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化范文

2024-08-17

广东文化范文(精选12篇)

广东文化 第1篇

一、广东饮食分类和主要特征

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 是我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以其特有的菜式和韵味, 独树一帜。粤菜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它们是广州菜 (也称广府菜) 、潮州菜 (也称潮汕菜) 和客家菜 (也叫东江菜) 。

(一) 广东菜

又称广府菜,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古代岭南地区的越人, 形成于秦汉至隋唐时代的“汉越融合”, 发展于明清时期, 既受到中原饮食文化的影响, 又融会了西方饮食文化的长处, 可谓博采众长。它取料广泛, 品种花样繁多, 令人眼花缭乱。天上飞的, 地上爬的, 水中游的, 几乎瞧上席。广州菜的另一突出特点是, 用量精而细, 配料多而巧, 装饰美而艳, i善于在模仿中创新, 品种繁多。它的第三个特点是, 注重质和味, 口味比较受, 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 而且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岭南夏长冬天气偏于炎热, 故广东菜夏秋偏重清淡, 冬春偏重浓郁。广东菜比较有名的戈有“白云猪手”、“龙虎斗”、“麻皮乳猪”、“八宝冬瓜盅”等, 都是饶有地方风味的广州名菜。

(二) 潮州菜

起源于潮汕平原地区, 涵盖了潮州、汕头、潮阳、揭阳、饶平以及海陆丰等地, 还包括其他讲潮汕话的地方。潮州菜得名, 与潮州自古以来是历史名镇有关。清代以后, 由于汕头的崛起, 潮州菜又有了另一个名字——“潮汕菜”, 简称潮菜。潮州菜的特点, 是善于烹制以蔬果为原料的素菜。对蔬菜果品, 粗料细做, 清淡鲜美, 营养丰富, 如护国菜、马蹄泥、厚茹芥菜、糖烧地瓜等, 皆为美食家所称道。潮州菜的另一特点是喜摆十二款, 上菜次序又喜头、尾甜菜, 下半席上成点心。潮州菜之所以享有盛名, 不仅在于用料丰富, 还在于制作精妙, 加工方式依原料特点而多样化, 有煎、炒、烹、炸、焖、炖、烤、煸、卤、熏扣、泡、滚、拌等, 而且刀工讲究。多样化的制作方式, 形成了潮州菜的风昧特色, 其特色菜有“清炖乌耳鳗”、“金瓜芋泥”、“甜皱炒肉”、“生炊龙虾”等。

(三) 客家菜

又叫做东江菜, 它是广东东江地区客家人的特色风味菜肴。客家菜以肉类为主用料, 而海鲜品极少, 因此东江厨坛有这样的说法:“无鸡不清, 无肉不鲜, 无鸭不香, 无鹅不浓。”它以惠州菜为代表, 味道讲求酥软香浓、原汁原味;制法以炖、烧、煲著称, 尤以砂锅菜见长, 造型古朴, 具有古色古香的乡土特色。其特色名菜有盐煽鸡、酿豆腐、爽口牛丸、三杯鸭等。

这三个地方菜的风味, 既互相关联又各具特色, 其中, 以广州菜为代表。三个地方菜的风味互相关联又各具特色, 形成粤菜选料广博、奇杂、精细, 口感讲究、爽脆嫩滑, 调味偏重、清鲜镬气, 以鲜为最高境界的风味特色。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 广州菜、潮州菜、客家菜各领风骚但又互相促进, 共同提高, 使粤菜得以扬名海内外。为弘扬广东饮食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广东饮食文化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广东饮食发展趋势的分析, 我们不但可以一览广东人的胸襟, 在某些方面也可以看到整个国家今后饮食文化发展的趋势。综合起来看, 广东饮食文化透露出这样一些发展趋势:

(一) 饮食文化和其他文化融合发展

富有地方特色的饮食和本地的旅游资源相结合, 是广东的一大特色。他们将酒店的设置与旅游景点、游玩场所的配套整合工作做得很好。在注重创新的同时也不断重视老字号饭店甚至小吃店的保护工作, 树立了比较好的综合发展意识。通过举办美食节等旅游文化项目, 吸引来不同地域的游客, 认识广东饮食, 品尝广东美食, 真正做到了综合发展。

(二) 用餐快捷化

这是和中西文化不断融合的大背景分不开的。在西方饮食, 比如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快餐的冲击下, 青年人的文化观念、饮食意识和生活习惯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外, 工业化的大发展也带动了现代快餐的发展, 这在经济发达的广东尤为明显。

(三) 饮食营养科学化

以广式煲汤为核心, 在饮食健康营养方面, 广东也走在了潮流的前列, 他们把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做得非常到位, 将食补、食疗、药膳的研究和他们传统的煲汤技术相结合, 创造出了多种汤品和技艺。另外, 随着饮食卫生状况的进一步严峻, 在放心菜和放心肉等市场环节的改善上, 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四) 美食情趣化

广东尤其是广州的商业酒店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气质和精神内涵。其装饰风格不再一味向奢华方向看齐, 其格调越来越高雅, 环境更贴合普通人的精神需求。在就餐环境、厅堂的装饰、盛装美食的器具、菜品的命名、宴席的菜单设计、乃至服务员的穿着打扮方面都透出一种文化内涵。表现广东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其蕴涵的风俗文化。在内部装饰方面, 他们不但注重物质装修, 而且设有舞蹈曲艺、时装表演以及卡拉OK等文化点缀, 让食客们在身心愉悦的环境里快乐就餐。这种饮食和文化艺术的结合是开全国风气之先的, 让外地游客在一饱口福的同时能够了解到相关的饮食文化。

三、以广东饮食文化为依托发展旅游业

(一) 真正把广东饮食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来开发

旅游不仅是为了满足观光游览, 而是更为渴望通过旅游活动来进行文化上的交流和沟通, 感受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投入少, 回报率高, 且可反复利用, 所以要通过提高认识, 增强饮食文化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 把饮食文化摆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广东饮食文化以其特点, 旅游产业的开发者, 应当以广东饮食为物质载体, 体现广东美食的差异性与独特性, 将饮食文化作为专题隆重推出, 从而将广东饮食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 要深层次地发掘饮食文化资源, 把饮食文化当作一种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促销项目。

(二) 加强广东饮食文化的宣传促销, 开发生产广东饮食文化商品

把握好旅游饮食消费的潮流和趋势, 把更多的广东饮食特色菜、代表菜肴作为重要的土特产和旅游商品进行开发生产, 开发饮食文化产品, 做成系列化的便于携带的商品, 在对外宣传促销中, 应把广东饮食文化作为重要内容, 注意增加文化的含量, 发掘饮食中的食风食俗, 发掘饮食背后的饮食文化, 拓展旅游市场, 旅游饭店、宾馆的饮食应突出文化内涵, 将带有广东地域文化色彩的菜肴与具体的旅游活动相结合, 通过制作菜肴之原料向游客介绍旅游地区的物产, 激发游客购买欲望, 提高旅游地区的综合吸引力, 提高旅游购物比重, 加快饮食文化的传播。

(三) 建立饮食文化传承、改革、发展的机制

中国饮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菜肴的不同表现形式反映旅游, 这一点它本身已经具备;二是有吐故纳新、自我进步的特性, 合理吸收文化精华, 这一点尚须下功夫。为此, 饮食文化要在切实促进旅游业兴旺发达、自身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 开发出有吸引力的饮食文化产品, 实行继承与创新、传统与新潮、保持民族特色与吸收外来精华的结合, 建立起开放、变革、自强、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 不断繁荣和发展, 成为旅游业中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四、结语

饮食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历史的积淀, 是文化的载体。道道广东美食, 无不体现广东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旅游有机组成部分的“食”, 蕴涵着岭南人民特有的生活方式、生存理念和价值观念。因此, 品尝广东美食, 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提供食物, 品味到的不仅仅是美食, 也是岭南的文化。广东饮食文化应当与广东旅游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传播广东饮食文化, 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品尝广东美食, 让更多的人领略广东饮食文化的风彩。

摘要:有人说, 天下美食数中华, 中华美食数广东。此话一点儿也不算夸张。广东美食.素以取材广博、味道鲜美、健康营养、富于创新而享誉海内外。“吃在广东”是广东美食的一个缩影。本文介绍了广东饮食的主要特征, 分析了广东饮食文化的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以广东饮食文化为依托发展旅游业的建议对策, 即真正把广东饮食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来开发;加强广东饮食文化的宣传促销, 开发生产广东饮食文化商品;建立饮食文化传承、改革、发展的机制。

关键词:广东,饮食文化,旅游业

参考文献

[1]杨丽.试析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学术探索, 2001 (11) .

[2]蔡晓梅;朱!;司徒尚纪.广东饮食文化景观及其区域分异研究[J].热带地理, 2011 (5) .

彰显客家文化特色打造广东文化名城 第2篇

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建设成绩斐然。2002年省委九届二次全会作出建设文化大省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全省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协调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2009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新目标新任务,部署实施了“七大工程”,标志着广东文化建设迈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新阶段。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将对建设文化强省作出新的部署,必将有力地促进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提供坚强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意义

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的决策部署,切合时代要求,符合广东实际,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现实性和创新性。

一是具有战略性。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是省委、省政府运用科学发展观创新文化发展的重大决策。它确立了广东新的文化发展观,科学把握了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时代潮流与我省文化发展的目标方位,深化了对文化发展的地位、方向、动力、思路、格局和目的的认识,打破了当前阻碍我省加快文化发展的旧观念、老做法、僵体制,做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同规划同部署同

建设,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建设文化强省总的看法、根本观点,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与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相统一,对繁荣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是具有现实性。建设文化强省,把文化产业当作一项提升工程来抓,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扶持发展一批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培育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使我省的文化产业在金融危机面前逆势上扬,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建设文化强省,使文化产业与经济、科技进一步紧密融合,文化的“软实力”与经济的“硬实力”互为结合转换,必将促进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力地提升我省发展的长远竞争力和可持续能力。

三是具有创新性。自主创新的原动力,主要在于文化的创新。历史经验表明,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每一次的科技大进步往往都由思想观念大解放和文化大繁荣所驱动。建设文化强省,能够在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层面上创新人才,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内生、激发制度变迁,产生出开放、合作、互补、共生的有助于自主创新的制度、机制;能够营造尊重个性、崇尚创造、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和创新氛围,使人思维活跃、精神振奋,形成创新激情,迸发创造活力。

二、以建设文化强省的强大动力,推进我市“文化名城”建设近年来,我们始终从战略高度把“文化梅州”建设作为推动“绿色崛起”的重要突破口,制定规划,明确重点,加大投入,市、县、镇、村四级联创广东“文化名城”,山区文化强市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果。一是以弘扬客家文化为重点,致力打造“世界客都”品牌。着力创建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采取政策扶持、区别对待的措施,对10大类196个“非遗”项目进行整体性保护,今年5月我市被国家文化部批准设立全国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成国内规模最大、馆藏最丰富的中国客家博物馆,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精心创作客家新剧目、新山歌、新影视,《等郎妹》、《山魂》、《桃花雨》、《尘埃落定》等分别荣获省艺术节剧目一等奖和“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桃花雨》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获“文华优秀剧目奖”,推出《梅开盛世》、《家乡好梅州》等上百首现代客家山歌,拍摄了《等郎妹》、《客都春秋》等影视作品。举办中国客家山歌旅游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开展客家研究学术活动,编纂出版《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不断挖掘和提升客家文化,有力地提升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客家人文精神。二是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重点,致力打造山区教育强市。把创建教育强市、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摆在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位置,办好10所全国示范性高级中学、4所万人和6所5000人中职学校,全市22个镇被省评为教育强镇,梅江区、蕉岭县率先建成教育强县(区)。三是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为重点,致力打造文化支柱产业。兴建了荣获鲁班奖、体现客家建筑艺术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雁南飞旅游度假村,以及集客家小镇、客家祠为一体的客天下旅游产业园等一大批旅游新景区,开发了叶剑英纪念园等名人故居旅游景区,发展了茶山村、三河镇等古村、古镇旅游,梅州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等荣誉,文化旅游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以实施文化共享工程为重点,致力打造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农村“文化共享”工程,推动“文化上网”工程建设,广泛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高标准兴建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和镇综合文化站,全面推进文化先进镇(街道)创建工作,共创建20个文化先进镇(街道),覆盖城乡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五是以文化体制改革为重点,致力打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重视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完善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文化社会组织和文化企业得到全面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乘建设文化强省的东风,围绕打造广东“文化名城”的目标,突出“一个重点”,加快“两项建设”,做大“一个产业”,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梅州“绿色崛起”。

一个重点:大力发展客家文化。梅州作为全球客家人最大的聚集地和衍播海外的出发地,千百年来成就了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又富有时代元素的客家文化。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是梅州文化建设的重心所在。我们将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挖掘和提升客家人文精神,真正使梅州成为世界客家人的精神家园。申报一批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和“非遗”保护名录,积极建设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着力抓好客家围龙屋“申遗”工作,进一步继承和创新客家文化。狠抓文化精品创作,积极开展文化交流,组织筹办梅州首届国际媒体摄影大展,继续办好中国

