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冲突范文

2024-07-25

多元文化冲突范文(精选11篇)

多元文化冲突 第1篇

关键词:翻译,文化,融合,冲突

1. 前言

据《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记载, 人类本来是有共同的语言的。当时的人类联合一致, 希望修建一座通天塔躲避洪灾。上帝意识到了威胁, 让人类不再有共同语言, 自此人类形成了各种语言。这个故事试图为世界的不同语言和文化作出解释, 虽无从考证, 却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正如许钧教授所言:“没有在多种文化的接触、碰撞中起沟通作用的翻译, 就无法保证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存、交融与发展。”[1]

2. 概念解析:该怎样认识翻译, 又该怎样认识文化

2.1 到底什么是翻译

翻译, 也称“翻”、“译”。《中国大百科全书》解释为:“把已说出或写出的话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2]巴尔胡达罗夫 (Barkhudarov) 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 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 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3]吕俊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活动, 其本质是传播。”[4]由此可以得出:翻译是语言间架设的桥梁, 发挥着不同文化间交流、沟通的工具作用。

2.2 到底什么是文化

“文化”来源于拉丁文“culrura”, 原指对植物的培育, 后来意义逐渐引申。《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 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5]爱德华·泰勒 (Edward Tylor) 指出:“文化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 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6]由此可以得出:文化是在一定时期内, 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3. 沟通交流:翻译和文化多元融合的表现及原因

3.1 翻译和文化多元融合的外在表现

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史, 伴随着翻译和文化多元融合的历史, 具体表现如下。

3.1.1 翻译传播先进文化

翻译在传播先进文化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这种作用首先体现在翻译传播科学技术上。例如:明末清初, 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大量翻译天文、数学、农业、水利等书籍, 启蒙了明朝知识分子的思维, 为中国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起了一定作用。其次, 翻译带来了先进的社会思想。例如, 清末民初的大规模翻译活动, 《天演论》、《国富论》、《法意》等思想名著, 激发了爱国志士“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再次, 翻译丰富了各民族的语言。例如:我国古代汉语中, “被动式”语句很少出现且多与不幸事件相连, 《战国策》讲荆轲刺秦王的情景时写道:“秦王复击轲, 被八创。”[7]而由于翻译的影响, 现代汉语中“被动式”语句越来越多且感情色彩不再单一, 既可与不幸事件相关, 又可与愉悦事情相连, 如:“他被学校授予‘优秀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最后, 翻译促进了各民族文学的发展。例如:唐朝的佛经翻译促进了白话文体的产生, 拓展了中国作家的想象力和浪漫精神, 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诚如梁启超所言:“不惟思想界生莫大之变化, 即文学界亦然。”[8]

3.1.2 文化促进翻译发展

在翻译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 文化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 文化需求孕育了翻译的产生。正是由于各民族开展文化交流的需要, 才引发了翻译的产生。我国最早的翻译活动可追溯到周代。据《周礼·秋官》记载:“象胥, 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 掌传王之言而喻说焉, 以和亲之。”[9]又据《礼记·王制》记载:“中国、夷、蛮、戎、狄……五方之民, 言语不通, 嗜欲不同。达其志, 通其欲, 东方曰寄, 南方曰象, 西方曰狄鞞, 北方曰译。”[10]象胥的具体任务, 是负责接待四方民族和国家的使节与宾客, 以及通译事宜。其下属办事人员又以翻译东、南、西、北方民族语言而具体划分为“寄”、“象”、“狄鞞”、“译”。其次, 文化扩大翻译研究和实践的领域。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活动的高潮。从东汉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高潮, 到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高潮, 再到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高潮, 翻译的领域都在不断扩大。现在, 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译作层出不穷, 种类繁多。第四次翻译高潮正在中华大地蓬勃兴起, 方兴未艾。

3.2 翻译和文化多元融合的内在原因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翻译和文化为什么能够多元融合?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3.2.1 文化上的共通之处

人类共处于一个地球, 共生于一个大自然, 客观上为各民族的来往与交流创造了可能性。人类生活经历的共同性决定了各民族有许多相同的认知方式和社会结构, 在文化上也有许多相似的内涵与表达。东西方文化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且东西方文化的大规模交流已是近代的事情。但仔细比较两者, 我们就会发现:东西方文化在文化象征、哲理阐释等很多方面, 都有许许多多的共通之处。在文化象征方面, 以汉英语言中关于狐狸的象征意义为例, 狐狸作为一种森林动物, 其本身并不具有任何象征意义, 但其在很多民族的语言中都有虚伪、奸诈和狡猾的象征意义。汉语说某人“狡猾得像狐狸一样”, 英语则用“as cunning as a fox”来表达。在哲理阐释方面, 以对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哲理阐释为例,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11]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 也曾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12]

3.2.2 民族上的发展需要

民族文化要长久发展, 就需要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之精华。历史上, 许多民族都十分重视自身文化的发展, 积极与其他各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在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 翻译的作用便极大地发挥出来, 成为世界文明进程的“助推器”。正如路易斯·G.凯利 (Louis G.Kelly) 所言:“西欧的文明多亏了翻译家。从罗马共和国到共同体, 多亏了翻译, 国际贸易和管理才有了可能。”[13]季羡林先生指出:“不同的国家或民族之间, 如果有往来, 有交流的需要, 就会需要翻译。否则, 思想就无法沟通, 文化就难以交流, 人类社会就难以前进。”[14]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史, 几千年来, 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罗马文化等多种文化相互影响, 共同发展和繁荣了人类文明。实践证明, 任何民族文化都不可能游离于世界文化体系之外而得以生存和发展。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 永葆生机和活力, 不仅在于她有“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而且在于她有“博学笃行”、“止于至善”的学习精神, 通过与外来文化的交流, 不断丰富本民族文化内涵, 不断提升本民族文化层次。

3.2.3 语言上的转换可能

语言的可译性决定了翻译活动的可能性。人类基于某些共同的思维逻辑, 产生了许多共同的语言意义。正是这些共同的语言意义, 使得翻译活动有了可能。尤金·奈达 (Eugene A.Nida) 于1995年11月在深圳大学所作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主题报告中指出:“世界的语言和文化惊人地相似。”[15]并说明相似之处占90%, 不似之处只有10%。例如, 汉语成语“一箭双雕”, 《新华字典》解释为:“原指射箭技术高超, 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16]英语中也有相应意义的词语:“一石二鸟”。再如:在很多种语言里, “Ma”总是用来称呼母亲的, 而且词语发音和拼写形式都十分相似, 英语为“Mom”, 阿尔巴尼亚语为“Mami”, 爱尔兰语为“Mam”, 法语为“Maman”, 意大利语为“Mamma”, 汉语、荷兰语、俄语、罗马尼亚语、塞尔维亚语、波兰语等更是惊人地相似, 均为“Mama”。这是因为“Ma”是人学会的第一个音节, 用来称呼自己最亲最爱的母亲自是理所当然。

4. 矛盾碰撞:翻译和文化现实冲突的表现及原因

4.1 翻译和文化现实冲突的外在表现

在多元融合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 翻译和文化的现实冲突是客观存在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1 文化遭遇翻译冲击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也是各种文化交流与冲突的历史。翻译的过程, 实质就是文化交往的过程。塞缪尔·亨廷顿 (Samuel P.Huntington) 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论述了文明冲突的危险性。客观地讲, 文明之间确实是存在冲突的, 特别是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 这种冲突表现得更加明显。研究“文化殖民主义”的学者认为, 从原文到第三世界语言的翻译往往是不同的政治活动, 西方强势文化凭借其超强的政治、经济优势, 向弱势文化灌输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并借此对弱势文化产生其它影响。对此, 苏珊·巴斯奈特 (Susan Bassnett) 与安德列·勒菲费尔 (Andre Lefevere) 概括为“翻译的不光彩历史”。[17]伽亚特里·斯皮瓦克 (Gayatri Spivak) 在《翻译的政治》一书中总结了翻译导致的意识形态问题和变形现象。特贾斯维莉·妮南贾娜 (Tejaswini Niranjana) 更认为, 翻译是一种传输霸权机器的话语之一, “作为一种实践, 在殖民主义操纵下的不对称权力关系中得以成形”。[18]

4.1.2 翻译受到文化制约

翻译与文化的冲突还表现在, 翻译往往要受到来自文化的制约和影响。例如: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美苏冷战正酣期间, 受意识形态影响, 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与研究普遍带有深厚的政治色彩, 从而限制了翻译的自由发展。又如, 受宗教势力影响, 路德版《圣经》和廷代尔版《圣经》在出版早期均遭到封建教会的严厉查禁, 《圣经》的普及受到了很大限制。在翻译史上, 因各种政治、宗教、社会等原因被删改原作信息的翻译作品比比皆是。此外, 翻译者的教育传统、风俗习惯、知识结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 也会影响翻译的角度和策略。以林纾翻译的《黑奴吁天录》为例, 为了让中国人认识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欺侮, 他翻译了这本书, 并在该书《跋》中明确表达了翻译态度:“余与魏君同译是书, 非巧于叙悲以博阅者无端之眼泪, 特为奴之气势逼及吾种……吾书虽俚浅, 亦足为振作志气, 爱国保种之一助。”[19]

