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参与范文

2024-06-10

角色参与范文(精选11篇)

角色参与 第1篇

1 员工角色拓展和员工参与的必要性

员工角色的拓展和员工参与对于处在不断变化环境中的组织来说, 是组织、组织工作以及员工自身发展和进步的需要。一项研究对45个采用员工持股计划方案 (ESOPs) 的公司和238个传统公司做了比较, 在雇工和销售增长方面, 采用员工共持股计划的公司都优于传统公司。

(1) 环境的不确定性对组织的灵活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环境的快速变化, 使得计划, 尤其是长期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其初始的可预见性, 甚至日常计划也表现出多变性的特征。同时, 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 管理者能力、时间的有限性以及管理层次的限制, 使得管理者不可能亲自去解决每一个变化中的问题, 这就要求企业的基层员工具备独立解决问题、参与决策的能力, 从而提高组织的灵活性。

(2) 组织的复杂化需要员工更高程度的参与

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复杂化使得管理者一般会考虑增加管理层次来改进管理效率, 但增加管理层次的同时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管理费用的上升。当管理效率的提升难以抵消管理费用的上升时, 管理者就会考虑采用新的管理方法来改变现状, 如团队合作、目标管理等管理方法。这些新的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管理费用和管理效率的矛盾。而这些方法正是将员工纳入到组织的决策和管理过程中, 使得员工在组织中的角色开始转变, 由执行者和操作者向决策者和管理者转变。

(3) 任务、工作的丰富化对员工角色的拓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环境剧烈变动和组织复杂化的基础上, 组织员工所从事的工作也表现为多样化和丰富化的特征。组织中的日常工作和程序化决策转变成例外工作和非程序化决策, 员工面临的工作和任务形式上更多、内容上更丰富。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在实践中使用工作轮换、工作交叉、团队工作等方式, 来适应变化的需要。这种丰富化和多样化的工作要求员工具备更多的技能, 促进了员工能力的不断提高。

(4) 员工素质的提高和员工参与意识的增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国民素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些素质包括个人的技能素质、管理素质、权力意识和参与意识, 它们为企业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奠定了基础。

2 员工角色拓展和员工参与的障碍

国内和国外的一些企业虽然在员工角色的拓展和员工参与取得了成功:改善了绩效、提升了竞争力;但大多数企业感到要实现员工角色拓展和员工参与步履维艰, 以下障碍是员工参与和员工角色拓展很难执行下去的主要原因:

(1) 员工个体和管理者个体的障碍

(1) 员工不愿意承担风险和承受压力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员工一般被认为是规避风险的。这是因为人力资本无法像其他资本一样进行多元化投资, 员工为了达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追求稳定性和安全性, 从而规避风险。员工参与和员工角色拓展在给与员工权力的同时, 也需要员工承担更多责任, 这就给员工带来更多风险。同时, 对于大多数组织来说, 员工参与以及员工角色拓展在实施过程中都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来强制实施的, 员工处于被动地位, 容易造成员工心理和行为上的抵触。

(2) 员工角色的拓展可能对管理者产生威胁

现实中, 尤其是在那些由员工推动员工参与的组织中, 员工角色的拓展和员工参与意味着员工享有更多的权力, 这就意味着管理者必须放弃一部分现有的权力。对于很多集权型的管理者来说, 他们不愿意放权, 将员工参与视为对自己地位和权威的威胁, 因此, 他们可能会抵制员工参与和员工角色拓展的相关政策和行动。

(2) 组织运行的障碍

(1) 组织中的卸责行为

组织行为理论和群体行为理论研究表明:大多数情况下, 员工合作/团队合作会导致组织/团队成员的卸责行为。卸责行为就是群体或组织中的个体员工会因为信息不对称和产权不明晰而产生搭便车的行为, 从而造成整个组织或群体的总效率小于个体的效率总和。在员工合作和团队合作中可能会带来个体成员的卸责行为, 而导致组织的低效率、非经济性和系统混乱。

(2) 群体决策的劣势

员工参与意味着组织中存在更多的团队合作和小组互助, 需要员工小组 (团队) 对自身的工作作出更好的计划和更多的安排, 这就涉及群体决策。群体决策能产生更高质量的决策, 能得到更好的认同, 但是, 群体决策也不可避免出现从众效应、效率低下、责任不明等缺陷。

(3) 代理成本使得推行员工参与失去经济性

在现代企业组织体系中, 存在着管理者和其下属员工的代理关系, 员工自身效用最大化需要与管理者自身效用最大化需要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矛盾, 带来了较高代理成本。管理者为了刺激员工沿着管理者的目标行动, 必然会采取种种措施来引导和促进员工的行为, 从而带来管理者和员工的委托—代理成本。高昂的代理成本使管理者在做决策时会进行相应的收益—成本分析, 一旦委托—代理成本超过了员工参与带来的收益, 决策者将更加偏向于集权式的管理, 失去推行员工参与的动力。

(4) 管理理论的局限

迄今为止大多数管理理论, 都是为提高和改进管理者效率服务的。管理理论中对员工角色和员工参与的研究, 主要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进行研究, 但也仅把人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当作重要的资源, 而且理论界对员工参与的分析主要从员工个体的意愿等微观角度出发, 缺乏相应的系统观和整体观, 管理理论对员工参与和员工角色拓展的系统、整体研究欠缺。

3 怎样拓展员工角色和提高员工参与度

虽然在现实中, 员工角色的拓展和员工参与度的提高受到上述因素的限制, 但拓展员工角色和提高员工参与度是符合组织发展的需要的。下面将从制度保证、引入竞争性机制、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保障员工参与和角色拓展:

(1) 制度上的保证

制度是企业内保证员工参与和员工角色拓展的首要工具。

(1) 组织内的规章制度

组织的规章制度是对企业员工约束力最大的制度。要保证员工参与和员工角色的拓展, 首先必须在制度上保证。在组织员工的权力和责任的分配上, 组织制度必须明确组织内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权力, 不能把员工参与看成是权宜之计, 应将其放在制度的高度上来保证员工的归属感和权力感;组织内的薪酬制度等人力资源制度必须能刺激员工的参与, 不能在组织中灌输“均平”的思想, 要对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较高的员工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激励, 促使其进一步地参与。

(2) 产权制度

明晰的产权制度是保证员工参与的另一个制度保证。在员工参与中, 只有明确员工参与所增加的收益归员工自己所有, 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是, 这种单一的产权制度又会打消管理者的积极性, 影响员工参与制度的实施, 所以在产权制度设计上, 不仅要关注员工的利益, 也要兼顾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利益, 制定复合的产权设计。

(3) 行政制度

国家和政府的基本行政制能影响其他制度和其他组织的制度, 所以对于组织内的员工参与来说, 首先必须有行政制度上的保证, 这类制度包括劳动就业制度、合同制度等。行政制度必须要保证劳动者人身自由;保证劳动者选择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保证劳动者在选择参与管理和决策时受到法律和宪法的保护;保证劳动者参与所得收益归劳动者所有。

(2) 引入竞争性机制

好的制度可以保证员工的参与, 但可能会影响员工的竞争性, 这是因为员工会在制度保护下失去竞争的动力。要想促使员工参与程度和范围不断扩展, 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1) 员工之间的竞争机制

员工之间的竞争不是员工之间利益的争夺, 而是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提高员工个人和组织绩效。组织内部通过培养一种良性的竞争机制, 可以促使员工个体能根据自己的绩效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为组织整体目标、个人成就和收益服务, 如标杆管理。当然, 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竞争必须依赖于组织内良好的企业文化, 否则这种竞争可能会演化成为组织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2) 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竞争

管理者和员工的竞争不是他们之间的夺权。管理者在员工参与中会授权,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管理者的完全放权, 管理者仍然具备控制整体和全局的能力。员工参与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管理者授权、分权的水平。员工参与到一定水平上, 可以独立完成一定的工作和任务, 这对现有管理者形成一定的威胁, 而同时, 管理者可以在自身职位上也扩大参与过程, 谋求职位的上升和进一步的发展, 这样就避免了管理者对员工参与的抵制。

(3) 企业文化和道德约束

事实上, 企业文化同制度一样, 可以对员工参与和员工角色拓展起到促进和约束的作用, 只不过制度是硬性的, 而文化是软性的。通过培养一种和谐和富有奉献精神的企业文化, 可以缓和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员工之间以及管理者之间的潜在矛盾, 减少相互间摩擦带来的成本;另一方面, 企业文化可以促使组织成员为组织的不断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实现员工参与和员工角色拓展。

总之, 制度是针对竞争导致的低效或无效而采取的补充措施;竞争是创造活力的重要来源;文化是对主体行为的激励和约束。三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只有保证这些措施全方位的实施, 才可能保证员工参与和员工角色拓展。

参考文献

[1]埃里克.弗鲁伯顿, 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2]盖瑞.J.米勒.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3]哈佛商学院管理法则全书 (第三卷) [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4]刘小玄.中国转轨过程中的产权和市场——关于市场、产权、行为和绩效的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角色参与 第2篇

向清华

企业是最具活力和带动力的社会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引擎,所以中央和地方均鼓励和引导企业反哺农业,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企业支持新农村建设力度不一。因此,比较分析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不同角色,并在动力机制方面进行系统探讨十分必要。

一、角色类型

综合各地的情况,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分化为不同角色。据石门县新村办统计,近三年共有51家规模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先后投入177.8万元。其中:2006年捐助52万元,捐资5万元以上的企业3家;2007年捐助89.9万元,捐资10万元以上的企业3家;2008年捐助资金物资35.9万元,2万元以上的企业5家,没有实质性投入的企业36家。这组数据说明,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既有舵手、伙伴类的积极主动型,也有铁鸡公类的消极应付型。

1、倍受欢迎的“舵手”型。这类企业与村居联系紧密,参与新农村建设具有自发、自愿的特点,对于村居的发展具有强力主导作用。虽然从数量上说比较少,但实际作用大、扶持效果好。具体分两种:一种是企业法人兼任村党支部书记。他们作为社会精英在经营企业成功后,又主动站出来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并且不计得失,出钱出力。夹山镇东红村的支部书记丰光文,既经营永盛矿业,又出任村支部书记,在新农村建设中,带头捐钱修路,使全村的面貌很快焕然一新。另一种是农业企业。他们是村居的产业舵手,扶持方式上具有投资的性质。一般采取“公司+基地”的模式,把村居作为企业的生产基地,如同一个生产车间,不仅支持产业发展,而且支持设施建设,实现产业兴村。如石门县烟草公司与烟叶主产村。

2、较受欢迎的“伙伴”型。这类企业比较多,与村居关系相对较好。具体

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村企结对中,积极帮助村居解决资金、物资建设新农村,这些企业与村居如同伙伴,近三年中投入上万元的21家企业就属这种类型。另一种是企业和村居有亲密的地缘关系,村居过去为企业建设做出奉献,企业今天为村居建设出资出力,谋求共同发展。如石门三江电力和石门县楚江镇龙凤居委会,洛浦寺林场和洛浦村等。

