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临床应用

2024-05-10

黄芪的临床应用(精选11篇)

黄芪的临床应用 第1篇

1.1 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皂苷、黄酮、多糖等, 此外还含有氨基酸、单糖、核黄素、叶酸、尼克酸、维生素D、亚油酸、香草酸、阿魏酸、异阿魏酸、对羟苯基丙烯酸、β-谷甾醇、胡萝卜苷、羽扇豆醇、正十六醇、蛋白质等。其中皂苷类化合物分为黄芪皂苷、大豆皂苷;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黄酮、异黄酮、异黄烷、紫檀烷4类;多糖类主要分为葡聚糖和杂多糖。

1.1.1 皂苷类成分

黄芪皂苷是黄芪中的主要有效成分, 具有降压、抗炎、镇痛和调节代谢等作用。到目前为止, 已先后从黄芪植物中提取分离了40多种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其中大部分为9, 19-环羊毛甾烷型四环三萜苷元, 糖的连接位点多在3, 6, 25位。Isao Kitagawa等首次报道从膜荚黄芪中分离得到了12种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大豆皂苷、异黄芪皂苷Ⅰ、异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黄芪皂苷Ⅳ、黄芪皂苷Ⅴ、黄芪皂苷Ⅵ、黄芪皂苷Ⅶ、黄芪皂苷Ⅷ、乙酰基黄芪皂苷。前苏联学者也从塔什干黄芪中分离得到了塔什干黄芪苷A、B、C、D等。马英丽等从膜荚黄芪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膜荚黄芪茎叶皂苷C。甘立宪等从新疆棉毛黄芪中分离得到16种棉毛黄芪苷。王惠康等从梭果黄芪中分离得到两种新三萜皂苷, 即梭果黄芪苷A、梭果黄芪苷B。曹正中等报道从国产膜荚黄芪中分离得到了黄芪皂苷乙。Zhu yongzhi等报道从蒙古黄芪中分离得到了mongholicosideⅠ、ongholicosideⅡ。Hirotani M等从膜荚黄芪的毛状根中分离得到了黄芪皂苷Ⅰ-Ⅳ、乙酰黄芪皂苷Ⅰ、异黄芪皂苷Ⅰ及agroastragalosideⅠ-Ⅳ。王惠康等首次从蒙古黄芪根中分离得到了黄芪皂苷Ⅰ、Ⅱ、Ⅳ及大豆皂苷Ⅰ。郑尚珍等从沙打旺中分离得到了两个新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Agzamova M A等报道从Aorbiculatus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了特殊结构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1.1.2 黄酮类成分

从黄芪属及其同属近缘植物中已经分离出了黄酮类化合物100多种。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主要为黄酮、异黄酮、异黄烷、紫檀烷4类。仓林正明等从膜荚黄芪中分离得到了2', 4'-二羟基-5, 6-二甲基二氢异黄酮。王志学等从膜荚黄芪中分离得到了芒柄花素和毛蕊异黄酮。宋纯清等从膜荚黄芪中分离得到了6个异黄酮类化合物, 分别为: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6, 4'-二甲氧基-7-O-β-D-葡萄糖苷;3'-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8, 3'-二羟基-7, 4'-二甲氧基异黄酮;奥刀拉亭-7-O-β-D-葡萄糖苷, 后两个为新化合物。另外还得到了1个紫檀烷: (6a R, 11a R) -10-羟基-3, 9-二甲氧基紫檀烷。沙苑子为扁茎黄芪的种子, 陈妙华等报道从中分离得到了沙苑子苷 (complanatuside, 鼠李柠檬素-3, 4'-O-β-D-双葡萄糖苷) 。崔宝良等从沙苑子中分离得到了沙苑子新苷和沙苑子杨梅苷, 并于1992年报道从沙苑子中得到了9个已知的黄酮类化合物和3个新的黄酮苷。

1.2 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慢性肾脏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肾脏疾病辨证施治的研究历史悠久, 特色显著。传统中药治疗注意整体调节, 强调多环节发挥作用, 具有西药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目前, 临床上经常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药物种类繁多, 在许多复方制剂中黄芪和当归均为常用药物。其中,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其性温、味甘, 有补气固表、益气补中、利尿脱毒和敛疮生肌之功效;当归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 味甘辛、性温, 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此外, 这两味中药在临床上不仅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 根据中医对于多种慢性疾病的“血瘀证”理论思想, 作为“活血化瘀”治疗的主要药物, 其还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药物配伍。

近年来, 应用现代药理学和现代医学生物学研究手段, 对中药黄芪及其配伍制剂的药理特征及其疗效机制的研究均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尤其是应用相关理论对于不同疾病状态下的组织微血管病变的研究也获得了许多新认识。本文将就有关方面尤其是黄芪在肾脏疾病研究中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2 黄芪和当归制剂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2.1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黄芪和当归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这一作用具有双向性。有证据显示, 在正常和免疫低下的状态下, 黄芪和当归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例如:给昆明小鼠灌服黄芪水煎剂, 每天给药1次, 连续6天, 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均高于对照组 (不服用黄芪水煎剂的正常昆明小鼠) ,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Balb/c小鼠截肢应激模型中, 与应激对照组 (不注射黄芪多糖的截肢小鼠) 相比, 黄芪多糖腹腔注射72小时后, 治疗组小鼠的胸腺、脾脏组织中CD4抗原、CD4/CD8比值显著升高 (P<0.05) , c-fos抗原分布范围缩小 (P<0.05) , 提示黄芪多糖可有效恢复创伤后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给健康昆明小鼠灌服地塞米松后,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明显降低 (P<0.05) , 若将黄芪与地塞米松并用, 则其吞噬百分率明显提高 (P<0.05) , 从而证明黄芪能明显对抗地塞米松的免疫抑制作用。此外, 直接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与当归多糖在体外共同培养16小时, 或给予小鼠当归多糖灌胃7小时, 于第7天取巨噬细胞体外培养16小时, 均显示当归多糖可显著增强巨噬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的杀伤力 (P<0.05) 。应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能引起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下降, 而黄芪和当归若按1:1、1:5或5:1的不同比例配制成水煎剂后给小鼠灌胃, 每日一次, 连续21天, 均可改善环磷酰胺所引起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低下, 并能显著降低小鼠红细胞CIC (免疫复合物) 花环率, 提高血清中溶血素含量[1]。这些证据表明, 黄芪和当归均主要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 二者作用相似并可能有协同作用, 其作用特点是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提高疾病状态下免疫细胞的反应能力, 尤其是可使受到免疫抑制药物影响的免疫细胞功能得到改善。还有证据显示, 在病理性免疫反应异常增高的状态下, 黄芪和当归具有抑制免疫细胞的作用。以往研究表明, 嘌呤霉素致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中肾间质有大量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 给予黄芪当归合剂灌胃12周后抗巨噬细胞抗体 (ED1) 免疫组化染色分析显示, 黄芪当归合剂可显著减少肾间质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 (P<0.05) 。有人在结扎SD大鼠冠脉前降支的心梗模型中观察到, 术后大鼠腹腔注射当归注射液, 模型制备后1、2、4周大鼠非梗死区巨噬细胞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 (P<0.05) , 提示当归有抑制巨噬细胞在非梗死区浸润和聚积的作用。