4.2 翻译和文化现实冲突的内在原因

为什么翻译和文化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多元融合后, 仍然存在矛盾和冲突?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4.2.1 语言上的不同形式

语言上的不同形式是导致翻译和文化冲突的最直接原因。世界上不存在两种文化完全等同的语言, 即使是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发音、拼写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奈达认为:“英语重形合……形式上比较严紧和缺乏弹性……汉语句法则重意合……形式比较松弛, 但富于弹性。”[20]语言上的差异决定了语意转换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些困难首先体现在表达方式上, 许多对偶工整、平仄协调、音韵和谐、脍炙人口的中文诗句很难翻译成英文。如:李清照名作《声声慢》中的叠字佳句:“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21]这样音韵优美、意境和谐的诗歌形式是无法翻译成英文的。其次, 空缺词汇难以翻译。如:汉语中“孟尝君”、“季老”、“鄙人”等称谓, 在其它语言中是没有对应词汇的。最后, 冲突词汇难以翻译。两种语言中, 字面意义相同, 但引申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冲突词汇, 极大地困扰了翻译实践, 并经常导致误读。

4.2.2 文化上的不同取向

文化上的不同取向是导致翻译和文化冲突的最主要原因。以中西文化差异为例,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便在思维逻辑、道德观念、家庭观念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首先, 中国人的思维逻辑偏重感性, 讲究天人合一, 人法自然, 主体参与意识很强, 而西方人的思维则更偏重理性, 客观审视周围事物, 冷静探索自然规律。其次, 中国人的道德观念讲究“仁”、“义”、“礼”、“智”、“信”, 道德价值居于价值体系的最高序列, 而西方人则不然。最后, 中国人十分重视家庭关系, 长幼辈份分明, 亲属称呼复杂, 义务关系明确, 西方人则推崇个人主义, 对亲属关系划分得不那么具体, 对宗教义务的履行甚至要高于对家庭的责任, 正如陈独秀所言:“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 东洋民族以家庭为本。”[22]文化上的不同取向决定了文化结构的差异, 并最终形成了对事物的不同认识。而正是这种不同认识, 导致了翻译和文化的现实冲突。

4.2.3 宗教上的不同信仰

宗教是人类意识的反映, 产生于原始社会, 并逐步发展为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学家发现, 迄今为止, 在任何社会人群中, 都有不同形式的宗教存在。不同的宗教体现不同的文化传统, 反映不同的文化特色。以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为例, 它们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上半叶, 目前主要传播于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产生于6世纪, 目前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 目前主要传播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承认有一个创造宇宙万物的神存在, 基督教信“耶稣”, 伊斯兰教信“安拉”, 而佛教提出“因缘生”理论, 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因缘而生的, 不承认世界上有超越人类的神存在。宗教上的不同信仰, 隐藏着翻译与文化现实冲突的潜在原因。

5. 兼容有度:如何面对翻译和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对翻译和文化之间客观存在而又无法避免的融合与冲突, 翻译学习和实践该如何着手?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两点。

5.1 明确翻译过程中的正确态度

美国乔治·斯坦纳 (George Steiner) 在《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一书中, 讨论了翻译活动的意义, 认为语言和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面对翻译和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翻译实践需要正确的认识来指导, 既不能一味拒绝, 又不能生搬硬套。一方面, 我们要欢迎这种合理的融合。只有通过这种融合, 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唐朝“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终于成就“唐朝盛世”;清朝“闭关锁国”、“夜郎自大”, 最终引来“洋枪洋炮”。另一方面, 我们也不能过度追求融合。古语有云:“全则必缺, 极则必反, 盈则必亏。”[23]过分的融合往往无法为目的语文化所接受, 甚至引起读者的反感。在20世纪50年代, 我国翻译界就对过度融合的译文进行过一次严厉的批判, 认为它造成了现代汉语语法的混乱。因此, 只有我们坚持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自觉, 兼顾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才能做好翻译学习, 译出更好的作品。

5.2 坚持翻译过程中的对比学习

在翻译和文化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的情况下, 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王佐良教授认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人们会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 确实如此;但是, 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 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24]戚雨村教授认为:“语言对比和文化对比有其理论意义……更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值得引起重视, 大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25]首先, 我们要加强对语言的对比学习。因为语言是翻译的基础要素, 而语言往往又带有鲜明的异质性。只有加强对语言的对比学习, 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母语思维对翻译的影响, 熟练掌握语言间转换的技巧。其次, 我们还要加强对文化的对比学习。因为翻译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化, 语言背后还蕴含着更多领域和更加复杂的社会文化。只有认识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不同民族的思维和品格, 才能成功扮演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媒介者的角色, 准确、优美地传达作者的思想意境和精神风貌。

多元文化冲突 第2篇

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及其调适

随着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在思想观念领域出现了多元价值观并存且相互冲突的局面,对此必须加以有效地调适.在正确处理一元价值导向和多元价值取向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一套适应时代要求和符合我国实际的新的价值观体系,进行观念上的整合,同时通过强化社会价值导向和建立合理的`制度规范等手段,形成有效的调适机制,以此缓解冲突.

作 者:张惠琴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刊 名: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年,卷(期):3(3)分类号:B821关键词:社会转型 价值观 价值导向 价值取向

多元观照,巧解语文课堂冲突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冲突 多元观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52

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多种观点冲突,这是普遍现象。教师如何应对课堂冲突,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可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个性表达提供优良环境;展开理性思辨,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促进学生心智成长;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达成认知统一,实现情感共鸣,提升学习品质。

一、创设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

语文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出现学生意见不统一的现象。教师要有民主意识,不可强迫学生顺从教师意志,而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认知,即使学生个体认知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教师也要允许学生自由表达,让学生在具体的讨论中矫正思想认知。教师要积极创设宽松的课堂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和主张,从而为课堂教学提供重要的生成资源,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如学习《庐山的云雾》时,教师讲解庐山的云雾是瞬息万变的,有学生则提出质疑:“庐山的云雾为什么会变化这样快呢?是不是庐山上有较为强烈的风存在呢?”教师犹豫一下:“这位同学的洞察力很强,对庐山的云雾变化进行了深度探究。我们大家不妨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看看能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学生提出质疑,不管教师是不是被问住了,这个问题都具有专业性特征。教师让学生集体讨论,就是抓住了学生的个性见解,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契机。这样,不仅有效创设了学习气氛,也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机会,能让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学习共识。

二、理性思辨,引导学生多向思维

所谓理性思辨,是指课堂教学中出现意见分歧时,当事双方要理性展开辩论,在和谐气氛中达成学习共识。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都会出现学习认知不统一的情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当然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展开理性思辨,让问题越辩越明。教师在具体引导时,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方向,让学生找到最佳突破口,这对尽快解决意见分歧有重要帮助。

如学习《荷花》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有学生写道:“有的同学听老师讲课,有的同学在看书,有的同学在写字。”教师让学生评价这个句子,有学生说还可以,有学生说不好,出现了严重的意见分歧。于是,教师让学生分成正方、反方两个阵营展开辩论。课堂内顿时热闹起来,学生的发言此起彼伏,争辩气氛非常激烈。教师跟进组织,最后总结:“这个同学造的句子语法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逻辑关系上有一些讲不通的地方,更缺少精彩和亮点。”这样,学生就形成了统一的学习认知。

教师挑起话题,让学生展开课堂辩论,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让学生在具体争辩过程中掌握造句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造句不仅是写出完整的话,还要有积极意义和亮点。教师最后给出统一解读,让学生快速建立起学习认知,课堂教学自然进入了佳境之中。

三、正确导航,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小学生思维单纯,情感纯净,在很多问题上会感情用事。教师在解决课堂冲突时,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针对学生的思想认知制定对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从更多的角度去审视问题,这对有效解决思想认知冲突有重要帮助。教师可以适时介入学生的认知冲突中,假设一些情节,引入情感感知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情感认知问题,提升课堂和谐度。

如学习《放飞蜻蜓》时,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文本,然后组织学生对文本进行复述讲解。学生讲解时大多不是很顺畅,有些学生干脆说不会讲。教师并没有放弃这个训练任务,而是让学生重新阅读文本,然后用笔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教师利用这些关键词进行引导,这样学生复述时就顺畅多了。

