样也是一个设计优化的过程,因此,要全面仔细的评估建筑方案设计。全寿命周期评价的出现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影响:影响的分析和清单的分析,具体如下:一、将全寿命周期建筑的各个阶段的各种输入、输出信息详细列出,并且评价因子要依据设计的原则和目前来确定,为有效减少评价中的工作量,在将能耗作为一种评价因子时,要将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小的评价因子尽量精简,评价指标系统的制定要依据全寿命周期的要求和评价原则进行。二、评价指标数据和相关特征的采集,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时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以便能够顺利的转变为模糊的评价向量建立矩阵。三、选用多种判断矩形法和调查方法,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可以选用专家调查法和德尔斐法,此外还要在模式的整体上调整,最后全寿命周期性建筑总体情况通过评价模型进行确定,最终得出相应的建筑评价结果。

3.5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通过分析评判结果,根据结果反馈对原有方案进行改进或修改,最终优化原有方案,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案,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4.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

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环境效益方面,减少环境的破坏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目的。所以,从时间上,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不但有效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建筑环境的符合,进而达到绿色建筑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从空间上,根据建筑物自身周报的环境问题,制定和采取最为合适的设计方案,以做到最大程度上改善环境物质交换以及资源能流交换的概念。其次,经济效益方面,项目设计、建造以及使用于维护等全寿命周期发生的所有费用均为寿命周期成本,所以,建筑师要充分考虑各个阶段投入所占比重,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综合平衡投入和投资的关系,从而真正降低寿命周期的成本。

5.结语

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促进建筑师能够运用定量化的评断和严密推理,制定系统、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以确保建筑设计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进而促进绿色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全寿命、全系统的的有效结合,进而促进绿色建筑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柴宏祥.绿色建筑节能技术体系与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2008.21-22

[2]林宇光.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探索[J].建筑规划与设计.2013(03)101-102

建筑永恒性的文化差异解读及其启示 第4篇

“帕提农神庙是最伟大的石头建筑,伊势神社是最崇高的木建筑。帕提农神庙遗址到今天仍然只是一个古代的纪念碑……而伊势神宫总是新的。”[1]

——布鲁诺·陶特(Bruno Taut)

“在这座城市(苏州)里没有古代废墟。这里的一草一木并不如古希腊或古罗马那样一旦成为历史即供人瞻仰。相反,在这里东西都是不断更新再生,一场火灾之后,一切又将重建而不是消失。”[2]

——汉普顿·博世(Hampden C.du Bose)

作为人类生活和精神的载体,伟大的建筑总是在文化的不断发展中追求着自身的延续。以帕提农神庙为代表的西方砖石体系和以日本伊势神宫、中国苏州古城建筑群为代表的东方木构体系的存续脉络迥然不同:帕提农注重对原物的实存,而伊势神宫和苏州古建则更注重对文化精神的再续。这两者之间差异性的本质是什么?这些差异又带来了何种影响?

1、物质永恒

对物质特性的探索是西方的传统。古希腊的柏拉图便开始在宇宙创造的假说中将各类物质赋予固定的几何模式。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刻意将物质分成可变、不变等诸多类型。17世纪的伽利略(Galielo)和洛克(Locke)将物质分出所谓“第一属性”(可以物理测量的固定属性)和“第二属性”来(易受到人的感觉影响而变化的属性)。欧洲古典主义一直延续着物质讨论的传统,对建筑的理解大体延续了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中提出的建筑三要素:实用、坚固、美观。重要的建筑尤其是纪念性建筑更应该遵从这些原则,将耐久性上升为永久性,因为“这些宏伟的作品将会作为子孙的纪念而留传下去”。[3]

1865年,弗谷森(Fergusson)在《建筑的历史》一书中写道:“经历着时间的洗礼,建筑通过永恒性所传达出的信息是其他艺术品所不能比的……首先需要达到的就是维持永久稳定性的能力,即结构的稳定性,之后是永恒性”[4]。为了达到抗衡时间的目的,西方多采用坚硬的材料和当时最牢靠的方式进行建造,譬如金字塔中坚固的石材与无缝堆砌的精妙手法。在弗谷森的理论中,建筑中结构占据的面积越大,建筑越能够永恒。在他的建筑等级列表中位于顶端的是卡纳克神庙,其十分之三的面积被结构所占据,紧跟其后的是差不多结构面积比例的帕提农。[5]西方人认为形式同样离不开物质,建筑在物质实存上的永恒被提高到与形式上的永恒(如柱式)相同的位置。

在18至19世纪启蒙主义建筑思想中,考德莫依(Jean-Louis De Cordemoy)、劳吉尔(Abbe M-A Laugier)、勒杜克(Viollet-le Duc)等人莫不以这种思想来发端理性主义,并为笛卡尔式的现代建筑奠定论调。在此,物质及其结构方式的重要性表征无余。对永恒性阐释的一个重要脉络是建立在对建筑物质材料的原真性追求之上的,因为原真的材料具有对时间和历史的最佳说服力,在这方面建筑的物质永恒性超越了其他艺术门类:雕塑等艺术品虽然同样可以保存很久,但是一旦它们毁坏,基本荡然无存;而对于建筑而言,即便有损坏,通过那些残缺的砖块石料我们依然能看出很多积淀的历史信息。

2、物质永恒实践材料延续

在物质稳定与建筑永恒相统一的思想指导下,西方古典建筑尤其是纪念性建筑常采用砖石建造。从卡纳克神庙到帕提农神庙皆是如此。以帕提农神庙为例。自建造伊始,它经历了一系列自然与人工的破坏,包括了火灾、爆炸和地震等,也曾被改用作教堂或其他用途,其木结构部分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大部分的表面装饰和至少一半的石柱框架遭受了彻底崩坏。现在的帕提农神庙修复于18世纪,已非原物。在它的修复历程中,民众广泛商议并由执政当局以议案的方式通过了实施策略,其核心之一便是全部采用原始石材重建,所以现在的帕提农神庙给人的感觉依然是一处遗迹。人们如此大费周章地修复帕提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在西方文化史上的尊崇地位。它在建筑材料与建筑形式上的保存延续被人们同等看重。

即便如此,依然不乏对于所选择的材料进行大规模替换的场景。如古罗马帝国的屋大维便曾下令大量以“最优质”的建筑材料——石材替代砖建造极度宏伟的公共建筑。“他接受的罗马是一座砖城,但他留下的却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6]此种替换虽然更改了遗迹的延续,但其本质却仍然是通过更加永恒的材料来建造更加永恒的建筑。事实上,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便是在这一时代这一思想引导下产生的,其目的也是歌颂皇帝所创造的永恒丰功。

