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政策范文

2024-06-23

推广政策范文(精选12篇)

推广政策 第1篇

1. 语言政策

汉语国际推广属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畴,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语言, 而是兼顾语言, 提倡联系语言本体之外的社会因素研究语言, 研究语言是如何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应用的。语言政策是对语言与政治关系的研究, 语言政策的形成必须考虑到语言对个体、民族、社会及国家的意义。在一般单一的语言政策研究中, 只是在研究一个国家内部如何处理好国家统一的语言和各民族语言的关系。更合理的规划语言的使用。而实际上在语言推广的过程中, 研究推广的语言与目的国的语言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汉语国际推广的案例中, 研究国别语言政策对汉语的推广也是很有必要的。

2. 汉语国际推广现状

近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 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增长很快, 汉语国际推广已经成为全球语言交际系统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发展战略从对外汉语教学向全方位的汉语国际推广转变, 工作重心从将外国人“请进来”学汉语向汉语加快“走出去”转变。据国家汉办统计, 截至2010年10月, 各国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 共计691所, 分布在96个国家 (地区) 。孔子学院设在91国 (地区) 共322所, 其中, 亚洲30国 (地区) 81所, 非洲16国21所, 欧洲31国105所, 美洲12国103所, 大洋洲2国12所。孔子课堂设在34国共369个 (缅甸、马里、巴哈马、突尼斯、坦桑尼亚只有课堂, 没有学院) , 其中, 亚洲11国31个, 非洲5国5个, 欧洲10国82个, 美洲6国240个, 大洋洲2国11个。

二、美国的语言政策

1. 文化霸权的概念

安东尼奥·葛兰西是一名积极的意大利共产党人, 同时也是一名作家, 他在《狱中札记》中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问题, 及文化霸权问题, 就是通过非暴力途径夺取市民社会的文化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而语言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他认为语言也是文化和哲学, 它能够影响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另外, 葛兰西“霸权”的概念最早也是源于语言学。他认为语言同样可以起到霸权的作用, 语言的霸权是通过一个新阶级对其他阶级的文化统治或者一种新的语言对其他语言的支配来实现的。

葛兰西认为, 统治阶级对领导权的灌输是通过市民社会来完成的。葛兰西的市民社会概念主要指上层建筑领域, 是和他所谓的政治社会相对应的一个范畴。在他看来, 如果说政治社会代表国家的正式组织系统, 即法庭、警察、监狱、军队等强制暴力机构, 那么市民社会则是指非正式的、非暴力的、民间的、种种组织结构系统、精神力量, 以及直接间接影响政治的各种辅助力量。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政党、教会、工会、学校等社会团体以及各种文化组织和大众传媒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等, 作为在思想文化领域传播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组织机构与技术手段, 他们总和在一起构成统治阶级政治的和文化的领导机关, 即市民社会。

2. 美国语言政策的特点

⑴美国语言政策的本质目标就是“维护英语的绝对中心地位, 打击排斥其他一切语言。”美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毁灭美国原住民的语言和文化。此外, 轰轰烈烈的“惟英语运动”严重损害了美国原住民与移民的语言权利与教育权利。“惟英语运动”直接导致了到2007年为止30个州通过了英语为官方语言的法案并最终导致了2002年联邦政府出台《英语习得法》, 该法替代了1968年的《双语教育法》, 给34年的双语教育政策判了死刑。从这个层面理解, 语言是一种霸权。美国白人通过持续不断的将英语强加给印第安人和移民来实现了文化霸权。

⑵语言教育是确立和巩固英语作为主流或官方语言的地位, 打击和排斥其他语言的主要途径;美国的语言教育集中体现了美国的语言政策。语言教育通过大学、学术组织等机构发生作用, 而这些组织属于葛兰西的市民社会范畴。美国对国内语言使用的控制主要通过语言教育的手段实现。

美国早期的语言教育与语言政策更多体现在与原住民语言之间的冲突上。为了维护英语的地位, 美国政府继续实行对印第安语言的打击政策, 试图通过对印第安人下一代实施惟英语的教育政策来消灭原住民的语言, 对他们进行同化, 使他们使用英语。

⑶对外英语推广政策

美国对英语的对外推广非常重视, 同样用到了葛兰西市民社会的手段。例如通过专门的机构设置TOEFL或GRE考试, 国际学生只有通过考试才能到美国留学;另外各种非政府的文化组织和基金会也积极地参与了英语推广的活动。

⑷以国家安全为导向的外语教育政策

美国外语教育政策的本质特征是以国家安全为取向。2006年, 美国政府提出了“国家安全语言启动计划” (NSLI) , 将汉语列入“关键语言的范畴”。该计划的目的是为美国培养更多精通外语的军人、情报人员和外交官, 维护国家安全。

三、美国语言政策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启示

1. 中国汉语国际推广的目标是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 而不是“文化霸权”。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明确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之后, 我国于2005年将汉语国际推广制定为国家新的文化发展战略, 并陆续探索出汉语国际推广的新途径。在美国语言政策中, 美国对国内英语的维护和对少数民族语言和移民语言的打击和排斥是一种文化霸权, 美国通过对语言的支配来维护白人文化的统治地位, 同化少数民族和移民文化, 这种行为是通过市民社会来实现的。而汉语国际推广并不是文化霸权, 《孔子学院章程》明确规定, 孔子学院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 其宗旨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 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 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 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虽然目标不同, 但汉语国际推广可以借鉴美国在国内实现文化霸权的方式, 同样通过市民社会来达到推广汉语的目的, 即不仅通过政府从教育系统内部推广, 也通过各种民间组织、学校和媒体等方式来进行汉语国际推广。

2. 加强国内汉语母语教育。

美国语言政策的重心是维护自身语言的统治地位和国家安全, 在这个基础上再发展外语教育政策。而上文提到美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为国家安全而服务的, 二者的目标都是维护美国核心文化。

而在我国, 语言和教育政策过分强调了外语教育, 忽略了汉语母语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工作中的职称考试, 考生要通过无数英语测试, 这直接导致考生花费大量时间在英语学习中, 过分的受到英语文化熏陶, 忽视了对汉语的学习和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中国汉语语文教育政策研究也很不具体, 语文的教学方法缺少突破和创新。这样的现状会直接导致优秀汉语教师资源的稀缺。只有从基础阶段开始加强汉语母语教育, 强化中国文化知识, 加强汉语教学研究, 减少不必要的外语测试, 中国才能保持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 才能更好地进行汉语国际推广工作。

摘要:语言也是文化与哲学, 它能够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语言政策是政府控制社会语言生活解决社会语言问题的手段。美国的语言政策是维护英语的绝对权威、排斥和打击其他语言的政策, 而美国的外语教育政策也是以维护国家安全为根本制定的。在本文中, 作者结合美国语言政策的特点, 对汉语国际推广进行了浅显的分析, 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文化霸权,美国语言政策,语言教育

参考文献

[1].蔡永良, 2007, 《美国的语言教育与语言政策》,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蔡永良, 2003, 《语言.教育.同化-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张西平、柳若梅, 2008, 《世界主要国家语言推广政策概览》,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推广使用节能灯的相关政策 第2篇

国家推广节能灯的相关措施2007年5月,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指出“推广高效照明产品5000万只,中央国家机关率先更换节能灯”。

2008年1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保“十一五”期间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照明产品1.5亿只。

2008年4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启动首批5000万只获财政补贴的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工作,采取以企业为补贴对象、由企业将补贴资金让利给消费者的间接补贴办法。这是我国首次运用财政补贴手段支持涉及广大消费者的终端节能产品推广。

2008年7月至10月,安徽省推广100万只节能灯,包括60万只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和40万只双端荧光灯,由TCL照明电器公司等3家中标企业供货。这100万只产品安装使用后,全省每年可望节电

1.93亿千瓦时。我省以合肥市为试点先期推广,7—9月在全省范围内广泛推广。

材料二:

推广节能灯 全国在行动

2010年3月,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就《国家高效照明产品补贴推广项目》公开对企业进行招标。6月,两部委共同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2010年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任务量的通知》,对各地的推广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两个月来,全国各地的节能灯推广热潮不断掀起,不少地区在国家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市、区实行配套补贴,加大了推广高效照明产品的力度。

各地加大推广力度

天津市今年承担了500万只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量。除了落实国家对大宗用户和城乡居民用户使用高效照明产品给予30%和50%的补贴外,天津市还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针对大宗用户(同一法人单位应用直管荧光灯5000只以上,或者应用高压钠灯500只以上)和有区县配套的城乡居民用户,天津市再给予供货企业中标协议价格10%的市节能专项资金补贴;对同一法人单位应用直管荧光灯1万只以上的,天津市给予供货企业中标协议价格15%的市节能专项资金补贴。

