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现实主义论文

2024-05-16

批判现实主义论文(精选12篇)

批判现实主义论文 第1篇

查尔斯·狄更斯是一位杰出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者,他用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个性化语言深刻记录下悲惨的社会现实,对资本主义的罪恶和腐败做了揭露和批判。早年贫困经历对他的批判现实主义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雾都孤儿》讲述了资本主义时期生活在黑暗暴力伦敦的孤儿奥利弗特威斯·特如何忍受邪恶、悲苦而奋力存活,又如何坚持善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故事。狄更斯在《雾都孤儿》中塑造了善良和邪恶两类不同人物形象, 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陋和虚伪,同时高度赞扬了善良的美好品质,体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

二、从暴虐在人物性格上的体现论批判现实主义

狄更斯在《雾都孤儿》里刻画了几个典型的反面人物,他们凶狠无比、丧心病狂,人们痛恨他们,用狄更斯的话说:当警察带着他们从人群中穿过要处以绞刑时,所有人都冲向他们,大喊大嚷, 要打他们。狄更斯借助社会中这种真实的人物形象,暴露社会的黑暗,批判现实的罪恶。

如费金和蒙克斯。费金是一大群强盗的贼首,控制着一群无家可归的孩子,并且教他们偷东西。小说是这样描述他的他长着非常可恶的脸和红色的头发,穿着一件破旧、肮脏的大衣,总是用怀疑多虑的眼睛打量着每一个人。很少使用暴力毒打年幼的孩子,慢慢有计划地毒害孩子的心灵。从这些描写里可以看出费金是一个丑恶狡猾、毒害儿童的罪恶形象。蒙克斯,小说里奥利弗同父异母的哥哥。由于他的不孝,父亲在遗嘱中将全部遗产给了奥利弗,因此他出高价买通费金,想让奥利弗变成不可救药的罪犯,以便霸占奥利弗名下的全部遗产。在蒙克斯看来,金钱是最重要的,在金钱面前亲情、道德都是一文不值的。和狄更斯其他作品的结局一样,坏人终将受到惩罚,或是死或在监狱里度过余生。

坏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坏人,他们是时代的产物,经历了一个变质的过程才成为一大群十恶不赦的坏人。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在金钱支配下产生的唯钱是视的交易关系造成的畸形灵魂、道德沦丧。“人性非恶也非善,可是利欲同时过分地发展他的不良倾向”。批判现实主义也深受其影响。这一时期阶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固然束缚着中小资产阶级个性的解放,资本主义社会里贫富的悬殊都对批判现实主义有所影响。因此,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在猛烈抨击封建等级观念的同时, 以更大的的火力对准资本主义制度下违背人道精神的种种悲剧。狄更斯始终持有这样一个信念:用文字抗议和抵制社会的不公平待遇,唤醒人们的反抗意识。

三、从仁义在人物性格上的体现论批判现实主义

狄更斯在《雾都孤儿》里同样刻画了让人印象深刻的、寄托着作者美好愿望的善良人物。小说的第一页评价说:他们可怜却不屈服, 过着凄惨而悲苦的生活却始终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主人公孤儿奥利弗·特威斯特和南希就是这样一类人。

在作者笔下奥利弗是坚强的。从他出生那天起,就被投入到充满贫困与犯罪的世界,开始艰难的人生。在济贫院里他被毒打,吃不饱饭或被锁在黑暗潮湿的小屋子里,他做过棺材店学徒,睡在棺材中间,忍受着恐惧和孤单。他遭受过讥讽,逃到伦敦后,又遇到了侵蚀他纯洁心灵的强盗。一路走来,奥利弗从未向困难屈服,一直勇敢坚强地与冷漠残酷抗争,这是狄更斯想要告诉我们的。南希是狄更斯倾注了很多同情心和敬佩心塑造的人物。她生活在残忍的世界,挣扎着忠实于她所爱的人, 冒着生命危险只为挽救一个与她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的未来。

在令人窒息愤懑的严峻现实下, 狄更斯依然刻画了他理想中的富有仁义精神的人物。这类人物源于狄更斯对人道主义的坚持。人道主义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主张人格平等、互相尊重。批判现实主义的思想武器则是人道主义。因此狄更斯对遭迫害、受欺凌的小人物给予了同情,对道德充满了热爱和渴望。

四、结语

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资本主义阶级史上灿烂的一页,是世界文艺宝库中一份十分重要的遗产。批判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为出发点, 在阶级关系的影响下猛烈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主张通过改革改变社会现状,让身处逆境的人们真正得到社会帮助。体现“暴虐”和“仁义”是作者构思笔下人物形象特点的目的,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目的,狄更斯完美地将人物形象与批判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 为批判现实主义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摘要:《雾都孤儿》的作者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反映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开拓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雾都孤儿》是查尔斯·狄更斯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通过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揭露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问题。本文从《雾都孤儿》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影响因素出发,分析维多利亚时期批判现实主义的特征及在《雾都孤儿》中的具体体现。

人文之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2篇

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中后期,首先在法、英两国形成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其影响迅速波及整个欧美文学界,成为西方近代的高峰,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明显的社会批判性特点,所以被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具有明显的批判性、暴露性和改良性。

1.司汤达

司汤达(1799~1850),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自称是“人类心灵的观察家”。创作了长篇小说《红与黑》,形象地展示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错杂的阶级矛盾,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教会的黑暗和罪恶,辛辣地嘲讽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表现了强烈的政治倾向。

2.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创作的《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作品,深刻地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3.狄更斯

狄更斯(1812~1870),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广泛而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描写了维多利维刚代的精神。重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荒凉山庄》等。

4.果戈里

果戈里(1809~1852),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对俄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果戈里还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奠基人之一,1836年创作的讽刺喜剧《钦差大人》(1842年发表)揭露了贵族官僚阶级的冷酷,对“小人物”的遭遇表示了同情。1842年发表的代表作《死魂灵》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典范作品,是俄国农奴制度崩溃时期农奴主阶级衰亡的历史,通过封建贵族农奴主形象的描写揭示了专制农奴不可避免地崩溃的趋势。

5.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评价为“在自己的作品里能以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以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战争与和平》生动地描写了1805年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形象既复杂又丰满,常用对比的艺术方法来表述,体裁在俄国文学史上是一种创新,也超越丁欧洲长篇小说的传统规范。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晚期代表作。作者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沙俄社会的真实图景,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对当时的全套国家机器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6.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美国作家。他的作品揭穿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民主自由的虚伪面目,暴露了美国社会拜金主义、种族歧视和侵略扩张的实质。马克·吐温在文学史上以一个幽默讽刺作家而闻名。其主要作品《竞选州长》和《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等。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竞选州长》抓住被收买的资产阶级报刊专事造谣诽谤这一典型特征,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淋漓尽致地挖苦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选举”。小说艺术夸张极为泼辣大胆、尖锐有力,但却令人信服,做到了在艺术的夸张中再现生活的真实。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 第3篇

贝尔中学毕业后来到巴黎,去寻找人生的理想。但这里却没有他的立足之地。父亲介绍的几位朋友都对他冷眼相看,把他当做一个可怜的“乡巴佬”。他显得彷徨失措。后来,他发现法国的最高统治者拿破仑才是自己心中的榜样和偶像。他成为了一名士兵,渴望自己能建功立业,飞黄腾达。他随军去征战俄国,想不到遭到了惨败,拿破仑倒台了,他又成了无路可去、无家可归的人!

幸运的是,贝尔酷爱文学,文学成了他忠实的伴侣和唯一的寄托。即使身在军营,他的行囊中也总是装着所喜爱的文学名著。他梦想自己能成为当代的莫里哀。

于是,他离开巴黎,去了意大利的米兰。开始用“司汤达”这个笔名写作。他相继发表了音乐家传记、美术评论、游记和一系列文艺论文,同时还着手为自己的偶像拿破仑写传记。

初登文坛的司汤达是以浪漫主义者自居的,但他一直对社会现实比较关注。1827年,法国的一座小城发生了一件轰动一时的刑事案件:一个名叫菲尔特的家庭教师与自己学生的母亲相爱,后来事情败露,出于绝望,他跑进教堂去枪杀她。最后,他没有杀死对方,自己反被处以死刑。这件事登载在当时的《司法公报》上。他一口气读完报道,心中感慨万千。于是,他拿起笔,文思如泉涌,就这样,《红与黑》诞生了。这部作品是司汤达由“浪漫”过渡到现实的转折点,也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除《红与黑》外,司汤达在19世纪20年代末还发表了几部重要的作品,其中有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阿尔芒斯》以及以意大利革命者为题材的中篇小说《法尼娜·法尼尼》等。

可是,上述这些作品,却无一得到人们广泛的认可,包括《红与黑》——当时只印了750册,还没有卖完。生活困顿不已,作品又一再遭到冷遇,司汤达既伤感,又绝望。他曾不止一次地想要自杀——遗书都写了十几封,可最终他还是战胜了自己。他相信,自己的作品现在不被人理解,可是,总有一天,会拥有无数读者的!自己是为20世纪写作的,所以,自己一定要坚持,不能放弃,绝对不能!在寂寞的岁月里,唯有写作能够给他那颗孤独忧郁的心以慰藉,写作已成为他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他致力于写作,相继发表了《回忆拿破仑》、《一个旅游者的见闻录》等纪实著作,又创作了《巴马修道院》和《红与白》两部小说。

简析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及其创作特点 第4篇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

批判现实主义是欧美历史进程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下, 当时自然科学、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发展等都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 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是产生批判现实主义的社会基础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 英、法等国的资本主义势力先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资本主义进入繁荣发展阶段。但是,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矛盾日益尖锐。这种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 直接影响着文学, 成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形态的剧变, 使人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的不同程度的发展, 人们头脑中的物质利益观念不断加强, 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尺度,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样的社会现实告诉人们:启蒙主义者的“民主”、“自由”、“平等”与“博爱”并不存在, 他们描绘的“理想王国”只不过是幻影而已;浪漫主义的激情已成强弩之末。人们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现实的社会和思考人的命运, 从更现实的角度去寻求改善人的生存处境的方法。务实、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随之形成。这种心理和风气反映在作家的创作上就是:摒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性, 通过对社会进行如实细致的描绘, 揭露社会的黑暗, 展示人物的各种心态, 并倡导社会改良。于是, 一种写实性与批判性很强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就应运而生了。

(二) 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发展关系密切

19世纪上半期自然科学有了重大发展, 如细胞、能量转换和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 促进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迅速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空前繁荣, 主要标志是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是深刻的, 他们深入地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罪恶, 揭露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 这些都加深了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理解。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中的三大发现, 也引导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用唯物主义态度去观察、分析生活, 透过表象去洞察事物的本质, 这些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促使作家们去追求客观性、真实性。

