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ICU患者

2024-06-21

神经内科ICU患者(精选12篇)

神经内科ICU患者 第1篇

1临床资料

本组40例脑部手术患者均来自我院神经外科的住院患者。其中男29例、女11例, 年龄15~84岁, 平均年龄52岁, 40例患者中, 其中:21例脑出血;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伤4例。气管插管17例;气管切开4例;上呼吸机10例。

2病情监测

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一般来说, 生命体征可直接反映患者全身状况, 而生命体征的变化又受中枢神经的管理, 颅脑损伤、脑出血、急性颅内压增高等疾病均可引起生命特征的改变, 常常是诊断颅内急性疾病的主要症状。在监护病房的患者, 一般24 h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血压保持在140/60 mm Hg (18~7/8 kPa) 左右, 脉搏为70~80次/min, 呼吸为10~20次/min, 体温在38℃以下, 如果进行人工冬眠及低温疗法, 要求体温下降到31℃~32℃。如果术后患者出现脉搏缓慢而洪大, 60次/min以下, 呼吸慢而深大, 血压升高, 常提示有颅内血肿的可能, 此时患者需做CT检查, 确诊后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如果未及时治疗, 患者将进入晚期失代偿阶段, 出现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呼吸异常或突然停止。颅脑损伤患者多表现为低热, 丘脑下部损伤患者常出现中枢性高热。术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后又突然上升, 应考虑伤口、颅内、肺部、泌尿系感染的可能性。

2.1 体温的监测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丘脑下部, 散热中枢在丘脑下部前区, 产热中枢在丘脑下部后区。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 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使人体温度保持在相对恒定状态。

2.2 心率、心律的监测

心率、心律是反映心脏功能状态的主要指标。神经外科重危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特别当病变位于胼胝体、下丘脑及脑干附近时可产生复杂多变的心率变化。另外, 当颅脑手术患者术中血液的丢失, 以及应用脱水剂造成脱水状态等, 也可引起患者心率发生改变。神经外科患者心率变化可分为中枢性和血管源性两大类。

2.2.1 中枢性病变所致心率变化

心血管运动中枢位于延髓内, 端脑、扣带回及部分额叶皮质也参与心血管运动的调节。颅内病变累及上述病变时, 可引起心率变化。特点是有中枢神经的原发或继发病灶的病理基础。心率变化突然、无规律性、无明显周围性因素可寻。第3、4脑室附近的病变开颅手术操作等, 患者心率可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 心率快者可达200次/min左右, 慢者仅30次/min左右。也可表现为忽快忽慢。由子这种心率变化系脑病变所致。

2.2.2 心血管源性病变所致心率变化

主要见于患者原有心脏疾病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如呕吐、脱水、大剂量应用脱水剂、限制输液量和术中大量输血等;尚有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功能衰竭。这类患者常可找出导致心率变化及心力衰竭的原因, 心率变化较为缓慢, 幅度也小, 但较为持久。在处理上, 主要以纠正引起心律变化的原因为主, 如为低血容量性休克, 应考虑补液、输血而对心排血量低的患者则予以强心利尿, 补液时选用胶体液为主。

2.2.3 呼吸的监测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 常导致中枢性呼吸障碍, 加之因颅脑伤并发支气管黏膜下出血、神经源性肺水肿及肺部感染等情况, 呼吸常出现异常。所以, 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呼吸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2.2.4 血压的监测血压的监测可作为了解患者有效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

神经外科患者的血压变化复杂多变, 表现为血压过高或过低。

血压过高:神经外科重危患者中, 血压高者多于血压过低者。①颅内压对于血压的影响:颅内压增高后, 患者原有的血压水平难以使血流顺利进入颅腔, 于是, 脑干血压中枢受缺血的刺激而反射性的升高血压, 克服增高的颅内压, 维持适当的脑血流, 这是一个自动控制的调节脑血流的病理生理机制。所以在处理上应以降低颅内压为主, 切忌盲目地使用降血压药物降低血压, 以免引起脑灌流量的减少, 造成缺血性脑损害, 而且会因此加重颅内压增高;②脑血管痉挛对血压的影响:脑血管痉挛多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后, 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 可反射性引起血压升高。这种血压升高同样是一种生理代偿作用。在处理上, 以治疗脑血管痉挛为主。对于血压, 以维持在正常稍高的水平较为适当, 以避免因血压过低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患者患原发性高血压者, 可以应用降血压药物。所以, 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如有变化, 立即报告医生。

3小结

神经内科危重症护理常规(ICU) 第2篇

第一节 神经内科危重症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重症脑出血护理常规

(一)评估及观察要点

1.确认患者身份,询问评估患者起病情况、主要症状、既往史及发病时的伴随状况。2.立即行心电监护、血压、指氧饱和度的监测,快速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道的通畅情况。并遵医嘱监测随机指血糖和行血气分析。

3.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是否有头痛、意识障碍、言语障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吞咽障碍等。快速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观察瞳孔的大小及四肢运动功能情况;了解脑出血定位诊断,评估患者影像学资料,初步评估脑出血的量及性状。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评估患者是否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及脑疝的前驱征兆,观察是否伴有呕吐,并观察呕吐的量、颜色及性状。

5.评估压疮的风险:评估患者全身皮肤情况,准确记录,做好与家属或工作人员就病人皮肤情况的交接记录并签字确认。

6.评估跌倒/坠床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必要时给予约束,并告知病人及家属取得支持和配合,并签字。

(二)护理要点

1.就地抢救为主,急性期尽量减少对病人的搬动,绝对卧床休息2-4周,抬高头部15-30度。

2.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呼吸速度、深度、节律。伴呕吐者行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减少和预防呼吸道并发症,酌情给予吸痰、口咽通气管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性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避免颅内高压,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神志、瞳孔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正确使用脱水剂;避免用力咳嗽、解大便等动作;为患者吸痰时动作轻柔,吸痰管不易过深,以免诱发剧烈咳嗽反射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

神经内科ICU患者 第3篇

【关键词】内科;ICU;外出检查;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10-02

内科ICU多为重症患者,患者病情较为复杂,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需要外出进行CT、核磁共振等检查[1]。内科ICU重症患者在外出检查过程中其呼吸、循环系统等容易出现异常,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此次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68例进行院内转运检查的ICU危重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176例进行院内转运检查的ICU危重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对内科ICU重症病房患者外出检查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68例进行院内转运检查的ICU危重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176例进行院内转运检查的ICU危重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进行转运检查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转运时给予优质护理,方法如下。

1.2.1 转运检查前护理

由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对患者生命体征、用药情况、意识状态进行评估,考虑患者在路途中可能出现病情变化及患者的承受力。经过对患者全面的评估后,决定转运时间。转运前必须将转运风险告诉患者家属,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对患者进行转运。在对患者进行转运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准备简易呼吸机、带监护的除颤仪、氧气、呼吸气囊等抢救设备及药品。责任护士在决定对患者进行检查后通知检查科室等相关部门做好准备,从而使患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检查。转运前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测量,并对其做好详细的记录。

1.2.2 转运中的护理

转运时由责任护士在病人头侧,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的观察,在转运途中尽量避免颠簸震荡,注意患者头部的情况,在上下坡时必须使患者头部处于高位,若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应将去枕平卧,将头偏向一侧,避免患者出现呕吐物阻塞导致窒息的危险。在转运途中使用监护仪,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情况进行严密的检测,对神志清楚的患者应定期与其进行沟通,从而判断患者意识的改变情况。对于突然出现心脏、呼吸骤停的患者应立刻对其进行就地抢救,并通知附近医护人员准备器械及药品对患者进行抢救。

1.2.3 转运后护理

患者检查后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安置,并将转运途中出现的情况及检测结果及时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在转运途中的并发症发病率及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表示计数资料,并使用χ2进行组间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转运途中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转运途中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组别例数并发症死亡意外合计观察组1763(1.70)1(0.57)4(2.27)对照组16820(11.90)2(1.19)22(13.10)3 讨论

ICU患者在外出检查的过程中,由于患者病情较为危重,在转运及搬动的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3]。对于通气功能较差及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通气功能紊乱,需及时对其进行救治,虽然ICU重症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时间较为短暂,但仍有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意外,甚至出现死亡。所以重症患者外出检查的转运工作非常重要。

此次研究对两组患者进行两种不同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在转运途中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从而说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在转运途中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内科ICU重癥患者外出检查时,对其开展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在转运途中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建红,彭丽清.内科ICU重症患者外出检查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4,(20):373-373.

[2] 曹雪雁.ICU患者院内转运风险及对策探讨[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10):9-10.