2.2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黄芪和当归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和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故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肺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的治疗。在用戊巴比妥钠造成的大鼠急性心衰模型中,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黄芪注射液能明显增强心肌收缩力 (P<0.05) , 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在用戊巴比妥钠造成的犬急性心衰模型中, 静脉推注黄芪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可改善犬心肌舒张功能 (P<0.05) 。结扎SD大鼠冠脉前降支制备心梗模型, 术后大鼠腹腔注射当归注射液, 发现当归能显著升高血浆一氧化氮 (NO) 浓度 (P<0.05) , 并能减轻心肌纤维化程度和改善心功能 (P<0.05) , 提示当归可能通过促进体内NO的生成、抑制巨噬细胞在非梗死区的浸润和聚积, 阻断炎性反应和反应性纤维化的发生, 防治和逆转左室重构, 改善心功能[2]。

2.3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黄芪和当归均具有保护红细胞膜、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研究显示:黄芪具有保护红细胞膜的作用, 将黄芪提取液与人红细胞膜37℃下保温作用1小时, 测荧光偏振度降低, 圆二色谱 (CD) 结果提示黄芪使红细胞膜蛋白分子α-螺旋含量增加, 准弹性光散射测定显示黄芪能改变红细胞膜表面电荷的数量, 黄芪还能增加人红细胞膜脂流动性, 从而发挥保护红细胞膜的作用。当归可以抑制高分子右旋糖酐 (dextran 500) 所致的红细胞聚集性增加, 并能使红细胞在低渗透压水平发生溶血的时间延缓。还有研究表明, 黄芪、当归在体外对正常人及大鼠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还有较好的促解聚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 黄芪、当归在体内对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 且当1:1配伍时此作用最强, 有明显协同作用。研究显示, 二者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其抑制血小板钙调蛋白活性, 导致血小板磷酸二酯酶活化减少, 3, 5-环腺苷酸 (c AMP) 降解减慢, 血小板内c AMP/c GMP (环磷酸鸟苷) 比值升高。此外, 还有研究发现, 黄芪、当归萃取液对大鼠灌胃治疗3天, 对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黄芪和当归的上述作用对防止疾病状态下血栓或栓塞的发生以及改善凝血功能异常具有重要影响[3]。

2.4 对肝脏功能的影响

以往的系列研究发现, 在嘌呤霉素引起的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中, 黄芪当归合剂 (1:1配伍) 可在基因转录水平促进肝脏白蛋白合成, 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此外, 还可通过增强脂蛋白酯酶、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与上调低密度脂蛋白 (LDL) 受体m RNA表达, 促进甘油三酯、胆固醇降解和从循环中清除, 从而降低血脂, 改善患病大鼠的蛋白质与脂质代谢异常[2]。

2.5 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

黄芪和当归有肯定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已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得到证实。采用二甲基亚砜 (DMSO) 碱性有氧条件下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模型体系和亚油酸在Cu2+诱导下氧化产生脂质自由基模型体系, 用电子顺磁共振 (EPR) 技术观察黄芪提取液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脂质自由基的作用。动物实验中发现, 当归补血汤或单味药当归、黄芪连续灌胃给药一个月, 均能显著降低正常昆明小鼠肝组织中过氧化脂质 (LPO) 的含量 (P<0.05) 。

当归注射液可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丙二醛含量, 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 其有效成分治疗老年心绞痛患者后, 可使患者血浆和红细胞LPO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 , SOD活性明显高于治疗前 (P<0.05) , 因而抑制了过氧化物产生, 使氧自由基酶性清除系统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免遭破坏, 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黄芪注射液能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SOD活性, 清除自由基, 提示黄芪在体内有抗氧自由基损害、提高SOD活性的作用。所以, 黄芪当归及二者配伍在体内外均有抗氧化自由基的作用, 可以减轻组织细胞在缺血、缺氧和炎症反应时的损伤[4]。

2.6 抗组织纤维化作用

研究已经证实, 黄芪当归合剂能够从多个环节阻断慢性肾脏病进展, 延缓纤维化进程, 其作用机理是复杂而多方面的。在大鼠慢性氨基核苷嘌呤霉素肾病模型中, 发现应用黄芪当归合剂治疗, 能够显著改善肾病鼠的肾功能, 使其肾小球硬化指数降低, 细胞外基质III、IV型胶原, 层连蛋白及纤连蛋白等成分在肾小球内聚积明显减少, 并可使肾小管间质损伤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减轻或恢复。对照研究证实, 该合剂的肾脏保护效果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作用相似, 但并不依赖于对肾素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S) 的作用, 提示黄芪当归合剂可通过多种途径对多种肾脏固有细胞产生作用, 包括: (1) 有效抑制组织局部 (尤其是肾小管上皮细胞) 的转化生长因子 (TGF-β) 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 表达, 进而减少细胞外基质多种成分的聚积; (2) 减少肾间质内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 抑制趋化因子表达, 抑制骨桥蛋白表达的上调; (3) 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和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活化、转型, 进而减少细胞外基质分泌。这些发现亦被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所证实。在动物实验中, 黄芪能抑制糖尿病肾病动物肾组织中的TGF-β高表达并改善肾脏病理异常;黄芪可以减轻肾部分切除导致的大鼠轻、中度肾衰;以黄芪为主药的益肾降脂汤对腺嘌呤引起的大鼠慢性肾衰有改善肾功能、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的治疗作用。以黄芪和川芎、桃仁等活血药组方而成的补阳还五汤还可通过抑制肾内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PDGF) 的表达进而抑制输尿管结扎大鼠的肾间质纤维化。在单侧输尿管梗阻 (UUO) 诱导肾间质纤维化的动物模型中, 黄芪当归合剂治疗后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及间质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 、TGF-β1、纤维连接蛋白 (FN) 和层粘蛋白 (LN) 的表达均减少, 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减轻[5]。除此之外, 在肝纤维化和肺纤维化的中药治疗研究中, 黄芪和当归也可能具有相似的作用, 如在大鼠博莱霉素肺纤维化模型中, 7.2%当归溶液灌胃治疗28天后, 肺组织免疫组化显示当归治疗组TGF-β1的表达弱于模型组 (P<0.05) , 血浆血栓素B2 (TXB2) 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 (P<0.05) , 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明显低于模型组 (P<0.05) , 可见当归可通过抑制TGF-β1抑制血小板的活化, 不仅改善了肺内微循环, 同时间接地减少了胶原的合成, 并通过减少血栓素A2 (TXA2) 的生成, 抑制TXA2介导的炎症反应, 减轻肺损伤, 阻断肺纤维化形成。在大鼠白蛋白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中, 给予大鼠中药861合剂 (成分为丹参、黄芪) 或黄芪灌胃治疗4个月, 免疫组化显示黄芪可减少总胶原及Ⅰ、Ⅲ、Ⅴ型胶原在肝内的沉积, 可使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及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上述证据表明, 黄芪和当归在抗纤维化的治疗药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作用可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3 结语

从近几年的文献报道中可以看出, 通过实验研究和多角度临床观察发现, 应用黄芪治疗肾病综合征以及肾脏系统相关疾病疗效确切, 黄芪与当归配伍是疗效肯定的合理配伍, 只是其用药比例和疗效的关系尚缺乏进一步探讨, 而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开发便于推广的新剂型亦势在必行。随着科技手段和临床研究的不断进步, 中药黄芪、当归对肾病综合征以及肾脏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黄芪,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参考文献

[1]钟桴, 高岩, 赵小媛, 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变化及黄芪的干预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23 (17) :1333-1334, 1341.

