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调整与优化

2024-09-09

产业调整与优化(精选12篇)

产业调整与优化 第1篇

关键词: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改革措施,优化模式

作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林业经济, 一直以来都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但是近些年来, 由于开采不当和不合理的使用林业资源所造成的各类社会问题比比皆是, 对于林业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也开始逐渐迫切。如何在科学合理的原则下, 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成为林业部门长久以来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模式优化

通过林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查和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查阅发现, 现阶段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 林区经济占到十分巨大的比例, 想要更好地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就必须让林区经济走向产业化的经营发展当中。因此, 在对其进行产业化升级的过程中, 需要结合现阶段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和自身资源, 进行合理的产业结构升级, 促进其均衡、协调发展。

一般来说, 我们可以将林业经济划分为天然林经济、丰产林经济和林业第三产业经济3大类型。对于天然林经济, 相关部门应该有计划地开采, 重点实施保护措施;对于丰产林经济, 相关部门应该着重建设, 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对于林业第三产业经济, 相关部门应该重点整合和促进。对这3大板块进行合理、有序地划分和培养, 进一步提升林业经济的快速、健康、长远发展。

1.1 林业经济的分类经营理论

林业经济的分类理论是保证林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它一方面科学合理提出了林业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 另一方面也很好地阐述了在林业经济的整体发展过程中适当加大科技投入的必要性。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 有关部门为了促进其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般都会在原有生态林的基础上, 种植一部分产量较高且应用广泛的再生林, 以此来推动林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同时对于提升林业整体的生态环境也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

1.2 着力发展优势产业, 打造林业经济的主打产品

有计划地发展优势产业, 打造林业经济的主打产品, 也是促进林业经济产业化升级的重要举措。对于林业部门来说, 根据本地特点和市场需要, 发展一些市场竞争能力较强的优势产业, 来带动整个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常必要。此外, 根据目前市场经济的状况来看, 林业部门还可以借助本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适当地发展一些周边林业旅游项目, 特别是森林旅游行业, 建立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促进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以此来更好地带动整个地区其它方面经济更好地发展。

1.3 加大对林业加工行业等第三产业投入

在当下林业经济发展中, 适当加强对加工行业等第三产业的技术支持和财力、人力支持, 也是促进林业经济产业结构有序调整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林业经济只是单纯出售一些木材, 并没有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制作, 在对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 要加大对加工业技术和设备的投入, 促进林业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以此来取得更好的经济收益。

2 促进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措施

本文经过实地考察、分析, 将其优化政策总结为以下几点:

2.1 提高林业的经营水平

林业经营水平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经济水平的提高, 还体现在对生态效益的挖掘上面。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对于林业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定, 并切实保障“具体林业资源具体经营方式”的实行, 天然林业、商品林和丰产林采用3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经营。同时, 还应该做好对于林区的保护工作, 保证其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2.2 保证林业产业经济的市场化运行

当今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都是以某种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 林业产业结构在优化升级的过程中, 为了使其在保证健康发展的情况下产生更多经济收益, 就要密切关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动态, 及时掌握与本行业相关信息, 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阶段市场经济大环境, 产生更多经济收益。

3 结语

农业、林业、渔业、牧业、副业生产这5大产业长久以来, 都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 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特别是近些年来, 国家开始逐步对林业经济实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以促进其快速、健康的发展。就目前情况来看, 林业经济发展形势良好,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还应该不断对其加大科技投入, 整合资源, 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徐益良, 林雅秋, 林宇, 王文烂, 陈钦, 陈贵松.21世纪福建林业产业发展趋势与结构调整[J].林业经济问题, 2001 (9)

[2] 秦天堂, 杨红强, 聂影.浙江南浔木地板产业集群及专业市场的互动发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5)

段芦头镇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第2篇

段芦头镇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通过对河北省重点小城镇段芦头镇调查研究了详细分析了该镇产业结构的现状、优势与不足;依据有关产业结构原理,提出了段芦头镇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目标和措施,以促进该镇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作 者:张领先 王德成 王志琴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研究院,北京,100083刊 名:农机化研究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ESEARCH年,卷(期):“”(1)分类号:F327关键词:农业经济学 产业结构 理论研究 调整 优化

产业调整与优化 第3篇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区位优势;产业优化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135-02

引言:京津冀都市圈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八座城市(石家庄、保定、廊坊、秦皇岛、沧州、承德、张家口和唐山),该区域城市密集,经济发展迅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廊坊处于河北省中部、京津两大直辖市之间,市区距北京40公里,距天津60公里,距天津新港100公里,所辖1区、2市、6县(1区指廊坊市区;2市指三河、霸州两个县级市;6县分别为香河县、永清县、固安县、文安县、大城县和大厂回族自治县),全部环绕于京津两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廊坊作为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总量增长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一、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概况

2004年2月,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京津冀三方达成共识,正式确定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思路。京津冀都市圈中长期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一个中心,两个增长极,三层次发展战略。京津冀都市圈占地183704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人口7605.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8%;2009年GDP合计为36600亿,占全国GDP的10.9%,该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和天津的核心地位显著。

在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一体化发展为中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方向的同一性、产业结构互补性的特点,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加速产业的整合与重组,实行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从而以整体优势参与对外竞争。都市圈内隶属河北省的8个城市都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寻求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中廊坊依靠自身的土地、区位等优势,将与天津滨海新区、唐山曹妃甸一起,成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三大“黄金点”(魏后凯,2006)。

二、廊坊的自我定位

一个城市的發展关键取决于这个城市的发展战略是否正确,城市定位是否合理,产业定位是否科学。如果一个城市的自我定位本身就不合理、不实际、不科学,势必会严重影响这个城市的发展。

廊坊在上世纪的80年代的定位为“城效型”,90年代的定位为“外向型”,进入21世纪,将定位调整为“生态型”。应该说廊坊的城市定位在随着周边环境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着不断地调整优化,十年一发展。“城效型”“外向型”“生态型”三种定位的内涵不同,但相互联系,标志着廊坊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体现着廊坊发展理念的进步和驾驭能力的提高。

“生态型”城市定位的全称是“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凸现集群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定位不但符合廊坊的实际而且符合时代的特征,更加注重增长方式的转变,图1为廊坊市的工业发展定位,可以看出廊坊工业发展更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重点发展高新经济、循环经济。

三、廊坊经济发展状况

(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图2为2001—2010年廊坊市生产总值及发展速度的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十年间廊坊的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其中2004—2007年增长速度不断加快,2006和2007年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均在15%以上;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和2009年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10%以上,2010年逐渐回升,达到12.5%,发展势头良好。

(二)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2005至2009年,廊坊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数量和利税方面均实现较大程度的发展,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1134家,是2005年的1.66倍,实现利税144.6亿元,同2005年相比增长了3.5倍。2009年廊坊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0,获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三)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2001年廊坊市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为1:2.82:1.59,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4.53:2.93,十年间廊坊市的产业结构获得了较大的调整优化,这主要得益于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表1为2001—2010年廊坊市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及增长速度,可以看出廊坊市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其中2006年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为19.0%,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为15.1%;2007年第三产业增长率高达19.6%;2010年廊坊市经济已经逐渐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加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四、三河市成功借势京津

三河与北京仅一河之隔,西距天安门32公里,处于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是廊坊所辖1区、2市、6县中地理位置最优越的地区。近年来,三河市经济发展迅猛,综合经济实力常年位居廊坊市首位,是河北“十强”,全国“百强”。2009年,三河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8亿元,占廊坊市总产值的22.8%。三河市经济能够表现出如此强的活力,获得如此傲人的成绩,诀窍是一个“借”字,依托区位优势,“借势”京津,三河市通过对接交通、对接基建、对接服务、对接产业成功地打造了与北京的无缝对接。

传统产业如食品、蔬菜、花卉、建材等努力打造京津的供应基地;制造业不断加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围绕驻京跨国公司、大型龙头骨干企业、总部基地和各类科技研发中心,大力发展配套产业,从而促进先进制造产业及高新技术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确立了研发在北京,生产在三河的发展思路;服务业的目标是“做大做强做优”,定位于消费型、服务型城市,努力吸引京津居民来三河旅游休闲、消费娱乐,各类大型企业及经济组织进行商务活动。三河的各类型产业正是通过找准定位,与京津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才得以获得蓬勃发展。

三河市“借势”策略的成效已经逐渐显露,经济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值得其他各县(市)学习借鉴。需要注意的是北京对三河的影响远远超过天津,这也是整个廊坊“借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天津牌”尚留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五、结论与建议

1、廊坊市准确把握自我定位。通过对城市定位的不断优化,逐渐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找准方向,确定功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廊坊市依托区位优势,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快速发展,工业效益显著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综合实力稳步加强。

3、三河成功借势京津,经济发展令人惊叹。三河市通过成功打造在交通、基建、服务、产业等方面与北京的无缝对接,全面改善了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中外资本,最终实现经济的迅猛发展,其借势经验具有极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作者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柏素敏,刘雪.京津冀一体化条件下廊坊市主导产业发展途径思考[J].职业时空.2009,8.

[2]米新英.优化廊坊市产业结构的对策与建议[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9,01.

[3]沈方,宋建林.基于区域经济的廊坊市产业结构变革与发展研究[J].企业经济.2005,04.

