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年代的青春

2024-05-24

危机年代的青春(精选6篇)

危机年代的青春 第1篇

应当承认, 在中国走上现代化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日子里, 人们确实曾经陷入过“一无所有”的境地。经历了“文革”狂潮的扫荡之后, 当痛定思痛, 反思我们的生存处境时, 除了物质上的贫穷、精神上的荒芜、心灵上的创痛, 我们还有值得自豪炫耀的东西吗?崔健的《一无所有》, “对于青年人来说是音乐的和状态的, 对于年龄稍大的人来说又是歌词的和观念的。在此之前, 无论是文学、电影还是社会科学领域的新思索、新观念, 从来没有产生这样大的文化震撼力。崔健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对中国人的生存方式提出了根本性的质疑, 而且这种质疑并不是理性的, 而是通过音乐来传达的。”2“他唱出了一个时代的声音, 是一个旧时代的结束, 一个新时代的来临那种交替和交织的声音。是那个几乎我们民族葬送在濒临崩溃的边缘时代, 让我们从物质到精神都一无所有;是那个百废待兴的新时代, 让我们合着崔健的节拍在心里吟唱”的共鸣时代。3

台上的崔健其实并不消极。旧军装, 一高一矮的裤脚和大皮鞋, 蓬乱的头发, 稍显拘束, 手足无措, 是人们常常提到的崔健的印象, 似乎和某种有点颓废的意义联系在一起。但我们应该知道, 流行音乐 (特别是摇滚) 从一开始就不单单是单纯的歌曲, 表演中, 非音乐的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发型、服饰, 逆转的灯光, 扭动的胯骨……这不过是音乐本体的东西在传播上的载体的形式表现而已, 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对于刚刚开放国门不久的民众来说, 崔健和他的乐手伙伴们那强有力, 但风格却如此特殊的音乐确实震撼了他们, 让人们领略到一种全新感觉、全新音乐概念的音乐魅力。从其演唱上看, 他或多或少都受了此前罗大佑歌唱风格的影响, 仍然带着那代知识分子的文人气质, 但崔健更西化, They clash乐队与雷鬼乐使他受了启发, 他那含糊的吐字与演唱在西方人那里更能找到共鸣, 他也尝试着解决了中国语言在演唱上与世界的靠近。在他的作品中西方音乐的影子可见, 但这些作品都十足是中国的。《一无所有》的出现, 表明了一个与以往的音乐形态完全不同的新音乐的确立。

在《一无所有》出现的同时, 广州的解承强写出了他的成名代表作《信天游》。这首歌和《一无所有》一样采用了西北民歌的素材, 两首歌具有相似的强烈的摇滚风格, 客观上成为1988年铺天盖地而来“西北风”的“前奏曲”。但据说有意思的是在后来, 无论是崔健还是解承强都没有承认过自己有“刮西北风”的念头。无意当中的巧合, 加上相继出炉的《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心愿》等作品促成了“西北风”的歌潮, 紧接着《红高粱》的上演更是把“西北风”推向了一个高潮。从此, “西北风”铺天盖地, “刮遍”了大江南北, 甚至到了1988年年底, 连一向对北方风格的歌曲颇为冷淡的广州也在歌厅、酒吧里唱起了“西北风”。“西北风”的风行是我国流行音乐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必然结果, 它促成了新时期中国流行音乐兴起后的一次高潮, 也是一次创作的大丰收。“‘西北风’在某种程度上集中释放了在流行音乐兴起中崛起的青年一代词曲作家的能量, 集中的表达了一代人对人对历史、现实生活的思考与感受, 产生了一批优秀的作品, 这些作品已经被证明是十年流行音乐的重要的代表作品。同时, ‘西北风’也造就了一大批歌手, 形成了大陆歌星的基本队伍。通过这个阶段, 创作水平有了一个提高, 大陆流行音乐开始摆脱了被动模仿的阶段而开始渐渐走向成熟。”4

