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控制范文

2024-09-16

推动控制范文(精选4篇)

推动控制 第1篇

竹山县位于鄂西北, 地处秦岭、大巴山、武当山之间, 最低海拔220 m, 最高海拔2 740.4 m。全县版图呈“7”字形, 北宽南窄, 南北长123.5 km, 东西宽81.8 km, 总面积3 586 km2。该县辖17个乡镇、250个行政村、2 426个自然村。2007年年底全县总户数1.4万户, 总人口46万人, 年国民生产总值10.26亿元, 人均年收入2 289元, 其中, 居民年人均收入为2 266元, 农业人口年人均收入1 681元, 非农业人口年人均收入5 117元, 属国家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省级特困县。截至2008年3月底, 全县辖6个县级医疗机构, 取得性病诊疗资格的4家, 村级卫生所 (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体诊所) 276个。县疾控中心现有在职在岗职工49人, 专业技术人员42人, 其中高级职称2人, 中级职称30人, 初级职称10人, 固定资产670万元, 业务用房3 193.4 m2, 拥有原子吸收仪等千元以上设备85台 (件) , 设有中心办公室、财务科、应急办、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办、艾滋病性病防治科、疾病监测科、免疫预防科、结核病防治科、职业病防治科、检验检测科和健康教育科。

2 主要做法

2.1 积极争取领导重视, 营造宽松的防治工作环境

疾病预防控制是一项社会性极强的工作, 事关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县域经济发展。搞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因此,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领导, 营造宽松、和谐的防治工作环境是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的关键。我们一是争取领导重视。县卫生局和疾控中心主要领导多次就重大疾病控制工作向县委、县政府进行专题汇报, 积极主动地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 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纳入议事日程, 坚持定期听汇报, 每年召开1~2次常委会或县长办公会, 及时通报情况, 总结分析防控形势, 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调整工作部署;二是强化政府组织领导, 部门各负其责, 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经济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 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 27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和任务, 各乡镇、村成立了重大疾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防治协会, 从而构建了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防治组织领导体系;三是加强宣传培训, 提高领导认知程度。先后对乡镇和村级干部进行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 对县直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举行了艾滋病防治知识专家报告会和以“相互关爱, 共享生命”为主题的大学生演讲会, 将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知识纳入县委党校教学内容, 对每期学员进行培训, 在人大、政协会议上放映预防艾滋病科教影片。通过宣传培训, 提高了广大干部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认识和各部门参与疾病防控工作的能力;四是积极争取项目支持, 弥补疾病控制经费之不足。县委、县政府把争取卫生项目与招商引资项目同等对待, 下达工作任务与指标, 并积极落实艾滋病、结核病等项目配套经费65万元, 保证了项目正常运转;五是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县政府把重大疾病防治纳入目标管理内容, 每年与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签订“重大疾病防治目标管理责任书”, 实施责任追究。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定期或不定期对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督办检查, 发现问题责令整改, 并通报批评。县政府每年组织2次目标考核, 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追究主要领导及相关人员责任;六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关于对艾滋病家庭实行关怀救助包保责任制的通知》、《竹山县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实施方案》、《竹山县防治艾滋病战略规划》、《竹山县结核病防治中长期规划》、《竹山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计划》等文件,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 为搞好我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加强能力建设, 保证各项防治措施的有效落实

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是疾病预防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 也是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础。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就是履行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疫情报告和健康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干预和控制、实验室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科研培训、技术指导7项公共职能的能力。围绕总体目标, 竹山县疾控中心以项目工作为龙头, 以加强能力建设为突破口, 借鉴项目管理理念与运行模式, 强化综合目标管理, 巩固县、乡、村三级防控网络, 整体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向前发展。

2.2.1 加强硬件建设。

2004年, 先后投入35万元建立了合格的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和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县、乡两级艾滋病温馨家园;2005年借助国债项目支持, 投入500万元新建疾控中心办公楼3 193.4 km2, 并添置了计算机等办公设施, 基本满足了实际工作的需要。

2.2.2 加强防治网络建设。

一是建立和巩固县、乡、村三级防控网络。县卫生局下发了《关于稳定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的通知》, 明确县、乡、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职责, 制订下发了《艾滋病基本医疗服务实施方案》、《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实施方案》、《艾滋病基本医疗服务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实施方案》、《竹山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和霍乱、非典等12个应急处理预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使专业人员职责明确, 任务清楚, 有力地巩固了三级防控网络, 确保了各项防治措施的有效落实;二是加强专业人员技术培训。近2年来, 先后举办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培训班、免疫规范化管理培训班、艾滋病基本医疗服务培训班、艾滋病防治骨干培训班、乡村疾病预防控制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20余期, 培训专业人员3 250余人次, 并积极选派专业骨干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和进修。同时, 县卫生局明文规定各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对专业人员进行一次艾滋病防治知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知识培训。通过培训, 有效地提高了三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2.2.3 加强信息化建设。