[4]宋建林,王中帅.廊坊市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优化研究[J].现代商业.2009,23.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探讨 第4篇

1.1 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

在林区的产业发展中, 需要充分地以森林资源为依托, 发展绿色农业和特色林业。建立中高档木才加工业, 发展林区旅游业和环保产业, 同时打造林区的交通网络, 从而带动林区经济全面协调地发展。

1.2 提高林产加工业的素质

林业产业要想实现高度化, 提高林产加工业的整体素质是一个重要标志, 因此需要在现有林产加工业的基础上, 提高林产加工业的高科技含量, 从而扩大其发展规模, 使其向规模化和高效益化方向发展。加强对重点项目及龙头企业的扶植和发展,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规律下实现林产品生产企业的优胜劣汰, 加快非木质产业的发展。

1.3 快速发展第三产业, 特别是森林旅游业

林区不仅具有优美的自然资源, 而且还具有数量及类型丰富的人文资源, 这不仅可以感受到林区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同时也有着古朴的民俗民情。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能够很好地迎合当前旅游者的喜好, 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需求的增长, 林区的各项专项旅游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林区开发建设较晚, 林区人口密度较低, 其生态环境保存较好, 在夏季, 森林内鸟语花香, 林区内蓝天白云, 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具备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加快林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要重点发展经济林产品, 利用先进技术科学, 有效地开发利用好森林资源中非林资源, 努力促进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2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措施

2.1 建立林业企业市场化运行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获取更好的经济利益。所以林业企业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以独立经济主体、自主经营的形式来应对市场的变化。因此林业企业进行企业改革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 需要企业在针对自身的特点, 建立不同的运行机制, 从而使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由于林业企业具有特殊性, 对于进行森林资源培育、保护的企业无法达到完全的市场化运作, 而作为林产工业和第三产业不仅具备很好的市场化运作的条件, 而且通过建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在加快企业改制的基础上, 会在市场上取得更快的发展。

2.2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林业产业发展

政府对林业产业发展要进行必要的宏观管理, 是林业自身特点所决定, 也是世界许多林业发达国家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在实行政企分开后, 政府的职能主要在于制定林业产业政策, 进而实现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紧密结合林业产业发展重点的转移与变化, 尽快制定林业产业总体发展政策和有关的专项产业政策, 要分商品林、公益林制定不同的产业发展政策;同时对于森林旅游、林产品深加工生产以及产业间关系等都应制定科学、有效的引导政策, 以确保林业产业项目的调整和结构优化的全面实现。而对于林业产业的一般化管理, 应通过社会中介组织来完成, 为此应鼓励成立非政府的社会经济团体组织、行业协会, 发挥行业的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提供信息、业内交流、咨询服务、产品促销、调查研究、业务培训、相互沟通等, 为政府和企业进行双向服务, 同时承担一定的自律性行业管理职能。

2.3 实行合理的税收政策, 减轻林业企业负担

在当前林区企业进行转型和调整的关键时期, 国家应采取扶持的政策, 在税收上实行优惠, 从而使林业企业尽快完成转型。同时税收政策还要根据具体林业生产经营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原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 对于必然进行转产及结构性调整的企业和进行非木资源的生产项目, 要在税收上予以减免, 从而推动这些项目快速地发展起来。

林业产业的调整和优化, 需要加强对林业产业科技的投入,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林业产业水平, 由于当前林业科技水平还无法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相适应, 所以需要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机制的建立, 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力度, 使林业资源得以尽快实现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 同时还需要加强管理上的科技投入, 提高林业资源的管理水平, 从而加快林区经济的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靳云燕.北京市森林生态效益计量评价及案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7

[2] 李元元.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及相关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6

产业调整与优化 第5篇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区位优势;产业优化

引言:京津冀都市圈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八座城市(石家庄、保定、廊坊、秦皇岛、沧州、承德、张家口和唐山),该区域城市密集,经济发展迅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廊坊处于河北省中部、京津两大直辖市之间,市区距北京40公里,距天津60公里,距天津新港100公里,所辖1区、2市、6县(1区指廊坊市区;2市指三河、霸州两个县级市;6县分别为香河县、永清县、固安县、文安县、大城县和大厂回族自治县),全部环绕于京津两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廊坊作为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总量增长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一、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概况

2004年2月,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京津冀三方达成共识,正式确定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思路。京津冀都市圈中长期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一个中心,两个增长极,三层次发展战略。京津冀都市圈占地183704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人口7605.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8%;2009年GDP合计为36600亿,占全国GDP的10.9%,该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和天津的核心地位显著。

在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一体化发展为中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方向的同一性、产业结构互补性的特点,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加速产业的整合与重组,实行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从而以整体优势参与对外竞争。都市圈内隶属河北省的8个城市都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寻求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中廊坊依靠自身的土地、区位等优势,将与天津滨海新区、唐山曹妃甸一起,成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三大“黄金点”(魏后凯,2006)。

二、廊坊的自我定位

一个城市的发展关键取决于这个城市的发展战略是否正确,城市定位是否合理,产业定位是否科学。如果一个城市的自我定位本身就不合理、不实际、不科学,势必会严重影响这个城市的发展。

廊坊在上世纪的80年代的定位为“城效型”,90年代的定位为“外向型”,进入21世纪,将定位调整为“生态型”。应该说廊坊的城市定位在随着周边环境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着不断地调整优化,十年一发展。“城效型”“外向型”“生态型”三种定位的内涵不同,但相互联系,标志着廊坊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体现着廊坊发展理念的进步和驾驭能力的提高。

“生态型”城市定位的全称是“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凸现集群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定位不但符合廊坊的实际而且符合时代的特征,更加注重增长方式的转变,图1为廊坊市的工业发展定位,可以看出廊坊工业发展更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重点发展高新经济、循环经济。

三、廊坊经济发展状况

(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图2为2001—2010年廊坊市生产总值及发展速度的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十年间廊坊的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其中2004—2007年增长速度不断加快,2006和2007年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均在15%以上;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和2009年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10%以上,2010年逐渐回升,达到12.5%,发展势头良好。

(二)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2005至2009年,廊坊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数量和利税方面均实现较大程度的发展,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1134家,是2005年的1.66倍,实现利税144.6亿元,同2005年相比增长了3.5倍。2009年廊坊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0,获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三)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2001年廊坊市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为1:2.82:1.59,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4.53:2.93,十年间廊坊市的产业结构获得了较大的调整优化,这主要得益于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表1为2001—2010年廊坊市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及增长速度,可以看出廊坊市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其中2006年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为19.0%,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为15.1%;2007年第三产业增长率高达19.6%;2010年廊坊市经济已经逐渐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加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四、三河市成功借势京津

三河与北京仅一河之隔,西距天安门32公里,处于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是廊坊所辖1区、2市、6县中地理位置最优越的地区。近年来,三河市经济发展迅猛,综合经济实力常年位居廊坊市首位,是河北“十强”,全国“百强”。2009年,三河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8亿元,占廊坊市总产值的22.8%。三河市经济能够表现出如此强的活力,获得如此傲人的成绩,诀窍是一个“借”字,依托区位优势,“借势”京津,三河市通过对接交通、对接基建、对接服务、对接产业成功地打造了与北京的无缝对接。

传统产业如食品、蔬菜、花卉、建材等努力打造京津的供应基地;制造业不断加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围绕驻京跨国公司、大型龙头骨干企业、总部基地和各类科技研发中心,大力发展配套产业,从而促进先进制造产业及高新技术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确立了研发在北京,生产在三河的发展思路;服务业的目标是“做大做强做优”,定位于消费型、服务型城市,努力吸引京津居民来三河旅游休闲、消费娱乐,各类大型企业及经济组织进行商务活动。三河的各类型产业正是通过找准定位,与京津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才得以获得蓬勃发展。

三河市“借势”策略的成效已经逐渐显露,经济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值得其他各县(市)学习借鉴。需要注意的是北京对三河的影响远远超过天津,这也是整个廊坊“借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天津牌”尚留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五、结论与建议

1、廊坊市准确把握自我定位。通过对城市定位的不断优化,逐渐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找准方向,确定功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廊坊市依托区位优势,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快速发展,工业效益显著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综合实力稳步加强。

3、三河成功借势京津,经济发展令人惊叹。三河市通过成功打造在交通、基建、服务、产业等方面与北京的无缝对接,全面改善了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中外资本,最终实现经济的迅猛发展,其借势经验具有极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产业调整与优化 第6篇

关键词: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外贸

一、我国加工贸易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关联度差且飞地效应明显

产业关联度指产业间通过产品供需形成的互联、互存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为:产品供需上面,任何行业及产品都会成为其它行业生产的投入要素;产业技术供给方面,产业生产需其它产业提供技术手段,推动关联产业技术进步,使产业技术水平向更高层次推进。 飞地效应指加工贸易中,外商既不使用东道国原材料与零部件,对国内企业也不会产生扩张与示范效应。

2.劳动力价格的比较优势降低

国内国情决定加工贸易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周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降低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以越南为例,2012年,越南的劳动力成本仅为我国劳动力成为的1/3。并且,由于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创新能力差影响了产业转型升级进度。