从演唱风格上看, 崔健和“西北风”与80年代初期流行的邓丽君和台湾校园歌曲截然不同。不像邓丽君那种缠缠绵绵的婉约, 也不像校园歌曲的欢快明朗, “西北风”和崔健属于豪放一派, 在豪放中有着忧郁和沉痛。这是因为, 自80年代中期以来, 改革初期所激起的热情和情绪宣泄已渐渐消退, 分配不均的出现, 腐败现象的蔓延, 贫富差距的拉大, 物价的上涨等等一系列的涉及到大众基本生活稳定和心理稳定的问题都让他们感到从未有过的恐慌。特别是青年一代, 在如此变化多端的现实生活面前感到束手无策。迷茫、苦闷和失落的心境, 极度的无助, 都市生活的漂泊、不安定感造成了社会情绪的骚动不安。前进与后退、改革与保守、对传统的留恋与批判, 种种复杂的情绪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张力, 需要寻找恰当的释放渠道。另外, 当时整个文化界兴起了“反思”、“寻根”的热潮, 流行音乐也同样感受到时代的气氛, 自然而然就表现出与文化界同样的主题, 从而奠定了“西北风”得以广泛流行的社会心理基础。此时的词曲作家也纷纷拿起笔, 捕捉时代的声音, 在自己的作品中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表达这种情绪, 由于历史背景的相同, 他们几乎是在不自觉当中选择了强劲有力、慷慨悲凉的北方民间音乐作为素材, 对当时民族、国家与历史进行反思性的批判。从音乐接受上来说, 这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经过“文革”时“高、强、硬、响”音乐的后, 人们需要80年代初期的抒情歌曲及港台大量充满阴柔之气的音乐的抚慰, 而当这种阴柔之风发展到了一种近乎病态时, 又势必会催生阳刚之气的兴起, 只是这种阳刚中渗透了迷茫和悲凉的情绪和反思的沉痛。

从内容上看, 在“西北风”的歌曲里, 故乡、家园不再是80年代初那么恬静、优美、充满了诗情画意, 而是“我的故乡并不美, 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这首歌名字叫《我热恋的故乡》, 但题目和内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并不是歌者在表达对仍旧贫穷落后的故乡的热爱, 而是指出我曾经热恋的故乡原来是这个样子, 现在还是这个样子, 其中批判、反思的味道不难体会。而这正是人们在痛定思痛之后客观、冷静的认识。80年代初台湾校园歌曲、邓丽君、以及其他充满温情的歌曲的流行, 实际上是在人们刚刚从“文革”的噩梦中醒来之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追求的表达, 也是他们以此暂时忘掉痛苦的过去的一种方式, 而真正面对现实, 就需要一种更为深刻的批判和反思的眼光来看待历史, 寻找痛苦的原由。那么, 原来一直被歌颂的“家”“国”就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 它一点都不诗意, 而是贫穷、落后、一无所有、充满了苦难和悲剧, 同时, 外面的世界虽然很精彩, 但也很无奈。这正是在80年代中期人们在改革初期的热情与幻想在现实面前逐渐消退破灭之后处于现实和历史夹缝中的真实感受。

这些是真正的反思性的歌曲, 与邓丽君和校园歌曲对“爱”与“美”的歌唱不同, “西北风”和崔健发出的是对“丑”的批判和怒吼。但“西北风”不久就衰落了, “因为它所涉及到的题材历史使命感过于沉重, 歌曲中包含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也不能适应当时大众心中的浮躁情绪。它作为当时整个大文化背景的一部分, 带有反思和寻根的强烈时代浮躁气息, 又包含了文化上的虚无主义和政治上的精英主义, 使其陷入了自身的矛盾之中。更加突出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特有的青春的反叛心理与认知上的迷茫。”5

总起来看,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 “让世界充满爱”这一宏大的主题, 影响到三年以后的《爱的奉献》、四年以后的《渴望》、十年以后的《祝你平安》等一系列歌曲, 集中表达了当代中国大众对生活的理想和追求, 而《一无所有》和“西北风”则

艺术的熏陶与学生的人格

滕飞1范涛2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电美教研室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高职艺术教育是通过具体、生动、直观、可感的美的形象进行教育, 使学生在直接感知美的事物的过程中充分展开想象, 发挥创造, 并同时伴随丰富的情感体验, 在美的品位与感悟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和理性的启迪, 并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 而良好的人文素质又是21世纪对学生的必然要求, 学校艺术教育潜移默化, 蕴含在学校的每日生活中, 通过知识的传授和环境熏陶, 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人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 内化为学生的品格、气质修养、处世哲学。

本文将结合自己对艺术课程标准的理解出发, 谈谈对现代艺术教材中所体现的人文性的认识及在高职艺术教材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高职艺术教育、艺术课程的人文性质、人文性、健全人格、人文素养

