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时期范文

2024-06-07

表现主义时期范文(精选12篇)

表现主义时期 第1篇

一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爱国主义既有一般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共性, 又有特定历史时期, 不同国家的爱国主义, 其内涵不尽相同。在现阶段, 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 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爱国主义既是一个历史范畴, 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今, 新世纪新阶段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一致性, 既在于社会主义建设是当代爱国主义实现的必须途径, 也在于爱国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历史一再证明, 国家富强、民族强盛、人民安居乐业, 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也是当代爱国主义的寄托。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才能发展中国, 是经过上百年的实践证明的真理。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 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 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从这个角度说, 必须把爱国主义具体落实到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去。

胡锦涛同志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指出要在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中, 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2004年以来, 中共中央先后发出两份文件, 两次召开全面工作会议, 分别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重大部署。在当今世界, 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已成为世界潮流,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各国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经济实力和高科技的竞争。改革开放, 和世界接轨, 让中华民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成为全国各族人民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在当代中国, 要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热爱中国共产党, 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中华民族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时期, 中国人民决心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 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程, 这是一个需要经过艰辛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能否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振兴、繁荣的重大课题。因此, 我们要赋予爱国主义时代的特点和内容。要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上, 把握时代脉搏, 培育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爱国主义精神。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 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精辟论述。

由此可见, 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 就是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追求和贡献。爱国, 就是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 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二新时期爱国主义表现呈现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当今社会爱国主义的形式、内容呈现多元化。高校青年学生效仿性强,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极易受到周边国家乃至世界各国“爱国事件”的影响, 甚至效仿。青年学生的一腔爱国热忱是好的, 但单纯的人生阅历、社会阅历以及政治上的不成熟, 特别是当受到一些不良分子的鼓动时, 容易使他们在爱国言行上走向偏激。2012年11月29日,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进国家博物馆, 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 阐述了引发广泛共鸣的“中国梦”话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这不仅是党的梦想、国家的梦想, 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只有祖国强大了, 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生活才能有保证, 每一个人的理想才能实现。当代青年学生要以身报国, 应将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历史使命紧密结合起来。

第一, 在这决定中国历史命运极为关键的一百年里, 青年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托。中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既有后发的优势, 又面临严峻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动员我们民族的全部力量。我们今天讲爱国主义, 中心内容就是要尽快把我国发展起来, 追求科学、民主、法制和以人为本, 实现“中国梦”。当代大学生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 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 清醒地看到前进的路上的困难和风险, 这就必须要求大学生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不奋斗就会落后。

第二, 在当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形势下, 大学生要强化立志成才、刻苦学习的责任感, 把知识报国、科技兴国,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作为当前爱国主义的主要方式。要让他们懂得在人生的不同阶段, 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内容形式也应当不同。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 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仍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更多集中在以经济和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上。如果青年学生只是简单地说着爱国主义的大话、空话, 而不把全部精力放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 那么科技兴国, 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将无法实现。

第三, 高校青年学生应把一腔爱国热忱, 转化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加入到支援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行动中去。使更多的高素质青年学生毕业后, 献身于我国西部等较为落后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 体现对祖国、对民族、对社会最为浓厚的爱, 是一种大爱, 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向那些自觉到西部偏远地区支教的大学生学习, 对国家、人民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 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 要让青年学生懂得,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爱国主义的方式、内容呈现多样化。青年学生要向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热爱祖国、勇攀科学高峰的航天勇士们学习, 学习他们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勇于攀登、不怕艰辛的爱国主义精神。要以刘翔等为代表的体育健儿为楷模, 默默苦练本领, 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向那些在各行各业不同岗位上, 爱岗敬业, 恪尽职守, 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推进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人们学习。

总之,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形式、内容是多元化的, 不同阶层、不同岗位的人们, 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他们的爱国之情。作为高校青年学生应当站在时代的前沿, 以青年学生的角度深思怎样把满腔的爱国之情, 化为爱国之行, 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摘要:爱国主义既是一种历史的积累和沉淀, 又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的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 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

古典主义时期教案 第2篇

朴素中见崇高——古典主义时期

(1750——1820年)

一、教学内容

(一)时间范围界定

(二)社会文化特质

(三)音乐风格特征

(四)器乐的发展

(五)格鲁克的歌剧改革

(六)喜歌剧的兴起与发展

二、教学重点

(一)三种主要体裁:交响曲、奏鸣曲、协奏曲

(二)三个重要乐派: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维也纳古典乐派

三、教学难点

(一)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特点

(二)格鲁克的歌剧改革

四、教学过程

(一)时间范围界定

1750-1820年,涵盖18世纪初至19世纪初的欧洲专业音乐创作风格。1早期古典主义时期1720—1760年左右 2晚期古典主义时期1760—18世纪末

(二)社会文化特质

重视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具有深刻思想性,反映了“理性时代”和“启蒙时代”的思想实质,表现为民主精神、进步的伦理观念以及工业革命的发展。

(三)音乐风格特征 1早期古典主义时期:

(1)采用主调和声织体和简化旋律(华丽风格):结构方整性,结构内部对比大,节奏轮廓清晰,和声语汇简化,和声节奏放慢

(2)洛可可风格:节奏复杂化,旋律装饰化

(3)变化:巴洛克时期的曲式结构被新的结构形式取代;主调音乐织体取代对位法;新的器乐媒介取代通奏低音

2晚期古典主义时期

(1)曲式结构:清楚的终止式,清晰明确的乐句划分,乐句长度缩短,一般为4小节一个乐句

(2)音乐织体:主调音乐织体,单旋律线,分解和弦音型的流行(3)旋律风格:旋律简洁,主体材料有雷同,多使用自然音阶

(4)和声运用:较多使用正三和弦,副三和弦,除属七和弦外其余较少适用(5)即兴演奏:即兴演奏逐渐消失,作曲家们更仔细写出音乐记号

(6)器乐体裁:确立古典交响乐形式,奏鸣曲规范化,协奏曲的确立,海顿对弦乐四重奏的贡献

(四)器乐的发展

1奏鸣曲:源于意大利文sonare,为鸣响之意。16世纪前就已存在,16世纪时泛指一切器乐曲,与声乐曲相对。一般有四个乐章。(1)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采用快速度标记Allegro(快板)

(2)第二乐章采用慢速度adagio(柔板),lento(慢板),调性在作品主调的下属或属调上,更强烈的抒情性,曲式结构是三段体(ABA)、回旋二段体(AABA)

(3)第三乐章一般被称为“小步舞曲”,调性与主调性相同,四三拍,速度为中快。(4)第四乐章使用主调调性,速度稍快,曲式结构多为回旋曲式与回旋奏鸣曲式。(5)代表人物:舒伯特,肖邦,舒曼,李斯特,勃拉姆斯等 2交响曲:源于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序曲,18世纪上半叶作曲家们采用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结构写管弦乐作品,并将其称为交响乐。(1)内容具有文学性,标题性

(2)曲式结构更自由,乐章数目不定(有一、二、五、六、七乐章组成的交响曲)(3)乐队编制庞大,音响华丽丰满,民族风格浓郁(4)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3协奏曲:源于巴洛克时期的大协奏曲,乐队协奏曲,独奏协奏曲,尤其受独奏协奏曲影响。(1)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双呈示部,第一呈示部由乐队演奏,第二呈示部由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此外在再现部结束之前,还有独奏乐器演奏技巧的华彩段

(2)第二乐章慢板,趋势比较自由,通常采用三段式,音乐富有歌唱性。

(3)第三乐章急板,常用回旋曲式或奏鸣回旋曲式,富于华丽技巧,又是具有民族风格或舞蹈性的节日的狂欢气氛

(4)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

4室内乐:原指西方贵族宫廷中由少数人演奏,演唱,为少数观众演出的音乐,有别于教堂音乐与戏剧音乐。现指由一件或几件乐器演奏的小型器乐曲,主要指重奏曲和小型器乐合奏曲,区别于大型管弦乐

(五)三个重要乐派 1曼海姆乐派:18世纪在德国南部曼海姆形成的一个音乐流派。曼海姆乐派在音乐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在结构上,奠定了古典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布局,在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了快速的第四乐章,形成了快板—行板—小步舞曲—快板终曲的交响乐套曲形式。

(2)在演奏风格上,仔细安排乐队演奏力度上“渐强”、“渐弱”的情感幅度变化,在当时具有前瞻性。

(3)在创作上,以主调音乐风格为主,重视以小提琴为中心的旋律声部加强了管乐器的色彩效果,废除了巴罗克时期乐队通奏低音的写法,开创性地采用总谱形式进行创作。

(4)在乐队编制上,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交响乐队,1756年达到56人,成为当时欧洲最大、最优秀的管弦乐队

2柏林乐派:18世纪下半叶在柏林形成的一个乐派

(1)风格比较保守,音乐多采用对位手法,交响曲多为三个乐章。(2)这个乐派的贡献在于强调交响乐中的情感表达,信奉“情感主义”,比曼海姆乐派的音乐更动情。它把奏鸣曲式中呈示部的两个主题真正分开,扩大了展开部的发展,奠定了近代奏鸣曲的基础。

3维也纳古典乐派: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20年代,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在维也纳形成的乐派

(1)在音乐内容上,音乐作品受到当时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以讴歌人的精神和反映自然界的美为主旨。

(2)在音乐织体上,确立了主调音乐形式的主导地位,和声织体清晰,曲式结构分明。(3)在音乐体裁上,奠定了交响曲、四重奏、协奏曲、奏鸣曲等体裁形式,使之更完善、更规范。

(4)承袭了德奥音乐文化传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高超的作曲技法,使古典主义音乐达到顶峰,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格鲁克的歌剧改革 1格鲁克:德国作曲家,对意大利正歌剧成功改革确立了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代表作:《奥菲欧与尤丽迪茜》、《阿尔切斯特》、《帕里与海伦》,一生创作40余部歌剧。

2格鲁克的改革强调,戏剧内容与音乐表达之间要达到一个更为合理的状态,他的观点适应了18世纪以来的启蒙运动的审美情趣。其主张体现在《奥菲欧与尤丽迪茜》、《伊菲基尼在奥利德》主要反映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服从诗和剧情的需要,戏剧内容的阐述是第一要素(2)放弃返始咏叹调的表达,删除一些不必要的花腔段落,并用有伴奏的宣叙调代替“清唱宣叙调”,咏叹调与宣叙调差别不大

