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开放的物理教学

2024-09-21

走向开放的物理教学(精选9篇)

走向开放的物理教学 第1篇

开放教师“理念”。要想让我们的作文教学走向开放化,首先要开放我们的思想,挣脱禁锢我们思想的框架,摆脱传统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束缚,破除作文教学只服务于升学教育的思想,确立新的作文教学理念。

开放写作渠道。杜甫诗云:“君之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全方位地给学生开辟接触社会与生活的渠道,让他们用味觉、视觉、嗅觉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新的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国际化、生活多元化都应撼动学生的心魄。生活中缤纷的色彩、交织的音响、多彩的图画都应涌上学生的心头。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社会,投入生活,拥抱自然。让孩子给妈妈洗一次脚,增进了母子(女)间的亲情;带学生到工厂参观了解,体验到劳动者的艰辛;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动植物,受到生命的启迪;陪学生看月落的变化,看下雪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创作的热情。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外优秀书籍和教材,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和情感营养。经常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给学生以充分的阅读自由可力求甚解,也可不求深解;可精读,也可粗读。提倡多读、多吟、多背,让学生从中获取营养,丰富积累。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把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在处理教材上,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开放学生的思维。思维是写作能力的制导因素,在作文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可将学生的写作知识转化为作文的创新能力,从而写出观点新颖、题材鲜活、构思巧妙的精品。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怎样指导才能开放学生的思维?

(一)思维的联想和想象。

联想是揭示事物之间相类特点的一种思维方法,巧妙的联想是作文创新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能指引我们前进。”想象则是人们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联想、想象,可让学生的思路更开阔,思维更广泛,从而创作出有创新意识的作文。例如:以“窗口”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教师在教学中可启发学生运用联想、想象进行思维。围绕“窗口”想到与某一窗口有关的人和事;想到通过窗口所见的事;想到与某一窗口的演变有关的人和事。也可由窗口的功能生发开去,想到特区建设,改革开放的成就,想到文明建设,社会服务行业;由窗口供人观察的特点,想到人要保持本色;由窗口的变化想到人的观念的变化……这样启发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思维就灵活了,写出的文章就会多种多样,异彩纷呈,避免了千篇一律的作文模式。当然不论写实还是写虚,或是实虚结合,都必须紧紧扣住“窗口”进行联想与想象。任何脱离“窗口”的联想与想象,就只能算是胡思乱想了。

(二)思维的求异性。

生活的事物常常呈现扑朔迷离的复杂性,事物有正面、有侧面、有反面。一般说来,事物的正面为人注目,因而说得多,也写得多。而事物的侧面,乃至反面就容易被人忽略。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改变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向,换一个视角,从侧面、反面考察事物,往往能想人之未想,发人之未发,给人以新鲜感。目前作文的主题是比较开放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选材自由表现主题,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如:针对“愚公移山”允许学生发表“移山不如搬家”的新观点;针对“安贫乐道”允许学生发表“勤能治福”;针对“学海无涯苦作舟”允许发表“学海无涯乐作舟”。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

开放学生的思想。中学生正处于心理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他们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复杂多变的,有时会高兴激动,热血沸腾;有时会孤单寂寞, 莫名惆怅;有时会偏激执拗, 标新立异;有时会消极厌世, 一蹶不振。这种思想感情往往也不自觉地在作文中流露出来, 不管他们在作文中表现的是积极乐观还是消极悲观, 是充满爱心还是质疑人生, 是善解人意还是自私狭隘……作为教师的我们都应宽容看待, 内心多份理解与尊重, 敞开我们的心胸拥抱接纳孩子的一切, 多一点赏识教育、乐观教育、成功教育。同时还应配合自由作文, 心理日记等训练, 鼓励学生敢于冲破心理的枷锁, 尽情抒写自己心灵的真情实感, 摒除诸如“消极的, 不健康的, 无意义的”等种种责难。着眼保护学生写作激情, 提倡说真话, 抒真情, 对学生作文中表达的非积极思想, 只作辩证分析, 不予否定, 让学生感到“我手写我心”是件快乐的事。

地理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 第2篇

作者:孔德林 地址:内蒙古根河市第二中学 邮编:022363 电话:*** 电子邮箱:kongdelinxs@163.com QQ号:891002975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地理教学越来越呈现出开放特点。主要表现为:地理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充分接触各种媒体,广泛获取信息;学习场所打破了课堂这一狭小的空间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和自然,在实践当中开发潜力、培养综合素质;地理教学的生活化,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地理,既能将课堂所学应用到生活中,又能从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地理知识和培养更多的地理技能。地理教学的开放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最终会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迎来崭新的局面。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开放 新课改

地理新课程改革使新时代地理教学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其中重要的体现就是突破了地理教学的封闭状态,呈现开放态势。这种教学模式的变化主要基于两种理念:一是对教育资源有了更新的认识,地理教育资源不仅是几本教科书,还包括更多的存在于各种媒体中的信息以及社会和自然界中丰富多彩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二是新课程更为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改变传统教育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体验、重知识和智力轻品质、情感和价值观的倾向。地理新课程的开放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新课程允许学生接触各种媒体。诸如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例如:学习“宇宙中的地球”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观看“神州飞船载人飞行”、“嫦蛾一号探月”、“美国凤凰号探测器登陆火星”等视频节目;学习“大气环境”知识时,可以每天坚持收看“天气预报”电视节目,指导学生将每天预报的本地区气温和降水数据记录下来,绘制成“年气温和降水变化图”,通过分析可以加深了解本地区的气候特点。东南沿海地区的学生可多关注每年的“台风预报”实况;北方地区的学生可多关注每年的寒潮、沙尘暴等灾害天气预报;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学生可多关注每年的洪涝灾害预报。近几年来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迅速,它是能处理大量空间资料的数字化虚拟世界系统,人们只要在缩小的世界模型中简单点选就可以跨越时空遨游其间。学生在网络世界能够搜集大量的资料,关于“地外生命”、“恐龙灭绝”、“水稻土的形状和成因”、“98年长江流域洪水灾害”、“流水、冰川、风力、波浪对地表形态影响的照片”„„

现代媒体信息数量巨大,而且大多形象直观,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最新知识,而且有助于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广泛接触媒体还可以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能力和探究能力。传统教育禁止学生接触各种媒体,采取封闭式教学。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或者迷恋某些节目和游戏耽误学习。但是“封闭式教学”实际上是与时代发展背道而驰的。当今世界信息量激增,知识更新速度快。这些信息应当及时转化为丰富的教育资源,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促进知识的更新。“封闭式教学”也违背了学生正常的认知规律,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应大胆放手鼓励学生接触各种媒体,同时为了克服负面影响要做好对媒体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如:有计划地在规定的时间内收看对学习有益的电视节目,关闭非法网站和不良游戏等。

