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职业教育范文

2024-06-24

民族职业教育范文(精选12篇)

民族职业教育 第1篇

关键词:美国民族职业教育,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发展,启示

论述美国教育及职业教育的文章及著作较多, 而专门论述美国民族职业教育与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的文章较少, 本文对这一课题加以探讨, 希望能加深我们对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发展的研究, 以进一步推动我国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职业教育的立法是推进美国民族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

美国的职业教育立法工作推动了少数民族的职业教育得以发展。以1914年颁布的《史密斯·莱沃法》 (Smith·Lever Act) 和1917年的《史密斯·休士法》 (Smith·Hughes Act) 为例, 这两部职业教育法曾加速了以黑人学生为主的汉普顿学院的职业教育发展。例如, 1918年, 该学院的手册上规定农学系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企业生产技术的农民。

在美国少数民族中, 人口占第四位的为印第安人, 2000年为205万人。[1]为了促进印第安人职业教育的发展, 1972年, 国会通过了《美国印第安人教育法案》 (American Indian Education Act) , 该法案对印第安青少年的职业教育, 以及各社区与印第安居民的职业教育作了指导性建议。1975年, 国会又通过《印第安民族自决与教育援助法案》 (Indian Self-Determination and Education AsistanceAct) , 针对印第安民族维护本民族的管理权, 特别是对于开办契约“学校” (contract schoots) 提出了法律上的建议, 更有利于印第安职业教育的发展。1978年, 国会又通过了《部落学院法案》 (Tribal College Act) , 加强了联邦政府对部落学院经费的拨款。这对于推动印第安民族的职业教育, 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法律依据。

除专门的印第安法律外, 美国国会还在其它教育法律中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教育作了部分规定。例如, 1972年颁布的《11246号行政命令高等教育实施条件》,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方面的经费资助, 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均有规定。1994年颁布的《2000年教育目标法》对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内容作了具体规定。例如, 要消除少数民族学生与非民族学生毕业率的差距, 增加少数民族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人数。2001年初, 时任总统小布什签发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No Child Left Behind) 的教育改革法案。其中, 对少数民族的职业教育, 法案中规定:要加强对民族地位、民族学院的职业技术教育拨款。要支持各州建立民族特困地区的“社区技术中心”。对印第安各教育, 联邦政府计划加强对印第安学校的建设签助。[2]1990年, 美国对1984年《卡尔·D·波金斯职业教育法》修改后, 定名为《职业和应用技术教育法案》。其中强调工厂企业应与学校教育紧急结合;加强国会对技术教育的支持, 该法案第一次提出了职业教育首要面向全体民众的方针, 这无疑对推动少数民族的职业教育起了重大的作用。[3]

二、民族职业教育中的“工业教育”运动

美国国内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式, 除国会立法之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工业教育”是另一种动力形式。

推动民族职业教育中“工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有如下几种。

其一, 美国民间团体及传教士协会。在1864—1865年期间, 美国国内的各种协会开办了许多“工业学校”。向有色民族青年传授制鞋、缝纫和木版印刷等职业教育。[4]美国传教士协会在1868—1865年期间, 曾出资援助过汉普顿学院、陶格鲁学院和亚特兰大大学开设了部分“工业教育”的课程, 以加强有色民族的职业教育发展。[5]

其二, 各种教育基金。例如, 期莱特基金会的负责人海古德 (Attics G.Haygood) 等人认为, 工业教育对种族民族青年的教育作用是多方位的, 它能培养民族青年的独立劳动能力和经济独立的情感, 促进青年的智能力发展, 培养他们勤奋和节俭的思想品德。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斯莱特基金会在1887—1888年间, 投资了4万美元对41所学校的“工业教育”计划进行了资助[6]。

其三, 热心于民族职业教育的白人教育家。例如, 以赛缪尔·C·阿姆斯特朗 (Samuel Chapman Armstrong) 等人为代表的白人教育家, 就在20世纪20年代为美国种族肤色民族的职业教育摇旗呐喊。他们认为:黑人及其他少数民族要想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中立足, 必须学习职业技能。阿姆斯特朗在担任汉普顿学院首任校长时, 主张把工业教育作为培养少数民族节俭、勤奋、坚忍的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在他任校长期间, 把农业教育作为主要内容, 开设有农作物、农作物的轮耕、家畜管理等课程;在机械课程方面, 设有印刷、速记、机械制图、缝纫和家庭手工业等课程。[7]

其四, 有色民族团体及学校。例如, 非洲人卫理公会 (AMEC) 曾在波福特及凯重尔开办过工业学校。黑人学院中的塔斯克基学院 (Tuskegee Institute) 有500英亩农场, 开办有木工车间、铁匠铺、男学生制鞋场、女孩缝纫室等职业教育实习场地。[8]该校校长华盛顿出生于奴隶家庭。他任校长期间, 在民族职业教育的工业课程上, 设全了工业、农业、贸易、手工业等课程。他还把职业教育推广到农村, 在农闲时间开办“两周学校”, 使农业短期课程教育逐步制度化。参加少数民族农民最多时达到490人。[9]

其五, 美国社区学院对民族职业教育也作出了巨大贡献。社区是美国少数民族地区最小的行政单位。民族区域的职业教育中心一般面对一个学区或者个州。社区学院可以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职业技术教学与实习。有些社区学院还组织专家专门为民族学生开发职业教育的课程, 编写具有民族特色的课本, 以适应民族学生的就业需要。民族地区的社区学院立足于社区, 致力于社区居民的服务, 对民族的入学条件了也比较宽松, 收费低廉。社区学院开办的职业课程实用性强, 具有变化性和灵活性。能针对当地的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 开设自动化、家政服务、航天技术、计算机、土木工程等领域的一些新专业。

其六, 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理事会、职业教育咨询委员会对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职业教育同样进了一定推动作用。职业教育组织针对美国人一生中平均要改变职业6—7次特点, 在广大民族学生中广泛宣传“终身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如果一个民族学生终身仅仅接受一份培训或者职业培训, 就非常难以适应美国市场经济的变化。在信息社会时代, 民族学生如果单靠在校学习的一种竞业知识和技能, 很难适应职业经常变化的社会现实。因此, 民族学生必须不断补充新的职业技能。除“终身职业教育”思潮外, 职业教育组织还向民族地区的学生宣传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许多职业教育咨询机构向民族地区的印第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宣传跨国合作开办职业教育的新情况, 传授职业教育国际教育资源配置的知识, 让民族地区的学生加强职业教育终身化、国际化的思想观念, 从一个侧面推动了美国民族的教育事业的发展。[10]

三、美国民族职业教育对我国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发展的启示

中国与美国存在着政治、经济及民族制度的差异, 但两国均为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大国, 在推动民族职业教育发展方面, 美国的一些措施及经验, 值得我国借鉴。

1. 进一步完善民族职业教育立法是加速我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保证。

美国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证明, 健全和完善民族职业教育立法, 对于保护美国少数民族及弱势的有色种族的教育权利, 具有重大作用。目前, 我国民族教育的法律—法案加立法工作已经有了较快发展。但也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比如, 我国还没有一部《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法》;从宏观而言, 《少数民族教育法》也尚在起草之中。在财政拨款方面, 应借鉴美国的经验, 健全《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援助法》或《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拨款法案》。又如, 在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立法工作上, 应针对民族工作的重点地区、边远农牧区、高寒区、人口稀少的民族地区, 将民族职业教育条例的立法权下放到民族省份。

2. 积极鼓励国内外的工商界社会团体参与国内少数民族职业的教育工作。

美国少数民族工业教育发展较快的原因之一, 是社会团体、工商行会组织、工会和企业, 以及社会各界参与到民族职业教育的工作中来。我国政府也应该通过法律和行政的种种手续和措施, 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工商行业、和团体的结合, 让社会各企业为民族职业学校和学生提供的优秀的实习场或职业指导和咨询。让企业主参与民族的职业教育培训, 把职业学生安排在实际工作岗位上, 采用半天学习职业教育理论, 半天参加生产实践的做法。学习职业的, 要加生产实践。[10]要调动各样慈善基金会和热心民族职业教育的社会团体、个人投资业兴办各种形式的民族职业教育学校、实验场地。针对我国穷国办教育的国情, 应该采取免税或低税等有效措施, 让慈善基金会和社会团体、个人大胆投资民族职业教育事业, 从而进一步拓宽民族地质职业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 以缓解当前民族地区和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的困境。

3. 重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 使民族教育直接和社会生产服务。

美国印第安和其他少数民族职业就是成功的经验之一是重视产教结合。民族职业教育应怎么样针对不同区域的经济状况, 争取各种专业多种办学方式来为当地的经济服务, 这是推动民族职业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此外, 力争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民族职业教育结合起来。美国卡耐基促进教育基金会作出的《公司课堂:学习的企业》的报告, 就为全国的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 提供了一个范例。

参考文献

[1]史静寰.当代美国教育.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 2001:279.

[2]陈立鹏.对美国少数民族教育法的初步研究.少数民族研究, 2004, (1) :124.

[3]郭建.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启示.中国职业教育, 2004, (29) :57.

[4]Lance, G.E.Jones.Negro Schools in the Southern State.Oxford ueniverity Press, 1928:76.

[5]屈书杰.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4:80-99.

[6]August Meier.Negro Thought in America, Racial Ide-ologies in the Age of Booker T.Washington, 1880-1915:92.

[7]屈书杰.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4:93-94.

[8]Erwin V.Johanningmeier.Americans and Theirschools, Rand Mcnallg College Bublishing Compang, 1980:169.

[9]Harvey G.Neufeldt and Leo McGee (et) , Educationof the African American Adult:an Historical Overview, Greennood Press, 1990:67.

[10]胡国芬.从美国职业教育情况我国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科技论坛, 2007, (4) :5.

[11]陈立鹏.对美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初步研究.少数民族研究, 2004, (1) :128.