(3)歌剧序曲成为歌剧的一部分,参与表达歌剧的内涵

(4)管弦乐在歌剧中根据内容的需要烘托剧情的发展,而不仅仅处于伴奏的地位

(5)减少独唱部分,加强乐队与合唱团的作用,舞蹈中也去掉了与歌剧内容不符的哗众取宠的片段

(七)喜歌剧的兴起与发展 1意大利喜歌剧

初为“幕间剧”,与正歌剧没有关系,创造“终曲合唱”形式,佩尔格莱西的《女仆作夫人》最具代表性,由此引发一场“趣歌剧论战” 2法国喜歌剧

集市剧 口语独白 重视重唱与乐队的作用,强调感情表达与音乐描绘题材与社会问题相关,具音乐性,后有悲剧和浪漫主义文学题材,用对白把独唱和合唱贯穿格,代表作有格鲁克的《不期而遇》、比才《卡门》 3英国民谣歌剧

与法国喜歌剧相似,对白用本国语言,通俗曲调,沉重打击正歌剧,代表作是《乞丐歌剧》 4德国歌唱剧

与意大利歌剧风格相似,题材有关土耳其或有东方色彩,有巫术、魔术表演,舞台机关布景,希勒为德国歌唱剧之父,代表作《问与答》《两个守财奴》,其他作家的代表作有《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等

5西班牙喜歌剧形式——萨苏埃拉

15—16世纪最流行,特点是叙事和抒情结合,题材多样,节奏接近舞曲,有多声部作品,后发展成为西班牙民族歌剧,18世纪中叶后被音乐喜剧取代。

五、实际要点

(一)音乐风格特征

(二)器乐的发展

(三)三大重要乐派

(四)格鲁克的格局改革

六、文化连接

(一)1792年

《纳书楹曲谱》成书,辑录昆曲、散曲等

(二)1814年

清代蒙古人荣斋编成《弦索备考》成书,收录了以弦乐器为主的合奏曲13首,用工尺谱记谱

(三)清代华秋萍的《琵琶谱》正式刊行,对后世琵琶记谱有很大影响

七、参考文献

(一)冯志平《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人民音乐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8 P80—113

(二)汪洋

《西方音乐史》

第五编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一)概述

湖州师范学院校级精品课程

(三)西方音乐史讲稿及教案

http://

(四)百度文库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http://wenku.baidu.com/view/2a6595d5b14e852458fb57bc.html

八、学术思考题

(一)概述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

答:

1、音乐从教堂步入宫廷,并逐步走向社会,走向民众。

2、音乐创作不再以巴罗克时期的复调手法为主,采用的是主调音乐形式,加强了旋律与和声的对应,建立起“主—下属—属—主”的功能和声进行。

3、确立曲式分段式结构原则,旋律不再采用巴罗克时期延绵不断、扩充的音型,而是以短小对称的2、4小节(也有3、5、6小节)为基本单位形成方整型乐句结构。音乐呈现出优美、简单、均衡的特征。

4、主题动机式发展,以主题间的对比取代巴罗克时期单一主题的模进发展。

5、“通奏低音”被明确的乐器记谱取代,使作曲家对乐器音色的体验更明晰。

6、追求客观的美,描绘自然界中的人挣脱对教堂中的神、宫廷中的君主的依恋,拓宽了音乐的表现范围和表现力。

7、音乐的重心移到新型的器乐体裁——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四重奏上。以上这些变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初探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B-

0088-01

当前,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多元文化涤荡,已经成为对中国青少年的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严峻考验和挑战。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形式上呆板、单调,内容上“空、大、远”,效果上不尽如人意。那么,在新时期,如何使思想品德课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依托教材,实时更新

教材是学生在学校开展学习、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爱国主义的知识和思想广泛渗透于思想品德教材中,需要教师仔细挖掘并加以灵活运用。而当前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素材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依托教材及时补充一些新鲜的元素,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奠定情感基础。

例如,笔者讲授《不言代价与回报》时,在简要介绍教材中的徐虎、徐洪刚等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后,又补充了南通籍“中国杰出青年志愿者”赵小婷的先进事迹、南通“莫文隋现象”、本镇企业家设立爱心捐赠基金的感人故事等。身边的鲜活事例很容易就使学生明白:无私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又如,笔者教授《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时,结合教材中的袁隆平的事迹,为学生播放了视频“超级水稻亩产突破900公斤”。当“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不爱国不能成为科学家”等旁白响起时,学生们发出一阵阵欢呼。学生能够深切体会袁隆平院士之所以能在杂交水稻领域一再取得突破,源于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从而激发了爱国热情。

二、创设情境,情感激发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爱国思想的灌输,更是一种高尚情感的培养。作为一种“爱”的教育,应让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通过拨动情感这根弦,让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只有把爱国认知内化为爱国情感,才有可能使其进一步外化为爱国行为,而使爱国情感内化的最佳的方式莫过于熏陶和感染。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情境和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深感其情,引起共鸣,以达到激发学生情感的目的,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收到教育的实效。

例如,讲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内容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播放《七子之歌》,配上诗朗诵(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生在艺术的情境中受到感染,懂得了维护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一国两制”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树立了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又如,讲授《灿烂的中华文化》时,笔者用多媒体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灿烂中国古代文明,令人眼花缭乱的中国现代科技展示,让学生为之动容,为之欢呼,鲜活的情境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 由知而行,思想升华

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归宿是让学生有自觉的爱国主义行为。只有将爱国认知和爱国情感转化为具体的爱国行动,爱国主义教育才有真正的实际意义。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组织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处入手,将爱国主义情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活动中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例如,笔者通过介绍“九八抗洪”和“5.12”大地震中广大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事迹,使学生懂得了当国家处于困难时刻时,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接下来的“我为灾区献爱心”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踊跃捐款、捐物,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懂得了爱国和服务社会是一体的,爱国并非一定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实实在在地履行对社会的责任就是爱国。又如,笔者组织了“我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献一计”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本镇的人口、环境、资源等乡情出发,结合课本所学知识,从教育、环保等方面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并提供给当地政府部门。学生们提出的“建立垃圾处理站”、“设立贫困生救助基金”、“综合利用秸秆”等建议被政府有关部门采纳,此举还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这个活动激发了学生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责任感,爱家乡、爱祖国得到了有机统一。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努力挖掘课内外的爱国主义资源,从学生的感性认知入手,优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促使学生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 第4篇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发展在器乐方面成绩比较显著,它完善了一些纯器乐的大型曲式,如独奏奏鸣曲、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等。主要特点是: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和鲜明的时代感;曲式结构规范,主题乐思发展严谨,和声功能完善,配器细腻,音色力度变化丰富;作曲技法上创造了动机展开的发展手法,用旋律模进、变速度、换节奏、变调性、变和声织体等手法,形成乐曲发展趋势。并且,最重要的就是规范了奏鸣曲式。

奏鸣曲式在这时期完善起来,成为应用得最多的曲式之一。奏鸣曲曲式在音乐表现上的主要特点在于有两个互相对比的主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展开,最后要有主题的再现。对比与展开,提供了音乐发展的强大动力,极大地增加了音乐的表现力。欧洲音乐进入古典主义时期,人们新的思想、感情、观念,包括其中的矛盾、斗争,反映在音乐艺术里都要求音乐思维的深化和表现内心世界的深化。而奏鸣曲形式,正好提供了这种音乐表现的可能性。随着巴洛克由一、二件旋律性乐器加通奏低音形式的消失,键盘乐奏鸣曲的重要性逐渐增强。由于数件乐器合奏的奏鸣曲往往要将键盘部分写出来,因此,键盘乐就更被人注意了,从而促进了钢琴奏鸣曲的发展,促进了钢琴音乐的发展。

为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做出贡献的作曲家也有许多,如克莱门蒂、杜舍克、库劳等作曲家,他们在钢琴教程《小奏鸣曲》中的作品是每个学生最初接触到钢琴奏鸣曲的第一步,因此,他们为奏鸣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对钢琴奏鸣曲的发展有特殊贡献的音乐家。然而,这时期贡献最为卓著的还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伟大的作曲家。

海顿开创和发展了奏鸣曲式,为了将奏鸣曲式用于钢琴作品,海顿写了大量的键盘奏鸣曲,对后来的莫扎特和贝多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海顿的作品以钢琴奏鸣曲为主,共创作有62首。海顿具有朴素的生活背景和朴素的宗教信仰,这使他形成慷慨大度、宽厚善良的性格。他的音乐自然、幽默、有节制,体现了他的思想和古典风格的特点。他的音乐总是以表现光明欢乐为主,作品所流露的多半是朴实明朗的感情。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创作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海顿的影响,但莫扎特出色的演奏技巧为他的音乐创作和运用奏鸣曲这一体裁创造了优势。另外,那时钢琴纤细的琴弦已能发出更为轻盈、银铃般的音色,而新采用的弱音控制器也有很好的效果。这些都为莫扎特的旋律提供了良好的表现条件。从此也可看出莫扎特歌唱性的、富有表现力的旋律在其钢琴奏鸣曲中的重要性所在。莫扎特的音乐精巧典雅、纯净自然、明朗流畅,在欢乐中隐含着淡淡的哀愁,这些特点使他的钢琴作品在钢琴艺术发展史中独树一帜。

莫扎特从1774—1775年的奏鸣曲(如K.279—284)起,快板—行板—急板的三乐章形式已成为规范。莫扎特在奏鸣曲式结构的探索上与海顿相比,在奏鸣曲呈示部中奠定了更加具有独立性的副部主题,将副部主题在主部主题后的连接部之后导入,从而更加强调了副部主题的意义,为贝多芬奏鸣曲中主部和副部主题的强烈对比奠定了基础。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共十九首,其中作品C大调K.330,音乐内容丰富,细腻玲珑,简单中更具表现力。第一与第三乐章充满了活力。在此奏鸣曲中,莫扎特对和声材料及其乐句、乐汇结构进行了探索,对反复出现的素材进行精细的变奏。此曲分为三个乐章,描述了莫扎特在巴黎的心境,音乐具有深厚的法国风情。作品A大调K.331,是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中较著名的一首作品。这首奏鸣曲打破了奏鸣曲式的惯有结构,在第一乐章中大胆地使用变奏曲的形式,令人耳目一新。主题优美如歌,具有摇篮曲的风格,但六次变奏却性格不一,既有欢快活泼的加花变奏,又有建立在关系小调上忧郁凄凉的音调。第二乐章用小步舞曲写成,开始的动机如号角一般。第三乐章则是著名的土耳其进行曲,音乐活泼明快,结尾处慷慨激昂的军号似的音乐鼓舞人心。