3.产业价值链上游环节发展较弱

据联合国发展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驰名商标在全球品牌占比例不足3%,而市场占有率却在40%以上。由于国内企业对研发、品牌、销售重视不足,导致加工贸易只能处于价值链底端。我国加工贸易仍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即简单零部件组装阶段,而价值链上游的设计研发、品牌营销、销售等环节发展却相当滞后。

二、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1.促进东部地区边际产业西移

我国加工贸易初期,都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从事简单的水平低的装配工作。随着经济发展,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劳动力价格优势降低,导致“飞地经济”,造成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产业开始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形成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分工格局。

(1)构建加工贸易区域合理布局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依照“梯度推进,循序渐进”的原则,实现“沿海接单、内陆生产、沿海直接出口”的加工贸易模式。

(2)促进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边际产业西移

跨国公司将产品的生产环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按成本最低原则逐步细化生产布局。当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逐渐扩张,投资呈现系统化特征。对于我国,实现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最有效途径是实现东部产业结构升级、西部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投资西移,降会带动配套企业的西部投资,进而形成产业集群效益,提高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益。

(3)中西部地区选择适合的加工贸易行业

中西部地区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产业,与东部沿海地区保持差异化,体现地区特色。产业转移是梯次渐进的过程。如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且自拥有高素质劳动力,但其成本仅为沿海地区的1/3,因此中部地区可发展能源加工,矿产品加工产业,如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并提高资源性产品的深、精加工能力。

(4)搞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建设

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不佳,缺乏地缘优势,制约了加工贸易的产业西移。相关部门应加快中西部交通发展。如开辟新机场与新航线;加快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电子商务、宽带高速信息网络等。政府部门应转变职能,建立出口加工贸易区,吸引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2.促进科技进步

(1)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自主创新能力,应培育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开发核心技术,促进加工贸易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首先。加强人才培养。构筑突出的人力资源基础,实现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建立面向产业成长和技术进步的高等技术教育体系;加强重点行业技工培养。高级技工缺乏已成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次,提高企业对高新技术产业的R&D;经费。随着中国R&D;经费不断提高,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也在不断增长。企业部门R&D;活动的两个重要特征:外资企业R&D;经费比重较高,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比重偏低。要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与产业竞争力,必须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投入。

(2)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推动作用

引导外商投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跨国公司的进入,使我国切入到国际分工体系内,带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产业链条从附加值低的环节向附加值高的环节推进。因此,应积极引导外商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借此进入到全球生产体系中附加值大、科技含量高的环节,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

(3)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合作

政府应鼓励企业加强国际间科研合作,通过同跨国公司研发与生产领域合作,规范研发人员的合理流动,完善技术交易市场,把加工贸易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利用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3.培育内资企业的主体地位

相关政府部门必须鼓励内资企业参与加工贸易。首先,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培育其主体地位。通过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让其积极加入到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中,使其具备激励机制、竞争理念与市场行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快技术进步,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有利支持;其次,积极培育民营企业加工贸易主体地位。民营企业是内资企业的重要组成,且呈现集群发展趋势。因此,应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发展特色加工出口集群。

参考文献:

[1]裴长洪:中国进出口贸易不平衡及其调整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11(3).

[2]隆国强:加工贸易发展问题研究[J].国际贸易,2011(9).

浅析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第7篇

1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

农业产业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处于经常变动之中。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从现象看似乎取决于人的主观意愿和选择, 实际上它是受许多因素的制约的具有客观性。对于过去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总结经验。对与促进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帮助。表1是我国2001~2008年的各项农业指标。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特征是在农业的产值构成中, 种植业产值份额迅速下降, 畜牧业的产值份额大幅度上升, 渔业在经过20世纪80-90年代的大幅增长以后, 其产值份额定在10%左右。在种植业中, 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值比重显递增趋势, 经济作物的比重也迅速上升;在粮食作物中, 口粮和饲料粮的种植逐渐分离, 种植业的结构由原来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逐渐演变为粮食、饲料和经济作物的三元结构。从上表还可以看出我国的现阶段发展在平稳中不断发展, 各项指标都趋于稳定, 这体现出我国农业产业调整的结果。但在新的形势、新的发展要求特别是经济危机的背景下, 我国应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来适应世界的经济共同体的发展要求。

2 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来看,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经过近两年调整的确形成了良好的格局。但同时必须看到, 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 尤其是经济危机之后, 各地农业产业结构如何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进行调整, 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农业产业结构仍不能适应农业国际化竞争的要求, 与市场农业、效益农业的发展目标也存在着诸多的不协调, 问题突出表现在:

2.1 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 农产品优质率较低。

从比较优势来分析, 我国应该重点发展的农产品是:牛、羊、猪等肉类产品;苹果、梨等水果产品;花卉产品;水产品等。在国际市场上, 这些产品虽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但面临着品种不优、质量不高的困扰。

2.2 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 地方特色不明显。

从全国来看, 近两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平衡, 各地还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区比较优势, 未能形成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狭小的区域内, 而在较大范围内产业间、产品间表现出明显的同构性。这里既有市场信息不灵、供求关系不稳定导致价格和决策失误的原因, 也有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认识不到位的因素。

2.3 认识上的不平衡。

一些群众在对待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上, 有的持消极等待的态度, 有的则心存疑虑, 不敢冒险, 心甘情愿地沿着老的套路走。农户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 很难预料和掌握市场的变化, 因而经常会出现盲目引和效仿行为, 造成地区间、企业间重复生产, 结构趋同, 结果出现农产品的非科学调整下的阶段性过剩和结构性过剩。同时, 农产品技术含量低, 品质不高, 加工业滞后, 产品增值率低都使其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2.4 农业产品利率低, 生产规模难以确定。

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中心任务在于如何确立土地、劳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规模, 使各种生产要素适度集中, 使农业生产成本降低, 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 经营规模到底要多大才符合农业产业结构的内在要求, 各种生产要素适度集中在什么地方, 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

2.5 科技滞后, 知识落后, 创新难度大。

尽管科技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结构调整做出很大贡献, 尽管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有了很大提高, 但一些新技术没有应用到农业上, 关键技术的创新明显不足。我国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 知识结构还很落后, 主要从事小农式的分散经营、封闭式的盲目经营、小规模的传统经营, 由此导致农业经营的小生产与激烈竞争的大市场严重脱节。

2.6 政府的扶持和投入不足。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 有很多工作要做, 单靠农业生产者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需要社会中介服务组织承担为农业结构提供上述服务的职能。然而中介服务组织具有滞后行, 所以政府应承担的责任是应尽的义务而不是契约意义上的责任。政府服务便缺乏稳定、连续、可靠性, 增大了农业结构调整的风险和难度;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太少, 致使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3 造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问题的历史因素分析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中国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路线。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建设苏联帮助我国新建和改建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 重工业投资占五年工业投资总额85%, 农业所在的比重很低。

1955年, “社会主义改造”提前完成;1956年的经济建设出现了冒进倾向;1958发动了“大跃进”和“大炼钢铁”的全民运动, 集中力量发展以钢铁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 农业再次没有得到发展农业结构还很单一。1979-1996年:产业结构趋优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加速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 中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市场化改革。1978年推行农业经营的家庭承包制;增强农业和提高轻工业的比重;1987年党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肯定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经过上述一系列的改革, 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长期遭到破坏的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农业内部结构的改善也十分明显。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397亿元增加到了1996年的22353.7亿元。各种农作物的产量大幅提高, 农业内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也日趋合理。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国有经济, 完全按照中国的比较优势配置资源, 而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发展。

4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原则

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一项长远浩大的工程, 因此, 必须按经济的规律统筹规划, 科学安排, 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从总体上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4.1 遵循市场为向导的原则。

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满足社会对农业产品多样化、多层次和多方向的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能局限本地市场, 要面向全国, 着眼国际适应国内外贸易的发展要求。不仅要瞄准农产品的现实需求, 还要研究和着眼于潜在的, 预期的市场需求, 增强国际竞争力, 以便在未来的市场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4.2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原则。

由于经济危机的发生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进一步扩大农业区域分工实行优势互补, 使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力。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能更好的调整各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 逐步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区、专业生产区, 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效益。

4.3 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科技是现今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抓住改造传统产品和开发新产品的两大重点。当前全球农业正朝着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新农业科技革命, 抓住机遇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 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4.4 人与自然和谐,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

要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严格保护耕地、林地、草地、和水源地, 防治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实行可持续发展。

4.5 紧跟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则。

在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 市场机制是各种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 但在环境保护、粮食安全等方面失灵, 需要政府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解决市场失灵所造成额问题。

4.6 坚持农民自愿原则。

农民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只有尊重农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把自主权真正交给农民, 让农民按照市场导向做出自己的选择。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新时期, 在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5 农业产业调整的措施

5.1 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切实加强优质农作物、畜禽及水产品品种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 把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作为农业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发展优质品种, 首先要按科学规律办事, 严格选种, 认真引进, 逐步推广;其次要考虑农民的实际接受能力, 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和技术扶持工作, 大力推广一批能够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先进实用生产技术。要加强农业的国际交流与技术合作,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要继续深化农业科教体制改革, 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5.2 加强优质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和提高加工转化能力。