民族志学和教育民族志学 第2篇

一、民族志学

民族志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一般用于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是一种描述群体或文化的艺术与科学。民族志学家的特色是要对他们所研究的族群或文化保持开放的心灵。

(一)民族志中的指导概念

1,文化

唯物论文化定义:文化是社会团体中一切可观察现象的总和,包括行为、习俗及生活方式。

唯心论文化定义(认知定义):文化包含了想法、信仰和认知,以形成特定团体的特质。民族志学家需要了解文化行为和知识以合适地描述文化和次文化。

文化诠释是民族志学家的主要贡献,文化诠释牵涉到研究者在社会团体现实观的架构下,描述所见闻的能力。文化诠释奠定在仔细收集民族志的资料基础上,再加上民族志研究方法与技巧、文化诠释以及各种基本概念共同形塑了民族志研究的本质。

2,整体观

民族志学家研究时要以整体的观点来获得社会团体全面且完整的图像。他们要尽可能的描述一个文化或社会团体。这样的描述可能包括群体的历史、宗教、政治、经济和环境。

3,脉络化

脉络化的资料牵涉到使用更大的视野来观察,脉络化协助提供一种更全面和精确的资料。4,内在观点

内在观点,也就是内部人或当地人的现实观,是大多数民族志研究的重心。内部人的现实观有助于了解和准确地描述状况和行为。当地人的观点也许不符合“客观”的真实性,但却能帮助田野调查者了解社会成员从事工作的原因。

5,外在观点

外在观点是外人的、社会科学的现实观点。一个好的民族志学家需要同时具备内在和外在两种观点。

6,无主观判断的方向

无主观判断的方向需要民族志学家保留有关既有文化行为的个人价值批判。民族志学家在探讨另一个文化时必须摒除对陌生行为的价值评判,但又不能完全中立。我们都是所属文化的产物。我们有个人的信仰、偏见和喜好。社会化已经深植人心。但民族志学家却能借由详述和尝试公平地看待另一个文化来消除许多明显的偏见。

7,文化间和文化内的多样性

文化间的多样性指的是两个文化间的差异,而文化内的多样性是指一个文化内次文化间的差异。文化间的多样性是显而易见的,用逐一探讨偏差的方式来比较两个不同文化的描述——比较他们的政治、宗教、经济、血缘和生态系统及其他方面。而文化内的差异却容易被忽略掉。民族志学家进行研究时需要拥有文化间和文化内的多样性观念,它们能使一个人的认知天赋发挥到极致,让民族学家用新的角度看待熟悉的事件,以及会注意一些行为和例行事物不为人所察觉之处。

8,结构和功能

结构指的是社会结构或群体的形态,例如血缘或政治结构。功能则是指群体内成员的社会关系。大部分族群具有可供认知的内部结构和协助管理行为的一套既定的社会关系。

民族志学家必须记述组织的基本结构以了解其内部作业。民族志学家也要描述一个组织和另一个组织在功能上的关系,以解释社会文化系统的运作方式。民族志学家运用结构和功能这样的观念作为审视的依据,他们从研究团体中获取资讯,建立结构,然后再编织出社会

功能。

9,象徽和仪式

象徽是激起强烈情绪和思维的一种扼要的表达方式。象徽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能标注了一个社群内历史的影响作用。象徽能让民族志学家审视文化,同时也是深入探讨文化信仰和行为的工具,象徽往往是仪式的一部分。

仪式是不断重复的象徽性行为,在宗教和非宗教生活方面都占有一席之地。

民族志学家把象徽和仪式视为一种文化速记的方式。象徽有助于初步的了解和重要文化知识的具体化。

10,微观和巨观研究

民族志学家的理论倾向和问题的选择将决定采取微观或巨观的方式。微观研究适用贴近的角度,就像用显微镜一样,观察一个小型的社会单位或社会单位内可辨识的活动。

巨观研究则把焦点摆在大图像上,典型的民族志会把焦点放在一个社区或特定的文化系统上。

11,操作主义

操作主义就是指定义测量的方法。田野调查者并不要把结论做得令人印象深刻,而是应该尽量定量或确认民族志看法的来源。明确告知如何由一项导致其结论能使其他研究者更有具体的方向得以接手,或是有得以证明或反证的事物。

(二)方法和技巧

1,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是在自然的背景环境之下,长时间和人们一起工作。民族志学家在原来的环境中引导研究,在所有真实世界的诱因和压迫下,观察人们与他们的行为。田野调查的优点之一在于对资料数据提供常识性的观点。田野调查者使用各种方法和技巧来确定资料的完整性,这些方法和技巧造成研究者的认识主观化和标准化。

民族志学家是一种人类的工具,将一个研究的问题、一个社会互动或行为的理论,和各种概念上的指导方针挂记在心上,民族志学家跨进文化或社会的处境去探索这样的地带,并收集和分析资料。依靠所有的感觉、想法和情绪,而这人类的工具是最敏感且知性的资料收集工具。民族志学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指引民族志学家透过个人观察的荒野,正确地辨别并分类形成社会处境的各式各样令人迷惑的事件和行动,民族志学家从田野调查开始走过社会及文化的荒野。

2,选择和取样

大多数的民族志学家使用大型网路方式进行参与观察——在最初的时候,尽可能与每个人交往混熟,在研究进行的过程中,将焦点缩小至研究族群的特定部分,大型网路方式在特定互动的细微研究开始之前,能确保一个事件的广角视野。

民族志学家通常使用非正式的策略开始田野调查,最常用的方法是判断取样——也就是以研究问题为基础,民族志学家依靠他们的判断来选择这次文化群或单位中最合适的成员。3,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不但要参与被研究人群的生活,还要保持事业的距离,以便适当的观察和记录资料。理想上民族志学家会在团体里生活和工作6个月到一年,或者更久,随着时间学习语言并观察他们的行为方式。参与观察需要长时间密切的和被研究者接触。

4,访谈

访谈时民族志学家最重要的资料收集技巧,访谈可以解释并把民族志学家观察到和体验到的东西放在一个更大的框架之中,它需要言词上的互动和交谈所必须的语言。非正式访谈时民

族志工作中最常见的方法,研究者使用非正式访谈去发掘文化中各种意义的分类,在整个民族志工作中,非正式访谈对于发掘人们在想什么和比较两个不同人的想法是很有用的。

(三)民族志的工具

笔和纸、数位录音工具、个人数位助理、GPS导航工具、笔记型电脑、桌上型电脑、资料软件库、相机、数位摄影机、电影与数位录影、网际网路。

(四)分析

思考、多方验证、模式、关键事件、地图、流程图、组织架构图、矩阵、内容分析、统计、具体化

(五)写作

研究计划、田野记录、田野记录的组织、备忘录、研究期中的报告、研究期末的报告和论文及书本、深度描写和逐字的引用话语、民族志的现在时态、民族志学家的存在、民族志的报告、文学作品

二、教育民族志学

教育民族志是教育研究者对“民族志”这一研究方法的跨学科应用。教育民族志一般有两层涵义:一层是教育人类学家的民族志,这种“教育民族志”的产生与“教育人种学”有密切的关系;另一层是作为方法的教育民族志,主要是一种搜集资料的路径与方法,其中以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为主。人类学家运用民族志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大致是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60年代以来,许多人类学家纷纷把民族志研究方法应用于教育问题的研究,教育民族志研究逐渐成熟起来。

最早运用民族志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是美国人类学家赫维特(Hewett),他在1904—1905 年先后在《美国人类学家》杂志上发表了《人类学与教育》和《教育中的种族因素》两篇文章,这是美国教育人类学家从事教育民族志研究的开始。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人类学家纷纷把人类学研究方法应用于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 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社会大背景的变化,即60年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尤其是 质的研究方法的广泛应用,使人类学研究成为时尚;另一方面,是随着教育民族志这门学科不 断发展而进入成熟时期,即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以及西方殖民政策的失败,使得当时的 人类学家们失去了殖民地这片曾经的研究的“异邦”,不得不转向对本国文化的研究;同时,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也促使诸多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关注各种教育问题,尤其是贫民和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这使得质的研究方法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以及教育社会学、教育民族志等学科领域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我国学者将民族志方法运用于课堂作微观研究的时间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叶澜 教授针对我国中小学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提出“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教育学研究要获得第一手资料,就必须深入学校、课堂现场,即在学校中、课堂中进行科学的、人文的研究。简言之,就是要把民族志研究方法引入学校研究和课堂研究,将学校、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获得的“田野”或“场域”。

斯平德勒曾指出:教育领域的族志学与其它领域在具体方法应用上并没有多大的差别,真正的差异是观点的悬殊,即世界观的差异。他就此概括出教育族志学研究在世界观上的五大注意要点:1,注重研究对象。即资料提供者在特定情境中的重要作用,不应把他们看成被试,而应是指导者;2,强调研究不带个人偏好,一切从实际出发;3,必须遵循一切行为都发生于一定背景中!,不但这些背景在不断变化,而且其中的人也在随之发生相应变化的原则;4,应把特定班级“ 学校” 团体或社区都看成是文化和社会组织在地区" 国家或世界范围内变异的不同顺应方式;5,强调学校教育的功能是传递文化,而且传递的是“是什么”而不是“应该是什么”

方法与步骤:

(一)确定教育民族志研究的对象

研究者选择并确定研究对象时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研究者所要从事的课题内容、研究对象的条件、是否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等。从研究者所要从事的课题内容来看,尽管学校或课堂不是研究的对象,但在什么样的学校或课堂中从事什么样的研究却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对象的条件,主要包括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指研究对象对研究者的接纳 程度与参与研究的态度、积极性等主观因素;客观条件是指研究对象在研究课题方面开展的已有工作、教学环境、学校文化等。

研究对象的代表性,这是如何从大量的被选择的研究对象中确定自己进行教育民族志研 究对象的最主要的因素,因为这一因素直接关系着研究成果的信度与效度。

(二)教育民族志中的“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是人类学的核心方法。观察有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之分,但教育民族志强调研究者的参与观察。所谓课堂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观察对象活动之中,通过与观察对象共同进行的活动,达到从内部进行考察、探究这些活动的发展和内在涵义。教育民族志参与观察研究又可分为两个层面方法:一是“参与者的观察”,二是“观察者的参 与”。

学校和课堂观察的内容选取,可以考虑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对教师的观察。二是对学生的观察。三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观察。

学校和课堂参与观察中要积累三大类的素材,以便为撰写民族志报告做准备。第一类素材是有关学校文化与制度的整貌概观。第二类素材是指研究者观察到的校园生活或课堂生活的真实记录,这是一种“学校生活的非思索性素材”。第三类素材是一系列的人类学说明,以及对被研究学校教师的叙说风格、典型的口语表述、学校文化、教学模式等的说明,这是对被 研究者思维方式的一种间接描述。

