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教育范文

2024-08-04

农业推广教育范文(精选12篇)

农业推广教育 第1篇

1 教育游戏应用现状

尽管越来越多教学者认识到教育电子游戏的教育潜力,但是把教育电子游戏融入到课堂教育还有很大的障碍和困难。有研究表明,将教育电子游戏运用到课堂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1)学校教育硬件跟不上,除了与计算机有关的课程,学生不会在课堂上接触到计算机;2)游戏中存在大量与课堂知识无关的信息,浪费课堂时间;3)教师需要大量时间去在众多游戏获取适合教学的游戏软件;4)学会操作游戏也需要教师及学生花上一定的时间;5)学校领导、教育决策者、家长、教师等对教育游戏的教学成效表示怀疑。由此可见,教育游戏在推广应用方面存在很大的障碍,从硬件环境到游戏的主要推广应用者——教师都影响了游戏的推广应用。

2 创新推广理论简介

创新推广(Innovation Diffusion),也叫创新扩散或创新传播,是为了使创新成果能够被采纳而通过有计划的策略进行传播的过程。创新推广理论的发展者罗杰斯在其著作《创新的扩散》中指出,创新推广是指一项新事物通过特定的传播通道逐渐为某些特定社群成员所了解与采用的过程。这里的创新事物可以是观念、技术或物体,只要采用的个人或组织认为它是新的或是从来未接触过的事物。在本文中,我们将教育电子游戏作为在教育领域的创新事物来看待,因为教育电子游戏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只是尝试性的,还未普及,它符合作为创新事物的条件。

教育游戏的创新推广可以理解为教育游戏经过一段时间,通过特定的渠道,在教育系统中传播。由此可见,研究教育游戏的创新推广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教育游戏自身的特性、传播渠道、推广时间以及教育系统等,为教育游戏的推广提供良好的硬件与软件环境。

3 促进教育游戏应用推广的策略建议

3.1 将教育与游戏充分结合体现教育游戏自身的价值

罗杰斯指出,有效推广的创新一般具备五个特点:相对优势、相容性、复杂性、可试用性与可观察性等。如果创新的可能采纳者认为该项创新具备以上五个特点,则该项创新能够获得更有效的推广。为使教育游戏能更广泛与快速有效地推广,教育游戏也应具备这五个方面的特点。

3.1.1 提升教育游戏的相对优势

相对优势是比既有事物或制度明显好用或便利。研究表明,“某项创新可被社会系统内成员感知的相对优势与该创新的采纳率成正比。”“潜在的采纳者则总是在想,该创新在多大程度上优于现有的和现存的实践中的方案和做法。”因此可见,教育游戏的相对优势是影响广大教育工作者是否选择教育游戏的主要因素。

人们之所以选择某款教育电子游戏,主要在于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能学习到某种知识或掌握某种技能。所以,在游戏设计阶段,游戏的开发者就要从游戏的故事情节、画面、激励机制等方面综合考虑,使教育电子游戏能优于教科书、多媒体课件等其他学习资源,充分发挥电子游戏的优势,从视觉、听觉等方面提供综合刺激,将复杂的知识点及技能融入“好玩”的游戏中。而要设计开发出“好玩”又“实用”的教育游戏,不仅要有游戏开发技术人员参与,更要有一线教师的参与。

3.1.2 提高教育游戏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相容性

教育游戏的相容性主要体现在与当前教育目标的相容性。有研究表明,当前的教育电子游戏中大部分是纯粹的娱乐性游戏,教育性不强,而有一定教育价值的游戏中,寓教于乐的策略也比较牵强。很多老师反映,“游戏中存在大量与课堂知识无关的信息,浪费课堂时间”。由此可见,当前的教育游戏还未真正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育与游戏还未达到真正的融合。

为提高教育游戏与教学目标的相容性,游戏的开发者应多与一线教师交流,听取一线教师的建议,共同来开发真正适合教学的电子游戏。

3.1.3 减少教育游戏操作的复杂性

当前有些教育电子游戏的操作复杂性较高,在没有专业人员指导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学会操作也要花费大量时间。这也影响了老师与学生使用教育游戏的热情。为解决这个问题,游戏的设计者在游戏的开发设计中应多参考当前一些流行游戏在界面、关卡设计等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提高教育游戏在功能界面上的兼容性来减少游戏操作的复杂性。此外,教育游戏的开发者应该除了提供详细的文字操作说明书(包括教学法的指导、知识建构工具等),还应提供游戏操作步骤的视频教程,让师生更直观地了解游戏的过程,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到师生进行短期培训。比如在Lee和Lee提出的VISOLE教学模式中,就不仅提供《农场狂想曲》游戏,同时提供知识手册、游戏用户手册、教师教学手册、学生学习手册,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比较明确的指导。

3.1.4 提高教育游戏的可试用性和可观察性

教育游戏的教学效果是教育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为提高教育游戏的可试用性和观察性,教育游戏的开发商可以联系固定的几所试用学校,派专门人员指导游戏的使用并随时观察记录游戏的使用效果,建立游戏使用效果档案册,选出有代表性的游戏使用案例为其他学校参考。通过这种方式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看到教育游戏的使用效果,降低教师使用游戏时的对教学效果的担心。

3.2 优化教育游戏推广的传播渠道

创新推广理论研究表明,创新推广的传播渠道主要是大众媒体和人际关系网络,大众传播渠道可以迅速抵达广大受众,传播信息,改变立场不稳定的态度。人际渠道则可以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而且在解决接受者对信息抵制或冷漠的问题上比大众媒介更为凑效。己有研究表明,大众媒体在开始阶段能够促使创新被人们广泛了解,而人际关系渠道在形成和改变人们对于新事物的观念和态度方面更有效。所以教育游戏整合推广的最佳途径是将大众传媒和人际交流结合起来加以应用。

要想大范围的推广教育游戏应用的优秀经验,就需要建设丰富的教育游戏资源库,以方便教师查找并使用各种教育游戏;还需要加强教师共同体的建设,以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加强游戏设计者和一线教师之间、一线教师和一线教师之间的人际交流。前者为教师游戏的推广提供资源保障,后者为游戏使用经验的快速推广提供渠道。

3.3 正确认识教育游戏推广过程中的时间因素

教育游戏是一个新生事物,新生事物要得到大家认可需要有一个过程。创新决定过程是个体做出决定的一种精神活动,罗杰斯将新的事物的传播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获知、说服、决策、实施和确认。教育游戏的推广过程也明显具有创新传播的五个阶段:获知、说服、决策、实施和确认,这五个阶段也是教育工作者努力获取信息以减少创新不确定性的过程。五个阶段每个环节出现了差错都不利于教育游戏的推广,所以为了更有效地推广教育游戏的使用范围,需要在各个环节来减少使用者对游戏的不确定性。

教育游戏开发商在获知阶段要加大宣传力度,与学校合作,让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教育游戏的价值;对于教育游戏的率先使用者,开发商或学校领导应给予相应的激励机制,并鼓励教师总结游戏使用经验。学科教师在说服、决策和确认阶段要结合学科的特殊性,有选择的借鉴优秀使用案例,通过教学研讨和师生交流,推进教育游戏使用的深度。

3.4 创设宽松的教育系统环境

推广是发生在一个系统中的,系统的结构、规则等都会影响到创新的推广速度与成败。为促进教育游戏的有效推广,学校中的领导者应该对教育游戏有正确的认识,鼓励老师进行教学创新,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中,“教无定法”,给学科老师更多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的权利;学校应创设教师学习共同体,鼓励学科教师间相互学习、交流,促进优秀教学案例共享。

参考文献

[1]尚俊杰,蒋宇.发达地区中小学校长教育游戏应用意见调查[J].电化教育研究,2010(8).

[2]Evert M R.创新的扩散[M].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精诚教育——推广社区教育 第2篇

利用名师优势 实现资源共享

义务培训外语、语文教师

1997年,精诚文化学校先后出资培训小学外语教师和语文教师。其中,与朝阳区教师进修学校合作开办的小学外语教师培训班历时6个月,让数百位外语教师受益;邀请12位著名语文教学专家开设的为期一年的专题讲座,让北京市140多所小学7000余名语文教师参加了培训。

成立“北京市精诚名师俱乐部” 实现名师资源社会共享

1999年9月,为充分发挥特级教师的优势,实现名优资源社会共享,精诚倡议并成立了“北京市精诚名师俱乐部”。俱乐部的成立给名师们创造了一个交流提高的平台,定期活动使大家能够切磋共勉,合力共进。在名师俱乐部成立大会上,王国欣校长捐资20万元作为名师俱乐部活动经费。开创对希望工程由“硬”向“软”的投入

1999年10月,精诚文化学校发起并出资承办了为期15天的“华北五省区希望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活动。来自山西、河北、河南、内蒙古等地的50所希望小学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校长,集中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接受了北京市多位名师的业务培训。

开通“名师热线”

2003年4月,为了更好地配合“空中课堂”,给学生们详细讲解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精诚“名师俱乐部”精心挑选了29位特、高级教师,专门为他们安装了电话,免费向全市百余万中小学生推出“名师热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名师大课堂”全国开讲

