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学生语感培养

2024-05-15

聋校学生语感培养(精选12篇)

聋校学生语感培养 第1篇

关键词:聋校学生,语文能力,培养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 而对于聋校学生本身而言语文能力重要程度首当其冲。语文能力关乎着聋校学生今后综合能力的培养, 是一门工具课。聋校语文教师应因势利导, 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手段、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人为本, 坚持学生的主导地位, 培养其语文能力。

一、将人性化教育与培养语文能力相结合

将人性化教育与培养语文能力相结合;贯穿聋校语文教学的始终, 对于聋校语文能力培养的现状是一剂良方。一直以来, 聋校语文教学局限于传统的教师课堂宣讲, 学生填鸭式的学习。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 不能把人性化思维运用到提高语文能力的培养方面。因此, 怎样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运用到语文能力的培养当中, 帮助他们正确掌握语言工具, 使他们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发挥, 真正让学生回归主流社会, 是聋校语文教师亟需解决的教学难题。要充分调查、分析, 不断探索和思考聋校学生的特点, 有针对性的开展语文教学, 提高语文能力。

聋校语文教学应该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站在人性化的角度、采取人性化的策略。从人性化角度出发, 施以人文关怀, 并把这种思维和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意识、培养优秀的学习力, 才能让学生主宰自己的未来, 而语文能力是这一切的大前提。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聋校语文创新式教学的主导思想。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即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为根本。面向全体的学生观和课内外密切结合的方法, 由此调动学生主观的学习欲望, 增强学习动力, 提升自信, 促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为培养语文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和铺垫, 让学生主动步入“好学”、“爱学”、“勤学”的轨道。以人为本的育人观要求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主体能力的发展和主体人格的塑造, 尤其关注学生的个性、潜能是否得到了主动、有效、充分的发展。目前的聋校语文教学, 学生依赖教师的现象还相当普遍。要改变这一现状, 需要我们在课堂中多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聋校教师应时时刻刻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个学生, 并擅于用自己的表情、手势、体态等无声的语言给学生以鼓励、帮助和肯定,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学生自然而然地对老师产生尊重与喜爱, 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在融洽、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中能激发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精神, 为学生主动性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气候和土壤。需要注意的是当聋生回答错了, 不要嘲讽、训斥, 态度应和蔼, 应通过耐心启导, 帮助他们消除心理负担, 进而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使学生以学为乐, 通过不断学习, 进而培养出语文能力。

二、结合聋校学生的身心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能力培养

新课改的理念号召让教学走近学生, 让学生走进生活。把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与课余生活相结合, 才能够有效的对语文能力进行提升和培养, 从而加强听障学生的语文实践, 提高听障生学习语文、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和水平。从听障生的生理障碍的特点出发, 考虑到实际教学中主要依靠视觉、触觉等传播途径进行学习、感知。生活的一课是听障生学习的源泉,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传授和灌输, 不利于听障生的语文学习。把教科书与听障生的生活融合为一体, 使他们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一定要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回到听障生的生活中去, 去激发听障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 同时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内化为聋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需要, 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切实有效地开展看、说、读、写的训练, 不断提高聋校语文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语文能力。考虑到听障生学习的特点, 兼顾听障生的个体差异, 为听障生制订个别化教学方案, 加强个别化教学, 提倡教学语言、方法、形式的多元化,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沟通、交往与合作的能力。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 把“最大限度地挖掘听障生的潜能, 促进聋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 改进当前的聋校语文教学方式。

三、加强语文能力的拓展训练

听障生学习语文所要付出的努力和学习成本要高于常人。因此, 勤学苦练是培养语文能力的不二法则。勤学多练并且保证练习的深度和质量, 是听障生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对听障生的训练也要做到注重实效, 保证学习效果的持久性。注重思维训练的过程, 通过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 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语文教学活动中所描述的生活现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 做好笔记, 这样听障生才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和写观察笔记, 去认识生活, 发现生活, 积累作文素材, 从而为学习这些描述生活现象的文章打好基础。研究学生在语文课堂产生语言障碍的表现和原因, 研究帮助中学生克服语言障碍的方法和途径。因为规范教学语言, 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目的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力, 所以, 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了他们观察和理解的能力。

对于听障生来说, 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 在聋校语文教材中, 又有一些是有情节的故事、寓言和童话, 可以在教学活动中, 举办课堂表演, 采取这种参与性非常强的方式, 把他们与课文学习有效的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动静结合, 通过表演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借助情境的创设, 使听障生身临其境, 体验课文中的故事情节, 便于他们较好地理解课文, 收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在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 提高了理解和交际的能力。

四、结语

聋校学生的语文学习, 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求学历程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过程中, 在可塑性非常强的学习时期, 帮助他们建立和培养语文能力至关重要。要多角度、不同侧面的换位思考, 采取多种有效策略进行培养, 从而实现对听障生的教学目标, 把他们培养成综合素质优良和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婉芬.聋校语文教学的理想化之路[J].现代特殊教育, 2009, (12) .

[2]刘雅玲.浅谈聋校语文教学方式的改变[J].金色年华, 2010, (4) .

[3]全梅.试析情感教育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素质教育论坛, 2010, (1) .

[4]赵庆.实施聋校语文有效教学的途径[J].现代特殊教育, 2009, (2) .

略谈学生语感的培养 第2篇

略谈学生语感的培养

江西省南康市第二小学 冯 芳

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加强语感训练,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呢?

