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廉政风险范文

2024-06-09

高校廉政风险范文(精选12篇)

高校廉政风险 第1篇

一、高校后勤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必要性

高校后勤工作涵盖范围广,具有资金密集、利益驱动大、角逐激烈、监管难度大等特征,所牵涉到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环节非常多,每个流程和环节都存在廉政风险点,都有可能导致腐败行为的发生。

(一)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促进高校后勤从源头预防腐败的根本方法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标本兼 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工作方针。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领域。高校后勤发生的腐败行为,原因很复杂,既有个人自身的素质问题,也有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等体制、机制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关口前移、预防在前,对后勤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体制性、机制性漏洞,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改正,防微杜渐,从源头开始,尽可能减少诱发腐败的风险,将贪腐的念想扼杀在摇篮之中,从而达到使腐败行为不发生或者少发生的目的。

(二)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实现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目标的重要举措

高校后勤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同时还肩负着“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重要使命。在大学阶段,教室、食堂餐厅、宿舍公寓等,是大学生的主要学习、生活场所,他们经常要打交道的,除了辅导员和专业任课老师外,就是后勤管理和服务人员。后勤管理和服务人员的行为品行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高校后勤必须切实承担起“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重要使命,努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风清气正的校园廉政氛围,以自身的良好素质和形象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提高对反腐倡廉的认知程度[1]。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有助于后勤管理和服务人员自觉加强自身的廉洁素质修养,以更好地履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使命。

(三)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推动高校后勤改进工作作风的有效途径

高校后勤工作的宗旨是“为师生服务”,不断提升后勤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提高后勤工作的效率和效能是高校后勤始终追求的目标,努力改进后勤工作作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要通过持之以恒地加强作风建设,打造一支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务实高效的后勤管理和服务人员队伍,不断提高师生员工对后勤工作的满意度。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有助于后勤管理和服务人员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努力加以改正,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推进高校后勤惩防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指出,要“推进预防腐败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严肃纪律,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同时还提出,要“防控廉政风险,增强工作实效”。因此,高校后勤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的必然要求。通过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构建,高校后勤可以有效地将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制度、监督等各项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合力,从而在后勤系统内部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为促进高校后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二、高校后勤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构建

高校后勤必须以廉洁教育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强化监控为保障,通过进一步清权确权、规范流程、排查风险点,进一步固化制度、细化责任和优化管理,将教育、制度、监督和惩处有机结合在一起,逐步建立起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依法清权确权,优化工作流程。就是要明确后勤各岗位的工作职责,理顺职责关系,合理配置权力,防止并化解由权力过于集中带来的廉政风险。在此基础上根据职责要求和服务内容,细化、优化工作流程,绘制相应的工作流程图,明确各个事项的办理主题、条件、程序、期限和监督方式等,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同时要加大对各级干部、重点岗位和关键部位人员的监督力度,使各项职权在科学合理的框架内、健康有序的轨道上行使。特别是要大力规范自由裁量权,细化自由裁量标准,压缩自由裁量空间,对自由裁量权实施有效监管。

二是排查廉政风险,制定防范措施。查找廉政风险点要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准确全面。要重点查找:权力过于集中、运行程序不规范等可能造成权力滥用的风险;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可能导致权力失控的风险;工作作风不扎实、职业道德不牢固等可能诱发行为失范的风险。具体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自查,根据后勤部门职责、各科室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由职权事项承担者自行查找风险;二是互查,部门内部各岗位之间相互分析排查风险;三是协查,邀请行风监督员、师生代表进行评议;四是督查,由纪检监察、财务和审计等监督部门提出意见;五是审查,提交领导班子或专家咨询组集体讨论确定风险点。这五个方面相互衔接,缺一不可,也是确定廉政风险点的必经步骤。风险点排查出来后,要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特别是要强化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和重点人员的防控措施,并尽可能将风险点固化到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中去。

三是健全规章制度,夯实防范基础。高校后勤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建设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后勤工作内容繁杂,需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工作职责、操作标准、业务规范、管理办法等等。在制定制度前,要广泛听取干部职工的意见,从而增加对制度的认 同。习近平同志说:“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要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如果空洞乏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多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要避免制度建设“牛栏关猫”的现象发生,同时还要注意制度的配套衔接,做到彼此呼应,形成闭环体系,增强整体功能。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补充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通过综合运用监督检查、案件查办、网络舆情监控等手段,努力提高防范实效。

四是加大问责力度,形成威慑态势。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要发挥作用、所有防控制度要真正具有执行力,配套的问责机制和惩戒制度建设至关重要。要切实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问责,在加强制度的执行力上下功夫,切实解决执行标准不高、执行力度不大、执行措施不力、执行能力不强等问题。此外,还要建立违反制度查办通报制度。对违反廉政风险防控制度的案件坚决进行查处,对执行制度不到位的要及时提醒,对那些漠视制度、肆意违反制度的一定要严肃问责,及时给予惩处,同时还要将处理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发挥案件查处的警示教育作用,对其他有违纪苗头的人员形成威慑态势。

三、对推进高校后勤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建议

实践证明,高校后勤实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后勤系统预防腐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探索出了一套具有高校后勤特点的预防腐败长效工作机制。如何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更好地发挥防控机制的作用,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岗位廉洁教育,强化后勤廉政风险意识

要通过开展岗位廉洁教育,让后勤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廉政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思想层面、文化层面、法律层面教育后勤干部职工正确对待名与利、得与失,自觉执行廉洁从政准则,做到清正廉洁,忠于职守,依法管理,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要整合教育资源,坚持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主体教育与分类教育相结合、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实现后勤服务理念与廉洁自律有机统一,主动筑牢廉政思想道德防线。

(二)推进民主决策,让权力在阳光下公开透明运行

“政务公开具有明显的反腐倡廉功能”[2],对涉及后勤人、财、物等重大事项的问题要由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策,必要时还要听取和征求师生员工意见。要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通过召开会议或通过网站、期刊、橱窗等宣传媒体对外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公开透明运行,保障师生对后勤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总之,要通过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有效地降低廉政风险。

(三)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与实际管理工作的融合,形成良性互动格局

高校后勤的廉政风险与具体的岗位和职务相关,涉及权力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必须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要求嵌入到具体业务工作环节中。一方面,要做到责任清楚、目标清晰,结合后勤业务工作的特点,将廉政风险防控要求融入到具体的工作流程中,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将风险点的查找和防范措施的制定,贯穿于管理业务运行的过程中。另一方面,在后勤业务工作考核时,也要将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到业务考核体系,形成廉政风险防控和业务工作相互促进、良性发展的良好局面,达到“以廉促政”的联动效应。

(四)建立廉政风险防控协作机制,形成廉政风险防范合力

要整合学校内部监督资源,形成后勤、纪检监察、财务、审计等部门既分工负责,又相互配合的后勤廉政风险防控协作机制。后勤部门要加强对干部职工廉洁自律的教育和管理,主动防范廉政风险;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各类招标、采购、收费、验收等方面的监督和审核;财务部门对后勤运行资金的“安全”使用等方面要严格把关,防止出现私设“小金库”、资金“体外循环”等现象[3]。上述部门还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分析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廉政风险,加强监督和管理,及时堵塞漏洞,努力打造一个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阳光后勤”。

摘要: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促进高校后勤从源头预防腐败的根本方法,是实现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目标的重要举措。高校后勤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构建,必须以廉洁教育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强化监控为保障,通过清权确权、规范流程、排查风险点,进一步固化制度、细化责任和优化管理,将教育、制度、监督和惩处有机结合,逐步建立起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高校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建设研究 第2篇

浙江师范大学纪委 课题调研组

目 录

一、廉政风险的概念和主要类型…………………………………… 4

1、廉政风险的界定

2、风险预警的界定

3、高校廉政风险的主要类型

二、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建设的现状………………………………… 7

1、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建设的现状

2、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

三、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现实意义和要把握的原则……………… 10

1、构建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现实意义

2、构建廉政风险预警机制要把握的原则

四、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 12

(一)建立廉政风险信息收集网络

1、廉政风险信息收集内容

2、廉政风险信息收集渠道

3、廉政风险信息收集工作制

(二)廉政风险信息研判评估

1、廉政风险信息分析

2、廉政风险预警信息发布

(三)廉政风险预警处臵措施(预警谈话制度)

1、一级预警:责令整改

2、二级预警:戒勉纠错

3、三级预警:警示提醒

(四)廉政风险预警处臵情况的督查

1、廉政风险预警处臵结果反馈制度

2、廉政风险预警处臵督查制度

3、廉政风险预警处臵情况通报制度

五、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保障措施………………………………… 20

1、廉政风险教育是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思想保障

2、预警信息员队伍是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组织保障

3、党风廉政建设是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制度保障

4、预警信息系统是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技术保障

高校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建设研究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在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阵地,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而廉政风险预警机制是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举措。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廉政风险预警机制,能够提高高校预防腐败工作的针对性、规范性、预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降低高校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推进高校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优化高等教育发展和育人环境。

本报告在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础上,根据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发展的需要,结合实际进行了廉政风险预警模式的探索,主要针对目前廉政风险预警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构建廉政风险预警机制要把握的原则,重点就廉政风险信息收集网络、廉政风险评估、廉政风险预警处臵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廉政风险的概念和主要类型

1、廉政风险的界定

一般来讲,风险即指活动或事件损失的一种不确定性。廉政风险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在执行国家公务和日常生活中,由于不正确履行廉洁奉公职责,利用其权力和影响力谋取私利,从而出现的各种腐败行为的可能性。

2、廉政风险预警的界定

廉政风险预警,是指围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工作目标,运用科学手段和现代技术分析廉政风险信息、评估廉政风险状况和预测廉政风险趋势,采取有效措施提前防范和解决潜在廉政问题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工作过程的总和。

3、高校廉政风险的主要类型

(1)招生领域的廉政风险。招生人员索贿受贿,利用负责招生工作之便,收受学生家长贿赂,是高校职务犯罪中的一个权钱交易关口,涉案人员一般为负责招生工作的领导、专家评委、普通工作人员。主要表现为负责招生的领导、专家评委、工作人员接受好处,利用职权招收一些成绩相对较差的“关系生”、“条子生”,或以帮助学生入学、选系、改专业等为名索贿受贿。尤其是在单独招收艺

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保送生等领域,由于涉及到招生主管部门、高校、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关系等多个环节、多种关系,最容易发生暗箱操作、弄虚作假和金钱交易等违法乱纪行为。

(2)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领域的廉政风险。由于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经费由单一财政拨款向多渠道筹集经费的转变,资金管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使得一些高校财务管理领域的廉政风险不断增加。领导干部或一般财务人员利用财务管理的漏洞,贪占、挪用单位资金或公款私存侵吞利息等违规操作,造成学校大量资金损失。少数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利用各种创收手段,私设小金库,然后伺机贪污、挪用。在高校资产管理领域,由于高校资产数量较大,资产管理部门人员和技术力量有限,往往不能彻底清查固定资产,存在个人利用各种关系占用学校资源的现象,特别是在房屋出租、营业房招标等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较大的腐败风险。

(3)基建工程领域的廉政风险。随着高校规模迅猛扩张,大兴土木扩建校舍、发展新校区、建大学城蔚然成风,基建工程也成为近年来高校腐败的频发区域。工程建设领域收好处费、工程回扣等几乎成为行业通行的潜规则,“工程上马,干部落马”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出现了窝案串案。在高校基建项目中,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企业投标时低价中标,并承诺了许多优惠条件,中标后则千方百计要求修改合同条款,加大工程预算,提高工程造价,这时负责基建工程的领导或工作人员与施工企业就很容易发生不正常的经济关系或其他违法交易,产生较大的廉政风险。