(三)教育民族志报告的撰写

撰写教育民族志报告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叙述结构、叙述方法、叙述者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民族教育中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思考 第3篇

【关键词】民族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 课程 发展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12-01

民族教育在中国一直被理解为一种特殊的事业,其特殊性主要是由民族的特点与民族地区的特点两方面来决定的。民族教育是指对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活动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体的文化传播和培养该共同体成员适应本民族文化的社会活动。教育必然是某种文化教育,而某种文化必然是某个民族的文化,因此任何教育必然是某个民族的教育。教育及课程不仅作为文化传承之手段而存在,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因此教育及课程改革在本质上是文化变革。

著名的教育学家胡德海先生在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时明确指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它的传递性,工具性,手段性。传递什么?传递文化,传递人类文明,传递人类劳动和智慧的一切成果和结晶。人类靠生育传递生命,靠教育传递文化,文明。教育的根本作用就在于此”。民族教育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培养人才,二是传承文化,而且二者互为目的与手段,在培养人才中传承文化,在传承文化中培养人才。将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课程联通,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真正发展。所以少数民族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就要从教育入手开始,在民族自治地方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来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从而培养人才和传承少数民族优良文化是很重要的。但是现在的民族地区民族教育中课程设置、内容和其他方面有一些不符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体现本地区主体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问题。

一、民族地区学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民族学校课程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确实做得不够,学生对认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知识呈持续下降的趋势。民族教育及课程首先要整体反应本民族文化,让学生确知自己从何而来,反思自身文化的特点与不足何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相比,本民族文化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等。如果学生不知道自己文化而且在此过程中进行反思,当然更不必说知他了。

(二)从课程文化和课程知识教材等方面来说,没有一种教材专门面向少数民族本土社会,即课程教材的种类和汉文课程教材的种类基本一致。民族课程内容与其使用者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内容脱离了社会实际。

(三)从课程所体现的内容来看,课程知识体现的是城市文化,汉族文化,发达地区的文化,相应地少数民族文化,乡村文化落后地区文化等等没有得到体现。课程知识只是单一的体现了前者的需求。而很少体现后者的需求。

(四)在教学方面过于强调用汉语来讲课,利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趋势越来越少了。教育的功能是传递文化,这种文化是用某一种语言来传递下去的,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积存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现象,语言里保存的故事、神话、传说、寓言、诗歌、唱词、谜语、戏剧等各类文学作品都依靠语言来表达,而在民族地区学校中没有比用母语来进行文化传递更好的手段了。

二、加强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几个建议

(一)改变过去国家文化一元化的倾向,将各个民族的古老智慧融入其中。应当考虑的是本民族哪些文化知识具有特别的教育价值和意义,比如美育、德育、智育、体育价值等。将这些文化知识以适当的方式融入民族民族教育课程体系之中,一定会对民族主体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样,可以提升文化自信心,可以使其拥有文化的认同感和心理归属感。在文化保护方面,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国策上就应该实行多民族多文化的政策,在承认不同民族文化不同的价值的同时,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二)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其中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可以融入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进入学校课程铺平道路。国家课程由于课程内容的限制不可能涉及个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由于文化选择的前提是对民族文化及其发展的深刻了解,国家课程在这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地方课程则具有一定选择优势,能够根据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地方人才培养的标准,对本土文化进行深刻分析,让学生了解更多家乡的社会风俗,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增强适应环境和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成为承袭和弘扬本地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人,成为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一代新人。

(三)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标志。《宪法》第4 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少数民族人民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有着深厚的感情,把平等享有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看作是真正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对待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大问题。可以说,保护民族语言文字自由是民族平等的重要体现,是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国家应保障少数民族在社会生活中不受干扰地学习、使用、传播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这是国家的义务。因此, 要从有利于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出发, 实事求是, 慎重、稳妥地开展民族语文工作, 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促进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四)民族教育课程要反应本民族的文化,这不是简单地加入几个名言警句的问题,而是要系统反应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的内容,陈述它的来源,过程,揭示它的发展趋向。这样使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和现实生存拥有历史的深度理解和眼光,让他们明白,“我今天何以在此处生活,并以如此的方式生活?”。因为对本民族的文化不甚了解就很难认识到其他文化真正的价值所在,因此,必须对本民族文化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

总之,民族教育和文化更要着眼未来,从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保存和发展其优良传统,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

贵州民族教育与民族人口发展研究 第4篇

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人口教育的简称, 定义其教育范围为除汉族外其余55个少数民族。

民族人口发展是人口数量、 质量和结构及其与社会经济、 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下, 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人口和教育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不能离开人, 没有人更不用说类文明的产生、发展和更替;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经验传递和继续都离不开教育, 人类社会持续和发展依存于教育。 教育与人口有着紧密的关连, 两者相辅相成又相互约束。

一个国家教育规模的基本影响因素是人口的数量。 一个地区教育水平高与低、教育经费多与少以及教育能否大力推广都是基于人口数量来衡量的。人口数量过大会限制教育的投资, 影响招生和升学人数甚至造成文盲率居高不下。

教育需求的多样化是由人口素质决定的。 伴随着人口素质的提升, 人们加大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力度并给予资金扶持, 教育组成模式随之更新, 教育的等级相应的得到提高。 人口的迁移和分布, 决定了迁入地和所在地的教育投资、 教育规模、教育模式和教育等级。处在不同行业的人口, 划分出该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 跨行业的人员流动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受教育水平。

教育的发展, 是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办法。 生育率与教育事业成负相关, 逆向发展。 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迁移数量, 迁移距离成正相关, 充分发挥正向效应有利于人口的合理分布。 教育在职业和行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提高对职业的选择性和适应性。

二、贵州民族教育现状

贵州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长期居住着苗族、 布依族、 侗族、 土家族、水族等53 个少数民族, 除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外, 其他民族在贵州均有分布。 2011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 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255 万人, 总量位居全国第四;在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量比为11.03%, 占全国第五;贵州少数民族的素质也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贵州的发展离不开贵州少数民族人民的共同奋斗。

因此, 要更加重视民族教育, 贵州地方政府长期致力于发展民族教育, 初步构建了具有本地区特色和符合民族特点的教育体系, 全省初步形成了有初等到高等、由幼儿到成人的层级分明, 结构相对完整的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体系。 据统计, 到2006 年年底, 贵州省共有14258所小学, 少数民族小学159 所, 城市2 所, 县31 所 (含私人1 所) ;农村126 所 (其中私人1 所) 。 少数民族小学1565 班, 一年级239 班、 二年级244 班、 三年级255班、四年级265 班、五年级274 班、六年级277 班、复式班11 班。 全省小学在校少数民族生1884252 人, 其中女生846487 人; 城市小学在校少数民族生69902 人, 其中女生31307 人; 县镇小学在校少数民族生282656 人, 其中女生126305 人; 农村小学在校少数民族生1531694 人, 其中女生688875 人; 小学教职工总数是196785 人, 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80843 人, 专任教师77220 人, 代课教师7283 人, 兼任教师110 人。 贵州省2666 所中学, 其中独立民族中学109 所, 市里7 所, 县城42 所, 农村60 所。 中学的少数民族教学班共2268 个, 其中初中1368 个, 一年级475 个, 二年级454 个, 三年级439 个;高中900 个, 一年级328个, 二年级297 个, 三年级275 个。 全省中学在校少数民族生814761 人, 其中女生356073 人;城市中学在校少数民族生41842 人, 其中女生18090 人; 县镇中学在校少数民族生374862 人, 其中女生141110 人; 农村中学在校少数民族生382655 人, 其中女生144415 人; 中学少数民族教职工53067 人, 其中女教师45791 人, 专职教师48605 人, 代课教师734 人, 兼职教师142 人。

(单位:人)

三、 贵州少数民族人口现状

1. 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程度

根据表1 可以看出, 在小学教育中民族教育基本和汉族相当, 但是在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教育中, 受教育水平较汉族水平偏低。 随着学历的升高, 贵州少数民族受教育人口逐渐减少。

2. 不同教育程度就业人口占本行业人口的比重

经济的发展对人口素质产生要求, 经济越发达, 文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口文化素质对社会经济发展作用的体现是,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 低文化素质劳动者不可能替代高文化素质的工作。 从各种受教育程度就业人口的职业分布上就可以明显的看出:受小学以下教育的就业少数民族人口中, 有90%以上是农业生产人员, 由于受教育程度限制他们很难胜任对文化素质要求较高的工作, 不能适应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需要,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难度。 从上表还可看出,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高, 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逐渐减少, 这是因为受教育程度越高可从事选择职业的范围就越大。

3. 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地区分布

整体上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分是 “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 贵州少数民族聚集合在非城镇地区甚至偏僻地带。 以苗族为代表的民族大多靠山而居, 仡佬族居住在山谷, 布依族、侗族、水族沿水分布居多。

相比于我国经济发展, 贵州省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省份, 这就导致其人口的城乡构成与发达省区有明显的不同, 即乡村人口多, 城镇人口少。 发达省份人口城乡分布是:城镇人口分布多, 农村人口分布少。 贵州的各个民族的世居地在农村, 从事传统的农业, 城镇化水平不高, 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同时也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今文化水平差异造成的。 少数民族人口适应和习惯了传统文化和生活, 造成了他们文化素质水平偏低, 离开自己的世居地生活各方面都得不到保障, 造成少数民族分布在农村县城居多, 城市较少。

4. 贵州主要民族 ( 人口数较多的民族) 妇女活产子数量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

根据表4 可以看出, 贵州15~50 岁的妇女活产子数量与其受教育程度的密切关系。 文盲半文盲妇女活产一个子女的比重是12.76%, 多胎生育即活产三个级三个以上的比重高达56.45% 超过一半以上的妇女是多胎生育。 而受过大专及以上文化教育的妇女活产一个子女的比重高达93.56%而生育三个以三个以上的比重最低, 只有0.35%。 受教育水平对妇女生育子女数量影响最大是从初中开始, 活产一个子女数量从小学的23.53%上升到初中的48.88%, 增加23.35 个百分点, 增长了1.07 倍。 活产三个子女的比重从小学的38.33% 下降到初中的18.41%, 下降1.08 倍。 受过大专以上文化教育的妇女生育多胎的不足1% , 可以说大专以上妇女基本没有多胎生育。

通过表4 分析发现, 随着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 生育率大大降低, 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少数民族人口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单位:人)