要加强优质专用粮棉油生产基地、绿

色食品基地、出口创汇基地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精深加工业,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适应新的消费需求。要加快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 鼓励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 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要鼓励和允许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主产区建立生产基地, 与农民签订合同, 建立联合经营、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加大农产品加工转化力度。

5.3 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要通过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搞活农产品流通, 解决农产品生产与市场脱节、销售不畅的问题。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完善配套设施, 当前尤其要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要加强农产品储运、加工、分级分类、包装及信息服务等市场配套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 要发展生产基地与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等紧密结合的新型流通方式, 拓宽农民进入农产品流通渠道和市场。

5.4 加大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要求, 加大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投入力度。国家各项农业建设资金, 要调整建设重点和投向, 积极扶持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转化, 加快农业利用外资的步伐。金融机构要根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要求合理调整贷款结构, 农村信用合作社也要坚持以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 支持农户调整农产品的生产结构。贷款利率可在规定范围内适当浮动, 拓展多种担保形式。对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企业信誉等级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适当扩大授信额度。

结束语

农业是国家人民的基础, 政府在政策上, 不仅要继续保护和支持主导产业发挥优势, 还要注重指导农户积极发展新的主导产业, 对那些目前尚未形成经营规模但有明显开发优势的潜在产业, 要进行重点培育。政府应主动调整我国农业产业保护政策, 实施工业反哺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此外, 在人口控制政策、劳动力转移政策、农产品深加工政策、土地政策、科技政策、品牌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只有这样, 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中的现代化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郭翔宇.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2]刘斌等.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

[3]李秉龙等.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9.

中部崛起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 第8篇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面对中部塌陷现象, 许多国内外专家指出中部崛起的必由之路是产业结构调整, 只有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实现中部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速度缓慢原因方面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策略方面不少专家都有深入的研究。

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17世纪, 英国经济学家配地发现各国国民收入的差异原因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 (1940) 对产业结构演进趋势进行考察, 发现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移是由于经济增长过程中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所造成的。国外著名经济学家弗农 (R.Vemon.1966) 提出了产业结构转移理论, 他认为国际分工可以实现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国际一体化。他还指出产品生产将在生产要素丰裕程度不一的国家之间实现转移, 这就带动了产业的国际间转移, 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 (1996) 提出产业结构升级是伴随着产业转移而进行的, 他提出的产业发展“雁行形态理论”, 表明在产业演变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最优时间, 相应的也有不同的最适宜生存和发展空间, 因此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需把握最佳时机。坎特威尔和托伦惕诺 (Cantwell, Tolentino1990) 的技术创新升级理论提出应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积累达到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

国外专家在研究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主要提出通过产业结构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但在研究我国产业调整方面的文献还不多。除了以上这些外, 相关的文献还有缪尔达尔 ( Gunnar Myral, 1957) 对经济梯度发展理论进行了动态的研究, 提出了极化、扩散、回程三种效应。威尔斯 (L.T.wells, 1983) 劳尔 (S.Lall, 1993, 1997) 坎特威尔 (J.A.Cantwell, 1995, 1998) 等人从局部技术创新的角度对产业转移现象进行了分析。

国内专家徐杏 (2000) 认为就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制约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宋锦剑 (2000) 教授认为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是需求结构、资源供给结构、科技进步程度、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及一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等。潘文卿 (2002) 则以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背景, 提出一个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模型, 并以此为基础, 对中国在21世纪前20年的中长期发展中, 经济增长、就业变化、污染控制以及产业结构的转换与调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模拟与展望。

二、当前中部产业结构现状

(一) 中部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失调

从表1, 表2中可以看出, 2005年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中,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占16.7%, 46.7%, 36.6%, 属于二、三、一结构。与全国相比, 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高出4.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平均3.3个百分点。与东部相比, 差距更大。由此可知, 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很不协调, 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偏高, 第二产业发展明显不足, 第三产业发展仍需提高。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6) 》整理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7) 》整理

就我国的中部而言, 三次产业总体特征:农业比重平衡, 工业化水平较高, 第三产业不发达。从三次产业总体构成来看, 中部地区与其他地区和全国的平均状况是一致的, 即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最大,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次之, 越过了“一、二、三”、“二、一、三”的低级阶段, 形成了“二、三、一”格局。这表明中部地区也进入到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是, 中部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不仅高于东部沿海地区, 而且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不仅低于东部沿海地区, 而且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比东部地区高8.9个百分点, 比全国高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东部地区低5.6个百分点, 比全国低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虽比全国平均值略高, 但比东部地区低2.6个百分点。就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结构而言, 三大产业的比例系数不合理, 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 各产业劳动生产率都偏低, 第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布的很离散且无序, 各产业的素质不协调, 三者之间差距很大, 尤其是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过于低下, 制约了中部地区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在中部这个有着农业发展优越地理位置的地区, 农业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

(二) 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较慢, 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6) 》整理

根据表3中显示的数据, 2003年我国中部地区生产总值中, 第一产业为4 432.52亿元, 第二产业为12 324.04亿元, 第三产业为9 592.62亿元, 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16.8%, 46.8%, 36.4%。2005年, 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为第一产业占16.7%, 第二产业占46.7%, 第三产业占36.6%, 较2003年相比, 第一产业比重降低0.1个百分点, 而第三产业仅仅上升了0.2个百分点。总体来说, 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是好的, 即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 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高, 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升级。但是从数据来看, 产业结构的升级速度过于缓慢, 这也就严重制约了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

2005年中部6省农业增加值6721亿元, 占全国农业增加值的27.5%, 只比GDP的比重高4.1%个百分点, 人均农业增加值的优势更小。中部地区的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但农业产业中粮食生产比重过大, 超过50%, 林业、牧业、渔业、其他副业比重过小, 农业结构畸形发展, 不仅使得农业水平上不去, 农民收入难以增加, 还导致了土壤肥力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

中部地区工业是主导产业, 但这个第二产业比较弱小, 规模小、效益也低。

2005年中部六省第二产业增加值15300亿元, 占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1.1%, 比GDP的比重低2.3个百分点, 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更低。据工业普查资料分析, 中部六省纺织、塑料、化纤产品、建材产品等一般水平的加工工业产品重复建设尤为严重。在经营性国有资产中, 30%左右分布在一般加工工业, 而且中部六省的加工工业偏重于资源输出型工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往往需要借助于国家投资、地方政府投入等, 大规模的投资挤占了城市建设、第三产业发展的资金, 制约了城市化发展。另外, 由于主要是资源资本密集型产业, 对劳动力资源的依赖性较小, 即使扩大再生产对劳动力的吸收也较小, 导致劳动力向非农业转换的速度慢, 进而致使城市化与工业化脱节。

同时, 在第三产业内部, 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是:传统型服务业———多元化服务业———现代型服务业———信息产业———知识产业。中部地区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与东部地区有很大的差距, 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 它的发展速度极为缓慢。再从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看, 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分别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 房地产业、金融业和住宿餐饮业。从产业结构的演进阶段来看, 仅属于第一阶段, 即传统型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产业科技含量低, 经营方式落后, 竞争能力相对较小, 造成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展滞后, 落后于东部地区。

(三) 中部地区各产业劳动率偏低, 产学研结合不紧密

产业素质作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一项内容, 是指相关产业之间是否存在技术水平的断层和劳动生产率的强烈反差。可以用比较劳动生产率 (产业部门的国民收入份额与该部门的劳动力份额之比) 来衡量。一般而言, 如果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数值分布的比较集中而且有层次性, 说明各产业的素质比较协调;否则反之。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6) 》整理

从表4中看出,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布的很离散且无序, 各产业的素质不协调, 三者之间差距很大, 尤其是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过于低下, 制约了中部地区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

尽管我国中部地区的总体科研能力相对于历史在不断提高, 但是和东部省份比较其在科研投入上仍是比较落后的。在产学研的结合方面, 中部省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的平均水平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中部地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 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传统产业比重较大, 应把重点放在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与提升机械、轻纺、食品、建材、冶金、化工、能源等传统产业上, 在增强产业竞争力上下功夫, 在提高产品质量上抓升级, 从而不断提高中部地区传统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并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三、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一)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促进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协调发展

进一步巩固主导产业农业的发展,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农业是中部地区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中部农业在全国农业生产, 尤其是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其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 农业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农民收入水平持续下降等许多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要继续稳定农业这个基础, 使农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就必须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改进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上下功夫。要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集约化和农业产业化, 使中部农业率先实现现代化, 为我国农业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 还要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食品工业, 使中部由农业大区转变为食品加工大区、农业强区。从中部地区农业的地位和特点来看, 通过结构调整和生产与经营方式的改进, 完全有可能将中部地区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肉、禽、蛋生产基地。这样既保持了农业良好的发展态势, 也促进了农业工业化的发展, 为第二产业引入了新的力量。

中部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农业资源, 要以比较优势资源为基础, 促进中部地区工业的飞跃。从目前的情况看, 应以五大支柱产业为主导, 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并形成具有中部特色的九大产业链:以武汉光谷为龙头, 烽火通信、华工科技、湘计算机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链;羚锐、健民、九芝堂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链;东风汽车、江铃汽车、江淮汽车为重点的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产业链;以武钢为龙头, 马钢、安钢、江西铜业为重点的采掘与冶炼冶金产业链;华新、海螺、洛玻、景德镇陶瓷为重点的建材产业链;双汇、春都、莲花味精、旺旺食品、金健米业为重点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三一重工、远大空调、洪都航空、江钻为重点的机电产业链;美尔雅、迈亚、梦洁、益鑫泰、九江化纤、鸭鸭服装为重点的纺织产业链;岳阳石化、巴陵石化、青山石化为重点的化工产业链。