投入20万元购买电脑、交换机等设备, 实现乡镇及县直医疗机构疫情报告信息化和儿童计划免疫信息化, 县疾控中心配备专职信息管理员, 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和资源共享, 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2.4 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检测检验能力直接反应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技术水平。近年来, SARS疫情、禽流感等疾病的出现和蔓延, 以及生物恐怖和生物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 给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升实验室能力已成为疾控中心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 我们一是按照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规定, 对实验室进行了改造, 添置了部分实验室设备, 使实验室布局更趋合理, 功能更趋完善, 达到了实验室生物安全二级标准, 并通过省实验室资质认证;二是加强人员培训, 充实检验技术力量, 提高检验能力;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使技术人员职责明确, 工作程序清楚, 操作方法统一, 检测数据准确;四是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疾控中心检测实验室作为向社会提供数据和出具公正性检测报告的部门, 必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提高技术含量, 增强服务意识。为此, 我们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 加强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成立了中心主任为组长, 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质量控制领导小组, 并设立了质管室, 负责实验室检测质量管理、监督和控制, 同时, 编制了“竹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建立了内部审核制度, 通过内审, 自我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以保证检测数据及时、准确、科学。

2.2.5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

县疾控中心成立了应急指挥小组, 设置了应急办, 组建了3支由流调、消杀、检验人员组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动队, 加强了应急物质储备, 建立健全了信息报告、应急决策会商等卫生应急制度和程序, 坚持24小时值班制, 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灵敏、畅通。每年组织机动队员开展1~2次演练, 增强了实战能力。

2.2.6 加强免疫接种规范化管理。

县卫生局制订下发了《竹山县免疫接种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关于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免疫接种的通知》和《竹山县预防接种单位规范建设实施方案》等, 对全县免疫规范化管理提出了要求, 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和工作程序, 规范了各级免疫工作行为, 并投入60余万元高标准建立18个预防接种门诊、3个产科接种点和189个村级接种点。实现了免疫接种“六统一”, 即统一对接种门诊、接种点和接种人员资质进行认证、考核;统一接种制度和程序, 并上墙;统一接种门诊、接种点标牌;统一为接种门诊和接种点安装操作台;统一为接种门诊、接种点配置冷藏冰箱;统一接种登记表格。截止目前, 县疾控中心接种门诊通过了“湖北省免疫规划接种省级示范门诊”评审, 4个门诊获得市级预防接种示范门诊, 13个门诊获得合格接种门诊。

2.3 以健康教育为突破口, 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水平

健康教育是促使人们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提高居民自身健康水平, 预防与控制疾病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大卫生工作的先导和基础。做好健康教育对于加快卫生改革与发展, 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总方针, 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此, 我们将健康教育纳入疾控中心重要工作任务之一。一是加强专业人员培训, 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网络。县疾控中心成立了健康教育科, 配备了2名专职健教人员, 购置了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电视机、DVD、电子显示屏和电脑等设备, 县直医疗单位和乡镇卫生院都明确了健教职能科室, 配备了专兼职人员和相应设备, 各村配备了兼职健康教育员, 各学校配备专兼职健康教育老师。同时, 采取请专家讲课和以会代训等形式对基层健教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了健康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使健康教育网络得到不断完善;二是广泛开辟健康教育阵地, 深入开展健康教育“五个一”工程和健康教育大课堂活动。在县卫生局统一领导下, 县直医疗机构深入乡镇、学校、社区传播健教知识, 及时举办健康教育专栏、张贴健康教育墙报。各乡镇因地制宜, 组织开展送健康知识进万家、健康知识进村入户、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和评比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 为搞好我县社区健康教育摸索了一定经验;三是进一步规范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按照有教师、有教材、有课时、有教案、有考试和有作业的要求, 开设了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 开课率达100%。各学校每月举办1期通俗易懂、内容精练的健康教育专栏, 坚持开展晨检夜查、环境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检查。并结合各学校实际,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知识讲座和健康促进活动;四是积极开展各种卫生日宣传。为提高全民健康知识, 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卫生日, 通过办墙报、专栏、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开展面对面咨询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据不完全统计, 全县共开展宣传咨询、义诊活动13次, 提供咨询服务7 800余人次, 义诊800余人次, 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万余份, 刷写固定标语1 300余条, 有力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健康教育知识;五是积极开展多部门合作, 全面推动重大疾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县委、县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 在全县组织开展预防艾滋病专家报告会30场;县委宣传部制定下发了《竹山县预防艾滋病结核病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组织开展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 将预防艾滋病、结核病知识纳入岗前培训、再就业培训、转移就业培训和“阳光工程”的培训内容, 累计培训7 769人次;县建设局对大型工地农民工开展艾滋病结核病预防知识宣传, 举办宣传专栏, 张贴宣传画, 发放宣传资料;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艾滋病结核病防治知识, 及时报道防治工作动态、先进人物和事迹。县电视台制订了宣传计划, 并坚持每周播放公益广告2次以上, 采用游动字幕播放防治知识核心信息。《今日竹山》网站开辟宣传专栏, 及时报道防治信息, 宣传防治知识;县委党校将艾滋病、结核病防治知识纳入教学内容, 组织开展副科级以上干部及村级专职干部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能力建设培训, 共培训1 500余人;县教育局在5所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 反对歧视征文演讲赛。将预防艾滋病、结核病知识纳入中学生教学内容, 并借助项目支持积极开展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活动;县民政部门将艾滋病、结核病预防知识宣传纳入婚姻登记机关的工作内容, 为新婚登记人员发放宣传资料, 开展面对面交流;团县委组织开展“共筑抗击艾滋的青春长城”系列宣传活动, 向外出务工青年发送以“关注艾滋、远离毒品、共享健康”为主题的关爱信, 开展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知识网络大赛。举办“遏制艾滋, 履行承诺”青少年预防艾滋病万人知识竞赛, 参加书面答题1.5万余人, 并组织县直宣教、农业、政府直属8个战线代表队参加现场竞赛;县妇联组织开展“关注妇女、抗击艾滋、巾帼红丝带”行动和妇女预防艾滋病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 培训妇女骨干16 716人, 举办专家报告会150场, 受教育妇女5万余人。在城关、潘口、溢水等5个乡镇开展“关注妇女, 抗击艾滋”万名妇女签名暨健身长跑比赛, 发放宣传资料11 000余份, 参加健身长跑1 000余人;县公安局对警务人员进行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 对羁押监管人员发放预防艾滋病、结核病宣传资料和健康教育处方。开展拒绝毒品, 远离艾滋宣传活动;县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11个乡镇放映预防艾滋病科教影片120场;县亨运公司设立宣传窗口, 培训志愿者67人, 开展流动人群面对面宣传和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县疾控中心及时下发健康教育传播材料, 组织张贴宣传挂图和海报, 在交通要道和城区繁华地带设置公益广告牌30个, 印制《艾滋病防治条例》500张, 发至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党政机关、村委会张贴, 制作艾滋病防治知识搪瓷标语牌260个发至各乡镇、村, 在人口集聚地悬挂。各乡镇、村累计刷写固定标语2 825条, 办宣传专栏450余期, 播放音像制品2 600余次。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 使艾滋病、结核病预防知识在群众中得到广泛普及, 有力地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2.4 以项目为龙头, 全面推动疾病控制工作

