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作面范文

2024-06-06

煤矿工作面范文(精选12篇)

煤矿工作面 第1篇

关键词: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水害,防治

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中, 列举了几条水害防治的主要任务, 包括开展彻底、系统、全面的安全隐患治理排查, 防范水害、火灾、瓦斯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完善煤矿生产安全的责任体系, 强化领导在生产过程中的领导责任;对需要进行资源整合的矿区实施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的补充勘探。这些措施从一定意义上促进了煤矿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同时也深化了对煤矿水害防治制度的规范。

一、国内煤矿防治水工作现状

我国各地区煤矿开采条件迥异, 各地区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多样, 水害类型偏多。有受高承压岩溶的威胁;又有江河湖海地下水含水冲击层的隐患;近几年由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导致的一些已关闭了的小型矿井、老化矿井所在的地区 (在国务院“十二五”规划中曾被列为水害隐患威胁严重的地区) 地下还残存着大量的老空积水, 且江河支流遍布整个地区。若不能有效地制定水害防治策略, 规范技术, 合理地进行煤矿开采, 就极有可能发生严重的水害事故, 给经济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煤矿水害事故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国内各地区的煤矿水害事故屡见不鲜, 在对各个地区的事故分析中可以得到一些极有参考意义的原因。近期以来的一次山西煤矿透水事故, 则反映出一些小型煤矿企业不落实对水害防治工作的主体责任。技术人员的防治水机构、防治水技术以及探放水设备不规范, 防治水的工作基础薄弱, 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含糊不清, 雨季防治水措施落实不到位, 以及违规违法作业、非法越界开采煤矿、洪水暴雨期间对停产撤人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等, 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

2.1煤矿企业责任落实不到位。

不少的煤矿企业在认识水害防治上的经验不足, 态度不够严肃, 对水害防治问题不够重视, 防范意识薄弱, 同时不明确责任, 拥有的防治水机构不健全不完善, 专业设备和几乎人员的配置不合理。

2.2防治水的工作基础薄弱。

没有健全的防治水机制以提供地质报告、台账、图纸等必备的基础资料;对防治水措施没有明确的针对性;水害预测及水害治理排查制度不落实到位, 存在不少水害隐患;不够重视治理措施机制等软资料, 管理矿井硬件设施的方式、力度不明确, 过于单一重视现场的安全管理, 忽视了潜在导致水害事故发生的重要内部因素。

2.3非法、越界开采煤矿导致透水事故。

煤矿企业在对超层越界的矿井进行开采时根本不调查周边环境的水文地质条件, 盲目地进行的挖掘开拓, 使得积水采通老空, 直接引发事故。在2011年5月31日, 贵州省黔南发生一起由于非法采煤而导致的煤矿透水事故, 导致8人死亡。事故发生以后采煤组织竟未向任何安全部门举报且恶意隐瞒事实。2011年6月28日, 山东淄博一座村庄因对已经废弃不能使用的矿井进行盲目采探导致老矿采空区发生透水事故。这些事件清楚地表明安全防治煤矿水害一刻也不容懈怠。

2.4雨季防护措施落实力度不够。

11年7月份曾经发生过两起与此相关水害事故, 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带来了不小的损失。7月2日广西和山煤业公司旗下的八矿樟村井发生了严重的采空区溃浆事故, 直接导致8人死亡, 多人失踪。经调查发现, 这起事故就是由于地表降雨导致矿井采空区低处形成大量积水, 地表承压大, 再由于煤层倾斜角度大, 使采空区发生垮冒, 地下软泥石流冲垮密闭的石门, 涌入井下作业空间形成事故。该矿就是由于在雨季到来时没有严格落实针对性防护措施而导致的又一场悲剧。

2.5技术人员及职工防治水观念不强, 素质低。

据分析表明, 绝大多数的透水事故在事故发生前都会有明显的征兆预示, 但是由于技术人员的马虎粗心以及井下作业职工的素质不够, 在透水征兆异常明显时依然违规开采、探放水, 导致不必要的职工伤亡及矿井被淹。另有一些企业虽有着一系列的防治水措施, 却因为没有全面考虑到存在的风险, 在特殊情况下用不熟悉流程的职工进行井下作业, 由于技术出错很容易发生水害事故。

三、煤矿水害相关防治措施

在明确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相关原因后, 就应该迅速提出回应对策。《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及《煤矿防治水规定》中明确规定了应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原则, 深刻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措施治理煤矿水害。要进一步加强防治水基础工作, 强化隐患排查的治理力度及企业水害防治的主体责任, 不断健全水害应急机制, 从根本上遏制重大水害事故。

3.1对《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作进一步的贯彻和学习。持续加大对各种煤矿水害防护治理规定的贯彻宣传力度, 组织有关技术管理人员及作业职工定期进行必要的培训, 深刻理解各种规定及技术条款的涵义, 不断提升和完善防治工作技术及水平, 领导层当务之急是要切实加强对防治工作的管理与领导。

3.2加强防治煤矿水害基础性工作。做好防治水工作的前提就是要着力做好开采前的水文地质环境勘探工作。比如, 煤矿企业及相关矿井应按照自身的水害发生情况对可以满足工作需求的防治专业技术员工进行充分的配备;在水文质地环境复杂的地区, 矿井作业必须建立专业的探放水技术专员;在企业内设置必要的煤矿水害防治工作小组, 并设立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协助。

3.3积极对透水事故隐患作排查处理。要及时定期地开展水害预报预测, 制定全年的采掘接续计划, 并根据矿井周边环境及相关部门提供的水害预测技术图表对水害隐患进行全面分析;在对矿井进行采掘时, 必须不断地对水害预测技术图表进行定期定时检查,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特别是在对矿井进行回采和掘井前必须查明潜在发生的水害隐患并予以消除, 否则不得准许回采探掘。

3.4高度重视汛期期间及汛期结束后煤矿水害防治工作。全年须做好汛期煤矿开采防治工作的规划。大部分煤矿地下水位由于汛期的到来而持续性上升, 水压不断增大, 同时增加了老空区余留的积水, 使得水患防治的进程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可以针对秋冬季节煤矿防治的特点, 坚持落实井上井下同时进行防范的原则, 进一步落实责任措施, 对矿井进行全面的排查。在作业时一旦发现任何井下作业场所出现透水征兆时, 立刻引起重视并提高警惕度, 指导作业人员安全撤离, 及时停止作业, 以免造成严重的透水事故而无法挽救。

3.5 当井下掘进接近溶洞、含水断层、含水丰富的含水层, 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含水丰富的含水层、大量积水的采空区相通的断层时, 接近被淹井巷或者积水采空区等情况时, 必须超前探水, 做好水害的应对措施。修建防水闸门、防水墙、注浆等措施一般用来阻断水源。其中水文地质复杂或有突水危险的矿井, 必须在井底车场两端设置放水闸门。防水墙则一般用来封堵充水工作面或采矿场、老空区、与地表水体连通的巷道。采用注浆堵水, 将水泥浆注入岩石裂隙孔洞来阻隔水源。决定注浆成败的关键在于:合理确定堵水部位, 选择注浆材料, 确定施工方法。在采掘过程中为防止底板出现灾害性突水, 应坚持先探后掘、先探后采和先注浆后掘进, 先注浆后回采的技术原则。为了节约工程量和保证安全, 在采取钻探、物探、化探等综合手段时, 应坚持物化探先行, 钻探验证的技术方法, 以杜绝采掘巷道误揭导水陷落柱和导水断层。

要查明井田内废弃井筒和采空区的位置并准确标注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在探查清楚废弃井筒和采空区的积水范围、积水量的基础上, 进行彻底治理。井下采掘工程接近废弃井筒和采空区时, 必须按规定留设防隔水煤柱;不具备留设防隔水煤柱时, 要预先进行探放水, 排除水害隐患。

3.6认真开展煤矿防治技术的科技分析及研究。实施“一老带多新”的组织结构, 聘请骨干水害防治技术专家, 并培养年轻防治透水灾害的专业技术人员, 对水下煤矿开采技术、钻孔水技术、物理化学开采技术、煤矿隐患预警技术以及事故组织救援系统等方面不断继承发展, 推陈出新。保证煤矿水害防治能够安全、迅速、有效。

要加强科技公关, 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查清水患。加强煤矿防治水技术创新和攻关, 积极指导煤矿企业开展防治水工作, 为煤矿企业开展水患调查和其他基础技术工作做好服务, 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开展重点水害矿井监控提供技术支撑。要求大型煤矿企业成立物探中心, 坚持物探、钻探相配合, 先用物探查疑, 再用钻探对异常区进行探测查证, 彻底查清老空区积水情况。

四、结束语

落实煤矿水害防治规定, 做好防止水害的措施, 任重道远。我们要全力贯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以及国家爱煤矿安监局的整体部署, 要树立起高度严肃认真的态度, 认认真真, 一步一个脚印, 稳扎稳打地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要坚决遏制由于各种烛主观原因导致的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 推进煤矿水害防治工作朝着正确、稳定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民.推进山东煤矿防治水安全工作[J].山东煤炭科技, 2012 (1) :1-3.

[2]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J].中国煤炭工业, 2011 (11) :11-12.

[3]国家煤矿监察局推进煤矿水害防治工作[J].现代职业安全, 2012 (07) :9-10.

[4]王永红, 沈文.中国水害预防及防治[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3.

煤矿综采工作面制度 第2篇

2.作业规程编制、审批、贯彻、实施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作业规程要附审查意见,有审查人员签字,并由分管副总工程师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复审,并有复审意见。

3.作业规程由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组织相关部门会审后下发并存档,同时上报沙钢公司相关部室。作业规程贯彻学习由相关部室及生产队组组织,学习人员要签字,考试成绩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作业,试卷要存档备查。

4.综采工作面地质条件或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初采、末采、过地质构造及工作面安装、拆除等要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相关措施的学习贯彻要有学习人员签字。

5.综采工作面要坚持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有相关的矿压分析和处理制度,并且分析处理记录要闭合,记录资料齐全真实。

6.建立健全支护材料基础台账(规格、型号、数量及合格证等),要求台账中重点针对两巷支护材料如:单体液压支柱、木梁、板木、钢梁等的入井、回收、在用、备用量及在井下使用时间等详细记录。尤其是针对液压支柱的使用,要求各队组必须有所有单体柱入井前的压力测试记录资料,同时在支柱入井前要采取编号管理的方式(采取挂牌或喷码的方式,编码格式标明年月如:18-0(1)进行入井备案,对达到期限的及时回收上井及时进行检修和压力测试。有检修记录,备用支护材料及备件数量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7.综采工作面安装完成后,由沙钢公司组织相关部室进行安全条件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组织生产。

8.地质部门每月至少提供一份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制质预报,必须经总工程师签字认可并有向相关部门及生产队组报告的记录。工作面回采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9.所有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持证上岗。各岗位人员严格按《回采操作规程》及岗位作业标准正规操作,执行“敲帮问顶”“先支后回”制度,杜绝“三违”。

