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建筑遗产范文

2024-06-27

近代建筑遗产范文(精选7篇)

近代建筑遗产 第1篇

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是环渤海地区的早期工业化基地, 在洋务运动中相继诞生了中国大陆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和第一件卫生陶瓷。由于吸收了当时国外先进建造经验及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这些工厂、仓库、车站等建筑往往采用砖石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至今大多保存完好。唐山市的这些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拥有丰富的形态类型, 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具有包容性和多样性, 在经济功能的再开发方面拥有广阔的空间。本文将唐山市作为典型样本, 探讨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经济功能再开发的具体路径。

二、唐山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赋存及分布状态

作为我国早期工业的发展聚集区, 河北省唐山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非常丰富, 称得上“数量多、门类全、价值高”, 涉及煤炭、钢铁、水泥、陶瓷等主要领域, 涵盖英、俄、德、日等多国建筑风格。而近些年来, 随着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整个城市的战略转型, 这些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工矿业企业纷纷搬迁改造, 甚至破产重组。于是就在唐山市内生成了大量工业建筑遗产, 要么拆迁废弃, 要么重新开发。

从目前来看, 唐山市的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涵盖了主要的传统产业门类, 并根据产业布局的历史而呈现出片区分布格局。比如开滦集团作为历史悠久的大型企业, 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留下了珍贵的工业遗产。随着煤炭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矿产资源的枯竭, 越来越多的老矿井废弃停用。当前, 针对这些空间和建筑正在大力推进再开发, 将具有典型工业影响的矿山遗迹改造为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唐山市东南方向曾经拥有大量近代工业企业, 在地震后大多搬迁至中心城区北部的丰润区, 代表性企业是现在隶属于中国中车集团的唐山轨道车辆公司, 而原址的工业遗产及相关的铁路文化急需发掘整合。始建于1889年的启新水泥厂也早已搬迁重建, 原址正被改建为中国水泥工业博物馆及启新文化创意产业园, 现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陶瓷企业在唐山的聚集地是缸窑路附近, 但由于多数企业经济效益较差, 整个工业片区需要改造升级。在采煤塌陷区建立的南湖公园内, 初步建成了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总部基地, 旨在打造陶瓷文化创意、艺术创作展示、工业设计研发“三大中心”, 集中展示唐山一百多年的近代工业文明。但在唐山市现有的再开发实践中, 由于过于强调工业建筑遗产的公益性, 使得改造后的博物馆、创意产业集聚区处于运营困境。

三、唐山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经济功能再开发的类型定位

面对唐山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资源赋存、分布状态和再生设计需求, 必须充分学习借鉴国外经验, 以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视角来看待和处理。通过盘活老厂房、旧仓库等存量设施, 系统挖掘工业建筑遗产资源, 注重延续工业文化根脉, 按照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对唐山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经济功能进行全方位的再开发。具体引入工业旅游模式、主题博物馆模式、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城市休闲娱乐模式等, 或者对这些典型模式加以综合利用。

唐山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经济功能再开发的类型定位如表1所示。在煤炭工业领域, 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为主要载体, 选择工业旅游和主题博物馆为再开发方向。开滦矿山公园位于城市中心, 但面积不大, 分为矿业文化博览区、矿山遗迹及生产流程展示区、安全文化体验区、井下生产工艺探秘区, 可以通过真实景观和多个维度来诠释悠长的煤炭工业历史, 引发游客对煤炭工业文明与技术的兴趣。

在水泥工业领域, 主要是以启新水泥厂的原址为基础, 建立以工业旅游、主题博物馆、城市休闲娱乐为内容的复合发展模式。启新水泥厂的老厂区范围开阔, 交通便利, 可以依托中国水泥工业博物馆为主景观, 以工业遗产为物理空间载体, 在经济功能再开发方面多维出击。启新水泥厂项目环境特征鲜明, 可以利用场地环境本身的形状、坡度、绿化、设备等物质因素, 以及邻近区域的历史人文因素等, 整合成为城市公共功能区。引进德国麦德龙等领军企业, 利用原有工业建筑的空间优势改造为大型仓储式超市。布局咖啡馆、酒吧、健身及儿童娱乐场所, 打造成集成购物、娱乐、休闲等功能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在陶瓷工业领域, 集中力量建立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 发挥“集中连片利于聚集、艺术氛围易于灵感迸发”的客观优势, 拓展衍生品类型, 策划组织一批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陶瓷文化创意项目和经营项目。例如各种形式的文化节庆、艺术节、会展、创意集市和创意设计比赛活动等。将工业遗产作为创意元素, 开发高新科技和高文化含量的陶瓷产品。使特色主题的工业博览会与招商活动、商务交流、工业遗产旅游相融合, 从而既能更好地挖掘地域传统工业文化, 又能形成新兴产业集聚区。

在机械工业领域, 依托唐山市悠久、深厚的铁路渊源, 在唐山市东南方向建设铁路机车主题博物馆。将唐山机车车辆厂 (唐山本地简称“南厂”) 、在唐山办学70多年而后搬迁至成都的原唐山交通大学 (现“西南交通大学”) 等相关工业遗产和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开发, 建设特色鲜明的主题博物馆, 推动产业建筑遗产适应性再利用。

四、唐山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经济功能再开发的操作要点

把唐山工业建筑遗产的存量优势变成产业优势, 将废旧建筑改造成新型产业空间, 这可以为唐山市的传统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元素, 可以赋予废旧建筑新的生命, 既能保护工业遗产, 又能置换提升工业建筑遗产的经济功能, 实现城市记忆与现代都市时尚生活的有机结合。在唐山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开发过程中, 需要按照先后时序, 把握以下具体的操作要点。

1.工业建筑遗产改造的政府作用定位。决策过程是直接决策者、利益集团和普通市民三元主体的互动过程。地方政府握有决策的权利, 然而其决策是以利益集团或普通市民的支持为基础的。对于唐山市前几年已经发起的工业建筑遗产再开发项目, 应该考虑其功能缺失的现状, 增配商务办公和优势教育资源, 以激发地块的活力。通过改造再生, 使其焕发出新活力, 并通过建筑自身的良性循环带动整个地块的复兴。在整个过程中, 地方政府部门要建立完整的工业遗产名录, 搭建全景式的工业遗产脉络, 并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兴渠道及时普及工业建筑遗产再开发的知识和信息, 更新转型动态, 使广大公众更加了解实时进展。

2.复建近代工业化的代表性建筑群。由于唐山大地震以及时间、人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很多经典建筑已经不复存在。近年来, 很多工业建筑遗产还面临着城市建设的破坏, 导致重要遗产元素被拆改或者损毁。因此, 非常有必要选址原状复建一批在唐山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建筑。在一个集中的功能性园区中, 以清末民初的唐山为设计背景, 复建开滦洋房子、员司俱乐部、小山大世界、广东会馆等代表性建筑, 打造成特色旅游景区。

3.工业旅游线路的集成设计。唐山市的各工业遗产空间距离较近, 可以在单体个性化开发的基础上, 推动整体联系辉映, 形成近代工业遗产再开发的大尺度格局。优化设计唐山中心城区的工业建筑遗产旅游线路走向, 按照景点位置和城区路网走向, 可以先后参观原唐山交通大学原址、唐山机车车辆博物馆 (老火车站旧址)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 (开滦唐山矿原址) 、中国水泥工业博物馆 (启新水泥厂原址) 、唐山陶瓷工业博物馆 (德盛陶瓷厂原址) , 串联成一条完整、经典、饱满的工业旅游线路。

摘要:在传统工业城市的战略转型中, 旧厂区的改造更新, 使城市中环境恶劣、日渐衰败的工业地段得以复苏, 可以产生新的经济价值。本文以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唐山市为案例, 探讨了工业建筑遗产经济功能再开发的具体路径。伴随着传统产业活动的重组改造或搬迁升级, 留置在唐山中心城区的大量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可以通过经济功能的再开发, 转化和延展其经济价值。

关键词:唐山,工业建筑遗产,经济功能,再开发

参考文献

[1]孔雪静.城市中心区大规模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研究——以唐山启新水泥厂改造为例[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 2014年.