大家对“马加爵”事件是否仍感动极大的出动, 马加爵, 父母心目中的好孩子, 同学心目中沉默乖巧的学生, 却成为残忍地连杀4名同班同学的疑犯。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校园案件使人们不禁疑惑:大学生究竟有什么怎么了?这些事例深刻地反映出人文教育缺失的严重后果, 多数学者认为在当前学校中, 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方针落到操作层面上仍存在很多问题, 对学生的评价仍以语、数等所谓的“主课”为主, 但却忽视了学生情感、审美、自理能力、社会合作等人文训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发现学生的感受力下降、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艺术的美、对事物缺乏兴趣、缺少好奇心和探究欲、缺乏对成就感、自尊心的体验、缺乏对亲情、人性、友情的体验等。

高职院校艺术课程的课程性质与价值中明确指出:艺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 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是高职院校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将结合自己的艺术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结合“人文”谈谈对高职艺术教材中体现的人文性的认识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具体做法。

一、认识艺术教育中的人文内涵

人文基本精神内核是相通的。“即人文是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 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 亦即人文精神”。艺术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人文课程, 在多艺术门类、多学科综合的艺术教育中, 通过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尊重、关怀、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高职教材中的内容是充满“人文关怀色彩”的学科, 是学校进行美育和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了解艺术教育中的人文体现

将人文性确定为艺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将改变告知艺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的教育观念, 从而帮助学生通过艺术的学习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不断发展其在艺术设计文化学习过程中的人文素养。我认为艺术设计课程的人文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在它与审美活动紧密相联。

2、体现在它的思维和表达方式的独特性。

3、人文的体现方式[来源

4、艺术对人的全面发展所体现出的作用。

三、实施艺术教育中的人文培养

1、创设情境, 激发人文情感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需要人的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因为情感是艺术的一个基本品质, 也是艺术文化学习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特征。

2、活动激趣, 体验人文情感

因其强烈的批判性和反思性在文化意识和音乐形态上与它形成了的巨大反差, 这预示着日后流行音乐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高职艺术设计课程强调灵活性的艺术学习, 它是以丰富多彩的设计活动、游戏的方式, 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 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适时增加学生习作的弹性, 可以让学生用笔画、用手做、用电脑、用肢体动作表现等学生自己喜好的方式表现。这样不仅兼顾了各类学生的需要, 而且有利于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和个性的张扬。让学生明白了“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 不但在最大限度上激发了学生对艺术设计文化学习的持久兴趣, 并将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和学习动力, 让学生在设计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地、深入地体验到艺术人文文化的情趣。

3、自主学习, 发展人文素养

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 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 同学之间的合作性。在自主性地了解过程中, 探究性地讨论过程中, 合作性的制作过程中及参与社会性的“商品交易”过程中, 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社会、生活的美好, 朋友、同学的友情、亲情的珍贵和“商品交易”时竞争的激烈, 不仅使学生对自身的思想、品德、情感、毅力、意志、个性等人文素养得到了全面、丰富的发展, 也为其今后的成长道路指明了正确的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的目标。

四、发展艺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当代社会, 人们对过于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所造成的不良现象, 开始予以积极的反思, 在科学中也开始注意渗入人文精神。现代艺术教育的理念是跨学科的艺术文化课程, 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各种途径、方法、手段来拓宽、发展艺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五、艺术中人文素质教育

作为文化素质的重点,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 (1) 具备人文知识。 (2) 理解人文思想。 (3) 掌握人文方法。 (4) 遵循人文精神。

总之, 艺术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只有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有机连接,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已经远远不只限于知识传承者的角色, 他需要知识的更新, 需要探寻适应形势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 这是富有挑战性的, 更需要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通俗歌曲唱法大全·前言》,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第1页。

[2].金兆均:《光天化日下的流行》,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第97页。

[3].肖复兴:《音乐笔记》, 学林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第274页。

[4].金兆均《光天化日下的流行》,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第139页。

散文-青春,任性的年代 第2篇

那些无法释怀的生活,那些承载了我们最真的笑,最纯的爱的岁月,那些让我们泪流满面的日子,那个任性的年代,叫青春。

青春的确残酷,荒芜而又天真愚蠢,微风吹来也会爆炸的身体,仿佛成长是被动的酷刑,而衰之才值得主动去追寻索取。

用呛人的眼泪强行记录在孤独的书签里。

在那些年少轻狂的日子里,我们为我们的青春付出过代价,渐渐地沉默。

青春不吝辞藻和感悟,当时写下的每个句子都是发自肺腑的,在艰难的条件下,各种念头油然而生。

我们许下过许多诺言,好似过往烟云,那是一道明媚的忧伤。

在看到那张触目惊心的考卷后,我发誓要刻苦学习,不再任性,不再贪玩,我会把所有的心思都会用在学习上。

当我含着泪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所有的踌躇满志和神采飞扬早在最初就指向了一个相反的方向,此时的眼泪是无情的,因为分数从来都不会廉价,分数与付出是成正比的,就在我挥霍青春的时候,我何曾想过近在咫尺的失败,因为任性地以为青春要好好过,按照自己有些无知和懵懂的想法。