[2]林建荣, 阮彦向, 陈勇.黄芪注射液加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22 (5) :381-382.

[3]李永法, 刘玉才.黄芪注射液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 2006, 17 (10) :2064-2065.

[4]冯烈, 冯毅, 卢筱华.洛沙坦和黄芪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相关机制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4, 20 (4) :655-659.

当归黄芪汤的做法 第2篇

黄芪当归汤中当归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以蒿本内酯的含量最高,还含有正丁烯内酯、归酮、月桂烯、α-蒎烯、β-蒎烯、β-水芹烯、莰烯、对聚伞素、壬二酸、葵二酸、大茴香酸、肉豆蔻酸、荆芥酚、香茅醛、樟脑酸、苯酚、△3-长松针烯、邻甲苯酚、对甲苯酚、愈疮木酚、对甲基苯甲醇、4-甲氧基-2,3-二甲基苯酚、异丁香酚、正十二烷醇、正-戊酰苯邻羧酸、佛手柑内酯和β-甾酸等。当归还含有阿魏酸、丁二酸、尿嘧啶、腺嘌呤、豆甾醇-D-葡萄糖甙、十四醇-1、香荚兰酸等。当归含有的另一类有效成分为当归多糖,其由D-葡萄糖,D-半乳糖,L-阿拉伯糖,D-木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等组成。

功效

补养气血,可用于气血不足所引起的面色萎黄、头昏目眩、疮疡及不收口、关节疼痛等症的辅助食疗。

原料

黄芪30克,当归、红枣各10克。

做法

1.将黄芪、当归、红枣洗净,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取汁;

2.药渣再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取汁,合并药汁即可。

注意

黄芪是温补性药物,对于发烧、咯血、热毒、气滞、便秘、阳亢等热症状,黄芪均不宜服用。

浅谈黄芪临床配伍应用 第3篇

【关键词】黄芪;临床配伍

【中图分类号】R28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32-01

中药黄芪为一类由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提取而来的根,具有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之功效。经过大量临床试验证实,黄芪不仅能够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还具有调节血糖,保护心血管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因此,中药黄芪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现为了保证其合理应用,并达到提升临床疗效的目的,本文现针对黄芪较为常用的五种配药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黄芪与人参配伍应用

现代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为一种发病率较高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肾脏的精气血衰所致的胰岛分泌及排放功能失调所致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以“多饮、多食、多尿、低体重”的“三多一少”症状,不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且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则易诱发多器官及周围组织的损害。据临床研究资料显示,采用黄芪与人参配伍应用所制备而成的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中医学称其为消渴,是指因肾脏的精气血虚衰所致的参芪降糖颗粒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1]。其治疗机制为:参芪降糖颗粒能够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有效改善机体内胰岛素含量不足的情况,同时可增加患者体内C肽含量,以达到治愈糖尿病的目的。另有报道指出,参芪降糖颗粒能够通过修复及改善胰岛素β细胞的功能与作用,从而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此外,降糖安脉胶囊也可达到与参芪降糖颗粒相同的临床功效[2]。

2黄芪与金银花配伍应用

《本草汇言》里有资料指出,痈疡久治不愈且易复发率较高主要与与机体气虚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然而经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黄芪具有生肌肉与托脓毒之功效,在治疗痈疡方面具有突出的临床疗效,而临床上为了进一步确保该病症的治愈率,常将其与金银花进行配伍应用[3]。目的是为了通过将具有解毒之功效的金银花配合具有生肌补气之功效的黄芪,从而起到标本兼治的功用。黄芪疗实,金银花治虚,将黄芪与金银花配伍应用能够起到益气解毒之功效,因此,其可针对不同程度的疮疡痈疽发挥显著的临床功用[4]。另外,黄芪不仅能够明显增加患者机体内血白细胞与多核白细胞的含量,同时还可有效改善及促进中性白细胞的杀菌功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从而提升机体的对细菌及病毒的抵抗例,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药用价值。

3黄芪与防风配伍应用

据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将黄芪与防风配伍应用对于表虚自汗,身体虚弱的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功效[5]。而据《本草纲目》所记录,黄芪具有泄邪火,益元气,实皮毛之功效。防风则具有祛风解表之功效,将黄芪与防风配伍联合能够充分发挥健脾旺气、祛风固表之功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4黄芪与丹参配伍应用

冠心病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则易发展成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多种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的死亡。而据现代中医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范畴,其主要发病机制为由于机体出现了长期的气虚血瘀而诱发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从而造成血流受阻,微循环障碍等病理改变。因此,在治疗该病的过程中,应将扩张血管,改善血流量作为治疗关键。而有临床研究显示,将黄芪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可充分发挥其强心功效,以此增加心肌排血量,达到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血流量的目的[6]。而丹参由于其具有突出的活血化瘀作用,将二者配伍可制备成黄芪丹参注射液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现已有大量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丹参注射液不僅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之功效,还可起到保护及修复损伤心肌的作用,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5黄芪与鸡血藤配伍应用

除上述介绍了四种临床配伍应用外,黄芪与鸡血藤的配伍应用在临床上也较为常见,另有报道指出,此种配伍方法对于肝炎或肝纤维化的治疗与预防可起到显著的临床疗效。现代中医指出,患者出现肝纤维化主要与肝血瘀阻具有密切的关系,证实由于患者机体出现了肝血瘀阻则造成了肝纤维化组织的增生与病变,从而引发了不同类型的肝脏疾病[7]。由于黄芪利水消肿,补中益气之功效,进入机体内可充分发挥其免疫调节与抗凝调脂的作用,若在此基础上配合具有补血养血之功效的鸡血藤,能够达到改善循环血量,缓解与修复各缺血组织与器官的缺血乏氧状态的效果更加显著[8]。

参考文献

[1]李燕玉, 徐丽梅, 刘又宁.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J].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7 , 23( 2):99- 100 .

[2]韩莉莉, 路中卫, 孟宪亮. 浅谈黄芪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 [J]. 光明中医,2007 ,22( 2): 54-55.

[3]吴孝田. 丹参、 黄芪治疗有机磷中毒 144例分析 [J]. 中国基层医药, 2005, 12( 5): 553- 554-555.

[4]李汝芹, 李忠山. 低分子肝素与黄芪连用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症临床研究 [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 6( 2): 92- 94.

[5]顾亚平. 补肾活血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观察 [J].光明中医, 2007, 22( 1): 80-81.

[6]潘相安. 消渴病因病机探析及调治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25( 3): 560 -561.

