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群范文

2024-06-15

信息技术群范文(精选10篇)

信息技术群 第1篇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 信息量日益膨胀, 各种新的信息形式和处理技术不断涌现和发展, 这给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 需要不断调整专业课程的总体结构,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反映先进的信息处理方法和技术成果。同时, 随着各种学科的不断发展和相互渗透, 有必要引入了一些与专业有密切联系的“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 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视野, 促进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 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都将大有裨益。

我校信息工程专业是电气信息类宽口径专业, 以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利用为主线, 在专业方向上设置了: (1) 网络感测技术; (2) 网络通信技术; (3) 信息处理技术三个专业方向。为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 开展对信息工程专业信息技术课群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对现有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专业需求进行分析, 科学合理的调整相应的课程, 促进本专业的健康发展以及信息学科相关专业的交叉和融合。不仅能使我校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紧跟时代的步伐,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适应能力。不仅能使我校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具有明显特色, 而且能带动我校信息类专业相关课程和实验室的建设。

二.信息工程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群改革方案

主要包含设置符合培养目标要求, 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 调整和更新教学课程和内容以及选取和调整合理的专业选修课和交叉课程, 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方向的培养等三个主要内容。

1.明确培养目标要求、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电气信息类宽口径专业, 培养具有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利用等方面知识, 能在信息产业等国民经济部门以及国防部门从事电子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及制造等方面工作的信息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 培养要求

学习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具有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系统掌握信息学科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系统掌握信息的获取、传递及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 .具有电子与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 、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信息理论与编码、数据结构与算法、感测技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

(4) 、特色课程

感测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虚拟仪器、网络应用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语音处理。

2.计算机系列课程设置方案

(1) 培养目标

信息工程类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富有创造性的工程科技人才。学生应系统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学生除了会使用已开发的软件包外, 还应对已有的软件包进行二次开发或直接利用某种高级语言进行设计开发;也能从事控制电路、接口电路等方面的设计与调试工作。培养学生具有在信息工程等领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开发、教学工作的能力。

(2) 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计算机系列课程的教学学时占总教学学时的15%左右较适宜, 总学分控制在30左右。课程设置依课程类别不同而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3)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3.调整和更新教学课程和内容

设置符合培养目标要求, 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 调整和更新教学课程和内容以及选取和调整合理的专业选修课和交叉课程, 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方向的培养等是本次教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我们在信息技术课群建设中开展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理顺专业方向的课群体系, 使课程建设适应专业方向发展的需要。目前, 信息技术课群体系有《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实时操作系统》共七门课程, 涵盖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主要课程, 构成专业方向的课群体系。在实验平台建立之前, 很多课程没有设立, 其中有些理论教学内容有重叠之处, 实验课时较少, 有的课程根本就没开实验, 有的课程只是开了演示性实验, 学生意见较大, 教师也觉得没有到达应有的教学效果, 在实验平台建设期间, 我们对课群课程先后进行了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重新编写了五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 对这些课程中有些重复的内容作了调整和变动, 对原有的实验内容作了改进和新的设计, 并且增加了每门课的实验内容, 学生通过这个平台能够进行七门课程的各种实验, 完全满足了课群对实验的要求, 实验室建设也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使专业课程结构更趋合理, 内容更加充实、丰富。

第二, 通过信息技术课群建设, 促进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验室的建设。平台的建设不仅为计算机网络通讯课群实验提供了实验手段, 并且为专业其他课程实验提供了舞台, 提供了课程在系统中的作用和课程之间的联系, 增强学生的工程系统观念。同时为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提供了实践的平台。为此我们在课群建设中首先保证好实验学时, 其次在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上加强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比重, 尤其是系统性实验教学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课群各门课程设计性实验比重达到7 0%, 并增加一次综合性实验。通过信息技术课群建设有力促进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验室建设。

三.结束语

《信息工程专业信息技术课群教学改革的研究》紧密联系专业课程, 理清专业选修课与交叉学科的关系, 用信息技术课群的建设促进教学改革, 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学科建设, 同时也促进了科研的开展, 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摘要:本文对我校信息工程专业信息技术课群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和探讨, 围绕着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总目标, 科学合理的调整信息技术课群, 促进本专业的健康发展以及信息学科相关专业的交叉和融合, 形成了一定的专业特色。

关键词:信息技术,改革,交叉融合,特色

参考文献

[1] 朱秋萍, 方志豪.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高等理科教育.2001, 39 (5) :87~91

[2] 崔丽珍, 金华明.普通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2:47~58

电子信息专业特色课程群建设与探索 第2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特色课程群;课程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稳步前进。也因此,许多高校开设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然而,这个专业的界定很模糊,课程内容不断扩充,同时随着专业细分,自动化、计算机、电控等专业也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电子信息专业的课程就没有太多特色可言了。

一、课程群建设的意义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比较热门的专业,也是许多优秀考生的选择。然而有的院校为了增强这个专业的特色,开设专业时在课程设置中又添加了许多课程,如计算机、电器控制、通信等专业的核心课程,这样做反而使教学产生了迷茫,也使学生学习的不专心,学习内容庞杂[1]。

课程群建设指的是应用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在教学计划中针对可以构成教学内容体系相关课程的重新规划整合、建构而成的教学课程集合。通过对电子信息专业特色课程群的建设,可以确立合理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提高课程群师资水平,提升教学成效,突出专业特色,并带动其他基础学科的学习,从而促成学生能力、素质、知识的全面提升和协调发展,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效果。本文将尝试对新发展起来的两大课程群体系进行阐述。

二、课程群建设内容

专业定位是课程群建设的基础,要让电子信息专业界定明晰、特点突出、对人才更有吸引力,首先要明确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从学生毕业之后所能从事的工作方面进行界定。电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信号检测、无线终端技术等的研究、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工作。这样,就可以将本专业的定位定在智能无线终端和智能电子产品的开发与研究上。所以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课程群可以划分两个课程群:微波射频课程群和嵌入式系统课程群[2]。

(一)教学基础建设

1.嵌入式系统课程群建设。嵌入式系统是一种应用性技术系统,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和各行业具体应用结合起来的产物,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知识集成系统。设计的嵌入式系统的课程群可以包括以下内容:硬件架构、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软件编程和外围设备接口与驱动等。嵌入式系统课程群注重学生在电路设计和软件开发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这个课程群还有包含嵌入式系统组成、嵌入式Linux开发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片上系统开发技术、电子线路CAD等课程。

2.微波射频课程群建设。现代无线通信、微电子技术、电机科学、纳米技术、卫星通信等技术都是以微波技术和电磁场技术为基础的,微波技术和毫米波技术也是现代化武装信息化的核心技术支持[3]。

因为微波射频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微波与射频电路设计领域也受到了科技和工业方面的关注。微波射频技术在航空航天、雷达、电子对抗、国防、兵器等各个领域均在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产生了对深入掌握微波射频理论的工作人才的大量需求。