四、贵州民族教育与民族人口的联系

1. 教育与再教育提升就业层次

贵州少数民族劳动者中, 受教育高者不仅有着广泛的工作选择权, 即使未能从事到能力所及的工作, 也可以从低就业甚至从低几个层次就业。而受教育低的劳动者, 不仅就业范围受限, 如果受教育水平处于最底层有可能会面临失业。这个时候如果劳动者无论是主动的接受教育还是被动的再教育, 都有获取扩大就业范围和更高等级就业的机会。

2. 借助教育平台推进人口合理分布

贵州的少数民族分布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城镇化低并居住偏远。 一般情况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会选择从经济落后地区到发达地区。 因为城镇化高的地区有更健全的公共服务和更多的工作机会甚至更高的薪酬。 然而受教育水平低的人迁移到城市的可能性就很低, 除了固守在农村传统作业外也没有从事较高层次工作的能力, 城市即便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也不能成为迁移的动力。 如果要改变这一现状, 就要借助教育的平台增强民族地区人口的就业能力, 吸收合理的人口数量进入城镇, 科学的促进城镇化发展。

3. 伴随教育水平加深对生育思考

民族地区活产子数减少, 生育意愿低, 生育率持续走低在一定时段内可能是符合省情的, 但是从长远来看, 除了政府的主导外每个家庭内部也应该思考与家庭相匹配的生育模式, 这不仅是每个受过教育人口的义务更是为了民族长久发展传承的责任。 一般来讲受教育低家庭对孩子的抚养效用停留在养老的效用和劳动力效用, 而文化水平较高的家庭会考虑除了物质效用外的精神效用, 更多层面关注的是孩子的素质。 由于受教育水平不同, 分布地区不同, 家庭收入不同等要素每个家庭都具有差异性, 具体生几个孩子既可以满足家庭的物质需求又满足家庭的精神需要, 是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和深思的问题。

五、总结

综上所述, 贵州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提升民族人口素质的同时也渐渐的改变这少数民族传统的生育观念和生存理念, 使少数民族人口能够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工作。在推进人口迁移和城镇化的同时扩大少数民族人口的就业层面并对贵州省产业升级起着有效的推进作用, 更为少数民族人口的生存和就业提供更多的机遇和选择。

贵州省是个少数民族大省, 少数民族人口众多, 少数民族人口的教育问题应该更应该加大关注力度, 在教育资源加大投入的同时还要优化分配, 鼓励支持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的同时不落下对少数民族人口进行再教育的步伐, 对待少数民族子女上学问题不止要在政策和资金上扶持, 还要设立适合贵州省省情的民族教育体系, 为民族人口素质与民族人口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孔令忠.贵州教育史[M].贵州教育出版社, 2004.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3]袁利平, 张进清.贵州省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状况调研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报, 2007.

[4]刘灿江.贵州民族教育发展浅析[J].理论与当代.2004.

[5]石人炳, 等.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湖南民族教育职业学院校徽 第5篇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省级示范学校。是湖南省高职院校中唯一有资格招收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并颁发教师资格证和幼师资格证的院校。

学院创建于1952年,时名长沙专区师范学校,3月5日,更名为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截至203月,学院占地面积1000多亩,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资产达7.6亿;有教职工600多人,其中正副教授280人,硕士研究生200人,“双师型”教师127人,在校学生13000多人;设有10个系部和成人教育学院,30个大专专业、3个中专专业。

历史沿革

19,美国传教士海维礼、海光中夫妇锻造了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的前身—贞信女子学院。

1952年4月20日,贞信女子学院改建为岳阳师范前身长沙专区师范学校。

1952年9月,改名湘潭专区师范学校。

1953年9月,正式定名岳阳师范学校。

1993年,岳阳师范学校开办内地西藏班。

边7月1日,该校独立升格,初步定名为湖南民族教育职业学院。

203月5日,更名为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文化传统

校训

厚德强能、经世致用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校歌》

荡起青春的双桨,描绘金色年华。成才的理想,理想,在成长中激发。

啊!湖南民院。我的摇篮我的家,啊!湖南民院,我的摇篮我的家。

厚德强能,心怀天下。勤奋团结,诚信创新。放飞青春,报效中华。

报效中华,报效中华。来到如画的洞庭,谋划职业生涯。

兄弟的.情谊,情谊,在凝聚中升华。啊!湖南民院,我的摇篮我的家。

啊!湖南民院,我的摇篮我的家。厚德强能,心怀天下。勤奋团结,诚信创新。

放飞青春,报效中华。报效中华,报效中华。跨上奔腾的骏马,播撒智慧才华。

报国的激情,激情在创业中迸发。啊!湖南民院,我的摇篮我的家。

啊!湖南民院,我的摇篮我的家。厚德强能,心怀天下。勤奋团结,诚信创新。

放飞青春,报效中华。报效中华,报效中华。放飞青春,报效中华。

报效中华,报效中华。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职业学院毕业个人简历模板

2.职业学院简历表格下载

3.职业学院个人简历模板

4.职业学院求职简历表格

5.职业学院出纳简历范文

6.城市职业学院简历表格模板

7.城市职业学院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8.职业学院个人简历下载

9.职业学院同学个人简历

【新疆民族团结教育】 第6篇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化的世界。看课题,讲文化,讲中华民族文化;看眼前,看课桌,找一找最富有“文化”的元素。

师:讲到书的文化,不得不让我们想起一个人。请问这人是谁?为什么你会记得他?

【图片材料】 莫言与作品

小结:莫言的《蛙》,荣获我国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摘取了世界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标志”。

Ⅱ、授新课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师:说到书,不得不提到文字。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样的?甲骨文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师:从古代的甲骨文到今天世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这说明中华文化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小结: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上最著名的是什么?除了“四大发明”还有什么?

【图片材料】 古代乐器与现代乐器

师:现代乐器与古代乐器比较,二者有什么联系吗?我们在传承古代文化时,应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小结:在传承古代文化时,我们应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音乐视频】 龚丽娜与《忐忑》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龚丽娜演唱的《忐忑》,你会感知到哪些文化元素?

师:《忐忑》集东西方文化为一体,这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这包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既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又强调仁爱和谐、和而不同。同时中华文化善于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内容和有益成果,不断繁荣发展。这就叫做“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图片音乐】 刀郎与《2002年的第一场雪》

师:你知道“刀郎”是什么民族的人吗?

师:为什么当你听完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后,你会感到刀郎是位少数民族?

【图片材料】 高空走绳与“高空王子”阿迪力

师:再来看,维吾尔族的“达瓦孜”与杂技舞台上的走钢丝,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吗?

师:“刀郎”、阿迪力这些人,将宝贵的青春献给了西部文化艺术的创作和传承事业。是什么给了他们如此强大的力量?

小结:中华文化深深熔入了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使我国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它是激励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是激励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之源。

二、新疆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师:说到新疆民族文化艺术,你能说到哪些方面的文化?说出哪些民族工艺?

师:同学们说出了方方面面的表现,那么你最喜欢新疆的民族文化艺术的哪个方面?新疆民族文化艺术都有什么特点呢?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老师也收集到一些新疆民族文化艺术的资料,在这里展示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感受和分享新疆文化艺术的魅力。

【图片材料】 新疆民族文化艺术

师:上述这些材料,是从哪个方面来介绍新疆文化艺术的?说到文学,你还能列举出哪些新疆的优秀文学作品?

小结: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我们从小就熟悉、喜欢的《阿凡提的故事》等等。

【音乐视频】 新疆《十二木卡姆》艺术

师:上述材料,是从哪个方面来介绍新疆文化艺术的?

师:说到歌舞,不得不说说《十二木卡姆》。

小结:木卡姆渊源于西域土著民族文化,又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2007年11月25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類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图片材料】 新疆“于田的小花帽”

师:上述这些材料,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新疆文化艺术的?你还能列举出哪些?

小结:英吉沙小刀、维吾尔陶器、小花帽等。尤其是“于田的小花帽”,是盛行的一种状似杯碟,直径不足十厘米,纯属装饰性的小花帽。于田的小花帽作为世界最小的帽子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音乐视频】 新疆饮食文化

师:现在我们要介绍的是新疆的经典文化——饮食文化。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你都听到、看到了哪些美食?

师:谁来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一道“饮食文化”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价值?

小结:听了大家的介绍,相信每一位都深深地爱上了新疆的美食文化。新疆的美食越来越多的成为各民族大众非常喜欢的饮食。

【音乐视频】 新疆果品文化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看着诱人的果品,听着优美的音乐,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师:在座的同学中,有世居新疆的,有才来新疆不久的,为什么你们会如此喜欢新疆的果品呢?你们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新疆的瓜果呢?

小结:现在新闻媒体很是发达。报纸杂志、新闻广播、网络空间等等。正是畅通的媒体,使新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也使新疆更多的了解内地、了解世界。所以说“新疆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文化是在交流和学习中发展的。

三、新疆各民族文化在交流和学习中发展

1.文化交流的历史

【材料一】 古“丝绸之路”

【材料二】 新时期的援疆工作

师:材料说明了什么?新疆与内地进行文化的交流意义何在?

