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工程的节能优化

2024-06-04

空调工程的节能优化(精选11篇)

空调工程的节能优化 第1篇

1 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应用分析

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最基础的工程就是建筑工程,在社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的总耗能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在建筑所消耗的能源中,暖通空调工程消耗的能源占有最大的比例,并且在不断扩大建筑规模的同时,这一比例一直上升。因此,相应地扩大了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范围。这样更容易增加暖通空调的能耗。暖通空调对能源要求很高,并且应用的主要能源是品质优良和不可再生的电能。这样,只会加快消耗电能的速度,加剧资源匮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对我国要求的能源可持续发展规划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由此可知,在能源稀少的今天,在使用暖通空调的过程中,有效地降低总耗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降低总耗能,可以促进改造维护设施,优化设计应用系统。然而,在暖通空调的应用中,改造维护设施存在一定的难度和不可实施性,因此就需要在系统改造方面对暖通空调的节能技术进行优化设计,有效地程降低总耗能。通常情况下,在暖通空调运行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很多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冷热源负荷率低,循环水泵、系统的能耗比较高以及系统的运行效率比较低等。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首先要深入了解到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有效的优化设计措施并实施下去,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有效地提高暖通空调的能源利用率。

2 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优化控制措施

2.1 优化控制选择冷水机组的措施

在集中式空调中,冷水机组是核心部件,其能耗占整个空调系统总耗能的90%以上。冷水机组有吸收式冷水机组和压缩循环冷水机组这两种基本类型。现在,市面上共有离心式冷水机组、螺杆式冷水机组、往复式压缩机冷水机组和涡旋式冷水机组这四种压缩循环冷水机组。在运行工况较复杂的情况下,常常会使用螺杆式冷水机组。螺杆式冷水机组属于高压制冷剂的大容量冷水机,其采用螺杆压缩机,可靠性高且运动部件少。然而,在暖通空调工程中,常常使用的是后三种。在具体工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状况选择冷水机组类型。

2.2 优化控制选择暖通空调的措施

根据空气调节范围,空调系统可以分成集中式空调、室内空调和分体式空调。通常情况下,集中式空调采用冷水。这样,在整个系统中循环更加方便。集中式空调效率高、整体占用面积小、能耗低,适用于办公场所、大型设施和住宅小区。室内空调的机组都比较小巧,更加适合零散住户使用。分体式空调是借助单个机组对多个或者是一个房间进行制冷的系统。目前,很多住户使用集中式空调。无论是性能,还是节能效果等都最佳,远远优于室内空调和分体式空调。考虑到节能效果,首选集中式空调。

2.3 优化控制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

在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收集统计数据,对各个地区的建筑布局、人群特点、建筑用途、不同气候特征和建筑类型等细节进行统计分析;②在建筑过程中,要细致地计算、分析其维护结构;③对设计参数指标,比如新风量、室内温度、用水量、湿度和光照度等进行合理的选择;④对建筑供热量和供冷量的需求进行比较精确的计算,选择提供给空调系统合理的参数;⑤在选择空调系统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避免浪费能源及机组闲置。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优化控制过程中,通过优化整体的技术设计来提高节能效果,能够避免人为浪费能源。在优化控制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时,常常需要利用热回收技术、变频技术等空调新技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此,当前建筑节能的重点就是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建筑系统节能的基础是对节能技术的优化控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加快开发、应用新技术的速度,提高建筑的舒适度,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摘要:在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中,暖通空调消耗的能源占20%,尤其是在夏季使用空调的高峰期,空调消耗的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的40%以上,因此对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优化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选择暖通空调系统的主要方案时,可以应用相关的热承、蓄冷、温度独立控制、变频、冷凝器的节能运行、膨胀阀、蒸发器等新技术,借助系统设计的方法来对整个节能系统进行优化,有效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探析了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应用及其优化控制措施。

关键词:暖通空调,节能技术,优化控制,集中式空调

参考文献

[1]刘新民,董哲生.质疑暖通空调机房温控变流量节能技术应用[C]//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2014.

[2]潘洪亮.基于Lon Works网络暖通空调系统控制器优化的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13,115(11).

[3]王艳玲,刘欣.刍议暖通空调系统优化控制与能量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建材与装饰,2014,213(06).

空调工程的节能优化 第2篇

目的:研究实现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的有效途径和优化方法。方法:分析比较建筑物内部主要耗能单元的节能措施。结果实现了对BA控制系统(主要是暖通空调系统)的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网络等若干环节分级优化,从系统的各种可能结构和参数中找到最佳匹配,使整体效能最佳,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结论:确立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能量管理与控制系统优化的基本出发点、优化原则及技术措施对于智能建筑节能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BAS系统是实现智能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节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方法

一、概述

智能建筑节能是世界性的大潮流和大趋势,同时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是21世纪中国建筑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和热点。节能和环保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建筑节能的关键又在于提高能量效率,因此无论制订建筑节能标准还是从事具体工程项目的设计,都应把提高能量效率作为建筑节能的着眼点。智能建筑也不例外,业主建设智能化大楼直接动因就是在高度现代化、高度舒适的同时能实现能源消耗大幅度降低,以达到节省大楼营运成本的目的。

二、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能量管理与控制系统的优化

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将建筑内所有设备集成一个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进行综合管理,其作用和效益是巨大的,要实现这些作用和效益,就必须实施优化,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最优化设计与常规设计相比,有以下特点:1)可以从系统的各种可能结构和参数中找到最佳匹配,使整体效能最佳,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2)可以对系统及其过程进行定量化的状态模拟,减少控制环节,提高可靠性与稳定性,发生故障概率降到最低可能限度,系统响应输出最优化;为通过优化控制方案达到节能目的的是一种“主动节能”,它有别于墙体结构、门窗的形式和设置的改造的“被动节能”。

三、智能建筑BA系统优化方法(主要针对暖通空调系统)控制策略的优化

空气处理机的DDC通常采用P工D控制,选择合适的P工D参数对空调系统的稳定运行是非常关键的。P工D系数高,空调对室内温度波动的反应特性曲线陡,达到设定温度的过渡过程较短;相反P工D系数低,达到设定温度的过渡过程较长。但并不是P工D系数越高越好,否则易引起DDC控制系统失稳,表现为室内温度的振荡和水侧的电动调节阀周期性的来回运动无法在固定开度上运行。P工D能解决大部分场合的空调控制,但对于影剧院等大热惯性空调场合,靠高的P工D系数来提高空调机组对负荷变化的响应速度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这时可以采用双级控制,即分别在空调的送风道和室内安装温度传感器,室内的温度设定由主DDC控制器完成,水阀的驱动由副DDC根据风道温度传感器和主DDC的指令完成,由于风道温度变化速度快于房间温度的变化,这一控制方式加速了系统对温度波动的响应。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BA系统对空调的节能控制有多种手段可以采用,例如室内外焙值比较法、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浓度检测法确定新风量,基于日程表的定时操作等等。工程设计中可以视需要灵活运用,以达到最优的效果。例如,办公、商场等场合,夏秋季在清晨时通过程序启动空气处理机域新风机),利用室外凉爽空气对室内全面换气预冷,既节约新风能耗又提高了室内空气品质。

2、控制权的优化

通常BA遵从的是中央控制站集中管理的原则。有时也有其不便的一面。在某些场合(如会议室)将空调、通风系统的参数的设定功能放置在现场可能更符合使用者的需要。DDC本身并不提供这样的功能,需要专门部件来实现。这类功能接近VRV控制面板的设定器给房间的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和舒适性,必要时应积极采用。

3、直接数字控制器(DDC)的优化

主流BA系统供货商都能提供大中小不同处理能力的DDC,冷冻机房、热力站监控点是密集场合应优先采用大型控制器,以减少故障率和控制器间的通讯。对空气处理机、新风机、通风机一般采用中型或小型的控制器即可。近年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件(P LC)进步很快,其应用不再局限于工业场合,在空调通风的现场设备控制工程中不应将其排斥在外。

4、控制网络优化

在满足扩展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下,控制网络的拓扑结构应尽可能简化、清晰,无论基于RS485总线或基于LonTalk总线的控制网络都是如此。分支、分级多的网络管理复杂、可靠性低。LonTalk总线在理论上可以组成任意拓扑结构的网络,这种布线设计的随意性如果运用不当,在工程实践中仍然是有技术风险的,并可能增加系统的投资。小型工程尽可能运用基于Rs485总线的控制网络,采用“手拉手”的布线方式,大型工程可以考虑楼层网络分级。