对于电子信息专业来说,微波射频拓宽了这个专业的口径,而且也是通信专业的特色课程。为微波射频这一课程群设置的课程有:电磁波和电磁场、信号与系统、微波技术与天线、信号检测与处理、射频电路CAD、射频电路设计原理与应用、射频电路课程设计等。

(二)实验室建设。电子信息专业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性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是电信专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实施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重要作用[4]。

近几年,各个高校都加强了实验室建设,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也开始了实践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建设方案

课程群建设要设立总负责人和各个课程负责人,总负责人负责协调各课程的设置和课程成员的分工,课程负责人负责本课程的建设。在进行课程建设时,要先确定课程群框架结构、再展开设置各科课程,课程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相结合,形成有机整体;教学内容建设和教学基本功练习都要给予重视,根据学生反馈的建议和意见为主要评价方式和改进方向[5]。

在各个科目的课程设置中,要依据课程群体系结构和内容进行扩展和规划,结合信息专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处理好新旧知识关系,制定知识点分布方案,充分规划和利用好有限课时传授教学内容。在具体教学方案的设计中,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创建好各门课程的多媒体材料,还为学生提供实验室和专业实习的条件。

四、结束语

课程群的建设能够更好地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创建意义是很大的。这个课程群建设的特点在于紧密围绕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梳理各主干与非主干课程间的关系和内容上的衔接,对整合课程资源、形成理论联系实际、服务与应用等都有重要作用,最终建立起一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人才的体系。希望能够培养更多更适合实际工作需要的优秀电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龙胜春,沈永增,何通能.高校电子信息专业特色课程群建设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0(04):56-58.

[2]吴伶锡,詹杰,周仁龙.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3):36-37.

[3]范程华,陈明生.基于教学团队及特色专业的课程群建设研究与实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06):78-79.

[4]金宁,王秀敏,李九生.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群建设[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10(32):23-25.

信息技术群 第3篇

近年来,各种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已逐渐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站也成为各政府部门、机关单位、工商企业的首要信息发布平台。随着网站建设的深入推进,网站内容日益丰富,功能逐渐增强,“网站群”建设模式被众多单位采用。网站群是多个网站的集合,网站群的信息容量逐渐向海量的方向发展,其数据管理的复杂度远超单个网站,加之现在各种黑客技术泛滥,一旦发生信息安全事故(隐私泄露、数据丢失、恶意篡改等),就有可能给整个网站群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甚至于面临网站被关停的风险。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WG-CMS)作为网站群建设的系统工具,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如何保障网站信息资源的安全,是每个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实施人员所必须认真分析与考虑的。本文从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WG-CMS)中的数据共享与呈送、系统授权管理机制、信息流转环节入手,论述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WG-CMS)中的信息安全保障技术。

如无特别说明,本文用WG-CMS缩写代表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2. 网站群概述

网站群是由统一规划建设的若干个能够相互共享信息、按照其隶属关系组织在一起,既可以统一管理,也可以独立管理、自成体系的网站集合。

我国网站群的建设,按照网站群的建设范围和网站群建设技术的逐步发展,可以归纳为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链接嵌套阶段。这一阶段是网站群建设意识的萌芽阶段。网站建设单位已经初步有了信息共享的愿望,上级单位要求各下属单位网站在自己的站内通过链接的方式组织信息内容。各个网站的风格设计、栏目规划、内容信息等都是各自独立维护。因此,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完全未经规划、没有统一管理需求,事实上是各自独立的一群网站。

第二阶段:外观形象统一阶段。这是网站群建设的方法论提出阶段。这一阶段网站的建设单位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各下属网站需要从网站的栏目规划、页面风格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总体规划,以展现上下一致的整体风格。但在实际的建设中,各网站的关系仍然处在一个平面上,没有隶属关系,且各个网站相互独立,信息不能共享。信息的组织还是通过互相嵌套信息链接完成,因此,这阶段的网站群建设的特点是有了统一的外表,但各网站间的信息互相孤立,不能统一管理,其实际还是各自独立的一群网站。

第三阶段:业务整合阶段。这是网站群建设的技术探索阶段。网站建设单位因业务需要,要将分散在不同物理位置的独立网站整合在一起,实现业务信息的共享。此阶段的特点是,利用了很多第三方产品如Biz Talk、Tong Link来管理、维护网站的信息,通过数据同步手段来整合已经存在的各子网站。但这样形成的网站群存在很大的缺陷,信息只能通过被动的同步手段,形成一个单向的共享路径。各个网站的后台信息管理系统各自独立,各网站的信息不能充分共享、不能统一管理。在检索信息时只能到网站各自的检索系统中查找,不能实现基于网站群的联合检索。

第四阶段:网站群建设系统化阶段。这是网站群建设的繁荣阶段,网站群的建设模式日趋稳定,建设技术已相当成熟,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基于网站群模式的内容管理系统(WG-CMS)。利用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WG-CMS),可以实现建设单位统一规划、统一实施或分步实施的建设要求,WG-CMS中,所有的网站运行在同一个管理平台上,通过统一授权平台,实现子网站的统一管理,各网站的信息均可独立维护,但数据集中存储于同一数据库中。所有子网站信息均可通过全文检索平台,检索该网站群内所有网站的数据。此阶段特点是网站建设系统大量推出,诸多先进的技术如Web2.0、网站静态化、全文检索等技术被大量应用到网站群建设中,提高了网站的服务能力、提升了用户的浏览体验。

第五阶段:网站群系统云阶段。网站群建设发展到高级阶段,许多新的需求逐渐提出,云计算下的网站群建设理念应运而生。云阶段网站群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网站群数据的云存储,在数据结构上让各子站充分的独立,各子站都能实现自己的数据结构并独立存储网站数据。这也使以往单一数据库存储所有子站数据的建设模式受到挑战,将网站群技术导向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3. 数据共享与呈送的安全保障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WG-CMS)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群内的各个子网站数据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在数据共享的时候,如何保证数据正确的共享给指定主体,即实现有限制、可控的共享呢?同样,在数据呈送的时候、在有多条数据操作链路并发的时候,如何保证数据高效、安全的提交呢?数据总线技术与消息队列控制技术为网站群数据共享与呈送的安全保障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1)数据总线技术

数据总线(Data Bus)作为一种技术概念和一种实施规范。它规范了应用系统之间、程序之间、容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的设计和实施思想,统一了数据共享方面的编程规范和集成规范。数据总线(Data Bus)是应用系统集成的重要理论基础,规范了一个大的集成应用系统中同构系统、异构系统等方面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的实现方法。

数据总线技术的实现方法中统一了数据访问接口,将网站群中的每个网站视为一个集群节点,通过网站群数据服务总线,实现同一技术构架、不同数据后台、不同物理位置的网站数据交换。网站群的所有数据操作均通过该接口完成,统一了数据操作出入口,通过数据操作安全认证配合操作日志记录,使得所有数据操作行为可溯,做条每条数据操作均有责任主体。数据总线技术明确定义了数据操作接口,通过相应的代码封装,集合用户认证、权限查验、防SQL注入检查、提交数据完整性检查等方法,可以确保数据在共享与呈送时是单例的、可控的。

