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背景范文

2024-06-05

审计师背景范文(精选11篇)

审计师背景 第1篇

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审计全覆盖成为审计工作的新要求。2014年10月,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同时,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首次将审计全覆盖写入政府文件。我国政府审计迎来“全覆盖”时代。

审计全覆盖对政府环境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政府环境审计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我国政府审计涉及范围广、任务重,包括公共财政审计、政府预算审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这就为资源环境审计的开展形成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限制。另外,我国政府环境审计起步较晚,目前开展的环境审计项目主要是环保资金的审计,在环境审计其它领域开展较少。审计全覆盖要求政府环境审计向更深入、更全面、更广泛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在环境审计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应适当放宽,加大对环境审计的资源投入;对重大环境项目进行更加细致全面的审计,对普通环境项目进行全面广泛的审计;扩大环境审计实施范围,不仅要对环保资金进行审计,还要对自然资源数量、空气质量监测、水污染及治理、水利工程、土地污染防治、海洋资源保护等各项环境项目进行审计。

然而,面对如此艰巨的环境审计任务,我国政府环境审计人员压力巨大,甚至难以胜任。另外环境审计的专业性使得它与传统财务审计有很大的区别,而目前政府环境审计人员的结构不合理限制了环境审计的实施和发展。由此可见,政府环境审计力量及审计资源的缺乏,环境审计难以达到全覆盖。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采取外包的方式,充分利用社会机构的力量,达到环境审计全覆盖的目标。

二、政府环境审计外包的实践框架

(一)政府环境审计项目外包之前

1. 对环境审计项目的分析。

首先,应从成本效益方面进行分析。政府审计外包的驱动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当审计业务的市场成本大于内部交易成本时,则该项审计项目应由审计机关自行完成,否则就外包。环境审计业务外包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在实施一项环境审计项目之前,应先对项目进行评估,确定好预算。当外包费用小于预算时,就选择外包,当外包费用大于预算时,就选择政府人员实施,当外包费用等于预算时,也选择外包,这样政府环境审计人员就可以节省资源,投入到其它环境审计项目中,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使效益最大化;其次,应从项目的专业性进行分析。环境审计项目不同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它的综合性和专业技术性很高。环境审计不仅要求财务审计人员具有会计、金融、财政等相关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对环境学、工程学、统计学等综合学科的了解。由于目前我国的环境审计多为政府环境审计,而民间审计多为财务审计,较少涉及环境审计,特别是一些大型环境审计项目。因此在环境审计方面,政府人员可能拥有相对丰富的经验且更加专业,如果环境审计项目过于专业,那么政府就不宜选择外包的方式。但随着环境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民间环境审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这种格局也许会被打破;然后,应从项目的保密性进行分析。如果环境审计项目涉及到较多的机密性信息,为了保护国家和公民的利益,也不宜采用外包的方式。环境审计项目中一些比较基础性、常规性和边缘性的环境审计任务可以选择外包,从而提高政府环境审计的效率;最后,应从项目的风险性进行分析。如果环境审计项目的风险较高,为了保证环境审计项目的质量,就不宜选择外包方式。另外从民间审计人员角度看,环境审计项目风险越高,自身声誉受到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就不愿意去接受这种高风险的业务。政府环境审计人员可以选择将中低水平风险的环境审计项目进行外包,既保证了审计的质量,又能提高审计的效率。

2. 外包审计机构的选择。

政府环境审计人员在选择外包审计机构时,应该选择那些曾经有过类似合作并且表现良好的审计机构。这些审计机构对政府的目标更加清晰,也拥有一定的环境审计经验,在与政府进行合作的时候会更少出现摩擦和矛盾。在对未曾合作过的审计机构进行筛选和评估时,要选择那些信誉良好、没有违规记录的审计机构,同时要评估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环境审计经验,进行综合评分并排序,选择排名靠前的机构。这样才能保证环境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另外,还可以建立中介机构库来选择外包机构。建立中介机构库是指通过资格审查的方式,确定一批具备相应资质、业务能力以及符合业务范围的外部机构作为政府环境审计业务外包选择的方式。这要求环境审计机关对中介机构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资格等级、职业经验、违规记录、以往环境审计经验、参与的环境审计项目成果等方面的信息,形成中介机构管理档案。

外包审计机构还可以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来选择。招标过程必须保证公平公正,能让每一个参与竞标的审计机构有平等的机会充分展示他们的能力。公开招标方式能够节约一定的成本,鼓励社会审计机构积极参与环境审计的实施,有利于更多环境审计项目的开展,实现审计全覆盖的目标,但是招标过程容易产生腐败风险,无法保证环境审计项目的质量。

3. 环境审计外包合同的制定。

确定好外包审计机构后,就要根据双方意愿,签订关于环境审计项目的合同。外包合同首先要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政府环境审计人员必须明确,外包的是业务而不是责任。环境审计项目的最终责任人是政府环境审计人员代表的政府,政府审计人员应对整个审计项目的效益性和科学性负责,对国家和人民负责。而外包审计机构只对其承担外包的任务和项目进行负责,对是否达到政府环境审计人员的期望标准承担责任。外包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完全不同。合同中应明确责任范围,避免推脱责任、无人担责的情况发生。在合同中可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在合同中还应明确有效的激励制度。为了使外包审计机构发挥其功能至最大,就必须制定有效的激励制度,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和受重视感。在外包过程中要保证政府环境审计人员和外包审计机构的相对公平性,使他们双方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使环境审计工作效率最高,质量最好。激励制度可以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政府环境审计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当中,有利于环境审计的发展。

在制定环境审计合同时,对合同条款进行严谨分析,明确业务范围,避免涉密业务和高风险业务,同时保证双方权责分明。必要时可以让法律专家协助完成合同的签订。

(二)政府环境审计项目外包之中

1. 对环境审计项目外包的阶段性评估。

对环境审计项目外包的阶段性评估,能够判断外包审计机构的项目完成情况,如不符合合同规定或政府环境审计人员的要求,可以及时告知外包审计机构或者解除合同关系。阶段性评估可以对偏差进行及时纠正,避免更大的损失,保证环境审计目标的准确实现,缩小实际与期望的差距。另外,如果阶段性评估表明外包项目进展顺利,可以给予外包审计机构阶段性奖励,激励他们更好地完成剩下的环境审计项目。

2. 加强沟通,缩小审计期望差。

这里的审计期望差是指政府环境审计人员所期望达到的效果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政府环境审计人员的目标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环境审计效率,保质保量完成环境审计项目。而外包审计机构的目标是实现收益最大化。由于目标有差异,在实施环境审计项目时很难避免意见不一的情况。这时政府审计人员就应该加强与外包审计机构的沟通,权衡各种利弊,双方达成统一目标之后再继续开展环境审计项目。沟通应该及时有效,并且在各个阶段、各个任务过程中都要发挥沟通的作用,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政府环境审计项目外包之后

1. 对整个环境审计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整个环境审计项目完成后,要进行整体评估和复核。评估外包审计机构的工作完成情况及项目成果,看其是否符合政府环境审计人员的期望和要求。如果不符合,政府环境审计人员就要反思自身在选择外包审计机构、沟通和阶段性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考虑是否重新实施环境审计项目、是否更换外包审计机构等,相关费用损失应按责任比例承担。如果项目成果达到了政府环境审计人员的期望值,那么就可以采用公开表扬、等级提升等方式使外包审计机构的社会声誉提高,这样不仅是对他们服务质量的认可,更为外包审计机构带来潜在收益。

2. 建立外包审计机构信息档案。

政府环境审计人员应当把外包审计机构相关信息记录并存档,包括机构名称、核心能力、被选择方式(招标、推荐、曾经合作经验等)、参与环境审计项目的整个过程、绩效评估结果等各方面的信息,同时对他们的综合等级进行打分。这样有利于环境审计项目的责任追究,也有利于在进行新的环境审计项目外包时对外包审计机构的选择,减少选择成本。

三、政府环境审计外包应注意的问题

(一)政府在环境审计外包中的角色定位

政府环境审计人员在环境审计外包中的角色定位,决定了他们的职责和权力。在实施政府环境审计项目过程中,环境审计人员既不能完全放开,把审计工作完全交给外包机构全权负责,也不能放不开,使外包审计机构束手束脚,阻碍环境审计项目的顺利开展。政府环境审计人员对自身定位正确与否,决定了环境审计项目的发展方向。

1. 政府环境审计人员应是项目的决策者。

在外包过程中,政府环境审计人员与外包审计机构不可能看法完全一致,于是就需要有一方来担任决策者的角色。考虑到政府审计业务外包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审计一方,因此,决策者由政府环境审计人员来担任较为合适。需要指出的一点是,由政府环境审计人员来决策并不意味着不关注外包机构的意见,外包机构针对出现的问题,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可以提供参考意见,政府环境审计人员应综合双方意见和实际情况进行决策,最终的决策权交给政府环境审计人员。总之,政府审计人员决定项目是否继续开展,决定着项目的发展方向。

2. 政府环境审计人员应是项目的计划组织者。

根据环境审计业务的一般流程,审计计划是审计工作的起点。政府环境审计人员在外包过程中首先需要扮演的是规划者的角色。政府环境审计人员要为审计工作制定总体计划安排并组织审计工作的开展,为政府环境审计人员和外包机构分配任务、界定权限、制定标准。政府环境审计人员应考虑项目的哪些部分适合交由外包机构完成,哪些部分必须亲力亲为。此外,对于所要依据的标准是采用审计机关的标准还是外部机构的标准也是需要明确的问题。由于执行的是政府环境审计业务,采用审计机关订立的标准更具有适用性和权威性,而外部机构使用的标准,其专业性水平更高。如何兼顾标准的权威性与专业性,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政府环境审计人员作为计划组织者要在审计工作正式实施前确定,否则,没有参照标准,审计工作难以展开。

3. 政府环境审计人员应是项目的监督者。

政府环境审计人员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即监督者。外包机构毕竟属于外部机构,对政府审计的规则、业务等并不熟悉,无法避免在工作中出现各种问题与疏漏,甚至还会在工作遇到困难时,出现懈怠的情况,影响审计效率和质量。审计机关作为监督者能够督促外包机构更好地履行自己在合同中的义务,同时,对于涉及政府信息的安全性问题,也能及时给予防范与警示,防止国家机密泄露。监督贯穿于整个外包过程的始终,审计机关履行好监督者的职责是外包成功的关键。

(二)丰富政府环境审计人员自身机构

荷兰的审计人员结构并不单一,它拥有一支高水准的“会计+X”审计队伍,“X”代表除会计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包括法律专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环境专家、经济学家、公共管理学者等,比单一的人员构成更能满足环境审计多学科领域相互交叉的专业化要求,无法替代的专业背景,多元化的人员组合,提高了环境审计的质量,取得了更丰硕的果实。我国审计署应学习荷兰审计法院人员多元化的优势,我国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受到公务员编制的限制,人员相对固定,因此,结合自身难以在短期内增加大批人才的特点,政府机构如果想改善知识单一的现状,可以从社会、高校等,选拔出环境专业、统计专业、化学专业、历史专业、地质专业等学科的佼佼者,聘请到环境项目审计中,改变专业受限的现状,组合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审计人员队伍,使环境审计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更具有科学性。

摘要:我国政府审计进入全覆盖时代,这对政府环境审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应对审计全覆盖的要求,环境审计业务外包解决现有环境审计人员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文章在审计全覆盖的背景下,从政府环境审计项目外包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出发,对政府环境审计外包的实践框架进行一个粗浅的分析,并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审计全覆盖,政府环境审计,业务外包

参考文献

[1]徐向真.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相关问题探讨[J].审计月刊,2014(7).