5、BAS监控中心

BAS监控中心负责监控整个空调、通风、动力系统,一般与消防控制、安保监控等合用一室。由于该机房通常远离冷冻机房、锅炉房,在这里远程操作这些关键设备是不合适的。推荐的做法是在冷冻机房和锅炉房现场控制室另设置一台监控分站,由该分站负责冷冻机、锅炉监控功能,并且该分站功能受权局限为冷热源设备。

四、结论

控制系统优化带来的空调节能效益 第3篇

关键词:洁净空调系统;控制方案;优化;节能效益

1.原始空调控制方案及要求

洁净室温湿度要求:

温度:25±3℃/湿度:30~70%

原设计采用DDC (Direct Digital Control) 直接数字控制,调用DDC内置专用恒温恒湿控制模块,采用温湿度定点控制,控制点设定在(25℃,50%),控制器采用 PID 控制算法进行控制,运行模式如下:

其空气处理过程i-d图:

控制器根据 PID 控制算法得出的控制量通过最大值选择(即湿度优先)把控制量转换为冷冻水电动二通阀、加热蒸汽电动二通阀、加湿蒸汽电动二通阀工程量进行控制,控制方式是按照固定设置的温度及湿度目标进行控制,所以在四季的运行中控制器为保证无限接近目标值而产生过度除湿(伴随再加热抵消)和过度加湿,引起运行费用增加。

夏季运行情况分析:

按照标准恒温恒湿控制模式,夏季运行过程如图:

(1)新风(W)和回风(N)混合,混合点(M);

(2)混合点(M)经过表冷段制冷(除湿)到(1)点;

(3)点通过加热段再加热至送风点(S)。

空调能耗组成:

2.优化的空调控制方案

根据电子行业生产实践,电子产品的加工主要受温湿度单位时间变化率影响较大,绝对的温湿度差异小于变化率影响,本工程对温度和湿度绝对偏差的实际要求范围较宽:温度:22℃~28℃;湿度:30%~70%;房间的温湿度只要符合图示区域即可满足要求。

如为达到最佳节能效果并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和人体舒适度,最佳选择是应按照控制温湿度单位时间变化率,室内温湿度目标值逐时改变的控制思路进行以达到控制产品质量的同时使节能最大化。

最终控制方案采用浮动温湿度控制策略,温度和湿度控制目标根据室外空气焓值进行相应调整,并且为消除夏季由于除湿产生再热能耗,系统增加了二次回风的自动控制方案,系统简易流程如图:

由于净化厂房围护结构保温良好,并且房间对外维持正压的空调系统,室内通常处于四季发热状态,新风和人流以及物流在冬季所产生的制热负荷极其微小,不足以抵消室内设备发热和送风机作工,基本处于四季制冷模式; 表冷器调节温差可达12℃,配合二次回风量控制可以完全消除夏季的除湿再热能量消耗,可以节省大量运行费用;

系统湿度设置方案(参考室外空气含湿量):

由于优化后的控制系统只以室内显热量作为表冷器制冷量调节的控制依据,不存在深度除湿和再加热升温过程,系统夏季节能效果是明显的。

两种模式下能耗比較如下图:

3.控制算法的选择

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控制算法是经过工程验证的有效温湿度控制方法。

PID有位置式和增量式。

位置式:u(t)=kp[e(t)+1/TI∫e(t)dt+TD*de(t)/dt]

增量式:△u(k)=Kp[e(k)-e(k-1)]+Kie(k)+Kd[e(k)-2e(k-1)+e(k-2)]

由于产品质量和人体舒适度受温湿度单位时间变化率影响较大,过快的温湿度变化容易导致次品产生,为抑制变化率最好采用增量式PID。

位置式PID控制算法的缺点:当前采样时刻的输出与过去的各个状态有关,计算时要对e(k)进行累加,运算量大;而且控制器的输出u(k)对应的是执行机构的实际位置,如果计算机出现故障,u(k)的大幅度变化会引起执行机构位置的大幅度变化。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的特点:增量式PID是指数字控制器的输出只是控制量的增量Δu(k)。采用增量式算法时,计算机输出的控制量Δu(k)对应的是本次执行机构位置的增量,而不是对应执行机构的实际位置,要求执行机构必须具有对控制量增量的累积功能,才能完成对被控对象的控制操作。执行机构的累积功能可以采用硬件的方法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来实现,如利用算式u(k)=u(k-1)+Δu(k)程序化来完成。采用增量式PID很容易实现PID的无扰切换,只要温湿度进入预设偏差范围就可退出累积,完全符合本方案节能控制的预想。

4.控制系统的选择

控制系统并非简单的品牌堆砌,而必须根据控制的工艺过程和控制功能进行选择,品牌并不代表控制效果。

暖通空调控制系统通常可以采用DDC (Direct Digital Control) 或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DDC是由PLC发展而来的,DDC的优势在于具备固化专业软件,有标准应用程序和经过严格实验的PID算法及能源管理程序等特殊的功能,使用者可以不懂空调而直接调用其固化程序模块即可完成基本的空调控制,是非专业人员的专业工具,但DDC也存在编程灵活性较差(功能块调用式编程)、控制模式,难以完成复杂的控制逻辑,并且其内置PID基本采用位置式算法,难以满足本项目要求。PLC是一种通用控制器,编程灵活,兼容性好,具备强大的浮点运算能力,但对使用者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使用者必须充分了解项目工艺过程才可以编写出符合要求的控制程序。针对本项目的特殊要求并需系统纳入厂务系统,设计中采用了PLC控制系统。

5.项目效果

关于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 第4篇

21世纪的人们更加注重节能环保, 无论是在建筑材料行业, 还是餐饮行业, 亦或是家电行业, 没有一家不将节能环保引入设计理念当中, 各种比拼都围绕着节能技术的更优、更强而展开。空调作为一种必备的家电, 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势在必行。因为全球的空调使用量大得惊人, 如果能减少一焦耳的能量消耗, 那么节省下来的能量可以供一台空调最大马力全天开动一年。除此之外, 空调制冷系统减少了能耗, 还意味着减少了二氧化碳及其他废气的排放, 减少一些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进而可以保护环境安全及人身安全, 可谓一举多得。那么如何对空调的制冷系统进行节能优化。本文在此将会探究空调制冷系统的运行原理, 指出空调耗能的部位, 并且将会提出一些合理化措施, 在某些方面促进空调节能优化, 以达到人们满意的节能效果。但本文所提的意见也仅供参考。

1 空调制冷系统的概述及耗能问题

1.1 空调制冷系统的概述

一般家用的空调制冷系统由制冷剂和四大部件组成, 即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 (节流部件) 、蒸发器。压缩机是制冷循环的动力系统, 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 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 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冷凝器是一个热交换设备, 利用环境冷却介质, 将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制冷蒸汽的热量带走, 使制冷剂冷凝。膨胀阀 (节流部件) 是一个节流元件, 高压中温的制冷剂液体通过其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湿蒸汽, 根据饱和压力与饱和温度一一对应原理, 降低制冷剂液体的压力, 从而降低制冷剂液体的温度, 将高压中温的制冷剂液体通过节流元件, 得到低温低压制冷剂, 再送入蒸发器内吸热蒸发。蒸发器是一个热交换设备, 节流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在其内蒸发。

1.2 空调制冷系统的制冷原理

空调制冷系统的制冷原理大致分为四个步骤, 分别是蒸发、压缩、冷凝、节流, 具体过程如下:液体的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了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 发生气化, 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汽, 进而被压缩机吸入, 经过压缩而成为高压高温蒸汽, 然后被排入到冷凝器, 而在冷凝器中被冷却, 冷凝为高压液体, 经过节流元件而变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 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气化, 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 压缩机是空调制冷系统的心脏, 起着吸入、压缩、输送制冷气体的作用, 蒸发器是输送冷气的设备, 冷凝器是放出热量到外界的设备, 节流元件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的作用。这四个部分之间的管道相互连接, 形成一个密闭的循环系统, 制冷剂在这个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 将热量带到室外。

1.3 空调制冷系统的耗能所在

空调制冷系统主要部件上文已经提及, 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元件等几个最重要的部分, 除此之外, 还有其他一些元件, 也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这其中哪些元件是主要耗能的呢。我们也已经知道了,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 所以也自然能明白它是系统中最耗能的元件。一般空调的压缩机若是压缩效果差, 能耗比较高时, 空调自然会多消耗不少能量;冷凝器也是同样的道理, 冷凝效果如果太差, 也会多耗能;还有热交换器、集热器、过滤器、干燥器、自动开闭器等等也是同样需要提高效率能减少能耗。还有一个原因是不同的制冷剂的熔沸点不同, 造成气化与液化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不同。另外由于原理不同, 水冷式换热器和风冷式换热器耗能的多少也有差别。而最大的能耗是在送入新风时产生的, 这又是因为什么。因为室内的空气会随着不断地呼吸和其他一些容易扩散的污染物的混入而变得越来越污浊, 如果不及时的更新, 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 必须送入一定量的新风。而据统计, 处理新风时所消耗的能量占到总耗能量的25%-30%, 而更大功率的送风量会造成更多的能耗, 所以减少新风送入量所获得的节能效果是十分显著。