3、不受欢迎的“铁鸡公”型。这类企业为数不少。据石门新村办统计,2008年有30多家企业没出钱也没出力,即使对村里有承诺,但最终以种种借口推诿,使这些村因资金不能按计划到位而出现新的负债。

二、动力机制

为什么有的企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而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投入?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动力机制问题。古有“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精辟概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扶持新农村建设,动力机制显得更为复杂。

1、行政压力。目前,企业大多完成改制,属于民营经济。这一变革,使得企业的自由驾驭空间扩大,行政的干预力缩小。如靠一纸公文,就要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企业可能不服从,或者表面上服从,而实际无行动。现在采取“2—3个县直单位+1—2个规模企业+1个示范村”的办点模式,加强了行政单位牵头。但由于牵头单位组织力、号召力有所不同,致使企业扶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不一。一般来说,如果牵头单位具有强势权力,与企业有缕缕利害关系,企业扶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就大些,相反则会小些。

2、社会责任。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或经营过程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从法律角度可分为:法定和非法定的企业社会责任;从范围可分为:企业内层社会责任和企业外层社会责任。企业支持新农村建设属于非法定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外层社会责任,不具有强制性,所以对企业约束性小,完全取决于企业的态度。有些企业认为,企业

在分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能够营造出自己赖以生存、发展的良好空间,有利自己的成长壮大。而有些企业认为,企业对社会的主要贡献是上交税收和解决就业,至于参与新农村建设,是企业的一种额外责任。由于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不同,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自然就出现了不同的角色。

3、形象收益。所谓形象收益,即企业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可以获得的社会影响力,诸如获得在县、乡、村的声望、权益、影响等等。这种形象收益具有一定的广告性,能够提高企业的“光环”形象,夯实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增加企业的无型资产。实践证明,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最容易体现形象收益,企业也往往容易接受。2008年“五一”节前夕,石门县组织30多名企业人士,走进该县罗坪乡罗家坪村,开展“爱心献山区,共建新农村”活动。活动共筹资30余万元,用于该地边贸市场、农业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湖南华天矿业、双佳农牧和石门渫峰茶叶等一些企业与乡村两级还达成了劳务用工、产品销售、基地建设等系列协议,社会反响良好。相反,如果不开展活动,企业的形象收益就缺少平台,其积极性难以发挥。

4、经济收益。一般认为,企业的主要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参与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是付出,根本没有经济收益可言。其实,企业在扶持新农村建设中可以获得经济收入或潜在收益。现实中“双赢”的例子不少。石门渫峰名茶公司扶持、引导石门县雁池乡西山垭村发展有机茶,今年年初评出5个有机茶示范户、10个有机茶大户、30个良种茶大户,分别奖励100元、50元和100斤菜枯。公司认为,这样做不仅有利提高茶农生产有机茶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企业靠加工销售高档有机茶获得丰厚的回报。湖南双佳农牧、石门县烟草公司等都通过建基地,既支持了新农村建设,又扩大了生产规模,一举数得。

5、企业实力。一般来说,实力强的企业扶持力度大些,实力弱的企业扶持力度小些。从石门县近三年的情况看,2007年投入最多,其主要原因是这一年企业赢利能力较强,资金面来说相对宽松,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导

致企业效益下滑,企业不得不压缩扶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所以这一年企业扶持新农村建设资金减少近一半。

三、对策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农村的“生产发展”,农民的“生活富裕”,有赖于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一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成功的做法和经验,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对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道,努力为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二要在适当时候、采取适当形式对先进企业进行表彰,激励更多的企业投身新农村建设事业,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三要搭建活动平台,利用活动宣传企业,推动“万企联村、共谋发展”的深入开展。

2、创新参与机制。一是绩效评估机制。绩效评估不能仅仅看谁送的物资多、给的钱多、建的基础设施多,还应该看解决了就业没有,发展了产业没有,培训了农民没有,做到全面而不片面。即使是情况通报,也要增加相应的内容,尽量从多个层面肯定企业的参与成效,引导企业更好地支持新农村建设。二是合作共赢机制。坚持企业与结对村互惠互利、实现“双赢”是推进企业持久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要积极寻找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共赢点”,多采取定购包销、提供担保等途径,引导企业与种养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延伸农业产业链,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增。三是慈善管理机制。把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纳入慈善事业的范畴,使企业感到参与新农村建设就是做善事,是一种传统美德,从而提高参与的力度。

3、扶持企业发展。企业支持新农村建设,先得本身有实力。一要帮助企业争取项目。通过及时提供信息,加强沟通衔接,科学编制规划,争取项目落户,达到用项目发展企业,企业用项目带动农村的效果。近年,石门县秀坪园艺场、湖南双佳农牧都受益于争取项目。二要帮企业解决发展环境问题。发展环境不好,就会耗费企业的财力、拖累企业的精力,企业发展就会受阻,而通过优化环境,可以使企业轻装上阵、安心生产、做大做强。三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通过召开银企洽谈会,实现企银沟通、资金对接,今年石门县域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通过这一途径解决了2000万元贴息贷款。

4、制定激励政策。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政策的引导和驱动,建立刚性强、易操作的激励政策,既有利于调动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又有利于把这项活动引入健康有序的轨道。从当前情况看,急需制定和完善以下方面激励政策:一是对企业在结对帮扶中,为当地农村兴办文化活动室、农村敬老院等公益性社会事业,相关经费宜在税前列支。二是对接收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贡献突出、抓农民素质教育卓有成效的企业,在资源配置、信贷额度等方面给予倾斜。三是对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农业龙头企业申报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时,符合认证条件的优先受理,认证费用适当减免。

家长参与学生做作业过程的角色分析 第3篇

关键词:家长;家庭作业;角色

家庭作业是教师布置的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自主的学习任务,目的在于对所学知识的检查和巩固,还有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理论思维的概括能力、知识的建构和迁移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独立意识的培养、自信心的重塑和体验亲情关怀后情感上的升华。而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时,家长在陪伴学生做作业过程中角色的不同,对学生独立意识的培养、自信心的重塑和学生情感上的升华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外研究表明,“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学生的作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比没有家长参与的学生更优秀”。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家长在其做作业的过程中会扮演着多个角色,分别有监督者、记录沟通者、指导和鼓励者及服务者的角色。

一、监督者

中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仍然是一个天性使然的阶段,他们自律意识不强,还没有按时完成相应作业的坚定毅力。另外,在做作业时,如果没有一定的监督,他们会很容易受到外界其他事物的吸引和干扰,影响做作业的效率。所以说,家长在陪伴学生做作业时,应首先履行自己“监督者”的角色。“监督”顾名思义,包括检查和督促。当学生在做作业时,基于学生自律意识不强的原因,家长要不定时地检查学生做作业的状态,当学生出现思想不集中的情形,或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玩着其他的东西时,应及时加以提醒和督促,使学生回到做作业的状态。但是,家长在不定时检查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检查的频率,否则会使学生产生被监视的感觉,这样就失去了检查的意义。

二、记录沟通者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是其重要的生活场所,学生在生活场所中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都是其身心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家长和教师真实客观地记录这些行为,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有利的。这就是说,家长在陪伴学生做作业时,一定要记录学生的行为变化,因为这些变化反映了学生此时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问题。当学生出现学习兴趣和态度异常时,一定要及时和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当前学生的在校表现,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使学生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上来。

三、指导和鼓励者

在学校,老师受到时间、精力、学生数量和学校教学事务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对学生的个性的关注显得力不从心。当学生回到家里,家长在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中对学生独立性的培养及学生自信心的重塑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在内心上就会得到满足,独立意识也在无形中得到启发,自信心也会随着作业的完成得到激发。所以说,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学生独立意识、能力和自信心培养的重要途径。当学生这种独立意识、能力和自信心得到培养后,他们会自动将其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这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家长在对待学生做作业的态度上首先是让其独立的完成,其次才是进行指导。有能力去指导学生的家长应当注意,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尺度。没有能力指导孩子的家长应当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即使最终没有做出来,也要给予鼓励,这样孩子才会对学习保持信心,对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服务者

学生做作业的过程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的过程,是一个脑力消耗的过程,这就需要家长在物质上和氛围上给予支持,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目标,当学生体验了这种亲情关怀后,自然而然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家长“服务者”的角色首先要满足学生做作业时的物质所需,其次要知道学生做作业是一个脑力消耗的过程,应尽力给学生做好身体上的补给。同时,学生做作业需要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家长应尽可能地给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有能力和精力的家长可以和学生一起看书,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的氛围。当学生感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后,就会在内心感恩,感恩家长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而这种来自亲情的感恩,也会转换成学习的动力,更好地支撑起学习。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参与式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研究 第4篇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教师,角色定位

所谓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它以学习者为中心, 充分应用灵活多样, 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 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 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 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1) 这种教学方式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在国外开始发展, 90年代初传入中国, 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当前国际上普遍倡导的用于教学、培训和研讨的方法。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它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要求教师不能像以前一样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 而是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 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录像、座谈等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参与活动实践, 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 自己寻找问题答案。“参与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和学习策略, 主要贡献在于把教学的中心从教师向学生转变。” (2) 参与式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教学, 活动是教学发生的基础, 因此学生必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这种教学活动, 能够积极主动地发挥学习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能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并且这种教学方式还可以锻炼学生多方面能力, 加强学生学习的技能, 使他们有机会按自己的能力和进度学习。正因如此, 参与式教学中教师角色较之传统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变化, 对参与式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的研究将更有效发挥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参与式教学中,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传道、授业、解惑”被认为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是教育的目的所在。如今的教学环境与传统的教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探索更为生动有趣的课程形式成为可能, 而另一方面, 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 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 使得现在的小孩越来越“早熟”, 他们的心智更容易被五彩缤纷的世界所吸引, 所以, 在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 一味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法, 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性格特征。

在参与式教学中, 教师不必像传统教学中一样, 按部就班地忠实于教材的要求,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要根据课程的要求, 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 善于开发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学习的目的、课程的结论等。对于教材的内容不再是简单的传授, 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课程过程的设计。如何将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 以一种更为有趣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通过参与, 既掌握知识, 又提高各种能力。比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集体荣誉等。这些都是作为一个课程开发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二、参与式教学中, 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参与者

在参与式教学中, 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 这就很好地定位了教师在活动中的身份。虽然这种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但教师也是很重要的参与者。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教师作为组织者, 要善于控制整个活动各环节, 把握好整个活动效果, 并且要善于引导学生做好总结;要积极培养学生愿意参与课堂教学, 学会参与课堂教学, 乐于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同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反思, 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 并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作为一个参与者的身份, 教师也要向学生一样, 以一个研究者的姿态出现, 扮演好一个求知者的角色。只有这样, 才能增进与学生的距离, 产生更为有效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环境下, 教师一改传统高高在上的威严形象, 成为一个和蔼可亲的大朋友。

