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的方法

2024-07-30

学习语文的方法(精选12篇)

学习语文的方法 第1篇

“读书破万卷”、“熟读唐诗三百首”, 实质上就是读书、背诵的过程。不少作家名人在谈到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时, 几乎都认为得益于广泛的课外阅读和背诵诗文。作家们之所以能够拥有一支生花妙笔, 不断地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来, 更是得益于广泛的课外阅读和背诵诗文。李准得了脑血管病后, 他说:“我脑子已坏了一半, 但我还能背300首古诗, 200首宋词, 几百首民歌, 大段大段地背诵《红楼梦》, 对于一位作家来说, 读书是最重要的。”巴金在总结创作经验时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 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的研究过, 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教学中, 我注重方法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朗诵方法, 主动练习朗诵, 培养兴趣。对普通话基础差的学生, 主要采用范读和听录音相结合的方法, 并提出朗诵的基本要求:不错、不添、不丢字、不重复。对普通话基础较好的学生, 主要采取指导朗诵技巧的方法。现在一些教师不重视朗诵技巧的指导, 至多几句“声音洪亮”、“感情充沛”之类的空洞提示, 以为这就是指导朗诵。其实, 并不如此简单。必须将朗诵的技巧落到实处, 才能见效。我在教学中注重从停顿、重音、语气和感情几方面指导朗诵。如教《登高》一诗, 我在范读的基础上, 告诉学生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 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 化身为其人, 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 我想我就是杜甫, 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 衣衫褴褛, 蓬头垢面, 登高望远, 怀想家乡, 思念亲人, 牵挂祖国, 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 想自己这一辈子。所以, 读好一首诗, 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所谓理解, 就是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在范读时进行逐句指导。读首联时, 我语调低沉, 语速缓慢, 满怀感情, 把学生带到一千多年前, 一个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风吹得万木凋零, 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的长江边。让学生化身为杜甫, 站在高天下、急风中, 面对清渚、白沙、孤鸟, 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 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 冲上去, 描绘得很辽远, 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 我杜甫孤独漂泊, 远离家乡, 我多么想回家呀, 我已是晚年了, 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同时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 渚清、沙白———要俯视, 鸟飞回———要远望, 向着家乡看。读颔联时, 我启发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 杜甫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 对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 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不是, 作为现实主义诗人, 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 都难免一死, 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 他又感到豁达、坦荡, 胸襟开阔。读的时候, 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 那种气魄读出来, 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 目光远望, 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诗到这里, 已经是第三句了, 前三句一直低沉, 此时应该高昂一些。颈联直抒诗人年老多病、长期漂泊的种种愁闷痛苦, 读的时候, 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的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 要心中眷念着家乡, “万”、“悲”、“常”都要重读, 如“万”, 开口要大, 腔调要拖长, 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 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 孤苦伶仃, 形单影只, 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尾联又进一步扩展了悲秋之情的容量, 也更深沉。读的时候, 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如“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 “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 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 “繁霜鬓”又要稍缓, 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 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全课在深情的朗诵声中结束。

为了全面促进诵读水平的提高, 我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充分利用早读时间, 进行各种形式的训练。我给学生们找来课内外精美的诗文, 先范读, 再指导技巧。然后, 采取齐读、分组读、个人读、男女分读、接力诵读等方式, 学生们热情高涨。二是课前三分钟诗文诵读训练。我采取抽签的方法, 每人在课前必须准备一段精美的散文或两首诗歌, 预备铃后, 就马上上讲台诵读, 初上讲台诵读个个很紧张, 多次后胆子就大起来了。三是营造讲普通话的气氛。经常放普通话录音带, 使学生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要求用普通话, 渐渐形成人人在校讲普通话的氛围。四是举办形式多样的诵读比赛。比赛是促进提高的一种手段。经常举办个人、小组、学校的不同形式的诵读比赛, 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学习语文的方法 第2篇

很多同学都会觉得到了高中后,突然感觉语文基础反而差了?为什么其他学科学起来得心应手,可语文学习却变得无所适从?语文到底该怎样学?怎样才能尽快提高语文成绩?

其实,要想学好语文,一定要做到两点,第一就是要摆正心态,不可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才能保证自己踏实学下去;第二是一定要勤奋,长期以往的坚持,才能收获最终的成绩。具体的方法,同学们不放参考以下几点:

1.制定计划

制定学习计划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避免盲目性,从而增强有序性。只要我们能制定一份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并且按计划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主动预习

强调课前的预习,是学会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的初始阶段。―般的预习要达到以下四个目的:

一是要对课文或下一课所学的内容及层次有大致的了解;

二是要巩围复习旧知识,理解新知识,能把新旧知识进行粗层次的有机联系;

三是要找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尤其对那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识的知识要特别引起注意;

四是要了解课文后面的练习,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记号,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

攻克标点符号提的六个小窍门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几个做标点题的几个小窍门,自觉经济实惠,在此说出,但愿能有“引玉”之功。

窍门一:图示法解决句末标点在引号内外的问题

例1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用图示法表示为“--------------。”①------------,-----------“-------------。”②

①句引号内独立成句,故句号应在引号里;②句,如果认可引号内的句号,那么全句就没有了句末标点,不伦不类,所以,句号应在引号外。

窍门二:层次分析法确定顿号、逗号、分号

例2 美国的纽约、洛山矶、①日本的东京、②法国的巴黎、③英国的伦敦、④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都有申办奥运会的实力。

例3 季羡林先生的饮食十分简单:早餐一杯牛奶、一块面包、一把炒花生米;①午餐和晚餐则多以素菜为主。

在例2我们可以看出各国家之间应是并列关系,属于并列词组作主语的现象,可是有的词组内部又有小并列,如美国、中国,如果一味用逗号,则层次不明,这样就必须把①②③④处的顿号改为逗号,这样就清晰多了。

例3中的①处用了分号,可是,全句连一个逗号都没有,怎么会有分号的出现呢?一定是用错了,分号属于越权了呀,所以要将此处的分号改为逗号。

窍门三:成分分析法确定逗号、顿号

例6 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为了民族的利益,两岸应尽快携起手来。

本句中的“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在句中做谓语,所以,它们之间不能用顿号,应用逗号。

例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新世纪头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句中做定语,它们之间必须用顿号,用逗号则割裂了他们与中心词的限制关系了。

例⑹ 老李的包子做得好,馅大、皮薄、味香。

“馅大、皮薄、味香”在句中做补语,做补语的并列词组之间应该用逗号。

窍门四:语意分析法确定标点

例7 他在“铁道游击队”里担任队长职务。

例8 他在《铁道游击队》里扮演队长角色。

同样一个词,但在例⑺中必须用引号,例⑻则用书名号。主要原因是语境不同。

窍门五:拟用答语判断逗号、问号

例9 你是懦弱地等待?①还是勇敢的应对呢?

