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表达范文

2024-07-28

建筑表达范文(精选11篇)

建筑表达 第1篇

关键词:表达,潜意识,有意识,自我意识

0 引言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最初最原始的需要, 就是人要把由精神产生出来的一个观念或思想体现于他的作品[1]。”这种对观念的体现就是“表达”, 这是艺术的主要目的。以现代符号学的观点看, “表达”接近于语言学家索绪尔所提出的“所指”的概念, 即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 表达的涵义也在不断变化。借用沙里宁的概念, 人类的艺术可分为“潜意识”的阶段、“有意识”的阶段和“自我意识”的阶段[2] (对各阶段的定义与原义有所不同) 。

1“潜意识”阶段

“潜意识”的阶段是指产生于原始人的巫术、礼仪、祭祀等活动中的原始艺术。这些艺术从一开始诞生的时候, 就和人的社会生活和自身利益相关, 而不是仅仅出于无目的的游戏或是娱乐。因而, “原始人的艺术不言自喻地具有土生土长、直率、真诚、创新、及充分表现原始人生活的特点”[2]。迄今为止, 世界各地发现了许多山岩洞穴中的壁画和各种形式的巨石阵 (见图1) , 这些史前艺术多为原始社会人们进行巫术、礼仪活动的遗迹, 表达了当时人类对于世界的潜在理解和认知。

原始人利用天然洞穴作为遮风避雨的遮蔽物, 这还不能称之为建筑。“原始小屋”[3]是建筑的最初形态。建筑在出现之初, 就寻求对于宇宙模式的表达。在原始社会, 各民族文化中广泛存在着太阳崇拜、树崇拜、生殖崇拜及万物有灵观, 基于此产生的创世神话、巫术礼仪、对神圣数字和神秘图形的崇拜及空间观念, 最终导致空间图式及宇宙模式的确立。当时的建筑作为人类所认知的宇宙形式的同构体而存在, 并发展成各民族建筑 (尤其是所谓“辉煌建筑”) 的空间原型。

2“有意识”阶段

“有意识”的阶段是指在生产实践过程中, 人们有意识的感觉到美的价值, 并运用自觉的创造力探求美的规律, 进行艺术的创作与表达;同时, 艺术逐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脱离, 成为少数人的专业。这一阶段历时漫长, 涵盖许多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民族, 拥有丰富的艺术类型与流派。然而, 就艺术表达而言, 这些特色各异的艺术风格与流派又具有共同点, 它们都是在寻求一种真实反映世界 (确切的说是人们所认识和梦想的世界) 和美的感受的表达方式, 即一种对艺术表达的客观对象的探求, 这与“自我意识”阶段对艺术表达主体的探求有本质的不同。

就此阶段的建筑艺术而言, 许多随机的因素 (政治、经济、宗教、战争等) 与各民族不同的建筑空间原型相结合, 经过历史长期的选择、综合、固化与积淀, 最终形成各民族、各时期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 而这已与原始的人类冲动相去甚远。如埃及的金字塔作为时空永恒的象征, 表达了古埃及人一向度的时空观念;希腊的神庙庄重平稳, 在和谐的比例中显示出一种自然的生命之美;罗马的斗兽场气势恢宏, 象征着军事帝国的永恒;中世纪的哥特教堂以其高耸的塔楼、轻盈的骨架券, 引发人们对于天国的向往;被誉为文艺复兴纪念碑的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 宏大的穹顶、饱满的轮廓, 体现了对于完美的追求和人文主义思想……同时, 在建筑发展过程中, 已有的建筑文化对建筑布局、体形、材质、构造方式及城市规划进行着文化抉择, 形成建筑表达长期的稳定性。例如, 以儒教—道教—佛教文化为基础的传统中国建筑, 多为平面五方位或平面九方位的空间格局模式, 而西方宗教建筑, 以立体七方位为空间基本模式, 强调世俗域与圣域的划分, 追求向上与向前的动感。这些不同的建筑形象, 表达了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建筑思想。

3“自我意识”阶段

“自我意识”的阶段, 是指由源于启蒙运动的现代主义运动所开创的艺术表达的新时代。此时的艺术家不满足于用作品使人产生美的感受, 而是进一步探求与反思艺术表达的本质, 导致艺术表达的多样化, 并把艺术鉴赏的机会平等的分配给广大公众, 而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当然, 现代派艺术的产生并不仅源于艺术家对于艺术本质的反思, 而有其特定的政治背景和社会根源。

首先,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中尖锐的社会矛盾, 使不少艺术家对现实产生不满, 处于一种苦闷的精神状态之中。在这种“世纪末情绪”笼罩下, 艺术界出现了象征派和发泄自己主观情感的后印象主义, 这些世纪末艺术最终促成了20世纪现代艺术革命全面开始。

其次, 现代科学技术惊人的更新速度促进了文化的更新, 从而深刻的影响了现代艺术的产生和发展。1895年, 伦琴 (1845年~1923年) 研究阴极射线时意外发现X射线;1896年, 贝克勒耳 (1852年~1908年) 发现放射线;1897年, 汤姆逊证实了电子的存在;1900年, 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1903年怀特兄弟第一次动力飞行;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1912年~1913年, 玻尔建立 (经典) 量子论原子模型;1923年, 德布洛意提出物质波假说……艺术家生活在这样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创新”被等同为“进步”, 这一心态深刻影响了现代艺术的表达。

再次, 现代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潮也影响了现代艺术的产生。早在19世纪上半叶,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就提出了唯我主义的本体思想。其后, 尼采的唯意志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伯格森的直觉理论、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等, 都对现代艺术的产生有指导作用。同时, 艺术表达上的追求也反映了一个时代文化上的价值观。相对应于中世纪的繁文缛节, 工业时代人们追求真我、本性, 促进了艺术表达目标与手法的转变。这实际上也指出了现代艺术与工业文明之间根深蒂固的关系。

工业化的出现, 使艺术面向市场, 扩大了艺术品的范围, 模糊了日常生活用品与艺术品的界限。艺术的“大众化”“商业化” (或是一些艺术家认为的“庸俗化”) , 一方面导致艺术品味的低俗, 艺术退化为流行时尚;另一方面, 商品化也导致艺术上的竞争, 刺激了艺术创作中对于创新的渴望。仿佛一夜之间, 人们便不能理解为何在几个世纪中, 画家能够对同一主题进行无数次的表现 (如图2~图4所示, 博士来拜) 。这时, 艺术的表达目的便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古典的价值不复存在, 艺术不再作为客观世界的反映, 艺术家以艺术本身为目的, 从共同的欣赏语言走向独自的直觉渲泻[4]。这也正如斯滕特所说的, “在风格演变中, 所有艺术形式都十分接近达到一种渐进状态, 即一种纯粹反映主观的无结构状态”[5]。与传统的决裂往往被认为是20世纪艺术的主要特征。从19世纪80年代起, 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赛尚和高更、凡高等开始了个性化语言的探索, 绘画由具象走向抽象, 这是对传统艺术表达的摒弃, 导致传统艺术彻底解体。在塞尚以前, 欧洲的造型艺术从未摆脱对自然的模仿, 绘画艺术更是对自然的再现。而在现代艺术流派中, 强类的反差、冲突、对比刺激着人们的各种感官, “独创性从此作为一种伟大艺术和艺术家必需的特性得到承认”[6]。

在抽象艺术的代表人物彼埃特·蒙德里安的作品中 (百老汇爵士乐, 1942年~1943年) , 绘画语言限制在最基本的要素之上:直线、纯色的小方块, 用最抽象的模式进行纯粹的表达;塔特林等创立的构成主义 (第三国际纪念碑, 1920年) , 则引发了抽象雕塑运动;达达主义代表人物杜尚的作品“泉” (如图5所示为瓷质小便器, 1917年) 嘲弄了传统艺术, 向艺术观念提出了挑战……

始于巴黎的超现实主义, 实现了艺术表达的另一次大转弯。它提倡纯粹的精神的自动主义, 并企图运用这种自动主义, 以口头或文字或其他的任何方式去表达真正的思想过程, 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 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或道德的偏见[4]。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 (图6为记忆的永恒, 1929年) 、马格里特 (图7为自由的门槛) 等, 他们的作品使人们看到一种极其真实的荒诞, 完全反映一种精神世界的内容。

极少主义的出现把二战后艺术的表达发展到极致。极少主义艺术家认为艺术不应模仿任何已存在之物, 艺术必须具有创造性。他们追求形式创造, 但摒弃任何具体的内容、反映和联想。这与偶然艺术较接近———使艺术具有不表达任何东西的能力, 而仅仅是存在 (图8为叠落, 乍德, 1987年) 。约翰·卡奇的乐曲《大地幻景第四号》即反映了对“无意义的表达”的追求。但对于受众而言, 对此类艺术作品的理解却需要更深厚的知识背景。

在建筑的发展过程中, 对美学规律的探求曾是传统建筑表达的中心内容, 也由此形成了许多建筑美学的经典规则。而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改变了人们关于建筑的传统观念, 开创了建筑表达的新时代。“自我意识”被引入建筑表达, 美不再是建筑表达的目的, 人和人的生活体验成为建筑表达关注的中心, 建筑表达呈现出多义性与多元化的趋向。

20世纪50年代, 现代主义建筑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 简洁的外形、清新的风格, 同传统建筑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方盒子”的泛滥引起人们强烈的反感, 许多建筑师开始对现代主义进行反思。从60年代起, 建筑思潮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主要流派有:野性主义、新古典主义、典雅主义、隐喻主义、高技派、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1977年马丘比宪章的制定, 反映了建筑思潮中对人的尊重。使用者不再独立于建筑表达之外, 而成为建筑表达积极的参与者。建筑被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 并对历史文脉、地方文化、环境、能源、生态等问题做出积极的回应。

高迪的卡萨·巴特洛公寓 (1904年~1906年, 见图9) , 是建筑表达中多重隐喻和象征的典范。突出的阳台既像是海藻又让人联想起死人的骨骸, 色彩艳丽的瓷砖如波浪般赋予立面以动感, 或许还会使人联想到中国园林的云墙……而对于熟悉巴塞罗那文化与历史的人来说, 这座表现了自由空间形态的建筑, 隐喻的是巴塞罗那城的守护神圣———乔治杀死西班牙龙的故事。这样, 同一座建筑在不同的层次上被人们所理解, 观者的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建筑具有多义性。而从大的背景来看, 高迪的艺术风格和当时欧洲盛行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奥地利的分离派等有着很深的内在联系。

4 建筑表达的特点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期看, 建筑作为艺术的一支, 在表达上与艺术发展总体是同步的, 都是由潜意识的表达演化为自我意识的表达。然而建筑自身的特点, 又使建筑的表达与其他艺术的表达有所不同。因为建筑从来就不是纯艺术, 与绘画、雕塑等具象艺术相比, 建筑在表达上或许更接近于音乐这类抽象艺术, 但二者仍有不同。斯克鲁登把建筑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征归结为:实用功能、地区性、技术的特征、公共性质、连续性、乡土性等[7]。这些特征也往往成为人们进行建筑评价的标准。