2 空调制冷的节能优化方案

2.1 取用最小必要新风量

空调系统摄入新风的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一方面是为了调节室内空气的质量, 防止室内的空气二氧化碳含量过高, 另一方面是为了排除室内的污染物。因此, 要根据室内空气的污浊程度来决定新风吸入量的多少, 在以人体为主要污染物发生源的空调环境, 比如大型的百货商场、办公室、电影院、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通常是以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值作为设计每人最少新风量的依据的, 目前的标准是每人新风量约12-18m3每小时;而在宾馆、饭店等人员滞留时间较长的场所, 所需要的新风量必须加大, 大约为30m3每小时。

2.2 空调风力输送系统的节能控制

在空调制冷系统中风力输送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当送风机的送风量与其应有负荷相适应时, 节能效果最佳。如果送风的流量过大使得内部压力过大时, 应该及时进行调节。调节的方法有两种, 其一是改变系统的特性, 依靠调节管道中阀门的敞开程度对流量进行调节, 依靠增减管道阻力的大小来改变管道系统的阻力特点, 实现流量调节。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改变送风机特性的方法, 控制送风机入口导叶片的开度, 改变送风机叶片节距, 或改变送风机转速等来改变送风机的特性。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点, 前一种方法容易实现, 但会造成节流损失, 从而浪费电力。而后一种方法改变转速调节效果最好, 但却稍微繁琐一些。

2.3 能量回收利用

空调排出的风中仍有一部分冷量, 因此, 在空调系统的新风引入管道上安装排风能量回收装置, 使排出的风通过该装置, 并且与新风进行热交换, 利用排风的能量预冷新风, 从而减少了冷却新风时的所需的能量。而能量回收装置有两种, 一种是全热交换型, 另一种是显热交换型。这两种装置应该如何使用。在这里可以举个例子, 我国南方夏季天气十分炎热, 空气中的冷量较低, 无法利用较多大自然中的冷量, 那么居住在南方的人就应该选择全热交换型, 从而更大程度上利用空气中的冷量, 节约能源。

3 结语

本文所提到的空调制冷系统的耗能也仅仅是一个方面, 因此要想最大限度的降低空调制冷系统的能耗, 必须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最小的空调运转负荷, 降低制造成本, 还要考虑空调的使用年限、材料仪器的耐久度等问题。还有就是要尽可能地回收利用系统舍弃的能量以及外界的能量。能耗的大小还与空调设备的规模有关, 而空调设备的规模又与需要制冷的环境大小有关, 因此, 也就与环境的位置是否受光照及纬度因素相关。总的来说, 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可以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切入, 可以收到不同的效果。而我们要做的是努力研究更先进的制冷技术, 除此之外, 还要懂得节能的好处, 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 学会如何节能, 将节能环保的理念恒久发扬下去。

摘要:空调作为一种夏季消暑必备的家用电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走入了千家万户、各大商场以及娱乐场所。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节能意识也在逐渐地增强, 不仅仅是追求空调的制冷效果, 而且更加注重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本文在此将对空调制冷系统进行研究, 分析空调制冷系统的运行情况, 以及空调制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耗能的所在部位, 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优化节能方案, 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优化

参考文献

[1]胡伟宏.关于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J].科技视界, 2014.23:280+297.

[2]张杰琳.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措施分析[J].科技展望, 2015.18:173.

探究建筑电气节能的优化设计 第5篇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设计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当中的电气节能设计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因为在实际的电气设计当中,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存在诸多不足。很多建筑的电气能耗还是相当高,导致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浪费,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经济负担。所以,必须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电气节能设计,以便有效降低电气能耗,争取资源的节约。

1.建筑电气现状

某三甲医院共有内科大楼、门诊楼、急诊楼、医技综合楼等建筑单体5个,因为医院建筑中,医疗电气设备多,每一天都需要耗费很多电量,而且因为原先的电气设计不够合理,造成了很大的电力浪费。所以,特此按国家对医疗建筑的改扩建要求,接业主方委托,逐步对其建筑进行改扩建设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新建医技综合楼(地下3层,地上15层,总建筑面积2.1万),

主要功能为医技设备、门诊、住院部)在2009年设计完成,2011年投入使用。

2.电气节能的优化设计

2.1变配电房设置情况

在地下二层设置了10/0.4kV变配电房,靠近电气竖井,这样可以减少配电半径,既减少电力电缆的一次投资,又降低线路损耗。两路10kV高压进线由市政电网引入(10kV系统南供电局进行设计),设置了3台干式变压器,其中,1变压器:500kVA,专供一层医技设备用电(含l6排CT机50kW、肠胃机50kW、大型C臂X线机50kW等),均采用放射式供电;2、3变压器:630kVA,供其他动力、消防设备、照明用电,且互为联络。该大楼采暖、制冷采用屋面风冷热泵机组形式。

2.2具体节能优化设计

(1)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

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作为整个建筑电气节能的关键步骤,设计人员必须结合用电设备特点、负荷等级、用电负荷容量及分布等内容,来开展供配电系统的设计:首先,要保证系统简单可靠。供配电系统应该简单可靠,配电级数不能过多,同一用户内高压配电级数不能多于两级,低压配电级数不能多于三级,以降低电能损耗。如果是两路进线供电系统,最好采用两路电源同时运行的方式,从而降低线路损耗。其次,合理选择供电电压。通常情况下,电压越高,损耗越小。如果用电设备总容量超过250kW或变压器容量超过160kVA最好用10kV供电。通过合理选择电压等级,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再次,减少线路损耗。变电所应该尽量接近负荷中心,缩短低压供电半径,降低线路损耗,提高供电质量。一般应该将低压供电半径控制在150m以内。最后,应该选择合适的电缆。在选择电缆时,应考虑准确的载流量、电压损失、短路电流热稳定等指标,根据电流密度和供电需求,选择合理的导线截面,以便降低电能损耗。

(2)变压器节能设计

要想变压器做到真正的节能,设计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变压器运行效率,降低损耗。具体而言,就是要从变压器自身结构、材质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一,合理选择变压器数量与容量,合理调配电压负荷,使变压器在能耗较低的状态下运行。第二,选择节能型变压器。这是实现变压器节能的重要措施,其运行效率高,损耗低,能够起到明显的节能效果。所以设计时,应该选用10型及其以上,非晶台金变压器。

(3)照明电路节能设计

首先,要充分利用自然光。其次,应选用高效节能光源及低能耗、性能优的附件。按国家节能设计及审查要求,除特殊场所外,均不得采用白炽灯:应根据建筑使用场所,合理选用T8、T5、LED灯具;灯具附件的节能也相当重要,公共建筑的荧光灯宜选用带有无功补偿的灯具,紧凑型荧光灯具应选用电子镇流器。气体放电灯宜采用电子触发器。

公共场所、公共走道等采用照明分组集中控制方式。如对医院住院部楼层的公共走道,可在护士站集中分组设置开关,这样既便于管理,也节约运行费用;对门诊、急诊楼等的公共区域,可采用i—bus及类似系统进行分时、分组调节及程序控制。室外照明可采用程序控制或光电、声控开关;办公楼、住宅楼的走道、楼梯等人员短暂停留的公共场所可采用节能自熄开关;对医疗建筑的楼梯间及走道,由于使用人员较多,不建议采用声控节能自熄开关。

(4)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本工程中一共使用三台水泵,春秋季节只用一台,备用两台,夏季高峰时常用两台,备用一台;一台变频器只拖动一台水泵运行,且可以以人工方式切换,其他可通过人工方式启动到工频运行。设计使用3台水泵电机选配l台变频器。工作时可选择任意一台水泵做主泵、由变频器直接拖动变频运行;其余两台水泵做辅泵、由人工依据制冷特点相应进行启停控制,使电机工频运行。

在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时,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的电机容量是根据建筑物的最大设计热负荷选定的,都留有一定的设计余量。

