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品德范文

2024-05-19

心理与品德范文(精选11篇)

心理与品德 第1篇

一、心育渗透在思品教学中行之有路

作为一个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心理的角度教育学生,并不能仅仅从学业和道德的角度衡量学生。而且,研究发现,学生的行为问题在开始时主要是心理问题,但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帮助,而转化为品德问题。

1.目标一致是基础。思想品德教学的立足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使学生成人、成材,成人在前,成才在后, 所谓“人才”,首先应该具备的是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纵观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变化期。他们有活跃的思维,对社会有较强的敏锐度,但由于情感丰富,社会认识比较肤浅,容易产生心理矛盾、心理冲突。因此,我们就充分发挥思品学科的教育功能,思品学科是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 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初中思想品德课与心理健康教育均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形成健康的个性,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

2.内容交叉是主体。影响学生的心理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从学生学习心理问题产生的四大因素来看,解决这四个问题,正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主体。因为品德是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而这些都是心理因素。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来中,直接间接地就含有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如初一下册《第四单元》,六个主题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二、心育渗透在思品教学中取之有方

1.教育观念需要转变

教师定位是什么,我认为首先是学生的顾问,是学生的心理导师。现代教育提出:教师要先成为心理教师,再成为学科教师。然后才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最后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2.教师需要“因材施教”

这里所谓的因材施教,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的:

(1)正视学生存在的各种差异。十个手指伸出有长短,每个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都是不同的,教师在安排教学任务时应考虑到学生差异来设计课堂教学。

(2)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合理,指的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比如,八年级上册《积极的生活态度》,我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小品表演《今天我当家》,并设计情境:父母有事要离家一天,你要独自面对一天的生活起居、饮食、家务、学习等。我们的同学会怎么做呢?在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懂得生活自理能力是自身能够生存、竞争与发展的基础,认识到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干。从而了解生活自理能力的基本方法,懂得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

3.内容和目标的有机融合

融合的基础是了解。教师要深入了解处在该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关心什么、有什么样的困惑 ……这样,教师在教学时才能有的放矢,确定教学主题,有机融合教育内容,达到教学目标。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相逢在花季》一课,我提出问题:男女同学应怎样树立健康向上的青春形象?让学生进行辩论。男女生交往,对初中生来说就充满着神秘感。通过这一活动,使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性别差异,增强性别意识,增进男女生间的沟通,培养与异性同学积极交往的态度。从而为理解异性交往的积极意义打下基础。

4.教学形式的变换

目前思品课教学形式大多是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和记。这样的教学形式看似最“和谐”的,最容易组织课堂,但是,却是最不可取的满堂灌,学生成了课堂中的客人。思品教学内容中的心理道德板块,其实完全可以采用心理辅导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比较常见的是谈话法,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思想品德教师就可以运用谈话法,解决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排除心理障碍。

比如讨论法。教师选择合适的话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辩论,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是主持人,可以是评论者, 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其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教师的帮助下把握讨论的方向和主题。讨论结束后,师生共同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课堂的教学形式有很多,众所周知,丰富的课堂形式,能够让学生在其中感悟、成长。学生只有在活动体验中才能学会自我分析、自我完善、与人相处,健全自己的心理品质。

总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最重要任务。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思想品德课程发展的主要方向目标。为了学生的成长,作为思品教师,将把思品和心理教育的火花绚丽绽放。

摘要:当今社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重中之重,然而,仅仅靠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课,对学生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比较公认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学科渗透。本文阐述了思想品德课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纵观初中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仔细分析了初中思想品德课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发现是一个突破口。

心理与品德 第2篇

1.学生每天都在生活中,为什么《品德》课程还要强调贴近学生生活?

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在各种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各种良好的品质,在体验自身与他人、自然、社会关系中获得并巩固道德认识,并在实践应用中形成人生信念。充分挖掘现实生活和社会真实事件的教育价值,把社会基础知识教学与真实的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构建的重要原则。《品德与社会》课程基于儿童生活经验,又超越儿童生活经验。《品德与社会》课程一方面从儿童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再到祖国、世界,由近及远,由小到大,逐步展开,扩大儿童的社会视野,拓展儿童的社会经验;另一方面,从儿童熟悉的社会现象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深化,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指导儿童的未来生活。

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作业如何体现探究与实践的要求?

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这门课的书面回家作业是不多的,但并不等于没有回家作业。而是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外作业更多以实践探究的形式出现,例如搜集有关资料,参加实践活动,小调查、小实验、小制作等等。这些作业在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和做人方面的作用并不亚于书面作业,所以不能认为没有书面作业就不重视。有很多来自于学生的问题需要孩子们自己寻找答案,例如学到有关四大发明的内容时,孩子们会提出很多问题:造纸术是谁发明的?火药是我国发明的,为什么洋枪洋炮反而比土枪土炮厉害?今天印刷文字和古代有什么不同?指南针的造型为什么不断在变?这些就需要学生们去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学习探究。当然,这样的作业也应当适量,不能增加学生的过重负担。

3.《品德与社会》课程如何进行学习评价?

品德与社会课采用考查的形式。考查的形式多样,灵活地运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多主体的评价方式。

对于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会采用口头或书面等形式进行考查。对于基本能力与方法,会采取观察记录、主题活动、学习竞赛、情境辨析、问题讨论等方式进行考查。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会通过行为测评结合品德评语,采用带有情感激励因素的描述性评语进行评价。本课程的学习评价还会与学校的操行评定、少先队的争章活动以及学生成长记录册适当结合起来进行。

4.请简述《品德与生活》课程所设计的儿童生活四个层面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

首先,此四个层面的生活分别对儿童的生活内容和方式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对儿童个体成长发育的基本要求,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对儿童个体生活态度的基本要求,负责任、有爱心地生自学成才是儿童参与集体生活所应具备的基本态度,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儿童在进行个体生活、参与集体生活和亲近自然活动的主要方式。

其次,此四个层面的生活分别有侧重地体现了不同的教育价值。如前所述,品德与生活是集品德教育、社会教育、生活教育和科学教育于一身的课程,这四种教育需要在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中有明确而具体的反映。

5.为什么说品德课程是开放型的综合课程?体现在哪几方面? “品德与生活”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其开放性具体表现在:

(一)课程内容是开放的(二)教学渠道是开放的: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

(三)教学时间具有开放性:教学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

(四)教学评价是开放的:新课程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其评价具有过程性、多样性及重视质性评价等特点。

6.品德课程的活动性体现在那几方面?