我县经济基础薄弱, 疾病控制经费严重不足。为抓好疾病控制工作, 我们积极向上争取项目, 先后获得卫V、卫Ⅶ, 卫Ⅹ和湖北省改炉降氟等项目支持, 并于2004年列入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和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县。

县委、县政府对项目工作高度重视, 积极落实配套经费, 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 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疾病控制项目领导小组, 定期听取工作汇报, 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县疾控中心把搞好项目作为树立疾控中心外部形象、营造宽松外部环境的品牌, 摆在了重要位置来抓。成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 制定了项目管理制度和运作程序, 借助项目契机, 积极开展多部门合作, 取得了明显成效。2004年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观摩会和现场会在竹山县召开, 近年来, 我县艾滋病、结核病等防治工作经验多次在国家、省、市会议上交流, 获得了上级好评, 也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 疾控中心的外部形象得到明显提升, 其业务工作在项目的带动下得到不断发展。

2.5 推行项目管理, 疾病控制工作整体上水平

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 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 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评价, 以实现项目的目标。借助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管理模式和经验, 我们于2006年起, 在疾控中心开始倡导项目管理, 2007年正式实施。一是加强项目管理培训, 树立项目管理理念。2008年初, 我们对全体职工开展了为期2天的项目管理培训班, 动员各科室学习项目管理经验, 规范本职工作;二是强化计划管理。一个好的计划是搞好一项工作的前提条件。为此, 我们要求各科室按照统一的模板分季度制订出1年的工作计划, 包括工作领域/活动、产出/目标/效果、经费预算、执行单位/人、执行时间、证实方法;三是强化督导评估和质量控制。为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县疾控中心成立了质量控制办公室, 负责质量控制和督导评估, 对各科室业务工作实行每月一考核、每季一评估、平时不定期督导的方式进行质量控制。为做到考核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要求各科室围绕计划活动按照统一的模板制定质量控制方案, 所有工作计划和质量控制方案经质控办审定后执行。考核结果直接与工资挂钩, 对当月未按期执行活动和存在的问题纳入下月考核重要内容, 实行跟踪督导;四是加强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 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总称。信息是管理者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 加强信息管理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目标、作出决策及控制实施过程等。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强化信息管理对推动疾病控制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为此, 我们将信息管理纳入了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建立了信息管理制度, 明确了信息报道任务, 加强了信息收集、报告和利用;五是加强痕迹管理, 规范开展各项活动。对各项业务活动进行统一规范, 要求各科室加强资料收集, 所有活动记录要能真实再现活动的全过程。如督导必须具备督导计划、方案、督导记录、督导报告、跟踪督导情况和照片等。督导报告要有督导目的、人员和时间、内容和方法、结果、成功经验与亮点、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要素。会议/培训要有计划、通知、签到、议程、小结、领导讲话、培训讲义和照片等资料。通过推行项目管理, 使疾病控制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 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3 成效