二.学习场所突破了课堂这一狭小空间的限制。新课程增加了大量的课题探究式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绝大多数是在课堂之外完成的。教室外的校园场地、图书馆、阅览室、小区、工矿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田间地头、野外等场所均可以成为重要教育资源和教育基地。这些教育资源要比教材鲜活而丰富多彩。例如参观学校附近的耕地,比较其与“大棚农业”条件的差异;去野外采集岩石标本;在岩石裸露处,对褶皱进行观察;对家乡的河流进行考察,了解关于“水文水系特点”、“污染状况”、“经济价值”等情况;对家乡的工厂进行调查,了解关于“区位特点”、“发展条件”、“生产流程、“污 染状况”等情况;对家乡的人口进行调查,了解关于“人口结构”、“人口问题”等情况;对家乡的城市进行调查,了解关于“区位因素”、“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城市化特点”、“环境状况”等情况;对家乡的农业进行调查,了解关于“土壤类型”、“耕地类型”、“耕作制度”、“区位条件”、“农业产值”、“农产品类型”、“生产特点”、“环境问题”等情况。这样的学习方式应比课堂学习更具优势。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都被激发出来,感性的地理事物更容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些活动都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的,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活动中彼此之间能够建立深厚的友谊,在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中顽强的意志又得到了锻炼。对家乡的深切的认识使学生由衷地产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和献身家乡建设的愿望。

传统教学十分注重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生活大多在教室里度过。禁止学生在学习期间走出教室,更不能出校门。这样做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担心学生的安全,走出教室“自由度”增大,难以控制,会带来很多不安全隐患。比如搞社会调查,社会很复杂,学生可能会沾染社会不良风气或遭受某种侵害;在野外考察中会由于复杂的地形和灾害天气,危险性很大。二是担心浪费时间,影响学习。封闭教学把学生关在教室里,保障了学生的安全,但同时失去了更多的教育机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相反学生在接触社会和自然当中,不仅补充和运用了课堂所学,还学会了如何克服困难,消除危险,同时也能培养坚强的性格、顽强的毅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至于担心浪费学习时间,其实是担心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时间被挤占,影响 “试卷”考试成绩的提高。课堂教学时间过多有利于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却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突破课堂空间首先应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减少书面作业的数量(以习题的形式)增加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课外实践的机会。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日本学生的作业时间和上课时间在世界所有调查国中是倒数的。但是其科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排名世界前列。加拿大很多学校没有围墙,没有校门,甚至没有校牌,学校与社区浑然一体。学生的家庭作业也很少,而周末和节假日不留作业,很多作业是做各类课题项目,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学生还自己去找有关专家或教授请教,或联系大学、公司、医院,许多学生是以自己为这些单位做义工,来换取实践经验和设备使用权。英国教育当局开展了“工业实习周”活动,在实习周中,学生走出教室,到工厂进行生产实习,扮演生产者的角色,实习结束后,由工厂和学校共同鉴定实习成绩。这一课程的开设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只,提高实际操作技能,获得就业前的心理准备都有较大的帮助。

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并非是盲目的。需要在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协调组织进行。要建设各种“硬件”和“软件”。从“硬件”来看,校内应建立各种活动基地,如天文和气象观测站、地理园、地理网络化专用教室等;校外要建设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一方面充分利用已有的活动场所,如:气象台、博物馆、科技馆、科研单位、主题公园、展览观、天文馆等等,另一方面应积极开辟更多的新的活动基地。如社区服务基地、野外考察基地。通过这些基地可以使学生直接而深入接触社会和自然。从“软件”来看,学校应成立学生课外实践的组织部门:由校领导和教师组成,校外可成立地理实践活动的服务部门,有教师、专家、政府部门某些人员等组成。当然这些软硬件的建立需要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加拿蒙特利尔,各博物馆、展览馆、艺术中心,还有许多原奥运场馆,都向学生免费开放;负责接送学生的黄色大巴车,可以在大街小巷畅行无阻。

第三.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即与广阔的生活相结合,生活成了重要的教育资源。学生既可以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当中,又要从生活中获取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娱乐,从风云雨雪 到山川江海,从工农业生产到商业旅游等,如:扑克牌、姓氏和名字、农谚、风俗、方言、人的体貌特征、服饰、膳食结构地、.民居、出行等都蕴藏有丰富的地理知识。教师应帮助学生从地理视角加以解释。生活中学生还可以学习运用或形成一些地理技能,如判断风向和风力,看云识天气,辨别方向,利用环境或选择合适的路线进行休闲活动,通过阅读地图确定所在的位置、方向、地形、快速寻找目标,根据自然和社会条件选择合适的居住地等等。新课程正在逐渐改变传统教育偏重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倾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地理学科开放性教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地理教学最终会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迎来崭新的局面。

走向开放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索 第3篇

开放性教学方式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学生可以活学活用,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逐步加强,在课堂上的表现更为突出,善于思考,头脑灵活,思考问题更加深入。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进而实现高素质的课堂教学效果。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把各种教学手法综合运用到教学中,从而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如直观展示法、观察发现法、讨论交流法等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使学生对课堂语文学习增添更多的兴趣,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自由探索学习。三是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开放性的学习方法更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向。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积极应用开放性的教学理念,既能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还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加,让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发挥,学生掌握知识的形式更加有趣。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在课堂上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锻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语言运用的特点,增强学生阅读写作的语言表现力,使学生可以掌握方法,自主完成探索知识的过程。

一、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学生的学习要向自由、自主的方向努力,教师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学生熟练掌握方法后就可以自由开放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教师多为学生学习着想,让学生学会自主获取知识,让学生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定会大大提高,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探究更多有价值的语文知识,并最终养成善于发现、主动探索去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学生可以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来提高自己,培养自己可持续性的创新发展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开放式的学习。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才能共同把开放性的课堂营造好。教师要与学生融洽相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和课堂表现力都具有开放性。教师凭借个人的素质和渊博的知识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把优秀教师的形象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更加亲近教师,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教师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为学生准备多元化、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堂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形成良好的教学状态。

三、开展有活力的语文活动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可以把一些生活化的内容加入丰富的想象从而更具表现力,更耐人寻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从生活中观察,使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有更多的体验。教师可以多元化地拓展课堂知识,把一些课本中没有的有趣知识与学生进行分享,可以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宽广。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融入更多有活力的知识元素,用新奇的表现方式为课堂增加趣味性,用开放的思维方式与学生交流,提升学生掌握知识难点的能力。

教师为学生创设更利于学生自我学习、进步的环境,让学生善于主动自由地学习,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积极的动力、无限的活力。如教师可以根据高中学生自制力强、有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力等特点,让学生针对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以自己的理解方式与教师、同学进行沟通,并互相学习。学生还可以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能隔空与作者进行对话,把自己的心里所想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从而可以对作者的心境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学生发现自主学习的乐趣,并与教师一起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味地灌输,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无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不能锻炼学生全方位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大大降低。在高中语文开放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启发式、交流式、互动式、比赛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迁移到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这些形式使思维得到拓宽,使自主、探索的能力得到加强。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加强。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朗诵、表演,使学生能从朗诵或表演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如在学习《故都的秋》一文时,教师可以组织诵读竞赛,在诵读中品味作者对北国和南国秋天的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有置身其中的真切感受。然后教师再结合当时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活环境、个性特点,加深学生对文章的了解,从而帮助他们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怀。这样学生在自学中就可以掌握更多的方法来探究语文知识。

五、多鼓励学生

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开放性学习起着重要的正向作用。教师积极的语言评价可以带动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教师多鼓励学生,学生就能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教师的语言评价对学生起着正面引导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使学生更有探索的动力,积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督促学生在语文自主学习中有更出色的表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学生在作文写作和意见陈述时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要予以肯定,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所长。对于一些基础差一点、进步慢一些的学生,教师要多关心,鼓励这些学生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对这些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使他们可以端正学习心态,积极投入到探索学习当中。教师要根据高中生领悟力强的特点,多用鼓励的方法使学生把开放性学习方法掌握得更好。