贝多芬是继海顿、莫扎特之后,又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既继承了前人的作曲方法和特点又形成了自己作品的独特风格,以其崇高的思想,宏大的气魄,深刻的哲理,非凡的技巧,开创了钢琴音乐的一个崭新时代。贝多芬的作品中以钢琴奏鸣曲和交响乐最为著名。他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史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被称为西方音乐的“圣经新约”。

贝多芬早期创作的几首钢琴奏鸣曲(1792—1801)延续了古典音乐的传统,如《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作品2之1)首尾乐章的“狂飙”性格;《A大调第二钢琴奏鸣曲》(作品2之2)的华丽风格以及其他奏鸣曲慢乐章显示出的德国“情感风格”;在主体音调、动机发展,末乐章常有乐观幽默性格等都与海顿、莫扎特相联系。19世纪初,贝多芬开始探索扩展奏鸣曲的表现力和结构功能。如《降A大调第十二钢琴奏鸣曲》(作品26)第三乐章采用葬礼进行曲,音乐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群众场面的折射。最成功的是《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黎明”》(作品53)和《f小调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作品57),均采用古典奏鸣曲结构,均有快—慢—快三个乐章,有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等形式及相应的调性布局。但是,这些作品却倾注了贝多芬的哲理思想和艺术创造,这两部作品都对原来的奏鸣曲形式进行了很大的发展,为了表达丰富音乐内涵的需要,展开部和尾声大大扩展,具有极强的动力性和紧张度。最后5首奏鸣曲强调对位和变奏技术,除了广泛运用变奏手法、复调手法和用于展开部的赋格段外,还有完整的变奏曲和赋格乐章。如《E大调第三十钢琴奏鸣曲》(作品109)第三乐章是一首变奏曲,《降A大调第三十一钢琴奏鸣曲》(作品110)的末乐章是赋格。在这里,长大的终曲体现出贝多芬把音乐的重点从第一乐章移到了末乐章,加上蓄意模糊主题之间、段落之间的界线,使奏鸣曲套曲成了一个庞大的统一体。

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除了在巩固和发展奏鸣套曲结构上有重要贡献外,还大大发挥了钢琴的演奏能力。如:力度对比、戏剧性的渐强和突然的弱奏,使钢琴曲具有管弦乐队的力度和表现力。他的创作从形式、体裁到风格都承袭了海顿、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也体现了19世纪浪漫主义的音乐特征,他既是古典音乐风格的集大成者,又是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开创者。

综上所述,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风格从形成到逐渐的发展成熟,虽然只有几十年短暂的时间,但在音乐历史的过程中却具有重要的意义。古典时期的钢琴音乐风格既不同于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的强调宗教性的特点,又不同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那样强调个人的体验和情感的宣泄,但音乐的特点是有情感的,是带有理性色彩和控制力的音乐。在节奏上,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特别注意旋律的作用,它不同于巴洛克时期音乐持续不断的强烈感,而且特别强调音乐的均衡和简洁。在结构方面,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更与巴洛克时期钢琴音乐有着极大的区别,其核心是:古典时期钢琴音乐采用单旋律主调音乐结构,而巴洛克时期作曲家们都采用复调手法。

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对此后音乐历史的发展是具有非凡的推动意义的。因为在这时期钢琴奏鸣曲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这三位伟大的作曲家为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后世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摘要:钢琴音乐经过三百年的发展,经历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等几个比较重要的发展阶段。钢琴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每个时期因时代背景各不相同,而形成了不同的音乐特点。本文主要通过古典主义时期的三位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特点来研究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

关键词: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式,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参考文献

[1]唐纳德·杰·格劳特.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第5篇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中华民族得以代代相传而生生不息的不竭源泉。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所蕴含的特殊内容是不同的,也有着不同的性质。当然,作为一种正义的,具有鼓舞作用的精神力量,它始终都是古今一脉相承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历史任务赋予爱国主义新的内涵和意义,也让我们在新的爱国主义精神指导下,开创新的天地。

一、是什么

要对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更深层次地理解,首先应该了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继承的爱国主义是什么。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不仅仅是对现实情况的反映,同时肩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中国前一个时期发展的一个总结,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一个概括;同时也是对未来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展望,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被赋予了更具有时代性的内涵。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应该是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面对世界形势变幻莫测的发展,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需要站在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发扬爱国主义,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特别是如今,世界形势发展进入白热化状态,面对越来越严峻的世界性金融风暴,面对全球性的气候问题,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和国际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些都要求我们站在属于中国自己的角度上,做出符合中国自身发展的决定。这个不仅仅是国家决策者的事,更应该成为每一个公民发挥爱国主义精神的机会。

基于以上的想法,我认为,在现今的形势之下,我们所应该坚持的爱国主义应该以胡锦涛主席所提出的“八荣八耻”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设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

二、为什么

那么,为什么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们应该将“八荣八耻”作为我们响应国家号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准呢?

从历史发展长河中,我们不难发现,一种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将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力量。正如天台县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的老一辈革命家所说的那样。在那个战争的年代,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在为一种信念而战斗,那就是“我是一个中国人。”就算是到了现在的和平年代,这些老一辈革命家仍然在为中国的这段历史而努力。他们义务地为广大群众讲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史。他们为的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简简单单地“为成为一个中国人而骄傲”。他们因为成为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而感到一种责任感。而我觉得,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作为半个社会建设者,我们都应该继承这种荣誉感和责任感。

而在新时代条件下的这种荣誉感和责任感在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得到了最全面和最准确的诠释。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内容上来看:热爱祖国是对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直接阐释,而“服务人民”是对如何践行爱国主义精神方式的解释;在这个过程当中,崇尚科学,辛勤劳动是方式;同时应该坚持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

我想,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八荣八耻”这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作为对爱国主义精神在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内涵的深层次理解。

三、怎么办

既然对于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了以上的认识,我想,最重要的是明白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之下,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

首先,我认为我们应该始终谨记一句话“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虽然这句话出现在诸多文本中,许多人甚至以为这样的话不过是“套话”。但我想,既然是一句被大家不断引用的话,就必然有它的可取之处。特别是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中,在实践爱国主义精神的过程中,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更是让我们知道什么叫做实践中出成绩。

其次,作为大学生,我们有属于自己的特殊性。江泽民主席曾经对大学生提出过“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有志青年”的要求。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有必要将自身的学习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把自己培养“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特别是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古有言: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明天,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跋地前行,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我们也要做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为后代人留下我们的脚印。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让我们每个人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做出自己的贡献吧!实践是接受教育的有效的一种方式,借此我们更了解我们的国家,即将属于我们的时代,所见让我们视野更阔,所行使我们印象深刻,实践出真知,实践让我们担起责任,立爱国之志,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一发扬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并用实践不断地进行检验,以保证它的正确性,和时时刻刻应该保持的与时代的同步性,加强对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和践行力度。

社会主义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研究 第6篇

关键词:人民内部矛盾;利益;改革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2—0078—02

一、引言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重要讲话的发表,至今已有50多年。在这50多年中,我国社会形势已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经济的飞速发展并不能完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反而以新的形式和特点呈现出来,给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的新的阻碍。研究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对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一)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理论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人民内部矛盾在世界历史的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存在形式,主要表现在阶级内部和阶级之间。我国社会主义的人民内部矛盾,一般来说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不是表现在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无上,而是表现在其矛盾的根本性质上。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曾明确指出:“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类敌我矛盾已不是主要方面,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迟滞点。“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直的基础上的矛盾,在一般情况下不是对抗性的矛盾,但如果处理得不恰当,或者失去警觉,麻痹大意,也可能发生对抗。”这就要求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必须高度重视,深入分析研究当前人民内部矛盾新特点,妥善处理新问题,防止人民内部矛盾向对抗性转化。

(二)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特点

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时,我国社会主义正处于建设之初,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人民内部矛盾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上看,都产生了新的特点。一是矛盾的广泛性。我国加入全球一体化的步伐加快,人民对于民主的呼声日渐高涨。而科技的迅猛发展,更使得这种民主的“透明度”越来越高。某一层次或某一地域产生的人民内部矛盾可能会在较短时间内大面积传播,进而造成“群体性事件”。二是矛盾的深刻性。社会成员知识结构逐步向高层次发展,人民维权意识也随之加强。对当前一些突发的人民内部矛盾,人们往往透过表面现象深入反思体制政策各个层面。解决这些矛盾也必须从深层次着手。三是矛盾的盲从性。人民对于矛盾的深层次思考并不全都是理性的。感性的思考容易造成盲从。各种媒体媒介充斥的信息良莠不齐。一些反动势力和居心叵测的人,往往利用热点社会矛盾,采取反面宣传手段来导向人们思维,进而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三、社会主义新时期几类较突出的人民内部矛盾及原因分析

(一)因利益分配进而贫富差距拉大引发的干群矛盾

毛泽东对干群关系密切关注,要求我们干部要警惕糖衣炮弹的威胁,说的就是要防止干群矛盾。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干群矛盾与利益分配联结,呈上升加剧趋势。有人曾做过研究,调查各社会阶层对近十年来获益最多的群体的排序中,69.84%的人认为国家干部是近年来收益最多的群体。这其中反映出的突出问题就是贪污腐败和岗位渎职。党中央以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勇气严惩腐败,中国官场刮起一场史无前例的肃贪风暴:文化部党组书记于幼军被免职,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朱志刚、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主任吕国友被“双规”。其中,黄松有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因涉嫌贪腐被查处的最高级别司法官员。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干部贪污腐败是深恶痛绝的。随着法制的健全完善,人民群众对干部的利益收入要求公开透明的呼声愈来愈高,对因此而造成的不合理贫富差距更是要求政府依法严惩。因媒体曝光或党政查处而下马的贪官,人们自然拍手称快。但更多的基层腐败尚隐藏在法制阴影中,这也成为干群矛盾集中频繁带。

(二)因相对强、弱势群体而引发的服务与受众矛盾

我国现目前大多行业都呈现强势与弱势的不對称,弱势方利益被侵害进而引发矛盾。2008年发生的几起警民冲突就是突出例子。7月1日,北京青年杨佳单刀闯上海闸北警局连杀六人;7月19日,云南省孟连县发生胶农冲突事件,40余名公安民警和10余名胶农在冲突中受伤,两名胶农死亡;10月9日,美联社报道了发生在广东三江镇的警民冲突;10月11日,在哈尔滨发生的“六名警察打死大学生案”更是在网上掀起声讨风暴。在这一连串的案例中,存在个人因素,但更主要的是存在警、民相对强、弱的不对称。这里所指的不对称不是指数量,而是在提供某种服务中的综合力量均衡。因此,这类矛盾也可以延伸到其他公务性质的行业上来,如医患、教学、工农等。而这种不对称并没有因为相关政策法规的客观制约而得到合理弥补,这就造成服务与受众间矛盾的激化。