小结:新疆与内地有史以来联系密切,各族人民在交流中,加速了新疆文化的发展和壮大,也推动了中华文化的长盛不衰。

2.文化交流的多种途径

【学生梳理知识,老师出示板书】

(1)大众传媒:报纸杂志、广播影视、互联网、口口相传等。

(2)文化交流:商品贸易、人口流动、人才交流、文艺演出、旅游业发展等。

Ⅲ、课堂小结

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教育发展 第7篇

一、通过双语课程, 传递民族语言文化

双语课程与教学是我国民族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目前作为散居区, 黑龙江省朝鲜族中小学虽然生源结构上已出现极少数量的汉族、蒙古族等微小变化, 但其生源主体仍为朝鲜族, 因此教师在朝汉双语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积极渗透语言文字等基础知识, 还努力渗透其民族历史沿革, 传承价值, 从而注重提升文化传承的质量和内涵。调查显示, 很多朝鲜族学校在朝汉双语课程实施过程中, 非常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朝鲜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的表述等方面, 这些基础训练和认知过程将会直接影响到朝鲜族语言文字的延续和发展, 因此通过双语课程积极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 以及成为国家建设有用人才的生存意识尤为重要, 而实现其目标的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教育。因此教师通过朝汉双语等课堂实践活动, 积极传授民族语言文化相关的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 也有意识地传递着民族传统文化, 从而促进民族基础教育的深入发展。

二、结合各学科课程, 积极渗透民族传统文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具有活跃思想和意识能动性的受教育对象。学校教育中的一切工作必须要立足于学生实际生存需要, 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符合, 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的推进和实施过程也是如此。目前我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和模式的建立, 为民族中小学在传承特色文化带来了契机和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 黑龙江省朝鲜族中小学, 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与课程资源, 从学校实际出发, 积极开发和实施了诸多与朝鲜族衣、食、住、行等方面相关的多元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 如民族礼仪课程、饮食课程、风俗类课程、节日类课程等。同时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 也积极结合自身学科特点, 帮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音乐、美术、服饰、居住、风俗特点等优秀文化遗产, 培养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品质。学校方面根据制订的德育工作计划, 积极利用课余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班队活动等途径, 积极开展诸如民族歌曲、民族舞蹈、民族乐器、朝鲜族诗歌、民族书法等各种传统文化传承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知识, 学会生存, 促进其身心和谐成长。

三、积极开展校本研究, 注重校际之间的交流

现代学校教育必须面向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 不论是国家文化、区域性文化和地方文化都有其精华与糟粕, 因此当我们把这些文化进行筛选和加工, 并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时, 更为融合、民主、平等、和谐的文化背景下的教育, 才能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创新机会。黑龙江省朝鲜族中小学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 通过积极开展校本研究, 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并把校本研究逐渐推广到校际之间的学术与经验交流活动中, 从而使校本研究成为有效解决民族基础教育面临的困境以及传承民族文化的方法和途径之一。同时大多数朝鲜族中小学校或所属地区学校之间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有关学科教学研讨会或学术经验座谈会, 各地民族学校之间也经常组织参观访问一些示范校。这一“走出去、引进来”的办学思想和管理理念, 为各学校提供了有效利用各种契机, 相互探讨、相互借鉴与学习的平台, 从多元文化视角, 理性思考黑龙江省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共性问题与存在的差异, 为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献计献策。

四、通过宣传, 提高民族文化传承意识

学校是能够系统地、有计划地、有组织地传承民族文化的第一场所。因此学校教育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引领者, 要注重宣传和筛选优秀文化并把它巧妙地、有效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 使学校成为宣传民族文化的一个基地。这不但有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接纳, 可以扭转一些民族偏见, 增进民族间的沟通与了解, 也促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开展, 使学校成为民族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不可避免地充满文化之间的交融与碰撞。教育受文化的制约, 不仅要适应特定文化, 传递和传播文化, 同时还有相对独立性, 有责任也有能力去改造和发展文化, 消除种种文化上的歧视与偏见。因此在学校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意识地积极渗透、大力宣传, 同时也要把这种传承意识渗透到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之中, 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等教育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良性教育循环机制或运行体系, 从而更加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 民族文化传承对人的影响体现在知识和观念以及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形成方面, 而教育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手段, 更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途径;学校不仅是培养社会各种人才的场所, 更是造就民族奇才的殿堂。因此, 在现代化进程和新课程改革日益推进的当前, 在学校教育中应注重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从而突出办学特色, 使学校真正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主阵地。

摘要:民族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朝鲜族中小学通过积极开发与实施课程和教材的方式, 学校教育中注重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从而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基于此, 从双语课程开发, 传递民族语言文化;结合各学科课程, 积极渗透民族传统文化;积极开展校本研究, 注重校级交流;通过宣传, 提高民族文化传承意识等四个方面入手, 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 以期在学校教育中注重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使学校真正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主阵地。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第8篇

但是长久以来, 较之传统音乐, 西方音乐在我国音乐教育中所占的比例偏大, 久而久之, 就会使得我国民族音乐在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 甚至造成我国民族音乐失传、遗忘于世的局面。现如今, 部分学者已经提出要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倡议, 并从各个角度强调了其重要意义。结合我的教学经验, 我也认为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意义不凡, 同时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延续中国民族音乐瑰宝, 是我国音乐发展的需要。

一、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

1.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弘扬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瑰宝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每个民族都传唱着独具一格的民族音乐。每个民族音乐都是该民族精、气、神的凝结体, 尊重和传播历史文化传统, 就是所谓的传承。

假如不了解民族音乐, 也就很难了解祖国丰富灿烂的文化与文明, 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传承与发展。但是, 近些年来, 我国民族音乐却一直让步于西方的流行音乐, 从大众休闲娱乐到专业音乐人士创作, 流行音乐似乎更受青睐。部分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甚至对民族音乐知识持一种陌生的态度。优美动听的民族音乐被节奏强悍的流行音乐替代, 委婉流长的民族乐器之声被充满宣泄意味的摇滚乐器代替。无论在音像卖场, 还是在表演会场, 通俗流行音乐的占有比例越来越大。这种现象在青少年人群中尤为严重, 如果任其发展, 那么民族音乐发展的脚步势必会缓慢许多, 更为严重的是青少年的漠然可能出现民族音乐传承链条断裂。普及民族音乐已迫在眉睫, 高校音乐专业作为音乐教育与研究的主要阵地, 传承与弘扬祖国音乐文化是其应有之义。

2.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21世纪中国音乐发展创新的需要

掌握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 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格与情感, 增强民族文化历史与情感的底蕴;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元素、音乐风格的认识和储备, 在各元素相互鉴赏、比较、总结中, 来培养多维度、跨文化的音乐视野。因此,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 不仅可以使学生全方位了解民族音乐, 可以掌握各类音乐精华特色, 提高自身鉴赏和创作音乐的整体水平, 还可以推动民族音乐进一步的传承发展。

3.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培养和提高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 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而高等音乐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音乐人才。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的民族音乐教育, 不仅能提高学生知识、技艺技能, 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和人文素养, 引导学生完善自我人格。比如, 我国抗战时期产生的《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革命歌曲, 不仅为学生描述了抗战时期的战争场面, 也表现了抗战前辈同仇敌忾、不屈不挠、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 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二、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途径

我国民族音乐源远流长, 它反映着中华民族历代的风格与特点, 是我国音乐中的灵魂。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应该是审美教育, 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使之成为有文化品位的“文化人”。在音乐教学中, 我们应遵循音乐学习的规律, 选择易于培养学生民族音乐情感的教材和教法, 比如常用的视唱、欣赏、歌曲练习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情感;也可通过讲述音乐创作背景、原因等方法为学生再现历史, 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

三、强化理解民族音乐文化内涵, 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1) 民族音乐是知识的一部分, 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具有强烈的内涵意义。民族音乐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不断地累积和沉淀。而教师在民族音乐教育中扮演着引导学生、总结经验的作用, 因此教师对民族音乐教育有着不可磨灭的奉献以及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使传统民族音乐的接力棒传承下去, 教师需要倾其所有, 把自己积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传授知识是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的, 其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器乐、乐理、乐谱等基本知识, 还要结合曲目为学生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代特点、作品亮点、内涵意义等深层方面的知识。教师要循序渐进, 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将自己的所学穿插到教学内容中去, 使学生在无形中可以积累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和内涵。除了教师的客观传授外, 教师还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可以自愿、积极地投入到民族音乐学习中来, 比如教师可以丰富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学习, 如让学生反复欣赏、聆听、歌咏、演奏来积累和背唱一定数量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的方法, 激发学生积累和背唱歌曲的兴趣, 使其在大量音乐实践中, 积累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音乐是有灵动性的, 教师在音乐教学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 要以引导学生领悟音乐文化为目的, 使学生从整体上去感悟音乐所塑造的形象和意蕴, 从而在音乐形象的感染与熏陶中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 提高文化素养。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歌唱表演、音乐小品、戏剧舞蹈等形式, 把自己对民族音乐意蕴的领悟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学生领悟消化其意蕴后, 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音乐的文化内涵, 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程度, 强化其技艺水平, 提高文化素养,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把音乐承载的文化内涵传播得更深、更远。此外, 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 要用心去感悟, 要穿透音乐, 领会音乐背后的形象, 进而领略其文化意蕴。使学生逐步形成强烈的文化意识, 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 文化素养会随之不断提高。

(2) 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中培养文化美感。音乐是有情感性的, 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确立音乐教学的情感目标, 再慢慢地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因素, 以丰富学生的情感, 最终达到以情感人, 培养审美情趣, 提升文化美感的目的。

(3) 在音乐实践的活动中扩大文化视野。音乐无处不在, 只局限于学校课本之内的音乐教学是很短浅的。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扩展各种类型的音乐实践活动, 比如让学生走到民间, 走到部队, 走到民族色彩浓郁的部落中, 与当地民众互动交流, 来丰富音乐文化知识, 扩大文化视野, 提高文化素养。

四、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是我们音乐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要让子孙后代了解我们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可以通过音乐教育, 引导青少年学生维护本国家、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从而更好地担当起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的重任。我们要不断加强探索和研究,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让高校民族音乐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使我国悠久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永远唱响我们民族音乐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邱玥.试论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J].音乐天地, 2005 (3) .

