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2024-07-30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精选12篇)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第1篇

1 旱作农业生产模式

1.1 概念

所谓旱作农业, 是指在无灌溉条件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天然降水的一种雨养农业。农业生产只注重水地开发利用, 而相对忽视旱地科学技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旱灾频频发生且日趋严重。加之灌溉面积的继续扩大, 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接近极限。同时, 水资源污染严重, 水生态恶化, 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 因此, “水路”受阻, 必走“旱路”, 发展旱作农业势在必行。

1.2 模式

实践证明,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展旱作农业, 推广旱作增产技术潜力巨大。山西地处黄河中游, 是我国北方旱作农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老的传统农业开始, 就对旱作农业十分重视, 在旱作农业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旱作农业的粗放到精细体系建立、旱作农业技术应用方面都作出了贡献。地处峨嵋岭的“干万荣”, 视水如油, 在农业生产上创造了很多抗旱夺丰收的经验, 诸如采用水土保持、种植牧草、农田建设、集群旱井、抗旱耕作、增施有机肥、覆盖技术、选用抗旱品种等。如棉花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技术, 不仅增温保墒, 促进生长发育, 而且早熟增质高产;对小麦而言, 可促进分蘖, 增加穗数、粒数和粒重, 使作物增产15%~20%。

1.3 案例

太原市2011年在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等旱作农业主要县区推广了以全膜双垄沟播覆盖技术、渗水地膜覆盖技术、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为主的抗旱栽培节水技术以及采用玉米、马铃薯、谷子等抗旱品种, 面积共3 333.3 hm2。经测定, 改善了土壤蓄水保水性能, 自然降水利用率提高了10%, 粮食作物单产提高了20%, 水利用率平均提高了18%, 实现了旱作农业节水和高产高效的目标。2012年, 山西省粮食作物地膜覆盖面积49.1万hm2, 其中玉米41.9万hm2、谷子1.8万hm2、豆类2.7万hm2、马铃薯2.7万hm2。通过推广地膜覆盖技术, 解决了山西十年九旱、年年春旱、春播下种困难的问题, 促进了粮食单产水平提高。据调查显示, 地膜覆盖玉米增产100 kg/667 m2, 增收200元/667 m2;地膜覆盖谷子增产50~100 kg/667 m2, 增收100~200元/667 m2。

1.4 思考

目前, 旱作农业技术模式主要有水土保持工程、覆盖技术 (包括地膜覆盖及生物覆盖) 、农耕栽培技术 (选用抗旱品种、调整播期、种子处理、间混套种、旱地施肥、抗旱保墒、精细管理等) 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等。这些旱作农业技术模式, 对农业生产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仅减轻了干旱对农业的危害, 而且增加了产量, 旱作农业区已成为农业生产新的增长点。现行的旱作农业科技模式, 既有独特的技术效应, 又有综合性的相互作用。在生产实践中要加大政策扶持, 创新体制机制, 强化工程建设, 不断提高、创新, 力争强旱作农业之基, 走旱作农业之路, 靠旱作农业增效。

2 休闲农业生产模式

2.1 概念

所谓休闲农业, 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产业, 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果、体验, 了解农民生活, 享受乡间情趣, 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 即利用农村的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村自然环境、农业人文资源等, 经过规划设计, 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 提高旅游品质,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发展。

2.2 模式

近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收入大幅度增加, 闲暇时间增多。城乡居民的生活多样化, 使休闲农业得到大发展, 农业和农村新型产业, 特别是都市现代农业兴起, 一个是农民的生态家园, 一个是市民的休闲中心, 二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这不仅充分发挥了农业景观、农村自然环境优势, 而且还发展了农村文化, 丰富了精神生活,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休闲农业设有农业劳作基地,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发展工艺性产品, 加之进行精细管理, 既吸引了游客, 又丰富了农业技术内涵。更值得一提的是, 据测算, 休闲农业每增加一个就业机会, 就能带动5个就业机会。一个能接待10万人次的休闲农庄, 可实现营业收入1 000万元, 可安排300名农民就业, 带动1 000户农民家庭增收。休闲农业使得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体验农耕文化成了受游客追捧的旅游度假方式, 正在逐步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民生产业, 成为壮大县域经济和扩大内需的朝阳产业, 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支柱产业。

2.3 案例

根据农业部发展规划要求, 在“十二五”期间, 以规划为先导, 挖掘文化内涵, 注重参与体验, 加快创意发展, 加大休闲农业资源整合力度, 形成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展示、生态环境、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多元化休闲农业园区要求, 山西省积极规划, 加速发展。太原市将这项新型产业列为重点发展工程, 2011年提出, 两年内扶持打造5个省级、10个市级宜看、宜居、宜游现代休闲观光综合示范园和“农家乐”示范点。2011年, 太原市休闲农业点接待游客120万人次, 年经营收入达9 000万元, 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5 000人, 带动农民将普通农副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 实现增收。长治市老顶山景区周边的老巴山、瓦窑沟等村发展了100多家“农家乐”, 安置劳力1 000余人, 每家平均每天接待游客20~30人, 平均年收入7万~8万元。晋中市榆次区、太谷县也都发展很快, 效益很好。

2.4 思考

休闲农业是利国利民的新型产业, 我国休闲农业尽管起步较晚, 但发展较快。目前, 休闲农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 有这样几种发展模式:一是参与体验型, 即游客参与体验农业劳作、农村生活以及乡土风俗活动, 并在其中参与劳动、收获等, 如瓜果采摘、休闲垂钓等;二是示范教育型, 即用先进农业技术和设施装备的高科技农业项目, 向游客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 还可以给农业生产人员和大中专学生提供观摩、学习、培训和交流场所;三是文化内涵型, 是指通过挖掘当地文化内涵和底蕴, 辅之以农家风情吸引游客;四是休闲观光型, 是借当地独特的产业或产品优势, 以休闲观光为最大亮点。不论采取哪种模式, 都要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和环境条件来决定。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第2篇

创新农业经营模式

摘要: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土地流转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土地流转;特点和优势;存在问题;采取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8.020

土地流转的特点和优势

1.1 土地流转的特点

农村土地可以进行企业化大规模耕种经营,具备现代化农业的性质特征;土地流转不会改变农村集体对土地耕地所有权的性质;土地流转不会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和生产力,可形成专业化农民的生产体系;农民可以减少农耕工具、农机具的成本投入,更能发挥劳动效率,从而节约大量成本;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人口的比例结构,从而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集体组织观念和组织性,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1.2 土地流转的优势

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农村土地流转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增加农村的整体收入,同时土地的高度集约化也相应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经营效益。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可以获得相对较高和比较稳定的有偿转让收入;更新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规模化经营在农村扎根后,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生产技术和市场意识对当地农民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观念,学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土地流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同时国家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农村基本养老问题和贫困户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从而促进了农村的和谐与稳定。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够

有相当多的农民不知道土地承包法的有关内容及土地流转的有关法规、规章、政策和知识,认为是要收回他们的承包权,思想上顾虑重重,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流转规模的扩大。

2.2 土地流转范围整体性差,供需双方信息不畅

部分村民不愿意参加到土地流转的行列中来,致使土地流转的整体性大大降低,出现了土地流转不能成大片的现象,影响了规模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总体效益不是太高。

2.3 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亟待加强

一是二轮土地承包需要进一步完善。承包合同不完善,承包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承包纠纷时有发生,地方土地承包台账管理不健全,土地经营权证、承包合同、台账与实际承包地块不一致;二是土地流转管理滞后。缺乏完整的政策体系和现代化的工作手段,在一些地方土地流转仍然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三是管理机构和经费不到位。缺乏统一规范的土地承包和流转管理机构。土地承包管理有名无实,土地流转管理处于真空状态,影响了土地流转的规模和效益。

2.4 乡村基层组织工作力度不大

基层干部存在求稳怕乱、少找麻烦的思想,工作不到位,引导不力,服务滞后,影响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与规范化管理的进程。村级组织在协调引导、土地调剂、矛盾处理、监督管理等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土地流转的有效措施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知识与思想认识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解除农民的顾虑;积极开展探索、大胆试验,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土地流转的受益者是农民群众,要加大土地流转的宣传力度,提升农民的思想认识,并使其真正从中受益。

3.2 加强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完整的信息网络

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要注重信息的及时性与完整性,确保农民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在土地的市场化运作中,农民要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申诉权,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流转自主权和流转土地的收益权。

3.3 政府重视,政策落实到位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是各级政府的重要目标。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土地流转的有关政策措施,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通过算账对比、典型引导、强化服务、制定优惠政策等,为土地流转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3.4 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机制,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要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积极有序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把农业生产从家庭分散经营转向适度规模经营;要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有效监督和规范管理,做到有法可依,依规而行,使土地流转健康有序进行;要加快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使有能力的新生代农民逐步成为“城市人”,改变农民对土地的过度依赖,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打好基础。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第3篇

摘要: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土地流转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土地流转;特点和优势;存在问题;采取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8.020

1 土地流转的特点和优势

1.1 土地流转的特点

农村土地可以进行企业化大规模耕种经营,具备现代化农业的性质特征;土地流转不会改变农村集体对土地耕地所有权的性质;土地流转不会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和生产力,可形成专业化农民的生产体系;农民可以减少农耕工具、农机具的成本投入,更能发挥劳动效率,从而节约大量成本;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人口的比例结构,从而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集体组织观念和组织性,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1.2 土地流转的优势

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农村土地流转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增加农村的整体收入,同时土地的高度集约化也相应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经营效益。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可以获得相对较高和比较稳定的有偿转让收入;更新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规模化经营在农村扎根后,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生产技术和市场意识对当地农民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观念,学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土地流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同时国家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农村基本养老问题和贫困户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从而促进了农村的和谐与稳定。

