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中考作文范文

2024-07-31

写好中考作文范文(精选6篇)

写好中考作文 第1篇

首先, 了解中考作文有什么特点和要求。

中考作文与平时作文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时间短。中考作文要求在考试期间内快速完成, 而平时作文写作时间较宽裕:有时教师要求打草稿, 然后再誊写;或者带回家写, 至于学生用多少时间是难以确定的。而在考场是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写草稿的, 只能用简单的提纲或腹稿来代替, 如果写的话就一气呵成。

2.封闭性。考生只能独立完成, 不能查阅资料, 不能与同学交流。写作时遇到的任何困难, 都只能独立解决。

3.命题性。命题作文的命题内容从过去的简单机械逐渐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倾向, 或从考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命题, 或让考生思考人生的哲理, 或让考生为社会承担责任……

其次, 怎样写作文。

写文章要有步骤。

考场写文章, 第一, 审清题意。

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 一般情况下, 每种体裁的文章, 都有它自身的“标志”, 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 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 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记叙文的“标志”常见的有“回忆……”、“记……”、“……的事”、“……的生活”、“……的人”等。说明文的“标志”主要有“介绍……”、“……的自白”、“……的制作方法”等。议论文的“标志”主要有“说”、“议”、“谈”、“论”、“评”、“辨”等、题目有“从……谈起”、“由……想到的”、“……的启示”、“读……有感”等。

审清题目要求, 确定文章范围。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 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 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 重点突出。这种审题方法既适用于记叙文, 也适用于说明文。

审清题目“题眼”, 确定文章重点。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 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目的“题眼”, “题眼”是题目的灵魂, 是题目的核心, 把握住了“题眼”, 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

第二, 要考虑怎样才能达到写作目的。

弄清写作要求后, 根据表达的中心,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一定要做到所写的文章要符合题目要求, 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来写, 这样内容才会充实。

第三, 把考虑的结果拟写成写作提纲。

通常作文的框架是开头、中间结尾各一段。试想一下, 阅卷老师看每篇作文都一样, 就会疲倦, 也不会仔细去看了, 那么分数也只能很普通了。因此, 在写之前一定要构思好, 列好提纲, 注意整体布局, 避免写作的随意性。注意开头最好与众不同, 例如, 可以写一段题记再导入正文, 或以名言导入正文, 也可以换种方式开头, 总之, 是为了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印象。中间写作可以打破传统的模式, 可采用日记式、访谈式、书信式和立小标题式等。这样可以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 精神振奋, 得分相对就会高一些。结尾最好用一些启发性语句写下自己的感受, 能引起读者的深思。

第四, 动笔写作文。写作时要注意语句的流畅, 标点符号的准确性, 内容也要创新, 使用材料要新, 也就是材料要有代表性。观点要有创意, 能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

第五, 写完后复查一遍, 做些修改。

写完后一定要读, 读的时候会发现文中出现的一些小毛病, 略作修改, 有错别字加以改正, 错句加以调整, 尽量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做到文从字顺。如果错字和错句较多, 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同样会影响整体得分。

再次, 如何抓住卷面分?

现在人们大多在电脑上打字, 书写水平整体下降。卷面分虽然只有5分, 但也不能忽视。作文由阅卷老师批改, 老师在阅卷时多少会带些个人色彩。如果字写得太差, 字过大、过小或字迹不清, 那么不光卷面分得不到多少, 就连作文得分也同样会受到影响, 所以不要总想着卷面分5分不会影响大局, 有可能因为字写得不好, 会失去许多分。试想一下, 老师连续几天坐在那里批改作文, 平均3分钟改一篇, 不可能像平时一样慢慢琢磨, 好多作文是看一遍就给分, 如果连字都看不清, 你的文章有谁会仔细推敲呢?因此, 考生就必须给阅卷老师留下好感, 不给老师增加阅卷的困难。根据阅卷老师的普遍心理, 要想作文得高分, 概括地说, 就是要在卷面上多下工夫, 具体地说, 有以下几点是必须要做到的。