从开放题设计走向开放性教学 第4篇

一、问题困惑

在近几年全市性的招生命题中, 我有意设计了一些开放题, 但学生解答的结果并不理想, 能够完整做出答案的学生仅占总数的5%左右, 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开放意识, 不知道要分类去分析、思考问题。从中可见, 广大数学教师对于开放题的教学还是浅层次的, 缺乏真正有效的开放性教学。

二、分析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开放题”的教学,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对于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思路是十分有益的。但是, 是否有了开放题, 就一定能激起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呢?未必。在实际教学中, 有些教师仅仅将开放题作为一种题型 (或数学知识) 来教, 就题论题, 开放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在学生头脑里真正建立起来。

那么, 怎样才能唤起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开放意识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给学生留下更大的空间, 而不是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局限于一个事先划定的狭小范围。教师除了有机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好开放题外, 关键是教师要确立“开放性教学”观念。就是要善于依托“开放性教学”, 确定开放的教学观念, 学会开放性地引导、激励、评价等, 促进教师“开放性”教学水平的提高。笔者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增强教学的开放性, 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

三、实践研究

1. 给力新知导入阶段

依据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 创设问题情境, 充分尊重并相信学生, 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使全体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尝试、探索和解决问题, 在开放的情境中展现学生开放的思维过程, 体现教学的“开放性”。

案例1暴露思维过程, 培养探索精神

数学教学应力求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展现给学生, 学会科学地思维。“通分”一课, 我是这样导入的:

在比较完两组同分母分数及同分子分数的大小之后, 教师出示:, 谁大谁小?引导学生观察, 发现这组分数分子、分母都不同, 以前的方法不管用, 怎么办呢?此时, 学生议论纷纷, “快嘴”的学生已经开始叫喊哪个分数大、哪个分数小了。这样, 在矛盾冲突处创设问题情境, 从而启发学生思维,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此时, 我因势利导,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让学生在讨论中尝试解决问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在交流中展现不同的思维方法。

生1:我利用画圆的方法, 先画一个圆, 平均分成4份, 取其中的3份;再画同样大小的一个圆, 平均分成8份, 取其中的7份。然后把两个阴影部分进行比较, 得出:。

学生2:我还有一种办法,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0.875, 因为0.75<0.875, 所以。

生3:刚才我们发现, 把“1”平均分成4份, 取其中的3份, 表示比1少, 而比1少, 因为>, 所以

生4:我想把它们变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这样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了。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因为, 所以。

生5:还可以变成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因为, 所以

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解法加以比较。学生认为这些算法都是正确的。那么, 哪些算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呢?

通过讨论和争辩, 大家认为, 生4和生5的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

此时, 开始让学生看书:什么叫“通分”呢?

……

反思:上述教学, 以分数大小比较为问题情境, 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一方面,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在合作交流中获得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 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展现学生各自的思维方法, 并从中选出最一般的方法, 为顺利引入“通分”创造了条件。数学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 学生应当有更多思维的余地。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 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2. 给力新知展开阶段

创设开放的情境, 要讲究开放的艺术, 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 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适当的问题, 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索新知,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 采用不同思维形式解决问题, 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建构过程, 增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案例2大胆猜想, 仔细验证

片段一导入新课, 大胆猜想

师:在数的王国里有许多神奇的现象, 如不起眼的“0”, 它表示什么意思? (一个也没有) 可千万别小看这个“0”, 它的作用可大了。看, 在整数2的末尾添上一个0, 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添上2个0呢?如果反过来看呢?在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 整数的大小就发生了变化。那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 猜猜看, 小数的大小会不会发生变化呢?

生1:我猜想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小数会变小;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 小数会变大。

生2: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 我觉得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究竟谁的猜想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中的这个问题。

反思: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 顺应学生的思路去引导学生建立猜想: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 猜猜看, 小数的大小会不会发生变化呢?让学生大胆猜想规律, 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猜想, 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为下面多角度验证猜想提供了重要条件。

片段二仔细验证, 探究规律

(1) 初步引导验证

师:老师这儿有一根彩带, 它的长度是1分米。 (课件出示彩带和直尺) 除了用数据1分米表示这根彩带的长度外, 你还能用其他的数据表示这根彩带的长度吗?

生1:10厘米, 100毫米。

生2:米。

生3:0.1米。

生4:米。

生5:0.10米、0.100米。

师:这些数据都表示同一根彩带的长度, 所以它们都是相等的。

生边说师边板书: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师:仔细观察下面的这组小数, 从左往右看, 你发现了什么?

生: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从右往左看呢?

生: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

(2) 多角度开放验证

师:看来刚才我们的第二种猜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那是不是个巧合呢?仅用这一个例子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够不够?是不是每一个小数都存在这种规律呢?还需要我们再举些例子来证明。我们就以0.3和0.30为例, 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作业纸上画一画、分一分, 想办法证明0.3=0.30。四人一小组讨论。

生1:我把它们想成0.3元和0.30元, 它们都表示3角钱, 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生2:我把它们想成0.3米和0.30米, 它们都表示3分米, 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生3:我用的是画图的方法。用一个正方形表示整数1, 平均分成10份, 0.6有这样的6份。再用一个同样大的正方形表示整数1, 平均分成100份, 0.60有这样的60份, 比较以后, 它们的大小是一样的。 (师用课件配合演示)

生4:0.6表示6个0.1, 0.60有60个0.01, 也就是6个0.1, 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生5:我还能把它们想成0.3吨和0.30吨, 它们都表示300千克, 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师:我们从很多角度都证明了0.3=0.30, 看来我们的第二种猜想是正确的。再请同学们从左往右看, 你发现了什么?从右往左看呢?

生1:从左往右看,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小数的大小不变。

生2:从右往左看, 在小数的末尾去掉几个0, 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上面两个例子中小数的大小都不变。那小数在怎样的情况下大小就不变了呢?你能把你的发现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吗?

生: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小数的性质, (板书课题) 一起读一读这个小数的性质。

师: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那它是否说明这个小数就没有任何变化呢?什么变了?

生1:小数的位数变了。原来是一位小数, 现在变成两位小数了。

生2:计数单位也变了, 原来的计数单位是0.1, 现在变成0.01了。

师:观察得真仔细,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 小数的大小没变, 但小数的位数和小数的计数单位发生了改变。

反思:一方面, 在教师的引导下去验证猜想, 初步得出第二种猜想是正确的;另一方面, 进一步开放学生思路, 放手让学生自主验证猜想, 多角度地仔细验证猜想, 使学生在建立猜想、验证猜想、归纳猜想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活动, 发现并理解了小数的性质, 拓展了学生对该性质的认识程度, 即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 但小数的位数和小数的计数单位发生了改变。在这一过程中,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效训练和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给力巩固练习阶段

灵活运用“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策略, 使学生经历由“多思”到“多解”层面发展, 由“多解”到“巧解”层面拓展, 体现训练过程的“开放性”。

(1) 一题多问

同一道习题, 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提出问题, 就能“练一题, 带一片”, 从而有效沟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比如, 教学苏教版数学第11册“分数问题总复习”时, 可出示:六 (3) 班男生有28人, 女生有21人, 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 我们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不难提出: (1) 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2) 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 (3) 男生与女生的比是几比几? (4) 女生与男生的比是几比几? (5) 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 (6) 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 (7)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8)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9) 男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几比几? (10) 女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几比几?等等。这样, 设计一题, 问出一片, 既复习了分数、比等知识, 让学生理解知识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 又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这样一题多问, 沟通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达到了“练一题, 带一片”的效果, 充分体现了训练过程的开放性。

(2) 一题多变

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还要善于加强题组设计, 一题多变, 形同质异, 在比较、辨别异同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比如, 学生对于“分率”与“数量”往往容易混淆不清, 可设计如下题组练习: (1) 某食堂运来吨煤, 已经用去吨, 还剩多少吨? (2) 某食堂运来吨煤, 用去一部分后还剩, 还剩多少吨?