3.1 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艾滋病、结核病防治已初步形成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累计开展艾滋病高危人群主动监测23 196人, 提供自愿咨询检测服务2 564人, 孕产妇HIV—抗体监测10 578人, 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已全面实施, 对艾滋病家庭实行了关怀救助包保责任制, “四免一关怀”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督导治疗覆盖率达100.0%, 治愈率达92.2%,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系统管理率达94.6%。

3.2 疾控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近两年来, 县疾控中心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在国家和省级会议上交流工作经验11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明显增强, 两年来, 共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起, 均得到了及时有效处理。

3.3 疫情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23个直报单位均有完整的直报设施, 网络运转正常, 疫情监测系统灵敏, 报告率明显提高, 法定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2007年共报告法定乙类传染病10种1 277例, 总报告发病率307.29/10万, 死亡9例, 总报告死亡率为2.17/10万, 总报告病死率为0.7%, 无甲类传染病报告。2008年9月下旬全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漏报调查结果显示, 疫情报告率达96.0%。

3.4 计划免疫工作进一步规范

一次性注射器免疫接种使用率达100.0%, 全球疫苗联盟项目通过省组织的终期评估,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0%以上, 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建设全部到位, 并投入运行。

4 体会

4.1 领导重视是保证

疾病预防控制是一项社会性极强的工作, 离不开党政部门的重视。有了政府领导的重视, 就有了政策和经费的支持, 为搞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4.2 能力建设是根本

一支好的团队是搞好工作的前提条件, 实践证明,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疾控机构必须加强能力建设, 提高整体素质, 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4.3 强化管理是关键

通过引入项目管理模式, 促进了整体工作的规范化, 管理的科学化。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办事效率提高了, 整体业务质量上升了, 对搞好我县疾病控制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5 挑战

5.1 进一步开展政策倡导, 营造宽松的内外环境

要继续加强党政干部对重大疾病防治知识的培训, 定期向党政领导汇报疾病控制工作, 以提高领导干部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认知程度。同时, 利用项目资源积极开展多部门合作, 为搞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营造宽松的内外环境。

5.2 整合资源, 充分发挥项目效益

目前, 疾病控制项目较多, 如何利用好项目资源, 发挥项目的最大效益已成为摆在疾控机构面前的重要问题, 也是搞好疾病控制工作的有利机遇。作为贫困县, 利用好项目资源尤为重要, 面对这难得的机遇, 疾控中心应设置项目管理科室, 以充分整合项目资源, 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在疾病控制工作中的应有作用。

5.3 加强疾控人才建设

疾病预防控制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 目前专业人才缺乏, 年龄老化趋势明显, 大多数人员学历不高, 受待遇和编制的限制, 专业技术人才难以引进。因此, 要加强技术培训, 抓好继续教育和学历转化, 使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升华。

5.4 继续深化健康教育工作

要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使健康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 制度化。要重点抓好医院、学校、社区健康教育工作, 加快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步伐, 引导人民群众讲卫生、讲文明、改陋习, 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

疾病控制工作涉及面广, 是一项多学科、多领域的社会性工作, 对疾控业务工作的管理不能等同于医院。我们虽然在引入项目管理模式上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面临的困难仍然很多, 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 从创新中求发展, 从管理中争效益, 不断引进先进管理经验, 为搞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 第2篇

一个充满野心和竞争意识的世界妖魔化了人们的内心,因为对目标的过分关注,往往忽略了人性中美好的存在。“学而优则仕”,有分数的量化,便有所谓优劣的比较。我们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培养全能型机器人,忽视了学生的健康、自由、个性……那些生命中最本真的成长。压榨学生的时间,也是在压榨学生的生命,负担重是对生命的侵蚀,是对未来的不负责任。“生命是不能量化的,成绩只是衡量学生的一个指标,”我们不妨在“分数至上”“国家本位”的教育中,像杨老师一样尝试着回归“为了生命的幸福”的教育本真,“为心灵的安顿而教,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为自我的实现而教”。让教育变得纯粹,变得简单,变得有意义。

社会把教师定义为“知识分子”的一员,静静地狠下心来剖析一下自己,我是一个有思想、有文化的人么?我能担负培养社会未来栋梁之才这个重任么?杨老师一直作为一个清醒的教育者来力行教育、观察教育、思考教育。他虽没有大师睿智的视野,恢弘的勇气,但面对重重压力,声声责难,敢于捧着教育的良心发出自己的声音,洋洋洒洒《万言书》直面教育现实,涤荡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灵,发人深省,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学习、自省、成长,因为教育是双向性的,指向学生,同时也指向教师。

也许有人会说,浸润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中,徜徉在百年老校的底蕴里,哪怕是一只虫子也散发出书香。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常态,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读书成为一种常态,每一个个体都散发书香,我们哪会差文化?其实不然,此文化非彼文化。杨老师认为,有文化首先是有思想。如果教师沦为工具,教师的生命格局越来越小,学生的人格也会越教越小。有仰望星空的浩瀚与忧思,有俯首为牛的勤劳与奉献,有深谙孔孟的继承与批判,最最根本的是有对“人”的尊重,对生命成长的敬畏与引航,才会成就大格局,才会拥有大智慧。