从维特鲁威的“实用、经济、美观”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形式追随功能”, 实用性作为建筑与生俱来的本质而常常带有伦理、道德色彩。然而, 作为艺术的建筑, 对功能的反映从来就不是纯粹的。被奉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起始标志的巴黎埃菲尔铁塔, 其底座的四个大拱并不具有结构功能, 拱是悬挂在结构上的, 而不像看上去的那样起支撑作用。

建筑作为一种大众媒体, 受众不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另一方面, 建筑作为公众艺术, 建筑师也不可能像其他艺术家一样拥有自由表达的权利。当然, 建筑的公共性或许会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减弱或消失———当建造不再是一种社会需求, 建筑就有可能成为纯粹的个人思想的表达。同时, 正是建筑的公共性决定了建筑表达的地区性、连续性等特点。

对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师一直在统一和谐与对比反叛之间摇摆不定。最近建成的位于新喀里多尼亚努美阿的冉—马利·特吉巴欧文化中心 (如图10所示) , 是建筑与环境和谐的典范。该建筑因其形式的创造性和与场址的动人联系而声名远播。意大利建筑师皮亚诺的设计, 不仅反映出他对环境的关注, 而且也表现了对于本土文化的尊重。三组房屋形成的村落, 宛如散落在丛林中的竹篓, 优美而自然。以现代技术延伸的传统形式, 成功地表达了场地和气候的特征、材料和工艺的潜力以及过去与未来的结合。

作为当今世界上备受瞩目的建筑师之一, 盖里 (Frank Gehry) 的作品则表现了对建筑与环境的另一种观点, 并引起很大争议。批评者认为其建筑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城市环境, 完全是一种自我的表达 (甚或自我的放纵) ;支持者则坚信盖里的作品代表了建筑发展的新方向, Perrault甚至称盖里为“美国建筑师中的教皇”[10]。盖里提到达达主义代表人物杜尚对其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日本横滨的“鱼餐馆”, 盖里用极端具象的形态将作品的意义直接呈现出来, 是对后现代主义的反讽;而位于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区首府毕尔巴鄂市的古根汉姆美术馆 (Guggenheim Museum in Bilbao, 1997, 见图11) , 体型扭曲复杂, 具有强烈的动势, 充分表现了自由的可能性。盖里把建筑当作雕塑品, 以个人的方式表现当代的文化和社会状况, 并通过观者的认同与共鸣而产生艺术的感染力。

毫无疑问, 不论是盖里还是由其所引发的对于建筑造型与空间重新认识与界定 (如建于日本东京的Truss-Wall住宅, Ushida Findlay, 1993年, 见图12) , 不仅与艺术表达发展的新趋向密切相关, 而且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的。长期以来, 靠直尺、圆规绘制二维图纸是建筑师表现设计意图的主要手段。但是, 三维空间是我们感知的唯一的现实世界, 因而于二维平面上表达三维空间必定对空间的特质会有所遗漏, 这在无形中固化了建筑师的思维, 限定了建筑表达的领域。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建筑师得以摆脱二维视图的限制, 对三维空间进行更好的模拟。借助三维数字化仪, 建筑师可将模型直接输入电脑, 对结构和材料进行分析, 然后由电脑控制直接进行构件的制造。这种类似于工业中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数字化设计, 会为未来建筑的表达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66-67.

[2][英]伊利尔·沙里宁.形式的探索——一条处理艺术问题的基本途径[M].顾启源,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34, 40.

[3]“The Primitive Hut”, Architecture, 2000.

[4]朱伯熊.世界美术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1991:10, 103.

[5][美]约翰·巴罗.不论:科学的极限与极限的科学[M].李新州, 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131.

[6][美]布伦特·C·布罗林.建筑与文脉——新老建筑的配合[M].翁致祥,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3.

[7][英]罗杰·斯克鲁登.建筑美学[M].刘先觉,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5-18.

[8]“American Architecture:The View From Abroad”, Architecture, January, 1998:108.

[9]刘育东.建筑的涵义[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建筑情报杂志社, 1999.

城市建筑中文化内涵的选择与表达 第2篇

文化是城市的内核和灵魂,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凝聚力,没有发展活力的城市。围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建筑设计等当今城市发展建设中的前沿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城市建筑所追求的文化建筑与城市环境的紧密融合,人文空间与自然生态的有机统一,更是重中之重。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而文化建筑作为城市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空间场所,对于培养城市文化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建筑的文化品格

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形态,能够反映其在满足使用功能需求的同时所体现的人类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一个具有文化品位的建筑,其文化意义常常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和一段时期的文化标志。文化建筑因其特有的文化功能和广泛的公共参与性更能彰显文化的属性和品格,并表达文化建筑的特征和风格,这是建筑文化也是文化建筑创作的一个特征。如同人拥有基本的品格和气质,对于建筑而言,这种品格通过建筑的造型、空间和内外环境的塑造,构成建筑的整体空间,成为建筑文化的风格和精神。建筑创作常常以主题事件、场所、环境、历史文脉、人物风范、科技特点、高度价值和审美观等为切入点表达建筑的文化品格,创造高品位的文化建筑。

文化建筑表达的准则是紧扣建筑品格的主题,并综合此时此地,此刻此景,选择最适宜的建筑构成,可能是单个建筑的构成,也可能是集群的构成。场所属性的解读和利用,采用彰显或消隐的手法来塑造一个清晰的建筑形态,从较为直接形似的符号象征走向更加隐喻和神似的抽象表现。以情景叙事展开空间的叙事方式,并使之上升为更富有层次的叙事化场景。通过建筑外在的材质、纹理、色调等表皮信息,表达直观的建筑文化特征,这也是用得比较多的手法。城市共融,采用开放的共融空间吸引和包容更广泛的城市生活,在建筑功能和内容上更加复合、多元和人性化,成为增强建筑自身的适应性的手法。因此,文化性是对一座建筑相关特点的最高概括,而建筑品格则是建筑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建筑的灵魂。建筑的文化内涵

斯特凡·胥茨:德国gmp建筑事务所副总裁、主持设计师城市和文化的互动,剧院、图书馆、博物馆都属于文化建筑,但其建筑形态是不同的,组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文化广场与城市的关系。

纽约林肯文化中心

纽约林肯文化中心位于靠近市中心的位置,所占据的地区有一个中轴线,四周是穿行的街道,广场十分完整,广场内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市民活动空间。林肯文化中心不是以单栋的建筑著称于世,每一栋建筑都很有名,同时作为一个整体也非常成功。整体性表现在这几栋建筑的比例、材料、幕墙的划分及共同营造出来的各样空间。不论白天还是晚上,纽约市民都非常愿意来到林肯广场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整体性是林肯广场给予城市最好的礼物,建筑的外立面都是朝向广场的,外立面之间不论是柱廊的形式,还是中间的形式都是相互呼应的,所以完整的建筑群具有自己独特的力量。

国家博物馆

文化建筑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国家博物馆是我们在中国完成的非常重要的文化建筑,这个项目花费了多年的时间。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建筑,其前方有一个很大的城市广场,人民大会堂与这个建筑形成对比,博物馆的前方立有很高的柱廊,这个柱廊作为建筑的朝向。广场完全建成后,出现了一些带有政治意义的新建筑,其外观表现是没有柱廊的,比较封闭。在广场上可能看到新的建筑呈现出这样的一个体量,并且是以这个建筑体量形成的文化中心。我觉得这个建筑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它能够同时告诉广大市民,今后的设计将使两个建筑产生新的平衡。

在入口处可以看见柱廊,柱子是非常细的形态,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非常尊重历史建筑,而且是依据中国建筑的特色来做的,以尊重老建筑的方式来处理新建筑。后面的大厅是一个连接大厅,空间非常恢弘,尺度的变化是从天安门延续至此,从这个建筑继续往北走,会有更强的尺度感。进入里面,天然的采光引导对于空间是有帮助的,大厅中使用的一些建筑元素是从中国的传统元素中提取出来的。

我认为文化建筑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在建筑中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流。特别是文化中心的建筑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还是大剧院,我们都能看到尺度方面的尝试和变化。

细节表达文化建筑的特征

约翰尼斯·雷西:德国KSP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总建筑师我们公司的理念是建筑并不是单纯的输出产品,而是在不断沟通中,为满足特定需要,创造与地方性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项目对我们意义重大,国家图书馆项目在2003年中标,现已竣工。我们对于自己的表现比较满意。建筑方案基于一个非常简单的理念,即希望人们能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进行活动。设计主题是按时间顺序对建筑进行三个不同时期的分割:第一部分是基座内的传统式图书馆,代表过去,存放的古典文献等;第二部分存放现在的书籍;第三部分代表未来,是关于发展新方向的相关信息介绍。这个项目对于我们而言非常重要,因此我们经常去施工现场,确保设计理念能够得到最大的实施。在过程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一个项目从最开始的方案设计到最后的竣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沟通过程。

此外,天津美术馆项目也是将建筑融入城市文化和自然的很好体现。天津是一个大城市,在城市中心建立一个大规模自然景观的机会千载难逢。首要问题是怎样使建筑在城市与自然中处于一个更加恰当的位置。基地外围和中间设有绿化带,绿化带中间是天然湖,基地像洋葱一样环环相扣。中央湖区及周围的绿化带得到了非常好的实施,居民可在此享受惬意的时光。通过这一设计我们想要传达的理念是所有的建筑物都是一个整体。建筑位于城市与湖水之间,与自然、城市都能建立联系。

针对建筑物造型我们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设计方案。希望建筑融入群体,而不是作为一个单体存在,在不失去自身气质的同时,避免过于突出,并且对于任何建筑物的细节都进行不断推敲。我们对建筑物立面的设计就是对上百个不同方案进行择优挑选的结果。通过不断地

推敲和沟通,我们对立面和造型进行不断调整,最终建筑作品得以完成。

中国佛寺建筑的空间表达 第3篇

宗教建筑在中国建筑的鸿篇巨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曾经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过非常兴盛的时代。寺庙、佛塔、石窟被称为三大佛教建筑,其中尤以佛寺最为引人瞩目。佛教本是源于古印度的外来宗教,从东汉开始在中国逐渐兴盛起来。它的传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自传人后近两千年来,佛教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居了重要地位,与之相随的佛教建筑也就渐成了仅次于宫殿的另一重要建筑类型。唐朝诗人杜牧的《江南春》言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在佛教兴盛的朝代,佛寺在规模、数量上之繁盛,以及对于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的影响之深远。

这些佛教建筑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然而细究其发展脉络,也能发现宗教建筑本身发展也是起伏不断,极为兴盛的朝代却并不太多,且大多烙上了本土化的印记。对比西方的宗教建筑发展历史,中国的宗教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所占比重及分量则远远不如西方。

今日常见的佛寺、庙宇,乃至道观、庵堂、教堂等名称均为借用。“寺”大致由“侍”字而来,本指政府部分之一的名称,如鸿胪寺和太常寺等;“庙”本指住宅宫室的厅堂;“观”指的是可观察四方的建筑;“庵”原意指简陋的草房。