2)消息队列技术

消息队列控制器(MQC)是WG-CMS中的核心组件,基于消息通讯机制原理,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信息传输体系。这里把WG-CMS提交到消息队列控制器处理的数据定义为消息,比如:系统中传输的各类数据信息,某个子站向其它子站发出的处理请求等都可以作为消息。所有接收到的消息通过消息队列控制器存储于消息队列中,并通过消息重发机制防止数据丢失,保证消息传输的稳定可靠。消息处理程序根据消息的具体信息,通知系统调用对应的消息处理子程序对消息进行分析、处理。使用消息队列控制技术能够支持WG-CMS随时监控系统的工作情况(监控等待队列消息、错误队列消息等),准确了解信息的处理情况。

每一个消息都由两部分组成。

(1)消息描述符(Message Discription或Message Header)即消息头,用于描述消息的特征,表明消息的身份。如:消息的优先级、消息Id、安全认证信息等。通过消息头,消息队列控制器的处理程序就能方便区分各消息类型,从而通知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WG-CMS)调用对应的消息处理程序;

(2)消息体(Message Body),即用户数据部分,消息体可以是用户数据、信息内容、安全认证信息的数据集合,作为输入参数供消息处理程序调用。在消息处理程序中通过对消息体数据校验,凡是不符合校验要求的数据都作为脏数据立即丢弃,不再向下一级处理程序提交,达到保证传输数据安全可靠的目的,从而确保网站群数据共享与呈送的安全。

在消息队列中,消息分为两种类型,临时性消息和永久性消息,临时性消息是存储在内存中的,为了提高系统性能而设计,当系统掉电或消息队列控制器重新启动时就会丢失。当用户对消息的可靠性要求不高,而侧重系统的性能表现时,可以采用这种类型的消息。如在发布生成网站静态页面时,可使用临时性消息,因为页面信息可能会随时更新,新的消息会随时覆盖旧的消息,这样只需要提取最近的消息处理即可。永久性消息是存储在硬盘上,并且纪录操作日志,它具有高可靠性,在网络和系统发生故障等情况下都能确保消息不丢、不重。系统重新启动后消息队列控制器可立即读取保存在硬盘上的永久性消息,由消息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4. 组件及数据访问权限控制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WG-CMS)作为一个多用户系统,用户角色的差别导致其在系统内享有可用资源的不同。要使各用户的操作在系统内严格隔离,从而保证用户的数据完整性,保障数据安全。因此,系统必然存在授权管理问题,即如何建立授权机制的问题。授权机制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整个信息资源系统的可控性和安全性。这也是当前各网站群建设单位在其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WG-CMS作为多用户系统,必须具有完善的组件及数据访问权限控制功能,对系统中各功能组件、各数据项访问作精确授权控制,保证WG-CMS系统的严谨性,杜绝系统操作中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WG-CMS系统要实现授权机制的精确管理,应当视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在不同的信息处理环节中使用不同的授权模式或多种授权模式结合使用。

1)统一权限验证

统一权限验证即用户登录后,在允许访问的资源内可以任意切换,权限验证是统一验证的,各功能应用中不再做验证。系统管理员在用户初始化时把相应的功能模块授权给指定的用户使用,该用户登录后的可见资源即是已经授权的可访问资源。

(1)针对信息资源授权:对于信息资源目录中某一具体的信息资源而言,确定哪些用户组/角色或级别的用户可以对该信息资源拥有权限;

(2)基于用户组/角色授权:明确用户身份,对于属于某一用户组/角色或级别的用户,确定可被授权的信息资源列表;

(3)基于具体功能组件授权:对如“查看”、“编辑”、“审核”、“发布”、“删除”等操作分别授权,实现细粒度的权限管理。

2)分级分类授权

通常网站群的建设由其上级机构发起,上级建设单位通过WG-CMS管理下级网站并指导下级网站的信息填报及发布。因此,对于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WG-CMS)的功能组件及数据项要实现分级分类的授权管理,把网站群内不同级别的网站按其从属关系隔离。使各子网站可以独立维护其网站内容。

(1)上级系统管理员对下级系统管理员授权;

(2)本级系统管理员只能对本级的非管理员帐户授权;(3)下级管理员只能在其本身的可访问资源范围内授权;(4)针对信息资源授权:对于信息资源目录中某一具体的信息资源而言,确定哪些用户组/角色或级别的用户可以对该信息资源拥有权限;

(5)基于用户组/角色授权:明确用户身份,对于属于某一用户组/角色或级别的用户,确定可被授权的信息资源列表;

(6)基于具体功能组件授权:对如“查看”、“编辑”、“审核”、“发布”、“删除”等操作分别授权,实现细粒度的权限管理。

5. 信息流转安全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WG-CMS)一般通过工作流的方式管理信息的流转。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部分自动执行的过程,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WG-CMS使用工作流管理网站群信息的审核-校对-发布流程。工作流依据事先定义的参数执行,其流转环节的参数是可见、可配置的,因此,要保证信息流转过程中的数据不丢失或被篡改,保证内容安全,必须对工作流的执行进行监控,在必要的环节中加入相应的权限验证、数据合法性检查,保证信息在处理环节中的变更可追溯。

1)动态权限检查

信息在流转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修改某些属性,在修改这些属性之前应该加上权限验证以保证数据是合法修改的。在工作流的执行环节中,在环节结束及进入下一个处理环节时必须针对该流程的业务逻辑要求,作数据合法性及完整性检查,保证传递给信息流转过程中下一环节的数据是符合业务逻辑要求的;对流转环节的进入进行身份验证,必要时加入即时告警功能,通知WG-CMS系统管理员介入到信息流转行程。

2)信息追溯管理

WG-CMS的信息流转中,凡基于信息发布、浏览、修改、删除等功能的操作,应该实现对信息的追溯管理功能,把流程执行中相关处理信息详情进行日志记录。对某一信息,记录在某一时间段内或某一流转环节中,有哪些用户对其进行了操作(包括修改、发布、删除等),有哪些用户对该信息进行了浏览;对于信息流转中涉及到的用户,应该记录某一用户,在某一时间段内或某一流转环节中,对哪些信息作了什么操作。通过日志记录,WG-CMS就能实现信息处理流程的追溯,保证信息在流转中的数据变化可查、可还原。

6. 部署防篡改工具

目前,网站安全主要是由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与防病毒软件构成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来自互联网的安全威胁形势严峻,网站群的安全防护尤其重要,除了上述三层防护外,可以部署第三方安全防护工具:网页防篡改系统。网页防篡改系统部署于网站服务器中,可以对指定网站的各类资源文件包括各类静态网页、动态脚本、图片、视频、文档等实体文件进行实时监控和防护。