我一度任性地想有所表现,不顾自己是否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只是不想输给一些人,想证明自己。于是,我任性地捧着书复习到深夜,只为取得一个好成绩;去买各种辅导书,只想比别人多做一点;在体育馆里咬牙跑了六圈,只为了能在测试中跑在前列。

但是,这些任性最后还是被眼泪吞噬,我没有想过以前所浪费的时间再也无法弥补了。学习是要靠一点一滴积累的,要靠平时的.努力,才会有水滴石穿的那一天。锻炼也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才能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

我沉默了,但我也终于明白了,在青春的年代里,那更像是一场华丽的旅行。当你疲惫时,你才会真正地寻找自己的目的地。而当你品尝到失败的滋味后,才知道要怎样好好学习。

那年,我在青春的故事里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我要向前走,我要勤奋学习,不在任性。

因为,明天,一切灿烂。

在青春的阳光里走来,我们都变得多愁善感,感樱花烂漫,叹沧海桑田,看世事浮华。终不变的是那份情,那份友情。

冥冥中,我们从忧伤走来,悄悄地,我们一起走过了许多的日子。有欢笑,有忧愁。

我们和所有寂寞的孩子一样,我们也是任性的,想要颠覆包括自身在内的一切,我们有着同样的梦想,也为了梦想而追寻。所以,我们有豪言壮语。为了今天的明天,也为了相聚在一起的日子。

和你们在一起——我的朋友。

和你们在一起的日子,我是那样温暖,记忆的阳光如碎片,洒满了我们年代少的笑脸。总有一天,任性的我们会长大,变得坚强。

所有的故事都会有结局,所有的悲伤都会一瞬间涌出。当面对相遇与离别,我们会感到撕心裂肺的疼吗?

伤感与迷茫是青春的色调。

那是一个关于成长的礼物,永不熄灭的灯火照亮了仰望星空的孩子,带给孩子的是希望。

20世纪90年代的五大金融危机 第3篇

90年代初,两德合并。为了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德国于1992年6月16日将其贴现率提高至8.75%。结果马克汇率开始上升,从而引发欧洲汇率机制长达1年的动荡。金融风波接连爆发,英镑和意大利里拉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欧洲货币危机出现在欧洲经济货币一体化进程中。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德国单独提高贴现率所引起,但是其深层次原因是欧盟各成员国货币政策的不协调,从而从根本上违背了联合浮动汇率制的要求,而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協调又与欧盟内部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差异紧密相连。

2. 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4年12月20日,墨西哥突然宣布比索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将被扩大到15%,由于经济中的长期积累矛盾,此举触发市场信心危机,结果人们纷纷抛售比索,1995年初,比索贬值30%。随后股市也应声下跌。比索大幅贬值又引起输入的通货膨胀,这样,为了稳定货币,墨西哥大幅提高利率,结果国内需求减少,企业大量倒闭,失业剧增。在国际援助和墨西哥政府的努力下,墨西哥的金融危机在1995年以后开始缓解。墨西哥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债务规模庞大,结构失调;第二,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结果储备资产不足,清偿能力下降;第三,僵硬的汇率机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 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是泰国货币急剧贬值在亚洲地区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次金融危机所波及的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大都为历史罕见,不仅造成了东南亚国家的汇市、股市动荡,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失业增加,经济衰退,而且还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区,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国家,各国爆发危机的原因也有所区别。然而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不同国家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诱发金融危机产生的因素,如宏观经济失衡,金融体系脆弱,资本市场开放与监控,货币可兑换与金融市场发育不协调等问题。

4. 1998~1999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

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波及,俄罗斯金融市场在1997年秋季大幅下挫之后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到1998年5月,终于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震荡,股市陷入危机,卢布遭受严重的贬值压力。俄罗斯金融危机是俄罗斯政治、经济、社会危机的综合反映 ,被称为“俄罗斯综合症”。从外部因素上看,一方面是因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世界石油价格下跌导致其国际收支恶化,财政税收减少。但究其根本,国内政局动荡,经济长期不景气,金融体系不健全,外债结构不合理则是深层次的原因。