三、参与式教学中, 教师是优秀的引导者

参与式教学中, 要求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寻找答案, 由此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身份转化为一个优秀的引导者。首先要引导学生的整个参与式活动要按照预先设定的教学目的展开。虽然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基础, 但并不是说这种活动就是随心所欲, 漫无目的的, 作为一种教学活动, 它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教师作为整个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必须对这一目的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 并且在活动过程中, 要积极引导学生朝着预定的教学目的探索。其次, 在整个参与式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并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加强合作。参与式教学要求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听课”角色转变为主动的活动参与者, 自己探索知识。但我们知道, 各年龄阶段学生有着自己的生理、心理特征, 在他们心智还不成熟的阶段, 对问题的认识, 对知识的探求总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偏颇。所以, 教师要适时地发挥自己引导者的作用, 帮助学生消除一些教学过程中消极的认识。

四、参与式教学中, 教师是学生的伙伴

参与式教学中, 要求教师应该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中, 与学生共同探究知识, 解决问题。在这种环境下, 教师是学生的伙伴、朋友。这样便于教师更密切的与学生接触, 了解学生的想法与个性, 不仅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 对长期的教育教学也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因为, 一旦教师的角色由长辈的身份转化为朋友的身份, 学生会觉得更亲切, 更便于交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 良好的师生关系, 不是学生见了老师就毕恭毕敬, 紧张畏惧, 相反, 成为朋友, 才能更容易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困惑。在短短的一堂课程中也是如此, 朋友的身份使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缩短了, 沟通起来障碍变小了, 活动的效果就更明显了。

结论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 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学生能力包括多方面的内容, 一门课程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教会学生相关的知识, 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是其中很重要的课程教学目的。因此教师要彻底摒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善于运用参与式教学, 通过各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丰富多彩活动形式的组织,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也要把握好参与式教学中自己角色的转变, 从传统的说教角色向课程的开发者、教学的引导者、学生的好朋友角色转变。贯彻与实践好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以活动为形式, 师生共同参与”的理念。

参考文献

①http://baike.baidu.com/view/3670452.htm·fr=iml

角色参与 第5篇

所谓“学生角色体认”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对其应该做出的相关行为的一种主观认识。这种认识是他对所在环境整体认识后的反应,是依据他自己的价值观而做出的一种反应。每个个体都会有团体角色意识和个体角色意识两种角色意识。学生个体有什么样的角色体认便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这种行为或有利于课堂秩序的维护,或有碍于课堂秩序的维护,或有益于教学的正常进行,或有碍于教学的正常进行。

学生在不同的课堂氛围和环境之下常具有不同的角色体认。例如,在比较民主的教师的课堂中以及宽松的课堂氛围之下,学生不但认为自己是学习的承担者、教师的合作伙伴,而且是班级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帮助者和促进者。在互动性的课堂中这些学生往往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活动秩序的积极维护者,这时,他们的主体性角色意识非常明显。他们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课堂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具有非常明确的主人翁意识。反之,在比较强硬、集权型的教师的课堂中以及压抑的课堂氛围下,学生往往缺乏这种课堂主人翁意识,主体性角色意识淡薄。长期如此,学生就没有了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也必然不如人意。所以,学生自己的角色体认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角色体认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现代意义上的学生已不是单纯的接受知识信息的载体,而是具有很大自主性的学习主体。在课堂环境下,虽然教学内容是固定的、有组织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会按照原先安排好的内容去听讲,他们都会因个人兴趣或需要而自由选择听讲的内容,或者自由选择对课堂的控制、参与以及控制、参与的程度。这种自由选择并不是单纯的形式上的选择,而是学生基于自身内心感受的选择。因此,在课堂之中,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内容、课堂的控制以及课堂互动都有自己的认定,这种认定因为学生个性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与学生的这种主观认定紧密联系。

1.学生的团体角色体认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所谓“团体角色体认”是指学生对本团体的角色认识,它主要涉及到学生个体认为自己在整个班集体里面的地位以及需要做出的贡献,这是从整个班集体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的。学生对本课堂的看法与他的团体角色体认是分不开的。

在课堂控制之中,不但教师具有维护课堂秩序的职责,学生也具有维护课堂秩序的职责。看一个班集体的学风如何,其中一个指标就是看本班集体的课堂学习氛围如何,而这个指标又最能反映本班学生的团体角色意识,这种团体角色意识反过来又影响着课堂教学。学生如果不把有效的课堂教学看作是他们努力的方向,他们就会把这种责任轻而易举地全部推给教师,这样,只有教师的努力而没有学生的积极支持与配合,课堂教学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另外,学生对本课堂的综合感情与感受将会大大地促进或制约他们参与课堂控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参与课堂控制的积极性越高,并且能与教师的理念达成一致,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越好。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但是,真正实行起来,课堂互动很难控制,秩序混乱,学生的配合也不够好。学生的这种行为与学生的团体角色意识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如果学生具有比较明确的团体意识,他们在课堂互动过程中就能找到比较合适的角色,就会有比较合适的行为反应。这时,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便会很默契,课堂互动也就会产生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在课堂互动之中,学生角色体认对教师的不同看法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如果学生团体角色体认将教师看作是本团体以外的一份子的话,则不管教师怎么努力,学生都不会积极参与支持;如果学生团体角色体认将教师也认同为本团体中的一份子的话,教师对于课堂活动的安排就容易受到学生的集体欢迎与支持,全体学生都会为了完成预期目标,积极努力维护活动的展开以及活动的秩序。

2.学生个体角色体认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学生个体角色体认也就是学生的自我意识,即“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包括认识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1]在课堂之中,学生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将决定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反应。这种个体认识对教师的课堂决策以及课堂活动安排的适应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个学生如果认为自己是本课堂的积极支持者,本课堂运行的好坏与自己密切相关,他就会积极地配合教师和其他学生搞好课堂教学,将这种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极致。但是,如果一个学生持有相反的角色意识,他就会在课堂上或者沉默或者处处与别人作对,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虽然有的学生不会对课堂活动产生明显抵制,但因为对课堂控制以及课堂互动的消极对待,也会对课堂教学产生消极影响。这也就是某些教师在新课改时遇到的问题的关键所在。

通过对自我意识的分析,我们知道,自我意识中有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两种成分,这两种成分刚好是学生个体对课堂教学产生较大影响的两个因素。一方面,学生处于成长发育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以及做出的行为反应都带有感性色彩。他们认为课堂控制与自己无关,就不参与,甚至从中捣乱;他们认为课堂互动没什么意思,就不去参与,不去认同,不做支持,甚至对他人的参与做出一定的干扰。另一方面,纵然很多学生都认同有效课堂教学既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学生的责任,良好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每个学生的积极配合,刚开始他们都会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其中,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或者挫折,他们就会失去信心,出现了意志不坚定的现象,进而影响教学的运行。

学生的角色体认不但对课堂教学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教师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看见课堂上学生们都很积极,教师也就更有精神完成教学。反之,如果教师发现课堂上学生们都无精打采,教师也会变得无精打采。所以,我们应正确地看待学生的这种角色体认,研究产生某种角色体认的原因,以便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体认并实现这种角色体认,从而改进教学。

三、学生角色体认的实现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个体以及集体正确地把握其角色体认,使学生个体或集体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角色体认,这样,才会使学生个体及集体在不同的课堂环境中做出恰当的行为反应。

1.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角色

学校在开学之初或者在开课之时一般不是直接进入课程教学,而是先准备一定的时间与学生展开充分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在一定的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具有什么角色。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组织活动,让学生自己发言,探讨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应该有怎样的角色意识。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使他们明白,对于课堂的控制与参与是他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这种做法对于刚入校或者低年级的学生更为合适。除此之外,任课教师也可以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对本门课程作一大致了解,包括学习目标、组织形式等,使学生在正式开课之前有个很好的过渡,适应本门课程。学生只有适应了,才会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才会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2.帮助学生转换自己的角色

对于入校时间较长、但角色意识不太明确或者角色错误的学生,教师可以搞一些诸如角色转换的活动,让其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就需要建立起学生角色相互转换的支持系统。“建立学生角色转换的支持系统,就是要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互学的师生关系系统,关注学生的学习环境;就是要运用生态学的方法,促成学生学习由预设的精致型课堂向更多的自然场景转化;就是要保持学生与社会新鲜观念的接触,保证教师、家长、教育管理者、教育理论工作者等能够紧扣时代脉搏。”[2]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一些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活动,如“小先生”或“小教师”等角色的扮演、轮流竞选班委等,这些活动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管理,建立合理有序的课堂教学环境。

3.引导学生集体或个人进行角色问题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是个体对自己的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这种评价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自我评价是自己行为的主要调节器。自我评价较高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抱负,可能取得较高的成就。积极的自我评价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有助于适应新环境,有助于摆脱孤独感。[3]对于角色行为的自我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在本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自己是否正确把握了角色,以便进一步完善修正。定期或不定期的自我评价交流活动,有利于学生正确地把握自己的角色,找准努力的方向。对于此类活动,教师一般应该鼓励学生自己主持,自行组织,这更有利于激发其积极性。

4.利用群体规定制定出一些课堂教学的共同规则

群体规定,即社会上某个群体在一起生活学习而规定出有形或无形的规则的过程。二战期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lewin)通过实验发现,集体及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公约有助于该群体成员态度的转变。因为经成员讨论而产生的规定,能够使成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一定的执行责任,对成员在有形或无形之中产生了一定的约束力以及动力。对于课堂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本门课的课堂教学,通过讨论制定出一定的规则,通过这些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约束学生的课堂行为,这也是实现学生角色转换的一种方式。

在理想的课堂学习中,学生应表现出自信好学、思维活跃、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意识强等优秀品质。这些优秀品质首先就得益于正确的学生角色体认。在学生主体意识大力发展的今天,学生已不是原来的、被动的知识接收器,也不是在课堂上任由教师安排的“毫无自由者”,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也有参与课堂管理的责任、义务与权力。学生在课堂环境下的角色体认以及基于这个角色体认表现出来的角色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秩序,进而也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

注释:

[1] 赵广平,章竞思.课堂情境中师生互动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12(下):43-44﹒

[2] 马颖,刘电芝.论新课标情境下的学生角色及其实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97-101﹒

[3] http://www.psychcn.com/result/library_moban.asp?id=2646﹒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角色参与 第6篇

一、 Web 2.0对旅游行业的影响

旅游2.0 (Travel 2.0) 就是将Web 2.0的思想运用到与旅游相关的电子商务及网站上, 将来源分散的信息聚合以实现与游客更好的交互体验, 是一种对以往旅游信息化过程的再思考和改进[5] 。Travel 2.0是旅游服务市场的发展方向。Web 2.0的基础“长尾理论”认为, 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 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这一理论有效的前提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可以通过互联网将渠道成本降为零或者趋于零[6] 。旅游行业自身的特点正好满足这个前提, 天然具有发挥互联网营销能力的优势。同时, 旅游业对于信息的依赖性又不同于其它行业, Web 1.0时代集中式的信息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用户的要求。伴随Web2.0诞生的大量新兴网络商业模式给传统旅游业带来了冲击, 同时也带来了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二、 旅游业参与角色功能范围的重新划分

Web 2.0时代则关注用户体验, 关注服务质量, 这种业务模式的转变必然导致旅游业各参与角色功能范围的变化。

1.游客。

旅游产业必须占有和依托大量的信息, 属于信息密集型产业, 对信息的支持和更新要求很高。Web 2.0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角色功能。