上海市的市民也可以享受到相当优惠的节能灯补贴政策。上海市规定,居民用户购买节能灯,在企业中标价的基础上,除国家补贴50%外,地方再补贴20%,最终产品销售价以0.5元累进,实际购买节能灯的价格仅为2 3.5元/只,全市将有1/3的家庭可购买到节能灯。为了方便居民购买,上海市在推广时实行两种方式,一种是延续去年的做法,推广企业直接向小区(村)配送;另一种方式则是在街镇内设立不低于2个销售点,居民在指定时间,拿着认购凭据在这些销售点购买。该市将通过这种方式推广1200万只节能灯,超过了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相关通知中确定的1000万只的任务量。

而在北京市,今年也将延续往年的“一元节能灯”政策。2008年 2009年,北京由市、区两级财政补贴,最终居民只需要支付10%的价格就可以购买到节能灯。今年北京市将继续原有的补贴政策,并将补贴范围进一步扩大。该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经过3年的节能灯推广,有望节约北京市15%的照明用电量。

此外,在浙江宁波、宁夏银川等不少城市都明确了市、区两级财政按照比例进行补贴的政策。节能灯在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的配合补贴下,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废旧节能灯回收提上议程

节能灯因其灯管内含有汞,故而有环保隐患。因此,今年财政部和发改委就国家高效照明产品补贴推广项目进行招标时,不仅对汞含量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还特别强调了企业清洁生产的能力,把废旧灯管的回收比例、有无回收设备及企业是否通过清洁生产评审列入标书的要求。

在政策的引导下,节能灯废旧灯管的回收开始逐渐提上议程,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开展了相应的工作。比如,杭州临安的高虹镇是个远近闻名的节能灯镇,每年遗弃的废旧节能灯管达3000吨。日前,为彻底消除环保隐患,临安市高虹镇政府、宇中公司牵头,召集16家节能灯生产企业组建临安宇洁含汞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从瑞典引进两套专业设备,专门用来处理废旧灯管。该设备上马后,可年处理废旧灯管6000吨,还可对废旧灯管实施回收利用。

作为节能灯生产基地的厦门,废旧节能灯的污染问题也已经引起了当地企业的重视。该市通士达公司去年就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了厦门首个废旧节能灯处理中心,两台设备每小时可以无害化处理1吨废旧节能灯。该市东林电子目前也已投入建设废旧节能灯回收渠道和装置,一年可处理2000万只废旧节能灯。

可见,在企业密集的节能灯生产基地,由企业引进设备进行废旧节能灯回收和处理已经成为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回收体系的建立涉及太多领域,应该由政府部门牵头,建立一个健全的回收体系。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副秘书长窦林平就表示,如果只要求企业建立回收体系,无疑增加了节能灯产品的成本,最终为回收“买单”的还是消费者。在节能灯的价格还没有完全被消费者接受的情况下,不利于节能灯的全面推广。目前,北京市废旧光源是由企业回收后,统一运到北京市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由政府出资进行无害化处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和政府都承担了相应的职责,有利于一个完善的回收体系的建立。

企业致力于节能灯推广

从2008年至今,中标推广高效照明产品的企业从最初的13家发展到了30多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成长为优秀的节能灯生产企业。比如浙江阳光、惠州雷士、广东雪莱特、晨辉光宝等国内领军品牌,已经连续三年中标高效照明产品推广项目,无疑使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对企业品牌的塑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与此同时,企业也在推广过程中逐步加速转型,在高效照明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投入了更多精力。

日前,惠州雷士照明在行业内率先宣布淘汰白炽灯,倡导使用节能照明产品,不再接受白炽灯订单,全面布局高效节能照明产业。而在此前,雷士在浙江投资建设了大型节能灯生产基地,年产能超过2亿只节能灯。业内人士认为,雷士此举将起到带头作用,会有更多的照明企业停止白炽灯的生产和销售,参与到节能照明产品的研发生产中,这对推进我国高效照明产品的市场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正如窦林平所说,市场决定了淘汰白炽灯的时间。企业主动拒绝生产和销售白炽灯,这正是对市场最好的解读,表明未来高效照明产品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材料三:

我国大力推广节能灯使用率

据悉,日前从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了解到,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发起的“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 项目”已开始招标。

该项目的具体内容,中国将在3年内研究制定逐步淘汰白炽灯的时间表,同时推广节能灯等高效照明 产品。中国将“熄灭”数十亿支白炽灯,点亮同样数量的节能灯。

年产34亿只中国是最大白炽灯产地

从爱迪生发明第一只白炽灯到现在的130年中,白炽灯的功劳不可忽视。然而,由于它在使用时仅有5%的电能用于照明,其余95%全部由热量消耗,使用白炽灯已被认为不环保,尤其是在全球变暖的今天。

今年9月1日,欧盟走出全面停止使用白炽灯的第一步,不再生产或进口100瓦以上的白炽灯,未来3年将分步停止使用白炽灯。11月,“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项目”招标,是中国下决心节能减排 的结果。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笔者:“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白炽灯产地,全球三分之一的白炽灯在这里生产。2008年,产量达34亿只,其中约一半出口。”

庞大的产业、众多的使用者等因素要求中国的白炽灯淘汰计划有一个详细的规划,这个项目应运而生,按照招标公告的要求,11月13日前,有意向的投标者需把意向书投到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

淘汰白炽灯 需要逐步分步实施

笔者注意到,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 项目预算1400万美元,涉及“制定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的路线图”、“研究制定白炽灯生产企业转型方案”、“农村低收入地区补贴试点产品及服务采购”、“研究制定中国加快推广节能灯的中长期专项规划”等9个分包项目。项目实施时间3~36个月不等。

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节能减排 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这3年中,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开展淘汰白炽灯、推广节能灯的研究,拿出一个详尽的路线图。这并不意味着这3年中白炽灯就会开始被大规模淘汰。”

据介绍,由于白炽灯产业的规模大、人员多,同时需要提高国家检测机构对高效照明产品质量的检测和监控能力,白炽灯的淘汰还需要时间,分步实施。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大力的推广节能灯,加快两者之间的替代。

材料四:

全球各国白炽灯禁用时间表

国家和地区白炽灯预计禁用(禁售)时间 情况介绍

澳大利亚

2009年停止生产,最晚在2010年逐步禁止使用传统的白炽灯。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一个计划全面禁止使用传统白炽灯的国家。澳大利亚政府20日宣布一项计划,将最晚在2010年开始逐步禁止使用传统的白炽灯,代之以更加节能的日光灯等节能灯具。这是澳大利亚倡议的减排温室气体以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之一。

加拿大

2012年前禁用白炽灯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部长加里.伦恩2007年4月25日宣布,加拿大定于2012年开始禁止销售白炽灯。加拿大是继澳洲后第二个宣布将禁用白炽灯的国家。

中国台湾省

规划2010年开始执行白炽灯禁产政策,2012年全面禁产。经济部能源局昨日在行政院产业科技策略会议中宣布,今年起已逐步推动传统白炽灯退出公家机关、饭店、医院甚至一般住家,预订三年后逐步停产,最迟在二○一二年,耗电较多的传统白炽灯就将全面停产、禁用。

日本

到2012年止,停止制造销售高能耗白炽灯 日本政府日前宣布截至2012年,日本将全面禁止使用白炽灯。专家预计,该禁令将使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的使用数量大幅增加,并最终随着LED效率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增加LED照明的需求。

美国

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大多数白炽灯泡将于2014年在美国市场上禁止销售。2007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规定:从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间,美国要逐步淘汰40W、60W、75W及100W白炽灯泡,以节能灯泡取代替换。

中国大陆

发改委预计10年内禁用(禁售)白炽灯 为加快推进节能减排,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国家发改委日前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合作共同开展“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项目,支持研究编制《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行动计划》。

欧盟各国

欧洲联盟2009年9月起禁止销售100瓦传统灯泡,2012年起禁用使用瓦数的传统灯泡。欧盟将于2009年9月起禁止销售100瓦传统灯泡,2012起禁用所有瓦数的传统灯泡。英国首相布朗2007年上任后也宣布英国将一体遵行,改用省电日光灯。2008年,零售商开始停卖150瓦灯泡,2009年将停卖60瓦灯泡。目前,零售卖场就开始停止100瓦灯泡补货,自愿停售期到2012年结束,之后政府才颁惩罚规则。

韩国

2013年底前禁止使用白炽灯南韩[第四次能源利用合理化基本计划]决定,将阶段性地调高光能源仅占5%,而热散发量高达95%的白炽灯的最低能耗标准,并在2013年底前予以淘汰。

材料五:

我国2012年10月1日起正式禁止使用及销售白炽灯

普通白炽灯消耗能源比节能灯大了不止2倍,今年10月1日以后,我国将禁止白炽灯销售及使用,这项决策将分阶段进行。

10月起正式禁用白炽灯

根据规划,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的是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

金融界首席分析师赵欢认为,白炽灯的限制使用和销售,对LED相关股票有较大的刺激作用,加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巨大的LED道路照明的市场需求空间,可以关注雷曼光电、乾照光电等。但从当前形势来看,LED产业盲目扩大和跟风现象严重,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偏低,操作还需谨慎。