2003年,精诚名师俱乐部推出了“名师大课堂”活动,分别在辽宁本溪、山东济南、河北燕郊、北京顺义等地面向当地学生和教师开展公益讲座。

出版《名师心语》并免费赠送

2003年9月,组织百位名、特级教师编写了《名师心语》一书,印制万余册并无偿赠予北京市18个区县的中小学生和家长。

“走进名校”之旅全面启动

2005年,精诚教育集团举办的“走进名校”之旅全面启动,旨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并成功召开“新课标形式下的教师道德观”大会,全国13个省市的教育界人士参加。2005—2007年,精诚成功组织了三届“走进名校”学习交流研讨会,来自上海、重庆、河北等十余个省市的百余名代表相聚北京,通过听取教育专家学术报告、观摩名师课堂教学、参加校长论坛、访问京城知名小学等形式,广泛交流,共同探讨教育发展的新课题。

出资十万余元免费培训朝阳区80余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校长

为让投身首都建设的外地农民工的子女在北京接受合格的义务教育,精诚教育集团出资参与了由朝阳区慈善协会和朝阳区民办教育协会联合主办、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承办的专门针对朝阳区80余所打工子弟学校从业管理人员的专题培训,旨在尽快提高以校长和教师为核心的打工子弟学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学校管理质量与教学水平。此次培训于2007年10月15日启动,持续近一年,期间朝阳区80所打工子弟学校约100多名从业教育管理人员参与培训,受益匪浅。

承办八届北京市少儿英语大赛

1993年起,北京精诚教育集团发起并承办了八届“精诚杯”北京市少儿英语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累计有三千多所学校、数百万青少年直接参与了此项赛事。大赛由少先队北京市工作委员会、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主办,北京精诚教育集团承办,伴随了北京“申奥、迎奥、筹奥”的全过程,不仅集中展现了首都青少年积极向上、关注北京、关注奥运、参与奥运的青春风采,也为推动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首都外语环境和文明风貌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3年,为支持和配合北京申奥,解除国际社会对中国语言环境的质疑,北京精诚文化学校率先倡议并出资承办了以“2000年,我18岁”为主题的首届北京市少儿英语大赛。大赛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引发和推动了北京市少年儿童学习英语的热潮。促进了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大赛通过美国知音向100多个国家做了报道。

——2001年,为配合北京再次申奥,北京精诚文化学校承办了以“我为北京申奥加油”为主题的第二届北京市少儿英语大赛。大赛向全市少年儿童发出了“我教爸爸妈妈学英语”的倡议,编辑出版了《奥运英语100句》系列丛书赠送给百万市民,带动了北京市民学外语活动的开展。大赛在申奥关键时刻,开展了“精诚万名师生签名,支持北京申奥成功”和“我与奥运”征文等活动,为北京申奥最后冲刺加油。

——2002年,为开展“动动英语ABC”活动,精诚教育集团举办了以“推动北京少年奥运行动,实现2008年把北京建设成为语言无障碍城市”为目标,以“心向奥运学英语”为主题的第三届北京市少儿英语大赛,带动了家庭、社会和市民学习外语的热潮,推动了首都人文奥运的建设。

——2003年,以“文明奥运英语”为主题的第四届北京市少儿英语大赛举办,并在全市少先队员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文明奥运英语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市文明奥运英语学习的水平。邓亚萍出席了本届大赛启动仪式,介绍了学习英语的经验,并预祝参赛选手取得优异成绩。

——2004年,精诚教育集团开展了首都百万少年儿童“绿色奥运,环保从我做起”英语学习活动,并举办以“绿色奥运,环保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第五届北京市少儿英语大赛。把奥林匹克象征着生命、青春和美丽的信息传播到每个少年儿童,在他们心中燃起参与奥运、奉献奥运之火。

——2005年,以“文明礼仪我先行,我为奥运添光彩”为主题的第六届北京市少儿英语大赛举办,同时在全市中小学和社区开展了与主题相关的各项活动。为北京市奥组委“关于人文奥运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的落实,弘扬人文奥运精神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6年,以“和文明做朋友,与奥运共成长”为主题的第七届北京市少儿英语大赛举行。本届少儿英语大赛以“激情奥运、快乐成长”为口号,邀请知名英语专家教授走进学校,与学校共同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活动。在奥组委新闻中心举办的大赛总决赛进一步激发了首都广大青少年关注北京、关注奥运、参与奥运的热情。北京精诚教育集团在本年度也作为唯一一所民办业余培训学校,被破格命名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

——2008年,以“微笑文明迎奥运、健康快乐伴成长”为主题的第八届北京市少儿英语大赛举行,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增强和深化少年儿童的奥运意识。本届大赛还选拔优秀选手担任“Ask me 2008奥运文明小使者”,在奥运会期间为国内外运动员和游客提供语言翻译、紧急救助等服务,获得了一致好评。奥运会结束后,精诚被授予“朝阳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集体功勋奖”奖牌和 “首都教育系统奥运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弘扬奥运精神创优质教育

精诚是国内最早支持政府申办两次奥运的民办教育机构,经历并见证了我国两次申办奥运的过程。在我国申奥、迎奥、筹奥各个阶段,精诚举办了多项公益活动,积极为北京奥运贡献着一己之力。

申奥阶段——高擎民间支持办奥的大旗,发动首都百万儿童支持办奥,编辑出版的《奥运英语100句》、《京城少儿申奥情——首都百万少年儿童“我与奥运”征文获奖作品选》等作为奥运珍贵文物被首博收藏。

1993年,为配合北京首次申奥,精诚出资承办了“北京市首届少儿英语大赛”,成为北京市最早参与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机构之一。2000年,为支持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精诚编辑出版了《奥运英语100句》(一套九本),并免费赠送给北京市百万市民。在申奥关键时刻,精诚还组织万名学生在长20.08米、宽1.5米的白色签名帐上写下首都儿童支持申奥的决心和对成功的热切希望,派代表呈交奥申委。2000年6月30日,精诚学子将自己支持申奥的作文2008篇折成纸鹤,呈交到奥申委秘书长王伟手中,为北京申奥最后冲刺加油。2001年,精诚文化学校出资举办“我与奥运”征文活动,收到全市少年儿童作品上万件,并年出版了《京城少儿申奥情——首都百万少年儿童“我与奥运”征文获奖作品选》,相关书籍与光盘已经作为珍贵的奥运文物被首博收藏。

筹奥阶段——通过奥运培训与活动组织英语大赛,成就百万儿童参与奥运的梦想,让优秀的孩子脱颖而出;开发奥运特色课程,通过培训选手、组织活动,多种形式宣传“人文奥运 绿色奥运 科技奥运”。自北京申奥以来,精诚从多角度、多方位开设特色课程,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深化少年儿童对奥运的理解、关注和支持。

开设英语、日语、法语、韩语等多种外语课程,满足对语言有不同需求儿童的同时,引导社会对小语种的关注,为奥运做语言人才储备。

与中国科学探险协会青少部联合举办“走进西部”中国小记者行动——贵州高原行,让孩子在长途跋涉中传播奥运、体验奥林匹克精神。

多次组队参加“北京市民讲外语游园会”,通过奥运比赛项目现场竞猜有奖问答、历届奥运歌曲大联唱、“我与奥运”演讲比赛、“奥运在我心”朗诵比赛等方式宣传奥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成功举办主题为“以最优秀的风采参与2008年奥运会、做最出色的小志愿者”的“我与少儿大赛选手在一起”夏令营和“绿色奥运”儿童文学创作营活动。在大赛的带动下,优秀选手脱颖而出,并活跃在社会舞台上,萨马兰奇北京考察、克林顿访华、万国邮联大会等重大活动中都有精诚学子的身影。奥运倒计时阶段——活跃在奥运报道的舞台上的“双语小记者”

2005年7月19日,为庆祝北京申奥成功4周年,精诚文化学校联合共青团中央与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的《中国少年英语报》,在精诚设立全国首家双语小记者站,旨在紧跟奥运步伐,用儿童独特的视角关注、报道、宣传奥运,成就孩子参与2008奥运的梦想。《中国少年英语报》开设专栏,发布小记者的报道。

“双语小记者”报道团先后到奥组委新闻中心、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北京市少儿英语大赛决赛现场、北京市民讲外语游园会、“迎接奥运倒计时1000天”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场地做现场采访。他们大方地采访了在北京度假的外国友人、会说13国外语的首都警官、受过英国女王接待的女警官、“知心姐姐”卢勤、英语专家陈琳等。

“走出去,请进来”奥运教育立体式发展

2006年申奥成功五周年之际,启动“精诚奥运宣传之旅”。2006年7月8日,14名双语小记者赴抗日英雄王二小的故乡——河北省涞源县宣传奥运,开始了奥运宣传之旅第一站。小记者们给王二小希望小学的孩子们送去了自制的奥运小礼物、奥运福娃明信片、学习用品等,和他们一起畅谈奥运,分享奥运梦想。8月,“精诚奥运宣传之旅”第二站来到美国,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学校的热情接待。大家纷纷在小记者宣传旗帜上签名,表达对北京奥运的美好祝愿。同时,小记者还陆续的走进了军营、敬老院、社区宣传奥运。精诚还先后请北京奥组委志愿者筹备组项目专家、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孙葆丽和第29届奥组委信息中心主任徐达来精诚为小记者作报告,宣讲奥运知识。从2006年至今,先后组织小记者采访了奥运冠军邓亚萍、许海峰和残奥会游泳冠军何军权,并聘请何军权为校外辅导员。