神经内科ICU患者 第4篇

1 典型病例

患者, 女, 40岁, 因“反复发热10月余, 反复起脓疱2月”于2012年7月29日转入内科ICU。患者自诉10月余前因“发热”到外院住院, 期间出现左膝及左踝疼痛、肿胀。今年3月29日到骨科住院, 4月2日行左胫骨上端病灶清理术, 病理检查结果:慢性骨髓炎, 不排除真菌感染可能性。住院期间出现皮肤红斑、脓疱, 于4月16日转皮肤科, 皮肤病理检查示:皮肤浅表真菌感染。经抗真菌治疗1周后红斑、脓疱消退。此后因患者出现肺部真菌感染, 于4月25日转入呼吸科, 予抗感染及抗真菌等治疗后病情好转, 于5月4日出院, 出院后继续服用“伊曲康唑口服液”。6月10日再次出现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 复诊后由呼吸科拟“侵袭性播散性真菌病”收治。近2周来先后出现皮肤红色结节、脓疱, 在呼吸科给予抗真菌、抗感染等治疗无明显好转, 6月23日曾出现血压降低等休克表现, 经抢救成功于6月27日转入皮肤科, 继续抗感染治疗。实验室检查提示骨髓抑制并有肾功能受损, 提示病情仍危重, 予转内科ICU进一步治疗。转入内科ICU诊断:侵袭性播散性真菌病, 脓毒性休克, 左下肢蜂窝织炎, 淋巴癌, 脉管炎, 严重贫血, 蛋白质营养不良, 电解质紊乱, 急性肾损伤。既往史:既往因“发热反复发作, 颈部肿物”于2008年曾分别在当地医院及外院诊治, 诊断为“淋巴结结核, 皮肤结核, 皮肤感染, 口腔念珠菌病”等疾病, 住院抗痨抗真菌治疗后缓解, 出院后症状反复。有输血史、手术史, 无外伤史, 否认肝炎等传染病史, 否认心脏病史、糖尿病史。否认食物过敏史、有对氨水杨酸过敏史。

2 不同时间点药物治疗及其分析与讨论

第1天 (7月29日) , 患者T 37.1℃, WBC 7.2×109·L-1, N 91.6%, PLT 36×109·L-1, HGB 59g·L-1, HCT 18.2%, LY 4.5%, CRP155.11mg·L-1, 超敏C反应蛋白>5.0mg·L-1;肾功能、肌酐176μmol·L-1, 尿素15.59mmol·L-1, 内生肌酐清除率21ml/min。患者病情加重, 注射0.5g, q6h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0.5g, q12h;注射0.3g, q12h伏立康唑, 均静滴, 目的为抗感染。同时给予胸腺法新免疫调控治疗;为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应及时补充能量、高浓度的葡萄糖液和胰岛素;丙氨酰谷氨酰注射液保护肠黏膜。

分析与讨论: (1) 患者实验室检查提示骨髓抑制并有肾功能受损, 在目前患者感染程度重, 已出现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情况下, 药师使用应用最广谱、作用最强的抗菌药物, 遵循抗菌药物“重锤出击”的策略[1], 以便能够快速的阻断病情恶化, 遏止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 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 故选择抗感染方案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是有根据的。根据患者既往病史及用药史, 考虑患者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且根据2011年IDSA《MRSA指南》[2]:对于复杂性SSTI的住院患者, 除手术清创和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外, 应在培养结果出来前进行MRSA经验性治疗。 (2) 患者入院诊断为侵袭性播散性真菌病, 给予静脉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临床药师考虑选择静脉使用该药的给药途径欠妥, 因中至重度肾功能不全 (肌酐清除率<50ml/min) 的患者不得经静脉给伏立康唑, 因可发生赋形剂磺丁基β环糊精钠蓄积[3]。该患者有急性肾损伤, 血肌酐176μmol·L-1, 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计算其内生肌酐清除率为30.7ml/min, 属于肾功能失代偿期, 建议给予伏立康唑片口服途径给药, 因该药口服吸收迅速, 生物利用度很高 (96%) , 可给予第1天400mg, q12h负荷剂量, 第2日给予200mg, q12h维持量。经过与医师沟通, 医师从临床的角度出发, 认为对于重症并发MODS的患者抗感染治疗为重中之重, 给予静脉使用伏立康唑联合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迅速控制感染为最终抑制SIRS的反应, 纠正各重要脏器特别是肾功能得到好转的最有效方法。临床药师经查阅大量的书籍, MODS病理生理机制为感染、创伤是MODS的促发因素, 炎症反应的失控、而产生MODS的根本机制是SIRS/CARS失衡。机体炎症反应失控的表现和结果为组织缺氧、内皮细胞和再灌注损伤、肠道屏障功能破坏和细菌/毒素移位;同时又是进一步促进炎症细胞激活、炎症介质释放和炎症反应加剧的重要因素;而组织缺血和内皮细胞损伤则既是肠道毒素细菌易位的基础之一, 又是细菌毒素移位后产生损伤的结果。肠道是休克及MODS中最易发生缺血缺氧的器官[4]。相关文献亦论述了危重疾病时肠黏膜屏障 (IMB) 损伤的机制:胃肠黏膜容易在危重疾病时受到损伤, 与自身的解剖结构特点密切相关[5]。经讨论后, 医生和临床药师达到一个共同的观点, 并建议密切监测患者在治疗期间肝功能、肾功能等变化[6]。 (3) 由于MODS使患者处于高度应激状态, 所以机体会出现以高分解代谢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蛋白质分解、脂肪分解和糖异生明显增加, 但糖的利用能力明显降低。急性肾损伤合并MODS的患者不但具有一般危重患者的应激代谢反应, 还具有其特殊的改变如能量代谢、糖代谢、脂肪代谢等[7]。器官和组织的功能维护和组织取决于适当的营养基质, 因此, 器官和组织细胞代谢达到营养支持治疗, 同时添加谷胺酰胺保护肠道黏膜, 促进和改善肠黏膜绒毛的功能是合理的。临床药剂师和医生同意以上治疗措施被应用。

第2天13:00患者出现意识改变, HR增至130次/min, R至42次/min, Sp O2 48%, 患者镇静治疗后, 予经鼻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插管上机后, 患者呼吸逐渐降至18次/min, HR 90次/min, BP 70/48mm Hg;复查血气分析后予下调吸入氧浓度至60%, 并给予多巴胺维持患者的血压 (100~110/60~70mm Hg) 。白细胞计数38.1×109·L-1, 94.2%粒细胞比率, 血红蛋白80g·L-1, 血小板计数221×109·L-1;肌酐105μmol·L-1, 尿素11.05mmol·L-1;16U·L-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26U·L-1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给予增加注射用伏立康唑溶媒生理盐水的量至150ml静滴, q12h;增加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使用次数至0.5g静滴, q8h抗感染。

分析与讨论:目前患者感染灶尚不完全明确, 结合其血象特点看,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可能性大, 且根据指南需针对MRSA行经验性治疗, 考虑目前患者血肌酐值下降, 肾功能逐渐恢复的情况下, 给予增加万古霉素给药次数加强抗感染。并考虑伏立康唑引起的肝功能试验异常以及视觉障碍不良反应可能与较高的血药浓度和/或剂量有关, 故给予增加溶媒生理盐水的剂量,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6天 (8月3日) , 患者仍处于持续镇静状态, Ramsay评分为2~3级;今晨患者因出现呼吸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 而调整呼吸机参数;仍有发热, Tmax 38.5℃;持续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在120/60mm Hg左右, 血管活性药用量逐渐减少。左下腹壁近左大腿近心端可见红斑形成, 皮肤上散在米粒样脓疱;左大腿内侧近端皮肤可见大片红斑, 较前日红斑稍吸收, 但可见皮肤脓疱增多, 部分破溃、渗出, 局部皮温增高, 软组织肿胀仍明显;右踝内侧及足面皮肤可见增多的米粒样脓疱, 局部红热肿;左内踝部及左小腿远端内侧见增多的皮肤脓疱。白细胞计数17.5×109·L-1, 粒细胞比率92.5%;肌酐92μmol·L-1, 尿素10.42mmol·L-1。给予加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 ivq, 12h。

分析和讨论:患者呼吸快, 血氧饱和度下降, 血气分析提示氧合指数为132mm Hg。根据患者Pa O2/Fi O2、呼气末正压水平均低以及8月2日胸部CT示两下肺含气不全, 可考虑肺损伤 (ALI) 存在, 而ARDS是ALI的严重阶段, 二者是连续的病理生理过程。

第14天 (8月11日) , 患者体温已正常一周, 复查血象下降明显, 双下肢皮肤红斑、脓疱较前吸收, 水肿减轻, 血气分析提示氧合可, 给予脱机治疗。

第17天 (8月14日) , 患者神清, 持续鼻导管给氧, Tmax 36.7℃。双侧腋窝、左侧腹股沟、左侧腘窝分别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腹部平软, 未见压痛, 未触及包块;双下肢皮肤红斑、脓疱较前吸收, 水肿减轻, 左侧大腿内侧仍有少量脓疱疹未吸收。白细胞计数5.2×109·L-1, 72.6%的粒细胞比率, 血小板计数130×109·L-1;乳酸2.39mmol·L-1, 肌酐68μmol·L-1, 尿素7.18mmol·L-1, 尿酸109μmol·L-1, 总二氧化碳21.5mmol·L-1。给予停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改为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静滴, q8h抗感染。

分析与讨论:患者目前体温正常已1周, 皮肤病灶较前基本吸收, 血象白细胞正常, 临床药师建议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降阶梯换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万古霉素继续使用至3周, 伏立康唑可调整为口服给药。患者转入ICU后, 万古霉素已使用14天, 虽已达到IDSA《MRSA治疗指南》推荐的复杂性SSTI的住院患者抗感染时间7~14天, 指南同时也指出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做出随时调整。考虑到患者反复发烧、出现脓疱, 因此继续使用3周巩固治疗, 医师采纳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及万古霉素意见, 继续给予静脉使用伏立康唑也是为了巩固抗真菌治疗的作用。

第22天 (8月19日) , 体温正常, 血象未见明显波动 (白细胞计数6.4×109·L-1, 粒细胞比率81.2%) , 给予停注射用伏立康唑, 改为伏立康唑片200mg, q12h口服序贯治疗。

分析与讨论:患者病情稳定, 临床药师再次建议伏立康唑可给予由静脉给药转为口服给药连续治疗, 因该药口服片剂的生物利用度很高, 达96%, 口服和静脉滴注两种给药途径可相互转换。医师采纳药师建议。

第27天 (8月24日) , 患者皮肤病灶较前吸收、干结, 实验室检查结果较前改善 (白细胞计数4.3×109·L-1, 血小板计数82×109·L-1, 粒细胞比率66.0%, 尿素6.22mmol·L-1, 肌酐86μmol·L-1) , 病情相对比较稳定, 患者可出院服药继续治疗。

3 总结

综上所述, 诊断和治疗工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本文此例患者经入院后药师遵循“重锤出击”的原则, 快速阻断了病情恶化, 遏止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防止了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病情稳定后, 医师采纳药师建议, 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及万古霉素意见, 继续给予静脉使用伏立康唑也是为了巩固抗真菌治疗的作用, 最终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在该病例的在药物治疗中, 临床药师帮助医师权衡利弊、综合衡量选择治疗药物, 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使患者的临床诊治获得最大受益, 发挥药物最佳疗效、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起到作用, 并在临床药学实践中得到能力的证实和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淑娟.抗菌药物治疗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66-267.

