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2024-07-29

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精选12篇)

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第1篇

GPS技术的优势在于测量的准确性较高、定位较快、测量时间较短, 尤其适用于野外勘察测量, 具有较强的便携性。GPS控制测量技术的基础技术是遥感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因此在开展测量时应该对接收设施、大气层、卫星轨迹等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

2 GPS测量出现高程精度误差的具体原因

一般情况下, 测量人员主要是运用卫星信号来进行导航定位。此时应该设置一个GPS接收机, 接收3 颗以上的卫星发出的信号, 然后再用一定的换算方法, 对卫星信号进行处理, 从而得到这些卫星与测量点在该时间段内的距离。在特定的时间段内, GPS卫星具有一定的空间坐标, 经过换算之后, 能够将该时间段内该测量点相对地球的三维坐标得出来。一般的测量步骤是接收卫星信号、进行参数转换、输出坐标值。然而如果遇到阴雨天等不理想的天气状况, 或者大气层中具有过多的干扰物质, 就可能对卫星信号的传输和接收造成干扰, 导致卫星信号的接收出现失真或者偏差, 这也是运用GPS控制测量技术进行工程测量时, 出现精度误差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地质条件也会对测量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测量现场的地质条件具有强磁场, 也会干扰卫星信号。在工程测量中, 高程异常情况出现的比较频繁。就是密度分布不均匀的地下物质产生的异常重力影响了高程测量的结果。在工程测量中往往会进行GPS高程拟合, 就是用GPS对大地高进行测量, 再用水准对正常高进行测量, 对二者差异进行拟合, 得出似大地水准面, 然后经过一定的结算, 能够出高程异常。

图1 和图2 为某矿区使用不同已知点进行测量的E级GPS网, C级GPS点是C1-C4, 属于二等水准高程, 将其作为起算结果。E级GPS点为E1-E4, C2、C1 高程为200 多米, E2 和E1 共点, C4 的高程是572 米, C3 的高程是441 米, 矿区高程为700-900 米。对比图1 和图2 的测量结构发现, 在网形结构较差的情况下, 平面位置受到的影响不大。该测量实例中平面坐标的最大较差是31 米, 没有超出精度允许范围。但是E2 的高程较差为0.601 米, E1 的高程较差为0.448 米, 具有较大的高程误差。

3 控制工程测量中高程精度的具体途径

在工程测量中, GPS技术仍然具有较大的优势, 然而如何应对GPS控制测量中的高程精度问题关系到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在运用GPS进行工程测量时, 应该对其高程拟合要求和工作原理予以充分的考虑, 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高程精度。

3.1 提高GPS接收仪的精度控制测量精度的要点在于控制卫星信号的接收质量。如果GPS接收仪的精度较低, 对卫星信号不敏感, 容易出现测量偏差。特别是野外工程测量往往会遇到比较复杂的地质条件或气象条件, 信号干扰较多。由于测量周围的地形复杂, 容易构成磁场, 干扰信号。因此应该进一步提高GPS接收仪的精度, 选择精度更高的GPS接收仪。高精度的GPS接收仪对信号变化的参数偏差更为敏感, 能够更加准确地分辨正常工作信号和干扰信号, 保障计算选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2 尽量避免不良天气的干扰在野外测量中如果遇到不良天气, 大气对流层中的信号干扰物质较多, 对流较为强烈, 很容易对GPS接收仪的信号接收工作造成影响, 影响高程计算的准确性。在开展工程测量时尽量避开不良天气, 选择天气状况较好的时间来开展工程测量工作, 以免高程计算出现误差。

3.3 进一步修正电离层误差卫星信号会受到大气电离层的折射、反射和干扰作用, 导致GPS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出现较大的偏差, 因此应该采取适当技术措施进行修正, 主要的修正方式包括同步观测、电离层模型、多频观测。 (1) 同步观测。两个观测站的距离在20 千米之内, 进行同步观测, 以二者机械两端的观测差值为依据, 计算电离层测量精度, 对测量数据进行纠正。 (2) 电离层模型。使用电离层模型来对参数进行修正, 将得出的参数放置在电离层模型之中进行参数对比, 修正参数精度。 (3) 多频观测。在一个测量点上测量多个伪距, 然后对不同频率测量得到的伪距测量值的折射率差异进行计算, 得出折射改正数值, 对GPS测量精度进行提高。

3.4 选择测量点和测量基站测量点测量基站的选择也会对测量的精度造成影响。在选择测量点时要尽量避开比较复杂的地质情况, 避免分布不均匀的地下介质密度造成测量现场周围的较强磁场, 影响和干扰卫星信号的接收。

3.5 提高对天线测量精度的重视天线测量精度往往没有得到测量人员的足够重视, 事实上如果将野外作业天线设置成斜向上的发散状, 由于天线高程出现误差, 测量基站在测量该点的高程时也会出现误差。因此应该提高天线测量的精度, 避免较大的高程测量误差。

3.6 选择科学的高程拟合数学模型高程拟合必须在数学曲面模拟大地水准面模型中进行数据换算, 数学计算的精度也会影响高程精度, 造成待测点高程和正常点高程具有较大的差值误差。因此应该选择科学的高程拟合数学模型, 可以使用多面函数法、样条函数法、二次曲面拟合法、平面拟合法, 特别是二次曲面拟合法能够有效地降低数据参数误差, 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4 结语

大地测量与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第2篇

本次实习于2013年6月24号至7月17号,旨在巩固课堂上学习的《大地测量学》、《工程测量学》等主业主干课。为了掌握高精度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设计,布点,测量以及内业平差的计算方法;掌握RTK基准站、流动站的连接设置、沉降观测的方法。把课堂上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我们专业分两部分同时进行,校园精密水准测量和GPS控制网的布设。我们二班先进行的GPS测量,然后两班互换仪器进行二等水准测量。本次实习严格按相关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从选点埋石,观测记录到内业数据处理及成果报告的提交,要达到测绘生产规范要求。我们测绘二组的组员都一丝不苟,在实习过程中认认真真,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暴晒还是闷热我们都按时出去测量,出色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GPS平面控制测量 任务与要求

(1)测区范围:9km*9km,西至圆明园东路,西至奥林东路,南至四环志新桥,北至五环奥林森林公园北。等级:国家D级 点数:17个

GPS测量规范及规程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标准,200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2001-92,国家测绘局,1992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CH8016-95,国际测绘局,1995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建设部,行业标准,1998 GPS平面控制测量步骤

方案设计:在学校根据google earth 设计网图。

选点和埋石:6月28号,星期五,两个班同学分成6组,由老师的带领下,进行选点。选点第一选在视野开阔,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在北京地区,卫星由北边升空,所以在北京必须无障碍物,第二避免设置在路边带来安全隐患。并记录了点之记。

观测设计:在周末编制了GPS卫星的可见性预报图,进而根据卫星预报图编排作业调度表和制定GPS外业观测通知表。我们组抽取的点是:G01,G07,G13。GO1位于圆明园东门。G07位于学院路新手检校收费大厅门口处。我们组观测分为五个观测时段,每天两个观测时段:7:00-9:00;10:00-12:00。4.GPS接收机选型以及检验

本次实习主要是一般检验和通电检验,主要检查接收机设备各部件及其附件是否齐全,完好,紧固部分是否松动与脱落,使用手册及资料是否齐全等。通电检验:接收机通电后有关信号灯,按键,显示系统和仪表的工作情况,以及自测试系统的工作情况,当自测正常后,按键作步骤检验仪器工作情况。

5.外业观测的方法

(1)按照GPS控制网应按照《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

(2)在仪器安装以及外业观测中,注意观测过程中不准移动仪器;仪器高一定要按规定,始,末,各测三次,并及时将平均值输入及记入测量手簿之中。(3)对手簿进行设置。卫星截止高度角:10° 采样率;1s(4)观测文件设置:ce202 数据处理

(1)数据处理软件:HDS2003 起算数据

经验总结

通过这次GPS实习,我不仅对GPS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对GPS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处理有了一定的理解。在实习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麻烦,从这些麻烦中,我们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我们在第一天GPS观测中,由于G05点在马路附近,架设仪器的可能影响了交通,所以他们第六组被交警驱赶,找了附近的一个点在7点半开始观测。在数据导入时发现G05点的第一个时段的观测文件没有被接受,所以在第一个观测时段G05与G01、G02、G03、G04、G06没有基线。我们把接收机所有的数据都导出来,查看也没有发现,估计是当时没有被接收到。所以我们6个组在7月3日的下午重测第一个环,本以为这样就可以结束GPS的外业测量了、但是真是“天意弄人”,G02那个点的组也出现问题了,在回来导数据的时候,发现他们只测到17个历元,也就是开机了17秒。由于我们参加北京市测绘技能大赛,知道出现的问题我们已经回来了。经过分析,是接收机数据内存已满。这样计算下来,目前只有G02和G05没有基线,所以在7月7日下午,重测测了G02、G05,观测时间为一个小时。终于,外业测量可以告于段落了。

接下来就是数据处理阶段了。处理数据还是比较繁琐的,必须得耐下心来处理,重复成了数据处理的代名词。可能是PDOP值的原因,有的基线由于接收到卫星波动太大,改的比较困难,我还记得G08-G12,G11-G12,特别难改,radio值总是改不到3.最后花了2个多小时,把卫星一点一点删,改一点就保存数据,有时候改的不合适重新恢复改的那段卫星结果改不会来,只能关了重新改。好不容易,改好基线后。搜索重复基线,一开始发现有2条中误差超限过大,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导入观测文件时,把点号标错了。重新搜索基线发现有6条问题。晚上再机房处理数据都感觉无处下手,在费了很长时间后,终于改了两条了。和一班同学交流中发现,可能是导出的数据到中海达时,测站的天线高会出现错误,有几站的天线竟然是默认的,对照GPS外业观测手簿进行改正,把天线类型改成Unknown,量测方法:天线斜高。然后进行处理全部基线,发现重复基线变成两条。然后就是对基线闭合环和异步环闭合差进行改成,通过该两条基线的波动大的卫星使得两条基线的整数解误差减小,最好都小于0.01。在改完异步环后,就可以进行网平差了、先是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然后输入G08、G09两点的坐标进行二维约束平差。

通过GPS实习我总结了几条,第一观测前要检查接收机的内存是否已经满了,电池是否还有电。第二,静态观测前在手簿设置一定要设置正确,点名要统一。第三,GPS外业观测手簿一定要记录完整尤其是天线高。第四,观测时注意仪器,千万不要让自己和路人动脚架。三.高程控制测量

1.任务与要求

1.1测区范围:中国地质大学,东至学院路、西至地大西北门,南至地大南门,北至地大北门

1.2主要任务

(1)踏勘测区:了解水准测量的选点工作以及水准线路的选择与确定。(2)填写水准点点之记

(3)仪器的i角检验(4)按照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完成三个水准环的往返测测量。我们每组人员测一个环形路线。然后用南方平差2002易软件进行平差。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及限差的要求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施测时间:2013.07.08-07.11 数字水准仪观测顺序