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是明帝始建于洛阳的白马寺,其布局仍按印度及西域式样,即以佛塔为中心的方形庭院平面。然而中国式的塔与印度的“斯屠巴”在形式和结构上并不类似,可以说这里的“塔”是“楼”的一种发展式样。同时在佛寺的空间布局上,保存着中国本土建筑固有的平面形制,只不过在构造和装饰上大异其趣,整个地追随了外来影响;而山西作为佛教传入的起始站,发展很快,是历朝佛教兴盛的中心。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建造了大量的寺院、石窟和佛塔,篇首杜牧的诗歌便是描写此时代盛况的佳句。这时有的寺院主体部分仍使用塔院,即使采用了“前塔后殿”的布置方式,依旧突出了佛塔这一主题。另外出现了一类宫室宅第型的寺院。这些“舍宅为寺”的寺院,常常以“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形成了与前期迥然不同的风格,成为以后佛寺建筑格局的主流。中国化的佛寺布局,在此时期已基本成型,大多是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院落式的格局。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寺建筑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佛教与传统的儒家思想融合,发展成为中国式的宗教,并创立了许多佛教宗派。寺庙布局逐渐向宫室建筑形制转化,平面布局继承了南北朝以来的传统,以塔为中心转变为以佛殿为中心的轴线式布局,菩萨的殿堂已成为寺院的主体建筑与轴线中心,塔已退居次要地位,寺庙内大都另辟塔院。宋朝以后多数寺院已不再修建塔了。

宋代以后,汉传佛教寺院建筑平面布局逐渐模式化,形成了“伽蓝七堂制”。

元代时随着喇嘛教传人内地,出现了佛寺的新类型。

明代以后传统佛寺布局也有变化,此时佛寺更加讲究中轴的绝对对称,更加强调大殿的中心位置,总平面追求完美的轴线对称与深邃的空间层次;但从佛寺的总平面布局上来看,已经走向停滞。

随着历史的发展,佛寺建筑虽无六朝之盛,然而兴建佛寺之风仍然尚存。历史上能够历经风雨保存下来的建筑物也多以宗教建筑为主,例如唐代五台山的佛光寺东大殿、隋代正定隆兴寺、辽代蓟县独乐寺观音阁、辽代应县佛宫寺等。

佛教东汉时期传人中国后,深受中国儒家文化、传统礼制以及世俗风气的影响,形成了其独特的建筑布局。而山西地近京师属重要地域,很早就开始建造佛寺。东汉时建造了许多大型寺院,现在洪洞县的广胜寺就是始建于那时的。后经历朝历代的不断发展,如今山西省内佛寺分布极广,遍布全境,不难看出当年的兴盛。五台山更以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居于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也为我们研究佛寺建筑得发展,提供了实例。

二、“脱尘超俗”——佛寺的场地选择

中国古典建筑的主要布局模式是强调南北中轴线,规则整齐,均衡对称,组织流畅清晰。然而并非所有建筑物的平面形制都绝对如此,随着条件的变化,这些准则也会有一些因地制宜的灵活变化。这一点在园林和佛寺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佛教传入我国,地理位置上分成北方佛寺和南方佛寺。山西地处我国北方,虽在历史上有佛教各宗派的频繁交流,但主要还是体现了北方佛寺的特点。山西地区的寺庙依山而建的较多,有的大型寺院,分成上寺和下寺,上寺建在山顶,下寺建在山根部位。如位于洪洞县霍山的广胜寺,广胜上寺建立在霍山南麓之巅,下寺在山之西麓。山西地区的名山,都建有佛寺,如清凉山的清凉寺、五台山的大显通寺。以佛寺所处的地形,大体上可以分成平地佛寺和山地佛寺。佛寺位置的选择,以建山寺为主,这与佛教宗派中的弹宗成为主要势力有关。于唐末发展起来的禅宗,吸取了晋魏的玄学思想,主张“清净无为”和“脱尘超俗”。建造山寺,正是禅宗这一主导思想的结果。

事实上,除了受到传统礼制影响之外,在复杂地形基址上,硬性地要求直线对称,规则均衡的院落式布局也是困难重重的。正所谓“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于是顺应禅宗的这一主导思想,“天然图画”的设计理念便慢慢受人青睐。

山地佛寺选址大多依山面水,许多寺庙都符合风水学中的最佳选址要求。中国古代建筑对基址的选择历来十分重视,佛寺建筑出于宗教观念和气势的需要,对选址的要求更为突出;如五台山碧山寺,站在寺前,向寺院的靠山瞻望,可以看到中间大、两边小的高山,就象是天工造就的一个立体形“山”字。也正因为符合风水,山地寺庙在当初建造时,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结合得很好。

三、佛寺的空间组成定式与空间序列营造

最早的中国佛教寺院布局形式是仿效印度寺院形式布置的,即以塔为中心,四周用堂、阁、廊围成方形庭院,例如东汉洛阳的白马寺,徐州的浮屠祠。在《洛阳伽蓝记》记述的北魏洛阳永宁寺则是前有寺门,门内建塔,塔后建佛殿,塔殿均设置在寺院的中轴线上,为寺内的主体建筑。从这样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时的佛教建筑布局逐渐采取中国宫室建筑沿中轴线布局的格局,佛殿佛塔同时并重。早期以塔为中心,这种布局形式的寺庙在国内已无存留,仅在个别寺庙布局上还留有痕迹。

以佛殿为主的的出现,最早可能源于南北朝时期的“舍宅为寺”,魏书有云,其时“朝士死者,其家多舍居宅,以施僧尼,京邑第宅,略为寺矣”。佛教建筑中国化以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逐渐渗透到佛教建筑的所有层面,这时候的佛寺基本上采用了我国传统宅邸的多进庭院式布局,在建筑布局上完全承袭了中国汉民族传统的营造方式,采用纵轴式中轴对称进行统一构思。在以佛殿为中心的佛寺布局上,特别强调寺院的纵轴线,大大削弱了塔的中心作用,但在采用纵轴式布局的寺院中,也有塔殿共轴的——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特殊形式。五台山的塔院寺与洪洞广胜上寺都是塔殿共轴的典型。

任何一座佛寺首先要体现以中轴线对称的布

局。一般一座佛寺,以一条主轴线建造,但也有佛寺有两条或更多的轴线。这要根据佛寺的规模和所选地势的具体情况来看。山地佛寺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较多,故布局的变化也多。寺庙建筑组群的布局方式与山地地段的空间属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为了依据地段的形势,建筑也不再强求朝南,建筑群的轴线关系也作相应的调整变化。如位于隰县城西凤凰山巅的小西天,坐西朝东,有山门两道,第一道山门是山腰凿崖取道而成,第二道山门是为砖砌而成,分上下两院。

我国佛寺布局,自隋唐时受礼制的影响得以确立后,形成了规律,被定为原则。这种有轴线的布局,可表现出佛寺建筑的主次,体制的大小,即增加了群体建筑的鲜明性,也在构图上体现出韵律感。佛寺无论大小,规格无论高低,均照此形式建造,即使比较复杂的多院式佛寺,也均在以佛殿为中心、中轴线为基准的基础上,或纵向扩展,或横向延伸而成。寺庙建筑一般由牌楼,香道、山门和殿堂组成。它的空间序列是佛教徒和游客们在进香朝佛、欣赏景致等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序列的营造上,寺庙建筑通常由牌楼为起始,香道为承接,在高潮之前,或借道路转折,或是通过空间对比作突然的转变,最后达到序列的高潮。

唐宋以后,禅宗盛行,它所提倡的“伽蓝七堂”寺院布局逐渐成为佛寺建筑布局的蓝本,成为定式。“伽蓝七堂”对佛教寺院的山门、佛殿、法堂、方丈、库房、浴室、东司等七种使用功能不同的建筑排列程式作了明确规定。照此布局,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等正殿,正殿左右两侧对称布置钟楼(东)、鼓楼(西)、伽蓝殿(东)、祖师殿(西)、观音殿、药师殿等配殿,观音殿、罗汉堂等有时也另建独立殿堂区。寝堂等生活设施按“内东、外西”的原则安排,即僧舍位居中轴线的左侧,而用以接待四方香客的禅房则位于中轴线的右侧。在山门外则常设照壁,上面或浮雕、或题寺名,或书写“南无阿弥陀佛”。北方佛寺以佛像崇拜为主,不将法堂作为主要建筑,山西佛寺多将法堂建于配殿或厢房的位置。规模较大寺院通常以牌坊或影壁为开端,以香道连接,并以照壁或牌楼为结束。这段香道在酝酿参观者的宗教情绪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五台山的罗睺寺,从木牌楼到寺山门,其间有一条宽约2m、长约百米的弧变形缓坡度通道,道两旁筑有很高的红土围墙,道顶端又有一棵古松,虬枝遮罩,走在坡道上,有一种森严幽古的感觉。大显通寺位于塔院寺后面的一块山坡地,若按常规设计,门道之后就没有多少空间了。设计者独具匠心,把门道从主轴线上移开,巧妙地沿山坡经“之”字形路线,从寺的东南角进入。规模较小,序列简单的建筑群,在其入口部分有的只有山门和影壁,如五台山佛光寺。还有一些寺庙建筑群将很长一段路纳入入口序列部分,如五台山清凉寺。

无论是哪一种入口序列的设计,都是为了更好烘托寺庙建筑的宗教气氛,为建筑群高潮的到来充当良好的开端。

在山地寺庙建筑中,常利用山势将高潮或中心的院落设置在明显高差的地方。从而达到主体建筑绝对支配的目的。尊胜寺,还有佛光寺都是这样对空间进行处理的。尊胜寺沿纵向轴线布置了七进院落,轴线上的层层阶梯使院落逐渐升起,使终端院落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

中国古建筑的单体形象有很大的相似性,这正反映了建筑象征意义的传达主要通过序列化空间组织的整体进行,而单体形象,作为序列化空间组织中的一个“结点”,往往缺乏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建筑象征意义,而在序列化空间组织的构图方式中,单一殿堂的地位依附于它在空间序列中的位置。这种序列式的布局,也是对中国传统礼制最好的回应。

空间序列上的转折在总体上亮出了寺庙建筑的主体,使得人们对序列的高潮肃然起敬。五台山佛光寺主体部分由两进院落组成,并且两个院落之间有明显的高差,用狭窄的台阶甬道连接,形成空间的紧迫感,登上台阶之后,眼前豁然开朗,雄壮的大殿出现在眼前。这类“转折”的手法,在五台山的尊胜寺和圆照寺都有运用。

四、中国佛教建筑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的设计思想上,对于一切的房屋、用具、礼器乃至服装的制作都是采用一种通用式的设计思路,在功能使用上保持了一个很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一点与“中庸”等思想有着一定的关联。

西方的教堂很难适应作为住宅使用,然而中国古代建筑的各种类型却大多源于居住建筑,如宫殿、寺庙、官署等。以皇宫为最高范本,各类建筑按照统一结构,在规模和尺度上遵从礼制而缩小。也就是说,那些皇宫、官署、府第、民居,都是按照统一的礼制和观念来建造的,皇宫是最大最高级表现,普通四合院是最小最低级的类型。