摘要:互联网应用的飞速发展,各类网站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作为信息载体的网站,需要对其海量的信息进行分门别类但又统一集中管理,对于这种多元化的信息管理需求,网站群建设模式应运而生,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作为网站群建设的基础平台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的关键环节(数据共享呈送、组件授权及访问控制、信息流转安全、安全辅助工具)的信息安全保障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

关键词:网站群,网站群内容管理,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群 第4篇

【关键词】转型发展;课程群;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1.引言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其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但数据调查显示,很多企业还存在用工“荒”、难以找到所需的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这一现象说明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人才供给过剩,另一方面人才的大量需求又得不到较好的满足,其主要问题不是人才培养的数量,而是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对接,出现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而制度性根源来自现有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本文根据我院课程设置的特点, 搭建信息类专业课程群, 以有效解决该信息类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探索出适合于地方本科院校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为企业培养高端人才。

2.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以成果导向教育为核心,根据国内外对人才的需求,确定培养方案,根据毕业要求,确定课程体系结构,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性质不同,信息类专业课程群内分为四个类型,即:电子技术基础类、通信技术基础类、信号处理类和计算机技术基础类。其中,电子技术基础类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电路分析”等课程;通信技术基础类包括“通信原理”、“高频电子线路”和“电磁场与电磁波”等课程;信号处理类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DSP原理及应用”和“MATLAB系统仿真”;计算机技术基础类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这些课程是信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程内容改革要从整体考虑,即应着眼于课程群建设为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和改革。例如,在电路基础课程中适当引入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器件的介绍,并在课程中以例题形式说明其基本的模型和分析方法,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不再讲授LC振荡器,但加强RC振荡器原理分析,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 则重点分析LC振荡器, 不再讲授RC振荡器的内容,通信原理课程重点分析通信系统的数学关系,侧重于信号的处理,而不讲授通信系统的内部电路,这一方案的成功实施将不仅能够解决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而且通过优化还理顺了课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一、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对专业技能要求十分突出的课程,希望通过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从而达到“熟练应用”的目标,我们采取将课堂从教室直接搬到实训室(机房)上课,学生人手一台电脑,并配备丰富的教学案例资源、与教学资源,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将案例贯穿整个课程(群),加强学生对课程体系的整体认识,将项目实践同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实践整合课程,坚持理论与实验融为一体,即理论融入实验、实验融入理论。

第二、改革项目技能训练模式。项目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两方面能力:项目实战能力和非技能能力。项目实战能力是通过项目开发实训,参加软件项目开发,积累项目开发经验,提升软件开发经验。

第三、改革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实行课程性考核和阶段性考核相结合。课程性考核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和阶段考试,过程评价是课程性考核的重点,包括课堂测试成绩、项目案例完成成绩、出勤率、课堂表现成绩、职业素养表现和阶段项目完成成绩;阶段考试即某课程群学完以后进行的阶段性考试,考试范围融合课程群的所有知识点,分为操作技能考试和理论知识考试,考试题型多样化。

第四、改革考核方式。为配合教育部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可采用无纸化考试系统,培养和考查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实践能力,改变传统的“一卷定成绩”考核方式。

第五、建立微课,开放网上教学平台。

4.构建新颖的校企合作模式

第一、学生进企业学习,企业工程进校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企业学习培养方案是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企业学习所专门制订的,主要包括本科四年期间的企业学习目标、内容安排与要求。其目的是依托与学院合作的国内外企业和校外实习基地,以企业人才的需求为依据,采取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在企业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第二、重视双师型师资培养,组织教师下企业参与项目开发与专业技能培训,使教师成为合格的工程师,在教学中以实践经验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溶于实践中,理论指导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及应用能力。

5.结论

本文针对我院信息类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的专业基础课程层层递进并相互嵌套,具备内在的有机联系并注重培养学生在工程能力上逐步提高,由刚开始的完成简单的模块化工程任务到后面能完成复杂的工程项目,从具体工程应用的某个点切入,逐步发展到更为具有可迁移性的工程能力,符合通信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赵玉娟,张浩军,王晓松.卓越背景下能力导向型软件工程课程群建设方案研究.计算机教育.第12期,2015:74-77

[2]张洪业,周欣欣,宋人杰.程序设计类课程群建设研究.现代计算机,2015:28-30

[3]梁本来,冷令,余姜德.高职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计算机教育.第11期,2015:39-43

(基金项目: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学改革课题资助(RKJGZ1425),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资助(湘教通[2012]401号))

信息技术群 第5篇

关键词:学科竞赛,课程群,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如何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至关重要。而参加科技竞赛,可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因此,科技竞赛课程群的建设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十分必要。

1 现状分析

作为一个宽口径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涵盖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其培养目标是要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科学思维能力强,并且要接受专业实验以及初步科学研究的训练,能够系统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技能,灵活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嵌入式网络技术,兼具软、硬件综合开发能力,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电子信息科学迅猛发展,能在电子信息科学、电子技术与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从事相关科技研发、设计制造,应用制造与技术管理等工作的理论与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同样注重良好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对教学环节的优化,使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知识更新及创新思维的能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主要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行业涉及电子设备制造、信息系统集成制造、嵌入式软硬件开发等企事业单位。

1.1 专业口径宽,特色不鲜明

要形成一个专业,至少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第一是对特定科学问题的研究,第二要具备特定的理论基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研究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检侧、控制和加工处理的综合型技术科学,是一门知识密集度高、发展和更新十分迅速并且具备很强工程应用背景的技术学科。目前,本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英语等基础性课程,电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自动控制理论、单片机、微机原理和数字图像处理等电子类课程和C语言、汇编语言等程序设计性语言课程。其涉及知识面相当广泛,可以说是多学科课程的综合,并不存在自己的专业特色和独有的基础理论体系,与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差别并不是很大。

1.2 雄厚师资力量的薄弱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存在于目前国内的许多综合性大学、工程类院校以及部分师范类院校,以培养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同时为了满足企业、公司和事业单位的需求,它们几乎都属于非师范类专业。因此,目前大多数院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师是既没有系统的教育背景又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的硕士或者博士研究生,从而造成本专业师资队结构不合理。伴随着新技术、新器件层出不穷,电子信息专业的发展日益迅速,因此,着力培养一批理论知识广泛、动手能力强同时接受过系统的相关专业教育的合格教师,将会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与发展。

1.3 忽视实践教学环节

对于开设实验实践教学的大部分院校而言,实践教学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很多实践课程过于形式化,它只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品。实验内容过于单一,以演示性、验证性居主导地位的实验课程中,学生在课上仅仅是开关电源、观察现象、记录结果而已。设计性与研究性的实验内容相对过少,并且在实验教学实践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仅仅是被动接受,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扩散受到严重阻碍。加之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单一,其作用无法有效发挥。大部分实践教学基地成为学生专业实习或毕业实习场所,难以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发挥作用,与企业合作进行实践教学的则少之又少。因此,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与设计也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实际需要。

