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师的教学反思

2024-07-19

历史教师的教学反思(精选12篇)

历史教师的教学反思 第1篇

一、更新教学理念, 探究学科内涵

初中历史课程要集中突出, 体现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面向所有学生, 为我们的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进一步接受教育、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所以, 我们必须调整好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更新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

(1) 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以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 促使学生求知心理的形成。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探究精神, 是老师良好教育教学行为的最重要的体现。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精心设计适合学生自己的问题, 点燃学生主动寻求答案、探索规律的热情, 那么, 这就对于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具有积极的影响。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还必须做到师生互动。师生互动绝不能体现在热闹纷繁的形式上, 而应体现在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上。师生互动的意义在于能最大可能地促进学生思维和创造性的极大发展, 一些问题应该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归纳, 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成功感就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性萌发的源泉, 是学生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原动力, 更是教师良好教育教学行为的闪光点!

(2)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历史教学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但不是直接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历史知识之中, 是一个无形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要有效地实施中学历史心理健康教育, 就必须深入挖掘中学历史课程中的教育资源。课程资源的挖掘要求历史教师有“透视”的眼光, 能看到历史课程内容深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充分挖掘历史课程中的“潜台词”。

(3) 我们在进行人文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注重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内化形成良好的气质修养、人文精神。严酷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 一个忽视了人文精神的民族, 其国民素质是不会高的, 也不存在多强的竞争力, 也是难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而我们优化教学行为的主要目的不但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 更重要的在于使学生从历史知识中得到反思与感悟, 从中汲取智慧, 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提供有力的借鉴。

二、注意转变教师的角色

(1) 从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看,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就是指教师要从传统的学生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 采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 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作为学生学习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者, 不要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唯一目的, 而要把精力放在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查上, 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 辅导者, 学生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育者。唯有如此, 才能实现“教, 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 从教学教研相长的角度看, 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把自己作为研究者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 看待和分析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问题, 从而反思并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历史教学中, 要研究如何让学生由知识转化为能力, 如何用正确的历史方法来研究历史。

三、拓展教学思路, 丰富教学方法

(1) 教学设计要科学务实。

问题设计新颖独特、生动有趣,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进而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探索、观察, 进行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的应用。各种问题的设计都要注重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认知水平出发, 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 使学生产生主动解决问题或探究问题的欲望和激情。这样, 各种问题也就不会被学生视为“面目可憎”的学习包袱了。

(2) 在教学中克服简单化做法。

目前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某些简单化的做法, 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制定的简单化, 课堂问题的简单化, 习题设计的简单化, 史论结合的简单化。简单化的做法容易养成学生粗疏、懒怠的思维习惯, 容易导致不顾具体条件死搬硬套的公式化、教条化学习倾向。对这些问题, 教师都应该重视, 避免个人教学中的简单化做法。

(3) 合理地控制教学节奏。

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 要节奏合理、有序, 顾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能力水平。

历史课改后教师的教学反思 第2篇

游桂林

新课改以来,我们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初中历史教育模式,可以说伴随课改一起成长,收获颇大,感触颇多:

一、历史课改中教师的变化:

在历史教学的尝试与实践中,我切实感受到我们老师都在不由自主地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从教授到教练的角色转变;从讲堂到学堂的空间转变;从灌输到探究的教学方法的转变;从接受到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师逐渐在课堂中做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这种变化是是微妙的,更是欣喜的。要做好这些角色的变化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我们的历史教师在课前、课中要做大量工作:

1、要精心备课、备学生。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探究性的问题,设计每一个环节,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生机。要了解学生,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要做好可以预测的应对

2、关注学生和学生学习过程

教学中,教师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同时,还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进程,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卷入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来。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坚决避免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而偏离了课堂的主题。

3、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学起来也就觉得轻松愉悦。历史教师要充分开发课程资源,突出历史知识的趣味性、生动性,变抽象为形象,变无趣为有趣,使课堂对学生永远都有一种魅力,感受课堂的快乐。具体说来,我们的教师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设计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利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

④、注意学科间的结合,尤其是文史不分家,正确运用诗词、俗

语、典故、成语等进行教学。

⑤、努力挖掘、充分发挥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

二、历史课改中学生的变化

这几年来老师们经常潜心的设计课堂,随着课改的推进,现在班级已经形成主动学习历史的风气,并且取得一些效果:

1、在学生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学习的自信心,同时这种自信性也逐渐感染着周围的同学。

2、学生逐渐养成了遇到问题时,主动查找资料,主动找同学进行探讨,班级形成了较浓的学习气氛。

3、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很快乐,没有负担和压力,已经逐渐变成变压力为动力,也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

4、在实施过程中,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创新的精神。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改革过程中并不是一路凯歌,这个改革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一些困难和疑惑:

1、从教师方面来看,主要体现在:

第一、课堂驾驭上:我们的课堂驾驭能力还很缺乏,有时上课较容易受学生情绪影响而打乱教学计划,比如学生“不愿动”时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些班级本身就较为安静,怎么鼓励都很少学生举手;或是让学生进行讨论时不能收放自如。这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以期改善。

第二、时间把握上。如果一节课采用的形式多样,或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就可能会造成时间上的不足而耽误了这节课的预定内容,影响教学进度。这就有一个过程与结果的矛盾,重视哪一个呢?照新课标要求应重前者,但是该掌握的没掌握到也不行吧?