2 土地流轉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够

有相当多的农民不知道土地承包法的有关内容及土地流转的有关法规、规章、政策和知识,认为是要收回他们的承包权,思想上顾虑重重,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流转规模的扩大。

2.2 土地流转范围整体性差,供需双方信息不畅

部分村民不愿意参加到土地流转的行列中来,致使土地流转的整体性大大降低,出现了土地流转不能成大片的现象,影响了规模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总体效益不是太高。

2.3 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亟待加强

一是二轮土地承包需要进一步完善。承包合同不完善,承包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承包纠纷时有发生,地方土地承包台账管理不健全,土地经营权证、承包合同、台账与实际承包地块不一致;二是土地流转管理滞后。缺乏完整的政策体系和现代化的工作手段,在一些地方土地流转仍然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三是管理机构和经费不到位。缺乏统一规范的土地承包和流转管理机构。土地承包管理有名无实,土地流转管理处于真空状态,影响了土地流转的规模和效益。

2.4 乡村基层组织工作力度不大

基层干部存在求稳怕乱、少找麻烦的思想,工作不到位,引导不力,服务滞后,影响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与规范化管理的进程。村级组织在协调引导、土地调剂、矛盾处理、监督管理等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 促进土地流转的有效措施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知识与思想认识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解除农民的顾虑;积极开展探索、大胆试验,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土地流转的受益者是农民群众,要加大土地流转的宣传力度,提升农民的思想认识,并使其真正从中受益。

3.2 加强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完整的信息网络

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要注重信息的及时性与完整性,确保农民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在土地的市场化运作中,农民要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申诉权,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流转自主权和流转土地的收益权。

3.3 政府重视,政策落实到位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是各级政府的重要目标。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土地流转的有关政策措施,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通过算账对比、典型引导、强化服务、制定优惠政策等,为土地流转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3.4 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机制,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要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积极有序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把农业生产从家庭分散经营转向适度规模经营;要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有效监督和规范管理,做到有法可依,依规而行,使土地流转健康有序进行;要加快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使有能力的新生代农民逐步成为“城市人”,改变农民对土地的过度依赖,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打好基础。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第4篇

我国农村地区自然灾害多发, 农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自然风险, 还面临着政策、制度等社会风险以及市场、价格等各种经济风险。弱势的农民在严重的灾害面前往往无能为力, 而单靠政府的救助, 能力也非常有限。要减少农业自然灾害的损失, 减少政府救济的压力, 促进农业现代化, 就迫切需要利用农业保险市场, 专业的手段来转移和扩散各种风险。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的同时, 人们也更加迫切的需要农业保险。

二、农业保险的基本概念

1. 农业保险的定义

农业保险, 是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为农业生产对象即有生命的、直接受农业生产过程作用的动植物, 对损失进行补偿和分散减小风险的一种金融工具。

农业保险主要经营在农村, 但与农村保险是不一样的, 农村保险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产生, 根据这一定义, 农业保险实际也是农村保险的一部分。

2. 农业保险的特点

第一, 农业保险高成本与高风险性并存。农业保险保障的是农业风险, 这种风险十分特殊。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 从播种到收获、销售、收入获取的全过程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来自自然、市场、社会等各个方面, 而且这些风险既有可能是单一风险, 又有可能是综合风险, 甚至是巨灾风险。

第二, 农业保险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都很严重。无论是道德风险还是逆向选择, 都将影响保险运行的机制, 削弱保险的运行能力。因此, 在保险的制度供给、机制建设和模式选择方面, 都十分注意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和较长的生产周期, 农业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更加突出。农业保险之所以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究其原因, 还是由于农业保险经济活动中大量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人们的“行为倾向的机会主义”, 这些现象的时常发生, 才进一步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

3. 农业保险的作用

第一, 农业保险可以平衡政府财政支出。

农业保险对于农业具有资金的补偿功能, 具体说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农业保险在缓解国家在财政方面的压力有很大的功效, 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减少政府救灾支出:二是农业保险可以减损止损, 使被保险人在遭受自然灾害时迅速得到损失补偿, 由于受灾后尽快恢复生产, 其生产消费过程中的税收增长也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两个方面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 农业保险有利于在市场条件下的农业效益倍增。

根据工商企业的对于成本计算的管理规定, 保险费在会计处理上按成本入账, 因此, 工商企业用于开支保险费的支出, 实际上是由国家的税收优惠和税后的价格转移来承担的, 真正由企业承担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而农业生产由于多以农户形式分散经营, 加上一直以来, 工业和农业产品在价格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使得农户用于保险方面的支出很难通过价格向社会进行转移, 由此抑制了农户收入的提高, 进一步抵制了农业效益的提高。开展农业保险, 有助于改变这种局面。

第三, 农业保险有利于减少农业灾害损失。

通过开展农业保险, 利用农业保险中的核保、验险, 防灾防损过程, 可以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并且可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防灾措施, 逐步提高农民的抵抗灾害的能力, 进而减少损失, 降低损失。

第四, 农业保险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发展。

农业保险可以促使和引导农民调整农产品的种类和规模,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机构升级, 达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目的。

三、我国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分析

我国的农业保险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 历史比较短暂。在1930年代, 我国曾经出现了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和保险合作互助组等组织形式开办的农业保险机构, 但由于各种原因, 最后均没能坚持下来, 以失败结束。以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 形成了以下四种经营模式:

1. 商业性保险公司独立经营的农业保险

商业性保险企业独立经营农业保险保险的模式是1982年我国恢复农业保险之后探索的第一种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其基本做法是由人保公司直接向农民出售农业保险单, 人保公司实行“低保额、低保费”的自负盈亏模式。从1982年到1990年, 该模式成为了最主要的经营模式。

由于农业保险的长期亏损和内部保险资金的限制, 限制了农业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 经过集团化改革的人保公司, 其自身的市场主体性与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之间出现了矛盾, 形成了“不敢不办, 也不敢大办”的局面。

2. 地方政府和商业性保险公司共同经营农业保险

为了寻求在现行制度下的发展方式, 打破了收不负赔的局面, 人民保险公司1986年后开始在农业保险业务中纳入政府, 开展与政府的合作, 经营中体现“风险共担, 利益均沾”原则的新模式。如广东采用“风险共担, 盈余留地方”的模式。这种模式发挥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并通过行政力量来推动农业保险, 解决了难以收取保费的等问题。

3. 农村保险相互会社

农村保险相互会社的具体运作机制为:由农民选举产生县级农村保险互助会领导机构, 保险基金由农民、政府和企业共同筹措, 互助会在会计上是独立核算的组织, 并且免交税费, 如果有结余则存留在当地, 用于建立地方农业保险基金, 人保公司分支机构负责互助会的业务办理, 保费三七分账。

4. 政府部门直接或间接经营农业保险

在我国, 直接经营农业保险的政府部门是民政部。民政部最早于1986年开始在各试点地区试办农业保险。当时采用的办法是:以县为单位成立救灾保险互济会, 互济会的启动资金从民政专项救灾资金中拨付, 按照每个试点县100万的标准进行分配, 条件不一样的地区在分配时会有所浮动。同时, 一个试点县以自有财政资金给予农业保险的开展提供一定的补贴, 试点地区的保险分配上, 按照15:75的比例分配上缴保费和自留保费。上缴保费主要用于构成统一的农业保险基金以及再保险体系。这种形式的保障水平不高, 基本上上只能保障灾民的简单生活。民政部的相关试点经营最终由于种种原因, 没有能够长期保持下来。

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 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保险互动机制的建立过程中, 应该将作用定位在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 进行宏观调控, 调节秩序, 维持收入分配公平等方面。

2. 构建多元化的农业保险体系

基于各地区在产业结构、农产品品种、产业化程度、微观组织方式、农户保险意识、农民收入水平、政府财力等方面的差异, 在构建农业保险体系时, 不可能以单一的模式支撑农业保险体系, 必须考虑地区的差异, 在不同地区不断探索符合当地条件, 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逐步确立以政策性支持和市场化导向的多层次和多元化结合的互动机制, 建立以政府农业保险为主导的、商业保险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形式的农业保险体系。

3. 商业性保险公司与政策性保险公司加强合作

在实际经营中, 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不应替代商业型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业务, 二者应该形成加强合作、相互补充的关系, 这种分工互补关系体现在根据保险标的的经济属性和重要性不同, 采取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结合等方式。

4. 完善市场服务体系

加强各级政府在建立现代农业所需市场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完善包括农业科研、病虫害控制、农技培训、推广和咨询、检验检疫、市场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的市场服务体系。

5. 完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

为农业提供充足的保险和金融支持, 可以有效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保险的发展。具体而言, 应大力发展小额保险, 建立健全农村保险服务体系。

摘要:建立科学的现代农业保险制度, 管理农业风险, 必须得到充分重视。本文从农业保险的基本理论和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出发, 通过分析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 结合实际, 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一些思路和构想。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思路建议

参考文献

[1]李殿君.保险业九大课题[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2]刘布春.农业保险的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 2010.