[2]陈媛媛.中国政府审计服务外包相关问题的探讨——以制度分析和发展框架为视角[J].商,2015(24).

[3]谢娇.基于审计全覆盖的政府审计业务外包初探[J].会计研究,2016(7).

[4]贾云洁.澳大利亚政府审计外包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审计研究,2014(6).

[5]张倩.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资源整合发展历程的文献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3(6).

[6]马佳,张洪珍.基于雾霾背景下对政府环境审计外包的探讨[C].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6).

审计师背景 第2篇

摘要:文章通过对《审计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互联网+”的信息化背景下,分析了高职院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从《审计学》课程教学定位的信息化、课程资源的整合化、教学环境的互联网化、教学内容的可操作化提出了高职会计专业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为推动我国会计专业课程建设提供相关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审计学;教学改革;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08-0059-03

《审计学》作为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基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基础学科之上的综合学科。该门课程一般开设在会计专业大二或大三学期,建立在学生具有一定的会计专业能力和管理学专业基础之上。但有的高职院校在尚未开展《财务管理》或《管理会计》等课程的前提下进行《审计学》课程的学习,课程体系欠缺科学性,且先修课程的考核也不严格,再加之民办高校注册招生的生源学习底子薄弱,在对现代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审计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的理论学习和理解上陷入困境,形成畏难情绪,以至于在审计业务循环实务中的学习也缺乏兴趣和积极性。整体上而言,该门课程的教学陷入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状态。此外,对民办高校而言,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对《审计学》课程投入不够重视,加之教师待遇不高和学校督导检查也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民办高校审计教学改革举步维艰,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发展缓慢。

一、《审计学》课程教学研究综述

通过对历年《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献的搜索,国内学者早期研究的是该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课程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方法在整个课程教学或某个专题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课堂教学学生兴趣的启发等方面的内容。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国内高等教育也随之进入“互联网+”教学的研究热潮。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成为新的教学信息化手段的新方式,将课堂由课上延伸到课下,由教室延伸到互联网联通的各个角落。同时,针对信息化背景下的新的教学变革研究也应景而生,前期研究主要关注“互联网+”课堂教学框架的建构、教学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教与学的互动、网络教学测评等的研究。针对《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而言,对审计课程的教学更多是从信息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审计实验的信息化设计、审计模拟实验室的构建到审计实践教学开展模式等多方面进行研究。由此,笔者发现国内对《审计学》课程的教学研究的主体针对性界限不明,没有区分出高职院校、本科院校的教学应用,且没有结合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出相关信息化的建设思路。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将从民办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审计学》课程教学需求,结合当前“互联网+”的信息化环境,对《审计学》课程的建设思路进行一定的研究,为推动我国民办高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提供相关的参考建议。

二、“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要求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技术逐步广泛应用,经济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会计的工作环境发生了颠覆性变化,现在会计行业的计算方式已经从传统的手工计算转变为会计电算化、会计云平台,会计工作环境的改变引导着审计工作也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也日趋明显,但是受制于资源的有限性,民办高职院校对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变革起步较晚,或者在转变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转变效果不理想,不能培养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壮大。依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技[2012]5号)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技[2016]2号)等文件精神,“互联网+教育”改善了教育生态环境,使得传统的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民办高职院校对于《审计学》这样一门相对较难的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要结合考虑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经费紧张、教师欠缺理论的实践性、学生学习基础差的校情、学情,有的放矢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在“互联网+”的信息化环境中,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项目旨在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促进传统审计教学变革,努力实现《审计学》课程教学环境互联网化、教学内容知识点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教?W管理信息化,以全面改善课程教学效果,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审计学》教学改革思路研究

1.《审计学》课程教学定位的信息化

传统的《审计学》人才培养目标已然不能适应当前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的需要,“互联网+”时代要培养学生在掌握审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电子计算机、审计软件、网络技术来解决审计实务工作中的问题。所以该门课程的教学定位要有开放化的思维,培养学生遵守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依据《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要求开展审计业务,通过利用审计软件、审计云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提高业务的处理效率和信息传递效率,实现使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同时拥有较强的运用专业技能从事审计职业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和适应新审计环境发展的生存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2.《审计学》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化

民办高职院校与公办高职院校相比,存在着一定的教学劣势:①教学软件资源上,教师的进修机会、发展空间、福利待遇等一系列的不平等导致民办高职院校难以留住优秀人才。②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学校的招生,国家的财政补助更多倾向于公办高职院校,所以对硬件建设的投入跟不上信息化社会的变化。③对于会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更多的是投入在《会计信息化》、《基础会计》等课程上,《审计学》的投入相对较少。在这种环境下,《审计学》的教学改革更是发展滞后。

结合民办高职院校的校情,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我们可以首先从教师能力建设上提高,打造鼓励教师顶岗实习的工作平台,教师通过进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顶岗实习提高实操能力,也能掌握经济社会中企业的相关会计或审计软件的应用状况。通过教师实践反哺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次,建设适合民办高职学生特色的教学资源,进行学情分析,开发编写项目化、案例化的教材,以审计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使每次课程教学任务明确、教学案例可操作、学习成果可展示,使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审计理论,增强学习的兴趣。第三,开发综合实训资源,在初步阶段,通过校企合作机会聘请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专业人员与在校教师共同整合真实审计案例,进行手工审计实践教学。后期,利用计算机审计软件辅助审计实务教学,通过审计软件创造一个适合模拟的具体审计环境,通过相关业务模块训练审计业务流程,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审计水平,适应当前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优势。

3.《审计学》课程教学环境的互联网化

实现教学环境的互联网化是提高办学效率的有力武器。互联网信息背景下,微课、慕课等多样化学习方式打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互联网实现了全世界资源的共享,学生可以通过网上免费课程学习的平台如爱课程、学堂在线等,搜索到课程相关内容进行在线学习,突破了只有在教室里才能进行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强大的网络信息共享可以从某种程度降低民办高校的教学成本,但是高职高专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较弱,课上、课外的学习都需要教师建立有效的引导、沟通和监督,对这些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沟通平台如微信群、QQ群或教学平台软件如励志君、蓝墨云等,实现教师的电子化考勤、教学资料师生共享、课前课后作业布置和分配、学生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及时反馈等,进一步提高互动的翻转式课堂学习效果。再者,审计云平台的搭建使得审计软件的操作可以不受制于学校机房机器和上课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要通过互联网进入云平台,就可以进行相关软件的反复操作练习,进一步巩固了审计实务的实操能力。

4.《审计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可操作化

《审计学》课程的教学要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市场需求,培养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素养、信息化操作技能、团队协作技能、沟通表达技能。针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两大块,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新,提高教学可操作化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能。对于审计理论的教学,更多的侧重案例教学,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对案例进行探讨分析,形成对审计概念、职业道德、执业准则、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的理论素养。对于审计实务的教学,可以聘?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来给学生讲座,让学生知道会计师事务所运营的各工作岗位的职责要求、工作内容,提高学生校内学习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其次,制定学院实验室建设规划,分步推动审计实践教学的改革。初期阶段,可采用手工审计实验教学模式,完成从接受业务委托、开展初步业务活动、编制审计计划、开展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出具审计报告整个流程,这种方式开展比较简单,成本也更低,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审计实务。为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民办高校必然要加大对审计实验教学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建立审计的校内实训环境,可以采购相关审计软件如审计之星、易通审计软件、审计大师软件等,提高学生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实训的针对性、实战性,实现校企的无缝对接,也从一定程度上打造了民办高职院校的特色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审计师背景 第3篇

(一)围绕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关注宏观经济运行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一是要紧紧围绕中、省决策部署,全面开展“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促进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二是要紧紧围绕经济运行安全,重点关注财政金融运行、国有资产安全、资源和环境保护、地方政府性债务等领域,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三是要紧紧围绕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大对资源配置、市场准入、市场监管情况的审计力度,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促进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

(二)围绕行政体制改革,重点关注政府职能转变和权力运行。一是紧紧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加大对各级、各部门履职情况的审计力度,促进中、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二是紧紧围绕改进作风常态化,加大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情况的审计,审查有无违反规定、严重铺张浪费、重大资源毁损等问题;三是紧紧围绕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用好经济责任审计“杀手锏”。要以“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为重点,关注领导干部在政策执行、经济决策、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履职情况,促进领导干部规范用权。

(三)围绕财税体制改革,重点关注财政运行和政府性资金的监督机制。一是要关注现行财税体制运行。要加大对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改革落实情况的审计,揭露问题、提出建议,促进提高财税政策实施效果;二是要推动财政收支的精细化管理。要重点关注预算编制的严谨性、完整性,预算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预算资金分配使用的公平性、效益性,推动财政预算管理精细化;三是要加强全口径预决算审计监督。要全方位拓宽审计领域,从范围上,实现对所有政府性资金和政府性资产的全覆盖;从流程上,实行涵盖财政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使用等各环节的全过程审计;四是要做好重点专项资金审计。通过对土地出让金、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重大科技创新资金、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等重点专项资金的审计,揭示影响各项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促进各项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四)围绕社会体制改革,加强民生项目和民生资金审计力度。一方面,重点关注社会管理政策落实情况。深入分析评价社会政策落实情况,揭示体制、制度和政策障碍和缺陷,提出深化改革、加强管理的建议,推动政府更有效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另一方面,着力加强民生项目和民生资金审计。立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对住房、教育、养老、医疗、就业、“三农”等民生资金的审计力度和深度,坚决查处挤占、挪用、滞留等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

二、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审计质量问题分析

(一)审计资源储备不足。一是审计人力资源储备不足。审计任务十分繁重与审计力量严重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审计干部长期超负荷运转;审计队伍梯次结构和专业配比不合理,未形成顺畅人才引进和成长机制;二是审计的法律支撑不足。法律法规赋予审计的权限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导致审计 “束手束脚”,难以做到深入审查和全面分析;审计涉及的法律法规依据也不完善,绩效审计缺乏审计评价标准,导致处理处罚标准难以界定;三是审计技术储备有限。审计组织方式创新不足,使得“审计资源整合不足、工作合力难以形成、审计效能低下”局面未有改观;审计信息化建设滞后,相关的配套措施滞后,数据式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处于探索阶段。

(二)审计项目管理不规范。一是审前工作不到位。审前调查走形式,有相当项目不搞审前调查,或者调查蜻蜓点水不深不细,造成审计方案处于应付状态,操作指导性不强;二是审计取证不规范。有的审计证据取证不充分,不能充分证明审计事项或支持审计结论;有的审计证据相关性差,证据之间关联度不强,存在大量取证冗余;三是审计报告编审不规范。部分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未做出审计评价或者评价与审计查证的事实相矛盾;有的审计报告在征求意见前已由业务部门、机关领导修改审定,造成审计报告责任人不清。

(三)审计成果利用不充分。一是审计综合分析不够透彻。很多审计项目不善于分析、思考问题产生的深层次根源,很难提出具有宏观指导性、预防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二是审计成果宣传力度不足。审计机关对审计成果报送的深度、幅度不够,时效性不强、目标不明确、公开程度和范围不宽泛,致使审计成果得不到有效利用;三是审计处理处罚力度不够。有的应该从重处罚的事项只作处理不作处罚;审计发现的严重违纪违规问题,未做出审计决定,而是责令自行纠正;应当移送司法机关的审计线索未移送,只给主管部门发出审计建议书;四是审计查出问题得不到有效整改。由于审计部门的执法力量有限,或牵涉多个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原因,使得审计成果陷入被架在半空的尴尬境地。

