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集群现象研究

2024-05-26

中小企业集群现象研究(精选8篇)

中小企业集群现象研究 第1篇

青岛,具有欧陆城市特色和浓厚齐鲁文化背景的海滨城市,诞生了海尔、海信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名牌企业,沿着“品牌产品一品牌企业一品牌产业一品牌城市”的轨迹,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品牌效应不断扩散,品牌领域不断延伸,后续品牌正在兴起,被誉为“青岛现象”。解析“青岛现象”,对于总结中国的开放型经济模式,探索未来中国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战略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温总理曾经强调说:“拥有名牌的多少,是一个国际经济实力的象征。名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希望全国有更多的名牌走向世界,加快培育更多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品牌。”

一、青岛品牌企业的发展演进

从历史背景和时间维度看,不能简单地依据以往的经济情况去解释经济的变化,因为一个国家及其人民的经济状况并不仅仅是从以往的经济情况中产生出来的,而是从历史的全部因果关系中产生出来的,构成历史的经济解释的事实变得越来越少了,而这些事实正是经济解释的基础。青岛名牌的演进,每每表现为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的必然产物,综观青岛品牌企业发展之路,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企业品牌”阶段(1984-1993):争创“青岛金花”活动(重在产品)

改革开放初期,从计划经济刚刚步入市场经济,市场上发生了急剧变化。有不少产品还是积压的,比如青岛生产的手表,刚开始因为有防震功能和防水功能销售得很好,大家凭票购买、走后门购买,但是到了80年代初期和中期突然发生了变化,哪里都可以买,选手表都是选上海的,这种积压现象严重影响了青岛的经济发展。青岛市提出搞创“金花”活动,创“金花”实际上和品牌是一脉相承的。1984年出台《1984-1990年重点产品发展规划》,规划了冰箱、彩电、洗衣机、啤酒等57个重点产品,1989年青岛市发出《关于在工业系统全面开展争创“青岛金花”活动的通知》,每年发展一批拥有国优或部优称号的“青岛金花”产品,1989年产生11个“金花”,海尔牌冰箱、得贝牌冰柜、青空牌空调、青岛牌电视、琴岛牌洗衣机被誉为“五朵金花”,1990年由日用工业产品扩展到所有工业产品,后又从单一型号“金花”产品扩展到金花系列产品,青岛啤酒、双星运动鞋、蓝天运动服、崂山矿泉水等一些传统的青岛名牌产品在全国有了知名度,新兴家电工业产品也迅速崛起。1991年,我国首次评出10个中国驰名商标,青岛有海尔和青岛啤酒入选(上海2个、青岛2个)。至1992年,全市有78种产品获得国家质量奖,1100多种产品获部、省、市优质产品称号,31种产品获“青岛金花”产品称号。

(二)“品牌企业”阶段(1994-1998):实施“企业集团”战略(重在企业)

为减少主管局对企业的干预,将海尔、青啤、海信、双星等企业由市委、市政府直接管理,在组建海尔集团(1992年)的基础上,又组建了一批企业集团。1994年组建海信集团,1997年组建青啤集团,1999年组建双星集团。1994年2月,召开了全市编制“九五”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发展规划动员大会,出台了《“九五”及到2010年工业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规划了三大类、62种重点产品,提出了产业链的发展思路,积极扶持企业上市,1993年,青啤同时在上海和香港挂牌上市,海尔在上海上市,双星(1994年)、海信(1994年)、澳柯玛(1994年)陆续上市。各个企业也加快国家级研发中心的建设,1993年,海尔集团研发中心得到国家经贸委的批准,随后,海信集团(1995)、青啤集团(1996)、澳柯玛集团(1997)、双星(1998)相继被国家认定为国家级研发中心。至此,大企业集团基本形成规模,10大集团已占全市工业总量的40%以上。

(三)“品牌产业”与“品牌园区”阶段(1999-2002):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品牌产业初步形成,2000年,中国十大年度经济人物青岛海尔、海信、青啤集团的张瑞敏、周厚健、彭作义3位企业家上榜,2001年,首届全国质量管理奖评选揭晓,全国5家企业青岛占3席(海尔、海信和青岛港务局),2001年全国首批中国名牌产品57个,青岛有8个。

从2000年起,市政府实施大企业梯次发展计划,以品牌企业为骨干,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着力培育十大、十强、十高(高新技术)和十外(外资)企业,实施工业园区战略,海尔开发区工业园、海信信息产业园、国风药业园、纺织工业园、服装工业园、橡胶工业园、新型建材工业园等相继开工建设,成为大企业招商引资、技术创新、产业配套的新载体。

(四)“品牌城市”阶段(2002-2008):品牌创建活动渗透到社会各行业

从2002年开始,市政府明确提出通过加快培育电子、家电等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品牌经济,创建品牌城市的战略思路。2005年发出《2005年品牌经济工作意见》,品牌创建活动由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向政务品牌和社会各领域延伸,各类服务业、党政机关单位建立了自己的品牌,青岛47个市直机关单位中,36个有了自己的品牌,眼下正深入社区村庄,实现由品牌经济向品牌城市的跨越。2005年8月,英国《金融时报》评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海尔、青啤分列第一和第四。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海尔集团以749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蝉联榜首。

二、青岛品牌集群现象的成因与规律

对于青岛品牌集群现象形成的原因和规律,有关部门机构和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青岛市在总结“青岛现象”的产生原因时提出,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既有经济的原因,也有文化的渊源,既有客观基础,也有主观上的努力,有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也有青岛自身特有的因素。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文化、人才、产业、政府”因素说(盛永安、于忠珍,2007),指出:“丰厚的历史文化与近现代文化的撞击、融合,形成了传统而不保守、开放而又循规的文化积淀和创新型观念;作为移民城市汇集了形形色色人才,形成不甘落后、竞争向上的意识;城市产业结构的轻型化是创建名牌的有利条件;政府的引导和培育扶持为名牌形成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郭先登(2007)的五因素说:市委市政府创造品牌经济成长和发展的环境;企业、品牌、城市的互动;企业是打造品牌的主体,企业是品牌经济发展的源泉;企业、品牌、企业家在同一体中互融发展;市领导、政府主管部门、专家学者、企业家、新闻媒体等五位一体,结成强大联盟。青岛市市长夏耕在解读青岛“名牌现象”的时候,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是传统产业基础、政府营造实施名牌战略的环境和企业家的创新运作。

本文认为青岛现象的主要成因是其开放型区域经济的模式(OPEN-Model):“O-Ocean”表示海洋文化,世界经济的发展史是伴随着开放的海洋文化而演进的,国际技术的转移也是从航海时代就开始的,比如美国波士顿地区和旧金山地区的开放式海洋文化,成就了128公路和硅谷的高科技产业,诞生了一批世界品牌企业;“P-Practice”代表实干与韧性;“E-Enterprenoeror”代表企业家精神;“N-Network”代表企业发展的网络环境,主要是指以企业为核心的众多利益相关者的社会环境和组合网络。

(一)文化要素:开放与包容

优秀的城市文化奠定了品牌经济的底蕴。青岛处在齐鲁文化的发祥地,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深远,重视义理,讲求诚信,为人实在,反映在企业经营上,那就是对产品质量的高度负责,一丝不苟,决不掺假。而作为一个开放的沿海城市,善于吸收和接纳外来的优秀成分,包容性强,兼具稳健和开放精神,具有敢创敢试的务实精神,胆子大、心气高。

以青岛啤酒为例来说明品牌企业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深厚的城市文化。青岛啤酒的文化,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与青岛人特有的性格和城市的风格相映成辉。青岛人特有的豪爽、诚信,酿造了一种对事业的热情,对消费者的真情,融入到青啤文化中,把青啤与消费者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青岛啤酒和青岛这座城市一样,又受到明显的外来文化影响,形成一种开放的文化。这种即承接历史又兼收并蓄的大度,形成具有更大影响力的青啤特色文化,它给企业和城市带来自尊、自信、自强和勇气,对内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外形成影响力和穿透力。

在民族的和区域的文化背景下,综合历史和文化两方面的因素考察青岛的企业文化,可以得出青岛企业文化的金字塔模型(图1)。

双星集团汪海说:双星发展到今天,究竟是什么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其实很简单,就是“文化”,哪个企业创造了适合自己的文化,特别是创造了与世界、与时代相接轨的新文化,这个新文化就能推动这个企业不断地去发展、壮大。

(二)政府要素:服务与引导

青岛“名牌现象”的形成,离不开企业主动的创新运作,更离不开政府为创造名牌、发展名牌所营造的一个良好环境。海信集团周厚健说“政府可以‘利用’”,海信在这方面做得很妙,很多资本经营就是充分利用了政府才得以完成.或者降低了资本经营的代价。政府文化可以用宽松两个字来形容。政府只管宏观的导向,不管微观的事情。从创金花到大企业梯队建设,直至推进大企业国际化,市政府始终以“有形的手”引导全社会力量推动品牌战略不断升级。开展品牌策划,组织品牌展示,鼓励项目投入,支持资本运作,培育企业家队伍,大张旗鼓地奖励品牌企业、宣传大企业和企业家,形成了培育品牌、发展品牌、宣传品牌、保护品牌的良性机制。比如海尔、海信扩张过程中,政府会主动向企业推荐相应的配套企业。当企业想向国外发展遇到困难时,市长亲自带领企业家以政府的名义与国外企业谈合作问题。

(三)企业家要素:胆略与韧劲

青岛品牌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征是名企后面有名人,具有“集群性、品牌性、持久性、独创性、和谐性”的特征,企业家的群体随着大企业队伍的建设而不断壮大,企业成为企业家成长的摇篮,这与世界著名大公司的发展有着共同之处。企业家在青岛企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对于企业创新意识的引导、团队精神的塑造、重大机遇的把握、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发挥了巨大的杠杆放大效用,正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主动性、创新性和开拓性劳动,才使企业价值呈几何级数递增,社会生产力成倍数发展。青啤集团副总裁孙明波说:“企业家精神+合适的环境铸造了青岛的众多品牌”。青岛的企业家具有保罗所说的创新型组织的领导艺术,即:企业家创新愿景、企业家禀赋、企业家沟通能力、企业家韧性、企业家创新技巧,其中青岛企业家最为突出的表现是韧性,领导一个创新型组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体力和脑力方面的韧性。尽管还没有被界定为现有的表示人格特征的词汇,但“坚忍不拔”(stick-to-itiveness)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被看作是创新活动所必需的组成因素。

双星集团汪海说企业家必须有胆识,做事必须超前,必须敢冒风险,张瑞敏、汪海等企业家具有强烈的改革精神和开放意识,他们目标远大,敢为天下先,且有要干就干一流的劲头。他们瞄准世界先进,一开始就树立要干全国一流甚至世界一流的企业的目标。品牌意识觉醒早,远远走在全国前列。青岛的企业家一开始就注重打自己的品牌,对名牌战略有较深的领悟。

(四)技术要素:引进来与走出去

青岛长期以来是一个以轻纺工业为主要特色的城市,消费品生产企业众多,具有良好的人才和管理基础,具有较好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传统历史,持续的技术引进和创新为企业争创驰名品牌提供了强大动力。青岛名牌企业都非常重视技术创新。首先,高起点引进高技术,引进的产品生产线都是当时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生产线。1984年海尔从世界冰箱质量第一的德国引进了最先进的冰箱技术;海信引进日本松下先进的彩电生产技术其产品进入美国市场;青啤集团1979年就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最先进的设备,产品两获国家金奖;澳柯玛则与瑞典利都公司合作,其主导产品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第二,对引进的技术及时消化吸收并加以创新。第三,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和工艺改造,生产一流产品,创立名牌。第四,建立科学高效的技术创新、研究开发系统,海尔、海信等企业都建立了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

