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增长范文

2024-06-11

持续高增长范文(精选12篇)

持续高增长 第1篇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强劲经济增长。GDP增长率在1979—2009年平均为9.8%, 其中, 2007年增长率接近12%, 虽然遭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 中国2008年和2009年的经济仍保持高增长, 增长率达到9.6%和8.7%。

是什么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高增长?这种高增长的潜力有多大?中国在未来10年或更长时间里能否保持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问题的研究著作、论文如汗牛充栋, 体制改革、资本积累、技术模仿、教育、贸易、全要素增长率等解释不一而足。不过, 从人口红利角度分析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则是近几年的事情, 人口红利一度成为关注的焦点。中国在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中物质资本的影响占28%, 劳动力数量的影响占24%, 劳动力质量的影响占24%, 人口流动或要素配置的影响占21%, 其他因素 (如管理水平等) 占3%。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学者指出, 这些国家 (地区) 的高经济增长, 主要归因于资本投入的增加、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和劳动力质量的改善, 而非技术进步。劳动力的高参与率和较高的配置效率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这种促进作用就是人口红利。

近来对人口红利的关注又进一步深入, 有研究指出, 中国很快将走出人口红利阶段, 2015年前后进入“人口负债阶段”。国际经济竞争力将随着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结束而大大下降, 未来的经济高增长将无法持续。

本文认为人口红利是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重要原因, 人口老龄化未必能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中国经济至少可以持续增长20年。

2 人口红利的概念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人口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人口年龄结构优势导致的高劳动参与率, 即总人口中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大, 对一国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人口红利期是指当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抚养比例下降、总人口中适龄劳动人口比例上升, 而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时期。目前, 中国人口正值年龄结构较合理、适龄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且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并有进一步转移的潜力的阶段, 大量廉价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 可为经济增长提供大量机会成本为零的劳动力要素投入。这种人口转型带来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效应。

最近, 人口红利的概念又进一步得到扩展, 分为第一人口红利和第二人口红利。第一人口红利是指由人口转变所导致的生产性年龄段的人口份额的增加, 而人口总体负担相对较轻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即使假定劳动力生产率保持不变, 劳动供给数量相对较高也意味着总产出同比例上升, 同时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也能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但是该人口红利期的效应短暂, 持续时间为50年或稍长些。

第二人口红利则源于理性主体为了应对人口年龄结构的预期变化, 而相应调整个人行为与公共政策。人口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 它既包含了个人生命周期的变化, 也反映了代际更替关系。根据生命周期假说理论, 消费者各阶段的消费水平取决于他一生的总收入, 而不是当期收入, 人们会选择一个接近其预期一生的平均收入水平的消费水平, 且其长期储蓄水平将与生命周期紧密相关, 因此, 整个社会的储蓄率和人口结构变动密切相关。在生产效率较高的壮年阶段, 其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将明显高于其他阶段 (比如养老金积累) 。如果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大, 那么, 这部分人口的个人储蓄之和将有助于提高储蓄率。同时, 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比相对较低, 他们所承担的抚育和赡养等经济负担较轻, 从而减少了家庭支出, 提高了家庭储蓄的比例。由此反映出在人口转变的特定阶段, 因高比例的劳动年龄人口所带来的国民储蓄率升高和资本供给增加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

3 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重要因素

人口红利从三方面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第一, 高劳动参与率。高劳动力比重意味着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参与率高。第二, 高储蓄率。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经历了几个显著的增长阶段。改革开放最初的10年,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0%以上, 这一阶段是增长最快的时期。1989—1996年, 进入第二个增长高峰期, 存款余额年增长率达31.6%。1998—2000年, 增长率开始一路下滑, 甚至出现了负值, 其主要原因是股市火暴促进了储蓄的分流, 更多的资金从银行流入了股市。2003—2008年, 居民储蓄存款冲破了几个大关:2003年9月首破10万亿元;2005年超过了14万亿元;2006年12月, 突破16万亿元;2007年, 17.25万亿元;2008年, 21.79万亿元。按现价计算, 2000—2008年年平均增长率达16.5%。第三, 较高的劳动力配置效率。配置效率是相对于技术效率而言的。技术效率是指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高, 而配置效率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现存资源的重新配置带来的效率。

当社会处于人口红利期时, 由于人口结构较好, 劳动力供给十分充足, 同时,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不断提高带来了高生产率与高储蓄率, 并因此导致了较高的资本积累。20年来, 中国投资率一直居高不下, 同样奇高的储蓄率也助推了这种高投资率。当然储蓄率高, 部分的原因有养老保险与医疗制度不完善、中国文化对较高的储蓄水平的偏好等, 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中国目前的“抚养比率”较低。所谓“抚养比率”是指不工作的孩子人数、老人数与工作人数之比。当家庭中孩子年幼、无工作时, 家庭的储蓄率较低;当孩子长大, 且自身也处于最佳创造期时, 家庭的储蓄率较高;退休后, 储蓄率则开始下降。因此, 不工作的人越多 (因为太小或太老) , 储蓄率越低, 反之亦然。

虽然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效应以及中国人预期寿命的延长, 将使人口红利这种较低的抚养比率因素逐渐消失, 但在未来的10年甚至20年里, 低抚养比率仍将持续, 从而可以预计的是:储蓄率和投资率也将继续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曾经有过的关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的预测认为, 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可以一直增长到2030年。

一般来说, 当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后, 劳动力数量不足的问题会很快到来。但城乡二元结构使得中国的情况有很大不同, 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仍然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城镇提供劳动力资源。中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之中, 如果按城镇人口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的速度计算, 则城镇每年会新增1500万左右的劳动年龄人口。设想中国步入比较发达的阶段时大多数人口如70%的人会选择居住在城镇, 则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还会持续20年以上的时间。因此, 在可见的将来, 我国似乎仍然拥有比较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从劳动力供给来看人口红利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从人口红利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来看, 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或者说老龄人口比例增加在一定时期内并不必然带来储蓄率的下降, 相反还有可能使储蓄率进一步上升。在老龄化的初级阶段, 新进入老龄阶段的人往往都有较高的储蓄率和储蓄倾向, 有人也因此把老龄化的初级阶段看成是第二次人口红利期。从这个意义上说, 劳动年龄人口丰富的人口红利期结束并非人口红利的真正结束, 只要能够发挥好储蓄的资金效率, 让资本得到合理的回报, 则第二次人口红利仍有可能为经济增长继续注入“活力”。

综上所述, 人口红利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利好因素。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同时也是人口红利回报最丰厚的时期。从今后20~30年的时间来看, 我们不仅没有理由怀疑我国的经济增长会失去动力, 相反, 经济增长将会更加强劲。

4 最优化利用人口红利的建议

人口红利效应终将因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劳动参与率降低而逐渐消失。但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面前, 我们仍能有所作为, 我们可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提高劳动力素质、消除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 减少劳动力闲置和浪费, 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 从而使我国人口红利的效应最大化。