图1空调机组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改造结构

在中央空调系统中接入变频节能系统,利用变频技术改变水泵转速来调节管道中的流量,以取代阀门调节及回流方式,一般节电率都在30%以上。

2.3设计数据与实测数據比较

该工程为综合楼,近3年的使用(每天工作时间为8:00~12:00,13:30~l7:30)情况为:门诊病人多且住院病房(共8层住院部)基本均满员,部分时候还有在走道上加床的情况,满负荷运行时间较长。笔者对夏季、冬季用电高峰期、低谷期配电房各变压器后进线柜工作电流数据进行采集,再对应设计时参照相关设计手册中的同期系数计算出的计算电流。发现存在较大差异。

设计时。变压器容量选取与电力负荷相适应,使其工作在高效低耗区内。综合初装费,变压器、高低压柜、土建投资及运行费用,又要使变压器在使用期内预留适当的裕量,变压器最经济节能运行的负荷率一般在75%左右比较合理。而设计负荷率往往是设计师按设计容量、设计手册中的相关系数计算而得的,与实际的负荷率相差较远,具体见下表1。

表1变电所1#、2#、3#变压器工作电流和负荷率

变压器计算容量计算电流夏天上午九点高峰期电流夏天晚上九点低谷电流冬天早上九点高峰期电流冬天晚上低谷电流

1#360585A/72%463A/57.1%122A/15%478A/59%102A/12.5%

2#467.8711A/74.3%547A/57.2%392.2A/41%621.8A/43.3%414.2A/43.3%

3#473.2720A/75.1%536.9A/56%348.9A/36.4%651.6A/67.9%373.9A/39%

从这些实测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时代变迁,建筑物内的各种电器产品运用广泛,设备容量大幅上升,设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现代化建筑内设备的同期使用情况,再结合现有设计手册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才能确保建筑的真正节能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周旗纲.谈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技术的合理利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l3(22).

空调系统节能优化研究 第6篇

空调能耗指的是建筑物内空调系统中所采用的一切设备日常运转所消耗的能量。对于一般的空调系统而言, 空调能耗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消除建筑物内热、湿负荷而提供给空气处理设备冷量和热量的冷、热源能耗, 如电制冷设备运行所消耗的电能和锅炉所消耗的煤、油、燃气或电等:另一类是流体输送设备运行时所消耗的电能, 如风机和水泵为克服流体阻力而消耗的电能等, 称动力能耗。它直接受流体的流量和压力损失大小的影响, 其影响因素包括系统形式、温差、流速和设备效率, 风、水管道长度等。目前, 空调系统节能优化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 在设计方面, 中央空调的设计过程往往赋予空调系统具有

名义工况下的工作能力, 是按照最大制冷量来考虑主机和水泵的容量的。冷却水泵、冷冻水泵的流量即冷水机组的容量都是按照最大负荷时的工况来选择。可是在实际运行中, 中央空调有90%的时间系统都是在部分负荷工况下运转。这就导致在大多数中央空调水系统中出现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状态, 必然造成水泵能量的大量损耗。同时水系统温差的变化, 会使主机的运行条件变差、效率降低、能耗增大, 进而影响主机的寿命。

2. 在控制方面, 主机和部分末端装置有自动控制装置, 但没有形成中央空调系统的集中控制, 总的来说是自动控制水平偏低。

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 特别是在湿度和房间负荷变化较大时, 控制系统调节时间长而浪费能源。

3. 在系统优化方面, 早期暖通空调系统中的控制主要满足负荷需要, 这就势必造成能源浪费。

二、关于空调系统节能优化的措施研究:

针对空调系统减低能耗问题, 许多学者进行了优化节能研究, 提出各种优化运行策略。在冷、热源设备的节能方面, 对冷、热源设备进行优选及优化配置。所谓设备的优选和优化配置, 是指相对于工程所在地区能源结构、系统负荷特性等具体条件下, 最适合机组的选型和配置。设备选型及配置的优化主要依靠冷水机组或热泵机组的性能系数COP。在水系统输送节能方面, 降低水系统输送能耗主要依靠:1.优选水泵, 提高水泵的运行效率。2.加大供回水温差, 无论是对冷水系统, 或是对冷却水系统, 一般都是取5℃, 但如今为了减小系统流量, 降低水泵能耗, 有逐步加大供、回水温差, 由5℃加大到8℃~10℃的趋向。3.降低水泵扬程, 水流流速不宜太高, 应采用经济流速, 以控制系统的阻力, 避免静压损失, 水系统的设计应优先考虑采用闭式系统。

(1) 、对于变水量冷水机组:在整个空调系统的耗能中, 冷水机组的耗能量是最大的, 约占空调总能耗的60%以上。因此, 优化冷水机组的运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在现有的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 普遍采用的是多台冷水机组并联运行, 好处在于提高了系统灵活性, 同时可以减少系统启动电流及部分负荷能耗。20世纪80年代末, J.E.Braun就指出, 多台冷水机组并联运行, 每台运行机组的冷冻水出水温度相同, 即相同机组系统中, 每台运行机组提供相同的制冷量, 这种控制方式是接近最优的。

(2) 、对于循环水泵:有研究表明, 给整个水循环系统提供动力的循环水泵耗电量占空调系统耗电量的18%左右, 而循环水泵耗电量占整个建筑总耗电量的11.7%左右, 所以水泵的能耗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空调系统的能耗高低, 而且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节能状况。目前循环水泵一般在工频运行, 无法随负荷变化而调整, 造成极大能量浪费。现今变频调速技术已日趋成熟, 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有学者对变流量空调系统二次泵四种配置方式的年运行费用进行分析后, 得出多泵并联变速运行最节能, 同时给出四种配置方式的经济性分析, 结果显示相对于单泵定速而言, 多泵定速相对回收期最短, 而多泵变速相对回收期最长。在变压系统中把压差控制点设在最不利环路的管道上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水泵能耗。在DDC网络控制下, 将传统二次泵系统改进为全变速一次/加压泵系统, 取消一、二次环路间的旁通管, 水泵的节能效果更加明显。针对常规空调变流量一次/———次泵分布式冷水系统存在的小温差和低效率 (特别是部分负荷工况下) 的问题, 在设计方案时最好采用全变速一次/加压泵分布式冷水系统, 这样系统的运行最节能。

(3) 、全系统优化:

空调工程的节能优化 第7篇

本文针对北京泰豪智能大厦项目的变风量空调系统在各优化控制方式下,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了优化控制策略在系统调试中的重要性及对节能效果的影响。

2 变风量空调系统介绍

2.1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概念

为了适应各空调区域的负荷,当送风量一定时,需要改变相应的送风温度,这种系统称为定风量系统,即我们常说的“质调节”。如果送风温度一定,为适应送风区域的负荷变化而改变送入各房间的风量,称为变风量系统,即我们所说的“量调节”,称为VAV (Variable Air Volume)系统。变风量空调系统是全空气式空调系统的一种类型,是由单风道定风量空调系统演化来的,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实时改变送入各房间的风量来满足室内的负荷变化。

2.2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特点

变风量空调系统相对定风量空调系统有其独特的优点:

(1)节能:末端VAVBox一次风的送风量根据房间负荷实时变化,空调机组的送风量根据末端的总风量实时变化,大部分时间工作在部分负荷下,降低了风机的能耗。不同朝向的房间,空调负荷的峰值在一天的时间不同,因此空调机组的容量不必按全部冷负荷峰值叠加来计算,而按某一时间各朝向冷负荷之和的最大值来计算,这样就降低了能耗。

(2)热舒适性好:根据各末端区域的负荷或个性化的需求自行设置环境温度,控制灵活;在不同送风方式下仍能保持很好的风速及温度的综合效果,不会产生“吹风”等不适感。

(3)空气品质好:在适当的室外环境条件下,利用室外新风自然冷却,节能且改善了空气质量,与风机盘管系统相比避免了盘管凝水和霉变问题。

(4)灵活性好:易于改、扩建,尤其适于格局多变的建筑,当室内参数改变或格局变化时,只需要更换支管和末端装置,甚至仅需重新设定一下室内温控器即可。

但变风量空调系统在实际设计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及问题,如:初投资增大;湿度控制较困难;对施工质量要求高;各被控设备分散、控制变量之间关联性及耦合性强,造成了风平衡及控制系统调试的困难;室内新风量在风量调节时可能造成分配不均,在末端较小风量下也可能造成室内气流分布不均的情况。

2.3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应用场合

变风量空调系统较适合房间多且负荷有一定变化的场合,如办公、展厅、会议等;负荷变化较小的场合如大堂公共空间、影剧院等,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意义不大。-般在以变风量空调为主的建筑中,其大堂等公共空间以定风量空调系统为好;由于大堂等公共空间一般都是高大空间,如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当系统风量变小时,气流组织也会随之变化,将影响空调系统的舒适性等效果。