一、形象思维引路法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如《难忘的泼水节》一课,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后,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此时,教师借助电教手段播放了课文配乐录音,美妙的音乐、动听的声音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神情专注而投入。随后,教师又在投影上出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共度佳节的画面,启发学生看着画面想一想,说一说当时的欢乐场面和具体情节。当再读到“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学生已完全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欢愉之情自然流露。

语感和想象是紧密相联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利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出课文中所描写的艺术形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感情上与作者发生共鸣。在教学《月光曲》一文时,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的《月光曲》所体现的情境,配上轻柔的音乐,结合画画,再加以有感情地朗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小茅屋之中:一轮明月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四周是那般幽静。在这境界中,贝多芬手抚琴键,音符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风,倾诉着人世间的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之后,老师又辅之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迭宕起伏,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成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如《小鹿的玫瑰花》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只黄莺飞来了,他说:“小鹿,我见过你家那些玫瑰花,可好看了!看着那些花,我就想唱歌。”一阵微风吹来,说:“小鹿,我吻过你家的玫瑰花,可香啦!我带着它的香味,吹过森林,大伙儿都夸我玫瑰花香呢。”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伙伴们分享花香的快乐。不仅增进了欢乐友谊,更加感受到了为别人带来幸福,才是自己最大的快乐,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二、品词析句比较法

一篇篇课文都是由词和句组成的。因此,抓好词句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受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对词句进行比较、揣摩、欣赏,不断提高其对语言感知的敏锐程度。

如抓重点词。在《荷花》一文中,有一句:“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中冒出来。”对于“冒”这个关键字,可引导学生用其它的字来替换,如“长”“伸”等,用哪一个字更好呢?在对这些词的讨论、比较中,学生体会到:因为荷叶多,“挨挨挤挤的”,所以只能从中“冒”出来。(教学论文 )“冒”不仅写出荷叶数量之多,还显示了荷花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在《爬天都峰》一文中,“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一句,为了让学生体会“挂”字的妙处,可要求学生用“拉”或“飘”等字换“挂”进行比较。为了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合作学习的方式研究讨论。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当。一个“挂”字,把天都峰陡得似直上直下的特点极其准确、形象、巧妙地描写出来,与文后面的“攀”相映成趣,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学生从课文语言文字中找出根据,见仁见智。

这样,抓住关键词句比较,学生品出精妙词语的个性色彩,咀嚼出了它的神韵,领悟到了作者谴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提高了对语言的敏感能力。在课文中,像这样经过作者反复推敲,仔细琢磨才使用的词句有很多。我们应有针对性地采用换、补、调、丢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比较中细细体味,从而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促使语感不断增强。

三、感情朗读体验法

语感培养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受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所谓“文选烂,秀才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只有经过反复的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教学中经常安排多种朗读的形式。比如“找个对手比赛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同时也让学生进行表演。维果茨基曾说过:“利用表演进行教学,本身包含创作的因素,它能使孩子的思维发展,激发孩子的创作意识。”如在教学《比本领》一课时,我分别让学生扮演金丝猴和梅花鹿的角色,除了让他们有感情地读出对话外,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加入一些言语和动作,使学生在表演中充分融入自己对教材的感悟和再创造。表演后,我还引导学生对金丝猴和梅花鹿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从而揭示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学生通过这样的朗读练习,能够在读中加深理解,在读中深入探索,在读中巩固语感,同时,学生也能自觉记下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将这些语言材料及时地储存到自己的语言库中。

四、生活经验联系法

研究证明,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教学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境。

《第一场雪》中有句话这样写道:“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蓬松松”“沉甸甸”两个叠词,生动具体地描绘了雪落枝头的情态。教学时,可启发学生联系平时看到的雪景来理解。对于“蓬松松”的雪球怎么是“沉甸甸”的这个似乎矛盾的问题,更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来理解。如棉球是蓬松松的,拿在手上不会感觉到沉,但将一团棉球放在一张薄薄的纸上,它却是沉甸甸的。联系这个生活经验,学生就能正确而生动地理解到:那雪球是堆积在承载力很小的树叶上的,所以会让人感到沉甸甸的。

学生语感的培养 第3篇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浓厚的语言环境。但是在一个英语非本族语的环境中,要让学生课余主动地去接触地道的英语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英语环境——尤其是英语听的环境,使学生时时沉浸在英语的氛围中。学生上课听的最多的就是教师讲的英语。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尽可能地用英语组织课堂,同时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一些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让学生在听地道英语的同时,更好地了解英语的背景文化。学会用英语思维。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这些听的东西就会内化为学生感知理解语言的能力,即提高了语感。在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听英语录音或听英语广播,或看英语电影,再通过多模仿就能体验英语的感觉,进而灵活运用英语知识。

二、使用英语,培养语感

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它的交际性。通过说才能增强语言输出,进而增强语感,教师应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交流、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不怕犯错。一旦养成开口说的习惯,也会自然而然地在说的过程中去组织语言,进而完整通顺地表达。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英语运用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交际,杜绝高分低能的现象。

三、多阅读,发展英语语感

培养语感必须进行大量的输入型的语言训练。而读无疑是最广泛、最有效的输入形式,多读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到地道的英语语言材料。多掌握积累一些词汇的用法,多了解英语语言的背景文化,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力进而发展英语语感。读可分为精读和泛读两种。学生精读的最好材料就是他们的英语课本,一般来讲,编入课本的课文都要精读,对课文中的词句、章节都要细心推敲;泛读则要求量多。面广,题材多样,求理解而非精细分析,它是对精读的一种补充,通过泛读学生可以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快速浏览的专项训练,以促使他们快速捕捉信息,把握内容,使他们逐步形成快速阅读、快速感知的能力。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可以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增强语言直觉的感知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的语言习惯。