韩国的阅读推广法律政策 第3篇

1.政府颁布阅读推广的相关法律

21世纪初起韩国政府积极推进阅读推广的法制化进程。2006年世界图书及信息协会(W L I C )代表大会在韩国首尔的召开促使韩国政府更加注重图书馆体系的完善以及国民阅读的推广。2006年韩国政府修订了《图书馆与阅读振兴法》,将《图书馆与阅读振兴法》改为《图书馆法》,将《阅读振兴法》从《图书馆与阅读振兴法》中分离开来,制订了《阅读文化振兴法》。

2006年10月修订的《图书馆法》主要内容包括直接由总统监督指导的图书信息政策委员会的设置及运营;制订图书馆政策以及图书馆全面发展计划;界定地方图书馆在图书馆全面发展计划中的职责、强化阅读教育等。

2006年12月制订的《阅读文化振兴法》旨在通过将阅读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提高国民的知识水平,进而增强国家的知识竞争力。该法在2008年2月及2009年3月作了部分修订,其主要内容包括由文化观光部每年制订国民读书振兴基本计划以及各年度具体计划;为全民提供均等阅读教育的机会;界定社区、学校以及职场在阅读推广中所应承担的职责等。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将2012年指定为“读书年”,实施了全民范围的阅读推进活动。其中主要事业内容包括: 世界遗产体验活动及人文学讲座等文化资源相关联的阅读活动的推进;“银发读书文化服务团”活动、“障碍者阅读论坛”、兵营阅读等弱势群体阅读活动的支持;开展“阅读马拉松大会”等活动,日常生活中为国民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构筑读书社团及民间企业团体网络;开展“现在是阅读时间”、“全民一日20分,一年12册阅读活动”等媒体机构及新媒体平台的阅读推广活动。

图1 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的“障碍者信息享用场所”的部分设施

2007年12月为了进一步推动儿童及青少年阅读文化的开展,韩国政府制订了《学校图书馆振兴法》,2008年2月作了部分修订。该法规为学校图书馆的设立、运营等提供了规范性准则。其主要内容包括制订学校图书馆振兴基本计划;设置学校图书馆振兴相关机构、制订支持阅读教育与信息利用教育细则计划等。

2.文化体育观光部的阅读振兴政策

在阅读推广法制化大背景的指引下, 韩国文化观光部为构建“阅读社会”,振兴全体国民的阅读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努力。2003年韩国文化观光部制订了“全面发展图书馆体系计划”,致力于国家图书馆及公立图书馆的环境改善。之后韩国文化观光部将2007年设定为“阅读振兴元年”。继而2008年5月文化体育观光部依据《阅读文化振兴法》第5条,以“通过读书生活化提高国民幸福指数以及强化国家知识竞争力”为基本理念,确立了“阅读文化振兴基本计划(2009年-2013年)”。该计划由4个重点推进课题、22个分课题、52个具体事业构成。计划实施的基本方向为:通过制订推广不同生涯周期的阅读计划,开发运营阅读信息数据系统,支持阅读生活化;通过支持特殊阶层的阅读活动来发展实现文化福利事业;提高政府民间的共同合作提高阅读推广的成效。

“阅读文化振兴基本计划(2009年-2013年)”的具体推进课题如下。

(1)阅读环境的构建

积极构建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小学、初中、高中)、职场、社区阅读环境;推进优秀图书的出版支持事业。

在该计划中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图书馆环境建设,但图书馆与社区阅读环境(如图书馆的扩充、用地的确保、图书馆支援条例的制定等)、学校阅读环境(学校图书室的运营、专业图书馆教师的配置与培养等)、职场阅读环境(职场内图书馆的设置)密切相关,因而图书馆阅读环境的构建也涵盖在其中。

(2)推进阅读生活化

开发并实施不同生涯周期的阅读计划,培养人们的阅读技能,面向全体国民进行阅读教育讲座,积极构建阅读相关联的政府民间网络系统及阅读信息综合数据库。

(3)阅读活动的开展

以“世界图书日(4月23日)”“读书月(9月)”等为契机, 借鉴国内外优秀阅读活动开展“读书文化奖”颁奖仪式、赠书等多样的阅读活动。创新开展多媒体阅读活动以及以特殊阶层为对象的阅读活动。

(4)支持特殊阶层的阅读活动

支持阅读障碍者、老人、军营、监狱、福利机构、多文化家庭等特殊阶层人们的读书活动。具体措施包括阅读障碍者阅读支持制度的完善;阅读障碍者的替代资料的制作与普及;2012年在国立障碍者图书馆支援中心内设置并运营“阅读障碍者用替代资料制作室”;农村山区渔村儿童阅读活动的持续性支持等。

3.教育部的阅读振兴政策

为了进一步推进阅读教育的进程,韩国政府机构教育部积极制定了专门性政策,各市、道教育厅也相应实施了多样的阅读教育策略,指导并管理监督学校阅读教育事业。

2002年韩国教育部及人力资源发展部为了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制定了“振兴学校图书馆总体计划:构建优良学校图书馆”,确立了韩国学校图书馆的发展体系。该计划在2003年至2007年五年间总计投入资金约3000亿韩元,用于构建“良好学校图书馆”,创造所有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学习的环境。计划设定了四大目标课题:即完善学校图书馆的基本设施及扩充图书馆藏书量;强化推广图书馆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配置专家级管理人才以及提高图书馆官员的专业化技能;推进构建政府民间共同协作体制。

韩国教育部及人力资源发展部2006年开始在学校实施阅读论述教育;从2007年高中新入学学生开始实施“读书纪录表”制度,即在每个学生的手册中详细登记该学生的各种读书活动,并将此作为大学选拔时的补充参考资料。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对阅读教育的重视,2009年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发布了“阅读教育及学校图书馆综合推广计划”。该计划旨在快乐阅读想读的书,通过自由讨论活动帮助每一名学生全面成长,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批判能力以及表现能力,构建“学校阅读文化”。具体策略包括推动学校师生读书俱乐部的建立;为阅读能力较低的学生提供阅读提高对策;策划实施阅读推广方案;举办阅读教育论坛等。2010年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又导入了“阅读教育综合支援系统”,开设了阅读网站系统,学生将读后感等阅读经历输入该系统,大学入学考官把它作为入学参考资料。与此相配合,各市、道教育厅也依据教育科学技术部的阅读指引方针制定并实施了多种多样的阅读振兴政策。“阅读教育综合支援系统”正面挑战了当今以考试为主体的学校教育现状,将读书与大学入学相关联,是韩国教育部门力图振兴高中阅读教育的重要举措。

图2 韩国釜山白杨山的林中图书馆

韩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阅读推广法律政策为阅读教育的积极全面推广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与方向性指引,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阅读素养教育的高度重视,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如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06、PISA2009、PISA2012的测试中,韩国学生取得了世界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五名的良好成绩。韩国政府在阅读推广中的加强阅读推广法制化进程、将阅读生活化、多层面完善阅读环境、将阅读教育与教育体制中的升学相关联等具体有力的措施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单位:宫丽颖 中央财经大学出版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浅野迪 中央财经大学传媒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国内外屋顶绿化推广政策探析 第4篇

经济社会的发展,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使得城市的用地情况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绿化用地的急缺显得尤为突出, 因此, 屋顶绿化作为城市立体绿化中的主体, 对缓解城市绿化用地不足、“热岛效应”、雨水径流和建筑节能等方面的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屋顶绿化的推广是一项公共政策, 其制定必须综合考虑公众的各类利益, 才能得到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同和大范围的推行与实施, 达到各类效益的最大化。从国外范围看, 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的推广政策已经具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 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支撑体系。在国内, 屋顶绿化的推广政策主要以一线大型城市为主, 各类政策需要通过对国外相关经验的借鉴, 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与完善。

2 国外屋顶绿化推广政策

2.1 德国

德国是世界上发展屋顶绿化技术和政策最早的国家, 20世纪60年代, 就已经开始大力推广屋顶绿化技术。1982年, 德国政府通过立法, 对屋顶绿化进行进行强制推行, 从国家级政府到州县各层面, 都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和补贴政策。德国法律规定:任何新建建筑必须建造屋顶绿化, 或在其它处新建等面积的绿地, 同时应达到生态补偿要求, 如违反规定则需缴纳罚款。1998年, 颁布的联邦建设法案明确了屋顶绿化作为生态补偿和源头控制手段之一, 进而将屋顶绿化规定为土地利用规划中最基本的要求。通过比较, 屋顶绿化的成本最为经济, 因此, 在德国形成了完善的市场, 并得到了成功的推广。总结德国屋顶绿化推广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直接的政府财政补助; (2) 间接的财政减免; (3) 生态补偿政策; (4) 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的调整措施; (5) 其它政策激励和工具。