1.课程呈现形态为主体参与性活动。2.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3.教师的作用突出指导儿童活动。4.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

7.《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和任务是什么。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8.《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9.《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是以什么为主线? “点面结合”的“面”“点” 是指什么? “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什么?

“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10.为什么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定位于“活动型综合课程”。

1.从课程开发模式看,综合课程有各种具体的开发模式。本课程不以知识教育为主要目标,而是以活动的方式设计并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和实施方式,旨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验和真切的体验。

2.从课程内容主体看,本课程内容强调从儿童生活中来,将儿童生活经验,儿童身边事„„这些儿童可以自主活动的内容,作为课程内容的主体,这样便于将活动形式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3.从教与学的方法看。本课程实施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为主要方式,引导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形成体验,并逐步形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总之,鉴于本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范畴,又以儿童自主性活动的方式开发和实施,因此,课程的性质定位于“活动型综合课程”。

心理健康学科答辩试题及答案

一、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与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 主要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2)个别咨询与辅导

(3)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4)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品质?

培养学习意志品质的方法:

能力与品德是人最根本的心理素质 第3篇

冯忠良教授虽已经年逾古稀,但他一直关心并积极参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近我们走访了冯教授,听取他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冯教授提出的“能力与品德是人最根本的心理素质”的观点,对我们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有启发。

记者:冯教授,您好。我们知道您长期致力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在这方面您的论著颇丰,造诣颇深。您能否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谈谈您的看法?

冯教授:可以。你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办得很好,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办了一件好事,希望你们越办越好。近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当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势头是好的,方向是正确的,路子是对的。但是,也不能说一点问题都没有。

记者:您认为,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冯教授:我认为,首先还是要提高对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认识。心理健康是人类个体对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一种高级适应状态。所谓适应,实质上是有机体对环境影响的调节功能。心理健康则是人类个体对社会影响所作出的一种调节功能。心理健康对于个人来说,乃是事业成功之本,幸福之源,是至关重要的大事。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是主体在面临来自环境的挑战时,能充分利用其心理机制的调节潜能,作出适应性的行为和活动的抉择。人生在世,将会不断地面临境遇的挑战,只有心理上的强者,才能战胜一切困难。事业越大,困难越多,越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乃人生幸福之源。从心理健康的社会作用来说,心理健康乃是强国之本。因为人民乃国之根本,只有全民心理素质的提高,一切财富的创造才能有充分保证。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优秀民族,在于其具有勤劳、勇敢、好学、创新等特质,在于全民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全民心理健康,全民心理素质水平高,乃是国家兴旺发达之源,富强之本。只有从这样一个高度认识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才有可能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有些地区、有些学校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不够积极、不够主动,我看主要是他们对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作用认识还不到位。

记者:您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什么?

冯教授:什么样的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这历来是心理健康研究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对此没有一致的认识。

我认为,确立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以良好的社会适应为根据,从浅层的显性表现来说,心理健康应有下列六项特征:

第一,敬业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职能,因此,对待生活和事业的态度,必然成为社会适应的首要构成要素。只有对待生活与工作具有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全心全意投入的敬业精神的人,才能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第二,乐群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具有乐于与人共事相处的乐群意识,才能立身处世。为此,乐群必然成为社会适应的构成要素。只有具有乐于与人相处的乐群意识的人,才能对社会生活良好适应。

第三,好学人对社会生活的动态适应,必须依靠其具有内在的心理调节机制才能实现。人的心理调节机制,需通过不断学习以及经验积累,才能逐步建立、完善与发展。因此,好学是社会适应不可缺少的前提。只有具有勤于、乐于和善于学习的好学精神的人,才能跟上时代发展,对社会生活作出良好的动态适应。

第四,创新人是人类历史文明的缔造者。人类文明永不止步,创新是历史的主流。只有刻意求新,永不墨守成规的人,才能对历史潮流,作出良好的适应。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社会的革新周期大大缩短,合作与竞争日益加强,创新特性的作用日益突出。

第五,坚韧任何工作、事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总是艰难而曲折,只有在困难面前永不畏惧、毫不动摇、顽强拼搏、具有坚韧性的人,才能事业有成,才能对社会生活良好适应。

第六,自制人的需要及欲望是多种多样的。人不能无欲,也不能禁欲,但不能纵欲,必须节欲。人的欲望的满足,必须受制于社会规范。人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诱因,并引起内心的冲突或多种相对立的动机斗争。人需要依据社会规范的要求,来制止那些不正当的欲念。因此,自我克制能力是节制欲念,良好适应社会所不可缺少的特性。从简约化来说,可以把后四项的好学、创新、坚韧与自制,概括为进取。

上述六项品质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一个良好适应调节系统。随着相应经验的获得,以及有关心理调节结构的构建,心理健康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记者:您如何看待心理素质呢?

冯教授:关于心理素质的内容和结构问题,学者们有争议。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心理素质是指非智力心理因素。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从根本上说,人的心理素质可以概括为能力素质与品德素质。

记者:能谈谈您的理由吗?

冯教授:能力与品德是人最根本的心理素质,也是教育及教学所追求的中心目标,因而是教育理论最关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直接影响教育与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观点与策略。可以认为,这是教育理论中最深层的问题。能力与品德的实质虽然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很不一致。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先验论观点,把能力与品德看作是生来就有的,同个体经验无关。唯知论观点,把能力与品德说成由知识构成,认为是认识活动的产物,是个体的认知经验。合金论观点,认为能力与品德是先天的东西与后天的东西融合的产物。

记者:您的观点是什么呢?

冯教授:我先说能力。要澄清能力的实质,必须坚持两个基本前提。首先必须坚持把能力作为一种个体心理特性来考察。确切地说,必须把能力作为对活动进程直接起稳定的调节作用的个体心理机制来考察。这样就可以避免把能力与生理因素、先天因素相混同,避免把能力与其他个体心理特性相混同,也可以避免把能力实质简单化为个体经验的实在。其次,必须坚持把能力的实质与其形成、发展的条件相区别,从而避免模糊能力的本质。

把能力作为个体的一种心理特性来考察,在原则上属于经验范畴。心理的东西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发生的。人生来根本不存在心理特性,能力作为个体心理特性是生活、活动的产物,是一种个体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关于能力的经验论的观点,在原则上是可取的。但是,把能力混同于知识,是能力实质简单化的观点,不足以说明能力的本质。能力作为个体心理特性,同其他个体心理特性是有区别的。能力这一个体心理特性就其作用来说,它是对活动的进程及方式直接起调节、控制作用的那种个体心理特性。作为能力的那些个体经验,必须具备对活动进程及方式起稳定的调节作用的特点。它必须是系统化了的、概括化了的那些个体经验,即类化了的经验,是一种网络型的经验结构。