客家山歌旅游节、世界客商大会等活动,进一步繁荣客家文化。

两项建设:一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党的十七大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以公益性为取向,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好中国客家博物馆晋升国家一级馆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在全市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一批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公里文化圈”,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二是建设教育强市。教育是梅州文化的重要品牌,也是文化发展的主渠道。全面推进教育强镇、教育强县创建工作,2013年前率先在全省山区市中建成教育强市。重点是扎实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着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办好10所全国示范性高级中学和10所重点中职学校,加快建设全省重要的职教基地和劳动力资源开发示范市。

广东“文化江山”今安在 第3篇

请注意,美国没有文化部,其联邦政府设立了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负责资助艺术家、艺术团体、文化活动或项目,但没有任何主管、监管和评价的权力;而各州和地方政府,设有很小规模的艺术事务处。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对地方的艺术事务处也不行使任何主管权限。为什么一个没有文化部的国家,竟然可以构筑全球文化霸权,并让文化产业保持充沛活力?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以广东为例,看看我们文化建设的情况。

成就惊人,问题也惊人

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文化主管部门,财政投向文化建设的经费并不少。中华文化遗产和各地的民俗文化遗产,也都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多元的素材。

广东是改革开放前沿。30多年来,不仅在经济上、政治上开风气之先,而且在思想文化上也取得了国人瞩目的成就。曾几何时,粤语一度成为国人争相模仿的语言,电视剧《外来妹》《和平年代》等占据家家户户的电视屏幕,全国影视观众都跟着广东走红的毛宁唱“月落乌啼……涛声依旧”,珠影更是走出了一大批名导演、名演员……这种现象不单是广东经济发展的体现,更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对广东文化(甚至包括港澳文化在内的岭南文化)的认同。或者说,广东曾经的文化政策、开放政策,吸引了大批的文化艺术精英,给了他们创作的沃土,激发了他们的灵感。

但曾经形势一片大好的广东“文化江山”今安在?除了粤菜,那些红极一时的歌曲、电视剧、电影作品和他们的创作人、制作人哪里去了?除了《喜洋洋与灰太郎》,观众如今还能找出几部全国知名的粤产电视剧?

成就惊人,问题也惊人。我们不妨将文化事业分为“群众性文化事业”和“非群众性文化事业”。就前者而言,广东省及下属各市、县都作了较大投入,基本上采取行政区域分化、人均等办法,结果是文化设备占有和文化消费的苦乐不均,也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的浪费——这种投入是同质化投入,各级各地的群众性文化事业工作,都在低水平循环着,往往只凑出几个歌舞升平、锣鼓喧天的活动,变异为一种文化政绩;与之同时,它脱离了广东本土各区域的民俗文化元素,跟内地任一省份的民俗文化对接也不明显,成了文化“大杂烩”。

而“非群众性文化事业”,某些时候已变异为封闭性文化,表现出三大特点:

一是文化事业与相应的文化产业脱节,不能从后者中汲取养分,形式滞后,理念落伍,内容乏味,只能勉强参与上级布置的课题或献礼工程。(耐人寻味的是,在内地,这个特点反而不显著,因为内地许多省份政府财力有限,早就将相关的文化事业单位通过改制甩掉了包袱。)

二是从创作到产出再到传播,全过程“自娱自乐”,相关团体和参与者注重职称、奖项评选及由此决定的政府拨款,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

三是相关组织把控着文化活动、行业评价、兼任主管部门审查专家等一些准行政权,反过来遏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提到广东的文化产业,人们就会想到传媒产业。广东形成了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等多个传媒军团,建立了一大批在全国鼎鼎有名的传媒品牌。(尤其是南方报业集团,其高质量报道为业界竖立了标杆。)这些传媒集团及其子报、子刊,还有意识地筹建全媒体框架模式。

问题恰恰首先出在这里。除了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其他几个传媒集团都是依托党报+都市报晚报纸媒品牌而依存的,受到过强的地域竞争限制、媒体形态(牌照)限制和内容限制,因之无法遵循市场规律、媒体发展规律、新媒体成长规律成长到位。这样一来,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代表的广东传媒军团,就等于困在了广东,错失领先发展的机遇。更重要的是,纸媒衰亡可能只是时间问题,以纸媒集团为主的广东传媒军团由于错过转型机遇,很可能也因此失去自救的最后机会。

广东的电影、电视等行业在全国竞争中全面落后,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在湖南卫视一骑绝尘,而安徽、东方(上海)、天津、浙江、江苏等地方卫视奋起直追的当下,广东的电视媒体拿得出手的、能够让本地观众在内的受众满意的,大概只有广东话版本的新闻节目了。广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不思进取由来已久,在格调以及题材、炒作手法上紧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但在体制开放性上又远不如香港灵活,简而言之——“空有一双香港脚,却没有一颗香港心”。这种情况下,广东各家电视台在全国有多少竞争力可言?

广东各地很注重推动全民阅读,广州有“南国书香节”,深圳有“读书月”,其他各市也多建立了“读书周”之类的活动,省市领导还频频向公务员、市民推荐好书。但让人尴尬的是,走俏于各类读书月(周)活动的畅销书或口碑上佳的人文类好书,很少有广东出版机构推出的品种。

在代表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创意文化产业方面,公允地说,广东的广州、深圳等城市竞争水平在全国位于前列,但与上海、北京、香港等领头羊差距明显。广东各地的创意文化产业从发展战略和政策思路,到具体的产业园模式,都陷入业态雷同的困境,表面上欣欣向荣,实则有名无实,造成地区间各自发展、园区全面开花、恶性竞争、低效运营、资源浪费的格局。近期广州搬迁“红专厂”园区,引发业界和民间激烈争议,许多人在批评粗暴逼迁的同时,也指出“红专厂”模式含金量不足且严重泛滥。

在互联网产业领域,广东虽然涌现出以腾讯、网易为代表的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互联网企业,但整体上仍实力不强,尤其是企业的创新开发能力、核心竞争力亟须提升。更危险的是,腾讯、网易等“广东产”互联网领军企业,近年来将内容中心、财务中心、运营中心陆续搬离广东。以网易为例,2012年,广东省人大代表、网易CEO丁磊在广东“两会”小组讨论发言中表示,网易在北京、上海、杭州和广州都有分公司,其中在广州得到的扶持力度(税收、土地、公租房)是最小的,丁磊甚至说,公司在广州已经发展15年了,感觉进步很小。2009年,网易将其内容中心从广州迁往北京。2012年,网易游戏频道从北京迁往杭州办公,而不是网易游戏事业部所在的广州。

nlc202309030622

原本也是热热闹闹的广东文化行业,仔细一瞧,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草色遥看近却无”——思想解放大省、经济大省、改革开放先行地,何以在文化上“江山不保”?值得人们(尤其广东人)反思。

大把花钱易,精细花钱难

广东各地的公共文化投入差异明显,但相似的问题在于,公共文化服务脱离居民实际需要。省市追求建造高标准的美术馆、博物馆、大剧院、图书馆等文化设施,这些场馆设施亲民性不足,更像是文化政绩工程。而对社区、村社特别是城中村区域,以及一些城市的“新城”,公共文化设施的投放和布局就更显薄弱。广东“不差钱”,但怎么花钱却大有学问:大把花钱易,精细花钱难——我们的文化事业恰恰需要“精细花钱”。

公共文化建设还表现为严重的文化割裂。一方面,政府文化投入重视“精英文化”、忽视大众文化需求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一定程度的文化畸形消费和发展;群众性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也影响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一些政府文化建设贪大求洋,而忽略了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振兴保护,尚未形成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政策性保护与产业化发展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和模式,传统文化面临弱化说得重一点甚至是逐步消亡的局面。

上述问题,实则都可归结为广东现有公共文化政策运行实践的错位,首先是公共文化资金与相应需求错位。广东公共文化资金在本土民俗保护、基层文化设施、独特的地域或民族文化遗存等保护方面,主要是按部门、按项目分配,做不到科学投放。

需要指出的是,广东公共文化资金特别是抢救性、扶持性资金的权宜性和应急性特征明显。这有悖于需要长期、持续推进的文化保护。公共文化资金支出重点,随着领导人注意力和兴趣的变化而改变,会造成保护和促进效果的不可持续。

要改革文化政策,就必须分析现有政策思路存在的误区——

误区之一,将文化管理等同于工业管理,采用了一套类似打包化评估的方法。这就让市县地方格外注重数字化政绩,而不去顾及文化建设的长期性,不愿在民俗保护和公共文化设施建造等耗时较长、短期成效不显著的领域投入较多资源。

误区之二,显性评估及相应的政策、资金投入,成了政府推动创意产业等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方法。广东各地竞相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展文化博览会,设立文化企业,等等。究其原因,这些举措在短时间内效果相对明显,可以通过园区数量、企业数量、从业人员、产值等加以体现。

深圳一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曾把文化产业列为四大产业之一,但存在着市场与政府职能不清的情形,把市场的事当成政府的事来办。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适当扶持不可少,但介入过多、过深甚至包办就不可取了。如每年举办的文博会,作为政府支持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但一些政策、做法似带有政绩工程的痕迹,不计成本,不计效益。大芬油画村改造及相关事件就值得引起注意和讨论。

近期出现的广州“红专厂”拆迁等类似事件,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和注脚。表面看,“红专厂”们的创造能力、生产能力、经营能力、发展能力的不足是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其中反映出的政策随意化、规划短期化、文化园区地产化、能力与期望差异等问题和矛盾,凸显了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既有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问题、政府政策的时效性问题,也有文化经营者包括企业的营销和发展问题,还有“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社会消费能力问题。

误区之三,用开发旅游的思路应对广东本土民俗文化的衰落,结果却陷入保护失序的困境。

广东各地的民俗文化遇到传承问题,有政府投入不足、某些文化机构履职不作为、境外文化侵蚀、市场化等各种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传统民俗所依托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现今社会已不复存在。通过旅游开发来保护民俗文化,固然能取得部分成效,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民俗文化项目都能转化为吸引游客的项目,许多民俗文化遗产一经开发就遭到严重破坏,还出现了旅游开发加速民俗文化及相关生产生活方式湮灭速度的现象。保护民俗文化的责任,只能由政府承担。部分民俗文化项目、民俗文化遗产开发旅游业,应以复制样本投放,而将原本纳入严格保护。

回过头来看美国。美国政府在文化中的作用,基本上是间接发挥的。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只承担资助艺术家、艺术团体、文化活动或项目等职责。但美国政府、政界对文化仍拥有很强的引导和塑造影响力。肯尼迪就任总统时,邀请了大批艺术家、作家和科学家参加就职仪式,这成了一项传统,透过大众传媒的报道,强化了美国公众对文化艺术特别是高雅艺术、严肃文学的认知。而以NEA为代表的部门发放的资助虽然有限,却会对艺术团体、文化活动或项目向慈善组织、企业家募款形成影响。

法国社会学家弗雷德里克·马特尔所著的《论美国的文化》(商务印书馆2013年1月版)就指出,一个可以替代政府来支撑人文艺术传统香火不绝的大众社会,与文化艺术和社会(特别是校园和社区)的深度融合密不可分,在这一点上,美国强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书中谈到,有别于欧洲以及其他大洲,在美国,文化艺术扎根于大学,全美4182所高等教育机构中,有700所美术馆或专业画廊,300个独立的大学电台,超过2300个演艺中心。在美国的大学校园里,戏剧、古典音乐、爵士乐和舞蹈演出都是专业水准的,各高校还在招生竞争中打文化艺术牌。与此同时,美国部分研究型大学还发展出全球最高品质的艺术课程,而非像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那样,只注重理工学科和专业课程的开发。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到好莱坞发展,自然会带动电影产品的创意水准和艺术质量,这才是美国文化霸权很难被其他国家取代的原因。

美国文化体制中有强大的“市场”支持因素。在美国,文化艺术基金会可以享受到与慈善基金会一样的优惠待遇,而非公立的博物馆、乐团、芭蕾舞团、剧院、图书馆也被承认具有公益性而获税费减免等待遇(尽管这些组织仍可以开展部分营利活动)。由此带来了两大好处,一是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创造了可观产值,吸纳了数百万就业人口;二是提升了国家的软实力,因这种软实力并非政府“打造”,让法国等其他有意阻拦其作用发挥的国家很难对之正面遏制。

要走出去,就必须改变“讷于言”

最后谈谈广东文化的特质。

广东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独具品格,在近代历史尤其是广东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得到增强和提升。不过,在全球化浪潮和开放的世界里,“敏于行、讷于言”的广东传统文化特质逐渐显露出某些不足甚至缺陷。举例说,广东民间,包括广州以及粤东、粤西多个地市的民间,都较好地传承了传统文化。在国内其他地方很少见到的旧时过年习俗、祭祖习俗,在广东仍会年年再现。问题在于,广东人在这方面的传承,只注重做,不善于传播甚至不会传播。记得老书记汪洋同志2010年与网友对话时曾笑谈:“广东不是文化沙漠……广东人优点是务实,缺点是太务实。”看来,这位喝过几年“珠江水”的安徽人真把“老广”的特质给摸透了。

