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痒性皮肤病范文

2024-06-30

瘙痒性皮肤病范文(精选12篇)

瘙痒性皮肤病 第1篇

1 疥螨病

1.1 症状

病犬剧痒, 由犬属疥螨引起, 它寄生于犬的表皮层, 幼犬较严重, 多先起于头部、鼻梁、眼眶、耳部及胸部, 然后发展到躯干和四肢。病初皮肤发红有疹块小结, 表面有大量肤皮状皮屑, 进而皮肤增厚、被毛脱落, 表面覆盖痂皮龟裂。犬疥螨的传播主要是接触性感染, 多呈散发。

1.2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进行确诊。用消毒好的手术刀片在病变皮肤和健康皮肤交界处刮取皮肤病料, 将病料放置玻片上, 滴上50%的甘油溶液、加盖玻片后, 放置显微镜下检查, 发现活的虫体即可确诊。

1.3 防治

犬属疥螨生活周期为3个月, 污染的草垫等物品可再度引起犬的感染, 因此彻底的消除犬疥螨至少4周的连续治疗和消毒。

(1) 隔离病犬, 防止互相感染。

(2) 注意环境卫生, 保持犬舍清洁、干燥、透光和通风良好, 对于犬舍、犬床, 垫物等要经常清理, 和定期消毒。

(3) 将病犬患部被毛剪掉, 清洗患部。林丹, 0.03%~0.06%的药液药浴, 一周后重复一次。

(4) 伊维菌素注射液, 由重庆万通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规格为5mL含50mg。按0.5~1mg/Kg·bw计算。背部皮下注射。每隔5~6d重复注射1次, 2~3次为一疗程。

2 蚤

2.1 症状

主要是由栉首蚤引起犬的瘙痒。低温、高湿的情况下, 跳蚤最易生存。多寄生于犬的腹下部、背部和腹股沟部。跳蚤刺激皮肤, 使感染犬因骚痒而自己抓咬和摩擦患部, 引起脱毛、渗出性皮炎以及粟粒大小的结痂。

该病诊断较容易, 找到虫体即可, 可用一张浸湿的白纸放于犬体下, 捋犬的被毛, 收集皮屑于纸上, 蚤的血性排泄物可以迅速在纸上产生血迹, 犬体喷杀虫剂后, 收集的皮屑可见到死亡的蚤。

2.2 防治措施

(1) 蚤的生活可以离开犬体, 因此有效的环境消毒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避免犬与猫接触。

(2) 各种杀虫剂对蚤均有效。例如:赛拉菌素、非泼罗尼、吡虫啉等成份的产品控制跳蚤。

(3) 较重的皮肤瘙痒和炎症反应, 可局部或全身使用皮质激素, 以减轻炎症反应。

临床上很多节肢动物, 如虱、蜱、蚊的叮咬, 均可引起犬不同程度的瘙痒, 应给予区分。

3 非特异性瘙痒

有些犬的瘙痒并不是由疥螨病和蚤引起的, 仍有部分患犬查不出原因, 治疗可发现, 皮质激素能迅速减缓这类病犬的症状, 其可能有下列情况:

3.1 过敏

在排除其它病因的基础上, 根据全身实发性疹块, 瘙痒可以初步诊断, 药物治疗有助于诊断。抗组织胺药物, 皮质激素类、肾上腺以及化学抗过敏药物 (扑尔敏、甲申酸钠等) 是有特效的, 避免犬与可疑的致病环境因素接触, 犬的瘙痒将明显好转。

3.2 环境因素

湿热、湿冷、过于干燥、多变的气候都可直接或间接的作用犬体引起瘙痒。如冬季烤火炉的犬, 常有被皮毛 (应) 干燥, 皮屑过多和瘙痒等, 限制其烤火将明显好转。

饲养在水泥地面的犬, 因其肘部常接触地面, 几乎每头犬都可见到该部位脱毛, 皮肤增厚, 色泽变黑, 常见瘙痒。草垫、木屑等铺垫物均可直接刺激犬的皮肤, 也可因其所带的污染物、细菌、寄生虫的作用而致痒。消除这些致病环境因素, 犬的瘙痒将明显好转。

3.3 食物因素

临床经验表明, 犬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缺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尽管犬用饲料是营养全价的, 但对一些查不出病因的瘙痒犬服用维生素和脂肪酸是有益的。

3.4 神经机能紊乱

这一类病犬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紊乱有关, 如狂犬病病犬。

3.5 全身疾病性瘙痒

许多内科疾病, 如黄疸、肿瘤、糖尿病和尿毒症等常常伴发皮肤的瘙痒。临床上肥大细胞瘤和淋巴细胞瘤, 由于有皮肤的斑块和瘙痒而易被发现。内寄生虫转移到皮肤也可引起犬的瘙痒。如果难以确诊犬瘙痒的病因, 可单独使用皮质激素、抗组织胺药物或配合使用, 可有效地控制瘙痒, 适当的给犬补充维生素和脂肪酸等。

4 讨论

皮肤搔痒是犬最常见的疾病, 多数是由跳蚤等体外寄生虫引起的, 但许多种因素都可以使犬出现瘙痒。由于搔痒, 犬不断搔抓就会损伤皮肤, 细菌就随之入侵、繁殖引起感染, 皮肤发炎使皮脂腺产生大量分泌物和难闻的气味, 经常清洗、去除跳蚤可以防止这些并发症的产生。

皮肤瘙痒怎么办 第2篇

身上不明原因的痒,应该怎么做

洗澡别太勤

有的人非常讲究卫生,每天必须洗澡。但是在冬季,可以不必每天洗澡。尤其是皮肤瘙痒的人,要减少洗澡的频率。

而且洗澡水温不要过高,控制在40摄氏度左右即可。

每次洗澡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即可。最好选择中性和弱酸性的沐浴液,甚至不使用沐浴液。