中小企业集群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第2篇

集聚经济理论是近代区位理论奠基者阿尔弗雷德·韦伯在《区位纯粹理论》 (1909) 一书中最早提出来的。集聚经济理论主要研究区域内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的组合, 以及这些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与分散的经济合理性问题。它们通常集中于相同或相邻区域, 通过专业化分工产生直接经济利益和溢出效应。中小企业群的发展有利于培育竞争市场, 机制灵活的中小企业群在市场经济环境里已逐渐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经济成份, 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一、中小企业集群的内涵和实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威廉姆森和理查德·尼尔森分别指出, 在企业和市场这两种基本的制度形式之间还存在着“组织间协调”或“中间性体制”, 也就是一些组织通过战略联盟等形式形成集群以获得外部经济。单个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 难以与大企业抗衡, 但可以结成“中间性体制”, 既能获得外部经济效果又能获得集体竞争优势, 以整体力量与大企业竞争。所谓的企业集群, 就是指一组彼此独立自主, 但相互之间依托于资源共享和互补、专业分工和协作等特定关系, 组织结构介于纯市场和层级组织两种组织之间, 在地理上靠近的多个企业, 其主体是中小企业。“企业集群”在各种参考文献中也有多种称谓, 可称为产业集聚、新产业区、企业网络等, 由于企业集群中大多是中小企业, 因此亦可被称为中小企业集群。

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 中小企业在确保地区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分散金融风险、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 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 全国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0﹪, 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左右, 流通领域中的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 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和60﹪的出口额。无论从工业总产值比例或增加值比例来看, 中小企业均高于大企业, 中小企业的单位资金效用率也明显高于大企业。正因如此, 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 在政策上积极采取措施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意大利的发展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一个典范:意大利产业集群的最大特点就是成百上千个同类产业和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集聚在一个城镇, 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意大利素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 中小企业数量众多, 企业规模之小都是其他工业化国家不能比拟的, 意大利工业企业平均从业人数仅为4.3人。企业规模是日本的1/4, 德国的13, 不到美国的1/3。如意大利普拉特纺织品集群中, 分布着8500家企业, 而职工总数只有46000人, 平均企业规模只有5.4人。然而正是这些中小企业通过产业集群的方式, 才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

二、中小企业集群生存和发展的理论动因

1. 保罗·索尔曼的“生态空间”理论阐述了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

索尔曼认为, 企业之间的竞争恰如自然界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一样, 弱者和强者有着不完全冲突的生存空间, 中小企业可以选择某些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生存空间并发挥自己的专长, 做到以小胜大。

2.“规模经济”理论论证了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力。

马歇尔认为, 有两种途径可以产生规模经济:一是依赖企业之间的合理分工和联合, 合理的工业地区分布以及企业的经营规模, 并称其为“外部经济”;二是依赖于个别企业对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组织和经营效益的提高, 称其为“内部经济”。在“外部经济”中, 马歇尔其实是强调规模经济并非来自生产规模的简单扩大, 而要依赖于“组织的改进”, 这就是企业集聚。外部经济使得企业可以通过企业间的聚集、分工、合作、共同利用区内资源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节约经营成本、扩大经营效益。

3.“交易费用”理论推动了中小企业集群的扩张。

科斯在其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中指出:交易费用的存在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外部企业内部化, 市场交易内部化, 可以相对有效地排除外部交易的不确定性。而当企业超出了其合理规模, 交易成本就会提高, 企业就不会再把异体企业内部化, 而是将某些企业外部化, 通过各种纽带和它们保持密切联系, 这样企业既节约了交易费用, 同时又仍在一定程度上享有一体化组织规模、范围和分散风险的经济性, 这就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小企业集群化。

三、中小企业集群对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作用

1. 提高区域竞争优势。

麦克·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到, 一个国家的最终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主导产业本身, 还与其供货商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集群化最直接的一个结果便是同一产业及其供货商和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在地域上的集聚, 积极发展形成优势产业群, 提高区域企业之间的响应度, 增强区域的竞争力。

2. 带来区域经济的外部效应或外溢效应。

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主要表现在共享公共资源、技术管理方法快速扩散、市场集聚和辐射作用等方面。在基础设施、产品原料服务体系、信息服务方面, 许多同类企业甚至完全不同的企业有许多可以共享的资源, 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反映在地域空间上则易于形成较强的扩散效应。

3. 提高区域创新优势。

波特认为:企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彼此接近, 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而不甘落后的自尊需要和当

10企业改革与管理2012年第1期

地高级顾客的需求, 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由集聚带来的有效的竞争压力, 既加剧了竞争, 又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二是强烈的技术吸纳能力。由于地理上接近, 业务联系紧密, 信息交流快捷, 市场上任何一个具有潜力和市场前景的重大技术创新, 集群内企业几乎都会同步吸纳消化这种创新成果, 企业通过这种快速学习和模仿有利于实现自身的更新和升级。三是健全的服务体系。随着集群区域的发展、壮大, 除了生产企业集聚外, 还汇聚了大量的服务企业以及提供研究和技术性支持的机构, 如管理咨询机构、技术开发机构、行业协会等, 这些机构对加强技术的研发、交流和扩散, 对区域内企业技术进步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4. 提高区域资源整合的优势。

同类企业在某一地区的集聚将使集群内企业大大增强对本地资源的整合能力, 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对资源的整合、利用中, 信息的作用不可低估。企业集群能够创建获取专门信息和知识外溢的便利条件。市场信息的迅速反馈与传递, 是企业发挥其灵活资源整合机制的前提。市场信息可以使企业洞察市场环境的变化, 捕捉有利的市场机会, 以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避免或降低因市场变动造成的损失。企业集群内, 众多企业与服务单位和政府机构群聚在一起, 共同构成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由于地理邻近与相互信任, 有关产品、技术、竞争等市场信息就可以在集群内企业间迅速集中和传播, 且成本很低。集群内的企业利用这种“网络”关系, 能在竞争、合作、协作中提高群内企业的资源整合优势、应变能力和自身的竞争力, 这无疑会优化区域的资源配置结构。

5. 增强区域对负面效应的规避能力。

由于集群内企业拥有共同的利益, 当个别企业的欺诈行为和败德行为损害到群体利益时, 将受到集群整体的反对, 从而大大降低群内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和环境污染等外部不经济行为, 当区域内多数集群逐步规范各自的经济行为后, 区域对负面效应的规避能力会整体增强, 区域的运行效率亦随之提高。

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1. 产业集聚不明显。

在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集群, 其专业特色并不突出, 企业集聚推动的产业集聚效果不明显。表现为集群企业中同质企业的数量偏少, 集群内各行业的企业都有, 这是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是推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有效形式, 但目前我国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遍地开花, 缺少产业特色。

2. 企业集群内部的过度竞争, 降低了集群的信誉。

集群的重复构建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更为严重的, 可能导致集群的退化甚至毁灭。由于集群内部缺乏必要的组织度和协调能力, 有时造成集群内企业同质产品过度竞争, 企业出现压价竞销、仿冒、偷工减料、降低质量标准等恶性竞争局面, 影响集群整体的竞争能力。另外企业集群的重复构建主要表现在区域间的重复建设, 同样的产业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形成集群, 根本没有考虑到各地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及服务体系是否有利于集群的发展。

3. 投融资机制尚未根本建立,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由于产业层次低及社会信用保障机制尚未完善, 中小企业向银行直接融资难度大、成本高、风险大, 想通过上市进行融资的难度更大。此外, 风险投资机制缺乏, 尚无充足的风险投资资金促进产业的技术创新。

4. 产业集群内部未构成互动网络。

一些地方政府未积极促进各主体间互动网络的建设, 企业聚集的直接原因仅靠区域优惠的土地和税收政策, 多数企业小而分散, 分工协作困难, 企业间未自发形成专业化分工、既竞争又协作的网络关系, 企业间及其与支撑机构间缺乏有效的合作, 集群柔性专精的特点和区域产业整体功能不能体现, 产业群战略难以制定和实施。

五、推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1. 促使企业群向规模化、专门化、协作化方向发展。

首先, 扩大产业群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 加快生产要素和产业链聚集, 增强区域产业自身实力和辐射强度, 进一步加速产业集聚, 实现规模经济。第二, 突出地域特色。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专业技术、人文与体制环境及基础条件, 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并独具地域特色的产业, 并突出产品的差异性。第三, 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促使企业间进行广泛、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 建立既专业化分工又相互促进的产业网络体系, 提高企业间、企业和相关支撑机构之间的合作效率, 使企业间获得既竞争又合作的双赢, 通过聚集经济与乘数效应带动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 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2. 广拓融资渠道, 促进企业群资本集聚。

政府应放开行业投资准入政策, 构筑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地方金融体系。通过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 同时推行企业财产抵押贷款、组建中小企业跟踪监督机构、建立专门的信用担保机制和企业债权维护机制等措施, 放宽对企业信贷的限制, 创立集群产业发展基金, 拓宽融资渠道, 建立“政府宏观指导、企业自主投资、银行独立审贷”的新型投融资体制, 促进民间投资向产业群集聚。

3. 完善信用体系, 加强法制建设。

一方面既要建立信任保障机制, 树立以信为本的商业道德规范, 又要建立市场监督评价体系, 通过行业组织, 规范产品质量标准, 建立质量监督体系, 加强行业自律, 形成自我监督、公平、有序竞争的新秩序, 坚决维护地区产业信誉。另一方面要给当地政府立法自主权, 使其能因地制宜地建立并完善地方《产业群保护法》,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 切实保护产业群的合法权益。

4. 依托大企业推动中小企业集群化。

现代化的大企业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政府应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的思路, 依托于各区域大企业, 拉长产业链条, 细化产业分工, 带动中小企业集群化。政府要采取措施把联系紧密的小企业纳入体系, 增强其根植性, 实现优势互补。另外, 促进大企业主辅分离, 精干主体, 把适宜中小企业发展的产品和服务及辅助系统和生活服务系统分离出来, 成立各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小企业, 按市场要求运作。

5. 建立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 提高全员素质。

西藏民族手工业产业集群现象分析 第3篇

关键词:西藏民族手工业;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产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在地理上集中、在功能上互相联系的现象。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当代国际经济竞争的主要形式之一,一个区域要发展自身的经济、提高区域竞争力,离不开该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壮大。

一、产业集群理论分析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 即某个领域内相互关联(互补、竞争) 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的地域内集中连片, 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从原材料供应到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系,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现象。

目前世界上的产业集群基本上有两种形成方式:一是自发形成, 一是政府促成。早期的产业集群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禀赋拥有的差别, 而现在世界上蓬勃发展的产业中高等要素的作用则更加突出,并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不同类型的国家在产业集聚的表现上也拥有鲜明的特点,自发形成的集群多出现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虽然发达国家也有一定数量的集群是政府促成的),而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则基本上都是在政府指导和规划下形成的。

二、西藏民族手工业产业集群的优势

(一)地位和作用凸显。①是确保西藏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平台,是推进西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点;②是推进和提高农牧业富余劳动力转换与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③将进一步推进外贸、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打造和展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西藏突飞猛进的新气象;④为建立和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注入了活力与生命力;⑤是发展光大藏民族文化和艺术的纽带,也是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桥梁;⑥将进一步促进艺术与经济、工业与农牧业、科技与社会效益的全面融合,推进西藏自治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二)西藏民族手工业工艺独特,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全区各地形成了生产特色产品的重点区县。民族手工业是民族文化的长期沉淀,西藏民族手工业产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形成了生产特色产品的传统产地。如江孜的地毯、杰德秀的围裙、扎囊的氆氇、浪卡子的藏被、加查的木碗、拉孜的藏刀、拉萨的金银器械、仁布的玉器等,不仅在全藏区,而且在周边地区和国家依然享有很高的声誉。