5. 1999~2000年的巴西金融危机

1999年1月7日,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宣布该州因财源枯竭,90天内无力偿还欠联邦政府的154亿美元的债务。这导致当日巴西股市重挫6%左右,巴西政府债券价格也暴跌44%,雷亚尔持续走弱,央行行长在三周内两度易人。雷亚尔对美元的汇价接连下挫,股市接连下跌。“桑巴旋风”迅即向亚洲、欧洲及北美吹开,直接冲击了拉美国家,欧洲、亚洲等国家的资本市场。巴西金融危机的外部原因主要是受亚洲和俄罗斯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国际贸易环境恶化,而其内部原因则是公共债务和公共赤字日益扩大,国际贸易长期逆差,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失误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危机年代的青春 第4篇

关键词: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经济萧条

1 新凯恩斯主义对凯恩斯主义的发展

上世纪30年代, 凯恩斯提出了以有效需求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其特点是把产量和就业量的波动归因于名义工资和名义价格的刚性, 即把工资—价格刚性看成是解释名义总需求变动造成实际经济变量变动的主要原因。而在产品市场或劳动市场失衡的情况下, 名义的价格和工资并不及时地调整以重新恢复均衡。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一个缺点在于缺乏微观基础, 忽视供给分析。卢卡斯批判指出,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缺乏对经济主体进行理性预期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微观分析, 也忽视了政策制度的变化会改变个人的反应方式”。为了应对凯恩斯主义的危机, 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了价格粘性理论、工资粘性理论、信贷配给理论, 深入地分析了微观经济主体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如何导致市场失灵、失业和经济波动。

1.1 价格粘性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的价格粘性理论认为价格是缓慢调整的, 并从微观经济主体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分析了价格粘性理论的原因。首先, 价格粘性是由于市场的竞争和信息不完全造成的。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价格由厂商制订并选择是否调整。厂商能否通过降价, 扩大销售量取决于作为竞争对手的其他厂商和消费者的偏好。然而厂商在降价之前很难预测到其他厂商和消费者的反应函数。出于风险规避的考虑, 有的厂商在市场上会以“追随者”的身份等待其他厂商先行动。因此, 市场上同质产品或者同类产品的价格变动并不同步, 市场总价格表现出粘性。此外, 菜单成本、寡头垄断、成本加成定价等理论都是新凯恩斯主义分析的价格粘性的重要原因。

1.2 工资粘性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还提出了工资粘性理论以分析劳动市场失灵的原因。工资粘性的原因有交错的工资调整理论、隐含合同理论、局内人——局外人理论、效率工资论等。这些理论也符合我们在现实中所观察到的情况。首先, 在实际经济运行中, 工资一般是由劳资双方谈判签订合同固定下来的, 许多合同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同时, 经济中的合同签订时间是不一致的因此, 调整工资的决策在现实中是交错地进行。其次, 局内人——局外人理论中, 局外人要成为局内人必须按照该厂商的运行方式经过特殊培训, 高昂的培训成本是厂商雇用局外人的一大障碍。因此, 厂商就宁愿继续雇用要求更高工资的局内人而不会雇用愿意接受低工资的局外人。这使得工资具有拒下的、缓慢增长的粘性。再次, 效率工资理论中。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高工资是对工人高效率工作的奖励, 同时高工资将进一步激励高效率、并使劳动成本最小。

1.3 信贷配给理论

在货币市场上, 新凯恩斯主义提出由于银行对于贷款人群体的还款能力和履行承诺的诚信程度缺乏足够的信息, 银行会实行信贷配给, 将贷款提供给信誉良好的贷款人。在现实经济中, 我们也能看到许多中小企业“贷款难”、银行“惜贷”的现象。

新凯恩主义经济学家在许多地方运用不完全信息理论、博弈论等理论和方法反复论证了在复杂的市场经济中, 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往往存在矛盾。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指出, 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以及市场经济复杂的运行机制, 使得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愈发突出。理性消费者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却对价格有进一步下降的预期, 并预期在价格更低时再购买。同样理性投资者则不仅要考率融资成本, 还要考虑预期的收益。当市场不景气, 未来预期不好时, 即使利率很低也并不会投资。因而没有消费者愿意扩大消费, 投资者也不愿意主动增加投资。这每个经济人按理性预期行事的结果很可能得到的是经济衰退更加严重。