2 科技竞赛课程群的构建

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起源于韩国(目前改名为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是在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资助下的由韩国汉阳大学汽车控制实验室举办的以HCS12单片机为核心的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由组委会规定一个标准的汽车模型、直流电机以及可充电式电池,参赛队伍要制作一个能够自主识别路径、稳定性高的智能车,使其能够在专门设计的跑道上自动识别道路行驶,跑完全程用时最短、没有冲出跑道并且技术报告评分较高者为获胜队伍。该智能车的设计与制作涵盖了自动控制、模式识别、传感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计算机、机械和能源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对学生综合知识运用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以“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比赛为例,一辆完整车模的制作,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有:(1)主控部分xs128/K60涉及到C语言、单片机原理;(2)外围电路电机驱动、电源模块等涉及到电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3)电路板的制作,要求学生很好地掌握Protel/Altium Designer;(4)参数整定部分涉及到自动控制原理;(5)其他部分如传感器、舵机、陀螺仪、编码器的运用以及整车的结构,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还要大胆创新。上述内容几乎涵盖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

由此,可以围绕智能车,建立科技竞赛课程群体系。首先,对大一新生进行电子工艺实训,使其掌握手工焊接技能。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理解书本上的电路是如何在电路板上实现其功能的,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电子信息这一专业。由参加过比赛的同学将智能车展示给他们,并对其进行详细讲解,交流心得,激发起新生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兴趣,能够主动学习科技竞赛课程群里每一门专业知识,做到在课堂上超前于老师。大学不同于以往学习阶段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要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而不是被老师牵着走。科技竞赛课程群的建立,有利于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自主学习。

3 课程群体系实施

3.1 改革教学模式

(1)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竞赛项目为载体。现有教学模式中,尤其在实验课的教学环节中,大都是由教师安排实验内容与进度,显然教师处于主导地位,通常情况下,学生仅仅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实验内容进行验证,而不是自己进行实验设计与动手验证。实验指导书中包含了完整的实验原理图和实验步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其基础始终都在于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而课堂是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想通过科技竞赛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关键点,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基础性作用。

(2)在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实践表明,参加竞赛并取得理想成绩的同学,都是能够做到自己主动学习的。近两年,唐山师范学院参加飞思卡尔比赛的学生里面,都有应用物理专业的学生。他们都是本着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兴趣,然后找老师要相关资料,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去实验室学习。这样的学生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这一领域里,会有不错的成绩。

3.2 建立保障机制

建立合理的保障机制,能够确保培养模式稳定、高效运行,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

(1)完善管理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定相关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完善相关制度标准与技术规范,从制度上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规范有序。为了顺利建设科技竞赛课程群,需合理设置相应的应用实践能力考核制度。可以将考试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为创意知识理论的书面考试,是考试重点。模块二是针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考察,比如,让学生进行电子线路的创新性设计,考察其创新能力,还可以在学生的合作探究实践过程中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建立指导教师队伍。在科技竞赛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学生,教师是保障,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的自觉性与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更有效发挥。因此,成立一个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指导教师队伍十分必要。要鼓励教师也投身到科技竞赛中,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指引与鼓励。

4 结语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快速发展、宽口径的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对其就业形势起了决定性作用。通过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科技竞赛课程群的教学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数电、模电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单片机、C语言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理论基础、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基本原理和知识;更深入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掌握查阅资料、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相关信息的途径;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可以说,高水平的科技竞赛既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又能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徐萃萍,孙方红,张洋,等.关于大学生“应用创新型”实践平台建设的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1):70-72.

[2]丁珠玉,樊利,周胜灵.以科技竞赛为载体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能力[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37(4):205-207.

[3]姚缨英,范承志,林平,等.电类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3).

信息技术群 第6篇

本文首先分析唐山师范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 然后将专业主干课分成三个大类建立课程群, 并对课程群课程体系建设实践进行探讨。

1 教学现状

唐山师范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4 年开始招生, 是由原来物理专业电子技术方向发展而来。培养方案经过几轮修改, 已形成比较稳定的课程结构, 各门课程都制定了理论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根据该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 发现各门课程教学中有如下情况:课程都是由主讲教师按照理论教学大纲及实验大纲讲授, 以教师为中心, 各自开课, 各门课程主讲教师之间缺少交流, 有些内容在相关课程中存在重复讲授现象, 而且实验课程相对独立,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间教师缺乏沟通, 以致理论课与实验课结合不紧密, 且验证性实验开设较多。因此, 需要利用课程群整合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 进行教学改革。

2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群构建

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课分成三个大类建立课程群:电子技术类、信号处理类、计算机控制类。对各课程群内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 压缩重复内容, 调整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类课程群包括: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EDA技术五门理论课程及其相关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和电子工艺实训。该课程群内部课程偏重于硬件内容设计, 而且开设学期比较靠前, 学生对电子信息没有任何概念。这类课程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中,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愿意学习这些课程,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信号处理类课程群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与应用、MATLAB四门理论课程及相关实验课程。该课程群内部课程概念较多, 应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在讲解理论概念的同时, 还要讲清楚理论概念或方法如何应用到实践中。

计算机控制类课程群包括: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ARM四门理论课程及其相关实验课程和课程设计。该课程群内部课程侧重于软件与硬件的结合, 不要在讲解过程中只注重软件的应用, 而忽略了软件程序与硬件电路的关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课课程群具体分类见图1。

3 课程群课程体系建设实践

3.1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之后,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对教学效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根据各自课程的特点改革教学方法。例如, 电子技术类课程群中的课程大多都是在学生刚入学时接触的, 学生对各种元器件的概念不清楚, 所以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应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 在演示和参观的过程中, 使学生尽快掌握各种元器件及电路的性能。要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 初步掌握电子技术的分析设计思想。信号处理类课程群中的理论概念较多, 而且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 所以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应用讨论法, 在全班讨论、小组讨论等过程中,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多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计算机控制类课程群中的课程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所以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应用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 在练习中掌握比较难以学习的程序设计或系统设计内容。

