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营销与服务

2024-08-22

汽车营销与服务(精选12篇)

汽车营销与服务 第1篇

在我国汽车数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汽车维修企业也在此过程中蓬勃发展。在该类型企业运行当中,服务营销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但受到发展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该工作在发展当中还存在着不平衡的情况,很多企业对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还很陌生,还停留在以生产为中心的阶段。在现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中,汽车维修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能够及时做好存在问题的把握,以科学对策的应用做好问题解决。

2 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在汽车维修企业工作开展中,由于受到企业规模、管理方式、维修观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则会使其在服务营销当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并因此对顾客体验以及满意度产生影响:第一,营销观念落后。在大部分汽车维修企业当中,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对汽车维修的营销工作产生充分重视。其往往认为,维修企业只要具有良好的维修技术即能够获得客源,并不需要花钱去开展调研、促销以及宣传等工作。同时,其也对营销工作具有误解,即认为该项工作仅仅是形式,并不会获得实际效果,并因此没有大力主导营销活动的开展。第二,服务存在驱动性。在很多维修企业中,其在运行当中缺少市场定位意识,即看到别人在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往往在服务策略以及内容方面跟随对手,也不会根据自身情况、竞争对手策略以及顾客情况的差异进行改变。该种情况的存在,则使其对不同顾客以及车型仅仅能够提供一种服务。第三,缺少有形展示。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工作内容,具有一定的不可感知性。要想实现该问题的良好克服,企业就需要以有形的方式展示。对于大部分企业,除了具有一个接车大厅以及门面之外,在维修设备展示、人员统一着装、技术资历简介以及配件橱窗设置方面都较为缺乏,甚至部分企业连最根本的环境卫生都没有做好,并因此给顾客一种“脏、乱、差”的感觉,大大影响了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第四,标准流程不明确。很多汽车维修企业在提供服务当中,并没有建立起明确的流程以及标准实现内部服务人员工作的规范,在具体服务提供当中存在较大的人为性,并因此很难保障服务质量。具体来说,即维修价格确定、维修进度协调、顾客来访接待、质量纠纷仲裁以及配件种类选择方面都缺少明确的流程以及标准,并因服务约束的缺少影响服务质量。第五,人员素质较低。同4S店相比,人员素质较低是汽车维修企业较为普遍的一项问题。该问题的存在,同汽车维修企业自身特点具有较大的关联。首先,由于成本方面的考虑,不愿意招聘素质较高的维修人员。其次,受到工资稳定性以及额度的限制,难以招聘高素质人才,同时,也没有做好日常的培训工作,无论责任心还是专业技能都不能满足要求。第六,忽视信息反馈。在部分汽车维修企业当中,其也知道在工作当中需要做好顾客信息的收集以及相应的反馈,但受到信息技术方面的限制,则会因没有做好顾客信息全面收集的情况下不能够较好地满足顾客要求。在日常回访工作开展中,也更多地是停留在形式方面,没有做好顾客的档案工作,仅仅停留在财务结算层面,不仅没有做好顾客详细资料的记录保存,且缺少车辆维修技术记录的汇总,并因此对后续服务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3 服务营销的改善对策

对于目前维修企业服务营销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解决:第一,树立正确服务理念。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将做好服务营销理念的正确树立作为工作开展的重点内容,即从思想层面将顾客放在首位,在以为顾客服务原则的基础上做好服务营销战略的制定,并在实际工作当中努力落实。具体落实方面,可以通过职代会以及早会等方式的应用实现向员工正确服务营销理念的宣传,通过多种方式在使顾客服务理念更为深入的基础上使其成为整个维修企业员工的习惯以及共识,并最终在工作当中自觉地将顾客满意度作为工作的重要目标。第二,正确定位市场。在我国,汽车维修的市场非常大,对于单个的汽车维修企业,不可能同时对整个市场当中的汽车维修需求进行满足。为了做好该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做好市场营销目标的制定,通过目标的明显做好本企业市场定位的凸显,以此使未来营销工作在开展中更具有效性以及针对性。在为顾客提供同其他企业不同服务的基础上以差异化服务取得优势。第三,强化现场管理。日常管理方面,要对4S店经验积极借鉴,通过CI以及6S管理工具的应用实现环境品质的提升,在对企业自身形象积极改善的基础上为顾客营造出一个较好的维修环境。同时,在不断优化的基础上,要做好必要有形展示配置的添加,以此给顾客一个更好的印象。第四,明确服务标准。根据汽车4S店管理实践可以了解到,在不同流程、标准的制定以及执行当中,尤其在配件质量标准同维修价格执行方面,将使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产生影响。对此,就需要汽车维修企业能够做好维修价格、配件质量、维修流程、质检流程、接车流程以及服务标准的制定,通过对相关标准的严格执行实现员工服务工作的规范。第五,加强业务培训。在维修企业服务营销落实当中,人可以说是重要的主体,其言行以及素质情况将直接对顾客的满意度以及整体服务质量水平产生影响。作为维修企业,需要将员工的培训工作纳入企业议事日程当中,在以汽车4S店为标杆的基础上做好企业培训,首先,要根据顾客满意度、企业服务理念以及专业技能等内容做好企业管理、维修技术以及顾客接待等岗位的区分,做好在职培训。其次,要积极聘请专家做好员工业务技能培训,在培训完成后,及时做好技术考核,保证员工在通过考核之后才能够上岗。第六,建立信息系统。要积极运用先进技术,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建立起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系统。通过相关维修管理软件的引入,则能够使接车、维修、财务、经营以及质检等部门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以此为预约维修、顾客回访以及经营决策等工作开展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

4 结论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维修市场也具有了更为激烈的竞争。在该种形势下,需要汽车维修企业能够对服务营销过程中存在的基础性问题进行不断的发现、改善,通过信服务手段的应用做好商务网络以及顾客关系管理体系的建立,通过汽车维修企业、服务文化的打造为顾客提供更为个性化以及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栾昌慧.汽车维修企业顾客满意因素分析[J].现代商业,2014(32):25-26.

[2]冀彦军.汽车维修企业如何办好“客户讲堂”[J].汽车维修技师,2015(10):124-125.

[3]贾全仓,杨淑霞,李建茂,等.汽车维修企业客户回访探析[J].科技视界,2013(20):20.