这样一题多变, 可以有效提高练习的针对性, 既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3) 一题多解

案例3从无到有, 从有到多, 从多到优

在一次数学思维训练课上, 我出示了以下这道综合练习题:

甲车速度是乙车的, 现在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 在离中点6千米处相遇。A、B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读完题后, 同学们都议论纷纷, 但大家一时还不知道如何解答。

张楠首先说:“通过画图, 我可以发现相遇时, 乙车比甲车一共多行了12千米, 但这道题缺少甲车速度、乙车速度这两个条件, 无法解答。”

任飞马上接着说:“既然甲车和乙车速度未知, 我们可以设甲车速度为3千米/时, 乙车速度是4千米/时, 那么乙车每时就比甲车每时多行了1千米。12÷ (4-3) =12 (时) , 所以123+124=84 (千米) 。”

爱思考的张楠听了后, 灵机一动, 接着说:“按照假设的思路, 我们也可以设甲车速度为6千米/时, 乙车速度是8千米/时, 那么乙车每时就比甲车每时多行了2千米。12÷ (8-6) =6 (时) , 所以6× (6+8) =84 (千米) 。或者用方程解答:解:设经过x时相遇。 (8-6) ×x=12, 得x=6。66+68=84 (千米) 。”

“两种解法中什么变了, 什么不变?”我继续引导大家观察。

任飞说:“甲、乙两车的行驶速度和时间变了, 路程却不变。”

张楠同学反应敏捷, 又急忙补充说:“两种解法中甲车的行驶路程都是36千米, 乙车的行驶路程都是48千米, 也就是两车行驶的路程比是3:4。我发现, 在相同的时间内, 两车的速度比就是两车行驶的路程比。那么, 相遇时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比是3:4。”

大家都肯定了张楠同学的想法, 并且在黑板上画出了线段图。 (此处图略)

“对呀, 根据这样的转化分析, 这道题又可以怎样解答呢?”我追问道。

李飞在张楠思路的基础上, 说出了自己的思路:“相遇时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比是3:4, 乙车比甲车多行了一份路程, 并且乙车比甲车多行了12千米, 那么一份路程就是12千米。所以, 解法 (1) :全程一共有7份, A、B两地的路程是12× (3+4) =84 (千米) 。解法 (2) :甲行了3份, 3×12=36千米;甲行了4份, 4×12=48千米, 一共是36+48=84 (千米) 。”

张楠也不甘示弱, 又结合分数应用题的思路说:“既然相遇时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的比是3:4, 那么甲车行了全程的, 乙车行了全程的。从右往左看, 乙车行驶的路程比全程的一半还多6千米, 因此, 解:设A、B两地间的路程是x千米。得方程:, x=84。

最后我总结说:“同学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看线段图, 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这样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数量关系, 得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爱思考的同学还在继续探索:这道题你还可以从什么角度去思考呢?

……

反思: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 积极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 应引导学生经历探究问题的全过程。

(1) 面对问题从“无办法”到“有办法”。题目中的隐蔽条件, 往往是提供巧妙解法的重要因素。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结合具体问题, 进行大胆尝试、假设、猜想、联想, 引导学生充分挖掘隐蔽条件, 深入理解题意, 抓住问题关键, 合理解决问题。

(2) 从“有办法”到“办法多”。在得到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之后, 又不能让学生被这些基本解法所束缚, 而要鼓励学生能深入思考, 敢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探索和发现, 使学生敢于求异。

(3) 从“办法多”到“能迅速捕捉到机智的巧妙办法”。教师要留给学生“探索、求异、创新”的余地, 留给学生思考、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尊重和激励学生的独立思维, 让学生的智慧得以“闪光”。

4. 给力拓展延伸阶段

结合“开放题”的教学, 引导学生全面思考问题, 尊重学生的数学思维风格或思维形式,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体现拓展应用的“开放性”。

案例4三思而后答

合理利用一些开放题,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而且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培养多样化的解题策略与思路。比如, 在教学“行程问题的综合运用”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在一条公路上,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相距50千米的两地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0千米, 货车每小时行60千米, 开出多少时间, 两车相距80千米?

初读本题, 大多数学生往往就片面地认为两车是相向而行, 而仅仅考虑一种情况。实际上, 此题不可盲目思考、解答, 而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分析, 全面思考, 各种情况一一考虑。

第一, 客车和货车同向而行。

(1) 货车追客车。因为两车已经相距50千米, 如果两车要相距80千米, 那货车应比客车多行80+50=130 (千米) , 需130÷ (60-40) =6.5 (小时) 。

(2) 客车追货车。虽然客车比货车速度慢, 但因现在只相距50千米, 则可让货车去追客车, 使两车相距80千米。那货车比客车多行80-50=30 (千米) , 则要用30÷ (60-40) =1.5 (小时) 。

第二, 客车和货车相向而行。

就是让客车和货车先相向而行, 待相遇后继续行驶, 使两车相距80千米。此时, 两车共行80+50=130 (千米) , 要用130÷ (60+40) =1.3 (小时) 。

第三, 客车和货车相背而行。

即让客车和货车按相反方向行驶, 使两车之间的距离成为80千米。去掉已经相距的50千米, 还要行80-50=30 (千米) , 需要30÷ (60+40) =0.3 (小时) 。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练一练:一条公路边的东西两村相距500米, 甲、乙两人同时从东西两村出发, 沿公路行走。甲每分钟走60米, 乙每分钟走75米, 3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路程是多少米?

(1) 在这道题中没有告诉我们甲、乙两人的行走方向, 所以解答这道题应该分情况加以讨论。 (自己先画一画线段图, 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2) 想一想:如果把“3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路程是多少米”改为“5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路程是多少米”, 在四种不同情况中的结果各是多少?在解题思路上是否都相同?