2.2 美国

美国主要采用的是非强迫性的直接财政鼓励政策, 并结合其它政策手段, 把屋顶绿化纳入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 (US-GBC) 颁布的能源和环境设计标准即“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LEED) 。屋顶绿化可以增加LEED认证的分值, 从而获得联邦、州级或者市政有关基金或者补贴[1]。LEED评估体系被美国48个州和国际上7个国家所采用, 屋顶绿化可从多方面提高相应评估分值。在各大城市也具有其各自代表性的推广政策与措施。

在芝加哥, 政府在2001年颁布《节能法》规定了所有新建和改造的屋顶有一个最低的太阳能反射标准, 通过控制“热岛”效应来推行屋顶绿化。政府还对建设屋顶绿化项目提供增加楼面面积的奖赏以及其它政策性奖励。同时, 市政府资助成立绿色屋顶示范展点和实验基地, 并印发实验基地使用的植物和材料以及相关资料。

在波特兰, 屋顶绿化政策主要针对公共建筑。市政府政策规定新建的公共建筑必须建设植被覆盖率在70%以上的绿色屋顶, 其余屋面面积则需要铺设环保材料。同时规定市内的商业和工业建筑需要为其不透水的屋顶支付约每月6.45美元/93m2的雨水管理费, 而绿化面积在70%以上的绿化屋顶, 则可以减少支付35%的费用。同时波特兰还有屋顶绿化的项目奖励容积率, 奖励的数额取决于绿化覆盖屋顶的面积。

在纽约, 屋顶绿化的重点在于利用屋顶绿化改善地表水质和城市热岛效应。2008年6月, 纽约市政府通过立法规定, 超过屋顶可利用面积50%的植被覆盖率, 每年能够抵消48.44美元/m2的财产税, 屋顶绿化1/4费用可享受贷款, 最高可达10万美元。

2.3 日本

日本官方在推动屋顶绿化过程中给修建者制定了明确的义务, 并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进行监督, 同时给予一定利益性质的奖赏和补偿, 以诱使建设方大力进行屋顶绿化建设。在这一系列措施中, 各城市政府对实施的对象、地面绿化的面积以及绿化面积的基准和计算方法, 都做了详细界定。日本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奖励政策。日本政府从1999年开始对修建屋顶花园的业主提供低息贷款。建筑面积在2000m2以上, 屋顶花园面积占楼顶总面积40%以上的, 可以得到其修建资金的低息贷款, 主体建筑还可享受部分低息贷款。另外, 还有容积率的奖励政策, 如大阪市规定:每1m2屋顶绿化面积可换算成0.2m2的有效开放空间面积。于此同时, 日本政府还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东京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规定:凡是新建建筑物占地面积超过1000m2, 必须达到20%的屋顶绿化覆盖率, 否则将接受20万日元以下的罚款。

3 国内屋顶绿化推广政策

3.1 上海

2007年1月发布的《上海市绿化条例》, 其中17条明确规定:“本市鼓励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多种形式的立体绿化。新建机关、事业单位以及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适宜屋顶绿化的, 应当实施屋顶绿化”[2]。该条例是我国最早将屋顶绿化政策包括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节能省地型住宅适用技术应用指南》的出台也将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纳入项目规划层面[3]。2012年9月, 上海市发改委、市建设交通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建筑节能项目专项扶持办法》, 其中将立体绿化示范项目首次纳入建筑节能项目专项扶持范围。《办法》规定的补贴标准为, 花园式屋顶绿化绿化面积补贴200元/m2, 组合式屋顶绿化补贴100/m2, 草坪式屋顶绿化补贴50元/m2。对于单个绿化示范项目, 最高可补贴600万元[4]。

3.2 北京

北京的屋顶绿化是从自发状态逐步向自觉状态发展的。2004年11月, 出台的《北京市城市环境建设规划》明确要求, 高层建筑中30%的层顶和低层建筑中60%的层顶要进行绿化[5]。2005年5月, 北京市颁布了《北京市屋顶绿化规范》, 成为北京乃至我国北方城市开展屋顶绿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2006年7月, 政府出资给予屋顶绿化建设部分50~100元/m2补助。同年下发的《关于2006年我市屋顶绿化工作的意见》规定, 在京办公的企事业单位如实施建设屋顶绿化, 要先向所在区县园林主管部门提交申请, 再由各区县园林局上报市局, 统一进行资格审定。各单位屋顶绿化面积将按实际面积的20%统计到该单位绿化面积中, 如单位整体绿化面积未达到标准仍进行屋顶绿化的, 将不予补助[6], 这从企事业单位层面上进行了引导。在政策宣传方面, 相关部门设定了“屋顶绿化推广年”, 并聘请形象大使加大宣传力度, 同时由首都绿委牵头发起成立了北京屋顶绿化协会

3.3 成都

1994年, 成都颁布了地方标准《蓄水覆土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2005年3月, 成都市分区域颁布强制性政策, 12层楼以下, 40m高度以下的中高层和多层、低层非坡屋顶建筑必须按要求实施屋顶绿化, 同时屋顶绿化经费采取“以奖代补”的政策, 每建设1m2立体绿地, 奖励开发商1m2的建筑面积, 奖励面积总计不超过地块核定建筑面积的20%。在整体规划层面, 屋顶绿化单独成篇并入绿地系统规划, 纳入成都城市总体规划, 5年修编1次, 2年调整1次, 每年对其覆盖面积下达年度目标。而在普及宣传方面, 成都市、区和社区3级组织开展“优秀屋顶绿化”等公开评选活动。

4 对于国内屋顶绿化推广政策的启示

4.1 国内屋顶绿化推广政策的分析

4.1.1 通过地方性立法进行鼓励推广。

例如, 上海市是第1个通过法律形式, 明确鼓励发展立体绿化的城市, 然而, 这一类的强制性法律效率有待评估。

4.1.2 通过地方性政策条例进行鼓励推广。

例如, 成都明确了其规划审批的要求。北京则先从企事业单位的层面上进行引导, 并纳入政府实事工程。

4.1.3 通过财政刺激政策进行鼓励推广。

比如, 各地的推广政策中都有各个类型的财政补贴形式, 包括直接的财政补贴形式和“以奖代补”形式等。

4.1.4 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契机顺势推动。

例如, 借助各大城市的所举办的运动会和博览会等。

4.2 对于国内屋顶绿化推广政策的建议

4.2.1 政府部门必须出台相应的强制性法律和技术指导规范, 在法律层面对屋顶绿化进行推广。

首先, 可以通过对建筑的判定, 例如, 占地面积、本身性质和高度以及屋顶形式等标准, 进行强制性的屋顶绿化推广。其次, 可以从对地面、屋顶或阳台绿化指标进行具体的强制性规定。最后, 要强化规划管理的审批制度, 保证屋顶绿化建设的数量和质量。

4.2.2 通过引导性政策使得屋顶绿化建设进入良性的市场模式。

例如, 利用直接财政补贴和各类政策优惠进行激励, 包括容积率奖励、绿地率奖励、雨水处理费补贴和税费抵扣等。还可把推广政策作为政府行为对社会行为进行引导, 政府可先从编制屋顶绿化计划书开始, 对屋顶现状进行全面调查, 然后对具体项目进行编制, 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关注度和认可度, 形成全民参与的局面。

4.2.3 进一步强化屋顶绿化的技术支撑。

首先, 尽快建立全国和地方性的屋顶绿化协会, 使其成为强大的技术支持与管理力量。其次, 积极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 为国内各类城市屋顶绿化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建立实验、实践基地, 为屋顶绿化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撑场所。同时在高校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引入较为系统先进的研究力量, 培养相关技术人才。

4.2.4 构建相应的宣传教育体系, 激发公众参与意识。

首先, 借助大众媒体进行宣传, 如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广播等媒介, 对屋顶绿化的相关知识和政策进行大力宣传, 提高全民对于屋顶绿化的认知。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宣传, 将社区作为出发点开展宣传工作, 可产生更为直接的效果。其次, 应多举办各类屋顶绿化竞赛, 设立各种奖项, 促使社会各界实际性的参与, 并且鼓励各类专业人才参加国际大赛, 促进国内屋顶绿化设计与建设水平的提升。最后, 以政府为主导, 积极参与相关屋顶绿化的国内与国际大会, 加入相关国际组织, 了解全球最新的技术和政策, 有利于国内屋顶绿化与国际接轨。

5 结语

屋顶绿化在各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效益和优势, 与此同时, 国外相应政策体系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 已经较为完善和成熟, 并对国内方兴未艾的屋顶绿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国内相关政府应该不断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加强财政补贴激励, 规范技术标准, 培育相关行业组织, 以及加强对全社会的宣传教育等。相信通过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 我国的屋顶绿化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也将会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志刚, 何深静, 刘玉亭.国外城市规划[J].海外简讯, 2005 (2)

[2] 上海市绿化条例[S].2007 (1)

[3] 上海市节能省地型住宅适用技术应用指南[S].2009 (9)

[4] 上海市建筑节能项目专项扶持办法[S].2012 (9)

[5] 北京市城市环境建设规划[S].2004 (11)