三、进一步提升国家审计质量的思路与举措

(一)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夯实发展根基。要建立和完善竞争上岗、考核评价、轮岗交流等制度,形成“待遇靠贡献,岗位靠竞争,机会靠能力”的竞争机制;要大力培养、选拔和使用优秀年轻干部,通过压担子、引路子、搭台子,创造让优秀审计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和机制;采取请进来授课、送出去学习等方式,开展全员、全方位、多途径培训,努力培养一批“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综合管理的行家里手”;通过审计交流会、抽调干部参审、组织行业审计等途径,促进审计系统内部交流,使得好的经验方法和先进做法实现共享;在实践中培养一批青年信息化审计业务骨干,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审计数据分析团队。

(二)创新审计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审计效能。一是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科学整合审计资源。二是逐步实现由账目基础审计为主,向账目基础审计、管理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相互交叉和并存的审计模式转变,提高审计效率和水平;三是持续加大信息化资金投入,加快建设审计数据中心;探索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动”联网审计;建设数字化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实现审计管理全过程和质量控制全流程数据化。

(三)强化审计项目管理,着力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一是严把审前调查关。在深入调查研究被审计对象的基础上,科学设定审计事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增强审计方案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二是严把审计取证关。要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对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具体审计事项进行取证;要对收集的审计证据要进行归纳、分析和判断,确保足以支持审计结论;要对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进行复核,确保取证质量;三是严把审计报告关。对发现的问题表述要恰当,审计评价要客观,引用法规要准确规范,提出的意见建议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确保审计报告“格式规范、语言精炼、内容全面、评价准确、充分利用”;四是严把审理稽核关。要变“程序性复核”为“实质性审理”,坚持程序审理与内容审计相结合、过程审计与结果审理相结合,重点关注对问题事实的表述是否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定性、处理处罚和移送处理是否恰当。

(四)加强成果综合利用,促进审计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对查实的问题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体制、机制的高度上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办法;对同类项目、同步项目的审计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多角度的整合、分析和提炼,形成有较高价值的审计成果,满足被审计单位的需求;二是通过内容详实、针对性更高、倾向性更强的审计报告和审计要情专报,直接到达决策层,使其在更高的层次上体现审计工作价值;通过审计结果公开和公报制度,增强社会和舆论监督力度;三是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与监察、财政等相关部门合理构建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实现整改信息共享,发挥整改监督工作合力;进一步加大审计整改公告、报告力度,要将整改结果向政府、人大报告,向社会进行公告,促进整改落实。

云审计背景下内部审计的变革与思考 第4篇

一、云审计平台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一)数据采集能力得到改善。

为了履行审计职责,增加企业价值,审计人员需要采集包括外部环境信息、企业内部作业信息、财务信息在内的大量数据用于分析。受传统手工采集方式的限制,采集这些数据的速度慢、时间长,并且容易出现遗漏、错误等情形,严重影响了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在现代云审计平台上,计算机能够自动、适时采集数据,不仅显著改善了数据采集的速度,而且能够采集到被定期覆盖的计算机存储数据。

1. 适时收集审计证据。

内部审计的转型促使审计重心从财务审计向风险审计、经营业绩审计延伸,事后审计向事前、审中审计推进。审计人员通过对经营业务的事前、事中审计,及时识别、评估和监测各类风险,事先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应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避免外部风险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云审计平台适时采集数据的特性为审计人员连续监控企业经营风险提供了可能。该平台通过互联网联结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行业信息数据库等信息系统之中,适时从这些信息系统之中采集审计所需的数据,连续跟踪企业经营动态及各类风险的变动情况,及时发现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 拓宽审计证据的收集渠道和收集方式。

在内部控制薄弱或存在舞弊的企业,审计人员经常从多种渠道收集证据进行相互印证,以增强证据的可信度。但是,在采用手工收集证据的情形下,从多个渠道收集证据将会显著增加审计成本。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审计人员通常从可靠性相对更高的单一渠道收集证据。云审计平台的出现,使得多渠道、多方式收集审计证据变得更加容易,审计证据更充分,审计结论更可靠。如2014年,青岛市采用投资业务审计云平台开展审计,该平台除了收集预算、合同、工程图等书面文件验证业务的真实性外,还借助视频监控、鹰眼测量、地理信息、联网审计等先进技术手段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全天候监控,快速分析海量数据和锁定疑点,及时识别虚假资料,大幅提高了审计效率和质量,为政府投资项目审减工程款3.1亿元。

(二)大数据处理能力不断增强。

在大数据背景下,审计人员每天接收大量来自企业外部、内部的各类数据。这些数据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价值密度低的特点,需要审计人员借助云审计平台开展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工作,将大数据进行“提纯”,生成对审计人员具有价值的信息。云审计平台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开展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识别出企业在财务报表、经营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1. 风险趋势分析。

审计人员可以在云审计平台上对适时取得的行业数据、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开展趋势分析。开展趋势分析的目的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过去的发展趋势,监测和评估宏观环境风险以及企业内部的日常经营风险,预测风险未来的发展变化并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审计人员分析整个行业的收入、成本及产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寻找外部机会,识别行业风险;二是对比不同对象之间的发展趋势,检查两者之间的发展趋势的背离情况及其原因,以确定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或识别企业重大风险。如审计人员将企业的作业成本变动趋势与行业的成本变动趋势进行对比,以评价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再如将企业的产品售量变动趋势与运费变动趋势进行比较,以发现企业运输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或会计核算可能存在的错误。

2. 风险等级划分。

现代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以风险为导向,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前开展初步风险评估,初步确定可能存在决策失误、管理漏洞、重大错报等方面的重大风险领域,锁定审计重点。由于企业的重大风险领域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多种因素判断企业是否存在重大风险。在传统方式下,审计人员通常根据相关知识和经验确定风险影响因素,然后根据各个因素逐一推测企业是否存在重大风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定。在云审计平台上,审计人员可以借助因子分析法、logtit回归分析、神经网络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技术,直接测评多种风险因素共同引发重大风险的可能性,从而确定企业风险的等级。

3. 搜寻问题领域。

除了对企业总体风险进行评估外,内部审计经常需要识别隐藏在经营活动中的舞弊风险、管理漏洞或经营风险。这些风险一般难以察觉,审计人员需要根据经营业务及内部控制的特点将某业务细分为若干类,在此基础上再对各细类业务加以比较、分析,精准识别存在异常现象的细类业务,从而揭示出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风险。如保险公司将保险客户按赔偿金额、赔偿次数、赔偿时间进行分类,以发现有欺诈行为的保险客户。再如,将采购业务分为已审准和未经审批两大类,分析未经审批采购业务的共性及其原因,从而识别可能存在的舞弊。

业务细分前需要采集反映经营业务属性的各类数据,如业务发生时间、审批人、客户名称、关联方关系等等,采用传统手工方式采集这些数据存在很大困难,而云审计平台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4. 重新构建决策信息。

内部审计在进行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时经常需要收集与经营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而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提供外部信息使用者所需的财务会计信息,难以满足审计人员的信息需求。这就要求内部审计根据审计目的,采集业务数据对信息进行重建,生成管理会计信息。云审计平台的数据查询、数据处理功能能够有效帮助审计人员提取相关业务数据,生成管理决策、业绩评价所需要的信息,从而正确评价企业的管理能力。

(三)审计效率显著提高。

云审计在数据查询、数据分类、科目汇总等方面的效率远远超出手工审计,这将有助于内部审计从繁琐的数据处理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开展分析性程序,识别和测评重大风险,提高内部审计的价值。如2012年,南京市全市审计系统启动数字化审计平台的建设,实施联网审计,逐步将全市主要国有企业、政府投资项目及其他相关行业数据纳入审计平台,显著提升了审计人员的效率,审计范围不断扩大,实现了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的全面审计。再如,湖北省武汉市审计局为了确保税收足额征收,在2014年大力开发应用模块审计,由“人查”变为“机查”,极大地提高了审计质量和工作效率。

(四)审计方式出现改变。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审计方式,即审计人员从总体层面开始对企业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开展具体业务层面的审计,该方式较好地平衡了审计的效率与效果。随着云审计平台的出现,经营业务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成本不断降低,审计人员可以直接在云审计平台上对具体经营业务进行适时监控,识别和预测重大风险,开展自下而上的风险审计。因此,在云审计平台上,内部审计可以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审计业务,促使审计质量得到的不断提升。

(五)审计业务的组织形式发生变化。

为了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传统审计主要采用就地审计方式,即上级审计部门委派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开展现场审计。云审计平台出现后,审计人员能够远离现场开展审计业务活动。同时,审计人员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结果的远程适时交换。这就客观上为处于不同地点、不同层级的审计部门共同协作完成审计业务提供了可能,这将有助于审计业务的开展突破原有的地域限制和组织方式,实现组织内部的各审计部门之间的联合审计。

二、内部审计变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云审计平台能够有效改善审计的效果和效率,提升内部审计的增值能力,是内部审计开展自身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但从目前的情形看,内部审计机构在云审计平台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

(一)应用云审计平台的能力不足。

当前,我国内部审计部门还不能有效运用云审计平台开展审计业务,根本原因在于绝大部分内部审计人员不熟悉大数据的处理技术,难以驾驭云审计平台。在此情形下,审计人员对云平台建设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依然乐于采用传统审计技术和方法开展审计工作。而另外一些大企业为了开展云审计,从企业外面招聘了一些熟悉大数据处理的成员,但这些员工不太熟悉审计原理,难以有效挖掘出对审计有价值的重要信息,影响了云审计平台效用的发挥。

(二)云审计平台的数据采集受限。

为了快速、适时采集外部信息,云审计平台需要与企业外部的关联单位进行联网。如审计云平台与开户银行信息系统、企业进出口信息查询系统、房屋产权信息系统等外部系统联网。然而,云审计平台与外部单位信息平台联网存在一定的障碍:一是信息保密问题。外部单位可能基于信息保密或者信息安全的原因,不同意与企业进行联网。二是数据库兼容问题。外部单位数据库与云审计平台数据库不相兼容,导致数据采集和数据转换困难。

(三)审计软件的功能不足。

云审计平台需要应用审计软件对大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因此,这些审计软件应当嵌入必要的数据挖掘工具,如回归分析、神经网络分析、数据包络分析、层次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聚类分析等。但是,我国当前流行的审计软件在功能方面主要偏重于查询、科目汇总、编制工作底稿等基础性工作,在数据分析方面主要是一些简单的账龄分析、科目分析等,缺乏必要的大型应用工具对大数据开展挖掘和分析工作,这将不利于审计人员有效识别企业风险,发现管理漏洞。

(四)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足。

我国一些国有大企业或事业单位虽然设有内部审计部门,但因各种原因未能得到管理层足够重视,导致内审部门的人员配置不足,独立性较差,难以充分发挥其监督和服务职能。在此情形下,在企业内部开展云审计平台建设能否创造价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基于收益和风险的考虑,企业管理层缺乏推动云审计平台建设的动力。

三、推动云审计平台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内部审计的业务培训与业绩考核。

在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需要不断更新和充实现代审计技术,掌握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政府、内部审计协会、企业三方应当通力合作,采取多种方式对内部审计人员开展云审计培训,努力提升审计人员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胜任能力。为了确保内部审计培训效果,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企业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业绩考评体系,定期评价内部审计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胜任能力,并施以适当的奖惩,这将有助于提高审计人员的学习动机。(2)内审部门建立完善的培训计划。内部审计部门根据业务需要以及审计人员的工作胜任能力,选派适当人选参加云审计培训学习,提升部门的业务水平。(3)培训机构开展有针对的云审计培训活动。审计培训机构应定期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内部审计部门在云审计方面的薄弱环节,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

(二)循序渐进开展云审计平台建设。

云审计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包括硬件、软件、审计人才培训、组织设计、信息安全等方面建设。企业管理层需要全面考虑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适合自身需要的云审计平台。首先,在企业内部完善内部审计的组织设计和人员配置,提高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为审计人员独立开展审计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其次,切实转换内部审计的职能,从财务审计转到以风险审计、绩效审计为中心的审计业务,开展管理咨询和建议,提升内部审计的价值。再次,积极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利用计算机审计软件开展绩效审计、风险审计,改善审计人员应用审计软件的水平,提高审计效率。最后,建立云审计平台,减少审计人员收集证据的时间,充分发挥审计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能,开展风险监测和业绩评价,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改善。

(三)加强国家对云审计平台建设的支持。

企业云审计平台的建设牵涉到企业与外部单位之间的联网问题和信息安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通过法律和制度进行协调和规范,以及技术方面的创新和完善。

国家应当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立法,协调各方关系,明确互联网信息网络上各相关主体的权利与责任,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鼓励软件开发企业加大对审计软件投入与研发,提高软件质量。政府网络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加强网络监管,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Kuhn,J.R.,S.G.Sutton.Learning from World Com:Implications for fraud detection through continuous assurance[J].Journal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Accounting,2006,(3).