首先, 从“读者”到“编辑”的转换。Web2.0服务强调协作, 网络信息的生成不再完全由专业编辑控制, 而是向所有用户开放。大量游客的直接参与不仅改变了以往信息的单方向流动, 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以往无法及时采集或者更新的旅游信息。比如国外著名的TripAdvisor网站可供游客对酒店、景点等任何旅游相关的服务进行评价, 这些信息可以防止服务商发布虚假信息, 也可以提供服务商没有公布的信息, 是潜在游客重要的参考资料。其次, 从“遍地撒网”到“集中攻克”。Web 2.0服务注重个人体验, 强调信息的个性化。游客可以通过书签订阅感兴趣的资料或者加入合适的兴趣小组就可以直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服务提供商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推送”相关资料。“信息的消费者和创造者”合二为一的游客新角色是应用的需要, 也是用户意志的体现。这种主体意识必将在全新网络文化的滋养下愈发强劲。

2.政府。

政府在旅游行业的组织管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发布外, 还负责一些公益性的、需要巨大投入的项目建设。Web 2.0时代实现了“网聚人的力量”, 任何组织和个人以往无法完成或者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才可能完成的工程, 现在只需要很小的投入便能成功。维基旅游 (WikiTravel) 的成功正是源自于无数网络用户一点一滴的贡献。单就个人来说, 这种贡献压力小, 可以做到精准。而对于网站来说, 积沙成堆的效果就很明显。这种个人力量的汇集最终又将惠及所有人, 是知识和经验传播的有效途径。政府应该变换思路, 放弃传统旅游信息组织的方式, 主动利用Web 2.0的特性来组织构建新一代旅游信息平台。采用类似维基旅游的方法, 这样政府就可以从大量繁重的信息采集和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 而集中有限的人力资源来审核信息。

3.景区。

景区作为旅游信息化最终的落实对象, 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以提升自我服务质量为第一要务。经济社会使得行业分工越来越细, 景区是旅游活动最重要的参与对象, 但不是唯一的。良好的旅游服务应该使游客对六要素 (吃、住、行、游、购、娱) 都满意。景区开发不可能涵盖所有的要素, 即使勉强提供了所有业务, 那么与这些要素配套的服务会成为景区不可避免的负担和累赘。例如仅是酒店预订、机票车票预订就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行业 (国内多数旅游网站都依此为主要经济来源, 如携程, e龙等) , 景区如果不做到专业化如何能与独立旅游网站竞争?所以, 景区的发展之路就是专注与景区的管理和开发, 而相关的服务通过与第三方旅游网站的联合而实现双赢。

Web 2.0还为景区的开发管理以及信息化带来了很多便利之处, 例如景区地图。以往的景区地图需要请专业机构制作, 更新频率低, 而且地图与相关介绍分离。Web 2.0提供的免费电子地图 (如Google Maps, Baidu Ditu, Go2map等) 不仅更新快, 分辨率高, 而且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便于二次开发。景区可以方便的将景点信息 (图片, 文字等) 潜入电子地图, 给用户更真实的体验。

4.专业旅游网站。

在Web 2.0时代, 旅游网站的功能和职责没有明显变化, 但其经营方式却需要转变思路。

首先, 最重要的就是要驾驭“长尾”的力量。旅游网站一直以来作为个性化散客的信息平台, 却未能从这些“服务对象”身上直接谋取丰厚回报。“长尾”经济现象启示人们, 个性化旅游市场目前虽然松散但总量可观。在旅游Web 2.0网站, 基于以上两种力量, 相似偏好的用户将形成虚拟社区, 并引发新的出游模式, 实现出游的“化零为整”。这就要求网站突出Web 2.0的特点, 以用户为中心, 跟踪用户的需求和习惯, 加强互动性。

其次, 旅游产业具有关联度高的特性, 产业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等多种要素, 产业依托性较强, 产业链涉及部门广泛, 单纯依靠传统交易模式来提供服务产品效率低下, 准确性欠佳。旅游产业的复杂性决定了服务于旅游信息沟通和交易的旅游电子商务体系的多元复杂性, 游客对于一站式旅游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景区不可能提供这样的服务, 旅行社在个性化旅游时代的作用会被削减。因此, 旅游网站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衔接六要素相关行业的中枢, 实现各类服务的无缝集成, 给用户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务。这种模式在Web 2.0时代必将大行其道, 其原因就是行业分工更明确, 行业协作更自由。Web 2.0初期旅游网站之间必然会出现大量的收购合并事件, 直至市场分配相对平衡。

5.旅行社。

Web 1.0时代追求一切业务都上网, 旅行社也不例外。实际上除了少数几个大型旅行社依据雄厚的实力通过网络获益外 (如中青旅遨游网、春秋旅游网) , 很多中小型旅行社的网站只是一个摆设。Web 2.0时代旅游行业的专业分工将更加细致, 同时经济收入的提高促进了个性化旅游的发展, 中小型旅行社单薄的网络营销依然难与大型旅行社竞争。其出路在于与独立旅游网站合作, 借助专业网站平台的用户群和营销模式来争取客户。可以预见Web 2.0时代, 旅行社独立建设的网站数量将大大减少, 多数旅行社的业务将寄托在专业旅游网站上。由此可见, 旅游网站将成为旅游2.0的核心, 其商业价值巨大。

三、结论

在Web 2.0时代, 游客、政府, 景区, 专业旅游网站和旅行社的角色功能都要重新定位, 新的网络应用模式和商业盈利模式促使旅游行业分工更加细致, 行业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这种洗牌过程有利于提高部门效率, 提高部门专业化程度, 提高游客的旅游质量。

参考文献

[1]Tim O′Reilly.What’s Web 2.0?Design Patternsand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Software[EB/OL].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20.html, 2005.

[2]周敏, 周仁军.Web 2.0:企业信息化新趋势[J].上海信息化, 2006 (10) :76-78.

[3]莫凡.Web 2.0的常见形态及传播特点[J].开封大学学报, 2006, 20 (2) :77-78.

[4]郭莎莎, 韦铭, 肖江南.Web 2.0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对旅游业的启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旅游版) , 2008 (1) :37-41.

[5]Jennifer Merritt.Web 2.0 Becomes Travel Stand-ard[EB/OL].[2006-10].http://www.btnmag.com/businesstravelnews/headlines/frontpage_dis-play.jsp?vnu_content_id=1003286098.

角色参与 第7篇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公共危机管理,角色

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者,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必然扮演主角, 起主导作用。但仅凭少数政府应急部门和专业人员的力量, 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有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 才能成功应对危机的挑战。非营利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组织实体, 在参与应对公共危机时应该而且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许多国家中, 非营利组织作为危机管理的参与主体, 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成为一支越来越活跃的力量。目前,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 我国当前恰好对应着“非稳定状态”的频发阶段。因此, 如何充分发挥公共危机管理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成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公共危机管理视角下的非营利组织特征

非营利组织 (Non-Profit Organization) 是个舶来品, 理论界对它的定义并不一致。清华大学王名教授做了如下界定:不以营利为目的, 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通常使用的类似用语还有: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志愿组织、公益组织、慈善组织等等, 泛指有别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社会组织, 不过各自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非营利组织的种类复杂多样, 可谓是五花八门, 但它们具有一些共有特性:公共性、民间性、专业性和志愿性。这些特性成为它们应对公共危机的独特优势, 为其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提供了可能性。

(一) 公共性

公共性使非营利组织愿意进入私人部门不愿涉足的领域, 是非营利组织能够在应对公共危机时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由于应对危机具有公共性和慈善意义, 具有很强的外部性, 不仅无利可图, 而且介入其中还带有相当大的危险性, 使得多数私部门望而却步。同时, 公共性也使得人们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大于对私人部门的信任。因此更容易获得人们的认同, 这样在危机来临时便能够有效地展开社会自救活动。

(二) 民间性

非营利组织是与公众在时空上距离最小的社会治理组织, 因而往往能够迅速、快捷地发现危机的根源和苗头, 从而呼吁并引起整个社会的注意和重视, 这是政府作为宏观治理机构所不具有的优势。同时非营利组织往往倾向于弱势群体, 它们能够自下而上地传输弱势群体的声音, 有助于保证在危机救助过程中弱势群体公民权利的实现。

(三) 专业性

大多数非营利组织在成立之初就将自己的目标定得很明确, 如关注某一类社会问题或救助某一弱势群体, 并根据自己的目标设定标准来吸纳组织成员。非营利组织的专业性有助于它们对某一类公共危机具有超前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这就决定了它们能够成为公共危机预警系统中重要的一员。另外, 由于非营利组织的专业性使它们在应对公共危机时可以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公共物品, 如医疗技术, 并及时地参与到危机救助的过程中。

(四) 灵活性

由于危机的不可预料性, 因此在应对公共危机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政府组织由于严格的层级体系或某些政治原因、价值因素使得它们反应缓慢或者没有反应。而非营利组织则没有庞杂的行政体系和组织机构, 可以灵活地调整自己具体的工作方向和工作内容, 解决公共危机带来的社会问题, 提供多样化的而不是政府整齐划一的服务。

二、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作用空间

非营利组织在政府主导的危机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补充力量, 其参与危机管理的作用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快速传递信息, 协助政府部门做出决策

危机事件的处理对于时间的敏感度非常高, 对信息传递速度要求快。政府机构之间信息传递延误, 相互推诿, 复核审批等问题的出现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危机征兆视而不见, 形成盲点。非营利组织则能够相对而言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社会基层社区、社团、公益组织等可能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及时地反映危机信息, 以协助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 为危机管理系统中信息传递架设了另一座桥梁。

(二) 提供资源支持

抵御危机侵害的过程就是一个大规模消耗资源的过程, 能否拥有充足的资源是决定危机回应效力的关键因素。政府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而非营利组织则可在公共危机爆发后积极筹集物质资源, 是政府之外募集应对公共危机资源的生力军。它们通过国际关系, 募集国外援助;通过游说、呼吁等方式引起社会对危机的重视, 劝说营利组织参与应对危机, 如捐款、捐物等。如在1998长江洪灾爆发后, 大量的药品、物资由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募集, 并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

(三) 非营利组织在公共危机爆发后, 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在第一时间进行社会自救

所谓社会自救就是通过社会自组织途径, 对已经发生的风险、危机等社会问题开展救助, 尽量降低风险、减小损失, 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灾害事故发生后, 在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置最为有效, 可以有效防止事态扩大, 尽量减轻损失, 而且越早越快越好。在实践中, 政府专业应急人员到达事发现场, 再快也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一时间内, 由社区组织、志愿者组织或公民就近开展自救互救,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 台风、洪水的侵袭, 往往导致成百上千处房屋倒塌、人员伤亡, 到处都需要救援, 这时专业救援难免会顾此而失彼, 而由社区组织、自愿者组织进行的自救互救, 就显得格外珍贵。