复述课文内容是小学生最害怕的训练任务。因为学生独立表达能力较差,如果不准学生使用原文句子,复述是很难进行下去的。教师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然后找出一些关键词语,利用这些关键词作为复述引导,就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复述。这说明教师的引导策略是科学的、有效的。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是常事,教师要针对困难产生的原因进行教学设计和调整,让学生建立起新的学习认知,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学生对学习问题提出不同见解,这是主动学习精神的具体体现,教师要加以保护和利用。在学习互动中出现观点冲突时,教师要注意掌控课堂局面,既不能伤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不能造成认知混乱。适度激活课堂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展开个性表达,教师参与理性思辨,并在讨论中形成情感共鸣,这样才能使课堂冲突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为教学顺利展开提供有利帮助。

多元文化冲突 第4篇

不但文化自身要求实现多元文化的发展, 美国的同化政策和熔炉理论失败的例子也从反面上文化多样性的客观性和不被强行改变性。作为一个移民大国, 美国存在着最为复杂的种族和族群, 美国历史上曾多次爆发种族冲突和族群冲突, 为了和谐民族关系, 美国从英国向北美移民时期到二十世纪初, 一直实行“盎格鲁—撒克逊化”, 即英国化, 企图以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同化其他族群, 却遭到失败;之后, 美国又推行“熔炉”理论, 主张族群之间彻底相互融合, 成为一个全新的美利坚民族, 形成美利坚文化, 如当时的一个剧本中写道“美国是上帝的坩锅, 一个伟大的熔炉, 欧洲各个种族都熔在一起并改造成新人上帝正在铸造美国人”“真正的美国人还在形成中”二战后, “熔炉”理论也宣告失败;从20世纪50—60年代起, 美国开始实行“多元文化”, 主张承认亚文化的存在, 在接受美国的某些文化层次上的“一体化”前提下保留了原有传统文化某些特点的各个“亚文化群体”的存在。从美国实行的文化三阶段中, 也可以看出多元文化的必要性。

也许在实行多元文化的原因中, 因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民族矛盾和冲突是最剧烈和显而易见的。文化的差异性在一方面促进了文化的相互交流, 使文化更加精彩纷呈, 更加具有活力和生命力, 然而, 另一方面, 由于交往双方并未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文化, 这种差异性有引起了民族摩擦和民族冲突, 尤其是当今世界, 经济的高度和全球化使各民族联系空前频繁和密切, 而因文化引起的民族冲突也日益增多。这些民族冲突也予以警示, 实行多元文化, 是和谐民族关系的需要。

由于文化涉及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文化导致的民族冲突也形式多样。在民族交往中, 宗教因素往往与民族因素结合在一起, 激化民族矛盾。宗教作为人精神的产物, 不但有着漫长的历史, 在人们的头脑中起着根深蒂固的作用, 而且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影响力大, 很多民族问题都与宗教有关, 例如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北爱尔兰的独立问题等等。

印度的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正是宗教冲突的表现。自中世纪以来, 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冲突不断。印巴分治后, 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冲突严重激化, 曾经发生大规模的教派冲突。在印度一方, 在当地教派分子的煽动下, 大批穆斯林被杀害, 土地遭抢劫。在巴基斯坦一方, 大批的印度教徒遭到驱逐或屠杀。此外, 印度境内的锡克教徒的自治运动也是印度国内因宗教争端出现的民族问题, 多次发生印度教徒与锡克教徒间相互厮杀的严重事件, 两个教徒之间的宗教争端民族冲突至今未熄。

因语言产生的民族冲突也是一个重要表现。共同语言是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 语言能深刻的反映一个民族的民族特点和民族意

平阳木版年画中, 有许多表现忠孝节义主题的画作。在栩栩如生的雕刻中, 讲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或宣扬着一种值得流传千古的精神。在极具观赏价值的同时发人深省, 颇富教育意义。这种题材的年画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年画, 而变成一种承担了弘扬民族精神的最好教材。

在宣扬传统的忠孝节义思想方面, 以关公题材和二十四孝内容为最。晋南解州为关公故里, 关公信仰从古一直流传到今, 久盛不衰。对关公的信仰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普通的民众信仰, 而早已演化为对一种精神的推崇与赞美。对这种思想长期潜移默化的宣教, 使封建社会中的人伦道德、家族观念、民族意识得以凝聚和强化, 这种方式在今天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以晋南平阳为代表的山西民间木版画以它丰富的表现内容、精湛优美的表现技巧、久远的历史传统和简洁却不失高雅的审美层次, 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精美一页。它同时从民俗文化、戏曲文化、历史文化等诸方面向各阶层的文化学者们提供了极有价值识, 与民族情感紧密相连, 在民族冲突和矛盾中, 语言还往往被民族用来反压制的工具。世界上众多的民族便产生了繁杂的语言, 因语言问题引发的民族问题屡见不鲜, 因语言差异导致的民族冲突也不可尽道。

印度的“国语”和“语言邦”问题就是明显的例证。印度独立后, 国大党印地语作为国语, 但遭到印度南部诸邦尤其是泰米尔族人的谴责和抵制甚至威胁国大党退出印度联邦。非印地语地区宁愿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抵制运动和流血冲突。在确立各邦的语言问题上, 不同民族也展开激烈的争斗。后来, 在许多地区设置了“语言邦”, 在语言邦内还有其他少数民族语言, 会继续分化。在印度, 复杂的语言现象曾引起世界震惊的血腥事件, 民族冲突犹未解决。

风俗习惯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 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风俗习惯的差异也往往容易引起民族之间的误会和摩擦。

风俗习惯中,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禁忌, 而对于其他不了解这种风俗习惯的民族, 在民族对外交往过程中, 时常会因冒犯其他民族的民俗禁忌而伤害民族感情。如我国的回族、哈萨克族、藏族、苗族、满族等民族都忌吃狗肉, 布依族、朝鲜族等却非常喜欢吃狗肉;藏族不吃鸡鸭鹅等家禽, 苗族人却特别喜爱吃鸡鸭鹅, 常用它们来招待客人, 还有“分鸡心”的习俗以表示主客之间相互友好信任。因此, 若不注意风俗习惯的细节, 很可能给民族交往带来许多麻烦, 引起误会, 严重的甚至导致民族纠纷, 历史上因风俗习惯的不同引发的战争也屡见不鲜。而且每个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们往往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 看做是对本民族的尊重, 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轻视, 看做是对本民族的歧视, 因此, 任何不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 都容易刺激以致伤害民族感情, 不利于民族团结。

事实上, 因文化因素引发的纠纷绝不仅是以上几个方面表现出的单纯化和单一化, 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而且文化差异往往和历史原因、种族主义、民族利益、国际干预等等交织在一起, 使民族冲突激烈化, 斯里兰卡民族冲突和卢旺达部族大屠杀正是例证。

综上而言,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以及文化因民族相异而呈现出的差异性, 都要求我们既要承认多元文化的存在, 又要尊重他民族文化。此起彼伏的民族文化冲突又给我们以深刻教训, 因此必须承认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实现共同发展。

如果因文化差异在民族交往中产生的矛盾使得多元文化的实行成为必然选择, 那么伴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实行多元文化也成为一种必要。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 科技的进步, 各国的经济都在蓬勃发展, 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 一些长期被人们忽视或轻视的小国, 也因其发展迅速的经济而逐渐在国际舞台中取得一席之地, 被世界所关注。随着经济的飞跃, 综合国力的增 (下转205页) ()

的珍贵的形象资料。当今木版画在家庭中的装饰功能已经被多样化的装饰元素所减弱甚至代替, 但它所开掘出的审美导向, 依然是现代审美范畴的必行轨道。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生活寓意将成为一笔珍贵的历史财富, 让我们更真实、贴近地了解民众度过的每一段时光。

参考文献

1.《平阳木版年画选》赵大勇,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年2.《中国民间年画百图》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8年

3.《木版年画》徐艺乙, 山东科学教育出版社, 1997年4月4.《山西年画》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9年

5.《东昌府木版年画》张宪昌, 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6.《中国木版年画的地域特色及其比较研究》[J].冯敏, 郑州大学学报, 2005.