实践北京少年奥运行动计划,创建全市第一个双语奥运文明志愿岗

农业推广教育 第3篇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高职教育;专业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 G718.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468-03

收稿日期:2014-05-07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编号:2013JSJG401)。

作者简介:束剑华(1963—),男,江苏丹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高职教育研究。Tel:(0512)66098522;E-mail:sjhszny@126.com。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再次聚焦“三农”,主题是农业经营体系创新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1]。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哪些特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对农业高职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農业高职教育的专业体系如何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新要求,本研究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

1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新特点

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实践,笔者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将会在农业生产集约化、农业经营一体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和农业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发挥巨大推动作用。

1.1农业生产集约化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占有耕地资源很少,目前又处于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建设还需占用耕地,要养活养好13亿人口,必须改变粗放型的农业增长方式,走集约型农业发展之路。农业生产集约化又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集约化、生产资源集约化、生产技术集约化等方面。

现阶段我国推进农业生产集约化的重点是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土地、化学品和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资本和人才转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业态;加快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式的家庭经营向专业化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推进农业布局区域化和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在上述两大转变中第二个转变是第一个转变的基础和条件,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第二个飞跃”的重要路径。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据农业部初步统计,至2012年12月底,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已达 0.18亿hm2,占家庭承包耕地(合同)总面积的21.5%[2]。根据苏州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计划,苏州范围内2012年年底前已全面完成家庭承包经营耕地的流转。

1.2农业经营一体化

市场的一体化、全球化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实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有利于使农业的外部经营内部化,进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农业经营一体化的关键是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大力扶持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充分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针对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滞后、龙头带动作用不强的实际,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引导城市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增加农业的资金、科技和装备投入,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等方式,大力发展农业的产前、产后服务,带动农户发展农业一体化经营。据农业部统计,至2012年12月底,流入工商企业的耕地面积为186.67万hm2,比2009年增加115%,占流转总面积的10.3%[2]。

1.3农业服务社会化

与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相配套的是农业服务的社会化。加快发展新型农技服务、新型农机服务、种子种苗服务、农资供应及指导服务、农经综合服务、农产品现代物流、农产品检测认证服务、农业信息服务、新型农民培训、农村金融、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会展经济、农业物联网服务、农业总部经济等现代农业服务业,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和集约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集约化、规模化、信息化水平也将得到快速提升。

现阶段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健全和完善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切实履行好农业科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的职能;加快构建以基层农技服务机构为支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依托、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性服务与综合性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村级综合性服务中心(服务社)建设,发挥好为农服务作用。

1.4农业管理信息化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信息化在农业管理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打造针对不同服务主体的惠农信息平台,强化资源建设与共享,加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精准农业等信息技术应用。二是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围绕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加快传感、通信、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提高设施农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质量追溯水平,提升农业产业层次。这方面江苏省提出“建好一个平台、集成一套体系、强化四类示范”,即:建设省级农业物联网决策指挥系统平台,对接入系统的温室大棚、生产基地或规模养殖场进行远程智能监控;集成一套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体系,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体系和规范,为农业物联网技术产品推广普及提供支撑;重点推进智能畜禽养殖业、智能温室大棚、智能水产养殖业、智能露地农业生产4类示范点建设,辐射带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运用。

nlc202309042151

根据农业部编制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至2015年,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将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具体指标包括农业生产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12%;农业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20%;农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60%;农业服务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50%等[3]。

2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对农业高职教育的新要求

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给农业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

2.1优化专业结构

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将极大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园区、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将得到快速发展和壮大,设施农业、科技农业、标准化农业、绿色农业将快速兴起,继而将有效刺激农业企业对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的需求[4]。农业高职教育应及时适应这一新变化,及时增设相关新专业,优化专业结构。

2.2重视农业服务类专业

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将极大地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集约化和社会化进程,继而有效刺激对新型农业社會化服务的需求,现代农业服务业将得到快速发展,与之相关的人才需求将会大幅度增加[5]。现代服务业是对人才需求最多的行业,农业高职教育应认真研究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更加重视农业服务类专业的设置、建设和发展。

2.3培养一线技能人才

为了适应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国家将出台一系列配套改革,进一步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满足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会增加。农业高职教育应该成为这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2.4重视创业教育

为了适应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国家和各地将出台一系列促进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创业的外部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农业高职教育应像重视就业教育一样重视创业教育。

3农业高职教育专业体系优化对策

农业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面向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专门人才。农业高职院校的专业体系应主动适应农业经营体系的变革,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3.1优化专业结构,拓宽服务面向

“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是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对农业高职教育专业体系提出了新要求:(1)在服务面向上,应由主要面向生产领域,转向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全部领域,尤其要重视现代农业服务类专业的建设;(2)专业内涵上,应该由主要围绕传统生产技术设置专业,转向围绕设施农业、科技农业、标准化农业、绿色农业和多功能农业设置专业;(3)人才定位上,应该由主要为国家农业技术部门培养人才转向主要为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农业服务组织和基层农技服务部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地处经济社会发达地区的优势,积极参与“全国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在认真分析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给农业高职院校带来的新机遇和提出的新要求的基础上,确立了“立足苏州、服务三农、紧扣特色、争创一流”的发展思路,实施了“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工程”,以服务现代农业为主线,将全院的36个专业进行了改造、调整、整合和优化,组建了园艺技术、园林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农机应用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现代管理等10个专业群,分别对接现代农业产业中一、二、三产等产业领域,增设了生态农业技术、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产品加工与检测、农产品物流等新专业,专业定位更加明确,服务面向不断拓展,专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3.2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合作教育

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人才的新定位,对农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是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明确要求。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为农业高职教育全面推进校企合作教育创造了很多新的机遇。一是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农业服务组织等合作主体大量涌现和快速发展,企业合作主体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加高涨;二是政府为了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创新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在推动校企合作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将更加主动和有力。对农业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适应江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在深入实施省政府“挂县强农富民”工程、苏州市政府“科技结对现代农业园区”工程和学院“科技为农服务”工程的同时,有计划地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人员互聘、科技服务、岗位实践、就业创业)配套建设和“苏绿学院”“园艺职教联盟”等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创新和完善了“以服务赢得信任、以信任推动合作、以合作实现双赢”的校企合作教育机制。在此基础上,2012年11月由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牵头,联合140多个农业园区、企业、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了“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构建了“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为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教育和集团化办学奠定了基础。

3.3改革培养模式,培养实用人才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规模、长时间转移,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的趋势明显,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已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则为破解这一难题创造了条件。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迫切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加盟以替代他们父辈成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业高职教育必须适应这一新形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和创业型青年职业农民。

nlc202309042151

近年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推进政行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探索和形成了“五位一体”(人才培養、人员互聘、科技服务、岗位实践、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1)共建合作平台,各专业群均建立了自己的校企合作平台,成立合作指导委员会;(2)共享资源,以校企互聘、互兼为重点,学院与合作各方共享人力资源,学院一方面选派教师到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合作企业(园区)进行挂职锻炼,在企业建立教授(师)工作站,另一方面聘请政府、行业和企业的领导、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并在学院设立“技师工作站”,为学生实训授课;(3)共育实用人才,一方面合作各方共同参与专业设置论证、教学计划编制、课程体系开发、实践技能训练、学生顶岗实习、创业就业指导等人才培养环节,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根据政府及农业企业需求积极开展订单培养、职业农民培训。上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并获得了2012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学院还与太仓市政府签订协议,由太仓市政府出资,在2003—2005年期间采用单独招生和定向培养的方式每年为太仓市培养50名基层全科农技员,在量身定制青年职业农民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学院高度重视创业教育,通过设立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通过与政府联手、与行业联通、与企业联姻,用联动方式构筑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等途径,探索形成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融入式创业教育体系。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徐忠界和他的园林植物医院就是学院创业教育典型代表,他在学生期间就荣获中央电视台“创业英雄汇”创业计划大赛第1名,并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2012年他被江苏省政府授予“就业创业优秀个人”称号。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EB/OL]. [2014-03-21].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1/31/c_124307774.htm.

[2]董峻. 中央一号文件鼓励“资本下乡”[EB/OL]. [2014-03-21].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2/15/c_114679892.htm.

[3]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 [2014-03-21]. http://www.moa.gov.cn/ztzl/sewgh/.

[4]徐文华,周汝琴.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6):413-415.

[5]丁丽军,赵莎莎,钱建中,等. 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需求现状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7):23-25.张永强,才正,陈晓萌,等. 基于产业聚集理论的水产业土地流转动力机制——以黑龙江省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471-473.