洗澡后先擦润肤液再擦干身体

洗完澡后,先别忙着擦干身体,而是先擦润肤液。在浴后皮肤没有干透的情况下擦润肤液,能够使水分和营养更充分地被吸收。

给房间补水

为房间补补水,比如养一缸金鱼,或者使用加湿器,能减少因温度过高、空气干燥引发的皮肤瘙痒。

贴身衣服要选纯棉的

为了避免瘙痒进一步扩散,要减少衣物对皮肤的刺激。贴身的衣物,一定要选择纯棉的,而且透气性要好。防止衣服与皮肤接触后引起的过敏。

隔夜茶水迅速止痒

用温热的隔夜茶洗头或擦身,茶中所含有的氟可以迅速止痒,同时还能起到防治湿疹的功效。

多吃润肺生津的食物

气候干燥,要多喝水,多吃生津润肺的食物。蔬菜水果和豆制品,能减少体内水分流失。

瘙痒性皮肤病 第3篇

【关键词】 中药冷敷;皮肤瘙痒;护理;胆汁淤积性肝病

胆汁淤积性肝病继发病症之一是皮肤瘙痒,而且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但其危害程度却常被忽略,直至患者皮肤瘙痒、夜间不能入睡、白天疲倦、甚至抑郁有自杀的倾向才会引起注意,然而,目前胆汁淤积性肝病继发瘙痒的潜在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西医主要依附氢氧化铝等药物治疗,临床上多用温水擦拭皮肤,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增加患者的舒适感不能彻底治愈破损皮肤瘙痒,因此我院近几年采用中药冷敷法治疗胆汁淤积引发的皮肤瘙痒,现总结在护理瘙痒患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 发病机制

机体正常情况下胆汁是进入十二指肠的,在胆汁分泌或者排泄障碍时胆汁流入血液循环,胆盐、胆红素等大量分布在血液和皮肤组织中,胆盐等物质对皮下组织和皮肤表面产生刺激而引起皮肤产生瘙痒症状[1-2]。血液中积聚的胆汁酸作用于皮肤内神经末梢或者作用于肝细胞胞质膜释放致痒原物质从而引起瘙痒,胆汁淤积的程度与瘙痒程度并不一致,胆汁酸水平下降瘙痒也可以缓解。

2 病例资料

为了调查护理效果,选择2011.7——2012.7期间来我院治疗的胆汁淤积性肝病并发瘙痒的患者60例,男生34例,女生26例,年龄在45-76岁之间,患者均有黄疸现象。

3 治療护理方法

3.1 治理方法 有研究表明中药熏蒸法对瘙痒有较好的作用,但是温度较高容易烫伤,我院采用中药冷敷法治疗瘙痒皮肤,具体方法是生地黄、地肤子、防风、紫草、苦参、白鲜皮各30克。将上述药物放置在砂锅里,加500ml蒸馏水浸泡30min,之后加热煮沸35min,放冷后过滤,剩余的残渣加300ml蒸馏水煮沸25min,冷却后继续过滤,然后把两次滤液合并,加热浓缩,然后把浓缩液放置温度在15℃左右的时候就可以用纱布蘸湿给患者敷在瘙痒的皮肤上。

3.2 护理方法 在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的护理也是很重要的。下面主要介绍了护理人员应该注意的护理知识,方便协助医生做好治疗工作,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病魔。

3.2.1 心理护理 肝病为慢性疾病,病程长,过程复杂,患者病情长久不愈,患者大多情绪低落,常常抑郁或者焦虑,患病过程中任何时候瘙痒都有可能发生,瘙痒严重的患者还会失眠,使引起肝病情况加重,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在瘙痒发生之前给患者讲解瘙痒可能会发生,瘙痒发生的原因,瘙痒发生后怎么治疗等等问题,让患者提前有心理准备,增强患者心里承受力、服从治疗的顺应性、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不至于发生恶性循环。在患者焦虑烦躁时,护理人员要多安抚患者不安的情绪,针对每个患者制定不同的辅导方案,耐心的解答患者的疑问,告知患者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关注病患病情发展,带动患者多做自己喜欢的事,看书听音乐等等。肝病患者大多自卑,跟患者沟通时应该以温和的态度,主动倾听患者的想法,并及时疏导并反映给医生。

3.2.2 环境护理 每天给病房或者患者住所通风2次,保持空气清新,给患者一个安静的环境,切勿纷扰聒噪的环境。保证患者的床单、被罩等日常用品干净整洁,如果是医院病房要定期用消毒液擦地面,还要房间温度、湿度适宜,冬季可以使用加湿器防治湿度过低引起患者皮肤不适。

3.2.3 皮肤护理 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定期剪短指甲,避免夜间不注意的时候用力抓挠,可以用温水擦拭瘙痒部位,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带保护手套,避免造成皮肤破损。可以涂抹适量润肤品保证皮肤湿度,叮嘱患者每天更换内衣裤,最好穿棉质宽松的衣物,避免对皮肤产生不良刺激。

3.2.4 对症处理 肝病患者瘙痒造成局部皮肤损伤时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例如眼部瘙痒时可以给患者中性滴眼液或软膏,小面积的皮肤瘙痒可以用温水擦拭,皮肤瘙痒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给患者服用软膏缓解情况,如果晚上患者因瘙痒不能入睡时,可以给患者服用扑尔敏等药物。

3.2.5 饮食护理 肝病患者本身就忌口的食物很多,而且为了保证患者免疫力增强,保证患者有好的情绪接受治疗,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分别制定计划,一般来讲的原则是多给患者吃低脂肪、低热量、低糖分、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忌食辛辣、油炸、刺激性(如海鲜等)食品,对于胆汁积聚引起肝病患者,维生素吸收障碍,应该给患者多补充各种微生物,多补充水果,必要时可以服用维生素片帮助患者补充维生素。患者要戒烟戒酒,保证一天三餐均衡膳食,切勿暴饮暴食。

4 结 果

我院60例患者在中药冷敷的治疗加上护理人员有效地护理之下,恢复较好,58例皮肤瘙痒的患者均恢复正常,仅有2例严重患者没有完全恢复,但都有好转。说明中药冷敷的效果是良好的。

5 讨 论

皮肤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瘙痒的强度,低温刺激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肤感觉感受器发挥止痒作用,冷敷的中药有清热、解毒、镇静、除湿的功能,冷敷治疗法可以明显给患者止痒,外加上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注意心理辅导、环境卫生、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对症治疗的护理,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情况,大多数患者都以康复为结果,保证了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宋雪艾,魏智民,宋 梅,浦仕彪,孙永强.胆汁淤积性肝病继发皮肤瘙痒中西医诊疗研究进展[J].传染病信息,2012,25(6):381-384.