(三) 批判现实主义也是在批判过去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作为创作方法和艺术精神, 现实主义早在古希腊文学中就已存在。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作家对这种原始形态的现实主义作了继承与发扬, 主张艺术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描写人物性格, 提出尖锐的社会问题, 揭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18世纪启蒙文学在人文主义文学的基础上加强了社会分析的成分, 这对批判现实主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启蒙作家习惯于以文学作为工具参与现实斗争, 他们通过对现实生活作真实而有哲理性、讽刺性的描写, 达到分析与批判现存制度的目的, 这被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继承和发扬后, 表现为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启蒙小说对人物的刻画和细节的描绘也为现实主义提供了借鉴。同时, 批判现实主义也是从19世纪浪漫主义中吸取了艺术经验, 浪漫主义作家和诗人表现历史题材时注意风俗画面的描绘, 他们描写人物时注重心理抒写, 他们用大自然的描绘对比现实, 抒发情感等等, 这些对批判现实作家都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特点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因各国历史发展、历史传统不同, 各有自己独具的特色, 但是, 作为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 又有着共同的创作特点:

(一)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比较客观地、真实地反映现实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基本上是以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作为它们的哲学依据。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强调真实地、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生活。“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几乎是所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共同口号。它们主张写当代, 通过平凡的日常的题材客观地、如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展示时代风貌, 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不是凭主观幻想, 而是通过客观的图景组合成的艺术形象的画廊, 展示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制度兴起的历史过程, 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 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他们特别注意调查研究和冷静地观察分析, 甚至在创作过程中改正原来的主观构思和观点, 做到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

(二)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对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浪漫主义强调描写理想, 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批判现实主义则强调揭露和批判现实, 表现对现实强烈的不满和反抗。他们的批判矛头指向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和暴行, 指向腐败的制度、堕落的人物、社会中丑恶的金钱关系和虚伪的道德风尚以及腐朽没落的封建贵族。这些作家敢于正视社会现象, 勇于探求罪恶的根由, 无情地撕下了一切假面具, 他们对现实的揭露批判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 从而使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不仅为人们认识资本社会提供了形象的材料, 而且打破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乐观情绪, 引起人们对现实秩序的永久性的怀疑, 客观上起了动摇旧制度的作用。

(三)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注重细节的真实, 强调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成功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典型。这些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与其生活的特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成功的形象大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典型, 他们处在各自不同的具体环境和矛盾冲突中, 显示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 并随着环境而发展变化。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时, 还力求精确地表现细节的真实, 突出环境、事件、人物的真实具体的准确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注重细节的真实, 往往为描写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服务, 他们认为人是一定社会的产物, 环境决定人物的行动和命运, 因而他们在塑造典型形象时, 总是把人物形象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批判现实主义与以往的现实主义不同, 他们能充分解释驱使人物行动的真正原因, 即“社会制度决定人们的命运”。他们从人与社会环电气设备巡回检查是捕捉设备缺陷和发现设备问题的常用手段, 是运行管理中的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 巡回检查质量的好坏与效率的高低, 对安全生产关系重大。但就目前变电站巡回检查工作而言, 受检设备数量及种类多、工作量大、值班员工作负担较重, 由于没有建立长效机制, 工作缺乏严格明确的质量标准和有效的管理方法, 加之巡视质量受工作人员业境的关系中去描写人物、叙述事件, 而这种描写与叙述又是发展变化的。他们以典型环境为背景, 表现人物性格形成的过程, 人物命运的变迁,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使人物和环境达到有机的统一。

(四)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般都具有人道主义思想

人道主义是他们借以批判资本主义罪恶和封建暴政的思想武器。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受压迫的劳苦群众充满同情, 很多作家以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和贵族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进行对比, 也有不少作家努力描写“小人物”的痛苦世界。很多作家还幻想用道德力量或社会改良来解决社会矛盾, 结果是理想不能实现, 于是一些人又陷于悲观主义。但是,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价值主要不在于作家们是否指出了正确的社会道路, 而在于它通过描写人民群众的深重苦难、揭露贵族资产阶级的罪恶, 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有助于引起人们对于现存制度的合理性与永久性产生怀疑。

在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笔下, 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他们使这种文学体裁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从而成为务素质、工作经验等因素的制约较多, 导致巡视不认真、不到位、走马观花或不会巡视的现象屡见不鲜, 巡回检查的质量不高, 效果不好, 对变电站的安全生产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降低设备巡回检查的工作量, 减轻值班员负担, 提高设备巡视质量和工作效率, 有必要采用一种更合理、更科学的设备巡视方法。实践表明, 通过持续改进的“四定”巡回检查方法, 具有文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样式。批判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 将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和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 熔铸在完整有机的情节结构中, 表现了深刻丰富的社会内容, 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 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虽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占据文学潮流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早已结束, 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手法将长期影响着文学创作。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别具特色的表现手法对于研究西方文学, 或把批判现实主义创作技巧运用到文学创作中, 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亚光.简明外国文学史[M].重庆出版社, 1983.

[2]、张立明, 刘欣, 胡小林.外国文学史纲[M].南海出版社, 1997.

[3]、匡兴.外国文学 (第二版) [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0.

[4]、朱维之, 赵澧.外国文学简编 (欧美部分)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0.

读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有感 第5篇

《唯批》通过着力批判马赫主义,借鉴当时哲学、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为无产阶级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

《唯批》通过对马赫主义的批判阐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首先通过《唯批》第一、二、三章的论述阐明马克思认识论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唯批》第四、五章的论述阐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发展。在全书的逻辑结构上,《唯批》先考察历史上哲学两条路线的斗争,揭示马赫主义的理论来源;然后通过考察马赫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认识论上的不同观点,以揭示马赫主义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在资产阶级哲学中的地位,进而揭穿其“最新自然科学的哲学”的伪装;最后通过考察马赫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认识论、唯物史观上的对立,提出考察、批判、评价马赫主义的若干原则作为全书的结论。

《唯批》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的概述和发展主要在第一至第五章中阐述。

(一)在第一章中,列宁从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考察、批判马赫主义,从而揭示马赫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的对立,同时阐发了辨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理。本章从以下几方面概括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1、列宁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

列宁反复指出,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完全一致,都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感觉、意识是第二性的,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外部世界的影象,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内部状态”;思想是头脑的机能,认识离不开物质。

对于感觉列宁反复强调,感觉的源泉是外部世界,感觉是物质作用于感官的结果。感觉是意识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是外部刺激力向意识事实的转化;感觉是运动着的物质特征之一;感觉的产生是物质长期发展的结果。

列宁对以上问题的精辟分析,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阐发辨证唯物主义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立场和路线;打击唯心主义与不可知论把感觉视为“唯一存在”的谬论。批评了庸俗唯物主义把感觉归结为物质的错误,同时又和二元论把意识和物质完全割裂的谬论划清界限,维护了辨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2、列宁的主体客体思想

列宁坚持传统的唯物主义立场,把客体视为外部的物质世界,把主体看成有意识、能思维的人;客体和主体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列宁认为,离开了这一基本观点谈论主体、客体的关系,就会分不清在主体客体问题的唯物论和唯心论。

列宁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把客体视为同主体的实践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客观对象,把主体看成有意志、能实践活动的社会的人;主客体的关系是一种实践、认识和价值的关系。在列宁看来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接近。列宁还把黑格尔的思想同历史唯物主义联系起来,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胸怀和对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正确态度。

列宁从彻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第一次明确提出:人的全部实践既具有真理标准的职能,又具有价值标准的职能。

(二)在第二章中,列宁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考察和批判了马赫主义的谬论,同时阐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理,包括:论证世界的可知性,驳斥切尔诺夫等人对恩格斯认识原理的歪曲,从而揭示在认识对象和过程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马赫主义的根本对立;阐述在真理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马赫主义的根本对立;说明关于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马赫主义的根本对立。通过以上论述,列宁得出关于认识论的三点结论,这些结论是根据恩格斯的认识论原理制定的,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概括和发展:

1、承认物是不依赖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着的。这是认识论的前提,是承认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的问题。这个结论是根据哲学基本问题作出的,它肯定了被反映者的存在。

2、现象与自在之物之间的界限应该这样看:二者之间没有原则的差别和不可逾越的鸿沟,通过现象可以认识自在之物。这个结论是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作出的,它肯定了世界是可认识的。

3、在认识论上也必须运用辨证法。认识过程乃是客观世界反映于人们的意识中的过程:是从不知到知,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从现象到本质,从第一本质到第二本质的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这点结论是根据辩证法和认识论相统一的原理作出的。

(三)在第三章,列宁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统一考查了哲学基本范畴,从而揭示在物质及其存在方式、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问题上哲学两条路线的根本对立。

1、列宁的物质观

列宁在驳斥唯心主义关于“物质”的错误论断的斗争中,继承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给物质下了最科学的定义:物质是作用于我们感官而引起感觉的东西,物质是我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客观实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的,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是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既反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对物质概念的歪曲,同时也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划清界线。列宁的物质观反映了时代的精华,是人类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充满彻底的辩证法,并且为我们开辟了一条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途径。

2、列宁对因果性、必然性的观点

在其他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家已有观点的基础上,列宁通过考察马赫主义者在因果性、必然性问题上的观点阐明其正确的观点。列宁指出:“划分哲学派别的真正重要的认识论问题,并不在于我们对因果联系的记述精确度,而在于我们对这些联系的认识的源泉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还是我们心的特征即心所固有的认识某些先验真理的能力”。

3、列宁对“思维经济原则”的批判

列宁指出:“思维经济原则”是在新的伪装下偷运主观唯心主义。根据唯物论的认识论,只有客观实在才是认识的基础,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通过揭露马赫主义“思维经济

原则”来源和实质,返攻马赫主义在这个问题上对唯物主义的进攻。

4、列宁的时间与空间观点

列宁批判杜林等人的唯心主义时空观,坚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列宁坚持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是永远不可分割的;唯物主义承认客观实在既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人类的意识而存在,也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列宁进一步指出:人类的时空观念是相对的。这是对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继承和发展。

5、关于自由与必然

列宁赞同恩格斯关于自由和必然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概括与发挥:首先,恩格斯与列宁承认自然界的必然性、规律性,这与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否认自然界的必然性规律性相反。其次,他们认为自然界的必然性是第一性的,而人的意志和意识是第二性的。再次,自然界的必然性是可以认识的。最后,他们认为实践是认识客观必然性的基础和标准。

(四)在第四、五章中,列宁从发展和联系的观点,考察了马赫主义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的地位(第四章)以及马赫主义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第五章),从而进一步揭露其唯心主义的本质,同时,还从哲学上总结和概括了科学上的新成就,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通过对马赫主义与康德哲学的关系的考察,列宁认为康德哲学是马赫哲学的出发点,当时新康德主义在科学迅猛发展面前败下阵来,改头换面以马赫主义出现于哲学舞台。列宁从认识论上指出康德哲学的矛盾,还其本体论上二元论的本质。列宁对康德的哲学的批判十分中肯。