久居庙堂之高,我们习惯于俯瞰一切,我们习惯于发号施令,你必须这样做,不能那样做,久而久之,我们浸润出的是唯唯诺诺,没有自由思想的奴隶人格,虚浮软弱的“尊严”撑不起开拓创新的脊梁。

教育的尊严从哪里来?她从爱的土壤发芽,向思想的高度生长,开出智慧的花朵。我们只要做一个有思想有文化的“园丁”,用心拾捡。把自己从事的职业当信仰一样去追求,敬畏自己的课堂,敬畏生命的神秘,让学生在每一天、每一节课中获得知识、智慧和快乐,让我们自己不仅从教育生活中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享受教育生活的美好与快乐,成为一个真正的教师。

我也想像杨老师的学生那样真诚地对他道一声“感谢有您”,您让我蒙尘的双眼看见光明;您让我纠结的心思变得坦荡,坚信,在“真”的土壤上会开出“善”“美”的花朵;您让我单薄的身躯充满力量,责任,拾起教育的尊严!

(作者单位:恩施市实验小学)

推动控制 第3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煤炭,企业,原因,措施

措施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内部财务系统作用于企业的一种内在机制。财务风险是每个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均需面对的现实问题, 管理层只能采取有效措施以

计力量不足, 审计成本有限的情况下, 全过程跟踪审计会大大提高审计成本, 降低审计效率, 所以把握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点, 变全天候地跟踪为重点跟踪, 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审计的关键环节就是上文所述的八个方面。

(五) 充分整合跟踪审计的资源

目前我国土地整理项目的审计力量由政府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机构三大部分构成。审计机关可采用聘请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组, 或委托具有法定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协助审计, 并加强对聘请人员和受托机构审计质量和廉政建设的监督管理。

(六) 科学定位跟踪审计的职能降低风险, 而无法完全消除风险。财务风险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管理层应及时评估财务风险, 尽早预测到公司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避免其进一步扩大。对企业债权人而言, 合理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可让其放贷行为更加合理。

一、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

煤炭企业的财务活动主要是日常运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三个方面, 本文针对这三个方面对国内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现状展开讨论。

(一) 资金回收出现一定的问题, 煤炭企业存在一定的营运资金风险

煤炭企业和其他企业之间存在广泛

跟踪审计的职能主要有三方面:审核工程造价, 为项目结算提供依据;监督职能, 促进工程建设的质量提高和完善资金管理;完善管理, 审计机关根据过去对项目的审计情况, 提出管理建议, 从而提高土地整理项目的管理效率和效益。

为了实现跟踪审计的审计职能, 在跟踪审计实践中, 一方面, 不仅要重视工程造价核实的职能, 更要加强审计的监督作用, 全面履行跟踪审计的职责;另一方面, 既要当好政府资金的“卫士”, 又要当好决策者、管理者的“谋士”。与此同时, 跟踪审计的实施人员还要坚守好的职能定位, 不能由审计者越位成管理者, 确保不越权管理。

的商业信用问题。市场供大于求时, 很多煤炭企业为增加销售量而盲目赊销, 在信用销售时对客户评级不当、了解不够, 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 形成坏账。同时, 很多企业超储积压存货, 营运资金不足导致正常的交易无法进行而被迫延迟交易, 由于存货增加、收款延迟等问题导致资金周转速度变慢。另外, 将大量资金用于购置资产或对外投资, 也导致企业营运资金不足。

(二) 投资活动多, 投资活动缺乏科学性, 煤炭企业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

煤炭企业的投资常由于管理层风险认知不够, 在投资前没有进行足够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宿胜, 史建民.财政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及其贡献分析[J].财政研究, 2010 (7) .

2、张晓东, 俞振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设计审计的探讨[J].铁道工程造价管理

3、韩英.工程项目中期支付跟踪审计探讨[J].贵阳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3) .

4、周琪.关于政府投资项目实施跟踪审计的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7) .

5、岳梅.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务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1) .

(作者单位:刘章生, 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谢林飞, 江西正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肖万玑, 江西昌厦建设工程集团公司)

评估和尽职调查, 在可行性评估时没有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对宏观、行业、企业的信息了解不全面, 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掌握不足, 导致投资决策科学性不足, 投资无法按时收回也无法获得预期的收益, 增加偿债风险并影响主营业务。

(三) 筹资量大, 资本结构不合理, 煤炭企业存在较大的筹资风险

国内煤炭企业大部分经营性资金来源于投资者的自有资金和借贷资金。借贷资金主要是银行借款, 资本结构和构成比例的不合理容易加重财务负担, 出现偿债风险:资本负债率较高, 有的流动比例低于200%, 有的资产负债率超过80%;短期负债较多, 对银行的依赖性较高, 在市场出现萎缩或银行信贷规模受限制时, 企业可能无法获得短期借款, 且债务融资成本高, 容易出现筹资风险。