在开展新时期广东精神的讨论和确定活动中,以文化为核心要素的广东精神得到广泛的关注,并在深入的探讨中形成了“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要让“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深入人心,就必须改变“讷于言”,既要敢说,更要会说。敢说、会说不是瞎忽悠,而是在了解传播规律、掌握传播技巧的前提下,更好地开展地方形象营销,更好地将文化建设进行总结、宣传和推广。在这方面,广东应向湖南长沙、四川成都、香港、美国纽约、西班牙巴塞罗那等地取经。取经之外,不能忘了开辟道路:广东需要先把传播岭南文化、振兴岭南文化的各种渠道——影视、出版、报刊、网络——疏通打理一番,看看它们“堵”在哪里、“通”在哪里。开辟道路之外,也不能忘了反思——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之所以出现文化辉煌期,是否与那时的文化政策、文化环境有关?广东能否借鉴自身曾有的文化发展好经验?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3年第6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广东汉乐、汉剧文化价值分析 第4篇

一、广东汉乐、汉剧的发展史

(一) 广东汉乐的历史。从魏晋时代以来, 汉民族进行了很多次的南徙 [1]。在宋朝灭亡前后, 南徙的规模最大。汉族人民迁徙到了粤东、闽西和赣南地区。他们被当地人称为 " 客家 "。客家人的到来, 不仅使当地人的习俗发生了变化, 也丰富了当地的音乐种类, “中州古调”。1557年《大埔县志》设祭祀礼乐栏目, 详细的记载了琴、瑟、钟、磬、笙、箫等乐器, 并且附录五首敬神用的“钟、吕”文字的古乐谱。晚清到抗战前这段时期, 广东汉乐馆在粤东已经相当普遍。城镇里更是出现了乐社机构。抗日战争以后, 由于人民生活比较辛苦, 广东汉乐活动减少。

建国后, 广东汉乐被国家充分重视, 有了很大发展。

1959年, 罗九香到西安参加了全国古筝教材会议, 罗九香被誉为“南派筝”代表。

1962年, 广东汉乐派遣由16名乐手组成的代表队赴广州去参加了首届的“羊城音乐花会”, 广东汉乐代表团作了专场演出并且录制了唱片。

1987年, 广东省举办了一次音乐演出周, 广东汉乐小组被邀请参加了演出。

80年代以后, 汉乐得到了新的发展并且出版发售了很多的音乐资料与乐谱资料。

(二) 广东汉剧的历史。明末清初的时候, 广东已有外省戏班。清乾隆二十四年, 外来戏班在羊城建立了外江梨园会馆, 独立门户。当时外江班总共有十五班, 其中有八个来自湖南, 四个是徽班。嘉庆年间, 外江班的足迹已步入潮、汕一带。外江班进入粤东后, 招收本地人学戏和演出。之后, 又进入到梅州一带, 客家“中军班”中的艺人参加了外江班。

20世纪20年代后, 由于社会动荡, 民不聊生, 外江戏日渐衰微。抗日期间, 粤东皮簧几乎不再奏唱。

1959年成立了广东汉剧团, 广东汉剧开始到了提高与发展的新阶段。

1960年以后, 在惠州、梅州、韶关等地区先后成立了十几个专业的剧团, 此外还有一些业余的剧团。

1966年至1968年,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广东汉剧演出团体逐渐减少, 至没落。

1973年, 重新创办汕头戏曲学校的时候, 把汉剧科拨归梅县地区, 开设了梅县地区戏曲学校, 从此广东汉剧在梅州落户。

1978年, 恢复了广东汉剧院建制。

1979年至1982年, 剧目生产出现了新局面。在艺术改革、舞蹈设计和武打组合都有了成功的尝试。

1982年广东汉剧团到香港演出, 恢复了和国外的文化艺术交流, 也恢复了外籍客家人的联系。

2008年, 广东汉剧被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面。

二、汉乐、汉剧的文化价值

汉乐、汉剧反映了客家人的精神风貌。南迁使客家人到了一个新的生存环境, 对于当地的风土人情与习俗都不熟悉, 且生活在城市间交界的山区, 但是他们却坚持着自己的传统文化, 并且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 最终是当地人接受了汉乐与汉剧。这彰显了客家人强大的凝聚力。

汉乐、汉剧的音乐价值与社会价值。广东汉乐、汉剧是客家人世世代代传承的艺术, 由他们创造, 也在他们手中得到了发展。很多学者认为, 汉乐蕴含了浓厚的文学知识, 具有中国古体诗词的美感。汉剧的文学性更强。很多的文人骚客都为汉剧戏文创作, 剧本讲究, 台词成对偶句式。

综上所述, 广东汉乐、汉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反映了历史上不同时代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人类的创造能力和对社会的认知水平以及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 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传承价值。对我国弘扬民族文化知识, 提倡民族音乐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客家人的崇尚文化的优良传统, 对传统文化的坚持也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李英.广东汉乐音乐品类特征与曲牌研究[J].中国音乐, 2012, 03:73-77+162.

广东民俗文化礼仪 第5篇

1.餐前先喝汤。餐前先喝汤是广东饮食习惯中必不可缺的部分。每天可以花几个小时的时间用来煲汤,其味道鲜美可口,真不失一道美味。中医认为空腹喝汤能驱赶寒气、荡涤胃肠、疏通肠道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餐前先喝汤有利于保护胃黏膜,刺激胃液和胃酸分泌,有利于消化吸收,还可以减肥。但是,汤味虽好,也不要煲太久,那样会破坏好多营养成分,损失一些微量元素,反倒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2.喜好饮凉茶。饮凉茶是广东人常年的一个生活习惯,所以无论春夏秋冬在凉茶馆内总有不少饮凉茶的人。所谓凉茶,其实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其主要成份有夏枯草、冬桑叶、野菊花、绵茵陈、崩大碗、岗梅、车前草、地胆头、水翁花、金银花、紫苏、薄荷、布渣叶、半边莲等等。也有标榜“十八味凉茶”或“廿四味凉茶”的,五花八门,但是实际上多属大同小异。广东的凉茶历史悠久,凉茶品种繁多,其中有王老吉凉茶、三虎堂凉茶、石歧凉茶、廿四味凉茶、黄振龙凉茶、大声公凉茶、葫芦茶、健康凉茶、金银菊五花茶、苦瓜干凉茶等等;甚至连龟苓膏汤、生鱼葛菜汤、红萝卜竹蔗水等,也成为广东人喜爱的传统老牌凉茶在茶馆里兜售。最著名的王老吉凉茶,历来为广东人所推崇。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适应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各种凉茶冲剂及软包装凉茶应运而生,如神农凉茶、夏桑菊茶、金银花茶、冬瓜茶等,已成为许多家庭夏季里的一种时尚饮料。

3.食米不食面。南方人主要种植水稻,饮食习惯自然以米为主,因此从小就没有吃面食的习惯。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人多多少少会吃一点面食的。但是广东人对米的青睐远远多于面。在广东除了外地人来这里做面食外,本地人几乎没有会经营面食的,尤其是面条。所以就形成了“餐餐不离米,米饭才是饭”的生活习惯。如果午餐或者晚餐吃面条或者其他面制品,过后总觉得没有吃饭似的。在广东到处都可以吃到各种米制品。如大排挡里著名的河粉、米粉(米丝)、肠粉等等,可以是烹炒的、蒸煎的,也可以做成加汤的,外加一些肉丸或者排骨瘦肉猪脚等等。还有各式的粥汤,米糕等等,无论怎样花样如何翻新,但原料总离不开米。

4.无鸡不成宴。粤菜厨坛有句行语,叫“无鸡不成宴”或“无鸡不成席”。广东各地皆有好鸡的习俗,如大名鼎鼎的清远鸡、胡须鸡等等;擅烹鸡的流派也不少,比如东江的盐焗鸡、麓湖的市师鸡等等。

喝早茶的礼仪习俗

茶典

饮茶是广东人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在这里,紧张的人们开始松弛下来,清闲地谈着人生,谈着故人,讲着故事;在这里,人们挥洒自如地在淡淡的茶香中,把心情晾得清清淡淡。人们在茶楼里沏上一壶好茶,点上几道美味点心,有的自斟自饮,有的与朋友海阔天空地大侃一阵。

茶楼也是人们谋生的重要场所。各种各样的人们在茶楼里谈论着股票、楼市,谈论着日本的电器、美国的汽车。在这里,人们交流着各种经济、商品信息。没有“泡”茶楼的本事,发财的机会也少很多。

广东人的饮茶习俗与其他地方不同还在于他们饮茶有是有“礼节”。这礼节你知道吗?

叩手茶礼

据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出巡,他带着仆人来到广州西关一个小茶楼饮茶。一个伙计手捧两个茶盅,里面装着茶叶,放在乾隆与仆人桌前。然后,另一伙计右手挽一个大的铜水煲,来到乾隆帝面前,左手拎起茶盅盖,右手往上一提,一股滚水从铜馒嘴泻下。乾隆一看茶盅,恰好灌满大半盅茶,周围点滴不漏。

乾隆十分惊讶,问伙计为什么要这样沏茶?伙计笑答这是虾眼水冲茶,水刚刚开,才起泡眼,广东人俗称虾眼水,需要从高处往茶冲撞,第二回才在低处冲茶,只有这样,茶才会出味。乾隆听得高兴,站起来,自己拎起铜水煲,学着伙计的模样,往仆人的茶盅里冲茶。

这一下子把那仆人吓得几乎掉了魂,乾隆给仆人斟茶,自己如何受得起!按朝中规矩,这属皇帝赏赐,要跪在地上叩头谢恩。但如今皇上微服出巡,不能暴露身份。仆人情急之下,连忙屈起右手食指和中指,做成屈膝的姿势,在茶盅边的桌面上连敲几下,表示叩头谢恩。茶伙计看了大为不解,问仆人这是什么意思。仆人随口而出:“这是叩手茶礼。”

从此,这种叩手茶礼便逐渐在茶居流行开来,后来成了广东人饮茶的礼仪,如今这种风俗至今在岭南及东南亚的华侨中依然十分流行。最早的叩手指是比较讲究的,必须屈手指握空拳,叩手指关节,后来才渐渐转变到现在的只用中指和食指并拢轻叩指尖了。

揭盖续茶

关于这一礼仪的由来,相传是过去有一富商到茶楼饮茶,叫堂倌给他加水,堂倌刚把壶盖打开,他“呵嗬”大叫一声,赖称壶中有只价值千金的画眉给堂倌放飞了,定要茶楼赔偿。

老板无奈之下,从此规定,茶客凡要加水者,自己打开壶盖,以防有诈。时至今日,这习惯动作已成为茶客要加水的示意信号,无须叫唤服务员了。

饮食文化

广东菜,有广州菜、潮州菜和东江菜三大类。广州菜集南海、番禺、东莞、顺德、中山等地方风味的特色,兼京、苏、扬、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长,融为一体,自成一家。广州菜取料广泛,品种花繁多,令人眼花燎乱。天上飞的、地上爬的、土里钻的、水中游的,几乎都能上席。鹧鸪、禾花雀、豹狸、果子狸、穿山甲、海狗鱼等飞禽野味自不必说;猫、狗、蛇、鼠、猴、龟,兔,甚至被误认为“蚂蝗”的禾虫,亦在烹制之列,一经厨师之手,顿时就变成异品奇珍、美味佳肴,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十分惊异。

精彩纷呈的广东检察文化 第6篇

顺势而为,把检察文化建设作为检察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新举措来抓

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广东省委也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制社会、和谐广东的发展战略。作为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运行保驾护航的检察机关,必须具备相应的和谐创造力和文化推动力来为这一发展战略服务。广东检察机关的决策者们经过长期的酝酿之后,制定了一项旨在通过加大检察工作中的文化含量,促进和推动检察事业发展的检察文化建设,作为引领广东检察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再创检察工作辉煌的新的科学发展观,于2003年底在全省检察机关正式开始全面落实和贯彻执行。

随着国家法治化水平的提高,检察机关面临的执法环境更加复杂,比如犯罪分子的反侦查经验更加丰富、各种案件数量居高不下、办案任务十分繁重等等,对检察人员的办案能力及办案效率和职业道德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如何适应形势、迎接挑战、经受考验?对此,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深圳市福田区检察院检察长王建中的一席话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每年几千宗案件,百分之三十以上甚至五十以上的增长率,人年均办案340多宗,靠什么?靠素质!要做到队伍不出问题,要做到办案10年‘三无’,靠什么?还是靠素质!素质从何而来?素质从文化中来,从加强检察文化建设上来!”