改良再生

西方在经历工业革命等一系列变革之后,机器被大规模应用在各个领域。人们发现,对于机器(如汽车、电脑)定期维护的做法与建筑保护有着某种相似性,如果仅默认建筑的永久性高于他者,却不对其进行检查和维修是荒谬的。[7]

一些经典的建筑杰作开始接收改良性维修。1988年诺曼福斯特中心开业十年,外表皮进行了完全更换。6号住宅(HouseⅥ)建成13年后,因为大量的漏洞和因此导致的结构损坏,整个建筑基本重建。路易斯康的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完全符合弗谷森的坚固性概念:混凝土楼板和柱子,厚重的砖墙,但即便是这样的结构系统依然不能保证永久性,1990年,在其建成后18年,建筑修复开始进行,众多的窗户及相当部分砖墙都进行了重建。

富勒(Fuller)进而指出:如果你像建造一个机器一样建造一座房子,那么你必须像维护机器一样维护房子。[8]在现代西方,人们将建筑与工业化产品相联系,认识将建筑永恒寄托于材料、形式只是一种愿望,建筑材料不可能永恒而应该修复替换。现代材料科学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几乎无限的可能。尽管如此,这种改良再生的模式依然体现出浓厚的物质性倾向。

3、他者永恒

在日本起源的神话中,不管是古事记和二本木,古代人民都记录了有关模仿(modoki)的重复。Modoki是一种请神的模仿性仪式实践。这种仪式的灵感来源于日与夜、日与月的交替变化节奏、四季的轮回等。[9]同时,日本是一个以受到大量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而出名的国度。日本文化总是围绕着无常的理念。在日本的佛教教义中亦有类似观点,譬如“没有永恒”以及“万物易逝”。这些教义让日本文化适应多变和短暂存在的自然。在他们的文化中,建筑与世间万物一样有生有灭,故而对其物质上的存在并不执着。“一场大火在几分钟内便可以毁灭一栋木建筑,建筑材料上的永恒性对于一个只用木头搭建房子的民族来说,只是一个虚无的安慰”[10]。由此,日本人并不希望保存老建筑,他们将建筑的永恒性寄托于精神形式——一种行为意识上,而非原先的材料结构。在重建机制中寻求建筑形式的永常存在,如自然万物一般轮回变换,不断新生。

除了少量偏远地区的宗教、陵墓建筑遗存外,中国没有像帕提农神庙那样贯穿文化沿革的重大古代建筑,这显然与木构建筑体系本身直接相关。虽然关于砖石与木构两种体系的选择一直是史学界热衷的话题,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求原物之长存”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取向之一。[11]与西方试图通过建筑与自然衰减抗衡不同,古代中国人认为,没有任何构筑物能躲避时间的吞噬。F.W.Mote评价道:中国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储存过去——他们建议联想,而联想的价值在他者,譬如文学[12]。在这里,建筑的永恒更多的是通过文字的永恒存在着。如归有光《沧浪亭记》中所描述,“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最初的沧浪亭是宋代诗人苏舜卿所建,后代僧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而明代的文瑛和尚又在这遗址上重新修建了亭子,且再次命名为沧浪亭。此沧浪早已非彼沧浪,而我们之所以仍然承认其为沧浪亭,大概是由于这座亭子中所传达的超然物外的精神一直延续,不曾改变。这也正是联想的根本所在。又如兰亭,原建筑虽早已不复存在,但是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传于世间,兰亭也永远被刻在中国民族记忆的河床上。

因此,在古代东方,建筑的永恒性并不依托于材料的永恒,也不仅仅蕴含于外在形式的延续。建筑在物质上短暂存在,但建筑真正的永恒性被寄托于精神载体——人及其行为身上,建筑只是作为人们为时间提供的祭祀,是提醒人们回忆的工具。而建筑也通过人们的记忆,历史的书写笔录,血脉的代代承替达到对于永恒性的追求。

4、他者永恒实践

重建礼仪

如前所述,伊势神宫是通过重建达到永恒的典型。神宫的基地总是在相邻的两块地之间交替,每20年替换后遗址和证据的保留与保护是工作的重点,这不仅是一种程序,还包括了65栋建筑、以及1567件仪式用具的详细信息。这是一个庞大的保护体系,包括木匠、技工,都必须包含在日常的维护管理中。[13]在神宫木结构建造的系统中,被记录的数据只是一些说明和一些口耳相传信息。这一传统必然会释放一定的自由度。如1586年的重建记录描述了当时的情形:神宫官员收集了能收集到的每个结构的尺寸,并给了木匠,当这个数据与木匠师傅的记录相矛盾时,官员和木匠一同协商;最后,他们从老的记录和平面中整理,并制定了新的比例,结构和形式。[14]这意味着在修复过程中,大量依靠的是木匠的技术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严格的保留过去每20年重建的形制,实际上是做不到的。这似乎是为了保持一个正统的建筑形制,而不仅仅是恢复古代的风格,形式不断同构再生。通过这种方式,伊势神宫成为自己的复制品,并力求保存并非永久性的各类建筑元素。

在希望实现永存的共同愿望中,伊势神宫和帕特农神庙是相似的,但是实现目的的方法却大相径庭,砖石是不变的,木构是可变的,砖石通过抗争自然的侵蚀来保持永恒,伊势神宫则反应在非永恒物质的永恒形式上。采用重建方式追求永恒的范例还包括了纳瓦霍人(navajo)的泥盖木屋(图1),相应的记录则传承于福瑞斯比(Charlotte Frisbie)所翻译的泥盖木屋之曲中。只不过由于建筑的功能不同,后者更具有某种乡土气息罢了。

器道相承

老子曾有著名论断:“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5]。古代中国似乎更注重建筑形成的空间(器)与作用(道),而不是外观。因此,相对于布局形制和空间灵活使用,建筑只是作为一个上层构造件被添加上去,以诠释某种社会伦理。当历史古迹倒塌或者被烧毁时,执着的重建和对功能的恢复是常见的做法。[16]以苏州古城中报恩寺塔(图2)为例,它始建于6世纪,最初有11层,经历了几度毁灭和重建,至近代太平天国时期,塔再次遭到战火损毁变成七层,之后再次经历重建。现在尽管塔的样式已不同于最初,人们却并不强求将塔恢复原先形制,而只求塔本身的再次伫立,因为这种伫立代表着某种文化象征意义的延续。又如自秦末起,每逢王朝更替,昔日辉煌的王宫宗庙常难免被付之一炬,以摧毁其作为先朝精神象征的物质载体,但随后的重建随着政权的稳定再次展开,这种不断的演替展现的是器的消亡再生与道的绵绵不断。直至新文化运动对原“道”的生硬割裂方止。

