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黄连注射液范文

2024-07-20

岩黄连注射液范文(精选5篇)

岩黄连注射液 第1篇

关键词:岩黄连注射液,肝炎, 黄疸型,疗效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急性病毒性肝炎常伴有黄疸和肝功能损害。我院应用岩黄连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30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6年6月-2007年12月住院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60例。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差、乏力、腹胀、肝区不适, 连续2次以上检查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65μmol/L。排除溶血、先天性疾病、药物性肝炎及其他梗阻性疾病。其中HAV 7例, HBV阳性44例, HEV阳性5例, 病原未分型4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2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并发症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保肝、退黄等常规治疗: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西安利君制药厂) 8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 还原性谷胱甘肽 (上海复旦复华药业) 1.8g, 静脉滴注, 每天1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岩黄连注射液 (广西东兰制药厂生产) 4ml肌内注射, 每天1次, 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茵栀黄注射液 (江苏安格制药) 3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 4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过程中, 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

患者乏力, 尿黄, 肝区不适等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2.2 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仅1例出现中上腹不适, 自行缓解。

3讨论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类型, 临床治疗效果欠佳,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各型病毒性肝炎, 尤其是急性黄疸型肝炎, 可表现为丙氨酸转移酶 (ALT) 的升高和肝内胆汁淤积。资料表明岩黄连对甲、乙、戊肝炎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并能较快产生抗体, 且岩黄连能有效稳定肝细胞膜、线粒体膜, 起保肝护肝作用[1,2]。本结果显示, 岩黄连对改善肝炎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岩黄连注射液所含的脱氢卡维汀及卡维汀等生物碱, 具有极明显抑制门脉区和毛细胆管、胆小管及肝内小胆管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的作用[3,4], 加强胆管对胆汁的排泄作用;从而起到利胆退黄作用;岩黄连生物总碱可促进肝细胞再生[5], 并可有效稳定肝细胞膜及线粒体膜, 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利于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岩黄连可促进肝细胞白蛋白的合成[6], 从而加强非结合胆红素的结合和转运, 利于其的代谢。

本研究表明岩黄连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上册)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1348.

[2]蒋水元, 胡兴华, 赵瑞峰.岩黄连引种栽培研究[J].广西植物, 2002, 22 (5) :469-473.

[3]刘立, 张光华.岩黄连治疗病毒性型肝炎并高胆红素血症3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01, 1 (4) :182-183.

[4]赵淑慧.岩黄连治疗病毒性型肝炎观察[J].四川医学, 2003, 24 (12) :18.

[5]宋林.岩黄连与肝后复肽针治疗病毒性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中华临床中西医杂志, 2003, 4 (5) :17-19.

岩黄连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人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选择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或肝硬化99例, 诊断符合2000年 (西安) 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其中男76例, 女23例, 慢性中度38例, 重度61例, 排除其他肝炎病毒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 无心脑肾等并发症。随机分成2组,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方面均具有其可比性 (P>0.05) 。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岩黄连注射液6mL加入10%GS250mL静脉滴注, 1次/d, 3周为1个疗程, 对照组甘草酸二铵注射液 (江苏正大天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50mg加入10%GS250mL) 静脉滴注, 1次/d, 3周为1个疗程, 2组治疗期间均酌情配用基础保肝药。

1.3 观察项目

(1) 病人自觉症状。

(2) 治疗前后的肝功、肾功、血常规、尿常规、乙肝病毒指标、B超及心电图。

(3) 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

1.4 疗效标准

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 TBil和ALT下降至正常。有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TBil接近正常, ALT下降达到或超过治疗前50%。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TBil及ALT下降少于50%或反而上升。

2 结果 (表1, 2)

经统计学处理, 治疗后2组ALT、SB有明显差异, 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 。

治疗前后2组病例血清、肾功、血常规、尿常规、乙肝病毒指标及心电图均无明显变化。

副作用:3例病人自述在岩黄连输入过程中局部血管疼痛;输入结束后疼痛消失, 1例病人出现皮疹。

3 讨论

岩黄连的有效成份为岩黄连总碱, 包括脱氢卡维汀, 卡维汀, 右旋四氢巴马汀, 小檗碱等。主要作用是刺激肝细胞再生, 修复受损肝细胞。通过其消除肝细胞内病毒及肝胆管消炎作用, 可促进胆汁排泄及肝细胞再生, 本组资料显示, 岩黄连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与对照组比较, 具有明显降酶退黄疗效, 能改善症状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静点双黄连注射液过敏1例 第3篇