反思:

综上所述, 有时数学问题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思考角度将会产生不同的解题思路或方法, 体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思考角度的不同, 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因此, 解决“开放题”, 在出现多种情况时, 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分类的思想进行讨论,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开放性, 这是数学严密性的一种体现。教学时, 要引导学生不盲目从事, 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要引导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做到整体把握, 全面分析, 三思而后“答”。

案例5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学生小论文)

思维训练课上, 蒋老师出示一道题:用一张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做一只深5厘米的无盖铁皮盒 (焊接处的铁皮厚度不计) , 求这只铁皮盒的容积。

一看到这道题, 我心想:应该难度不大, 把铁皮的四个角割去四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 (如图1) , 不就行了吗?这样这只铁皮的容积就等于30×10×5=1500 (立方厘米) 。

老师一听我的分析, 直夸我思维敏捷。正当我得意之时, 胡洪强站起来说:“老师, 我还有不同的解法和不同的答案。”“不可能, 有不同的解法我相信, 可有不同的答案, 我才不信呢!这又不是语文!”我想也没想就回了他一句。老师却让胡洪强继续说下去。“我们可以利用割补的方法, 把长20厘米的一边割掉两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 并且把它补到另一侧的中间 (如图2) , 这样它的容积就是 (40-5) ×10×5=1750 (立方厘米) 。

听了胡洪强的分析, 我暗暗吃惊:数学题还真有不同的答案!正当我吃惊时, 吴丹辉又站起来:“我还有更巧妙的解法, 而且容积比你们还大!”我瞪大眼睛, 吴丹辉继续说:“如果我们把这块铁皮的一半平均分成4份 (如图3) , 补在另一半的四边上 (如图3) , 则它的容积为20×20×5=2000 (立方厘米) 。

这下, 我哑口无言了, 想不到数学题的答案会如此丰富多彩。通过这道题的学习, 我深深地体会到解题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 要敢于求异与创新,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反思:

上述三种解法, 学生的思维形式同样可以分成三种形式。第一种解法是逻辑思维形式, 即由通常做长方体的过程, 在四个角剪去4个正方形, 得到一个无盖长方体。这样借助一般的方法, 从中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类学生具有分析型思维风格。第二种解法是形象思维形式。在第一种解法的基础上, 由四个角剪小正方形想到尽可能地不浪费材料, 即由观察图形, 让图形运动起来, 从而获得问题解决, 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类学生具有直观型思维风格。第三种解法是直觉思维形式。凭直觉想到, 将长方体的底面做成一个正方形, 不仅材料无浪费, 而且体积可以变得最大。这种解法深刻而富有创造性。这类学生具有整合型思维风格。

走向开放,更要走向融合 第5篇

一是“主動”。诚然,职校工作千头万绪,事繁任重,如何把“事务型”职校变成“事业型”职校,改变消极地、应付地完成各项教育任务的被动形象,关键就在这一点。积极应对,主动争取,做好分析,抓住机会,“治事”而不“治于事”,才是打开局面的良策。南京金陵中专的宝马项目现在风生水起,让人羡慕,可这一切的开端就是当年学校主动去敲宝马在职培训的大门。假设学校当初没有这种努力进取的心气,恐怕现在也只能是“泯然众校”而已。

二是“开放”。开门办学,开放教育,本就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可这里说的不仅仅是实训设施、教学场所的开放,也不只是办学形式、教学状态的开放,更是办学理念、合作心态的开放。许多职校的国际化道路走不通、走不畅,问题就在于面对一种异质文化时,理念和心态的开放没有调整和整合好。常熟中专与奇瑞捷豹路虎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其间遇到多少理念的碰撞和文化的冲击。但学校想引进“原汁原味”的英国现代学徒制,在磨合与调整中始终坚持,目前进展良好,企方还追加和扩大了二、三期项目。如果没有开放的眼界、开阔的胸襟,这个项目是不可能良性循环的。

三是“融合”,事实上这是最重要而决定国际化成败的一点。“师其长技”的目的是“为我所用”,国际化培养的目标,要融合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融合学校的历史、现状和特色;国际化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整合到学校自己的人才培养方略中去,整合到其他专业、其他科目的教学实施中去。融合什么与如何融合,是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一篇大文章。南京高职校30年来的德国“双元制”国际化合作过程,就是沿着“全盘吸收―适当改造―融合提升”的路径行进,最终形成了学校本土化双元制的办学特色。

走向开放的物理教学 第6篇

一、多元目标, 自主创建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本, 以教参为本, 教师制定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忽视学生兴趣、需要, 生活实际及学习方式、能力、个性的差异, 开放式课堂教学首先要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 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此环节设计体现了这一意图。学生通过课前小组预习, 各小组提出本课学习目标, 小组长把各小组的学习目标反馈给教师, 通过这一形式, 学习就把自己的要求、发现、学习方法和疑惑带给教师、带进课堂,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 设计出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实际教学目标时注意不同层次学生, 既有适合全体学生的必需达成的基础性目标, 又有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的发展性目标, 即弹性目标。如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基础性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 理解“前赴后继、锲不舍、呢喃细语”等词语的意思。 (3) 凭借语言材料, 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发展性目标: (1) 赏析文中精彩词句。 (2) 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烟台美景。 (3) 配乐朗读。 (4) 仿写家乡美景。 (5) 课外搜集烟台资料 (图片、文字等) 。 (6) 课外阅读描绘祖国山水风光的文章。

二、营造情境, 激活主体

上课伊始, 播放乐曲一首激荡的乐曲、一幅幅壮观的大海景象, 创设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情境, 学生沉浸其中, 生命的激情被悄悄地点燃, 他们渴望着用最优美的语言文字来描绘此景、此情、此感, 随之播放全文的录音, 使他们不知不觉步入烟台海的世界中, 境中体验, 心灵震颤, 主体激活, 欲罢不能。而且优美动人的情境, 创设了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为学生的主体解放、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合作探究、交流互动

教学过程的开放就是要打破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问学生答的线型教学结构。构建以“对话”为核心, 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立体的多向的互动网络, 从而实现教师民主教学和学生自主发展。

1. 合作学习, 入境赏读。

2~5自然段共有4节, 描绘了烟台海春夏秋冬四季景观, 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 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师:你喜欢烟台海哪个季节的美景呢?你想徜徉其中、尽情漫游吗?好, 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组建一个个小旅游团走进我们喜欢的烟台海。把学习变成“旅游”, 这是重情趣, 让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 这是教学的民主, 尊重学生的主体。接着用生动形象的课件显示:在你游览美景时, 千万不要忘记开展下面的活动 ( (1) 必选, (2) ~ (5) 至少选择两项) : (1) 反复朗读, 把一路美景记在你的脑海里, 比比谁记得最清晰。 (循象明理, 披文入境。) (2) 你最欣赏哪些景象和语句?开展赏析会。 (赏析词句, 培养语感, 加深感悟。) (3) 喜欢画的同学请画出你喜欢的美景。 (读画结合, 以画促读;学科融合, 增加体验, 激活课堂, 张扬个性。) (4) 开展朗读、背诵小竞赛。 (强化朗读、培养语感、熏陶情感、积累语言。) (5) 仿其中的一段写写我们家乡的运河。 (联系生活, 拓展迁移。) “情境化活动”应是现代课堂教学的追求, 是我们开放式课堂教学倡导的基本理念, 课堂中正是以“活动”为载体, 学生实践、合作、探究、互动, 构建了开放对话的平台, 教学由重结果变成了重方法与过程、由接受式学习变成了重体验与探究。接着四人一组合作开展上面的学习活动。“合作”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 正是在合作中实现了互动, 实现了对话, 实现了思维的交叉碰撞。活动中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 创设轻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真切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

2. 交流互动、展示自我。

此环节教学时空全面开放, 教师、学生之间全面开放, 动态、立体、多向的教学格局形成, 课堂成了师生“对话”的舞台, 成了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天地。此环节可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展示平台”, 即“学习成果汇报会”;二是“质疑时空”, 当然还有其它更丰富生动的形式。“学习成果汇报会”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 构建了师生“对话”的平台。师生相互展示、相互补充、相互评价, 形成了“学习共同体”。“质疑时空”将“对话”推向高潮, 将“互动”推向高潮。学生直接问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可自由地发表见解, 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辩论, 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通过质疑, 解决了课文的重难点, 产生了新知识的生成, 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这一环节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必一一解决,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 学会把书越读越厚, 疑问可以带进课外, 去讨论、去探究, 体现了教材的可生成性和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新思想。