第一, 字要写得清楚、端正、饱满、准确, 一字占一格, 千万不要连写或草书。字太大活太小都不好看, 大概占格的三分之二。现在好多同学用圆珠笔或水笔, 有些笔因为下水不畅或是颜色过轻, 写出的字也很轻, 阅卷老师看不清也会影响得分。尽量不写错别字, 遇到不会写的字, 则避免使用这个字, 换个其他意思相近的词或干脆连整个词都换掉。

第二, 标点符号要规范。有的同学写作时习惯一逗到底, 或用顿号到底, 这都是不好的写作习惯, 尤其在文章结束时, 如果用逗号会让人以为文章没有写完, 得分自然大打折扣。另外, 标点一律得占一格, 还要注意格式, 例如, 在一行开头最好不要出现句号、后半个引号和后半个书名号等。

第三, 文章标题的位置应写在中间, 不要习惯开头空4格, 因为现在考试作文一般每行有20格左右, 如仅空4格, 就会觉得题目有点偏左了, 影响卷面的整体美观, 缺乏美感。

第四, 在修改作文时要用规范的修改符号, 不要任意涂抹, 甚至把卷子弄破, 另附一张纸, 这都是不容许的, 尽量保持卷面的整洁。

总之, 要写好中考作文, 不但要审清题意, 内容充实, 中心突出, 还要注意构思新颖, 选材新, 卷面整洁, 书写规范。

如何写好中考作文 第2篇

提起语文中考的作文,不少学生都会发出这样的慨叹:“考场作文,让我欢喜让我忧。”的确,考场作文时间短,要写好实在不易。那么,如何让考场作文获得成功呢?

积淀情感,表达真情

“为文者,情动而辞发”,文章是真情的流露。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同时还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学生只有积极参与生活,热忱地投入到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去,才能品尝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才能真正地有所感动。因而学生的日记、周记、随笔中的素材就非常宝贵,那里有细腻的观察、深入的思考、独特的感悟、淳朴的表白,那些感动了自己又感动了别人的文章已经为你中考作文奠定了成功的第一步。吃透题目,切忌空洞

2003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题目是“喝彩”,属于命题作文。为了帮助考生打开写作思路,扫清审题障碍,给出了写作提示: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听到过或看到过许许多多值得大声叫好的人或事、景或物。那么,请说说你最想喝彩的是什么。当然,如果你对“喝彩”有自己的认识,也请畅所欲言,发表看法。

虽然整个题显得宽泛、自由,适合每一位考生写作,但是不要以为这就不需要认真审题了。首先,它对取材的范围是有要求的:从“神州大地”到“学习生活”,它限制在国内,如果你是为乔丹喝彩,显然就偏离了这个范围;其次,它对内容的要求是:写出“值得大声叫好的人、事、景、物”,看似宽泛,但“值得”二字非常关键,只有“值得”写的才“最想喝彩”,也才能打动人心;第三,对文体的要求是:文体不限,“请畅所欲言,发表看法”一句,提示同学们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认真审题,吃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为你中考作文取得成功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由于“喝彩”这个题目内容宽泛,范围较大,写作时一定要化大为小,这个原则也适用于其他题目。可以从提示中选择一个角度仔细考虑,小到叙事只叙一件事,议论只议一种现象,抒情只针对一种事物。只有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挖掘素材,才能游刃有余,反之则会编造痕迹明显,甚至难圆其说,所以要从小处着眼。另外有些考生写的议论文即无道理论据,又无事实论据,只是一味空喊口号,所以必须以具体的生活素材做依托,文章才能避免空洞无物。构思巧妙,不落俗套

考场作文虽然时间有限,但也不能偷懒,一定要在构思上下功夫,这也是制胜的关键。不管你要写成何种文体,都必须创新,从话题的切入角度到话题的展开形式,从素材的选用到情节的结构,从人物的语言到人物的形象都要力求突破一般文章的写作模式,走出自己的新路。

