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化主义范文

2024-08-07

英国文化主义范文(精选8篇)

英国文化主义 第1篇

关键词:玄学派诗歌,巴洛克主义,非巴洛克主义

17世纪以邓恩为代表的诗歌流派, 因其用词怪僻晦涩, 诗的韵律也不够流畅, 与当时风格华丽的英国诗坛格格不入, 而被当时的英国诗人兼批评家德莱顿指责“诗中的玄学成分太多”, 因此而被冠以“玄学派”这一称呼。玄学派诗歌的出现, 使得英国乃至当时整个欧洲诸国在文学和艺术领域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与传统决裂的文化倾向:意大利的雕塑家贝尔尼尼大胆脱离米开朗基罗创立的传统, 开始形成融合现实和艺术的独特风格;法国画家普桑摒弃了色彩, 用严谨的线条表现出古典主义精神;音乐领域也呈现出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风格和形式。这种在英国本土和欧洲各国所表现出的标新立异的风格, 被后人笼统地称之为艺术领域内的“巴洛克风格”。简而言之, 这一风格通常表现为打破传统, 追求全新的情感表达形式、放纵狂热的情绪, 在表现手法上力求独树一帜、语出惊人, 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描述无限丰富的想象力。“巴洛克风格”一词比较贴切地表现出了17世纪欧洲各国当时的文化趋势。从这个表象出发, 可以说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奇喻、夸张等特点和情欲、死亡等主题, 都毋庸置疑地反映了巴洛克风格的特征, 它的出现不是一种纯粹的文学现象, 而与整个英国社会的文化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英国文化在科学革命和宗教思想这两方面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 当时的英国社会信仰科学、崇尚进步, 在本质上是一种乐观的现实主义精神, 这些都和巴洛克文化中单纯强调自我意识的消极倾向有着最根本的区别;除此之外, 清教主义中强调的经验和理性主义也和巴洛克文化所反映的观念显得格格不入。17世纪的英国社会总体上是开明的、进步的, 因此虽然玄学派诗歌带有明显的巴洛克风格, 但植根于英国社会就不免要烙上英国文化的印记。因此玄学派诗歌中体现出了两种文化,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分析玄学派诗歌中巴洛克文学成分以外的非巴洛克主义成分。

一、从诗歌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来看

玄学派诗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似乎是持一种怀疑的态度, 这一点在邓恩的作品里表现得尤为明显。邓恩的诗作中“奇喻”运用五花八门, 意象非常复杂, 然而从更深的层面上却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实际上是在寻找一个立足点, 一个能够让他在动荡的革新时代中能够保持精神世界富足的立足, 但是他自己却处于不断的怀疑中。邓恩在某一首诗作中把地球看作宇宙中心来对待, 而在另一首诗中又以哥白尼的“日心说”为根本, 似乎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信仰之所在。同样, 他一会儿歌颂纯真的爱情, 一会儿又对爱情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这样忽左忽右的摇摆不定在邓恩的作品中并不鲜见, 与其说邓恩的诗是信马由缰、兴之所至, 不如说它是一种观念的产物而更为恰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对于邓恩来说, 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反而容易掉入极端的泥沼, 而保持中立观望的态度倒可以使他孑然独立于纷乱的局面之外。因此, 邓恩对一切都持挑剔怀疑的态度并非一种彷徨困惑的消极态度, 而是一种慎重的思考。他在诗作中或贬或褒, 立场上忽左忽右, 并非是自相矛盾, 而是他的世界观的必然产物。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它不是一种反动的观念, 而是一种有着显而易见的科学性的思维方式, 而这些与巴洛克主义中强调的浪漫主义和激情艺术是完全不同的。也正是这样的区别, 才使得玄学派的诗歌中也有了非巴洛克主义的存在。

二、从诗歌的主题思想来看

玄学派的诗歌中确实带有浓郁的巴洛克文学风格的韵味, 大多数的诗歌内容上都偏向于抒写信仰危机和悲观主义的思想。但与此同时, 诗人们功利主义的处世态度也使玄学派的诗歌弥漫着浓重的现实主义氛围。这种态度反映在爱情诗中, 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反理想或是反偶像的创作倾向, 而这些似乎是脱离巴洛克的风格而存在的。从16世纪开始从意大利引进十四行诗开始, 英国的抒情诗开始了一种全新的探索之路。但英国诗人深受意大利诗人的影响, 整个伊丽莎白时代抒情诗的主基调都充满了一种公式化的选择, 诗人的才华都耗费在了这种矫揉造作的创作竞争上。玄学派的诗人开始挑战这一传统, 他们也会“讴歌”爱情, 但却不再悲观, 不再一味地赞美或是崇拜爱情, 而是提倡理智的爱情, 更多的时候会督促双方采取必要的行动来证实相互之间的爱情。安德鲁·马维尔在《致忸怩的情人》一诗中写道:“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时间, 那么, 夫人, 这种忸怩绝不是罪恶……让我们欢聚起所有的力量和所有的柔情蜜意, 铸成一个球, 奋力地从生活的铁门中, 挣出我们的欢乐……”从这首诗中, 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种及时行乐的意味。在风雨飘摇的17世纪的英国, 这类诗应该说是反映了一种时代精神的侧面, 一种不同于巴洛克风格的存在。埃德蒙德·瓦勒的《情歌》一诗虽然没有马维尔的诗那样有着激烈的情感, 但同样隐匿着一种热烈的情怀:“去吧, 可爱的玫瑰, 告诉她不但浪费时间, 而且折磨了我……如果你是在无人居住的沙漠上生根发芽, 你早就会默默地死去……还是死去吧!那样她就会在你的脸上看出一切稀有之物共同的命运;它们如此甜美妖娆, 令人赞叹, 却又都是如此命短!”从表面上看, 这些作品和巴洛克文学中追求形式和内容空虚的特点有着相似之处, 但实际上, 需要指出的是, 玄学派诗人强调肉体在爱情中的位置, 但却并不是为了提倡肉欲主义。联系伊丽莎白时代文学诗的特点来认识, 我们就会发现诗人们是以此为手段藉以和虚无缥缈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来抗争, 而这些都不同于巴洛克文学的本意。

三、从玄学派诗人本身来看

玄学派诗人在诗作中虽然会谈及肉体, 可是诗人本身却是很注意节制感情, 并没有纵情声色的劣迹;相反,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 出任一些职务, 有的还会加入到革命者的队伍中去。这些都说明了他们对生活的总体态度是积极向上的, 而这些似乎都和巴洛克文学中所展示的悲观主义思想有相悖之处。玄学派诗人通常还喜欢通过思辩色彩较浓的意象或是采用一些科学的概念术语去表达自己深沉的感受, 这些往往使得作品更加的耐人寻味。

综上所述, 玄学派诗歌中的非巴洛克主义主要表现有三点:怀疑主义的思维方式、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理性化的表现手段。由此可以看出, 这些表现正是占主导地位的英国文化倾向在文学上的体现。作为一种文学流派的玄学派诗歌, 它既深受欧洲文化的影响, 又被英国的本土文化所制约。严格来说, 诗中表达的巴洛克文化和本土文化中的非巴洛克主义既并存而又有所冲突, 既和谐而又矛盾:巴洛克文化中的消极颓废、自我堕落以求自我解脱这样的思想和玄学派诗歌中表现的死亡和情欲等主题不谋而合, 巴洛克文化中讲究的夸张、矫饰和渲染等手段也和玄学派诗歌中的奇喻和反讽等手段如出一辙;但玄学派在本质上却是积极向上的, 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 对科学持宽容态度。玄学派诗人不会纵情声色以逃避现实, 他们积极生活, 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与此同时, 他们理性地表达自己的作品, 使作品更加富有感染力。这两种文化的并存和矛盾, 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玄学派诗歌的内涵。因此, 当我们被诗歌中的巴洛克风格所吸引时, 我们还应该意识到这并非是玄学派诗歌的全貌, 非巴洛克主义的成分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说17世纪欧洲文化大背景下的巴洛克文化倾向主要侧重于感觉和肉欲的话, 那么, 代表英国本土文化的非巴洛克主义成分则更倾向于灵性和理性。这两种文化的并存、冲突乃至结合, 在成功的玄学派诗歌里表现得非常充分、淋漓尽致。正因为如此, 玄学派的诗歌才充满了感人至深的内涵, 同时也造就了玄学派诗歌之后大起大落的命运。

参考文献

[1]马嵬.英国玄学派诗歌的文化学研究.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王东燕, 张力.约翰.多恩艳情诗的另一种解读[D].北京师范大学, 2005.