老年瘙痒性皮肤病住院患者临床分析 第4篇

关键词:老年人,皮肤病, 瘙痒性,临床分析,症状

瘙痒性皮肤病是指以皮肤瘙痒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皮肤病[1], 其中包括了仅有皮肤瘙痒而缺乏原发性皮肤发疹的瘙痒症, 也包括皮肤瘙痒与原发性皮肤发疹同时并存的神经性皮炎、痒疹、结节性痒疹等。因人们对其发病机制还未更全面的研究, 因此在治疗方面较为困难,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 患者皮肤以及全身各个系统器官的加速衰老, 瘙痒症状就表现的更加严重[2]。因此, 治疗瘙痒症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院对2009年8月-2010年7月76例老年瘙痒性皮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76例老年瘙痒性皮肤病患者, 其中男42例, 女34例;年龄60~88 (68.2±5.6) 岁;病程0.5~3.5 (2.2±0.9) 年。

1.2 临床诊断

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或急诊就诊时所诊断的瘙痒性皮肤病患者。76例患者在住院期间通过询问其病史、皮肤损伤检查及必需的辅助检查 (包括皮肤组织病理检查) 等获得诊断, 即出院诊断为确定诊断。76例患者伴有1种或多种其他系统性疾病。临床分析指标包括:心血管疾病、肝胆疾病、肿瘤、脑部疾病、贫血、肾脏疾病、血糖等, 见表1。

1.3 治疗方法

76例患者治疗前均应详细询问老年患者的近期病史、过往病史、生活习惯及社会活动等日常史, 对其进行健康的生活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疾病理念, 同时开展相应的水疗、心理疗法。76例患者均进行系统性检查, 对造成瘙痒性皮肤病的相关疾病进行积极治疗。在进行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镇静药物及抗抑郁药物, 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加用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

2 结 果

本组76例患者瘙痒症状治愈68例 (89.47%) 。76例患者的病种分布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见表2。最为常见的病种分别为湿疹、药疹、结节性痒疹及自身免疫性皮炎。

3 讨 论

瘙痒是由皮肤、黏膜引起的一种有抓痒欲望的特殊感觉, 其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 如某些机械性、理化性和生物性物质的直接刺激, 某些炎性化学递质的释放也可引起瘙痒。经统计我院皮肤科住院患者的资料显示, 瘙痒性皮肤病是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皮肤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病种之一[3], 占同期住院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68.20%, 高于国外报道的42.0%[4]。由于湿疹伴随着程度不等的瘙痒症状, 从而严重地干扰了住院患者的正常生活。本组资料显示, 药疹患者的患病率占总患者患病率的第2位, 致敏药物主要以抗生素及解热镇痛类药物为主, 由于目前药物均以商品名进行销售, 且目前药店的抗生素种类繁多, 因此导致老年患者盲目自行购买从而引起了过敏反应[5]。结节性瘙痒及自身免疫性皮炎等病情较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老年瘙痒性皮肤病中同样占据重要比例, 研究表明这与老年人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能力异常有密切关系[6]。有的患者因皮损表现不典型从而造成误诊, 因此, 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结合皮肤组织病理明确诊断后尽快给予治疗, 避免延误患者的治疗时间。

医师应对老年患者突发瘙痒性皮肤病损害引起高度的警惕, 部分患者的皮肤瘙痒可由外因所致, 如药疹、结节性痒疹等, 也有因系统性疾病所引起的。因此, 需要医师在排除常见病因基础上进行细致的系统性检查[7]。

综上所述, 医院皮肤科在诊治以瘙痒为主的老年皮肤病时, 应在对其原发性皮肤病进行治疗的基础上, 应考虑到老年

难治性瘙痒与系统性疾病的关系, 同时在治疗中采用免疫调节剂以及指导患者进行健康正确的生活习惯, 从根本上解决皮肤瘙痒问题, 以便提高老年患者瘙痒性皮肤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周明伟, 朱明姬, 贾玉玺.皮肤瘙痒症[J].中国社区医师, 2007, 16 (23) :1.

[2]杨俊松.苦参素治疗瘙痒性皮肤病32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 2009, 1 (1) :42.

[3]Thaipisuttikul Y.Pruritic skin diseases in the elderly[J].J Dermatol, 1998, 25:153-157.

[4]陈秀良.老年人瘙痒性皮肤病循因治疗及护理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 2006, 14 (9) :56-57.

[5]丁媛, 普雄明, 冯燕艳, 等.172例老年瘙痒性皮肤病临床分析[J].临床及实验研究, 2007, 29 (4) :3-4.

[6]闫言, 王宝玺, 宿斌, 等.老年瘙痒性皮肤病住院患者460例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5, 24 (6) :451-453.