例10 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②生命能不能合成,③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浙江卷)

在给例9的拟答语时,我们只要选择其一,或等待,或应对,就可以了。在给例⑽拟答时,则不能这样简单,每一句都得回答。

这也就告诉我们例⑼是选择问句,是一句话,中间不能用问号的的,应把①处改为逗号。例10又是多重问句,各自独立,所以②③处的逗号应改为问号。

窍门六:主动划句号,品评冒号的用法

例11 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①“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②“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

浅谈学习语文的方法 第3篇

关键词:引用揣摩;语言积累;积淀学习习惯;课外阅读

实践经验表明:汉语的学习,基本上全“意会”,学习的方法是多吟诵,多感悟。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把课文读通、读懂,其实这是一切语言学习的基础。没有了这个基础,任何语言的学习都将事倍功半,汉语的学习尤其如此。“读懂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读的训练,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读课文,激发读的兴趣,教给读的方法,丰富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理解,逐渐形成较强的语感,提高阅读、写作和文学鉴赏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就非常注重读。宋代朱熹就说过:“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后,理自见得。”巴金在谈到少年时也说:“我从前在私塾念书的时候,老师平时讲得少,而且讲得简单。他唯一的方法是叫学生多读书,多背书……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

为什么古今学者都一致地强调多读呢?因为对于许多精彩的课文或片段,学生的理解也许不能达到透彻的程度,但达到熟读成诵并不困难。当课文的语言转化为学生的储备和积蓄时,他们日后便会受益无穷。清代学者唐彪有精彩的论述:“文章读得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我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因此,学好语文,就要多读书,可以朗读名家名作,也可以多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书读多了,语文水平自然就会提高。没有反复的吟咏揣摩玩味,对语文的理解感悟能力就不可能提高;没有大量的文学阅读作背景,孩子的文学积累就不可能深厚,表达能力就不可能提高。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除了注重多读,还很强调多背。为什么要多背?背诵有规范语言、积累语言材料、积累篇章、帮助理解有益写作、积淀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等多方面的意义。对于背诵,大文豪郭沫若在回忆幼年学诗时也说:“儿时囫囵背了许多唐诗,当时并不解其意,然而入脑了。年长事更,逐渐明之,解之,融于心,调度于笔。”

背是读的延伸。背诵必须建立在有感情地熟读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摒弃那些枯燥、机械式的读背—那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式的读书或背书。对一些优秀的作品,要引导学生动情地朗读,直到熟读成诵。因为人情地读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就是语文积累的过程,此所谓“厚积薄发”。学生不但要“积”,而且要积得“厚”,没有这个“厚积”,学生的表达、写作能力就不可能“如泉之涌,滔滔不绝”。

因此,我们必须研究传统语文的成功教学方法,掌握语文的学习规律,在指导学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上下工夫,培养良好的读、背、写习惯。书本上要求要背的内容,必须不折不扣地读熟背会。这是所有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做到的。语文学不好,原因有多种,但不少人怕读、怕背、怕写,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

当然,仅凭几节语文课、几篇课文,是难以提高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也难以达到“厚积”的目的。语文学习最终需要引导学生到课外阅读这个“海洋”中博采广集。学习汉语文,中国传统的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如何学好语文,中国几千年的教学法最有发言权。脱离汉语言的学习规律,生搬硬套他国的“先进经验”,是难以奏效的。語文的教与学都得来个“返璞归真”,从指导读书、加强背诵、积淀语感等基本功上扎扎实实地下工夫。

试谈语文学习的方法 第4篇

如果能从多种角度深刻剖析他们, 综合运用它们, 势必产生运用学法提高学习效率的良性循环。现以阅读与质疑为例具体阐述如下:

“善于读书的人, 也善于思考, 善于思考的人, 一定善于质疑。”这话不无道理。质疑, 即提问题, 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阅读能力是体现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和阅读后的理解、分析、概括和联系等方面的。这就需要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 阅读与质疑是一对“孪生子”。“读”中见“疑”, 能在一般人不觉得是问题的事物上看出重要问题, 并且使这重要的、新颖的问题得到完善的、最合理的解决, 从而取得成果和创造奇迹。以“疑”促“读”, 使阅读目标明确化、具体化, 进一步激发求知欲, 使阅读进入更高层次, 达到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那么, 怎样把阅读与质疑紧密结合起来呢?

阅读的一般方法是“浏览”“粗读”“精读”和“快读”等。这些方法还可以扩展、掺合、融化, 使之成为更切合实际的、更有效的读书方法。如“浏览”包括整体阅读、鉴赏阅读;“粗读”包括提要阅读、积累阅读;“精读”包括理解阅读、局部阅读;“快读”包括交叉阅读、剪辑阅读等等。

“学而不思则罔”, 有效的阅读必然伴随着思维, 而思维的表现形式是质疑。质疑起于思维, 又高于思维。一般方法有“同向”质疑, “异向”质疑, “组合”质疑和“探索”质疑等。

“同向”质疑, 指沿着问题的相同思路提出问题, 以揭示其规律并达到理解、发现、创造的目的。如:对甲适应的环境与条件是否对乙也适应呢?

“异向”质疑, 即指沿着问题的相反思路提出新问题, 创造性地发现事物潜在的规律性。如:对差生的一般方法是批评教育, 可是如果能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并给予适当的表扬, 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

“组合”质疑, 即把两个毫不相关的问题组合在一起, 从而提出新的创造性的见解, 揭示知识的规律性。如:应用文中的书信格式与“一事一议”作文题型组合起来, 提出书信议论文的写法问题, 揭示其写作规律。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就是借用日记形式来写小说的, 同样地揭示了主题, 感人至深。

“探索”质疑是一种综合性的质疑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研究后, 进入深入的探究, 以求有所收获。如语音、文字等, 可进行比较、归纳、提出符合其规律的记忆方法、理解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方法。也可以以语文知识的某一方面为出发点, 牵连同类知识, 形成一个知识的覆盖面, 再浓缩成知识的网络, 便于灵活掌握。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知识树”, 就是应用这种方法的典型例子。

以上“质疑”的基本方法也可以扩展、延伸、掺合、融化, 使之成为更切合实际的、更有效的提出问题的方法, 促使阅读深入进行, 达到全面地、深刻地理解文章的目的。如:“同向”质疑包括“求源”质疑、“相关”质疑;“异向”质疑包括“求异”质疑, “发散”质疑;“组合”质疑包括“添加”质疑、“合成”质疑;“探索”质疑包括“定势”质疑、“模糊”质疑等。

诚然, 读书同写作, 都是复杂的思维活动, 它要求配以高层次的综合方法, 才能获得高效率。因此, 把阅读与质疑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多种方式的结构读书法, 收获会更多。

第一, “整体”“局部”阅读与“分解”“合成”质疑相结合。“整体”阅读法与“局部”阅读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种基本方法。学生先通读原文, 了解其大意, 教师再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某一主体部分的内容。

“分解”质疑与“合成”质疑是指学生先找出文中所用材料, 分析这些材料所蕴含的思想意义 (任何文章总有材料和观点) , 然后再进一步研究这些材料是怎样组成一篇完整文章的。

对于自己熟悉的或较易读的材料, 可以一次性读完, 但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对具体问题不假思索, 不进行“分解”质疑, 那就等于“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 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 阅读才行之有效。因此, 整体阅读时, 应做到“看高楼不忘地基”——探赜索隐。

客观事物反映进文章, 就蕴含着作者的某种思想。这思想, 作者有时直接揭示出来, 有时侧隐藏于字、词、句中。这种深层的含义必须去“发掘”、去“品味”, 才得要领。所以读“全书”时, 不能忘了“探赜”, “看全貌”时, 不能丢了“索隐”, 否则“读全书”就没有基本点, 也就读不出“道理”来了。如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通读全文, 对全文作一般性的了解, 同时又针对文章的细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通读”才有所得。

对于一篇文章的主体部分 (含难点部分) 或文言文中的古汉语知识, 都要局部深入地阅读, 但这样做往往丢三落四, “肢解”原文, 没有系统性。为了提高局部阅读的效率, 应借助于“合成”质疑的配合, 做到“见树木, 心中有森林”——反本归源。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由于种种原因, 学生往往只认识文中的字词, 而不认识字词所反映的整个客观事物 (字词游离于文章之外) 。对此可以结合其生活阅历和有关的形象材料, 努力地把文中字词换成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这样读书效率就提高了。如《故乡》一文中“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一段的深刻含义, 不能光从这些句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 更应把它置于全文的语境中去体会 (合成质疑) :全文写什么?表现什么? (写故乡的变化, 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 表现作者渴望改造旧社会、创新新生活的愿望和信心) 。这样才能深刻地品味出作者“对踏出希望之路信心”的局部深层意义。