[3]刘汉玉, 何昌邑.激情与思辨的融合——玄学派诗人多恩述评[J].山东外语教学, 2001, (01) .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第2篇

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文学突破描绘现实的范围。(2)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迷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浪漫派可分为带有资产阶级倾向和贵族倾向的两类作家。前者具有高昂的革命热情,揭露现实的黑暗和不合理现象,对未来社会充满美好的理想。后者以怀旧的态度去抨击资本主义。但是,这两类作家批判现实的武器都是人道主义,他们一般都同情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并以此去构筑理想的社会图景。

(3)酷爱描写中世纪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到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大多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

(4)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的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华兹华斯认为,自然的珍宝探不到底,它既可怡情,又可益智。他们寄忧思于自然,用自然美来对照社会的丑。他们不仅歌咏本国自然之美,而且乐于描绘异国风光,强美洲的丛林和大草原,地中海沿岸各国,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哥特式的建筑,古代的废墟等等。

2.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1)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浪漫派作家认为古典主典主义宣扬的理性束缚了文艺,于是把抒发情感置于首要地位,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由此浪漫派发现了“自我”,成为对人和世界的新视野的源泉。

(2)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就是从搜集民间文学开始的。浪漫派从民歌民谣、民间传说中撷取题材,学习表现手法,采用民间口语、民歌韵律创作,大大丰富了文学表现手法,在当时一味仿古或庸俗低劣的作品充斥文坛的情况下,无疑带来了清新、活泼、健康的新气象。拜伦首创的诗体长篇小说,是在诗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视野广阔,将欧洲各国的社会生活融于一炉。这种新形式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范围,对长篇小说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此外,浪漫派对语言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发掘,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为日后的巴那斯派和象征派开辟了道路。

(3)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雨果是对比艺术的倡导者和艺术大师。他提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他把这种对照原则运于于小说、诗歌和戏剧创作中。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丑角在小说中起着衬托主人公的重要作用。对丑的美学价值的认识给予后世文学以重大影响。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他们把想象视作“各种才能之母后”,为了取得惊人的效果,他们充分发挥想象,浪漫色彩由此而生。

(4)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忧郁是浪漫派作家与周围现实不相协调而产生的精神状态,有贵族倾向的作家以此表达不满时代潮流的态度,以勒内为代表的“世纪病”是最集中的表现;资产阶级作家对现实深感失望时,同样流露出忧郁感伤的情绪,也表现出世纪病的症状。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版画家。主要诗作有诗集《天真之歌》、《经验之歌》等。早期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晦涩,充满神秘色彩。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与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骚塞(Robert Southey)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Lake Poets)。他们也是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他们喜爱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他们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由此得名“湖畔派”。华兹华斯的主要作品有《抒情歌谣集》《丁登寺旁》《序曲》 《革命与独立》《不朽颂》《远足》。

《丁登寺》所抒写的与大自然的体验就是诗人生命中的一个“凝固的时间点”。诗一开始的几行描述了诗人五年后重见怀河两岸景色的视觉欣悦和精神愉快,山泉、天空、果树、田野„„“这些美好的形体”以无韵的白体诗的格律来咏吟,使之富有自然的乐音。但诗人绝不止于描述自然的景色和观感,其根本的用意在于揭示大自然给人的心灵带来良善和纯净的精神力量,“然而,当我独居一室,置身于/城镇的喧嚣声,深感疲惫之时,/它们却带来了甜蜜的感觉”。接下来诗人开始了在与大自然神交中的回忆、追索以及寻绛“整个道德生命的灵魂”。他描述了自己成长过程中对大自然体验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童年时代是“粗鄙的乐趣和动物般的嬉戏”,青年时代则是一种“欲望,一种情愫,一份爱恋”,是“掺和着苦痛的欢乐”、“令人晕眩的狂喜”,而现在这个阶段,则是“我已懂得如何看待大自然,再不似/少不更事的青年;而是经常听到/人生宁静而忧郁的乐曲,/优雅,悦耳,却富有净化/和克制的力量”。在对自然经历了感官的欢误和情趣的相谐相合之后,自然在诗人心中,开始具有神性的力量,它诉诸人的道德灵魂,成为“心灵的护士、向导和警卫”,城市生活的喧嚣、疲惫、乏味、烦闷„„都在自然面前获得了“宁静的回归”,我们曾经被扭曲而蒙垢的心灵,急躁、武断、自私、冷漠,“日常生活中全部枯燥的交往”,在自然的注目之下都变得微不足道,大自然以它“崇高的思想”,以它的雄浑和伟岸鼓励我们稳重和宽宏,以善意、谦卑和虔诚来超越日常生活中的灰暗和龃龉。诗人赞颂自然不仅具有使人的心灵恢复纯净的魔力,而且能够启迪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的情愫,与自然的和谐成为人获得幸福的条件。

华兹华斯《咏水仙》赏析摘要:华兹华斯是19 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本文从格律,语言,意境等 方面分析了其代表作《咏水仙》。《咏水仙》就是一首极具华兹华斯自然风格的浪漫主义诗作。诗人用淳朴自然,简洁易懂 的语言描绘了水仙的轻盈柔美,以及其给予人心灵上的愉悦。两个动词的连用给人一种跳跃,急促的节奏感,以拟人 化的风格表现出水仙的活泼灵动。至此,诗人的视角从孤云的高空降到了地面。他内心的孤 寂也被水仙的活泼可爱驱赶着,不知所踪了。它们像银河里的星星,晶莹闪烁)星星的意象是“shining”“twinkle”“tiny”,这几点 此时眼前成片的水仙如此相像。众多微小的水仙如星子般组成了花的海洋,诗人的神思徜徉 沉醉其间。(它们在湾碧波周围绵延不尽,只见千花万 多,摇首舞正浓)在诗人的创作中,这片水仙如千万舞者随风摇曳,召唤着诗人。在第三四节,诗人面对波光粼粼的湖面放缓了思绪:“I gazed littlethought”(我凝视-凝视-却没有思绪)。“gazed ”一词与破折号的连用展示了诗人的心无 旁骛与宁静心境的延伸。此时诗的意境又趋柔和,节奏由动转静。诗人在这片静谧水仙图中 忘却了忧愁烦恼,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与快乐。在最后一节,身居卧室的诗人千万次的回忆与 沉思,“They flash upon inwardeye,Which solitude;”(它们在我的心头闪现,让寂寥边渡神光)记忆中的水仙已诗化为自然与欢乐的精灵。每每让他孤寂的内心感到 充实与快乐。至此,景在情中延伸,情在景中升华,情景交融,契合无间,感怀无限。纵观整诗,画面由人及景,再由景及人;节奏由慢转快,又由快变慢;意境时而柔和高 远,时而活泼跳动。遣词用句方面更是自然,清新。用“大众化的语言”“将平凡的事物染 上一层幻想的色彩”。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和谐,洋溢着动静皆宜的韵律美。是浪漫 主义诗歌不可多得的佳作。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1772年10月21日-1834年7月25日),英国诗人、文评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古舟子咏〉(亦可称作〈古舟子之歌〉)(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一诗成为名家,其文评集《文学传记》(Biographia Literaria)以博大精深见称,书中对想像(imagination)与幻想(fancy)的区别尤其著名。一生作诗不缀,但中年时自称弃诗从哲,精研以康德、谢林为首的德国唯心论。

柯勒律治的名著《古舟子咏》是一首令人难以忘怀的音乐叙事诗,该诗简洁的结构和朴素的语言向人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罪与赎罪的故事。在这首诗中,一位古代水手讲述了他在一次航海中故意杀死一只信天翁的故事(水手们认为它是象征好运的一种鸟)。这个水手经受了无数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后,才逐渐明白“人、鸟和兽类”作为上帝的创造物存在着超自然的联系。这首诗有许多超自然的人物和事件,充满激昂的语调,男主人公自我纠缠,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标志。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拜伦是多产诗人。拜伦著名的诗还有《当初我们两分别》《给一位淑女》《雅典的女郎》《希腊战歌》《她走在美丽的光彩里》《我见过你哭》《我给你的项链》《写给奥古斯塔》《普罗米修斯》《锡雍的囚徒》《给托马斯·穆尔》

《当初我们两分别》这首诗应该是诗人在无限思念自己的恋人又极度悲伤的情况下写的。全诗从头到尾都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从“今日的悲伤”,到“此刻的忧伤”,再到“长久地懊悔”,到最后“泪眼盈盈,默默无语”。读完这首诗,诗人真挚的情感、刻骨铭心的爱,也不由得使读者“泪眼盈盈”。

珀西·比希·雪莱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William Wordsworth曾称其为“One of the best artists of us all”,同时期的拜伦称其为“Without exception the best and least selfish man I ever knew”,更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其一生见识广泛,不仅是柏拉图主义者,更是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创作的诗歌节奏明快,积极向上。诗作有:《爱尔兰人之歌》《战争》《魔鬼出行》《麦布女王》《一个共和主义者有感于波拿巴的倾覆》《玛丽安妮的梦》《致大法官》《奥西曼迭斯》《逝》《一朵枯萎的紫罗兰》《召苦难》《致玛丽》《伊斯兰的反叛》《1819年的英国》《饥饿的母亲》《解放的普罗米修斯》《罗萨林和海伦》《钦契》《含羞草》《云》《致云雀》《自由颂》《阿多尼斯》《一盏破碎的明灯》

《致云雀》是雪莱抒情诗不朽杰作之一。他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也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