推广政策 第5篇

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

一、明确农业PPP的重点推广领域

1、支持。高标准农田、种子工程、现代渔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追溯体系、动植物保护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2、引导。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模化大型沼气、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项目。

3、鼓励。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物联网与信息化、农产品批发市场、旅游休闲农业发展。

二、主要参与对象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以及其他投资、经营主体。

三、六大政策支持

1、加强政府农业投资引导。转变政府农业投入方式,积极探索通过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等方式支持农业PPP项目,强化政府投资的撬动和引导作用。

2、二是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已建成的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开展确权试点,政府投资形成的资产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所有,社会资本投资的资产归投资者所有。

3、创新金融服务与支持方式。着力提高农业PPP项目投融资效率,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债权、股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方式,支持农业PPP项目。

4、建立合理投资回报机制。采取资本金注入、直接投资、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实现社会资本的合理投资回报。

5、完善风险防控和分担机制。建立分工明确的风险防控机制,政府负责防范和化解政策风险,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方承担工程建设成本、质量、进度等风险,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风险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承担。

6、保障项目用地需要。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各地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项目建设需要。国务院:

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

一、利益共享机制。支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休闲农业发展,引导建立农民参与和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农民以承包土地入股等形式与企业进行合作。

二、投融资机制。探索休闲农业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休闲农业企业上市。探索新型融资模式,鼓励利用PPP模式、众筹模式、互联网+模式、发行私募债券等方式,加大对休闲农业的金融支持。

三、信息化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休闲农业宣传推介平台建设,加快构建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等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升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

一、加快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制定全国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规划和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标准,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和丝绸之路沿线、长江经济带等重点旅游地区建设自驾车房车营地。目标:到2020年,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建设自驾车房车营地1000个左右。

二、培育发展游艇旅游大众消费市场。推动游艇码头泊位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目标:到2017年,全国建成一批游艇码头和游艇泊位,初步形成互联互通的游艇休闲旅游线路网络,培育形成游艇大众消费市场。

三、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城镇。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现代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目标:到2020年建设一批集观光、休闲、度假、养生、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特色旅游城镇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四、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鼓励社会资本大力开发温泉、滑雪、滨海、海岛、山地、养生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五、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设施。重点加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的道路、电力、饮水、厕所、停车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相关旅游休闲配套设施建设。目标:到2020年,全国建成6000个以上乡村旅游模范村,形成10万个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农家乐,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受益农民5000万人。

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支持企业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投资、建设、运营旅游项目。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国家重点旅游景区、“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等重点旅游线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旅游开发和乡村旅游扶贫村等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力度。

七、拓展旅游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旅游企业的信贷支持。

五大项目前景巨大

一、土壤修复。目前,我国待修复的污染场地数量非常之多,保守估计超过50万块。2013年全国土壤修复领域企业由200多家增至500多家,产值达140亿元。我国有待修复的土壤污染面积为3.83亿亩,土壤修复市场超6万亿元,仅耕地修复市场潜在容量就达到3.8万亿,空间巨大。

二、农业节水及防污。长江流域各省在为农业生产做出很大贡献的同时,污染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光、热、水、土条件得天独厚。统计数据显示,长江流域有耕地约2500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4。流域内农业生产值、粮食产量占全国4成,水稻、棉花、油菜籽、茶叶、水果等作物和家禽家畜生产在全国地位非常突出。自2015年中央“水十条”出台以来,各省市也相继出台《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本地区“十三五”主要指标,全国携手一起打造美好水环境。

三、育种基地。种业是农业产业链的源头,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种子工程将加大农作物种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强育种创新、品种测试和试验、种子检验检测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设商业化育种基地,购置先进的种子生产、加工、包装、检验和仓储、运输设备,改善工程化研究、品种试验和应用推广条件。

四、现代渔港建设。渔港是渔民生产、生活最重要的后方基地和渔船重要的避风场所,是海洋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渔港建设对于提升沿海地区的海洋防灾减灾能力,维护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渔区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2003-2015年,渔港项目累计投资5.77亿元,其中,中央下达补助资金29352万元,占50.86%;省级下达补助资金23273.8万元,占40.33%;地方配套及自筹资金5084.2万元,占8.81%。

推广政策 第6篇

关键词:农机推广;农机补贴;关系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26

1农机补贴现状

1.1 农机补贴机具配置不均衡

据调查,由于各乡(镇)、村(社)受经济条件制约,农机配置不均衡,从农业机械拥有量来看,经济比较富裕的村,如该乡的新安村,耕地面积10000余亩,各类旋耕机、拖拉机等46台,但近1/4的农业机械陈旧老化,须更新换代;而经济比较落后的村,如清水村,耕地面积近14000亩,拥有各类旋耕机、拖拉机仅有20余台。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农业机械要合理配置,须进一步加大农机补贴资金的投入力度。

1.2 农民购置中小型机具欲望高涨,补贴机具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

据调查,当地主要经济作物种植及收获机械甚少,补贴重点应侧重于各类大中型机具、经济作物种植及收获机械的补贴力度。

2 农机新技术的推广与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关系

2.1农机购置补贴的意义

农机购置补贴是一项支农强农的惠农政策,也是一项农业机械化技术支持措施,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提高乡镇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和农业生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机推广。

2.2农机补贴激发农民购机积极性,从而带动农机推广

农机购置补贴直接补贴农民,引导更多农民购买农机从事农业生产,刺激农民购机积极性,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扩大了农机作业范围,一改“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畜类耕作模式,实现了机械化耕地、种地及收获,使一部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增效。解除了在外打工者的后顾之忧,农忙时节返乡现象明显减少,大批农民开始兼业种田。人工收获稻谷每亩要付出240元,而机收则只需100元左右,仅此就为农民节约开支50%左右。据调查,水稻机育机插可增产5%以上。另外,由于机耕、机育、机插速度快,缩短了“双抢”时间,使农作物能够适时精量播种,为大面积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 农机补贴推动了农机服务产业化、专业化

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群众要求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支付农机作业费的能力也逐步提高,广大群众对农业机械的购买力也明显增强,从而极大推动了农机服务的产业化、专业化的发展。农民购买了新机具之后,不但满足了自身耕种的需求,还积极投入到农机跨区服务作业当中,显著提高了农机利用率和经营效益。

3 发展对策

3.1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的宣传力度,调动农民推广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

一是充分利用媒体、广播、宣传车、发放传单等多渠道多措施的对农机购置补贴进行广泛发动和宣传,使这项工作真正惠及百姓、方便于群众;二是采用深入基层、科技下乡等方式,大力宣传农机新机具、新技术,让广大农户了解先进农机具的优越性,增强应用农机新技术的主动性。

3.2 加强推广,确保农机具的适用性

在农机推广过程中,根据当地情况推广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显著的农机具,确保被补贴农机具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生产需要。

3.3加强培训,提高农机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通过开展各类培训,让农民了解和掌握各项农机新技术。技术人员要教授新购机农民使用新机具的要领,切实解决农民对新型农机具不会用、用不好的问题。

3.4 发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

利用其懂经营、会管理、技术水平高、影响力大的特点,把农机合作社打造成为推广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平台,使其成为农机科技推广的示范带头人。

3.5加大服务力度,提供售后保障

农机售后服务至关重要。各级农机部门要加强培训管理,要为农民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及时与生产厂家及供货企业进行沟通协调,做好农机售后服务工作。在农机购置补贴产品选型时,要求企业对售后服务等作出书面承诺,让生产厂家及销售部门切实履行“三包”服务的有关要求,确保售后服务及时到位。

3.6农机购置补贴做到程序规范,管理严格

为了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到实处,必须按照上级要求,规范操作程序,严格管理,防止优亲厚友现象发生。要坚持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认真做好咨询服务,耐心解答农民问题,推动当地农机用户农机维修和服务的完善,形成了农机化服务产业链。

3.7增加以旧换新农机补贴政策,加快优化农机装备水平

从调查看,近20%的农业机械存在马力小、陈旧老化、故障频繁、油耗高、作业效能低、作业质量差等问题,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建议实施以旧换新的农机补贴政策,旧机具按一定比例折旧回收,新购机具按一定比例补贴。

3.8把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全面纳入工作日程

当地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农机补贴政策,财政、农业部门协调配合,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使农机推广工作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推广政策 第7篇

制订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研究制订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 落实重点任务, 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和强化保障措施, 全面推进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发展。编制“十三五”装配式建筑发展纲要, 提出装配式建筑“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技术方向、实施路径和组织保障等, 引导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结合实际制定政策措施强制推广装配式建筑。

加强装配式建筑技术和管理创新。一是加强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的研发和推广。重点研发和推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钢结构建筑的钢框架—支撑体系、钢框架-钢板剪力墙体系、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等以及现代木结构建筑体系。研究推广开发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建筑信息模型 (BIM) 技术, 推广成熟的施工工法。二是完善装配式建筑技术和产品标准。推进装配式建筑设计、装配施工、室内装修和验收管理一体化发展, 制订和完善相应的标准规范。加快装配式建筑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部品部件技术体系发展, 积极引导叠合楼板、内外墙板、楼梯阳台、建筑装饰部件等部品部件的标准化生产与应用, 重点引导整体厨房、整体卫生间等住宅部品集成化发展, 完善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标准体系建设。三是推进装配式建筑管理创新。在装配式建筑建设中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 实现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施工、采购的深度融合和统一管理, 同时优化项目现场管理方式。