第二, “理解”“交叉”阅读与“定势”“模糊”质疑相结合。“善读者始熟读而明其章句, 继融会而究其义蕴。”学生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 扫除字、词、句的障碍后, 由“熟”进入“明其章句”、再深入地“究其义蕴”, 这就是理解阅读了。它重在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这种阅读的“前阶段”较易做到, 而“后阶段”就比较困难了。要想“究其义蕴”往往还要借助质疑的帮助 (如“模糊”质疑) 。

从心理学的研究角度来看, 人的心理活动常常受到某种难以捉摸的潜意识的影响和干扰, 这就造成对事物的认识, 明确中有混沌的, 混沌中有明确的。“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正是这种心理现象的概括。因此对一些具有模糊特征的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 可以进行符合情理的思考和想象, 多途径地开拓思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对“模糊”内容的质疑方法使学生对字、词、句的含义的理解, 对情感的领悟, 深刻而不含糊。文字作品中的含蓄, 从“模糊”概念上分析, 也可以说是在审美形式中的意境的朦胧美。在中学语文课文中, 有很多这样的内容:“像今晚上,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可以不想, 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 一定要说的话, 现在都可不理。”“这样想着, 猛一抬头, 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 什么声息也没有, 妻已睡熟好久了。”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蕴含的丰富的内容之一, 就表现在像以上这样表意“模糊”的句子上, 什么都可以想, 想什么?“什么都可以不想”, 不想什么?“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 一定要说的话”是什么?“推门进去, 什么声息也没有”, 这显然不是指当时屋内的声音, 那又是指什么?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答案。然而我们可以就这些问题展开质疑, 引导学生理解朱自清当时不甘同流合污又感到救国无方的苦闷心情, 并展开合理联想与想象, 在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下, 通过“模糊”质疑而得出明确的、正确的答案, 最终理解此段课文内容“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为了能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 可以交叉进行纵向阅读 (沿着某知识的深度进行) 和横向阅读 (沿着某知识的广度进行) , 而这种阅读有无成效就表现在是否能摸索出一定的规律性。这规律性又靠“定势”效应来体现。数学教学是运用公式知识去解决同类问题;物理教学运用定律内容去解答习题。这“公式”、“定律”则是“定势”质疑的产物。一句话, “交叉”阅读与“定势”质疑是可以并且应该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 “浏览”“鉴赏”阅读与“求源”“相关”质疑相结合。“读书看皮, 阅读观题”, 不失为浏览的要旨。通过浏览, 人的大脑就输入了很多信息, 留下了许多印象, 在无意中积累了许多知识, 到用时就可以随手拈来, 不至于脑中“空荡荡”的。

可见, 不浏览, 在有限的时间内是无法扩大知识面的。但是, 光浏览, 对透彻掌握知识还很不够。为了使掌握的知识既广又深, 必须把浏览阅读与鉴赏阅读结合起来进行。

鉴赏阅读是在浏览阅读基础上加深理解的一种阅读。它以理解为目标, 顺着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寻求题外之意、弦外之音。

如何“寻意”“求音”呢?这又得借助于与求源质疑的结合来获得。

阅读者在广泛阅读的前提下, 运用鉴赏阅读与求源质疑, 追根溯源, 把握要旨, 就会相应地提出许多问题, 促进阅读的进一步深化。

万丈高楼起于垒土, 千里江河必有源头。许多问题, 从它的根源上进行探究, 往往能有新的思路展现, 这就是求源质疑了。

例如:“再接再厉”中的“厉”字, 往往会被写成“励”, 原因是阅读者对“厉”字理解不清。如果追根溯源提出问题, 不难发现“厉”与“砺”是通假字, 磨快的意思。再寻其题外之意, 原来是指两只公鸡相斗 (用嘴交接) , 过一会儿, 各把自己的嘴放到石头上磨快一下再斗。所以“再接再厉”的弦外之音应是“继续不断地努力”的意思。

鉴赏阅读还可以培养人的感受能力和鉴赏的创造力, 如何加深阅读者对语言文字感受的敏锐程度?如何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形成创造性见解?这又要借助于与相关质疑相结合来获得的。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看似无关的事物, 只要发挥想象, 善于联想, 合理地提出问题, 就可以寻出其相互关系来。这种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就是相关质疑了。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树木·森林·气候》, 就必须用相关质疑方法思考:树木为什么会成林? (在一定面积内不断增长, 反之, 树林减少就不会形成森林) 森林对气候的变化有什么作用? (大森林可改变本地区的气候, 气候好了又促进森林发展, 气候恶劣则不利树木的生长) 这样, 就把题目中三个概念的关系理清了。有了敏锐的感觉, 文思自然滚滚而来。

人学习的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感知、理解的活动, 也是掌握思维和操作技能的活动。我们必须配以多种学习方法, 才能事半功倍。

第四, “提要”“眉批”“剪辑”阅读与“求异”“发散”“添加”质疑相结合。韩愈说过:“记事者必提其要, 纂言者必钩其玄。”这就是“提要钩玄”读书法。此法要旨是把所读的文章分类, 注重探取其深奥的观点, 即抓精髓, 并且把它标示出来。

阅读要在以上“提要”的基础上, 进一步在书头位置上写读书的评语, 即“眉批”。它能把读书时产生的一闪即逝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 以免时过境迁而遗忘。

继而, 阅读者对有积累价值的知识进行剪辑, 分门别类或粘贴于本, 或装订成册。以上三种读书方法的综合使用, 可使读书的“轨迹”更明朗化, 为深入研读打下了基础。

为了使以上读书效率更高, 可以兼用以下各种质疑方法。

例如《孔乙己》:

学习语文的方法 第5篇

高一新生开学进入新学期,想这好语语言需要哪些好习惯?

语文学习的习惯你养成了吗?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知识信息量大,自修实践性强。这就告诉我们:

第一学好它不容易,第二依赖于学习者自身努力。

语文考试在五个层级上考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赏析评价。

中考也好,高考也好,说到底,就是考学生的记性和悟性。而记性和悟性绝不能在短时间内速成,需要长时期的积累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怕记怕背,懒于动手,是学语文的大忌。要学、会学、坚持学,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语文教学的方向,更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学生这个主体的一个根本性的要求。“一切皆从习惯开始”没有良好的习惯,语文教学必无效率;没有良好的习惯,何谈记性、悟性的生成和发展?没有良好的习惯,哪来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形成?

那么,学好语文应该要有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一)放声朗读的习惯

这个习惯现在小学生还做得比较好,中学生就差多了,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习惯越差。高二、高三的学生你就很少听到他们自觉地放声朗读了。有早读课的地方,早读听到的基本是外语的朗读,而语文的朗读只在一种情况下出现,那就是有老师当面督促或是有课文背诵将要检查时,这种朗读带有明显的应付性。探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以为考试不考有声朗读,不必费劲地发出声音。

其实朗读自有好处。古人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

即终身作外行也。”这里说的是文言文的学习,那么现代文呢?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朗读可以“从字句中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他还说即使是自己写的作文,也要拿出来读,“才见出声音是否响亮,节奏是否流畅”。这就是说现代文的学习仍离不开朗读。

朗读与默看比,更容易让人身心俱入,专注集中。避开学习这个功利层面,朗读还能从美学的感受上产生心理的愉悦,体验出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预习新课的习惯。老师教新课前,学生一定要先预习,做到:

1、能流畅地读出课文;

2、围绕课后练习,做出基本思考;3、找出难懂的地方,准备质疑;4、可以根据课文查阅有关参考资料。有了预习,才能提高听课效率,才能学得主动。

(三)记笔记的习惯

首先做好课堂笔记,老师讲的要点,一时还弄不懂的问题答案都要先记下,这将有助于自己课后复习理解和总结积累。其次做好读书的笔记,可以写在书上(自己的书),也可以写到笔记本上。可以是抄录的词语运用或美言警句,也可以是自己的赏析点评。俗话说得好“好头脑子,不如懒笔头子”,有时听过、看过,却不如“记过”。笔记可以长自己的记性。

(四)勤用工具书的习惯

《现代汉语辞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作为中学生这两本工具书应必备,条件好的还可以置办一些其他的工具书。遇到陌生的或模糊的字词,要勤查,不要想当然。例如高中语文课本《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中有一处:“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这里“龟”是个易读字,“龟裂片”一词,结合实物,虽带模糊,好像也能懂。如果放过去,错读产生了!查一下工具书就知道,这里“龟”有两个读音,前读“guī”后读“jūn”,又认识了一个古地名“龟池”的读音。俗话说“平时学习懒一懒,考试分数减一减”,你容易错的,也是考试容易考的,为什么不勤用工具书呢?