[2]Catherine Liu, Arnold Bayer, Sara E, et al.Clinecal Practice Guidelines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hicillin-Resestant Staphylococlus aureus Infections in Adults and Children[J].Clin Infect Dis, 2011, 52 (3) :e18-e55.

[3]汪复, 张婴元.实用抗感染治疗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69-372.

[4]刘大为.实用重症医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390-391.

[5]徐有青, 崔培林.重视危重疾病时肠黏膜屏障的保护[J].山东医药, 2011, 51 (16) :1.

[6]吴彩军, 刘朝霞, 刘禹赓.2008年拯救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J].继续医学教育, 2008 (1) :53.

ICU内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 第5篇

ICU内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范文1

内科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下,以年初制定的工作思路为指导,以提高医院效益为核心,以增强我科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全面落实医院管理,强基础,抓规范,顺利通过”二甲医院复审”,实现了全年业务制度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社会效益化,有力地推动了我科各项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作为我科主任的这一年来,本人认真履行科主任职责,尽职尽责,为更好服务于患者,鞭策自己,今天向各位领导及同事汇报一年来的工作,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同事批评指正: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

2019年全科累计出入院人数约人次,床位使用率%,总收入近万元,在几个内科中始终处于地位。

二、全年开展新业务、新技术项

我科率先开展床旁心梗三项和第二聚体的检测,大大缩短了传统化验时间,能在为医生提供临床确定诊断,为急性心机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明显提高了患者的预后。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为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及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充分依据。糖尿病的胰岛素泵治疗,方便了糖尿病患者适时检查血糖,使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更为科学合理。

三、无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全科人利用业务培训时间努力学习知识,利用病历讨论,主任查房积累临床经验,并同时积极参加学术会,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来我院讲座,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实行人性化温馨服务,诚恳认真工作、细致耐心交流,为适应新形势下医疗环境,加强对科室成员的思想及职业教育,树立面向社会、面向患者,把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科室的各项工作的全过程。激发科室成员积极向上的精神,增强科室的凝聚力。

培育科室精神、树立医务工作者整体形象,即服务一流,技术精湛,爱岗敬业,文明服务的白衣天使形象。五、打造良好团队精神。我科的工作一年到头都忙忙碌碌,在病人多,特别是急重症患者多,医生少的情况下,经常加班加点连轴转,而且专业性强。需踏实、耐心、不惧脏累,才能胜任工作。甘于奉献、诚实敬业是内科工作的必备人格素质。特别在年轻医生的成长方面起决定性因素。作为科主任,以身作则,一直值周日白班,在科室人员事假及相继去省医院进修学习期间,一直参加科室值班,最多时一周连值四个夜班。

一年来,本人踏踏实实地做好各项医疗工作,克抓严管,确保医疗安全,以积极地态度投入工作,只要工作需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六、医乃仁术,廉洁行医,作为科主任应率先垂范,同时要求全科每一位医师在工作中做到:经常深入病员和家属当中,了解病员的痛苦和需求,关心和体贴病人,切实减轻患者的负担,诚心诚意为患者服务。在工作上大胆创新。

认真切实转变思维方式,大胆开展技术创新,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以自己的医德和人格力量赢得病人的尊重和信赖。切实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形象,严格履行服务承诺。严格自律,做廉洁从医的表率。在临床工作中,提高觉悟,坚定信念,锤炼意志,耐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坚持原则、秉公行医、公私分明,认真处理好医院和患者的关系;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声誉。永葆医务人员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

由于科室病人多,工作繁忙,我们的工作还有些不足之处,如:住院病例不能及时完成,内容过简;办公室环境卫生有时较脏乱。翻过去的一页已成为历史,如果说做了一些工作,能较顺利的完成各项任务,这主要与每位院领导的支持和医院相关科室的关心帮助分不开,与科室全体人员的团结协作,敬业奉献分不开。在这里,对全院职工对我们的扶持和帮助表示真心感谢。但自己深知离各位领导的要求和全院职工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下一,将继续加强我科建设,争取在医院搬新址以后,开展一些新业务,使我科的业务更上一个台阶,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

ICU内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范文2

回眸过去的工作、学习、生活既辛苦、忙碌,又让人感到充实和自豪。现将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

晋升为主治医师是独立开展工作的开始,为迅速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前两年本人一直在急诊科工作,急诊工作的锻炼使我迅速提高对急危重病的认识和抢救水平,能熟练处理好急性左心衰、急性冠脉综合症、支气管哮喘发作、高血压急症、癫痫大发作、上消化道大出血、大咯血等内科急症;同时能熟练地进行心肺脑复苏的抢救。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内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阅读大量医学杂志及书刊,坚持写读书心得和综述,踊跃参加医学专业网络,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及时应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内科各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的诊治技术,同时也能处理各系统的常见病及各种急危重症及疑难病症如心脏骤停、药物中毒、昏迷等等,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在程度上避免了误诊差错事故的发生。我的信念是尽自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解除病人痛疾。临床工作离不开科研,同时我也希望自己有所创新,并开

展了以脑卒中为主题的系列研究,针对脑卒中发病后肢体瘫痪后遗症多,且发病年龄高,治愈率低,申报了《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应用》课题,提出使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加强肢体康复,在康复治疗中发现强制性运动治疗对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疗效较好,但对下肢功能恢复与一般康复治疗区别不大,故又提出《脑卒中下肢偏瘫病人踏车运动疗法临床分析》的相关研究,采用踏车运动治疗患侧下肢,并且取得较好疗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攻关,最终完成课题,在临床推广中使我深深体会到医学研究的艰辛,虽然我的课题已取得阶段性结果,但治疗脑卒中是一项长期工作,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建树。

自任职以来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对下级医师的指导工作,培训下级医师进行各种常用内科操作,规范三级查访制度,提高下级医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水平,多次组织院内讲座,规范各种常规操作技能,真正发挥了业务骨干作用。

希望自己能通过这次晋升评审,使自己的业务工作更上一层楼,做一个优秀的内科医生。

ICU内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范文3

我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务工作者,我们所从事的行业要求我们每一位从业者都要是老百姓身边的“健康天使”,我只是立足岗位尽心尽力做好我应该做的每一件事,谨记成为一名医生时立下的宣言,保证自己要奉献一切为人类服务。我将要凭我的良心和尊严从事医业;病人的健康应为我的首要的顾念。我会尽力做我力所能及的对老百姓健康有利的事。

在进入医业时:我郑重地保证自己要奉献一切为人类服务。我将要给我的师长应有的崇敬及感戴;我将要凭我的良心和尊严从事医业;病人的健康应为我的首要的顾念:我将要尊重所寄托给我的秘密;我将要尽我的力量维护医业的荣誉和高尚的传统;我的同业应视为我的手足;我将不容许有任何宗教,国籍,种族,政见或地位的考虑;介於我的职责和病人间;我将要尽可能地维护人的生命,自从受胎时起;即使在威胁之下,我将不运用我的医学知识去违反人道。我郑重地,自主地并且以我的人格宣誓以上的约定。

我们医院内科是普内科,作为科室主任,我始终要求全体医护人员强化“四个意识”,即: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学习意识。继续强化专科能力建设,严格落实各项诊疗制度,牢固树立“救死扶伤、病人至上、质量第一”的意识,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业务、钻研业务上,不断拓展知识面,将新技术、新疗法应用于临床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树立将自己的业务能力转化为推动科室科学发展、构建医院创新发展的能力意识,强化门诊工作的重要性,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病人看病就医,努力做到热情服务、微笑服务、耐心服务、文明服务。

作为科室主任,在医护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带头参加各项工作,设立高血压专科,进行专病管理。认真接诊每一位患者,仔细询问病史、重视认真严谨体格、合理开具辅助检查、科学合理用药合理,不计较个人一时之得失,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患者的满意,用过硬的技术、高水平的医疗质量获得了病人的认可。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时刻认识到治病不如防病。我积极加入到义诊为民、健康宣教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社区进行健康教育、健康宣传,把真正的健康知识普及给广大的老百姓,现在我有几十个“粉丝”这些都是社区的老人家,他们每每看到有推销保健品的人员都会给我打个电话问问,我也每每耐心的解答建议他们理性的健康的管理自己的健康,渐渐地我收获了许多友谊,他们有时家里的家长里短也会找到我,这可能与我的专业无关,可是这与他们的健康有关,我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渐渐地我成为很多家庭的健康朋友,我真的很欣慰并且乐此不疲。我信奉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ICU内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范文4