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有很强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几乎所有的建筑群都是坐北朝南,纵轴展开,左右对称,堂堂正正,尊卑分明。秩序井然。中国的佛寺从一开始,名称到结构都被结合进汉文化的建筑体系之中,并融合了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故而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正因为如此,很多宫府不须大的改动就可以变为佛寺。后来出现的山林怫寺也并没有改变建筑的纵轴为主、左右对称的基本结构,这个结构是为保证和造就严肃心理必需的。但是寺在山林,自然要求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协调,山中佛寺,以整个山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各寺的位置,山中各寺的位置,与山的形态气脉结合,当然也因山的形态而可以有更多的变通。

中国古代建筑形态的基本特征更主要的在建筑群的整体中表现出来,而个性却主要通过各种装修、装饰以及摆设而构成自身的格调表达。在序列的组织中,甚至文学、文字都成为表达建筑内容、引导观者进入“诗情”世界的手段,每寺每殿每塔必有名称、对联、碑刻、辞赋等。这些联系在各个局部之间织成了一张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得到的理性的网,使全局浑然一体。中国古代的佛寺建筑群体组合、空间表达正显示了人与宇宙、整体与局部的这种中国式的辩证关系。

参考书目:

1、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王路,起承转合——试论山林寺庙的结构章法,建筑师(29)1988:131—142

美国建筑的自由表达 第4篇

美国建筑的自由体现在“设计的标准就是没有标准”。我们习惯以过去的经验作为标准,或以“好”和“坏”来评判事物,然而没有事情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一成不变,也不是所有事情都简单到只有两个维度,当你不必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就被先验所束缚,那么结果也会是意想不到的。

在美国,第一座让我感受到这种自由的建筑是洛杉矶天使圣母大教堂。这座教堂是美国西海岸最大的教堂建筑,可容纳6 000人。这座建筑颠覆了我对教堂的一切想象,因为从形象上看,它无论如何也不像传统意义上的教堂。建筑的形式质朴简约,超脱了历代教堂的艺术传统,摒弃了以往的尖塔形式及彩色玻璃,以完整简练的体量表现了大都市建筑的现代性。简洁有力的建筑形体突破了传统教堂的具象化与符号化的形象,光洁的混凝土材质使建筑透露着现代气息。从近人尺度的入口走进建筑,呈现于眼前的不同于传统教堂高耸威严的幽闭空间,而是开敞的尺度、明亮的氛围,所有的肃穆与神圣不是依靠建筑过人的尺度营造出的压抑,而是来自每一个信徒虔诚的心。这种现代手法的处理比起传统教堂空间更为人性化,似乎也更好地诠释了宗教包容万物的本质。教堂的院落中散放着一些桌椅,游人可以坐在安静的院子里,喝着咖啡,晒着加州温暖的阳光,每当庭院墙上的自鸣钟响起,你会知道时间静静走过。整座建筑没有任何与宗教相关的具象符号,但所有的空间都在为人们营造冥想和沉思的氛围,这样一座超脱“标准”的现代教堂,没有历史的痕迹,没有神秘的宗教氛围和强烈的压迫感,更没有试图控制信徒的思想,来使人们威慑于宗教的神权之下,而是用艺术来丰富信仰,在拥有真与善的信仰中结合了美感。这样激动人心的艺术之举,谁能说它不会成为新的永恒。

美国建筑的自由不仅表现在单体建筑上,也体现在灵活开放的群体建筑空间处理上。在美国虽讲求效率,但大多建筑都具有丰富的层次和复合的空间,很多建筑师都排斥类似于“白盒子”的设计,并对那种无聊建筑的蔓延现象抱怨不已,他们认为这相当于将一个美其名曰“纯粹”的东西强加给人们,而其本质却是侵入性的。

洛杉矶盖蒂中心博物馆群的自由布局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盖蒂中心由美术博物馆、艺术研究中心和一座花园组成,其特色是与环境的完美融合,所有建筑都是规整的形态,但却通过灵活的组合方式自由地融于环境。游走于此,你不难发现,在与环境的对话中,美国人竟是如此柔和,他们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对话,而不是孤立地强调建筑自身。由于新博物馆规模巨大,建筑师在串连不同展厅的时候发挥基地本身的特色,有意让参观者不时地接触自然,有机会饱览洛杉矶的天际线。此时,建筑已不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城市空间的有机过渡,是自然空间的无限延伸。建筑的外部空间中处处点缀着水池、山石和植物景观,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建筑形态简约质朴,简洁的线条、明快的色调集聚细腻与粗糙的和谐美。建筑材质主要为淡褐色的石灰华,并刻意以粗糙的质感表现,使建筑有如从大地中自然地生长出来,这也体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呼应。在这样一组处于自然环境的博物馆群中,设计者没有刻意追求所谓的秩序,建筑的形体关系依照环境生成,尽量使建筑的各个角度都具有与环境直接对话的可能,从而使建筑体量丰富灵活,打破单一。同时,建筑也在创造自然环境,试图形成微地形,引入植物,为人们提供开敞的自由空间。这样的思想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只是手法上不尽相同。

建筑设计领域的图像表达方式研究 第5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图像;图像表达

1 建筑图像便于人们观看建筑方案的形象,并对其形成判断

建筑图像本身作为应用技术与设计艺术的结合物,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研究课题。有研究者正致力于建筑工程方面的图像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在保证信息传递完整和准确的前提下,让建筑设计、工程投标及施工等过程更顺畅,让不同知识背景的人都能对建筑图像形成直观和准确地判断。

1.1 图像表达和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

广义上,图像就是所有具有视觉效果的画面,它包括:纸介质上的、底片或照片上的、电视、投影仪或计算机屏幕上的。国际图像艺术推广机构对图像处理流程的阐述是:图像处理是对图像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使其满足视觉、心理以及其他要求的技术。图像处理是信号处理在图像域上的一个应用。大多数的图像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因而图像处理很多情况下指数字图像处理。

1.2 建筑工程图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依据和重要的技术资料。

建筑工程图是以投影原理为基础,按国家规定的制图标准,把已经建成或尚未建成的建筑工程的形状、大小等准确地表达在平面上的图样,并同时标明工程所用的材料以及生产、安装等的要求。它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依据和重要的技术资料。建筑工程图包括方案设计图、各类施工图和工程竣工图。由于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任务要求不同,各类图纸所表达的内容、深度和方式也有差别。方案设计图主要是为征求建设单位的意见和供有关领导部门审批服务;施工图是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的依据;竣工图是工程完工后按实际建造情况绘制的图样,作为技术档案保存起来,以便于需要的时候随时查阅。

2 建筑设计领域图像表达形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最近几年,未来主义的建筑设计大师们在建筑视觉方面的影响表现得异常耀眼,无论是库哈斯设计的中国央视新大楼、安德鲁斯主笔的中国国家大剧院、还是扎哈·哈迪德“操刀”的意大利卡利亚里现代艺术博物馆等,都充分展示了设计师们对传统建筑形式的突破,并创造出一些全新的建筑图像表达形式。从他们的设计图像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建筑空间的非物质属性和对文化符号的构筑。

2.1 以“图像”和“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系统构筑了我们新的视觉生态环境

以视觉为中心的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符号传播系统发起挑战。图像化造型是一个显著的特征,这种造型和符号所追求的是引发受众的深层次对文化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想象。库哈斯伦等人执教的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A)在现代世界新的文化形态作为他们作品的主题与造型方面有着很好的尝试。

因此,信息化的后工业社会中,文化的表现与传播形式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现代传播科技构筑了全新的文化传播系统,以“图像”和“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系统构筑了我们新的视觉生态环境。

2.2 当前建筑工程领域在图像表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为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国家出台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等法规制度。这些制度通过对各类建筑施工图等图纸进行审查等形式,来保证建筑设计过程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审查合格才能准许施工,能有效保障建筑建成后的使用不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健康、环保,以及其他公共利益等造成损失。

除施工图外,建筑图还有其他多种形式,手绘建筑表现图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手绘建筑表现图是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及室内装饰等设计行业中应用较广的一种图像表现方式。它的目的主要是设计师用来表达设计意图,客观上也是设计师与客户进行项目沟通的桥梁。因此手绘建筑表现图既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门借助图像传达设计思维的语言,正因为如此,其在现今设计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很快,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建筑图像表达方面主要体现在:其一,无论是设计和施工方,还是客户方,存在着刻意压缩前期推敲设计方案,不求图像表达的准确和美观问题,过于追求建设工期的现象,其中一些建筑施工图在绘制过程中由于欠考虑或赶工期等原因存在一些问题,给设计方、施工方,乃至使用方等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其二,红火的建筑行业也形成了投标环节激烈竞争的局面,部分建筑设计从业人员急功近利,片面强调建筑图像很“炫”的视觉效果,而忽视了深究建筑图像的准确性等问题。

2.3 建筑工程行业亟须建立一套图像表现规范,视觉形象统一的模式

在中国,建筑工程图图像表现研究的应用领域,还未形成具体模式,同类研究更是寥寥无几。过去,建筑设计的过程就被看成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过程,建筑图像对于建筑师而言就好比战士的宝剑一样重要。那个时候建筑图像主要是通过草图表现出来的。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推进,科技发展的浪潮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在计算机日益发达的今天,很多建筑师逐渐地关注各种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图像表达的培养。

建筑工程等行业亟须建立一套图像表现规范,视觉形象统一的模式。使过于专业化的工程图,通过技术与视觉艺术化处理,在保证信息传递完整和准确的前提下,让建筑设计、投标及施工等过程交流更顺畅,让不同知识背景的人都能对工程图形成直观和准确的判断。

3 建筑工程图像表达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在建筑设计中,方案图、透视图以及施工图等的绘制是整个设计过程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些阶段,设计者和图像绘制着密切配合,将头脑中创意构思出的建筑形象逐步由抽象到具象,模糊到清晰,并在位置、尺寸形状上落实出来。这些绘制建筑图的阶段,应该调动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在空间组织上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用途,满足使用方的功能使用要求;在建筑形象上要配合功能定位,既落落大方,又独具美感,牢牢把握住建筑实用性和艺术性的要求。

3.1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建筑设计图纸,是建筑工程图像表达研究的保障

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依组织实施的流程分别为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三个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方案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筑方案的宏观定性;初步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深化,是各专业对方案的宏观定性;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施工图设计的主要阶段,是各专业对(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工程实施的具体量化。

国家有关建筑工程的规范针对建筑施工的表达主要分两个部分,即文字部分和图形部分。文字部分包括:封面与目录、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施工用料表、门窗表、节能及日照计算书;图形部分包括有: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详图等。

无论所设计的什么类型的建筑,无论建筑规模大小,均严格按照以上规定组织建筑设计图纸制作,并开展图纸的图像表达制作。这是进行建筑工程图像表达研究的规范性保障。

3.2 充分汲取国内外建筑图像表达研究的最新成果,跨学科进行研究是建筑工程图像表达研究的主要思路

通过前文对国内外建筑图像表达方面的介绍和分析,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络对具有典型性和类比型的图像进行试读;对繁杂、复样的表达形式与手法进行概括;对不同应用领域、不同面向的图像,从媒介形式与材料技法的角度进行阐述与分析。以上方式可以采用文献归纳法、图像分析法、综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

同时,研究者还可以充分利用当代艺术、现代建筑理论、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工程制图等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和互融研究成果,来论述建筑工程投标领域图像表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综合研究的方法避免线性研究的局限。利用计算机软件及图像交互技术,借鉴现当代实验建筑绘画的某些表现手法,进行一系列建筑工程图像设计实践,尝试建立基本的实验模式。