有些考生不善于从生活中挖掘属于自己的素材,总是选择一些别人写滥的东西再嚼一回,千篇一律,毫无个性。须知,作文的魅力便是“独特”。

语言优美,打动人心

如何写好中考材料作文 第3篇

那么,如何写好材料作文呢?笔者有以下认识和做法和大家共同讨论。

一、认真阅读吃透材料

一般情况,“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或是名人逸事,或是警句箴言,或是幽默风趣的漫画(照片、图片),或是给人以启迪的小故事、寓言、诗歌等等,其内涵丰富,范围广阔。所以写“材料作文”,必须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阅读“材料”,吃透“材料”的内涵和底蕴,然后通过想象、联想,发散思维,写出自己的感悟或认识或所受到的启发。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老者说:“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而以批评的态度去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根据你的联想和感悟,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自定(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这一材料的主体是由对话的形式构成的,我们可以从关键人物的话语中寻找启示,然后围绕这个启示立意行文。这则材料中最关键的话在材料最后,就是老者说的:“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而以批评的态度去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抓住这句关键的话,细细品味便知:这则材料旨在启发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视角去看生活、看人生、看世界。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如果用欣赏的态度看周围的世界,用美好的心灵看周围的人,世界便会更加精彩。从这一角度立意,再结合作文要求“文体自定(诗歌除外)”,则可选文体有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鉴于材料寓意的含蓄性,观点明确的散文性议论文,应为得高分的首选。当然,假如你擅长记叙文体,就不妨构思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从故事中说人生,揭示正确的人生态度。

又如另一则中考作文材料,它先写两个书法家的故事,一个一笔一画力求酷似古人,另一个一笔一画力求自然。材料的最后一段是:“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走不出前人的框架,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的天地。”这段话就是议论。结合故事想这段议论,就不难看出材料的主题:要敢于创新。

二、发散思维打开思路

因为,供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无不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并且,不同读者的视角也是不一样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所得出的论题(结论)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作文者能够突破“人云亦云”的传统思维定势,力避“千人一面”。为此,必须展开“发散思维”,即“不囿常规,探求问题多种解决途径的开放性思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其特征是从同一信息源生发出来的不同看法,不同结果”(陈金明语),揭示出材料的深邃寓意来。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一条大蟒蛇和一条小毒蛇是朋友。

这天他们在路边发现了一只巨大的乌龟。

蛇兄弟想,这么大的个儿,可是一顿美餐啊。

蟒蛇说:我来对付他。

于是蟒蛇施展自己的绝技,用身体将大乌龟牢牢地缠住。而大乌龟早已将身体缩进了壳里,任凭蟒蛇怎么缠绕,也无法伤害到大乌龟。泄气的蟒蛇,气喘吁吁地爬到了一边。

大乌龟谨慎地露出脑袋,在他露出脑袋的那一瞬间,小毒蛇闪电般地在乌龟脑袋上咬了一口,大乌龟又急忙缩回壳中。但是几分钟后,大乌龟因为中毒而死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提炼文章的主旨,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导航:故事意味深长,意在告诉我们:做事要想想结果如何,如果我们做了以为对我们有好处的事情,可是到头来什么都得不到,可能为此白白牺牲了某些事物,所以做什么事情都一样,要深思熟虑,要有远瞻。可以进行以下立意:

(1)人各有自己的长处,做事要会找关键,对不同人不同事要用不同的方法。

(2)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有方法,还要有能力,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做了之后,换来的只是白费力气。

(4)了解自己的长处,还要有做事的目的。

三、“亮点”夺目文必出彩

文章的亮点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它可以是全文的素材选择、情节构思,还可以是语言表达、修辞的运用等等。不管是哪个方面,都需要把文章的亮点在有力地突出主题的同时明确出来,如此作文才能为文章增添亮丽的色彩。

如一位考生在面对2008年福建永春的中考作文题时,经过快速审题、立意、构思后,完成了一篇亮人眼眸的佳作。该文的主要亮点:一是拟定了一道颇有新意的标题《?》,制造了悬念。二是以发问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从种种社会现象问起,无论是“人们忙忙碌碌中碰撞”,还是“对大师名画的品味”,抑或“公交车上的接触”,这些现象都让人深思,无处不在告诉读者,人人都生活在现实中,关键是你怎样对待和处理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结尾处作者又用强烈的反问语气,连续地问自己、问社会。标题为《?》,全篇发问;问而不答,答在问中;问出亮点,亮点在问。这样的考场材料作文怎能不被评判为一类文呢?这启示我们在写“材料作文”时,应讲究构思、立意、角度、切入、写法、选材、组合、变格、升华、布局、章法、结构、开头、中间、结尾、拟题、语言,等等,尽可能地发出“亮点”,即使“亮点”只是其中的几个,甚至一个,文章也会由于“亮点”的闪耀而增色添彩!