第三产业发展是中部地区三大产业发展的重中之中。中部旅游资源众多, 可以着眼于发挥“板块效应”, 依据旅游资源类型的内在联系与资源地理空间的外在联系, 考虑区域旅游资源与市场特点, 通过联合规划开发加以整合优化, 推出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旅游产品, 形成一批跨地区的旅游精品产品, 从而带动中部地区物流业、旅游业、科技服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 实施产业群和城市群发展策略, 促进三次产业结构内部均衡发展

实施城市群发展策略, 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提升经济竞争力, 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一条重要经验, 也是我国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通过各地区优势互补实施产业集群发展, 不仅可以促进整个产业群的三次产业结构内部均衡发展, 同时也可通过发展龙头企业很好的接收从东部地区转移过来的先进技术。

第一产业农业中的粮食生产是基石, 巩固粮食产业的发展是基础, 同时大力发展农副产业, 努力改变中部地区农业产业中粮食生产比重过大, 林业、牧业、渔业、其他副业比重过小, 农业结构畸形发展的现状。湖南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应重点发展以洞庭湖流域为中心的城市群发展, 带动周边地区农副产业的发展, 形成以点到面的农业发展态势, 走出一条新型农业化发展之路。

中部地区工业是主导产业, 但总体上规模小、效益低。中部六省纺织、塑料、化纤产品、建材产品等一般水平的加工工业产品重复建设尤为严重, 其加工工业偏重于资源输出型工业, 且大规模的产业投资挤占了城市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的资金。因此, 在加快工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时侯, 应重点考虑向周边地区进行辐射, 带动与此相关的工业发展, 避免重复建设所带来的浪费, 尽量将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区域龙头, 工业基础雄厚、城市规模大、交通便利, 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 应将武汉城市圈打造成中部地区的区域工业中心, 带动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 东邻发展势头强劲的沿海发达地区, 西接广阔的西部地区, 地理位置优越, 其基础设施完备、交通通信发达、资源丰富、产业关联度高, 应把以郑州为中心的城市群建设成为开放型经济的战略区域, 从而起到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和东引西进的战略作用。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 呈“品”字型分布, 彼此相距不过30—50公里, 长沙的工程机械与卷烟制造、株洲的冶金和电力机车、湘潭的钢铁及电机等均具有与世界同步的先进技术, 三市产业优势互补性发展, 各具特色鼎足而立, 今后应加强长株潭城市经济圈的建设。

从中部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看, 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分别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 房地产业、金融业和住宿餐饮业。从产业结构的演进阶段来看, 仍属于传统型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产业科技含量低, 经营方式落后, 竞争能力相对较小。用发展的眼光来看, 中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可以将同类型旅游资源组建成规模化、专题化旅游产品。如可组建“红色经典游”, 将中央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和瑞金、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里韶山、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主战场大别山作为红色旅游的主体, 联系江西永新、兴国、于都, 湖南宁乡、平江、通道, 湖北红安、麻城、英山、大悟、阳新、洪湖, 安徽金寨、霍山、泾县、旌德、绩溪, 河南商城、光山等一批红色旅游名城与一大批红色旅游景点, 以这些旅游景点为中心带动周边地区与旅游产业相关的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

(三) 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 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素质

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中部地区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的根本性原因就在于中部地区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因此, 应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人力资源,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同时, 加速建立和完善技术市场体系, 建立完善的技术劳务市场, 逐步形成科技人才自由流动的机制, 以适应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此外, 中部地区还应该很好的运用地理优势, 积极配合东西部进行的产业结构转移, 在转移的过程中主动接受东部地区的先进技术, 以实现中部经济发展的飞跃。

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 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标准化、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应运用生物、信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增长质量,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通过一批农业高技术产业项目、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等示范工程的建设, 加快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 促进中部地区农业尽快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生产, 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时, 应增强中部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能力, 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的步伐。

中部地区各省都是我国传统工业的大省, 要调整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就必须对中部地区的传统工业进行新型工业化的改造。在现阶段, 中部地区不仅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 更要注重用高新技术特别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诸如冶金、化工、纺织、机械、食品等传统产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一方面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提高产业和企业的核心技术水平与竞争力, 另一方面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加快在食品、医药、冶金、机械等传统行业的技术融合和渗透, 大幅度提高相关产品的技术水平。此外, 应建立和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参考文献

[1]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 1996, Vol.80, pp.190-207.

[2]徐杏.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联动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3) :5-9.

产业调整与优化 第9篇

(一) 变量介绍与数据来源。

原始数据选自《河北经济年鉴1990-2009》, 数据分析采用三大类变量, 一类使用各年三次产业产值数代表三大产业发展情况;二类将人力资源层次结构分为初等教育、普通中等教育、职业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个类别与层次, 由于技术人员短缺是近10年的突出问题, 因此将职业中等教育单独列为变量以体现职业教育对三大产业的贡献度。

本文采用数据相关性, 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探讨各次产业与人力资源结构之间的关系, 数据处理采用Eviews5.1软件, 使用变量及其含义见表1。 (表1)

(二) 实证分析。

通过分析三大产业产值与初等教育、普通中等教育、职业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个类别与层次间的相关系数, 说明产业与人力资源层次的关联程度。 (表2) 从表2可见, 除初等教育程度和三次产业产值相关系数在0.30以下外, 普通中等教育、职业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均和三次产业相关性很高, 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 高等教育程度毕业人数和三次产业相关系数分别是0.837536、0.854351和0.852789。各变量间是否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 还需要进一步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的结果揭示了第一产业与除初等教育之外的三个教育层次均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第二产业与高等教育和普通中等教育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第三产业与四个教育层次均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验证变量间是否构成因果关系。 (表3) 从结果可见, 仅有职业中等教育变量在5%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即职业中等教育的毕业人数与第二产业产值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但这一因果关系仅是单向的, 第二产业18年间产值上升了34.4%, 职业中等教育毕业生数量增加了99%。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 说明第二产业的产值增加并没有推动职业中等教育的合理适度发展, 而高等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与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均无因果关系, 说明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张并未与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细分人才做好对接。此外也说明, 河北省第二产业的发展依然更多地依赖固定资本投入而非人力资本的投入。

文章篇幅所限,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与各变量间的因果检验结果不再赘述。具体分析这些结果, 第一产业与四个变量间均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一方面说明河北省农业发展水平依然很落后, 对产业技术的依赖程度较低, 采用传统种植方式为主;另一方面说明各层次人力资源进入第一产业工作的比重很低, 这与第一产业就业环境以及就业观念直接相关。第三产业分析结果与第二产业分析结果相同, 即仅有职业中等教育变量在5%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即职业中等教育的毕业人数与第三产业产值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但这一因果关系同样是单向的。这与河北省制定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而带动就业和政策导向不相吻合,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内部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从而发现深层次原因。

二、结论与建议

由以上实证分析可知, 河北省三大产业产值的变化是教育结构变化的重要依据, 但河北省明显存在教育投资学历层次倾向性与专业设置方面的问题。因此,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建立人力资源供需联动机制。

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接体现的就是区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政府发展计划部门、人事与社会保障部门、省市人才交流中心等部门与各级各类学校做好供需信息的对接。应建立定期的连席会议或信息共享机制。政府部门从宏观上根据省内经济发展方向以及产业发展政策对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基础产业等所需的人才数量与质量进行统计预测, 这一结果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调整教育层次结构、专业结构的重要参考依据。省市人才交流中心应把有关就业状况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将行业人才的短缺与过剩情况传递给教育主管部门, 有助于教育部门根据当前的和未来的人才需求状况, 调整人才培养的计划及层次结构。教育部门则要根据经济社会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及人才需求状况, 根据教育规律及人才培养的滞后性和产业发展的前瞻性, 合理地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二) 中等教育阶段应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资与重视。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 中等职业教育与三大产业产值的增加均有明显因果关系, 在河北省劳动力市场仍处于中等阶段, 企业劳动力需求类型仍以中等学历教育为主的背景下, 笔者认为对职业高中和中等技术职业教育给以相应的重视, 普通高等教育不宜盲目扩大规模, 而应以现有高校的容量为基础。此外, 中职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同发展还要做好产学对接。除此之外, 大力推进高职教育主导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要求中职院校主动走出去, 如旅游类院校组建的旅行社和星级酒店产业;农林类院校组建的农作物栽培机构、育种基地和合作式农业托管机构等。这种整合校内外资源的自主发展模式, 有利于实现产业和教育的良性互动发展。

(三) 高等教育阶段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专业结构。

河北高等教育必须依据河北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势, 优化高等教育的科类和学科 (专业) 结构, 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建材建筑、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旅游等与主导产业相关的专业类型;培养宽口径涉农学科人才。加强人文、经管及贸易知识、环境科学、生态学和信息等与传统的农业类专业知识的糅合, 服务农业变革。调整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 可在具体院校试行学分改革, 在既有学分制中增加实践学分比重, 以增强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实操能力。这部分学分的获得一方面依托学校拓展的实习基地;另一方面依托学生自身的社会实践经验, 推动学生能力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对接。

摘要:本文实证分析河北省产业结构发展与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的关联性, 明确当前学历层次教育与产业结构的对接, 提出在河北省当前“二、三、一”产业结构模式下, 如何调整中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优化省内人力资源配置的政教联动机制。

关键词:河北省,人力资源结构,产业结构,教育层次

参考文献

[1]郝寿义,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2]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

[3]梁艳菊, 梁平, 黄娇梅.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研究[J].科技和产业, 2006.10.