3.3 确定研究范围,重点及创新点

对建筑图像的表达研究,首先必须力求准确定义建筑图像的表达形式,站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把建筑设计、投标及施工等环节中各种复杂的、综合的图像视觉关系,通过直观且相对规范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起到指导工程实践的作用。研究者宜直接参与到建筑设计工程实践中,跟踪和调研研究成果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研究内容。

(1)研究范围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部分:其一,建筑图像运用于非构件性符号。它在建筑空间中本身就是一个完整信息载体,发挥着所含信息的传播作用,是以一个单独个体的形式出现的。其二,建筑图像作为功能性构件。它与空间的其他部分共同组成了整体,以此种形式传达空间中所包含的信息。其三,建筑图像运用于建筑结构形态。将图形设计中的构成原理应用于建筑结构形态,使建筑结构具备了图形的因素。

(2)研究的重点。其一,充分调研行业及企业,了解评审专家、设计师、施工人员等对建筑图像表达的看法,总结和归纳建筑设计、投标及施工等对图像表达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二,对国内外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的建筑设计图,在色彩渲染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其三,借助设计学科基本理论,分析建筑设计方案图的图像表现在视觉形象构成、图形结构要素等方面的基本模式;其四,相关建筑设计工程投标的标书文件对建筑图像中涉及的材料视觉、触觉等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初步形成研究成果。

(3)研究方式及创新。研究中,可以充分利用当代艺术、现代建筑理论、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工程制图等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和互融研究成果,来论述建筑工程投标领域图像表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综合研究的方法避免线性研究的局限。

并且,利用计算机软件及图像交互技术,借鉴现当代实验建筑绘画的某些表现手法,进行一系列建筑工程图像设计实践,尝试建立基本的实验模式。

突出应用领域的创新是课题研究的根本课题,重点解决应用层面的几个问题,如工程投标图集过于枯燥,图像不够美观的问题,使建筑工程图的图像表现更加直观;解决工程设计团队与施工团队间沟通不顺畅的问题,使建筑工程图的图像表现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李顺.图像处理技术在建筑视图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朱建国.论土建工程图表达能力的培养[J].高等建筑教育,2013(06).

[3]雷文伟.建筑设计中的手绘表现探析[J].大舞台,2013(07).

建筑表皮的材料语言表达 第6篇

随着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的不断发展, 建筑表皮和建筑形象也显现出一种多姿多彩的景象。各种各样的材料让我们眼花缭乱, 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的今天, 如何确定表皮的材料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思考建筑的时候是先有形体再有材料还是它们是一同出现的呢?就例如是我们是需要一个金属的盒子, 还是我们需要一个盒子, 它也可以是金属的也可以是木头的。如果如老子所说建筑关注的是它的“空”, 那么这个盒子确实也可以是金属的也可以是木头或其它材料的。那建筑表皮和建筑空间就不是同一逻辑而是独立存在的。那我们该如何确定表皮的材料呢?地方的特色、气候的不同、材料的表现力这些都应是我们考虑的因素, 可这些都是一些外在的因素。

1 表皮材料的形态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描述, “立方、圆锥、球、圆柱和方锥是光线最善于显示的伟大的基本形式”, 从古埃及、古希腊到古罗马的建筑形体、建筑形式就是以上几种基本形的应用。在创新科技的支持下当代建筑的形往往突破以上基本形的限制, 表现为基本形的变异, 原来明确的界线也开始变得模糊、不确定。

1.1 材料形态的变化

在建筑形态上,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式基本上是靠空间张力组合在一起, 这类关系需要形式之间相互靠近, 或者具有共同的视觉特点, 比如形状、色彩或材料相近。边与边的接触, 具有共享的边, 并且能够围绕此边转动。面与面的接触, 要求两个形式具有相对应的、互相平行的表面。体量穿插, 形式互相贯穿到彼此的空间中。这些形体不需要具有共同的视觉特点。

现代建筑的表皮与支撑结构的分离使表皮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膜, 并随着人们对舒适度越来越高的要求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以及附加在表皮上的技术越来越多, 建筑表皮已分解成具有多种功能层构成的多层表皮, 以满足一系列有时相互矛盾的功能 (通风、采光、隔声、热隔绝、防火、安全和美学等) 。建筑师在材料的选择上有了极大的自由, 表皮材料从不透明到全透明再到半透明, 使得表皮逐步实现了虚实之间的相互转化。

1.2 表皮的解放

古典时期, 建筑表皮承担了承重和围护的双重任务, 包裹在建筑规则体块之外, 表皮的形式总是由体量被动地决定, 并显示这些体块的个性, 表皮更没有超越体块而独立地展示的空间。这一时期表皮形的基本特征是确定的、规则的, 通常表现为垂直四面墙体和屋顶的正交。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表皮从建筑的支撑结构中分离出来, 成为独立的结构为表皮的形态和材料的选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表皮材料的色彩

建筑的重要的视觉要素之一色彩, 是表达建筑心情最直接的方式。建筑既有建筑物轮廓的变化, 也包括外表面色彩的丰富性。在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时, 有意识地延续地方主色调, 将地方传统色彩构成方式包括色彩的比例配置、运用的位置等抽取出来, 作为现代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时的色彩构成依据, 有助于使现代建筑获得地方民族特色。

2.1 材料的固有色

现代建筑表现中, 对材料的自然属性的表现是表现重点之一。在设计中有效地利用材料的自身色彩可以对建筑信息的表达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2.2 材料的环境色

随着高反射性材料的广泛使用, 建筑表皮在色彩表现上不再一味呈现材料的物理色。玻璃等表皮材料往往能倒映周围环境色彩, 把建筑融于环境之中。

2.3 材料的设计色

建筑表皮色彩的设计色是指强调色彩的独立性、自由性, 突出其渲染气氛、烘托建筑形态的作用。正如19世纪英国著名的学者拉斯金认为自然界的色彩从来也不是随形状而来, 而是按照一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安排的, 在他所著《建筑七灯》一书中就写到, “色彩总是由上帝安排成简单的或不成样子的形状……建筑上色彩的第一条重大原则就是让色彩看上去与形状无关。”在实践中, 拉斯金建议将建筑物的色彩限定于不规则的形体和部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点、限定于棋盘格和齿形饰。

在建筑领域, 色彩的变幻主要是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完成的。色彩甚至能在极微小的影响下发生变化, 例如, 被涂上简单不透明色彩的光滑物体, 白天随着光每时每刻的改变, 其色彩也经历了变化。色彩的这种特性给建筑师带来了灵感, 在建筑表皮的色彩设计中, 利用先进科技和表皮材料, 加强色彩的变幻, 给建筑表皮增添无穷魅力。

3 材料的质感

在造型艺术中则把对不同物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现把握的真实感称为质感。不同的物质其表面的自然特质称天然质感, 如空气、水、岩石、竹木等;而经过人工的处理的表现感觉则称人工质感, 如砖、陶瓷、玻璃、布匹、塑胶等。不同的质感给人以软硬、虚实、滑涩、韧脆、透明与浑浊等多种感觉。

3.1 不透明

表皮的不透明顾名思义是指表皮材料的视觉不可穿透性。古典建筑的表皮材料往往和建筑结构材料相同, 同时受到其他种种条件的限制, 材料不可以用透明材料, 即为不透明的表皮。

3.2 半透明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建筑师在充分表达了透明材料与透明材料 (如玻璃) 的物质视觉特性之后, 转而注重表现那些介于透明与不透明之间的半透明物质视觉特性。通过对玻璃表面的处理, 如磨砂、丝网印刷、雕刻或用多层玻璃的重叠;在建筑表皮的外层叠加、悬挂各种孔板或编织网;直接利用半透明的聚碳酸酯纤维板或薄膜作为建筑表皮等, 我们得到了介于不透明与透明之间的无数种半透明层次。

3.3 透明

表皮从结构中解放以后, 透明性材料得以在建筑表皮上广泛应用, 直接导致透明建筑或表皮的出现。英国的水晶宫是玻璃在建筑上大规模使用的开始, 同时也预见了透明建筑的未来。

4 表皮材料的形态、色彩及质感之间的关系

4.1 形态与色彩

建筑色彩和建筑形态一样, 都是一定历史时期和意识形态下的文化产物。这二者相辅相成, 互相依存。如果没有建筑形态, 建筑色彩就没有依托;如果没有建筑色彩, 建筑形态就没有增饰。它们都是遵循建筑美学的原则而构成建筑美学的基础, 当然也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4.2 形态与质感

材料的质地、色彩、纹理等方面的物理特征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以及审美主体的心理特征影响下, 会与客观实际情况产生偏差。设计综合考虑这些材质表现的特征, 并在设计中予以利用, 能够起到调节形体的比例、尺度与视觉重量的作用。

经过对现代建筑和后现代建筑的反思, 当今建筑实践更趋活跃、成熟和冷静, 在对经典现代建筑空间理论予以肯定的基础上, 形式被作为特殊的要素成为设计者追求的目标, 而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不仅仅是建筑师创作的有力工具和手段, 其本身已经成为设计者力求表现的建筑的一部分。建筑形体的材质化Materialization表现成为当今建筑的一种倾向。经典现代建筑中形式构件发展为“有质感的盒体”。盒体内部是功能空间, 材质的对比往往是不同功能体个性的表现。不同质感的盒体相互组合构成建筑的形式。此种形式的意义取决于材质的建构、组合的含义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这种材质化的形体表现结合精美感人的建造技术, 触及了建造艺术的本质意义。

5结语

现代建筑形式的千变万化离不开表皮材料的支持, 充分认识材料的表达语言对建筑表皮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相对于其他的建筑概念而言, 表皮材料语言显得十分模糊不清。这里对材料语言的分析和把握主要是从材料的视觉属性上进行的, 从形态、色彩和质感角度对材料语言进行总结和概括, 进而了解它们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 在材料语言领域必然会出现新的认识方法和理论, 为现代建筑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季翔, 刘海波.建筑形态与构成[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7) :17-18..

[2]魏晓.现代建筑表皮的材料语言研究[J].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5) :19-20.

[3]王筱倩, 杨茂川.扬州职业大学学报[J].2006, 11 (2) :15-16.

[4]孙超法.半透明的金属建筑表皮[J].华中建筑, 2007, 29 (9) :85-86.

[5]李峰.建筑表皮材质与形体的互动分析[J].四川建筑研究, 2004 (9) :56-58.

[6]王荟荟, 王小凡, 张文韬.营造氛围———建筑表皮色彩探析[J].2008.

[7]甘立娅.建筑外表皮材料艺术表现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07.