2 新凯恩斯的政策主张

首先, 新凯恩斯主义主张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新凯恩斯主义吸收了新古典学派关于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的分析, 考虑到了缺乏信誉的政策对经济的消极作用。新凯恩斯主义认为高信誉的货币政策虽然不能完全改变产出, 但是可以通过维持价格稳定来保证经济的发展。其次, 新凯恩斯主义继承了凯恩斯主义关于依靠政府解决市场失灵的政策主张。新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通过税收、补贴、发展公共事业及提供公共物品、制定行业标准等方式纠正市场的外部性、垄断、“公用地悲剧”等市场失灵问题。再者,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的长期发展依赖于内生的技术进步, 因而人力资本尤其重要。人力资本的发展依靠教育。因此, 政府需要承担提供教育公共品的主要责任, 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补贴等方式鼓励教育发展、科技研发等。

3 新凯恩斯主义政策成功实例——以克林顿政府为例

克林顿担任总统期间, 美国经济保持了高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的良好发展态势。许多人将克林顿政府在经济上的作为视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功的实例。克林顿将其经济政策称为“第三条道路”, 既不认同“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也反对政府的过度干预。首先, 在财政政策方面, 克林顿政府削减了美国政府财政赤字, 实行平衡预算。财政赤字的缩减事实上增加了市场上的货币量, 从而促进了企业投资。此外, 较低的财政政策有助于增加了人们对政府的信任感以及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其次, 在财政政策方面, 克林顿政府采用了温和、谨慎的货币政策。这种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实行得益于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一贯对通货膨胀采取的预防措施。期间, 美联储执行了以遏制通货膨胀为目标的货币政策。此外, 在保持经济增长之余, “第三条道路”的经济主张还将政策目标关注于更具有发展意义的方面, 例如社会公平等, 主张通过累进制税、转移支付、最低工资等方式维护社会公平, 尤其是社会发展中的机会公平。

除了克林顿政府以外, 英国首相布莱尔、德国总理施罗德在政策制定和政府运作中都充分使用了以新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第三条道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这些欧美国家的经济都取得了重大发展和成功, 这是新凯恩斯主义有效地解释经济萧条, 其政策能够有效地防范经济衰退的有力证据。

4 新凯恩斯主义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新凯恩斯主义是否能解释经济萧条, 有无可行且有效的政策措施这一命题, 实际经济或许是回答这一问题的最有力的甚至是唯一的证据。因而, 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其政策主张能否解释、并帮助各国度过此轮经济危机, 是新凯恩斯主义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同时也是新凯恩斯主义的重大机遇。

4.1 当下经济危机及其评析

自2007年初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 不仅美国金融机构受到重创, 而且由此损伤了全球投资者、消费者的信心和积极性, 全球经济的运行都受到了影响。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纷纷实施灵活的经济政策, 以求维护金融市场健康稳定运转, 改善宏观经济形势。

一方面。从货币政策的实施方面考虑, 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 美联储17次调高利率, 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5.25%。而据美国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的估算, 大约有近90%的次级抵押贷款采取可调整利率的形式, 利率的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2006年第2季度以后, 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 房价持续下跌, 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再融资, 最终导致拖欠债务比率和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比率剧增。借款人违约意味着次级贷款利益链条从源头上发生了断裂, 风险沿着利益链条开始蔓延。首先, 发放次级抵押贷款的公司不可能把手中的抵押贷款完全证券化。由于借款人不能偿付, 使得次级贷款出现呆账、坏账, 放贷公司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由于次级债券价值降低、人们预期降低等原因, 对冲基金等机构也相应蒙受了巨大损失, 使美国金融危机顺着此链条蔓延开去。

另一方面在经济繁荣时期, 美国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 从2004年到2006年持续提高利率。贷款人的贷款利率大幅提高以后, 增加了贷款人的还款付息的负担。同时, 贷款利率上升使得人们投资房地产市场的成本增加, 房产需求下降, 将导致房地产价格下降。从商业银行的角度上看, 紧缩银根之后, 商业银行控制贷款发放, 进一步降低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流入和需求。在房地产贷款利率上升和房地产价格下降的共同作用下, 给房地产市场买方带来了巨大的还贷负担。

4.2 新凯恩斯主义的解释力

上述经济政策是否有效, 我们不得而知。但是, 单从此轮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 我们能够看到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金融危机的爆发。