诗中,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诗歌节奏短促、轻快、流畅、激昂,节与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极具艺术感染力。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很见功力,文字洗练,节奏感强,风格清丽明快,而且文章有种雄浑磅礴、大开大阖而又圆融内敛的气势。诗歌充满活力和锐气,有一种前进的力量。[2] 雪莱十分重视艺术的社会意义,认为艺术的创造是根据正义和美的原则来促进生活的改造。诗人渲染高尚的情操,是为了引起读者普遍的激动,抒写对于美德的渴望,是为了唤醒人们对于卑劣欲念不能相容的强烈感情。他说:“一首伟大的诗,是永远泛溢着智慧与快感之流的不竭源泉。”《致云雀》几乎体现和容纳了雪莱诗论的全部要点。

全诗二十一节。从赞美开始,以感叹告终。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大体可分六、七个小段落。《西风颂》

全诗的最后,雪莱运用了一个双行偶句作为结束句。而这正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如果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这一佳句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念。诗歌的结尾处将破坏者(冬天即将结束)和保护者(春天即将降临)的结果加以总结,寓以深刻的哲理: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方。这也不禁令我想到”黎明前的黑暗“,可能与此殊途同归吧。

在全诗的最后一节,作者吹响了战斗的号角,与中心意象”西风“一起,激励全世界革命人民为了幸福和自由与腐败、黑暗的反动势力而战,并最终走向胜利。这充分体现了作者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将明亮高昂的主题推向了高潮。

《西风颂》是欧洲诗歌史上的珍品。从形式上来看,其五小节格律完整,皆可完整成篇。从内容上来看,它们又融为一体,共同服务着整首诗的中心主旨——西风作为“破坏者”摧残着旧事物并成为了新事物的强大“保护力”。雪莱塑造“西风”这一意象,既深刻批判了当时丑陋的社会现实,又表达了自己对黑暗的社会终将过去,美好的未来终将到来的坚定信念。《西风颂》是雪莱思想感情真实而自然的流露,是其战斗的宣言书、思想的播种机,它闪耀着美、闪耀着智慧、闪耀着力量,给读者以无尽的遐想。

约翰·济慈(JohnKeats,1795年—1821年),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他是杰出的英诗作家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员。与雪莱、拜伦齐名。他的人生只有二十几年,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作品有《仿斯宾塞》、《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许佩里恩》、《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白天逝去了》等。

英国文化主义 第3篇

一、多元文化主义与多元文化教育

(一) 多元文化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 (multiculturalism) 是近20多年来活跃于西方学术界、教育界和政治界的一种政治和社会理论。“多元文化” (multicultural) 一词的涵义和用法在不同国家、不同语境下有较大的区别。本文所讨论的是狭义层面的多元文化主义, 即国家层面与少数族裔有关的公共政策和社会文化思潮。

在英国, 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根源于“二战”后50和60年代起不断涌入英国的移民少数族裔群体。对于非白人的少数族裔移民所带来的文化差异和社会压力, 英国公众和社会开始是排斥, 并引发了剧烈的种族冲突。在后来的同化和融合政策下,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反种族歧视的法案, 对移民至英国定居的少数族裔给予包容和认同, 从而缓和了英国白人和少数族裔移民的矛盾冲突与紧张关系。1997年, 新工党以压倒性优势赢得了大选, 新工党执政的初期, 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英国得到了系统的推行。随着英国学校出现越来越多的少数族裔学生, 有关多元文化主义的利弊得失以及移民政策的恰当与否得到了英国社会各界日益广泛和热烈的讨论。

(二) 多元文化教育

按照英国著名多元文化教育家詹姆斯·林奇 (James Lynch) 的观点, 多元文化教育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是指“在多民族的社会中, 为满足各少数民族群体或个体在文化、意识、自我评价方面的需要而进行的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其目的是帮助所有不同文化的民族群体学会如何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积极和谐地生活, 保持群体间教育成就的均衡以及在考虑各民族差异的基础上促进相互尊重和宽容”。[3]在实践层面, 英国多元文化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提高公民教育课程的地位, 并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要求学校将“种族平等的意识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学校创设必要的氛围, 对少数民族给予更多的接纳、理解和合作, 以防止对少数民族的冷淡, 减少少数民族学生心理上的恐惧”。[4]

第二, 政府采取措施以提高少数族裔学生的学业成绩。面对少数族裔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的问题, 工党政府于1979年设立了“少数民族儿童教育调查委员会”。该委员会通过调查研究, 先后于1981年和1985年发表了两份被认为是英国多元文化教育里程碑的报告———《阮姆顿报告》 (Rampton Report) 和《斯旺报告》 (Swann Report) 。这两份报告的主要结论有:导致少数族裔学生学习较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包括有意或无意的种族歧视、教师的负面态度、少数族裔家长的观念、教育制度没有成功地满足少数族裔的需要、少数族裔未能融入主流社会等。为此, 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成绩, 缩小差距, 帮助少数族裔学生克服因语言等因素造成的学习困难。

第三, 在课程上, 学校要满足所有个体的需要, 包括少数族裔学生的特殊需要, 特别是宗教等方面的需要, 在满足学生宗教信仰方面的需要时, 应该注意避免学校进行的宗教信仰教育和学生的基本宗教信念之间的冲突。

第四, 努力为少数族裔学生营造平等的学习环境。英国政府出台的《2010年平等法案》专门就教育各环节的平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关于种族平等方面的规定, 以中小学校为例, 该法案规定所有机构都要承担消除种族歧视、提升机会平等、提升不同种族群体与个体间良好关系的责任。各机构必须制定种族平等政策, 并对如何执行写下书面陈述。所有机构还要承担评估与监控其各项政策对不同种族群体师生带来的影响, 特别在学生入学和发展方面以及教学人员招聘和职业发展方面”。[5]

二、英国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反思

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教育, 在促进英国社会整合和少数族裔教育水平提高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出台之后, 在一段时期内颇具成效, 较好地处理了少数族群在国内与主流社会的关系, 使其各居其位,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对主流社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有效地实现了社会整合”。[6]英国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充分尊重、保护了少数族群的文化以及政治权利, 从受教育情况来说, 在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下, 少数族裔的受教育情况比起20世纪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然而, 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2005年伦敦的地铁爆炸案以及近年来英国发生的多起骚乱事件, 逐渐改变了英国国内有关多元文化主义争论的力量对比。进入21世纪后, 多元文化主义受到了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的批评和质疑。特别是伦敦地铁爆炸案的制造者几乎都是英国土生土长的拥有合法公民身份的少数民族极端分子, 这一现象引起了政界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反思。当时的工党政府首相布莱尔在针对该事件发表的讲话中提出:“迁居英伦不只是一种权利, 定居于此更带有一份责任。这个责任就是要分享和支持那些支撑英国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7]此后, 布莱尔首相和教育部长鲁斯·凯利 (Ruth Kelly) 等政要更是多次公开质疑多元文化主义。

布莱尔的继任者工党前首相布朗则提出, 应该以共同价值观来增强国家凝聚力, 并多次强调“英国国民性” (Britishness) 的概念。布朗认为, “英国国民性”是彰显英国个性的一种核心价值观念, 应该以此作为团结少数族裔, 增进国家认同的基础价值观念。布朗还提议, 为了通过对国民身份意识的加强来打击宗教极端主义和保持英国的不同部分团结在一起, 应该设立一个“英国日”———类似于美国的“独立日”或法国的“巴士底狱日”的爱国庆祝日。[8]在此背景下, 英国政府开始强调公民资格应该是公民自己挣得的。一方面, 英国政府日益收紧了移民政策, 另一方面, 对于国内已经获得英国公民身份的现有移民, 则强调他们应该熟练掌握英语, 能够适应、分享和支持英国社会的共同价值观。

2011年2月, 在出席慕尼黑国际安全会议期间, 英国现任首相卡梅伦公开发表讲话称多元文化主义在英国已经宣告失败。他表示, 英国多年来推行的多元文化主义助长了极端主义意识形态, 使本土恐怖主义得以滋长。卡梅伦说:“英国的教育政策没能向少数民族描绘出那种他们愿意归属的社会前景, 英国社会甚至对那些行为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封闭群体进行容忍, 而所有这些原因导致一些有不满倾向的少数族裔青年缺乏归属感, 在寻找归属和信仰的过程中, 少数族裔青年可能会落入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怀抱之中。”[9]卡梅伦还表示, 过去在多元文化政策指导下, 政府鼓励各少数族群文化独立发展, 这导致国家认同感的缺失, 一些年轻人转向了极端主义思潮, 英国也因此面临着极端主义的威胁。如果想击败这种威胁, 就要改变过去失败的政策。他呼吁以“更加主动、更为强硬的自由主义”政策, 来积极推动平等、法治、言论自由和民主, 以制造更有凝聚力的国家认同感。他表示, “英国必须放弃失败的多元文化主义”, “坚决捍卫自由的西方价值观”。卡梅伦同时主张加强推广“国家认同”, 强调建设以英国公民社会价值观为基础的主流意识形态, 以阻止人们投向极端主义。[10]