脸上皮肤瘙痒是怎么回事 第5篇

1、皮肤越是细腻的人,越容易在干燥的空气中脸痒,比如婴儿,所以宝宝出门的时候要带上帽子,抹一点护肤品,并且避免去尘大的地方。

2、有的人皮肤本身就是干性的,在干燥的季节中更容易出现脱皮发痒的情况,除了要多喝水之外,还要注意进行饮食调理,辛辣油腻的食物要尽量少吃。

3、现在很多护肤品中都添有化工原料,很容易刺激到皮肤,尤其是秋冬季节,皮肤很容易缺水,而很多女性都有敷面膜的习惯,在选购面膜的时候,最好选用天然材料为主的面膜。

4、有的人运动之后爱出汗,汗液的PH值呈碱性,很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螨虫,而螨虫很容易引起脸部发痒,所以运动之后要尽快清洁出汗部位。生活用品,如枕巾、被罩、床单之类的要经常清洗,并在太阳底下暴晒。

5、此外,脸痒不排除是皮炎的可能性,如果尝试过很多方法之后,脸上仍然痒的话,建议去医院诊断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若是夏季脸上起疙瘩发痒,首先要确定脸上起疙瘩的原因。

1、过敏性肌肤在季节交替的时候会出现脸上起疙瘩的情况,建议停用激素类药物和功能性化妆品,涂抹一些针对敏感性肌肤的护肤品。

2、敏感性肌肤要少吃发物,尤其是季节更替的时候更应该忌嘴,海鲜、芒果、鸡蛋、榴莲等不能吃,饮食要以清淡为主,油炸、煎烤、辛辣等容易刺激肠胃的食物和容易上火的食物最好不吃。

3、脸上起疙瘩后,要多用温水洗脸,在多花粉或多飞尘的季节减少外出。

4、脸上起疙瘩之后,在使用新的化妆品或护肤品之前,要在手臂内侧的细嫩肌肤上进行皮试,以免引起过敏。

皮肤瘙痒患者

避免辛辣、油腻、海鲜,咖啡、烟、酒等刺激类食品,因为这类食品对人体及皮肤是一种刺激,可能会使原本患有某种皮肤病的人病情加重。如化脓性皮肤病人宜少吃甜食、酒类等;而辣椒、葱、蒜、酒、浓茶等食物会导致人睡眠欠佳、情绪不稳定等诸多反应,这些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到人对刺激的敏感度,更容易产生痒感,特别是可能使患瘙痒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的人症状加重。

饮食要清淡,少吃高脂肪食物,因为高脂肪食物会增加皮肤上油脂 的负担,特别是皮肤表面的毛孔易发生堵塞的现象;糖类食物也要少吃,过多的糖会增加皮肤上细菌的繁殖,刺激皮肤,造成皮肤瘙痒。而鱼、虾、蟹等海鲜类产品,是皮肤瘙痒的 “过敏源”,它易使皮肤血管周围的活性物质释放出来,加剧皮肤的瘙痒,也应避免食用。

皮肤瘙痒,药膏+保湿 第6篇

贴身医生:邢嬛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专长:擅长处理各类儿童皮肤病,尤其是变态反应性和色素性皮肤病

门诊时间:周五全天

收件人 health@bphg.com.cn

发件人 星云

问题 一到春天皮肤就发红、发痒,怎么护理?

我的女儿3 岁了,她从出生的时候起,皮肤就一直比较干,有时候皮肤会出现一块块的白色皮屑,抹上保湿霜后有所好转。让我担心的是,这两年一到春天她的皮肤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身上发红、长疙瘩,而且她老是用手去抓挠,好像很痒的样子,甚至晚上都睡不踏实,身上被她挠得一道道的,看着都心疼。

我们带她去当地的医院看医生,医生说可能是湿疹,可是开了好些吃的药和外洗的药,都不怎么见效。我真担心春天来时,孩子又要受苦了。难道每年孩子都要这么难受吗?无奈之下,我想到了《父母必读》。因为我在《父母必读》的《贴身医生》中看到过邢医生的解答,现在也想请她帮帮我的孩子:孩子这种情况是不是病?如果是病的话,应该怎么用药?平时应该如何护理?

湿疹的高发季节一般是在秋冬季,也有些宝宝的湿疹在春季或夏季加重,这时宝宝会受到湿疹瘙痒的困扰。你的宝宝春季湿疹加重,一定要提前做好两方面的处理:一是止痒,二是皮肤保湿。

止痒

内服抗组胺药。抗组胺药就是我们常说的脱敏药,具有一定的止痒作用。抗组胺药分为两代:一代抗组胺药以扑尔敏为代表,二代抗组胺药以氯雷他定和盐酸西替利嗪为代表。如果仅从止痒的角度来看,一代抗组胺药效果更好。不要过度担心抗组胺药的副作用,除了口渴和嗜睡外,抗组胺药还是很安全的。

外用激素类药膏。宝宝身上仅有小红疙瘩时,可以外用副作用相对较小的激素类药膏,如:1% 氢化可的松、尤卓尔或艾洛松等;流水糜烂时,要用3% 硼酸水冷敷,每天3 次,每次20 ~ 30 分钟。冷敷可以很快减轻皮肤的水肿和渗出。冷敷后再配合外用氧化锌软膏。

2 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外用0.03%他克莫司霜或1% 吡美莫司软膏,这两种药膏是目前比较新的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药膏,不是激素,但有激素的治疗作用,可以长期用于宝宝的湿疹局部,并对于预防复发有一定的作用。

保湿

患湿疹的宝宝皮肤往往异常干燥和粗糙,从而引起严重瘙痒。过于干燥的皮肤屏障作用差,皮肤更敏感,更易引起过敏,因此,缓解皮肤干燥对于患有湿疹的宝宝非常重要。

营养均衡。多吃蔬菜和水果,每周吃1 ~ 2 次炒(或炖)胡萝卜。胡萝卜中的维生素A 可以缓解皮肤干燥。如果宝宝蔬菜、水果吃得很少,可以适当补充儿童多种维生素片。

洗澡时间不能过长。宝宝患湿疹,洗澡时间不能过长,5 分钟左右即可,尽量不要超过10 分钟。水温也不能过热,少用香皂及沐浴露。

润肤。洗完澡后,趁皮肤潮湿,迅速将保湿润肤霜涂擦宝宝全身, 并轻轻按摩直至全部吸收。即使不洗澡,也可以抹润肤霜,每日至少2 次。最好选择不含香料或色素的护肤品。如果宝宝同时还在外用药膏,一定要先抹药膏后再抹润肤品,否则会影响药物吸收。