二、煤炭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煤炭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大, 这和煤炭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具体的国情有关。作者主要从煤炭行业的特点、产业经济的特点、企业的特点等几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和讨论。

(一) 煤炭行业投资需求大, 投资的回收期较长

煤炭的生产基本都是地下开采, 矿井采掘、支护、通风、运输及地面的工业场所等需要大量初期资金。同时, 随着国家监管的加强及竞争的升级, 生产技术需要提升, 技术装备需要升级, 安全设施需要加强, 投资也在增加。另外, 由于有些矿区远离市区, 企业不得不借入大量资金, 加大对医疗机构、住宅商店、运输设备等基础设施的投入。而煤炭生产的初期工程受地质条件等影响, 建设工期较长, 难以短期内回收资金, 造成企业长期负债经营。一旦生产或市场出现波动, 都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

(二) 煤炭生产运营成本高, 煤炭产业集中度低

较高的运营成本导致难以提升效益。为满足矿区工作人员对基础设施的要求, 非主营业务投资较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点造成企业退休人员较多, 社会包袱较大;生产过程中机械磨损和报废速度较快;对安全方面的投入较多。另外, 我国虽然煤炭企业数量多, 但该行业产业集中度较低, 无序经营的特点较为明显:市场行情好时, 企业无序扩张产能, 供大于求, 行业整体利润率无法上升;小企业不仅造成资源浪费, 也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 不利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差, 企业内部法人治理制度缺失

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属于初级发展的阶段, 很多企业重市场轻管理, 会计核算混乱、内部控制无序、内部审计独立性差, 无法实现自我监管和提升。除一些上市公司外, 煤炭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也较薄弱, 核算无法得到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而导致一系列问题, 如在投融资过程中, 领导层未得到有效的数据和信息, 决策科学性低, 而内部审计听命于管理层, 难以对有问题的事项进行审计、对业务流程提出改进方案。另外, 煤炭企业出资人一般都是政府机关, 很多企业还未形成独立自主的经营决策机制, 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并无真正发挥作用的法人结构, 内审机构难以独立、会计部门听命于领导的现象比比皆是, 导致决策时行政色彩较强, 行为并不完全符合市场的要求。

三、煤炭企业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煤炭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我国资源行业的发展, 也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一) 煤炭企业要完善自身的财务预警系统, 确立必要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财务指标可以反映出其财务状况的好坏。为更好地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从而掌控财务风险, 企业要建立起必要的财务危机识别指标、财务预警体系, 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指标应选择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潜力和运营效率, 具体包括资产变现能力、流动性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负债比率等。建立预警指标体系时, 要对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率、总资产收益率等进行一定数值范围内的观测, 不能让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指标低于一定下限;对资产周转率指标结合具体细项分析具体影响因素。另外, 也可参考财务危机Z值的设定原理, 对于一些重要指标进行加权计算得出具体数值, 参照企业的实际情况设定可行的Z值范围, 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同时, 不断总结和提炼, 对重要指标范围不断更新, 结合政策和行业的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才能让指标更合理, 让体系更完整。

(二) 结合实际采取合适的风险管理策略, 加强对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企业要及时对异常财务指标进行分析, 结合财务预警体系监控情况, 对风险信号进行监测, 详细剖析产品积压、应收账款增加、成本上升和质量下降等经营问题, 了解异常指标的形成机制, 有针对性地给出改进方案。如对于投资大的问题, 要加强决策控制, 提升决策科学性, 避免为快速发展而牺牲财务比例的合理性。另外, 也要结合财务活动业务流程, 对常见风险节点进行控制:首先, 要针对筹资方式, 对外部借入的资金进行风险控制, 分析筹资期限内可能的收益及其敏感性, 测算可能承担的风险及可以承担的风险范围。其次, 要对投资方向和金额进行监控, 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情绪, 追求收益性、稳健性的平衡, 在收益和风险中找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投资策略。再次, 在日常运营过程中要加强对资金使用和应收款回收的控制, 在发展的同时保证风险的可控, 如在增加客户信用时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坏账损失和催收成本, 要对客户的信用、财务能力、运营能力等进行评估, 及时对账, 积极进行账款的回收工作, 避免企业盲目扩张带来现金回收难的问题。

(三) 国家要出台必要的财税扶持政策, 政府和行业协会要加强对行业的监管

政府应对大企业和正规经营企业进行贷款扶持, 帮助企业发债, 理顺融资关系, 拓宽融资渠道;允许企业采取加速折旧法等对相关机械进行加速折旧;在行业不景气时出台税费减免等政策, 降低煤炭行业运营成本。同时, 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应加强对行业的引导:首先, 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进, 提升其吨煤提取比率等, 加强有执行力的安全监管, 避免不规范企业对正规企业造成冲击。其次, 引导行业提升其集中度, 鼓励大中型国有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对一些落后的产能进行兼并重组, 创建新的煤炭航母, 提升行业对外议价能力, 维护行业的正常发展, 杜绝资源的浪费和频发的安全事故。

本文结合行业、产业、企业的特点对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深分析, 力求能够对相关的行业和企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罗云, 程五一.现代安全管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2]、裘宗舜.运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J].财务与会计, 2007 (1) .