如果说工党政府只是开始意识到国家认同和移民责任的重要性问题, 那么以保守党人为首相的联合政府则是直接公开否定多元文化主义。近几年来, 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欧多国政要之所以得出多元文化主义失败的言论,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焦虑于异质文化对国家认同和国家安全产生的挑战。尤其是担心移民群体的文化认同与国家倡导的公民身份认同之间出现激烈的分歧和冲突。欧洲各国政府日益感到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需要纳入到国家认同的共同价值观框架内。在金融危机、经济下滑和社会不稳定的背景下, 国家的安定和繁荣更需要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凝聚力。

其实, 移民带来的文化多样性在英国社会已经是既成事实, 而这些少数族裔的文化也并非都与英国主流文化有剧烈冲突。即便是穆斯林群体, 大多也反对穆斯林极端主义和原教旨主义。虽然有些群体并不完全认同英国和英国的主流价值观, 但更多的少数族裔群体是认同英国和主流价值观的。正如“穆斯林拥护英国组织” (Muslims4UK) 的主席伊纳亚特·邦拉瓦拉 (Inayat Bunglawala) 所说的那样:“英国穆斯林中的绝大多数都为自已是英国人而感到骄傲, 少数极端主义团体的荒唐行为让他们感到厌恶。”[11]穆斯林青年组织“拉马丹基金会” (The Ramadan Foundation) 的首席执行官沙菲克 (Mohammed Shafiq) 也表示:“英国的穆斯林们也非常痛恨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 并且我们也一直致力于消除这种邪恶。但是, 说我们不认同宽容、尊重、自由的价值观是对我们极大的侮辱和错误。”[12]

在反思多元文化主义存在问题的同时, 英国政府也应该反思为什么会频频出现少数民族青年走上反社会的极端主义道路。究其根源, 这与英国社会存在的白人与非白人之间的不公平有极大的关系。英国少数族裔在就业收入、受教育水平、健康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与白人之间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变化

(一) 公民教育

在上述背景下, 英国对与多元文化主义相关的教育政策进行了调整。21世纪初, 英国政府开始“注重英式价值观的灌输和少数族裔作为‘负责任’的公民的参与积极性的提高”, “学校的多样性教学已经被改变, 同时公民教育中的中学课程被建议应该加入名为‘同一性和多样性:共同生活在英国’的内容。这意味着所有的学生都会被教授有关英国共同价值和生活的知识, 包括对当代问题和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13]由于公民教育课程自2002年进入国家课程以来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2007年, 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对公民教育课程发起了新一轮改革。除了要求把公民教育纳入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以外, 英国资格与课程局 (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对公民教育的内容也作出了一些调整。公民课更加强调了传统价值观的教育。“课程改革草案明确指出, 学校教育应该反映促进机会均等、形成健康公正民主的价值观、有利于发展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基本目的”, “并肯定了对真理、正义、诚实、信任、责任感等美德的信念。可见, 新国家课程的目标主要是帮助儿童逐步成长为‘自由民主’的国家公民, 能自由地选择一种有价值的生活”。[14]

2011年, 在宣布多元文化主义在英国失败的同时, 卡梅伦强调政府将注重对“英国人的共享价值” (British shared values) 的培养。卡梅伦提到了各种价值观:言论自由, 信仰自由, 民主和法治以及不论种族、性别或性取向人人享有的平等权利。显然, 这些价值观既是英国主流社会的共享价值观, 也是英国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英国政府和政要的态度表明, 包括少数民族受教育对象在内的公民教育已经由关注多元文化转向强调对共同价值观的教育。

(二) 语言与宗教文化教育

在语言教育方面, 当前的卡梅伦政府主张英国所有的移民必须讲英语, 学校必须向学生讲授英国的共同文化。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当前英国政府的语言教育政策整体上强调的是如何帮助少数族群更好地掌握英语。政府相信, 英语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促进少数族裔学业成绩的提高, 同时英语作为英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是帮助少数族裔进行“文化适应”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通过语言教育进行英国文化和共同价值观的熏陶, 能够缓和公众对文化差异的负面情绪, 从而发挥语言教育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具体的语言教学策略上, 也由之前的以移民者的母语为基础进行翻译更多地改为直接以英语进行教学。

在宗教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方面, 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学校出于对自身的宗教文化和语言的坚定信仰, 坚持通过学校讲授相关知识, 这种做法如今遭到了更多的批评。批评者认为, 政府不应该增加拨款数量来支持这些学校的发展, 因为这种学校的教学理念不利于国家团结和社会稳定。[15]在多元文化主义受到推崇的时期, 移民群体所保持的一些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宗教习俗得到了宽容和默许。例如, 信仰某些宗教的许多学生要在特定时间参加宗教活动和举行宗教仪式, 因此会错过学校正常的课程学习时间, 有些学生甚至也错过了补修的时间。缺乏连续性的教育是导致这些学生学业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失败的学习体验进一步造成了不少学生中途辍学。这些问题让一些学校和老师伤透了脑筋却又无可奈何。在英国, 虽然白人以及那些已融入主流社会的少数族裔也普遍信仰基督教等宗教, 但在“政教分离”这一为主流价值观所倡导的重要原则下, 英国的主流社会是世俗主义的,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的持续的宗教改革已经大大简化了宗教仪式对人们世俗生活的束缚, 这使得主流社会的学校和学生与宗教礼仪能够保持适当的距离。如今, 在多元文化主义遭到质疑的背景下, 英国政府和教育部门有更充分的理由对学生的出勤和学业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宗教文化与教育的关系上, 政府政策一方面既要坚持, 另一方面也将更多地考虑如何与保持英国社会团结和国家稳定的目标相一致, 如何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目标相一致。

(三) 女童教育

英国政府平等办公室 (Government Equalities Office) 2011年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 英国少数族裔中的男女平等差异巨大, 华裔女性和加勒比黑人女性的平均收入水平已经达到, 甚至超过白人女性, 而巴基斯坦裔女性和孟加拉裔女性的经济收入水平无论与同族群的男性相比, 还是与其他族群的女性相比都低很多, 甚至处于贫困状态。[16]造成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对男女平等和女童教育的态度不同。例如, 按照孟加拉裔的传统, 女孩到了15岁就要嫁人。很多移民英国的孟加拉家庭的女孩也不能挣脱传统的束缚, 到了15岁就被父母要求嫁人而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归家庭。就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来看, 孟加拉女孩比起男孩更处劣势。如今, 英国主流社会对女性接受教育的权利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对于那些少数族裔中处境不利的女孩, 政府过去因多元文化主义的掣肘而未能进行强有力的政策干预, 如今奉行“强有力的自由主义” (muscular liberalism) 的新一届联合政府则有望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改变部分少数族裔女童受教育状况, 卡梅伦也曾告诫一些少数族裔团体, 称如果这些团体不支持对于女性权益的保护并推动所在族裔与主流社会的融合, 那么政府将彻底停止对他们的资助。[17]2013年, 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和就业与养老金部 (Department for Work and Pensions) 联合发布了一份报告, 报告检视了社会正义原则在各个层面的教育与福利机构所发挥的作用, 强调政府将采取措施确保儿童能够获得应当的支持, 并完成他们的学业。

四、结语与启示

多元文化主义较之以前的种族主义、同化主义等思潮有了很大的进步, 多元文化主义反映了一个现代自由社会的本质, 多元文化主义驱逐了种族主义, 取代了同化主义, 体现了尊重差异。英国政府把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危害国家安全的恐怖和骚乱事件的根源完全归结于多元文化主义是有失偏颇的。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 英国官方及主流观点可能夸大了多元文化主义的失败。在卡梅伦宣布英国多元文化主义失败后, 就有一些少数民族团体对此提出了批评, 称卡梅伦“把有失公平的责任强加于少数族裔群体, 在要求少数族裔实现融合的同时, 却没有强调广大社会如何帮助移民获得英国的接纳”。“卡梅伦的讲话表明中右翼的欧洲政府联合对多元文化主义发动了攻击, 但这种过于简单化的做法不可能成功解决极端主义所带来的问题”。[18]

少数民族团体对卡梅伦的上述批评是有道理的, 英国政府现在强调国家认同和共同价值观是正当的, 无可厚非的。但是必须指出, 英国的共同价值观并不是“中立”的, 它代表的更多的是以西方和白人文化为主的价值观和利益, 而不能完全体现少数民族、普通民众和不同群体的价值观, 这种根本性的价值和利益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绝不是因为推行多元文化教育而产生的结果。同时, 少数民族和部分弱势群体的某些不适应社会进步的落后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也加剧了这种矛盾, 并在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条件下引发了激烈的社会冲突和破坏性的重大事件。

无疑, 英国政府对多元文化主义的反思也是有其合理成分的, 过去一段时期, 英国政府在强调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教育的时候, 没有足够地重视国家认同和共同价值观的教育。为了一个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任何一种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文化多样性的一部分, 虽然需要得到尊重和理解, 但绝不能凌驾于国家认同和民族国家的共同价值观之上。单纯强调多元文化, 可能造成了一些移民群体对于自身的文化认同与国家倡导的英国公民身份认同之间产生较大差距, 而不是和谐的。多元文化主义支持或者默许少数族裔形成自己独特的社区, 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 除了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族群之间的隔离之外, 也延缓了甚至是阻碍了少数族裔在保持自己文化的同时, 能够入乡随俗, 融入主流社会。