(三)西藏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西藏民族手工业的发展。西藏的手工业既是民族特需品,也是旅游纪念品, 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和青睐。

(四)传统手工业者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2009年1月西藏农村工作会议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西藏农牧民2008年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3170元,比上年增加382元,增幅达13.7%,增加额是历史上最多的1年。西藏手工业产品不仅名震区内外,而且远销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及西欧一些国家,为当地的农牧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五)随着新世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西藏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的保护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文化部于2005年正式启动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工作,又于2007年全面启动认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工作,西藏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的保护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西藏民族手工业产业集群的劣势

(一)传统手工业者基本保持着传统生产方式,即使个别开始步入产业化发展之路,但产业化规模较小,未形成合力,竞争力薄弱。

(二)西藏旅游纪念品市场虽已形成一定的体系和规模,但是与日益发展的旅游业相比较,西藏民族手工业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其差距主要是开发旅游新产品和特色产品的能力严重不足,品种单一、价格较贵。

(三)西藏民族手工业品工艺相对简单,产品易于模仿,普遍缺乏品牌意识。西藏民族手工艺品具有非常独特的工艺、式样及款式,再加上西藏文化的神秘性和原始性,西藏的民族手工业产品应该具有较高的差别性。然而,由于西藏民族手工业品技术含量不高,工艺简单,款式单一,容易模仿,所以并没有显示出其应具有的独特性。

四、推进西藏民族手工业产业集群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一)充分利用西藏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优势,加强旅游商品、纪念品的开发、生产,进一步挖掘西藏民族手工业发展潜力。

(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特点,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西藏民族手工业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有所创新,既要增加产品种类,更要稳步提高产品质量,重视注册商标专利申请的工作,加大产品广告宣传力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工艺水平和产品设计水平。彻底改变目前“小而全”、“小而散”的现状,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转变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加快西藏民族手工企业创新步伐。西藏民族手工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树立大市场的意识;加快制定西藏民族手工业制品的行业标准,使民族手工业逐步走向制度化、标准化;加大产品的宣传广告力度,开拓销售渠道, 建立起相对固定的销售网络体系,增强西藏民族手工业的竞争能力,最终实现西藏民族手工业的规模化、产业化。

参考文献:

[1]扎呷.西藏传统民族手工艺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2]肖怀远.西藏农牧区:改革与发展[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3]江村罗布.辉煌的20世纪新中国大纪录——西藏卷[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0.

[4]张小平.走向21世纪的西藏[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

[5]李坚尚.西藏的商业与手工业调查研究[M].北京: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

[6]狄方耀.西藏经济学导论[M].北京: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化问题研究 第4篇

一、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集群, 指的是在某领域相互关联, 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的一些中小企业, 在一定的地域内这些企业及机构集中连片, 形成了结构完整及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的有机体系。目前, 在我国的沿海城市、沿江以及内陆地区, 已形成各种不同类型中小企业集群, 这些小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及竞争协作中, 共同发展, 不但推动了相关产业与区域经济快速的发展, 也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

1、企业间既彼此关联又相互独立

在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一般在运营及管理上都具有高度的独立性。这是由于中小企业产权明晰, 各中小企业和集群之间没有从属关系, 各企业彼此独立核算, 平等交易, 自主决定本企业的发展方向及投资模式。但这种独立又是相对而言的,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实力的限制以及高度专业化的分工, 其非常依赖于集群内其它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信息及服务, 依赖于集群统一的原料市场、规模效应及销售市场等资源。

2、集群组成时刻处在动态变化之中

中小企业形成或加入集群主要是追逐企业利润的本质考虑, 因此为了实现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会不断的有中小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加入或离开中小企业集群。与此同时, 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方向及需要也影响着中小企业集群的组成。

3、中小企业与集群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

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决定着整个集群的实力的大小, 也决定着中小企业的吸引力。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集群有着不同的优势及局限性, 而优势与劣势最后也将成为整个集群的优势或劣势。例如销售商组成的中小企业集群, 其优势在于优秀的销售能力, 而劣势就是产品的研发能力。因此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与集群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4、中小企业间的信用及责任意识决定着集群的良好运行

大量的交易行为存在于中小企业集群内部各个企业之间, 要想长久有效的合作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就需要各企业保持良好的信用及履行必要的责任。这也是中小企业集群能够长久存在的基础以及集群的竞争优势所在。

(二) 中小企业的地位及生存方式

1、中小企业的地位

当前在国际上, 中小企业的地位及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占企业总量普遍在95%以上, 占绝对多数, 而我国的中小企业数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 其产值更是占到了国民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吸纳就业及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二是高的市场淘汰率使整个经济保持不断发展进步的活力。三是简单的组织与宽松的环境容易激发创造积极性, 而且创新的成本低、效率较高。四是扩大出口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生力军。我国的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繁荣经济、推动创新、促进增长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2、中小企业的生存方式

当前, 在国际上可借鉴的成功中小企业发展模式有很多, 如德国的中小企业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作用, 美国中小企业促进了新经济的发展, 日本实行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间的分工协作, 意大利中小企业具备特色国际化发展的道路。这些发展生存模式可总结如下:核心竞争力生存方式, 集中优势生存方式, 家族式生存方式, 区域品牌生存方式以及集群式生存方式。而其中的集群式生存方式能发挥其它生存方式的优势并扬长避短, 所以, 中小企业集群化将是其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中小企业集群所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一) 中小企业集群面临的问题

1、技术落后, 生产成本高

在中小企业集群内部, 其企业构成多数是构处于经济价值链分工的低端, 其产品档次较低而且利润不高。多数企业没有足够的势力进行新产品与核心技术的研发, 其生产技术比较落后, 无法进行技术创新, 在新产品与新技术的研发上消极怠工或坐等研发成果, 技术落后及企业资源环境成本与原材料成本的增高, 使其生产成本无形中升高, 这些情况都影响着或降低了企业员工的创新意愿及集群成员的创造积极性, 也影响着中小企业集群整体的发展。

2、中小企业产业不够集中, 企业相关程度低且合作有限

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不够集中, 没有进行市场整合, 不能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由于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一些中小企业集群聚集在一起, 彼此间关系不大。而另一部分中小企业集群是由于地理及资源等因素组成的, 其由于信任程度、组织机制以及相互竞争等问题使其相互间的合作程度有限。因此很难发挥出企业集群的规模效应以及共享市场、资源等优势。

3、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体制落后

中小企业发展时间段, 很多组成集群的中小企业缺乏底蕴,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人才的缺失更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 发展不规范等问题。其宏观管理体制建设落后, 更缺乏专门法律的保护及部门的促进, 这必然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4、资金严重不足, 融资困难

一直以来,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都得不到满足, 普遍存在资金不足, 融资困难等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企业往往采取赊购方式和中小企业进行贸易, 导致中小企业资金十分紧张。而且由于中小企业未能和银行间建立起信用, 我国金融系统改革步伐缓慢, 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企业经营步履维艰。资金不足、融资困难这已成为限制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瓶颈。

(二)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策

中小企业集群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政府的有效帮助与政策管理支持, 是中小企业集群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在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方面, 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有效的内部协调机制

为促进中小企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政府可以出台专门针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法律法规和产业发展规划, 推动各类中小企业集群进行整合提升, 同时成立相应部门来管理这些企业。

另外, 由于中小企业集群较松散的经济组织, 就需要有高效的协调机制来处理与协调中小企业集群内外部的关系, 在中小企业集群内部建立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是大势所趋, 也是必然选择。

2、优化市场环境, 扩展融资渠道

建立一个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是中小企业集群能够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共享市场是企业进入中小企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目的, 但当前市场秩序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市场秩序较混乱, 影响了中小企业集群的健康持续发展。所以, 必须建立一个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

另外,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建议中小企业自身及相关部门积极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 不断拓宽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 为中小企业长足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3、鼓励技术创新, 加快新技术的研发

当前, 由于中小企业没有核心技术, 且产品附加值低, 在市场竞争中很容易被淘汰。创新是企业进步与发展的原动力。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使其获得了规模效应, 但对大企业来说其仍然是脆弱的, 中小企业集群只有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 加快科技创新, 不断提高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增强中小企业集群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 这才是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最终出路。

提高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对策研究 第5篇

一、提高认识, 加强对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的培育

首先, 地方政府应将产业园区规划与城市化发展规划和区域创新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建设创新环境形成产业集群新的增长极, 同时也要引导和约束企业, 防止企业过于分散或集中规模过小, 合理利用土地, 提高集聚效应。第二, 加强区域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地方政府要积极支持集群内部的公共设施投资, 完善公共服务功能, 特别要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足量的资金支持, 还要为中小企业集群创新提供制度保障。第三, 在区域产业和主导产业链的选择上, 地方政府要以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导, 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加强区域创新硬件的建设。同时, 地方政府要防止过多的行政干预, 提供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 以加速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

二、建立创新机制, 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在自主创新的活动中起着核心作用,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对有一定发展规模和研发实力的企业而言, 可以建立自主研发为主的研究型技术中心;对总体实力和技术力量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而言, 要依靠创新谋发展, 必须建立起创新机制, 要加强设备的更新, 人员的培训, 人才的引进。要建立消化、吸收型的产品开发机构, 设置负责技术引进的专职技术人员, 注重对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不仅反映在技术创新上, 还表现在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树立创新观念就是要在企业内外建立起创新机制, 并为创新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资源保证。

三、加强自主创新, 提高产品研发能力

首先, 政府管理部门要十分重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要加强对引进技术、设备的信息发布, 减少重复引进。第二, 加强集群内部的企业合作和技术创新, 包括:早期阶段企业的相互模仿和学习, 充分体现知识外溢的优势。同时也要推进企业关联与协同创新, 集群内的企业应充分利用协同的各种形式, 即资源或业务行为共享、营销与研发的扩散效益、企业相似性和企业形象共享, 强化集群生产体系的专业化分工和配套协作, 加强集群企业的协作关联意识。第三,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企业。企业需要增强创新主体意识, 增加重新投入,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强化创新激励机制, 培育企业创新文化, 整合利用外部技术资源,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四、加强“产学研”合作, 建设联合创新平台

大专院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源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创新研究的重要力量, 通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合作, 将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有效结合的“产学研结合”能够成功刺激科技创新, 推进产业经济发展。通过建设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建立大专院校与中小企业集群的对接方式, 建设联合创新平台, 不断提高产学研层次, 加强产学研结合的紧密化、集约化程度。

五、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加大企业创新投资

地方政府要继续加强财政支持,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在创新投入中的引导作用, 为中小企业集群提供多渠道、多种方式来筹集资金, 保证创新投入。建立政策性贷款担保机构, 设置中小企业创新信用保证基金, 建立中小企业创新互助担保基金;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创新贷款, 对创新的中小企业提供专项贷款或贴息贷款等形式的优惠贷款;积极培育风险投资市场, 构建多元化的创新风险投资机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政府要允许创新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 或者是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面向社会发行债券;要建立完善中小企业创新信用评审等级制度, 引导其规范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行为和经营决策行为, 将创新资金确实用在创新之上。