四、重视写作练习,发展语感

多读和多听有助于语感的发生和形成,这种发生通常是潜意识的,而多写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由潜意识进入意识。因此,要学好英语,培养英语语感就要多写。英语的写有两方面:一个是机械地写,如抄写、默写和听写;另一个是创造性地写,即写作,写作的好处就是对读、听、说的最好反馈。英语语感的成熟是形成英语思维的能力,而写作练习对于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极有好处。教师在指导写作中,采用循序渐进的练习方法,从基本词汇的积累和运用着手,强化基本句型和常用句型的练习,力求表达地地道、通顺、流畅、平易、得体。然后再逐渐过渡到材料作文,看图作文。指导学生熟悉各种文体的组织、结构和段落层次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过渡词语和逻辑关联词语,使短文保持连贯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美感。

五、运用音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有些学生用汉语或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英语,不利于学生掌握单词的音与形的联系,学生说出来的英语,汉语味很浓,听起来别扭生硬,严重影响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开始学单词时,可以结合单词教学进行音标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经常运用彩色粉笔分别写出单词中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的音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把字母与读音联系起来,以加强音形联系,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音标教学,而不是注汉字。学生不仅能顺利准确地给单词注音标或根据音标读准单词,并且有助于学生在听到读音能说出,想起读音的情况下,准确写出该词,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好处。

六、重视学法指导对培养语感也有好处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习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如学生的泛读应运用默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学了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只要多读书,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如何培养学生语感素质提高语感技能 第4篇

在语文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素质, 提高他们的语感技能呢?

一、语感是在反复的语言实践活动和语言训练中形成的

培养学生语感, 实践和训练不可偏废, 书面和口头均需关注。对语文教学来说, 首要途径就是搞好听、说、读的训练, 这样才能在培养语感素质, 提高语感技能上有所突破。培养语感素质需加强语言的学习和积累。语感能力是学生在长期的对语言作反复学习、理解、使用、体味的过程中获得的, 这个过程中,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是教师主要要做的。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 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到对语言的感悟中去, 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感悟到语言的规律和蕴涵的内在含义, 并使这些语言的规律和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成为学生意识中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切忌越俎代庖、一讲到底。学生在各种听、说、读、写活动中自动探究、倾心实践, 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语感技能。通过大量的语言材料的接触, 并积累这些语言材料, 这就需要学生多听、多读。听的作用不可小瞧, 通过听, 能让学生快速地获取信息和作出判断, 把有用的信息储存起来, 并能迅速地做出回应, 这非一日之功, 需要逐步积累。广泛的阅读更是积累语言知识和经验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包括阅览和诵读, 广泛浏览和反复吟咏成诵, 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扩大学生的视野, 增加知识和经验的储备, 促进知识和经验向能力转化, 从而形成语言直觉, 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式的语言感受能力。要注意的是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握这两个基本点:即阅读内容上的“表达了什么”和阅读形式上的“怎样来表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 让那些文质兼美的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 使学生在教学中有所“知” (表达了什么) , 更要有所“感” (怎样表达) , 那么学生运用起语言来才会得心应手, 语感的提高才有保证。

二、培养语感素质还需要加强语言训练力度, 形成语言能力

“技能, 是在实践中练就的”。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积极性、参与性体现得怎样, 完全在于学生对语言的实践感受理解如何。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能力, 而不在于使之掌握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因此, 只有通过语言的实际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 即通过加强语言训练的力度, 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种语感直觉, 进而形成一种语言习惯, 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语言感觉。学生因个体差异而在语言的感受力上有所区别, 同时感受力还存在着极不稳定的情况。而训练就是要让学生将一些知识规律等转化成为自身的一种习惯性感知, 一种条件反射式的直觉。语言训练的目的, 就是使学生具有语言运用的能力。

三、培养语感素质需要引导学生大胆联想和想象

在阅读和写作中都需要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语言作品本身是抽象的, 没有直接可感性的, 想要理解语言作品的内涵, 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在语感中, 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是以表象的形式保留, 用形象来显现的。语感的联想往往是短时间内完成的, 重点在于对语义的理解, 现实意象的领悟, 从而引起情趣上的效应, 把握语言作品所传达的复杂感情, 接近语言的主旨。而这种想象、联想是否丰富, 领悟是否深刻, 体验是否真切, 是与个人的语文修养和感悟能力等因素有关,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就足以说明这种联想和想象是具有极大的创造性的。值得注意的是, 感知作品语言时, 语言除表面意义外, 还有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在听和读时, 必须捕捉到言语之外的那些“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涵, 才算是语感的较高层次。也只有具备了起码的感悟言外之意的语言能力, 才能谈得上进行审美鉴赏, 也才具有步入语言华美殿堂的台阶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 语文教学的内部规律决定了培养学生语感素质, 提高学生语感技能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 让学生从实际的语言材料中感悟到“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的东西, 用有限的知识孕育和启迪更多的能力。而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不断努力, 语感就会像一股股清冽的泉水, 汇成一曲动人的歌。语感确实具有魔力, 但这魔力是人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的, 假借语感的助推, 将带领我们进入语言天空的更高层, 为语文教学和语文的学习开启一片亮丽的春天。