由于历史和国情的原因, 中国走的是一条依靠农业积累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工业化道路。短期看, 劳动力的低成本可以支持经济的发展, 但长期看, 劳动力的低成本必然是低劳动力素质和低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反映, 它无疑将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应大力提高劳动力素质, 以更好地支持经济发展。

为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应通过扩大就业, 最大化开发尚存的人口红利, 并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意味着形成一个更具有报酬递增性质、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源泉。并且, 为了迎接人口老龄化冲击, 中国需要通过扩大就业、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建立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可持续的养老保障模式这三条途径来充分挖掘未来潜在的人口红利, 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经济增长的源泉应当从依靠良好的人口结构 (即人口红利) 转为以技术的创新能力为主。人口红利在生育率下降的过程中, 终究会成为一个历史现象, 调整政策延缓一点时间只是短期效应。从长期而言, 需要依赖产业换代, 依赖技术的创新能力, 才可以长治久安。实际上, 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才能不断地实现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增长, 改变中国在国际市场处于低端产业低利润环节的局面, 提高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以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提高劳动力成本, 将有助于释放潜在的消费需求。资料显示, 中国低收入家庭的消费倾向明显高于中高收入家庭。通过增加收入, 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人口和城镇低收入人口以及其他中低收入人口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将加速消费品市场的启动过程。基础消费品的爆发式需求增长, 新消费群体的各类时髦需求增长居民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下转费结构的升级, 将启动中国庞大的内需消费市场。

在保证了中国的自主创新持续增长力的同时, 我们还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正视后人口红利时代的社会安全和秩序问题。而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 将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的安全阀, 只有通过它才能保证我们的经济能够在既有轨道上良好运行。在此前提下, 我们再通过进一步将农村人口和农民工不断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不断地充实社会保障基金。这样我们的社会保障就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改善, 在面对后人口红利时代的时候就会更加的从容不迫

摘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强劲经济增长。人口红利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中,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 劳动力供给充足, 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人口红利机遇期。但人口红利并非可持续。长期看,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 劳动参与率也将下降;短期看, 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依然存在, 不利于劳动力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 需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大就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加强社会保障, 以延长人口红利, 实现经济持续高增长。

关键词:人口红利,经济增长,持续性

参考文献

[1]保罗.舒尔茨.人口结构和储蓄:亚洲的经验证据及其对中国的意义[J].经济学 (季刊) , 2005 (3) .

[2]李文星, 徐长生, 艾春荣.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1989—2004[J].经济研究, 2008 (7) .

[3]马瀛通.人口红利与日俱增是21世纪中国跨越式发展的动力[J].中国人口科学, 2007 (1) .

[4]田素华, 徐明东, 徐晔.人口红利、流动性短期过剩与中国现代金融服务供给——对2008—2010年中国金融市场走势的判断[J].金融研究, 2008 (9) .

[5]汪伟.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J].经济学 (季刊) , 2010 (1) .

[6]钟水映, 李魁.中国人口红利评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 (2) .

持续高增长 第2篇

4东软载波:业绩增长超预期,锁定全年高增长

2011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109.05%;营业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130.51%;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132.86%;基本每股收益1.30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143.15%,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长198.21%,基本每股收益0.47元。

智能电表招标加速,行业迎来高增长。报告期内,国网低压电力线抄表系统改造项目进度的加快,带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需求快速增长。前三季度累计的四次智能电表招标量已达4500多万只,我们预计全年招标量有望达到6000万只,较2010年增加30%。以公司40%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估算,预计公司2011年订单量达到1200万片,为收入高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毛利率保持稳定,规模效应显现。公司作为载波芯片行业龙头,产品竞争力强,综合毛利率保持稳定态势,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1.95个百分点至64.10%。期间费用率下降近3个百分点至13.67%,其中管理费用下降2.14个百分点至11.62%。

行业高速扩容,公司迎来高增长。根据前三季度国网智能电表的招标速度和数量,以及国网公司“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发展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和南方电网、农网的智能电网建设,我们认为明年仍将是智能表需求的高峰。公司在智能电网领域市占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业绩仍将保持高增长态势。

核心竞争优势突出。公司已于上半年完成SSC164x载波通信芯片的验证测试工作并实现量产,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可实现销售。五代芯片目前处于芯片

FPGA验证关键阶段,预计关键的工程流片与测试将于12月完成。由于标准化制定过程的推迟,标准化过程中可能引起芯片设计改动,预计量产时间为2012年第四季度。公司目标是专业的电力线通信方案提供商,核心竞争优势明显,为未来业绩增长形成强有力的保障。

盈利预测和评级。预计公司2011-2013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65元、2.37元、3.08元,按10月17日的收盘价测算,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1倍、22倍和17倍,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股吧游客 发表于 2011-10-20 10:4

4东软栽波三季报点评:业绩高增长,盈利高水平

公司业绩继续高增长。2011年1-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109.0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

132.86%,全面摊薄每股收益1.23元。其中,三季度实现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

长198.21%。受电力用户信息采集系统工程进度加快的影响,公司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仍将持续高速增长。

盈利能力持续维持较高水平。2011年1-9月份,公司销售毛利率64.10%,同比增长1.94个百分点;此外,营销网络建设的影响,公司销售费用增加明显,同比增长161.59%;而由于公司上市后账面募集资金增加带来的利息收入数额较大,其财务费用达-477万元。综合以上几个因素的影响,本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率达48.98%,同比增长4.56%,盈利能力总体维持较高水平。

募投项目与新产品研发进展顺利。报告期内,公司加快募投项目低压电力线通信网络系统技改项目的研发进度;新产品SSC164x载波通信芯片可初步实现量产,预计2011年第四季度可实现销售;同时,全国性营销网络的建设也在进行中。我们认为,虽然目前公司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行业优势地位突出,但未来,随着行业市场容量的加大,行业竞争将不断加剧,而公司在研发与销售环节的大力投入将有利于公司巩固其在行业的领先优势,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持续高增长的长期挑战 第3篇

经济增长放缓并不意味着中国面临可能将其带入急剧衰退或长期停滞的危机,但如果未来10年里,中国GDP保持目前超过7%(或5%-6%)的增长率,将会面临重大挑战。中国如果要保持相当高的经济增速,必然面临供给侧的挑战。这些挑战越来越被广为理解,多数必需的改革也都涵盖进了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60点改革计划。需求侧的挑战远未被理解,中国内外皆无人对必须进行的需求侧改革了然于胸 ,也无切实的国际先例可循。