从受教育情况来说, 在多元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下, 一方面, 少数族裔的受教育情况比起20世纪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另一方面, 目前少数族群的受教育程度依然普遍要比白人低很多, 而部分少数族裔文化上存在的问题确实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首先, 一些族群在对男女接受教育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偏见, 女性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其次, 大部分外来移民来到英国时都保留着母国的语言习惯, 而第二代移民在家庭环境影响下也同样保留着这一习惯, 对英语的运用不熟练, 而到了国民教育阶段, 在使用英语的公立学校中第二代移民在知识掌握上就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导致他们往往难以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 也不易与本土英国学生之间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沟通。”[19]部分少数族裔群体受教育程度不高, 意味着他们只能从事那些收入低且缺乏社会保障的低端行业, 甚至是失业。而就业和收入的低水平又反过来限制了他们融入主流社会的能力, 形成恶性循环。

多元文化主义在英国的发展轨迹及其所引发的争论表明, 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 为了提升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 尊重多元文化, 必须在国家认同和共同价值观的前提下来构建和践行。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在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语言的同时, 必须强调培育和践行代表由多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诉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认同, 处理好多元统一的辩证关系, 切实采取措施, 促进少数民族在教育、就业等方面的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ONS.2011 Census:KS201UK Ethnic Group, Local Authorities in the United Kingdom[EB/OL].http://www.ons.gov.uk/ons/rel/census/2011-census/key-statistics-and-quickstatistics-for-local-authorities-in-the-united-kingdompart-1/rft-ks201uk.xls, 2013-12-12.

[2][6][7][19]任梦格.英国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困境与反思[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4:48~53.

[3][14]吕耀中.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8.27.

[4][5]王璐, 傅坤昆.以质量促均衡:英国少数民族教育机会均等政策研究.比较教育研究, 2012, (10) :1~5.

[8]Gordon Brown.The Futureof Britishness[EB/OL].http://www.bopionews.com/britishness.shtml, 2006-01-14.

[9][11][12][18]Oliver Wright, Jerome Taylor.Cameron:My EWaron Multiculturalism[EB/OL].http://www.independent.co.uk/news/uk/politics/cameron-my-war-on-multiculturalism-2205074.html, 2011-02-05.

[10][17]BBC News.State Multiculturalism Has Failed, Says David Cameron[EB/OL].http://www.bbc.co.uk/news/ukpolitics-12371994, 2011-02-05.

[13]Alan France.Youth Culture and Citizenship in Multicultural Britain[J].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uropean Studies, 2007, (3) :303~316.

[15]Margaret Hearnden and Vanita Sundaram.Education for a Diverse Society:the Multicultural Classroom in the UK[A].Spinthourakis J A, Lalor J, Berg W.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Classroom:A European Comparison[C].Germany:Springer Fachmedien, 2011.193.

英国经典浪漫主义诗人的女性情结 第4篇

法国女性主义吸收了德里达的解构理论, 反对男女对立的二元本质论。她们认为, 根植于西方文化意识的二元对立, 把男女分为主从的两个群体, 认为女人是男人创造出来的, 女人是男人的射体, 是男人不可缺少的附属物, 女人依附于男人并低于男人, 这种男权意识形态又确立了一套对立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 认为男性是积极的、统治一切的、理性的、强壮的、有保护能力的、果断的, 女性是被动的、顺从的、胆怯害羞的、感情用事的、非理性的, 软弱的。正是这种“女为男用”、“男女有别”的男性力比多 (libido) 机制使女性成为受男性奴役、压迫的缺席者和缄默者, 所以, 她们主张消除性别差异, 两性和平共处, 达致一种无性别意识差异的乌托邦的文明世界。英国六大浪漫主义男性诗人, 一方面置身于西方基督教父权性别神话中, 强调其男性的“阳刚”之威力, 霸权之地位, 认为女性只不过是男性的射体, 另一方面字里行间又透露出对女性的敬仰、崇拜和向往, 蕴涵着浓郁的女性情结, 通过女性来挖掘灵魂的原始意象, 再现灵魂的统一性与连贯性, 从而步入重寻阴阳交错、雌雄共存的的思维话语之旅。

美国当代女性主义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南西·高德楼 (Nancy Chodorow) 在《母爱的重现》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1978) 中描述了西方男权文化中理性与感性的二元对立, 并指出把女性与感性联系起来的传统观念起源于传统的家庭结构 (Alan Richardson, 1988:13) 。因为孩童的早期的前俄狄浦斯 (pre-oedipal) 经历是以母亲为中心, 俄狄浦斯阶段鼓励女孩保持与母亲身份的认同而男孩拒绝母亲来迎合父亲, 男孩、女孩发展了不同的亲属关系能力, 女孩以体验他人的情感和经历来定义自我, 男孩的自我定义则是对母亲的疏远、对女性的贬低和对女性气质的否定。这种根深蒂固的贬低女性的父权文化传统在英国奥古斯汀和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里表现得极为盛行, 居于这两个时期的浪漫主义男性诗人在强调性别理论二元对立的男性文化的同时, 却有意无意地普遍渲染所谓的“女性”情感, 然而, 出于“大男人”的尊严, 他们不能简单地把对情感的强烈感悟归属于男性, 而是归咎于他们的母亲、妻子和姐妹, 通过兼并女性情感来宣扬女性的特质。

浪漫主义诗人吸取女性特质的策略主要是对早期孩童时期对母亲身体的记忆和描写。布莱克在《由理生之书》 (The Book of Urizen) 中, 把“女性体格”看成是由“血、奶和眼泪” (十八节第四行) 构成的。作为母亲身体外在表现的奶和眼泪是浪漫主义男性诗人孩童时自我意识和情感形成的源泉。华兹华斯在自传体长诗《序曲》 (The Prelude) 中写到:

天赐幸运的婴儿,

吸允着母亲的乳汁,

在母亲的怀抱里甜然入睡,

灵魂吸允着母亲眼中情感!

在这神圣温馨的氛围中,

他感知到美德通过感官最广泛的交融

使客观外界事物生光辉、升华。

(引自M.H.Abrams, 1986:235)

拜伦在《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Childe Harold Pilgrimage) 中, 像华兹华斯一样, 把灵魂食粮与哺乳结合在一起:

滋养着幼小生命的溢满乳汁的胸脯,

那是我们心灵

吸入第一滴甘露的源泉。

(引自eromeJ.Mc Ganan, 1980:Canto4, Line149-151)

母亲的乳汁是婴孩生命的源泉, 母亲的情感是他们感知客观事物的力量, 是他们灵魂升华的根源, 是他们诗歌才能的起端:

因为情感已授予他力量,

这力量通过感官的发育

的确象唯一伟大心灵的

代表, 与它所目睹的外物

紧相配合, 既接受又创造,

进行创造。无疑地, 这就是

我们人生的诗兴的开端,

(引自John Purkis, 1970:145-146, Lines 256-262)

浪漫主义男性诗人大多都是幼年丧母, 通过母亲的乳汁吸取母性温慈从而获得感知外界的力量多来自于母亲般的姐妹或恋人, 华兹华斯在《序曲》里感激地呼唤他不在人世的妹妹:“我所有早年的温柔/都是从你那里吸入 (Harold Bloom and Lionel Trilling, 1973:197, lines213-214) ;拜伦在《写给奥古斯塔》 (Stanzas To Augusta) 一诗中, 赞颂他同父异母的姐姐奥古斯塔:“你是我独一无二的星光”, “像天使明眸, 将我守护” (四节) 。浪漫主义男性诗人对女性特质的容入不仅局限于婴儿时期, 而是他们一生不断的追逐。雪莱在《普洛斯宾之歌》 (Song of Proserpine) 中, 把女性比喻为“大地母亲”, “从那不朽的胸脯, 上帝、人和禽兽得到生命” (第四节) 。

正是从他们执爱的女性那里, 浪漫主义男性诗人达到了女性气质的温慈境界, 从而获得感知外界的的力量:

他的灵魂升华到

情感的智慧之巅

他的温柔也不缺乏卑贱,

他的心会有哺乳母亲的温慈;

他的生命会充满:女性的柔软,

平凡的爱恋和娇弱的欲念,

温顺的爱好和最温柔的悯怜。

(引自Harold Bloomand Lionel Trilling, 1973:197, ines224-230)