民族职业教育 第9篇

1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1.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拓宽职教发展空间

一是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城市聚集能力。“十二五”期间, 中国城镇化率年均增加0.9%。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 中小城市为骨干, 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城镇体系。预测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趋势将保持15至20年时间, 目前, 中国城镇化率已达53.7%, 2020年重庆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65%, 城镇人口将突破2 100万。在未来十年, 全国将至少新增2亿城市人口, 其中重庆将新增600万以上, 这将创造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科学研究表明, 中国的城镇化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 将带动约1 500万人从农村转向城镇, 社会就业需求的增加, 必将产生职业技术教育的刚性需求。二是户籍制度改革整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1997年重庆市直辖之初, 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19.5%, 到2010年8月户改启动前夕上升到29.2%, 13年多时间仅上升9.7个百分点,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三年多来, 有500余万人实现“农转城”, 其中渝东南民族地区“一区四县”就有80余万人, 重庆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上升了11.5个百分点, 2014年底重庆市户籍城镇化率达40.63%, 人口城镇化率达58.34%, 其中渝东南民族地区户籍城镇化率只有近30%。2015年重庆市将实现城镇人口1 700万。其中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近100万人, 每年农转城5万人以上;特别是渝东南民族地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化率基数较低, 城镇化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空间巨大。三是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统计表明, 1978至2014年, 中国劳动就业量增长95%, 其中城镇增加了近2亿人, 现重庆市已建立了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长效机制。中国职业教育已成为解决城乡可持续发展中要素投入集约化问题、资源配置市场化问题、生产手段科技化问题、产业经营一体化问题的关键。

1.2 推进职教均衡发展, 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一是职业教育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提速, 全国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 而仅靠高校教育显然是杯水车薪, 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深入, 将带来户籍制度的改革, 下岗工人转行, 农村劳动力转移, 新生劳动力就业, 成为整合教育资源、助推城乡统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帮助农村劳动力获得非农就业岗位技能,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具体措施。二是职业教育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按照“人力资本学”中的公式计算, 教育资本对国民收入增加的贡献比率为33%。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认为国民收入增加的部份, 大约有30%是受教育影响, 他认为一个受过初等教育的工人, 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30%, 一个熟练工人进修一年, 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1.6倍, 我国国民收入增长额中, 约有25%是由教育投资带来的收益。三是职业教育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近代社会的发展是依靠科技来推动生产技术的更新和管理的改善, 只有培养掌握科学技术和技能的劳动者, 才能使潜在的因素转化为现实的因素。根据发达国家工业化经验, 高级技术人员、中级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比应为1∶3∶10, 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远远达不到这个比例, 技术工人存在量少质弱的现象, 特别像重庆类似的武陵山区工业化、信息化的迅速兴起, 要实现上述流转产业工人目标, 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才能为国家新时期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人才、知识、技术、文化和智力支持。

2 重庆市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2.1 重庆民族职业教育获得新发展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 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积极创造条件, 推进黔江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设立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经贸职业学院, 并先后于2010年、2011年招生, 改变了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无高校的历史。实施了县级职教中心、示范型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基地等建设计划, 重点支持渝东南地区建设多功能的职教中心。目前, 已经建成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等国家级、市级重点中职学校, 每年培养技能型人才1.2万余人, 劳动力转移培训1.6万人。职业教育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 科学调整专业结构, 有效组织教育教学, 构建适合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2014年, 秀山县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7%、专业对口率达到91.2%。目前, 重庆市渝东南民族地区“一区四县”共有高等职业院校2所, 中等职业学校7所, 普通高中16所 (含市级重点高中11所) ,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854所 (含特殊教育学校1所, 民办学校34所) , 在校学生达46.8万人 (含少数民族学生39.5万) 。幼儿园1 306所, 在园学生8.7万人 (含少数民族幼儿5.7万) 。渝东南民族地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 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8%以上, 高考升学率保持在80%以上, 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5年。

2.2“十二五”期间出台6大举措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一是市政府决定, 把所有进职业学校的农村学生自动转为城市居民。目前, 农村孩子进大学才有城市的学校集体户口, 中专生并不能享受这一待遇。根据新政, 把目前中专几十万在校生一次性全部给予城市户口, 以后每年转20万左右, 10年间城市就可以接纳200万学生。二是不管城市还是农村读中职的学生, 每年的学费全免。即以前读中专免学费的优惠政策从只针对困难群体, 扩大到所有就读中职学生家庭。三是今后新增就业岗位将优先接纳重庆职校毕业生。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 未来10年可能会新增4万亿元产值, 将新增600万个就业岗位, 重庆职校生为首招对象。四是大力推进品牌职业学校的建设。重庆准备投50亿元建设30所国家级重点示范中专学校, 50所重庆市级重点中专学校;同时在大专建设上, 争取建设5所国家级的示范学校, 7至8所重庆市级示范学校;再对其他职业学校进行整合重组, 做大做强。五是进一步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现在重庆在民办职业学校读书的学生大体占职校学生总数的25%, 今年将达35%。已经出台了10项政策措施扶持民办职业学校, 今后在土地划转、生均经费补助、招工条件、师资培训等政策措施方面, 公立与民办享受同等待遇。同时, 还成立了一个5亿元资本金的教育担保公司, 可以担保40亿元贷款, 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民办学校。六是推进职业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按学校规划科学、管理创新、学生就业能力强、校园文化特色鲜明等要求, 用校园文化支撑起学校特色, 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人气, 使学生毕业后能找到好的工作, 利用学校的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学校统筹城乡及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

3 推进重庆市职业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3.1 户籍制度改革与职业教育发展缺乏统筹协调机制

一是对户籍制度改革重要性的宣传及认识不够。因对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内容、惠民政策、办理步骤等宣传不够, 导致不少农民工对户籍制度改革的实质、意义、作用、实惠、办法等难于理解, 缺乏农民变市民必备的法律、技能、习惯及思想等知识准备, 出现已有城市环境不利于转户人员的融入及转户人员自身对既有城市环境不适应的矛盾突出, 特别是缺乏对转户少数民族习俗和诉求的了解, 导致一些不和谐因素情况存在。二是户籍制度改革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够完善。因户籍制度改革的成败,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配套政策的改革成功, 才能保证转移人员“进得来、留得住、能致富”。到2020年重庆市将还有500余万农民转为市民, 需要配套资金1 000亿元左右, 存在巨大的配套资金压力、公共设施建设及城市公共资源的承载能力考验。三是缺乏户籍制度改革与职业教育发展统筹配套规划。在全国还存在一些地区一次性取消农业户口, 变为统一的城市户口, 没有真正解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口自主迁移的问题, 而只是户口名称上的变更而已, 其结果会在居民面前形成新的国民待遇不平等, 甚至造成对农民的土地、森林、宅基地等财产的侵害。

3.2 渝东南民族职业教育发展滞后

一是少数民族学生受不良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严重。如“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读书当白领”等, 仍是相当多学生与家长的“欲望”, 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不高。社会存在重基础教育轻职业教育的误区, 造成职业教育生源紧缺、素质偏低的现象。二是对民族职业教育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民族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条件差, 层次单一, 实验实习基地匮乏, 专业师资量少质弱, 办学质量不高, 学校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 培养学生没有特别的专长, 缺乏就业竞争能力。三是民族职业教育缺乏城乡统筹发展思路。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对人才需求衔接不够, 缺乏集约化、规模化办学机制, 职业教育未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活力, 用人单位需要的人进不来, 不需要的人出不去, 导致就业出口不畅, 阻碍民族经济的发展。四是民族地区所需高层次人才匮乏。渝东南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亟需高层次人才与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的矛盾十分突出。2014年教育统计数据表明, 渝东南民族地区“一区四县”人口占全市十分之一左右, 而中职在校生人数还不到全市的十五分之一, 导致民族地区乡 (镇) 、村农业技术人才匮乏。统计显示, 中国农村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 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5%~85%的水平, 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20%, 职业教育与全市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十分突出。

3.3 重庆农村职教发展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一是学校发展滞后, 招生工作困难。因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重视不够、人才匮乏、经济发展及改革管理滞后等, 导致农村学校发展缓慢、招生困难。二是因经费及师资投入不足, 导致办学条件差。重庆在农村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 首先保证的是义务教育, 职业教育经费所占比重较低。重庆农村职高、特别是“两翼”地区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教学设备、辅助用房、图书、计算机、实验实习基地等指标, 明显远低于重庆主城“都市功能区”的平均水平, 教师合格率明显远低于普通中学, 专业教师短缺和合格率下降等现象更为严重, 渝东南、渝东北“两翼”地区更为突出。三是教学质量不高, 服务能力不强。不少学校完全不正视自身的办学能力、办学条件、办学特色, 存在着脱离重庆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 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反映生产生活实际, 办学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弱, 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能力差, 教育不景气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四是农村职教布局规划滞后, 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面临观念歧视、投入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等问题, 缺乏结合全市户籍制度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与职业教育统筹发展规划的前瞻性, 虽然重庆市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 但“五大功能区”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严重, 重庆渝东南民族地区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发展不协调情况依然存在。

4 加快推进重庆市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4.1 突出职教发展地位, 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技术工人教育。按照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要求, 针对重庆不少企业出现“技工荒、民工荒”的实际,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城市公共设施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按照职业技术教育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目标, 争取职业技术教育相对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的前瞻性,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推进职业技术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针对重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提速, 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的实际, 从教育体制上理顺中职、高职与技术本科教育的衔接关系, 调整专业结构及数量, 解决好职教结构与人才结构不相适应的矛盾, 处理好发展、提高与普及的关系, 为建立西部经济高地提供人才支撑。三是突出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的权威性、学术性建设, 确立职教理论的学术地位, 强化职教的社会性地位, 为大众化、平民化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提高职业人才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地位。

4.2 创新职校发展规划, 提高职教市场竞争力

一是把职校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整合城市公共资源 (城市建设中的公共文化、体育、商业等公共设施) , 既服务市民, 又服务职校。职校发展为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社区发展内涵、文化繁荣空间、群体消费市场和招商引资环境, 形成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 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格局。二是整合城市与职校资源。通过发展职业教育, 走扩大城市容量、改善城市人口结构的城市化道路。通过职校对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及农村劳动力转岗培训, 推进城市人口结构不断优化, 有效提高人口素质, 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助推城市协调发展。通过规划建设职教基地, 着力解决职校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实训不便、资源闲置等突出问题。三是加强对民办职校的政策扶持。对投资职业教育、民办职教的个人及企业的学校建设及用地实行税费优惠, 并为其搭建行政服务、对外宣传、合作交流、基础设施、基地建设、招生就业、教学改革、投融资等公共服务平台和优惠政策扶持, 拓宽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

4.3 突破民族职教发展瓶颈, 促进全市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提高发展民族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因为民族地区是相对全市发展滞后的地方, 所以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又因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发展问题, 发展的核心是教育、就业问题,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的定向专门教育。因此, 大力发展民族职业教育是关系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 提高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 掌握一技之长, 是推进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二是建立和完善民族职业教育投入长效机制。针对民族职业教育基础差、欠账大的实际, 各级政府应随着逐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加大对民族职业教育的“超常规”的经费投入, 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同时, 把民族地区中职教育实验实习基地纳入全市财政投入重点中职教育基地规划, 引导国有企业、沿海发达地区及海外爱国人士等捐助, 解决民族教育实习基地投资大、投资难问题。三是拓宽民族地区亟需人才培训渠道。科学制定在学科上区县 (自治县) 范围内以中专、职高、技校等“集团式”发展规划, 在地域上以渝东南民族地区区域中心城市黔江区为龙头、四个自治县为支撑的“集团式”发展规划, 应用网络、电视、电影、广播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人才培训, 拓宽就业岗位年龄空间, 满足经济对人才及用工需求, 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针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实际, 市级财政为渝东南民族地区设立民族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 保证民族职教经费的经常性投入, 用市级财力把黔江旅游高职院校办成一所综合性民族职业技术本科院校, 并纳入市级院校财政预算, 对就读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由政府出资实行全免学费及补贴生活费的教育, 为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同时, 在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实用技术培训, 解决民族地区实用人才匮乏问题,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四是创新对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考核机制。建立主城一类重点职校对民族地区职校结对帮扶捆绑发展机制, 为民族职校提供师资培训、优化管理、专业设置、基地建设、就业指导及民族职校生免费到主城重点职校实习等, 把帮助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纳入负责帮扶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年度综合考核内容, 把民族职校教育作为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