回想2014年医疗工作中,我在医院各级领导和教师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工作和学习。透过这一年来的工作和学习,我在思想上、工作上和学习上等各个方面都到达了必须的提高,也有不少的教训和体会,从各个方面锻炼了自我,但有时又感十分无赖。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以党的理论武装自我,在思想喜欢咸岣咦约海裘芪埔皆河眯牡恼妨斓迹岢挚蒲Х⒄埂⒐菇和谐医患关联

我在院领导的带领下,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方针和政策,我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的系列理论,进一步端正服务理念,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营造互坚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明白、互相帮忙的温馨和谐的医患关联开展自身思想品德建设,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主任的英明决策下,用心的为人民服务。

二、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认真钻研,完成了医院和自我既定的目标

我在科室主任、教师的指导下,用心参与了普外科病人的诊治工作。我在各种医疗操作中,严格遵循医疗常规,认真仔细,从不违规操作。透过自我的发奋学习和科主任及教师们悉心教导,我更加熟练掌握了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些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从不旷工,反而是多次加班工作,目前在同科医生中,欠休假是最多。每个月的门诊病人及门诊收入,我不计较个人得失。

三、继续加强学习,从多种途径丰富和培养自我我一开始工作,就深知自我的不足,为此,我一方面再次温习大学书本,一方面从其他途径去了解和学习医学知识:我用心参加院内和院外组织的多种学术活动,不断吸取医学的新知识和新进展;在工作学习期间,我用心参与科室的业务学习并讨论发言,提出自我的见解;参加了科室组织的“三基”考试并顺利过关。同时今年参加了腹腔镜培训班活动并取得了腹腔镜中级技术合格证。透过不断学习,我健全了自我理论水平,完善了自我的知识结构,丰富了自我的临床经验,增强了自我的法律意识。

四、振奋精神,进入状态,用心投入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迎接复评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学习和借鉴上级医院的同仁们的工作热情和认真态度,从自身上抓起,发奋提高自我的业务水平,以“三基”“三严”为准绳,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继续巩固去年的“四心服务”,严格各种收费项目,做到“不乱收”,“不多收”,“不少收”,合格用药和开具医学检查,避免不合理的医疗浪费,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发奋为每个病员服好务,争做一名优秀的医务人员。同时发奋实现以下四个突破:一是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以病人为中心,在公益性体现程度方面取得新突破;二是健全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在促进医患沟通整体效果方面取得新突破;三是带给优质医疗服务,在患者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满意度方面取得新突破;四是健全完善医疗告知制度,在增进医患信任方面取得新突破。我透过今年的工作和学习,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坚持做好“为民健康,从我做起”,构建了和谐医患关联,我发奋做到了对每一位病人赋于医务人员应有的爱心,以精湛的医疗服务技术让病人放心,耐心的为每一位患者和家属解决自我权限范围内能够解决的困难,发奋为病人和家属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就医环境,让医院和病员放心,不断的在工作和学习中提高了自我医疗服务水平。

五、敢于承认错误,理解批评,发奋以新的成绩向医院汇报

在今年,因自我的骄傲自满的情绪,让自我在工作中出现误差,为此,在领导们的教育和帮忙下,敢于承认自我的错误,理解领导和教师的批评,并且下决心改正错误,在以后的工作中更要严格要求自我,使自我以教训当作经验,以领导给的机会当作契机,发奋工作,讲奉献,争取以新的成绩来向医院汇报。六、参与科室的管理,发奋做好相关工作。

今年,在医院领导的赏识和科室同事的信任下,我当选为了科室的秘书,虽然目前没有任何的经济报酬,在我被安排反思总结的时刻,我仍然不忘记科室的管理工作,及时为科室主任分担工作,及时完成科室主任布置的相关任务。正因,科室秘书这是一个新的工作,对我来说,就是新的挑战,为此,我参加了科室秘书培训班的学习并认真做好笔记,同时顺利参加了科室秘书培训的考试。在实际工作中,我也边学习边总结,同时成立了外科年轻医师学术兴趣小组,并按期组织了活动,深受了小组成员的好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然,我在工作和学习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向各位领导、教师和同事们学习,注重细节,加以改正和提高,告别对于自我的骄傲自满一面,在工作和学习中要坚决改正,争取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成为医院领导心目中的好职工。

医生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1.2019医生个人工作总结5篇

2.优秀医生个人工作总结精选

3.医院医生个人年终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4.医生个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神经内科ICU患者 第6篇

【关键词】护理分险;预防;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74-01

护理风险是指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护理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病人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及时、有效的控制[2]。神经外科病人因病情重,并发症多,病人多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大小便失禁等情况,在病病各个阶段常有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及言语等功能障碍,存在有潜在的若干安全隐患。因此了解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常见种类及安全管理对策,对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保障病人医疗、护理的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

1 护理风险的种类

1.1 非计划性拔管:神经外科病人病情重,头部引流管,气管切开套管,尿管,鼻饲管,等各种管道多,术后监护仪器多,在翻身或做治疗时管道可能意外脱出或患者自行拔管。在气管插管、胃管、静脉插管、导尿管、引流管中,以气管脱落至体外或自动拔除的风险性最大[3]

1.2 窒息:术后因吞咽,迷走神经功能障碍而发生吞咽困难,饮水呛咳,重型脑外伤或手术后的病人不能有效清理呼吸道,鼻饲的病人因喂食不当造成食物反流,颅内高压呕吐引起呕吐物误吸,这些因素均可造成窒息的发生。

1.3 坠床,跌倒:神经外科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定向能力异常,肢体运动障碍和视力视野受损易发生坠床,跌倒。病床高度不适,平车脚刹固定不稳等都可为患者造成护理安全隐患[4]。

1.4 皮肤损伤:病人因昏迷偏瘫等原因致肢体感觉减退或感觉障碍,易造成烫伤;约束带使用不当而发生皮肤坏死。

1.5 NICU护士应急能力低或工作责任心不够强 有的护士缺乏工作经验、专业理论及基础知识,对危重患者的评估能力低下。

1.6 口头医嘱多 NICU内抢救患者多,医生来不及开书面医嘱,夜间护士呼叫值班医生,但医生叫护士按照原医嘱执行,等明晨才补开医嘱,这是违反规章制度的。

1.7院内感染 危重患者全身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观念不强,消毒隔离制度不落实或方法不妥,消毒隔离设施不合理或用品缺乏等,造成患者院内感染。

2 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建立护理安全管理体系,成立以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为病房体,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参与的三级护理安全质量控制体系。护士首先应实施补救措施,使患者的伤害降到最低,并及時向护上长汇报情况;对重大差错事故立刻报告科主任、护士长、护理部负责人员;对一般护理失误和差错,科室每月统计上报护理部一次。科室建立不良事件统计记录本和护理安全分析讨论本,每月组织讨论一次,对存在的风险提出整改及防范措施。

2.2减少和防止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对于神志清醒合作的患者应耐心讲解人工气道的正常不适反应、气道处理及机械通气的必要性,对于烦躁、不合作、意识恍惚的病人进行适当约束。我科针对此类病人自制一种手袜式约束带约束双上肢,防止病人乱抓乱拔,取得较好效果,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在为病人治疗、护理及翻身时,防止管道滑脱,操作完毕均要检查各导管是否固定在位。

2.3 防止窒息发生 患者呕吐时头偏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床边备好吸引器及吸引用物,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患者要充分湿化气道,防止痰液结痂,翻身时给予叩背,使痰液松动易吸出。

2.4 如意识障碍、躁动、痴呆、高龄患者,护理人员要反复向家属强调其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正确使用各种保护具如床栏、约束带等保护工具。检查、移动患者的过程中,妥善防护患者安全。

2.5 如患者有感觉障碍或减退,应向家属详细反复讲解热水袋正确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强调热水袋使用时热水温度不应超过40℃并加用布套,禁止直接接触皮肤,尽量少用,避免安全隐患。热水瓶放于妥当的位置,避免碰倒,以防烫伤意外。

2.6 加强神经外科护士专科知识培训,良好的护理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是防范护理纠纷的基础和保证。利用科室业务学习和疑难病例讨论等时间组织进行理论学习和强化神经外科理论知识,并通过护理查房、业务学习、健康指导形式,提高护理安全和法律意识,提高安全处理技能,保证护理安全。

2.7 正确执行医嘱 护士在执行医嘱时经2人复核,对有疑问的医嘱要询问医生确认无误后才执行,认真做好三查七对,每一次治疗都要经双人查对,在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要复述一次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要督促医生及时补开医嘱,非抢救时不能执行口头医嘱。

2.8 防止院内感染 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进行护理操作时要认真负责,严格遵守操作程序。每次操作前都应洗手,以防交叉感染。

2.9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合理而优质的护理人力配备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和重要因素,临床上护理人员缺编,加上神经外科工作量大、工作任务重,容易导致护理人员产生身心疲惫综合症。改善长期超负荷工作状态,改变传统的排班模式,实行12小时制弹性排班制度。

神经外科病人病情危重、病程长、致残率高,患者家属长时间照顾病人,加上医疗费用高,经济负担较重,病人家属多有怨恨、疲惫、不理解的情绪。我们要充分理解尊重和支持患者及其家属。自觉控制并调节自己的情绪,时刻以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对待病人和家属。护理人员在给病人作操作时,应考虑到病人的知情权,明确告知病人所有检查操作的目的和意义,应执行告知签字制度。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和依靠法律维护医院正当权利。通过典型事例的学习,培养护士的法律意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

参考文献:

[1] 李晓惠.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6.