10.实行干部跟班上岗和隐患排查制度,跟班队干必须巡回检查,加强关键工序、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安全管理,及时排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11.加强员工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针对性地开展顶板、水、火、瓦斯、煤尘等方面事故预兆和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员工正规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

小煤矿采煤工作面通风安全 第3篇

关键词:小煤矿;采煤;工作面;通风

0 引言

在煤矿矿井事故中事故原因具有多样性,但是综合分析矿井事故的发生能够发现矿井事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通过对事故的统计和研究发现很多事故的产生都有关于通风问题,通风问题的管理不当或者设计不合理很容易造成大型事故,通风系统的不完善容易造成瓦斯、粉尘的累积,从而引发矿井事故,所以说合理的通风系统对于矿井的安全生产尤为重要,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

1 小煤矿采煤工作面通风的重要性

通风系统主要是通过通风动力向井下提供新鲜空气,从而保证井下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条件,保证人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所以说在矿井通风方式、方法和通风网络的选择上要极为谨慎,必须能够保证对风量和风向能够有效控制,系统完善形成并配合其他矿井设备,尽量保证安全,一旦发生事故之后要保证能够将事故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事故的不断扩大。

2 小煤矿采煤工作面通风的安全措施

2.1 通风方式

采煤工作面一般常用的通风方式有反向通风、同向通风及对拉工作面通风等方式。

2.1.1 反向通风

这种通风方式的特点是,工作面的进风巷与回风巷的风流方向相反,平行流动。这种通风方式的主要优点是采空区漏风量比较小;其缺点是工作面上隅角附近,由于风流速度很低容易积聚瓦斯,影响安全生产。

2.1.2 同向通风

这种通风方式的特点是,工作面的进风巷与回风巷的风流方向相同平行流动。工作面的回风是由采空区回风巷(沿空留巷)及采区边界上山排出的。它的优点是利用采空区漏风,将瓦斯带到工作面回风巷的风流中,从而能避免采空区瓦斯涌到工作面或在工作面上隅角积存。但它的缺点是采空区漏风较多,容易引起自然发火。

2.1.3 对拉工作面通风

对拉工作面是由三条巷道构成的工作面通风系统,它可分为两进一回或一进两回的两种通风方式。这种通风方式与反向、同向通风方式比较,具有通风量大、阻力小和采空区漏风少等优点;但都有一段下行通风的缺点。

2.1.4 上隅角通风

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方式多种多样,必须根据上隅角瓦斯积聚的程度来合理地进行选择。防治上隅角瓦斯积聚最好的通风方式是Y形和W形通风方式(如图4、图5所示)。Y形通风方式是采空区中维护回风巷,由于采空区向回风巷漏风,使采空区涌入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减少,加之上部的新鲜风流还可以冲淡并排除采空区进入回风巷的瓦斯,更降低了上隅角瓦斯浓度。回采工作面上隅角挡风帘必须按规定悬挂,以确保上隅角通风。任何人员不得无故取下、使用过程中要爱惜挡风帘,不得蓄意破坏或拿做他用。每一回采队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挡风帘的吊挂。

2.1.5 做好瓦斯抽放工作和瓦斯监控工作

在安全生产的角度进行分析考虑,采掘面关于瓦斯抽放的判断具有严格的标准,具体的是当采掘工作面的绝对涌出量大于通风所能承受的瓦斯涌出量的时候必须采取瓦斯抽放措施,即在采掘工作面设计风量比稀释瓦斯的所需风量小的情况下,抽放瓦斯才有必要,避免浪费瓦斯抽放的设备和次数,也避免因为判断不准确造成的瓦斯事故。

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瓦斯进行控制和警报,瓦斯警报仪器的安装能够有效的在瓦斯一旦超限的情况下进行报警,从而及时进行有效操作或撤离,并且瓦斯警报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和安装,在矿

工矿帽中即可安装,经过瓦斯气体的检测电路进行瓦斯含量的检测。

2.2 小煤矿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的管理

2.2.1 规范必须严格

规范作为基本的要求和制度对通风系统有强力的控制,所以说一旦通风系统或者矿井本身的改造等问题影响到矿井通风能力的情况下要立刻根据规范基本要求进行核定和完善,避免出现通风系统不能满足通风要求造成生产事故。

2.2.2 通风设施管理

通风系统的有效运行依靠的是每一个通风设施的有效和管理,其中包括風门、挡风墙(密闭)\挡风帘等设施的质量和维护,提高密闭性,优化通风系统,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性的同时减少漏风,另外,通风系统的可靠性管理还能够尽量减少通风构筑物和风量的调节。

2.2.3 通风的局部管理

对于采掘工作面的正常生产来说局部通风极为重要,局部通风中需要注意的是实行三专两闭锁,避免局部通风因为各种原因造成通风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2.2.4 巷道的布置

巷道的突然扩张或者缩小、急转弯等布置都容易影响通风,所以要尽量避免,另外,回风巷由于大量粉尘通过要经常进行清理和维护,避免冒落的顶板阻塞巷道,保证其有合理的通风断面,减小通风阻力,从而保证风流顺畅;利用板体加固和维护坏损的巷道,也能明显减小通风阻力。

2.2.5 通风系统的优化工作要定期举行

对于通风阻力要定期进行测定和分析,以便能够对通风的阻力分布问题以及通风的有效性进行及时的了解,对风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节,保证巷道中需要通风的地点都能够通风正常。

2.2.6 自动化检测系统的应用

在通风系统的应用中要对检测系统提高重视,例如在各巷道以及工作面布置各种自动化监测设施,保证监测参数如CH4浓度(瓦斯浓度)、CO含量、设备开停、风门开闭、风速等的实时监测,以便实时对井下通风系统情况进行监控了解,及时掌握相关的信息,从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3 通风面应急系统

除了做好以上准备,还要对通风面做好应急措施,其中应急系统包括对矿井通风状况的有效评估,评估内容有通风系统的稳定性、有效风量、通风阻力、事故隐患等多项内容,另外,对通风设施要进行有效评估,通风设施是通风系统的主要部分,所以质量的保证以及设备可靠性都尤为重要。检测内容包括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通风可靠效果,全矿反风的可行性、效果分析等。综合评估矿井通风系统的抗灾能力,对通风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提前的预防工作,优化通风系统,从而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另外,做好通风安全的有效管理,科学有效的管理是通风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之一,对于通风系统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为煤矿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风系统的完善直接关系着井下工作的安全,这就需要对通风系统从多个方面进行设计和管理,优化通风系统是减少、杜绝煤矿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另外,还要对通风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罗勇.采煤工作面风控降温技术试验[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1,63(4):45-48.

[2]褚福桥,殷运良,陈伟,等.复杂通风条件的采煤工作面通防安全[J].煤矿开采,2014(6):110-112.

论煤矿综采工作面搬家 第4篇

现以我队为例, 具体说明:

我队所采工作面为北井区3#408盘区8801工作面, 工作面顺槽长度1218m, 可采长度为1185m, 工作面倾斜长度180M, 设备采用ZY8600/20/42支架105架, MG-650/1630-WD采煤机, 配以SGZ1000/2×700型刮板运输机, SZZ-1000/375型转载机, DSJ120/100/2×315皮带进行运输。经过11个月的开采, 现工作面已进入停面阶段, 由我队负责所有设备的回撤。

1 停采前的准备

(1) 停采前需要准备8号铅丝金属网 (2.5m×3m) 500卷、3m的圆木300根、4.5m长的11#“工”字钢130根、3.5m长的11#“工”字钢190根、道木50根, 6m长的11#“工”字钢10根、3m的单体柱110根、1.2吋钢丝绳1000m, 5分钢丝绳1000m, 6分钢丝绳300m以备使用。

(2) 当工作面推到距停采线30m时, 则需对全工作面所有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3) 要使所有设备必须达到完好, 确保在扩机道的过程中完好率达到100%。

(4) 另外在井下库房存放一定数量的配件, 以便急用。

(5) 本工作面全长1218m, 可采1185m, 采到距8801辅运巷23m处停采。停采时, 工作面要必须做到三直、两平, 三直即煤壁直, 支架直, 刮板输送机直, 两平即顶底板平。且做到所有支架必须接顶严实。

2 停采铺网

铺网工作

当工作面推到支架的前探梁端距停采线13m时, 便开始进行上网工作 (注头尾端头提前中间架4m进行上网)

2.1 铺联网的具体步骤及方法

(1) 将金属网从工作面的一端起依次将金属网铺在支架顶梁上距顶梁前端0.5m处。

(2) 从工作面头部或尾部, 将待上网的中间段支架移前一架, 然后将支架前柱降下, 紧接着上网, 再升紧支架及支架前梁将网挑住, 之后往前移所上网支架两侧相邻支架, 依次类推完成全整个工作面的上网工作。

2.2 联网要求

(1) 相邻两卷网的搭接量不小于200mm。

(2) 针脚按三花眼布置, 行距为150mm, 眼距为200mm。

(3) 针脚线使用14#铅丝, 每针旋转圈数不少于2.5圈。

(4) 续网工作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进行, 续网时, 网之间的对接要用网本身的网丝旋接住, 网要铺到停采线煤壁侧, 并下垂到底板。

3 刹钢梁

1) 本工作面从支架顶梁端距停采线8m时便开始在支架顶梁上刹钢梁工作。支架在顶梁上共刹三道3.5m长的钢梁间距为1m。

2) 头尾端头在距停采线10m处开始上钢梁, 钢梁用8m长的锚索固定, 每一根钢梁上锚索不少于2根, 所刹钢梁长为4.5m, 头端头所刹钢梁不少于10道, 尾端头所刹钢梁不少于20道, 每道钢梁间距为1m。

3) 要求:所刹钢梁均平行工作面, 且要交错分布在顶梁上, 所占的距离也要均匀分布, 支架上刹的3.5m钢梁要占2架支架的距离, 每一架支架占1.75m。

4) 具体步骤如下:

(1) 3架支架为一组, 先将中间一架降下, 超前移一个循环。

(2) 人工将1#钢梁抬起放在支架大顶梁上, 距顶梁前端不少于0.6m, 之后将支架升紧, 前探梁挑住钢梁。 (上钢梁时不少于5个人操作)

(3) 当中间一架刹好钢梁后, 将相邻两侧的支架也拨前一个循环, 使其顶梁刹住钢梁, 并升紧接顶。

(4) 当支架在割煤过程中支架不断向前推进前移, 支架前移1m时, 上第二道钢梁。之后一次类推。这样使支架顶梁上3道钢梁平均分布, 可以最大化的平均分布顶板压力。

以上述方法完成工作面刹梁工作, 上钢梁时如若机道顶煤破碎, 压力大, 则在机道内支带帽临时单体支柱, 作为护身柱, 或在机道内与支架前梁上拉长方木, 并且用木料背实, 再进行刹钢梁工作, 每次降架数不得超过2架。