(4)物资采购领域的廉政风险。为了保证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高校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教材等物资的采购。虽然目前高校招投标制度

得到进一步完善,但是物资采购工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廉政风险。一些供应商非常了解学校的招投标制度,经常以低价中标,然后通过更改合同、串通验收专家等多种方式来获利。参加招投标专家一般都是本地校内外的专家,负责招投标的工作人员岗位一般都较为固定,如果供应商长期招投标就有可能和评标专家、工作人员较为熟悉,就可能出现供应商在招投标事前或事后行贿,影响招投标的公正性。

(5)组织人事领域的廉政风险。近年来,我国高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较大进展,采取了公开招考、干部任用公示、民主测评等,使高校在选人、用人上实现了公平、公正、公开。虽然公开招考笔试相对来说较为公正,但是面试和最后政审阶段人为因素仍然存在,主要领导对选人用人上的明示或暗示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现在高校都采取岗位聘任制,在考核和评优评奖中,领导的个人意见和看法也会影响到考核的最终结果,也存在较大的廉政风险。

(6)学术科研领域的廉政风险。近年来国内高校各类学术腐败现象呈快速增加的趋势,所涉人员从普通教师、教授、到院士等不一而足。学术腐败不仅有违大学精神,更是对法律赋予的科研与社会服务权的滥用。学术科研领域的廉政风险主要包括为学术不端行为、科研经费使用、职称评审、科研立项等方面。而近几年高校科研经费快速增长,部分科研人员错误认为科研经费属于项目负责人个人所有,对科研经费的使用不合理,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是一个潜在的廉政风险高危领域。高校学术腐败具有智能性、隐蔽性和传递蔓延性等特点,教授、博导出现了学术不端,势必影响其学术的品行,亦有损所在高校乃至整个学术界的公信力。

二、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建设的现状

(1)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在识别廉政风险点上取得初步成果。廉政风险预警机制通过人、制度、技术等手段及时发现高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有效识别关键岗位、重点环节以及重点人员存在和潜在的廉政风险。特别对新增的廉政风险点以及原有廉政风险点风险等级上升的情况,能够实现及时动态跟踪,确保学校廉政风险点无遗漏。在廉政风险基础上,通过完善现有的制度,建立相应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反腐倡廉各项制度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我校通过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动态监控学校招生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在省外招生的特殊专业一般由评委现场进行打分,每年评委相对比较固定,评分的主观性仍然存在,是一个新增廉政风险点。在对学校基建工程审计中发现,基建工程项目变更和增加预算现象较多,主要风险就集中在基建工程联系单的审批和管理上,是一个重要的廉政风险点。

(2)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在化解风险上取得初步进展。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就是通过剖析廉政风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即产生风险的原因和规律特点,并针对其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前预测并及时发出预警,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腐败行为发生的措施,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廉政风险通过预警机制得到及时有效化解,有助于预防腐败的发生,赢得广大师生的拥护和赞誉,使高校发展的软实力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如我校廉政风险预警机制信息收集渠道中反映少数专业教师在体育类招生录取工作中存在感情、人为因素,出现了廉政风险的苗头。学校纪委与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联系,聘请220余人次解放军官兵担任各测试项目工作人员,尽可能的使用电子计时、计数的等设

备,采取专项测试考评教师名单由学校纪委抽取等措施,最大限度了化解了可能出现的廉政风险。

(3)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在规范制度措施上效果初显。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在廉政风险易发高发的环节和领域及时收集廉政风险预警信息,针对预警信息提出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措施,定期分析评估各学院、各部门的廉政风险预警工作情况和效果,进而把反腐倡廉的要求有效地体现在相关改革措施和政策规定之中,逐步形成一个自我检查、循序渐进、有效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如我校物资采购管理过程中,针对可能会泄露投标供应商信息的廉政风险,开发网上匿名下载系统;针对评标过程中诱导倾向性以及信息泄密等廉政风险,制定了监察处全程参与监督、全程录像、手机上交等制度;针对验收环节可能出现的廉政风险,学校实行采购和验收相分离制度,负责采购的部门不参与项目的验收,验收由项目管理部门聘请专家予以验收。

2、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

(1)廉政风险预警配套制度较少。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中,惩罚性规定往往占绝大多数,预防性规定少之又少。预防性法律依据少,可操作性弱,因而一直是我国法律、政策制定的薄弱环节。廉政风险预警机制重在预防,而不是惩罚,在相关配套制度上比较少,国内外对此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理论上探讨,在实践中落实的仍比较少见。然而鉴于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重要性,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和高校也积极得在探索,取得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也为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制度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廉政风险信息的收集渠道不够完善。目前,高校廉政风险信息主要依靠信访举报、检查考核、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渠道来获取,存在渠道窄,信息

单一的特点。由于举报人并不是知情人,往往只能对问题笼统的描述,对于违纪的事实和依据很难提供有线索的信息。检查考核工作由于各种原因,很难深入了解学院、部门的党风廉政工作,一些廉政隐患很难被查到,并及时处理。个人对于重大事项报告的表述方式存在主观随意性,也加大廉政风险信息收集的难度。这些都导致我们被动接收廉政风险信息的比例过大,往往错过发现那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的最佳时机。

(3)外部监督的缺失阻碍廉政风险预警功能的发挥。目前一些领导干部权力过于集中、权力运行不规范不透明等现象时有发生,制约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不健全,群众对一些重大事项不了解,不知情难以监督,下级因受制于人不敢监督,同级因碍于情面不愿监督,上级因距离太远难以监督,这些都使得外部监督缺失。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重要功能就是预警、防范,当外部监督缺失时候,廉政风险信息收集难度也加大,预警功能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廉政风险预警工作尚未形成合力。廉政风险预警机制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动用多方面力量的共同配合,才能发挥处预警防范的作用。目前高校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建设主要依靠党内自身监督,尤其是党委纪检部门的监督,远没有发挥出党外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等各方面的力量。

三、构建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现实意义和要把握的原则

1、构建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现实意义

(1)廉政风险预警机制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客观需要。近几年高校腐败形式呈现多样化、手段也较为隐蔽,给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而廉政风险产生的来源是机关和部门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因此,注重权力的制

约和监督就抓住了制约腐败行为的重点,而抓好廉政风险监督、预警,就抓住了预防腐败问题的关键。廉政风险预警机制本质上就是提前化解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各类廉政的风险,防范于未然,使腐败行为不发生或少发生,特别是不发生大的廉政风险,从而使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党和人民的利益不受或少受损失。(2)廉政风险预警机制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这对于有效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意义重大。而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点在于预防,惩治也是为了更好地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着眼点就是如何预防廉政风险的发生,从人、机制、技术等手段来对廉政风险及时预警,努力减少和控制诱发腐败的风险,对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3)廉政风险预警机制是加强监督、预防干部违纪违法的重要手段。领导干部一般都掌握一定的权力和资源,不同程度地面临诱惑和考验,并且权力越大,掌控的资源越多,廉政风险就越高。而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就是要把监督工作做在前面,把更多的精力、财力和资源用在廉政风险的预警和防范上, 及时遏制一些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及时警醒干部职工正确履行职责,防止滥用权力,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2、构建廉政风险预警机制要把握的原则

(1)重点突出,关口前移的原则。廉政风险预警就是把单位或个人可能产生腐败的苗头性问题或已经出现的轻微性问题指出来,及时提醒,严肃警告,使其不出现腐败问题或把腐败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相对现行的监督模式,它侧重于事前监督,监督领域介于自我约束与纪律处分之间,是在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

法防线之间架设一道预防警戒防线。因而廉政风险预警机制要坚持重点突出、关口前移的原则,要以高风险、权力集中的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作为重点,把容易滋生腐败的部门和领域作为廉政风险信息收集的重点,同时更加注重预防,做到关口前移、预防在先。

(2)制度规范、防范于未然的原则。预警重在预防和警示,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必须对潜在的问题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变事后惩治为事前警示,变被动查处为主动防范,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因而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物资采购、财务管理、基建工程等重点领域的相关制度措施,对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建立廉政风险预警机制也需要依赖制度的完善,通过制度去发现预警信息,通过制度去规范权力运行,通过制度去预防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

(3)预警及时,措施有效的原则。廉政风险预警机制重点在于及时发现廉政风险,并对可能出现的廉政风险予以及时警报,进而阻止廉政风险的发生,起到“隔离墙、防火墙”的作用。然而要达到这一点,预警的及时,措施的有效就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预警不及时,措施不得力都会影响廉政预警机制功能的发挥,甚至会让本应该预警的廉政风险变成了违法违纪的事实。因此,建立廉政风险预警机制要坚持预警及时,措施有效的原则,努力提高预警机制的反应速度,增强信息研判的准确度,以及制定预警措施科学有效。

四、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

廉政风险预警机制是基于“发现——研判——处臵”的制度框架,其目的是“早发现、早研判、早处臵”。廉政风险信息收集是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基础,廉政风险研判是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核心,廉政风险预警处臵是廉政风险预警机

制的落脚点。

(一)建立廉政风险信息收集网络

1、廉政风险信息收集内容

(1)师生对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评价;(2)学校重大改革、重要政策措施出台前后的群众舆论反映、反响;(3)领导干部和党员在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问题;(4)在廉洁从政(从教)和廉洁自律方面问题;

(5)在干部选拔、人员招聘、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物资采购、基建工程等方面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6)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7)各项专项检查、干部考察及案件查办过程中发现的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的问题;

(8)其他违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反映。

2、廉政风险信息收集渠道(1)组建预警信息员队伍

首先,夯实预警信息员基础力量,发挥专兼职纪检干部工作合力。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专职纪检干部和二级党组织纪检委员的作用,明确其预警信息收集工作的职责和分工。专职干部要注重通过信访、监督、专项检查等工作收集预警信息;二级党组织纪检委员通过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工作调研等过程中掌握师生群众的意见、建议,反映预警相关信息。专职和兼职纪检干部要做到对苗头性问题反应敏感、反馈及时,并坚持调查研究,以保证预警信息的真实性,为领导决策和预警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其次,打造预警信息员精英力量,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的特邀监察员队伍。在校内聘任一批政治、经济、法律、管理和技术等领域的专家,明确职责和权利,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广泛吸纳基层师生群众的意见、建议,收集提供预警信息相关线索,协助专职人员共同开展信息调查、相关课题研究,承担反腐倡廉和预警工作决策咨询等。

再次,搭建预警信息员骨干力量,组建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过硬的兼职监察员队伍。以来自学校重点领域、风险评定等级较高的职能部门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科级干部或科员)以及学院、研究所等二级单位人财物管理的一线人员为主,学校以制度形式赋予兼职监察员一定的工作职责和权利,协助开展各类专项监督工作和监察事务。另外,兼职监察员的岗位性质决定了他们在收集掌握信息方面更为深入、快捷,所以,要特别重视发挥他们信息收集的骨干作用,根据其工作岗位类别不同,可区分成立若干个预警信息收集工作小组,工作小组以兼职监察员为主要组成人员,同时配备1名专兼职纪检干部负责协调联络,各预警信息收集小组要明确职责和分工安排,形成固定的信息交流工作制度。预警信息收集工作小组类型如下:

①党务校务公开信息收集工作小组,负责收集党务、校务、信息公开工作有关的廉政风险预警信息,小组成员由5至7人组成,分别由专职或兼职纪检干部、党办校办工作人员、学院院办主任、学院行政秘书、学院工会主席等组成。

②经济类信息收集工作小组,主要负责收集财务和资产管理、物资设备采购、基建工程领域内的廉政风险预警信息,小组成员由7至9人组成,由专职纪检干部、审计部门干部,财务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采购部门、基建管理部门的重要科室岗位的工作人员,学院实验室主任、财务联络员等

组成。

③教育科研类信息收集工作小组,主要负责收集招生、教学、科研领域内的廉政风险预警信息,小组成员由7至9人组成,由专职或兼职纪检干部,学生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要科室岗位的工作人员,学院辅导员、教学秘书,研究机构科研秘书等组成。

④组织人事类信息收集工作小组,主要负责收集组织、人事领域内的廉政风险预警信息,小组成员由5至7人组成,由专职或兼职纪检干部,组织部门、人事部门的重要科室岗位的工作人员,学院办公室主任、人事秘书等组成。

(2)依托反腐倡廉相关制度机制

首先,反腐倡廉相关制度机制的建设执行是预警信息收集工作的核心依托渠道。廉政预警信息收集主要是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工作机制日常有序地运转、执行过程中,通过制度机制执行者、预警信息员队伍等进行廉政风险预警信息的发现、反馈来完成,这是收集廉政风险预警信息工作的主要途径。其具体程序可表现为:信息收集者严格执行各自领域内反腐倡廉相关制度,关注监督日常工作程序和重要环节的运行,发现并梳理出在制度、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以及由制度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廉政风险隐患,提炼有效信息及时进行反馈,以便通过预警工作机制的运转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其次,重点领域制度机制的执行运行是预警信息收集工作的着力依托渠道。反腐倡廉工作关注的焦点问题历来都是重点领域权力行使和重要事项程序运行方面的问题,因此,要重点掌握来自学校重要领域的有关信息,着力依托领域内制度机制的执行运行,借助4个信息收集工作小组的有序工作来实现信息收集。收集工作主要途径如下:党务校务公开信息收集工作小组,依托学校校务、党务

公开工作实施办法和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等相关工作制度开展信息收集;经济类信息收集工作小组,着力关注学校财务审批制度、预算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设备配臵管理办法等有关管理办法,基建工程和修缮工程管理办法、工程项目采购实施制度等工程管理制度以及采购管理办法、项目变更会签制度等采购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相关工作机制的运行,开展信息收集工作;教育科研类信息收集工作小组,主要关注在学校招生管理、评优评奖规定、考试管理、教学项目经费管理、学科经费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执行情况;组织人事类信息收集工作小组,主要关注在干部选拔任用、党员发展、人才引进及人才专项经费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执行情况。

再次,监督工作机制的运行是预警信息收集的基本渠道。纪检、审计部门及其他具有内部监督职能的业务部门执行的专项监督机制,是预警信息收集的基本制度保障,在预警信息收集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学校监督制度执行过程中,专兼职纪检干部、兼职监察员既要履职监督检查职责,又要注重开展预警信息收集,重点关注在学校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领导干部民主测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教代会民主监督、信访案件调查、小金库治理专项工作、特殊类招生考试监督、干部选拔任用监督、项目招标验收监督等专项业务中的有关廉政风险预警信息。此外,还要重视上级专项监督检查和各类社会监督中的反馈、反映,这些也都是预警信息的重要来源渠道。

(3)开发廉政风险信息收集系统

廉政风险信息收集系统基于校园网的电子监察平台,与学校财务、采购、基建、科研、教学、人事、组织等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借助数据适配器和数据交换平台,对存在的廉政风险的权力运行进行动态监控,通过分析管理运行数据、运

转流程,对异常情况进行廉政风险预警,实现廉政风险信息收集报送功能。第一,在党务校务公开领域,通过校园信息公开平台监控学校规定重点公开的信息是否已经公布,学校不允许公开的信息有无违规公布。如各学院财务公开的执行情况,学生和教职工评优评奖的公开情况等。第二,在财务管理领域,通过财务管理系统对各项经费的审批、使用、报销等环节监控实现廉政风险的收集。财务审批方面,主要针对专项经费支出、基本建设经费支出、科研经费支出等方面实施动态监控;审核报销方面,主要针对大额发票报销、虚假发票报销等问题实施动态监控。第三,在物资采购领域,通过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对采购平台的公告、预算、流程、结果等信息进行监控,对超预算、合同变更、结果未公示或公示时间不符合规定等情况及时预警。第四,在基建工程领域,通过基建项目管理系统对项目立项、项目招标、合同签订、施工管理、工程款项结算、项目验收、项目审计整个流程予以监控,特别是工程施工过程中预算变更的情况及时预警。除此之外,学校其他重要领域也是通过廉政风险信息收集系统与业务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对接,实现全程监控、实时监督的目的,把主动预警和技术预警相结合,以此实现廉政风险信息收集手段多元化,拓展信息收集领域的深度和广度。

3、廉政风险信息收集工作制(1)建立预警信息研判中心

建立预警信息研判中心,主要职责是收集、汇总廉政风险预警信息,组织召开会议进行预警信息通报、交流讨论、分析研判,并发布预警信息,决定预警处臵措施。研判中心成员一般由纪检监察、审计及重要职能部门、重点领域若干负责人组成。

(2)预警信息流转和研判制度

预警信息流转的主要程序是:预警信息员、预警信息收集工作小组对责任范围内的廉政预警信息予以初步评估后,通过预警信息系统或廉政评议报告、专项业务汇报等其他形式报送至廉政信息研判中心, 报送时间分定期和不定期,定期报送为每个季度末,特别重要或紧急的信息,则随时发现,随时报送,研判中心指定专人负责对报送的信息进行梳理汇总和传达。

研判中心在信息有序运转的基础上,建立预警信息研判制度,进行廉政风险问题现状、形成根源和发展态势等的研究判断。预警信息研判分季度研判和学期研判,紧急问题随时研判。季度研判在每季度末由预警信息研判中心成员组织开展;学期研判可在此基础上扩大成员,邀请校纪委委员、特邀监察员等开展集体大“会诊”,分析研究学校一个学期以来的廉政风险情况。

(二)廉政风险信息研判评估

1、廉政风险信息分析评估

廉政风险预警信息按廉政风险发生频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分别用红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1)一级预警:立足于保护和挽救党员干部,对已实施错误行为,构成轻微违规违纪,但可以不予处分的党员干部,通过限期整改和强制履行,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

评估标准:①诫勉纠错后仍未改正的;②对职责范围内发生的不正之风或违纪违法案件负有责任,但可不予纪律处分的;③具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中所列举的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纪律处分,或者情节轻微,可不予处分的。

(2)二级预警:立足于帮助和督促党员干部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腐败风险问

题,及时纠正其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帮助引导,终止其错误行为继续发展,校纪委办、监察处实施廉政风险预警提醒提示,要求单位落实有关问题,积极化解矛盾。

评估标准:①警示提醒后仍未改正的;②未履行岗位职责或履行不到位,有失职渎职、不作为或者滥用职权行为,尚未造成损失的;③执行方针、政策、决定中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

(3)三级预警:本着关心干部,维护学校稳定大局,对单位开展重要工作事项中,可能会出现苗头性的问题,校纪委办、监察处实施廉政风险预警问询提示,要求单位加强制度建设,强化预防措施,杜绝违纪问题的产生。

评估标准:①群众有举报,社会有反映的;②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民主测评或考核满意率较低的;③工作生活中自我要求不严,干部职工有议论的;④在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职责或有其他问题,组织认为有必要提醒的。

2、廉政风险预警信息发布

廉政风险预警信息由学校纪委、监察处发布。廉政风险预警信息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预警级别、起始时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发布机构等内容。廉政风险预警信息的发布可根据风险等级确定发布方式:一级、二级预警一般给予书面形式预警单,并在廉政风险预警信息平台发布预警信息;三级预警一般通过廉政风险预警信息平台直接发布。

(三)廉政风险预警处臵措施(预警谈话制度)

1、一级预警:责令整改

(1)实施方式:①限期整改。对已实施错误行为,构成轻微违规违纪,但可不予处分的党员干部,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及时改

正。②强制履行。对诫勉纠错仍未改正的,或对职责管理范围内发生违纪违法案件负有责任,但可不予处分的党员于部进行批评教育,剖析其错误根源,强制其认真履行职责,并进行跟踪督导。

(2)实施期限:责令整改的期限根据责令整改对象存在的问题的轻重程度确定,最长不超过1个月。责令整改对象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检查其纠错落实情况,并将相关情况报纪委办公室备案。

2、二级预警:戒勉纠错

(1)实施方式:①告诫劝勉。对警示提醒后仍未改正的,未认真履职或履行不到位的党员干部,由纪委书记对预警单位分管领导或单位领导干部进行告诫,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②纠正偏差。对在执行方针、政策、决定中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通过书面或面谈等方式,告知其存在的问题,要求其纠征错误倾向,终止错误行为。

(2)实施期限:诫勉纠错的期限根据诫勉纠错对象存在问题的轻重程度确定,最长不超过1个月。诫勉纠错对象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制定措施并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检查其纠错落实情况,并将相关情况报纪委办公室备案。

3、三级预警:警示提醒

(1)实施方式:①组织谈话。根据群众反映,对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一般性问题的党员干部,由纪委书记或副书记对预警单位分管领导或单位领导干部进行通知或谈话询问。②重点提醒。针对党员干部岗位变动、职务升降以及因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等因素影响,可能发生腐败风险的事项进行提醒

谈话。③函询整改。对举报、测评反映出的问题比较严重,但又不构成违纪或有违纪倾向的干部,发出询问函,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说明或提出整改措施。

(2)实施期限:一般在作出警示提醒决定后一周内完成。

(四)廉政风险预警处臵情况的督查

1、预警处臵结果反馈制度。有关单位和个人接到预警后,应在规定时限内对廉政风险成因进行剖析,制定整改措施,形成书面报告,及时回告实施预警的纪检监察部门。

2、廉政风险预警处臵督查制度。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廉政风险预警信息处臵情况的跟踪监控,对处臵不恰当或者不到位的部门和单位及时督导。对高风险单位、高风险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每年至少抽查一次。

3、预警处臵情况通报制度。纪检监察部门实施预警处臵的重要个案和综合情况,要及时向同级党委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五、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保障措施

1、廉政风险教育是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思想保障。廉政风险预警工作的前提在于廉政风险教育,只有人人具备了廉政风险预警的意识,廉政风险预警工作才能得到顺利的开展。开展廉政风险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接受反腐倡廉教育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岗位人员的廉政风险教育,对于岗位人员坚定理想信念,规范从业行为,增强岗位勤政廉政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实现廉政风险预警,防止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廉政风险教育最终目的是要让干部、职工时刻紧绷廉政风险这个弦,牢固树立 “不想为”意识,养成廉洁从政、廉洁从教的良好氛围。这也为廉政风险预警机

制的运行提供了思想上保障,使信息收集更加主动性,有针对性,预警处臵措施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贯彻落实。

2、预警信息员队伍是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组织保障。廉政风险预警工作的关键在于人,在于预警信息员队伍建设。预警信息的收集具有领域广,内容多,信息隐蔽等特点,这对预警信息员的业务水平、知识结构、工作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预警信息员在思想政治上要坚守政治纪律,有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自觉做到反腐倡廉、廉洁从政。在工作态度上,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奉献精神,热爱纪检监察工作,能妥善解决廉政风险预警工作面临的各种问题,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履行好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特别是要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及时反映校情民意,做好廉政预警信息的收集工作。在工作能力上,要不断加强对纪检监察业务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