有些人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将导致一场危机。理由是,由于监管松懈的影子银行机构迅速扩张,地方政府债务迅猛增长以及中国公共和私人部门债务急剧上升,中国的金融业十分脆弱。还有人强调,一些工业领域的产能严重过剩,尤其是与钢铁、水泥等建材供应相关的行业。相应的,被不少人公认存在的房地产价格和建筑业泡沫可能破裂。以金融业缺陷为依据作为论点的问题在于,多数债务是一家中国机构拖欠另一家本国机构,而不是拖欠外国的。同时,中国政府拥有防止令经济陷入急剧衰退的雪崩式破产的机制。上世纪90年代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从大多层面看,都比中国当前面临的任何问题严重,而当时中国政府化危机于无形,且没有导致经济放缓。 房价大跌可能产生更棘手的问题,但也可能意味着一些公司和金融机构破产,而政府可依据情况决定是否纾困。

重构供给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应对维持高增长的长期挑战,要比应对短期金融危机复杂得多。从供应侧看,中国经济放缓部分原因在于投入品尤其是劳动力供给在放缓。劳动力将很快完全停止增长,能够随时流入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供给也在日渐枯竭。最易于流动的18至40岁农村劳动力,多数已经在从事农业以外的行业。随着直到高中的普及教育在中国已接近实现,而大学教育的发展可能快于社会对大学水平技能的需求增长,中国引人注目的教育扩张也在放缓。自2000年开始,中国的投资增长便年年高于GDP增长,直到投资占GDP比重从略高于35%升至50%左右。这种战略同样不可持续。投资在GDP中的比重以及投资增速都必须下降,而不是持续上升。在下面讨论需求侧问题时,我们还将重新回到这个问题。

因此,中国在未来数年维持较高增长的主要途径是稳步提高投入品的生产率,而不是投入量。经济学家称之为“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就一直在快速提高,但这部分是由于中国打破了极度低效的中央计划指令经济制度,从而实现了生产率的大爆发。例如,废除农村人民公社制度,上世纪80年代初期带来了农村全要素生产率的极大提高。而允许工业投入品在市场上自由销售,不再以行政手段分配,则带来了乡镇企业为期10年的繁荣。

再走下去,为维持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高所必须进行的改革,可能变得更困难,但绝非不可能。本文限于篇幅,不能在此详细列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计划中的相关措施,若这些措施得到全面贯彻实施,将能支撑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其总体目标是让国企面临完全的市场竞争,并在其他领域尽可能依靠市场力量。不过,市场的良好运转还有赖于商业法律体系的良好运转。保障农村产权是必要的改革措施之一,以使农村非农业人口能够在城市里扎根,并让他们的子女受到能适应城市环境的教育——因为未来多数农村人口将在城市生活。如果上述举措以及改革计划中所列的许多其他供应侧改革得到有效执行,对于持续生产率提高将大有裨益。

重构需求侧:中国未来10年最大的挑战

需求侧的问题解决起来没这么容易。问题的核心在于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太低,而投资比重太高。政府消费还算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典型水平。许多人质疑中国消费数据的可靠性,但即使对这项数据作重大调整,也不可能改变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低得不正常这一事实。如果中国能够将居民消费占GDP比重提高至55%或60%(当前水平仅为35%至40%),那么需求侧的增长问题将基本得到解决。届时,投资将面向消费品(以及生产消费品所必需的资本品)的生产,而更可持续水平上的投资将继续投入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届时,将没有必要试图刺激不可持续的出口率,或是投资于回报率越来越低的项目。

如何提高GDP中居民消费的比重?通常而言只有两种方式:要么居民收入增速必须在一段时间内持续高于GDP增速,要么居民储蓄率必须降低,或者双管齐下。要让居民收入在10年或更长时间内增速持续快于GDP,只有一种真正有效的方式,即让实际工资的上涨速度快于GDP。过去几年,工资上涨速度看上去确实比GDP快,但还能再持续10年么?我不知道有哪个国家曾做到过,但这或许能够实现。不过,政府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的空间不大,因为工资由市场决定。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补贴来持续提高穷人收入,也可以通过放开银行利率,让银行存款利率上升来提高更多人的实际收入,但此类措施只可能让居民收入或消费在GDP中的比重提高2至3个百分点。如果中国能够彻底实施全面医保制度和全国养老制度,居民储蓄率可能会降低,但这仍然只能将居民消费在GDP中的比重提高2至3个百分点。比起更多人留在农村,城镇化或许能够提高消费水平,但提高多少尚属未知。有人或许会提出,上述措施的影响可能更巨大,但本文没有篇幅来解释我列举的数字。

我的结论是:GDP的持续高增长要求重构需求侧,实现这一点或许是中国未来10年最大的挑战。10年过后,人口老龄化可能会最终解决这个问题,但又会产生其他问题。

5月外贸“高增长”泡沫破灭 第4篇

监管部门对“热钱套利”的遏制使得5月外贸数据明显瘦身。

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 5月份, 我国进出口总值3451.1亿美元, 增长0.4%。其中出口1827.7亿美元, 增长1%;进口1623.4亿美元, 下降0.3%。

海关总署分析, 5月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速大幅回落, 一方面是对港套利贸易基本得到遏制, 内地与香港贸易快速回落;另一方面, 受国内经济放缓、外部需求低迷、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贸易环境恶化等多因素综合作用。

外贸数据挤出水分

“贸易数据的泡沫破灭,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近期中国海关加紧了对‘热钱套利’的监管, 我们的研究也显示,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 中国贸易数据的异常走高,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境内外套利导致的。”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表示。

今年以来, 我国贸易数据持续高于市场预期, 特别是部分地区出口出现了超高速增长的现象。今年前4个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7.4%, 而内地与香港的贸易总值则同比增长了66%, 远高于我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表现。与此同时, “虚高”的外贸数据也与贸易企业的感受和先行指标出现背离。

对贸易数据的质疑引发了市场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关注。从4月开始, 海关总署、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纷纷着手对这一情况进行调查, 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遏制了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对港套利贸易。

数据显示, 前5个月, 内地与香港双边贸易总值为1799.1亿美元, 增长52%, 这一数据比前4月份的66%降低了14个百分点。

除了热钱被遏制的因素之外, 国内经济放缓、外部需求低迷、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贸易环境恶化等综合因素, 也导致了5月份外贸数据疲软。

今年以来, 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快速升值, 特别是4月份以后, 人民币升值进一步加速。人民币升值所导致的出口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缩窄和企业有订单不敢接的情况很突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表示, 今年一季度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幅度很大, 这是过去从来没有的。这无疑对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很大。

外贸形势依然严峻

回归合理的数据反映出外贸并不乐观的形势。

商务部研究院外贸研究所所长李健表示, 从整体看今年的外贸会略好于去年, 但未来仍充满不确定因素。从外部需求看, 虽然发达经济体经济进一步下行的风险有所缓解, 但经济复苏迹象并不强劲。一些新兴市场货币在量化宽松政策下被动升值, 经济发展也面临困难, 外部需求难以持续增长。从进口来看, 国内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 内需仍较为乏力。