[2] 史自强,马永样,故祥波,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

神经内科ICU患者 第7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60例2012年9月至12月间我院神经外科ICU患者家属。入组条件:(1)为患者最主要的照顾者,与患者关系为配偶或父母/子女,年龄18岁以上,认为自己是患者;(2)意识清晰,无智力障碍;(3)小学文化程度以上,具有一定的语言交流和文字理解能力;(4)存在明显焦虑、抑郁情绪,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得分大于9分[4];(5)知情同意,愿意参加本研究。按抛硬币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研究组男9例,女21例;年龄25~51岁,平均(36.5±11.6)岁;文化程度:小学5例,初中12例,高中6例,大专以上7例;经济状况(自评)好6例,中等16例,差8例。与患者的关系:父母8例,配偶16例,子女6例。对照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26~50岁,平均(35.7±12.1)岁;文化程度:小学3例,初中13例,高中7例,大专以上7例;经济状况(自评)好5例,中等18例,差7例。与患者的关系:父母9例,配偶16例,子女5例。上述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告之患者病情、治疗、探视制度等情况。并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时间为2周。

1.2.1 健康宣教

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家属实施健康宣教。实施前,首先责任护士与患者家属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与信任关系。健康宣教的主要内容主要涉及医院病房环境、ICU常规知识、患者病情、药物治疗与护理,以及康复状况,各种治疗仪器和管道知识。目的是使患者家属对医院有一个良好的认识,消除因医学知识不足而产生的不良心理问题,对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有一个较全面正确认识,避免产生医患纠纷。

1.2.2 人性关怀照护行为

(1)临床护士在护理的过程中,要求以良好的形象服务患者家属做到规范化的礼仪服务行为,实施微笑服务,尊重患者家属,耐心解答家属的疑问。(2)责任护士每天与家属进行交流,及时反馈患者是病情,同时指导患者家属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对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消除消极心理。(3)实行弹性探视制度,根据病情增加探视时间与次数。以更好地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4)每天发放一日医疗费用清单,减轻患者家属因经济问题而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针对特殊困难家庭由医院及科室领导出面,适当地帮助患者家属解决经济负担,减轻心理压力。

1.3 评价工具

(1)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4],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共90个项目,分为0~4五级评分,得分越高,身心症状越严重,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心理障碍越重.经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水平。(2)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hinese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5]该量表共14个自评项目,每个项目采用1-7级评分法。第4、5、6、7、9、10、13项目进行反向评分,评分之和为失控感得分,其他几个条目的评分之和为紧张感得分,失控感得分与紧张感得分之和为心理压力总分。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心理压力评分结果比较(表1)

表1结果显示,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理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心理压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2.2 入院时和出院时两组心理问题评分结果比较(表2)

表2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SCL-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SCL-90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因病情危重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Unite,ICU),对家属产生强烈心理冲击[6],若不及时进行干预,容易发展成为严重抑郁或急性创伤后应激综合征[7]。外科ICU患者救治期间家属心理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归纳为3个主题[8],担心患者救治不成功、与医护人员的有效沟通不足和经济压力。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家属上述压力产生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

认知的缺陷能够导致个体产生不良行为和负性情绪,矫正认知错误能够改变个体不良行为和心理[8]。个体认知缺陷单靠个体自我管理难以纠正,须借助外部行为干预才能达到。有学者认为[9],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行为。健康宣教是纠正个体错误认知,提高认知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是通过帮助个体学习有关认知知识的途径,使个体对不良心理刺激产生积极应对及防御方式,以维护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

关怀照护是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与精髓[10],从某种作用上说,关怀照护行为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治疗行为。陈群英认为[11],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是为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也是对患者的亲切关怀。要运用人文关怀的理念与患者沟通,才能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

依据上述理论和观点,本文对ICU患者家属实施了以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照护等措施的综合性护理干预。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具有相同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两基线资料的研究组好对照组,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心理压力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不良心理问题较对照组减少,表明本研究所实施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家属减轻心理压力,消除不良心理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研究组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家属掌握了一定的医学知识,对患者的疾病有了一个较全面正确的认识,解决了因医学知识不足而产生的不良心理问题及负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不良事件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再者通过实施人性关怀照护行为,更进一步地帮助患者家属消除了焦虑抑郁及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和情绪问题,维持了良好的心理舒适状态,从而减轻了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实施的综合性护理干预立足于患者家属导致心理压力及心理问题的产生的各种因素,因而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因此,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有效解决神经外科ICU患者家属心理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ICU患者家属心理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 60例ICU患者家属按抛硬币分组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自我管理方式,研究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时间为2周,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两组SCL-90和CP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SCL-90和CP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矫治ICU患者家属心理问题,减轻心理压力,对维持他们良好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神经内科ICU患者 第8篇

关键词:ICU中心,静脉内导管,相关感染因素,预防措施

中心静脉内置管相关感染因素现已经成为近些年来ICU内中心治疗患者, 院内感染最重要预防性问题。所以, 认识同导管关联的并发症, 对长期进行放置中心静脉内导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ICU中心中脑出血、重症感染 (包括脓毒血症) 、脑梗死的老年重症性患者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卧床治疗, 并且患者较常合并伴有多种的慢性疾病 (如冠心病及糖尿病、高血压等) , 严重降低患者的机体抵抗力, 所以导管感染率对比年轻患者明显上升。统计结果表明≥60岁患者, 导管感染率为30.24%, <60岁患者者导管感染率仅为15.5%。为了更加明确老年内科ICU中心患者的中心静脉内导管感染率发病情况, 现对我院老年内科ICU中心, 中心静脉内留置导管的老年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老年内科ICU监护病房患者共86例, 患者每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均为1~7次, 平均5.5次, 共172例次。留置部位分别为:16例次左颈内静脉, 80例次右颈内静脉, 3例次左锁骨下静脉, 9例次右锁骨下静脉, 6例次左股静脉29例次右股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为1~55d, 平均 (10.42±9.50) d。男患68例, 女患18例。年龄68~92岁, 平均 (78.50±5.5) 岁。

1.2 方法

1.2.1 预防感染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的部位临近口咽部, 容易导致口鼻分泌物、呕吐物、汗液等污染情况的发生;颈部活动量较频繁及活动角度比较大, 敷料比较容易脱落错位。尽量透选择粘性大、弹性好、透明容易对穿刺部位进行观察, 还可以阻挡外来污染和细菌, 但透明性的敷料较容易导致感染, 不易直接接触皮肤使用, 所以应先用一块无菌的方纱盖住穿刺点后, 进行透明敷料粘贴固定, 这样既没有直接粘贴针眼便于观察。

1.2.2 导管感染标准及处理措施

患者突然出现体温升高、寒战等感染特征、排除其它部位感染因素引起, 则表现为CRI。6例次表现穿刺部位的局部发生肿、红, 48例次变现原因不明的突然发生体温升高、寒战等感染症状且排除其它部位感染因素[2]。上述52例次为CRI的患者, 46根导管是在无菌操作下进行拔除导管, 使用消毒的无菌剪刀把导管尖端一侧2~5cm长度, 剪下放入培养瓶中送病理实验室进行细菌量培养, 其中2根导管在进行送检时, 缺乏培养瓶没有进行送检实验室细菌培养。在43例发热原因不明的患者中, 其中19例进行抽取导管内血液作为标本进行真菌和细菌培养、真菌性抗原定性、分离性鉴定及药敏敏感试验检测。

1.3 统计方法

对老年内科ICU监护病房患者共86例, 对中心静脉内置管, 相关感染因素及处理措施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分析选用SAS8.0统计软件, 以χ—±s表示计量资料, 应用t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CRI发生率与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关联

86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出现CRI 39例次, 4例为穿刺出口局部感染、余患者均进行导管相关性的血流感染检测。发生CRI的患者年龄为: (78.5±5.5) 岁, 未发生CRI的患者年龄为 (76.5±6.5) 岁, 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796, P=0.398) ;未发生CRI患者与发生CRI的患者相对比, 患者各种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比例, 及两组之间明显差异, 不具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2.2 CRI情况

患者进行中心内静脉置管172例次, 发生CRI48例次, 总体发生率为27.90% (48/172) , 具体详见表1。穿刺部位的不同CRI的发生率也有所区别, 其中CRI发生率最高的穿刺点为锁骨下静脉, 其次为颈内静脉, 股静脉穿刺点CRI的发病率最低, 但伴随置入导管的腔道数的不断增加, CRI的发生率也在呈上升趋势, 详见表2。

2.3 致病菌进行培养

进行致病菌培养的送检导管共46根, 检测结果阳性率为45.65% (21/46) , 其中阳性表现为12株革兰阳性菌, 15株为革兰阴性菌。导管送检28次, 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为32.14% (9/28) , 4株为革兰阳性菌, 5例为革兰阴性菌, 在进行真菌的抗原检测阳性率为10.71% (3/28) , 其中2例为念珠球菌抗原阳性, 1例为曲霉菌抗原阳性。