3、党风廉政建设是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制度保障。学校反腐倡廉制度包括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等,共同构筑了学校反腐败工作的制度体系,也为廉政风险预警机制有效运行的提供了制度基础。首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保证中央反腐倡廉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为廉政风险预警机制运行提供了政治保障。其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通过查找风险点、绘制权力流程图、制定防控措施、规范各项制度,将风险防控工作融入业务部门的实际工作中,形成廉政风险防控网络,为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运行提供了整体保障。再次,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通过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广大

师生员工的监督,从而为廉政风险预警机制运行提供外部保障。

4、预警信息系统是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技术保障。建立多层次监管、多功能运行的廉政风险预警信息系统,借助数据适配器和数据交换平台,与学校财务、采购等业务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接。预警信息系统提前设臵监察条件,当业务部门提供的数据符合监察条件时,自动产生预警信号。这样就把廉政风险预警渗透到学校权力运行的重要领域、岗位和环节,完整的记录权力运行的轨迹,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动态监控。并且通过产生的廉政风险信号,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帮助业务管理部门制定整改、防控措施,完善业务流程的工作体系,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廉政风险,有效抑制了腐败的发生。因此,预警信息系统相比传统监督模式,体现了刚性约束、公开透明、实时监督等优势,促进了管理监督一体化,更好地解决了纪检监察与业务职能部门工作相分离的问题。

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示意图

科学推进北京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 第3篇

十七届中央纪委四次、五次、六次全会都明确对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提出了要求,这对于高校站在新的高度和角度、用新的思路研究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北京市开展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是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北京高校要注重把握新形势下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运用科学的理念、机制、方法和理论,进一步加大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工作力度,为高校事业的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运用科学的理念,谋划廉政风险防控管理

理念决定方向,思路决定出路。以科学的理念和思路谋划北京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北京市开展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就是科学地把管理学中的风险管理理论、质量管理理论、标准化理论运用在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中,使反腐倡廉建设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开展。2009年,北京高校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整体部署,按照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确定了“统筹规划、抓住重点、规范流程、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的工作思路,并在全市60所高校开展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北京高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大学功能,实践着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

1.处理好三个“关系”

首先是处理好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与惩防体系建设的关系。惩防体系建设是战略性的、全局性的、长期性的,高校在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时,要把惩防体系中的教育、制度、监督、惩处、改革、创新和纠风6大要素融入廉政风险防控中,充分认识到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规范权力运行,是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其次是处理好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与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关系。通过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使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成为落实责任制的有效载体。再次是处理好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与业务工作的关系。使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成为推动业务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有效途径,能够更加深入地融入正常的业务之中,便于教职员工接受,同时要树立“双风险意识”,即树立正常的业务风险和廉政风险意识。

2.制定规划、长远发展

经过3年的努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已进入新的阶段,研究制定新的工作规划是摆在高校面前的迫切任务。新的工作规划必须从学校大局出发,紧紧围绕教育“十二五”规划,围绕北京市提出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三大体系建设,着眼于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全面深化,统筹规划、把握工作规律,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目标方向、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向纵深发展。

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有序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

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中,北京高校不断创新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各高校建立了有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学校领导班子发挥了“两个主体”作用,纪委发挥了组织协调和有效指导作用,形成了全面覆盖和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随着廉政风险防控的深化,要继续坚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强力推进、纪委组织督促、单位创新驱动、全员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1.高校党政重视,强力推进

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推进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不仅仅是要查找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而且还需要规范权力结构和权力运行,科学的配置权力资源,这必然会触及个人的利益,因此,高校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要顺利开展、取得实效,就必须得到党政领导班子齐心协力的强力推进,形成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格局。

2.纪委、监察部门负责组织督促

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纪委监察部门要勇于承担责任,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协调校级领导进行权力梳理,协调业务部门和学院编制权力目录,积极发挥督促监察作用,有力地推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

3.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参与

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正好顺应了高校改革的需要,顺应了高校正在进行的规范化管理的需要,也顺应了高校反腐倡廉形势的需要。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是与各部门业务运行紧密相关的,只有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从自我发展的角度参与进来、发挥主动性,才能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进行到底。

4.完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考核办法

检查考核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是否能够取得实效,考核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北京高校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落实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进行检查,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检查考核工作与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年度考核、项目化管理的评估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检查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检查、考核、修正,进一步强化内部监督,规范业务管理,切实提高工作绩效和党风廉政建设水平。

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效推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

北京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总体要求是“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务求实效”。高校正是通过先行试点、由点及面、向上向下延伸,实现重点突破,对建立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模式进行了有效的探索。随着廉政风险防控改革的不断深入,要继续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廉政风险防控管理顺利进行。

1.先行试点

北京市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意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北京高校数量多、层次类型多、情况复杂,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指导工作,可能会遇到阻力。因此,在权力结构的合理配置、权力运行的监督中,要继续坚持稳扎稳打、先行试点、逐步推广,最后实现全面覆盖。

2.改革创新、重点突破

经过3年的实践,北京高校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实现了全面覆盖,但风险点找的是否准确、是否全面,防控措施是否可行、是否完整,规章制度是否管用、是否完善等,都是摆在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纪工委带领高校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即通过大胆创新,在10个重点领域中选择了8个领域在高校中进行公开征集参与者,开展重点攻关,围绕“建立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基本模式”这个主题,破解高校在廉政风险防控中遇到的难题,不断地完善风险防控模式。

3.广泛调研、交流经验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推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扎实开展,自2009年开始,市教育纪工委每年要召开10个左右各种规模的调研会和经验交流会,一方面能够及时掌握学校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的动态,解决工作中的疑点和困难,对高校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另一方面通过多次经验交流会,给高校搭建了交流思想、交流经验的平台,能够使高校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借鉴、相互促进,达到共同前进的目的,整体推动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

建立科学的理论,指导廉政风险防控管理

北京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科学理论的贡献。

1.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高校应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方法,分析和处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中的问题。

2.加强理论研究

过去的3年,高校发挥了理论研究的优势,在实践探索的同时对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开展了深入研究,从实践中凝练,从理论层面分析,形成了一批具有预见性和指导性的理论研究成果。面对新的起点、新的任务,高校的理论研究要向更高的目标、更深的层次迈进,围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中的难点,围绕顶层设计开展研究,使高校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朝着规范化、系统化方向发展。目前,市教育纪工委牵头申报的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重点领域预防腐败风险防范机制研究》已经立项,拟通过3年~5年的时间,经过数十所高校的共同努力,建立起北京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另外,《北京高校廉政风险防范模式研究》《北京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评价体系研究》等,也都将为进一步深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运用科技的手段,探索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科学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指出:“高度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把科技手段融入制度设计之中,不断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科技含量”。实践证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预防腐败,是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工作创新的重要途径。

目前,科技控权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实现科技控权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需要一个科学的管理体制,需要一个合理的机构设置和权力配置来支撑。北京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的基本思路是把“人防”和“技防”结合起来,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研发风险防控专题模块,切实提高科学防控的能力;及时将监测和防控廉政风险技术手段嵌入部门业务流程之中,全力推进行政监察现代化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科学分析和防控能力,不断增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有效性。具体工作思路是通过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以重点领域为突破口,规范高校业务管理流程,科学合理进行权力配置,逐项建立重点领域监控平台,每个项目要建立信息收集系统、信息评估系统、实时监控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和综合考评系统,在此基础上整合项目网络监督资源,建立校级综合网络监督平台(电子行政监察平台),最终全面实现科技控权,用科技控权服务反腐倡廉建设。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重点领域预防腐败风险防范机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AAA11002)

(作者单位:北京市教育纪工委)

[责任编辑:蔡桂兰 实习编辑:祖 迪]

高校廉政风险 第4篇

1 当前高校招标采购领域存在的廉政风险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法规从法律层面对招标采购进行了规制和约束, 但是由于法律规范本身具有的宏观性和滞后性, 目前各高校招标采购领域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廉政风险:

1.1 项目立项与审批环节的廉政风险

高校的招标采购业务流程大多是:使用部门提出采购申请, 相关管理部门审批 (重大项目经校领导审批) , 招标采购管理部门 (或委托招标代理机构) 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 开标、评标, 签订和履行采购合同等。有些使用部门在提出采购申请时, 没有详细论证项目采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有的只是为了课题结题或使用专项经费等目的, 随意提出采购申请, 容易出现盲目立项、重复采购、购非所需。有的管理部门、领导干部在审批过程中, 廉政意识淡薄, 以部门紧急采购、采购申请内容审核工作量大、审核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等为借口, 不认真履行职责, 不严格把关, 给腐败分子留下可趁之机。

1.2 招标文件编写环节的廉政风险

一是标书的编制存在倾向性。在大宗物资或设备的招标采购中, 标书所列的技术参数或参考品牌多由使用部门提供, 使用部门多根据以往的使用经验或者为保证某个合作过的供应商中标, 对申购物资或设备的关键性参数、指标拟定排他性或限制性条款, 这些参数、指标、条款通常具有倾向性或者唯一性。二是招标采购管理部门或者使用部门缺乏保密意识, 有关工作人员向投标人泄露标底和采购内容, 影响招投标活动的公平公正, 且为投标人串标、围标提供机会, 使招标活动沦为形式。

1.3 评标环节的廉政风险

一是学校内部未建立招标采购工作监控约束机制, 有的招标采购项目, 从制作标书、资格审查、参与评标或监督都由同一个人负责, 招标采购过程存在极大风险。二是业主代表直接影响评标的公平公正性, 为保证招标工作顺利进行, 高校一般会选派拟采购物资或设备的使用部门工作人员作为业主代表参与评标, 有的业主代表往往会借对标书技术参数进行解释或者介绍以往使用经验之机, 向其他评委进行暗示、诱导, 这种隐形倾向性意见直接影响评标过程的公正性、独立性。三是有的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干预招标采购工作, 通过指定、暗示、授意、要求等手段选择供应商或设备, 从中谋取私利, 导致采购价格偏高, 质量不符合要求。

1.4 签订、履行采购合同环节的廉政风险

签订采购合同时, 有的工作人员没有认真核对招标文件的条款标准, 导致合同上的标的型号、规格、款式等技术参数上出现偏差。项目实施过程中, 有的工作人员不认真把关或故意疏漏, 导致工程质量差。项目验收时, 因技术或人为因素使项目验收流于形式, 导致采购项目不符合使用要求。在项目采购执行过程中, 甚至有工作人员暗中与供应商内外勾结, 想方设法从中谋利、收受回扣。

1.5 监督环节的廉政风险

目前, 高校招标采购活动监督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未能最大限度的控制廉政风险, 杜绝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问题。在事前监督方面, 对于论证采购项目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编制招标文件等, 由于监督部门缺乏人力、监督人员专业背景知识局限等原因, 很难分辨出一些技术、设备参数方面的技术陷阱, 普遍缺乏有效监督;在事中监督方面, 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预审和开标、评标时, 就算监督人员在现场, 充其量也只是对开标、评标的过程和程序进行监督, 很难从根本上防止违规行为、结果的出现;在事后监督方面, 尤其是大宗物资采购和基建项目, 容易因工期紧、任务重、关键环节监督不到位等原因, 导致基建施工质量不高、项目验收不认真或久拖不验收等情况发生。