贸易摩擦加剧也会导致外贸环境恶化。“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 我们认为中国的外贸行业仍将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 这主要是因为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以及贸易摩擦的加剧。”刘利刚说, 欧盟近期对中国的太阳能制品采取了征收高额关税的惩罚手段, 而作为报复, 中国也对从欧盟进口的红酒采取了惩罚性关税。尽管这些产品占整体贸易总量的比例较小, 不断上升的贸易摩擦对于中欧两方来说都不会是一件好事。

销售持续高增长里的分钱秘密 第5篇

一、数字解密

1、销售盒数:好娃娃A是从开始的,开始是做批发,从起,开始了专业化的推广和分销工作,销售量节节攀升,从19不到3万盒,到单产品突破2500万盒,为拿下中国第一个儿童药品中国驰名商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现款底价:年,好娃娃A没有改造前,产品的底价就是2.5元一盒,到20底底价涨到C.26,产品涨价X倍以上。

3、底价承包:1999年,好娃娃小儿A当时的底价承包价比2.5元多了一点点,已不清楚,因此文中暂按2.5元一盒计算。到年底价已经涨到D.26,比2.5元一盒是涨价了V.9倍以上。

4、商业批价:1999年好娃娃A没有规定商业批发价,由各自定价,这也是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对产品的管理价格的模式之一,灵活性太大,大客户是不可能做的。因此也决定了产品的命运做不大。而20好娃娃规划以后,我们规定了全国统一的商业批发价,保证了全国市场的价格统一,同时也保证了所有推广利益分配体系,但是这种分配体系随着产品的不断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产品的零售价体系面临挑战,由于没有维护零售价格,而连锁以及整个行业费用提升导致的过度高毛利,终端不断地对品牌产品的销售失去动力,进行特价销售,或进行终端拦截,好娃娃品牌遇到了困难,我在的时候就提出过重点终端的维价概念,进而带动全面价格体系稳定,保证所有客户都有相对稳定利润,

而太阳石总经理当时坚持某些外资的“让利于两端”的思想,即厂家及消费者应是最大的赢家。我们没有沟通到中和,目前好娃娃的整体新品推广应当说没有再突破,最为主要的是这种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医药大环境。

5、提成3%:这是后来管理河北市场的主要模式,公司发工资,所有费用由公司投入。这个对打造河北市场起到了关键作用,最终河北成为了全国最大最好的市场。为什么河北在全国采用3%的提成模式又能成功呢?

当时公司有以下几个意图:

第一:基础市场的需要,只要河北能做个3000万以上,就有一个养家的市场,无论其他市场怎样变化,公司不怕没饭吃。因此不管投多少,公司重点投一个市场是投得起的。做到了8000万。

第二:家门口情况公司了解,业务人员基本是公司老员工,投入什么公司都可以控制。

第三:一定不能落后于其他市场,免得被人看不起。

第四:公司投入一个市场,也可以了解市场的真实情况,便于跟市场沟通。

海澜之家:三季度业绩持续高增长 第6篇

公司主动调整终端门店结构,一方面提升门店质量,注重开店质量,抓住近年来优质店铺拓展的黄金期,对不符合公司形象和战略的门店进行主动的扩店、移店或关店,优化门店布局,提升单店面积,2015年上半年店铺数同比增长6.89%,门店有效营业面积同比增加18.11%;另一方面,进驻核心商圈,与ShoppingMall合作,与万达、上海百联、南京新百等商业龙头企业、购物中心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为公司进驻核心商业圈打下基础。上半年公司单店收入同比增长近30%,单店效率持续提升。

今年公司围绕“中国男装国民品牌”的定位,加码品牌营销,连续三季以独家服装赞助商得身份冠名《奔跑吧兄弟》,《奔跑吧兄弟第三季》将于10月9日开播,也有望带来公司品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根据今年9月1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5胡润品牌榜》,有9家服装品牌上榜,公司以110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服装品牌榜首。

操作策略:二级市场上,近期该股围绕14元/股做宽幅震荡整理,该股是股灾以来为数不多的较为抗跌的标的,估值较低,可保持关注。

持续高增长 第7篇

近日, 亚太本土领先的管理软件提供商用友软件发布2011年度业务发展策略:将通过把握十二五规划、云计算战略性历史机遇, 继续打造旗下系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效益化高增长。与此同时, 用友旗下企业围绕"S (管理软件) +S (云服务) "云战略框架的新格局完整浮出水面。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京携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李友、北京用友政务软件有限公司总裁王先臣、畅捷通软件有限公司总裁曾志勇、上海英孚思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志华、厦门用友烟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翔、用友医疗卫生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晓冬、北京用友华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苗峰、北京用友审计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泽、用友长伴管理咨询 (上海) 有限公司总裁陈东锋、用友专业教育公司 (筹) 总裁郭延生、北京伟库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祉雄亮相发布会。

用友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产业架构和业务基础。在过去10年中, 用友成功地实现了从财务软件向管理软件的第一次转型, 成为亚太管理软件行业的领导者。未来几年, 用友将实现从管理软件向云服务的第二次战略转型。用友将云计算视为升级商业模式、提高盈利能力, 加速市场拓展 (包括欧美市场) 和营业增长的契机。用友未来几年发展的核心战略是, 把握这次历史性产业机遇, 在云计算的革新浪潮中做大做强, 成为全球领先的企业云服务提供商, 成为世界级管理软件与服务企业。

持续高增长 第8篇

纵观今年国内传统鞋机销售市场波澜不惊的销售状态,相对爱玛数控供不应求的局面,显示数控设备呈现高增长需求态势,折射制鞋产业集体提速进入“数字化研发及自动化生产”的发展阶段。究其原因:

一、制鞋业成本上升,掀起机器换人潮

目前,我国制鞋业在发展和转移受到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供应、环境保护以及销售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已难以为继。

4月1日起,欧盟正式停止对中国和越南生产的皮鞋征收反倾销税,但欧委会仍对上述产品进口实施为期1年的监察机制。这意味着,后反倾销时代,中国鞋企仍要应对来自发达国家基于市场保护采取的一些手段和措施。

随着用工荒在全行业蔓延开来,制鞋业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取利益的时代已经结束,在提高工资水平、被动产业转移“二路不通”后,通过数字化研发,加快生产自动化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制鞋业不二选择。

以爱玛数控新推出H2-315双刀头电脑皮革切割机为例,取代手工开料,刀模裁断等传统模式,采用高清晰投影,全自动电脑排版,真空吸附固定皮革,双振动刀头切割皮革,是一种皮革裁切领域革命性的自动化高效切割设备,适用于多个行业(制鞋、皮具、手袋等等)大批量裁切皮革的最佳生产设备。为客户带来高效的切割效率,有效解决用工荒困境,并能够节省6%以上的皮料。

与此同时,依赖手工与师傅经验的生产企业对数字化研发及自动化生产的认识也已悄然转变并逐渐接受,如百丽、达芙妮、富贵鸟、星期六等国内著名企业率先建设数字化研发及自动化生产。