首先, 看起来似乎是由于货币政策的变动使得经济中出现了更大程度上的不稳定因素, 由此造成了经济波动。这种观点看似符合人们以往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批评, 认为货币政策的无效性。但是, 仔细分析之后发现, 这种波动的货币政策与新凯恩斯主义所提出的可信的、稳定的货币政策不符。新凯恩斯主义所支持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建立在货币政策在不同时间的一贯性上的。同时, 以新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张为基础的“第三条道路”政策制定者也认为货币政策应该谨慎、温和。此轮经济危机之前的货币政策却违反了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和时间一贯的主张。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 新凯恩斯主义并没有丧失对经济萧条的解释力。

其次, 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 政府“救市”更为重要的是“救信心”。政府的货币政策难以弥补金融市场大幅萎缩的份额。然而, 如果政府能通过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和货币政策的时间一致性, 特别是通过全球各经济体的联合, 获取全球投资者的信任, 重振投资者信心, 金融危机则能够得到控制。正如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分析, 单个经济个体并不能协调市场中所有人的行为, 因而出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与市场整体福利的冲突。此外, 新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通过税收、补贴、发展公共事业及提供公共物品、制定行业标准等方式纠正市场失灵。同时, 也需要政府通过提供技术培训、改善医疗、教育水平等方面提高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内生发展的技术能力和人口素质, 使得经济能够在萧条之后迅速发展。

可见, 新凯恩斯主义不仅能解释经济危机的原因, 还能够从政策上为摆脱经济萧条提供有效可行的措施。此次金融危机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力图减少经济萧条带来的影响, 使经济尽快恢复增长。这些政策最终的结果将成为检验新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张的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胡希宁, 《新凯恩斯主义、克林顿经济学与美国经济》, 《财经科学》, 1998年第4期。

[2]王健, 尹德洪, 《新开恩主义新拓展与“第三条道路”经济学》,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

[3]刘家贵, 《构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论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对凯恩斯经济学的完善和发展》,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年第3期。

[4]杜厚文, 初春莉,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根源、走势、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

[5]欧阳红兵, 叶蓓, 《国家干预主义的兴起及其政策手段》, 《改革与理论》, 1998年第2期;

[6]王初根, 丁鹏, 《论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经济伦理思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年第7期;

危机年代的青春 第5篇

近期,参加了一个单身青年的联谊会,在那样一个温馨、烂漫的场合,看到一张张年轻、充满活力的面孔,不自禁地想起了一句口号:青春万岁!

其实毫无疑问,当象我这样年龄的人高呼青春万岁的时候,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怀旧。确实,在那个时刻,我想起了我们那个年代的青春,80年代的青春。交通、通讯都极不发达,娱乐手段单一。电话费贵,而且话机数量极少,打一个电话需要耗费的时间极长,事实上,能够顺利打通电话和恋人倾诉衷肠的概率是极低的。需要一封一封的写信,才能表述相思之情,一张邮票8分钱,可以买2根油条,但是,2根油条从来没有对我们构成实实在在的诱惑,我们总是毫不犹豫的把自己有限的收入用来支持祖国的邮政事业。那个年代没有彩色照片,更没有数码相机,只有一张一张的黑白照,照片中像我这样身高的男士必须尽力挺起胸脯,使自己看上去超过1.7米的高度,那基本是当时的女孩可以接受的最低身高。最流行也稍微现实一点的娱乐方式是周六的晚上,用肥帛洗洗脸,擦一点雪花膏,到遍布各地的电影院看《庐山恋》,听国外回来的女主角张喻对男主角郭凯敏说:“I LOVE MY MOTHERLAND(我爱我的祖国)。”我相信,现在的青年男女绝对不会再对自己心仪的异性说:“我爱我的祖国”。观念变了,条件变了,但我想,不管时代怎样变迁,在每一个青春飞扬的年龄,追求总是相同的,那就是触动我们心灵最柔软部分的情感――爱情。

危机年代的青春 第6篇

打我们一记事,就必须“时刻准备着”,那是“少先队员”和“红小兵”入队誓言。准备干什么呢,当然是“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这一切都因为美帝国主义、苏联修正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这使得我们一生下来,就处在浓浓的战争氛围里。那个年代,绿军帽、绿挎包和铝质的绿色水壶,是小学生的必备物品,因为,学校一有机会就将小学生们带出去军训和拉练,拉练就是拉去走路,一走就是一天。