(三)因片面追求市场经济利益引发的生产与消费矛盾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大量官员弃官从商,到现如今的商家官方背景,人们的目光总是聚焦在市场经济的利益上,进而引发的商品生产中的制假掺假事件层出不穷。每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中,对于商品质量问题的投诉位列前茅。前不久曝光的“三鹿毒奶粉”事件,牵涉出大批奶粉业巨头,普遍暴露出中国奶粉业的急功近利盈心态。5·12地震中的豆腐渣校房、山西黑煤窑事件、广东有毒玩具事件等则反映了制假掺假已不是某一个行业或部门的问题,而是整个制造业和生产部门的问题。固然不合理的消费结构是促成厂家或生产部门片面的利益追求,但市场所固有的盲目导向性,和法规政策的制约不到位才是产生此类矛盾的根本原因。

四、以辩证分析法指导社会主义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合理处置

(一)认清内在矛盾,突出改革的主体,深化改革的力度

解决矛盾,首先要认清矛盾的性质和对立面。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其两个对立面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都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而其局部分歧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引起。这就是我们改革的主体。干群矛盾中,干部任免和行政监管是我们改革的方向。发生干群矛盾,通过堵漏信息传播,或发布虚假政绩来挽救干部是不明智之举。只有从源头上启用称职干部,在权利授予中实施有效监管,增加对官员的问责制,才能从法制上解决干群矛盾。在服务与受众矛盾中,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我们改革的突破口。赋予弱势群体一定的监管权利,使他们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搭建与服务者平等的对话平台,通过信息反馈来达到权利制约。在生产与消费矛盾中,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管是我们改革的着力点。必须进一步在市场经济中,引入国家监管机制,使得纳入市场的每一环节因素都公开透明。

(二)严防恶性变化,健全政府部门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具有盲从性特点,使其发展过程中变得极为不稳定,在不良言论的误导下,存在恶性变化的趋势。《星岛日报》报道称,2008年7月杀警案中的杨佳在日前开庭时,庭外竟有过百人到场高呼口号称杨佳是英雄好汉。而前不久的“三鹿毒奶粉”事件,部分不负责任的媒体散布谣言称中国几乎所有食品业都存在这种问题,给中国食品界的国际形象抹黑。诸如此类的不实信息散布,使得我们政府部门面对群情激奋的群众,必须分清闹事分子和无辜群众,果断采取非暴力手段有效缓解两方压力,建立、健全消除政府部门机构负面影响的应急机制。对市场经济中的假冒伪劣产品,必须态度鲜明,手段坚决,做到处理过程全程透明,信息公开,建立并完善消除舆论恐慌,挽救行业危机的应急机制。

(三)挖掘深层联系,形成全社会解决矛盾的合力

矛盾是一个统一体,对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不能简单的割裂开来分析解决。通过深层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内在的深层联系。在近期的几起警民矛盾冲突中,隐藏其后的干群矛盾也逐步显现。甚至有几起警民冲突,就直接表现为领导干部与群众的利益冲突,警民矛盾只是其引子和表象。同理,对于市场经济的生产与消费矛盾,从某个角度也可以归纳为相对的强弱势而造成的部分消费者相对弱势群体,缺少对生产行业有效的监管权利。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追求以点带面,必须从整体着手。“任何矛盾不但应当解决,也是完全可以解決的。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在多元的利益格局下,统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公平、公正、公开处理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才能形成全社会解决矛盾的合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尹建军.新时期干群矛盾及解决方式[J].党政干部学刊.2007,(12).

[3]郑谦,陈国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4]王金柱.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效率与公平[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The research about people’s inner conflict in new period of socialism

XiaYu

(Under graduate of 19 teem in Xi'an Political Academy,Shaanxi Xi'an 710068)

Abstract:From the text of chair Mao which research the basic theories of people’s inner conflict, this text analyze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s inner conflict in new period of socialism. Tightly stick actual, I detailed analyze several current prominent people’s inner conflict and the reason. At last, I try to put forward the way to solve the people’s inner conflict at the method of connection, movement, change, and the dialectics analysis.

浅析“五四”时期的反传统主义 第7篇

任何一种思想, 如果能成为一种潮流, 那它就绝非天才的突发灵感, 而是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在人们心理上的折射、反映, 也是人们对时代需要的回应。所以我们在评价“五四”的时候也不必把“五四”的反传统思潮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完全割裂开来。

近代中国经历了数千年未有的变局, 陷入了空前的政治与文化危机, 当人们发现西方入侵者强大的军事力量后面有着更具活力的政治制度和与之相应的文化体系时, 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功能及其合理性产生了怀疑。特别是1912年共和政体的建立, 并没有带来崭新的社会面貌, 反而使社会更为混乱, 政局腐败。这与人们对共和国的热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面对这样的共和国, 陈独秀发出悲愤叹息:“呜呼!国家国家, 尔行尔法!吾人诚无之不为忧, 有之不为喜!吾人非咒尔亡, 实不仅以此自觉也。”用一般的“爱国主义”眼光来看, 陈独秀的言辞颇有失当之处, 甚至有愿做亡国奴之嫌。然而从另一个侧面也可看出当时的知识分子对国家的失望, 在“亡国”、“亡天下”的民族危机面前, 那种急迫和痛苦的心理。这种心理推动着“不忍坐视乱亡而不救”的人们急于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民初帝制复辟运动与孔教运动的合流, 则更迫使进步的知识分子把民国社会混乱的局面归结为传统文化所塑造的人的思想有问题, 为唤醒麻痹的同胞, “民主”、“科学”、“打倒孔家店”的新文化运动, 开始对旧文化做深层、彻底的批判。从某种意义上说, 正是有了一代敢于怀疑并放弃传统观念, 接受新鲜思想的知识分子出现, 才有了近代一系列有价值的改革思想, 才有了一系列进步的改革和革命运动。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激烈的反传统倾向的缘起与渊源来看, 它是与“变局”发生以来励精图治、自强自新的社会潮流一脉相承的, 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社会变革情势发展的必然。

伦理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首要目标和中心内容, 鲁迅在《狂人日记》里明确指出封建的伦理道德本质就是两个字:“吃人”, 封建礼教就是吃人的礼教, “五四”新文化运动抨击的主要对象就是这吃人的礼教———封建伦理政治的根本。陈独秀曾经指出“孔教之精华曰礼教, 为吾国伦理政治之根本。”他认为以孔教为核心的封建道德礼教与近代民主政治势不两立, 不仅要从政治上打倒封建主义, 更要从思想文化上摧毁其“根基”———封建道德伦理, 这样才能为民主共和政治的确立和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在《抵抗力》一文中他这样写道:“老尚雌退, 儒崇礼让, 佛说空无。义侠伟人, 称以大盗;贞直之士, 谓为粗横。充塞吾民精神界者, 无一强梁敢进之思。惟抵抗之力, 从根断矣”。所以, 尽管陈独秀也承认:“所谓君道臣节名教纲常, 不过儒家之主要部分, 而亦非其全体。”“记者非谓孔教一无可取”。但“盖伦理问题不解决, 则政治学术, 皆枝叶问题。纵一时舍旧谋新, 而根本思想, 未尝变更, 不旋踵而仍复旧观者, 此自然必然之事也。”如果不把儒家思想铲除殆尽, 那么, 帝制复辟必将接踵产生。一定意义上说, “五四”激烈的反传统是一种策略, 是以激烈的态度唤醒麻痹的同胞, 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时代力促民族观念来一番大转变, 从而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策略。

所以, 问题的关键不在背叛民族、数典忘祖, 也不在于他们有没有对传统采取客观理性的态度。因为他们不是在学术研究的意义上去分析传统文化, 甚至也不是在为革新创造理论的意义上去借鉴中西文化。他们是以革新宣传者的姿态唤起国人在文化问题上的觉悟, 要让国人摆脱传统的束缚, 果断积极地接受新的文化。所以对他们的功过是非的评价是要看他们倡导文化更新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和民族进步的要求,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反传统并不是与传统全无联系。这些反孔批儒的启蒙思想家虽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激烈地批判, 但是仍然在自觉不自觉地承续着自己的优良文化传统, 承续着关心国事民瘼、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学思想。他们在发表一篇篇批判传统观念中那些教人退隐保守自丧人格观念的同时, 也把儒家那些“士不可以不宏毅”、“世衰道微、人欲横流, 非刚毅之人奚能立足”之类的语录拿来鼓励青年自觉奋斗。在前期新文化运动中, 尽管陈独秀对传统文化持强烈的批评态度, 积极宣传个性解放, 但他并未忽视个人与集体, 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他的理论境界中也相信儒家的“大同思想”, 极力赞成“将来之世界, 必趋于大同”;在民主思潮迅速兴起的过程中, 我们也更多地看到传统政治理想的影响。诚如李泽厚所指出的:“这批第一代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已经在政治上、思想上接受了西方的自由、民主和个人主义, 但他们的心态并不是西方近现代的个人主义, 而仍然是自屈原开始的中国传统的承续。”

表现主义时期 第8篇

抗日战争胜利后, 举国欢庆,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希望国家避免内战, 和平发展, 迅速走向恢复和重建的道路。为达到这一目的, 他们纷纷创办刊物, 发表对国事的意见, 力求为国家尽一份心力。1945年11月, 在张稚琴的帮助下, 储安平在重庆创办了一份名为《客观》的周刊, 在这份刊物中, 他发表了许多尖锐的政论文章, 政治思想逐步走向成熟, 同时积累了办报的经验。但《客观》周刊只是储安平主编而不是主办, 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储安平的言论自由与出版发行, 因此他决心开始创办一个新的刊物《观察》。

《观察》周刊的创办目的有两点, 一是要对国事发表意见, 以致诚的动机, “公正、沉毅、严肃的言论, 以挽救国运, 振奋人心”。二是“希望对于一般青年的进步和品性的修养, 能够有所贡献”, 使他们“有健康的人生态度”, “有现代化的头脑”[1]。《观察》的主旨是民主、自由、进步、理性。民主, 一方面是政治上人民当家做主, 希望国家和政府能以人民的最大利益为目标, 另一方面是经济民主, 人民能够温饱富裕。自由, 是强调保障人权, 尊重人格, 同时要求自由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进行, 只有在守法下的自由, 才能达到人类共同的自由。进步, 是针对抗战胜利后中国破败不堪的现状, 希望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军事各方面的现代化。理性, 是人类最可宝贵的一种精神, 储安平认为它也是教育的最大目的, 没有理性, 社会是不能安定与进步的。