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分析 第5篇

摘要:本文对各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类型进行对比分析,把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分为四种类型:合同制、农业合作社、农工商综合体和联营体。对该四种类型的概念、特点及其适应条件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由于在不同的资源条件、生产要素结构和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下发展农业,各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各有特点。经过认真的分析对比,把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分为四种类型:合同制、农业合作社、农工商综合体和联营体。

一、合同制

(一)合同制的概念和特征

合同制是指私人公司通过与农场主签订合同,在明确双方严格的经济责任的基础上,以直接的业务往来向农场主提供服务的一种经营方式。其特点是:

1.农业生产与私人工商企业是独立的经营主体。由于双方均保持经济上、法律上的独立性,所以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经营灵活性。

2.农业生产的合同销售从本质上讲属于期货交易,不用现货交易。因为签订合同与交货不同时发生,农场主在农业生产前签订生产合同,根据合同决定种植或养殖什么品种,多大面积或数量。

3.合同的内容非常规范、标准。在期货市场发达的国家,这种合同已经规范化,形成了格式合同,合同中明确规定商品的品种、数量、种植或养殖要求、价格、交货时间、地点、交易方式等。农场主依合同生产出的农产品直接由签合同的加工商或批发市场等收购。

4.合同制适应面广泛。农场主与农业合作社之间、与私人公司之间、与各种行业管理委员会之间都可以采取合同方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证产品的销路或收购。

(二)合同制的适应条件

由于合同制的灵活性、独立性等多种优点,该种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方式适应面很广泛。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可以采用。它的适应条件如下:

1.依法签约、履约。由于合同制是一种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农产品供应、生产、加工、销售等合同应受《合同法》的调整。双方当事人根据所签订的合同依法享受权利承担义务。这样可以保持一种稳定的经济关系,避免因市场价格的变动而损害一方的利益。

2.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收购商都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两者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合同的特征之一,要求合同双方当事人民事法律地位平等。这就意味着农业生产者具有独立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能自主决定他所占有或拥有的土地种什么、怎么种。考查国外各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可以发现,无论农场面积非常大还是地块狭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都以农户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为前提,即以农户的私有制或私人占有制为前提。有的国家农场由私人所有,有的国家农场所有权归国家但实行永佃田。只有保持农场的家庭独立经营制,才能保证土地的自由流转和农场主的独立的法律地位和权利。

3.政府职能部门不以行政命令干涉农业生产者的经营权。这是保证合同制实施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应是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行,不能以行政命令直接干涉市场经济主体的经营活动。否则政府职能部门应承担致使合同违约的法律责任。

二、农业合作社

(一)农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

就农业合作社与农业生产者的联结机制来讲,其特点有:

1.从内部行为规则上遵循国际公认的合作社原则。

国际合作社联盟章程规定农业合作社的组织原则是合作社赖以建立、运作的准绳和基本规范,也是保障合作社性质,维系各类合作社共性的根本依据。各国农业合作社内部的一切活动按国际合作社联盟规定的合作社原则进行,合作社原则包括自愿与开放的社员资格、民主控制、社员的经济参与、自治和独立、教育、培训和信息、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关心社区发展等。

2.农业合作社与农业生产者的联结机制的两重性。

第一,从业务上看,两者的联结靠合同。参加合作社的每个农场主与合作社订立农业生产和销售合同,合同规定各种条件和双方应承担的义务,结算和支付方式等。

第二,农业合作社与农业生产者是具有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由于农业合作社是农业生产者自愿结成的经济组织,其分配原则是有偿服务,盈利返还。内部实行年终盈余分配制,年终利润按10%―15%留作储备金或公积金后,其余利润按比例返还给社员。

这样,社员不仅可以得到初级农产品的利润,还可以得到农产品加工、销售后那一部分增值利润的一大部分。即通过农业合作社的经营,农业生产者可以得到比单纯的合同制更多的利润。

3.农业合作社是在一定的法律、制度规范下发展壮大起来的,享受国家政策支持和减免税待遇。

这包含两个含义,一是其设立须依法进行,如日本的《农协法》,美国的《合作社法》都规定了设立条件和程序。二是其运营要依法进行,这时的法律依据是民商法、企业法等。各国政府对合作社在销售领域的经济活动通过立法给予优先权和照顾。许多国家的农业合作社依靠政府支持不仅掌握了一部分食品工业,并且为此建立了跨行业机构。如法国的“全国甜菜、甘蔗和制糖、烈性酒工业行业集团”负责甜菜生产、海外属地的甘蔗生产以及糖和烈性酒的生产。这个行业集团在国内国际贸易中都出色地维护了会员的利益。美国政府对合作社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扶持,联邦和州级有关合作社的法律共达85部。19美国联邦政府用于农业合作社和农村社区发展的总投资多达20亿美元。政府对合作社返还给农民的利润免税措施也鼓励了它的发展。

4.农业合作社的组织构造多样化,综合型和专业型合作社相结合。一些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规模较大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丹麦等以专业型合作社为主,一些农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既有综合农协又有专业农协。

(二)农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条件

1.按国际合作社原则规范农业合作社的内部行为是最关键的.因素。农业合作社内部如何运作是合作社能否维持下去的关键。许多合作社都经历过这一严峻考验。国际合作社的章程和原则是一个半世纪合作社运动的结晶,应成为各国合作社正常运行共同遵守的规则。

2.政府支持和立法是农业合作社发展的促进和保证条件。历史经验表明,当政府采取扶持政策时,合作社的发展很快,当政府采取参与政策时,合作社的发展向全国性、行业性的方向发展,总之,政府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促进条件。政府对合作社的立法是合作社发展的保证条件,保证合作社沿着规范的、正确的方向发展。

3.农业合作社可以利用农工综合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采用合同协议的方法与农工综合体实行横向联合;或者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向上游或下游产业扩展;更多的则可以通过合同的方法同别的企业组成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合作社这种横向的、纵向的联合,既能克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增加产品销路,又能减少产、供、销之间的中间环节,节约开支,提高经济效益。

4.销售合作社、加工合作社和服务合作社作为龙头,带动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农工商综合体

(一)农工商综合体的概念和特征

农工商综合体是指把农业生产本身同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或农产品的加工、销售过程的若干环节,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经营体内,溶合为一个企业。综合体实行统一核算,形成完全垂直一体化的综合经营。这种方式主要是由工商企业渗透到农业中,通过购买或租种土地兴办农场或与从事高度专业化生产的大农场合作实现的。其特征如下:

1.联合形式多样。第一,后向联合。即大农业链条中的产后环节与生产环节实行一体化经营。比较突出的是食品加工企业和商业销售部门。他们有加工企业,甚至拥有自己的包装厂、运输队、冷库和销售网络。第二,前向联合。即大农业链条中的产前与生产环节实行一体化经营。前向联合方式以农用品供应部门为主,其中饲料生产企业最为活跃,其好处是为自己的产品提供销路。肉鸡生产最为典型。第三,跨行业企业集团把业务扩展到农业领域的农工综合体。如20世纪70年代,波音公司等一批大公司相继建立起大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及制造业垂直联合的农工综合体。

2.组织形式规范。农工商综合体内部采取的组织形式有三种:个人独资经营、合伙经营或股份制。每种组织形式都有法可依。依据的法律是《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和《公司法》,各国都有相应的立法。完全依法规范内部组织管理和操作。农工商综合体一般为大型专业化企业,如养禽厂、养猪厂、饲料加工厂等等。

3.农工商综合体在本身的小系统之外,还与其他经营实体通过合同制进行联合。复合、交叉的联合方式进一步拓宽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范围。

4.农工商综合体有多种类型。农工商综合体集服务和生产于一身,表现为单一经济实体内部相互关联的经济过程。

农工商综合体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如降低成本,加快了产品投入市场的速度。尽管有优势,但它并未成为各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因为各国为了保护家庭农场经营,对农工商综合体的一体化经营实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另外,综合体通常为大规模经营,需要大量投资,只有财力雄厚的公司才能承担得起。而有财力的大公司未必都会选择风险性大的农业投资。所以在许多国家如美国除了农工商综合体外,大多数涉农公司采取了“公司+农户”的合同制经营方式,合同制适合美国家庭农场独立经营的国情,又对双方都规定了明确的责任和义务,在税收上享有一定的优惠,因而战后成为美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导类型。其他如澳大利亚、西欧、加拿大等亦如此。

(二)农工商综合体的适应条件

1.农工商综合体一般是工商资本或金融资本直接投资兴办的工厂式的农业企业。这类企业规模很大,资本集中垄断程度高,都有自己庞大的销售集团和网络系统。例如意大利著名的费鲁齐集团公司,除了石油不是自己生产的以外,从农业生产、农用生产物资的供应、农产品加工到销售全部由本公司完成,经营规模相当大。

2.农工商综合体的业务范围一般是农业机械、养鸡、养牛等容易形成工厂化经营的领域。例如养鸡行业,从育雏、养殖、屠宰、加工、包装到销售全部形成工厂化生产。在美国、日本、韩国、泰国都有养鸡业的大型的农工商综合体。

四、联营体

(一)联营体的概念和特征

联营体又叫混合型公司,是指由工业、商业、金融及农业企业等多种资本以相互控股投资形式混合而成的联营体。其特征有:

1.联营体的组织形式有合作制和股份制。合作制中合作各方提供合作条件,按合作协议完成自己的工作和取得报酬。股份制按公司法的规定设立,各股东按自己的投资比例在公司股东大会中行使权利,分取利润。股份制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的企业组织形式,其内部治理结构能保证股东的利益得以实现。所以近年来一些公司互相投资,形成了许多股份制企业。例如法国的国有矿化公司所组织的综合体,其股东包括几十家工矿企业、商业运输公司、银行服务和几百家合作社等。经营范围从农产品生产、加工、收购、储运、销售、出口,到矿山开发、化肥、农药、机械制造和科研服务等样样均有。在美国、加拿大、比利时、刚果都有它的分公司。这种“内容丰富的联合体”或联益公司,比农业合作社更为灵活。与一般合作社不同的是,它可以收购和销售非社员的产品。