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简历 第2篇

目前所在:白云区年 龄:21 岁

户口所在:白云区国 籍:中国

婚姻状况:未婚民 族:汉族

培训认证:未参加身 高:162 cm

诚信徽章:未申请体 重:

人才测评: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汽车售后服务:文员,客服专员/助理(非技术):

工作年限:0职 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35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工作经历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东白云学院

汽车营销与服务 第3篇

关键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实践教学;问题探讨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是一个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专业,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实践。然而,如今的汽车专业教学却仍然只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环节,这样脱节的状况直接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要花很长的时间去适应工作。

一、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汽车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也随之增长。我国汽车服务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要想成为该行业的人才,只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然而,如今该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专业知识不丰富,实践能力不够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汽车服务产业的发展。学生要想在毕业之后找到好工作并在该行业中立足,就需要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习中把握好专业知识和实践的关系。

二、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关系着学生以后能否找到工作并在汽车服务产业中立足。为了能让学生在毕业之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教学,更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的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种:

1.校内实践教学

利用学生的在校时间,教师要安排好教学时间让学生实践。适当地对如今汽车服务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将实践融入到教学任务中。实践的时间应占总课时的50%甚至更多。教师应当在学生了解汽车构造并掌握了相关工艺方法的基础之上,让其对故障的汽车进行检测,让他们更加了解相关的检测设备,根据检测的结果对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检测的过程是否有失误,从而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模拟汽车销售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个人素养,加深他们对汽车部件的了解。学校可以请从事汽车服务产业的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讲解,以学术报告的形式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如今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2.校外实践教学

仅靠校内实践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校外实践教学,让学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学生大二的时候,学校通过与4S店合作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工作的大概流程。到第三学年,学校应当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之前,教师应当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概况和相关的规章制度,能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独立完成售前准备、车辆展示、咨询服务等环节,让他们切实感受汽车销售的过程,提高技术水平。除此之外,在岗学生要对顶岗实习过程进行总结,完成定岗实习周记和相关的报告,以便教师进行考查。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实习情况进行考核,加强对学生实习状况的监督。

三、开展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1.提高教师素养

要想学生能够学好专业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需要学校对教师队伍进行改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态度,减少理论知识的灌输,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这不代表教师重实践轻理论,而是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其实践,给学生创造实践的基本条件。教师本人也应当具有双重的教学身份,一种就是传授专业知识,另外一种就是有相当强的动手能力,这样能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予以引导和帮助,让教学不再是纸上谈兵。

2.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除了需要加强师资力量,学校还应当建立相应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场地和环境。如果学校的资金不够,可以跟相关的汽车服务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去企业实习。如学校在学生大二的时候安排他们进入像4S店这种汽车服务业的第一线去实习,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岗位,如配件员、销售员、维护保养员等。为了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学到相应的知识技能,学校可以根据实习的时间将每个岗位的体验时间进行合理划分,以便学生可以在这些岗位进行全方位的学习。为了让实习过程更有效,教师可以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根据学生和企业的反馈以及相关的评价及时调整实习目标,注重学生参与的过程而不是只重结果,让实习变得有意义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任务。要更加注重顶岗实习环节,对于学生工作的环节,要进行更加细致的评分,及时指出学生工作上的不足,以便他们调整和改正。

如今的汽车服务产业更多的是需要实践能力强的工作人员,仅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并不能在行业里立足。要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对教学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学校也应当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实践基地或进行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为他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宁,沈华文.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轻工业,2011,8(10):12-13.

[2]郭琳,李军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J].长春大学学报,2011,25(12):8-9.

汽车营销与服务 第4篇

1 2014年省级汽车营销技能大赛的特点

1.1 开展汽车营销大赛的目的

省教育厅主办技能大赛, 主要目的是搭建竞技平台, 通过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 能使各职业院校展示并检验专业教育教学成果, 进一步引领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

1.2 开展汽车营销大赛的竞赛方式

每个学院是以团体赛形式报名, 汽车营销队伍最多由5个人组成, 分别可以领队1人, 指导老师2人, 参数选手2人。其中领队可以由指导老师兼任, 选手分主副。竞赛采用实操与理论考核相结合的形式。从竞赛的方式看, 对领队、指导老师、参数选手分工明确, 任务具体。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形式正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开展教学工作的重心。

1.3 汽车营销大赛的竞赛内容

目前, 高职院校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 以培训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和相关拓展技能为主,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为了能促使各高职院校进行学习和交流, 大赛内容主要设置为汽车营销知识竞赛、汽车销售业务操作技能竞赛和汽车销售综合技能竞赛三个子赛项。这三个子赛项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汽车营销专业核心技能和相关拓展技能。

2 汽车营销大赛有效推动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笔者所在的院校参加2014年全国高职院校汽车类职业技能大赛项目———汽车营销, 取得省级二等奖的成绩。参赛没能进入国赛, 但参赛的过程、体会、收获, 对汽车营销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汽车营销实训室建设、核心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1 汽车营销大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由汽车营销大赛的目的、竞赛方式、竞赛内容、评价标准等给每学年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意见。使汽车营销专业发展目标定位准确, 并体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特色。由汽车营销大赛引领应当形成了汽车营销专业教学体系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汽车营销大赛, 发现汽车营销专业模式不能随意采取本科学科式培养体系如汽车类车辆工程专业模式、财经类市场营销专业模式、中职全实践的市场营销专业模式, 这些模式都不能很好体现高职汽车营销专业培养的特点。“汽车营销”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应围绕“汽车”、“营销”, 既包含了市场营销的传统理论, 也包含了许多汽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为此, 我院在多年参与汽车营销大赛后, 经各位指导老师与兄弟院校和汽车行业的交流及大赛本身的内涵体会, 专业创新了“项目引领、五面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采取有效途径, 研发专业课程需要的项目, 引领专业课的学习。

2.2 汽车营销大赛促进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宗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 使每个学生成才;核心是深度校企合作, 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省教育厅和汽车行业在全国开展了各种职业技能大赛, 这是职业教育制度的一次创新, 也是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培养人才的教育指导思想有关;更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就业率的的一种努力。通过汽车营销大赛为学校和企业搭建的平台, 从各个方面促进了学校和企业的合作。

汽车营销大赛为汽车企业和高职学院搭起一座联系的桥梁, 不同品牌的汽车整车企业在全国各地拥有众多的4S店, 通过大赛校企双方从不了解到认识;从认识到深入交流和合作。技能大赛成为了学生、学校、企业之间研究、沟通、交流、展示的平台。为此, 也为深度校企合作提供了契机, 各高职学院, 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 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等方面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在大赛培训的过程中, 尤其是汽车销售综合技能竞赛培训这部分, 必须寻找企业配合才能完成培训。在某品牌4S店的协助下, 学生进行仿真实训, 身临其境, 从而尽快帮助学生熟悉整个销售流程和提升应对销售技能与技巧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大赛指导教师跟企业培训师的接触后, 能将企业的营销理念和最前沿的市场动向带入到专业建设中来。企业在对备赛学生的培养中, 也会对该学院产生一定的合作兴趣, 希望这些参赛的学生能回到企业。而高职院校利用自身场地、设备的优势, 吸引企业, 开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构建“厂中校”、“校中厂”, 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3 汽车营销大赛推进汽车营销实训室建设

我院在科教城建设成“校中厂”奇瑞4S店后, 对建设校内汽车营销实训室建设产生了很多疑问, 再建是否多余?是否起到互补作用?因此迟迟没敢下定决心建设。但在参加汽车营销大赛后, 从比赛的成绩和比赛的各方面表现可以看出, 胜出的队伍所在的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是比较高的, 其中项实训条件是高标准体现之一。这就使得相关院校关注起校内营销实训室的建设。从而也进一步推动了我院营销实训室的建设。校内汽车营销, 仿真实训, 满足理实一体化课程需要, 达到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素养熏陶、实现师徒帮带、教学做的高度统一。汽车营销大赛后, 推动了汽车营销实训室是按照4S店的要求进行设计与布置, 不但能满足平时的教学要求, 培养出要求更高的学生, 同时能满足大赛培训的场地要求。

2.4 汽车营销大赛促进核心课程建设

基于汽车营销技能大赛把竞赛渗透进核心课程项目中, 根据技能大赛的内容分解项目内容, 形成一个个子项目, 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 层层落实, 层层选拔, 使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岗位需求零距离接轨。