4 扩机道

第三道钢梁刹完后, 工作面继续向前推进1.2m后, 则便开始进行扩机道工作。

4.1 所扩机道尺寸要求

本工作面所扩机道宽为4m, 共割六刀煤, 每刀截深为0.7m。

4.2 扩机道前的支护

1) 超前支护:2801巷超前要支设不少于20m范围内, 5801巷超前支护要支设在回风绕道巷口处。

2) 头尾端头支护都采用吊梁支护方式:均使用4.5m“工”字钢梁, 每根“工”字钢梁都用2根8m锚索吊起, 钢梁间距1m。

3) 扩机道前要将所有支架升紧, 初撑力必须达到24MPa并在支架内支设木柱或单体液压支柱, 数量不少于2根。

4) 如工作面机道顶煤破碎, 则在机道内支临时单体带帽点柱, 柱距不大于1.2m, 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4.3 扩机道具体步骤

工作面刹完第三道钢梁后, 又向前推进1.2m后, 摘开刮板运输机与支架联接勾头并将其顶出到煤壁, 调直后进行扩机道工作, 扩机道的割煤工艺相同于《作业规程》相关要求。

4.3.1 扩机道所割第一刀煤

1) 机组由头或尾部斜切进刀后, 向相反方向前行割煤。每割完3-5架后, 人工用单体柱将前溜全部顶出到煤壁。

4.3.2 扩机道所割第二刀煤

1) 完成第一刀割煤后, 机组在头或尾部切斜反向运行割煤。

2) 当采煤机在推进过程中, 每割5架支架, 停止工作面除乳化液泵外所有设备的运转, 并将其开关手把打到零位。开始支护割出的顶板。

3) 当第2刀割完后, 空顶距为1.4m, 采煤机割出的空顶, 采用锚栓支护。锚栓长度为1.7m, 锚栓距前探梁1m, 间距1m, 排距1m。打锚栓过程中必须在临时支护下作业。临时支护必须采用2根戴帽单体柱支设在打锚栓位置的两边。注意单体柱不能影响工人正常作业。

4.3.3 扩机道所割第三刀煤

1) 完成第二刀割煤后, 机组在头或尾部切斜反向运行割煤。

2) 当采煤机在推进过程中, 每割5架支架, 停止工作面除乳化液泵外所有设备的运转, 并将其开关手把打到零位。开始支护割出的顶板。

3) 当第3刀割完后, 空顶距为2.1m, 采煤机割出的空顶, 采用锚索、锚栓支护。锚索长度为8m锚索距前探梁1.5m, 间距3m, 锚栓长度为1.7m, 锚栓距前探梁1.8m, 间距1m, 排距1m。打锚索过程中必须在临时支护下作业。临时支护必须采用2根戴帽单体柱支设在打锚索位置的两边。注意单体柱不能影响工人正常作业。

4.3.4 扩机道所割第四、五、六刀煤

1) 第四、五、六刀煤的割煤工艺方法相同与上三刀。

2) 割第五、六刀煤的支护方法也相同于第二、三刀。

3) 割完第六刀煤后, 在工作面支架前梁与煤壁之间架支一根4.5米长的“工”字钢, 其一端支在支架前探梁上, 另一端用单体支柱支在工作面煤壁侧。

具体方法如下:

1) 在扩机道中所有的支护都支护完成之后, 在每架液压支架上都放一根4.5m长的“工”字钢。

2) 将液压支架的前探梁降下, 人工将4.5m长的“工”字钢抬上液压支架, 钢梁与支架前探梁搭接处为1m。另一端则用单体柱支在工作面煤壁侧 (单体柱需用铅丝与金属网链接好, 防止单位住滑落伤人) 。操作时不少于5人同时作业。

5 两端头支架的支护

两端头采用吊梁支护。钢梁采用4.5米吊梁, 钢梁孔距2.8m, 间距1m。每根钢梁用2根锚索吊起。

6 打绞车窝、稳装架平台

6.1 工作面拆架、串架绞车峒室

1) 绞车窝规格:长×高×深=3.0×2.5×3.5m

2) 绞车窝位置:在工作面头巷、尾巷外侧煤帮绞车窝的中心线要对正工作面机道的中线。

3) 绞车窝采用炮掘, 用锚杆圆钢支护.顶锚杆选用Φ20х2200mm的圆钢锚杆, 间距800mm, 排距800mm, 帮锚杆选用Φ18х1700mm的圆钢锚杆, 间距800mm, 排距800mm.

6.2 5801巷裝架平台与起吊峒室:

1) 装车平台稳装在8801工作面尾巷道头处, 用8根2米的地锚紧固, 其高度应该与平板车上平面持平。如装车平台需起底按以下技术措施执行。

2) 裝架平台中心垂直上方需挑顶, 挑顶高度为0.8M.挑顶处打两组锚索, 每组四根, 每根锚索长度为10m, 且每根锚索打入岩石3m, 外漏长度为0.5m。

3) 8801工作面及头尾两巷所有支护都必须使用两快一慢树脂药卷并全部打压合格。

7 工作面设备的撤退

7.1 所有设备的拆、装、运顺序 (按先后顺序)

皮带→自移尾、转载机、破碎机→刮板运输机、采煤机→支架→液站、电站。

7.2 设备装车后的运输路线

7.2.1 采煤机运输路线为

8801工作面尾部装车平台→5801顺槽→3#408盘区轨道巷→8-3暗斜井→风井→场上

7.2.2 自移尾、转载机、破碎机运输线路

8801工作面→2801顺槽巷→3#408盘区轨道巷→2805顺槽巷→8805工作面尾部卸车平台

7.2.3 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运输路线为

8801工作面尾部装出平台→5801巷→3#408盘区轨道巷→8805工作面尾部卸车平台

7.2.4 皮带及电站、液站运输路线为

2801顺槽巷→2801辅运巷→3#408盘区轨道巷→2805工作面

8 设备的拆、装、运方法及步骤

8.1 DSJ-120/100/2×315皮带

1) 先将皮带卡子对在头部大架处, 然后松开拉紧车, 将皮带卡子的穿丝抽出。

2) 人工用钳子拉住皮带的一头, 然后使用倒转轻缓点动皮带运输机的方法, 人工每拉皮带到一定长度后, 轻缓点动皮带运输机, 相互之间要协调配合好, 如此反复将皮带抽出并装车, 运到2801运料斜巷, 找合适地点卸车, 码放整齐。

3) 人工拉皮带前, 点动皮带人员要检查好其开关是否反转, 确认之后, 方可轻缓点动。

4) 在拆皮带前, 必须将皮带左、右两侧及皮带底的浮煤清理干净。

5) 甩皮带时, 所有人员不得站在大架上, 卸煤滚筒旁边主副滚筒周围, 减速器箱上去拉皮带。

6) 皮带甩完后进行头、尾拆迁, 拆迁较重的零部件时一定要将预先打好的起装梁进行详细检查, 确认可靠时, 方可起吊。

7) 所拆的零部件, 装车后运往2801运料斜巷, 有顺序的码放, 同时, 将拆下的螺丝、键等小的零件、装袋、清点, 并放入井下材料库妥善保管。

8.2 自移尾、转载机、破碎机

1) 当8801工作面停采工作准备就绪后, 在转载机头部, 顶板及破碎机顶板处, 打好起吊锚索 (锚索深度8米, 施工中所有锚索, 锚栓必须达到标准要求。如锚索锚栓打压不合格则在旁边补打1根锚索或锚栓) 。上好起吊钢梁, 进行自移尾、转载机, 破碎机拆迁。

2) 进行起吊前, 必须有专人对起吊梁, 起重绞车、钢丝绳、起重绳套、起重锚链以及起吊梁周围的支护进行全面的检查, 确认可靠时, 方可起吊, 起吊时, 起吊梁下严禁站人。

3) 首先在转载机头部, 用单体液压支柱将链条拆开。

4) 吐链时, 所有人员要轻拿轻放, 以免伤及手脚, 吐链前, 要把溜槽上包括煤在内的所有物品清理干净, 待人员安全撤出溜槽后, 方可进行吐链作业。

5) 用正转轻缓点动转载机按钮的方法, 将链条逐段吐出。同时, 通过回柱绞车拉入2801运料斜巷, 然后装车捆好运往8501工作面。

6) 转载机链条吐完后, 开始拆迁自移尾、转载机, 破碎机, 拆迁时的小零件, 如螺丝、键等必须装袋清点, 解体后的溜槽、挡煤板, 分节, 分段有序地用回柱车装车后运到场上, 卸车必须按位置分开, 并按从尾到头的顺序进行稳装。

7) 拆迁凹凸槽时, 必须按顺序编号装车, 运输、稳装。

8) 拆、稳凹凸槽时, 必须在变坡槽底部用垫木垫实、垫稳, 方可拆、稳。

8.3 刮板运输机, 采煤机

1) 首先在刮板运输机头部, 将链条拆开。

2) 拆刮板输送机时必须在支护下作业, 防止落煤砸伤。

3) 用正转轻缓点动刮板运输机按钮, 将链条逐段吐出, 用回柱车拉到8801工作面尾部平台装车捆好运往场上。

4) 当吐链结束后, 将刮板运输机, 煤机电源线甩开, 盘好, 在拆除电源线时, 必须将盘区变电所综采工作面供电总开关停电并闭锁后, 方可拆除。

5) 将头部各部件解体后, 用回柱车, 拉到8801工作面尾部平台装车运往场上。

6) 当刮板运输机头部拆迁完毕后, 煤机进行解体, 分别将前后滚筒及摇臂解体后, 装车、捆绑好后运送到场上进行组装。

7) 解体后的煤机, 通过停采后准备好的起吊梁将煤机旋转90°, 使操作手柄一面向上, 然后拴好, 用回柱车拉入尾巷平台, 装车捆绑好运送到场上。

8) 待采煤机全部运走后, 开始对整部刮板运输机进行解体, 分运。

9) 运到工作面的零部件按顺序卸下, 并稳装。

8.4 支架

8.4.1 撤退支架的顺序及要求和详细步骤

1) 支架撤退的顺序为由头到尾的顺序进行, 由尾部横峒内的绞车拉到平台装车, 一架一钩运往场上。

2) 撤架前必须提前将撤架、串架、装架、回柱绞车稳设牢固, 并把工作面的浮煤、杂物清理干净, 积水排放干净, 尾口处支设两堆双柱带帽堆柱, 维护好尾口。

3) 在撤架时, 将1#支架和2#支架作为整个撤架过程中的掩护架, 掩护架每次前移后, 前梁与被撤支架的垂直距离不得大于0.2米。

4) 撤架期间, 所有作业人员严禁在无支护的情况下作业, 所有出入工作面人员, 必须在未撤支架内行走, 严禁人员在机道处行走。

5) 被撤支架降架后, 应及时拉出, 如不能及时拉出的, 应立即升起, 待处理完问题后, 组织二次撤架。

6) 除操作外, 其余所有操作手把都必须打倒零位, 以防误动伤人。

7) 撤架时指挥人员应躲在距被撤支架3—5架以外的未撤支架内指挥, 其它人员躲在安全地点, 司机利用远方操作按扭在回柱车所在的支架内操作。

8) 被撤支架调向使用单体支柱时, 单体柱一头要顶在被撤支架的邻架上, 并用衬木垫好, 以防打滑, 另一头顶在被拆支架的座箱上, 同时垫好板皮, 单体柱要远距离操作, 所有人员不得靠近单体处进行操作。