广东毗邻港澳,比其他内地地区更加容易受到不同社会文化的巨大冲击。在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里,检察队伍中的违法违纪问题一度呈大幅上升之势,广东省检察院除了采取行政的、法纪的、经济的等硬性管理规定和制度措施外,明确地提出了用文化这一特殊手段,通过开展健康向上的检察文化,用高尚的精神文化占领干警八小时以外的思想文化阵地的现代管理新理念,大幅度减少了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乘势而上,把检察文化全面渗透到检察工作中去

如何扩大检察工作的影响,使检察工作得到更多支持和理解,塑造亲民、利民、文明、公正的执法新形象?广东各级检察机关注意增加文化含量,使检察工作变得和谐亲切、生动具体起来。如深圳福田区检察院以马晓歌为首的业余戏剧创作组创作了《反贪科长》、《她家和他家》、《最佳效果》等检察题材的小品近十部,展示了检察机关良好形象,同时还培养和锻炼了文艺人才。

广东省各级检察机关把检察文化引入到了办案上,运用到了与犯罪嫌疑人的较量中,发挥了巨大威力。赋予了许多人本文化内容的“人性化办案”。

在广东各级检察机关,无论是在行政办公、生活居住场所,检察队伍建设从思想作风到业务能力、从工作到生活,都离不开文化全方位的支撑。在各级检察院,每当有新调进人员或助理检察员、初任检察官任命,院里都会组织宣誓仪式。在广东省检察机关从上到下有一条规定雷打不动,凡是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和军转干部、拟提拔使用的干部,都要到控告申诉部门工作3个月,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了解民情疾苦和百姓呼声,强化他们对公平正义和公正执法的意识。演讲功是福田检察院新进干警的必修课,如今,演讲成了这个院的一个品牌。凭着练就的扎实演讲功底,他们在法庭上面对辩护人唇枪舌剑,应对自如,從不怯场。短短时间里,从这个小小的区级检察院就走出了全国十佳公诉人1名,省级十佳公诉人1名,市级十佳公诉人3名。

深入拓展检察文化功能。不断为检察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

广东各级检察机关经常安排参观德育教育基地、举办歌咏比赛、体育竞赛、文艺汇演等一系列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相关主题文化活动,使参加者在于无声处得到教育。

各级检察机关还通过提高干警的文化素质,增长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比如,举办刑检、反贪业务知识培训、比赛,提高干警的侦查谋略;举办调研成果评比,提高干警的理论水平;举办辩论比赛,提高干警出庭公诉能力。广州市海珠区检察院通过开展“每月之星”评选活动,培养了一批批“专职书记员之星”、“辩论之星”、“调研之星”、“审讯突破之星”。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检察院活动,创造条件,鼓励学习,全省检察系统出现了“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风”的良好学习氛围,学历教育、业务培训、技能培养成效显著。全省范围被评为全国模范检察干部、十佳公诉人、全国优秀青年卫士、全国优秀检察官、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先进个人、中国年度法制新闻人物提名、全国百名优秀侦查员等先进个人达300人次。各种理论研讨文章和学术论文的数、质量在全国检察系统名列前茅。

检察工作严肃紧张、压力大,为了保证检察干警面对各种压力能轻松应对,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各级检察机关倡导“在工作上加压,在生活上减压”,因地制宜,为他们量身安排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各地检察机关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汲取地方文化精华,开展了极富地域特色的优势文化活动:潮州检察院的业余书画家群体、汕头检察院的业余书法家群体、深圳检察院的摄影爱好者、东莞、佛山检察院的醒狮队、广州市检察院的书画摄影和粤剧表演、省院机关的女子舞蹈、健美操表演队等等。

五年来的实践证明,文化育检对提高检察干警的政治理论水平、思想道德水平、法律专业水平、身体健康水平产生了积极作用,为检察工作注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有力地推动了检察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目前,一个由领导高度重视、广大干警自觉参与、各部门齐抓共管检察文化的良好氛围已在全省检察机关蔚然形成,检察文化建设已经转化为文化兴检成果,检察工作与广东省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制社会、和谐广东建设一起同步驶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弘扬南粤航海文化促进广东航运发展 第7篇

南粤航海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南梁民间供奉的南海神, 是南方民族的共祖。自古以来海员参拜南海神, 祈求航行平安。唐代广州跃升为世界东方第一大港, 宋代广州海贸全面发展, 明清之后广州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远至欧美。要营造浓厚的航海文化氛围, 才能真正让海员这个职业成为体面工作。[1]对于广东海员队伍现状而言, 要实现航运强省, 更需要弘扬南粤航海文化。让广东海员和广东航海学生更加关注航海文化, 接受航海文化熏陶, 有利于培养他们敬业、严谨、勤奋和不畏艰辛的品质、大海一样宽阔的心胸、深厚的情感、乐观情绪和高尚情操。

航海文化在南粤

1.航海文化及精髓

纵览世界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 积极探索和开拓进取一直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原动力, 而这正是航海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中华祖先在海洋上劈波斩浪、不畏艰险的航海壮举, 永远是凝聚、激励、引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从公元前3世纪到15世纪长达1800年的漫长岁月中, 中国的航海事业与航海技术, 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在认识海洋、利用海洋与征服海洋的不屈征途中, 我们的祖先创造出辉煌的航海业绩。公元前200多年前, 徐福就率领数千人的船队东渡远航;公元3世纪, 朱应和康泰率吴国船队遍航南洋水域;公元4世纪, 法显和尚历尽坎坷从印度航海归国;公元5世纪, 沙门慧深横渡太平洋远航扶桑;公元8世纪前后, 达奚通、杜环与义净等从海上游历南亚与西亚;公元11世纪, 徐兢运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出使高丽;公元14世纪, 汪大渊两次远涉重洋遍航亚非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元15世纪, 郑和指挥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

虽然这些航海壮举被记在少数杰出航海人物的帐下, 但梢公、水手等普通船员才是航海活动的主要推动力, 这一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无上的荣光。古代船员在海洋上艰苦卓绝搏击风浪的航海活动, 将极大地激发起今天与未来的炎黄子孙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古代的船员在技术能力和物质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能够征服大海, 靠的是一种信念, 今天的航运人员拥有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强大的物质保障, 更应该把先人们不惧风浪、一往无前的信念继承下来, 发扬光大。

中西方主要航海历史文化表现不同目的。西方航海中新航线开辟的目的, 大多是开辟商线, 掠夺殖民地, 即主要是经济目的;中国航海最著名的郑和七下西洋, 其使命则是宣扬国威, 寻找建文帝, 带回海外珍奇满足统治者的欲求, 而不是为了进行贸易活动, 政治目的为主。

现代航海是当今世界各国家综合国力的直观体现, 是先进科技的集中展现, 是拉动经济发展与繁荣的有力杠杆, 决定着世界的发展和中国的未来。航海文化最能体现沿海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理念上的先进性。航海文化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合作交流, 也促进了沿海国家的文化传递, 甚至包括改变战争的胜负。[2]沿海国家航海文化的强盛关系到这些国家的兴亡和历史延续。

2.南粤航海文化的历史底蕴

南粤航海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西汉时就已经开始形成。广州是一个在海贸推动下发育成长起来的港市, 尤其是唐代, 广州跃升为世界东方第一大港。从广州出发的贸易船队, 经过南亚各国, 越印度洋, 抵达西亚及波斯湾, 最西可到达非洲的东海岸。宋代中国海贸全面发展, 广州港持续繁荣, 明清之后海上丝绸之路更远至欧美。这条航线沟通了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以广州为航运中心形成南粤航海文化。

226年, 孙权派遣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出使东南亚各国;朱应、康泰出使历时十多年方归。他们从番禺 (广州) 出发, 沿林邑 (今越南南部) 南下, 首先访问了暹罗 (今泰国) 和扶南 (今柬埔寨) , 然后渡暹罗湾沿马来半岛访问, 远抵缅甸等国。

富强的唐王朝奉行开放政策, 海上丝路起点广州随之走向极盛。大唐商舶称雄海上, 不但直航波斯湾, 还远航至东非。此航线经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长14450海里, 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航线, 这个记录一直保持到16世纪中叶。714年, 广州设立了中国惟一的市舶司, 仅市舶税收便日进15万两。广州还建立了供外侨居住的蕃坊, 鼎盛时每年几十万蕃商来广州做生意。当代学者叶显恩在《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中写道:“唐代中后期, 以唐帝国与阿拉伯商人为轴心形成世界性海洋贸易圈, 促进了中国传统南、东向分途贸易的衔接, 广州因此成为东方大港。”770年, 到广州的外国商船达4000余艘, 这在8世纪是十分可观的。

考古发现, 与宋代贸易交往较多的亚非诸国的古代海港, 几乎到处出土大量宋瓷和宋钱, 如锡兰、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以及北非的埃及、东非的索马里等。1898年在索马里出土的宋代铜钱中, 北宋真宗、神宗、哲宗、徽宗, 南宋高宗、理宗等时期的钱币皆有, 可见往来之密切。宋代海贸复杂多变, 广州是北宋首设市舶司的城市, 海贸长期遥遥领先, 到南宋末却让位于泉州。在此期间, 广州既有50多国商船纷至、宝货堆积的盛况, 也有蕃舶不至, 市舶岁入交不了账的窘境。可叹广州虽为商贾取富之地, 却受制于皇帝, 永无成为自由商业港的可能。

明清近代海上贸易是南粤航海文化的重要组成。粤商中从事海上贸易的海商以及广州口岸商人即明代的三十六行商人、清代的广州十三行商人和近代的买办商人, 都同航运业紧密相连。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 广州成为中西独口贸易口岸, 始终繁盛未衰。

广东航运

1.广东航运的规模

目前广东省拥有对外开放水运一、二类口岸110多个, 对外开放水运口岸全国最多, 其中一类口岸37个, 二类口岸87个。2007年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居全国第一, 吞吐量9.42亿吨, 外贸货物吞吐量3.81亿吨, 其中广州港3.4亿吨、深圳港1.99亿吨、湛江港9165万吨。[3]目前广东省港口拥有泊位2682个, 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07个。拥有国内唯一的茂石化25万吨级单点系泊和全国最大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 拥有国内最现代化的深圳港集装箱深水泊位, 拥有可以接卸世界上最大型集装箱船舶的专业化深水泊位, 已开通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168条。全省集装箱吞吐量居全国第一, 集装箱吞吐量达3820万TEU, 设立海上国际集装箱码头装卸企业70多家, 国际海运集装箱站和堆场11家。

截止2007年底, 广东省船舶总运力位居全国前列, 总数达12669艘, 706.15万载货吨, 7.5万客位。2007年水路客货运量分别达到3.099亿吨、2069万人。2007年全省新投入船舶运力314艘, 620073载重吨, 平均船舶新增吨位1830吨/艘。全省拥有水路运输企业740家, 同比增长8.9%, 水路运输服务企业470多家。船舶管理企业27家, 全省注册的外商独资船务公司分公司有28家, 境外航商常驻代表机构200多家、无船承运企业500多家、国际船舶代理公司216家。目前广东省水路运输量在全省综合运输体系中占近20%, 货物周转量高达73%[4], 煤运的81.2%, 港澳集装箱运输的70%, 外贸运输的90%为水路运输量。

截至2010上半年, 广东内河船员约有10万人, 远洋高级海员只有9000多人, 海员减员率处于全国前列。广东海事局辖区共有12家从事外派海员业务的公司, 仅今年上半年就外派9000多人, 外派海员总数达到2万人, 但高级船员比例不高。

2.广东航运的发展

清未广东航运业的近代化, 是作为西方列强在炮舰开道下, 商业扩张的先行行业而被移植的。随着18世纪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19世纪上半叶开始制造以蒸汽为动力的铁壳轮船。1830年4月19日, 英国在印度制造的轮船“福士”号来到珠江口的伶仃岛, 当接纳中国的引水员上船时, 它顶风逆潮, 破浪前进, 其情景令人惊奇, 这是首次见到的轮船。英国等西方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下的特权, 利用其快速、安全、准时、省费的轮船, 以及利用被英国侵夺并建立起殖民的商业港市香港作为他们航运业的基地, 迅速地将其日益完善的近代航运业在广东推行。[5]一直到建国前广州、湛江和汕头成为深受列强影响的重要港口, 但广州航运重要性被上海超过。

建国后, 广州远洋公司和大连远洋公司、青岛远洋公司、上海远洋公司很长时间作为我们国家的四大远洋公司。广州海运局和上海海运局曾是我们国家管理国内南北航线的最重要的航运企业, 广州海运局现发展为多家航运公司。他们具有很强的船舶运力, 拥有强大的海员团队和外派海员储备。改革开放以来以集装箱为特色的深圳航运崛起。

广东航运发展存在不足:航运滞后于航空、陆路运输, 成为综合运输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水上通航里程、水路货运量、港口吞吐量等方面均居全国第一, 水运运力拥有量却低于江苏、河北、浙江等兄弟省区;发展“散而弱”极不均衡, 虽然近几年成立了不少的海运公司, 但多数是单船公司或者船只少或者吨位小, 全省共约1000万吨运力, 760多家航运企业, 平均一家企业才一万吨, 运输业务以沿海短途或江海直达 (珠江—港澳) 的小公司为主, 形不成规模。