1临床资料

患者, 女, 25岁, 妊娠38周, 孕1产0骶位, 破水2h, 咳嗽、咽喉肿痛1d入院。本人及家属要求行剖宫产术, 术后给予消炎、促宫缩治疗。术后第1天体温升至39℃, 查体:咽喉壁红肿充血, 考虑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双黄连注射液静点, 输至100ml时, 患者出现寒战、呼吸急促、脉率加快, 立即更换液体, 吸氧, 报告医生, 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入壶, 同时, 肌注异丙嗪注射液25mg, 10min后症状缓解。

2讨论

随着双黄连药物的广泛应用, 不良反应日益增加, 轻者出现皮疹, 重者引起过敏性休克, 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因此为了将不良反应的危害降低至最小, 建议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应用双黄连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用药前询问患者的过敏史, 包括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过敏性疾病等, 对于过敏体质和有过敏史者原则上不用、慎用; (2) 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的剂量及用法使用, 切勿擅自增加剂量, 且药物浓度不宜过高, 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 (3) 应注意双黄连使用中的配伍禁忌, 做好单独使用, 不与其他药物混在同一液体中; (4) 熟知双黄连引起不良反应的常见症状, 以便及时识别和处理; (5) 在静脉滴注30min内应加强监护, 以便及时发现不良反应, 并采取相应措施; (6) 为确保双黄连的质量和疗效, 应采用现配现用的方法,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7) 在一个疗程中尽量用同一批次药物,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收稿日期2009-07-03

双黄连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例 第4篇

1 病例介绍

1.1 患者1, 男, 14岁, 因感冒因感冒引发扁桃体炎, 2008年5月24日使用双黄连注射液20mL加入0.

9%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半小时后出现皮疹、瘙痒症状、面部潮红、咳嗽、喉头水肿, 继而胸闷、呼吸困难、心跳加快, 脉搏120次/min。立即停止用药, 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5mL, 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0mg, 1h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

1.2 患者2, 男, 44岁, 因咳嗽于2008年1月24日来院就诊, 给予双黄连

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 用药20min后, 患者出现呕吐、出汗、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症状, 立即停药, 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加50%葡萄糖注射液60mL静脉推注,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 10min后患者症状缓解。

2 分析

黄连素注射液主要成分是金银花、黄芩、连翘, 具有清热解毒消炎作用, 号称中药“青霉素”。临床不良反应有荨麻疹、恶心、呕吐, 肠痉挛、腹泻、黄疸、静脉炎、血压升高、神志不清、头晕、头痛, 偶见过敏性休克。本文2例患者在静注双黄连注射液20~30min后出现不良反应, 主要症状表现为皮疹、瘙痒、呕吐、胸闷、呼吸困难、脸色苍白、心跳加快等症状。

3 讨论

3.1 与个体因素有关

由于个体的年龄、性别和体质不同, 对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代谢是不同的。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及一些酶系统不成熟, 对药物的敏感性高, 较易引起不良反应。

3.2 与药物因素有关

双黄连注射液中药成分复杂, 稳定性差, 其中一些半抗原经注射直接进入体内与血浆蛋白结合成全抗原易引起不良反应;其次在制剂的提取过程中未将所含杂质完全除尽, 其质量标准中未对树脂、砷盐、多糖、多肽等成分进行定量控制, 使残余杂质成为致敏原, 从而引起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再次由于制作原料因为产地、品种的种属品质、采收季节、药用部位及储存条件等不同, 给制备的产品造成差异, 特别是在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肥料在药材中形成的残留等干扰, 很难有效保证所生产出的注射液的安全性及质量可控性。

3.3 与用药途径有关

双黄连注射剂都是以静脉输注作为惟一给药途径, 如果将这种成分复杂的药液直接输注入人体血液内, 又没经过首过效应这道屏障, 就会在迅速产生药效的同时带来许多潜在的危险。

3.4 与溶媒、剂量、给药速度有关

双黄连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可能与溶媒也有关, 有文献报道[2], 最好选择pH值在4.5以上的溶液 (如氯化钠注射液) 中使用。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引起的不良反应明显迅速、剧烈, 后果较产重, 剂量也可能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研究报道[3], 随着剂量的增加, 双黄连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可明显增多。

3.5 临床使用注意

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 对于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应慎用。用药过程中应控制好剂量和滴速, 特别是首次用药及用药30min左右观察, 同时做好对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准备。用药尽量选择质量高、信誉好的生产厂家产品, 并保证在几天的用药中使用同一批号产品。另外, 最好单独静脉滴注双黄连注射液, 不与其他抗生素混合装入同一输液瓶中静脉滴注,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贾传春, 王秀娟.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0, 7 (1) :73.

[2]蔡皓东.双黄连针剂不良反应病例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1999, 1 (1) :36.