这种对建筑物质载体的毁坏与重建,无论东西方均属常态。所不同的是,在此过程中,东方建筑因为缺少对物质性本身的追求,而更多的将形制、宗法、营造习俗等他者的延续作为关注核心。因此当建筑的宗法背景不同时,建筑本体也相应变换,这也直接体现在多种亚文化中。

5、关于传承的思考

在1853年向西方开放时,日本本质上仍是一个封建社会,但它很快就迈入了现代化建设的快速轨道。日本城市按照西方的城市的模式重新设计。这导致在很短的时间内,日本在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活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以被遵循并且应该予以保护的传统建筑遭到忽视,直到西方建筑师和历史学家提醒日本应注意自己的历史建筑的价值。由于发展历程中的西化,日本对传统一直持摇摆的态度,这其中又隐约可见对某种仪式而非形式的关注。历史学家和理论家长谷川如是闲指出:在日本,传统的重要性“与其说是保留过去的文化属性,倒不如说是修正现代文化,使其具有条理性;不是把它们作为物品保留,而是一种方式,将他们本身固有的本性作为一种性格融入到当代文化中”。[17]

以东京为例,明治维新后,东京成为西方城市模型实验室并持续多年。东京逐渐成为一个由无限拼贴形成的集合体。建筑评论家肇八束写道:“这里拼贴的意思是指相邻元素没有有机联系,如街道和建筑物之间,并且没有办法来建立这种联系……目前的趋势是从材质纹理到拼贴,从有序合成到无组织的城市,从光辉城市到拼贴城市”[18]。同时,在日本,“浮世绘”的思想一直存在。伊东丰雄的“流浪”概念、长谷川逸子的“建筑是第二自然”、以及坂本一成的“建筑是一种环境,而不是实体”(图3、4)都表明了建筑不过是短暂庇护所的思想。人对建筑情感上的多元性导致了日本当代建筑在形式上常常呈现出一种分割破碎的状态,透露出某种暂时感和敏感性。东京这样一个城市被它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人类的活动、快速连续的变化和对新奇事物的喜好而更好的定义,而不是物质实体或材料属性。日本的建筑和城市,在传统的引导下被建造和重建,形成了建造——改造的文化,唯一被保留的是这种行为方式和礼仪方式。

回首近百年来,中国建筑师始终在与传统欲罢不能的情愫下苦苦探求。传统文化的巨大惯性,决定了中西文化碰撞巨大冲击;而传统建筑文化在形式和材料上的种种割裂,又决定了这种努力的难度。至今日,虽然不乏成功的作品,但总体上,对于器和道的传承仍然处于探索之中。

向“器”回归的创作倾向在北京、南京、西安、洛阳等古都以及曲阜、承德等特定的历史文化名城中表现突出,并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作品,如曲阜的阙里宾舍(图5)等。即便是近年落成的南京云锦博物馆(图6)也依然未能跳出其中的窠臼。而运用现代建筑加古典符号的创作套路,更是成为一种快捷的商业化设计模式大行其道。符号作为文化象征,其永久性不如物质之永恒,其表现力又不如他者之永恒,虽有唤起民族精神的作用,但其本身并非永恒的策略。令人欣喜的是,问“道”之作如王澍在文正学院图书馆、象山校区规划(图7、8)等作品中做出的探索,正在彰显其文化的永恒魅力。而事实上,王澍个人所获殊荣正来自于他对传承的探索:“我不完全模仿历史上的任何东西……我考虑类型和原型。原型与记忆中的事物有关”。[19]

建筑是记忆的主体,比文字更真实。“我们可以不靠建筑生存,不靠它工作,但是我们无法不靠它记忆”[20]。中国从古代开始,对待建筑的态度即十分超然:损毁之后不过是重建,民族的基因里仿佛缺少对于保护和传承方面的关注。当年我们采用的是木构建筑形式,如今在钢筋水泥的包围中,失去了原有的建造手段,也同时失去了原有的拆毁手段。我们又当如何为子孙后代保留曾经的回忆?这或许正是探讨建筑永恒的原点和意义所在。

面向永恒的建筑 第5篇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全球的推广,“绿色建筑”在世界各国受到广泛关注[1]。近年来众多建筑技术专家纷纷加入到绿色建筑研究中来,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建筑师群体尚未在绿色建筑发展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作者主持的一项面向我国一级注册建筑师的实地调研结果显示,许多建筑师对发展绿色建筑很有热情和责任感,但在具体设计中却面临不少困惑和难题,直接制约和阻碍了他们的绿色建筑实践[2]。这个问题的产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项目设计周期和资金限制、甲方要求等),而建筑师在设计中未能得到必要的决策指导和有效的工具支持,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2. 绿色建筑评价与决策支持工具的研究现状

根据笔者提出的分类框架(参《建筑学报》2006年第7期)[3,4],绿色建筑工具总体上可以分为性能评价、决策支持(包含决策评价)、教育培训三大类,分别与建筑的最终性能、建筑活动、建筑活动决策者相关。已建立的绿色建筑工具大多属于“环境性能评价工具”类别,而面向建筑师的“设计决策支持工具”还十分缺乏。

2.1 绿色建筑环境性能评价工具的研究现状

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首先开始了绿色建筑的评价研究;至本世纪初,澳大利亚、德国、瑞典、日本、中国(包括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加入该领域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提出了一批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价工具/体系,用于辅助、规范和推动绿色建筑发展。这些工具/体系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类[4]:

第一类:针对建筑单项/多项环境性能(如:能耗、采光、通风、材料全生命周期特性、室内空气质量等)的模拟检测工具。例如美国开发的能耗模拟软件Doe-2、天然采光模拟软件Radiance;澳大利亚推出的建筑温室气体排放等级体系ABGR、我国清华大学研究开发的能耗模拟软件De ST等。目前各国已开发的此类工具软件有上百个,在美国能源部网站[5]和国际能源署网站[6]上提供了大量此类工具软件的相关信息。

第二类:针对建筑整体环境性能的综合评价体系,例如英国的BREEAM、美国的LEED、以加拿大为首多国共同开发的GBTool、日本的CASBEE、澳大利亚的NABERS等。中国自2000年以来也相继提出了《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这些工具/体系中包含大量能源、材料、水、空气质量等方面技术信息和指标要求,与建筑师的具体设计决策没有直接关系,它们的内容、结构、运行方式、结果表达等并非根植于建筑师的设计决策模式,因此不能适应其决策需求[7,8]。王竹等指出,目前的建筑环境评价方法并非从建筑的角度研究分析,因此并不完全适用于建筑营建中的相关因素和实践活动[9]。喻李葵和张国强[10]认为,“已开发的环境性能软件基本上都不能和其他建筑设计软件直接进行数据交流,……使得设计决策过程中的误差明显增大”。田蕾,秦佑国,林波荣[11]等更明确提出“目前主要的综合建筑环境性能评估系统都不适于直接为建筑师所利用,开发出服务于建筑师的版本是一项迫切和有意义的工作”。