广东要实现从航运大省到航运强省的升华, 还需急起直追。广东省政府、各届人土:包括省民革, 根据广东航运在国内外地位, 提出“广东省重视航运阔步迈向航运强省”的目标。广东省“四年大发展”方案提出2012年目标:港口货物吞吐能力9.1亿吨, 集装箱吞吐能力4700万TEU。到2015年, 全省水上运力预计发展到1500万吨, 其中内河运力1100万吨左右。上海大学和英国卡地夫大学联合调查显示:中国海员大专以上学历仅20%;《广东省“十一五”人力资源规划》提出大幅度提高港航从业人员学历。

广东航运发展需要弘扬航海文化

1.建立广东航运的南粤航海文化氛围

广东濒临的南海有一千多公里的海岸线, 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有华南经济中心广州和改革开放前沿深圳两大港口, 两边粤东以汕头港为主和粤西以湛江港为主。广东河流纵横交错有大小河流2000余条, 总长36000多公里, 居全国第一, 主要有中国水量第二的珠江水系、还有韩江水系和榕江水系, 以佛山港为主的, 形成以惠州港、东莞港、中山港、江门港、肇庆港、茂名港等重要沿海和内河港口群。上述港口与香港港连接, 形成了世界上最活跃的集装箱流通区域。广东省有中海、广远等大型船公司和许多中小型航运企业, 还有发达的造船工业。这为弘扬南粤航海文化提供了先天的客观优势和坚实的基础。

南粤悠久的航海历史文化, 曾经的辉煌, 它的神奇传说, 它的丰富遗产, 它的精神财富, 需要现代广东航运人传承和发扬, 同时建立现代南粤航海文化, 形成浓厚的南粤航海文化氛围。

南粤航海文化重要标志是广州南海神庙文化。南梁时, 广州民间兴修了后来影响很大的南海神庙。关于南海神, 有两种说法, 其一是根据《山海经》上的记载, 尧的儿子丹朱被放逐到南方, 成为苗之祖, 死后化为南海神;其二是说南海神为楚人之祖祝融, 这大约与历史上楚国势力扩展到岭南有关。南梁民间供奉的这个南海神, 可以说是南方民族的共祖。从唐代开始, 南海神庙便香火日盛, 各朝代政府也派人前往管理庙事。事实上它已成为四海神庙中香客最多、地位最高的一个, 这主要是由广州海上贸易日益发达的地位决定的。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 “波罗”在梵语中是“到达彼岸”和“办事成功”的意思。祈祷南海海神就是祈祷天下太平、国富民安。南海神庙的“海不扬波”象征着一帆风顺、满载而归。商船聚集于此, 饱经风浪的船员均会到庙里参拜南海神, 祈求平安。

1745年9月12日, 一艘命名为“哥德堡”号的瑞典商船满载着从中国广州运回的茶叶、瓷器、香料等商品, 在离哥德堡港口只有900米的近海沉没;261年后, “哥德堡”号的复制木帆船再次驶入广州。省政府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隆重的接待。虽然时空不同但“哥德堡”号对于中瑞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 对于弘扬世界航海历史文化, 弘扬南粤航海文化, 具有相同的重要意义。

刚刚结束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核心表演, 扬帆、搏击海浪和水上表演等, 展现了南粤航海文化优秀的历史底蕴。

2.广东高素质的航运人才需要航海文化的熏陶

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在岭南大讲坛指出广东要成为航海强省, 要在六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营造强劲的航海文化氛围, 进一步弘扬广东先进悠久的航海文化;二是大力发展航海教育事业, 重视高素质海员的培养和储备, 提升办学质量, 加大航海教育的投入;三是大力推进航运企业发展,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在粤的国有航运企业, 扶持民营航运企业发展;四是加快大型修造船厂的建设;五是加大港口建设力度, 加快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步伐, 合理利用港口资源, 完善港口体系建设;六是建设高素质船员队伍, 满足航运发展需要。重视广东航海文化培养高素质海员是广东成为航海强省关键之一。

我国内容丰富且内涵深厚的航海历史文化, 在今天仍有着极具价值的现实意义, 比如“勇于开拓, 和平友好”的郑和精神、“拯危救难, 安全航海”的妈祖精神、“一往无前, 舍身传法”的鉴真精神等等, [6]妈祖精神和祈求平安的南海神庙文化是南粤航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宝贵财富都值得去进一步发扬光大。而对于航海历史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共存的部分, 应该以科学的眼光予以区别和剔除, 撷取积极向上的元素, 注入时代新内涵, 使之产生积极的影响。

南粤航海文化需要通过宣传的手段辐射至整个广东的航海院校、培训机构、航运企业和海事部门, 必须对船员和学生进行有意识地引导, 使其形成熟悉航海历史, 热爱航海文化的氛围和习惯, 提炼出其中的核心价值, 形成对航海文化的普遍认同感。

南粤航海文化使广东航海学生形成热爱航海事业的价值观, 产生为航海事业奋斗的理想。南粤航海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很多方面, 如建立南粤航海特色的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建筑物, 设立航海展览馆展示南粤特色的航海发展图片、文献和资料, 陈列船只模型和船用设备, 用动态画面介绍南粤特色的航海历史、现状和未来, 举办航海科普展, 这些可让学生心灵受到启迪, 航海思想得到升华。[7]形成良好的校园航海文化芬围, 提高学生的航海意识, 形成航海职业荣誉感, 培养学生敬业、好学、勤奋、上进、严谨、热情、不畏艰辛等品质, 精神层次的航海文化出现, 航海人才的培养将发生质的改变。

广东建设高素质船员队伍, 忠于职守的情操, 爱岗敬业的精神, 充满荣誉感的职业作风, 富有责任感的事业心, 来自南粤航海文化的熏陶。也来自于南粤航海文化对年轻一代的鼓励和激发荣誉感。航海教育是手段, 以南粤航海文化促感化, 担负着教育广东船员任务的用人单位应十分重视南粤航海文化对广东船员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影响。

结束语

广东省有中海、广远等运力居全国前列的大型船务公司, 有广州港、深圳港等货物总吞吐量居全国第一的港口, 还有发达的造船工业。广东经济国内领先, 从事海员工作现有收入对广东本省人吸引力下降, 导致广东现有海员大量流失。[8]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各国文化的互动增强, 南粤航海文化将在广东由航海大省向航海强省过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激励着新一代广东海员为航海事业努力奋斗。南粤悠久的航海历史文化, 它的精神财富, 需要现代广东航运人传承和发扬, 要让广东海员形成对南粤航海文化的普遍认同感和价值观, 并不断提升南粤航海文化的时代内涵。发挥航海文化的思想渗透和精神愉悦功能, 使航海文化对海员良好心理素质形成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国雄谢宗惠.圆海员强国梦需营造航海文化氛围[N].中国水运报, 2008-4-23日[第007版]

[2]孙福胜.航海文化建设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8) :245

[3]陈戈.广东:阔步迈向航运强省[N].南方日报, 2008-1-8[第A16版]

[4]广东省交通厅.《科学发展水路交通跨步迈向航运强省》2007年广东航运发展综述[R], 2007

[5]叶显恩周兆晴.广东航运业的近代化[J].SOUTH CHINA REVIEW, 2008 (11) :90-96

[6]潘仁善.航海文化教育在航运人才培养中的地位[J].中国水运, 2009 (7) :56-57

[7]林少栋.航海院校构建特色航海文化之锥[J].中国水运, 2010 (5) :60-61

广东中山民间武术与民俗文化研究 第8篇

武术是我国优秀结晶之一, 承载了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由于其具有地域、人文、民族等特性, 所以武术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的认识当中, 对武术的称谓、拳种的叫法根据其不同的分类、作用、特点等有着不同的认识。所以, 我国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后对武术的划分又有了竞技和传统之别, 而本文研究的民间武术实则是指传统武术。由于民间武术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流变, 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人文情怀和当地风俗的不断交融下, 一定意义来说既保留了武术的原生态, 又突显出了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特点。“民俗文化, 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1]

中山市, 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中南部, 北连广州, 南连澳门, 东毗邻香港, 是承载广府文化地域之一的城市。近几年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浪潮, 中山市政府在“十二五”期间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中山”的城市发展核心理念, 更加突显深入研究“香山文化”的重要性。

2 中山民间武术与宗族的交融

广东历史上属于“蛮荒”、“沿海”之地, 又是犯人发配, 举家逃难、宗族迁移、外寇入侵之所, 它远离中原文明和繁荣, 正是这种特殊地理位置和环境, 奠定了广东特有文化形式的基础。中山旧时又称香山, 主要包括珠海、澳门等地。古代中山人民多是从中原和福建、浙江迁徙而来, 迁徙的同时也带来了原有的风俗习惯并以姓氏建村立寨, 这种外来文化家族宗法观念极强, 往往会因为土地、坟地、平时劳作、习俗差异等问题, 而引发各种规模的“械斗”和“私斗”事件, 这种“械斗”和“私斗”现象, 导致各个村, 都要聘请有名拳师、教头或者派人出去学武练拳, 在达到保护自身的同时, 也促进了武术在民间的普遍开展。在《香山县志续编香山县志卷十·宦绩》载:“香山光绪戊戌夏黄梁都沙冈殷姓马山张姓与南山陈姓械斗杀人焚屋甚惨鸣庆亲诣劝息乡民抗命不从陈姓尤悍……”[2],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当时的“械斗”和“私斗”是多么惨烈。所以, 在中山濠头郑家拳自古流传不绝的就是“打死人不用赔命, 打输了不要回来说”的谚语。

中山又临珠江入海口, 所以长期经受海寇侵扰, 所以, 当时官民同气, 除了有政府组织外, 各个村寨在乡绅的带领下也专门组织了民团、民协等武术团体来抵御“海匪”、“海寇”, 据香山县志 (道光) 载:“毛定周字景绍顺治丁酉举人癸卯海寇千艘将犯香山邑令胡戴仁用定周策固守……顺治戊子岁出饥谷赈济康熙戊申海寇犯村杀人龙施棺以瘗死者仍捐己地筑围墙防守村赖以安”[3]。

从上述记载的当时社会背景来看, 当地社会治安并不好, 百姓日常生活常会受到侵扰, 由此, 一个家族或者个人就有习武练拳的必要。据笔者走访调查, 发现一个家族的尚武风气浓厚的话, 该家族在当地的社会地位会非常显赫。例如, 本文走访过的郑氏家族, 从雍正年间到解放前武官有42位之多, 而且该族族谱的序是由清末朝廷重臣李鸿章所写, 可见当时该家族地位非同一般。

中山民间武术当时对人民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尚武”风俗一度得到很大发展, 出现了如武探花刘其昌、少林弟子郑妙允、盲侠萧昆山、昆荣公、郑浩良、阮官坚、李水、郭卫民、胡煜琳、萧永定、刘国贤、马演南等一大批武术人才。这种民间武术与宗族的无形结合, 不仅促进了民间武术的广泛交流和发展, 长期以往更促使了民俗文化的形成。

3 中山民间习武风气也逐渐带动了“粥文化”的发展

中山地区民间习练武术有一种特殊的风俗习惯, “吃夜粥”。据走访得知, 旧时中山民众习练武术, 一般是在一天的劳作之后, 晚餐之前。一天劳作完后, 同村习练拳之人聚集在一起开始习武弄棒, 练习拳脚, 练完之后没有胃口吃饭, 就喝些粥来填饱肚子, 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练完后专门喝粥的生活习惯, 所以, 叫“吃夜粥”, 而且老百姓们常说“吃过夜粥的”, 就是指“练过拳脚的”、“耍过功夫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也逐渐演变成了武术汇演、交流之后, 用喝粥来款待客人的风俗习惯, 这一习俗几乎遍布了中山地区的每一村镇。中山这种以武会友、热情好客的习俗就像广东话里的口头禅“唔该”一样, 处处体现出广府文化中“和为贵”文化底蕴。

4 中山民间武术体现了大区域文化

在刘傅峰等的《广府文化与和谐广东》一书中这样描述:“因而广府人既能善待自己的同类, 也把土著人当弟兄, 还把本分、平等、诚实待我之洋人当朋友。”[5], 广府人固有的包容和开放, 结合中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虽有“八里不同风, 十里不同俗”的乡俗, 但也形成了“共生中有独创”的大区域文化。“八里不同风, 十里不同俗”体现了各个村、镇的历代生活习惯和方式, 而“共生中有独创”则很好的体现了南来北往、中西交汇所孕育出的习俗特点。