[2]杨彩云, 康嘉, 邹艳梅.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研究——以唐山为例[J].改革与战略, 2012 (1) :137-140.

[3]邹艳梅.唐山利用工业遗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SWOT分析[J].华章, 2011 (20) :223-224.

[4]殷健, 等.经济平衡视角下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沈阳红梅味精厂“抢救式”规划实践[J].工业建筑, 2014 (9) :7-10.

近代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模式 第2篇

工业建筑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对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民间研究团体基于“工业考古学”对工业革命以后的工业遗迹、遗存的调查和研究工作。2003年7月,在俄罗斯下塔吉尔召开的TICCIH第12届大会上通过了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纲领性档《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这标志着国际社会对工业遗产保护达成了普遍共识。2006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为工业遗产,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在无锡召开,通过了有关工业遗产保护的宪章性文件《无锡建议》[1]。工业建筑遗产并非泛指历史上所有留下来的工业建筑,而是指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用于工业生产、加工、维修的厂房以及为之配套的仓储、办公、居住、服务等功能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基础设施,具有公认历史文化和改造再利用意义的建筑及其所在的城市地区,且具特色并见证、记录了近现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并形成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产业景观[2]。

作为一种工业文化遗存,工业遗产具有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等多重价值,它有着其他类型遗产所没有的特性,除了自身形象和空间组成特点外,它还以其独特的“工业语言”表述自身所具备的“工业美”。它还是承载工业文明的遗存物,也是记录城市历史、体现城市特色、“阅读”城市的重要物质依托。对于有价值的工业遗产,不论是弃置或是将它们全部拆除,都将会是历史文化的损失,是资源的浪费。我们应该以“保留——再利用”的思想对待具有历史价值的工业遗产,使它在城市的建设中成为更具有地域特色与历史文化的新亮点。工业遗产保护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将其改造为主题博物馆、商业中心、城市开放空间和创意产业聚集区等,它能很好地与时尚、怀旧等要素结合,迎合都市人群的品味。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能帮助衰退中的老工业区“变废为宝”,缓解地区衰落和就业难的困局,实现同城市发展中形象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只有合理的开发利用才是对工业遗产最好地保护,对工业遗产原有空间的改造或扩建、对其建筑形式的改造、对工业遗产的更新和再利用、对工业遗产的外部环境景观的设计等各个方面又因各自不同的特点而分为不同的保护开发模式。全国各个城市的旧工业区因为不同的城市特色和发展特点,有其各自的特色。综合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的开发实践,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大致存在以下六种不同的模式。

1. 主题博物馆保护模式

工业遗产能反映出当时工业化过程的特定阶段或者功能,也具有了物质文化意义。因此,在原址上修建工业博物馆比在传统博物馆中展出旧有物品更方便,也更生动。它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工艺生产过程,从中活化工业区的历史感和真实感,同时也激发市民参与感和认同感,还可以作为艺术创作基地,开展一些作品展览活动。对于那些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工业遗产,结合工业遗产及构筑物设立主体博物馆、展示馆、展示厅、纪念馆等形式进行保护和展示这样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对历史信息进行保护,同时也可以对其进行开发利用[3]。在原址上修建博物馆,比在传统博物馆中展出旧有物品更方便、也更生动,通过保留原有的工作条件和地域背景,让参观者体验到一种身临其境、时空倒流的真实感。

该模式以德国鲁尔工业区的亨利钢铁厂和关税同盟煤炭焦化厂最为典型,如图1。亨利钢铁厂位于哈廷根市,1847年煤井开始运行,一度成为欧洲最大的煤井,世界第2大钢铁公司。1986年12月煤井停产。1986年被省政府列入历史文化纪念地。2001年9月该地成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德国第3个获此殊荣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地。目前该废弃钢铁厂已经变成一个露天博物馆,并对公众开放,其典型的包豪斯建筑风格,简洁大方,具有很强的现代艺术感染力,除了吸引游客外,还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和创意、设计产业在这里集聚,成为办公场所和作品展览场地[4]。该博物馆的最大特色是设计了一个儿童可以参与并在其中废弃的工业设施中开展各种活动的游乐天堂,从而大大吸引了亲子家庭旅游者。此外,导游人员由原厂工人志愿者承担,活化了旅游区的真实感和历史感,同时也激发了小区参与感和认同感,使整个旅游区具有一种“生态博物馆”的氛围。

在我国也有成功的案例,如福建船政工业遗产的开发再利用。福州的马尾船厂部分保留旧有的厂房和设备形态,展示造船工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船政绘事院(即船舶设计所,1867年建成)目前已作为厂史陈列馆。厂史陈列分为近代部分(船政)与现代部分(造船厂),陈列沙盘、舰模、图片、实物等,展现中国造船发展史、海军建设史、近代史上重大事件以及改革开放后百年老厂发生的巨大变化,另外马江海战纪念馆、中国近代海军博物馆、船政精英馆在建。

主题博物馆改造模式对工业遗产的要求较高,需要尽可能地保持其原貌,工业遗产历史文化价值较高,通常文物单位或者优秀的工业遗产会采用这样的再利用模式。

2. 创意产业园开发模式

大多数的工业建筑由于地处市中心,早期租金较便宜,更重要的是这些老厂房、旧仓库背后所积淀的工业文明和场地记忆,能够激发创作的灵感。加上厂房开阔宽敞的结构,可随意分隔组合,重新布局,受到艺术家等创意产业从业者的青睐。艺术家及创意人士们所需要的是城市生活而激发的创作热情,而工业建筑所特有的历史沧桑感和内部空间的高大宽敞正能为艺术家们和创意人士们提供这种迸发创意灵感的特质场所,所以工业遗产和创意产业能够得到很好的融合。目前全球资源趋于紧张,地球环境日益恶化,怎样能够发展和保护并存,我们不能为了经济而破坏环境,也不能为了环境就停止发展,这就给人体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显然创新是唯一的出路,既环保又节约能源的新型产品和服务才是未来的主流。创意产业界是新兴的业界,创业者大多年纪较轻,经济实力较弱,他们往往把城市中逐渐被废弃的旧区作为创业的基地,将其改造成充满性格的创意园区,进而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地,为城市的旧区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这模式的典型例子为美国的苏荷。苏荷(SOHO)位于曼哈顿岛西南端,是19世纪后半期纽约的工业区之一。该区的再利用最终以小而灵活,大规模的历史性建筑在利用为核心取代那种暴风骤雨式的大拆大建的途径。为了吸引专业开发商承接,政府在改造规划中明确了非产业化的政策导向,确定以艺术经营为龙头,辅以餐饮、旅游、时装的时尚化历史人文景区,高雅艺术与大众消费相结合的发展模式[5]。在具体手法上,当局明确了整就如旧原则,规定任何人不能破坏老房子的外貌,不能改变原有的基本结构,改造只能集中于内部设施的现代化。改造后的“楼阁”,反映了原建筑美学特征的砖石墙体,铸铁窗与柱子仍不加掩饰地暴露着;或简洁明快,或繁复绚丽的多样化现代改建手法介入其间;空间流畅丰富;设施先进而富有个性化;历史、文化与现代性就这样融为一体。