我这样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第5篇

分宜县第六中学:沈江霞

电话:*** 何谓语感?叶圣陶说过:“对语言文字有灵敏的感觉,就是语感。”即他说的,“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这样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文言文传承着中华民族古代文学中的精华,它们韵律优美、词采斐然、琅琅上口、意蕴丰厚,但文言文教学却常常令学生倍感单调、厌烦和畏惧。仔细分析其中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言文教学过程过于偏重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课文词句的翻译,没有把文言文当成普通的课文来教,学生难以读出文言文之美,也就难以对文言文产生兴趣。

在农村学校任过教的老师恐怕对这一点都深有体会。由于居住环境的局限,家庭教育的低水平等原因,农村学生在学前基础教育的工作方面总是比城市的孩子晚很多,甚至有的学生在入学前根本未曾有过任何意义上的启蒙教育,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在上学后的各个学科尤其是语文学科的学习能力总是徘徊在低水平上,表现在文言文的阅读上更是如此,有的时候,我对有的学生表现出来的可爱的无知,真有点爱莫能助的感触。那么,该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呢?这里,我以自己几年来的文言文教学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一、整体感知,触发语感

要对文言文有感悟,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思路,可以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抓住课文大意,为语感作准备。例如:《孙权劝学》要了解写作的背景、作者生平,不仅可以了解课文中所写的人和事。而且可以比较快地感受到读书对于塑造一个人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旨。文言文中写的往往和作者自己亲身经历有关,只要抓住这一点就可以了解文章的“人、事、物”、“情与理”,掌握文章的思路,像《唐雎不辱使命》抓住理为线索,《隆中对》抓住情为线索,《醉翁亭记》抓住景为线索。从整体上感知文言文的内容为调动语感作好畜情准备。

二、反复诵读,提升语感

诵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诵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律,受到更直接、强烈的感染。

记得有两位老师讲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甲老师逐句翻译,字字落实,可以说全文无一处字句不明白。有一学生提出疑问:作者和舟子明明两人前往湖心亭,为何作者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前后是否矛盾?教师匆匆引导便得出结论:作者清高孤傲、舟子在作者眼中是个“俗人”,学生窃窃私语:张岱这不是轻视劳动人民吗?可见,这节课学生并未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蕴和作者的感情。对原文的理解和认识不仅是肤浅,甚至有很大偏差。乙老师则要求学生自己反复诵读,逐句翻译,疑难之处小组讨论,或提交全班解决。然后再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有感情的诵读,“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在替换鉴赏和想象描绘中感受作者景物描写的凝练传神和层次分明。让人不知不觉已沉醉于天光云影、湖光山色之中!这堂课学生在诵读中不但欣赏到古人词章的优美,也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意蕴,领悟了作者的写作技法。这样的文言文课堂学生怎能不津津乐道、兴趣盎然。

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感知语文材料,尤其是初读,教师不宜急于用自己范读或配乐听读等形式,干扰、剥夺学生自主感知文本的权利。教师可以有计划地把难度适宜的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读、多读、自悟,在头脑中再现语言文字表述的图像、情景,从而达到对课文直觉感悟、自悟自得的目的。因此让学生通过诵读直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

三、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语文教学不仅内容常常除旧布新,理念更是千变万化,有时难免让人感到惶惑茫然,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的教学要抓语感的培养,而良好的语感的培养最主要的途径是对语言材料的不断感知,不断实践和不断积累。语感就是在长期的读写中,学生对语言不断进行比较、体味、欣赏、积累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以李清照的《武陵春》为例。此词为作者53岁避难金华时所作,写出了词人经历国破家亡、丈夫病逝的长期离乱之后,内心深处的痛楚和忧愁。里边有两处就很值得仔细玩味:

1、“欲语泪先流”。人们常用“声泪俱下”来形容一个人内心的悲痛。但词中诗人想说还未说出口,就早已泪流满面。那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只身流落金华的种种遭遇,此时不仅是不能说,更简直不能想!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一经比较,就会发现,简单的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倾泻而出,读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不妨与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相比较,除却思想感情的不同,就是在写法上进行比较,也会发现各有千秋。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李清照却用得自然妥帖,不着痕迹,有继承,更有创新。它承上句“轻舟”而来,“轻舟”又承“双溪”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完整地阅读文本,通过比较体味,加深理解,还可以充分利用语言材料进行想象,在想象中把语言还原成一幅幅画面,这样也能更好地感受文本的魅力。长此以往,坚持下来,一定会对增强学生的语感有所帮助。

四、背诵积累,积淀语感

诵读是母语教学的优良传统之一,更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重要手段。中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人一生中学习语言、积淀语感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其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我们认为文言文的积累主要是通过背诵来实现的。为此,我们需要增加学生对精粹文言文的背诵量。那么,怎样的才算是精粹的文言文呢?当然是那些“语言表达典范,文化内涵丰实,思想内容健康,便于吟诵记忆”(洪镇涛语)的文言文。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像《邹忌讽齐王纳谏》、《与朱元思书》、《出师表》等篇的全文,《送东阳马生序》等篇的某些段落。同时,还可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的篇目,重点是短小精悍的骈、赋片段,如《洛神赋》、《滕王阁序》、《劝学》往往内容丰厚,词章华丽,行文流畅,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特别适合学生背诵。背诵也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多次反复,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阅读面的扩大,知识的丰富,学生对这些已经“吞下去”的“精粹语言”,通过不断的“反刍”和揣摩,将会有新的领悟和体会,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文化认同感也将因此而大大增强。背诵积累定会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五、语言实践,提升语感