(上接196页) 强, 国际地位的上升, 必然会伴随着文化自信的增长, 文化自觉意识的日益明显, 对自己的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开始为世界传播和介绍自己的文化, 这使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继续发展。

以韩国为例, 韩国在历史是一个一直依附于中国的夷邦小国, 近年来由于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 韩国文化得以不断传播, 尤其是在中国, 韩剧受到了中国广大群体的喜爱, 韩国风味的食品也日渐流行, 韩国化的服饰装饰品席卷中国市场, 韩国女星的装扮也被许多少女竞相模仿, 学习韩语热, 韩国留学热出现, 中国及其世界都日益把目光投向了韩国, 韩国文化风靡一时, 越来越受到重视, 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重要的一元, 这反映出经济的繁荣带动的民族自信性的增长, 由此可见, 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将会继续发展。

中国的国学热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国经济的腾飞而随之带动的文化自信, 表现在了传统文化的复苏。鸦片战争后, 丧权辱国的现实使人们把目光投向了船坚炮利的强势西方,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反思和抨击, 被批判为腐朽落后, 到新文化运动时达到高潮。而今年来, 中国经济不断发展, 地位逐渐上升, 国学热又开始涌现, 大众媒体积极介入, 国人也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

同时, 全球的经济联系使得民族人口的迁徙和交流越见频繁,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发达国家的流动, 人口流动数量的增多和文化背景的复杂化, 改变着一些国家传统的单一民族、单一文化的状况, 例如“唐人街”、伊斯兰教聚居区、巴黎的温州人等都体现了多元文化共存的现状。欧洲的许多国家, 由于外来移民和劳工的问题, 也引进了多元文化政策, 保证各民族人民和谐共存。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已经先后实行了多元文化政策, 保护文化的多元化。

最后, 实行文化的多样性, 对文化本身来说, 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多元文化并存才能促进全世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一种文化或几种文化统领天下, 是对文化多样性的破坏, 既会激起其他民族的反抗和斗争, 不利于民族自身的发展, 又会导致文化的枯竭和衰亡。人类社会的发展、每个国家的发展、每个民族的发展都需要吸收全人类的文明成果。文化从产生开始, 就在一直进行着交流和传播, 文化的发展, 也是在学习和借鉴其它文化的情况实现的, 孤立的文化只会导致落后和消亡。只有多元文化的实行, 才使人类的发展有了多种选择和相互学习。互补共进的可能, 只有吸收多元文化, 才能使自己的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实现繁荣。中国理学大师朱熹诗曰“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很好的解释了这点, 只有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 互相学习和补充, 人类文化才能得以持续发展。

多元文化的共存, 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是和谐民族关系, 实现各民族友好发展的选择, 是全球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的选择, 是文化自身发展进步的选择。中国人类学前辈费孝通在关于民族关系时提到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各美其美”意为各民族各有一套自己的价值标准, 各有自己认为是美好的东西, 然后上升到“美人之美”民族平等往来, 认可尊重他者的文化, 对别的民族觉得美的东西也觉得美, 再上升至“美美与共”容忍不同价值, 赞美不同的价值标准, 最后达到世界价值观出现的“天下大同”, 大同社会毕竟遥远难测, 就现阶段而言, 就是表现为各民族平等友好和谐交往共同发展团结进步。因此, 多元文化多样发展, 是民族冲突给我们的警示, 也是当今世界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民族社会学》, 马戎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20世纪后半叶世界民族关系探析》, 阮西湖著, 民族出版社, 2004年版。

[3].《21世纪民族问题热点预警性研究》, 熊坤新主编, 民族出版社, 2006年版。

[4].《试论文化的差异性对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 张灵俐, 桂全民, 《世纪桥》, 2007年第三期。

文化冲突与包容 第5篇

关键词:文化冲突;文化包容;文化特征;文化传播

一、文化的特征——中美文化特征的差异性

文化,广义上指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成果的总和,包括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文化具有地域性,文化是在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群体所产生的,古代交通通讯技术的落后,文化的传播受到一定的影响,局限在一定的地域中,所以当今世界文化是多样的而不是唯一的。

文化可以传播,文化承载的主体是社会的每个成员,以语言作为它的傳播工具。

文化具有社会导向性,利于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的和谐,保持社会的稳定。就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

文化具有矛盾性和兼容性,各种文化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兼容,人类民族的冲突和融合正是文化的矛盾性和兼容性的体现;文化的矛盾性的体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刮痧》一片中以中国传统中医的治疗手法为矛盾焦点,开展了激烈的法律辩论,这也突出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矛盾。

在以影片内容为依据,逐一寻找中美文化的冲突点之前,应当首先了解两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又称华夏文化,迄今传承已五千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化;美国文化是早期的欧洲殖民者和移民把欧洲文化带入美国,与印第安文化冲突和包容下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时至今日,虽然美国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之一,但还是与欧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美国也是个移民国家,它的文化具有很强的融合性。

影片开篇叙述许大同先生在美国获得了成功的事业,也同时体现美国文化的第一要素“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天赋人权),许大同先生获得了全美最佳电子游戏创意奖,而在颁奖现场许多美国人手持标语,反对电子游戏中的暴力内容,因为电子游戏中的暴力内容促使小孩们相互模仿,引发暴力犯罪。许大同在其获奖感言中提及,在8年前他抱着“美国梦”移民美国,渴望有一天能获得成功,做一个真正意义的美国人,得到美国文化的认同。但就在颁奖现场,许先生“当面教子,背后教妻”的小细节就体现出许先生尽管获得了成功的事业,还是没有融入美国的主流文化当中,还算不上一个真正意义的美国人,这也为故事的主要矛盾埋下了伏笔。

从颁奖现场回家后,许大同家祖孙三辈的对话也体现出中西文明的差异与碰撞:丹尼斯是一个ABC(American-Born Chinese),接受的教育也是美国式的西方教育,代表着美国文化;许大同作为移民,接受过中国文化的熏陶,也接受并向往美国文化;许大同的父亲,中国大陆知识分子,擅长中医治疗,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段对话中体现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对子女的教育观的差异,丹尼斯“打小孩的父亲不是好父亲”,和丹尼斯爷爷的“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丹尼斯在学校与同学在学校打架,也被他解释为爱同学,这是丹尼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误读。

影片通过两个文化的局部矛盾,为影片铺设了一个基调,这是一部反映文化冲突的影片,随后,影片也用一个两种文化对于儿童监护权的认知矛盾引入主要情节,许大同的父亲因为朋友老霍的意外死亡,被留在警察局,需要许大同前往认领,许先生的夫人简宁还在上班,许先生匆忙外出,将丹尼斯一个人留在家中,在父子俩回家的路上,简宁打电话给许先生问孩子的情况,他才意识到已经触犯了美国的法律,加快车速赶回家,这时许先生的父亲提醒他,“开这么快是否违法?”许先生告知父亲将丹尼斯一个人留在家里已经违法了。打开房门之后,丹尼斯激动地在黑暗中向父亲跑来意外摔伤,送往医院治疗,医生发现丹尼斯后背的疤痕,并通知儿童福利局。儿童福利局和许先生夫妇就刮痧是否是“对儿童的虐待”展开了唇枪舌战,并以此为中心,引入了中美文化关于朋友、婚姻家庭的认知等方面的碰撞。

文化的碰撞与冲突源于两种文化对于世界的认知不同,西方文化起源和发展于古希腊的理性思维以及古希伯来的宗教思想,中国文化起源于本土的大河文化,成型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学说,尤以老子、庄子的道家学说,孔子、孟子的儒家学说和追求科学技术的墨家学说为根基。两种文化一个偏重宗教和理性思维,另一个则是哲学思想指导下的文化体系,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援引许大同父亲的一句话“刮痧在中国流传几千年的东西,为什么一到美国便说不清楚了呢?”何止刮痧,中国很多的东西放到美国也无法用理性思维解释清楚。

西方文化是一种宗教和思维的结合,信仰基督教的各种教派,尊奉万能的上帝,而中国文化奠基人之一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所以中国并无本土实质意义上的宗教,而土生宗教道教的形成是道家思想慢慢被信众理解为宗教,从道家思想的产生,到东汉末年形成宗教历时数百年,发展至强盛历经千年之久。在西方文化中,人是来世上向上帝赎原罪而获永生,而中国文化则认为人来世上只要作到立言、立功、立德三者之一便可永生。

西方文化强调个体在社会中要作到“真、善、美”便可向上帝赎罪,而中国文化强调个体对社会的贡献,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儿童福利局与许大同争论的文化根基,西方强调人权不可侵犯,包括小孩的人权,中国文化则强调“子不教,父之过”,这也是影片开篇许大同“当面教子”的行为被他朋友约翰·昆士兰先生认为“你打小孩是向我展示对我的尊重,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的原因。

二、文化的包容和互相吸纳

影片到此似乎两种文化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许大同父亲知道事情真相后,找到约翰·昆士兰用三个小人画向约翰说出事情的真相,对丹尼斯刮痧的是自己而不是许大同。约翰·昆士兰如他的开拓者先辈们一样开始了对中国文化的探究,他只身一人来到中国北京参观中国的文化成果,并体验了刮痧的治疗,这是一种文化的包容和主动吸纳,从个人的角度,他吸纳了中国文化刮痧治疗的成果,并将自己的感受第一时间告知了儿童福利局的负责人,这就是文化的传播。

影片中的另外一个场景也能体现文化的包容,许大同父亲决意回到北京,许大同去机场送行时,将丹尼斯悄悄从儿童福利局中带出来,想和父亲一起回到北京,许大同父亲的一席话:“大同,你这是在逃避困难,你出国之前不是已经作好面对各种困难的准备了么?现在想逃避,当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即使你回到中国,你也是在美国虐待儿童的逃犯”体现出许老先生对美国文化的尊重,就个人而言他也希望儿子孙子能和自己生活在一起。