9) 撤架绞车拴在被撤支架座箱上的绳套, 必须用直径不少于22mm的锚链联接, 拉架时, 所有人员站在撤架绞车的后面, 方可进行支架的前移调向。

10) 撤架时, 将支架降到最小高度。前移, 调转90°拉到尾部横峒处。

11) 在工作面拉架时, 回柱绞车到被串支架范围内严禁人员行走, 逗留作业。

12) 每架支架撤出到平台装车后, 必须装正、装稳, 同时, 用拉杆、压杆固定牢固, 运输时, 每架一钩, 不得串车, 到场上卸车平台卸车调向。

13) 所撤支架液管接头必须全部用棉布进行包裹, 防止煤渣堵塞液管。

8.4.2 支架撤出后的支护方法及掩护架的前移

1) 每撤出一架支架, 则在其位置支设密集堆柱4组 (每组为三根, 直径不小于20cm木柱) , 其中每根戴好柱帽、支柱要见实底、实顶、打紧支牢。堆柱的间距为0.9米, 如遇顶板破碎及压力较大时, 则支设木垛、古塘侧的堆柱必须支在顶梁上方所刹钢梁的露头下, 以便下一架支架的回撤。

2) 支柱时, 必须由班组长和安监工先对顶板进行仔细检查, 方可支柱, 支柱时, 派一名有经验的人在邻架支架内观察顶板, 另派两人支柱。

3) 堆柱支设完后, 降下掩护架, 用拉架绞车将掩护架前移到要求位置。

8.4.3 临时支护及顶梁所刹钢梁的回撤方法

1) 临时支护的回撤采用“见三回一”的方法, 即每见到三排堆柱时, 便回撤最靠尾部的一排。

方法是:先用钢丝绳将堆柱拴好 (每次只允许拴一组;先拴好靠古塘的一组, 后依次向外, 然后用绞车拉倒, 人员用长柄工具勾取, 任何人不得进入古塘, 支取柱子) 。

2) 在支架撤出的同时需将支架上架设的钢梁回收, 回收时人员不得进入无支护的地点作业, 必须用带钩子的长柄工具将钢梁回收, 并放置到空旷地带, 堆放整齐备用或出井。钢梁回收率必须达80%以上。

3) 顶梁上所刹钢梁, 在露出端头时, 先用钢丝绳拴好, 待撤出支架, 回倒堆柱后, 用绞车拉出, 顶板压力较大, 破碎时, 则不取钢梁。

8.4.4 撤架期间的工作面支护:

1) 撤架过程中如发现支架压力较大时必须在原有得支护下加强支护。

2) 工作面机道内压力较大时, 则在该区域内原有的支护下, 再加强支护。

其他:

整个搬家过程中, 必须保证工作面的风量足够, 必要情况下可配风机进行通风。

9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 综采搬家过程中必须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

2) 综采工作面搬家过程中必须保证通风正常。

3) 综采工作面停面时必须将顶底板支护打好;在支架撤退的同时必须将所撤退支架支护的原顶板用木柱支护好, 防止顶板垮落给搬家工作造成困难。

摘要:本文分析了综采停面、搬家的过程, 介绍综采搬家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指导, 找出了一种快速、简便实用的停面、搬家方法, 给现场施工人员带来了方便。

煤矿工作面 第5篇

邬 振 华

学 号:102

二00九年第二期

贵州省煤矿矿长安全资格培训班

煤矿的安全管理,是以人为本、和谐矿区、认真落实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是煤炭企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煤矿综合素质的高低,煤矿安全与否决定于对人、物、工作环境、综合性管理,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效益,偶然与必然,突击与持久,硬件与软件,大事与小事等的复杂关系。而人的行为与物、环境、管理密切相关,这也体现出和谐的关系。换句话说,煤矿安全管理主要是对人、设备和矿井自然环境的管理,最终达到安全和谐,对人的管理是核心,因为人的因素是主导,物的因素是基础,环境因素是条件,管理因素是关键。

在从事煤矿矿长工作三年时间以来的一点体会和认识,作为一名煤矿的矿长,应如何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形式紧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一、以人为本,强化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矿山安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方可上岗作业。”

分析以往的事故,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在时间和空间的状态。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不安全状况;三是管理不到位。在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项都离不开人,人的不安全行为需自我规范和靠人去控制,物的不安全状况要靠人去改善,管理要靠人去执行。加之目前煤矿从业人员,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甚至个人别人只会写自己的名字,思想素质低,唯钱干活。经常不断换地方,从一个矿到另一个矿,劳动力很不稳定。因此,以人为本,强化培训,稳定职工队伍,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是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根本。

1、建立、健全培训制度,落实全员培训计划,送培和配齐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对新招收入矿的井下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不少于72学时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并在有经验的师傅带领下,实习满4个月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对转换工种、重新上岗人员必须经过再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作业。井下作业人员的再培训每年不少于20学时,落实全员培训计划。进行存档管理。

2、建立定期学习制度,落实全员安全学习内容,为防止走过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建立定期学习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组织人,定授课人,实行受训者本人签名制度,请矿工程师、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有丰富经验的工人授课,采取多种形式,如:安全知识竞赛、抢答、相互之间一问一答等,内容包括法律法规,传达地方政府及行业主管、监管部门有关安全生产政策文件;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岗位应知应会、案例分析等,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思想认识,工作素质,操作技能,在井下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多次违章人员,实行除名制。

3、采取多种形式,营造企业安全生产氛围,制作固定和不固定安全生产标语、口号、警示牌、墙报、黑板报专栏、观看安全教育录像等,使煤矿从业人员时刻处于安全生产的氛围之中,接收安全生产的信息,增强安全生产的警惕性和自觉性,从而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和不被他人伤害”,向“我的身边无违章,我的身边无隐患”的方向发展、努力,以高素质对抗高危险。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

4、要采取各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培训建立一支有相应专业知识,懂管理,善管理,责任心强的企业中高层管理团队;培养一支遵章守纪,既肯干又会干且干得好的各个部门专业队伍。

二、和谐矿区,健全制度,构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煤炭法第七条规定:“煤矿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安全生产工作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长治才能久安。因此,作为矿长必须抓好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可是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方方面面,千头万绪,又该如何抓呢?

1、要抓好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与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必须有可靠的制度作保障,安全管理工作更是如此,要想长期抓好安全工作,不能单纯的靠人管人,因为人不但有惰性而且精力有限,何况在执行中没有制度也就没有标准和衡量的尺度,人们必然陷入无章可循,各行其是、政出多门,无所适从的混乱状态,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与制度,使人人都知道制度,人人都遵守制度,人人都按制度办事,形成一种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良性局面,人人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紧密联系。为创建施工作业程序化、规范化提出具体可行的理论依据,切实达到力求合法、合理、全面、有针对性,便于操作,符合本矿实际。

2、制度建立了就要抓好执行落实,以保证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一个企业再好,再全面的责任制与制度,如果不抓好落实,就是一纸空文,尤其煤炭企业属于高危行业,有些规定和制度都是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制度不落实或落实不彻底,以致管理不到位,必然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使各级都认识到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到人人自觉要安全,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人人身上有指标进行考核。

3、执行和落实制度既要抓重点,又要从严从细,对于煤矿行政分管领导,职能机构主要负责人岗位责任制和制度,矿长要亲自抓落实。例如:安全办公室会议制度,安全隐患排查排除治理制度,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安全检查、一通三防、瓦斯管理、探放水等制度矿长都要亲自参加进行督查。

4、要建立安全管理奖惩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对职能机构,基层区队,班组履行岗位责任制,遵章守纪情况一月一考核,奖罚分明,并在安全宣传栏予以公布,起到鼓励安全先进,鞭策被处罚人员,充分调动全矿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积极性。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待遇实行分块管理、与安全风险挂钩,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到实处。

三、认真落实,强化现场管理,巩固采、掘、通、机、运安全作业

1、开展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夯实安全实处基础,安全为天,质量为本。明白抓好工程质量的重要性。煤矿作业点分散、工种多、工序复杂、环节多,采、掘、机、运、通的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人的生命安全和矿井安全,因此,必须抓好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必须制定安全管理工作质量标准和施工质量标准,使从业人员按标准干,干标准活,在生产过程中要重点抓好施工质量,施工要高标准、严要求、严把关、严考核、严验收,杜绝伪劣工程,消灭不合格品,提高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从源头上消除隐患,避免事故。

2、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现场管理,从严、从细,不留死角。每班都必须有至少一名矿领导带班下井,对该班次的安全管理负全面责任,与工人同时下井,一同在安全的前提下搞好生产,安全出班。根据安全生产需要配齐安全检查员、瓦斯检查员、爆破员、区队长、班组长。对于每一场所、每一工序、每一环节、每一岗位、每一设备设施、每一系统进行认真的检查和处理,确保安全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转。

3、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排除治理工作,每星期组织一次全矿安全质量检查,月终组织一次本月安全质量检查验收,上午下井现场检查,下午进行内业管理检查,并集中开会,对所检查出的隐患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人、定验收人及时整改。把定期的安全检查与不定期的安全抽查相结合,把对采、掘、通、运、机的全面检查与不定期的单项抽查相结合,增强安全管理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检查,加大检查的频率、广度、深度和力度来达到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

4、加大矿井安全投入,提高矿井抗灾能力。要想提高矿井安全水平,就要不断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搞好煤矿生产安全,除了加强管理以外,装备是至关重要的必要条件,先进的检测、保护、仪器、仪表、设备,是保证煤矿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装备先进的设备,关键是落实装备资金。因此,煤矿只有保证对安全上的必要投入并督促有效实施,才能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总而言之,只有对煤矿强化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做到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把“不是煤矿消灭事故,就是事故消灭煤矿”的理念贯彻到各个管理人员、直至每个从业人员。

煤矿企业综治工作创新 第6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综治工作;必要性;创新

综治工作是动员全社会力量,打击预防犯罪,确保社会稳定,为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煤矿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煤矿企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强化综治工作能优化煤矿企业发展。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煤矿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煤矿企业面临着产能过剩、需求下降等难题,这种形势下煤矿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转型,而做好综治工作是加快转型发展的基础。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煤矿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国外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企业竞争力,必须做好稳定工作,加强综治工作。目前煤矿企业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工作人员素质低下,安全意识不高等,这都会阻碍煤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创新煤矿企业的综治工作对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煤矿企业综治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一)是加快转型发展的需要

新形势下,煤矿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快转型发展,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综治工作效率。煤矿企业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切实抓好综治工作能有效防止犯罪活动的发生,为企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局面,提供良好的环境,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二)是与时俱进的需要

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煤矿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要建立健全的现代化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煤矿企业要发展就要在现代化管理机制中提高综治工作效率,为企业发展打好基础。