在骨干院校建设期间, 学院要求把核心课程建设成完善的资源库。通过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 加强校企合作, 把汽车营销大赛相关教学资源融入到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评价中去, 以教学资源碎片化、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互动常态化、教学评价透明化, 实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结合汽车营销岗位能力要求, 强化职业行动领域能力培养;共享教学资源环境, 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最重要的是把汽车营销大赛的教学形式贯穿到常规教学中去, 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才建设, 以点带面,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推动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教材建设。

2.5 汽车营销技能大赛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

由省教育厅举办的汽车营销大赛是职业院校高水平的技能大赛, 首先, 由专兼职教师构图的指导教师团队, 专业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在教学能力上的提高是很大的。通过带汽车营销大赛, 指导老师对营销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有一个系统梳理和认识;同时, 对选手心理素质的培养、大赛现场的氛围、参赛选手的态度对指导老师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挑战, 挑战成功后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有一个很大的冲击。从而通过大赛检验师资队伍的结构、教师业务能力。举办汽车营销大赛的现实要求高职院校能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来完成核心课程的教学, 让学生学到最贴近工作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这也促进了“双师素质”。

其次, 汽车营销大赛促进了院校间教师的教学交流和校企间教师和销售顾问之间的技巧交流。如我院每年在比赛培训的初级阶段, 系部领导和比赛领队, 就会带指导走访兄弟院校, 交流参赛的经验和技巧。指导老师互相留下联系方式, 在大赛培训的过程中, 不断的交流沟通比赛的政策和互相不断提升培训方法。同时, 还会去企业跟企业培训师交流学习。对教师来说, 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说汽车营销大赛增强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最后, 汽车营销大赛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宝贵实践。能参与大赛的虽是少数优秀的学生才华的展示, 实际上在这几个优秀学生的身上融入了指导教师的有效教学方法、清晰的教学思路、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 在集训中指导教师由于和企业培训师的接触, 和兄弟院校老师的沟通交流, 会积累大量的本专业十分需要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案例, 大部分的素材对一线教学有很大的作用。

3 结论

由省教育厅主办、相应高等职业院校承办的技能大赛是一个系统工程, 通过参与技能大赛, 转变了观念, 推动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构建了“汽车营销实训体系”、丰富了“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培养了“一支强而有力的师资队伍”, 物化了一批专业建设成果。而且通过汽车营销大赛促进了政、校、企间的沟通与交流, 展示我院专业的办学能力, 促进了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形成、明确了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为我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方露燕, 泮昱钦.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作用的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05) .

[2]刘权.技能大赛对汽车专业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14, (30) .

[3]樊昱.以技能大赛为契机促进模具专业建设与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11) .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个人简历 第5篇

个人资料

自 荐 信

尊敬的XXXXXXX 4S店领导:

您好!我叫司志永.感谢您在百忙中翻阅我的求职信。

据悉贵公司正在招聘销售顾问,特冒昧写信自荐。

我是一名即将于2014年6 月毕业的大学专科毕业生,所学专业

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就读于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下面是我个人资料:

◆荣誉证书◆个人信息

1.大学生实践“先进个人”1.初中时开始担任班长兼数学课代表

2.汽车营销大赛“三等奖”2.高中时担任班长及学生会主席

3.大学时曾担任班长

◆专业知识◆个人特点

1.汽车营销1.待人真诚、学习认真、工作负责

2.售后服务及管理2.善于交际、勇于挑战、相信自己

3.保险与理赔3.积极进取、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

4.二手车评估及创新能力较强

5.公关礼仪

◆ 业余爱好1.打台球、篮球2.喜欢交友、娱乐、游玩

这些都培养了我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与适应能力。我始终认为学无止境、所有这些学习也都不是终点,只是新的起点。

欣闻贵公司正在招聘律销售顾问,这对于我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机遇与挑战。我愿意接受贵公司的挑选。如我有幸被录用,相信凭我的专业能力和激情,定会竭力为贵所作贡献。

最后,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看完这封信。如蒙约期面谈,请惠告时间、地点,我自当准时拜见。热忱期待您的回复!衷心祝愿贵公司发展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汽车营销与服务 第6篇

[关键词]高职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叶志斌(1972- ),男,浙江开化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系讲师,从事运输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与研究。(浙江杭州311112)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交教20070104)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133-01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因此,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各所职业院校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我院自2003年开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以来,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以就业和岗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校企合作办学、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上进行了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本文将结合我们的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人才定位

在开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之初,我们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对行业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85.7%的来自汽车服务企业一线的专家认为,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定位在汽车销售顾问和汽车服务顾问(业务接待)岗位。

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把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定位于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现代汽车的售后服务、汽车整车营销和汽车配件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职业面向为各汽车经销商、服务商(以汽车多功能专卖店为主)的汽车销售、维修业务接待岗位。这样的人才定位既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又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二、校企合作是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工学结合倡导的是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合的学习模式,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这是学生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因此,校企合作就成了高职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实现工学结合最基础、最首要的前提和条件。一方面,校企合作为教学参与者提供了真实的职业情境和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校企合作又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这条途径,学校教学参与者获得职业知识与技能,而企业也从中获得了他们所急需的职业人才,达到双赢。我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实现校企合作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协议式校企合作单位。就是与区域内相关的汽车服务性企业(主要以3S、4S店为主)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企业为本专业学生提供相应的职业实习岗位,企业根据需要优先用人。我院利用自身在行业中的优势,利用校友关系,寻找和建立这种合作关系还是比较方便的。这种方式有很多优点,但最大的缺点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易监控。

2.校企共建的前校后厂、校企统一的办学实体。就是学校提供场地和相关资源,企业投资共建经济实体。在这种方式下,教学参与者能方便地到岗位上进行教学活动,容易实现工学交替,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易于监控。我院与浙江金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了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公司就设在学校内,是典型的前校后厂的办学实体。

3.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就是与企业合作办班或者受企业委托定向培养企业所需人才。订单式培养的实质就是培养企业未来的员工,因此更能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因就业方向明确,学习也更有针对性,学习的动力也就更足。

如我院与丰田汽车公司合作开办了“T-TEP学校”,并于2005年9月组建开设了“丰田维修初级班”,开展以“丰田技术员”为培养目标的“订单式”培养试点。由于培养目标明确,首届“丰田维修初级班”学生“丰田技术员”的考试合格率为100%,真正实现了零距离上岗,因此受到了丰田企业的热烈欢迎,学生尚未毕业就被丰田企业“抢购一空”,学校也被丰田汽车公司表彰为2006年度T-TEP学校“就业优秀奖”。从近期毕业生的反馈情况看,经过半年多的工作实践,首届“丰田维修初级班”毕业生大多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订单式”培养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院将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订单式培养的范围和规模。

三、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是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实现工学结合的有效办法

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实质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让学生学有所用,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我院根据学院实行的学年学分制的特点和校企合作的实际,把教学进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第一学年,以学生全日制在校学习理论基础课为主;第二个阶段为第二和第三学年,学生边实践,边学习,把全日制与半工半读制相结合,实践课与理论课一样,也计入学分。