2 高校招标采购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对招标采购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的采购项目申请人只关注是否能够尽快采购到设备、物资而不注意流程程序的合法合规性;有的招标采购管理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 只是为了完成招标工作而走程序, 不仔细审查项目申请文件、招标文件等;有的领导潜意识也认为招标采购只是走个流程形式, 没有正确认识招标采购廉政风险防控功能, 容易在招标采购工作中产生麻痹大意、得过且过或者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思想。

2.2 廉政风险防控制度与机制不健全

一是在招标采购过程中, 有的高校只重招标评标过程监督, 轻招标前和采购后的监督管理。在实践中, 招标评标现场通常都有录音录像, 评委的言行都有记录, 在这个环节进行权力寻租的机会较小, 反而在招标前采购部门提出采购申请、编制标书阶段以及中标后采购合同实施阶段出现问题的几率较高, 因此应加强对招标采购各个环节的监控。

二是采购申请部门、招标采购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不够明确、具体, 采购部门与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制度、机制不够完善。

三是没有建立起科学、完善、有效的社会监督、群众监督机制, 未能全部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及时公示、公开招标采购信息、重大采购项目实施情况等, 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流于形式。

3 建立高校招标采购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措施

3.1 全面排查廉政风险, 把握招标采购廉政风险的关键环节

高校要组织各单位、部门结合工作实际, 围绕招标采购权力的运行过程, 认真查找本单位、部门在招标采购活动中存在的廉政风险, 包括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制度机制风险与管理监督风险等, 分析风险内容, 确定风险等级, 并列出需要重点防控的关键环节, 使各级领导、工作人员能够充分了解招标采购领域的廉政风险, 把握需要防控的重点环节, 同时也提高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廉政风险意识, 促进“不敢腐”观念的形成, 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3.2 制定规范的招标采购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严谨的招标采购工作流程

一是明确职责范围, 规范工作流程。规范的招标采购制度应防止权力过于集中, 科学分配权力, 有关决策、执行、监督三个层面的职权要明晰, 要绘制并公开相关工作流程, 明确立项审批、招标评标、项目执行、管理监督等权力运行过程中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 形成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良性运行机制, 避免权力过分集中, 防止滥用权力。

二是强化制度机制建设, 从源头上防范风险。高校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法规为基准, 结合学校招标采购工作实际制定本校的招标采购管理制度, 使各单位、部门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都制定了招标采购管理制度, 但是制度的执行多流于形式, 监督的针对性不强, 招标采购过程的风险管理容易失控。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高校的招标采购管理制度也需适时更新变化, 相关的配套制度与监控机制也要不断跟进, 才能使整个招标采购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取得实效。

三是加强权力制约, 开展责任追究。招标采购管理制度的生命在于实施, 而制度实施的保障在于责任, 如果一个制度没有责任的约束, 这个制度则形同虚设。规范的招标采购管理制度必须对权力进行约束, 要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 明确追责方式, 使监督工作有据可依。对已经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 要严肃查处, 切实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3.3 创新监督模式, 探索开展招标采购廉政风险防控项目化管理

项目化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末产生的一种计划管理方法, 它以项目为对象, 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通过特有的组织形式, 运用系统理论与方法, 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及环节进行综合动态管理, 从而实现项目的特定目标。廉政风险防控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一个管理项目, 而招标采购活动则是该管理项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各高校在完成职权梳理、廉政风险排查、制定并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的基础上, 可进一步开展招标采购廉政风险防控项目化管理, 具体包括事前报备、立项审核、项目实施、项目监督、结项验收和成效确认。由纪检监察部门以招标采购管理项目为管理对象, 根据招标采购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廉政风险防控要求, 建立相应的项目化管理台账, 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防控工作方案, 厘定各部门和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责任, 分时段、步骤进行检查评估, 在招标采购项目完成时进行结项验收。实施廉政风险防控项目化管理, 可以有效解决单靠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存在的过程管理失控、监控环节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对建立科学、高效、严密的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国兵.廉政风险防控视角下的高校廉政制度建设[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 (2) :76-81.

[2]毛林繁.招标采购项目风险分析与控制[J].招标与投标, 2013 (3) :4-11.

高校零星基建工程廉政风险管控浅议 第5篇

摘 要:经历了大规模新校区基本建设,目前高校基建转为注重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阶段。零星基建工程成为高校基建的新常态。从零星基建工程投资数额较小、内容繁杂、项目流程简化等特点出发,以立项、招标、施工、验收四个方面为重点,挖掘廉政风险点并提出相应的廉政管控措施。

关键词:高校;零星基建;廉政;风险管控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197-02

一、当下高校基建工程现状

自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扩招,全国高校新建、扩建建设随之展开。2006年,国家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2007年,时任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说:高等教育仍将继续扩招,但是幅度将大大放缓。进入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为599万,增长幅度仅为5%,同时,教育部开始对扩招进行反思,并且首次表示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2012年,教育部发布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该意见中明确提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自此,高校基建由因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导致的外延式增长转为注重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这种内涵式发展在基建工程上的体现就是零星基建工程。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特征:

1.项目投资较小。零星基建工程一般是指由学校自主进行招标的基建工程。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中明确指出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范围,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在国家及地区的规范基础上,各高校又规定了各自的工程建设招标范围,对零星工程而言,其投资额一般均要小于上述各项投资额或建筑面积小于上述规定要求。因而此类项目大多数是由各高校自行组织招标。

2.项目内容繁杂。零星基建工程主要是在已建成建筑物、构筑物等基础上进行的功能提升、改变使用用途的内涵式建设。规模虽然不大但是涉及面很广,从大类分可分为零星土建工程、零星绿化工程、零星装饰工程、零星水利工程、零星道路工程等。上述工程多数还涉及设备工程。目前高校自行招标权力部门主要有两个:基建部门与设备部门,在零星基建工程中就出现设备合同双方与实施管理双方出现交叉的情况。即便在某一项零星基建工程中,因院系自身发展需要提出的功能需求也具有各异性,比如生化、机械、电子各类实验室的改造涉及的功能要求不一,能够满足各自需求的施工方不如建筑工程企业普遍,对其资质、业绩等的考察尤为重要。

3.项目流程简化。相对于进入建设工程大市场招标的项目而言,零星基建工程招标流程相应简化,既没有繁杂的各项行政审批,也没有涉及面广泛的施工管理。主要的管理流程为:招标公告→资格审查→发放招标文件→投标、开标、评标→公示→签署合同→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工程维保。但简化的流程不代表简单的管理方式,从目前各高校零星基建工程管理方式看,强化立项审批制度,加强招投标管控力,严格施工检查力度,抓好竣工验收及维保对零星基建工程管理至关重要。

二、高校零星基建工程廉政风险点

高校基建工程领域的廉政风险是指从事基建工程管理的干部职工在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找准高校基建工程领域的廉政风险点,是预防腐败行为发生的关键[1]。高校零星基建工程因其数额较小,流程简单因而权利相对集中。廉政风险点也相对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项管理。立项作为零星基建工程建设的原点,院系、部门的申报依据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比如院系会议室的装潢改造,可能存在不需装潢而装潢,一般装潢提升为精致装潢。再比如绿化工程,苗木的栽种树木及种类主要由主要领导定,权力的集中有可能导致立项的随意性。其廉政风险点主要反映在编制依据不符合有关规定;立项的目标不明确,其必要性不充分;项目建设的标准不合理;投资估算不合理等方面。

2.招标管理。零星基建工程招标主要由各高校的招标领导小组负责,成员由专家、招标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在招标过程中又涉及招标公告、招标文件编制与审批、标底或招标控制价的制定、投标开标评标、公示、合同签署等环节,是廉政风险管控的重中之重。其廉政风险点主要反映在应招标而不招标,或以将项目化整为零方式规避招标;未经有关部门核准而采用邀请招标方式或不招标;工程量清单编制缺项漏项;招标文件缺乏公平性、评标原则有倾向性;评委选择不恰当;评标过程有倾向性;合同签订有疏漏等方面。

3.施工管理。相对于招标管理学校各部分参与较多,施工管理主要是基建部门及监理公司参与管理,权利更集中,其廉政风险点主要反映在有倾向性地选择检查内容,有意为被检单位隐瞒质量安全问题;委托与其有利益(利害)关系的检测单位对工程项目进行检测;降低处罚标准或不予处罚;对不符合变更立项条件的,准予立项;与施工单位串通,对变更工程量、单价审核虚高,特别是对隐蔽性工程变更的审查把关不严;同意施工单位先实施,后履行设计变更立项手续,导致无法审核其变更立项的合理性以及无法准确核实现场工程量(特别是隐蔽性工程)和现场施工工艺;将设计变更纳入施工图工程量清单进行替换,规避设计变更立项及费用审查程序;擅自变更设计,弄虚作假,满足利益需要;对设计变更办理时间和周期过长现象督办不力,给承办人和利害关系人暗箱操作留下隐患;对施工单位申报的不合理合同外单价未核减;因个人喜好提出不必要的变更,给利害关系人可乘之机等。

4.验收管理。对于零星基建工程验收主要由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及专家、监理单位参与。其廉政风险点主要反映在与验收人员串通,规避工程缺陷、隐瞒未完工地点或请其降低验收标准。对于工程验收标准而言,主要分合格与不合格。对于主要材料的检测有相应的规定。在最终的竣工验收过程中验收小组成员更多的是对感官、性能的检查验收,而工程资料的翔实性只是纸面验收。

三、高校零星基建工程廉政管控措施

1.立项过程。组织专家对申请立项项目进行审核。专家最好请校外的,与项目相关人无接触更好。在情况不允许的情况下,由校内专家进行审核,建立遴选制度,对项目按缓急程度、投资大小、与学科建设学校发展相关度大小等方面进行加权排位,优先考虑重点项目。

2.招标过程。重点放在招标公告、评标办法与合同签订三个方面。对于零星基建工程而言,招标公告是确保招标信息广为传播的前提。对于高校零星基建工程,招标公告多数是在其校园网页上发布。在当下互联网机制下,部分收费招标信息网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将有关信息发布在自身网站上,向付费会员提供有偿服务。廉政管控措施重点要放在加强对招标项目发布公告情况的备案审查和跟踪检查。当下评标办法普遍采用合理低价法或最低价法评标,前置条件是项目具有通用性;若是设计施工一体类项目,则需要采用综合评标法。投标前廉政管控措施重点要放在加强评标办法制定与评委的选取上。在评标过程中,要监督评标专家严格按照评标办法实施。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廉政管控措施重点则要放在遵循招标文件中合同主要条款落实上。

3.施工过程。施工过程中廉政管控措施重点要放在加强对变更签证的监督。主要措施有在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同时要签订《工程廉政合同》,纪检监察将廉政合同执行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一并进行考核[2]。在施工前加强对图纸的审查,不做返工事宜;重大设计变更采用多方会审制;建立因设计质量问题引发的设计变更与设计费支付挂钩机制;对监理单位审核后的工程数量和单价被核减数额与监理费支付挂钩,实施对监理单位严格的考核和管理;对与施工单位串报工程量的监理人员清除出场,严重时追究法律责任;对现场签证必须有施工、监理、跟踪审计、建设单位四方参加,并完善现场资料,留有影像资料;实行跟踪审计,提前介入;重大变更立项须集体研究,多部门把关,按程序办理;多部门联合调查同期市场价格,作为审核的依据;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严禁建设单位及有关工作人员以个人身份干预工程建设,随意进行变更;公示设计变更立项及批复结果;建立和完善工程管理数据库[3]。