北京798工厂是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一家大型国有工厂,东德负责设计建造,秉承了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当工厂的生产停滞以后,一批全新的创意产业入驻,包括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行业,也包括精品家居、时装、酒吧、餐饮等服务性行业。在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保护的前提下,他们将原有的工业厂房进行了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带来的是对于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创造性的理解。南京的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园区前身是清末洋务运动期间,时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于1865年9月创建的金陵机器制造局。设计维持建筑原有历史风貌和结构特征,调整和更新功能和空间,对破损建筑进行必要的修缮加固,结合旅游开发,形成大的开放空间。目前已形成科技创意研发区、山顶花园酒店商务区、科技创意博览区、工艺美术创作区和时尚生活休闲区五个功能区,成为一个融科技、文化、商业、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时尚·消费·创意产业中心。

这种模式一般是针对近代老工业建筑早期租金较便宜,又地处市中心,更重要的是这些老厂房、旧仓库背后所积淀的工业文明和场地记忆,能够激发创作的灵感,加上厂房仓库开阔宽敞的结构,可随意分隔组合,重新布局,受到艺术家等创意产业从业者的青睐。

3. 旅游购物中心运作模式

这种开发模式是把原有的工业遗产的遗址改造为购物中心,配有咖啡馆、酒吧、健身房、服装城及儿童娱乐场所等。这种模式为小区提供方便,同时也助于发展旅游,对旧工厂区的复兴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例如奥伯豪森(Oberhausen)的中心购物区以就地保留的大型储气罐为核心而进行开发。该购物区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购物场所,还配套建有咖啡馆、酒吧和美食街、儿童游乐园网球和体育中心、多媒体和影视娱乐中心,以及由废弃矿坑改造的人工湖等等。奥伯豪森(Oberhausen)的Centro和Geometers由于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优越便捷的交通设施,已成为整个鲁尔区购物文化的发祥地,并可望发展成为奥伯豪森(Oberhausen)新的城市中心,甚至也是欧洲最大的购物旅游中心之一,吸引了来自荷兰等地的购物、休闲和度假的周末游客。为了打造青岛市的啤酒文化,政府将青岛啤酒厂旧址门前的登州路改造成了啤酒街。老青岛啤酒厂改造成青岛啤酒博物馆,并被确立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啤酒街通过建设特色啤酒吧、开放啤酒博物馆、设立文化休闲场所等来突出啤酒特色。

这种模式一般是针对地处市中心或者是大量居民老城区,地理位置优越,具有便利的交通设施和博大精深的工业文化或者独具特色的工业景观或者优秀的工业建筑,加上工业遗产的厂房面积广阔,建筑坚固,满足建造大型购物中心或其它功能场所的硬件要求。另外,这种工业遗产所在的地区一般都具有对外开放的优秀历史传统,知名度较高。

4. 公共游憩空间变更模式

一些巨硕高耸的产业建筑,特别是座落在城市滨水或毗邻公共空间的产业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方位地标作用,其中很多还是所在城市的特征性地标,是人们从景观层面认知城市的重要构成要素。在政府机构主导下,对那些占地面积较大,厂房、设备等具有较大保留价值的工业遗产,可考虑将其改造为园或广场等一些公共开发空间。建造一些公众可以参与的游乐设施,作为人们休闲和娱乐的场所,是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举措。

这种开发模式成功的案例以彼得·拉茨设计的北杜伊斯堡公园最为典型。公园原是一个集采煤、炼焦、钢铁于一身的大型工业基地,1985年停产。现被改造成一个以煤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公园利用很多废旧的机器设备改造成了供人们游乐的设施,如将废旧的贮气罐改造成潜水俱乐部的训练池,将堆放铁矿砂的混凝土料场改造成青少年活动场地,墙体被改造成攀岩者乐园,一些仓库和厂房被改造成迪厅和音乐厅,甚至交响乐这样的高雅艺术都开始利用这些巨型的钢铁冶炼炉作为背景,演出进行别开生面的活动,创造出独特的公众休闲、娱乐场所。这项环境生态整治工程以及景观形象再造的实践使得这一地段重现了生机,同时解决了就业、居住和经济难题,如图2。

在国内由土人景观的俞孔坚教授主持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也是将工业遗产地改造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经典案例之一。公园原为粤中造船厂,是地方性中小规模造船厂,地处南亚热带。始建于1953年,1999年破产,2001年改造为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供市民开展休闲游憩活动。设计保留了场地原有的榕树,驳岸处理、植物栽植等方面也体现自然、生态的原则。改造过程中充分利用厂区遗存的工业元素,例如烟囱、龙门吊、水塔等,同时掺插以现代景观环境小品,运用景观设计学的处理手法,展现了工业美学特征。

这种模式一般是针对近代老工业建筑早期租金较便宜,又地处市中心,更重要的是这些老厂房、旧仓库背后所积淀的工业文明和场地记忆,具有独特的景观特点。

5. 多功能综合开发模式

这个模式是从整个区域来看,工业建筑往往成片集中建设,特殊的时代烙印,使其可以作为整体展开复兴计划既对一区域的工业遗产进行统一性开发,称之为综合开发模式。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巴尔的摩内港(Baltimore Inner Harbor)。摩内港的廷戴克码头建于1914年的原锡装饰公司制造厂曾是世界最大最先进的锡制品工厂。1965年以后就一直废弃着。1984-1986,工厂前的发电站变成了时尚餐馆,发电站旁边的货运区整治为了大片的绿地、游泳池和游船码头。庞大的厂房改建为含套“阁楼”式豪华公寓、3530平方米商业与办公空间的综合体[9]。厂房的屋顶还添建了22套带屋顶花园、“屋顶屋”形式的公寓。一个空置了近200年,破败不堪的工厂变成了巴尔的摩最顶级的公寓楼。而巴尔的摩内港4号码头,如图3,最著名的地标则是一个建于1900-1909年的老发电厂,它也是内港最大、最重要的产业建筑遗产,1999年改建后的老发电厂既有粗犷的古意,又极具现代性,为内港注入了新的文化生命,引发了巴尔的摩内港的“第二次复兴”。它高耸烟囱上巨大鲜艳的吉他形标志在夜晚闪闪发光,成了内港最璀璨的标志。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维也纳煤气工厂,工厂建于1896年,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废弃。在1999至2001年间这些煤气罐内部结构被拆除,只留下砖体外表和部分屋顶。然后,这些建筑物被分割改造成615个新公寓、一座学生宿舍、若干办公室、一所日托中心、一个多功能厅、70多间商铺、餐馆、酒吧、咖啡厅、一个活动大厅外加一座维也纳国家档案馆。如今,这些煤气厂的遗址已经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中心城区。

综合开发模式是把原有的工业遗产的遗址改造为集商业、娱乐、居住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开发模式。可以弥补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功能不足、产品单一的缺陷,它是提升旧工业区整体形象,扩大工业遗产开发外延的最佳开发模式之一。

6. 区域性一体化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是针对地处市中心衰落地带或老城区,多数缺少相关的服务配套的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厂房仓库开阔宽敞的结构,可以作为多种功能的空间;而且这些老厂房、旧仓库背后所积淀的工业文明和场地记忆,环境优美。将工业旅游资源与周边其他非工业旅游资源有效结合,形成特色旅游线路。德国目前己经开发了120条旅游线路,如葡萄酒之路,啤酒之路、宝石之路、玻璃之路,玩具之路等,但是与工业旅游发展史有关的线路很少,人们认识到应该将工业旅游变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该模式的代表是鲁尔工业区。自19世纪中期崛起的鲁尔工业区曾是欧洲最大的煤炭开采和钢铁制造业中心之一。由于全世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鲁尔工业区逐渐衰败,遗留下大量的失业人口、破坏殆尽的生态环境以及一座座遗弃的厂房。1989年,鲁尔区的区域管理委员会KVR组织实施的长达10年之久的区域性综合整治与复兴计划,该计划对鲁尔区工业结构转型、旧工业建筑和废弃地的改造和重新利用、当地的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恢复、以及就业和住房等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等等,给予了系统的考虑和规划。1998年开始,鲁尔工业区推出了由全区主要工业遗产整合而成的著名的“工业遗产旅游之路”(route industry cultural),这条旅游路线包含19个工业遗产旅游景点、6个国家级的工业技术和社会史博物馆、12个典型的工业聚落,以及9个利用废弃的工业设施改造而成的瞭望塔,在19个主要的景点中,还专门选出3个,设立了专为游客提供整个区域工业遗产旅游信息的游客中心。此外,还规划设计了覆盖整个鲁尔区、包含500个地点的25条专题游线[10]。这种区域一体化的开发模式,使鲁尔区至少在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方面,树立了一个统一的区域形象,这个形象对区内各城市间的相互协作以及对外宣传,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个模式是从整个区域来看,工业建筑往往成片集中建设,特殊的时代烙印,使其可以作为整体展开复兴计划即对一区域的工业遗产进行统一性开发。