在浪漫主义诗人的眼里, 充满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诗人应该有慈母的柔情和情怀, 因情感是诗人对世界的感知和再现, 用华兹华斯的话: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溢, 是被情感加工过的思想过程的产物 (汪培基, 1981:31) 。浪漫主义诗人就是通过对母性情感的兼并与吸收, 使女性特质内在化, 为外在的情景做出深沉的注解与诠释, 创造了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华兹华斯的《水仙花》、《丁登寺》都是在与妹妹的交流中、启发下, 对美好记忆的迸发和宣泄, 诗中演绎并洋溢着女性情感, 显现出女性艺术欣赏和诠释对诗人思维向度的影响。女性不仅在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中起着无足轻重的作用, 也是他们人生不可缺少的伴侣和向导, 拜伦的成长经历得益于女性, 就像他笔下的唐璜, 一个当初迷惘、哭泣、害羞的少年, 一路惊险, 最终成了一个风度翩翩的青年外交官, 在这个过程中, 女性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她们 (少妇朱丽亚、海盗的女儿海蒂、苏丹王后、卡萨琳女王等) 既是唐璜生活的引路者, 又是见证人。

男性诗人对女性的依赖、崇尚和仰慕, 是对他们诗人男性神话的有力抨击, 也说明了他们颇为矛盾的心理机制和女性观, 正如拜伦宣称的:“尽管我对你们女人抱有偏见, ……但是我认为世界上最坏的女人也会造就很有点名气的男人。她们都比我们好, 尽管有缺点, 但这缺点是我们造成的。” (张建理, 施晓伟, 1991:70-71) 其他的浪漫主义男性诗人和拜伦一样, 他们既洞察和同情女性的苦难, 对她们受到男性自我中心的歧视而被排挤到边缘的命运有一定的理解, 同时对她们有深刻的偏见。处于这种矛盾心理挣扎中的男性诗人, 在有意识维护男权秩序的同时, 自觉不自觉地投射出浓郁的女性情结, 从而对两性对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意识、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提出质疑, 试图打破男女两性之间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 从根本上解放男性和女性, 建立一个双性同体的自由王国。

综上所述, 一直被崇为经典的英国六大浪漫主义诗人, 为所处时代集体潜意识的影响, 受当代使命的重托, 为其时代宣扬父权制思想, 但不知不觉间又肯定了女性情感, 在艺术创造和自我人性完善过程中的不可缺失性, 从而去寻找雌雄同体的理想人格。可能正是这种男女两种元素在他们身上的和谐共存, 使他们的浪漫主义诗歌迸发出感人肺腑的魅力。

摘要:英国六大经典浪漫主义诗人, 受所处时代集体潜意识的影响, 有意识地宣扬父权“男性神话”思想, 但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肯定女性情感在艺术创造和自我人性完善过程中的不可缺失性, 字里行间蕴涵着浓郁的女性情结, 从而在性别困惑的羁绊中步入了寻找双性同体的完美人性之旅。

关键词:男性,女性,性别困惑,双性同体

参考文献

[2] .Bloom, Harold.and Trilling, Lionel.Romantic Poetry and Prose[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3] .Mc Ganan, Jerome J.Lord Byron, The Complete Poetical Works.Oxford:Clarendon Press, 1980.

[4] .Purkis, John.APrefaceto Wordswort h.London:Langman Group Ltd.1970.

[5] .Richardson, Alan.“Romanticism and the Colonization of the Feminine”, ed.Anneik Mellor, Romanticism and Feminis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8.

英国文化主义 第5篇

1 布莱克的“唤醒”情结

布莱克是18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先行者, 他的早期诗歌集《天真之歌》 (Songs of Innocence, 1789) , 讲述了多个孩子与羔羊的故事, 体现出他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与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1,2]《天真之歌》之后, 他目睹战争与贫困给英国底层民众带来的灾难, 使他认清了“上帝”的虚伪与残暴, 他写下了多首揭露“上帝”罪行, 同情劳苦大众的诗篇。他的《经验之歌》 (Songs of Experience, 1794) 就收录了多篇这样的诗歌。

在《经验之歌》中, 布莱克化身为一个“行吟诗人”, “漫步在那古老的树林间”, 他在大声疾呼:“哦, 大地!哦, 大地醒来”, “那星光闪闪照射的地面, 那湿漉漉的海岸, 都给予了你, 直至晨曦” (《经验之歌·序诗》) [2]。诗人笔下的大地象征人民, 一声声大地醒来的呼唤, 是在呼唤人民的觉醒。但大地会醒来吗?———“大地抬起了头, 从那可怕又阴郁的黑暗中抬起” (《经验之歌·大地的回答》) [2], 大地上的“泥块与小石子”也“舍弃了安宁, 在地狱的绝望中建立起一座天庭” (《经验之歌·泥块与小石子》) [2]。受法国革命的影响, 布莱克希望自己的国家也发生那样的革命。1791-1792年之间, 他先后发表的诗歌《法国革命》 (The French Revolution) 与《天堂与地狱的婚姻》 (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 表现了他对法国革命的支持和对英国爆发革命的期盼。他希望大地上的每个泥块与每粒石子都行动起来, 在地狱的绝望中建立起一座属于人民自己的“天庭”。

2 华兹华斯的“唤醒”情结

作为浪漫主义诗人, 华兹华斯也是湖畔派诗人的代表。他热爱大自然, 认为大自然是人类精神的导师:“无所不在的宇宙精神和智慧!你是博大的灵魂, 永生的思想” (《自然景物的影响》, 1798) 。他曾于1802年9月3日清晨, 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桥上, 赞叹伦敦的自然风光:“大地不会显出更美的气象”, “教堂, 剧场, 船舶, 穹楼和塔尖全都袒卧在大地上, 面对着苍天, 沐浴在无烟的清气中, 灿烂辉煌”[3]。诗人陶醉在伦敦美丽的自然风光中, 但他也意识到, 这美丽还只属于伦敦的“外貌”, 并不属于她的“内心”:“亲爱的上帝!屋栉似都未醒;这颗伟大的心脏呵, 正在沉睡!”这里的“沉睡”, 是诗人的双关语, 它既指还没有睡醒, 也指还没有觉醒。诗人不见得希望伦敦睡醒, 因为他正在感受宁静;但诗人一定希望伦敦觉醒, 因为他希望伦敦的社会风尚也能像她的自然风光一样美丽。为了唤醒“伟大的心脏”, 诗人在《伦敦, 1802年》中呼唤弥尔顿精神的回归:“弥尔顿!今天, 你应该活在世上;英国需要你!她成了死水污池”, “哦!回来吧, 快来把我们扶持, 给我们良心、美德、自由、力量!”[4]。

3 雪莱的“唤醒”情结

雪莱于1792年生于苏萨科斯郡一个贵族家庭, 12岁被送进伊顿贵族学校受教育, 18岁时 (1810年) 入牛津大学学习, 深受英国自由思想家休谟以及葛德文等人著作的影响。1811年3月25日, 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 (The Necessity of Atheism) 小册子, 被牛津大学开除。但他依然没有停止对真理追求的步伐, 1812年他前往爱尔兰, 去支持爱尔兰天主教徒的解放事业, 在那里他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 并散发《告爱尔兰人民书》以及《成立博爱主义者协会倡议书》。1813年他发表了第一部长诗《麦布女王》, 抨击封建制度的专横无道和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 反映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1818年他侨居意大利, 同年发表长诗《伊斯兰的起义》, 借用东方的故事歌颂资产阶级革命, 抨击欧洲反动的封建势力。1819年完成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表达了反抗专制统治的斗争必将获胜的信念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他还创作了《致英国人民》、《1819年的英国》、《暴政的假面游行》等政治抒情诗, 强烈谴责封建统治集团的罪行, 号召人民为自由而斗争。[5]

在1819年秋, 雪莱完成了他的代表作《西风颂》———一首由5节十四行诗组成的70行抒情诗, 用以抒发他多年来为民主自由奔走呼号、不懈斗争的情怀:“像你以森林演奏, 请也以我为琴, 哪怕我的叶片也像森林的一样凋谢!你那非凡和谐的慷慨激越之情, 定能从森林和我同奏出深沉的秋乐, 悲怆却又甘洌。但愿你勇猛的精灵竟是我的魂魄, 我能成为剽悍的你!请把我枯萎的思绪播送宇宙, 就像你驱遣落叶催促新的生命, 请凭借我这韵文写就的符咒, 就像从未灭的余烬飏出炉灰和火星, 把我的话语传遍天地间万户千家, 通过我的嘴唇, 向沉睡未醒的人境,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 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第五节》) [6]。诗人愿意与西风共奏深沉、悲怆而又甘冽的秋乐;愿意与西风一起去吹散腐朽的落叶, 并把新的种子吹到四面八方;愿意与西风一起, 向沉睡未醒的人们把预言的号角吹响———醒来吧, 让我们一起去迎接冬天之后的春光。

4 结语

布莱克、华兹华斯与雪莱, 是三位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尽管他们的创作风格及内容各有不同, 但他们都有对“沉睡”的“唤醒”情结。这不能说仅仅是一个巧合。在当时的英国, 劳苦大众承受着经济剥削、政治压迫与精神奴役带给他们的重重灾难。但三位诗人是觉醒者, 他们首先摆脱了来自宗教的精神枷锁———布莱克认为“上帝无异与常人”;华兹华斯“以大自然为师”;雪莱论证了“无神论的必然”。觉醒的诗人不忍心让苦难同胞带着沉重的精神枷锁, 继续蹒跚于迷梦之中———他们在阴郁的黑暗中呐喊:“大地醒来!”;他们在世风日下的伦敦呼唤:“弥尔顿归来!”;他们在凛冽的西风中高唱:“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S

摘要:以威廉·布莱克的《经验之歌》、威廉·华兹华斯的《威斯敏斯特桥上》与《伦敦1802》及珀西·比西·雪莱的《西风颂》等诗歌名篇为语料, 去解读三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共有的“唤醒”情结。

关键词:布莱克,华兹华斯,雪莱,经验之歌,威斯敏斯特桥,伦敦

参考文献

[1]布莱克.布莱克诗选[M].袁可嘉, 查良铮, 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2]布莱克.天真与经验之歌[M].杨苡,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2.