3 讨论

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及脆性增加, 是老年的患者血管的特点, 长时间反复进行外周血管的使用, 较容易导致液体渗漏和静脉炎等问题的发生, 在进行输注有刺激性药液或是进行静脉营养治疗时, 临床大部分采用中心静脉进行静脉内置管。近些年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 伴随适应证的增加, 使中心静脉植入导管的数量也显著上升, 所以, 对于采用静脉内置管方法治疗也越来越多的被广泛应用。研究表明CRI中为导管的相关性血流感染最为主要因素, 除了与本文中患者中全部为老年人外, 还可能同患者合并发生心脑血管性等疾病的发生, 需要进行活动限制或是导致卧床的比例明显上升。

上述统计表明, 随着导管置入的时间延长, 感染发生的导管的数量比例也不断的增加, 原因可的是:伴随导管留置的时间延长, 反复对静脉导管进行各种医疗使用上操作的频率也显著上升, 感染污染的概率也在不断的上升。CRI发生率在第3周发货神呢规律最多后开始下降, 原因是较少的留置导管的时间周期, 对长时间进行导管留置的患者采取严格的执行无菌性操作, 可明显减少CRI的发生, 有很重要的意义。

影响CRI发生率的因素还有穿刺置管的位置, 不同的穿刺位部位按照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顺序发生的概率依次呈上升趋势。文中进行穿刺置管的患者为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在进行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置管障碍时, 选择进行股静脉内置入导管。显示CRI发生率为锁骨下静脉发生率最高。上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三腔、双腔、单腔静脉导管的CRI发生率呈下降的状态, 导管置入腔道的数目越多, 置管感染发生的概率就越大。在采用三腔导管置管中, 在进行血液滤过的时候, 较常发生连接导管紧贴血管壁引起血流量减少、超滤压过低, 所以需要进行导管位置的调整, 无形中增加了同导管接触的频率, 也使CRI的发生率有所提高。在全部送检导管的致病菌的培养结果中, 阳性率较高, 革兰阳性菌对比革兰阴性菌比例低, 还存在4例真菌性感染, 预计同股静脉置入导管比例较高相关, 既往有医学专家研究表明, 股静脉置管发生CRI时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 但多项研究表明结果为CRI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

综上所述, 老年内科患者CRI感染的发生率约30.24%, 置管选择的部位不同, CRI发生率也不相同伴随置管的腔道数量上升, CRI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 血液滤过治疗等频繁接触导管的操作可增加CRI发生概率。所以在进行导管留置时, 应尽量缩短导管置入的时间及次数, 降低导管留置的腔道数量, 严格遵守导管操作接触时的无菌操作原则。

参考文献

[1]邓小玲, 林哲婉, 李艳梅, 等.老年内科ICU中心静脉内导管相关感染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 2010, 45 (4) :339-340.

神经内科ICU患者 第9篇

1 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ICU) 的现状

我科作为综合性重症监护室, 开放病床8张, 实行封闭式管理和无陪制度, 收治的是各科不同类型不同病种的急、危重病人, 由于病人病情危重, 病情变化快, 随时需抢救, 抢救护理措施多, 并且常常使用呼吸机等技术含量高的各种仪器, 因此工作繁忙, 压力重, 基础护理工作量大。

2 实施方法

2.1 全员培训, 深刻理解优质护理的内涵, 转变观念

根据病区特点, 组织全体护士学习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 提高思想认识, 理解“三贴近”——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外派护理骨干外出参观学习其他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并回院后传达、交流, 让大家真正认识到基础护理不只是擦浴等生活护理, 还包含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环境设施的管理等, 以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 能充分意识到病人的疾病治愈和康复, 护理服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激发每位护士的工作热情, 自觉、主动地带着“五心”去护理病人, 积极参加医院举办的护士礼仪培训, 注意提升护理工作者形象, 让病人感受到每一位护士都是受过训练、素质较高、责任心强的人, 能够给予病人安全感, 取得病人信任。

2.2 调整班次, 落实责任制大包干

旧的传统模式排班方法, 护士经常拖班, 交接班次数多, 影响直接护理时数, 实施APN班即A班 (08:00~15:30) 、P班 (15:00~22:30) 、N班 (22:00~08:30) 减少了交接班环节[2], 使病情观察, 治疗护理更趋系统化, 避免频繁的交接班带来的安全隐患。亦可避免原传统的排班护士床边交接班的查核及处理对病人造成睡眠的干扰, 更显对病人护理的人性化和科学化。病区设立一名护理大组长岗位, 质控病区的护理工作, 其余护士分为6个组轮流上三班, 每班组由3名护士共同值班, 每人负责2个或3个病人, 对负责病人实行大包干:落实执行各项治疗护理、病情观察、护理记录、心理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设施管理等, 做到8 h在岗, 24 h负责的无缝隙护理, 另由高年资护士任小组长, 可传授各种抢救技术和监护仪器的使用知识、工作经验等, 通过对病人实行大包干管理, 提高了护士的责任意识和成就感[3]。亦有利于低年资护士及新护士的带教和减压。危重病人的抢救质量得到保证。

2.3 优化工作流程和制度, 实行弹性排班

制定和完善服药、注射、治疗、饮食、送检查、转科交接、转运等流程, 在医院制定的八大抢救流程基础上制定ICU专科的抢救流程。根据病区的APN三班制排班模式修改、完善各班次的工作流程, 做到明确分工、有效质控, 尽可能使各班护士工作强度合理化, 更好地把时间留给护士, 把护士留给病人。操作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制度;坚持落实平行三角核对、输血“暂停”制度;落实床旁2人核对制度, 有效加强各环节的细节管理。病人床尾牌增加护理重点提示单张, 如病人有腹泻, 注意肛周皮肤的观察护理;病区设立危重病人护理难点、重点提示记录本, 提醒每班护士落实执行, 起到前馈控制作用。撤销治疗班班次, 每天安排1名休息护士为弹性班, 手机24 h开通待命, 按需安排当天护理人员力量, 保证临床护理质量和安全。

2.4 加强环节管理, 确保护理安全

①制定重症监护和特级护理的服务项目及细节, 并公示, 以宣传护患双方的权利义务。②应用标示和有效的约束:统一使用护理部设计护理标识, 规范管道标示的位置, 有效对护理人员起到警示作用, 体现人性化管理;特殊药物用红色贴纸标明, 并悬挂限速警示, 避免因标识不明确引起工作忙乱。规范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病人双人口腔护理操作, 规范躁动约束法方法, 达到有效、舒适。③护理记录使用专科监护表格:在护理部和科主任的指导下, 制定专科监护表格, 护士在病人床旁, 进行实时点式记录, 做到观察病情及时、解决问题及时、与病人沟通及时, 为病人提供更周到的服务, 达到优质护理。

2.5 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

ICU是现代医学发展和进步的前沿, 强调护士综合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不但对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要求高, 而且要注重边缘学科知识的学习。设立ICU护士的准入制度;坚持开展专科特色的护理培训:每周一次进行护理业务查房, 每两周进行疑难病例讨论, 每月针对特殊护理个案进行总结、交流, 每月底进行专科理论业务学习, 或请有关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技术人员作专题讲座, 拓展护理视野。激励全体护士参与制定专科疾病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 提高临床评判性思维。开展ICU护士核心能力培训, 根据能力分级进行培训、考核、提升, 激发护士主观能动性。重视根据护士个人能力及工作经历, 制订适合其发展的专科护理方向, 或外派短期学习, 提高护理人员应变能力和救护水平。

2.6 注重人文关怀

深化整体护理 因整体护理责任制大包干是责任护士对分管的病人全面负责[3]。必须熟知所管病人的治疗、检查、护理有哪些, 如何安排等, 亦为医生提供了很多诊断依据, 能加强责任护士的责任心。需进行机械通气病人, 留置有多条管道, 病人不能用语言表达不适, 部分清醒者显得烦躁、无助, 对治疗失去信心, 迁怒于护士, 护士不厌其烦的服务态度是减少护理纠纷的有效保证。充分尊重病人的人格, 做到不论身份高低, 一视同仁, 用眼睛、面部表情和语调来表示对病人的关注、关心, 换位思考, 同情病人的痛苦, 了解病人的需要, 把人文关怀体现在优质护理服务的全过程, 如提供各种图文并茂的图片、小白板书写等方式与病人进行非语言交流, 根据病人个体差异, 提供读报、播放音乐等, 曾有一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的老年病人有早上收听歌曲的习惯, 当班姑娘每日为其准时播放音乐, 并根据病人要求为其更换下载喜爱的歌曲, 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家属亦深受感动, 满意度明显提高, 有几位呼吸机依赖病人, 在脱机的过程中我们的护士做了大量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 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他们成功脱机拔管, 最后康复出院。对出院后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并记录, 以便了解病人在住院期间对病区环境、医生、护士以及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也可以让病人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这样有利于发现我们工作中的不足, 也可以看到我们的亮点, 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 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3 实施效果

开展“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 我科全体护士思想重视, 切实转变“重专业、轻基础, 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 夯实基础护理, 丰富服务内涵, 为病人提供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护理:生活护理、舒适护理、健康教育, 心理疏导、康复锻炼指导等, 并制定和公示重症监护, 特级护理的项目和细则, 让病人舒心, 家属放心, 经常受到病人或家属的好评, 满意度由创优活动前97%上升到99.3%, 活动开展以来, 我科无任何护理并发症和投诉发生, 获院级年度重症护理质量优胜奖、基础护理优胜奖, 护理文书书写一等奖, 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政府提出的一项医疗护理服务行业的惠民工程, 目的是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最终让病人满意、家属满意、社会满意、同行满意。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ICU) 的实施及效果, 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在内科ICU采取全员培训;实施APN排班模式, 弹性排班;优化工作流程, 落实责任制大包干;加强环节管理, 注重人文关怀, 重视病人和家属的反馈。[结果]从开展“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 多名护士受到病人或家属的好评, 满意度上升到99.3%, 获院级年度重症护理质量优胜奖、基础护理优胜奖, 护理文书书写一等奖, 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结论]重视基础护理, 实行责任制大包干, 加强环节管理, 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提高病人及家属、社会的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基础护理,人性化,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政司.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S].2010-02-15.