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是世界上较为开放的文化,都善于吸纳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国文化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而美国文化则强调“melting pot”大熔炉。这是影片以矛盾开局,以圆满结尾的原因。

三、两种文化的共同点

两种文化都强调个体的修养,只是判定方式的不同而已,美国文化是以宗教的形式判断,而中国文化则偏重社会的道德规范。

两种文化都是以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单位,都希望保持家庭的完整,儿童福利局负责人认为即使他们赢得诉讼,也是失败了,因为他们破坏了一个家庭的完整,一个孩子将永远失去父亲;而许大同在被禁止接触丹尼斯的情况下,设法在圣诞节和家人团聚,即使这种方法很危险,他也愿意尝试。

两种文化都以诚信为道德的最高标准,美国法庭上证人都要手捧圣经宣誓,保证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这也是约翰·昆士兰在法庭上对朋友作出不利证明的原因;而儿童福利局的代理律师在法庭上断章取义地理解中国文化的代表著《西游记》故意激怒许大同,被儿童福利局负责人职责为想法官撒谎;简宁不愿欺骗公公,将实情告知,都说明两种文化都以诚信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

四、结论

不同文化之间都存在相互碰撞和相互吸纳的现象,世界文化以此种方式发展,有的文化在削弱,有的文化消亡,有的文化发展强盛,有的文化互相吸纳形成一种新的文化。

只有文化间相互包容吸纳,文化间才能求同存异,做到世界“大同”,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Perry Marvin,Myrna Chase,James.R. Jacob,Margaret C. Jacob,Theodore H. Von Laue,2000,Western civilizati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Boston.

[2]顾晓鸣.中国文化特征形成文化学机制[J].天津社会科学,1988,(1).

多元文化冲突 第6篇

一、多元文化的背景描述

多元文化是研究理想信念教育的背景和基石。界定多元文化的真正含义是解决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提。本文中的多元文化的定义不同于理论界对文化多元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定义和解释。理论界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实践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在信息发达、个人沟通无限可能的现实中,文化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本文的多元文化背景指的是在全球化不断深化,国家间经济、文化、思想交流不断提高和进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时代降临,各种思潮不断撞击、思想价值观念的激烈交锋、阶层的不断分化、生活方式的持续变化的综合体。本文突出的两个重点为全球化和国内利益价值多元化。

在国际层面上,全球化对中国来说主要的影响是中国开始实践西方的经济运作、政治思想、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并非在对等的前提下进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占据着垄断地位。20世纪末期,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的“文明的冲突”就是对其他文明可能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冲击的恐惧的产物。2008年中国奥运火炬传递风波国外媒体对事件的歪曲报道再次反映出西方文化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文化的误解和敌视。

在国内,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阶层构成、社会关系、理想信仰。全民的价值观念转向对金钱的绝对迷恋,随之而来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的急剧转变。结合中国实际而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被缺乏正确价值观念的当代青年忽略。信息化时代的“快餐文化”,不允许任何一个信息长时间占据主导其至霸权地位,信息更换的速度会加快,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或兴趣也日益个人化、多元化。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能力最强的当代大学生受到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等的冲击是最大的。

二、理想信念教育为创业教育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导向。

在社会文明越是发达的国度里,理想信念越是彰显人的精神境界和人生的最高准则。在我国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理想信念教育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理想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在内容上划分为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是对理想的支持。理想信念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它是指引人生道路的奋斗目标,是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前进动力,是凝聚人心、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业基本素质 (创业理想、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品格) 和开创型个性为目标,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从事创业实践活动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不仅是一种生存教育,更是一种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和健全人格的教育,它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的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我国自古靠农业立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从事农业,人口迁徙少,工作相对稳定,一家几代人生活在一起,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家庭制度,非常重视人伦关系,存在重义理轻艺能,重伦理轻科技,重农轻商,重继承继业轻创新创业等思想。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采取“统包统配”、“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造成毕业生传统的就业观就是恪守一次就业为主,“干一行、干到老”,并且“从一而终”。同时,由于中国封建社会专制统治、自然经济以及伦理价值观的原因而形成的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造成大学生进入高校前,就有很高的心理预期,那就是把毕业后初次就业看作是一生的选择,就业岗位被看作是博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轻而易举谋取布衣百姓难以企及的财富和金钱的象征。其结果使劳动者局限在对局部生产资料的固定性、排他性的占有和使用上,局限在特定的就业岗位上,造成人们的惰性和路径依赖心理,严重影响人们的职业理想、创业理想乃至创造力的发挥与培养。他们过多强调自我选择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成才工作条件,宁愿失业也不就业,为了找到理想工作,出现择业中的失信行为、功利主义行为、不当竞争行为、享乐主义行为。对此,我们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在创业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在强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及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体系中,要不断加强职业理想、创业理想和创业意识教育,坚定创业信念,培养坚强的个性意志、独立的个性人格、顽强的生存能力、高昂的创业斗志、奔放的创业激情。这些理想、信念、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创业认识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对人的创业活动与过程提供精神动力、动因和调控机制,使人们能够理智对待创业中的压力、挫折与困难。同时,科学的理想、崇高的信念还为创业之路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提供科学导向。如果偏离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健康的思想基础,创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迷失方向,导致创业付之东流。

三、创业教育与实践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有效的载体和现实的条件

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把受教育者简单地当作“物”来对待,强调教育者绝对权威性和受教育者完全服从性。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物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把人当作“容器”,以“灌输”为主要手段向其强制性地宣传理想信念,最终使受教育者失去了对理想信念教育的热情和对其内容的信服,或者产生逆反心理,拒绝接受教育者的说教。理想信念是人的一种意识,人的这种理想信念必须付诸人生实践,但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不可能像战争年代那样,献身于人类解放事业的壮举,从而展现人们理想信念的伟大光芒。虽然时代不同了。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途径、载体和现实条件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为此,创业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实践性很强的创业教育为人们提供了孕育理想的丰富土壤和实现理想的广阔舞台。不像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方面教育人们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诚实守信和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人们遵循固定的思维方式、不变的工作程序,失去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造成理想信念挂在墙上、写在纸上、讲在嘴上的现象。社会、家庭包办孩子一切,对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选择、发展路径实施全方位的影响,按照预设的模式对其进行修枝剪叶。其结果是不少入厌倦理想、奋斗,畏惧深刻,陶醉于各种享乐、实惠、浅薄的生活风尚。而创业教育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具体的现实条件。创业是一项充满曲折与困难、竞争与风险的实践活动。有时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就要求我们具有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团结合作的精神;具有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对理想信念追求的坚定和执著。在创业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实现个人的人生诉求过程中,升华自己的理想,增强对国家、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可以说创业教育通过人的主体性地位的提升、能动创造性的发挥、实践过程的体验和“问题意识”的培育赋予了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周贝.多元文化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 (3)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李静.成功刨业教程[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6

[4]万光侠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多元文化冲突 第7篇

一、引言

1. 作者与作品简介

任碧莲 (Gish Jen) 1955年生于纽约州的斯卡斯达尔。毕业于哈佛大学, 后又在衣阿华大学作家班学习。继她的处女作《典型的美国佬》之后, 接着她又创作了《梦娜在希望之乡》和《谁是爱尔兰人?》以及《爱妻》。“任碧莲的作品曾经先后刊登于《纽约人》、《大西洋周刊》, 后又被收录于《本世纪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集》, 并且于1999年获得了美国权威小说创作奖——莱侬小说艺术奖。” (程爱民, 42) 在她的作品中表现了对于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族裔之间的联系与发展, 同时还涉及到多个少数族裔, 例如:华裔、犹太裔、黑人以及日裔。多元文化语境下各族裔美国人对自身文化身份的困惑以及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作者一直关注的写作主题。

《梦娜在希望之乡》是华裔美国作家任碧莲的第二部小说, 继处女作《典型的美国佬》之后, 任碧莲继续讲述了拉尔夫·张家的故事。不同的是, 小说《梦娜在希望之乡》的主人公换成了张家的二女儿梦娜, 作为第二代华裔移民, 在美国犹太生活区成长的故事。故事中讲到了主人公梦娜与犹太裔、黑人、日裔朋友们之间发生的种种, 最后在不同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中成为了一名犹太教华裔美国人。

2. 多元文化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这个词汇最早起源于形容词“多元文化的”, 对于“多元文化主义”这个词有多种解释。在沃特森看来, 多元文化主义首先是一种文化观:多元文化主义认为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比其他文化更为优秀。其次, 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历史观:多元文化主义关注少数民族和弱势群体, 强调历史经验的多元性。“因此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是承认文化的多样性, 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 (沃特森, 1)