2.2 绿色建筑设计决策支持工具研究现状

近年来,针对绿色建筑设计过程的“决策支持研究”逐渐成为国际建筑领域新的前沿方向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有“建筑环境性能评价”研究的延伸,最新研究进展包括:

在国外,由可持续建筑环境国际创新组织(ii SBE)主持开发的“绿色建筑挑战之设计评价工具”(GBC-DAT)[12],试图在EXCEL软件中将建筑设计过程的一般步骤/内容与绿色建筑的环境性能联系起来,属于检查表类决策支持工具;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主持开发的“建筑可持续性指标”(BASIX)[13],是基于网络的规划过程决策评价工具,用于规划项目的审查报批;澳洲联邦政府主持建立的“你的家”(Your Home),是一个面向建筑业主的绿色建筑网络信息交流平台;除此之外,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建立了针对不同决策群体的绿色建筑教育/培训工具,也可以为绿色建筑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我国,2004年配合《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出版了《绿色奥运建筑实施指南》,2005年提出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8年配合《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出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这些“指南”和“导则”,从概念界定和技术支持的角度,对绿色建筑在我国的早期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然而,我国已有的指导类工具尚不能达到全面支持建筑师设计决策过程的作用,而国外开发的工具也不能直接照搬到中国来用。为了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如何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面向建筑师的绿色建筑设计决策支持工具。

3. 建筑师的设计语言和思维特征

3.1 建筑师的设计语言

面向建筑师的设计决策支持工具/体系,其中提供的信息必须适合建筑师的知识领域和责任范围,并采用建筑师熟悉的“语言”;其结论应当能够回答建筑师决策过程中所关心的问题。现有评价工具中的很多指标(如CO2排放量、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室内空气甲醛含量、节水率等)并不能直接用于建筑设计过程中多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同时,反观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决策内容,包括朝向、功能、体形、材质、开窗等,在现有评价体系中也仅能找到少量相关控制指标(如窗地比、体形系数、可渗透地面百分比等)。

因此,笔者认为,要建立面向建筑师的绿色建筑设计决策支持工具,首先必须将现有绿色建筑评价工具/体系中的“环境性能评价指标”,转化为建筑师能够理解和把握的“设计决策控制要素”[14];即将工程师的技术语言,转化为建筑师的设计语言。

各国已有绿色建筑综合评价体系,为提取本国绿色建筑“环境性能评价指标”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和数据来源。要为中国建筑师建立设计决策支持工具,可以从《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提取“环境性能评价指标”,分析其与建筑师设计实践活动的具体相关性,进而建立中国建筑师的“设计决策控制要素”。例如,针对“不可再生能源消耗”这个环境性能评价指标。如果从“选址策划、场地规划、场地设计、平立剖面设计、构造设计、材料选择”等与建筑师设计实践活动相关联的具体环节入手,仔细分析其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的相关性,探讨通过自然通风、自然采光、被动式太阳能利用等各种设计方式“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耗”的可能途径,就能够发现并提出一系列相关设计决策控制要素,包括:建筑布局、朝向选择、热工分区、体型系数、窗墙比、窗地比、遮阳形式、构造保温、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材料含能等。这些要素语言容易被建筑师理解和把握,并且可以直接用于建筑设计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对其适宜指标范围的界定,将直接有助于建筑师的绿色建筑设计决策。

3.2 建筑师的思维特征

我国现有建筑学专业模式下培养出的建筑师,其基本知识结构和技能更加偏重艺术感知、空间布局、形体塑造、人文关怀和功能流线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其思维模式、能力及走向特征与擅长理性推导和复杂计算的工程师/工程技术专家明显不同。这决定了适合于工程师/工程技术专家的设计决策工具,未必适合于建筑师使用。

要建立面向建筑师的绿色建筑设计决策支持工具,必须深入了解其在不同设计阶段所特有的思维活动模式和决策需求,从而以最适当的形式为其提供所需要的工具。例如,在建筑设计初期,建筑师的设计思维往往具有“发散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内容简明的设计事项检查表和网络信息资源库更能适应其需要。在建筑设计中期,建筑师的决策思维和过程往往具有“循环性”和“多向性”,因此与辅助设计软件相配套、易于理解和操作的环境性能模拟软件,有助于其在多方案之间进行比较;到了建筑设计后期,建筑师的设计思维内容趋于细化,此时内容完备的绿色建筑材料和构造图集最有利于满足其需求。

4. 绿色建筑设计决策的特征

绿色建筑对设计决策的要求,同传统建筑设计相比,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15]。它在功能、美学等内容之外,还涉及了能源、水、材料、空气质量、生物多样性等多学科因素,要求设计者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有清晰的认识和系统的理解,并能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特定自然气候、地理、人文、经济等条件,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传统上以建筑师个人创作构思为主要依据的决策形式和过程,已经不能满足绿色建筑设计对新技术的综合应用、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关注、以及对多学科集成的新要求。当代典型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已经成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与传统建筑设计相比,其决策过程更多需要依靠系统高效的决策方法和科学可靠的决策工具的支持。

要建立绿色建筑设计决策支持工具,必须具体研究绿色建筑设计所特有的决策对象、范围、内容、形式、过程和目标特征,分析探讨“当前通行的建筑设计过程”与“绿色建筑设计决策特征”之间的差别和结合点,从而使所建立的决策支持工具更好地融合到绿色建筑设计所要求的决策过程之中。

5. 绿色建筑设计决策支持工具的形式与功能特征

面向建筑师的绿色建筑设计决策支持工具,在适应建筑师的语言和思维特征,满足绿色建筑设计决策特殊需要的同时,还必须与建筑设计的实际操作过程相配合。其形式具体可以由检查表、手册、网络平台、模拟软件等构成,其功能内涵、操作方式、结果表达等应当适应并服务于建筑师在方案设计等各阶段的具体需求,并且能够在设计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检验、修正、完善和提高。