7. 结论

在我国现存大量的工业遗产中,它们风格各异,反映着中国工业时代的文明和所处城市的历史特征,有些具有很高的历史保留价值。它们的空间结构大都保存完好,具有很强的可改造性。从国外诸多的工业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可以预见到我国工业遗产发展的巨大潜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结构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城市的发展已不能再指望单纯地依赖用地规模的无限扩张。加强对工业遗产的改造再利用已成为城市开发中进行内部挖潜的有效方法。众多的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也将列入发展未来城市、重塑城市形象的日程。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起步晚了将近20年。结合它们工业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可以得出重要结论,在产业衰弱和资源枯竭后能够认识到工业遗产资源的重要性。工业遗产是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核心吸引物,加强管理和保护的目的是保证工业遗产的完整性。完整保存下来的工业遗产资源既是发展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物质载体,也是工业遗产开发建设项目非常重要的补充。这些工业遗产资源在基本保持原状的前提下赋予新的使用功能。在工业遗产保护开发中首先应把挖掘当地特有的工业遗产资源作为出发点,尽可能突出工业遗产资源的特色,从战略上认识到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并通过开发措施强化其独特性,从而形成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完整、独立的工业景观。

参考文献

[1]顾承兵,周瑾.有关产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J].理想空间,2006(4):107

[2]王建国,蒋楠.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J].建筑学报,2005(10):48-49

[3](英)肯尼斯?鲍威尔.于馨等译.旧建筑的改建和重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32-39

[4]刘抚英.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对策考察研究[J].世界建筑,2007/07

[5]傅瑶,刘文军,崔悦.国外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对我国的启示[J].沈阳: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

[6]王彦辉.传承与超越——晨光1986科技?创意产业园新建筑设计.南京:建筑与文化,2008/3

[7]俞孔坚.足下的野草之美—中山岐江公园设计[J].新建筑,2001(5)

[8]王向荣.生态与艺术的结合—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的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1/2

[9]于冰.Domus+新建筑改造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2-29

中国传统建筑到近代建筑 第3篇

笼统而言, 古代世界曾经有过大约七个主要的独立建筑体系, 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 或流传不广, 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 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等, 而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又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代最长, 流域最广, 成就也就最大。

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 诞生于距今约10000年的旧、新石器时代之交, 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 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也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 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 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二十世纪初。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建筑始终完整保留了体系的基本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以分出几个大的段落, 如商周到秦汉, 是萌芽与成长阶段, 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次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 是成熟与高峰阶段, 唐宋的成就更为辉煌, 是第二次高潮, 可以认为是中国建筑的高峰;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 明至盛清以前是发展的第三次高潮。可以看出, 每一次高潮的出现, 都相应地伴有国家的统一、长期的安定和文化的急剧交流等社会背景。例如秦汉的统一加速了中原文化和楚、越文化的交流, 隋唐的统一增强了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 以及中国内部南北文化的交流, 明清的统一又加强了中国各民族之间、并开始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与其他艺术例如诗歌常于乱世而更见其盛的情况不同, 可以认为, 统一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和文化交流, 正是建筑艺术得以发展的内在契机。

二、传统建筑的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 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 长城、桥梁大致十五种类型, 以及如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除了有前述基本共通的发展历程以外, 又有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的不同。

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社会土壤, 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 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 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观, 而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宫殿从夏代已经萌芽, 隋唐达到高峰, 明清更加精致。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 但有些类型如园林、某些山林寺观和某些民居则采用了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构图方式, 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 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 而与欧洲等其他建筑体系突出建筑个体的放射外向性格、体形体量的强烈对比等有明显差别。

中国各少数民族建筑也都各具异采, 大大丰富了中国建筑的整体风貌。藏族建筑深植于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土壤之中, 虽吸收了汉族建筑的一些形象和手法, 而自成体系, 非常富于特色, 规模宏大, 色彩鲜明, 性格粗犷巨丽, 其代表性杰作, 不愧为世界级的建筑艺术精品。维吾尔族以伊斯兰教建筑成就最大, 属于世界伊斯兰建筑体系, 造型浑朴含韵, 性格静穆沉思, 其民居也与汉族民居有显著不同。傣族信奉上座部佛教, 建筑受同为上座部佛教流行地区的泰、缅等国影响较大, 除富于特色的干阑式民居外, 以妩媚玲珑的佛寺佛塔更具风韵。侗族建筑虽受汉族影响较大, 仍以其特有的鼓楼和风雨桥闻名中外, 艺术性格质朴古拙。此外, 如回族伊斯教建筑、纳西族、白族、土家族和朝鲜族民居, 也都各具异采。这些民族的建筑艺术作品, 象闪现在天空的点点明星, 与汉族建筑一起, 共同组成为中华建筑的灿烂。

三、近代建筑的起源

到了中国近代, 一大批前所未有的建筑类型出现了, 诸如工厂、车站、银行、医院、学校、会堂、教堂、领事馆和新式住宅大量涌现, 以及以钢铁、水泥为代表的新的建筑材料及与之相应的新的结构方式、施工技术、建筑设备等的应用, 都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以木结构和手工业施工为主的建筑方式;另一方面, 传统的建筑类型如宫殿、坛庙、帝王陵墓、古典园林和庙宇等都停止了建造。这一切, 都为建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客观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 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人们的审美情趣等也发生的变化。总之, 总体上已发展到终点的中国古典建筑体系在近代以来已逐渐淡出, 新建筑已成了中国建筑的主导方向。

随着中国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后, 一大批西方式样的古典主义、折衷主义及以后的“摩登建筑”的“洋房”, 首先在各大城市的租界出现。早在明代, 中国就出现了西式教堂, 清初在圆明园还建造了“西洋楼”, 由在清廷供职的西洋画师设计, 水平并不高, 基本采取西方文艺复兴后出现的巴洛克风格。这一时期的建筑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为本世纪20年代以前, 先是流行古典主义, 更多模仿西方文艺复兴建筑形式, 然后是集仿主义, 拚凑西方各种古代建筑形式于一身, 代表作如上海外滩英商汇丰银行、北京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大礼堂等。第二时期是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 建筑形式大多已向现代“摩登建筑”的方向转化, 代表作如上海外滩江海关、沙逊大厦和24层的国际大厦。第三个时期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以后, 即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以前, 除东北伪满时期由日本人促成的仍属西方折衷主义的所谓“兴亚式”建筑外, 建筑活动不多。

四、近代建筑的转折

近代中国建筑艺术处在一个大转折的过程当中。一方面, 新的功能要求, 新的建造条件和手段, 以及在中国土地上建造的包括西方现代建筑在内的西式建筑, 为中国建筑师提供了就近学习的机会, 对于促进中国建筑的发展, 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 新一代受过现代教育的中国建筑师并不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 也在探索多种民族化的途径。虽然不一定都是成功的, 但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 近代中国建筑毕竟是新中国建筑赖以发展直接基础, 是中国古典建筑与新中国之间的过渡。