在第二阶段的第二学年,根据校企合作的情况,教学主要采取课堂理论教学与集中实训相结合的形式。为了更好地推行工学结合,我们准备在05级及以后的学生中,根据学生职业岗位的要求实行模块化课程教学,把课堂“搬进”校企共建的办学实体和与学校紧密合作的生产企业,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第二阶段的第三学年,以集中实训、职业资格考证、顶岗实习等形式组织教学。学生在校考取职业资格证后,通过招聘的形式,把学生安排到协议式校企合作单位中去进行为期21周以上的顶岗实习。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与学生签订实习协议,聘任实习单位优秀员工担任学生实习兼职指导教师,并指派学校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实施严格监控。学生在顶岗期间完全按企业的员工要求进行管理,并取得薪酬,据统计,04级本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月薪平均在600元左右。

通过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学习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实践中掌握了职业技能,而且与就业相结合,学生在实习结束后也较顺利地找到了工作;同时用人单位也可以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物色到自己满意的员工,实现校企双赢。

四、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证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科本位下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为此,我们在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企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整合课程,使课程更加精简,更符合职业岗位的需要。原来汽车运用类专业的课程主要沿袭中专时代的课程设置,它与大学本科的课程设置一脉相承,无法体现高职的特色。为了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达到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原来的课程进行了改革。把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体系调整为以技能训练为主,实训课程的课时数与理论课程的课时数之比增加到1.1∶1。另外,通过整合课程达到精简课程门数之目的,把核心职业技能课缩减到3~5门。同时更加注重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知识能力关系,达到课程体系更加优化。

2.以能力标准体系为核心进行课程大纲的编写,并与行业专家一起开发职业课程。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贯穿课程的主线不再是知识,而应该是职业技能。为此,我们围绕学生职业能力要求建立了课程能力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大纲的编写。为了使课程更加符合行业需求,我们联合行业专家共同组建了专业委员会,与这些行业专家一起开发职业课程,这样开发出来的课程与学生将来的职业岗位相匹配,更能满足工学交替的学习要求。

3.站在专业前沿,积极参与教材建设。为了体现工学结合的特点,我们在编写《汽车营销技术》等核心课程教材时开始尝试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式来进行编写,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宗水.关于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9).

[2]刘丽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现职业改革和发展新突破——关于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形式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2006(4).

汽车营销与服务 第7篇

我系自2004年招收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大专生以来,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以就业和岗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校企合作办学、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上进行了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本文将结合我专业的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校企合作,突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专业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上海中锐集团合作,引进了先进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并采取“模块化”、“小班化”的教学形式。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课学习和实操技能培养都在汽车实训中心完成,教室里取消了常规的桌椅,取而代之的是实训工作台并配备了相应的实训设备。教师在结合实物利用多媒体演示教学的同时,按教学要求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实训操作和技能训练,将教、学、做真正有机的融为了一个整体。除此之外,教学过程中利用完备的实训条件不断地模拟实际工作任务,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完成对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对实践技能的全面掌握。

二、校企合作,实现订单式培养

多年来,我专业一直狠抓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荐毕业生就业,并与上海中锐教育集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共同开办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华汽班”,实行订单式培养。订单培养学生的理论教学和基本技能培养在校内完成,专业技能演练和部分实际操作在企业进行,校企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就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华汽班”的学生还在入学后即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书”,彻底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合格的毕业生在获得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大专毕业证书和湖北省劳动厅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将被推荐到武汉、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一带的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厂商及大型“4S”店就业。

三、校企合作,构建校内、校外汽车实训、实践基地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构建技能型教学体系,以行业为依托,与企业共建实训、实习、培训基地。2007年,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和上海中锐教育集团联合投资3000万元,共同建立华中地区一流的汽车实训中心。在理论学习和基本操作的大一、大二阶段,以学校为中心,集中学习培养。学校为学生打造一流的实践教学条件,为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优秀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顶岗实习,提高熟练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大三阶段,以企业为中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相关企业联手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利用企业的设备和技术优势,使我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更加完善。校外已建有上海大众武汉友芝友汽车贸易服务有限公司、武汉环球进口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武汉曙光汽车附件有限公司、武汉南琦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4个实训基地,并与武汉天起起亚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神龙商贸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武汉雪铁龙天欣花园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知名汽车4S店建立了学生实习往来关系,以满足学生专业实习及就业的需要。

我专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企业参与校内、校外汽车实训、实践基地的校企合作模式,采用合资建设、共同使用等方式,共建校内、校外汽车实训、实践基地,从而满足人才培养对汽车实训、实践基地的需求,为我专业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提高实践技能提供有力保证。

四、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建设

为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根据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加强与企业合作,广泛听取企业和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和建议,我专业聘请了行业中有成就、有声望的专家、教授以及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共7人,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举行研讨活动,大家就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建设、教学手段等问题充分发表意见与建议,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更趋合理,特色更加鲜明,较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实习有效地进行,我们聘请了校外实习基地的6位专业骨干人员组成实习指导委员会。实习指导委员会的成员按照专业要求安排、管理并协助学生的实习,实现目标统一、管理统一。

五、校企合作,促进“双师资格”教师队伍建设

为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密切合作,我专业每年暑期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无锡南洋技术学院进行《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器》、《4S店服务流程》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培训,并利用课余时间到武汉各大4S店挂职锻炼,这是保证专业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

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我专业与上海中锐教育集团合作从企业聘请了7名人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通过以上教师队伍建设措施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六、校企合作,加快进行专业改革

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建设过程中,专业自与上海中锐教育集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以来,注重本专业本身具有文理兼容的特殊性,坚持企业的快速发展与模式化的营销与服务技术要求,坚持“技术是基础,服务是手段,营销是策略”的专业特色,牢牢把握技术服务与营销这两个基本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打好扎实牢固的专业基础。让企业通过参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订、教材编写、教辅材料的准备等教学工作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及改革。目前的“华汽班”在教学中已经成功引入了“理实一体化”、“模块化”、仿真学习软件等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

当然, 我专业开办至今才第六个年头, 尚处于“婴儿时期”的专业虽然借助校企合作实现了专业从无到有、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的大踏步发展, 在这六年的校企合作的实践中, 我们深感我专业还有许多的不足,例如:课程设置亟待调整、实践环节还需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须进一步深入、师资力量不够、教师教学任务过重、教师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只有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根据企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整合课程,使课程更加精简,更符合职业岗位的需要。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和技能训练为主的指导思想上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精简课程门数,加到实训课比例,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知识能力关系,达到课程体系更加优化;积极尝试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式编写教材,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与企业合作开发相关汽车专业课程,使之与学生将来的职业岗位相匹配,更能满足企业方对人才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加强自身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专业不断向前发展。校企合作是个长期探索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探索,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让校企合作达到预定目标,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学校发展的新跨越,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企业要发展,需要学校不仅为其输送合格的技能人才,而且还要为其提升在岗员工的技能;学校发展也需要通过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用结合的人才。企业和学校双方各有所图又各得其所。在双方的共同愿望驱使的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兼具校内文化知识教学和企业岗位能力实训两个领域、两种空间、两种能力教学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零距离结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切实体现,使得技能人才培养的走上快车道,并同过一届届的毕业生作为纽带,学校把信息带给企业,企业把信息带给学校,通过信息交流、信息互换,实现信息共享,最终产生规模效应。

综上所述,这种模式是健康的、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模式。它为学校的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志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 职业与教育, 2007.