一个刊物, 必须要有稳定坚强的撰稿人队伍, 《观察》也不例外。在筹备期间, 储安平修订了一张“拟约撰稿人名单”, 对其分别邮寄函件洽谈, 函件内容有三:一、缘起, 二、“拟约撰稿人名单”, 三、拟就之复信, 这样便可使这些拟约撰稿人能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观察》周刊, 考虑是否应允成为撰稿人。在所有函洽的撰稿人中, 只有一位回复“不克担任”, 八位没有回信, 由于战乱通信不便, 信件的到达与否不得而知, 总体可见大多数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观察》都是相当支持的。《观察》撰稿人大多是20世纪初出生的一代, 在抗战胜利后正属而立后的中年, 思想成熟、经历丰富, 同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出身于国内知名学府, 主要集中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等, 并且曾留学欧、美, 少数留日, 受到过西方自由民主气氛的熏陶。他们都认同《观察》周刊的风格和主旨。《观察》选择了他们, 他们也选择了《观察》。

资金方面, 创办《观察》, 储安平的预算是600万元, 其中200万元是开办费, 另外400万元是前八期的周转资金, 每期刊物成本是50万元。资金的来源主要是知识分子们的认购入股, 也有部分读者出于对储安平的欣赏和对该刊物的期待出资入股, 但其主要来源仍是《观察》同人自筹的股款, 其中“笪移今一人即认48股, 林元26股, 徐盈19股, 马寅初、梁实秋、钱钟书、杨绛等都是2股, 储安平本人仅1股[2]165。资金问题解决后, 储安平租到一个简单的房子, 便开始了刊物的筹备, 初定于7月发行, 但考虑到学校放假, 各地复员等情况, 最后决定于1946年9月1日发行创刊号。

二、栏目与内容

《观察》周刊的主要栏目如下:

政治·内政:这一栏目是《观察》周刊的精华所在, 其对中国当前的各方面的政治问题予以评议, 对国民党批评指责, 同时提出建议。储安平认为国民党日见衰落, 社会千疮百孔, 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都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 人民没有出版、言论的自由, 宪政没有得到实行, 两党内战不止, 百姓怨声载道, 这些都是由国民党失败的统治造成的。储安平认为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是其“只知以加强‘政治的控制’来维护其既得利益的政权”[3]。在批评国民党的同时, 《观察》对中国共产党也并不完全赞同, 但却渐渐有所同情。一方面自由主义者对共产主义的理想并不认同, 指出“中共宣传所绘出的色彩似嫌过于美丽”, 但在政治上还是认可中共作为一个大党的力量, 其“具有终止或缩短内战的权力”, “希望它考虑如何运用此一权力”[4], 以达到停止内战、实现和平的目的。此外, 政论栏目对当时学生风潮、宪政、人权、法治等问题, 都发表了专门论述的文章。

国际·外交:主要分析论述战后中国与美、苏、日各国间的关系。在对日本方面, 有人认为日本对中国的威胁很大, 应该限制其发展, 但更多人主张求合作谋发展, 认为“中国对于日本既无理由结不解之冤, 永相反对, 亦无理由盲目宽大, 自甘落后”[5], 应该协同发展, 并正确处理中美日三国的关系;感谢美国对中国的援助, 但也反对美国干预中国内政, 认为美国援助国民党只是为了把中国变成反苏的基地, “美国之过问中国政治, 到头还是为了美国的利益”[6];对待苏联方面, 《观察》认为在美苏之间“我们没有偏袒一方的理由”, “惟有兼亲美苏, 才能因世界的安全而获致中国的安全, 才能因两国之资助而致力国内的建设”[7]。《观察》上述的这些外交观点, 反映了当时自由主义者对国际现状的分析和理解, 虽然某些内容有欠正确, 但也有不少真知灼见, 但都表现出对国事的思考和关注。

经济·财政:《观察》学者对当时国内重大经济事件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评价, 是这部周刊物的一个重要部分, 也是本论文着重要叙述的内容, 在此暂略。

思想·学术:这一栏目对当时热点的思想文化问题进行了阐述, 刊登了多篇专业的学术文章, 代表性的有张东荪《士的使命与理学》、萧公权《圣教与异论》、吴世昌《中国文化与现代化问题》等文章。在思想学术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深受欢迎。

文化·教育:本栏目对当时热点的教育教学等问题进行评述, 关注问题范围广泛, 如教育宗旨、学术自由、留学制度等问题, 希望能够通过加强教育, 培养人才来挽救和发展中国。

观察通信:这一栏目是该刊物的特约记者从各地发回的短讯, 分国内和国外两部分, 报道政治经济形势和新闻评论。

此外还设有科学、文艺、书评、专辑、周末辟栏、观察文摘六个小栏目, 都是比较专门的文章, 但也都切合当时国情, 主张发展科学技术增强国力, 同时讲究音乐美术的陶冶, 对当时国内外名著进行介绍与赏析;对新近各大期刊报纸的文章进行转载, 这些各具特色的文章也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同时在第二卷第一期起增设“读者投书”一栏, 接受读者的反馈意见, 是一种编辑与读者的互动, 使刊物更加贴近生活。在第二卷第二期又新设“观察漫画”, 作者孙方成, 使刊物更加丰富多彩。此外作为主编的储安平每一卷都发表一篇报告书, 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 将《观察》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停刊与复刊

作为自由主义者发声平台的《观察》随时有可能被国民党查封, 是众人意料中的事情。1947年5月24日, 《文汇报》、《新民报》、《联合晚报》三报被查封, 虽然这些刊物的思想和立场与《观察》并不相同, 但是储安平仍立刻发表文章批评国民党的做法。10月24日, 国民党政府行政院临时会议通过了《出版法修正草案》, 对新闻出版事业作了许多具体规定和限制, 《观察》也立刻对此予以回应, 韩德培对出版手续及记载事项等具体条款进行了分析, 认为这部草案:“除了在细微末节上做了一些修正工作而外, 在若干重要关键上, 却仍沿袭着过去的精神, 并未做值得使人赞美的重大改动。甚至在有些地方, 还可以说这个草案所定的限制, 比现行出版法还来得更严厉, 更苛刻, 更琐细。”[8]储安平发表文章对韩文进行补充, 批评国民党政府限制出版事业。此后, 国民党政府对新闻出版的管辖越来越紧, 舆论盛传《观察》即将被封, 储安平也察觉被封在所难免, 遂索性发表了一篇可以说是向国民党当局挑战的文章《政府利刃, 指向〈观察〉》, 对国民政府大加批评, 并宣称“我们不相信封了一个《新民报》, 再封一个《观察》, 社会即能趋于安定”[9]。这篇文字发表后不到半年, 国民党的利刃果真指向了《观察》。1948年12月24日, 国民党政府发布了“勒令永久停刊”的命令, 彻底查封了《观察》周刊。

全国解放后, 《观察》几经复刊与更名, 但与原刊已大不相同, 这样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畅言国事, 抨击时政的刊物, 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参考文献

[1]储安平.我们的志趣和态度[J].观察, 1946 (1.1)

[2]戴晴.储安平与党天下[M].江苏文艺出版社, 1989.

[3]储安平.中国的政局[J].观察, 1947 (2.2)

[4]杨人楩.关于中共往何处去?[J].观察, 1947 (3.10)

[5]刘子健.日本复兴会不会威胁中国?中国应该怎样应付复兴的日本?[J].观察, 1948 (3.24)

[6]储安平.我们对美国的态度[J].观察, 1946 (1.11)

[7]钱端升.世界大势与中国地位[J].观察, 1947 (2.3)

[8]韩德培.评《出版修正法草案》[J].观察, 1947 (3.15)

文化消费主义时期的报纸副刊 第9篇

在文化消费主义时期, 报纸副刊已成为传媒消费主义文化的重要产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从另一个层面实现着著名报人金庸的“对于报纸而言, 新闻为攻, 副刊为守”的职责和价值。

一、文化消费主义时期报纸副刊的蜕变和转型

消费主义产生于二战之后的西方社会。战后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 借助于凯恩斯主义对自由放任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的加强和福利经济学对消费的极度重视, 呈现出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 物质产品极大丰富, 市场经济也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 消费成了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只有消费, 再生产才能得以维持和继续。在此情况下, 消费主义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消费在一定程度上, 成为人们自我表达和取得社会认同的符号载体与工具。

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 消费主义思潮进入我国并产生了广泛的共鸣与影响。文化消费主义是消费主义中重要的潮流和领域, 其特征指向是曾经被认为是高雅、非商业的以及注重精神的文化开始成为大众消费的产品与对象, 并在消费过程中不断消解着文化的严肃性、崇高性, 创造出批量的快餐式的大众文化。大众既是文化消费主义的诉求对象, 也是这场潮流的重要推动者。新闻传媒尽力以肤浅的、娱乐的、时髦的文化满足这些受众的需求,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长期为社会精英所垄断的文化霸权。

报纸副刊可以说是文化变动的直接反映者。因为“副刊是报纸的具有相对独立编辑形态, 并富于整体文化和文艺色彩的固定版面、栏目和随报发行的附刊。”[1]九十年代精英文化的式微与大众文化的兴起, 表现在报纸副刊上就是以纯文学和高雅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文艺副刊迅速衰落, 诸多非文艺的, 确切说只是跟文艺稍有关联的内容大量进驻副刊版面。除少数非市场化的党报外, 副刊成了各种具有某些文艺因素的文章的集散地, 开始有着越来越浓厚的大文化、泛文学的倾向, 副刊已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文学摇篮”的角色, 开始了大众文化快餐加工厂的转向。传统文艺副刊日渐衰落, 文艺副刊日益向文化副刊转型。[2]

传统文艺副刊的“四大件”是: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就目前来看, 毋庸讳言, 曾经辉煌一时的诗歌已经走到穷途末路, 除了几家大型党报的副刊尚偶尔刊登诗歌外, 其他报纸副刊上诗歌已悄然隐退;评论已经转向杂谈, 追求的是酷和短;散文也更多的是简短的随笔样式;而小说, 这个文学中的大头, 也仅仅保留了连载这一小块领地, 而且与整个文学界的大趋势相一致, 连载开始失去了纯文艺小说那种俯视众生、悲天悯人的姿态和情怀, 越来越转向私语化的、经验性的写作, 小说从关心社会、国家命运等宏大叙事转向对自身生活幸福的向往。