第三、学生评价上。本学期,我们历史学科采用了新的过程评价标准,从以前的重视考试成绩转为重视平时表现,其中就包括了上课的表现情况如纪律和发言等,还印发了一张评价表,并且每一节课都有记录。刚开学时,这种方法确实起到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学生渐渐熟悉了情况,他们就开始产生惰性和麻木性,对加分、减分的敏感度大大降低了。

第四、资料寻找上。相关的动画、电影、音像作品等上课所需要的历史资料的寻找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而且很难找到。有时想到一种

好的教学方法,却因资料的缺乏而施展不开,束缚手脚。我相信,如果可以找到相关的辅助资料的话,课堂活动组织开展将会更加多姿多彩。

2、从学生方面来看:

第一、学生的选材抓不住重点、难点

很多同学准备的材料很充分,但由于受某些影视资料的影响,学生经常将某些感兴趣的内容讲得很详细,不能讲局部问题与教材的整体有机的结合;另外学生的能力弱,知识水平有限决定了讲述时与教材的要求偏差甚大。虽然也逐渐学会了构建一节课的知识体系图,但也出现了对知识点的泛泛的解释,很难抓住一节课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就需要教师在之后的总结中再进行有效的点拨,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二、学生的参与面有限

我们在计划时往往希望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尤其能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但班级有部分学生愿意找资料,惧于走上讲台,因此课堂上活跃着的往往总是那么一部分人,部分学生参与不到其中。

如何使课程改革能够深入开展下去,让历史课改进行得更加有滋有味,历史教育更加活色生香,谈两点个人的希望:

首先,课改需要加强各校,教师之间的对话。

“路漫漫其修远兮”,课改途中困惑多,疑难多。面对共同的处境,各实验区、校、各校教师间,尤其是同科教师应群策群力,进行一场场多形式的课改对话,通过多种途径,加快我们课改实验的步伐。群众的智慧是无止境的,对话中大家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开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决定课改教育的前途。这样对话,会使我们的课改出现“百花齐放”教学新局面。有了这样的对话,一线老师也会深感同行路上不孤单。同时资源的共享也会适当的减轻我们一线教师的负担。

其次,课改需要加强教材、理念与家长的对话。

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课改不仅对老师提出要求,也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许多课都需要家长配合辅导,或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所以我们要采取了多种办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新课程是怎么一回事,如召开家长会、致家长

一封信、问卷调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

初中历史教师的有效反思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B-0018-02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可见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那么,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

笔者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注重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坚持多次反思。初中历史课每周2课时,初中历史教师上6个班总共12节才算满课时。我坚持每上完一节课都要进行反思。也就是说,同一节课的内容至少要反思6次。第二,即时反思与课后反思相结合。即时反思是在教学结束后立即根据同伴的提醒或是自己的观察进行反思;课后反思是在教学结束一个月后、半年后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后进行。之所以在一段较长的时间之后再进行课后反思,是因为时过境迁,我可能会产生新的认识和感触。这时,我就会从另一个角度或高度,再次对原来的教学进行审视和反思,重新做出判断。第三,使反思的内容更具体,并有策略地改进。例如,我如果觉得某节课“课堂气氛不活跃”,那么我会用文字进行反思:课堂气氛不活跃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质是什么?下节课我会怎么做?我按照反思后的改进策略去做会有什么效果?这样进行反思,使我的教学不断得到重组建构,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在,我通过一个反思案例来说明自己平时是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的。以下是我针对自己于2012年2月27日在七年级(二)班上的一节政史地教研组公开课(第3课“开元盛世”)所进行的教学反思。

一、明白一个事实:恰当使用多媒体可以使历史教学更生动、更直观、更有效

之前我一般不用多媒体上课,原因之一是认为课本上的文字描述非常清楚,还配有大量的图片等材料,没有必要采用多媒体。再则是因为自身的懒惰,我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而这一节公开课,我为了使自己表现得更好,强迫自己在课前制作了课件。虽然所制作的课件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选取视频资料没有做到宁缺毋滥,一共用了5段视频,总时12分钟,占时过长,无形中减少了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但确确实实让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曲辕犁和筒车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直观地感受到了唐三彩的造型美观、釉色绚丽等特点。多媒体集声、色、音等于一体的展示功能不但符合初中生的心理认知特点,而且能够帮助教师解决单纯通过语言表述或静态显示无法或难以让学生理解的问题。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应摒弃偏见,克服惰性,根据实际需要,适时、适地、适量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认识和行动也许来得有点晚,但“浪子回头金不换”,能够改进总比故步自封一辈子好。这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二、发现一个问题:课堂气氛有点闷

我感觉到我的课堂气氛有点闷,有时候就像一潭死水:学生机械地看书、记笔记、写练习,不主动回答问题,不积极发表见解,不善于发现问题,没有质疑、争辩、生成……经过反思,我觉得要打造生机勃勃的课堂,必须着手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在课堂上缺乏激情

在课堂上,作为教师的我缺乏激情。如果教师本身就死气沉沉,又怎么能奢望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有生机勃勃的表现呢?所以,我在课堂上应该表现出对生活、对生命的激情,从内到外地让自己充满生机:装扮上端庄、靓丽、别致,笑容里多一些自信和乐观,眼神中多一些温暖和关爱;语言中有涓涓流水般的娓娓道来,也有波涛汹涌般的激情澎湃;手段上有传统教学的简洁朴素,也有现代教学的丰富华丽;形式上有学生的个体学习,也有小组的合作讨论……激情,是春天里的暖风,吹开一树梨花;激情,是黑夜中的火把,照亮前行的路;激情,是寒冬中的烈火,温暖绝望的心;激情,是山顶上招展的旗帜,激起攀登者的登高欲望。唯有自己拥有了一腔激情,才能以此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满怀热情地学习。