多管齐下推动非烟物质控制工作 第4篇

打叶复烤作为卷烟生产的第1环节, 是剔除烟草杂物的重要关口, 把好这2道关是确保“原料保障上水平”的重要保障, 它将直接关系到卷烟质量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非烟物质指的是不属于烟叶和烟梗的所有物质, 按危害性程度分为3类, 1类非烟物质:皮革、皮毛、动物昆虫、聚已烯、毛发、塑料薄膜、塑料包装物丙烯:化肥包装袋、尼龙、橡胶制品、香烟滤咀、泡沫塑料等;2类非烟物质:绳类、纺织品、石头、金属:螺钉、铁钉、针、玻璃、灯泡碎片、碎玻璃瓶等;3类非烟物质:植物茎杆、杂草、树皮、秸杆等。

杂物的危害性:指燃烧热解后产生有害物质, 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主要指化学制品 (常见的是尼龙绳等) 及油污烟等;燃吸后产生不良异味, 主要指动物羽毛 (常见的是家禽羽毛) 、虫茧等;易损坏生产设备, 主要指金属、石块、玻璃等;影响烟叶内在质量, 主要指纸、棉花、麻绳等。我们要想将杂物危害降到最低或杜绝, 除在烟叶生产环节从源头抓起外, 就要从打叶生产的起始环节抓起。对调入原料根据验收质量情况进行细致分析, 通过随机抽把对含杂率进行检测, 发现含杂量高、特别是有明显一类杂质时, 要求进行解把剔杂, 通过把选、片选, 尽最大努力将杂物阻挡在生产线以外。

1 严格控制污染源

1.1 做好烟叶生产基础工作

烟叶收购点是杂物控制的第1环节点, 也是非烟物质控制的首要关口, 把好这道关是控制产品杂物的有力保障。根据杂物的来源特点, 通过与相关加工企业沟通和交流, 结合加工过程中杂物控制现状, 从“提高全员意识、完善管理措施、加大管理力度”等管理方法进行了现场宣传。

1.1.1 苗期、大田期实行生态管理

要求育苗场地必须保持干净卫生, 消毒管理不打折扣执行;严禁使用未经烟草公司推广使用的农药, 严控烟叶农残;大田管理从一而终, 必须做到沟无积水、烟无烟花烟杈、田无杂草及病株残体, 烟叶采完1株倒地1株, 采完1块烟株出田间1块。严格控制循环污染。

1.1.2 农户家中堆放烟叶的场所

严格控制污染源;烤后烟堆放点经烟站技术员检查后方可保存烟叶;售烟时全面使用预检袋包装烟叶。运输车辆经预检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运输烟叶。

1.1.3 收购场地

仓库必须保持干净卫生;打包操作必须规范, 严控杂物;仓库内烟叶堆放必须标识明显, 界限清楚。

1.1.4 对验级场

烟叶堆放仓库、打包过程、包内物及运输车辆进行严格监控, 确保烟叶安全。

1.2 严控生产设备, 用具产生污染

特别要杜绝设备漏油污染烟叶, 所有设备修理后必须到场监督空转运行彻底清理, 防止工具和零部件掉入。熟悉设备基本构造, 加工方应及时更换易损易脱落压条、密封条等。设备与烟叶接触部位的油漆必须清除或加装不锈钢遮板。

1.3 严防原烟杂物含量

烟叶原料的纯度及杂物问题一直存在并困扰着卷烟企业, 严重影响卷烟产品的质量。原烟非烟杂物的剔除是打叶复烤的前奏, 是保证成品片烟质量的重要环节。卷烟企业需要在打叶复烤前对原烟杂物进行剔除, 尽量剔除干净, 从而提高烟叶等级纯度。

2 生产过程的控制

2.1 原烟来料抽检

原烟来料检验以入库烟叶质量、重量、杂物及包装等指标为重点, 同时, 对检测烟叶严重脱级及有较严重压油、霉变、水分超限、杂物含量和烟包烟叶外漏的烟叶明确处理意见, 以便保管人员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确保烟叶仓储质量和安全。通过对入库烟叶检验和烟叶上下车、入库保管及各工序工作人员管理职责的严格规范, 进一步明确烟叶入库各环节工作标准和内容;通过烟叶入库信息的检验和反馈, 及时、准确掌握入库烟叶质量情况, 为实现烟叶全过程跟踪管理, 确保烟叶安全、无损失。此外, 通过原烟入库检验, 为卷烟企业烟叶加工计划安排提供指导性依据。

2.2 烟叶分选过程的杂物剔除

注重烟叶在线挑选:就是烟叶在打叶复烤生产线上进行挑选, 这是净化烟叶、提高纯度, 保证烟叶质量的关键。除有必备的筛砂、除杂、分选、金属剔除设备外, 人工挑选十分重要。人工挑选除部分在输送过程进行外, 主要集中在精选台上, 要挑出尚未解开的烟把进行人工解把;要挑出散开烟把中的青、霉、糊、杂、低次烟绕及一切非烟草物质, 特别要严把一、二类杂物。并将挑出的物质分类存放在专用器具内, 防止再度混入合格的烟叶内, 并安排专人每日将各杂物收集盒收集的杂物进行按种类、数量、重量进行分类统计记录。