(五)思考和说话的习惯

课堂上,有的同学懒于思考,怕回答问题,总是等老师最后“真情告白”。有的同学虽然对答案有所知,却怕当众说话。口语训练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社会离不开交际,说话既可以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又可以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一个经常在公众场合说话的人,其口头表达能力一定优于那些公众场合说话少的人,这也是“用进废退”的道理。农村中学的学生多不爱讲话,有的即使说话声音也小,语文课常处于沉闷状态,这是一定要改变的。

(六)课外阅读的习惯

要学好语文,仅靠《语文》书远远不够。像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就规定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比如规定一个高中生三年的阅读总量不少于300万字,并开列了课外阅读的书目。高中语文教材还配备了《语文读本》给学生课外阅读。几年下来,我们发现不少学校、不少同学并未好好利用,基本上是处于放任式、束之高搁式。可以说,缺少课外阅读,很难形成语文的悟性。

(七)勤写勤练的习惯

多写,手不生疏;勤练,熟能生巧。完成课内作业后,适当做点课外练习,对于提高自己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大有补益的。

(八)整理积累的习惯

这是要求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知识,或是课堂笔记,又或是做错的题进行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库。比如,整理文言文“为”的读音:1、wéi①当动词用,②表被动,③句末语气词;2、wèi当介词,表示“为了”或“替”讲。经过总结整理,形成深刻的印象,形成知识和能力的积累。

(九)总结得失的习惯

一篇课文教学结束后,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一个专项训练结束后,一次作文评讲后,一次考试后,都要总结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失体会,这样可以巩固、强化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和能力,也可以借此来改正自己的错误,弥补其不足。

(十)书写清楚的习惯

凡是写给别人看的东西,都要养成书写清楚、文面整洁的习惯。让看的人一目了然,不能让人家难辨认,看得烦躁。中考阅卷、高考阅卷,书写马虎、文面不清的,都是吃亏的。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目的,而是手段。这样做的指导思想是“自主学习”的意识,同学们在习惯养成中走向“要学、会学、坚持学”的路子,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最后达到“不教自会”的境界。

高一语文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与技巧,你用了哪些?

总结利用自己的“学习高潮”黄金期

一天24小时,有意识寻觅规律,确保学习高潮时段用于学习。

不同高潮时段配合不同学习内容。有时段宜背诵,有时段宜做练习,有时段听课效率高,有时段宜开展讨论。弄清什么时段做什么事,并持之以恒,极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课本上做笔记最大的优点是便于复习

只要有效,就是最好的。

补课中多做练习是很重要的

学与习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学习时段,听不懂不会做,听懂了不一定会做,要经过大量练的过程,才能将听懂的知识化为答题的能力。

会学习,也要会考试

考试实际上是一种显示能力的方式:记忆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有学习水平无答题能力,属于会学习不会考试一类。做一名成功的学生,要学会学习,也要学会考试。学会考试,要掌握两种应试的基本技能。

一是揣摩命题意图

每道题目都有命题意图,为什么要出这道题?想考考生什么?学生只要仔细分析题目,可看破出题者意图,就知道要回答什么,就看你能否“觉”“悟”出来。还可从题目中发现它属于知识系统中的哪一个部分,这个范围内答题,很容易抓住核心。

二是熟悉题型

许多学校建立题库,目的是规范题型。留意历年考卷,特别是近三年考卷,会发现题型都有一定的连续性。内容年年翻新,题型相对稳定。

目前题型一般有三种,第一类是再生式。包括填空题,问答题,名词解释,计算题,证明题等。其需要较强的记忆能力,第二类再认式,包括选择题、改错题、判断题、组合题、配列题等。要求发挥你通透的判断能力。第三类混合式,主要有以上两类题型合成,思考应变能力更强一些。需要进行由此及彼的知识迁移。

临近考试,如何复习?

一是带问题复习,将平时系统知识化解为一个一个小问题,自问自答。

二是依靠提纲复习,平时复习时提纲挈领的笔记,它能统率所有知识点。

三是选择重点复习,要选得分几率高,分值比例大的内容,抓主要内容复习,占领考试制高点(文言文是语文复习的要点)。

平时打好基础,再提纲携领的“抱抱佛脚”大有好处。

熟悉考题,陌生考题哪个难?

相信任何一位老师出题时不会让学生不经思考就轻松过关。他常会加进一些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是否扎实。

高中语文模块学习的方法解读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 随笔 素材积累 基础背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16

学生在高中阶段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如何提高各科成绩的困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只知道闷头学习,不曾考虑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没有想过如何改善。在我看来,语文学科是高中所有学科中最容易提高分数的,只要学生用心就能提高。高考对语文科目有特定的考试范围,所以,以下是对语文高考内容的几大模块进行有效学习的方法解读。

一、诗歌鉴赏应具备的学习方法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是五本,这五本的内容基本是2年时间讲完,到高三阶段就进入了高考复习阶段,所以,前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学习课文中的文言文和诗歌,但从历年高考语文考查的范围来看,诗歌鉴赏题目一般是从课文中挑选。所以,抛却其他想法,只从高考的目的出发,课本中的诗歌只需用来背诵或者是挑出几篇有特色的进行分析。所以,语文课本的复习学生只需要将文言文中的基础知识掌握好,为做文言文题目积累文言知识。

诗歌鉴赏是语文课本中不曾涉及过的知识,但是在备考过程中,诗歌鉴赏题目仍然是一道难关,诗歌鉴赏题目普遍是两道题目,偶尔是三道,总分是十分,在这一道题上,学生的平均分数一般是五分左右,有的学生甚至只能得一分两分,而诗歌鉴赏比较擅长的学生就能得七分左右,在这一道题目上就能看出一定的差距。而高考语文总分学生一般都能在一百分以上,一个班级的语文成绩一般都是一百分以上,但一百一、一百二甚至一百三的学生就有限了,这样语文单科就有很大的差距,对于总成绩就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从诗歌鉴赏模块来讲,在做诗歌鉴赏时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的方法。

1.先明确作者。拿到一篇诗歌鉴赏,首先看作者,是否是自己平日里常见的诗人,有一些代表性的诗人,在做题时,即使学生未全懂诗歌内容,也可以根据诗人的写作风格进行判断,因为诗歌鉴赏题目中,必定会有分析诗人情感的答案,这部分答案占一至二分。这也是一个技巧,无论是要分析整篇文章的情感线索还是分析某一个字眼,都要搭上诗人的情感。如果作者是学生不曾见过的,没有学习过这位诗人的诗歌,那就从后面的注释去了解,一般学生在课本中未接触过的诗人,诗歌鉴赏题目后面一般都会给出诗人的朝代信息,根据这一信息进行分析,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偏离主题。