4.1往、返测奇数站照准标尺顺序为:后前前后

4.2往、返测偶数站照准标尺顺序为:前后后前 高程起算数据 S07=49.572 高程成果

6.1闭合环限差

(1)几何条件:闭合水准 路径:[S6-S5-S2-S3] 高差闭合差=0.0(mm),限差=4.6(mm)路线长度=1.303(km)(2)几何条件:闭合水准 路径:[S4-S7-S8-S5-S2-S1] 高差闭合差=-0.3(mm),限差=5.2(mm)路线长度=1.708(km)(3)几何条件:闭合水准

路径:[S10-S11-S12-S5-S2-S1-S4] 高差闭合差=-0.9(mm),限差=4.9(mm)路线长度=1.515(km)

[控制点成果表] 二等水准经验总结

7.1在测量过程中注意:往、返测奇数站照准标尺顺序为:后前前后。往、返测偶数站照准标尺顺序为:前后后前。我们在测量S04-S07中,因为在最后一站本应该为“前后后前”测成“后前前后”导致高差测反,结果那一段的闭合差超限7cm。所以要特别注意

7.2注意把Trimble 自带的黑色塑料尺垫扣在尺的底部,这样立在尺垫上会比较稳。

7.3注意在测站同学没说搬站时,不要移动尺垫。

7.4测量时间尽可能赶早不赶晚,早晨起早,天气凉快,测得精度高而且不容易超限。下午尽量避免太阳直晒。

7.5在马路上测,要靠近人行道,必要时要穿标志服。注意安全哦。

沉降观测

1.观测区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内小白楼,教二楼,教五楼。

2.测量规范

2.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2《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

2.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9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规范

2.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3.观测内容:采用精密几何水准测量方法测量工作基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的高差,水准路线构成闭合。4.观测周期:不同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可根据建筑物本身的具体要求并结合具体情况确定。本次实习沉降观测两期数据。精度要求

沉降观测最弱点沉降的测量中误差应满足±1mm的要求。高程平差值和精度成果表(第一期)高程平差值和精度成果表(第二期)体悟与总结

在二等水准控制测量完成后,我们有开始了沉降观测,这次测量沉降点25个,在教二楼,小白楼、教四楼。跟水准不同的是这次我们有的是二等光学水准仪。读数比较繁琐,而且距离远了,基辅之差特别容易超限。前后视距差也容易超限,不像数字水准那么方便,所以我们测的都很小心。测量沉降的这几天,真可以说是艳阳高照,有的时候观测都晃眼睛。好在就观测两期数据,所以在一段适应期,我们还是很快熟练了操作。我们测量的时候教二楼在施工,所以我们选择了最后测那栋楼,测量也比较困难,我们扒开楼脚的草,和树叶,就在一条狭窄的空间内,慢慢的测过去。第一遍测的时候,摸索着前进,因为要后绕小花园。但是测第二期的时候,我们的点位大概都了然于胸,所以很快就测完了。我们可以好好休息几天了,嘿嘿。

五.工程测量参观实习与报告会

7月8日下午。我们去地铁14号线建设现场进行了参观,主要参观竖井和基坑。城勘院的高工带上我们进行参观和讲解。第一次戴上了安全帽,走进了工地,有种特别的感觉,想象着若干年后这里是否可能是自己的工作场地。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一个很大的基坑,就是未来14号线的车站,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根根恩纵横交错的铁管,经过讲解,原来是钢支撑,简单的说就是建造地铁用的 16mm壁厚的支撑钢管、钢拱架、钢格栅一样,这是都是支护用的,挡着涵洞隧道的土壁,防止基坑倒塌,在地铁施工中广泛运用。地铁施工中用到钢支撑组件包括固定端、活络接头端。以前经常坐地铁,但不曾想到原来背后的建设是如此的复杂,我们出行方便的背后是工程师们的智慧的结晶和工人兄弟们的汗水筑造的。真心佩服他们,他们如此让我们敬仰。

李工又对地铁施工的工法进行了介绍,总的来说大体可分为两种:盾构法、和明挖法。盾构法施工是以盾构机为隧道掘进设备,以盾构机的盾壳作支护,用前端刀盘切削土体,由千斤顶顶推盾构机前进,以开挖面上拼装预制好的管片作衬砌,从而形成隧道的施工方法。盾构法施工的优点(1)、场地作业少,隐蔽性好,因噪音、振动引起的环境影响小;(2)、隧道施工的费用和技术难度基本不受覆土深浅的影响,适宜于建造覆土深的隧道;(3)、穿越河底或海底时,隧道施工不影响航道,也完全不受气候的影响;、穿越地面建筑群和地下管线密集区时,周围可不受施工影响;(5)、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施工速度较快。盾构法施工的缺点:(1)施工设备费用较高;(2)覆土较浅时,地表沉降较难控制;(3)用于施工小曲率半径隧道时,掘进较困难。明挖和盖挖法是由地面挖开的基坑中修筑车站或隧道的方法。明、盖挖修建地铁地下车站较为安全,工期较短,也较经济。基坑支护设计、施工、监测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关键之一。基坑倒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极坏的社会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确保深基坑工程的安全。

最后我们下竖井,进行参观。给我的印象就是楼梯特别的陡,而且很深,这里就是进行联系测量,把地面的已知坐标和方位角转到地面,为以后隧道贯通提供依据。还有就是把掘进的钻头掉下去,进行隧道的开挖,有时候竖井作业空间小,还得先进行手工开挖。有时候,为了加快施工速度,一段地铁路线,开挖好几个竖井,同时进行开挖,然后贯通。分别从贯通面两端的控制点测量导线到贯通面上的同一控制点,从贯通面两边测得的同一控制点的坐标互差归算到线路方向及线路法方向的值即为贯通纵、横向误差。也可用直接量取贯通面两侧中线延伸到贯通面上同一里程处两个临时点的间距确定。方位角贯通误差可利用两侧控制导线测定与贯通面相邻的同一导线边的方位角较差确定。

诚然社会是一个大学堂,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和书本的讲解,多亲身经历,才能学到很多宝贵的知识,再将实践的内容再次融入到课堂,得到终身受益的经验。

7月10号城勘院的陈总和高工,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交流报告会,主要从监测相关法规、规范要求。各相关施工工法。监测作业方法。三个部分介绍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实施各阶段第三方监测工作内容有,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轨道铺设、设备安装阶段、运营阶段。其中运营阶段主要是新线施工上跨或下穿即有线专项监测,监测:车站及隧道结构变形监测、轨道结构变形监测、轨道几何形位监测、既有线裂缝观测。施工监测开展环节主要有①资料收集分析与调查②方案制定(工程背景分析,监测对象确定,监测项目、频率周期确定,监测控制指标及预警标准,监测布点确定,监测方法等)③测点埋设④现场监测与巡查⑤监测成果反馈⑥预警与跟踪处理

监测方法分类:几何测量监测方法、测试仪器测试方法、监测新技术。比如: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微波干涉测量等。这次工程测量讲座,很好的把我们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课堂上学的地下工程测量和变形监测部分很自然的与地铁建设联系起来,让空洞的知识具体话。让自己对未来的工作与方向有了个全新的认识、社会和课堂所学的还是有所差别的,怎么样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个才是精髓所在。校园RTK实习。

测区范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园和学院路马路

任务要求:熟悉RTK的操作,基准站的架设。流动站的架设,特征点的测量。时间安排:7月17号下午3点 任务步骤

4.1基准站的连接与设置:将GPS接受机安置在开阔并且相对较高的地方,电台和天线架设好,连上电缆后开机,先启动基准站; 4.2建立新任务:并选择无投影无基准

4.3配置中基准选项和基准站电台的设置,选择天线类型为Trimble mark3类型 4.4启动基准站,量测天线高

4,.5流动站的连接与设置:新建任务并配置坐标系

4.6在配置中设置流动站电台,天线为Trimble 内置。然后连接,选择频率为电台设置的频率。

4.7连接到电台后,接收机上电台的灯会闪烁绿光,表面已经连接完毕。可以在测量中启动RTK开始测量。

4.8测量时选择三个已知点就行点校正。5.经验总结

7月17号,下午我们进行了RTK的实习,主要是为下一步的摄影测量像控点做准备。我们连接好电台和基准站后,发现大家的流动站都连接不到电台。经过检查,是流动站的天线设置错误,我们原来设置的天线为Trimble zephyr,应该为Trimble 内置天线。本以为这样就可以,但看见其他组的流动站都可以,但是我们还是连接不行。在老师和学长的帮助下把所有改检查的项目都检查了,还是不行,我觉得可能是接受机的内置天线坏了,或者是连接天线与接收机的数据线有问题。我们把其他组接收机换了一下,结果发现电台的灯亮了,原来就是接收机的内置天线坏了。

就这样短暂的RTK实习就在这个炎热的下午告于段落了,迎接我们的是接下来的实习。未完待续.......七、实习体会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自己已经从开学什么懂不懂得新生成了大四的准学长了。如果说大

一、大二是对新鲜事物认知和适应的过程,那么大三这整个一年就是积累和奠定知识的过程。随着,专业主干课的学习。更加对测量有了更广泛的认识,对新的测量方法也有了自己独到的体会。

还记得去年大二夏的周口店的实习,在周口店那苦交织的日子里,自己经历了许多、跌倒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这里的每一天都有新认识,每一天的早晨又是崭新而忙碌的一天。有得必有失,不得不说周口店的生活确实苦,这种苦不仅使身体上的而且跟多的是心里面。但教会了我们的东西也许是一辈子都受用的。如果说周口店的实习是对测绘的初次体验,那么这次实习无疑是锻炼自己设计、组织安排的培养。测量是一个团队,此刻显示的淋漓尽致。实习无时无刻,需要锻炼我们的默契,简单而不平凡。每个人都是重要的角色。就比如立尺来说,在二等水准测量时,必须屏住呼吸,眼神注视着水准气泡,而且后视尺千万不要动尺垫。

通过这次GPS实习,我不仅对GPS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对GPS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处理有了一定的理解。在实习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麻烦,从这些麻烦中,我们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测绘确实是需要很大的细心,不能马虎大意,做很多工作都要提前做好准备,这样才能使工作顺利进行。这次实习不仅是对动手能力的一种提升,更是对理论知识的一次综合性巩固。虽然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也要求我们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只知道怎么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做,当我们遇到类似的其他问题时,就不知道怎么解决。所以我觉得理论是实践的前提,只有把理论知识学好,才能更好的促进实践。所以我们要学好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理论知识学好了,动手能力也要努力培养,不能只会纸上谈兵,所以我们要多动手,提高自己的动手能量,并在实践中促进巩固理论知识。只有理论是实践这两个环节都做好,我们才能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很高兴,这个暑假实习用到了学院新买的数字水准仪Trimble DINI。所以这次二等水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动动手指”就行了。但是还是有些细节还是得注意的。

7月8日星期一,开始了第一天的实习。实习的时候虽然,Trimble DINI有自己的测距功能,但是量步子这项工作还是必不可少的,这样的话前后尺视距差调起来也方便,基本保证在1到2米左右,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重复调焦带来的误差。如果只是凭借目测,大致估计一个距离的话,调整起来比较麻烦,一开始会比较快,但是调整视距会浪费很长时间。还有一点,仪器自带的塑料垫子要扣在尺底部,这样把尺放在尺垫上会有个凹槽,尺子会比较稳,不容易打滑。测完第一个环线,就是地大西北环线用了一个多小时,本来想乘胜追击,不料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我们等了半个小时雨还没有停的意思,为了仪器着想,我们只好会了宿舍。