(三)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煤矿企业面对内外复杂的环境,要想生存发展面临一些难题。其实煤矿企业发展中阻碍其发展的往往是一些繁琐的工作,为了给煤矿企业发展扫清障碍,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非常有必要建立综治工作小组,预防问题发生。

(四)是适应企业环境变化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煤矿企业面临的环境不仅仅是国内的,面对全球竞争的加剧,如何帮助企业应对难题,是我们必须思考的。过去煤矿企业多把精力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一切都为围绕着利益进行,现在必须转变这种思想,根据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强化综治工作。

二、煤矿企业综治工作创新的途径

(一)提高素质,注重实效

煤矿企业发展中,综治工作的开展必须依靠人,因此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办事能力,提高其自身素质。综治工作是非常繁琐的,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不仅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熟悉相关知识,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提高煤矿企业员工素质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形成全方位的、正面引导为主的、形式多样的培训,结合实际制定教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并不断地创新培训方式,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使员工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把员工能力提升与个人考核相结合,提高员工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自觉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另外要建设专职队伍,提高员工的作风与业务能力,增强员工的责任心,把武装保卫队伍建设成为一种高素质的队伍,为综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明确目标,层层落实

煤矿企业属于高危行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发展中会面临着多种问题。要处理好煤矿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就要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目标制定得好,综治工作才能接受正确的指导,更加有序的开展起来。有目标就要有落实,要严格监管确保落实到位。煤矿企业综治工作人员可以与基层部门和成员签订综合工作责任书,明确部门和人员责任,一旦发生较大的综治问题,就要对部门负责人进行问责约谈;定期召开综治工作会议,根据反馈出来的综治工作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定期对部门和人员贯彻落实综治工作方针、政策的情况进行考核,确保综治工作有效开展。

(三)源头治理,做好防范

煤矿企业综治工作要从源头上做好防范,这是消除安全事故的基本保障。只有全面预防,找出隐患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才能确保稳定。如果查处一条隐患就处理一条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好隐患分析工作,使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煤矿企业生产要求严格,操作不规范就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带来财产与人身安全问题。因此要按照规范操作,确保生产有序进行,做好安全管理。煤矿企业要把好各项设计关,提高作业的指导性、针对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存在的安全风险。另外要加强质量标准化管理,这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也是建立煤矿企业安全长效机制的关键。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能有效改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条件,确保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四)整合力量,凝聚人心

煤矿企业综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各部门间的通力合作。煤矿企业有很多部门如生产部、经营管理部、机运部等,要把这些部门整合起来,共同处理问题。以前煤矿企业发展比较注重经济效益,生产部比较受重视,其他部门往往被忽视,导致各部门之间是相互孤立的,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出现踢皮球现象,陷入谁都不管,谁也管不了的怪圈,导致办事效率低下。为了提高综治工作水平,就要协调各部门间的关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基层人员的作用,集中精力,积极主动的解决各种纠纷,化解矛盾,消除一切不稳定的因素。

(五)依靠科技,创新管理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煤矿企业综治工作要依靠科技优势,创新管理。煤矿企业综治工作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隐患排查、事故预防、应急处理等,传统综治工作受一些因素制约,常会出现排查不及时引发事故的问题。新时期要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建立安全网络系统,这是进一步发展综治工作的要求。

总之,对煤矿企业来说,综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合理、科学的综治工作能优化煤矿企业管理,及时排除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提高企业效益。煤矿企业做好综治工作的方法有很多,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从而推动煤矿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峰.强化煤矿综合治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J].山西煤炭,2011(07).

[2]郭小洪.当代煤矿企业综治工作创新[J].东方企业文化,2013(15).

探讨煤矿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 第7篇

煤矿无人工作面开采工序复杂、涉及面广, 其工作过程基本涵盖了当前工业领域的主要领域和技术特点, 针对其进行的研究和实际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当前我国无人面开采技术系统正日趋成熟, 现实应用愈发广泛, 其框架主要由采煤机自主定位导航系统、采煤机自动调整系统、煤岩自动识别系统、刮板输送机控制系统、井下高速双向通讯系统等构成。针对煤矿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的研究, 需要对无人工作面的概念、特征、系统模型及技术体系的分析, 对中国煤矿工作面自动化水平进行深入的理解, 对现代先进技术进行集成创新, 发展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

1 煤矿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的内涵和特点

煤矿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在各个国家、各个时代以及不同地质条件下, 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特点。随着采矿科学理论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和科学采矿原则的指导下, 针对中国矿井的复杂地质条件, 我国对现代无人工作面的主要内涵如下:在工作面安全系统的支持下, 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递监测信息, 控制关键的生产设备。其工作过程涉及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自主定位导航技术、煤岩识别技术、刮板输送机自动推移技术、工作面自动监测技术、井下高速双向通讯技术和计算机集中控制技术等。无人工作面开采保证了设备自动完成生产流程, 能够动态优化作业程序, 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智能化和工作面管理操作无人化。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现代无人工作面的应用基础, 其自身特征包含以下几点:

(1) 煤层开采范围广。无人面的开采范围包括薄、中厚、厚及特厚煤层。其中, 薄煤层开采可由无人自动化刨煤机完成, 中厚或厚煤层开采实现一次全高无人化开采, 特厚煤层则可进行无人放顶煤开采。

(2) 开采安全性高。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可实现高瓦斯煤层实现瓦斯的预先释放, 使瓦斯浓度有效降低, 确保煤炭开采的安全。

(3) 开采水平先进。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继承了传统采煤方式的优点, 同时结合了当今先进的工业技术手段, 在工作效率、生产组织、设备应用和开采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提升。

(4) 遵循科学采矿的原则。无人工作面系统拥有完善的安全系统, 主要包括顶板监控监测系统、安全专家系统、灾害预测预警系统等。在科学采矿思想的指导下, 对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了促进作用, 有效降低了工作伤亡率。

(5) 生产效率高。用现今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取代人力工作是整个社会的趋势, 无人面开采技术通过应用自动控技术和先进的开采设备, 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智能化, 显著的提高了煤矿开采的产量和生产效率。

2 煤矿无人工作面关键技术

2.1 煤岩自动识别技术

无人工作面开采系统中的煤岩识别经过长期的发展, 在系统设备和识别技术方面均以达到了一定水平。自动识别系统主要包括记忆程序控制系统, 振动频谱传感系统等, 通过噪声、红紫外线、超声波、雷达探测等进行煤岩识别。在井下煤层和围岩复杂条件的制约下, 这些探测方法尚不能成功地应用于开采过程中的煤岩识别。当前的煤岩识别系统的研究方向集中在煤岩传感器分辨率的提高和系统计算机控制这两方面。提升组合式调高技术模式的科研水平, 能够有效促进记忆智能程控煤岩分界识别系统的发展, 真正发挥雷达探测在无人面开采方面的作用。这种方法是我国在研制大功率自动化采煤机时应优先考虑的主要模式。

2.2 采煤机自主定位系统

作为人工作面技术的发展前提, 研究地下高速通讯系统和高精度地下定位、定向系统对自主定位采煤机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开发出适合中国矿山实际情况的定位系统能够大幅度提高我国无人面开采技术水平, 其设计优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采煤机动力模型。采煤机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 众多因素都能干扰采煤机的运行, 进而影响采煤机的工作状态。因此, 在动力模型的设计过程中, 合理确定采煤机的即时速度、加速度以及位置等运动状态参数就成为了重要的考量要素。在进行这些工作之前需要首先建立自主定位采煤机动力学模型, 模拟外界干扰下的采煤机运动特征, 确定其准确的运动状态。

(2) 设计数据的精确计算。在建立动力模型之后, 针对模型的分析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支持, 因而在设计实验过程中需要更为高效的数据处理办法, 有效地解决计算精度、计算量、计算时间及坐标转换等问题。

(3) 航位推算误差补偿模型。工作环境会影响采煤机惯性传感器准确度, 进而影响航位推算系统精度, 所以针对设备在矿井地下特定环境中的误差补偿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受技术与经济上制约, 单纯依靠仪表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来减少传感器的误差, 其实际效果是十分有限的, 所以在补偿模型的建立过程中, 需要使用最优估计方法对移动目标位置测算, 减少惯性传感器准确度对位置状态的影响, 降低累计误差, 提高航位推算系统精度。

(4) 航位推算系统工作性能。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恶劣多变, 要保证航位推算系统的工作性能, 就要针对设备的防爆性、防水性、防尘性、防震性等做出优化设计, 提高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5) 矿井导航系统研究。现阶段, 无人面开采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高精度电子地图和采煤机定位系统实现的。其中, 地图匹配需要采煤机运动处于预定轨道, 在轨道数据已知的条件下, 通过比较采煤机实际运动路线与地图数据库中的轨道相符程度来确定其运动位置和运动轨迹, 从而实现传感器误差的校正, 保证采煤机处于正确路线。

2.3 井下一井上双向高速通讯技术

在进行无人工作面开采数据传输时, 要保证传输速度和传输内容的完备详细, 实现对井下各类开采信息、设备工况、作业参数和井上调度指令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 对于山井上到井下信息反馈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2.4 采矿工艺智能化技术

智能化采矿工艺主要是指采矿作业流程的自动控制、保护、调整和修复再生等, 开采过程和开采模式的优化创新是当前采矿工艺的智能化研究和设计的主要工作。

2.5 工作面组件式软件与模型

在无人面开采的工作过程中, 其主要的控制平台包括灾害智能预报系统、采煤环境安全分析系统、无人采矿模拟与决策系统、工况检测与诊断系统等。这些平台融合了当前主要的工业类软件和相关模型工具, 其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条件也各不相同, 在研究中需要区分对待, 力争开发丰富的软件类型和功能, 便于实际生产的需求选择。

2.6 多传感器技术

煤矿无人面开采技术在其工作过程中需要大量采集信息, 多传感器配合和多传感器融合处理技术等, 都是在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方面需要进一步地研究问题。

2.7 无人工作面数据库技术

在结合煤矿实际生产情况和数据库理论的基础上, 建立无人工作面系统建数据库, 实现采集数据的处理、查询、导出等功能, 为可视化技术提供信息支持, 使其具备工作面信息的拓扑空间查询、分析功能, 便于在后续的开采过程中进行模拟、分析与预测。

3 结语

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是实现煤矿开采安全生产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煤矿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 无人工作面的技术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 相关成果不断涌现, 极大的提高煤矿开采设备的先进化程度, 显著的提高了我国煤炭行业的现代化水平, 为真正实现为能源生产自动智能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此问题的研究和科研投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贺耀宜, 杨晓华, 季小燕.煤矿数字化远程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工矿自动化, 2007 (4) :75~77.

[2]杨玉成.综合自动化无人工作面开采薄煤层[J].矿业快报, 2004 (3) :33~34.