作为能力实质的那些个体经验,必须对活动进程及其方式具有稳定的自我调节功能。它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也只有在活动中得以体现。所谓活动,也可以说是主体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实现某种目标,而做出的一系列动作过程。它除受制于活动的客观条件以外,直接受主体内部关于活动自我调节系统的调节机制的控制。主体活动的这种自我调节机制,恰恰就是作为能力的个体经验,实现对活动的进程及方式进行自我调节的心理机制。活动的自我调节功能是指主体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所必须发挥的作用。一是定向功能,即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必须实现活动的定向,完成活动的定向任务。二是控制执行功能,即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必须实现活动动作的执行,完成对活动的控制任务。自我调节机制本身的心理要素,即构成能力结构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知识是人们活动的定向工具;技能对活动的调节作用,体现在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之中,表现为对动作执行的控制。知识和技能(包括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是活动自我调节机制的组成部分,也是能力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因此,作为个体心理特征的能力的实质,乃是由知识和技能构成的那种个体经验。如果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则活动的定向和执行就不可能实现,也就不可能进行相应的活动,也就不存在相应的能力。把知识与技能排除在能力之外,就难以对活动的调节机制作出确切的解释,就难以摆脱能力实质问题上的先验论观点。

记者:您从活动的自我调节机制角度认识能力,认为能力包括知识因素和技能因素,认为能力是人的心理素质。那么,您又是如何看待品德呢?

冯教授:品德是通常所说的思想品质与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也叫品性或德性,是人类个体社会行为的一种调节机制,是在社会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合乎社会规范的心理特性。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特性,不同于个体的生理特性。品德作为一种个体心理特性是个体的心理系统的特性,属于个人心理素质之列,它不是生理系统的特性,不属于个人生理素质之列。

作为一种个体心理特性的品德特性,区别于一事一时表现出来的特性,而具有稳定性。品德的心理特性是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心理特性,不同于其他的心理特性。社会规范是社会组织用来评价个人社会行为的是非、价值、善恶的标准或准则。凡是个人的社会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则此行为就是对的,正确的,应该的,合理合法的,有价值的,好的善良的行为,即“善行”或“德行”。凡是个人的社会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则此行为就是错误的,不正确的,不应该的,不合理不合法的,没有价值的,不好的丑恶的行为,即“恶行”。所以,品德是以合乎规范要求的善行来表现的内在特性。因为这种特性合乎社会规范的要求,我国传统文化中称为德性;因为这种特性体现了个人的人品好坏,所以又叫品性。凡是符合我国的思想规范、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与生活规范的特性,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德性。这些德性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具有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献身祖国建设大业的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遵守纪律,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拒腐蚀能力;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

品德也可以看做是对人、对事、对己,即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态度。品德实质上是人类个体合乎社会规范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有了这种调节机制,其社会行为才能为社会认同,才能被认为具备了人品,学会了做人。

规范行为的心理调节机能,总是由一定的心理因素来实现的。对规范行为调节机能进行客观分析,就可以确切确定这种调节机制的心理成分。

从规范行为的内在调节机能来看,规范行为的发生,必须有规范行为的取向与实现这两种调节机制存在。实现规范行为取向机能的机制,可以由规范行为必要性的意义作用即价值的认识与情绪体验(情感)构成,这可以称为规范的价值意识。人类个体必须具有这种规范的价值意识才能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意识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才能完成所谓规范行为的选择或取向,才能有所行动。这样,规范的价值意识就成为实现规范行为取向机制的构成要素。只有这种机制的存在,人们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产生履行规范行为的意向或愿望,才能引发出合乎规范的行为。因此,规范的价值意识是规范行为的启动机制,是规范行为发生的动机部分。规范行为的另一个调节机能是实现规范行为的定向与执行。规范行为的定向即确定做什么,怎么做,即确定所要实现的规范行为的程序。规范行为的执行即把定向机制中确定的规范行为程序付诸实施,产生实际的规范行动。规范行为本身的调节机制由个体对规范行为本身的认知经验与动作经验构成。没有这些心理因素,则不可能产生合乎规范的行为。品德结构由规范行为的价值意识、规范行为本身的知识与技能三种要素构成。规范行为的价值意识构成规范行为的启动机制即发生机制。规范行为本身的知识与技能构成规范行为的执行即实现机制。规范行为的发生机制与实现机制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规范行为内在调节机制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品德存在的基本结构,是个体心理特性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最根本的心理素质。

记者:您认为,能力与品德都属于心理素质,是否意味着他们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冯教授:当然。能力与品德作为人的最根本的心理素质,应当成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所谓心理健康教育,简而言之,即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或者说是提高心理素质水平的教育。任何教育都是一种人际交往系统。心理健康教育是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出发,通过有关心理健康经验的传递而确立的一种人际交往系统。心理健康是人们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社会适应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体的构建活动,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心理调节机制而实现约。心理健康必须通过学习以及相应的社会适应经验的获得,相应的心理调节机制的建立,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一种双边双向的协同互动过程,其成效取决于双方互动主体的主动性。

由于当前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心理负荷增加,人类的心理疾病越来越多。调查表明,国内各地区各级各类学生,均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拦路抢劫、伤人、强奸甚至杀人等等,给社会造成严重不安。但是,学生中的心理问题,一般是轻微的。我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应当以正面教育为主,以预防为主,以心理辅导为主。一方面要向学生传递预防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所需的知识、技能及技术,另一方面要加强训练,在活动中增加学生的体验、经验,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品德,即要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放在首位。

记者:谢谢您接受采访。您的观点对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指导意义,我代表广大中小学教师向您表示感谢。

思想品德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第4篇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几个误区

1. 形式化

精心设计的活动与游戏、学生们高涨的热情都让人兴致盎然,许多任课教师也陶醉于热烈的现场效果中。但是,除了这些徒具表面色彩的现场效果外,留给学生的是什么呢?为活动而活动、为讨论而讨论,活动目的不明确,活动结束后没有总结提升;问题本身不具有讨论性,讨论时间太短,无法深入……诸如此类的问题使得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流于形式,课堂显得肤浅,缺乏深度和内涵。

2. 学科化

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烦恼,以及出现的诸多不适应的发展倾向,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可有些学校把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当作一门学科来对待,在课堂上系统地讲述心理学的概念、理论、方式单调、乏味,学生在课本上勾勾划划,课下认真背书,完成作业,更有甚者,还安排学生进行心理测验。