[2]张南峰.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教学的几点看法[J], 中国人民教师, 2006.

汽车营销与服务 第8篇

1.1培养目标

我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素质修养、职业道德、掌握现代汽车的专业知识、 汽车整车与配件销售、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保险理赔、二手车评估鉴定与交易和具有组织、协调、沟通与管理等综合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服务意识; 适应从事汽车4S店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技能人才。

1.2工作岗位与所需能力

我们采用了最为先进的国际职业教育理念和邀请了行业、相关院校和企业专家访谈会的方法,博采众长,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该专业教育的定位、培养方向和课程体系, 从而构建起合理的课程体系,进而设计出学习情境和课业设计并构建相对较为完善的岗位群目标。

1.2.1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岗位群目标(见下表)

1.2.2营销专业人才职业能力要求

( 1) 专业能力。汽车产品市场调查的能力; 有丰富的汽车构造知识和具备对汽车进行技术评价的能力; 掌握汽车销售的基本原理和销售技巧; 一定的汽车销售策划和组织实施的能力; 汽车销售现场的管理能力,掌握用户心理学、社交礼仪; 从事汽车保险投保、查勘和理赔业务的能力; 掌握汽车售后服务知识与技能; 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有驾驶执照、熟悉汽车驾驶。

( 2) 社会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 有良好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 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及协调能力。

( 3) 方法能力。制订工作计划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独立学习新技术的能力; 评估总结工作结果能力。

2人才培养方案的运行与实施

2.1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积极汲取国内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 , 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基础,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产学结合为办学特点,同时借鉴采用德国的 “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方法和其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学模式,创新和构建了 “6310”的人才培养模式。

( 1) 六共同。主要指在招生、实训室建设、师资培训、教学计划制订与实施、学生考核、学生就业等方面实现校企共同参与,全过程管理。

( 2) 三要素。主要指培养以 “知识、技能、素质” 为核心的综合型人才。

( 3) 一强化。主要指岗前定向强化,在学生即将进入实习工作岗位前,针对学生进入不同汽车品牌公司,专门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岗前按预定的学生就业汽车品牌方向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 4) 零对接。主要指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进行专项培训,使学生尽快融入企业,胜任岗位工作。

2.2基于职业活动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

( 1)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胜任工作、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因此必须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的中心。为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 本专业将编写工作页式学习手册,具体内容包括每个项目的名称、项目学时数、实训目标、背景知识、实训内容、 实训要求、步骤及方法、考核标准等多项内容。

( 2) 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例如教学课件、教案、教学视频等,通过这些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师生学习交流,拓展教师的教学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3) 按照企业标准,建设设备先进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软件建设的内容包括: 功能、设备的合理布局,实训室的名称、实训项目的介绍,师生事迹的介绍,操作规程、安全警示、励志用语和安全设施的布置等,营造浓厚的生产场景、教学环境、职业文化氛围,具有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 4) “双师结构、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国内外专业培训、下企业实践、职业资格技能考核、参加各类比赛和课题研究以及提升学历等途径,造就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双师型教师结构合理,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学团队。

3结论

汽车营销与服务 第9篇

“现代学徒制”, 是相对于传统学徒制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社会逐步进入工业化大工厂生产时代。自此, 规模化的企业生产, 替代了传统的手工业小作坊生产。生产方式的进步, 必然转变对人才的需求类型。传统学徒制度, 在全面培养人才、提升教育效率、实施规范性教育三大方面, 存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因此, 手工业作坊中的学徒逐渐减少, 以职业教育为主体的学校, 成为教育的主要场所。然而, 学校职业教育, 并非尽善尽美, 其严重的弊端表现为“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从学校步入社会的学生, 拥有较为良好的理论知识, 而缺乏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社会需要“理论+实践”的综合性人才, 企业渴望高素质的全方位精英。基于此种需求, 便诞生了“现代学徒制”。

二、现代、传统学徒制区别

追本溯源, “现代学徒制”同样也是学徒制。现代学徒制, 依然像传统学徒制一般, 在师傅的教导下, 学习技能、积累经验、提升自我。而师傅的传授理念, 与传统的师傅大同小异, 都强调“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然而, 现代学徒制在很多方面, 与传统的学徒制存有本质上的区别。比如:学习方式、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对象等等。既然存在诸多区别, 就不能简单、直接的一概而论。

(一) 学徒身份。

现代学徒 (学员或者学生) , 拥有学校学生与企业学徒两重身份。处于不同的学习或者实践地点, 学员的身份随之转变。传统的学徒, 只是单纯意义上的学徒, 只跟随师父学习技术, 而不接受理论知识的教育。而现行一般的学校, 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时间、机会, 大部分时间在校园内接受教师教育。

(二) 学习方式。

从空间上分析, 现代学徒制是工学交替, 学生在接受一定理论知识教育后 (完整的课程体系) , 需要到企业或者培训机构进行学习。从时间上分析, 因为是工学交替, 所以学生在时间上也是“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此外, 区别于传统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学习时间有明确的规定。依据不同的工种, 制定不同的学习时间。

(三) 考核方式。

现代学徒制的考核标准, 由行业 (师傅) 与学校 (教育部门) 共同评价。传统学徒, 其考核评价, 完全由行业师傅决定;而单纯的学校教育, 学生的评价考核, 则由教育部门实行。因为现代学徒制, 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来运转, 因而一线生产的实践能力与个人的理论水平, 都要纳入考核体系之中。

三、现代学徒制特点

现代学徒制, 学生一段时间在生产实践中度过, 一段时间在学校或培训单位接受知识。作为接受、学习主体的学徒, 处于现代学徒制度之下, 在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 是否与传统学徒, 乃至学校学生有所不同?笔者将从“现代学徒” (学员) 的角度从发, 多维度、多方面的考量学徒的实际情况。以学徒的思维、情绪、体验, 感知现代学徒制下, 学徒的学习兴趣、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反映。

(一) 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甜蜜的牵引。笔者调查过许多学困生, 他们告知笔者, 之所以学习兴趣不高, 大多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反馈与沟通”。现代学徒制, 师傅与学生处于一定的空间, 面对具体的、客观的问题。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 能第一时间反馈给师傅, 而师傅则可以针对性的“就事论事”的为其解惑。疑惑能高效的得以解决, 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得以持续。因此, 现代学徒制能有效的激发并持续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因材施教。

现代学徒制, 是实施“因材施教”理念的有效途径。在日常的生产实践中, 师傅与学生之间联系的更为密切 (相比较普通的学校师生联系) 。师傅对学生的指导, 通常都是针对性的一一进行 (或者是为某个学生讲解, 或者是以某个环节为对象) 。这种“面对面”、“手把手”的教育模式, 能让师傅全方位、多层次的了解学生。师傅不仅了解学生的个性、能力, 还能结合学生的特长, 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教育。

(三) 学习方法。

现代学徒制, 打破了普通学校的“灌输式”教育,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自由、宽广的平台。学校教育的一大弊端, 即是学生“被动”学习。学生缺乏实践操作, 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只能囫囵吞枣的全部接受。教师的教学模式, 形成一个较为“封闭”的系统, 学生的思维难以发散, 而只能被动的跟随。现代学徒制教育, 学生可以实践为准则, 从不同角度提出质疑, 多方面进行思考、学习。