(二)没有用问题引导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为什么会沉闷呢?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没有处于活跃状态。为什么学生的思维不活跃呢?是因为没有激起他们的思考兴趣的问题。为此,我自己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可以把课堂变成一个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一,先在课堂上设计出一些简单而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就在当天的第五节课,我在七年级(七)班试着这样做了,效果不错。这节课和上午我在七年级(二)班上的是同样的内容。在讲到丝织业的特点时,我没有直接说出答案,而是先请一个学生来“读”或“讲”课本第14页的“动脑筋”中的故事。我特意强调了可以“读”也可以“讲”。因为“讲”不一定有人能做得到,但“读”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这样设计是为了防止学生对问题望而生畏,先让他们通过简单的努力就能尝到参与学习的甜头。这个班级平时极少有同学主动回答问题,这一次会有突破吗?我望了一眼台下的学生,看到有的在装着阅读故事,有的红着脸低头不敢看我,有的则木然地望着我等待着,可就是没有人主动举手。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我含笑注视着学生,耐心等待着,坚信一定会有学生勇敢地站出来。“谁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微笑着说。虽然没有学生站起来,但是我看到许多学生听到这句话笑了。“很多时候,你只要先往前迈出一步,你就会变得与众不同。”我趁热打铁,并示意性地把自己的右手举了起来。这时我已看到有学生偷偷地在拿眼瞟我,跃跃欲试了。终于,在第5分钟的时候,第四组的罗晓婷同学举手了!她站起来,落落大方地、声音响亮地、带有感情地把故事读完了!我和同学们为她的勇敢报以热烈的掌声。接下来,事情发展的良好态势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想。当我紧接着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时,台下立即有5双手高高举起。我请举手速度最快的梁晓媛同学回答。她答道:“这个故事说明了唐朝丝织技术高超,丝织品薄如蝉翼。”答案的简洁、准确、到位、生动,这太让我震撼了。要知道,我平时告诉学生答案时一直都是用呆板的表述:“说明了唐朝丝织技术高超,质地很薄。”其实,我的课堂上缺少的不是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而是缺少教师的积极鼓励和智慧引导。第二,设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探究题,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历史课堂真正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沃土。

(三)没有给予后进生足够的关注

在介绍唐朝的手工业时,我是先点明唐朝手工业的发达主要体现在丝织业和陶瓷业部门的发达,然后请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手工业部门发达的表现,接着让学生阅读课本第16页的“自由阅读卡”中有关唐三彩制作、影响等方面的知识介绍,最后播放唐三彩骆驼俑和唐三彩马俑的视频。我想,经过这四个步骤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这一子目的知识了。可是当视频播放结束时,我却发现许多学生脸上流露出茫然的神情。我走下讲台查看学生的笔记,竟然发现后面四排的大部分学生的课文和笔记本上没有任何标记。这说明他们根本就没听懂。怎么会这样?学生不是阅读过课文了吗?我不是解释得很清楚了吗?学生不是能够回答出问题了吗?看来,我虽布置学生阅读课文,可有些学生未必能读懂;我自认为解释得很清楚,可我解释的未必是学生的疑问;我提问时有学生举手回答,可并不代表每一个学生都掌握了;我播放了视频,可并不说明所有的学生都已经理解了。

我想,我在平时的课堂中犯了一个错误:我被表面的“繁荣”迷惑了。当有学生举手抢答时,当许多学生大声喊“知道了”时,我以为真的是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了”。其实,我应该倾听那些学而不得法、学而无所获的学生的声音。他们不表达,是因为他们内心有困惑、有阻碍、有害怕。我应该多注意观察他们,耐心帮助他们,多问问他们是不是“听懂了,”是不是“记好了”,是不是“会做了”,让每节课都成为后进生进步的肋推器。只有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课堂才能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反思不是终点,而是更高层次的起点;反思是一种好习惯,更是一种好品质。根据历史学科的实际和特点,注重有效反思,将是初中历史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和有效教学的一条绝佳路径。

历史教师的教学反思 第4篇

一、问题设计要给学生留有探究的空间,突出启发性

教师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学会发表不同意见和独特见解,引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对书本进行质疑,并学会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必须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切入口,促进学生产生探究的强烈意向。可以设计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引起争论、引起学生发散思维及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设置问题时要考虑给学生适当的问题思维空间。众所周知,问题口子越大,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越复杂,学生的思考空间就越大;问题越小,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越简单,学生的思考余地就比较小,课堂生成就少。我们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根据具体需要确定设计“大问题”还是“小问题”,使设计的问题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多问问学生“你的看法是……”“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为什么”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保持一份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为了给学生以探究的空间,锻炼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问题进行设问。

1. 比较性设问———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比较是历史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可分为求同和求异两种形式。求同,是找出历史与社会发展的普遍性;求异,是找出历史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这两种形式的比较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训练。例如,在教学“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时,可以设置以下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制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请你谈谈宋元时期的三大发明在东西方的不同遭遇说明了什么?并从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加以比较说明。这样的比较,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内心的责任感,产生探究的动机,从而根据所学知识,或独立思考,或同伴互助,或查阅资料,努力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比较,学生不仅对中西方差别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更重要的是比较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

2. 综合性设问———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

面对综合水平的提问,学生不仅需要有较强的记忆力,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对比、归纳和概括等能力,所以这类提问最能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唐朝由盛转衰”这一内容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清代史学家赵翼曾说:“开元之治,几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假如有一天杨贵妃突然醒来,得知后世对她的评价后,她会感到委屈,因为唐朝由盛转衰不是她个人的责任。那么,她会怎样诉说委屈呢?这个问题课本上没有现成答案,但这个有趣情境的创设,却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积极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以下唐朝衰退的重要原因: (1) 唐玄宗不理朝政,一心只想纵欲享乐; (2) 唐玄宗重用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忠,使唐朝政治更加腐败与黑暗; (3) 唐朝中期以后,租庸调制和府兵制逐渐被破坏,为了加强边境防卫设置的边镇节度使势力不断发展,终于形成藩镇割据之势,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 (4) 天宝年间,贪官污吏肆意搜刮,赋税十分繁重,阶级矛盾尖锐,等等。可见,只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就能引发学生求知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

二、问题设计要巧抓教材的“空白处”

体现时代性教材的根本特征是“范例性”,即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使学生面对现实社会和生活问题时能够以史为鉴,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因此,课堂设问要具有时代特点,为现实社会服务。但教材具有的滞后性,则使一些内容未能及时跟上现实社会的发展,而这些内容又是学生认知上极易出错的地方,属于学生学习中的“空白处”。因此,教师应善于抓住教材中的“空白处”提问。

1. 在看似矛盾的空白处设问。

教学中有许多看似矛盾实则对立统一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如教学“环境亮起‘黄牌’”时,笔者让学生就“应该先发展经济后治理污染”还是“先保护环境后发展经济”进行讨论,让学生在答案不一的矛盾处产生困惑,抓住矛盾的突出点“打破沙锅问到底”,最后达成共识———“应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经济的发展”。在矛盾空白处提问,可以充分利用疑惑、矛盾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使学生在自我实践探索的过程中达到构建知识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 在逆向发现的空白处设问。