知名上市公司达芙妮鞋业,自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3个月增购100多台电脑折边机,经过内部核算,这笔过百万元的投资仅3个月就收回投资成本。温州爱美高鞋业,今年开春投入数十万元引进爱玛数控3D鞋样设计软件及2D开版软件,使研发速度成倍提高,间接节省了数以万计版师工资支出,同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方式,提高了企业研发水平。据了解,已有两家知名企业在短短3个月内向爱玛数控订购了二十多台数控设备。

数字化研发及自动化生产,分解着手工与机器之间的边界,分解着依靠师傅经验与生产效率之间的边界,打破传统生产依赖熟练工人与师傅的经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能及节省人工、材料等各项成本,实现生产价值最大化。

爱玛数控CEO王国权认为,中国制鞋业必然朝向数字化发展。因为只有数字化才能实现自动化。只有实现自动化才能真正节能降耗,减少浪费,实现绿色环保。

二、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崇数字化建设

我国制鞋产业长久以来都以承接国外订单生产加工为主,在生产成本日益

高涨的时期,利润显得非常微薄,要掌握主动权、提高利润率,扩大企业生存空间,势必要解决制鞋业五大问题:缺乏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没有形成国际营销网络、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信息化水平不高。而解决这五大问题的关键则是:提高制鞋行业数字化建设。

制鞋企业数字化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宣传的信息化,即网站制作宣传推广及产品电子商务,制鞋企业已经广泛应用。二是鞋企管理的信息化,已经被众多的鞋企所接受。EPR等企业管理软件已经在鞋企中得到一定的普及与应用。三是鞋企生产制造的信息化,即数字化鞋业生产系统。中国制鞋产业发展的症结及根源就是要提升中国制鞋业的数字化研发及自动化生产的水平。

王国权认为,“数字化研发及自动化生产”在宏观层面需要制鞋业的上下游产业主体建立密切联系,在微观层面需要通过有效整合为生产提供更加精准的内容。

据他介绍,爱玛数控的业务拓展已围绕数字化研发及自动化生产整体解决方案进行,该方案集中解决企业经营管理的三大核心难题:产品个性化,工艺标准化,管理透明化,以节省、高效、环保为出发点,不仅立足于“以机器替代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来增加利润,提高制鞋业产业链的两端——设计与销售的竞争力,进而提高鞋企国际综合竞争力。

制鞋业进入数字化研发及自动化生产时代,通过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设计、研发、接单、打样、采购、量产、库存等不同环节整合,实现技术开发商、设备供应商、制鞋工厂、采购商等多方共赢,促进角色的换位与整合,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因此,数字化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把握以及高品质、高效率自动化生产的搭建,更在于对各类生产资源的聚合管理效应。

以最难控制成本的环节——裁断为例:实行全智能化电脑排版,比人工排版快90%,节省6%以上的皮料成本,并且通过电脑皮革切割机实现自动化皮革切割过程,能在裁断环节,节省80%人力成本。

业内人士认为,数字化研发及自动化生产模式,不仅加速了制鞋业上下游的融合,更可以实现客户选择与体验的整合,最大限度地满足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的需求。

三、数字化建设,制鞋产业升级转型必经之路

“十二五”,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制鞋行业经过快速发展后,以往传统追求数量扩张、低价竞争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在经济转型大背景下,提升技术水平和提高产品质量将是制鞋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常,产业升级都会向三个方面发展:①做更有技术含量、更有附加值的产品,如做高档产品利润更高;②更有效地提升生产效率,如用自动化机器设备,用同样的人达到更多的产量;③在产业价值链中,增加投入,获取更多价值。如鞋业生产企业不仅生产,也投入研发及品牌经营,以期获取更多利润。但这三个方面其实都离不开数字化的应用。这方面,国外的鞋业同行已经远远走在中国前面。发达国家的一些知名企业,依靠数字化技术和设备,劳动效率是中国企业的2~3倍,尽管他们的人工费用高得多,但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长期保有竞争优势。因此,数字化研发及自动化生产,可以助力中国的制鞋业进行产业升级,加快完成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升级。

王国权认为,鞋企纷纷加入数字化浪潮,是因为看清了,依靠以往低价劳动力、粗放式扩大生产获取利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行业要向集约化、技术化、自动化方向前进。应用“数字化”,是制鞋业从国际产业链中的低端走向高端必经之路。

持续高增长 第9篇

一、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的内在联系及作用机制

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成为影响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用简化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来说明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的内在联系。

由复式记账原理可知,资产=负债

根据货币经济理论,基础货币B=C+BD,

在二级银行体制下,通过货币乘数作用,货币供应总量为:

其中,M为货币供应总量,K为货币乘数。式中K×(RL+GB+OA-FD-OL)为通过国内信贷渠道创造的货币供应量,K×FR则是由外汇储备引致的货币供应量。

由上述关系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外汇储备与国内货币供应有如下关系:第一,外汇储备变动是货币供给的重要渠道;第二,外汇储备占款是中央银行的一项资产,具有高能货币的性质,通过乘数效应可以对货币供应产生成倍的放大作用。可见,外汇储备主要是通过影响货币供应而与货币政策发生联系。

二、外汇储备高增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1. 外汇储备剧增使货币供给量被动增加。

我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发行一般说来有三条渠道:财政渠道、银行信贷渠道和外汇占款。可以说,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不显著,这一期间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例都在6%以下,最低时只有1.24%。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结构发生了改变。

通过图2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明显增多,近几年一直保持在100%以上。根据货币供给理论,基础货币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货币供应量会成倍数的增长。事实也证明,在外汇占款的推动下,我国货币供应量2000-2004年平均每年以18.4%的速度递增,使通货膨胀又有重新抬头之势。不难看出,外汇储备的增加导致外汇渠道的货币发行剧增,这不仅反映我国货币政策对外汇储备的依赖性加大,也使得我国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基础受到破坏。

2. 外汇储备增长使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

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兼而有之。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使央行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运行;而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则意味着货币供给要被动地受制于经济因素变化,货币当局无法独立的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大小。外汇指定银行持有的结售汇周转外汇余额超过其上限的头寸必须在外汇市场抛补。在我国持续出现国际收支顺差的情况下,外汇指定银行不得不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大量抛出外汇,外汇市场出现持续供大于求的局面,央行为了维持汇率稳定而被动吸纳外汇并增加本币发行。外汇渠道货币发行比重的提高,强化了本国货币制度对外汇储备和可兑换货币的依赖程度,使外汇渠道的人民币发行形成刚性。由于外汇储备是内生变量,因此央行只能被动地适应外汇占款的波动,这使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大大削弱。