文言文语感教学还要求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为学生提供文言文学习的氛围,如:适当开展文言文朗诵比赛、文言学习讲座、写文言语感随笔等。也可以鼓励文言文功底好的学生尝试着写文言小片断,尽管文言文写作并非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然而这种尝试对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不无益处。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6篇

语感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从而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也是语文素养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在教学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新课标理念做了一些尝试。

一、学生多朗读文章

朗读能使眼、口、耳、脑多器官并用的培养语感。动用的器官越多,效果就越好。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古时的私塾先生们就很看重诵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便是对诵读的评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速的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所以说,培养学生语感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诵读。小学生思维简单,如果缺乏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漫无边际地一味瞎读,也是难以奏效的。教师应该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导,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感受、感知能力。既要提醒学生读文章时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也要提醒学生注意语意与语境的结合。

二、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重视积累语感

语言是用来反映生活的。生活是人最直接的老师,人的各种感受都同生活经验直接相关,如果离开了生活经验,那么语言与现实就失去了联系,因而也就很难获得具体的语感。所以说,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不能单靠查字典来理解,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该把生活经验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儿童读物、报纸、网络、电视等充斥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的各种媒体都是值得学生好好利用的工具,比如,电视新闻节目、一些名人访谈节目、动画片等,都可以在学生形成较好语感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生活体验丰富了、直观了,语感的培养才不至于那么苍白,培养的语感也就变得实用。

三、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领悟、分析

由于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使主体的“神”与客体的“神”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分析琢磨”。如,在教学李元新《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我让学生分析第七自然段中的“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是什么像刀一样在绞“我”的心呢?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思考讨论,学生探究后得出是因为“我”不但感受到邱少云烈火烧身的痛苦,而且担心邱少云年轻不能忍受这巨大的痛苦,使部队遭受重大的损失,想去救邱少云却又不能去救……各种复杂的情感纠缠、冲击、碰撞,才使“我的心像刀绞一般”,从而体会到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用,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总之,要求学生多做培养语感的有心人。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之所以“最要紧”,是因为有了较强的语感,也就有了较强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自然而然就能写出好作文。

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第7篇

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语文教学“最要紧”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那么, 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在朗读吟诵中培养语感

这里的朗读, 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 要读得感情充沛, 抑扬顿挫, 移情动容。古人云:“韩如潮, 苏如海, 柳如泉, 欧如澜。”形象地描绘了声韵节奏所激发的审美感受。可见, 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形象, 体味节奏韵味, 心通其情, 意会其理, 就会产生情感共鸣, 发出强烈的语感。具体而言, 即在教学中, 指点、启发学生运用朗诵、默读、变换音调读等各种读的方法, 体味品咂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揣摩作者思路、情感。读文时, 还应让学生读出课文重音以及词语的感情色彩和意义及停顿、语调、语气, 从宏观上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

二、在写作中培养语感

课标要求, 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较好地解决语言表达问题。在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语不得体、句不顺畅的问题, 正反映了学生语感素质的严重不足。读书, 是把书中描写的内容变为图像来进行思维。而写作, 则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用文字表现出来。有的学生语感强烈敏锐, 那么他们笔下的人、事、物就会鲜明、具体。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看图作文是很重要的。我们曾让学生做过大量的练习。在练习中, 让学生先进行看多幅图练习, 再进行看单幅图练习。因为多幅图比单幅图容易写些。在写作中培养语感, 看图是基础。写生活中的人、事、物, 让学生把鲜活的生活内容改成多幅图来写, 这就化难为易了。在写作中, 首先要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 切实抓住要写对象的特征来写。其次要求学生写日记, 记下身边人、事、物或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在听、说训练中培养语感

听、说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具有读、写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听, 可以不断接受时事形势、科技、文艺方面的最新信息,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说, 可以畅抒己见, 说问题, 谈看法, 随机应变, 将有关内容勾连起来, 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听、说训练, 特别是说话训练,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言语对象的多方面的准确的知觉感知。例如, 我们引导学生把话讲得清晰、正确, 用语准确无误, 别讲错话, 这是在锻炼学生语言的正误感。我们让学生在说话时注意用词的分寸, 别讲过头话, 要讲得体的话, 这是在锻炼学生语言的分寸感。我们让学生在朗读练习和成套讲话练习中, 学会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 高低升降的语言, 有快有慢的语速, 做富有节奏感的讲说, 这是在锻炼学生语言的节奏感。也就是说, 语感素质中的某些重要方面, 如上述的正误感、分寸感、节奏感等, 都能在说话训练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培养。同时, 在说的训练中, 可设一些练习, 让学生听出重音、停顿、语序、声调等方面的变化所带来的感情色彩或语义的变化, 以培养学生“闻弦歌而知雅意”的能力。

总之, 读、写、听、说训练是语文学科特有的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必须集中力量搞好读、写、听、说的训练, 才能真正落实“双基”教学的任务, 才能真正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

摘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 语感敏锐的学生, 在听、读时, 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 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 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 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及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初探 第8篇

一、重视“读”, 特别是诵读

课文的思想情味, 只有通过诵读品味才能充分感受。以“读”贯穿教学, 大致可以分成“通读—解读—品读—背读”等几个环节。使学生读通、读懂、读透、读“化”。

第一步:通读, 整体感知。学生小声朗读课文, 形成初步印象。

第二步:解读, 分两个阶段。

1.读通。要求语音、节奏、语气、语调掌握正确。从而读出课文的感情 (适合放声朗读) 。

2.读懂。要求快速扫读。边读边梳理结构层次、把握内容大意,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课文主旨。本阶段, 可设计问题, 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 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生生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讨论, 共同协作完成 (适合默读、扫读) 。