一些问题,若依正向思维去考虑,有时会很困难;如果改为逆向思考,就有助于学生摆脱思维定势,产生一种创造思维的需求,从而激励他们去再发现和再创新。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互逆因素,在逆向发现处设问,破除学生思维的固有定势,注意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如在“我是社会小主人”的教学中,笔者安排了这样一个探究设计:初中生小冰与爸爸因回家时间意见不一致而产生冲突,怎么办?让学生讨论解决冲突的方法。有学生就提出“先斩后奏”———先假装答应爸爸准时回家,等到了同学家就尽兴玩,超出时间爸爸也管不着了。笔者没有作正向指点,而是让学生逆向探究:“先斩后奏会有什么结果?”学生回答思考后会得出“回家后招爸爸的责骂”“下次再承诺,爸爸就不会相信了”等结论,意识到“先斩后奏”并非良策。

三、问题要关注课堂的意外生成,彰显趣味性

有教育专家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既要预设,又要生成,两者缺一不可。而课堂的生成应围绕着问题展开,为此,教师应创设情境,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 采用形象语言创设新的情境,增加问题的趣味性。

如在教学“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时,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某个朝代的一个冬天的晚上,北方的某个家庭里,一家人正围着煤炉烤火。其中一个老人正在抽烟,一个孩子烤番薯吃,一个中年人正在吃大米饭,三人身上都穿着新棉袄。请问这种生活情境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你的根据是什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颇有兴趣。如果只按常规思路问“原产美洲的烟草、番薯在什么朝代传入中国?”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

2. 教师可以引经据典地提问,增加问题的“卖”点。

如在教学“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时,与传统的导入———“清朝时期最强盛是在哪一段时间?这时经济发展体现在哪里?”不同,笔者引用了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话:“中国是举世最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且治理得最好的国家。”请问伏尔泰所说的中国是指哪一个历史时期 (康乾盛世时代) ?这个时期经济发展确实能体现中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吗?可见,同样一个问题,用不同的方式提问,所收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改进提问的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

历史教师教学反思 第5篇

每堂课一开始,我们看到的是充满自信,充满朝气,脸带笑容的老师,她(他)们和学生在进行友善的对话,气氛非常轻松,令人感觉到老师和学生就置身于平等的、欢愉的情景,学生畅所欲言,脸上流露的自然的微笑。以前我们经常责怪学生没有课前准备,这时我们是否反倒问问自己:我们准备好了吗?

在课堂上,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或比较紧张的时候,我看到老师们都报以微笑的期待,或投以激励的眼神,注重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对于以前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或比较紧张的时候,试问:我们给他们信心了吗?我们鼓励、表扬或肯定了吗?

在听课中,给我印象较深的一个学案是郑志霞的《竞争不忘合作》,她学案的设计就是《王晓梅同学成长的日记》五则材料,整堂课就围绕王晓梅的烦恼、竞争等展开,整堂课非常明晰的一条主线,解决问题时结合学生自己的亲身体会让学生感受到理论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果课堂练习设计全是书本的题目,有时比较缺乏生活的“味道”。那么,试问一下:学生对于枯燥的题目他们会感兴趣吗?如果兴趣都没有,那能谈得上能力的培养吗?

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反思 第6篇

关键词 高中历史;有效教学;问题探究;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3-0005-02

一堂好的历史课有许多不同的评价体系和指标。但是作为一堂好的“常态课”,既要实现教学目标,又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应该具备这样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史料教学、问题探究、自主学习。如果不能用史料将真实的历史告诉学生,历史的真实性就无法体现,这也会导致学生对相关知识缺乏深刻的认识,无法“知其所以然”;如果没有问题探究,学生的思维就无法有效地激活;如果学生不能自主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就无从体现。史料教学与问题探究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如果这三者能够在一节课中得到很好的实践,将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 史料教学

历史讲求真实性,只有告诉学生真实的历史,才能得出有益的教训,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而真实的历史往往需要通过阅读史料才能获得。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目前历史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将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意义等内容以结论的形式告诉学生,要求学生记忆掌握。实际上,教师以这样简单的方式告诉学生,学生也只能是机械地“知其然”,而无法“知其所以然”。其实,史料的应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将史料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就可以从史料中得出基本结论。同时,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如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中,学生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为什么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都要干预经济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给学生展示了四则材料:

材料一:3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加速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材料二:二战后,科技开发与研究日益社会化。一些科技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配合;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等更是投资巨大、回报率低,私人垄断资本要么无能为力,要么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材料三: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都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这使得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问题日趋严重。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垄断资本要求利用国家的力量来保护和扩大国内外市场。

材料四:从1928年到1932年,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

——《大国崛起》

学生根据这四则材料就可以概括出四点原因:1)是为了应付战争或经济危机;2)是国家大规模建设巨额投资的需要;3)是扩大国内外市场的需要;4)是学习社会主义国 家的结果。

很显然,在这个问题的讲解过程中,如果没有史料的应用,不仅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困难,而且教师的讲解也会显得生硬难懂。当然,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能有相关的史料,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采用史料教学时既要学会取舍材料,又要做到史料引用要恰到好处,还要能做到史料收集全面、准确。只有全面而恰到好处,才能有助于教学知识的透彻讲解。同时,史料的应用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不能在一节课引用过多的史料,否则就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也会占用过多的时间,从而导致最终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2 问题探究

“思起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历史教学要以问题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等思维能力为核心。在新教学大纲和新课程体系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而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学法的指导者、讨论的组织者,即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而学生也要由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其最终结果是培养学生能够自觉学习、独立学习、学会学习。

那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从何而来?一方面,教师可以整合教材内容并设计相关问题;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根据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出问题,或针对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提出新问题。此外,教材课后安排中也有一些现成的问题。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师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并设计有效问题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做法,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毕竟有限,很难提出有效的、好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就“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设计几个探究性的问题:

思考探究一:为什么西欧国家一改过去的自由放任政策,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思考探究二:有人说,凯恩斯不仅是“二战后的繁荣之父”,也是“战后滞胀之母”。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思考探究三:1)上述材料反映了美国社会的什么问题?2)为了缓和这一问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进行调整呢?(这一思考探究题主要是根据一则引用史料设计。)

思考探究四:我们如何看待这种“福利国家”制度?(评价问题。)

思考探究五: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否能够说明资本主义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其制度固有的矛盾?