中山民间武术贯穿南北, 除了有南派拳的下盘稳固外, 还有北派拳的手法和步法灵活多变的风格特点, 如广东五大名拳之一的刘家拳, 其短桥短马、刚硬、步法灵活、步走四方等演练风格无不体现着南北融汇的特点, 还有蔡家拳、郑家拳、岳飞形意五行拳、太极拳、蔡李佛拳、拐杖、大耙、双刀等等, 可以说这些拳派在传播过程中, 在保留原有风格特点外, 也得到当地民俗文化、习武之风的熊涛和渲染,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 必定以其特有的形式, 在民间民俗文化中发挥着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地域决定了环境, 环境衍生了文化, 广府人的这种勇敢、开拓、大胆、勇于斗争的精神深刻的体现了广府文化所孕育出的天性, 也就是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尚武精神”, “人之不倒, 则国之强盛”, 人人习武、尚武之风达到鼎盛, 融入于各种各样的民间民俗文化当中, 当我们由高处向下俯瞰时, 就像是一副描述市井中的游离画卷, 更像是一个个鲜活跳动的音符, 到处体现了较高的民俗文化价值。

5 中山“商”文化中的民间武术

中山“尚武”习俗,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山人“重商”。在《香山县志 (道光) ·卷四·海防第六·澳门》中有以下记载:“十二年知县申良翰修莲花茎闸旁增官厅以资戍守阮通志二十四年开南洋禁蕃舶来粤悰行主之所谓十三行也皆起楼榭为夷人居停所货守舶中货尽限日出境惟澳夷无来去期自与香山县行互市设立旗员防御一驻大关一驻澳门每年请将军衙门选员弹压”, [6]从以上记载中看出, 中山在国朝 (顺治年间) 期间, 就与洋人存有贸易往来, 可见中山人“重商”、“经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旧时中山人“经商”必定懂武, 即使不懂, 随行也要配备练武的保护人员, 以防山匪、海寇的抢劫, 这和北方的“打把势”走江湖不同, 中山的武侠行走江湖多半是已“经商”的形式进行, 这种商武结合的形式以广东生活为写照的武打电影里最多见, 其实也是反映了一种老百姓普通生活下的一种特有的生活习惯。如古代名震中山的“盲侠”萧昆山就是一位从事药材生意的商人;俗家少林弟子“饭萝五”返乡后一直从事布匹生意, 现今这种情况更明显, 如, 刘家拳代表人物萧永定师傅, 年轻时开过厂, 其徒弟很多是做木材生意;濠头的一位拳师绰号玻璃煊, 做玻璃生意;郑家拳传人之一郑剑锋, 做餐饮生意, 其实, 这种商武结合的形式, 是一种名与事业的诠释, 更可能是一种美好的人生向往。

6 中山民间武术与舞狮艺术、村落文化结合

广东舞狮作为一项家喻户晓的民间艺术, 已经深深的烙在广东人民的心中, 店铺开张、过年过节等凡是各种大小喜庆活动都要请狮队过来舞一舞, 图个好的兆头。中山舞狮的风俗, 历来已久, 狮子造型很有特点“鼻子勾起似鸡公, 嘴巴扁却像鸭嘴”, 整个狮头造型呈斜圆状, 这与广东其它地区的狮子造型不同, 所以, 中山舞的狮子又称“鸭嘴狮”。中山舞狮, 有“武狮”、“文狮”之分, 又有“木兰班”和“童子班”之分, “木兰班”都是村里青壮年来舞, 所以属于舞“武狮”, 而“童子班”都是村里小孩子来舞, 属于舞“文狮”, “文狮”、“武狮”还可以从其颜色上区分, 以黄色、和白色为主的属“文狮”、以红色和黑色为主的属“武狮”。

民间传统的整个舞狮表演中, 有一、二个人戴上大头佛的道具扮演大头佛有的拿刀、有的拿扇, 配合着狮子来完成“采青”、“杀狮”等剧情, 而狮子使用的道具多为板凳, 来描述上山, 下山遇到艰难险阻的过程。广东, 习武与舞狮是不分家的, 舞狮的人要练习武艺, 而练武的人必定会舞狮, 中山同样也有这样的习俗, 因为舞狮的各种步法都是南派武术的步法, 如:马步、麒麟步、吊脚步、弓步等等, 更多的体现了舞狮人的武术功夫, 功底扎不扎实, 正如北京白纸坊太狮的传人王建文老师所说:“北方狮子是通过人来模仿狮子, 南方狮子是通过狮子来体现人的功夫”。

据走访得知, 从民国以前, 中山一直有“出师场”或者“耍狮场”的习俗, 这一活动类似古代的打擂, 这一活动举办之前要向各村广发“英雄帖”, 收到“帖”后, 各村都会派武功高强的师傅和徒弟参加, 这在广东文化网有一段详细的描述:“到了择定的日子, 参加耍狮场的各狮队齐集之际, 一般是由各狮队来一番武术表演, 常见的有:各种拳术、长拳、太极、咏春、蔡李佛、五形拳、金钟罩及器械, 如棍、棒、刀枪、剑戟、条凳等武术套路的表演。随后, 各狮队点名抽签进入醒狮比武。三通鼓后, 各狮队先自己表演, 然后‘捉对’角逐……最后赢者则跃上竿顶抢‘青’。往往一番龙争虎斗之后, 很多狮头被顶烂, 狮被被撕碎, 舞狮者亦会损伤。相传, 这种耍狮场技艺, 鼎盛时期在明清时期, 几乎每年都有举办, 一直流行至解放, 而到民国时期多出现宗派的械斗, 导致伤人事故和积怒的产生, 因此, 在民国时期, ‘耍狮场’的活动逐渐减少……”[7],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 姓氏宗族、习武、舞狮三者的特殊结合, 最终还是体现了一个宗族的地位和在当地的影响问题。

但就是旧时这种惨烈的宗族竞争, 使这种特有的村落文化在丰富了老百姓生活娱乐的同时又促进了民间武术的传播和发展, 同时在长期的历史积累和变迁中, 逐渐孕育出了具有地方特色, 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习俗。

7 结语

“起于民间源于生活的武术, 在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从内容到形式都与社会风俗习惯、民俗事项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8], 民间武术是我国不同朝代, 不同时期的历史印记, 与各个地域不同乡俗的交汇融合使不同地域具有更加鲜明的多元文化价值特色, 正如广东中山, 其宗族、饮食、文化、商业、生活娱乐都与民间武术交融在一起, 无处不体现了当地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气质, 同时也提醒我们对民间武术的研究不能单单从武术本身出发, 也必须站在民俗学的角度综合的对民间武术进行研究和探讨, 使民间武术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更能绽放溢彩。

摘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 从民俗文化视角度来探讨广东中山民间武术在民俗文化中所起的作用及相互交融后所表现出的本地区民俗文化特色, 旨在剖析民间武术除了本身具有的防身、健身作用之外, 更具有构建和谐、共融、互通的人文社会价值。

关键词:民间武术,民俗,文化,人文

参考文献

[1]陈国辉.李家教拳派的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 2010:26.

[2]张丕.香山县志续编香山县志卷十·宦绩[M/OL].[1923].http://www.zsda.gov.cn/uploads/book/xianshanyuanzhi/xiangshanyuanzhixubian/index.htm.

[3]黄培芳.香山县志·卷五·国朝.卷六·国朝[M/OL].[道光].http://www.zsda.gov.cn/uploads/book/xianshanyuanzhi/xiangshanyuanzhi_daoguang/index.htm.

[4]亚太联合文化传媒辞书部.2008中国武术民间年鉴[M].北京:亚太联合文化出版, 2008:37.

[5]刘傅峰, 林加祥.广府文化与和谐广东[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1, 4.

[6]黄培芳.香山县志·卷四·海防第六·澳门[M/OL].http://www.zsda.gov.cn/uploads/book/xianshanyuanzhi/xiangshanyuanzhi_daoguang/index.htm.

[7]袁锐.广东文化网[N/OL].[2010-10-20].http://www.gdwh.com.cn/mjzt/2010/1020/article_1060.html.

第二届广东石文化节在云浮举行 第9篇

由云浮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文化厅、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东省委员会主办, 云浮市云城区人民政府、云浮市云安县人民政府、云浮市亘隆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八届中国 (云浮) 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于10月21日至23日在云浮国际石材博览中心举行。第二届广东 (云浮) 石文化节, 则于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在云城区、云安县举行。

云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郭汉毅介绍, 近年来, 云浮通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招商引资、加快农村改革发展、加快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等工作措施, 推动云浮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今年1—9月,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40.8%。同时, 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 不断发展壮大石材产业规模, 提升和调整产业结构, 拉长上下游配套产业链, 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石材产业作为云浮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地位与影响力, 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一是产业规模和影响力更大。目前, 全市石材企业已发展到3200多家, 年产各类板材6000多万平方米, 有13大系列23大门类1000多个花色品种。各类石材产品花色品种齐全, 质量上乘, 远销海内外。二是正从全国三大石材基地之一向全国第一、世界第一的目标大步迈进。全市年产异型材、工艺品600多万件 (套) , 精致典雅, 畅销欧美等地, 基本形成“买世界石料, 卖世界市场”的发展格局。三是生产加工技术领先地位明显, 成立了石材研究院, 建立了国家石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广东) , 促进石材产业实现新一轮腾飞。四是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 吸引世界石材领军企业康利集团等一大批大型石材企业纷纷落户云浮, 并在佛山 (云浮) 产业转移工业园中, 专设了一个石材机械项目的小区。同时, 广东省唯一的石文化创意产业园也落户云浮。2010年, 石材产业年产值达78亿元, 年缴税1.17亿元。今年1-8月, 产值达65亿元, 增长35%。

云浮市政府副市长、组委会主任崔逢池介绍, 本届展会是国内最瞩目的石材盛会之一, 代表了目前国内石材业界的发展潮流和领先水平。比一届石展会相比, 本届石展会规模更大, 内容更丰富, 组织更成熟。共有296家石材荒料、天然石和人造石制品、石材加工机械设备和配件等相关产业的知名企业参加展出, 其中市外参展企业有106家、境外参展企业35家, 展位2526个, 展出面积达5万平方米, 出席嘉宾5000多人, 并有几十种石材新产品在本届展会首次亮相。同时, 与广东省文化厅联合举办第二届广东 (云浮) 石文化节, 内容包括:举办石艺精品展、举办石艺耀南山产品展示、举办开幕典礼文艺晚会、创作石文化节主题歌、征集石文化节节徽、发行石文化专集、举办云浮移动139社区线上有奖问答、评选云浮市石材工艺大师、举办石文化征文比赛和石艺摄影精品展活动、举办中国石材产业品牌营销高峰论坛、举办原创石艺精品作品版权登记和评选活动、举办石艺培训等14个系列活动。

广东文化 第10篇

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推动广东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既是国家的凝聚力、民族的向心力、事业的创造力, 也是经济的驱动力、支撑力, 是发展经济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国家文化的基本形态, 不仅是提升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软实力”之一, 而且越来越成为一种强大的产业实体。这一实体在创造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 也正在创造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许多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 一个地区文化与经济有效融合所迸发出的巨大创造力, 能够极大地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 就是既要增加经济中的文化含量, 又要增加文化中的经济含量。融合的最佳方法, 就是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战略支点。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 出现了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 文化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文化因素在经济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 科技含量高,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发展潜力大。发展文化产业, 有利于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利于繁荣文化市场, 拉动居民消费;有利于培育新的业态, 扩大就业、带动创业;有利于广东经济欠发达的东西北地区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利于节能减排,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化的力量, 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政治、社会的力量中, 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文化产业具有广泛的关联度, 可以与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发生普遍的渗透和融合, 形成以文化内容为纽带的、关联度日益密切的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既适合于大规模、现代化、拥有高新技术设备的企业, 同时可以接纳个体化、小规模、依靠个人创作和传统技艺发展的市场主体, 具有经济回报高、受益时间长的显著特点, 在优化提升产业层次、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中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总的来看, 发展文化产业, 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金融危机形势下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凸显, 文化产业在推动广东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也将充分发挥出来:

一是文化产业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小。和第一、第二产业相比, 文化产业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较低, 同时, 文化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 基本上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广东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较重的情况下, 发展文化产业是必由之路、明智之举。

二是文化产业市场需求强、发展潜力大。据专家统计, 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人们消费结构就会出现明显变化, 物质消费的比重会逐渐减少, 精神文化消费的比重会不断增加。广东人均GDP已超过3500美元, 随着广东经济的不断发展, 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会逐步显现。

三是文化产业易与新技术对接, 具有较强的创新应变能力。从内容上看, 文化产业是最强调创新创意的产业;从形式和载体上看, 文化产业本身会随着新技术的运用、新消费习惯的出现自发地创新求变。近年来, 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对接, 派生出一系列新生的文化业态, 为文化艺术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 展现出文化产业旺盛的生命力和较强的创新应变能力。

四是文化产业进入门槛低, 吸纳劳动力能力强。文化产业既适合于大规模、现代化、拥有高新技术设备的企业, 同时可以接纳个体化、小规模、依靠个人创作和传统技艺发展的市场主体。由于进入门槛相对较低, 各类人群、各类企业组织形式都能够从事文化产业。因此, 文化产业具有广泛吸纳各类社会劳动力的特点和优势, 比较适合广东人多地少发展现代服务产业的实际。