远程教育与传统农业教育融合 第4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应运而生, 它是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 是构筑新时期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而传统农业教育, 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 教师和学员同时出现在同一时间地点的教育手段。

一、远程教育的特征

1. 提供平等机会

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生活条件的差异,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 肯定会存在某种教育机会失衡现象。而远程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直接实现农村、牧区平等的教育机会。

现代远程教育突破了学习空间、学习时间的限制。教学光盘播放、卫星教学收视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补偿了地域间的差别。通过这些手段实现的资源信息共享, 使得农村农牧民获得相同的信息和服务, 应用于日常的生产实践中。

2. 共享优质资源

教育资源作为构成教育系统的基本因素, 是指教育系统中支持整个教育过程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实现一定的教育和教学功能的各种资源。从广义上讲, 教育资源通常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现代远程教育能够让所有的农牧民获得优质教育信息资源。

采用光盘技术、计算机教育平台等新型信息技术手段, 将最新的农业科学技术, 供农牧民享用, 有利于改变农村"信息贫瘠"的现象, 共享优质信息和资源, 满足农牧民生产实际需求, 最大限度地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效益。

3. 教与学在时空上相对分离

远程教育是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共同承担教育与教学信息的传递的教育模式。教师与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 以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和学生通过双向通信技术实现教与学行为的联系, 是其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根本特征。这一特征使现代远程教育在农业教育体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二、传统农业教育特征

1. 时间固定

传统农业教育是在特定时间, 有专人组织的教学模式。在春播、秋收后, 农牧民聚在一起学习相同知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城乡, 种植业与畜牧业侧重点不同, 安排的课程有显著差异。传统农业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 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

2. 面对面教学

教师和学员处于同一物理空间, 师生面对面连续进行教学, 基本通信媒介是教师的语言。师生间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接触, 可相互探讨, 得到好的学习效果。但它存在一定缺点, 课堂教学中, 学员被动听教师讲课, 优秀资源不能共享, 教师不能照顾到每个学员。

三、远程教育与传统农业教育的融合

传统农业教育与远程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二者相互融合, 取长补短, 才能充分的利用教育资源, 科学地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从而提高农村的社会生产力。

1. 在传统农业教育中开展适度的远程教育活动

传统农业教育是建立在班级授课制基础上的教学模式, 其产生与发展决定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也决定于教育资源和教育要素的供求关系。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是在短时间内使学习者获得大量系统、扎实的科学知识, 从而扩大教育规模, 其最大局限性是难以实现因材施教。

为使远程教育活动融入传统农业教育, 我们应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的教学环境。创新型教学环境有利于创设多种情景, 使许多深奥、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 便于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 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总之, 在传统教育中引入远程教育, 可在保持传统面对面授课制的基础上, 更好地因材施教, 它优化了传统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 有利于学员的知识获取。

2. 在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体系中要渗入适量的传统教育活动

远程教育是教与学在时空上相对分离的虚拟教学环境。学员在远程学习过程中, 由于自律、人文意义的缺失等问题, 会影响学习效果,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 在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中要加入适量的面授教育活动。

当然, 远程教育的缺陷并不影响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的存在, 正是它的本质特征及其优势与不足决定了它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样, 正是传统农业教育与远程教育的不同特征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现实框架与发展趋势。

总之, 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是传统农业教育与远程教育并存的教育体系。二者的融合既是传统农牧业教育的改革, 又是完善远程教育的必由之路, 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

农业推广教育 第5篇

一、农业职业教育薄弱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职业教育薄弱,农业科技知识普及难,农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低下,地方农业科技人员缺乏,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以我市为例,我市属于苏北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沿海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需求量大,成千上万的劳动大军“孔雀东南飞”,每县区年输出的劳务人员达10万以上。当地的职业技术教育也紧紧围绕劳务输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专业设置大多是工字头的,农字头的专业被冷落。我县的一所农业职业中学,是国家级职业高中,具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曾开设植保、园艺、农机维修、畜牧兽医等专业,培养了大量农业技术人才,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如今也已名存实亡了。农字头的专业老师不得不改专业,或干脆调到普通中学任教。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年老体弱的留守人员,农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低下。

二、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职业教育发展

当前,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在政策、资金方面大力扶持,组建了各级各类农业合作社,建立了一大批种植、养殖基地,初步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框架。由于农业产业化是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因此对农业人才需求广泛。农村各地涌现的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创业园也折射出农业对人才的渴求。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将拉动如下几类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推动农业职业教育发展。

1、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生产者。

2、能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

3、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信息灵通的农业产业经纪人。

4、能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对农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包装的农产品深加工者。

三、办好农业职业教育服务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带领我们走进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农业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办好农业职业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实现农业产业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农业职业教育中的教师,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设计者与执行者,还是联系实际的实践者和指导者。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职业教育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职业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与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农业科研活动,密切关注教学与专业发展新动向;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历和职业技能。

5、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剪板机

学前教育基本免费应推广 第6篇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我国应建立学前教育基本免费制度。”庞丽娟调查发现,当前不但美国、墨西哥等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积极推进不同形式的学前教育免费制度,我国浙江、陕西等经济发展较好省市或中西部地区也纷纷探索实行不同年限或形式的学前教育免费制度。这都为我国建立学前教育基本免费制度提供了丰富经验。

如何推行免费制度?庞丽娟说,在当前我国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应以提升普及率为目的,按照“基本性”和“适宜性差别投入”的原则,优先对学前教育普及困难地区或人群实施免收一定年限或项目费用的学前教育服务保障制度。

庞丽娟希望能遵循公平的价值取向,优先并重点保障广大农村、老少边穷岛地区的儿童,以及城镇家庭经济贫困儿童和残疾儿童等享受免费学前教育。

基于各地实际财政保障能力,庞丽娟建议合理划分政府间财政分担比例,建立免费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东部发达地区可以县级财政为主,市级财政和省级财政以奖励方式补充;中部地区可以市级财政为主,省级财政为辅,县级财政为补充;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则以省级财政为主,市级财政为辅,并加大中央转移支付力度。

(《中国教育报》2016年3月6日)

电大教育和农业效益 第7篇

一、我国农业教育现状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12亿多人口中, 近9亿人口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农”问题是直接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直接关系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度、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 并强调“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必须从农村长远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全局的高度, 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以提高农民知识素质为基础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 从而为当前和今后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这些理论和决策深刻阐明了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指明了农村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是新世纪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加入WTO以后, 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将依照全球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重大调整, 这次调整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是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之一, 全国80多万所中小学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 2亿多中小学生在农村就学。如何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解决的途径即是实施适合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农村教育, 是“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的教育。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研究证明, 在农村地区, 教育水平提高10%, 将多诱导6%~7%的农民迁出农业, 按照净效应, 它将把农业工资提高5%,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证明, 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对生产起促进作用, 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 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该理论充分肯定教育对人力资源的形成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教育通过提高人的生产能力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个人经济效益。

针对我国落后的农村教育体制, 由于培养的为数不多的高级专门人才难以滞留农村, 众多的人力资源遍布农村, 据统计, 我国20世纪90年代新增劳动1.89亿人, 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才仅占3.5%, 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生占14.5%, 只接受初中教育的占46%, 有36%的新生劳动力还达不到初级技术所要求的文化程度。同时, 由于农村基层教育的断层问题, 每年有数百万少年儿童作为共和国的公民难以享受接受教育的权利, 据统计, 同样在已通过“普九”验收的旗县中, 个别农村贫困生的失学率高达30.4% (小学:39.7%, 初中:20%) , 农村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高居不下, 目前, 我国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滞留农村, 形成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市场, 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 落后的教育造成了生产力技术的落后, 中国进入WTO后, 农民农业收入直接受到国外的冲击, 比如粮食中玉米、小麦与国外的差价高达20%, 农业产业结构将面临重大挑战, 所以, 21世纪全社会面临的紧迫问题, 将是农村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措施即是从目标、内容、形式、布局等方面彻底改革农村教育, 加大深化力度, 重点要建立农村高等远程教育体系。

二、中国电大教育现状

广播电视大学是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 采用广播、电视、文字、音像教材和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远程教育的开放性高等学校。1979年2月6日, 由邓小平同志亲自筹办的中央电大和28所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大同时正式开学, 标志着我国开放远程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从此, 我国广播电视教育蓬勃兴起, 成为中国开放远程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1991年, 国家教委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内部设立了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 负责发展面向全国“三农”的实用技术培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独立设置的电大为同级地方政府管辖的高等学校, 组成了在教学上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系统。

广播电视大学以举办高等学历教育为基础, 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办学, 重点是面向地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 培养各级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 为广大求学者提供终身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面向农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为普通高校以及其它教育机构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提供教育资源、教学管理和学习支持服务。

随着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的逐步形成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初露端倪, 现代远程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他强调:“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 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 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 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国家支持建设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 强调要“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 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适合当地需要的教育”。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 真正办出特色。主动培养农村现代化需要的各类人才。”农村教育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 将从制度上和条件上保证农村劳动者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实现, 激励并引导农村劳动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对于促进农村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化结构的调整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电大教育和农业效益

电大的主要任务, 是根据新一轮的《行动计划》以及教育部《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规划》, 从我国“穷国办大教育”基本国情出发, 着眼于高等教育改革和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全局, 全面而有重点地推进电大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程, 将电大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 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可靠的教学质量, 在与普通高校共同构建中国现代远程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由于世界远程教育的多元化, 国内外都特别重视农村远程教育,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做的较好, 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基本构建成覆盖整个农民队伍的农村开放教育网络, 农业大国中国政府也早已把农村教育问题列入议程, 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十几年间, 不断提出实施农村远程教育的措施, 全国各界集思广议, 采取了许多先进手段, 在2002年7月8日中南海召开的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 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提出“必须大力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解决我国教育的重点、难点--基层农村教育问题, 要利用科学手段, 把最优秀的教育资源送到偏远农村、山区学校, 推进中西部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 在十七大报告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郑重提出了要发展远程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工程。期间, 教育部、农业部、科技部也推出加强农业和农村发展远程教育项目和旨在消除“数字鸿沟”的西部行动, 但由于中国农村人口较多、人员分散, 农村基层远程开放教育效果不好, 所以, 农村教育改革还必须进一步深化。