3.2 调整教学大纲, 删除重复内容

各课程群内部课程, 因为有很强的相关性, 所以课本有许多重复内容, 在讲授过程中如果重复讲授将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 所以经过课程群内相关课程教师研究讨论, 调整了一些课程的教学大纲, 删除了重复内容。如:例如, (1) 《信号与系统》中已经系统讲解过离线时间系统的表示方法和Z变换的相关知识, 所以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第一章离线时间系统的表示方法和第二章Z变换的内容就不用再系统讲授, 只需要把主要结论总结一下即可。原来《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大纲中这两部分教学需要8 学时, 调整后这部分内容只需要用1 ~ 2 学时进行讲授即可, 为后续课程节约了6- ~ 7 课时。 (2) 《电路》课程中有一部分内容是讲解拉氏变换内容, 而这时还未讲授《信号与系统》课程, 此时讲解效果并不好, 因后续专门有《信号与系统》课程, 所以《电路》中拉氏变换的内容可以不讲。 (3) 还有一些锻炼焊接能力的课程, 比如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中, 老师就设计了4 个学时的焊接收音机练习, 这个学时比例在总共18 学时的实验课程中过大。而且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大一进校时, 就已进行开设了《电子工艺实训》课程,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焊接实践, 课时比4 学时长, 而且效果要好很多。所以在大二时, 再进行一遍焊接训练明显不太适宜, 所以经过调整, 取消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的焊接练习, 改成了震荡电路的实验, 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3.3 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环节主要可进行如下改革。 (1) 各课程群内部形成一个整体, 统一规划实验内容。如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中设计过的数字时钟实验, 在《EDA技术实验》里面同样设计数字时钟实验, 这样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两门课程在设计时的联系与区别, 能够更好地掌握理论课程内容。 (2) 围绕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竞赛内容, 开展实践教学环节, 使学生将所学内容更好地用于设计和实践, 让学生在平时课程实验中, 就接触与竞赛相关的内容, 培养他们专业兴趣。如在《电子技术类课程设计》中引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简易数控直流电源”, 通过实践发现, 学生在做这类题目时, 兴趣更高, 完成效果更好。 (3) 以前该专业实验课程, 验证性实验较多, 学生只需按照实验指导书在实验箱上简单连接几个导线就能解决问题。现在实验课减少了验证性实验的比重, 增大了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环节,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 提前设计解决方法, 以解决所提问题。

3.4 重视绪论课程的讲解

每门课程均要重视绪论课程的讲解, 许多任课教师不重视绪论, 认为绪论课程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 但是如果讲解好绪论课程, 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这门课的重点内容, 对课程有一个宏观认识。尤其课程群内后面的课程, 一定要在绪论中讲清楚本门课程与前面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便于同学了解和掌握。

3.5 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联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部分课程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分别为不同的老师担任, 虽然有相关的理论课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 但是还是存在严重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脱节现象。理论课教师和实验课教师间缺少沟通, 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因此, 在制定新的教学大纲时, 课程群内教师应集体讨论大纲的编制, 既增加了沟通, 又使理论课与实践课程结合更紧密。

4 结语

通过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按照课程群内容进行整合, 使课程群内课程相关性更强, 前后课程条理清楚。各门课程在发挥自己作用的同时, 还为后续课程的开设做了很好的铺垫, 使课程群内课程形成了很好的合力, 很好地调动了任课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解决了部分课程课时紧教学任务重的问题。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课课程群建设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寻找各门不同类型课程群适合使用的教学模式, 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改革, 学生更容易接受课程, 并且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周蕾, 卢学民, 邓开连, 等.“电路分析”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4 (5) :32-33.

[2]杨新, 徐金玉, 汪琳娜.“卓越计划”下《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53) :118-119.

[3]赵慧勤, 刘志华, 袁虎廷.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网络类课程群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 (3) :60-62.

“植物群”计算机信息系统 第7篇

产品介绍:

1990-2000年白俄科学院试验植物研究所对经济价值高、稀有濒临灭绝的白俄植物进行了调查和制图工作,建立了“植物群”计算机信息系统,该系统至今一直被白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部所使用,主要用于做出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决定。在完成方案时对有特殊经济价值的植物种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并获取了整个数据。

技术性能:

整个数据库的结构由4个主要板块构成:地点、地图、群落和种类。第个板块包括一个或数个数据库,其中都有一定的信息,还有一些单独的专门查询程序(信息的搜索和分析),整个系统有着稳定的高效的结构,这些结构也可部分进行修改。系统还有一些标准的查询,其内容取决于用户的工作特点,并与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部进行了协商。此外,还有一些专业化的按大家互相查阅原则编制的扩展性查询,这不仅可以就面积值进行选择,还可按复杂形式进行查询。该多级系统实际上可无限获取信息并对数据实施专业化分析。有关植物的具体群落的完整信息可以在专门窗口输出,可以看到该种植物的彩色图片和补充性能介绍,可以看到生长地的照片或图表,及具体的植物群落的详尽描述。

技术优势:

递交给数据库的各板块系统,与图形接口相连可以灵活地获取各种植物种类、具体地点、每个区域或区的必要数据。“植物”计算机数据库是白俄罗斯植物多样化领域最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独联体其他国家没有类似软件。

应用领域: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部,与自然保护相关的机构和部门。

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群建设探讨 第8篇

关键词:信息安全,课程建设,专业课程群

目前国际国内信息安全的形式严峻, 但是从事信息安全的专业人员相对短缺, 因而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合格的从事信息安全工作的专业人才。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也是高校办学面临的新的挑战。

一、信息安全课程建设的现状研究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和办学的重要内容, 目前在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建设上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信息安全专业的知识结构。

与传统的计算机专业不同。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将在全面培养学生计算机技术知识的基础上, 更侧重信息安全专业知识的教育。信息安全是一个综合、交叉学科领域, 它要综合利用数学、物理、通信、法律和计算机诸多学科的长期知识积累和最新发展成果。按照研究的角度和内容不同, 信息安全具体包含的知识结构是:

1、密码理论与技术, 即基于数学的密码理论与技术 (包括公钥密码、分组密码、序列密码、认证码、数字签名、Hash函数、身份识别、密钥管理、PKI技术等) 和非数学的密码理论与技术 (包括信息隐形、量子密码、基于生物特征的识别理论与技术) 。

2、安全协议理论与技术安全协议的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即安全协议的安全性分析方法研究和各种实用安全协议的设计与分析研究。实用安全协议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协议, IPSec协议, TLS协议等。

3、安全体系结构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安全体系模型的建立及其形式化描述与分析, 安全策略和机制的研究, 检验和评估系统安全性的科学方法和准则的建立, 符合这些模型、策略和准则的系统的研制 (比如安全操作系统, 安全数据库系统等) 。

4、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黑客防范体系, 信息伪装理论与技术, 信息分析与监控, 入侵检测原理与技术, 反击方法, 应急响应系统, 计算机病毒, 人工免疫系统在反病毒和抗入侵系统中的应用等。

5、网络安全与安全产品。网络安全包括网络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 还包括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分析, 网络安全产品的研发等。常见的网络安全产品有防火墙、安全路由器、虚拟专用网 (VPN) 、安全服务器、CA和PKI产品、用户认证产品、入侵检测系统 (IDS) 、漏洞扫描工具、网络监控系统、取证系统、陷阱系统、安全数据库和安全操作系统等。

(二) 信息安全学科的课程设置。

根据信息安全学科的知识结构, 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在已有的计算机专业的基础上进行了学科设置, 添加了涉及到信息安全知识结构体系的各个方面的课程。大体上包含六大类的课程 (基础、选修和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英语、政治、体育等;物理类课程包括大学物理、物理基础试验、数字逻辑电路、电路分析和试验等;数学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统计、代数与逻辑等课程;通信类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计算机类课程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软件工程等课程;信息安全类课程包括密码原理、协议安全、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病毒理论与防治、网络安全检测与防范技术、对抗技术、安全产品、数字鉴别及认证系统、安全管理、安全取证、信息安全的法律基础等。在课程设置上各个大学主要在信息安全类课程的设置上各具特色。