生态建筑技术的形式表达 第7篇

生态建筑技术是指同时满足营造舒适建筑环境、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要求的一类技术。

生态建筑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以人、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利用生态技术创造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建筑环境的一类建筑。

需要明确的是本文所讨论的建筑对象范围既包括生态建筑,又包括使用了生态技术的非生态建筑。

形式表达是建筑形式的呈现,生态技术运用于建筑中会形成相应的形式呈现即生态建筑技术的形式表达,这是本文探讨的所在。借鉴生态遗传学相关概念,本文根据生态技术的组成特点将其划分为显性和隐性两部分,两者相互配合,形成一体(见表1)。如光电屋顶技术由可见屋顶光伏组件部分和不可见的负荷控制、电力储存、电力转换、后备供电等设备和管线部分组成。本文讨论的形式表达是生态技术显性部分所呈现的形式效果。

2 生态建筑技术形式表达的逻辑生成

由于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公众利益受到了严峻挑战,生态技术被赋予了提供健康生活、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指向。在体系上,生态建筑技术与一般建筑技术的不同在于其关注目标从以往的“功能·空间”转变为“功能·空间·环境·资源”。为实现这一目标,建筑师在运用生态技术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建筑基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有基本考虑外,主要从能源策略、技术策略、建筑表现等方面着手展开设计,从而形成相应的形式表达。

2.1 能源策略对形式表达的影响

生态技术的能源策略包括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类型。如表2所示。

无论是被动式还是主动式能源策略,目的均是以最有效的能源利用来达到最大限度的环境舒适度。被动式能源策略在形式表达上和一般建筑技术的区别不大,主动式能源策略则形成令人注目的形式表达:特殊建筑构件甚至是整体外观,如广州烟草大厦的外观形式设计,通过气流模拟分析,设置了风力发电捕风口(见图1~图3)。

2.2 技术策略对形式表达的影响

技术策略是指对技术的选择和运用。根据所涵盖的技术层次,生态技术可划分为低生态技术、中生态技术、高生态技术(见表3)。技术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形式表达的效果。

以上分类方式是为分析说明的清晰性而设的,生态技术在实际运用中是综合考虑的,如设置天井是一种常见的低生态技术,但可以配合智能通风和采光技术形成更高层次的复合生态技术,已满足更高的使用要求。

2.3 建筑表现对形式表达的影响

生态技术会形成相应的表达效果,通常生态技术根据其显隐部分所占比例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显隐效果。

生态技术的呈现效果不一定是明显的,即生态技术不一定都能表现出来,尤其是隐性部分占多数的生态技术。建筑师在处理这类技术的形式表达时,有时会通过相应的建筑手法刻意强调技术的存在性和表现性。如BedZED生态社区的风斗不但可以通风,还能调节室内温度,建筑师将这些特殊设计的风斗涂上五颜六色,使其成为社区的亮点和标志(见图4)。

生态技术显性部分如果自由表现同样会带来相应的问题:技术设备(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等)与建筑构件(门窗、墙体、屋顶等)的矛盾。建筑师为化解这种矛盾,采取设备建筑化的策略,即使建筑设备和建筑构件融合成一体,并发展形成新的形式表达,如光电屋顶(见图5)、风力发电捕风口等。

3 生态建筑技术的形式表达

通过选择能源策略、技术策略和综合考虑表现效果,生态技术在运用中即形成相应的形式表达。作者试从以下五方面,并针对低生态技术和高生态技术分别做详细分析。

3.1 适应性体量

适应性体量是生态技术在建筑形体布局中的形式呈现。这种适应性体量的生成具有明确的目标,即节约能源和改善室内外建筑环境。

低生态技术形成的适应性体量通常是经验型的,是对传统做法的继承,如利用建筑组群形成自遮阳,利用建筑本身体量切分形成导风口,将建筑体量掩埋于场地中形成下沉式建筑等。

高生态技术通常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模型风洞试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模拟建成环境,通过计算比对形成适应性体量。因此,虽然这类适应性体量可能看上去比较怪异,但却具有强烈的内在逻辑性。如伦敦市政厅即是以最大限度缩小表面积为目标,通过技术模拟求得合适的体量(见图6)。

3.2 调节性表皮

生态技术强调建筑表皮的生态功能,认为建筑表皮应类似于生物表皮,具有调节作用。

低生态技术形成的建筑表皮注重基本的调节作用,如通过使用节能门窗和墙体达到保温隔热性能。

高生态技术开发了具有保护、呼吸、温度调节、物质交换等功能的“可呼吸的外墙”技术,它是一种含有空气间层的双层墙(通常为双层玻璃幕墙)技术。通过控制双层墙间层的空气流动,达到给室内房间通风换气的目的。这种双层表皮的构造体系,丰富了外立面的层次,使外立面设计与内部功能不再需要严格的对应,为建筑设计和表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见图7、图8)。

3.3 腔体空间

所谓建筑腔体,即能够利用绿色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结构上与生物腔体相似、具有微气候调节功能的中庭、天井、拔风口等建筑空间。从生态本质上讲,建筑腔体反映的是充分利用绿色能源所形成的能量流,争取在限定空间内获取微气候舒适环境的一种能量操作模式。

低生态技术中,建筑腔体通常是通过建筑本身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安排来引导气流,如查尔斯·柯里亚的管式住宅即是利用天井和拔风口引导气流,创造适宜的室内环境(见图9、图10)。

高生态技术中,在注重平面布置和空间安排的同时还利用导风、遮阳等智能控制技术,将建筑腔体空间和其他空间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导风、采光系统。如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利用中庭和空中花园为办公室提供了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见图11、图12)。

3.4 绿色材料

当代生态技术对材料的主张是使用绿色材料,即易回收的、可循环利用的环保材料。低生态技术通常就近取材,选用传统的乡土材料来进行设计。这类乡土材料是绿色材料,不仅满足了建筑诸多性能要求(采光、通风、调节温度等),而且反映和继承了地方文脉,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如哈桑·法赛设计的新巴里斯村(见图13)。

高生态技术通常选用新型绿色材料,这类材料不仅环保,并且轻质高强,为建筑师探索新颖的空间、表皮形式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英国康沃尔伊甸园使用透明轻质高强材料ETFE覆盖的温室屋顶英国康沃尔伊甸园(见图14、图15)。

3.5 生态细部

在生态技术所呈现的建筑形式中,细部形象如天窗、风斗等通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细部不是随意而为的附加装饰,而是在环境策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生态细部。

低生态技术的细部形式通常是已深入人心的形象,这类生态细部的生成是经验型的,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如寒冷地区的门斗,炎热地区的遮阳板等。

高生态技术的细部形式通常是引人注目的,这类生态细部是经过仔细推敲、反复比对生成的,包含更多的技术含量,满足复合的功能需求,如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英国馆的帆状光电遮阳板(见图16)。

以上从五方面分析了生态技术的形式表达,但需要强调分类是为分析说明的清晰性而设的,在建筑创作中建筑师对形式的表达是融会贯通、综合考虑的,形式表达是综合的呈现。

4 结语

生态建筑技术的形式表达,是一种基于技术的形式表达,其生成具有内在的逻辑性,是理性设计的结果。生态建筑技术的形式表达创造和更新了大量的形式语言,丰富了建筑设计的内容。虽然尚存在诸如过度表现、缺少文化内涵等问题,基于生态建筑技术的形式表达仍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形式创作倾向。

摘要:首先明确了生态建筑技术的定义和分类,然后分析其形式表达生成的内在逻辑,之后具体从五方面分析其形式表达的特点,最后简要指出其形式表达在建筑设计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建筑技术,形式表达,能源策略,技术策略,建筑表现

参考文献

[1]周浩明,张晓东.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布赖恩.爱得花兹.可持续性建筑[M].周玉鹏,宋晔皓,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李华东.高技术生态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4]丁国华.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研究、应用及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褚智勇.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6]李钢,吴耀华,李保峰.从“表皮”到“腔体器官”——国外三个建筑实例生态策略的解读[J].建筑学报,2004(3).

谈建筑师的手绘表达 第8篇

建筑师的手绘表达一般包括:建筑速写、构思草图、建筑方案的快速表现等方面, 具有简便、快捷、富有艺术表现力等特点。下面就结合我多年来的手绘实践来谈谈手绘表达的重要作用和艺术魅力。

我本科阶段就读于太原理工大学 (以下简称工大) 建筑系。我当时就读时间为20世纪90年代末, 计算机绘图还未大范围普及, 当时个人电脑价格昂贵, 所以本科五年的课程设计等科目还是手绘完成。工大建筑系很重视手绘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 每届学生都颇有几个手绘能手, 作品颇见功力。读大一, 深受此传统的影响, 开始临摹别人的优秀作品。这一画就上瘾, 到硕士毕业为止, 大概画了有十几个速写本。参加工作后, 由于业务繁忙, 已经很少再画, 偶尔有时间还会提笔一试。多年的手绘经历告诉我:提高技艺, 没有捷径可走;反复的临摹、写生、实践、思考, 功力才能逐渐增强。长期的手绘实践, 也让我对艺术的感受力更加敏锐。

我的手绘作品主要分为三类:现场写生、资料收集、构思草图, 这也恰好体现了手绘表达的三个作用:认知建筑、资料收集、方案创作。下面分别谈谈手绘的这三个作用。

首先, 认知建筑。认知建筑分很多方面:文字、照片、图纸等, 对于建筑师来说, 平时工作比较繁忙, 外出旅行在一个地方也很少长期逗留。当你遇到一个好的建筑时, 你可能选择拍照, 因为这样更省事;但是如果你能快速、简单地把它记录在速写本上, 印象更深刻, 也更能快速了解建筑的基本特征, 一举两得。

图1是厦门大学嘉庚楼群主楼。我研究生阶段在厦门大学就读, 厦大校园里的建筑大部分为别具闽南特色的“嘉庚风格”:优雅的屋顶曲线, 简洁的装饰, 至今还令我神往。主楼为教学楼群的中心位置, 是整个教学区的制高点, 楼群正对芙蓉湖畔, 主楼的造型把简洁的现代风格和闽南特色大屋顶进行了融合, 树立了别具一格的地域特色和时代感。我作画的角度选取在了芙蓉湖畔, 角度为仰视;重点对主楼的顶部进行稍细致的刻画, 其他部位概括为之;右上角出于构图的需要, 加近景树叶, 拉开了画面的层次感。

图2是北京阳光上东住宅小区楼群。该小区为近年新落成楼盘, 外立面为简洁现代的北欧风格, 体型简洁, 选材精良, 颇具时代感和时尚气息。作图角度选取小区的长边, 这样楼群的组合特征会更加明显, 小区的特质能更好地展现出来。

图3是武汉黄鹤楼远眺。层次分明的屋顶, 起翘的角部, 稳重的比例, 塔身的虚实对比, 突出了南方建筑的优雅和精致。作画角度选择距黄鹤楼有一段距离, 这样能更好地把握塔身的外形特点和整体气魄。

图4是泰姬陵。泰姬陵是印度最知名的建筑之一, 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 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 用玻璃、玛瑙镶嵌,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被誉为“完美建筑”, 是杰出的伊斯兰教建筑, 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作图角度选取建筑的东南侧, 非常规的中心轴线, 这样更能体现建筑的体量感和层次性。

其次, 资料收集。建筑设计的学习是漫长的实践与积累的过程, 很多设计手法和语汇都要靠平时认真的积累, 这样在方案创作上才能左右逢源, 信手拈来。而手绘收集设计资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手段, 它不仅仅是资料的汇总, 更是设计语汇和方法的体验实践, 而且印象也会非常的深刻。我养成这样一个习惯:平时看书、上网遇到优秀的建筑就在速写本上把它“抄”下来, 尽量抓住大的特征和某些可取之处。等到工作中需要进行方案构思时, 只要翻翻速写本, 就可以激发很多创作灵感。