2.联营体往往是跨国农业集团,参与农产品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通过跨国公司或本国公司与外国公司联营等形式,疏通国际农产品市场渠道,已成为一种有效途径。因为农业公司利用跨国公司业已形成的广大的国际销售网络,可以降低开发市场的成本;跨国公司则可以利用农业公司的农产品优势,扩展自己的营销范围。如可口可乐公司,1990年收买了与食品加工有关的年销售额达39亿美元的华斯食品公司,成功地进军国际食品市场,成为跨国农业综合企业。

3.联营体还包括政府办的各种行业管理委员会,一般由政府、农业合作社、相关的企业和农场主共同组成。如法国的各种大宗农牧产品协会、澳大利亚全国羊毛协会。协会根据国际国内市场行情,确定产品的收购价格、质量标准,与农场主签订种养合同。建立这类组织的目的,一是政府为了掌握大宗农牧产品稳定市场,二是统一出口价格,保护本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这种行业管理委员会属于官办,政府参股投资,但在行为上均是公司性质,政府是最大的股东,吸收其他工商企业或农业合作社作股东。

(二)联营体的适应条件

由于联营体是市场竞争中较高层次的组织形式,它一般形成对某个或某些行业的较大范围的垄断,因此,它的适应条件比较严格。

1.已经有规模比较大的某个行业或企业的发展。只有当某个行业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时,才有可能形成行业协会,政府对其投资才有利可图。只有某个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并有良好前景时,其他企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才会对其加大投资,以获得更高的利润。或者某个农业生产行业已经在全国形成了规模化经营,有农业合作社网络。

2.有多种资本投资。例如,在泰国养鸡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着三类资本,即华侨资本、泰国和日本合资、华侨和日本合资。这三类资本的共同渗入,垄断了肉鸡的生产与进出口业务。正大集团就是由这多种资本形成的东南亚最大的农工商综合企业集团的联营体。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第6篇

几亿吨的人畜粪便假如通过沼气发酵,解决了污染,也给农村提供了能源,可节省4亿吨的闪烧煤,可以大大减少污染。另外水肥一体化可以在植物生长的全周期内按照不同需求改变肥料配比,定量定时施用,一方面可以改善农产品的质量,同时大幅度减少肥料用量。不过这种资源是分散性的,不可能搞大生产。

农膜的使用是农业增产很重要的手段。可是农膜会污染土壤,捡破碎农膜很费劳动力。现在清华大学在做全降解不用回捡的农膜,可以在大棚里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

此外,农业也是可以很好地做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把农林牧渔各种产业结合起来,粮食饲料、养殖、粪便秸秆、沼气、生物肥循环利用。我们现在有150多万个生态园,它的科技贡献率可以达到60%,成果转化率可以达到70%。

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农业机器人以及良种培育技术。通过探头采集整个地里的PH值、各种元素的缺乏情况。至于良种培育,可以通过基因的损伤和培养来培育优良的种子。

真正解决农业问题还需要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许多技术没有好政策的支持难行半步。先进的技术呼唤规模化的种植业,这就涉及到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就要吸引大企业资金、管理经验进入农业,关键是三方利益的分配一定要协调好。

探析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创新 第7篇

关键词:农业经营模式,农业经营方式,改革创新

1 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选择

1.1 农业经营模式面临的选择

要想使得农村的生产关系融入到整体的生产力发展之中, 就要对农业的经营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而农业经营模式创新的方向就要顺从集约经营的发展趋势, 向社会化、商品化、规模化、专业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根据前文得出, 小农也将要走向专农、专大户的道路, 精准农业也为农业经营方式的发展指明方向。这样一来, 农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就一目了然即选择基于专业农户的规模适中的精准农业。

1.2 基于专业农户的规模适中的精准农业

方向为基于小农的适中性规模。受到我国农业制度的影响, 小农的家庭经营方式在一段时间内还是依然存在的。很多人也支持舒尔茨对于小农家庭经营的观点, 并不否认小农家庭经营也存在一定的高效性 (张德元, 2004) 。笔者却认为与小农家庭经营高效性相关的是对于土地的配置效率而并非资源, 但要想确立经营规模是与资源的配置效率分不开的。小农家庭经营大多采用手工劳动为主,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资源的配置效率。

1.3 基于专业农户的规模适中的精准农业

该种农业经营模式对集约、规模经营进行了有机统一。与其他形式的规模经营相比, 集约化的规模经营在中国农业的发展中所具有的潜力更大。从中国国情考虑, 中国现如今也只能实现小农户在规定规模的土地上进行集约化的经营以此来加大土地的生产。

2 农业经营模式趋向于多种农业经营模式并存

农村在多方面较弱的水平决定了其生产力发展的不均衡, 从而也就影响了农业经营模式逐渐趋向于多种农业经营模式并存。但在实际中, 具体情况还会依据实际需求进行具体分析。对于农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实际上是一个有关经济利益的问题。因此, 其阻碍了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实现。不同的国家和区域在某一段时期内的农业经营方式又大有不同, 因此也就有了相应的农业经营模式。当前中国农业经营模式的主要目标为基于专业农户的规模适中的精准农业。该种农业经营模式顺应了市场经济、农业生产特征和我国国情。也接受和掺杂了其他的经营模式。由此一来, 中国农业经营模式主要想基于专业农户的始终规模的精准农业发展, 在以此为主体的基础上允许多种模式并存。

3 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建议

3.1 加大政府对其的扶持和调控

需要政府力量帮助农民做好农业的规划, 借助国家法律法规督促好农民的工作, 在财政等方面建立项目开发基金等加大对其的扶持力度, 利用宏观调控将农产品价格和质量等调节利于发展的水平。当前, 利于该种农业经营模式发展的金融政策尚未实施, 金融体系也不够健全和完善, 因此在金融方面很难满足农户的需求。

3.2 加强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力度, 健全市场机制

要想加大对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就要健全土地的承包关系。加强集体经济在服务方面的功能是一项重要举措。要想更好的完成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工作就要借助促进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进程的依靠力量。将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形式放在促进农业经营产业化之上。此外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工作还要求我们加大一农业生产为主要形式的服务业的发展力度。同时接受多种经营模式的并存, 积极探索利于农业发展的经营模式, 推动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进程。

3.3 加快农地流转, 发展农业规模化和服务社会化

精准农业在适用性上覆盖范围较广, 既涵盖了小规模的生产又不排斥大规模的生产。同时要想加大经营模式, 可以健全、完善土地的流转制度。而对于土地流转制度来说, 只有制定相关对于土地改革的制度, 使得土地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 才有利于土地流动, 同时精准农业模式又要求土地规模要尽量合理的集中。要在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的基础上, 发展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基于专业农户的规模适中的精准农业经营模式。同时要遵循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际情况, 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的改革和创新进程。

农业经营模式是在一定程度上的经营方式和形式的有机统一。我国农业经营模式面临的主要选择就是基于专业农户的规模适中的精准农业。要想加大创新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力度要加大政府对其的扶持和宏观调控力度, 注意加强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力度, 健全市场机制, 还要加快农地的流转, 积极发展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和服务社会化, 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 建设有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中国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征兵.中国农业发展方式应转向精细密集农业[J].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1 (01) .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第8篇

一、西部传统农区农业经营模式的现状和不足

1. 西部传统农区农业经营模式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 农业经营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农业经营模式。农业经营模式历经建国初期的农民所有、个体经营模式到农业合作化时期集体经营, 然后到改革开放后推行的家庭承包双层经营模式。这一变化说明农业经营模式适应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就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就会迅速发展;反之就会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就会停滞甚至萎缩。

现今我国农业经营模式处于以家庭承包制度为基础的农民专业合作的经营模式。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经济长期落后, 土地资源稀薄且利用率不高, 农民参与市场的意识不强、剩余劳动力无法有效利用, 随着国家和政府的不断投入, 提供政策、资金、技术支持, 我国西部传统农区的农业经营模式不断散发出活力, 快速向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发展。该地区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专业化农户为主体, 由以前的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精准化发展。

第一, 专业化农户合作社:这是西部地区最普遍的农业经营模式。所谓的专业化农户合作社指的是在农户之间成立的一种互助经济组织。他是农户自愿形成的, 对相同或相似的农产品的生产、保管、经营、销售等一系列经营活动进行统一管理的一种经营组织。短期上看, 从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人口分布情况出发, 发展家庭经营为基础的专业化农户合作社能适应土地资源稀薄且分散的局面。

第二, 集约、精准化经营模式:集约、精准化经营模式通过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知识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产量。这种方式相对于粗放经营模式具有技术高、手段新、时空精确等特点。西部特殊的地理、自然资源等环境决定了农业规模经济很难达到, 这种小规模的集约化、精准化农业经营模式能最大化的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率, 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2. 西部传统农区农业经营模式的不足

第一, “统”与“分”关系把握不准

家庭承包经营的经营模式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生产。从1980年至1984年, 我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1%。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发展、农民积极性的提高以及农民收入增加的作用不断下降, 西部传统农区农业发展遇到了瓶颈。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集体经营管理的缺乏。农民以家庭的单位的小农经营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但正是因为这种灵活性缺乏有效的管理, 农业始终停留在粗放经营的层面上, 无法向更高层次的集约、精准化经营上转变, 这种过于“分”而“统”乏力的局面也导致无法向现代农业过渡。

第二, 没有充分彰显农民主体地位

自家庭承包经营确立后, 经营制度的探索从未停止, 但始终没有抓住农民主体地位彰显这一重点: (1) 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过分强调政府的作用, 结果形成了“农户+部门”结构, 将农民排除在模式之外, 间接的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2) 恢复“两社”改革中, 政府出于主导地位, 垄断了行政及经济资源, 阻碍农民自主合作经济的发展;