3. 德育化

有的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教育混为一谈,过于强调了思想品德课的政治性,忽视了思想品德课的“人文性”,思想品德课给学生一种只讲大道理的感觉,在内容上,强调学生思想行为要符合规范,对照规范硬性比较,如有偏差,就冠之以心理有问题或心理不健康等之名;在方式上,实行封闭的、独裁的、单向的德育程序,教师以教育者的身份自居,整堂课说教,强制性要求学生改掉所谓的不健康的毛病,导致学生心理紧张,不敢与其交谈,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心理健康教育也染上了过于德育化的色彩。

二、思想品德课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潜在需要

剖析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我们不难发现其运作模式大致是:摆出观点———说理论证———提出要求。教师精力大多数用在举例说明之上,教师以权威的姿态说得头头是道、滴水不漏。学生却觉得这样的人和事离自己太远的感觉。呆板的说理,空洞的要求,让学生感觉非常单调、枯躁。其实教材编写者也考虑到这个问题,在选材上也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寓教于乐,教材中还穿插了一些名言、谚语,尽量使教材生动活泼一些,但为什么还是不受学生欢迎呢?关键是上课形式上没有彻底改变。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有其优势,其运作模式主要是:创设情境———实战体验———实战练习。教师运用角色扮演、游戏竞争、故事陈述等手段为活动目标创设情景,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分析、自评互评、行为训练。让他们通过情景体验激活思维活动,展开头脑风暴,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学习生存技能,感悟人生哲理,使其心智得到发展、成熟。它的优势在于活动形式的趣味化,游戏竞争、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放开手脚,敞开心胸,畅所欲言,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形式。游戏、竞赛、讨论等不拘一格的形式为学生参与创造了条件,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展现。其中,教师不再是权威者,而是活动的参与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的心态更开放。

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模式是思想品德课潜在的需要。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整合的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有效地整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使其取得设想的效果,达到设想的目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以人为本”是整合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

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证明,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解决的不仅是教学问题,还应促进人们的心理状态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对象是人,每个人都有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的差异,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有切实了解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学生,应人施教,才能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学内容必须切入初中生的生活世界,只有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加深学生的认知、情感体验。

2. 注重情感渗透应贯穿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整个教学环节。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情感的社会性高级动物,人的行为是受其情感支配的,感情是沟通心灵之间的桥梁,情感的深度与逆反心理成反比。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情感对立,即使你的话正确,他还可能唱反调。因此,在开展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实践证明,以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指导思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能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克制学生的逆反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有目的地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及全面发展而创设最佳环境和最佳场合的教学。这种教学以心理学为根据,遵循学生学习心理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其中,榜样教育及人格分析法是最为有效且深受学生喜欢的。前者多用声、像等教学素材进行直观的情景感染,如电影名片中的片断等。后者则侧重于对一些名著中的人物进行人格分析。在教学中,可选择《名人传》等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为分析对象,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这些人物的心理医生,在分析对照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分析能力。

心理与品德 第5篇

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对态度的理解: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都是内部倾向;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态度的结构: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的情感成分;态度的行为成分。

2.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理解: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再次,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3.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品德形成具有后天性,品德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二是想像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像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4.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1)丰富学生有关的道德观念,并使这种道德观念与各种情绪体验结合起来。(2)利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引起学生道德情感的共鸣。(3)在具体情感的基础上阐明道德概念、道德理论,使学生的道德体验不断概括、不断深化。(4)在道德情感的培养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要注意在培养品德时出现的情绪障碍,并设法加以消除。(5)重视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

4.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自我中心阶段(2~5);权威阶段(6~8);可逆性阶段(8~10);公正阶段(10~12)。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

5.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了三水平六个阶段理论。(1)前习俗水平。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们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关心自身的利害。这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①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还缺乏是非善恶观念,只是因为恐惧惩罚而要避免它,因而服从规范。认为免受处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事都是坏的。②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这一阶段行为的好坏按行为的后果带来的赏罚来定,得赏者为是,受罚者为非,没有主观的是非标准。或是对自己有利就好,对自己不利就是不好。(2)习俗水平。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这时期的特征是个人由于认识到团体的行为规范,进而接受并付之实践,这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①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个体按照人们所称“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得到别人的赞许。②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服从团体规范,“尽本分”,尊重法律权威,这时判断是非已有了法制观念。(3)后习俗水平。这个阶段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自己支配)的境界。年龄上至少是青年期人格成熟之后,才能达到这一境界。这个水平是理想的境界,成人也只有少数人达到。这一时期也可分为:①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义务感,尊重法制,但相信它是人订的,不适于社会时理应修正。②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有个人的人生哲学,对是非善恶有其独立的价值标准。对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受现实规范的限制。总之,柯尔伯格通过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①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在10岁前大都处于第一种水平;13岁前后半数以上处于第二种水平,只有极少数进人第三种水平;16岁以上30%进入第三种水平。②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但具体到每个人,时间有早有迟,这与文化背景、交往等有关。③要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必须让他不断接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利于讨论和展开道德推理的练习。6.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总体看来,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从依附性向自觉性、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发展较为平稳,显示出协调性。关键年龄在三年级(9岁左右)。

7.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依从阶段的特征表现为;行为、观点是受外界影响而被迫发生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处于依从阶段的态度与品德,其水平较低,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认同阶段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榜样的特点、榜样行为的性质、示范的方式等都影响着认同。(3)内化。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8.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水平。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也是影响因素。

9.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1)有效的说服。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同时教师还要发挥情感的作用,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应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2)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3)利用群体约定。由于群体约定的约束力和群体压力的存在,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4)价值辨析。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10.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说服?(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进行说服。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一般认为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使学生产生客观、公正的感觉,从而相信教师所言,改变态度。(2)发挥情感的作用。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3)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将难以改变态度,而且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教师应该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11.利用群体约定培养态度与品德的基本操作程序:由于群体约定的约束力和群体压力的存在,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具体程序操作如下:第一,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第二,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第三,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第四,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第五,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第六,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第七,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如态度改变未获成功,则应鼓励学生从第四阶段开始,重新制定方法,直至态度改变。

心理与品德 第6篇

在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都是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素质的主要途径。它们相辅相成,思想品德的产生、发展、变化都要受到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也要受到主体思想的支配。

思想品德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方向。它帮助未成年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目标。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为未成年人提供正确认识世界的武器和人生目标,为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又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它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依据和前提。未成年人要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首先要有健康的心态,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对自己及他人负责任。