[2]梁秀根,黄邓秋,蔡赟,魏连涛,梁国平.持续审计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中国内部审计,2015,(12).

[3]John Ott,Andrew Mac Leod,Kevin Mar Fan.Computer-assisted Audit Techniques:Value of Data Mining for Corporate Auditors[J].Information System Control Journal,2008,(3).

[4]陈伟,Smieliauskas W.云计算环境下的联网审计实现方法探析[J.审计研究,2012,(3).

[5]赖丽珍.基于云审计平台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生态系统框架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2).

[6]秦荣生.云计算的发展及其对会计、审计的挑战[J].当代财经,2013,(1).

[7]蒋立茹.“云审计”实现审计全覆盖路径探索---基于“云审计”平台的构建[J].商业会计,2015,(11).

[8]牛艳芳,薛岩,孟祥雨.云计算环境下的审计业务模式变革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4,(4).

审计师背景 第5篇

【关键词】传统审计;局限性;信息化;新型内部审计

由于现今审计手段和模式的变化导致传统审计的工作范围不断地扩大,如传统设计只需对纸质财务数据的进行审查,而在信息化背景下,扩内部审计不仅需要对单位项目中的相关材料进行审计,还需要对审计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检查。从当今社会形势来看,怎样解决审计信息化所造成的审计风险,并全面提高各企业的审计能力和审计水平,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审计的局限性分析

1.传统审计的流程

企业的传统审计是在数据信息化之前实施的审计方法,传统审计中审计人员按照公司的审计目的来安排任务,并按照要求进行审计。审计流程大致如下:(1)按照审计目的制定具体的审计计划,确定审计对象。(2)授权审计立项。(3)审计准备;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包括审计程序、方法等。(4)审计过程,即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对该企业内部进行审计和评价。(5)提出审计意见;综合专业的审计知识,将审计中的问题进行阐述,并给出合理的审计意见。(6)制定正式的审计报告。

2.传统审计的局限性

传统审计各个流程的完成,都依赖于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因此掌握的信息量不全面不对称,且审计数据多是经过人为处理,不能保证数据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其次,传统审计方法无法适应经济环境的发展,难以做到总体把握、重点锁定的审计线路,同时也难以完成线索筛选、精确延伸的审计扩展。再次,传统的内部审计依靠审计组织分块或分组进行,各部分协调能力差,审计效率低下,不能快速有效的得到审计结果。最后,信息化不仅使得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扩大化,同时也给各企业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欺诈舞弊手段,使得审计工作变得被动有限。

二、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型内部审计

1.信息化环境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使得传统审计不在适应企业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信息化背景下的审计对象、审计范围等都变得复杂和扩大化。信息化环境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具体可概括为:对审计对象的影响;对审计范围的影响;对审计手段和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对审计对象的影响,企业的信息化意识逐渐增强,使得整个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更加完善,企业信息不在依托于纸质未见,而是产生并依赖于企业的三大数据信息化体系,即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的信息化。

对审计范围的影响,现在企业应用计算机来进行信息传输,审计对象的信息化要求审计范围扩大和复杂化。

对审计手段的影响,大数據环境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为审计手段的更新提供了严格的要求,从基础的OFFICE软件到专业的应用软件、数据分析软件,这些审计手段的更新提高着审计效率和结果。

对审计风险的影响,由于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等的变化,信息化不仅对审计固有风险造成影响,也对审计控制风险和审计检查风险提出挑战。

2.新型内部审计的特点

新型的内部审计是在传统的审计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人们在信息技术上的创新研究,产生的新型审计方法和审计模式,因此新型内部审计具有以下特点:数据处理自动化,数据存储无形化、信息输出实时化。同时与传统审计相比,新型内部审计的优点也更加凸显,及审计对象更加信息化、审计内容更加丰富化、审计内容更加创新化、审计工作更加高效化。

3.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型内部审计方式

审计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因此信息技术是实现审计信息化的根本保证和基本依托。新型内部审计的方式有多种,主要包括计算机审计、互联网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三种审计方式。其中计算机审计是在新型内部审计建设中的重点研发方式,在新型内部审计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有效的审计方式是实现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新型的审计方式是实现审计信息化的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研发新型有效的审计方式,实现审计方式的创新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审计固有的局限性。

计算机审计(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审计,是以电子数据系统为对象、电子计算模式为手段的一种新型审计方式。该审计方式具有很多特点,如审计对象是电子数据、审计模式是“创建”模式、审计方法针对不同审计有不同的核心(账目审计核心方法是详查、风险审计核心方法是分析性测试、数据审计核心方法是数据分析)等。

联网审计可看作是计算机审计的高级形式,是在不间断的对审计对象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来实现业务数据的审计。它能够实现实时监察审计、高效的数据采集、方便的数据传输和存储,最主要的是能够实现远程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它是审计技术和信息化协同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它不只是对电子数据、财务情况进行处理,还针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可靠行和安全性进行审计。

三、总结

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不能依靠具有多种局限性的传统审计解决,需要利用新型审计方式进行企业内部审计,在完成内部审计的同时,实现风险防范、管理预警和人性化处理的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耀明.传统审计风险模型与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对比[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3):87-88.

经济转型背景下国家审计职能浅析 第6篇

一、国家审计的职能

根据宪法规定,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国家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国家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最终达到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对于国家审计的职能有不同的代表性观点,单一职能论(管锦康,1989;李继庚,1990)和多职能论。其中单一职能论认为审计只有一项职能即经济监督,而多职能论认为除了经济监督,审计还具有评价、鉴证等多种衍生功能。基本职能体现事物的本质,单一职能论和多职能论都统一认为经济监督是其基本职能,所以,这两种观点并不冲突。从内涵上讲,经济监督包含了对经济活动的评价、鉴定和监察的功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事项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管理。所以,国家审计的本质是一致的,并且其职能是动态的,发展的,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展。

根据“免疫系统论”,国家审计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作为免疫系统,国家审计在国家政治体系和经济体系中应该充分发挥防御、稳定清洁和监控的作用。根据“免疫系统论”,国家审计应该以国家宏观经济目标为审计出发点,充分监督国家经济活动的运行,服务于社会,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审计必须符合中国基本国情,不断深化、发展审计监督职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经济监督。国家审计机关依法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按授权或既定目标履行经济责任,在经济活动中有无弄虚作假、违法违规、各项重大项目是否严格遵循政府预算,是否坚持廉洁节俭,是否存在损失浪费行为,并督促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促使其依法实施、依法管理、依法运行、依法行政。在履行基本职能的同时,审计机关还可以对某些管理职能履行情况作出评价和鉴证,如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的优劣、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并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建议。国家审计还是对权力的监督,不仅包括具体的活动,还包括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政府管理到哪里,财政资金应用到哪里,审计就追随到哪里。

二、国家审计在经济转型中的职能定位

国家审计机关是隶属于国务院的行政机关,负责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以及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组织的财务收支情况。审计机关成立之初,简单的目的就是查错防弊,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在正常的轨道运行。此次经济转型过程,离不开国家审计职能的发挥。审计机关在经济转型中发挥着调整生产关系、合理分配生产资源、引领科技进步的作用。国家审计职能的发挥,决定了经济转型能否顺利进行,经济转型进展的快慢,决定了经济能否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国家审计应该充分发挥其控制、评价和监督作用,保证经济转型的顺利完成,保证国家经济健康平稳较快增长。据此,笔者认为,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国家审计应该被赋予新的职能定位。具体如下:

(一)控制控制的管理学定义是:根据组织的计划和事先规定的标准,监督检查各项活动及其结果,并根据偏差或调整行动或调整计划,使计划和实际相吻合,保证目标实现。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转型的根本任务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生产技术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由“世界工厂”转向“世界服务提供商”。我国一直以来就是制造业大国,但是在新产品研发、销售渠道等关键环节力量薄弱,导致我国没有定价上的话语权,利润过低。我国制造业经营环境恶化,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产能过剩。钢铁业产能过剩首当其冲。“去产能化”的关键是控制。会计上认为,存货是了解制造业企业的钥匙。既然产能过剩,那么必须认真审查每个行业,盘点每种产品,估计每种产品的需求。通过具体项目的审计,前瞻性的对社会经济趋势及可能存在的重大问题提前做出预警,围绕经济发展中的难点重点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调查每种存货的供给与实际需求,指导企业按需生产,严格控制产量,提升质量。通过审查工厂的环境状况,了解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将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可承受的水平。可以说,审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控制可能发生的风险,控制大额损失,控制违法违纪。国家审计在经济转型中审时度势,审查行业生产的弊端,发现生产的隐患,协助有关部门搞好生产,做好预防。将审计关口前移,对于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早发现,早预防,力争将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

(二)评价评价是一个判断处理的过程,它是一个运用标准对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过程。当前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的习惯做法和思维定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审计在经济监督的实务中,要客观评价,带着批判性的态度去检查监督制约。建立统一的标准作为参考,由有关部门和审计人员作出相应的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的好坏去引导,同时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

经济飞速发展的代价就是严重污染的环境,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高度依赖能源的大国来说尤其如此。东北三省能源丰富,又是重工业基地,算是其代表。在我国这样一个特殊的政治体制下,政府和地方官员曾经一味追求的是GDP。GDP越高,经济发展越快,地方政府的业绩越好,就能够得到赞同。殊不知,这样单一而且片面的评价标准带来的就是发展的失衡。2004年我国借鉴国外经验,引进了绿色GDP这一综合性的指标,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的恶化、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等紧密联系起来。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国家审计的作用,明确审计的目标与目的,客观评价政府和企业的功绩,综合评价功与过,全面多方位的评价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的均衡与可持续发展。

(三)监督经济监督是国家审计的本质属性。它指的是一定主体依据法律法规对一定的经济行为进行监控和评价。经济监督所包含的种类和范围呈现多样性,如价格监督,税收监督等,但从监督的层面,监督的效果和对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影响力而言,国家审计监督作为经济监督的一种表现形式高于其他种类的经济监督。审计监督的关键点在于通过对一定范围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进行审核审查,从而保证经济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经济性等,以实现促进整个国家经济运行处于良好的循环状态。审计不是政治监督,但是国家审计通过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实现着对经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从而带动国家政治权力监督效应。应该正确处理国家审计与其他各种形式监督的关系,各有侧重,发挥所长,相互促进,共同构筑国家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防火墙。