例谈指导学生写好中考作文的开头 第4篇

一、开门见山,迅速入题

这种写法就是在文章的第一节开篇点题,或者点明题目,或涉及中心,或点明写作对象,可以使文章单刀直入,不拖泥带水;简洁明快,不旁逸斜出。

例如,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春》,开头是这样写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便是点明了题目。是怨天尤人,天天生活在忧郁之中,同学之间互相影响,势必影响生活质量。我们不如记日记,通过日记释放郁闷,这是一种很有修养的自我调适方法。

栏目二:今日灵感

任何发明发现都是把思想火花放大的结果,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很有创意的想法,有时候甚至想得热血沸腾。可惜这些想法转瞬即逝,过一段时间就忘了。如果不及时加以捕捉和记录,就会造成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也许成功就会因此而与你失之交臂。我们应该养成记录灵感和思想火花的习惯。有时候别人的一些好的想法,也可以记录下来。长期积累自己和别人的点子和智慧,就可以形成一个点子和智慧宝库,随时都可以提取和使用。

栏目三:今日记事

在生活和学习当中,总会有一些让我们感动或者给我们一些启发的事,或者读到一些让我们感动给我们启发的文章,我们应该把这些感动和启发记录下来。有时候,我们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我们也应该把它记录下来。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轨迹,也是写文章的最好的素材。积累感动和启发,也就是积累幸福、积累人生。另外,写今日记事的时候最好写一个标题,这样就能围绕中心组织材料,以达到更好的练笔的目的。

栏目四:今日成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给人的动力也就最大。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自己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让老师、同学和家长刮目相看。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就是学习的过程没有成就感,就像小猴子摘玉米天天空手而归一样。天天如此,长此以往,兴趣就消弥了。而每天把自己的成就记录下来,就可以给自己一种肯定感和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又可以成为第二天积极进取的动力。天天记录成就,也就是天天给自己的动力加油。

现代散文家陆蠡的《囚绿记》是这样开头的:“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则点明了写作的对象。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这样开头的,如:魏巍的《我的老师》,朱自清的《绿》,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沈从文的《端午日》,等等。

二、写景状物,烘托气氛

开篇写景状物着笔,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渲染气氛以烘托人物,便于展开故事情节的叙写等。这样的开头很多,黄飞的《甜甜的泥土》属其中之一。课文开头:“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已立春了,天还是很冷。”描写了自然环境,以天气的寒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样开头的课文还有高尔基的《海燕》,鲁迅的《孔乙己》,马信德的《蓝蓝的威尼斯》,等等。

三、总领全文,提示要点

在文章开头,用第一节或其中的一两句话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开启文章的方法能很好地帮助读者把握文章的关键内容,能使作者紧紧围绕关键内容展开具体写作。

例如,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彩四季”中梁衡的《夏》就是这样开头的:“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作家开篇就用一句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话揭示了夏

栏目五:今日收支

我们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的同时,也应该学会理财。养成记录收入和支出的习惯,就可以把自己的财富用在“刀刃上”,把自己的生活规划得井井有条,而不会由于金钱问题而时时捉襟见肘,疲于应付。学会了理财,也可以说是为人生幸福投了一份保险。

栏目六:今日反思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吃一堑,长一智。成功者大多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人。如古人所言要一日三省吾身。但总结经验教训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只是简单想想而已,是很难达到效果的,而且容易遗忘,时间久了难免还会走同样的弯路。如果用日记方式把每天的得失记录下来,写的过程本身就会促使深化思考,使总结更加深入和透彻,甚至能举一反三。有了经验教训的记录,就可时常翻看,时常提醒自己小心,对人生的影响自然会更深更远。