通过对这五个探究性问题的思考,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发挥,思维也得到了激发。当然,在设计探究问题时还要注意:一是设置问题要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做到难易适度;二是设置问题要有梯度,可以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或者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三是设置问题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際,注意广度和深度。只有设计有效问题,问题探究才会有意义。

3 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自行组织学习,即要把学习的自主权放到学生的手里,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拥有权放到学生手里,要让学生既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这种学习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过程,也是师生协调呼应,形成和谐共振的“教学场”的过程。

在前人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将目前我国教育教学中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做法归纳为:1)让学生多动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2)引导学生交流互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与能力;3)引导学生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引导学生自我创设练习题,引导学生创新运用历史知识进行主题班会或辩论。

在笔者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在一堂课中无法做到让学生动手、创设练习题或进行主题班会、辩论等活动,这些自主学习的方式只能在某一课时采用其中某一种做法。可见,理论确实需要实践的检验,同样的理论放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会呈现不同的效果。

史料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问题探究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如果教师能将史料教学和问题探究贯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的合作,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应该说这样的教学过程就可以一举三得。

参考文献

[1]沈茜苓.在真实中感悟历史:谈史料教学在中学课堂上的运用[J].中学英语之友:教育研究与实践版,2009(4):36-37.

[2]杜奎英.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10):17-20.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0.

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反思 第7篇

一、从新课程理论学习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通过各级专家的专题讲座、学校集中学习、科组同事共同学习和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的新课程理论学习之后, 我对这次课程改革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是,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健康、完整的人格, 造就新一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全人”,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初中历史新课程在这新的“全人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灵魂, 是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每一个同学的优势、潜能、特长得到发展和发挥, 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地健康发展, 成长为不同个性、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特点的有用之材, 健康地接受社会的选拔和挑战。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反思, 提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教学实践中学习、思考和研究, 在研究和反思的状态下实践, 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不具备反思和研究能力的教师, 难以真正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新的观念, 作为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指挥着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正确地前进, 我们要逐步地改变旧的教育教学理念。如教学过程中, 常常把目光集中在少数优秀生的身上而忽视了一大片中下层的学生;为了对付考试, 教学过程重点抓住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对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过于简单、枯燥无味;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等。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教学改革的方向, 是否偏离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等。经常反思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

二、从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进行反思

教育教学工作围绕着“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而展开, 课前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如旧知识的掌握, 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预习课文和鼓励他们查找相关的资料;教师在了解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备课、熟悉教材、深挖材料、扩展知识面;精心构思相应的适合于本校学生的教学设计, 进行“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平时上每一节课都需要进行课后反思, 把不合理的教学设计、不精彩的讲述、突发性事件的不合理解决等都记录在案, 及时思考, 以免重蹈覆辙。每次测验、中段考试、期终考试后,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试卷解答情况, 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日后教学中的参考。考试后师生要经常交流, 形式可以多样化, 如面对面的交流、书面交流等。面对学生的建议教师要及时回应, 对于合理的建议教师积极采纳, 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建议教师要和学生说明清楚, 并对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讨论表示感谢。要做到上述的要求, 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而是一个过程:认知—理解———实践———再认知———再理解———再实践……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通过理论学习、听课观摩学习、亲自参与课改活动。通过每一节课的准备、上课、反思;每一天的努力, 日积月累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因此需要我们课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并做好教学后记, 好的方面继续保持, 不足之处要立即改正, 并不重蹈覆辙, 少走弯路, 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平台。课后的反思就像一个人的教学历史的足迹, 记录着教师昨日勤劳的汗水, 成为明天成功的指路明灯。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 一个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情境教学, 一段精彩的讲述, 一个突发性事件的合理解决, 一场令人感动的人生观的思想教育等, 它们都是我们在从教过程中的宝贵经验的积累, 是我们的财富。相反, 一次无意的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 对学生的良好表现没有及时表现出对他的赞赏而使其积极性受挫折, 对学生的突发性事件处理不当等, 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失误, 也应记上一笔, 并立即改正, 以免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反思 第8篇

一、激发兴趣, 让学生乐于学习

教师要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学习的乐趣。第一, 教师可利用教学挂图、实物展示或播放音像资料再现历史场景, 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地感受真实的历史。例如, 学习《抗日救亡运动》一课时, 笔者播放了《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的片段, 故事情节感人,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 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热情便会油然而生。第二, 有些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 这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例如,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巴黎和会, 周天子分封诸侯,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都是练习角色表演的好素材。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 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自然而然地体验历史人物的真情实感, 无论是表演的学生, 还是观看的学生都感受了历史的存在。身在其中, 自然是乐此不疲。

二、展开想象,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 需要学生独立思考, 历史的学习不是对历史事件的唯心的认识, 而是对历史过程的唯物史观的建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虽然都有不可替代、不可重复的特性, 可是他们和现实有相似相通之处, 可以考察、推想和论证。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所以历史可以被学生内化, 也可以被接受为自己的知识。只要学生能够接受, 历史教学就可以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例如学习元代史, 对于成吉思汗, 笔者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他生于何年卒于何时, 更让学生懂得: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 对于蒙古民族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攻夏灭金, 为全中国一统王朝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建立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帝国, 打开了东西方的大通道, 推动了东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但笔者并没有将课堂停留于此, 而是让学生作更深一层的思考:假如真像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主题曲唱的那样, 如果成吉思汗能够多活500年, 对中国的历史和世界的历史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亚欧大陆的格局又是什么样子的?成吉思汗的皮鞭真的会把中国的版图扩充到莱茵河畔吗?然后让学生在课堂充分讨论, 学生真正地了解元代的历史, 以及元朝在当时世界格局的作用, 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历史事件, 还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利用所学的历史经验来导演历史, 做社会发展的编剧, 培养学生做自己历史的主人, 进而推动历史的发展, 这正是传承历史所应该起到的积极作用。