岩黄连注射液 第5篇

国内外学者对岩黄连的组织培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程华等[4]分别用岩黄连的叶、茎、根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 发现叶片诱导率最高, 诱导速度最快, 表明叶片最适合诱导愈伤组织。陆瑞群等[5]研究发现, 岩黄连茎尖消毒效果较好的灭菌时间是6 min, B5是较好的诱导芽的培养基。苏江等[6]研究表明, 叶柄和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明显高于茎节和茎尖, 其中叶片诱导率最高为46.67%。目前, 关于岩黄连愈伤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3种抗氧化剂添加于培养基中, 研究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对岩黄连愈伤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旨在为解决其组织培养过程的褐化问题提供参考, 从而加速其工厂化育苗的进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由河池学院化生学院组培实验室提供较好的未褐化的岩黄连愈伤组织。试验试剂:琼脂粉, 蔗糖, 6-BA, TDZ, 2, 4-D, NAA, 维生素C (VC) , 硫代硫酸钠 (Na2S2O3) , 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 , MS培养基。

1.2 试验设计

将愈伤组织分别接到不同浓度梯度的维生素C (VC) 、硫代硫酸钠 (Na2S2O3) 和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 3种抗氧化剂处理的培养基中培养, 每种抗氧化剂设计3个浓度梯度, 各处理培养基配方详见表1。每个处理接15瓶, 每瓶大约接1 g的愈伤组织。

培养室温度: (20+5) ℃, 光周期:12 h光照, 12 h黑暗;光照强度:1 500~2 000 lx。光照、温度均自动调控。每隔10 d测定1次生理指标, 污染的不做指标测定。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POD活性的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法, CAT活性的测定采用过氧化氢法, PPO活性的测定采用邻苯二酚法, SOD活性的测定采用氮蓝四唑法, MDA含量的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 (TBA) 法, 细胞活力的测定采用TTC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3种抗氧化剂不同浓度处理在不同阶段细胞活力的变化

由表2可知, 3种不同的抗氧化剂处理中, 除了处理VC-1、PVP-1和PVP-2在20 d的培养过程中细胞活力呈降低趋势, 其他处理包括对照组都呈上升趋势。且硫代硫酸钠浓度为0.35 g/L和PVP浓度为7 g/L时细胞活力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组, 20 d后也仍然处于相对高的水平, 且都比10 d时有所提高。因此, 总的来说硫代硫酸钠浓度为0.35g/L和PVP浓度为7 g/L时对维持岩黄连愈伤组织的细胞活力最好, 而PVP浓度为5 g/L时细胞活力也处于中等水平。

[mg/ (g·h) ]

2.2 3种抗氧化剂不同浓度处理在不同阶段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的变化

过氧化物酶 (POD) 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且功能较多的酶类, 在水分胁迫等逆境中可清除活性氧对细胞膜过氧化, 可参与吲哚乙酸水平调节、膜透性的调节、脂肪酸氧化以及抗病、抗感染的伤害, 减少膜脂过氧化, 稳定膜系统。由表3可知, 处理后10 d VC浓度为0.15、0.20、0.25 g/L和PVP浓度为6 g/L时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在20 d的处理过程中, 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在硫代硫酸钠浓度为0.35、0.15 g/L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浓度为5 g/L时呈现上升趋势, 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浓度为5 g/L时在培养20 d时相对其他处理包括对照组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因此, 本试验认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浓度为5 g/L时与维生素C和硫代硫酸钠相比对提高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最好。

[U/ (g·min) ]

2.3 3种抗氧化剂不同浓度处理在不同阶段过氧化氢酶 (CAT) 活性的变化

CAT是植物清除H2O2的关键酶之一。由表4可知, 在10~20 d的培养过程中, 3种不同抗氧化剂处理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有所上升, 且在20 d时9种处理过氧化氢酶 (CAT) 活性都比对照组高, 其中VC浓度为0.20 g/L、PVP浓度为5 g/L时过氧化氢酶 (CAT) 活性相对其他处理包括对照组达到最高。因此, 本试验认为VC浓度为0.20 g/L、PVP浓度为5 g/L时对提高过氧化氢酶 (CAT) 活性最好。而总体来说, 3种抗氧化剂处理岩黄连愈伤组织对提高CAT活性是有显著效果的。

[U/ (g·min) ]