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 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围绕设计、部品生产、施工全链条塑造生产基地企业的上下游延展能力, 注重产业布局均衡, 助推产业集聚, 做大产业规模, 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形成完整有效的供给。依托生产基地建设, 培育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 能够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龙头企业。

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应用试点示范。做好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与引导, 通过示范试点项目推动装配式建筑及相关部品部件发展。做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应用试点工作。大力推广安全可靠、绿色节能、应用成熟的技术体系, 提升技术、产品的集成化应用水平, 提高房屋的整体建造质量和水平。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以棚户区改造、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为突破点, 重点在钢结构应用基础条件较好、抗震设防等级高、钢铁产能集中地区开展推广应用试点工作, 不断提升我国钢结构建筑关键技术水平和应用比例。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 组织开展现代木结构建筑工程应用试点工作, 推动木结构建筑在政府投资的低层新建公共建筑以及城镇平改坡中使用。推进多层木—钢、木—混凝土混合结构建筑。在以木结构建筑为特色的地区、旅游度假区重点推广木结构建筑。

天然气车辆推广应用政策措施研究 第8篇

天然气车辆具有明显的能源结构调整效益和节能减排效益, 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推广下, 近年来天然气车辆在道路运输行业内的应用日趋广泛。截至2014 年12 月底, 全国拥有营运天然气汽车近105.6 万辆, 占全部营运车辆的6.11%, 居世界第一位[1]。但同时, 因当前天然气车辆技术成熟度不足, 应用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 后期应用中仍有部分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 有必要针对天然气车辆的推广应用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引导运输企业科学合理的使用。

1天然气车辆推广应用现状

以推广应用方式分类, 当前天然气车辆的推广应用主要可分为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试点示范等三类。

(1) 政策引导

为引导和鼓励天然气车辆的应用, 交通运输部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对加快天然气车辆的推广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 《关于印发<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和<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交政法发[2011]53号) 及《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交政法发[2011]315 号) 将“推广使用天然气车辆”列入“节能与新能源车辆示范推广工程”;要求“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道路运输企业使用天然气、混合动力等燃料类型的营运车辆, 鼓励在干线公路沿线建设天然气加气站。”《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 (交政法发[2013]323号) 中进一步提出要“加快推广节能与清洁能源装备。”“推进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燃料的运输装备和机械设备的应用, 加强加气、供电等配套设施建设。”等[2]。以上政策法规明确了在道路运输行业内加快推广应用天然气汽车, 对其近年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 资金支持

2011 年6 月, 财政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了《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建[2011]374 号) , 设立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 以引导企业采用节能新产品、新技术、促进企业降低成本, 实现行业节能减排, 并将天然气汽车的应用列入补贴范围, 专项资金的补贴, 对天然气车辆的推广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1年至2014年, 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共补助天然气车辆应用项目262 个, 补助总金额63264万元, 具体如图1、图2所示。

由图1 及图2 可知, 在专项资金的推动作用下, 2011~2014 年, 天然气车辆的应用呈快速发展趋势, 天然气车辆应用项目2011~2013 年逐年增加, 且2013年增加幅度最大, 该年度天然气车辆保有量快速增加。2014年增速放缓, 其主要原因为受天然气气价及加气站影响, 天然气车辆市场已逐渐趋于饱和。

(3) 试点示范

“十二五”期间, 交通运输部将公路客货运输车辆使用天然气作为重点加大力度积极推进。按照《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在“城际客货运输车辆中积极开展试点推广工作”的要求, 2011年, 在辽宁、宁夏、江苏、山东四省区和广东汽运集团、山西汽运集团两个企业开展“城际道路运输推广应用天然气汽车试点”工作, 在推进试点工作的同时, 交通运输部先后推出山西晨光物流公司货车使用煤层气、福建省汽车运输总公司客车应用LNG、 新疆金豹物流公司货车应用LNG、河南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局推广应用天然气汽车、打造中原绿色客运新干线等四个示范项目, 总结推广示范典型经验, 引导运输企业使用天然气汽车[3]。 通过试点示范, 总结经验, 促进了天然气汽车在城际道路运输的推广应用。

2天然气车辆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试点示范等方式, 天然气车辆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但同时, 也存在着部分困难和问题, 具体如下。

(1) 顶层设计尚不完善

当前出台的系列政策措施切实推动了天然气车辆的发展, 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通过资金补助对天然气车辆发展的促进更是效果显著。但国家层面仍欠缺具体针对对天然气车辆推广应用的专项方案或政策, 天然气车辆发展的整体规划并不明确, 顶层设计尚不完善。

(2) 相关标准体系有待健全

相对于传统的燃油车辆, 天然气车辆的发展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尚无车辆燃料经济性限值要求, 由于天然气车辆相比传统车辆增加了气瓶等燃料储存装置, 造成整车尺寸与自重超标普遍, 相关后期维护维修标准规范也有待完善, 因此造成天然气车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存在故障率偏高、驾驶员排查车辆故障能力偏弱等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天然气车辆的发展。

(3) 车辆维修、养护方面技术力量薄弱, 成本高

天然气车辆的应用规模仍相对偏小, 由于车辆相关配件的产量较小, 造成车辆维修周期延长, 维修成本偏高, 影响道路运输企业的生产运营;同时天然气车辆维修专业技术人员储备有限, 部分地区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维修服务网络。

(4) 缺乏科学的天然气定价机制, 燃气品质存在较大差异

车用天然气价格是影响天然气车辆应用经济性的重要因素, 也在运输企业决策是否应用天然气车辆中占据较大比重[4], 目前我国车用天然气的定价机制尚不科学, 2014年我国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天然气价格高于柴油价格的“油气倒挂”现象, 对企业使用天然气汽车的积极性造成了较大影响。

(5) 天然气车辆年检不规范、标准不一、费用偏高

相对传统的燃油车辆, 天然气车辆年检的检测周期长、费用高。针对天然气车辆天然气气瓶、压力表、安全阀等部件, 当前各省的检测标准、检测要求不一, 检测市场不够规范。

3成本效益分析

为解决车用天然气定价问题, 进一步明确车用天然气燃料相比传统柴油燃料的经济效益, 分析相对适宜的油气价格比, 从燃料平均低位热值及发动机热效率两个方面开展成本效益分析。

发动机的有效热值是道路运输车辆燃料经济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主要由燃料平均低位热值及发动机热效率两个指标决定。发动机有效热值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E为发动机有效热值; C为燃料平均热值; η 为发动机有效热效率。

发动机热效率的选取:根据发动机制造商相关实验数据, 当前柴油发动机热效率一般在35%~45%之间, 而同排量发动机在使用天然气作燃料时, 最高功率一般要下降10%~15%左右, 设定柴油发动机热效率为40%, 同排量天然气发动机热效率为34%~36%。

燃料及燃料平均低位热值的选取:我国气田资源丰富, 新疆、四川等地均分布有大型气田, 且产量较高, 同时国家实施“西气东输”工程, 进一步扩大了气田气在我国的使用范围[5]。因此, 计算天然气热值时选取气田天然气作为评价对象。

根据GBT 2589-200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可知, 柴油的平均低位发热量为10 200 Kcal/kg, 气田天然气的平均低位发热量为8 500 Kcal/m3。

根据公式可知, 天然气发动机热效率为2 890~3 060 Kcal/m3。

柴油发动机热效率为4 080 Kcal/kg。

因此, 天然气发动机有效热值/柴油发动机有效热值=0.71~0.75。

所以, 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 1 m3天然气能够产生的动力相当于0.71~0.75 kg柴油所产生的动力。所以, 车用天然气与柴油燃料的价格比均衡点约为0.71~0.75, 即当1 m3天然气与1 kg柴油售价比值小于0.71时, 天然气车辆具有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 而当1 m3天然气与1 kg柴油售价比值大于0.75时, 天然气车辆将不再具有经济效益。

4天然气车辆推广应用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 当前天然气推广应用的重点已经从快速增加保有量, 规模化应用转移到如何保障现有车辆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应用, 因此, 结合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提出适合在道路运输行业推广应用天然气车辆的政策建议, 具体如下。

(1) 制定天然气车辆推广应用总体规划, 完善推广应用顶层设计

建议交通运输部按照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2014-2020年) 》 (国办发 〔2014〕 31号) 提出的“实行绿色交通行动计划”, 稳步发展天然气交通运输。结合国家天然气发展规划布局, 制定天然气交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要求和交通运输部有关发展绿色交通的部署, 将推广应用天然气汽车纳入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 并联合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交通运输行业天然气车辆应用中长期规划, 把推广应用天然气汽车作为重点列入该项规划, 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继续稳步推进天然气汽车的应用。