4.验收过程。验收分中间验收与竣工验收。中间验收中廉政管控措施重点放在送检人员与检测单位行为监督上,并可抽查送检第三方核实结果准确性;竣工验收廉政管控措施重点放在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度;竣工验收申请上级行政监督、纪监部门进行监督;建立责任追究制,降低相关监理人员和监理单位的信用的等级。

四、结论

高校零星基建工程数额较小,但数量多,权利更为集中,是当下及以后一段时间内高校基建工程廉政建设的重点区域。从零星基建工程实际管理过程出发,以立项、招标、施工、验收四个方面为重点,提出廉政风险点及相应的廉政管控措施,为高校零星基建工程廉政管理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监所民警面临的廉政风险 第6篇

2011年以来,武汉市城郊地区人民检察院查办监管场所职务犯罪案件16件18人。其中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3件3人,受贿案6件6人,行贿案1件1人,玩忽职守案3件3人,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案2件3人,虐待被监管人案1件2人。

通过对近年来查办的监管场所职务犯罪案件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监管民警正面临着较大的廉政风险,除有的监管民警角色意识不清、侥幸心理严重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氛围上的廉政风险:有的监狱形成了内部腐败的生态环境

有的监狱在价值取向上发生了偏差,一味追求经济利益,重视生产经营,忽视对服刑人员思想上的教育、行为上的矫治,偏离了“将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这一监狱的职责。有的监管干警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容易陷入以权谋私的泥潭。

1.“八旗子弟”。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监狱的干警因为父母是监狱干部而得以进监狱工作,有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较低,是廉政风险的“高危人群”。武汉城郊检察院查办的监管场所职务犯罪案件中有三分之一是“八旗子弟”。湖北省某监狱干警齐某就是其中的典型,他违规为服刑人员携带物品、现金等违禁品进入监区,受贿1.2万元,被依法查处。

2.“军转干部”。本来“军转干部”自身政治素质较高,但由于受到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也容易产生蜕变。如湖北省某监狱干警张某2000年转业,在监管工作中一直都很坚持原则,直到2008年,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加上战友、老乡、亲属打招呼,要求张某关照特定的服刑人员。于是张某利用职务之便,违规为服刑人员带菜、现金等违禁品进监区,堕入犯罪的泥潭。

3.中层以上干部。中层以上干部手中握有给服刑人员安排岗位、表扬、立功、呈报减刑等权力,表扬、立功直接决定减刑的刑期,因此成为服刑人员追逐的“热点”。且这种权力具有可操作空间,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容易产生权钱交易、用钱买“表扬”、“立功”等问题。这种犯罪手段更为隐蔽,查处难度更大。

环节上的廉政风险:违禁品非法流入监区

根据《监狱法》的规定,违禁品严禁流入监区。有的监管民警利用值班的机会,违规为服刑人员带手机、现金、酒、菜等,再由服刑人员家属将钱汇入监管民警指定的账户。如监狱民警袁某受贿案,2011年10月至2012年8月,袁某利用担任该监狱特警大队民警的职务之便,共24次违规将现金、酒菜等违禁品带进监区提供给服刑人员黄某某,由黄某某再高价卖给其他服刑人员,谋取不正当利益,袁某收受黄某某的贿赂共计7.8万元,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违禁品非法流入监区,危害严重。有大量现金在监狱内部流动,为服刑人员行贿握有实权的监管民警,以获取岗位、表扬、立功、减刑提供了方便之门。监狱的清监活动因有少数干警的包庇“掩护”,一般难以查出违禁品。违禁品非法流入不仅扰乱了监管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为滋生监狱腐败提高了土壤、造成违法“假减保”,应引起我们的足够警惕!

正因为监管场所存在诸多的廉政风险,从而使得监管干警成为“高风险”职业,监管场所职务犯罪易发多发,严重损害了国家司法公信力,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必须在重点环节上加强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2014年4月,武汉市城郊地区人民检察院与武汉地区监管场所职务犯罪预防协会精心编写了《以案说法、警钟长鸣》监管场所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宣传画册。该画册深刻剖析了发生在全国监管场所典型、重大的职务犯罪案件的原因和根源,结合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加强监管场所廉政风险防控的对策建议,以对全体监管干警有所警示,对监管单位构建预防腐败机制有所帮助。

栏目编辑:刘雁君 nina_lyj@sina.com

>>>监管场所廉政风险防范主要对策

1.扎实开展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广大监管干警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防止公共权力的商品化,做到廉洁自律、警钟长鸣。

2.加强对重点环节、关键部位的监督管理。对掌管罪犯表扬、立功、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呈报等实权的重点部门的权力进行分解,确保在各个执法环节严格按规定办事,减少执法工作的随意性,杜绝违禁品入监,从制度上堵塞滋生腐败的漏洞。

3.实行“政务公开”和岗位轮换制度,主动接受检察机关及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从源头上防范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

4.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完善相关制度,切实保护监管干警的合法权益,使他们能够“轻装上阵”,用法治理念筑起一道保护监管干警这一高风险职业群体的屏障。

高校廉政风险 第7篇

一、形成领导高度重视, 教师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 可以用“师爱为魂,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高校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养成阶段, 教师的言行举动对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感染性和示范性, 如何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使其树立牢固的廉洁意识, 是高校教师在教授课本知识之余必须注意的问题。高校各级领导班子应该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主要抓手, 领导高度重视, 防微杜渐, 定期组织学习和研讨, 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将师德建设纳入整体工作, 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将师德建设作为党风建设、教风建设和学风班风建设的核心内容, 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机制

1.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要求党员以言行带动大家。

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将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 依托教工党员、学生党员的民主生活会, 在不断地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作风, 使师德教育深入每位党员的学习生活当中, 形成一支作风正、能力强、素质高的党员队伍, 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将服务学生的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当中, 要求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以言行带动大家, 营造团结向上的氛围。教工党员要切实上好每一堂课, 注重自身政治素养的提高,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 每位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师德, 切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2. 落实师德师风建设, 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推进教学改革的进程, 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面向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加快教育教学改革, 已经成为高校迫在眉睫的工作。高校应该通过实地考察和验证, 摒弃已经被社会淘汰的陈旧的授课内容, 改革现有课程, 鼓励教师在上好每堂课的基础上, 加强理论研究和探索, 使得每位专职教师都成为政治过硬, 理论扎实, 操作熟练的教师, 为服务学生打好技术基础。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物资设备采购、学术研究等廉政风险点, 这就要求在改革的过程当中, 将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和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结合起来, 教育先行, 预防为主, 并把师德列入教师的岗位责任制, 以考核监督促进师德建设。使教师警钟长鸣, 由内自觉, 由外群众监督部门监督绩效考核相统一, 切实推进教学改革的进程, 提高教学质量。

3. 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将师德建设纳入辅导员工作守则, 优化学生管理水平。

冰心老人曾说:“爱是教育的基础, 是老师教育之源, 有爱便一切。”“爱”应该老师的天性。作为学生管理者的辅导员, 身负管理、教育、引导学生的重任, 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不仅在工作中要做到四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课堂、贴近宿舍、贴近教师”, 而且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 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 将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多方面开展课外活动, 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辅导员的工作繁重且琐碎, 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因此, 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就要求高校在日常工作中要将师德建设写入辅导员工作守则, 深刻了解“为师先修德”的极端重要性。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应首先做到, 要用自己的信念、理想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感染, 用自己所反映出来的人格力量, 来培育学生的美好人格, 优化学生管理水平。

三、将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融入日常管理教学当中, 使师德制度建设规范化、常态化

将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融入日常管理教学当中, 不断探索师德师风的内涵, 不仅将师德教育融入到平时的行政教学生活中, 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习惯, 并将其纳入教师的工作考核, 考核的标准“德、勤、能、绩、廉”, 德放在考核的首位, 并在其他的标准中时有体现。对教师的考核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由点到面, 充分尊重基层群众尤其是受教育群体学生的意见, 并将考核材料作为教师晋升职称和评优的重要依据, 对表现优秀的教师予以奖励, 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教师之间互相监督与领导行政监督现结合, 在教师中间形成了学比赶超的良性竞争, 既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的积极性。

四、结论

高校廉政风险 第8篇

关键词: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廉政风险,防范与管理

廉政风险是指公共权力的主体在行使权力时出现一系列不良现象的可能性,包括滥用公共权力、以权谋私等,该类风险受到各项因素的影响,如廉政教育、制度情况、权力主体的自律性、监督机制等。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内部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廉政风险属于其中较为突出的方面。根据不同的性质,可以将高校廉政风险分为不同类型,即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流程风险、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外部环境风险等。该类现象使得高校的形象受到损害,也说明了高校内部存在权利过度集中、监督缺失的问题,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高校财务内控与廉政建设的关系

(一)财务部门是高校廉政风险控制的关键部门

高校的财务管理内容十分丰富,其中财务内部控制是极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其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实力。控制廉政风险的本质即是尽量减少廉政风险,使得学校的各项事务能够正常开展,结构的运行更加高效、有序。高校财务部门是学校资金的管理主体,其主要作用是协调利益,并合理分配资源,是高校经济命脉的控制部门。该部门不仅能够促进廉政建设,也极易出现腐败问题,因此属于廉政风险控制的关键部门。高校财务内控中廉政风险的主要来源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财务部的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人员的责任不明确,管理存在漏洞,廉政意识薄弱,容易出现廉政风险;(2)财务部门的各项活动,制作出资料、文件、报表等,高校的领导人员则将其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因此该类信息资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的合理性及可行性;(3)高校的各个部门对于财务部门均有监督责任,但是由于各个部门及学院的性质区别较大,组织形式、管辖范围、机构的运行形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财务部门的监控不能够落实到位或者监管力度不足,也极易产生廉政风险。

(二)高校廉政风险防范和财务内控相互协调

高校廉政建设的内容极为丰富,十分复杂,不仅包含了实际的管理工作内容,也涉及到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其建设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且有较高的要求。廉政建设也属于财务部门发展的契机,将财务内部控制作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一部分,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高校廉政建设成本,财务内部控制的目标也更加明确;高校内部构建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减少廉政风险,保障高校内部的组织的稳定性。

二、基于财务内控建设的高校廉政风险防范措施

(一)科学评定财务内控点

科学地评定财务控制点是控制与管理高校财务内控的廉政风险的有效防范方法之一。在评定财务内控点之前,需要明确廉政风险建设的各项要素,包括主要任务、目标、重点等,并按照不同科室的性质、主要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办事环节、特点等,全面分析其中存在的各个财务风险点,一一排查。在进行该项工作时,可以要求各个岗位的人员对自身的工作要点、内容等进行总结,将其整理成相关文件,递交至科室的负责人,最后对廉政风险点进行科学的评价及认定。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是在制度上控制财务廉政风险。构建高校廉政风险防范与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以高校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结合基本的财务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其中需要全面包含财务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如收入登记、学生资助、资金分配、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绩效状况、资产管理、财务状态、资金使用信息发布、查询管理等。该系统能够使得财务情况更加公开透明,便于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让使得监督力度更大,廉政风险风范的效果更加显著。