文化消费主义思潮对人们阅读心理的影响也不利于副刊连载小说的发展。消费社会提倡“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学者倪瑞华认为, 消费主义提倡的是一种“物用过就扔”的“一次性消费”, “耐用消费品”是“类一次性消费”。[3]尽管这种生活方式与我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 与物尽其用、细水长流的观念格格不入。但在两种观念的博弈中, 新兴的消费观念仍然在日渐摧毁传统消费观念的领地, 鼓励着人们频繁消费、无节制消费。于是, 对速度的追求渐渐内化为消费时代人们的心理需要。对文学作品的消费也同样如此。在书籍出版比较困难的时代, 文学作品借助于每天出版的报纸副刊, 获得了与读者见面的最快速度。曾经很多作家, 如鲁迅、冰心、张恨水等, 他们的作品, 包括长篇小说, 最先都是通过报纸副刊连载与读者见面的。对于副刊, 连载长篇小说也一直是吸引读者持续阅读的好办法。但是这一方法在追求速度的消费社会已经越来越显得乏力。人们不再喜欢有节制的阅读和消费, 他们更倾向于能够尽情尽兴的一次性消费。所以,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有足够的耐心坚持一月或数月看一篇连载的长篇小说。对于想看长篇小说的人来说, 买书或者上网是更好的选择。而如今出版机构的增多, 印刷技术的进步, 使得出书已经相对容易许多, 自费出书者日益成为一个快速成长的群体。

网络的出现, 对于副刊长篇连载小说打击更大。一些专门的文学网站如榕树下、晋江中文网, 一些主要门户网站的读书频道, 不仅作品多、选择空间大, 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实现对文学作品的无限制性消费, 一次读多少全凭自己。不必像读连载小说, 每天有限的版面限制着小说的发布速度, 从而制约了读者的阅读速度而不能尽兴。书籍、网络对受众的分流, 使得现在报纸已经很难再依靠副刊的连载小说引起受众的阅读狂潮了。

当报纸副刊作为长篇小说的载体在发布速度上越来越相形见绌时, 不少报纸副刊已经取消了连载, 其他文章也朝着“短、平、快”的方向发展。不仅文章篇幅缩小, 句子也力求短促精炼, 以造成行文的快节奏, 让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读完一篇文章从而获得速度快感。副刊中很少再有娓娓道来的文字来追忆那逝去的悠远缓慢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抒发那种真挚绵长的怀想与思念之情。因为不仅这种生活和感情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是格格不入的, 这样的文字也拖延了阅读的速度。所以, 没有人愿意听你的玄思妙想, 看你美妙的文字, 大众想要的是丰富的、支离破碎的, 然而却可以被快速消费的生活故事。而故事本身, 与情感相比, 也是有节奏、有速度的。

在传统文艺副刊日渐衰落的情况下, 代之而起的是大副刊的概念。即副刊的文艺性在减弱, 时髦而肤浅的大众文化粉墨场, 大众文化的鼓吹文章充斥副刊版面。同时, 一些报纸学习西方大报的做法, 把时尚、保健、服饰、饮食等内容也划归副刊, 娱乐版与副刊界限的日益模糊, 文化版与副刊逐步融合。

副刊的蜕变和转型, 是文化消费主义时期大众文化流行的必然结果。大众文化的奉行者从不把文化视为高高在上的、与现实生活截然分离的东西, 而是认为文化就蕴含在现实生活中, 甚至服饰、化妆、餐饮、旅游中都透露着文化讯息。虽然它们不具备精英文化那样的经典意义, 但却有着比精英文化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们可以批量生产和贩卖, 普罗大众就是其目标消费者。

鉴于实践的变化, 学术界对于副刊的定义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副刊的范围在冯并先生的定义中有了较大的扩展。他把各类周刊、专刊、特刊归入副刊的范围, 即使其中一些副刊色彩欠浓, 也暂将其视为副刊亚种。大副刊的概念正在取传统文艺副刊而代之。

二、文化消费主义时期报纸副刊诉求情怀的现实观照

大众是文化消费主义的直接推动者, 也是都市类报纸的主要目标受众, 而都市类报纸是当今媒介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两份以上定位相似的都市报, 其最大目的就是吸引最大量的受众以获取最多的广告投放额。因此, 要求报纸各个版面包括副刊都要尽力满足大众的现实需要, 也就是必然的了。因此副刊逐步摒弃了读者精神导师的角色, 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生活方式, 表现出强烈的现实关照性和功利性。

传统文艺副刊重视对读者形而上的精神教育, 但现在在广大受众看来, 纯文学作品的所谓意义是没有意义的, 形而上的精神价值是难以衡量的, 只有现实的物质以及可以帮助自己获取更多物质的现实经验才是有用的。原来被奉为圭臬的文学的精神境界和经典意义现在却常常尴尬地被讥讽为“玩深沉”, 人们相互鼓励着用文字描摹丰富多彩的生活表象, 对表象背后的意义却不屑一顾。于是文学虚构让位于真实经验的表达, 各种生活随笔、情感讲述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版面, 特别是可资借鉴的财富故事、成功宝典开始大行其道。《北京青年报·天天副刊》2004年11月发布的一篇征稿通知对副刊来稿做了这样的要求:1.短:最好不超过千字;2.事儿:说一件完整的事儿, 通过这事来挖掘、表现你的那点不一般的感受;空、泛、虚的感慨、感受、感情、感慨、感叹……一概不用;3.实:最好是非虚构的, 是真实的。而《南方都市报》副刊2008年每周四个版:小品·生活、小品·情感、小品·杂谈、小品·时尚, 投稿要求大众的视角、独特的观点、新颖、锋利, 写现代青年的时尚生活、心态等, 需要短文章。读者阅读副刊的功利心理, 对于“真实”和“实事”的偏爱, 使得副刊的编辑方针表现出强烈的现实性。

副刊的现实性还表现在其都市气息渐浓, 农村不复为其关注对象。“五四”以降的近一百年时间里, 优秀作家的优秀文学作品几乎都是以农村为背景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文学创作的题材和背景渐渐转向城市。作家邱华栋说:“未来能够成为汉语文学的增长点的, 毫无疑问是以城市为背景的文学。下一个可以代表中国文学发展阶段和水平的, 必将是以城市为背景的, 写出了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处境的作家。”[4]这固然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关,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九十年代之前, 文学作品的主要阅读者也是城市居民, 他们能够潜心领会文字中与他们相距甚远的农村生活, 是因为他们想从阅读中获得的是精神层面的提升, 而非对其中生活方式的比照和模仿。而如今, 都市生活成为文学作品的主角。与城市“被欲望鼓励着的竞争”的基调相应, 都市文学也常常以财富的创造、欲望的追逐为内容。这对于读者来说是现实的, 是可模仿的, 是可以从中获取生活经验的。而农村, 在文学作品中再也不是有着神圣寓意的符号, 而是落后、愚昧的同义词, 或者是某些厌倦了城市生活的人们假想中的心灵净化器。但是毫无疑问, 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不具有模仿意义的, 因为它对于绝大多数副刊读者是不现实的。

三、报纸副刊与文化消费主义的共谋与融合

总体而言, 文化消费主义的入侵, 使传统文艺副刊日渐式微。广告是报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同时也是消费主义的开道者, 它们运用奇特的画面、语言、文字和色彩吸引受众, 让他们感知、理解进而诱导受众接受广告所传播的信息并最终产生购买行为。于是, 当报社需要更多的广告版面时, 首先考虑的是缩减副刊版面。文艺副刊由每家报纸的特色菜沦落为可有可无的饭后甜点, 一些新晋报纸干脆就不设文艺副刊版。即使现在一些党报副刊仍坚持纯文艺立场, 如《人民日报·大地》、《光明日报·文荟》, 但也已经显得曲高和寡。

在这种局面之下, 传统文艺副刊没有奋起抗“敌”, 而是选择了与“敌”共舞, 与消费主义共谋, 让读者在享受文化娱乐的同时不知不觉接受了其中蕴藏的消费主义观念。

首先, 副刊的消费主义色彩表现为副刊内容的服务性增强。大幅刊概念下的各种专刊种类繁多, 光怪陆离。很多媒体开设有汽车、时尚、旅游、健康等专栏。在当代社会, 汽车正在向普通城市家庭普及, 人们越来越注重休闲、健康, 报纸副刊开设这些专栏是符合读者需求的, 而且确实为读者提供了极其细致的服务。大到新车介绍, 本季服装流行趋势, 小到哪家餐馆的哪道菜值得品尝, 每天要擦什么指数的防晒霜, 都应有尽有。副刊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尽可能周到的服务, 细致具体地引导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当然, 这种十分精致、舒适的生活, 无一不是以消费为基础的。副刊就是通过对精致生活方式的倡导, 间接鼓励着人们对于物质产品的消费, 有时候甚至能起到比广告更大、更持久的效果。

其次, 副刊越来越关注“名人”这个消费主义的符号, 娱乐版与副刊界限的日益模糊。明星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了一个消费符号。他们身着名牌、妆容精致, 引领着社会时尚;它们行则名车, 居必华屋, 游走于公众视野。这些内容充斥版面, 直接勾起读者对财富和物质的联想, 日益膨胀着他们的消费欲望, 消费主义的实质就是物质主义。

当名人成为消费符号, 副刊上各种以推介为目的的活动也都千方百计要和名人扯上关系甚至让名人喧宾夺主。因为有了名人助阵, 消费便似乎具有了某种身份、地位, 人们的消费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 而更多地是购买其象征意义。正如鲍德里亚则揭示出, “在消费主义居主导地位的社会中, 财富及物品同话语, 构成了一个全面、任意、缜密的符号系统、一个文化系统, 它用需求及享受取代了偶然世界, 用一种分类及价值的社会秩序取代了自然生理秩序”。[5]因此, 介绍影视作品时大力宣扬加盟的大牌明星能拉更多的观众进影院或锁定电视频道;音乐要有名制作人、名作曲人填词人, 当然最有卖点的还是名歌星;文学作品的实际内容在其次, 作者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才最重要;甚至各种商业活动, 因为有了名人助阵, 便有了所谓文化意义。于是对于文化作品自身使用价值的关注转移到了“名人”这个符号上。这使得我们看到副刊的文化含量更多地被流行娱乐因素所取代。

再次, 报纸副刊的经营策划意识渐浓。如与教育部门合办的学生作文竞赛, 受“超女”启示正方兴未艾的各种平民造星运动;四川5·12汶川地震后不少都市报的情感版都是与地震有关的故事, 健康专版也是关于灾后心理调节的内容。在强烈的经营策划意识下, 编辑们着力在副刊的新闻性、服务性或贴近性上下功夫, 吸引稀缺的注意力资源, 与新闻版面一起, 为报纸争夺更多广告商加足筹码, 副刊与消费主义的合谋至此实至而名归。