(2) 出台相应标准规范, 保障天然气车辆的科学使用

一是针对当前天然气车辆准入及退出制度不完善的问题, 交通运输部制定并发布营运性天然气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严格天然气车辆的市场准入制度。二是针对天然气车辆维护技术不完善的问题, 交通运输部尽快完成《液化天然气汽车维护技术规范》的审批, 发布工作, 并进一步加强标准宣贯。

(3) 加强车辆维修技术管理, 降低维修成本

尽快完善道路运输主干线沿线的天然气汽车维修服务建设, 依托当前传统燃油车辆维修服务网点, 适当改造升级, 核发维修资格证书, 协调有关部门, 做好维修服务网点的改造升级工作, 同时, 尽快出台天然气汽车维修企业资质和维修人员资格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并引导企业建立车辆维护保养制度, 保障车辆安全运行。

(4) 建立油气价格联动机制, 保持天然气车使用成本优势

建立燃油与车用天然气的价格联动机制。根据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建议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按照保持车用气价格竞争优势、鼓励发展应用天然气汽车的原则, 研究理顺车用气价格与汽柴油价格的比例关系, 限定车用天然气价格不高于柴油价格的0.75。

(5) 规范天然气车辆年检, 统一检定标准

加强车辆检测工作。建议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质检总局完善天然气车辆车辆的表、阀、瓶检测标准, 简化年检流程, 降低检测费用, 健全和规范天然气汽车检验机构。

5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天然气车辆的规模化应用, 如何建立完善的天然气车辆应用保障体系, 促进现有车辆的科学合理使用, 推进天然气车辆的持续化应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论文通过分析天然气车辆应用现状, 总结当前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成本效益分析, 提出了包含政策、标准、规范、燃气价格、年检要求等内容的政策建议, 对推进天然气车辆的应用, 保障其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效益得以充分体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枭, 刘莉, 李忠祥.交通运输行业节能技术现状及推广措施[J].交通节能与环保, 2011 (3) :23-27.

[2]蔡凤田.公路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对策[J].交通节能与环保, 2008 (3) :20-23.

[3]王晓华.道路运输领域天然气汽车应用现状与前景[J].商用汽车, 2015 (17) :60-62.

[4]周淑慧, 杨义.加快LNG汽车推广, 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J].国际石油经济, 2012, 20 (6) :33-40.

推广政策 第9篇

为进一步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空调, 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效果, 近日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调整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决定结合新能效标准实施, 对高效节能空调补贴推广政策进行相应调整。

《通知》明确, 高效节能空调补贴推广政策从2010年6月1日起再延长1年, 中央财政将按新能效标准对能效等级2级及以上产品继续给予补贴, 实施期限到2011年5月31日。补贴产品范围为额定制冷量7 500W及以下机型。根据新能效标准实施后, 1、2级能效空调与3级能效空调的成本差异情况, 补贴标准调整为150~250元。同时, 将研究适时推广变频空调。 (摘编自财政部网)

推广政策 第10篇

一、基本情况

水稻是桐乡市的主要粮食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17 667 hm2, 以单季晚稻为主。近几年, 桐乡市紧抓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的机遇, 推动全市水稻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的快速发展。目前, 桐乡市拥有高速插秧机103台, 秧盘100.2万只, 育秧流水线47条, 种子催芽器60台, 建有育秧能力333.3 hm2以上的育秧中心8个, 200 hm2以上的育秧中心4个, 66.7 hm2以上的育秧基地15个, 机播喷灌育秧示范点6个。2012年完成单季晚稻机插面积3 366.7 hm2, 机插率19.3%。2013年计划新增666.7 hm2, 达到4 000 hm2以上, 届时机插率将超过23%。

二、主要做法

1. 领导高度重视, 政策有力推动, 为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提供了组织保障

领导重视, 政策扶持, 是推进机械化育插秧的关键。一直以来, 桐乡市水稻机插秧示范推广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每年在育秧期间, 分管农业市长都要亲临现场检查机插秧实施情况, 人大、政协委员每年都要视察, 从2010年开始, 桐乡市把水稻机插秧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对镇、街道党政目标责任制考核。因此, 通过政府重视、示范推广、舆论导向、现场观摩等措施, 社会对机插水稻已经认可, 水稻机插的发展趋势在全市上下已形成共识, 从而有力地促进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政策扶持上, 2013年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50万元用于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示范推广。一是对新建育秧能力200 hm2以上的水稻育秧中心给予10万元奖励;二是对开展水稻机插“整村推进”的行政村、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组织给予2~5万元奖励;三是对购置机械化育插秧设备, 财政补贴比例累加至70%;四是镇、街道也出台相应量化扶持政策, 在购置育插秧设备及作业环节上进行适当补助。这些政策措施大大激发了农机粮油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的机插秧热情, 成效比较显著。

2. 创新推广模式, 培育实施主体, 为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提供机制保障

根据当前桐乡市粮食生产实际, 因地制宜, 采取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育秧中心为平台, 大户先行、带动农户、整村推进的推广模式, 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一是紧抓当前桐乡市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等有利时机, 重点以农机粮油专业合作社为推广载体, 进行重点扶持, 大力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和粮食规模化经营, 从根本上解决有人带头做的问题。

二是科学发展、合理布局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近3年来, 每年重点扶持3家以上, 目前桐乡市已在8个重点产粮镇建有功能设施齐全的全程机械化农机粮油合作社12家, 机械化育插秧能力都超过200hm2。2013年石门兴农粮油农机合作社集中催芽播种将超过2 000 hm2, 辐射周边6个镇、街道。在发展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同时, 兼顾其他小型农机合作社的发展, 开展大服务和小服务相互配套, 以“子母式”的服务形式, 重点发展集中育供秧中心, 充分利用大型农机合作社装备及技术优势, 在机械化催芽、播种育秧及技术指导服务等方面主要由“母”合作社负责, “子”合作社主要负责田间育秧, 二者紧密结合, 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在全市所有农机服务组织及种粮大户中的同步实施, 使先进的育插秧技术得到快速有效推广。

三是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 开展多元化服务。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粮田全程托管”“全程机械化服务”“菜单式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 对流转粮田实行“六统一”管理、“一条龙”机械化服务, 促进了粮食生产规模化、组织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 促进了水稻机插秧的快速发展。

四是积极借助镇、村的行政推动力, 建立以农机粮油合作社为主体的多层次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 从而解决因涉及千家万户、单凭农机合作社力量难以协调农户的问题, 借力推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工作。

3. 整合技术资源, 农机农艺融合, 为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提供技术支撑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最后“一公里”是育插秧, 而农机和农艺措施的配合是否紧密是决定机插秧成败的关键。这几年, 桐乡市农机、农艺两部门都主动紧密配合, 共同努力, 不断总结经验, 进一步完善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指导服务体系。

一是成立市、镇、街道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领导小组及技术小组, 明确农机、农艺技术人员工作职责, 做到技术措施协调统一。每年4月由农机与农艺技术人员一起在全市及各镇、街道举办水稻育插秧技术培训班。

二是农机、农艺两部门共同开展各种对比试验, 不断完善适合本地的单季晚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标准。2012年调整了机插技术参数, 取得明显效果, 农机与农艺两部门共同修订了《桐乡市晚稻机插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 从而使桐乡市率先实现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

三是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育插秧机械设备。实践证明, 大面积推广机械化育插秧, 种子催芽、播种非常关键, 靠人工是难以想象的, 目前桐乡市机插秧100%实现了机械化催芽和播种。建立了总计17.3 hm2的6个机播喷灌育秧基地, 全市50%的机插秧都来自喷灌育秧基地, 这一技术使机械播种和基质育秧的结合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不仅苗好秧壮, 且省工省力, 也解决了秧田高低不平的问题, 深受农民欢迎。

四是重点发展育供秧中心, 强化技术到位率。机插秧成功与否, 育秧最关键。这几年对育秧中心进行重点培育和技术指导, 主要集中在10个功能较为齐全的农机粮油合作社, 每年在育秧期间, 农机、农艺两部门集中组织技术力量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统一技术指导, 镇、街道农机、农艺技术人员必须到场, 对全市各个育秧点进行全面巡查, 确保全套育插秧技术的普及率、统一率和到位率。因此, 育出的秧苗质量基本一致, 为育好合格壮秧提供了技术保障。

4. 强化宣传, 为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作为一项先进的农机化技术, 在示范推广中舆论导向十分重要。桐乡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介平台开展立体式宣传, 通过组织现场会、推介会、观摩会、机插秧比赛等方式进行宣传。2012年桐乡市农机推广站与市劳动竞赛委员会共同组织, 成功举办了全市首届机械化插秧比赛, 社会反响强烈。通过广泛的宣传, 在全社会营造共同促进的良好氛围, 让种粮农民切实感受到政府在大力推广机械化育插秧, 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开展水稻机插的积极性, 从而实现在全市的快速推进。