有了这样具体的指导之后,学生的日记能按时完成了,并且有了生动具体的内容。经常看见晚自习前学生写日记的情景,有的翻翻近段时间写的日记,还在得意地笑。一些家长也来电话反映孩子回家主动写日记,并主动把日记拿给家长看,汇报财务收支、一周的时间安排、个人取得的进步……

在学生的日记中,有对某些事情的看法,有对学习焦点的研究,有对自己思想行为的审视,有对个人学习生活的总结,等等。从学生的日记里,可以看到他们在心灵的原野上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奔跑的足迹,可以看到他们如何充实着自己的精神世界。

魏书生说:“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我觉得记日记是一个让人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日记又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平台,而且它进行的是着力于内因的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的成长。这就是我用日记对自我教育的一些研究和探索,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启发。

怎样激发

(遵化市堡子店镇官庄联小,河北遵化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概括事物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创造新经验等。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用学生的话说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我认为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积累材料,丰富文库

中华民族是一个泱泱大国,物产丰富,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历史的长河里激起过多少朵晶莹浪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宝库里就有多少脍炙人口的杰作。如《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语言华丽多彩,生动活泼。内容深邃,意义深远,因此值得学生学习、借鉴。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都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像背书似的牢记在脑天的总特点———“紧张”、“热烈”、“急促”,提挈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提示读者本文就是围绕夏天这三个特点展开的,便于让读者抓住文章的要点,提高阅读效率。教材中这样开头的篇目还很多。例如: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说之林”中清代作家林嗣环的《口技》,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生体验”中明初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与环境”中叶圣陶的《苏州园林》,等等。

四、抒情议论,奠定基调

在文章的开头,用一句或几句恰当的话对所写的对象或事情抒发自己的感情,或表明自己的思想观点,就属于奠定文章情感基调的开头方法。用这种方法开头,可以很好地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和行文方式,以之感染读者,点明文章的主旨,开启文章下文内容的叙写。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挚爱情亲”中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的开头就具备这个特点。“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就是他的背影。”文章开篇便点明了作者与父亲不相见的时间,以及“我”记忆最深的是他的背影,用“最不能忘记”表明自己对父亲的强烈感情和无限思念,为文章定下了浓烈的感情基调。这样开头的文章在教材中有很多,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咏物抒怀”中茅盾的《白杨礼赞》,八年级第三单元“挚爱亲情”中邹韬奋的《我的母亲》,等等。只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研读,用心揣摩,其就一定会有所领悟,在写作时注意尝试运用,终将在尝试中形成熟练运用的能力。

五、设置悬念,引起下文

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问题,或设置相关的悬念,用这样的方式写文章的开头,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强烈的好奇心,使之读了这样开头,就急于探索问题、解开悬念,恨不能一口气读完全文。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咏物抒怀”中,宗璞的《紫

写作乐趣

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二、有感而发,缘事而发,积极写作

“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文为心声的道理。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颇大的大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无必要写,没有内容写。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学生对生活缺乏体验,心中缺少对生活真切的感受。因此,常常一节课过后,有的学生作文本上仍然孤零零地躺着一个题目。要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生活联想,形成生活积淀。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每日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对“日忆”的要求即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这是会想,藤萝瀑布》其开头这样写道:“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看了这样的开头,读者立即会产生种种疑问:我为什么停住脚步?停住脚步之前,我在干什么?停住脚步后,我又干什么了?开头就起到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像这样开头的文章还有不少,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事理说明”中的《叫三声夸克》,贾祖璋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生体验”中刘心武的《错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中萧乾的《枣核》,等等,引导学生研读这些文章的开头,学习尝试这样的开头写作,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作文品味。

六、引用诗文,凸显中心

一些诗句、名言和谚语,不仅文质兼美意蕴丰富,而且蕴含深刻的哲理。巧妙地引用诗句、名言和谚语开头,不仅可以很好营造优美语言风格,而且能集中凸显文章的主题。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会读书”中柯蓝的《飞红滴翠记黄山》就是这样开头的:“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高度赞扬了黄山集五岳之美于一身,还有着五岳没有的独特之美,为这篇文章定下了浓厚的感情基调。像这样的开头,教材中还有很多,例如: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江山多娇”中李舵的《美丽的西双版纳》;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会读书”中杨朔的散文《画山绣水》,等等。