列宁在第五章中重点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及其意义,批判了马赫主义同“物理学”唯心主义的联系,从而揭穿所谓经验批判主义是“最新自然科学的哲学”的虚伪性,说明了现代物理学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西方各主要国家的具体表现。列宁还阐述了“物理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同时指明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辨证唯物主义必然战胜、代替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从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批判现实主义论文 第6篇

关键词:威廉·迪安·豪威尔斯 批判现实主义 “微笑现实主义”

威廉·迪安·豪威尔斯(William Dean Howells,1837-1920),美国19世纪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编辑以及作家,是当时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领军式人物,其思想主张不仅改变了当时浪漫主义文学背离现实、顾影自怜的感伤主义创作倾向,同时还影响激励了一大批青年作家,其中包括亨利·詹姆斯、马克·吐温、弗兰克·诺里斯等人。纵观豪威尔斯的一生,他不仅以重要文学刊物《大西洋月刊》《哈珀》的主编影响文坛,他还创作了许多的文学作品,小说代表作有《塞拉斯·拉帕姆的发迹》《新财富的危害》《来自奥尔特鲁里亚的旅客》等,散文有《威尼斯岁月》《我的文学激情》等,还包括短篇小说集《我在小木屋里的岁月》以及滑稽喜剧《我的青春》,这些作品都在不同层面和程度上表现出了真实的美国社会。豪威尔斯一直强调“只有在现实中才有真实”的创作观点,认为应该抛弃浪漫主义作品中的“异常的情感和感伤的结局”,利用普通大众都熟悉的语言忠实的对现实生活进行描写,以便符合单纯且文雅的审美趣味,正是这些明确具体的现实主义主张和创作实践,使得豪威尔斯被看做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提倡者和奠基人,因此他可以被看作是19世纪美国文学的一个象征,深受美国人民的喜爱并被称为“美国文坛泰斗”。本文就将从现实主义文学角度入手,试对豪威尔斯文学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立场进行深入分析。

一 豪威尔斯与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的思潮最早出现在欧洲,这股创作潮流带有具有明显的民主主义、改良主义和人道主义,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广泛地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和斗争,尖锐而深刻地揭示出了资本社会的种种罪恶。

首先,豪威尔斯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法国民主主义诗人贝朗瑞的作品最早表现出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最终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形成,豪威尔斯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就还源于此。豪威尔斯的批判现实主义首先具有鲜明的批判倾向,因为批判现实主义本身就将揭露和批判现实作为其创作的宗旨,纵观豪威尔斯的作品可以发现,他的作品从各个方面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丑陋现象进行了揭露,同时其作品还具有高度的真实性,批判现实主义非常注重作品的真实性,许多作家都将“追求无情的真实”作为己任,他们认为艺术上的谎言会毁掉艺术家与现实之间的一切联系,因此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表现真实是无条件的,豪威尔斯的作品总是在竭尽艺术真实的基础上尽量符合生活的实际情形,因此他对美国社会的批判和揭露都是建立在没有任何怀疑的真实的基础之上,除此之外,豪威尔斯的艺术形象还具有高度的典型性,他除了表现生活细节真实之外,还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塞拉斯·拉帕姆的发迹》中的塞拉斯,豪威尔斯通过塞拉斯这个典型人物更加全面、高度统一地表现出人物和时代的本质。

其次,豪威尔斯批判现实主义的缺陷。豪威尔斯虽然对美国社会进行了深刻而尖锐的批判,但是其批判现实主义在思想和艺术上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豪威尔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核心宗旨只不过是为了引起资产阶级的注意,并幻想以改良主义手段缓和、调节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然后在道德的指引下对进行局部性的改革,因此可以看出豪威尔斯的这种揭露和批判并不彻底。《塞拉斯·拉帕姆的发迹》中,作家以独特的视角、高超的技巧和非凡的艺术才能,通过对主人公赛拉斯·拉帕姆的生活经历与最终破产的描述,表现了对美国新生资产阶级的乐观看法,对那个时代资本垄断的无奈和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追求以及最终理想幻灭的痛苦。小说中的塞拉斯作为暴发户最终还是破产,他并不可能真正地走入所谓的上流社会;豪威尔斯虽然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他也确实表现了许多的社会黑暗面,但是其本身信奉的资产阶级世界观的限制,他还没做到真实全面地反映现实生活,从塑造人物形象上就可看出,他在揭露资产阶级人物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美化,这实际上就大大虚弱了批判的深度、广度与强度;豪威尔斯着里希望可以从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出发,进而为社会中存在的矛盾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和途径,但这些办法在实际上没有办法达成或者奏效的,因此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消除生活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二 “微笑”的批判现实主义立场

豪威尔斯是“微笑现实主义”创作倾向的代表人物,他一方面针砭时弊地表现出了美国社会黑暗丑陋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却对这样的社会充满着乐观的态度,总是用一种微笑的方式去诠释现实中存在着的各种矛盾。

论《名利场》中现实主义的批判风格 第7篇

一、19世纪英国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

19世纪的英国, 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盛行, 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的《名利场》作为当时英国文学界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全面并且辛辣地揭露和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中贵族与中上等社会的生活实态。当时的英国社会上下弥漫着一股恶劣的铜臭, 从处于贵族一直到社会底层的人们, 无一不是为了金钱和权势而活。萨克雷通过利用巧妙的人物刻画手法与幽默且深刻的讽刺, 无情地撕开了披在贵族脸面上那奢华并且美丽的面纱, 使大众真正了解了当时英国社会幕后的腐朽和丑陋。

19世纪的英国, 工商业非常发达, 贵族通过权利统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道德、情感以及真爱已经被人们忘在脑后, 所有人都在向着权势和金钱进发, 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不择手段地谋求金钱, 中上等阶层的人不顾道德廉耻, 争相满足自己的私欲, 充实自己的脸面, 道德和亲情相继沦丧。在社会的畸形发展已经孕育了一股危险气息的同时, 现实主义批判风格的作品相继问世, 提醒人们应该注意平时的行为以及道德的培养, 加强人与人内心的情感交流, 让真情和爱重新出现在这个已经充满尘埃的社会之中。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为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人与人之间已经变得非常冷漠, 表面上的热情其实是为了掩盖背后丑陋的金钱交易, 人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萨克雷通过极端讽刺的手法, 在其成名作品《名利场》中揭露了英国社会的本质, 其所使用的人物塑造方式和艺术特色, 在英国现实主义作品中独树一帜, 是当时英国文学界乃至世界文坛中非常优秀的一部作品, 而萨克雷从此也被人们所记住。

二、《名利场》中的人物塑造及艺术特色

1、动态逼真的人物性格彰显现实主义特色

萨克雷认为:“小说的艺术其实就是表现自然, 最大地传递真实感。”, 之所以《名利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原因就是萨克雷在《名利场》中将这一观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成为英国乃至世界上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影响非常深远。

《名利场》中, 萨克雷通过对主人公利蓓加“冒险女性”的成功塑造, 不仅反映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同时还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如果获得成功, 那么首先要具备一个条件, 那就是逼真的现实描写, 让读者切实感到人物的血与肉、心理、行为以及所遵守的道德准则, 这是对现实的一种真实描写和刻画, 正如萨克雷所说, 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需要首先尽力展现一个环境以及处于这个环境中的人物, 然后才能够对其进行塑造。《名利场》中的主角利蓓加的性格, 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变化, 正如现实中的人一样, 处于一种环境中就需要融入这个环境, 一个人不可能改变一个环境, 只能通过环境的要求改变自己, 这样便衍生出了各式各样动态式的人物性格。

利蓓加在平克顿女校工作的时候, 受到了校长平克顿的鄙视, 心中愤懑不过, 在离校的时候竟然将平克顿平时最喜欢的约翰生大字典扔到车外, 这集中体现了利蓓加在校里校外时不同的情绪变化;而当利蓓加从爱米利亚家中认识到了金钱的魔力之后, 在与乔斯的交往中, 人们还能够看出利蓓加在那个时候其实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 但是随着社会历练过程的增多, 加上与罗登私奔之后自己的目的和计划宣告破灭, 利蓓加的性格和情绪逐渐发生着变化, 从稚嫩并且爱发脾气的小姑娘逐渐变成了一个富有心机、冷酷并且贪婪的女人。

然而这就是现实, 现实的坚硬令很多人的心肠也逐渐变得坚硬, 对待人和事的时候情绪反映已经被弃置, 充分冷静的头脑以及铁石心肠, 狠辣的做事手段与道德的沉沦, 让他们能够在短时间里获得大量财富, 让富有爱心的人觉得不可思议。萨克雷通过对主人公利蓓加的遭遇, 以及与利蓓加有关系的所有人物的性格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刻画, 在19世纪英国社会的大背景下, 《名利场》不仅能够让英国人感同身受, 同时还让全世界的人们从根本上看清了资本主义的丑恶嘴脸。

2、夹叙夹议的艺术特色令批判效果更加明显

在《名利场》中, 萨克雷不仅成功塑造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性格, 同时还通过利用夹叙夹议的手法, 将整部小说的讽刺效果推向了极致。比如当利蓓加在参加了岗脱大厦的宴会之后, 因为身价的暴涨, 社会中的几家豪门纷纷邀请利蓓加上门做客, 在这个时候萨克雷通过利蓓加眼睛对豪门大门的观察, 却用自己的口吻写到:“这几家全是大官大府, 亲爱的读者和我这写书的休想进他们的大门。亲爱的弟兄们, 我们站在这么庄严的大门前面, 应该诚惶诚恐才对。在我想象之中, 里面准有站班的侍从官, 他们手里拿了亮晃晃的银叉子, 看见有不合格的闲人进来, 举起叉子就刺。外厅不是总坐着个新闻记者, 等着记录那些大人物的名字吗?”, 这段议论就被直接放在了正文之中, 让读者感到意外的同时, 又体会到了萨克雷式的幽默讽刺, 在全文之中, 不仅在这一处, 在其他故事情节令人匪夷所思的时候, 也会出现这样的议论。

这种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其实也经常被很多其他著名作家使用, 以便突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最主要的还是深化作品主题。在《名利场》中, 萨克雷利用这种写作手法, 最主要的还是针对英国社会上层社会的糜烂生活进行讽刺, 让人们认识到他们的虚伪和丑陋的同时, 还将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时不时地透露给读者, 这种巧妙的构思安排, 不仅让批判效果更加明显, 同时还向读者和社会传达出了自己对于真实社会的态度和期望。