(三) 信息安全学科的实验室建设问题。

信息安全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实验室的建设、试验设备等的要求较高。比较有名的信息安全实验室, 如中国科学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软件所、计算所等单位都具有良好的网络安全试验设备或试验中心, 这些研究单位主要培养的是信息安全硕士、博士人才。此外, 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也建立了各自的信息安全研究中心或实验室。

(四) 信息安全教材建设。

目前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教材的建设正处于发展阶段, 武汉大学组织编写出版了全国第一套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教材, 目前已出版了《密码学引论》、《网络安全》等6本教材;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组织全国二十余所重点院校, 编写了“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系列教材”, 这是我国第一套体系完整、专门针对信息安全专业的教材, 目前已经出版了包括:《现代密码学》、 (PKI原理与技术) 在内的11本教材;另外, 还有各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学者编写的信息网络安全书籍, 以及各出版社从国外引进翻译出版的信息安全书籍或影印版教材。

三、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课程群建设措施

目前的信息安全课程设置并没有把信息安全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根据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和处理对象进行课程设置, 而在原有的计算机专业体系上加以若干门相关课程扩充而来, 因此知识传授缺乏系统性和一贯性。

在实际办学过程中, 大多数开设该专业的学校都是结合已有的理科基础 (比如数学方面的基础) 来进行建设的, 相应的也形成了以密码学为核心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办学思路。而更多的高校在信息安全建设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学科特色和优势。

重庆邮电大学在办学过程中, 密切结合学校的实际, 另辟蹊径。由于长期的办学过程中, 重庆邮电大学就已经在计算机网络和相关技术上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因此在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上采纳了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建设道路, 与国内其他高校相比有较明显的不同, 通过七年的专业建设, 目前在信息安全专业建设上, 重庆邮电大学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 奠定了信息安全专业在国内高校中的领先地位。在课程建设方面, 也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计算机取证技术》、《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管理》等课程为主的, 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课程群。

三、信息安全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信息安全专业既有高深的理论研究内容, 但是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格外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例如对安全体系结构、信息对抗技术、网络安全产品熟练掌握和使用。信息安全的人才培养如果不重视实践环节的建设, 势必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然而信息网络安全教学试验环境的建设并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和较成熟的样例。

(二) 教师队伍的建设。

专业的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的根本。高校和科研院所可鼓励从事具有相关知识背景的其他领域的科研人员转入信息安全的研究领域, 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师资队伍的建设, 是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 信息安全学科的系统建设。

信息安全学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 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工作:信息安全的人才培养需要系统全面的学科规划作为指导;明确学科建设的目的、意义;给出教学大纲、培养目标、实施手段等建议;给出教材编写、课程的设置、试验的规划的标准;给出信息安全人才和师资的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开发科学的信息安全学科评估体系。只有在信息安全学科的系统建设思想指导下, 才能使信息安全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 层次清晰, 办学目的才更加明确, 对培养效果才可以进行量化评估。

四、结论

本文中, 作者结合了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 论述了当前信息安全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本文的论述将对国内相关高校信息安全专业的建设和信息安全学科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New FBI Computer Crime Survey,  http://www.fbi.gov/,  2006.1.

[2] 2005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分析报告, http://www.Netbj.org.cn/, 2005.11 

信息技术群 第9篇

评测分析报告对无锡市政府全新的党务政务网站群建设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将无锡的各项指标得分与地市政府网站的最佳实践水平进行比较,可以看到在政府信息公开、公众交流互动、在线办事服务、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均非常出色,无锡几乎达到了最佳实践的最高水平”。

“无锡模式”所取得的成绩,是其“整合、优化、共享、外包”的核心思想在政府网站群技术架构体系建设上的重要体现。从2007年起,无锡市政府就着手建立了可供无锡市所有政府部门接入的,与政务内网物理隔离,与互联网逻辑隔离的无锡市政务外网网络。其网络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便是为今后无锡市各政府部门需要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各种在线服务与应用构建一个统一、安全、快速的网络平台,并通过这样的一个网络平台为政府实现信息与服务资源之间的整合、优化与共享创造基础的支撑环境。

为了使无锡市政府网站群既能为民众提供良好的在线服务,又能确保网站群的信息安全,无锡市政府选择了将网站群IDC建立在互联网与政务外网的逻辑交汇节点上。如上图所示,整个IDC分为“前台服务区”与“后台管理区”两大区域,IDC与互联网和政务外网之间,分别采用了专用的防火墙设备提升网络的安全性,同时采用了“前台服务区”及“后台管理区”禁止访问互联网和政务外网、互联网和政务外网有限访问“前台服务区”及“后台管理区”的访问规则,并且分别在互联网与前台服务区之间、互联网与后台服务区之间、前台服务区与后台服务区之间、前台服务区与政务外网之间、后台服务区与政务外网之间设立了严格的安全策略,从而既满足了网站群在线服务的功能性需求,又确保了网站群的安全性。

在上述统一的IDC基础上,无锡市政府网站群采用了基于SOA的架构体系、MVC分层模式、以及WCF分布式框架的政府网站群综合管理平台。其主要包括了三大核心组成部分:统一身份认证与用户管理平台、政府网站群内容管理平台、政府网站群互动应用平台。

统一身份认证与用户管理平台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运行在前台服务区,负责所有网站注册用户的在线注册、身份认证与个人互动类信息的管理;另一部分运行在后台管理区,负责对无锡市近100家政府部门共计2000余人的网站运维管理人员的统一管理与身份认证。

政府网站群内容管理平台主要运行在后台管理区,其不仅是无锡市近100家政府部门维护各自部门网站新闻类内容、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等内容的统一内容管理平台,而且还是市政府门户网站与无锡市行政审批中心之间的重要桥梁,负责将无锡市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的相关内容自动同步并发布到市政府门户网站中。

政府网站群互动应用平台也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运行在前台服务区,其通过MVC五层架构模式为无锡市各政府部门网站的政民互动应用提供个性化的前台展现;另一部分运行在后台管理区,主要为无锡市近100家政府部门提供了对在线咨询投诉等信件进行分拣、回复、审核、催办与督办的流程化协同受理平台。

信息技术群 第10篇

目前, 伴随着智能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类正在逐步步入智能化时代与大数据时代, 故国家对智能信息处理方面人才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大, 这就为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就是要保证有相当规模的毕业生在走出校门时, 即能胜任此类工作。由此可见, 对《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的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 已成为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工作中的重中之重[1]。