快速兴起的房地产业,由于资本的借贷流动和过度投机,存在着严重的泡沫。有经济学家指出,房地产业已经成为了经济转型的最大障碍。国家审计的监督职能不应该仅仅监督财政资金的去留,监督政府的预算,监督国民经济的好坏,还应该监督经济发展中的不合理现象。房地产的高泡沫已经违背了价格反映价值的规律,换句话说,房价已经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房子的价值,国家审计不能袖手旁观。

从审计署到房地产商,从政府到地方,审计人员应该认真审查房地产业的每一步,监督每一个关键环节,监督每一个不合理现象,可以从价格入手,也可以从成本着手。时刻观察和监督房价,探求价格背后的内幕,揭开其神秘的面纱。通过国家审计的监督作用,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审核,保证行业发展的合法合理性。通过审计促进国家宏观调控,带动政府和企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审计可以对各业务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与再监督,形成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经济监督网络,加之在审计监督的过程中,国家审计监督具有独立性强、强制性大、权威性高的特点,使国家审计监督具有一定综合协调作用。审计的综合性、独立性使其对经济转型的监督作用不可替代。因此,为了保障经济转型成功,需要国家审计发挥强有力的监督作用。

全流通背景下对审计的思考 第7篇

由于历史原因和中国特殊国情, 我国的上市公司有着特殊的股权结构。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家对企业的所有权, 在建立资本市场之初我国将股份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 并限制非流通股的流通。股权分置造成了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同股不同价的不公平现象。为保证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我国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 我国开始进入全流通时代。

Choi和Wong (2005) 研究发现, 各国制度的差异影响了审计师作用的发挥。由此可见, 审计机制作用的发挥与其所处的制度环境是分不开的, 当其所处的制度环境发生变化时, 可能会影响审计机制作用的发挥。本文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在此背景下对审计进行了思考, 同时对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二、股权分置改革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资本市场逐渐进入了全流通时代。四年多的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的资本市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一) 上市公司股东之间的利益由冲突向趋同过渡

股权分置下, 资本市场对于流通股股东来说是一个不公平的且利益与风险不对称的市场。首先, 流通股股东要以相对于非流通股股东更高的成本来获取相同的股票。但是在分配股利的时候, 每一股所分到的股利却是相等的, 这就造成了同股不同价, 同股不同权的不公平局面。其次, 流通股股东是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因为, 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主要是靠市场价格的变动而获取的。非流通股由于不能流通, 其股东的利益与市场价格无关, 而是主要来源于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

在股权分置改革后, 资本市场将进入全流通时代, 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都能上市流通, 大股东的利益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将都与市场价格有关, 利益来源趋于一致。这将驱使大股东们更关心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及质量。

(二) 并购行为将更为频繁

股权分置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保证国家对企业的控制权。在股权分置背景下, 非流通股股东只能通过证券交易所协议转让, 而不能完全流通, 以保证所有权的稳定。通过并购与反并购争夺公司控制权的现象很少出现于中国证券市场之上。

进入全流通时代后, 这一局面将被打破。由于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份都是流通的, 且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股权分置下相比有所降低, 当上市公司股价下降时, 将会引起上市公司之间、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之间频繁且激烈的并购与反并购行为。

(三) 发行制度的变化

股权分置改革前, 《公司法》和《证券法》均规定, 新股发行价格须经证券监管部门批准。由于当时投资者和中介机构等市场主体尚不成熟, 市场机制不完善, 买方不能对卖方构成有效约束, 出于保护投资者目的, 证监会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主要采用限定发行市盈率上限的方式管理新股价格。并在发行时将股票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

全流通发行制度下, 全体股票上市流通, 只是按照原有股东与机构股东需要承诺一定的禁售期, 在这之后, 股票即可上市流通。并在新股发行价格上取消了须经监管部门核准的规定, 推出了询价制度, 采用发达市场通行的向合格机构投资者累计投标询价方式确定新股发行价格。

三、全流通背景下对审计的思考

股权分置改革后, 我国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使得审计机制存在的制度环境发生了变化, 从而影响了审计机制作用的发挥。

(一) 全流通对审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刘峰等 (2004) 研究表明, 股权分置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选择事务所的主要动机是降低成本, 上市公司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控股股东的股票不能上市流通, 其主要靠内部交易等来实现自身利益。在此情况下, 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越大, 越有利于控股股东最大化自身利益。因此, 在股权分置背景下, 控股股东和其控制下的上市公司缺乏动力去聘请高质量审计师来控制代理成本与传递公司价值信息的。

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了股票市场价格对控股股东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同时也提高了股票市场价格的信息含量。全流通下, 股东更关心二级市场的股价, 同时也将注意力从内部交易上转移到公司质量上来, 上市公司有更强的动力通过信息机制向市场传递自身价值, 因此, 对高质量的审计有更高的需求。

另外, 在全流通发行制度下, 新股发行价格不须再经证券监管部门批准, 发行价格受到同期市场的影响之外, 更多的是受到公司质量的影响。其中, 公司的质量包括公司信息的透明度, 公司信息的透明度越高, 就能获得越高的发行价格, 即透明度溢价。而高质量的审计能提高公司的透明度, 使得公司的股票获得更好的发行价格。全流通背景下, 公司更重视其市场价值, 因此会更有动力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进行审计, 以向市场提供更可靠、更公允的信息, 传递其对自身资产的信心, 防止市场对公司价值的错误估计, 同时获得更高的市场定价。

(二) 高质量的审计需求使我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在全流通背景下, 上市公司对高质量的审计具有更强的需求动机, 这就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审计市场上的竞争必将变得更为激烈。向来作为高质量审计代表的四大将因为其更能满足上市公司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 而使得其原本较大的审计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扩大。在目前审计需求较为稳定的市场下, 四大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 一方面会使得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与四大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另一方面则会因留给我国事务所的市场份额缩小, 使得在这一市场上执业的事务所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进入全流通时代, 并购行为变得频繁, 伴随着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频繁变更, 随之而来的将是事务所将面临频繁变更的压力。与股权分置时代相比, 上市公司与事务所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下的审计市场相比, 全流通时代的会计师事务所面临更高的改聘风险。当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改变时, 在任注册会计师将为继续受聘与其他的事务所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

(三) 全流通对事务所独立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后, 股权会变得较为分散。在这种情况下, 中小股东无精力行使监督权, 而大股东之间则因为股权相差不大而存在“搭便车”的行为, 这使得内部人控制更为严重。虽说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应由董事会提名, 最终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由于股东都怠于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使股东大会往往流于形式, 事务所的聘任权实质上掌握在董事会手中。导致了经理人员是被审者的同时, 也是审计的委托人。在这种情况下, 保持审计的公正性、保证自身的公正性。

(四) 注册会计师所面临的审计风险增大

全流通背景下, 大股东和管理层都有强烈的动机披露虚假信息, 这使得注册会计师面临更大的审计风险。

对于大股东来说, 全流通后, 股价的波动将直接影响股东的价值, 因此, 上市公司会十分重视股价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而市盈率和每股收益是决定股价的核心指标。大股东有强烈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披露虚假信息, 提高每股收益, 使得股价上升来实现最大收益;对于高管人员来说, 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了股权激励计划后, 可能会导致管理人员为获得更多股票而进行盈余管理行为、披露虚假信息、进行内部交易。

股东和管理人员同时存在强烈披露虚假信息的动机时, 注册会计师所面临的审计风险大大增加, 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压力也更大。在政府日益强化对审计机构审计质量监管的市场条件下, 事务所必将承担更大的执业风险。

(五) 全流通背景下, 法律环境对审计需求的影响

在审计的本质理论中, 保险理论认为, 审计能为投资者提供某种形式的保险, 在发生审计失败或经营失败时事务所能对投资者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 由此而产生的审计需求称为审计保险需求。

在全流通背景下, 我国法律虽然规定了事务所能够成为诉讼的对象, 但是证券业诉讼法和赔偿制度都还未完善, 即使是发生了审计失败或是经营失败, 事务所所面临的赔偿责任不大, 上市公司的违规成本也很低。我国现行的法律环境使得保险需求的实现缺乏制度保障。

四、对策与建议

为使审计机制更好的发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作用, 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 针对对全流通背景下审计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 事务所必须不断提高执业能力与声誉

进入全流通时代后, 上市公司对事务所的选择不再简单的以减少成本为标准, 他们更多的是追求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会计师事务所只有不断的提高执业能力, 提高在上市公司心目中的形象, 使自己成为高质量审计的代名词, 才能获得更多的客户, 在激烈竞争的审计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坚定不移的执行“做大做强”的战略

全流通背景下, 由于一方面上市公司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的增加, 另一方面是事务所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不再总是相对稳定, 使得我国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使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更具竞争力, 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执行“做大做强”的战略。

做大做强应是实质上的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事务所之间的合并应该重视所与所之间文化、业务、人力资源等的融合, 而不仅仅是组织机构形式上的合并, 只有实质上的合并才能实现规模效益, 才能提供更高的审计质量, 从而提升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力。

(三) 改革会计师事务所聘任制度

我国现行的实质上是由管理人员聘任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制度很难保证审计师的独立性, 也很难保证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因此, 必须改革我国现行的事务所聘任制度, 建立起由审计委员会负责聘任审计机构的聘任制度。上市公司应在股东大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 使其与董事会和监事会具有同等地位, 专门负责审计机构的聘任与解聘、以及公司审计实务的管理, 以保证审计能提供更可靠、更公允的会计信息。

(四) 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强化风险意识

全流通背景下, 大股东和高管人员都有强烈的报告虚假信息的动机, 这使得审计师将会面对更复杂的审计环境, 面临更高的风险。在这样的环境下,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强化风险意识, 建立起风险识别与防范机制, 以减小审计失败的可能性。

(五) 完善法律制度, 加大惩罚力度

我国已颁布了新的证券法, 我们应该不断完善该法的实施细则, 健全证券诉讼程序和赔偿制度, 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提高违约成本, 从而真正能够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并为审计保险需求提供法律依据, 促进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

摘要:全流通的制度背景必定会对审计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讨论了全流通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再在全流通制度背景的基础上对审计进行思考, 最后针对全流通对审计的影响及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全流通,审计,建议

参考文献

[1]周昌仕从公司治理角度看全流通条件下的虚假信息披露会计之友2007, 1176-77

[2]曾湃股权全流通下上市公司有效治理体系的构建途径经济管理2007.9

[3]聂繁薇, 栾莹辉全流通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及其治理分析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 846-47

[4]陈章波全流通的治理效应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6, 5118-119

[5]曾德军股权全流通下上市公司代理问题及治理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 678-79

[6]葛效宏全流通下国有上市公司代理权问题解析齐鲁论坛2008, 310-13

[7]吴晓求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财贸经济2006, 224-31

[8]吴晓求股权流动性分裂的八大危害财贸经济2004, 549-54

[9]劳春南浅谈全流通时代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商业会计2007, 213-14

审计师背景 第8篇

一、国际审计风险准则的最新发展

(一) 引入重大错报风险概念, 重建审计风险模型

从原则上分析, 审核问题也有它原有的审核问题和固有问题, 控制问题、检查问题、需要的规划和实施模式对财务报表的审核问题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理论上这种模式有什么不对, 但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困难。