三、《名利场》中现实主义风格的批判手法

1、绝妙的讽刺

面对英国上层社会的糜烂生活, 萨克雷在《名利场》中对其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所使用的讽刺手法别出心裁, 独树一帜。他利用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和行为的矛盾、道德思考与实际行为的悖逆, 两相对比, 层层深入, 由具体到抽象, 将英国社会的腐朽刻画得入木三分, 令人叹为观止。

(1) 人物心理与行为

在人物的心理与行为相矛盾方面,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奥斯本。奥斯本出身低贱, 身份卑微, 在未发达之前相当贫穷, 是典型的社会底层人员。但是在证券经纪人赛特笠的栽培之下, 他通过欺诈和各种手段才成为了当时社会中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同时也成为了当时伦敦真正的有钱人, 并且在当时奥斯本还非常支持自己的儿子乔治和赛特笠的女儿爱米利亚的婚姻。并且他在这个时候总是向人吹嘘自己是个“老老实实做生意的人”!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 1832年, 英国受到拿破仑的进攻, 战争让赛特笠的家族破产, 这个时候的奥斯本不仅没有帮助赛特笠东山再起, 反而落井下石, 几乎就在赛特笠家族宣告破产的同时, 奥斯本就向自己本来的儿媳爱米利亚发了一封信, 信中说:“你父亲的行为影响到了我的家族, 这么恶劣的行径, 我们当然要将你和乔治的婚姻取消!”。从这一点来看, 奥斯本不仅没有借机报恩, 反而恩将仇报, 并且将本来是自己亲家的赛特笠的行径作为自己忘恩负义的理由, 不仅如此, 奥斯本还威胁自己的儿子乔治与丑陋的施瓦兹小姐求婚, 而当乔治拒绝之后, 奥斯本“气得脸色发青, 两只眼睛像火炭般在燃烧!”。但是事情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因为施瓦兹家财万贯, 当乔治通过别人秘密地与爱米利亚结婚的消息被奥斯本知晓之后, 奥斯本立即烧毁了遗嘱, 取消了乔治的继承权, 虽然自己心理也觉得这样做不对, 但是在金钱的诱惑下, 最终奥斯本竟然亲自向施瓦兹小姐求婚!

萨克雷通过对奥斯本这个资产阶级人物的精确描写, 将其心理所想与行动之间的矛盾充分地展现, 全面刻画了一个资本家的丑恶形象。矛盾并没有僵持多久, 奥斯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向金钱靠拢, 置伦理道德于不顾。

(2) 对道德的思考与实际行动

对道德的思考与实际行动的悖逆, 也是奥斯本的一个典型特征, 因为赛特笠家族的破产, 影响到了奥斯本的生意和财产, 而对于当初赛特笠对奥斯本的帮助, 奥斯本在心理几乎不需要进行思考, 他那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品质暴露无遗, 在赛特笠破产之后, 对待赛特笠最苛刻、最狠毒、最瞧不起的人就是奥斯本, 他不仅恩将仇报, 而且还将自己的发财梦寄托在自己儿子的婚姻之上, 逼迫乔治与爱米利亚解除婚约而与当时家财万贯的施瓦兹小姐求婚, 就是明证, 他不会思考自己儿子幸福, 他只会思考如何能让自己和儿子得到金钱, 他同时也不去思考人生的意义, 只会将一切都看成金钱的代名词。

从给爱米利亚发信件, 促使她与乔治的婚姻尽快解除, 到烧毁遗嘱抹杀乔治的继承权, 再到亲自向施瓦兹小姐求婚, 这一切实际行为无一不展现了资本主义的丑恶, 《名利场》中的大多数人, 都与奥斯本非常相似, 只不过他们的背景不同而已。不过相同的是, 他们都在为追求金钱而不择手段, 不顾伦理道德限制, 令很多有道德的人不能够理解他们所做的事, 更不能了解他们的心。但实际上, 当时英国全社会但凡是有权有势的人, 都是如此, 这对于人类道德和情操方面又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2、对比与统一

(1) 表面上的对比

萨克雷不仅利用讽刺手法对英国当时的社会进行无情的批判, 同时还运用了对比的方式, 将主人公利蓓加本人以及与其有关系的所有人, 都进行了外表和行为上在不同境况下的详细比照。

比如在赛特笠没有破产的时候, 萨克雷对其是这样描述的: “红光满面、衣着考究、谈吐风趣”, 但是在赛特笠破产之后, 萨克雷对其又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描述:“疯疯癫癫、低声下气、干瘪憔悴、衣服破旧”;而对利蓓加也进行了一番比照, 通过利蓓加幻想之中的毕脱男爵形象:“气宇轩昂、衣着华丽并且傲气凌人”直到现实中的毕脱:“模样猥琐、形态老土以及感情鄙俗”, 相互对照, 充分表达出资产阶级人物状态的丑陋。

萨克雷不仅对赛特笠以及利蓓加进行了对比, 还对作品中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都进行了不同场合下的鲜明对比, 其中不乏对社会上流社会中顶尖人物的描写。这些都能够反映出萨克雷对当时社会人物的鄙视和讽刺, 在不同的环境中, 本来相同的人却做出完全相反的姿态和行为, 在这背后, 其实目的都是一样的。

(2) 本质上的统一

正如恩格斯对资产阶级的描述一样:“资产阶级看来,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 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 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 《名利场》将资产阶级以及贵族阶级进行了细致的刻画, 无论权势多高、资产多厚, 其实他们都是为了这个而活着,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萨克雷将《名利场》比作一场戏, 喻示着人们在这场戏中都有自己的追求, 其实在资本主义的大背景之下, 个人追求名和利是天经地义的, 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

所以无论是女主角利蓓加还是那些上流社会的代表人物, 亦或是那些中产阶级还是那些社会底层, 在资本主义统治的国度里, 他们都有相同的本质, 那就是对金钱和权势的追逐, 那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而在千变万化的人事更迭背后, 追逐名和利是人们向前以及社会发展的原始动力, 虽然资本主义拥有繁华的表面, 但这却是本质上的统一。

四、从《名利场》中得到的启示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古语早已指出了这存在于人间的永恒主题。名和利, 是人们在生活中必须追求的东西。在《名利场》中, 萨克雷通过对各个人物的详细刻画和描写, 既讽刺了英国当时社会的状态, 同时也让全世界的人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的丑恶, 其实在作品的结尾, 萨克雷并没有触及当时社会的根本制度, 而是将人物的结局安排得比较完美, 这其实是萨克雷的内心期望, 他期望真情和爱能够重现在这个充满尘埃的社会上出现, 并且指出名和利其实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所以故事结尾萨克雷仍然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让那些嗜好金钱和权利的人没有遭到最恶劣的报应。

其实无论在任何国度之下, 对名和利的追求都是必然的, 这是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但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 如果利用一生的时间只去追求名和利, 那么名和利就成了这个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了, 人将失去所有比名和利更好的东西, 比如亲情和爱, 道德和诚信。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我们已经走上了快车道, 几乎没有太多的时间停下来欣赏周围的风景, 听听身边人的声音,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为名和利追逐着, 奔跑着, 无论是被逼迫还是心甘情愿, 都不能将名和利当作自己一生的追求, 否则将会得不偿失。

五、结语

《名利场》用作者萨克雷的话来讲, 其实就是一场熙熙攘攘的戏, 但戏中的人物特性和环境却和现实几乎丝毫不差。萨克雷利用特殊的人物塑造方式和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利用表面的对比和实质的统一, 无情地批判了当时英国社会的腐朽和丑恶, 同时也通过作品表达出了自己对于社会的期望和意愿。但同样是在熙熙攘攘的生活环境中, 无论社会如何变化, 人们对于名和利的追求都是永恒的, 反观今天的社会和生活, 我们对照《名利场》中的环境, 在惊叹如此相似的同时, 也应该思考如何调节名和利在我们生命中的比重, 让生活更美好, 让人生更充实。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的成名作品, 作品通过丰富的讽刺手法对英国当时的社会拜金主义风气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本文通过对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写作风格进行讨论, 以《名利场》为例, 集中介绍了《名利场》中塑造动态人物性格的手法以及夹叙夹议的艺术特色, 同时也举出了萨克雷常用的对比、统一的讽刺手法, 最后通过对《名利场》的反思, 列出了这部作品对当代人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名利场,现实主义,英国社会,萨克雷,批判

参考文献

[1]赵红英.英国文学简史学习指南.刘炳善, 主编.《英国文学简史》配套辅导[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2]涂靖.《名利场》语用解读——文学语用学探索之一[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 18 (6) .

[3]陈华茹.《名利场》中爱米丽亚与利蓓加的人物形象赏析与比较[J].山花:下半月, 2010 (1) .

[4]王新春, 李沙沙.《名利场》的人物分析及主题思想[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 .

批判现实主义论文 第8篇

《天下第一楼》是中国当代著名剧作家———何骥平, 于20世纪80年代末完成的话剧作品。该作品以20世纪上叶老北京繁华的商业区———前门为背景, 讲述了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在动荡岁月里沉浮的故事。虽然故事都发生在一家小小的饭店里, 但是透过饭店与饭店中人物的命运, 我们可以窥见整个北京———乃至整个中国在那段岁月里命运的变迁。作品时代气息强烈, 各种设定周全而细腻;所绘众生也各具特色, 活灵活现, 那一口京白的台词非常生动;情节展开紧扣时代变迁, 蕴含的思想意味深长, 很能引发读者思考。

其实《天下第一楼》并不像传统意义上典型的悲剧。亚里斯多德在其论悲剧艺术的著作《诗学》中对于悲剧创作的论述, 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悲剧艺术乃至戏剧艺术的圭臬。亚里斯多德认为, 悲剧描述的是“行动中的人”;悲剧要符合时间地点和情节高度集中的规则;悲剧情节发展要出乎意料, 急转直下, 充分体现人物在命运面前的无奈, 要有巨大的震撼力, 让观众沉浸在怜悯与感动中, 从而得到感情的升华[1]。亚里斯多德的这套理论可以说是最经典的古典悲剧创作理论, 并且深深影响着后来的创作者。到了文艺复兴时代, 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悲剧打破了这种创作模式;但是, 浪漫主义戏剧仍然力图刻画人物与命运的对抗, 情节发展也非常激烈。

亚里斯多德的戏剧理论一直或明或暗地统治着西欧的戏剧发展。直到四百多年后,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批判现实主义戏剧诞生。批判现实主义戏剧以俄国的契诃夫和挪威的易卜生为代表。批判现实主义戏剧是完全不像悲剧的悲剧, 但是同时也是真正的悲剧。在这里, 我想用“哀歌”来描述这种悲剧形态。其实, 这种称谓的思路来自今年9月所听台湾淡江大学教授———吕正惠先生的讲座。吕先生用“悲剧”和“哀歌”来分别描述亚里斯多德式的西方古典悲剧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戚伤之音。当然, 如果用戏剧结构来描述的话, 就分别为为“纯戏剧结构” (亚里斯多德式) 、“史诗式” (莎士比亚式) 和“散文式”结构 (批判现实主义戏剧) 。