(三)强化廉政风险防范意识

高校财务内控的健康状况与其廉政风险防范事业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反腐倡廉工作中十分关键的环节即是廉政风险的防范。高校的财务部门需要能够准确地分辨廉政风险的特点,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判断和处理。鉴于财务部门数据廉政风险最为集中、影响最为深远、危害最大的部门,财务部门的人员需要树立强烈的廉政风险防范意识。高校需要做好廉政风险内容的宣传工作,并积极开展各项培训学习活动,使得各类人员均需要对廉政风险有全面的了解及深刻的认识,并掌握相应的防范措施,在日常工作中时刻保持警惕,工作认真负责,从各个细节方面控制廉政风险。

(四)提高内控力度并优化监督机制

廉政风险防范及管理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不断地强化内部控制力度,并完善监督机制,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完善监督及时能够提高内部控制的力度,内部控制力度的提升,能够使得监督机制更加完善,具体情况如下:(1)提高财务内部控制的力度。该措施能够使各项指令信息更好的传递,财务内部的各项活动需要遵循公平、公证、公开的基本原则,推行一支笔审核的措施,采用收入和支出双线管理的主要模式。财务部门的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及思想道德觉悟,不仅工作能力需要提高,办事高效,勇于承担责任,也需要坚持原则,守住底线,自觉约束自身的各项活动,才能有效地提高财务内控的执行力度,各个部门才能够高效运转,整个学校的组织更加合理,行政效果更好,促进学校的发展;(2)优化监督体系。财务部门的监督体系需要将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有机结合起来:财务内部,用充分利用内部稽核、监督的功能,财务情况需要公开、透明,做好财务报表,并定时对学校的领导汇报;外部方面,需要接受国家及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实施的各项监督工作,包括财务监察、审核、检查税收等,发现问题后需要及时整改。

三、总 结

高校廉政风险 第9篇

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聚集地, 在反腐倡廉建设和廉政理论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 高校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还存在一些问题, 思想道德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缺乏, 主要表现为少数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存在差距, 放松世界观改造, 理想信念动摇;不思进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等。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 建立思想道德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针对高校领导干部思想上产生的种种疑惑、矛盾, 运用多种适当的方式加强党性修养, 锤炼思想作风, 通过宣传影响、引导教育, 帮助高校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三观, 培育优良党风、模范遵守党纪, 并联系自身工作实际思考, 认真落实党性党风党纪要求, 自觉维护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一、加强党性修养, 发挥优良作风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结合高校自身特点, 把反腐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高校党员干部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通过多种形式与载体, 有计划地进行集中培训、自我学习、专题讲座、学习先进典型等不断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做到警钟长鸣,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将党性修养放在首位, 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 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 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强则作风正事业兴。剖析当前高校思想作风不正的各种现象, 都可以从党性不纯上找到根源。要锤炼过硬的思想作风, 必须从砥砺党性抓起, 在加强党性修养上持续用力。只要每一名党员党性都强起来, 党的思想作风就能够整体硬起来, 时刻记住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把加强党性修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作为终身的任务, 经常想一想入党誓词, 经常想一想党章要求, 经常想一想自己对党组织的承诺, 经常想一想身后千百双眼睛对我们的期待, 切实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 工作生活一个样, 有没有监督一个样, 确保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 纯洁政治品质不变色, 坚守思想道德标准不放松。

二、加强党性修养, 埋头苦干求真务实

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所谓作风, 第一就是实事求是, 老老实实的态度”, “要腾出时间来, 多办实事, 多做少说”。建立思想道德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必须要端正思想作风, 根本是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坚持实字为本干字为先, 重实际, 说实话, 务实事, 求实效, 真抓实干, 不尚空谈。“重实干”, 前提是实, 关键在干, 高校建设的基础要靠实干夯实, 党员干部形象要靠实干树立。近年来,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教育体制不断改革, 院校竞争日趋激烈,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腐朽思想和市场经济消极的因素正不可避免的冲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面对日益复杂的形势, 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发扬求真务实作风上要坚持更高的标准, 不能参杂半点虚假与浮夸, 如果只是做表面文章脱离实际, 必将付出血的代价,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这就要求高校领导干部必须把求真务实内化为一种思想素质, 外化为自觉行动。坚持在求实谋干上下功夫, 牢固树立以讲政治为核心的大局观, 以服务学生、依靠学生为出发点的宗旨观, 以推动科学发展为目的的政绩观, 筹划工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在埋头苦干上下功夫, 真正做到了解情况到一线, 指导帮带到一线, 解决问题到一线, 切实在抓具体、干实事上用气力、下功夫。

三、加强党性修养, 强化事业心责任感

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具体在工作上的表现为好的工作作风, 好的作风来源于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高校党员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 坚持的是宗旨, 折射的是觉悟, 体现的是精神。建立思想道德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就要求高校每一位领导干部不管职务高低, 都要保持不追名逐利, 坚守理想不盲目攀比, 锐意进取不贪图安逸, 更要勇挑重担, 勇于吃苦、勇往直前, 增强干劲韧劲和拼劲;虽然不是中心, 但要当作中心来干, 强化服务意识, 自觉做到责在人先, 利在人后, 始终充满感情、倾注热情、满怀激情, 把平凡的事情做到位, 把平凡的工作做到家, 切实以一流的工作标准和过硬的思想作风树立高校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四、加强党性修养, 做到依法用权

遵规守纪、依法用权是加强党性修养, 建立思想道德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重要内容, 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关键。实践反复证明, 思想作风的关键在用权, 用权的关键在依法。高等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在选人用人、财务管理、物资设备采购、工程建设、校办产业管理、招生办学、教育收费、学术研究、学校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廉政风险, 高校领导干部要做到遵规守纪、依法用权, 就要强化权力“姓公”不“姓私”的观念, 强化“法力”大于“权力”的观念, 对法规制度充满敬畏之心, 坚持“怕”字当头慎用权;强化“阳光操作”观念, 进一步推动事务公开,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以公开求公正, 以公开求公平;强化“刚性执行”的观念, 切实增强遵规守纪的执行力, 凡是制度明确应该做的, 坚决执行不打折扣, 一抓到底不留余地, 凡是制度明确不能做的坚决不做, 不搞变通。要敢于较真, 善于较真, 鼓励较真, 既要同随意变通的行为较真, 更要勇于同自己较真, 强化依法决策、依法指导、依法抓建、依法办事的观念, 营造严守规矩用好权的浓厚氛围。

要从根本上预防、解决腐败问题, 仅仅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强化监督, 形成对权力的制约机制, 从而营造清明廉政的氛围, 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高校廉政风险 第10篇

1. 高校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既是单位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 又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 是单位治理的基石。实施好内部控制, 对提高单位管理水平, 改进服务质量和效率, 规范财经秩序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实施内部控制, 有利于推动廉洁高效、办好人民满意高校;有利于提高高校内部管理水平;有利于推进财务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财政部颁发的《单位内控规范》第三条规定:“内部控制, 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 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 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这一定义包括了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

高校内控将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我国高校的实际相结合, 梳理业务流程, 瞄准高校内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强化机制建设, 把制衡机制引入到内部管理制度中, 制衡是实现高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关口前移”是实现高校内部控制的主要特点;治理结构优化是实施高校内控的关键。

2. 高校廉政风险防控

廉政风险, 是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 即在行使权力的部门、环节、岗位客观存在发生腐败行为或不廉政行为的风险。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廉政风险普遍存在于社会和组织之中, 会对组织存在负面影响, 尤其是高等级廉政风险会对组织产生重大影响。同时, 我们还要认识到:廉政风险通过采取有效手段和措施是能够防范和避免的, 只要不断关注自身和运行及组织的内外环境, 通过风险识别来识别预警信号, 增强风险意识, 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 就能使组织处于安全状态。

高校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创新内部控制, 反腐倡廉的方法。高校廉政风险防范防控, 是把现代管理理论和反腐倡廉工作实际对接融合, 紧紧围绕高校容易滋生腐败的风险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避免和减少廉政风险的发生。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高校的重要使命所决定的, 是规范高校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 是预防高校腐败的有效手段, 是高校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3. 开展高校内部控制和廉政风险防控的内容是统一的、协同的

高校是一个系统庞大的组织, 实行的是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两套管理机制, 在领导体制上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涉及的内部控制领域既有教学、科研、招生、学术等管理内容, 也有与其他事业单位相同的财务、基建、物资采购、校办企业、后勤等部门;人员既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 也包括教辅人员和服务人员。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目的是抓住学校在决策、执行、监督环节的权利运行特点, 控制内部各个管理部门、管理领域、重点环节和关键岗位的权力运行, 确保学校的各项内部控制管理职责明确, 勤政廉洁, 务实高效。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涵盖高校内部控制的基础, 一个是从校长控制角度执行, 一个是从党委的角度执行。把内部控制和廉政风险防控结合起来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大创新, 要把二项工作统一部署, 统筹推进。

二、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风险的协同防范管理

1. 高校财务部门的主要廉政风险点

(1) 预算管理岗位:涉及学校资金的调配, 具体体现在预算编制、预算调整、预算指标控制与监管等环节。

(2) 财务审批岗位:涉及国家政策法规和学校对财务审批制度的执行, 决策程序、收入分配、大额资金使用、特殊款项支出等的把关等。

(3) 财务分析岗位:涉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 关系和影响学校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 财务监督岗位:涉及财经秩序的维护和财经制度的执行, 违反财经政策和纪律行为的协同防范与处理, 学校经济利益的维护。

(5) 收费管理岗位:涉及各种收费项目标准及制定, 收费的实施, 收费票据的管理, 收取资金的入账, 收费规范、学费减免的协同监管等。

(6) 票据管理岗位:涉及各种发票、收据、支票等票据领购、印制、发放、使用、登记、注销等。

(7) 资金出纳岗位:涉及现金收支、支票开具、票据出具、现金管理、资金安全等。

(8) 资金运作岗位:涉及银行存贷款的相关业务、银行的选择、存贷利息的结算、存贷资金的安全等。

(9) 银行对账岗位:涉及学校存款及资金往来状况的监管, 特别是对学校已收银行未收、学校未付银行已付款项的实时监控, 关系到学校资金安全。

2. 主要防控方法与措施

(1) 营造财务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文化环境。对在风险点岗位工作的党员干部及财会人员, 加强内部控制和廉政风险防控的思想教育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构筑党员干部及财会人员自省自励的思想道德防线, 加强“财务文化”建设, 营造内部控制和廉政风险防控协同的观念与文化环境。

(2) 规范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协同的财务决策。对高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实行集体议事, 有效集中群体智慧, 集思广益, 减少财务决策失误, 提高财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确保财权运行的规范化, 使决策过程中的权力扩张和腐败行为从源头上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有效进行内部控制和廉政风险防控。

(3) 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机制。按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廉政风险防控协同的工作整体要求, 按查找的风险点制定相关风险防范的管理措施, 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尤其是对权力运行监控, 及时纠正不当行为, 防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变为违纪违法行为, 进行内部控制和廉政风险防控。

(4) 完善综合监督机制。完善综合监督机制, 主动接受分管领导、纪检监察、审计、工会等部门的检查和考核, 全面覆盖, 使监督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让监督全面覆盖, 行之有效, 加强对风险岗位、风险事项的的综合防控。

(5) 加强财会队伍建设。从高校内部控制的廉政风险防控的高度, 重视财务队伍建设。严格进人标准和选聘程序, 及时补充硕士以上学历毕业研究生充实财会队伍, 解决财务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问题, 以避免由于合格财会人员数量不足和队伍素质欠缺导致财务内控缺失和廉政风险防控不利, 造成学校财经受损。提高人员的内部控制和廉政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

3. 财务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的协同纠偏的方法与措施

(1) 按照学校纪委关于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的统一部署和检查考核要求, 根据财务部门各层面的风险点、措施的落实程度、防范的实际效度, 分别制定检查和考核对应指标、标准和办法。

(2) 界定财务部门相关职能, 实施全过程实时监控, 将过程的跟踪督查、风险的实时化解、年终的综合考核融为一体。

(3) 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围, 实行内部考核评比的“一票否决制”, 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财务部门各单位落实内部控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依据, 作为财务部门内部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

(4) 根据学校内部控制和廉政风险防范协同管理修正的设计和要求, 在实施内部控制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过程中和实施后, 按实施情况和考核结果, 及时纠正问题, 完善措施, 修正风险内容和防范措施, 进一步加大内部控制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力度, 建立和健全学校内部控制和廉政风险防控协同的长效管理机制。

(5) 财务部门作为高风险部门, 要积极主动接受学校纪委监察、审计、工会等部门和广大教职工的监督和考核, 共同防范和规避学校财经风险, 维护学校的财经秩序, 确保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摘要:高校实施内部控制, 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高校, 提高高校内部管理水平, 推进财务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高校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规范高校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 是预防高校腐败的有效手段, 是高校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把内部控制和廉政风险防控结合起来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大创新, 要把两项工作统一部署, 统筹推进。

关键词: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廉政风险,协同

参考文献

[1]周燕.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J].北京教育, 2011 (10) .