2.4 变风量空调系统送风量的控制方式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送风量控制方式主要包括:定静压控制、变静压控制和总风量控制。具体的控制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定静压法是最经典的送风量控制方法,定静压控制方式的优点是控制较简单,但静压设定值的确定、静压传感器的安装位置、风机选型及风管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情况都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节能效果。一般设定静压值不大于风机总设计静压的1/3,安装位置根据等摩阻计算法一般设置在距空调机出口约1/3处的主风管上。

变静压控制法实际是最小阻力控制,变静压控制法相对是一种较为节能的风量控制方式,但系统调试工作量较大、对编程调试人员的要求较高,一般适合于中小型的变风量空调系统。

总风量控制法采用前馈控制方式,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也使控制调节大为简化,但总风量法控制相对粗糙。

3 变风量空调系统节能策略研究

本章主要是对系统从送风温度控制、回风湿度控制、新风制冷控制及送风量在传统和现代控制方式下节能策略的研究,并结合与照明系统联动方式下节能策略的研究。

3.1 送风温度优化控制及节能策略

送风温度控制优点是温度控制响应及时,缺点是没有考虑末端负荷的真实需求;而回风温度控制理论上是根据空调区域负荷调整制冷或制热量,优点是温度控制时考虑了负荷变化,缺点是响应过慢。本项目采用送风温度优化控制策略,是根据末端VAV区域的负荷需求及时自动调整送风温度设定值,这样避免了以上两种方式的缺点,控制更合理。

根据检测到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温度设定值的差,经过PI计算控制冷热水阀开度,从而使送风温度控制在设定值附近。这样在提高控制精度及负荷匹配度的同时也节省了能源,控制策略如图1所示。

3.2 回风湿度优化控制及节能策略

根据回风湿度设定值和实测湿度值的差和禁止加湿送风温度设定值与送风温度实测值的差来控制加湿阀的开闭,当回风湿度值低于设定值同时送风温度高于禁止加湿送风温度设定值时打开加湿阀,同时设置了湿度和温度的动作间隙,当加湿到设定值后同时超出此动作间隙时才关闭加湿阀,既避免了阀门频繁动作,又提高了控制精度,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控制策略如图2所示。

3.3 新风制冷控制及节能策略

对于过渡季,系统判断新风制冷的条件如温度、焓值等,实施新风制冷控制,减少对冷冻水能量消耗。当新风温度小于等于回风温度、新风焓值小于等于回风焓值、新风温度大于等于新风温度下限设定值、新风湿度小于等于新风湿度下限设定值、新风露点温度大于等于新风露点温度设定时才启用新风制冷,同时各逻辑又设置了动作间隙、新风制冷间隔周期和间隔输出时间,防止风阀动作动荡、使控制更加精确,从而更加节能。控制策略如图3所示。

3.4 冬季快速暖房控制的节能策略

冬季在机组开机到达最佳工作状态点至少需要半小时的时间,而此段时间内机组的运行能效比很低,实施冬季快速暖房控制,在机组开机时先关闭新风阀、回风阀全开,机组全回风运行一段时间如20分钟(可设定),最大限度利用回风,此期间仅处理室内负荷而不处理新风负荷;待预热结束后再投入正常运行,避开低能效点,提高了机组能效、节省能源。

3.5 传统控制方式下的节能策略

目前常用的风量控制方式为定静压控制,在主送风管上距空调机出口约总送风管长度的1/3处安装静压传感器,根据其检测值和设定值的差调节变频器的输出,从而改变送风量。主要难点是静压传感器的设置位置、静压设定值的确定和PID参数的确定,为了避免震荡要设置变频器的最小输出频率,一般设置为10~15Hz。在系统稳定工作的前提下,通过精细化的参数调试和优化策略达到节能目的。控制策略如图4所示。

3.6 现代“总风量+静压修正”控制方式节能策略

总风量控制首先据各变风量末端提供的风量设定值信息,计算出此时要求的风机转速,并作为调整风机转速的设定值,各变风量末端也相应地调整各自的风阀开度,使风量得到满足。

此方法缺点是控制相对粗糙,特别是各末端风阀的开度差别较大时,例如个别末端风阀开度达到了100%,而系统需求的总风量还要减少时,此风阀全开的末端装置的风量就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为避免此缺点,我们进行改进采用现代“总风量+静压修正”控制方式。

基本思路是综合各末端的风量需求之和得到实际需要的送风机基准频率,同时考虑各末端的风阀开度状态,若所有末端风阀开度均在适正开度以下时,系统静压过大,风机频率过高,降低风机频率;若有一个末端风阀开度在全开开度时,系统静压不足,风机频率低,提高风机频率;若各末端风阀开度均在适正开度与全开开度之间时,系统静压刚好,保持基准频率不变。这种控制方式利用了数据通信优势,综合考虑了总风量的优点和静压控制的优点,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更加节能。VAV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及风量控制的策略图分别如图5 及图6所示。

3.7 与照明系统联动方式节能策略

通过系统管理层对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无缝集成,在每个照明与VAVBox的控制区域内实现联动,根据送风末端的分布设置人体感应传感器,当有人在该区域活动时,照明控制系统开启本区域的照明,同时通过该区域的VAV控制器自动开启VAVBox;反之,将该区域内的照明和VAVBox自动关闭。通过该功能的实施,可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同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4 变风量空调系统节能效果分析

4.1 工程实例

本文的研究在北京泰豪智能大厦项目中做了大量的实验工作。项目位于亦庄经济开发区运成街2号,为A、B两座双子座结构的办公楼,建筑为框架结构,总高度43.5m,地下1层、地上11层,每座地上建筑面积17699m2,单层面积1609m2,层高3.9m。

本项目VAVBox采用日本协力公司产品,楼宇自动控制系统采用日本松下的自控产品Airopty系统,智能照明系统采用松下的FULL2-Way系统,能量分项计量系统运行在泰豪公司BEMS平台上,并在此平台上实现整个智能化系统的管理维护。

因大厦地上3至11层布局基本相同,9至11层空调系统采用VAV方式,其余楼层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方式。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选择A座9层、10层作为节能研究的实验楼层,9层的照明和空调系统未联动,变风量空调系统采用传统的定静压控制方式;10层的照明和空调系统联动,VAV系统采用现代“总风量+静压修正”控制方式进行节能实验。

在每层强电配电回路上安装了智能电表,对每台空调机组的用电量、各区域照明灯的用电量进行采集记录并统计各项能源的使用情况,并按照日、月、年自动生成数据报表,为节能提供直观的数据,对能耗不合理的地方及时改进。9、10层的空调机组及照明用电能耗数据以此为依据进行分析,并对比了各优化控制模式下的节能效果。

4.2 采用照明系统联动方式下的节能效果分析

(1)对10层采用空调和照明联动控制方式和9层未采用联动方式的能耗数据进行提取,如表1及图7所示,表中数据是每天的总耗电量。

(2)节能效果分析

通过分析,照明设备能耗呈现工作日高、休息日低的特点。但休息日也有能耗高低不同的情况,相对来说休息日仍有较多耗电,因此非工作日的照明用电还需要加强管理。根据人体感应传感器联动启停的方式平均节约能耗约9%左右,从长期来看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可推广采用。

4.3 现代“总风量+静压修正”控制方式节能效果分析

(1)对于10层采用“总风量+静压修正”控制方式和9层采用定静压控制方式的能耗数据进行提取,表2中数据是每天的总耗电量。

(2)节能效果分析

现代“总风量+静压修正”控制方式下,空调系统能耗会大大降低,平均比采用定静压控制方式节省能耗约20%左右,如单就某天或单一采用某种优化策略,也会对系统能耗有影响,建议在系统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采用现代“总风量+静压修正”控制方式,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能耗。

4.4 各控制方式节能效果优势分析

在忽略9层和10层负荷可能会有小的变动下,通过分项计量系统数据记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总风量+静压修正”控制方式下的节能效果比采用传统的定静压控制方式节约能耗约20%左右;另外采用空调和照明控制系统联动方式也对节约空调及照明能耗有较好的效果,仅对比照明能耗节约9%左右,但照明能耗降低的同时也对空调的热负荷有一定的影响,夏天会降低、冬天会增加空调的热负荷,但总体会降低能耗。

5 结论

当今世界己进入信息时代,智能化建筑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变风量空调系统以其节能、舒适及易改扩建等优点,会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智能建筑中来。

对于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及节能问题,一直受到较高的关注。由于被控对象的复杂性、干扰多,模型也难以精确确定,所以其控制方式和控制算法一直是一个议题,本文基于变风量控制系统的多种优化控制,对比了定静压和“总风量+静压修正”送风量控制方式下的能耗,得出节能的控制方法,为今后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鉴于笔者的水平有限,在文章中还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之处。希望各位专家及同仁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加以改进。