(四) 在公共危机管理反应阶段, 非营利组织还扮演了筹集民间慈善捐赠的角色

筹集救灾资金物资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政府财政拨款;二是民间捐赠。而组织筹集民间善款善物的角色, 主要是由非营利组织来扮演的。这是因为社会慈善捐赠不是强制性的, 而是自愿的、自发的, 主要来源于民间企业、社会团体、家庭、个人或国际组织的民间捐赠, 更加适合由致力于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的非营利组织来组织筹集, 政府则主要扮演倡导者和规范者的角色。

三、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角色的具体表现

(一) 弥补政府的不足和缺陷, 整合社会资源

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者, 政府必然要承担危机管理的职责, 并且具有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所不具有的优势、权威和强制力。因此, 政府必然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主体。但由于政府自身在资源禀赋、人员结构、组织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 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确实很难做到危机应对的高效、快速、协调、灵活。所以要尽可能地吸纳各种社会力量、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应对危机, 形成社会整体的危机应对网络。而非营利组织的公共性、民间性、非营利性和志愿性使得它在关注社会运行各个层面、监测社会发展的同时, 可以基于自身的组织目标和参与者的使命感在其工作的范围内起到预警防范、组织动员、社会救助的责任, 从而填补政府和社会经济组织在相关方面的空白和缺位。

(二) 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 维护社会稳定

政府部门是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度安排, 其决策更多体现国家利益。因此政府政策的出台往往需要顾及多方面利益, 权衡各方面利弊, 协调整体的社会关系, 这就使得它很难对社会的多元需求做出及时、恰当的反应。而非营利组织是多元的、竞争的、相互独立的。由各种不同关注、不同取向、不同动机的人群发起, 自下而上构建。公共危机管理中非营利组织的行为模式, 不像政府部门那样全局安排, 统一考虑, 一致执行, 而更类似于企业“需求一满足”的行为方式。非营利组织以社会公共利益的需求为导向开展活动, 及时体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 到达社会需求的各个细节。尤其是社会的一些弱势群体或经常被社会所忽略的群体, 他们无法适当的表达其需求。而很多非营利组织却以这些群体为服务对象, 因此在危机管理中恰能在政府无暇顾及的方面发挥作用, 以增进社会福利, 促进社会公平, 维护社会稳定。

(三) 开展与国际非营利组织的合作, 弥补本国救治能力的不足

在日益复杂的全球化背景下, 公共性的社会危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 并产生国际影响。因此, 迫切需要加强与国际非营利组织在信息沟通等方面的合作, 也需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以解决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问题。而国内的非营利组织由于和国际间的非营利组织在价值观、目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同向性。所以当本国发生危机时, 有利于加强与国际非营利组织的合作, 并获取国际的援助, 特别是资金、技术、信息方面资源的援助, 从而弥补本国救治能力的不足。

(四) 弘扬社会公德, 促进政治文明建设

社会公德的核心精神是尊重、团结、平等、互助、信任和集体主义。非营利组织是公民基于共同信仰或利益而自愿结成的社团, 它在危机管理活动中, 使社会个体之间的平等互惠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得到进一步培养, 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得到进一步加深。它所体现的团结合作、公益精神对于弘扬社会公德有着重大作用。同时非营利组织参与危机管理, 有利于加强对公民进行公民意识、民主意识、义务意识、政治意识、权利意识、法制意识和危机意识的培养。而且公民在参与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民主的价值和作用, 并在行动中实践民主, 培育出与民主政治相符合的政治行为。因此, 非营利组织参与危机管理可以促进国家政治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安建增, 何晔.非政府组织在应对公共危机时作用的探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4 (11) .

[3]、刘清才, 张农寿.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分析[J].国际问题研究, 2006 (1) .

角色参与 第8篇

研究背景

从形式上, 游戏分为多种类型, 如角色扮演游戏、仿真型模拟游戏、冒险游戏、多使用者网络游戏、游廊动作游戏、猜谜游戏等。角色扮演型游戏是网络游戏中最有代表性的, 也是最具有争议的游戏类型之一, 它几乎成了网络游戏的代名词。在此类游戏中, 玩家往往以弱者的姿态出现, 通过探索、交往、交易等来完成游戏设定的任务, 从而提高该角色在各方面的能力。由于大量玩家沉浸在此类游戏的虚拟世界中, 无法自拔, 使得许多人认为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大多是由角色扮演型游戏造成的。因此, 研究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型”教育游戏的内在动机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型教育游戏的内在动机分析

1.玩家参与角色扮演型游戏的内在动机

角色扮演型游戏之所以能使人沉迷, 根本原因在于人的心理方面产生的“瘾”。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 享受“全新”的自己。在现实世界中, 人的长相、家庭、性别等都是既定的, 无法改变。但在角色扮演型游戏中, 玩家可以塑造新的自己, 甚至可以利用多个不同的I D展示多个自己。 (2) 毫无顾虑的社交“体验”。因为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相对来说, 在网络社会中获取友情、找到自己所谓的朋友, 要比现实中来得更容易一些。特定的故事情节以及众多的社区成员, 使游戏角色的人生丰富多彩, 得以弥补一些玩家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单一、社交面狭窄的缺憾。 (3) 完成现实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与传统的休闲娱乐方式不同, 角色扮演型游戏更多的是让玩家享受唯美的视觉效果, 通过随心所欲的互动模式和梦幻的人物形象去完成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而满足玩家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另外, 在现实世界中, 很多事情只有一次机会, 但是网络游戏则使人能吃到“后悔药”, 死后可以重生, 凡事都可以重新来过, 而对现实生活却没有任何影响。

2.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学习的内在动机

网络环境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在动机是高自我效能感、正确的学习归因、成就目标, 并且带着变化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知识和自身能力。自我效能是学生对自己具有成功完成某一特定学习任务的能力判断。如果具有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学习时, 会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 采取各种方法去战胜困难, 不轻言放弃, 坚持性高。在网络环境中学习, 学习者如果把学习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积极主动搜索资料、扩展知识, 自我控制能力强, 那么, 学习者在学习中就会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坚持完成学习任务, 并会努力争取做得更好。成就目标一般分为学习目标和表现目标两类。学习目标是指学生为了理解和掌握而学习;表现目标则指学生为了战胜他人、证明自己的高能力而学习。具有学习目标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价值在于掌握, 对于具有表现目标的学生来说, 学习只是一种手段, 学生根据规范参照标准来定义主观成功。在网络环境中, 当学生带着变化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知识和自身能力, 并认为学习是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渐进过程时, 就会富于创新精神, 采用各种学习策略并坚持不懈, 直到掌握学习内容。

3.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型教育游戏的内在动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学生参与教育游戏时, 通常在安全和生理两方面都已经相对获得了满足, 其参与的内在动机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社交、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三个层次的需要。“玩家参与角色扮演型游戏的内在动机”与“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内在动机”两方面在教育游戏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融合, 形成了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型教育游戏的内在动机, 它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而两方面内在动机的融合, 则是通过游戏中各基本要素的设置来实现的。

角色扮演型教育游戏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游戏的最大特点是娱乐性, 教育游戏的主要特点恰恰是努力把游戏的娱乐性转化为学习动机, 从而使玩家达到特定的学习目的。根据教育游戏的特点, 应把玩家参与角色扮演型游戏和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主要内在动机与游戏中应设置的各基本要素交织在一起, 实现两方面内在动机的融合, 同时形成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型教育游戏内在动机的激发要素。上页表格体现了角色扮演型教育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内在动机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从上页表格出发, 我们比较分析了三款角色扮演型教育游戏对此基本要素的覆盖情况。首先,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三款游戏。 (1) 幻境游学中的3D游戏《青蛙王子》:在该游戏中, 学生可扮演青蛙王子, 使用掌握的英文单词等过关, 以提高英文识记能力。游戏有一个简单的背景故事, 扮演的角色只能选取一个。游戏游玩需要资金支持, 因此, 用户账号不能随意更换。游戏所面对玩家年龄较小, 较为简单。 (2) 教育游戏《农场狂想曲》:在该游戏中, 学生在虚拟世界建立农场, 并担任主人, 可雇用农夫或根据时节种植, 农场与农场间相连并使用共同资源。学生所作的决定除会影响农场的成败外, 亦会导致共同环境产生变化, 因此, 该游戏透过活动可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游戏有完整的社区环境, 每位学生享有自己的账号。 (3) 教育游戏《学习村庄》:该游戏是一个由村庄和城堡所组成的虚拟世界。在每个村庄里面, 村民环绕着某一个知识主题来讨论。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可以透过完成探索网站以及与他人进行高质量的讨论来提升他们的声望。他们的探索成果以及他们与其他参与者的讨论会被系统或评核员评估。学生可升格为高级村民甚至村长, 并可赚取金钱来修饰他们的房屋。教师可以在这个虚拟世界内建造村落和担当村长;学生可加入村落成为村民。

将三款游戏与角色扮演型教育游戏所应具备的要素一一对应, 我们发现, 基本上所有的要素在这三款游戏中均有所体现, 但《青蛙王子》更侧重于精美的画面、逼真的场景 (如图2) ;《农场狂想曲》和《学习村庄》更侧重于有完整的虚拟社区环境, 多个角色身份、性别、外形的设计, 可多用户不同ID同时登录, 可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任务内容, 有开放的公共交流平台, 有教师指导的专门通道等方面 (如图3和图4) 。因此可以说, 之所以各基本要素在不同游戏中的覆盖程度各不相同, 是因为游戏一般都会根据参与对象的年龄和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来决定其对各基本要素的侧重。

角色参与 第9篇

一、性别角色与父亲参与

性别角色形成是指儿童形成与自己生理特征一致、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1]性别角色包括性别角色概念和性别角色知识两个方面。性别角色概念指个体对自己性别的认知与评价, 它是自我概念的一部分, 是人格和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按形成顺序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性别角色的认同, 指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标定;二是性别角色的稳定性, 指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认识不受年龄、情景等影响;三是性别角色的恒常性, 指儿童对性别认知不受外表 (如发型、衣着) 和活动的影响。性别角色概念的发展, 性别角色的认同的产生早于性别角色的稳定性, 性别角色的恒常性出现最迟, 大约到9岁儿童才能够用言语解释性别的稳定性和恒常性。性别角色知识是指个体关于男性或女性各自适应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认识。

心理学对父亲参与的定义一直模糊, 直到Lamb首先提出父亲参与的概念模型。他将父亲参与划分为三个维度:投入 (engagement) 、可接近 (accessibility) 、责任 (responsibility) 。[2]“投入”指父亲投入精力照顾儿童, “可接近”指可用性, “责任”指父亲关心儿童身心健康并承担抚养义务。之后, Dollahite等提出七种“父亲工作职责”[3], 在Lamb的基础上扩大了父亲影响的维度, 后来Hawkins又将此维度扩充至九个。[4]更多研究者发现父亲参与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多维度的、开放性的。父亲参与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形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

二、父亲参与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

父亲参与理论指出父亲通过给家庭提供经济支持, 对儿童承担抚养义务, 与儿童互动游戏等方面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父亲参与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意义重大。