[2]李满春.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的架构[J].中国监察, 2009 (5) .

廉政建设,风险防控先行一步 第11篇

正确认识腐败现象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一直存在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王亚南先生曾说过,一部二十四史实为一部贪污史,深刻至极。通览二十四史可知,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建立初期一般表现为严厉打击腐败行为而休养生息,但可悲的是后期大多因腐败而惨遭灭亡。为什么深知其害却又屡禁不止?源于惩治手段不够严厉?历史上也不乏各种招数,清雍正帝在位时,除惩治诛杀贪官外,还有一招更狠,贪官一经定罪便把他的家底抄个干净,连亲戚子弟的家也不放过。据相关记载,雍正帝曾有这样一道诏书,曰:“丝毫看不得向日情面,务必严加议处。追到水尽山穷处,毕竟叫他子孙做个穷人,方符朕意。”

其实,历代都颁布过许多惩治腐败的法令,但往往徒具虚文,认真执行者很少,但明洪武帝朱元璋是个例外。明洪武二年,朱元璋曾对大臣们说过这样一番动情的话,大意是:“以前我当老百姓时,见到贪官污吏对民间疾苦丝毫不理,心里恨透他们,今后要立法严禁,遇到有贪官敢危害百姓的,绝不宽恕!”他在位时期惩治贪污受贿官员多达几万。为警示官员,增加震慑力度,他还在各府、州、县、卫的衙门设立“皮场庙”,凡官吏犯赃六十两以上的都被捉到那里剥皮,剥皮后中实稻草,拿到官府公座边摆起来,让后来的官员引以为戒。

现今的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腐败现象还没有完全清除,一些地区和部门甚至还比较严重。这说明党和政府同腐败分子进行不懈的斗争还在持续,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防范腐败的自觉性。

准确把握反腐倡廉的方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过去那种只有在权力部门才会产生的腐败现象正逐渐向社会各领域蔓延。作为各级政府重要组成部分的统计部门而言,和其他系统相比,社会资源和实际权力相对较少,但并不能据此说明统计部门权力的“绝缘”性。因为,统计部门有对外统一发布数据的权力、有行政执法的权力、有在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时采购物资的权力、有招录工作人员的权力,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因一时的疏忽而产生腐败。相关案例在我们身边也曾出现过,特别是统计数据的生产环节,在一些以数字考核官员业绩的地区“惟数字至上论”至今仍很盛行。

实际上,近几年来统计部门廉政风险防控做得还是很有成效的,发生腐败行为的也只是个案,没有形成气候,也没有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但是大家还仍然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能因为偶然性案件就认为统计部门腐败现象很严重。同时更要牢牢把握好教育反腐倡廉的方向和工作力度,确保统计部门的一片净土。

强力推进廉政风险防控

廉政风险是指党员干部在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而廉政风险防控主要是针对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的廉政风险,通过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理等措施,对腐败工作有效防范并及时化解。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的主要目的在于希望通过关口前移,把有效防范和化解廉政风险的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岗位和每个人身上,从而建立预防腐败的长效工作机制,掌握反腐倡廉建设的主动权,增强预见性,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

对于统计部门来说,进行廉政风险防控要坚持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注重实效。

一要充满希望。虽然腐败现象与社会发展过程相伴,但现代民主社会制度普遍被认可,消除腐败的因素也在增加。当年黄炎培老先生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一次对话中曾提到中国共产党是否会因为腐败被历史推翻,毛泽东同志自信地说,我们找到了一条新路,那就是实行人民民主,让人民监督我们。可以说,一百年前中国还存在“凌迟”酷刑,五十年前中国还在高呼万岁,二十年前中国还在争论姓资还是姓社,十年前中国还有收容遣送条例,五年前中国还没有物权法,两年前中国还没有微博,一年前中国还没有通过城乡居民同票同权的选举权利……时代在不断进步,中国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未来,而这给了我们足够的信心和希望,也给廉政风险防控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二要从自身做起。不少贪官服刑或被判死刑后会写“悔恨录”,有人说是这种做法有作秀之嫌,总感觉是写给别人看的。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因为,这些贪官已经是所谓的“阶下囚”了,再作秀又有何用?在他们的这些悔恨中,不约而同地会讲到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才导致自己最终一步一步走向犯罪。活生生的教训是深刻的,大家要吸取,从自身做起。不能只痛恨腐败行为,更重要的是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只指责腐败现象,更要从自身做起。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贪官是没有好下场的,历史如此,现实亦如此,将来还会如此。

三要强化监督。加强监督,特别是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是廉政风险防控的重要内容,严格要求是对干部的真正关心和爱护,及时提醒更是对干部的高度负责。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怕得罪下属而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也有一些干部不愿意被监督,这些想法都是极其危险的。一些行业和单位正是因为监督不力或监督不严才导致出现了严重的腐败事件,对党和政府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高校廉政风险 第12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高校,廉政风险防控

由于高校的监督管理机制相对滞后,内部控制制度不尽完善,权力运用缺乏合理监督,个人违规违法行为未能得到及时和有效制止。提高高校廉政建设的效率与效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是高校廉政建设的长期目标和方向。

一、从内部控制入手建设廉政风险防范体系的可行性

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由此可见,高校作为事业单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廉政风险防控的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

由于廉政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内容具有共通性,为了实现内部控制目标,使组织整体的内部控制更加有效,就必须对内部审计重新定位并使其内在功能充分拓展,将内部审计的保证功能在廉政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得到强化。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方法,找准高校廉政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在廉政风险评估基础上,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更加有效地防范廉政风险,顺应审计关口前移的发展趋势。

二、从内部控制要素角度对廉政风险防范着眼点的分析

按照COSO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2013),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这五个要素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内部控制的立体化有机体系。从内部控制构成要素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应如何建立,以及如何促使风险防控措施的有效实施。

(一)控制环境

严格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高校治理实现风清气正的前提条件。应以内部控制思想为先导、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和决策及执行机制,通过岗位设置和责任分配实现职责分工控制,树立全面实行内部控制的思想意识。

(二)风险评估

依据内部控制理论,内部或外部因素产生的风险,对内控目标的方向以及内控目标的实现都会产生一定影响。高校应根据内部控制体系的设立情况,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评估各项职责与权力的廉政风险,并进行恰当分级。

(三)控制活动

针对不同级别的廉政风险,制定不同力度的控制措施,采用不相容岗位分离、适当授权审批等内部控制技术方法,将其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实现廉政建设目标。

(四)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所有要素发挥作用的有力支撑。良好有效的信息系统能够有助于决策并支持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理顺业务处理中的沟通渠道与沟通方式,可以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避免了由于信息传递阻滞而产生的权力寻租空间。

(五)监督

必要的监督,是保障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监督,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缺陷,及时采取措施修正制度或改进实施效果,防止由于监督不力而使廉政风险失控。

三、廉政风险防控的侧重方向及具体措施

以《规范》为依据,明确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的重点内容。从内部控制构成的角度,可以将全面廉政风险防控侧重方向及采取措施具体化。通过绘制业务流程图,全面梳理校内各项业务运行流程及其潜在的廉政风险,查找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与监管盲点。据此有针对性地设计廉政风险防范的基本结构,对相对缺乏制约的权力,依其监管状况和重要程度,划定分级风险控制点。建立全面廉政风险防范网络体系,做好制度间的有效衔接,加强整体控制效果。

针对学校不同层面的工作,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在学校层面,坚持“三重一大”的集体决策原则,并与技术咨询和专家论证相结合,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做好内部控制的协调工作,搭建廉政风险防控的组织架构。在业务层面,针对具体业务的特点,运用内部控制技术方法,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控制措施。同时,分析主要经济业务之间的相互联系,利用不同业务间的联动关系,加强部门之间制度的整合,建立内部控制的整体运行框架,构建全面廉政风险防范的整体格局。

(一)经济业务

以预算控制为主线,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发现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比如,从预算使用绩效分析和预算调整分析入手,对预算完成情况的主要原因做出基本判断,发现其他经济活动环节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采购、收支业务、政府采购、资产、建设项目以及合同等方面的内部控制措施,作为内部控制体系的补充细化,落实经济业务的廉政风险防范措施。

(二)非经济业务

《规范》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规定,但由于高校有其特定的社会功能,在一些非经济事项中,如招生、职称评定等,也都存在一定私相授受的空间。对此,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依旧适用。要尽量避免在事务处理的流程设计中,权力过于集中。应运用内部控制的制衡性原则,使各项权力之间能够相互制约和监督,消除利益交换空间,将廉政风险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三)加强对二级学院的监督管理

构建多维度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高校的廉政建设十分重要。但是对高校二级学院权力运用的监督,却是整个监督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目前,为鼓励办学的积极性,相当一部分高校赋予二级学院领导较大的自主权,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运用却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由于专业限制,导致学院干部缺乏流动性;经费使用的公开性、合理性不足;学院教师科研课题申报不尽公平等。干部的权力过于集中且监管工作不到位,是二级学院廉政案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明确二级学院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原则,完善相关事务处理流程和处理结果的公开程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暗箱操作。只有通过完善的制度制约,才能使廉政风险防控不留死角。

(四)利用高校优势,加强信息化管理

要充分利用高校信息化水平高的特点,提高电子信息平台的使用率,加大公共网络平台端口与各业务处理流程模块的兼容性,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加强经济舞弊防控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力度,降低人为控制的影响。

(五)防控体系的建立,须注重监督并且不断完善

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注重控制效果的反馈,形成固定的反馈渠道,及时发现缺陷,改进内部控制措施,使高校的廉政建设工作制度化。建立定期检查、加强监督等管理的长效机制。要改变目前监管方式单一、着眼点片面和切入时点滞后等现状,构建立体化、全过程的监督防范体系。在以经济内容为主要防范对象的内部控制体系基础上,将内部控制措施与廉政风险防控相结合,拓宽廉政风险防范工作视角,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建设成果,建设全面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四、结束语

从内部控制视角对高校廉政风险进行的客观评价,可以正确引导管理部门采取措施,应对制度机制风险和权力行使的风险,使内部控制向风险管理延伸,建立廉政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应有作用,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下一篇:备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