介绍新标准“的问题存在主要错误陈述”的概念 (主要错报问题的财务报表和审核前存在主要错报的可能性) , 审核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审核失误=主要问题失误×检查问题, 明确要求审核, 以核对主要错报问题为出发点和指导, 抓住审核工作, 不让别人抓住把柄, 这样才能帮助引导注册会计师紧紧围绕核对的主要错报问题设计和实施审核程序, 最终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主要错报。

(二) 强调项目组内讨论的积极作用, 共享审计经验和资源

在审核工作时, 应该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严密细致的讨论, 讨论相互之间在处理审核工作时的窍门和利用到的资料。这样, 整体的审核品质就提高了。ISA 315中就首次出现了注册会计师应当组织项目组成员向客户免费不存在主要错报的可能性进行讨论的财务报表, 并使用合理的专业判断来确定讨论的目标, 内容, 人员, 时间和的方式进行。项目小组应讨论客户所面临的经营问题, 报告失实易发地区和发生错报的方式, 特别是因欺诈前不存在主要错报的可能性。

(三) 区分评估的财务报表整体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不同应对措施

ISA330中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应该确定问题应对方案, 这是根据应核对的财务报表的宏观分析总结时候得出的。第一, 项目小组强调, 需要收集和评价审核证据的过程中, 以维持专业持怀疑态度;第二, 越来越多的经验或特殊技能的审核人员, 或利用专家的工作分配;第三, 提供更多的监督。ISA330还需要在确定的“全面反应”和“进一步审核程序”是利用专业的判断, “进一步审核程序的性质, 时间和程度上是比以前的规定更详细。

(四) 强调与治理当局沟通和与管理当局沟通并重, 优化审计环境

ISA 315设专章规定, 监管当局和监管当局和内部沟通的问题, 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及时带来设计或执行方面的内部控制主要缺陷, 告知客户相应级别的治理机构或当局的通知。如果客户端主要错报问题的识别失控或控制不佳, 或客户的失误审核过程中, 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内部控制缺陷与执政当局沟通。此外, 也传达给执政当局和监管当局的诚信和欺诈相关的问题。

二、对我国未来审计工作的启示

(一) 风险导向审计必须实行, 重大错报风险必须认清

国际标准要求, 新的审核问题的角度来看, 基于问题的审核不想要它, 而是必须认真发出。财务报表审核是现代问题导向审核, 主要错报问题导向审核, 关键是没有曲解其基本含义。基于问题的审核两个主要的工作是同样重要的是:失误审核和降低问题的主要错误陈述存在主要错误陈述。问题识别, 失误审核的前提条件是检查问题, 减少问题是真实的。两者缺一不可, 不能只专注于其中之一。目前有两种典型的做法错误做法, 背离了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导向审核的基本要求必须予以纠正, 规范和准则:一个刚刚进入完全凭经验核对被审核单位的问题根本就没有感觉更好时, 实施或很少实施进一步审核程序;二, 失误审核是不符合或不想做, 项目小组没有发现一个应该审计的文件中一个很明显的重要问题, 直接对基本的常规项审核问题进行操作, 没有认真主动地搜集审核背景资料, 摸着石头过河, 而这些问题就是能检查到的主要问题。

(二) 审计工作重心必须前移, 审计计划工作必须加强

收集审核证据包括两种类型的审核工作计划和实施审核。规划的做法大多是轻, 重落实。新国际审核错误原则的要求, 我们要审核重心前移, 重点审核规划, 应该花费大部分精力和资金去了解客户的资料背景和潜在数据, 这样才能发现重要失误, 并对此失误进行核对。只有不在主要错报问题的基础上出现大问题, 这样就能制定有效的审核计划。因为目前中国独立审核业务的整体水平不高和关键是计划能力不强等问题归根到底是识别和核对主要错报问题的能力不强。该公司的项目团队进入单位拿出相同的旧习惯的审核程序列表, 这样做, 不问主要错报问题。管道计划打开像中药处方, 处方药必须先问症状的疾病是能够帮助检测不存在主要错报, 审核计划, 我们必须首先识别主要错报问题的核对。

(三) 职业怀疑态度必须坚持, 强制审计程序必须到位

低碳经济背景下政府绩效审计探讨 第9篇

气候变化是一个重大的国际问题, 它涉及能源利用的数量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 对全球发展的影响深远。如今气候的不断恶化给全球的经济社会发展敲响了警钟, 因此扭转全球变暖的趋势, 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保护环境越来越被全球所重视。发展低碳经济, 采取温室气体低排放措施以减缓气候的变化也成为了全球共同努力的目标。2009年12月7日到18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 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超过85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出席了此次会议。在此次会议上签订的《哥本哈根协议》是继《京都议定书》到期后, 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的新的协议, 代表了世界各国为合作对抗气候变化所做出的努力。

低碳经济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英国2003年发布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低碳经济是指实现温室气体低排放的同时兼顾经济的稳定增长。英国作为发展低碳经济较早的国家, 在低碳审计方面的发展相对较为完善。英国环境审计委员会2009年的工作报告中, 明确了低碳审计的动因、目标与内容,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低碳审计框架。

我国在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 早在2005年我国政府就相继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循环经济促进法》等重要文件, 把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纳入“十二五”规划中, 同时, 制定了相关的低碳政策措施, 包括中央、地方各部门、企业层层分解落实节能减排指标, 实行目标责任制;通过信贷、土地两方面的控制来提高环评标准;加大财税工具的支持;推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示范园区的规划建设等。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

明确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是开展政府绩效评价的基础。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 政府绩效审计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政府的绩效审计监督, 促进低碳政策的实施和低碳技术合理有效的应用, 以达到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目的, 保证经济社会健康的发展, 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般来说, 绩效审计的目标围绕所谓的“3E”审计, 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来确定的。经济性是指对一项活动在保证其质量的前提下, 将其资源消耗的成本降到最低。低碳经济建设下政府绩效审计的经济性目标主要是指政府是否合理控制低碳项目或产品的财政支出和相关的审计费用。效率性是指投入资源和产出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得到最大的产出。就现阶段低碳经济建设而言, 其效率性目标主要是指保证低碳项目或产品的财政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例, 确保低碳项目实施过程的真实有效以及找出低碳行为低效率的原因。效果性目标强调的是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关系, 追求效果的最优化。也就是说, 低碳经济建设的政府绩效审计的效果性目标与政府低碳经济建设的目标是联系在一起的, 主要有低碳政策的实施是否有效果;政府对于低碳的财税减免是否有效;低碳项目或产品是否达到的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目标;中央、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是否履行低碳责任;低碳财税减免政策是否合理有效;公众对低碳经济建设是否满意等。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

(一) 完善政府绩效审计的制度规范

首先, 需要加快低碳经济建设的政府绩效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步伐, 在相关法律中增加绩效管理的条款。我国从2005年开始就陆续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等相关法律和文件。这些法律和文件虽然可以成为低碳审计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但尚不完善, 低碳审计没有足够的依据可循。因此, 必须完善低碳审计法律体系, 加强低碳审计的法律地位, 增加政府绩效管理的约束力。其次, 建立政府在低碳绩效审计方面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指标体系, 完善绩效评价标准体系。现阶段, 政府的低碳绩效审计没有完善的标准可遵循, 因而影响了政府绩效审计的效果。完善的政府绩效评价标准体系是保证低碳经济建设效果的关键。最后, 制定政府相关机构和人员在绩效管理中的工作制度与规范, 明确职责和分工。

(二) 建设政府绩效审计监督取向

在进行低碳经济建设时, 政府的绩效审计应该考虑环境的因素, 把环境审计与政府绩效审计结合起来。要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统一性、灵活性、完整性原则、符合长期利益原则和动态完善原则。

(1) 低碳政策制定和执行情况审计。低碳政策的制定情况的审计主要有低碳政策、法规、制度的制定是否科学, 是否符合低碳经济建设的目标;相关的政策规定是否合理, 如审查相关低碳产品的标准制定是否合理, 审查选择的交通工具, 材料, 设备等是否符合低碳的要求等。低碳政策的执行情况审计主要有低碳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是否与原有的目标有分叉;审查相关的政策是否具有可行性;审查相关政策法规执行的效果, 如审查被审计单位在节电, 节水等方面的措施是否得力, 成效是否显著, 审查低碳经济发展中, 公众对环境的满意度, 以考察相关政策实施产生的效果等。从中发现低碳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并予以反馈, 促进政策的修订和管理, 提高低碳经济的政策法规实行的效果。

(2) 低碳项目财政资金的审计监督。低碳经济的建设需要政府的主导。目前,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体系尚未成型, 因此, 在现有阶段发展低碳经济, 政府的低碳政策多为财政支持, 财政补贴政策, 比如, 税收减免, 信贷贴息;这些多为直接的资金支持。因此, 审查政府为低碳经济建设所投入的财政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 是政府绩效所需审计的范围。第一、政府部门财政预算方面的审计。一是财政预算的编制是否符合低碳经济建设的要求。二是财政预算中用于低碳项目或产品部分资金的比率。三是财政预算编制的环节是否符合低碳的要求。第二、政府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资金运用情况的审计。一是审查资金是否是为低碳项目或产品而划拨。这里主要是审查低碳项目或产品与低碳经济建设目标的是否符合。二是审查资金运用是否真实。审查用于低碳经济建设的资金是否真实到位, 是否存在挪用等现象。可以使用资金到位率等反应资金是否足额到位的效率性指标。三是资金的使用效果。审查投入了资金的低碳项目或产品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可使用资金的成本效益比这一比率。四是用于政府低碳项目或产品审计费用是否合理。可以使用审计费用占政府在低碳经济建设中投入资金的比率这一指标, 用以审查其资金运用是否经济合理。

(3) 低碳项目或产品的审计认证。欧美一些国家主要通过税收激励政策来发展低碳经济, 通过税收鼓励环保、高效、节能的车辆、使用节能设备、采取节能措施、进行低碳技术开发等。而对这些低碳项目或产品进行税收减免的前提是存在低碳的产品, 或开展了相关的低碳项目, 存在低碳经济行为与交易。因此, 审计人员必须对这些低碳项目或产品进行认证, 主要包括是否是低碳产品、低碳产品是否达到相关标准、是否发生了低碳行为与交易等。

四、低碳经济背景下政府绩效审计方法的理性选择

(一) 审阅法

审阅法是指审阅与被审计事项相关的内外部文件资料, 从中获取有关信息。审阅法是政府绩效审计中最基本的方法, 在审计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有广泛的应用。审阅相关的文件资料, 有助于审计人员掌握大量有用的信息, 有助于审计人员进行下一步的深入分析。在低碳经济建设中, 政府绩效审计可采用审阅法审阅相关文件, 比如, 审阅相关的财务收支计划来审查低碳项目资金的运用情况等。

(二) 调查法

调查法是采用特定的调查形式, 从特定的群体中采用获取信息的方法。调查法获取的信息方式往往是非交互的, 可用于收集题材广泛的数据资料。。具体来讲, 调查法可以分为全面调查、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网上调查、自行调查、委托调查等。就低碳经济建设的政府绩效审计而言, 主要可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抽样调查法, 并且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等电子传媒的作用。

(三)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对抽样调查法的补充。抽样调查法通过从总体中选取一定量的样本, 根据对选取样本的调查情况推断总体的情况, 获取有关被审计事项的信息。因此, 为了获取更多的深层次的信息, 可以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对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补充。通过对特定案例的分析, 将一般统计数据与深入的案例研究相结合, 使审计人员获取充分的推断信息, 从中得出比较准确的审计结论。我国在几个地区建立了低碳经济发展的试点, 如:昆山低碳示范经济园区等, 针对这些试点, 可以作为案例, 审查其低碳经济发展的情况, 从而得出有效的审计结论。