二、从文化的冲突到文化的融合

在小说《梦娜在希望之乡》中, 主人公梦娜随着父母和姐姐搬到了犹太区——斯卡斯希尔, 开始了新生活。这里聚集了来自不同文化的群体, 如犹太裔、华裔、黑人、日裔等等。聚集在同一个地方的不同文化群体必然会产生文化冲突。

1. 母国传统文化与美国现代文化

首先是代表了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拉尔夫、海伦夫妇与代表了美国现代文化的梦娜和凯莉之间产生的冲突与冲突的化解。在《典型的美国人》中, 拉尔夫作为中产阶级家庭的儿子, 海伦作为一个大家闺秀, 他们由于战争离开中国来到美国。虽然在《梦娜在希望之乡》中海伦和拉尔夫有一定程度的美国化, 但是在他们心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根深蒂固的。对于梦娜和凯莉, 作为生长在美国的第二代移民, 根生在心中的是美国的现在文化, 她们认为作为美国人, 就意味着可以成为任何人。在小说中, 当海伦知道梦娜皈依犹太教之后, 非常气愤, 并且表现出中国传统家长的形象。“你以为你是谁?竟敢这样跟你的母亲说谎?”“你是女儿, 女儿!” (Gish Jen, 45) 这就是意味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作为女儿必须要绝对服从父母的命令, 要听从父母的话“你知道吗你, 你的这种行为让我们全家蒙羞!……你一点儿都不考虑别人!你一点儿都不为其他人的感觉着想!”。 (Gish Jen, 45) 这里的海伦有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思维, 即孝顺、尊敬长辈。这里不仅仅是海伦和梦娜之间的冲突, 而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在小说的最后, 海伦接受了梦娜的犹太转化并同意与犹太人赛斯结合, 梦娜也慢慢的理解了父母的苦心, 并且愿意作为一个华裔生活。

除此之外, 犹太传统文化与美国新犹太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在小说中也有体现。历史悠久的犹太民族在北美“新大陆”的存在可以追溯到美国独立前的一个多世纪。现在犹太人在美国受到了尊重, 建立了犹太区, 犹太文化在美国也有所发展。但是, 一代代的犹太移民受到美国现代文化的影响, 他们逐渐美国化, 犹太特性渐渐减弱。小说中塞斯的继母比亚也是渐渐美国化, 当她看见了美国的犹太人不再像过去那样保护传统的价值观念, 她也不太在意塞斯的叛逆行为。小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芭芭拉的妈妈, 她梦想远离犹太社区, 做一个真正的美国人。不仅如此, 芭芭拉也在她的劝说下做鼻子整形手术, 结果被大家嘲笑。芭芭拉从此开始请教拉比, 钻研犹太教, 决定做一个真正的犹太人。小说中的其他犹太人, 比如赛斯和拉比都保留了一部分犹太的传统文化, 同时接受了美国的现在文化。这样看来, 在多元文化的视角下, 犹太传统文化和美国现在文化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

2. 少数族裔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小说《梦娜在希望之乡》, 梦娜一家生活犹太区存在着多种少数族裔, 主要描述了华裔、犹太裔、黑人和日裔的冲突和多种文化大融合现象。

首先, 这些少数族裔之间所产生的冲突是由各自文化的差异性引起的。在梦娜生活的斯卡斯希尔犹太区, 主要有四个等级的居民:作为主流的白人、犹太裔美国人、亚裔美国人和最下层的黑人。这些等级之间存在着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歧视。作为主流的白人认为自身的文化地位是高高在上的, 所以小说开始时法国裔的售楼小姐就说道:“要是我就住在别的地方, 不会挑一个犹太区。” (Gish Jen, 2) 从而显示出了她作为白人对犹太人的歧视。梦娜作为华裔, 虽然拉尔夫的餐馆生意不错, 经济条件也比较好, 但是在这里也很受歧视。在学校的时候, 一个白人老师还问梦娜一家是不是真的中国人, 当梦娜说出他们是移民的时候, 那位老师表现出了对华裔移民的歧视。当然, 在这里最受歧视的当属黑人, 黑人阿尔弗莱德在拉尔夫的餐馆工作, 期间也受到了拉尔夫夫妇的歧视, 无论他怎样努力工作、富有厨师的天分, 都无法做上大厨。后来在大家组织的“古格尔斯坦营”中, 得到了芭芭拉一家的帮助, 然而最后由于芭芭拉的爸爸怀疑阿尔弗莱德的黑人朋友偷了银酒壶, 导致古格尔斯坦营的解散。从他们的身上, 我们看到了来自各种不同族裔文化的歧视。

小说的高潮部分当属“古格尔斯坦营”, 在这里不同种族之间没有歧视, 实现了梦娜理想中的文化大融合。身为犹太裔的芭芭拉深受犹太教义的影响, 认为“人类的各个种族, 都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 人人都是上帝的孩子, 原本就应该是平等的。” (刘洪一, 253) 在拉比的帮助下, 芭芭拉、赛斯和梦娜共同组织了“古格尔斯坦营”, 来帮助黑人阿尔弗莱德。在这个夏令营中, 这些少数族裔形成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小社会, 没有了偏见和歧视。在“古格尔斯坦营”中有白人、华人、黑人, 他们都代表了各自的民族文化。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小世界中, 他们一起打球、做瑜伽、下国际象棋、听黑人音乐、讨论人权主义、种族问题和一些黑人文化。结语

小说《梦娜在希望之乡》中充分体现了作者任碧莲的多元文化共存的理想。正如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所言“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是承认文化的多样性, 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 (沃特森, 1) 。本文从多元文化的视角下分析了小说中不同种族所代表的不同文化的冲突和融合的现象。由于《梦娜在希望之乡》还没有译入本, 且研究资料较少, 所以本论文有很多不足之处。同时任碧莲的小说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好者加入族裔文学的研究。

摘要:回溯美国文学的发展史, 美国华裔文学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和奋斗过程。20世纪中后期, 随着大批移民的不断涌入, 文化多元化已成为美国社会文化生活中一个突出的现象。任碧莲, 作为一位美国华裔作家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语境中开始了她的探索。继她的处女作《典型的美国佬》之后, 她的力作《梦娜在希望之乡》和《谁是爱尔兰人?》也非同凡响。在她的作品中表现了对于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族裔之间的联系与发展。本文借用《梦娜在希望之乡》, 试图从多元文化主义的角度分析该小说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

关键词:任碧莲,多元文化主义,文化冲突,文化融合

参考文献

[1]Jen, Gish.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New York:Alfred A.Knopf, inc.1996.

[2]程爱民, 邵怡, 卢俊.20世纪美国华裔小说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3]C.W.沃特森.叶兴芝译.多元文化主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4]刘洪一《犹太文化要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论大学生角色定位的多元性及其冲突 第8篇

角色通常是指由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行为的一种期望, 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任何一个人都具有多元性的角色。比如, 一个成年人, 在组织领导面前是下属, 在下属面前是领导, 回答家里可能是父亲或母亲, 在自己父母面前则是儿子。大学生同样具有多元性的角色定位。

传统观念认为, 大学生的角色就是学习者和学校管理的对象, 而其它角色受到了忽略。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按照职业发展规划, 大学生又是潜在的劳动者。按照教育管理学的观点, 大学生又是教育的消费者和投入者, 对教育产品和学校服务具有某种契约和制衡的权利。笔者的观点, 就是研究这种多元性的角色定位, 进而服务于这种多元性的角色定位, 满足大学生的多样化的需求。

二、国家人的角色和社会人的角色

在1997年前, 大学还存在着计划分配工作的制度。大学生甚至具有了“国家干部身份”的标签。虽然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大学生毕业分配变成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大学生的角色身份越来越以“社会人”的面貌出现。

中国高校以社会主义大学为特征, 在大学生管理方式上, 采取了党委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普及、辅导员实施的高度政治化的体制模式。大学生的“国家人”与“社会人”的双重角色发生了冲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是大学生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必然要求, 也是他们做好一个“社会人”的必然要求。但是,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要求与社会主义制度对大学生的要求, 并不完全相同。这种国家人和社会人的角色冲突, 会反映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中。

三、教育投入者的角色和教育消费者的角色

一般意义的教育投资者是学校的举办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里的公办院校, 举办方往往是各级政府。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往往具有教育投资者的身份。社会办学者, 也是投资者。本文认为, 大学生虽然不是学校的投资者, 确实自身学业的资源投入者。在基础教育领域, 学校方面一般把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不看作消费者, 而看作是国家义务的承担者。一方面, 是国家有教育投入的义务;另一方面, 是适龄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义务。学生一旦具有接受教育的义务, 就失去了很多作为教育消费者的应有权利。高等教育的入门考试———高考的招生仍然具有政府计划性质, 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一种非市场化的国家计划意义的教育。而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也同样失去了教育消费者的角色, 而更具有受教育者, 被管理对象的角色。笔者认为, 中国高等教育的目前体制下, 大学生的教育投入者角色和消费者角色, 受到了抑制和忽略。