教学实践证明:思想道德教育迫切需要吸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深入到学生心灵的深处,而心理学知识是教师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钥匙。心理辅导中的自由联想、暗示、心理换位等许多沟通方法,可以避免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使思想品德教育更有人情味,从而减少教育工作的阻力。

在目标、理论基础、内容和发挥作用的方式等方面,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有着明显的差异,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或者互相取代,两方面必须配合得当。它们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效,因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实现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相结合。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多样化,比如通过在班级设置“文明监察员”,邀请相关单位举办法制知识讲座,举行文艺表演,开展争做文明学生、争创文明班级等活动,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以活泼多样的方式开展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反过来又促进了心理素质的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好处就在于可以突出家庭和学校在育人上的协调配合,一是通过学校给家长授课,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质量,帮助家长解决家教中的难题;二是积极引导和吸收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监督和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关资料表明,现在的中学生,心理素质较差、承受挫折能力低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学生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产生逆反心理,做出过激行为,有的甚至走向了绝路。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课堂教育相结合。所以,重视教师自身心理素质和人格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运用教师微笑的表情,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环境,传递情感,沟通心灵,征服学生,消除中学生心理的紧张和淡漠,形成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例如增加投入,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具体包括墙壁的粉刷、教室的布置、宣传展览品的粘贴和悬挂、花草树木的种植、景点的安排等,从育人角度进行精心设计,一丝不苟,让学生在一种美丽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再如,对所有教师强调师表和身教,争当“文明教师”、“爱生模范”,教师形象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让学生从中汲取力量、领悟做人的道理。另外,很有必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育对学生心理的塑造和完善也有独到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得以直接实施。学校利用课堂教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日常的心理辅导讲座;设置心理咨询机构,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个别心理咨询等活动,为学生解决心理困惑;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设置校园网心理咨询处、真情告白、道德故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专栏,与被教育者之间也可以网络互联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满足广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完善健全人格的需要。

心理与品德 第7篇

一、初中生品德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要矫正品德不良行为必须先了解它的成因, 只要这样才能量体裁衣, 对症下药。学生的品德是在一定客观条件的影响下, 通过学生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要矫正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 必须从学生的主客观两方面入手。初中时期是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高发期, 在这一年龄阶段, 成人感的出现使他们能够独立地接受自己所认同的价值观念, 模仿和学习自己所认同的社会行为方式, 这是他们积极走向社会、渴望成为社会成员的表现, 但由于他们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 加上自制力比较差, 因而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 从而沾染恶习, 成为品德不良行为的问题学生。

二、造成初中生品德不良行为的心理因素及原因

概括来说, 造成学生品行不良的主观因素也就是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从而衍生了不健康的个人需要

学生不良品行的形成与其道德认识错误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一些道德要求和标准, 从而导致脱离实际, 道德观念错位, 这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

(二) 异化的人际关系

在离异家庭或者父母关系异常的家庭中, 学生往往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得不到足够关爱。而有的家庭, 由于家长过分溺爱, 使学生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 这两类学生往往在学习生活中都不能与同学和老师和睦相处, 有的学生甚至与同学和教师关系紧张, 形成对立, 他们往往脱离集体, 并由此感到孤寂苦闷。这些人际关系的不良倾向, 可能成为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三) 不良行为习惯导致不良品德行为

不良的行为习惯是用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方式来满足个人欲望和要求。在生活中, 如果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未能及时地得到矫正, 甚至使学生侥幸得逞。那么, 这些不良行为就会进一步同个人私欲的满足联系起来, 经过多次重复, 形成心理定势, 养成不良习惯, 从而成为继续产生品德不良行为的直接原因。

(四) 性格上的某些缺陷导致不良品德行为

学生已经形成的不良性格特征制约着他们的行为。例如, 自私、任性、执拗、傲慢等消极的性格特点, 很容易使他们无视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一心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私利, 不仅会损坏别人的利益, 甚至会做出破坏集体纪律、社会公德的行为。

(五) 意志力薄弱导致不良品德行为

在某些情况下, 有些学生在道德观念与个人欲望发生矛盾时, 由于意志力薄弱, 正确的观念不能战胜不合理的需要, 从而产生不道德的行为。另外, 由于意志力薄弱, 有些学生往往经不住外界的诱惑, 不能始终如一地履行道德义务而产生不道德的行为。

三、对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心理因素的矫正

中学生的自尊心强, 可塑性大, 正确引导他们摆脱不良品德行为意义重大。通常来说, 矫正中学生的不良品德, 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消除情绪障碍, 改善人际关系

在初中阶段, 当道德要求与学生当前的需求产生矛盾时, 学生就会产生对立的情绪, 这会大大影响教育效果。品德不良的学生, 一般会经常受到他人的指责和嘲笑, 对教师、家长、同学都存在两种形式的情绪障碍, 一是疑惧的心理, 这是一种非激情形式的对抗性情绪障碍, 如对教师的教育采取故意忽视的态度, 面对这类障碍, 教师在提出道德要求时, 应适当顾及学生的合理需要。二是激情形式的对立情绪障碍。如果教师无视学生需要, 又采取生硬的方法和粗暴的态度, 学生就会以对抗姿态对待教师。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应有耐心和教育机智, 先作“冷处理”, 再设法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善意, 以消除这种隔阂。总之, 对于品德不良的学生, 家长、教师应该加倍关心他们, 积极改善与他们的关系, 用诚心、爱心去感化他们, 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情绪对立。

(二) 保护自尊心, 培养集体荣誉感

自尊心是学生努力上进的重要动力。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 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或者通过委派其为班级做某些事务来表示自己对他们的信任, 有时也可以有意识地在班级表扬他们, 帮助其在班级中树立威信, 从而激发其自尊心与自信心, 使其消除其自卑心理。

心理与品德 第8篇

一、家长文明素养与青少年学生品德心理

家长文明素养是指作为学生家长或履行家长角色的主体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心理健康、文明礼仪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和表现的程度。思想道德主要指家长在政治立场、观点等方面持有的态度, 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价值取向, 以及运用社会规范在处理各种关系时的表现;文化素质反映出家长受教育的情况、知识结构、文化水平, 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思维方式, 影响其理解问题的深度和层次、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水平;心理健康是指家长所具有的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较高的发展水平, 能持久地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 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与协调;文明礼仪是指家长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 是其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是一种修身养性、自我完善的过程, 表现为敬重他人、美化自我的言语和行为系统。家长文明素养作为精神观念和行为模式的集合体, 各要素之间相融共生、交互促进, 具有内容上的综合性, 价值上的引导性,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内隐性, 是青少年学生道德品质、健全人格、文明行为养成的重要滋养。