3. 外汇储备增加加剧了资金分配的不平衡。

目前我国经济存在局部过热的现象,如何进行宏观调控,央行面临两难选择:紧缩货币政策会导致国内利率上升,引起外资流入增加,导致外汇储备增加,最终必然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为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央行又被迫大量收购外汇,投放基础货币,这又增大了市场的通货膨胀压力;为减轻通胀压力,央行又被迫采取回收对金融机构再贷款等冲销措施,又使得内向型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可能因此无法得到满足,开放程度低的中西部内陆地区,资金会相对短缺。这种资金流向结构上的失衡和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会随外汇占款比例的上升而加剧,而货币投放结构的不稳定性将使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严重制约。

4. 超额的外汇储备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为了应对货币供给面临的新形势,中央银行采取了包括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上调利率等方式在内的对冲操作,以减缓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投放所带来的影响。从2003年下半年以来,央行进行了大量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票据发行数量屡创新高,每周约需新增250亿元的央行票据进行对冲。2009年底,央行票据余额为4.2万亿元,比2004年底增长329%。以目前每月增长1000亿左右的外汇占款计算,也就是每周需要新增250亿元的央行票据进行对冲,因此,每周发行的银行票据就达到了500亿元的数量。央行为了控制央行票据的过快增长,不得不通过延长央行票据的期限来达到目的,这就是新增1年期票据的根本原因。

以目前每周发行的3个月100亿、6个月200亿、1年200亿的央行票据计算,1年期票据作为新增品种,基本上解决的是新增外汇占款的对冲,而3个月和6个月票据基本上是对原有票据到期的对冲。因此,现在每周500亿元的央行票据差不多能够维持一年的时间,1年后每周的票据存量到期的就将增加到500亿元左右。因此,作为货币政策微调工具的公开市场操作具有了长期性、经常性和操作量巨大的特点,这不仅容易引起货币市场利率波动,而且央行需要为不断滚动发行的央行票据支付利息。央行在大量对冲外汇占款的同时,公开市场操作对市场的引导作用变得越来越不明显。

当然新增的外汇占款可以通过准备金率上调进行调整,2003年以来,我国共26次上调准备金率。上调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仅仅相当于2个月左右的外汇占款增加额,即使考虑到准备金率的上调限制了商业银行的货币乘数,实际收缩效果也不过相当于4到5个月的新增外汇占款量的对冲。因此,即使央行的比较强烈的货币政策工具都在这个问题上显得作用有限;而作为限制投资增长和物价上涨的利率上调也受到不同货币套利的影响,上调利率水平将吸引更多的私人资本流入,进一步增加外汇占款,比如,2004年10月份加息前的9个月,外汇储备月均增长100亿美元,之后3个月,累计增加了945亿美元,接近全年增长额的50%。可见,外汇占款的大幅增加大大限制了国内主要货币政策的方向性和有效性。

三、缓解外汇储备高增对货币政策冲击的政策建议

从货币政策操作的角度看,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就是要改变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无条件承担供求最后差额和所有外汇风险的角色,实现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超然地位,使其能自主灵活地调控外汇市场、外汇储备和货币供给。具体来说有以下建议。

1. 逐步放开资本项目的兑换,通过资本项目来减少经常项目下的盈余。

“逐步放开资本项目的管制,基本实现可自由兑换”,这是我国“十一五”计划的内容。在近期我国贸易顺差出现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要缓解这种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所带来的外汇储备及外汇占款的增长,最为简洁的方法就是把经常项目项下所形成的大量顺差通过资本项目下的流出以达到国际收支的平衡的目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放开会使利差效应显现出来,国内利率与国外利率的差异会使国内一些逐利资本流到国外,从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同时也为货币政策调控国内经济创造了空间和有利条件。如果没有外汇占款的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会大大提高。

2. 加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力度。

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结构的功能,使我国经济增长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并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升其竞争力,扩大内需,让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的协调之下充分发挥出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这样,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协调下,国际收支会得以改善,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会得到增强。

3. 严格控制投机性资本流入,放松资本外流限制。

持续高增长 第10篇

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1月11日公布,我国外汇储备截至到2010年12月31号已达到2.85万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了18.7%,创下历史新高。2011年可能突破3亿。

纵观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趋势:从1994年人民币内外汇率改革并轨后,外汇储备逐年持续增长,呈平稳上升状态。自2002年急速增长,到2006年底,首次成为国际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连续几年均位居第一。高增长的外汇储备一方面给我国带来了强大的经济贸易保障,另一方面又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了风险和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使其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二、高增长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双重影响

1. 积极影响

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利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当前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的经济地位,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持续高增长的外汇储备,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是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实力的象征;二是充足的外汇储备,对外是抵御国际风险的物质基础,对内是促进经济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三是能增强抗击经济风险的能力,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坚强的经济后盾和保障,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四是维护我国国际信誉,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吸引外资的能力和对外融资的能力。

2.负面影响

近年来,外汇储备在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积极和推动作用的同时,也给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安全带来了负面影响,并且高额的外汇储备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政治和经济风险。

一是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对出口越来越依赖,导致经济结构失衡,损害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二是持有高额的外汇储备,成本巨大;三是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影响和制约了自主性货币政策的操作力度,以及制定和实施;四是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意味着国内的外汇供大于求,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汇率调控机制面临巨大考验,人民币升值面临强烈的市场压力;五是外汇本身具有贬值的风险,储备的收益率较低;六是快速进入的热钱将极大的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甚至会导致国家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

三、我国外汇储备发展策略

1.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提高经营水平。

面对日益增长的外汇储备趋势,一是要遵循“流动、安全、盈利、发展”的原则,完善投资基准管理体系和决策程序,落实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优化方案,积极利用各种投资渠道和方法,增加外汇储备的资产收益。二是要强化外汇储备的经营风险管理,加强对主要经济交易对手和投资融资对象的风险诊断分析、跟踪及评估,完善市场经济风险的管理,并结合系统建设,调整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应急机制和应急方案。

2. 合理配置币种结构,降低风险

一是要合理配置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满足货币实力雄厚、币值稳定和交易匹配三大原则才是外汇储备合理的货币结构。美国、欧盟和日本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三个经济体,是最发达和最具实力的国家和地区。我国目前储备币种是以美元为主,需要根据三大原则来适当减少美元比例,增加欧元和日元来作为外汇储备的主要币种。

二是要调整债务性与债权性储备的比例。在我国的外汇储备中,短期外债对储备供应量的影响上下浮动较大,其增加的外汇储备量并不稳定,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和影响,会阻碍经济发展,出现经济衰退、游资撤出等问题,甚至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因此,我们应增加债权性储备,以降低金融风险,使经济发展趋于稳定,避免债务危机的发生。