2.基础知识的扩展。平日里教师会专门讲解诗歌鉴赏的基础知识,一般有诗歌的类型,比如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等,诗歌的写作手法是欲扬先抑,还是借物抒情,这些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平日里也会根据这些基础学习一些代表性的诗歌。将日常积累的基础知识转移到考题中,这样不至于出现题目问写作手法学生不知道写作手法有什么,高考阅卷是只要学生答案里有知识点就得分,按点采分,所以,基础知识的转移非常重要。还有一些分析诗人情感的话,有专门的术语,所以在平时要将分析作者情感的一般套路记住,并根据所给诗歌进行内容补充,千万要记住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根据诗歌内容进行分析,不能无根据的去分析诗人的情感。

二、养成记录随笔的好习惯

高中语文写作是六十分,占据将近一半的分数,平均分数是四十五分,大部分学生只要不跑题都能达到四十五分左右,而在高考阅卷中,只要学生的立意新颖,字迹清晰,那就很有可能得到五十分左右。为了整个班级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应鼓励学生平时多写随笔,不限定内容,不限制字数,学生自由发挥,但是要注意不能偷懒。一篇作文要求是八百字,学生根据立意进行分析,确定主旨,最终完成需要两节课的时间,但是随笔可以将平时的感受,忽然迸发的灵感进行记录,这样不仅积累了自己的灵感,还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随笔就是随处可记录,当然这项工作不能只落于口头,教师必须进行督促,定期检查,学生随笔内容需要有文学性的东西,不能只是空话。这项工作其实也是为了积累素材,灵感这种东西不是说有就有的,让学生遇到事情或者是遇到了一个激发自己的课题,这时就要进行记录,如果没有随笔这一方便的东西,学生很容易将灵感忽略,某一瞬间产生的灵感可能是以后遇到的某个话题作文的立意。所以,在高中阶段要培养学生记录随笔的好习惯,珍惜学生的灵感迸发。

三、阅读是语文的核心,阅读时要注意进行素材积累

语文的价值就是培养一个人的基本文化素养,语文的学习能够掩盖或改造一个人的某些气质特点,而这些都是通过阅读来提高的,阅读是语文的核心内容,有句话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学科能够促使学生去阅读,因为语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阅读。语文学科包含的几大模块都与阅读有关系,写作是语文最重要的一部分,還有阅读理解和字词理解,这些都与阅读有很大的联系,阅读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读什么,怎么读,这些都是有考究的。

在高中阶段,学生没有很多时间去阅读大量的课外书,但是写作模块又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阅读量,使其在写作时有丰富的素材可以用。由此,在语文课堂上,阅读课就应该让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作文或者是名著片段,抑或是一些名人名言和名人事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情况进行整理,整理一些自己能够用上的素材,这不仅是为了高考的写作,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拓宽学生学习文学知识的范围。

四、基础知识模块最重要的是整理

高考中选择题是十二道,这十二道题目前六道是基础部分,关于字词、病句和成语的应用,这一部分是高考之前教师最为看重的部分,相对来讲,这部分最容易得分,是最客观的题目。对于这一部分的复习,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归纳整理,基础知识需要有特定的笔记本,将高中后期的字词进行归纳整理。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字词和成语的释义考查,主要是一些相似的,所以,学生在整理时要注意对比记忆,基础部分得分容易,失分也容易,所以一定要巩固扎实,要想在最后的成绩上有很大的提高,基础知识模块必须保证不失分。

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 第7篇

关键词:语文,学习方法,听,说,读,写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过程中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就是要抓住这四个方面,将其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始终。

一、用心“听”

任何学习都必须从学会倾听开始,语文的学习也不例外。但要知道,学会倾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很多学生都以为在课堂上把教师所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了,这就算是倾听了,其实不然,真正的倾听不光是用耳朵接收信息还应是用心来领悟世界,学生能够做到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认真听讲,却未必真正领会了教师所讲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言外之意。

从心出发、用心聆听,这才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这也造就了语文学科的包罗万象。语音、文字、语法、词汇、语用是现代汉语的五个基本要素,在每一个要素下面又包含着其他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不断倾听才能弄清每一个汉字的正确读音,学生通过不断倾听才能分辨每一个词语的准确结构,学生通过不断倾听才能体会每一个句子的实在意义……只有学会倾听,学生才能揭开语文的神秘面纱,真正步入饱含人文风情的神圣殿堂。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用心倾听就是要做到学习和思考相结合,只学习不思考或者只思考不学习,这都是不可取的做法。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做到认真听讲,更要善于思考,在学与思的反反复复中,你才能收获满筐的硕果。

二、有感情地“读”

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就是“读”,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早读是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目前,很多学生都深陷于死记硬背的“读”法漩涡中,这种学习方法虽然也可以达到记忆背诵的目的,但是却存在费时、片面的不足。在一段时间的反复朗读后,大多学生都能够流利地把语文课文背诵出来,但鲜有人能够真正把握课文的思想主旨,也无法进行学习的迁移,这都是源于学生片面的字词记忆方法。

如果学生能够在“读”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采用理解记忆法去朗读诗文,学习语文的效果将会更好。在语文教材中,任何一篇文章、一首古诗都是作家思想情感的载体,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如果不用心体会作家所要表达的情感,那么就无法真正地理解课文;无法真正地理解课文,就意味着学习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学生要在今后的“读”书中,善于抓住作品的思想主题,用自己的情感和作家的情感进行对话,先理解、后记忆,这样的“读”法是在节省时间的基础上,有助于课文知识的吸收和消化的。

三、伶俐“说”话

“说”既是学习语文的目的,又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小学生一步入学堂,最先接触的就是语文,这是因为只有掌握了汉语,才能够从事其他学科的学习,如果缺少了语言作为载体,其他知识的学习也就成了泡影,学生就更不知所云了。因此,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人能够利用汉语来进行各方面知识的学习以及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正常的交谈,达到“能说会道”的言语境界。但要想能“说”,就必须多“说”,学习语文,“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

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会经常忽略“说”的作用。他们以为,学习语文和学习其他科目一样,只要上课听讲、下课完成作业,就能够学好。但事实并非如此,语文的独特性决定了学生必须多“说”,只有这样,才能把言语学好,语文成绩也会相应地蒸蒸日上。

“说”是一门艺术,要想伶牙俐齿,既要求学生要把握在每个场合中“说”的机会,又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合适的说辞。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都不愿意主动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老师发动课堂讨论的时候,也有部分同学羞于开口而不参与到讨论小组中。这样的现象说明学生不善于“说”却又羞于启齿,教师这时应该告诉学生“说”的重要性,只有抓住在学校、在家庭或在社会中每个场合“说”的机会,才能越来越会说话。另外,面对不同的对象,说话的口气和用词也特别要注意。在和同伴群体交流时,可以用较粗俗的称呼和较随意的措辞来表达意愿,而在和老师、家长交流时,出于对长辈的尊重,就要注意选择比较正式的词语来表述自己的情感,这样就不至于贻笑大方了。

总之,学习语文要多“说”多练,这样才有助于提高。

四、勤“写”

生活离不开“写”:记录琐事要“写”日记,传递信息要“写”信件,抒发感情要“写”文章……而要会“写”,就必须学好语文,而学好语文的关键恰在于多“写”。

古人早有“勤动笔墨勤看书”的劝诫,这说明学习不能光凭心眼口,也要学会动手“写”。学习语文,学生首先要做到勤写勤记,把重要的知识点和理论用笔杆子记下来,把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记录下来,日积月累,笔记就是学生最珍贵的财富,积累得越多,学起语文来就越轻松,写起文章来也越得心应手;其次是要多练习写文章写诗词,写作在语文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从小学到大学,写作就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如果平常不多加以练习,到了考试的时候,学生就会感到无从下笔。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热爱写作、勤于写作,只有这样,写作水平才能节节高。