适当少穿衣服。过热和出汗会增加痒感,并使湿疹加重,所以不要给宝宝穿过多的衣服。如果穿多少衣服不好掌握的话,就以妈妈的穿着为标准,原则上不能比妈妈穿得多。贴身的内衣要宽大,面料以纯棉为佳。

贴身医生特别提醒

瘙痒性皮肤病 第7篇

关键词:瘙痒性皮肤病,解毒靓颜中药汤,盐酸西替利嗪

本研究为此主要是为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疗效, 希望为瘙痒性皮肤病的临床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探讨的全部病例均来自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我院皮肤科门诊诊断为瘙痒性皮肤病患者, 共观察60例。都为女性, 年龄最小18岁, 最大46岁, 平均25.5岁, 多为25岁以下年轻女性。原发病:神经性皮炎25例, 亚急性湿疹25例, 局限性皮肤瘙痒症10例。把上述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 两组年龄、临床表现、原发病等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解毒靓颜中药汤 (生地30g, 丹皮15克, 赤芍1克, 白茅根30g, 黄芩15克, 银花30克, 连翘15克, 生石膏30克, 知母15克, 甘草10克) 水煎两遍, 滤液混合约400mL, 每次250mL, 1剂/d, 早晚饭后分服。盐酸西替利嗪 (东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0037克) 10mg口服, 1次/d;口服维生素C 0.2克, 3次/d。对照组:单独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治疗。两组都以4周为1个疗程, 2个疗程结束时判定疗效。

1.3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标准:痊愈:疗效指数≥90%,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疗效指数≥60%, 临床症状显著减轻。有效:疗效指数≥30%, 自觉症状好转。无效:疗效指数<30%, 自觉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中医证候评分标准:瘙痒、不适感、皮肤萎缩, 0=无, 1=轻, 2=中, 3=重。

1.4 统计分析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用t检验, 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具体情况见表1。

2.2 中医证候评分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见表2。两组治疗前瘙痒、不适感、皮肤萎缩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经过治疗后, 都有明显下降 (P<0.05) , 但是治疗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慢性瘙痒性皮肤病一般由多种内源性或外源性因素引起, 病理改变与皮损特征虽各不相同。由于约3/4患者找不到病因, 临床治疗较为困难, 一般以抗组胺药物为主, 疗效欠佳, 其中盐酸西替利嗪是第二代抗组胺药, 具有较强的抗组胺作用, 对组织胺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抑制作用[1]。

在祖国医学上, 瘙痒性皮肤病单纯从发病原因来看应归入祖国医学之“中药毒”范畴[2], 中医理论认为, 环境、气候、职业、营养缺乏、代谢紊乱、衰老、皮肤疾病等都可导致人体皮肤损伤。我们拟订了具有凉血解毒、清热除湿、祛风止痒功效的解毒靓颜汤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现代研究也证实解毒靓颜组方性寒折热, 甘苦相彰, 诸药共奏养血滋阴, 润泽肌肤, 通便排毒, 祛风止痒之功, 适于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病[3]。本组结果显示, 经过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治疗前瘙痒、不适感、皮肤萎缩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经过治疗后, 都有明显下降 (P<0.05) , 但是治疗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 (P<0.05) 。

中西药结合治疗瘙痒性皮肤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能明显减轻与减少中医证候症状,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德如, 王苏平, 祝青.5%多塞平霜治疗慢性湿疹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l, 15 (1) :10.

[2]方丽, 卞宗节, 乐喜隧.艾洛松乳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临床报告[J].临床皮肤科杂志, 1996, 25 (6) :382-384.

瘙痒性皮肤病 第8篇

患者, 35岁, 因“停经32+1周, 反复全身皮肤瘙痒2月, 无痛性阴道流血半小时”, 于2007年10月24日凌晨2时急诊入我院。患者1997年、2005年分别有一次自然流产, 1999年因“左侧输卵管妊娠”在外院接受了左输卵管切除术。此次患者在外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妊娠。末次月经为2007年3月13日, 胚胎移植时间为末次月经后3周, 预产期为2007年12月20日。患者平素月经规则, 自末次月经后1月开始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 经超声证实胚胎移植成功, 孕3月早孕反应消失, 早孕期曾用“黄体酮”保胎治疗, 孕4月开始在外院定期作产前检查, 孕6月开始出现全身皮肤瘙痒, 四肢尤重, 在我院检查肝炎病毒指标为阴性, 肝功能显示ALT、AST及TBA均升高, 考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给予维生素C、肌苷、丹参等输液治疗后瘙痒有所好转。1月前转至我院继续作产前检查, 超声检查发现前置胎盘 (边缘型或者部分型) , 无阴道流血。本次入院前半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 量约200 ml, 不伴腹痛, 遂急诊入院。既往无特殊。入院时查体:T 36.6℃, P 89/min, BP 123/70 mmHg, 内科查体无特殊。产科检查:宫高35 cm, 腹围 100 cm, 头位, 胎心率 138/min。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WBC 6.1×109 /L, 中性粒细胞 0.806 , 淋巴细胞 0.141, RBC 3.18×1012/L, HB 99g/L, PLT 152×109/L , 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正常, 尿常规正常。肝功能检查:总蛋白 66.6 g/L, 白蛋白 34.4 g/L, 球蛋白 32.2 g/L, ALT 139 U/L, AST 61 U/L, TBA 12.7 μmol/L, 肾功能和电解质检查结果均正常,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显示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正常。B超检查:头位、活胎, 双顶径 8.3 cm, 股骨长6.1 cm, 胎盘位于子宫后壁, 0级, 胎盘下缘部分覆盖宫颈内口, 羊水深度 5.9 cm。入院后考虑诊断:经产妇、妊娠32+1周、宫内孕、头位活胎、前置胎盘 (部分型)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糖尿病、轻度贫血、珍贵儿、高龄初产妇。给予硫酸镁抑制宫缩、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铁剂治疗贫血, 维生素C、肌苷、丹参保肝治疗, 指导患者饮食, 监测空腹及3餐后血糖, 监测胎心、胎动。经过上述治疗, 患者病情平稳, 阴道流血逐渐停止, 血糖控制满意, 入院后1周再次出现阴道流血, 量约240 ml, 经调整硫酸镁滴速后逐渐停止。入院3周复查超声显示, 胎儿生长良好, 胎盘位于子宫后壁, 下缘达宫颈内口, 考虑为边缘型前置胎盘, 复查肝功能显示ALT 444 U/L, AST 154 U/L, TBA 36.6 μmol/L。患者自觉瘙痒难忍, 严重影响睡眠, 夜间服用苯巴比妥效果不佳, 遂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 1周后复查肝功能显示ALT 183 U/L, AST 65 U/L, TBA 41.1 μmol/L, 患者偶有宫缩, 无明显阴道流血, 觉瘙痒无好转, 夜间睡眠差。此时患者已经住院保胎4周, 患者及家属精神高度紧张, 虽经本组医生进行心理疏导, 仍然强烈要求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因为该患者有诸多产科并发症, 涉及终止妊娠时机和终止妊娠的方式, 故提出讨论。