3. 欣赏录像, 加深体验。

最后欣赏烟台海四季录像, 加深体验、激发情感。

四、开放学习, 自主实践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 教材是“读本”而不是“教本”。同时新课程也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的积累迁移和运用,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此环节正是对知识的巩固、深化、迁移、实践、运用、拓展、再生, 实现知识向能力的飞跃。教师精心设计多元化的拓展、迁移题, 有说、有读、有写、有演、有画、有唱, 课外资料可带进交流, 类似文章可带进阅读, 可设计实践活动引向课外, 学生自由选择、自由活动, 时空充分开放, 形成了立体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内外连成一体, 各种知识交叉沟通, 学科间相互渗透、水乳交融, 正是百花齐放、个性飞扬。

活动中配上音乐, 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着学习的乐趣、享受着生命的阳光。

诚然, 开放而不是放任自流, 教师应积极发挥自己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作用, 促进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环境中自主发展,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开放式”教学就是打破封闭、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实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全面开放, 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 学生自主实践, 自主发展, 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本论文以苏教版12册教材《烟台的海》的教学设计为案例具体阐述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即多元目标、自主构建—营造情境、激活主体—合作探究、交流互动—开放活动、自主实践。

走向开放的物理教学 第7篇

体育教学是唯一从小学到大学连续设置的课程, 而更具有教学的连续性和实践的层次性。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 增强学生机体的免疫力和对环境的自我调控能力, 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同时, 体育教学也是促进, 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效率的推动力。还具有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的功能。因此, 我们要重视职校体育教学, 提升学生多种素质:

1,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体育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结合体育特点和学生的特征, 教育学生爱祖国, 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 使其树立自信、自立、顽强的意志品质。

2.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体育教学要冲破那种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 因材施教, 通过实践, 不断地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在完善自我和欣赏别人的过程中, 使个人的气质、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得到充分地发展。

3, 在体育教学提高职校生的审美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挖掘美。体育是一种健与美的有机结合。发现体育运动中动作的优美、协调、富有节奏感。注意动作的造型美和旋律美, 从而提高动作质量, 使学生发现美———体现美———创造美, 让学生在运动中追求美。

4, 在体育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 而且是身体上, 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由此可见, 健康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 未来人才必须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 具有较全面的能力, 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 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

5, 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 容易发现每个学生的强弱项目及个性。因此, 教师要促使学生敢于面对自己, 剖析自己, 扬长避短, 并鼓励学生确定自我目标, 自我挑战, 自我完善, 控掘他们的潜能,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耐挫力。

二、职校体育教学的方法应走向开放1, 加强体育教学的全面性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教学外, 还要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 把动作的技术原理以简化的形式向学生讲述, 学生懂得其中的知识更有利于做练习, 更有利于掌握该技术动作。通过这样良性循环, 可以指引学生在自愿、愉快、大胆的心境下掌握所学和知识。因此, 教师必须做到全方位的体育教学。

2, 体育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 提高教学质量

职校生已初步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自我意识, 所以教师必须把握住对待全体学生的态度, 根据学生的身体的素质接授能力、个性差异适度地分层分组进行教学,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心理、生理的需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教师不仅要关心后进生, 在教学教法中, 要进行个别辅导, 简化教学内容, 在练习量度上加大, 让他们在反复练习中找到信心, 从而真正地爱上体育课。

3, 体育教学的组织与教法是提升素质的关键环节

体育教材中有许多“隐含”的意义需要教师用语言去说明、去引导。通过教师的精湛的组织和教法, 可以挖掘出内在的教育意义, 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很自然地了解和接受有关教材所“隐含”的意义, 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职校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精心探索和利用较科学的组织与教法, 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4, 使学生会利用体育活动摆脱和宣泄不良情绪

职校生处在生理、心理发育不同步阶段, 容易出现心理障碍而产生不良情绪, 而且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因此, 及时清除心理障碍, 合理宣泄才能维持心理平衡, 否则就会消极处理。而体育活动丰富多彩适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它是宣泄不良情绪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懂得, 当出现郁闷、不满等不良情绪时, 应到体育场去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 经过环境的改变, 注意力的转移, 放松身心, 消除或减退了不良情绪, 主动调整心态, 从而恢复良好的心境。

三、体育教师应提升素质, 增强体育教学活动效果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 他们教学能力及自身素质水平很重要。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 就容易获得学生的尊敬, 学生乐于接受他的教育。相反, 一个品行修养缺乏的教师, 就难以教好学生。因此, 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 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应:

1, 加强理论学习

只有通过学习理论, 才能科学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社会, 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 因而才能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才能坚定不移地热爱体育事业。

2, 要适当地反思

在体育学习中, 学生的体育素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差异的原因有很多, 例如:生理特征、体质、协调能力的不同等, 因此, 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同。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该适当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在体育教学中个体差异现象更明显, 这就更加要求教师适当地反思, 从而减少自己在教学中的失误和不当。

3, 要勇于实践

教师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教师不仅要对理论清楚地认识, 而且要把这些认识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 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行。就像蔡元培说的: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 要重在实行。

4, 确立可行目标, 坚持不懈努力

师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 既要有崇高的师德理想作为个人修养的目标, 又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刻苦磨练, 坚持不懈, 日积月累才能取得成效。

走向开放的美术课堂 第8篇

一、在开放的课堂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想使美术教学更加高效, 就有必要在课堂上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充分调动积极的情感交流, 使更多的学生乐于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来。

比如《有趣的“服饰”》一课课堂导入部分, 我首先通过投影仪投出了“一角、二角、五角”三张纸币正面的图像, 然后对学生们说:“今天, 我们请来了几位很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的朋友, 大家认识吗?”看到似曾相识的图像, 有的同学说认识, 有的说不认识。接着我再问:“这些少数民族的服装与我们平常所见的汉族的服装有什么不同?”由于纸币平常非常易见, 再加上老师在导入时用了交流式的口吻, 学生们畅所欲言。当我把“有趣的服饰”几个字写到黑板上时, 已经有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创作服装了。

因为语言的交流, 使学生产生了亲切感;因为教学素材的熟悉, 使学生产生了亲近感。轻松的氛围往往就来自于精心的设计。当然, 轻松的氛围还包括师生交流时的平等、学生犯错误时巧妙的引导和建议、教师轻松诙谐的话语等, 而这些正是开放课堂的起点。

二、在开放的课堂中创设自由活泼的空间

美术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要想使学生的性情得到充分的发展, 开放性的课堂就必须给学生留出一些自由的空间, 让学生自由表达和发挥。当然, 为了搭建这一平台, 教师还必须巧妙地引导, 使学生能够在自然的状态中自由表达。

比如在《世界地球日》一课的教学中, 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一首大家都熟悉的歌曲《热爱地球妈妈》, 让学生在“热爱妈妈吧, 请不要给妈妈增添麻烦”的音乐声中, 心灵受到撞击。接着, 我再让学生观看投影出的一些关于地球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图片。当学生们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时, 我再次问学生:“作为地球妈妈的孩子,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借此机会, 教师一是告知学生“绿化、节水、节能、减排”等途径, 二是引导学生从力所能及的层面上进行构思, 为本课的课堂绘画作业作好准备。