产业调整与优化 第10篇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加深, 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 竞争也越发激烈。自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以来, 中部各省都大力培养自己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 以期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谋求成为中部崛起的领头羊。目前, 湖北有武汉都市圈、河南有中原城市群、安徽有皖江城市带、江西有环鄱阳湖城市群、山西有太原都市圈, 这些城市群在当地经济增长中都发挥着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湖南省要在“中部崛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着力培育自己的核心增长极。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 在一定区域内, 通过统一基本方略、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发展政策、进行资源整合等措施, 建立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 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耗损, 保证本区域内部各个方面运转有序、分工科学、扬长避短和合作共赢, 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 从而使整个区域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对外更具竞争力。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呈品字形分布于湘江下游, 是湖南省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也是环长株潭城市群“3+5”模式的核心, 但由于行政分割, 无论在产业、市场、基础设施还是制度建设方面, 都存在明显的割裂现象, 难以形成合力, 增长极的带动作用也大大降低。因此, 促进其一体化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点

产业集群理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和产业融合理论为区域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产业集群理论以地域分工贸易理论为基础, 分析了由于比较优势和规模递增收益某产业及其大量关联产业在特定空间集聚的现象, 说明了相关产业一体化的作用机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肯定了区域间在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水平上的梯度状差异, 将区域分为高梯度区和地梯度区, 指出新产品、新技术等高梯度区产物会逐步有序向低梯度区转移, 阐述了同一产业在不同发展层次实现一体化的动力;产业融合理论分析了由于技术革新, 特别是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 使传统的产业边界和产业分立限制被打破, 促进了产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说明了不同产业间实现一体化的可能性。孙大斌指出, 产业发展的簇群化、梯度转移、融合化、生态化趋势构成了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内在动力机制。因此, 基于经济一体化的产业结构调整, 就是要不断改善产业结构中不利于产业集群、产业转移和产业融合的因素, 为经济一体化提供持久动力。

三、长株潭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1. 长株潭总体产业结构分析

1997年, 湖南省正式提出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三市一体化程度取得了明显进展。2011年三市共实现生产总值8307.74亿元, 比上年增长14.4%, 占全省比重达到42.3%, 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17.5%、51.1%和40.4%。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目前长株潭在湖南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分析长株潭产业结构的特征可以发现 (如表1) , 近五年, 长株潭的第一、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下降, 第二产业以平均每年696.36亿元的速度快速增长, 成为长株潭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为了比较长株潭在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势和区位竞争优势, 本文对长株潭近五年的经济增长进行了偏离-份额分析。

偏离-份额分析 (Shift-Share Method) 通过将研究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同参考区域作比较, 把该区域某一时期的经济增量分解为份额偏离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区位偏离分量三部分, 以此评价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劣和区位优势的强弱。其中, 份额偏离分量表示研究区域标准化后的产业部门按照参考区域的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增量, 如果这样得到的增长量大于实际增长量, 说明研究区域该产业的发展水平低于参考区域的平均水平;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反映研究区域与参考区域产业结构差异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它排除了研究区域增长速度与参考区域平均增长速度的差异, 此数值越大说明产业结构对经济总量的增长贡献越大;区位偏离分量反映研究区域各产业与参考区域相应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同引起的差异, 它代表了研究区域区位优势或地区竞争力优势的程度。

数据来源:《湖南统计年鉴2008-2012》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 长株潭地区的第一产业在中部六省并不占优势, 而第三产业无论在产业结构, 还是区位竞争力方面都存在相对优势。第二产业作为长株潭地区经济增长的重心, 总体来看, 在中部六省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 其优势主要来自区位竞争力, 产业结构不仅没有带来优势, 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第二产业的发展。

2. 长株潭工业行业的区位商分析

综合上述分析, 工业是第二产业的主要部分, 也是长株潭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而第二产业的结构问题使我们有必要对工业行业进行深入分析, 本文在此选用区位商分析法。

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 由哈盖特 (P.Haggett) 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 是用于衡量地域分工深度或地区专门化程度的指标。通过区位商分析, 可以测定各行业或产业部门在各地区的相对专业化程度, 体现地区间产业分工的特征。区位商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N1/为研究区域某工业行业总产值, A1为研究区域所有工业行业总产值, N0为相应工业行业总产值, A0为所有工业行业总产值。区位商Q越大, 产业的专业化水平越高;区位商大于1, 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区位商小于或等于1, 则认为该产业是自给性部门。一般来讲, 如果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5, 则该产业在当地就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将2011年湖南省和长株潭各市的统计年鉴中规模以上工业38个细分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代入上述公式, 我们可以得到长沙、株洲、湘潭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的区位商, 表3、表4、表5分别列示了2010年长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区位商大于1 (即具有专业化) 的工业行业及其对当地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

数据来源:中部各省2012年统计年鉴和《湖南统计年鉴2008》

数据来源:《湖南统计年鉴2011》、《长沙统计年鉴2011》

数据来源:《湖南统计年鉴2011》、《株洲统计年鉴2011》

数据来源:《湖南统计年鉴2011》、《湘潭统计年鉴2011》

上表显示:长沙市的专业化行业最多 (14个) , 其次是株洲市 (11个) 、湘潭市 (9个) , 其中三市共有的专业化行业有2个, 分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且这两个行业区位商最高的城市都为株洲市;长沙和株洲共有的专业化行业有4个, 分别是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塑料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长沙和湘潭共有的专业化行业有2个, 分别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株洲和湘潭共有的专业化行业有1个, 为金属制品业。从优势行业方面看, 区位商大于1.5的行业株洲最多 (8个) , 其次是湘潭 (5个) , 长沙最少 (3个) 。考虑行业对工业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后 (此处选择贡献率大于10%) , 长沙的优势行业为烟草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株洲的优势行业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湘潭的优势产业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根据区位商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第一, 目前长株潭三市都形成了各自的优势产业, 但这些优势产业在当地的集聚程度极高, 而在其他地区的产出甚少, 如长沙的优势产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在株洲和湘潭的产值之和还不及长沙的1/13, 说明产业链的延伸存在空间局限性;第二, 一些产业, 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在三市间已经形成了明显的高、低梯度区, 但高、低梯度区的专业化程度相差较大, 说明技术转让并不顺畅;第三,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 不能为产业融合提供强大支撑。

四、结论与对策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结果, 结合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实状况, 本文提出以下几点产业结构调整建议。

1. 构建区域产业链, 优化产业集群

目前长株潭地区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如以长沙为中心的工程机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以株洲为中心的轨道交通、电力机车产业集群, 以湘潭为中心的电机产业集群等。其中规模最大、发展最迅猛的莫过于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该集群具有广泛的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侧向关联效应, 存在较大的产业链延伸空间。然而就目前的发展来看, 产业链存在空间延伸局限和关键链环缺失等问题。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和山河智能三大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在长沙集聚, 负责整机生产, 而据《2012年工程机械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显示, 其零部件有85%以上采购自省外, 核心配套件液压件也来自长株潭以外区域。

优化产业集群、促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要积极构建区域产业链。首先, 在工程机械产业链内部, 要着力提高零部件的区内配给率。株洲和湘潭的工业基础和科研实力雄厚, 以株洲南车时代、湘电集团为代表的企业在电控领域已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应利用这些优势并积极在液压件、发动机领域实现突破, 将株洲和湘潭发展成为工程机械产业的核心部件拓展区。其次, 工程机械的主要原材料是钢材, 全部钢材使用量约占到工程机械产品成本的30%以上。要降低成本, 工程机械产业的产业链必须向上游延伸。湘钢集团是我国重要的精品钢材生产基地, 应积极促进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与湘钢集团的对接合作。再次, 工程机械主要应用于铁路、水力设施、道路运输、房地产、采矿业等下游行业, 而株洲的轨道交通制造业发达, 干线铁路机车、城轨车辆、铁路货车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50%、25%和10%以上, 可促进工程机械和轨道交通制造业的联合营销, 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最后, 要积极组织行业间的洽谈会, 大力发展区内物流, 促进各产业链环的高效沟通。

2. 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推动产业转移

高梯度区的新产品、新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向低梯度区转移。这对整个区域来说, 有利于地区间的产业联系, 促进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 但对高梯度区来说, 产品和技术的更新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 旧产品、旧技术的转出不但给企业带来转移成本, 也减少该地区的产出、税收和就业, 因此政府和企业对跨区域的技术转让往往热情不高。