所谓课程群, 即是由三门以上的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所组成的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 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2]。智能信息处理类的相关课程便存在这种相互依赖的逻辑关系, 故其可构成一个独立的课程群。该课程群主要由以下几门课程组成:《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字图像处理》以及《Matlab程序设计》。笔者以江苏科技大学及几所周边高校为例, 深入分析了目前高校在《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建设方面所普遍存在的问题, 并分别从教学工作安排、知识点衔接、教学团队建设、实验教学设置以及教学网站建设等五方面对该课程群的教学改革模式进行了探讨。

二、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江苏科技大学及几所周边高校智能信息处理类相关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走访调研, 主要发现了如下几点共性问题:

1.课程教学次序安排不够合理。众所周知, 同一体系下的课程之间通常是有衔接关系的, 即当学习一门课程时, 往往需要以另外一门或几门课程的知识为基础。《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 也不例外。在该课程群下, 《Matlab程序设计》即需作为其他课程的先导课程, 而《人工智能》作为总论课程, 亦应先于其他几门课程开设。但目前高校的普遍做法却是将上述几门课程作为选修课统一在大四上学期开设, 以至于学生在学习时, 由于缺乏先导课程的学习, 导致其难以建立起对整个课程体系的统一认识, 知识点往往掌握得支离破碎。

2.课程相对独立、知识点缺乏衔接。如上所述, 在同一课程群下, 课程与课程之间往往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若对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整合, 通常可以将其组成一个广泛互联的复杂网络。然而, 目前在该课程群的教学活动中, 却几乎没有体现出这种知识的承接与流动过程, 教学改革活动也往往是围绕某一门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而展开的[3]。这种将相互承接的知识点硬性割裂开的做法必然会对最终的教学效果起负面作用。

3.授课教师缺乏对该课程群的统一认识, 教师团队的配置缺乏合理性。通过走访调研, 笔者发现:在众多高校中, 该课程群所配置的教师团队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合理性。具体表现为:各门课程的授课教师仅关注于自己所讲授的某门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 而缺乏对整个课程群知识结构的宏观认识。此外, 教学团队往往组织松散, 在授课前教师间也缺乏必要的组织与沟通。上述问题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学的最终效果。

4.实验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 缺乏对学生《智能信息处理》综合能力的训练。实验教学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关注于对学生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目前, 在《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下, 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往往过于陈旧, 缺乏贴近实用化的综合性实验, 而这往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从而影响到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5.课外教学资源匮乏, 精品课程群教学网站缺失。众所周知, 《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中所涵盖的课程均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快, 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要不断更新并传递新知识、新技术。然而,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 要同时保证对基础知识和大量新知识进行传递是不现实的。此时, 建设精品课程群教学网站将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然而, 目前的精品教学网站往往都是建立于一门独立课程之上的, 而缺乏对课程群的关注。此外, 对于课程群网站应如何建设以及相较精品课程网站, 其应包含哪些独有的特色栏目等问题, 现有研究也缺乏有创建的探讨和建设经验[4]。

三、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通过对上述几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同时借鉴其他较成熟课程群的建设经验, 笔者给出了以下五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建议:

1.梳理课程相关性, 完善课程教学次序。课程群教学次序的安排工作应在充分调研课程间相关性的前提下展开。这就要求要首先梳理好课程间的承接关系, 找到课程群中的先导课程、总论课程、承接课程以及前沿综合课程。在《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下, 按照上述课程分类进行划分:《Matlab程序设计》应归属于先导课程, 《人工智能》可作为总论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应划分为承接课程, 而《模式识别》及《机器学习》则归属于前沿综合课程。基于“先导课程先于总论课程, 总论课程先于承接课程, 承接课程先于前沿综合课程”的原则, 应将该课程群的教学工作按照教学次序安排于连续的3~4个学期进行。合理的教学次序安排将直接关系到最终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学目标的成败。

2.构造知识点互联网络, 创建完整的课程群教学体系。对于一个课程群而言, 不同课程间的知识点具有广泛的相关性与承接性是其重要标志之一, 《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也不例外。以《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图像分割技术为例, 里面就需要用到《模式识别》中的聚类技术及《机器学习》中的非监督机学习技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使学生在授课结束时能建立起对课程体系的完整认识, 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在开课前预先构造出课程群相关知识点的互联网络, 并根据该网络来制订教学大纲。构造知识网络的目的是要体现出知识的流动性与承接性, 从而进一步体现出课程群的综合性与紧致性。

3.建立教师的统一认识, 打造合理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也是影响课程群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打造精品的课程群教学团队, 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老中青结合”原则、“科研相关性”原则以及“知识点通识”原则。所谓“老中青结合”原则, 即要求教学团队中的年龄及职称构成比例需合理, 既要兼顾教学经验, 又要保持活力。“科研相关性”原则是希望教学团队中的成员尽可能从从事相关科研方向的教师中选取。其原因在于, 此类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接触到大量的该领域前沿知识, 因此唯有他们才能将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传递给学生。“知识点通识”原则则要求教学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对课程群的整体知识结构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而不是拘泥于自己所讲授的某一门课程。

4.设计合理的实验题目,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环节应突出对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这就要求实验题目的设置既要兼顾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又要考虑课程间的相关性。一个实验流程走下来, 学生不但能温故, 而且可知新, 对开发一个综合性的智能系统将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如实验大纲设置的合理, 则可做到在不增加实验学时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将极大提升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

5.打通线上学习与交流通道,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 在互联网时代, 学生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渠道明显增多, 他们也更愿意在网络上进行学习与知识扩展。此外, 由于课堂教学时数较短, 教师无法与学生一一进行交流, 这便会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上述现象, 创建相关的课程教学网站, 从而打通线上学习与交流的通道, 就显得尤为必要。笔者认为:《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有其独特性, 即知识相关性与综合性较强, 知识点更新较快, 这就需要为该课程群创建一个统一的教学网站, 而不应将每门课程割裂开来。与独立的精品课程网站相比, 该网站除应保留一些常见的基本栏目外, 还应重点突出课程群的综合性与知识的前沿性, 即需增加知识点相关性解读与分析栏目以及课外学习资料下载栏目, 其中后者应提供大量最新的科普及科研文献、算法代码以及学习资源链接的下载功能, 使学生能在浏览网站的过程中受益, 从而提升其学习相关课程的热情。线上交流渠道的打开, 也将有助于集思广益, 任一师生均可抛出问题, 从其他人那里获得有创见性及参考性的建议。

四、结语

《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是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关键一环, 该课程群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 因此不能等闲视之。本文分别从教学工作安排、知识点衔接、教学团队建设、实验教学设置以及课程群教学网站建设等五方面对该课程群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并逐一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希望通过上述措施的引入, 能提升该课程群的教学质量, 从而为我国提供更多合格的智能信息处理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丽珍, 王函石, 王旭仁, 王万森, 刘杰.智能信息处理精品课程群建设思考[J].计算机教育, 2012, (18) :49-52.

[2]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 2005, (2) :66-68.

[3]曾宪华, 李伟生, 于洪.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群下的机器学习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 2014, (19) :60-62.

上一篇:农业银行风险管理下一篇:学生干部激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