(一) 父亲参与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过程

1. 父亲参与影响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的发展

性别角色认同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标定。弗洛伊德认为父亲参与对儿童性别角色认同有重要影响。[6]他认为性别认同期男童因恋母情结形成“阉割焦虑”, 女童则因恋父情结形成“阳具妒羡”, 因此父亲要在儿童生活中扮演最有力的角色, 使其在恐惧和激励的影响下向同性父母产生认同, 进而缓解内在冲突。冲突的顺利解决促进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的发展。戈尔德温研究一例双性人案例后认为性别认同是抚养方式造成的。[7]当一个儿童同时具备男女双性性别特征时, 抚养人的态度决定此儿童的性别认同方向。一旦父亲缺席儿童性别角色发展, 男童、女童都会受到母亲强烈女性特质的影响而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性别认同。孔德里还发现父亲对儿童的性别行为有比母亲更强的期待[8], 这种期待会阻止“不合适”的性别举动, 使其形成社会接受和称赞的性别认同。可见, 父亲参与影响儿童性别角色认同发展的方向、速度和平衡。

2. 父亲参与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稳定性的发展

性别角色稳定性指儿童对自己及他人的性别认知不受年龄、情景等影响。心理学家Paquette等认为父亲通过游戏互动中的肢体接触和行为奖惩影响儿童性别稳定性的发展[9], 在游戏中父亲会严格按照社会规定的性别角色标准要求儿童 (尤其要求儿子) 玩那些适合其性别的游戏, 否则就会施加惩罚。[10]这样, 通过在模拟场景中游戏, 儿童能分辨不同性别代表的社会意义, 并通过父亲有意识的强化获得稳定的性别角色认知。另外, 儿童与父亲游戏会产生心理安全, 对父亲形成强烈的心理依恋, 这种依恋能使儿童摆脱情绪紊乱, 避免性别角色认知失调。并且儿童倾向观察父亲的行为, 并将其复制内化成“自己”的性别角色知识。所以, 父亲通过提供安全依恋, 在游戏中按社会标准惩奖性别行为是儿童性别角色稳定性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3. 父亲参与影响儿童性别角色恒常性的发展

性别角色恒常性是指儿童对性别认知不受外表 (发型、衣着等) 和活动的影响。研究认为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儿童性别角色恒常性的发展。[11]Emmerich等对几百名4~7岁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儿童进行性别恒常性研究[12], 发现在6~7岁儿童中, 分别只有16%和25%的被试具备性别角色恒常性。社会分工决定儿童抚养由父亲提供经济支持, 保证家庭能够良好地运行, 因此父亲是儿童性别角色恒常性发展的保证。另外, 科尔伯格提出了“性别图示”概念[13], 他认为儿童在各个阶段的性别角色认知都与家庭密切相关:家庭角色完整、父亲参与度高的儿童较容易获得性别图示知识, 从而正确界定自己的生理性别, 建立对性别及相应行为的认知, 并能规范和评价自身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性别角色标准。如果父亲缺失或参与度低, 儿童性别图示便很难形成, 性别角色的恒常性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二) 父亲参与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内容

1. 父亲参与影响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身以及“我是谁”持有的观点。[14]自我概念可分为存在自我、绝对自我和私有自我。存在自我指将自己区别于他人的全部感觉, 将个体变得独一无二的信息。研究发现性别角色通过影响人格发展任务影响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15]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儿童在1~3岁主要发展任务是自主与怀疑。父亲缺席或参与程度较低会导致儿童性别角色不能正确发展, 儿童自主与怀疑的发展任务无法完成, 不能对自身产生准确的认知, 不能感知自己与他人的区别, 没有探知自己能力和喜好的欲望, 即儿童无法形成正确的存在自我概念。因此, 性别角色影响自我概念的发展, 父亲参与与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紧密相关。

2. 父亲参与影响儿童未来婚姻观的形成

在童年期享有更多父爱的儿童, 在中年期会拥有更好的社会关系 (婚姻质量、家庭外联系) 。[16]研究发现在父亲缺失的家庭中, 男童的男性化品格不是很明显, 而在自卑、攻击性等负面个性品质方面更明显。[17]这些个性品质不仅影响儿童的择偶标准, 也会影响其未来的婚姻关系。而父亲对女童婚姻观的影响更深远:[18]女童的性别角色形成不仅与父亲的男性化有关, 而且还与父亲对女童模仿母亲、参与女性活动的赞扬有关。这种赞扬直接影响女童未来婚姻的要求。谈到父亲对女童的影响, 美国心理教育学家尼金·玛洛娜女士还指出, 当女童进入青春期后会把父亲作为生活中关系密切, 甚至最重要的感情联系纽带, 父亲的言行举止是女童的“明镜”[19], 女童成年后的性别行为和婚姻关系多受早期父女关系及父亲独特行为的影响。尼奇海斯和苏奥雷尔通过阐述案例认为, 多数女人都相信未来丈夫是代替父亲保护和供养她们的。[20]她们倾向寻找性格特点、行为举止、习惯癖好、经济地位与父亲相近的异性。所以父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没有在性别角色形成后暂停, 继续影响着儿童未来婚姻观的形成。

3. 父亲参与影响儿童社会归属感的获得

形成正确性别角色的儿童不仅能理解性别蕴含的社会意义, 而且也能习得与自身生理特征一致的性别行为范式, 此类儿童的性别行为因符合社会期待而获得认同反馈;而因为父亲缺席或参与度不够没有形成正确性别角色的儿童, 由于不符合社会期待会被社会评判标准否定和拒绝。这类儿童失去社会认同, 对自身的认知产生混乱, 无法对所处社会产生归属感, 集体安全感缺失。父亲参与影响儿童社会归属感还体现在父亲为儿童提供榜样支持, 父亲的言行是儿童早期与社会互动的基准, 此环节缺失也会导致儿童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被动、没有预见性, 在失去标准和支持的情况下减少与社会互动的频率, 不利于儿童社会归属感的获得。

三、父亲参与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教育意义

父亲独特的教养方式、性别特征、思维方式和社会角色等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随着性别角色社会化程度加深, 父亲身上的统治力、权威性和生存能力又会帮助儿童掌握社会规范, 获得良好的社会反馈。因此, 父亲、家庭和社会都应通过树立正确教育理念, 增加参与程度, 利用社会支持等途径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

(一)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帮助儿童习得性别角色知识

父亲应重视自身参与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树立与时代相符、能促进儿童性别角色正确发展的教育观念。帮助儿童与社会互动交流使其习得健康的性别角色知识。另外, 家庭成员尤其是妻子要关注丈夫参与的程度和频率, 帮助丈夫提高参与子女教育的意识, 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 帮助儿童习得正确的性别角色知识。

(二) 增加陪伴互动时间, 加速儿童性别角色发展

角色理论认为在儿童成长中父亲扮演的角色是玩伴, 主要的抚养行为是与儿童游戏。通过游戏儿童会对外部世界产生好奇, 对陌生环境产生信心和勇气, 与社会交流机会越多, 程度越深, 越能加快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所以父亲要正确处理工作与家庭的关系, 寻找与儿童相处的机会, 增加亲子陪伴互动时间, 加速儿童性别角色发展。

(三) 注重社会支持, 巩固儿童性别角色形成

儿童正确性别角色的形成并不是单个人或家庭的事情, 社会同样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家庭、社会的共同引导支持, 儿童性别角色形成会不全或延迟。没有社会强化, 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会出现波动, 无法稳定。但从父亲参与角度考虑现行家庭政策, 发现在这方面缺少一种像支持母亲那样支持父亲的政策。社会应当意识到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此, 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指导父亲学会如何与儿童有效地相处和互动, 巩固儿童性别角色形成。

摘要:父亲参与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他们通过角色期待、抚养方式、游戏互动等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的认同、性别角色的稳定性和性别角色的恒常性的形成, 同时也影响儿童自我概念、未来婚姻观和社会归属感等性别角色的内容发展, 应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增加陪伴互动时间、利用社会支持等促进儿童性别角色的正确形成。

角色参与 第10篇

[摘 要] 现如今,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采取种种形式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家长能否有效地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美国中小学家长在参与学校教育中主要扮演着学习者和支持者、主动参与者、决策者等角色,而我国中小学家长则主要是以学习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参与学校教育的。从法律体系、学校管理体制和思想观念方面分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以期对我国中小学家长参与教育向纵深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美国;中国;中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 G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2-0049-05

一、美国中小学家长

在参与学校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在《美国教育目标2000》中明确规定,所有学校都要加强与家长、社会的合作,使家长更多地关注青少年儿童在社会、情感意识和学业方面的成长与进步。① 而家长所扮演的角色,决定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家校合作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展。

1.作为学习者和支持者

家长作为学习者,参与再教育活动,学习如何教育子女。以这种角色和身份参与孩子教育是家长参与的传统模式,也最常见,往往受到教师、家长和学校管理人员的偏爱。家长在活动中一般会感到轻松自在,其角色作用不受到别人的威胁。在这类活动中,家长与教师的面谈经常只限于讨论个别孩子的教育问题(通常是学习和纪律问题),而与学校整体教育工作无关。家长只对自己孩子的进步感兴趣,学校则要求家长尽最大的努力来促进其孩子进步。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联络性质大多是单向的,由学校安排,家长一般处于被动。家校双方的交流是这些活动的主要特色,参与目的主要是学校得到家长对其孩子教育的支持,家长在活动中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和方法。

也许,美国的家长在学习和帮助教师方面不一定比我国的家长更热心,但是由于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家长可以通过许多渠道学习如何帮助孩子的功课,在许多方面支持学校的工作。在美国中小学的校园网上,有大量家长教育的资讯。随便浏览某个美国中小学的校园网,一般都有家长和教师联谊会(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PTA)这一栏,其中一定有各类家庭教育的网络资源。除了网上家长教育,学校是家长教育的基地。1992年,卡内基基金会准备了一份特别的报告,题为《入学准备:一项国家的使命》(Ready to Learn:A Mandate for the Nation)。该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如果要让所有的儿童都为进入学校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必须优先做好七方面的工作。其中第二个方面就是培养称职的家长,在每一个州发起一种以学校为基础的家长教育计划。具体到学校方面,鼓励家长参与学习的方法有:(1)借PTA会议之机,在小组内向家长解释如何用合作学习法教授课程;(2)邀请家长参加教师的在职培训;(3)主动与所有家长联系——包括家访。此外,他们还利用下面的方法向家长提供更多信息:定期出版学校和班级的时事通讯;在整个学校和社区(包括银行、商场、市政府/乡政府)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展览和课程节日;在家长会上展示学生的成长记录袋。②

所以,如果说美国的家长能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与支持者,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美国的学校为他们创造的条件。

在支持的范围上,美国的家长对教师的支持不仅仅是提供教具和所需设施、信息,还能参与学生的评价、课程改革、学校日常事务等。

对部分家长来说,与孩子的教师、咨询者和其他教职员保持交流本身就是一种参与,而且是他们追求的唯一一种参与形式;但对另一些家长来说,这只是起步,他们会从这类活动中获得参与的勇气和经验,从而在学校教育中充当更积极的角色。