近代以来直到今天, 中国建筑在传统的土壤上, 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建筑手段, 吸收外来建筑文化, 继续前进着。特别是在最近一二十年中, 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契机, 更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 已经产生了初步可喜的成果。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的高度成熟及其伟大成就, 证明中国建筑不但拥有而且已发展为十分富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艺术理论, 包括一整套建筑哲理, 也包括建筑或环境的空间和形体构图方法。有的虽然还没有被古人总结为文字, 但从大量的建筑作品中, 人们还是有可能读懂其中深藏的信息国建筑在传统的土壤上, 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建筑手段, 吸收外来建筑文化, 继续前进着。特别是在最近一二十年中, 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契机, 更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 已经产生了初步可喜的成果。

中国传统建筑到中国近代建筑 第4篇

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 诞生于距今约10000年的旧、新石器时代之交, 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 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也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 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 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二十世纪初。

中国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 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 长城、桥梁大致十五种类型, 以及如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除了有前述基本共通的发展历程以外, 又有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的不同。

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社会土壤, 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 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 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观, 而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宫殿从夏代已经萌芽, 隋唐达到高峰, 明清更加精致。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 但有些类型如园林、某些山林寺观和某些民居则采用了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构图方式, 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 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 而与欧洲等其他建筑体系突出建筑个体的放射外向性格、体形体量的强烈对比等有明显差别。

中国各少数民族建筑也都各具异采, 大大丰富了中国建筑的整体风貌。藏族建筑深植于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土壤之中, 虽吸收了汉族建筑的一些形象和手法, 而自成体系, 非常富于特色, 规模宏大, 色彩鲜明, 性格粗犷巨丽, 其代表性杰作, 不愧为世界级的建筑艺术精品。维吾尔族以伊斯兰教建筑成就最大, 属于世界伊斯兰建筑体系, 造型浑朴含韵, 性格静穆沉思, 其民居也与汉族民居有显著不同。傣族信奉上座部佛教, 建筑受同为上座部佛教流行地区的泰、缅等国影响较大, 除富于特色的干阑式民居外, 以妩媚玲珑的佛寺佛塔更具风韵。侗族建筑虽受汉族影响较大, 仍以其特有的鼓楼和风雨桥闻名中外, 艺术性格质朴古拙。此外, 如回族伊斯教建筑、纳西族、白族、土家族和朝鲜族民居, 也都各具异采。这些民族的建筑艺术作品, 象闪现在天空的点点明星, 与汉族建筑一起, 共同组成为中华建筑的灿烂。

到了中国近代, 一大批前所未有的建筑类型出现了, 诸如工厂、车站、银行、医院、学校、会堂、教堂、领事馆和新式住宅大量涌现, 以及以钢铁、水泥为代表的新的建筑材料及与之相应的新的结构方式、施工技术、建筑设备等的应用, 都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以木结构和手工业施工为主的建筑方式;另一方面, 传统的建筑类型如宫殿、坛庙、帝王陵墓、古典园林和庙宇等都停止了建造。这一切, 都为建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客观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 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人们的审美情趣等也发生的变化。总之, 总体上已发展到终点的中国古典建筑体系在近代以来已逐渐淡出, 新建筑已成了中国建筑的主导方向。

随着中国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后, 一大批西方式样的古典主义、折衷主义及以后的“摩登建筑”的“洋房”, 首先在各大城市的租界出现。早在明代, 中国就出现了西式教堂, 清初在圆明园还建造了“西洋楼”, 由在清廷供职的西洋画师设计, 水平并不高, 基本采取西方文艺复兴后出现的巴洛克风格。这一时期的建筑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为本世纪20年代以前, 先是流行古典主义, 更多模仿西方文艺复兴建筑形式, 然后是集仿主义, 拚凑西方各种古代建筑形式于一身, 代表作如上海外滩英商汇丰银行、北京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大礼堂等。第二时期是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 建筑形式大多已向现代“摩登建筑”的方向转化, 代表作如上海外滩江海关、沙逊大厦和24层的国际大厦。第三个时期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以后, 即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以前, 除东北伪满时期由日本人促成的仍属西方折衷主义的所谓“兴亚式”建筑外, 建筑活动不多。

近代中国建筑艺术处在一个大转折的过程当中。一方面, 新的功能要求, 新的建造条件和手段, 以及在中国土地上建造的包括西方现代建筑在内的西式建筑, 为中国建筑师提供了就近学习的机会, 对于促进中国建筑的发展, 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 新一代受过现代教育的中国建筑师并不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 也在探索多种民族化的途径。虽然不一定都是成功的, 但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 近代中国建筑毕竟是新中国建筑赖以发展直接基础, 是中国古典建筑与新中国之间的过渡。

近代“满族老屋”建筑考证 第5篇

一、最早期满族居住建筑环境

人类居住建筑历史都经历了由洞穴、地下到地上,由简陋到复杂的历史演变。满族民居更是如此,当中原文明发展到先秦时期时, “ 肃慎”成为满族最早的原始名称。 当时的“ 肃慎”部落还处于原始部落阶段。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为了抵御秋冬寒冷,其居住环境多为穴居或半地下的巢居,在史书中被称为“ 穴中人”,这种居住地俗称“ 地窨子”。《 晋书》记载肃慎部落“: 夏则巢居,冬则穴居。 ”此时满族生产方式已经从渔猎为主,开始进入畜牧、耕种阶段,在取得一定经验和规模后,开始进入奴隶社会时期。秦汉时期,中原文明的传播和满族先民对生活的不断完善更新,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已经不全部是地下洞穴式,而采用半地下穴居式。《 后汉书》记载“: 肃慎穴居,以深为贵。 大家深九梯,以多为好……其人不洁。 ”贵族大户以穴居深为荣耀。《 三国志·东夷传》“: 作洞在中央,人围其表居……古肃慎氏之国也。”此时半穴居的满族先民已经有了阶级等级观念,在建造居所时也要体现这种等级[2]70。 从考古发掘得知,当时满族先民房屋面积平均有三十多平方米,地上有以树干搭起、外披树叶野草用来遮风挡雨的屋顶,有开合瞭望的门窗。 这种建筑格局直至建国初期满族边远山区仍存在,被称为“ 马架子”。在入口处围以矮墙以增加防寒、防猛兽侵袭作用。 地上与地下以木梯相通,此时的满族住宅已经具有房屋的雏形,开始有别于传统居住洞穴。 《 旧唐书》 记载“: 靺鞨人依山水掘地为穴,架木于上,以土复之,状如墓塚。 ”其地上屋顶为死角式,四周以泥草堆积,内以木头拼接成木板床围在四周,室中间有火灶供取暖烧食物所用。

到了女真时期,满族民居已经从地下转移到地上,有了现代满族老屋的主体形式功能。此时女真民居以树木做屋檐以土石堆垒墙壁,室内建有火炕,房屋内厨房、卧室相连,房舍外有人工围栏。 《 金史·世纪》 记载:“ 献祖乃徙居海古水,耕垦树艺,始筑室,有栋宇之制。 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无瓦,复以木板、或以桦皮或以草绸缪之。 墙垣篱壁率皆以木门,皆东向,环室为上床。 炽火其下,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 ”到了女真后期,满族民居已经基本形成满族老屋所有建筑特点, 既有中原建筑框架结构, 又极具地域、民族风格,特别是火炕的发明使用,是满族老屋建筑上最成功的设计[3]51。