3. 改变外贸增长方式

外贸增长要改变传统的单纯依靠生产要素投入和低廉价格,只追求数量不管质量的增长方式,变“物美价廉”为“优质优价”,提高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效益和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做到:一是严格准入标准,使出口产品的环保、资源和劳工等成本得到合理定位;二是要以培育自主品牌和增强国际经营销售能力为突破口,促进出口产品从生产成本优势转化为综合竞争优势;三是要限制或取消高污染、高能耗以及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并取消能源和资源的进口关税;四是要有计划地引进关键性的技术,提高科技含量,促进高附加值产品及深加工产品出口的增长,提高我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4. 走出去,引进来

一是要鼓励国内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到国外投资,消化我国外汇储备,调整“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政策,放松对资本项目流出的管制,以鼓励更多的企业跨国经营和对外投资,尤其是要重点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国外承包工程、加工装配和开发战略资源。海外投资能避开关税壁垒,增大资本输出,参与国际资源的分配,有利于减少外汇储备风险,提高国民收益率。

二是要“引进来”,利用外储购买国外核心技术和设备,如进口高科技设备来支持科研与新产品开发,进口先进的医疗设备,为科研人员提供出国培训和交流的机会与经费,引进国外专家等,以提高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并增加进口对外汇资金的需求,做到“外储内用,双效受益”。

摘要:外汇储备相当于保卫国家经济的一道“长城”, 更是一个“蓄水池”, 当前高速增长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利有弊。如何寻求最优方案, 使外汇储备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 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对经济的双重影响, 最后探索未来发展的策略与方向。

持续高增长 第11篇

基金业的责任担当

“在全球面临着气候变暖、能源和水资源短缺危机的背景下,如何能否构建一个机制来解决?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去展望,如何才能把财富带到未来的生活中?”当日的投资策略会上,嘉实基金总经理赵学军以“深远之忧”为开场白,引出他关于基金业振聋发聩的反思。

在他看来,国内基金管理业应该成为中国养老体系的重要承担者,“基金业应该看得更远,看到自己的未来和社会的未来,才能更好的认知在长远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职责”。

基金业未来的社会责任担当,离不开卓越的投资业绩和对行业美好成长的信仰。“用一流业绩和团队来服务投资者,成为国内最具领先性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基金公司。”赵学军在会上一语道出了嘉实基金的未来使命。

据了解,嘉实基金2008年开始对投研体系进行升级转型,更关注如何将持续的卓越业绩转变为现实,逐渐把单一策略转型为“全天候多策略”投研体系,收到了良好的投资成效。

晨星数据显示,截止11月30日,上证综指今年以来下跌近14%、近一半偏股基金业绩亏损,而同期嘉实基金旗下13只偏股型基金中12只获得正收益,其中6只收益超过20%、4只收益逾10%。长期业绩数据也表明,嘉实旗下以嘉实成长收益、嘉实增长和嘉实服务增值为代表的三只基金,成立以来均在同类基金中排前三。

一家基金公司创造出持续卓越业绩的支撑因素有哪些?赵学军给出了三个维度:广度,即优秀业绩能否在所有基金中全部体现;长度,是优秀业绩所体现的持久性;背后的深度,缘于公司的投研团队与体系。

经济持续全面复苏

在展望2011年整体经济态势时,戴京焦认为国内将呈现较高增长较高通胀的状态。

“从海外市场看,虽有波澜但不改复苏趋势,内生动力的温和推动着美国经济达到潜在的增长率,欧洲经济也将稳步增长。与此同时,美国将长期维持宽松货币环境,欧洲对危机国的的大规模援助可以期待。”戴京焦表示。

总体来看,2011年国内市场估值会趋于合理,盈利增速也将兑现预期。信贷总量上,市场的流动性或将由于上半年信贷的集中投放而显著改善。而明年上半年通胀继续上行的可能性不大,同时节能减排告一段落也将会使抑制需求在年初得到释放。

戴京焦认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明年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首先从出口上看,明年增速有望达到20%。“2010年出口超预期的部分推动来自新兴市场国家需求增长,而2011年要看美国和欧洲主要经济体的拉动。”

其次,消费也将保持稳定。“劳动者报酬的上升和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均有利于名义消费增速的加速。加上十二五规划将扩内需消费定为战略,将有一系列措施推动居民消费增长。”

对于投资,她认为同样不必悲观,重点去看固定资产投资三大项。“制造业投资上,中周期看正处在10年折旧周期末端,从而有望上升;对于地产投资,保障房是支撑因素;最后,基建投资也具备连续性。按照新增中长期贷款和FAI的比例大致推算,7万亿新增信贷对应20-26%的FAI增速。”

在2011年具体的经济数据预测上,她给出的是GDP增长9%,FAI20%,消费18.5%,新增贷款在7.5万亿元左右,CPI增长4%。

流动性延续宽裕

除三大经济引擎的复苏,宽裕的流动性也将有利于2011年市场。

“从宏观流动性上看,高通胀持续负利率,催生了货币活化和人民币升值两大背景,支持流动性的相对宽裕。在人民币兑美元年升值5%的假设下,预计2011年全年热钱流入1200亿美元。”

在微观层面,股票资产相对其他资产估值有较强的吸引力,且房地产市场和期货市场都对资金的进一步炒作进行了限制,微观层面资金流动支持股市这个相对估值洼地。

戴京焦认为,1季度由信贷投放带来的流动性会显著改善。这一系列影响因素分别是,2011年新增信贷如7.5万亿,扣减表外转内,总量下降,银行有很强的提前房贷的冲动,同时节能减达标后反弹排影响也将体现在1季度。

此外,2011年的政策基调,是“积极财政、稳健货币、缓步升值”,更强调针对性和灵活性。“除了总量政策按步就班平滑下行的经济,财政未来也将更多鼓励和支持转型和结构调整”,戴京焦预计,从今年末到明年,政策调整将出现从紧、放松、再紧的过程。

不过,戴京焦强调,明年通胀的走势及变化直接影响到政策调控的松紧,对市场有着重要影响。“2011年翘尾因素为2.1%,上半年高下半年低。总体上半年高位平稳,11月单月5.1高点,未来1季度通胀呈现下降趋势。另外,政府设定全年通胀目标为4%将有助于稳定预期,给政策调整更多的空间。”

紧抓四大投资主线

针对2011年的投资线索,戴京焦在结合对经济中长期判断的基础上,指出2011年的四大结构型方向。

一是大消费。“该领域是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看好的领域,由于过往两年整体的靓丽表现,2011年将更偏重自下而上的选股和一些高速增长的子领域。”

二是新兴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她认为该主题将获得国家战略的支持,以主题形式贯穿全年。

三是大宗商品。2011年海外经济复苏、国内增长、全球长期保持宽松流动性等背景,都支撑了该主题有较多机会。

持续高增长 第12篇

2014年度财报解读

130亿美元 , 德州仪器 业务运营 执行副总 裁Brian Crutcher先生在深 圳向中国 媒体第一 时间通报 的数字 , 这是德州 仪器公司2014财政年度 的营业额 。