青少年学生品德心理一般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构成。各成分之间既互为前提、相互制约, 又相互促进, 其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内隐知识、动机转化为外显行为, 并形成较为稳定的反应模式的心理过程。

二、家长文明素养影响青少年学生品德心理的基本途径

家长文明素养是家庭整体精神面貌的高度体现, 是良好家风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青少年学生重要的隐性德育资源。根据家长是否具有主观意识, 大体分为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两种基本途径滋养青少年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健康成长。

(一) 有意识地言传身教:知识与行为教育途径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家庭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具有天然的教育性、吸引力和影响力。作为成年人, 家长的社会化程度更高, 其思想政治觉悟、科学文化水平、道德行为认知更深刻、更全面, 在家庭生活、社会交往活动中, 有意识地承担着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文明礼仪等知识传授的重要职责, 是青少年学生品德行为模仿和学习的最可亲、最可信、最可爱的身边榜样, 对青少年学生的品德心理发展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二) 无意识地潜移默化:情感和价值认同途径

一般来说, 家长是青少年学生最密切的交往者, 交往时间最长的对象, 交往频率最高的成年个体。家庭教育开始最早、持续最长, 教育范围广、程度深, 家长们几十年形成的价值取向、观念系统、行为模式较为稳定, 同时, 一些遗传性的气质特征, 使得家长的文明素养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不仅具有时空条件的便利性, 而且具有先天性, 无意识地对青少年学生品德心理产生持续性的、潜移默化的情感体验和道德价值认同。

三、家长文明素养的优化

家长文明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 受主客体因素的影响, 应深化家长教育观念, 强化文明环境建设, 整合家庭、学校、社区教育资源, 促进互动交流与合作, 以实现家长文明素养的整体优化。

(一) 更新家长教育观念

当前, 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中国式”问题, 如期望值过高、隔代管养、父教缺失、“四二一”家庭结构综合征、盲目从众、攀比等误区, 值得家长审思。例如,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商家广告宣传, 从“起跑决定输赢, 或简单地以起跑线上的表现来断定一个孩子的输赢”的逻辑前提假设来看, 就存在质疑。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激发其文明修养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前提, 对家长行为具有导向、维持和调节等功能。

(二) 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目前, 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家长以70后、80后为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 这一群体的整体文化水平较好。但同时社会转型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较大冲击,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流行, 加上现代社会分工和一些职业工作性质等原因, 一些家庭结构不稳定、不正常。一些青少年学生从小缺乏父母的爱, 认知、情感、个性等心理发展受到影响, 安全感、自信心、同情心等比正常家庭成长的孩子相对较弱。隔代管养中的溺爱比例较高, 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独立性、创新性、自律性等品格的培养。一个正常的、健康的、互爱的、温暖的、文明的、和谐的家庭氛围, 是青少年学生茁壮成长的沃土, 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重要源泉。

(三) 整合家长教育资源

家长教育是提高家长文明素养的重要手段。如何使“无证上岗”的“自然型家长”成长为“持证上岗”的“专业型家长”是家长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家长学校、家长课堂、家长开放日、校讯通、家长网络平台等形式, 向家长传授系统化、科学化的教育理论, 提供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策略。加强家校互动, 提升合作水平, 发挥学校对家长教育的主导、带动、辐射功能。同时, 应充分发挥社区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组织领导职能, 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倡导家长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创建, 共同促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社会环境的净化和家长文明素养的优化。

摘要:家长文明素养主要由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心理健康和文明礼仪等内容构成, 家长通过有意识地言传身教和无意识地潜移默化两种基本途径对青少年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进行滋养, 促进其品德心理健康发展。优化家长文明素养, 重在更新教育观念,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整合家长教育资源。

心理与品德 第9篇

1 明理法

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以他们的道德认识为基础的。所谓明理法, 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现象, 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和荣辱观, 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品质, 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学生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 教师在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 着重点在于通过课程的教学来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 培养健康的心理。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 对学生的品德与生活教育是培养孩子的重中之重。如在“明礼”教育中, 有位老师从《中华成语故事》的录像带中挑选《曾子杀猪》的片段在课堂上播放, 而后让学生讨论有关“诚信”方面的话题。这样, 学生对《讲信用》一课中对做人要“一诺千金”和“言必信, 行不正”等有了较深的理解, 也明白了人与人之间, 单位与单位, 国家与国家之间如果不讲诚信会有怎样的后果。

可见,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 通过明理方法进行教学, 在提高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同时, 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

2 陶冶法

和谐、愉悦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陶冶法就是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如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创设优良的校风、设置成功教育的情境, 等等, 使学生的身心于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

为了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情, 陶冶他们的情操, 小学教师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应该设法陶冶学生的心灵。一位教师在上课时, 先组织学生看了一个小品, 内容是某同学因一点小事而生气, 然后让大家讨论:生气好不好?为什么?使大家认识到生气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没有好处, 经常生气不但容易得病, 而且还会影响到与别人的关系, 老师、家长、同学都不喜欢好生气的人。在课堂教学之余, 老师积极进行良好班集体的建设, 经常组织“班级之最”的评选。凡是在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等方面有进步的同学, 就能得到一个相应的荣誉称号, 并且他的名字还要被写上“班级之最”光荣榜。这样, 就在班级营造起了一种和睦相处、团结互爱、积极向上的氛围。久而久之, 这个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 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学习劲头更足了, 班上因一点小事而相互吵闹的现象也就基本绝迹了。

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 而且师生之间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质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 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这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对小学生情感的一种积极的陶冶。

3 感染法

人的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感染法就是教师不但用自己健康美好的情感与言行去感染学生, 而且充分挖掘教材, 积极促进学生间的交往, 使良好的情感相互感染, 不断增强。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不能光限于书本和课堂教学, 要让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 关键在于教学内容能在学生中间产生共鸣。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 不能仅仅把他们看成教学灌输的对象, 特别是在丰富多彩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 学生对某些社会事物的看法, 往往会对其心理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 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 要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教学, 努力着眼于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 运用情景和音像设备, 以达到教学目的。有位教师在教学《敬礼, 五星红旗》一课时, 由于该课的内容是讲述20世纪80年代一批身处异国他乡的少先队员尊敬国旗, 维护国家荣誉的事。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 她先让同学们预习了该课, 然后让他们运用网络、书籍和搜集家中音像制品等材料, 学生的收获远比老师想像的要多。他们在课堂上播放了家里录制的奥运健儿领奖时国旗冉冉升起的感人一幕, 诉说了沈阳五星河体育馆世界杯预选赛中中国足球提前出线时全场红旗翻滚和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庆的动人场面, 甚至唱《歌唱祖国》和《红旗飘飘》两首歌曲, 从而了解了国旗和国家的关系和五星红旗对我们中国的意义。整堂课中教师仅仅作为一名参与者与学生一同表述, 有些内容和录像场面使教师们激动不已。