美术的文化情境就是一种大美术的要求, 就是要关注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性, 就是要把美术人文性与技术性巧妙结合的要求。开放的课堂正是要将这些要求完全表达出来, 以期为学生的自由表达创造一个有效的空间。

三、在开放的课堂中提供多种表现的形式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 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 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正因为评价的多样性, 才需要关注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开放的课堂正需要从形式上多作研究,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比如在《蔬菜的联想》一课的教学中, 我首先要求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所带的蔬菜, 并简要阐述一下为什么要带这种蔬菜。等学生运用了各种制作技法进行雕刻以后, 我让学生首先根据“切割、组合、串联”三个大组进行自我归类, 以进行第一次自我评价。接着, 我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到讲台前, 借助实物投影仪介绍自己的雕刻作品的设计意图, 或者讲述作品故事。最后, 再通过投票的方式来选出表现最好的小组。从自我评价到互相评价, 再到教师总结课堂时的终结性评价, 学生都主动参与其中, 改变了传统的一分定全部的方式, 学生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新美术课程标准在评价部分提了四个要求:“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我想, 这里面涉及最终层面的还是两点, 即“过程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为主的多种评价”。教师只有关注这一要求, 并在教学中多尝试多练习, 才能真正让开放的课堂更为有效。

四、在开放的课堂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为了各个环节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为了更好地体现课堂的开放性, 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 教师必须全方位地思考, 以期最大限度地运用好各种技术手段。

比如我在《美丽的园林》一课教学中, 尝试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在课程开始前, 我要求学生到周边的公园去看一看, 用照片拍几张有代表性的图片发给我。在课堂的导入部分, 我用投影仪投出了同学们的成果。同时, 播放了短片《苏州园林》, 让学生总结这些园林的特点。接着, 我又投出“北京故宫”“沈阳故宫”的邮票图案, 同时把“苏州园林”的邮票也一并投出来。然后, 让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南方园林”和“北方园林”的区别, 并一一说出。学生很快找到了南北园林的相似点和差异性, 将南北园林的区别和联系理解透彻了。

在前面的论述中也反复提及, “大美术”强调的是综合性, 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同样需要强调综合使用, 比如网络电脑、参观访问等等。像传统的黑板、收集资料也不能被忘记, 毕竟它们对拓展学生艺术视野, 吸收时代信息和多元美术的艺术观念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从封闭走向开放 第9篇

1977年4月,苹果Ⅱ在美国第一届计算机展览会上首次亮相便一鸣惊人,小巧轻便的外观、简便的操作及可于家中安置的特点使得苹果公司收获了众多订单。1980年12月,苹果公司上市,其上扬的业绩一发不可收拾。然而,软硬件捆绑在一起销售的苹果最终为Wintel联盟所打败。1985年,乔布斯出走,苹果迎来寒冬。2001年,早已归队的乔布斯在推出iPod的同时,率先推出网络音乐服务,即iTunes网上音乐商店。2007年,苹果的首款智能手机iPhone问世,其一太亮点便是与之相配套的应用程序商店,即App Store。据悉,目前美国整个行业的单曲销量约为10亿首,保守估计,苹果iTunes占到66.2%的市场份额。苹果ADD Store辐射77个国家,iPhone和iPod touch用户数已达5000万,App Store软件开发者超过12.5万,其应用目前已超过30万款。

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是微软移动终端战略中的核心产品,自1996年至2007年一直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中,其市场份额更是在2007年达到了12%,仅次于Symbian之后,位列市场第二。随着有强大的App Store支撑的iPhone的出现,WM的市场份额一路从2008年11.8%跌到2009年的8.7%,今年第二季度更是跌至5%。WP7能否挽救颓势,关键要看微软能否将始于2009年微软移动应用商店的战略计划进行到底。

今年11月3日,以腾讯的《致QQ用户的一封信》为开端的3Q大战也着实透露出中国互联网巨头在高速发展过程所面临的由封闭而导致的瓶颈问题。腾讯因与创业公司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争利而导致骂声一片。看来,尽管于9月份已经上线社区开放平台的腾讯,其心态还远未达到真正开放,而如这般借“开放”之名行“垄断”之实的互联网企业必然走不远。

封闭与开放是一对反义词,“汉典”对封闭的解释是严密和彻底地封口,对开放的解释是解除封锁、限制、禁令等,允许进入。在现代IT界和互联网界,开放指的是在软件业和网络中,软件系统通过公开其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或函数(function)来使外部的程序可以增加该软件系统的功能或使用该软件系统的资源,而不需要更改该软件系统的源代码。封闭与之相反。封闭与开放代表两种模式,归根结蒂是代表两种心态。拿当下较流行的“开放”来说,其形式体现在有众多第三方开发商的平台化参与,而开放平台的实质是放弃垄断心态,让别人获利。唯有如此,自身图利方能长久。在这一点上,马云显然要比马化腾看得清也看得远。从短短十几年的IT及互联网发展史中可以看出,全行业呈现了一个从封闭到结盟最后到开放的态势。而这一态势则是产业分工与细化的结果,同时也是利润增长点转移的结果。

封闭

没人会怀疑乔布斯是个天才。1976年的初春,南加州风犹寒水犹冷的时候,在车库里折腾数月之久的乔布斯与好友沃兹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世界第一台个人电脑。第二年,苹果公司注册成立,由此开启了世界上最伟大公司的旅程。早期的苹果公司被称为是封闭的,源于当时的市场环境以及苹果公司的市场和产品定位:首先,个人电脑市场刚刚起步,市场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对于电脑,用户全无所知,更别提明确的需求。在一片荒地上构造自己脑海中设计好的大厦,苹果必须从每一个步骤、每一个领域做起;苹果公司最初的定位是高端、小众市场,唯有如此,才能确保苹果的颠覆性的创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的实现。所以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构建自身的生态系统,这对于偏纯技术、以产品为导向的苹果公司来说是效率最大化的体现,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对此,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骆品亮表示:“大家说苹果封闭,是因为它的操作系统是纯粹的技术创新,与既有的替代技术不兼容。技术变革要颠覆并替代已有的主导技术,需要10倍的性能,这就是安迪·葛罗夫定律,实际上需要一个生态系统来推动。苹果操作系统的封闭,从引领技术潮流、超越对手的角度来讲是对的。”因此,苹果从硬件到软件的设计再到生产和销售,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一手包办就不足为奇了。靠着大胆的创新,苹果公司推出了Apple I、AppleII、Macintosh等产品。其中,Apple II在IT界被广泛誉为缔造家庭电脑市场的产品,到了1980年代已售出数百万部。苹果也因此在i980年成功上市,IPO当日苹果就诞生了4位亿万富翁、40位百万富翁。

可以说,封闭本身并无好坏。任何事物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封闭开放都不例外。封闭的苹果在早期取得成功,即源于它的封闭顺应了当时的发展潮流。同样的道理,不能与时俱进,也必将被淘汰。随着个人电脑市场的逐步发展,用户开始呈现出多口味、高品质的要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苹果在高潮之后没落,其原因就在于没能正视市场的发展所必然带来的产业分工,固守软硬件一起抓的方针,拒绝与其他硬件厂商的合作,最终跌入谷底。而骆品亮认为,苹果自身还不够强大,单靠自己不能形成正反馈,无法以一己之力树立操作系统标准。苹果公司在电脑领域落伍的主要原因,是一开始没有像IBM那样构建开放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就是说没有找到跷跷板的借力点。