浅析煤矿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 第8篇

通常, 煤矿采掘企业顶板事故具有如下特点:事故频发, 零敲碎打以及影响企业采掘工作的安全生产等特点。由于顶板事故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持续生产, 损害了企业和工人利益, 因此对于频发的顶板事故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对已发生的顶板事故的分析和探查可以发现顶板事故发生的一些规律。

1.1 煤壁周围引起的冒顶事故

煤壁周围的冒顶事故跟煤层的地质条件有很大的关系。从煤层的地质条件来说, 有些地方的煤层分布伴有很多的原生裂缝, 并且在开采的过程中也会产生部分构造和采动裂缝。这些裂缝相互交错, 同时给煤层的直接顶带来不同的应力作用, 从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游离岩块。这些游离的岩块是冒顶事故中的直接隐患。在井下进行支护和放炮的过程中, 原本的游离岩块和一些不牢固的岩层容易掉落和倒塌, 或者由于支护支架的不牢固而发生倒塌, 从而使得煤层顶部承受压力过大而使顶板折断坍塌造成事故。同时煤层顶部本身的支撑强度不够也是造成冒顶事故的重要原因。

1.2 工作面两端机尾、机头处的冒顶事故

机尾、机头处的冒顶事故主要是由于在采掘过程中, 采掘机需要根据实际的煤炭采掘进度进行移动。而采掘机在移动过程中需要拆除原有的支护支架, 并安装新的支架。在拆除和安装的过程中, 支护支架的连接处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松动。一般情况下, 与回采工作面相接的巷道支架支撑力相对较小, 因此对于煤层直接顶的松动、破裂甚至是掉落具有较小的承受力。当煤层直接顶的破裂甚至掉落超过了支架的支撑力时, 就会发生冒顶事故。因此在采掘机来回移动时, 一定要结合回采工作面的采掘进度, 合理有效地移除棚腿, 以避免冒顶事故的发生。

1.3 放顶线周围的冒顶事故

顶线周围的冒顶事故主要是由于随着时间越来越久, 井下的煤层挖掘作业不断向前推进, 前期支撑的顶板支撑压力越来越大, 顶板的下沉问题也会愈来愈明显。特别是随着挖掘作业的不断深入, 形成的较大块的游离岩石会随着回柱逐渐进行转动。而这些较大的游离岩石会对那些原本稳定性比较差的支架造成较大的影响。当回拆最后一根柱子时, 特别容易造成冒落事故的发生, 对人员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1.4 巷道掘进工作面的冒顶事故

巷道掘进工作面发生的冒顶事故是由于随巷道掘进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 巷道顶部岩石的不断破裂以及游离岩石的集聚就会造成岩体的连接处岩体松动。并且在开采过程中, 顶部的岩层与底部岩体失去支撑, 如果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支撑防护措施, 就非常容易发生顶部岩块的坍塌事故。同时如果正在掘进的工作面没有做好顶部的预支护稳固措施, 那么在掘进开采的时候也非常容易造成垮塌冒顶事故。

1.5 巷道连接处的冒顶事故

巷道连接处的冒顶事故主要是由于新老巷道的交替造成的。通常情况下, 为了方便两条或多条巷道交叉点的开采作业, 常常会对老巷道进行开帮作业。所谓的对老巷道开帮作业就是将老巷道的旧棚子用抬棚或者大棚子取代。在取代过程中, 一些不相关联的岩体会在棚顶的连接处发生冒落。同时在新棚顶的搭建过程中, 可能会由于新棚顶的支撑强度不够而诱发冒顶事故。

1.6 顶板破碎周围的冒顶事故

顶板破碎周围的冒顶事故主要是由地质的原因引起的。由于地质原因, 部分煤矿存在断层带。随着开采进行, 一些断层带露出来, 并且断层带周围常常分布着断泥层。断泥层会随着涌水而不断变得软化, 甚至会发生坍塌。一般情况下, 为了稳固周围岩层, 会采用泥质来填充。同时, 井下的开采爆破也会对周围的岩体结构造成较大的破坏, 而岩体结构的破裂则会对顶板造成较大的压力, 如果超出顶板的承受力则会产生冒顶的风险。

2 加强顶板管理的措施

顶板事故的频发不仅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和经济的损失, 而且从长期来看还会影响企业健康良好的发展。所以加强工作面顶板的管理, 减少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2.1 加强对顶板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顶板的管理, 首先要提高管理者对于顶板重要性的认识, 并始终秉持“安全生产, 预防为主”的理念;其次加强煤矿工作员工的安全生产素质, 使全体作业人员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行动上切实做到“安全生产”;而且要落实顶板管理责任制, 切实做到上到管理人员, 下到作业人员人人实时对顶板的管理;同时成立专门监督小组, 实现对顶板实时、实地的监督、检查以及维护保养, 以杜绝可能发生的隐患。

2.2 提高对顶板工作的技术管理

1) 在对顶板的管理工作中应该首先加强对煤层顶板稳定性的管理。为了确保安全生产, 对于井下挖掘工作面顶板要切实按照国家对于煤矿采集工作面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落实好“两个质量, 三个环节”的管理要求。并且依照相关规定, 做好工作面顶板支护, 同时做到定期进行顶板安全性, 稳定性的监测和维护, 确保顶板的牢固可靠。对于一些特殊部位的特殊支护, 也要按照相关的管理规定和技术要求进行支护。

2) 应该加强对于局部厚煤层顶板的管理。在井下开采作业中, 对于局部的厚煤层支护和顶板管理要尤为注意。尤其是随着开采深度的加深, 煤层的矿压也会随之加强。而煤岩层之间可能存在的离层也会发生下降。煤层的矿压以及煤岩层的稳定性下降会给顶板带来巨大的压力, 可能会造成冒顶的危险。因此对于厚煤层区进行回采支护时, 会采用强支撑力的支撑措施, 以减少和防范冒落的产生。对于此种情况, 通常会采用局部填充法加大构造带两边的实际支撑强度, 实现对顶层的管理。

3) 加强对采掘工作面棚顶的顶板管理。目前, 随着我国对采掘工作面棚顶顶板管理研究的深入, 对棚顶顶板的管理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一般情况下是根据煤层顶板高度以及断面距离来选择相应的支护措施。当冒落高度和端面的距离在安全允许值范围内的情况下, 可以采取钻插钢钉来加固棚顶;如果超出了安全允许的范围, 则必须对挖掘机工作面顶棚进行支护, 以预防冒落。

2.3 加强对顶板的科学管理

对于顶板的管理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应该做好实时的矿压监测, 顶板的动态记录以及地质预报等工作, 并且做好数据记录。并定期对数据进行比对, 以确保生产的安全性;对于不同区域的顶板要选择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既要避免支护强度过大而造成浪费, 也要避免支护疲软或者过期而发生危险, 提高支护的效率, 降低成本;其次对于一些重点区域要重点对待, 例如一些潜在的事故多发地:交叉口和大跨度的巷道等等。

3 结语

总之, 煤矿开采业是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避免事故, 保障煤矿开采的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并且顶板事故是有规律可循的, 只要在开采过程中切实落实好顶板管理责任, 遵循相应的客观地质规律和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就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摘要:随着社会的生产与发展, 社会对于传统资源煤炭的需求量也是日益增多。对于煤炭的需求也刺激了更多煤炭挖掘企业的发展。在煤炭挖掘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其中, 由于矿井采掘工作面顶板直接关系着煤炭采掘的生产安全性, 所以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实现对采掘工作面顶板的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煤炭挖掘,工作面,顶板管理,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学旗.对煤矿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问题的研究[J].技术与市场, 2014, 2 (1) :12-13.

[2]杨长红.刍议煤矿顶板管理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 2011, 2 (36) :32-33.

煤矿政工工作探究 第9篇

一、我国煤矿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煤矿工人的整体素质仍偏低,大多数矿工的学历只有初中,导致矿工的专业素质和能力难以提高。很多工人没有建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在日常的采矿工作中纪律性差,经常出现不按照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的问题,作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都很大。还有部分工人思想保守,随机应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存在很大的不足,不愿意学习新的技术手段和理论知识。当前,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煤矿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这对煤矿工人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矿工的素质能力不达标,将严重的限制煤矿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效率。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政工人员不仅素质不高,而且工作方法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及时的完善和调整。

二、新时期做好煤矿政工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政工人员自己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政工人员作为企业政工工作的组织和开展者,首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必须合格,为此,政工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导向。煤矿政工人员作为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肩负着向人民群众传达党和国家指示的任务和使命。所以,煤矿企业政工人员必须对党和国家的相关的文件、指示有充分深入的了解。

其次,政工人员要努力提高业务水平。通常,煤矿企业的政工人员还兼任其他职务和岗位,还需要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内容。政工人员要想出色的完成政工工作,首先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好。为此,政工人员应当努力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时学习新的技术。

第三,政工人员还要学习一定的法律法规。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针,作为党和政府的基层工作人员,政工人员应当熟悉国家的相关法律,尤其是与煤矿开采相关的法律。

除此之外,煤矿政工人员还可以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政工人员经常要给其他工作人员提供心理上的咨询和帮助,倾听工作人员的困难和问题等。要想为他人提供更好的心理上的帮助,政工人员应当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二)认真做好职工思想稳定工作

职工良好的思想状态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煤矿是一个危险性很大的产业,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与此同时煤矿企业的政工工作也要以安全生产为出发点,为此企业要加强对职工安全教育,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定期展开职业教育,引导职工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增强员工在企业中的归属感。政工人员要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状态,及时发现和制止职工中存在的不良思想倾向。政工人员还要发挥为职工提供心理咨询的职责。煤矿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很大,一些员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在心理上形成了压抑,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一些疾病,还会影响工作的质量。政工人员在发现了这些问题后应该及时找这些员工进行谈心,或者邀请更加专业的心理专家,通过开展心理咨询、讲座的方式,帮助职工及时疏解心理问题,从而能更好的投入到安全生产中去。

(三)做好矿工的安全教育工作,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前文中已经提到,煤矿工人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安全意识差,操作规范性不强,因此,加强对政工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好政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首先要制定一个科学完善的安全教育系统,让从入职开始就接受系统化的安全教育。在工作过程中,还要不断学习新的安全知识,确保每个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操作。若发现矿工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违规行为,一定要进行惩戒。在对矿工进行安全教育时可以配合进行一定的文化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的素质,工人就能更好地理解准则安全规程。

(四)政工部门要与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煤矿企业要想实现安全、高效的生产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与协调。煤矿生产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若协调不好各方关系,就无法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也没有全面完善的内部监督。做好政工机构的建设和完善可以为煤矿的生产建立起可靠的保障体系。在工作过程中,各部门要加分工协作,在加强自我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对其他部门的监管,还要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体制。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的政工制度已经无法满足政工工作当前的需求,为此煤矿企业要尽快修订相关的政工工作内容,改变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制定新的制度,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其工作制度,实现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合格的政工工作人员不仅要了解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还要在实际工作中有效的落实这些制度。企业制定的制度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还要付诸实践。因此企业在制定制度时,就要考虑到计划的可行性。政工工作人员必须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监管的作用,严格监督生产经营活动,各项落实责任。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使得煤矿企业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当前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过渡阶段,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我国煤矿企业政工工作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影响和限制了煤矿企业的发长期稳定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本文根据当前我国煤矿企业政工工作的现状,分析了提高煤矿政工工作质量的方法和措施,最终实现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煤矿政工,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王怀文.刍议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J].知识经济,2012(12):23-24.