4 示范法

青少年模仿性较强, 他们常常以他人的人格行为作为自己的仿效对象, 然后以特定的方式在自己身上再现出来, 并逐步内化为心理品质。所谓示范法, 就是为学生提供榜样, 指导他们去模仿。这些榜样, 首先应该是教师自身, 其次是教材中涉及到的领袖、伟人、科学家和英雄人物, 再次是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到优秀人物, 特别是学生中间的先进人物。

目前在社会上轻视劳动和劳动者的情况比较普遍, 为了让学生懂得要尊重劳动这一教学目的, 老师在教学《劳动不分贵贱》这一课时, 不要光从书本中讲述, 可以让学生的思绪从课堂走向社会, 探询自己身边的、被人们真正尊重而又是普通劳动者的人和事, 唤起学生对每一位劳动岗位上的人的尊敬,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老师在讨论中可启发学生:小区里的老伯经常照顾双职工父母的小孩, 帮人代管代看物品;自己下岗的父母用勤劳的双手起早摸黑做小生意支起一个幸福的家庭。这样会使更多的学生明白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都是值得尊敬的普通劳动者。

在教学的基础上, 我们应因势利导, 还可与小区居委会联合, 将学生带到居民社区, 进行卫生、帮教、助残实践活动, 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心理健康水平。

5 锻炼法

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是学生自觉地参加社会实践的结果。锻炼法, 就是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从而增强集体观念, 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例如, 结合每年的春游、秋游, 学校可组织学生进行远足活动, 并且要求他们不带零食, 只带开水。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艰苦朴素的精神, 又促进了他们的互助、顽强、坚毅等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当前的品德与生活课教学, 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给小学生以过多的禁锢, 使他们总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 忽视了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作为品德与生活课教师, 要敢于向传统的“规矩”模式挑战。如执教《不上当受骗》一课, 开课时, 教师可借助录像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晚上, 小丽独自一人在家看电视, 忽然听到敲门声。小丽问:“是谁, 有什么事?”敲门者说是她爸爸的同事, 要给他爸爸送一份文件。小丽站起身准备去开门, 录像停止。小丽是该开门, 还是不应该开门呢?教师没有急于让学生作答, 而是让学生用自主选择座位的形式来回答“该开门”还是“不该开门”的问题。同意开门的同学坐左边, 不同意开门的同学坐右边, 然后两组学生对抗辩论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这样在学生自由组合的两组对抗辩论中, 学生知道了面对陌生人要提高警惕, 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 学会自己保护。通过学习, 学生经历了一次难忘的锻炼。

又比如《遵守交通规则》一课, 我们先通过课内教学, 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和道理, 再将学生带到室外的马路上、十字路口, 指导他们辨认交通标志和信号灯, 请交通警察进行现场指导, 让小学生开展相应的行为实践, 从而帮助学生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心理与品德 第10篇

过去, 我们的教育实践长期以来都是用“道德”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非道德”行为。很多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把实际上的心理问题都当作思想品德问题来解决, 所以往往不能解开学生的心结, 学生不服或感到委屈甚至产生负面效应。其实, 人的思维活动是极其复杂的, 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关系也是复杂的。它们之间有时好区分, 有时不好区分。如果把心理问题当作思想品德问题来治, 则会小题大作、无的放矢;如果把思想品德问题当作心理问题, 则会“剪不断、理还乱”, 结果“号脉”不准, “药”不对“症”。因此, 把握思想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区别和联系, 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 两个基本的概念:思想与心理

思想是人们思维活动的产物, 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心理是人的头脑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思想与心理的区别是明显的:思想是反映的结果, 心理是反映的过程;思想居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层次, 心理则居于人的精神世界的表层次。思想问题是因为对客观世界的看法有偏差而产生的各种不正确的想法和观念, 往往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如奋斗目标、工作态度、生活作风、处事原则等。心理问题是因为个体神经、生理变化或外界刺激而引发的心理创伤、心理障碍。人在从事有目的活动时, 由于遇到干扰或阻滞使其需要得不到满足, 心理活动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就会产生的一定的心理困扰。

2 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区别

2.1 两者形成的原因、过程不同

片面性、极端性等不正确的思维方式方法是产生思想品德问题的内在原因。思想问题的形成可以说是“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大多经过了时间的积淀、思想的碰撞、观念的嬗变。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所感、有所思, 慢慢地将自身所经历的、或看到和听到的综合起来, 就形成一些看法和观念。如果综合的方法不对, 思考的方式有问题, 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各种利益的变化, 其看法和观念就会偏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各类思想品德问题。

心理问题形成的内在原因, 既有生理方面的因素, 也有心理素质方面的因素。如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遇到突发事件或重大刺激, 就可能导致心理活动失常, 产生心理问题。所以, 心理问题大多是“突变因素”通过个体生理机制起作用, 诱发出各种心理障碍。

2.2 两者表现的内容、形式不同

思想品德问题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 是理性认识的结果, 以观点、立场、态度等形式表现出来, 反映的是政治立场、道德观念等深层次精神问题。

心理问题既包括感觉、知觉等感性认识过程, 又包括思维、想象等理性认识过程, 还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 以感觉、记忆、思维等形式表现出来。如因失恋而产生心理问题的人, 会时常想起恋爱对象的音容笑貌和两人相处的美好时光, 出现情绪的低落、情感的忧伤。

2.3 两者展现的特点、特征不同

思想品德问题具有社会性、政治与道德倾向性、稳定性的特点。从社会性看, 它是个体对社会的看法, 不是纯粹的个人私事;从政治与道德倾向性看, 它一般不是生活类的问题, 而带有政治与道德色彩;从稳定性看, 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心灵深处对现实的看法、观念, 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一旦形成便有较大的解决难度。

心理问题则具有自然性、自发性、情境性、易变性的特点。自然性即自觉的神经活动, 自发性即正常的情绪波动, 情境性即容易受外部环境与条件的影响, 易变性即忽而产生、忽而消失。认识并把握这些特点和特征, 就能将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区别开来。