怎么写好中考作文 第5篇

首先,说真话,诉真情。真情,是一篇作文的生命和灵魂。一切真、善、美、假、恶、丑,都能体现作者的思想。让学生关注自己熟悉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时事热点),感知事物的变化,并及时书写自己的内心感受。一定要在“真”上下功夫!将外界变化和自己的内心世界联系起来,既要有点,还要带面,这样才能丰满充实。

其次,了解写作类型。近年来的中考作文一般都是二选一。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相结合。很少出现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所以在了解考核范围后,注意以“我”为圆心,以我的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等)为半径,既有一定的限制性,又给学生自由发挥和选择的余地。

第三,注意写作的基本程序。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布局――表达――修改。

1、审题。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重点,明确主旨,确定体裁。主要看――作文题的大小、宽窄、虚实、隐显;主题词、隐含信息等。

2、立意,即中心。讲究真、新、深。手法有变通法、以小见大法等,立意的要点是――正确、明确、集中、深刻。

3、选材。围绕中心,讲究真、新、小。注意详略得当,点面结合。选材方法有“中心”延伸法、时空联想法、细节刻画法、性格联想法、事景联想法、虚实结合法等。

4、构思。好比盖房子,用什么砖瓦、钢筋、水泥等一定要心中有数。怎么用,在哪里用,事先要有计划、有安排。讲究凤头(漂亮)――猪肚(丰满)――豹尾(收束有力)。可以采用一点式伸展法,也可以采用多点式铺陈法。注意突出中心形散而神聚才行,不能这一句那一句,很贪心,哪里都想写,哪点也写不充分。这是学生在作文中经常犯的错误。开头可采用开门见山式、点文题式、点中心式、悬念入题式、场面描写式等等。中间注意过渡。可以是一个关联词,也可以是一段。一定要注意衔接。结尾可用点明中心文题式、悬念余味式、引用警言式、抒情总结式等。

5、表达。要求简明、连贯、得体。这些年来的作文题,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淡化了文体,不等于不要文体。就像有了布料要你做衣服,是做上衣,还是做裙子。做上衣就得按做上衣的标准来做。袖子、领口的尺寸大小等。做裙子就要按照做裙子的标准。不能杂糅,四不像。

依体行文才能恰当抒发自己的情感。注意平中见奇,常中出奇。一定要有亮点。要做到――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灵活多变的句式、恰当的修辞手法、得体的表达方式。同时注意凸显自己的写作风格:或庄或谐、或清新秀丽、或激情奔放、或辞藻华丽、或朴实真挚。还要注意成语、熟语和新鲜词语的运用,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整句和散句的结合,可以加强语感。注意段落的设置、字体的美观等。

6、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作为考场作文,由于它的特殊性,修改过多容易影响卷面的美观。这就更需要学生下笔如有神。写的时候要考虑修改在哪里修,注意了这一细节,即使有所改,在正确使用修改符号的前提下,是锦上添花。修改包括增、删、调、换、补。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尽可能不改,如果确有改的必要,动小手术,不要动大手术。因为不仅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过多的修改还会打乱书写思路,弄得面目全非,得不偿失。

总之,整洁的文面、清晰工整的书写、精当新颖的选材、鲜明独到的立意、巧妙新奇的布局、幽默生动、清新活泼的语言、正确的标点符号等都是作文获得高分的关键!写作虽说是平时的积累,不能一蹴而就,但是如果你注意了以上我说的这些细节,相信你的作文水平会有所提高!