图5是王家大院, 是北方院落民居的精华, 其特定的地域环境造就了其特殊的建筑类型。该地区处于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地区, 其产生了下部窑洞, 上部木结构的特殊混合建筑形态, 俗称“下窑上房”。窑洞的曲线造型与木结构直线形态形成了显著的对比。建筑立面很好的体现了它的特色, 因此简要的把它“抄”了下来。

再次, 建筑方案创作。建筑方案创作是一个反复推敲与深化的过程。从创意的构思开始, 到空间的组合、外立面的设计、平面图的深化、细节的完善等方面, 都需要逐步深化、方案比较与优选的过程。计算机绘图的明确、果断、肯定的效果不利于方案的生成与推敲。建筑师的手绘草图, 每一笔都代表他思维的过程与灵感的迸发, 每一个部位都有多种可能性。手绘表达能更快速、更直接地接触建筑师的思维, 由模糊的轮廓逐渐清晰, 由整体到局部逐渐深化。图6为某活动中心建筑创作的构思草图。

值得一提的是, 当今电脑技术飞速发展, 有很多计算机软件具备了方案草图创作的特性, 使方案创作易于深化和修改, 对手绘表达起到了革新和有益补充。例如软件Sketch Up, 在建筑界已经广泛使用。它的易操作性、直观、效果简洁, 其表达方式可模拟多种手绘效果, 给电脑辅助方案创作带来了便捷。计算机模型在“手绘模式”下可对建筑的角度、材质、体型等作出很快的调整, 这些都是真实手绘无法达到和完成的。

无论到什么时代, 计算机也不可能完全代替人脑、机绘也不可能代替手绘, 建筑师的“手”是具有思考意义的, 它是建筑师认知过去、思考现实、改造未来的必经媒介, 因此手绘表达对建筑师来说是超越时代意义的, 不存在是否过时的问题。手绘表达对建筑师的意义有多大, 取决于建筑师本人认为手绘的意义有多大, 这也决定了它的存在意义和现实价值 (注:图中所有插图均为作者原创绘制) 。

摘要:通过厦门大学嘉庚楼群主楼、北京阳光上东小区楼群、黄鹤楼、泰姬陵等建筑设计特点, 分析了手绘表达方式对建筑师在认知建筑、资料收集、方案创作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指出手绘表达对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手绘表达,建筑师,创作,资料

参考文献

[1]欧阳国辉.建筑师手绘:一种设计生活[J].中外建筑, 2012 (6) :22-26.

[2]何镇强.建筑速写[J].新建筑, 1984 (4) :41-45.

[3]陈新生.建筑师与手绘[J].建筑与文化, 2012 (4) :122-123.

[4]王宇石.建筑师与笔[J].建筑创作, 2002 (5) :72-74.

[5]黄中兴.手绘建筑画之我见[J].建筑学报, 2007 (8) :12-13.

建筑外墙装饰的解析与表达 第9篇

建筑作为为人类提供生活起居的造型艺术, 建筑单体不仅仅只是容纳人类生活的容器, 也不单是传统观念中对大众审美的表达。建筑最根本的意义在于, 它是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价值观念的综合体, 建筑师的产生, 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作用, 建筑师自身就代表了一类群体的审美情趣, 在新兴材料和技术的不断推动和作用下, 建筑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作为建筑设计一部分的建筑外墙装饰也必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一、材料与技术

建筑的外墙装饰艺术是一门与所处时代的发展阶段紧密连接的艺术类别, 建筑外立面的形态随着人们内在的审美情趣的变化也在不断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 也使得建筑的外墙装饰艺术变得多样化合个性化, 建筑师对建筑立面的设计不断有新的创意和灵感出现, 一批又一批的现代甚至后现代的全新设计理念涌现出来。

比如说东京国际展示中心的会议大厦外立面装饰材料采用了金属板。铱是优质但昂贵的材料, 平板在经过压纹这种新技术的加工下比未经加工的平板具有了更好的平滑性, 同时也缩减了平板的厚度, (一平板厚1.5mm, 压纹板厚0.6mm) 。建筑设计师为了更好的表现出三角结晶体的形态特点, 使平板形成了三角板材的浮雕样式, 表现出了具有深度的独特效果。

另外, 当代的建筑外墙大部分采用幕墙, 其中包括双鱼腹拉索点支式玻璃幕墙, 预应力单索点支式玻璃幕墙, 框格幕墙的构件均采取直线型重复方式, 极富韵律感。配合外露的钢结构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丰富的阴影效果, 形成丰富的肌理感, 体现了技术美和时代感, 树立了独特的建筑形象。

从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的“水晶宫”开始, 建筑外墙装饰成为了材料与技术完美结合的范例。

在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得到发展的阶段, 人们的审美情趣在不断的变化, 建筑师群体中也产生了众多的建筑流派。建筑设计师早已打破原有的单纯从形式美学追求建筑表现的创作思路, 他们将科学技术和艺术结合起来, 将科学技术通过整合升华为艺术。

在建筑中, 外墙立面如同结构一样, 具有它独特的审美系统, 在建筑的外部形态创作中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二、形态语言

“前人在通过形式, 以无声的语言向我们表达着他们的思想, 感情与向往的目标”。“形式是人类本身的一部分, 它随着人类的兴盛, 随着人类的衰退而衰退。”这是建筑大师伊利尔·沙里宁给出的形式的定义。西方自柏拉图起哲学的传播就以言说方式而不着重书写, 视口头语言为意识的自我在场, 最为接近真理, 写作则为模仿因而远离真理。所以, 口头语言的逻各斯即成为西方传统哲学的中心。索绪尔所创的语言学中也将语言分为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 以口头语言为主要, 书面语言作为补充形式。

建筑既是物质产品, 又是一种艺术创作;它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又是科学与技术的统一。同样, 建筑的外墙设计也不能离开物质功能也不能脱离形式而独立存在。因此建筑外墙装饰的演变不仅表现了其内部空间形态和时代的变迁而引发的种而种进步和发展, 而且它所呈现出的外部形式表现出更显著的变化。

将现代建筑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合二为一的力量有三股:

1. 变与常:变与常亦为西方思维的因果律所忽视的。

2. 中介观:使冲突的两端调和一致, 并借着中介得以彼此交替、相互作用, 回归原始的双生现象。

3. 场所感:用以取代时空观, 场所与情境构成了存在的条件, 使人于空间中产生互动与情感交流。

建筑的外墙就像是一个巨型的显示器, 映射出建筑内部的空间次序, 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成为了建筑艺术要表现的元素, 并通过建筑的外墙设计反映到外部空间, 更进一步地塑造了建筑的生动表情。

建筑的外墙装饰表现形式是人类时代信息的传递者和表达者, 技术革命与文化发展正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生产, 生活和相互交往的方式, 改变着社会, 经济和文化的面貌, 也深刻地影响着建筑外墙的形式创作。随着新时代建筑创作观念的转变, 建筑外墙的表现形态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建筑的外墙立面设计, 是一个由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具象的形态的复杂的创作过程, 虽然这个过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但它又必须与当前的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特征结合考量。

三、契合地域

任何类型建筑的空间和形式的秩序与意义都与某一特定的地域, 特定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文化与地域的互动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构成,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将地域文化风格融入到建筑外墙装饰的设计中, 才能适应新时代文化发展的需求。

因此, 建筑外墙装饰的发展与变化对建筑的形式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装饰工艺是构成建筑技术体系的又一项重要因素, 装饰的内容, 形式和色彩等与城市的自然, 文化和社会经济因素往往具有内在的联系, 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

由皮亚若设计的提巴欧文化中心堪称是传承当地历史文化和传统的经典之作。设计师熟知卡纳克的历史, 环境和信仰, 采用传统材料和建筑外墙装饰方法, 并利用自然元素 (如风, 植物, 等) 反映当地土著文化。

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变化, 审美情趣中的一些固有基本概念也随之发生着改变, 创新思维开始进入到了建筑审美领域。我们生活的世界, 是一个具有多样性的世界。因此, 以往人们那种追求同一性的观念已经不符合当下的社会阶段了。创新性思维已经成为建筑设计师寻求突破旧的思维定式, 探索新的路径的思想武器。创新性思维为当代建筑设计师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创作模式, 设计师又了更加自由的创作想象空间。建筑设计师们的设计没有了固定的创作模式, 他们也将创作和设计出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的建筑艺术品, 跟建筑甚至人类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变化。

参考文献

[1]诸智勇.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2] (美) 克拉克. (美) 波斯.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隈研吾.负建筑[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

试论生态建筑理性化表达的多样性 第10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各行各业都在将经济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以寻求更好的发展。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其生态建筑的发展极大程度上改善了城市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建筑中理性化的表达的多样性,对于保持城市生态的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生态建筑理性化表达的多样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性化表达;多样性

我国的经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的发展,城市化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强,但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同时却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我国城市的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困扰,甚至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建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的施工是影响城市生态平衡的最主要因素。为了改善这一问题,生态建筑逐渐受到关注。生态建筑具有节能环保的作用,其理性化表达的多样性,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一、生态建筑的本质

生态建筑是一种通过将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进行组织,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的循环转换,以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在建筑的设计施工当中加入生态的观念,使得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和生态能够很好的融合,建筑能夠顺应生态环境发展的规律。这样的建筑结构不会对当地的气候以及环境产生危害。加入生态观念的建筑,其造型和结构与普通的建筑也存在着不同,其造型和结构的多样性更加的明显。可以说生态建筑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而设计的,即融合了当地的文化也顺应了经济和环境发展的规律。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其他普通建筑的设计相比,其在技术层面上具有更高的要求,这就考验了设计师们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的水平,其只有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不断的增加加强生态的理念,在技术能力水平上不断的提高,才能够设计出具有现代意义的生态建筑。作为现代建筑的新形势,其的发展将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理念,将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的建筑在结构和外观上都有很多的相似点,有的建筑会利用材料来直观的表现建筑的形式,突出现代化建筑类型的特点,这就区分于古典的建筑形式。古典的建筑形式多崇尚的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其建筑的内涵相对与外形结构来说更加的丰富。从古今的建筑结构外观来看,不同的建筑设计顺应了不同的时代背景。而在生态理念不断加强的现在,生态建筑在设计和结构上又与普通的建筑和古代的建筑在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生态建筑在设计上更加的绿色环保,其外观不一定会有多么的华丽,但其所选择的材料是无毒无污染的材料种类,在内部结构中也注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其设计不止简约大方,还能够更加的美化城市的环境,其具有浓厚的现代化气息,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加舒适的享受。