显然,国家刚刚建立不久,当政者对其政权的合法性依然怀有恐惧,以至治下之民无论老幼,不得不活在“战争危机”之中。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里开展“批林批孔”。每个班级都要开批判会,要把林彪、孔丘批倒批臭,每个小学生都须上台发言。据说,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复辟”。什么是复辟?复的什么辟?不知道。初中历史课本里有个留辫子的张勋搞“复辟”,那还是以后的事。这个,当然应该称作复辟的危机。

这样又过了两年,学校又开始搞“忆苦思甜”的运动,还有个名堂,叫“阶级教育”。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请老工人、老农民讲过去受的苦,再就是组织大家吃那种猪食一般的“忆苦思甜饭”。我记得县城木材厂有位老工人,是当时忆苦思甜的“明星”,因为他每次报告都会忍不住嚎啕大哭,有时一天要赶两场。一次,学校在操场上集好了人,请他做报告,却左等右等不见人影,最后只得草草收场。后来一打听,原来这老人报告用的“道具”——一件破棉袄不见了,没了棉袄,这老人横竖挤不出一滴眼泪。老师告诉我们,忆苦思甜就是为了“牢记阶级苦,不忘血泪仇”,让我们受“阶级教育”,受了教育就可以防止让我们这一代人“重吃二遍苦,再受二茬罪”,可以防止“地、富、反、坏”“反攻倒算”,防止我们重新回到“那万恶的旧社会”。

老实说,无论是“阶级苦”,还是“血泪仇”,于我们这些小孩子都没有什么关系,“牢记”这些东西,除了在我们心中种下仇恨之外,别无用处,更别说让我们的日子过得好一些。而用一个老人强挤出的眼泪来防范危机,实在是千古未闻。

初中第一年,学校又有“运动”,有个名堂叫“反潮流、反师道尊严”。班主任拿来报纸给我们念“黄帅日记”。黄帅是北京的一位中学生,日记里多半是对老师的种种不满,控诉老师的粗暴和无理。而报纸上给出的罪名就叫做“师道尊严”。很快,学校里的老师个个变得灰头土脸,学生们则扬眉吐气,罢课、逃学成了正当的“革命行动”。不过,这场运动另外也衍生出一桩好处,那就是让我们知道了,日记除了象雷锋那样记好人好事之外,还可以写点别的。但这种师生关系的危机并没有持续太久,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之后,老师们一跃又成为了“辛勤的园丁”。

就在恢复高考那一年,学校里的读书氛围“空前高涨”,各种学科竞赛“风起云涌”,就在这当口,学校里突然一下子又“运动”了起来。这是我们学生生涯里的最后一次“政治运动”,有个名字叫“反击右倾翻案风”。什么是“右倾”?谁翻谁的案?到现在也说不清。老师只管在讲台上读报,学生在课桌上抄报,抄出来的大字报把能糊的地方都糊上,剩下的粘在绳子上,一排一排挂在课桌上方,以至于上课的时候须将纸张卷起,否则,便会“对面相看不见人”。据说,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翻案”,防止“资产阶级回潮”。既然是“防止”,那当然是一个很大的危机,或可称作“回潮”的危机。

上面说的这些危机,都是由“政治运动”产生的,于我们都是间接的体验。但我们知道,每一次危机,虽然没有战火和硝烟,但都有死人,死很多人,有些还是自己的亲人和邻居。老百姓在经历过这么多危机之后,人人变成惊弓之鸟,以至于在此后的几十年,直到今天,社会上一有风吹草动,大家都忙着囤药、囤粮、囤盐,囤一切可以保命的东西。智识阶层说这是愚昧,实际上那只是危机的创伤。

对我们来说,除了间接的危机之外,还有许多深刻体验的属于我们自己的危机。第一个要算是粮食危机。从小到大,我们中大多数人在生活的大部分时候都是处在饥饿状态。我们兄弟姐妹很多很多,我们的父母无论是城里的还是乡下的,都没办法将我们喂饱。红薯、豆饼、玉米、槐花,都曾经是我们的主食。那个年月,能吃上一顿饱饭,能吃上一顿完全由白面蒸出的馒头,绝对是一件奢侈的享受。

进入八十年代,我们面临最大的危机要算是找工作了。一个家庭少则两三个,多则六七个,几乎同时面临就业的问题。对了,那个时候称做“待业”。父母们渐渐老了,他们没有精力和能力为我们找工作、分房子和娶媳妇。考大学(中专)、参军、招工、顶替是我们的所有出路。其中顶替,就是让父母提前退休,孩子顶替父母的工作岗位。

上一篇:离心泵实验下一篇:教学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