目前, 我国多数省份地市高等职业教育落后, 高职院校总量偏少, 导致高层技术人才培养困难, 而广播电视大学由于其独特的办学特点和强大的覆盖率, 20多年来以工作站和燎原学校等形式为我国地市乡镇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实用型人才, 为缩短城乡教育差距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电大灵活的办学形式适合乡镇农民的需求, 电大以广播、电视、文字、音像教材和计算机网络为课程载体进行教学, 增加了求学者的自主性、灵活性, 学员可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学习, 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利用全国最好的教学资源组织教学, 充分发挥零距离教育作用, 真正实现“家门口的学校”“农民的学校”。

2.电大广阔的覆盖面方便求学者的学习, 目前电大系统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44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近1000所地 (市) 分校和近2000个县级工作站组成, 是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系统。有条件的城镇几乎都设置了电大工作站并争取设立网络教育网站, 采用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主, 兼顾传统的教学方法, 即使用计算机网络和音视频会议系统相结合的方法传输。学生可在各教学点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音视频会议系统, 集中实时收视校园内课程教学或上网点播课件学习;也可将课件制作成光盘, 拿到各教学点自主播放;学员课后可通过网络服务器, 登录广播电视大学在线远程教学平台教学, 同时还了解掌握农业信息和最新动态。受经济条件和地域限制无法建立网站的偏僻乡镇, 利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灵活性, 进行不同年龄段学习小组思想网络建设和学习中心建设, 要通过流动方式进行教学, 即教学资源的流动和学员的流动, 从而达到相对集中, 让学员接受世界最优秀的教学资源;这种"流动课堂"的整体规划和利用建设、“供学者”和“求学者”同时流动方案, 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和农村现状, 尤其适合边远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建设, 可从整体上为农村教育大众化构置框架, 为农村经济效益提高提供服务。

3.电大教育的网络化、专业结构的特色化更加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能更加主动地为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为建设农村学习型社会服务, 建设一批面向"三农"和适合西部大开发需要的课程、专业和培训项目, 开展农村急需的大、中专层次的学历教育, 优先发展金融、英语、法律、财会、信息技术等科类专业, 积极筹建并适时开设教育技术等新型科类专业;整合现有科类专业, 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 便于地方电大派生专业和选用课程, 并与地方电大共建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及地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第三产业的课程和专业;积极探索课程、专业建设的新机制, 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 更加有效地适应"三农"的现实需求和发展需求, 在媒体选择、服务方式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 更充分考虑和照顾农村实际及农民需要, 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服务;适应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需要, 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及城市转移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同时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服务;并且整合全国电大课程资源, 建立电大“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库。由电大职业技术教育、燎原教育和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相结合, 构建农村劳动者终身化学习体系、真正为乡镇苏木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 在提高整体农村素质的同时, 为地方经济服务,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4.逐步建立地、县、镇三级农村高等教育体系, 建立由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构成的远程教育网络, 进而把农村高等教育体系纳入全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中。县级电大开展相应层次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要逐步延伸到大部分县级电大, 在有条件的乡镇苏木设立学习点。中央电大和有关省级电大合作, 在全国支持10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电大教学点的建设, 并且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程。加强各级燎原广播电视学校的建设, 与县及乡镇苏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合作, 成为当地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等的基地。

四、前景

21世纪是我国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是广播电视大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电大“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 电大应着眼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全局, 主动适应日趋广泛并不断变化的社会教育需求和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需求, 扩大开放, 保证质量, 强化特色, 打造品牌, 提升电大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尤其是为社会最边缘群体和特殊人群提供尽可能的学习支持服务, 进而成为我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的骨干力量和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之一。

农业推广教育 第8篇

一、农业职业教育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

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 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据报道, 目前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 每年有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 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 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 加之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市场信息闭塞, 农业生产管理落后, 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特别是广大农民, 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 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 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因而, 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 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二、农业职业教育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 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 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 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 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 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并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 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 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三、调整农业职业教育方式, 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

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 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 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农业职业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的重大改革。

㈠明确培养目标, 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 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 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 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 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 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㈡调整课程结构, 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 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 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 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 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 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 自我学习能力, 自主选择能力, 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㈢加强实践教育, 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 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 产教结合, 教师既传授知识, 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 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 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增加感性认识, 掌握生产技能, 使学生在学中做, 做中学, 从理论到实践, 再从实践到理论, 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 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 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 并加强考核, 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㈣推动教师深造, 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农业职业教育中的教师, 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设计者与执行者, 还是联系实际的实践者和指导者。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职业教育目标,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应加强学习,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 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 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职业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 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与专业学术交流活动, 积极开展农业科研活动, 密切关注教学与专业发展新动向;努力学习, 拓宽知识面, 提高学历和职业技能。

㈤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农业中等教育出路初探 第9篇

为生存, 不少农业中等教育学校 (以下简称“农校”) 只好另辟蹊径, 改办普通高中。有的农校尚能勉强开办两三个农学专业班, 有的农校索性连“农”的边都不沾了——“连‘农’的边都不沾了”, 还算得上是“农校”吗?——但改办普通高中, 是农业中等教育的理想出路吗?我们且看看这些改办普通高中的农校招收到的生源质量如何。

大多数农校招收到的生源, 质量都不理想, 录取分数远远低于当地普通高中学校的录取分数, 基本上是拾人家普通高中学校的“残羹剩饭”。以广西河池农业学校为例, 每年招收到的学生中考成绩绝大多数是B+至C之间, 还有少数是D的。这样低的进口, 这样差的生源, 纵使教师有三头六臂的功夫、有八仙过海的本领, 也难以与普通高中学校一较高低, 根本没有竞争力。河池农校自2001年改办普通高中至今14年, 考上一本的有6人, 二本的20人, 三本的30多人, 上专科的达到70%。教师是努力地教了, 奈何学生要么是无心向学, 要么是基础太差, 老师辛苦三年下来也出不了什么成绩。出口不高, 就无法吸引到优质生源;没有优质生源, 学校就难出成绩。如此循环反复, 改办普通高中的农校只能在险滩恶水的漩涡中苦苦挣扎, 难有出头之日。

由此可见, 改办普通高中是农业中等教育的一条出路, 但绝不是理想出路。

我以为农校要想彻底摆脱困境, 寻求更好的出路, 还是要立足于农业谋发展, 因为农校在这方面有深厚的物质基础和充分的资源优势:硬件方面, 农校有农田、养殖场、大棚、实验室等场地设施;软件方面, 有科班出身的专业师资队伍, 在当地农业方面有一定的人脉和知名度。农校就得抓住“农”字做文章, 凭借现有资源, 发挥自身优势, 用两条腿走路, 走出一条具有农校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办职高, 开设种类丰富、内容多样的专业课

现实中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外乎向高校输送生源 (俗称“精英教育”) 和向社会输送合格建设者两种。走“精英教育”的路, 对半路出家办普高的农校来讲, 具有“生源差, 先天不足”的劣势, 要想在与普通高中学校竞争中出人头地, 干出一番事业来, 犹如“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既然如此, 我们为什么不另辟蹊径, 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这条道上下功夫呢?换句话说, 就是农校不应办普高, 而应办职高。

农校应把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体现在教学上, 就是不仅要搞好基础教育, 还要教给学生谋生的一技之长, 使学生踏出校门后便能用所学技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说, 农校给高中学生提供的既有普高课程, 又有种类丰富、内容多样的短平快的专业技术课, 三年后学生既可以参加高考, 上大学继续深造;也可以进入社会, 用所学的谋生本领自食其力, 开创新生活。对生源质量不高的农校而言, 后者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我认为:办职高, 用两条腿走路, 对学校和学生都有好处, 能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双赢。

在完成普高文化课之余, 农校可以开设养殖、种植技术课, 还可以开设电子商务、农业经纪人等培训课。养殖方面, 如羊、猪、鸡、鸭、竹鼠、桑蚕、黄粉虫、蝇蛆等的养殖技术;种植方面, 如油茶油葵等经济林木类、柑橘葡萄草莓等水果类、铁皮石斛金银花鱼腥草等中药类, 利用桑蚕产业废料发展蘑菇种植等, 诸如此类农业实用技术, 使学生出了校门就可以在农业农村这块“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另外, 针对网络创业门槛低、受众面广、成功率高的特点, 还可以开设电子商务培训课, 教给学生开网店、微博微信营销的技能技巧, 使学生在家就能实现创业;针对当前农村经济日趋活跃的形势, 学校还可以开设农业经纪人培训课, 使学生掌握农业经纪人应知应会技能, 为将来从事为农业经济发展牵线搭桥的“红娘”做好知识储备。

这类农业技术专业课, 实用性强, 项目也很有发展前景, “钱途”不错。教学时采用课堂理论学习与实践基地动手操作相结合, 使学生边学边做, 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 实践中消化、巩固所学知识, 并反过来激发学习的热情,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类课程内容单纯, 学习时间不很长, 一个学期可开设两三门。三年下来学生已学习掌握十来种农业实用技术, 走入社会后完全可以自食其力, 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