[7]李爱萍.黄芪临床配伍应用分析[J].现代中医药,2008,28(03):52-53.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接受黄芪治疗的70例患者, 其中有38例男性患者, 32例女性患者, 年龄为34~72岁, 平均年龄为 (44.6±12.4) 岁。70例患者中, 有2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1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 15例肿瘤患者, 12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

1.2 药理作用

1.2.1 提高免疫功能:

黄芪能够使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增加, 提高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以及杀菌功能。能够促进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如果正常人服用黄芪, 血浆中的Ig M和lg E会增多。黄芪能够形成血清溶血素, 使空斑形成细胞的溶血能力得到提升, 能够使脾重增加, 有碳粒廓清作用。黄芪能够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 还能够进行双向的调节。

1.2.2 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黄芪能够双向的对血压进行调节, 利用利尿扩张周围的产生阻力的血管, 使肺动脉压降低, 改善心功能, 还可以增加心搏出量、扩张血管使血压升高或降低。黄芪药量的大小与血压下降的幅度有正比例关系, 黄芪的药量越多, 血压下降的越快。同时黄芪能够防护病毒性心肌炎, 通过黄芪来调节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 从而实现抑制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一般情况下,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使用3个月的黄芪后, 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会得到提高, 使可溶性降低。黄芪具有明显的正性机力作用[2], 能够保护心肌缺血以及药物中毒的心肌, 增加心脏的收缩幅度是心排血量增加, 使心室的收缩以及舒张效果得以改善。由于炎症出现不良反应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使用黄芪能够使这种炎症降低, 对动脉粥样硬化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避免机体受损。

1.2.3 美容:

利用含有黄芪的化妆品, 其中有甜菜碱成分, 性质比较柔和, 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可以给婴幼儿以及儿童使用。可以制作成沐浴露, 增强皮肤的营养, 提高皮肤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在黄芪中加入适量的蒲公英物质对治疗婴幼儿以及儿童的湿疹、尿布疹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用含有黄芪的洗发露, 能够使婴幼儿以及儿童的头发更加茂密, 头部皮肤病发生的概率减小。

1.2.4 延缓衰老:

黄芪能够对机体的自由基生成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将体内过多的自由基清除出去, 防止脂质过氧化, 避免细胞受到自由基的过氧化影响, 使细胞的寿命得以延长。黄芪中的黄酮成分能够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使生物膜少受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1.2.5 治疗癌症:

黄芪能够对抗毒素B1, 避免其引发癌变, 使环磷酞胺的抗癌活性得到提升, 使由于CTX损伤的机体造血功能得以恢复, 提高抗癌的效果。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分析, 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所得的计数资料均采用χ2检验, 以P<0.05的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70例患者的治疗中使用黄芪, 结果为:2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有20例治疗有效, 治疗的有效率为80%, 1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有16例治疗有效, 治疗有效率为88.89%, 15例肿瘤患者中有14例治疗有效, 治疗有效率为93.33%, 12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有10例治疗有效, 治疗有效率为83.33%。综上, 黄芪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糖尿病肾病、肿瘤以及缺血性心脏病的中有着良好的效果。

3 讨论

黄芪的药理具有广泛的应用, 能够提高免疫力, 改善血液循环以及心血管系统, 在临床应用中有良好的效果。

对于循环系统, 能够治疗充血性的心理衰竭, 能够使患者的血管扩张, 心脏血液的动力得以改善, 对神经内分泌进行调节, 提高心肌的供血、供氧等, 避免结缔组织出现增生的现象, 使心脏的舒张功能得以改善, 促进机体消化、营养, 强化免疫力。此外, 黄芪还能够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治疗, 增大心肌的收缩振幅, 增加排血量, 能够缓解心力衰竭。对于神经系统而言, 黄芪的抗氧化活性比较强, 能够对自由基的产生以及排出起到良好的效果, 强化人体中抗氧化酶以及抗氧化剂的含量, 应用剂量比较小的黄芪能够促进机体纤溶活性, 实现溶栓的效果。对于呼吸系统, 能够有效的防治感冒, 黄芪能够对病毒的自生以及诱生起到干扰作用, 从而抑制病毒, 形成抗体。同时能够对变应性鼻炎进行防治, 强化淋巴细胞功能, 使该病患者的Ig A水平提高, 阻止Ig E, 将细胞、细胞器的功能以及形状进行改善, 使黏膜纤毛的功能得以恢复[3], 保证器官的正常工作。对于泌尿系统, 黄芪能够治疗肾病综合征, 降低肾脏白蛋白的排泄率, 使血白蛋白提高, 能够有效的治疗肾病综合征。此外, 黄芪对于治疗急性肾衰竭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能够使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上升降低, 减少肾组织的损坏。

摘要:目的 对黄芪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接受黄芪治疗的70例患者, 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肿瘤患者以及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高, 具有良好的效果。结论 黄芪的药理作用比较广泛, 能够提高免疫功能, 改善血液循环以及心血管系统, 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应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黄芪,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郭伟, 刘东.中药黄芪的药理及临床研究概况[J].山西中医, 2011, 27 (11) :52-53.

[2]赵燕茹.中药黄芪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12 (14) :75-76.

应用黄芪注射液引起血压升高1例 第5篇

患者,女,53岁,高血压病史二十余年,经常头晕,头痛,四肢乏力,长期口服降压药物(药物不详)血压维持在(20~140 )/(70~90)mmHg,近5~6年因劳累或气候寒冷多次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气喘。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具体日期不详)。1年前住院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II级”,无药物过敏史。此次因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来我院就诊,静滴黄芪注射液20ml,5%葡萄注射液250ml60滴/分,1次/日。静滴前常规测血压125/70mmHg,静滴后约1小时,患者面色潮红,自述头晕,心慌,次日缓解,未加重视;至第3天,静滴后自觉头昏,头疼,四肢无力,倦怠,心慌胸闷,查体:脉搏100次/分,血压190/140mmHg,立即含服“心痛定”10mg,口服牛黄降压丸1粒,留院观察,次日起自觉症状减轻,测血压:130/80mmHg。

讨 讨

黄芪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的功效。由于其对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冠脉血流量,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血管功能,明显提高冠心病患者钠泵活性,降低红细胞浓度,因此被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黄芪注射液用于治疗高血压由来已久,由于其有效成分之一“γ-氨基丁酸”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能使冠状血管和肾血管扩张,并使全身末梢血管扩张,皮肤血管循环畅通,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加之不良反应少,故临床上用于高血压合并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尤以中老年患者居多。此例患者应用黄芪注射液后出现血压升高的症状临床上少见。笔者认为患者血压升高的原因可能与药物对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有关: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大,从而引起动脉血压升高。虽然本品有降压作用,但由于患者体质上的差异,当其对心脏的正性肌力作用占主导地位时,患者就有可能出现血压升高。作为基层的临床医生,应对个体差异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予以高度重视。尤其在应用中药制剂时,由于其中含有多种药效成分,因而个体差异的表现也较为明显临床试用须谨慎。

黄芪注射液在临床中的应用 第6篇

1药理特性

黄芪中药为补气药, 中医认为甘、微温。入脾、肺经。功效有补气固表止汗, 补益气, 托毒排脓, 益气利水等。西医经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 认为黄芪有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力, 保护心肌细胞作用; 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保护细胞变形能力, 增强造血系统功能; 降低血小板黏附率, 减少血栓形成; 增强肾血流量, 对肾炎、肾病肾衰竭均有保护作用;有保护肝脏, 防止糖原减少, 防止肝脏受肿瘤药物和肝炎病毒的损害作用。它具有抗病毒、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抗缺氧、抗辐射、升高血细胞等作用。

2临床应用

2.1 心血管系统

黄芪注射液对心肌炎、冠心病及左心衰竭等疾病的治疗效果已得到肯定, 且其能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构型及射血功能, 增加心输出量[1,2]。临床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99例。结果显示:显效70例 (2~3d由咳嗽、气喘、紫绀、颈静脉怒张明显好转或消失, 肺部啰音明显或消失, 心率<100次/min, 水肿明显好转, 能够完全平卧) ; 有效24例 (4~6d内上述症状和体征部分减轻或好转) ;无效5例 (7d后上述症状及体征无好转) 。有效率达94.9%。