促进技术转让、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必须加强三市间的合作, 建立对高梯度区的利益补偿机制。首先, 要强化长株潭三市党政领导联席会议的作用。2006年举办的首届长株潭三市党政领导联席会议签订了《长株潭区域合作框架协议》、《长株潭工业合作协议》、《长株潭科技合作协议》和《长株潭环保合作协议》等4项文件?, 为长株潭合作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随后政协、工商界等领域也举办了三市联席会议, 这些会议从不同方面促进了长株潭的沟通、互动, 有效解决了利益冲突。要巩固联席会议取得的成果, 将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 充分发挥它们的协调作用。其次, 在三市政绩考核时, 要引入长株潭整体绩效因素, 赋予长株潭整体效益和该市对长株潭贡献度一定的权重。此外, 长株潭目前对技术转让的优惠政策主要是国家统一规定的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减免, 但税法规定的技术转让范围有限, 且对长株潭地区没有针对性, 可以对长株潭内部产业梯度较大的行业及其他需要重点培育的行业中技术转出企业加强财政补贴。同时, 可建立“长株潭技术转让网”, 搭建长株潭技术转让专业平台, 降低企业技术转让的交易成本。

3. 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促进产业融合

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促进了产业融合的拓展, 是产业融合产生的基础条件。长株潭地区工业基础良好、科研实力雄厚, 在《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 (2008-2020) 》中明确指出要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先导性产业重点发展, 目前已形成长沙电子信息产业园、星沙电子信息产业园、长沙光伏基地、株洲田心电子信息园和湘潭九华电子信息园五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但是, 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长三角地区相比, 仍有很大不足。2010年, 长株潭地区共实现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101.93亿元, 仅占工业总产值的1.34%, 而同期上海的占比为20.13%, 长三角的占比为12.08%。

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促进产业融合, 首先要把握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 推动产品结构升级。目前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移动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互联网三者融合, 这将促使电子信息产品更加智能化。要牢牢抓住长沙作为“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的契机, 加大研发力度, 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其次, 长株潭现有电子信息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应用电子, 如汽车电子、轨道交通控制、机床电子、电力电子等, 这类产品具有量大面广、带动性强的特征, 要夯实现有基础, 突破关键技术, 努力实现产业化, 成为电子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就目前入园企业看, 长株潭地区既有美国思科、芬兰诺基亚和南车时代电气等大型企业, 又有众多中型企业, 发展模式更类似于长江三角洲大中企业集聚模式, 因此可多借鉴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式, 促进形成以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中小型企业为外围辅助的格局。此外, 要汲取各地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经验,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配套环境。

参考文献

[1]张佑林.长三角经济过度竞争剖析[N].经济学信息报, 2004-03-05.

[2]程馨.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7 (05) .

[3]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4) .

[4]孙大斌.由产业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动力机制[J].国际经贸探索, 2003, 19 (06) .

[5]刘飞仁, 栾贵勤.“两个中心”背景下浦东产业结构转型分析[J].经济地理, 2011 (02) .

[6]陈先强.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2) .

[7]刘凌.强力推进经济一体化, 长株潭三市达成四项合作协议[N].湖南日报, 2006-06-29.

[8]李巍, 刘红军.加快推进长吉一体化产业融合的对策研究[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2 (03) .

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 第11篇

产业与产业结构

现在不少学者关于产业政策的讨论都涉及具体的产业政策,比如讨论哪些产业政策是应该的?哪些产业政策是不应该的?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这些研究很重要,但笔者认为,在产业政策上还有许多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厘清。当下中国理论界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实际上涉及到一些大的方向性问题,关系到经济政策的导向。

研究产业政策,首先要界定什么是产业政策。而界定产业政策的前提,是界定清楚企业和产业。什么是产业?产业与企业之间是什么关系?产业是由产品分类决定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才构成一个产业,所以产业的基本元素是产品与生产产品的企业。但产业并不是企业个数的简单加总。如果企业相当于一个家庭,产业就相当于一个种族或村庄。产业除了是企业集合外,还包括公共品,比如文化、共识、规则。产业作为企业集合的一种组织,就可能是一层决策主体。比如计划经济下的各个产业部门,这些产业组织具有直接配置资源的权力;行业协会等组织形式,尽管不像家庭、企业、政府决策主体那样对资源配置有直接的支配权,但是仍然影响资源配置;就算没有部门、协会的组织形式,产业无形中也会形成一些共识和规范,从而约束企业行为并影响产业规模大小和产业结构。

有产业政策和没有产业政策对于产业内的企业来说是有区分的。如果没有产业政策,企业需要直接对市场价格作出反映。有了产业政策,相当于有了一个隔离墙,企业可以间接对市场价格作出反应,有助于企业降低风险。不能否认产业政策对于产业内企业的保护作用,这是基本理论问题。

在研究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之前,需要定义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产业之间的结构与产业内子部门之间的结构。产业结构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种产业结构是产品之间的结构,即不同产品在数量上呈现出来的比例,这种水平层面的产品结构由消费结构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由市场机制来决定。我们谈及哪个部门或者产业过剩或短缺,直接的表现形态就是产品数量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的第二种表现形式是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能力之间的结构。产业结构比产品结构深刻之处在于,产业结构强调要不断地能够再生产出某种产品结构的能力结构。也就是说,产业结构强调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和纵向的、进化过程中的强健性。产业的能力结构又可以分为人力结构和资本设备结构。而能力的炼成是需要培育的,市场当然是基本的产业培育机制,但是在能力的培育过程中,政府并不是无为的,政府培育产业能力的手段就是产业政策。

广义的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定义来看,凡是跟产业有关的国家政策(包括产业发展、产业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等)都是产业政策。这个定义对于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适用。跟产业有关的政策大体有七类:

第一类产业政策是科技创新的国家政策,主要面向四个单位,一是培养人才的学校,二是承担国家基础科学创新任务的科学院,三是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和人类未来发展能力的医学单位,四是涉及到国家防御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航空太空单位。这四个单位由于涉及科技创新能力因而与产业发展都有关系。

第二类产业政策是与学习能力(包括企业、个人、政府与各种机构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关的支持。学习能力与教育有所区别,学习能力包括企业的培训政策、在岗培训等非学校教育。影响这种学习过程的政策也是产业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类产业政策是有目的的产业支持政策。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如并购重组政策),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和发展战略。比如《中国制造2025》中就有一系列产业目录和产品目录,甚至包含许多具体项目、配套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等等。

第四类产业政策是与绩效评估和竞争(即人力资源和企业能力的更新换代)有联系的产业政策。比如,考虑要关掉什么钢厂或煤矿时,首先会对产业内的企业绩效进行评估。政府也会经常提出各种产业标准,比如汽车排污标准。标准的设立和更新,就是重要的产业政策。

第五类产业政策是关于激励机制的产业政策。激励机制不光是给奖励或工资,更重要的是价格和税收政策。国家在哪些地方提价、在哪些地方减税,都会影响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

第六类产业政策是选择性的机制。比如贫困地区的企业要不要上市、是否对贫困地区的企业上市给予优先地位?这都是选择性的机制。

最后一类产业政策关系到信息流通和沟通。比如是否放开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业务?放开到什么程度?在什么程度上实施信息隔离?在什么环节允许信息分享?这都会对人们的经济活动和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深远影响。

与产业有关的政策基本上都可以包含在广义的产业政策里面。这还没有包括所有的贸易政策。其实贸易政策、关税政策也是产业政策,因为它们都与产业有关系。

笔者认为,广义的产业政策在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政府都在实施,只是实施的程度和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即使在美国,2016年推出的国家制造创新网络战略计划也是如此,而且确定了一些具体的关键技术的创造平台,这应该属于产业支持政策。

需要强调的是,知识创造的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既不能让市场调节,也不能让政府调节。但知识创造以前,政府可以提供方向、加大投入和拨款、优化环境,这属于广义的产业政策。在知识创造这个层面,政府广义的产业政策还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

狭义的产业政策

现在讨论狭义的产业政策。包括张维迎、林毅夫所讨论的,以及日本和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所强调的产业政策,都是狭义的产业政策。

狭义的产业政策,主要是指世界第一以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所实施的,对国家、企业、个人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积累有影响的产业政策。这种产业政策的特征是,帮助国家、企业、产业竞争力的成长,它影响的不是企业之间的水平关系,而是影响企业和产业垂直的、动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这种产业政策的影响力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着眼于短期,而是注重企业、产业、民族和国家的长远前景。

过去拉美、东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这30多年实行的产业政策,都是狭义的产业政策,其目的是积累知识、能力和资本,提升企业、产业和国家的竞争力。一些OECD国家,尤其是欧洲一些国家,实施的产业政策也属于狭义的产业政策。

除了处于世界第一、达到了领先地位和最先进的国家以外,一个国家处于赶超过程中,在没有达到领先地位之前,都要实行这类政策。这种狭义的产业政策是发展过程中跨不过去的,这既是林毅夫坚持的,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产业政策。这种狭义的产业政策,包括贸易保护、政府投资、国家补贴、政府资助、金融支持等,是我们当前在争论的产业政策。

狭义的产业政策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对赶超过程中关键技术项目研发的支持;第二类是贸易保护;第三类是国家对具体产业发展项目的支持;第四类是国家帮助产业整体性协同抵抗外部风险的政策支持。当然美国政府也需要帮助产业抵抗外部风险,所以第四类产业政策实际上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需要,是属于广义的产业政策。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在健康、金融发展、基础网络上面的投资,如果服从于赶超战略,就应该属于狭义的产业政策。