接下来的几天,都有雨,我们就这样起的早点,貌似进行的很顺利,但是我们发现有一个环的闭合差,超限了。竟然有7个厘米,这肯定是操作中有错误。首先想到的是,会不会测量过程中转点忘了放尺垫,或者在已知点上放了尺垫。经过我们的交流,立尺的同学肯定是放了尺垫的,我想可能是在某一站测站操作有误,把后前前后,按成前后后前了。因为这个其他组的同学也犯过类似的错误。犯错并不可怕,犯了错并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继续粗才可怕。我们在进行返测后,导出数据后进行每一个测段的比较,结果发现G04-G07这一测段高差不符,然后看了电子记录簿,结果发现是该测段的第二站应该为“前后后前”结果测成了“后前前后”结果导致高差成了负值,改过来后闭合差为0.090mm,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看似错误的背后其实隐藏的是正确,就看你是否有发现的眼睛。

获得正确成果的背后,肯定是错误的累积。有时候,尤其是水准,不要超限了,就一味的重测,我们要善于发现错误,分析错误。知道哪里出错,哪里可能会出错才是这次实习的精髓。这就是我学到最宝贵的经验,不禁想起了,老师给我们说的一句话,现在测量这门行业技术在不断发展,仪器也在不断发展。操作越来越简单,可能是个人培训一两天都会操作的熟练,所以我们更多的是知道没一步的原理,分析数据,这样才能让我们变得优势。

病人自己如何正确地测量血压 第3篇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所产生的压力。心脏收缩时血液所产生的压力为收缩压即高压;心脏舒张时血液所产生的压力为舒张压即低压。按照我国目前规定的标准凡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时,则为高血压。

测量血压的仪器叫做血压计。血压计有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气压表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等。临床上常用的是台式水银柱血压计。家庭中常用的多为电子血压计。电子血压计简便易操作。但电子血压计的缺点是测量数值有误差。其误差多在5—10mmHg之间。所以建议广大患者应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学会如何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并不难。

首先,在准备一个台式水银柱血压计的同时还应准备一个听诊器。

正确测量血压的步骤如下:①患者一般可采用平卧位或坐位。如采用坐位,测右上肢肱动脉的血压时,被测者应将右手手心向上放于桌上,右手上肢外展与胸廓成45°角,使袖带下缘与第4肋间隙处在同一水平线上。②裸露上臂,衣袖不宜过紧,然后将测量血压的专用袖带束缚于上臂,松紧度一般以能容纳2个手指为宜。③在肘窝触摸寻找肱动脉的搏动处,并在此处放置听诊器的听筒,然后将听诊器的耳塞放入耳窝。④打开血压计开关,放置在“开”的位置上,并拧紧橡皮球囊处的气囊阀门,捏压橡皮球囊开始向袖带内充气。当听诊器内肱动脉搏动的声音消失后,再捏压几下橡皮球囊,使水银柱再上升20mmHg,并停止捏压橡皮球囊。然后,立即慢慢放松气囊阀门,使水银柱开始下降。在水银柱下降的过程中,从听诊器中听到第一个声音时,水银柱所显示的数值即为收缩压,当听诊器中的声音消失时,水银柱所显示的数值即为舒张压。⑤测量完毕后,一定要排净橡皮球囊中的气体,使水银柱回到零点。⑥向右倾斜血压计,关闭血压计开关,以防止水银倒流溢出。

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第4篇

1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 GNSS) 的发展情况

GNSS已经研制发展了很多年, 目前世界上已经投入运行, 技术发展得比较成熟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 美国开发的GPS导航系统、俄罗斯研制的GLONASS导航系统、欧盟共同搞的Galileo导航系统以及中国自主研制的Compass导航系统。美国开发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 GPS) 是所有导航系统中时间最久, 技术最成熟的。在进行控制测量的时候GPS导航系统可以进行较高精确程度的测量, 测量的相邻两点之间不需要再进行通视, 系统的测量反应速度相比起其他定位系统也要快很多, GPS这套导航系统的维护成本较低, 系统的操作方式简单方便, 目前已经被全球很多的公司应用于各种行业的控制测量工作中。

2 GNSS导航系统在控制测量技术上的操作解析

2. 1 GNSS在控制测量技术上的操作流程

GNSS通过测量点的资料收集、测量点选择与布网、测量点周围的外景观测、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平差、测量修补作业、结果汇总。 ( 1) 测量点资料的收集和校对。在确定好要测量的地区后, 就要将这片区域的测算点、地区的地图收集起来。 ( 2) 选择合适的测算点以及布网。选点布网就是在收集到的地图上进行绘图作业。 ( 3) 测算点周围的外景观测。测算点周围的外景观测是指: 获取、接收、跟踪、处理由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来的卫星信号, 通过信号进一步的获取周围环境的数据, 确定方位。测算点周围的外景观测作业需要考虑到数据的接收和卫星的供电。 ( 4) 数据传输和平差。数据接收完成后要几时的进行备份作业, 将需要更正的数据用特殊的传输格式进行传输和存储工作。 ( 5) 测量修补作业。如果在数据的传输、平差作业中没有达到测量标准, 就要进行平差作业。 ( 6) 结果汇总作业。按照相关的要求总结成果, 绘制相应的测算点图表。

2. 2 GNSS在控制测量布网作业的建议

GNSS导航系统在控制测量布网的设计依据是GNSS测量规范和测量任务书。GNSS控制测量布网设计应当符合相关的设计基准, 采用起算数据与坐标系统明确GNSS控制测量的成果, 具体包括位置基准、尺度基准以及方位基准等内容。也就是说, GNSS网的基准设计就是明确标记好GNSS控制测量网的起始位置。通常GNSS网形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GNSS网中不可以有自由基线; 在每个观测站独立进行两次以上的观测活动; 基线类型不应当超过一定的数量; GNSS网和原地面网的重合点应当多于两个, 以便于两网之间的坐标转换; 尽量降低路径的影响, 在视野开阔、交通便利的地方选择GNSS点。为了确保GNSS控制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就应当使GNSS控制测量的地理边缘线条能够组成图形, 例如三角形或五边形等。

3 提高全球导航系统的高程测量精度的措施

3. 1 全球卫导航系统高程精度测量出现偏差的原因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进行高程测量精度测量时会遇到很多的外部因素的干扰, 这些因素主要有: NGSS的大地高测量精度、公共点几何水准测量精度、NGSS高程拟合方法、公共点的分布状况和密度等。

( 1) 全球卫导航系统的大地高测量精度。要提高全球卫导航系统的高程测量精度就要获取精度高、准确性好的全球卫导航系统大地高程观测数据。采用大地高程测量精度的方法测量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出现偏差的原因有: 大气层中对流层的气流影响, 多路径效应, 电离层的电子影响, 天线高问题,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信号衍射误差以及全球卫导航系统网图形结构绘制等。 ( 2) 公共点几何水准测量精度。一般情况下, 计算GNSS正常高的值是通过大地高减去高程异常值所得的差。而几何水准测量进度对高程异常值有显著地影响。即是否有足够精度的几何水准起算点, 直接影响着高程约束平差的精度。在实际的测量中, 水准测量的进度应当符合GNSS控制测量等级要求, 必须严格地检核测量起算水准点的高程, 避免出现差错, 影响到GNSS测量的高程精度。 ( 3) GNSS高程拟合方法。现今使用的几何水准高程测量方法对获得较高的精度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 在测量时具有卫星的观测时间较长、测量消耗费用高、整个测量工作的量大等缺点。在进行GNSS测量时, 可以对一些GNSS点的高程进行水准测量, 再运用GNSS高程拟合的方法算出余下的GNSS点的高程。 ( 4) 公共点的分布状况和密度。高程控制点是否均匀分布在测区范围内, 高程控制点是否具有足够的数量, 也是影响GNSS高程测量精度的因素之一。

3. 2 提高GNSS高程测量精度的技术方法

由上述内容可分析得知, 影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程测量精度的因素较多, 为了有效地降低这些因素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高程控制测量的影响, 就应当正确运用相应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高程测量技术方法。

首先, 利用与测量点同步的观测量进行求差。通常降低大气层内电离层、对流层、卫星星历的误差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程测量精度影响的方法较多, 不过最为经常运用的方法就是同步求差法。同步求差法依据的是: 如果两个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0km, 而电离层、卫星星历的误差效果对两个同步观测站的影响基本一样, 同步求差的方法能够将两个同步观测站的误差基本消除。其次, 选择恰当的观测站站址。GNSS观测站的站址选择上应当符合相关的观测规定要求。如果观测站在城区, 那么还应当留意尽量降低多路径效应对GNSS高程精度的影响。GNSS观测站站址需要远离高层建筑物, 远离面积较大的水面。第三, 准确的量取天线高度。通常, 在野外作业时量取的是天线的斜高。量取时注意选择恰当的方法。如果使用的天线类型不同, 就应当注意天线相位中心的变化。第四, 简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图形结构设计。控制网的图形结构影响着GNSS控制测量的精度, 其中控制网中的基线数目和权阵对测量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在GNSS控制测量中, 必须简化GNSS网的图形结构设计方式。控制网的图形结构设计应当综合考虑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测区的实际情况、绘图的进度要求、接收机的实时情况、卫星的工作情况等。第五, 选用恰当的高程拟合数学模型。目前, GNSS高程精度在拟合通常采用的是二次曲面拟合法。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控制测量方面有操作简单、系统对信息的处理上反应快、系统的导航精度高的特点。在全球通信, 精度测绘等等方面都发挥这重要的促进作用, 各个导航系统的科研部门应当将新开发出的科学技术, 应用于导航系统中, 让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达到更高的高程精度。

参考文献

[1]薛志宏.GNSS动态变形测量关键技术研究.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2 (04) .

[2]牛虎林, 罗永贤.GNSS-RTK测量精度分析与质量控制.甘肃科技, 2014 (09) .