2.2 神经系统

黄芪注射液加复方丹参及右旋糖酐-40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单用复方丹参及右旋糖酐-40者。溶栓治疗可引起出血尤其是脑内出血的危险。一旦发生脑内血肿, 预后极差。而黄芪注射液无不良反应, 且使用方便。临床治疗脑梗死患者96例, 其中左侧瘫痪50例、右侧瘫痪46例, 伴有语言障碍78例。结果显示:基本治愈16例 (肢体功能大致正常, 能完成一般日常需要的各种动作, 语言清楚) ; 显效42例 (伴有语言障碍78例) ;进步38例 (比治疗前肌力有所提高, 语言有进步) ; 总有效率达100.0%。此外, 黄芪注射液对一过性脑缺血和椎基动脉供血不足也有显著疗效。

2.3 呼吸系统

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治疗困难, 患者痛苦, 预后较差。临床观察肺心病患者经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临床治疗肺心病患者48例, 结果显示:显效46例 (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明显缓解, 肺部啰音减少, 心功能改善达Ⅰ级以上, 肺功能有所改善) ; 无效2例 (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无缓解或加重, 肺部啰音不减少或者增多, 心、肺功能无改善) ; 有效率达95.7%。此外, 黄芪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和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也有明显疗效。

2.4 免疫系统

黄芪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治疗川崎病, 取得了特殊疗效。川崎病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的病理改变, 黄芪注射液治疗本病机理是:黄芪有益气、温阳、生津、扶正培本之功效, 增强机体免疫力, 明显改善各脏器功能, 同时有抗病毒、抑制炎症, 改善免疫状态, 提高和辅助淋巴细胞的功能, 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临床治疗28例患者, 发病年龄均为<10岁儿童, 有持续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和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破溃, 有80%的患儿有躯干、四肢出现多形性充血性红斑。治疗结果:14例出现了心脏、冠状血管的改变, 其中2例合并心包积液。治疗本病加丹参, 两药协同有明显的特殊疗效, 治愈率达90.0%以上。

2.5 其他系统

黄芪治疗慢性肾病有一定的疗效, 因为黄芪对人及动物均有较明显的利尿作用。黄芪对肝炎恢复期有保肝作用, 黄芪能防止肝糖原减少, 对肝起保护作用。此外, 黄芪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时对失眠症状的改善[3], 以及对癌症化疗后辅助治疗等也有较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 黄芪注射液是从中药豆科植物“一”黄芪中提取的一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 中药研究亦有很大的发展。黄芪不仅是一味补气温阳药, 而且是一味补血药, 不但能补也能通, 既可敛也可行, 既可升也可降, 既是利水通淋的佳品, 又是行而节不伤正, 功效显著的良药,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罗海明, 戴瑞鸿, 李勇, 等.黄芪有效成分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脏病学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 5 (6) :707-709.

[2]任伟, 朱华文, 张东昱.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减退的疗效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 1992, 31 (10) :644-645.

应用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第7篇

关键词:黄芪,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糖尿病肾病为临床常见病,临床上尚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特效药物,近年来,中药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1]。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明确,但该病的发生存在多个环节和靶点。黄芪具有多靶点的特点,能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该研究为2014年3月—2014年9月50例入住该院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3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按硬币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入选病例尿微量蛋白均>30 mg·24h-1,实验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38~78岁,平均(63.15±3.65)岁,糖尿病病程5~13年,平均(6.32±2.32)年;对照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38~78岁,平均(63.23±3.25)岁,糖尿病病程5~13年,平均(6.25±2.47)年。全部病例自愿参与该次研究,排除急性肾炎、感染、发热、泌尿系结石患者,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应用常规疗法治疗,应用替米沙坦控制血压,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症防治感染、心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除临床治疗外,叮嘱该组患者低蛋白、低盐饮食。

1.2.2 实验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本组患者应用黄芪注射液(国药准字Z23020782)治疗,将30 ml黄芪注射液加入至250 ml生理盐水中,为患者静脉滴注,1次/d,治疗14 d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定

显效:水肿、腹水等症状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肾功能无异常,UPE(24 h尿蛋白排泄率)<200 mg/d,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Scr(血清肌酐)下降≥15%,UPE下降>50%;无效:均不符合以上标准。治疗后比较两组Scr、BUN(尿素氮)、MAP(平均动脉压)水平[2]。

1.4 统计方法

借助软件SPSS 11.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Scr、BUN、MAP水平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Scr、BUN、MAP水平分别为(59.23±3.62)μmol·L、(2.48±1.23) mmol·L、(96.11±5.21) mmH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显效33例,有效12例,无效5例),与对照组的70.0%(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属于微血管疾病,病理特征表现为系膜增宽、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堆积、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球硬化,该病是糖尿病患者病残、病死的重要原因,及时诊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黄芪为豆科植物,其成分包括微量元素、黄芪多糖、黄芪皂苷、γ-氨基丁酸等,具有调脂、降糖、减少尿蛋白的作用。有文献指出[3],黄芪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学者[4]为5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黄芪治疗,结果显示,临床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19例、33例、6例,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89.66%。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血肌酐、尿素氮、平均动脉压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5],进一步表明黄芪可降低机体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改善动脉压,延缓糖尿病肾病进程。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增高,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可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孔增大,形成蛋白尿,引发糖尿病肾病。早期为糖尿病肾病选择安全、有效的临床药物具有积极的意义。黄芪成分复杂,作用多样,近年来,临床研究证实,黄芪能有效抑制糖尿病肾病发生,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减少蛋白尿漏出,减轻脂质在肾小球沉积,清除过氧化物,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病变,保护肾组织,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黄芪为临床常用中药,味甘性微温,归脾、肝、肺、肾经,具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补脾益气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能提高蛋白激酶B活性,降低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活性,调节糖原合成、葡糖糖摄取、糖酵解等胰岛素代谢反应,纠正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素信号传导,降低血糖。从调脂作用看,黄芪能影响脂肪细胞分布,调控脂肪酸向线粒体转运,促使脂肪细胞凋亡,降低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合成。此外,黄芪还能抗氧化、改善血小板功能、改善水钠代谢。该研究结果证实,黄芪可降低机体血肌酐、尿素氮及动脉压水平,提高糖尿病肾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黄芪注射液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药物,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洁.前列地尔联合黄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3,11(6):269-271.

[2]王存堂,高万强.依那普利联合地产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26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6(3):158.

[3]梁雪芳,张东毅.肾气丸加黄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11(5):595-596.

[4]黄顺来,游建明.氯沙坦联合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9(15):486-487.