为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热情, 可以在实践基地收益分配方面, 给予学生按一定的比例提成, 使学生体验到收获的愉悦和快乐, 强化学生的成就感,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办农业培训机构和农业技术指导站

农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 与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业务部门加强联系, 合作举办各类农业培训班, 为本地、本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有偿的技术服务。现如今在国家三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 各地政府纷纷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农校应该抓住这个大好时机, 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业务部门的联系, 争取到更多举办培训班的机会, 既可以彰显学校在农业技术研究方面的实力和水平, 提高学校知名度, 又可以为学校开辟一条增收渠道——每期培训班, 学校可获得几万至几十万元收益。农民培训班, 既可以在农校校内举办, 也可根据客户要求到农村去举办。培训的内容可根据客户的需求订制。

农校还可以把自己变身为农业技术指导站, 为农民提供有偿服务。现在各地都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推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规模化产业, 打造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如横县主打茉莉花品牌, 全县常年种植茉莉花666.67万公顷, 年产鲜花8万吨, 拥有花茶加工厂150多家, 是全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基地、花茶加工基地和花茶批发, 交易集散基地。如宜州市在维持好传统的粮食、蔗糖生产基地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桑蚕产业, 全市桑园总面积达2.02万公顷, 鲜茧产量达5.04万吨;收集处理蚕沙1.23万吨, 生产生物有机肥3406吨;生产桑枝菌棒达6016万棒, 产值达1.5亿元;桑蚕茧丝绸资源综合利用总产值达30.64亿元, 增长20%, 被评为广西十佳桑蚕生产基地县 (市) 。截至2013年10月, 宜州已连续8年为中国第一大桑蚕基地县市。作为农业技术人才济济的农校, 应抓住这一大好时机, 定位于农业技术指导站, 充分参与到当地的农业发展战略中, 成为政府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得力助手、农民依托农业发家致富的得力帮手。农校为农民提供有偿的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的同时, 既提高了农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又为学校开辟了一条增收渠道。

为了使农校“立足于农业, 用两条腿走路求生存”的发展思路得以变成现实, 农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学校领导对农校发展方向必须定位清晰且坚定不移。因为定位不清就会朝三暮四, 摇摆不定, 在迟疑、观望、折腾中徒费时光;突出重围、摆脱困境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 必须是一届又一届领导坚定不移地支持, 大力推动贯彻执行学校的发展战略, 才能使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其次是学校要建立一个激励机制, 激励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之余搞科研、搞课题,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与时俱进。

汉语国际教育与文化推广研究 第10篇

1. 汉语国际教育的概述

1.1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由来

2007年的时候我国国务院学位办发布了一个方案, 就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这项方案的出台, 使得这一专业, 一方面使汉语国际教育的培养层次有所提高, 另一方面为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的带来了希望, 他们可以继续接受教育、学习。汉语国际推广既得益于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又是促使我国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髙的必经之路[1]。在文化上各个国家都在提倡“走出去”这一精神, 仅仅认识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远远不够, 还应该认真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走出去的经验, 这就为本专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1.2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设立以文化推广的必要性

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就是汉语国际教育这条路, 离开了语言, 只靠翻译是不能将我国文化的精髓进行传达以及有效地传承的。在此举一个例子, 当下的热播剧《甄嬛传》, 受到了广大国民的喜爱, 也创造了收视狂潮, 同事也被翻译英文版本在美国放映。在剧中就有很多名诗名句, “双双金鹧鸪”, 这句诗是很优美的, 但是在美国放映时, 却被翻译成了“Two two golden bird”, 这令许多人看了是啼笑皆非的感觉。所以只靠翻译品读作品, 相当于雾里看花、隔靴搔痒, 是不能体会原著的情境, 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的。有些文化的精髓、内涵仅靠翻译是不能达到原有的的意味的。

汉语国际教育这一个学科一直是一个二级学科, 而且是在汉语言以及现代汉语、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这些学科的下边, 这就需要教育部门要不断修正这一专业, 不断促进该专业的发展, 逐步与世界上的各个国家的国际教育进行接轨。

1.3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推广途径及用途

汉语国际推广的主要途径是对针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现在学习汉语排名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韩国、日本、俄罗斯) 。通过把汉语以及汉文化知识, 例如一些古代的文化礼仪或者刺绣, 剪纸等传统工艺, 教授给外国人。这能够增进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化的认知, 也能增进对中华文化的情感, 从而推动汉文化的国际交流与推广, 让世界真正全面的、正确的、客观的认识中国。另外就是通过大众媒体向世界宣传汉语的魅力, 通过开设交换留学生, 拍摄宣传短片等诸多途径进行推广。

汉语言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的宗旨是弘扬传播中华文化, 促进文化交流, 增进区域的经济增长。汉语国际教育的根本性质以及最终目的是将与汉语教育相关的优秀文化进行输出。最终目的是向全世界输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中华优秀文化理念, 同能够与其他国家的民族部落的语言文化一起, 共同为世界人民的交流架设一座语言文化的桥梁。

2. 汉语国际教育与文化推广的问题以及对应策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现已成熟且被广泛认可的的有:中原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等。近年来, 国内各省、市地区都在开展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化推广事业。但是在进行教学时, 不能只单单只介绍一种地方文化, 要从整体出发, 避免出现在学习汉语中, 普通话说出一口“东北味”, 或者“四川味”来。学好普遍的文化之外, 再学习地方文化, 就能体会到我国文化多样性的魅力。

在进行汉语教学与推广的过程中, 因为语言的学习本身比较乏味, 所以在出现比较枯燥乏味的情况时, 这就需要教学老师进行进行趣味化教学。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马来西亚地区。马来西亚教育部将相声艺术教育列入了汉语课程的趣味语文项目, 这样一来在语言课中融入了文化的教学, 在加深了语言理解的同时, 也提高了学习者的兴趣。另外我国也出现了像《汉风》这一类的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 介绍了我国古代的经典名句、汉字文化、名胜古迹、传统技艺、当代国情资讯以及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见闻等[2]。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或改善课程的方式, 将中华文化精髓列入课程内容之中, 可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现在我国不断加强的汉语国际教育以及文化推广, 特别是孔子学院在海外现在已经开办到了282所, 分布于28个国家。有些外国媒体将这种现象炒作成了“文化侵略”, 这种说法是缺乏公正、客观性的, 更是错误的。我们在进行汉语的推广的同时, 也是价值观的推广。那些学习汉语、了解汉语言传统文化的外国朋友, 大多表示他们对中国文化感兴趣, 认为中国文化很神秘神奇、富有魅力。并非外国媒体所说的文化侵略。我们在宣传推广文化时, 并没有带有“洗脑”这种强迫性的内容, 只是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当然, 没有一种文化是完美的。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不好的方面, 教学的时候要秉持着客观的态度进行教学, 以便于我国文化的广泛传播、推广[3]。

结语

我国对文化推广十分重视, 汉语的国际教育与文化推广的目的及任务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让更多的国家人民了解中国。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的顺利开办, 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 来华学习交流人数的增加, 说明了我国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方面的成功, 但还是需要不断深入研究, 推广文化, 才会使我国的软实力更加强大。

参考文献

[1]陈永莉.试论汉语国际推广的文化战略定位[J].北京社会科学, 2008, 102 (4) , 8.

[2]李毅.汉语国际推广与我国国际教育的发展[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 18 (4) , 18.

善用“推广”进行消费者教育 第11篇

五谷道场创造了“非油炸方便面”这个很有生命力的细分市场,沿用“广告+分销+促销”的市场运作方式,可是现在的结果却有些悲壮,大规模铺货变成了大规模库存,巨大的前期市场投入成了企业的包袱。

“广告+分销+促销”,是本土企业惯用的三大法宝,但是不灵验的情况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实践者越来越相信,在品牌营销的时代,最重要的不是抢占终端货架,而是抢占消费者的“心理货架”,就像定位论的创造者里斯先生和特劳特先生所告诫的那样,要让自己成为消费者头脑中的产品阶梯中的第一(至少是之一),要找到独特的“定位”,否则将无人关注。但是,建立持久的品牌概念需要两个必要条件,定位只是其一,对“品牌定位”进行持续的、富有效率的表达、传播与沟通是同等重要的另外一个条件。在这两个条件中,一般认为前者更艰难、更能显示营销艺术,而后者相对简单,故很少被重视。尤其是长期以来,众多本土的实践者从惯熟的“广告+分销+促销”套路中尝到了甜头,自然不愿意在品牌沟通上去思考更多。

“广告+分销+促销”:能替代消费者教育吗

“广告十分销+促销”一直是本土企业惯用的三大法宝,自然有其道理。实践者多为实用主义:高密度的广告轰炸,不仅面向消费者广而告之,更能聚拢渠道商的精气神,吸引经销商打款、拿货、分销,此为“营销的推力”,所以很多企业在广告轰炸之前都要弄个招商会或订货会之类;产品到了终端,若广告的拉力达不到预期,还有促销这最后一招,如此之推拉结合,何愁迎不来市场旺销?