[3]陈袁菁.“威斯敏斯特桥上”两篇译诗赏析[J].学习月刊, 2010 (8) .

[4]华兹华斯.华兹华斯诗选[M].杨德豫, 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5]袁可嘉.人间要妙译:序江枫译《雪莱抒情诗选》汉英对照本[J].中国翻译, 1992 (6) .

浅析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多样性 第6篇

一、关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发韧于十八世纪的中后期, 其发展反映了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政治社会状况。与此同时,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还借鉴融入了十八世纪伤感主义文学、哥特式小说、狂飙突进文学的多种元素, 这些文学元素都注重情感的主观表现和个性张扬解放。从当时其发展所处的具体的历史坐标来看, 英国作为当时作为首先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度, 已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日不落殖民国家, 对外侵略扩张转移国内矛盾, 对内残酷打压群众运动, 用暴政严法桎梏群众, 极力维护贵族腐朽统治, 先后爆发了英国宪章运动及议会改革。

同时, 其多样性还表现于借鉴了有关哲学思考和基础。康德、费希德的哲学则宣扬了人的自我反思和个人主观能动作用, 这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宣扬主观感情和个人主义提供了坚实的哲学依据。以布莱克为始, 后来的济慈等著名作家生活于这种巨变的历史环境都感同身受, 并将自我情感以诗歌小说等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对社会的撕裂尖锐性有深刻的洞察。仅从他们创作表现来看, 此时产生了文学数量众多, 影响深远的作品, 并且在诗歌艺术和题材创作上都远超前人, 跨越国界, 以璀璨光芒始终闪耀在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的文学历史长河中。

二、关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历程的丰富多样性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有两次发展高峰阶段。第一段在1805年前后, 华兹华斯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是湖畔派诗人高峰创作期。华兹华斯作为十九世纪英国出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歌中流露出强烈的自我感情和哲理性觉思, 其取得的文学地位也是显著的, 可与莎士比亚、弥尔顿媲美。第二高峰期则诞生了多位著名的诗人, 他们是拜伦、雪莱、济慈。拜伦的诗歌作品横空出世, 令欧洲风靡, 而雪莱、济慈紧跟在后。作为第二代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他们的作品更加积极, 更加富有革命激情和对抗暴政的勇气, 对消糜颓丧之气一扫而归, 其理想主张与“湖畔派”的思想主张明显不同, 虽同有理想倾向和抒情主义, 但他们更要创造出一个自由平等博爱没有暴力的理由社会, 坚决抛弃中世纪的暴政神权统治。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于1848年左右走向结束, 但是浪漫主义思潮却如流水不断, 一直发展并产生了深远影响达150年多年。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拜伦、雪莱和济慈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作家, 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史上作出了卓越奉献, 其文学思想和理念源远流长, 影响深远。

英国浪漫主义作家如何贴上时代标签的话, 可以划分为消极与积极浪漫主义。这是给他们理想倾向和取向而产生的分歧和多样性。消极浪漫主义对现实社会改造和革命意识不强, 企图逃离现实, 远离战争, 对坚忍和谦顺点赞, 没有跟上时代潮流脚步, 试图回到中世纪宗法社会。而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则根植于兴起的中小资产阶级的发展, 代表他们的利益和诉求, 表达他们改造社会、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的要求。积极浪漫主义的典型作品对罪恶社会和中世纪黑暗给予鞭挞, 表达了追求自由、直面现实、勇于斗争的倾向和精神追求。

三、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特点的多样性

(一) 表达强烈的个人情感和意志, 展示个人理想。浪漫主义作家在复杂激烈的社会动荡中, 始终保持了一颗敏感的心灵, 他们以有力的笔触, 展示了对客观世界的主观体会, 强调精神感受, 反映内心独特的精神状态, 以独特的主观感受反映那个时代的深刻烙印, 以文学形式传递出深刻的社会心理和人性精神。他们突出自由创作, 反映各种心理冲突, 抒发强列感情体验, 抛弃了古典主义冰冷思想, 突出了情感与想象的核心作用。这些自由奔放、热烈坦荡、无拘无束的个人情感的直接抒发, 成为浪漫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 表达了对自然的回归和热爱。通过大力描写和颂扬美好的自然景观, 表达了寄情思于山水之间, 在闲云野鹤、山川湖泊中寄托情感的倾向, 看似追求闲散人生, 实则在宣扬内心不可抑止的爱恨情感。静和美的自然与现实的丑恶是格格不入的。比如, 拜伦诗作中的河流山川、闪电惊雷, 均以强列炫目的视觉美反衬出现实生活中的丑恶;雪莱诗作中描写的云雀冲破乌云笼罩, 则向往着理想自由寄托, 西风则代表着一股温暖向上的力量;华兹华斯则以其自然清晰的笔触而获得了“自然诗人”的美誉。

(三) 更加重视民间多样怀文学元素的吸收借鉴。浪漫主义作家注重采风, 深入基层, 深入大众, 不再重复只求高雅的古典主义传统做法, 而是对多姿多彩的民间的民大都十分重视风俗文学, 他们对中世纪带有神秘色彩的民谣风俗、民间传说给予积极挖掘整理, 进行加工吸收创作, 从而极大地拓宽了创作素材, 也拓宽了想象的空间和社会理想的表现力和表达力。英国司各特所著历史小说等对此有深刻体现。这种重视民间文学素养, 继承民间文学传统, 对于民族意识的唤醒和重聚具有重要意义, 也突出展现了英国浪漫主义的一种民主取向。

(四) 艺术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和具有多样性。《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作为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代表, 《感伤的旅行》的作者斯泰恩、《墓园诗歌》的作者格雷作为感伤主义的文学代表, 他们的作品表现手法日益丰富, 富有心灵启迪和现实针对性。而作为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戏剧家的亨利·菲尔丁, 则与理查生和笛福一并作为英国近代小说的开创者, 尤其是赞为“散文滑稽史诗”而奠定了他们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历史地位, 其中的精典之作就是小说《汤姆·琼斯》。在这本书中, 融入了作者改造社会追求进步的渴求和对新道德品质和及对新秩序新规则的要求, 特别对贵族虚伪道德予以批评, 对自然道德和人类规范予有颂扬, 它既融现实针对性、讽刺性元素, 又集历史性与滑稽性于一体, 可谓大成著作, 并对推进今后英国长篇小说的进一步发展发生了积极影响。

四、结语

Romance文学思潮于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初兴起, 末欧美在18 世纪末到19 世纪初, 正处于整个欧洲社会精神大解放和个性大张扬阶段。Romance文学反映了这段自我解放自我表现的辉煌时期。

参考文献

[1]李阳.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研究.科学导报, 2014.

移情说在英国经验主义时期的发展 第7篇

简单来说, 移情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 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 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 仿佛它有感觉、思想、感情意志和活动。同时, 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 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

二、英国经验主义时期的发展

1、培根

作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的始祖”, 培根 (Francis bacon, 1561—1626) 的突出贡献, 不仅是为整个现代学术提出了科学的观念和方法, 也给美学带来了生机, 是美学摆脱了传统的思辨玄学, 向科学迈进了一步。

培根是欧洲近代第一个唯物主义的大哲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是培根”, 足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培根的估价是很高的。培根对于美学的贡献首先就应从他的科学观点和科学方法去认识。由于他奠定了科学实践观点和归纳方法的基础, 美学才有可能由玄学思辨的领域转到科学的领域, 而在实际上由培根思想发展出来的英国经验派的美学也正是朝着科学的道路前进, 特别是在对审美现象进行心理学的分析方面。在《论美》一篇短文里, 培根对美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罗马西赛罗以后, 美在于形状的比例和颜色, 在西方已成为流行的看法, 培根却认为“秀雅合度的动作的美才是美的精华, 是绘画所无法表现出来的”。这句话已暗含莱辛在《拉奥孔》里所说的美与媚 (动态美) 之分以及绘画不适宜于表现动作的意思, 培根也不赞成美在比例的看法。他说, “凡是高度的美没有不在比例上显得有些奇怪”。他既反对希腊画家亚帕勒斯“从许多面孔中选择最好的部分去构成一个顶美的面孔”的办法, 也反对德国画家杜勒“按照几何比例去画人像”的办法。