中药黄芪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第8篇

关键词:黄芪,免疫增强剂,营性添加剂

黄芪又称棉芪, 为豆科植物黄芪的一味常用中药。随着畜牧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化学合成药副作用认识的提高, 国内外医学界开始重视开发毒副作用小, 兼药物性和营养性作用的天然植物药剂。黄芪作为扶本固正类中草药在畜禽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 黄芪的营养成分和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黄芪含有荚膜黄式甲, 乙, 丙胡萝卜素皂, 多糖类, 黄醛类, 22种氨基酸和14种微量元素存在化学成分。具有补气升阳, 固表止汗, 托毒排脓, 利尿消肿等作用。

2 黄芪作为免疫增强剂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

2.1 催保定等将3周龄的鸡随机分为3组,

每组30只, 第一组饲喂含1%黄芪的全价饲料, 第二组饲喂盐酸左旋咪唑片, 每天每只1片, (0.25mg) 连喂6天, 第三组不饲喂药物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黄芪、左旋咪唑对雏鸡有很好的免疫增强作用, 但在促生长方面黄芪效果较好。

2.2 王福传等用黄芪,

党参, 茯苓, 甘草, 白术, 陈皮, 当归等组成的中草药免疫增强剂, 以1%的添加量饲喂伊莎褐蛋鸡, 结果为:高峰产蛋期136天, 比对照组延长30天;新城疫抗体效价126日龄达6.8, 比对照组2.2个滴度;126日龄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11.3%, 比对照组提高2.2%;T淋巴细胞转化率54日龄和126日龄分别达到88.5%和87.33%比对照组提高10%和11.3%;饲料报酬比对照组提高11.24%, 每只鸡比对照组增收2.47元。

2.3 根据陶昌华报道,

黄芪15克, 当归, 川芎, 熟地各12克, 桂圆肉18克, 大枣12克, 枸杞子, 阿胶各10克。将药共研为细末, 投放到猪饲料中搅拌饲喂, 有补铜和铁, 有促进生血作用, 可治疗仔猪缺铁性贫血。

2.4 王秋芳等选用有黄芪,

白芍, 当归, 蒲公英, 王不留行, 益母草等重要组方, 对患隐性乳房炎泌乳黑白花奶牛进行阶段性添加试验, 将经过亚临床快速诊断液检验和混合乳体细胞测定, 将诊断为阳性, 没ml乳中体细胞在100万以上的12头隐性乳房炎患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将诊断为阴性, 每ml乳中体细胞在50万以下的6头健康牛作为健康组。试验组每头牛100g/d添加药物, 连用30天。结果表明:性乳房炎患牛红细胞免疫功能较低, 用药后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提高, 中草药治疗隐性乳房炎的有效率达83%。

3 黄芪作为营养添加剂提高畜禽生产性能

3.1 在猪的应用

孟照聚等将20头仔猪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10头饲料中添加1%的黄芪粉为试验组, 另一组为对照组。结果表: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23.6% (P〈0.01) , 耗料增重13.3 (P〈0.05) 差异显著。从健康观察上看, 试验组猪全期生长良好, 食欲旺盛, 皮肤红润, 毛皮发亮, 无剩料现象, 未见腹泻与其他疾病, 而对照组猪有3头发病, 这些同时说明, 黄芪粉添加剂有防病及促生长的作用。张波等报道, 黄芪多糖注射液能增强哺乳仔猪的免疫功能, 降低发病率, 提高成活率, 促进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

3.2 在鸡上的应用

周克年等将60只1日龄的京白雏鸡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30只, 对照组鸡饲喂全价饲料, 试验组于全价饲料中添加1%的黄芪苦参散 (以黄芪, 苦参, 艾叶和建曲组成) 。自1日龄起, 连续28天。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较对照组增重提高13.53% (P〈0.05) 差异显著;试验组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数量均高于对照组, 血清总蛋白, 白蛋白, 球蛋白均高于对照组, 在免疫器官上, 胸腺质量较对照组提高27.99% (P〈0.05) 差异极显著。赵建华等将2880羽健康鸡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1440只, 试验组饲料中加1%黄芪粉, 对照组不加药, 试验组产蛋率为79.4%, 对照组为72.1% (P〈0.05) 差异显著;死亡淘汰率试验组为5.5%, 对照组为9.5% (P〈0.01) 差异极显著, 蛋料比试验组为1:2.5, 对照组为1:2.64 (P〈0.05) ;经济效益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28%。

3.3 在奶牛上的应用

张秀英等用黄芪, 蒲公英, 当归十味中草药组成催乳保健散饲喂奶牛, 研究其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选用60头胎次一致, 日产奶量相差不超过4公斤, 无临床乳房炎及其他疾病的黑白花奶牛, 每头每日的添加量为180克, 试验期间,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产奶量没有明显差异, 药物添加后连续五个试验组的产奶量均极显著或显著的高于对照组;通过对乳成分的分析, 人脂率比添加药物前提前了5.92%;添加药物后, 试验组的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较用药前减少了13%, 而对照组在此阶段却上升了5%。

3.4 在兔上的应用

据赵文翰报道, 在肉兔饮料中添

增产菌对不

同刘冬丽刘冬辉品宁宁 (辽 (辽种蒙蒙省阜省阜牧原物县草县动草站站监理检疫产123121003100草) ) 量

的影响

加2%的复方黄芪散 (由土黄区, 陈曲, 陈皮, 积壳, 厚朴, 五味子等组成) , 混匀后按常规1月3次饲别致平均体重为1160g的肉兔, 经饲别致60天, 增重率可在106.72%, 土黄芪散粉

辽宁省阜蒙县有草场220万亩, 其中人工草场30万亩, 产草量一直很低, 为了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草场利用率, 我们对增产菌研究推广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态研究所共同研制“益微”牌牧草的增产菌进行了试验, 探讨其对不同牧草的增产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益微”牌增产菌为中国农业大学提供。沙打旺和草木樨种子为自产。

1.2试验方法

选用40亩地, 分为4个组, 即沙打旺试验组和对照组, 草木樨试验和对照组, 每组占地10亩。试验组拌增产菌, 对照组不拌。试验组与对照组同时播种, 播种5天后全部出苗, 出苗后30日测量牧草高度 (详见表1) 。盛花期7月15日测量草的高度和产草量 (详见表2) 。测量方法是在每个组10亩地中间距地头5米、50米、100米三处, 一处1平方米, 并进行收割、称重、烘干后再称重。整个试验开始于1993年7月29日至1994年10月30日结束。

2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见表1、表2。

2.1 2年的观察、测量表明, 增产菌的增产效果明显。沙打旺试验给亩产鲜草1891.50千克, 对照组为1520.00千克, 提高产草量24.40%;草木樨试验组亩产鲜草2364.30千克, 对照组为1936.00千元, 提高22.00%, 沙打旺组效果高于草木樨组。

2.2增产菌不仅增产效果明显, 而且经济效益显著。以沙打旺为例, 试验组比对照组多产风干草69.10千元/亩, 每千克草粉0.40元, 扣除增产菌每亩成本2.10元, 每亩可增加收入25.54元, 试验组10亩草场增加收入255.40元。

如果全县30万亩人工草场全部应用增产菌, 可增加产量2073千克风干草, 增加经济效益766.20万元, 可多养2万只绵羊。

本试验通过市级鉴定, 建议在全地区大力推广应用。

表1出苗30日后牧草观测结果

养殖周期, 提高经济效益。何明忠报道复方黄芪散 (由黄芪, 陈皮, 苍术, 山楂, 甘草, 党参, 黄莲等组成) 具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第9篇