4.4 加强农村职教机制创新, 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一是改革和完善农村职教体系。整合中专、职校、函大、农广校和民办职校等资源, 扩大农村职业教育群体, 积极探索高中加高职的教育模式, 发展农村社区学院, 开展灵活多样的专业技术培训, 使农民一看就懂, 一学就会, 学了能用, 用能致富。二是突出农村职教实用性和技能性特征。把教育重点转移到培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亟需的各级各类全面发展人才上来。以升学无望的初高中毕业生为对象, 开设种养、加工、商贸等区域特色与当地农业生产相适应的专业和课程, 突出实用性和技能性, 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解决农村技能型人才匮乏问题。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职业教育质量。聘任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 加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人才交流, 从工厂、企业、研究机构等聘请合适的技术、管理和科研人员兼任职校师资, 拓宽实训教师空间。四是创新学生考核机制, 促进教育公平。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对教育评价先进经验, 对学生考核建立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 升学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 毕业综合考试与分科过程考核相结合, 学分管理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培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4.5 创新教育模式, 拓宽职教发展空间

民族职业教育 第10篇

关键词: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途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搞好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是维护祖国统一, 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但国际敌对势力和国内民族分裂分子, 利用民族问题一直在国内从事破坏活动, 2008年西藏的“3.14事件”、2009年新疆的“7.5”事件, 破坏了社会安定, 扰乱了社会秩序, 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带来巨大损失。河北省是少数民族大省, 有55个少数民族成份。省内有多所多民族院校, 有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如何加强多民族院校的民族团结工作, 寻找、发掘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有效管理途径, 进而确保多民族院校乃至河北省的稳定局面。课题组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

一、多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评估

课题组以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为研究样本。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是一所多民族院校, 是河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曾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荣誉称号。该院现有在校生2014人, 其中藏族学生321人 (占在校生人数的15.94%) , 满族学生446人 (占在校生人数的22.15%) , 回族学生145人 (占在校生人数的7.2%) , 蒙古族学生52人 (占在校生人数的2.58%) , 另外还有部分朝鲜族、侗族、壮族、哈尼族、白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48.36%。学生民族成分多样, 既有散居少数民族又有聚居少数民族, 是典型的多民族院校, 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研究中通过问卷, 对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的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评估。其结果显示:

从民族视角来看, 蒙古族、满族、回族等民族在河北省内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得多, 民族观念淡化;而藏族同学的民族认同感比较强, 他们更愿意与本民族的同学交往, 更信任本民族同学, 与其他民族的同学交流得相对较少。从散聚居视角来看, 散居少数民族同学比聚居的更重视民族团结。从学生的政治面貌来看, 党员同学对民族政策了解较多, 更重视加强民族团结, 群众同学的民族团结有待加强;从任职情况来看, 干部同学和社团成员的民族团结搞得较好, 普通同学要差些;在宗教信仰方面, 无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同学更注重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工作做得也较好。

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方面, 发现社会实践、课堂教育、宣传引导和文体活动等都是有效的。比较而言, 社会实践和课堂教育是最有效的, 而宣传引导和文体活动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也不可忽视。在促进民族团结的活动和方式中, 学生也认为周末舞会、体育赛事、社会实践、文艺活动、社团活动、假期社会调查、辩论赛等都是有效的。

二、教学案例和活动案例分析

1. 教学案例分析

为找寻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课题组选取了民族学生公共必修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为教学案例研究样本, 通过案例的实施和学生访谈发现, 有72.3%的同学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此课。有46.2%的同学认为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民族团结教育的渗透做得好, 有47.8%的同学评价为一般。总体而言, 在多民院校开设诸如《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方面的思想政治课程是可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的。但开设此类课程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级、专业、文化层次等方面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切不可一刀切, 全校一套教材。同时, 这对教师也有更高的要求, 授课教师既要具有一定的亲和力, 又要有丰厚的学科知识, 还要掌握一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如能具备56个民族的相关知识, 课堂气氛会更活跃, 会得到更多学生的喜爱。此案例为制定出一套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提供了依据。

2. 课外活动案例分析

课题组组织了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专项教育活动, 作为课外活动样本案例。活动共有14个自然班参加, 占全校班级的42.4%。活动开展顺利、圆满,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别出心裁。有的班级以包饺子的形式拉开活动的序幕;有的班级以民族大联欢为活动的主体;有的班级把学生带到校外, 不同民族的同学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活动中穿插诗朗诵、歌曲、舞蹈、小品等艺术形式, 结合影视资料欣赏, 使活动效果非常突出。此次活动的成功经验说明, 民族团结教育不拘泥于课堂, 不拘泥于形式, 可以让民族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沟通、交流, 增进友谊, 加深情感。但此次活动也有一些干扰因素, 如学生的积极性, 素材搜集, 经费筹集, 道具准备, 场地限制等方面, 但在辅导员的耐心讲解和帮助, 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 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上述问题都一一得到了解决。

三、多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少数民族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

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直接反映了学生对民族问题的关注程度。学生对民族团结认识比较深刻的, 则民族观念淡薄一些;若学生对民族团结认识不到位的, 则民族观更强烈。在我们所做的368份有效调查问卷中, 有17名学生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持无所谓态度, 占到4.6%, 还有一名学生认为没必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在问卷中有近20%的同学不知道“三个离不开”的准确内容。可见, 确有少数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需要加强。

2. 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缺乏充分的了解和沟通

“对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饮食、服饰等”, “感兴趣, 了解较多”的学生有192人, “不感兴趣, 有一定了解”的有154人, “不关心, 也不了解”的有22人, 所占比例分别为:52%、42%、6%。究其原因, 有的学生是缺乏了解的欲望, 而有的学生是缺乏了解的途径, 为此开辟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 加强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十分必要的。

3. 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存在障碍

“你会主动结交其他民族的朋友吗?”其中回答“会”的有158人, “随缘”的有205人, “不会”的有5人, 所占比例分别为:43%、56%、1%。追根溯源, 我们发现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存在交往的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 甚至有一些狭隘的民族观存在。

4. 信息开放时代, 负面信息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现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 学生接受信息来源很广, 报刊、网络、电视等途径都可以使学生获得信息。由于网络的迅猛发展, 电脑、手机、多媒体网络播放器等都是学生经常使用的工具, 网络中的不可控的负面信息极易影响到他们的思想。加强网络的监控和对学生进行理性、文明上网的教育, 是十分必须的工作。

四、对多民族院校的建议

1. 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 穿插一些民族团结教育专题内容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教育的主阵地, 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渠道。在多民族院校应开设以下课程作为必修课, 如《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 同时可穿插“马克思四观两论”“民族宗教事象概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等主题报告会, 开展“宗教热点问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社会热点和民族事件解读”等专题讲座。同时还需培养、配备一支精通业务、肯于付出、熟悉政策、涉猎广泛的教师队伍。他们具有较高的把控课堂、把控学生的能力, 他们能够使枯燥的理论讲授变得生动而鲜活, 让课堂教学达到高质量、高效率。在这支队伍的引领下, 必修课程的讲授与其他课程的渗透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和文化观。这样, 多民族校园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将水到渠成。

2. 设立和拓展多种教育平台, 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有效路径

(1) 利用宣传阵地提高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配合课堂教学,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优化育人环境, 营造浓郁的民族团结教育氛围, 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积极影响。利用校园宣传橱窗、校园网、广播台等途径进行民族政策、民俗风情的宣传, 通过在楼道内悬挂标语、图画, 利用教室内的板报等形式营造民族团结的文化氛围, 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2) 坚持办好两所学校, 即青年团校和青年党校。它们是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 提高学生政治思想觉悟, 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的重要途径, 是培养党、团积极分子和学生骨干的摇篮。利用丰富的影像资料, 结合通俗易懂、声情并茂的讲解, 普及党、团基本理论知识, 宣传党在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现阶段的方针、政策, 引导各族学生积极要求进步, 主动向党团组织靠拢。

(3) 认真组织好三次会议, 即每周的班会、团会和升国旗集会。它们是将民族团结教育日常化的具体体现。以必修课的形式每周固定时间安排一次班会、一次团会、一次升国旗集会。月月有计划, 周周有主题, 形式丰富多彩, 不拘泥在教室、学校, 使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真正入脑入心。

(4) 通过文体、娱乐活动加强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通过“普通话加强班”, 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说好普通话;成立“计算机提高班”, 由汉族学生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少数民族学生也可利用课余时间, 教其他民族的同学学习民族语言和民族歌舞。通过这些文体、娱乐活动真正达到了民族交融。

3. 合理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 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体制、载体

(1) 与部队牵手, 共筑军民鱼水情。同军队院校、国防教育培训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通过走出去封闭训练和请进来集中培训, 有效地加强民族学生的国防意识, 尤其是增强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情感。

(2) 革命圣地西柏坡和首都北京可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基地。利用假期组织民族学生到西柏坡追寻先烈足迹, 举行入党、入团宣誓仪式;到北京参观长城、故宫、军事博物馆、中华民族园, 看升旗仪式, 瞻仰毛主席遗容等, 让学生亲身感受祖国的伟大昌盛和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恢弘气象。

(3) 设立农村社会实践基地。利用暑假组织民族学生进入实践基地, 吃在农家, 住在农家, 了解党的开放政策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变化, 激励他们为家乡的发展建设而努力学习、艰苦奋斗。