六、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提高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提高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积极性的重要基础。要提高河北省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的积极性, 就必须按照依法治国的方针, 转变政府职能, 营造出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加强知识产权知识的宣传力度, 增强中小企业集群维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应当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跨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 依法打击假冒、盗版等侵权行为, 提高侵权代价, 降低维权成本, 有效遏制侵权行为;建立起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全面的信息, 加强创新知识产权的审查和评估, 鼓励中小企业创新;改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方式和手段, 健全地方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 保障创新的中小企业能够得到良好的经济回报。

参考文献

[1]高文兵.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7, (12)

[2]宋之杰, 金婷.基于产业集群的河北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思路探析[J].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3)

中小企业集群协同管理形成机制研究 第6篇

虽然中小企业企业集群已获得了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大部分企业集群目前仅仅实现了企业的“地理聚集”或“集中”。集群成员之间各自为政,“聚而不合”,缺乏有效的产业分工机制,产业链条较短,纵向协同不深入,价值链整合度不够[5],从而导致企业集群的不稳定或脆弱性,影响企业集群的持续协调发展。针对上述问题,中小企业集群必须形成有效的协同才能进一步发挥集群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要形成全方位、深层次的协同管理离不开完善的协同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形成机制、运行机制、决策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本文主要以企业集群协同管理的形成机制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协同管理形成的过程,分析集群协同形成的机制,从而能促进协同的生成和发展进化。

一、企业集群协同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企业集群的协同管理是指企业集群在协同学理论的指导下,以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综合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对整个企业集群进行规划、组织、协调、控制,有效的整合集群中各种资源、环节之间的协作关系,使系统产生整体作用大于各要素作用力之和的增值效应的所有过程和活动的综合[6,7,8]。从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企业集群的协同管理更强调宏观的规划和决策、组织、协调,通过协同管理对集群内各组成要素进行协同,实现它们之间的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达到协同效应之目的,即所谓的1+1>2的效应。

企业集群的协同管理有以下特点:(1)协同主体不存在产权关系连接纽带,协同是非契约、动态、多边的,但强调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以整体利益最优为目标;(2)协同不仅包括横向的经济合作,还包括基于价值链的纵向分工协同;(3)协同不仅是在宏观层次的战略、资源、创新协同,而且还包括微观层次的生产、物流、营销协同,更深入到企业间计划、执行、支持等流程上的紧密协同,并使其贯穿于企业发展过程的始终;(4)企业集群的协同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信息系统应适应分布、异构、动态的集群环境,可松散耦合、快速重构。

二、企业集群协同管理的形成机制

(一)企业集群的合作博弈

企业集群内部成员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又紧密的联系,但由于各成员企业均是产权独立的法人机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共同的利益诉求使企业之间存在着既竞争又合作的博弈关系。博弈分为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中成员各自选择策略,强调个人理性与个人最优决策。而合作博弈则强调集体理性、效率、公平,促使各个主体进行合作。因此,可以把企业集群的协同管理看作是各个成员之间合作博弈的过程,动态合作博弈的过程,就是企业集群协同管理的形成机制[9,10]。企业集群的动态合作博弈具有如下特征:

1. 企业行为的不确定性。

集群内企业为产权独立的经济实体,成员企业对自己的经济行为承担完全责任,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形势做出相应的决策,并以一定时间内的收益最大化为决策目标,企业可以采取合作行为,也有可能采取不合作的行为,所以整体上呈现为企业行为的不确定性。

2. 博弈的动态性。

集群内成员企业之间的行为具有动态性,即根据对方的行动状态和市场形势选择自己的行为,不是一成不变的。

3. 有限理性。

博弈方具有有限理性,意味着博弈方虽然拥有一定的分析统计能力和对不同的策略收益的事后判断能力,但缺乏事前的预见与预测能力,需要在多次重复博弈过程中的不断学习、模仿,从而找到一个较好的策略

4. 非零和博弈。

相对于非合作的零和博弈,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博弈可以实现双赢(WinWin)。

5. 博弈的反复性。

集群内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博弈往往不是一次博弈,而是反复的多次博弈,并且双方的博弈行为不会改变其博弈的结构,彼此都可以看到对方过去的行为。

对于只进行一次的博弈也即企业集群的成员企业是非合作的完全竞争的关系,成员企业只关心一次性的效用,往往采取不合作的战略,这就构成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博弈结构。企业集群的协同管理强调成员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这种关系需要经过一次次反复的博弈,以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企业集群的协同管理不是一次性完成、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重复性动态博弈贯穿企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企业集群协同管理的形成机制。

(二)企业集群协同管理的进化博弈模型

进化博弈论(Evolutionary Game Theory)是把博弈理论分析和动态进化过程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理论,最初产生于行为生态学。它摈弃了博弈论完全理性的假设,认为组成群体的个体是有限理性的。进化博弈理论不仅能够成功的解释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某些现象,同时它比传统博弈论能更好的解释和分析现实中的经济和管理问题。目前,很多学者运用进化博弈论分析社会习惯、规范、制度或体制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解释其形成过程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企业集群本身就是一个由众多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成员企业集聚而构成经济社会“生物群落”,它具有类似生物群落的行为特征。由于存在有限理性,集群中的企业必须通过学习,不断调整策略,进行既协作又竞争的博弈,其策略行为的选择过程可以看作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进化博弈过程。集群企业或者采用协作策略,或者采用竞争策略,但每一次策略的选择都是在考虑其他集群成员企业的策略和自身在群体中的适应性来做出选择的。因此企业集群的协同管理是一个集群企业不断学习、不断进化从而达到效用最优的一个过程,群体合作与竞争的动态进化博弈过程就是企业集群协同管理的形成机制。

截至目前为止,在进化博弈理论中应用广泛的是由Taylor and Jonker提出的复制者动态(Replicator Dynamics)模型[11,12]。复制者动态是进化博弈理论的基本动态,它能较好地描绘出有限理性个体的群体行为变化趋势,由此得出的结论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个体的群体行为,因而本文用Taylor and Jonker提出的复制者动态模型来分析企业集群合作与竞争的进化行为,探讨成员企业协同管理形成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进化博弈分析过程中,博弈方一般不会一开始找到最优策略,而是在反复博弈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博弈,通过数次的“迭代”寻找到最优的均衡,此时所有的博弈方都趋于选择某个稳定的策略。这个趋于稳定的策略就是进化博弈分析方法最核心的概念,即“进化稳定策略”(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ESS)。其含义是:在有限理性的重复博弈中,若最优的均衡策略能够经受有限理性所引起的错误与偏离的干扰,在受到少量的干扰后仍能恢复,则称该均衡是进化稳定策略均衡。

Maynard Smith于1982年给出了2×2博弈的ESS数学描述:设某一种群中的某一个体(局中人),从其策略空间S中选用一种策略s1,当它的对手采用另外一种策略s2,它的得分记为E(s1,s2)。称策略s1是一个ESS,假如对所有的备择策略s,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

一是E(sl,s1)>E(s2,s1),即s1一定是一个关于它自己的最好策略。

二是若E(sl,s1)=E(s2,s1),且E(s1,s2)>E(s2,s2),即若s2是关于s1的一个等价备选策略,且s1是关于s2的一个最好策略,则s1一定是一个比s2关于它自己的最好策略。

若一个进化博弈存在ESS,则称该博弈存在进化稳定均衡,这种稳定均衡是一个纳什均衡,是在一个特定群体内的动态重复博弈的基础上达到的,是复制者动态的一个渐进稳定的定态。

复制者动态实际上是描述某一特定策略在一个种群中被采用的比例的动态微分方程。根据进化的原理,一种策略的适应度比种群的平均适应度高,这种策略就会在种群中被模仿、学习和发展,即适者生存体现在这种策略的增长率大于零。假定在进化博弈的过程中有两类参与者,参与者均采用单一策略,令S是参与者所有单一策略的集合,T(s)代表所有在t阶段采用单一策略s∈S的参与者集合,pt(s)表示在t阶段采用单一策略s的参与者比例,ut(s)表示采用策略s的期望收益,于是所有策略的平均收益为:

根据前面的假设,有限理性的参者有一定的统计分析能力和对不同策略收益的事后判断能力,收益较差的参与人迟早会发现这种差异,并开始学习模仿另一类型的参与人,学习模仿的速度决定参与者的适应程度,模仿速度越快,适应程度越高。因此参与者类型的比例pt(s)是时间的函数,对时间求导即可得到复制动态方程[13,14]:

上述动态微分方程与生物进化中描述的特性个体频数变化及其自然选择过程的“复制动态”过程相一致,因此称为“复制动态方程”。

为便于分析且不失一般性,我们以集群内的两个企业为研究对象,这两个企业规模相当,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也差别不大,二者既存在业务的合作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它们的策略选择空间是〈合作,竞争〉。当企业和企业2都采用竞争策略时,它们分别可以得到收益p1和p2;当企业1和企业2都采用合作策略时,它们都可以多得到由合作带来的增值收益d1和d2(d1,d2>0),且增值收益总和为d=d1+d2;双方选择合作投入的初始成本为C1、C1,根据以上假定条件可得到收益矩阵如下:

假设x为企业1采用竞争策略的比例,1-x为企业1采用合作策略的比例;y为企业2采用竞争的比例,1-y为企业2采用合作策略的比例,则对于企业1采取竞争策略的期望收益为:

企业1采取合作策略的期望收益为:

则企业1的平均收益为:

这样根据复制动态方程(1)和式(3)、式(4),经过简单运算后得到企业1采用合作策略的复制动态微分方程为:

同理可得到企业2采取合作策略的复制动态微分方程:

因此,集群中企业合作竞争的博弈进化过程可以由式(6)、式(7)构成的微分方程组系统来描述。由微分方程组构成的系统,它的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可由该系统相应的雅克比矩阵的局部稳定性获得。对微分方程组(6)、(7)依次求关于x,y的偏导数,可得出雅克比矩阵为:

根据对该系统的雅可比矩阵的局部稳定性分析,可以得到复制者动态方程在平面S={(x,y),0x,y1}的5个局部均衡点,它们分别为O(0,0)、A(1,0)、B(1,0)、C(1,1)及D(XD,YD),如图1所示,其中:

在5个局部均衡点中,只有O和C两个点是稳定的,是进化稳定策略(ESS),它们分别对应于两个企业进行竞争或合作两种策略。另外,该进化系统还有两个不稳定的均衡点(A点和B点),及一个鞍点(D点)。BDA线为系统收敛于不同状态的临界线,即在折线的右上方(ADBC部分)系统将收敛于完全合作伙伴关系,在折线的左下方(即ADBO部分)系统将收敛于完全竞争关系。由于系统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反复的漫长过程,可能在很长的时间内保持一种合作与竞争共存的局面。

(三)企业集群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

在对模型进行分析之前,首先引入贴现因子的概念。贴现银子即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贴现率,该数额取决于利率的高低和收到货币的时间长短。其中1/(1+i)t被称为未来t时期的货币的贴现因子(discount factor)。在多阶段重复博弈论中,贴现因子是表示博弈方耐心或远见的一种度量。若δ在区间(0,1)接近于0,博弈方会把影响收益的主要权重加于双方在重复博弈的前几个回合所得到的收益上,这意味博弈方会采取短期行为;δ越大,说明博弈方越有耐心,越重视长期合作的利益。这也说明了企业集群的各参与方应当从长远利益出发,建立合作战略来维护协同运作,达到各方收益的帕累托最优。[12]

令企业1和企业2的贴现因子分别为δ1和δ2,0δ1,δ21,根据罗宾斯坦定理(Rubinstein),如果企业1首先出价(合作或竞争策略),企业1和企业2相互博弈的增值收益为:

将该式代入式(11)可得:

由上式可见,影响D位置的参数有:双方合作产生的增值收益d、双方的合作初始投入成本C1和C2以及双方的贴现因子δ1和δ2。

由式(10)可以看出,当双方合作产生的增值收益总和d越大时,XD,YD越小,D越靠近原点O(0,0),从而ADBC的面积就越大,系统收敛于均衡点C的概率就越大,也即系统向合作方向演化的趋势也越明显。因此,合作双方合作的非线性增值收益越大,产生的“1+1>2”效应越明显,企业集群越容易形成稳定的协同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集群以群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强化横向的经济合作与纵向协同,注重资源与信息共享、优势互补,通过共同做大蛋糕,减少因利益分配问题引起的冲突,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集群的协同效应。

同理,当采用合作战略时企业的初始投入成本C1,C2越小,企业集群向合作方向演化的概率越大。初始投入成本主要是指双方选择、评估合作伙伴等前期所付出的成本,它与合作环境有关。企业集群在降低合作初始投入成本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因为企业集群的区域集中性、产业关联性及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可大大降低合作伙伴选择和评估的成本以及合作方违约带来的风险。因此企业集群应强化成员单位之间的信任关系,加强信任机制的建设,从而降低企业之间的沟通成本和交易成本,保持企业集群协同管理的稳定性。

最后再来讨论贴现因子δ1和δ2的影响。从式(9)可见:

也即在企业1保持足够耐心的情况下,企业1将获得全部合作的增值收益。同理,企业2在保持足够耐心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全部增值收益。因此,合作方越有耐心,获得合作增值收益份额越大。这就促使合作企业注重长远利益,避免短期行为。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双方的贴现因子趋于相同并向最大耐心程度发展,也即δ1=δ=δ→1,结合式(9)得:

根据式(11),由于δ<1,d1>1/2,d2<1/2,所以企业1在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具有“先动优势”,先出价方比后出价方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大家都会争着先出价,于是最后双方只能同时出价,二者获得相同的增值收益。

根据式(12),当C1、C2和d一定时,δ的值越大,也即双方越重视长远的合作收益,折线上方的面积越大,系统收敛于C均衡点的概率也就越大,反之双方越重视短期的利益而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将不利于企业集群向协同管理的方向进化。

上述分析是以两个企业的合作博弈为例来讲述的,这种两两博弈的关系可以推广到整个企业集群,合作博弈的过程也即企业集群协同形成的过程。如果集群中的企业都重视长远利益采取合作策略,整个企业集群就可以形成稳定的协同关系。

总之,企业集群的动态进化博弈过程揭示了企业集群协同管理的形成机制,分析了影响企业集群协同管理的几个因素,对企业集群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联盟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论

针对企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只重“聚集”,不重“联合”的问题,通过加强协同管理,企业集群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关联效应和协作效应,形成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小企业区域企业集群的协同管理的形成机制,建立了协同管理的进化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揭示了企业集群协同形成的过程和机理,分析了协同形成的影响因素,对研究中小企业集群的协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近年来,企业集群使中小企业获取了规模经济的效益。虽然中小企业企业集群已获得了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集群的不稳定或脆弱性,影响企业集群的持续协调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中小企业集群必须形成有效的协同才能进一步发挥集群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的协同管理离不开完善的协同管理机制,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协同管理形成的过程,分析集群协同形成的机制,将有利于促进协同的生成和发展进化。

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发展研究 第7篇

一、产业集群演进的六要素模型

(一) 市场体系与产业集群的演进

市场体系是多元市场结构和复杂市场机制的有机统一体。一个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不仅包括由各类市场构成的市场结构, 而且包含其总体功能;不仅包含着支配和影响这些市场的价格、利率、汇率、工资、竞争、供求等一系列市场机制及其作用, 而且包含市场对各种市场信号的应变能力。只有这样的市场体系, 才能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富有活力的体制是经济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浙江产业集群之所以蓬勃发展就在于率先推进市场化改革,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 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政府是三个相互作用的最基本的要素。浙江依靠群众力量积极培育多元市场主体, 大力促进市场体系发育, 合理定位政府角色, 形成了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从而获得了先发性体制优势, 使浙江产业集群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二) 公共服务体系与产业集群演进

随着集群内企业数量开始增多, 规模快速扩大, 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一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企业行为具有明显的投机性和短期性, 容易造成盲目扩大生产、同类企业恶性竞争, 并引发假冒仿劣产品大量充斥市场, 使产业集群的整体公众形象遭受严重损害。二是由于企业的规模实力、投机行为和短期行为等因素的影响, 小企业不愿投资技术创新, 而依靠“窃取”其他企业创新成果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知识产权保护还不完善的情况下, 这种投机行为会挫伤创新者的积极性, 从长期来看很容易造成地区技术路径被“锁定”。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加强规划引导, 规范市场行为,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建立公共研发机构。公共服务体系除了上述的提供管理服务、解决创新问题外, 还应该提供信息服务、管理咨询、技能培训等中介服务, 成立自律性行业协会, 制订质量检验标准, 开展区域营销, 提供金融支持, 开展危机公关处理, 建立全球链接等。

(三) 空间格局与产业集群演进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得比较好的是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 其地理位置正处于世界人口和经济中心的太平洋沿岸地区, 对外交流的空间交易成本低、效率高, 外部空间格局的经济为这些地区提供了一个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从内部空间格局来看, 产业在地理空间的分布不是均质的, 产业在某些区域的集中的结果是产业间的分工合作更加紧密、交易成本降低、效率提高, 在空间聚集经济和空间规模经济的区域更适合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 随着产业集群的演进, 集群内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备, 使企业的交易成本降低, 效率提高。集聚所带来的柔性专精生产方式、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又使企业在地理空间格局上进一步集中, 分布更加合理。

(四) 技术、知识的扩散与保护体系与产业集群演进

集群内企业因为有着相似的产业文化、行为方式、技术轨道和多种多样的沟通联系渠道, 使专注于在群内开展技术学习的每个企业都具备了相对较强的技术吸收能力, 从而大大提高了集群内多边学习和技术扩散的效率。集群内专业人才信息的迅速传播以及从业人员相似的集群文化, 降低了雇员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 跳槽后调整和适应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同时, 集群内企业的良好声誉和集体品牌, 会使政府加大对集群所需人才的培养力度, 还能吸引外部的优秀人才到群落企业中工作。这种优秀人才在集群内外各种机构间的频繁流动, 能不断激发创新的来源, 并带来知识和创新在集群内的传播。正是产业集群这一特殊的创新系统内各创新机构之间广泛的协调与合作, 集群中的各种要素的大规模、大范围流动, 全面激活了集群企业创新的动力, 提高了其创新的速度和效率, 保障其源源不断地产生动态的竞争优势。

(五) 社会关系网络与产业集群演进

社会关系网络本身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 在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中, 社会网络不断再构, 其功能也在演变。在企业发展的早期, 企业家主要靠朋友、家族成员和邻居的非正式网络来收集相关资料。到后期, 企业家逐渐依靠职业银行家、律师、供货商、政府机构等获得必要的经济信息。企业的理性行为在不断增加, 人际关系正逐渐被发达市场经济中盛行的非人格化、以商业成就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所代替, 即所谓的社会关系网络的现代化。实际上社会关系网络的重构会缔结新的社会关系网络, 并会转化为未来交易的潜在机会。社会网络是构建地方产业网络的基础, 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心理习惯、相近的社会关系以及共同的社会准则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信任, 降低交易成本。同时, 社会网络把不同的产业网络联系起来, 促进个体之间的非正式交流与合作, 从而提高产业群的创新机会。

(六) 企业家精神与产业集群演进

企业家作为企业家精神的载体, 是企业家精神的拥有者、执行者和体现者。企业家精神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也主要是通过企业家与产业集群相互作用体现的。在集群的发生阶段, 集群发展的主导动力是地域分工和外部经济带来的优势。在这个阶段, 市场往往对集群企业产品的需求比较旺盛, 企业家的主要作用主要表现为组织生产经营, 企业家创新作用的发挥十分有限。随着大量相关企业和机构进入集群, 集群进入发展阶段, 在外部经济的作用继续加强的同时, 集群发展的主导动力来源于社会资本优势以及部分低等级的合作效率。在此阶段企业家作用在于实现经营方式和技术的创新, 加强与其他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在集群成熟阶段, 集群发展的主导力量来源于动态的网络创新优势, 企业家的作用就是要在集群内全面组织和实施创新活动, 通过动态网络创新实现产品和技术的高附加值和差异化, 从而保持集群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的对策

(一) 改革和完善市场体系

1. 遵循市场发育的客观规律, 合理制定市场培

育和发展规划, 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地建设市场体系, 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制定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 加大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人力资源培养、评价、流动、激励机制, 促进高技能人力资源建设;建立健全技术市场, 加快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高效转化, 放活技术市场主体, 放开技术市场要素, 拓宽技术市场范围, 强化技术市场的技术交易、技术转移、网上技术市场洽谈对接、技术中介等功能。

2. 建立对规制者的执法权力约束和惩罚机制,

使行政程序法治化和权力相互制衡, 并加大社会的制度约束和建立起对规制者行为的激励体系。同时, 做好执法宣传, 使消费者增强自我维权意识。杜绝行业垄断现象, 对依靠行业垄断、压制自由竞争、收取超额垄断利润的现象进行依法制裁, 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利, 为展开公平竞争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

(二) 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充分认识到产业集群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根据当地经济的比较优势和特色, 有意识地制定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宏观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 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积极发展律师事

务、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服务和项目策划、项目融资、财务顾问、购并重组等投资与资产管理服务;加快发展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等经济鉴证类服务;支持发展市场调查、资信服务等咨询服务和证照年检、广告等代理服务;大力发展产品、资质、技术等认证服务。

2. 按照“自愿入会、自选领导、自聘人员、自筹

经费、自理会务”的组织原则, 鼓励扶持行业协会发展。同时, 赋予行业协会某些管理职能, 如参与制订行业规划、参与制订行业技术标准、行业技术成果鉴定推广等, 发挥其在维护权益、行业自律、产业信息、对外协作、营销联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 构建合理的空间格局

1. 彻底打通连接外部的快捷通道, 以信息化推

动从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转移, 使产业布局与各地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 形成地区间合理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强工业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工作, 重点做好工业园区规划, 并做好规划之间的衔接。

2. 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

求, 以城市为重点, 沿交通干线进行产业布局, 重点选择产业基础较好的城镇进行重点扶持, 加强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工业园区为载体, 按照产业链的要求进行招商, 形成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

(四) 知识产权保护与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1. 健全和完善集群区域内对技术创新和专利

的各项保护制度, 包括加强产品质量监控, 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 及时有效地处理知识产权纠纷, 保护技术创新成果;引导企业增强商标意识、品牌意识、名牌意识, 推进企业分工和差异化竞争, 为提高技术创新企业和品牌建设企业的收益创造条件。

2. 在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园区培育中小企业

技术服务机构, 搭建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平台, 形成中小企业之间、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企业技术联盟, 为集群内的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发展、产品检测服务, 加强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协作和互动, 特别是要发挥龙头企业的技术带动和扩散效应, 促进集群内企业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

(五) 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网络

1. 应当为集群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商业文化, 以

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为基础的根植性商业文化有助于群内知识转移主体间开放性和诚实性的提高。政府在为集群发展提供各种支撑性的基础设施外, 还需要为产业集群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关系网络, 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中介组织, 制定一些依赖非正式网络的合作计划, 通过开展会议、组织论坛、平台对话等活动, 以期提高企业间合作的效率。