2.3 复烤加工过程杂物控制

铺叶人员在摆把前首先要检查烟叶上下两面的表层有无杂物, 如有, 应先将其挑出并放入专用杂物桶内, 严禁将杂物与不合格烟叶混放;在检查完毕后, 按规定的要求整齐地将烟叶放在输送皮带上;接下来的烟叶精选、除杂风分、打叶线汇总皮带、光学除杂、烤机出口等, 凡是有挑杂工序的都要挑出所有混入在烟叶里的杂物, 并放入专用杂物桶。

注重除杂设备除杂:在叶片进入烤机前经光电除杂机除杂;在润叶后及叶片烤后安装金属探测器, 除去金属杂物;打叶线上安装滚动刷毛机, 除去烟中麻丝;在润叶后采用风力除杂设备, 除去碎烟中的杂物。

注重生产现场及周边环境卫生, 确保生产现场清洁, 不允许有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堆放在现场, 尤其是杜绝化学制品的存在。

严防生产设备、用具产生污染。特别要杜绝设备漏油污染烟叶;所有设备修理后必须到场监督空转运行彻底清理, 防止工具和零部件掉入。熟悉设备基本构造, 加工方应及时更换易损易脱落压条、密封条等。

委托方要监督加工方掌握投料流量, 防止流量的过大和波动, 督促加工方保持生产流量均匀、恒定、合理。没有均衡稳定的流量, 就没有稳定的质量。流量波动大, 必然导致产品质量的波动。在打叶生产线上如果烟叶流量过大, 将会引起打叶机堵塞使整个生产线停机, 即对设备不利也会对烟叶造成损失, 在清理堵塞烟叶时易造成杂物二次进入。

加强对落地烟的挑杂力度, 防止二次带入杂物。

3 在线质量监督检验

分为原烟检验、二润抽检、烤机出口抽检、在线成品杂物检验 (包括片烟、烟梗、碎片) , 检测后分别将杂物类别、件数、重量填写在专用的杂物表格上, 并输入计算机归档。对杂物分类、汇总的信息必须及时向各工序反馈, 以利于生产的整体调控, 加强控制。多点监控, 及时反馈, 严防死守, 需要加工方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既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 又要有专业技术水平及工作经验, 要熟悉设备性能提早预防问题, 保证加工后的烟叶原料质量, 为工业企业“卷烟上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按日、月、烤季对各环节非烟物质的统计数据来观察每一个非烟物质控制点的非烟物质变化情况, 分析不足之处, 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向“非烟物质为零”的目标迈进。

4 过程控制在烟叶非烟物质管理中的应用

结合烟叶质量控制的特点,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 从烟叶收购、初烟保管、烟叶醇化、复烤加工、烟叶成品储存、烟叶成品发货等每个环节都需制定周密的、可控制的质量运行、考核标准及质量责任制度。通过各种方式将质量管理的理念及监督贯彻到生产的各个环节, 做到及时、准确、规范汇集反馈相关信息, 通过信息的反馈, 能够有力的推动各质量控制环节质量意识的形成。

4.1 加强过程监督, 确保产品质量

由质量监督考核部门在每个烤季前制定详细的全过程烤季质量监督检测执行计划, 质量监督管理人员按检验计划, 根据相关的体系文件和质量标准文件对原料收购、挑选、包装物、生产加工过程、仓储保管过程的进行质量实施监督检查检验, 根据检测、考核结果的情况, 实时加大检查的频次。

4.2 建立信息平台, 科学统计分析, 严格持续改进

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结合对加工现场的检查和对过程监控记录的分析, 通过对数据库检验结果的综合统计, 查找出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 提出改进方向和目标。当每一班次完成生产后, 对所有的检测结果加以收集、整理、统计、分析。根据统计计算出每一班组各项质量指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等相关指数, 从而了解、预测和监控过程的运行状态和水平。通过加强对烟叶投料、加工重点控制环节的监控力度, 明确质量变化的工序和项目, 将信息传递至生产加工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在生产过程中加以控制和改进, 进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4.3 建立非烟物质控制平台, 向非烟物质为零的目标迈进

非烟物质是烟叶产品安全重点关注的对象, 尤其是一类非烟物质。烟草企业应当建立对非烟物质的意识宣传、控制、考核的相应机制。企业各部门严格按照非烟物质相关的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以各种形式切实对非烟物质进行分类识别、产品危害性认识及控制方式的规范培训。通过警示标志、图片、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宣传, 提高员工的认识。

5 结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推动控制】相关文章:

以全面风险管理推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创新10-18

论全面风险管理推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创新09-12

推动举措05-18

推动应用05-21

学习推动06-21

电商推动06-25

学校推动07-14

推动发展07-15

经济推动08-01

制度推动08-15

上一篇:古代茶文化下一篇: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