五是文化产业经济回报高, 受益时间长。文化产品一旦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消费者的追捧, 就会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同时, 优秀文化产品的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减少, 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实现不断的增值。

六是文化产品的消费不会消耗物质形态, 反而会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这一特点, 使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不仅不会随着经济下滑而萎缩, 反而体现出反经济周期的功能, 从而推动其自身的快速发展。

广东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面临着资源、环境、生态压力趋紧的严峻的局面, 在这个阶段, 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 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 既有利于提高广东经济竞争力, 增强广东经济发展后劲, 推动经济向质量效益型发展, 也有利于推动文化摆脱封闭运行、自我循环、低水平发展的状态, 在经济平台上获得更大发展。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中, 在广东经济新一轮深刻变革中,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提高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 满足群众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 更是提升广东文化软实力、铸造与经济大省相适应的文化大省的必然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对发展文化产业的影响与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将实质性起步, 经济危机将会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 新兴服务业将开始唱主角, 在物质消费疲软的时候文化产品反而可能成为消费热点, 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时候文化产业反而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 充分显示出“反周期调节性”的特点,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新的战略方向。文化产业本身既是消费服务业, 又是生产服务业。此次金融危机使那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企业获得了绝好的发展机会, 向高技术和高文化附加值的新兴工业化方向发展。这个时候需要有大量的文化创意企业为这些企业提供设计、咨询服务, 文化产业在加盟传统产业的方向上会有大的发展机会。中国的文化产业在服务于传统制造业升级的方向上, 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服务业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历史经验表明, 金融危机同时也很可能是文化产业振兴的机遇。经济危机将推动全球文化产业格局变化, 既定的利益格局可能出现重大调整, 中国文化产业在全球文化产业分工格局中的低端位置将会改变, 全球文化贸易将从产品服务竞争进入资本博弈时代, 我国文化产业承载着应对经济危机挑战的希望。在经济持续发展和技术迅速进步的作用下, 文化产业必将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发生越来越深刻的产业关联运动, 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 并在全球文化市场产生越来越大影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文化产业不仅在繁荣社会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且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作用也将日益凸显。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是应对经济危机挑战, 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举措。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广东文化产业虽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但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党的十六大以来, 中央在文化建设发展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针对性、实践性极强的判断和论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两大一新”的战略目标。广东省委和省政府也先后出台了建设文化大省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 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逐步提出和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理念。这些重大的理论成果为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二是多年来文化建设的成果为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广东文化产业经历了由小到大、从弱变强的发展历程。广东已经是文化大省, 文化产业规模总量居全国之首。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270亿元, 较2007年增长13.8%, 连续五年名列各省市之首, 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4;文化产业已成为广东一个重要产业门类和国民经济新增长点, 连续五年年均增长率为14.6%;2008年广东的文化产业产值已经占全省GDP的6.8%, 可以说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广东的核心支柱产业。广东已经初步形成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包括新闻出版业、广电服务业、文化娱乐业、会展业、广告业、旅游业、电子信息业、文化产品和设备制造业等。广东文化产业门类日益齐全, 产业链不断延伸, 传统文化产业得到改造提升, 新兴文化业态蓬勃发展, 文化产业总体素质不断增强。

三是投资者的关注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裕的资金保障。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加深, 传统加工制造业和出口贸易受到冲击, 投资者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投资领域和盈利行业。在此背景下, 文化产业所具有的反经济周期和逆市上扬的特点引起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

四是文化需求进一步扩大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发展文化产业的动力强劲。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文化消费并没有因为经济下滑而萎缩, 反而因为文化产品特有的功能而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广东居民文化消费释放需求巨大, 今年以来图书、电影、文艺演出的销售量均有大幅增长。

五是新技术不断涌现为文化产业创新形式、拓宽渠道提供了技术支持。新兴传媒技术的推广应用, 不仅为传统文化产业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多样的形式, 同时更催生出电子票务、网络游戏、手机文化、数字文化节目制作、三维动画等文化业态。更为重要的是, 新兴科技手段的运用, 极大拓展了文化节目传播的出口和通道, 使传播渠道拓宽、传播速率加快, 对文化内容的需求更为迫切, 这为以内容创作生产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六是产业基础坚实, 区位优势明显, 政策宽松, 在文化交融上具有开放的态度和融合中西的传统。广东多样性文化元素成为市场繁荣和文化发展的基础, 经济转型不仅带动了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 同时, 其他类型产业发展也需要文化的注入。这些因素为广东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分条件, 形成了难得的机遇。广东目前的文化产业规模总量大、发展水平高, 具有一定的优势, 对于整体经济的支撑作用比较明显。借助产业升级转型的机遇, 广东的文化将有可能再一次实现全国领跑。

机中求进, 广东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思考

加快发展广东文化产业, 必须按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要求, 把文化产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产业, 抓住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上实现突破。通过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如何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来运作的方式, 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 引导文化单位进行产业经营, 培育壮大文化企业和文化市场, 促进文化经济和经济文化的融合, 实现文化经济一体化。

(一) 解放思想, 转变地方政府的

职能和观念, 强化服务和管理意识, 拓宽文化产业的发展渠道。首先, 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化文化产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树立发展“大文化”的产业观念, 把文化产业当成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产业, 作出科学的发展规划, 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列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纳入任期目标, 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把文化建设作为评价地方发展水平、衡量经济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 千方百计地扶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其次, 必须进一步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变“办文化”为“管文化”。要强化服务意识和管理意识, 逐步建立起政府管理、行业自律、文化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 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 改变以往一切依赖政府办文化的观念, 政府的服务功能将主要体现在努力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和加强管理方面。对政府而言, 应该是规划和政策的制定者、实施的监督者, 而不是投资者与直接管理者。广东一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与先进地区有较大差距, 其根本原因在于思想不够解放, 视野不够开阔。只有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深化改革, 运用产业手段、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 才能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建立健

全文化产业统筹协调机制, 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活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动力。广东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制约, 仍然是体制机制问题。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提供有效的条件、支撑和保障。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 形成完善的文化工作宏观管理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 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 为各类文化企业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要强化导向, 构筑平台, 疏通渠道, 提供服务, 为文化产业的突破和快速发展创造条件;要坚持标本兼治, 综合改革, 把事业单位改革作为主攻方向, 按照区别政策、分类指导的原则深化改革, 推动文化企业单位由行政的附属物向现代企业转变, 推动文化生产企业走向市场, 参与市场竞争, 谋取自身发展。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中介服务机构, 要鼓励各种经济形式、多种所有制参与文化中介市场, 通过竞争提高文化市场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要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评价和考核体系, 形成一套科学的引导、奖惩、调节、监督机制, 有效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要通过建立适宜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市场运行和调节规划体系,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进一步开放文化资本市场, 通过搭建文化资源、资产、产权、资本流通平台等措施和办法, 加强对文化产业市场环境的营造和管理。

(三) 改革投融资体制, 建立健全

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增强发展后劲。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必须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促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要构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贯彻落实好国家现行的文化经济政策,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执行力度, 在资金投入、立项、用地、税收、价格、融资、社会保障等政策方面支持其发展, 引导文化产业的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的集聚和发展。加大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用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相关项目, 建设一批公益性重点文化工程。二是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建立健康发展的保障体系, 发展文化投资风险基金, 探求适应文化产业特点的融资方式, 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 逐步建立多元化、社会化、公共化的投融资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股市融资和境外资金为补充的投融资模式。鼓励企业、个人、境外资金兴办文化产业, 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投入机制。要在产业政策上予以倾斜与引导, 增加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性专项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 引导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倾斜扶持力度, 促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三是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市场, 参与市场竞争, 兴办文化企业, 发展文化产业。允许符合条件的文化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通过股票上市, 企业债券, 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文化产品市场建设, 积极发展民间文化艺术产业;要抓住外商投资看好文化服务市场的机遇, 借鉴工业领域引进外资的成功经验, 趋势避害, 因势利导, 加大文化服务业利用社会资本和外资的力度, 发展多种所有制的文化经营企业。要积极探索社会办文化的形式和渠道, 探索文化活动组织方式的社会化, 逐步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体制办文化产业的新格局, 实现文化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化。

(四) 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以园区建设带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 推进文化产业品牌化建设。要根据广东不同城市和区域特点, 按照政府协调、市场化运作的模式, 积极引导支持有意向、有能力的机构、企业和社会中介参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作为促进和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孵化器”, 培植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新集聚区,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要以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领域为重点, 以大型文化企业为主体, 以区域文化品牌为依托, 建设一批规模效益好、产业贡献率高、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要做好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定位及建设工作, 使文化产业园区成为文化企业和人才的集聚地, 发挥群体竞争优势, 探索以文化产业园区为增长极、带动周边共同发展的功能升级的新模式。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各级政府在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挖掘各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潜力资源, 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的管理, 形成园区的品牌优势, 推动文化产业品牌化发展。建议广东省每个地级市都要根据自身实际建设一个文化产业园区 (基地) 、培育一个优秀企业、打造一个优秀文化产品、举办一个文化展会活动。要加强产业园区 (基地) 的“业态”建设, 通过用市场手段推进产业资源配置, 实现文化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有机互动和共同发展, 同时还要协调好不同的产业园区间的有机联动, 形成产业园区龙头和合力的效应。

(五) 加快构建文化产业服务体系,

优化文化服务, 引导和培育文化消费, 满足百姓基本公共文化需求。必须根据对广东文化产品的需求量和供给能力的准确分析预测, 通过行业协会的沟通, 集聚资本、人才和技术, 进行文化产品的供给创新, 研制有效吸引消费欲望的新文化产品, 引导和培养文化消费。要引导居民文化消费不断增长, 开拓新的文化消费领域, 开发新的文化消费项目, 促进文化消费结构的换代升级。要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市场服务的水平, 让消费者更加方便, 快捷地接收文化产品, 创造舒适的文化休闲与消费环境, 有效增强文化产品的市场竟争力。满足百姓文化需求, 必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改进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 要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 以社区和乡镇基本文化设施为基础,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 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重点加强农村的公益性文化设施的设立, 加强公共健身场地的建设和免费活动器械的配置, 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 使体育馆、图书馆和电影院的分布更加合理;各县、区也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力争每个县、区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群艺馆等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 每个乡镇、街道都有文化站, 社区都有居民文体活动中心, 努力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实现文化惠民。要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的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 繁荣城乡文化市场, 加快培育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 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 充分挖掘利用好各地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 着力培植一批有规模的区域文化企业, 实现文化富民。

(六) 全面实施人才战略, 培养引

进文化人才, 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人才资本。文化人才是文化领域的重要资源和发展的动力, 能否拥有一大批既懂文化又懂市场运作的人才是现代文化产业成败的关键。目前, 文化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要创新文化产业人才管理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优化人才结构, 充分激发人才创新能力;要以文化产业作为积聚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避免优秀文化人才的流失。要以优良的工作条件、优厚的报酬和良好的环境, 有计划地吸引、聚集国内外一大批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和文化名人来广东创业。同时在一些高校开设文化产业专业, 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 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人才, 促进知识更新, 提高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为文化产业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要通过建立符合市场导向的文化产业人才成长和选拔机制、科学合理的文化企业家价值评价机制、积极有效的文化产业价值分配机制等机制, 为广东文化产业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优越环境, 使各类文化产业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根据文化产业的客观要求和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 建议着重抓好三支人才队伍, 即文化企业家队伍, 策划、营销、中介、经纪人队伍和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文化人才队伍。积极推广文化人才代理制、聘任制, 加快社会化管理机制的建立, 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人才。要改革分配机制, 允许有特殊才能的文化人才以知识产权入股, 参与利润分配, 充分调动文化人才的积极性, 形成各尽所能、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高度, 大力培育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点。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文化产业不仅在繁荣社会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且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作用也将日益凸显。

《广东音乐文化》课程设计及思考 第11篇

关键词:广东音乐文化 粤曲 粤剧 粤乐 课程设计及研究

作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强省的一部分,广东地区的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中也试图突出地方特色,开设一些与当地音乐文化相呼应的课程。因此,广东地方院校中的《广东音乐文化》课程就呼之欲出了。但笔者发现,对于“广东音乐”、“广东音乐文化”、“岭南音乐”、“粤乐”、“粤曲”等概念在相关文献中普遍模糊不清。为了便于教学和研究,鉴于岭南音乐文化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内容之多,《广东音乐文化》课程试图以最能突出岭南音乐文化艺术风格的广府文化为代表,以广东地区的粤曲、粤剧、粤乐三大音乐品种为探讨的范围。

一、课程的设计

(一)大纲的设计

1.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任务要明确:该课程作为表演专业(音乐方向)的学科基础选修课程。要使学生初步掌握涉及广东音乐文化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于岭南音乐文化的认识,加深对于广东地域音乐文化的理解。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突出:课程的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主要内容涉及粤曲、粤剧、粤乐三大音乐品种,梳理三大乐种的基本概念、音乐特点,结合音乐名家和名作的赏析,对实际音乐问题进行分析。