四、管理对象的角色与自由人的角色

对大学生自身而言, 大学生管理应分为大学生自治管理和学校系统的外在管理。笔者把大学生自治管理称之为自律管理, 其角色是自由人角色。笔者把学校系统的辅导员班级管理称为之他律管理, 大学生的角色更多是作为“管理对象”的角色。任何大学组织, 都是自律管理和他律管理的结合。西方大学里普遍不设立班级等组织形态, 突出了学生的自律管理。学生自治是大学生组织和生活能力的基本体现。中国大学普遍按照学生人数配置了辅导员, 实行较为严格的外在权威式他律管理。中国大学生, 更多养成了被动顺从的角色心理。这种强管制型, 有管理对象角色的特征。

五、职业者的角色与受训者的角色

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到知识的生产领域中, 大学生作为潜在的生产者具有的是职业者的角色。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必须服从学校的管理和老师的指导, 才能达到预定的学业状态。大学生必须是受到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才能够成为具有一种知识和技能的职业者。班级制度、科目课程、规律性的定时定点的课堂、规范化的教材体系和知识体系、标准化的知识结构和考核方式标准等, 这些都要求非常精确地培养人才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个模式模仿了现代工厂制度。而大学生则相当于脑力生产者, 只是产品不是外化为精神产品, 而是内化为知识储备。这种知识技能的内化, 相当于受训者角色。

六、大学生多元角色的冲突与化解

大学生的多元角色定位包含了国家人、社会人、教育投入者、教育消费者、管理对象、自由人、脑力生产者 (职业者) 、受训者等多元角色。大学生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者, 逐渐演化为多元角色定位, 大学生的多元角色集合了投资、消费、生产、管理等四大行为模式。从目前的状况看, 大学生对自身的角色多元性认识比较模糊。

大学生多元角色的融合, 就是要求大学生全面发展, 不仅仅是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者, 更是未来的职业劳动者、生产者。大学生毕竟承受着作为教育投资者的负担, 同时作为教育消费者, 也需要更好地获得知识传递过程中的效益和质量。

七、结论

高校以服务型管理践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西方的学生管理以服务型为主, 中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则往往以管理型为主。服务型是一种高级状态, 个性化的服务需要提高成本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在较低成本状态下, 学生管理必然是简约化的管理型、甚至是统治型为主。服务型管理模式不仅满足了作为教育消费者的大学生角色, 而且服务型符合教育规律。教育作为一种高端的第三产业, 需要以自己优秀的知识技能传授的服务作为自己存在的根本依据。

目前, 中国高校教育改革中, 行政化色彩逐步有所改变。单纯的管理型模式不能适应大学生全面发展, 乃至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大学生作为教育的重要参与者, 成为教育成败的关键, 是各项教育改革措施的最终检验标准。只有大学生理性地认知到自身角色的复杂性, 在校学习期间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多方面对人才的需求, 进而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 大学生角色定位由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者、受管理者向多元角色转变。大学生是潜在的劳动者、市场经济参与者、教育的投入者和消费者。认识教育对象的角色定位多元性, 有利于大学教育和管理工作者, 从多元化角度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实际, 从而化解角色冲突。大学生只有适应了多元角色定位, 才能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大学生角色,多元性,角色冲突,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恩恩.大学生角色定位教育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09) .

[2]杨楠.大学生角色失调及调整策略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 (05) .

[3]邱幼云.大学生的角色认同状况研究——以钱江学院为例[J].社会工作, 2009, (03) .

多元文化冲突 第9篇

“卞谭之争”虽然场面有些尴尬, 争论也早已平息, 对卞祖善和谭盾两人的评价亦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但这件事情却引起了音乐界对中国现代音乐创作、认识的深思, 为其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推动力。这次争论涉及的范围很广泛, 包括了音乐创作、音乐审美、音乐功能以及音乐的继承和发展等问题, 争论的主题是重大而积极的, 但争论的结局似乎并不尽人意。

争论过程已无须赘述, 我认为作为卞、谭二人的年龄、成长环境、受教育环境、创作和活动环境的差异造成两人对音乐创作和认识的观点不同是必然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两位作曲家的生平和成就——卞祖善, 1936年生于江苏镇江, 1956年由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直升本科指挥系, 师从杨嘉仁教授, 196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从事乐队指挥至今, 现任中国交响乐团联盟主席, 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爱好者学会副会长, 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特约理事, 国家一级指挥, 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多年来, 卞祖善一直手执指挥棒耀眼于舞台。近年来, 他积累多年的音乐学养也如雪山融化般倾泻出来, 他的声音经常出现在校园里, 讲堂上, 为追随音乐的人传道授业解惑。1999年, 卞祖善正式退休后, 开始全身心投入到交响乐的普及工作中。卞祖善说:“如果没有听众, 交响乐便失去了发展的基础。听众需要引导, 我愿为之努力, 更令人由衷钦佩的是他已经以乐评人的身份, 在最近12届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央电视台的转播现场, 担任转播嘉宾、顾问, 为观众点评演出, 舞台上乐队、指挥、曲目的一切, 从他脑海里简单搜索便开始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广大观众, 令观众在欣赏到动听音乐的同时, 也享受到一场艺术教育和熏陶。

谭盾, 著名音乐家、作曲家幼年深受中华楚文化的影响, 后来进入京剧团开始其京剧音乐家生涯, 由此可见, 谭盾先生并不缺少民族音乐的功底。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随赵行道、黎音海学习并取得作曲硕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院, 1986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 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随大卫·多夫斯基及周文中学习并获得音乐艺术博士学位。他是中央音乐学院“四大才子”之一, 在校时创作的第一的。这样一种长时段的结构可以克服前人的结构观点普遍应用于人类学研究的某些逻辑困难。如他的结构转型理论, 提出“并接结构”[5]的概念, 揭示文化的转型乃是其再生产的模式, 因某些意义的转换, 改变了文化范畴之间的情景关系, 造成了系统的变迁。

从列维-斯特劳斯到萨林斯, 从结构再到结构, 在前者宏大叙事模式的深层结构中亦能发掘出结构主义微观分析策略的源动力, 萨林斯将结构主义方法运用到对社会转型的研究, 从人类学的视野洞察了历史事实的意义, 从而释放出结构人类学理论的巨大阐释力量。

弦乐四重奏《风·雅·颂》运用民间曲调, 中国宫廷音乐, 庙堂赞歌等原始素材, 给人清新、别致的感觉, 获得了1983年德里斯顿·韦伯尔作曲比赛二等奖, 被新闻界、艺术界称为“新潮音乐”“先锋派音乐”“崛起的一代”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到美国后, 数家知名乐团聘他为乐团作曲, 并出任BBC交响乐团 (苏格兰) 驻团作曲兼副指挥, 1988年在美国举办了个人作品音乐会, 这是中国音乐家在美国首次举办的音乐会。1999年因歌剧《马可波罗》获得格莱美作曲大奖;他为电影《卧虎藏龙》的作曲获得2001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奖”;被《美国音乐》杂志评为2003年度“最佳作曲家”。谭盾的不同寻常的音乐理念和中国文化的底蕴让他走出了一条超越常规的音乐创作之路。他做出了水乐、石乐等离经叛道的音乐, 他的作品和为人都备受争议, 这些也是卞谭之争的主要内容。但这位被贴上另类标签的音乐大师热情似火的个性和对音乐的执著, 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毫无置疑, 作为我国音乐界前辈的卞先生和作为国际著名作曲家的谭盾先生成就都是辉煌的, 他们都为国内音乐的普及发展以及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果作为以批评者姿态出现的卞先生能用更宽广的胸怀去接受现代音乐作品, 在批评中不要太过刻薄, 在争论中用一种更加理性和耐心的态度引申出要讨论的实质性问题将会使这次争论更学术化和正规化。而谭先生如果能够认识到每个人对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自己作为一个享誉世界的著名作曲家, 应该听得进别人的批评,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拂袖而去”则略显小气。

音乐和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 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物质进步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精神层面的变革, 探索、茫然、冲动、狂热等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意识形态有意或无意地冲击着艺术领域。艺术家们渴望用新的表现形式和更丰富的表达手段, 去突破传统固有模式的束缚, 因此出现了一些带有探索性的, 突破常规的新的音乐形式。对此, 我们应该用一种兼收并蓄的态度去欣赏和接受, 允许出现音乐观念多元化的百花齐放的局面, 而不是以个人的好恶去忽视它们存在的价值。当然, 也提醒那些现代音乐的探索者, 不要脱离音乐艺术的本质和特点, 去做一些无病呻吟甚至是低级无趣的尝试, 因为不是所有的创新都是有价值的。

中国现代音乐之路应该是在继承中西方优秀音乐文化的基础上扎实创新, 深入研究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利用广大人民都能接受和愿意接受的手段, 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深刻内涵的高水平、有价值的作品, 为人民、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艾伦·巴纳德.人类学历史与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136.