摘要:本文针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控制、送风温度控制、风量控制方式及与照明系统联锁等优化策略对能耗消耗的影响,并分别对风量控制的常用的两种有代表性的控制模式(如:定静压法及总风量法)的节能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力图找到一个较为节能的与建筑物相适合的控制方式。本文主要通过具体的实际的数据对比分析进行针对这类问题的归纳和总结。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及分析为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暖通空调工程节能优化设计之我见 第8篇

如何设计和优化暖通空调工程对于提升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

1.1 设计部门和人员不重视暖通空调工程设计

但目前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 一些建筑工程的设计部门及设计人员没有设计暖通空调工程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 重视程度不够, 并且现在的一些建筑工程因为设计周期相对不长, 设计思路无法充分展开, 导致一些设计部门忽视了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和优化, 一些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性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等原因, 造成目前我国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质量不高, 不仅是设计的暖通空调系统的投资大且能耗高, 远远超过国家相关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标准。

1.2 建筑工程的暖通空调工程从业人员施工质量不过关

建筑施工的监理暖通空调工程施工的工作人员因为自身素质的差异, 导致监理水平有高有低, 一些不是暖通空调专业的工作人员甚至占到其中大多数, 更严重的是部分暖通空调工程监理人员没有经过任何暖通空调的知识培训, 对暖通空调专业知识只懂得一些皮毛, 造成在建筑的暖通空调工程实际施工中无法及时查找到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或是施工中的问题和不足, 导致建筑暖通空调工程埋下的安全隐患, 最终可能造成建筑工程发生危害和无法挽回的损失。

1.3 设计人员抄袭他人设计, 没有按照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许多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人员没有充分针对不同建筑的暖通空调工程的运行特点和运行原理进行深入和细致的了解和考查, 而是自己想当然的基础照搬或是抄袭他人已有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案, 加上没有认真分析应当如何设计建筑暖通空调工程才能达到实际的节能效果。造成实际设计出的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和环保效果都不符合实际的设计要求在施工中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 更有甚者盲目选取新技术进行应用, 造成设计的建筑暖通空调工程方案与其实际的使用条件和使用范围严重背离。

2 建筑的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优化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2.1 设计目标

优化设计建筑的暖通空调工程节能方案, 一定要采取最恰当的设计方案, 以满足建筑正常的暖通空调使用要求作为基础, 尽可能在暖通空调工程的投资、运行要求、经济性和节能性等方面达到统一。设计人员可以按照已有的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设计和优化的经验, 从建筑的风、水及冷热源等系统着手进行不同的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设计和优化, 进而产生不同的节能效果。

2.2 设计总则

设计单位应要求设计人员设计的每项暖通空调工程项目, 都有较详细的冷热负荷计算书和采取了那些节能措施。施工图设计阶段, 必须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系统在确定设计方案时, 设计人员要深入现场, 与业主进行有效沟通, 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 根据负荷特性、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当地的能源结构以及环境特点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要考虑空气的处理和分布, 还要考虑设备管道的布置在暖通空调工程施工的配合与协调问题, 与土建、装饰、水电、消防、灯光等工种之间的配合和协调。

3 节能优化设计策略

针对暖通空调工程减低能耗问题, 在冷、热源设备的节能方面, 对冷、热源设备进行优选及优化配置。

3.1 空调风系统

水环热泵空气调节系统可以叫收建筑物内部余热, 具有在建筑物内部进行冷热量转移的特点。对于我国北方地区办公、商业等建筑来说, 建筑物内面积大, 常年有稳定的大量余热, 使用水环热泵空气调节系统十分有效。针对房间空间较大、人员较多的空气调节区。如报告厅, 需要新风量大, 采用风机盘管系统不仅投入大, 运行费用也相应增加。在这种情况下, 单风管全空气的空气调节系统应为最佳选择。

3.2 空调水系统

由于开式系统循环水泵扬程大, 需要耗费更多的能量, 应采用闭式循环水系统。由于三管制水系统冷热水共用一根回水管, 有冷热混合损失, 宜慎用。系统管径的确定应当同时考虑到投资费用及运行费用。系统较大、阻力较高, 各环路负荷特性或压力损失相差悬殊时, 应采用双级泵系统。在冷、热源侧与负荷侧分别设置循环水泵, 可以降低电耗。二次泵宜根据流量需求的变化采用变速变流量调节方式;单级泵则更适用于系统较小或压力损失相差不大的系统。冷水机组的冷水供水和回水, 其设计温差不应小于5℃。

3.3 冷热源

空气调节系统的冷热源宜采用集中设置的冷 (热) 水机组或换热设备。当前各种机组、设备品种繁多, 电制冷机组、溴化锂吸收武机组及蔷冷蓄热设备等各具特色, 由于机组或设备的选择受占地面积、使用特征、当地能源种类、投资和运行费用、环保规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设计人员只有在充分做好上述因素的调研后, 客观全面地对冷热源方案进行综合论证, 才能真正达到节能、使用效果的双赢。

3.4 全系统优化

目前对于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优化研究都集中在各个设备节能的模型研究上, 没有考虑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然而暖通空调工程的运行是由各个设备组成的一个系统.某些设备的优化并不一定就会带来整个系统的优化, 而只有整个系统优化了, 才能保证系统的节能。所以在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研究中必须坚持系统化的观点, 对整个系统进行优化。

4 结语

暖通空调工程节能优化设计作为我国建筑节能和环保发展的重要举措, 开展科学、合理地设计暖通空调工程, 使之实现节能效果和水平上的优化, 提升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效果。对能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节能优化设计的效果分析必须应坚持节能的原则, 确立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能量管理与控制系统优化出发点、原则及技术措施, 对于建筑节能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季晓东, 徐荣斌.论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J].科技致富向导.2010 (15) .

[2]宋印秀.节能减排加快实施建筑节能步伐[J].科技信息.2010 (17) .

[3]张学深.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优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06) .

[4]何宜芳.中小建材企业如何应对低碳时代[J].科技资讯.2011 (17) .

空调工程的节能优化 第9篇

1 暖通空调系统简介

1.1 暖通空调系统的主要作用

暖通空调是指空间内负责暖气、通风及空气调节的系统或相关设备,它包含温湿度、空气清净度以及空气循环等方面。广义的空气调节是指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清净度的调整。空气调节系统的功能包括冷气、通风及空气湿度控制等。暖通空调系统供应冷气、暖气或除湿的作用原理均类似,大部分都是利用制冷工质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发生蒸发或凝结,从而引发周遭空气的蒸发或凝结,以达到改变温湿度的目的。现今,暖通空调系统不仅仅满足于调控温湿度,为了应对空气污染问题,大部分空调都具备空气净化机能,通过物理吸附或静电除尘等手段清除空气中的细菌、灰尘、乃至PM2.5等污染物。

1.2 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评价指标

为了进一步优化暖通空调系统,提升人们的居住环境,在现代暖通空调系统诞生的数十年中,开发者们不断致力于提升暖通空调设备的效率。起初是因为能源成本不断上涨,后来则是由于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而进行优化工作。暖通空调系统制冷、供暖的效率可以用性能系数(COP)来表示。性能系数是一个无因次量,是输入功和提供热能(或抽出热能)的比值。除性能系数以外,能效比(EER)也是一种常用的衡量指标。能效比指室外温度在35℃时,设备的冷却能力和所输入功的比。但由于EER对室外温度有要求,部分研究者对EER进行了调整,用季节平均温度取代了原有的35℃外温,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空调系统在某季实际使用时的特性。

2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暖通空调设计以及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相比发达国家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节能设计方面上。以下从设备选择、工程监督以及设计人员自身等方面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2.1 设计人员没有较强的节能意识和专业知识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着建成后使用中的效果。但现阶段,在暖通空调设计领域中,存在较多的设计工作人员只是盲目追求初投资上的经济效益,将节能环保因素置之度外,在暖通空调设计的过程中一味追求数量和时间,最终设计出的暖通空调并未深入考虑节能环保的需要。同时,部分暖通空调设计人员没有充足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在设计过程中只是将传统暖通空调的外形进行一定的改变,或者简单的根据实践经验进行设计,最终设计出的暖通空调系统实际运行时并不符合相关的节能要求。

2.2 暖通空调设计的监理人员较少

我国的暖通空调监理人才稀缺,同时部分监理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不能及时发现设计中的不足和错误,就给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工作的审核带来一定的困难。