实施狭义的产业政策,实际上是以非市场或者反市场的方式来影响产业的成长和发育以及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调整。笔者认为,按狭义的产业政策本身的定义,一般是反市场的,至少是非市场的。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论断,批评的就是18世纪英国实行的产业政策。但是,尽管产业政策和市场机制是对立的,这两个对立面在国家成长、经济发展、市场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却可以统一起来。英国在17-18世纪、法国在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都运用过产业政策来支持其世界市场的扩张,日本、德国和一些后期的市场经济国家也运用产业政策来支持市场体系的发育和扩张。

中国目前的产业政策目录以及配套的金融、财政、土地、税收、进出口贸易等政策,在赶超型战略中是具有一定意义的,但也确实存在副作用,张维迎之所以批评这种产业政策,主要是因为在实施过程中它的计划经济色彩很浓。

笔者认为,一些狭义的产业政策实施的必要性,来源于市场机制在发展中国家实现赶超目标时产生的市场失灵。但是我们的确还要看到另一个方面,即由于实行狭义的产业政策,压抑市场竞争机制的发育,造成产业保护本身的恶性循环。比如,政府保护某一个产业,结果会保护落后,导致进一步保护,陷入“保护陷阱”;随着产业发展成熟,狭义的产业政策就应该慢慢淡出。因此,市场化方向与狭义的产业政策是对立的,市场竞争政策实际上就是产业政策的退出。

重新思考产业结构体制设计

与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原国家计委主导产业结构的情形相比,最近20多年来,中国产业结构的市场程度有了大幅提高,但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政府主导产业结构的基本格局。第一,政府追求GDP增长目标,一再沿用业已表明不再适合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的产业结构;第二,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一直在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保护下存活着;第三,根据我们的研究,中国在1996-2007年间,关税保护和非关税保护(各种进出口配额管制)都是着眼于对国有企业集聚的产业进行保护;第四,每当面临经济危机的冲击时,政府总是出台各种产业保护的清单,甚至将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属于“高新产业”、是否属于“战略新兴产业”的审议权都归属于国家科技部。这都说明,中国的产业结构还没有走出政府主导的传统模式,有必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决定产业结构的体制设计。

其实,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构,完全可以让市场作为决定性机制,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作用。产业的基本元素是产品与生产产品的企业。既然产品由企业选择,企业是按市场价格和盈利原则来选择产品生产、决定究竟是与其他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还是选择生产异质品,那么,作为企业集聚的结果的产业,当然也可以基本上由市场价格机制来决定和调节。在经济中,最活跃的变量是两个:一个是人的偏好,偏好变化会引发需求发生变化;另一个是生产的技术条件,技术变化引起新产品层出不穷或者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和贸易成本。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本质上是由新产品的出现、新生产方式的出现、拥有新技术的全要素生产率领先的企业的出现所引发的,这些企业一旦主导了某一个产业,这个产业就会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就会具有比较优势,使资源从其他旧产业向这些新兴产业转移,进一步引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是一个由偏好与技术变迁引起、由企业为适应这些变化而在产品和生产方式选择上作出的调整而累积起来的、由全要素生产率领先的企业集聚所发生的创造性产业革命与创造性破坏相混合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是很难预测和事先安排的。

强调产业结构应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并不是取消政府在产业结构重塑与调整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首先,产业结构的变化若完全依靠企业对需求变化、技术变化和价格变化自发地作出反应,则可能会发生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因为单独的企业决策人在面对偏好变化、技术变化时,也许意识不到这类变化的深刻含义。其次,即使单独的企业家意识到上述变化,想在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上作出反应,也往往是力不从心的,调动不了多少资源。再次,也是更为重要的,对于一个深陷于传统产业里的单独企业来说,面临新的产业结构变化,可能会出于既得利益的考虑而抵制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在确立从传统的政府主导产业结构的模式向市场主导产业结构的模式转变时,政府的参与和调节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仍然是必要的。

但在市场主导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政府的产业政策及政府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会发生变化。笔者认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变化是应该加以注意的:第一,政府在产业结构的重塑过程中,应该恪守公共服务的定位,政府对于产业投入的参与,主要限于国防工业、基础设施、战略新兴产业的早期研发和绿色环境工业。第二,政府资本对其他产业的投入和投资,应通过国资投资公司进行,引导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变。第三,政府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应遵守由市场选择的原则,尽可能减少由政府部门来确定“高科技”、“新兴产业”的所谓标准,避免制造出一大堆假成果、假专利。第四,进一步减少和清理各种“产业优惠”、“税收优惠”和“信贷优惠”政策,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应主要通过“社会资本”的形式来实施,即为社会公平竞争提供可信、公开的服务平台,设定各种规范,使企业之间、交易者之间的联系更简洁、更有效。第五,尽可能淡化政府扶持的产业清单,以减少形形色色的“产业政策套利”,让产业分析和产业结构分析渐渐成为一种日常的非政府政策的商业投资分析业务,为企业选择产业定位服务。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之浅见 第12篇

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

1.1 采取因地制宜比较优势的原则

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必须符合当地自然经济条件特点,不同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能否与当地的资源、地理、生态环境、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市场状况相适应,是农村产业结构是否具有长期合理性的基础。衡量农村产业结构是否优化的首要标志,就是能否充分有效地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并使其优势长期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因此,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时,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保证各种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以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1.2 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注意保护自然生态,不能为了暂时的利益,而牺牲了子孙后代的幸福,它必须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和可能性。如果条件不具备,结构调整就不会顺利,硬性调整效果也不会好。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避免操之过急,要搞好总体规划,循序渐进,有步骤、分阶段地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好。此外,还应强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即产业结构调整要从长远目标入手,以服务现在、着眼未来为宗旨,讲求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注意保持生态环境平衡,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保护和环境规划结合起来,寻求农村的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发展,促进长远综合效益的持续提高,从而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深刻落实到党的“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精神上来。

1.3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相配合的原则

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合理结构。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强调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通过利益机制驱动,市场机制可自行调节各项经济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也离不开市场机制。但是,也应该看到市场机制本身的弱点,如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和短期性,以及目标、信息的不对称等。因此,为克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弊端和市场失灵现象,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正确引导,争取做到“市场调节,政府引导”双保险。

1.4 坚持注重质量效益的原则

以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进行的,追求的是农产品数量的叠加。目前,就全国而言,农产品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在稳定基本农产品供给的前提下,注重农产品质量和品质的提高,使农产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使农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切实做到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5 资源高效利用和区域布局优化的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高效合理地利用资源。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本地优势农副产品,防止低水平重复,结构性雷同现象的出现,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优势产业。

2 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几点建议

2.1 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很大,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都是农业产值的3倍以上,中国不到80%;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程度都在90%以上,中国只有20%~30%;发达国家工业生产和加工食品占食品消费的比重大约为80%。故中国不到30%的西部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发挥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工业,逐步把产出初级农产品变为更多地产出加工品,使农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2 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技术停滞是传统农业落后和贫困的主要原因,科技进步是我国“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的动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科技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在科技体制、成果转化、投入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经验表明,科技创新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产力更快发展,从而带动经济和社会更快进步的强大推动力。科技创新从供给和需求2个方面影响产业的投入产出状况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产出效率,从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变革。从供给方面看,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具有直接性,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扩大劳动对象范围,提高管理水平等途径来实现的;从需求方面看,科技创新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则是通过影响生产技术、消费需求以及出口,即借助于需求结构的变动来实现的,属于间接影响。在现实经济中,这2种影响经常交织在一起,共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当前,要彻底排除科技通向农户的各种障碍和约束,如信息约束、科技转化能力约束、风险约束等,在加强农业科研的同时,把技术开发、技术推广与教育结合起来。

2.3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产品市场已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由原来的吃饱、吃好、吃得安全,向吃得健康转变。一方面市场上对名、优、特农产品存在较大的需求空间,另一方面,有大量的劣质农产品库存难以消化。因此,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绿色食品已成为新一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一要合理确定商品品质差价,价格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太高会因高昂的价格失去一大批客户,从而失去优质农业得以发展下去的良性循环;太低则会挫伤农民发展优质农业的积极性,使优质优价政策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二要规范市场行为,保证优质优价的可靠性和产品的声誉。

2.4 结合乡镇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对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支柱企业和小企业共同发展是乡镇企业的方向。现在,发展支柱企业的带动作用已成为共识,但支柱企业的发展只是乡镇企业的一部分,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基础上,要大力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优越条件。民营经济由于产权清晰,机制灵活,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因此,西部在推进城镇化、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一定要与乡镇企业制度改革及发展民营经济结合起来,对那些规模较小,效率不高的乡镇企业,可采取改组、租赁、承包等形式进行改造,鼓励私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或兼并、破产、收购、合并、参股和控股方式参与乡镇企业改造。与此同时,通过建立企业集团的方式,冲破各地农村因行政分割所造成的乡镇企业社区所有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所有权与使用权无法分开的限制,打破束缚产业发展的不合理因素,提高各地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形成产业集群;引导分散化、独立化的民间投资相对集中,发挥产业群体优势和集聚效益,以带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摘要:论述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等, 以期对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有所帮助。

上一篇:电阻测量下一篇:沥青稳定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