2.作为主动参与者

科默(Comer,1993)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在开展“学校发展项目”(School Development Program)的学校中,有10%到15%的家长作为志愿者为学校服务。

参与教学,丰富学校教育资源。家长志愿者是学校丰富的课程资源,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整体、全面发展。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许多移民的孩子在课堂上往往需要更多的单独辅导。同时,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有意识地分层教学能更好地照顾孩子的需要。许多家长志愿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特长,他们往往会被邀请在课堂上辅教甚至主教某些课程。③

家长通常参与策划、协助组织全校性大型活动。对校运会、艺术节、庆祝会以及郊游等,家长们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包括参与设计活动方案,帮助编辑印刷相关宣传单,装饰活动场所,以及一些具体的服务、安全维护工作。在这些活动中,一方面,家长发挥了支持学校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与孩子共同的游戏,使家长更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从而有效地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此外,也减少了家长对孩子举行活动的安全问题等方面的担忧。

家长为子女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美国舆论普遍认为,由于拘泥于标准化、程序化教育,很多中小学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教条主义盛行。为改变这一状况,一方面,作为努力改革学校教育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建立了一系列的责任制度。这种责任制度允许家长以及更广泛的社会人士参与学校教育目标的制定,允许他们了解、掌握学校教育的情况,从而发挥他们的监督职能。另一方面,在改革学校教育管理的呼声中,许多家长纷纷在其子女所就读的学校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学校教育管理。他们与学校管理工作者、教师联手管理学校,一起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所面临的、特有的各种问题,共同承担对下一代的正规教育的结果。家长的参与,完善了学校教育管理,在教师、家长和学校管理工作者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崭新的协作关系。

筹措经费,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家长们常常帮助学校筹集经费,填补政府经费削减留下的漏洞,包括教学用具、清洁用具、科技设备、教学资料甚至教师工资。据统计,近年79%的家长为孩子就读的学校捐款,39%的家长一年至少捐100美元,11%的家长一年至少捐300美元。基层PTA为了筹集教育经费,可谓尽心尽力,除了鼓励会员捐款,收缴会员费,组织会员向亲朋好友、公司同事集资外,还会想出各种办法。比如,向家长售商店或餐厅的优惠券;组织一些学生竞赛活动,让家长根据学生的成绩相应给予奖励作为对学校的捐赠,如跳绳比赛,约定每跳多少下就为学校募捐多少钱。这样既为学校募集了经费又激励了学生的爱校情感。有了PTA的支持,学校与教师的压力大大减轻,教师能更专注于学生的教育成长。对家长而言,为了让子女能得到更好的教育环境,他们不会吝惜捐款(这些钱是可以抵税的)。当然,所有这些捐款都由PTA统筹安排,其账目受到严格的审计,而且要向家长、教师公开。④

3.作为决策者

家长参与学校决策的全过程,包括决策形成、决策执行和决策监督等。

鼓励家长教师协会或其他家长团体的成立,以充分反映和代表家长的利益。所有团体都吸纳家长成员参加,并确保其接受诸如政策、课程、预算、学校改革行动、安全及人事等方面的适当培训,所有的管理机构,都给予家长平等的代表权。在设定学校目标、开发或评价学校有关项目与政策时,允许家长以合作者身份参与,并促进家长参与学区、州及全国的委员会,讨论有关教育问题的解决。PTA、家长顾问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参与学校决策的组织形式,其中PTA是最普通的组织形式。学校PTA往往会派出家长代表与学校负责人组成理事会,共同计划、管理学校的各项活动,以确保学校的教育政策与行为切实符合学生的利益,并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家长们通过研讨小组讨论学校系统的政策和实践、与教师合作采用的方法以及学生成绩通知书、家庭作业、学校中的社团等问题。家长们积极帮助学校确定教育目的、具体领域的目标以及学生所学课程,在课程的适当性、课程修订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供学校参考。另外,家长们为了一种专门的问题而组建的团体,是家长影响学校决策过程的另一种形式。

二、中国中小学家长

在参与学校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我国的家长基本上扮演的就是学习者与支持者的角色。具体的参与方式有家长会、家长学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个别家长约见等。家长确实应该作一个虚心的学习者,学习教育儿童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即便是高学历的家长和学校教师,也未必懂得育人之道。为了配合学校的教育改革,家长也需要学习新的知识。

那么,他们是不是积极的学习者与支持者呢?此外,他们又能在哪些方面支持教师与学校呢?

陈铮家校合作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⑤显示,76.4%的家长没有班主任或其他任科教师的电话或电邮,36.4%的家长不能在家辅导子女的学业,35%的家长认为自己不需要补充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49.3%的家长不愿意义务为学校服务,31%的家长觉得自己在家长会上没有发言的机会,79.2%的家长没有参加过学校的家长学校。至少有一半的家长不是,或没有机会作一名积极的学习者和支持者。有的是自身的原因,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不愿意义务帮助学校;有的则是学校没有创造条件让家长参与学习与服务,家长没有机会向学校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参加家长学校。尤其是大部分家长没有教师的电话或电邮,又怎能经常与教师保持联系呢?

需要指出的是,家长的支持基本上是一种不直接参与教学与教务的外部支持,而且一般是被动的。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学校和课堂是教师的领地,除非得到允许,家长不能进入。95.2%的教师都不愿意家长坐在教室里帮助维护课堂纪律。当问及为何时,有的教师反问道“他(指家长)坐在教室里,那要我做什么?”而在美国,家长这样做很正常。在英语里,这些家长叫做“Room Representative”(家长参与课堂的代表)。他们在课堂上帮助教师做很多事情,比如给学生念书,帮助学生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维护课堂纪律,遇到特别活动时给学生制作专用服装等。⑥

家长参与广度不够。学校邀请参加家长委员会的家长往往是有一定社会关系和经济能力的家长,这就大大限制了家长参与的广度。家长主要是配合学校的工作计划,好像是学校领导的附属机构,既起不到独立监督的作用,也不能参与学校事务与决策。⑦在家长参与的深度上,家长委员会不够独立,其活动主要由学校来安排,其成员也主要由学校“邀请”。学校限制了家长的深入影响。再者,由于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我国的家长也不能像美国的家长那样,通过自己的组织来影响联邦和州的立法,发起大规模的教育活动,进行家校合作与家长教育的研究等。

家校合作基本以学校为中心,由学校单向向家长传递信息,如学校一般是在学期末开一次家长会,向他们通报学生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家长在假期中辅导学生学习的“任务”等。家长在整个活动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少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真正对话。这种参与方式往往单纯地围绕学校为其服务,家长比较被动。

再比如家长参与课程开发,这在美国也是常见的,而在我国仍处于落后阶段,抑或说是起步阶段。⑧

由此笔者得出一个结论,即我国的家长目前有一半不是积极的学习者,还有大部分家长只是或只能充当被动的、外围的支持者。即使作为支持者,家长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两国差异的原因分析

1.从法律体系方面来看

美国的家长参与学校决策,参与儿童教育计划的制定是受法律保护的。在理论上,美国的家长缴纳了教育税,作为纳税人,他们有权监督其税款的使用情况,这是美国家长参与学校决策的法律基础。美国1974年《公法93-380》规定,由联邦资助的学区和学校,应成立咨询委员会,委员应包括大量的家长,以协助教育项目的实施和管理。1975年以后,美国《残疾儿童教育法》出台,规定家长有权参加与其孩子教育有关的学校会议,有权对学校做出的决定发表意见。这部法规的作用远远超过了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对普通中小学的家长参与管理也有深远影响。不过,由于家长毕竟不是教育专家,在身份上,他们是学校的客人,他们的意见大多也是作为参考。⑨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专门制订家长参与教育的政策或法律,明确家长参与教育的合法权益,使家长在监督、参加学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活动时有法可依,合法地行使自己的权力,同时,强化家长对教育事业的参与,加强家长自我教育和教育孩子的责任。

我国的许多法律法规也对家长参与作了一些相关规定,如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对未成人的保护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同时,各省市为了配合国家的法律与政策,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有的法律条文把学校教育看做是很权威、很专业的事,家长无权过问,并且还要接受学校或教师的指导。此外,我国的教育法规没有赋予家长择校的权利和参与子女教育计划制订的权利(家长不能为子女选择设计课程)。而且我国的政策要求家庭要配合学校,学校要指导家长,但具体怎么落实,最后怎么评价没有明确的规定。⑩

2.从学校管理体制来看

在美国,中小学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具有高度的办学自主权。校长与教师、家长分享一部分权力。家长代表直接参加校委会,行使决策权。除此之外,美国全国校董事会联合会(National School Boards Association)还积极探索让所有受决策影响的人都参与决策的其他形式,即“分享决策”。其途径有组成“现场理事会”或“专题议事小组”,其中包括家长、学生、社区代表以及所有直接受政策影响的人群的代表。这类组织只能通过校董事会对公众负责,与校董事会权力共享,相互合作并且少数服从多数。{11}

我国的校长负责制实行的民主管理是内部的民主,教育法没有赋予家长参与学校校务的权利,学校没有开放给家长和社区。我国的学校管理体制比较封闭,没有吸收家长参与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没有合适的身份参与学校的决策。总的来说,很少有家长参与学校事务,更少有家长参与学校的决策,如对教师的评估,课程改革等,家长的权利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3.从思想观念方面来看

我国的家长与教师在教育观念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家长与教师之间还存在相互推诿教育责任、共育意识不强的现象。中国人一贯有崇尚权威的价值取向,在大多数家长心中,教师是儿童教育的权威代表。家长踏入学校参与学生教育似乎是挑战权威,破坏和谐,甚至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一些学校领导者和教师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反而时常给学校带来麻烦和干扰,学校若与家庭合作是自讨苦吃。也有人认为,家长整天忙忙碌碌,根本没有时间参与学校教育,或即使有时间也不积极。也有部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虽然欢迎家长在校外参与个别学生的教育活动和有组织地支援学校,但当家长进入校内干预学校日常运作和决策时,他们则不真正认可和支持,他们倾向于自我保护并产生某种程度的消极情绪,担心职业和形象受到挑战和威胁,他们怀疑家长的决策能力,认为家长介入校内事务是在监督、挑毛病。

注释

①杨天平:《鼓励和引导家长参与——美国中小学校教育管理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9期

②Maria Fishel,Lucila Ramirez.Evidence-Based Parent Involvement Interventions with School-Aged Children,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Winter 2005,Vol. 20,Iss. 4

③孙孝花:《谈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④http:// www.npta.org.com(美国全国家长教师联合会网站)

⑤⑨陈峥:《中美家校合作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2001级硕士学位论文

⑥Stevens,Brenda A.& Tollafield,Andrew. Make the Most of Parent Teacher Conferences,Education Digest,2003,69(1).

⑦李进忠:《走向共同责任的家校合作——国外的经验和我们的实践》,《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第7期

⑧汪菊:《课程开发中的家长参与》,《课程研究》,2003年第1期

⑩刘世稳:《关于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思考——中、美两国“家长参与”状况的对比和分析》,《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11}Boyd W.Boehlje. Share the Decision-Making. Education Digest,1995,3.