矿山与工程测量实习大纲 第5篇

矿山与工程测量实习是在学生学完《矿山测量学》课程,并且按照教学计划,在校内进行过有关教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工程师的基本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与掌握生产矿井中各项基本测量方法、测量仪器操场作技能以及组织管理知识,加深对校内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和理角,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次实习的具体目的、任务是:

1. 通过参观,听报告和访问等方式,对全矿井的生产及组织管理等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2. 在生产矿井测量工程技术人员的直接指导和配合下,通过生产实践和实际操作,完成本大纲规定的各种基本测量工作的外业和内业。

3. 熟悉了解生产矿井地质和采矿部门的工作任务、内容、方法及组织情况。

4. 通过校内集中实习,对学生进行有关矿山测量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强化训练。

一、实习的组织安排及注意事项

(一)实习的组织形式

本实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发扬吃苦耐劳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全班同常以实习小姐为单位,分赴各生产矿井进行实习。

实习小组由5-10人组成,设正、付组长各1人,实习小组长负责本组实习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经常检查实习的进展情况,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应会同小组成员商讨,并及时向现场指导人和指导教师汇报。实习小组付组长负责管理生活、财务、借还仪器等工作。

(二)实习时间安排

本实习时共4周,大致分配如下:

1.往返旅途2-3天;

2.地质、采矿实习2天;

3.矿井测量实习7-8天;

4.矿井工程测量实习2天;

5.校内集中强化训练6-8天;

6. 编写实习报告及考核2-3天。

(三)每组配备的仪器及工具

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钢尺1把、拉力计1个、温度计1个、小垂球3

个、塔尺2根、背包1个、记录手簿、计算纸若干。

另整个测量队配陀螺经纬仪3台,激光指向仪2台。

(四)注意事项及要求

1. 到矿上实习的同学,必须遵守矿上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矿上领导、现场实习领导人和指导教师的领导。

2. 牢固地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学习并执行矿上的安全规章制度,认真听取现场指导人关于矿井安全知识的介绍,在实习中一事实上要注意安全,听从指导人及工人师傅的指挥,不要擅自行动。掌握矿井安全知识及规章制度也是这次实习的任务之一,这方面的收获应编入实习报告。

3. 测量仪器是比较贵重的国家财产,无论是学校或现场的仪器工具都要精心爱护,专人负责保管,不得损坏丢失,个人的物品也应委善保管,防止丢失。

4. 在规定的实习时间内,不得擅自离队,短时间有事外出必须向组长和现场实习指导人请假,不得中途或得前返回学校,否则实习成绩以不及格论。

5. 积极参加科室的政治活动,学习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吃苦耐劳、扎根基层、乐于奉献的精神,树立热爱测量工作,献身煤炭事业的理想。

6. 积极开展学雷锋、树新风、为现场做好事的活动。

二、实习的内容与要求

(一)矿井地质实习

能过参观、听报告、参与地质测量科有关矿井地质工作、地质测量(调查)等方法,达到:

1. 了解实习矿区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的分布规律。

2. 弄清实习所在矿的煤层层数、厚度及稳定性、煤种、煤质、顶底板岩性、标志层、煤层对比方法。

3. 从实践上明了地质勘探过程。

4. 学会野外与井下地质素描与原始地质编录。

5. 熟悉生产矿井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及作法

6. 看懂各类矿井地质图纸、弄清实习所在矿的主要地质构造、断层及各种巷道的空间形态及其关系。

7. 初步了解储量管理工作的内容及作法。

(二)采矿实习

1. 概况:

了解矿田的开采沿革,矿田境界及储量,煤层层数及厚度,矿井的生产能力,服务年限等基本情况。

2. 开拓系统:

调查清楚矿井的开拓系统,开采顺序,计划开采深度,开采水平数及各水平的垂高、斜长、井筒位置的选择,井筒的开拓形式,井筒断面大小及设备布置,车场形式。

3. 采区巷道布置及其采煤方法。

弄懂采区巷道布置及共生产系统,回采工作面的回采工艺(破、装、支、运、处理采空区)。简述矿上所用的各种采煤方法。

4. 要求

学生应在听取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采煤报告后,下井参观。参观时结合矿图弄清井下开拓布置系统,一个采区的全部开采过程,一个掘进工作面的掘进过程。参鸡肉后应掌(破、装、支、运、处)。并对全矿井的开拓、运输、通风、提升系统有一个清晰明了的概念,时间安排与现场指导人具体商定。

(三)生产矿井测量方法实习

1. 矿井联系测量

如实习矿井具备联系测量的条件,要求同学进行几何定向、陀螺定向及导入高程实习,实习严格按《煤矿测量规程》要求进行。如不具务相应条件时,则在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介绐作业过程后,收集矿井原有的联系测量资料,独立地进行联系测量的内业计算和精度分析,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评述,编入实习报告。

2. 井下控制测量

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将同学编入现场测量小组,辅助现场测量人员进行导线测量工作,学习井下导线测量方法和技能。完成一条以上导线的内业计算并总结导线测量经验,如条件许可,实习小组可独立完成一条或数条导线的全部测量计算工作。

(2)三角高程测量

导线测量实习应尽量在斜巷中进行,在平面控制测量实习的同时,进行三角高程测量实习,三角高程没量的要求和方法严格按(煤矿测量规程)进行。

(3)井下水准测量

在井下选择一条长度不小于1公里的平巷进行水准测量,施测方法及要求按(煤矿测量规程)执行,在返则的同时需进行运输轨道纵剖面的测量,并绘声绘色制轨道剖面图。

3. 巷道中、腰线标定

实习同学应参加井下中、腰线的实际标定工作。对实际给向工作分析总结经验收。具体内容包括:

(1)标定巷道开切点的掘进方向;

(2)直线、曲线巷道中线的标定;

(3)平巷、斜巷腰线的标定;

(4)激光指向仪的安置方法和使用管理。

4. 矿图绘制及使用

(1)了解矿图的作用、绘图工作的任务、矿图的内容及矿图绘制

方法及要求

(2)了解矿图的比例尺、分幅编号方法、矿图的种类及每种矿图的成图方法。

(3)了解绘制矿图所采用的工具、材料,学习绘图的经验和技巧。

(4)参观计算机绘图过程,熟悉计算机绘图方法及要求,分析计

算机绘图中存在的问题。

(5)进行基本矿图的读图训练。

5. 其他

(1)收集矿上一个大型贯通工程或多个工作面贯通工程资料,对

大型贯通工程进行误差预计,并与实际贯通结果相比较,对误差预计及贯通测量成果进行分析;对多个工作面贯通资料进行精度分析,对贯通测量成果进行分析评价。

(2)地测科室的职责范围与组织管理

了解地测科室人员编制、知识结构、仪器设备配备情况,主要的业务范围及与其他业务部门、上级对口单位的业务联系,地测科长与测量技术人员的职责等。

(3)了解矿井测量标准化的内容、要求,以及其他新仪器、新技

术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有何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四)矿山工程测量

1. 参观井筒十字中线,了解井筒中心和十字中线的标定方法,了解矿区建筑物的施工测量方法。有可能时,参与工业和民用建筑物的施工放样。

2. 参观立井井筒,清工程技术人员介绍井筒施工测量的方法和过程,了解井筒掘进,砌壁时的施工测量。

3. 参观井架、井塔、提升设备,了解罐梁,罐道安装测量方法,井架、天轮、提升机的安装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

4. 参观井底车场及其它硐室,了解井底车场施工时的测量工作方法,了解马头门及装载硐室的施工测量方法。

5. 如矿井进行立井延深工作,请工程技术人员介绍立井延演出人时的测量工作。了解原井筒的中心和十字中线的测定方法,延深井筒的中心和十字中线的标设方法。

6. 参观矿井现有的铁路、管线,请工程技术人员介绍矿区铁路施工测量,管线施工测量方法。掌握曲线的测设方法,铁路

纵横断面的测设方法,定线测量方法等。如现场进行上述测量工作,实习学生应尽量参与并进行实际操作。

三、实习的成果整理及考查方式

(一)为了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完成,达到本次实习的目的,要求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生下井次数不得少于12天(包括防空洞实习),各实习小组长应严格把关,按照实习日程表完成各项实习,除正常节假日外,不得随意放假或擅自离开实习驻地。

(二)每本原始记录本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编号;

2. 记录清楚明了,用铅笔记录或描绘草图;

3. 错误的地方,先用铅笔整齐划掉,再行改正,绝对禁止涂改记录;

4. 注明测量地点、日期和测量记录者姓名。

(三)内业计算表须符合下列规定

1. 注明计算者及校对者姓名;

2. 用黑墨水工整而仔细书写计算数字;

3. 修正计算错误时,先将错误数字划掉并在其上方用红墨水填写正确数字。

(四)本大纲所列实习内容是一般性的,根据实习矿井的具体

情况,实习时可作适当增减,增减的内容应与指导教师共同商量。

(五)随着实习过程的进行,应及时记下有关实习的情况,如

具体作法,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体会和想法等等,以便为编写实习报告作准备。

(六)编写实习报告是一项重要的总结性工作。每个学生应独

立地完成,装订成册,实习报告应有实习情况的简要叙述,示意图与计算表格等,实习报告应用黑色墨水计个编写,要求字迹清楚、工整,插图正确,表格合理、完整。全部实习结束前,实习报告簿等送交现场指导人及指导教师审阅。

(七)考查方式

学习只能在完成计划实习内容、编写好实习报告并装订成册以后,才能取得考查的资格。

考查在现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以下列内容作为评定实习成绩的依据。

1. 学生的实习态度、纪律遵守情况及仪器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所完成的内业计算、报告、图纸的质量。

3. 回答指导人所提问题的情况。

4. 整个小组所完成的全部工作的质量。

5. 现场指导人的评语。

浅谈公路工程测量方法与应用 第6篇

[关键词]测量方法公路工程绘制原理

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在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选取一条最经济、最合理的路线,首先要进行路线勘测,绘制带状地形图,进行纵、横断面测量,进行纸上定线和路线设计,并将设计好的路线平面位置、纵坡及路基边坡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以指导施工。

一公路工程的不同阶段测量

1初步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初步设计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初测资料编制,主要拟定修建原则,选定设计方案计算主要工程数量,提出施工方案意见,编制设计概算,提供方案说明及图表资料,初测阶段为初设提供平面、高程控制、地形图、特殊地段的控制桩及纵、横断面资料。初步设计比选方案一般在1:10000地形图上做多个比选方案,纸上布线后,对各方案进行l:2000地形图测量,在1:2000地形图上进行纸上定线,布置桥涵、通道、隧道等,实地调查计算工程数量,编制概算文件,特殊复杂困难地段,为加深勘探调查及分析比例,实地放桩,进行平、纵、横测量。①平面高程控制测量②地形图测量③必要的平纵横测量。

2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施工图设计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在1:2000图上进行方案比选,确定路线方案,进行施工图详测。①中线放样②纵断面测量③横断面测量④主要工点地形图测量⑤主要控制地物高等控制测量。

二控制测量的耳的,坐标系统的选择、建立方法、独立高等控制网的建设方法

1控制测量的目的控制测量一般是指在工程建设地区的地面布设一系列的控制网点。并精确地确定这些点的位置,以便为后期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测量放样打好基础。控制测量是一切后续测量工作的基础,没有控制测量,往后的测图和放样等工作是不可想象的。控制网把测区各部分的测量工件联系起来,即起骨架作用,又起限制误差传递和累积作用,控制网在勘测设计阶段的作用是:①各设计阶段需要适当比例尺地形网作依据,而地形图测绘又必须依靠控制网点来确定地形图中各部分地貌地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和保证地形图的精度。②各设计阶段必须以控制网为基础将路线、桥梁、隧道等设计的位置精确地放样在地面上,搜集相应的路基、构造物用于设计阶段的各种资料。

2坐标系统的选择坐标系统的选择是我们经常碰到,也是一些作业人员难以理解的问题。

(1)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坐标系国家大地测量和工程控制测量工作都是在地面上进行的,而地球的自然表面又是一个有山、谷、江、湖、海洋等起伏的复杂曲面。它是一个不规则的、不能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表达的曲面,因此,不能在这个曲面上来解算测量学中所产生的几何问题,为便于计算控制网点的位置和测绘地形,应选择一个形状和大小都很接近于地球而其数学运算又很方便的体形,来代替地球的形体,以便把观测结果归化到此体形的表面上进行计算。