三、学生合作, 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

历史合作学习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组织学生以小组或者团队为单位, 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 完成某个历史教学任务, 达到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对历史过去及未来的悟性。合作学习遵循了从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的教学原则, 而且保证学生活动的足够时间和空间, 并给予系统的历史学法指导。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是一种积极的相互关系, 通过教学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可以采用如下的学习方法:一是辩论。围绕给定的主题, 由不同小组或成员叙述自己的观点, 然后相互之间展开辩论, 最终能说服其他小组或成员者获胜。辩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是主题探究。小组可自主地对某一历史人物、事件、现象进行探究, 题材不限, 方式多样, 最终成果可以是报告、小报或小论文, 旨在培养学生的各种高级认知活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社会实践。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 结合乡土历史, 寻找身边的历史、生活中的历史。要求人人动手、个个参与。小组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设计方案, 其他小组对此展开可行性论证, 最后实施完成方案。该活动旨在培养学习者的历史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分工、协作能力。四是角色置换。让不同学生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的角色, 我问你答, 你问我答, 在学习过程中, 角色可以互相转换。通过角色扮演和置换, 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将会有新的体会。角色扮演的成功将会增强学习者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并可以激发学习者掌握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样该活动可在组内进行, 也可在组间进行。

关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粗浅反思 第9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重要性,反思

在历史课教学实践中, 经常会发生这样一个颇为奇怪的现象:为数不少的高中生热衷于观看历史影片和阅读历史课外书, 却讨厌历史教科书;对历史充满兴趣, 却对历史课很排斥。分析个中原因, 这既和教师有关, 也与教材有关。如何才能激发广大高中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就成为我们必须探讨的问题。

一、提高课程认识

宇宙纵横交错形成一部生动历史, 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 它包罗万象、纷繁复杂、丰富多彩, 堪称一个民族的经典记忆。因此,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历史系的戴安娜·诺维茨教授说:“没有历史头脑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 一觉醒来, 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众所周知, 历史课内涵丰富、外延宽泛、涉猎全面, 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很多内容, 是一门综合性的独特学科, 是一门思想和智慧的课程, 充满这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其功能是多元的、潜移默化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 就是历史科学。历史课对高中生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这不是在强调学科本位, 而在说明历史教学不光因为它涉及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 更因为学习历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历史素养, 促进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世界, 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进而对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总之,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 我们在讲课中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认知社会的能力, 并让学生知道:学习高中历史课程, 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做一个全面的人;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心, 做一个爱国的人;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一个聪明的人;可以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 做一个品质优良的人。

二、培养学习兴趣

教育家第思多惠曾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让学生对你所教授的东西感兴趣。”无数事实证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习的强大动力, 是打开智慧的一把钥匙, 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是教学中最重要工作之一。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是实现教育社会功能的基础。如果想要高标准地完成教学任务, 历史教师就应该能力研究教材、研究学生, 熟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掌握先进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 组织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高效提问, 活跃课堂气氛, 集中学生注意力;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制作课件, 创设形象直观的历史情境;积累并讲述一些相关的历史小故事, 活跃课堂气氛。

三、融洽师生关系

所谓的师生关系, 说的是老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自然形成的相互关系, 反映的是师生之间的融洽性, 影响的是学校文化和教育教学质量。师生关系既是教学关系, 也是伦理关系, 还是情感关系, 分别代表着师生间作为工作人、社会人、自然人的存在方式。三者之间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作用, 任何一方面存在问题, 都会对师生关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学中最能决定效果的因素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质量。中国有句古话: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话。无论是什么课, 只要教授课程的老师是学生所喜爱的, 那么大家也会对这门课程产生一种浓厚的兴趣, 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个人认为, 好是师生关系是平等尊重、相互信任、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教师在良好师生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 要理解引导, 讲求师生良性互动, 不把学生当填充知识的容器, 而是当成一个和自己平等独立的人, 欣赏学生优点, 尊重学生人格, 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做学生学业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朋友, 通过搭建这样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习起历史知识来自然是事半功倍。这也是老的历史教师的标准。

四、改革教学模式

我们知道, 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 是双边活动。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执行者, 更是教学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教师在组织教学中, 要转变过去单一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做到师生互动、学生合作, 调度学生学习兴趣。当然, 我们也决不能矫枉过正, 为了求新而求新, 对传统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全盘否定、彻底抛弃, 完全照搬国外的教育方式方法。正确的做法是, 发挥好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的有机融合, 对学生该掌握的知识点要进行点拨和讲授, 不放弃对学生的指导。例如, 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可以采取优化讲授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体地位, 教师变灌输为引导, 变主宰课堂为指导课堂, 活化课堂内容;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 营造历史情境, 活化课堂教学形式;可以采取问题探究法, 通过有层次、由浅入深、连续不断的提问活化学生思维, 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历史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互动的双边的教学模式,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做到以学促教、以学促学, 使整个教学过程同频共振、合作共赢。新一轮课程改革也要求“改变旧有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模式, 倡导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新的学习方式。要建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 在教师的启发下, 以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讨论为前提, 以现行教材和社会现象为基本探究内容, 以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 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谈论问题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 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总之, 历史课堂是具体的、情景化的, 只有整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才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坚定爱国主义精神, 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使学生由“为用而学”转变为“学而有用”。

参考文献

[1]周鼎勋.高中历史新大纲体现了时代精神.

[2]叶正书.新的教学观念呼唤新的教学方法.

[3]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双重突破.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7年第10期.