2.4 3种抗氧化剂不同浓度处理在不同阶段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的变化

SOD酶是植物体内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关键酶, 其活性的强弱与植物的抗氧化能力和抗逆性强弱密切相关。同时, SOD也是愈伤组织内重要的保护酶之一, 参与各项重要的生理活动, 其活性的高低反映了愈伤组织的生理活性状况[7]。由表5可知, 3种不同抗氧化剂处理, 培养10 d硫代硫酸钠浓度为0.35、0.25 g/L处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组。20 d时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浓度为0.15 g/L和PVP浓度为7 g/L的处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显著的提高, 其中VC浓度为0.15、0.25 g/L和PVP浓度为7g/L的处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高。因此, 本试验认为VC浓度为0.15、0.25 g/L和PVP浓度为7 g/L的处理对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最好, 而PVP浓度为5 g/L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也处于中等水平。

(U/g)

2.5 3种抗氧化剂不同浓度处理在不同阶段丙二醛 (MDA) 含量的变化

丙二醛 (MDA) 含量被用于评价植物在逆境胁迫下受伤害的程度早己得到广泛的认可, 细胞膜对逆境反应敏感, 是植物逆境攻击的主要目标。MDA是在逆境条件下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或植物器官衰老的产物, 会严重损害生物膜, 通常利用它作为膜脂过氧化指标, 表示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及对逆境的强弱, MDA含量低, 说明植物抗性强, 反之, 则抗性弱。由表6可知, 3种不同抗氧化剂处理, 10 d时处理VC-2、VC-3和硫代硫酸钠丙二醛 (MDA) 含量比对照组低且硫代硫酸钠浓度为0.35 g/L丙二醛 (MDA) 含量最低。20 d时处理VC-3、Na2S2O3-1、Na2S2O3-2丙二醛 (MDA) 含量仍比对照组低, 其中VC浓度为0.25 g/L时丙二醛 (MDA) 含量最低。因此, 本试验认为VC浓度为0.25 g/L时对降低丙二醛 (MDA) 含量最好。

(μmol/g)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以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3种抗氧化剂进行单因子不同浓度处理, 分别测定其细胞活力、POD活性、丙二醛含量、CAT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细胞活力的测定中发现硫代硫酸钠浓度为0.35 g/L和PVP浓度为7 g/L时细胞活力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组, 而PVP浓度为5 g/L时细胞活力也处于中等水平;PVP浓度为5 g/L时在培养20 d时相对其他处理包括对照组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最高;VC浓度为0.20 g/L、PVP浓度为5 g/L时过氧化氢酶 (CAT) 活性相对其他处理包括对照组达到最高;VC浓度为0.15、0.25 g/L和PVP浓度为7 g/L的处理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较高, 而PVP浓度为5 g/L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也处于中等水平;VC浓度为0.20 g/L时多酚氧化酶 (PPO) 活性最低, PVP浓度为5 g/L时次之;10 d时VC-2、VC-3和硫代硫酸钠丙二醛 (MDA) 含量比对照组低且硫代硫酸钠浓度为0.35 g/L效果最好, 丙二醛 (MDA) 含量最低, 20 d时VC-3、Na2S2O3-1、Na2S2O3-2丙二醛 (MDA) 含量比对照组低, 其中VC浓度为0.25 g/L时丙二醛 (MDA) 含量最低。

本试验认为PVP浓度为5、7 g/L和VC浓度为0.15、0.20g/L时都能分别同时提高2种酶的活性, 而只有VC0.20 g/L时多酚氧化酶 (PPO) 活性最低, 0.35 g/L时丙二醛 (MDA) 含量最低。而总的来说, PVP浓度为5 g/L和VC浓度为0.20 g/L时相对于其他处理对岩黄连愈伤组织内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影响较大, 且PVP浓度为5 g/L时效果最好。

摘要:以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3种抗氧化剂添加于培养基中, 研究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对岩黄连愈伤组织细胞活力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PVP浓度为5 g/L和VC浓度为0.20 g/L时相对于其他处理对岩黄连愈伤组织内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影响较大, 且PVP浓度为5 g/L时效果最好。

关键词:岩黄连,愈伤组织,细胞活力,抗氧化酶

参考文献

[1]苏国权, 王保才, 刘素芬, 等.岩黄连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 2 (2) :117-118.

[2]文和群, 许兆然, J VILLA-LOBOS.中国南部石灰岩稀有濒危植物名录[J].广西植物, 1993, 13 (2) :110-127.

[3]黄玮, 陆兔林.野生与人工栽培岩黄连药材的比较[J].中草药, 2008, 39 (5) :770-772.

[4]程华, 余龙江.岩黄连离体细胞培养及生物碱成分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07, 30 (2) :207-210.

[5]陆瑞群.岩黄连的地质背景及组织培养技术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06.

[6]苏江, 岑忠用, 邓晰朝, 等.不同外植体类型诱导岩黄连愈伤组织和再分化的初步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13, 40 (17) :13-16.

上一篇:医疗事故罪下一篇:物理易错题示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