作者单位 云南省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角色参与 第11篇

一、中国在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过程中的现状及困境

中国的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早在2004年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产量国, 其年产量达到惊人的12亿吨。然而比这可怕的是, 这一数据还在以8% - 10% 的年均增长率逐年攀升。城市生活垃圾在增长的同时, 如果作为其处理主力军的政府没能在处理能力及技术研发上及时跟上垃圾产出的速度, 那么应运而生的后果则将是: 城市生活垃圾四处堆积、城市环境遭遇破坏、城市居民健康亮起红灯和一些甚至无法被事先预料到的惨痛代价。事实上, 中国政府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早已力不从心。

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 广州、北京和上海这三座在中国极具代表性的城市就其垃圾管理水平来面对现如今的垃圾产出实际上早已不堪重负。根据2014年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 上海市的常住人口超过2425万, 这一座人口特大型城市每天的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2万吨。学术界并不陌生的所谓“垃圾围城”极有可能成为这座城市在未来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更有人计算出一个相当形象的比喻, 称上海市16天的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就可以推积出一整幢金茂大厦, 该则比喻令人毛骨悚然。可见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急需集合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力量出谋划策、共寻出路。由于政府未能有效执行公共政策、 未能改变自身滞后的观念积极引入公众参与、未能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做广泛的宣传去告知人民大众、未能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的理论研究与技术支持, 以上海市为代表的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在全国都未能得到有效缓解。

二、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引入公众参与及重塑政府角色的重要性

中国的城市生活垃圾问题适逢改革新契机, 在中国政府不断强调深化改革的新时期, 引入公众参与及重塑政府自身角色的新政策刻不容缓。笔者首先将分别对所谓公众参与及政府角色的内涵与意义进行解释, 而后会分析改革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公众参与既可以是个体参与也可以是以组织的形式参与其中, 因此参与主体的范围可以说是十分广泛的。参阅相关法律文件的规定, 公众的定义指的是“一个或多个自然人或法人以及按照国家立法或实践兼指这种自然人或法人的协会组织或团体”。因而公众参与具体指的是以社会大众、各类社会组织、企业单位或个人为参与主体, 在其权利义务范围之内进行的有目的的社会活动。从广义的角度, 公众参与的社会活动指的是: “除了公民的政治参与外, 还包括所有关心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管理的人的参与, 要有推动决策过程的行动。在实际的活动中, 泛指普通民众为主体参与, 推动社会决策和活动实施等”。

中国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引入公众参与及重塑政府角色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 一)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特殊性

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归类于三大环节, 即垃圾收集、垃圾运转及垃圾处理。而其特殊性则主要存在于第一个环节垃圾收集中。社会大众、 企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及政府作为共同的利益主体, 只有全部参与到垃圾收集环节的垃圾分类过程中,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问题才或许能够得到最根本的缓解, 而紧跟在垃圾收集后的垃圾运转和垃圾处理环节也才能够更有效的运行。

在日本, 市政府不仅有明确的相关部门来专门负责城市中各个社区的居民生活垃圾回收, 该部门还会根据环境部门出台的相关规定, 向所在城市各个社区的居民下发“垃圾回收日历”, 该日历上详细罗列并明确了垃圾分类的方法。居民在简单参阅该日历后, 不仅能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及性质有所了解, 还能够在处理生活垃圾的过程中自觉将各类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大大减轻了政府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操作负担。这种由政府牵头, 隐形的培训与宣传方式不仅成本低廉, 而且效果十分显著。自此, 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环节不再单一地由指定的卫生人员完成, 而是由居民在家中自行完成, 高效且极大地节约了政府工作的时间和成本。

( 二) 政府主导一切的局限性

人们无法否认大政府或强政府对于中国具有的独特意义, 也没有人会否认政府对国家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作出的杰出贡献。但是这些都不足以证明政府工作的完善和无暇。特别是在世界大难题环境面前, 没有哪个政府勇于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并信誓旦旦保证还社会大众一个纯净无污染的家园。

在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上, 政府主导一切具有多方的局限性。社会大众对于环境问题不仅具有发言权, 在近些年来多起因环境问题引发的大型群体性事件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社会大众对于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因此, 政府如果要在自身不能高效处理各类环境问题的前提下, 还不积极引入公众参与寻求社会各界的帮助, 其合法性地位将会遭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造成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信任危机。

( 三) 引入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由于政府主导一切会有局限, 政府及公众都开始寻求在管理城市生活垃圾问题中填补局限的方法, 而引入公众参与则是一条颇有前景的出路。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主要有: 引入公众参与能够弥补政府政策制定的片面性。公众因为其自身作为直接利益相关者, 在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问题上一直有着强烈的参与愿望。引入公众参与不仅使得公众的愿望得到满足, 还能够与政府部门自身决策存在的不足产生互补, 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力度与政策合理性。第二, 公众的自身利益驱使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问题受到重视。没有人会愿意让自己生活在恶臭的环境中, 城市生活垃圾如果不得到及时的处理, 不单单会产生难闻的气味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对于企业单位的生产卫生条件也会造成极大的威胁。第三, 公众参与可以稳固政府合法地位, 增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感。 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往往产生于政府将公众排除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之外, 独揽大权。而公众参与不仅使公众的合法权利有着强烈的法律支撑, 公众参与产生的正面效应还能使政府从中获益。人们对于自身参与其中的事件一般会付出更多的努力与关心, 而相应最终结果的认知度也势必会大大提高。因此, 引入公众参与会增强公众对于政府决策的认知度, 政府合法地位也自然会得到认可与维护。

三、实现公众与政府间合作的有效途径分析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目标是使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则是沟通、合作及相互监督。如何利用政府与公众的新关系作用于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新目标, 或许可以参考借鉴以下三种途径。

第一, 从公众出发, 减少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以上海市为例, 上文中曾提及上海市16天的城市生活垃圾量可堆积出一整幢金茂大厦的形象比喻, 意在强调这座特大型人口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之高。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城市之一的上海, 市有关部门对此出台的政策着实不少。2014年, 上海市政府意在重点推进电子废弃物、废旧衣物、玻璃、废旧荧光灯等废旧物资的回收体系, 对城市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的减幅也确立了具体的目标, 即人均每日生活垃圾产量减少5% , 每日不能超过0. 66公斤。 只要大众能够逐渐产生拿菜篮或布艺购物袋购物的自觉性, 不久的将来浪费可耻、减排为荣的思想也会深入人心。也许只有这样真正的做到生活垃圾减量, 城市对于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的依赖才会减轻; 上海才能少几座金贸大厦般的垃圾摩天大楼; 中国才能不再为环境问题遭受国际指责; 世界人民才能居住在舒适宜人的环境中; 抬头蓝天、低头绿地的景象才会不再是奢望。

第二, 从城市生活垃圾下手, 变废为宝。科技的发展与人类大脑的进化意味着多元化思维的层出不穷。人们可以利用似乎是无形的太阳能发电, 那势必也能对有形的城市生活垃圾下手。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这一世界性难题的逆向思维或许也可以试着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研究与分析。各类企业也会因为城市垃圾低成本高利润的客观前景极力投身科研, 使得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率达到峰值。那时若科技能够支撑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率为90% , 那么像是苏家屯这样的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将会是原先使用年限的10倍。可见, 城市生活垃圾废物利用、分类回收再利用的作用之大。虽然以上假设颇为大胆, 但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是能够说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城市生活垃圾科学研究的紧迫性。

第三, 公众与政府高效合作, 携手克服难题。正如前文所述, 政府因为认识到自身主导一切存在的局限性, 将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入公众参与。那么如何使公众与政府之间高效合作, 强有力地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造成的垃圾围城困境呢? 笔者或许在自身并不全面地视角中, 愿将其归纳为如下四点: 首先, 政府部门真正抛开对于公众参与可能会造成政府工作困难的旧观念, 正确看待公众的观点和意见, 利用其多元化的组织构成, 全面彻底地剖析城市生活垃圾即将造成的危害, 及时出台对策。 其次, 公众放下惯有的不信任政府的思想, 站在城市管理者的角度帮助政府推进工作。再次,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无论是政府在推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过程中遭遇的财政不足, 还是公众在面对环境问题时普遍存在的搭便车心理, 市场作为最公正的调配机制, 有能力将政府与公众的利益双双调配至最大值, 从而以最优化的方案实现目标。最后, 国家立法机关出台相关法律, 保证公众参与的合法性。

四、结语

随着公众维权意识的增强, 环境问题导致的大型群体性事件频发, 而其中最直接的源头之一便是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政府失灵问题。从政府自身的管制视角出发, 政府引导公众参与, 能够在保证公众利益的同时, 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城市生活垃圾。从公众自身利益保障的视角出发, 配合政府参与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工作, 能够在有效推进政府工作公开透明化的同时, 切实感受到周围环境对自身健康的正负面影响。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中人均占地面积和人均资源可使用率告急的现象, 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自身的改革, 而此项改革或许就可以从当下最热议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着手。实行最大力度的公众参与和最彻底的政府角色重塑, 未来的数年内, 中国的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缓解。

摘要:作为21世纪衡量国家、城市文明及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指标, 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水平在当今的中国社会成为了阻碍其发展进程的最大顽疾。观念滞后、理论指导缺乏及政府低效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导致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陷入困境。就此现状, 引入公众参与及重塑政府角色或许是解决这一难题最有效的出路。公民、企业及各类社会组织的参与不仅能够减轻政府垃圾管理的无效性, 全员的合作互动与积极配合也会使得逐渐严重的城市生活垃圾难题和日益庞大的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得以处理和缓解。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公众参与,重塑政府角色

参考文献

[1]秦奥蕾.欧洲公众参与中的政府角色[J].济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3) .

[2]陈志诚, 曹荣林, 朱兴平.国外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及其借鉴[J].城市问题, 2003 (5) .

[3]王树文, 文学娜, 秦龙.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公众参与管理与政府管制互动模型构建[J].资源与环境, 2014 (4) .

[4]王子彦, 丁旭, 周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问题研究——对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经验的借鉴[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

[5]安奉钧.政府与环境互动关系的因素分析与应用[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2 (1) .

[6]尹瑛.冲突性环境事件中公众参与的新媒体实践——对北京六里屯和广州番禺居民反建垃圾焚烧厂事件的比较分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1 (3) .

[7]红光.日本处理城市垃圾的做法及启示[J].内蒙古环境保护, 2006 (12) .

[8]苏沛沛.浅析日本垃圾分类回收模式及对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启示[J].中国外资, 2011 (4) .

[9]张英民, 尚晓博, 李开明, 张朝升, 张可方, 荣宏伟.城市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与管理对策[J].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 .

[10]常杪, 李建军, 傅涛.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投资方式调研[J].环境保护, 2006 (11)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角色参与】相关文章:

谈大学生参与赛事志愿服务的动机及角色定位问题09-11

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05-12

重视参与05-12

企业参与05-13

农民参与05-22

工作参与05-29

参与环境06-07

认知参与06-13

领导参与06-24

生态参与06-25

上一篇:厦门理工学院下一篇:会展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