[2]马纪.试论煤矿企业如何发挥政工工作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1(09):56-57.

关于煤矿煤层工作面自燃灭火管理 第10篇

很多水井渠煤矿由于井下巷道混乱、采空区不清而停产, 也会由于管理、地形等原因发生井下煤层自燃, 造成地面塌陷、地裂缝发育, 危及附近的煤矿及矿区工作面。当工作面回风隅角一氧化碳气体出现异常, 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自燃, 自燃时, 大量的烟雾会从地裂缝中冒出, 自燃范围会不断扩大, 导致地面塌陷, 地裂缝发育, 严重威胁着正常工作面的安全生产。这时就要针对现场情况, 及时采取均压通风措施、加快推进速度、安装三台井下移动式注氮机、加强监测监控等措施。均压通风风量, 进回风压差, 使回风流稳定在一定范围, 让一氧化碳气体得到有效控制

如侏罗纪煤的煤质中丝炭含量高, 煤对一氧化碳的反应性好, 属于易自燃到极易自燃的煤。煤矿采空后, 巷道中残留有许多浮煤, 煤的粒度小, 这些浮煤在未开采时处于还原环境, 采空后, 变为氧化环境, 加上巷道中淋水的参与, 使煤的氧化速度加快, 温度升高, 导致浮煤自燃, 最终导致地表塌陷, 环境破坏, 并影响附近大矿的安全。

大采深、高地压给通风设施的维护带来困难。矿井采深大, 由岩体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很大, 巷道掘进后, 巷道围岩、煤体在高地压的作用下, 改变了原来的受力状态, 引起应力及能的释放, 导致巷道变形破坏。巷道内建造的通风构筑物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形、开裂等现象, 由于破坏严重及维修不及时, 造成多个采空区密闭、煤体存在漏风, 给采空区煤层自燃创造了条件

另外, 如果矿井防火、通风装备不足, 检测手段不足。矿井无烟雾管、测压用气压计等通风仪器, 无法准确判定风流方向和通风设施漏风, 大采深、高地压给通风设施的维护带来困难。矿井采深大, 由岩体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很大, 巷道掘进后, 巷道围岩、煤体在高地压的作用下, 改变了原来的受力状态, 引起应力及弹性能的释放, 导致巷道变形破坏。巷道内建造的通风构筑物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形、开裂等现象, 由于破坏严重及维修不及时, 造成多个采空区密闭、煤体存在漏风, 给采空区煤层自燃创造了条件。如果矿井防火、通风装备不足, 检测手段不足也会引起自燃。当然自燃火灾防治的管理意识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灭火原理及方法

根据采空区煤层自燃的形成原因及火势大小, 采用向火区注入不能燃烧的物质。注入物质采用粉煤灰、沙子、水等组成。经过对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分析可知, 它不含有可燃物质。经现场试验, 在隔离空气的情况下, 灭火效果良好。地下煤层自燃最基本的条件是具有供氧通道, 通过地面钻孔向自燃区注入粉煤灰沙浆, 隔断氧气来源, 达到灭火目的。从技术上看, 是能够达到灭火目的的。

从施工角度看, 在小煤窑施工, 难度大。一是钻孔必须打到火区;二是地下煤层自燃, 在火区施工, 安全措施必须严密, 不仅要保证钻探技术安全, 而且要防止地面塌陷甚至设备、人员掉入塌陷处或地裂缝中烧伤等。三是要保证粉煤灰浆顺利地送到工作面, 而且不能过多地加水, 防止加入的灭火物质随水流失, 不能达到灭火目的。

三、综合治理措施

注氮气防灭火技术、具有一定的灭火性能, 同时对于开放式空间, 在没有漏风或漏风量很小的情况下对工作面采空区的煤炭自燃的预防效果显著。在正常回采时期, 工作面采用在进风侧采空区交替预埋管注氮的方式来防止采空区浮煤自燃。自燃出现时, 采空区进风侧的预埋管进入采空区深部, 为降低采空区的氧气浓度, 出现自燃现象后, 将采空区的注氮流量提高。注入采空区的氮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抑制火源点的迅速蔓延。向采空区注氮过程中, 注氮管路上留设了阀门的旁通管作为氮气浓度检的测出口, 确保注入采空区的氮气纯度保持在大于97%的水平。

在粉煤灰或黄泥浆液中添加极少量的发泡剂等添加剂并引入氮气, 通过三相泡沫发泡器物理机械发泡, 形成粉煤灰或黄泥颗粒均匀地附着在气泡壁上的多相体系称为三相泡沫。

三相泡沫集固、液、气三相材料的防灭火性能于一体, 利用粉煤灰或黄泥的覆盖性、氮气的窒息性和水的吸热降温性进行防灭火, 大大提高了防灭火效率。三相泡沫兼有一般注浆方法和惰气泡沫防灭火的优点, 泥浆通过注入氮气发泡后形成三相泡沫, 能够避免注入的浆体从底部流失;注入在采空区的氮气被封装在泡沫之中, 能较长时间滞留在采空区中, 充分发挥氮气的窒息防灭火功能。三相泡沫具有一定粘度的粉煤灰或黄泥仍然可较均匀地覆盖在浮煤上, 可持久有效地阻碍煤对氧的吸附, 有效地阻止火源点的复燃。

煤炭自燃与通风系统有密切的关系, 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是确保通风安全的基础保障。均压防灭火是指利用风窗、风机、调压气室和连通管等调压设施, 改变漏风区域的压力分布, 降低漏风压差, 减少漏风, 从而达到抑制遗煤自燃、惰化火区, 或熄灭火源的目的。

结合该采区采掘工作面实际揭露的情况分析, 在采空区外段实体煤有一条贯穿采区的断层, 在断层附近的回采巷道标高相对较低, 且采空区有老空水源源不断地外流。在过断层的岩石巷道内构筑一道挡水墙。水被蹩起后, 慢慢会流经发生自燃的停采线, 以达到灭火目的。

摘要: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但煤炭自燃火灾十分严重。煤层自燃火灾经常引起矿井瓦斯爆炸, 而且自燃火灾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在井下巷道流动, 严重影响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生命安全, 采取注惰性气体氮气与钻孔注三相泡沫的综合技术手段可以治理。

关键词:煤矿,工作面,灭火

参考文献

[1]范立民, 采空区煤层自燃火灾及灭火方法, 陕西煤炭技术, 1999, 2

煤矿工作面 第11篇

关键词:煤矿回采工作面;破碎顶板;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 TD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4-229-2

0 引言

煤炭可有效保证我国经济平稳、持续发展,因此煤矿开采工作面中的顶板情况,以及顶板支护的管理质量会直接对该煤矿的安全生产以及经济效益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国际中享有盛名的煤矿开采场地中顶板控制和管理理论,在一般情况下进行的煤矿开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使得煤矿开采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但是,就当前的科技发展形势来看,传统的矿山开采管理观念和理论只有不断地完善和创新才能适用于现代煤矿开采工作,提升破碎顶板的控制技术含金量,促进煤矿业的发展。

1 矿井简介

该煤矿的具体位置在安徽省的濉溪县南边15千米处,距离东南方向的宿州市约35千米。该煤矿从南部的百善集开始,延续至北部的南沱河处,从南至北共长8千米左右,东西方向宽度为3.5千米,矿内含煤面积约为23.3平方千米。濉阜铁路由该矿区南部的百善集出经过,一路沿着北方的青龙山前行,转符夹线后连通陇海、京九以及津浦等多条铁路干线。在百善集有濉蒙和宿永两条公路干线的交汇处,有极其便利的交通环境。

该煤矿的采煤层可分为两层,且这两层采煤层全部都在二叠系形成,6号煤区可全部开采,但是5号煤区只有部分可进行开采工作。该矿井的地质结构形态从整体上看,展现出由南向北逐渐延伸的复式向斜结构的盆地,并且该盆地呈现出左旋“S”型结构,并且发育出20条左右的较大断层,其中有4条断层的断距为约30m。

该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并不复杂,煤矿的南半段大致为简单型,北部段则属于中等型,因此该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整体为“简单-中等”型。根据煤矿处地具有的沉积特征和富水特征,并结合该区域中含有的隔水层组以及该矿井的水文特点,该矿井区的含水层可分为四层:新生界松散层、基岩风化带、煤系砂岩裂隙以及太原群灰岩。

2 煤矿回采工作面破碎顶板冒顶原因

破碎顶板一般出现在断层带、节理裂隙、穿旧巷隙等区域内,顶板强度下降是破碎顶板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受到矿山压力的影响较大,极易造成顶板断裂情况,部分环境中破碎顶板呈细小块状或粉末状。破碎顶板冒顶机理为:

地质层发生运动时,岩层会受到张力以及挤压情况的影响,造成岩层断裂进而形成断层,是顶板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断裂面也会因此不断地向四周的顶板扩展。两面断层面之间一般都会堆积着粉状物或者泥状物,较为光滑,上盘和下盘之间的岩石失去了粘结能力,煤矿顶板管理失去秩序。

地壳运动导致地层岩石的水平压力承受能力降低而出现了褶曲,褶曲内部具有的构造压力以及残余应力会对原始岩层的应力场分布产生影响,使煤矿的背、向斜区域内聚集了大量的弹性能力,导致破碎顶板局部出现冒顶。

煤层受到压力的影响,导致其厚度变薄,并且顶板受到挤压后会形成大量的节理和裂隙滑动面,造成顶板破碎,并伴有孤立性和单独性,因滑落而造成局部冒顶现象,严重时支护架摊到而形成面积较大的冒顶现象。机械化煤矿巷道回采工作面的破碎顶板冒顶情况,会对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开采效率等产生严重影响,结合煤矿的具体情况以及煤矿的地址、水文条件以及煤矿的当前的生产状况,推测出导致工作面顶端出现冒顶情况的原因包括:①地质条件。煤层以及围岩的强度、裂隙、褶曲、断层等多种地质结构可直接对巷道顶板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属于具有根本性质的内在因素。断层之间存在的落差和周边的涨性结构裂隙程度呈正相关,岩层性质的软硬程度与出现冒顶的概率存在正比关系。②支护架初始支撑力以及支护强度。煤矿回采工作面的支护强度和破碎顶板冒落之间存在着双曲线关系。根据实地考察可知,该煤矿顶板出现事故在支架工作阻力240-290kN/m2区间时变化尤为明显,当工作阻力小于该区间时,顶板冒顶现象极其激烈,当工作阻力大于该区间时,顶板冒顶现象不严重,由此可见支架工作阻力的参数设置合理,才能有效减少顶板冒顶现象出现。支护架的初始支撑力会对支护强度以及支护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保证支护架的初始支撑力意义重大。