表1中简要列出了建筑师在不同设计阶段所需绿色建筑工具的主要形式、功能与特征。其中:(1)“检查表”类工具帮助建筑师检查绿色建筑设计各个阶段必须注意的事项,防止考虑不周、事后补救;其内容应当简单明了,并与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密切配合。(2)“网络”类工具为建筑师提供各设计阶段所需要的参考资料和最新信息,应当具备信息全面、更新及时、高效互动的特征。(3)“手册”类工具用于设计方案的发展和完善阶段,应对建筑师的具体设计手法提供原则性指导。(4)“模拟”类工具的简化版本应便于建筑师在设计初期对多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其完整版本应为建筑师对选定方案的完善、修正和提高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两者均应操作简单、计算快速、结果简明易懂,并能与主流辅助建筑设计软件直接进行数据交流。(5)“图集”类工具包含两类,其中:设计资料集可用于各设计阶段,其内容与传统的《建筑设计资料集》类似,但最好采用纸质和电子版相结合的形式,以适应不同建筑师的使用习惯;材料及构造图集主要用于施工图设计阶段,其内容应反映当时代绿色建筑材料及技术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

6. 结语

在我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背景下,研究并建立服务于建筑师的绿色建筑设计决策支持工具体系,是一项具有迫切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意义的工作。要在该领域取得易于被建筑师理解和应用的成果,还必须在实地调查、理论探讨和实践检验等方面进行大量更加细致深入的基础研究工作。希望本文有助于引发绿色建筑设计决策支持领域更多的研究和探讨,最终为推动和促进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健康和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绿色建筑是当今建筑领域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国内外已经相继建立了一批绿色评价建筑工具;然而,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显示,现有工具的使用对象大多为能源、材料、水、空气质量等领域专家,对建筑师开展绿色建筑设计并未起到直接的决策支持作用。本文在分析绿色建筑评价及决策支持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建筑师设计语言及思维特征”以及“绿色建筑设计决策特征”两方面,探讨了建筑师对绿色建筑设计决策支持工具的需求,提出了面向建筑师建立成套绿色建筑设计决策支持工具的思考,并结合主要设计阶段,对相关工具的形式及功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试论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 第6篇

1 绿色建筑的优势

相对于其他建筑而言, 绿色建筑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 布局方面。与普通的建筑产品不同, 绿色建筑产品的设计过程需要更多地考虑整体效果, 因此其布局更加合理。第二, 能耗方面。绿色建筑产品中包含的合成材料数量较少, 且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还会适当将自然光线等因素应用在建筑产品中, 因此其所需的能耗相对较低[1]。

2 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对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进行分析:

2.1 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2.1.1 经济合理性设计原则

这种设计原则是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设计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这种设计原则对建筑设计人员的要求是, 应用较低的成本完成对建筑产品相关功能的实现, 进而促进整个建筑工程经济利润的增加。为了实现该目的, 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加强对建筑产品空间设计的重视, 从整体角度入手, 通过合理布局方式的应用实现整个建筑产品的优化设计。

2.1.2 环保性设计原则

这种设计原则是指, 在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中, 应该在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平衡性的基础上, 将环境负荷相对较小的建筑材料应用在建筑产品设计过程中, 结合预制模数构件使用等节能策略保证绿色建筑施工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2]。

2.1.3 适用性设计原则

这种原则是指, 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应该以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为基本原则。例如, 按照使用者对室内光线、温度等方面的相关要求, 将绿色建筑设计成相应的形式。

2.2 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流程

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是指将整个建筑产品的设计过程分成不同的阶段, 通过各个阶段的合理设计保证建筑产品拥有较长的生命周期。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2.2.1 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目标确定

为了保证绿色建筑设计的有效性, 在正式开展设计工作之前, 首先需要将绿色建筑的设计目标确定出来。这个过程需要严格遵循设计原则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目标由绿色建筑的特性、功能及具体要求等内容组成。

2.2.2 面向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提出

提出设计方案是整个设计工作的关键环节。在这个步骤中, 需要根据设计目标设计出几个不同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 然后通过对方案合理性、实效性等方面的分析, 从中选出最佳设计方案。施工材料和绿色技术是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主要组成要素, 这几种要素应该按照以下几种模式进行合理设计。

第一, 施工材料的选择设计模式。相对于普通建筑设计而言, 面向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在建筑材料方面的设计特点为:在充分考虑绿色建筑工程实际需求的基础上, 将整个工程施工所需的具体材料种类和数量统计出来, 并结合复核措施的应用提升建筑材料的利用率。这种设计方式的应用可以促进绿色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第二, 施工材料的处理设计模式。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过程中, 建筑设计人员对剩余的建筑材料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等的处理不够重视。在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中, 在预先统计出绿色建筑施工所需的建筑材料数量和种类之后, 会通过可被循环利用材料的再利用设计, 提升建筑材料的使用率。这种设计方式不仅能够符合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还会起到良好的降低成本效果。除此之外, 建筑设计人员会为绿色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垃圾、污水等设计适宜的排放位置和处理方法, 使得废弃物的排放不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这种设计步骤是绿色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因素之一[3]。

第三, 绿色技术的选用设计模式。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长常用的绿色技术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 供排水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化利用, 产生降低能耗效果。第二, 噪音控制技术。这种技术通常被应用在绿色建筑施工的环节的设计中, 通过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引发噪音的合理控制, 降低绿色建筑施工对周围居民产生的影响。第三, 空气净化技术。这种技术被应用在绿色建筑的室内环境设计中, 其空气净化目的是通过绿色环保室内建筑材料的使用实现的。

2.2.3 最佳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

当得出几个不同的设计方案之后, 可以利用专家评价法将最契合实际需求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确定出来。这个环节应该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进行。

2.2.4 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全寿命周期评价

当最佳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确定出来之后, 需要根据全寿命周期理念对该方案的应用有效性进行评价。这种预测性评价工作的开展, 可以将该方案中的不合理问题找出来, 有助于方案设计质量的提升。

2.2.5 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调整

在这个步骤中, 需要根据最佳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全寿命周期评价结果, 对方案中的不合理问题进行调整。

2.3 在设计绿色建筑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绿色建筑的过程中, 应该通过以下几种问题的重视, 保证绿色建筑的设计的合理性:

2.3.1 建筑产品生命周期问题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 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对整个建筑产品的各个组成要素进行合理评估, 结合评估结果确定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2.3.2 建筑室内环境设计问题

在设计绿色建筑室内环境的过程中, 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加强对自然光线等相关自然能源的合理使用。这种设计方式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还能为人们带来更加自然的使用体验。

2.3.3 建筑室外环境设计问题

就绿色建筑的室外环境而言, 建筑设计人员可以按照实际室外环境面积、所处环境气候特点, 选择适宜生长的树木或者花草植物, 实现对绿色建筑室外环境的合理绿化。这种设计方式的应用不仅能够保证绿色建筑本身的设计质量, 还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4]。

结语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 应用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实际设计过程中, 建筑设计人员需要通过建筑产品的实际设计需求、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环境气候要素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并结合节能策略的应用, 平衡建筑施工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甄兰平, 邰惠鑫.面向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建筑设计方法研究[J].建筑学报, 2003, 03:56-57.