《天下第一楼》虽然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 但是它与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一样, 许多地方体现出“哀歌”式的悲剧风范。接下来, 本文将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角度, 结合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剧作家的作品———契诃夫的 《樱桃园》、《万尼亚舅舅》、《三姐妹》 与易卜生的 《玩偶夫人》、《群鬼》等, 分析作为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戏剧作品的《天下第一楼》与古希腊风大相径庭的悲剧风格。

二.人物:不甘平庸但无能为力的凡人

《天下第一楼》的主角是福聚德掌柜卢孟实。他富有才干, 但一直屈居人下。福聚德的老掌柜唐德源很赏识他, 将他从旧老板处解救出来, 并提拔他为福聚德的二掌柜。卢孟实不负重托, 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周旋于各派势力之间, 与福聚德的堂头常贵、相好玉雏儿等人一道努力, 不仅使福聚德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存活下来, 还越发蒸蒸日上, 成了京城第一。可是卢孟实自己的处境却一直非常艰难。老掌柜唐德源的两个儿子自己只知唱戏和练武, 却忌恨于外人卢孟实抢了他们的家业, 并一直阻碍卢孟实的经营大业;破落的贵族子弟克五对于家道衰微破不甘心, 妄图对福聚德进行敲诈;他与警察相勾结, 抓住了福聚德烤鸭师傅罗大头藏大烟的证据, 卢孟实为了为罗大头作保只好丢了掌柜身份, 最终放弃了十年事业而返乡。

批判现实主义的戏剧作品中, 所描述的是一群“灰色的人”。从三姐妹、朗涅夫斯基太太、万尼斯基, 到娜拉、阿尔芬夫人……大家都是热情善良、富有才华和理想的人, 也都是凡人———即不再是古希腊悲剧中一出生就背负着沉重命运的大英雄, 也不是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帝王将相。因此, 这些凡人主角注定不可能像传统的悲剧主角那样, 与惊涛骇浪般的命运做斗争;他们的生活中没有惊涛骇浪, 有的, 只是默默蚕食人生的平庸与无奈。但是他们之所以从这群屈服于现实的人中间脱颖而出, 正是因为他们并未顺其自然地接受了这种不合理生活的秩序, 而是拒绝平庸, 选择反抗, 想摆脱灰色的生活, 实现自己的理想。

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曾引用斯马特《悲剧》中的一段话:“如果苦难落在一个生性懦弱的人头上, 他逆来顺受地接受了苦难, 那就不是真正的悲剧。只有当他表现出坚毅和斗争的时候, 才有真正的悲剧, 哪怕表现出的仅仅是片刻的活力、激情和灵感, 使他能超越平时的自己。悲剧全在于对灾难的反抗。陷于命运罗网中的悲剧人物奋力挣扎, 拼命想冲破越来越紧的罗网的包围而奔逃, 即使他的努力不能成功, 但在心中却总有一种反抗。……因此, 对悲剧来说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 而且是对待痛苦的方式。没有灾难的反抗, 就没有悲剧。引起我们快感的不是灾难, 而是反抗”[2]。批判现实主义戏剧的主人公, 承受着被称为“平庸”的苦难。他们对“平庸”的反抗所带来的情绪, 正是一种哀歌式的无奈与凄凉。

在《三姐妹》中, 三姐妹的兄长安德烈, 一个庸碌的好人, 曾感叹“唉, 那些都在什么地方, 我的过去的一切都到什么地方去了?当我的青春、愉快、聪明;当我的幻想和优美的思想;当我的希望照耀着现在和将来的时候, 那些都到哪儿去了?为什么我们刚刚登上人生的道路, 就变成苦闷、凡庸、不快、懒惰、无用、不幸了……” (第三幕) 。这是接受平庸与不正常的生活秩序的凡人无力的哀叹;结尾时三姐妹拥抱在一起, 大姐娥尔加感慨“时光过去了, 我们也死了, 人们都把我们忘记了, 忘记我们的面容, , 我们的声音, 我们的人数…… 我亲爱的姐妹们, 我们的生命还没有完, 我们还要活着啊!……仿佛再过一会我们就会知道, 我们为什么活着, 我们为什么痛苦!假使我们能够知道!” (第三幕) 这, 正是不甘于平庸的凡人英雄们所吟唱的哀歌。《天下第一楼》中, 卢孟实这位凡人英雄, 想在荒乱的时代步履维艰地发展福聚德, 正是他反抗命运的方式, 这部作品也因此闪耀着悲剧式光彩。

三.情节:琐碎的生活与非正常的秩序

黑格尔曾将不幸的来源分为三类。其中, 所谓第三类悲剧, 即“……最后, 它还可能仅仅是由于剧中人相互所处的地位, 于是在一般的生活坏境中, 既没有哪个人物特别坏, 也没有什么错误或意外的事件, 却可能出现一种情形, 在其中具有一般道德水平的人物不得不清清醒醒地睁着眼睛相互残害, 却没有哪一个人完全不对。”叔本华认为最后这一类悲剧最好而且最可怕, 因为坏人和不幸的偶然事件只是偶尔才出现, 而“在最后一类悲剧, 我们看出毁灭幸福和生命的那些力量随时都可能摆布我们”[3]。这第三类悲剧中“随时毁灭幸福和生命的力量”, 即是批判现实主义戏剧中哀歌式的情节所表现的———琐碎的生活与非正常的秩序本身对于未曾麻木的人就是苦难。

前文已经讲到, 批判现实主义戏剧是一种“散文式”的戏剧。没有集中激烈的冲突与巨大的命运转折, 只是描述着某个场合下平凡的日常。但是, 正因为这可能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日常, 所以发生在这种日常中的悲剧才更加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黑格尔在《美学》中写道, “戏剧作品不仅要表现观众也应该有的那种生命意识, 而且还要使作品本身成为由情境、情况、人物性格和动作情节形成的一种有生命的实际存在”[4]。《天下第一楼》的主线情节就是卢孟实被请来接受福聚德的十年。十年中, 作者主要选择了三个场景来描写:老掌柜决定请卢孟实与卢孟实初来福聚德;唐茂昌拜师请客;罗大头藏烟导致卢孟实离开福聚德。所描写的也无非是酒楼饭店的日常运营, 伙计们的东拉西扯, 但是读者在阅读中就分明感到悲剧正在“静静地发生”。唐家二位公子吃喝玩乐还不停地给卢孟实拆台;罗大头小肚鸡肠、不识大体与恶习难改;克五得势时的作威作福与失势时的无赖;侍候了客人一辈子的堂头常贵被洋人羞辱以致气愤而死;卢孟实一直力图出人头地却始终无法挣脱父亲被羞辱致死的梦魇;还有师爷、执事、警察……在那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代, 各色势力的代表在这个小小的酒楼依次登场, 正是这些人给福聚德和卢孟实带来琐碎而庸俗的苦难, 直至抛弃十年事业, 被逼还乡。这种无声地流淌着的悲剧, 比起惊涛骇浪更为可怕。它一直漫漫腐蚀着人的意志, 却无影无形, 就算想反抗都让人无从下手。这就是哀歌式的悲剧。

黑格尔在 《美学》 中还有对“浪漫型悲剧人物”的论述, “浪漫型悲剧人物却一开始就置身于复杂的偶然关系和情况之中, 可以这样行动也可以那样行动。所以由外在情况提供机缘的冲突基本是由人物性格产生的”[5]。所谓“复杂的偶然关系与情况”, 就是由日常生活铺就的导致悲剧的情节。《玩偶夫人》中, 海尔茂对娜拉日常多么宠溺;但当他伪君子的嘴脸暴露时, 娜拉才真正感到被当成玩偶的八年是多么悲凉;《三姐妹》中, 三位渴望工作的姐妹, 失去了各种走向新生活的机会, 最终也没能坐火车前往莫斯科。《万尼亚舅舅》中的万尼斯基, 将自己生命的意义寄托在靠不住的姐夫教授身上;从盲目崇拜并为之付出到失望与厌恶, 他一开始就选错了生活的道路, 以至于会产生“我的生活已经消磨完了这一个念头, 日日夜夜像一个梦魔似的压在我身上。我没有过去, 过去给我傻里傻气地浪费在不相干的事情上了, 而现在是因为极端地没有意义而变得可怕” (第二幕) 这样的念头。

圣·奥古斯都在 《忏悔录》中写道, “戏剧也曾使我迷恋, 剧中全是表现我的痛苦的形象和激起我欲望之火的形象。没有谁愿意遭受苦难, 但为什么人们又喜欢观看悲惨的场面呢?他们喜欢作为观众对这种场面感到悲悯, 而且正是这种悲悯构成他们的快感”[6]。批判现实主义戏剧没有苦痛的形象与苦难的情节, 但是却凭借日常化的“苦难”给人带来更深沉的悲悯。读完《天下第一楼》, 我们也能感受到, 富丽堂皇的酒楼里, 在案头、在席面、在账房……, 悲剧无处不在。我们作为读者, 仿佛也成为了剧中的客人或伙计, 在生活化的场景与情节中, 感受着静静流淌的生活的悲哀。

四.环境:孕育悲剧的社会

批判现实主义戏剧的一个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描写平凡人的日常生活, 揭露整个社会的问题并加以批判。《鬼》中的阿尔芬夫人, 在丈夫生前不得不忍受其荒唐无耻的行为还要为之掩饰;在丈夫死了多年以后还要承受先人造孽后人遭报的苦难。以至于她会感到“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许多鬼, 曼德斯先生;我有时候会想到咱们都是鬼。不但是因为咱们继承咱们父母遗传给我们的东西, 而且继承了许多旧的死了的观念和所有旧的死了的信仰” (第一幕) 。这样充满着“死了的观念和旧的信仰”的环境, 孕育着悲剧, 使人窒息。

朱光潜认为, “悲剧中可怖的东西必须用艺术的力量去加以克制, 使之改观, 使它只剩下美和壮丽。悲剧表现的是理想化的生活, 即放在人为的框架中的生活”[7]。批判现实主义戏剧既没有可怖的东西, 也没有美和壮丽, 有的只是散文般素雅的生活记录。所以, 批判现实主义戏剧作品的背景一定是现实社会;社会可大可小, 但一般很小, 是一个浓缩在小环境中的社会的缩影:三姐妹、阿尔芬太太以及娜拉的家中, 朗涅夫斯基太太的樱桃园、还有福聚德酒楼。可能易卜生和契诃夫的作品主要发生在人物的家中, 与社会还有一定的隔离;但福聚德酒楼作为公开营业的场所, 更加无所阻碍地接纳了社会的三教九流。前文所提到的来到酒楼的各色人物, 正是其所代表的社会各方势力的体现;通过这些人物的登场, 社会各方势力不约而同地压迫着福聚德的存在。