对历史教学低效行为的反思 第10篇

一、教学行为上的误区

1. 教学活动太多。

讨论、辩论、观察、分析……忙得学生焦头烂额,上课从头到尾都是各种各样的活动,而真正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

2. 活动过于脱离学生实际。

问题设计简单,学生轻易就找出了答案,而专题研究,学生则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搜集资料调查探究,但由于时间、精力的不够,再加上水平有限,自然研究的不够专详,得出的结论不能令人信服,甚至最后不了了之。

3. 只顾创新,不顾史实。

有些教师通过历史剧表演等形式设计教学,学生穿着古装衣服,说着现代的网络用语,忽视了对基本史实的尊重。

4. 只见合作,不见效果。

片面追求课堂里的热闹,把有组织、有内涵、有目的、探求知识的课堂变成了类似于放牛羊的牧场。

5. 只懂罗列,不会深化。

只见开头,不见结尾。学生讨论没有深度,机械罗列知识,教师没有明确的指导,学生讨论后教师没有点评,不能突出活动的意图和效果。

二、教师观念上的误区

教学形式中的误区源于教学设计中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教师教学设计观念上的误区有:没有了教案,做课件和编学案就是备课。教学目标只写在纸上,教学目标和课堂实施两张皮,没有整合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不突出。教学反思当做课堂小结,没有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三、如何有效设计教学

1. 分析教学内容。

分析课本,具体分析本节课在本章节的地位和作用。如《科举制的创立》不仅看到隋唐历代统治者发展科举制的举措,还有看到科举制对“繁荣与开放的隋唐”起了吸收人才、巩固统治、传播文化的作用。分析课标,如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要紧紧抓住“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作用。

2. 学情分析。

分析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及具体学情,如学生已有的知识有哪些,对本章节哪些地方感兴趣,哪里可能理解不了等等,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3. 制定教学目标。

目标制定时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要具体、可操作、可测量,切忌出现错误。如达成目标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目标定得过大,难以在一节课上实现。

四、围绕重点难点,制定教学方式和手段

确立重点的原则是:本课内容在历史上的地位;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内容在本单元的地位。确定重点后,就要想办法围绕着重点补充材料、设计问题、组织活动。如讲经济特区时仅讲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但忽略了“特区的特在哪里,开放什么”这是不合适的。

确立难点的方法,由于人与人、班与班之间存在差异,难点应该有所不同,因此教学方式和手段应该也不同。

五、整合教学资源,合理取舍

要把历史讲得具体生动,使学生能够有所感悟,就需要有细节。从概念到概念、从道理到道理,空洞无物,是历史教学的大忌。如讲文化大革命如果补充大量红卫兵打砸抢烧,学生会觉得那个时期人们很无知可笑。但补充刘少奇的这句话:“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要罢免我,要通过全国人大,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国家。”这就凸显了文革对民主和法制的破坏,引发人深刻的思考。

六、优化学习方式

关于教学方式的理论有“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两类。“接受学习”分为被动和主动的,“探究学习”分为有意义的和无意义的。方法不在好不好,关键在是否适用。恰当采用问题探究、合作学习、单独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运作流程。教师无论运用何种教学方法,都要注意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的引导,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历史的材料,指导学生概括所学的历史事实,指导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

七、实施有效的学习评价,是检验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监控环节

教学评价是指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和发展状况的程度。强调以教学目标为标准的价值判断过程;强调运用多种方法来收集、评价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强调评价内容的广泛性,即评价不仅包括教学过程,还包括教学效果。

八、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一般针对三个方面:对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行为。 (1) 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其具体内容应该包括:对教学内容所体现的课程价值及教育功能理解得是否透彻、到位?教学目标界定得是否准确、具体?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确定得是否恰当?对教材的调整、挖掘是否科学合理? (2) 对教师教的反思。其具体内容应该包括:教学理念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教学手段是否符合需要?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可以再优化? (3) 对学生学的反思。其具体内容应该包括:学生是否真正投入到了教学活动当中?学生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状况如何?学生自我评价是否到位?

历史教师的教学反思 第11篇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误区反思一、史料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实际应用探索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材已经对每个章节的学习难点和重点,均已经给予了明确的标明。而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材,无论是序言、总结和课后练习所涉及的史料文献均带有较强的典型性、启发性与深刻性。而在新课改环境下的历史教材的教学工作,则需要教师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史学文献记载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课本上所讲述的知识进行理解和拓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正式开始授课之前,务必需要做好对文献的通读和理解,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将课后思考题目与史料文献进行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对书本所涉及的难点进行逐一攻破。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从死读书、读死书中走出来,通过摆脱传统教学中的简单阅读法,来提高学生接受历史知识的水平与能力。

例如,在对1900年中国清朝末期,在甲午战争失败后山东农民、中国基督教徒、清朝军队所引发起的“义和团运动”这个历史事件进行授课的时候,传统的授课方式是通过教师将反清复明与灭洋运动进行照本宣科的讲解,但没有对这段历史事件进行预习的学生就会很难理解为什么要将排外和复清作为一种障眼法。而史料教学法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是通过为学生讲解这次历史事件的文献记载中,“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寒战,英吉俄罗势萧然”这段记载,来为学生分析义和团口号中提到的“扶清灭洋”中的“洋”,指的是外国侵略者外还包括涉洋事务。通过这样的文献解析,可以最大程度上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一切历史观点的得出,必须有相应的历史文献作为基础依据。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站在历史学家的视野来推到历史事件研究过程,将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追求实事求是的理念。

二、史料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反思

(一)通过史料分析来提升学生归纳、总结历史事件意义的能力

利用史料教学来进行高中历史课堂的授课,能够让学生在对所学历史事件及观点进行深度剖析时,对一些课本上的内容不够详实的知识点及历史事件进行延伸。特别是针对一些历史战争的讲解,应该大量引入史料教学法来进行。例如,传统高中历史课堂,在对鸦片战争进行分析的时候,通常教师会请一名学生来朗读书本上所写的国外、国内背景,随后教师便根据在参考书上摘抄的有关于鸦片战争的分析,来让学生在笔记上记下题目为“结合鸦片战争来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落后就会挨打”的简答题,并千人一面的记录下标准答案已被课后联系。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虽然能够在高考或者其他考试中将这道题进行完整的回答,但却不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此时,如果将史料教学法引入课堂,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很大程度上会引导学生如何去对国内、国外著名的历史事件进行剖析。具体做法是,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好一套与鸦片战争有关的文献记载,其中包括鸦片战争时期民不聊生的照片、文物图片、马克思关于《鸦片贸易》的片段和相关视频等,并在上一节课对学生留下预习作业,让他们自行寻找一些相关材料作为补充。在正式授课的时候,教师通过对学生引导整理一系类文献,形成推演并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式会随着学生对史料的认知,来逐渐形成“文明与非文明”“正义与非正义”思想上的交错与统一。