(四) 社会适应。

毋庸讳言, 许多学校毕业的学生, 在进入社会的一段时间内, 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工作, 也难以把握自身的位置、特长。现代学徒制, 学生通过在企业实践, 能获取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开阔眼界, 扩大知识面。毕业之后, 能快速、准确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经过企业培训的学生, 其工作经验更加丰富, 工作技能更加突出, 因而就业前景较为明朗。此外, 企业实践期间, 学生能获取相应的报酬, 得到实际工作锻炼。

四、现代学徒制构建背景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 文件, 明确指出:“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 发挥企业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 共同培养、培训人才。”现代学徒制, 完全符合国家、社会的实际状况, 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想要开展现代学徒制专班教育, 需要一定的构建背景。

(一) 共同肩负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责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将来汽车的核心竞争, 集中在汽车的性能、质量以及售后服务三大方面。我校是以培养汽车类人才为主的职业院校, 肩负着引领汽车产业的重压职责。我校与业内领军企业合作广泛, 因而实施现代学徒制有一定的客观基础。

(二) 对人才的新要求。

企业发展转型, 加之技术的升级, 因而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现代社会, 能源与环保意识越发深入人心。新能源汽车、职能汽车、车联网等新技术的普及, 要求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学生, 具备更高的营销及服务能力。因此, 实施“现代学徒制”, 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业务能力, 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 学校的发展要求。

学校的发展, 不能“闭门造车”式的埋头教学。职业学院应有服务、发展、创新意识。也只有具备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的精神, 才能教育出敢于拼搏、多元化的技术人才。为促进我校更好地发展, 应该实践“现代学徒制”。

五、现代学徒制运转模式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现代学徒制运转模式如下:其一, 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 签订合同。阐明双方应尽的义务、责任及享有的权利。其二, 学校、企业两者都作为教育的主体, 也即是“双主体”。其三, 学生的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 在企业是学徒, 学生具有两重身份。其四, 学校、企业共同管理。学生接受双课程学习 (理论与实践) , 由双导师进行授课及传授知识。其五, 学生的考核需要分别满足学校、企业两者的标准。然而, 要实现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 在上述的运转模式之下, 还需有所调整。

(一) “双身份”。

校企合作, 联合宣传。招工也即是招生, 入选之后的人员都具备双重身份。经过企业面试之后, 录取并签订“预备员工协议”获得“预备员工”身份, 学校以单招入校使之获得“学生”身份。

(二) “双体系”。

现代学徒制, 都具备两套课程体系 (学校与企业) 。学校与企业的教育理念不同, 因而其教育内容也不相同。对于汽车销售与服务专业, 可将其分为汽车销售顾问、汽车服务顾问两类岗位。现代学徒制, 其目的要培养高素质的“经理”型汽车技术人才, 因此, 需要构建在校学习和企业实践相互交融的两套培养体系。

(三) “双标准”。

学生要分别满足学校、企业的考核标准。学生落实学历考试, 企业则实施技能考核。学历考试以学分的方式进行, 分为三个级别, 也即是“铜级-银级-金级”三个级别的评价体系。制定双标准评价体系, 培养出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六、现代学徒制支撑保障

一个集体、组织的正常运转, 需要辅助以较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同理, 经过实践探索后的现代学徒制。为进一步促进与企业的融合, 需要具备哪些保障机制?

(一) 政策激励。

现代学徒制运行的保障之一, 即是政府在法律、政策、制度上予以支持与保障。换句话说, 校企的深度合作, 需要政府实施激励的措施。如在制定职业教育责任、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 政府可通过立项资助、减免税收等形式给予支持。此外, 政府应鼓励、提倡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模式, 让企业、学校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 双方优势。

企业的优秀员工 (师傅) 与学校的骨干教师 (老师) , 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关键因素。双方的导师, 结合在一起成为“双导师”。双导师的优势, 远远大于任何一方的力量。为了让工学模式更加完善, 让现代学徒制更有优势, 校企双方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导师制度”。以激励、约束手段, 最大量发挥导师的教学能力, 切实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

(三) “弹性学制”。

建设健全“弹性学制”, 并以此为基础实施汽车营销与服务教学。企业或者学校 (实践与理论) , 两者都需要重视。学校、企业都是主体, 因而要错开学校的“学期”、企业的“工期”。灵活的开展教学, 促进学生理论、实践的共同进步。此外, 除了弹性学制之外, 学分制、分层定级评价等制度, 也需要不断完善。

(四) 数字教学。

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为学生的学习, 提供了很大的便捷。学校应重视建设数据库, 丰富并及时更新数据教学信息。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网络课程学习, 让学习更加自由、开放。数字化的教学, 能够有效节约学生的宝贵时间, 学生可以在线上学习, 线下训练。两者结合, 能极大提升工学交替的效率。

七、结语

传统的校企合作, 主要为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到学校开展教学工作。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授课, 固然能让学生“耳目一新”, 但也改变不了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现状。引入并实施“现代学徒制”, 加深、拓宽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联, 丰富学生的实践操作, 强化了师资力量。现代学徒制, 突破了传统职业学院的教育思路、理念, 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实训基础差、设备不齐全等客观困难, 可谓一举两得。当然, 事物具有正反两面。现代学徒制也并非完美无瑕, 也同样存在弊端、缺点。在具体实践工作中, 应努力探索、研究, 制定完善的制度保障, 尽可能规避实施过程中的缺陷。

汽车营销与服务 第10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提出, 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而一体化教学体系, 就是整合教学环节, 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从岗位 (群) 工作任务分析入手, 打破学科体系, 从工作结构中获得课程结构, 并根据工作任务特点组织课程教学实施, 从而形成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一体化课程为主体的高职课程模式。这样的课程模式凸现的是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应用性, 能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向着更合理、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二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我们本着“从岗位中来, 到岗位中去”的设计理念, 以汽车服务顾问、汽车销售顾问等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构建课程体系。使得课程内容设置紧密贴近实践, 课程教学模式参考实际工作流程。以现代汽车后市场服务能力为核心, 以销售与售后服务过程为主线, 以工作实践为起点, 通过设计工作任务, 构建学习情景, 建立仿真的和真实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职业行动中获取知识, 锻炼专业技能, 通过完成一系列任务教学项目, 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在课程体系开发设计过程中, 必须同时把握两条主线:“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主要体现职业知识、职业技能, “职业素质”主要体现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意识。只有贯彻两条主线的课程体系开发思想, 才能形成符合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课程体系。

三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定位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定位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与汽车服务与营销企业的资源对接, 向企业输送“用得上, 用得住, 用得满意”的新时期高职院校毕业生。通过对企业深入调研, 了解到企业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方法方面的要求。例如对汽车营销人员来说, 既需要懂汽车, 对汽车行业特点及汽车性能非常熟悉, 还需要懂销售, 掌握销售流程、销售话语与销售技巧。在调查中也从企业了解到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反映出的一些问题, 例如心理承受能力差, 跟客户交往时无法以一个服务者的心态去对待, 在营销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的维系、企业形象的维护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总结企业的实际要求及毕业生的就业表现, 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 专业的设置主要定位如下:具有良好综合素质, 即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修养, 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积极乐观的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 即汽车整车和零部件销售能力、汽车使用性能评价的能力、业务接洽并提出技术服务作业项目、方法和信息处理能力等;具有较强职业拓展能力, 如解决处理故障的能力、组织生产的能力及汽车保险与理赔鉴定能力等。