(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公路线路尤其是高速公路一般跨越多个地区,绵延数百里,为了坐标系统的统计以及与国家其它工程衔接,目前普遍采用国家坐标系换带计算方法。即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接坐标系。

3控制网建立方法应采用先四等控制,后一级导线公路为线状物,四等控制普遍采用CPS测量,它的特点是:①定位精度高②观测时间短③测站间无需通视④可提供三维坐标⑤操作简便⑥全天候作业。

GPS采用测距后方交会的原理,接收机接收卫星测距信号,只需同时获3颗以上CPS卫星信号,就可利用后方交会的原理解算的绝对坐标,当有两台接收机同时观测相同3颗以上卫星信号时,其基线解算可达10-6精度,然后通过点或边连接,联测到已知高等控点上,经平差计算得到各未知点的坐标。四等点一般以5km左右一对为宜,5km一对是为便于一级导线加密时附合到已知边上,为便于设计及施工放样,一般采用常规仪器(全站仪或测距仪配经纬仪)进行。高程:采用水准仪进行四等高程施测,也可采用严格按规范施行的三角高程代替四等水准方法,附合到三等以上高程控制点。

(4)独立高等控制公路工程中首级控制网常采用GPS进行四等控制,为方便施工再利用常规方法进行一级导线的加密,首级控制网往往采用与国家点联测分带换算得到实地任意坐标系统,以控制整体系统的连接及与已有线路进行衔接继而在线路主要控制物如特大桥、长隧道等(为便于施工需进行控制网的布设,这类控制网内部精度要求较线路首级控制高,这时多采用独立网的形式,这种独立网不同于其它独立工程如大坝、枢纽、厂房等一般独立控制网,作为线路整体的一部分,需要与路线进行坐标衔接,坐标系统一致,以便施工过程中保持线路的连续性,控制平差采用独立网自由平差求定长基线后再进行约束平差,然后再对两端一级导线重平差方法。

三地形图的航空摄影测量方法

根据公路工程的特点,长线路普遍采用航空摄影的方法,用安装在飞机或其它飞行工具上的摄影机,对观测地区按一定要求进行摄影,根据摄影瞬间得到的航空像片,读取各种信息资料和编制地形图的技术,叫做航空摄影测量。

尽管航空像片上详尽而准确地摄录了地面上的实际情况,它却不能直接作为地形图使用其主要原因就是航空像片是中心投影,而地形图是垂直投影(或称正射投影)。

航摄比例尺:航摄比例尺分母不能大于成图比例尺的4倍。

航摄外业:①像控点的布设像控点是在实地选定合符成?要求的明显地物棱角(在航片上清晰可变)的点测定其平面、高程三维坐标,以便在内业成图时确定相对位置,对航片进行纠正。②像片调绘,航片上不明确或遗漏的如地面、地下及架空管线、路堤、陡坎、农田、植被等均应调绘。

四数字地面模型

数字地面模型是利用由不同的地形数据采集设备采集的大量地形点的三维坐标按照一定的数学模型分析和联网,使这些空间点按照此数字模型采用规律来描述地形起伏的数字模型。

DTM是描述地面诸特性空间分布的有序数值阵列,若仅是将高程或海拔分布作为地面特性的描述称为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地面模型可以是每三个三维坐标值为一组元的散点结构,也可以是多项式或傅立叶级数确定的曲面方程。

1数字地形模型是一个数字模拟的过程,用于模拟地形的大量的采样点的三维坐标是按照一定的精度要求进行采集的,这时,地形表面被一组数字数据来进行表达。如果需要该数字模型表面上其它位置处的属性信息,可以利用一种内插方法来处理该组采集的地面数据,利用内插的方法,就可以根据DTM得到任何位置处的地面属性值。

根据目前数字地面模型的精度,可用于公路初步设计。

2DEM是地形表面的一个数学或数字模型,根据不同数据采集的不同方式,DEM可能使用一个或多个数学函数来对地表进行表示。这样的数学函数通常被认为是内插函数,对地形表面进行表达的各种处理可称为表面重建或表面建模。地形表面重建实际上就是DEM表面重建或DEM表面生成。当DEM表面建模后,模型上任一点的高程信息就可以从DEM表面上获得。

3建立DEM表面模型的各种方法数字表面建模的各种方法

(1)基于点的表面建模如果只使用多项式的零次项来建立DEM表面,则对每一数据点都可建立一水平面,假设使用单个数据点建立的平面表示此点周围的一小块区域,则整个DEM表面可由一系列相邻的不连续表面构成。由于其所建立表面的不连续性,因此并不是一种真正实用的方法。

(2)基于三角形的表面建模分析多项式的前三项(两个一次项和一个零次项),可以发现它们能生成一平面,最少需要三个点生成一平面三角形,从而此三角形决定了一个倾斜的表面,由于三角形在形状和大小方面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这种建模方法也能容易地融合断裂线、地形特征线或其他任何数据,它已成为表面建模的主要方法之一。

(3)基于格网的建模如果通用多项式中的前三项与a3xy项一起使用,则至少需要4个点以确定一个表面,这种表面称为双线性表面。正方形格网为最佳的选择,在基于格网建模的情况下,最终表面将包含一系列衔接的双线性表面。应当指出,高项多项式也可用于建立DEM,但它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果对范围较大的区域使用高次多项函数则可导致DEM表面出现无法预料的抖动,为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只使用二次或三次项。

(4)混合表面的建模对格网网络来说,可将其分解为三角形网络,以形成一线性的连续表面;反之,对不规三角网进行内插处理。也可形成格网网络。

参考文献:

[1]熊梓言,全球定位系统在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4.

[2]房晓彬,葛秀梅,GPS及其在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_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12,

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第7篇

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研究用于军事活动的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观测特性具有全球适应性、全天候性以及实时精准性, 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较高精度的三维导航以及目标定位, 且数据保密与信号稳定性较强。因此, 在野外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勘探以及远洋测量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GPS系统主要包括空间卫星、地面监控站以及用户设备三个构成部分。

2 煤炭勘查中GPS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建立施工控制网是煤炭勘察工作中测量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 其主要是为煤炭矿区的工程建设与施工过程中的放样、竣工测量提供技术支持。其中, 施工控制网的布置是所有其他施工工作的基础, 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建设水平。所以, 工程建设施工之前要对工程建设规模和施工过程中的具体环境特点来详细分析, 并确定最终的施工控制方案, 保证后续的工程项目建设能够得到有效开展。在施工控制网布置过程中利用GPS技术能够显著减轻劳动强度、减少环境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在煤炭矿山勘查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在控制测量工程中利用GPS技术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2.1 勘查选点及埋石

由于施工控制网的主要作用在于为所有的工程勘查工作提供测量定位服务, 所以首级施工控制网应该布置在整个施工区域当中, 这样才能保证在后续的测量过程中能够为任一的测量控制点提供服务与支持, 或者通过可以在后续工作中通过加密对应的控制网定位点的方式来进行控制测量。同时, 在实际的工程勘查选点过程中, 要综合考虑建设项目的具体功能以及构筑物对定位精度的需要, 尤其是在一些建筑密集区域或者关键建筑物周围适当增加控制点数目, 并在考虑对应的施工控制网强度的基础上, 尽量避免网格所成锐角小于30°、钝角超过120°, 以确保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强度达到勘查技术要求。

另外, 当采用GPS技术进行施工网的建立时, 要确保测点附近上访天空开阔, 尽量避开高压天线、发射塔或者接收天线密集区域, 以免GPS信号传输受阻。由于当前的工程测量中大多以采用全站仪技能型测量为主, 因此在控制网的布置过程中, 要保证有两个以上的通视控制点, 以免由于施工中出现控制点被人为移动或者被破坏而影响勘查精度。因此, 通常在选点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施工场地的具体布置情况合理选择控制点, 避开人群活动的高密度区域, 减少控制点被移动或者被破坏的状况发生。最后, 还需要依照工程具体情况对控制网的合理程度以及方便性进行论证。总的来讲, 采用GPS进行控制网布局时,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1) 工程的具体布局; (2) 控制网布置过程总所采用的整体测量方法; (3) 施工工艺中所采用的工艺流程; (4) 施工区域范围内的地质状况; (5) 后续施工给工程测量控制点带来的具体影响。

2.2 坐标系的合理选择

为了保证施工控制工程的应用施工能够得到顺利的开展, 在施工控制网的布置与设计过程中应该确保设计工作中采用的坐标系相一致 (设计工作中一般采用国家坐标系) 。但是, 由于工程建设的需求呈现出复杂性, 勘查过程中不能仅仅只采用国家坐标系, 否则将使得长度变形较大, 影响工程勘察的精度, 尤其是在一些特大型煤矿勘查工程中, 这种问题十分明显。所以, 在煤矿勘察的控制网布置与设计工作中, 一般会要求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坐标系与设计工作所采用的坐标系一致, 并使得局部施工控制网的变形程度最低。为了达到适应当前工程设计的实际应用目标, 通常需要在适当的时候采用局部独立坐标系来进行网格的布置, 通过形成局部控制网的方式来保证工程勘查精度。在实际的布置过程中, 要选择一个点位固定的控制点作为原点, 同时将其国家坐标系下的坐标值作为局部独立坐标系的计算坐标参考, 将国家坐标系的控制点连线方位角作为计算方位角, 将控制点的均高作为坐标的基准面, 通过观测边在基准面投影的方式来进行测量。通过这种局部独立坐标系的测量方法减少网格长度方向的变形, 满足工程实际测量以及设计过程中对局部精度的应用需求。

2.3 合理选择投影面

施工控制网的投影问题是施工控制网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之一, 这主要是考虑到地球为非正圆, 在不同的高程面, 计算得到的边长长度会有所差别。但是, 这种差别在小规模的工程测量当中并不明显, 随着高程的增加而使得计算投影之后得到的边长变形增大。通常, 在确定施工控制网的投影面之前, 首先要确认工程设计投影面。尤其是对那些特大型煤矿工程而言, 这种影响就显得比较明显。因此, 在特大型煤矿勘查工作中要考虑地球曲率变化因素, 同时在实施施工控制网平差之前要确认设计过程中在长度设计时选择的具体为哪一个高程。

2.4 施工控制网的加密

施工控制网加密的工作一般是由后续的施工单位开展的, 所以若工程勘查获得的控制网格精度不能达到工程测量实际需要的精度时, 施工单位将通过控制点加密的方式对网格精度和密度进行提高。但是, 在加密之前要明确对应控制点的实际需要, 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控制点的位置和功能等方式来进行。