“说”和“写”是学习语文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只说不做,也不能光做不会说,只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把语文学好。

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方法 第8篇

一.转变观念, 让学生知晓自主学习的意义。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的大部分学生已习惯了教师的“注入式”教学, 产生较为明显的依赖感, 学习过程中少有的见解, 缺乏创新思维。教师也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我”为本, 以“本”为本, 一味的“填注”知识, 不管学生是否能吸收、消化。此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 (习惯) 已远远不能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首先应转变观念, 改变习惯和方法, 才有资格进入新一轮的语文课堂, 也才能科学规范的指导学生。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对他们的好处, 告诉学生摒弃传统学法, 张扬个性学习的目的所在, 敢于放手“扬弃”, 破旧立新。这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顺应改革大潮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终身受益。习惯和方法的转变, 能让学生在吸取知识营养的同时, 还能增强语文综合能力, 提高语文素质, 以至于今后成为新世纪社会发展真正有用的人才。

二.努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喜爱或关切的情绪, 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 其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研究表明, 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 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 反之则只能发挥20%,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非常主张学生“乐学”, “知之者不知好知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兴趣是成功的先导, 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内驱力。作为语文教师,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情感熏陶。成功的教育技巧首先在于用真情感染学生, 教师应从关爱学生入手, 与学生打成一片, 与他们交朋友, 赢得学生的好感和信赖, 达到“爱屋及乌”的境界。同时, 教师应尊重学生, 以民主的教风贯穿课堂教学, 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以一种亲和力去感染学生从而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 新招迭出。心理学家认为, 新异的刺激能引起学生定向的探究活动, 单调、重复最容易使大脑进入抑制状态。教师应走出“满堂灌”的误区, 给学生补充一些鲜活的知识信息, 拓展延伸, 在教法上不断创新, 力求做到“堂堂有异, 篇篇有别”, 使学生产生新鲜感, 学的生动活泼。 (三) 提供舞台。喜欢自我表现是中学生的一个心理特征, 教师应适时地为学生创设这种宽松环境, 给他们提供展示能力的舞台, 让他们品尝成功的乐趣, 可以辅之以主题多样的课外活动, 让特长不同, 爱好各异的学生尽情发挥。这样, 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了“自我价值”, 信心就会更足, 兴趣就会更浓。我在上《春》和《看云识天气》时, 就鼓励学生当一回小老师, 上台来为同学们分析精段, 效果不错, 既增添了他们的信心又赢得了同学们的钦佩。新生入学, 我让每个学生登台做自我介绍, 既让同学之间尽快熟悉, 更使每一个同学一开始就对自己充满信心。 (四) 扩充视野。针对中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教师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 还应该增加相关的知识链接, 教会他们做读书笔记, 做资料卡片等等。长此以往, 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会越来越高。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要启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就是要一知识本身吸引学生, 使学生感到学语文的乐趣, 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的喜悦。”这对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有启迪。

三.科学地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钥匙。

人们常说, 知识的宝库丰富多彩, 教师应该把这把钥匙交 (教) 给学生。《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针对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年龄、心理特点差异, 教给学生科学、实用的学习方法。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中外名家总结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有用方法, 诸如发现教学法、范例式教学法等, 这里毋须赘述, 单就个人的教学实践, 联系新课程的特点, 在此抛砖引玉。 (一) 给足自信。愚以为这是教与学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长期以来, 我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都是放在首位。试想, 一个人任何事连最起码的自信都没有, 何谈成功?在一个班级里, 绝大部分学生 (客观地说) 都具备了充足的自信心, 学习上还有多少困难不能克服?活动中还有什么问题不敢尝试?教师相信学生, 给学生自信, 本质上与新的的课程理念关于尊重学生的要求一拍即合。 (二) 激励勇进。教学中善于常常运用激励机制, 是教师给予学生永远上进的动力。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都坚持给学生打气、鼓劲, 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敢说、敢做、敢写……涉足新课程, 这方面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七年级的第一堂语文课, 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由于种种原因 (也许是他们刚刚进入中学的缘故吧) , 开始只有三三两两的偶尔表现, 我不满意, 于是, 抓住班级学生大部分来源于本地质量最高的镇中心小学这一契机, 正反两面“刺激”、鼓励, 很快就有了效应, 至少有一半的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后来一发不可收, 现在随时上课的感觉都好。由此可见, 激励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源泉。 (三) 他法辅助。自主学习只是新的学习方式的一种, 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该与之相辅相成。在课堂上, 教师应调动多种教学手段, 采用师生问、学生问的讨论答辩式, 师生互动、交流、反馈信息, 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 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能力的机会。这里包括自学、师生提问、小组或全班讨论、小结等环节。有自主的气氛, 也不乏合作的趋向, 更增加了探究的机会。所以, 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不是单一的, 而应该是综合的。我们打一个比方, 如果自主学习是河道的主流, 那么要让它常年清澈、日夜流淌, 离开了探究、合作的支流补充, 主流缺乏活水来源, 终有枯竭的时候。当然这只是宏观的辅助方法, 教师在实际操作中, 还可因地制宜地总结出更多实效的细微方法。

读书——语文学习传统而恒久的方法 第9篇

一、读书的方法

读课文, 从流程看, 采用五步读书法。

第一步:粗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 主要弄清文章“写了什么”。

第二步:细读课文, 抓住课文的关键, 明确文章“怎么写的”。

第三步:精读课文, 抓住课文关键, 理解“为什么这样写”。

第四步:研读课文, 品味欣赏课文, 剖析“写得怎样”。

第五步:活读课文, 在以上基础上掌握规律, 思考“你怎样去写”, 主要是拓展阅读, 培养写作能力。

以上主要是针对现代文阅读教学而言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根据具体情况作灵活的调整。比如古诗文的学习。由于中国古诗文注意意境的创造, 加之, 古今语言的差异, 所以相对而言, 学习难度较大。所以, 我注意加大读书熟读乃至背诵, 在此基础上, 再引导他们体会字词意, 体味文章的意境及文化特色。从具体方法上看, 主要采用如下几种:

(1) 球形阅读法。张伟老师认为:想象与联想都是特定时空的“少补”, 目的在于保持文章的“圆”, 这就是“球形阅读理论”。受此启示, 在具体语文教学中, 尤其是在古文的阅读中, 我注意运用“球形阅读法”。因为中国古诗文讲求意境, 讲求“空白”, “不看一字, 尽看风流”。所以, 这时候更需要学生凭想象、联想去“补充”, 去完整古诗文意境。我先让学生多读课文, 随着学生对课文的熟读, 我再启示他们自己进入角色, 展开想象和联想, 去构筑作品的意境, 去体味作者的心境及作品的内涵。

(2) 人文解文。即在没有注释、不加解说的情况下, 学生自己阅读。这种方法主要适合于通俗易懂的自读课文。这一点也得益于张伟老师课堂教学:“张弛有变, 疏密适宜”的理论观念, 该疏则疏, 留一些空白给学生, 但决不放任自流, 不是让问题仍留在学生心中, 而是让学生自己反复去读书, 由粗到细、到精、到研究乃至活读, 整堂课由学生主持, 自己解答, 自己最后进行细作练习, 只是最终以师生问答形式去解决这课书。“于空白处作文章”, 给学生留下一方属于自己的静土, 借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对于一些课文的部分段落, 也可采用此法。