[2]张友芳, 卢桂芳, 梁碧宁, 等.APN排班模式在ICU病房的实施与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 2010, 15 (16) :1836-1837.

[3]刘燕, 孙华宾.成组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 2011, 9 (3C) :1285-1286.

神经内科ICU患者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神经外科ICU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18位患者手术治疗后并安置ICP监测, 男10例, 女8例, 最大年龄70岁, 最小年龄3岁, 平均年龄39岁。

1.2 方法

采用CodmanICPExpress颅内监护仪.颅内压监测通过将内径1mm的传感器探头置入患者脑室或脑实质内, 从而通过导线将颅内压显示在颅内压监护仪上, 一般在开颅后直接将探头置入, 除非手术涉及脑室, 一般多将探头置入脑实质 (多放在非功能区) [3]。故行颅内压监护时, 要严格无菌概念和操作规范, 并常规静脉予以抗菌药物, 且监护时间一般不超过7d[4]。

1.3 ICP值的评定标准

正常:<2.00k Pa;轻度增高:2.00~2.67k Pa;中度增高:2.67~5.33kPa;重度增高:>5.33kPa[5]。

2 ICP监测导线的护理

因为是光导纤维的ICP监测, 并且在手术时由医师安置, 由医师包扎, 固定, 护理予以做到防止导线脱出, 做好导线的固定和安放, 患者宣教, 让患者充分理解ICP监测的重要意义。本组无1例导线脱出。

3 ICP值对护理患者的指导

3.1 ICP值渐进性增高

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 术后都会增高, 是比较缓慢, 渐进性的, 是符合术后脑水肿的规律的, 本组15例ICP值渐进性增高, 予以结合患者意识, 瞳孔, 生命体征变化判断ICP值的增高是否是危险性, 本组15例患者9~15时间后ICP处于平稳状态, 患者的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意识, 瞳孔变化, 四肢肌力未见异常。

3.2 ICP值持续增高不减

患者返回ICU病房后ICP值逐渐上升不见平稳, 同时患者的意识状态有改变, 瞳孔, 生命体征也出现异常, 本组1例患者行头部CT检查后证实颅内出血, 予以保守治疗。患者愈后良好。

3.3 ICP值在短时间内增高

这是一种很危险的信号, 患者除脑水肿以外, 再出血才会在短时间内ICP值迅速增高, 并且持续不减, 伴有患者的意识改变, 瞳孔改变, 生命体征的改变, 烦躁不安, 立即行头CT检查, 本组1例, 证实是再出血送往手术室再次手术,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有1例患者短时间内颅内压短时间内增高18~22mmHg, 但是患者无诉头痛, 头晕, 意识正常, 瞳孔正常, 肌力正常, 引流通畅, 生命体征也未见明显改变, 通知医师后, 予20%甘露醇125mL静脉输注脱水一次, 但ICP值也无明显降低, 予密切观察治疗。患者愈后良好。ICP的连续监测对判断颅内伤情, 脑水肿程度, 指导治疗, 选择手术, 估计预后都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 颅内压增高的监测和处理是颅脑损伤患者救治过程的核心问题。

4 ICP值的增长规律

患者入住ICU之后计算所有患者每小时的平均ICP值, 见图1。

(注:X轴代表时间, 单位为小时, Y轴代表ICP的平均值, 单位为mm Hg。)

从图1可以看出: (1) 3~9h ICP值处于快速上升期, ICP值波动7.2mmhg, 9~15h ICP值处于平缓上升期, ICP值波动2.2mmHg, 16~36h ICP值处于平稳期, ICP值波动1mm Hg。 (2) 从图1可以知道3h到9h ICP值波动最大, 说明患者ICP处于不平稳时期, 是患者颅内再出血的高发期, 护理人员严密观患者的ICP值的变化及生命体征变化, 本组有1例是在此期出血, 及时行头部CT检查, 并行血肿清除术。术后愈后良好。 (3) 9~15h处于平缓上升期, 患者ICP相对稳定, 说明患者病情相对稳定, 但是危险还是存在的。本组1例, 予以保守治疗。愈后良好。 (4) 16~36h处于平稳期, 患者的ICP值趋于平稳, 病情较稳定。一般脑水肿高峰期为创伤和术后1~4d, 患者有不同程度的ICP升高[6]。

5 住ICU病房监护时间

I C P评定标准: (1) 正常:I C P 5~1 5 m m H g; (2) 轻度增高:ICP15~20mmHg; (3) 中度增高:ICP20~40mmHg; (4) 重度增高:ICP>40mmHg[7]。目前, 多数学者主张颅内压增高的治疗阈值为颅内压>25mmHg。注:X轴代表患者住ICU时间单位为每4h, Y轴代表各阶段患者数。见图2。

从图2分析可知, 在24h之内, ICP值正常的人数与患者总数是成正比的, 与ICP值中度增高的人数成反比, 与ICP值轻度增高的人数没有明显的关系, 证明24h转出ICU的患者的ICP值大多数是正常或是轻度增高的, 同时也就说明ICP值增高会延长住ICU的时间。

6 讨论

患者术后3~9h是颅内肿瘤术后出血的高峰期, 因为有多种因素引起,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 (1) 手术后患者返回ICU病房完全清醒时间也就是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在2~6h, 此时患者完全可以遵嘱活动, 也就是患者对各种刺激已经完全恢复, 尤其对伤口的疼痛刺激, 疼痛会引起ICP值增高。 (2) ICP值的快速上升期3~9h, 导致颅内压力的急剧增高, 进而导致患者的头痛, 恶心呕吐等意识改变, 以上因素导致患者的不舒适, 以及患者的心理改变和患者的身体的应激, 心率增快, 血压突然增高等都会使ICP值增高甚至再次出血。所以, 颅内肿瘤术后患者, 在手术后, 3~9h之间是颅内压力增高的高峰期, 护理人员应当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 瞳孔, 肢体活动, 生命体征的变化。

摘要:目的 持续颅内压 (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 监测是最能直接反映患者颅内压力的变化监测。方法 再出血还是脑水肿或是患者躁动均能引起的颅内压增高, 以及引流过多引起的低颅压, 都可以及时, 直接, 准确的反映患者颅内压力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 瞳孔变化, 四肢活动情况, 对患者做出及时准确的相应的治疗。结论 判断患者住ICU病房监护时间和病患者住ICU的高危险期。

关键词:颅内压,护理

参考文献

[1]刁丽, 廖燕, 陈弟洪.颅脑术后有创颅内压的监测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4) :338-339.

[2]徐亚玲.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与进展[J].天津护理, 2009, 17 (6) :366-367.

[3]王雪妹, 戴碧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 (24) :58-59.

[4]曾涛, 杨卫忠.颅内压监测在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 2009, 31 (5) :28-29.

[5]蔡玲跃.重型颅脑外伤颅内压监测45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 (24) :27-28.

[6]李萍, 林玉华, 吴雪清.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报, 2010, 31 (2) :280-282.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 第11篇

【关键词】 肠内营养 护理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63-02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指经胃肠道用口服或管饲的方法,为机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基质及其它各种营养素。现代营养治疗学指出,营养与支持治疗并不是单纯的提供营养,维持氮平衡,更主要的作用是保持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功能,维持细胞的代谢,参与生理功能调控与组织的恢复,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预防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与肠外营养相比[1],肠内营养“价廉、简便、有效、合乎生理”成为临床营养的首选。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收集ICU收治的危重病人共50例,男39例,女11例,其中颅脑外伤10例,脑血管意外15例,呼吸衰竭8例,车祸伤7例,农药中毒3例,多器官衰7例。年龄18~80(51±8.5)岁。50例患者均不能经口进食。

1.2方法 常规留置14~16号硅胶鼻饲管,置管长度为鼻尖至剑突,约50~60cm。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入ICU后24~72小时内,可开始鼻饲。第一天给予纯米汤,从100ml/次起,4~6次/天,逐渐增加至最大量250ml/次,6~8次/天。第二天如无异常,可间隔饲以肉汤,牛奶,米糊。也可根据病人情况,予以瑞素等营养液持续输注,由20~50ml/h开始,逐渐增加至100~125ml/h。

1.3结果 50例危重病人中,消化道出血1例,高血糖3例,腹泻7例,无返流、误吸、腹胀的发生。

2概述

2.1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ICU危重患者大多存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及抵抗力减弱等,主要是由于危重患者通常食欲低下,消化功能受损加之额外体液丢失,使机体的代谢功能发生改变所致。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在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及促进康复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

2.2肠内营养的必要性 肠内营养可维持肠粘膜细胞的正常结构,维持肠道固有菌群的正常生长,有助于肠道细胞正常分泌IgA,刺激胃酸、胃蛋白酶、消化液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促进胆囊收缩,胃肠蠕动,增加内脏血流,使代谢更符合生理过程[2],当病情危重,机体免疫力下降时,肠内营养可增加肠道血流,减少因低氧血症和再灌注对肠道的损伤,防止肠源性感染和多脏器衰竭,降低病死率。