2. 在集群外部, 企业应该主动与跨国公司合作

而融入全球价值链, 积极与国际一流企业组建学习联盟或技术联盟, 吸收跨国公司提供的核心知识和技术或从外部引进国际高层次人才, 实现知识的转移、扩散, 从而增强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集群内部企业要加强沟通和联系, 在共同利益面前达成一致认识, 进行有效的集体学习, 增强互动能力, 激发创新潜能, 从而促进集群核心能力的培育和开发。

(六) 创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环境

1. 引导舆论环境。现在不少舆论对企业家存在

偏见, 影响了社会对企业家的公正评价, 对现有企业家队伍的主流肯定不够。社会舆论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理解和爱护, 而不能一味地指责。

2. 培育文化环境。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结合

时代特点和实际, 在吸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基础上, 建立富有竞争性、开放性、创新性和进取性的区域文化, 用健康向上的区域文化熏陶培养优秀的企业家。

(七)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1.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制订相关的信用标准,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状况信息库, 并与各金融机构联网, 使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地对企业的信用等级和信用状况实现资源共享。以企业信用体系为突破口, 以银行贷款登记咨询系统为着力点, 以社会信用征信体系为载体, 从企业到个人, 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机制, 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

2.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改变目前融资担保机构全额担保的担保方式, 应根据贷款规模和期限进行一定比例的担保, 在融资担保机构和银行之间分摊风险。这需要政府有关法律、法规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而不能仅靠融资担保机构和银行之间的谈判来解决问题。建立风险补偿机制。融资担保机构从担保收入中适量提取风险准备金, 政府建立制度化与法律化的资金补偿机制, 根据担保机构代偿金额预赔付损失定期补充其资金。

3. 成立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

(1) 大力发展地区中小银行。与大银行相比, 小银行的资金机会成本和获得中小企业信息的成本都较低, 具有与中小企业合作的先天优势。同时, 小银行的经营相对于大银行更为灵活多变, 更适合与中小企业建立良好的信贷关系。

(2) 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机构。融资租赁的产权关系不同于银行信用, 在租赁期间内, 出租人仍对租赁物具有所有权, 承租人仅具有租赁物的使用权。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及时进行设备的更新与改造。

4. 设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基金

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以政府引导性资金鼓励社会各类资金参与风险投资机构建设, 扩大风险投资的资金渠道, 增强风险投资机构的实力。可采取由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科研及高校等多家联合组建的方式, 创建风险投资公司。

(八) 中小企业财政支持的一般性政策

1. 税收政策

增加所得税的有关优惠政策, 鼓励自有资金及外部资金对中小企业的投入, 并减免部分所得税。加强所得税对技术革新、产业引导、开拓市场等方面的扶持和调节, 并减免部分所得税。对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给予抵扣, 促进技术设备的更新。同时扩大增值税的抵扣范围, 逐步将所有的商品、劳务纳入增值税的范围。

2. 政府采购

研究制定针对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政策, 通过在政府采购中确定一定的比例, 以招标方式, 保证中小企业获得政府的订单。为了保证公共采购商品的质量和时效, 应注意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招标资格审查, 对参加采购竞标的中小企业厂商的商品质量、技术水平、履约状况及信用状况要制定标准, 建立历史档案并进行审查。

参考文献

[1]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朱华晟.浙江产业群——产业网络、成长轨迹与发展动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3]毛艳华.我国实施中小企业集群战略的研究[J].经济学家, 2004, (5) .

[4]江山市信用联社课题组.中小企业贷款难和农村信用社难贷款问题研究[J].浙江金融, 2007, (12) .

[5]钱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若干基本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中小企业集群现象研究 第8篇

以上文献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论证集群创新平台、科研机构等中介组织对于集群创新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以下研究的不足:第一,创新平台等中介组织影响集群企业创新的路径分析却鲜有文献分析;第二,已有文献虽然不乏研究战略导向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但研究主要是以非集群的企业为对象,缺乏集群背景下的企业的研究,尤其是从集群内的创新平台等中介组织的战略导向视角研究影响集群企业创新更是少之又少,为了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以集群企业内部中介组织———创新平台为视角,分析创新平台对于集群创新的运行机制,借助战略管理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实证分析集群创新平台战略导向、集群企业知识获取与集群企业创新的机理。为此,本研究提出以下问题:创新平台的战略导向有何特点?它与集群企业创新的关系如何?创新平台对集群企业的稳定发展,实现集群企业的创新是否具有重要作用? 集群企业获取知识模式不同对集群企业创新有何影响?结合战略管理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本文建立集群创新平台战略导向下,集群企业通过知识获取影响集群企业创新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 本研究的贡献有:第一,研究了创新平台运营导向和创新导向对集群企业创新的差异性影响,本文从企业创新产生的视角深化了战略导向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第二,验证了集群企业不同知识获取模式(运营知识获取和创新知识获取)在创新平台两种战略导向与企业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补充了从战略导向角度下来研究企业创新结果作用路径的理论;第三,本研究对集群创新平台的战略定位、集群企业知识获取和企业创新的匹配关系、有效提升集群企业的创新的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1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1.1集群企业创新与创新平台

国内学者刘新梅认为企业创新是在一个系统环境下产生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有价值的新想法[12]。 国内学者魏江指出,集群企业创新是以集群企业基于集群内部存储、流动和应用知识为基础的创新网络与机构[13]。Padmore提出了集 群企业创 新核心要 素 (生产者和供应者)、需求要素(集群内外市场)和投入要素(资源和基础设施)构成[14]。集群企业的创新是集群各个行为主体—企业、中间机构、创新平台、大学等科研机构以及当地政府的系统创新,集群企业系统创新涉及两部分。一是集群内部的各个行为主体的技术开发,生产经营管理以及产品设计等知识的交流与创新建立起来的稳定的相互联系与合作而产生的创新,雷如桥指出,所谓“集群的内生长决定因素”是指集群内部各个行为主体的创新,它对集群企业创新有着重要推动作用[15]。二是集群企业与集群外部环境的知识交流与合作产生的创新,目前对集群企业创新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集群内部行为主体的创新研究。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本研究认为,集群企业创新是集群企业整合集群内外部市场知识资源并促进知识在集群内部流动、营运和知识创新(新产品、新服务、 新工艺等)活动过程。可见,知识是集群企业创新来源和创新的结果。集群企业的创新需要快速获取集群内部各个行为主体的相关的共性先进技术、经济社会信息等知识,目前,我国较大多数集群企业,尤其是传统的集群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由于自身资源的限制,企业依靠自己科研开发来提高企业的产品和技术是比较难的,因此需要一个平台来整合企业所需要的知识资源。构建集群创新平台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推动集群企业的创新。集群创新平台尤其受到中小企业的欢迎,为中小企业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许继琴指出,创新平台由于能够促进集群内企业知识的积累、共享,从而使得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活动和竞争力得以提高[16]。创新平台在促进知识在集群企业中转移和扩散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

集群创新平台是一种推进集群企业发展的机构或组织,在我国集群环境下尚处于初期探索发展之中。现有文献对集群创新平台的理解有多种,其中代表性有;集群创新平台被认为技术服务组织[17]、具有政策导向意义的行业或者区域创新平台以及偏学术内涵的知识密集型服务组织[18],其作用主要是用来优化集群内部资源配置,为集群企业提供获取资源便捷条件,并为集群企业创新创造良好内部环境。集群企业之间通过集群创新平台形成有效的创新互动机制,集群企业的创新资源通过创新平台的有效整合后,为集群企业实现创新活动。同时,集群外部环境通过集群创新平台的桥梁作用为集群企业创新提供政策、法律、金融等的保障。集群企业最重要的创新活动是技术创新、知识应用与创新。集群创新平台构建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创新提供有效的知识资源。

1.2创新平台战略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

基于企业战略导向的文献有助于我们对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的战略导向理解,战略导向是企业竞争优势的认知和价值观的获取[19],企业战略导向影响企业对资源的处置方式[20]。Porter提出战略导向是企业与竞争者依据不同的方式开展的不同活动[21]。依据以上文献观点,本文创新平台的战略导向依据其活动及其治理方式来理解,集群创新平台的主要活动有两大类:第一,企业培训、产品展示、质量检测、协助政府专项治理、行业动态及法律知识普及、新方法推广、 人才引进和参观学习;第二类,产品设计、技术创新、 技术设施创 新、技术信息 研究、工艺创新、金融创新[22]。第一类活动为创新平台公共活动,该活动为集群所有企业提供的服务活动,被集群企业普遍采用,为集群企业生产经营、研究开发所需的共享知识, 并对整个集群企业创新有一定影响的活动,我们将集群创新平台以这类活动为主的战略导向定为营运导向。集群创新平台运营导向在为集群企业提供基础性服务,能提升企业获取技术的能力,降低企业应用性的技术所承担的风险,往往为企业掌握专有技术或吸收外部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新水平,强化企业技术储备发挥重要作用。第二类活动为创新平台的创新活动,该类活动为产业集群的各个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创新活动,它是基于单个企业独特的技术、 管理的创新需要而提供的,我们将创新平台以创新活动为主的战略导向称为创新导向。创新平台创新导向主要在为集群企业提高创新水平提供创新性的服务,减少产品、服务、技术创新的风险,创新导向创新平台的活动有开拓性、先行性和风险性特点。

创新平台的运营导向和创新导向对集群企业的创新影响是不一样的。运营导向创新平台为集群企业提供公共的服务活动,集群企业获得这些服务活动竞争优势表现在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开展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密切关注市场变动的趋势,并通过集群内部各个企业、组织之间的良好沟通和有效协调开展生产经营。集群企业在创新平台运营导向下,企业具有一定的满足市场需求进行创新愿望,但容易被过度实现生产经营的目标使得企业的创新趋于保守,其创新往往表现在模仿创意上,没有实现产品和技术重大突破。集群创新平台创新导向为集群企业提供的创新服务活动,集群企业获得这些创新服务,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就能发挥出来。集群创新平台创新导向下的企业具有强烈的创新动机和高度重视创新活动。

然而,运营导向下的创新平台与集群企业创新存在阙值效应。运营导向下的创新平台企业的缺陷是过度关注于生产经营活动,当企业热衷于生产经营活动,对企业的创新有不利影响。第一,企业热衷于生产经营一方面有利于形成自己核心竞争力,但同时它又束缚了企业开拓、创新能力的提高[23]。当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非常熟练时,企业往往采用经验管理方法和“按部就班”思维方式,导致企业的新想法、新方案难以出现。第二,集群创新平台运营导向发展到较高时,企业注意力锁定于集群内部企业的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而企业外部的信息,比如,大学科研机构、 中介机构以及政府、行业等部门的相关的信息往往不被关注,这种狭窄的信息渠道导致集群企业缺乏新鲜信息,使得企业创新受阻。最后,较高的创新平台下运营导向集群企业专注于生产经营成本的变化,企业将大多数资源用于能够快速实现经营效益的目标中, 这样就会减少企业对创新资源的投入,使得企业的创新绩效降低。

综上所述,集群创新平台运营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之间关系是:集群企业在开始时不断获取运营知识使企业创新活动不断增加,随着企业越来越重视现有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创新活动就会越来越受到限制;在创新平台运营导向发展到一定时候,创新平台对集群企业创新活动所产生的收益就会下降。因此提出假设:H1:创新平台运营导向对集群企业创新有倒U型影响。