二、近代满族老屋建筑特征

1.建筑布局。“ 满族老屋”坐北朝南,由三到五间房舍组成,这样的房子称为正房,为主人起居住所。在正房两侧建的屋舍称为厢房, 东厢房里面存放粮食,西厢房存放农具杂物。 厢房外靠南建有禽舍猪圈。无论正房还是厢房,房顶就地取材都以木片树皮摆搭,其上和泥,以干草排成草苫覆盖。一些满族官绅豪宅正房屋顶,以琉璃瓦覆盖。在满族老屋四周围有栅栏或砖砌院墙,正房对面有大门,多以两根竖直粗木固定,其上连接横梁,横梁上做屋脊造型,其下有两扇开合门板组成门楼子。房前院落内耸立“ 索伦杆”,上端安一个方斗。每逢祭祀必放米谷碎肉于斗内,以喂食乌鸦和喜鹊。 正房分为口袋房和“ 对面屋”结构。“ 口袋房”房门在东,整个房屋造型如同口袋。从房门进入是伙房,从伙房进入的房间满族人称“ 外屋”,主要用作吃饭、 会客之用。 再进入一间称为“ 里屋”,主要作为卧室。“ 对门”或“ 对面屋”是从正房中间开门,左右两边做厨房,再两边开设卧室,成对称布局。不管哪种形式“, 满族老屋”卧室都会在南北西三面设置火炕, 以增加取暖和住宿面积。 有的满族老屋还把卧室从中隔为两间,设立南北大炕。南边靠炕头处称之为暖阁,主要用于老年人休息使用。 东北寒冷气候,火炕成为满族老屋最主要的室内建筑。 在满族火炕设计中“, 万字炕”最为常用,这种火炕一般从灶台烟道引出,以南、 西、北三面连接,因南炕靠近窗户,采光好,离厨房最近,最暖和,一般成为长辈或客人饮酒休息之地。满族崇祖尚右,西炕被称为“ 窝撒库”,禁止人居住。 炕上墙壁供奉祖宗牌位,设立祖像祭器贡品。《 金史·世纪》载“: 女真之俗,生子年长即异居。 ”所谓异居,即另置炕室、 “ 异辈不同炕”。 也就是南炕睡长辈,北炕睡晚辈。

2.老屋的门窗、烟囱、影壁墙。 满族老屋的门窗有着独特的民族特征,房门分内外两层,大门板整张独扇,内门双扇对开,以木制插销控制。在外屋靠近灶台处有一小窗,俗称“ 马窗”。正屋窗户分上下两层,上层以厚窗纸外糊。 夏天可向内吊起,以木根支撑通风。 下层窗户多以方格、梅花、菱形格槽装饰。平生不动,需要时也能拿下。上下窗户都以一种麻布性质的窗纸外糊,满语称为“ 摊他哈花上”。 这种窗纸以棉絮、兽类毛发混合纸浆,经摊匀晾晒而成。在使用时还要淋上油,增加透光度和韧性。这种北方特有的窗户纸一经糊上,不怕冬季寒风砂石敲打极难脱落。满族老屋烟囱是落地式,满语称为“ 呼兰”, 这种设计并非如传统民居在屋顶建造, 而是独立建在房屋一侧,极为宽大高过房檐数尺。其底部孔洞与炕相通。早期烟囱以原木掏空而建,后来改为木板围成,至后又发展成砖瓦砌成。在烟囱底部安有插板, 当外部风力大烟囱抽离过多时起到调控作用。 《 柳边纪略》 所记“: 烟囱多以完木之自然中虚者为之,久而碎裂,则护之以泥, 或藤缚之上,人呼为摩哥郎。 ”满族老屋烟囱设计独特又不易坍塌, 成为满族民居建筑特色之一。

影壁是传统满族老宅的一部分,这种习俗来源于满族先民在战争中的掩体,有着复古怀旧情怀。 多数影壁为一字型,砖石结构,以石为基,青砖砌壁身。其上多以马鞍造型设计瓦顶,影壁墙正面对大门多雕刻绘制吉祥纹饰,背面设定神龛供奉土地,影壁墙距大门有三米距离。在近代传统满族民居中,无论家庭富贵贫贱,居住房舍是否简陋,都会在院内设立影壁,在影壁上勾画出云龙等吉祥图腾。清中叶以后,满族社会生活两级分化现象愈发明显。 以地主豪绅为主的贵富阶层的住宅一般有四方形的宽敞院落,在高墙围绕下,正房、 东西厢房、索伦杆、门楼、影壁墙一应俱全。正房以砖石搭砌,高大宽敞坚固,内火炕取暖,抵御了冬季寒冷。 在左右厢房南侧有牲畜栏圈,以饲养猪为主,到了冬季年关前宰杀。 在正房后留有菜地,地下挖有菜窖,冬储秋季蔬菜。大户人家院落以砖石搭垒,小户人家以木栅栏围起,且院落相连。 整个四合院结构合理、美观大气,能够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适应东北复杂的地域条件和气候。

三、满族老屋在建筑设计上的科学性、实用性

满族民居建筑是其在漫长历史沿革中不断总结发展,逐渐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建筑体系。满族民居从洞穴、地窨子、马架子再到后来完善稳定的四合院结构,其建筑历史跨越两千多年。 满族老屋建筑有别于其他民族建筑,具有极强的地域实用性和科学性。 满族老屋中的正房空间实用巧妙, 口袋房型设计既体现了满族民族习俗,又具有极好的空间应用效果。这种户型采光通风极好,在布局上以厨房带动火炕,既增加了室内建筑功能使用率,又能有效利用热能取暖,对室内温度提升产生很好效果。 传统南方木制建筑虽然形制更具艺术性,但并不适用于北方寒冷冬季。 满族老屋中的口袋房、对面屋、万字炕正适合满族在东北地域生存需求,这种取暖设施可使房间内均匀受热。 满族老屋火炕低矮,可使热量从靠近地面处散发,屋内大面积都受到暖气光顾。 冬季火炕上还可以晾晒衣物,升腾起的热气可有效缓解冬季东北室内干燥的空气,减少因空气干燥产生的疾病发生,这样的布局有利于室内空气流通和空间使用。 同时火炕的热量对身体有极好的保健效果,每日在火炕上安睡,身体能够吸收热量有利健康,这是南方普遍以床作为休憩所无法比拟的[4]87。

在家居玄关设计上,满族老屋以影壁墙起到居住空间与外界之间的桥接作用。 影壁墙在满族老屋中有多种造型,从影壁墙的设计上就能看出这户人家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富贵之家影壁墙以砖石镶砌,墙面构图吉祥精致面积大,还有的在影壁上以木雕做成框架进行装饰,能够让人从进入大门开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有着表明户主身份地位的影壁。 对于其他小户或贫农满族家庭,影壁墙材质多数以木制拼接以砖石为底座,规模、材质、做工都无法与大户人家相比。玄关影壁既体现了家庭在社会上的地位,展现了民族传统, 同时还能将院落内空间进行巧妙布局,增添人文色彩。 从满族传统老屋建筑设计可看出, 满族老屋是适应北方自然环境的生活产物, 它的完善间接推动了满族民族的发展壮大。 传统民俗的融入,使这种生活建筑更具有实用艺术特性。满族老屋建筑格局对现代北方建筑设计,有很好的启发触动。从现代民间建筑中,我们仍能看到很多满族老屋建筑设计构件痕迹,现代北方民居中的火炕、燃池、土暖气、灯笼杆等都能感受到满族老屋建筑带来的设计灵感,具有极强的参考实用价值。

摘要:“满族老屋”是满族在自然生存过程中,结合地理气候条件、民族习俗,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满族老屋”建筑设计独特、科学,以满族特有的“口袋房”、“万字炕”、“地烟囱”建筑设计为主体。