成立于1982年的sun公司以技术见长,旗下产品除了终端PC机,几乎覆盖了全IT产业链,从芯片、服务器、存贮等硬件到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Startoffice等软件以及重量级产品Java语言,Sun始终坚持走自行研发的路线,于1995年至2000年达到巅峰。然而,始终坚持封闭,无视市场变化从而错过最佳结盟期导致sun于2009年被甲骨文收购的结局。原因显而易见,产品线过长的Sun没有办法在各个领域保持第一。而技术公司做不了第一就没有优势,伙伴联盟可以使得技术企业专注于其擅长的核心领域,而动作迟缓的sun公司于2004年开始尝试小规模对外合作,注定为时已晚。

结盟

产业结盟是指出于确保合作各方的市场优势,寻求新的规模、标准、机能或定位,应对共同的竞争者及将业务推向新领域等目的,企业间结成的互相协作和资源整合的一种合作模式。产业联盟能在某一领域形成较大的合力和影响力,同时有助于企业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的开拓。其好处显而易见,产业联盟能以较低的风险实现较大范围的资源调配,成为企业优势互补、拓展发展空间、提高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理论上来讲,由于产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技术越来越深,技术投资越来越大,单个企业没有力量完成整个产业链投资。因此,旨在通过产品上下游合作共同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联盟顺时出

现。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产业联盟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地蓬勃发展。

2004年,sun向结盟迈出了艰难的一步,与AMD合作,在其处理器上搭配sun的Solaris操作系统,借此,Sun重回x86的主流市场。此役尝到甜头,Sun开始了一系列的结盟合作行动。首先与老对头微软达成了和解;与Linux社区也在该年首次实现了合作;2007年,与英特尔、IBM、戴尔等达成合作。sun研制了采用AMD处理器的刀片服务器系统,并在服务器上预装windows操作系统,从此不再强迫用户安装自己的软件。频繁的合作背后是深度的利益在驱动,通过与各大巨头的合作,Sun使Solaris款操作系统获得了业界肯定。有分析人士指出:“wintel联盟之后,sun凭借solarls与英特尔合作形成了另一个操作系统与芯片之间的强力联盟。而与英特尔和AMD合作本身,也对sun的产品进军中小企业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与微软在虚拟化和互操作领域的合作,则更多的是提高windows与自己操作系统的兼容性,以获得更多的用户支持。与IBM和戴尔的合作,则可能以sun的服务器市场份额在激烈竞争中被这两家巨头侵蚀为代价,但通过与它们的合作,可望使sola ris获得更多的安装数,从而获得更多的服务收入。”Sun公司的结盟战略是奏效的,该公司大中华区存储事业部总经理Brian Knott介绍说,2007年第3财季的净利润达到了6700万美元,而2006财年同期它还亏损2.17亿美元。

上个世纪80年代,专注于操作系统领域的微软和专注于芯片领域的Intel所组成的Wintel联盟给了独行侠苹果以迎头一击。1985年即拥有GUI的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经过后续的不断更新配合Intel超强“芯”,Wintel在业界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实力雄厚的Wintel联盟,苹果节节败退。2006年,苹果无法扭转时局,首次采用了Intel的核心处理器。苹果在联盟的路上跟慢了一步。

有业界人士认为:“wintel联盟在推动电脑个人化的进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Wintel联盟确实曾造就了一个辉煌的时代,正是因为软硬件的有力组合,才使电脑的发展日新月异。不过,当两者已经发展成为在各自领域的寡头时,它们所做出的贡献相比它们存在的威胁而言,已经微不足道。”今年,英特尔与诺基亚共同推出Meego操作系统,目标是上网本市场、车载系统市场及手机系统市场。同时也推出了App up应用程序商店。无独有偶,微软的Kin系列手机也于今年四月份发布,突出社交网络功能,市场定位于年轻消费者。昔日的Wintel联盟终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瓦解并成为对手。英特尔和微软两大巨头都在觊觎新兴的且大于PC数十倍的移动互联网市场。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詹睿妮对媒体说:“移动互联网过去几年十倍增长,MeeGo是个开放的平台,我们不认为封闭的系统是未来的趋势,开放的平台更能激励创新”。此番话足以透漏英特尔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大战略一开放平台。

wintel联盟的瓦解能说明的一个问题是,企业追着利益跑,而赢利模式没有永久不变的。

开放

1999年三星开发出了MP3,同一年,美国东北大学学生ShawnFanning开发出Napster,可以免费下载音乐。此二者都不是苹果首创,苹果却首次将播放器iPod与音乐商店iTunes结合起来。可以说,是苹果点开启了平台开放的时代。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张吉吉认为:“‘产品+内容’的组合,很好地构建了一个双边市场,本身做成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的价值在于,它通过iMac、iPod、iPhone、iPad等产品一边牵着众多的程序开发商,一边则牵着广大用户。张喆表示,这样的平台建立起来,既有跨边的网络效应,也有同边的网络效应,很多人看别人用iPhone,就有一个追随效应。由于网络效应,成功的平台享有递增的规模效益。所以,今天苹果的创新不是仅仅着眼于产品,而是把产品做成一个平台。随着使用苹果产品的人越来越多,愿意做应用程序开发的人也越来越多,聚集效应也就出现了。2008年上线的App Store更是验证了这一点。

从技术角度来关照,开放平台指的是把网站的服务打包成一系列计算机易识别的数据接口开放出去,供第三方开发者使用,这叫做开放API,提供开放API的平台本身被称为开放平台。通过开放平台,网站不仅能提供对Web网页的简单访问,还可以进行复杂的数据交互,将它们的Web网站转换为与操作系统等价的开发平台。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基于这些已存在的、公开的Web网站而开发丰富多彩的应用。

目前互联网界、IT界平台概念盛行。无论是国外的Facebook、苹果、微软、YouTube、Flickr还是国内的开心、人人、三大运营商、百度以及四大门户等,各个领域无不催生出平台模式。究其原因,可以提供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开放平台,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加优质而丰富的体验,这是大势所趋。易观国际总裁于扬称:“开放平台的提供商将成为对整个产业链影响最大的因素,开放平台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目前真正具有平台实力与心态的互联网企业非Facebook莫属。著名互联网人士谢文认为,Faceb00k几行简单的代码就把--成千上万家网站变成了自己网站的+外延行为节点,各自孤立的网站融合而成一个丰富多彩的无限网络世界,而Facebook居于这个世界的中心。iPhone使苹果摇身一变成为美国最大的手机公司。iPad清除了有线与无线,桌面与移动的界限,使上网成为最新的时尚生活方式,同时把戴尔、联想推向了传统产业的行列。这是平台真正吸引企业的魅力之处。

然而,真正的开放平台是什么?谢文指出,其有三层含义:首先,这个平台能接人第三方应用;其次,这个平台能开放给用户,网站和平台之间可以对彼此的用户有所了解,第三是开放用户的行为,这其中包括真实的人际关系传播、用户数据交换、真实的消费等等。举个例子就是,新浪可以把自己的所有用户数据开放给搜狐,搜狐也是,二者的用户可以转化,用户之间可以实现真实互动,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那才是真正的开发平台。不过目前国内的大的互联网公司看起来都做不到这一点,在开放平台策略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一篇:飞思卡尔智能车下一篇:MIS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