创新导向下的创新平台对集群企业能产生一种不断追求开拓和进取的价值观,鼓励集群企业持续学习创新的文化,激励集群企业对产品、技术和管理持续创新。集群企业在创新平台创新导向下,企业不愿以固定的经营方式来获取竞争力。集群企业以开拓进取的精神作为经营理念,会将创新活动常态化并产生有较大特色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从而获得较大竞争力。另外,企业要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地位,必须不断进行创新产生核心竞争力,才能维持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集群企业在创新平台创新导向下,企业具有较强的风险偏好,企业愿意为创新承担投资风险。 同时企业只有研发真正有创新性的产品和技术方案才能得到风险投资的支持。以创新活动为主的企业总想让创新产品或服务代替现有产品或服务,追求一种创新的生产经营模式。由此可见,集群企业在创新平台创新导向下越高,集群企业越愿意把资源用于创新活动,企业的创新就会不断提高。因此提出假设:

H2:创新平台创新导向对集群企业创新有正向影响。

1.3创新平台导向与集群企业知识获取

产业集群持续发展有赖于集群内部各个组织之间、集群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知识流动。目前,由于集群企业普遍存在知识匮乏的问题,所以集群企业知识的获取必须向企业外部获取,特别是向集群创新平台获取。集群企业获取知识依据其使用目的将企业知识获取模式分为运营知识(主要用于生产经营) 模式和创新知识(主要用于创新活动)模式。运营知识的获取是指企业产品为了符合市场需求,企业从客户、供应商、竞争者等那里获取信息、技术和知识,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创新知识获取主要是指企业从外部组织中获取有关产品、工艺技术和管理等创新方面的知识。创新知识通常可以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 创新平台研发、科研机构和大学交易、合作开发等途径获取。本研究关注集群企业知识的获取路径是通过集群创新平台的提供,在不同的集群创新平台战略导向下,创新平台向集群企业提供的知识有所不同。 基于注意力视角的组织战略理论认为,由于战略导向的“过滤效应”,使得企业外部环境中一些重要知识资源遭到忽视[24]。创新平台在不同战略导向下为企业提供的知识有所不同,运营导向下的创新平台对集群企业提供生产经营知识来为企业创造和传递经营价值,运营导向下的创新平台从较低程度发展到中等程度的过程中,创新平台通过与集群内外部的消费者、 供应商等利益的主体接触逐渐增加,会发现到更多的知识源。为了提高集群企业对生产经营方面知识的需求,创新平台会广泛听取集群企业的意见,并要求与他们沟通,了解现有知识在满足生产经营需求方面的不足,加大对知识获取的力度。为了满足集群企业各项服务需求并使之具有创造价值的新能力,运营导向下的创新平台通过不断学习获取与生产经营变化相关的信息、知识和技术。然而,过度运营导向下的创新平台会产生相应的问题:第一,使集群企业过高获取集群创新平台提供的生产经营方面共性知识,而忽略了蕴藏在企业的产品、工艺和技术等中创新知识的机会。Zhou等认为高运营导向使得企业忽略其它知识提供的潜在价值[25],L.1指出企业过分专注生产经营变化会使企业经营缺乏开拓精神[26]。第二, 企业的创新知识转化为市场收益的不确定性较大、风险性较高,运营导向下的创新平台集群企业宁愿获取与现有技术、管理基础相适应的且能快速维持现有市场地位,也不愿获取创新知识进行创新所带来的风险。第三,企业对知识获取需要付出相关的资源成本。运营知识可以通过与企业有利益关联的组织经过频繁的业务往来和交流沟通等途径获取,相比之下,创新知识获取需要付出更多资源。过高运营导向下的创新平台过于关注集群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快速实现,创新平台将自己有限的资源聚焦于搜集集群内部和外部组织运营知识,同时减少对创新知识获取成本使得创新知识获取受阻或下降。由此可见,当运营导向下的创新平台从开始发展到一定时候,集群企业逐渐从其获取到更多关于生产经营方面的共性的运营知识和用于企业创新的个性化创新知识;当运营导向下的创新平台发展到较高阶段后将其主要资源用于集群企业运营知识的获取,集群企业从创新平台获得生产经营方面的共性化运营知识,企业创新的个性化创新知识减少。因此提出:

H3:创新平台运营导向对集群企业运营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

H4:创新平台运营导向对集群企业创新知识获取有倒U型影响。

创新导向 是企业产 生开拓型 和破坏性 行为机制[27],创新导向下的创新平台由低等阶段发展到中等阶段时,创新平台为了满足集群企业的创新,对集群内外组织不断搜索新知识来弥补集群企业创新知识的不足,为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等创新活动提供技术、信息和管理等创新知识,集群企业为了寻找创新机遇突破现有资源的限制,产生知识日益缺乏情况,于是就会从外界组织中获取知识来弥补知识空缺[28],企业对运营知识和创新知识获取都需要付出一定成本和风险。L.1等认为,创新导向的企业有较强的冒险精神,当企业为获取外部知识带来的风险和成本的同时,也会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知识的效益[29]。当创新导向下的创新平台发展较高程度时,集群企业的创新水平达到较高时,集群企业更乐于接受创新平台提供的创新知识对产品、技术和工艺进行创新;随着创新积极性的提高,集群企业开始对现有的生产经营模式提出质疑,对现在的生产经营所需的知识关注水平降低,运营知识获取渐渐减少。当集群企业的开拓性达到更高程度时,便致力于寻找更加被行业内竞争者所忽视的机会。此时,企业急需获取用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先进的管理创新的知识,期望通过创新知识的优势开拓市场获得超额收益。Atuahene-Gima认为,当企业的创新导向较高时,企业就会偏向创新知识的获取,而对运营知识的获得有所忽视[30]。在较高的创新导向下的创新平台,集群企业往往对自身领导市场有较高的自信,它们对按部就班经营方式带来的收益兴趣不大, 会选择有较大风险的活动去尝试经营。这种具有较强探索性的价值观导致企业对创新平台提供的运营知识的需求的降低。可见,集群企业随着创新导向下的创新平台的增强,对具有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获取会持续增加,而对生产经营共性知识的需求从上升转变下降状态。因此提出假设:

H5:创新导向下的创新平台向对集群企业创新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

H6:创新导向下的创新平台对集群企业运营知识获取有倒U型影响。

1.4集群企业知识获取与集群企业创新

资源观认为企业的知识是特殊的资源[31],知识观认为企业知识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能力的大小[32]。集群企业 的创新需 要不断的 更新知识,而知识更新的重要渠道从创新平台中学习和获取。企业的创新需要打破已有行为惯例和固有思维的模式,产生超越企业习惯的认知范式的新想法。缺乏创意、共性和有限企业内部知识锁定了企业创新可用材料,企业如果对现有的知识过分依赖而不去开发其它的知识源,就摆脱不了Ahuja等所述的“熟悉陷阱”中,企业创新能力的发挥就受到很大限制[33]。集群企业从创新平台获取的知识丰富了集群企业创新所需资源,同时还改变集群企业认知惯性和行为方式,促进集群企业创新产生。集群企业从集群创新获得运营知识不仅能帮助企业准确掌握集群内外部相关利益的主体行为变化,发现企业自身的产品、技术和管理存在的不足,促使企业产生解决自身的缺陷和不足的想法和点子,还能催生企业挖掘市场的潜在价值新思路和新创意的不断涌现。集群企业从创新平台获取的创新的知识不仅对企业的产品、技术、工艺的改造有重要影响,而且能促使企业抛弃陈旧生产经营的组织程序提供技术、信息支持。此外,集群企业利用创新知识为开拓企业员工的创新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能激发企业探索未知领域的大胆设想。 集群企业从创新平台获取知识为集群企业提供新知识而产生创新灵感,获得运营知识和创新知识的并将其转化与组合为集群企业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方案。可见,集群企业从创新平台获取的运营知识和创新知识改变了企业内部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企业避免“熟悉陷阱”,提高集群企业创新水平。因此提出假设:

H7:集群企业从创新平台获取运营知识对集群企业创新有正向影响。

H8:集群企业从创新平台获取创新知识对集群企业创新有正向影响。

1.5集群企业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

创新平台两种不同的战略导向影响集群企业从创新平台获取的知识,影响集群企业创新所需的知识的结构。第一,在创新平台不同战略导向(运营导向和创新导向)下,集群企业从创新平台对运营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获取程度不同,这就决定了集群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所需的智力资源水平不同,从而影响集群企业创新能力的大小;第二,集群企业在创新平台两种不同的战略导向下,集群企业从创新平台获取知识模式的不同使集群企业在不同的状态进行知识更新。 Dougherty指出,企业出现新颖的思路和想法在于企业的经营机会与创新能力的结合[34]。集群创新平台战略导向影响了集群企业对运营知识和创新知识结合的能力,会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现有文献证实了企业知识获取在影响企业创新的前置变量与创新结果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组织变量与组织创新性结果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例如Chen等认为,知识获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效应[35]。 可见,集群企业在创新平台不同战略导向下,集群企业从创新平台那里通过不同的模式获取知识可以弥补集群企业知识的不足 ,从而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 因此提出:

H9:集群企业运营知识的获取在创新平台运营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

H10:集群企业运营知识的获取在创新平台创新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

H11:集群企业创新知识的获取在创新平台运营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

H12:集群企业创新知识的获取在创新平台创新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集群创新平台两种战略导向既直接影响集群企业创新,又通过集群企业知识获取间接影响集群企业创新。由此本文所提出的创新平台战略导向、知识获取与集群企业创新之间关系。

2研究设计

2.1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首先在广东珠三角洲选取了25家集群企业进行预调查。根据预调查中被调查者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改后,我们对珠三角洲220个不同产业集群企业 (纺织、服装、电子、玩具、家具、家电)展开了正式问卷调研。被调查者是集群创新平台的经营者或业务骨干和集群企业高管或重要的管理人员,他们对集群创新平台业务导向、集群企业知识获取和集群企业创新等具有整体性了解,他们的答复能够较真实的反映我们调查问题的真实性。最后得到182家集群企业的有效问卷,有效问卷率为82.72%。样本的基本统计特征如表1所示。采用SPSS19.0我们对有效回应的182家集群企业和没有效回应的38家集群企业的年龄和规模进行了T检验。结果显示,企业的年龄和规模变量T统计量的相伴概率值都大于显著性水平0.05(t年龄=0.824,PT=0.376,PF=0.109;t规模=1.412,PT=0.131,PF=0.625),说明有回应的企业和没有回应的企业在基本特征上没有显著的统计差异,或者说明抽样没有显著的未回应差异。为了检验调查的数据同一来源可能产生的共同方法误差(CMV)问题,我们采取Harman的单因子检测法, 即将调查问卷中所有的题项一起做因子分析,在未旋转时得到的第 一主成分 是12.65%,该值没有 占多数,因此共同方法误差并不严重。

2.2研究变量的测量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的设计在现有比较成熟的问卷基础上加以一定的修改,采用李克特七分量表进行变量的测量。虽然现有文献从管理学和应用经济学视角对创新绩效的研究已经比较多,但是对于创新绩效的测 量目前尚 未形成较 为完善的 指标体系。 由于对集群企业创新的测量缺乏统一的指标,于是本文采用目前多 数学者比 较认同的 创新效率 和效益两个方面来度量集群企业的创新,集群企业创新绩效测量的具 体指标利 用集群企 业新产品 与集群外同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相比的利润率、新产品占销售总额的比重、新产品开发速度与开发数量等四个指标来测量。