在德州仪 器公司最 新财政年 度130亿美元的 营业额中 , 模拟业务 收入为81亿美元 , 嵌入式处 理业务为27亿美元 , 其他类别 包括DLP、 计算器等 加在一起 是22亿美元 。 可见 , 模拟和嵌 入式处理 依然占据 了收入的 大部分 , 这一比例 今年达到 了83%, 这两块业 务的综合 增长率达 到了12.5% , 远高于全 球半导体 市场的增 长速度 。

“2014年的业绩来之不易 , 得益于德州 仪器拥有 业界最广 泛的模拟 产品线,以及独一无二的嵌入处理解 决方案。 ”Brian Crutcher说 ,“充足的产能储备以及高效的供 应链管理,也是实现业务增长的重要保证。 ”

Brian Crutcher表示 , 首先从设 计角度德 州仪器有 对于关键 市场和产 品设备开 发多年的 经验 , 不断推陈 出新 ,进行大量 的投入 ,目前有超 过4万份的专 利 ,过去5年时间里 , 技术研发 投入超过90亿美元 , 研发高速 度 、高精度 、高电压和 高密度的 制造和工 艺的技术 , 所有这些 可以帮助 德州仪器 始终在业 内创新竞 争的过程 中处于领 先地位 。

据Brian Crutcher介绍 , 目前德州 仪器制造 工地包括9个国家中 的17家工厂 , 向市场供 应的70 % 的产品在 自已的制 造设施中 进行生产 、 封装和测 试 , 其他一些 代工工厂 作为补充 , 这样可以 更好地响 应市场的 需求 。

看好五大核心市场

“ 每一次来 到中国 , 都会看到 令人兴奋 的市场机 遇 。 ”德州仪器 业务运营 执行副总 裁Brian Crutcher先生说 ,“中国已经 成为拉动 全球半导 体市场增 长的重要 区域 , 抓住中国 市场的每 一个热点 应用是每 一个半导 体供应商 的使命 。 ”

Brian Crutcher认为 , 现在中国 已经出现 五大非常 令人兴奋 的热点市 场 , 它们正在 成为半导 体产品的 热点目标 领域 。

Brian Crutcher表示 , 毫无疑问 中国现在 是世界上 最大的汽 车市场之 一 ,人们希望 汽车更加 安全 、更加绿色 、更加节能 。 除此之外 ,电子娱乐 系统是比 较有吸引 力的市场 , 驾驶员可 以把驾驶 外的娱乐 体验带到 车内来 。

“ 在中国市 场中还有 让我感到 特别兴奋 的特点 , 不管是政 府还是本 地客户 , 都采取了 力度很大 的措施支 持新技术 的普及和 应用 , 比如说电 动汽车和 混合电动 汽车 。 ” Brian Crutcher说 。

Brian Crutcher提到的第 二个热点 领域是工 业市场 。

“ 在工业这 个领域中 可以看到 工业的客 户正在以 飞快的速 度向前发 展 , 每次来到 中国都看 到工业在 中国非常 新的应用 , 比如说工 业自动化 、智能电表 、智能建筑 等都在中 国市场蓬 勃发展 。 ”

Brian Crutcher特别提及 了在中国 得到政府 方面大力 支持的领 域是绿色 能源的发 展 ,包括风能 、太阳能等 。 根据中国 政府的预 想 , 到2020年中国绿 色能源发 电总量达 到数百万 兆瓦 。

以智能手 机为代表 的个人电 子产品领 域是第三 个一个非 常大的市 场 ,2014年中国智 能手机的 量达到4亿部 , 而且以极 快的速度 正在发展 。 除了手机 以外还有 一些智能 可穿戴设 备 , 尤其是用 于医疗保 健方面的 智能可穿 戴设备 , 在医疗过 程中更加 简便 、轻松 ,就算普通 的人也可 以通过这 个设备更 健康的生 活 。

最后 ,Brian Crutcher认为接下 来企业级 应用和通 信基础设 施市场将 迎来快速 发展期 , 只有物联 网基础设 施完善以 后 , 才会有更 多的设备 和终端联 系起来 , 进入真正 的物联网 社会 。

下一步技术创新方向

据Brian Crutcher介绍 , 几年来德 州仪器公 司一直把 技术创新 作为推动 业务发展 的强大动 力 , 对于蕴含 最新技术 进行特别 投入和重 视 。 如传感器 技术 、隔离技术 、高电压技 术和电机 驱动技术 等 。

而所有这 些新技术 的应用目 标 , 就在于时 下已经开 始启动的 热点应用 。

Brian Crutcher表示 , 第一个正 在形成的 热点应用 是工业物 联网 , 在这方面 德州仪器 确实可以 提供推动 工业物联 网发展的 核心技术 , 而且技术 类别非常 宽泛 , 从超低功 耗无线连 接到电源 管理再到 非常先进 和领先的 嵌入式处 理和模拟 技术 。 德州仪器 的技术可 以推动工 业物联网 发展。

第二个正 在形成的 趋势是半 自动车辆 , 今年CES上展出了 许多全自 动车辆 , 德州仪器 认为这个 发展是通 过多阶段 来实现 , 所以现在 做的是半 自动车辆 。 德州仪器 在这个环 节里比较 关注的是 传感器相 关技术以 及高性能 处理器技 术 。 这两者结 合起来可 以帮助车 辆对驾驶 的环境和 情况进行 准确判断 , 帮助驾驶 员做出驾 驶决策 。 此外还有 电源管理 技术 ,以及合理 减少汽车 重量 ,实现更高 能效的技 术 。 所有的技 术其实彼 此都是相 互关联的 。

第三个领 域是智能 电网 , 更加智能 的电网正 在形成过 程中 , 但是需要 一些更多 的创新 。 比如高电 压相关的 技术 、驱动技术 ,比如说电 动汽车如 何实现更 快充电 , 还有在更 小器件上 实现从交 流到直流 转换等 ,这些是德 州仪器比 较重视的 。

第四个是 通信基础 设施方面 , 高功率放 大技术 、以太网供 电 、高性能处 理器以及 软件无线 电等 , 这些都是 半导体产 品的热点 市场 。

第五个是 隔离技术 , 尤其是高 数据速率 的隔离和 高电压技 术 。 隔离和高 电压技术 存在一段 时间了 , 之所以说 是新的趋 势 , 是因为体 现在片上 芯片的隔 离技术 , 而且它能 够以更高 的速率来 进行隔离 , 能够有更 好 、更强的控 制器 。

说到工业高电 压的系统 ,随着系统变得越来越智 能,不得不和高电压 的一些电源器件挨得非常近,这样大环境下,隔离技术变得非常重要。

后记 : 有人说 , “ 船大难掉 头 ”。 大型企业 难以应对 市场的瞬 息万变 ,而在每一 次市场变 化的过程 中 , 变革极易 导致企业 走向落寞 。

上一篇:树立班主任威信策略下一篇:城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