2.5 施工控制网的维护

因为煤炭工程勘查工作的施工周期都较长, 而且作业队伍的种类以及来源都相对复杂, 但是勘查工作的精度要求却较高。因此, 为了确保工程测量得以顺利进行, 在整个勘查施工周期当中, 必须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实时地维护。一般, 在施工过程中, 各种大型机械设备的应用比较多, 会对施工场地设置的控制点形成破坏。所以, 可以通过在施工控制网点周围设置对应保护措施的方式, 使得控制点尽量少地受到周围活动车辆以及人员的影响, 确保控制点的位置不受影响。当所选择的控制点设置在较松软的地基上, 或者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地下水排出, 这时将客观上使得控制点的位置精度受到影响。为了确保整个工程勘查的精度, 因此要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周期性的复查, 确保每次复查的相关数据紧固一致, 而每次复查所采用的观测方式以及测量手段可以适当地进行改变。

3 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3.1 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优势

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较广, 尤其是在工程施工放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一般是使用全站仪等测量方法开展测量施工的, 当遇到测量障碍而不能开展测量工作时, 则需要使用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 (GPS RTK) 技术进行测量定位。与传统的全站仪测量或者其他测量方式相比, RTK测量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1) 定位精度较高, RTK测量的理论精度可以达到1cm+Ippm (平面) , 2cm+1ppm (高程) ; (2) 能够进行快速的三维坐标测量, 理论上通过RTK能够在2s得到三维坐标; (3) 能进行远距离勘查作业, 且操作便捷, 具有较高的作业效率, 通常作业半径可以达到。同时, 其自动化程度较高, 在实际的勘查过程中, 观测人员只需要设置好基准站之后, 就可以在流动站上进行后续的操作, 诸如卫星捕获、跟踪观测等相关工作都可以由设备自动完成; (4) 测量站之间不需要进行通视, 而且各个观测值都采用独立观测的方式, 没有误差累积的影响, 可以获得很高的定位精度, 有效的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

3.2 利用GPS RTK技术的工程测量步骤

(1) 环境预测的观测。为了使得勘查数据数据更加科学、完整, 可以采用卫星预报的方式来获得最佳观测时间段, 从而使得所观测得到的数据更精确、观测卫星的几何分布更好, 定位精度自然更高。若需要获得准确的卫星分布情况时, 可以使用Planning进行查看, 同时根据预测结果对工作进行合理计划。

(2) RTK放样施工。首先, 需要设置基准站, 在野外作业过程中可以将控制点作为基准站。但是, 当所设置的基准站位置有差别时, 则相对应的设备操作步骤也有对应的差别, 诸如坐标系、设备高、中央子午线等参数都需要进行对应的重新设置。其次, 流动站设置方法较多, 通常可以采用结合已知观测点参数进行计算矫正的方式以及在设备中进行四参数、七参数转换的方式进行设置。再次, RTK放样是要将电台频率与基准站电台的调谐至一致, 并确认电台接收通道与接收卫星的数目一致之后, 在进行精度测量的评定。最后, 进行后续的内业处理工作, 主要是对相应周期内完成的放样点在计算机的外业数据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朱国顺.李建科.浅谈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 2010 (30) .

[2]王红兵.谈GPS在现代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10 (32) .

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第8篇

1.1 GPS控制测量

依据GPS控制测量工作的特点与性质可将其分为外业操作及内业操作。前者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选择观测站的位置、标定观测标志、具体的野外观测作业及后续的观测成果质量检验等。而内业的工作则包括GPS系统具体的测量方式设计、技术检验、对测量数据的科学处理以及依据处理成果进行的技术总结等。

1.2 测量方式及技术要求

本文依据某地区的地下水源勘查项目进行对工程的基础控制测量,并通过对工程的位置分析、交通状况调查、地形地貌勘查、气象环境监测、水系划分资料分析等各项数据对工程的技术指标、测量方式及相关要求做了统一、完备的规划与精心的设计。

控制网平面以北京坐标体系为依据,按6度分带,采用至少两台接收机,并将其置于同一条或数条基线的端点进行作业,基线边的长度要控制在15km以内,按照基线长度、精度及GPS系统测量的外业标准要求进行实时、同步观测至少四颗的卫星时段数值,从而将时段长度的定位精度通过测量等级合理确定。为了使观测成果的检验更具便利性、成果的测量精准度更高,在该种作业模式下,对独立基线边的观测应构成完全闭合的几何图形,从而使控制网的强度大大提高,使测量工程的开展高度精密、科学。该工程测量模式同样适用于各类精密控制网,如桥梁、隧道测量、城市道路测量、勘探测量等。总之,依据GPS控制测量的要求严格性、工作量大、技术支持复杂的特点我们只有在满足用户要求的前提下对各个阶段的工作开展周密、精心的设计并努力科学实施,才能有效的缩短工程测量时间、降低人力、物力投入,使精确的测量凸显更大的服务价值。

2 控制测量布网方案的选择

2.1 平面与高程控制

在测试区的首级平面控制我们可采用GPS中的D级网并结合线形锁式的方式进行。在网布控制设计时应遵循集合图形结构性强,能反映良好的自检与约束能力的特性。在选择平面与高程控制时,我们应尽量将起算点控制在国家二等及以上的三角点范围,联测点的数量也要控制在至少三个以上。

2.2 选点及观测

在选点观测开始前期,我们应广泛的搜集测区的地理情况及控制点分布状况,检测标架、标型及标石是否完好无损,从而确定适宜的选点位置。同时在选点过程中还要遵循易于安装、环境空旷、利于观测的至高点原则,使点位目标更突出,有效的规避遮挡、障碍现象的发生。同时,点位的选择还应远离功率较大的无线电发射源、高压输电系统、无线电微波传输系统以及水域环境,从而使GPS信号受干扰、受弱化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另外,还要保证点位的交通便利、地面基础稳定、易于保存。

在观测作业的环节中,我们主要通过对捕获GPS信号的跟踪、测量与处理获取定位的信息与数据。观测人员应依据观测仪器的操作手册进行必要的观测准备与数据记录,依据科学的操作流程开展安全启动、合理自检、实时记录、持续观测、科学调整、适度增加观测、控制电容量、始末按时测量、防范接收安全、检查无误迁站、及时检测仪器存储空间、保护观测数据等工作,从而使观测仪器在高效的运转中,操作人员规范的记录检测中高效能服务。

3 GPS在工程测量中的拓宽应用———RTK

如果说GPS属于静态的测量方式,那么实时动态测量———RTK则是在GPS系统拓宽应用的成功典范。顾名思义,动态的测量相比于静态的工作方式更具实时性、先进性与高效性,不受通视条件的约束。因此该技术已被成功的广泛用于各个测量项目中,如工程控制测量、施工策略、地形测量等,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3.1 RTK的技术关键

RTK测量的技术关键在于对转换坐标的参数求解、观测基准站的设置以及对作业半径的严格控制上。在测量中,我们必须实时得出被测对象在实用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因此对于坐标参数的转换求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求解中基准点的精度、密度和分布位置直接影响着求解的质量,因此,基准点精度应越高越好,同时应取三到六个基准点并使之均匀的分布在测量周围。我们应科学的运用不同算法、采用不同基准点的匹配方案来求得多组的转换坐标参数,根据差异的比较选择其中精度最高的一组。另外,由于GPS卫星信号在高空传播中容易受到电离层、对流层的干扰,同时,采用超高频电磁波传输的RTK数据链也易受到接收高度、大气折射的影响,因此,为了使信号的收折损率降低、提高接收质量,对基准站的选取必须远离干扰源,远离高大建筑物的遮挡、远离大面积反射物的阻碍。

3.2 RTK测量的科学策略

为了提高RTK测量的精准度,除以上关键技术的应用外我们还适当的增加观测卫星数量,使其分布趋于均匀合理,从而使卫星观测的图形强度有所提高,进行高效、高准确度的RTK测量。同时,测量作业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理论专业水平,依据丰富的操作经验与高度的责任心确保操作环节的零误差。如对接收机整平、天线高度的确切标定、准确输入坐标、严格矫正仪器基座与水准器等。当观测结果确定后要经过反复的测量,排除个别差异数据,通过前期、中期的复核,先对已知点进行检测,而后将已知坐标与新测坐标进行较差衡量,当符合标准后再进行RTK测量。而中期测量则是指根据作业过程中选取的不同起算点进行部分重合点的测量,或在同一点上进行两次测量。同时,依据精准度高的测量目标我们可采用多历元的结果观测并应用三脚架进行天线固定。

4 结语

总之,应用GPS系统及RTK技术进行资源勘查的控制测量与工程测量是科学实践的又一次伟大创新,我们只有充分利用该系统高度的跨时空性、严密的准确性、全天候的灵活适应性、自动化的运行测量方式,在强化专业技能、规范科学操作的同时,不断开发深化功能研究,总结成功经验,才能最终使之不仅在资源勘探中,更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中发挥最大化的服务价值。

摘要:本文基于GPS系统及定位的原理论述了资源勘查中GPS系统在控制测量环节与工程测量环节的科学应用,利用GPS定位技术的高精密性、灵活观测性发挥了其在资源勘查工作中的重要测量作用,有效解决了GPS系统高程控制难、缺乏丰富经验、控制水平有限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资源勘查,GPS系统,控制测量,工程测量

参考文献

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第9篇

1 影响高程测量精度的因素分析

根据实践经验总结, 造成高程误差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1 GPS大地高的测量精度

只有在获得精准度比较高的GPS大地高程观测数据才能够准确地计算出GPS正常高。根据实践经验总结, 对GPS大地高测量精度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与卫星误差相关的相对论效应、卫星钟差一级卫星星历误差, 与信号传输相关的对流层延迟、多路径效应以及电离层延迟等以及与接收设备有关的天线整平误差、天线对中误差等。除此之外, 与系统生成的模型误差也有一定的关联。当GPS进行静态测绘时, 必须要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性, 并安装一定数量的信号接收设备。但是在实际的测量控制中, 往往难以满足以上要求, 而且对采样的观察时间通常没有达到既定的时间, 所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程测量的精度。

1.2 公共点几何水准测量精度

一般情况下, 对测量点的高程异常值与大地高测量值值差进行有效的控制就能得到正常值。计算高程异常值通常利用的是数学方法, 在数值获取过程中, 与测量点的GPS大地高以及相应的几何水准高程测量值的差值也有很大的关连。因此, 要获得精度较高的高程异常值, 需要对水准测量的精度进行严格控制。

1.3 GPS高程拟合的方法

GPS高程拟合的基本原理是:由GPS测量技术得到大地高, 由水准测量获得正常高, 大地高与正常高之间的差值为高程异常。然后通过高程异常拟合出似大地水准面, 运用相关计算法则得出未知测量点的高程异常。在传统的测量方法中, 由于工程量巨大、测量成本高、观测时间长, 所以很难得到精度较高的几何水准高程值, 尤其是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 高程精度更加难以控制。

因此为了有效地避免高程误差, 可以应用水准测量方法来测量高程, 也就是对少数GPS点实施高程测量, 再通过高程拟合技术手段得出其他GPS点的高程。在实际的控制测量中, 由于没有选对合适的拟合模型, 所以使得计算不够准确, 导致了较大的高程误差。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 公共点的分布也是影响高程精度的重要因素。通常满足一定数量要求的控制点布设, 能够有效地促进高程拟合的精度。

2 提高GPS高程测量精度的措施

结合工程测量中GPS控制测量平面与高程精度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此处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