(3) 注意找准“三点”, 运用“三线”去引导学生读书。“三点”即写作目的、内容、方法, “三线”即写作思路、教学思路、学习思路。一般来说, 写作思路按目的→内容→方法, 而读者的学习思路按内容→目的→方法, 教师可根据上述规律, 理出自己的教学思路, 使作者的写作思路与学生的学习思路一致, 引导学生去读书, 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注意在阅读中配以其他适当的手段, 使学生能更加深化理解课文, 以便更能有感情地朗读。

这些手段包括:放课文录音、音乐磁带、挂图、投影片乃至课外小品或课本剧。在讲《口技》时, 我采用了先放磁带, 然后让学生朗读, 再分角色表演 (课本剧) , 至此, 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更体味到课文的气氛。最后, 我让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二、读书时的注意事项

读书, 并不排斥对课文精辟、中肯的分析, 特别是对重点的、学生解而未开的问题, 更需要如此。不过, 在精讲课文时, 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树立瞻前观后的全局观。以前讲过的即使在这节课很重要, 不要讲:今后会讲到, 并且比现在还要详细来讲;以后也不再精讲的内容, 这节课讲。

(2) 注意间歇艺术的运用。如同中国书法“笔断意连”、中国绘画“计白当黑”, 这也是一种艺术。一般在如下几种情况下使用: (1) 高潮迭起, 即兴间歇; (2) 引而不发, 巧用间歇; (3) 悬而未决, 顿作间歇; (4) 启而不发, 智作间歇, 留待时机成熟后再讲。

(3) 教师适宜的点拨。正如鲁迅说过:“我们先前的学古文……教师并不讲解, 只要你死读, 自己去记住, 分析, 比较去。弄得好, 是终于能够有写懂, 并且竟也可以写出几句来的, 然而, 到底弄不通的也多的很。”

(4) 运用学生的心理规律,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有求知识的欲望, 好胜心和自尊心, 并且有自信心, 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 适时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5) 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边读边想, 当然, 也可以根据内容采取其他一些方法。如边读边作议论等, 正如“授之鱼, 不如授之渔”。

(6)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 认真读; (2) 利用工具读; (3) 读书质疑; (4) 写读书笔记; (5) 读书自觉性。

学习语文的方法 第10篇

一、语言激励法

在小学的教学中, 学生的心理很重要, 因为小学生的心理比较单纯, 他们的心理只存在开心和难过, 他们不会自己去调节, 所以一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慎给学生的心理留下阴影, 是非常不容易恢复的, 还可能改变学生们的性格。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要学会猜测学生们的心理, 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养成一种师生平等的心理, 教师只不过是教授者而已,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先从心理出发, 再由内而外地去改变, 在外表上老师要和蔼可亲, 面带微笑, 在学生们学习的时候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 要去夸奖学生鼓励学生。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不要责怪学生, 要和蔼的原谅, 并且纠正所犯的错误。在这样长期的教育下, 老师和学生们的关系会不断的生长, 学生会对老师养成一种依赖感, 非常的听话, 这样在教学中学生们就会非常愿意的去学习, 起到了培养兴趣的作用。

二、运用童话来激起兴趣

小学生的心理还是天真的, 他们相信真的有孙悟空, 相信天上有两个太阳。如果说小学生最喜欢什么, 那么可能就是童话故事了, 童话故事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神奇故事, 神秘的人物, 所讲述出来的事件很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那么在小学的教学中, 老师可以引用童话来辅助教学, 童话能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这时候老师要运用兴趣转移法, 先从童话故事着手, 给学生们讲一些没听过的且比较有深意的童话, 来勾起学生们的兴趣。老师可以充分的发挥语文的水平, 运用合乎情境的语调把故事生动地讲出来。如:在《掩耳盗铃》中, 老师也可用生动的语言配合着动作来把故事人性化, 这样就保证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 当时机成熟的时候老师要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向语文的内容, 因为童话和语文的课文非常的相似, 所以学生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习了语文知识。

三、情景再现, 激起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 情景再现是老师们常用的一种教学的手段, 情景再现能再现课文的内容, 使课文更加的生动, 让学生们更加简单的去了解课文内容, 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 参与到情景中去, 从而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还能锻炼学生们的表演能力。比如:老师让学生们表演《西游记》中收服沙僧的故事, 首先在题材上的选择就能让学生们感兴趣, 《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也是学生们最早接触的名著, 因为它的神话性、虚幻性深受着人们的喜爱, 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儿童。那么老师就要挑选四名学生们来演, “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 由于题材就是小学生们所喜欢的, 那么在这一环节上学生们一定会踊跃的参加。情景模式的设计是由老师来完成的, 那么老师不单只是对内容进行设置, 还要精心地来设置环境、演员和服饰, 要使情景更加的生动。从兴趣的角度出发, 就是让学生们感到快乐, 唐僧穿着袈裟, 悟空要拿金箍棒, 八戒要胖一点, 然后老师来根据自己的设计和思路对学生们的表演进行指导。在情景再现的过程中, 课堂一片欢声笑语,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 最主要的是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需要老师去激发, 但是在激发后, 老师要让学生们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们就自然而然的喜欢去学习, 喜欢阅读课文。

四、游戏激励法

在小学的教育中, 运用游戏来辅助教育提高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是很常见的。那么在游戏中老师要保证学生们的安全, 还有游戏的有效性, 做游戏的真正目的是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 从而学习, 不是单纯的玩耍, 那么老师可以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来设置相关的游戏。例如:这节课上讲的课文是《放羊的孩子》, 有个放羊的孩子, 放羊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是否有狼来, 有一天孩子撒谎说狼来了, 大家都做好了防御, 结果大家发现被欺骗了, 不相信这个孩子。当狼真来了的时候孩子再去报信大家已经不相信他了, 结果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们做狼和小羊的游戏, 找一位学生做大灰狼, 蒙上眼睛, 其他学生是羊。狼抓到谁谁就变成了狼。这样学生们就会玩的很快乐, 充分地激发出了学生对情景的兴趣和喜爱, 从而愿意学习。

五、总结

其实小学的语文教学, 说简单也简单, 说难也很难, 关键看的是方法的利用, 和教师自身的素质。以上的方法如果运用得当, 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兴趣, 养成自我学生的习惯, 能有效地增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摘要:小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它在人生学习中起着启蒙的作用, 如果教育是一座高楼, 那么小学阶段就是高楼的地基, 打得越稳, 楼就越高。小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主要学的是语言, 文字和词汇, 所以就突出了语文在小学教育的重要性。而由于小学生们的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 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不高, 很容易犯一些错误或者因为某件事给心灵留下阴影, 那么老师在语文的教育上就要格外的用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激发兴趣,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宗.浅议小学语文兴趣的激发[J].中国教育论坛, 2005 (11) .

高中语文的良好学习方法 第11篇

一、培养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积累深厚的语言知识

在我自己的高中语文教学经历中,我一直有一个坚持,那就是让学生从高一到高三每五天必须编写完成一个课外小练习。具体来讲,这个课外的小练习由10道题目组成,第1题是对汉语拼音进行的考查,第2题考察的是字形、字义,第3題可以界定为词语运用的题目(具体包括了虚词和实词),题目4考察了成语的使用能力,题目5考察了对句子进行辨析的能力,即看看是不是存在病句,第6题是对语言衔接性的一个考察,主要是通过考察语句的衔接能力来实现,第7题是对名言警句的理解和使用的考察,方法为对名言警句进行填空(这些名言警句的出处不问,可以来自课本上,课堂上,也可以来自自己的课外阅读、生活认识上,但是每次需要至少选择五个),第8题是翻译文言语句(这个时候作为出题人需要将自己的考察目的明确化),第9题是考察的鉴赏古诗词的能力,第10题是考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可以选择的题目类型有:仿写、压缩语段、改换句式、选用句式扩展语句等等)。对题目的表达要求为:1-6题必须为客观性的选择题,7-10题必须是主观性的问题回答模式。除了编写出基本的题目来,学生还要用附件的形式详细的解说自己的编题思路,并针对每个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进行详细的解说。对这些编辑出来的题目,每周抽一节课时,在小组之间交互测评、考察,如果小组中有人对题目或者题目的答案不明白,出题的学生必须能够将答案和题目明晰化,让大部分的同学都能理解。这个测试的完成还需要学生进行相关硬件的准备,那就是两个作业本,一个提交上去之后,用另外一个做下次的准备。