第三步:品读体味。本阶段以“学习语言”为核心, 鉴赏品析好词好句。揣摩用词的准确生动, 修辞的巧妙运用, 体会句式的表达效果, 并练习仿写运用。

第四步:背读。此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背诵, 一种是朗读。此过程以积累为主要目的, 让学生积累摘抄所学的好词好句, 背诵优美的文句段落, 熟读成诵, 烂熟于心, 化为己用。对于不必背诵的部分, 也需熟读。通过背读, 能形成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能力。具体到各种文体的背读积累方法, 又略有差异:

1.小说、戏剧可以分角色读。如《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威尼斯商人》等文章, 根据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 用适合的语气、语调朗读, 读出角色的喜怒哀乐, 读出不同人物的鲜明个性。对同一角色, 当环境、地位发生变化时, 其语言也会有所变化, 如《孔乙己》, 同是买酒这个情节, 前后几次境况不同, 语言也不同。通过朗读人物的语言, 感知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 把握人物的命运, 理解作品的主题。

2.诗歌散文可以配乐配画读, 直到熟读成诵, 若出己口。这种朗读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其高雅的生活情趣。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主旨是表现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我在指导朗读时, 将音乐名曲引进课堂, 运用《春之声》《协奏曲》等音乐进行课堂导入, 在此过程中配合“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三层文字的朗读, 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作品语言的神韵, 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领略到春天万物生机勃发的美好景象。

3.古代作品要注重吟诵。我们熟悉鲁迅笔下私塾先生读书的情形:“他总是微笑起来, 而且将头仰起, 摇着, 向后拗过去, 拗过去。”这虽表现的是迂腐, 但也说明:古人读书十分重视吟诵。我国古代散文语言特别简练, 大多富有节奏美, 音乐美。古代的书面语大多以单音词为主, 绝大多数是一字一词, 字音的轻重长短不同, 虚词中又有特有的帮助表达感情、语气的助词, 行文上又有特别多的骈俪词句和特有的骈体文。因此, 吟诵不同的文章, 就有不同的美的享受:读司马迁的《史记》, 就会感受到那种缠绵跌宕、一唱三叹的音节美;读韩愈、苏轼的文章, 自会感受到那种高亢悠扬、沉郁顿挫的节奏美。

二、重视品味精彩语言

对精彩语言的品味可以使用“加一加” (在原文上增加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的办法, 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 形成语感) 、“减一减” (在原文上删减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的办法让学生品味, 形成语感) 等策略;另外还可以采用置换课文的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的办法, 如“换一换”, 采用调整原文的词序、句序、段序的办法, 如“调一调”, 采用联系前后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的办法, 如“联一联”等。

三、积累语言进行写作

学生在诵读基础上积累下来的好词好句大多出自名家之手, 具备语言形象生动、情感饱满丰富、逻辑思维严密等特点。如能指导学生在平常日记和作文中恰当运用所积累的语言, 学以致用, 则既能增加文章的语言色彩, 又能使学生感受积累语言的成功的喜悦, 为进一步养成良好语感打下更为扎实的基础。

四、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增加阅读量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阅读名著、时文、报刊、杂志。学生在广阅博览中逐渐培养自身对语言文字的辨析、比较能力。文章的精妙处不需老师的指点自能品味出。还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 对影视剧、流行金曲的词进行赏析, 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特色及由此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语感 第9篇

一、创设情境, 培养学习兴趣

语境是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掌握语言基本技能的重要环境和基本要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英语教学正常缺乏语境, 这非常不利于英语语感的形成。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流工具, 真正的意义体现在日常交际活动中, 创设特定情景进行英文对话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使文字的内容变为鲜活的语言, 从而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增强语感, 提高对英语良好的感知力。在教学过程中, 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 把讲台当舞台, 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感受学英语的乐趣, 了解掌握词汇, 提高语言的交际使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用英文描述一种动物、或游戏规则让其他同学猜或者让学生去描述他们的朋友, 父母和最爱的人等等, 如:It is an animal, and lives in Australia.It can jump, and has a pocket which can contain its baby, what is it?It is kangaroo!

对话教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要求学生仿照教材中对话的模式, 联系学过的语言知识, 扩展对话, 进行自由表达。对话可让同桌两位同学结成对子表演或上讲台表演。如对话:

A:Hello, my name is Zhonghong.Nice to meet you!

B:My name is Zhaoming.Nice to meet you, too!

二、立足课堂, 在模仿中感受语感

现在的初中教材都有配套的录音磁带或光盘, 这为学生的朗读练习提供了示范材料。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引导学生多听, 使学生充分感受标准的语音语调、意群停顿、句子重音与节奏等, 并组织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对课本中的对话、朗读或课文进行复述或表演, 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感。在课堂教学上, 教师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 由片面到全面地感受英语的语言美。如在讲授“In the park” (在公园里) 一课时, 教师可利用有关公园或大自然的风景照片,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用形象思维展开想象, 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和讲解, 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帮助学生在想象中体会语言的优美。在这一过程中, 如果组织学生大声朗读, 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形象地概括了读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 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 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 使课堂充满浓厚的英语气氛, 就能使学生沉浸在浓厚的课堂英语氛围里, 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英语思维, 并用英语进行交流。如每节课开始让学生用英语“Duty report”和几分钟的“O ral English”和“Free talk”, 这样帮助学生适应英语语感, 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语感。例如, 在教学push这个单词时, 教师可以一边引导学生们拼读单词, 一边默默地走到最靠近讲台的一个学生身边, 用手轻轻地推他, 同时, 自己大声地说:“Push!Push!I am pushing him.”此时, 学生的注意力全被吸引到了笔者的动作和语境里了。后来, 笔者在教授“pull”这个单词时如法炮制, 通过这样的情境感受, 使学生身临其境, 学生们已经在笔者的动作中彻底领会了单词“push”和“pull”的意思, 并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语感。