2.1 完善大地高测量的方法

大地高的测量方法对于保障高程的精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实践经验表明,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选择合适的站址。在工程测量中, 虽然对各观测站点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但是合适的观测点, 对于工程量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 要结合工程环境, 制定站址选择方案。

(2) 运用同步观测求取差值。实践表明, 同步求差法不仅具相对完整的理论依据, 同时这一方法能够将误差降至最低甚至是忽略不计。通常, 在观测距离小于20Km的情况下, 两个同步观测站就容易受到卫星星历误差、对流层以及电离层的影响, 而同步求差法可以将这种误差缩小。但是, 同步观测法如果没有保证两个观测站的观测同步进行以及观测站之间间距在20Km以内, 那么求取的差值无效。

(3) 确保天线高的正确量取。天线高测量误差是导致高程精度较差的重要原因, 因此要加强对于天线高测量的重视。野外作业的情况下, 应将天线斜高作为测量值, 将天线圆盘分成三个方向, 且间隔角度大小均匀。然后分别对不同方向的天线高进行测量, 保证测量结果之间的误差低于3mm, 然后取其平均值。在野外作业这一过程中, 会因为所用天线的类型不一而使天线高有所变化, 所以要控制好相位中心的高度。

2.2 使用合理的高程拟合方法

在实际的工程测量之中, 通常会以数学曲面构件的方法来拟合似大地水准面, 再以此计算中GPS测量点以及待测量点的正常高值。根据实践分析, 常应用的拟合方法有二次曲面拟合法、平面拟合法、多面函数法以及样条函数法, 其中又以二次曲面拟合法应用最多。与其他拟合方法相比, 二次曲面拟合法更容易得到更加精确的高程异常值。当然, 由于观测环境不同, 采用的拟合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2.3 加强控制点的布设

确保高程起算点的高精度是拟合出其他控制点高精度高程值的重要前提。所以, 在实际的工程测量中要加强控制点的布设, 确保高程起算点的稳定性以及测量精度。不仅如此, 拟合所需的水准点应尽可能分布均匀, 数量应在6个以上。当工程测量地形复杂、测量范围大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分区建立拟合模型的方法来提高高程拟合的精度。

3 结语

GPS测量技术不仅应用范围广、定位精准、简单易操作, 而且还能全天候作业, 所以在工程建设规模与数量不断扩大的前提下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采用GPS测量技术来完成工程测量工作, 是当前工程发展的一种新趋势。GPS测量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工程测绘技术而言, 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效率。虽然GPS在控制测量平面与高程精度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不足, 但是只要在实践中进行不断地改进与完善, GPS测量技术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GPS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并且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尤其是在工程测量中, GPS测量技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 GPS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比如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 GPS控制量测的方法并没有那么直观, 而且测量出来的平面精度以及高程精度难以满足当下工程建设的需求。因此, 该文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对GPS控制测量平面与高程精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旨在促进GPS控制测量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改进与应用。

关键词:工程测量,GPS控制测量,平面,高程,精度

参考文献

[1]苏志华, 周春柏, 刘晚霞.工程测量中GPS控制测量平面与高程精度分析[J].测绘通报, 2012, 3 (18) :56-58.

[2]刘明学.GPS高程转换在公路高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 2012, 7 (18) :44-45.

[3]叶志刚.工程测量中GPS控制测量平面与高程精度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4, 1 (30) :221.

[4]赵行锋.工程测量中GPS控制测量平面与高程精度分析[J].中外企业家, 2014 (21) :220.

工程测量的发展与需求 第10篇

一、工程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为工程测量提供控制骨架和参考基准, 因此工程测量的发展离不开工程控制测量技术的发展。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特别是卫星定位测量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已经为工程控制测量增添了新的活力, 使工程控制测量手段产生了巨大变革。这种变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三角测量、三边测量、边角测量、导线测量等测量手段正在被卫星定位测量所替代;二是传统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分别布设、分别施测、分别处理的状况正在被建立统一的维控制网所取代。变革导致了工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的进一步稳定可靠和作业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从技术层面上讲, 目前差分GPS、实时动态测量 (RTK) 技术已经成熟, 并成为各等级平面控制测量 (包括工程控制测量) 的标准方法。我国一些城市或地区已经或正在建立GPS差分基准站网, 面向专业应用部门和公众提供高、中精度的GPS定位服务, 这将使测绘技术进入全方位应用阶段。

二、工程建设场地现状测绘

工程建设场地现状测绘包括2种情形:一是工程规划、勘察设计阶段的测绘;二是工程竣工后的测绘。两者在技术手段上没有明显区别, 通常都是应用数字测图技术测绘数字线划图 (DLG) , 并根据需要采集生成数字高程模型 (DEM) 。对于大型工程建设场地, 还可以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在工程规划阶段, 可以使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件, 其形式除DLG、DEM和DOM外, 还有数字栅格图 (DRG) 。

1. 各种工程测量数字测图技术中, 全站仪的数字测图被广泛应用。

全站仪的问世是现代地面测量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之一, 它使野外数据采集方法发生了根本变化。目前国内基于全站仪的测图系统主要有2种类型:一是全站仪采集数据, 利用电子手簿自动或人工记录数据, 再传输到成图系统中经处理生成数字图;二是全站仪与便携式计算机或PDA (个人数据助理) 组合, 在数据采集的同时实时生成数字图, 实现“所见即所测、所见即所得”。数字测图系统除具有基本的数据编辑加工、图形分层、符号配置等功能外, 还具备属性数据录入与挂接、由离散点构建不规则三角网 (TIN) 进而生成等高线、影像数据集成与叠加和进行不同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

2. 野外数据采集的一个趋势是多传感器技术的集成应用。

国外已经发展了一些基于全站仪、卫星定位系统、数码相机等多种传感器的内外业一体化数据采集与制图系统, 我国国家科技计划对此也给予了积极支持。比如, 一种所谓的“移动测绘系统”在高速公路、建筑物和公用设施测绘中均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该系统由移动平台、导航传感器、测绘传感器组成, 其中移动平台可以是汽车, 也可以是轮船或飞机;导航传感器包括GPS接收机、车轮传感器及惯性导航系统, 主要是用于获得车辆的行迹及确定测绘传感器的位置和方位;测绘传感器的作用是对目标进行测绘, 它可以是CCD相机、激光测距仪或雷达传感器等。

最近若干年来,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和动态GPS技术的发展使得航空摄影测量的经济性和作业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竞争力和生命力进一步加强。数字摄影测量从根本上改变了摄影测量对价格昂贵的专门测图仪器的依赖, 是摄影测量领域的一次革命。基于微机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目前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自动定向、空中三角测量、自动数字地面模型生成、自动正射影像图制作和交互式数字测图等一系列作业, 精度与高精度解析测图仪相当。

三、大型工程建筑物空间放样测设

随着大型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加, 当前迫切需要发展快速、准确、经济、有效的空间放样测设技术。由于工程建设场地的复杂性、大型工程设施结构的多样性和工程施工时间的紧迫性, 要求对结构或构件进行实时的空间放样测设, 因此, 基于智能化全站仪、激光、遥测、遥控和通讯等技术的集成式精密空间放样测设技术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智能化全站仪又称高端全站仪, 是指具有较大数据存储容量、较丰富的内置软件并可与计算机方便地进行数据通讯甚至自动操作的全站仪。当前全站仪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向:一是在价格降低的同时, 测量与处理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产品持续改进, 新型号仪器不断问世。许多全站仪都具有两种作业方式, 即使用棱镜和不使用棱镜。不使用棱镜的可测量距离一般在:100~200m左右, 测量精度达到± (5+2×10-6D) 或± (3+2×10-6D) 。

四、工程数据库和工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建立

水利工程测量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第11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 测量管理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0(a)-0152-01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施工企业要想提高工程质量,首先必须加强测量管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企业只有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提高企业的施工测量管理水平,对测量过程和结果进行严格有效的监控,才能保证整个项目建设的质量、成本与进度,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1 水利工程测量对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意义

水利工程测量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技术,详尽、精确、合理、科学的测量数据,在工程施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准确、周密的测量工作关系到一个水利工程是否能顺利按图施工;其二,工程测量为工程施工的进行提供必要的技术保证;其三,工程测量为工程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等工作提供具体的方法和手段;其四,工程测量为工程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和技术依据。

2 水利工程测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企业测量管理观念与新形势要求存在差距

随着时代形势的发展,现代测量工作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但在许多企业。旧时代的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测量管理理念依然原地踏步,与新时期工程的需求脱节,暴露出多种弊端。一是管理工作滞后,测量队伍不稳定。工程测量工作大多在野外作业,条件艰苦,作业时间长,不少企业测量资源匹配不到位,测量缺乏专业人员,测量工器具严重不足,有的企业人员经常被调离或外流,导致管理困难,工作难以按计划进行,有的工作甚至被迫中断。二是测量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难以适应高质量测量工作的需要。很多测量工作都需要通过专业测量人员才能完成,而现实中不少企业工程的测量工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缺乏独立工作的经验,加上在学校学习时使用的仪器不够先进,对一些现代新型仪器不完全了解,造成实际工作中面对新仪器一时上不了手,加上企业又缺乏对他们的岗前培训,监督不到位,使得工作不能很快适应要求,对测量工作顺利开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2 政府职能部门对测量质量的监督和监控存在漏洞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的监控体制,主要是政府监理和社会监理的共同参与,在有条件的施工企业,还有自己的工程建设质量监督职能部门。从表面现象来看,工程监理可以说是“三管齐下”,但在实际的工程质量监控和工程竣工验收中,往往大都只注重其他施工质量的检查与监控,对测量质量的检验则予以忽视,造成根本上对工程测量质量监控的漏洞。作为施工企业,大多只注重工程的进度和其他方面的质量控制,而很少去对测量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很少主动发现生产过程中工程测量的不安全行为。上述现象的存在和发展,对水利工程企业的管理者造成水利工程测量不重要的思想误导,不利于水利工程测量水平的提高。

3 解决水利工程测量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3.1 强化测量工作管理,有效利用测量资源

企业在施工测量过程中,加强测量人力、仪器资源的管理,是做好测量管理工作的重点。一方面,测量工作所使用的大部分是精准仪器,对使用后的维护要求很高;测量所获数据众多,对准确度要求也很高,要使测量数据长时间保持准确,就必须强化对仪器的管理。另一方面,目前测量新技术、新仪器、新方法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人力资源的紧缺。但是对于人员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很多,所以优化整合企业测量队伍,充分利用好测量人力资源,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3.2 注重测量方法研究,提高工程测量水准

随着形势的发展,传统的测量方法和手段受到巨大冲击,有些必将被新技术所取代。当前,水利工程规模日益扩大,施工技术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而在水利工程的测量中,倘若施工企业仍然采用原有的测量方法和手段,必然会受到巨大冲击,甚至会被淘汰。要做好测量工作,提高测量水准,在工程开始施工前,就要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基准点(线)及国家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和本工程的精度要求,测设好自己的施工控制网,加强测量方法研究,做好测量质量控制,认真仔细地一步步去完成各项测量工作任务。水利施工企业管理者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培养战略性眼光,注重引进实用的新仪器,注重测量人员的技术培训,以提高水利工程的测量质量,适应现代水利工程快速、高效、优质施工的需要。

3.3 强化监理测量控制,促进测量水平提高

工程建设的监理对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工程建设监理部门在履行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监控过程中,一是要坚持“事前控制”的原则,加强对工程测量的监控;二是要切实把水利工程测量成果的检查与验收纳入日常的监理工作之中,保证监理工作的经常化;三是要加强自身监理测量队伍建设,要想办法提高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业务素质、管理水平,提高监理测量水平,提高组织协调和应变能力,能够因人、因事、因环境、因目标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组织管理和监理方法,更好地完成监理任务。只有不断加强对水利工程测量的严格监控,才能有效促进企业工程测量水平的提高,从而使测量管理工作真正出效率、强效果、增效益。

4 结语

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工程技术的发展不断对测量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现代科学技术和测绘新技术的发展,给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良好的机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水利施工企业要想实现优质高效的管理目标,就必须采取施工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管理、信息管理等一系列手段,特别是要加强人员、仪器、制度等的管理,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 林伟平.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简论[J].江苏水利,2008(6).