2.3 暖通空调规划设计不严格

在进行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严谨科学的规划,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只有有了严格的规划,才能够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暖通空调的设计工作,没有规划,后期的设计工作也就没有一定的秩序可言,而设计人员也没有一定的目标,没有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也就很难形成完善的设计。

2.4 暖通空调设备的选择

目前,虽然暖通空调系统已经开发出多种清洁环保能源可供利用,但其中大部分新能源技术由于建设环境的限制、或是设备自身的不成熟,并不能大规模应用在实际工程上,导致可再生能源成为暖通空调设计中容易被忽视的一部分,造成了节能设计的困难。而除设备能源类型的选择外,设备型号的选择失误也会造成系统建成后的高能耗问题。部分设计人员只考虑了外形、初投资等因素,忽视了设备节能方面的考量,这都是造成暖通空调系统能耗高的因素。

3 暖通空调工程的优化设计方法

3.1 系统设计的优化

在暖通空调系统的实际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进行:1)暖通空调能够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将建筑物的每个房间的温度都能够进行控制和把握;2)建筑分室或者分户的热量费用要进行分摊;3)要将系统中的管路设计最大程度上简化,从而进一步将管材的消耗降低到最小,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成本。但是在暖通空调系统于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过程用我们发现是比较复杂的,主要就是对中央空调系统的应用。一个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质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空调的使用寿命的长短。因此,在进行暖通空调的设计工作时,一定要将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进一步优化改进。

3.2 对制冷/制热循环的优化设计

暖通空调系统的核心是制冷/制热循环,通过对其进行优化,才能达到最显著的效果提升。优化制冷/制热循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选择合适的制冷剂。出于对保护环境的考虑,弃用氟氯烃类制冷剂已经不可避免,而作为替代品,多种环保制冷剂被发明出来,其中不乏R290等性能高于氟氯烃的制冷剂;2)选用新型压缩机。压缩机是空调设备的核心,通过采用数码涡旋压缩机、三螺杆压缩机等新技术对压缩机的优化,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系统整体性能,有效降低能耗,达到节能的效果。

3.3 暖通空调设计与现代化自控技术相结合

将暖通空调设计与现代化自控技术相结合,是当前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等的发展无疑给暖通空调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现代化自控技术与暖通空调相互结合,就能够实现用户对暖通空调的控制来需求的调节温度以及湿度的要求,这样就可以降低能耗,比如对于暖通空调系统中的中央监控软件,其实也就是对空调系统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这样就可以根据暖通空调的运行状况对暖通空调的使用进行分析,从而自动调节温湿度,利用在线监测系统,对暖通空调新风量进行控制。

4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行业中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也在不断优化改进:新技术、新材料的发明、老工艺的改进都在不断促进暖通空调行业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通过利用不同的节能设计、能源优化方案等来优化暖通空调系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们还可以将暖通空调与现代自控技术结合起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暖通空调进行节能化设计,更大程度上提升节能效果。虽然现在暖通空调的节能技术在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但是面对当前能源危机的严峻形势,我们更应该在现有国策下,大力发展暖通空调产业,特别是节能设计领域,从而继续向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舒适度,空调随之出现。目前,空调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的必备家用电器之一,但我们发现一般的空调能耗量都十分巨大,给人们在使用上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同时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在总建筑能耗中都占有了较高比例,而人们对于居住环境温度的要求却也没有得到一定的满足。因此,对空调的高能耗等缺陷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本文从系统设计的角度,就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进行讨论。

关键词:暖通,空调,节能,设计

参考文献

[1]刘新雄,关军,陈文.暖通空调工程监理中的质量控制与建筑可持续发展[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6(1):100,108-110.

[2]李小凡.结合工程实践分析暖通空调工程设计[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1):184-185.

[3]章伯义.暖通空调工程的施工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1(4):46.

[4]于海滨,张德才.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0):345.

浅析现代集中供热的节能优化 第10篇

关键词:集中供热;节能优化;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9-0158-02

目前,我国能源浪费已非常严重。其中,采暖能耗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采暖能耗一部分是由于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差,热损失严重及用户无自主节能意识,有私自放水放热现象而导致的,另一部分由于供热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运行管理不到位而导致的。随着二十一世纪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行,节约能源成为了供热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它不但要求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措施,还要求具有良好的企业管理模式及经济的运行方式。因此,在节能环保要求高的城市采暖供热中,将严格限制使用燃煤锅炉房或燃煤炉灶,主要被集中供热的电锅炉、大型电动热泵和燃气锅炉房以及分散在用户房间内的家用燃气炉、电暖器等供热设施所取代。

1 我国集中供热存在的问题

经过70多年不断发展,我国集中供热以及相关配套设施都有了不断的进步与完善。但从可持续发展的与集中供热的程式化发展角度来看,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集中供热系统还较为落后。运行方式不合理,供热质量差造成了能源的浪费。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存在着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我国集中供热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合理加大宣传力度,从根本上解决能源浪费问题。目前,我国集中供热存在问题很多,下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第一,我国大多数地区集中供热城市的供热设备老化,技术相对落后,管网敷设方式和技术严重不足。导致北方多数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能耗相对过高,而且供热管网敷设方式基本均采用管沟式,管沟式虽然铺设简单,费用相对较低,但是这种方式占地比较多,在城市规划管线设置建造上有一定的困难。尤其在城市中心会遇到大量的线路交叉,与其他设施如光缆等形成交叉,甚至需要拆迁,增加了大量的投资。另外,运行的室外管网多为枝状管网,二次系统缺乏必要的调节手段,水力平衡失调严重。

第二,供热管网检修技术落后。供热管网检修的效果直接影响集中供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尤其冬季,一旦管网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居民供热,甚至导致群体事件,而且在热网运行期间,出现问题将导致整个热网瘫痪,修复热网后投运工作将受到低温等考验。所以说供热网的检修效果至关重要。

第三,缺乏相关政策扶持和法规约束,制度相对不健全。由于我国集中供热起步时间较短,相关制度不健全,其结果是制约了我国集中供热的发展。尤其在热费收缴问题上,部分群众不及时缴纳热费,供热单位职工与群众缴费分离,甚至不缴纳供热费。致使供热企业连年亏损,职工收入过低,最终结果是恶性循环。供热改革面临着很大的阻力,工作进展缓慢,这直接影响到了我国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

2 集中供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根据上述问题,我们看到集中供热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集中供热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为集中供热发展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政府职能部门要对集中供热发展和推行全力以赴,社团组织和有关企业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事实证明,多方参与的宣传引导,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相关意识,还提高了人们对供热节能知识、技术的认知和把握能力,从而更好的贯彻实施工作,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的力量,加大宣传力度,从而提高人们的认同感。与供热部门一起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首先,要做好供热计量。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均未实行热量分户计量,供热实行“大锅饭”,这样便出现热网前段供热较好,明显高于标准供热温度,而热网末端即使加装换热站,也达不到标准温度的现象,而热费且按住房面积收缴,这是极其不合理的。当前,热工技术迅速发展,热计量工作却止步不前,我国规定从2000年10月起,新建住宅室内供暖系统要按分户安装热计量仪表设计和建设,推行按热量收费,原有住宅要在开展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改造,虽然推行起来困难较大,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分户计量的好处,减轻了因温度差异而导致热费相同的弊端。

第二,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快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热力出厂价格应与煤炭价格联动。当前煤价较高,供热企业面临燃料成本过高,而热费不动的尴尬境地。除此之外,能源的逐渐枯竭,燃料运输交通压力等因素使本来就不景气的供热单位增加了巨大压力。所以我们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在燃料居高不下的现在,是否应考虑煤热联动机制,以缓解供热单位的压力。

第三,必须看到能源价格需要国家操纵大盘的重要性,尤其是对燃油和煤炭的价格管理必须理顺,政府部门要帮助能源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同时带动供热企业适应市场经济体系,推动供热企业逐步走向正轨,保持服务型企业健康稳步发展。另外,煤炭价格已经同市场接轨,热价实行政府定价,这是极其不合理的。热价也应与市场接轨,试行热价与能源价格捆绑已迫在眉睫。与此同时,各供热企业要与火力发电厂等大的能源型企业公司联合,享受同等的价格优惠与煤炭质量。同时,供热企业内部要加强管理,控制煤耗等关键指标,快速实现效益最大化。

第四,国家相关监审部门应加速建立供热成本监审制度。现在的供热企业相对于正规的电力公司的燃料成本大,供热煤耗偏大是原因之一,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煤炭的低位发热量不够,达不到标准值,进货渠道成问题。这就要求国家相关监审部门要履行责任,加强对供热企业供热成本的监审力度,不能麻痹大意,走捷径。严格执行《城市供热成本监审办法》,每年度由国家物价部门牵头,审计、社会保障等部门参与,对供热企业供热成本情况,尤其是燃料成本进行不定期监审,并将考察结果向社会公告,加强对供热企业的财务监督,推进供热成本监审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保证监督无盲区,财务透明化。