第三, 没有全面认识适度规模经营风险

与传统分散农户经营相比, 适度规模经营的风险更具有严重性: (1) 更多的风险。他包括农业经营的一般风险, 和规模经营的风险。其中规模经营的风险又包括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如果生产经营主体把握不了“适度”, 就会导致适度规模经营的收益低于成本, 或经营主体所获得的收益低于适度规模经营所能获得的收益。 (2) 更大的专业化导致的损失。因为专业化是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 而专业化意味着种植单一, 单一的作物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及损失。 (3) 更大的市场与决策风险。因为农产品价格具有滞后性, 且生产季节和周期性强, 农户通常根据经验种植, 较少考虑到市场的变化以及需求, 这会增加经营风险, 甚至会出现作物增产但收入减少的“伤农”现象。

二、国外农业经营模式

国外发达国家因为发展现代农业较早, 现在已经处在稳定和成熟的阶段。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的成果来促进本国农业的发展。在吸收过程中我们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 应该全面分析国外的经验及教训, 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达国家农业经营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 农业畜牧业结合的经营模式

人地关系紧张、水资源匮乏的以色列通过采取农牧结合的经营模式, 农业发展同时兼顾畜牧业生产, 降低了进口饲料的依赖。以色列通过采取这一农业经营模式,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 使得农业产业迅猛提高, 农业年产值增长率高达15%。与以色列不同, 位于东南亚的菲律宾将重点放在农牧结构调整上, 强调农牧结合的结构的稳定性、可持续性, 同时兼顾效率性和平衡性, 发展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旱地农牧结合的经营模式。

第二, 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模式

一是规模化。这里所说的规模化包括了机械的规模化、技术的规模化、土地的规模化。以美国为例, 美国是世界上领土第四大的国家, 土地资源丰富且集中;而且美国人口较少, 人均耕地面积大。美国通过采用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化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和总产量, 从而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二是专业化。美国在大规模机械化和技术化的基础上, 通过产品专业化、地区专业化及经营管理专业化又成功的降低了成本, 提高效率, 也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由农业专业化产生的期货市场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 他反过来又极大的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二是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该模式主要存在于土地资源稀缺, 而劳动力充足的国家, 如日本以及荷兰。这些国家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无法发展大规模农业, 只能走资源节约和技术提升的道路。荷兰的农业秉承精耕细作, 以高新技术为基础通过发展附加值高的农作物特别是温室作物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 同时也造就了花卉之国的国际美名。而日本则强调土地节约, 利用集约经营模式克服耕地分散、稀少的限制, 联合农户形成类似专业化合作社的形式的农业协同组织来统一经营管理, 做到了统分协调。

总结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经营模式,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经验:

第一, 强调生态型、增收型农业的重要性

早期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在运用大量高科技产品及技术时, 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 世界各国也愈加重视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关系。而生态农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他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 通过集约经营的方式来推动农业发展同时兼顾环境的保护, 最后达到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的相互推动。这是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

第二, 大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高效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能发挥区域、资源和产业优势。高效率的现代农业体现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金技术资源投入最小来获取最大的生产率和产量, 最大的经济效益, 最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则要求发展主导产业, 通过主导产业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而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为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三, 加强推广农业畜牧业结合的形式

农牧业相结合的模式, 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的良好种植模式, 这可以节约农业经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单一作物种植的风险, 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我国西部传统农区经营模式创新

针对西部传统农区的特点, 结合国外成功经验, 本文主要从经营形式及经营方式上提出合理化的创新建议:

1. 大力推进制度改革, 为农业产业体系的建立扫除障碍

规范政府行政职能, 明确“统”与“分”界限, 做到农业经营方式的灵活与统一管理;完善农产品制度和政策法规, 加强农产品相关制度体系的构建, 保证农户在农产品产从种植生产到销售的产业链上权益得到保证。

2. 完善土地制度, 大力发展专业化农户合作社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集体经济所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优越于其他国家的根本。我们必须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的经营制度, 这是农民拥有土地的保证。同时健全土地流转制度, 允许农户在制度范围内转让土地使用权, 使分散的土地集中, 有利于推动规模化农业经营模式的发展,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积极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 组织农户合作社, 通过专业化经营利用市场经济来不断发展与壮大, 解决分散经营与农业市场化的矛盾。另外合作社的建立方便统一管理, 还能提高农户素质, 降低市场风险, 增加农户收入。

3. 鼓励农业大户企业化发展, 鼓励农业企业向股份公司发展

改革开放必然要求农业市场化, 这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农业市场开放程度越大, 越有利于农业增长和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鼓励和推动农业大户向企业转变, 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模式, 明确权利和义务, 面对市场瞬息万变的特点能做出及时的回应, 降低市场风险, 利用市场经济的优势, 壮大农业产业;鼓励农业企业向股份公司发展, 允许农民入股企业, 实现农民由被动的市场参与者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农业市场化, 由生产者转变为农业产业投资人, 可以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积极性, 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经营观念, 推动农业市场化发展, 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农民增收。

4. 推动农业产业向节约型、生态型转变

农业产业向生态型转变要求将多种农业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 将多种农业模式根据区域、环境的不同灵活的结合起来, 如种植业与养殖业、养殖业与放牧业的结合, 旱地、沙地等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种植业与放牧业的结合都是生态型农业产业的内在要求;农业产业节约型的转变要求我们将农业产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产业链各个环节联合, 形成“合作社+农户+公司+专业市场”的农业经营模式, 可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促进农产品交易的市场化, 降低农产品的市场风险, 减少盲目生产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谢栩.论农业经营模式变革与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的相关性[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 (22) 70-74

[2]刘秀清.论我国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与完善[J]经营管理.2011 (4) :37-41

[3]孙芳.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国际发展趋势[J].农村经济.2009 (4) :33-37

[4]蔡志荣.贫困山区土地流转及农业经营现状调查[J].保定学院学报.2010 (2) :41-43

[5]王曦.我国农地家庭经营模式发展的制度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 (5) :74-78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第9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特点,经营模式

休闲农业是一种农业和旅游业结合的新兴产业, 它横跨一二三产业。广西的自然环境优美独特, 生态养生优势突出, 农业产业特色鲜明, 民族文化风情各异, 具有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 广西各级各部门把休闲农业作为富民强农、提升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推进落实, 取得了一定成效。

1 广西休闲农业发展特点

1.1 产业规模日益壮大

据统计, 至2015年, 广西共创建了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8个、示范点22个, 中国最美休闲乡村8个、中国美丽田园8个、“全国休闲农业星级企业”48家、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8个、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71家、四星级以上农家乐136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十大”精品线路2条, 认定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个。建立农家乐3600多个, 乡村旅游点1000多个, 休闲农业园575个, 涉及种养面积2.45万hm2, 年接待游客4800多万人次, 产业总收入150多亿元。

形成涵盖山水田园型、民俗风情型、农 (渔) 家乐型、科普教育型、养生度假型、特色村落型和节庆娱乐型等多主题、多类型、多业态, 文化品位和档次不断提升, 产业内涵不断丰富。

1.2 休闲农业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迅速

伴随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 其综合带动效应逐步显现。一方面, 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基地和特色农产品为载体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家一艺”为依托, 休闲农业促进了特色种植业的发展, 特色农业与休闲农业互动发展富有成效。如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山区农民, 自古就有种植高山茶叶的传统, 休闲农业发展起来以后, 他们以此为契机, 先后开发出大瑶山野生红茶、瑶山王茶等10多种茶叶新产品, 目前, 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达1510.67hm2, 有茶叶加工厂24家, 极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 在广西大力推进休闲农业成功开发的基础上, 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当地特色产品加工业、旅游纪念品开发等相关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

1.3 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通过发展休闲农业, 广西贫困地区群众与外界的交流沟通逐渐增多, 在增收致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 其思想观念和整体素质也在逐渐改变。通过自身参与休闲农业开发, 农民旅游意识、商品意识、竞争意识逐步增强, 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及“等、靠、要”思想逐渐破除, 自力更生、脱贫致富信念也不断增强。在思想意识改变的基础, 农民积极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 提升了自身的发展能力。

1.4 传统乡村景观及乡村文化得到了有力保护和传承

富有特色的乡村景观及乡村文化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 广西在推进休闲农业的过程中, 积极保护历史民居, 大力挖掘乡村文化内涵, 将古朴浓郁的乡村民俗风情, 多姿多彩的乡土文化风情, 特色多样的乡村传统劳作, 风格各异的乡村民居村寨, 风味独特的乡村饮食特产与游客消费需求紧密结合, 开展农业科技考察、山水田园观光、“品尝农家饭菜、夜宿农家宅院、采购农家特产”、“上树摘果、下河摸鱼”等多姿多彩的体验活动。同时, 大力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整体营销计划, 不断加强包装和推广, 探索出了乡村文化与景观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

2 广西休闲农业的经营模式

2.1 山水田园型

该模式主要依托当地特有的自然资源和农业产业优势吸引游客, 集采摘、餐饮、垂钓、观光于一体, 让游客观看绿色景观, 亲近美好自然。如漓江沿线的兴坪、杨堤等村镇, 依托漓江山水风光和乡村田园景色, 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参与休闲农业的发展。竹蔸寨在十里画廊景区的遇龙河及金宝河交汇处, 山清水秀, 田园风光迷人。近年来发展生态农业, 营造了良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氛围, 全村有9家有特色、管理规范的“农家乐”, 从事“农家乐”及乡村旅游服务业的人员达300人, 成了全县名符其实的“农家乐”示范村。