[2]林宇光.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探究[J].门窗, 2013, 03:235.

[3]郭磊, 齐占江.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J].建材与装饰, 2015, 48:80-81.

面向文教类的旧工业建筑改造 第7篇

面向文教建筑的旧工业建筑更新改造在旧工业建筑更新发展早期就已出现, 如今, 各种文教建筑在各类旧工业建筑更新项目中普遍存在, 成为旧工业建筑更新的方向。针对于现存校园内的旧工业建筑越来越多, 其中大部分都很具有保留价值, 改造后的旧工业建筑也能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独特风景。现今的大学校园被认为是流水线式的教学方式, 多样化的校园文化也同样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一、面向文教建筑的旧工业建筑改造意义

1.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理论源自工业革命之后,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结构已经不再适合于城市的快速发展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针对这些社会问题对城市进行的更新活动, 直到20世纪70年代, 城市更新产生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变化, 从以往的自上而下的改造方式逐步转变成为了自下而上的更新模式, 在城市更新理论中更加注重了城市文化的连续性、注重塑造城市特色的更新。

2.工业遗产保护理念

工业遗产的提出于2003年7月工业遗产保护协会 (TICCIH) 所通过的《塔吉尔宪章》中, 工业遗产保护中界定了工业遗产的范围, 第一次将旧工业建筑改造形成了系统的保护文案, 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重视, 首次提出了“工业考古”的概念, 强调了工业遗产在现今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价值等等, 我国关于工业遗产的研究相对较少,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城市更新研究中, 对废旧厂房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作为人类工业文明的物质载体, 是人类文明历史上伟大的一页, 对待工业文明应该与对待其它历史文明同样的重视态度。

二、文教建筑与旧工业建筑的契合点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文教建筑的类型越来越多, 功能需求越来越复杂, 更多文教活动所激发出的新型建筑空间为旧工业建筑的改造提供了可能。

1. 建筑空间

旧工业建筑的结构坚固、复杂且寿命高是旧工业建筑可以被改造成为很多的建筑类型的前提条件;其次, 旧工业建筑的空间大、层高很高, 具有十分灵活的内部空间结构, 可以被改造成为任何空间, 建筑层高可以随意分隔、变化可以在其寿命周期之内发生多次的改造。

文教建筑空间与旧工业建筑有很多的契合点, 现存大多的旧工业建筑改造成文教建筑类型大多被改造成为了艺术系或建筑系的教学办公、图书馆、或者工作室等等, 这类的文教建筑需要大的展示空间, 这种大展示空间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分隔和划分, 灵活布置展示的内容;其次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教育注重个性化培养和自主化学习, 很多的交流空间和灰空间, 被广泛地运用在文教类建筑中, 教学不再是封闭和保守的形式, 取而代之的是开放和自由的交流活动。例如,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系馆内的咖啡厅, 就是这个例子, 这样个性化的空间与旧工业建筑空间的灵活性不谋而合。

2. 造型特点

旧工业建筑的造型十分具有识别性和时代特征, 代表了当时很高的建造技术, 其内部裸露而复杂的结构构件;高大的空间;突出的体量;与众不同的外表, 十分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改造成为文教类的旧工业建筑, 无疑是对工业遗产保护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建筑理念的一种宣传和促进, 在学术界和社会上都起到了一种带头作用。例如, 西安交通大学田家炳艺术中心, 就是西安交通大学的艺术系的所在地, 是由以前的西安交通大学内的机械加工厂改造而成, 田家炳艺术中心不仅仅担负着教学功能, 也同样担负着西安交通大学艺术系教学实践, 田家炳的成功不仅仅代表了西安交通大学先进的旧工业建筑保护意识, 独特的旧工业建筑改造成的艺术系馆对西安交通大学的艺术教学和创作也是一种宣传和推动。

3. 城市文化

随着城市文化的不断被重视, 很多先锋建筑师带来了国外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新思潮, 我国不断涌现出优秀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案例, 越来越多的旧工业建筑被改造成为了艺术中心、创意产业园区, 因为我国僵化的土地管理制度, 导致旧工业建筑改造类型的局限性, 很多旧工业建筑因为社会认知度、区位和商业化的缺乏而被强制地拆除掉, 这种城市改造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 原有的建筑不复存在, 城市文化被破坏, 造成了现今千城一面的现状。

我国旧工业建筑代表了工业时代的文明和当时的社会主流文化, 旧工业建筑的存在不仅仅是在物质和物理上的, 而是一种城市记忆的体现。在城市文化传承上, 旧工业建筑改造的作用就是将这种记忆重新传承和演变, 给予旧工业建筑新的功能空间。

在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城市文化对于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工业遗产保护的提出正式对我们即将失去的宝贵人类文明历史的重视和珍惜。面向文教的旧工业建筑正是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提出。例如, 西安交通大学的田家炳艺术中心原厂房就是交通大学历史的一个重要的文物, 是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的第一批建筑, 颇具文化价值。内蒙古工业大学的建筑系馆在改造前身也是当时生产线上的一个铸造车间, 一直成为地区行业的支柱产业, 在产业结构调整之后, 车间被逐渐废弃。原来的旧厂房是校园一个很重要的历史节点和记忆, 在本着绿色、生态的改造理念将厂房改造成了现在的建筑系馆, 对内蒙古工业大学的特色专业建筑系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和宣传作用, 不仅仅将原有废旧的旧厂房重新利用, 对校园文化也是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三、面向文教类的旧工业建筑改造模式

面向文教类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类型很多, 前提是现今文教类的建筑的发展, 文教建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的教育建筑, 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 以高校为背景衍生出来的文教建筑类型多样化, 实现了产、学、研一体的教育类型。

1. 系馆模式

此类是面向文教类的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类型最多的改造模式, 直接与文教活动产生关联, 例如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系馆、田家炳艺术中心等等, 此类的旧工业建筑改造一般适用于规模偏小的单体厂房建筑, 进行加建或改造成为适于专业系馆的教学楼, 灵活的建筑空间和结构可以被改造成为适用于任何的教学空间, 老空间新功能激发了学生对于校园文化的热爱, 此类的改造局限在于它的背景是在学校内。

2. 整体改造模式

此类的旧工业建筑改造适用于规模大的旧工业建筑群体整体进行改造, 例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科教产业园区, 将厂区内的厂房进行一个整体的更新改造, 借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教学背景, 培养一流人才, 不仅仅将以前的工业厂区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整治了原有的破旧不堪的场地现状, 更是将新注入的校园文化和人文气息植入, 对周边的环境文化都是一个整体的提升, 结合了旧工业建筑建筑空间、结构灵活的特点, 可以被改造成为任何适合文教的功能建筑, 图书馆、食堂、教学楼、活动中心等等。