浅谈如何写好中学作文评语 第6篇

一、评语要有针对性

传统的作文评语空洞含糊,僵化教条,如“中心明朗”“条理清晰”“语句流畅”“内容丰富”等,这样的评语不着边际,让学生看了不知所云,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要从大处着墨,如文章的观点,思想感情方面,使学生明辨优势,引起足够的重视。评语的着眼点要放在文章对写作意图的体现上,把写作意图作为点评的焦点和耗子,有效的放矢。针对性不仅对文章,还体现针对学生,评语要考虑学生所能接收的限度,我们老师要注意学生的性格特点,不能以同一尺度来衡量所有的学生,所有的这一切,都直接影响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因此,教师批改作文还要因人而异。

二、评语要有“文学性”

一条好的评语应该具有文学色彩,那种文字精美而具有生动活泼的语言,那种句句珠玑和耐人寻味的含义,都以其独特的文字魅力,让学生带着欣赏的态度去阅读领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有愉悦的精神享受。如引用文学知识,提高品评的境界,引用古典诗文使评语显得典雅庄重。如一位同学曾因自己下了功夫而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写这样一则评语“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迷”,会增强他的信心,令学生长久铭记,永志不忘。

三、评语要有“鉴赏性”

评语要落在一个“赏”字上,赏其见解独到,赏其构思巧妙,赏其主意深刻……学生的作文总有他的闪光点,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成功并欣赏成功的喜悦。如果一味的肯定或一味的否定都是不合理的。肯定固然可以让学生看到优点,加以发扬,但是过分的肯定容易使学生沉浸在喜悦中,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反之,单方面的否定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失去写作的兴趣。所以,在写作方面每个学生都有其优缺点,以赏识的语言,肯定鼓励学生初尝写作的甘甜。评语也是一门艺术,用红笔画出精彩的语句,并写下大红的评语,对学生们来说是让他们明辨值得别人欣赏的地方,有被肯定的喜悦。

四、评语要有“启发性”

教师对评语可用商量探讨的口吻,提示学生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在教育的过程中,只教学生“知其然”是不够的,需要的是教学生“知其所以然”。一条评语若仅仅指出了习作的得失,让学生知道了文章是好还是不好,这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评语中受到启发,从而产生思索的冲动和再创作的欲望。随着年龄增长,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性逐渐增强。他们期望与老师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人师者应以谦虚为美德,如果教师居高临下,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逆反的心理;如果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就能乐以接收。这是一种民主的作风,也是对学生民主意识的一种培养和熏陶。评语很难写,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在认真对待。

五、评语要有“情感性”

我常常会看到这一现象,一发下去作文,学生拿到本子第一想看到的就是教师的评语,他们最关心的并不是技能指点,得失优劣的评价,而是学生颇费心思地想从评语中的字里行间窥察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是热情还是冷漠,是支持还是厌弃……中国有句俗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意思是说:让人明白则以道理,让人感动则以真情,这是很有道理的。世间万物以人为主,而人又以情感所驱使,可见情感的重要性。有一则寓言是这样写的:北风想把人们身上的衣服脱掉,于是风越刮越猛,结果,人们反而把衣服越加越多,裹得越紧了。但是春风都不这样,她温柔而轻拂,带着温情,带着柔意,结果,人们都不由自主的敞开了胸怀。我们教师的评语就应该像这温柔的春风,呆着我们真诚美好的情感,吹进学生们的心田,拨动学生感应的心弦。

六、评语要有“个性化”

学生喜欢的老师大多是风趣幽默的,只是广博,能说会道。譬如说,学生犯了错误,如果老师板着面孔进行训斥,他们大多是口服心不服,如果换用幽默风趣的方式去启发他们反思,他们大多会乐于接受的。具有个性的评语或开明,或热情,或活泼,或幽默,既能激起学生一种健康向上的力量,也能唤起学生的美感,持久的吸引学生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一句个性而幽默的评语,不仅可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会乐于接受。成为师生关系的粘合剂。幽默,个性的语言也是智慧的一种体现,但是运用幽默,个性化的评语要有适度,因为有些幽默本身具有讽刺性,对一些感情比较敏感的学生来说,搞不好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总之,作文评语不仅要对学生的写作技巧和章法指导,也是一次以作文为载体的师生交流的机会,更是对学生为人处世进行引导的良好平台,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阶段,而作文能不自觉地展示出学生的内心世界。评语写得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写作兴趣和热情,给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帮助,也会是学生变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作文评语为老师和学生架起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我们对待评语要慎重,对学生像对一株幼苗,浇一瓢清水,可促其茁壮成长,若浇一瓢热水,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上一篇:东北成立首家航空公司下一篇:事实胜于雄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