2.2 民俗风情型

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 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 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 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冠洞村冠小屯, 侗寨内村民住房主要是木结构的吊脚楼, 还有体现侗族工匠高超技艺的鼓楼和风雨桥。当地民风纯朴, 民族风情浓郁。侗族“百家宴”是这种特殊的饮食习俗是他们待客的最高礼仪。吃百家宴被赋予纳百家福的美好愿望以其独有的民族特色与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

2.3 农 (渔) 家乐型

农民通过简单的修整和开发, 利用自家庭院、当地农产品及周边景点吸引游客。“美丽南方”地处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腹地, 距南宁市区约10km, 这里三面环江、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民风朴实, 不仅保存有成片成群的古宅, 还留下了田汉、艾青等文化名人的足迹, 是著名作家陆地创作《美丽的南方》背景地, 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独特优势。2014年以来, “美丽南方”以创建现代特色农业 (核心) 示范区和综合示范村建设为契机, 认真总结多年来开展农家乐的经验和教训, 确定了“产村融合、农旅合一”的发展思路, 在景区的核心区忠良村扶持建设了一批农家乐和农家客栈, 并按自治区五星级农家乐标准指导其提升改造, 创建了一个高水平的香薰旅游示范区。

2.4 科普教育型

是以农业的新技术、新品种作为载体, 向游客展示现代农业高科技水平, 传播农业发展历史、增长农业知识、学习农业技术的活动。南宁八桂田园是集“现代农业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应用推广、农业科普技术培训、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旅游观光”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科技观光园。八桂田园作为观光休闲旅游景点向市民开放, 以独特的现代农业设施景观、生态田园及趣味十足的农耕采摘项目, 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

2.5 养生度假型

广西结合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和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建设, 深度开发保健疗养、休闲度假、农家乐等度假类旅游产品,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商务旅游和医疗健康旅游, 着力打造成集养生保健、度假休闲、康体娱乐、国际会议等众多功能为一体的国际度假休闲养生基地。比如巴马围绕乡村生态观光, 积极建设农家旅馆。目前, 全县共有农家旅馆近200家;仅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坡纳屯的农家旅馆, 2014年就接待游客37.3万人次, 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2660元提高到1.7万元, 年均增长率高达26.1%。

2.6 特色村落型

村寨以古建筑、民族特色或新农村建设作为旅游吸引物, 进行休闲农业开发。丹洲村处在融江河中四面环水的一座小岛上, 有文物古迹如丹洲书院、闽粤会馆、等。家家开办农家旅馆, 院中均种植花草, 清雅宜人, 村民爱好玩赏奇石、培植盆景, 素有“家家盆景, 户户奇石”的美誉。村里种植柚子树8000多株, 是著名的“柚子之乡”。农民几乎都参与休闲产业, 目前有农家旅馆95家, 床位2500多个。丹洲是三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2.7 节庆娱乐型

利用民间传统节庆活动, 或针对地方文化和特产开发丰富多彩的休闲农业节庆活动, 年广西各级地方政府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旅游节扶持与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如田阳县政府自2004年以来每年都组织的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 南丹县政府组织的白裤瑶民俗文化旅游节。

3 广西休闲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对策

3.1 部分村民发展休闲农业意识落后

由于长期生活贫困、发展基础条件差等原因, 相当一部分村民在思想上仍不同程度存在着不思发展、不会发展的问题, 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 等靠要思想严重, 守着金山银山过着穷日子。与此同时, 由于村民个体力量十分薄弱, 缺乏经济投入, 缺乏经营接待能力, 缺乏信息获取能力, 再加上小农意识导致专业合作社发展滞后, 大部分地区村民普遍存在参与能力不强、参与条件匮乏、参与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适合发展休闲农业的地方政府应将休闲农业纳入工作的重要议程, 以旅促农, 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动员党员干部开发休闲农业, 宣传模范的示范作用, 组织有愿意的村民到全国各地考察学习, 邀请示范户介绍经验, 引导村民进行休闲农业开发和经营。

3.2 区域范围内休闲农业项目单一、功能雷同, 重复建设

从总体上看, 广西部分休闲农业存在规划不够合理, 总体花费不高, 乡村住宿设施闲置, 项目功能单一, 主要停留在春天赏花、秋天摘果和品尝农家饭的模式上, 难以满足多种旅游需求, 吸引力不够。因而游客逗留时间短, 大多为半日或一日游, 造成经济效益低下。同时, 区域内休闲农业项目开发模式雷同, 项目间恶性竞争, 缺乏耕作、栽培、牧羊、驾船、捕鱼等参与性农事活动项目。

休闲农业规划应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 形成观光和参与相结合, 运动和静心相结合, 知识和趣味相结合的产品组合。要与村镇规划相结合, 针对地域性特征, 设计多样的休闲农业形式, 按照目标市场的特点来选择项目、确定服务和费用水平。项目布局时要考虑环境和资源保护, 因地制宜地开展休闲农业开发规划。项目不能一哄而上, 不能盲目重复建设, 要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项目, 同时兼顾美学要求, 使环境美观、协调。

3.3 许多项目缺乏乡土文化的挖掘和包装

广西许多休闲农业经营者基本上是在现有农业、农村设施的基础进行稍加改动就开门迎客, 没有深入具体挖掘当地乡村乡土内涵, 如传统作物、动物、饮食、服饰、手工艺品、音乐舞蹈、风俗习惯以及农作方式等。结果是乡土氛围不够浓郁。甚至有的地方不了解休闲农业客源市场需求, 而把古朴典雅的乡土建筑拆除, 盲目新建现代化的娱乐设施, 导致建筑风格材料和色彩同乡村周边环境显得非常不协调。

保持休闲农业项目乡土气息的浓郁性和真实性, 是休闲农业魅力不减的基本条件。因此, 项目的布局和设计都要深入系统的挖掘当地文化内涵, 营造一个乡土气息浓郁的环境空间, 让游客体验乡野之趣、田园之乐。利用竹桥、木屋、绿廊和竹棚等造景来点缀, 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3.4 贫困地区发展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由于山区自然条件恶劣, 资金投入不足, 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比较落后, 成为长期制约贫困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瓶颈, 可进入性差, 甚至不具备可进入性。到贫困地区的游客反映强烈的问题, 仍主要集中在公共厕所、食品卫生、餐饮价格、旅游购物、公共交通及道路设施等领域。目前休闲农业的投入基本都是民间资本, 主要靠中小企业、私营业主或农民个体投入为主, 政府在这方面并无专项财政支持资金, 并且农民的融资渠道较窄, 无法加大投入, 所以全区休闲农业普遍存在散、小、弱、差现象, 缺少专业合作社, 更缺乏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的政策机制, 严重阻碍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政府要协调解决休闲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发改、财政、交通、卫生和建设部门应做好统筹规划, 积极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设立专项资金, 引导和扶持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特色鲜明、农民为主的休闲农业经营户、农庄和村庄。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改善农户接待设施及卫生条件, 提升产业水平。用税收政策鼓励产业发展, 对新办的休闲农业企业, 可考虑减征或免征所得税一年。拓宽融资渠道,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休闲农业开发和经营, 可以采取独资、合资、合伙等多种形式, 鼓励农户以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资金、技术等多种形式投资入股休闲农业企业, 享有薪金、租金、股金等相对稳定的收益。

3.5 从业者普遍素质不高, 经营管理不规范

大多数经营者都是当地从事农业生产、加工的农民, 服务及工作人员基本上以经营者的亲朋邻居为主, 许多人仅有初中或小学文化, 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或必要的相关培训。项目基本都是在原有的农业设施设备基础上自发形成, 缺乏前期的科学规划设计, 更没有严格的审批进入制度, 绝大多数经营方式都是农家乐, 其开业、停业比较随意, 管理人员文化水平较低、服务素质较差, 同时没有先进的管理经验, 各自为主, 缺乏组织协调, 管理比较混乱。

政府应该大力开展农业技术知识、服务礼仪、接待标准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引导政府各级管理者和休闲农业经营者更新发展观念, 创新服务理念, 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注重打造休闲农业的特色服务品牌, 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求。

参考文献

[1]郭焕成, 任国柱.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1) :66-71.

[2]赵瑞明.八桂田园[J].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8 (2) :26-27.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第10篇

关键词: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促进,种业,发展

近年来, 全国各地农产品滞销事件不断出现, 先后有白菜、卷心菜、菜花、萝卜、香蕉、橘子、西瓜、猕猴桃、土豆、生姜等等, 涉及蔬菜、水果、粮食等农作物农产品滞销问题。怎样建立城市市场和农田地头的畅通渠道, 给农民健全可靠的一种保障, 定单农业应该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式。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契约农业, 是指农产品订购合同、协议, 是农户或农户组织 (联盟) 同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签订订单, 而后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 这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其鲜明的基本特征是“先找市场, 再抓生产, 产销挂钩, 以销定产”。

1 订单农业和种业的现状

1.1 订单农业目前运行的情况

我国订单农业对接的模式目前大致有以下五种方式:依托科研事业单位、技术服务部门或种子企业发展订单农业;依托龙头企业或加工企业发展订单农业;依托专业批发大市场发展订单农业;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联盟) 、专业协会签订合同, 发展订单农业;通过经销公司、经济人、客商签订合同, 依托流通组织发展订单农业。生产、销售大致有三种对接形式:一是“网上对接”。在互联网上发布农产品产销、需求信息, 建立买卖双方的网上对接平台;二是“农超对接”, 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大型超市到农产品产地现场采购并设立专柜销售;三是“农批对接”, 主要是引导大型批发市场、出口企业以及经销商积极购销, 鼓励大型批发市场也设立专区。