四、结语

报纸副刊的诸种变化, 是社会进入文化消费时代的结果, 是副刊尽力适应着变化了的时代的必然举动, 是大势所趋。著名作家龙应台说:“在没有真正新闻自由的时代里, 社会的焦灼以文学的面貌出现, 寄身于副刊, 使副刊超载地承担了整个社会的关注。当那个时代过去, 副刊卸下了过往政治所强加于它的种种异彩, 回到他的本位, 宁静平淡下来, 不再呼风唤雨。”[6]副刊的这种变化, 不是对于自己职责的背叛, 却恰恰是对自己本位的回归与调试。但是副刊对消费主义理念的鼓吹却是值得警惕的。消费主义可以释放人们长期被压抑的欲望, 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但它鼓吹人生的意义和根本目的在于消费, 这种论调的最终指向是物质, 而且这种消费的目的, 满足的主要不是需要 (need) , 而是“欲求” (desire) 。而这种欲求是无限度的, 需要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去尽量满足, 极易造成对自然资源无限度的索取去尽可能地满足, 进而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 文化消费主义时期的副刊应当直面时代特点, 适应文化消费主义的倾向, 增强创新和服务意识实现转型。另一方面, 当前, 我国的报纸在经历从大众化到都市化的转型后, 正向主流化迈进, 如《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以及《成都商报》等以往的都市类媒体都在主流化转型的道路上都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都市类媒体向主流化的转型, 也对副刊的消费主义转向提出了新的品位和品质要求。这一切要求新时期的副刊必须增强经营与服务意识, 其核心就是增强互动性, 包括:与读者的互动, 提高副刊的参与性;与作者的互动, 改变副刊和作家的关系走向疏离的倾向;与新媒体的互动, 副刊可以借鉴网络等新兴媒体的特点, 增强趣味性和互动性, 多培养和吸引一些青年新秀和文学新人, 如“80后”和“90后”的新秀;与其它版面的互动尤其是与娱乐版、文化体育版, 实现资源共享与融合, 等等。

摘要:在文化消费主义时期, 作为报纸重要构成部分和板块的副刊, 在大众文化流行与读者需求的双重博弈与推动下, 与过去相比, 都发生了重要蜕变和转型, 报纸副刊与文化消费主义在矛盾中走向共谋, 新时期的副刊必须增强经营与服务意识, 其核心就是增强社会互动性。

关键词:副刊,文化消费主义,共谋,互动

参考文献

[1]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M].华文出版社2001:6.[1]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M].华文出版社2001:6.

[2]范湘鸿.精神寻根与地域性文化副刊的兴起[J].新闻界, 2008 (2) :14-15.[2]范湘鸿.精神寻根与地域性文化副刊的兴起[J].新闻界, 2008 (2) :14-15.

[3]张美君.国内消费主义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 2005 (5) :28-30.[3]张美君.国内消费主义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 2005 (5) :28-30.

[4]盛英.消费社会与“都市性”写作的崛起[J].当代文坛, 2004 (1) :16-17.[4]盛英.消费社会与“都市性”写作的崛起[J].当代文坛, 2004 (1) :16-17.

[5]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6.[5]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6.

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的人文气质 第10篇

19世纪初, 艺术歌曲这一音乐体裁主要盛行于德国与法国, 并在浪漫主义时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舒伯特是这一音乐体裁的开拓者之一。作曲家们从诗歌中获取创作灵感, 大量的应用文学体裁, 由此产生出艺术歌曲 (Lied) 这一类型。艺术歌曲以人道人本主义为核心的特征, 在浪漫主义时期承载了对音乐价值和人文关怀的诉求, 并以诗意般的词、律动的曲和严谨规范的声表现出来。

一、词

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注重音乐文学的精良, 追求音乐与诗歌的感性结合。艺术歌曲的优美唱词本身就是诗, 高度集中地反应生活, 而又以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感情, 以及韵律和谐、节奏鲜明、凝练生动的语言去塑造艺术形象。歌词显示出诗的韵律, 其旋律又跳动着诗的脉搏。

在艺术歌曲的唱词中, 诗化的凝练美点点滴滴都展示出了诗情画意的精美与情致。诗歌, 作为艺术歌曲歌唱的词, 以诗化的文学语言作为它的造型手段, 既有外在美的形式特征, 更具有内在美的内容体现, 以少总多, 以简驭繁, 以精纯的语言去讲述现实生活, 通过炼字、炼句、炼意去创造准确优美的音乐文学形象, 以达到“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的艺术效果。例如:舒曼艺术歌曲《月夜》, 所配的歌词就是一首由德国诗人艾森多夫所创作的诗歌:无边无际的天空, 静静地吻着大地, 在闪光的花丛中, 她的梦境多美好。/微风吹过大地, 麦浪一片涟漪, 树叶沙沙作响, 星光点点在天际。/我的心灵多舒畅, 伸展出它的翅膀。飞过寂静的大地, 奔向我的故乡。

正如李斯特所言, “通过与诗的内在联系, 音乐获得了新生”, 《月夜》作为舒曼艺术歌曲之一, 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艺术歌曲特点, 强烈而不失细腻的抒情和充满诗意的表现造就了整部作品的基调。

二、曲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富于色彩和感情, 含有许多主观因素, 并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不同于其他时代。

曲调, 这个奇妙的从属音乐特有音响的构成体, 它被喻为音乐的灵魂, 成为音乐的基础和支柱。它主宰着音乐王国的一切创造, 音乐的形象、内容、体裁、风格、民族特征等等都由它来表现。仅仅是那么几个音符、音节, 却变幻莫测地流动出难以数计的旋律, 或令人随之跳跃、神往、惆怅或感动。这里的曲还包含着歌曲的曲式结构, 艺术家们在给诗歌谱曲时会运用到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主要就有民歌风格的分节歌还有变奏性分节歌。奇妙的音组结合后所形成的贯穿结构, 往往是最能表现出戏剧性的内容, 音乐随着歌词的变化而变化, 从而最大限度地使歌词和音乐二者统一。

在艺术歌曲中, 钢琴伴奏与音乐曲调同等重要, 钢琴伴奏不仅起和声节奏的衬托作用, 往往还用特定的音型或更复杂、更精致的织体以表现歌曲内涵, 在歌曲呈现的过程中不断渲染意境和衬托情感。钢琴的伴奏把诗中的形象变为音乐形象, 作曲家借助钢琴的表现力,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极大地增强了艺术歌曲的渲染力和表现力, 钢琴丰富多彩的表现力, 渲染了诗歌的意境使得音乐形象更加个性鲜明、折服人心。舒伯特在他的艺术歌曲中充分发挥了钢琴伴奏的表现力, 诗意和曲意的交织缔造了歌曲最大程度上的呈现。在舒伯特每一首歌曲中的钢琴伴奏始终渲染歌曲的氛围, 烘托歌曲的情感, 营造歌曲的背景给歌曲伴奏注入新的血液。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不仅是从属旋律, 是来补充表现旋律所不及之处。钢琴伴奏至始至终用用着色彩的变化、速度的急缓、音的延长与停顿来烘托气氛, 创造出意境美, 从而增强艺术感染力。

舒伯特作品《鳟鱼》采用的是带再现的三部结构, 音乐具有德、奥民歌色彩, 全曲清新、活跃、明朗、欢快, 歌曲开始部分的钢琴音型, 生动地描绘了鱼儿在水中穿梭的情景, 伴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使歌曲所要呈现的故事内容更加绘声绘色。

三、声

声乐最终是需要演唱的艺术, 词章的言语与曲作的旋律, 有赖于演唱中的声腔体现, 只有当它赋予了声的美, 它才能真正传达出听觉的美感。声乐艺术的实践活动是一个系列的传达过程, 词曲主观的契合与协调, 仅完成了作品的书面存在, 并不是最终的音响存在, 而声主体的出现, 正是要将客观的书面转化为最终的音响存在。

艺术歌曲的词多为优美的诗篇, 歌曲的情感表达相当细腻丰富, 歌唱时需要更纤细、更复杂的演唱技巧。在行腔上面要求像歌唱一样的说话或像说话一样的歌唱。我们所说的像歌唱一样的说话, 就是要求语言的音调表现就像歌唱一样富有韵律感。当然, 歌曲的唱段虽经过艺术的加工具有丰富的音乐性, 但不等于装腔作势, 它仍然要求自然和谐、运腔自如, 就好像说话一样地歌唱。也就是使歌唱富于流畅自然的描情叙意的效果, 使歌唱的语言就像说话一样的亲切自如。首先我们就必须做到反复朗诵歌词, 体会语言中的文学内涵, 从朗诵歌词的过程中进一步向歌曲旋律过渡, 细心揣摩歌中之意, 通过情感的体验把我它的轻重强弱、高低起伏、以至整个语调、语气、语势特点。

艺术歌曲的脉络, 要靠演唱者的深入掌握, 当它以有声形态去体现时, 借助于声响的流动谋篇布局, 也就是要有全面的行腔设计, 调动一切声音的表现手段与技巧去抒情叙事, 轻重强弱要安置, 高低抑扬有调节, 快慢急徐善控制, 顿挫连断须把握。总之, 要对音响的色彩表现进行总调节与总配置, 在音乐的回旋反复、起伏跌宕中去润腔、创腔, 并与气息、共鸣、出字、行腔等趋向一致, 使艺术歌曲的音响形象成为一个完善和谐的构成整体。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2]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浅析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声乐艺术 第11篇

【关键词】浪漫主义 大歌剧 德奥艺术歌曲

浪漫主义产生于欧洲的18至19世纪时期,又被称作“小说”或“传奇”。作为的一种主要文艺思潮的载体,它体现了欧洲浪漫主义社会思潮在意识形态中的反映。浪漫主义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已经过去了二百多年,但这个时代遗留下来优秀的声乐作品至今仍在国内外的声乐教学和歌唱舞台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辉,尤其是德奥的艺术歌曲依然是现代美声唱法独唱音乐会上的保留曲剧。

一、浪漫主义时期声乐艺术的风格特征

受法国大革命的民主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熏陶,“启蒙运动”的意识开始在欧洲各国相继蔓延,在继浪漫主义的文学戏剧之后,浪漫主义声乐艺术也得以长足发展并迅速登上欧洲古典音乐的艺术舞台。

(一)、夸张的想象力

19世纪初期的欧洲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复杂矛盾,作曲家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把对社会生活的现实用幻想的形象进行表现,并以个人主义的思想为核心,强调主观情感的能动性、注重个性的解放和个人主观世界的表达来进行音乐创作,表现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