2 讨 论

姚强主治医师:根据患者病史, 诊断是明确的, 入院保胎治疗1个月, 已用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 现在孕周达36周, 虽然并发妊娠期糖尿病, 但是血糖控制满意, 估计胎儿已经成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指标有所加重, 前置胎盘阴道分娩风险大, 可以考虑手术终止妊娠。

余海燕副教授:该患者从孕32周保胎至今现孕周达36周, 病情尚稳定, 近期超声诊断边缘型前置胎盘, 近半月没有阴道流血, 血糖控制满意, 每日胎动、胎监正常, 没有宫缩, 目前没有急诊手术指征, 但是患者及家属高度紧张, 强烈要求终止妊娠。因此, 应该记录在案。

周容教授:该患者诊断明确, 目前保胎治疗有效, 病情平稳, 虽然诊断前置胎盘, 但是为边缘型, 近期无阴道流血, 且糖尿病患者的胎儿肺成熟延后, 所以应该尽量延长孕周至足月, 避免医源性早产的发生, 现在不是剖宫产的适宜时机。医生要做好患者和家属的思想工作, 同时作好监护, 如有异常则急诊手术。

游泳教授:该患者妊娠并发症很多,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胎儿肺成熟延后, 边缘型前置胎盘不是剖宫产手术指征, 若患者宫颈条件好, 产程进展快, 出血不多, 胎儿状况好, 可经阴道分娩,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也不是绝对剖宫产指征, 但是该患者为高龄初产妇, 此次经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妊娠为珍贵儿, 患者和家属切盼新生儿, 故可以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但是仍应交代手术的利弊, 让家属权衡并签字。终止妊娠的时机原则上应该是妊娠足月为宜, 但是该患者精神紧张, 不能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 现在孕周已达36周,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仍然存在, 胆汁酸偏高, 继续妊娠存在胎儿窘迫等风险, 如果发生上述情况, 患者及家属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 应将各种利弊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并签字。

刘兴会教授: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是每一位产科医生面对每一位产科患者需要回答的问题。这名患者并发多种产科疾病:边缘型前置胎盘、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都不是绝对手术指征, 值得注意的是该患者胎盘位置位于子宫后壁, 超声对后壁胎盘的前置状况诊断可能存在误差, 应该警惕部分型甚至中央型前置胎盘。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 可以适当放宽手术指征, 但是应该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 详细说明分娩时机和方式的利弊, 在不违背医疗原则的前提下, 尊重患者和家属的知情选择权。该患者选择剖宫产分娩是有医学指征的, 加上患者和家属的强烈要求, 患者及家属有知情选择权。由此, 患者和医生可能都会承担风险。该患者目前已孕36周, 估计胎儿已经成熟, 可以考虑在作好充分术前准备的前提下择期手术。

曾蔚越教授:对终止妊娠时机和方式的把握是每一位产科医生的基本功, 但是这不仅仅是医疗上的问题。它涉及了情、理、法三方面。首先, 产科剖宫产的指征包括自然分娩、各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和妊娠合并症。产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孕妇和家属有权决定分娩方式。近年来孕妇及家属要求的剖宫产手术成为影响剖宫产率的一大因素,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产科医生的临床决断。这就要求我们在不违背医疗原则的前提下, 尊重孕妇和家属的知情选择权。另一方面,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 病理产科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近年来, 由于剖宫产技术的不断成熟、安全, 成了解决难产和高危妊娠的主要方式。但是, 我们仍然要意识到自然分娩才是最自然的分娩方式。产科医生应该运用娴熟的医学知识来分析每一位患者的情况, 针对患者病情采用最有利于母亲和胎儿的分娩方式, 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 对于分娩时机和方式的抉择, 不能一味迁就患者和家属, 而应该坚持医疗原则, 做到有理有据。第三方面, 目前, 医患关系紧张, 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要求举证倒置, 少部分患者及家属对医生的诊断、治疗和沟通存在理解偏向。这就要求每一位医生遵守医疗法规, 遵循医疗原则去诊断和治疗每一位患者, 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地保护自己, 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具体到该患者, 目前无急诊手术的绝对指征, 如果剖宫产发生意外或者出现医疗纠纷, 回顾该手术的医学指征, 则会使医生陷于不利的境地。目前, 患者及家属坚决要求剖宫产, 成为手术的关键因素。现在患者有多种妊娠并发症, 保胎治疗已经1个月, 效果尚可, 估计胎儿已经成熟, 孕妇和家属切盼新生儿, 故应该向患者及家属反复交代病情并签字, 在作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手术。