但偏偏是不灵验的情况越来越多。最近的有点悲壮的五谷道场,笔者非常尊敬这个企业,并且一直相信他们一定会东山再起。五谷道场沿用了“广告+分销+促销”的市场运作方式:首先,请来当红的陈宝国担当代言人,在电视上、楼宇液晶上、公交车身上大势宣传“拒绝油炸、留住健康”;其次,鼓励经销商大面积分销;第三,铺货初期实施买赠方式的促销,力图进一步炒热市场。类似的方式,一般在市场启动期的前3个月销量都是增加的,有时增速还很快,因为渠道商用于铺货和库存的购买较多,而且由于促销影响或部分消费者的尝新购买,终端也会显得活跃。但这里面有假象,如果消费者的重复购买率不足,这种短期的繁荣会很快过去。只是很多企业往往忽视去研究终端的实际动销,以为市场启动成功,进而扩大分销范围和深度当然也可能有另外一个原因,企业花费了大笔的广告费用,如果不进行大规模分销,不挖掘经销商回款,可能现金流会遭遇困难,于是被迫走上饮鸩止渴的道路,进一步扩大分销范围和分销深度。五谷道场遭遇了挫折,终端动销的不足,使得大规模铺货变成大规模库存,经销商不再持续进货,而巨大的前期市场投入成了企业的包袱。很多企业有过类似的情况,幸运的,死了一个产品,但还有机会另起炉灶;稍不幸的,甚至给企业带来灾难。

五谷道场并非个案。但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有些企业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而另外一些会失败?或大或小的影响因素可能会很多,但根本上要区分两种不同的情况:其一,在基本同质化的产品竞争中,企业不需要改变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只需要告知消费者有个新品牌(但产品和竞争对手的现有产品基本没有差异),这种情况下,“广告+分销+促销”模式可能会成功,例如近两年的洗衣粉、洗发水、饮料行业,很多企业都惯用此套路;其二,企业提供的是一种新的产品或服务,将改变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消费者存在认知障碍,例如五谷道场需要改变人们食用油炸方便面的习惯,汇源果汁需要改变人们食用鲜果而不是果汁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花时间来引导消费者,而试图简单行事,以高空轰炸来代替消费者教育,失败往往难以避免。

即便是同质化的产品,在如今这个“广告过度的时代”,“广告+分销+促销”模式即使有效,其效果和效率也会大打折扣。每个企业都采用同样的方式,只是在更大规模、程度、范围或频率上投入营销费用,还会有更好的结果吗?

推广:影响消费者的认知

我们需要如何消除消费者的认知障碍,改变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呢?美的的实践会给我们一些启示。2006年之前的农村市场,品牌电磁炉鲜有销量,美的研究市场之后认为,如果突破消费者的认知障碍,电磁炉可能在农村市场获得成功。消费者的认知障碍主要有两个:用电磁炉做什么?价格那么高,是否合算?针对这种消费状态,美的设计了“烧水对比实验”,在农村的集市上做频繁演示:用电磁炉和煤气罐同时烧水,然后计算烧同量水的成本,告诉消费者,只要使用到两三年“电磁炉价格+电费”的成本远低于“煤气费”。这种可感知的产品特征,解决了消费者认知障碍,农村市场被美的打开。在一个集市上成功后,总结成样本,让业务员指导经销商在更大范围的农村集市上展开活动。一年时间,仅福建的农村市场,电磁炉的销售收入就超过7000万。

这就是“推广”的力量。针对消费者的认知障碍,将品牌或产品的价值以直接的方式传递给消费者或领袖消费者,让他们有切切实实的感知,对他们进行观念上的引导和教育,我们称之为“推广”。推广的方式多种多样,有面对面的人员交流,也有利用软新闻传播等。与广告和促销不同的是,推广强调对消费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重在引导和教育,改变消费者观念,而不是进行销售刺激。因为推广的直接影响范围通常较小,在市场启动的初期通常表现为效率不高,进展缓慢;但随着口碑的积累以及在消费者中的自然传播,中后期效率会以加速度增长,因此推广通常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是否善用“推广”,将对企业的营销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用友集团在2004年初推出“ERP普及风暴”计划,希望以1万元的低价格把ERP管理软件卖给4000多万家的小企业,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广告宣传活动。然而,消费者却无动于衷。众多小企业的购买障碍不是价格,而是不知道ERP软件在哪些地方能够帮助自己、是否真会带来方便。走了一年多的弯路,用友认识到失误,把营销努力转移到推广上,通过在全国20个中心城市建立“体验中心、沙盘培训、样本用户一日游”等活动,让消费者现场感受ERP的价值,才打开小企业的细分市场。

利用消费者的口碑传播,是加强推广效力的重要手段。大部分消费者天然愿意向朋友、家人、同事等圈子里的人传播自己的见识或见闻,如果企业给了消费者一个很好的传播内容——“故事或说辞”,口碑传播的威力会有效提升推广的效果,例如美的电磁炉的成本计算方式,双汇冷却肉的“18道检验18道放心”等,更有利于消费者之间的推荐购买。以下两个案例的对比能让我们有更清晰的认识:

达能运用一系列的推广方式把依云塑造成了高端矿泉

水品牌,在依云镇建立水疗养中心,吸引领袖消费者前去旅游疗养,参观依云水源地的保护、生产过程的严谨,听依云水的由来传说,体验依云小镇的生活方式,这些领袖人群把这些体验、见闻和故事传播给自己的朋友、家人或同事,也把依云的品牌传递开来。依云到中国,也从未做过广告,依然运用推广的方式,把依云水的传奇故事通过来中国的外国人、去过法国的中国人传播给众多从未去过法国的中国人,吸引他们购买昂贵的依云水。

相反的,本土的西藏5100也是优质的矿泉水,在2007年投入了较多的广告进行宣传,紧跟着依云进行铺货,也在和谐号的列车上做了促销,但却没有故事供人传播,消费者只记得5100这个数字,营销效果也自然不尽如人意。是我们西藏的水和阿尔卑斯山的水有区别吗?瑞士人的调侃告诉我们显然不是,“阿尔卑斯山的雨水流到依云变成了高品质矿泉水,流到日内瓦和洛桑却什么也不是”,关键是我们的营销策略需要改进。

判别“消费拐点”:市场开发期与成长期的策略差异

当然,同样是营销的一个手段,推广与广告、分销或促销并不是互斥的,在产品的不同的生命周期,应用不同的主打策略会产生更有利的效果。按照哈佛大学教授费农的理论,许多大获成功的产品都走过了同样的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市场开发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在市场开发期,新产品刚刚面市,在技术或产品概念上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检验,消费者需要有个感知并接受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以推广为主常常是更有效率的策略,在营销手段上要强调“重点渠道覆盖、点对点的低成本传播、说服式或体验式的影响消费者、完善产品和总结营销经验”。

到了市场成长期,消费者逐渐接受了产品概念,需求开始加速上升,市场总体规模快速扩大,此时以广告和分销为主是更有效率的策略,在营销手段上要强调“全面覆盖、点对面的高效率传播、复制经验与快速扩大市场”。

王老吉凉茶掀起的红色旋风是善用推广与广告、分销、促销结合的结果。凉茶原本是区域性消费的产品,传统上只在两广、福建和浙江的部分区域,人们有引用凉茶祛火的习惯。王老吉把自己定位成“预防上火”,并试图行销全国,面临的主要障碍就是改变消费者的认知,让人们接受“预防上火的饮料”而不是“祛火治病的中药”。围绕这个关键点,在市场推广期,王老吉首先选择在餐饮场所进行推广,重点选择火锅店、湘菜馆、川菜馆、烧烤店作为推广场所,派人做店内POP和人员推广,培养消费观念。到了成长期,转而利用中央电视台和主要区域市场的强势地方媒体进行广告传播,并在终端上辅以不断变化的促销活动,使王老吉在短期内迅速进入更多消费者的头脑。

农业高校教育信息化对策分析 第12篇

二十一世纪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 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信息技术迈向新的台阶。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教育信息化作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极大地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征求意见稿中设计了发展、改革、保障三大任务, 其中保障任务中明确了加快教育信息化的任务, 具体为“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等主要任务”。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端人才的主要场所, 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对于高校乃至整个教育行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尽管信息化在农业高校的教育中举足轻重, 农业高校对于教育信息化也做了很多探索, 但总的来说, 农业高校的信息化尚处于初期阶段。很多农业高校看到和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 却没有真正领会和理解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和精髓。教育信息化本身也是一门尚待成熟的新兴课题, 自身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对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尚浅, 找不到问题的根源也就无法对症下药。农业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问题已成为农业高校教育改革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业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特性

农业高校的教育信息化不仅具备了教育信息化的性质, 同时由于农业高校与我国第一大产业——农业紧密相连, 农业教育难度大, 从而使得农业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又具有如下特性:

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世界农业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 农业也是我国的第一大基础性产业。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获得了较大发展, 总体而言, 我国农业仍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 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相比, 技术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受农产品供需不平衡、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镇的影响, 我国“三农”问题日渐突出, 严重阻碍着我国经济发展。农业高校的教育信息化为我国农业发展培育了现代化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 有了信息化人才才能将农业科技知识迅速推广和传播, 为广大的农民以及那些期望从事农业工作、计划在农村发展的人们以及为农村劳动力重新回归农村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二是教育信息化在农业高校的推广应用较一般高校要难。首先因为高等农业教育是以生物为对象, 以生命科学为基础, 多学科的综合教育, 既有自然规律、生物系统内在的特殊性, 又具有人为施加影响, 协调生物、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制约关系。教育信息化不仅要满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的需要, 同时也要考虑到农业高校研究的主体——农业也即自然关系网络的需要。其次,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使得农业高校的教育受社会的重视不够, 其教育观念、基础设备、师资力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等方面相对要比其他高校更为落后, 教育资源匮乏。因此, 农业高校的教育信息化更为任重道远。