近代建筑遗产 第6篇

一、海派文化的简述

罗兹·墨菲在《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一书中说过, “上海近百年的发展格局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缩影”[1]。研究上海近代建筑风格就是研究中国近代社会, 因为建筑风格受到社会的各方面影响, 包括经济文化、历史、政治,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晶。上海从20世纪10年代到40年代以十年为一个时期, 重大历史大事件有:10年代, 中国进入民国时期, 政局比较混乱, 但是上海受到的影响不大, 所以一些“大人物”选择在上海定居, 这时期租界发展得很快并开始越界筑路。到了20年代, 则因为江浙战争租界人口迅速扩大, 五卅运动后, 越界筑路结束。30年代, 上海已经达到近代历史中最繁荣的时期, 中外商人等都陆续在上海定居, 租界也同时兴起了高层建筑, 这一时期发生的淞沪会战, 导致租界外和日本势力范围内的建筑受到破坏。40年代前期, 日军占领上海租界, 日本投降后租界归还上海, 之后又发生了内战等, 一些国民党官员和外籍人士离开上海。

元朝时期就已经有了上海县, 但是上海真正开始发展还是在鸦片战争以后, 其凭借地理位置逐步繁荣起来。上海的文化与传统的中国文化不太相同,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所以提到上海文化一般也会联系到海派文化。余秋雨先生认为上海文化在近代中国历史中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种文化。海派文化的基本特点就是海纳百川, 中西合璧。

海派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初始、发展、停滞、成熟这几个时期。萌芽时期是开埠前, 1889年至解放前都是发展时期, 解放后至文革是一个停滞时期, 改革开放后逐步走向成熟。海派文化的特性有都市性、双重性、多元化。所谓“都市性”不难理解, 它是建立在民众基础上的都市文化, 现代化程度比较高而且受西方影响多, 因此其与其他城市文化不太相同, 比如苏州、宁波更加注重本土的吴越文化, 香港、广州以经济为主, 北京是政治、历史中心。鲁迅先生也曾针京派人士对海派文化的误解写过文章, 指出两种文化属性不同, 一个更重视政治, 而一个更重视经济而已。从文化角度讲, “双重性”是海派文化既吸收吴越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 又有西方文化的影子, 海派文化是种雅俗共赏的文化。从创新角度说, 海派文化既是种革新的文化, 又含有旧式文化的成分。“多元化”是指各种不同的文化碰撞, 古今、中西、南北、雅俗等这几个方面的碰撞。

海派文化的优势和劣势都十分明显, 一方面是上海经济、政治方面都给文化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它接受得多、学得快、推陈出新、兼收并用, 但缺点也往往是这些因素造成的, 创新不深入, 容易流于表面, 盲目崇外。

二、上海近代建筑发展简述

建筑是城市发展的见证, 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上海近代建筑从各方面来说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 建筑类型也非常丰富, 但是因为各个租界各自为政, 从而导致城市发展不均衡。上海近代建筑从建筑技术上来说, 有江南传统建筑和西式风格建筑, 传统风格建筑采用木构梁柱结构, 开埠后出现的西式建筑则为砖石承重、木架屋盖, 特别是拱券的运用, 这之前在中国从没出现过。19世纪90年代继工业革命之后, 上海建筑开始使用新材料, 比如钢结构、混凝土、水泥。在建筑技术上不只是材质的引进, 还有管理施工上的新技术。当时出现了国外建筑师、机构, 如邬达克、通和洋行、公和洋行、德和洋行, 中国建筑师和团体有董大酋、吕彦直的彦记建筑事务所、庄俊建筑事务所、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建筑协会等。

从建筑活动来说, 上海近代建筑大致也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是初始时期, 大致从1843至1895年, 西方建筑刚开始出现在上海, 租界刚开始划分, 一切都处于初始阶段, 建筑规模与形式都不太丰富。第二段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 上海近代建筑开始步入发展期, 建筑技术得到了提高, 开始出现5至7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 这是上海近代建筑的成熟时期, 这时期已经出现了高层建筑, 装饰艺术派在这一时期非常流行。

上海近代建筑的主要风格是以西方古典主义风格为主, 但对于中国来说它是一种新的建筑风格, 而且西方的新派建筑在上海也很受欢迎, 对上海来说它也是西方建筑中的一种摩登式样。当然, 这和上海人的性格特点也有关, 他们从一开始就不排斥新材料、新技术。近代上海建筑的普遍特色是是注重功利、追求时尚、中西合璧、兼容并蓄, 这和海派文化的特点不谋而合。

三、海派建筑风格

从历史角度纵向分析, 以上海近代建筑发展作为分段依据, 第一阶段为1845年至1895年近代建筑初始 (殖民地式为主的建筑风格时期) , 此时西方文化和建筑开始出现在上海, 租界建立, 但是资本积累不多, 所以建筑技术、风格、形式相对比较粗糙, 早期的大多数建筑都是砖木结构的一两层的平房。同时欧洲正在流行文艺复兴之后的新古典和巴洛克风格, 所以在上海的英国、法国租界也以古典主义改进样式居多, 就是所谓的“殖民地”式建筑。不过建筑工人等有着筑造中国建筑的习惯, 所以所建的西方建筑多多少少都带有中国建筑风格元素。第二阶段为19世纪末至1920年近代建筑发展时期 (古典主义为主的建筑风格时期) , 建筑技术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出现了5至7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艺术风格上以古典主义为主, 带着浓郁巴洛克色彩。这一时期建筑功能也扩展了不少, 有了学校、娱乐、宗教场所、花园洋房等类型的建筑。上海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也崇尚古典柱式, 建筑平面讲究轴线对称, 外立面有明显的主从关系, 提倡统一并有明显的横段三段和纵段三段式, 强调建筑局部与整体之间相协调, 建筑上追求气派, 室内装饰极为奢华。第三段为1920年至1945年近代建筑的成熟时期 (ART DECO为主的建筑风格时期) 。这时期已经出现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比如装饰艺术派、少部分现代主义及折衷主义等。从建筑本身来说高层建筑不断地拔地而起, 室内布局也趋向于功能合理化、与外部空间的交流等。崇尚装饰艺术风格, 使用比较几何化的纯粹装饰, 如发散性图案、齿轮流线线条、几何图形等, 并且饰以明亮的颜色。与此同时, 一些亚洲、非洲、欧洲等古文化元素也被采用, 上海的装饰艺术派建筑往往会加入了中国元素, 如传统纹样等。

从建筑风格来说, 上海近代建筑可以分为四种。1.西式古典复古风格。近现代上海建筑类型分饭店类、剧院电影类、宗教类、娱乐商业类、住宅类, 这些建筑中很多都是西式古典复古风格。2.折衷主义风格。折衷主义基本上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外型上保持中式特别是屋顶, 但是内部还是以西式功能分割为主;第二种外形为西式, 内部带有中式点缀;第三种是各种不同风格汇集在一个建筑中。例如外滩的上海总会等建筑都是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3.现代摩登主义。这种风格还是以装饰艺术风格为主, 也有“有机建筑”的风格, 比如西郊宾馆4号楼, 它称为“怪屋”。4.地域主义风格。这类风格大多出现在住宅建筑中, 比如赫赫有名的马勒别墅, 就是斯堪的那维亚式挪威风格。它的外部造型是马勒女儿梦中童话建筑的外型, 而内部装饰则以“船”的主题为主, 把船的内景搬到自己别墅里来了。

四、结语

上海近代建筑种类非常丰富, 这些历史建筑也只有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才能产生, 全部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财富。虽然上海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工作已经做得很到位了, 如“外滩源”等保护历史建筑原有风貌等的大型项目, 但还是有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保留建筑”被拆, 或没有被保护而破败。在这里只能呼吁加大法律执行力度, 相关部门也应该拿出相应的保护方案, 能不拆的尽量不拆, 加固维持原有建筑样式, 并且加大宣传力度, 让公众走进、了解这些历史性建筑, 成立民间的保护组织, 不要再发生令人痛心的错拆、盲拆事件了。