第五,要从供热企业自身入手,建立健全供热指标考核制度。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一整套供热考核指标体系,包括热网损耗率、单位面积耗热率等,对各供热企业的平均供热温度、供热企业下属各单位进行对比、考核,对供热成本控制较好、供热温度达标者给予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并且供热企业经营管理部室要明确责任,彻底理顺和简化配套费的收取和拨付程序,财务部、审计部、纪检监察部要紧抓账目公开、公平、公正,确定一个机构对配套费的收缴使用、供热工程建设等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法规的规定,杜绝供热企业私自收取费用的现象。

第六,企业责任人要加强对固定资产折旧费的资金管理。对设备的这就为评估实行全线监理,不能麻痹大意,保证折旧费不被占用,因为供热企业的供热设施折旧费数额巨大。

第七,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均为单热源运行,只有少数城市实现多热源联合运行,这样根本无法保证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当在一个城市有若干个热源时,相关企业和部门应该考虑采用联网运行。各供热系统应该建立热网监控中心,以实现全线监控,提高供热系统的安全性。

3 节能优化方案

第一,做好供热工程系统规划,把好建设关。随着目前国内楼宇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各类用户采暖需求及采暖量也在逐步加大,因此,做好供热系统规划设计成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所以,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说,地方政府需要在城市规划时就充分考虑供热分户计量问题,各级职能部门要严把审批和监督关,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建设项目要坚决不予审批。同时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管,为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打好基础。

第二,完善相关机制,节约能源成本。以煤炭为燃料的集中供热方式是目前我国的主要形式,但众所周知,煤炭为不可再生资源,长期使用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使用成本也呈现出持续攀升的状态。那么,建立完善的供热规划和供热审批手续,并在实施供热工程的过程中逐步改善供热系统以及采用更为环保的方式节约煤炭能源的使用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避免供热项目盲目建设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对于优化规划,保证各地区供热质量具有特殊的意义。

第三,采用节能新技术,建立智能控制系统。结合目前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的进度,较为先进的节能方式主要是利用热电冷联产,采用地表水以及地热能等自然资源是现今我国进行节能减排,提高系统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像北京亚运村,上海浦东新区的供热工程多都采用这种形式。多热源联网联合的供热系统经过几年的发展与运用在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方面以及供热量的调整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了采用自然资源优势进行运用调节之外,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计算机在供热工程上的运用,已逐步从设计和简单计算机辅助向智能式与交互式方向发展。智能控制的供热系统方案与传统供热系统方案有明显的区别,各个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采暖时间以及进行室温调节。并且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的结构能够使处于同一供热网中的多热源相互配合,以适应供热负荷的不断变化,因而降低了运行费用并且,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春鹏.集中供热节能降耗的分析和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9,(6).

[2] 陈永强.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8,(4).

[3] 刘家起.集中供热运行管理与节能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7).

[4] 潘雅坤.从城市集中供热发展谈节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1).

暖通空调节能与节支优化策略 第11篇

1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暖通空调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 特别是中央空调系统就更为复杂。系统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系统的使用性能。如果系统各部分的设计不能满足部分负荷运行的要求, 那势必要消耗很大的能量。要从技术层面来分析暖通空调的节能, 我们可以建立空调系统节能优化模型。通过对它的分析已达到节能的目的。以变风量和变水量相结合的空调系统为例。要建立整个空调系统的功率计算模型, 首先建立空调系统各个设备的模型。一般情况下, 空调系统采用一台变速送风机 (无回风机) 、一台变速冷冻水泵、一台定速冷却水泵、一台制冷机和一台单速冷却塔。通过对这些设备的分析, 根据相应的计算公式, 我们可以得到空调系统节能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

minPtotal=Pfan+Ppump+Pchiller+Pcondpump+Pcootingtower

Ptotal是指空调系统总功率, Pcondpump是指冷却水泵功率 (本文中为一常数) 。在这里决策变量一共有四个:系统送风量mair、冷却塔出水温度tctset、制冷机出水温度tcw l、冷冻水流量mwater。空调设备对该系统形成约束。分别为风机约束、冷冻水泵约束、制冷机约束、表冷器约束、冷却塔约束。

2 暖通空调节能方法

2.1 合理选择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的选择对于空调的节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也要非常的关注这一问题。首先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 不应随意增加或减少。其次, 房间面积或空间较大、人员较多要进行温、湿度控制管理。在人员密度相对较大且变化较大的房间, 宜采用新风需求控制, 要使CO2浓度始终维持在卫生标准规定的限值内。建筑空间高度大于或等于10m, 建筑物体积大10000m3时, 这时就可以采用分层空调系统, 能减少运行能耗和初投资。对于民用建筑中的中庭等高大空间, 采用分层空调, 将地面以上2m~3m这一舒适范围的空气参数控制在使用要求之内。另外风机盘管机组加新风空调系统的新风口不应将新风接至风机盘管机组的回风吸入口处, 应单独设置, 或布置在风机盘管机组出风口的旁边以免减少新风量。最后, 合理选择采暖、通风与空调相结合的节能系统。在设计时应注意周边区与内区、使用功能的差异等对系统进行选择和划分。

2.2 改善建筑保温性能

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决定通过维护结构的空调负荷的大小。对于暖通空调系统而言, 通过维护结构的空调负荷占有很大比例。因此, 必须要改善建筑保温性能, 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尽可能降低空调系统能耗。第一, 在建筑设计时应尽量控制S (S=F/V) 。对于相同体积的建筑物, 建筑物体形系数S越大, 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越多, 空调冷负荷也越大。因此, 应尽量控制S或者是尽量增加围护结构的热阻。第二, 合理控制窗墙比。外窗的传热量和太阳辐射占围护结构的总传热量比例很大。因此, 在合理的范围内要尽量减少外窗面积, 控制窗墙面积比。一般北侧不大于25%, 南侧不大于35%, 东、西侧不大于30%。对于外窗也可以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另外, 采用气密性好的门窗以减少空调房间冷热量渗漏, 有效防止室内热量的散失。第三, 合理的建筑物朝向的选择是一项重要的节能措施。

2.3 设置水力平衡装置

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 可以在供暖与空调水系统中合理地设置水力平衡装置。水力平衡装置在设置的时候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 对于定流量系统, 应首先通过管路和系统设计来实现各环路的水力平衡;当由于管径、流速等原因的确无法做到时, 采用静态水力平衡阀通过初调试来实现;对于变流量系统来说, 一般情况下不应在系统中设置动态流量平衡阀;当设计认为系统可能出现由于运行管理原因导致水量波动较大时, 宜采用动态流量平衡阀;为了避免设计不当造成水力不平衡, 应在建筑物的热力入口处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 根据水力计算和建筑物内供暖系统所采用的调节方式, 决定是否还要设置动态流量平衡阀或动态压差控制阀。

3 暖通空调节能新技术

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运用是暖通空调系统、建筑系统节能的基础。采用新技术来节能能源是暖通空调节能的重要方面。变频调速技术是新技术的一种, 也是目前被大力推广的。输配系统是将冷热量及新风从制冷站或空调机房输送到房间。大型公共建筑在暖通空调电力消耗中, 与住宅和一般性非住宅建筑不同, 60%~70%由输送和分配冷量、热量的风机、水泵所消耗。这也成为导致此类建筑能源消耗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变频调速技术, 可以将此类能耗降低60%~70%, 这成为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暖通空调系统, 如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太阳能制冷、供热系统, 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社会效益。当然这些新技术也有自己的弊端。这些新技术在造价上往往偏高, 而且使用的地域条件有一定的限制。另外, 新技术虽然可以解决一些现有的问题, 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因此, 对于新的节能技术, 我们不能盲目的采用, 要因地制宜, 总结经验, 积极推广, 不断的探索和改进。

4 结语

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占建筑节能的主要部分。因此, 我们必须要充分的重视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暖通空调的节能首先要关注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其次要探索暖通空调节能方法;最后要不断的采用暖通空调节能新技术。

摘要:随着暖通空调的广泛应用, 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进一步增大。暖通空调系统节能必须要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对此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节能

参考文献

[1]张旭科.浅谈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J].价值工程, 2011 (6) .

[2]林郁.探讨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5) .

[3]李玲.某宾馆空调系统能耗调研与节能改造分析[J].山西建筑, 2010 (34) .

上一篇:中低频噪声下一篇:北京环境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