2、霍布士

霍布士 (Thomas hobbles, 1588—1679) 早年做过培根的秘书, 在英国革命前夕他屡次住过巴黎, 结识了当时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的领袖笛卡儿, 嘉桑底和迦里略, 部分地接受了他们的影响。在美学方面, 霍布士的贡献在于他在《论人性》里以及在《巨鲸》里有系统地深入地讨论了人类心理活动。另一种想象则是复合的。从霍布斯对复合想象的论述来看, 这种想象的突出特点对于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 而独立的创造出新的形象。霍布斯指出的“只是心理的虚构”。在他对想象的论述中, 同事也涉及类似联想这种心理活动。此外, 他还注意到接近联想, 经验派美学非常重视对观念联想问题的研究, 并且将它和对一般审美活动的解释相联系。

在英国经验论美学家中, 培根第一个科学地论述了诗歌与想象的联系, 指出诗歌产生于想象, 想象是诗歌区别于历史、哲学的根本特点。霍布斯在培根美学思想的基础上, 强调在诗歌创作中想象比判断更为重要、更为突出。

3、哈奇生

夏夫兹博里的门徒哈奇生 (francishutcheson, 1694—1747) 主要著作是《论美和德行两种观念的根源》 (1725) 。哈奇生继承了夏夫兹博里的主要观点, 即美感与道德感是相通的, 一致的而且是天生的。他注意到自然中也可以有相对美, 因为自然事物可以象征人的心情:

他说:“显然有些事物直接是这种审美快感的诱因, 我们也有适宜于感知美的感官, 而且这种感官不同于因展望利益而生的快乐。”在哈奇生看来, 美感或审美的内在感官不涉及利害观念, 这和道德感不涉及利害观念是相同的、一致的。“道德之追求并不出于追求者的利害计较或自爱, 不出于他自己利益的任何动机。”正是在这一点上, 道德感和审美感具有了相通性。

哈奇生是用经验论派常用的“观念联想”来解释的。他认为观念联想是人们在美感方面表现出爱好分歧的主要原因, 而且往往会使得人们厌恶美的事物而喜爱不美的事物。例如, 穷荒绝漠之地可以使人十分适意, 假如他曾在那里度过他愉快的青春;柳暗花明之乡也可以使人十分不快, 假如那里是他曾受苦难的地方。

总起来看, 哈奇生的美学思想基本上是对美学思想的系统化和发挥, 他的美学观点不是唯物主义的, 而是唯心主义。虽然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审美感官学的是普洛丁, 但是经过夏夫兹博里的重新提出和哈奇生的进一步论证, 这一学说才得以完善对后世的影响的。

4、休谟

休谟 (David hume, 1711-1776) 是英国经验主义的集大成者。休谟指出美不是对象的一种属性, 而是某种形状在人心上所产生的效果, 并且说明这种效果之所以能产生, 是由于“人心的特殊构造”。

他说对象各部分之间的某种“秩序和结构适宜于使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 在《论审美趣味的标准》里他还说, “由于内心体系的本来构造, 某些形式或性质就能产生快感”, 这些话就显然肯定了客观存在, 这客观的和主观的两方面因素须协调合作, 才能产生审美的快感。

休谟认为美感虽然起于利益与便利的观念, 但并不一定就是自己的利益与便利, 只要借助同情的想象能够分享到这种利益和便利, 旁人觉得美的对象自己也会觉得美。同情即属于休谟所说的“人性的本来的构造”或“心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运用同情了。休谟关于美学产生的这些思想, 对后来康德美学, 特别是19世纪下半叶的心理学派的美学如立普斯的移情说和谷鲁斯的内模仿说都发生过很大的影响。

5、博克

博克 (Edmund burke, 1729—1797) 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政论家。博克说:“由于同情, 我们才关怀旁人所关怀的事物, 才被感动旁人的东西所感动……同情应该看做一种代替, 这就是舍身处在旁人的地位, 在许多事情上旁人怎样感受, 我们也就怎样感受。因此, 这种情欲可能还带有自身保存的性质。”他说的“一般社会生活的情欲”中的摹仿就是一种变相的同情。“正如同情使我们关心旁人所感觉到的, 摹仿则使我们仿效旁人所做的。因此, 我们从摹仿里以及一切属于纯然摹仿的东西里得到快感, 无须经过任何推理功能的干预。”博克把同情和摹仿联系起来的, 而近代美学“移情作用”和“内摹仿作用”就是以同情说为基础的。

摘要:英国美学思想一方面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哲学基础上, 一方面也是反映当时英国文艺实践情况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有一个很长的行列, 本文将介绍代表性和影响都较大的人物。对移情说在英国经验主义做一定的阐释。

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现实主义的发展 第8篇

十九世纪英国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完成了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变,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在过渡阶段, 英国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方面、经济和政治制度与体制方面, 还是在文化思维意识方面, 均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近代思想的重要源泉, 是现代社会普世价值的初现, 英国一跃而成为近代首先称霸世界的头号工业强国。

经济社会结构发生的巨大转型, 反映在文化艺术方面是启蒙思想在英国迅速得到传播和发展, 启蒙思想来源于英国资本主义运动, 是反对英国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思想战线, 十九世纪后, 英国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标志着英国启蒙运动达到顶峰。英国学者在启蒙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们的思想和精神对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甚至直接推动了英国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和壮大。唯物主义哲学家F.培根反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同时, 培根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作为唯物主义哲学家, 培根走在了唯物哲学的前沿, 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口号, 强调发展自然科学的重要性, 代表作有《培根论说文集》、《学术的进步》、《新工具论》等;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家T.霍布斯著有《论人》、《利维坦》等书, 反对王权神授论, 提出社会契约学说, 他反对教皇和天主教, 主张把教会置于国家和君主管辖之下, 由国教管制人民;哲学家、历史学家E.赫伯特 (1582~1648) 于1624年发表《论真理》, 创立自然神学说, 认为《圣经》荒诞无稽, 理性是寻求真理最可靠的依据。

十九世纪英文学正是在肥沃的土壤中不断汲取养料, 在社会的变革中寻找创作的灵感, 在启蒙主义的影响完成了英国文学的伟大跨越。可以说十九世纪英国文学没有社会的变革和思想启蒙运动就不可能成就它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地位, 也不可能产生现实主义创作潮流, 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正是社会剧烈震荡、矛盾冲突加剧的情况下产生的。

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最为重要的就是文学要关注社会, 关注人生, 尤其关注社会、思想转型期间人类的精神活动变化, 呵护他们。

二、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现实主义创作的特征

总体来讲,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代表创作潮流是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在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影响着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发展方向, 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具真实的描绘现实生活, 开始关注社会小人物的生活境况, 通过对小人物生活境况的暴露和对社会腐朽现实的有力揭露构筑起了现实主义创作的主旋律。

具体来讲,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潮流具体有三个方面的代表特征, 一是细节的真实性, 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反映社会生活, 现实主义作品是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的, 因此能使读者如入其境, 如见其人, 如《简·爱》中女主人公简爱的生活经历, 个人情感的波折, 经历的痛苦构成了整个十九世纪英国现实生活的写照;二是形象的典型性,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通过典型的方法, 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 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 这些本质既有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也有对人性真善美的刻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典型化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现实主义的创作核心, 典型化的关键是区别于自然主义, 让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具有了鲜活的人物风格, 让宏大叙事不再空洞, 生活现象纷纭复杂, 如实记录生活, 典型人物让这些复杂的生活真是的呈现再观众面前。《人间喜剧》中刻画的人物德累斯格里昂侯爵、鲍赛昂子爵夫人、于洛、雷斯多伯爵及资本家老葛朗台, 还有《死魂灵》中玛尼洛夫、高雅可爱的地主绅士, 科罗皤契加、愚昧无知、故步自封, 罗士特莱夫、放荡的地主恶少, 梭巴开维支、残暴, 泼留希金、守财奴、吝啬鬼, 这些典型形象充分展示出了英国文学现实主义再文学创作过程中对典型人物的刻画;三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 作家需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准确把握, 进行具体的描写, 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 而不是借他人之口直白地表达出来, 客观性让作家的思考更加深入, 让情节更加细腻, 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的领会到作品的言外之意。

三、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创作的高峰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正是在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响下, 无数优秀的作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进入了文学史研究的视野, 这批作家的成就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光环, 马克思称赞为现代英国“一派杰出的小说家”。狄更斯、萨克雷、夏洛蒂·勃朗特、艾米丽·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萨克雷著作有特写集《势利者集》、《名利场》、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等等, 这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成为影响世界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人物和作品。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潮流因其作品影响深远, 创作风格鲜活, 得到了世界普遍的认可, 也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潮流开始席卷整个世界, 世界文学上的现实主义潮流从十九世纪开始, 逐渐成为创作的主要旋律, 一批优秀的、有影响力的作家陆续登上文学史的舞台, 用自己的笔尖写下世界变革潮流过程中人们的变迁。

参考文献

[1]陈嘉, 《英国文学史》, 商务印刷馆, 1982年

[2]桑德斯著, 谷启楠等译, 《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 (修订版) 》, 人民出版社, 2000年

上一篇:仪器的合理使用下一篇: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