参考文献

[1]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A%E6%B5%B7%E5%8E%86%E5%8F%B2维基百科-上海历史本页面最后修订于, 2012.11.5

[2]http://baike.baidu.com/view/41074.htm百度百科——海派文化创建, 2006.4.24

[3]钱乃荣.重读鲁迅论海派.东方早报, 2012.10.24.B06版

[4]陈伯海.上海文化通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5]上海通社.旧上海史料.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

[6]陈从周, 章明.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88

[7]上海建筑施工志编委会·编写办公室.东方“巴黎”近代上海建筑史话.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1

[8]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8

[9]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536159/豆瓣-Art Deco风格2010-07-07

[10]罗小未.上海建筑风格与上海文化.建筑学报, 1989 (10)

[11]郑时龄.上海近代建筑风格.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

坊子近代建筑遗存的现状研究 第7篇

这片德式建筑群就集中于老胶济线坊子站周围, 这个小站原来是胶济线的必经之地。1984年, 胶济线复线改造取直, 但是因为坊子有一个产量不算小的煤矿, 这段被“短路”的铁路一直到今天仍然在承担着货运的任务, 坊子车站也因此保留。该建筑群在建国初期有300余座, 经过岁月侵蚀, 目前尚存166座。其辖区面积8平方公里, 整个建筑分布广, 群落集中, 风格鲜明, 分区明确, 设计巧妙, 是潍坊市坊子区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教育、艺术价值。

一、坊子近代建筑的现状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坊子是胶济线上最活跃的一个商埠,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就是在这里起家的, 在坊子的老城区里, 有银行、礼堂、领事馆等颇具规格的公共建筑, 无声地记录着这里曾有的繁华。在已经废弃的德建野战医院里, 旅人可以轻易了解100年前德国建筑师的设计与工程水平:这个医院的墙体有70厘米厚, 地板下面有深达一米的隔温层, 填满了煤渣, 墙上的壁炉可以给两个房间供热。几年前, 坊子有关部门曾收到德国方面的信函, 称某栋建筑已经超过了百年, 保质期已过, 请使用部门注意修葺。可见早在100年前, 德国的建筑业就已经实现了所谓的“工程质量跟踪负责体系”。现在坊子的老房子大都“病危”, 城市的开发与建设历来是老房子的天敌, 许多有意义的建筑也在城市的扩建中轰然倒地, 而坊子因为行政区中心的搬迁, 使得这些老建筑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建筑艺术、殖民文化、工业历史, 多重的意义使得坊子德日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显得尤为紧迫。

二、坊子近代建筑的历史价值

始建于1898年的坊子火车站和坊子德国煤矿拉开了潍坊近代经济的序幕, 胶济铁路把潍县带给了世界。也正是西方列强巴黎和会上把胶东从德国割给日本才引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 在这个风风雨雨的近代历程中, 今天依然立在这里的这些“国际化”建筑见证了这一切, 其中蕴涵的珍贵历史文化价值难以计量。除了历史优秀建筑外, 在火车站、矿务公司等地的工业设施也成为人们了解100年前铁路、采矿等工业历史的鲜见史料。坊子车站的东端有一个机车修理厂, 一个巨大的转盘用铰链相连, 据说机车开到这个转盘上可以用人力轻易地转动方向, 直至对准某个车库。济南和青岛的火车站附近都曾有这样一个转盘, 但随着城市的发展, 它们已了无痕迹———许多百年前胶济铁路沿线上的建筑, 也因为车站扩建而荡然无存。另外, 一个至今仍在使用的竖井在1904年建成时取名“安妮竖井”, 而安妮就是当时德国总督的夫人。再如, 在1914年德军战败后, 日本帝国主义便夺取了坊子的占领权, 在坊子又出现了一批日式建筑。在坊子目前还存有60多所日本人修建的银行、商铺、民居等建筑, 一座名为慰安所的老房子更成为了日军强迫亚洲妇女作慰安妇的又一铁证。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9医院诞生于二十世纪抗日战争初期, 它的前身及创建者可以追溯到红军初创时期, 是我军创立最早的医院之一, 是一所有着红军传统的医院。2005年11月, 坊子的德日侵华遗址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坊子近代建筑的文化价值

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 他们需要在环境中体味自己的历史、寻找生活的记忆、抚摸过去的痕迹, 而没有历史和传统的城市是荒漠, 是有感情的人不能忍受的。建筑作为文化、传统的具体载体, 就是一种物化的感情, 这种感情从家庭、家乡推及到整个国家、民族。八十年代后, 整个世界建筑界都在反思, 现代化对文化遗产的破坏甚至比战争更厉害。这种错误的倾向不能再继续, 城市和建筑也不能再搞纯功利主义。除了要满足人的生活需要, 还要满足人的感情需求。从这个角度而言, 保护古城和古建筑, 就是保护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的情感。

整个二十世纪, 中国在文化方面面临着很多问题, 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城市文化的保护。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集中反映。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 随着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呼吁, 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

世界上很多城市都认识到了历史建筑的文化、旅游和经济价值, 坊子近代建筑及其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也已经提到议事日程, 但现在的市政建设或房地产市场等还存在很多问题, 并且大众对文化遗产的认可度也不尽一致, 都有可能进一步造成这些宝贵遗产的再受损, 还希望各个方面在分“享文化大餐”这杯羹时, 能切实达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不光给前人也是给自己更是给后人一个圆满交代。

四、坊子近代建筑保护的重要意义

作为承载与见证近百年来中国小城镇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变迁的标本, 其发展演变的进程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域外强势文化的兼容并蓄与复合集成, 是以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格局与肌理为主体, 由历史建筑遗迹、风土传统、生活式样、工业遗产等系列人文景观共同形成的活着的历史与文化之核心。德日式建筑群比较完整地折射了中国由封建社会过渡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一段沉重历史, 是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历史见证, 是我国近代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珍贵的人文景观资源, 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教育、艺术价值。

五、结语

城市是集成人类生活的复杂空间, 而历史性建筑吸收了灿烂辉煌时代的热血和能量, 将一代代拥有者所花费的心思传承下来, 对于任何历史性城市、历史性建筑、历史性景观的变迁, 其实, 它最终所要改变的终极还是人;从这个意义上, 任何文物或文化遗产的概念或可理解为“文”与“物”的两个层面的复合体, 也许只有为保存居民的集体记忆、保护唯一性、独特性与活生生的人文魅力而不仅仅是作为供人观瞻的“物”付出的努力, 一种充满活生生的生活感, 历史与当下和谐的秩序与景象才能浮现。

正如提出“再次确立以历史、文化和自然为主轴之生活方式”的日本著名城市规划及历史古迹保护学者西村幸夫所言:“……地方的魅力其实要归于这些深以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为荣、爱惜这些地方的人们的魅力。因此, 有趣的是, 有魅力的人所居住的地方几乎毫无例外都是有魅力的。地方的魅力, 事实上是由于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魅力而产生才出来的。了解住在这里的人的想法, 而后再来看这个地方的时候, 就会愈来愈感受得到这个地方更深层、更深刻的吸引力———因为通过爱这个地方的人的眼睛, 才能真正看见这个地方。”

显然坊子百年文化小镇的开发是一次机遇。衷心希望坊子能以历史建筑的修复保护为契机, 在激烈的城市化进程中, 为文化遗产老城的改造提供一个范本, 实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发挥经济潜力的双重意义。

摘要:去过青岛的人都会为其“红瓦绿树”的欧陆风情城市景观所陶醉, 殊不知, 在潍坊市坊子老城区也有这么一片相同景观的德式建筑群, 在方圆8公里的区域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欧式社区, 在这僻静的老城区里无声地散发着诱人的异国风情。

上一篇:德育低效原因下一篇: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