(四) 走访观察法

走访观察法师审计人员根据现有资料的缺陷, 需要进一步验证其可靠性, 而从外部获取信息的一种方法。在政府绩效审计中, 审计人员如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供利用或者需要进一步验证相关资料的可靠性, 就需要从另外的途径来获取信息。实地观察法可以使审计人员从被审计事项发生的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低碳经济建设中,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走访观察相关的部门单位来审查其低碳经济建设的效果。

(五) 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是绩效审计中用来了解状况、进行分析的常用方法。在评价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时, 经常用统计分析的方法, 分析其中各因素的影响、确定其中的因果关系或者找出存在的差距及原因。它以定量分析的形式提供证据, 具有客观、准确的特征。获得数据资料的途径可以是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文件以及政府部门公布的数据、文献检索等。

实施政府绩效审计需要灵活的选择和应用各种方法。以上五种方法可视低碳经济建设下的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选择一种或几种交叉使用。

参考文献

[1]耿建新、牛红军:《关于制定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准则的建议和设想》, 《审计研究》2007年第4期。

审计师背景 第10篇

一、大型体育建设项目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绩效审计缺位

对大型体育建设项目而言,绩效审计是十分必要的,能从整体上对项目的进展和工程的效果进行系统评估。倘若可以从建设项目的必要性、经济适用性以及项目的性价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角度进行审计,能够获得理想的经济效果。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一些原因,较长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地方政府或者其他组织,为了提升政绩或者扩充面子,一些以大型体育建设项目为载体的政绩工程与形象工程相继上马,无论是建设过程还是建成以后,并未给当地经济或者当地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相反,不仅给地方财力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负担,也给地方的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了严重破坏。这种在地方经济、财力等层面上出现的不可挽回的资源浪费,严重拉低了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效果,如果不对其进行绩效审计,将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二)审计、审查工作出现多头管理

对大型体育建设项目而言,和项目审计直接相关的部门很多。比如,计划部门要从项目的立项开始,对项目的进度、项目的实施效率等进行跟踪与审查;建设管理部门需要从直接管理的角度,对建设项目的基本建设程序与项目的投资情况进行跟踪,对项目的进度和项目质量管理等问题进行全过程审查。除此之外,财政部门也要参与其中,对项目资金的到位和落实情况以及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等进行审计;政府部门也要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收益以及项目后评估进行审计,以保证大型体育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处在合理范围之内。但是,这样审计和审查工作就极易出现多头管理的情况,部分大型体育建设项目由于要借助国家投资进行,要接受国家相关部门的管理,同时,这类项目不仅需要地方政府的指导和实际引导,还要委托中介机构对其决算加以审计。这样一来,不但会造成审计资源的浪费,还会降低审计绩效,增加项目管理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审计负担。

(三)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审计缺位

在对大型体育建设项目予以审计时,审计实践主要发生在招投标与资金收支相关环节,在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层面上,一般缺少充分的重视。因此,需要对审计业主和监理单位内部组织机构进行全面检查,看其是否存在缺陷。同时,还要对审计程序的完善情况进行分析,并将监督机制的缺失或者不到位等情况加以分析,对相关信息进行发布。但是,现实情况是,一些大型体育建设项目的审计未能对其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整体评估,工程现场的工作量也没有得到施工单位的准确计量。甚至在审计实践中,施工单位会与甲方代表、监理等分轨操作,通过“合谋”等非法手段扭曲资金的正常使用,使大型体育建设项目的审计呈现出虚假迹象,严重影响审计效果。此外,一些审计工作人员未能对审计时间中存在的利益关系加以梳理,使得相关审核程序与审核手段同合理、合规的要求相违背,甚至导致内部控制失灵。

二、大数据技术对大型体育建设项目审计的影响

(一)有利于发现审计的更多细节问题

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审计人员能从整体上把握审计对象的技术手段,促使其发现非大数据环境下难以发现的问题。在大型体育建设项目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可以把审计成果、被审计单位和审计问题三者予以关联,借助大数据及时对其进行信息化处理,以便在后续的审计工作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时间与工作量,提升审计绩效。实际上,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大型体育建设项目进行审计时,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研判,同时,要分析审计对象的所有与之相关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审计人员需要建立总体审计的思维模式,而这是现代审计中具有明显现实意义的。

(二)促进持续审计的开展,降低审计风险

将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应用到大型体育建设项目审计实践之中,能够促进持续审计方式的开展。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以及云计算技术进行交叉和融合之后,能够对审计业务的数据与风险实现良好的控制。大型体育建设项目属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项目,对该类项目进行持续审计十分必要。比如,在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大型体育建设项目进行审计时,能够在项目与数据系统之间建立接口,使审计工作能够借助其中的海量信息,对审计风险进行发掘,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给出应对的措施;同时,还可以按照重要程度加以分类,提高审计绩效。

(三)提高审计成果的应用水平

在大型体育建设项目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借助对审计中获得的海量数据以及有关情况资料,对其进行汇总和归纳,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其中可能存在的财务、业务或者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在规律进行发掘和总结,对可能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并给出积极的应对措施。此外,审计人员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能够把同一问题进行归结,以整体化的方式加以分析与处理,也能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层面,对审计信息进行整合和提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审计需要。当然,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大型体育建设项目之中,审计人员还能借此对审计成果予以智能化留存,相关审计问题和规则能被固化到系统之中,这对计算和判断问题的发展趋势是大有裨益的。

三、大数据背景下大型体育建设项目云审计的策略选择

(一)构建“内审云”

对大型体育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来说,除了外部审计外,为了更好地提高审计绩效和工程项目绩效,需要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内审云”。这是因为,大型体育建设项目的内部审计能够对被审计单位的自身行为进行规范,对经营过程的有效性、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得到了遵守和执行。为此,可以首先构建私有型“内审云”,以满足平台运行的贴合度要求。其次,要构建公有型“内审云”,其目的在于为大型体育建设项目的内部审计工作创造条件,在一般性资料支持和法律法规查询以及通用审计软件服务等方面,向审计工作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要以此基础构建“内审公有云”,以保证审计人员能够借助对该云平台的访问,可以对内部相关资料进行查询、分享经典案例和经验教训,共同把握大型体育建设项目云审计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推进云审计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构建基于审计信息处理的云审计平台

在大数据背景下,对大型体育建设项目进行云审计,首先,要构建云审计平台,以便对审计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此外,还需要建立基于云审计的行业信息化系统,为构建数据服务联合体奠定基础。其次,要以此为基础,逐步构建云审计的数据储存云与计算云。这是因为,建立审计储存云,能够把当前审计工作中急需的会计文件等相关资料存放于云端,审计人员只要同步到云就能够获取这些信息,直接而快捷,同时还可以节省更多传统审计中重复采集与传递信息所浪费的时间。最后,要构建审计计算云,以提高基础服务平台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与分析能力。这是因为,在对大型体育建设项目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要保证审计数据的分析结果客观、准确,并具有一定时效性与相关性,这些工作单纯依靠储存云是难以做大的。

(三)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借助云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在大数据背景下,基于云计算的大型体育建设项目审计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但要充分借助云技术的优势,还要为此采取相关措施,以防范云技术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对大型体育建设项目进行云审计,另一个主要的目的是保证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可以借助云审计平台进行信息共享,提高审计效率。从这个角度讲,应该依据审计工作实际情况和相关要求,构建和选择收益高、风险小的云审计方案,以保证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在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执行审计任务时,审计单位可以凭借云审计平台的强大计算能力,获得更多审计信息。同时,还应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对大型体育建设项目的审计系统加以监控,以保证输入到被审计单位应用系统中的任何数据都真实可靠,一旦出现差异就会出现信息报错,对审计人员与技术人员给出处置指令。

(四)借助云数据存储提高云审计成效

在大型体育建设项目审计工作中,审计数据会随着工程项目的进行而不断增长和扩充。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云审计系统可以存储不断增长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和优化,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从这个角度讲,大型体育建设项目审计数据的存储是云审计工作的核心环节。倘若这些数据未能得到积极的组织与维护,其使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云审计平台下,大型体育建设项目审计数据的存储要通过云数据中心(或者云存储中心)进行。这样一来,云审计工作便能借助集群应用和网格技术以及分布式文件系统等进行。此外,构建完云存储系统之后,大型体育建设项目的审计数据在使用与输出方面要构建更为便捷的通道,审计人员只要借助平台应用端口将文件同步到本地,就能完成相应的审计工作。

四、结束语

审计师背景 第11篇

政府绩效审计在政府职能转变进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功能。政府绩效审计的有效开展, 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和政府执政效率的提高。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体系由于体制环境等因素, 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尚未构建起相对完善、全面的政府绩效审计法律规范。因此, 尽管各级审计机关积极的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 但却始终没有脱离财务审计的思路, 这样就极容易造成绩效审计发展的偏颇。政府绩效审计是指按照客观、公正的原则, 对政府及其管理的部门的行政资源、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 采用具体的定量或定性的方法, 进行规范性地测定与评价, 从而形成相应的审计结论的过程。政府绩效审计是具有较高层次性的政府审计行为, 从西方国家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界定可以发现, 政府绩效审计是对社会资源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的考察。但由于各个国家国情不同, 相对于这三种特性的考察也就有所区别;从政府绩效审计的实施过程以及审计的内容来看, 有的是通过明确如何实施政府绩效审计来对其进行定义, 有的是通过审计的内容来对政府绩效审计进行解释。不同的定义代表了不同国家对本国政府绩效审计的不同理解, 对政府绩效审计的职能目标要求也就不同。已有文献较少对制度背景下政府绩效审计框架进行研究。本文认为, 政府绩效审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及意义

(一)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

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是: (1) 政府绩效审计体系不健全。相比外国政府绩效审计体系而言,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是产生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确立以后, 起步相对较晚。没有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绩效审计体系。 (2) 政府绩效审计体制不合理。西方国家政府绩效审计采用的是立法制, 审计机关地位高、独立性强, 其审计结果直接向议会报告, 不受行政当局的干扰。而我国的绩效审计体制属于行政体制, 并且接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 监督与被监督同时隶属于政府部门, 所以这就难免政府为了自身利益考虑, 而减弱审计的相对独立性。使得审计机关的审计独立性被弱化, 无法实现审计的最终目的。 (3)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缺乏。政府绩效审计体系中的评价标准是衡量审计对象的工作效益、审计质量以及确定审计责任的标尺。西方国家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政府绩效审计的标准评价体系。保证了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质量、能够让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相比之下, 我国没有公认、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政府对社会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 现行体制下政府绩效审计体系在指标衡定上存在缺陷。 (4) 政府绩效审计方法落后。一般情况下, 审计机关从理论中是无法获得绩效审计的开展程序和方法, 只能通过大量实践总结归纳出相适应的方法步骤。西方国家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 通过将审计案例与审计实务进行整合分析, 从而形成科学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如运筹学方法、行为科学方法、统计抽样方法、系统论方法、科学管理方法等。而我国绩效审计方法体系还未建立, 对绩效审计典型案例的研究与总结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仍属于比较浅的层次, 离形成较为成熟有效的方法和技术还有很大的距离。 (5) 政府绩效审计人员素质低。目前西方国家审计人员构成是多元化, 在美国会计总署中, 很大一部分审计人员除了是来自财会专业, 其他更多的是由法律、工商管理等专业的专家组成的。而我国审计人员大多是来自审计专业的毕业生, 人员结构单一、视野狭隘、达不到目前的审计的发展要求。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审计人员对绩效审计概念模糊, 对其操作步骤就更知之甚少。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新的审计观念尚未形成, 旧的审计观念也未完全消除, 审计的社会地位不能与其应发挥的职能相对应。