四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根据已经确定的职业岗位及对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 确定各岗位群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的要求, 是有针对性地对专业进行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通过对各岗位群各项能力的要求分析, 确定本岗位群对应需要学习的课程 (见表1) 。

五典型工作任务归纳

在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准确定位的同时, 需要准确掌握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以及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下面以汽车销售顾问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加以分析说明。

汽车销售顾问是指为客户提供顾问式的专业汽车消费咨询和导购服务的汽车销售服务人员, 工作范围就是从事汽车销售工作, 立足点是以客户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 向客户提供符合客户需求和利益的产品销售服务, 并通过专业的、可信赖的、真诚的态度和职业的打扮, 建立顾客忠诚度, 提升顾客满意度。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客户开发。通过了解潜在的购买需求, 与客户之间建立关系的过程。接待。为客户树立一个正面的第一印象。殷勤有礼的专业接待将会消除客户的负面情绪, 为购买经历设定一种愉快和满意的基调。咨询。重点是建立客户对销售人员及经销商的信心。对销售人员的信赖会使客户感到放松, 并畅所欲言地说出他的需求。产品介绍。在确定客户的需求以后, 向客户推荐最适合的车型。试车。在客户对介绍的车型感兴趣的前提下, 可邀其亲自体验驾驶的感觉。协商。协商通常都是价格协商, 销售人员应注意在价格协商开始之前保证客户对于价格、产品、优惠、服务等各方而的信息已充分了解。成交。重要的是要让客户采取主动, 并允许有充分的时间让客户做决定, 同时加强客户对于所购车型的信心。交车。交车是营造终身客户的重要时刻, 创造忠诚客户由此环节开始。跟踪。跟踪服务的要点是在客户购买新车与第一次维修服务之间继续促进双方的关系, 以保证客户会返回经销商处进行第一次维护保养。

销售顾问在进行汽车销售的过程中, 除了基本的销售工作以外, 还可能涉及到分期付款、保险、上牌、装演、理赔、年检等业务的介绍或代办等。

六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培养目标岗位 (群) 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 对课程体系的结构方面进行创新, 构建了由人文素质平台、专业技能平台、专业拓展平台组成的三个平台九个模块的“素质+技能”的课程体系, 并将汽车维修工、汽车营销师国家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之中。

“人文素质平台”指“职场认知课程模块” (职场教育、大学生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课程) 、“基本素质课程模块” (如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德育、体育等课程) 和“拓展素质课程模块” (普通话、商务礼仪等课程) 。该平台综合考虑岗位需求和学生具体学情, 组织学生到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合作企业进行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认知教育, 着重让学生体验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各岗位的工作氛围, 认识岗位工作职责, 了解岗位所需能力, 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 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 此阶段主要以理论+实践课程的学习方式为主。

“专业技能平台”指“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汽车文化、消费心理学、汽车机械基础、商务谈判与沟通技巧等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模块” (汽车营销、汽车售后服务管理、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构造、现代汽车技术与商务评价等课程) 和“专业实践课程模块” (汽车营销企业实践课程、汽车售后服务管理企业实践、汽车保险理赔企业实践等课程) 。该平台依托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合作企业进行教学做一体化学习, 完成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岗位所需的各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通过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各岗位的实境训练, 通过专兼职教师不同侧重点的教学要求使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得到多方位、立体化提升, 在此期间要求学生参加相应工种职业资格鉴定并获取证书,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阶段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和实践课程的学习。

“专业拓展平台”指“订单课程模块” (订单班订单课程) 、“创新创业课程模块” (汽车金融、汽车电子商务等课程) 和“技能竞赛课程模块” (汽车营销技能大赛课程) 。该平台依托汽车营销职业技能竞技和企业订单班平台, 对接行业企业实际岗位需求, 通过比赛强化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的信息收集能力、人际关系识别与判断的能力、运用语言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运用汽车产品知识向顾客推荐汽车或维修项目等核心职业能力训练, 培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此阶段进一步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参考文献

[1]李磊.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J].科技经济市场 (教育科学版) , 2012 (2) .

[2]汽车服务技术与营销专业就业前景观察分析[EB/OL].http://www.jxrczpw.com/Html/Info/14827.html, 010-11-02.

汽车营销与服务 第11篇

关键词:汽车营销专业 模块化 实训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50-02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实训教学环节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实训体系是保证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使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毕业生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中突显专业能力,适应企业岗位的要求,我们在构建该专业实训体系时,以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为依据,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探索实训模式为重点,不断探索该专业实训教学实践。

1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原来该专业在实训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实训教学环节长期以来作为理论课程教学的补充,其成绩的评定也是以理论课程考试成绩为主,实训成绩为辅,实训教学环节的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有的比例非常小。

(2)实训教学缺乏系统的过程指导和管理,整个实训过程学生只是作为被动学习者,没有真正参与到整个实训的过程中。

(3)院内实训教学硬件条件尚不能满足该专业学生实训要求,如没有一个高仿真的商务实训室等。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首先是大部分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社会及在企业实践经验,讲课时只能以理论为主,而对于汽车营销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老师们却很难真正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其次,由于种种原因,大多企业对校企合作热情不高,他们希望招聘到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对无实践经验的学生则缺乏兴趣。要解决好上述问题,提高实训质量,必须要针对问题,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构建形成科学有效的实训体系。

2 深入企业调查,明确该专业岗位及其岗位能力

围绕该专业将来服务哪些专业岗位及需要哪些岗位能力,我们通过整理走访10余家企业领导、技术骨干的谈话记录,归纳为汽车销售顾问、汽车售后服务和汽车美容保养服务等是该专业典型岗位,其中汽车销售顾问为核心岗位,具体详见表1。

通过表1分析,以上专业岗位的能力培养,既需依靠校内实训的平台,使学生具备基本技能,还需借助企业这个大平台,使学生在实践中反复锤炼,得到能力提升。

3 分模块设计专业实训体系

在分析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岗位及其所需的岗位能力后,我们着手构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实训模块体系。从能力结构来划分,该专业合格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包括:汽车营销专业能力模块、汽车营销方法能力模块和社会能力模块三个部分。

表2汽车营销专业能力是指从事汽车营销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如:较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汽车销售能力、谈判技巧等。汽车营销方法能力是指从事汽车营销职业活动应掌握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能力,例如,如何开发客户,如何发现客户需求,如何进行客户跟进,如何促成等。社会能力主要指从事汽车营销职业活动所需的人际交往能力。汽车营销实训各个模块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它们实训方式并不是完全相同,但是,许多实训模块具有一些相同实训方式。常见的实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课堂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通常在教学中起到很重要作用,但如果综合应用这种案例讨论形式还可以另有收获。如口头表达及沟通能力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职业人才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在课堂上讨论案例不仅可以展开案例内容的讨论,还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述技能的最好的实训方式。如:在产品策略、定价策略、促销策略、渠道策略、品牌管理等内容上都可以用大量的案例来分析,讨论,并由各个小组共同来完成各个模块的作业。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3.2 参加汽车展会服务