二、培养良好的写作和阅读能力

(一)良好的写作和阅读能力,是学生语言的两个基本应用能力。对这两个能力,从高中入学开始到高中语文课程的结束,都需要得到重视,概括这两个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可以总结为三个字:讲、练、评。

讲可以理解为开展专题讲座,这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方式,在这种互动下,学生和老师应该从题目的解答技巧、具体的阅读能力、相应的写作技巧、相应的写作能力等诸多的方面进行专题性的讲座,通过这些专题性的讲座,学生可以对某一个技能在某一个时间段内有一个很透彻的理解。所谓练,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每周老师或者学生精选不同的文段,比如现代文、文言文、诗歌、词曲等等,进行专门的练习,这个练习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是一定要能够持续的进展下去;评这个字指的是“评析”而非“评价”,所以进行评,也就是要求老师和学生能够在互动的基础上,针对每次练习的过程中,分析相关的问题,寻求相关的方法,掌握一定的技巧,提升相关的能力。

(二)坚持800字左右读书笔记的每周练习,这个练习的过程也要从高中入学开始到高中语文课程的结束为止。读书笔记的材料可以是课外阅读的内容,也可以是自由阅读课上的内容。这个测试的完成还需要学生进行相关硬件的准备,那就是两个作业本,一个提交上去之后,用另外一个做下次的准备。作为老师,给大家的建议就是:读书笔记不是边读边记,而是读后,经过思考,选取自己认为优美的、感人的、有说服力的语句、段落进行摘录。

(三)每节课前,坚持用五分钟的时间训练听说能力。高一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作为老师,目的应该很简单,就是锻炼学生的胆量。在学生自己选材的基础上,在同学面前,每个学生都能够进行流利的演说,这就可以了。同时,这个时候也要求没有发言的同学,能够具有能倾听的能力,为了检测这个能力,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复述演说的内容。

到了高二,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相关技术、内涵等方面的提升了,比如名言警句的选取,选取后自己给出自己对这个名言警句的看法;再比如,可以择取优美的文段与同学们进行分享,分享后,听取同学们对文段的评析。

高三阶段可以概括为一个升华的阶段,所谓升华是指的评析内容的逐步深刻化,由原来的简单的名言警句和文段演变为古典诗词和文言文,对这些文言文和古典诗词,选取的同学应该能够进行赏析和解说,同时也要求其他同学能够进行解说,实在解说不了的,要能够将演讲者的内容复述下来。

(四)书写功底和书写技术的提升。从高一进校开始,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要求学生日练钢笔字一篇,老师要对练习的情况进行批改检查,作为学生要要准备两个小字本,而非田字本, 轮流提交。每月可以进行一次考试,对考试进行排名,对写的好的进行张榜公示。如果可以组织的话,每年度在全校内举行一次,激起所有学生对书写的兴趣和爱好。

(五)精选现当代的和古典的、优美诗文100篇,可以出自课本,也可以出自课外,让学生留作诵读使用。但是,每一个学生必须贡献不少于30篇的文章,多多益善,老师进行记载,给与表彰。在选取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考察学生的诵读能力,进行排名激励。

学习语文的方法 第12篇

一、反复诵读, 以自己的心灵体悟作者心灵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曾经说过:“这个世界永远不可能完美, 但我们的心灵世界却可以变得完美。”这种心灵世界的改变就是来自于阅读的力量。语文新课程教材中所选的阅读作品文质兼美, 每一篇都包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 包含着作者浓郁的真善美的情思。对于这些文章的学习, 要让学生自主而专注地进入阅读状态, 走进作者的心灵。要做到这一点, 首要的就是让学生进行正确而足够的诵读。清代的曾国藩曾教导其儿读书应当“先之以高声朗诵, 以倡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 以玩其味”,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的阅读教学, 一定都要重视对学生朗读方法的培养, 通过朗读, 学生可以读出感受, 读出理解, 读出精彩, 读出味道。达到“其言若出吾之口, 其义若出吾之心” (朱熹) , 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沉浸其中, 与作者同喜怒、共哀乐。

二、深入体味, 在作品中寻找解读作品的钥匙

好的作品犹如一条河流, 河流的起伏走向决定于河的每一段流向, 作品的意旨也是通过各个章节的意旨来显现的, 各个章节的意旨又以全篇的意旨为统领。所以, 好作品无不讲究文字的经营配置和联络照应, 阅读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善于从上下文和字里行间进行观此识彼、前瞻后顾, 联系参照着把内容读懂。

对于初中的阅读教学, 我们可以从训练学生寻找作品中的照应开始, 如形象刻画中的照应、环境描写中的照应等。而高中, 我们则可侧重于让学生在体会寻找作品中的主旨、章法、技巧等方面的匠心之处。如鲁迅先生的《祝福》最后一节写改嫁以后祥林嫂的命运, 这一节先写祥林嫂又回来了, 但已不似以往, “眼光也没有先前精神了”, 因为男人死了, 儿子又被狼叼去———命运的打击可谓残酷至极。但接下去鲁四老爷不让她做祭祀, 她的阿毛的故事终于被大家厌倦, 她改嫁时抗争留下的伤疤又被人们传为笑谈, 最后她到土地庙捐了门槛后仍然不被承认有资格参加祭祖, 从此“变化非常大”而终于在新年祝福的时候悄然死掉了。看上去这些故事互相没有牵连, 但归纳一下, 夫权、族权、神权, 是这些代表宗法制度的绳索把祥林嫂活活绞死了。这一节以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终结, 体现了作品对整个封建制度的控诉和批判。所以, 阅读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在作品中读懂作品的方法, 不断地提高其思维的缜密度和语言的感悟能力。

三、品评鉴赏, 用自己的想象填补作品的丰富内涵

阅读的最高层次是对作品的鉴赏品析。现代解读理论认为, 文学文本的意义, 只有通过读者的鉴赏才得以建构, 它的生成与存在离不开读者的鉴赏和创造。所有作品未经阅读前, 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 其间隐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 期待着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过程, 恰恰驱动了读者的想象, 激活了读者的思维, 从而建立起读者与作品作者沟通的桥梁, 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解读。

新课标下所编制的语文教材, 大都以文学作品为主,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作品“空白”填补的能力, 让学生掌握填补的方法, 达到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创造品质、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如鲁迅先生的《祝福》曾这样描写鲁四老爷书房里的对联: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 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 一边的还在, 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平和”。鲁迅先生为什么不直接写出脱落的对联内容, 而偏偏描述了这样一种场景呢?这就是作品的空白, 要引导学生尝试着去探究。当学生知道了放在长桌上的那一联的内容是“品节贤明德性坚定”时, 他们便会心有灵犀了———这幅宣扬理学家自我修养的对联, 在鲁四老爷的心目中, 只不过是一个装点门面的幌子, 这幅不全的对联, 正是对鲁四老爷虚伪本质的辛辣讽刺。

品评鉴赏作品, 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实施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初中学生语文积淀较浅, 感悟能力较低, 思维的深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中就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进行复述、转述、概述或评述等, 或作必要的阐释, 使学生的语言由模糊向清晰、由零星向完整、由生涩向灵性转化;而在高中则可侧重于对作品语言、感情、意义等“空白”的填补。

上一篇:古典经济学下一篇:放射治疗计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