2.3肠内营养的优越性 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减少细菌易位和肠源性感染。

3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

3.1机械性并发症:因导管过粗,材料较硬等造成的咽部刺激和黏膜损伤,营养管堵塞以及导管易位。注意昏迷或存在气管插管的患者,防止发生鼻窦炎、中耳炎等,

3.2感染性并发症:特别是老年人,应置于半卧位,抬高床头,并防止营养液及输送系统器械管道的污染所致的感染。定期监测,及时更换。

3.3 胃腸道并发症

3.3.1 应激性溃疡 如回抽胃液呈咖啡色或血性,大便为黑色时,应及时留取标本化验,严密观察心率、血压,通知医生正确处理。当出血量不多时,可在应用抑酸、保护胃黏膜、止血药物的同时,继续少量、低温、低浓度鼻饲。当出血量较大,应立即禁食,静脉应用止血、抑酸药,积极补充血容量,预防休克。

3.3.2 返流、误吸 人工气道吸痰时,易刺激患者咳嗽,增加腹压,致胃液返流,如未及时吸出可致误吸。因此,每次鼻饲时确保鼻饲管到位、通畅,吸尽气管内的痰液,输注前将胃内残留液排出,鼻饲后30分钟内不可翻身、吸痰。

3.4 高血糖 ICU患者病情重,机体在应激反应时处于高代谢状态,肾上腺分泌增加,易引起血糖增高,甚至诱发酮症或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因此,应急期应避免使用含高糖的液体及膳食,营养液速度不能过快,定时监测血糖变化,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4 护理

4.1 正确留置鼻饲管 鼻饲管应柔软易弯曲,对胃酸不敏感,不易刺激鼻腔、咽喉;管道末端圆滑,可防止损伤胃肠道黏膜,并有多个侧孔,避免发生管道阻塞,能够满足肠内营养的需要。

4.2 保证营养液的“三度” 即浓度、温度、速度,适合于病人病情的营养制剂浓度,遵循由低到高的原则,及由低浓度、低速度开始,逐渐增加至病人可耐受。合适温度一般为38°~41°。

4.3 掌握营养底物与药物的间隔时间 准确掌握营养物对药物的促进与阻碍作用,观察患者的变化,作好时间调节。

4.4 掌握肠内营养制剂的使用方法,按计划设置营养液浓度、总量、速度 加强巡视及时识别并排除输注故障,保证肠内营养计划按时完成。观察患者有无口渴、皮肤黏膜弹性以及尿量变化。

4.5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作好胃管护理 妥善固定,防止滑脱移动,盘绕扭曲。每次输注前后,均以温开水冲洗管道,以检查管道是否通畅及防止营养液残留堵塞管腔。每天检查口、鼻腔,保持清洁。

4.6 保证足够的热量和氮源,加速氮平衡的恢复 由于营养支持开始的时间和患者原发病的危重程度无关[3]。。因此,要做好营养状况的综合评价和分析,注意各项指标的监测,严密观察胃肠道反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必要时留取标本做常规检查及培养。严密监测病人的水、电解质、血糖以及血生化变化,记录24小时的出入量。

5 总结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营养支持疗法已被广泛应用,这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有效的营养支持和护理是ICU患者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的规范ICU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和管理,需要护理管理者及ICU专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摸索和总结,逐渐建立规范的治疗和管理模式,以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顾景范,杜寿玢,查良锭,等.现代临床营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06-317

[2]李宁.肠道营养重要性的再认识及其临床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08,2(6):62

神经内科ICU患者 第12篇

1护士慎独精神在神经外科ICU的重要性

1.1 慎独与病情观察

神经外科ICU护士的服务对象是随时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危重患者, 而护士是病情观察的哨兵, 护士对病情观察负首要责任。ICU护士往往是一个人单独值班的机会多, 而患者病情重、变化快, 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只能依赖于ICU护士自觉性和责任心。护士只有具有了慎独精神才能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 使规则制度落在实处, 而不是流于形式。护士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观察病情的细致入微, 将为医师治疗计划的制定、实施提供客观、详实的资料, 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1.2 慎独与护理操作

护理操作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实施过程, 每项具体操作都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规定。在神经外科ICU护理工作中护理操作往往是一个护士单独进行, 独立完成的。服务对象是病危的昏迷、意识不清的患者, 而护理行为的正确与否、好与坏, 只有ICU护士单方评定, 如对危重患者是否做到全力抢救;昏迷患者的翻身、吸痰、口腔护理是否尽心尽责, 无人监督甚至无人检查时的各种操作是否按制度及常规进行, 是否严守无菌技术;个人操作有无严格查对等。护理工作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是否按程序运作、按规定消毒、按要求实施、按操作原则选择方案, 都依赖于护士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护士只有具有慎独精神, 严格正规操作, 密切观察病情才能正确执行医嘱, 使护理计划更趋于合理完善, 才能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痛苦, 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1.3 慎独对药物治疗作用的影响。

1.3.1 慎独与药物时间的准确性:

根据药物代谢原理, 不同药物的血药浓度不同, 这就要求护士加药时充分考虑药物浓度、半衰期, 准确掌握用药时间。工作量大时, 如果护士为了省事, 提前或滞后用药, 将严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若护士具备慎独精神, 该现象将不会出现。

1.3.2 慎独与配药过程规范化:

如护士工作繁忙时在加药过程中反复穿刺液体瓶塞, 切割安瓿时省略了对瓶颈及砂轮的消毒过程, 将无形中造成液体污染, 如果用一套注射器抽吸2种甚至多种药物而忽略了配伍禁忌, 认为不变色、不产生沉淀即可, 将严重降低药物疗效, 重者产生毒性作用[1]。

1.3.3 剂量不准、浪费较大:

临床上用药剂量的正确性对药效的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剂量过小, 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 而且很容易使机体产生耐药;剂量过大, 则容易发生中毒反应加重病情。如果护士责任心不强, 无耐心不按操作规程配药, 则会出现粉剂溶解不完全, 抽吸不彻底, 残余量较多;另外, 静脉输液排气时, 操作方法不当也会使药液排出过多;稀释药物, 未选择合适的注射器, 不能确保用药剂量的准确性, 不能使药物发挥最大的疗效。

1.3.4 缺乏用药安全意识, 不遵循用药原则:

药物在体内充分发挥疗效, 需要正确的给药途径、剂量、时间、方法等。如果护士缺乏责任心, 不检查药品是否安全有效, 往往会影响药效, 甚至引起不良反应。如静脉输液抗生素不现用现配, 不根据药物和病情调节滴速, 甘露醇125ml在30min内未滴完, 将起不到减轻脑水肿、降颅压的作用, 将延缓患者恢复。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是提高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的关键, 如何才能具备慎独精神的医德, 对一个神经外科ICU护士来说, 除了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外, 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真的道德修养的培养。

2神经外科ICU护士慎独精神的管理对策

2.1 严格神经外科ICU护士岗前培训

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 进入神经外科ICU前必须做岗前培训, 重点加强职业道德。医德医风以及心理素质教育, 使其对神经外科ICU专业内涵有进一步的了解, 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个常抓不懈的课题, 培养神经外科ICU护士的爱岗敬业精神[2]。

2.2 培养神经外科ICU护士的自觉性

护理工作的属性决定了护士, 特别是ICU护士大多数情况下无人看管, 这就要求护士更应该有善良、美好、高尚的品行, 而这些正是慎独精神道德修养所倡导的。慎独精神要求ICU护士在独立工作时, 自觉地抑制私欲, 在无人监管时体现品质, 由细微处显示高尚的灵魂。一名合格的护士必须以患者的利益为中心, 在无人监管时严格按道德准则办事, 将慎独精神医德原则融入神经外科ICU护士日常工作中使其操作更加规范[3]。

2.3 严格技术操作培训

全面培养神经外科ICU护士慎独意识和慎独行为。作为科室护士长, 应加强神经外科ICU护士业务理论学习和操作训练, 全面观察反应能力和治疗护理技术, 熟练程度, 这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前提和手段, 是优良道德产生的基础, 也是培养神经外科ICU护士慎独精神的基础。我院把6、7月份作为“岗位练兵活动月”, 也是培养医务人员慎独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

2.4 改善护理人员有关条件、满足其合理要求

作为科室护士长应充分考虑护理人员各方面的困难、条件和要求, 合理安排班次, 力争提高神经外科ICU护理人员的待遇, 要与普通临床护理人员有差别, 充分体现神经外科ICU护士的价值。改善工作条件, 调节护士生活和工作矛盾, 使护士产生良好工作心境, 使其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 慎独行为也会进一步培养起来。

总之, 慎独精神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方方面面都有重要影响, 而慎独精神这一优秀品质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护士必须防微杜渐, 以崇高的职业道德观要求自己, 不断调整、评价自己的护理行为, 一切以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保持高尚的品格, 做一名令全社会都满意的神经外科ICU护士。

关键词:慎独精神,神经外科,ICU,护士,培养,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秀霞.慎独精神对护士在药物治疗与护理中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13 (13) :1576.

[2]朱儒红.对ICU护士进行慎独精神培养的做法与成效[J].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 (10) :43-44.

上一篇:职前小学科学教师下一篇: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