[2]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9:50-56.

[3]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3-4.

[4]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13.[5]一系列的历史关系, 这些关系再生产出传统文化范畴, 同时又根据现实情境给它们赋予新的价值。

摘要:本文以2001年轰动乐坛的“卞谭之争”为起论点, 根据两人艺术生涯、审美和创作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较为深刻地剖析了这次争论的原因以及如何对待音乐创作中的冲突和音乐观念多元化的问题, 并对如何发展中国现代音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权力差距与文化冲突 第10篇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跨越种族和国别的交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移民这一方面来看,“中国和全球化中心”和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的国际移民报告(2012)显示,全球移民人数从2005年的1.95亿上升到2010年的2.14亿,相当于世界人口的3.1%。近些年来,中国外出移民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增。一份报告显示,2011年有超过15万中国人移民,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内的主要移民国家,成为向海外移民人数最多的国家。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中所出现的种种不适应性已经成为不能回避的实际问题。

翻阅中国当代移民史,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显著的变化。较之于20世纪80年代的学生留学潮,现在的中国移民显示出向技术化、平民化方向转变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移民面对的摩擦和争端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如今移民浪潮日渐深入,曾经的语言难关、生活习惯不适应等这些表象问题都已不再是困扰移民的头等大事,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存在文化深层结构中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报道:一些离职退休的中国老人受不了国外那种时刻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的生活方式,老是抱怨。一些在国内居住的外国朋友有时候也会觉得不适。比如前些日子在大连,一位骑自行车的外国朋友挡在自行车道中间,坚持不让一辆黑色小轿车从此道通过,在网上引起热议。

可能有国人认为外国朋友的做事方式没有一点“灵活性”“不知变通”“这么做怎么体现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可是,一些国人这种遇事就想找关系、不遵守社会公德等特权行为模式也颇受人诟病。一些美国媒体将部分高档华人居住区称之为“二奶村”“贪官村”,透过这些语带侮辱的称谓,我们或可窥探出美国对公权力的认知和态度。

如果用“权力差距”这一文化尺度来分析,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理解这种冲突。权力差距(power distance)是由文化学者吉尔特·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提出的概念,是用来衡量社会承认机构和组织内权力分配不平等的一种文化尺度。权力差距作为一种在社会文化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文化模式,对于社会群体中的具体个人具有深刻的影响。个人在高权力差距文化和低权力差距文化的相互转变中,往往因为转变主体所带有的强烈思维惯性而表现出极大的不適应性。有些国人具有浓厚的高权力差距思维习惯,在他们看来,权力和权威是生活的事实,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平等,有着固定的阶层区分,他们一旦移居国外,思维惯性使他们处处行事不顺:去超市买东西需要自己排队,不再会有绿色通道可以先行付款;购置房产需要一步步走法定程序,不再会出现找个领导打声招呼就能减少很多手续的便利。

目前存在着的这样一种高权力差距的思维模式还是停留在前现代社会之中,而低权力差距的文化尺度则是建立在现代社会之上。自1840年始,我们就进入了向现代社会跨越这项浩大的历史进程之中,时至今日也没有人说我们已经完全进入了现代社会,许多学者常用的表述都是转型社会。高权力差距思维根源于前现代社会的文化因子,至今还停留在一些人的思想观念之中。

多元文化冲突 第11篇

首先介绍一下跨文化交际和文化冲突的概念。

1、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 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

2、文化冲突的含义

指两种或这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文化的冲突是由文化的“先天性”或者文化的本性所决定的, 是文化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必然现象。

二、语言文化冲突的案例及分析

下面是三个有关语言方面的文化冲突的案例:

案例一:某学生雅思6分, 满怀信心前往澳洲留学, 下了飞机, 因为找住处, 和司机沟通了两个小时, 辗转了6个地方才到达目的地。

案例二:某学生托福79分, 在美国却因为听不懂教授上课内容, 读不懂教授提供的书目, 规定时间完不成论文而成绩直线下降。

案例三:日本一留学生在万圣节化妆后串门, 因为走错门而且听不懂英文“Freeze (站着别动) ”, 结果被业主当场击毙, 该业主被判无罪。

先来分析案例一和案例二, 其实案例一、二中的两个同学是有共同之处的, 就是雅思和托福的分都很高, 但一旦进入目的语环境, 便几乎丧失了听力和口语的能力。很显然, 这是文化冲突的体现, 但为什么会产生文化冲突呢?

先看案例一, 在国内, 我们学习得的确是正宗的标准的英语, 但却不知欧美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用standard English (标准英语) , 这就像我们中国尽管普及普通话, 可是方言俚语随处可见。这样便产生了冲突, 我们说的是标准英语, 但他们却说的是带有口音的俚语。

再看案例二, 此学生显然是在学业上遇到了语言障碍, 留学生在学业上的典型问题是, 读不完教授的书目单、不知道如何与教授沟通、动手和创新能力不足等。也许您已经获得了雅思或者托福考试阅读的高分, 但在写论文时面对纷繁复杂的学业任务时还是爱莫能助。这是因为中国学生习惯了阅读测试中的客观题, 即选择题, 而国外通常是open-form questions (开放式问题) 。

综合案例一和案例二, 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 即“不同生存环境的刺激和作用, 造成了人们对自身及自身以外的世界的不同感受与看法, 而处在相同生存环境里的人, 又会形成许多共同的感受和经验。”那两个学生都来自中国, 对英语听说读写和学习有自己固有的方法和感受, 但那个司机和美国教授并不是中国人, 他们有自己的生存环境, 对英语听说读写和学习也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人们带着自己所处的环境里所形成的感受、认识, 习惯等互相交往, 必然要产生冲突和磨擦。那么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别的语言环境的人去适应目的语语言环境的人。

针对案例一中出现的现象, 可以推荐给马上出国的人士两种练习听力和口语的方法。

第一种是“影子跟读法”。这种方法就是用同一种语言几乎同步地跟读原语发言人的讲话, 它可以训练听说同步技巧和注意力的分配。刚开始训练时可以和原语同步开始, 操练了一阵子后, 可以迟于原语片刻至一句话的时间跟读。这是需要精神非常集中的一种练习, 也是提高语速、提高理解速度、修改语音语调的最好方法。

第二种是“电影五步法”。一般可以选择文艺片或者生活类的能调整中英文字幕的电影, 第一步, 将中文字幕消除, 只看英文, 大致了解剧情;第二步, 将中文字幕调出, 扫除自己英语不理解的盲点;第三步中英文字幕同时保留, 试着跟读;第四步, 只保留英语字幕, 试着跟读并且模仿语音语调;第五步, 保留中文字幕, 练英文翻译中文的能力, 侧重口语的输出。这就是电影五步法, 当然对于很多学生这是个慢功, 所以可以选择某个经典的片段, 练好后再逐步加大强度和难度。

针对案例二, 要想提高答题能力, 不妨每天花上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 阅读外刊, 浏览国外网站。这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感, 提高阅读技巧。学生要注意在游览中读出语言表达上的差距、读出文化上的不同。

最后看案例三, 这个很多同学看到肯定会觉得有点奇怪, 显然不光跟语言不通有关, 跟当地文化也有很大关系, 本来万圣节就是西方的鬼节, 不是一个很吉利的节日, 你还化了妆走错了门, 走错了门不要紧, 你还听不懂别人说话, 这显然会激怒别人, 以至于让别人做出过激的行为。万圣节本来是孩子们狂欢的节日, 作为一个日本人, 如果不懂当地的生活习惯, 最好不要掺和到这样的节日中来, 况且你也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如果你犯了错误能及时领悟制止也行, 可惜你又听不懂别人说的话, 意识不到自己的错, 最终导致这样的惨剧发生, 可见语言和沟通的重要性。

这个也可以用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来分析, “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文化, 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 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 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 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 ”每个国家都是保护自己本土文化的, 一旦遭到侵犯或伤害便会义无反顾的去消灭它。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 要想真正融入别人的文化生活, 不仅要对当地的风俗习惯了如指掌, 更重要的是你们之间能进行准确无误的流畅的语言沟通和交流, 所以, 对于没一个即将进入不同环境生活的人来说, 提前做足功课是很重要的。

三、结语

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社会习俗, 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背景, 而特定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不让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语用规则, 这些因素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潜在的障碍、低效率的沟通、相互间的误解以及可能导致的文化冲突, 都会给人类带来不必要的灾难。通过对这几个案例的分析不难看出, 正确的进行跨文化交际是很重要的, 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冲突, 有时候的冲突甚至是致命的。为了保护自己, 同时也是为了尊重他人, 我们应对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多了解各国常识, 不断加强自己的能力, 避免或减少文化冲突的产生, 至少在冲突产生时能及时制止和化解。

参考文献

上一篇:供给方控制下一篇:变形抗力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