3 煤矿回采工作面破碎顶板控制技术

煤矿回采工作面中存在多种生产要素,而最重要的就是破碎顶板的工作面,顶板管理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合理的顶板管理才能保证工作面施工的安全性,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效率等。煤矿回采工作面破碎顶板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因为破碎易出现冒落情况。顶板的承受的暴露时间段,面积小,防护不及时就会出现漏顶,不采取合理的措施漏顶范围会增加,最终导致冒落事故,因此必须在发生冒顶现象之前就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顶板加以控制。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

3.1 加强勘测

首先需要加强煤矿回采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勘测工作力度,在开始回采工作之前必须有细致的煤矿地质说明资料,主要内容应该有,该回采工作面的地质结构变化、水文地质条件、断层面信息、褶曲、顶板破碎带、节理和裂隙的发育情况等,据此制定出可行性较高的冒落预防措施。

3.2 做好支护工作

改善煤矿回采工作面的破碎顶板状况,需要较好地完成支护工作,更重要的是超前支护工作。采煤机完成割煤工作以后,向前移动支护架再移动输送机,可以通过超前采煤机进行移动支护架工作,确定支护架的顶梁已经顶住煤壁,以此避免因顶板暴露出现冒顶现象而进行的超前支护措施。

3.3 尽量减少梁端距

回采工作面的破碎顶板进入顶梁上方以前破碎问题就已经很严重,并且在顶梁上方位置形成了不同厚度的浮矸层,在移动支护架过程中浮矸就会沿着支护架掉落,进而加大冒顶面积。因此,在煤矿回采工作面中减少梁端距是有效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并结合临时支护措施控制破碎顶板。

3.4 伸缩支护架以及金属网

煤层顶板稳定性不足,回采工作面的支护架的选择应该是自带护帮板并且伸缩能力较强,在采煤机完成该区域的割煤作业后,立将支护架向前移动或及时将护帮板和伸缩装置打开,对刚刚暴露出来的顶板进行支护,将伸缩装置伸出以减小端面之间的距离。

在支护架的顶梁上方铺设金属网可有效控制破碎顶板的冒顶现象。顶梁上方铺设金属网可将破碎顶板暂时形成一个整体,这样既可对顶板的功效进行改善,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金属网会铺设两层,增加控制力度。

3.5 走向梁架立

在煤壁上接近破碎顶板的位置挖掘一个安放走向梁的梁窝,使走向梁的两端分别架在煤壁和支护架顶梁处。梁窝的位置选择必须保证避开易片帮的煤壁,避免出现其他安全事故。

3.6 带压擦顶移动支护架

在移动支护架时一定要设置支柱的工作阻力,保证顶梁能够紧贴着顶板向前移动,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支护架移动时破碎顶板岩层的活动量,防止支护架移动破坏顶板。

3.7 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

煤矿回采相关负责人需要开设宣讲活动,为煤矿井下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宣讲,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明确意识到破碎顶板冒落事故的危险性,以及控制回采工作面破碎顶板的重要作用,强化施工人员的工作意识,提升施工质量,减少破碎顶板冒落事故的发生率。对控制破碎顶板冒落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吸取控制失败的教训,优化控制技术,加强控制力度,将破碎顶板冒落事故的危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上述的煤矿回采工作面破碎顶板的控制措施,需要根据不同煤矿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用,才能将破碎顶板的局部冒落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因此,只有指定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才能保证减轻局部冒落事故危害程度,加强管理,总结经验,指定合理的事故预防方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4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现有煤矿的破碎顶板性质、形成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明确煤矿内现使用的设备对破碎顶板的适应程度,为研究开采区的部署方式、回采工作面的相关参数、回采工艺等因素对破碎顶板的控制产生的影响奠定基础,进而明确现行的煤矿回采顶板的控制技术以及管理方式的不足,保证对破碎顶板产生的原因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了解破碎顶板可能产生的危害的严重性,结合精进的控制技术以及有效管理措施,提升煤矿开采的安全性,促进煤矿行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查文华,黄嵘,华心祝,等.许疃矿72煤工作面破碎顶板超前预注浆加固控制技术研究[J].煤炭工程,2012(09).

[2] 程详,赵光明,孟祥瑞,等.上提综采面破碎顶板片帮冒顶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2(04).

煤矿掘进工作面除尘系统的优化 第12篇

余吾煤业公司是潞安矿区埋深最大的高瓦斯矿井。S2108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位于南二采区, 为3#煤层综掘工作面, 煤层稳定, 煤质较硬。巷道北侧与西侧均为实体煤, 东侧为S2107回风顺槽, 并已对S2108回风顺槽进行瓦斯抽采, 致使煤质干燥。S2108回风顺槽为矩形, 高3.8m、宽5.4m。

巷道断面较大, 原采用单一的喷雾除尘已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该工作面供风量为842m�/min, 掘进割煤时粉尘浓度极高, 全尘浓度可达680mg/m�, 呼吸性粉尘浓度最高可达190mg/m�以上。因此, 该工作面的掘进除尘工作亟待进行。

本文主要实验利用泡沫除尘技术及气水联动喷雾装置对掘进工作面除尘系统进行优化, 以提高除尘效率。

1 掘进工作面除尘现状

目前余吾煤业公司S2108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的除尘系统包括:掘进机喷雾、出煤各转载点喷雾装置、捕尘网及净化水幕等。除尘系统总体布置如图1所示。

1.1 掘进机喷雾

掘进机喷雾装置分为内外两种, 内喷雾通过掘进机截割结构上的喷嘴向煤体进行喷雾降尘, 在煤尘产生时进行除尘。外喷雾装置安装在掘进机截割臂上, 对飞扬的煤尘进行捕捉除尘。由于工作面水质较差、水压不足等原因, 机组喷雾装置喷嘴极易堵塞, 除尘效果严重弱化。

1.2 净化水幕及捕尘网

掘进工作面净化水幕及捕尘网安装在距离工作面窝头30~50m范围内, 进行割煤作业时开启, 割煤完毕降尘后关闭。净化水幕及捕尘网布置图如图2所示。

现场使用过程中, 喷雾无法实现全断面覆盖, 喷嘴较多, 极易堵塞, 导致维修成本较高。使用静压水作业动力及水源, 水压不足时, 雾化效果极差, 经常出现“出水不出雾”等现象, 除尘效果不明显, 且严重浪费了水资源, 不利于工作面的进行文明生产。

2 优化除尘系统

2.1 泡沫除尘技术的应用

针对掘进机外喷雾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 结合泡沫抑尘技术对其进行了改进, 将泡沫系统的喷射装置设计安装在掘进机原外喷雾位置。发泡装置安装在机组司机操作台右侧。风水管路由掘进机转载皮带方向引入连接到发泡装置。泡沫系统整体布置如图3所示。

泡沫除尘装置安装完毕后, 将发泡剂加入发泡装置, 对该装置进行调节后, 开始进行实验。

在掘进机正常运转截割煤体时, 对掘进机机尾处5米位置使用CCZ-1000直读式粉尘浓度测量仪进行8次泡沫系统前后全尘浓度和呼吸性粉尘的质量浓度数据测定及现场观察。测得结果如图4、图5所示。

由图4的数据测定结果可知, 泡沫抑尘设备开启之前回风流中全尘平均质量浓度为645.25mg/m�, 开启之后全尘平均质量浓度降至222.25mg/m�, 泡沫除尘的平均除尘效率可达65.5%。由图5可知, 泡沫开启前回风流中呼吸性粉尘平均质量浓度为177.13mg/m�, 开启后呼吸性粉尘平均质量浓度降至66.63mg/m�, 平均除尘效率为62.38%。

数据测定过程中, 对掘进工作面窝头进行现场观察, 应用泡沫抑尘设备后, 工作面可视煤尘浓度明显下降。未使用泡沫除尘装置时司机进行割煤操作需佩带目镜方可进行正常操作, 实验中工作面清晰度有了明显提升, 掘进机司机操作更为安全可靠, 割煤可一次到位, 保证了巷道成型, 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2.2 气水联动喷雾装置的应用

针对原喷雾装置使用过程中, 雾化效果差, 无法实现全断面覆盖, 尤其是原喷头极易堵塞, 制作成本高, 喷雾装置移动比较频繁且原工作量较大等缺点, 在S2108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创新提出了使用气水联动喷雾装置代替原净化水幕的方案。

气水联动喷雾装置使用4寸管、2寸管、1寸管短节及锚杆螺母等焊接组成。其原理是利用高压风将装置中的静压水吹出水雾, 巷道行人帮的高压风水管路作为该装置的风源及水源, 并将其固定在巷道顶板锚杆上, 安装在距离捕尘网500mm范围内。现场测定喷雾喷射半径可达1.5m左右, 在捕尘网前安装两个即可实现全断面覆盖。气水联动喷雾装置如图6所示。

装置安装完成并连接好各种管路后, 首先打开风管截止阀, 再打开水管截止阀。可根据从装置喷出的喷雾雾化程度不断调节风、水的流量, 直到喷雾效果达到最佳后开始进行应用及实验。

对两种喷雾装置在捕尘网外5米在只开掘进机内外喷雾时进行全尘浓度数据测定及现场观察。测得结果如图7所示。

由图7的数据测定结果分析可知, 原净化水幕开启时全尘平均质量浓度为407.25mg/m�, 气水喷雾开启时全尘平均浓度降至304.75mg/m�。气水联动喷雾装置较原净化水幕的平均除尘效率提高了16%。

现场应用观察, 该装置雾化程度高, 喷雾可实现全断面覆盖, 降尘效果比较明显。有效解决了原喷雾装置的“出水不出雾”的现象。仅使用1寸管、2寸管、4寸管等边角料即可完成焊制, 坚固耐用, 制作成本更低, 安装、使用维护更为方便, 移动、安装过程中两人即可完成作业, 能够适应掘进工作面特殊的工作环境, 且装置不易堵塞。

3 结语

本文提出的将泡沫除尘技术、气水联动喷雾装置合理布置在除尘系统中的方案, 通过在余吾煤业公司掘进工作面现场数据测定及现场观察表明, 优化后的除尘系统极其有效的提高了掘进工作面的喷雾除尘效果, 满足了正常的掘进生产需要, 有效的降低了掘进工作面煤尘对工人的危害, 为井下职工提供了良好的作业环境, 适合于在掘进工作面推广使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掘进工作面除尘现状的分析, 提出了将泡沫除尘技术、气水联动喷雾装置应用在余吾煤业公司掘进工作面除尘系统的方案, 现场结果表明有效的提高了除尘效率, 满足了掘进工作面的生产需要, 为井下职工提供了良好的作业环境, 适合在掘进工作面推广使用。

关键词:掘进工作面,泡沫除尘,气水联动喷雾

参考文献

[1]赵鹏飞, 蒋仲安, 甄增林等.泡沫降尘技术及其在掘进工作面的应用[J].煤矿科学技术, 2006 (12) 38-40.

[2]何海清.掘进工作面粉尘防治新技术[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8 (12) :30-33.

[3]常建兵, 刘涛, 胥奎等.综掘工作面粉尘防治技术研究[J].煤炭工程, 2007 (03) :53-55.

上一篇:秘书工作者的素质下一篇:仔猪腹泻及防治方法