参考文献

面向永恒的建筑 第8篇

智能分会会长黄久松:首先,智能建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智能建筑是做好智慧城市的前提,若智能建筑主业都做不好,则智慧城市无从谈起,希望智能建筑行业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其次,准备足够的实力,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立足智能建筑,面向智慧城市”将是有条件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发展的大好机遇。智能建筑行业企业要在智能建筑主业基础上,打造好企业综合实力和行业知名度。要充分认识自身优势与劣势,根据企业实际,研究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寻找发展定位,量力而行,逐步跟进,有所为,有所不为。

智能建筑基本技术与智慧城市的技术是相通的,但是,需要技术创新、整合,将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融合和接轨。行业企业要围绕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和专业应用,在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前提下,开展技术创新、工程集成创新、工程应用实践和探索市场模式,将智慧城市建设圆满落地,充分满足我国智慧城市发展需要,并做好各项服务。

智慧城市建设将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行业企业应充分发挥智能建筑行业企业所具有的从业资格、熟悉标准规范、系统集成技术和多年积累的工程经验等优势,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标准规范、技术创新、顶层设计、专业设计和工程实践等,积累经验,创建品牌,成为智慧城市主力军。

作为行业协会,要积极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专家资源,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开展相关工作,如在搭建交流平台、专题讨论、专题研究、标准规范、实施导则、技术产品研发、工程应用及成功案例宣传等方面做些引导工作。

从顶居设计的南度谈—谈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规律?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柴永茂:智慧城市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来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益。太极非常倡导从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做起,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相当于蓝图和地基,总体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不再赘述。顶层设计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讲究资源共享,即一定要进行高度的统一管控,顶层设计是实现总体规划的唯一途径,二是顶层设计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已开始很多年了,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如果我们当初放慢点速度,做好顶层设计,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因此,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我们都知道,智慧城市包含三要素,一是透彻的感知,二是全面的互联互通,三是更深入的智能化应用。如果没有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这三方面是不可能实现的。

延华如何从一个智能建筑企业介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当中?

上海延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黎明:我们在武汉做了一些智慧城市的探索。现在的智慧城市现状是,不管你进不进入,它已经来了。传统的企业已经和IT巨头进行合作,如果我们对智慧城市视而不见的话,不仅会失去一个大的发展机会,而且我们自己的主战场也会被蚕食。

面对智慧城市,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认为,应该抓住这个历史的机遇,主动出击。智慧城市和智能建筑有几点不同:一、虽说智能建筑要“重应用,轻建设”,但实际上智能建筑建设的成分还是很重的;而智慧城市是重应用,都是从需求出发的;二、智慧城市要求我们学会和业主方去分享、去协作,深入了解市场的需求、研究城市的特性,然后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如果我们被动地作为乙方,等着人家设计好了,我们去实施——这种传统的做法已经渐渐行不通了。另外,我们更要和城市的业主方、主办方进行分享,我们在“落地”问题上是有优势的,如果我们能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充分理解智慧城市的特殊性,一定能成为智慧城市“落地”的生力军,这是延华摸索智慧城市的一些心得。

信息化建设开始的时候还是封闭的,而智慧城市的系统是开放的、复杂的,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和服务的过程。如果没有本地化的公司,智慧城市是建设不起来的,所以我们在建设之前先在本地建设公司,例如:武汉智城、海南智城、遵义智城,再与市政部门做好协调,这种模式是真正符合智慧城市发展规律的,是很受欢迎的。

智慧城市是各单位协作的一个大好时机,是IT和智能、自控之间的协作,包括产品商和集成商之间的协作,也包括全国性的大公司和地方性的有特色的公司之间的协作。因此,智慧城市是一个协作时代的产物。

作为中小正业,安泰在介入智慧城市建设中有什么心得和体会?

安徽省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杰:面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潮,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我们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的智慧城市的申报和顶层设计,其目的是寻求和落实自己在智慧城市中能做的事。第二,我们紧紧抓住公司多年来在智能建筑领域的实战经验和优势。作为中小企业,安泰主要围绕智慧能源的能耗监管平台建设,在这方面与当地政府进行紧密合作。我们是利用专业的优势去做我们专业的事情,并且要有一定的眼光,否则等智慧城市真正展开的时候,我们想做己经来不及了。第三,在智慧能源里面,我们已制定好下一步的规划,即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展基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分布式的微电网工作,微电网的概念很大,我们只做与智慧城市有关的清洁能源、生态能源等工作。总的来说,我们就是集中力量做我们专业的工作,当机遇来临的时候,紧紧抓住机遇。另外,我还想分享一点,我们的能耗监管平台已与华三展开多种合作,并已有很多成功应用案例。

总之,在面对智慧城市建设机遇的时候,我们要扬长避短,避免贪大求全。

从智能建筑到平安城市的安防有什么经验和教训?

智能分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公共安全组组长刘希清:我想从参与平安城市建设的体验中谈谈智能建筑行业如何面向智慧城市的问题。去年年会上提出了“立足智能建筑,面向智慧城市”的口号,但是从与时俱进的角度来说,仅仅“面向”还不够,还要“服务”和“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智能建筑行业本来就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只不过原来是“城市信息化”、“数字城市”的概念,因此我们应该当仁不让地来做这件事情,现在智慧城市已经由理念进入实践,如果我们观望、等待,可能会失去机遇,智能建筑行业应该做哪些事情?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要不断深化对智慧城市的认识和理解,我个人认为智慧城市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模式,是一种实实在在可以感受到的实体,另外还是一个在永远进行中的过程。所以它的理念、建设模式、运行模式等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去关注和认识。IBM模式是用信息化来统率智慧城市建设的模式,而按照中国的实际,我认为恰恰应该倒过来,应该以城市化建设为目的,信息化作为一种手段来实现城市建设智能化的目标。平安城市建设开始的时候,我曾告诫一些大的IT公司,一定要用安防信息化的思路来设计平安城市方案,因为平安城市建设绝不只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更应该关注公安业务的应用,实践证明这样做是正确的。因此,企业在做智慧城市方案时,一定要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做好调研。千万不能认为技术万能,技术可以代替一切。协会还要探讨、研究如何实施。我认为智慧城市是一个城市建设的综合性项目,不是某一个或几个行业、企业能够完成的。所以顶层设计很重要,也很复杂,我们的企业只能做顶层设计中与技术架构有关的部分,真正的顶层设计应该包括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生态的、民生等各方面的工作,因此我建议大家不要笼统地讲顶层设计,要谨慎一些。

第二,要抓好标准化工作。没有标准化支撑,行业将寸步难行,智能建筑行业走过二十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协会应该抓标准化工作,怎么抓?我认为行业应该有一个开放的态度,进行纵向与横向的联合,参与国标、行标、协会标准的制定工作。有了标准,行业企业共同遵守,将会减少矛盾,加强合作,这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基础。

第三,组织专家开展智慧城市评价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对于业内企业来说,我们做的是“最后一公里”的事,没有智能建筑业的参与,智慧城市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企业应重新梳理一下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找准自己的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智慧城市是一个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所以行业企业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智能建筑的基础上更好地面向智慧城市,服务智慧城市,做好相关工作。

从产品研发方面谈谈如何立足智能建筑,面向智慧城市?