3 后 记

瘙痒性皮肤病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进行长期、规律血液透析治疗并出现尿毒症性皮肤瘙痒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全部入选患者均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排除能引起皮肤瘙痒的其他皮肤病。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的透析时间为2~36个月,平均20个月;透析频率为每周2~3次,每次4~5 h。研究组的透析时间为1~32个月,平均17个月;透析频率为每周2~4次,每次3~4 h。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时间、透析频率等基础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德国费森尤斯4008B血液透析机,F6型聚风膜透析器,碳酸氢盐透析液,单纯血液透析治疗4 h。研究组采用血液灌流器与血液透析器串联行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血液灌流器为珠海丽珠公司制造的HA型血液灌流器,血液灌流每2周1次,血流100 m L/min,肝素首剂量为l mg/kg,追加肝素10 mg/h,联合治疗4 h后将灌流器取下,调整血流速度为250 m L/min,继续单纯行血液透析4 h。治疗8周后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及甲状旁腺激素(PTH)、β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

1.3 疗效评价标准[2]

显效:瘙痒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缓解;有效:瘙痒症状改善;无效:瘙痒症状无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23/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18/2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7,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8.217,*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甲状旁腺激素和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PTH及β2M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PTH、β2MG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t=12.425,aP<0.05,bt=15.324,bP<0.05;与对照组比较,ct=10.252,cP<0.05,dt=14.732,d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患者在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过程中无明显不适,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均正常。对照组行血液透析治疗时亦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皮肤瘙痒是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长期单独血液透析治疗可增加瘙痒的发生率。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发病机制多与尿毒素刺激、透析过程中过敏毒素释放、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周围神经病变、钙、磷沉积等因素有关[3]。血液透析利用半透膜原理,借助膜两侧的溶质梯度、渗透梯度、水压梯度通过扩散对流,吸附清除毒素并可补充需要的物质,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血液透析清除毒物以小分子物质为主,但对于大中分子物质清除能力差[4]。血液灌流通过具有广谱解毒效应的吸附装置清除血液中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物,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主要用于治疗急性中毒和慢性肾衰竭。血液灌流因其特有的大孔吸附树脂具有特定的孔径、孔分布和较高的比表面积,故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可清除血内大中分子物质,但不能改善患者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因此,不应单用血液灌流或者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5,6,7]。

PTH、β2MG均为中大分子物质,可引发肾性骨病、淀粉样变、周围神经病变、皮肤瘙痒、异位钙化等多种并发症[8]。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不但可以清除PTH、β2MG等大中分子物质,而且能够稳定内环境,改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同时,二者联用优势互补,能够降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程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9,10]。本组资料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PTH、β2MG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综述所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疗效好,作用快,不良反应少,是目前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小华,王小兵,苏凤珍,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皮肤瘙痒36例[J].淮海医药,2010,28(5):420-421.

[2]关玉珍.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顽固性尿毒症性皮肤瘙痒[J].中国血液净化杂志,2006,5(3):169-170.

[3]柏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1):1338-1339.

[4]叶智明,史伟,梁馨苓,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瘙痒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5):1740-1741.

[5]初中,孙晓东.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6):2448-2449.

[6]田其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4):46-47.

[7]徐玉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鱼胆中毒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106-107.

[8]李小媚.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09,15(10):1187-1188.

[9]周玲,纪淑霞.血液透析串联树脂灌流器治疗尿毒症瘙痒的观察与体会[J].河北医学,2008,14(11):1357-1358.

瘙痒性皮肤病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90例,患者均符合皮肤瘙痒症的相关标准,无任何发病原因,无原发性皮损现象发生。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在19~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21±3.11)岁,平均病程4.1年;观察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在20~70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42.01±3.42)岁 ,平均病程6.7年。

患者均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心脏病、肝功能不全、药物过敏等。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 疗方法

每天2次在病症处涂尿素霜的基础上, 对照组患者口服氯丙嗪,观察组患者口服湿毒清胶囊。氯丙嗪的剂量为每晚一次,每次50 mg;湿毒清胶囊的剂量为3次/d,3~4粒/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瘙痒的频率、瘙痒程度和瘙痒持续的时间。

1.4 评 价指标

痊愈:经过治疗后,患者瘙痒情况全部消失,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好转:瘙痒情况基本消失,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无效:瘙痒情况没有显著的改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

1.5 统 计方法

对上述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痊愈20例,好转16例,无效9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痊愈24例,好转20例,无效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经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P=0.007,P<0.05)。

患者经过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

3 讨论

在目前医疗条件的制约下, 对皮肤瘙痒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有明显不足[1]。笔者多年临床经验表明 ,西医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虽然能够患者患者的症状, 但是并不能够真正达到理想的效果。

中医认为,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是由于瘀血内停所致,年老气衰、气血两亏者患病的几率更大。在中医中,治疗的主要基本原则为:养血、润燥、祛湿、止痒、活血[2]。湿毒清胶囊的内容物为棕黄色或黄褐色粉末,味微苦,主要由地黄、当归、苦参、白鲜皮、土茯苓、黄芩、丹参、蝉蜕、甘草等多味中药精制而成,主要的功能有:地黄、丹参具有滋阴润燥、养血祛风、活血的功效,能够达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目的;蝉蜕能够散风透疹;白鲜皮、苦参也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的功效,多味中药材既能发挥本身的功效,又能够将整体的效用发挥到极致,配伍严谨合理[3]。