三、放眼课外, 多渠道拓展

培养学生的语感, 仅仅依靠英语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的社会环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随着社会的发展, 英语越来越普及, 家长、学生对英语的认识也大大提高, 电视、广播的英语节目越来越多, 这对学生学习英语越来越有利, 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帮助学生利用这些语境, 引出表达的积极性, 交际的迫切性。在教学中, 老师要鼓励学生多开口, 只有学生开口了, 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在英语课堂之外, 我们要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 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 学校可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如:组织一些英语学习的积极分子, 在课外活动上自由组合, 练习口语。初始阶段教师提供一些话题, 如:My family、Our class、My diary work、An interesting thing等增加英语交际的真实性。英语沙龙或英语俱乐部是英语角的延伸。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如:组织English Party、Birthday Party、A Lecture、English Performace等寓口语练习于活动中。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也会用到英语内容。如数学公式、物理化学的许多量的单位、生物名称等都用到英语, 英语教师要及时与其他学科联系、沟通,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利用这些学科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强化,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 第10篇

从语感生成的角度看, 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泳、切己体察、展开想象等。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 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 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 这与语感的直接感悟是完全一致的。

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 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 在此基础上, 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1. 创设情景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 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 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 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

如:《草原》一课的教学, 教师在开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 再配上音乐, 简述课文内容, 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 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 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2. 引导想象

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 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 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 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 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 “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升华学生的情感, 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

3. 释义悟情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 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 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一些词语比较生辟, 又带有一定的专业性, 可用直观演示的形式来释义。《五彩池》中有“折射”一词, 教师直接打开投影仪, 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天花板上, 再把一枚三棱镜放到投影仪上, 光线发生了变化, 告诉学生这就叫“折射”。一些词语拟人化程度很强, 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理解。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当、准确、具体, 但学生体会起来也会有难度, 可用删换、比较或填空的形式进行理解。如讲《锡林郭勒大草原》中描写湖水的句子“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 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 就像神话故事中的宝镜一样”与“草滩上, 有湖水, 水面映出太阳的光芒”加以比较, 为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读出美感打下基础。

4. 巧加提示

适时适当的提示语, 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记事、写人的文章时对话内容较多, 对于人物语言及其内心世界的把握是个难点。如:《马背上的小红军》里, 小鬼说:“你先走, 我还要等我的同伴!”由于学生对人物内心很难揣摩, 所以朗读起来比较平淡。老师巧妙地加上提示语“小鬼不假思索地说”或“小鬼毫不犹豫地说”, 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小鬼是装出来满不在乎的样子。学生朗读的语调也由原来的理直气壮变得没有了底气。教师的巧妙提示, 使培养学生语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 句式练习

句式练习具有培养语感和进行语言训练的双重功效。《海滨小城》一课, 重点是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描写海滨部分主要是通过色彩美来表现景色美的, 如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道:“天是 (蓝) 的, 海也是 (蓝) 的, 海天交接的水平线上, (棕色) 的机帆船, (银白色) 的海鸥, 还有和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 通过填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彩的画面从而感悟到海滨的美多在色彩, 同时完成了词语的积累。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感 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由此可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当务之急是把语感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对“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一新理念的理解

1.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以形表义、形神兼备。以汉字为载体的汉语,重意会不重规则,没有分词连写,少有性、数、格的区别,语言凝练但意蕴丰厚,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模糊性,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尤其要重视整体感悟。

2.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做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为条件,身处母语环境、心受母语儒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语图式早已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因此,学习母语不必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人手,而应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

3.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形象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情味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意蕴感的教学策略等。培养形象感,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倡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象,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培养情味感,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二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三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意蕴感,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4.从语感生成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咏、切己体察、展开想象等。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接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比较品评,是课堂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潜心涵咏,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味,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切己体察,就是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触摸作者的心灵。语言文字符号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语感才是丰富深切的。

二、在实践中如何去落实“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一新理念

1.创设情景。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如:《草原》一课的教学,教师在课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2.引导想象。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3.释义悟情。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一些词语比较生辟,又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可用直观演示的形式来释义。《五彩池》中有“折射”一词,教师直接打开投影仪,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天花板上,再把一枚三棱镜放到投影仪上,光线发生了变化,告诉学生这就叫“折射”。一些词语拟人化程度很强,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理解。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当、准确、具体,但学生体会起来也会有难度,可用删换比较或填空的形式进行理解。如讲《锡林郭勒大草原》中描写湖水的句子“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象神话故事中的宝镜一样”与“草滩上,有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光芒”加以比较,为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读出美感打下基础。

4.巧加提示。适时适当的提示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记事、写人的文章时对话内容较多,对于人物语言及其内心世界的把握是个难点。

5.句式练习。句式练习具有培养语感和进行语言训练的双重功效。《海滨小城》一课,重点是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描写海滨部分主要是通过色彩美来表现景色美的,如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道:“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接的水平线上,(棕色)的机帆船,(银白色)的海鸥,还有和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填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彩的画面,从而感悟到海滨的美多在色彩,同时完成了词语的积累。