《天下第一楼》的一二三幕分别发生在1917 年 (张勋复辟) 、1920年 (北洋政府上台) 、1928年 (国民政府上台) 。作者挑选了这三个特殊的时间段, 就是为了更好地在福聚德中体现在风云变幻、新旧交替的社会风貌。无论什么势力上台, 反动与压迫一直存在且愈演愈烈。正是由于这种悲哀的社会状态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才导致福聚德与卢孟实一直在于生活中各色平庸的恶人与苦难作斗争。正如第三幕尾声中警察头子所说“甭管张三、李四谁当掌柜的, 也得烤鸭子, 不论皇上、总统、长毛、大帅, 谁来也得吃鸭子, 这就叫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阿尔芬夫人口中的“旧的死了的信仰”所铸就的环境, 既是三姐妹生活的那个死气沉沉的小镇, 也是娜拉即将遭遇的寒冷的冬夜, 更是福聚德艰难生存的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 这才是福聚德与卢孟实悲剧的根源, 以至于二掌柜王子西会感叹“不知道打哪就给你横插一杠子, 想的挺好, 一下子全完” (第三幕) 。这种在生活中本来的计划被突如其来地打乱的感觉, 真是深深的印到了读者的心里, 即被莫名的打击击溃了幸福和生活的感觉, 而且这种打击源自生活本身的混乱。总之, 批判现实主义戏剧的社会背景并没有什么颠沛流离、生离死别、刀光剑影的混乱, 但是这哀歌般混沌的灰色浊流, 一直静静流淌, “悲凉之雾, 遍布华林”。

五.尾声:渺茫的希望

《天下第一楼》的结尾, 卢孟实辞去掌柜之职, 购置了田产返乡, 似乎获得了宁静的归宿;福聚德仍在经营, 玉雏儿指挥大家挂上了青天白日旗与新对联。似乎大家都平安、一切都化险为夷, 生活还会继续;但是总有些热情和理想被浇灭了。没有绝望的毁灭, 在悲哀的余韵中, 还有丝丝希望的气息。

批判现实主义戏剧的结局也很生活化:即使理想没有实现, 但在伤心之后大家又要启程奔向新的生活。而在古希腊悲剧和浪漫主义悲剧中高潮和结局往往伴随着一大批死亡。樱桃园别墅的门都上了锁, 院子里传来阵阵伐木声;阿尔芬夫人家周围的山谷迎来了壮丽的日出;三姐妹在火车站拥抱在一起憧憬着未来。也许古典悲剧的主角一死了之还比较轻松;那些背负着过去的悲哀, 明知道可能要继续忍受这种悲哀, 还选择继续活下去的人, 却更加有勇气。我们大多数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尼采说, “这就是现代, 就是旨在毁灭悲剧的苏格拉底主义的恶果。如今, 这里站着失去神话的人, 他永远饥肠辘辘, 向过去一切时代挖掘着, 翻寻着, 寻找自己的根, 哪怕必须向最遥远的古代挖掘”[8]。现代社会似乎已经毁灭了神话和古典悲剧存在的土壤;但人们对悲哀的生活真相的探索却不会停止。

参考文献

[1]. (俄国) 契诃夫《三姐妹》, 曹靖华译, 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国民国十六年一月再版

[2] . (俄国) 契诃夫《万尼亚舅舅》, 芳信译, 世界书局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七月初版

[3] . (俄国) 契诃夫《樱桃园》, 梓江译, 小民出版社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七月初版

[4] . (挪威) 易卜生《鬼》, 沈子复译, 永祥印书馆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六月初版

[5] . (挪威) 易卜生《玩偶夫人》, 沈子复译, 永祥印书馆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十月再版

[6] . (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等著《罗念生全集.第一卷:亚理斯多德、诗学、修辞学、佚名喜剧论纲》, 罗念生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7] . (德国)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 朱光潜译“汉译学术名著丛书 (珍藏本) ”, 商务印书馆2009年4月第一版

[8] . (德国) 弗里德里希·尼采《悲剧的诞生》, 周国平译, “汉译文库”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3年11月第一版

异化、批判与共产主义 第9篇

1.“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的克服。

马克思在考察异化扬弃的问题上, 已经跳出了现有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制度框架, 从而为异化扬弃明确了方向。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第三笔记当中, 马克思明确地提出了“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是人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虽然, 马克思这里提出的“共产主义”思想属于存在着缺乏现实考证和科学理论支持的价值判断, 但“共产主义”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另一种社会制度, 它的提出完全迎合了异化扬弃的主体否定之否定方法论思维模式。所以, 马克思说:“它 (共产主义———笔者注) 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复归, 这种复归是完全的, 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产的。”[1]

马克思所批判的另外一种“共产主义”观点是主张废除“国家”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对于这种共产主义观点马克思没有多谈。马克思肯定了这两种共产主义观点都有着积极意义, 因为这两种形式的共产主义都认为异化“扬弃”是人向自身的还原和复归。这两种形式的“共产主义”有着一个共同的缺陷———它们都没有对私有制的本质有着清晰和准确的理解。所以, 它们还是被“私有财产”所束缚的。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 马克思认为, 他所理解的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对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他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 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 这种复归完全的, 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产的。”马克思说:“上述未完成的共产主义 (‘粗陋的共产主义’———笔者注) 从各个与私有财产相对立的历史形式中为自己寻找历史的证明———在持续存在中的证明, 同时它从运动中抽出个别环节 (卡贝、维尔加德尔等人尤其喜欢卖弄这一套) , 把它们作为自己是历史的纯种的证明固定下来。”[1]

可见, 马克思超出那些“粗陋的共产主义”者的地方, 在于他以历史视角和历史运动过程的必然性来对待“共产主义”及异化的扬弃, 而不是把它们看成为被抽象出来的环节。“共产主义”是通过扬弃私有财产来实现这个运动过程。从主体对象化能力角度来看, 共产主义更不是要消灭这种对象化的存在方式, 不是使人本质力量的消逝, 不是返回到不发达、简单状态中去的那种贫困, 共产主义是人本质的真正实现。在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 马克思重申了这一观点。他认为,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 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运动。”[2]在这里, 马克思并不仅仅是把共产主义当做理想, 而是要使它变成改变现实社会的实践动力和力量, 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共产主义的现实意义。

“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最终成为了异化思想中“批判”活动的目标和最终历史走向。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以及它在异化的批判、扬弃问题上的地位和意义, 将马克思的人学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在了一起, 从而找到了人学与社会学的契合点。

2. 人的全面发展———异化的最终扬弃。

在私有制条件下的劳动是异化劳动。当人从事动物式的“片面的生产”时, 又似乎成为了真正的生命活动。相对于动物而言, 人的生产活动应该是“全面的”, 只有“全面的”活动才是自由自觉、非异化的劳动。扬弃异化就是要实现人本质, 实现人对象化的生命价值, 实现对生命全面的占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提出的“人本质的全面性”和对“人的本质的全面的占有”是相对于动物片面性存在而言的。动物是以动物本能直接去占有自然, 人在私有制条件下的劳动与此类似。所以, 马克思说“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 对象只有在“被我们直接占有, 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 简言之, 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1]。在马克思看来是这样的劳动只是动物的片面性, 而非真正人的主体能动的全面性表现。

“全面性”还有一种涵义, 它指在现实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 人能够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实现全面的占有。这时人从主体存在转变成为了客体存在, 人具有主客体的双重性质。人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到了另一个主体存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 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不是像费尔巴哈所说的固定在某种抽象物上。

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 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 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 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 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 明天干那事, 上午打猎, 下午捕鱼, 傍晚从事畜牧, 晚饭后从事批判, 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2]。马克思在对“分工”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全面发展观, 把异化扬弃目标置于了新的理论之上。他认为, 在共产主义这种新社会形态当中, 人的活动不再是囿于片面“分工”, 不再受“分工”的约束, 劳动成为了生活需要。“分工”也不再是异己力量, 体现了人片面发展的“分工”已经被消灭, 取而代之的是出于自愿、自觉的多样化劳动。自觉而多样化的劳动形式, 是建立在全面占有个人所创造出的社会生产关系之上, 在具体社会形态和生产关系之上的全面性才是真正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

人类历史上, 曾有过个人关系和人能力的原始全面性的阶段。在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的人类早期阶段, 个体交往从单个的角度来说还算是比较丰富的。“单个人显得比较全面, 那正是因为他还没有造成自己丰富的关系, 并且还没有使这种关系作为独立于他自身之外的社会权力和社会关系同他自己相对立。留恋那种原始的丰富, 是可笑的, 相信必须停留在那种完全空虚之中, 也是可笑的。”[3]可见, 社会关系“原始的丰富性”并不是马克思所倡导的人对社会关系全面的占有, 更不是人全面发展的真正要义。原始丰富性只能是过去的存在状况, 相对于现在是已然成为过的“历史”而已。

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 人们的交往关系因商品、货币的普遍化而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是一种新型的“全面性”———它建立在物的交往基础上, “物”这种形式的交换价值变成了人们交往的中介。“物”沟通起了人们之间的普遍联系, 但是“物”却成为了另一种异己的力量。马克思说:“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 能力的发展就更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 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 这种生产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化的同时, 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3]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全面性, 这是历史的必然, 它比人们在以自然血缘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为基础的联系要更具有积极意义。因为“通过私有财产及其富有和贫困———或物质的和精神的富有和贫困———的运动, 正在生成的社会发现这种形成所需的全部材料;同样, 已经生成的社会, 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1]

资本主义毕竟不是合乎人性的理想社会状态, 也不是能够促进人的真正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形态。最终,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要建立在相应的社会形态中才是有可能的。这个理想社会形态就是后来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分析的“共产主义”社会。这种社会形态下人的全面发展, 不再以物化为代价, 也不再以人与人普遍异化为条件。相反, 理想化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祛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不平等, 个人的发展与他人的发展之间是互为条件。就像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那样,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3. 马克思对异化扬弃的选择和指向。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劳动异化状况时, 提出了整个人类历史无外乎是人通过劳动的诞生史, 而迄今为止人所有的活动都是异化了的劳动———这种劳动是人的对象化力量以感性、异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对这种异化劳动的扬弃是需要从根源入手, 将异化的扬弃转变成对私有制的积极扬弃。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运动, 就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是对人生命的占有, 是对一切异化的积极扬弃。从人本学的假设来说, 这是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方面向着真正人的社会存在的复归。

共产主义社会将不再以否定之否定的思维逻辑, 来实现异化的扬弃。共产主义社会中, 异化的扬弃也不再需要这种扬弃中介的方法来进行。马克思认为, “社会主义是人不再以宗教的扬弃为中介的积极的自我意识, 正像现实生活是人不再以私有财产的扬弃即共产主义为中介的积极的现实一样。”[1]

马克思批判了他们把人的自由放置在“人的概念”这一狭小空间里来讨论, 从而把人的自由也变成了概念的唯心主义做法。马克思说:“桑乔所理解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极端荒谬的。他以为, 到现在为止人们总是先给自己制定人的概念, 然后取得自由, 而自由的程度取决于实现这个概念时的需要;人们取得的自由的程度每次都由他们关于人类理想的相应观念来决定;同时在每个个人身上必然会保存着和这种理想不符合的某种残余, 因而这种残余作为‘非人的东西’还没有得到解放, 或者说只有违反他们的意志才得到解放。”[4]

摘要:对于异化扬弃的历史走向问题, 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对扬弃异化的历史必然性。他不仅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财产和雇佣劳动所带来的工人异化现状, 同时, 马克思也找到了扬弃异化的方法, 那就是“共产主义”的社会目标。

关键词:异化,批判,历史唯物主义,共产主义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81-9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5-8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08-109.