1.2 订单农业对保障种业发展的作用

“育种单位-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种植户-粮食深加工食品企业”产业化运作模式, 实现种业链最大的市场价值。统一供种, 统一栽培管理, 统一质量, 统一收储, 统一销售, 统一价格。从种到收到存到销, 层层制定措施, 严格把关, 责任到单位、到个人, 并与利益精密挂钩, 做到责、权、利明确, 明确利益分配, 调动各方积极性。遵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 体现效益原则, 实现生产、销售、加工单位有利可图, 保证市场运作的良性循环。采取订单农业的运作方式, 加速科研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开发, 实现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开发和推进优质种子经营、粮食生产、加工产业链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这对促进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优质农业, 提高农民收入, 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2 发展订单农业的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性

2.1 订单农业是适应市场需要服务于生产者的一种有效生产经营新模式

订单农业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 避免了盲目的生产性, 订单农业具有市场性、契约性、预期性和风险性。订单中规定种子的来源、规格和农产品收购的数量、最低保护价, 使双方享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和约束力。农民说:“手中有订单, 种养心不慌。”虽然订单履约有一段生产过程, 双方都可能碰上市场、自然和人为因素等影响, 也有一定的风险性。但比起计划经济和传统农业先生产后找市场的做法, 订单农业较好地解决了让农民头疼的卖难以及增产不增收等问题, 是帮助农民化解生产风险, 实现增产增收目标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是农业生产模式的一种进步。

2.2 订单农业是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的一种有效的制度保障

订单农业有效缓解决了农产品流通体系薄弱的问题, 解决了产销衔接不紧密, 生产和流通脱节问题。订单农业是替农民分忧,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切实中断年年伤农的恶性循环的一种制度保障。“三农”问题永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解决农产品的滞销问题、农产品的卖难问题, 既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影响“三农”发展的一个重大的经济课题, 也是一项民生的工程。订单农业出现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民种子、资金、市场、信息不足和生产商货源不稳的难题, 而且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稳定了农村的经济。

2.3 订单农业是提高现代农业的综合生产率和生产发展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订单农业的实施是引导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 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 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订单农业的过程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 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 衔接产业链条, 高效率的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 规范统一了种子的质量, 改善了农产品的品质, 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是提高现代农业的综合生产率和发展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和手段。

3 发展订单农业促进种业的健康发展有关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已融入到世界经济大潮中, 各种农产品和种子不断涌入国内市场, 而国外企业认牌订货, 消费者认牌购货现象较为普遍。目前, 国际四大跨国粮商通过投资控股和参股等方式渗透到发展中国家稻谷、小麦、植物油等粮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我国的粮食安全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外国大公司操控了我国高端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份额, 提供的玉米品种种植面积已经位居第二。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 利用当地政府和部门与农民签订合同, 没有相关的监管和制度保障, 农户因为种子差异的问题, 不符合质量要求而造成毁约的事件屡有发生, 产生了严重的信用危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型农贸市场正在向超市化方向发展, 如果农产品没有过硬的品牌和质量, 就难以打入超市, 也难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1 发展订单农业必须要由政府主导, 建立相关工作实施机制

发展订单农业的关键是建立有利于推动订单农业的体制和机制。要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要以民生为根本, 围绕建立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联动的工作实施机制。订单农业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安全、还会有市场流通及监管, 涉及政府多个相关职能部门, 所以必须建立相关沟通协作机制。比如建立政府召开联席会议, 共同协调工作, 科学管理的标准等等;相关机构要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比如免除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各种过路费、过桥费, 设立各种惠农补贴, 降低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各项增加费用, 有效的减少政府性收费和税收;同时政府还要调整农民的产业结构, 建立先进的产业模式, 引导农民延长产业发展链条, 构建农产品的配套库、储藏库等;健全法律监管机制, 严厉查处利用“订单农业”从事欺诈活动、损害广大农民合法利益的违法行为。保证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行政调控应该是解决当前矛盾的最好方法。

3.2 发展订单农业应该要有一个惠农利农、配套完善的保障制度

应当为订单农业建立一个抗风险和自然灾害的相关保障制度, 如建立农业保险支持保障制度, 建立有针对性的农业产业保险, 这是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下, 对农民、农业的有力保护工具。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 投入高, 市场风险大, 所以应尽快建立健全产业预警机制, 加强产业组织协调, 及时掌握市场动态, 降低产业发展风险。还应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可追溯制度, 推行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可提高农副产品的安全度, 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质量的安全, 让居民吃的放心, 而且可以保护农民的权益不受侵犯。制定与订单农业相配套的法律制度, 加大对虚假广告、签订假合同的各类案件的打击力度, 提高订单的履约率, 明确落实违约责任, 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3 发展订单农业要有一个科学规范、组织严密的实施过程

订单农业使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 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 这就需要有一个科学规范、组织严密的实施过程。各环节必须紧密衔接,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必须有一个组织化程度、规模化、标准化等一系列的严密实施过程, 才能有效的归避风险, 实现订单农业的效力。同时必须有相关部门监管合同规范性, 明确农产品价格、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 要有一个完备、严密、可操作的合同, 特别是要把数量、质量、价格、履行期限等责任罗列详细, 合作组织要指导农民签约、生产, 政府相关负责部门要监督企业履行合约, 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 把农户, 农副产品集中的加工、生产企业和使用的企业、流通企业, 超市市场卖场, 消费者统一考虑协调一致, 才能使订单农业健康发展。在播种、管理、收获、晒场、仓储、种子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 做好田间去杂, 确保生产出达到国家高标准要求的生产用种。

参考文献

[1]生秀东, 订单农业的契约困境和组织形式的演进[J].中国农村经济, 2007 (27) :35-39.

[2]王建明, 发达国家农业科研与推广模式及启示[J].农业科技管理, 2010 (1) :48-51.

[3]徐世艳、郑丹, 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业科技价值链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 2011 (30) 6:58-64.

[4]毕红霞、孙迎春、薛兴利等, 论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J].农业科技管理, 2011 (6) :69-72.

[5]温铁军、杨春悦, 综合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问题[J].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0 (2) :26.

[6]郑丹,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科技推广中的作用机制及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 2011 (2) :11-13.

[7]孙葆春, 山东省订单农业的诱致性制度变迁[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28) :15904-15906.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第11篇

一、政策框架下合作社专项担保的实践及创新

2013年8月由黑龙江省财政厅、省农委向省鑫正担保公司拨付2000万元专项担保资金,并确立了由黑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省财政厅、省鑫正担保公司三方合作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担保的合作模式。

(一)在三方合作框架下,选取覆盖面广且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研。省财政厅、省农经总站共向省鑫正担保公司推荐农民专业合作社130户。省鑫正担保公司与130户合作社取得了联系,实地考察了114户合作社,涵盖的区域包括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黑河、大兴安岭、大庆、牡丹江、鸡西、七台河、佳木斯、鹤岗、双鸭山等12个地市,密山、虎林和饶河3个边境开放县市。在已考察的11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涵盖了种植、养殖、农机、瓜菜、果蔬、旅游采摘、经济作物种植、特色农业种植、农业服务等类型。

(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的制约因素。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合作化组织,在我省尽管数量上发展很快,但绝大多数合作社在发展模式及实际运营上并没有实现当初的设想,即:农民自愿带地入社,与合作社共担风险、共享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产生的效益这一基本形式。实际的运营模式是几个核心成员成立合作社,合作社从农民手中将已承包的土地流转到合作社,一年一付租金,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绝大多数农民得到的就是土地的固定租金,享受不到合作社规模化经营带来的增值效益。合作社为了实现规模化经营,需要大量的流转土地,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一方面需要支付大笔的土地流转金,同时,也导致了合作社对生产运营资金需求的增加,但由于合作社自身的因素制约其对外融资。一是基层农民合作组织经济基础薄弱,存在随时注销解散的风险;二是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所拥有的核心资产——流转的土地流转经营权全部属于短期行为,权属界定处于探索阶段,出现风险难以实现再流转;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种植业为主,作为还款来源的预期收益受气候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四是日常管理、核算不规范,实际经营及债务状况不易核实;五是合作社相关成员信用意识淡薄,违约风险较高;六是缺少能够被认可的抵(质)押资产,尽管其拥有场库棚等固定资产,但缺少法律认可的相关证件,难以实现抵押登记。农业项目自身的高风险性加之上述种种制约其融资的不利因素的存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难以在市场化的条件下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作为政策性调节手段,为体现政府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意图,政策性担保机构的介入为合作社增信,为金融机构分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但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创新担保模式。为切实破解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的问题,省鑫正担保公司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对风险的论证,按照省财政厅和省农委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政策,突破常规,对担保模式进行了创新。一是专门制定了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担保的管理办法,同时简化评审、审批流程。二是为破解农民合作社缺少合法抵押物的制约因素,省鑫正担保公司创新担保方式,轻抵押、重信用,轻形式、重实质。采取对于合作社现有的财产(如土地经营权、合作社经营场地、房产、库房、窖棚、畜舍、农机具、车辆、农作物产出物等)进行协议抵押,并由当地农经总站进行鉴证的模式,对合作社未来所有的财产及农作物产出物进行动产浮动抵押,合作社关键人员(理事、监事)和关联企业提供信用保证等多种手段。三是省鑫正担保公司依托政策背景,借助自身的资本实力、信用能力与省内农贷业务突出的两家金融机构(省农村信用联社、龙江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制定了9:1的风险分担机制。同时为了降低农民合作社融资成本,省鑫正担保公司借助自身担保能力,积极向合作银行为合作社贷款争取了优惠利率。省信用社最高贷款利率不超过8.1%,龙江银行最高贷款利率不超过8%,比正常信用社贷款低2个百分点。四是为提高效率,尽量使金融机构发放的担保贷款能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相吻合,省鑫正担保公司发挥地市参股担保机构、分公司、办事处的作用,零距离为合作社提供担保服务。