当然, 思想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有时会相互转化。人的思想与心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产生的源泉都是客观现实, 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 即人脑机能活动的产物。它们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心理活动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之一, 思想品德又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结果, 心理活动的质量决定思想品德水平的高低, 思想一旦形成又对心理活动起调控作用。思想品德问题可以加重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可发展为思想品德问题。因此, 班主任工作既要把握二者的界限, 又要认清其联系, 把握问题的本质。

3 咨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种有效的尝试

咨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 就是通过咨询解答的方式帮助学生消除影响他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心理障碍, 提高心理素质。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 学生所承受的压力不言而喻。近年来的一些心理调查研究显示, 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屡见不鲜的校园恶性事件也提示着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开展各种咨询服务很有必要。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结合起来, 开展积极的心理咨询教育, 增长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 改善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 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能够坦然地面对和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 这是增强思想品德教育可接受性的重要途径, 也是使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走近学生实际的一个新尝试。

开展咨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目的在于把学生与教师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教育者以专家的身份出现, 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体现平等、体现服务。学生要求咨询服务是个人主动行为, 体现主动、体现需要。这种思想品德教育方式符合当前学生思想个性化、独立性强的趋势, 从而把思想品德教育从客观普遍教育的层面推进到每一个学生微观的个体心理层面。可见, 思想品德教育的咨询服务, 本身是一种共同参与、平等互动、商议选择的活动。

总之, 由于学生思想的多层次性、不同步性、多变性、偶然性、曲折性, 使处在人生成长关键阶段的他们思想活跃、感觉敏锐, 但又缺乏社会经验, 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坚持同一性与多样性、一般规范要求与多种咨询服务的统一。作为学生的德育导师, 咨询法显得更为亲切, 师生间的交流更像是朋友间的倾述。通过这种形式, 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走得更近了。

摘要:由于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在形成的原因、表现的内容形式和特点等方面各不同, 因此, 管理学生工作的班主任既要分清二者的界限, 又要认清其联系, 把握问题的本质。咨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种有效的尝试。

心理与品德 第11篇

一、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 全面提升素质教育

小学生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围绕全面素质发展的基础而进行, 一个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如果不能实现良好的社会交流, 科学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也就很难实现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 在小学生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中, 教师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道德与素质培养, 与此同时, 也要积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重要途径, 为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发挥着积极的意义。

2. 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 小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承受着来自家庭与学校的压力, 随之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学习过程中受到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习惯不佳等因素的影响, 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从人际沟通的角度分析, 小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中可能出现对抗情绪, 与家长的沟通可能存在“代沟”, 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因环境影响可能出现障碍, 如果缺乏良好的排解与减压可能使得情绪调控陷入恶性循环之中。针对以上种种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教育者要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通过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对不端正的学习动机进行及时矫正, 通过提升教学质量, 对小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 使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 实现思想品德的学科价值

一直以来, 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作为小学生德育的主要阵地, 对培养小学生成人、成材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初期, 思维跳跃、情感敏锐、心理变化丰富, 但对社会的认知又存在很多的不足, 因此在生活学习中可能面临许多难解的困惑, 无法得到排解, 长此以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因此, 作为教育工作者, 要深入研究与探讨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的德育功能, 通过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与结合, 为国家培养出拥有健全人格的新时代人才。

二、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 明确教学目标

要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首先应清楚了解教学目标是多元化的, 这种多元化的目标设计应以学生实际为基础。在新课程理念下, 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学科知识与技能教学单一方式, 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进行关注。在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中, 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 同时要关注教学过程及方法, 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树立。要求学生在品德与生活 (社会) 学习过程中主动观察身边事物, 感受生活环境, 得到各种情感体验, 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 强化思想的认识, 使得学生道德践行能力得以提升。

2.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挖掘心理健康教学资源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学科中, 包含有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找到心理健康渗透的入口,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 得到情感的认知,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心理素质。

(1) 提升学生的兴趣。例如, 在《不屈的中国人》一课中, 对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曾经的宏大规模、杰出工艺进行探讨, 今时今日, 园中建筑都已被毁灭, 只留下断壁残垣供人凭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图片的放映及教材资源的延伸使学生体会到爱国的神圣情感, 树立保卫国家权益与领土的决心。通过生动的讲课与资源利用, 将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使学生加深理解, 提升兴趣。

(2) 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通过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的学习, 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 更能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要在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首先要培养小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客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

(3) 培养坚强品质。小学生具有喜欢模仿的特性, 通过教材资源的利用, 运用心理学中的模仿学习, 实现学生坚强品质的培养。例如, 在《伟大的先人》教学中用岳飞的精忠报国、屈原的投江明志、勾践的卧薪尝胆、项羽的破釜沉舟告诉学生:在挫折面前要保持坚强的态度。

(4) 促进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帮助学生形成与人为善、乐于奉献精神的基础。在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中, 可以通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引用, 使学生正确意识到如何与他人相处, 渗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3. 创造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教学机会

作为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 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启发学生智力, 发现学生的潜能, 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与思维习惯,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以及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的内容,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提高心理健康渗透的有效性。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参考, 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首先要注意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整合性, 不应是生搬硬套, 而要顺其自然地进行。其次, 在渗透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度, 例如在一节课的时间内, 心理健康渗透不应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关注渗透时间度的同时, 也要关注渗透的梯度, 考虑小学生接受的能力, 并且根据效果进行适度的调节。最后, 要关注渗透的灵活性。既可以学生为中心, 也可以活动为中心,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 灵活调整有效的渗透策略。

4. 提升教师素质, 帮助学生提升适应力

作为教学的主导者, 教师的耐心、激情、理智都能对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染,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自身拥有乐观、向上的个性, 有不屈的意志以及自我控制调节的能力, 对自身的不足积极克服, 发挥“良师益友”的作用,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在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要不断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帮助强化小学生的意志力, 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通过和谐家庭与学校环境建设, 帮助小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总而言之, 国家的发展需要依靠人才的力量, 一个优秀的人才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创新的能力, 同时也要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本文通过对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有效性措施进行了探讨, 以期通过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为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身心健康的有为青少年奠定基础。

摘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 人们遭遇了各种精神方面的困境, 我国的青少年群体中个人心理素质现状尤其令人担忧。小学阶段是青少年身体与心理成长关键时期, 其思想品德与价值观在这一时期逐渐确立。本文从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育角度出发, 对思想品德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及其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参考文献

[1]李玉康.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之我见[J].中文信息, 2014, (6) .

上一篇:高精密模具下一篇: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