论新写实小说的现实批判 第10篇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现实批判,知识分子

作为上世纪后二十年中最为重要的文学话语之一,“新写实小说”问世至今一直深受广大学人关注,从创作范式到思想本质,从叙事的点到社会意义,评论者的笔端几乎触及了这一文学潮流的各个角落,造就了这场理论争鸣的延绵不断、层出不穷。其中,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新写实小说的理性批判精神问题尤其引人深思。通常认为,由于“新写实小说”创作方法中的“零度写作”特点(其仅仅对现实生活的“原生态”进行实录),而很少具备现实批判功能。事实上,叙事者或作者对待文本题材的态度并不一定要以主观的议论、抒情等方式表达,因为题材(经过筛选)本身就能够代表作者的立场,新闻报道中“用事实说话”的写作原则就证明了这个道理。因此,尽管作家在作品中并不表现出“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姿态,但其现实批判精神依然锋芒难蔽。

一、无望的贫困境遇

贫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按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但首先是指经济范畴的贫困,即物质生活贫困,可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

许多新写实小说都毫不避讳的涉及“贫困”二字,在这些作品中。平民阶层似乎天生就与“贫困”紧密相连,《狗日的粮食》写的是农民的贫困、《风景》和《烦恼人生》写的是普通市民的贫困,甚至连原来让人羡慕的知识分子,也加入了贫困者的行列。如果说《一地鸡毛》中的小林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的话,《行云流水》里的高人云则是货真价实,但他却向我们道出了当时社会中知识分子阶层的尴尬处境:父辈一名大学教授的收入可以养活一家人,二个佣人和一个车夫,而他那一辈的工资连自己糊口都困难,更别说养家。显然,这里的“贫困”已经不仅仅限于基本生活资料匮乏的“绝对贫困”了,“相对贫困”问题已经初现端倪。相对贫困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和各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通常是把人口的一定比例确定生活在相对的贫困之中。比如,有些国家把低于平均收入40%的人口归于相对贫困组别;世界银行的看法是收入只要(或少于)平均收入的1/3的社会成员便可以视为相对贫困。可以说,小林、高人云之流正处于“相对贫困”状态之中。

对“贫困”的生存状态的描写在当代文学屡见不鲜,但值得一提的是以往几乎没有任何一篇小说对“贫困”的生活是持无可奈何的绝望态度的。以往的“贫困”情节不是为了突出新旧社会的对比,就是在暗示生活会越过越好,只有“新写实小说”,它在展示贫困只是普通人的生活实质外,还对未来抱有一种怀疑甚至绝望的态度。在这类小说中“贫困”不可超越,会像宿命一样一直延续下去,如《狗日的粮食》,受穷一辈子的“瘿袋”,在小说结尾因为丢失了钱与粮证而自杀,《烦恼人生》中所有的烦恼在小说结束时都还悬而不决,尤其是《行云流水》,小说中的一个细节,高人云的女儿高苑赌气说:“我偏要当个个体户,让你们这些穷棒子翻身。”【1】这句话似乎让我们从下一代身上看到了光明,但高人云马上判断出女儿的话并非真心,因为她“像高家所有人一样放不下那份架子。”【2】因此可见贫困是新写实作家笔下人物的宿命性悲剧。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新写实作家表现出这样的创作态度,这个问题引人深思,我的理解是这里有一个从自身境遇出发曲折表达对当时体制不满的问题。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应当说知识分子不属于既得利益范围之内,既然是大力发展经济,那么商者,包括当时的“个体户”必定是首当其冲的获利群体,其后则是各级官员,而知识分子的地位则相当尴尬,尽管比照以往,社会地位提高了,但更被看重的经济收入却相对的有所下降。

二、价值取向的微妙变化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他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

这里要论及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的人物主要是知识分子阶层。长期以来,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知识分子始终是一个受人尊重的群体,而就其中个体而言,他们的内心更掩饰不住缘于身份的优越感与精英意识,如古代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五四时的以启蒙为己任。但在建国以后,知识分子群体多次受到打击,如思想改造、五七年的反右斗争、文革中的批斗;社会价值又屡遭质疑,如新民歌运动是让工农兵占领文艺阵地,多年来企事业单位的选拔干部惯例:工人、军人转干掌权。到了1980年代这一全体的社会处境已经相当微妙,而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经济的涨潮,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横扫整个社会,对知识分子造成了又一次重创,传统的价值观开始发生动摇,千百年来树立起的自尊心与优越感几乎丧失殆尽,而“新写实小说”恰恰揭发了这次思想变革。

首先,揭示知识分子对“下海”经商者一夜暴富的不满和企慕。不满者如《风景》中五哥、六哥尽管在下海以后腰包鼓鼓,但七哥依然对其不屑一顾。企慕者如《一地鸡毛》中小林由羡慕卖板鸭的“小李白”到入伙为其打工。这些都体现出正在发生变化的价值取向。

其次,揭示知识分子对“特权阶层”的向往。这种向往的原因并非从前的“兼济天下”或“忧国忧民”,而是纯物质上的欲求。因为官职可以带来不可思议的物质上的差异,《单位》中小林想当主任科员是为了分到独门独户的房子,《白云苍狗谣》中流行病室主任黄头想当所长也是为了分到二室一厅的房子。另外,权力的可交换性更是魅惑人心。《官场》中几个县委书记利用职权低价买地建筑材料盖房;《单位》中老张利用权力引诱女干部老乔;就连《一地鸡毛》中的都会小林利用小得可怜的权力换取一台微波炉。

三、体制与道德的冲突

社会体制即社会管理体制,在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内以明确的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职能,清晰的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事权、财权责任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解决社会纠纷的一组机制与制度。社会体制的特征直接决定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

许多新写实小说都呈现出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文本中不约而同地表现出是非观念的模糊与道德的沦丧。小林收受微波炉没有受到别人的批评;瘿袋尽管偷盗生产队的粮食,但丝毫无损于她与贫困抗争的“可敬的劳动妇女”形象【3】;天青与菊豆的爱情虽然有悖天理人伦,但仍让我们感动。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表层是“贫困”,为了生存,为了摆脱“贫困”,一切都显得天经地义,深层次原因呢?分配的不平衡导致贫富差距加大,而这种差距缘于“合法掠夺”式的社会体制,平民百姓对这一体制相当反感。《风景》中的母亲一语道破天机:“他们那种人不就是靠我们工人养活的吗?他们是吸我们的血才肥起来的。”这句话说得莽撞,但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社会分配的不公平性,这种不公平是当时的政治经济体制造成的。《新时期小说主潮》认为:“发展主义的现代设计需要制造贫富差距来刺激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消费,市场经济更需要大规模的资产重组来更为迅速地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这种设计本身就不会考虑社会公平内容以及起码的人道原则。”【4】官员腐败的来源是手下员工或辖区民众的血汗,商人暴富的依据是以权力寻租完成的国有资产瓜分这种贫富差距的打造方式本就毫无道德、人性甚至合法性可言,那么处于弱势的贫民阶层要生存与脱贫,做下一点伪心的勾当人们在感情上还是能够接受的。

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让富起来的部分人帮助另一部分人富起来。设想是好的,但操作起来还存在问题。穷人没有创业的资产,各项条件都是空白,而且现金社会想要白手起家无异幻想;有钱人则相反,一切条件都已成熟已久,经营得当自然是越来越富。对于这个恶性循环,新写实作家显然通过作品表现了自己的思考。

四、作为终极价值观的“官本位”思想

“官本位”不是一个严格的科学概念而是通俗的说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这种说法起源于经济学上的一个专用名词——金本位。金本位指的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以黄金为单一的价值尺度去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由此看来,在最初提出这个名词时,官本位至少有这样一层意思:把是否为官当成一种核心的社会价值尺度去衡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含义渐丰,不仅限于此。

纵观历史和现实,官本位至少包括了这四点内涵:公共权力的运行以“官”的利益和意志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的上下层级制度,下级对上级唯首是瞻,上级对下级拥有绝对的权力;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为标尺,或参照官阶级别来衡量人们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的社会心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敬官、畏官的社会心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在多个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它包含了官本位意识, 官本位思维、官本位文化、官本位机制、官本位现象、官本位行为等多方面的意思。在本文中,它具有特定的涵义,指的是一种政治文化。

《白涡》是一部极具典型意义的小说,细读文本不难发现,其主线是周兆路与华乃倩的性爱描写,但其中有多处穿插了对周为人处事的评论,他以恰到好处的谦逊和近似自卑的表情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拥护者,从中我们能够看出他的圆滑和老于世故。如果单单将小说的主题定位在一般的恋情小说这一层面上,那么对周的这些描述无疑就成了败笔。但如果我们认识到,这是一篇探求当代知识分子文化性格的作品,因此我们就必须对这条线索进行深入分析。虽然周的身份是一位著名学者,但他的某些行为与知识分子身份大有出入,主要在为人处事方面:无视俗礼、不拘小节。如他出差时处心积虑选择带给同事的纪念品;以论文获奖为由请同事吃饭来笼络人心等等,这些证明什么,联系他对导师钱通奎老先生的态度:并非求知、尊重,而是寻求支持,我们就会发现周兆路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升官。在小说结尾处,周费尽心机最后在副院长的竞选中一举获胜,以及获胜后轻松喜悦的心情都表现出他对权力的热衷与贪恋。可见,在周身上我们还能看到当代知识分子的另一个性格特征——非学术化性格。学富五车或成名成家并非他们的终极追求,而“官本位”才是他们的价值取向。隐藏在学者面具背后的是一双渴望荣华富贵的眼睛,这正是作家刘恒通过周兆路这一人物形象传递给读者的当代知识分子文化性格中的最大秘密。

参考文献

[1][2]方方.行云流水[M].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5:146.