1 黄芪的药理作用

1.1 对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

(1) 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 可以明显促进机体的抗体生成功能, 血清中抗体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机体免疫状况[5]; (2) 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 在细胞免疫过程中, 分化而成的效应细胞可以直接杀灭靶细胞或者通过产生足够的细胞因子而发挥效应; (3) 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 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在黄芪的作用下会发生显著增加, 进而对机体血清溶血素水平有很大提高, 增强机体内的巨噬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杀菌功能; (4) 免疫调节功能, 黄芪多糖作为黄芪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 可有效调节淋巴细胞亚群比例, 并且能够提高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 促进淋巴细胞再循环[6]。

1.2 对泌尿系统的作用

黄芪可以保护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完整性, 改善其功能;清除过多的氧自由基, 减少其对肾组织造成的不良影响[7];另外黄芪还具有较好的利尿作用。

1.3 抗衰老作用

研究表明黄芪可以通过其抗氧化作用抑制自由基产生, 并且能够将体内过剩的自由基清除[8], 减轻脂质过氧化, 进而不断延长细胞寿命。

1.4 对血糖的影响

黄芪中的多糖成分可以通过升高糖原合成的酶活性发挥抗糖尿病的作用, 另外黄芪多糖对体内脂质代谢紊乱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使血清HDL含量能够显著升高[9]。

1.5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黄芪可以对磷酸二酯酶活性发挥抑制作用, 使机体血小板含量得以增加, 并且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 从而改善血细胞下降, 使血细胞能够得以回升, 另外, 黄芪对造血干细胞的分化与增值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0]。

1.6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1]

(1) 调节血压, 黄芪在血压调节方面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其可以通过利尿对周围阻力血管进行扩张, 从而降低肺动脉压, 使心功能明显改善, 另外其也可以通过对心搏出量的增加或者血管扩张达到升高血压或降低血压的作用, 血压下降幅度与给药剂量成正比, 给药剂量越大, 血压下降幅度越大; (2) 对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护作用, 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黄芪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增强来实现的, 研究表明病毒性心肌炎病人使用黄芪进行3个月治疗后, 明显提高体内NK细胞活性, 明显降低可溶性IL-2受体的水平; (3) 强心作用, 大量实验表明黄芪正性肌力作用十分明显, 对药物中毒的心肌以及心肌缺血缺氧等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另外黄芪可以通过增大心脏收缩振幅增加心输出量, 改善心室的收缩与舒张功能; (4) 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缓解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病情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炎症产生的不良反应, 而黄芪可以明显降低炎症递质水平, 因此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延缓机体靶器官损害方面作用明显。

2 黄芪临床研究

2.1 Bchcet氏病 (眼、口生殖器综合征)

东晓婷等报道使用大剂量黄芪与皮质激素联合治疗Bchcet氏病, 疗效肯定, 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势, 表明黄芪在促进机体免疫功能, 提高患者免疫力方面有重要作用。

2.2 肾动脉硬化症

金相哲报道治疗组使用中药黄芪固精饮对老年肾动脉硬化症患者进行治疗, 对照组给予西药维生素等进行治疗, 治疗一段时间后,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黄芪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效果较好, 具有良好的利尿及降压作用[10]。

2.3 糖尿病

黄南龙等[1]报道使用黄芪注射液外加生理盐水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 每日1次, 连续治疗10日为1个疗程, 同时给予患者降糖药治疗, 结果90%的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

2.4 脑梗死

陈炎等报道治疗组脑梗死患者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右旋糖酐-40及复方丹参治疗, 而对照组脑梗死患者单用右旋糖酐-40及复方丹参进行治疗, 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并且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出现。表明黄芪应用于治疗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且使用方便。

2.5 冠心病

周丽等报道使用黄芪注射液对3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 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后, 治疗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另外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进行比较, 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黄芪注射液应用于治疗冠心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

2.6 肝硬化

吴炎等报道使用肌苷等常规药物对对照组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 而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 治疗20d后对两组患者肝功能等指标进行检查,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转氨酶以及白蛋白等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另外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进行比较, 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黄芪注射液用于治疗肝硬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可以起到益气补虚、保护患者肝脏功能的作用。

3 结语

目前临床上对黄芪的研究逐渐增多, 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罗岚等[7]报道黄芪对患者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临床效果明显, 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荆丰德[8]报道使用黄芪治疗肺心病、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以及肾疾病等方面药理作用明显, 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总之, 黄芪作为我国传统中药, 化学成分丰富, 对机体免疫系统、肾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均具有药理作用。相信随着对其研究进一步加深, 其对人类健康作出的贡献将会更为凸显。

参考文献

[1]黄南龙, 张碧玉.简述黄芪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海峡药学, 2009, 21 (1) :137-139.

[2]罗晓珍, 于琴.中药黄芪化学成份、药理活性与临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3, 23 (3) :1071.

[3]涂春联.中药黄芪药理作用的研究发展[J].中国保健营养 (中旬刊) , 2012, 22 (6) :602-603.

[4]陈国辉, 黄文凤.黄芪化学成份、药理活性与临床应用概述[J].海峡药学, 2008, 20 (3) :13-16.

[5]张国用.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20 (6) :1059-1060.

[6]刘会艳.黄芪及其制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 2012, 31 (22) :44-45.

[7]罗岚, 詹菊华.黄芪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 2009, 6 (28) :75-76.

[8]荆丰德.黄芪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综述[J].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20) :2702-2703.

[9]岳辉.黄芪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1, 32 (1) :60-61.

[10]唐光明, 陈秀华.黄芪的药理与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0, 8 (17) :21-22.

黄芪的临床应用 第10篇

【关键词】慢性肾炎;肾功能;防己黄芪汤与升降散加味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333-01

慢性肾炎病情缠绵,蛋白尿或镜下血尿、血尿素氮、血肌酐的量的增高多少作为判断病情的重要指标,其中蛋白尿作为本病的主症之一,既是肾脏功能异常的病理产物,也是促进肾脏病理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临床诊断与评价慢性肾炎的极重要的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1-2013年我院中医科收住慢性肾炎6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肾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2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者69岁;病程1~8.5年,平均4.2年。其中普通型尿蛋白+~++,尿蛋白定量为1.5~3.0g/24h,血清白蛋白30~35 g患者19例。血尿患者8例,血肌酐,尿素氮均正常;肾病型患者13例,尿蛋白定量为3.5~6.0g/24h,血清白蛋白﹤30 g胆固醇>5.7mmol/L、血肌酐176.8~265.2μmol/L、尿素氮7~21 mmol/L、血尿(+-+++)。煎服治疗,15天为1个疗程,4~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治疗组治疗方法;方药如下

黄芪50克、防己40克、白术30克、僵蚕10克、蝉蜕10克、姜黄30克、益母草30克、芡实20克、生姜10克、大黄3克、丹参30克 、升麻6克

加水二煎,每煎加水约500ml,煎取汁200 ml,煎汁混和早晚温服。

对照组32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小者9岁,最大者66岁;病程1~7.4年,平均3.9年。其中普通型患者占20例,尿蛋白,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对照标准相同于治疗组;肾病型12例,对照标准相同于治疗组。

对照组治疗方法;全部口服 保肾康 通用名: 阿魏酸哌嗪片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51023368 ,成都亨达制药厂 规格: 50毫克*50片,【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0~200mg(2~4片),一日3次,15天为1 个疗程,4~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疗效标准显效;水肿症状消失,尿蛋白定性为阴性,尿蛋白定量小于150mg/24h,血清白蛋白恢复正常40~50g/L,血尿素氮、血肌酐均正常。有效;水肿症状明显减轻,尿蛋白定量下降50%,血清白蛋白有所回升,血尿素氮、血肌酐下降50%,但未达标。无效;症状无减轻,尿常规及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下降未达到50%,达不到有效标准。