3.课程教学内容 ( 含重点及难点 )清晰:教学中分为五个章的内容:第一章绪论,重难点为:广东音乐文化的范围与渊源;第二章广东的粤曲文化,重难点为:粤曲的发展、名家简介、精品赏析;第三章广东的粤剧文化,重难点为: 粤剧的发展、名家简介、精品赏析;第四章广东的粤乐文化,重难点为:粤乐的发展、名家简介、精品赏析;第五章如何更好的学习与传承广东音乐文化,重难点为:学习的方法与传承的意义、措施。

4.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适当:把课堂的教学和欣赏实践结合起来。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要求结合课堂所讲授的内容,布置一定的复习和思考内容,要求多听、多想、多实践。另外,本课程的考试可采取开卷或闭卷方式进行。也可以课堂讲授的具体问题为基础,结合自己的表演或欣赏实践,写出相应字数心得体会。

5.课时分配

如下表:

(二)教案与课件的设计

在教案中,要根据大纲的内容安排具体的章节,考虑到授课效果,在授课之初要明确课程名称的所指。此文所指的“广东音乐文化”课程不单指一个乐种或整个岭南音乐,在这门课程中只涉及粤乐、粤曲、粤剧三个乐种,虽然,这种授课内容未必全美无缺,但考虑教学对象和学时的要求只能做这样的取舍。

在教案的内容上,应该要包括如下几个主要的问题:1.教学的目标及要求;2.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关键点;3.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4.思考及复习。

在课件的设计方面,考虑到受众是表演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求要突出直观、明了和可操作性等问题,大量理论和文字的部分不应该过多的出现在教学内容上,要试图用比较直观的方式,比如图片、音响、影像等资料去阐释比较枯燥的部分。另外,如果能够加入动手或实践的环节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但采取何种形式去实践,是演奏、演唱还是其他外出实地采风?这些都有待研究。

二、课程的思考

(一)关于《广东音乐文化》课程的重要性

从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角度来看,高等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它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课程的开设是大学的基础。作为一个地处广东的地方高校,《广东音乐文化》课程的开设势在必行,如果中文系有广东历史文化等课程,艺术系就应该有与之配套的广东音乐文化课程。

从时代发展对个人的要求来看,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一份自豪感和归属感,如果一个国家连自己的民族文化都不了解,怎么能了解别人国家的文化。从高等学府走出去的人,最终是社会国家的希望,对于个人发展而言,没有国就没有家,而走出国门,个人影响的却是中国人的整体形象。

(二)关于表演专业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开设的一点思考

《广东音乐文化》课程的开设将为推广广东地方音乐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影响,对完善整个课程体系也有大有裨益,偏重理论的课程对表演专业的学生有一定难度,但老师要站在培养学生全面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去安排教学研究工作。

另外,在针对表演专业学生的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试图跟表演专业的性质相互结合,适当提高课程内容的动手操作和实践部分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黎田.黎田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3.

[2]叶春生.岭南民俗文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余勇.粤剧源流初探[J].船山学刊,2005,(01).

[4]王耀华,王州.中国民族音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叶林.论广东音乐[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

[6]卢庆文.广东音乐[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7]黄丽萍.广东民俗与广东音乐名曲《醒狮》赏析[J].南国红豆,2005,(05).

广东文化 第12篇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党中央首次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上升到重要决策的战略高度。2014年3月,由中国文化部牵头成立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在其制定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下同)中,明确提出:实现各级政府保障责任和义务的标准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标准化,工作评价的标准化。2015年1月,国务院、中央办公厅下达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逐步形成既有基本共性又有特色个性、上下衔接的标准指标体系。”由此可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建设已经成为覆盖全社会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迫切要求。

标准体系是标准化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统一思路,通过标准体系建设将文化系统工作思路和标准化工作原则和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统筹工作,整合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业态,通过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来指导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并在标准体系建设中列明标准实施和评价机制,从而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提供实施指南。

2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框架研究现状

2.1 第一阶段:标准化部门早期尝试

早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之前,国家层面已经启动对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的研究。2012年8月国家标准委联合多个部局印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行动纲要》(简称《行动纲要》,下同),纲要中的主要目标指出“力争到2015年底,初步建成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最后以附图方式给出了包括公共文化体育标准子体系在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各个领域标准子体系的框架。其中,公共文化体育分体系如图1所示。

2.2 第二阶段:由文化部牵头成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

2014年3月,由中国文化部牵头成立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包括标准化部门在内)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争取在3到5年内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框架,这标志着以文化系统牵头,多系统协作的工作思路的确立。

2.3 第三阶段:文化部门提出标准体系思路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之后,2014年7月,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等试点工作的通知》,其附件1《公共文化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下同)中的“四主要任务”中的“(一)制定公共文化服务地方标准”将标准制修订划分成三类:“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建设”“公共文化技术标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标准建设”。为了展现出文化系统的思路,我们结合这三部分内容,将其归纳成一个“不成文”的“标准体系”,如图2所示。

从图1和图2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文化部门和标准化部门《行动纲要》在思路上有一定的差异:(1)文化部门标准体系思路主要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划分的。这种划分与标准化部门的《行动纲要》思路不同,它不强调文化服务业态的划分,它把所有文化服务业态中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单独提取出来,并将其中政府要做的事情进行类别划分。其中保障标准主要集中针对的是公共资源配置的主体,尤其是政府主体,包括队伍、经费、设施、服务的制度建设,属于规划设计。技术标准主要集中于公共资源“软件”和“硬件”建设,包括各种设施设备的建设标准和服务标准,属于实施细则。(2)评价标准单列出来,厘定各级政府、文化部门、服务机构、文化项目的评价标准,将政府部门和文化服务机构使用的评价标准划分开来,分开看待。这与标准化部门的《行动纲要》思路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2.4 第四阶段:正式在国家层面上出台指导标准和实施标准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简称《意见》,下同),以及《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简称《指导标准》,下同)。国家未来5年的公共文化标准化和均等化工作,都会围绕这个标准展开。《指导标准》指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项目与内容,即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包括: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送地方戏、设施开放、参加文体活动。此外,《意见》提出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围绕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确立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做到保障基本、统一规范。各地要根据国家指导标准,制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实施标准,逐步形成既有基本共性又有特色个性、上下衔接的标准指标体系。这标志着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范畴,正式在国家层面上出台指导标准和实施标准。

2.5 第五阶段:山东省的试点工作

国家标准委和国家文化部相继推出公共文化标准化试点项目,试点的成果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提供实践依据。其中,山东省走在全国的前列。2015年6月山东省文化厅公布《山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此外,山东威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担国家标准委“威海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对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做了积极的探索,尤其以服务机构为核心基础上初步设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

3 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构建编制原则

3.1 充分结合目前文化系统和标准化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

正如上文指出,目前文化部门标准化工作主要围绕国家《指导标准》和地方实施标准展开,与标准化部门的标准化工作者思路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因此,制定体系必须融合两方面已有成果。一方面结合文化部门已有成果,尤其是国家《指导标准》;另一方面充分考虑相关领域与标准化部门中服务业组织标准体系相关性,尤其与GB/T24421.2-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标准体系》相关性。

3.2 强化标准实施和评价机制

国家文化部将评价标准子体系单列出来,体现出对评价机制的重视。这对于构建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是一个不错的启发。广东省一方面面临珠三角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标准制定和实施都与东翼、西翼和山区地域差异问题,另一方面面临居住在城市边缘地带的外来务工人员距离城市中心公共文化设施相对较远,难以享受服务成果等资源分配问题。这两个问题除了出台相关的标准外,更应该将标准实施和评价机制纳入标准体系之中,确保资源分配合理、到位。

4 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框架

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意见》为核心,依据文化部办公厅下达《关于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等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及GB/T13016-2009《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原则和要求》、GB/T24421.2-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标准体系》的要求,结合广东实际,对建立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进行初步的摸索与尝试。该框架共分为上层和下层两个部分,上层是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上层指导文件,下层是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该框架上层指导文件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相关的资源配置标准化规定。标准体系框架包括服务通用基础标准、服务提供标准、服务保障标准、服务评价标准4个子体系。标准体系如图3所示。

4.1 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上层指导文件

4.1.1 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主要包括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部委、省下发的相关文件等。这些文件对“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起指导作用。

4.1.2 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标准化规定

主要包括从中央和地方层面,针对政府保障功能,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种类、数量和水平,以及应具备的基本服务条件和各级政府的保障责任等具有明确性、保障底线性的文件等,尤其国家《指导标准》和地方实施标准。这些文件对“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起基础保障性的作用。服务资源配置标准化规定可分为针对区域性的规定和特殊人群的规定两类。

(1)区域性服务资源配置标准化规定

针对某个行政区域如省、市、镇街等划定服务保障配置底线,并针对区域内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制定倾斜性配置保障。文化部要求各省、地级市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自身的实施标准。

(2)特殊人群服务资源配置标准化规定

主要针对人口结构中的弱势社群进行的倾斜性的资源配置保障,如外来务工人员、学生、老年人等。作为外来人口大省,广东省应在这方面提出相关标准化规定。

4.2 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

4.2.1 服务通用基础标准子体系

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通用基础标准是其他标准制定和实施的基础,不受服务业组织的行业类型、运行模式、技术水平等因素限制。服务通用基础标准可包括但不限于:标准化导则、术语和缩略语标准、符号与标志标准等,如:GB/T25601-2010《中国文化遗产标志》、DIN EN15898-2011《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常见术语及定义》。

注1:上图虚线表示上排方框中的内容对标准体系的指导关系注2:虚线方框表示完整的标准体系注3:实线连线表示相关关系

4.2.2 服务保障标准子体系

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包括设施设备标准、安全与卫生标准、人力资源标准、数字化建设标准。设施设备标准包括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场馆的建筑用地指标、建筑设计、建设标准,以及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的标准,如GY/T179-2001《有线电视广播系统运行维护规程》。安全与卫生标准包括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过程中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公共卫生等的标准,如GB9669-1996《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人力资源标准包括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从业人员的配备、要求和管理的相关标准,使所配备的基本公共文化人员符合本组织提供服务的要求,如GB/T25600-2010《博物馆讲解员资质划分》。由于目前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日益以数字化形式实现其服务职能,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由于其低载体成本、靶向性强,日益受广大人民喜爱。因此本标准体系特设数字化建设标准。指以电子平台介质为载体的数字文化产品和设施的建设标准,如公共电子阅览设备、公共电子出版物、数字资源等,其主要规范内容有数字化形式、数字化内容、数字化设施、服务反馈与评价等,相关标准有GB/T31219.2-2014《图书馆馆藏资源数字化加工规范第二部分:文本资源》。

4.2.3 服务提供标准子体系

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标准包括服务规范和运行管理规范。服务规范包括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为满足顾客需求,根据服务项目的环节、类别等属性而规定的特性要求,以及实现过程中的服务提供的方法、手段、流程、要求等内容。特性要求可以是定量的或定性的,如GB/T28220-2011《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运行管理规范包括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管理事项和工作机制的运作、实施、控制等的规范,包括各个过程的输入、输出,以及全面协调过程之间的相互匹配等内容,如GB/T28227.1-2011《文化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总则》、GB/T28227.2-2011《文化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室内博物馆》。

4.2.4 服务评价标准

服务评价标准指在服务提供过程中,对服务有效性、适宜性和服务对象满意度进行评价的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标准包括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在实施过程中政府管理,以及社会监督的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年度报告和信息披露、公众监督等内容。绩效评价标准包括以服务效能为导向,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并以考核指标作为考核评价领导干部政绩、服务机构效能、文化部门绩效及重大文化服务项目的重要内容。社会评价标准包括公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渠道,感知公共文化服务后,文化需求或是服务是否到位的标准和指标。社会评价标准引导公众最大限度地表达其文化需求和评价并实现有效地回应转化,形成自下而上、以需求为导向、整合公众评价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

5 结语

本标准体系在“东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应用。该标准体系在实际应用中整合标准化技术机构和公共文化主管部门和思路,得到国家文化部领导和专家的认可,顺利通过项目评审。

“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有利于通过标准体系,系统认清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提出标准制修订建议和标准化对策建议,避免盲目性,并从系统和整体的高度指导我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做好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但我们仍然要意识到,标准体系归根到底是标准制定的一个规划与蓝图。日后还需要不断制定和完善体系中的标准,支撑标准体系。

此外,在加快标准制定步伐的同时,还应注重标准研制的协同性。例如:在标准体系中,资源配置标准规定了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服务提供的种类和频次,服务机构和人员配置和要求等,但所提供的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水平、服务的效能,则需要相关的服务保障标准和服务提供标准对资源配置标准实施过程的规范,并且需要服务评价标准作为支撑。只有各类标准之间协调和匹配,标准的实施效果方能到位。

摘要: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开展需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进行指导,但目前国家层面以及各省市尚未有正式发布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本文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和标准化理论,以广东为例,考虑广东实际,研究并建立广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以期明确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李上.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10).

[2]阮可.推进浙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思考[J].今日浙江,2014(5).

上一篇:高校业务档案下一篇:尚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