创新平台运营导向量表的编制,根据创新平台运营活动的内容设置了8个题项(培训、产品展示、质量检测、协助政府专项治理、行业动态及法律知识普及、 新方法推广、人才引进和参观学习)[36];创新平台创新导向的量表的编制,根据创新平台创新活动的内容设置了6个题项(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技术设施创新、技术信息研究、工艺创新、金融创新)[37]。集群企业知识 获取的测 量我们综 合参考Moorman、 Li&Calantone、Schon等学者关于顾客知识、竞争者知识和技术知识在知识获取、解释和整合的程度的量表基础上再结合McKelvie测量市场知识获取与技术知识获取的量表进行修改编制而成。其中运营知识的获取包括六个题项、创新知识获取包括五个题项。 同时,考虑到集群企业所在产业、企业规模、发展阶段可能影响企业创新,因此在模型中将它们作为控制变量。其中企业规模 将员工数 量划分为 从 “不到300人”至“2 000人以上”四个级别来测量;发展阶段分为创业期、发展期、扩张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采用四个0-1型虚拟变量进行控制;集群企业所在产业是电子信息,家具,玩具,家电产品,陶瓷,服装六个类别,采用六个0-1型虚拟变量进行控制。

3实证分析与结果

3.1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研究为了 检验变量 的收敛效 度,运用LISREL8.54软件对变量作验证性因子分析,并根据平均提炼方差的计算对全部变量进行区分效度检验。 根据Bentle所提出的 标准:CMIN/DF<3,CFI> 0.95,RMSEA<0.05,GFI>0.85各项拟合 指标都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CFI=0.96;NFI=0.93;IFI= 0.94;RMSEA=0.044;SRMR=0.053)。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卡方检验结果比较显著(CMIN/DF, CMIN为卡方统计量,DF自由度,良好模型的拟合标准为CMIN/DF=1.218,p<0.001),表2列出了所有变量的因子负荷值以及Cronbach a系数。由表2得知变量的因子负荷都在大于0.7,表明变量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表3说明的是变量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和平均提取方差值,各变量的相关系数都低于0.7,说明概念区分比较合理或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并且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均属正常。Fornell指出平均提取方差值的平方根比该变量和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都大,则采用的指标有良好的区别效度[38],表3中的黑体数值为平均提取方差值平方根比其所在行和列相关系数都大,则其区别效度被满足。例如“创新平台运营导向”的平均提取方差值平方根为0.638大于所在行和列的相关系数,则“创新平台运营导”变量区别效度良好。

注:*表示在5%水平下显著,** 表示1%水平下显著,相关系数位于矩阵下三角,加粗显示的数据 AVE的平方根。

3.2假设检验

为了进一步对本文涉及的变量关系进行检验,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使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检验。我们运用中心化方式对涉及到平方项的因索进行处理,可以避免回归方程中存在的多重共线问题,回归模型和结果见表4。我们运用模型1和模型2验证创新平台运营导向和创新导向对集群企业创新的影响,先将控制变量纳入模型1,然后放入创新平台创新导向、创新平台创新导向平方、创新平台运营导向、创新平台运营导向平方。结果显示,创新平台运营导向二次项系数显著为负(#=-0.294,P< 0.001 ),一次项系 数显著为 正 (#=0.364,P < 0.001),表明创新平台运营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呈倒U型关系,创新平台创新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验证了假设1和假设2。应用模型1为基础上放入运营知识获取和创新知识获取检验集群企业知识获取对集群企业创新的影响,得到模型5,结果显示,集群企业运营知识获取与集群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0.146,P<0.05);集群企业创新知识获取与集群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0.247,P< 0.001),验证假设7和8。创新平台运营导向和创新平台创新导向对集群企业运营知识获取的影响的检验通过模型6和7进行,即在模型6的基础上放入两种导向及其平方项后,得到模型7,结果显示创新平台运营导向 一次项系 数显著为 正 (#=0.328,P< 0.001),创新平台 创新导向 一次项系 数显著为 正 (#=0.125,P<0.05),由于二次项系数不显著证明了两种战略导向与集群企业市场知识获取呈现正相 关,从而验证了假设3,而未验证假设6。

注 :*,**,*** 分别表示在 10%,5%,1%,0.1% 水平下显著,N=162 ,回归系数为标准回归系数。

创新平台运营导向和创新平台创新导向对创新知识获取的影响借助模型8和9来检验。创新平台运营导向平方项的系数显著为负(#=-0.235,P< 0.001),而一次项 系数显著 为正 (#=0.242,P< 0.001),见模型9,证明了创新平台运营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知识获取呈倒U型关系,创新平台创新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知识获取呈正相关关系假设,验证了4与5的假设。

本研究验证了集群企业运营知识获取和创新知识获取在创新平台创新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依据Baron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38],本研究的中介效应检验如下:第一,自变量与中介变量在回归方程中必须显著相关,本文的自变量创新平台创新导向与中介变量集群企业运营知识获取获取和集群企业创新知识获取显著相关,见模型7和模型9所示。第二,自变量与因变量在回归模型中必须显著相关,本文的自变量创新平台创新导向与因变量集群企业创新显著相关,见模型2所示。第三,中介变量与因变量在回归方程中必须显著相关,本文的中介变量集群企业运营知识获取和创新知识获取与因变量集群企业创新显著相关,见模型5所示。第四,在输入中介变量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要么完全消失,要么部分显著消失,本文输入中介变量集群企业运营知识获取,自变量创新平台创新导向对集群企业创新的回归系数由0.364**下降为0.329***,说明集群企业运营知识获取在创新平台创新导向和集群企业创新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见模型4,证明了假设10的成立,同样,在输入集群企业创新知识获取后,创新平台创新导向对集群企业创新的回归系数由0.364**下降为0.268***,说明集群企业创新知识获取在创新平台创新导向和集群企业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见模型5,验证了假设12。第五,对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改变作Sobel Z验证,本研究对上述变化作了Sobel Z检验,结果表明中介变量集群运营知 识对集群 创新绩效 的弱化效 应显著 (Z=1.84 ,p<0.05),创新知识获取对集群企业创新绩的弱化效应也显著(Z=2.74,p<0.01),这进一步说明集群运营知识获取和创新知识获取在创新平台创新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都是显著的。

由于本研究中的集群企业运营知识获取和创新知识获取在创新平台运营导向与集群创新之间的路径存在倒U型关系,不能使用Baron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来检验。Stolzenberg提出,当自变量通过中介变量作用于因变量的路径中存在非线性关系时,通过给自变量X赋特定值来计算,并采用Bootstrap法来检验x对应的瞬 时中介效 应的显著 性。 根据Hayes等提供的检验方法,并借助SPSS19.0软件中计算集群企业运营知识获取和创新知识获取在创新平台运营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之间的瞬时中介效应, 并计算在偏差校正Bootstrap检验下95%的置信区间。由于创新平台运营导向与运营知识获取和集群企业运营知识获取与集群企业创新之间都是线性关系,根据瞬时间接效应计算得知,集群企业运营知识获取在创新平台运营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之间的瞬时中介效应是常数0.072,其对应的置信区间不包括0,所以中介效应是显著的,验证了假设9。由于创新平台运营导向与创新知识获取是呈倒U型关系,集群企业创新知识获取与集群企业创新之间是线性关系,根据瞬时中介效应的计算发现,随着创新平台运营导向的增大,集群企业创新知识获取在创新平台运营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之间的正向瞬时中介效应逐步减少,并在运营导向到达较高阶段后转变为显著的负向瞬时中介效应,假设11得到部分验证,本文除了假设6未得到验证和假设11得到部分验证外,所有的研究假设均得到验证。

4结论和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产业集群越来越受到严峻的挑战并锁定的危险,如何使产业集群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政府、企业和学术界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和创新是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本研究结合企业战略和知识管理理论,探讨了产业集群创新平台运营导向和创新导向对集群企业创新的差异性影响,以及集群企业运营知识获取和创新知识获取在创新平台两种战略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并以广东珠三角产业集群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平台运营导向对集群企业创新具有直接倒U型影响,创新平台创新导向对集群企业创新具有直接正向影响;集群企业运营知识获取在创新平台两种战略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集群企业创新知识获取在创新平台创新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集群企业创新知识获取在创新平台创新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之间的正向中介效应随着创新平台运营导向提高而减少,并当运营导向到达较高程度时转化负向中介效应。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本文揭示了创新平台两种战略导向对集群企业创新的差异性影响:创新平台运营导向对集群企业创新有倒U型影响,创新导向对集群企业创新有积极正向影响。现有研究集焦于集群创新与竞争优势关系,本研究则从集群创新平台的角度,研究了创新平台运营导向和创新导向对集群企业创新的影响, 填补了集群创新平台与集群企业创新关系的研究空白。集群创新平台运营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之间有倒U型关系,这一发现解释了一些集群企业以“高度关注集群创新平台的运营知识”为方针的集群企业, 其创新不足的原因。本文研究则表明,一定程度的创新平台运营导向对集群企业创新的促进是有效的,然而过度专注于创新平台的运营则会束缚集群企业的创新。研究结论还说明,创新平台运营导向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有一定的局限性,当集群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不足而采取创新平台运营导向的情况下, 只能进行模仿创新范式。创新平台创新导向为集群企业创新提供创新知识,促进集群企业产生突破创新模式。集群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要考虑创新平台导向对创新的影响,对那些创新资源较为缺乏的企业, 要注意对创新平台运营导向控制在一定限度,过低或过高的创新平台运营导向对集群企业创新都有抑制作用。同时,集群企业选择较高的创新平台创新导向,可以促使集群企业不断开拓进取,增强集群企业的创新绩效。

第二,本文验证了集群企业知识获取模式对集群创新的促进作用。知识理论认为,企业异质性知识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能力[39]。集群创新平台的发展为集群企业获取异质性的知识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集群企业从集群内外部获取知识成为企业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集群企业需要特别关注集群内外部的竞争者、顾客及供应商、大学和科研机构、创新平台等组织机构有关产品、技术、管理的最新的信息变化,集群企业只有不断的从集群内部各个组织,尤其是集群创新平台吸取最新的有关生产经营知识和有关企业产品、技术和管理创新的知识,集群企业才产生持续竞争的活力和创新的冲动。

第三,本文发现集群企业运营知识获取对创新平台两种战略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的关系均产生部分中介效应;集群企业创新知识获取在创新平台创新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之间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创新知识获取在创新平台运营导向与集群企业创新之间的正面中介效应随着运营导向提高而减少,当运营导向达到较高程度时,创新知识获取开始产生负面中介效应。该结论从知识的视角填补了产业集群创新平台战略导向影响集群企业创新性结果的中介机制研究,表明集群企业知识获取不但能够促进集群企业创新,还是创新平台战略导向影响集群企业创新的重要传导机制。研究证明,创新平台运营导向正向影响运营知识获取,对创新知识获取为倒U型影响,创新平台创新导向对创新知识获取强于对运营知识获取, 这一研究从另外一个视角丰富了前人研究的成果。 另外,战略管理文献认为企业市场导向具有为企业获取某方面的知识产生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集群企业运营知识获取的确发挥了传递运营导向积极影响的作用,但创新知识获取的中介效应却随着运营导向的增高从正面转变为负面,这说明集群企业对特定领域的生产经营知识的熟悉是以创新知识获取受限、牺牲集群企业创新为代价的,该结论有助于我们理性认识高度创新平台运营导向可能引发的连锁负面效应。 创新平台运营导向下的集群企业可以采取企业与集群的其他组织之间技术合作研发和创新,来解决集群企业创新知识获取的瓶颈,以弥补过高创新平台运营导向下集群企业对其自身创新不足的间接抑制效应, 同时又不影响企业获取充足运营知识,实现集群企业创新的“独特性”和生产经营的“应用性”兼顾。创新平台创新导向下的集群企业对其自身创新的部分正向影响由集群企业运营和创新知识获取共同传递,说明集群企业开展创新、开拓市场都要建立在自身的生产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向集群内部各个组织的运营知识的获取来减少与其他组织的信息的不对称性,并结合创新知识获取来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

上一篇:高考模式中生物的复习下一篇:放弃也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