谈谈学生语感的培养 第12篇

一、在词句分析中提升语感

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有时候某些词句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有可能是作者为了表达一篇文章中心或者是作者情感的一种表达。所以只要能够抓住这些词句对学生进行引导分析、比较、体会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语感。比如:在《长征》一诗中, 毛泽东同志仅用八句诗就把这史无前例的长征壮举表现了出来, 诗句凝练。学生听着《长征》歌曲的旋律、节奏来体会诗歌的意境, 当学生感叹“五岭”之大, “乌蒙”之高时,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腾细浪”、“走泥丸”等词语。从这些既是夸张, 又是比喻的诗句中学生感受到了红军藐视艰难险阻的英雄气魄。再通过一“暖”一“寒”鲜明对照, 学生从“暖”字中品出了红军渡江的壮烈场面和旺盛的战斗士气;从“寒”字中品出了泸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和夺桥战斗的激烈。在反复咀嚼、品味中, 红军战士的高大形象浮现在学生眼前。在学生们朗诵的时候则尽情地表达自己在理解课文后自豪、崇敬的情感, 体验到作者表达的独具匠心, 从中得到语言美的享受。语言的精炼, 气势的宏伟, 带给学生的是一种文字欣赏之美。

二、在文章导读中培养语感

大纲指出:“要加强朗读。朗读是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学生朗读课文, 可以培养语感。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 也得训练预感, 因为这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 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 有了这种准备, 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 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语言符号进入主题的认知结构经过同化、顺应过程, 感性材料受到了审美观照, 概念性的词语被激活、唤醒。这样要重复实践多次, 然后达到不必进行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 在读、听之间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形象以及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等, 我们称之为“悟性”即语感。指导学生诵读中, 教师必须明确怎样的语言适宜于培养怎样的语感。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的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在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在朗读中动情、生情, 自然而然的主动积累语言。如《人间仙境九寨沟》一文以优美的文笔描写了九寨沟的绚丽景色, 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中, 我让学生听配乐朗诵, 欣赏九寨沟的图片、录像, 让游览过九寨沟的学生谈谈真实感受, 激发学生对九寨沟的热爱向往之情。在此基础上, 配乐读, 表演读, 及至流利诵读, 学生心通其意, 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通过朗读, 激起了他们对祖国山河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体会到语言的感受力。

三、在丰富想象中领悟语感

叶圣陶曾经说过:“必须驱散我们的想象, 才能够通过文字, 达到这个目的。”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 语感与想象是紧密相连的,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 使文章中表述的人物和事物在他们的头脑中展现出具体生动的图画。如执教《小音乐家杨科》时, 以教材为载体, 通过播放音乐, 让学生读中感悟, 去体验杨科酷爱音乐的情感, 紧接着教师趁热打铁, 用充满激情的导语把学生带入梦境, 猜猜杨科会梦见什么, 把梦境写下来。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超越文本, 驰骋在想象的田野上。有的学生写道:杨科梦见自己来到了一座音乐城。那儿到处是乐器, 到处都是音乐。杨科抱着梦寐以求的小提琴, 登上用音符建造的高台, 拉起了小提琴。美妙的琴声把周围的一切都陶醉了。有的学生写道:杨科梦见一把精致的小提琴, 放在他眼前, 当他伸手去拿的时候, 一只小鸟飞到他身旁, 对他说:“杨科, 不能拿!不能拿!拿了它, 你将会失去一切!”可杨科还是拿了起来演奏等。在阅读教学中选好时机, 让学生敞开心扉, 放飞想象的翅膀, 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倾吐, 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 说自己想说的话, 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情感气氛之中, 提高了学生对语感的领悟能力。

四、在实际生活中诱发语感

叶圣陶说:“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 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一旦与现实刺激物失去联系, 就很难获得语感。如教学《丑小鸭》一文时, 随着情节的展开, 我提出:“丑小鸭在家受人欺负, 在外还有生命危险。如果你是这只丑小鸭, 会想些什么呢?”一个“你”字的发问, 使学生进入了作品的情境, 产生换位移情的功效。随着对文字的感悟, 学生的回答充满了自身的独特体验。如:“要懂得善待别人;在经受挫折、考验时不气馁;要相信自己有潜力;追求美好的食物, 最终获得幸福;要认识事物在发展、变化。最后我又提问:“读完这个故事, 你想对丑小鸭和曾经欺负它的哥哥姐姐们说什么呢?”再次的换位思考, 使学生的情感由感性向理性升华, 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学生的体验使他们感悟了教材, 促进了朗读, 诱发了敏锐的语感。

五、在大量阅读中积淀语感

著名的语文教学家吕叔湘也曾谈起:“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 你要问他们的经验, 都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学生语言积累的广阔空间应该在第二课堂中。只有大量阅读, 才能积累丰富的知识, 才能有较强的语感。大量的阅读也是语感的形成、运用和体现, 没有阅读, 就谈不上语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推荐合适的读物, 指导家长为孩子订阅一些报刊杂志。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激励他们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的课外读物。这样的课外阅读日积月累, 必定读有所获。在大量的课外阅读后, 学生增长了知识, 开阔了眼界, 在心里上获得成就感, 激发了后续的课外热情, 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当一个学生在宽松融洽的氛围中, 大声的吟诵、大量的阅读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 加上合理的想象和大量的生活实践, 他们一定会形成自己的语感。这时, 倘佯在语言文字的长河中便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

参考文献

[1]徐云知.语感和语感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吕炳君.教育新理念,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赵景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应用型教育下一篇:临床免疫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