结合汽车促销手段部分的教学,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2013南京大型国际汽车展会服务,这不失为开阔学生汽车知识眼界、了解国际汽车技术发展动态、学习并参与社会汽车促销活动的绝佳机会。在车展现场,同学们有的做汽车客户市场调查,有的参与展会布置,有的参加车展行政服务,收获颇丰。参与汽车市场调查的同学学会了怎样设计调查问卷、怎样与顾客接近、怎样做访谈、怎样与顾客沟通等应用技能。同学们把自己置身职场,认真、高效地完成了实训任务,这种实训效果绝非院内实训可以实现。

3.3 参观汽车4S店

组织学生到汽车4S店观摩经销商经营,是实地参观,旁听、观看汽车销售的全过程的实训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走访汽车4S店的销售部、售后服务部、物流等部门管理人员,了解汽车4S店的运作模式。通过参观、访问,让学生了解汽车经销商的组织架构,运作模式,学习一线的汽车商务销售技能,了解销售顾问、服务顾问在销售及服务过程中展现的汽车营销技能。参观汽车4S店实训方式和汽车销售场景模拟的实训方式结合起来可以培养学生的汽车营销综合技能。

3.4 汽车销售场景模拟

汽车销售场景模拟就是在学院内仿照4S店售车环境,建立院内汽车营销商务实训中心,以提供学生进行汽车商务情景实训。这种实训方式主要是创造较真实的汽车商务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汽车销售技巧,如六分位绕车介绍法实训,现场情景道具展示车就必不可少。场景模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汽车营销职业能力,如:顾客接待能力,顾客需求分析能力,产品展示能力,异议处理能力,谈判能力,沟通能力等。它最能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也是较容易在校内全面开展的实训活动,因此,这种实训活动应经常开展。

3.5 汽车营销策划书编制

汽车营销策划書编制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这个实训项目我们采用与汽车营销与实务课程同步进行的方式进行。在该课程开始的时候布置任务,把学生分成5人一组,要求学生在学习了课程的基本内容后,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运用汽车营销策划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分析目前汽车4S店的营销现状,针对某一个汽车品牌制作汽车营销策划书,可以在市场定位、市场竞争、企业形象、顾客满意、分销、促销等内容中侧重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进行详细策划。在完成了策划书任务后,还要用PPT进行介绍交流。学生在课后要查找资料,要调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这种实训方式,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和市场营销管理能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强了社会能力。

4 结语

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符合高职教育目标要求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模块化、多形式的实训体系,并对该体系不断进行探索、总结,才能保证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叶志斌.汽车营销原理与实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

汽车营销与服务 第12篇

1 从概念、特点出发理解“一体化教学”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技工学校不能及时、快速地培养与之相适应的技能人才。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技工学校的教学思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仍未完全脱离传统的教学枷锁, 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即不能在一定的教学时段里成长为社会需求的符合职业标准的技能人才, 因而还需要全方位地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此时, “一体化教学”进入大家的视野。

一体化教学体系是一种创新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它借鉴了欧美现代职业教育模式, 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 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 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所教、所学、所用, 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导、为中心, “教与学”形成互动的学习方法。既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 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一体化教学现状

2.1 理念认识不足

很多教师还是停留在以前思维模式, 将一体化教学简单理解成先学专业理论课再进行专业技能训练, 教学模式上依旧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 在课堂上, 教师依然是“我讲你学”, 导致理论和技能的严重脱节。这样的教学方式必然让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到专业技能实训教学阶段, 学生已将前面所学理论知识遗忘, 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最终理论指导、技能训练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2.2 师资力量缺乏

由于高职院校历来重视汽车销售市场的挖掘与研究, 在汽车销售和售后方面科研和师资的培养则很少。因此, 现有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师一部分是汽车维修专业转过来的, 一部分是市场营销专业转过来的, 而汽车服务与营销是涉及两者交叉的学科, 教师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难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2.3 无符合教学实际的教材可用

目前, 技工院校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使用的教材基本来自于高职高专的教材, 并且这些教材基本上都是理论和实践分开编写, 显然不适合技工学校学生使用。

2.4 实训场所建设滞后

技工院校在工科专业实训场所建设方面一直都做得不错, 在一些相对成熟的汽车维修、数控加工等专业都建成了相对完善的教学实训场所。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起步较晚, 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 再加上其独特性、交叉性的学科特性, 实训场所的建设还有待加强。

3 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与探索

3.1 正确认识“理实一体化教学”

正确认识“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推动技工院校汽车服务与营销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关键。技工院校要清楚我们始终面对着“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么培养人”的命题。在当前社会, 如果还是用原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 学生注定只能加工成“不合格产品”, 这样害了学生、害了企业、害了学校, 最终害了整个国家。因此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为本位的符合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教学体系就是一体化教学体系。它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围绕职业技能训练要求, 确定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 设置教学环节和进度, 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二是理论教学与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注重感知、操作, 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2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实施一体化教学核心在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跨学科 (理论和实训课) 教学能力的教学精英。他们既有技能等级证, 又拥有学历证。引入了“双师型”教师, 就能摆脱以往实训课和理论课由不同老师教授的老模式, 改为一名双师型教师同时实施理论和实训教学, 让理论课成为实训课真正的先导课程, 使得课程衔接更自然, 课程设计更合理。

3.3 开发校本实训指导书

开发校本实训指导书是解决当前技工院校汽车服务与营销课程一体化教学教材滞后的有效措施。根据“先讲义, 后教材;先实训, 再理论;先模块, 再综合”的教材建设方法, 结合学生实际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 编写适合学生教学的教材, 创建以操作技能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校本教材模式。实训指导书就是学生在实训工位实践操作时, 指导学生操作实践的校本教材。它实用性强, 简洁明了, 很好地将教师需要教会学生的知识与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

3.4 建设汽车服务与营销实训中心

目前汽车4S店对高素质汽车服务与营销人员需求迫切, 汽车服务与营销实训中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体现了以下三个特性: (1) 生产现场特点:仿真性。汽车服务与营销实训中心为就读的学生提供了具有真实而综合的职业环境, 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开展实际操作训练.帮助学生专业技能、技巧的形成, 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给学生提供了具有可供训练的反复性, 能给学生创造反复训练的机会, 使学生体验生产操作过程, 完成毕业上岗前的准备和训练。 (2) 技术前沿:先进性。学生今天掌握的技术关系到明天的就业, 那么毕业后就能较早地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 有利于他们的就业和个人发展。先进的实训设备, 专业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是重要的保障。 (3) 适合课堂教学:适用性模块化、模拟化、仿真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能感受到职业氛围。通过实训, 增强了学生对汽车相关知识的了解, 提高汽车服务与营销的能力, 使学生能够胜任各类汽车的营销工作。

3.5 建立课堂教学质量的科学管控机制

一体化教学能否出成效最终还需要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科学管控。因为课堂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改革、课程的开发能否成功。因此, 建立课堂教学质量的科学管控机制, 是保证一体化教学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检查与评估, 建立一整套较为科学、可行的检查、评价制度, 并充分利用学生、教师及其他有关途径, 及时反馈课堂教学质量的信息, 将教学质量真正置于可管可控之下。

参考文献

[1]周宁, 沈华文.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轻工业, 2011 (10) .[1]周宁, 沈华文.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轻工业, 2011 (10) .

[2]王启英.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5) .[2]王启英.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5) .

上一篇:喷昔洛韦下一篇:聚焦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