(四)取得的成效。经过模式创新,截至目前已为全省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了贷款担保,担保总额度为6610万元,实现了专项资金3.305倍放大,真正实现了担保资金的杠杆效应,起到了政策性担保机构为农民合作社增信、为承贷银行分险的作用。

二、政策框架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模式的实践及创新

2014年,借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担保的成功经验,通过担保模式的创新,省鑫正担保公司又以农业产业链、农场内控为依托,在全国产粮大县龙江县及嫩江农场开展农业创新主体的贷款担保业务。

(一)借力金融机构涉农业务的专业定位,扩大合作金融机构的范围。为了克服金融机构相对集中、涉农业务品种有限的不利因素,省鑫正担保公司依托自身的资本实力,又联系了涉农业务相对比较突出的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涉农担保业务。

1.借助浦发银行 “现代农业产业服务中心”落户黑龙江省的契机,及时与其签署了涉农业务专项合作协议,并实现了只担保本金,不担保利息的分险分担机制。

2.在农民合作社专项贷款担保的基础上,借助龙江银行在九三管局成立支行的契机,与其合作开展农场控制下的合作社贷款担保业务。

3.借助农垦建行与农垦系统的紧密关系,创新合作模式,及时与其签署了专项战略合作协议。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第12篇

探索模式的重要性

中央一号文件从国家战略高度, 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指出“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对推动全局工作、赢得战略主动至关重要”。而要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 根本出路在科技。因为,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 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 是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文件精辟地阐释了必须坚决贯彻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并有五处提及有关模式探索与创新的内容, 可见模式探索与创新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 是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重要科技支撑, 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已进入中级阶段中期以后, 从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向农业全面机械化迈进的发展新时期, 文件提出“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给农机化工作者指明了努力前进的方向。

关于模式的概念和特性

关于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很多, 正呈兴起之势。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模式, 对于模式的概念, 也有许多不同的认识、理解和表述。本文认为, 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典型样式 (有代表性的状态) , 或某种行为的标准方式 (如生产或服务的标准范式) 。现实中人们常称的“模式”, 是对客观存在的某种事物典型样式 (基本形式、标准状态) 的理性概括、表述和称谓。所谓“式”, 是指事物的表现形式、状态或运行方式。“式”前面加“模”, 模式就是指该种事物的典型样式, 基本形式, 标准状态或范式。模式种类繁多, 各有各的特性, 相似的可归为一类, 有利于在研究和实际行动中分类分析和指导。如, 有各种发展模式, 经济模式, 技术模式, 研究模式, 生产模式, 营销模式, 服务模式, 教育模式, 艺术模式 (门派) , 体育模式等等, 不胜枚举。但凡称为模式的, 除各有其特性外, 也都具有一些共性, 可称为模式有四性:时空性、相对稳定性、辐射带动性、不断进化性。

模式的时空性, 是指模式本身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其物质内容及社会化形式呈现出阶段性和地域性。同一事物,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的模式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地域呈现出的模式也有所不同。

模式的相对稳定性和辐射带动性, 是指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地域模式虽然有所不同, 但在一定的社会技术和经济条件下, 是基本类似和相对稳定的。因此, 一种模式对条件类似的区域, 有自然辐射带动作用, 即具有可复制性。相对稳定性和辐射带动性是模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理论依据。由此可以认识, 人们研究和推广模式, 是由模式内在的自然特性和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科学行为。模式的生产、存在和推广, 有特定的自然属性和科学依据。由于模式的相对稳定性, 才有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的推广价值。其辐射带动作用才是一种自然的、必然的、非主观臆造的发展过程。

模式的不断进化性, 是指事物发展阶段性与无限性的对立统一过程, 这也是宇宙间普遍的新陈代谢规律。在发展实践中, 某种模式不是永久固定不变的, 而是充满生机活力, 永不僵化, 永不停滞的, 其物质内容及社会形式也必然要随着需求和条件的变化而推陈出新, 与时俱进, 即模式也有时代性。所以, 模式创新是由新陈代谢规律所决定的永恒课题和历史使命。世界上各类模式之多, 层出不穷, 就是历史的验证。例如, 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机跨区作业服务模式, 在实践探索中, 正在由单机作业服务向组织起来集体作业服务发展, 更加重视创出优质服务, 有良好信誉的农机服务品牌;近年来正在由单项订单作业服务向耕、种、收、管等全程托管作业服务探索前进。在不断创新发展中, 形成了“作业区域清晰、服务半径适度、服务对象稳固、作业收益稳定、机具转移顺畅、用户政府满意”的发展模式, 实现了农户、农机服务组织, 政府“三满意”和“三赢”。模式是在实践中产生, 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完善和再创新发展的。创新突破, 稳健发展, 再创新突破, 再稳健发展, 如此不断循环, 由低级向高级, 生生不息, 创新发展, 永无止境。这就是模式的不断进化性, 也是模式演变的新陈代谢规律。这符合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事物运动变化是没有止境的, 最好是暂时的, 更好是发展的。

综上所述, 人们研究模式, 一是研究模式形成和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 得出正确的认识;二是研究模式的推广应用价值及推广应用方法, 应用理论于实践, 为科学发展服务。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从实践和研究的两个角度, 需要注意几个问题:模式的识别与细分, 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模式的示范推广与发展演进。

首先, 是模式的识别问题。模式的识别, 就是研究之所以成为模式的特殊性质。任何称为某种模式的事物, 都一定具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把这些特殊现象的本质 (质的规定性) 从理论上高度概括表述出来, 就成为大家公认的某种模式。正如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所说, “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就无从辨别事物, 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对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来说, 就是要研究模式的物质内容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的生产技术路线及其装备设施) 及社会形式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观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农业机械化组织形式及其运行方式) 。因为实际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 都是技术装备与组合机制运行的综合表现。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用归纳相似性、区别差异性的聚类分析法进行归类处理。在现实生产中, 一个区域的生产模式大致可归纳为大家可以接受的几类或若干类不同模式。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归类处理, 是因为事物都有差异, 没有绝对相同的。但许多事物也有相似之处, 用归纳相似性, 区别差异性的方法, 求大同, 存小异, 把相似多于差异的事物都归为一类, 就可以大致区分出不同类型, 有利于分类指导发展。由于影响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因素很多, 而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主导作用的因素所决定的。所以对复杂事物要合力找出其影响最大的、起主要作用的因素, 作为区分模式类型的主导因素。例如, 湖北和湖南都是水稻和油菜产区, 有一定相似性, 但湖北是单季稻与油菜连作, 湖南是双季稻与油菜连作, 其差异性就形成了湖北的“稻油连作”生产机械化模式, 湖南的“稲稻油”生产机械化模式, 在这里, 区分模式类型的主导因素是耕作制度。又如, 联合收获机械化生产模式与分段收获机械化生产模式, 模式区分的主导因素是机械装备。还需注意, 全程机械化生产与单一环节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装备模式区分不仅要看单项环节, 更要看全程各环节的集成;不仅要看单一技术装备的功能先进性和条件适应性, 还要看全程装备的成套性和配套协调性。

关于模式的细分, 是指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是一个大课题, 总命题, 在实际探索和研究中, 需要分层次进行细分, 具体化才具有可操作性。如, 农业是一个总概念, 按部门可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生产是指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的机械化生产;按农作物对象各产业还可进一步细分。如种植业按作物可细分为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甘蔗、蔬菜、苹果、柑橘、葡萄……等生产机械化;按地形地貌可分为平原、丘陵、山区、草原生产机械化;旱作、水作机械化;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农业机械化;按耕种制度可分为一熟、两熟、多熟地区农业机械化等多种不同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只有从实际出发, 细分到当地的主要农产品机械化生产, 模式探索研究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际指导意义。

关于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是指生产模式是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自然有值得肯定的一面, 但也可能有不够合理、不够健全之处, 经过比较分析, 有利于促进现有模式的改进完善和健康发展, 也有利于通过比较优选促进农业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和优选模式的示范、推广。从某种意义上说, 比较是为优化选择和试验示范推广服务的。例如, 多年困扰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薄弱环节玉米机收, 山东省组织研究突破, 通过调查研究比较分析, 把全省的玉米机收模式梳理出适宜于不同类型地区的四种技术模式:机械摘穗+秸秆粉碎还田联合收获模式 (主推模式) ;人工果穗收获+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分段收获模式 (适宜丘陵山区等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初期) ;玉米穗茎兼收机械化模式 (适宜畜牧养殖较发达地区) ;玉米青贮机械化模式 (适宜有大型畜牧养殖企业或规模化养殖地区) , 进行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推荐选用,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推进了山东玉米机收大发展, 玉米机收水平大提高, 创造了连续几年提高幅度都在9个百分点以上的“山东速度”, 2010年, 山东玉米机收水平达71.5%,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5个百分点, 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8.7%, 成为我国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第一省。

比较优选要有原则、评价指标、标准和方法指导。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要符合《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规定的发展原则: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保护环境。就是要构建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 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10字方针要求的节本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 并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为现有模式优选和进一步优化 (模式改进创新) 提供科技支撑。

关于模式的示范推广。如果说, 模式的选择是通过实践而发现和认识典型模式的过程, 那么, 模式的示范推广就是通过实践而检验典型模式的过程。只有通过试验示范检验, 达到了人们预期的结果时, 模式的优选才算成功了, 才具有推广使用价值。因此, 通过试验示范再进一步推广应用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模式检验作用, 看优选模式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的;二是起到提高其群众认知度、认可度的作用, 看这种模式群众是否乐于接受, 以利于见减少盲动性, 提高科学性和自觉性, 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

上一篇:室内传播模型论文下一篇:个人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