(二)通过适当的活动方式来发挥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授课中的作用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史料教学的实践中,历史教师必须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来整理、选择文献,通过思考如何正确运用历料教学来带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的同时,保证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与探索手段的提升与开发。在实际授课中,高中历史教师要遵循学习能力与学习方式并用的原则,来选取恰当的教学活动。而教学活动方式的开展,是以对史料进行探索开始的,教师切不可为了单纯的迎合教育革新需要,盲目的为学生制造一些与历史课堂实际需要并不符合的“历史课程活动”。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们以教师讲授世界三大发明对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影响时,可以先通过对罗盘、炸药、印刷术的相关制作工具模型来开展活动授课。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三种产物的直观感觉,来了解它们的作用,并通过对教师准备的史料文献和视频来与我国的四大发明进行比较。例如,火药在欧美一些国家的发明应用,主要是用来制作弹药来抵御外来侵略者或者进行扩张之用,而在中国则是用来制作鞭炮用以膜拜神灵;指南针在国外主要用于航海探索,而中国则是过多的用来进行风水方位的探测及预测……通过这些对比,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同样的发明在不同国度的应用范围,来得出中国为什么在封建社会的发展,被西方一些国家逐渐落下的结论。

(三)以史料来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对历史的研究与探索,需要以史料的运用和学习为主要依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来设定历史材料、文献的选择。但很多史料都是以文言文形式出现的,这对相当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水品较低的学生而言是一种“煎熬”,甚至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有时候还会对文言文资料產生误读。这时教师除了对学生的阅读要进行有效引导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将文言文的阅读知识作为学好历史学的基础,通过原汁原味的阅读来读懂史料中所传递出的深刻含义,并最终得到自己的看法和论据。

(四)通过有趣的史料教学来激发高中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结合课程设定来选择有趣的文献来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高中历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侧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以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作为历史教学设计的导向和利器。例如,在讲到古代手工业发展过程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青铜器、瓷器、故宫博物院的电子展馆来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也可以为学生先讲述一个有关故宫建筑的有趣传说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终,将古代手工业产物与世博会的先进工业品进行图片对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界和小组讨论形式,来发现二者各自具有什么特点和差异。

相信这种趣味性的史料教学法在导入串联历史相关性的同时,能够为学生带来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模式。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史料教学的误区

首先,要注意史料运用的时候不能仅仅为了迎合教改要求,而是要寻找一些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点的文献加以应用;其次,不能将史料教学仅仅的当成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在实际教学中要在兴趣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学会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最后,要通过不断提升历史专业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同时,保证史料运用的正确与多样性。

四、结语

在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中,史料教学法导入不仅为学生带来了引人入胜的历史传说,还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自我学习、自主思考的大门。在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很容易保证课堂授课质量与授课成果。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的紧跟新课标引领,通过对历史资料教学法的不断探索和思考,来革新授课方式,为培养高中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陆晓敏.史料研究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高中教育,2013,(07).

\[2\]程刚,徐美慧.史料教学中的应用误区及具体应用\[J\].天津学报,2015,(12).

新课改后的历史教学反思 第12篇

教学反思是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兴起的, 但其理论源头则可以追溯到1910年, 杜威在他出版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 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杜威看来, 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 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杜威的观点对后来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影响。此后, 特别是近20年来, 关于“反思”的讨论在欧美教育界备受重视, 并且逐渐影响我国。如今, 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 似乎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当代标准。何谓教学反思?简而言之,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 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

二、高中历史教学反思的运用

1.反思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策略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认为, 帮助学生形成合理和科学的学习策略,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感受、体验情感、提高认识并转化成智慧, 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技能。而学生的上述技能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

笔者以为, 反思教学方法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反思课程资源的优化组合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 即从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出发, 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②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 以此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③按照学习课程要求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基础上注重培养多元化学习模式;④制定出能够反映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反思。

基于以上的认识, 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 (必修Ⅱ)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时, 尝试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①通过多媒体播放我国古代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用的不同政策, 让学生从理论的高度上对这些经济政策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打破传统的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归纳总结的方法;②组织学生在此学习基础上, 从文本之中找到与此相关的教学内容, 进一步了解“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及其影响, 分析中国自然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 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熟悉学习内容;③围绕下列思考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对当时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这些经济政策对我国的自然经济存在什么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你认为应该采用怎样的经济发展政策?要求学生就上述思考题的讨论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并建议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能够写出一篇历史小论文。

2.反思教学过程, 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生成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认为,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总结后发现, 在反思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按照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全面掌握”的认识要求进行教学, 学生的参与能够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②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体性, 鼓励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内驱动力;③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踊跃参与的积极功效, 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潜能, 也就是说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和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以此来增强他们的学习情感体验;④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例如:《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讲述的是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本节的思想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道路的爱国主义精神。单纯的说教, 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 也不利于进一步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对此,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了如下的调整, 并在之后进行了反思:①要求学生从“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中列出1895~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 并且要求学生能够概括出这些侵略的特征, 以便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②播放与此阶段相关的战争电影片段, 以此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悟;③建议学生按照历史战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罗列归纳, 以便他们能够进一步地学习掌握;④要求学生就这些过程能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 让他们在学习重点内容的基础上, 提高历史学习思维能力, 为更好地理解学习奠定基础。笔者在教后反思认为, 通过这样的优化组合, 一方面, 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增强他们的学习情感体验;另一方面, 能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 促进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

3.反思教学评价, 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新课程历史教学认为, 运用发展性的评价方式, 一方面, 能够激活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 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 能够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增强学习自信心。笔者认为, 反思教学评价应该体现在:①反思教学过程是否真正做到了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激情;②反思这样的评价是否符合“以生为本, 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③反思这样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是否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能够帮助他们内化生成历史知识和技能。

上一篇: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下一篇: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