(二)、怀旧的情怀

浪漫主义时期的声乐作品的第二个特征就是是色彩浓郁的怀旧情怀。他们主张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返回中世纪、回到民族民间艺术的怀抱。于是,这一时期的音乐体裁形式和表现手法也自然而然地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在音乐艺术表现手法上的旋律、和声、节奏、调式、结构等有了很大的改变。浪漫主义时期象这样立足于本民族的民间音乐素材和民间文化来发展民族音乐的有代表挪威民族乐派和精神的格里格,如他创作的歌剧《班克督军》。还有揭开匈牙利民族歌剧史帷幕的艾凯尔以及具有浓郁俄罗斯民族色彩的“强力集团”等。

(三)、主观感受的表达

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对于各种现实社会的存在现状,基本上都是通过个体感受来体现的。他们的创作题材主要来源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这为他们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总之, 浪漫主义音乐能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那一切非现实的离奇、任性、夸张的音乐形象, 都是从他们丰富的幻想性表现手法中派生出来的。、注重人物形象塑造。

二、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歌唱家

浪漫主义时期的大歌剧结构具有程式化特征,内容一般由独唱、重唱、合唱、乐队和芭蕾舞五部分组成。另外,题材的选择也较为严格和庄严,常以古代的英雄故事和爱国主义事迹为主。布景华丽,规模宏大,音乐效果辉煌。

当时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有意大利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基欧凡尼· 鲁比尼、多门尼科·唐采利,还有法国的男高音歌唱家阿道夫·奴力。随着男声歌唱家在大歌劇地位中的提高,男中音和男低音在歌剧中的影响力也逐渐得以提升。较为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有拉布拉盖,他以演唱罗西尼和莫扎特的歌剧为主,他以精彩的演唱而获得“男低音中的鲁比尼”的美誉。此外,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有坦布里尼等。

19世纪上半叶,各国的女高音歌唱家都活跃在歌剧舞台上,并各自有着自己的演唱风格和特点。如意大利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帕斯塔和格里西。帕斯塔擅长在歌剧舞台上表现歌唱技巧和表演魅力,使人为之倾倒。格里西则嗓音优美、灵活丰满、音域宽广。她和帕斯塔都擅长演唱罗西尼、多尼采蒂和贝利尼的歌剧。

三、德奥的艺术歌曲

欧洲的19世纪是艺术歌曲这种声乐题材创作达到顶峰的高潮期,以奥地利的舒伯特和德国的舒曼为主要代表人物。

1、舒伯特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点。首先,他的艺术歌曲创作具有社会意义。他的作品反映了他生活年代的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他的自我生活和命运写照。其次,民间、民俗性的歌曲在他的创作中占有主导地位。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素材来源主要是依靠维也纳民间音乐,他的很多作品在结构和表现形式上都有民间歌曲的特点。第三,在人物刻画上,舒伯特善于运用和声和配器来表现。、的色彩变化。如在他的歌曲中经常出现音区以及和声的各种三度调性和大小调对比以及等音转调等和声配器。第四,他的艺术歌曲常以痛苦、爱情和幻想的主题。如《我的孤寓》、《死与少女》等。第五,钢琴伴奏的创作在他的艺术歌曲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创作的钢琴伴奏音乐和歌曲的主旋律一样具有极强的形象性,并与歌词水乳交融,以求完美地表现歌曲意境。如在歌曲《鳟鱼》中,他用跳音来描写小鳟鱼的欢快和动感,表现得维妙维肖、入木三分。

2、舒曼

激进的“青年德意志”思潮使舒曼在音乐创作以情感和心理变化的抒情来表现他内心的矛盾、痛苦,理想和希望,他的艺术歌曲深刻反映了当时的德国浪漫主义的战斗性和幻想性等尖锐的矛盾特点。此外,舒曼的声乐作品手法更加细腻、灵活,更侧重情感的表达。第三,舒曼的歌曲在选词方面力求完美与经典。他的歌词来源主要以歌德、莎士比亚、海涅等文学大师为主,更加注意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第四,钢琴伴奏的独立性运用。在舒曼的艺术歌曲里,他充分发挥钢琴的功能和其器乐性的旋律表达。他的钢琴伴奏同独奏曲一般拥有旋律性的叙述。舒曼创作的艺术歌曲里充分表现他的创新精神。所以,他的艺术歌曲至今都是很多歌唱家音乐会中的必唱曲目。

19世纪的浪漫主义在音乐中主要体现在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主义倾向,推崇的是个人情感最大限度的释放和用心灵感悟世界。所以,这一时期的声乐作品都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主义烙印,具有强烈的热情奔放、向往自由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参考文献】

[1]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 .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2]管谨义、西方声乐艺术史[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超现实主义时期绘画视觉语言的隐喻 第12篇

对毫无关联事物的并置使事物看上去像是谜语。超现实主义画家所依据的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认为, 在这类看似荒唐错乱的意象拼贴后面, 是一个人的最为真实的心理内容。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 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的形态, 他们并不按照合理空间出现, 艺术家认为“物体可能永远以不被注意的方式来呈现”, 他们的绘画作品仿佛谜语又仿佛寓言般令人猜想和着迷, 不只是通过给予新的参考资讯, 而是重新安排我们所熟知的一切。由于现实生活中它们几乎没有机会共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因而一旦这极为罕见的组合在艺术中展现出来时, 必然会引发强烈的震撼。身处困惑的恐惧是当我们面对超现实主义时期作品时常有的经验, 当我们被困在艺术家那不含任何解释的谜样的影像中时, 片刻的恐慌便轻易产生。这种观者的恐慌, 正是他们企图达到的目标。以下通过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马格里特的几张艺术作品做分析。

一、《红模型》

马格里特的《红模型》就是表现鞋与脚的潜在联系。画面上只有一双鞋, 但这双“鞋”同时又是一双“脚”。画家不是让它长在人身上, 而是长在一双鞋子上。脚趾和鞋子描绘得十分逼真, 鞋子变形为踩在砂砾上的一双赤脚, 这一矛盾事物引人注意, 它既是一双鞋, 同时也是一双赤脚, 画中的砂砾和没有油漆过的带有木纹的木板给人一种天然、粗糙的感觉, 尽管画法和色调很细致。这种写实的技法并不足为奇, 很多画家都有能力描绘, 它同安格尔、凡高一样神奇, 令人震撼, 也称得上世界级艺术杰作。但这种没有任何知识体系和事实依据的构思, 除了带给人们虚构的感受外更多的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新奇, 虽然几位大师都运用了智慧, 但创作时安格尔·凡高都依靠高知识高技巧的正常智慧, 马格里特则依靠奇思妙想的反常智慧, 如此突显这一既是鞋又是脚的事物, 使它成为争论的焦点。鞋是不能离开脚单独行走的, 它们之间相互依赖, 相互补充共同存在着, 谁都不能与彼此分离, 而将它们并置呈现也是一种现象与本质的陈列, 人们往往只是看到表面的物象, 只是注重它们各自的功能, 却忽视了本质上它们是在互相依存下才发挥各自的功能, 一旦彼此分离, 它们的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这种转换, 是看得见的现实和看不见的现实的转换, 是客体和主体的转换, 追随着马格利特的逻辑, 可以让我们认识到更多的本质相比之下, 马格里特艺术中的反常智慧比表现写实艺术大师的正常智慧更轻松更巧妙。

二、《错误的镜子》

《错误的镜子》作于1928年, 这幅作品就画了一只眼睛, 充斥着整个画面, 描绘了一只人的眼睛及投射在这只眼睛视网膜上的蓝天白云。马格里特认为, 人的眼睛只是一面错误的镜子, 因为它只是将自然的影像映射在瞳孔上, 而并没有得到自然本身。“世界上没有眼睛看得见的“真实”, 真实只是自然物象本身, 任何再现, 哪怕和真实事物一模一样都只不是它的复制品, 是“真实”的幻影。因此绘画的“真实”只是图解了人眼睛的幻觉而已”。这是一个让人颇觉费解的理论, 马格里特作品正是用图饰表达并说明着这个理论。

很多艺术家在表现这种题材时, 通常照物写实, 比如安格尔所作的《泉》, 安格尔非常详尽细致的画出被观察物所有的结构, 甚至将细节也完整的表现出来, 并注意前后的空间, 虚实变化, 极尽写实功底, 力求和实物完全相象。让人们乍一看到可以以假乱真, 以为真看到了一只眼睛。马格里特并没有完全写实照搬, 在一些细节上可能也表现不足, 但他却可以让观众从画面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他不仅描绘出再现的对象——眼睛, 还将眼睛所看到的景象, 蓝天白云和瞳孔巧妙结合, 同时给观众展现出了两个不同的视角:一个是再现的对象, 一只眼睛;另一个是眼睛观察的对象, 眼睛所处的外部环境。同时表现两种不同的视角在一般现实中这是不可能达到, 这种奇特的表达方式充分体现出了马格里特过人的智慧。基于他自己的“世界上没有眼睛看得见的真实”理论。无论是画中那双眼睛看到的景象还是我们看到这幅画了眼睛的画面都只不过是一种虚无的不真实, 即使描绘的与自然的实物一模一样也只不过是自然的幻影而并不是自然本身。这张画带给人们的双重体验无形中印证了他的理论。首先眼睛里的风景是虚幻的不真实, 其次, 我们看到的画面里的眼睛和风景更是一种虚无的幻影。因为它并没有活生生的出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张印有图像的纸。这费解的理论和晕炫的体验完全给我们展现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全新的思考视角。

三、《透视, 大卫的 (杜卡米埃夫人) 》

大卫有一件名作, 一个雍容华贵的妇人斜躺在沙发上, 在《透视, 大卫的 (杜卡米埃夫人) 》里, 马格里特对这幅画作进行再创作, 他将妇人变成了棺材斜躺在床上, 其他部分都没有变化。尽管马格里特将整个画面画的很优雅纯净, 赋予诗情与美念, 他将杰克·路易·大卫画作中的人物——雷卡米尔夫人换做一口棺材重新演绎出来, 这并不是一种哗众取宠的行为。他只是在暗示观众, 这样曾经年轻美丽的贵妇人在经过历史的变迁后如今已经化身为一具白骨躺在这口棺材里, 他将这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在轮回中生生不息, 不断更替的自然现象平静的表达出来, 但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观看者在了解到真实涵义后一种恐怖与绝望感还是会抑制不住爆发出来。虽然他将恶的结果画得优雅干净, 对观众的视觉产生不了恐怖冲击, 但是它却能激活观众对丑恶过程的丰富联想, 并从中体验到强烈的恐惧, 焦虑情绪。

上一篇:数控自动编程系统下一篇:S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