[3]张景超.新编中国当代文学[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3:324.

格非:由虚幻走进现实批判 第11篇

他曾与余华、苏童等一起被称为“先锋小说家”,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迷舟》《褐色鸟群》至《欲望的旗帜》,格非所编织的故事四溢着游戏且无序的“弥天大雾”,甚至被定性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玄奥的作品”。但当格非推出“乌托邦三部曲”——人们从这里开始认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格非:2004年第一部《人面桃花》出炉,古典,缓慢,醉心于对氛围与人物情境的营造,但却是完完整整在说故事;2007年第二部《山河入梦》出版,小说已经步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语言的古典情境还在,但那随处可见的黍离之悲,已经更迫近于我们所能感知的现实;去年,最后一部《春尽江南》问世,小说和当下的现实对应,那里面已经飘舞起欲望的旗帜。格非的写作如同绵绵春雨的间隙出现了灿烂的阳光,由虚幻走进现实批判,先锋作家锐利转向内心强大而痛苦的自省,锋芒依旧,思考却更为深切。

毋庸置疑,格非经历一场持久且坚韧的转型——他正尝试以宏大叙事的视角,探索百年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变迁。曾是一代文学青年偶像的他,又如何成为当代文学最有分量的作家之一?在去年书展期间,记者有机会与格非就这些问题进行了交流,而日前再次连线北京,就读者关心的问题向他再度请教。

从“刘勇”到“格非”

格非,1964年出生于江苏丹徒。1981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5年毕业留校,从中文系助教升任到教授。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讲写作、小说叙事学、伯格曼与欧洲电影等课程。格非于1986年发表处女作《追忆乌攸先生》,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从此以“叙述空缺”而闻名于“先锋作家”之中。而1988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更是曾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是人们谈论先锋文学时必提的作品。

其实“格非”,只是他的笔名,他的真名叫刘勇。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电话尚未普及,即便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教工宿舍,也只有一部公用电话。每次传达室的老头叫着:“刘勇电话!”楼道里总会立马冲出三个人来。

如此三番,中文系的刘勇觉得很沮丧。这时,他已经发表作品。他想,一个楼里就有三个刘勇,整个中国该有多少刘勇?于是决定为自己取个笔名。

方式很特别:他搬来字典,翻到哪页算哪页,觉得哪个字好就用哪个。头一回,翻到372页,他觉得“格”不错;又随便翻了一页,翻到312页,考虑了一下,觉得和“格”字最好搭配的就是“非”。于是,“格非”“诞生”了。

1984年,大学三年级的格非首次在《小说界》发表短篇小说,但他觉得这只是一篇“他们喜欢的”作品。他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处女作,是发表于1985年的《追忆乌攸先生》。

这是学校组织学生去浙江调查方言,格非也参加了。一有空闲时,他就去听村上的老头聊天。老头说村史,讲渔民生活,格非一一记录下来。

返回上海的火车大概要走十二三个小时,就在这寂寞的返程中,格非却在自己的“工作日志”本上完成了一篇四千字的小说。

几个月后,《中国》杂志的编辑王中忱先生为了解文学创作来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在召集文学社团座谈时,格非提及到那篇火车上写就的小说,王中忱鼓励他抄出来看看。

格非“遵命”翻出了那篇小说,略作修改后,寄给了王中忱,想不到很快发表了。次年,他因之受邀参加了青岛的笔会。他回忆说,这篇小说使他树立了写作的信心,还给他带来很大的影响。

格非的成名作当推1987年发表的《迷舟》,这篇具有浓郁抒情风格的小说,因为故事的关键性部位出现空缺,而令人惊奇。传统小说的“完整性”被这个“空缺”倾刻瓦解,十分写实的叙事因为这个“空缺”而变得疑难重重。显然,这个“空缺”来自博尔赫斯的影响,格非运用得颇为娴熟自如,它使格非的小说具有谜一样的气质。

此后,他陆续发表了《敌人》《边缘》《唿哨》等,在先锋文学阵营里他成为标志性的代表作家。

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学

然而,戏剧性的是,先锋时代很快过去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小说被边缘化的倾向越演越烈,另一位先锋代表作家马原悲怆地宣告封笔,“小说已死论”随之而起。在浮躁时代,读小说再也读不到精神的悲怆、宏大和庄严。时代变了,作家怎么办?文学的出路在哪里?在一个精神大分化的时代,一种面临时代突变的恐慌紧紧地攥着每个人的心。

很多人抛弃了原来的信念,很多人痛苦地调整自己。这种焦虑,同样也使格非一度停止了小说创作。《废名的意义》作为格非的博士论文,其实也与他创作上遇到的问题有关。时代需要格非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学,他也试图由此寻找汉语叙事新的可能性。

在著名学者王元化的推荐下,格非从钱穆的清代学术史一直看到《史记》和《左传》。他发现,中国的叙事和西方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大部分作家,哪怕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家,也从中国传统古典文学中受到滋养。没有唐宋传奇就没有沈从文,没有明朝的文人小品就没有汪曾祺。作为中国的小说家必定要以自己的方式对传统文化作出回应甚至推进。

在长达十年的反思与沉淀之后,格非决定开辟一条新的路径,开写“乌托邦三部曲”。他认为,作家不能单纯做社会的观察者,还要提供某种意向性的东西。如果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还具有批判性的功能,作家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那么到了九十年代,学院化体制开始坚固,文学到底承担什么功能,需要重新思考。

记者:一直以来你都是在小说创作艺术上力求创新的一位作家。推出“乌托邦三部曲”,你的叙事方式虽然已经改变,但作品中依然延续了你所固有的坚韧、优雅、睿智的文学特质。你的这种改变是不是对文学使命感有了新的看法?

批判现实主义论文 第12篇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其创作方法上有它自己的显著特征, 那就是用现实主义的态度去揭露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现象, 揭示了贵族阶级必然没落的事实, 描绘了资产阶级的兴起和衰落的过程, 它塑造了许许多多具有典型意义的资产阶级和贵族的人物形象, 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历史与风俗, 引起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怀疑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都非常注重在作品中深刻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将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的范围扩大化, 达到了资本主义时期文艺发展的顶峰, 而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狄更斯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位。

狄更斯是一位以反映现实生活见长的作家, 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以巧夺天工的艺术手法, 给世人描绘了一幅幅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他的作品一贯表现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社会下层小人物的同情, 贯彻了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 塑造了许许多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他在3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 写了15部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20余部, 短篇小说数百篇, 以及随笔、游记、时事评论、戏剧、诗歌等。他的一生为英国文学, 以致对世界文学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创作和生活的时间正值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前期, 他毕生的创作与活动一直紧跟时代潮流。他用写实的手法揭示资产阶级和上层社会的贪婪、虚伪、凶残、卑琐, 满怀激愤和深切的同情展示了对下层社会的同情, 特别是儿童、妇女和老人的悲惨境遇, 并以严谨的态度描写了劳苦大众的觉醒与抗争。与此同时, 他还以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豪情歌颂了人性中的真、善、美, 憧憬更加合理的社会和更加美好的人生。狄更斯早起的小说气势恢宏, 通俗流畅, 幽默讽刺而又充满感伤情调, 但对社会的揭露与批判一般只限于对局部的制度和领域的不满, 从《当贝父子》开始, 渐趋成熟。狄更斯后期创作的作品深化了主题, 技艺方面也变得更加成熟, 并在其他方面也做了探索。狄更斯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度时期, 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揭示了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个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 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批判抨击。

同时“儿童情结”也是其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狄更斯创作了许多与儿童有关的作品, 作品中的主人公多为命运悲惨的孩子, 他们有的是孤儿, 有的是童工, 有的是学徒。他在塑造这些形象时, 运用了大量的心里描写来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 但这些心理活动不只是对儿童心理的呈现, 也是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下黑暗现实的呈现, 这种心理描写与社会内容相融合的方式, 使狄更斯对儿童心里的描写更具特色。

批判现实主义在狄更斯的有关于儿童的作品中也有多处体现, 作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的代表, 狄更斯用他特有的写作风格描绘了19世纪英国社会底层的人物的悲惨生活, 《雾都孤儿》和《大卫·科波菲尔》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两部小说都深刻地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 鞭挞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雾都孤儿》是狄更斯早期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是狄更斯第一部伟大的社会小说, 这部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说以伦敦为背景, 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 它主要反映了刚刚通过济贫法的英国社会最底层的生活。小说的主人公奥利弗从小生活在孤儿院, 经历了学徒生涯后误入贼窝, 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 经历了无数的艰难辛苦, 最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 查明了身世, 并最终获得了幸福生活, 而小说中的坏人最终也恶有恶报, 得到了他们应有的惩罚。在这本书中, 作者既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下劳苦大众的艰难生活, 同时也热情地讴歌了人性中的真、善、美。《大卫·科波菲尔》也是狄更斯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 它的成就超过了狄更斯所有其他的作品。它通过对一个孤儿的不幸遭遇, 为世人描绘了一幅广阔而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画面, 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 司法界的黑暗腐败和议会对人民的欺压。小说最后仍是以大圆满作为结局, 表现了作者的一贯思想。

在这两部小说中, 作者批判了儿童教育。那些来自贫穷的劳动阶级人家的孩子享受不到良好正规的学校教育, 即使进入学校, 他们也无法学到知识, 相反的学校生活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折磨。小大卫被送到学校学习, 其中有一位教师喜欢虐待学生, 而对于奥利弗来说, 他根本连进入学校学习的机会都没有, 更没有人教授他任何知识, 那些本应该属于他们的学习受教育的权利就那样被资本主义社会无情的践踏并剥夺了, 这些儿童在教育上得不到中上层儿童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以及社会的支持。同时在这两部作品中, 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也做了深刻的批判和猛烈地抨击。儿童作为社会中最弱势最无辜的群体, 他们对社会的剥削和不公没有反抗能力, 而那些对儿童进行欺压和虐待的人, 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和黑暗的现实的代言人。狄更斯通过对这些人的描写, 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狄更斯不仅对当时社会的典型人物作了深刻的刻画, 更重要的是他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人物性格以及特殊的社会环境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通过他的描绘, 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当时鲜活的的人物生活画卷和时代气息。同时他的批判现实主义对当代世界文学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及其代表作《雾都孤儿》的介绍, 揭示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 反映了下层贫苦大众的悲惨生活, 同时, 狄更斯在其作品中也表达了对他们的深切的同情。

关键词:狄更斯,雾都孤儿,批判现实主义

参考文献

[1]王佐良, 英国文学史[M]北京商务出版社, 1996年

[2]陈挺, 狄更斯[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2年

[3]罗经国, 狄更斯评论集[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年

上一篇:日语汉字词汇论文下一篇:宽容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