(二)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意义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以中国特色为背景,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绩效审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 是职能分工细化的历史选择。随着经济发展, 政府绩效审计的职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划分越来越细。我国已经进入了从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过渡的重要阶段。这一系列条件促使开展政府绩效审计。 (2) 是政府职能转型的客观需要。随着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化, 人民大众的地位提高, 政治意识也开始增强。期望了解执政的国家政府在公共财政支出领域的效率, 大型公共工程项目决策的过程是否科学, 是否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是否符合人民对这项决策的公共期望, 是否满足了广大民众的审计意愿等。 (3) 公众经济意识增强的需要。广大公众在进行投资时, 最关心的是投入和产出的比例。一方面, 及时、足额的缴纳应缴税款是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 关注纳税资金的用途及其使用是否经济有效是其权力。如果纳税人发现上缴的税金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 而是为满足公共部门部分人员得个人需要而被挥霍浪费。就有权拒绝对这部分支出进行支付。这种经济意识的提高, 经济需求的增强实际上是授权给国家审计机关, 要求对政府部门、公共机构的支出绩效、社会公共资源的使用责任开展政府绩效审计。 (4) 政府责任意识增强的需要。政府近一直致力于在广大社会民众面前树立取信于民、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 通过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 向公众说明把取得的财政收入经济而有效地投入到为改善整个社会状况的各个领域。政府通过绩效审计评估政府职能履行责任, 促进其效率的提高。控制脱离客观现实的行政性腐败行为, 如“政绩工程”等, 防止造成不必要的严重浪费。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还能通过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来增强政府官员的工作责任感, 做到不盲目决策、不轻率决策等, 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5) 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政府绩效审计已经成为当今审计发展的趋势。在美、英等发达国家, 政府审计工作的中心内容已经转变成绩效审计。我国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在国家审计署的审计发展工作规划中, 已明确指出我国的审计重心也将逐步向绩效审计转移, 以推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广泛和深入开展。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随着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而发展。通过开展绩效审计来扩宽和延伸审计范围和领域, 使得审计内容更加完整和连续。我国目前的审计体系尚不完善, 可以通过发展政府绩效审计, 确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从而实现我国审计事业的大跨步发展, 提高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水平。

三、我国制政府绩效审计框架的构建

(一) 政府绩效审计框架构建的原则

为了有效提升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运行效能, 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1) 注重体系构建的可操作性。具有中国特色政府绩效审计体系的构建, 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为审计事业提供发展动力。一个完整绩效审计体系的建立如果缺乏可操作性, 那么这个绩效体系的构建将毫无任何意义, 因为永远都是停留在理论阶段, 而无法付诸实践。 (2) 制定合理有效的实施标准。要建立以中国特色为背景的政府绩效审计体系, 必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 确立政府绩效审计的权威性、强制性, 形成具有我们中国自己特色的审计体系。 (3) 既要坚持理论特色也要强化实践性。本文所提出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政府绩效审计体系, 是我国所有审计人在不断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同时也是顺应了时代的变迁, 是经济飞速发展的产物。我们所有构建的这个特色体系, 并不是靠空想而来的, 而是要真真正正经得起考验的。正是因为这套理论的提出, 我们的审计实践才会有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 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 (4) 有利于持续地推进政府绩效审计。我国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 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不仅在于满足社会公共资源, 也要满足私人个别需要, 而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二) 政府绩效审计框架构建的指导思想

审计署也在其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加快绩效审计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转变方式, 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 提高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和有效利用。 (1) 科学设置绩效审计的职能机构。我国的审计机关受国务院领导, 地方的审计机关则是受地方政府领导为主, 审计署领导为辅, 这样就使得政府全力比较集中。而其作为审计机关的被监督对象就难免会削弱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了。为了增强审计机关的独立性, 也有的专家学者建议采取机构重整的办法来实现。即对审计机关内部机构的调整, 设置独立的部门来单独负责绩效和财务的审计。 (2) 界定政府绩效审计的功能。刘家义审计长提出了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理论, 认为绩效审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就相当于人体当中的“免疫系统”, 是保障审计工作健康、有序运行的重要条件。这个理论为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提供了新的审计理念和今后我们审计工作应当努力的方向, 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审计, 发挥其应有效用, 以实现审计工作的全面发展。 (3) 定量与定量分析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评价。开展绩效审计的重要意义在于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地评价政府绩效, 是考核被审计单位的一个很重要的综合考核指标。在国家审计署的工作规划当中我们也了解到, 现在我国不仅要将开展政府绩效审计, 而且还要将我国政府部门所有的项目都纳入绩效审计之中。这就意味着现在审计的不仅仅只是政府钱花得对不对、合法不合法, 还要对其钱花得好不好, 值不值、有没有效果进行全面“把关”, 这将避免政府花钱重投入不重结果, 解决怎么把钱花得“物有所值”的问题。

(三) 政府绩效审计框架要素

政府绩效审计框架由以下要素构成。 (1) 政府绩效审计框架要素。政府绩效审计主体。本文认为审计机关作为一个大的审计主体, 应当发挥一个外部整体协调和内部互相补充的作用。逐步形成一个以国家审计为主, 其他审计为辅的, 并将两者适时结合的一种新的审计格局。政府绩效审计客体。一般情况下开展政府绩效审计主要包括机构和项目这两个被审计对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提出的《2008—2012国家审计工作五年规划》, 我国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各类财政资金支出确定为政府绩效审计主要的被审计对象。政府绩效审计目标。绩效审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 是对社会公共资源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的考虑。当然, 审计手段与审计技术方法会因为审计项目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从而最终影响他的表达方式以及最终的处理结果。 (2) 政府绩效审计范围。为了适应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所致力于构建的政府绩效审计体系的范围应该由项目和机构这两方面构成。当然这只是两个大的方面, 全面的进行绩效审计, 必须要有所侧重。目前对于政府机构的绩效审计不会成为审计发展的重点。而项目的绩效审计, 包括各种专项资金支出、投资支出、国债和外债支出项目等, 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还可以在项目这个审计大类下, 再进行细分, 如项目管理的有效性、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等。 (3) 政府绩效审计模式。政府绩效审计模式主要包括绩效审计的主要方向和审计范围, 而本文所要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审计是要在充分考虑我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 制定相适应的审计模式。根据现如今的经济发展要求, 我们所要的绩效审计不仅仅只是静态的审计, 而是主动、全面、动态的审计。以前我们的审计模式注重的是对所发现的问题的查处, 而现在绩效审计模式下, 强调的则是审计的预警和分析能力。“免疫系统”理论模式的提出就非常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认为,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审计, 应当以免疫系统理论模式为导向。构建以预防、揭露和分析问题为目的的绩效审计模式。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揭露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系, 要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构建以风险权重为导向。我国现有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大部分还是以单纯的“3E”标准来进行评价。而目前提出的“免疫系统”, 其拥有揭示风险、强化控制、改进管理的功能, 使政府绩效审计具有导向性与可参照性。 (4) 政府绩效审计法律体系。当前我国在政府绩效审计方面的立法还不健全, 法律制度还不明确、规范。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绩效审计的权限和依据纳入法律当中的大前提下, 我国也要开始着手将审计工作通过法律来对其加以规范和明确。目前现行的法律制度并没有规定开展绩效审计需要何种资格, 只是对传统财务审计进行解释性的说明。所以, 应当致力于在国家立法中进一步明确开展绩效审计的资格限定, 做好绩效审计机关的资格审查, 明确审计机关的审查权限, 为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5) 政府绩效审计方法体系。根据现有的审计经们总结出大致的审计程序, 每个程序的内容都会随着审计对象或者审计目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主要分为以下步骤:一是立项和计划。主要是对审计项目进行筛选, 对选定的被审计对象制定审计项目计划。然后是开展审前调查其结果、最后是编制审计方案。二是根据被审计项目所要达到的效果目标, 从而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每一个作为被审计对象的机构或项目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存在多重目标, 所以我们在审计评价的选择依据上尽量考虑其来源的权威性, 再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总的审计目标, 制定出相适应的指标评价体系。三是测算指标评价结果。根据上一阶段已经确定的审计目标和审计评价指标, 对审计过程中所需要的数据、资料等进行广泛的搜集并作出相关的分析。四是报告和传递审计结果。我国的主要做法是, 对于政府公开审计结果的报告, 应当以公开的形式对外传递审计结果。相对于审计程序, 审计方法的确定主要有风险分析和目标评价两种。这两种审计方法可以在绩效审计工作中分开使用, 也可以将两者相结合。如果正在进行的政府绩效审计刚好处于一个期中的绩效审计, 那么就可以采取风险分析法。因为在这一阶段的审计主要是对正在执行的项目或行为管理控制情况进行的效益评价。而如果是出于对项目结果的评价, 就可以选择目标评价法, 对事后效益进行一个审计。 (6)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审计体系, 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的理论指导, 对社会公共资源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形成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以科学发展的眼光, 来制定科学的的绩效审计综合评价指标。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 建立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始终要坚守最基本的原则, 即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让广大的政府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理念, 政府致力于其效能的执行。故此, 政府绩效审计应建立政府绩效审计的综合评价制度。深化国家政府的服务性职能, 为广大民众实现其根本利益。人民大众是国家的根本, 政府应当从人民的角度出发, 不断加强公共服务能力, 以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程度。这个满意程度的衡量就需要建立一个政府绩效评价标准, 对通过这个标准, 来对政府的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建立项目绩效评价体系, 实现项目资金和公共资源分配最优化项目资金的公共资源的是否有效、合理分配是我国目前政府管理考核的重头戏。为了更好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及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 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有效的项目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建立将绩效考评与领导干部个人政绩“挂钩”的问责制度。需要建立明确的、相对统一的绩效考评标准来对政府官员们的工作作为进行识别和测量。对行政优良的进行政策激励, 对自身本职工作不作为的要其承受一定的惩罚, 并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样将政绩与绩效考评相结合的做法, 能够有效地保证政府绩效审计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结论

本文所致力于构建的以中国特色为背景的政府绩效审计体系, 是针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缺陷不足和健康开展的障碍而提出的, 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政府绩效审计,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所提出的我国现行审计体系存在各种问题, 都是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 所以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审计体系的构建是具有现实意义。当然, 本文所构建的中国特色政府绩效审计体系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仅从理论上分析指标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而并没有提出切实标准的具体指标框架。在构建新政府绩效审计体系时, 更多的是理论上的考虑, 而忽略了实际工作中的困难, 这是本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温美琴、胡贵安:《基于政府绩效评估视角的政府绩效审计》, 《审计研究》2007年第5期。

[2]赵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标准之探讨》, 《会计与审计》2006年第12期。

[3]王云秀:《政府绩效审计研究与分析》, 《财会通讯》2007年第6期。

[4]王悦:《政府绩效审计要突出稳步重点前进》, 《中国审计》2006年第1期。

[5]吕珺、张超:《政府绩效审计与制度保障分析》, 《财会通讯》2009年第9期。

[6]陈尘肇:《中国绩效审计研究与实践现状》, 《财政研究》2009年第9期。

[7]廖洪、王素梅:《中美政府绩效审计比较》,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8]James Q.Wilson“, Study on 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udi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w, 2007.

上一篇:高职班主任工作下一篇:项目综合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