(4) 创建河北省高新企业和重点产业项目实践基地, 组织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外省的学生举行“爱在河北”等主题的夏令营活动。可组织同学们参观我省的一些知名企业和旅游景区, 如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英利集团、龙江工业园区、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著名的厂矿企业、工业园区和直隶总督署、清东陵、唐山抗震纪念馆、山海关等多个人文景观、旅游景区, 每到一处便可与当地学生开展多民族学生联谊会, 加深了解, 增进感情, 感知河北, 感谢河北。

4. 整合与使用多民族院校多种有效资源, 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基本保障

(1) 不同民族的同学混合编班, 混合住宿, 同餐厅用餐, 加强不同民族同学之间的了解和交往。混合编班, 可以使他们之间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混合住宿, 可以使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朝夕相处, 互相照顾, 建立深厚的兄弟情、姐妹谊;同餐厅用餐 (回族和其他有饮食禁忌的民族除外) , 可以使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学会尊重彼此的饮食习惯, 学会尊重他人, 促进民族团结。

(2) 多民族院校的服务人员要提高认识, 搞好服务, 尊重学生的民族习惯。如食堂的炊事员、管理员要根据学生的民族习惯合理搭配膳食, 言谈举止要避讳部分少数民族的忌讳;校医、后勤维修工人、宿舍管理员以及校园清洁工等服务人员也都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工作的特殊性, 以学生为本, 关心、尊重学生以及他们的民族习惯。

参考文献

[1]李保堂、乔庆刚, 《把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当做生命呵护》[J], 《学园》, 2010. (2)

浅谈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现状 第11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业已步入快车道发展。但受到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缓慢;办学规模、实训设备、职普比例、学生就业等方面远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发展现状令人担忧。

一、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学生和社会对接受职业教育还普遍抱有一定的偏见

少数民族学生的家长大都把子女接受教育定位于追求高学历和高收入的科研、公务管理人才的目标上。家长通常不支持子女上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也存在心理压力,总觉得低人一等。社会上也存在职业学校就是差生去的地方的偏见思想。其次,职业学校的学生多为农牧民子弟,属家庭困难群体,客观上亦难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第三,职业教育的市场化特征日益凸显。在新形势下,受高校扩招的影响,中职招生一度遭遇寒,加之近几年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在经费投入、师资调配和政策支持等方面有所弱化,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更是江河日下。

二、职教招生秩序混乱,给尚处于发育阶段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带来很大困难

随着我国初中学龄高峰期的到来,国内许多职业院校为追求办学利润的最大化,大肆降低学生准入條件。有的民办职校甚至采取公开散发虚假招生简章,以高额回扣雇用招生人员为其招生的不正当手段,恶性抢夺生源。一些根本不具备办学资质的虚拟学校也常打着正规院校的招牌,高额“购买生源”。在这种情势下,民族地区的职业学校每每面临“门可罗雀”的窘境。

三、生源素质严重偏低,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

根据调查,在沿海发达地区职技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只相当于初中毕业的30%。而现行中职教材是按略低于普通高中的学业水平设计的。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授课”,使用“五省协编”教材。学生进入中职学校,首先需要从“双语”到“普通话”,从“协编”到“统编”的全方位转换。加上基础薄弱,教学中就难免形成学生学不进去、继而厌学的窘境。此外,职校生大多纪律性比较差,违纪现象时有发生,给学校管理增加了难度。

四、办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尽管各级政府愈来愈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努力从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但由于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财政总量不足,只能保证正常的经费。职业教育无法列入专项支持项目,而对于急需筹措资金修建或扩大的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各学校基本上处于“不饥不饱”的状态,骨干专业建设只能是蓝图,根本无法实施。

上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生源素质低下、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实情况。这种状况一方面挫伤了广大农牧民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亟须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也制约了民族地区和全国一道步入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办人民满意的职业学校是各级领导和政府值得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民族职业教育 第12篇

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关键是首先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如何传承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学者们当前探讨的热点, 有些学者把目光转向了学校教育。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看, 人类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建立在某种特定文化基础之上的,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载体。[1]学校教育传授知识的集中性、系统性使学校成为当前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2]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目前我国中小学的教育理念大多体现了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即便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也大多如此。孩子的多数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 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最重要的场所。但就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现状而言, 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观, 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忽略了少数民族学生特殊的文化背景, 忽略了少数民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同时也忽略了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任务。缺乏体现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教育。所以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要改变观念, 创设新的教育理念, 建设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发展并重的新型教育观。

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现状

1. 少数民族同胞为传承自身文化对学校教育有所抵制

大部分少数民族同胞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很强, 意识到现代文明对本民族的文化冲击。人们认为现代学校与族群传统文化是相互抵触的, 他们认为年轻一代进入政府开办的现代学校会使族群的文化传统边缘化乃至失传, 从而在心理上抵制现代学校教育, 认为只有传统的知识教授机构 (寺庙、经堂) 的讲授方法才能保护传统文化。[3]这种抵触现代学校教育的观念普遍存在于相对闭塞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他们对本民族文化传承的认识比较狭隘, 把学校教育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割裂起来。但是这种观点也侧面的反映出, 多数学校没有执行好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 忽略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 从而只是停留在传播主流文化的层面上。

2. 作为少数民族文化载体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 在传承中受到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统一汉语的挑战

在民族地区, 义务阶段的学校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的, 除中高考可以用民族文字答卷的地区, 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用汉语讲课, 学生用汉字答卷, 为提高升学率, 本民族语言和文字只作为辅助性教学而出现。在现代教育体系下, 学生和家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被“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牢牢禁锢, 淡化了传承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意识。很多家长以学生课业重为由, 拒绝传授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儿童是继承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 他们多数时间都在接受着学校的教育, 教学语言的统一化使得很多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正在走向衰亡。语言和文字是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语言文字如果保存不好, 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 其价值观, 宗教习俗等都会随之逐渐消逝。如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消失还谈何很好地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二、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关系

1. 学校教育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

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有其必然性。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学校和学校教育是以对人的文化造就, 以文化传承、创造为主要任务, 并以文化为机制建立的文明实体, 是以文化共享为基本使命的存在。”[4]学校教育与生俱来担任着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教育对文化的经久保存和传播, 直接导致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形成了一种文化的基本内核。[5]文化是一个地区精神文明的象征, 一个民族只有保护好自身优秀的文化传统, 保持其文化的活力, 才能促进本地区政治、经济、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学校教育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保持其活力和扩大其影响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通过日常的教学或学校设置专门的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向学生讲述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传递着本民族高尚的精神风貌。通过这种形式的学校教育培养出有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学生, 使其形成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就要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观。学校通过课程的设置, 校园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本民族的文化, 从而不但能培养民族自豪感, 同时培养学生跨文化的适应能力, 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有促进作用

少数民族文化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的薪火相传而历久弥新。同时也能在本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促进学校的教育。通过学习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增加了生活的阅历和生活的技能, 也增长了少数民族学生历史和人文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和技能是拓展学生思维, 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素材。对学生学习文化课程有促进作用。同时少数民族传统观念里有团结、合作、互助、进取等精神, 对少数民族学生融入校园生活有促进作用。

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学校的课程中, 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教材知识的局限性, 增加了学校知识传授的趣味性。让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有利于中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 它包括校风、校纪、校园环境、学校制度等一切体现学校精神面貌的文化传统。各民族地区学校通过融入本地区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 可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氛围, 有利于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独特、多元的校园文化环境, 增加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观念如何转变

1. 从生存型少数民族义务教育观向发展型少数民族义务教育观转变

生存与发展始终是成对出现的概念, 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生存和发展相互依存, 相互合作, 促进了社会稳定而持续的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薄弱链条。少数民族教育一直处于“生存型”教育的阶段。国家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同胞的主体地位, 对国家作出的重要贡献, 以及少数民族特殊的生存环境以及现有的生活条件,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 让少数民族同胞上得起学, 有学可念进而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优惠政策, 从而缩小了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大多旨在解决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而在教育理念上却缺少特色的教育发展观。被传统工具主义教育理念影响, 基础教育以升学为目的, 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都模仿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模式, 从而忽略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以及少数民族学生全面的发展。究其原因, 是由于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处于生存阶段, 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准确, 目标不清晰, 措施不给力。

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中小学要把少数民族义务教育的视野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发展型的教育不仅要关注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入学机会的均等, 同时也要关注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结果上的均等。发展型的教育观要为每个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当的教育, 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政府从保障少数民族适龄儿童“有学可上”到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转变。要保障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学校教育, 不但深入系统地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建立起继承、保护、弘扬本民族文化的意识和责任心, 而且在根植于本民族文化基础上, 关注少数民族学生身心等各方面的发展, 提供相应的教学环境, 设置相应的配套教学设施和教学内容, 使学生做到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少数民族学生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后的发展。

2. 从同质化少数民族教育观向多元文化一体的少数民族教育观转变

很多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我国文化的瑰宝, 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很多的途径和方式, 如口耳相传、大众传媒、学术会议等等。然而, 教育是中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最基本的途径。汉族文化“同质化”的趋势日渐明显, 很多少数民族儿童不会说自己的母语, 汉族歌曲却口耳相传。汉族服饰成为日常的主要服饰。在少数民族基础教育阶段也同样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 如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同质化, 没有突出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资源配置上也出现同质化现象, 各地区教育资源配置趋向统一, 虽然体现了公平原则, 但是效率和稳定原则有待提高。所以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要兼顾公平、效率、稳定的原则。少数民族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多元文化教育。所以可以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有针对性地实施多元的文化教育, 让民族文化传承观念深入人心。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要增强多元文化观的教育理念, 特别是在教学内容上增加多元文化的内容, 让课程与自身的民族背景、民族文化以及民族价值观相联系,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适应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在培养人才上应意识到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多视野的少数民族教育传承体系, 制定出一套能在中小学实施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目标, 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在中小学阶段合理有效的衔接。使学生在继承本国主体文化的同时, 也要兼顾传承本地区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使学生在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优秀文化的基础上, 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想要促进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就要在民族地区的学校开展个性化的教育。个性化体现在学校的环境要有民族的氛围, 学校的教学内容要增加体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等内容。这些课程可以以地方课程形式展现, 也可以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展现。同时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 让网络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新渠道。

参考文献

[1]哈经雄, 腾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68.

[2]靖东阁, 孙振东.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出路[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11) .

[3]马戎.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 .

[4]李怀宇.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基于教育人类学认识[J].贵州民族研究, 2006 (4) .

上一篇:观察下一篇:第八钢琴奏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