农业高校教育信息化措施和建议

1. 更新信息化观念、加强信息化传播推广

高校管理者和建设者既是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策划者和决策者, 又是该进程的实施者和监控者, 对于他们来说, 要树立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高效管理的现代观念。特别是高校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强化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对学校对学生负责, 更是对党和国家、对社会负责, 应该铭记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除了观念的更新外, 信息化的传播推广也非常重要。高校内部可经常开展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讲座和培训, 不断提高师生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农业院校之间要增强相关合作, 建立横向联系, 互通有无、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并与其他相关组织广泛沟通, 加强信息化的传播与推广。

2. 注重信息化整体协调、建立信息化统筹规划

为了避免重复建设, 减少资源的浪费, 提高信息化的实用性, 应该注重信息化的整体协调, 对信息化进行统筹规划。

在协调方面, 应该注意采购部门与使用部门的协调、设备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的协调。设备采购部门应该对设备需求进行客观地分析, 广泛征求设备使用者的意见, 必要时可以邀请设备使用者一起参与招标工作。另外, 设备管理部门和设备使用部门之间也需要保持密切的联系。对于设备管理人员, 应该做到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检查和更新,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设备的使用者教师和学生来说, 在使用设备时都应该严格遵守设备管理部制定的规章制度, 同时教师应该履行相应的监督辅导义务, 在学生使用设备的过程中加以管理, 做到辅导学生遵守规则, 正确使用设备。

在统筹规划上, 成立专门的信息化决策机构将大大促进教育信息化的顺利开展。信息化决策机构可以由校级领导、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各院系负责人组成, 校级领导负责本校的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 对重大问题进行表决决策;管理部门则负责具体工作的贯彻执行, 包括前期的信息化工程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 中期的人员培训以及应用推广, 后期的效果评估和反馈等;各院系负责人负责信息化建设方案的落实和管理部门的工作对接, 同时组织本院系教师全力配合各项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如电子教学资源的制作、网络课堂的推广、组织教师参与相关培训等。

3.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软硬并重

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让建设与应用并举, 两者兼顾。做到以建设带动应用, 以应用促进建设。这是其一, 其二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其三在选购设备和技术手段上不能盲目追求先进卓越, 更不可盲目攀比, 实用性和适用性才是我们做出选择判断的标准。

(1) 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

在校园网的建设上, 首先应该提高主干网络的稳定性, 增加核心设备的使用, 使得网络中心由单一的星形结构变成多核心的网络结构, 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其次需要提高无线网络的覆盖面。无线网络的覆盖使得学生、教师可在学校范围内随时随地上网, 大大增加“即时”信息的获取。最后可建立校园专网。校园专网的建设分为两种:一是为满足特定的安全需求而设立的专网, 如财务网和一卡通专网等, 这些专网独立于校园公用网络;二是为完善校外对校内资源的访问以及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而建立的VPN虚拟专网。

在网络安全建设上, 应该充分重视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 系统安全方面, 应该确保系统不被非法监视和破坏, 谨防系统被黑客、病毒攻击。信息安全包括信息的传输安全和信息的存储安全。对于信息的传输安全, 根据实际需求和不同的安全强度, 可以有很多种解决方案, 例如, 可以通过链路层加密、IP层加密、应用层加密等来确保信息的传输安全。对于信息的存储安全, 对纯粹数据信息的安全保护, 以数据库信息的保护最为典型。对于各种功能文件, 需要做好数据备份和恢复工具、用户身份鉴别与权限控制等。

在基础设施应用方面, 要逐步完善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推进校园“一卡通”工程建设步伐。作为学校的领导和广大师生, 一要提高思想, 充分认识“一卡通”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二要全校各单位各部门全力配合, 加快推进“一卡通”工程建设进度;三要切实把关, 做出高质量、高标准的工程。使得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的运行极大的方便教职工生在校学习、生活和工作。在数据平台方面, 应建立以学校信息化标准为基础的共享数据库和数据交换服务平台, 从而实现单一数据源管理和权限访问管理, 最终保证整个信息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有效性及实时性。

(2) 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 硬件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则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据调查得知, 不少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的信息资源建设存在以下的问题:信息资源不丰富, 利用率低, 维护成本高且存在安全隐患等。高校信息资源建设, 要走引进与自主建设相结合的道路, 联合多方面的力量, 共同建设, 逐步完善。具体来说, 通常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链接, 可将学校的服务器与因特网上大量免费的教育教学资源网站进行链接, 从而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二是镜像, 通过与因特网上一些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库建立全部或部分的镜像, 以获取更新、更专业化的优质资源。三是自主制作, 这要由院系全体教师共同完成, 学校及院系要建立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教师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通常学科教师是信息资源建设的主力军, 因为他们经过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培训,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再结合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 可以制作出教学所需的各类多媒体课件或教学素材。

4. 强化师生信息素养, 提高师资培训水平

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高低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目标之一。

(1)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

对于教师的信息素养, 应该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学校内部,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分三个步骤进行: (1) 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建议学校设立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中心, 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培训。 (2) 要有专门的培训人员。培训中心应有专门的培训人员。如:计算机软件开发和制作人员、教育信息技术人员、网络技术人员等等。 (3) 根据需要确定培训内容。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 进行分组培训, 有针对性制定培训方案, 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以达到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目的。同时.还要鼓励和督促教师的自学。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今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者, 除了要具备教师应有的传统品质外, 还需要拥有强烈的信息意识, 能够做到将信息网络上的知识与传统课堂传递的知识相结合, 持续了解和不断更新本学科领域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动向并向学生传授, 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 激发思维。

(2) 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措施上, 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爱上网的特点, 因势利导, 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及内容;其次, 加强信息素养课程整合研究, 构建合理的信息素养课程体系, 有针对性地开设信息素养网络课程, 对学生进行综合培训;最后, 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渠道, 多途径加强学生信息道德素养教育。

5. 建立合理的信息化体制, 注重信息化管理

高校在推行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 不管是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还是信息化在高校中的应用, 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信息化政策和体制的支持。

(1) 建立信息化制度体系

教育信息化制度体系不仅保证了信息化工作的有章可循, 而且将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了制度的层面, 有利于提高参与者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建立信息化制度需要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信息化与学校内部考评制度的衔接。在高校的绩效评价体系中, 将各个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和应用水平与绩效水平联系在一起, 能够促进各个部门建设信息化的积极性。二是建立教职工信息化激励制度。将信息化应用情况与教师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 以此来激励教师充分应用信息化。

(2) 建立信息化组织体系

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较为漫长的实践过程, 为了保证它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 高效可靠的运行, 还应该成立专业的信息化组织机构。信息化组织机构应该包含领导机构、专家机构以及操作实施机构。领导机构负责对本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制定发展规划, 指导并监督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决策者的级别越高, 表明学校推进信息化的决心越大。专家机构负责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决策, 对信息化建设中的设计问题进行审定和论证, 对各部门的信息化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专家机构的成员一般由校领导聘任, 其研究领域应该涵盖计算机、通信、网络应用等。信息化实施机构是指专门从事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部门, 它不包括参与特定项目的具体院系和其他行政管理机构。实施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管理及应用, 培训工作的组织等, 该机构一般由技术人员和后勤人员组成。

(3) 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不仅对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对于方便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政策保障。管理既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信息化管理不仅需要制定严格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方法, 同时在具体操作中也需要灵活应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有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 应该充分发挥学校统一管理, 内部协调的职能, 在信息化的建设、推广应用及管理中做到协调统一。

6. 利用农业高校优质资源, 更好的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

(1) 文献信息和网络信息发布技术的支持

建设农业数字化农村, 需要政府部门、研究院、高等农业院校的多元化支持, 将各自的长处集合起来,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支持。其中, 农业高校应该依靠校园本身所具有的优势, 建立帮助新农村建设的咨询服务中心, 如惠农科教信息港, 形成与研究院、学校、政府现代化网络信息体系, 实现农业院校科技成果的共享和传播。为农村农业的各种信息及时的处理、集成、发布, 为农村提供最新的信息化资料。

(2) 农业专家和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的支持

学校应建立一个由专家联系农村的交流平台, 让农业专家能够及时的了解农民的实际需要, 结合专业的农业管理知识, 构建出一个专家咨询系统。通过网络的远程农业教学和虚拟化的农业试验, 将先进的生产教学方法、试验具备的条件、研发成果等优质资源传播到广大农村实行资源共享, 促进农村信息化教育的快速发展。

农村信息化人才是新农村建设中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因素, 他们不但精通农业信息化知识, 还能够在信息化建设当中圆满的完成各种工作。农业院校在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中, 要利用农业院校的专业知识, 还要发挥出农业研究院、政府部门的积极作用。结合各种各样的信息化培养出大批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其中, 政府应加大人员的系统培训, 挑选出一批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人员, 提高信息化知识学习意识和应用能力, 造就出具有信息搜集、加工、应用、完善、预测的农业人才。再让这批人才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建设。

结束语

本文针对高校教育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结合已有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设计到的方面很多, 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 各部门之间应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尽快缩小在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

上一篇:电力企业营销项目管理下一篇:地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