三、工作体会

1. 继续加强农机、农艺的紧密合作, 不断完善和熟化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体系

虽然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探索, 取得一些成绩, 但与先进地区相比, 还存在一定差距, 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和突破。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 甬优系列杂交稻机插在桐乡市增产增效优势明显, 深受种粮大户欢迎, 发展势头较猛, 预计2013年将突破1 333.3 hm2;常规水稻品种机插稻栽培技术还需进一步提高。2013年农机、农艺两部门将更加紧密合作, 共同探索, 特别是在品种筛选、播种量、株距、基本苗及肥水管理等方面继续优化, 努力实现机插水稻高产稳产。

2. 全力实施水稻机插“整村推进”行动

一是加强水稻集中育供秧中心建设, 2013年桐乡市将新建育秧能力200 hm2以上的育供秧中心3个以上, 新增高速插秧机30台, 实现“整村推进”的水稻机插示范村30个以上, 占全市行政村的20%以上, 2个镇实现水稻机插率达50%以上。二是大力推广基质育秧, 提高育秧质量, 计划引进100 t育秧基质, 以缓解育秧床土的不足状况。

3.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推广政策 第11篇

对于这项试点推广的意义和作用,首先,此项政策的出台有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其次,此举也是补充基础货币的新渠道;再次,对商业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来说,此举有助于盘活信贷资产,增强流动性,从宏观方面来看,有助于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健。

日前,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决定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北京、重庆等9省(市)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在此之前,央行曾在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

央行方面称,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地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部分贷款企业进行央行内部评级,将评级结果符合标准的信贷资产纳入人民银行发放再贷款可按受的合格抵押品范围。

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是完善央行抵押品管理框架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和灵活性,解决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合格抵押品相对不足的问题,引导其扩大“三农”、小微企业相关的信贷投放,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更好发展。

为保障央行债权安全,防范金融机构道德风险,解决中小金融机构合格抵押品相对不足的问题,2014年,人民银行总行在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和央行内部评级试点,将经人民银行内部评级的金融机构优质信贷资产纳入央行合格抵押品范围,完善中央银行抵押品管理框架。记者从今年年初发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了解到,目前,试点地区初步建立了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的基本制度、操作规程和央行内部评级数据库,并开展了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操作,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报告还明确,2015年,人民银行将逐步推广分支行信贷资产质押和央行内部评级试点。

“这在本质上是在当前盘活存量资金基础上的一种流动性补充,以此引导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枣庄银行董事长吕士伟对本报记者表示,“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政策的提出为商业银行尤其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获取资金的机会和流动性便利,较以往以债券为抵质押办理再贷款的方式更为灵活,更能体现定向调控的政策方向。此时推进试点对于正处于转型发展阵痛期的商业银行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剂’,不仅能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流动性便利,还可以促进商业银行在经济下行、困难叠加期转变管理经营理念,在当前的环境下,走上稳健安全运营的转型成长之路。”

所谓的再贷款,是指央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是我国央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此前央行提供的再贷款基本上为信用贷款,即没有抵押物和质押物。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再贷款在货币调控体系中的功能得以不断扩充。据相关学者统计,目前,我国有支小再贷款、支农再贷款,并于2014年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及中期借贷便利。此外,央行还开设了抵押补充贷款。

而对于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昆仑银行战略投资与发展部总经理助理李建军认为,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是货币政策工具方面的一个新突破。分析人士表示,以往央行以质押方式投放基础货币的质押品多为国债、央行票据等,这是央行首次将信贷资产纳入合格抵押品范围。利用这种新渠道,商业银行可以将优质的存量信贷资产质押给央行,获得央行的再贷款,从而达到盘活存量信贷资产的效果。

对于这项试点推广的意义和作用,接受记者采访的相关专家表示,首先,此项政策的出台有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转型。“目前,一些商业银行传统信贷资产本身可能是比较优质的,但由于传统行业发展的压力存在累积现象,现在通过置换可以释放新的流动性,从而激活经济发展的活力,这是十分有利于经济转型和发展的举措。”李建军称。民生证券固定收益研究负责人李奇霖也持类似观点,他表示:“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总量上是为对冲地产和传统经济下行压力,结构上是为实现经济转型。”

其次,此举也是补充基础货币的新渠道。“尽管这一贷款在性质上与再贷款无差别,但是政策受益的范围在扩大,尤其对中小机构来说,上述举措对于他们获得基础货币所起到的作用应该说更为有效。”李建军称。来自华安证券的宏观分析师则表示,过去是以外汇为抵押向商业银行提供基础货币,在外汇占款出现趋势性下降的背景之下,需要新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可以为再贷款提供合格抵押品补充基础货币,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释信用风险。

再次,对商业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来说,此举有助于盘活信贷资产,增强流动性,从宏观方面来看,有助于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健。“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旧存在的态势下,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有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李建军表示,“这至少是一个对当前流动性的有效补充。当然,政策效果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

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随着再贷款工具的创新、抵押品范围的扩大和功能的扩展,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正在发生一些重要变化。“尽管货币政策总体上是一个总量政策,但是随着工具的创新和发展,未来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定向调控的功能,减少对总量控制的依赖。”来自某商业银行的业内分析人士称。

推广政策 第12篇

1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本现状

1.1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现状

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强, 农民在农业生产工作中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农业生产质量, 农民群众为了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在购买农业机械上不断加大资金投入, 同时在农机技术上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充分激发了农民群众对农业机械购买的热情, 彻底激活民间资本, 使农机推广工作得到进一步优化[2]。但部分农民由于收入低, 没有能力购买农机设备, 出现了在农机设备购买上存在心有余力而力不足的情况, 政府要针对这一部分农民群众在农机购买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1.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结构现状

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后, 农机在数量上明显得到了提高, 但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结构上依然存在突出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在:农机主机较多, 能与之相匹配的农机种类较少;小型化农机较多, 大或者中型农机较少;普通技术的农机多, 高性能的农机却较少;粮食生产农机多, 经济作物的农机少。针对这种结构现状政府要合理有序的引进在技术上可靠且先进的大型或中型农业机械, 提高农业装备的技术含量, 促使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3]。我国农业部门必须关注和重视对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完善农机结构体系, 并切实解决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结构上的一系列问题。

2 如何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下做好农机推广工作

2.1 贯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能否顺利实施, 关系着我国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因此, 要做好农机推广工作就要积极贯彻和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国家在制定和出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时, 要对农机发展市场进行市场调查;同时, 要根据农民群众的需求,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农机补贴政策。在农机推广工作开展时, 应充分考虑各地区农机产品的特色;同时, 要统筹地区上的差异, 提高农民购置农机设备的积极性, 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真正的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政府在农机推广工作进行过程中, 要对相关的农机补贴政策给予关注和重视, 使农机补贴政策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实现, 促进农机行业的发展, 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水平。

2.2 提升农机设备结构水平

在购置农机时, 购买大型或中型农机装备的配置显然和农民群众的收入不成正比。因此, 在受时节的限制, 农机使用率不会很高的情况下, 让单独农户购买大型或中型农机装备更为困难。农民群众在购买农机时, 要考虑自身经济能力和对农机使用率的情况, 选择合理农机进行购买[4]。虽然国家对农民的农机的购置补贴资金有限, 但是也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切实提高了农民对农机的购买力。只有不断优化和提高农机设备的结构水平, 才能实现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2.3 推动科技创新

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事业中表现, 农业机械的广泛运用在一定情况下充分说明了农业科技的进步。我国虽然地大物博, 但是耕地面积很少, 农民要想发家致富, 单单依靠在极为有限的耕地面积上的产出是非常困难的。因此, 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时必须节约成本、增强经济效益。先进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机械, 我们要推动科技创新, 不断增强农机作业的质量, 依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 不断普及和应用农机创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机作业的整体水平, 全面带动农机服务以及相关的产业的发展, 并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水平。

2.4 推广农机工作时始终结合各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我国的农村较多, 各地区的农村发展的速度、规模、特点及形式都存在不一样的差异。在进行农机推广工作时, 就不能单一的去做一样的工作, 要结合各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充分考虑各地区农机产品的特色、农机技术的生产水平等, 做出不同的推广策略, 以期达到农机推广工作的目标。

3 结语

作为农机推广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制定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推广工作的有序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下能否切实可行的推动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 关键在于政府能否积极贯彻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同时, 要优化并提升农机设备结构水平, 推动科技创新增强农机作业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下做好推广农机工作, 达到真正的支农惠农效果, 推动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的发展。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推进。目前, 我国在“三农”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力度不断增强, 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更是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国家农机技术推广水平越高, 就代表着这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越高。分析我国农机推广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就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下做好农机推广工作进行探讨, 旨在为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的借鉴。

关键词: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推广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立新.农机补贴政策环境下开展农机推广工作的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 2009 (6) .

[2]王宏伟, 杨代莒, 陈长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下做好农机推广工作的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 (9) .

[3]朱志猛, 王慧军.黑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果实证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5) .

上一篇:大学生的情绪教育下一篇:幸福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