有线电视工程施工与测量 第12篇

1.电平导频信号调整

有线电视施工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动电平控制干线放大器,其在工作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工作状态和稳定性,受到导频信号的输入电平影响。电平信号的输入电平来源于自动电平控制干线的接收,而且导频信号的输入电平,必须满足自动电平控制干线放大器的工作需求,只有这样,才会为自动电平控制干线的稳定工作起到保障作用。

有线电视中的电视信号,其电平对有线电视系统的非线性、载噪比等有影响,电视信号的电平,不会对电视自动电平控制干线工作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但是如果在有线电视工程施工中,电视信号的电平没有正确的设置和处理,将会影响自动电平控制干线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到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稳定性, 以及有线电视工程系统的各项指标。有线电视工程系统中的导频指标中有一个fl,fl是有线电视系统导频的低频参考点频率;有线电视工程系统导频指标中的高频参考点频率,其确定时,需要知道当量均衡对均衡器的选用、干线频响的调整是怎样的级联状态,在保证有线电视工程施工中各个干线在各级具有良好的分配的状态下,其导依然出现了频响不平的现象,此时就可以在某一级的干线放大器中安装一个均衡器,通过这个均衡器对干线导频的上下陷深度进行调整,对干线中的频率点进行补偿,进而使得干线的稳定性、导频等满足干线的频响工作要求。

2.输入电平的调整环境

在有线电视工程施工中,对其中的自动电平控制干线放大器进行使用时, 从理论上确定输入电平,或者是从参考温度上确定输入电平,输入电平的值均为推荐值。从参考温度上进行分析, 温度处于变化的状态,而随着温度的变化,有线电视的电缆衰减量也会随着变化,在有线电视电缆衰减量变化的过程中,有线电视的干线放大器的输入电平值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从输入电平的变化范围进行分析,只要输入电平的变化范围不超过自动电平控制的范围,就可以将输入电平看是稳定的状态,输入电平基本上是维持推荐值不变的。

所以,针对以上的变化,可以确定有线电视的自动电平的输入电平值, 和其调整的季节有关,输入电平的调整季节不同,其值也有不同,在夏季对输入电平值进行调整时,电平值需要设置为低于标称输入电平,而在冬季对输入电平值进行调整时,就需要将输入电平的值调整到高出标称输入电平的位置, 在这两种时间内对有线电视的输入电平进行调整,产生的偏移量,可以从有线电视的电缆的衰减量变化情况,进行确定。有线电视工程施工中,自动电平的干线放大器,在设计的过程中,将温度变化的情况考虑到了其中,在干线放大器调整的过程中,会给出不同的干线放大器调整方法和相关的参考数据,所以在对这些干线放大器进行调整时,就可以根据其提供的调整方法、参考数据等,对干线放大器进行调整,使得有线电视工程中的自动电平控制干线放大器工作状态满足需求。

有线电视工程施工中电平匹配调整

1.电平匹配在有线电视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在有线电视工程施工中,与有线电视相关的各个器件阻抗设置的均为75n, 其中包含了器件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一旦在有线电视工程施工中,出现器件接触不良等现象时,有线电视的器件将会产生反射波。

当前在有线电视网中反射波和入射波结合,产生的一些列问题,影响着中国有线电视网的建设,在有线电视网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自动电平的调整,并不重视电平匹配调整,在有线电视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所以在有限电视工程施工中会出现,在A点处的电平导频频响是合格的状态,而在B点则出现了相同频率的信号,这两个相同的信号为入射波和反射波,频率相同,将会产生波频的叠加。而波频的叠加,是按照矢量相加的原则进行的,而几何长度形同的传播路径,针对不同信息的传输,其花费的传输时间是相同的,不同的是, 频率信号的相位变化量,因此当信号传输到B点时,图像载波相位同相,叠加产生的合成波幅度是最大的,而图像载波相位是反相,此时产生的叠加波的幅度是最小的。这种变化缓慢推进发生的, 在有线电视工程施工中,因为反射产生的误码率增加,将会对频率频响产生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反射信号。当电平升高,进而加重非线性失真,电平下降,又会严重的影响某些频道的载噪。此种现象产生之后,严重的影响着电平值,一旦电平值的偏移量超过了其允许的控制范围,就会使自动电平和设计值偏离。

2.误码率

有线电视接收的数字信号,会在反射信号的延迟,在数字信号接收的过程中,产生一个附加的脉冲序列,一旦这个脉冲序列的幅度,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因为反射信号产生的误码率将出现明显的增加。出现带有相位的载波,具有相同频率的反射波,就会对载波相位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增加误码率。

3.电平匹配不良产生的问题

(1)因为干线电平匹配不良,造成接收信号出现衰减、阻断等现象,使得有线电视的信号不稳定。

(2)有线电视工程施工中的电缆施工,因为导体接触不良,很容易被干扰。

4.改善匹配的措施

(1)将有线电视施工中的电平匹配调整的问题改善和解决,需要将有线电视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检查电缆、电平的连接是否牢固,电缆是否出现损伤等问题。空闲接采用阻抗为75n的负载电阻。

(2)加强电平匹配调试。有线电视的匹配调试,就是对反射损耗的情况进行检查。针对有线电视工程施工中的电平干线某一支路,在接入之前,先对该支路的匹配性进行检查,对其反射损耗进行测定,进而保证反射点位置匹配, 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检测和调试。

在施工前没有对各项支路的连接、损耗等进行检测,在完成施工后,在对其检测,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工作,而且检测的结果也不好。在进行匹配调试时,也可以根据侦破法,对支路中不匹配的点进行检测,再采用阻抗为75n的电阻进行测量,如果该处的频响得到改善,就说明不匹配点就在该支路上,用同样的方法,对电平干线的支路进行检测,可以将存在的不平衡点找出,然后进行调试。

5.反向通道关键点信号电平的要求

在有线电视工程施工中,输入电平的钳位为30dBmV,在输入电平的上行链路上,任何一点的电平都是这个值。例如有线电视电平干线中的CM的输出电平为40dBmV,也就是说明CM、CMTS的损耗是4OdB,所以主要对电平干线中某一点的CMTS损耗进行测定和确定,就可以知道该处的电平,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之为损耗测量法。

损耗测量法的优点主要有:测量中的损耗值是一个相对值,其测量对测量仪器的精度要求不高,普通的测量仪器就可以完成测量,然后将测量值转化为绝对值。

有线电视工程施工中电平损耗法的测试调整

(1)反向光接收机输出电平的调整和确定

有线电视工程施工中,电平干线反向光链路在运行中产生的损耗不同,因为会造成输出电平值的不同。如果使用MOOTROAI公司的AM一MM一RPR/ ZC,在有线电视电平干线链路输出电平接收中采用光接收机将输出电平值调整为中间值,此时使用的激光器,有不同的类型,针对输出电平,光接收机可以完成电平值的射频。

(2)反向混合分配网络的调整

针对有线电视工程施工中分配网络的调整,可以将电平干线链路损耗进行设定,假设损耗为7dB,此时光接收机的输出电平为40dBmV,此时分配网络的损耗为40dB,可以采用调整器对损耗进行适当的调整,将其调整为40dB。

(3)电平线路光节点的调试

针对有线电视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为了保证有线电视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不仅需要对电平线路的匹配进行调整,还需要对光节点进行调整。光节点的调整可以从以下的方法进行:假设假设D点(光点节输人端)的上行信道电平为则D点至A点的损耗应为17dB,在D点设置测试信号,在A、D点之间的B点处,使用频谱仪对其信号进行测试,此处的电平信号呈现出来的输出电平为电37dBmV。测试中电平线路支路的损耗值为2OdB,而在D点光节点输入出的电平值,为A点测定的电平值40dBmV。如果从B点进行电平值的测量,此时的电平值为sdBmV。

假设对A到D点的线路进行四等分, 采用分配器对线路损耗测定,测定值为sdB,在对B点进行测量时,不可以将连线断开。如果测量中A点电平测量值不是20mV,可以使用光接收机将A点的电平值调整到39dBmV。此时A点的电平值不为0,调整光节点中的衰减器,可以使A点的电平值为0,但是将A点的电平值调整到0时,CNR就会发生变化,严重时将会使CNR恶化。所以在光节点调整中, 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关注。

(4)光功率的测定

光功率测量对象是波长,其测量需要使用测量工具,光功率测量中使用的工具为光接收器件和传感器,传感器需要和光接收器的灵敏度相适应。虽然其波长特性比较宽,但在波长范围内光接收器的灵敏度会发生变化,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其波长进行调整。光功率的变化和时间有关系,因此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光功率的测量,需要多次进行,采用平均值。

有线电视工程系统损耗和功率的测定

(1)光功率

在对有线电视系统的性能进行测定时,首先需要保证对光纤传输的特性有清楚的认识,在有线电视系统光功率测定中,有时需要对系统中电光变化前后的信号关系进行分析,对光状态进行测量。在有线电视光纤传输过程中,清楚的知道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利用同轴电缆对进行光功率测量。光功率计需要和测量对象适应,保证其传感器和测量对象光纤的适配器适应。在光纤功率测量时,其测定值为光源功率,这是就需要注意光纤是否出现了包层模式,在光源、光纤的附近范围内也可能存在包层的问题,将光线传送到某个地方。

(2)光传输线路的损耗

在有线电视系统中,光纤传输,需要将其传输能力、光纤精度提高,在有线电视工程施工中,光纤施工往往采用简单、测量方便的反射计原理,光纤中散射中的微量光,在返回到光源之后, 对其返回光程度进行测量,测量工具为光纤分析仪。

从结构上将,玻璃的折射率会发生较小的偏差,这种偏差被称之为瑞利散射现象。瑞利散射发射的光,从光纤辐射开始,产生一个传输损耗,散射光的一部分返回光源的一端,将其称之为背向散射光环,背向光强度和传输功率的比值,是玻璃的固有参量。在电缆同轴系统中,产生的反射波是由于电缆特性阻抗发生波动而造成的,不规则、不一致,虽然可以使用反射波发现其中存在的不均匀问题,但是并不能将其产生的损耗测量出来。

结语

上一篇:古诗鉴赏例谈下一篇:音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