1.4结果

治疗组浮肿消失天数平均在20天、肉眼血尿消失平均在2个疗程,尿蛋白尿素氮、肌酐好转平均在3个疗程,对照组浮肿消失天数平均在40天、肉眼血尿消失平均在3个疗程,尿蛋白,尿素氮、肌酐好转平均在6个疗程。

治疗组;显效14例,占44%,;有效16例,占50%;无效2例,占6.3%;总有效94%。

对照组;显效12例,占38%,;有效14例,占44%;无效4例,占13%;总有效82%。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讨论

防己黄芪汤的剂量《千金方》所载为:防己四两、甘草一两、白术三两、黄芪五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许多临床报道中,黄芪和防己的用量都较大,均在60克以上,可参考使用。方中防己的品种应采用粉防己的根,此又称汉防己,粉防己。广防己应含有易导致肾功能不全的马兜铃酸,则不宜使用。在慢性肾炎中尿蛋白实为人体有用的精微物质,不能被机体固摄而外漏,张景岳说;“水肿等症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为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治在脾。”故在尿蛋白治疗上健脾补肾固摄为根本大法[1],依据肺脾肾三藏的特性,分补气固摄,健脾固摄,补肾固摄。补气固摄以黄芪为主,在临床上黄芪用量是治疗的关键,宜逐渐加量。黄芪味甘微温,功能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现代研究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草药,其中富含微量元素硒其控制肾性蛋白尿有关 [2]。本方黄芪,升麻使升降散中僵蠶、蝉蜕的升举清阳力量倍增。升麻甘辛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等功效。西医认为慢性肾炎起始因素多为免疫介导炎症,并普遍认为僵蚕,蝉蜕属祛风药有抗过敏,有抑制过度免疫反应,从而有利于减少或消除尿蛋白[3]。大黄具有改善氮质代谢的作用,即浊不降则清不升,有利于肾关功能的开合。实验研究证明,大黄水浸液能提高豚鼠血清中蛋白质的合成,使血中尿素氮含量降低[4]。方中当归、丹参、益母草、姜黄活血补血,改善微循环,减轻肾损害因炎症所致的纤维变,降低胆固醇。

全方组合体现了升降的宗旨,其加减剂量的变化使升清降浊力量大增,标本兼治,切中病机要点,加减适宜于慢性肾炎治疗各期,体现了西医询证医学的精神。

3结论:

防己黄芪汤与升降散加味治疗能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相关指标,从而提高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邵燕燕.健脾益肾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42例[J].陕西中医2008.29.5

[2] 卢晓峰,黄海燕.黄芪治疗肾脏疾病的药理研究进展.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7):4369

[3] 王勃,詹华奎,韩存恩,徐小梅,杨倩 . 从风论治慢性肾炎蛋白尿[J].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 04卷 第04

[4] 焦安钦 . 大黄降浊冲剂对慢性肾衰竭脾胃证候作用特点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 06卷 第08期

中药黄芪在保健品中的应用概述 第11篇

1 增强免疫力功能

在我们统计分析的保健品中, 具有提高免疫力功能的保健品最多,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多糖类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含有黄芪的这类保健品就是将黄芪多糖与其他中药配合使用, 如分别与:枸杞多糖[3]、西洋参中皂苷与粗多糖成分[4]、当归中多糖与中性油成分[5]、茯苓中多糖与三萜类成分[6]、人参中皂苷和多糖成分[7]、党参多糖[8]、红景天中红景天苷与水溶性粗多糖、熟地黄多糖、大枣中皂苷及多糖类成分、蜂王浆中免疫球蛋白、阿胶中蛋白质与氨基酸、鹿茸中多糖与醇提物[9]、灵芝多糖[10]、黄精中的蒽醌类与木质素类成分、女贞子多糖[11]、山药多糖、玛咖乙醇提取物、淫羊藿多糖与淫羊藿苷[12]、木瓜中的木瓜苷与木瓜籽中氨基酸、巴戟天多糖[13]、桑椹黄酮类成分、三七总皂苷等。黄芪多糖[2]与这些成分配伍使用制成了各种保健品。

2 辅助降血糖功能

黄芪多糖分别与西洋参中多糖成分、茯苓多糖、熟地黄低聚糖、麦冬多糖[14]、葛根素[15]、蜂王浆中胰岛素样肽类、苦瓜皂苷[16]、山药、桑椹配合使用可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

3 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压功能

黄芪多糖分别与西洋参中多糖、当归中阿魏酸、山楂总黄酮[17]、银杏黄酮、三七总皂苷等合用具有调节血脂作用;黄芪多糖与大枣中皂苷成分配合使用可调节血压。

4 抗氧化、抗衰老功能

黄芪多糖与枸杞多糖成分合用起到抗衰老的作用[18], 黄芪黄酮类[2]分别和当归多糖、红景天中乙醇提取物[19]、灵芝三萜类、淫羊藿总黄酮、山楂黄酮类合用起到抗衰老作用[20]。

5 缓解体力疲劳

黄芪多糖成分分别和西洋参皂苷、茯苓多糖、红景天中皂苷类、鹿茸多肽类[9]、玛咖中的氨基酸与牛磺酸类成分配合使用起到抗疲劳作用。黄芪总黄酮与党参总黄酮[8]合用可抗疲劳。

6 改善营养性贫血

黄芪多糖和当归多糖、党参糖苷类[8]、熟地黄多糖、大枣多糖成分、阿胶中蛋白质与氨基酸 (还有干细胞物质) 可改善贫血。

7 其他功能

黄芪多糖和灵芝三萜类合用有化学性肝损伤保护的作用。黄芪黄酮类分别与当归酚性油[21]、党参三萜类合用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黄芪多糖和银杏黄酮合用有很好的防辐射作用。黄芪多糖与西洋参总皂苷及游离氨基酸成分合用起到抗肿瘤的作用;黄芪黄酮类和红景天中乙醇提取物也可起到抗肿瘤作用。

以上是黄芪在保健品应用中的功能总结, 我们也对与其配伍的药物使用频率做了归纳总结, 如表1。通过配伍使用频率的总结, 可以为医药工作者在开展含有黄芪保健品的研发中, 进行处方筛选时提供帮助。

我国早在几年前就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 开创性地提出了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要求, “治未病”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也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动力。中药在治疗未病、调理身体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药黄芪在中药保健方面占有很大的比例, 尤其是在免疫调节、缓解体疲劳与调节血糖方面有较多应用。在治疗未病等方面可优先选择黄芪, 并且与枸杞、西洋参、当归、茯苓等配伍使用。根据黄芪的临床药理作用, 黄芪与其他中药在保健品配伍使用时, 不应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种功能, 还可以在辅助改善记忆功能、改善睡眠功能、改善生长发育功能、促进消化功能、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等方面开展研究。

摘要:黄芪为常用补气药,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上品, 本文查阅经典中医药著作和大量的现代文献, 整理黄芪药理作用及其在保健方面与各味中药的联合应用, 论述了黄芪在保健方面的应用概况和使用概率, 旨在为广大医药工作者对黄芪在保健方面的使用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上一篇: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下一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