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湿毒清胶囊进行治疗,取得了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的良好成绩, 并且在使用湿毒清胶囊治疗的过程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安全性能较高,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究本胶囊治疗的价值,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其特点还包括:1止痒作用明显,且能够有效抑制皮肤发生过敏反应;2不含糖,适合糖尿病患者使用;3属于纯中药制剂,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综上所述,湿毒清胶囊能够有效减少瘙痒情况,降低瘙痒频率,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临床使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湿毒清胶囊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病症处涂尿素霜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氯丙嗪,观察组患者口服湿毒清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瘙痒的频率、瘙痒程度和瘙痒持续的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毒清胶囊在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方面具有减少瘙痒情况,降低瘙痒频率,安全性能高的特点,极具临床使用价值。

皮肤瘙痒症等 第11篇

组成生地30克,当归、赤芍、黄芩、苦参、苍耳子、白鲜皮、地肤子各9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目服2次。

功用凉血润燥,祛风止痒。

主治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丘疹性湿疹。证见瘙痒极甚,丘疹色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等。

方二二地汤

组成熟地、生地、赤芍各10克,当归10~20克,川芎6~9克,女贞子、枸杞子、玉竹、麦冬、菟丝子、浮萍、防风、防己、枳壳各10克,生黄芪、首乌、刺蒺藜、白鲜皮各15~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能养血,滋阴,润肤,祛风,止痒。

主治全身性瘙痒症。

方三当黄汤

组成当归12~15克,熟地、黄芪、白蒺藜、川芎、荆芥、白芍各10~12克,何首乌30克,防风、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肾补肝,益气固表,养血疏风,润肤止痒。

主治老年性皮肤干燥脱屑型瘙痒。

膈肌痉挛(呃逆)

戴学季

方一治肝止呃汤

组成太子参30克,生地12克,麦冬、玉竹、鲜石斛、生石决明(先煎)、代赭石(先煎)各30克,元参、赤芍、白芍、柿蒂、竹茹、怀牛膝各9克,生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育阴潜阳、和胃降逆。

主治顽固性呃逆、呃声急促。但不连续,常伴口干咽燥、舌红而干、便秘,头痛等。

方二止喛汤

组成旋覆花、竹茹各6克,生代赭石、潞党参各15克,法半夏9克,炒黄连5克,炒吴茱萸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泄肝胆郁热、和胃降逆。

主治暖气不止、兼见胃脘微痛、头昏、口臭、口苦、欲呕、心烦,舌降,脉弦。可用于膈肌痉挛。

方三宽中降逆汤

组成莱菔子12克,焦山楂、焦曲、焦麦芽、川厚朴、陈皮、大黄、枳实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宣导中焦、理气降逆。

主治呃逆(因食滞者),证见院腹胀满、大便不利、食欲不振、得食则呃更甚。

胆囊炎、胆石症

刘华春

方一变通大柴胡汤

组成柴胡18克,大黄、白芍、枳实、黄芩、半夏、郁金各9克,生姜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2剂,日服2~4次。功用疏肝利胆。

主治急性胆囊炎(证属肝胆湿热者)。临床以胁痛、发热、厌油、恶心、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为特征。

方二金钱开郁散

组成金钱草30克,柴胡、枳实、白芍各9克,炙甘草3克,郁金、乌贼骨、淅贝母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功用疏肝利胆、解郁镇痛、清热化湿。

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证见上腹部间歇作痛、右胁疼痛尤剧,或呕吐苦水,或嗳气泛酸,恶心、舌苔薄白,脉弦。

附记凡胆病湿热壅盛、大便秘结、出现黄疸者,即非本方所宜。

方三舒肝汤

组成香附、郁金各10克,枳壳6克,赤芍15克,枇杷叶10克,藕节15克,川芎9克,百合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舒肝理气,行气活血。

马齿苋治疗皮肤瘙痒症50例 第12篇

50例皮肤瘙痒症患者来自医院门诊与住院患者。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12~55岁。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皮肤科学》、《中医皮肤科学》有关皮肤瘙痒症的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

用马齿苋100g, 放入砂锅内加水煎, 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 煮沸30分钟后去渣取汁500ml, 早、晚分服, 1剂/天, 5天为1个疗程;马齿苋120g水煎, 煮沸30分钟后去渣取汁600ml待凉后外洗患处20分钟, 每天2次。7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3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新药 (中药)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标准。临床痊愈:痒感消失, 皮损完全消退;显效:痒感明显减轻, 皮损明显消退;有效:痒感有所减轻, 皮肤有所消退;无效:痒感同前或更甚, 皮损无消退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

本组50例中治愈35例, 占70%;显效6例, 占12%;有效5例, 占10%;无效4例, 占8%;总有效率92%。

4体会

皮肤瘙痒症又称皮痒症或瘙痒病, 系指临床上无原发损害, 而以瘙痒为主的感觉神经机能异常性皮肤病。在病程中由于搔抓可以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变化等各种继发皮肤变化。现代医学主要采用系统性抗组胺药、镇静类药物、皮质类固醇、钙制剂等对症治疗, 仅暂时缓解瘙痒症状, 且有副作用。由于瘙痒尚无一种特效疗法。所以寻找一种有效的止痒疗法已成为国内外医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之功效。本草纲目谓其“散血消肿, 利肠滑胎, 解毒通淋, 治产后虚汗。”马齿觅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 其乙醇提取物和水煎剂对多种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提取液 (水煎浓缩加酒精去掉沉淀制成) 对豚鼠、大鼠及家兔离体子宫和家兔及犬的在体子宫都有明显的兴奋作用。临床上马齿苋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的作用, 主治肠炎、痢疾、阑尾炎、乳腺炎、肺脓肿、尿路感染、疮疡肿毒、产后宫缩无力的出血过多或功能性子宫出血, 外用治丹毒、疖肿等[1]。现笔者临床应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症, 方法简单易行, 又无毒副作用, 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上一篇:视觉符号平面广告设计下一篇:教学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