面向永恒的建筑 第9篇

1 建筑专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建筑业作为吸纳就业和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部门,多数国家对建筑业实施保护政策,一般不欢迎外国企业在本国建筑市场上的竞争。我国于1997年开始与英国等6个发达国家签订了相互承认注册建筑师和注册结构工程师的条约,意味着国内建筑市场已经部分对外开放。众所周知,发达国家现代建筑业较我国领先数十年,国内建筑从业者势必受到国外同行的强烈冲击。

2 基于注册工程师制度改革建筑专业教学

1)挖掘课程联系,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是教学的总体蓝图,传统建筑专业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程体系存在着人为割裂各课程内在联系的问题,学生难以在头脑中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建筑知识体系。针对此问题,就需要在承认各课程独立性的同时,强化其内在联系的挖掘,并以注册考试为引导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如应增设《设计前期工作》《场地设计》《建筑法规》等课程。鉴于总学时有限,对那些旨在培养学生方案构思能力、建筑文化修养等工程专业素质的重要课程应优先予以学时保证。在此需要强调,各校优劣各异,应该扬长避短,突出自身特色来制定课程体系,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2)强化内容更新,突出课程要点。

建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要最大限度融入国家建设标准、规范,并且随时更新。为化解“高要求”与“少学时”的矛盾,各课程可开设关于其国家建设规范与标准的主题讲座。鉴于我国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条目众多,达15万之巨,各课程就需要分清主次、有所取舍、抓住要点:如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施工技术部分,根据建造师考试中对基础理论知识、通用理论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的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的考核要求,应重点讲述土方工程、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和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组织部分则重点讲述流水作业原理、网络计划技术,其余内容可以在实际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亦可以留下问题课后查阅资料解决。对选择讲授的内容,则配合分部工程以及组织管理的内容,课前预备好相应的工程实例,包括在实际工程中正确、灵活地处理技术和管理中出现的常规或非常规性问题,从而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事例和经验等。

3)改进教学方法,强化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措施。从教学方法的本质看,其内部表现为教学内容的运动形式;其外部表现为创造一个引导学生个人才能充分发展的学习环境。现今的建筑专业教育,除了要优化知识结构及教学内容,强化工程能力培养已成为增强毕业生岗位适应性的关键。其中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更有赖于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要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且要将灌入式的知识传授方式转变为以创造性思维训练为主的方式,重视授课方法的科学性,精心设计每堂课,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该课程实践性、综合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工程现场场景(感性知识)介绍,通过实际工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归纳、提炼、讲解课程的基本知识(理性知识),启发学生独立解决第二环节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的视听技术,使课堂变得丰富而严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4)加强实践环节,注重有机结合。

建筑专业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知识拓展与能力训练等方面如何取得平衡是现阶段教学改革的难点。教学计划中的实践环节虽已有一定比例,但其效果不尽人意。需要打破原来仅作为理论(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的单纯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模式,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设计能力的全面培养。课程设置中要特别重视设计和工程实习,将“学会做事”作为一个重要教学目标——让学生一入校就接触和熟悉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工程环境,以工程设计为主线,以学习工程方法为基本内容,建立“工程训练”系列课程。可以抓住两条线:工程方法与实验方法。将传统工程实践环节(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加以整合,培养学生大工程观念指导下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工程训练”课程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分为三个阶段:工程意识初步建立阶段、模拟工程设计阶段、真实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此系列“工程训练”课程由教师提供工程设计项目的内容及所需软硬件条件,贯穿学生本科四年,从而实现基础理论教学、工程实践教学和创造性设计教学的有机结合。

5)提高师资待遇,促进水平提升。

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动力是教师。高校应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给予重视,制定教师的管理、聘用、奖励等一些规章制度和条例,不断提高津贴、奖金、课时费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水平。教师除应提高自身教学素质之外,还应积极参与工程实践——一方面要注意从注册建筑师考试中了解设计实践对专业知识需求情况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保证注册考试导向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又应积极参加工程设计实践,直接从中吸取营养,如此才能保证在实践环节上先于学生,在设计能力上高于学生。以往,在高校中工科教师脱离工程、建筑学教师脱离设计实践的现象并不鲜见,这些无疑影响了教学质量。注册考试使建筑专业教师加深了对工程建设的认识和体会,乃是推动工程教育水平提高的有效动力。

3 进行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适应的工程教育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注册考试侧重应用能力,而不将基本原理作为考核重点。它从工程实际出发要求建筑师掌握解决问题的具体原则和手段。而作为教学过程却不能仅仅局限于此———既要教给学生结论,更要教给他们产生结论的原因和事物发展的科学原理,以及采取措施的依据———“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手段都可能发生变化,只有掌握了基本理论,才能适应这种发展,才能提出有创见性的新思路。

注册考试侧重设计逻辑性,而未将建筑创意和艺术性列入考试内容。它仅考核建筑师是否能够在设计过程中满足建筑对实用、坚固、经济等这些最基本的条件。而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做到这一点,更要使他们建立起较高的专业修养、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和坚实的基本功,具有创造出高水平、高品位建筑作品的潜力和底气。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标准相对注册建筑师的考试标准具有更高的层次。

注册考试侧重技术条件,而不将设计技巧和表现技巧作为考核重点。对一名执业建筑师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解决各种技术性问题。至于解决问题的技巧,仅反映其设计水平和层次的高低,所以不作为注册考试的主要内容。然而,学校的专业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也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设计与表现技巧。因为没有这些,建筑师就难于得心应手地用建筑语言去思考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也难于把自己的作品形象地展现给他人。这虽是建筑创作得到进一步升华的先决条件,却不需要作为建筑师职业准入的考核重点。因此,注册考试标准与建筑教学标准在这里又一次被加以区别。

4 结语

注册工程师制度有助于建立全新的、合理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具有国际普遍性的工程教育评估标准,是大势所趋。建筑专业教育面向注册工程师制度主动作出适当的调整是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三氯乙烯降解下一篇:现代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