生态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会着重对建筑的剖面进行设计和规划,使内部空间能够接受到更多的阳光,让人们能够充分的享受自然光的洗礼。生态建筑所采用的原料都是无毒无公害的绿色环保材料,一般会采用砖这种材料来增加建筑的蓄热体,以此来增强建筑的性能和功能。其基础设施也严格遵照保护生态的原则而建设,其外观墙体也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的自然通风性,一般会设立直立的烟囱,直立的烟囱更能够保证通风的顺畅性,在夏季能够保持室内的凉爽。建筑的外观是建筑的脸面,其原材料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选择合理质优的建筑材料,再运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段,不仅可以让建筑的外观造型更加的美观,引人注目,还能够使建筑的性能和功能更加的健全。生态建筑在设计上区别于现代的建筑形式,其没有固定的设计要求和指标,其变化是多种多样的,而且生态建筑所提倡的尊重环境、适应气候的设计宗旨也给建筑设计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二、生态建筑理性化表达的多样性

生态建筑理性化表达的多样性是这种建筑的突出特点,和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其多数都以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地方特色为依据,因此,不同的地区会存在着不同的表达形式,包括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等。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不需要对建筑物的外观做严格地要求,但是却需要将美学的诸多元素融入到其中,寻求创新。生态建筑的节能和环保的优势使其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另外,建筑物所在的地点,对于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从建筑的美观程度考虑,同时也要对建筑的实用程度高度重视。如果一些建筑处于城市中心,就需要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融进先进的构思,比如楼板、外墙等等,都需要形成一定的微型生态系统。能够充分体现出建筑的特色。

除了耸立在屋顶上的旋转式“风塔”以外,完全以传统的建筑外观相协调,只是通过技术革新形成了建筑内部的生态系统。

生态建筑技术、建筑构件的多样性也使生态建筑可以在现代建筑原则下展开,由于没有采取高层或大跨的结构形式,可以用砖和钢筋混凝土这类制造时耗能少的建筑材料来建造。楼面为钢筋混凝土,外墙内层是180mm厚的砖,周边外包100mm矿物纤维绝热层,外再包砖。这种结构有助于产生良好的声学性能,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平衡温度流动,吸收人、计算机、照明和阳光的热量,在空间变冷时释放热量。双层玻璃使用金属框,着色装修以减少维护。通过密封框中的热障以减少冷桥。绝热的热障装在内外楣之间,精心分开窗户的内外层。为了节能,开窗面积限制在外墙面积的20%,自然光由窗户顶部的一块固定的玻璃加强,白天将天光反射到天花上,再反射到进深更深的地方,照度可达到500LUX。

对于生态建筑的多样性而言,建筑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投资预算,选用适宜的技术手段、建筑材料,以形成独特的生态建筑。对于低造价建筑多以地域性建筑为模本进行再创造,其形式制约性较大,多为配合技术的要求,同时也最具有地域特色,无不是生态意识的体现,如:拉森·巴德兰设计的利雅得的司法宫与礼拜寺是一个大型的城市项目。建筑师在以类型学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规模”是这一地区的传统建筑在考虑极热极旱的当地气候环境问题的关键准则。在与现在流行的轻质分离式结构进行对比后,他确定了一个集中的、成簇状的模式以减少获热。在大礼拜寺屋顶上布置了成排的小塔,为室内提供了自然采光和通风。

高投资、高科技建筑在引入生态意识之后,脱下了冷冰冰的外衣,表现出对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的尊重,呈现出人性化的趋势,高技术实现了高情感。新德国议会大厦的修复工程举世瞩目,诺曼·福斯特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杰作。议会大厦充分利用了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并结合共生和热能再生系统,以最低的费用、最少的能耗获得最大的收益。该工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议会大厦的圆穹顶,圆穹顶也是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节能策略之关键,这个工程也是尊重自然的生态建筑典范。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设计类型,设计师多采用因地制宜的形式进行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强调尊重自然、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而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气候条件,所以,生态建筑的形式表达也的多样性的。生态建筑的形式不但与建筑材料有关,还与建筑设计的技术有很大的关系,生态建筑可以通过改变建筑结构的形式,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其提倡利用自然资源,比如增加室内的自然光照射,或者自然风、穿堂风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参考文献:

[1]王菲,乔龙飞.试论建筑的生态化发展趋势[J].青年文学家.2011(13)

建筑与自然的艺术性表达 第11篇

当其他大多数建筑师热衷于提出一种流行的理论来解释自己的作品时——例如空间结构, 表皮, 有机形式, 符号等等——藤森照信的建筑作品只是简单的直线构成和坡屋顶, 更加直接和纯粹, 他将自己的设计称为“野蛮前卫建筑”。藤森照信认为“建筑其实很简单, 就是‘建造’和‘认识’两件事”。认识是他30余年对历史研究的积累, 是建造时的思想源泉。建造的过程就是他的素材论, 现场论和参与论如何实现的问题。他认为现代建筑的出现成为与20世纪以前的历史格格不入的异物。原始社会建造竖穴式洞窟空间的初衷就是为人们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 这种建筑是不分地域, 不分材料的。而这种封闭的内向性空间会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素材论就是使用原生的自然材料, 不加雕琢, 受岁月的腐蚀而退化, 其自身的偶然性和多样性是匀质、统一的工业化产品所达不到的;或者是拟自然的材料。他的作品中体现了很多对材料的敏感和对纹理的追求。藤森所用的石材和木材, 都尽量选用手工切割的方法, 甚至用扎眼的白色灰浆来勾缝, 专门暴露材料不规则的边缘, 突显它们与批量制造的工业品在质感上的差异, 强调天然和手工的特质。“拟自然”材料则是他带领他研究室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实验制作的, 水泥拌稻草再拌生土的“拟土墙”, 据说可以抗冻, 强度相当高。现场论和参与论是互动的, 作品没有确定的施工图纸, 所有现场出现的问题都由设计师和施工人员随机解决, 而藤森作品的施工人员又多是非专业人员即他的助手和好友 (绳文建筑团) , 这也增加了作品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藤森喜欢让一些树杆穿过室内空间, 植物与建筑共生, 形成和自然绞在一起的感觉。这种特立独行使他和大多数追求高科技和装饰风格的日本建筑家离得远远的, 成为“草根土著风格”的先锋派建筑师, 也有人认为他是“新绳文派”[1]的代表。

从表1可以看出, 藤森照信的作品以小住宅和茶室居多, 规模不大, 尤其是茶室不到10 m2, 高过庵的建筑面积仅仅6.24 m2。粗拙的阔叶树, 有手工抹痕的抹灰墙面, 人工排列的自然植物, 诗意化的结合在一起, 在现下流行过滥的千篇一律的住宅中, 藤森照信的作品总是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语言。他的创作是将自然和人工艺术化地结合在一起, 使他们和谐共生, 作品自身成为一件艺术品, 已经不再是单纯建筑意义上的建筑, 不能从约定俗成的小住宅分析方法来入手分析。他更关注的是在某一个定格中对艺术的理解和表达。就如他在蒲公英自宅中所预想的“当黄花满开的住宅在蒲公英结籽时会变成白绒绒的银色住宅”。然而由于蒲公英的开和谢不像他想象的那样整齐划一, 后来也在墙上间种了太阳花, 这种景象一直未能看到。就像海市蜃楼一样, 总是需要合适的时机, 合适的地点才能观看到。然而它又不是以“只可远观, 不可近玩”的姿态立在那里, 即使没有白绒绒的银色效果, 蒲公英和太阳花自然生长的状态也会带给这个住宅不同的视觉感受。在一棵松住宅中的设计中, 作为亮点的屋顶一棵松树, 成功地展现了“山颠一棵松”的感觉, “上空就是福冈机场的航线, 飞机如同白鹤一般的飞行”, 这样的画面定格非常有艺术感。屋顶的形状如同金字塔, 倾斜达到50°, 从侧面开始到屋顶这种上升的趋势, 在结尾的地方用了一棵松树, 成为屋顶向上延伸完美的终结。如果在这里再种草或是蒲公英, 屋顶的趋势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明显了。后来在大岛椿城店铺的设计中, 又沿袭了屋顶“一棵松”的设计, 只不过松树换成了椿树 (见图1) 。

到了最近几年的一系列茶室, 似乎更加注重了建筑的艺术化表达。当然也是因为这些茶室是在充满绿色的田园地带建造, 不需要很注意建筑和绿化的关系 (在都市中, 就要进行建筑绿化了) 。首先从屋顶形式上, 最初神长官守史料馆到熊本县立农业大学宿舍, 屋顶形式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坡屋顶的形式是比较单纯的。后来的不东庵, 四坡屋顶被削去了顶, 而且也不再是完全对称的。再到后来的茶室系列, 平的顶上立有矮矮的一根烟囱, 由于屋顶的不对称, 这个垂直向的烟囱也是偏心的, 斜斜地倚在一边。其次, 茶室与地面的距离也是越来越大, 矩庵只是升起大概1 m, 高过庵离地面有6 m, 地板的抬升使得进屋方式也改变了, 不再是从立面上进去, 而是爬梯子从底面推起一块活板门进去。高过庵就像是两根枯树支起一座宝塔盖的小楼, 就像鸟儿在树上远望 (见图2) 。茶室的室内从地面到墙面都是白色的抹灰, 屋的一角会有壁炉和简单的用具 (屋的平面通常不是正四边形) 。这样的空间会使身处其中的人体验到一种宁静。这样小的茶室最多容纳四个人, 很适合两个人在里面把酒当歌, 抒谈内心中最平静的一面 (见图3) 。

项目委托人对他的作品形成的影响:神长官守史料馆是藤信照信自幼生长的家乡委托他做的[2];蒲公英住宅是他的自宅, 是他在无人响应他的“墙面绿化”提案情况下, 拿自己的家做实验来展示给世人看;韭菜住宅是他的朋友画家兼作家赤濑川原平的家;秋野不矩美术馆是美术家秋野不矩在看了神长官守史料馆的设计后指定藤森照信设计的;高过庵是在家乡父亲家的田地里建造的, 新泻县新井市滑雪旅馆的沙龙空间是业主指名藤森照信来做室内设计。从以上的资料中可以看出藤森照信作品的委托人, 多是他的朋友或是很信任他的人, 甚至是他自己。设计师足可以看出业主对他的肯定, 而这也是他完全能够实现自己想法的基础。

作为先锋派建筑师, 他并没有提出晦涩难懂的理论, 而且他的建筑作品在表达方式上也不是很激进, 相反很古拙粗陋, 就像是小孩涂鸦。有人把他归类为城市书斋里纤尘不染的浪漫文人, “精心特制的粗糙, 是专属浪漫文人的偏嗜”。他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自然如何艺术化的寄生在建筑中。韭菜住宅赢得了第29届“日本艺术大奖”, 这不是建筑界的专业奖项。这个艺术奖项对他来说也正合适。藤森照信的成功会激发越来越多的人思考建筑这种人工物与自然的存在关系。随着大众对建筑的认识程度, 也许还会出现更多的促使建筑师获得成功的业主和委托人。

摘要:指出建筑的实现是多方面的合力作用, 藤森照信便是典型代表, 通过分析已建成的作品, 提出了建造规模, 建造材料, 施工以及项目的委托人共同促成了这种“野蛮前卫建筑”的实现的结论, 从而更好地实现建筑与自然的艺术性表达。

关键词:艺术性,自然,建筑,委托人

参考文献

[1]包慕萍.藤森照信的野蛮前卫建筑[J].时代建筑, 2005 (1) :40-41.

上一篇:中国诗坛下一篇:造价管理电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